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2010.05.12
刊登於「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研究指出,每天加班超過3小時以上的上班族,心臟出現嚴重問題的風險比準時下班者高出60%。
這項發現源自針對6014名英國公務員所做的長期研究計畫,研究對象的年齡介於39至61歲,其中2/3為男性。他們在1990年代初調查研究開始時,擁有健康的心臟。
長達11年的監測期發現,其中369名自願者要不是死於冠狀動脈心臟病(CHD),就是曾發生非致命性心臟病發作或心絞痛。
排除抽菸、體重過重與膽固醇過高等風險因素後,醫師發現,每天加班3至4小時的上班族,罹病風險比不加班的人多出60%。
超時工作的上班族比準時下班族群稍微年輕,多數為男性,職等略高。
調查人員表示,心臟問題與超時工作的關聯看似明顯,但由於心臟病和職場關係的複雜程度,原因並非表面上如此簡單。
他們警告,舉例而言,長時間工作可能與壓力有關,這會影響新陳代謝、引發憂鬱、焦慮或失眠。
另有一種「勉強上班」(sickness presenteeism)現象,超時上班的員工較可能在生病時堅持工作,忽視症狀而不尋求醫療協助。
然而,熱愛工作或工作自主權較高的人傾向因個人喜好而加班,他們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反而較低。
較正常上班時數多工作一到兩個小時,並不會增高風險。
芬蘭職業健康中心(Finnish Institute ofOccupational Health)暨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College London)流行病學家維塔南(MarianaVirtanen)說:「似乎存在一個門檻,因而如果只是較正常多工作一個小時左右,並不會那麼糟。」
維塔南又說:「在我們確定超時工作可能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前,仍需進一步研究。」
◆ 壓力大嗎? 媽媽一通電話等於擁抱
中央社 2010-05-12
根據一項人際關係的化學反應調查,在經歷一樁不好受的事情之後,接到媽媽的電話幾乎有感受到實質擁抱一般的效果。
研究者以61名即將在大眾面前說話的年輕女孩為對象,測量她們的壓力荷爾蒙─可體松和安慰荷爾蒙─催產素。
這些年齡介於7到12歲的自願受試者被要求在大眾面前演講,接著在觀眾面前接受口頭算數測驗。這項罕見的實驗結果將刊登在明天出版的英國雜誌「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 of the RoyalSociety B)。
活動結束後,其中1/3的女孩有母親陪伴安慰;1/3的女孩則是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但是無法看到或碰觸到她;剩下的女孩沒有上述支持,僅觀看一支普通的75分鐘影片。
如同預期,發表演說前,這群女孩唾液中的可體松因為壓力而升高。
但是在活動結束30分鐘內,有母親現身陪伴的女孩可體松濃度已經回復到正常值。
僅通電話的這組女孩經過較長時間─約1小時後,可體松濃度才恢復正常值;完全沒有和母親接觸的女孩則是在活動結束1小時後,可體松濃度仍較正常值高出1/3。
催產素方面也出現類似結果。有母親擁抱的女孩催產素濃度最高,接著是接到電話但沒有實質接觸的女孩,受到安慰的效果在1小時後仍相當顯著。然而在「毫無接觸」組方面,催產素濃度則相當低。
領導這項研究的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學者塞茨爾(Leslie Seltzer)表示,這些結果誘發了若干有關人類演化方面的疑問。
催產素以「擁抱」荷爾蒙著稱,是一種讓人感覺良好、產生信任感的生物化學激素,僅有哺乳動物能夠產生。
過去的研究學者發現這種荷爾蒙透過肢體接觸產生,能夠加強親子和伴侶之間的繫絆。
透過最新實驗,學者首次發現原來這種強力荷爾蒙也能經由話語激發。
研究報告寫道:「實驗結果顯示,對人類調節社會聯繫的神經內分泌系統而言,話語和接觸可能同樣重要。... 除了肢體接觸外,話語可能也是聯繫人際關係的另一項工具。」(譯者:中央社戴雅真)
◆ 照三餐補鈣 老婦高血鈣腎衰竭
【聯合報╱記者張祐齊/台北縣報導】2010.05.12
攝取鈣過量,小心急性腎衰竭!一名八十七歲老婦,因意識不清日前被送到雙和醫院急診室,一度進入彌留狀態,醫生檢查後發現,她的鈣離子值高達十七點八 mg/dl,是正常值的兩倍,產生高血鈣症狀,導致腎臟急速衰竭。
醫院追查發現,老婦人過量補充主成分維他命D的鈣片,造成血管鈣化與鈣沉積,甚至引起「乳—鹼症候群」,使腎功能受損,病人嚴重時昏迷。醫院說,只要停用鈣片、補充體液和藥物治療即可恢復。
署立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范揚智指出,一般人每天攝取鈣量不要超過一千毫克,每天服用鈣片不超過兩顆,就不會過量。
范揚智說,這位老婦人有甲狀腺癌,因此會出現甲狀腺及副甲狀腺功能不足與低血鈣情形,必須長期補充甲狀腺素與鈣離子;但老婦人並未定期回診,只服用親友從從國外帶回的鈣片。
詢問老婦人的家人獲知,這些國外高劑量鈣片,建議用量是一天兩次,但老婦人卻照三餐吃鈣片,且一餐吃三片,每天服用鈣片劑量高達一八○○
毫克,已超出正常量,才發生高血鈣症狀。
范揚智說,乳—鹼症候群的患者大多為骨質疏鬆或低血鈣患者,因過量補充碳酸鈣片所致,較常發生在年紀較大停經後的婦女。初期高血鈣症沒有症狀,但若嚴重到高血鈣,恐危及生命。
◆ 沉迷網路 骨瘦如柴險送命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0.05.11
一位約15歲高中生身高近170公分,體重卻不到40公斤,因長期沉迷於網路聊天室,不僅生活作息不正常且營養不足,日前在家上網時突然休克昏迷,從椅子上摔下來,家人趕緊送醫急救,醫師診察發現患者除了腦震盪外,同時還合併低血鉀、低血鈉。送醫時,這位高中升全身只剩皮包骨,四肢肌肉塌陷。身體質量指數(BMI)只剩13.8,幾乎是正常人的一半。
醫院剛開始懷疑是家庭受虐案件,便通知社工師對個案進行調查,後來從患者母親口中得知,原來患者長期沉迷網路聊天室,幾乎廢寢忘食,不但生活作息不正常,而且嚴重挑食。由於長期營養不足,整個人骨瘦如柴宛如紙片人,精神委靡不振,最後終因為體力不支休克昏倒而送醫急救。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急診室曾毓淇醫師表示,近年來網路成癮患者增加趨勢,臨床上常見網路成癮併發症還包括視力損傷、肌腱炎、頭痛、失眠、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通常網路成癮患者有下列特徵:1.不斷上網以獲得滿足。2.無法上網時情緒低落或焦躁不安。3.上網時間超出預期。4.曾有戒斷上網的念頭,但最後卻失敗。5.耗費大部分精神在網路上。6.正常社交、工作、或健康因上網而受到影響。7.隱瞞家人沉迷網路的程度。8.整天只想著上網。
曾毓淇醫師提醒,若家人朋友有上述特徵當中的五項以上,即有可能罹患了網路成癮症候群,除了注意營養均衡、增加戶外活動外,建議可由專業醫師進行成癮性評估,以確保病患健康。
◆ 口蹄疫區 日本泡麵是違禁品
中央社 2010-05-12
麗星郵輪「天秤星」(SUPERSTAR LIBRA)號7日開航,今天有遊客從日本回台帶了泡麵、咖哩等入關,全部被沒收。農委會表示,日本為口蹄疫區,將加強防檢疫及緝私工作。
雖然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在基隆港的入出境通關口,設有大型告示牌,提醒旅客禁止攜帶的動植物產品,但許多搭乘遊輪的旅客提著行李開心地入關時,才發現行李中的日本泡麵、咖哩塊及水果都屬於違禁品。
「你沒有物品需要申報嗎」?海關人員眼睛看著旅客的袋子,再一次提醒,旅客才知道袋裡子的日本泡麵、咖哩、味噌都是禁止入關的產品,只好悻悻然地走到動植物檢疫的申報檯填寫申報表後,看著物品被銷毀。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基隆分局副分局長吳筱蘭指出,從民國97年10月1日起,入境旅客攜帶動植物或其產品,如未主動申報或未申請檢疫而被查獲者,處新台幣3000元罰鍰,如有違規情節重大者並將移送法辦。
吳筱蘭表示,許多遊客都是不知情的情況下將禁止入關的動植物帶進台灣,防檢局已請郵輪業者多加宣導,並透過旅行社將相關訊息傳遞給旅客。
由於今年韓國及日本相繼爆發口蹄疫情,農委會防檢局啟動緊急應變機制,同時也加強預警防疫體系,依規定,含肉精粉、含肉加工品,包括速食麵、湯塊、咖哩、味噌等都不准攜帶入境,未主動申報者將被處罰。
※ 相關報導:
* 身高、收入與疾病
* 壓力會讓你發癢
* 科學新知/無聊易短命
* 網路世代處於佝僂症的風險中
* 抗癌聯盟:4成癌症可預防
* 喝含類黃酮柳橙汁 減輕垃圾食物衝擊
20 則留言:
嗖嗖! 櫻花妹揮武士刀砍贅肉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法新社東京十二日電】2010.05.13
日本人以前拿武士刀將敵人大卸八塊,現在砍殺的對象變成身上的贅肉,還可紓解日常生活的壓力。
「向下砍!」東京一家健身中心最近舉辦「武士營」課程,講師一邊揮刀,一邊向一群汗涔涔的女性大喊。學員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整間教室盡是刀光劍影。
隨著電音舞曲強勁的節拍以及武器的嗖嗖破空聲,講師大喊:「右腳朝前,向下直劈,胸部前挺,背不要彎。痛擊多餘的脂肪!」
為了避免讓健身中心淪為殺戮戰場,現場使用的武士刀均以木頭和合成橡膠製成,參加者的意志卻如鋼鐵般堅定:要在一個月內瘦身五公斤。
本課程原先是想趕搭日本民眾對中世紀武士階級懷舊潮的順風車,想不到大受歡迎,連創辦者孝藤右近都頗為意外。
今年卅一歲的孝藤右近,身兼編舞者、舞者和健身專家。他在去年創辦了這項活動,目的在於招攬男性學員,想不到卻吸引一票對武術健身興致勃勃的女性。
他告訴法新社:「我以前認為男人拿刀,女人拿扇子,結果我錯了。」他的健身中心吸引一百多名女性會員加入,每個小時收費兩千日圓(台幣六百八十元)。
孝藤右近並沒有接受過武術訓練,但是專精祭魂舞。據信祭魂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世紀之前,是武士為了撫慰亡靈而跳的舞蹈。他說:「我認為把運動和日本傳統表演藝術結合,讓人們既能獲得樂趣又能瘦身,一舉兩得,豈不妙哉!」
◆ 減肥藥百百款 核准上市僅2種
中央社 2010.05.13
想減肥,不少人求助於藥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天表示,通過美國FDA標準且經行政院衛生署核准上市的減肥藥,僅羅氏鮮(Xenical)、諾美婷(Reductil),不過各有副作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指出,市售減肥藥五花八門,但目前通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標準並由衛生署核准上市的只有2種,分別為2001年上市的羅氏鮮及2002年上市的諾美婷。
不過,聯醫表示,這2種藥物皆為處方藥物,需經過醫生審慎評估之後才能開立,民眾平時無法自行於藥局購買。
聯醫和平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孟筠解釋,羅氏鮮的成分為orlistat,作用主要是與胃腸消化道中的脂肪分解酵素產生共價結合,讓飲食中約30%的脂肪無法被消化吸收、進而排出體外,所以攝入的油脂愈多,排油愈明顯。
不過,羅氏鮮可能造成的副作用為,維他命A、D、E、K吸收減少、排油、油便、軟便等,部分使用者會有急便、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此外,羅氏鮮會干擾消化脂肪的酵素作用,因此患有肝膽疾病者、腸胃道吸收不良者、孕婦、授乳婦女不適用。
陳孟筠並說,諾美婷的成分為sibutraminehydrochloride,作用機轉主要是在人體下視丘的飽食中樞神經細胞,讓人提前產生飽足感。
不過,服用諾美婷可能造成的副作用有口乾、便秘、心悸或睡不著,憂鬱症患者吃了可能會有病情加重的危機。
陳孟筠表示,上述2種減肥藥並不適合所有想要減肥族群,也不一定安全,因此想要瘦身減肥又能保住健康,最好的方法是均衡適量飲食及運動。
◆ 常識不及格 企業主管保肝難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即時報導】2010.05.13
一項調查顯示,六成科技業主管以為GMP、GDP是肝功能指數,其實,GOT、GPT才是肝功能指數,而且指數正常,也不代表肝臟一定健康。
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日前委託104人力銀行市調中心進行「企業主管B肝智商調查」,對200人以上高科技業主管進行調查,回收59份有效樣本。
【中央社/台北13日電】
根據一項調查發現,企業主管大多知道肝臟是沈默的器官,打疫苗則可保肝。但令醫師搖頭的是,許多主管仍迷信肝指數正常等於肝臟健康,不知道還要做超音波及胎兒蛋白檢查肝癌。
這項調查是由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台灣分會日前委託104人力銀行,針對200人以上公司企業、課長級以上主管進行10題的B型肝炎常識網路問卷調查,結果 593份有效問卷平均答對5.6題,其中有關B肝檢查的4個題目,只有4成答對。
B肝策進會台灣分會會長、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膽科主任簡榮南今天在記者會上指出,受訪主管多誤以為GMP和GPT是肝功能指數,正確答案是GOT和 GPT,GMP是優良產品製造規範。完整的肝功能檢查尚包括肝臟超音波、胎兒蛋白檢查,若不知道是否為B肝帶原者,需要先檢查是否帶原。
現職家庭主婦的小芬 (化名)說,她是懷孕時發現是B肝帶原者,但因為沒有任何肝病症狀,所以視而不見,直到7年前參加公司員工健檢時,發現自己肝指數值飆到1800(正常值是40以下),病毒量高達300萬,都已經肝炎發作,生活中仍無異狀,她害怕爆肝或肝癌,決定就醫。
80%的肝癌患者是B肝帶原者,國人聞肝癌色變,但是該有的檢查卻未盡完整。這項調查發現,8成受訪主管表示,員工健檢提供肝功能指數檢查,5成提供B肝表面抗原檢查,僅2成提供更進一步的肝臟病毒檢查。
