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9

教他釣魚 先教釣魚的生命意義

◆ 為青年尋路/教他釣魚 先教釣魚的生命意義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926084.shtml

【聯合報╱林哲寧/乘風少年學園執行長(台北市)】2013.05.28

聯合報願景工程系列專題探討尼特族現象,筆者就多年輔導經驗有一些想法。

尼特族這名詞源自於英國,在日本發揚光大,而類似少年尼特族的名詞,在香港稱為「雙失少年」、「隱蔽青年」,在台灣則稱這群未成年、有就業需求而找不到工作者為「弱勢少年」。

以台北市來說,教育局、社會局都曾提出類似的方案幫助弱勢少年,目前這類與民間機構合作的公部門以勞委會、青輔會等單位為主。

少年失業原因很多,輔導方向不容易定焦。偏偏這些少年也常伴隨著其他的生命問題或是虞犯行為,而主事者也常陷入到底是要「救少年」還是「救失業」的思考。

幾年前和日本從事「尼特族」研究的學者交流時,提到日本地小人稠、天然資源稀少,所以對於人力資源的培養與運用不遺餘力,不止「尼特族」,年輕人以打工為生的「飛特族」也是他們關心的重點。他們發現成年尼特族有近四成過往就學時有中輟經驗,而輔導「尼特族」工作,失業越久,越難回復正常生活,簡單來說,大約二比一的時間,就是每失業一年,約需要兩年左右回到主流社會。

台灣有類似的現象,但我們常常陷入「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的思考,因此過度著重工作媒合、職業訓練的思維。青少年更需要思考「釣魚對他的生命意義」,常常這些人生活沒重心,對未來更缺乏目標,少年在思考統合這些議題時,我們稱這段時間為「過渡」,亦即以中性的角度評價少年自我追尋的一個歷程,而不輕易標籤、論斷他們的無就業行為。

失業少年確實需要幫助,要先穩定作息、建立良好生活習慣,藉之以提高其就業穩定度;進而協助其建立良好支持系統,以引導代替教導、輔導代替補助,並提供其工作見習機會,最後才是工作媒合階段。即便這樣有系統的服務,也大概只能幫助五成弱勢少年進入職場,剩下的,仍需由政府鼓勵更多店家擔任「愛心雇主」,讓部分需要橋梁計劃的少年,能在較具包容力的店家得到更多學習的機會,在正式進入職場前,有更好的準備。

和少子化一樣,少年失業亦是個相當值得關注的國安議題,台灣需要更多的職場新血,每個人力都是台灣國家生產力的基石,若政府願意在青少年身上挹注更多資源與時間,相信對於尼特族現象的因應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 相關報導:

* 英國/百萬尼特潮 淹沒日不落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31&pno=0

尼特族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根據英國教育部2012年第三季的最新統計,16至24歲的尼特族大軍高達102萬7000人,2012年第四季數字略往下降,但依舊有高達89萬3000名尼特族,與2007年相比較,尼特族人數足足增加近20萬人,已讓英國政府要讓青年失業人數降至50萬人以下的美夢破碎。

....看到數字越來越嚴重,英國政府正急著解決青年失業問題,去年4月宣布推出青年契約(Youth Contract),同年11月投入超過10億英鎊,支付給16萬個雇主2275英鎊,只要雇主聘用年滿18至24歲的英國青年超過26周就能領到「現金獎勵」,藉此鼓勵企業多聘用年輕的失業者,幫助他們有人生第一份工作經驗。

....英國就業智庫IES研究主任Jim Hillage分析,學徒制有資格的限制與規範,學徒與接受的企業必須嚴格遵守,督導員還會固定到工作場所訪視,但青年契約完全不同,不用任何資格,只要企業向政府申請登記,並成功聘僱青年就能收到政府給的現金獎勵

* 英國/重休閒、怕做事 青年嬌貴似玫瑰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27&pno=0

....聘僱Lewis的電腦進口商老闆蔡惠玉說:「Lewis,已經是比較勤快的打工仔,而且也很認真找工作,有些打工仔動作慢,不願意多做事,時間一到就閃人。」她分析,這是英國青年的通病,總覺得需要有自己的時間,不願意犧牲下班時間進修,否則以Lewis的例子,應該可以盡快考取相關證照,靠著專業開店賺錢

* 英國/學歷傲人、經驗輸人 碩士家裡蹲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29&pno=1

....蔡惠玉說:「Lawrence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出生在人人稱羨的家庭,從小念書都不用擔心學費問題,但也因此從未累積任何工作經驗,到自己的公司打工,才有了第一個工作經驗,也藉此找到人生中第一份全職工作。」

* 英國/加入學徒制 19歲拿到國家證照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37&pno=0

....Ryan說:「進入學徒制後,第一年在學院修課,二、三年邊工作邊學習,就能拿到國家證照,對以後找工作很有幫助。」只是在職場當學徒的期間,每兩周到三周,一位擔任督導員的女士會到創投公司來觀察Ryan的表現,並為Ryan工作表現打分數,做為以後是否能拿到國家證照的重要依據。

* 西班牙/失去戰場的鬥牛士 青年半數沒頭路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23&pno=0
....「目前就業市場一灘死水,」西班牙聯合工會(CCOO)工作與移民政策秘書洛佩茲(Paloma López Bermejo)說,「現在年輕人能有的工作機會,都是短期合約,條件都非常苛刻,薪水很低,遣散門檻很低。」她以「垃圾合約」來形容,僱主把工作分好幾個人做,並且用比較低的薪水僱用年輕人,月薪只有300到500歐元。

....更糟的是,西班牙政府大幅刪減社會福利,並且延後退休年齡,薩莎托妮亞說,這一代年輕人因失業,延後進入職場;又因為退休年齡延後,將終其一生都在工作,他要到很老的時候才能離開職場,且退休後,手頭上是「什麼都沒有」。這是「什麼都沒有的一代!」

* 西班牙/三代連環啃…他當米蟲 他靠嬤養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25&pno=0

....年輕人失業,成為啃老族,逐漸拖累上一代。薩莎托妮亞指出,隨著經濟危機拉長,現在不只兒子失業,兒子的爸爸也失業,工作也受到影響,變成「啃祖父族」、「啃老祖宗族」,三代都受影響。她指出,目前西班牙有180萬戶家庭沒有收入,要依賴退休金或政府補助生活。

* 西班牙/留或走…整個世代找出路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24&pno=0
....危機改變了西班牙人的想法。孟瑞說,危機以前的西班牙人非常保守,念書、畢業後到大公司上班,成家立業,或者去考律師、公務員;危機之後,年輕人開始有了創業想法和精神,「與其等政府救,還不如自救」。....危機之後,銀行封殺對年輕人貸款、公司行號貸款,西班牙政府設立三千萬歐元的基金,指定貸款給年輕人創業,漸漸推動創業風氣。

....「年輕人出走,是社會的悲劇。」馬德里自治大學社會系教授羅傑洛(Jesús Rogero García)表示,對任何國家來說,無法給年輕人發揮所長的機會,自己培養出來的年輕人只能服務他國,是國家的悲劇。

* 日本/就業冰河期…百封求職信 面試沒半次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55&pno=0

....日本企業傳統偏好採用大學應屆畢業生,即所謂「新卒(應屆畢業生)一括採用」,一旦錯過新卒期,求職難度將大大攀升。於是,不少大學生帶著「終生一試」的高壓心情,盼能在激烈求職競賽中,擠入社會窄門。

....獨立行政法人勞動政策研究研修機構研究員小杉禮子表示,不少人寫了上百封的求職信,在企業層層篩選後,可能換不到一次面試機會,「如此競爭激烈,也難怪有愈來愈多中途放棄求職的大學生。」

* 日本/解凍二一人生 老鳥帶菜鳥解救尼特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57&pno=0

日本是亞洲最早意識到「尼特族(NEET)」現象的國家,尼特的日文「二一卜」看起來就像中文的「二一」。在台灣,大學生二分之一學分被當,會被退學;在日本,不工作、不上學的尼特族,人生也像是陷入「二一」窘境。

....厚生勞動省職業能力開發局育成支援課室長輔佐永井祐一表示,協助尼特族,最重要是鼓勵自立與重返社會。七年前,日本設立廿五個尼特族自立中心,目前達一百六十所,今年預算更從以往的廿億日圓,提高到六十億日圓,明年要擴展到二百六十所。

* 為青年尋路/日本「年輕人自立塾」助尼特回歸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926080.shtml

....日本將尼特族區分為二類型,「非求職型」以及「非希望型」。所謂「非求職型」是指,目前想要就業但無採取任何具體的求職行動。而「非希望型」則是,完全沒有工作意願

....本人在日本曾訪問以「日本型雙軌制」教育訓練著稱之「日立高中」。負責的教師明確地指出,該校的就業率高達百分之百,惟最擔心的是對未來沒有希望、沒有工作意願的「非希望型」尼特族....而如此仰賴父母的「啃老族、單身寄生蟲」在日本不斷地成長。在父母親對子女的「精神寄託」與子女對父母親的「經濟依賴」之「互惠關係」上,建立起「啃老族、單身寄生蟲」增生的基礎。

勞保年金敲定乙案 亞太有8億貧窮人口
爸爸不厭其煩教 聽障生上台大
異常的市場榮景不容忽視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青年尋路/罵政府怪企業? 打開自我見生機

【聯合報╱陳清泉/正修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高雄市)】2013.05.29

或許你們不喜歡這個名詞,或許你們對「尼特」上身倍感忿忿不平。但與其終日被尼特所挾制而不自由,何不坦然面對,正面看待社會對你們的評價。

要成為「尼特」一族,還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須面對周遭異樣的眼光,或是過分關愛的眼神。想必「拒絕斷奶的青年」的外在觀感是你們所不能容忍的,相信這是你們生命中無法承受的重,問題在於為何社會會對你們有如此負面的評價?反求諸己,這是多少族友們由於長期受到父母過度保護,躲在父母撐起的經濟保護傘下,喪失獨立自主能力,因而被戴上「啃老族」頭冠的結果?

或許你們可將失業歸咎於大環境不佳,不是你們不願工作,是政府未能創造經濟榮景,提供充分就業機會和更高薪資所致,是他人對不起你們。但試問,你們是否完成進入職場的準備,不論是心理上或是專業上的裝備?特別是高學歷的「投牒者」,往往會因高度自信而自負,最後變成太自我中心,反而無法被企業接受,於是不再有投入職場的急迫性,「蟄居」便成為生活的重心。

或許是因為光怪陸離且充滿誘惑的虛擬網路世界,在你們面對學業、工作、人際互動的挫折時,可以提供你們一處避難所,網友們的相互取暖或是如蔡阿嘎kuso唱出青年世代的不滿,讓你們更有退縮不前的藉口,於是成天在網路漫遊,最後網路成癮,陷入更深的「以網為家」或是「以網友為友」迷惘裡,分不清虛幻與現實。你們是否思考過,人際關係的正向發展絕對有助於提高心智成熟度和建立職場上所須的人脈,終日沉迷於網路的誘惑,只會弱化進入社會的意志。

要走出尼特族的悲情,只有謙卑地面對自己的不足,看看在你周遭有多少為五斗米折腰的朋友,看看那些在社會底層為生活而奮鬥的人們,那些在太陽下揮汗如雨的勞工,那些拄著枴杖、推著輪椅四處叫賣的身障朋友,你們是否能有所頓悟?

青年朋友們,父母終會老去,你們的年華也會褪色。奮起吧,如果你們不願繼續背負「尼特族」的惡名,如果希望社會還給你們尊嚴,當下正是走出父母庇蔭,重拾生活信心的時刻。當前的台灣未必是處在最壞的時代,而機會卻是永遠是留給那些準備好的人,只要你們有心整裝出發,這個社會隨處充滿生機。最後,祝福你們,「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 青年尋路/青年不願工作? 是工作拒絕青年

【聯合報╱許哲瑋】2013.05.29

許哲瑋/研究生、曾任青輔會就業輔導組青年諮詢委員(台北市)

真的是台灣青年甘願淪落成為尼特族,待在家裡啃老?抑或是整個社會對於社會新鮮人不友善呢?

官方統計,去年非典型就業人口高達七十三萬六千人,這些工作職缺散布於公部門以及各企業中。這些人力固然提供了企業必要營運彈性,但卻不利社會新鮮人離開家裡尋找工作。非典型就業人員,是指有雇主的「全職員工」以外的就業者。由於非典型就業人員並沒有勞工法規的保護,導致多起勞資糾紛。對於一般初入社會的新鮮人而言,有時不得不以「約聘」身分進用,卻無法受到勞基法的完全保護,更無法融入企業文化,導致流動性高而失去工作動力。

另一方面,台灣企業主將缺乏人力培訓的責任歸咎於學校無法配合。翻開工作求才網站,可以發現企業主多半希望可找到「即戰力」,每每面試都希望新進員工具有相關經驗,可以無縫接軌工作,而不須訓練。一般中小企業因資源不足,不願將資源投入人力培訓,也無力與學校產學合作,亦未提供實習生名額,有何資格要求學生一畢業就有即戰力?更甚者,這些不願意產學合作的企業主,面對有經驗的勞動力時,卻還要求「試用期」,以磨合勞資合作默契。試用期間,新人不但要表現優異,更承擔期滿被解僱的不確定性,自然也減少了就業意願。

這些因素多少都導致青年勞動力無法被有效利用。但輿論卻常將「不願低就」、「草莓」、「尼特」等封號加諸青年身上,事實上工作型態與企業道德狀況,已不若以往。產學落差情形本就存在,高教科系種類則愈來愈多元,為何過去沒有學用落差的感受?關鍵在於企業主可傳授經驗,敢用新人,而社會新鮮人願意學習。如今將過錯歸咎於新鮮人「不願意努力」,實在是對於青年的錯誤評價。



◆ 吳寶春學姊:在星上課 天天睡不飽

【聯合報╱新加坡記者林以君/二十八日電】2013.05.29

金牌麵包師傅吳寶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亞太區EMBA課程每三個月密集上課兩周。按照吳寶春「學姊」、「時尚教母」喜事國際負責人馮亞敏的回憶,上午六點半起床到晚上十點回到飯店,是正常;課程不輕鬆,「來新加坡兩周,我卻只有兩小時走在街上」。

這種日子可能要過兩年,雖是全華語教學,但上課地點依課程內容除了新加坡,至少還有韓國、日本、澳洲及台灣,預訂今年七月二日開學,三日到十六日是第一階段課程,修讀科目有「領導與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

二○一四年四月廿七日到五月十日,分別在新加坡及台灣兩地上課,課程是「資訊與決策」、「國際商務與法律」。

曾經在國大EMBA上過課的學生,對緊湊課程印象深刻,他們在所方網站上留下心得。二○○七年第十六屆學生、中國大陸徐小衛寫到開學的印象時,「從小學到大學,這可能是最隆重的一次學生待遇」,所方從行李箱、夾克、茶杯,到轉插座接頭都準備妥當。

這一年還有台灣來的馮亞敏,她說,在新加坡上課是「從來沒有的經驗和感受」;每天睡不飽,「一早六點半起來,晚上回到飯店十點左右,還努力寫功課」。回到台北,每晚睡覺前心中會「出現笑聲」;她寫到:「我可以睡覺了」,「從來沒有的經驗和感受,現在很珍惜了」。

※ 相關報導:

* 吳寶春 7月赴新加坡念EMBA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928688.shtml

「冠軍只是當下,學習才是永遠的」,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七月將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念EMBA,同時接受台大邀請,九月起要以合乎規定的實務教師身分,在台大開課。

....據了解,吳寶春去新加坡念書二年,有一半時間在新加坡上課,另一半時間在亞洲各地上課,汲取更多商務知識。到新加坡念書,初估二年學費至少三百萬元新台幣,機票及住宿另計。

fsj 提到...

