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0

世界難民日 飢餓三十盼伸援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2010.06.19

明天是世界難民日,聯合國難民署統計,去年全球共有4330萬名難民,創下20年新高。其中流亡海外及尋求庇護的難民中,有高達41%為18歲以下兒童。

世界展望會第21屆飢餓三十將救援約旦、斯里蘭卡、阿富汗、烏干達、索馬利亞、北蘇丹、安哥拉等戰火難民,盼民眾伸出援手。

愛心捐款郵政劃撥:15752467,戶名:台灣世界展望會,註明「飢餓三十」,也可線上捐款,網址 http://www.worldvision.org.tw



◆ 吉爾吉斯動亂不止 UN緊急募款

央廣/柳向華 2010/6/19

在居民憂心動盪不安的吉爾吉斯南部可能爆發新暴亂之際,聯合國19日發出緊急人道呼籲,要求協助遭吉國種族衝突影響的逾100萬災民。

吉爾吉斯臨時政府領導人歐坦貝耶瓦(Roza Otunbayeva)18日坦承,吉爾吉斯裔和烏茲別克裔爆發的種族衝突,死亡人數可能高達2000人--是官方預估數字192人的10倍。飽受暴力蹂躪的南部歐希市(Osh)居民表示,他們非常擔心會爆發新動亂。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表示,聯合國已發起為吉爾吉斯募集7100萬美元人道援款的行動,為烏茲別克募款行動則預定下週發起。逃避暴亂的成千上萬吉爾吉斯難民湧入烏茲別克境內。

潘基文指出,吉爾吉斯境內「由於劫掠、物資不足和遷徙受限制,災區短缺糧食、飲水和電力」,且醫療院所的醫療用品逐漸耗竭。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它正準備應付最糟情況,估計這場危機可能影響高達100萬人,包括吉爾吉斯境內流離失所的30萬人以及逃往烏茲別克的10萬人在內。



◆ 台灣愛心 緬甸難民兒童有午餐

中央社 2010.06.19

來自台灣的愛心,泰國與緬甸邊界美拉等3個難民營裡,3到5歲的緬甸克倫族兒童有了受教育的機會,一天5泰銖就讓一個難民兒童在難民營裡的營養午餐有了著落。

跟著中華人權協會「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領隊李榮源走進美拉(Mae La)難民營,樹葉與竹子搭建的簡陋房舍十分密集。李榮源說,只要天氣太熱,就會擔心難民的房子可能失火。到了雨季,營內到處都是積水。

1996年在泰緬邊境成立工作隊的TOPS ,1998年起在美拉、翁埤央買(Umpiem Mai)、奴波(Nu Po)3個難民營裡,協助共41個托兒所兒童的學前教育、師資訓練、提供每個老師一個月500泰銖的津貼,也包括近4000個小朋友的營養午餐。

克倫兒童的托兒所教室也是以竹子和樹葉搭建,他們在教室裡,跟著老師朗朗唸著克倫字母、唱著台灣兒童也會唱的「伊比丫丫」。有的孩子張著圓滾滾的眼睛手舞足蹈,有些孩子因為打架或是心情不好,臉上佈滿淚水。

到了中午,孩子們大口大口吃著老師為他們準備的粥,沒有一個孩子浪費碗裡的食物。「營養午餐」十分簡單,老師煮好一大鍋有點肉和蔬菜的粥或蔬菜湯飯,一星期有機會吃一次水果。

只不過,來自台灣外交部為期2年10萬美元的營養午餐贊助將於今年結束,小朋友的營養午餐到時候可能面臨斷炊。

除了外交部的捐款外,台灣也有不少小額捐款,一年大約新台幣300萬元左右,是一筆幫助難民兒童的重要資金來源。

由於緬甸軍政府高壓統治問題還沒有改善,這些孩子們無法跟著父母返家,在TOPS的協助下,他們至少能夠接受基本的學前教育,包括英文和緬甸文以及克倫族自己的文字。

記者參訪的其中一個托兒所,校長娜烏女士正在教導孩子們大聲唸出自己的克倫字母。

娜烏以克倫語告訴記者,老師們會說和克倫字母有關的故事給小朋友聽,透過圖片裡的大象、獅子等動物,教會他們認識克倫字母。

不過,經費缺口的問題一直困擾國際非政府組織,也包括TOPS。李榮源在美拉難民營裡告訴記者,TOPS在美拉營協助24個托兒所,約有2000多個小朋友,托兒所內多數的軟體需求如文具、廚房用具、營養午餐,以及教師訓練、教師津貼等,全是由TOPS提供。

然而,李榮源說,一年半之後,TOPS可能面臨經費短缺的困境,加上物價上漲與通貨膨脹、金融海嘯,來自台灣與國際捐款減少,他們只能想盡辦法再與其他機構聯絡,希望能夠繼續幫助難民營的兒童。

在可預見的未來,緬甸高壓統治、不民主的狀況恐怕還無法改變,克倫族的難民孩子只能繼續在簡陋的樹葉屋頂下,艱辛地學習屬於自己的文字。



◆ 中國年輕人大批逃離「北上廣」

中央社 2010-06-19

「房子貴、車子貴、生活貴,票子卻不夠花!」這是中國很多身處「北上廣」(北京、上海、廣州)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常抱怨的話題,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逃離「北上廣」,轉戰二線城市。

新華網報導,新浪網一項「你的城市生活質量如何」網路調查數據顯示,74.1%的人不滿意自己所在的一線城市的生活品質;認為一線城市能提供優質生活的網友不足15%

而在開心網上發起的「逃離『北上廣』讓生活更美好之10大幸福城市」的調查中,超過1萬人參與投票,成都、杭州等二線城市位居榜上。

報導說,高昂的房價,殘酷的工作壓力、糟糕的交通、被污染的環境、巨大的生活成本……正讓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逃離「北上廣」。

以成都女孩劉琳為例,她曾經堅信「北京是自己人生的不二選擇」。通過考研,她如願搭上進京的列車,畢業後又順利進入1家北京知名外企工作。然而,今年回家過完年後,她就迅速向公司遞上辭呈。隨後,回到老家成都工作。

劉琳說,「在北京奮鬥5年,沒有戶口不說,所有存款連一部車或者一個洗手間都買不起,更別說生孩子……留在北京有何意義呢?」

據報導,像劉琳這樣的年輕白領並不在少數,經過「北上廣」激烈競爭的洗禮,越來越多的「一線城市外來人才」想回家鄉或某些二線城市。適中的生活成本、便利的生活條件、良好的城市文化正成為他們選擇城市的主要考慮因素。

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胡光煒認為,年輕人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實現個人的「效用最大化」難度較大。過度激烈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會催生奮鬥動力,但時間久了,人便會逐漸回到現實中,經過幾番分析比較,很大一部分人都會選擇轉戰到環境相對寬鬆的二線城市。

據成都人才市場的統計,近兩年來,透過成都人才市場求職的四川省外求職者越來越多,僅在今年春季的特大招聘會上,四川省外求職者就達到 23.1%。他們大多認為,成都不僅具備適中的物價、相對閒適的生活,也跟一線城市一樣具備足夠的就業機會,更適合剛畢業的年輕人發展事業。

※ 相關報導:

少子化衝擊 托育機構逐年減少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人口爆炸耗資源/學者:百年內 人類滅絕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2010.06.20

100年之內人類就會從地球上消失?消滅天花功臣之一、澳洲知名微生物學家芬納預言,由於人口爆炸,各種天然資源的消耗難以控制,導致氣候變化,將使人類在100年內滅絕。

聯合國去年統計全球人口68億人,預估明年底就會突破70億大關。

澳洲國立大學名譽教授芬納(Frank Fenner)日前接受《澳洲人報》訪問時說,人類會滅絕,「也許100年內就會滅絕吧,許多其他動物也會」。高齡95的芬納說,「情況已無可逆轉,來不及了。」

芬納的研究協助撲滅全球天花病毒,1980年,他在世界衛生大會上宣布天花絕跡,至今這仍是世界衛生組織最大成就之一。芬納因此多次得獎,著作多達22 本。

芬納說,目前已進入工業化革命後的「人類世」(Anthropocene),「我們對地球的影響,不在任何冰河時期或彗星撞擊之下」。他說:「氣候變化才剛開始,我們卻已見到莫大的變化。原住民證明,沒有科學,也不製造二氧化碳和全球暖化,他們可以存活4萬或5萬年之久。然而當今的世人卻不行,人類很可能和我們所知的許多物種一樣,從地球上消失。」



◆ 失智 每7秒多1人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0.06.20

安寧療護不只適用於癌症末期患者,嚴重的失智症患者也可選擇這項療護,讓人生最後時光過得較舒服、有尊嚴。多個專業醫師團體今天呼籲失智症患者及早擬定醫療計畫,讓自己走得安詳,家人也可安心,生死兩無憾。

據推估,全世界每7秒就會增加一個失智症患者,台灣已超過16萬名患者,且每年增加1萬人,未來勢將造成家庭及社會的沈重負擔。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台灣失智症協會、臨床失智症學會、老年精神醫學會及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今天舉辦台灣失智症聯合學術研討會。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主任王英偉表示,失智症患者晚期常併有其他慢性疾病而需送醫急救,當他們插上鼻胃管、導尿管及其他緊急處置時,常會躁動不安,伸手要拔身上各種管線,以致被醫護人員綁起雙手,不僅他們難受,家人也很不捨。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強調,對末期失智症患者來說,活得舒服快樂有尊嚴才重要。王英偉也認為,末期失智症患者大可不用受這種苦,由於他們平均餘命不長,家屬不妨安排接受安寧療護。

王英偉提醒失智症患者,可趁病情還不嚴重時,預立醫療計畫。他說,國外發給失智症患者的醫療計畫卡片有49個選項,患者可逐項勾選,有朝一日病情惡化時,家人及醫護人員才知道該怎麼做。49個選項包括:要不要插鼻胃管、要不要在腹部動刀做個胃造廔、要不要裝導尿管、要不要接受CPR(心肺復甦術)、要不要接受抗生素等藥物的治療等。

※ 相關報導:

* 中國人未富先老 老齡化應對不足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0,5245,50504002x132010062000490,00.html

截至2009年底,中國老年人口已達1.67億人,佔總人口12.5%。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相關調查顯示中國正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但是政府及社會各方面仍未做好應對準備。