簡榮南說,民國92年健保給付抗B肝病毒藥物,到98年為止,肝炎及肝硬化在國人死因排名從第6名退至第8名,死亡人數從每年5200到5500人,降到 4900人左右,證明抗病毒藥物有效抑制B肝病毒造成的肝病變。
他表示,估計台灣300萬的B肝帶原者中,有100萬人體內病毒高到需要積極治療,實際上卻有70萬B肝患者未接受治療,愛肝首先要做完整的肝功能檢查,更要勇敢治療B型肝炎。
◆ 喝的夠不夠?尿尿告訴你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2010.05.13
老人家不該少喝水,不過到底該喝多少水才對呢?醫師說,喝水夠不夠?尿尿會告訴你。
每天8杯水、多喝水多健康,都是對的嗎?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詹鼎正說,不一定。因為平時呼吸、流汗也會流失水分,基本上每天進入身體的水分量,應該要比排尿出來的量多500cc,雖然人體會自我調節,但若刻意少喝水,長期喝水量不如排出量,就會缺水。
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謝明里建議,每天觀察排尿顏色,如果常常都是深黃色尿液,那就表示水喝的太少了。
長庚大學心臟內科教授郭啟泰說,正常人不分年紀,每天攝取水分2000cc左右,剛剛好。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詹鼎正說,老人家可能不容易感到口渴,只要不是刻意不喝水,身體多會自然調節需要的水量、達到平衡,不用太擔心。
另外一個平均建議量可供參考,建議每天攝取的總水分,包括從飲食、喝湯、吃粥等攝取的水分,每人每公斤約30cc,也就是說若有60公斤,建議至少攝取的總水量應達1800cc。
老人家愛喝茶、喝咖啡或果汁,合適嗎?詹鼎正說,咖啡因含量較高的飲品,還是應該留意飲用量,有所節制,特別咖啡因有利尿效果,對心律不整的老人家影響較大,或若可能影響睡眠,應盡可能過午不喝或少喝。
目前多數研究認為喝茶好處較多,其實若沒有影響睡眠等問題,老人家不一定需要限制喝茶,喝果汁或其他非開水的飲品,都要注意攝取糖分是否過多、總攝取的水量是否適當。
久坐辦公桌,罹患頸椎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6倍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530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10-05-14
劉先生36歲,頸背疼痛多年,常伴有頭痛、頭暈,手麻痹,睡覺起來常有落枕情形發生,到臺北市立聯合醫就診,得知自己得了頸椎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重嘉表示,近幾年來,因肩頸不適而就醫的患者明顯增多,原本常發生在老年人的頸椎病,現在罹患此病的年輕人有增加趨勢,而且工作多集中在頭頸部長期處於同一姿勢的人員,或頭頸部活動頻繁,以及從事頸部容易受傷職業的人員,如久坐辦公桌的白領階層、電腦操作員、會計、教師等,需長期伏案工作的職業,這些人患頸椎病的機率通常比一般人高出4至6倍。
陳重嘉說,由於頸椎周圍神經血管較多,若發生問題會影響全身多方面機能。西醫認為頸椎病是由於頸椎椎間盤慢性退變(如髓核脫水、彈性降低、纖維環破裂等)、椎間孔間隙變窄、椎體後緣唇樣骨質增生等壓迫和刺激頸部脊髓、神經根及椎動脈所致,所以臨床會有頭腦、頸肩、眼耳鼻喉、內臟器官,以及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等諸多症狀,如肩背怕冷,頸肩痠痛,且牽及上肢甚至手指酸麻脹痛等症狀,許多患者久為其苦,甚至寢食不安,煩躁不寧,所以頸椎病臨床上也稱頸椎症候群。其部分症狀分別見於中醫學的「頭痛」、「項強」、「頸筋急」、「頸肩痛」、「骨痹」、「眩暈」、「慢性勞損」等病症中。
陳重嘉解釋,引起頸椎病的原因一般包括頸部勞損,如長期低頭工作等。外傷,頭頸部的任何損傷都可能導致頸椎病、頸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等。頸椎病按其受壓部位不同,一般可分為頸背型、脊髓型、神經根型、交感型、椎動脈型等。開始常以神經根壓迫和刺激症狀為主要表現,以後逐漸出現椎動脈、交感神經及脊髓功能或結構上的損害,並引起相應臨床症狀。
由於受損部位不同,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十分複雜,單憑臨床症狀來診斷頸椎病仍嫌不足。X-ray影像可見頸椎體有唇狀骨刺突出,或小關節及椎間孔周圍骨質密度增加,或頸椎前突生理曲度消失。因此頸椎病的診斷應重視臨床症狀和理學檢查,並結合頸椎影像學資料,只有三者相互印證才能確立診斷。
陳重嘉說,中醫認為,頸椎病的病因是年老體衰、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或久坐耗氣、勞損筋肉,或感受外邪、客於經脈,或扭挫損傷、氣血瘀滯,經脈痹阻不通所致。
針灸治療是以頸項局部取穴為主,常取風池、天柱、後溪、列缺、肩外腧、華佗夾脊(頸椎),再依據病症部位的經絡走向特點,配以局部穴位。
針灸治療頸椎病機理是通過對腧穴的適當刺激,達到疏通經絡、扶正祛邪、調理氣血陰陽,恢復人體正常功能;因此,針灸在治療頸椎疾病引起的疼痛、痠麻、肢體不適等有明顯的緩解效果。
延伸閱讀:「如何預防頸椎病?」
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530
◆ 肝炎、膽囊炎流黃汗 胖子較易出現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5597338.shtml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0.05.14
夏天流汗多,若是出現流黃汗,經常與濕熱內盛有關。中醫師陳玫妃表示,流黃汗發生的原因,包括如有飲食因素、藥物因素,或如有肝炎、膽囊炎等,也可能造成排出體外的汗液是黃色的。中醫認為,與濕熱內盛,濕熱相交有關。體形較為肥胖,屬於氣虛濕熱的人,也比較容易出現。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流黃汗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經常吃一些胡蘿蔔類的食物,或黃綠色的蔬菜、水果。或有可能因為藥物的因素,而出現了黃汗、黃尿。其它如急、慢性的肝炎、膽囊炎等,也都會造成排出體外的汗液是黃色的。還有,其它如血液方面的疾病亦會造成黃汗。此外,若在高溫的環境下,過度地工作、勞動,未即時換洗衣、褲,也會產生黃汗的現象,這時候就較不必多慮。
陳醫師表示,在傳統中醫,「黃汗」在中醫古籍中就指出,多因汗出入水,濕熱內盛,而致濕熱,相交亦盛所致,此汗如沾衣,色黃,如薄汁。所以多發生在炎熱、潮濕的夏季。且通常體形較為肥胖,屬於氣虛濕熱的人比較容易出現有此種症狀。
黃汗的症狀大多屬於濕熱的體質,發現汗沾在衣物上是黃黃的,通常會感到容易疲倦,悶熱,甚至便秘、腹瀉交替,小便黃的症狀。或者,由於汗出的時候,用冷水沖澡,而導致皮表氣鬱,致濕邪無法外達,體內濕熱蘊蒸,蘊於皮表,則發為黃汗,有時還會有惡風、怕冷、胸悶、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陳玫妃表示,治療主要可用清熱、去濕的方藥,再依照患者症狀、體質,配合酌加補氣、固表的中藥。可用代表藥如有白朮、茯苓,可健脾、利濕;龍膽草,可清肝輕濕熱等。
陳玫妃醫師表示,流黃汗問題藥方辨證調理,主要可用清熱、去濕的藥方,再酌加補氣、固表的中藥。常用中藥包括有,如黃耆,可幫助補氣作用;浮小麥,有斂汗作用;柴胡,也可解肝熱;以及白朮、茯苓,可幫助健脾、利濕功能;而龍膽草,可清肝輕濕熱;以及茵陳,可配合解肝鬱調理。另外,若伴隨著發熱、惡風、下肢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可再加上車前子、荷葉、知母、防風等中藥。其中,車前子有相當好的利尿作用,幫助改善不適。荷葉屬於清熱利水的中藥材,可解暑清熱,也有降血脂作用。知母也有助解熱作用。防風也具有從體表發汗的作用。
另外,醫師提醒,有黃汗症狀的人,儘量注意,避免吃一些過於滋補的藥膳,如十全大補湯、四物、八珍、燒酒雞、當歸鴨、當歸羊肉湯等藥膳,以免加重、誘發症狀。
當天氣炎熱的時候,排汗調節體溫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當排汗為黃色時,就要注意到是不是體質呈現病理變化,了解是不是因後天的疾病所引起,而需用藥來改善。陳玫妃表示,易出黃汗的人平時就要忌食烤、炸、辛辣、高熱量、油膩的食物。
藥膳茶飲方保健部分,建議可準備茵陳3錢、薏苡仁5錢、黃芩2錢。將藥材用600C.C的水煮沸後,轉成小火,煮約5分鐘,放溫,即可飲用。此茶飲方具有清熱、去濕、止汗的功效。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高血壓提早上門 肥胖是主因
中央社 2010.05.15
台灣平均每天新增 274名高血壓病人,且呈年輕化現象,學界調查也發現超過1 成的國中生血壓過高,主因是肥胖,但年輕人往往想不到高血壓會提早上門。
周先生有啤酒肚,平日抽菸及嚼檳榔,這半年常頭漲、頭痛,最近感冒覺得心跳加快,就醫量到血壓收縮壓飆到167 毫米汞柱,醫生勸他感冒好了再回診確認高血壓;周先生認為,自己才40歲,不算老,醫師故意說他高血壓好賺藥錢。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黃瑞仁指出,肥胖侵襲年輕世代,高血壓病人也在年輕化,再加上抽菸等危險因子,年輕高血壓者屢見不鮮,問題就在這類對象不會想要量血壓,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壓。
國防醫學院教授祝年豐調查顯示,台北市12到15歲國中生,在民國85年至95年之間,血壓過高的國中生比例從9%上升到 15%。高血壓年輕化主要原因與飲食、生活型態改變有關,現在多數孩童有體重過重現象,使得高血壓年輕化。
台灣高血壓人口逾400 萬人,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65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高達 56.6%;然而,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的比例,男性僅有21%,女性是29%。
國健局成人組長徐瑞祥指出,今年5 月17日世界高血壓日的主題是「健康體重」,民眾至國民健康局網站參加「血壓、BMI(身體質量指數)你量了沒!」活動,了解相關健康訊息,還有機會獲得變速折疊式自行車、電子血壓計、體重計及腰圍皮尺等100多個健康好禮。
青少年熬夜玩社交網站 醫師:有害健康
中央社 2010.05.18
「推特」、「臉書」等熱門社交網站是現今青少年之間的溝通方式之一,然而,醫師指出,如果青少年熬夜玩社交網站導致睡眠不足,將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對於許多美國青少年來說,「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等熱門社交網站,已經成為同學、朋友之間密切溝通的重要方式,透過網路、電腦以及手機,幾乎24小時可以隨時互動、聯絡。
不過,從「臉書」或「推特」上的留言時間紀錄卻可看出,不少青少年常常是早就過了該睡覺的時間還在玩社交網站。
醫師認為,青少年熬夜玩社交網站導致睡眠不足,對於身體健康將有負面影響。
凱薩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小兒科醫生尼爾森(Luanne Nilsen)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兒童與青少年如果睡眠不足,導致肥胖症、學習障礙、記憶力與學習能力產生問題的機率也較高。
她指出,不管是電玩遊戲或者社交網站,青少年都該懂得自我節制,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頭。
尼爾森說:「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不准有『臉書』,我瞭解那是當今孩子們的溝通方式,但我認為必須要有合理的限制。」
根據「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Pediatrics)建議,青少年每天花在電腦、電玩等前面的「螢幕時間」(screen time),總計起來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至2小時之間。
◆ 常熬夜 易造成口腔潰瘍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0.05.18
口腔潰瘍一般和體質、內分泌問題有關。中醫師李明哲表示,口腔潰瘍一般和體質、內分泌有關係,包括熬夜、壓力太大、睡眠不足、免疫力降低,還有,戒菸初期都可能誘發口腔潰瘍,如果潰瘍時間超過2周,要特別注意口腔癌症或是其他疾病所引發。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口腔潰瘍常見的原因有外傷,如咬傷、假牙壓迫、食物刮傷、太酸太鹼腐蝕黏膜,復發性口腔炎、病毒、細菌、黴菌、自體免疫疾病等。一般和體質、內分泌有關係。小朋友的口腔潰瘍如果伴隨發燒、手腳皮膚有水泡或是紅疹,也要小心腸病毒的可能。口腔潰瘍中醫古歸類在「口瘡」、「口糜」的範疇,又可分為「實證」與「虛證」兩種。
醫師指出,實證多由心脾積熱導致,常見於喜歡吃重口味或是喝酒的人身上,或是口腔不潔、或是外傷導致感染,常有口乾、口臭、尿黃、潰瘍處鮮紅且灼熱疼痛,舌紅苔黃,脈數等症狀。虛證則多由於「陰虛火旺」引發,常見於反覆口腔潰瘍的人,只要一熬夜、壓力大、睡眠不好就又再復發,很難根治,常有口乾但不想喝水、大便乾硬、皮膚乾燥等表現。
學生族常熬夜,除了大冒痘痘,還可能造成口腔內潰瘍疼痛。中醫師李明哲表示,門診中一名20歲的男性大學生,近期因為準備學校考試,長時間熬夜K書,結果臉上冒大量痘痘,伴隨口苦,還有兩處口腔內潰瘍疼痛,屬於典型的「心脾積熱」問題所致。
李明哲醫師表示,這名20歲的患者,最近由於準備考試,常熬夜,結果臉上冒大量痘痘,顏色紅且有化膿現象,伴隨口乾、口臭、口苦,口腔內長出兩處潰瘍,十分疼痛,且大便2~3天沒解,臨床可見舌頭紅赤、苔厚黃、脈象弦數,診斷研判為「心脾積熱型」問題,處方給予涼膈散加上甘露飲,用藥一個禮拜,並囑咐不可吃太辣太熱、少熬夜、配合使用冰硼散一天5次,2周後終於痊癒。
