2015-10-03

文明病

64萬名胖童 罹慢性病、癌症風險高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0860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5-10-01

全台有64萬名胖小孩,根據教育部國教署資料顯示,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比率逐年增加,全台胖學童高達30.4%,每3名男童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而肥胖問題未改善,成年後罹患心血管、代謝疾病與癌症的風險大增。

台灣癌症基金會發起「好食小子體重控制示範計畫」,邀請全台南北4所國小實施,將多吃蔬果觀念從校園帶入家庭並落實。首站昨天在台北市西松國小開跑,並邀請童星小小彬、迷你彬兄弟擔任小廚神,挑戰自製蔬果料理。

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家崙說,肥胖就像是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會引爆癌症及文明病的風險;我國十大死因多項與肥胖有關,慢性病相關醫療支出每年更高達250億元到500億元。

張家崙指出,肥胖與吸菸同樣被認定為致癌因子,兒童肥胖不一定在早期發病,但學齡兒童肥胖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成年後仍然肥胖,而青少年肥胖者則有過半機率繼續肥胖,因此最好從小訓練維持體態,控制飲食少吃高熱量食物,多運動增加熱量消耗,能減少罹病風險。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張心怡指出,每天都應攝取足夠分量的六大類食物,特別是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高纖維低熱量,可幫助維持健康體態;水果也可取代零食點心,但因水果糖分較高,建議兒童每天勿攝取超過3顆棒球大小的分量。



◆ 肥胖、糖尿病、傷肝…久坐不動 問題好多!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0201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29日電 2015-10-01

大家都知道久坐不動,與肥胖、糖尿病、甚至焦慮有關,但是長時間坐著,對肝臟也有害。

南韓一項新研究顯示,久坐不動與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有關。刊登在「肝臟學期刊」的該研究發現,與每天坐不到五小時的人比起來,每天坐十小時以上者,罹患脂肪肝的風險增加9%。

經常活動則有相反效果。與很少運動的人比起來,經常從事體能活動的人,例如每天至少走萬步,得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減少20%。

研究分析了14萬名南韓民眾,平均年齡為40歲左右。經由超音波檢測發現,其中近4萬人,也就是35%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參加研究者自行通報坐著的時間和活動量。

江北三星醫院職業與環境醫學教授、也是研究主要作者柳勝豪(音譯,Seungho Ryu)指出,近年久坐不動的時間,例如坐在電腦前或看電視的時間大幅增加,普通人一天逾半的活動都是坐著進行。

柳勝豪表示,多數參加研究的民眾健康良好,所以罹患脂肪肝,不大可能是因其他疾病引發的,而是與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有關。

英國紐卡索大學新陳代謝科教授崔納爾(Michael Trenell)在伴隨該研究的意見文章中表示,人體的設計目的在於活動,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使肌肉活動量少,直接影響生理學。

崔納爾說,由於沒有太多藥獲准來治療脂肪肝,所以最好的處方就是改變生活方式。他建議每周從事150分鐘的溫和運動,或是每天走萬步。

崔納爾說,目前還不清楚坐多久是太久,但是研究顯示,「少坐優於多坐」。

※ 相關報導:

* 成年人每天盯螢幕8.4小時 老眼睛提早到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2134

每天盯電腦、玩平板、滑手機,國人「眼忙族」增加。眼科醫學會今天公布最新護眼趨勢調查發現,國人每天平均盯螢幕時間約8.4小時,相較2007年的5.3小時,成長近1.6倍,不少人長期過度用眼,導致罹患白內障、青光眼年輕化。

* 全球首例 幹細胞治黃斑部病變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0425

英國一間醫院日前首度執行一項革命性技術,可望幫助全球數百萬人恢復視力。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項手術只需費時45分鐘,給了那些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一絲曙光,這種疾病是全球成人眼盲的主因。

黃斑部位在眼球正後方的視網膜中心,是視覺最敏銳的部位。在英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影響超過60萬成年人,破壞四分之一年滿60歲以上長者的生活。



◆ 美研究:結婚 護心又抗癌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0199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29日電 2015-10-01

針對350萬美國人的研究發現,已婚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低於單身、離婚或鰥寡的人。另一項研究則發現,已婚可提高抗癌成功的機率。

領導該研究的紐約大學朗格醫學中心的艾維亞(Carlos Alviar)醫生表示,調查明確顯示結婚與否影響心血管疾病。他稱這是針對婚姻與心臟健康關連的最大規模研究。

該研究發現,與單身者比起來,已婚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低5%,而鰥寡者的風險則高3%,離婚者的風險高5%。50歲以下的較年輕夫婦更能從婚姻獲益,因為他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少12%。

研究也發現心臟病的主因抽菸,在離婚者當中最高,鰥寡者最少抽菸。肥胖在單身者和離婚者最常見,鰥寡者患糖尿病、高血壓和運動不夠的比率最高。

另一項刊登在「腫瘤學期刊」的研究,分析罹患最常見致命癌症(例如肺癌、乳癌、前列腺癌、頭頸癌)、超過73萬4000名病人的醫療數據,結果發現與單身、分居、離婚、鰥寡患者比起來,已婚病人較不可能被診斷罹患轉移癌,較可能獲得最好的治療計畫,治療效果較佳,也活得較久。

不過,這個好處在男性身上較明顯。研究主要作者、哈佛放射腫瘤科計畫主任艾瑟(Ayal Aizer)指出,雖然兩性都可從婚姻獲得好處,但是單身男性和已婚男性治療癌症的結果差異,遠比單身女性和已婚女性的結果差異更為明顯。

※ 相關報導:

你會洗衣服嗎?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別再汙名化 一天一顆蛋可活化腦細胞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4658

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即時報導 2015-10-02

雞蛋是餐桌上常見食物,但有人不敢吃蛋,認為吃了膽固醇會飆高,甚至有人挑掉蛋黃、只吃蛋白。專家為雞蛋澄清,雞蛋雖含高膽固醇,蛋所含的卵磷脂同時是膽固醇清道夫,可代謝多餘膽固醇,且雞蛋是優質蛋白質,一天吃一顆,為健康加分。

台大營養教育與傳播講師洪泰雄今天在他的「聰明健康吃、打造好體質」新書發表會上,強調吃蛋的好處。他說,雞蛋含有礦物質、維生素及完整胺基酸,九成以上能被人體吸收,營養價值遠高於其他食物,有助於肌肉、骨骼、頭髮和內臟器官等發育和修復,調節身體機能運作並活化腦細胞。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國健署建議每人每天膽固醇攝取量為300毫克,雖然一顆雞蛋就含約200到300毫克的膽固醇,不過蛋所含的卵磷脂可降低膽固醇。況且,現代人愛吃油炸和外食,且就算不另外攝取膽固醇,人的體內也會自己生成,膽固醇飆高並非是雞蛋造成,「別再汙名化雞蛋了」。

振興醫院營養師涂蒂雅表示,新陳代謝不好或有心臟血管疾病的患者,常有膽固醇過高問題,但營養師為病人調整飲食時,不會特地減蛋,反而會從降低油脂攝取量著手。除非油脂已經吃很少了,膽固醇仍降不下來,才會建議減蛋。

※ 相關報導:

* 吃糖有礙健康 泰籲減少糖量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23442

泰國衛生部要求糖包製造商減少每包糖的分量,目的是減少民眾對糖的攝取,泰國民眾糖攝取量高出世衛組織建議量的3倍,造成更多醫療支出。

衛生部指出,泰國民眾每人每年攝取30公斤的糖,大約是每天吃下20湯匙的糖,這個攝取量高出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攝取量3倍,也讓泰國民眾因攝取過量的糖分導致許多疾病醫療的支出。



◆ 動物專用MRI 新藥開發添助力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3891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2015-10-02

磁振造影(MRI)能透視人體病灶,也能檢測實驗動物,使小白鼠免於為人類犧牲的命運。台北醫學大學耗資四千多萬元,引進實驗動物專用「7T-MRI」,不但可以減少實驗動物解剖次數,還能更精準看見腫瘤位置、腦中神經傳導等,有助醫學研究與新藥開發。

台北醫學大學轉譯影像中心助理研究員高瑀絜表示,北醫大引進「7T-MRI」後,運用可活體監測實驗動物的優勢,已把無法做人體試驗的中風監測納入主要計畫,當小白鼠中風後,就直接送進7T-MRI中,連續監測長達數小時。

台北醫學大學轉譯影像主任陳震宇表示,7T-MRI可看出小白鼠腦中灰質與白質變化,有助了解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原因。

fsj 提到...

聰明吃披薩 先吸油!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5093

世界日報 編譯張玉琴/綜合紐約1日電 2015-10-03

據養生雜誌「LabDoor」指出,用紙巾吸乾一片披薩多餘油脂,可能救你一命。因為這麼一個簡單動作,可讓你一年減少攝取6600卡路里,亦即相當20片披薩的熱量。

紐約每日新聞報指出,一片披薩吸乾多餘油脂後,比未吸油前可減少76.5卡路里和4.5克脂肪。由於美國人一年平均吃87片披薩,若能吸乾油脂再吃,可減少攝取390克以上的脂肪,大約相當體重增加兩磅。

但對這個發現不是每個人都領情,一名網友推文說:「拜託,我要吃披薩,而且一滴油也不想錯過。」

其實要吸掉披薩多餘油脂很簡單,只須用紙餐巾輕按披薩表面,就能吸附加了很多添加物的低品質乳酪加熱後釋出的油脂。報導說,製作披薩所用的莫札瑞拉乳酪(mozzarella)若選用最上等品質,加熱後不會變得油涾涾,因為這種乳酪的成分只包含牛奶、鹽和凝乳。

紐約市著名披薩店Grimaldi`s經理吉娜‧培魯索說:「我們用的是新鮮莫札瑞拉乳酪,不是加工過的貨,我們的披薩唯一加了油的部分是送進烤箱前灑上一點點的橄欖油。」

用紙巾吸乾披薩多餘油脂的做法,在紐約市尤有爭議,因為那裡的老饕吃披薩通常把它對折入口,有時候多餘油脂就邊吃邊滴,不過即使滴掉一些油脂,披薩多餘油脂並未全部去除。紐約市居民樂維爾說:「這正是我會吸油、對折再讓披薩油脂滴落的原因。」

※ 相關報導:

* 這10種食物 營養師絕口不吃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6841

每個人都有抵擋不住美食的時候,即使是注重健康飲食的營養師也是如此。但是有些食物營養師就是不碰,哪些飲食連美國一些著名營養師都不屑一顧呢?

1.減肥汽水。
2.玉米熱狗(corn dog)。
3.椒鹽捲餅(pretzels)。
4.市售脫脂打發奶油(fat-free whipped topping)。
5.混合咖啡飲料。
6.進口的養殖蝦。
7.低脂花生醬。
8.生蠔。運動營養師兼作家Nancy Clark表示,她不吃生蠔,因為她不相信生蠔安全。而且生蠔滑溜溜的,不能咀嚼只能吞嚥,一點也不好吃。
9.可放入烤麵包機加熱的糕點(toaster pastries)。
10.培根。培根68%的熱量來自脂肪,其中半數是飽和脂肪。每片培根含有幾乎200毫克的鈉,而多數人不會只吃一片。



◆ 這5種生活習慣 跟抽菸一樣毒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6842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2日電 2015-10-04

你不抽菸,生活還算健康,這樣應該OK吧?但是研究員卻發現,一些生活習慣對健康的危害,和抽菸一樣糟。以下五種習慣使你接觸香菸菸霧中相同的污染物,或是導致與抽菸相同的癌症罹患率:

1.整天坐著。即使你經常運動,長時間在書桌前或車裡坐著,增加數種健康問題的風險。艾伯達健康服務癌症照護的研究發現,久坐不動與每年幾乎16萬宗乳癌、結腸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病例有關,相當於抽菸造成的三分之二癌症病例。

2.吃太多肉和乳酪。動物蛋白質含有豐富的IGF-1,這種生長荷爾蒙會促使癌細胞生長。南加州大學最近刊登在「細胞新陳代謝」期刊的研究顯示,中年食用大量動物蛋白質的人,死於癌症的可能是低動物蛋白質飲食者的四倍,這個死亡風險因素相當於抽菸。

3.用天然瓦斯煮菜。34% 的美國人家裡有瓦斯爐,每次煮菜,容易多吸入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甲醛。這三種污染物在二手菸常見,而且研究發現,這些污染物在使用瓦斯爐的住家,經常超過公共衛生準則的建議含量。所以使用瓦斯烤箱或瓦斯爐,定要打開抽油煙機或通風罩,可使污染物減少60%到90%。

4.使用錯誤的油煮菜。即使你家用電爐,你不一定躲得過煮菜的污染影響。針對餐廳和住家廚房進行的研究顯示,使用酥油和大豆油(在美國稱為蔬菜油)高溫烹調,會釋出乙醛和多環芳香烴,這些合成物也存在於香菸的菸霧,與呼吸道發炎有關。選購油時注意「冒煙點」的溫度,同時莫忘啟動抽油煙機。

5.睡不夠。長年睡眠不足會引發高血壓、心臟病發作、中風、肥胖、和很多其他建康問題。研究甚至發現,未能睡至少六到七小時,會導致與抽菸者類似的死亡率。睡眠品質差或時睡時醒,可加快腫瘤的生長。



◆ 藥物助眠 心病仍無解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27497

聯合報 楊淑貞/諮商心理師(新竹市)2015-10-04

醫護人員高壓力造成過勞死案件時有所聞,但從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的角度看,問題發生前,應該會出現一些明顯的身心症狀,失眠即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最近名醫服用四級助眠禁藥,顯示失眠問題已經是不得不重視的現象。

失眠部分來自生理問題,如疼痛、心悸、消化不良等,但持續的失眠則多與心理困境及其造成的身心壓力高度相關,失眠與心理問題有關,那麼單純使用藥物解決失眠,無法釜底抽薪根本改善。

失眠與身心壓力相關,身體過度疲勞、緊繃無法放鬆,或到睡眠時間大腦仍亢奮—躺下了卻還想著白天的問題,或計畫未來工作,或因人際衝突造成的情緒無法解決,無法平靜、放鬆進入休息狀態。

要解決失眠,首要找出壓力原因。找出後,進一步改善造成壓力的問題,一般來說情緒問題可找親友傾訴,或休閒活動、運動轉換心情;不易放鬆的問題,可運用如瑜伽、靜坐等身心放鬆方法練習。

如果上述方法都有困難,則應透過諮商專業對話加以處理,如果一時難以改善,再輔以藥物短期治療,才是解決問題的王道。

名醫服用禁藥的問題,除了讓人心疼醫護人員的壓力,如何提升台灣民眾心理健康的知識,與提高心理健康的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照護資源,需要政府與相關單位認真思考。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只想安寧不抗癌 罹癌拒絕治療變末期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6774

1名40歲子宮頸癌第2期婦女拒絕治療,2年內癌細胞擴散成末期,臨終接受安寧照顧而尊嚴離世;不過,醫界認為,癌症未到末期,該救還是要救,抗癌和安寧並不互斥。

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方俊凱表示,這名在4年前患子宮頸癌第2期的40歲婦人,婦人在確診罹癌前,父親才因癌症末期而離開家人,罹癌期間接受各種治療,最後仍告不治,歷經許多痛苦及折磨。



◆ 舊藥漲漲漲 大藥廠老伎倆

聯合晚報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5-10-04

美國圖靈藥廠(Turing)上月將一款治療寄生蟲的藥物價格調漲50倍,曾引起全美民眾和媒體的鞭躂,但漲價早已是美國藥廠從舊藥品擠出更多營收的慣用伎倆,每年抬高價格的藥品都有數百或上千種。

彭博資訊引述瑞士銀行(UBS)的研究指出,美國最大藥廠輝瑞公司今年調高133種品牌產品的售價,其中四分之三的漲幅超過10%。然而,漲價不是輝瑞專利,輝瑞的競爭對手默克藥廠今年同樣提高38種藥品的售價,其中約四分之一的漲幅達10%以上。

輝瑞在全球行銷逾600種藥品,默克也有200多種。

輝瑞和競爭對手一樣,多年來一直在調高舊藥品的售價。根據投資研究機構SSR的報告,幾款熱銷藥品的專利陸續到期,讓輝瑞今年的營收大受打擊,但調漲舊藥品售價,促使這些藥品今年年中的單季銷售額比2012年同季多出10.7億美元,協助輝瑞整體的單季營收萎縮得以控制在20億美元。

SSR也指出,必治妥施貴寶藥廠在近三年內調漲在美國販售的藥品價格,增加了約4.35億美元的營收,對該藥廠全球銷售走下坡的情況不無小補。

德盛安聯公司的健診部門主管許洛爾說:「有些藥廠廣泛地運用漲價策略,通常是想藉此美化財報,掩飾內部欠缺創新的窘境。」

但輝瑞藥廠發言人吉姆森說,輝瑞一直忙著研發新藥,自2010年以來,已有15種新藥品獲得美國監理當局核准。他說:「有許多因素影響輝瑞產品調整價格的時機和幅度,包括競爭對手的訂價、全球需求升高,或是特定國家與地區疾病模式的轉變等。」

圖靈藥廠9月時將一款治療寄生蟲感染的舊藥售價提高50倍,從每顆13.5美元飆漲到750美元,由於這款藥已行銷數十年,漫天漲價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圖靈藥廠執行長後來宣稱會降低售價,但迄今未見採取行動。

輝瑞是美國大藥廠中,最會利用藥品漲價來拉抬營收的公司之一,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12到2014年間,大藥廠的藥品標價每年平均上漲12%,扣除折扣後的淨售價每年上漲8%,而輝瑞這段期間的藥品淨售價漲幅是每年11%。

fsj 提到...