◆ 巴黎治安敗壞 上萬華人上街頭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19日電】2010.06.20

由旅法華人社團聯合發起的法國華僑華人促進改善社會治安「反暴力、要安全」大遊行,將於20日下午從巴黎美麗城出發,預計將有上萬名旅法華僑華人參加。這也是法國華人歷史上首次因社會問題引發的最大規模的一次遊行。這次遊行,除了法國主流媒體給予極大關注外,當地政府也表示支持。中國大使館有關官員則表示,支持華人華僑通過合法行動表達自己的合理意願和訴求。

「文匯報」報導,6月1日深夜,在法國巴黎美麗城街區,一群不法歹徒圍堵在中餐館外,肆無忌憚地對參加完婚宴陸續離開的華人輪番搶劫,氣焰囂張。一位華人忍無可忍拔槍解圍,擊傷一名歹徒。目擊者稱,這位槍擊歹徒的華人當晚被隨即趕來的警察帶走。

中法友誼互助協會會長蔡金木日前透露,當天拔槍解圍的華人鍾少武目前仍被當地警方關押。在法國的華僑華人社團除幫他找律師,還自發開始捐款,籌集必要的律師費和保釋金。

美麗城事件發生後,面對近來針對華裔群體犯罪增多的形勢,旅法僑團積極籌備聯手走上巴黎街頭,為呼籲改善治安狀況進行遊行,17日,遊行申請得到巴黎警方批准。於是旅法華僑華人20日下午將走上街頭,依法進行「反暴力,要安全」示威遊行。

17日下午,遊行組委會在位於巴黎市中心的法國華僑華人會會所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本次遊行的訴求。代表人陳勝武在發布會上說,本次「反暴力、要安全」大遊行,目的是要喚起全社會對日益嚴重的街區治安問題的進一步關注,表達巴黎居民對社會安全的擔憂,呼籲法國政府和巴黎有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消除社會不安定因素。

巴黎19區、20區政府派代表出席了當天的新聞發布會,表達支持。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所收養的越南裔女兒也表示將參加遊行。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15日,中國駐法使館領事部主任許建工參贊和警務處董文華參贊,就巴黎美麗城治安問題和負責該地區的巴黎第二警務區警察局長進行交涉。使館希望警方高度重視美麗城治安問題,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打擊犯罪,保障華人華僑生命和財產安全。

fsj 提到...

育兒18年 媽媽辛勞值6800萬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2010.06.20

千萬別小看媽媽的身價。英國一項研究顯示,當媽的把孩子從出生拉拔長大到18歲,如果做過的工作全算工錢,育兒薪酬總額折合台幣將近6800萬元。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特易購(Tesco)雙月刊請育兒專家和專業人士估算,給烹飪、打掃、洗衣、接送子女上學等一般母親的工作「計價」,發現拉拔一個孩子到18歲,當媽媽的可拿到142萬4504英鎊(合台幣6786萬2000元)。

據估計,這18年間,媽媽花了8萬8000小時照顧小孩,「工資」超過2800萬台幣。打掃整理家裡,花1600小時,「薪酬」超過65萬台幣。烹飪花 364個小時,值得給約530萬台幣。

開車接送小孩,以一般計程車資計算,媽媽可獲得合台幣近210萬元,且這筆費用還不包括小費。除了各種勞務,媽媽還得指導功課、協助子女和老師同學等建立關係,勞力也勞心。

相關報導將刊載在Tesco雙月刊的7、8月號。

該刊編輯萊斯女士驚訝表示:「我自己是個媽媽,但連我都很訝異,如果要酬謝母親,得花這麼多錢。」



◆ 看懂經濟學/失業潮衝擊經濟 超乎想像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2010.06.20

在大批社會新鮮人湧入職場的畢業季效應影響下,5月失業率恐再度升高,失業率居高不下,不光只是影響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其對總體經濟的負面衝擊之大,恐怕超乎你我想像。

從個人角度觀察,失業的時間越長,對個人的打擊就越大,不論是經濟或心理層面。

經濟方面當然有坐吃山空之虞(或是回家當起啃老族),對個人心理也會造成挫折感日深,進而否定自我價值的危機。

對整體社會來說,年輕人沒有工作機會,或是薪資水準長期停滯,會導致民間消費萎縮,使得國內經濟失去成長的基本動能與創新誘因,因為台灣經濟的服務業比重高達7成。

就好像泡沫經濟時的日本,財富累積容易,男人們在聲色場所一擲千金,女人們花大錢買名牌,都很稀鬆平常,但超過10年的經濟疲弱不振,大和民族終於領悟出「平價才是王道」,然而緊縮消費的習慣一旦形成,只會讓經濟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淖永無翻身之日。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一分報告指出,美國消費者舉債度日的奢侈歲月將一去不復返,高失業率等於宣示「節約消費者」(frugal consumers)時代來臨了。

這分報告是由UCLA的安德森預測(Anderson Forcast)機構發布,報告中強調,如果企業不改變悲觀看法,不願增加工作機會,消費者也不可能樂觀看待未來,並且開始花錢買房、買車等耐久商品,美國經濟也沒有機會加速復甦,依靠消費帶動經濟復甦的可能性趨近於零。

台灣又何嘗不是如此?過去9年的經濟成長率平均3.16%,同時期的平均失業率卻高達4.57%,是80年代的兩倍左右,而國人平均薪資水準,在民國86 年突破30,000元大關後,12年後,仍停留在不到36,000元的階段。

顯然經濟成長的果實並未讓全民雨露均霑,不少人仍深陷失業之苦,而大多數人還在忍受數十年如一日的薪資水準。

更別提年輕人待遇太低、對未來沒有希望,自然不想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結果國內出生率節節下降,今年1至5月的新生兒人數不到7 萬人,創下歷年新低,「消失的台灣人」趨勢一年比一年明顯。

行政當局高度關切失業率問題,因為它引發的後續效應,遍及社會安定、經濟發展與國家存亡等諸多層面,毫無疑問是國人心中最大民怨之一。



◆ 台籍護照 不再是護身符

記者夏幼文/上海報導 2010-06-20 工商時報

富士康大幅加薪的效應持續擴大中,最近台商企業紛紛加入調薪的行列,將原本相對低薪的陸籍專業經理人調高,但原本高薪的台籍專業經理人卻在相對減薪中,兩岸的專業經理人的薪資競賽,已經拉近距離。

最近有家德商到台灣找尋專業經理人來中國工作,應徵的台灣專業經理人開口要求至少2萬元人民幣(下同)薪資,結果德商決定回上海找尋人才,因為在上海只要花1萬5000元就能找到相同能力的專業經理人。

6月14日上海虹橋機場直飛台北松山機場,對台幹來說回台灣更近了,但昂貴的飛機票價卻讓他們返鄉的意願降低了,因為公司的補貼逐年遞減,過去台商企業給台幹一年4到6趟的機票,但現在已經減少為3趟到2趟,有的甚至不補貼了。

Local Pay已成趨勢

以前到中國上班的台幹有津貼加薪等等許多福利,這兩三年一項一樣項地慢慢被削減,最後甚至全部取消,很多台幹挖苦自己在中國大陸其實比較像是「台勞」,拿中國Local Pay已經成為台幹在中國發展的趨勢。

在薪資縮水,物價高漲,台幹開始勤儉過日,以前台幹的太太們在家樂福、大潤發買菜,有時還會跑到上海專門賣給老外,東西最貴的City Shop超市奢侈地買菜,但現在不是團購,就是和上海女人一起去菜市場殺價,買一把2元的青菜。

這些年台幹面對的環境是位於台灣的母公司不願投入更高的人事成本外派幹部到中國,有的甚至不給任何津貼,只願意提供租房津貼或是宿舍,不再補貼其他費用。住在上海長寧區的楊先生就抱怨台北總公司沒有加薪,上海的房東卻是年年來談漲房租,實在吃不消。

在台資IT業擔任經理的小陳(化名)說越來越多的台灣企業根本不需提高薪資來利誘專業經理人到中國打拚,因為太多的台灣經理人想要來中國賺個「中國經驗」,除了給歷練「中國經驗」的機會外,台灣老闆付給台幹實質福利是越來越少了。

某家大型的3C通路商給新進台幹的福利就是3,000元一個月的房租津貼,其餘甚麼都沒有增加,還是一堆員工搶著來上海工作。小陳苦笑地說,在中國一片漲薪潮中,台幹並沒有受惠,許多台資企業老闆是以降低台幹高薪,來拉高陸幹的低薪。

台資企業中這一兩年已經見到陸籍專業經理人拔升為總經理的職位,小陳就說台資企業不可能永遠將陸籍幹部停留在副手的職位,台幹總有一天要面對陸籍幹部往上爬,甚至超越自己的職位與薪水。

台幹拿高薪理由變少

陸欣置業副總經理江堯舜就表示,台籍幹部與陸籍幹部遲早要融合在一起,早晚要拿到檯面上相互比較。如果台幹放棄來自台灣的優越感,撇開與老闆是同鄉的情誼,對企業的忠誠度比大陸同事來得高等等情感因素,台籍幹部拿高薪的理由似乎就變少了。

他認為,最後兩岸專業經理人必須以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一較高下,台幹才能心安理得領高薪,否則始終都會有不安全感,會被陸籍同事所取代。兩岸人力專家黃至堯表示,台籍幹部與陸籍幹部的薪資待遇最後的決戰點不是出生何地,而是本身在中國競爭的潛力高低。

中國大專以上的畢業生最低起薪年年調高(見表格),薪水已經和台灣差不多了。特力屋副總經理何誠也指出,陸籍幹部的競爭力已經不輸給台籍幹部,台幹必須不斷地進化,如果無法保持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是很容易被陸籍同事超越的。

未來台幹的薪資結構恐將是與陸籍同事一起調整,不再差異化。在台幹的職場地圖上,薪資待遇不能再站在台灣看中國,必須從中國看台灣。陸幹終究會和台幹平起平坐,台幹的未來充滿挑戰,因為工作夥伴已具有不小的威脅性。

fsj 提到...