李醫師表示,口腔潰瘍中醫用藥治療,對於心脾積熱的人,常用涼膈散、導赤湯、黃連解毒湯治療。陰虛火旺的患者常用四物湯、六味地黃湯等方治療。有的口腔潰瘍會發生在牙齦,中醫稱作「牙疳」,多為胃火、胃中濕熱所引起,常因便秘、吃過於辛辣引起,可用清胃散、甘露飲治療。
此外,可配合針灸治療,常用足三里、合谷、曲池、頰車等穴道,每次留針15分鐘。
外用藥部分,可自製加味冰硼散,準備冰片(內服用)5分、硼砂3錢、青黛1錢、甘草1錢、黃芩1錢,將上述藥物磨成細粉保存在罐子裡,如有口腔潰瘍、喉嚨痛可以將藥粉適量灑在患處,一天3~5次。
◆ 痔瘡》生活習慣不改 醫生說:易復發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5607720.shtml
【元氣周報/永和耕莘醫院外科主任姚逸興/解說】2009/03/19
痔瘡是指發生在肛門部位的血管靜脈曲張,分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
共同症狀包括:解便疼痛、解便帶血、解便時出現痔瘡脫垂、肛門搔癢感、便秘等。長時間採坐姿或站姿的工作者、長期便秘、腹瀉,排便不順者、解便時常需很用力者都是高危險群;另外,孕婦、慢性咳嗽、攝護腺肥大病患,長期不當使用肛門軟便劑、灌腸劑者,也易罹患痔瘡。
無症狀的痔瘡不須特別治療;但若痔瘡已致解便不易、肛門疼痛、解便出血量多或痔瘡脫垂無法復位時,則應儘速求醫,溫水坐浴可緩解痔瘡不適。
輕度痔瘡可用軟便劑、外用藥膏、栓劑及其他非手術療法(如橡皮筋結紮法、冷凍治療法、硬化療法、雷射療法等)處理,一般而言,門診即可處理了,無需住院。嚴重的痔瘡才須以外科手術治療。
但是,不論是預防或避免痔瘡再發,都需生活規律,避免過於忙碌及熬夜;養成每日排便習慣;定時定量進食,少吃咖啡、酒精、濃茶、過辣等刺激性食物,多攝取高纖維的蔬菜、水果、糙米、玉米、燕麥片等,並每日補充水分兩千五百至三千西西,預防便秘等。否則生活型態不改變,還是有復發可能。
◆ 醫師:坊間女性衛生觀多有誤
台灣立報/史倩玲 2010/05/17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坊間經常流傳許多錯誤的女性衛生觀念,台灣婦產科學會秘書長、台北市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謝卿宏表示,女性平日可以多請教婦產科醫師,也可以上有醫師駐診的網路醫院詢問。
謝卿宏在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舉辦的身體自主座談會中指出,許多女性的陰部感染是由黴菌造成,不是一般民眾認為的披衣菌以及滴蟲。
要預防陰部搔癢,最好的方式就是陰部保時通風,儘量不要使用護墊類產品。另外,許多女性在上廁所時,雙手接觸門把,在使用衛生紙時,非常容易將門把上的病菌帶進陰部,因此,最好以衛生紙包裹門把,不要讓雙手直接接觸,再進行如廁,就可以預防很多感染。
坊間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排便之後,衛生紙要向後擦才不會讓陰部沾到污物。但謝卿宏表示,衛生紙不往前擦,也代表前方還是髒的。因此最好在排便後用沾濕的衛生紙徹底清潔,才能避免陰部感染。
坊間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女性生產之後必須綁住腹部,才有快速瘦腰的效果。但謝卿宏表示,女性生產後,如果綁住腹部,在呼吸的時候,因為橫膈膜下降,反而會擠壓下腹部的器官,讓子宮變型,因此除非有特殊情況以及醫師指示,最好不要以束腹的方式瘦身。
經痛是讓許多女性困擾的小毛病,但不少女性吃了止痛藥卻無明顯效果。謝卿宏解釋,經痛是因為身體分泌前列腺素所造成,因此在月經來潮之前,可以到婦產科請醫師開前列腺素抑制劑,就可以有效預防經痛。
流汗多喝水 頭好壯壯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0.05.21
近日天氣炎熱,很容易汗流浹背,一定記得隨時補充水分,特別是考生,最好在考試前喝杯水,大腦可能會比較靈光。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青少年若持續流汗又不補充水分達九十分鐘,就可能導致大腦灰質萎縮,大腦思考力也會變差,大腦萎縮程度就好像整整老了一歲。
研究建議,學生流汗後如果馬上要考試、讀書,最好在考前、讀書前喝一、二杯白開水,這樣大腦就會恢復正常,避免大腦萎縮影響思考、答題能力。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精神醫學研究所和英國劍橋認知與腦科學中心發現,青少年一旦大腦脫水,腦部思考效率就會大打折扣,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大受影響。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研究人員讓十位青少年穿不透氣衣服騎腳踏車,騎車時間為九十分鐘,讓這些青少年產生輕微脫水,在運動前後以核磁共振攝影(MRI)掃描他們的大腦,並讓他們在運動後接受一連串任務,測試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反應時間。
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孩子體重雖然只減輕一·一%,不過身體水分不夠卻會衝擊大腦,大腦執行工作時顯得特別吃力。核磁共振攝影顯示,大腦的額中回區、下部頂葉皮質工作較費勁,這些部位主掌學習、解決問題能力。
這項研究發表於「人類大腦探勘」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研究人員也警告,長時間脫水或嚴重脫水可能傷害大腦認知功能,且很難恢復。過去也有研究指出,成人脫水時,大腦也會萎縮,這次研究主要針對青少年,研究提醒,大量流汗前後一定要適時補充水分,以免影響大腦工作表現。
◆ 溫柔說 奶娃會聽懂
【聯合報╱陳煥昭/三重美麗心診所兒童心智科醫師】2010.05.21
有次演講後,一個媽媽問我:她的嬰兒已經11個月大了,就是不肯自己抱著奶瓶喝奶,一定要她幫忙扶著,要不然就不喝;該怎麼處理?
我發現這媽媽老覺得自己的時間都被嬰兒佔滿,所以常把奶瓶丟給嬰兒後,就趕緊趁機溜去忙自己的事情。嬰兒明明已學會自己拿奶瓶,但就是不肯在媽媽不在時,自己喝奶。
「那你會溫柔地對孩子說:媽去廚房忙一下,你自己喝奶,媽媽等一下就會回來喔!」我這樣問。
「我這樣說,孩子聽得懂嗎?」那媽媽疑惑地看著我。我點點頭。
很多媽媽都以為,嬰兒還沒學會講話前,聽不懂大人說的話;但是我常常發現,嬰兒儘管聽不懂每個字的意思,卻能感受到大人語氣中的含意。父母跟嬰兒說話的語氣,是溫柔、是安撫、是急躁、是生氣,嬰兒其實都能夠接收得到,也能夠敏感的反應,感受力有時比已經學會講話的幼兒來得更靈敏。
當媽媽要暫時離開嬰兒的時候,溫柔地告訴嬰兒一聲,嬰兒也較能學著在他幼小的心裡,留下一個持續照顧他的溫柔媽媽,儘管媽媽不在視線內,也能夠開始放心大膽地自己體驗這個世界。
「好像是耶!有時候我都覺得他聽得懂我的話。」這個媽媽再跟我討論完之後,想了一下,興奮地告訴我她的體會。我也很高興,又有一個媽媽,學會了跟嬰兒對話,體會與嬰兒交換溫柔與關愛的感動。
◆ 抗衰老拼圖 又找到一塊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黃玉芳/香港-台北報導】2010.05.21
基因抗老真的有效嗎?動物實驗發現,限制熱量攝取,可以延遲猴子老化及壽命。最近研究團隊更發現控制衰老的「青春基因群組」(YGC),如果這些基因太活躍,就會加速身體老化過程,外觀也相對較老。
如新集團於香港舉辦大中華區年會以及抗衰老趨勢研討會,會中發表這項研究成果。該項研究計畫係由如新集團與美國史丹福大學、美國生命基因科技公司共同合作。研究人員發現,一項名為「ageloc」成分可以有效抑制「青春基因群組」的活躍。以28歲猴子(換算為人類,則是60 歲)為實驗對象,每天服用200毫克、持續使用一年的猴子,比起未服用的猴子年輕5歲(以人類年齡計算)。
該集團首席科學研究執行長曾潤海指出,動物實驗發現,「ageloc」能夠延緩老化速度,提升心臟、血管等器官的功能,連外貌也變年輕。研究成果預計以營養補充品形式上市,第一階段將以大腦、心臟、肌肉等重大器官為主,未來則希望達到延緩骨骼及全身老化的目的。
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則表示,尋找抗衰老、長壽基因是生技醫藥界的熱門主題,不過決定抗衰老的基因並非單一一群,目前就像「拼圖」,一直在持續摸索。她也說,抗衰老需「個人化」,因為個人的體質、其他基因表現不同,不見得能一體適用。
跑步喘如牛 夜半手腳冷 中醫:心肌梗塞前兆
文/蘇聰明 2010.05.22 自由時報
如果長期胸痛,且突然出現心絞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但過一陣子又恢復,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應立即就醫。
中醫認為,冠心病是心氣虛、心血不足,以致局部氣血運行不暢產生瘀血,閉經心絡,而引起疼痛。所以治療上,必須把握「活血化痰、益氣養血」二大原則,以處方用藥。
◎臨床可分為三大類型:
●心脈痺阻:是最常見的證型,發生原因是瘀血停滯,心絡阻塞所致。常因緊張生氣、遭受強大壓力或過度勞動後,出現胸悶,心絞痛症狀。
●痰濁瘀阻:往往發生在體型過於肥胖患者,大吃大喝後,會發生心絞痛,且常併發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等現象,跑幾步就氣喘如牛,經常有頸部緊、手足末端麻木感,日後發生心肌梗塞、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
●寒凝心脈:通常出現容易疲倦、畏寒、手足冰冷體質,患者多在各寒流來襲或半夜發生心絞痛,多屬氣虛心血不足所致。
中醫治療此病,常以「活血開痺湯」為主劑,再視症狀添加藥物,如心脈痺阻,有時須酌加活血化瘀的藥物,如桃仁、西紅花等;寒凝心脈則須加附子、桂心來幫助,補氣散寒;痰濁瘀阻則須酌加半夏、白芥子來幫助化痰;若影響疼痛較重者則應酌加延胡、五靈等藥物,以減少疼痛。
要預防心臟病,飲食應低油、低糖、低鹽,每天適度運動,定期量血壓,有家族病史者,應定期進行心電圖、心導管或冠狀動脈攝影檢查。
(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
類胡蘿蔔素→膚潤澤、好氣色秘密武器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0.05.25
英國研究指出,多吃蔬果可以讓皮膚更有光澤,肌膚色澤也更有吸引力,更能吸引異性青睞,像香瓜、杏桃、葡萄柚等水果,或像青椒、甜椒、辣椒、胡蘿蔔和菠菜等蔬菜都能增加肌膚光澤,讓魅力加分,只要轉換成健康飲食,最快一個月就能看到效果。
這項研究為英國生物科技研究委員會所贊助。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實驗心理學家伊恩史提芬(IanStephen)發現,完美肌膚色澤的秘密就在「類胡蘿蔔素」,而許多植物都含有這種元素。伊恩史提芬測試綠色、橘色蔬果中的β胡蘿蔔素是否會改變皮膚色澤。
他請一些人持續一段時間遵循「一天五蔬果」原則,並在遵循飲食原則前後都拍照存證,再請其他人觀賞這些人像照片,比較前後差異。
伊恩‧史提芬接受英國媒體訪問時解釋,身體當中有兩種色素會影響膚色、髮色,分別是黑色素與類胡蘿蔔素,黑色素和紫外線曝曬有關,而類胡蘿蔔素來源為特定蔬果。研究結果發現,和太陽曬出來的膚色相比,肌膚受飲食影響所散發出的金黃色光澤最討喜,因為上述蔬果含有強效抗氧化劑,有助對抗疾病,消除體內有害物質。
【記者蘇秀枝/嘉義報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蘇裕傑醫師表示,天天五蔬果為預防癌症撇步手,多吃一些具有抗癌效果的蔬果,像甘薯、蘆筍等,根據日本科學家研究指出,香蕉具有抗氧化及抗癌效果,尤其是外皮有出現黑色斑點時,抗癌的效果又更好;木瓜可將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乳汁部分也有消化及強化作用;蕃茄可減少攝護腺罹患率;洋蔥可阻止鈣質不斷流失,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 傳統養生十六訣 現代人嘛適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0.05.25
傳統中醫養生法門自古有所謂的十六訣。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從頭到腳養生十六訣對於現代人保健仍有很大的助益,民眾不妨透過這套養生祕訣來維護個人的身體健康。
林醫師指出,十六訣包括──「髮宜常梳」有助於防止掉髮;「面宜多摩」可增臉部光澤;「目宜常運」眼睛常轉動可消除疲勞;「耳宜常彈」就是俗稱的鳴天鼓,用兩手掌掩耳,然後食指置於中指之上重覆滑動、輕輕彈擊,有預防重聽之功;「舌宜抵顎」可通任督二脈及陰陽二氣;「齒宜數叩」每次約三十六下可固齒;「津宜數咽」津液中含消化酵素、抑菌素,晨起時分數次將口水咽下;「濁氣常呵」有淨化體內廢氣之功,宜慢慢呼出,可在清晨晨起時大呵三聲。
「背宜常暖」因為背部為督脈及膀胱經之所在,這個地方容易感受外邪,所以應多保暖、常按摩;「胸宜常護」胸部為人體重要器官所在的地方,不堪受損,所以要時常保護,使其避免受外力重擊;「腹宜常摩」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並幫助消化及蓄積丹田能量;「谷道宜常撮」就是所謂的「提肛」,作可改善頻尿、遺尿、夜尿及遺精等問題。
「肢節宜常搖」指人體的關節、韌帶及肌腱要經常活動,適當的活動可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並提高肌肉張力和骨頭的強韌度;「足心宜常擦」因為腳底的湧泉穴為腎經所通過,若按摩足心可交通心腎,使人容易入眠;「皮膚宜乾浴」雙掌先摩擦微熱後摩擦其他部位,這樣的動作就稱為乾浴,可疏通經脈,促進人體氣血循環;「大小便宜閉口勿言」有助預防真氣外洩。
◆ 孩童適合游泳年齡 降至1歲
民視 2010/05/25
小兒科醫學界的權威組織、美國兒科學會,最近正式把孩童適合開始游泳的年齡,從4歲調降到1歲,也就是說,家裡滿1歲的寶寶,這個夏天就可以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游泳啦!