研究:大腦結構複雜者 聰明、快樂、高薪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29969

世界日報 編譯鄧媛/綜合4日電 2015-10-06

編譯鄧媛/綜合4日電

美國與英國科學家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顯示,智商和社會成就較高者與較低者相比,大腦結構有極大的差異;該研究並發現,大腦結構愈複雜即更可能愈聰明、愈快樂和收入更高。

研究人員指出,大腦結構較複雜的人呈現出包括記憶力佳、詞彙量高、有滿足感和受到良好教育等優點。而大腦結構相反的人則顯示出包括易怒、違法、濫用藥物和睡眠質量差等特點。

這項新發現是由美國的華盛頓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以及英國牛津大學共同出資成立的「人類連接體項目」(HCP)所完成。該研究透過掃描1200名健康志願者腦部的磁振造影(MRI),再把按生活方式和行為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分類。

科學家分析其中461名志願者大腦掃描數據,再繪製出平均腦部功能圖,結果發現大腦結構的不同可作為判斷人們生活是否幸福的標準之一。

來自牛津大學的專家史密斯說:「你可以把該圖看成是大腦中有200個區域的人口平均分布圖,每個人的大腦功能都不相同。」

該研究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

fsj 提到...

誤用抗生素 小心壞菌奪命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33523

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台北報導 2015-10-07

抗生素擅自停藥,肺炎竟入侵眼睛。一名罹患肺炎的男子,因眼睛紅腫,自行購買含抗生素的眼藥膏塗抹,一周後視力急速衰退。檢查發現是肺炎菌引發「眼內炎」;加上眼藥膏抗生素成分不對、穿透力不足,讓壞菌殘留眼底、產生抗藥性,愈塗藥愈嚴重。

台北榮總感染科臨床藥師陳慶鴻表示,男子感染克雷白氏肺炎桿菌,曾用抗生素治療,但肺炎還沒根治他就停藥,導致壞菌入侵眼睛,必須注射更強效的抗生素治療眼內炎。這次他不敢亂停藥,才終於恢復視力,也治癒肺炎。

據統計,全球每年約七十萬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英國學者預估二○五○年,全球每年有一千萬人因此死亡,超過目前的癌症死亡人數。國內十多年來抗藥性細菌盛行率也逐漸上升,衛福部疾管署二年前已啟動「抗生素管理計畫」。

不過,許多人對於抗生素用藥觀念薄弱,陳慶鴻觀察診間常有病人只因流行感冒就要求開立抗生素,但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一般感冒、發燒通常是病毒感染所致,服用抗生素不但沒效,還可能殺掉體內好菌,造成壞菌產生抗藥性,增加日後治療難度。

另有民眾誤把抗生素當作消炎藥,直接塗抹在發炎部位;還有人把抗生素摻胃藥服用,這反而會造成壞菌殘留體內。

陳慶鴻表示,正確使用抗生素,不只醫療院所要把關,患者也應做到「三不」,包括不自行購買、不主動要求、不隨便停藥。

※ 相關報導:

* 亂塗類固醇止癢 「偽裝癬」上身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32879

一般人遇到皮膚發癢、紅腫時,往往從櫥櫃的找出舊藥隨便塗抹,1名55歲男性就因為拿出1年前治療濕疹的外用類固醇藥膏,塗抹小腿發癢處,結果卻愈塗愈糟,就醫後才知是亂塗藥引起「偽裝癬」上身。



◆ 醫生「運肺」遲到 南航:不准上機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232428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上海6日電 2015-10-07

橫跨千里的器官移植,差點被航空公司破壞!江蘇無錫的醫生在廣西岑溪取得捐贈的肺部後,趕往廣州白雲機場,準備坐飛機回無錫,可是由於塞車,到機場時距離起飛時間僅15分鐘,航空公司地勤以「未做好準備」為由拒絕醫生登機,最終醫生改乘另一航空公司。

澎湃新聞網報導,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陳靜瑜表示,前日凌晨3時許,該院的醫生劉東在廣西岑溪一名腦死亡病人取得肺部,準備驅車290公里到廣州白雲機場,乘坐南方航空早上8時20分起飛航班趕回無錫進行手術。由於時間緊迫,醫生已提早一日致電南航,當時客戶服務員稱「保證會全力配合」。

陳靜瑜稱,從岑溪往廣州的路程平常只需兩個多小時,劉東已預留三個半小時,理應能趕得及。可是劉卻沒想到在十一長假、凌晨時分的高速公路都會塞車,醫生在路上走走停停,最終在路肩上行走,才能在早上8時05分才到達白雲機場,在櫃檯拿到登機證。

可是,南方航空一名姓婁的經理稱沒接到客戶服務通知、登機時間已過等為由,堅稱要「按程序走」,沒收劉的登機證,讓他無法登機,即使劉如何哀求,都無法登機。最後團隊改乘深圳航空的9時50分的航班,12時許到達無錫,肺部馬上送到醫院移植,手術4時許完成,病人情況穩定。從取下肺部至到達醫院已超過9小時,接近保存時間的極限。

對於這次遠程轉運器官遭航空公司阻撓,陳靜瑜表示內地捐肺的來源本身不多,今年上半年僅有300個,可是能用作移植的卻只有60個,「很多都在路上浪費了」。事後南航向陳靜瑜致歉,表示會加強內部溝通。網友也氣憤的說:「領導誤機可以等,為了生命卻不能打開綠色通道,對待生命卻如此冷漠」、「是因為等肺的人不是自己」。



◆ 推毒癮療法 台南副市長顏純左獲美總統獎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233295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15-10-07

台南市副市長顏純左因長期投注心力,推動國內的毒癮患者替代療法,獲得美國總統歐巴馬頒給終身成就獎,昨天由美國光點基金會代表來台頒獎。

有醫師身分的顏純左,在2004年擔任台南縣副縣長時,發現毒癮患者因共用針頭染上愛滋病,使國內的愛滋患者大增,而推動免費提供乾淨針具。

之後顏純左又推動美沙酮替代療法,使毒癮患者為買毒而犯罪的情況減低許多,他的這套方法後來更推到全台。

顏純左昨天在授獎現場感性表示,要與毒癮患者接觸、協助他們,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家人的支持下,才能放手去做,一路上感謝許多人的協助,因此這個獎項不屬於他個人,而是大家。

市長賴清德、疾管署署長郭旭崧及嘉義市長涂醒哲昨天都到場觀禮,賴清德表示,不僅是顏副市長個人與親友的榮譽,更是台南市與全台灣在防治愛滋病上的卓越成就榮耀。

fsj 提到...

少蔬果、憂鬱…失智症的10大驚人徵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40865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9日電 2015-10-11

目前有520萬美國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由於人口老化,到2025年,此病患者將達710萬人。有些較為人知的因素,可預測阿茲海默症,例如年齡、家族病史、載脂蛋白E基因型、和身為女性。但是以下十項預測線索,可能讓你感到意外:

1.心臟病史:循環系統有問題,與阿茲海默症有關。高血壓,特別是在中年,增加你的風險。心臟病史也有影響,曾有一次心臟病發作者,失智的可能高一倍多,不論是阿茲海默症或其他型態的失智。「阿茲海默症神經成像計畫」首席調查員韋納(Michael Weiner)強調,控制血壓很重要;減少壓力,也有助降低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2.糖尿病和肥胖:抗胰島素的糖尿病,會使你得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加一倍,甚至飆升三倍。大腦的一種酵素負責降低胰島素和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澱粉樣蛋白,但是胰島素過高,可能干擾該酵素去除澱粉樣蛋白的能力。肥胖也會增加你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特別是肥胖女性,得病機率比苗條女性高兩倍,肥胖男性的風險則提高30%。

3.生物標誌(biomarkers):數種生物標誌似乎與阿茲海默症有關,以往確認阿茲海默症,是在死後才能進行,但是韋納說,他意外發現,在活人大腦就能偵測到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澱粉樣蛋白,因而看到大腦變化,可在發病25年前就開始。馬友診所的研究顯示,血液脂肪合成物serum ceramide含量最高的女性,患阿茲海默症的可能高九倍。

4.教育程度低:正規教育的程度低,和缺乏大腦刺激,與阿茲海默症風險提高有關。一項研究發現,跳舞是避免阿茲海默症最有效的體能活動,部分原因在於跳舞涉及人際互動,紓解對大腦有害的壓力。

5.飲食缺少水果、蔬菜和香料:蔬菜吃太少,導致認知衰退,其中一個原因涉及血漿的氨基酸高半胱胺酸(hmocysteine),這種物質含量高,似乎提高阿茲海默症和其他致命疾病的風險,而人體需要葉酸和其他種維他命B來分解高半胱胺酸。專家建議多吃羽衣甘藍、南瓜、茄子、散葉甘藍和藍莓,香料肉桂和薑黃也可能有很好的效用。

6.頭部創傷:研究發現,拳手的腦脊液含有高量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標誌。65歲前遭受嚴重頭部創傷的阿茲海默症病患,症狀提早出現。專家建議避免身體接觸、涉及頭部的運動,而且要用保護頭盔。

7.步伐改變:走路步態改變,以及無法邊走邊說話,顯示阿茲海默症開始。五項不同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與走路較慢、不穩定,以及無法邊走邊倒數有關。

8.方向感差:由於阿茲海默症在大腦負責記憶的海馬體開始,所以搞不清方向是此病的特點,這也是為什麼患者容易迷路走丟。

9.憂鬱和社交退縮:年輕時有過憂鬱症者,老了較易得阿茲海默症。

10.睡眠問題:像睡眠呼吸暫停的睡眠失調症,與認知衰退有關。研究發現,腦脊液有阿茲海默症生物標誌的人,睡得最不好,躺在床上醒著的時間較長,白天則經常打瞌睡。睡眠呼吸暫停與夜間心臟不適和高血壓有關,而這兩種狀況也與阿茲海默症有關。



◆ 莓果護神經 延緩腦退化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40864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9日電 2015-10-11

人類對阿茲海默症的恐懼日益普遍,但是證據顯示,除了基因以外,我們的生活習慣,例如飲食,也會影響是否得病的風險。而多項研究發現,莓果可降低失智症風險。

多個機構的研究團隊,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總署、華盛頓州立大學、印度安那馬來大學、阿曼蘇丹卡布斯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都調查莓果和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失智症的關聯。研究員發現,草莓含有咖啡酸、鞣花酸、花青素、兒茶素、沒食子酸,增進神經細胞的健康。山桑子(bilberries)的花青素、黃酮醇等,可保護血管和神經細胞免受傷害。

多酚豐富的黑醋栗(blackcurrants),可避免形成β澱粉樣蛋白纖維,這種物質存在於失智病人的大腦。黑莓除了多酚以外,還提供其他抗氧化物質,可降低氧化,協助血液和肝臟排毒。

藍莓的黃酮醇、花青素和肉桂酸鹽,增進記憶和學習,減少大腦細胞氧化。



◆ 微創腎盂成型術 回復輸尿管暢通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2590

自由 2015-10-10

文/吳其翔

30歲的柯先生左側腰痛5年多,兩年前到診所檢查發現左側輸尿管結石合併腎水腫,醫師建議他開刀治療,但他害怕開大刀,寧願忍受每半年一次的碎石手術,以求得輸尿管暢通,最近感覺腰痛特別頻繁就醫。

經靜脈腎盂攝影檢查及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確診柯先生是因異位血管壓迫輸尿管,導致腎盂輸尿管交接阻塞,最後產生腎水腫合併腎結石,所以根本的解決方法是進行腎盂成型手術。

此項手術是切除腎盂和輸尿管交接處的狹窄部份,再將健康的輸尿管與腎盂接合,以回復輸尿管暢通,並同時清除結石,也一併將異位的血管復位。

依人體生理運作而言,正常人的尿液是由腎臟內的腎小球過濾出血液中的代謝廢物,經腎小管排至腎盂,再經由蠕動將尿液由腎盂推至輸尿管,最後推到膀胱儲存。

等膀胱脹尿時,才經由膀胱收縮將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如果腎盂輸尿管交接處阻塞了,尿液便無法往下游推,導致上游淤塞處的尿液滯留,而發生結石及腎水腫的問題,腎臟如長期阻塞使腎盂內壓力上升則有腎衰竭的危機。

傳統的腎盂成型手術需要在腰側開20-25公分的傷口,傷口大、出血多、疼痛期長,以致柯先生寧願每半年接受一次碎石術,也不願開大刀,然而這總不是長久之計,哪一天腎臟衰竭了,可就後悔莫及。

以腹腔鏡進行腎盂成型術,只要在腹部打4個0.5-1公分的小洞,手術即可進行,也可同時處理腎臟結石的問題。患者不必再挨大刀;經與柯先生溝通之後,柯先生接受了微創手術,手術的傷口小、疼痛少,3天後出院返家休養,也擺脫了腎盂輸尿管狹窄導致的腰痛、結石、腎水腫等併發症。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副院長)



◆ 脫下白袍上門來 醫院型家庭醫師試辦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39508

聯合報 賴妘薇、賴彥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師 2015-10-10

「誰啊?」「您好,我們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醫療團隊,要來拜訪您。」

隨著社會與生活環境變遷,高齡化社會,慢性疾病逐漸取代傳染病,成為國民健康最大威脅。台北市衛生局去年8至10月針對3500名65歲以上老人的生活狀況抽樣調查,其中約290人獨自居住,約620人有行動障礙。

於是我們推行「醫院型家庭責任醫師制度試辦計畫」,建立基層醫療院所與醫院的合作關係,提供民眾周全性、協調性與持續性的醫療照護服務。

這個計畫除了醫師、護理師與社工參與,也包含藥師與營養師,醫療人員脫下白袍,親自實地走訪民眾家中,了解一般民眾的就醫習慣以及用藥常識。

在訪視過程中,我們為民眾解答「這麼多廠牌的維他命,是不是通通都一起吃」的疑惑,或改正「不管哪家醫院/診所開的止痛藥,通通一起吃就會好」的錯誤觀念。

我們發現,有些民眾很靦腆,即使吃藥但症狀沒有改善,也不敢和開藥的主治醫師提起,藥師上門釐清正確的用藥觀念,也讓許多民眾回診時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病情,強化醫病溝通與信任。有些民眾因治療不同的疾病而跨醫院、跨科求醫,藥師幫助民眾整理藥品與貯存,也可減少重覆用藥,給民眾更多的衛教。

「醫院型家庭責任醫師制度」,藉由到府訪視,減少醫療人員與民眾的距離感,讓民眾能及時與主治醫師討論病情與用藥疑惑,提供整合照護及完善的醫療品質,更可以發揮醫療團隊合作精神,提供完善的醫療協助。



◆ 李樹人/悲劇! 醫師賺不過髮型師
http://udn.com/news/story/7586/1241807

聯晚私房新聞╱李樹人 2015-10-11

「不會吧!醫師月薪怎麼可能才8萬多元?」一位北部某醫學中心外科總醫師在談起自己薪水時,相當洩氣,親友反應也一模一樣,以為醫師是金飯碗,不料現在變成「鍍金」的;如果除以工時,時薪恐怕還不如知名的美髮設計師。

「苦自己就好,不需也讓下一代來受苦。」一位醫師在自家網站發文抱怨,引起不少同業共鳴。台灣醫界中有不少醫師家族,但現在卻有醫師說:「如果女兒有幸,成績不錯,我也不會讓她當台灣的醫師」。

自嘲高級勞工

工時長時薪低

事實是殘酷的,台灣醫師「低薪」時代早已來臨,這位醫學中心骨科總醫師自嘲,自己是高級勞工,月薪8萬多,看似比一般上班族好很多,但工時超長,還得輪值夜班,時薪並不高。

總醫師薪水不高,熬上主治醫師,薪水應該三級跳?答案可能更令人心酸,一般醫院住院醫師、總醫師月薪約7、8萬元,這屬於保障薪資。當上主治醫師,已無固定薪,薪水高低與業績有關,因缺乏知名度,門診病患不多,平均月薪可能更少。

一床盲腸手術

醫師只拿700元

在健保總額制度擠壓下,外科手術給付津貼偏低;一位在公立醫院值班的外科醫師抱怨,開一床切除盲腸手術,健保給付七、八千點,約7000元,醫師最後拿到一成,也就是700元。

至於門診手術給付更低,以除去爛疔手術為例,麻醉到動刀約40至50分鐘,醫師只能拿到500多元,以時薪計算,還不如一般美容院美髮設計師還來得少。

細分科別,內科系醫師薪水最差,資深主治醫師平均月薪約在15-20萬之間。相較之下,外科醫師收入高些,剛當上主治,門診加上開刀津貼,月薪約可超過10萬元。

※ 醫療集團化,公衛體系崩壞的結果。

fsj 提到...