日行一善 年輕人知易行難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0.06.21

教育部今天公布「日行一善全國民意調查」,不論是家庭或社會善行,女性都比男性有更高的投入和參與,「日行一善」對16歲至 29歲年輕族群來說,是「知易行難」的事,他們是各年齡層中,分擔家務、自我反省及社區參與最少的族群。

這項調查由世新大學民調中心,於4月8日至10日,抽樣調查全國16歲以上民眾,有效樣本608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正負4%。調查發現,針對台灣當前的社會亂象,八成八受訪者認為與「個人修養不足」有關係,近半數民眾認為周遭的人公德心不足、不愛惜公物。但調查也顯示,台灣人很有愛心,八成以上受訪者表示曾經出錢出力救人急難或參與慈善活動。

然而,16至29歲的年輕人是行善動力最弱的一群,不論在自我反省、分擔家務、跟鄰居打招呼或參與社區公益活動,比率都是各齡中最低的一群。30至49歲的青壯年族群,雖然分擔家務、與鄰居互相幫忙或參與志工活動比率較高,但卻較常聽到身邊的人在批評或抱怨。

調查主持人、世新民調中心執行秘書鍾岳勳說,國人主動負擔家務或關懷探視長輩的比率很多,鄰里關係表現也很好,但是在家庭關係層面,卻缺乏主動內心反省或以行動來改善家人互動關係。

另外,愛護環境也是善行指標之一,九成三的受訪者表示常會隨手關燈或拔插頭來節約能源;六成三受訪者表示經常會自備餐具外食和購物袋;但也有三成四的受訪者沒有這樣做。



◆ 暑期活動大不同 昔缺錢今缺朋友

中央社 2010.06.21

一項新出爐的調查顯示,10年前的青少年參加暑期休閒活動,最缺乏的是經費;現在受少子化影響,青少年最缺少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國小生對朋友的需求尤其明顯。

國語日報社在暑假前,針對台北、台中、高雄、花蓮中小學發出2000份問卷,回收1611份,並和10年前金車教育基金會所做的問卷比較,今天發表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青少年暑期活動以看電視和上網最普遍,朝向室內或靜態趨勢;女生運動比率不到男生一半;國中生也比國小生少運動,顯示青少年的體育待加強。

此外,主辦單位表示,與10年前比較,當時孩子參加暑期休閒最缺乏的是經費,其次是機會;現在受少子化影響,青少年暑期活動最缺少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其次是興趣的培養。

財團法人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出席記者會指出,多年前一項調查顯示,青少年最喜歡的課程是體育課;她到日本考察,也發現日本以加強體育為重要目標。

紀政表示,運動不僅能讓人健康、變聰明,還能加強人與人溝通互動的能力,希望家長在暑假來臨前能和孩子討論,選擇參與適當的暑期活動。

※ 相關報導:

* 師148cm:孩子身高追過我 就畢業囉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55190

新竹縣清水國小老師黃增淡身高一四八公分,長期在偏遠地區教學,每年看著學生一個個追過他,樂當「孩子王」,是學校人氣最旺的學生。



◆ 中國1億新生代農民工 8成未婚

中央社 2010.06.21

中國新生代農民工約有1億人,其中將近百分之80未婚。數據顯示,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一個未婚群體,他們必須要在外出務工期間解決從戀愛、結婚、生育到子女上學等一系列人生問題。

中國「工人日報」今天全文刊登全國總工會新生代農民工問題課題組「關於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研究報告」。

新生代農民工是指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以後,年齡在16歲以上,在異地以非農就業為主的農業戶籍人口,是在經濟改革開放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群體,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是傳統農民工問題在新階段的延續、體現和發展。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3億人,外出農民工數量為1.5億人,其中,16歲至30歲的占61.6%。

據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農民工數量在8900萬左右,如果將8445萬就地轉移農民工中的新生代群體考慮進來,中國現階段新生代農民工總數約在1 億人左右。

數據顯示,新生代農民工的平均年齡為23歲左右,初次外出務工年齡更低,基本上是一離開中學校門就開始外出務工。

一項調查顯示,在珠三角,傳統農民工初次外出務工的平均年齡為26歲,而在新生代農民工中,80後平均為18歲,90後平均只有16歲。

據全國總工會研究室2009年的調查,新生代農民工中的已婚者僅占20%左右。然而中國國務院研究室2006年發布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當時農民工中有高達80%以上的人已結婚。

兩個數據對比顯示,新生代農民工80%是一個未婚群體,這與外出期間80%已成家的傳統農民工相比,存在很大差別,這是在研究新生代農民工問題不可忽略的問題。

fsj 提到...

阿美族女孩考上北一女 家貧!忍痛放棄

TVBS 2010/06/25

第二次國中基測就快到了,很多學生都希望能考上名校,但台東縣池上鄉有一名國中生叫做孫秀瑩,第一次基測成績,加上原住民的身分,能夠唸台北的名校北一女,但因為到台北念書,需要一筆生活費,擔心家裡的開銷,孫秀瑩放棄北一女,選擇唸其他提供公費的學校,附近派出所員警知道她家境不好,提供她工讀機會,讓她補貼家用。

學校司儀:「頒發分局長獎,九年一班,孫秀瑩!」

綁著馬尾、戴著眼鏡,上台領獎,因為熱心公益,接受分局長表揚,她是15歲的孫秀瑩,得到議長獎畢業,擁有優秀成績,不僅學測英文滿分,成績加上原住民身分,可以直接唸北一女。

但因為父母靠打零工維生,一雙弟妹還在唸書,經濟負擔很大,只能忍痛放棄名校,選擇能夠公費就讀的慈濟護專。

學生孫秀瑩:「當初想說考高中,就像一般人考高中,然後就上大學,然後後來老師有介紹慈濟的,針對我們原住民公費生的優惠。」

拖地、拔草,知道孫秀瑩家境不好,池上派出所的員警不僅一起湊錢,提供每天500元的工資,讓她在警局幫忙,還提供她一天可賺800元的交通指揮工作,多少補貼家用。學生孫秀瑩:「打工沒有關係,可以累積經驗,還不錯。」

不向命運屈服,小小年紀的孫秀瑩,展現堅強的生命力。



◆ 大陸去年流動人口逾2億

中央社 2010.06.26

中國最新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流動人口數量達到2.11億人,預料未來流動人口規模將不斷增加,到2050年會有3.5 億人。流動人口的分佈仍是以東部沿海城市為重心。

新華網今天引述了最新出版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0」做了上述表示。

報告並提出未來20、30年人口流動趨勢,強調如果中國人口流動遷移政策沒有大變化,到2050年流動人口規模可達3.5億人左右,但每年新增流動人口由近600萬逐步下降到2050年的300萬左右。

其次,受金融危機影響,勞動力需求減弱,長距離人口流動減少,短期內沿海地區人口集聚趨勢有所減緩,出現以省會城市為中心的流動型態,但流動人口繼續向沿海、沿江、沿主要交通線地區聚集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報告分析,未來中國流動人口的分佈將逐步形成以東部沿海連綿城市帶為重心,以內陸城市群為中軸,以西部中心城市為集聚點的流動人口分佈格局。

在流動人口的結構上,平均教育程度比全中國平均水準略高,年齡則趨於成年化,性別結構逐步均衡,舉家遷移比例上升,長期定居在流入區的傾向明顯,也增加了流動人口的民生問題和管理的壓力。

這份報告是在今天於北京舉行的「人口流動遷移與城鎮化國際研討會」上公佈。

※ 相關報導:

* 被迫大遷徙 粵10萬蟻族陷絕境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5688199.shtml

由於收入微薄,「蟻族」主要靠合租低價房過活。不過,在政府調控樓市、舊城改造等影響下,全國重點城市的房屋租賃價格近月大幅飆升超過10%,讓貧窮的「蟻民」生活更加困難。



◆ 冷眼集/鴻海震撼彈4大效應

【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特稿】2010.06.26

鴻海富士康科技集團正式與深圳官方投資企業簽約正式啟動員工宿舍外包管理模式;在此同時,鴻海今年新廠重慶廠區,決定將不自建生活區,只向員工提供「工作權」。鴻海富士康集團繼成為加薪領航者外,再度祭出「工作、生活」分開首例,打破過去外資 (包括台商)企業大陸投資的供食宿的新模式,引發外資企業的震撼。

隨著鴻海啟動外包宿舍管理,創下新的模式,會引發什麼後續效應?第一個效應是加速企業內移,員工結構性的改變。 過去大陸沿海地區的業區的員工大都是內地來的農民工,未來在工作、生活分開,不提供食宿之後,直接影響的是由外來工逐步轉移到內地當地員工。

第二個效應是 外資企業「不進則退」。鴻海是第一大企業,一旦加速內移,勢必引發在地員工就業的新風潮,迫使其他企業加速內移,加上鴻海大幅調高工資計劃,長三角與珠三角的高薪資,引發外資企業,不是跟進內移,就是退出。

第三個效應是中國最新的政策就是發展大西部與內地計劃,因此這個當地員工的計劃,恰好符合中國最新政策。第四個效應是鴻海富士康將付費將宿舍的管理權、員工工作外的照顧權,由物業公司負責,還給社會與政府。對以中國製造企廠的外資、台資企業而言,鴻海富士廠與深圳政府連手,如何管理深圳廠? 將是台資企業觀察的目標。

※ 相關報導:

* 富士康深圳員工宿舍 改外包管理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5688060.shtml

在富士康員工連12跳事件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6月8日才表示,「我們已準備把企業擔負的社會責任還給中國政府,要將宿舍的管理權、員工的照顧權交還給大陸地方政府。」不到20天即正式在深圳啟動該項計劃。



◆ 美國五分之一婦女無子女 創新高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華盛頓25日電】2010.06.26

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5日公布對人口普查資料的分析報告,指出美國沒有子女的婦女人數,達破紀錄的高峰,超過生育年齡的婦女中,幾乎有五分之一從未生育過,而少數族裔嬰兒現在占美國出生嬰兒的將近一半。這項報告顯示了美國生育率的改變,政府預測,美國少數族裔將在本世紀中葉成為多數。

這項報告指出,2008年在40至44歲的婦女中,約有18%,即190萬人沒有子女,而在1976年時,只有10%,或近58萬名婦女沒有子女。按照種族來分,約20%的白人婦女沒有子女,17%的非洲裔和西語裔婦女沒有子女,16%的亞裔婦女沒有子女。

不過各族裔之間的差距在縮小,自1994年以來,沒有子女的非洲裔和西語裔婦女增加了30%,增幅是白人婦女的三倍。

無子女婦女人數的增加,與美國婦女遲婚和有更多工作機會的趨勢一致,目前婦女在職場的人數已超過男性,也獲得高等學位。在嬰兒潮時期,每名婦女生育高達 3.7個子女,但在1970年代中期,生育率降為歷史性新低的1.7個子女,以後維持在2個子女。較少的夫妻,特別是教育水準高的白人夫妻,認為美滿的婚姻必須有子女。

丕優的研究員葛瑞琴‧李文斯頓與狄維拉‧柯恩在報告中說:「要求婦女生育的社會壓力顯然已消失,現在生小孩被視為個人的選擇,職場機會增加,避孕方式也增加,為婦女創造了其他的選擇。」

報告顯示,雖然教育水準高的婦女傾向於沒有子女,但2008年40至44歲的無子女婦女中,有24%有碩士、博士或其他專業學位,比1994年時的比率 31%下降。而擁有低於高中文憑的婦女,無子女的人數卻大幅上升,從1994年的9%,增加為2008年的15%。此外,不到一半的人(41%)說,子女對成功的婚姻很重要,38%的人說,沒有子女的趨勢對社會不好。

fsj 提到...