外勞鬆綁 勞委會祭防弊措施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3.05.30

政府3月起針對台商回流及企業新增投資,給予進用外勞大幅優惠,希望促進本勞就業,但為了防止廠商「以假本勞行聘僱外勞之實」,勞委會也決定首次祭出比對勞保勞退資料查核機制,並新增規定雇主僱用本勞人數計算,排除建教生、兼職打工者及未提撥勞退等七大對象。此項規定即日起生效,若實施成效佳,未來將擴及所有僱用本勞企業。

據了解,過去很多電子大廠聘僱「建教生」權充「本勞」,一旦未來勞委會擴大適用到所有外勞雇主,排除建教生列入「本勞人數」,對科技業衝擊最大。

根據勞委會最新公告,凡屬七大類對象,都不得計入「雇主聘僱國內勞工人數」。一、未提撥勞退金或提繳工資低於基本工資者;二、未參加就業保險者;三、建教合作者;四、部分工時或勞保投保薪資低於基本工資者;五、重複參加勞保者;六、雇主移轉勞保證號,或退保後再加保者;七、雇主聘僱勞工有異常參加勞保之情事者。

為了提振經濟,政府大幅鬆綁產業外勞,尤其是台商回流及新增投資案優惠最大,其中為方便回流台商設廠,勞委會並提供「預核外勞機制」,讓廠商可先用外勞,再用本勞,希望透過優惠案增加外勞8萬名,但創造本勞12萬個就業機會。

勞委會表示,政府一方面提供外勞鬆綁優惠,鼓勵廠商投資,但另方面也要訂定防弊機制,預防雇主假藉本勞之外,行聘僱外勞之實。



◆ 職安法適用勞工 1067萬人

自由 2013.05.30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立法院朝野昨天協商「勞工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達成共識,未來如果工作場所有發生職災之虞,勞工可以自行停止作業,雇主也應給付工資,違者將罰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但若雇主證明勞工濫用停止作業權,雇主可不付工資並給予處分。相關修法最快週五休會前三讀通過。

本法名稱也將修正為「職業安全衛生法」(草案),原本適用對象佔所有勞工人數65%,修正後適用範圍將從目前的670萬人,全面擴及「各業」的「工作者」,人數達1067萬人,包括計程車司機、攤販等自營作業者,以及受工作場所指揮、監督勞動的志工、實習生、職業訓練機構學員等都將納入保障。



◆ 財長:棄歐洲福利制度 恐掀革命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2013.05.30

德國財長蕭伯樂廿八日警告,如果輸掉對抗青年失業這一場仗,歐洲可能分崩離析;如果放棄歐陸福利制度,改採較嚴格的美國標準,則可能引發「革命」。

歐盟青年失業率近四分之一,部分國家高達五成,是成年人失業率的兩倍多,德國、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呼籲採取緊急行動,挽救歐洲青年世代。

在巴黎舉行的一項對抗青年失業危機會議中,歐盟國家官員強調創造青年就業的關鍵在中小企業。法國勞工部長沙賓表示,一項被媒體稱為「新政」的藍圖,將鎖定協助中小企業創造青年就業機會。

法國總統歐蘭德在開幕致詞時呼籲制定一套「攻擊性」策略,以避免世代「斷裂」。他說:「我們必須立即行動,歐洲有六百萬青年失業,近一千四百萬青年沒工作、沒上學也不是學徒。」

他說,對抗青年失業的完整計畫將在六月廿七日和廿八日的歐盟高峰會上提出。

德國財長蕭伯樂和法國財長莫斯柯維奇指出,歐元區中小企業必須有更便宜的信貸,才能創造青年就業機會。他們說,南歐地區企業融資成本偏高是經濟復甦的絆腳石。

蕭伯樂說:「對抗青年失業這一役,我們必須更成功,否則將輸掉歐洲統合。」他說,有必要維護歐洲福利制度,若歐洲引進美國的福利標準,「我們會發生革命,不是第二天,而是(決定引進)當天。」

歐盟國家中青年失業率最高的西班牙總理拉荷義呼籲,歐元區對中小企業援助應提高三倍,政府對雇用青年的補貼也不應受到預算超支的限制。

拉荷義說,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央行應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貸款。

由於許多受歐債危機衝擊的國家怪罪德國逼他們實施撙節,德國最近積極尋求解決歐元區失業問題,與西班牙和葡葡牙簽訂雙邊協定。青年就業危機將是六月歐盟高峰會重要議題。



◆ 彭博資訊專欄/歐洲拯救青年失業 不夠力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2013.05.30

歐洲愈來愈重視如何降低青年失業人口,這番努力值得讚賞,但卻嫌太遲。德國財長蕭伯樂形容這是歐盟的災難,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截至3月,希臘16到24歲青年有59%失業,西班牙56%,義大利和葡萄牙都是38%。情況如果繼續惡化,將傷害這個理應為老化的歐洲創造成長的世代,隨之而來的憤怒,最終可能導致歐盟與其貨幣分崩離析。

蕭伯樂28日在巴黎與法國財長莫斯科維奇宣布「歐洲新政」,雖然細節還在醞釀中,但顯然沒有什麼青年計畫。這項計畫將撥款60億歐元(77億美元),部分撥到歐洲投資銀行(EIB),貸款給希臘、西班牙等國家的中小企業,以換取企業聘用青年並提供職業訓練。有些將用來幫助青年尋找職訓與工作。

EIB已獲撥款100億歐元,將用以促進整體的成長與就業,這足以讓未來三年的每年融資增加40%至700億歐元。希臘、西班牙和其他國家的銀行都吝於放款,因此這種補貼有意義。

但這個計畫規模還是太小,遠無法滿足需要工作的數百萬人。我們擔心,歐洲政治人物會利用這個機會,掩蓋他們在修補總體經濟政策的失敗。

EIB總裁霍耶爾企圖淡化外界期待。他強調核心問題是,歐盟周邊國家的貸款利率太高,只有銀行聯盟能處理這個問題。

我們得謹記,青年失業在大多數陷入困境的成員國裡不是新問題。在危機發生前十幾年,青年就業機會流失的速度更快。這是長期問題,必須多管齊下—借用德國式的學徒制,丹麥式的積極勞動市場政策(加強職業訓練),英國式的去管制化等等。

但這議題十分複雜。經濟學家指出,西班牙房屋自有率為80%,是因為可租房屋太少,迫使年輕人和父母同住,而未搬到工作所在地(德國、奧地利和瑞士的租屋市場發達,青年失業率也較低)。西班牙鼓勵空房出租的稅率誘因,或許能提供速效藥。

制定更好的勞動政策有好處,卻需要更多需求和成長才能把青年失業率降到低水準。如果蕭伯樂真的希望伸出援手,他要做的事並未改變:提振德國經濟,為周邊國家創造更多出口需求,以及成立真正的銀行聯盟。

(彭博資訊編輯群)

fsj 提到...

麵包師的競爭力

【聯合報╱黑白集】2013.05.31

吳寶春要在哪裡上EMBA最能學到新東西,其實只有他最清楚;畢竟,那是他自己的人生。諷刺的是,教育部竟還在那裡大談將「不承認」吳寶春在新加坡大學的學歷,殊不知,這暴露的只是自己「文憑至上」迷思的淺薄。

先前入學規範太苛,致錯失招攬專家人才的機會,教育部已經輸了一回合;如今修改規章,卻仍滿腦子學分、時數、文憑的「學歷主義」傲慢,更反證吳寶春選擇到新加坡念書是正確的。他在乎的是知識,你講究的卻是文憑,這豈非雞同鴨講!

許多民眾對於教育部破例修改規定而仍留不住吳寶春,似乎頗為介意。但換個角度想,若他不走出去看看世界,十年廿年後,「台灣第一麵包師」也許仍只是個在那裡做昂貴麵包的本土師傅;但若有外界的刺激和歷練,吳寶春也許有機會更上層樓,追求蛻變。麵包師也要提升競爭力,這是吳寶春在贏得世界大獎前即已了然於胸的心念,他知道自己的潛力還沒發揮到盡頭。

如果不抬起頭來眺望遠方,只是把眼光放在島內,就很容易讓人忘掉競爭力這回事。台灣近年競爭力下降,主要原因就是目光短淺,只會在島內的格局中你爭我奪;不僅政府和企業效能下滑,年輕世代對外競爭力不足已掩藏不住。事實上,除了教育官員滿腦子文憑迷思,從外界──尤其是網民對吳寶春事件的反應看,亦充斥著對職業及學歷的歧視,滿口冷嘲熱諷,卻不知所云,這才可悲。

一個想念書的麵包師,就讓他安安靜靜念書吧。至於他不敢通行的「破例」小門,若能留給像阿基師之類的專業人士享用,依然是美事一樁!

※ 相關報導:

* 搶救人才赤字 贏的策略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53100446.html

馬英九總統公開指出,「台灣已面臨人才赤字危機」。在國安會專案小組發表的報告亦顯示,台灣移入的主要是依親人口,但人才卻逐漸外流,新加坡搶台灣的醫療人員、香港搶台灣的教授、南韓搶台灣的科技人才,各國都在爭取人才,台灣如何留住人才,已成為嚴肅的國家安全課題。

對照中國大陸所提出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計畫》,以及中央研究院所發表的「人才宣言」。政府確實應該好好思考,提出吸引世界資金、技術、人才與資訊的具體策略,並從營造「有利可圖又有發展前景」環境的關鍵著手,讓台灣成為全球化自由競爭的贏家。



◆ 大學累積能量 職場用得上

【林志成/台北報導】2013-05-31 中國時報

「二十歲前,我是人生落敗組,但現在我也可以快樂作自己。」中天電視台主播鄒倩琳說,高中時,她不敢在眾人前開口說話,但自從大三當了香港明星張曼玉的助理後,開啟了時尚的眼界,現有也有能力可以採訪時尚及電影新聞。

中天電視台規畫《夢想有感、你敢不敢—中天主播校園巡迴論壇》,五月二十七日在台師大,由鄒倩琳、李亞蒨及劉盈秀三位主播與同學們分享新聞及主播的工作經驗。

鄒倩琳表示,以前讀景美女中時,她沒有能力在眾人前說話,有時候被老師叫起來,她站一整節課也蹦不出一句話來。大學時讀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但她又不喜歡演戲。可以說,她在二十歲前,是人生落敗組。

鄒倩琳大三那年,在因緣際會下,成了張曼玉的助理,兩人不僅睡同一個房間,幾乎是二十四小時黏在一起,長達三個月的時間。鄒倩琳說:「擔任張曼玉的助理讓我眼界大開,現在可以跟別人談時尚,甚至採訪好萊塢大明星裘德洛、小勞勃道尼,也都不害怕。」

劉盈秀是台師大畢業,回到母校跟學弟妹分享工作經驗,她顯得特別開心。劉盈秀在大學時期就不斷參加各式活動,她曾拍過廣告,並得過「校園主播」大賽冠軍,還是學校「西瓜情人」的代言人。

「大學時累積的能量,在職場一定用得上。」劉盈秀告訴她的學弟、學妹,她因為當過台師大投資理財社的社長,大學時就在華視主持理財節目。從事新聞工作時,她也勇於嘗試,因此還接觸了潛水、騎馬等。

李亞蒨從美國讀書回台灣進電視台從事新聞工作時,因為將英文的倒裝句法用到中文寫作上,常被長官罵「你到底在寫什麼,你是豬啊」,讓她非常受挫,甚至「眼淚配飯」,邊哭邊吃飯。不過她有不服輸的精神,咬著牙終於還是撐過來了。

李亞蒨說,新聞工作的壓力很大,但卻非常有趣,有機會見不同的人、經歷不同的事。譬如不久前她到國外採訪太陽馬戲團,深入瞭解每個團員的辛苦,這是從事新聞工作才有辦法接觸到的難得經驗。



◆ 面試問題太超過 雇主恐觸法

不能問病史或犯罪資料

〔記者謝文華、李靚慧、楊雅民/綜合報導〕你是否有懷孕計畫?是否為愛滋感染者?是否曾犯罪、揹卡債?家族有何病史?這些問題,若與職務所需條件及能力無關,雇主不能再強制求職者回覆,否則恐將觸法!

勞委會昨天審議通過增訂就業服務法施行細則第一條之一修正案,確立雇主不得要求求職人及員工提供「非屬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的具體範疇。

包括一、生理資訊:基因檢測、藥物測試、醫療測試、HIV檢測、智力測驗或指紋等;二、心理資訊:心理測驗、誠實測試或測謊等;三、個人生活資訊:信用紀錄、犯罪紀錄、懷孕計畫或背景調查等。

何謂符合「就業所需」的隱私資料?新法界定為雇主基於經濟上需求的目的,如提高生產力、降低保險成本、避免雇主的侵權責任,以及維護公共利益的目的。

勞委會職訓局副局長賴樹立受訪表示,曾有雇主問求職人一週性生活幾次、滿不滿意?這種「很超過」的問題,或有雇主為找到「好管的」或具企圖心的員工,專挑某種血型或星座的應徵者;另有雇主對求職人身家調查,或將家族有高血壓、糖尿病、紅斑性狼瘡等病史者,排拒在職場之外。

就業服務組科長吳淑瑛說,新法界定的隱私範圍,雇主並非都不能問,而取決於是否為職務所需進行必要、正當、合理的了解,例如精密儀器的操作員,可能不適合招募手會抖或吸毒者,高危險性的工作也可能不宜僱用孕婦,皆須視個案認定。

吳淑瑛說,若雇主違法要求提出侵害隱私的資料,經查證屬實可開罰六萬至三十萬元。新法最快下月底頒佈施行。

金融業個案認定 可查信用狀況

對於未來金融業徵才時,恐無法要求應試者提供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信用紀錄報告,也不能詢問是否曾犯罪。銀行業者聞訊,認為勞委會的做法太過;業者指出,金融業是「經手錢」的行業,與存、放款及各類金融商品有關,對於員工的道德要求有較高的標準,現行銀行對於應徵者,都會要求查看聯徵中心的信用報告,了解是否有不良債信,以免日後引發道德風險。

針對上述爭議,勞委會官員解釋,只要金融業有特殊、必要性,是可以做個案認定,允許查詢應徵者個人信用狀況。

fsj 提到...

郭瑞祥:人生難料 但可以管理

【(策劃:張瑞昌、江慧真/執筆:江慧真)】2013-06-01 中國時報

人生的上半場,他一路順遂:從台大畢業、美國麻省理工博士、矽谷半導體工程師到回台教書,旁人看來,天底下的勝利全在他手裡了吧!但命運瞬間峰迴路轉,他40歲罹癌、7年後喪偶、生老病死接踵襲擊,在單親爸爸和忙碌工作之間,台大管理學院教授郭瑞祥一度孤單匍伏。年過50,擅長管理的他現在常問,「人生可以管理嗎?」

35年前的一個畫面 久久難忘

聽完阿基師的年少故事,擁有18年教書經驗的郭瑞祥說,阿基師15歲就清楚興趣,立定志向堅定不移,可見很聰明敏銳,屬於「早熟型」的人,「我則是呆呆後覺型,台灣多數孩子都如此,不是我多愛念書,而是我除了念書,不知道我可以幹嘛、想幹嘛,連生活上的事情都不懂…」

回想高中生涯,郭瑞祥不知興趣為何,看著文法商理工組別,選了好找工作的理工。35年前的一個畫面,至今他仍清晰不已:當年建中那屆26班,2班社會組,其他都是自然組,「每次我經過文組班,都不禁質疑這群人以後要做什麼?現在,其中兩個人,就是行政院長江宜樺、新北市長朱立倫!」今天他反而敬佩學人文社會的人。

不斷調整 「機會主義」也可行

台灣教育不夠多元,價值觀太單一,導致多數人17、8歲仍不知自己要幹嘛。台大畢業後,郭瑞祥赴美唸碩博士,一輩子全拿A的他,竟在博二那年滑鐵盧,得了第一個非A成績,衝去和指導教授道歉,老師卻反而恭喜他,「從今天起,你不必再為拿A而念書,可以放膽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了!」台灣好學生當頭棒喝,自己改變想法,花兩分力氣做功課、八分心思在研究。

他建議年輕人,真不清楚自己的性向,可先選個大概喜歡的,重點在專注學習、嘗試不同事物感受真正的喜歡,喜歡你選擇的,選擇你喜歡的。從這樣的交錯中學習,其實行行出狀元,「機會主義」也是一種可行的方式,表示你懂得在環境中不斷的調整,「我在矽谷邊工作邊念管理,學個第二專長,誰會預料到,我今天回台大教管理?經營管理這種東西,怎會是17歲的興趣?」

愈多「異域」經驗 成熟度愈高

美國的文化差異,郭瑞祥備受震撼教育。麻省理工考試可以帶小抄,作業五花八門,最受歡迎的是「機器人足球賽」;老師比學生認真,因為淘汰競爭激烈殘酷;實驗不能只專心結果,打掃維修都要顧。反觀台灣,12年國教實施後,99%的孩子都可念大學,你還有哪些可能性?愈明確的道路,機會愈少,台灣過度保護小孩,他建議,上大學多做點不同的事情,打工、志工、進社團,勇敢把自己丟到「異域」吧,愈多「異域」的經驗,彈性和成熟度就愈高。

享受當下 把該做的事都做好

郭瑞祥分析,年輕人薪水偏低,往往出在產業結構,台灣產業經濟不好、省成本便壓縮到薪水,起薪沒那麼重要,眼光要放遠,在乎發展性,「30歲前,你選擇投資自己,但10年後,你前面如何工作,正決定你後面的薪水,而15年後,薪資的差異性就會更大了。他建議,早確定志願的人,應好好堅持;不清楚性向的,不要停止摸索,每個人領悟不一,但每個當下都把該做的事做好,人家就會給你機會。阿基師點頭附和,「這時候你就會一飛沖天了!」

