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4

王文華:別再祝他們鵬程萬里

◆ 王文華:別再祝他們鵬程萬里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394806.shtml

【聯合報╱王文華】2011.06.13

又到了畢業季。畢業典禮貴賓的演講,常祝同學鵬程萬里。我們都聽過這樣的祝福,很多人未必想、未必會鵬程萬里。所以今年,也許可以跟畢業生聊些不同的。

聊聊死亡吧。YouTube上點閱率最高的畢業典禮演講貴賓,是蘋果執行長賈伯斯。飽受癌症折磨的他告訴同學:「死亡是世上最好的發明,它汰舊換新,今天你是新,很快的你就是舊。」所以,「時間有限,別浪費時間去實踐別人的期望。」重要的是,「既然你終究會死,就不必擔心冒險會讓你輸得精光。反正遲早,你都會輸得精光。」

畢業生都會茫然,賈伯斯提出了自己每天在用的抉擇方法:早上起來,看著浴室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我就會死,我還會不會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如果連續幾天答案都是否定的,就代表你該改變你的人生!

如果同學說,賈伯斯太天真了!萬一忠於自己但失敗了、失業了,怎麼辦?那就跟他們聊聊失敗吧。成名前歷經失業、破產、離婚的J. K. 羅琳告訴害怕失敗的同學:「失敗的好處是清掉你生活中不重要的東西。我不再偽裝自己是那個完美的版本。我開始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對我來說唯一重要的事(寫作)。如果當年我『不幸』地在其他事情上成功,也許就不會有決心去追尋真正適合我的寫作。」

其實,失敗不只清掉不重要的「事」,也清掉不重要的「人」。成功時,身旁擠滿了人,每個人都對我們很好,很容易讓自己誤以為大家是喜歡我們這個「人」。其實,大家只是喜歡我們的「成功」。一旦這「成功」沒了,人潮就散了。一旦別的人有了這「成功」,人潮就向別人那裡湧去。

讓人潮湧過來很重要,所以專家們說要累積人脈,於是同學們汲汲營營地換名片、攀關係。但「名片」不等於「人脈」。那些真正值得認識的人,都跟J. K. 羅琳一樣,知道如何清掉生活中不重要的事和人。所以累積人脈,不是逢迎拍馬,而是真誠以對。重要的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你怎麼對待他們。

亞馬遜網路書店創辦人貝索斯說出很簡單的七個字:「仁慈比聰明重要!」「因為聰明是天賦,而仁慈是選擇。天賦很容易,生來就有。而選擇很難,因為人都容易受到聰明的誘惑,選擇做出不仁慈的事情。」

畢業廿年後,我才真正懂了這句話!當年被師長祝福的我們,很多變得有錢、有名,卻極度不仁慈、不快樂,這應該不算是「鵬程」。

我心目中真正成功的朋友,未必有錢、有名,但都燦爛地失敗過、並在失敗時,仍堅持對別人「仁慈」。

於是我領悟到:也許萬里鵬程最好的起點,不是高薪的公司,而是浴室那面鏡子。因為那鏡子可以幫我們做出對自己忠誠、對別人仁慈的選擇。

(作者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 相關報導:

中小學生 2成5從不做家事
台灣要積極面對人才困境
缺啟發式教學 學生欠思考力
教改談了16年大人心態仍沒變
殘師教書32年春風化雨/看見偏鄉窮校校長的創意
給孩子需要的別讓關心成壓力
教育專業只剩通報?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小學生:爸媽帶我出去玩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1/06/14

暑假將至,一項親子暑假活動調查發現,孩子最期待的暑假活動是親子旅遊,高達八成的孩子希望和父母出遊;但家長的安排除了旅遊之外,課輔與才藝班也是首選,與孩子的期待有高度落差。

金車教育基金會今天發表小朋友和家長的暑假活動調查,結果顯示,小學生最想參加的暑期休閒活動中,高達78.19%的小學生選擇家族旅遊,夏令營以47%居次,遊學也有38.7%。但調查家長則發現不同的結果,家族旅遊僅57.6%,安親課輔與才藝班分別以40%與34.5%位居二、三位。

金車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分析,暑期期間家長仍希望以托兒為主,注重孩子身心發展的活動安排反而是其次的考量。建議家長應該捨棄托兒心態,盡量在暑假期間抽空安排一兩次的家族旅遊,而不是把孩子送往安親班。

另外,家長為孩子選擇夏令營隊的優先選項也出現變化。去年調查,生態營隊以56%奪冠,旅遊34%居次,但是今年的調查,卻是科學類營隊崛起,以36%排名第一,旅遊依舊居次,去年排名第一的生態營隊以32%落居第四。

曾清芸分析,近來媒體不斷報導台灣科展與科學競賽獲獎,讓家長有深刻的印象,選擇營隊時也因此出現變化,希望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 。

金車這項調查在5月初發送問卷,共調查1300名小學生與1300名家長,施測學校包含新北市、台北市、宜蘭縣、桃園縣、台南市、高雄市與彰化縣的國小。



◆ 孩子進明星小學 爸媽要一起考

【聯合報╱記者陳思豪/綜合報導】2011.06.14

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堪稱武漢市「最熱門的明星小學」。但今年想要就讀該校的學生,除自己考試成績夠優秀,父母程度也不能太差,因為爸媽必須接受校方測驗,並納入小朋友入學的總成績。

中國之聲報導,武漢實驗外校小學部今年一共吸引了六千多人報名,錄取名額僅兩百四十人,代表每廿五個人只有一人能順利錄取。因此想出孩子父母也必須接受測驗的入學條件。

報導指出,學校提供了包括「卡爾─威特的教育」、「好父母就是好老師」等七本書供家長參考,試題相當多元,包含「對懶媽育勤兒這句話的理解?」「對學校有哪些期望?」,除了選擇題,還有不少申論題,重點是考試的時間只有廿五分鐘。

參加考試的家長都很慎重,一名劉姓家長表示,題目太多而且又不簡單,時間完全不夠用。另一位家長表示,「雖然我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但這無疑讓我更加重視對小孩的教育,特別是教育方法。」

報導指出,家長的成績大概佔總成績的百分之三至五左右,甚至有可能更高。對於一個競爭激烈的考試來說,這樣的比重已不小。校方不願具名的負責人表示,會採用這樣的方法,主要是希望家長也重視小孩教育,而且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但也有家長質疑,如果孩子天資聰穎,卻因家長教育程度不高而被拒於門外,這樣對學生相當不公平。選拔會演變成一場家長比拚社會地位、人際關係的遊戲。武漢一小學校長也反對,他說,以問卷調查了解父母的情況更好,不能將此作為學生入學的條件之一。



◆ 少女放棄學考 隨父周遊中國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14日電】2011.06.14

在濟南學考火熱進行時,來自青州的父女倆給學考潑了一盆冷水。齊魯晚報報導,濟南七中考點,已在青州放棄學考的女孩施哲瑩日前體驗了一把考試氣氛,隨後,她要跟隨爸爸周遊全國,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女孩的爸爸施曉亮認為,閱歷比知識更能讓孩子成長。200天的周遊活動結束後,施哲瑩要出國留學。

12日下午5點,當天的考試剛結束,七中考點外堵得水泄不通。打此路過的施曉亮和女兒特意下車照了張照片。「沒進考場,權當來這兒體驗一把。」施曉亮說。

據報導,施哲瑩是青州一所普通初中學校的初三學生,在此之前,像許多初中畢業生一樣,加班加點備戰學考。施曉亮說,有了帶女兒周遊全國的想法後,他還是忍不住在學考之前跟女兒說了:「萬卷書咱先不讀了,跟爸爸走萬里路吧。」而且,他已經打算讓女兒出國讀高中,因此,對於放棄學考、周遊全國的想法,父女倆一拍即合。

施曉亮強調:「我當然希望她學習好,但我不希望她學得太痛苦。」在施曉亮看來,學習是一個人終生的任務,但學習不僅局限在學校。他堅持,良好的教育是一種綜合教育,不是為了考大學、拿學歷。

他認為:「一個人全部的財富在於閱歷,其他神馬都是浮雲。」他打算把這次旅行作為最好的禮物送給女兒,讓她出國前對民族文化有深入了解。明年,施哲瑩將出國留學。

※ 相關報導:

* 十二年國教 高中可在家自學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24100

在家自學將可以從目前的九年一貫,進入十二年一貫。教育部修法允許高中階段也可申請在家自學,並可望進一步放寬報考同等學力考試的年齡,從現行的20歲降至18歲,保障在家自學學生報考大學升學考試的權益。

fsj 提到...

洪蘭: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

【聯合報╱洪蘭】2011.06.14

這次基測的作文題目「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出得很好,只是不知年輕的孩子能不能真正體會這個題目的涵意。人生有很多的事是「逐漸明白」,只是為時已晚。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每一代的父母都會跟孩子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是每一代的孩子都不聽,硬是要去做,等到栽了跟頭以後才來後悔。其實,「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放手讓孩子去闖本來沒有什麼不好,只是人的生命有限,有的時候,經驗的代價太慘重,再回頭已是百年身。歷史學家常感嘆人類愚蠢,老是在重蹈歷史的覆轍,人類為什麼不肯聽別人的忠告,非要跌得鼻青臉腫才回頭呢?

這個「我比別人行,別人做不成的,我可以」的自負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它有好有壞,一個過去百試不成的事,還是有人不信邪,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成功了。例如人類一直想飛,從古代希臘的神話到達文西都在作飛行的夢,萊特兄弟不因別人失敗而放棄自己的夢,最後終於成功;壞的是人生不能逆轉,有些事無法彌補,我父親常說,如果錢可以解決的事,一定用錢解決,因為錢可以再賺,人生不能再來過。

如何使人生沒有遺憾是個大智慧的事,父母可以及早讓孩子去做志工,從服務中去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這是自尊心的來源。自尊心不是禮物,它必須是真實的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產生對自己的肯定。同時,透過服務他人,孩子體會到生命之不可逆性,從而接受前人的智慧,使自己不犯別人犯過的錯。

沒有體驗,很多話是聽不進去的。我們小學時都念過白居易的〈慈烏夜啼〉: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但是心中無感覺,因此不會因這首詩而對父母特別感恩,一直到初中時,全校去新店童子軍露營,等要自己升火造飯了,才知煮飯不易;要自己洗衣時,才知道洗衣不容易,這才開始體會到家的好處,就開始有人想家晚上哭,到第二天哭的人更多,等到第三天一拔營,大家都迫不及待的飛奔回家。那一次露營後,我們對父母都孝順很多,體會到有父母庇護的幸福。

孝順父母不是要供養他而是要恭敬,孔子說:色難,不敬何以別乎。只是對青少年時的我們要和顏悅色聽父母嘮叨,實在做不到,常常一邊聽訓,心中一邊嘆氣。現在輪到自己做父母了,就了解為什麼要嘮叨了,因為父母無法看到火坑而不阻止孩子跳下去。當然孩子是不聽的,於是我們就重蹈歷史的覆轍了。

生命是一個周期,人生是一代養一代,一代償一代,既然孩子聽不進去,只有放手讓他去闖,但是告訴他:受傷了回家來,媽幫你療傷;爸幫你再出發。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命,做父母的只能替他準備行囊,無法替他出征,更不能牽著他的手,因為他不會讓你牽。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採用會考成績?吳清基:授權地方 因校制宜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1/06/15

教育部的十二年國教草案,引發討論,人本基金會更批評教育部長吳清基是「考試部長」;吳清基今天強調,「國中教育會考是既定政策,但絕對會跟升學脫勾,也不會當成國中畢業門檻,請大家放心。」

教育部本周一公布「特色學校招生」及「國中教育會考」兩項說帖後,吳清基今天首次對外公開說明。雖然外界一片反對聲浪,但他表示,「國中會考是既定政策」,因為未來沒有基測,也不採計在校成績,家長會擔心孩子不讀書,沒有競爭力。他強調,「適度的壓力,才是有效的學習;一點都沒有壓力,學習是無效的。」

雖然吳清基再三強調國中會考與升學脫勾,但當媒體記者問到台北市教育局長主張採計國中會考成績時,吳清基語帶伏筆說,高中職是否參採國中會考成績,教育部授權地方「因地、因校制宜,找到最大公約數」,目前只有北北基和中投區是競爭較激烈的地方。

吳清基表示,很多國家都有畢業會考,國中教育會考不會做為畢業門檻,只是讓國中老師做為輔導學生適性升學的參考,以及高中職補教學的依據。

吳清基表示,草案還在討論過程中,歡迎各界表達意見,但要理性討論,不要訴諸情緒;有人批他是「不做事的部長」,他強調「這不是事實」,13年沒有人敢碰十二年國教,「誰碰誰就苦難,但為了國家競爭力、減輕學生壓力,我願意去碰」。

※ 還是把燙手山芋丟給底下?



◆ 防狼師流竄 新北教局將主動建檔

【聯合報╱記者王汝聰/板橋報導】2011.06.15

廖姓國中代課老師性侵女學生,並教唆偷拍女學生如廁畫面。新北市教育局指出。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指出,未來新北市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晉用,學校一律要至「全國不適任教師資訊網站」查詢通報資料,避免狼師再度流竄加害學生。

林騰蛟指出,廖姓國中代課老師師早在多年前即有相關前科,但事涉個人資料保護法,該局未來會向地檢署、法院及警察局等機關協調,了解有無可能取得各兼任、代理代課老師的素行資料。

他說,在司法警察機關能協助之前,教育局立刻著手建立新北市涉及性侵害調查中及性騷擾案的教師檔案,主動積極篩選,避免這些人員再度取得教職。

他表示,教育部於去年7月發布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明定各中小學兼任、代課或代理教師如涉有行為不檢、性侵害案被解聘者,各校應主動通報教育局,並通報至「全國不適任教師資訊網站」,供全國各校注意。

由於性侵害有2周調查期,教師涉及性騷擾也只有記過等行政處分。林騰蛟表示,為免這類死角造成各校晉用教師時的誤判,將要求成立新北市資訊系統登錄資料,並請教育部成立跨縣市的資訊平台,讓狼師再也無處匿蹤。

新北市警方指出,廖嫌在2000年6月涉妨害風化罪,同年7月又涉強制猥褻案,2001年被台北地院依妨害性自主罪判刑10月,緩刑3年。

2008年他又在蘆洲被控用手對1名女學生襲胸,檢方依強制猥褻罪把他起訴,但因被害女生撤告,因此未被判刑,由於廖至今從未入監服過刑,才能繼續任教。

警方查出,近2兩年廖至少唆使3名女學生偷拍其他女學生如廁畫面,3名女學生還是他的「仰慕者」,他也坦承與3名女學生交往過;警方偵訊後已將廖嫌依法函送檢方偵辦。



◆ 學士上限24歲 役男赴陸就讀可緩徵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2011.06.15

在大陸讀大學的役男,今夏終於可以回家過暑假。立法院會昨天在休會前終於三讀「兵役法施行法」修正案,明定役男赴大陸就讀教育部認證的四十一所大學,可在法定年限內完成大學至博士學位後,再回台灣服兵役,不必面臨在學期間一返台就無法出境的問題。

前立委李敖的兒子李戡念北京大學,因無法辦理緩徵,父子只能在海外相會,李敖日前赴立法院陳情,呼籲朝野修法。李敖昨天在三讀後表示,「早該過了」,台灣役男到美國、日本念書都能緩徵,到大陸卻不行,不合理。

現行兵役法施行法對役男赴中國大陸念書的規定嚴格,導致許多已在大陸念書的台灣學生,滿十九歲後就須中斷學業,返國服役,否則只能滯留海外躲避兵役,一旦回國就無法再出境;但在其他國家念書,就學期間可辦緩徵,得以自由進出台灣。

修法後前往大陸留學的兵役待遇,就與前往他國相同。不過條文也規定,符合此待遇的年齡上限,大學以下學歷者至廿四歲,碩士班至廿七歲,博士班至卅歲;舉例而言,若年滿廿四歲仍無法取得學士學位,還是得先回台灣服兵役。

如果役男就讀教育部認證以外的大陸大學,必須符合在到達役齡三年前,就已到大陸和身為台商的父母同住,才能申請緩徵。

本案由國民黨立委蔣孝嚴、洪秀柱等提出,身為副主席的蔣孝嚴更多次在國民黨中山會報、中常會要求政府正視大陸求學學生的權益問題,後由立委吳育昇、徐少萍、李慶華積極爭取。

※ 相關報導:

* 役男提前入伍 萬人擠破頭!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400146.shtml

國防部辦理今年大專應屆畢業役男申請提前入伍昨天截止,內政部役政署今天表示,今年有1萬3672人申請,確定畢業的役男,不用出示畢業證書就可以提出申請,讓就學與兵役無縫接軌,申請獲准役男本月27、28就可入伍。

fsj 提到...

