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4

海中生物冷光的新洞見

New light shed on marine luminescence
http://www.physorg.com/news154618501.html

February 23rd, 2009

由活生物體發光的現象,或稱 bioluminescence(生物體發光、生物發光)相當稀鬆平常,尤其是在海生物種中。目前已知這些光是由化學反應所產生,其中,氧分子扮演重要的一部份。在動物世界中,這些化學反應發生在特殊的發冷光(luminescent)細胞中,稱之為發光細胞(photocytes)。這些細胞聚集成複雜的發光器官(light organs),其中,光的強度是由神經脈衝所調控,而且那些光線在反射器、透鏡以及濾鏡的協助下能夠被調整。透過這些方法,生物體能根據所需調整光的波長、散射與強度。不過這些過程背後的機制仍然是個謎。

藉由研究海生水母、甲殼類以及魚類的發光器光,Jenny Kronstrom,(瑞典) Gothenburg 大學動物學系的研究者,放上另一塊拼圖。在她的論文中,她揭露磷蝦(krill),發冷光的甲殼類動物,配備特殊的肌肉,那透過收縮與舒張調控光強度。

一氧化氮(NO)也被認為在磷蝦的生物體發光中扮演一重要角色。它在微小的毛細血管中被製造,那確保磷蝦的發光細胞能受到氧供應,在特殊的閉合肌肉,括約肌,也一樣,其所在之處,這些毛細血管使血液散播到發光細胞。

利用使括約肌收縮或舒張的藥劑進行實驗,證明當括約肌鬆弛時,磷蝦開始發光,據推測或許是抵達發光細胞的含氧血增加。

當生物體發光在演化不同的點上獨自發展出來時,不同的物種已發展出不同調控與發光方法。Jenny Kronstrom 的研究證明,一氧化氮在不同物種當中亦有不同功效。

在令人矚目的深海奧氏銀斧魚(Silver Hatchetfish,Argyropelecus olfersii)中,一氧化氮抑制發光反應,而在斑光蟾魚(Plain Midshipman fish,Porichthys notatus)則相反,它具有刺激效用。

生物光不只對生物體本身有用,成為生物的火炬、偽裝或某種通訊方法;涉及化學發冷光反應的物質,也證明它們本身在現代分子生物學中十分有用,在其中,綠螢光蛋白的發現,那在水母中產生綠光,導致 2008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 相關報導:

* Involvement of contractile elements in control of bioluminescence in Northern krill, Meganyctiphanes norvegica (M. Sars)
http://dx.doi.org/10.1007/s00441-009-0774-1
Jenny Kronstrom, Waldemar Karlsson, Bengt R. Johansson and
Susanne Holmgren
Cell Tissue Res. 2009 Apr 2
doi: 10.1007/s00441-009-0774-1
研究綠螢光蛋白 華裔錢永健獲獎
雷射下的生命:讓微小域當中的受體發光
發光的「康乃爾點」指出癌症在何處
超高解析度的螢光顯微術讓你看清細胞結構
IBM 新顯微技術 解析度比當前 MRI 高一億倍
科學家首度在活細胞內測定蛋白質的 3D 結構

PSD-95、NO 與多重軸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