結婚人數減 初婚年齡創新高

中央社 2010.06.27

晚婚現象明顯,內政部統計,去年平均初婚年齡新郎31.6歲、新娘28.9歲,均較民國97年增加0.5歲,是歷年新高。去年初婚人數大幅減少,40年來首度跌破20萬人。

若統計去年結婚者年齡,包含初婚與再婚,去年新郎平均年齡33.9歲、新娘為30.3歲,與97年比較分別增加1歲及0.8歲。

去年實際結婚對數11萬6392對,較97年大幅減少3萬2033對。內政部分析,主要是去年適逢經濟不景氣、失業率提高以及孤鸞年,降低結婚意願所致。

內政部觀察,去年結婚人數大幅減少,主要是初婚人數驟降所致,屬於初婚的新郎及新娘40年來首度雙雙降至10萬人以下。

去年女性人口的初婚率為千分之27.6,較男性的千分之25.3高出2.3個千分點,兩者分別較97年驟減9.1及10.7個千分點。

國人越來越晚婚。去年平均初婚年齡新郎為31.6歲,新娘28.9歲,均較97年增加0.5歲,創新高紀錄。其中新郎以30至34歲者3萬5280人占 36.94%最多,新娘以25至29歲者4萬3275人占43.75%最多。

去年結婚新人,新郎及新娘均為台灣籍者占81.3%,一方為大陸及港澳地區者占11.3%,一方為東南亞國籍者占4.8%,其他國籍者占2.5%。

觀察去年的再婚情況,平均再婚年齡新郎為44.7歲,新娘38.4歲,分別較97年增加1.2歲及1歲,也是創新高紀錄。女性再婚率僅千分之9.4,仍遠低於男性的千分之24.1,但男性再婚率已呈逐年遞減現象。

內政部分析,近年來女性再婚率約為男性的4成,未滿30歲女性再婚率雖高於男性,但35歲以上年齡組的離婚或喪偶女性再婚率遠不及男性,且隨年歲的增加落差愈大。



◆ 一至四月每月百男遭家暴 隱忍者暗泣

都會中心/連線報導 2010-06-23 中國時報

家暴不再是女性專利,有愈來愈多男性受害。根據司法院統計,今年一至四月,聲請保護令的女男約六比一,全台法院每月收到一百名男性被害人提出,但北市警分局資深家暴官指出,男性被害者往往顧及顏面不願出面提告,實際被害人數應該比統計數字更高。

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十二年來,男性因家暴求助的比例逐年增加;今年台北市就增加至一成六,高雄市也有一成三;不過男人被老婆打,要拉下老臉求助並不容易,家防中心認為躲在暗處的受害男性應不少。

高雄市一名體格瘦弱的公務員,自恃學歷比純家庭主婦的妻子高,講話粗聲粗氣,根本不把老婆看在眼裡,心裡不痛快還會打老婆出氣,太太為了孩子百般隱忍十多年。

後來,身材壯碩的老婆反擊,把老公打得鼻青臉腫,這名公務員嚇得向家暴中心求助,堅持要離婚。

北縣一名縣議員因被妻子懷疑另結新歡,並帶著么兒在外居住,而在返家拿取衣物時,被妻子與一對兒女強拉進屋,慘遭三人聯手毆打,堂堂縣議員成為家暴受害者,其妻兒事後也遭法院判處拘役,但宣告緩刑。

北市一名員警妻子疑因女兒罹患先天性心臟病而心情躁鬱,長期毆打丈夫,甚至拿刀擲向丈夫,性格溫和的員警隱忍多年,最終忍無可忍透過法院判決離婚;竹科一名碩士工程師因升遷不順,不僅飽受妻子言語羞辱,還遭拳腳相向,最後也是走上法院終結婚姻。

據統計,男性以遭妻子語言或精神暴力居多,老婆太嘮叨讓老公受不了;有些一家之主失業,沒收入,老婆在言語上極盡奚落、諷刺之能事,讓老公痛苦不堪而求助。

至於遭老婆毆打的男性,有不少是老婆隱忍多年後爆發動手,也有的是老婆在身材上佔優勢,因發洩情緒把老公痛扁一頓。

男性受暴求助比例,數字會說話!台北縣去年為七%,今年提升至九%;高雄市也由九十三年的七.三%,上升到今年的一三%;台北市比例更高,九十七年一二.一%,今年一到五月暴增至一五.九%。

北市社會局家暴防治中心成人保護組廖芳瑩分析,近來男性反控遭女性言語暴力,是認為未來上法院之後對自己比較有利,所以男性家暴比例才會增加。

但數據無法顯示男性家暴比例增加,跟失業率有直接關係,大多是夫妻失和所致,而且被家暴男性都有工作。

台中縣家暴及性侵害防治中心主任吳文楦也指出,中縣男性遭到女性家暴個案中,以老夫娶大陸少妻的家暴案較多;老夫少妻因生活習慣不一、觀念相左而起衝突,雙方拳腳相向,老夫不敵少妻而申請家暴。

雲林縣警局婦幼隊表示,男性受家暴多是被另一半精神虐待,嘲笑老公性無能、工作能力差、不給睡覺等,也有少數是被太太海K,最近有個五十歲的老公把老婆發飆當「發瘋」不理,結果被拿鋤頭打傷。



◆ 保護士兵命根子 英考慮防彈褲

中央社 2010.06.27

防彈內褲的點子或許引人發噱,但背後的意義卻異常嚴肅。英國媒體指出,駐阿富汗的英國部隊,可能很快就會採用1種最新保護裝置─防彈內褲。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隨著路邊炸彈威力增強,腹股溝部位及下半身受傷的人數不斷攀升,具保護功能的褲子不久可能變成士兵的重要裝備。

軍事配件供應商「BCB國際」近期將開始販售「炸彈平角褲」(blast boxers)給一般民眾,1件由克維拉(Kevlar)纖維製成的平角褲售價不到60英鎊。

英國國防部正考慮1種以密織絲襯墊保護最脆弱部分的款式。以這種織法,絲料十分堅韌,卻比克維拉更有彈性。

根據該公司主管,克維拉布料製成的內褲無法保護直接站在威力土製炸彈上方的軍人,但能防止炸彈的微小碎片造成傷害。

軍人十分歡迎這種新產品,最近隨部隊從阿富汗返國的下士莫瑟(Simon Mercer)表示:「你在外巡邏,頭部有鋼盔保護,身體有盔甲,但下半身什麼也沒有。」



◆ 署醫全責病房 窮人照護免費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0.06.27

衛生署將在十家署立醫院,開辦全責照護病房,並培訓失業者為照顧服務員,讓中低收入戶病人入住免出錢,等於政府替窮人請看護。

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處長鄧素文說,計畫屬於政府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一部分,只要是曾在各地就業服務中心登記,年齡十八歲至五十五歲、國中以上學歷,有機會接受照顧服務員訓練。

衛生署預計招收一百八十七名照顧服務員,給予九十小時受訓後,派至全責醫院照顧病人,三班輪值,一個人照料四名病人,政府將給照顧服務員每月薪水一七六 ○○元,期限為半年,受訓合格者可取得證書,得以報考丙級執照。

鄧素文表示,全責照護病房將只提供中低收入戶或弱勢族群使用,病人家屬請看護不用出錢,預計每家醫院開放五十床,總計有五百床,將由各醫院社工等相關人員,評估符合資格的病人。

加入這項計畫,共有苗栗、豐原、南投、彰化、新營、旗山、花蓮、澎湖、金門和恆春旅遊醫院等十家署立醫院。

fsj 提到...

少子化衝擊/國中小新生 驟減1364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28/today-education1.htm

自由時報 2010.06.28

〔記者林曉雲、蘇孟娟、何玉華、蔡宗勳、陳文正/綜合報導〕少子化已大舉衝擊國中小!八月卅一日新學年起,全國的國中小將因新生大減五萬多人,減班一千三百六十四班!