蛤?威而鋼救活英早產兒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22909

自由 2015-10-12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英國一對夫婦宣稱,多虧了男性壯陽藥「威而鋼」(Viagra),他們原本幾乎活不成的寶寶,奇蹟似地活了下來。

延長寶寶在子宮裡的時間

三十二歲的蘿拉‧利金斯(Laura Liggines)懷孕廿週時,醫生告訴她,寶寶太小了,且臍帶血流不穩定,隨心跳起起伏伏,於是介紹她到曼徹斯特的聖瑪莉醫院做進一步治療。蘿拉原本對最壞的情況已有心理準備,但聖瑪莉醫院非但沒判寶寶死刑,反而請她參與一項特殊實驗:吃威而鋼,讓子宮裡的寶寶有更多時間長大。

蘿拉表示,起初聽到醫生說威而鋼,她和老公還「蛤?」了一聲,「我壓根沒想過會吃威而鋼。」等到醫生解釋後,夫妻倆馬上覺得這個實驗很有道理,沒想多久就同意接受測試。

參與實驗的孕婦,每天需吃威而鋼或安慰劑三次,藉此觀察能否刺激血流,讓寶寶有更多時間留在子宮長大。醫生認為,威而鋼可增加胎兒血液供應,讓他們留在子宮的時間多一點,分娩後存活的機率也較高。

蘿拉的寶寶二十七週大時,掃描發現血液從胎盤流回蘿拉體內,這時要是再不分娩,寶寶可能會死;再經過兩週,寶寶完全沒在送血,醫生別無選擇,只好幫蘿拉接生。十二週後,蘿拉的女兒凱西順利出院返家,現在一天天長大。

雖然蘿拉不知道自己吃的是威而鋼還是安慰劑,但夫妻倆都堅信,若不是這項特殊實驗,早產十一週、只有五百九十公克的凱西根本沒辦法活下來。



◆ 單身未婚、父母雙亡... 外科醫師招生文被推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46016

聯合晚報 記者陳麗婷、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5-10-13

醫界外科人力吃緊,不少醫院外科、急診、小兒科等住院醫師招不滿,還有人中途「落跑」換科別;有急診住院醫師完成訓練後成為總醫師,原本已可以獨當一面,卻因家人反對,放棄急診改走它科。

台北榮總徵求神經外科住院醫師,結果有院內醫師日前在ptt貼文,以KUSO語氣指神外適合「單身未婚、父母雙亡,又沒有男女朋友」者擔任,文章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住院醫師超時工作的窘境,再度搬上檯面。

北榮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施養性表示,往年衛福部在全台開出的神外住院醫師員額約25名,但住院醫師須到病房、急診等值班,因人員不夠,現在已要求主治醫師也須加入值班,減輕住院醫師負擔。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中途落跑,施養性說,北榮神外住院醫師一年要一至兩名,約10人報名,看似踴躍,但錄取後常有人在住院醫師訓練尚未結束就辭職離開。

急診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亞東醫院急診主任蔡光超說,急診患者病況多元,醫師要有內科的細心,還要具備外科醫師快、狠、準當機立斷的能力,最辛苦的是假日幾乎都要上班,沒有生活品質可言;但急診患者與家屬非常心急,輕者破口大罵、嚴重還會拳腳相向,與其他科別相較,急診醫師訴訟率高,不少住院醫師撐不了選擇離開。

蔡光超說,住院醫師完成急診訓練後成為總醫師,就可以獨當一面,若只因為家人覺得急診太辛苦就放棄改走它科,相當可惜。

新光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林煌基表示,新光每年僅有一名整形外科的住院醫師員額,是「整外之寶」,但整形外科重點為顯微手術重建,手術時間可能超過20、30小時,手不夠巧、沒有耐心、缺乏同理心者,還是「非誠勿擾」。

馬偕一般兒科主任邱南昌表示,不少中小型醫院兒科無法招足住院醫師,小兒科醫師需接受三年住院醫師訓練、兩年兒科次專科訓練,但不少人在結束三年基礎訓練後就選擇離去。

邱南昌說,小病童無法說自己生病感受,兒科醫師必須具備豐富的經驗和觀察力,還得會哄小孩;現在孩子生得少、個個都是寶,即使打點滴都可能出麻煩,對兒科醫師都是壓力,若沒有誘因,怎可能吸引年輕住院醫師投入?

※ 醫療集團化的悲哀。相關報導:

* 血汗醫師!工時超過110小時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46022

....張志華說,各醫院常以全院計算平均工時,但不少外科住院醫師每周工時平均達90至110小時,有的甚至超過110小時;白天上完班、晚上還需值班,在值班室雖然是有事才需處理,但睡眠片段,無法獲得充分休息。

北榮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名譽理事施養性表示,在ptt貼文的總醫師已經道歉,不過文章提及住院醫師工作超時等現況確實存在;住院醫師主要是到醫院學習,需到病房、急診、加護病房等值班,目前規範一名住院醫師不能照顧超過15名病患,為了減輕住院醫師值班壓力,院內已要求主治醫師也必須輪值班。

為改善住院醫師超時工作,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王宗曦指出,今年起住院醫師每周工時不得超過88小時已納入醫院評鑑項目,醫院如違規會被降級。

* 快來看!這5個職業 會讓你容易早死
http://udn.com/news/story/7269/1245720

經常在新聞上看到不少正值壯年的上班族,在毫無先兆下就猝死的新聞。日本有電視節目バラいろダンディ近日就做了一項相關的研究,列出了最容易早死5大高危職業及10個最容易早死的生活習慣。當中以網頁策劃員名列「最容易早死職業」的榜首。在得悉研究結果後,不少日本年輕人都表示「躺著也中槍了」。



◆ 白色巨塔中 藝想生命之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2000349-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12日 吳垠慧/台北報導

醫療機構是讓身體遠離病痛的地方,但多數醫院予人冷冰冰的感覺,難免對醫療空間心有畏懼,此時,如果透過藝術,成為人們與醫療之間的橋梁,可以減緩緊張感,建立友善關係。

文化部藝術銀行「醫療與藝術的重奏曲」活動,日前邀請國內多所醫療從業人員交流,分享藝術導入醫療服務的經驗與想法。

空間設計溫馨如家

「現代社會的醫療服務,不只是單純的醫病關係,而是建立更友善、人性的醫療系統。」藝術銀行行銷企畫鐘曼云表示,為了減緩病患的生心理壓力,和改善醫療環境品質,無論國內外醫療場所皆在空間設計上更活潑多元,也引進藝術作品展示、舉辦工作坊等動態活動。

鐘曼云舉例,成立3年的英國倫敦兒童醫院,委託10位藝術家和設計師,將大廳、電梯等空間,換上鮮豔的色彩和逗趣的圖案,讓醫院像住家一樣溫馨活潑。

助醫護病抒發情緒

此外,透過藝術的療癒力量,讓病患、醫護展現創造力,如尼泊爾兒童美術館透過藝術創作,幫助受難孩童抒發情緒;荷蘭國家美術館協助癌末病患,臨終前到館內欣賞林布蘭的展覽。

香港非營利組織「藝術在醫院」成立於1994年,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旨在推動藝術進入醫院及創作自療等觀念;英國布里斯托的Southmead醫院舉辦藝術節「The Fresh Arts Festival」,除了展示藝術品,更帶入版畫工作坊、音樂家、文字工作者、戲劇表演等,讓藝術直接面對人群。

引入工作坊與表演

國內最著名的例子則是台大兒童醫院,空間設計由藝術家李良仁和理繼文化參與規畫,以「健康森林」為概念,共16位國內外藝術家創作17組作品,分別在戶外、候診區、等候手術區、病房區展示,李良仁的大型公共藝術《愛的彩色城堡》也成為兒童醫院地標,打造友善的就醫環境。

萬芳醫院自1997年起成立「萬芳畫廊」,在各個廊道展示藝術家作品至今,並設有藝術顧問,儼然是「萬芳美術館」規模。

「過去醫療院所要自己去尋找藝術家,藝術銀行將推動整合性專案服務,除了藝術品的租賃展示,也可引入工作坊、藝術家導覽等動態活動」,鐘曼云說,目前已有台中、彰化的醫療機構正在洽詢中。(中國時報)

fsj 提到...

冷壓果汁糖分高 糖友不能喝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3685

自由 2015-10-14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不少名人紛紛推薦「冷壓果汁」,聲稱「清爽、好喝」,且業者也大力宣稱「可排毒、加強新陳代謝」等功能,不過營養師提醒,純蔬果汁糖分極高,糖尿病等患者盡量不要嘗試。

冷壓果汁是一種在低溫環境下萃取蔬菜、水果原汁的技術,以確保營養素不會被高溫破壞,且號稱百分之百蔬果原汁,販售價格也不便宜,一瓶至少百元起跳。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林郁茹表示,這些純蔬果汁若包含4-5種以上的蔬果,糖分其實非常高,實在不建議糖尿病患或代謝功能有問題的人多喝。

林郁茹舉例,一杯150毫升的純果汁大約等於3-4份水果,但營養師多會建議糖尿病患每天攝取約兩份水果,若喝多了會讓糖分攝取過量。

至於許多業者建議選擇一天禁食,只喝蔬果汁讓身體排毒、代謝的方式,林郁茹說,沒有糖尿病等代謝問題的人可以試試看一、兩餐這樣做,但要記得多運動,並平時就要多吃正常的蔬菜和水果。

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認為,糖尿病患要注意的是服藥問題,因平時吃藥控制血糖並搭配適度飲食,但一時喝下這麼多果汁可能會打壞血糖控制,因此不建議糖尿病患或有代謝問題的民眾喝。

謝安慈說,一般人偶爾為之斷食一天喝果汁應該還好,但要注意熱量控制,畢竟果汁內的糖分也多,喝太多,攝取的總熱量易飆高。



◆ 年年漲!美國暢銷藥比印度貴16倍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46378

世界日報 編譯張玉琴/綜合紐約12日電 2015-10-14

路透指出,全球銷售最佳的20種藥,在美國的價格是英國的三倍,是藥價最便宜的國家如印度的16倍。

路透這項發現突顯出各國藥價的差別,並呼應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敦促降低美國藥價的籲求。這20種藥在2014年占全球藥物支出的15%,也是艾伯維(AbbVie)、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默克(Merck)、輝瑞(Pfizer)和羅氏(Roche)等藥廠獲利的主要來源。

英國利物浦大學也發現,美國藥價一向高於歐洲藥價;另外,美國藥價是巴西的六倍,是藥價最便宜國家的16倍。藥價由市場競爭決定的美國,遠比由政府直接或間接控制藥價的國家貴得多。

製藥業者辯稱,藥品研發風險高,有必要獲得合理的回報,而且價格反映的是藥品提供的經濟價值。他們並指出,美國如癌症等病症的存活率較高,業者也都確保讓貧民同樣能取得藥品。

近幾年,美國和其他國家藥價的差別愈拉愈大,美國藥價每年增幅遠超出通貨膨脹率;相反地,歐洲政府對藥價設定上限,甚至設法降低藥價。

事實上,藥品福利管理機構快捷藥方公司(Express Scripts)指出,2008至2014年,美國的名牌藥價格上漲了127%,而一般家庭用品的價格僅上漲11%。同時,歐洲在財政危機後因醫藥預算緊縮,已令製藥業者不滿藥價每年呈個位數比率下降。

不過,美國藥物研究和製造商協會(PhRMA)表示,新藥推出時美國民眾可能支付較高費用,但經過數年美國民眾支付的藥價較低,因為開給病患所有處方藥的近90%,如今都是較便宜的學名藥。然而在美國,暢銷藥物的學名藥競爭,比其他國家來得緩慢,此現象可以解釋美國與其他國家藥價何以出現極大差異。

分析並發現,複雜的抗體藥如治療癌症和類風濕性關節的用藥,美國和外國的藥價差異較小。藥價出現極大差異的是較早推出的藥物,反映出美國的藥價是年年上漲。藥價專家希爾說:「這顯示美國藥品訂價存在問題,而圖靈藥廠事件絕非單一個案。」該藥廠最近把弓蟲病用藥,一夜之間由13.5元(美元,下同)漲到750元,引來醫界和民眾的憤怒;由葛蘭素史克藥廠生產的同一藥物在英國只要66分錢。

fsj 提到...

研究翻案 久坐不礙健康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50706

聯合晚報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5-10-15

所有懶人大概都樂於聽到這項消息,根據以5000多人作研究對象的報告,不論居家或上班,久坐並不會升高死亡的風險。

早先的研究宣稱,長時間久坐會升高早死的風險,即使經常運動的人也難逃影響,但英國艾希特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的新報告對該論點提出挑戰。

刊載於「國際流行病學報」的這項研究,以16年時間追蹤逾5000位參與者的坐姿習性,是這個領域中耗時最長的追蹤研究。

艾希特大學的運動與健康科學教授席斯敦說:「我們的研究推翻了久坐會構成健康風險的現行觀念,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欠缺運動,不在於坐著的時間。」

他說:「不論是站立或坐著,所有消耗能量少的姿勢都對健康有害。許多雇主為了提供比較健康的工作環境,逐漸推行站坐兩用的工作站,但這項結論讓人對該種作法的益處產生懷疑。」

參與研究的人士提供了他們坐著的合計時間資料,其中包括四種特定坐姿行為的時間 (上班、閒暇,看電視,閒暇但不是看電視時),同時也提供每天走路、從事溫和或激烈身體活動的細節。

此外,年齡、性別、種族、社經地位等因素全都納入考量。研究顯示,在追蹤的16年間,前述五種坐姿數據都未影響致死的風險。

※ 相關報導:

* 上班這樣坐 小心肩頸痛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49633

上班族長時間窩在電腦前常有肩頸痠痛的毛病,多是姿勢不良導致,嚴重時會壓迫神經、血管。中醫師表示,可藉由針灸、敷藥或運動改善,但醫師提醒維持正確坐姿,才是改善痠痛的不二法門。



◆ 男子「爆肝」 一查…4兄弟都有B肝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49671

聯合報 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 2015-10-15

彰化縣林姓男子吃一口蘋果腹部劇痛,以為吃到毒蘋果,家人送醫救治,查出他的肝臟腫瘤破裂,是名副其實的「爆肝」,進一步追蹤,赫然發現他的4名兄弟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

肝病向來被視為「國病」,原因出在肝炎、初期肝癌無聲無息。36歲林姓患者昨天回彰化基督教醫院,感謝消化系中心主任徐友春悉心診治,現在控制良好。

林姓患者表示,大學期間檢驗罹患B肝,肝指數超出正常值的7倍,他不了解感染嚴重性又自恃年輕,照樣忙學業,30歲那年某日晚間吃一口蘋果即腹痛,他以為消化不良,忍耐到凌晨已痛得手腳無力,爬到母親房門前,用頭撞門驚醒已入睡的母親。

他說,家人送他到彰基,檢出B肝惡化為肝癌,癌腫瘤破裂造成腹劇痛,醫師詳問家族病史,原來他的外公和同村多名村民因B肝癌化病逝,他的4名兄弟隨即受檢,竟然都罹患B肝;「危機反而是轉機」,他從此規律就醫、改變生活作息。

59歲劉姓B肝病友就沒那麼幸運,他的母親及兄弟姊妹8人,明知有家族肝病史,仍不願篩檢,結果6人因肝病先後去世。

彰基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蘇維文指出,慢性肝病、肝硬化排名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九名,平均死亡年齡58歲,是最年輕的死因;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調查,自知罹患感染B肝、C肝的民眾有3成以為不痛、沒不舒服就可以不就醫,疏忽嚴重性,15%到40%患者會演變成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2到4成B肝患者死於慢性肝病。

徐友春說,台灣醫學研究證實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減少B肝相關的肝癌復發風險及死亡率,患者若能遵從醫囑、積極治療,人生還是有很大機會「變彩色」。



◆ 美冠全球「最胖國家」 多項生活品質不達標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248899

世界日報 編譯張大順/綜合13日電 2015-10-15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13日公布的福祉評量報告指出,美國是全球人口肥胖率最高的國家,不僅兒童肥胖率遠超過其他國家,健康不良青少年也居冠。另外,美國甚至有多項生活品質的評量低於世界水準。

在這份名為「2015年生活如何」的報告中,美國也名列學生成績不佳的國家,而在謀殺和攻擊的評量也排名第二。

不過,統計各國個人和經濟健康的OECD指出,美國在個人財富方面,甚至房屋的房間數量,則表現亮眼。

該報告是OECD每兩年公布一次,今年的特色是重點在於美洲、歐洲,以及包括日本和南韓在內亞洲大部分地區的兒童健康和福祉。

報告指出,所有國家仍需要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雖然報告中並未公開批評美國。然而,由報告中的許多圖表也顯見美國在除了兒童健康以外的許多方面,均不符合全世界的平均值。

例如,美國是工作優先的國家,休假不如其他國家。平均壽命和成年人技能也低於標準;也因攻擊案件,而比該報告中其他國家更高的死亡率。

不過,肥胖和兒童健康方面的評量發現,在這份重要報告中特別顯著。在有關肥胖的章節中,美國排名第一,遙遙領先其他33個國家。

雖然歐巴馬政府、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以及聯邦農業部多年來一直致力改善美國肥胖問題,包括推動改善學校營養午餐,但似乎成效不彰。

報告中說,美國肥胖率自2000年驟增,全國35%人口過重,相較之下,日本僅4%,加拿大則為25%。美國健康不良青少年比率也高達22%。

更嚴重的是美國肥胖和過重兒童人口比率為38%,遠超過報告中每個國家,排名第二的加拿大還不到25%。

※ 相關報導:

* 紐約住哪區 壽命差很大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250646

紐約市是各方面都很懸殊的都市,根據1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布魯克林最貧困地區的居民,要比華爾街附近的居民少活11年。

紐約市公布布魯克林行政區內各社區的健康統計資料,意圖提供近十年來最可靠的社區健康指標,這類數據上次更新已是2006年的事。紐約市共有曼哈頓、皇后、布魯克林、布朗克斯及史泰登島五個行政區。

紐約市政官員希望透過數據的更新和擴充,凸顯美國最大城市的極端懸殊情況,協助改善最貧困社區的生活品質。



◆ 口臭多不自知 4招教你自我檢查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3968

自由 2015-10-15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

年紀越大越易有口臭!根據國外研究,60歲以上的銀髮族有口臭的機率比年輕人增加5至7倍;70歲以上,更是每10人中就有9人有口臭。

逾70歲 10個就有9個口臭

台大醫院牙周病科醫師陳漪紋表示,老年人因牙齦萎縮使得食物容易殘留,加上口腔唾液分泌減少等自潔功能下降,就容易出現口臭。不過,青壯年人口臭的比例雖然沒有老年人高,但門診中,遇到因口臭而求診的病患以上班族為最多,主要是擔心口臭會影響人際關係及社交生活。

陳漪紋醫師指出,上班族出現口臭的原因多半是齲齒、牙齦炎或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造成,高達87%的口臭是來自於「口腔問題」。

當食物殘渣與牙菌斑沾附在齒縫、牙齦溝以及舌苔上時,會使得厭氧的葛蘭氏陰性菌伺機繁殖其上,並分解代謝而產生這些散發惡臭的揮發性硫化物,唾液與硫化物接觸2小時即會產生類似臭雞蛋、腐爛空心菜的臭味。

陳漪紋也說,絕大多數有口臭的人不會察覺自己的異味,因為口腔後邊軟顎和鼻腔連在一起,所以鼻子聞不到口腔後部產生的氣味。她建議民眾透過簡單自我檢視,看自己是否有口臭。

◎自我檢視口臭的方法:

●使用沒有氣味的金屬、塑膠湯匙刮舌苔後聞聞看。

●使用牙間刷或牙籤伸入牙縫使用之後聞聞看。

●吐一些口水到小杯子或湯匙上,等一陣子之後聞聞看。

●舔舔手腕,等口水乾之後聞聞看。

要避免口臭的發生,做好口腔保健最重要。徹底潔牙能有效移除牙菌斑,牙菌斑和牙結石沒有了,產生細菌的溫床沒了,異味自然也少了。

正確的刷牙要注意以下事項,每次刷牙須達5分鐘,三餐飯後與睡前都要刷牙,刷牙時要將刷毛放置在正確位置,將牙刷向牙齦45度輕壓,刷毛對準牙齒與牙齦交接處。

另外,牙齒之間相鄰的牙縫不易清理,可使用牙線、齒間刷或電動牙刷,徹底清除齒齦間的食物殘渣與牙菌斑。

fsj 提到...