40歲後的生命,郭瑞祥因肝癌開刀、太太過世,體悟人生沒有永遠的勝利組,工作責任之外,親子朋友、享受當下更為重要。他開始跑步,從家門前小跑,到戈壁馬拉松,散發正面力量給周遭的人,「人生儘管難料,卻可以管理,跑步就像人生,上坡靠衝勁、下坡靠智慧,中間需要配速與堅持,快一點、慢一點都沒關係,但記得,一定要走完。」



◆ 台大外文系高材生當廚師 「法國料理為我打開新視野」

【(陳嵐舒口述/張翠芬整理)】2013-06-01 中國時報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大家眼中考第一志願的好學生,從台中女中、台大外文系,一路乖乖地念上來。大學畢業後,一開始沒想要當廚師,只是我喜歡做菜,高中就常烘焙做甜點蛋糕,所以想去法國學甜點,回來開個喝下午茶的店,很簡單的想法。直到接觸烹飪,法國料理為我打開全新的世界和視野。

從沒學過餐飲的我,一切從「零」開始。先在法國藍帶學院學甜點,又進入斐昂迪高等廚藝學校以第一名畢業,考取法國廚師證照,在法國、美國3家米其林餐廳習藝,返台後在台中經營樂沐法式餐廳。

在一般人眼中,我走來一路順遂,可是,學法式甜點拉糖,剛開始也練習到手起泡,在米其林3星餐廳「法式洗衣坊」受訓時,是從最基層做起,一天工作18小時。

曾經有人問我:如果沒做廚師,會做什麼?我想可能去做研究或當學者。在傳統觀念中,廚師不是大家夢想的職業,薪水不高工作又辛苦。但在法國,廚師地位很崇高,選擇當廚師時,我認為這是個很神聖的行業,幸運的是,父母也沒有阻止我,而是支持我。

從外文到廚師,人生轉換跑道,某種程度是把之前所學的東西放棄了。不過,外文系常閱讀英文、法文書籍,跟國外的大廚溝通時,我比較瞭解他們想要詮釋的哲學,進而與世界接軌,這個優勢更能把台灣在地食材推向國際。

在台灣,很多人當廚師只是為了糊口,但如果沒有熱情,這個工作是待不久的,廚師是帶著情感的職業,要和別人分享情感與快樂。目前我在追求的是要抓住食材最美的那一刻,也跟隨美國名廚Thomas Keller的名言「努力接近完美」。



◆ 月營收百萬水電工: 「只要有技術 不怕景氣差」

【(陳志忠口述/執筆:江慧真)】2013-06-01 中國時報

我是台南鄉下小孩,15歲便獨立到外面工作,當水電行學徒;我有高中電工科學歷,但其實沒用,一切都得從頭學起。大家在喊苦,嫌日子難過,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中年人轉型困難,但在我眼中,只有技術好不好,沒有景氣好不好。

當學徒的日子很辛苦,師傅什麼都不教,只要你做粗活。以前沒有電動工具,只能徒手用鐵鎚敲,光鑿牆壁打管路,我就敲了半年;有些師傅土法煉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師傅只傳子不傳人,有一回,領班教高壓配電,竟把變電室鐵門拉下來,把我關在外面,只教他兒子,我只好主動出擊,抓台電的人要他教我配電。

水電除了水管電路,包含泥作、瓷磚、油漆、消防、空調、系統等都要融會貫通,我靠自己偷看偷學,把電線拔起來數總共幾條、怎麼接怎麼裝,研究藍晒圖(建築平面藍圖),一路跟著工程案到台北落腳,南北科學園區的無塵室配管、醫院、市場、科技廠等水電裝修都難不倒我。

16歲時,我一個月工資才4千元,20幾歲一天可領4百元,30歲後月薪超過7萬,工作穩定了,我反而不滿現狀,7年前我創業,專攻防水抓漏。我自己設計管道攝影機、打掉廁所示範教學、砌防水步驟牆,學徒不懂,我什麼都教。信義房屋推出「漏水保固」,我看到機會,單槍匹馬毛遂自薦成為搭配廠商,訂做制服樹立專業形象,現在每月營收百萬以上,案子接不完,我不是靠運氣,是靠口碑。

去年底,一個陽台外推漏水案找上我,屋主說,「換過好幾家修,一年多開(花費)十幾萬了,現在死馬當活馬醫!」我仔細瞧,只是陽台採光罩有一條洩水管沒做好,經過這麼多手,竟沒人發現?2天後我做好收工,不管多大的雨,再也沒滲入一滴水。

水電工不是廉價黑手,而是高度專業,最近我又有了新願景,防水驗屋證照已是全球趨勢,營建署雖沒推廣,我要開班授課,向全省撒出種子部隊,只要有興趣,你也會防水抓漏!美國紐約市長彭博說,與其負債唸哈佛,不如當水電工收入高。我也是這樣想,只要你有技術,哪怕景氣差?

fsj 提到...

東京風向球-被埋沒的日本女性人力

【黃菁菁】2013-06-01 中國時報

以前的日本女性只要一結婚,就要辭職走進家庭當專業主婦,許多民間企業一直都有這樣的慣例,這又被稱為「壽退社(Kotobuki Taisha)」,指的是因喜事離職。現在隨著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的實施及女性意識的抬頭,女性婚後離不離職已經可以自主決定,然而一般日本女性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日本人才仲介網站「Moppy Job」於今年一月廿一、廿二兩天,針對日本全國廿至卅九歲的單身粉領族進行一項「單身女性職業意識調查」,從超過八百份的有效問卷中統計指出,婚後希望離職的日本單身女性只占全體的廿四.一%。現代日本女性不但行動自主,經濟也自主,婚後不希望被綁在家裡的女性愈來愈多。

此外,有關女性上不上班與另一半收入的關係之調查,有五五.六%的單身女性表示,即使是婚後滿意丈夫的年收入,仍將繼續工作;第二是「若滿意丈夫的年收,則會辭去工作」,占廿一.一%;其次是「即使不滿意丈夫的年收,也要辭掉工作」,占三.一%。

至於「另一半的年收要多少才達到滿意的程度?」之提問,過半數的女性都回答「五百萬日圓以上(約新台幣一百四十八萬四千四百元」。這項調查分析指出,隨著年齡增長,對另一半的年收要求也愈高,可能因為這樣,一直沒結婚,而在工作上追求成就感的女性也增加不少。

婚後想繼續工作的女性,希望哪一種工作方式呢?最多的回答是,「兼職、打工」,占五二%,其次才是「正式職員」,占卅六.九%。日本女性婚後雖然想繼續工作,但不少人希望以家庭為重,故選擇工作時間自由、有彈性的兼職、打工,或是沒有福利的派遣社員。通常離家近的按時計費工作選擇性並不多,時薪也低,大多是超市、洗衣店或餐廳等。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救經濟,將活用被埋沒的女性人力定為「成長戰略」的一大方向。但事實上,日本社會整個大環境,對職業婦女的包容心並不大,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在日本當職業婦女真是件累人的事。

首先是幼稚園、托兒所等育兒設施不夠,上學、放學的時間無法配合上班族的上下班時間,讓許多媽媽即使想專心工作都無能為力。此外,以核心家庭為主的都會,沒有祖父母幫忙帶小孩的後援,也不像台灣一樣到處有安親班,因此,該如何安排小孩下課後的時間,也是件很頭痛的事。

我認識的許多日本媽媽,她們擁有高學歷,婚前也都在大企業工作,還有外語能力,有人甚至跟隨老公外派到美國、中國、台灣等地,而她們都選擇為家庭犧牲,甘心在家當家庭主婦。

安倍提出,要增加保育設施,讓職業婦女安心上班,要提供職業婦女產後三年的育兒休假。立意雖好,但到底符不符合職業婦女的需求,還有待觀察。有些婦女認為,產後三年的育兒假,雖可專心在家帶小孩,但不僅家庭生計負擔會加重,還要擔心回公司後還有沒有空缺,以及,長期休假會不會讓自己與工作脫節。

再者,有些職業婦女的壓力是來自無形的,例如,另一半不分擔家務,認為家事由女性負責是理所當然的。工作環境女性升遷困難,如果遇到像小孩在保育園發燒之類的事,希望早退去接小孩,還會被上司和同事冷言冷語。

子女的學校希望家長能多參與學校活動,還要分配交通導護、製作緊急聯絡表(通訊錄)、配合校慶的手工藝展覽等工作,且家長會出席的大多是媽媽,開會時間通常是上班時間,若無法配合很容易被排擠,這對許多職業婦女而言,也是一大精神負擔。整個日本社會若沒有培養出體貼女性的意識,想要善用女性的人力恐怕也只會淪為空談。



◆ 打工度假 「學會用自信眼光看自己」

【聯合晚報╱記者舒子榕/台北報導】2013.06.01

小學老師黃晶瑩說,過去家裡負債不少,下面還有弟妹要照顧。所幸當上小學老師後替家裡攢了一些錢,加上兄弟姊妹也都有了工作,一天,她看到加拿大打工度假的訊息,決定把握這個機會。

「爸媽說家裡沒錢讓我留學,既然我一直想去出國看看,就鼓勵我去度假打工」。有了父母支持,Leslie隻身飛到了加拿大,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沒有金援後盾,Leslie決定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Walk in」、直接走進店裡詢問店家是否缺工,卻也遇上尷尬場面。

一次,Leslie走進手工沐浴香氛品牌LUSH門市,店經理當場面試,問她最喜歡店裡什麼產品;她想薰衣草最大眾化,沒想到店經理卻回說,「我們產品沒有薰衣草這一味」。有了這樣的冏經驗,Leslie決定以後走進店家碰運氣前要先經過研究,不過最後還是做了自己從未想像過的工作,當內衣店店員。

Leslie說,一開始擔心自己口說能力不夠強,她只敢站在店門口,不斷複述特價商品名,也不敢和客人交談;但她漸漸觀察到,許多店員其實是移民,英文怪腔怪調,客人如果聽不懂,就再講一次、兩次、三次,根本不用覺得不好意思。

Leslie也發現,走進內衣店的加拿大人,無論高矮胖瘦,都對自己的身材很有自信,她因此開始學著用自信的眼光看自己,進而嘗試在台灣根本沒機會、也不敢做的事。

其中最大的突破,就是參加加拿大冬天的「地鐵無褲日」活動。當天,Leslie跟著一群不認識的人,依網路上的約定,在某時某分走進某線的地鐵車廂,沒想到車廂門關上後卻沒人脫褲子。Leslie想反正沒人認得她,心一橫把長褲脫了,結果身旁乘客也開始陸陸續續脫褲,沒想到後來照片上了全球新聞,連以前的學生家長都打電話「關切」。Leslie也不忘常到附近的學校,參觀別人辦活動的經驗,充實自己。

※ 相關報導:

* 加拿大名額限制 一開放就秒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936389.shtml

台灣目前與9個國家簽定度假打工協定,累積至今,已有8萬1000人次的台灣青年參加度假打工計畫,不但讓年輕人拓展視野,對自己與國家的定位也有更深刻的思考,外交部表示,未來對我開放打工度假的,還可能增加法國、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歐洲國家,讓國人有更多選擇。

據了解,由於法國目前開放赴法度假打工的國家,多是歐盟國家,對於非歐盟國家的人民該適用何種法規,法國正在研究當中。

fsj 提到...

台灣長照幫手 印勞權益待改善

中央社 2013.06.02

台灣有逾16萬名家庭類外勞是印尼勞工,成為台灣高齡化社會主要的長期照護人力來源。廣大印勞的權益必須重視,不論是工資標準或標準化勞雇契約,仍有改善空間。

根據印尼外勞全國安置與保護機構的數據顯示,全球各地的印勞每年從國外匯款至印尼至少100兆印尼盾,這些海外工作機會不僅有助降低印尼失業率,也替印尼帶來可觀收入。

在台灣方面,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最新統計資料,台灣社福外勞有20萬8551人,印勞就有16萬3624人,占社福外勞約78%。而這些堪稱台灣阿公、阿媽或是慢性病患守護者的印勞,似乎都有話要說。

首先是薪資調漲問題。台灣家庭類外勞因為不適用勞基法,每月新台幣1萬5840元的薪資,至少已經沿用16年之久。印尼駐台經濟貿易代表處(IETO)日前要求在台印尼家庭類勞工薪資應比照台灣基本工資調漲為新台幣1萬9047元。

不過,政策還沒推行,就已引發若干台灣雇主大喊,「每月要多付3000多,實在吃不消」。

事實上,印尼政府的初衷是希望那些工作期約屆滿回原雇主家繼續工作的直聘家庭類外勞,能在續聘時調升工資。

印尼人力暨墾殖部海外勞工仲介局局長盧斯提亞瓦提(Roostiawati)表示,印尼政府希望那些圓滿完成合約期限內工作、表現良好又有經驗的印勞,在續聘時能比照台灣勞工基本薪資,這類勞工占在台總體印勞比例低,若調整薪資,不至於對雇主造成衝擊。

除了工資問題外,印勞處境的另一癥結就是「仲介抽太凶」。面對印尼及台灣雙邊仲介都要收取費用,有些印勞感嘆,「真的是怎麼賺都來不及還錢」。

印尼外勞協會主席勒特諾(Retno Dewi)指出,印尼勞工為了前往台灣工作,不僅薪資要被扣9個月,用來償還印尼勞工訓練中心高達約2000美元的仲介及各項費用;另一方面也要每月支付新台幣1000多元給台灣仲介,等於是被剝削兩次。

對此,印尼人力暨墾殖部將提案修法,限制仲介業者對印勞收取的費用上限,若發現有超收情形,將勒令停業。

此外,由於現行在台印勞的工作條件都是由個別的仲介和雇主協商後訂定,仲介有權決定合約內容。

「我們不是商品,我們是人」,印尼外勞協會呼籲台灣和印尼政府落實直聘制度,並訂定出一套明訂印勞休假(至少一週休假一天)、住宿條件及薪資規定的標準化勞雇契約,保障印勞權益。

隨著印尼經濟實力逐漸成長,加上印尼政府力行減少勞工輸出海外的既定政策,印尼和台灣如何透過協商,在保障印尼勞工權益並兼雇台灣長照需求間求取平衡,雙方還有待協商。

※ 不能說的秘密。

* 老爸不休育嬰假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60200233.html

....隨著雅虎5月初宣布,提供新手爸爸可享8周有薪育嬰假,新手媽媽的有薪育嬰假則加長至16周,外界紛紛讚美雅虎的育兒福利政策「慷慨大方」。

不過,雅虎並不用擔心新政策會對公司成本造成太大負擔,因為男性申請育嬰假的意願相對較低。人力資源公司怡安翰威特(Aon Hewitt)合夥人暨工作生活諮詢部門主管斯拉黛克(Carol Sladek)表示,「只有一小部份的父親會真的利用育嬰假福利或請滿育嬰假,因此僱主提供父親們較長的育嬰假,不但簡單而且也不會花太多成本。」

* 我的未來不見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60200355.html

....今年23歲的希臘女孩坎帕妮(Stylia Kampani)很努力,她已經做了一切該做的事,但還是找不到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坎帕妮在希臘唸完國際關係學位,並前往德國交換學生1年後,陸續又到過希臘外交部和柏林的希臘使館實習。現在她在雅典一家大型報社繼續無薪的實習工作,問她下一步要做什麼,她說:「好問題,我也不知道。」

在全國失業率將近3成、青年失業率更逼近6成的希臘,畢業即失業,已經不是形容詞,而是再自然也不過的正常現象。

坎帕妮說:「我的朋友沒人認為我們還有未來,或是還可能過上正常的人生。」她又說:「四年前不是這樣子的。」

四年前起,財政瀕臨崩潰的希臘政府,開始通過一系列緊縮方案,隨後歐元區各國也先後跟進緊縮,導致區內產業蕭條,成千上萬個工作機會流失,尤以年輕人所受衝擊最為嚴重。

fsj 提到...