看看這條胖胖的水中小蛟龍,一副自信滿滿的模樣,人家才1歲多喔!美國兒科學會原本建議父母,等孩子滿4歲了,再帶孩子去游泳,不過最近這個年齡下修啦!專家和醫生們說,寶寶滿1歲,爸爸媽媽就可以為孩子安排游泳課程。
至於下修年齡的原因是,寶寶越早學游泳,也就越早懂得在水中自救的方式,然而讓這麼小的孩子學游泳,還是有前提的,就是爸爸媽媽或指導員,絕對要留在伸手就能抓到孩子的距離內。
小兒科醫師也再次提醒大家,不論你的孩子究竟學會游泳沒有,都不可以掉以輕心,以為孩子能自己應付水裡的情況,所以,爸爸媽媽們可以為小寶貝買件泳衣,只要好好注意安全,今年夏天就可以全家開心學游泳去。(民視新聞王皓綜合報導)
◆ 睡眠不足 易加速聽力退化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0.05.24
作息不正常,飲食不注意,易加速聽力退化,中醫師陳月琴在一場衛教講座中表示,睡眠不足的民眾常有聽力弱化的困擾,除盡量正常作息外,不妨多按壓穴位來輔助改善。
中醫師陳月琴表示,聽力不佳,自覺耳鳴時可按壓耳門、聽宮、聽會,翳風等穴,規律按壓有助改善。醫師指出,除了治療外,更要注重生活作息與飲食的調整。不過,聽力退化的因素很多,有些是先天因素、感染、藥物中毒、外傷、自體免疫或其他疾病間接傷害耳蝸與蝸後聽覺功能。
人體老化造成聽覺器官退化或是長期噪音、音響、過度使用隨身聽等為常見病因。醫師認為,若感音神經性耳聾若病程已久,治療不易,故仍以預防或減緩病情惡化為最重要的防治原則。
自覺聽力不佳的民眾,醫師建議先至醫療院所,進行聽力測試;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後,便得考慮以較精細的影像學檢查觀察。醫師表示,通常一般的聽力退化不會只影響單耳,建議長期有此現象的民眾特別留意。
此外,醫師提醒,兒童對於巨大聲響較成人敏感脆弱,容易造成耳膜受傷,形成突發性的耳鳴,嚴重者更會造成耳膜破裂及聽神經受損。成人在夜店整夜狂歡,整晚巨大的音樂聲響,也容易出現突發性耳鳴,若長時間處於音響、喇叭旁,甚至會聽不到聲音。
醫師表示,產生耳鳴輕微3-5天即可恢復,但是聽力神經若已受損,即需長達1個月以上才可恢復,因此建議民眾儘量遠離發出巨大聲響的音源,避免耳膜及聽神經因巨大聲響對於耳朵產生劇烈震動而受損。
消化性潰瘍 難斷根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0/05/27
在台灣,消化性潰瘍是極常見的疾病。署立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黃泰銘表示,消化性潰瘍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等部位的粘膜受到胃液侵蝕後,進而形成深入組織的消化道壁良性破損,其中十二指腸潰瘍的年齡層較年輕,約在二十到四十歲,以男性居多數,胃潰瘍的年齡層較年長,約在四十到六十歲。
黃醫師指出,消化性潰瘍是難以根治的疾病,因為這種疾病往往會反覆發作,所以民眾千萬不要小看消化性潰瘍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根據統計顯示,癒合的十二指腸潰瘍在一年內的再發率高達百分之六十,而二年內潰瘍再發率高達百分之八十至九十。
黃泰銘醫師進一步指出,在症狀表現上,胸骨下方疼痛多出現在飯後兩小時左右或空腹的時候,胸骨下方有長期性、復發性的疼痛感覺,在用餐後疼痛感減輕;夜間痛醒常在凌晨兩點左右,這時胃酸分泌最活躍,所以如果晚上從睡夢中被胃痛痛醒,代表很可能已經罹患胃潰瘍。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十二指腸或胃潰瘍,兩者的再發率都很高,預防之道,民眾應盡量減少服用阿斯匹靈或其他非類固醇消炎藥的機會,同時多喝水、少量多餐、勤做運動、適當服用制酸劑、遠離引起胃痛的食物及不要喝酒或抽菸等,都有助於減少消化性潰瘍對健康的危害。
◆ 角膜「黑眼」圈可能是肝膽警訊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即時報導】2010.05.27
戴上角膜放大隱形眼鏡片很漂亮,但角膜緣帶、黑白眼球交接的位置色素沉著,恐怕是身體警訊。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說,眼科醫師常在看患者眼睛,若看到角膜緣帶的「黑眼」圈,一般人可能不以為意,不過從中醫的整體觀來看,可能是受到肝、膽的影響,在臨床上多加詢問,有角膜緣帶色素沉著者,通常就是長期熬夜、疲勞,或是肝功能有問題的患者。
吳仁斌提醒,雖然僅是小小的「黑眼」圈,就算黑眼球外「裹一圈」,也不如戴上角膜放大片這麼多,影響外觀不大,不過是一個身體警訊,提醒自己要多保養、休息少熬夜,或是做做肝功能檢查。
【中央社╱台北27日電】
黑眼圈不僅會出現在眼袋下緣,有時也會出現在眼球。眼科醫師今天表示,角膜色素沉澱,也會出現另類「黑」眼圈,有時可能導致視力模糊,民眾應避免疲勞、熬夜。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表示,1名33歲的周先生,就醫時主訴早晨起床感到眼睛酸澀、視力模糊,門診檢查眼壓、前眼部及眼底都正常,但角膜緣帶有色素沉澱,進一步詢問發現,患者本身有B肝帶原合併脂肪肝。
吳仁斌說,角膜緣帶色素沉澱是指在角膜與結膜交界處,也就是黑白眼球交接的位置,外圍產生色素沉澱,形成角膜緣帶的「黑」眼圈。
他說,西醫通常只會當作是一般色素沉澱,但若從中西醫結合的角度來看,角膜緣帶色素沉澱主要是受到肝、膽的影響,火氣大、熬夜,都有可能引發,他會建議民眾先從基本的肝功能檢查做起,並改善熬夜等長期不良生活作息。
◆ 剪臍帶等一等 孩子得更多營養
中央社 2010.05.27
研究人員聲稱,延遲剪下嬰兒臍帶,可讓嬰兒從母親身上得到更多重要的幹細胞與營養物。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網站昨天報導,分娩過程中,在夾住與剪下臍帶前多停留一點時間,較多血液會轉移至嬰兒身上,較多「禮物」也會藉由「自然的第一個幹細胞移植」給嬰兒。
研究人員表示,在西方文化中,可能太快夾住臍帶,臍帶通常在分娩後30秒至1分鐘後被夾住。
但這可能阻礙有價值的臍帶血轉移至嬰兒體內。
延遲剪下臍帶也可防止貧血。貧血是一種缺少紅血球而造成的常見血液疾病。
在分娩過程中,胎盤與臍帶開始收縮,並將血液輸送至新生兒體中。
一旦血液達到平衡,臍帶會停止脈動,血液停止流動。
南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Florida)研究團隊表示,婦產科醫生與助產員延遲夾住臍帶,或等到臍帶脈動確實結束後再剪下臍帶,可讓新生兒完全從中獲益。
南佛羅里達大學老年與腦部修復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Ageing and BrainRepair)的聖伯格(Paul Sanberg)表示:「幾個臨床研究顯示,延遲夾住臍帶,不僅讓更多血液轉移,也有助防止貧血。」(譯者:中央社李致嫻)
喝錯水 輕傷身 重致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10.05.28
臨床上曾有長期喝純水者,因缺乏人體所需礦物質,會影響嬰兒發育,容易導致智力遲緩或不長牙,而老年人則容易骨質疏鬆等案例。家醫科醫師姚偉明昨(二十七)日表示,有九十四%以上的人都呈現酸性體質,建議飲用弱鹼性的水,能中和酸性體質,調解身體機能。
曾經風行一時的電解水機,若飲用水源來自受重金屬污染的山泉水,容易釋出大量重金屬,長期飲用則可能有神經系統衰竭之虞;姚偉明醫師更進一步指出,一般家庭加氯消毒的自來水,煮沸後容易產生致癌物三鹵甲烷,隨著氣體蒸發被人體吸收,長期累積,可能引發腎癌、膀胱癌,甚至或增加孕婦流產、早產或生下畸形兒的機率。
姚偉明表示,一旦腸道老化,身體得不到足夠養分,人也會跟著衰老。鑽研飲水數十年的飲水達人吳文心表示,多喝水,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排毒,讓腸胃年輕。醫師也建議,每天喝水二千西西,可清理腸道「廢棄物」與避免便祕,有益健康,但一旦喝錯了水,卻可能傷身或致癌。
飲水達人吳文心也提醒,乾淨水為必要選擇,即使有加裝淨水設備,平時也要注意定期更換濾心,否則容易藏污納垢,反而使人產生疾病及老化。
◆ 中研院:每天吃地瓜 控制血壓兼保肝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0.05.28
中央研究院研究發現,多吃甘薯有助於減少發炎反應,可控制高血壓及體重,也有保肝效果,但長期食用才能達到預防效果。
甘藷被視為健康的食物,「本草綱目」也有多吃甘藷有益健康的記載,但確實的作用機制,至今未明。中研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林耀輝今天發表動物實驗,解開部分謎團。
林耀輝以老鼠為對象做動物實驗,發現事先吃胰蛋白酶抑制劑的老鼠,可收預防肝臟傷害之效。他說,胰蛋白酶抑制劑是甘藷的主要成分之一,人體吃下病原菌及有毒物質時,甘藷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就會發生作用,抑制病原菌及有毒物質引起的發炎反應,保護肝臟。
另為老鼠注射海藻醣,引起發炎及水腫,2小時後再注射胰蛋白酶抑制劑到老鼠腹腔內,水腫明顯消退,痛苦指數降低。
林耀輝說,發炎是萬病之源,肥胖、高血壓及老化等生理反應,都和過度發炎有關。動物實驗顯示,胰蛋白酶抑制劑可抑制過度的發炎反應,有預防肥胖、高血壓及老化之效。
他認為,白米和甘藷以7比3的比例煮來吃,應是較好的飲食方式,但若要達到預防效果,恐怕要長期食用才行。
◆ 熟年時代/爬山微微喘 最健康
http://www.udn.com/2010/5/28/NEWS/HEALTH/HEA2/5625968.shtml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
2010.05.27 伴著晨曦新鮮空氣、或周末的悠閒,不少長輩最愛到市郊附近小山、丘陵健走散步,還有長輩更愛登高遠眺、征服座座山岳,爬山當是最自然健康、老少咸宜的休閒或運動,但又有專業建議提醒,爬山對老人心肺、骨骼、關節功能不利,到底該不該爬山呢?