國一新生少逾2.5萬 國小減3萬人

即使教育部已遽降各班學生人數,國中減到每班卅三人,國小更減到每班廿九人,企圖減緩少子化帶來的衝擊,但幾乎全國各縣市都面臨學生來源減少的威脅。特別是今年國一新生多屬虎,虎年不喜生子,國一新生估計減少約二萬五千八百多人,小一新生也會減少約三萬人。依本報各地記者連線查訪結果,國中預估大減班二百四十一班,國小則估大減一千一百二十三班。台北市和台北縣面臨的衝擊更居全國之冠,台北市國中減廿六班、國小減一百八十五班,而台北縣國中更大減一百四十多班、國小大減三百班。

北市減211班北縣440多班 全國之冠

教育部國教司表示,依規劃,國中還逐年減少班級人數到每班卅人;國小今年已達到精簡目標每班廿九人,教育部仍在跟行政院爭取,希望國中小都還能再逐年調降班級人數。

將減班的學校老師擔心成為超額教師,更擔心再度發生有老師為了卡位,不惜幫學生寫作文、畫圖、製作小書和準備比賽,瘋狂搶積分、記功嘉獎的扭曲情形。

超額教師問題 雪上加霜

儲備教師更是憂心!全國現有三萬名儲備教師,加上減班造成的超額教師,超額教師問題將更形惡化,多數縣市已停辦教師甄試,例如台中市國小減四十一班,國小一般教師甄試維持停辦,只有特教資源班可招考廿四人;國中則從去年有一百零一個缺額,縮減一半,今年只考五十五人。

台北市議員陳孋輝表示,教育局應面對少子化現實,落實小班教學理想;台北縣則表示,因國小畢業生少四千五百人,小一新生則少八千八百二十九人,三重市光榮國中校長楊尚青說,家長重升學,沒有資優班的學校,擋不住大減班的宿命。

桃縣人口成長 反而增班

部分縣市班級數不減反增,則是因為班級人數下降所致。全國增班人數最多的縣市是桃園縣,桃縣教育處說明,該縣人口數每年均緩慢成長,移入人口多屬年輕族群,所以國中少子化並不明顯,加上每班人數配合政策減少,以致增班,但過幾年後減班現象仍會出現。



◆ 台灣新移民問題面面觀…她幸福 孩子會更好

自由/記者黃博郎/專題報導 2010/06/28

依內政部統計,98年國內11.7萬對新人結婚,與非本國籍結婚者合計2萬1914人,平均每5.3對就有1對為異國聯姻,平均每10名新生嬰兒,就有一名新移民所生的「新台灣之子」,新移民家庭已是台灣人口結構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積極看待及因應,是台灣必須嚴正面對的課題。

「有位姊妹曾聽陳氏紅琛的母親說過,女兒嫁來台灣之前,就知道李雙全結過兩次婚,之前婚姻也有問題,但女兒長得不夠好看,又快過了適婚年齡,只好賭一賭」,一位越南籍配偶透露「搞軌案」的異國婚姻無奈內幕。

台灣男子娶一位越南新娘,平均花費約為30萬元。「我在越南要先繳交2千美元的訓練費,並安排兩次相親,如果相親成功,訓練費由男方吸收,若不成功,也不能退錢,日後若還要相親,再按次收費」,越籍配偶阮氏說明自身經驗,「相親時,壓力都很大,很怕不能成功,還要籌錢還債」。

台越文化協會常務監事陳皇岐表示,不少中國配偶是民眾在當地認識或經人介紹後娶回台灣,泰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等國大多是台商或漁民娶回。至於越南,每年都有無數女性遠嫁國外,其實有其特殊的社會文化背景。

在越南,一般女性的適婚年齡為19歲左右,學歷高一點的為23歲左右,過了適婚年齡還未嫁出去,在社會中會被視為異類。尤其是「三高」(身高、學歷高、收入高)的女性更難找到對象,很多三高女性會嫁到歐美,其他人也會急著嫁出國。

因此,台灣各地到處可見新移民,最特殊的澎湖東嶼坪嶼,曾經只有10戶人家全娶柬埔寨女性,成了「柬埔寨新娘島」。

學習專長 能不能都讓她去

新移民來台,被要求扮演好媳婦、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有時家計已難維持,夫家仍不同意他們出外工作,理由是「怕被帶壞」。

小蓁在越南和丈夫相親時,以為丈夫家境不錯,想不到來台之後,才發現丈夫曾出車禍腦部受損,常發酒瘋,也無法工作,現在雖有公婆接濟,始終沒有安全感,想出外工作,公婆和丈夫卻又不准,只好以「這是政府安排的輔導課程」為由,出門參加職訓。她說,「公婆如果不在,丈夫又不能養我,我要怎麼辦?」

「其實,比起部分同鄉,我已經算幸運很多,有一位朋友原本在胡志明市上班,平常打扮入時,嫁到台南鄉下後,每天都要下田,還要照顧公婆,曬得好黑。還有人受到家暴,好慘喔!」雖然生活不如預期,小蓁仍頗為知足。

不過,生活美滿的新移民也不在少數,目前就讀成大歷史研究所,即將取得碩士學位的阮氏青河即是最佳典範。

阮氏青河和丈夫育有2名子女,丈夫思想開明,鑑於阮氏青河在越南即有大學學歷,台灣對外籍人士又有求學補助,便鼓勵她到成大歷史研究所進修。因為目前有不少台商和台幹在越南工作,必須學越南話,阮氏青河特別開班授課,家庭、事業皆如意。

家暴頻傳 忍不忍都沒明天

長期輔導新移民的社工觀察發現,一般家庭和新移民家庭發生家暴的比例,沒有明顯差異,但是新移民受暴後,支援系統近乎於零。

近年來,曾傳出多起嚴重的新移民被虐待事件,令人鼻酸。「其實,家暴問題還是出在原生家庭,有問題的男性,不管是娶本國人或外籍人士,一樣會有家暴問題,只是新移民家暴案件被凸顯而已。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學會尊重他人」,台南大學助理教授呂明蓁認為。

新移民人數越來越多,對台灣的首要衝擊屬教育和家庭問題,而異國聯姻普遍,常遭不法人士利用。

立委陳亭妃曾接獲陳情,指部分中國配偶來台,「一拿到身分證就離婚」,經調閱資料後發現,馬政府98年取消中配來台定居人數限制後,中配人數暴增4倍,離婚人數也激增,製造單親及社會問題。她說,「有些人是有計畫取得台灣定居證、身分證後,馬上就申請離婚,少數人更回中國結婚,再帶丈夫來台」。

另類移民 防不防都是問題

立委黃淑英發現,中國配偶已佔新移民的6成,儼然形成另類移民「危機」。台灣有來自中國的政治壓力,每年這麼多中配來台,對台灣國家的認同度為何?自身或子女,未來都會參與國家政治運作,是否能對國家產生認同,都是政府必須關注的事。

事實上,新移民來台,大家均應尊重、接納和善待,以廣闊的胸襟與多元價值共處。呂明蓁強調,幾乎每位新移民都要操持家務,照顧年邁公婆和年幼子女,甚至是丈夫,新移民等於取代看護或保母的工作,卻未支薪,這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也是最常被忽略的付出。

fsj 提到...

台商學不會的一堂課

【李書良】2010-06-29 工商時報

「大陸人歹帶!」向來是許多台商心中的老生常談,尤其最近頻傳的大陸勞工罷工事件,更讓許多台商心中堵得慌。對此,在深圳奮鬥超過20年的艾美特電器副董事長蔡正富表示,新一代農民工雖然和過去不同,但問題是企業老闆和幹部有無意願去了解這個群體,甚至提供給他們一個可實現的憧憬目標。

來到深圳寶安區,這裡是台商群聚的大本營,稍早不久前,該區龍華鎮因發生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而成為中外媒體的焦點。蔡正富工作的艾美特位於另一角的石岩鎮,這家自創品牌的企業擁有約7,000名員工,全球有將近兩成的電扇來自這裡。

「談到農民工問題,很感慨啦!」台南人蔡正富1987年就到深圳打拚,那時他才37歲,卻是深圳台商協會的創立人之一。

過去

員工淪為小螺絲釘,幹部動輒怒斥責罵,身心受創

他回憶,早期招來的大陸員工,幾乎都只有初中畢業,遠從內陸農村出來的半樁小子,年紀從17歲到20歲都有。這群小夥子外表不修邊幅、邋遢,舉止粗率,站在路上都不會讓人多瞧一眼,但是心思單純,出外就是要掙錢存錢、寄回給老家父母,身上還背負著養家的壓力。

「那時一胎化後遺症尚不明顯,對小孩還沒那麼寶貝,農村養小孩就是要幹活持家。」蔡正富表示,剛到深圳那陣子,他早晚和這些來自農村,有如他弟弟、晚輩般的農民工少年攪和在一塊,大家一起吃睡工作,「搞到後來,誰的習性如何、家庭狀況、有沒交女朋友等,我都清楚。」

他說:「有位小兄弟的爸爸從老家寄信給他,說他每年省吃儉用寄回去的錢,比老爹省下來的還多,現在已經幫老家蓋了新房舍,要他在工廠跟著領導好好幹,努力掙錢改善家裡生計,信末還跟我說謝謝。」

有了這種直接接觸農民工的經驗,讓蔡正富對這些底層者的心理有較深刻的了解。他指出,在中國社會,這些漂流異鄉的農民工是社會的底層,在一般廣大民眾的印象與通俗作品的描寫中,他們的集體形象長期以來是蓬頭垢面、骯髒卑微、文化水平不高、心思愚魯的一群人。

蔡正富坦言:「其實他們也是人,不管是過去的農民工,還是現代的80後或90後,都需要被關懷與了解,然而,這所謂的感性關懷,恰巧是台式管理的弱點。」

長期以來,台商的軍事化管理以嚴謹高效著稱,並且成為許多中外企業取經仿效的對象。然而,這種嚴格要求紀律與效率的管理,往往忽略個人存在,員工淪為生產線上的小螺絲,幹部更動輒對員工怒斥責罵,在長時間的工作環境下,員工身心無法得到紓解。

另外有一種現象同樣值得注意。這幾年來,大陸台商一直高喊要進行本土化,但真正能夠落實的卻是少數。

蔡正富說:「很多台商所謂的本土化,不過是丟出幾個中低階幹部的位置給大陸人,中層以上幹部還是台灣人當道,大陸人苦幹10年都未必能爬上副理位置,結果淪為口號。猶有甚者,有些台幹優越感十足,過去還曾有過台幹科長當面『訓斥』陸幹副理的。這種企業文化底下,本土化既不徹底,更談不上了解基層員工。」

艾美特的本土化在深圳台商圈中算是扎實的。目前公司5位副總當中,有3位是大陸人;經理與副理級的中層幹部,有一半以上是大陸人,而且有些就是當初一起和蔡正富打拚過來的農民工小夥子,在經過長年歷練後,如今都是企業的中間份子。

現在

民工在家都是寶,不再『熱愛加班賺錢』,更有自我了

在蔡正富看來,這次農民工的罷工潮,其實是該群體對企業制度與社會環境的反撲。他提到,今天的農村不比當年,生活條件轉好,訊息亦較為暢通,加上受到一胎化影響,現代的農民工在老家同樣是父母的寶貝,他們出來闖蕩,只是想見見世面,找找其他出頭機會。這群年輕人養家餬口的壓力比上一代減輕,但卻更有自我想法。

「有些小夥子心情不好,晚上就出去跳了一通宵的舞,隔天乾脆補眠不上班,這與過去『熱愛加班掙錢』的民工完全不同。」蔡正富笑著說,農民工懂得農民工,艾美特的做法,就是讓已成為幹部的「前農民工」對新來的現代農民工上課,用彼此熟悉的語言去溝通,同時以自身經歷激發後進「有為者亦若是」的鬥志。

蔡正富說:「錢對農民工來說當然很重要,但絕非唯一。」他認為,當前企業為員工加薪可以視實際狀況,「但這僅能安撫一時,不可能下次出事再用錢來解決。最主要的,還是企業管理者的心態和內部文化要進行調整」。



◆ 全球昂貴城市排行 魯安達第1台北第78

中央社 2010.06.29

根據美世(Mercer)諮詢公司公布的2010年版世界生活費用調查,對外國居民而言,安哥拉首都魯安達(Luanda)是最昂貴城市,其次是東京。台北排名第78。生活費用最低廉的是巴基斯坦的喀拉蚩。

該公司調查顯示,對外國居民而言,巴基斯坦的喀拉蚩是物價最低廉城市。此項調查涵蓋5大洲共214個城市,並在每一地點計算逾200件物品的相對成本。

非洲3個城市,即魯安達、查德首都恩加米那(3)及加彭首都自由市(7),首次擠進前10大昂貴城市。

亞洲也有3個城市躋身前10大,分別為東京(2)、大阪(6)和香港(並列第8)。歐洲則有莫斯科(4)、日內瓦(5)、蘇黎世(並列第8)與哥本哈根(10)進榜。

fsj 提到...