五四前才女活躍 勇於發聲

【侯俐安/台北報導】2011-06-16 中國時報

透過一篇篇民初女性雜誌的散文、彈詞,中研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胡曉真在《新理想,舊體系與不可思議之社會》一書當中,讓大眾得以與五四運動前的才女進行跨時空對話。

英文系畢業的胡曉真研究民初女性文學,並深信女性在民初文壇上積極主動需要重新被重視。她在國科會與中研院的支持下出版《新理想,舊體系與不可思議之社會》,帶讀者看見黑暗鬥爭的北洋政府時代,其實出現了一批被歷史遺忘的才女─劉(王盛)、祝宗粱和施淑儀。

「從一百年前的現象看現在的生活,其實息息相關。」胡曉真說,民初才女除了林徽音、張愛玲之外,五四運動前更有一群閨秀致力在杏壇與文壇間,嘗試結合婦女教育與新的文藝創作及發表模式。她們不被列入正史,當時卻是靈活運用雜誌媒體作為發聲管道。像是在王蘊章主編的《婦女雜誌》與《小說月報》兩大民初刊物中,寫進自己的生命歷程。

書中描述廿世紀初期的文藝女性,北方有劉(王盛)、祝宗樑兩婆媳,致力在黑龍江創辦學校提升女學。南有崇明島的施淑儀,協助北洋政府考察全國婦女教育。「其實,北洋軍閥很受教哦。」胡曉真說,北洋政府重視女性文藝的程度超乎我們想像,甚至曾被女作家在雜誌上刊登「請袁世凱回家養老」也不見怪。

《新理想,舊體系與不可思議之社會》可以看見民初閨秀才女的突破,國科會也期盼透過這樣的研究,能在文學與文化新舊交織中,讓讀者對民國史的認識更全面。



◆ 投書批袁世凱 民初閨秀作家「不可思議」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1.06.16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胡曉真在月前發行的一本書中發現,民國初年有許多活躍的女性:有人為文著述,甚至投書痛批想稱帝的袁世凱;還有人跨足教育,代表了「母教楷模」,不受當時「土匪、強人當道的黑暗時代」而侷限。

胡曉真從清末民初的女性「閨秀作家」們重建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以前的文化景觀;她表示,當時許多新興媒體讓女性得到了「可以發揮的新世界」。胡曉真整理近年的研究,四月出版「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一書。

歷史課本對民國初年有不少負面描述,胡曉真笑稱「好像我們國家有黑暗的開頭。」但她指出,即使在軍閥割據的北洋政府時代,報章雜誌還是超過千種,與革命志士秋瑾情同姐妹的吳芝瑛曾經發表萬言書,批評袁世凱「假共和而行專制」,勸他「早日下台以謝國人」。

胡曉真表示,民初的「才女」們在文壇中和男性一樣活躍,著述也多樣化。例如商務印書館發行的「婦女雜誌」本來希望女作家們投稿詩詞歌賦,沒想到卻不受才女們青睞,她們反而喜歡寫論說文、散文和小說。

此外,清末民初有不少女性從文壇跨足杏壇,例如當時在黑龍江辦女子學校的劉、祝宗梁,和在崇明島辦學的施淑儀等人。胡曉真表示,祝宗梁希望女性受教育後,經濟能自立;施淑儀在五四運動時帶女學生上街遊行,她編的「清代閨閣詩人徵略」更為許多才女作史、作傳。

「清末民初以來,女性問題始終和國家民族綁在一起。」胡曉真認為,文史教材對女性一向很少著墨,即使是政壇上活躍的女性如呂秀蓮,也未必了解過去女性的努力。她建議女人應該有所省思,盡可能地延伸自己的發展成就。



◆ 相隔25年 母女都是雲林女榜首

【周麗蘭/雲林報導】2011-06-16 中國時報

一門英傑!今年雲林縣基測女榜首是斗六國中的謝芷芳。巧合的是,廿五年前,其母林錦汝也是全縣高中聯考女榜首。林錦汝目前任教於斗六高中,謝芷芳也錄取該校,母女雙傑未來將一起上班、上學。

謝芷芳基測四一○分,只錯了社會科一題,斗六國中校長陳煌銘說,她原本答對,檢查時改掉,與滿分擦身而過,有點懊惱。

謝芷芳成績名列前矛,早已免試入學錄取斗六高中,參加基測是為檢驗三年所學,結果基測成績公布,榮登雲林縣女榜首。她個性文靜勤於筆耕,寫科幻小說已有一陣子,她說並未刻意做什麼寫作訓練,假日父親會帶她和弟妹到書局看書,平常寫日記,可能是她寫作的靈感來源,「書局裡的書會定期更新,不愁沒有新意。」

榜首「戰績」,廿五年前她媽媽也曾拿下。「媽媽從來沒提過!」謝芷芳訝異地說,媽媽很少講自己讀書的事,也不會給她壓力,自己只是按部就班讀。

本名林淑芬的林錦汝是斗六高中英文科老師,她說,不覺當年那是什麼豐功偉業,沒想過要告訴兒女,自己並不是特別聰明,只是很認分地讀,女兒也是。

林錦汝說,女兒差一點考滿分,她覺得這分數太好了,她告訴女兒「缺憾是美意」,不要太圓滿比較好,留有努力的空間。

林錦汝為人隨和,保持笑容是正字標記,今年擔任高三導師的她,學生拍畢業影片,要她穿小可愛、開高衩旗袍、七寸高跟鞋,「學生拿來衣服說,這就是你的道具。」她克服心理障礙穿了。

母女同登全縣女榜首的機率微乎其微,林錦汝、謝芷芳母女檔,未來三年還將是斗高的師生關係,兩人可貼身觀察彼此的另一面。



◆ 71歲老碩士 論文純手工打造

中央社 2011-06-16

有50多項專利的71歲蘇洋,今年取得清雲科技大學空防所碩士學位;就學期間住在宿舍,每週靠客運往返高雄家中,而他的論文更是手寫「純手工打造」。

每到6 月都是驪歌響起的時刻,在清雲科大今年畢業生中有1名師生眼中的不平凡人物,就是「老學生」蘇洋。

蘇洋早期投身營建工程,足跡遍及海內外,從工程技術員到擔任營造公司副總經理,也因此參與過清雲建校以來的多項建築工程。

蘇洋在民國88年重返清雲就讀土木工程科二專進修部,97年在老師的鼓勵下,再考取清雲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研究所,成為難得的「老學生」;而他的50多項專利,更讓許多人敬佩。

蘇洋為證明自己是真正想讀書,不是玩假的,他以一般生身分考進研究所,而他與同班年齡最小的學生相差快50歲,「蘇爺爺」的名稱不脛而走。

家住高雄的蘇爺爺為了完成學業,住在學校的宿舍,和其他學生一樣在門禁前返回宿舍,有些人還以為他是學校總教官。

蘇爺爺每週搭客運返回高雄家中,以南北奔波方式完成碩士學業。蘇爺爺因為太用功讀書,身體不堪負荷,最後在醫生建議下休學1 年,心臟也安裝心律調整器與心導管支架。

當問到蘇爺爺完成論文的甘苦談時,他說,自己不會電腦,碩士論文是他自己先用手寫完成,再請人打字,完全是「純手工打造」;而且他在校的報告,也都是他先寫一遍,同組學生再負責打字。

蘇爺爺謙稱,自己不會做Powerpoint,電腦不好,國語也不標準,簡報對他來說,的確是件難事,但是同學好像還滿喜歡和他同組,因為他會很努力的付出,「有他就安啦」。

蘇洋說,他生長在貧困家庭,求學過程坎坷,很多環境都不是年輕後輩所能想像,他希望藉由自己的例子,鼓勵更多學子認真求學,珍惜所有。

fsj 提到...

廖玉蕙:為何不能穿拖鞋上學?

【聯合報╱廖玉蕙】2011.06.19

逢甲大學嚴禁同學穿拖鞋上課,不論穿的是漂亮有型的拖鞋,還是得要一步一腳印,小心慢慢走的「木屐拖鞋」都在禁止之列,教官還四下搜索登記,不守規定達三次者,必須參與「國民禮儀課」講習。而講習的內容,看來相當陳舊,期待藉此移風易俗,我以為恐怕是緣木求魚。

我非專家,對鞋子的發展史沒有研究,但是,鞋子應該長什麼樣子才算合乎禮數恐怕是每個時代、每個國家的標準都不同的。直到如今,或許還有不穿鞋的地方存在;用腳的包覆程度來決定人們出現在公共場所是否合乎禮節,我以為是沒什麼道理的事。拖鞋與涼鞋之分,據說繫乎腳後跟的一「帶」之分,因為多了這一條帶子,人們就因此被認定比較高級一些、有禮一些,這不是很荒謬嗎?

我們是不是該回歸穿鞋的目的來思索,為什麼我們得穿鞋子?最原始的意義應該是「護腳」吧!不想被荊棘刺傷;不想被粗礪的石頭割傷;不想被曬得熾熱的道路燙傷;到後來逐漸演進到美的需求,甚至因為愛美而有高跟鞋的發明。

盛行裹小腳的年代,人們對沒有裹腳的女人嗤之以鼻;如今回頭看,應該沒有人會否認裹腳的不人道!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也許再過幾年,現在被視為「有禮」的皮鞋(或高跟鞋),也會因為違反自然而被揚棄。穿拖鞋,既保護足部不必直接接觸地面,又通風涼爽、不易孳生細菌,本應是最理想的鞋子,卻長期被歧視為不禮貌的穿著而不得平反。追根究柢,可能是因為被鞋子所包覆而萌生的氣味降低了腳的尊榮。如此說來,腳是被包覆過度的鞋子所連累才變得上不了檯面的,如今,我們卻反過來責怪露出的腳趾頭不禮貌,不但拖鞋無辜,腳丫子想必也很無奈吧!何況,現代人穿鞋講究美觀,常不顧健康,造成香港腳、皮膚病、平足、拇指外翻、腳後跟疼痛等疾病逐年攀升。除少數腳病是先天畸形外,大部分都是因鞋子所引起,若又究責,不透氣加上日益增高的鞋跟,恐怕要比拖鞋或涼鞋該負的責任都要多些。

溫室效應使得全球氣溫不斷攀升,政府為大力推動節能減碳,通令官員們脫下西裝或外套,代之以更簡單的穿著,鞋子又何嘗不能共襄盛舉!與其規定穿著密不通風的球鞋或皮鞋上學,不如換個角度去規範不得以「噁心惡臭」影響他人來得實際些。因為穿拖鞋是個人的行為,其實也是最接近自然的選擇,只要不影響到別人,何罪惡之有!

一般說來,禮俗隨時代環境做修正,是很正常的。我們譴責露鳥俠,是因為那樣的行為會引起別人的驚嚇、無措甚至害怕,影響他人的身心;懲罰露出腳跟或腳趾者到底是為了哪樁?有人說是看起來懶散?懶散豈會只繫乎一雙拖鞋上?是唯恐引發戀足癖?若是如此,那《紅樓夢》裡,寶玉看到寶釵露出一段凝脂雪藕般的玉臂,也不免想入非非,難道我們就該全面勒令穿長袖、帶手套?若說缺乏美感,那就未免太小看如今的鞋商了!

蘇東坡定風坡詞中:「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芒鞋,以今日的標準來看,或許也不比拖鞋正式,卻讓人感受沒有壓力的輕鬆。何況,大學教授穿拖鞋、短褲上課者也所在多有,又怎能獨責學生!這麼熱的天氣,清涼的打扮已蔚為潮流;說實話,與其目光灼灼注視學生的腳丫子,還是多關心他們的腦袋有沒有被啟發吧!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fsj 提到...

教師工時 教部傾向建議非強制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1.06.21

教師工時該怎麼訂?教育部的規劃,教師工時問題, 將等教師法修正通過後才討論,而且屆時傾向「建議」而非「強制」,不會強制教師工時,以避免教師反彈。

教育部表示,工會法修正通過後,因應教師可組工會,教育部修正教師法的部分條文,也提出「教師服務時間與請假規則由教育部訂之」,但目前教師法仍在立院審,在教師法三讀通過以前,任何有關教師工時的討論都僅只是「研議」。

教育部官員更透露,教師法修正通過後,即使要明訂教師服務時間,也一定要和教師工會進行團體協約,不可能由教育部單獨訂之;教育部更不希望硬性規定「教師工時」,避免家長與教師的關係尖銳化,僅以「建議性質」希望教師能在一定時間內在校服務。

教育部日前委託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研究「教師工作守則」,全家盟的研究草案今天在媒體曝光,不僅明訂教師上班時數,連課後不得拒接家長電話都入列,引發爭議。但負責研究案的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目前還在整理各界意見,最快6月底前會把結案報告送給教育部。但他也強調,教師服務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4時,現狀就是如此,全家盟的研究案只是希望部分「偷懶」的老師可以別遲到早退。

教育部也不滿全家盟公布研究案內容,並表示此舉是「陷教育部於不義」,訂出這麼清楚的教師服務時間,等於是逼教師上街頭反彈,教育部極不樂見。教育部今天中午發布新聞稿澄清,「教師工作參考手則」尚未定案,必須等教師法修正案通過後再研議。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也表示,倉促訂出教師服務時間,全教會絕對不接受,按照工會法,勞動工時必須進行團體協約,教育部單方面訂定或委託給特定單位研議,教師當然不能接受,也不合法。

※ 相關報導:

* 晚上10點前 老師不得拒接家長電話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04&f_ART_ID=325913

全國中小學老師未來不得拒留聯絡電話號碼給家長,也不得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十點前拒接家長電話。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接受教育部委託,訂出「教師工作守則」草案,未來老師的工時是上午八時至下午四時,若老師在這段時間內離校應請假,且課後不得拒接家長電話。

* 訂教師守則 老師委屈:有人管怪獸家長嗎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25910

新北市新市國小校長林建棕說,目前大多數老師與家長約定方便打電話的時間多是晚上九時或九時半,訂在十時似乎太晚。他也贊成由教師與家長互相約定適合打電話的時間,不要訂死。



◆ 古坑國中變「華德福」 女鄉長被罵哭

TVBS 2011/06/19 魏嘉良

雲林古坑國中即將改制成雲林縣首座公立華德福實驗中學,這種學校沒有考試、沒有教科書,注重孩子的身心靈成長,但這個決議遭到家長及師生反對,小朋友家長擔心,以後學生畢業失去競爭力,老師則怕改制後,自己的飯碗不保,縣府原訂舉辦公聽會,卻臨時取消,現場唯一支持這個改制計畫的女鄉長,被憤怒的家長,當場罵哭。

古坑國中即將被改制成雲林縣首座公立「華德福」實驗中學,許多家長及師生都很不滿,在公聽會上發出怒吼。古坑國中學生家長:「反對、反對!別來我們這邊就好啦。」

家長炮火全開,因為在沒有被告知的情況下,學校面臨被迫轉型,公聽會上砲聲隆隆,贊成這項計畫的古坑鄉長,也承受不了外界責難,忍不住哭了出來。

女鄉長低頭啜泣,全因為古坑國中要改成華德福中學,「華德福」是是教育部體制外的學校,起源自德國,學生上課沒有制式的教材和考試,注重身心靈成長的教育藝術,利用大自然引導孩子學習,不過在台灣並不盛行,宜蘭跟桃園都有公立的華德福學校。

宜蘭華德福學校小朋友(2010.06.18):「快跑,我不要。」

有家長為了讓孩子接受華德福教育,特別把戶口遷到宜蘭,就讀公立的華德福學校。不過古坑國中的家長擔心,這種教育下的孩子,將來出社會少了競爭力,學校老師也擔心自己的工作,可能隨著改制因此不保,他們質疑到底為什麼會選上古坑國中,成為實驗中學?