研究:每天睡6~7小時就夠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53828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15日電 2015-10-17

每天睡足八小時是長久以來的準則,可是科學家宣稱,每天只要睡六、七個小時就符合身體的自然需求。

此外,有關現代生活正剝奪我們寶貴的睡眠時間,電視、網路、工作和娛樂使我們睡眠不足的論調,也只是個迷思。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科學家研究納密比亞、坦桑尼亞和玻利維亞三個漁獵部族的睡眠習慣,因為這些部族仍維持類似人類祖先的傳統生活方式,不受現代生活的各種影響。

研究人員請94個部族成年人配戴類似手錶的腕帶,衡量他們睡眠、走路和照射日光時間,總共收集1165天的資料。

他們發現,所有研究對象每天平均只睡6小時25分鐘。

雖然睡眠時間較少,可是研究對象身體很健康,與工業化社會的人相比,肥胖率較低、血壓更正常、心臟更健康,體能也更好。

這項研究也顯示,入夜後還不睡覺違反自然的想法並沒有根據。研究對象雖然沒有電力供應,可是他們並未入夜即眠,太陽下山後平均要再過3小時20分鐘才睡覺。

他們的睡眠時間也配合季節影響,夏天睡大約六小時,冬天睡接近七小時。此外,他們醒來後極少打盹,有兩個部族文化根本沒有失眠這種字眼。

不過,這項研究為如何對付失眠提供一些見解。由於研究對象沒有取暖設備,因此他們睡覺的房間入夜後溫度逐漸下降,而他們醒來時正好都是溫度最低的時候,即使早就天亮。這也使他們每天在大致相同時間醒來。

研究人員說,在大部分現代環境,民眾都在溫度固定的房間睡覺,而溫度逐漸下降可能是控制睡眠的一種固有機制。

※ 相關報導:

* 睡不好?心情悶? 小心老年憂鬱症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52019

家中老年人經常出現睡不好、心情悶狀況,可能得注意是否「老年憂鬱症」警訊。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分析,桃園市65歲以上自殺個案中,17.4%有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個管師沈嘉玲也說,近年來,老年憂鬱者就診攀升,除和老年人口增加有關外,睡不好覺、心情煩悶狀況,易被誤認成「身體狀況欠佳」,導致錯失救治時間,延伸出現自殺念頭。



◆ 楊志良:行政院霸凌代表全民的健保會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54576

聯合報 楊志良/亞洲大學講座教授(台北市)2015-10-17

二代健保的精神,就是要提升社會各健保利害關係人,也就是健保主人的參與,所以將原有的「全民健保監理委員會」與「全民健保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合併為「全民健康保險會」,來協商及審議健保重大決策。

又二代健保法規定,為確保這些涉及減少或增加保險支出的議題,經過充分透明的討論,相關事項應於會議七日前公開議程,會議後十日內公開會議實錄。若協定不成,才由衛福部長裁定或報請行政院核定。

因此,這次補充保險費率是否要調整,不應行政院說了算,而是回歸健保法規定,透過健保會討論機制,以收支連動精神讓健保財務制度化。

健保會的組成,包括被保險人、雇主、保險醫事服務提供者、專家學者、公正人士及有關機關代表等,有全民代表性。再者,健保法對於保險費率的協議,極為審慎,規定審議前,健保會應邀集精算師、保險財務專家、經濟學者及社會公正人士提供意見。

如此做的目的,除實踐全民決議及承擔的精神外,就是希望避免行政部門夾在民眾要求多醫療少付費,醫療提供者要求提高支付標準,進退失據的困境,而由代表各界的健保會,共同承擔保險財務平衡的責任,強化全民健保的共同治理。

這次降低補充保險費率的決議,行政院並未依照健保法規定,而在健保會召開會議前就提出,做了很壞的示範。

因此,行政院應立即撤回調降補充保費的宣告,依法交由健保會協商,並督促衛福部改善醫療體系,包括充實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緩解血汗醫院、改善新藥科技的給付、五大皆空,或提升醫療品質等等。

再者,目前經濟不景氣,基層民眾收入倒退回十五、六年前,因此健保有結餘,也應擴大或放寬對中低收入家庭健保費的補助或調降保費。至於補充保險費調整,晚個三、五天,甚至三、五個月,民眾病照看,醫事人員一樣照顧病患,完全沒有急迫性。

這次補充保費的調整,說沒有選舉考量,連鬼都不會相信。行政院心中只有股市,沒有弱勢;只有股票,沒有骨科(五大皆空,血汗醫事人員),霸凌依法代表全民的健保會,不依法行政,一切便宜行事為選票,選舉不敗,那才奇怪。

※ 相關報導:

* 健保撥50億 幫醫護加薪
http://udn.com/news/story/8819/1252358

....衛福部長蔣丙煌說,健保影響醫院、醫事人員及民眾,醫院獲利,民眾也享受健保制度的好處,最缺乏照顧的反而是醫事從業人員。為讓醫護更有感,健保署長黃三桂表示,明年醫院總額預算增加金額為二百廿七億元,是歷年最高,健保署將從其中的九十二億元醫療服務成本,提撥五十億元調整醫護薪資。

* 備取醫師成換肝之父陳肇隆 大膽挑戰醫療極限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51874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拓展肝臟移植30多年,把台灣肝臟移植技術推至國際頂峰。正當他卸下高雄長庚醫院院長職務,今年他獲頒醫療奉獻特殊貢獻獎,為精彩的行醫生涯,寫下超完美紀錄。

肝病是國病,對肝癌或末期肝病患者來說,換肝是延續生命的唯一生機。30多年來,陳肇隆為救人活命不斷精進醫術,他所領軍的醫療團隊更創下全球肝臟移植最高存活率,奠立台灣在國際的醫療學術地位。



◆ 吸菸「傷心」 心肌梗塞男近8成抽菸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4522

自由 2015-10-17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

很多人知道吸菸會導致肺癌,但根據國健署調查,吸菸也和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

電影《賽德克‧巴萊》男主角林慶台牧師曾有嚴重菸癮,即使戒菸20多年,在拍片練跑期間,仍一度心肌梗塞發作。昨天他以過來人身分呼籲民眾及早戒菸。

林慶台在電影《賽德克‧巴萊》飾演中年莫那魯道。他是從國中開始染上菸癮,曾經一天要抽4包菸,平均每兩分鐘就抽掉一支。在菸酒不離手的情況下,27歲時就出現心臟病、肝硬化、肺水腫、胃出血、胃穿孔和「三高」等健康問題,當時他身高179公分,體重從79公斤直線滑落至60公斤,一度想為自己找墓地。在姊姊的勸導,加上進入神學院就讀,才順利戒除菸癮。

林慶台雖已戒菸多年,但在《賽德克‧巴萊》拍攝期間,訓練跑步時,仍發生心肌梗塞,因此心臟放置了兩根支架。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國內有79.55%的男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曾經抽菸,65.3%的男性出血性中風患者及64.9%男性缺血性中風患者也都曾經抽菸,顯示吸菸確實和心血管疾病高度相關。

但邱淑媞也說,調查也同時發現,即便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仍有35.6%的患者繼續吸菸,顯示民眾對吸菸造成心肌梗塞及中風的認知不足。

邱淑媞指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資料,吸菸者比非吸菸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高出2至7倍,且有研究證實,長期暴露於二手菸環境,將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罹病及死亡風險,因此吸菸者不但自身面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提高身邊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等家人死於中風和心臟病的機會。

林慶台說,戒菸成功後,氣色和力量都回來了,到現在55歲了,還背得動130斤的山豬。

國健署今年請他代言拍攝《菸害防制宣導短片》,希望藉由他的親身經歷,勸導民眾遠離菸品。

※ 相關報導:

* 營養補充品惹禍 美每年2萬人掛急診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54582

還相信營養補充品「有病治病,沒病養身」嗎?美國政府主持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二萬三千人次因為服用營養補充品而掛急診,其中許多案例是二、三十歲的成人在服用號稱能減重或增加活力的補充品後,出現心血管問題。

這是第一份呈現「營養補充品導致的嚴重傷害與住院行為」的研究。營養補充品產業成長迅速,年產值達三百二十億美元(約台幣一兆元)。

....研究提到的傷害包括嚴重的過敏反應、心臟問題、惡心、嘔吐等,這些症狀與多種補充品有關,包括草藥丸、氨基酸、維他命與礦物質。研究顯示,每年掛急診的人次中,約有百分之十、也就是二千一百五十人次嚴重到必須住院。

* 補鈣補過頭 恐變腎衰竭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4267

防骨質疏鬆狂吃鈣片,當心補過頭,引發腎衰竭!

一名96歲婦人日前全身無力、噁心、吃不下,送醫後發現原本就患有腎臟病的她,腎功能急速惡化,且有高血鈣情形。醫師問診後才知道,婦人固定服用維他命D和鈣片,導致血清鈣過高,造成脫水、腎臟功能惡化,差一點就洗腎。

收治病人的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腎臟科主任鍾炫光表示,不少長輩因有骨質疏鬆問題,選擇服用含維他命D的鈣片補充鈣質,慢性腎臟病患者也因副甲狀腺過高、維他命D不足和高血磷,使用維他命D和鈣片來治療,但維他命D會增加腸胃道鈣的吸收,若過量服用維他命D或鈣片,恐造成高血鈣,甚至導致腎衰竭。

fsj 提到...

老人找回肌肉力 運動最有效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55901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2015-10-18

「年老就怕跌倒、失智!運動是防跌倒減緩失智藥方」,嘉義市衛生局享「壽」健康正確動計畫主持人、中正大學運動競技系教授李淑芳說,老人健康只靠健走不夠,最重要是增加肌肉力;志工學員蔡玉碧說「體適能讓我找回健康」。

李淑芳帶志工走入社區,分享健康經驗,發現許多人追求健康減重,卻不知從何做起,她教導老年人透過有氧、肌力運動等簡單方法追求健康,多人認為輕鬆簡單跟著做,多次練習後笑說「身體變健康」。

她設計「不老健康操」,用簡易平緩動作,從頭到腳運動,舒緩肩頸骨盤疼痛,增加肌力、心肺功能、關節柔軟度。她說,年老肌肉力加速消失,補充肌肉力,唯有靠正確運動。她指導老人體適能,發現常犯錯誤是穿拖鞋運動,駝背、腰後往彎,她說,嘉市老人運動動機高,檢測體適能發現平衡力及下半身肌力較差,增加肌肉力可用彈力帶,透過正確運動方法。

她強調運動生活化、交通化及專業化,生活化是假日走出戶外,不看電視、玩手機或電腦,建議上班族多喝水,「想健康減重,動就對了!」

65歲蔡玉碧帶90歲母親蔡黃足治,參加體適能運動還當志工,她說,過去上廁所蹲不下去,參加體適能檢測運動,帶頭做,現在上廁所沒問題,還找回健康自信。

※ 相關報導:

* 快走、慢跑 趕走壞膽固醇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55343

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指出,每周進行至少2.5小時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也就是使你心跳加快的運動,能對抗高膽固醇,降低心臟病的風險。但是目前只有三成美國人的運動量,足以保護心臟。

經常運動可提高你的好膽固醇,降低血液脂肪三酸甘油脂。而且經常運動的人有較低的身體脂肪比率,這也與較低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有關。雷辛頓肯塔基大學心臟科醫生韋恩(Thomas Whayne)表示,開始健身一個月內,就應看到膽固醇水平有改善。單是運動,就有助降低壞膽固醇10%到15%。

* 壓力、焦慮 趕走好膽固醇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55342

你是否被困在緊張的工作期限、家庭需要和理家責任交織而成的現代生活中?你要小心,醫療研究發現,壓力很大的時期和膽固醇升高有關。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承受壓力期間,身體會釋出化學物質,為攻擊或逃避的反應做準備,而這些荷爾蒙變化,會提高你的總膽固醇。

不僅如此,壓力對你的膽固醇也有強大的間接影響。如果你面臨強烈焦慮時,以吃太多、抽菸、和躺在沙發不動做為回應,你的不健康生活習慣會提高壞膽固醇數值,降低好膽固醇。體重增加、飲食有大量飽和脂肪、抽菸和避免運動,都會使好膽固醇降低。

想要降低膽固醇,就要學會管理忙碌的生活方式。從何處著手?學會說「不」。把管理時間和情緒列為當務之急,要騰出時間從事你真正在乎的活動,需拒絕繁頊的要求。你不需為了家長會糕點義賣親自烘焙蛋糕,買現成的就行。

* 7食物降膽固醇 吃出好「心」情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55344

高膽固醇增加心臟病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你可服藥,但是如果你想先以改變生活習慣的方法來降低膽固醇,試試看改變飲食、經常運動等。若你已經服藥,這些改變可增進降膽固醇的效應。馬友診所列出七種最佳食物,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

1.燕麥、燕麥麩皮和高纖食物
2.魚肉
3.核桃、杏仁和其他堅果
4.鱷梨
5.橄欖油
6.加了植物固醇(plant sterols)或甾烷醇(stanols)的食物
7.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 國健署推動立法 約束垃圾食物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4760

自由 2015-10-19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未來民眾吃什麼可能要被管!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正規劃「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鼓勵各公、私立機關建構健康飲食環境,推廣營養標示;學校餐飲更依該署營養建議攝取基準,由教育部訂定相關規範,落實健康飲食教育,近期將送衛福部法規會審議,最快下個會期送至立法院。
國健署統計 近半數國人過重肥胖

國健署統計,我國成人過重與肥胖率一九九六年為卅三%、二○一三至二○一四年卻達四十三%,接近每兩人就有一人是過重與肥胖;國健署長邱淑媞昨指出,將推動「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將會透過強化健康飲食的方式,來達到規範垃圾食物的目的,換句話說,不會強制要求民眾不可吃什麼,但待母法通過後,子法會進一步研議像是機關、企業、學校團膳等,必須正面表列應該包含的健康食物種類與分量,例如蔬菜分量、糖分含量,以及改掉喝含糖飲料、養成多喝白開水的習慣等。
機關、學校須正面表列健康食物種類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陳妙心表示,在建構健康飲食環境方面,草案將規定餐飲場所必須完成營養標示,提供消費者參考,但標示地點與標示內容等詳細資訊,也要待母法通過後,經專家、學者、業者討論後,才會進一步確定公告。

至於究竟哪些食物可能被列入「健康食物」、哪些食物可能被列入「垃圾食物」,邱淑媞則強調:「沒有叫大家不能吃什麼啦!不然恐怕業者又要抗議了!」目前只是初步規劃,詳細內容仍會與專家、學者、業者討論,且會以建議為主,而非強制要求。
台大研究 肥胖可能提高高中校園霸凌

其實,台灣公衛聯合年會、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年會前兩天陸續舉行,不少論文聚焦肥胖議題,台大研究高中生發現,肥胖可能提高校園霸凌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則是研究國中生發現,校園周邊便利商店、手搖飲料店的數量與學生過重、肥胖的盛行率成正比,可能是致胖環境因子。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認為,應該讓民眾了解部分食品真的不健康,約束會造成肥胖的飲食,不只可以達到控制體重,對於預防慢性病也有成效,健康飲食真的很重要。

fsj 提到...