結紮放養取代撲殺 流浪動物新生

中央社 2010.07.04

以捕捉、撲殺方式處理流浪動物,似乎愈抓愈多。生態、動保及學生團體在校園推動「捕捉、結紮、放養」頗有成效,也期望政府響應,讓台灣流浪動物生命權與生態保育並進。

台北縣河濱公園流浪狗多,台北縣政府今年 3月禁止民眾任意餵養的政策引發爭議,流浪動物問題再度受到關注。

主管機關以捕捉、人道撲殺方式,處理社區流浪貓狗過多的問題,但效果不明顯。民間生態、動保及學生團體多年來默默推動「TNR」(trap 捕捉、neuter結紮、release 放養),希望從生態平衡的觀點著手,促成人、動物與大自然和平相處。

各縣市政府多年來持續執行捕捉流浪動物業務,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統計,民國91到98年捕抓至收容中心的動物數量分別為6萬8018隻、7萬8580隻、8 萬5923隻、9萬3212隻、10萬9394隻、12萬4575隻、13萬2905隻及12萬5106隻。

民國91到98年流浪動物安樂死數量依序是 4萬2222隻、5萬3952隻、6萬514隻、6萬8002隻、8萬2887隻、9萬2107隻、9萬6399隻及9萬3205隻。

大體而言,捕捉和安樂死的數字都呈成長趨勢,僅98年微幅減少。

台北野鳥學會專家何一先、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教授陳建志,以及關懷生命協會秘書長釋傳法都認為,「愈抓愈多,代表不能解決問題」。

陳建志說,台灣應該用「整合觀念」平衡流浪動物與人、環境之間的關係,處理流浪動物需要學習進階考量生態平衡的模式。

何一先指出,人對動物的處理方式,如果危及牠的生存底線,反而會有很多事發生;有人餵養,動物不餓了,就不會衝動,反而會懶散地曬太陽、玩耍。

為何政府機關與民間團體對流浪動物處理作法不同?何一先說,就他所知,公務部門支持對貓 TNR,反對對狗 TNR,因為民眾對放養貓、狗態度不同。

多位動保人士透露,公務單位擔心流浪動物結紮後放回,若與人發生衝突,甚至傷人,他們的立場將遭質疑。

農委會畜牧處處長許桂森說,台南曾發生老婦被流浪狗嚇死的事件,政府飽受壓力。而且結紮後放養,民眾認為貓狗不會因棄養而被撲殺,反而會增加棄犬、棄貓的案例,他呼籲「若有愛心,請帶回家養」。

其實民間團體不是光說不練,許多愛心媽媽多年來自掏腰包為流浪貓狗結紮,台大、政大、淡江大學等幾所大學也陸續執行 TNR,在開放式的校園內,讓人、狗、校園和平相處。

長年在北縣河濱公園為流浪犬結紮的廖小姐說,其實流浪狗中真正的領袖犬不易被抓,牠也是主要繁殖者,透過長時間培養信賴關係,才有可能帶領袖犬前往結紮;但捕犬隊通常不分是否結紮過,看到流浪狗就一律捕抓、撲殺,讓愛心媽媽非常受挫、傷心,同時也浪費社會資源。

台大懷生社成員郭璇分享了台大校園 TNR執行過程。她說,台大校園原本有數十隻流浪狗,過去都由校方請環保局進入捕狗,民國95年底懷生社主動執行 TNR,96年 2月學校總務處給了正面回應,不再請環保局入校捕狗,同意由懷生社執行TNR。

她坦言,執行初期會接到很多申訴,每件都要出面處理,當中包含偶爾有人被狗追或狗追車事件,但這些事件都變成執行 TNR的經驗。經過結紮與放養後,近年台大校園內的流浪狗只剩10隻左右,這是過去校方靠捕狗未能達成的成果,人、狗及校園間的關係已達到相對和諧狀態。

她說,相關作業已推廣到政大與淡大,陽明大學則剛起步。郭璇原本是電機系學生,因為做過TNR志工,喜歡與生命互動的感覺,已轉系念獸醫系。她希望台北縣市及各地政府都能參與執行TNR,這不是立即見效的方案,卻能讓人、動物與環境和睦共處。

在全台的流浪動物處理上,台北市的資源與開放性最受期待。動保界正在推動在台北市河濱公園執行 TNR計畫,並與當地鄰里長溝通中。若市府也能接受、參與,以公家資源與民間人力結合,發揮相乘效果而非抵銷作用,應可提供台灣社會學習生命教育的機會。



◆ 愛滋更生人農場 種出希望尊嚴

中央社 2010.07.04

阿凱(化名)曾經沾染毒癮,也是愛滋感染者,他種出的芒果和洋蔥都帶著夢想的滋味,他在南部打造愛滋更生人的希望農場,要證明感染者也能盡到社會責任。

「My name is O’Kai」,阿凱這樣自我介紹,昔日的他是親友口中的「呷藥囝仔」,坐牢5年。他在3年前從零開始,如今承租17塊果園和田地,有自己的產銷門道,成為鄉里口中的「董仔」。阿凱又黑又壯,講到往事種種,他說,「個人造業個人擔」,少年不知天高地厚,如果不是自願,誰能強迫他打海洛因?他不怪別人害他,但在入獄時驗出愛滋,他卻怕了。

阿凱怕到出獄後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還自我放逐到大陸1年,準備「等死」。有天醉倒路邊被流浪狗舔醒,這一舔也讓阿凱開始自省,家人也在旁拉一把。現在他心情低落時,會靜靜看海喝咖啡,不像以前常常躲起來獨自痛哭。

阿凱的老婆一度氣到離家出走,兒子又還小,阿凱很慶幸,他生兒子後才沾毒,也都用保險套,兒子沒變壞,老婆也未被他傳染。以前他不跟兒子講性,染上愛滋後,他暗示放保險套的放置,勇敢跟兒子說:「有需要的話,一定要戴保險套」,兒子笑得很害羞。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第五分局長林立人說,毒品是心魔,毒癮者為了毒品,作奸犯科,在所不惜。阿凱和魔鬼打交道,卻說戒就戒,他說:「戒毒痛苦?還是被毒品綁架痛苦?」,只要和「道友」斷光光,毒品就不會找上門。

阿凱一句話就說完他戒毒經過,其實,過程卻有許多「化學變化」。他說,他看到素昧平生的衛生人員、NGO(非政府組織),向法務部和警政署據理力爭,努力推動愛滋減害計劃,為他爭取合理社會資源,打動了他,讓他清醒過來。

他說,很多人都說毒蟲就該關起來,一旦放出來,要找警察看著,這樣的「社會資源」不如不給,為什麼不想想怎麼給毒癮者一條生路,也給愛滋感染者養活自己的空間,「難道都要消費愛滋寶寶,靠大家捐錢來養?」

阿凱表示,堂堂一個大男人,好手好腳,再怎麼樣都不能賴著別人。3年前,他回到老家,求助廟寺住持租他一塊荒廢的芒果園,每天透早4點起床巡園,整天幹活,腳踏實地過日子。

今年芒果賣得好價錢,阿凱打算再租幾塊休耕地。身為毒癮「畢業學長」的他,考慮到監所裡分享自身經驗,要「學弟們」趕快畢業,種出甜蜜好滋味,肯定是不錯的畢業出路。

根據法務部統計毒品案件,台灣40萬個毒癮者,其中6萬人屬於靜脈注射成癮,其中因共用注射針具而染上愛滋者,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累計統計至今年5月底為止,共有6372人,佔所有愛滋感染人數1/3。

阿凱說,以前有個愛滋更生人朋友和他一起打拚農業,朋友因別的疾病往生了,後來他面談過2人,結果1個毒癮沒斷乾淨,1個志趣不合,他要繼續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扶助1個算1個。

他說,他免疫力指標CD4數值大約600,還不需要愛滋病雞尾酒療法,但總有一天愛滋病會發作,他要爭取時間做很多事,希望農場能庇護愛滋更生人,自食其力,拚出尊嚴與價值。

fsj 提到...