古坑國中學生家長:「(改制後)一天只上5個小時,我們下課、別人上課,這樣子會亂掉。」

根據地方人士透露,可能是縣府試圖改善教育部評鑑較差的學校,因此選中古坑國中,不過舉辦公聽會當時,縣府卻都沒派員參加,取消公聽會,目前還沒有合理的解釋。

現在古坑國中的家長反對學校的改變,每個家長都是為了孩子著想,但是教育理念的差異,讓填鴨式的學習圍牆消失,還有一段漫漫長路。



◆ 嚴震生:二十年目睹「台灣高教」之怪現狀

【聯合報╱嚴震生】2011.06.21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晚清吳趼人的章回小說,它和《官場現形記》都是十九世紀末期對當代政治和社會的諷刺及針砭之作。個人在90年代返台工作,從當年在美國大學任教的旁觀者,轉成台灣高等教育的參與者,二十年間目睹了許多怪異現狀,雖然教育並非個人的專業,但親身的經歷讓我至少有發言的權利。

如果有人問台灣高等教育最大的危機是什麼,少子化造成學生人數逐年遞減,許多大學面臨學生不足、可能關門的危機。內政部和經建會難道沒有台灣人口出生率的趨勢統計?當然不是,但政府卻為了討好地方的利益團體及缺乏對抗來自部分立委的壓力,造成高等學府快速成長,不僅升學率居高不下,甚至出現招生不足的情況,讓許多學生並沒有意願、又沒有興趣、有些甚至缺乏應有的能力或訓練,但卻有足夠的機會就讀大學。

這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就是不少學生受制於環境,又承擔來自父母的期待,儘管家中經濟情況不允許,還是借了助學貸款或是打工來支應昂貴的學費。不過,由於台灣的大學文憑早已不具過去的價值,結果儘管混到畢業(私校不太願意嚴格把關,將衣食父母送出門),卻沒法找到合適的工作,或是能夠有效還清貸款的待遇。

私校學生中,來自弱勢家庭的比例不少,卻需擔付較為高昂的學費,而國立大學的學生則大多來自中上階級。這些學生的家長,讓他們在中小學生時就參加了各樣的才藝班,或是海外的短期留學,在甄試或申請時占盡優勢,也順利進入了學費低廉的國立大學。過去,我國的教育雖然不見得是在立足點一定平等,但在公平的聯考下,弱勢孩子至少還有一搏的機會,如今他們所面臨的不利狀況益加嚴峻。如果我們將台灣頂尖的國立大學改成私立大學,而私立大學改為國立大學,前者照樣可以招到學生,後者則更能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

美國的許多頂尖大學都是私立大學,學生願意以超過州立大學三倍的價錢接受高質量的教育。我國教育部一方面限制公私立大學的學費漲幅,造成許多學校為彌補財政不足而廣設在職進修班,一方面又要求學校重視研究、追求卓越。不在頂尖大學內的學校等於被判了重刑,結果大學學術行政主管忙著要求教授們申請各樣的研究計畫、與國外簽訂了無法有效執行的交流計畫、約聘行政人員忙著準備永無止盡的評鑑資料、系所舉辦了為數過多但參與不足的研討會及座談會,學生們抱怨老師關心的是論文的篇數、個人的升等及研究獎勵,而忽略了教學及對學生的生命關懷。

增設在職進修的碩士班後,許多頂尖大學必須依教育部規定要求學生撰寫碩士論文,但在教授人數不足、需要指導論文的數目太多、並且還要忙其他研究、教學和學術行政,很難兼顧論文的品質,結果是論文不僅品質不佳,許多甚至連基本格式都不符合,但卻在沒有嚴格把關的情況下,一一獲得學位。(個人過去三年僅有一位學生的論文是我在口試後當場簽字通過的,其餘都要確認完成修正才放行)。

如果學習僅是為了取得學位,而非對學位背後的學術內涵及專業知識有所追求或尊重,而教授們也不願捍衛學術專業,讓文憑僅是一張缺乏說服力的文件時,教育部僅需檢視這些碩士論文就可判定那些被評鑑為頂尖大學的明星學府,是否真的是在追求卓越。

(作者為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fsj 提到...

老師無底洞義務 法源何在

【聯合報╱許禎元/台灣師大政治所教授(新北市)】2011.06.22

報載教育部教研會委託全國家長團體聯盟草擬,準備提出「教師工作守則」草案,將規範未來老師的工時是上午八時至下午四時,且課後不得拒接家長電話,吾人以為此舉有待斟酌。

行政機機的任何行政作為,首重「依法行政」。觀之〈教師法〉,有關教師的權利義務既明載於第十七條,惟其中並無有關「課後不得拒接家長電話」的義務,教育部是否可以另立巧門,曲解〈教師法〉第十七條第一款「遵守聘約規定,維護校譽。」並在日後將「課後不得拒接家長電話」義務載之於教師聘約中要求依約遵守,及此一聘約是否得由教育部單方面主張,此種主張是否即無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並形成教師的無底洞義務,洵不無疑。

設若,有關「課後不得拒接家長電話」的義務,可以訂立於教師聘約中,限制教師於下班後的私領域行為,形成凌駕〈教師法〉第十七條的義務內容,而又不必有法律層次的明確授權,依據行政法「禁反言原則」,〈教師法〉第十七條亦可廢除了。

核心的問題是,教師的義務究在學生教學,還是在提供家長諮詢服務?還是兩者皆是,若此,其法源依據何在?

設若教師「課後不得拒接家長電話」的義務形成,則教師工時幾乎延長成從上午八時至下午十時,長達十四小時。先不談加班費及家長諮詢費用,教師每日工時長達十四小時,每周長達七十小時,〈勞基法〉保障勞工每日正常工作不得超過八小時,每周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何以號稱專業的教師待遇反遠不如勞工?如若要求教師有「課後不得拒接家長電話」的義務,則此種義務究屬公或私領域,若屬公務領域,教育主管行政機關是否應提供教師手機電話,若屬私務領域,教師則莫不有拒絕的權利。

最後,所謂「課後不得拒接家長電話」定義糢糊,舉證困難,很難形成行政罰則據以執行。這幾年,教育部一直站在教師的對立面,媚於民粹,而全國家長聯盟本來與教師團體即有利益衝突,教育部利用以擬定「教師工作守則」,可笑之至。



◆ 媒體扭曲 辯論圈最黑暗的一天

【聯合報╱凌濤/大學生、全國大專院校大政盃辯論比賽執行長(雲縣台西)】2011.06.22

十九日,恐怕是辯論圈最黑暗的一天。馬辦發言人殷瑋之前參與北社辦理的ECFA辯論賽,擔任反方並贏得冠軍與最佳辯士,因而被質疑當初批判政府的立場與現在職位衝突。

一名辯士場上所說的言論,遵照大會抽籤指示的「立場」,竟會被截取、扭曲,故意挑選某些影像片段,斷章取義,達到特定意圖,如此踐踏新聞專業,其心可議!

參與過辯論活動者都知道,賽事的進行是大會用「抽籤」方式排出來的賽程,賽前每位辯手兩方都必須準備,辯論隊伍按照賽程圖「左正右反」的規則,可能整天比賽下來,你被安排到的都是正方、或都是反方,但不管在哪一方,我們努力在場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這麼單純。

這些媒體為了政治利益,操弄學生活動,製造此名辯士「立場搖擺」、「不忠貞」的假象,抹煞學生參與辯論的「純」,扼殺未來學生在場上認真表現的動機,遺憾啊!

各界長期以來推動青年活動,舉辦許多辯論比賽、論壇、沙龍,就是希望青年學子能夠參與公共事務討論。此事對有志青年參與公眾事務,恐怕會造成嚴重的寒蟬效應。

經過此事件後,請問:以後哪個辯論場上敢討論國家社會議題?年輕人為何對社會議題、政治冷感,這些不負責任的媒體最該負責。

fsj 提到...

首度採認台生大陸學歷 9月甄試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1.06.23

第一張承認大陸學歷的同等學力證明,教育部今年9月可望發出。教育部下午公布「大陸地區高等教育學歷甄試作業要點」,凡是民國81年9月18日至99年9月3日期間,已在教育部認可的41所大陸大學就讀者,可參加教育部今年9月舉辦的學歷甄試,只要通過甄試,教育部就發給同等學力證明,承認大陸學歷。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陸生三法通過後,只有在去年9月3日以後,進入大陸41所大學所取得的學歷,教育部才直接採認。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於81年9月18日制定生效後,至99年9月3日陸生三法通過前,民眾如果取得大陸41所大學的學位,仍需通過教育部舉辦的學歷甄試,其大陸學歷才會被採認,教育部估算,有報名資格的至多800人。

大陸學歷甄試對象包括台灣地區人民、申請來台或境外專班就讀的陸生、來台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的大陸地區人民 (例如陸配)、外國人及港澳居民。

分學士及碩士以上兩級 中西醫學歷仍不被採認

大學學歷甄試分學士及碩士以上兩級,分47個學門領域,其中包含醫學相關學門,但只限不能考職業證照的相關學門,也就是說,到大陸讀中西醫的學歷仍不被採認。

學士甄試只考筆試,每個學門領域考2至3科專業科目,每科滿分100分,60分及格,須所有考科都及格,才發給同等學力證明。

碩博士甄試包括筆試和論文審查,筆試考科每科均須達70分以上,才能申請學位論文審查,學位論文送3位專家學者審查,其中2位給予70分以上才算通過,由教育部核發相當碩、博士學歷證明。

至於今年9月首批來台讀書的陸生,其大陸學歷仍無法被直接採認。教育部在甄試作業要點中,開了一扇方便門,申請來台讀書的陸生,只要取得台灣地區大學的碩、博士班錄取證明,教育部就核發相當於學士或碩士學歷的證明,但這紙證明僅限於當年度該校升學之用。

教育部委託中興大學舉辦大陸學歷甄試,簡章將於6月底公告,8月初開始報名,9月筆試,10月論文審查。後續簡章下載網址為http://recruit.nchu.edu.tw/EMHD.htm。



◆ 申請「在家自學」 學徒制教育 12年國教新突破

【羅浚濱/竹縣報導】2011-06-23 中國時報

縣府教育處對升學沒興趣要進職場的國中畢業生,以「學徒制」首度辦理生涯發展教育計畫,對廿五位參加美髮班和烘培班的學生,籌畫以機構實驗教育申請「在家自學」,在縣立湖口高中設學籍,三年後取得技術證照就發給高職文憑。

「竹夢少年亮麗人生」生涯發展教育計畫,發起人是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起因是少年殺手廖國豪事件,讓他感到關照未升學的青少年,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推動該計畫「給孩子一個機會,也給社會一個機會」。

教育處廿二日在竹北艾立蛋糕舉辦西點烘培體驗營,讓將做「學徒」的十位青少年,了解烘培造型蛋糕及麵包的製作過程。

這些青少年家境多不好,寶山國中畢業的平曉惠說,弟弟是腦性麻痺的輕度智障,她要工作多賺錢,讓弟弟上學。

宣明智指出,目前多元化社會,行行出狀元,對無意升學的青少年強拉回體制內求學,不見得是最好的答案。認該計畫能協助青少年健全自我,找到興趣所在,也肯定青少年準備培養能力,貢獻社會。

學管科長李國祿說,各校共推薦廿五人,有十五人將在新竹市美髮藝術協會習藝,十人在艾立蛋糕做學徒,將找住宿機構和專業輔導老師,結合勞委會和青輔會的計畫,展開三年的學習。

李國祿說,教育部修法高中階段可申請在家自學後,將籌畫讓這些沒考基測的青少年,以機構實驗教育申請自學,在縣立湖口高中入學籍,三年後取得美髮或烘培技術證照,就發給高職文憑,若能成功將是十二年國教的一大突破。

※ 相關報導︰

* 別讓升學主義在十二年國教繼續蔓延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1062300516.html

十二年國教推動高中職社區化,鼓勵並吸引學生「留鄉升學」,達成就近入學之目標。因此是否要讓學校採計會考成績、採取特色招生等形同變相鼓勵考試、跨區就學的做法,不只是教育主管機關要深思,明星高中及家長的心態同樣需要調整。



◆ 我見我思-別侮辱老師們

【莊佩璋】2011-06-23 中國時報

去年大學指考前,兒子接一通電話,剛掛完話筒就去關冷氣。我不解地問:「幹嘛?」

他說:「戴老師打電話來,交代我不要吹冷氣,不然,考試時會沒辦法適應考場的溫度。」

我既感動又慚愧,暗罵自己:「怎會沒想到呢?」

戴志清老師是兒子高二、高三的班導,兒子的高一成績校排一千多名,是殿後的那一叭,在戴老師循循善誘下,大學指考成績衝到足以上台大國企。更奇的是,戴老師並不注重學生一時的成績,反而更在乎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報載,教育部委託全國家長團體聯盟草擬「教師工作守則」,打算規定教師不得拒留電話給家長,也不得在上課日晚上十點前拒接家長電話。看到新聞,我不禁想到戴老師,這「教師工作守則」對他應算侮辱吧!

這是兒子告訴我的課堂點滴:戴志清老師上歷史課,講到西方哲學史時突然停下來,粉筆一丟說:「這部分我不好意思教,班上有同學比我懂更多,換他上課,我來聽。」於是師徒位置對調,老師真的坐到台下聽講。

兒子說:「長這麼大,第一次碰到與學生站在同樣高度教學的老師。戴老師不會大小眼,永遠信任、尊重、鼓勵學生,絕不放棄任何一個。」

教育之道無他,就是愛與信任而已。諷刺的是,教育部似乎不懂教育之道。學生需要老師的愛與信任,老師一樣需要上位者的關心與信任。教育部與家長團體怎會連這都不懂呢?

台語俗話說:「嚴官府,出厚賊。」確有其理。嚴管,無法解決問題,反而製造問題。如果一味地嚴管,教育不出好的學生,嚴管當然更不可能培養出優良教師。

我當學生的年代,老師是「天地君親師」五倫之一,真的是「天下無不是的老師」。那時,學生敢回家告老師狀,絕對是討打。當老師被尊重時,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表現出值得尊重的風範來。印象中,幾乎每個老師都把學生當自己兒女帶。

但,自從「家長團體」出現後,五倫中的老師慢慢降格成受雇的「教員」,教育,也從志業淪為職業。

其實,家長團體應該扮演輔助老師完成教育志業的角色,不應自我膨脹成監督、管理教員的「老闆」。教育,本是高尚的良心事業;遺憾的是,被教育部與家長團體如此亂搞,斯文還真不如掃地!

fsj 提到...

暑假排活動 聽孩子要什麼!

【聯合報╱記者廖雅欣、羅建旺、王燕華/宜蘭報導】2011.06.26

長達2個月的暑假,怎麼幫孩子規劃暑假活動,讓他們的「暑假不留白」,不少家長都會空出時間,陪伴孩子去旅遊,或者安排參加暑期營隊,教育界人士建議,多採納孩子的意見,不一定要花大錢出國或住大飯店,露營或在縣內騎腳踏車遊景點,都是很好的方式。

很多學生放暑假,不是補習,就是宅在家裡,為提升親子關係,不少家長除了幫他們安排暑期活動,也會帶孩子出去旅遊,或參加各種親子活動。

「讓孩子在這個暑假好好學游泳」,家長陳榮堂說,最近政府在推「防溺」,會游泳是很基本的,他安排游泳課程,希望孩子能自救也能救人;家長陳維鸚則讓孩子參加學校的語文營隊,豐富知識,也打算利用暑假空檔,帶孩子到縣外走走。

「聽聽孩子想要什麼!」復興國中校長陳正吉說,家長不管如何安排,最好都聽聽孩子的想法,再做計畫,不管是出國旅遊或在國內遊玩,家長都應該善用孩子的暑假,把握難得的陪伴時光。

暑假不一定要花大錢,送孩子出國遊學或旅遊,國內遊玩旅費也很驚人,蘇澳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說,露營是很好的一種方式,他每年暑假都會帶孩子去露營,到拉拉山或太魯閣,今年打算去武陵農場,縣內也有不錯的露營區,像是南澳武塔國小、三星憲明國小,營地設備很周全。

黃建榮說,宜蘭暑假有精彩的國際童玩節活動,還可以到頭城外澳海邊玩水,或到蘇澳泡冷泉,到豆腐岬浮潛,都很消暑,透過縣內完整的自行車道串連,不必花大錢也可以玩得很愉快,親子出遊順道認識鄉土,他推薦冬山河畔的自行車道,還有濱海的自行車道。

※ 相關報導︰

* 到動物園「過夜」正流行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420083.shtml

從費城到丹佛,一些知名動物園都有「過夜參觀」計畫,讓不滿意只在白天看到老虎和猿猴的野生動物愛好者,夜間觀察動物生態。路透24日在專文中指出,不僅年幼的兒童非常喜愛這個計畫,青少年都也興致很高。



◆ 寶貝不教 如何學會?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421053.shtml

【聯合報╱李羚/國小教師(嘉縣民雄)】2011.06.26

每到中午用餐的時間,就是我的頭痛時間。

班上有兩個孩子,應該是上小學才練習咀嚼!記得第一次吃午餐時,發現這兩個孩子一口飯含在嘴裡常忘了咬,於是,請他們到我的座位旁跟我一起吃飯,不斷的提醒嘴巴要咬、要動,咬廿下就吞下去,好不容易孩子學會吃飯了!