皮膚癌指標 右臂逾11顆痣要注意
http://udn.com/news/story/5/1259157

中央社 倫敦19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5-10-19

英國研究人員指出,右手臂上有超過11顆痣,罹患皮膚癌或黑色素瘤的風險將高過平均值。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研究人員發現,右手臂上痣的數量,是推估全身痣總數的良好指標。全身有超過100顆痣,罹癌風險是正常風險的5倍。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研究英國3000名雙胞胎,以8年時間追蹤收集他們的皮膚類型、身上雀斑和痣等資料。研究刊登在「英國皮膚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研究發現,右手臂上有超過11顆痣的人,全身痣很可能超過100顆,意味他們發展出黑色素瘤的風險較高。

英國癌症研究主管奈特(Claire Knight)說,這個研究結果有所助益,但她也指出,不到半數黑色素瘤來自原有的痣。

她說:「知道自己的皮膚怎樣算正常很重要,如果身上痣或一塊皮膚的大小、形狀、顏色或感覺有任何變化,都要告訴醫師。」

她說:「不要只是看手臂,黑色素瘤可在身上任何部位長出來,最常出現在男性身軀以及女性的腿上。」



◆ 「富癌」增多!癌症年奪211萬命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256840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8日電 2015-10-19

中國抗癌協會秘書長王瑛表示,根據2012年數據,中國因癌症死亡人數已超過211萬,是第一大死因,且死亡人數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數1/4。

人民日報報導,16日召開的首都國際癌症論壇上,王瑛指出,2012年全球癌症新發病例約1400萬、死亡約800萬,新發病例占全球22%、死亡人數占26%。

王瑛表示,中國男性的肺癌發病率最高,女性則是乳腺癌。同時,近2年,癌症類別出現變化,胃癌、食道癌等「窮癌」發病率居高不下,但乳腺癌、肺癌、直腸癌等「富癌」也在增多。

報導指出,俗稱的窮癌,是指因飲食、生活條件不好所誘發的癌症;而富癌則是因高脂蛋白飲食、缺少運動等原因誘發,多半出現在富裕國家。

但中國經濟發展不均,因此某些地區生活條件不佳,但部分經濟好的地區,已經習慣西式生活,飲食高脂肪、高熱量,又不運動,因此窮癌、富癌同時存在。

王瑛說,癌症是慢性疾病,大多可防可治。重視預防、重視篩查,可以使大部分癌症得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而降低癌症死亡率。



◆ 肺癌新藥 ALK標靶健保正式給付
http://udn.com/news/story/9/1258023

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即時報導 2015-10-19

60歲李姓婦人三年前確診罹患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她為了爭取更長的生命時間,自費申請新的ALK基因標靶藥物治療,治療至今腫瘤不僅縮小,也沒有嚴重副作用困擾,每天照就上班、運動,看不出是晚期肺癌病友。醫師表示,ALK標靶治療已於今年9月通過健保補助,可大幅減輕病友負擔,也讓病友多了治療新選擇。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表示,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多屬晚期,甚至已有轉移情形。根據國內統計,肺癌位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每年奪走約八千餘名病友的生命,尤其是許多晚期肺癌病友,經常活不過一年。

不過,醫學越來越發達,已陸續找出各種肺癌的致病基因,並研發新的治療藥物。收治李婦的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可進行手術,但李婦發現腫瘤時,已是晚期,得採取標靶治療。

不過,當時通過健保給付的只有EGFR基因標靶藥物治療,經檢測為陽性才能使用。李婦檢測結果為陰性,她原本以為沒有藥醫,非常傷心,經蔡俊明告知,醫界發現另一個致病基因ALK,只要檢測確認為陽性即可使用,才讓她有了一線生機。

蔡俊明補充,當EGFR基因檢測呈陰性時,要進行ALK基因檢測,因約有一成癌友其ALK基因會出現突變,尤其是完全沒有抽菸或只有輕度抽菸史,以及年輕族群,有較高的ALK基因突變機會。當ALK檢測結果為陽性,加上化療治療無效,就能使用新的ALK標靶治療,研究發現可延長7.7個月的存活期,副作用也低,可兼顧治療與生活品質。

ALK標靶藥物今年9月通過健保給付,賴基銘估計,每位病友一年約能省下超過百萬的治療費用,他呼籲晚期非小細胞病友在確診後,應進行EGFR與ALK基因檢測,把握治療機會。

※ 相關報導:

* 「女性偉哥」上市 副作用引關注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55098

這是美國首次批准能增進女性性慾的處方藥上市出售,但是各路人士警告不可忽視這種藥的副作用。

今日美國報報導,雖然此藥物用於提高女性性慾,但是使用時有許多禁忌,譬如,Addyi不能和酒精或某些其他藥物同時服用,否則會降低藥性功能。並且,這款藥物的上市備受爭議。如服用不慎,可能導致的噁心、乏力及暈厥等諸多副作用。



◆ 李樹人/賺錢重要 杜絕醫療暴力更重要
http://udn.com/news/story/7586/1256331

聯合晚報 2015-10-18 李樹人

醫師婚外情、正宮小三大鬥法、醫院鬼故事...,寫了七八篇醫界私房新聞,沒想到這則「悲劇!醫師賺不過髮型師」所引起的迴響最大,點閱超過20萬人次,網路上不少人討論醫師的低薪現象。

這一兩天至醫院採訪,醫師主動提起這則稿子,認為我寫出了真相,時代變了,醫師低薪時代已經到來。

開業皮膚科醫師上網留言「醫師薪資條件自從健保開創以來就直線下滑,未來只會更差,但絕大部分的醫護同仁更在意的應該是安全的執業環境、杜絕醫療暴力,以及較為合理的法律上地位,醫療過失除刑化,賠錢又殺頭的生意,真會讓人走不下去」。

一名網友則指出,醫師是救命的工作,若讓醫師有時不我予的感受,請健保局好好討論制度,是否給付更多給醫師,留住人才,否則台灣人最好保佑自己不能生病、受傷。

自覺一名網友寫的中肯,她表示,這某種程度是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犧牲品,職業本不分貴賤,薪資是市場供需決定,上一輩的人以自己的期待左右下代的發展,導致人才分佈不均,以致於藍領黑手水電工等專業人才人族,高薪卻請不到人。

當然有褒有貶,部分網友批評我站在醫師立場,氣得想罵髒話,拿一個最高薪的髮型師和最蠢最混的最低薪醫生相比,「藍鳥比雞腿」。

事實上,健保開辦以後,受到總額制度的壓縮,醫師薪水越來越低,這已成事實,只是下降幅度之快,令人訝異,這也是我寫這則私房新聞的原意,點出這個現象,希望醫界、衛福部能面對這個問題,否則台灣醫界恐怕留不住優秀人才。



◆ 歐記健保屢倒閉! 美大批民眾慘失健保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256778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17日電 2015-10-19

歐記健保企圖用以建立非營利性保險業的計畫,前途日益堪虞。美國各地將近兩年前設立的23家健保合作社紛紛關閉,現在只剩下15家。繼田納西、肯塔基和紐約州的健保合作社本月間相繼倒閉,科羅拉多和俄勒岡州的健保合作社也在16日關門後,政府承認,有更多健保合作社也可能倒閉,對歐記健保造成重大打擊。

非營利性的健保合作社是民主黨根據歐記健保成立的,以在既有的營利保險市場增加競爭。國會山莊報(The Hill)報導,但是專家說,健保合作社面對各種可能難以克服的困難。

歐記健保當初為這項計畫編列60億元(美元,下同)預算,可是2011年被國會刪掉一半。聯邦政府迄今已為健保合作社提供24億元貸款,其餘經費也因2012年的預算協議而幾乎全部取消。

歐巴馬政府本月1日又宣布,健保合作社根據歐記健保法的風險保護計畫所能得到的補助,將比預期低很多。

風險保護計畫是把營運良好的保險公司部分所得,轉移給營運差的公司,以免後者損失慘重。但是,這項計畫財源極少,業者要求287億元補助,卻只能應付12.6%,使許多健保合作社嚴重虧空。

共和黨宣稱,健保合作社的情況,證明歐記健保存在更深重問題,聯邦提供的幾十億元貸款也可能打水漂。

紐約州的健保合作社最大,有20多萬名投保人,肯塔基州有5萬1000名投保人。這些人到年底都將失去健保。

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在肯塔基健保合作社宣告倒閉時說,幾乎每個星期都會看到構想和執行拙劣的歐記健保造成的損害後果。

國會已就此展開調查。眾院歲出入委員會共和黨委員上個月要求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對它負責監督的健保合作社提供資料,可是到本月14日期限截止還沒有下文。

每次有健保合作社宣布倒閉,歐巴馬政府都強調並非每一家新創企業都能夠成功。

美國23家根據歐記健保成立的健保合作社,在去年底有21家虧損,到今年9月底有11家被政府列為加強監督對象。

fsj 提到...

長壽祕訣:每天健走半小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0000477-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20日 黃靖惠/基隆報導

九九重陽節將至,基隆市長林右昌昨提前向百歲人瑞賀節。101歲的莊懋芬及100歲的蔡必芳,皆透露維持長壽的祕方,別無他法,靠的是平日正常作息、運動,跟搭配清淡的飲食,「笑口常開」、維持好心情,才是長壽的關鍵。

神采奕奕的莊懋芬昨接受市長致贈的敬老禮金及敬老禮品,喜悅藏不住掛在臉上,育有3男3女的她,共有9名孫子、4名曾孫,可謂兒孫滿堂。

莊懋芬的兒子徐君臨表示,平日母親總是笑臉迎人,凡事親力親為,不假手於他人,維持早睡早起的習慣,固定會在住家附近健走半小時,而好強的母親堅持不拄拐杖、不用人攙扶,靠著自己的力量健走。

每逢假日家人就會與母親小賭「麻將」怡情,藉此促進母親思考,因此老人家到現在頭腦仍十分靈活。

從山東省隨著丈夫遷台的莊懋芬最愛麵食,徐君臨說,除夕夜時,母親依然會親自到廚房內,桿麵條、做小菜、包餃子給一家人品嘗。偏好清淡飲食的莊懋芬,不喜愛太油膩的料理,因此總堅持要親自下廚,紅蘿蔔、蝦米、豆芽,加些許的醋攪拌,就成為一道清爽可口的小菜。

另一位百歲人瑞蔡必芳,20歲隻身從桃園到基隆打拚,為了生活、拉拔3個兒子成人,曾擔任礦工、也曾務農種植竹筍及青菜,自詡自己是「做事人」中氣十足,他說,沒有靠什麼祕方養生,早期做工作習慣了,現在不做不習慣。

蔡必芳的三兒子蔡金和說,父親做事非常嚴謹、有條有理,但不曾看父親與人計較些什麼,雖然父親高齡百歲,但不論是洗被單、衣服,甚至是添飯都要求要自己來,蔡必芳不挑食、但不喝飲料,就連自己愛吃的麵線都會親自下廚。

蔡必芳的長子蔡金樹說,父親長達10年的務農生活,每日清晨5時,就會前往菜園去澆水、施肥,因此每天早睡早起,平常也依舊維持健走半小時的習慣。(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糖友不說內心話 衛教師解心防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60521

國內一項調查發現,糖尿病衛教師最大困境,是「病患不願意說出內心遇到的真實困境」,糖尿病衛教學會引進「丹麥Steno糖尿病對話卡」,並與卡內基合作,讓糖友卸下心防說真話。

嘉義長庚醫院糖尿病衛教師曾雲鳳指出,傳統門診衛教,常需猜測病患想法,無法得知糖友心中真正感受,如果使用對話卡,糖友選擇最符合自己現在想要表達困境的卡片,問題往往可在敘述中獲得解答。

* 國三女正念減壓 告別焦慮腹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0000619-260107

15歲國三女生,半年前開始出現反胃、嘔吐症狀,後來更嚴重到腹痛、頭暈、無法上課,經腹部超音波、胃鏡、下消化道攝影等檢查,都未發現有異常,經轉診至身心內科,醫師發現因課業焦慮造成身體症狀,透過練習「正念減壓」,兩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也重返校園。

澄清醫院身心科醫生陳怡如表示,目前身心方面的藥物雖然不少,療效也不錯,但仍有些人症狀無法完全緩解,也有病患盼減少藥物的使用,這個時候,配合心理師的「正念減壓」練習可以幫助焦慮病人康復。



◆ 血汗醫護、住院醫師納勞基法 再等8年
http://udn.com/news/story/8854/1260590

聯合晚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15-10-20

為搶救血汗醫護,住院醫師適用勞基法時間表出爐。勞動部與衛福部擬訂三部曲,採短、中、長期三階段,第一階段先將醫師工時等勞動條件納入醫院評鑑,第二階段訂定醫師工時規範並加強查核,八年後住院醫師正式適用勞基法。

今年八仙塵爆讓各界注意醫護過勞的問題,近年亦常傳出醫護因過勞生病甚至猝死的案例,尤其是剛入行的住院醫師,常因為要輪流值班,成為過勞的高風險群。

醫療機構雖屬勞基法適用對象,但醫院內只有醫師不適用勞基法,醫改聯盟及醫勞盟等團體長期推動醫師納勞基法,勞動部相關規畫也已長達十幾年,但因醫院經營者反對而進度緩慢。

近年衛福部鬆口,規劃讓住院醫師先納入勞基法,但因為醫院外科、急診、婦科等大科人力面臨「五大皆空」後,醫院經營方擔心若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工時規範更嚴格會影響醫療品質,讓此案推動時程一再延後。

勞動部推動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需要八年,醫界質疑時間太久,勞動部解釋,目前全國住院醫師約六、七千人,但一年醫學院畢業學生只有1300餘人,訂定八年計畫,是因醫師養成教育至少七、八年,必須給醫院足夠的人力培訓時間。另外也考量病人權益,「若住院醫師納勞基法後造成夜間門診、急診都不見了,民眾也無法接受」。

勞動部表示,考慮醫院人力規畫,第一階段自今年至後年止,先由醫院自律,透過醫院評鑑,以獎勵、建立申訴管道等方式,強化醫院重視醫師的勞動條件。

第二階段自2018年起至2023年上半年,以五年半時間強化醫院管理制度,包括訂定法令規範工時,進行工時查核等手段,保障醫師權益。如果一切順利,自2023年7月1日起,住院醫師正式納入勞基法。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管理後,工時、休假、加班及職災等都可獲得勞基法保障。

※ 相關報導:

* 醫界憂大量關床、損及病患
http://udn.com/news/story/8854/1260532

勞動部擬分三階段將住院醫師納勞基法,多家醫院院長認為,住院醫師納勞基法牽涉醫院運作、健保總額支付制度,貿然實施將對醫界造成嚴重衝擊,屆時醫院會大量關床,損及病患就醫權益。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鍾飲文指出,住院醫師工時過長,納入勞基法規範工時,確實能夠保障住院醫師權益,但需有嚴謹合理的配套。若住院醫師每天上班、加班工時上限訂為14小時,如果剛好在開刀急救,是否時間一到就能脫下白袍走人,讓病人躺在手術室。

* 醫勞盟:拖8年 人早累死了
http://udn.com/news/story/8854/1260533

勞動部預計民國112年7月起,將住院醫師納勞基法責任制適用對象,醫勞盟表示,八年拖太久了,不少外科等住院醫師工時每周超過100小時,「人早就累死了」,如果要納入現在就應該納入;很多大醫院醫師工作福利差、工時長、常被告,才會有那麼多人轉戰醫美。

醫勞盟理事林秉鴻表示,責任制確實是惡法,之前提出醫師、住院醫師應納入勞基法84條之1,但當時政府回應是此條文可能廢除。他批評,如果沒有要廢除此條文,現在就可以將醫師、住院醫師納入,不明白要再等八年的理由為何。

他說,除了納入勞基法,還有另一項方法可解決血汗醫師問題,現今政府將醫院與醫師界定為雇傭關係,課醫師高稅率卻沒有提供適合的權利與保障,不如比照國外,醫院與醫師是合夥關係,以執行業務所得課稅,雖稅率較輕,但沒有工時、福利差等問題;不過,住院醫師是到醫院學習、受訓,無法以合夥關係來定義,希望住院醫師盡快納入勞基法保障。



◆ 士林+北投 醫生到你家看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0000473-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20日 張潼/台北報導

結合醫院與社區資源的「整合性健康照護試辦計畫」正式上路!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晚出席啟動儀式,未來將以士林、北投區作為試辦地點,照護團隊將深入家戶關懷訪視、提供醫療照護服務。

醫師背景出身的柯文哲上任後,由北市聯合醫院開始推動「醫院型家庭責任醫師」制度,不限科別醫師皆可參與,另整合護理師、營養師、藥劑師、社工師與行政人員,把醫療資源帶入家庭,提供如身體健康評估、營養評估、藥物評估等整合性服務,即便行動不便或居住在就醫不便地區的市民,也能獲完善照顧。

據衛生局統計,截至今年9月30日,收案人數已達1萬6309人。柯文哲表示,台灣醫療在世界看起來還不錯,但仍有需改進的地方,才能讓健保走得長久。

以家庭醫師制度來說,比起讓病人像逛百貨公司一樣到醫院看診,應由醫師來照顧病人,讓每個市民都有一位醫生朋友;而士林、北投社區機制健全,就可以先在這裡展開。

聯醫總院長黃勝堅也說,家庭醫師制度成功的關鍵在於「鄰里長」,否則醫療團隊也找不到需要協助的弱勢家庭在哪裡。

以試辦地點士林、北投區為例,衛生局與聯合醫院委託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連結北投文化基金會、鄰里系統,如里長、健康服務中心、社福單位、志工等,再加上當地基層醫師形成醫療團隊,訪視低收、中低收、身心障礙與獨居老人,並提供醫療服務。(中國時報)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乳房名醫涉偷拍 遭北醫解職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5243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梁宏華被爆料,涉嫌藏錄影筆,偷拍觸診女患者,昨天院方召開人事評議委員會,並發出聲明宣布,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員工獎懲規則」,決議梁的行為已違反醫院規章,危害醫院權益,情節重大,確定解職。

fsj 提到...