跨領域工作已成趨勢 自學力最關鍵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65&pno=0

記者李昭安/專題報導 2013/06/03 聯合報

「未來平均每五年要轉換一次職業,青年做好準備了嗎?」政治大學講座教授錢致榕指出,全球產業變動大,加上少子化、高齡化等問題,未來職涯變動會很劇烈,可能要到七十歲才能退休。他提醒:美國已看到此趨勢,台灣青年及學校教育也要及早因應。

勞委會調查顯示,台灣青年平均一點三年換一次頭家。學者和勞工團體憂心,青年低薪化問題嚴重,促成轉職潮。錢致榕在美國教書多年,觀察到近幾年因產業變動大,愈來愈多人必須跨領域工作。要解決青年失業問題,必須先意識到這樣的大趨勢。

他認為,大學教育不應只教「找到第一份工作的能力」,而是要強化基礎學科,並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畢業後還能透過自學,應付轉職所需的其他專業能力。

錢致榕舉女兒為例,女兒數理好,但大學想主修藝術史。錢致榕當時告訴女兒:「希望妳能多修物理、化學、生物、微積分、希臘羅馬史和心理學,培養廣泛的知識鏈。」女兒畢業廿年來,已轉換過三種工作領域,在博物館從事藝術管理、在拍賣公司拍賣老照片,現在則在研發教育軟體,運用她擅長的電腦繪圖設計數理教學教材。一路走來,過去學的基礎課程都派上用場了。

何謂自學能力?錢致榕舉例,他開課會要求學生,修一堂一小時的課,一周至少要花兩小時自修。他告訴學生,學東西要學透,「課堂上的東西要能像電影在腦中演過一遍,不是死背。」

錢致榕說,這觀念本該從國、高中就開始教,「但中學教育被大學教育綁架」,學生很會考試,但該學的東西沒吸收進去,現在這麼做是在「搶救」。

※ 相關報導:

* 畢業了! 交大生堆12萬骨牌慶祝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938929.shtml

慶祝畢業,交大學生花2天堆起12萬張骨牌,昨天骨牌在眾人見證下,一塊塊應聲而倒,各式創意圖案因應展現,象徵畢業生就此邁向嶄新人生,也從中學習團隊合作和挑戰挫折。

* 畢業生流向 台灣追蹤只做半套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45

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流向調查近幾年才開始做,主因也是調查與否將關係到爭取教學卓越計畫的金額多寡,讓各大學紛紛照做,調查內容只有畢業一年與畢業三年,近幾年更取消畢業三年,只剩畢業一年的流向調查,專家批評,畢業一年很多役男還在當兵、還有高比例的學生繼續升學,這樣的調查根本無效。

* 英國/輔導就業 大學幫學生找工作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34&pno=0

面對大環境經濟不景氣,英國北方的里茲大學與雪菲爾哈倫大學,一所是標準的研究型大學,另一所是實用型大學,但有個共同點,都有很堅強的就業輔導中心,以雪菲爾大學為例,光光就業輔導中心就有30名員工,負責學生輔導與研究就業市場,讓89%的學生畢業後6個月內都能找到工作。

* 德國/適性發展 小四就依成績分流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68&pno=0

....德國極為重視職業教育,在德國,只有三分之一的年輕人會讀大學,三分之二則會進入雙軌職訓,接受該行業所需專業技能的培訓;包括工廠裡技工、銀行裡行員秘書,都是由雙軌職訓培育出來,並成為德國社會中堅分子。

德國教育制度是在小學四年級時就進行分流,畢業時小學老師依學生課業及學習表現,成績佳者,則被分流至文理中學,著重學術養成,培育上大學專才;小學課業成績屬中庸或低者,則分別引流至實科中學或主幹中學,這兩者都是進入技職體系,學生大約十五、六歲時必須選定自己發展的行業。

* 29歲執行長林祖儀 職涯探索兜一大圈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62&pno=0

廿九歲的林祖儀,有張娃娃臉,已是財金博公司執行長及寓意科技財務長;聽到他的職銜,很多人會把他歸類在「人生勝利組」。但大學念哲學系的他,也曾一度迷惘,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是後來從考證照、打工、考研究所、到金控業實習,花了幾年時間才摸索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 人才交易所 幫你雲端找頭路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3.06.03

經濟學人雜誌報導,隨著線上人力仲介市場--又稱「人才交易所」的網站湧現,在全球媒合遠程的工作,所撮合的工作價值規模五年後可望上看50億美元,勢將改變全球勞動力市場。

若要把一段22分鐘長的英語影片翻譯成西班牙語,紐約專業翻譯公司7Brands報價約1,500美元,但人才交易所Elance.com迅速吸引來自15國的「個體戶」,提出25個報價,其中一個哥倫比亞會員開出的報價為每小時16.44美元。

另個網站oDesk.com也出現來自阿根廷、巴西、印尼和菲律賓等地的報價,每小時約22到33美元不等。

龐大的價差有助解釋這些人才交易所快速成長。Staffing產業分析公司估計,這類線上工作的價值去年首度突破10億美元,預估明年倍增至20億美元,2018年達50億美元。oDesk去年媒合3,500萬小時的工作,較2011年增加逾50%,任務達150萬件,花費雇主3.6億美元。

oDesk與Elance宣稱各有50多萬家企業在他們的網站張貼工作機會,註冊的自由工作者也分別達300萬與250萬人,但收費模式不同,oDesk會直接從完成的工作中抽成,Elance另向自由工作者收取額外費用。

人才交易所媒合的工作種類迅速增加,除了網路程式設計、行動App、翻譯、文案,還有向來很難外包給遠程人才的裝修與跑腿等工作。

業界對於人才交易所改變全球勞動市場的程度看法分歧。但隨著愈來愈多人選擇以自由工作者或約聘的方式工作,人才交易所的模式將大幅受惠。

批評人士認為,人才交易所只是為壓低工資而把富有國家的工作轉移至窮國,但業者堅稱工作的流動是雙向而非單向,且工作者報價也會隨評級調整,例如oDesk上的工作者每小時收費第一年平均調漲約60%,三年漲幅約達190%。

fsj 提到...

逾6成廠商 沒打算添人

【聯合報╱記者許俊偉/台北報導】2013.06.05

經濟悶,廠商用人也趨於保守。勞委會昨公布的第三季人力需求調查,整體人力需求淨增加約四萬人,雖連兩季回升,但仍較往年同期低;超過六成的廠商還是持觀望態度、沒打算加人。

勞委會調查,二成四的廠商第三季將增加用人,不過,相較近幾年的同期數字,今年第三季人力需求還是在「低檔」,較去年同期少了快九千人;前年同期人力需求淨增加值甚至破十萬人。

就業市場持續保守,主因是景氣復甦不明朗,廠商不敢貿然用才。勞委會統計處處長劉天賜說,廠商第三季人力需求雖然「還是有」,但比較「謹慎」。

以行業別分析,今年第三季以製造業的人力需求最大,淨增加兩萬四千人;其次是住宿餐飲業的四千五百人,一口氣比上季多出至少兩倍。劉天賜說,住宿餐飲業即將進入暑假旅遊旺季,用人需求因季節性因素攀升。

預計增加用人的廠商中,百分之四十五是因「需求市場擴大(含設備或部門擴充)」,也有四成三是因「退離者補充」,「預期景氣好轉」者不到百分之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因「退離者補充」而決定增加人力,比重多為兩成多,這次卻攀升到逾四成。



◆ 勇於追求自我 7成八年級生想到海外工作

自由 2013.06.05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職場生力軍「八年級生」即將畢業,Cheers雜誌首度進行「八年級全方位意向調查」發現,八年級生較七年級的草莓族更勇於追求自我,高達七十四.二%想到海外工作,六十七%認為「工作與生活平衡」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標。

富邦人資長陳昭如強調,用新世代的角度來看八年級生,善用他們的專長與特質,講求效率、不加班,是好事!

可別以為八年級生都喜歡「錢多、事少、離家近」,受到國際化的影響,七成四的八年級生願意離鄉背井到海外工作,美國及日本是首選。

Cheers這項調查期間為五月九日到二十日,以一九九○到二○○○年出生者為對象,有效問卷一千零四十份。

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 最大壓力來源

調查發現,三十三.二%的八年級生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成了八年級生最大的壓力來源,佔三十六%;三十歲以前最想做的事,有三十三.五%希望「找到一生的職志」。

調查發現,王品董事長戴勝益、藝人阿信和導演李安,分居成功典範前三名;至於最想實現的人生目標?「工作與生活平衡」是首選佔六成七,「被他人認為成功」則僅有一成九、最低,平日他們願意加班,但週末或下班則希望有自己的時間。

Cheers雜誌總編輯盧智芳強調,企業主應多善用八年級生的特質與優點,其自認的優點包括樂於嘗試(六十一%)和有創意(五十九%)。

「不專業,就是我們的專業!」才二十歲就已是「小人物」雜誌創辦人的孫大翔,帶著一群平均年齡僅有十九.二歲的八年級生,編出一本誠品、金石堂都買得到的刊物。

軍校大四時決定轉學念東海大學環境工程系的他說:「不論這個世界是否崩壞,都要有分享與實踐的勇氣!」

即將從政大財務管理系畢業的顏博世,積極投入社團及企業實習,還沒畢業已被企業預訂的他說:「早點定義自己要的成功,是很重要的事!」他強調,能改變人、能帶來好的影響的工作,才是自己要的好工作。

fsj 提到...

比京隨筆/救經濟 巴黎人:開放周日上班吧

【聯合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2013.06.06

巴黎出現一場要求開放周日營業、上班的遊行,規模不算大,但對於法律明定周日放假的法國人和許多歐洲人而言,這項訴求是對傳統價值的一大挑戰。

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觀光勝地,一遇到周日或國定假日,多數商家都關門休息,遊客就算想花錢消費,還不見得有機會。德國和奧地利更是嚴格規定星期日是勞工的法定休假日。

有回詢問比利時友人,周日可以上那去逛街?對方像看怪物般看著我說:周日不是血拚日。(Sunday is not shopping day.)

即使周日上教堂的歐洲人越來越少,但周日仍是許多人的家庭日,也讓一般上班族在辛苦工作之餘,保有休息的機會。法國在廿世紀初明定,一周六天的勞動日後,周日是法定休息日。

但隨著經濟變遷和跨國企業進駐,周日不上班、不營業的規定逐漸受到挑戰。廿年前,販售唱片、書籍和藝術表演門票等文化產品的維京集團巴黎香榭大道旗艦店,擺明挑戰法國法令,硬是在周日開店營業,當時是唱片業的黃金時期,消費者擠爆店面。

即使被罰五十萬法郎,法國維京集團負責人仍嗆聲:罰百萬也無妨。商人算盤打得精,周遭越來越多商店要求政府放鬆規定,如今,巴黎香榭大道是巴黎少數假日商店照常營業的地區。

由於經濟問題日趨嚴重,且東歐和亞洲移民開的商店從早營業到半夜,假日也不放假,部分巴黎人不得不放下身段,重新思考周日上班、營業的必要性。當然,仍有不少人期期以為不可,堅持應該讓人有時間享受家庭生活,工作不是人生唯一。

明年三月巴黎市長選舉,要不要擴大開放周日上班、營業的地區及行業,成為選舉議題,誰叫失業率及經濟危機正困擾法國,政治人物也得面對抉擇,究竟是堅持傳統重要,還是救經濟第一。



◆ 王文華/這也是「爽缺」!

【聯合報╱王文華】2013.06.06

澳洲旅遊局最近舉辦「全世界最棒的工作」選拔,優勝者可到澳洲當品嘗美食大師、國家公園巡護員等等。一邊工作一邊玩,半年薪水三百萬,媒體稱為「爽缺」。

這當然是好工作!有一天我也想當國家公園巡護員,既能推廣環保,又能服務遊客,利己利人。

但我知道有另一種「爽缺」,媒體不太報導,乍看之下累人,值得提出來,讓年輕人知道有另一種選擇。

到「臉書」公司上班爽嗎?剛畢業的工程師拿年薪三百萬台幣、簽約金一百五十萬、搬家津貼十五萬和價值三百六十萬的股票選擇權。但要獲得爽缺,必須通過電話過濾、一次筆試、四輪面試,不斷考你寫程式、解決難題的能力。上班後,整天坐在電腦前。累!但工作成果,可能影響全世界十一億名用戶。

或者到Google上班如何?工程師起薪也有三百萬。如果被派到「Google X」部門,可以開發未來科技,如Google眼鏡、無人駕駛的汽車、影片物件搜尋(如搜尋網路上所有畫面中出現了狗的影片)。

Google進一步贊助「X為何」網站(solveforx.com),動員全球各行業創新者,鎖定困難的問題,討論突破性的解法。比如說治療血癌,有醫生在研究用人工製造的愛滋病毒,刻意感染人體免疫細胞,讓免疫細胞基因改變,產生殺死血癌細胞的能力。

「爽缺」未必要跟高科技有關。美國一群MBA畢業生創辦一家叫「d.light」的小公司,賣十四塊美金的太陽能電燈。然後拿出百分之十的營收,補助四十個缺電的貧窮國家買燈。

這些例子顯示,有另一種「爽缺」,是解決人類最大、最棘手的難題。因為難,所以需要最聰明的腦袋、最創新的方法、最長的工時和最多次的失敗。短期內可能錢少,甚至沒錢。但若能創造出價值(治療血癌的藥物!),長期的報酬無限。

畢業季又到了,這對台灣的啟示是什麼?

對求職的畢業生來說,這一類的「爽缺」不只在矽谷,也在台灣。工研院、新創公司、中小企業、非營利組織,甚至自己創業…這些工作不被媒體注意,短期內也不可能賺大錢,但它會給智力、體力、情緒、人格,最大的磨鍊。畢業生體力、腦力處於巔峰,責任、負擔幾乎沒有。如果一生要吃一次這樣的菜,此時不是最好的時機?

對企業來說,提供這樣的工作,是最好的福利。員工要錢,也要願景、挑戰、意義、成就感。台灣企業未必能付畢業生Google的薪水,但台灣企業絕對能做「d.light」的太陽能燈,並給員工同樣的願景、野心、制度和環境。

六月後,少數畢業生會找到高薪又有意義的工作,一部分人則選了低薪又沒興趣的差事,還有人會失業。大環境如此險惡,企業、人才,更該大破大立、射日或摘星。錢多事少離家近,永遠受歡迎,追求不是壞事。但讓我們的年輕人知道,這世上,還有另一種「爽缺」。 (作者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 相關報導:

* 研究所學歷 起薪倒退嚕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3599/122013060600105.html

研究所學歷鍍金效果不再?據勞委會最新出爐的「初任人員薪資調查」統計,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有倒退嚕跡象,101年只有31,639元,比前一年32,321元減少682元。

至於大學畢業生起薪26,722元雖比100年的26,577元多145元,但卻比不上14年前大學生起薪27,462元,縮水740元。

高學歷難與高薪劃上等號,勞委會主委潘世偉認為,大學、研究所太容易進去唸,出現供過於求現象,勞委會將協助大學畢業生進行就業媒合,但他也鼓勵年輕人畢業後先工作2、3年,累積經驗再去進修,才能避免學用落差。



◆ 印尼前10富豪 幾乎華人天下

中央社 2013.06.05

據環球亞洲雜誌報導,因經濟起飛,今年印尼40大富豪總資產累計共1010億美元,比去年增加約19%,且富豪前10名幾乎都是華人。

環球亞洲雜誌公布印尼前150名富豪,首富「針記集團」(Djarum)創辦人黃惠忠和黃惠祥兄弟,總資產155億美元,比去年總資產118億美元增加37億。

其次是金光集團負責人黃弈聰,他是去年的印尼首富,當時總資產131億美元,今年縮水6億而為125億美元。

三林集團總裁林逢生居第3,總資產101億美元,比去年增加約16億。鹽倉集團董事會主席蔡道平,總資產由去年35億增至60億美元居第4,印尼棕櫚油大王、豐益國際負責人吳笙福居第5,總資產37億美元。

此外,前10大富豪的華人還有菸草業起家的三寶麟集團董事長林天寶,總資產24億美元居第7,華裔金融鉅子李文正和印尼皇家金鷹集團主席陳江和分居第9第10,兩人總資產分別為21億5000萬美元和21億美元。

fsj 提到...