每次到了中午放學時間,飯還沒吃完的,還是他們兩位,其中一位小朋友的家長,會進到教室,陪著孩子把飯菜吃光,在陪伴時,偶爾還會說著:「紅蘿蔔炒蛋甜甜的,真好吃。三杯雞好香,要吃。」

另一位小朋友的家長則不然。進到教室,看到碗中飯菜剩頗多,邊幫孩子收拾,嘴裡邊念著:「不愛吃,別吃!回家再吃。」回家吃的,就是喜歡的零食、飲料,無怪乎,小孫子會隨意攪拌碗裡的菜餚,放學後就跟著阿公買好吃的零食吃。

連續幾天實在看不下去,我苦口婆心的跟阿公說:「孫子在班上是最瘦小的,阿公這麼疼孫子,要給孫子吃均衡營養的食物,身體才會健康,不要再買零食給他吃了。」

為什麼會這麼講?曾經在放學時,從鄰居那兒得知,這個沉默的孩子,若叫阿公買東西,阿公不從,在家他是會發飆、罵髒話的!一年級的孩子耶!這樣的行為,是不是令人心寒?而當老師發現,願意介入處理時,家長卻怕孩子受委屈而隱藏事實。

「媽媽有傷,女童打的。」在少子化日趨嚴重的情況下,個個孩子都是「寶」。有沒有更好的機構,可以來教育每天忙於生計的家長們,怎麼樣教養我們的下一代?當孩子行為出現問題時,有沒有更便捷的管道可以求救?不要等到事情惡化後,找警察單位處理,弄得親子關係緊張、兩敗俱傷。



◆ 感化教育兩年… 小弟變大哥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台南報導】2011.06.26

台南警方昨天逮捕涉及多起暴力討債的廿七名「白家幫」成員,主嫌是仍在高職就讀的王子軒,他以雙B車代步,吸收在校生與中輟生經營職棒簽賭、毒品與暴力討債,動輒率眾飆車鬥毆,球棒打到斷還不罷手,手段凶狠。

王子軒(廿歲)被逮後顯得冷靜,他的手下供出是他主導犯行,但王子軒否認到底。永康警分局昨天依組織犯罪條例、殺人未遂等罪嫌將王子軒與七名「總管」移送法辦。

警方調查,王子軒四年前是知名飆車集團「吉慶震暴部隊」小弟,被逮入監接受感化教育後自立門戶成立「白家幫」,自稱是老大,採取企業化經營,下設七名「總管」負責毒品保管、軍火槍支管理等。

警方說,王子軒組成的「白家幫」,成員多中輟青年與學生,還有名綽號「大象」的手下余柏昇是現役軍人。他們只因看不順眼就打群架,或是率眾為爭地盤鬥毆,多次將對方打成斷手斷腳;為替手下爭風吃醋出氣,王子軒曾以MSN、簡訊號召手下,在大馬路邊就將對方打到送醫開腦,才撿回一命。

曾與王子軒同屬「吉慶」車隊的李姓學生說,王子軒口才好又聰明,當時就表現搶眼,但因年紀小無法出頭,沒想到接受感化教育才兩年,就能獨霸一方。王子軒處事謹慎,最近得知「市長宣誓打擊飆車」,令手下「暫停營業」。

警方說,警方同步逮獲廿多名「白家幫」成員,不少成員家長第一個反應都是「我的孩子很乖,一定是抓錯人」,還質疑警方栽贓及辦案不公。



◆ 草莓族硬起來 日大學生主動救災

【黃菁菁/石卷市廿五日電】2011-06-26 中國時報

近年常聽到日本人抱怨,年輕一代越來越不行,但在東北災區看到大學生晚睡早起,離開電視、電腦和娛樂,在沒有隔間和空調的體育館打地舖,只求為災民盡一分力。從他們認真的表情中,彷彿又重新看到了日本的希望。

記者實地前往宮城縣石卷市採訪,並與義工一同作息。午夜時抵達日本財團在大鄉海洋中心所設置的「學生義工中心」,體育館內已經有上百名大學生,分男、女前後排開,一個個捲在自備的睡袋裡準備就寢,但仍可聽到吱吱喳喳的說話聲。

這裡原供當地居民運動交流之用,盥洗設備雖簡陋但還算齊全。記者梳洗後館內已經熄燈,只好借著手機微弱的光線,摸黑找到自己的睡袋,此時已是凌晨一點了。

躺下不久就意識到此起彼落的打鼾、呼吸聲,還有人不停地翻身,讓我輾轉難眠,好不容易熟睡了,四點過後又被走動聲吵醒,原來大家已起床準備六點半出發了。

許多人在館內直接換起衣服,雨衣、毛巾、安全帽等裝備齊全,鞋底還有防止被瓦礫堆釘子傷到的特製鞋墊,原來有些人已參加過好幾次了。

來自東京的女大學生表示,她們是在網上得知招募義工才報名參加的,利用周末前來幫忙,被派到各地協助清除汙泥和瓦礫、收拾漁具等。千葉麗澤大學的學生說,大家都是自動自發前來的,希望為東北盡一分心力。

石卷市長面村七十二歲經營民宿的土反下健表示,他的家中全都浸水,義工們主動問他們需不需要幫忙,沒想到一口氣帶了四、五十個年輕人來,瓦礫一天就清理完畢,讓他感激不盡。

日本的財團法人「日本財團」於震災後,共募集了三千名義工進災區協助,還招募大學、研究所和各國留學生等組成「大學生義工隊」,至今已有四百廿九名學生,分五批進到災區。

在石卷街頭經常看到外國年輕義工的身影,記者碰到來自法國、德國的留學生,他們說,很想幫日本的忙,因此每隔兩周都會參加義工團到災區服務,希望日本能早日站起來。

石卷市四處可見來自不同團隊的義工身影,當地人士表示,由於受災範圍大,各地都在等待政府機關救援,但往往只能乾著急,事實上,來自日本各地甚至海外、自動自發前來的義工,已成為日本災後重建的主力軍。



◆ 法建築設計師 駐樹大談創作

自由 2011.06.26

〔記者蘇福男/燕巢報導〕樹德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力邀法國建築設計大師Michele、Miquel團隊駐校,開設設計創作工作坊,大師的創作過程移至課堂,讓同學大開眼界。

高雄市立美術館為館慶活動,籌畫「2011年館慶—高美館與她的朋友們暨紙房子:一個人的小屋」展覽,樹德科大也獲邀共襄盛舉,校方眼見法國建築設計大師Michele、Miquel來台參訪,機不可失,馬上安排兩位大師駐校,開設工作坊,讓同學見識大師的功力。

工作坊涵蓋三大主題,包括暢談台灣、法國、西班牙設計經驗與國際現況,建築師專題講座「談一個人小屋作品創作過程的思索與詮釋」,實作設計工作坊則由一百廿名同學分組進行「紙房子:一個人的小屋」創作。

同學們興高采烈地拿著自己設計的可愛紙房子,向大師表達對空間的想法與企圖,讓兩位大師見識到台灣年輕人的創意與設計力。

室設系主任陳逸聰表示,國際設計大師的創作過程,移至課堂上觀摩、記錄與討論,有助同學打開國際視野和設計力學習,獲益良多。

fsj 提到...

陪伴老人一年 霸凌少年變禮貌

【聯合報╱記者張念慈/新竹報導】2011.06.27

新竹向陽學園學生中,有人因犯多案同時有6個保護管束人、進過少觀所,有人是校園惡霸。老師去年帶這群學生到老人院服務失智老人,1年下來,大家脾氣變好,更學會禮貌,日前全部順利畢業,改變令人感動。

「蛋餅妹」由單親媽媽照顧,從小在網咖長大,有嚴重網路成癮症,不擅與人溝通,與母親關係疏離惡劣。國2時她缺課過多,原校管不動,被送到向陽學園來,有次因太晚到學校,早餐蛋餅被吃光,竟然像個小嬰兒躺在地上哭鬧一整天,從此被叫「蛋餅妹」。

身形高大的「小黑」因家中疏於管教,從小到大偏差行為不斷,打人、偷竊樣樣來,進過少觀所,同時有6個保護管束人監督他。外表秀氣的「凡凡」則仗著父母寵愛,在學校當惡霸,總是以拳頭解決問題,讓父母很頭痛。

向陽學園主任林淑卿,在這群學生國2時「接收」了他們,決心為他們的人生做出改變。去年起,她帶著這群學生1個月2次到老人院服務失智老人,一開始學生們都桀敖不馴,面露不屑,抱怨「跟他們講什麼他們怎麼都記不起來?動作很慢耶!」。

她讓學生們手腳關節包紗布、戴老花眼鏡過半天,看報紙、夾東西,學生們手腳無法自由行動,才知「原來變成老人家就是這樣!」懂得同理心,開始願意付出。

為讓老人們開心,學生們學魔術、表演唱歌跳舞,陪老人唱卡拉OK;老人家們也教這群孩子講日文、英文,彼此都收穫良多。更重要的是,老人家記憶力和聽力不好,學生們需要放慢步調,懂得耐心和等待,大家脾氣都變好。

日前向陽學園舉行畢業典禮,6個原被學校、社會放棄的學生,統統都拿到了國中畢業證書,父母們在會場感動落淚。林淑卿告訴他們,「你們得到太多幫助,也應該要懂得幫助別人,畢業後別忘了繼續回饋社會!」



◆ 北北基應適可而止

【聯合晚報╱社論】2011.06.27

北北基聯測初次舉行,分發落差造成很多考生「高分低就」,引發抗議不止。台北市長郝龍斌和教育局成了箭靶,現在只能回應「檢討,明年改進」。

北北基的確應檢討,但還需要明年改進嗎?今年分發誤差其實是技術性問題,關鍵是北北基的本質,在國中基測自行脫離出來,另成系統,不免具有保護自身利益的色彩,構想之初就很受批評。最近12年國教準備上路,北北基又率先聲明採計會考成績,把延長國教的免試精神完全破壞。教育部為此已說「不是北市說了算」,中教司長也說不一定明年還有北北基。北北基今年的「實驗」讓很多人覺得受夠了,也許應考慮就此止步。

北北基以先天的資源優勢,在國家教育體系穩占了最大的一塊餅,但始終突出精英路線。很多家庭希望孩子藉教育躋身「人上人」,可以理解。但教育目的如果過度集中於以考試來「擇優」和「汰劣」,「擇優」進了明星學校就三千寵愛在一身,「汰劣」標籤化之後就受歧視待遇而再難翻身,對學生人格培養只有「反教育」作用,也是長年升學主義弊病的源頭。

也所以,現在將延長國教到12年,以免試、社區化、逐步均等優質的教育為主旨,以匡正城鄉差距造成的教育不平等。既曰「國民教育」,由全體納稅人付錢,尤應固守住對年輕國民有教無類。卻如果,由明星學區和明星學校領頭,在茲念茲都是「如何挑好學生」,而忘了「好好教學生」的教育初衷,讓12年國教「會考與升學脫鉤」的想法,從起步之初就被這塊「資優區」來搗亂,以後更不易成功了。

12年國教向社區扎根,大學入學也漸加入繁星計畫等多元方式,都是往「把每個學生帶上來」的理想緩步靠近,以稍補足向來的教育不正義。但現在新聞焦點只見明星學校苦心孤詣於爭取「特色學校」的身分標章,北北基亦堅持獨樹一幟。教育部吳部長出身北市教育局,但現在主掌的是事關全國的國民教育體系,應保障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北北基或該適可而止了。

fsj 提到...

感受愛! 學童用鏡頭傳達幸福

【聯合晚報╱記者舒子榕/台北報導】2011.06.28

幸福是什麼?幸福長什麼樣子?在米倉國小老師陳志偉的帶領下,一群國小四年級學生用簡易攝影器材,記錄下家庭生活中的幸福。陳志偉認為,當孩子在生活中體會到感動,在學校面對同學的負面思維也會減少,在孩子很容易接收到霸凌等負面思想的時代,社會也應該宣導正面訊息,思考幸福對孩子很有有幫助。

內政部下午舉行幸福傳情座談會,會中播放由陳志偉負責後製、小四生負責拍攝的紀錄片,孩子透過拍片,傳達心目中的幸福。

片中主角楊硯承在片頭拍攝了很多幅美術作品,他說,把自己的美術作品掛起來欣賞一番,特別有成就感,考取美術班是對爸爸媽媽幸福的承諾。另一支紀錄片的主角陳妍錚,認為幸福就是全家一起去爬山,幸福就是吃到媽媽煮的飯、菜、湯,幸福看不到,卻感受的到。



◆ 新竹暑假不無聊 300營隊等你挑

【聯合報╱記者羅緗綸、李青霖/新竹報導】2011.06.28

暑假來臨,新竹縣市教育處結合機關學校,推出近3百個夏令營、研習營,希望讓孩子有豐富暑假,要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竹縣今年以節能減碳為主題」新竹縣教育處表示,去年竹縣與聯電合辦太陽能研習,學生利用陽光、鋁鉑烹煮美食,今年延續能源主題,與縣環保局、三陽工業合辦研習營,分梯次開課,估計逾8百名學生參與。

三陽工業產製以汽油為動力的汽、機車,也推出電動自行車、機車,今年將帶著學生參觀廠區,了解能源動力,並參觀新豐紅樹林生態、竹東軟橋小型水力發電廠及軟橋有機米,讓學生認識大自然能源、生態和彼此間的關係。

「模擬考照受歡迎,小小彬也愛玩」縣警局交通隊表示,交通隊辦交通安全營,教學生如何安全上路,遵守交通規矩,不要飆車,交通隊還有全國唯一的模擬考照場,藝人小小彬體驗後,還嚷著要再玩。

交通隊提供交安研習營,偏鄉有專車接送、供應餐點,一般鄉鎮學生也有餐點,並由替代役協助,帶著學童模擬考照,學生坐上電動車,試場紅綠燈、平交道、路口號誌都比照監理站試場,不少學生測試後,還想搭電動車再玩。

營隊也結合學校和地方特色,東海社區推出金獅夏令營,教導舞獅、猴子戲獅和打鑼鼓技巧,傳承客家民俗技藝,竹北新港國小也有舞獅研習,關西坪林國小有客家花布及童玩,新豐福興國小教製陶藝。

竹市國中小學暑期都為學生規劃夏令營,有游泳、體能、拳術、音樂、科學營、玻璃營等,培英國中有奈米營、校園公共藝術營,展望會也加入飢餓三十活動,科園國小愛斯基磨品格營頗特別。

竹中退休老師謝迺岳近幾年推廣自製科學玩具,還研究客家和原住民傳統玩具,他實際搜集、展示各族群器物,透過簡易的自製玩具,介紹科學知識。

水源、南寮及朝山國小,也將與社區結合,進行「社區文化母語之旅」,還有「母語的科學智慧」親子學習列車。

查詢暑期活動,新竹縣網址http://doe.hcc.edu.tw,新竹市網址http://www.hc.edu.tw。



◆ 7大類千場活動 陪你fun暑假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1.06.28

台南縣市合併後第一個暑假,市政府結合各相關單位,推出7大類、166項共計1000多場活動,邀請青少年一起過個安全開心的假期。

包括市長賴清德、副市長顏純左等人,昨天共同打破寫有「毒品」、「網癮」、「菸品」、「飆車」及「霸凌」等字樣的汽球,提醒青少年在暑假時遠離不好的場所與事物,活動詳情可洽少年輔導委員會,電話06-6370080,或上台南市府網站、台南市教育網路中心查看。

暑假活動共分為7大類,分別是研習類─親子研習營、夏令營;休閒類─棒球饗宴、漆彈賽、風火輪小型賽車;體育類─球類、游泳、登山;育樂類─親子育樂營、生活工藝營;公益類─快樂志工青少年關懷服務;藝文類─書法、民俗才藝、視覺藝術;活動類─無菸健走、反愛滋反毒品宣導、親子科學營等。

其中,在南科學教育館有多個梯次的天文科學夏令營、在安定區中沙社區活動中心有「台灣第一香」西港香與安定海寮新吉管療歷史淵源及藝陣研習,相當有趣,還有月世界、二寮日出與左鎮西拉雅部深度之旅及德元埤DIY手繪風箏體驗活動等。



◆ 果嶺英雄出少女

【聯合報╱黑白集】2011.06.28

曾雅妮摘下薇格曼女子職業高爾夫球(LPGA)錦標賽金盃,也成為史上拿下女子四大賽冠軍的最年輕球員。她今年才廿二歲。這項紀錄,比當年的老虎伍茲還少兩歲。

自年初奪得世界高爾夫「球后」頭銜後,曾雅妮的表現始終讓人驚艷。她沉穩應對戰局,微笑面對逆境,挑戰每個果嶺的極限,克服自己的得失心。看曾雅妮在球場揮桿,除了從容與自信,更有一份年輕女孩的率真和愉悅。不必掛慮她的輸贏,是觀眾最大的享受。

昨天球場上,許多華僑帶了國旗為曾雅妮加油。的確,這個光榮時刻不只是曾雅妮的,也是台灣民眾可共同分享的。正當王建民、郭泓志等旅美好手暫陷低潮,曾雅妮的燦爛崛起,為人們帶來新的振奮消息,也讓大家看到運動領域更大的希望與更多的可能。

如果走社會規範的制式路線,今天的曾雅妮可能和其他同齡女孩一樣,不是坐在課堂裡聽講,就是在職場邊緣掙扎。但十二歲就立志要當「世界第一」的曾雅妮,卻在自己選擇的路上摸索、堅持、奮進,十年之間就成功登頂,並繼續改寫歷史紀錄。在台灣,高爾夫球一向被視為中老年人的運動,曾雅妮成功顛覆了這個刻板印象。從此,果嶺英雄出少女,應非虛話。

有人問:曾雅妮寫下的高球傳奇,政府為她做了什麼?這話其實問得多餘。試想,政府制訂的各色運動補助辦法,創造過什麼奇蹟嗎?沒有!光榮要靠運動員自己締造,奇蹟往往隱藏在孤寂苦練和自我鞭策裡,那絕非獎金所能奏功。這點,看看曾雅妮的成長歷程,即一目了然。

※ 相關報導:

* 曾雅妮寫歷史 下週「拼」全滿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n/28/today-t1.htm

世界球后曾雅妮昨天清晨未遭遇任何挑戰,還快速拉大領先差距,最後以十桿之差,第二度登上Wegmans LPGA錦標賽后座,也成為史上最年輕就贏得四場大賽冠軍的球星。



◆ 去除性別框架 瑞典幼稚園學前做起

【蔡鵑如/綜合報導】2011-06-28 中國時報

瑞典是全球推動兩性平權的急先鋒,政府從兒童學前教育就做起,致力拆解刻板的性別框架,不過一些作法也引發爭議。

首都斯德哥爾摩去年成立一家「平等幼稚園」(Egalia),消弭性別偏見不遺餘力。師生不用瑞典文的「他」(han)或「她」(hon),改用自創的無性字眼「hen」。學生也沒有男生、女生之分,一律以「小朋友」來稱呼。

此外,舉凡玩具的布置、顏色及書籍的選擇都刻意安排,確保孩子不會落入傳統性別窠臼。例如小朋友在玩具廚房辦家家酒時,老師會在旁邊擺放樂高積木,希望孩子在煮飯與蓋房子間,不要有心理障礙。

一位老師指出,社會總期待女生要嬌滴滴、漂亮可愛,男生要有男子氣概、堅強外向,但平等幼稚園要讓孩子自由選擇,擁有無限的可能。

園長拉雅林表示,平等幼稚園特別強調培養孩子對同志、雙性戀與跨性別者的寬容態度。園裡看不到《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傳統童書。

不過即使在平權意識高漲的瑞典,平等幼稚園仍引發不小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對小孩進行心智控制,園方執著於消滅性別角色,但孩子未來面對世界恐將感到困惑。

fsj 提到...