女童高燒不退 經檢查發現染親吻病險爆肝
http://udn.com/news/story/9/1263683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即時報導 2015-10-21

發燒別輕忽,小心爆肝!一名7歲女童發燒多日,脖子多處淋巴結腫大,扁桃腺上有白色滲出物,眼白甚至出現黃疸現象,轉診到醫學中心治療,抽血檢查發現肝功能指數飆高到正常值的8倍,證實感染俗稱「親吻病」的EB病毒,併發症嚴重者可能致命。

收治該病例的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指出,EB病毒主要透過口水傳染,國外多是情竇初開的青少年因親吻由口水交換感染,台灣則因老一輩習慣將食物咀嚼後餵食孩童,或沒有使用公筷母匙,因此多數人在孩童時期就已感染過,但大多不會出現嚴重症狀,會自行痊癒。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感染EB病毒的症狀與感冒類似,但會出現發燒多日、喉嚨痛且扁桃腺有白色化膿滲出物及脖子淋巴結明顯腫大等3種典型症狀,嚴重個案可能引發組織球吞噬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的「噬血症候群」,有致命危險。

葉勝雄說,該個案因病毒侵犯肝臟造成肝功能指數上升,膽紅素總量也也接近正常值上限的3倍;若病毒侵犯腦神經,會導致腦炎或視覺形狀扭曲的「愛麗斯夢遊仙境症候群」。

葉勝雄提醒,過去家長發現孩子發燒過度緊張,現在的家長則是過度放心,認為發燒是免疫力的表現,但發燒是種警訊,家長仍需細心觀察孩子的精神活動力、是否出現幻覺、黃疸現象,建議發燒超過3天應就醫。



◆ 年輕多存骨本 老了不怕骨鬆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5641

自由 2015-10-21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強健骨骼從年輕開始!國民健康署表示,平均每5名65歲以上老人中,就有一人有骨鬆問題,且女性停經後骨鬆比率更高達21.9%,建議民眾在年輕時及早存「骨本」,以免老時骨質疏鬆。

國健署表示,人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大約在20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逐漸減少,且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各年齡層階段都需要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來建構骨骼健康,尤其是年輕時期,若能增加10%的骨質密度,就可以使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時間延緩13年。

國健署建議,應適度曬太陽增加體內維生素D轉化,可以每天在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2點以後陽光不是最強烈的階段,不要擦防曬乳,曬太陽10到20分鐘,透過維生素D幫助人體從腸道中吸收鈣質,以避免骨鈣合成不足而導致骨鬆。

另外,做些負重運動,可以藉此增加骨質密度和強健肌肉,有助於改善身體的協調與平衡,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例如健走、慢跑、爬樓梯、舞蹈、登山、跳繩、舉啞鈴等。

最後是增加鈣質食物攝取,吃些乳製品或多攝取深色蔬菜、傳統豆腐及小魚乾等富含鈣質的食物,且要注意若蛋白質攝取量不足,不但會影響骨骼生長,還會降低肌肉密度與強度。



◆ 出租藥師執照 付2萬緩起訴
http://udn.com/news/story/7321/1262026

聯合報 記者林孟潔/基隆報導 2015-10-21

中國醫藥大學連姓副教授擁有藥劑師執照,6年前以每月1萬元價碼,出租執照給李姓藥局負責人,李男再向健保署申請核發110萬元藥事服務費,他被檢方依偽造文書、詐欺等罪嫌,予以緩起訴。

緩起訴書指出,連男(48歲)是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領有藥劑師執照,是一名合格藥師,他6年前起出租證照給安樂區某藥局的李姓負責人,為期1年多。李男向健保署謊稱連男在藥局工作,幫忙調劑藥品,申請110萬1530元,向健保署A錢。

調查局東部機動站介入調查,發現李男開立藥局,9年前先與74歲陳姓藥劑師租證照,每月支付1萬2000元,時間長達3年之久,接著向連男借牌1年多。另外假借2人名義,共向健保署申請343萬多元。

連姓副教授訊時坦承出租藥師執照,檢方認為他犯後態度良好,深具悔意,出借證照只是一時欠缺考慮,予以緩起訴處分,需向公庫支付2萬元。另外,藥局負責人李男去年9月底身亡,檢方不起訴處分。



◆ 癌患福音 海大找到減緩癌症惡病質方法
http://udn.com/news/story/9/1263895

中央社 基隆市21日電 2015-10-21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吳彰哲,領先全球找到化療造成癌症引發惡病質的分子路徑,同時發現只要透過全營養介入,就可以抑制惡病質產生,提高患者存活率。

癌症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未來將有機會改善,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Oncotarget」,也受到國際腫瘤相關領域的討論與重視。

癌症病人在接受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的時候,最痛苦的就是治療後所產生的副作用,包括肌肉萎縮、落髮、噁心嘔吐,放射線治療會造成照射部位灼傷皮膚及潰爛。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吳彰哲,找到化療造成癌症引發惡病質的分子路徑,並因此尋獲減緩癌症惡病質方法。在動物試驗中,發現腫瘤小鼠在照射第一次的放射線後,如果持續餵食全營養配方,不僅減少腫瘤的數量,也維持腫瘤小鼠的體重。

全營養素的應用,必須瞭解來源、屬性等各項環節,不論是任何癌症都應該要在治療過程,有全營養介入。新的研究成果,明天(22日)上午發表。

fsj 提到...

喝咖啡治頭痛 不一定有效
http://udn.com/news/story/9/1264796

中央社 台南22日電 2015-10-22

很多人有頭痛的經驗,有人喝咖啡止痛,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表示,咖啡不離手的人,反而可能是頭痛的主因,這些人缺少咖啡,就會頭痛、疲倦、沮喪。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建欣指出,9成的頭痛病人都是原發性頭痛,也就是做檢查都正常,包括緊縮性頭痛、偏頭痛及叢發性頭痛,以緊縮性頭痛佔大多數。

他說,很多人頭痛不看醫師,只想吃止痛藥,這類頭痛病人是藥物濫用型頭痛,已對止痛藥產生成癮性,必須靠藥物才能過活。

另外,也有人常喝咖啡治療頭痛,但咖啡因止痛不是每個人都有效,對每天咖啡不離手的人來說,反而可能是頭痛的主因,醫學上稱為「咖啡因依賴症候群」,一旦缺少咖啡,就會出現頭痛、疲倦、沮喪等症狀。

李建欣表示,偶爾才發作一次的偏頭痛,限量內的咖啡或可當作止痛劑的代替品,但習慣性偏頭痛的人,應慢慢地戒掉咖啡。

他說,偏頭痛經常在女性病患身上看到,只要適當的治療,就可以免於頭痛之苦。還有少數人屬於次發性頭痛,包括腦出血、腦瘤、腦膜炎、高血壓、發燒、自體免疫性疾病等。

李建欣提醒有些危險性頭痛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例如突發性嚴重頭痛、頭痛型態突然改變、50歲以上第一次發生頭痛、睡眠中突然痛醒、伴隨有神經學症狀的頭痛等,應趕快到大醫院求診。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生氣時吃青菜 有助情緒寧靜平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2001005-260307

喜吃黃、怒吃綠、哀吃紅、樂吃白。歡喜、憤怒、悲哀和快樂是人們最常見的四種情緒,而不同顏色的食物具有調節和改善心情的作用。歡喜時來個橙子,橙黃色的蔬菜或水果能夠刺激神經和激發能量。

....中醫也有「紅色食物養心」的說法。值得推薦的紅色果蔬有番茄、紅辣椒、草莓、蘋果,牛肉、羊肉、豬肝等肉類也是不錯的選擇。

快樂時吃塊豆腐。白色雖然是安靜的顏色,但白色的食物卻具有很強的能量,有助於激發創意和積極的想法,讓原本就快樂的你更加富有創造力。豆腐和牛奶是其中最典型的兩種食物,含有大量蛋白質和鈣,這兩種重要的營養素是強壯身心的「絕佳能量」。

* 嬰兒1歲內缺鈣 恐傷將來發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2001001-260307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生長最為迅速,對鈣質的需求有著明顯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如果不能在成長初期給予合理完善的鈣質補充,就會對以後成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



◆ 噗!頻放屁 恐是身體響警報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63538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20日電 2015-10-22

編譯宋凌蘭/綜合20日電

雖然令人難堪,但是放屁是自然的生理現象。不過,若你放屁的次數增加,你的身體可能想傳送以下這些健康警訊:

肚裡的細菌不對勁:紐約大學朗格醫療中心胃腸病學家瑞貝卡.格羅斯說,結腸的細菌使食物發酵,但是一些細菌會跑到小腸,在食物未消化完就予以發酵,導致產生氣體。胃的細菌也可能失衡,特別是你最近才生過病,細菌成分改變,造成較常放屁。

吃東西太匆忙:如果你吃飯超快,邊吃邊做各種事,或邊吃邊嚼口香糖,你可能吞進很多空氣,就容易打嗝或放屁。

吃太多乳製品:即使你的胃腸一向適應乳製品,但隨著年齡增長,體內的乳糖分解酵素可能減少,以致無法消化乳製品,每次吃完就胃不舒服或是頻頻放屁。

有麩質敏感或乳糜瀉(Celiac disease):如果身體無法分解某些食物,它會藉放屁來讓你知道。乳糜瀉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可造成吸收不良,因為身體對麩質敏感,開始分解小腸內膜。

荷爾蒙改變:當你處於更年期或罹患其他荷爾蒙改變的疾病時,身體會增加放屁。很多女性荷爾蒙改變時,覺得排便不像年輕時那麼順暢,以致較常放屁。

便秘:便秘已經夠痛苦了,但它還能把你變成放屁機器,而且奇臭無比。這是因為糞便主要是由細菌構成,而便秘使你體內的細菌增加,發酵排氣。

身體對放屁較敏感:你不見得比別人更會放屁,但是易受腹脹、脹氣等症狀的刺激而放屁。若你有這種情況,可能涉及腸道激躁症,你的醫生可以幫忙紓解症狀。

※ 相關報導:

* 研究:越高越短命 高1公分少活0.7年
http://udn.com/news/story/9/1266222

長得高較短命?活躍在螢光幕前的球員和模特兒,通常都有令人稱羨的修長身材。然而《BBC》報導,一項針對西班牙人的研究顯示,每高1公分、壽命竟會減少0.7年。科學家表示,這可能跟體型較高者需要耗損更大的能量維持日常活動、且神經傳導較慢有關。

如果你不滿意自己身材嬌小,《BBC》這則報導正好告訴你,不必再羨慕高個子了,因為俗諺說的「高空空氣比較稀薄」可能是真的!報導指出,一項針對西班牙人作的研究顯示,每高1公分,平均壽命便會減少0.7年。另外一項針對歐洲的研究也顯示,人均身高相對較矮的義大利薩丁尼亞地區,人瑞比例最高。



◆ 北市校園水痘群聚感染 62童染病
http://udn.com/news/story/9/1266542

21:52:08 聯合報 記者張世杰╱即時報導

台北市華興小學驚傳水痘群聚感染,截至今天已有62名學童感染,其中又以小二學童感染情形最嚴重,就有39人,為近年少見的大規模校園群聚水痘感染。

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副處長黃繼慶表示,過去水痘感染都是零星發生,上月22日接獲華興國小通報後,就透過校園傳染病通報系統,調查病童接觸者、發病時間,並告訴學校如何應對。

黃繼慶呼籲,水痘有潛伏期,通常是陸續發病,只要有學童發病就須隔離,不要接近群體。

華興小學總務主任王雅慧說,目前大部分學童都正常上課,只有幾名生病學童在家休養,2年級停課10天已結束,周一將返校上課,學校若發現有學生發病就要求就診,3人發病全班停課。

據兒科醫師表示,水痘易傳染,接觸和口沫都會傳染,但屬於正規疫苗接種,孩童須接種後才可入學。為何接種後仍出現大規模群聚感染,衛生局表示,已和學校配合,進行調查、深入了解。

王雅慧表示,現在每天請清潔公司早晚各消毒1次,也要求學童戴口罩,保持室內通風,最近也暫時調整教學方式,避免讓不同班級學童一起上課或活動。

fsj 提到...

百歲人瑞長壽秘訣:吃食物不吃食品
http://udn.com/news/story/3/1268479

聯合報 記者莊旻靜╱即時報導 2015-10-23

新竹縣新豐鄉的黃金水、黃劉桂妹夫妻結縭75年,黃金水今年滿百歲,黃劉桂妹94歲,兩人攜手走過四分之三個世紀,鄰里欣羨。

新竹縣長邱鏡淳與縣府人員今天探望百歲人瑞,到黃金水老先生家中,黃金水與黃劉桂妹仍不時牽著手,顯示兩人感情好;夫妻倆的小兒子黃煒家說,父親「吃食物,不吃食品」,拒絕過度加工品,也保持心平氣和,或許是兩人長壽的原因。

邱鏡淳也探望同樣滿百歲的陳盛吉及101歲劉林芝蘭、羅余梅妹,還有102歲的詹金枝及范張三妹等人,發現他們注重飲食、開心生活,皆是長壽秘訣。

新竹縣政府在既有資源下加強「長期照護」工作,每年將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投入兒童、少年、婦女、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盼大眾都能在竹縣「樂齡宜居」。

※ 相關報導:

* 多曬太陽 「公主病」拜拜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69175

如果您是動一動就全身肌肉痠痛的「慢性疼痛」族群,補充維生素D可望緩解不適。根據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團隊研究,慢性疼痛缺乏維生素D比率是一般人的一點六倍。

這項研究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台大北護分院醫療部主任韓德生表示,慢性疼痛泛指一般身體、四肢、關節與肌肉痠痛疾病,包括常見於中年婦女,俗稱「公主病」的纖維肌痛症,這些患者的疼痛沒有明顯的病因,但常動不動就四肢與軀幹痠痛,一提重物、一彎腰就肌肉痠痛,長期維生素D不足,可能是影響原因之一。



◆ 陸女燒烤吃不停 狀似懷孕竟是胃癌晚期
http://udn.com/news/story/4/1268446

中央社 台北23日電 2015-10-23

中國大陸一名今年19歲的大二女學生,考進大學後,迷戀上燒烤攤,連吃兩年後,近來肚子變大,狀似懷孕,就醫檢查才發現是胃癌晚期。

中新網今天報導,今年19歲的小文在浙江省金華市一所大學念大二。她考上大學後,愛上學校門口的燒烤攤,由於身材纖瘦,即使天天吃宵夜,體重也沒增加,於是她更盡情肆意的大啖燒烤。

不過,今年7月份,小文發現自己的肚子漸漸大了起來。她開始以為不過是吃多了就沒在意,可到後來肚子越來越大,就像是懷孕6個月一樣,這引起同學的竊竊私語。

今年9月份,懊惱心急的小文來到了金華廣福醫院檢查,「當時我一看以為是胃脹氣,結果發現了腹腔中腹水很多,其實就是癌性腹水,到後來就確診是胃癌晚期了。」

接診醫生程明說,小文之前沒有任何的症狀,才會沒有發現。

程明提醒,炭火燒烤有潛在的致癌危險,應少吃,最好不吃,如果控制不住經常吃燒烤,可多吃一些有助於身體排毒、有助於抗癌的食品,如大蒜、蔬菜。

※ 相關報導:

* 吃素50年 腸內竟「一串腫瘤」癌末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66694

彰化縣鹿港鎮陳姓婦女最近3個月常頭暈,以為是飲食太清淡、營養不足,到醫院檢查竟確診罹患大腸癌,已轉移肝臟。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腸胃肝膽內科主治醫師王俊偉說,大腸直腸癌竄升為國人癌症發生率第1名,高居癌症死因第3名,彰濱秀傳多名病患平日沒症狀,感到不舒服才求診,癌已病入膏肓。

....王俊偉表示,病患注重飲食,口味清淡,多吃蔬果仍發生大腸直腸癌,可見飲食不是罹癌主因。國民健康局曾統計50到69歲民眾,每2年做過糞便潛血檢查率僅11%,篩檢率偏低,如能早期發現就有機會切除治癒。

※ 吃到被工業廢水污染的農作物。



◆ 避孕器裝後不理 竟穿透子宮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69526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5-10-24

根據推估,全台約有二到三成想避孕的婦女,選擇裝避孕器避孕,但裝後置之未理,有時會讓留在體內的避孕器,引發身體不適,甚至危害身體健康。

有個案例是一名32歲少婦裝避孕器3年,近期行走活動常覺得肚子痛,就醫檢查發現,避孕器竟從子宮內穿透子宮掉到腹腔內,若未及時取出,不僅影響腸蠕動,還可能潰爛發炎,引起腹膜炎和敗血症。

收治這名患者的亞東醫院婦科醫師莊乙真表示,他每年都會收治3到4名避孕器掉入腹腔,或裝太久忘了取出的個案,推估全台醫學中心一年約有30至50名類似患者;他還碰過一名70多歲阿嬤,避孕器在體內放了40年沒取出。

避孕器為何會穿透子宮,他解釋,婦女沒懷孕時,子宮肌肉層也會蠕動收縮,他推測這名少婦的避孕器,是在子宮肌肉收縮蠕動時逐漸移動,後來穿破子宮肌肉進入腹腔,卡到腸子旁邊的腸繫膜。

跑到腹腔的避孕器,在婦人運動的時候,就在腹腔跑來跑去,患者之前曾在其他醫院照過多張X光片,結果片子上避孕器的位置都不一樣,表示避孕器早就位移,在子宮內隨著患者運動移動,後來竟然跑出子宮外,這讓他也覺得很神奇,最後用腹腔鏡手術把避孕器夾出。