無論爬山或從事任何運動,總是要先評估「體能」與「疾病」,台北長庚醫院內科主任陳英仁說,一般來說,剛步入65歲至75歲的「新老人」,體能狀況多還不錯,特別是有爬山習慣的老人家,體力可能比40、50歲中壯年還佳;因此不論年齡,基本原則是以體能來選擇爬山的路段、長度、時間,還得評估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是否控制良好;肌肉、骨骼的支持系統有沒有問題。
心肺小不適 就要停下來
最簡單的評估就是「自己」,陳英仁說,運動不同於有目的的勞動,唯一的「目的」就是達到心跳加速功用,感覺微微的喘氣、流汗。因此長輩們每次爬山時,都應該傾聽自己的呼吸、心跳、肌肉、骨骼關節所發出的訊號;若心肺功能有問題,呼吸會難以控制,平衡性有問題,則可能會出現頭暈、耳鳴現象,或因肌肉、骨骼、關節不對勁,導致過度痠痛,有任一症狀時,一定要停下來,待症狀好些,再緩步或請人協助下山,如還有不適,應儘快諮詢醫師。
山路常濕滑 最怕跌一跤
常爬山對骨骼關節到底是好是壞?汐止國泰醫院骨科醫師蔡凱宙說,原本就有能力爬山的老人家,且以正確姿勢上下山,骨骼、關節絕對是「越用越好」的;爬山對老人家最大的風險,其實是「跌倒」,特別是北台灣下雨頻繁,即便是對健步如飛的長輩來說,山路濕滑容易摔跤。
陳英仁說,「安全第一!」因此多數醫師最建議的老人運動是「快走」,除了能達到運動目的,又減少跌倒的危險性;但在平衡性佳的前提下,爬山可以開闊心胸、呼吸新鮮空氣,增加與人互動的機會,身心好處也不少。
除了「量力而為」的原則,蔡凱宙建議,想要享有爬山好處的長輩,不妨平時就多訓練大腿肌力、平衡感與敏捷度,例如隨手可取的沙包、毽子,在手上、大腿、膝蓋上丟丟踢踢,即便體力不錯,上下山時不妨帶根柺杖、登山杖或棍子,有助增加平衡感,也能減少下山時較強的膝蓋衝擊。
走路、爬山好像人人都會,但問題是姿勢對嗎?蔡凱宙說,要讓骨骼、關節走「正軌」,便要留意走路、爬山時腳尖是否朝前,盡可能不要走內八、或外八,去旋轉骨骼、關節。
膝蓋齊腳尖 腳掌先著地
台安醫院新起點運動中心組長王淑鈴表示,膝蓋與腳尖對齊,才是妥善利用到大腿的力量,而不是由膝蓋去承受坡度的壓力或阻力,步伐不需要過大,每一步應是讓腳掌後跟約4分之3先著地,由後往前、再從腳尖離地,下山時更要注意讓膝蓋保持彈性,用大腿力量控制、不要俯衝,才不會讓關節去吸收壓力。
肩膀放輕鬆 增加協調度
上半身的前提是「護腰」,想像有一條皮帶在腹部上,讓腹部用力,發揮其主動的保護機制,讓腰的前側、後側壓力平均,若腹部過度放鬆,容易傷腰,但其他部位、特別是肩膀應放鬆,以免肩頸過度施力、反而緊繃不適,要增加協調度,也可以讓手肘微彎、輕鬆擺動。
※ 圖解詳見原站。
錯誤騎車姿勢 椎間盤突出
文/陳建民 2010.05.30 自由時報
林先生,40歲男性,喜歡騎腳踏車當運動。某個假日,他騎腳踏車健身,未注意到前方有坑洞,就在坑洞處蹬了一下,回家後,背部疼痛合併左下肢劇烈麻痛,坐立難安,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為外傷性椎間盤突出症。
在筆者解釋各種可能的手術方法後,病人選擇接受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手術後8小時,病患的疼痛症狀消失,並且可以自行上下床行走;隔天即可順利出院,一週內,恢復正常生活及工作。
所謂的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是針對某些椎間盤突出的病患及已做過復健一段時間但仍未改善的病患,在選擇傳統破壞性較大的手術以及微創脊椎手術以外,提供另外一種手術的選擇。
手術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內視鏡經由人體已存在的天然管道,在減少破壞或不破壞人體組織的情況下,進行椎間盤突出摘除手術,與傳統手術比較:傷口較小(0.8公分)較不痛、出血量少(幾乎不出血)、手術時間短(約一小時)、術後恢復較快(約住院一天)。
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是近年來較新的手術方式,雖然不是所有椎間盤疾病患者都適用,但卻在傳統與微創手術之外提供了另一種手術方式的選擇,也確實為很多椎間盤疾患的病友帶來很大的幫助。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健康小叮嚀
踩到下死點 膝蓋微彎30度
☆健康小叮嚀─該如何避免騎車,造成椎間盤的運動傷害?
●車身設定:一般依身高及腿長決定車架大小,一般建議座椅是水平的角度,手臂要能輕鬆微彎,以手掌放在上把位,腳的拇趾球的部份則對齊踏板中線,在踩到下死點的時候,膝蓋應要微彎成30度左右,兩邊曲柄平行於地面時,膝蓋與踏板中線的連線應要垂直於地面。
●關於騎姿:立骨盆與拱背。
(1)立骨盆:避免會陰部的過度壓迫,較不會造成會陰部麻痛,或是性功能障礙等問題。
(2)拱背:騎車強調核心肌肉群的應用,從腹部到膝蓋以上的這些肌肉,除了負責踩踏的大腿及髂腰肌之外,最重要的是靠腹肌維持騎姿,尤其是縮小腹拱背的姿勢。
因為人體的脊椎在拱背的情況下,能視為一個巨大的彈簧,在遇到各種顛簸的路況時,能夠有效紓緩壓力,有些騎士不習慣維持拱背的姿勢,反而讓脊椎呈現一個S形,這樣在騎乘時,就容易造成椎間盤的運動傷害。
● 路段的選擇: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盡量選擇安全平穩的平路或穩坡(坡度1%到3%)及車少的路段。(文/陳建民)
指甲外觀變化反映氣血、臟腑機能狀況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0.05.31
指甲的外觀變化,往往也反映身體健康的變化。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可藉由指甲外觀來觀察、瞭解身體狀況。因為指甲跟身體的氣血、臟腑機能都相關。健康的指甲應呈現淡紅色且有光澤。指甲的狀況跟人體末梢循環、氣血循環有密切關係。當抵抗力不好,會造成指甲受到感染。若發生指甲斷裂、粗糙,也可能與身體的抵抗力有關。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一般而言,健康的指甲,應該呈現出表面平整光滑,堅韌而有彈性,厚薄剛好,顏色稍微呈淡紅色且有光澤。指甲的狀況跟人體末梢循環是相關的。當人的身體抵抗力不好,會造成指甲受到霉菌或真菌感染。此時指甲會斷裂、粗糙,便可反應出身體的抵抗力差。由於位於身體的末稍,因此,中醫也認為跟身體的氣血循環息息相關。此外,若指甲有白點、皺褶,及末梢循環不佳,無法濡養指甲營養,身體會有一些慢性病的症狀。
醫師指出,有些人容易指甲斷裂,也可能是因為不當減肥的後遺症,相關的蛋白質等營養的攝取不足所致。另外,有些人也可能指甲患出現縱紋,也常跟營養補充多寡、慢性炎症有所影響,通常超過40歲以後,指甲的縱紋也會較為明顯,也是老化的一部分;若是多根手指同時發生,更有可能是肝病所影響。
指甲外觀出現變化,健康出現的問題常見患者有氣血虛、虛熱現象。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醫辨證用藥,針對氣血虛問題,指甲偏白、較淡,可從補氣血的方向改善。若為虛熱問題,手指的末稍旁邊容易脫皮,出現紅腫、癢、有水泡,可從清熱、涼血、去濕的方向著手調理。
陳玫妃醫師表示,中醫辨證治療,針對「氣血虛」問題,常見患者的指甲外觀指甲偏白、較淡,則是屬於氣血虛的症侯。其他症狀伴隨容易疲倦、抵抗力差、臉色、唇色蒼白。可用補氣血的藥方來改善,如八珍湯,組成含當歸、川芎、芍藥、熟地、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生薑、大棗。
陳醫師表示,還有患者若為「虛熱」體質問題,可見指甲外觀部分,手指的末稍旁邊容易脫皮,多是因為身體有虛熱的現象。若伴隨臨床症狀出現紅腫、癢、有水泡,多是由於體內血熱、脾濕較為旺盛,可用清熱、涼血、去濕的藥方,如黃連解毒湯加薏仁。若臨床症狀出現有搔癢的情形,用藥可加上消風散調理,含當歸、地黃、蒼朮、防風、木通、牛蒡子、知母、胡麻仁、苦參、荊芥、蟬蛻、石膏、甘草。
另外,醫師指出,若指甲容易斷裂、變薄,也可能是因為體內的鈣離子缺乏。也容易疲倦,身體機能、耐力不佳。建議可用龜鹿二仙膠,每天早晚服用。此方由龜板、鹿角、人參、枸杞四味藥所組成,藥性平和,也是強筋健骨,補氣、生精補髓的常用藥方。
◆ 誤當感冒…咳嗽半年多 竟是心臟病
【聯合報╱記者彭芸芳/新竹報導】2010.05.31
30歲的王姓計程車司機一向健康良好,但半年多前開始常咳嗽,老是感覺累,他到診所拿感冒藥,一直吃不好,甚至要墊3、4個枕頭才能入睡,家人覺得哪有感冒這麼久都不會好,硬逼著他去檢查,發現竟是心臟病。
署立新竹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彥雯表示,咳嗽是很多疾病的表徵,不能只當感冒看,這位王姓司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不好的是一天抽5到10支菸,整體來說,健康狀況一直不錯。去年秋天開始覺得容易疲倦、咳嗽、心悸,爬樓梯到2樓就會喘。
他以為自己感冒,到住家附近診所拿藥,但越來越喘,腳也水腫,睡覺不墊到3到4個枕頭高沒辦法睡,到醫院做胸部X光檢查,心臟明顯擴大,超音波發現左心室功能很差,先服利尿劑等藥物治療,2周後比較不喘,再以核醫心肌灌注掃描,確定患的是擴大型心肌病變。
半年來,王先生繼續接受藥物治療,左心室沒有再擴大,收縮功能也有進步,狀況穩定。
吳彥雯指出,許多病都可能出現咳嗽的症狀,除了肺病外,心臟病尤其不能忽略,如肺泡積水、病毒引起的心肌炎等,都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而死亡,所以一旦感冒症狀持續過久,千萬不能輕忽。
她說,「心臟衰竭」口語來說就是「心臟無力」,可能是心臟本身或其他組織器官出問題,呼籲民眾治療心臟衰竭時,按照醫師指示按時服用藥物,控制日常生活中的水分及鹽分攝取,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照護守則,就可降低再住院的機率。
◆ 一夜好眠 教你撇步
文/劉玲君 2010.05.31 自由時報
在台灣,根據調查,超過1/4的台灣民眾感到睡眠不足。另一個統計數字則顯示,有將近8成的民眾,曾經有過睡眠困擾。
睡不飽、睡不好、醒來後還是感覺滿身疲累。你是不是也面臨同樣的睡眠煩惱?
其實,只要你花點功夫,就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睡眠品質,找出自己喜歡的方法嘗試看看吧!