八德賣冰兒 變低音號名師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桃園報導】2011.06.30

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副教授段富軒,老家在八德市霄裡,他是享譽國際的低音號演奏家,曾任國家交響樂團,從小陪養母在市場賣冰,國中參加管樂團愛上管樂,曾是國內第一個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主攻低音號的公費生。

49歲的段富軒外表憨厚,他說:「我的外表太不像音樂家,還有人說我殺豬的」,他去某國立大學任教,警衛把他趕出來,斥責「這裡不是一般人可以進來的」,不相信他是音樂家。

學經歷顯赫,段富軒出身更顯獨特,「我到25歲才知道舅舅才是親生爸爸」,他說,生父母育有10名子女,他排行第六,5個月大就過繼給連生4個女兒的養父母,養父修皮鞋為業,養母賣冰,從小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最好的都給我,已經是溺愛」。

他說,從小跟著賣冰,後來國中編入資優班學管樂,「小提琴太貴,喇叭不用錢」,他因此學喇叭,但直到15歲才會看五線譜,當時國樂交響化,沒有音樂底子的他以喇叭考進國立藝專國樂系,表現優異,獲選教育部公費生到法國留學。

他現在身兼多所各級學校的管樂團長,屢獲全國大賽獎,他說,一直很想回饋鄉里,計畫11月在八德市霄裡舉辦大型管樂音樂會,「把管樂帶進我的家鄉」。



◆ 17歲藥頭 下線上百學生

自由 2011.06.30

〔記者許國楨/台中報導〕校園染毒越來越嚴重!警方長期監控,前天兵分多路在家長一臉錯愕下,帶回26名分屬5所以上國中、高職的染毒學生,及涉嫌提供與販賣毒品的侯姓少年藥頭,有些男生不認為拉K有罪,還有女生在拉K後隨意找人做愛,一名陪同偵訊的家長得知差點腿軟,直呼「我會昏倒」。

警將清查幕後操控集團

警方則說,侯姓藥頭原就讀某高職夜校,今年初因在校內拉K被校方發現遭退學,未料輟學後仍持續將販毒魔爪伸入校園,光是他一人在半年內擴展的販毒網絡就有上百名學生,還不包括下線再延伸出去的人數,將持續清查幕後操控集團。

為買毒女生兼差陪酒

市刑大偵二隊日前接獲線報,發現剛滿17歲的侯姓少年專門吸收國中生或曾是同校的高職夜校生,灌輸「吸食三級毒品K他命無罪」錯誤觀念,先免費提供K他命、搖頭丸給學生吸食,餵食成癮再掌控進入校園販毒給其他同學,從中牟利。

警方監控過程中發現,侯姓少年還會不定期邀集校園「藥腳」舉辦轟趴,趁機販賣K他命、搖頭丸圖利,有男女生因HIGH過頭相約做愛,甚至有女學生為了買毒兼差當傳播妹陪酒,或乾脆以肉體換取毒品。

警方經3個多月蒐證,見時機成熟,前天一早動員百餘名警力行動,有家長要出門運動拉起鐵門赫見警方在門口,也有警察上門時還是兒子開門,父母才從睡夢中驚醒,合計帶回侯姓少年等27名分屬5所以上國中、高職的學生。

警訊時,有些學生宣稱「拉K是全民運動」,不認為吸毒有罪,令陪同的家長氣結,也有家長驚呼,難怪已經國三了身材還像小學生,痛罵藥頭沒良心應重判,訊後全案依毒品罪嫌法辦。

fsj 提到...

台灣藝術教育 低價養雞場…

【聯合報╱褚天安/教(桃園市)】2011.07.03

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藝術教育評量,結果紙筆測驗表現正常,但實作測驗小六生「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完成美好作品」,顯示我們的教育,仍然無法超越以升學為主要目的教育框架。

就個人在第一線教學現場相互參照印證,學校藝術教育的確仍「偏重技術面」,被大多數人視為才藝班、休閒課,甚至營養學分。而更因為學校教育仍以升學為唯一目標,因此要求授課方式以坐在教室裏為主,非升學科目,也得硬塞進這結構裏;這種學習方式使得「學生討論賞析作品,增加表達情感能力」的養成更加困難,加上文化建設的城鄉差距,要落實培養審美能力,提升生活文化的品質與境界的目標,讓一群基本鐘點、班級數全校最多,而授課時間最短的老師來完成,有如要求養雞的農人養出孔雀一樣不切實際。

學校教育採用這種最低價、養雞場式藝術教育政策,有如「大人物們」以經濟作為治國口號,看似具體,實則短視,台灣的經濟果實受惠者究竟是誰,大家心知肚明。

文化作為無法比價,沒有外移問題,看似昂貴卻是實惠,暑假又將有多少人至巴黎「朝聖」,而台灣呢?我們是否具有引以為傲的美好典範,為全民帶出具有遠見的文化藝術風氣,而非僅要求大家乖乖地坐在教室裏拚分數(拚經濟)。



◆ 南港南瓜屋 輔導舊莊一帶少年

【聯合報╱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2011.07.03

暑假到了,邊緣少年何處去?台北南區家扶中心昨天在南港成立「南瓜屋」,將主動出擊社區,協助輔導南港舊莊一帶的邊緣少年,未來還要舉辦藝術營隊。

過去台北南區家扶中心對邊緣少年都是接受家長申請,再由社工深入家庭關懷,並提供育教娛樂活動。不過近年發現,有些家庭不夠了解社會福利資源,求助意願低,家扶決定改變服務方式。

家扶中心昨天從「南瓜屋」出發,4位社工及100多位義工要主動深入鄰里,夜間走訪麥當勞、網咖等地,南港的邊緣小孩,中輟生、問題家庭小孩等都是服務範圍。暑假期間,每周二、三,「南瓜屋」開到晚上9點,提供課輔及晚餐。

南區家扶中心說,「南瓜屋」將成為社區據點,暑假期間還要舉辦藝術營讓邊緣小孩揮灑青春,如果小孩們喜歡美術創作、嘻哈街舞、玩音樂,中心也會找來老師教授。



◆ 陸客闖教室、翻資料… 都蘭國小抓狂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縣報導】2011.07.03

一群自稱來自福建的「校長級」大陸遊客,前天大剌剌地走進台東縣東河鄉都蘭國小,人手一機狂攝,還未經同意就走進電腦教室看小朋友上課,在教師辦公室翻閱物品,隨手拿走校刊,讓在場老師全傻眼。

台東都蘭國小書包風行後,讓學校聲名大噪,加上附近都蘭山、阿美族文化遺址等景點,近年來已成國內知名旅遊點,最近已有大陸遊客慕名而來。開放大陸客自由行,「台灣準備好了,那大陸客準備好了嗎?」前天的景象,讓都蘭國小教師對第一次到訪的大陸遊客留下惡劣印象。

學校教師在這群大陸客離開後,立即製作「辦公場所‧非請勿進」的標語貼在各辦公室門口。都蘭國小校長王金地氣憤地說:「不管是什麼級的人物,這群人的法治和禮貌觀念都要加強!」

記者向內政部移民署台東特勤隊查證,並未接獲自由行的大陸客資料,前天這群大陸客應是隨團旅行。

這群大陸客前天上午九點多,沒導遊帶領進入都蘭國小,興奮地在停車場、運動場、花園區拍照,看見一群社區媽媽與老師正在做環保肥皂,好奇探問後,又是一陣狂拍,再從一樓的低年級教室開始逛起,邊走邊拍照,還大聲討論。

大陸客行經電腦教室,逕自走入教室參觀拍照。學生正在上暑假電腦育樂營課程,何姓教師說:「我當下真是驚訝,他們沒交代身分,我還以為是學校來賓。」更令老師氣結的是,這群大陸客未經同意就走進教師辦公室,動手翻看學生學籍資料。

教師王姵翎當場制止,告知這是私人物品,不能翻閱,但大陸客並不以為意,再翻開教導主任桌上的三本校刊,一頁頁拍照後,隨手拿起兩本問王姵翎:「這可以拿吧?」未等她回答竟轉身就走,讓她氣憤不已。

台東縣教育處副處長黃國銘說,少數大陸客進入校園參觀時,帶給學校困擾,學校可以比較柔軟的方式阻止與勸告,避免帶給外賓負面觀感,他建議學校可主動提供導覽協助,或詢問服務需求。不管是校方或大陸客都要學習相處模式,相信每一次經驗都是一種學習。

※ 相關報導:

* 71孤兒改姓「黨」 網友揶揄有黨性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6435238.shtml

河北一福利院將七十一名孤兒全部改姓黨。大陸網友則揶揄稱,孤兒取名為黨費、黨員、黨幹部,將更具黨性。



◆ 對性一無所知 碩博生結婚3年妻仍是處女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1.07.03

生小孩這檔事,竟連博碩生夫妻都搞不清楚。

大陸「楚天金報」報導,湖北一名博士丈夫和碩士妻子結婚3年都沒懷孕,家長心急催著他們來到湖北省生殖中心求診,才知道他們竟誤以為婚後「同房」就是睡在同一張床上。

丈夫張先生表示,自己和妻子分別畢業於武漢市兩所高校,自己是博士,妻子是碩士,由於兩個人對學術都很著迷,所以天天泡在實驗室,不知不覺就成了「剩男剩女」。後來經人介紹認識,兩人交往一段時間後就結婚。因為年紀都不小了,雙方家長都催著他們趕緊生孩子,可是3年過去了,妻子的肚皮還是不見動靜,家長都很著急,催著他們去醫院看看是哪裏出了問題。

醫生詢問他們平時的「夫妻生活」後,才發現這對「單純」的夫妻婚後根本沒有性生活,這位妻子竟還是位處女!他們誤以為夫妻「同房」就是在睡在同一房的同一張床上。而他們婚前根本不敢牽手或親吻,竟天真的以為那樣就可能會懷孕。專家只好對他們補上一堂「性啟蒙教育課」。

湖北省生殖中心主任鄭潔表示,這是她從醫近20年來,頭一遭遇到對性一無所知的夫妻,而且雙方竟然都是高知識分子;雖然有些極端,但這也反映了我國性教育的缺失。

鄭潔進一步表示,年輕女孩近年來人工流產的數量明顯增多,對她們身體造成很大危害,但令人痛心的是,很多女生不懂避孕,對人工流產的傷害也茫然不知。甚至,有些人已懷孕足月還渾然不知,直到到醫院產下孩子,才知道自己懷孕。

fsj 提到...

迷信名校 逼出「變態娘」

【聯合報╱記者陳思豪/綜合報導】2011.07.04

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鄭強日前在某高校發表演說時痛批,當今教育把許多學生搞死在起跑線上,許多學生為了進入重點學校,每天負擔沉重的課業,創造力也遭扼殺,甚至影響身心健康。他直言,這就是為何中國人小時候可以贏得奧林匹亞競賽,長大卻拿不到諾貝爾獎的主因。

人民網報導,鄭強這番話受到網友熱烈讚賞,直言他說出當前「最真實」的情況,並封他為「最牛憤青教授」。

大陸武漢一位家長最近在相當知名的100論壇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女兒小升初,我被逼成變態娘》的文章。內容述說自己為了要小孩受到更好教育,強迫他課後去補習班,培養才藝,剝奪孩子童年時光,她直呼自己簡直就是「變態娘」。這篇寫實的文章,在網路上獲得許多共鳴,超過七千名網友點閱,兩百多人表示感同身受,同時對當今的教育環境感到憤怒與無奈,許多人說,「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家所付出的除了辛勞,還有變態」。

浙大黨委副書記鄭強直言,同樣是政府開辦的中小學,大城市與中小城市間、城鄉之間、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之間,學校的師資水準、設施設備、升學率以及社會聲譽,差別十分巨大。

鄭強說,就是這種畸形教育讓很多家長強迫小孩站在「有利的起跑點」上。

嚴重的是,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必須面對一關又一關的挑戰,小學是條起跑線,中學、高校又是另一條起跑線。許多家長也硬逼孩子從小背唐詩、彈鋼琴、做作業到深夜。「家長和孩子一樣,同樣是受害者。」

「名校畢業並非只出英才,薄弱學校也會飛出鳳凰」,但教育資源不平均,加上教育品質和升學率的差距,還是讓很多人迷信「名校」。「孩子當然可以玩,當然可以保持天真浪漫的天性,但進不了重點學校,前程就佈滿陰影。」

稱自己是「變態娘」的母親在文章中提到,自己捨不得吃穿,剩下來的錢全都繳給補習班。孩子寫作業自己陪在旁邊,遇到美好的假日,不屬於自己也不屬於孩子,眼睛盯著考試成績,耳朵聽著有關教育的小道消息,鼻子還要嗅出補習班的優劣。她問自己,「愛他就是害他,心疼他就是狠心,總不能為了一個快樂的童年就失去美好的未來吧?」

fsj 提到...