70多歲阿嬤 一放40年

莊乙真表示,掉出的避孕器若卡在患者膀胱,會產生血尿;掉進腹腔也可能引發化膿發炎,嚴重甚至會造成敗血症和腹膜炎。有些避孕器裝久了會產生細菌,形成腹腔慢性感染,器官組織沾黏纖維化,甚至腸阻塞無法解大便。

「裝設避孕器沒有不好」,但要記得定期檢查;莊乙真就曾碰過一名70多歲阿嬤腹痛求診,最後才發現,她35歲時因為已經生了五個小孩裝避孕器避孕,沒想從此遺忘避孕器竟放在體內長達40年,嚇壞醫護。

開業婦產科醫師李茂盛表示,子宮避孕器會穿透並非裝設時的問題,而是避孕器對子宮來說是一種「異物」,身體會排斥它,因此避孕器會透過子宮進入腹腔裡,他也碰過一名42歲患者下腹疼痛就醫,後來發現是避孕器裝了十幾年未取出,掉入腹腔引發疼痛。

※ 相關報導:

* 醫師:產後3個月 再裝避孕器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69527

避孕方式很多,裝避孕器的避孕效果達九成以上,部分女性不想再生育時,會選擇裝避孕器一勞永逸。醫師表示,生產或流產後子宮還未完全修復,建議三個月後再裝,且避孕器五年就須更換一次,且最好每年做抹片及照超音波檢查,會更安全。

亞東醫院婦產科醫師莊乙真表示,不少婦女剛生產完或剛做完流產手術,就裝設避孕器,但那時候子宮肌肉還沒修復,並不適合,有幾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機率,肌肉在復原過程中,會把避孕器推擠包覆,最後造成避孕器穿過子宮掉進腹腔,生產或做完流產手術後,最好過三個月後等身體復原比較完整,再裝避孕器比較合適。



◆ 公費醫師5年計畫 緩不濟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3000378-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23日 廖珮妤、魏怡嘉、林宜慧/台北報導

台灣將鬧醫師荒,尤以5大科最嚴重。衛生福利部祭出新政策,回復中斷6年的公費醫學生制度,明年起連續5年,共招500名公費生,同時每年增加600名專科護理師,能否補足龐大缺口,外界存疑。

目前國內醫學系每年招收1200-1300名學生,但隨著人口老化,與民眾就醫需求增加,國衛院依現狀推估,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科醫師人手將愈來愈不足,尤其外科醫師工時更會爆表,飆到每周逼近75小時,就算天天上班,每天都要工作10小時。

為減少醫師荒,同時改善工作條件。衛福部提出「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期程5年,預計每年外加100名公費醫學生。醫事司科長賴貞蘭說,就學期間,衛福部補助每學期13萬元,但醫學生完成專科訓練後,必須至偏鄉的指定科別,服務至少6年,才能自由執業。

此外,衛福部也強調,專科護理師比率也將逐年增加,分擔部分住院醫師工作。照護司長鄧素文表示,日前衛福部已公告,在住院醫師監督下,專科護理師可執行侵入性的傷口處置、管路處置、檢查處置及緊急狀況處置。專科護理師待遇,較一般護理人員每月多5000元。

專科護理師從2008年開始招考,95%都留在醫院工作,近3年,每年平均都以600位的速度增加,未來應也可維持這個人數。目前全台約有5700人。

不過,針對衛福部新措施,醫界不認同。醫勞盟秘書長賴奕菁坦言,醫師流動率高,是因為勞動條件差,重點是從根本改善工作條件,否則招再多公費生,最後也是走人。專科護理師從2008年開始招考,95%都留在醫院工作,近3年,每年平均都以600位的速度增加,未來應也可維持這個人數。目前全台約有5700人。專科護理師也無法取代住院醫師,只能輔助住院醫師。

曾為公費醫學生的北榮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直言「搞不清楚增加公費生的理由」。他認為,以前公費生的目的在於偏鄉缺醫師,國家有必要培養醫師,但偏鄉問題多有解決,若要補充醫師人力,增加培訓名額就好,為什麼一定要公費生?(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台灣雇主醫療負擔 亞洲第二高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3000020-260202

負擔好重!美商美世顧問公司(Mercer)昨(22)日發布「全球醫療趨勢」報告顯示,亞洲雇主及民眾今年負擔的醫療成本成長11.6%,高於全球平均10.5%,雖然台灣僅預估成長7.4%,但若考量通膨後,台灣雇主的負擔是亞洲第二高、全球第七。

美世「全球醫療趨勢」報告是針對法、俄、義、韓、中等29國,依該國商業保險推算各國雇主、民眾的年度醫療成本成長率,台灣是將國內四家保險業者資料及健保財務數據融合而得。

fsj 提到...

孩子過胖怎辦? 記得飲食三「不」曲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70425

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2015-10-25

「孩子過胖怎麼辦?」不少國小學童的父母接到校方通知,提醒孩子過胖,卻不知如何是好?衛福部台中醫院小兒科醫師陳敏恭建議,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還要記得三不「早餐不要吃蛋糕」、「晚餐不外食」、「不吃消夜」。

國民健康署今年九月公告,台灣每4個小孩就有1人體重過重;醫師提醒,過胖容易併發心臟病、糖尿病、脂肪肝、氣喘、睡眠呼吸暫停,影響當事人自信,也會造成學生同儕間的排擠。

陳敏恭建議父母,避免孩子肥胖得從飲食下手,遵循天天5蔬果的原則,每天應攝取3-4分蔬菜、1-2分的水果,早餐避免吃蛋糕,晚餐不要或減少外食;若父母都在工作,不妨煮1、2道菜搭配部分外食,免得攝取過多糖分、油脂與調味料。

醫師建議,睡前2-3小時停止進食,不要養成吃消夜的習慣,以免影響睡眠品質,也有害健康,父母擔心孩子的體重問題,應該從自己以身作則,做到均衡、健康飲食;父母飲食少油、少鹽、少糖,會影響孩子對食物的口味,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陳敏恭說,成長中的孩童每周至少運動7小時,可避免身材過胖,也能鍛鍊身體,讓孩子更健康、長得更高。



◆ 亞裔罹肝癌比率 高白人11倍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69890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23日電 2015-10-25

癌症對每個族裔的影響不同,亞裔有其獨特問題。整體而言,亞裔的癌症病例低於其他族裔,但是有一種癌症侵襲亞裔的比率,遠高於其他族裔,那就是肝癌。

國家癌症研究所進行的調查顯示,肝癌侵襲華裔、菲律賓裔、日裔、韓裔和越南裔的比率,為白人的1.7倍到11.3倍。患癌率最高的是越裔男性。

在美國的肝癌病例中,逾八成是由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而引起的。目前肝炎新病例逐漸減少,但是就像減少抽菸後要隔一段時間才看得出肺癌減少一樣,可能要多年後,才能看出較少肝炎病例和治療改善,帶動肝癌降低。

除了肝炎以外,造成肝癌的其他原因包括:一名近親患肝炎和肝癌;肝炎或長年酗酒導致肝硬化;食用含有黃麴毒素(aflatoxin)的食物。黃麴毒素來自真菌,可長在食物上,例如存放不當的穀物和堅果。

一項針對近7500名19歲到64歲者的新研究發現,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罹患肝癌的風險較高。

肝癌往往沒有早期徵兆或症狀,如果出現症狀,可能包括:體重無故減輕、失去食慾、上腹痛、噁心和嘔吐、虛弱疲倦、腹部腫脹、黃疸(皮膚和眼白呈黃色)、粉筆狀的灰白糞便。

得肝癌風險很高的人,可在症狀出現之前,透過檢驗來確定是否有肝癌。如果你有慢性B型肝炎,特別是你在小時候就得到,那你應與醫生討論罹癌的風險,以及是否能從肝癌檢驗受益。

※ 相關報導:

* 健康小叮嚀:常見三種慢性病的禁忌食物及中藥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6714



◆ 拔牙別丟 存牙齒銀行再利用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70366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2015-10-25

「拔掉牙齒不要丟,存牙做再生,垃圾變黃金!」嘉義市維欣牙醫醫美聯合診所院長邱國杰,引進日韓等國「牙齒銀行」,保存牙齒再利用,創辦首間牙齒銀行今天開幕,邀請日本2名牙齒銀行教授演講交流,並舉行公益偏鄉牙齒醫療巡迴車啟動儀式。

擁有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博士的邱國杰說,牙齒銀行今天中午在皇品國際酒店舉行開幕儀式,他向車商訂購1輛賓士廂型車,改造成牙齒醫療巡迴車,車上安置牙醫檢查治療器材,未來1年預計行駛全台81處偏鄉醫療資源欠缺地區及學校服務。

邱國杰發想利用人的大臼齒造型,製做創意「環保牙齒小盆栽」,可愛有趣,在盆栽上植栽迷你園藝作物,象徵掉落及拔除牙齒回收再利用,讓牙齒重生。他說,拔掉的牙齒不是醫療垃圾,是有用的器官,磨成骨粉取代人工骨粉,應用植牙補骨等用途。

他強調,牙齒銀行功能,運用自體骨粉取代傳統人工骨粉,快速骨整合,縮短傷口癒合期。



◆ 國內研究 老人睡午覺 失智風險增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26866

自由 2015-10-26

有午睡習慣 是不睡者1.3倍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午睡太多,小心失智症風險倍增!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目前全國失智症患者達廿四.四萬人,而國內首份以失智症為主題、針對一萬多名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的大規模普查發現,有午睡習慣者,罹患失智症比例是不午睡者的一.三倍;此外,喪偶者罹患失智症比例,也比有婚姻狀態者高一.四二倍。

該研究由恩主公醫院、台大醫院、台北榮總醫師、台灣失智症協會與相關校系合作,聚焦於失智症與婚姻狀態、生活型態相關性,以電腦隨機抽樣十九縣市、一萬○四三二名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並派員面訪調查再作分析,調查結果已於上月刊登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上。

主要作者之一、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孫瑜表示,調查對象中,有失智症患者、正常人及介於兩者間的民眾;調查發現,偶爾午睡或每天午睡者,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是不睡者的一.三倍左右。
每天規律活動 降八成風險

孫瑜指出,午睡多,顯示可能夜晚睡眠不足或品質差,導致白天愛睏,另方面,白天睡太多也會造成夜晚睡不著,再於白天補眠,形成惡性循環。而白天精神不佳、情緒起伏較大,將降低社交或活動意願,減少動腦與活動筋骨的機會,進而提高罹患失智症風險。這不僅對高齡者有風險,其他年齡層也應注意,夜晚睡眠要充足,不要寄望午睡補眠。

孫瑜強調,該研究雖未訪問午睡時間的長短,但有其他研究發現,適時午睡可能有助預防失智,估計要午睡超過一小時,才會產生負面影響。

孫瑜說,老人家活動量少,一天睡六、七個小時應足夠,但臨床上不少人求助於安眠藥,非自然入睡恐仍無助降低失智症風險,建議每天保持規律活動,例如走路四十分鐘,可降低失智症風險八成,即使偶爾運動,也可降低五成風險。
喪偶比有婚姻狀態 高1.42倍

該研究也發現,喪偶者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是有婚姻狀態但未喪偶者的一.四二倍,孫瑜研判,喪偶可能提高憂鬱機率,而憂鬱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推升失智症風險,提醒家中長者遇此狀況,晚輩應多陪伴、注意。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科醫師王培寧建議,預防失智症,除了注意飲食、運動,也要多動腦,例如閱讀、旅行、看戲劇或電影,甚至打麻將等休閒活動均有幫助。



◆ 「性價比」高 台醫費僅歐美六分之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5000812-260301

旺報 2015年10月25日 記者陳怡君/台北報導

看病「性價比」高,是吸引大陸病患赴台就醫主因。台灣醫療水平有「國際認證」,醫生素質高,有醫療強項作為招牌,整體醫療水準至少領先大陸10年。但看病費用可能比上海還便宜,甚至只要歐美國家的六分之一。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祕書長、衛福部國際醫療小組執行長吳明彥分析,台灣醫療對大陸中產階級吸引力大,最大主因是「性價比」高,有顱顏重建手術、活體肝臟移植、人工生殖技術、心血管治療、關節置換等五大醫療強項。尤其器官移植的成就,寫下亞洲第一、世界第一的紀錄。

吳明彥進一步指出,除了醫療技術優勢,台灣標靶藥平均比大陸早1到2年上市,且藥物價格也較大陸低。

除了大手術,台灣施作近視雷射等眼科治療、牙科手術、健檢的品質,同樣在國際有口皆碑。台灣醫療品質在2012年曾被國際雜誌評鑑為「全亞洲第一」,同年度CNN也大篇幅報導台灣優質全民健保制度。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曾評台灣國際醫療服務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六。

上海函儀醫療科技公司執行總經理朱函儀說,台灣手術費用平均是美國的五分之一,英國的六分之一,新加坡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且入境路程相對便捷,醫患間無語言隔閡。

以乳腺癌手術的費用(不包括化療),台灣就比上海低。在上海治療用藥一個月大約6萬人民幣,在台灣只要4.5萬人民幣。

朱函儀讚台灣醫改成功,這樣的榜樣對大陸而言是希望也是機會。她指出,儘管大陸醫療水準近年不斷提升,但兩岸醫療水準的差距,並非未來10到15年內就能拉近,這也是台灣醫療對大陸存在著巨大吸引力的主因。(旺報)

※ 相關報導:

* 醫療諮詢APP 供病患赴台治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5000808-260301

台灣醫療水平受國際肯定,具發展國際醫療優勢。兩岸因醫療資訊不對等、醫療體制差異,多數大陸病患只知道「台灣醫療品質好」,卻不了解有哪些醫療資源。大陸業者看準商機,搭建「赴台就醫服務平台」,整合台灣醫療院所與私人醫生資訊,進一步行銷台灣醫療,帶動國際醫療發展商機。

fsj 提到...

日研究:日喝3碗味噌湯 胃癌風險高6成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76905

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台北報導 2015-10-28

吃太鹹容易引發高血壓,還可能誘發胃癌。日本流行病學協會日前發表一篇研究發現,一天喝三碗以上味噌湯,比起一天只喝少量味噌湯的人,會高出六成罹患胃癌機率,推翻過去「吃味噌可抑制胃癌」說法,可見偏鹹食物與胃癌風險有關。

味噌湯是日本國民湯,日本東京癌症研究中心曾發表研究,吃味噌有抑制胃癌效果;不過,日本罹患胃癌比率多年來仍偏高。

為找出原因,日本教授梅澤團隊調查四萬多名四十到七十九歲的日本男女,他們無癌症或心血管病史,長期追蹤這群人的生活方式逾十四年,其中七百八十七人罹患胃癌。進一步分析發現,重鹹族罹患胃癌機會比起正常飲食者高三成。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王志堂表示,鈉攝取量高,容易破壞胃黏膜、誘發腫瘤生長;但家族遺傳、壓力或環境影響等因素,也是罹患胃癌的危險因子。

衛福部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上限二千四百毫克,換算約六公克食鹽。振興醫院營養師涂蒂雅說,超商販賣的即溶味噌湯,鈉含量約六百多毫克,喝一碗等於喝掉一天四分之一的鈉攝取量。



◆ 老公愛吃冰 老婆竟不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7000542-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10月27日 馮惠宜/台中報導

一名36歲的越南裔新娘和大她9歲的先生結婚兩年,肚皮始終沒消息,期間接受一次人工受孕也失敗,轉而尋求中醫治療,醫師把脈發現女方問題不大,在太太不斷要求下請先生一起來就醫,這才發現先生因工作壓力大、嗜冰品、精血不足,經調養1個月就傳出喜訊。

中醫師王雅秀說,這名女病患因婚後兩年都無法懷孕,怕婆婆施壓,小倆口還暫時搬出婆家租屋,6月間經人介紹到中醫診所求診,醫師為女方把脈發現問題不大,在醫師鼓勵下她帶先生同來求診,才發現他因坐息不正常、工作壓力大加上愛吃冰飲,造成腎氣虛弱、精血不足。(中國時報)



◆ 冬季皮膚炎 PM2.5惹的禍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74519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2015-10-27

秋冬氣候乾冷,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日漸加劇,醫師表示,除了對肺部、呼吸道造成損傷,空汙對皮膚的傷害也不容小覷。

一名廿四歲上班族,日前因臉部雙頰、眼皮、額頭等處乾燥、脫屑,到醫院求診,發現是皮膚保濕功能受損。

收治這名患者的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該女過去在台中工作時,不曾有過這種現象,到台北工作後,與每天上下班須走十五分鐘到捷運站,且行經馬路幹道,疑與秋冬氣候乾燥及接觸過PM2.5,引起皮膚乾燥所致,近來這類門診就醫患者平均增加兩成。

趙昭明說,溫度每下降一度,皮脂分泌就減少百分之十,若再加上PM2.5的細懸浮粒子隨風進入室內空間,穿透口罩或衣服,接觸人體皮膚後引起發炎反應,造成皮脂膜受損,破壞肌膚保濕功能,久之,皮膚愈發乾燥,還可能造成敏感性肌膚、色素沉澱或加速皮膚老化等現象。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近來已有研究證實,PM2.5會破壞皮膚表皮屏障,使原有的濕疹、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更嚴重,本來沒有皮膚過敏的民眾,PM2.5也會使皮膚變得更敏感,容易出現皮膚炎,再加上秋冬氣候乾燥使皮膚缺乏水分,建議使用保濕乳液修護皮膚。

趙昭明也建議,洗臉水溫不要太高,與臉部溫度相當即可,約攝氏卅五至卅七度,空汙嚴重最好減少待在戶外的頻率和時間,出門盡量戴口罩阻絕汙染物,從戶外回來最好先洗臉,避免選用太油、香味太重或含防腐劑的保濕產品。



◆ 未定時接種疫苗 恐被視為虐童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76204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2015-10-2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社會家庭署合作,首創對6歲以下未按時接種疫苗的幼童加強追蹤,若催注無回應將以「疑似虐童」轉介社政單位,下周將發出12萬份信函。

疾管署長郭旭崧表示,大部分家長都會按時帶幼童接種疫苗,法律也未強制家長帶幼童接種疫苗,且沒有罰則;但部分家長因疏失或其他因素延誤接種,且社工單位也發現,很多受虐兒沒有按時接種,未來將多一層提醒,希望可及早介入可能的悲劇。

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長楊靖慧表示,過去由地方衛生單位寄明信片、打電話或到家訪視催打預防針,這次將針對衛生所催注一個月後沒有回應的家庭,寄發「預期未接種疫苗通知單」,請家長提出聲明書說明拒絕理由,包含無須接種、宗教信仰、不信任疫苗效果或其他,如果家長一個月內未將聲明書送到戶籍地衛生所,將認為幼童有受虐之虞,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3條及54條規定,通報社政單位進行訪視評估。

fsj 提到...