觀念平台-君子立長志

【周俊吉】2013-06-08 中國時報

曾經,被譽為「現代科學之父」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因支持並證實哥白尼「日心說」的論調,不僅遭羅馬教廷斥為異端邪說,並經宗教法庭判決永久軟禁於家中;但他仍矢志不移,以餘生之力撰寫其傳世經典之一:《兩種新科學》(運動學與材料力學),為現代科學奠定堅實基礎。

相傳在中國山西省五台山上有一種鳥,人稱「寒號鳥」,性喜東遊西盪、花間享樂,天氣漸涼後,雖然夜夜凍得直打哆嗦,嚷嚷著「天亮就來造個窩」,但和煦的冬陽一出,又把儲備糧食、強化窩巢的工作拋在腦後,只會不停地唱著「得過且過」,最後凍死在隆冬時節的岩石縫裡。

寓言,盼能啟發人心。

上述兩個例子充分說明「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的重要與影響。時值鳳凰花開、驪歌響起的畢業季節,在此分享自身經驗,與莘莘學子互勉之。

如何立「長」志?以我個人為例,至少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人貴自知,不患無用」,如能及早探索自己、確認性向與了解能耐,就不會總是在天邊彩霞與腳畔玫瑰中猶豫不決、三心兩意,最終落得「小人長戚戚」、傷神又傷心的處境。

回想當年,法律系畢業的我會選擇在房仲產業創業,主要是由於大學老師的開導與鼓勵,點明法律人服務社會的方式很多,不一定只有參加國考一途,從交易之始疏減訟源,也是法律人貢獻小我的管道之一;而當時的不動產相關產業初初成形,資訊紛雜、人謀不臧的亂象層出不窮,如何建立秩序井然的房市交易與仲介制度,肯定是未來經濟發展趨勢之一。所以,雖曾遭遇家人大力反對投身房仲業,但我依然是「雖千萬人,吾往矣」。

接著是立志要趁早。不論你是繼續升學、還是踏入職場,這聽似陳腔濫調的八股字眼,卻是亙古以來顛撲不破的真理。因為「時間」是人類最有限的珍貴資源,春去秋來、歲月如流,與其空嘆蹉跎、馬齒徒增,不如把握當下、即知即行。

我在兩個受騙的工作體驗後(為期不到兩個月),雖然沒有資金、沒有人脈、沒有任何成交經歷,但仍毅然決然在二十八歲那年的開春,寫下七○字的立業宗旨,一頭栽進創業維艱、篳路藍縷的白手起家之路。事實證明,唯有愈早確立志向、愈可堅定心意、愈發集焦揮灑,才能愈快迎來得償所願的喜悅。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循序漸進、堅持到底。人生充滿意外(或驚喜),「to-do list」(待辦事項)永遠一長串;所以,時間管理是否紀律嚴明?有限資源如何妥善配置?無疑是個人、企業,乃至於國家成功的不二法門。

以我所創立、服務的企業為例,包括我在內,會議遲到多久就罰站多久,除了希望提醒同仁尊重與態度的重要性外,同時也杜絕無謂的時間浪費;此外,「人才培育」與「企業倫理」,向來是我們的核心理念,從創立之初的一人公司,到如今營業據點廣布兩岸與日本,一路走來不曾改變,傾全力優先投入與執行。

相較於千年以前,青年范仲淹「不為良相,當為良醫」、「進則救世,退則救民」的雄心壯志,身處於知識經濟思潮中的現代青年,幸運擁有「行行出狀元」的個人選擇與自由,不再需要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己任;可以作個拿起背包、吃喝玩樂,盡情暢遊世界的旅遊達人,能夠當個眼、手、腦精準配合,馳騁虛擬幻境的電玩高手。

但無論如何,及早培養獨立思考、多元開放、關懷包容與正直誠信的處世價值與人生態度,無疑是年輕人在資訊爆炸時代中,得以安身立命、游刃有餘的根本憑藉。(作者為信義房屋董事長)

fsj 提到...

尹衍樑勉清大畢業生:態度決定命運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3.06.09

有學者說,「態度決定高度」,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更說,「態度決定命運」! 他應邀參加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典禮,以自己成長經驗告訴學子,名校文憑不一定是光環,上工後第4天,就是考驗的開始。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也向交大畢業生說,畢業是人生重要里程碑,此刻開始,所有決策與後果,都需自己承擔,要做好準備。

尹衍樑以「挫折是進步的動力」為題勉勵畢業生;他說,從小愛放蕩,10歲打同學,每天下午都可以看到他在訓導處的穿衣鏡旁罰站,初中念6所,英文只認得26個字母,數學也不會,念到無校可去。

高一想念書,底子差,讓他備受挫折;交了女朋友,知道他是小混混,棄他而去,又是一大挫折,「那時心裡想:妳現在棄我於不顧,將來後悔!」

他後來創業,也歷經工廠爆炸、虧損連連的失敗,「我把挫折都當成是上帝的恩典」,這是促使他不斷上進的動力。

尹衍樑說,現代年輕人求職總想「錢多事少離家近」,從月薪300元開始那天,他一定超時、超值工作;他說,名校文憑只有3天,第4天後,態度決定一切,「你是否繼續學習?樂於接受別人的命令?能否解決問題?」他說,文憑可以是光環,也是恥辱,關鍵在工作態度。

杜書伍以「年齡數字的魔咒」為題,分享經驗,以自身經驗提醒畢業學子,人生馬拉松即將開跑,該做好準備了!他認為,人生難在於「千金難買早知道」,人生有無限的可能,但不同經歷會帶來不同衝擊與影響,他以此提醒畢業生,希望對畢業生人生旅程有幫助。

他說,22歲畢業,有人覺得還年輕可以慢慢來,有人開始尋找人生無限可能,也有人選定方向埋頭苦幹;一晃眼30歲,時間帶來壓力,有人具穩定基礎站上管理階級,正快步向前邁進,也有人仍在各方嘗試;35歲,一部分的人已能獨當一面,落後的開始惶恐;40不惑,職涯已過一半,就像球賽打完上半場,眾人開始檢視表現,有直上青雲、有懷才不遇、有不甘於此、還有不安與疑惑,公平的是,每個人都面臨了生理特徵的改變,「老花眼!」半百人生定調的關鍵時刻,有人主導企業主幹、充滿無限未來,有人緩步前行,只求安全下莊。

他說,「但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太急,怎麼知道不會提早被請出職場?」他認為,機率與未來無法預測,累積紮實能力才是保身之道,杜書伍最後看看畢業生,「時間差不多了,該起跑了!一路平安!」



◆ 移民區暴動的背後

【陳怡均】2013-06-09 工商時報

■瑞典失業移民的憤怒之火爆發,首都斯德哥爾摩引起暴動,這個以社會福利聞名的北歐國家,貧富不均的問題亦暴露國際目光下。

■In Stockholm's suburbs, unemployment stokes unrest.

無數年輕人縱火燒車、攻擊警察和消防人員,這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最貧窮的移民區5月下旬發生的景象,此為該國近年來最嚴重的暴動,亦戳破瑞典引以自豪的富庶和樂形象。

暴動的導火線,始於警方5月13日在斯德哥爾摩的哈斯比區(Husby)殺死1名揮舞刀子的69歲葡萄牙移民。人民指控警察濫用暴力和種族歧視,也引發該國失業移民長久以來對社會的不滿情緒。

瑞典自5月19日起歷經不平靜的一周。憤怒的暴民在市區展開攻擊,車輛縱火、破壞公物事件頻傳,多間學校、建築物陷入火海,甚至警察局亦遭攻擊,燒毀的汽車無數。

暴動情況亦蔓延至首都以外,在5月24日晚間,瑞典中部小鎮Orebro有25名蒙面年輕人燒毀3輛車和1間學校,並且試圖縱火警察局。同日晚上,在Linkoping市,數輛汽車在火光之中,還有一些年輕人試圖燒毀學校。

瑞典警方調集大批人力維安,直到5月25日(周六)情況才相對平靜。

瑞典社會的動盪震驚國際社會,原因不在於暴動情況,而是因為瑞典的社福制度在國際間享有美譽,該國亦以此自豪,然而在幸褔的外表下,社會底層的角落潛藏著龐大的黑暗。

與倫敦2011年和巴黎2005年的大型暴動相比,瑞典此次規模仍小,不但沒有造成任何人傷亡,亦未引發暴民趁火打劫的情況。

移民失業率 遠高於平均

瑞典人民的生活水準在歐洲名列前茅,但政府仍無法持續改善年輕人長期失業和貧窮的情況,這問題在移民社區中更顯嚴重。左傾的小報Aftonbladet表示,此次暴動呈現出政府政策的「莫大的挫敗」。

瑞典人民富裕安康,與貧窮的移民形成強烈對比,兩者間形成極大斷層。這些移民大多沒有接受良好教育,無法謀得工作,感覺被社會邊緣化。

瑞典人口中,海外出生人口即占15%左右,此比例為北歐最高。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資料,這些海外出生的人口失業率高達16%,反觀本地出生的瑞典人失業率為6%。

瑞典政府近期調查顯示,瑞典大城中最貧窮區域的16到29歲年輕人口,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比例並未求學或工作。

過去瑞典對於移民抱持開放態度,尤其是政治庇護,許多移民來自伊拉克、索馬利亞、阿富汗、拉丁美洲等地。

此次暴動引起各界對移民和失業政策的檢討聲浪。儘管瑞典社會福利完善,但自1990年代起,政府逐漸減少補貼。瑞典貧富差距擴張速度在OECD先進國家中居冠。

反移民政黨 支持率提升

民調顯示,反移民的瑞典民主黨(Sweden Democrats)的支持率已提升至第三位,顯示許多選民對於移民的不安情緒正在升溫。

社會民主黨領袖駱文(Stefan Lofven)說,造成暴動的原因,在於缺乏工作和教育機會,「我看到學校被燒毀時,實在非常生氣,但這些人做這些事,是因為他們對現況感到無助」。駱文強調,「我認為這是對社會缺乏信任的反動」。

※ 相關報導:

* 基本工資行不行?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60900351.html

....泰國要落實基本工資制度有兩大阻礙:一是官員貪汙普遍;二是境內無照移工估有150萬人,他們來自鄰近的緬甸、柬埔寨和寮國。不過由於泰國的失業率僅約0.7%,因此有分析師認為,現在是泰國實施基本工資制度最佳時機,預料失業率在景氣大好時期不太可能攀高。

....部分經濟學家認為,調高基本工資根本不會讓窮人生活好過一點,因為通膨會抵消掉新增收入。不過,根據聯合國的預測,若其他亞洲國家追隨泰國的腳步,實施基本工資,則窮人不會變得更窮,窮人的生活品質理應會提升。

* 陸生就業率降 史上最難就業年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7953181.shtml

中新社今天報導,「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今天在北京發表。截至4月10日止,被調查的碩士畢業生就業簽約率26%,低於去年畢業生同期11個百分點;大學畢業生為35%,低於去年畢業生同期12個百分點。

* 豐田汽車員工家有稚子 免值晚班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952160.shtml

消息人士指出,豐田汽車9月起將讓家裡有學齡前幼童的工廠員工不需輪值晚班,此舉可能在日本業界掀起一波熱潮,以響應首相安倍晉三支持家庭的經濟成長政策。

* 加班不給錢 電腦商恐罰30萬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952712.shtml

台北市勞工局調查,今年勞工申訴案件,以雇主積欠薪資及濫用責任制未給員工加班費為主,其中台北市一家電腦製造商未依規定給付勞工延長工時工資,已違反勞基法,北市勞動局決定開罰,雇主恐遭罰30萬元。

fsj 提到...

別執著起薪高低 避開畢業潮當求職早鳥族

聯合報/記者李昭安/專題報導 2013.06.10 聯合報

一○四人力銀行行銷暨公共事務處協理陳力孑提醒新鮮人,要創造自己的求職藍海,應盡早準備履歷表,當一個「求職早鳥族」,避免六月畢業潮時跟一堆同質性高的履歷競爭。年輕人應盡早掌握市場動態,運用培養跨領域的混搭專業,以因應未來職涯趨勢。

求職時,很多人對於低起薪很介意,但他說,起薪低不是問題,重點應是如何三年內創造個人價值,拿到「薪資議價權」,並且在卅歲前建立「被別人挖角、打聽」的機會,作法無非就是扎實學習、累積人脈、認真投入。

「找工作不是拿到畢業證書才開始找!」陳力孑說,大學學歷已非就業保證,求職早鳥不會等到六、七月才發動,前一年年底就開始讓自己的履歷曝光,一來可讓企業留下較深的印象,二來可從面試過程了解失敗原因、提早修正,求職成功機率相對較高。

一○四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每年大學畢業生卅三萬人,超過八成是六月畢業典禮後才開始投履歷、找工作。而且國立大學畢業生求職進度最快,六月前已開啟履歷表並獲面試者,占四成八,其次為私立科大、私立大學、國立科大。

陳力孑表示,一○四先前的調查也發現,企業認為夠格的員工三年後就具有「薪資議價權」。他建議,青年求職不要太執著起薪高低,而是要把握機會,在三年內掌握該產業上下游產業鏈關係,累積學校學不到的專業知識,迅速創造個人價值和差異化能力。

對於還在學者,陳力孑則建議應盡早探索職涯,掌握市場動態,並培養跨界能力。例如哲學系邏輯思辨能力強,可跨界雲端軟體;歷史系史學背景深厚,擅長文創包裝,故事行銷;法學院可了解工程設計,往智慧財產權管理師邁進。類似混搭經驗,將變成未來職場趨勢。

勞委會職訓局中彰投區就服中心主任林淑媛也建議,學生別把自己侷限在所讀科系的「小框框」內,「LED、太陽能光電產業也需要美學設計人才,製鞋業則需要數理邏輯分析能力強的人。」學生應在意的不是念什麼科系,而是在學期間多學習跨領域知識,這樣出校門必是各方搶著要的人才。

※ 相關報導:

* 台灣,畢業喊失業 業務黑手缺工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80

台灣青年失業率高,但很多薪水不差的產業卻嚴重缺工。以「求供比」來看,新鮮人求職偏愛旅遊休閒、行政總務及餐飲服務業;最缺工的則為美容美髮業、客服業及業務銷售類。一○四人力銀行行銷暨公共事務處協理陳力孑也點出就業市場兩大問題:黑手等基礎技術工作大缺工;而造就很多企業家、高階主管的業務員工作也少有人願意投入。

....勞委會前主委王如玄也曾說,台灣人力問題在於「中階人才」過剩;因技、專高職大量升等至高教體系,產出中階人才,但基層技工和高階國際人才卻大缺工。

* 從「誰說人生是公平的」找出路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954506.shtml

....這一代的青年,大致上「生於安逸」,直到要踏入成年的生涯了,才驚覺人生還有這許多憂患要面對。相當程度上,作父母的沒有給孩子成長獨立的磨練機會,也可算是「禍首」。流行文化觀察者陳建志最近有篇文章,寫大學生的「奶味」:「越來越多大學生,行為舉止都有倒縮的現象。大家競相裝小,不希望被看成是大人,彷彿這樣就不用自己賺錢了」。這話有沒有說得過分?也許有網友要抗議作者以偏概全,個案當然各自不同。

....「誰說人生是公平的?它才不管我們想要怎樣」,劉若英的歌有點說出年輕人心聲。但成功的人生,誰不是在壞的時代裡想辦法開創好的機會?

* 不是只收菁英 微軟完善實習制度為社會培才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81&pno=0

....台灣微軟總經理蔡恩全回憶,十年前一次聚會上,幾位曾留學美國的主管討論到,自己小孩逐漸長大,才發現台灣企業鮮少提供完善實習制度,他們的孩子想多了解業界卻無處可學。他們因此開始思考:如何幫青年開一門「社會課」。

蔡恩全說,實習計畫推動過程困難重重,且一開始最大質疑來自公司內部:「我們為何要幫別人養小孩?甚至是幫競爭對手培養人才?」他這才發現,要推動「不藏私」的實習計畫,最大問題是「人」不是「錢」。

為爭取支持,蔡恩全嘗試說服同仁:「這不是多出來的工作,而是企業文化及社會責任的一環。」最終定調「微軟實習是幫台灣建立人才庫,而不是要找自己可用的人才」。

fsj 提到...