女性也難敵色情網路誘惑

中央社 2010.07.12

研究顯示,有越來越多女性對色情資訊成癮。研究員早就發現,對色情資訊耽溺成癮的主因就是網路的便捷,人們不再需要用雨衣把全身包住、拉下帽簷遮住臉,再偷偷跑到風化區,因為色情資訊唾手可得。

據「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報導,色情資訊的容易取得,使得原本男性才是主要目標的市場,呈現兩性均等的局面,心理學家與研究員都發現,在過去10年中,有越來越多女性沉溺於色情網路。

2003年,美國雜誌「今日基督徒婦女」(Today'sChristian Woman)在調查中發現,包含基督徒在內,每6名女性,就有1位承認沉迷於色情網路中。

網路過濾審查(Internet Filter Review)2006年的1份調查中顯示,17%女性深受色情網路成癮所苦,且每3個上色情網站的人中,就有1人是女性。根據2008網路色情統計(2008 Internet Pornography Statistics),約30%色情網路的用戶為女性。

心理學家與研究員把這項增加歸因於網路的匿名性與安全性,因為女性現在不再需要偷偷跑到那些好女孩不會去的地方。

位在科羅拉多泉(Colorado Springs)的心連心輔導中心(Heart to Heart Counseling Center)執行董事、也是合格心理醫生的魏斯(Douglas Weiss)表示:「女性跟男性一樣,仍然會沉迷於色情資訊。我真的認為,這部分原因是跟女性在網路使用上變得更聰明有關,像是上網聊天、談感情,發展關係以及滿足性需求。」

研究顯示,女性覺得在網路上點幾下滑鼠,找些性誘惑的資訊實在簡單的多。在缺乏社會環境的情況下,使用網路不會引起大家關注,色情資訊對女性來說,變得更吸引人。

網路過濾審查2006年的調查發現,940萬名女性每個月都會上成人網站,13%女性承認在上班時間流連色情網站。

波士頓(Boston)惠洛克學院(Wheelock College)社會學與女性研究教授萊登(Mary Anne Layden)表示:「女性接觸越多色情資訊,就越有可能成為非自願性行為的受害者,而男性要是越早接觸,則越可能成為非自願性行為的施暴者。」

男性在兩性中,普遍被視為是較亦受到視覺刺激的一方。在科技進步前,年輕女性會透過閱讀愛情小說來獲得情慾上的滿足,而年輕男性則會經由觀看衣著暴露或裸體女性的照片,或是去脫衣舞酒吧得到滿足。

色情雖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隨著網路發達,使得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更容易獲得這些資訊。

美國性愛康復中心(Sexual Recovery Institue)指出,性愛是網路搜尋主題的第1名,且網路上有超過130萬個色情網站。美國色情行業的收益光2006年就高達約130億美元。色情行業的營收也比微軟(Microsoft )、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eBay、雅虎(Yahoo)、蘋果(Apple)、Netflix、EarthLink等美國高科技公司的全部營收總額還高。

維吉尼亞州(Virginia)非營利組織「適可而止」(Enough Is Enough, EIE)致力於維護小孩和家人的網路安全,其負責人休斯(Donna Rice Hughes)表示:「色情網路是千禧年毒品,比古柯鹼還容易讓人上癮。我們的目標是要讓網路跟現實生活一樣擁有多重保障。」

休斯表示,90%色情上癮始於家庭,諸如EIE等機構可提供家庭保護措施,避免發生這種情形。



◆ 巴西家暴猖獗 每日10女性喪命

中央社 2010.07.12

與歌曲「伊帕內瑪姑娘」(Girl from Ipanema)裡描寫的那種歡樂、隨著旋律擺動的形象大相逕庭,現實生活中的巴西女人並非如此。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根據11日出爐的最新調查報告,在這個以美艷模特兒聞名的國家,每天平均有10名女子因家暴喪命。

巴西婦女事務部長佛萊瑞(Nilcea Freire)說,這個問題通常得在發生備受矚目事件後,才會引起大家的注意,例如巴西門將費南德斯(Bruno Fernandes)成為前女友失蹤遭謀殺案件的主嫌等。

獲政府贊助的「暴力地圖」(Map of Violence)調查研究發現,1997到2007年間,巴西共有4萬1532人慘遭殺害。

巴西甲級足球聯賽佛朗明哥隊(Flamengo)門將費南德斯,被控主導前女友薩摩迪歐(Eliza Samudio)遭綁架分屍案的詳情上週逐漸明朗後,讓巴西人大感錯愕。薩摩迪歐替費南德斯生下一個兒子。

警方說,在薩摩迪歐失蹤一個月後,目前還沒發現她的屍體。費南德斯則拒絕回答有關他涉案的任何問題。

佛萊瑞告訴官方「巴西通訊社」(Agencia Brasil),「當案件牽涉到名人,社會才會開始注意到這些還沒有被刊登出來的事,那就是女人每天在不平等對待下被侵犯和制服。」

佛萊瑞說,調查顯示多數受害女性都是被熟識男性所加害。

薩摩迪歐最近在警局前接受一家電視台訪問時指控稱,費南德斯威脅要讓她消失,並拒絕承認自己是小孩的生父。

fsj 提到...

2026年 印度人口超越中國

中央社 2010.07.13

根據印度政府新公布的數據,印度將在16年內超越中國,成為舉世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官員擔憂,人口數在2050年前將超過 16億,勢必會威脅到印度快速的經濟發展。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自從英蒂拉.甘地(Indira Gandhi)在1970年代實施控制人口的高壓政策後,印度人口成長幾乎成為禁忌話題。當時,政府強迫人民節育與結紮,引起公憤。

報告作者、也是國家人口穩定基金會(NationalPopulation Stabilisation Fund)博士辛赫(Amarjeet Singh)表示,印度將需重新考量政策立場,以遏阻人口增加助長貧困。

該份報告指出,印度目前擁有11億人口,將在2026年增加3億7100萬人,超越中國目前的13.5億人口。

印度人口爆炸的規模在其人口數最眾多的北方省(Uttar Pradesh)可見一斑,目前北方省已有超過1.8億人口。

該份報告引發印度人口專家與主要評論家爭論,到底人口增加對印度的經濟顯著成長是阻力還是助力。印度經濟目前以大於9%的速率成長,僅次於中國。

辛赫博士警告,變成舉世人口最眾多國家將會使得數億印度人陷於貧窮困境。

他說:「如果我們繼續以目前速度成長,我國人口將在50年後加倍,將無法達到永續發展。」



◆ 離尼羅河10公尺 孕婦沒水喝

編譯羅彥傑/特譯 2010.07.13 自由時報

雖然懷胎6月,18歲的埃及少女拉比亞仍不顧醫師三令五申,每天大清早就起床,祈禱打開家裡的水龍頭時會有自來水。但生鏽的水龍頭多半無水可用,儘管她的小屋位在吉薩省科達薩市郊,距離尼羅河只有10公尺。蒙著面紗的拉比亞說:「醫師告訴我必須休息,但我一大早差不多5點起床,因為如果水管裡有水,7點以前就會用光光了。」

85%用於灌溉 鄰國也來搶

拉比亞與丈夫共用房間的水龍頭,已好多天沒有自來水,只好求鄰居接濟。但此一現象在埃及全國都很普遍,住在尼羅河附近的成千上萬民眾,深受水源供應匱乏及衛生問題所苦,而在此同時,埃及政府在與尼羅河上游國家的水資源爭奪戰中愈陷愈深,不可自拔。

埃及掌握尼羅河長達數十年,和鄰國蘇丹共同拒絕簽署可讓他國更公平分享河水的新條約。為確保自己分到更多寶貴的水資源,衣索比亞、肯亞、盧安達、坦尚尼亞與烏干達,早在5月就全都簽署協議。此舉引起開羅當局發動外交攻勢,希望確保埃及沒有在這件攸關國家前途的大事上被摒除在外。

聯合國專家指出,埃及的最大問題是85%的尼羅河水源都用於灌溉,鑑於農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很難把水源移做他用。在埃及人口每年增長150萬的情況下,預估未來10年埃及生活在「水貧窮線」以下的人數將暴增。60年前,埃及民眾每年可分配到2600公升的用水,估計到 2025年,這數目會降到只剩500公升。(取材自法新社)

※ 相關報導:

* 付不出罰金 母帶男嬰入獄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5721039.shtml

兒福法睡著了?



◆ 舒國治:為什麼我不羨慕有錢人

【聯合報╱舒國治】2010.07.13

在我做青少年時,不知道什麼叫做有錢人。因為那時世面上不大看得到這件實物。也不見人談有錢人這個、有錢人那個等等這類話題。至於在更小的孩童時代,同學們互相以言「啊,我們家好窮喲」為慣用語,為甚至某種自豪語。也偶說對方「你們家好有錢噢」為諷刺語。

總要到了八、九十年代之交,許多人把有錢的符號都全盤放上了檯面,說擁有多少多少身家,吃一頓飯花多少錢,開多少錢一輛的車,每一季要去巴黎添購名貴衣飾,這一下我發現這個飄渺的字眼「有錢人」真實存在了。

然後近廿年,「億」這個字,也真真實實出現在各個地方,它不再是個經濟學的抽象性字眼了。近廿年太多太多的有錢人在我們面前經過,在飛機場與我們錯身,在有些吃飯喝茶的場合同我們隔鄰而坐。

假如你教了一輩子書,退休了,理過一點財,買過幾戶房子,終於積蓄了六、七千萬台幣,那你只是守成的環境寬裕之人,不是本文說的「有錢人」。

我曾看過一些有錢人,普通的有錢人,總有個幾億吧。他們的生活,引起我極大的研究興趣,因為他們的才學、他們的時間、他們的享樂、他們的社交,全部皆為了處置他這幾億。

正因為觀察了他們這種生活情態,我才知道為什麼不少人(雖未必多,卻仍不少)包括我,不羨慕有錢人。

某甲坐了飛機回到台北,與他的醫生約了,談一談健康。因為他意識到他的有錢,於是不甘心身體活不夠。活多些,不是為自己,而是為自己的富。除了醫生,還和兒子開會,算是料理某塊地產,同時儘量避開稅。再與前妻講定某件協議。他剛發現了一家大飯店,他樂意入住,又聽說了一家高級餐館,他準備考察一或兩次。便是在這家餐館的飯桌上,我發現了有錢人的一小部分過日子內容。

席間他接電話打電話說的事項,他談及近日在國外遊歷的觀感,又問到「何時要再去京都,若湊巧,我想同遊」,見餐廳女經理談吐不俗,更多搭訕了幾句,再加上這一頓飯裏面菜餚的諸多話題,總之,我愈發篤定這位有錢人日子過得不好。

他看似每天都在花錢,都在享樂人生,都在發展玩的情趣與精雅度,實則他的腦筋皆在醞釀如何賺下一筆大錢,皆在忙於規劃,忙於布局。他的玩,只是維持一個外觀,只是洗腦自己:「我是多麼的懂得享受。」(所以我才是一個成功的生意人啊!)