睡不著?腳伸出被助入眠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78040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27日電 2015-10-29

白天的熱與溼氣會使我們精神不振,但是晚上睡覺時情形相反,略高的體溫會使我們睡不著。紐約雜誌指出,有個迅速簡便的方法可避開這個問題:把一隻或兩隻腳伸出被窩,助你進入夢鄉(上圖,Getty Images)。科學作家茱莉亞.卡德隆(Julia Calderone)試過果然有效,但是為什麼有效?科學家也不知道,他們尚未設計研究來探討,為何不蓋被的腳會助你睡得更好,但是他們能猜測原因。

「全國睡眠基金會」發言人、阿拉巴馬大學教授納塔莉.道托維奇(Natalie Dautovitch)表示,這可能與調節體溫有關。在你入睡前,身體開始排熱準備休息。睡覺的體溫比清醒時低華氏一到兩度,科學家認為,如此做讓我們睡眠期間保存能量,醒來後精神煥發,精力充沛,畢竟保持體熱需要耗費能量。

道托維奇說,腳可使體溫下降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們的腳沒有太多毛髮,較易讓身體排熱。第二,腳含有特別一種血管,名為「動靜脈吻合」會導走熱能。這一類的血管在手腳的指尖和甲床最多,但也分布在耳朵、鼻子、眼皮、嘴唇、臉頰和前額。這是為什麼氣溫低時,手指、腳趾和鼻子最冷。除了無法調節體溫以外,還有其他因素,包括接觸電腦和手機的光線、上床前運動或進食,會使我們睡不好。



◆ 肥胖致背痛? 竟是卵巢癌作祟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78038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27日電 2015-10-29

大號模特兒艾莉.梅戴(Elly Mayday)兩年前開始感覺下背長久的劇痛,嚴重到把她送進急診室四次。她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對勁,但是醫生只開了止痛藥,並說沒什麼好擔心的。

醫生認為,梅戴背痛是體重過重引起的,叫她多做運動。但是梅戴不停的提出問題,並要求更好的醫療。最後,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她有卵巢囊腫,醫生仍不緊張,所以她也以為沒事。

27歲的梅戴接受切片檢查的一小時前,她都沒想到自己會得癌。但是切片結果顯示,她患了一種名為「低分化性漿液性腫瘤」(low grade serous carcinoma)的少見卵巢癌,而且已是第三期,她立即開始治療。

梅戴做手術摘除子宮,接受三個月化療,以及長達九小時的手術去除腫瘤。兩個月前,她又開了一次刀,去除還剩下的一小團腫塊。化療和壓力導致梅戴減重,她再次因體重遭到批評,但是這次在社群媒體被指責太瘦。

梅戴說做化療後她瘦了60磅,使得體重降至120磅,但是她說批評的人並不是她的粉絲,不瞭解她,所以並不在意。

梅戴毅力驚人,治療期間仍拍照,雖然化療使她光頭,她把自己的堅毅歸功於她的家人,「我想繼續追求我的夢想,不想被任何事阻擋,包括癌症」。

梅戴的癌症目前處於緩解期,但她還記得當初醫生未把她的背痛當一回事,幾乎使她送命。其他人對她說:「感謝上帝,醫生找出病因」,但是梅戴說,不是醫生,而是她堅持自己的健康有問題才發現病因,「如果我聽醫生的話,現在就不會活著」。

fsj 提到...

做就對了!任何運動都能抗老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80781

世界日報 編譯鄧媛/綜合28日電 2015-10-30

細胞的年齡包括生物學上的年齡和實際存活的年齡,有的細胞也許實際年齡很大,但是充滿活力,也有的細胞也許實際年齡不大,生物學上的表現卻不佳,這和人類一樣,同樣年紀的人,有的人年輕,有的人顯老。

紐約時報報導,細胞的活力可以通過端粒(telomeres)來測量,端粒越長,細胞就越有活力、越年輕。端粒是DNA(脫氧核糖核酸)鍊上的小冠帽,類似於鞋帶上的塑料小冠帽,端粒能在細胞分裂和複製時,保護DNA不受損。

隨著細胞的變老,端粒會逐漸變短和磨損,但是肥胖、吸煙、失眠、糖尿病和其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會導致端粒變短和磨損加速。

這項研究蒐集了6500名年齡在20歲到84歲的被調查者的運動資訊,並測量了他們的端粒長度。被調查者們需要回答四個簡單的問題:過去一個月內是否進行重量訓練、適度運動如走路、活力運動如跑步和是否走路或騎自行車去上班或上學。

每參加過四項運動中的一項得一分,四分為最高。接著研究者將被調查者的成績與端粒長度做對比,發現二者之間有明顯的關聯。被調查者在這四項運動中每得一分,他們有不正常過短端粒的風險就會明顯下降。

有趣的是,運動與端粒關聯最強的情況出現在40歲到65歲之間的被調查者中,由此研究者們建議中年是通過運動延緩衰老的最佳時期。

※ 相關報導:

* 起降睡著、喝汽水…搭機別犯6錯誤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80320

如果你希望旅行一路平平安安,下次搭乘客機時,切莫犯這些錯誤:

1.客機起降時睡著。
2.從起飛到降落都坐著。
3.抵達目的地是白天,你卻睡著。
4.飲用有氣泡的飲料。
5.大吃飛機食物。
6.在機上赤腳走動。



◆ 大男孩喝調經藥 改善流鼻血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28205

自由 2015-10-30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

誰說婦科調經湯只能女人喝?一名正值青春期的17歲高中男生,近3個月來天天為流鼻血所苦,甚至因流鼻血出現頭暈等貧血症狀,不堪其擾,到中醫就診後,經醫師開立婦科調經用方「芎歸膠艾湯」治療,流鼻血症狀明顯改善。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這名男高中生動不動就因碰撞、摳鼻子血流不止,從中醫觀點診斷,流鼻血疾患稱為「鼻衄(ㄋㄩˋ)」,因鼻腔黏膜含有豐富的表淺毛細血管,非常敏感脆弱,所以當天氣乾燥或稍微用力挖鼻腔,容易破裂,流出鮮血。

林在裕表示,針對特定疾病,男人也可服用傳統婦科藥方,如四物湯加上阿膠、艾葉及甘草的「芎歸膠艾湯」,具止血、補血的雙重功效。該名高中男生開始喝調經湯後,鼻血從天天流、降到一週流一次,持續調養後,現在幾乎不再流鼻血。

林在裕提醒,越緊張就越容易使血壓升高,加劇出血,當流鼻血時,應保持鎮靜,身體坐正、頭部微向前傾,並冷敷前額,若此時仰頭,反而讓鼻血倒流入口腔引起嗆咳;平時應多吃新鮮蔬果、多喝水,少吃煎炸、辛辣食物,若常流鼻血不止,建議到醫院檢查。

fsj 提到...

低脂沒用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才能瘦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84656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31日電 2015-11-01

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低脂飲食對減肥並不比其他方法有效,反而是低碳水化合物(醣類)飲食的減肥效果更顯著。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麻州布里罕婦女醫院的托比亞斯說,對涵蓋將近7萬名各國成年人的53項科學研究進行的檢討,並未發現確實證據,顯示低脂飲食是最好的長期減肥策略。

研究結果顯示,低脂飲食平均只使體重減輕13盎斯,相形之下,採用脂肪含量較高,可是碳水化合物較少的飲食計畫,體重平均可以減輕2.5磅。

隨著全球人口愈來愈肥胖,尋求簡便減肥計畫成為當務之急。飲食的脂肪含量向來是減肥重點,因為每克脂肪(0.04盎斯)含有的熱量,比每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高出一倍以上。但是,這些年來的科學研究卻顯示相反的結果。對眾多研究進行元分析,以把低脂飲食與其他飲食做比較的新研究,更加證實這點。

托比亞斯說,目前對減少飲食脂肪含量的建議,認為只要減少脂肪攝取量自然會導致體重減輕,可是研究結果明確顯示事實不然。她強調必須做更多研究,以對長期減肥和維持體重尋找更好的方法。

全國糖尿病、消化道和腎臟病研究中心的霍爾說,這項研究顯示不論採用低脂或其他飲食,長期堅持所謂的減肥飲食效果都很差。

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專家桑德斯說,最好的減肥方法還是少吃多運動,因為能夠減掉多少體重,是由攝取的熱量,而非由飲食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相對比率決定。



◆ 喝咖啡吃柳丁…別馬上刷牙!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84395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30日電 2015-11-01

美國牙醫學會建議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某些食物,特別是含有很多碳水化合物和糖的食物,導致細菌在你口裡生長,在你用餐或吃零食後,攻擊琺瑯質至少20分鐘。所以吃完東西馬上刷牙,可在細菌攻擊琺瑯質前除去細菌。

但是有時吃完東西馬上刷牙,反而有害牙齒的琺瑯質。馬友診所表示,若你吃下酸性食物,你應等至少30分鐘才刷牙。含有檸檬酸的食物,例如柳丁、葡萄柚和檸檬,以及葡萄酒、咖啡、汽水或果汁等飲料,會削弱琺瑯質。吃完這些東西太快就刷牙,會傷害變弱的琺瑯質,把琺瑯質刷掉。

所以若你要吃酸性食物,最好進食以前先刷牙,吃完後再喝杯水,以把酸沖走。若你的牙齒敏感,想獲得最好結果,可用美國牙醫學會接受的氟化牙膏,以防蛀牙。

如果你懶得等那麼久才刷牙,吃完酸性食物後可吃些碳水化合物和糖都少的營養食物,這有助減少之前留下的酸。

除此之外,美國牙醫學會指出,牙齒長久接觸軟飲料所含的磷酸,會侵蝕牙齒表面的硬組織。酸性物質侵蝕會永久傷害牙齒,為了把酸性侵蝕降到最低,你應限制進餐之間吃零食,同時注意軟飲料和多糖零食的食用量。

美國牙醫學會還建議每天用牙線,同時每三到四個月就更換牙刷,但若刷毛變形磨損,應更快就換。

※ 相關報導:

* 禍從口出?植了9顆牙 臭跑女友們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87003

五十五歲婦產科醫師是黃金單身漢,卻因嚴重口臭,屢遭女友拋棄。檢查發現,男子半年前植牙,但植體及原本的自然牙都沒好好保養,牙周發炎出血,導致陣陣異味,最後只好拔掉植牙,先治療牙周病,再花錢重新植牙,花費逾五十萬元。

台灣牙周病醫學會理事長楊岳炤表示,相較於自然牙,植牙雖不會有蛀牙及根管問題,但術後也非一勞永逸。根據台大牙周病科及歐洲牙醫臨床統計,因植牙植體問題而就醫的患者中,約三到五成會出現「植體周膜炎」,類似牙周病現象,導致醫療訴訟案件大增,目前植牙已取代矯正治療,成為牙科醫療訴訟案件的大宗。

* 護齒 牙醫絕不做10件事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84396

你經常刷牙和用牙線,也不吃糖。但這不表示你的口腔衛生滿分,因為看來不重要的日常習慣可以損壞牙齒,造成蛀牙、侵蝕琺瑯質,甚至讓牙齒崩裂。為保持牙齒潔白健康,有十件事牙醫絕對不會做:

1.喝瓶裝水。對牙齒最好的日常保護,來自加了氟化物的自來水。氟化物強化牙齒預防蛀牙,促進補充有助修補小蛀牙的礦物質。多數瓶裝水不含氟化物,或是未達保護牙齒的分量,所以喝水時應喝自來水,煮咖啡、茶和其他飲料也應用自來水。

2.喝運動飲料。這種飲料所含的酸性成分、糖和化學添加物,會削弱琺瑯質,使得細菌有機可乘。

3.咬冰。咀嚼冰塊很容易讓牙齒崩掉一小塊或是裂開,補牙填充物也可能脫落。

4.把牙齒當工具。5.吃太多碳水化合物。6.把牙刷留在洗手台上。7.用完漱口水未再漱口。

8.咀嚼爆米花。做爆米花的玉米粒堅硬,若未完全爆開,易傷害補牙填充物。

9.不吃口香糖。含糖的口香糖不應吃,但是咀嚼無糖口香糖,可能改善口腔健康。

10.刷牙太用力。刷牙徹底是好事,但刷太用力就變成壞事了....



◆ 舌頭異常疼痛 小心「癌」上身!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84397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30日電 2015-11-01

若你的舌頭有一層白色覆蓋物或白斑,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鵝口瘡(oral thrush),白斑塊的形狀看來像茅屋乳酪,最常在嬰兒和長者身上出現,特別是用假牙或免疫系統弱的人。糖尿病患和因哮喘或肺病而吸類固醇的人,也易感染。

另一個原因是白斑病(leukoplakia),使用香菸產品者常會有這種病,白斑病也可能是癌症前兆,雖然本身並不危險。舌頭變白也可能是出現口腔扁平苔蘚(oral lichen planus),你可看到舌頭上有突起的白線交織,通常會自動消失。

若你的舌頭是紅色,原因可能是缺乏葉酸和維他命B-12,使舌頭看來紅通通的。地理舌是指舌頭表面出現紅點有如地圖,但通常無害。有兩種紅舌頭的原因需立即就醫,一是感染猩紅熱,舌頭又紅又凹凸不平,看來像草莓,並且發燒。山琦氏病也令舌頭看來像草莓,在五歲以下兒童身上出現,並發高燒。

若你的舌頭是黑的又長毛,這是舌頭的絲狀乳頭長過長,容易藏菌。細菌生長後看來是深色或黑色,而過長的乳頭看來像毛髮。口腔衛生不及格的人最容易有這個現象,但是糖尿病患、服用抗生素或化療的人,也可能長黑毛舌。

若你的舌頭疼痛或凹凸不平,原因可能是受傷,不小心咬到或燙到。抽菸會刺激舌頭而疼痛,很多人的舌頭會長口內潰瘍,可能與壓力有關。舌頭若有腫塊或疼痛,兩周內不消失,也許就是口腔癌的徵兆。不過很多口腔癌沒有早期症狀,所以不痛不代表一切正常。



◆ 判斷轉骨失準 十歲童長不高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285291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2015-11-01

一名男童八歲剛入學時,母親覺得他「雞雞」太短,就醫發現睪丸素奇低,醫師為他補充後,起初陰莖長得頗快,但到十歲卻停滯,隔年轉診其他醫院,發現男童的生長板竟已閉合,再也長不高!

「這是典型的揠苗助長」高雄義大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亮宇表示,兒童性發育受飲食、環境等因素影響,過程極複雜,現今醫學定義,女孩八歲、男孩九歲前出現青春期變化,才叫「性早熟」。很多父母掛心子女的發育,不少人判斷常失準頭,像「雞雞」短小的男童就是一例。

「男性荷爾蒙從睪丸來,睪丸變大才能分泌」陳亮宇表示,8、9歲時還沒到真正發育期,即使陰莖短小,十二、三歲處理都還來得及,提早注射睪丸素,反而導致生長板閉合,「一旦生長板閉合,即不可逆」。

陳亮宇的門診每周約增5到10個病例,有100多人追蹤中,他說,孩子萬一性早熟,較大的問題是骨頭成長速度飛快,短時間內長很高,之後生長板即閉合,變成長不高!

他發現,很多家長憑「感覺」推判子女轉骨的時機也不可取,有家因認知不足,操之過急,亂找偏方為孩子進補轉骨,往往適得其反。

※ 相關報導:

* 醫界看預立醫療 「應詳細註記健保卡」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85787

國民黨立委楊玉欣推動訂定「病人自主權利法」,讓意願人具完全行為能力時得預立醫療指示,在識昏迷、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有「拒絕醫療權」;醫界對於這項立法還有疑慮,要確認預立醫療指示必須註記在健保卡內,且醫師依照註記執行,應免除民、刑事責任,才能接受這項立法。

* 耗資4.5億乏人報名 英國生命研究喊卡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287617

英國半官方「經濟與社會研究委員會」(ESRC)督導的世代研究大案〈生命研究〉,由於報名參加的準媽媽人數與預期相差太多,在啟動八個月並耗資九百萬鎊(台幣4億5000萬元)之後,無奈叫停。

1月啟動的〈生命研究〉,計畫總共要研究六萬名準媽媽,預期2016年7月以前招募到1萬6000人報名,並且在二萬個寶寶出生後列入研究,但今年1到9月只有249位女性報名,招募情況在7月開始告急,發出停擺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