X世代領航+Y世代創意 別讓父子搶工作

【聯合報╱詹火生、林昭禎】2013.06.11

詹火生/台大兼任教授(台北市)
林昭禎/台大博士候選人(台北市)

台灣的八年級生在股市上萬點後才降臨人世,這群成長於最富裕年代的年輕人,看似幸運,反而出社會之際,必須面對最不確定的就業情勢。

和世界各國比,台灣的青年失業率不算高,但問題不同。歐盟、美、非是沒有就業機會;在台灣是「缺工」與「失業」並存。從供需理論看,「缺工」應提高薪資才找得到人,但在雇主高喊月薪三萬「等無人」的情況下,又讓大眾認為此乃大學教育普及所致。因為年輕人價值觀改變,自認學歷高不願從事基層勞動。

不過,解構雇主口中的薪資內涵,可發現三萬元的所得係底薪加津貼,再加超時工作的結果。資方將一份薪水拆成幾個部分,與勞退新制、勞保年金及二代健保接連上路有關,由於這幾項計費均以員工薪資為基礎,所以底薪低有利控制人事成本。

近十二年來大學畢業者起薪一直停留在廿六K,景氣欠佳成為雇主不調薪的理由,加上可節省福利支出的非典型就業(如派遣、部分時間工作、定期契約等)人口持續增加,在在壓縮薪資成長空間。特別是基本工資調漲後,落入貧窮線下的勞工已增加四倍,基本工資更成為部分時間工作者計薪的公定價。

相對於青年,中高齡則呈現另類發展,網路科技泡沫化時,因產業結構轉型,造成中高齡失業問題,但現在卻是有經驗、人脈的中高齡就業夯。政府應對勞動市場之聘僱行為作調查,並進行薪資結構分析以明真相。

近日台灣在洛桑管理學院的全球競爭力排名,由去年的第七名降至十一名,有專家提出人才不濟的警訊,經建會雖提出「人力加值方案」,卻不思問題的主因,實令人扼腕。

台灣不是沒有人才,但低薪不僅難以吸引優秀的外國人才,還讓自己栽培的年輕人跑到海外打工。雖說政府不能以法令強制企業加薪,但仍可透過政策引導,諸如規定勞退、勞保基金投資的廠商,必須在財報中明列基層員工的薪資結構及調薪狀況,總比借助公務員加薪以帶動企業跟進有用。

但要真正解青年就業「悶」,仍應以創新創業為方向,融合各世代的專長,發展新產業及新產品,才能創造需求與工作。就像3D列印技術的突破,即可在X世代的領航下,結合Y世代的創意,開發不同的運用方式。或是經異業結盟平台,集合研發者、採購經理及潛在的投資人,共同設計商品原型及新的商業模式,如此可減少摸索與資源浪費,有效促進產業成長。甚至可建構募資管道,協助青年實踐志業。

「只想用香蕉吸引猴子,自然招不到金剛來幫忙。」長期凍薪的社會,不僅因消費壓縮而抑制經濟成長,連帶流失人才。唯有實踐世代正義,老幹新枝合作,才能免去「爸爸與兒子搶工作」的困境,讓有經驗的人引領有創意的人,擦出火花照亮我們的社會。

※ 相關報導:

* 德國/先給魚再給釣竿 鐵血救失業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92&pno=0

....為了全面促進就業,理性且務實德國人採取一系列「鐵血」措施,一環扣一環。一方面鬆綁勞動市場法規,讓企業僱用臨時人力如派遣、解僱較有彈性,並且承認迷你工作(Mini Job)的合法性,以利僱主提供工作機會。

另方面,《哈茨IV》(哈茨方案第四階段)整併失業津貼與社會救助金。將原有三種不同社會保障制度:失業金、失業津貼、和社會救助金;整併成「失業金I」及「失業金II」兩階段,而且「失業金I」(按原有薪水的成數計,屬社會保險)領取時間限縮只有12個月,若仍未尋獲工作則領取「失業II」(屬政府救濟性質),只能領取基本生活費用,以單身為例,每月只能領三百八十二歐元,政府另外負擔房租、暖氣費用並代為投保疾病和看護保險。

領取失業金的變革是《Agenda 2010》最受爭議的一項,因此「失業II」又被稱為「哈茨IV救濟金」,透過大幅限縮失業保障年限及金額,給予失業者很大的壓力,逼著失業者出來找工作。

負責失業金發放以及就業媒合的德國聯邦促進就業局發言人班肯朵夫(Erik Benkendorf)表示,失業保障由三階段整併成兩階段後,政府很容易掌控有多少失業人口。

* 政府首務 助青年找第一份工作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88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表示,對於愈加嚴重的青年失業問題,政府應窮盡所能為年輕人找到第一份工作,並列為施政優先項目。他也呼籲,各界應重視「跨世代不公平」現象,給年輕人多些寬容和空間,幫助他們實踐夢想。

龔明鑫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感到「前途茫茫」,不只台灣有這問題,而是全世界大環境所造成,但更值注意的是「跨世代的不公平」。

很多研究指出,青年失業率是自二○○八年金融海嘯後往上飆,每個國家遭逢經濟情況不太一樣,但多數解決方法是不斷印鈔票,以資金寬鬆來救急,但這也推升物價、房地產上漲,對於手上沒有初始成本的年輕人更不公平,世代間差距將更拉大。

他指出,二○○八年到二○一八年這十年間踏出校園的年輕人,會是比較辛苦的世代,他們的就業機會受到壓縮,這結果不是年輕人造成,卻得由年輕人承受;世代不公平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必須等到景氣稍好轉,才能稍獲平衡。

* 拉他們一把 阻斷尼特族「源頭」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44

「國中畢業生為升學未就業,很容易轉入地下經濟,賣身、賣藥樣樣來,成了社會最陰暗的角落。」長期關注青少年失業問題的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估計,台灣約有5000名以上國中未升學的中輟生,這些潛在的黑數等於是未來的尼特族。

葉大華分析,國中輟學與國中畢業未升學的孩子,因為學歷不夠,有沒有一技之長,很難在社會上找到穩定的工作,即使順利進入職場,在殘酷的就業市場裡容易跌跌撞撞成了最弱勢的勞工,加上高學歷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更會排擠弱勢中輟生的就業機會,從過去輔導的個案中會發現,他們不知道如何尋求協助,最後走向地下經濟。

* 機車行老闆:念書不是唯一 有技術路更廣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891&pno=0

「以前登報找學徒,一天有五十到一百通求職電話,現在等三個月,來電不超過五人!」四十六歲的機車行老闆李仲基刊登徵學徒訊息已數月,雖有零星電話探詢,但沒人上門。

他指著機車行對面的高價住宅建案說:「那些天龍國的爸媽,哪會願意送孩子來吃苦」。....身為苦過來的「五年級生」,李仲基五味雜陳。他說,如今不只機車行找不到學徒,各種基層技術性工作都很難找學徒。「以前師傅多會留一手,學徒只能睜大眼睛自行摸索;現在是師傅願意教,卻沒學徒可教。」

fsj 提到...

炫富vs.紅眼:一場失焦的世代對話

【聯合報╱社論】2013.06.12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最近發表演說,一席「薪水少於五萬別儲蓄」的話,引起網民激烈爭辯;一些反對者更聲稱,將拒吃王品餐飲以表抗議。戴勝益原希望分享自己的人生哲學,不意卻觸動年輕世代受困低薪的痛處,鼓勵換來反彈,實是始料未及。

戴勝益在中興大學的演講主題是「出社會避免受傷害的五個法則」,他唱作俱佳,語帶幽默,在現場引起不少掌聲和笑聲。然而,當其演說焦點被化約為「薪水少於五萬別儲蓄」的報導時,聽在畢業十年仍有八成五的人月薪低於五萬的年輕世代耳裡,儼然成了「何不食肉糜」的風涼話。他的幽默,讓很多人笑不出來。

這場「鼓勵變傷害」的風波,反映了台灣兩個世代不同的人生哲學,也反映了兩個世代所面對的外在環境差異。這一代的年輕人,已不再有上一代人那種遍地就業機會或創業機會的幸運;成長於安逸的他們,也多半不再有上一代人那種冒險衝刺的動力,卻須面對更嚴酷的國際化競爭。年輕世代的失落感,其實需要透過更頻繁的跨世代對話和互動,尋求新的出口,不能只是在那裡怨天尤人;而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也需要俯身感受年輕人的鬱悶,思考紓解之道,不需一味指摘年輕人缺乏鬥志。

作為喚起年輕人憧憬餐飲業的企業家,戴勝益願和新世代分享自己的奮鬥經驗,值得肯定。戴勝益的創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其間,他獲得親友的資金贊助,摸索出餐飲產業的經營祕訣,以服務品質推升了台灣的飲食文化。他用幫「媽媽煎魚」的故事,勉勵社會新鮮人要保持耐心和穩定性;用「一雙筷子」的寓言,提醒年輕人廣結善緣,都是生動而實用的人生建言。

至於他引發眾怒的那句「薪水少於五萬別儲蓄」,則未免失之大意。戴勝益當時手上握著廿二張千元大鈔,顯示他並非不清楚當前大學畢業生的待遇。他想要強調的是,年輕人應該多投資在能開創自己視野及人際關係的事上,不必急著儲蓄,以免為了存錢變成宅男宅女,而錯失自我成長及建立人脈的機會;這些,亦言之成理。但要命的是他接下來那句,「薪水不到五萬的,可以向父母要」,戴勝益或許想用誇張法來凸出其觀點,卻同時觸怒了兩代人。畢竟,公開鼓勵成年子女向父母要錢,和台灣傳統「奉養」與「孝敬」的倫理並不吻合;再說,並非每個家庭都和他一樣富裕,能隨時因應孩子的索求。

在此戴勝益應無炫富之意,但在年輕一代聽來,顯然不是滋味;這種「不必儲蓄」的理財忠告,恐也不切合當下台灣的情境。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句話就讓許多年輕人否定戴勝益的全部善意,將他列為杯葛對象,似也反映網路世代敏感易怒及易於從眾的問題。

不可諱言,近年網路的發展,散播憤怒、仇恨和偏見的能力,似乎遠遠大過傳播歡樂、體貼和珍惜的能量。尤其,在藍綠政治網軍的日夜駁火助長下,網路上酸腐辛辣的語言你來我往,已擴散至日常生活;網民往往在真相未明之際便發動抗議,集結行動固然迅速,卻未必足夠理性。如果戴勝益言下帶有「炫富」意味,那些痛斥戴勝益的人,恐怕也該小心自己是否患有「紅眼症」之徵兆;因為,這已成為台灣一個嚴重的社會現象。包括先前麵包師吳寶春選擇就讀新加坡大學一事,網路上充斥著譏誚謾罵,已到了超乎想像的地步。對於成功的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嘲諷和指責,對於建立自己積極的人生觀,其實毫無助益。

本報系願景工程最近連續推出「為青年尋路」系列報導,希望政府與民間共同思考年輕世代的出路。其中,諸如微軟幫青年開設社會課程,法藍瓷鼓勵學生提早實習以與企業接軌,王品主動為員工加薪,都是積極而有正向效果的作法。反省戴勝益這場失言風波,兩個世代若能泯除炫富和紅眼情結,敞開心胸增加對話和理解,不要為一言不合相互否定;那麼,為青年尋路的工程也許能有更多勝算。

※ 相關報導:

* 戴勝益改口:靠家裡只限畢業後頭三年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958620.shtml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日前一席「月薪五萬以下別儲蓄」,不夠的可向父母要,引發議論。他昨天改口說,本意是要把錢花在拓展視野跟人脈上,不是要年輕人向父母拿錢當「啃老族」。他昨天新增附加條件,靠家裡的時間應只限「畢業後的前三年」,如果三年後還賺不到五萬,就該自己負責。

* 我Q3人力需求回升 全球第一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956898.shtml

國內第三季人力需求回升。萬寶華預測,台灣今年第三季就業展望為35%,與上季相比增加3個百分點,名列亞太與全球第一,台灣第三季人力以服務業需求較大。上周勞委會公布第三季人力需求調查,整體人力需求淨增加約4萬人。萬寶華的跨國調查與勞委會調查結果差不多。



◆ 外傭仲介費太高 勞委會擬e化申請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2013.06.12

外傭仲介費 高達18萬

監察院表示,我國聘用外籍家庭看護與幫傭的行政程序太複雜,造成仲介透過媒合收取來台高額仲介費用,其中以印尼外傭或看護來台仲介費最高,達到16到18萬元。且外傭有超時工作情況嚴重,侵害人權。行政院勞委會已著手辦理「外勞申審業務系統web化建置案」,希望透過簡化程序,提高雇主直接聘雇外傭的意願。

監察院調查發現,截至民國100年底,我國引入近19萬名家庭外傭,90%以上雇主選擇透過仲介公司引進外籍看護與幫傭,要來台灣工作的外傭,也因此多需透過仲介獲得工作機會,導致外傭必須付出高額仲介費、服務費及其他規費,才能來台。

勞委會建平台 簡化申請程序

監察院外交僑政委員會調查研究報告指出,菲律賓外傭來台仲介費高達8到14萬元、越南仲介費12到18萬元、印尼仲介費16到18萬元。

經監察院建議後,目前行政院勞委會已著手辦理「外勞申審業務系統web化建置案」,希望透過簡化程序,提高雇主直接聘雇外傭的意願。

監察院指出,勞委會已向各外勞來源國,建議仲介費以1個月基本工資為上限,協調各來源國明確訂定相關費用的項目及標準。對國內仲介,勞委會訂立私立就業服務機構費項目及金額標準,規定不得先收取服務費,第1年、第2年、第3年每月不得超過新台幣1800元、1700元與1500元,並由各縣市政府訪察收費情形。

外傭休假時間 擬規範入法

監察院指出,對外傭人權部分,勞委會已研擬家事勞工保障法草案,報行政院審議。對外傭休息部分,草案規範雇主每日至少給予勞工連續8小時休息,規範勞工工作每7日至少應有1日休息,作為例假,工資由雇主照給。

※ 相關報導:

* 逼外傭超時工作 雇主遭起訴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7958457.shtml

南投縣李姓製茶業者,把二名女印尼看護工帶到製茶廠工作,每天製茶工作逾16小時,除吃飯外沒有休息時間,扣留她們的護照和居留證。印尼外傭借用另一外勞的手機,打電話求助。南投地檢署昨天依違反人口販運防制法,將李姓雇主夫婦和人力仲介汪姓負責人起訴。

* 勞資糾紛件數 去年同期兩倍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958382.shtml

隨著工資上升、大陸國內外需求低迷及人民幣升值,大陸企業有的倒閉,有的轉移至海外來降低成本,而勞工在過程中往往得不到補償。香港工人權益組織中國勞工通訊表示,今年前4個月大陸發生201起勞資糾紛,數量幾乎是去年同期兩倍;光是深圳一地就發生17起。

fsj 提到...

梅克爾 籲360萬歐洲青年離鄉謀職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3.06.15

德國總理梅克爾十四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呼籲歐元區國家約三百六十萬失業青年準備離鄉工作。梅克爾長久遭失業率極高的歐盟國家如西班牙和希臘等國民批評,她受訪時說,這些國家的高失業率是「重大危機」,但力挺嚴格的支出控管計畫。

梅克爾說,當年東德青年失業率攀升,「許多青年南下工作」,強調提高「機動性」的重要。她說:「我認為,讓沒做錯任何事的青年付帳並不公平,但別無他法。我們必須在歐洲製造賣得掉的商品,或者提供賣得掉的服務。」

梅克爾堅稱歐盟採取的基本政策是對的,她有時候不願直接說出「撙節」兩字,但說「就工作機會和經濟成長來說,歐元區和其他國家處境艱困。問題關鍵不在撙節,而是經濟必須重新開始成長。」

她說:「歐洲必須決定要仰賴什麼存活,想生產或製造什麼,如何強化貿易。」她說,要求希臘、西班牙實行的政策是國際貨幣基金、歐洲央行和歐盟這三巨頭的共同決定。被問到如何看待反德示威,梅克爾說:「示威者不只在國外,德國也有。」她說,我們推動預算平衡政策的手法相當靈活,「你我都了解,歐洲國家都接受成長和穩定條約。話雖如此,我們還是容許一些國家預算赤字逾越國內生產毛額百分之三的上限,法國即為一例,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一樣。」



◆ 美高齡老鳥 「薪」情大勝菜鳥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3.06.15

布魯金斯研究所根據美國政府數據所做的新分析顯示,2007年至2010年之間,接近或超過傳統退休年齡(60歲)而仍在工作的資深上班族,平均時薪比年齡較輕的上班族高很多。

60-74歲男性薪水 比25-59歲者高20%以上

分析報告指出,2011年,60歲至74歲仍在工作的美國男性上班族,平均時薪為25.12美元(約台幣750元),比25歲至59歲上班族的平均時薪20.55美元高20%以上。同年齡群的年長女性上班族,平均時薪為18.51美元,比25歲至59歲女性上班族的平均時薪16.87美元高將近10%。這項研究獲美國社安署資助。

布魯金斯研究所指出,這個現象與1980年代及1990年代大不相同。專家表示,部分原因在於60歲以上的上班族教育程度較高,健康狀態較好,而且可能遇到重視他們的雇主。其他原因包括較年輕的上班族「時運不濟」,2007年起遭到美國嚴重的經濟衰退,薪資無法調升。

布魯金斯研究所說,與1980及1990年代相比,目前的現象明顯不同。早年,男性資深上班族的時薪跟較年輕上班族的大致相同;平均而言,年長女性上班族的時薪比較年輕女性上班族的時薪還略少一些。

專家指出,65歲以上還在工作的美國人正在增加。報告撰寫人布魯金斯研究所勞工經濟學者柏特萊斯說:「一般來說,繼續工作的耆老健康較好、教育程度較高、雇主珍視他們的貢獻。他們是最幹練和受過較好訓練的員工,不是急著領社安福利支票的一群。」



◆ 歐記健保 低薪者恐買不起

【世界日報╱美聯社/華盛頓13日電】2013.06.15

歐巴馬推動的新健保法名為「可負擔健保法」(Affordable Care Act),不過一旦實施,在連鎖餐館、零售店及旅館等工作的許多低薪受雇者,可能都負擔不起新健保。

若實施新法,50人以上公司雖依法必須提供員工健保,但有可能保費太高,致使許多低薪員工負擔不起。健保專家表示,雇主只求卸下責任,員工卻得自行面對聯邦要求每人都得買健保的規定。

但許多低薪者仍可能寧願不加入公司健保而付出代價,但新法規定若不加入公司提供的「可負擔」健保,自行購買私人健保,將無法抵稅。

然而所謂的可負擔健保,保費果真合理嗎?根據新法規定,50人以上公司必須提供全職員工(每周平均工作30小時以上)「可負擔的」健保,這些健保內容須符合基本標準,且保費不得超過員工收入的9.5%,未遵行的企業將被罰款。

以一名年薪2萬1000美元的員工為例,保費若為收入的9.5%,金額將高達1995美元。然而,對於年薪2萬左右的受薪者,可能連1000美元的健保費用都負擔不起,而此金額已接近目前受雇者的平均保費。

同時,保費不是員工的唯一健保開支,以基本健保為例,一年的健保自付額可能高達3000美元左右,這筆錢員工得自掏腰包。莫塞顧問公司(Mercer)健保改革領袖崔西.華特斯質疑:「如果你年薪只有2萬美元,你會買這樣的健保嗎?」

更不幸的是,低薪員工年薪若超過1萬5900美元,依照新法,將不符加入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的資格,使得他們喪失另一個獲得健保的機會。

這種情形完全與歐巴馬推動新健保法目的背道而馳,歐巴馬在立法之初就開宗明義表示,新健保法是為了讓基層勞工減輕經濟負擔。

對於低薪者買不起新健保的問題,白宮資深公關顧問塔拉.麥吉尼斯(Tara McGuinness)認為其嚴重性被誇大,她說:「對於人們可能會怎麼做有許多臆測,但畢竟這些事都還沒有發生。」她強調:「多數企業都希望做有利於員工的決定,他們也會繼續提供員工優質的健保,以利用免稅優惠。」雇主提供健保可減稅,新健保法並讓提供員工健保的小企業享有更多免稅優惠。



◆ 美國年輕人 不愛用信用卡了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3.06.15

FICO信用分數公司14日公布最新研究指出,截止去年底,18至29歲的美國年輕人中,約16%的人沒有信用卡,比2007年整整增加了一倍。這項調查顯示,年輕人逐漸放棄使用信用卡,也使得美國個人的平均卡債減少,從3073美元降至2087美元。

改用不會積欠的預付卡、銷帳卡

FICO公司分析數百萬消費者的信用卡資料的結果顯示,年輕人因為看到父輩和上一代人受到經濟衰退的沉重打擊,所以放棄使用信用卡,而選擇銷帳卡(debit card)。

SmartCredit.com公司的消費者教育主管烏哲默說,預付卡也受年輕人的喜愛,「過去多年來,預付卡在年輕人和少數族裔中展開了積極的推銷活動,因此,使用預付卡的年輕人比信用卡更多,便不足為奇」。

此外,2010年生效的CARD法案也導致美國年輕人申請信用卡更難,該法案規定,21歲以下者申請信用卡時,必須有共同申請人擔保,或是收入可完全付清帳單,才能獲得發卡。

研究顯示,美國年輕人的債務負擔正在降低,雖然他們的學貸負擔增多,其他債務如房貸等卻迅速減少。負債少導致年輕人的信用分數升高,被FICO公司列在760分以上優秀信用分的年輕人,從2005年的8.6%增至去年的11.2%。

年長的美國人與年輕人不同,他們的信用卡債雖也降低,但汽車貸款和房貸卻增加。40歲以上消費者如今的負債高於2005年,烏哲默說:「家長為子女承擔了更多債務。」

fsj 提到...