北市不鬆動 北北基聯測續辦

【林佩怡、林金池、張謙俊、林志成/綜合報導】2011-07-06 中國時報

今年北北基聯測造成考生「高分低取」,影響學子權益,台北市議員要求市長郝龍斌道歉,明年停辦的聲浪也愈來愈大。郝龍斌昨表示,北北基聯測政策方向沒問題,問題出在「分發技術」有疏失,教育局正評估多少考生受影響,等二次全國基測結束後,將做完整說明。市府強調,續辦該聯測立場並無鬆動。

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表示,尊重台北市長郝龍斌續辦的意見,但目前三地教育單位尚未開會研商,未來將凝聚共識後做出決定,但無論續辦與否,新北市將與台北市採取同一個選項;基隆市也強調,不可能走自己的路。

教育部長吳清基昨表示,今年要對高分低取的考生進行補救已不太可能,至於明年北北基聯測的去向,如果有必要,他願意出面協調,化解這個僵局。他說,台北市教育資源較豐富,新北市、基隆市必須跟台北市同一步調,對於北北基聯測明年是否要續辦,他會適時出面協調解決。

郝龍斌強調,經初步了解,前十幾個志願都沒發生高分低就情形,這種狀況主要發生在社區高中,市府已在蒐集相關資訊,確實掌握高分低就的學生有多少,考量到二次全國基測尚未結束,待全國基測結束後,將對外完整說明。

北市府發言人張其強表示,「市府對繼續辦理北北基聯測的立場並無鬆動。」教育局也說,對於明年參加考試的學生來說,學生入學時,已充分讓他們了解北北基聯測,學校已做長期的輔導,因此考試方式不宜有太大改變。

林騰蛟說,新北市每年國中畢業生約五萬名,高中職招生數卻不到四萬人,明顯供需不均,再加上明星高中大都集中在台北市,為保障新北市學子就學權益及福祉,勢必與北市採一致立場。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長蕭錦利表示,基隆市每年約有廿%國中生到台北市學校就讀高中,孩子本來就有教育選擇權,教育處不可能阻止,這個現象從以前就存在,因此,基於共同北北基共同生活圈,不可能走自己的路。



◆ 新華字典11版 添流行語

【聯合報╱記者陳思豪/綜合報導】2011.07.06

世界發行量最大的辭書《新華字典》,昨天出版第11版,除了增加許多流行用詞,還有不少與國家民生有關的字,另外在動物的介紹上,也避免出現類似可食用的字眼。

法制晚報報導,《新華字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主持編纂。根據國家語文規範和標準修訂。新版共收錄單字一萬三千多個。此外也廣泛徵詢學者意見,對某些繁體字、異體字做了處理,總計一共增加了一千五百多個繁體字,五百多個異體字。

報導指出,第十一版的《新華字典》增加許多近年來出現的流行用詞,包括學歷門的「門」,意思多指負面事件。車奴、房奴的「奴」,則比喻因貸款而拚命工作的人。「曬」這個字,則指在網路上公開透露自己的訊息。

過去的版本,對許多動物介紹都明白的寫上「可吃」兩字,最新的版本中,有關鰱肉可以吃、狸毛皮可製衣物、蛤肉可吃、鯉肉可吃、牛肉和奶可吃。這樣的內容都已經移除。

報導指出,經過多年校正,《新華字典》正確性愈來愈高。過去的版本形容鵝為「一種家禽,比鴨子大,頸長,腳有蹼,雄的頭部有黃色突起。」

但民眾來信抱怨,不管雌雄,頭部都有黃色突起,新版內容已改為「頭部有黃色或黑褐色的肉質突起,雄鵝的突起較大」。



◆ 周大觀遺作將發行德文版

中央社 2011.07.06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表示,周大觀遺作「我還有一隻腳」最近將發行德文版,出書義賣所得將捐贈給法蘭克福大學附設兒童醫院,幫助德國弱勢癌童。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訪歐團4日到法蘭克福大學附設兒童醫院探視病童,並且與兒童癌症中心主任克林格比爾醫師(Thomas Klingebiel)見面。

1997年周大觀年僅10歲就因惡性橫紋肌癌過世。他的父母和友人成立了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發揚周大觀熱愛生命、快樂生活的精神。

極具才情的周大觀在治療期間寫出熱愛生命、熱愛地球的詩作,基金會將這些作品集輯出書。這本遺作「我還有一隻腳」出版發行並被譯成日、韓、泰、西班牙文發行,13種語文的版本在全球銷售超過700萬冊。

克林格比爾表示將向出版界推薦這本詩集,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則決定義賣所得將捐贈給法蘭克福大學附設兒童醫院。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訪歐團最近在歐洲巡迴訪問,推動「讓台灣的愛轉動世界─送愛到歐洲系列公益活動」。團員們除了到醫院演奏音樂、贈送禮物及分享抗癌經驗,為病童加油打氣,也拜會癌友組織、訪問學校。

訪問團19日將前往比利時,到2010年6月逝世的「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比利時籍石仁愛修女(SisterMadeleine Severens)墓前獻花致敬。



◆ 中市府禁穿短褲拖鞋 老師:熱到無心上課

自由 2011.07.06

〔記者唐在馨/台中報導〕天氣熱烘烘,台中市有公務員穿著短褲、拖鞋上班,市府人事處因而行文要求市府員工不能穿短褲及拖鞋上班(見下圖,記者唐在馨攝),引發廣泛討論,有國小教師在市長胡志強信箱留言,表示這項禁令會讓他「熱到無心教學」。

教室沒冷氣 不能比照辦理

投書老師表示,公務機關或行政單位辦公室裝有冷氣,要求不能穿短褲也就罷了,但很多學校的教室根本沒裝冷氣,現今夏季高溫動輒超過攝氏三十度,短褲配球鞋或正式的便鞋,不會不端莊,硬要他穿長褲在沒有冷氣的教室上課,會讓他「熱到沒有心情、情緒很差,甚至影響教學品質」。

人事處長林煜焙說,對於公務人員的要求,人事處仍堅持推動,但這位老師投書的內容也有道理,為免不近人情,將與台中市教育局會商因應之道,再簽請市長胡志強定奪。

短褲長度難界定

台中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光銘表示,做為人師,本來就該儀表端莊,他不認為穿著短褲就能讓老師「心情愉快、教學變好」,短褲的定義很難界定,是到膝蓋?還是像時下很多年輕人穿到快「露屁股」?不如訂出統一標準,最好規定不能穿短褲及拖鞋。

張光銘也說,若學生也穿著短到不行的熱褲甚至夾腳拖來上課,那成何體統?

陳姓學生家長說,老師穿著短褲及拖鞋上課,太不像話了,她贊成台中市政府的決定。

曾先後在台中一中、建國中學擔任校長的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則說,縣市合併後,有都會化的學校,也有山區學校,老師當然應該穿著合宜,但也應考慮因地制宜,他認為可討論再做決定。

台中縣市合併後,全市公立國中小共有二百九十七所,「全部的教室都沒有裝冷氣」,換言之,在人事處及教育局會商後再送市長胡志強批示的結果,將影響未來台中市二百九十七所國中小的教師,能否因為這封投書而可以「穿短褲教課」。

fsj 提到...

朱宗慶:締結藝術與科技人文的精彩邂逅
http://www.udn.com/2011/7/8/NEWS/OPINION/OPI4/6445645.shtml

【聯合報╱朱宗慶】2011.07.08

結盟的思維,從政治到企業、從人與人到國與國間,經常可見,是雙方或多方以互利為基礎下的合作模式。近年來,在全球化的風潮下,結盟的概念更顯活絡,模式更為多元,衍生的運用範疇更為廣泛。跨國間的校際交流,更是各校的校務推展重點,高等藝術教育亦不例外。

以往在跨校交流的面向上,最經常可見的是跨國或跨區域間的往來,主要集中在不同文化間的相互激盪,相同領域間的合作與結盟。而許多的結盟的行為,著重在師生的跨校交換、校際間的經驗或資源分享。而在藝術教育交流上,能跨出與非藝術領域院校結盟的情形似乎並不多見。但隨著知識範疇的快速發展與演變,超越單一領域間合作所碰撞出來的火花其實是更令人期待。而在探索這樣的可能性過程裡,具有相同語言文化者應是趨動跨領域發展的最有利條件,因此國內校際間不同領域的跨校結盟所能帶來的成果不容小覷。

今年上半年,新竹清華大學與台北藝術大學締結姊妹校,讓雙方學生到對方學校系所修課,藉由不同學習場域的轉換,以及超越原有專業領域的課程修習,讓不同專長學生們一起生活一同學習,以促進彼此瞭解激發創意思維。試想當美術系學生到材料工程系上課,瞭解金屬、陶瓷等素材的製程和運用,想必日後在創作上對色彩及材質會有很不一樣的體會,而音樂、戲劇、舞蹈的學生到人文社會學院上課,汲取文化養分對提升表演藝術的的創作內涵將極有幫助。而核子工程和人文社會的學生選修新媒體藝術;資訊工程系去電影創作系、中文系去美術系,這是多麼令人期待與興奮的事。

猶記得兩校簽約時,清大陳力俊校長曾言,清大學生中本就存在一群「藝術中輟生」,他們從小學習音樂與繪畫,後來因為學業和考試,只好暫時擱置一邊;北藝大的學生裡,又何嘗沒有一群「數理中輟生」,因為體制內的教育型態之故,只好有所割捨。

這樣一個充滿激盪的跨領域之校際合作,似乎與教育部及各大學積極推動的國際、兩岸交流,其實精神是一致的。國內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很多學校在學風與辦學上,都有卓越的成就,如果能透過校際交流,將優質的學科融匯在一起,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氛圍中,擦撞出火花,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可能有人會主張,綜合性大學或許具備跨領域的學習環境,但整體氛圍上,與著重某些專業領域的學校有所差異;經過長時間積累形成的特殊風格和知識養成方式,不僅是一所學校的珍貴資產,也是形塑其專長特色的重要基礎。當學生在陌生的學習環境,接收不同領域知識的刺激,更有助於迸發多元成果。

在多元創新思維下各種跨領域的校際結盟,或可為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找到一個新的方向。為因應全球化競爭時代的來臨,我們應積極培養所謂的T型人才,讓年輕的學子們在踏入職場前,具備橫向的才能寬度及縱向的專業深度,提升視野,進而懂得「合縱連橫」;希望這樣的結合是創造跨領域人才培育的新典範,締結出藝術與科技人文的精彩邂逅。

(作者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 黑手變老師 玩出積木創意

【聯合報╱記者劉星君/屏東報導】2011.07.08

「玩是最高的學習層次!」在高雄高工製圖科擔任老師的吳寬瀛,從3歲玩積木,玩到廢寢忘食,為了一圓「積木夢」,他從「黑手」轉戰「老師」,27歲考上大學;他結合工藝專長,融入數學、結構與美學,打造暖心系頂級家具,即日起至29日在屏科大展出,歡迎民眾一同欣賞「如何玩出積木創意!」。

「小時候數學在及格邊緣!高職時全班38人,我成績倒數第二」,53歲的吳寬瀛說,數學不好沒有擊潰他的信心。他深知自己長處是對空間理解能力強,分數從沒給他挫折。

高職念機械,畢業後服兵役,做了2年「黑手」,下定決心到補習班補習參加聯考,27歲考上彰化師大工業教育系。

他笑說,大學玩積木超瘋狂,有次買一堆材料,才發現必須不吃不喝2個月;後來回到母校高雄高工製圖科任教,至今20多年,他的身邊還有3噸重的積木,「學校特別給我空間擺放」,他笑稱,「我是為了玩積木才去當老師的!」

吳寬瀛作品多以柚木為材質,他將各式幾何形狀木頭,像玩積木一樣,組合成立體工藝品,隨手可拆卸再回組,同樣材料還能組合多種不同作品,他昨天現身展場,逐一解說,拆解積木作品,宛如變魔術,大家看得目瞪口呆。他說,「邊玩邊學數學,才是學習的最高層次。」



◆ 國立大學招陸大學生 教部考慮放行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1.07.08

大學今年首次招收陸生,因缺額多引發立委關切,要求教育部開放國立大學學士班也可招收陸生。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昨天指出,等首批陸生九月來台讀完一學期後,教育部會提出評估報告,檢討三限六不等政策,不排除讓國立大學明年可招收陸生讀大學部。

此舉會不會讓私校擔心搶不到學生?林聰明指出,教育部擬在招生名額不變之下開放國立大學招收大學生。目前國立大學只能招收研究生,如原核定可招十五人,但只收到十人,剩下五個名額就開放招收大學生,公立學校和私校各招各的,並不影響。

對於今年首度招收陸生的成效,林聰明指出,今年招收研究生和大學生,招生比率平均為百分之四十五點六,他表示,香港、澳門一開始招陸生,都是個位數,台灣今年招收陸生時間很趕,四月簡章才公布,五、六月才開始招生,「相當不錯了」。

他也指出,大陸學生和家長很重視排名,從今年招生情形看起來,資深學校就占便宜,除了國立大學,私校中如輔仁等老牌學校招了不少學生;技專今年招生不理想,林聰明認為,是因為大陸學生和家長不了解,未來陸生聯招會應該多多宣傳。

此外,跟日本等其他國家相較,台灣招收陸生還有三限六不等原則,又不給獎學金,又不能打工,吸引力會比較差。

林聰明認為,第一年招收陸生缺額多,也是因為很多大學「寧缺勿濫」,並非對陸生都來者不拒,百分之六十五的陸生都是第二志願高中以上,比較嚴格,大家招自己的學生,「沒有什麼不好」。

林聰明說,有關陸生招生部分,教育部將會通盤檢討,九月底前會針對行政事務先檢討,至於三限六不等相關政策,等到首批陸生讀一學期後,再檢討。

fsj 提到...

北北基大逆轉 高分低就可改分發

【聯合晚報╱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2011/07/12

今年首度舉辦的北北基聯測,造成部分考生高分低就,台北市長郝龍斌上午宣布補救措施,並政策大轉彎,決定針對申請入學且報到的考生改分發,採自願申請,只要學生自認「高分低就」,每人可重填2個志願。這也創下國內入學考試史上考生重新分發的首例。

郝龍斌先後道歉兩次、臉色沈重

郝龍斌上午在市政會議記者會中表示,針對這次分發的技術疏失,「對考生和家長,致上最深的歉意」;郝龍斌先後道歉兩次、臉色沈重,他也強調,待重新分發作業完成,也會針對相關人員的疏失和行政責任做檢討,並對外說明。

若未錄取 仍可到原錄取學校就讀

郝龍斌指出,改分發作業,預計在一周內完成,對象是北北基高中職100學年度聯合申請入學已錄取並報到者,若學生認為有「高分低就」、有意參加改分發,市府將採「從寬認定」,由考生自願提出申請。

每位學生可填選兩個志願,不限學校類型申請,高職學校以校科為志願選填單位,申請名額來自申請入學和登記分發的未報到者,公立高中名額1600名,公立高職600名;若是未錄取,考生仍可到原錄取學校就讀。

台北市今年首次自辦北北基聯測,不料「叫好不叫座」,出現部分考生高分低就,引起軒然大波,起初市府信誓旦旦表示不會重新分發,結果卻出現大逆轉。至於明年是否續辦北北基聯測,北市教育局長康宗虎表示,他對這次分發疏失道歉,但經與新北市、基隆市協調,明年仍決定繼續辦理。

※ 相關報導:

* 高分低就的 問題解決了…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0150

根據台北市教育局的規劃,只有申請入學已錄取並報到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改分發」。據統計,北北基共計有1萬7279名考生適用,不管是不是「高分低就」,都可以參加。

* 明年北北基聯測 堅持續辦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6453400.shtml

為了北北基聯測分發疏失,台北市長郝龍斌上午兩度道歉,「深感抱歉」,但仍堅持明年會續辦北北基聯測。郝龍斌今天神情嚴肅且難掩低落,但對教育局官員,並沒有說出重話,僅表示等重新分發作業完成,會針對相關人員的疏失和行政責任「做檢討」,自始未說出「懲處」二字。

* 政策轉彎 二基分發額會被擠壓?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0152

台北市政府將對申請入學「高分低就」的考生進行補救,但對於剛剛考完二次基測的考生而言,將是受衝擊最大的一群人。有專家分析,原本回流的二千多個公立高中職缺額被抽換給「改分發」,留給二次基測考生的基北區登記分發名額勢必變少,顯然會引起另一波的爭議。...不願具名的國中行政人員更巧喻「一件衣服如果一開始不合身,以後怎麼修改都怪怪的」。足以說明北北基聯測現在的狀況...



◆ 觀察站/考試制度 別淪為民粹犧牲品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特稿】2011/07/12

北北基聯測申請入學「高分低就」爭議延燒將近半個月,台北市長郝龍斌終於忍痛推出補分發作業,看似解決的當前最棘手的問題,但後續的效應難以評估,包括二次基測的考生權益在哪裡?貿然更動升學制度,破壞遊戲規則,是不是又讓考試制度淪為解決民粹的犧牲品。

升學制度與各招生管道簡章都要前半年定案,理由是「提早讓考生與家長放心」,沒想到因為「高分低就」爭議持續延燒,郝龍斌的臉書不斷遭到洗版。如今從頭到尾都堅持不補救的台北市政府,突然大轉彎,讓很多人都措手不及。難怪有考生說,「有選舉真好」,能讓不可能的事都有無限可能的空間。

但對於升學制度來說,此例一開,後患無窮,未來只要有任何的閃失或爭議,家長與考生都可以援引相同模式在網路上洗版、製造輿論、逼政治人物就範並「補救」,升學制度的公信力在這次的改分發下,幾乎蕩然無存。

北北基聯測推動之初,就不斷受到質疑,市府「擇善固執」,有無達到減輕升學壓力的預期目標,尚待檢驗, 就製造出這麼多的紛爭,最後迫於輿論壓力提出補救方案。外界看來,只是補破網的權宜之計,就如同國中老師妙喻:「一件衣服如果一開始不合身,以後怎麼修改都怪怪的。」

只能希望當權的政治人物,下次做出決策時,能更謹慎,倉促與意氣用事下的決策,只會讓問題更複雜,而且延燒到讓所有考生與家長都人心惶惶,使重要考試失去公信力,也失去人民用選票賦予的託付。



◆ 當儒學成了被鄙棄的意識形態…

【聯合報╱戴璉璋/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台北市)】2011.07.12

近來教育部把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列為高中國文必選科目,引發議論,贊成與反對都有。前些日子看到一些學界朋友公開表達反對意見,他們認為教育部這樣做是強制性決定學生的意識形態,是想要清除台灣下一代獨立思考的能力。

今日台灣當然不是文革時代的大陸,自由開放的社會,其可貴處在於凡事可以心平氣和地討論。持反對意見的朋友,當該知道儒家思想的精華,已被國際學界視為人類共同的文化資產;其中的智慧跨越任何教派,有益於人們心智成長而可終身受用。

當然這不是說反對者的意見都是無的放矢,儒學兩千多年的傳承,種種流弊所在多有,但請不要忽略:人們不也在這裡培養出民胞物與的情懷嗎?也有人因而引發出「富貴不淫貧賤樂」的志趣哩!具有這種情懷與志趣的人,心靈是活潑的還是僵滯的呢?思考是獨立的還是奴化的呢?當籌畫世界倫理的國際學術、宗教界領袖們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列為金句時,我們的知識分子卻判定這是應當鄙棄的意識形態?台灣前輩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激勵下,辛勤耕耘栽植大樹,而今躺在蔭下納涼的人,卻說相關的經典是現代科舉的牢籠!