◎吃的好睡的好
●維持健康飲食,採高纖、低脂,多吃水果蔬菜。
●避免抽菸酗酒,酒精雖有利尿效果,但限制一天一、兩小杯酒,睡前3小時不要飲酒。且應限制咖啡因攝取,建議下午 5、6點後不要喝咖啡。
◎規律運動—每週3次以上
●健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都可以,但是不要接近就寢時間。
● 規律運動可制約身體的睡眠時間與清醒時間,保持生理循環同步化。
◎為你的床重新定位—睡覺親密空間
●檢查看看,你的床墊是否提供了舒服的支撐?醒來時,會不會感到背痛?找一張自己喜歡並合適的床。
●床只能做睡眠跟性兩種活動。
●上床後20至30分鐘,還是無法入睡,就起床做放鬆心情的事。
◎提供睡前舒壓的管道
●睡前15至20分鐘可以放鬆一下白天的身心壓力,例如瑜伽或柔軟操、聽聽輕音樂。
●泡個熱水澡,若沒時間,淋浴後再加足浴。
(作者為台中市保健安睡眠醫學檢查中心、泰安醫院睡眠個管師)
◆ 束腹帶不瘦腰 產後綁恐子宮下垂
TVBS/張倍綺 2010/05/30
許多媽媽生產完都會買束腹帶來綁肚子,認為可以盡快消肚子嗎,其實是錯誤觀念!婦產科醫師強調,束腹帶根本不能達到產後瘦腰的效果,只能暫時性地支撐肚子,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5小時,因為,有許多連睡覺都綁,為了瘦身的愛美媽媽,其實,卻會把子宮往下壓迫,增加日後子宮脫垂甚至尿失禁的風險。
產婦先生:「(想要)更緊還要再轉一次。」
才剛生完第二胎的劉太太,躺在床上讓老公幫忙綁束腹帶,一圈又一圈地,不厭其煩。產婦劉太太:「就是覺得肚子很大,想要看可不可以『壓』回去。」
似乎每個產婦都覺得要綁,但真的比較容易消肚子嗎?康寧醫院院長尹長生:「壓力都往下跑,妳站著走路的話,子宮就會…又很重,就往下走。」
束腹帶綁肚皮以為可以瘦腰,事實上長時間壓迫,反而容易子宮、膀胱下垂,增加日後子宮脫垂、甚至尿失禁的風險,就算剖腹產,彈性繃帶束腹,也是為了壓迫傷口,減少滲血,只限術後綁個幾天。
一般產婦,如果像這樣綁肚皮下面,往上支撐還可以,但醫師建議一天不要超過3-5小時。尹長生:「懷孕就是很胖的人體重很重,我們建議就是多餵母奶,然後飲食控制(才能瘦身),妳如果整天都綁(束腹),睡覺都用拿來做瘦身塑身效果,可能它適得其反。」
總之,束腹帶不是用來瘦身,就怕愛美的媽媽們,子宮已經下垂而不自覺,恐怕得到醫院檢查,並加強提肛運動,盡早補救。
中醫師:健康之道在粗茶淡飯
中央社 2010.06.01
您是不是經常覺得自己又虛又累,很想吃一頓、替自己好好「補」一下?中醫師認為,一般民眾認為「補」的食物通常太燥,其實「清心寡欲、粗茶淡飯」才是最好的健康之道。
大林慈濟醫院今天表示,許多人在忙累之後,通常會有想要吃一頓大餐、好好犒賞一下自己的欲望;但是站在中醫的觀點,常吃大魚大肉,或是吃太燥、太辣、太冰冷等食物,較不利健康。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柏全說,養生的食品通常都較平淡無味,「清心寡欲、粗茶淡飯」這 8個字,最適用於免疫功能亢進及腫瘤的患者,因為這類患者在中醫辨證屬於火氣較大的,容易口乾舌燥、舌質較紅、脈較浮或緊或快,難以入睡、易便秘,或多便、情緒不穩定、易煩躁等。
如果民眾經常覺得自己又虛、又累、火氣又很大,就要小心是否為免疫系統亢進所引發的疾病。這類病人在中醫屬於脾虛導致的濕熱,較難進補,脾虛者需要健脾胃,要多吃平性、養生的食品。
陳柏全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味道較重的食物較容易有不健康的傾向,例如滷味常用的八角、茴香、花椒等香料,以及常搭配油炸食品的九層塔,在動物實驗中,都有致癌傾向。
因此,陳柏全建議濕熱體質的民眾若要進補,可以考慮四神湯系列。因為依照中醫的理論,較平性、養生的食品,如山藥、蓮子、薏仁等,吃起來比較沒有滋味,但卻能抗癌、健脾胃,因此建議民眾平時飲食要儘量「粗茶淡飯」。
陳柏全表示,「清心寡欲」就是不要煩躁,要學會「放下」,放下當下的壓力,學會快樂。只要能放下,就能吃、能睡、能拉;只要能吃喝拉撒睡,濕熱症狀自然就會緩解,否則吃再多藥改善也有限。
◆ 乳牛吃牧草 牛乳對心臟更好
【聯合報╱國際中心/路透紐約31日電】2010.06.01
美國研究發現,牛奶有益心臟,且吃草乳牛的牛奶比吃飼料乳牛的牛奶對心臟更好。
先前研究已顯示,吃新鮮牧草的乳牛生產的牛奶,內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共軛亞麻油酸」(CLA)是餵食加工穀物乳牛的5倍。
動物研究顯示,CLA可以保護心臟,協助減重。
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甘伯斯(Hannia Campos)和同仁從4 千名受試者中發現,CLA含量最高的前五分之一受試者,跟CLA含量最低的對照組相比,前者心臟病發的危險僅是後者的36%。
她對路透說,放養在牧場的乳牛會生產出較高的CLA,這是飼養乳牛的天然方式。她也表示,牛乳是CLA的主要來源,牛肉僅含小量CLA。
這項研究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上。
◆ 65歲以上 自殺率各年齡層居冠
【台灣醒報╱記者余至浩、翁英傑/台北報導】2010.06.01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提出警訊,65歲以上人口自殺死亡率,高居近十年各年齡層之冠。研究也指出,將近9 成老年人在自殺前,都曾到醫院就診過。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呼籲,醫療基層應適時關心並用心傾聽,才能預防悲劇發生。
近來,富士康接連發生多起年輕員工跳樓自殺的事件,除了引起各界探究其自殺原因外,也重新檢視自殺現象對社會產生的衝擊和影響。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今天提出一份歷年台灣自殺研究報告,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自殺死亡率,近十年一直高居各年齡層之冠,而部分縣市中,死亡方式以喝農藥居首位。
對此李明濱分析,因為這些縣市的工作者以務農為主,農藥取得方便,因此自殺防治工作除了全國性教育宣導,各縣市也應根據在地民情特性,發展適合的防治方式。
李明濱也提到,將近有9成的老年人在自殺1個月前都曾有到過醫院就診的紀錄,其中又分別以內科(56.1%)、家醫科(27.3%)及不分科(19.4%)最多。
對此,他認為這和整個醫療體制未能整合有關,醫院身為自殺防治的一環必須做好即時把關,積極介入的工作;他也呼籲,醫療基層應適時關心並用心傾聽,幫忙協助老年病患紓解情緒,如此才能發揮守門人的功能,有效防止憾事發生。s
4成上班族 早餐太油
中央社 2010.06.02
蛋餅加奶茶、飯糰、可頌起司等,都是上班族的早餐選擇;但調查發現,約4 成上班族的早餐脂肪超標,像是可頌起司加火腿,脂肪比例高達82.5%,等於喝了3湯匙沙拉油。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與北醫大保健營養系教授謝榮鴻合作,調查台灣北中南各地 566名上班族對於早餐認知及習慣,結果顯示,有5成的上班族不吃早餐,其中約有1成只喝咖啡。謝榮鴻表示,喝咖啡當早餐只能短暫提神,沒有纖維等營養成分。
調查也發現,約有 4成上班族早餐脂肪過高,且像是火腿、培根等是動物性油脂,長期下來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
謝榮鴻也表示,民眾常吃的鍋貼、煎餃,每份含42公克脂肪;飯糰由糯米製成,每份也含27.5公克脂肪;5顆小籠包則含67公克脂肪。
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表示,不健康的早餐類型,長期下來會導致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或新陳代謝症候群;以腰圍超標者來說,未來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7倍,尤其上班族早餐纖維質攝取不足,纖維少與便秘、大腸直腸癌發生有密切關係。
早餐佔每天飲食量的30%到35%,黃瑞仁說,早餐最好加入蔬果行列,且顏色越多、種類越多越好。
另外,心臟基金會推出「分析你的早餐」營養分析活動,只要將自己的早餐拍攝下來,附上基本資料,前1000名就可以獲得免費分析早餐營養組成及建議,想要參與的民眾可以上基金會網站查詢。
◆ 大吃大喝 易誘發腫瘤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秀枝/嘉義報導】2010.06.02
現代人覺得又忙又累時,常想要吃一頓大餐,好好犒賞自己一下,但是依照中醫師的觀點,養生的食品通常都較平淡無味,常吃大魚大肉,或是吃得太燥、太辣、太冰等,較不利於健康,尤其重口味的食品,容易引發免疫系統疾病或腫瘤,若能做到「清心寡欲、粗茶淡飯」,疾病自然不會發作。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柏全說,「清心寡欲、粗茶淡飯」這八個字,最適用於免疫功能亢進及腫瘤的患者,如紅斑性狼瘡、牛皮癬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系統疾病及各類腫瘤。這類患者在中醫辨證屬於火氣比較大,容易口乾舌燥、舌質較紅、脈較浮或緊或快,難以入睡、易便秘,或一日上好幾次廁所,卻有解不乾淨的感覺,情緒較不穩定、易煩躁,這些症狀都代表中醫的火氣。
常覺得又虛、又累,火氣很大,就要小心免疫系統亢進,引發免疫系統疾病。在中醫屬於脾虛導致的濕熱,較難進補,脾虛者需要健脾胃,要多吃平性、養生的食品。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味道較重的食物較容易有不健康的傾向,例如滷味常用的八角、茴香、花椒等香料,及九層塔,在動物實驗中,都有致癌傾向。
陳主任建議,濕熱體質的民眾若要進補,可以考慮採用四神湯系列,較平性、養生的食品,如山藥、蓮子、薏仁等,吃起來都比較沒有滋味,但卻能抗癌、健脾胃,也就是平時飲食儘量粗茶淡飯。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至於清心寡欲,陳主任表示,就是不要煩躁,要學會「放下」,放下當下的壓力,學會快樂。只要能放下,就能吃、能睡、能拉。而只要能吃喝拉撒睡,濕熱症狀自然就會緩解,否則吃再多藥改善也有限。
孩子愛吃漢堡 小心氣喘上身
法新社/張稚昀 2010/06/03
(法新社巴黎3日電) 根據今天發表的研究,灑滿醬汁和佐料的漢堡不只會造成動脈阻塞,還可能提高罹患氣喘和哮喘的風險,特別是兒童。
研究報導,相反地,所謂地中海型飲食(Mediterranean diet)─多吃蔬果和魚類等脂肪較少的食物,則有助於降低氣喘等呼吸問題的風險。這份研究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氣喘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通常是因灰塵和過敏引發,會使得空氣進出肺部的呼吸道發炎。
這種疾病的症狀包括哮喘、胸痛和呼吸收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有3億多人飽受氣喘所苦,並且每年約有25萬人因此喪命。
因為某些不明原因,過去25年來氣喘病患不斷增加,尤其是在富國。
德國烏爾姆大學的內格爾(Gabriele Nagel)女士為了評估飲食造成氣喘的可能性有多大,帶領研究團隊就5萬名8-12歲兒童的健康資料進行調查,這些資料是在1995-2005年間、從全球20個富國和窮國搜集而來。
根據這份研究,飲食並不像草、花粉和開花樹木等其他誘發噴嚏的過敏原一樣會提高敏感性。
不過飲食確實和氣喘及哮喘的發病有關。
比如說,每週吃3個以上漢堡、搭配富含糖分汽水的兒童,面臨氣喘的機率明顯較高。
研究人員指出,吃太多漢堡可能不是導致氣喘的直接因素,而是代表個人的生活型態。生活型態較有可能是氣喘的關鍵成因。(譯者:中央社張稚昀)
◆ 過動、體質燥熱、過敏兒 少吃甜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0.06.03
許多小孩喜歡吃甜食,署立雙和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王繼榮提醒,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孩,或燥熱體質的異位性皮膚炎、鼻子過敏幼童要盡量少吃巧克力、蛋糕等甜食,以免治療效果不彰,病症反覆發作。
有的小孩常受過敏之苦,身上老是起紅疹,如果再加上鼻子過敏症狀,更是苦不堪言。王繼榮醫師指出,部分過敏病童體質非常燥熱,痰又黃又黏,這樣的患者不適合吃甜食,臨床上看到有病童因嗜吃甜食讓病情更加起伏不定,當減少甜食攝取時,用藥效果馬上明顯提升,也比較不容易再復發。
胃熱體質的小孩平常容易口乾,嘴巴破,舌頭也都紅紅的,燥熱體質的孩子往往手腳心容易流汗,睡覺時若沒開冷氣,滿身是汗,甚至有些小孩有過動症,一旦甜食吃太多,就會變得更嚴重。
王繼榮醫師建議,家長可以為燥熱體質的孩子準備綠豆湯或綠豆薏仁湯,綠豆可讓身體涼爽一點,薏仁可以怯濕。另外,像油炸、過多紅肉也會讓身體燥熱現象加劇,因此最好少碰為妙。建議飲食以飯、蔬菜、一般水果等甘淡平和食物為主,正餐前也不要吃甜食等零食,以免影響營養吸收,不利身體發育。
◆ 男子腦積液狀 如牛奶酗酒造成
【聯合報╱記者林琮盛/即時報導】2010.06.03
荊楚網報導,一名男子在手術前抽血,竟抽出粉紅色「牛奶狀」血液。
近日,武漢一男子在醫院做開顱手術,抽血檢驗時,血管內抽出的血不是鮮紅,竟是粉紅色的!沉澱後,底層飄著一層白色的油漬,散發著陣陣「酒香」。
張軍現年40歲,家住漢陽五里新村,平素喜歡喝酒,已有20多年酒齡。4月2日晚,張軍和朋友聚會後,酒醉回家,走在花壇邊摔倒,頭部正好砸在花壇的石頭上,當場昏厥。