勞工過勞生病 雇主最重罰30萬

【聯合晚報╱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2013.06.18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勞工安全衛生法修正案,並更名為「職業安全衛生法」。本法強化勞工身心健康保護,明定「防過勞條款」,規定雇主對輪班、夜間工作、長時間工作等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的預防等事項,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安全衛生措施。違者處3萬到15萬元罰鍰;若導致勞工發生職業病,最高可處雇主30萬元罰鍰。

此外,三讀通過條文也參酌日本、韓國等國做法,建立化學品 (包括工業用原料)源頭管理機制,要求有害身體的化學品製作、輸入及供應,都應經許可,並通報流向,也就是說,本次國內爆發毒澱粉危機,將工業用原料順丁烯二酸摻入食品中的事件,在修法通過後,就可建立化學品流向管理。

職業安全衛生法新增「防過勞條款」,要求雇主對輪班、長時間工作的勞工採取預防過勞措施,違者可罰3萬到15萬元,若導致勞工造成職業病,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同時也不得讓懷孕或產後未滿1年的女性勞工從事危險或有害的工作,顧及女性勞工的母性保護,提高女性勞工勞動參與率。

為強化工作者職業災害預防及安全健康保護,並擴大適用範圍,立法院今天通過職業安全衛生法,適用對象將從原本指定行業 (營造、製造業等15種事業)擴大到所有工作者,包括小黃運將、攤販等自營作業者、外勤採訪記者、業務員、派遣工、志工和職訓學員,保障人數從670萬擴大到1067萬人。



◆ 日本尼特族63萬人 比例創新高

中央社 2013-06-18

日本政府今天上午內閣會議通過2013年版「兒童暨青少年白皮書」,顯示15至34歲的年輕人當中,尼特族約63萬人,占整體比例創新高紀錄。

日本政府以15至34歲的年輕人為對象,調查2012年就業情況等,結果顯示尼特族(NEET,全稱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約63萬人,比2011年增加約3萬人,占整體比例2.3%,是1995年開始實施統計以來最高紀錄。

尼特族是指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青年族群。

內閣府認為,有必要官民合作加強輔導青少年就業,並培育輔導青少年的人才。

白皮書也顯示,靠時薪工作、打零工等非正職工作維生的15至34歲的飛特族(freeter,結合自由free及德文的勞動arbeit之意)約180萬人,比2011年減少4萬人。

但25至34歲這個年齡層的飛特族比2011年約增5萬人,約達103萬人,凸顯就業情況嚴峻。

fsj 提到...

無薪假 未來可能要給薪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7/7975104.shtml

【聯合報╱記者許俊偉/台北報導】2013.06.20

勞委會著手翻修「躺」了七十多年未實施的「勞動契約法」,將禁止「懲罰性違約金」,還要限制「最低服務年限」和「競業條款」等勞雇簽約條件,甚至無薪假也要變成「有薪假」。勞委會近期積極與勞資團體溝通,預計年底前將草案送出勞委會大門。

國內傳產和科技業常受景氣影響放員工「無薪假」。未來「勞動契約法」將明訂雇主若因原料、材料來源或市場銷售影響等營運風險,要勞工暫停提供勞務,雇主仍有給付工資義務,即不得再放「無薪假」;但勞雇雙方另有約定者,不在此限。

科技業常見的「競業條款」(離職後不得到同性質公司任職)也會在勞契法中明確規範。勞委會說,除非雇主有應受保護的法律利益或勞工曾接觸、使用營業秘密,否則雇主不得要求簽訂競業條款,且最長只能簽兩年。

勞委會說,就業市場常見的最低服務年限,未來也會要求雇主提供專業培訓者才能簽,也就是常見的「儲備幹部」,否則雇主不得在勞動契約中規定服務年限。官員說,若勞工在約定的服務年限內非自願離職,無須負擔違約責任;即使勞方自行提前離職,違約金也以培訓費為限。

醫療和電子業常發生離職違約金爭議,航空業機師也有「懲罰性違約金」規定。勞委會說,懲罰性違約金是指勞工離職時,得另付高額的損害賠償金,未來新法將明訂雇主不得訂定「懲罰性違約金」條款。

另外,曾有服務業銷售員或業務被雇主要求到職後先購買公司制服或商品,新法也會禁止。

勞契法中也規定,凡在工作過程所需要的「工作成本」,包括交通、住宿、工作用的筆電或手機,都應由雇主承擔。

勞委會說,未來雇主也不可任意要求員工「移地勞動」,前提是企業有經營必要、未違反勞動契約、薪資和其他勞動條件未有不利變更、體能和技術可勝任、雇主應予遠地協助等「調動五原則」,才能調派到他地。



◆ 工總:不要「愛他 反害了他」

【聯合報╱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2013.06.20

勞委會計畫修改勞動契約法,擬禁止企業放無薪假,工總秘書長蔡練生昨天指出,相關規定可寫入勞資雙方的聘雇合約中,並非一定要由政府介入,此次修法恐怕會讓企業失去經營彈性,他希望勞委會不要「愛他(勞工),反而害了他」。

蔡練生指出,企業放無薪假多數是因為面臨金融海嘯等非常時期,接不到訂單,在勞資雙方共體時艱下做出的彈性應變,且企業實施無薪假是上班幾天、休假幾天,不是完全沒有領薪水。

蔡練生擔心,若修法明確排除企業實施無薪假,企業若撐不到景氣反轉,「乾脆資遣員工或倒閉」,他質疑這樣對勞工真的好嗎?

勞委會此次修法也打算限制員工競業條款最長不超過二年,蔡練生批評這樣的時間太短,「至少要三年以上」。

蔡練生表示,近年台灣產業高技術人才往往被大陸或其他國家挖角,「一挖就是帶走一整個團隊」,若競業條款年限僅二年,被帶走的技術二年後恐怕還具有市場競爭力,對原雇主會造成不小影響。

蔡練生說,包括無薪假、競業條款年限等規定,在勞資雙方簽訂勞動合約時,就可明文規定是否實施或怎麼實施。

蔡練生舉例,不同產業對競業條款年限的長短會有不同想法,「有的產業可能覺得二年就夠,但有些產業可能覺得要五年」,他建議政府把這些修法方向,交由勞資雙方自行協商,「政府管得多,對企業競爭力並無好處。」

商總理事長張平沼昨天則說,對這次修法「持正面態度」。張平沼說,他過去在立法院服務時,參與相關法條擬定,對於能保障勞工權益的修法,商總樂觀其成,但希望政府修法前能廣聽各界聲音。



◆ 全球富豪財富 超過歐美中日總和

中央社 2013-06-20

根據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百萬富豪人數增加9.2%,達到1200萬人,北美地區人數最多。而這些百萬富豪的總財富超過美國、歐盟、大陸與日本國內生產毛額總和。

凱捷管理顧問公司(Capgemini Consulting)與RBC財富管理公司(RBC Wealth Management)今天發佈的「2013世界財富報告」(World Wealth Report 2013)指出,去年全球百萬富豪的人數增加9.2%,達到1200萬人,其中北美地區超越亞洲地區,總人數達到373萬人,成為百萬富豪人數最多的地區。

而這些富豪的財富總額則升值10%,達到46兆2000億美元,超過美國、歐盟、大陸與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總和。

報告也指出,多數百萬富豪在投資理財上十分謹慎,1/5的美國富豪大量持有現金,日本富豪的投資組合中也有一半是現金。

而1/3的北美地區富豪關心如何保值,只有28%的富豪努力讓財富升值。

凱捷全球財務服務銷售與行銷長拉辛納岱(Jean Lassignardie)指出,股市活絡、房地產回春,已開發國家經濟正走出低迷,是去年百萬富豪增加的主因。

拉辛納岱認為,雖然北美重奪最多百萬富豪地位,但亞洲地區國內市場穩定,相信未來亞洲地區的百萬富豪人數將快速增加。

fsj 提到...

幫青年就業 師徒制訓練計畫登場

【王正寧/台北報導】2013-06-22 中國時報

馬英九總統昨天在總統府與勞工團體座談時,指示相關單位辦理促進青年就業措施,包括勞委會九月開辦的「嚴師高徒」、「產業學院」計畫等四項措施,希望解決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問題。

馬英九並提出四項具體計畫,包括師徒制、產業學院、職能基準鑑定以及產學訓合作訓練計畫。其中,仿效德國師徒制的「嚴師高徒」計畫,預計今年九月開辦。

「嚴師高徒」計畫將招募二百五十名師傅,指導五百名年紀在十八至廿九歲之間的年輕人,每個月政府補助五千元的訓練費,以及徒弟一萬塊的訓練津貼,總經費四千萬元。馬英九說,希望透過緊密的聯繫傳授技能。

另一方面,教育部規畫的「產業學院」計畫,預計六月開始啟動,將與產業界合作開設相關課程,並與個別企業共同選才,畢業後由企業直接聘用,計畫經費二千萬元。

此外,經濟部與勞委會正在推動的「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是由超過百家企業訂出基準,學校再按照基準培訓人才,以促進企業進用該校學生,希望藉此縮短產學間的落差。他說,截至今年五月止,已有一百一十八家企業簽署優先面試及聘用同意書,並帶動九十八個學校系所調整教學內容。

最後則是勞委會提出的「產學訓合作訓練」計畫。馬英九以參訪民間企業的經驗表示,青年在企業、學校、職訓中心學得一技之長,學生不但拿到學歷,也有一定的收入;因為有企業的實習經驗,比別人更有機會一畢業就可就業。



◆ 日本勞工 憂鬱職災創新高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3.06.22

因過勞自殺 有93人

共同社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昨天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2012年度因過度勞累或職場人際關係不順罹患抑鬱症等精神疾病,而被認定為職業傷害的勞工,比前一年度增加150人,達475人,連續三年刷新紀錄。其中,被認定為因過勞導致自殺(包括自殺未遂)的人數也創歷史新高,達93人。

在被認定為職傷的勞工中,原因為「受到欺凌」者增加15人,成為55人;「和上司發生衝突」者增加19人到35人;「受到性騷擾」的增加18人,達24人。各種形式的騷擾成為精神疾病原因的案例迅速增加,可見日本職場環境趨於惡化。

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騷擾情況以前就大量存在,但最近申請職傷認定的人數增加,問題逐漸曝光。

因精神疾病申請職傷認定的人數減少15人,為1257人,名列歷史第二高。以行業而言,申請人數較多的產業為社會保險、社會福利、護理業的111人,醫療業87人,其他服務業(如保安、大樓保潔等)74人。另外,卡車運輸等道路貨物運輸業和資訊服務業的申請人數也較多。



◆ 提高鷹架安全 推六年計畫

【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2013.06.21

提高鷹架作業安全,勞委會今(2013)年起逐步推動鋼管施工架符合國家標準,預定2019年適用於全部工程,上(5)月底獲得遠雄、太子等多家上市營建業者認同,將部分期程提前實施,優先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鋼管施工架。

此外,營建業若採用鋁合金材質的施工架,強度經實驗室測試具CNS4750鋼管施工架同等以上強度,經相關技師設計仍可使用。

鋼管施工架應符合國家標準CNS4750,早已在「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第59條」規範,但多年來受限廠商生產技術及市場需求,遲遲無法普及,勞委會希望從今年開始,透過六年逐步推動機制,引導市場回歸法令規定,因此在上月底與業者開會進行研商。

據了解,該會議出席業者和團體代表包括遠雄、太子、宏盛、日勝生、華固、鄉林、麗寶、中悅、長虹等建設投資公司,中華民國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及中華、建國、達欣、根基等營造公司、台灣區綜合營造工程工業同業公會。

上述業者同意,興建或承攬一定高度以上建案時,願意擔負企業社會責任,優先使用國家標準鋼管施工架以符合法令規定,由於今年工程多以開工或完成工程費用編列,因此從2014年起「建築物頂樓樓板高度100公尺以上」建案及2015年起「建築物頂樓樓板高度75公尺以上」建案,採用鋼管施工架將符合國家標準規定。

勞委會規畫的六年期程,從今年元旦開始,要求丁類危險公共場所(即重大或高危險工程)及預算金額20億元以上公共工程使用國家標準鋼管施工架,逐年擴大適用範圍,直到2019年時將全面適用。

勞委會指出,適用工程建設若經查證違反規範屬實,將可處以3萬到15萬元罰鍰,其中丁類危險公共場所的公共工程若違反,還可針對分項作業勒令停工。



◆ 職能治療師 教你「專注力123」原則

【聯合晚報╱李樹人】2013.06.22

現代人感嘆時間不夠用,專注力無法持久。台北市職能治療公會常務理事張旭鎧職能治療師提供「專注力123」原則,讓上班族、學生參考。

首先,一次專心做好一件事。專心最能讓感覺統合的能力充分發揮,幫助大腦更加清楚專注。其次,咀嚼無糖口香糖20 分鐘。咀嚼動作可經由上顎與下顎咬合,刺激顏面及大腦神經活動,進而增加感覺統合的能力。

最後則是休息三分鐘。張旭鎧建議,即使工作再忙碌時,功課繁重,還是抽出時間,稍作休息,讓大腦獲得休息,另外配合一些簡單的伸展操,循序漸進地改善感覺統合能力,讓專注力恢復集中!

fsj 提到...

癮君子員工的負擔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62300348.html

【鍾志恒】2013-06-23 工商時報

■根據研究發現,美國企業雇用抽菸員工的成本,較不抽菸者要多負擔6,000美元。出於成本與健康上的考量,企業要員工戒菸。

■US businesses pay almost $6,000 per year extra for each employee who smokes compared to the cost to employ a person who has never smoked cigarettes.