誠摯期盼:教育部相關的主事者能審慎地聽取反對者的聲音,而站在第一線的高中國文教師及文化基本教材的編撰者們更要牢記反對者的疑慮而心存警惕,不要沉淪到他們所說的流弊當中去。但願有心人士共同努力,集思廣益,讓這套教材生活化,貼切於年輕人的情懷;讓這科教法多樣化,引發出年輕人的志趣。個人認為這是目前我們當做而且必須做好的大事,齗齗於口舌之爭,恐無益於實際。

fsj 提到...

北北基 改分發名額出來了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1/07/13

北北基改分發名額今天上午公布,公立高中職達2328個名額,私立高中職則有6733個,其中師大附中有4個男生名額、成功高中25名與中山女高18名,北市公立高中名額最多是復興高中達78個,但不對外公布各校的最低錄取分數。補教老師表示,由於資訊不完全透明公開,考生選填兩個志願時,依舊可能出現瞎子摸象的窘境,考生想改分發到比較好的學校,還要靠運氣。

台北市教育局長康宗虎昨天一度承諾,將公布北北基聯合登記分發各校最低錄取分數提供給考生參考,但昨天下午在南港高中開會時,出席的高中校長群起反對,認為此舉將會造成學校排名,經過激烈討論後,決定不公布,考生只可以進入改分發系統查詢自己的分數是否通過「門檻」。

本報記者與幾所高中確認最低錄取分數,成功高中393分、中山女中390分、中崙高中男生385分與女生381分、和平高中男生379 分與女生368分,景美女中則是370分。

台北市教育局表示,改分發系統設計,只要考生上網登錄身份證字號、准考證號碼與出生年月日,就可以進入選填志願系統查詢各校的名額與該校登記分發的最低錄取分數,提供考生參考,但不公布最低錄取分數。

補教分析,即使公布最低錄取分數,依舊很難精準判斷改分發的落點,主因是名額分布不一,會報名改分發的人數也不明朗,考生選填兩個志願時,依舊可能出現瞎子摸象的窘境。

根據今天公布的改分發名額中,明星高中釋出的名額有限,松山高中也只有41個,大同高中總計也僅43個,補教分析,想要藉由改分發換到比較好的學校,除了聯測分數外,運氣也佔很大成分。

假如報名改分發學生總分相同時,又填同一個志願,根據招生簡章指出,將依照北北基聯測成績的寫作測驗、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與自然依照分數高低比序分發,但如果都完全相同時,將增額錄取。

北北基改分發的簡章、名額與相關訊息都公布在北北基高中職聯合申請入學主委學校南港高中網站及北北基三市的教育局網站。

※ 相關報導:

* 郝龍斌:二基名額絕不會縮水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0430

北北基聯測爭議未歇,台北市長郝龍斌上午在電台接受學生家長現場Call in,有家長對北市府政策反覆表達不滿,認為名額沒有回流,反對二次基測考生不公平。郝龍斌強調,二次基測名額沒縮水,且因報考人數少,志願會再往前;至於北北基明年辦不辦,郝仍說「照辦」。

* 續辦有變數 教部態度轉嚴謹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0428

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表示,等北北基招生區提出聯測辦理計畫後,教育部將邀請測驗專家組成專案小組審查,就「輿情反應」、免試入學擴大辦理、十二年國教的推動等面向,來「嚴謹處理」。



◆ 觀察站/受二次傷害的 知多少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特稿】2011/07/13

教育史上第一遭的大規模改分發作業,表面上是針對申請入學「高分低就」的考生提出「補救」措施,卻讓考試制度的公平性及十二年國教打破「排名」的努力,大大受到「重傷」。

考試制度的公信力是建立在公平與誠信原則上,為了彌補「高分低就」者的傷害,而去更改考試的遊戲規則,此例一開,未來升學考試制度,是否也可以「亡羊補牢」比照辦理?

回顧「高分低就」風波,考生及家長爭的不是進明星高中的機會,而是擠進「好的社區高中」的機會。北市提出捕救措施,豈不默認社區高中也有排行榜?這對十二年國教,鼓勵就近入學的精神,無疑重重的打了一巴掌。

中醫治病,知道「虛不受補」;西醫看病,強調「對症下藥」。北市處理聯測申請入學的弊病時,應該針對「無法就近入學」而非「高分低就」來補救,端出沒有「對症下藥」的改分發措施,如同在「體質虛弱」的北北基聯測打補針,不僅讓「低分高就」得到改分發機會的考生,擔心在資訊不夠透明下填志願,會造成「二次傷害」,二基考生及家長更氣得串聯抗議。

北北基聯測首度開辦,就創造出「搶進理想社區高中」的社會怪象。家長和考生為了應付有史以來最混亂的考試制度,所承受的壓力,恐怕遠高於考試本身的壓力。

當家長和考生對社區高中也變得斤斤計較時,推動十二年國教的道路上,恐怕仍是佈滿荊棘。

fsj 提到...

北北基風波 監委查行政缺失

【聯合晚報╱記者舒子榕/台北報導】2011.07.14

北北基聯測改分發的爭議越演越烈,因許多考生不滿高分低就之後,北市府政策大轉彎,准予高分低就學生改分發,卻又因此引起參加二次基測的家長、學生不滿。面對排山倒海的不滿聲浪,北市府是否有行政缺失,監察院今決議派查。

監察院今天舉行教育文化委員會,決議由監委趙榮耀、尹祚芊調查北北基聯測爭議。趙榮耀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調查主因是此案紛紛擾擾已久,監委認為北市府在規劃、辦理學測、分發時,可能有考慮不周全之處,行政上可能有失誤,才會引起這麼多學生高分低就;提出補救措施後,又引起參與二次基測的考生、家長不滿,因此決議調查。

至於調查範圍是否擴及政策面?或是僅停留在行政疏失?趙榮耀表示,第一階段調查的重點在於公務人員是否失職,至於是否溯及源頭,趙榮耀舉例,教育改革原本是希望一綱多本,讓各學校根據需求決定教科書,北市使用一綱一本是否有剝奪各校多元化和根據自己意願去選教材的疑慮,必須進行深入調查之後再決定,目前談政策面言之過早。

蔡辦:吳敦義、吳清基下台負責

【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

針對北北基聯測改分發的爭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徐佳青除了呼籲明年停辦聯測外,並具體點名教育部長吳清基、行政院長吳敦義應該下台,負起政治責任。

※ 相關報導:

* 冷眼集/強硬郝團隊 坐讓星火燎原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6460522.shtml

除了監察院介入調查,郝龍斌打了電話給馬英九總統認錯,現在連教育部會不會力挺明年續辦北北基,也有不確定因素,北北基爭議仍在延燒,不禁令人想起當初的「花博風暴」,也是星火燎原,最後鬧得不可收拾。

* 新聞幕後/兩個女人出馬 聯測轉彎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0537

從兩周前台北市政府態度鐵板一塊,到前天史無前例的重分發並道歉,國民黨立委洪秀柱、趙麗雲兩個女人背後穿針引線,發揮臨門一腳威力。



◆ 改分發他校 已訂制服全額退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1.07.14

台北市政府前天宣布北北基改分發作業,不少原本高分低就的學生和家長頻頻打電話到市政府,詢問如果改分發上了其他學校,在原報到學校付款的制服,該怎麼處理?台北市教育局主秘馮清皇表示,只要考生改分發其他學校放榜並完成報到,包括前一校的制服、書包與教科書等費用都可全額退費。

據了解,北北基聯測6月申請入學錄取並報到的考生,多數在報到當天就直接套量高中職制服並付款,公立高中職的制服約5000元左右,私立約7000至1萬元不等。

但台北市政府宣布申請入學可改分發後,1999市民專線和台北市教育局已經接抗議電話接到手軟,更有高中校長憂慮的指出,改分發後,廠商開始製作的新制服都要重新調整,應該由教育局統一規定退費方式。教育局表示,將會主動協助學校與廠商協調,萬一造成廠商太大損失,不排除會有提供補償。



◆ 北市府痛苦期還沒結束

【聯合報╱黑白集】2011.07.14

北北基分發走到今天這一步,確實是父子騎驢,改也挨罵,不改也挨罵。現在的動作算是補破網,但台北市府應檢討一下,出錯的根源到底是分發技術,還是決策思考。

郝龍斌市長宣布可以改分發,結果引來另一片抗議聲,從高中校長到二次基測考生,不少人都自認成了新的受害者。但看看原先「高分低就」的情形,北市府能不為所動、照錯到底嗎?補救措施是該有的,對原先備感委屈的學生和家長也必須有所交代。只不過現今的改分發只是「挖東牆補西牆」,難怪續有批評聲浪。郝市長自承熬受了「執政以來最痛苦的兩個禮拜」,唯恐怕痛苦期還沒結束。

回顧這一團混亂的源頭,應是郝龍斌競選時為回應家長要求「一綱一本」,而決定脫離全國基測的「一綱多本」路線。但究其實,一綱幾本,乃至於分發準則,都屬技術性問題。作決策的人應站在一定高度盱衡全局,考量有關教育的幾個原則性問題:

一、教育部一再聲明,基測「考綱不考本」,則「幾本」豈是關鍵所在?二、國民教育乃全體納稅人支付的國民權利與義務,為何北市獨稱「地方自治」事宜?三、台北市資源豐厚,新北及基隆只好跟進;但如今「北北基」獨樹一幟,對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教又搶先下指導棋,形同全台畫分為「北北基」與「非北北基」,這種效應是否合宜?

補破網只能撐一時。想像一下明年「北北基」舉行之前,家長和考生信心全失、不敢輕易抉擇的景況;台北市自認具有擔當「領頭羊」的信心,但在教育決策方面也許該更謹慎一點。



◆ 留日大學生 可望領震災獎學金

中央社 2011.07.14

中華民國駐日代表馮寄台今天在東京表示,台灣留日學生除研究生外,大學生也可望獲得日本的震災獎學金。

馮寄台說,「今天早上幾位日本國會議員問了文部科學省方面關於發放獎學金的事情,交流協會的(上白下田)中篤理事長剛才表示,日本政府重新考慮在這次發放震災獎學金時,同樣透過交流協會,把台灣的大學生也納入考慮」。

馮寄台今天出席交流協會發表演講「台日厚重情誼倡議」,會後他接受台灣媒體採訪時提到,日本一直都有給台灣留學生獎學金,但不是文部科學省直接發,而是透過交流協會。台灣留學生人數沒有那麼多,但是在比例上拿的獎學金比任何國家都高。

他還提到,這次有25名台灣研究生領到震災獎學金,自從1972年台日斷交以後,日本政府給台灣留學生的獎學金一直都限於研究生。

原因之一是日本認為台灣大學教育成熟,不需要到日本留學。加上男大學生從前不能出國留學,要服完兵役才能出國,當時日本給男大學生獎學金等於違反中華民國法律,所以日本的慣例是只給研究生獎學金。

馮寄台說,所以這次3名台灣的大學生沒有領到獎學金,跟有無邦交並沒有關係。

fsj 提到...

北北基爭議 郝龍斌:從政最大風暴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0907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楊正海、吳志雲╱台北報導】2011/07/15

北北基聯測改分發的補救措施,引發二次基測考生及家長的抗議,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天表示,「我會盡最大努力,確保二基考生權益不受改分發影響」,且不排除以增額錄取方式來解決。他更面色凝重的說,這是他從政以來最痛苦的一件事,也是最大的一次風暴;所有考生及家長的心聲他都聽到、看到了,會用「同理心」來處理,雖不敢保證讓每個人都滿意,但有信心讓覺得不公平的人,有95%以上可以得到「平反」。

「改分發」補救措施宣布後,外界批評是「挖東牆補西牆」,郝龍斌說,他很清楚無論怎麼做都會被罵、都不討好,但整件事是因學校和教育局犯的錯 (提供錯誤的申請門檻資訊),卻讓考生承擔後果,這是很不應該的,一定要做補救措施。

他強調,絕不能讓用功三年的學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有補救措施的決策前提是,「考生的權益不能受損」,「高分低就」的考生,以及二次基測考生的權益,都要受到保障。但由於問題是連動的,環環相扣,因此市府目前無法提前宣布更具體的補救措施,包括增額的名額有多少?如何增額?都要等到7月20日改分發結果確定後,才能對外正式宣布。

郝龍斌說,外界想到和沒想到的問題,他都已找了國、高中校長、測驗專家進行一、二十次深入討論,他再三保證,一定會確保二基考生的權益。

※ 相關報導:

* 改分發 郝:百分百我的決策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0896

外傳北北基聯測改分發政策轉彎,是「兩個女人」背後穿針引線,發揮臨門一腳威力。郝龍斌今天否認有外力介入,「沒有任何人來跟我講要做任何事」

* 改分發網站凸槌 招生男變女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0894

為彌補北北基聯測申請入學高分低就考生,而推出的改分發措施,報名系統網站今天上午8時開放,但網站竟出錯;只有4個男生缺額的師大附中,網站上卻顯示僅收女生。

* 只剩半天填志願 二測生「氣到沒力」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0781

全國二次基測登記分發各校招生名額,原先預定十五日公告,但由於基北區正在舉行北北基聯測申請入學改分發,因此將會延後至廿一日中午十二點才會確認,但二次基測學生廿二日就要繳交志願卡,等於只有半天時間可填志願。考生痛批,市府又壓縮考生填志願的時間,他們簡直是被「氣到無力」。



◆ 社論-別拿教育當實驗 北北基是殷鑑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1071500487.html

【本報訊】2011-07-15 中國時報

從「高分低就」到「二次分發」,首次登場的北北基聯測(北北基高中職聯合入學測驗;北北基聯測或聯測)引發民怨連連。部分二次基測的考生家長擬申請國賠、監察院要介入調查,甚至有人認為會牽動二○一二年大選的選情。這個問題究竟要如何解決、北北基是否要增額錄取,都還要看今天(十五日)「申請入學改分發」作業開始後,實際情況如何而定。

北北基聯測之所以會造成如此大的風暴,除了相關學校申請入學的分數門檻不當、北市教育單位的技術不周之外,核心議題其實是台灣普遍存在的高中學校排名的情結。這次北北基事件或許正好也可以做為推行十二年國教的首部曲,因為十二年國教這項台灣教育史上的重大變革,如果要能成功,關鍵之一就在於如何與家長、考生以及高中、尤其是所謂的明星高中,主事者的心態取得平衡。

北北基聯測的出發點本為善意。為減輕考生的學習壓力,台北市、新北市(台北縣)、基隆縣合作推行「一綱一本,共辦基測」,有別於教學採一綱多本的全國基測。北北基聯測除了免試入學以外,考生憑基測成績,經由申請入學、甄選入學和登記分發方式進入高中。不過,由於今年北北基聯測考題較難,拉低考生平均成績,再加上各高中職或是依據以往成績,或是想要以較高的申請分數吸引成績較好的學生,因此今年一些北北基高中職訂出了較高的申請入學門檻,也因此發生了所謂的「高分低就」問題。

申請入學結束後,學校進行第二階段的登記分發入學。一些考生發現,因為申請入學的分數較登記分發入學高一截,因此同一個分數,第一階段申請進不了的學校,第二階段登記卻可以進得去,有部分在第一階段申請入學的考生及家長對此感到非常不滿,因為他們當時選擇的是分數較低的學校,如果他們選擇的是登記分發,可能可以進入分數比較前面的學校就讀。

「北北基」考生高分低就現象,連日來爭議不斷,主事者台北市長郝龍斌決定以「二次分發」的方式解決。北北基開放了兩千多個名額給自認為是高分低就的考生重新申請,這樣一來,「順了姑情失嫂意」,高分低就的考生重燃希望,因為如此或許就有機會能分發到分數比較前面的學校;然而,北北基二次分發的決定卻可能影響參加二次基測考生的權益,因為北北基在分發、登記後的剩餘名額,本來會流向二次基測的考生,北北基允許二次分發,也許會使用掉一些名額,因此衍生壓縮二次基測考生錄取名額問題,部分二測考生與家長氣憤難平,認為不可以為了照顧北北基高分低就的考生,就犧牲他們。

有意參加改分發的學生,今天起開始進行申請作業,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會對二測考生形成多大的衝擊,也很快就可以分曉。是否要採取所謂「外加名額、增額錄取」的方式作為彌補,也必須等申請入學改分發作業完成後才能確定;或許最後事情也並不會如某些憂心忡忡的考生和家長所擔憂的那麼嚴重。

但無論如何,這次北北基已搞得天怒人怨,如果處理不當,的確很可能發酵為政治鬥爭,屆時,明年北北基聯測要不要繼續,甚至也不是郝龍斌就能拍板定案的。教育的問題向來非常棘手,因為教育不但事關各相關當事人的權益,也關係到總體人力資源與國家發展的規畫,政黨可以輪替,但教育必須延續,然而,事實卻是,教育主事者一更換,往往政策就會發生變動,以致於每隔一時間,就有台灣的孩子要當教育的白老鼠,簡直讓學子與家長無所適從、痛苦萬分。

政府在一○三年就要正式實施十二年國教,期望藉留鄉升學落實高中職社區化,讓教育資源更平均,也減輕學生負擔。不過,看到北北基引發的問題,不禁讓人十分擔心,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真的能夠與「大家都想擠進明星高中、想讀分數高的學校」這種潮流相抗衡嗎?要化解明星高中的磁吸效應,可能得花上比教育主管當局所想像的更長的時間。這點,主事者想清楚了嗎。教育是很難做實驗的,不能一次到位,後患無窮。立意再好,執行不周就會帶來負面效應。北北基的風波可為殷鑑。



◆ 國中生輕生/專家:應教孩子認同自己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1.07.15

台南十五歲少年疑為情輕生,專家認為國內教育體系,教孩子「自我認同」的內容不足,以致無法培養成熟人格,遇到挫折時就選擇輕生逃避,讓人心痛。

研究兩性的成大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趙梅如指出,這樣的孩子從小在人格的養成上可能就有困難,追求對象被拒或不成功時,無法自我排解,容易把對方的拒絕想像成「我是糟糕的人,所以對方不喜歡我」,不能接受對方也許另有原因才拒絕,而受挫的心情到了頂點時,不是選擇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

她表示,她在大學開課時會介紹學生看一本書名為「我很特別」的外文童書,其中描述在一個村子裡,好孩子被貼星星,壞孩子會被貼灰點點,一個孩子很難過自己滿身是灰點,當他遇到身上沒有星星也沒有灰點的女孩,對方告訴他自己的族人認為每個人都是特別的,不必有星星或灰點點。

很多大學生上到這課的反應是「很震驚」,代表台灣教育在教導孩子「認識自己與認同自己」上是不足的,認同自我並培養成熟人格,才能接受挫折。

奇美醫院精神科醫師林健禾說,他到國中輔導時發現至少有一成學生有情緒困擾,需接受專業輔導,但實際接受幫助者不到一成。孩子應學習把困擾說出來,「拉自己一把,才能度過低潮」。

fsj 提到...