路人立即撥打120,將張軍火速送往武漢漢陽醫院。經醫院神經外科肖文勇教授診斷為:顱內出血,需要立即進行開顱清創手術,否則將會有生命危險。
當醫生為他抽血,驗血型及血常規時,讓人震驚地,從張軍血管內抽出的血不是鮮紅的,而是粉紅色的!沉澱後,底層飄著一層白色的油漬。
同時,因血液過綢,用於檢查的血球儀濾孔被堵,一時無法工作。漢陽醫院檢驗科寧立芬主任說:「這是我從醫20多年,第一次看到人的血液是粉紅色的!」
患者開顱後,主刀醫生肖文勇教授說,其顱內引流出來的腦積液像牛奶一樣粘稠,且有乳白色的積液,而正常人的顱內積液應是清亮的。
對此,他解釋:「此現象應該與患者長期酗酒有關。酒精可加速血液內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進一步形成動脈硬化,增加血液粘稠,成乳糜狀。但血液呈粉紅色、腦積液為乳白色,的確比較罕見」。 張軍日前已經出院,他現在血脂已經降下來,血液和腦內積液顏色已經恢復正常,狀況良好。
◆ 遠離骨鬆骨折 謹記「三從四得」
【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部長陳文哲】2010-06-03 中國時報
銀髮族談保健,第一要遠離頭號殺手─骨質疏鬆。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部長陳文哲舉數字佐證,國內因骨質疏鬆引起的髖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逼近百分之十五,相當於末期乳癌的死亡率。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比率逐年增加,目前國內超過六十五歲的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百分之十,是不折不扣「老人國」,銀髮族的骨骼保健問題也更形重要。
陳文哲說,銀髮族的骨關節病變主要是退化性關節炎及骨質疏鬆,其中又以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最嚴重。據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女性有脊椎壓迫性骨折比率高達一成八,男性也有一成二。骨鬆最常引起的骨折部位分別是脊椎、髖部及腕部。
避免致命危機,陳文哲強調,銀髮族的骨骼保健一定要多活動及適度柔軟的運動,保持正確姿勢、充足的營養、避免跌倒及避免搬提重物。此外還要謹記「三從四得」的保骨對策。
「三從」是指遵從保密防跌,定期骨密度檢測加上預防跌倒,遵從立即就醫,遵從醫囑用藥。「四得」則是取得足夠維生素D、鈣片,曉得家族骨鬆病史,捨得戒掉壞習慣,適度飲酒、咖啡及抽菸,記得注意氣候變化。
陳文哲指出,只要謹記這三從四得,銀髮族才能活得老、活得好、活得很健康。
空肚子運動 減肥效果更好
【聯合報╱記者田思怡/即時報導】2010.06.04
歐洲科學家說,空著肚子運動,減肥效果更好。
一些研究指出,在體內食物少的時候運動,可以甩掉更多脂肪。
研究員發現,比起吃飽的自行車騎士,餓著肚子的騎士所燃燒的脂肪多得多。
科學家說,肌肉由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這是為什麼運動員在比賽前都得吃大量食物。但如果運動前不吃東西,體內沒有太多儲存的碳水化合物,必須燃燒脂肪,可達到減肥效果。
◆ 不吃早餐 記憶力差還會變胖
自由 2010/06/03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上班族除了早餐吃太油,調查也發現,不到一半的上班族能夠天天吃早餐。由於研究顯示,不吃早餐不只會影響學習表現,肥胖機率也會變高。醫師建議,無論如何一定要好好吃一份早餐。
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這次調查,上班族能夠天天吃早餐的人不到一半,有將近一成五的上班族甚至一個星期有超過四天沒吃早餐。除了絕大多數是因為睡太晚、趕上班,來不及吃早餐。竟還有一成七是因為買不到營養健康的早餐乾脆不吃,或是因為減肥餐不好準備,所以沒吃。
但不吃早餐不但更容易發胖,還會影響學習表現。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醫師表示,過去有研究以十一歲到十三歲的學童進行試驗,結果天天吃早餐的學童在注意力、手眼協調、短期記憶測試以及學業表現上,明顯優於不吃早餐的學童。
另外有研究彙整過去十六項、共五萬九千人的研究,其中有十三個研究發現,規律的早餐可以避免肥胖、過重風險。例如,天天吃早餐的人當中,只有不到一成過重或肥胖,但不規律吃早餐的人當中,卻有高達二十七.五%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指出,沒有規律吃早餐者,身體質量指數(BMI)反而比較高。
北醫大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推測其原因,除了沒吃早餐者容易有補償心態,所以午晚餐吃的量反而多,身體也會因為飢餓加強吸收,所以少一餐反而容易胖。此外,纖維攝取也容易不足。
學者建議多加一份水果
劉珍芳建議,早餐蛋餅加生菜、飯糰不加油條,並加上一份水果。若是西式早餐可以用蔬果棒加上全麥吐司。若有脹氣或是消化吸收不好者,則可以配上一顆奇異果,利用其中的酵素,讓蛋白質分子變小,容易吸收。
黃瑞仁表示,他自己比較常吃的早餐是穀片粥,或是多種水果打成精力湯。
◆ 人體追蹤6年 愛吃消夜易掉更多牙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2010.06.03
英國廣播公司二日引述哥本哈根大學研究人員的說法報導,任何內容的消夜,都可能因為食物殘渣殘留於嘴中而嚴重傷害牙齒。
研究人員發表在《飲食行為》期刊的報告中指出,足夠的唾液有助於清除嘴中的食物殘渣,然而唾液往往在深夜消失。研究人員與美國科學家共同檢視2217名丹麥人的就醫紀錄後發現,其中的173人可歸類為經常吃消夜,也就是說,這些人每天攝取的熱量,四分之一以上是在用完晚餐後攝取,或者每星期至少兩天的半夜起床吃點心。
研究人員以六年的時間追蹤這些研究對象的身體變化後發現,即使計入年紀、吸菸、糖/碳水化合物消耗等因素,習慣吃消夜的人仍然比較容易掉更多牙齒。
珍妮佛‧朗格林及其研究夥伴指出,牙醫或許無法阻止病人吃消夜,但應該提醒對方注意吃消夜可能產生哪些危害。他們表示:「醫師應該明白,吃消夜對牙齒有害。他們應該加強對消夜族的篩檢及牙齒健康教育,並於適當時機提供諮詢與治療。」
英國牙醫協會的科學顧問戴米恩‧翁斯雷教授表示:「如果在嘴中最乾的深夜吃消夜,再加上食物殘渣留在嘴裡的時間更長,足以提高消耗糖、酸性食物及各種飲料產生的衝擊。將傷害降到最低的方法是,每天以含氟牙膏刷牙兩次,其中一次在上床之前。如果可能,睡前刷牙前至少一個小時前只喝水。」
學者建議 考生別熬夜助記憶力
自由時報 2010.06.05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七月大考將來到,聽聽傑出學者的良心建議,多朗讀、別熬夜!
中央研究院二○一○年「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昨日公布,獲得人文組獎項的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趙軒甫,建議即將面臨大考的考生,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和腔調來朗讀書本取代死背課文,可以獲得較深的記憶力;晚上儘量不要熬夜、維持充足睡眠,將有助注意力的提升。
生命組得獎人、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顏伶汝則建議學子的學習選項,不妨考慮跨領域的不同組合,例如她在美國讀大學時就雙修音樂與生物,因為跨領域音樂的學習讓她可以從多方面想事情,也比較懂得與病人溝通。
中研院生化所副研究員陳佩燁從事胺基酸序列如何影響蛋白質摺疊及如何導致錯誤摺疊的機制,並評估不同種動物間交互傳染的可能性,狂牛症即為一例。
陳佩燁表示,哺乳類動物腦部組織的普立昂蛋白研究,台灣目前只允許進口一隻大頰鼠的均質化腦部組織作研究,期盼法規鬆綁,以利研究。
15位學者獲獎 可獲頒20萬
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今年共有十五位學者獲獎,得獎者可獲頒二十萬元、研究獎助金三十萬元及獎牌一面。
「腹大無腦」脂肪越多越易得失智症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即時報導】2010.06.05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腹部脂肪太多可能增加晚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副教授蘇哈渋薛斯哈德力(SudhaSeshadri)醫師表示,人體的內臟脂肪如果越多,大腦就越小,而腦容量較小則與認知功能障礙有關。
這篇研究刊載神經學雜誌(Annals of Neurology)網路版。
根據美國阿茲海默氏症協會表示,全美約有530萬罹患阿茲海默氏症,這是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患者會有認知能力喪失,進而影響記憶、言語、思考以及判斷力。
◆ 挺著啤酒肚 老年易失智
尹德瀚/綜合報導 2010-05-22 中國時報
啤酒肚和罹患老年失智症有關?美國一項新研究,人的腰圍變粗之後,腦的體積也會變小,導致罹患阿茲海默氏症和其他失智疾患的機率增加。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教授西謝德瑞(Sudha Seshadri)領導的研究團隊以平均年齡約六十歲的七百卅三名男女(女性占七○%)為對象,測量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和腰圍,再以電腦斷層掃描測量其腦體積,結果發現腰圍越大,腦體積就越小。
西謝德瑞說,研究結果顯示腹部肥胖與年老失智的風險有強烈關連,雖然這只是初步發現,卻有助於學界更加了解腹部肥胖與失智如何產生關連,從而在未來找出預防策略。
腹部脂肪被視為最危險的隱藏性脂肪,其危險性遠高於臀部脂肪,腹部脂肪包覆於腹部器官周遭,其「新陳代謝」較為活躍,會釋放出更多的酸,導致高血壓和高血糖,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神經學年報》(Annal of Neurology),但其中並未提到最理想的腰圍是多少。現今醫學界多半建議,男性腰圍不要超過四十英寸(一○一.六公分),女性不超過卅五英寸(八八.九公分)。
◆ 肝功能指數正常 就真的沒事?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0.06.05
衛生署公布國人主要死亡原因,癌症連續28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肝癌更居男性及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一及第二位。但很多人認為,肝功能指數正常就不會罹患肝癌,但醫界研究發現,即使肝功能指數正常,B型肝炎病毒量也可能偏高,仍有罹癌可能。
慢性B型肝炎是國人罹患肝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研究顯示,約7成肝癌與B型肝炎有關,不少B肝帶原者常把肝功能指數是否正常,列為評估健康的唯一指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志陵表示,肝功能指數GPT(又稱ALT)正常值約在40以下,指數正常者也可能有肝細胞輕微發炎情形,卻無臨床症狀。韓國及義大利的研究顯示,肝功能指數高於30,罹患肝病致死危險性即明顯增加。香港和台灣的研究也發現,肝功能指數正常的B肝帶原者,發生肝硬化及肝癌危險性依舊存在,其肝病還是有繼續惡化的風險。
林志陵指出,根據仁愛院區消化內科和台大醫院肝炎中心合作的研究顯示,肝功能指數正常的B肝帶原者,仍有6成的B肝病毒量偏高,且肝功能指標超過20,病毒量就容易偏高;而且肝病惡化原因和體內B肝病毒量有關,病毒量越高者,發生肝硬化、肝癌的機率也越高。
心情鬱卒 思路更清晰
中央社 2010.06.08
根據最新研究,心情不好別擔心,其實對你有好處。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報導,澳洲心理專家多年來研究情緒,結果發現脾氣暴躁讓人們思路更清晰。
他的實驗顯示,相對於那些討人厭的樂天派,壞脾氣的人較擅長決策,也較不容易受騙上當。
佛格斯(Joe Forgas)教授告訴澳洲「科學雜誌」(Science Magazine),愉悅可助長創意,陰鬱則造成專注與謹慎思考。
這名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Wales)研究人員指出,脾氣暴躁者比快樂的人更能應付艱難狀況,因為大腦「促進訊息處理策略」的方式不同。
他要求受試者觀看不同的電影,接著回想人生中正面或負面的事件,設計目的在於讓他們進入好心情或壞心情。
然後他請受試者參與一連串任務,包括判斷都市傳說的真假,並提供事件的親眼描述。
處於壞心情的人表現優於那些開心的,他們錯誤較少,溝通也較佳。
佛格斯表示:「正向心情似乎可促進創意、合作及仰賴心理捷徑,負面心情則可刺激專注、小心思考,並更加注意外界。」
研究也發現,悲傷的人較擅長透過書寫的論述表明自己的情況,佛格斯指出,這顯示「輕微的負面情緒,或許實際上會促進更具體、更適應、最終更成功的溝通風格。」
他過去的研究顯示,天氣對我們也有類似效果。潮濕陰鬱的日子讓記憶力更敏銳,大太陽的天氣則令人健忘。
◆ 吃的真相/豆漿不能跟什麼一起吃?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52596
【文、圖/摘自《吃的真相:科學家為你解開74個食物密碼》/雲無心博士著/野人文化出版】2010/06/08