今年6月,美國《菸害防制》(Tobacco Control)雜誌公布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美國雇主聘用愛抽菸員工的額外花費,比不抽菸的員工每年多出將近6,000美元(約18萬台幣)。這筆額外花費包括員工花在抽菸的時間會降低生產力,還有因為抽菸導致額外的醫療費用支出。

負責這項研究、將在8月成為俄亥俄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的柏曼(Micah Berman)說:「我們評估雇用一名癮君子,每年額外負擔5,816美元。」柏曼表示,這是第一份針對企業因抽菸員工而承受財務負擔的綜合研究。

抽菸員工 雇主壓力大

柏曼表示,由於癮君子壽命較不抽菸人士為短,雇主花在癮君子退休金上的錢會因此每年減少296美元。雖然他已把這筆錢算在額外負擔的計算範圍內,但雇主仍得多負擔近6,000美元。

跟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10年前,評估每年額外負擔3,400美元相比,雇主相關人力成本呈現大幅增加。

由於抽菸人士的健康保費,較不抽菸的來得高,因此許多美國雇主早已開始向抽菸員工,討回為他們多付的保費差額,甚至表明未來只雇用不抽菸人士。有的雇主還威脅抽菸員工要在特定時間內戒菸,否則就開除。

但報告提出,在沒有準確評估抽菸的相關費用之前,雇主祭出的種種手段就看似武斷或無理。因此應該有一套合理的評估機制,讓企業能更公平地分析那些「不抽菸人力」政策的成本與好處。

柏曼說:「這項研究將有助企業在菸害人力政策上,做出於理有據的最好決定。」

據過去研究,來了解抽菸與不抽菸的雇員之間差異。報告按照民間企業薪酬成本來計算出,每年抽薪員工在工作時間抽菸,一年累積下來曠工時間,較不抽菸員工多出2.6天。

生產力 恐因抽菸降低

若按照員工每天工上班7個半小時,平均每小時薪水和福利為26.49美元,雇主就會因抽菸員工多支出516.56美元。

未獲雇主許可抽菸時間,在一年232個工作天裡,以每天2次15分鐘的抽菸時間計算,抽菸員工每年因為抽菸而流失生產力,估算在3,077美元。

對於要為員工支付健保的雇主來說,為抽菸員工投保的保費,較不抽菸員工高出2,055.77美元。因此研究報告建議雇主,推出一些計劃來鼓勵員工戒菸。

柏曼認為,其計算出來的數值可供雇主參考,能更準確評估他們在雇用抽菸與不抽菸的員工時,所負擔費用的差異。

他承認,雇主要為員工提供戒計劃是會增加人事成本。他說:「雇主應該要了解,讓員工戒菸有多困難,和很需要大家的支持。」

CDC指出美國每年因抽菸死亡人數約44.3萬人,平均每5人死亡當中,約1人跟抽菸有關,像因抽菸引發的心臟病、中風和肺癌等疾病。

柏曼說:「許多有菸害人力政策的企業,抗拒聘用癮君子並非只著重於人力成本的考量,當中也有健康因素的想法。」這些企業當中,都有為抽菸的員工提供戒菸計劃,就是為員工的身體著想,希望他們更健康和長壽。



◆ 《30秒過後》的人生轉折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62300288.html

【陳清泉】2013-06-23 中國時報

《三十秒過後》是一部真人故事改編的作品,描述中年男子如何走出就業困境。在真實人生中,男演員夏靖庭於二○○八年因吸毒勒戒獲釋,復出接演公視人生劇展《三十秒過後》,影片開拍後,夏靖庭希望以過來人身分,鼓勵大家在面對苦難時,更該拿出信心與鬥志,用樂觀正面的態度面對低潮。

電影裡的阿定在考試前三十秒,回顧人生中幾個關鍵三十秒,是一批魚貨拍賣的交易時間;是煮蛋花湯不讓蛋花太老的時間;是妻子遭遇車禍時最需要的救援時間;是失業後每天站在紅綠燈口,數著一次綠燈有幾輛車子經過的時間。或許我們都曾經有過類似的最需要克服心理障礙、為自己增加自信與勇氣的三十秒時間經驗,一如阿定。我們在追索生命的過程中,是否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關鍵三十秒,做出足以改變人生的重大抉擇?

美國脫口秀天后歐普拉(Oprah Winfrey)受邀前往哈佛大學參加畢業典禮時指出,「尋找自己的人生故事,才是應該追求的職志和人生目標,人有時難免會陷入掙扎和卡在困境中,不過你想創造的人生故事就會帶著你走出去。」人生的順逆和成敗,都是由你的學習所決定。通過學習,我們學到如何面對環境,克服困境。

學習是逐夢的開端。不論我們是在學或在職,不管我們身處何處,都不能放棄學習的熱忱,這是我們轉化的驅動力。學習的目的除了在塑造自己、強化競爭力,也在傳播理念。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機制的學習,累積經驗,改變思想、信念和行動;競爭力的強度和學習的深度成正比,接受教育除了取得文憑外,更重要在於是否具備和文憑相當的實力;完成學業後,不論是在校園執教或是在職場任職,都是在傳承知識和經驗。

相信就是力量,是我們讓失敗人生轉彎的力量。除了個人努力與不服輸的精神,「千萬不要恃才傲物,演戲可以彩排、人生不能重來。愈是挫折,愈要堅定意志,別讓自己的夢想,擦身而過。」王品董事長戴勝益這麼說。例如,林書豪並未恃其長春籐名校的高學歷而驕傲,他以堅定的基督信仰,進入一個沒有戰績就沒有合約,絕對商業利益掛帥的叢林,開始他在NBA的「奇幻漂流」,引爆美國職籃「林來瘋(Linsanity)」的風潮。

勞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核心,不論在任何時代,勞動者永遠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穩定力量。勞工來自不同職業,所有勞工都是國家社會成長的原動力,今天的整體環境確實不佳,經濟景氣衰退,失業率上揚,職場競爭相對激烈。中年失業往往拖累全家,台灣每五個失業人口中,就有一位中高齡失業者,而且比例還在上升中,愈演愈烈的中年失業,可能將掀起新一波的貧窮風暴。

面對中年失業危機,除了個人在職場上謹守本份付出心力,以工作績效獲得企業主認同外,也應嘗試學習第二專長,以備轉換工作不時之須。至於政府部門,在失業保險政策上,除了失業救濟金之外,也提供了媒合工作、職業訓練的機會,這是失業勞工可以妥善運用的資源。在勞動人權保障政策方面,除了在勞工政策上創造有尊嚴的工作環境,也有責任提供失業救濟和平等就業的機會,激發追求個人未來生涯發展的動力,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從學習或工作中實現自我。

失敗者沒有悲觀的權利,面對挑戰與試煉,只有勇往直前迎上前去,才會成就美好人生。別擔心挫折、害怕失敗,「失敗只是讓人生轉個彎」,在轉彎處還是會遇見希望,重要的是,要用積極的態度、進取的精神去面對未來。(作者為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fsj 提到...

希臘孤兒 失業家庭造成的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3.06.24

希臘經濟萎靡不振,許多原本是中產階級的父母,因失業無力育兒,被迫將孩子送進孤兒院以免孩子挨餓。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群兒童在松樹環繞的院子玩耍、吃蛋糕,看似牧歌般的畫面,卻是希臘悲劇的現實寫照。這裡是雅典一所兒童之家,多數兒童並非孤兒,更不是來自破碎家庭。兒童成為歐元區危機被遺忘的受害者,被無力養育他們的父母送進孤兒院。

希臘曾是以家庭為生活重心的國家,因經濟成為孤兒的兒童漸增。一間慈善機構說,園內有八成小孩是這樣來的。希臘一成兒童有挨餓之虞,教師討論取消體育課,因為有些學童營養不足。

「薩尼歐兒童照顧機構」裡,九歲的尼可拉說:「我和胡桃一樣堅強。」他和弟妹平日住薩尼歐,周末回家團圓,此模式已持續一年多。靠社會救濟度日的尼可拉雙親坦言,送走小孩「非常痛苦,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很難接受,但孩子得習慣。孩子現在比較快樂,老師很好、很照顧他們。」

希臘經濟不景氣,近三分之一成人失業,三分之二的廿五歲以下青年沒工作,私人企業四年內減薪三成。

慈善機構「兒童的笑靨」社工說,一些捐款家庭如今成為求助者。公共健康組織認為,希臘食物安全等級已降至與一些非洲國家同等。過去三年,各年齡層的自殺率和精神問題攀升。當地報紙稱希臘是「瀕臨精神崩潰的社會」。

※ 相關報導:

* 5月失業率再降 青年失業率續好轉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983618.shtml

畢業求職旺季即將來臨,今年就業市場狀況較去年改善,主計總處今天公布5月失業率4.06%,不但整體失業率持續下降,青年及高學歷者失業率也持續好轉,續創五年來新低紀錄。主計總處認為目前失業狀況穩定改善,但6月失業率按照往例應會上升。



◆ 職涯規劃/轉念轉生 跳脫職場輪迴…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7982273.shtml

【經濟日報╱杜瑜滿】2013.06.24

輪迴,讓人聯想到宿命、無解,也許是過程中有所虧欠,對人事物有所掛念…。職場上也有輪迴這件事,每換一個工作就是一次輪迴;跳槽轉職的背後即使有千百種理由,但有時前一個職場沒有跨越過的障礙與關卡,就跟未修完的學分一樣,不重修是無法畢業的。

關於上個、上上個工作的一些事,包括當時沒想清楚的決定、沒處理好的人際關係,會以什麼樣的面貌出現在上班族心中?不妨透過「內省智慧」為自己診斷一下。

亞卡西亞公司董事長簡士晶創業至今十餘年,雖然看慣了員工來來去去的各種原因,多數時候她也將之視為職場常態,但她觀察到一個情況,就是有些年輕人本身很優秀,卻每一至二年就換一個工作,離職的理由看似很「堂皇」卻有點牽強。基於惜才的心情,她有時會對求去的員工「說教」一番。

「『瓶頸』這兩個字,顧名思義是最窄之處,到了這裡肯定是遇上困難了,但並不代表過不去。」簡士晶表示,這時心態很重要。若工作遇上瓶頸就放棄、逃避,等於自我否定之前的努力,只能說很可惜。「有時候只差一點點堅持,再嘗試一下也許就衝過去了。」

內省智慧 了解自我優缺點

簡士晶晉用員工最看重兩個特質,一是倫理,二執行力。前者關乎品格,是用人最基本的要求;後者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了,包括職務上的問題,和那些雖然是員工自己的,但可能會影響到工作的問題。

簡士晶觀察發現,剛進入一個職場的新人,在一年半左右是最容易遇上瓶頸的時間,在經歷新鮮學習、希望被接納的期待之後,並不一定能順利融入團隊,工作內容也不會完全如預期。這時遇上來自工作的壓力、人際的挫折或者新任務的挑戰,最容易有不如歸去的想法,不克服就無法往前走。

在企業主的立場,遇上這樣的員工很無奈,花了一番心思調教,工作才熟練上手,正要委以重任卻換來一紙辭呈。而不斷地找人、教人,對企業形成資源浪費,影響即使一時看不到,時日一久人才斷層問題會慢慢顯現。

但對求去的上班族來說,下一個工作一定更好嗎?會不會只是進入另一個輪迴?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表示,從來都是人去適應環境,沒有環境來適應人的道理。雖然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或產業前景,上班族大可以理性評估、審慎選擇,但在轉換工作之前最好先問自己:離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在這個工作沒有解決的問題,到了下一個工作仍會遇上,是要再一次臨陣脫逃,還是要把原本的缺失補好,獲得成長?」林由敏說,同一個離職原因若一再發生,就要小心問題的根源很可能就是自己,而不是你一直抱怨的那些表面理由!

滾石不生苔 堅持才有成果

林由敏舉例,如果一個上班族換了三個工作,每一次的理由不是跟同事處不好,就是主管太不可理喻;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這種過於「自我感覺良好」而不自知的人,只會不斷地把前一個工作出現的問題帶到下一個,不小心又種下新的因果,繼續個人的職場輪迴。

因此,一紙離職書看似能換得海闊天空、放下職場壓力,剛開始確實也感到舒服愉快。然而,當上班族滿心期待著下一個工作會更好、畫著理想願望的大餅時,切記「轉念」才可能「轉生」。

轉念會帶來職場層次的變化,變形才有機會化生。林由敏說,積極正面的態度是職場必備的條件,除非是個人志趣或是產業前景發生問題,不然不要輕易放棄對工作的規劃,而要多看到企業能夠給你的磨練機會,以及周圍同事能讓你學到的東西。

適應環境 找到合適的位置

職場不只是「以工作8小時換取薪資」的地方,也應該視為個人成長、修煉的道場。林由敏說,最重要的是學會忍耐,千萬不要試著用你的習慣去改變環境,而是要學會入境隨俗,適應新的環境。只有完成此一修煉,不做職場逃兵,才能在職場上「變形化生」,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然而,有幾種情況離職是不得不的決定。林由敏說明,第一是目前從事的工作不符合個人的志趣,或是社會新鮮人仍找不到職涯方向時,此時不妨大膽轉職,趁年輕轉換跑道。

第二則是產業前景不佳或是公司人事規章不完備時,比如沒有正常升遷管道,或是薪資水平低於同行又沒有機會調整,也是該考慮換一個公司的時候了。

工作的意義不只是糊口,還要學會磨練自己的心理素質,林由敏提醒上班族,若產業前景、公司制度都沒有問題時,就不該輕易放棄一分工作,尤其是那些因為看不慣某人或某事而不爽走人的情況,即使再換十個工作,仍然有同樣的人事物在等著你,因為你根本不曾解決它。

人生自有其軌跡可循,「內省智慧」也是職業能力的一種,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情緒感受、自我意向,並對自己的行為有自省、自律、自制的能力,才能導正自己的行為,由職場輪迴中解脫而出。

fsj 提到...

愈過愈苦…薪資倒退16年

自由 2013.06.25

前4月實質平均薪資 減幅第二大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物價漲不停,薪水卻不斷倒退嚕。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今年一至四月名目平均薪資較去年同期減少一.○九%,扣除物價漲幅後,實質平均薪資更減少二.六七%,為史上第二大減幅,僅次於二○○九年的減幅八.九七%,目前實質平均薪資還不如一九九七年,等於倒退十六年。

主計總處表示,一至四月平均經常性薪資(含本薪、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三萬七五四七元,較去年同期略增○.六七%;一至四月平均薪資(含經常性薪資及加班費、年終獎金、員工紅利等非經常性薪資)則是五萬一六七四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一.○九%,主要是年初廠商減少發放年終獎金所致。

由於一至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一.六二%,扣除物價漲幅後,一至四月實質經常性薪資三萬六七三九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九三%,還不如一九九九年的三萬六八七三元,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十四年。

減幅最大的兩年 都在馬政府任內

一至四月實質平均薪資則是五萬○五六二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二.六七%,減幅僅次於二○○九年,等於史上實質平均薪資減幅最大的兩年,都在馬政府任內;且目前實質平均薪資比一九九七年的五萬一一四三元還少五八一元,倒退十六年。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表示,受到廠商年初發放年終獎金減少的影響,一至四月實質平均薪資為近四年最低,但若與二○○九年金融海嘯時期相較,平均薪資增幅達十.三五%,實質平均薪資增幅四.四六%。

※ 相關報導:

* 大學生失業率 跌破5%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22013062500112.html

高學歷高失業情勢已漸緩和。行政院主計總處昨(24)日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在企業釋出較多就業機會下,5月份大學及以上學歷者的失業率降至4.96%,為近兩年首度跌破5%,不過隨著畢業季節到來,估計未來幾個月失業率將會逐漸升高。



◆ 華府觀察/老美的省錢人生

【聯合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2013.06.25

每周六上午打開家門,擺在門口的除了華盛頓郵報,還有一份用塑膠袋套住的印刷品,裡面放著厚厚一疊折價券,分量和報紙相當,從吃的、用的到玩的都有;加上周末經常可見的庭院拍賣(yard sale )和搬家出清(moving sale),以及專賣二手商品的當紅網站Craigslist,充分體驗老美的「省錢人生」。

前一陣子到念托兒所的兒子同學Dash家作客,和Dash的媽媽聊到在美國的生活,這位卅出頭歲的美國媽媽興沖沖和我們分享她的省錢之道。只見她拿出一本資料夾,裡面統統是折價券,還依照食品、用品、玩樂等項目分門別類;當中並細分折價券的截止期限,提醒自己不要錯過。

Dash的媽說,她大概一個星期花八個小時研究每一間超市的廣告單,才知道什麼時候去哪一間超市買什麼樣的商品最划算。她說,就像我們正在喝的鮮奶,就是用折價券免費換到的。

她以秀出戰利品的口吻說,原本這瓶一加侖的鮮奶賣四美元,但當天A超市這款鮮奶打五折,因此只要二美元;加上又是Double coupon day,原本一元的折價券變折二元,等於免費抱回一瓶鮮奶。

除了折價券,上Craigslist網站也可買到二手商品,商品項目幾乎應有盡有,對賣家而言,這些東西反正已經用不到,要清理還得花時間甚至花錢,能便宜賣掉除了有人幫你免費處理,還可賺一筆錢,何樂而不為;對買家來說,如果有合用的東西,可以用一半,甚至一、兩折的價格買到,當然是好事一樁。

還記得當初被派來華府前,曾派駐華府十年的前輩提醒,在這裡要善用折價券和撿便宜貨,省一分錢是一分錢,原本還不以為意,等到發現這裡一杯珍珠奶茶要台幣一百五十元、一個台式便當要三百元時,才開始學著不要和錢過不去;畢竟老美都在用折價券撿便宜,而且省越多越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