甩開迷思 高分生投奔職校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comment-itemid-109136

台灣立報 2011/07/21 張舒涵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國中兩次基測成績紛紛揭曉,正值考生抉擇學校的重要時刻。今年第一次基測410分的學生放棄高雄女中,依興趣選擇文藻外語學院;還有人放棄台中二中,選擇奔向心愛的餐飲科系。成績高分讀高中、低分讀職校已是傳統刻板印象,教育部建議學生打破明星學校的迷思,選擇適合自己的學制,適性學習。

無分好壞 適合自己最重要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路,不論高中、高職或五專都沒有優勝劣敗之分。」剛從高雄市祥瑞高中國中部畢業的吳佳玲熱愛英語,第一次基測取得總分410分、英語78分的好成績,她毅然放棄就讀高雄女中的機會,依照興趣,選擇文藻外語學院五專菁英班,主修英文、副修德文。老師、同學得知她以高分低就讀五專,紛紛為她可惜,吳佳玲卻不以為然。她認為,只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不須在乎別人的意見。

吳佳玲從國中開始愛上英語,由於英語老師在教學上的專業態度,不厭其煩地解決同學的疑惑,啟發她對英語的熱忱。吳佳玲喜歡閱讀英語雜誌、聽英語歌曲,她常邊欣賞外語電影,邊模仿英語發音,抱持愉快的心情學英語,期待未來能從事國際貿易工作,發揮一技之長。

不畏輿論 力挺孩子的夢想

吳爸爸說,近來親戚朋友對佳玲選擇就讀五專的決定感到不解,但他認為,只要孩子有興趣,就該放手讓她做自己的主人。吳爸爸自己只有國中學歷,深深以女兒的學習精神感到驕傲。

今年從台中豐南國中畢業的張弼,基測成績391分,原本可進入台中二中。喜愛烹飪的他不顧同學和老師的意見,堅持照興趣選擇台中高農的餐飲管理科。張弼家中經營餐廳,從小耳濡目染喜歡烹飪,假日常幫忙餐廳跑外場服務、練習擺盤,忙得不亦樂乎。由於父母忙於工作,張弼從小獨立自主,小學三年級就會做炒飯,他說:「烹飪是我的興趣,非常有趣,吃自己料理的食物,很有成就感。」他以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為效法的對象。

台中豐南國中畢業的張弼(右),從小因家中開餐廳影響,耳濡目染喜歡上烹飪,基測成績391分原本可進入台中二中,但選擇台中高農的餐飲管理科就讀,媽媽(左)希望不要走他們的「辛苦路」,經過多次討論才逐漸從反對轉為支持。(圖文/黃士航)

張弼的母親陳素珍坦承,孩子選擇餐飲管理科,並非她的「第一志願」。過去她總是語重心長的告訴孩子,餐廳工作非常勞累,希望孩子不要走他們的「辛苦路」。因此,她從小栽培孩子念雙語幼稚園,希望他未來能走學術路線,不過,知道張弼對餐飲相當有熱忱,希望就讀高職,她逐漸從反對轉為支持。陳素珍告訴孩子:「自己做的決定自己負責,也要對別人負責。」張弼未來希望就讀高雄餐旅學院,繼承父母的衣缽,或自行創業,徜徉料理世界。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許多技職生在國際競賽大放異彩,選擇技職教育,好好讀就會有好發展,今年起實施高職免學費,家戶年所得在114萬元以下就讀高職及五專前3年都免學費。他建議學生和家長破除明星學校迷思,依個人興趣、性向合適的學習環境,才是最好的選擇。



◆ 華裔生「草本抗炎劑」 國際科展奪季軍

【陳界良/台中報導】2011-07-21 中國時報

美籍華裔高中生黎可涵去年暑假回台,在中興大學實驗室進行台灣原生種楓香樹的研究,返美後以「新型草本抗炎劑-楓香成分咖啡酸龍腦香酯」為題,獲多項國際科學競賽大獎,今年她又回台投入牛樟芝研究。

就讀美國紐約傑瑞柯高中二年級的黎可涵,父母都是台灣人,在紐約出生、長大的她,平時喜歡野外活動,去年上網搜尋資料,發現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王升陽對森林釋放芬多精有許多研究,主動與興大聯繫,去年暑假回台參與研究。

黎可涵每天準時到興大森林系實驗室報到,與興大研究生一起收集、分析楓香樹的各部位,並從中發現楓香樹脂中的「咖啡酸龍腦酯」具有療癒傷口發炎、治療腫瘤的作用。黎可涵回美後,以這項發現為主題,參加多項國際科學競賽。

黎可涵的研究除獲有青少年「小諾貝爾獎」之稱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競賽」第三名外,今年也勇奪「長島科學與工程獎」第一名、「羅門哈斯科學競賽」第一名、長島科學協會最高榮譽獎與「肯嘉尼紀念獎」。

黎可涵表示,能回父母親的故鄉做實驗是很意義的事,從實驗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成就感十足。

興大教授王升陽指出,黎可涵在實驗中遇到困難時,會主動找資料想辦法解決,研究成果參加「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競賽」第三名,是從全球六十五個國家、一千六百多名優秀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十分難得。

fsj 提到...

台灣教育 沒教如何生活

【聯合報╱陳碧華/文教工作者(台中市)】2011.07.24

來自花蓮的一對小兄弟,在永和市因為搭錯接駁公車,坐了四個多小時不敢下車,直到家人發現人不見報警,終於找到人,否則他們恐怕還得繼續繞下去。

記得十多年前,我的二個孩子在美國念中小學,課文的章節後面就有(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訓練。當時很難明白,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訓練,原來他們的教育,是為了訓練學生,能夠處理生活上的事,而不是只會考試。

反觀台灣的教育,一切著重在知識的學習,而不是如何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這對搭錯車的孩子,看似粗心媽媽的錯誤,造成他們的驚恐之旅,但如果平日學校或家裡,就有訓練其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便搭錯車,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下車再換車就行了。

多少孩子只會念書與考試,離開了學校就不知道如何生活,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是不是應該訓練孩子生活的能力,而不是變成生活的低能兒?



◆ 窮媽唆兒偷竊 失主義助飯錢

【聯合報╱記者曹馥年/嘉義縣報導】2011.07.24

嘉義縣林姓單親媽媽靠著做家庭代工撫養三子,因繳不出電費接到台電斷電通知,一時心急竟叫讀幼稚園大班的小兒子行竊錢包被逮;失主得知林女困境,當場掏出身上僅有的一千多元給孩子買飯吃,林女淚流不止地說「我做了最壞示範!」

警方說,陳姓女子廿二日到超商購物,正要結帳又轉身挑雜誌,不慎將錢包放在櫃台,數分鐘後發現錢包不翼而飛。

警方調閱超商內外監視器,發現一名帶著幼兒的黑衣女子看到陳女錢包後,把孩子帶到店外說話,小男孩接著走進超商,二度接近櫃台又走出超商離去,此時等在店外的女子把孩子拉過來耳語,小男孩又回到店內,一把抓起錢包就走,女子隨即騎車載孩子揚長而去。

警方研判這名黑衣女子疑對孩子教唆行竊,小男孩可能因害怕,才會兩度接近櫃台又不敢下手,根據監視器錄到的機車車牌找到林女。

四十一歲的林姓女子到案後說,她獨自帶著三個小五、小三和念幼稚園大班的兒子住在租來的透天厝,平時做金紙代工維生,旺季勉強每月能賺到一萬元,最差不到兩千元。



◆ 嘉義縣今年有13所國小 新生數不到5人

【中廣新聞/龐清廉】2011-07-24

嘉義縣青壯人口外流嚴重,加上少子化因素影響,許多國小都面臨新生招生問題,今年嘉義縣全縣有多達13所國小新生人數不到5個人,更有三所國小只有一名新生,其中「太平國小、龍眼分校」老師無奈表示,為避免招不到學生,還得由教師接送學生上下學,擔心學校遭到裁併,家長和老師的壓力都很大。

受到少子化和人口外流衝擊,近10年來,全國共有一百多所國中小學被裁併或廢校,其中以嘉義縣被裁併及廢校最多,到去年就有47校,即使如此,許多國小依然必需面對新生招生不足問題。

根據嘉義縣教育處統計,今年嘉義縣就有13所國小,小一新生人數不到5個人,其中,阿里山鄉豐山國小、梅山鄉太平國小龍眼分校、番路鄉大湖國小草山分校,更僅僅只有一名新生。

太平村長嚴清雅表示,太平國小龍眼分校有一名新生,本校也只有二名新生,與10年前新生每年多達30至40人相比,實在是天壤之別。發展山區產業,創造就業機會,留住青壯人口,才是解決山區小學新生不足的根本作法。

學校老師則是無奈的說,招生問題極為棘手,幾乎都是千拜託萬拜託,這幾名新生的家長才願意將孩子留在山區小學就讀。擔心學校遭到裁併,不僅老師,連家長都憂心忡忡,而為維持學生人數,校方還得派出教師接送學生上下學,協助忙於農務的家長照顧學生。

嘉義縣教育處表示,未來幾年預估國小新生將繼續減少,部份學校如果沒有裁併或廢校,混齡教學也將難以避免,如何發展特色或利用閒置校區及校舍,都將是不得不解決和面對的問題。

fsj 提到...

彰中生研究打水漂 國際科展爭光

自由 2011.07.25

〔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台灣高中生參加國際科展再傳捷報!彰化高中施中右、蔡卓忻、林昱安從YouTube看到金氏紀錄影片,靈光乍現決定研究打水漂的角度,發現像飛碟形狀的水漂,以仰角二十度擲出,在水面彈跳的次數最多。這個生活化的創意發現獲得國際科學博覽會「物理與太空科學組」的大會獎,創下台灣首度獲得大會獎的紀錄。

國際科學博覽會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的國際組織MILSET主辦,今年七月在斯洛伐克舉行,共六十多國、八百多名學生、四百一十七件作品參加,分為十三個科別。為了鼓勵學生從事科學研究,每一科都選出五件優秀作品頒予大會獎。

台灣是由彰化高中施中右、蔡卓忻、林昱安三名學生的作品「水漂的物理現象之研究」參展。作品靈感是來自三人在YouTube看到金氏紀錄的水漂彈跳是五十一下,在好奇心趨使下,想找出公式,「讓每個人都變成打水漂高手」。

仰角20度擲出 彈跳最多次

三人花了一年多時間,不但參考古代弓弩設計圖,設計鋁製發射器,還找工廠做鋁製水漂。「因為鋁的密度和石頭接近」,在水池打了數百次水漂,並架設高速攝影機拍下每次發射水漂的情形。實驗認為中間凸起五度的錐型水漂,也就是像飛碟形狀的水漂,以仰角二十度擲出,在水面彈跳的次數最多。

擔任此行領隊的台灣科學教育館館長朱楠賢表示,台灣從二○○三年開始參展,今年是第五次,首度有作品獲得大會獎,「很意外也非常不容易」。朱楠賢說,三位學生輪流用英語報告,還上台表演傳統樂器「陶笛」;並和其他國家選手交換台灣景點的明信片,讓更多人認識台灣。



◆ 英國1小學學生不足500人 卻有44種語言

中廣 2011/07/24

英國南部「蘇瑞郡」一座小學,全校學生不滿500人,校內卻使用44種不同的語言,可說是迷你聯合國。

這座「聖馬修小學」有學生477人,其中有178人的母語不是英語,他們分別使用44種語言。這是英國境內目前單一校園內,同時使用不同語言最多的一個學校。



◆ 嚴震生:美國學測醜聞的省思

【聯合報╱嚴震生】2011.07.25

二○○九年二月,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學區總監獲得美國年度最佳總監。兩年後,因為一場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教育醜聞,而辭去職位。

在這個都會學區中,至少有一百七十八位老師及校長,被指控更改學生的學測成績,製造提升教學表現的假象。該州調查局發現,學生成績進步的各項指標,原來都是造假的結果。這項教育醜聞,不僅讓喬治亞州的教育體系蒙羞,更引發學測制度爭議,甚至是教育基本價值的討論。

首先,美國的學測和升學沒有直接的關係,高中生在申請大學時,須要考SAT或是ACT。本文討論的學測,是國中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每年接受的學習能力測驗,主要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表現。每個學區都希望學測表現有所進步,符合所訂的標準,同時以此評估,老師是否續聘及調薪的參考。

其次,該醜聞並非個案,全美有六個州及華盛頓特區發生類似情形,單是六月時每周就有二至三個相關報導,只是規模沒有亞特蘭大龐大。調查發現,至少有四十四個學校有更改成績的行為,令各界震驚。

再者,之所以被發現,是因為出現學生一年學測成績表現不錯,第二年卻大幅滑落,其落差是在統計誤差範圍外,且情況極不尋常,因而引發關注。相關單位隨即進行調查,並證實起初的疑慮並非空穴來風。

在調查期間還發現,許多行政主管抗拒調查,甚至要求老師不要配合。當有老師想提醒問題的嚴重時,還受到校方打壓。調查報告指出,這些作弊的學校,存在著「恐懼、威嚇及報復的文化」。如今弊案水落石出後,是否會讓這些校長及老師遭到起訴,格外值得注意。

在亞特蘭大學區醜聞爆發後,憂心教育的人士,除譴責作弊行為外,也對其背後的動機提出檢討。

過去十年來,美國以學生學測表現,作為評量教師的作法,是否讓那些老師鋌而走險,更改成績以求生存?另外,當學測成績被視為老師獲得額外獎金的依據時,是否易讓老師受到誘惑、引發貪念,作出非法行為?再者,擔任校長等主管人員,靠學測表現獲得更高薪資及職位的誘因,是否就是醜聞的幕後黑手?

美國中小學教育的學測醜聞,令人省思之處,亦適用於我國的高等教育。

國內大學教師的升等、評鑑、和獎勵制度,往往以所謂的i期刊(SCI、SSCI、TSSCI)為審核基礎,雖有其客觀性,但是否也如美國學測一般,有需要檢討之處。

舉例來說,許多教授與學生共同發表的論文,往往是學生的研究成果,但卻同時掛上教授的名字,以增加後者的研究數量(有些教授則是為了照顧學生,讓學生成為共同作者)。

此外,部分教授的研究成果一魚多吃,儘管沒有新的發現或重要的貢獻,但卻照樣將其當作成績計算,甚至成為獲得獎勵的依據。有些教授因研究成果優異,跳槽或被挖角到其他學校。照理來說,新的學校僅能將其到任後的表現納入計算,但許多大學卻在接受評鑑時,將這些教授先前在別的學校之研究成果列入,這難道不是另一種作弊行為嗎?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