只要有人提出「什麼與什麼不能同吃」,該說法總是能在短時間內廣泛傳播。如果「不能同吃」的說法裡再有一些科學名詞,就更讓人深信不疑了。關於豆漿的「搭配禁忌」就是如此。下面來分析最常見的幾個說法。
「豆漿不能與雞蛋同吃」,是關於豆漿的禁忌中流傳最廣的。這個說法的理由有兩種:一是「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夠抑制蛋白質的消化,降低營養價值」;二是「雞蛋中的黏性蛋白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形成不被消化的物質,大大降低了營養價值」。
第一條理由還稍微可靠,大豆中的確含有一些胰蛋白酶抑制物,其活性就是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從而降低對蛋白質的吸收。我們說豆漿一定要煮熟了吃,煮熟的作用之一就是破壞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不過,這跟雞蛋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如果它的活性被破壞了,就不會影響對任何蛋白質的消化;如果沒有被破壞,那麼不僅是雞蛋,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也會受到影響。
第二條理由純屬以訛傳訛。胰蛋白酶是人體或者動物的胰腺分泌的酶,其作用是分解蛋白質。如果大豆中存在這樣的酶,純屬大豆跟自己過不去,早就在進化過程中被淘汰了。大概是第一個提出這種說法的「專家」沒有看見「胰蛋白酶」後面還有「抑制物」這個詞,想當然地進行了一番「推理」,於是,該說法就流傳開來了。雞蛋中的「黏性蛋白」是一種結合了糖的蛋白質,它本身也是一種蛋白酶抑制物,可以結合胰蛋白酶使之失去活性。既然大豆蛋白中沒有胰蛋白酶,雞蛋中的黏性蛋白跟豆漿也就不會有矛盾。雞蛋中的黏性蛋白本身還是一種過敏原,有的人對雞蛋過敏,它是可能的罪魁禍首之一。如果豆漿中真有某種成分與它結合從而使之失去活性,倒是一件好事。
所以,豆漿和雞蛋,都是需要充分加熱弄熟才可食用的。加熱的過程除了達到通常的殺死致病細菌的目的,還擔負著破壞這些「害群之馬」的任務。
另一條禁忌是不能用豆漿沖雞蛋,理由與上面的相同。不過這個結論歪打正著是正確的,原因在於熱豆漿的溫度不足以對雞蛋充分加熱。雞蛋中很容易含有一些致病細菌,還有一些過敏原,這些成分沒有被充分加熱而失去活性的話,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後果。尤其是那種不是吃飼料長大的「走地雞」,下蛋的環境實在不敢恭維,通常衛生條件難以保障,其蛋中含有致病細菌的可能性就更高。
許多人喝豆漿喜歡加糖。而有一條禁忌是不能加紅糖,原因是「紅糖中含有一些有機酸,會與豆漿中的鈣或者蛋白質生成沉澱,從而降低營養價值」。且不說紅糖中含有多少有機酸,豆漿中本來就沒有什麼鈣,豆漿的價值跟鈣也完全扯不上邊。既然本來就沒有,當然也就無所謂「損失」。而有機酸與蛋白質能否結合,結合之後是否不被消化,本身也是不確定的事情。即便是真的,紅糖中的那點兒有機酸相對於豆漿中的蛋白質也只是滄海一粟,完全可以忽略。
還有人說最好也不加白糖,因為「糖在體內轉化成酸,會結合體內的鈣或者蛋白質,影響人體對鈣和蛋白質的吸收」。這種說法更是離譜。糖轉化成酸是在吸收之後,跟消化道內的鈣和蛋白質根本沒有碰面的機會。而且,人體總會攝入碳水化合物,最後在體內會分解成糖。如果糖轉化而來的有機酸能有如此的破壞性的話,那麼我們吃的米飯、饅頭、麵包乃至蔬菜最終都會有同樣的作用。
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食譜中的碳水化合物都比較多。為了控制血糖濃度,減少熱量攝入,不在豆漿中加糖是有利健康的。但這是因為減少整個食譜中總的糖攝入量,而不是說糖跟豆漿一起吃就有什麼危害。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吃的真相/關於微波爐的那些傳言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52598
能嚐出「旨味」 人類確有第五味覺
TVBS/林佩儀 2010/06/07
日本料理,有一個相傳百年的精髓,那就是在酸、甜、苦、鹹四味之外,多了一個味叫做「旨味」,講白一點,「旨味」其實就是「鮮味」,用昆布熬高湯,會釋放出一種物質,讓湯頭嚐起來更鮮美,這就是所謂的「旨味」,科學家經過實驗證明,人類的舌頭的確能分辨出這種味道。
日本的拉麵以濃郁的湯頭聞名,而懷石料理則走精緻路線,配色擺盤都很講究,光是用看的,就能挑起饕客的味蕾,不過對日本料理師傅來說,食物要好吃,有一「味」絕對不能少。日本料理師傅伏村徹:「料理有甜、鹹、酸、苦四種味道,但是除此之外,還要加上『旨味』。」
四味之外,加第五味「旨味」,講白話一點就是「鮮味」,100年前,由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池田菊苗發現,他發現湯豆腐料理,雖然食材簡單,吃起來卻相當美味,於是他研究各種高湯成分,發現昆布熬成高湯後,會產生一種「麩氨酸」(glutamicacid),原來就是這個「旨味」,讓食物變的更加美味。
昆布熬出的「旨味」,與魚骨、大骨一起熬煮後,風味更能加成,高級的日本懷石料理,經常使用這種方式來調味。伏村徹:「歐洲的廚師們一直認為,『旨味』是食材濃縮後的味道,但是它的確是存在的,並不只是概念而已。」
經過科學實驗證明,這種特殊的味道,經過舌頭的某一區域,就能被辨認出來,也是所謂的人類「第五味覺」。伏村徹:「這就是日本料理神奇之處。」
被稱為魔法般的味道,「旨味」在日本料理中隨處可見,不需要太多的調味,簡單又深奧的味道,連廚藝精湛的懷食料理大廚都很喜愛,更被愛吃日本料理的老饕,視為將日本料理「發揚光大」的神奇風味。
※ 最新研究指出,第六種味覺是「脂味」,脂肪、油脂的味道。
◆ 低熱量減肥法 當心胃凸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9/today-health1.htm
文/廖浩欽 2010.06.09 自由時報
越是靠近都會區,越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女子不論熟齡或是妙齡,胃部凸出的比例特別明顯。很多女子明明體重正常,可是腹部卻偏大,這是飲食習慣出了問題。
由於缺乏運動的關係,白領與粉領幾乎與肥胖二字掛勾,於是為了減肥,許多人紛紛採用低熱量減肥法,也就是以蔬菜、水果為主食,拒絕肉類與澱粉。低熱量減肥法確實能夠使體重微幅下降,但副作用卻很大。暫且不說對身體的傷害,光是「胃凸」一事,就足夠讓人受不了。
胃凸成因 與食物體積有關
胃凸的成因與食物的體積最有關係。由於低熱量減肥以蔬果與蒟蒻為主食,極度缺乏脂肪與蛋白質,非常容易造成飢餓,往往在正餐過後兩小時,肚子就餓了,於是人們便以量取勝,門診裡,最常聽的就是:「我就一直吃青菜,吃到飽啊!」
青菜、水果吃到飽絕對是一件錯誤!青菜的體積本就龐大,以青菜為主食者又對燙青菜沒有戒心,一下子就能吃掉半顆高麗菜!吃下去的體積龐大,當然把消化道給撐大了。胃容積變大,腸直徑變粗,腹圍當然要變大,才能容納得下,所以胃凸如「附骨之蛆」,減都減不掉。
正確的減重不應該只有重視熱量一途,而應同時重視生理學與人性。飲食要兼顧六大營養素均衡,肉類、澱粉都要攝取,青菜當然也得吃,但是樣樣都要少量,均衡攝取而量少,才能顧及營養均衡。
脂肪與蛋白質能夠有效滿足食欲,要飽足感其實很簡單,只要少量的肉類就能讓飢餓感消失,不必狂吃大量的蔬果。大量蔬果確實能充填胃部,但除了造成胃凸,還會造成心靈極度空虛感,很快就出現減肥倦怠,於是會破功,且造成營養不均衡,對減肥沒有好處。
消耗熱量 有氧運動最有效
想要消耗熱量,以有氧運動最有效,慢跑與騎車都很好,但騎車對膝關節造成的負擔比慢跑小,特別適合更年期前後的婦女與中老年人。
室內健身車是一個好選擇,其特性與一般腳踏車完全相同,但不必外出相對安全許多。在設定上,不必重踩,當以輕踏、快踩為主,每天只要30分鐘即可,配合均衡飲食約可月減1至3公斤,並且養成終生運動習慣,養身又健美。
另外,也可利用縮胃運動,將下半身平放,上半身保持與水平呈30至60度之間,強撐此姿勢30秒至60秒鐘,才可放鬆休息5秒,重複數次為一循環,每日練習數循環不間斷。此動作可加強訓練腹直肌與腹內外斜肌,對保持平坦小腹極有助益。(見圖)(作者為彰化市玉衡中醫診所院長)
◆ 嗜吃炸烤肉品 罹癌機率增2.5倍
潘勛 2010-06-06 中國時報
美國德州大學一項長期研究指出,食用大量肉品,尤其是過度烹調的紅肉,會增加饕客罹患膀胱癌的機率。
這項研究歷時長達12年,對象逾1700人。德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嗜吃熟透之紅肉如牛排、豬排及培根者,罹癌機率最高;即便是雞肉、魚肉,只要用炸的,致癌風險也大為提高。
研究指出,肉品經過煎炸、燒烤到微焦,會形成統稱為「雜環胺」(HCAs)的3種主要致癌有機化合物,讓罹患癌症的機率增加超過2.5 倍。
論文主撰人吳息鳳(Xifeng Wu)向「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表示,此研究進一步證實飲食與癌症間的關係,嗜食紅肉類,尤其炸、烤等過度烹調之紅肉者,罹患膀胱癌的機率似乎大為提高。
研究團隊推斷,某些人遺傳上更容易罹患與飲食有關的癌症。專家分析全部參與實驗者的去氧核醣核酸,尋找各受試者消化、吸收烹調肉類的不同方式後發現,某些人有特殊基因,若吃太多紅肉,罹患膀胱癌的機率是其他人的5倍。
◆ 粽餡抽驗 14件蘿蔔乾不合格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2010.06.09
北縣衛生局最近到超市、傳統市場、粽子專賣店抽驗調味醬料22件、粽子餡料30件、鹼粽9件,檢驗結果有3件調味醬料、14 件粽餡蘿蔔乾含人工甘味劑或超量苯甲酸防腐劑,其中一件蘿蔔乾竟含有不得檢出、使用於屍體防腐俗稱「福馬林」的甲醛。
衛生局說,17件不合格的調味醬料、粽餡蘿蔔乾,都已勒令下架,並追查製造產品,其中9件屬於外縣市、7件待查證,及1件不合格調味醬製造商則在北縣,製造商將由各縣市依食品衛生管理法各開罰3萬元至15萬元、限期改善,並持續複驗至合格為止。
北縣衛生局這次抽驗結果,22件調味醬料有3件不符合規定,包括2件苯甲酸防腐劑超量(其中1件同時檢出人工甘味劑)、另1件檢出人工甘味劑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合格率86.3%。
30件粽餡的蘿蔔乾,有14件不合格,其中13件檢出苯甲酸超量,另1件檢出不得含有的甲醛,合格比率53.3%。
遭驗出甲醛的是在鶯歌鎮查到的蘿蔔乾,竟使用被用於屍體防腐、俗稱「福馬林」的甲醛,供應商來自桃園市德川倉儲公司。另外,9件鹼粽都未檢出硼砂,全部合格。
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科長王淑芬說,長期食用苯甲酸會導致食慾差、肝功能損傷等問題,另人工甘味劑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甲醛長期使用則有致癌風險,呼籲民眾選購粽子乾貨配料、調味醬料時,最好向信譽良好的廠商購買。不合格名單可上衛生局網站查閱。
營養師的私房粽 健康瘦身吃不膩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52447
【元氣周報/台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賴聖如】2010/06/10
「佳節倍思親」,想起小時候在雲林虎尾的鄉下,每到端午佳節前幾天,巷弄中都充滿濃濃粽葉香,連著一個禮拜的主食都是粽子,說也奇怪,怎麼都吃不膩。
你可能不相信喔!在我還沒有了解熱量是什麼東西以前,一天的紀錄是12個大粽子耶,手指借我算一算~哇!3000大卡跑不掉,如果運動半小時可以消耗 100大卡,扣除基礎代謝熱量1200大卡,我得額外運動9個小時,在驚人的卡路里壓力之下,還是先重新認識粽子是什麼東西呀?要怎麼吃呢?
自從當了營養師之後,總是要身體力行,所以這幾年我們家的粽子是經過專業改良的,現在媽媽包的粽子,還蠻有健康概念的喔!在這裡公布一些獨家秘方,供讀者參考。
1.一斤米(500公克糯米,圓糯或長糯均可,加上100公克燕麥),約可製作十個粽子(每個約含60公克米類)
2.糯米、燕麥洗淨泡水後瀝乾備用,隨喜好加入生花生仁或栗子。
3.選用肥肉部分較少的後腿肉或胛心肉(1斤重=600公克約可包20個粽子)。
4.少許油爆香香菇、金勾蝦,加入肉塊拌炒 。
5.更養生者可加入蒟蒻丁,減少肉塊的使用量,且增加口感。
6.包好的粽子,滾水煮40分鐘,很簡單吧!
南部粽不同於北部粽的最大特色是水煮粽子,北部粽是拌炒糯米之後再蒸熟,南部粽熱量較少,每個約可相差2~3份(90~150大卡)。加上燕麥的粽子,口感「ㄉㄨㄞ、ㄉㄨㄞ」真的很棒,這樣的粽子每個約含相當7分滿飯量的主食、1兩肉類及少於1茶匙油,熱量約280~320大卡,需要份量限制者要等量代換喔。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新研究! 蒜油可降3成膽固醇
民視 2010/06/10
不少婆婆媽媽做菜,愛用蒜頭來爆香,也有人說,多吃蒜頭可以預防感冒,國內醫界最新研究發現,「蒜頭油」裡的抗氧化物質,能有效降低3成膽固醇,及4成3的三酸甘油脂,對肝功能有幫助,營養師也說,生吃大蒜,效果最好。
熱油爆香金黃蒜末,加點肉片拌炒,美味的家常菜,經常可以看到用蒜頭當配角,如今國內醫學界最新研究發發現,蒜頭不只配菜好,對顧肝也很好。
實驗發現,把原本就有殺菌功效的蒜頭,切碎微波加熱後,再以一比一的比例,倒入高溫180度食用油,用這種方式做成的蒜頭油,也能幫助降低3 成膽固醇,及4成3的三酸甘油脂,排除肝毒素。
但也有營養師認為,生吃更能幫助抗氧化物吸收,連20年做菜老資歷的大廚都說,不論生吃、爆香,總之多吃蒜,好處多多,但保護小心肝,還是得飲食、睡眠,雙管齊下,最健康。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