甚至他是花上一輩子的才華在鑽研賺錢(如同武俠人物在鑽研武功一般)。所有他的敏捷才思,思的是錢。所有他的風趣談吐之富極創意,談的是錢。有的女子欣賞他,傾倒於他,但交往了一陣子,他漸發現女子對他的錢有過多的關注,便開始疏遠。

所有他的精於穿著,穿的是錢。所有他的精於吃食,吃的是錢。他並不穿衣服,他穿錢。他並不吃飯菜酒水,他吃錢。也難怪某次一大夥人在席間談某些沒有名氣的衣服、與沒有名氣的食物,他一點也搭不上腔,頓時感到無聊之極。

所有他的廣博見聞、深遠遊蹤,其豐富吸引人、其繁華令人羨者,但全部仍是圍繞著他最心繫的錢。他以這些罕有的經驗(如深入非洲蠻荒、住在土人搭的土胚草棚之高級旅店),終只是闡述他賺錢的優異度。而不是享受他的非洲深刻旅遊。毋寧更像是:為了說明他賺錢委實太成功了,故而更要到非洲受一受蠻荒跋涉之苦。

這種賺錢哲學,竟是有些自虐快感似的。(作者為作家)

fsj 提到...

大陸「活寡婦」 4700萬

中央社 2010.07.15

中國農業大學1份調查報告說,中國農村留守婦女已達4700萬人,相當於南韓人口,這些丈夫不在身邊的婦女面臨多重生存發展困境,尤其是長期的性壓抑問題。

由於鄉村謀生不易,多數大陸農村子弟被迫離鄉背井,到城市工作謀生。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目前這樣的「農民工」在全中國至少有2.3億人,從而衍生許多社會問題,包括留守在家鄉照顧老小、被稱為「活寡婦」的妻子等。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因應對策之一是設立農民工帶薪休假制度。

夏學鑾表示,如果說留守老人的問題主要在於供養關懷,留守兒童的癥結在於教育成長,那麼,留守婦女的矛盾則是家庭負擔的沉重和婚姻生活的缺失。她們要獨自承擔家裡的所有工作,遭遇生病等突發事件的抵禦能力相對較差。

另外,困擾留守婦女的最大難題是長期處於性壓抑狀態的強烈孤獨感。留守婦女面對多種難題的惡劣情緒,往往還會影響孩子的教育、婆媳關係等。

至於為何會出現如此數量龐大的留守婦女群體的問題,夏學鑾表示,留守問題是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及那些欠發達國家所特有,是類似國家工業化過程中必然會凸顯的問題。

針對如何給予留守婦女更多關懷,夏學鑾認為,應完善勞動法的相關規定,雇工單位也需提供更多的人文關懷,逐步推行農民工帶薪休假制度,給外出農民工帶薪探親權。

再者,需要鼓勵引導發展婦女互助組織,在農村逐步推進「家務勞動社會化」行動,成立「婦女家政服務中心」,減輕留守婦女勞動強度;進一步加大維權力度,提高留守婦女自我防範和保護能力,保障留守婦女合法權益。



◆ 日本職場 女性闖出一片天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道瓊社十四日電】2010.07.15

華爾街日報14日報導,過去一個月來,日本女性在職場上寫下不少里程碑。日本銀行(央行)指派128年來第一位女性分行行長;日本航空(JAL)聘僱第一位女性機長;JR東日本旅客鐵路公司也在東京起用第一位女性站長。42歲的國會議員蓮舫11日更以高票連任成功,躍居全國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

然而,統計數據卻呈現相反的趨勢。世界經濟論壇(WEF)一項衡量政治、教育、經濟和健康等面相的「性別差距」數據顯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在134 個國家中排行第101名,遠不如2006年的排行第80,而且在三分之二的國家評分自2006年來評比都有所進展的情況下,日本卻年年下滑。

摩根大通駐日本首席經濟學家菅野雅明說:「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並不低,卻呈現M字曲線。當她們步入30歲且有了小孩,比率就會下墜;一旦重回職場,很難再獲得拔擢,而且日本職場欠缺孩童照護措施,讓問題更棘手。」

根據東洋經濟統計,去年日本上市公司的女性高階主管比率僅占1.2%。相較之下,非營利組織Catalyst的數據顯示,去年財星雜誌500大企業的美國公司中,女性主管占13.5%。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日本經濟欲振乏力、移民政策嚴苛,人口持續減少,而且缺乏照護孩童的實質奧援。儘管已有不少法案旨在提升女性職場地位,如「平等就業機會法」和「兒童照護休假法」,但執行力仍嫌不足。此外,女性在傳統社會扮演順從角色的歷史因素,也使職業婦女缺乏仿效對象。

女性職場地位的進展一向緩慢。45歲的清水季子坐上日銀首位女性分行行長,是日銀一個多世紀來最大的突破,相較他國央行顯得保守;42歲的藤明里雖然成為日航首位女性機長,但美國航空(AA)早在1986年就開了先例。就連由外國人擔任執行長的跨國集團Sony公司裡,去年在日本總公司的女性主管比率也只有3.5%,遠低於美國分公司的32.2%。

不過,近來的發展至少顯示情況正在好轉。日本最大化妝品公司資生堂宣布,2013年度前女性主管比率將由目前的19%提高至30%。資生堂是唯一擁有女性董事、並在辦公室設有孩童照護設備的日本企業。



◆ 蓮舫贏戰 不想被說是個女人

【黃菁菁/東京十五日電】2010-07-16 中國時報

日本台裔行政革新大臣、參議員蓮舫近來成為風雲人物,《女性SEVEN》雜誌分析蓮舫受日本民眾歡迎的理由指出,蓮舫不把身為女人當作武器,要憑著實力與男政治家平起平坐;她兼顧工作、家庭的庶民色彩,也被日本女性視為夥伴,博得女性選民的好感。

《女性SEVEN》報導指出,民主黨在參院選舉慘敗,更凸顯出蓮舫的高人氣,日本民眾雖然對民主黨說NO,卻唯獨對蓮舫說鄉鄉YES。

蓮舫在選舉期間所到之處都擠滿人,連澀谷辣妹一聽說蓮舫要到澀谷街頭拜票時都喊說:「超想看蓮舫」。

報導指出,蓮舫在削減浪費公帑的事業甄審會議上咄咄逼人,使她飽受批評,不過她即使被罵刻薄都不為所動,照樣堅持自己的主張。

蓮舫之所以「強」,與她家庭力量支撐及其庶民色彩有很大的關聯。蓮舫在一九九三年年嫁給日本自由作家村田信之,四年後生下一對龍鳳胎,女兒取名「翠蘭」,兒子叫「琳」。

村田信之表示,蓮舫在選舉期間不管多忙,每天早上五點一定起床為一兒一女做便當,便當的菜色一定是四、五種,家人每天都一起共進早餐。

而且蓮舫不管多晚回家,晚上應酬喝到多醉,都不忘查看小孩的家庭聯絡簿。

《內線》雜誌總編輯高野孟指出,蓮舫曾說,她為了出席甄審會議,幾乎把一輩子該唸的書都唸完了,她每天桌上堆滿文件,晚上經常熬夜看會議資料。

精神科醫師香川里佳分析指出,蓮舫之所以受歡迎,除了庶民色彩外,還有一個很大理由是,她不把身為女人當作武器。蓮舫在著書中也提到,她自尊心強,不想被說「蓮舫畢竟是個女人」之類的話。

香川說,蓮舫的中性形象讓人覺得她能扮演好為民喉舌的角色,從性感寫真女郎到新聞主播,再到議員、大臣,未來甚至還有可能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的努力讓日本民眾有目共睹。



◆ 歐巴馬拚就業 求教股神、柯林頓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華府14日電】2010.07.15

歐巴馬總統14日在白宮橢圓型辦公室會見了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並與他討論刺激經濟增長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兩個當前美國人最關心的議題。

隨後,歐巴馬邀請前總統柯林頓一起參加他與美國商界領袖在白宮舉行的圓桌會議,借重柯林頓主政時的1990年代經濟強勢的經驗,會議的討論主題也是創造就業機會與投資。投資的內容並包括清潔能源。

美國商會14日已公開指責歐巴馬與國會民主黨議員的經濟政策,忽視了創造就業,而繁雜的管理與稅制,更限制了經濟成長。美國商界人士認為,歐巴馬政府對商界的態度充滿敵意。

就是在這種與商界關係惡劣的情況下,歐巴馬向股神巴菲特與柯林頓求援。

股神巴菲特憑藉其企業價值及他的金融界影響力和口碑,無疑是歐巴馬欽選的最關鍵經濟人物和私人企業領袖。更重要的是,巴菲特在歐巴馬競選總統期間,將他的選票投給了歐巴馬,並隨後大讚歐巴馬應對經濟危機的一系列舉措。儘管巴菲特警告稱,通脹可能成為未來經濟的嚴重問題,但他仍然相信,政府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畫,在防止短期經濟崩潰方面是必要的。

巴菲特曾表示,他仍然非常高興將選票投給歐巴馬。他表示,他的觀點並沒有改變。他認為目前歐巴馬面臨者巨大問題,尤其是經濟方面。

fsj 提到...

媽媽很會賺 奶爸變多了

【經濟日報╱編譯 簡國帆】2010.07.19

一份研究顯示,愈來愈多美國的父親正希望減少工時以獲得更多與子女相處的時間,肩負更多教養子女的責任,顛覆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

以律師雪曼為例,他去年開始在家工作,減少了逾半的工作量和工時,在家教導他四個小孩學業。紐約公關業者克蘭蕭通訊公司媒體總監查比克為了陪伴兩歲的孩子,也選擇能彈性安排上班時間的工作模式,現在他一周工作三天,每天下午4時30分下班以接孩子放學。

愈來愈多父親在孩子出生後,要求能更彈性地安排工時,以求在撫養孩子上盡更多心力。顧問業者健康工作與生活公司(Work+Life Fit)的研究顯示,高達90%的受訪男性都希望有彈性工時,以便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

這個趨勢有部分原因來自經濟大環境的轉變:如果太太更全心工作,收入可能更高。西北大學管理與組織發展學助理教授雷吉說:「女性占職場人力一半以上,且這次經濟衰退中遭裁減的職位大多是以男性為主的工作,因此男性必須負起更多家庭責任。」

工作與生活政策中心創辦人修蕾特稱這種現象為「下交流道」(off-ramp),她指出,一些男性在面臨工作和家庭的「下交流道」抉擇時,會選擇家庭。她說,過去五年來,男性為了照顧小孩而留在家中的比率增加一倍,為照護長者而這麼做的比率也同樣倍增。

修蕾特說,有38%的男性對此感到自在,回到家庭後甚少重回職場,她說:「愈來愈多男性下交流道以負起更多家庭責任,在太太薪資比丈夫高的地區更是如此;也因為經濟衰退對男性造成的衝擊甚於女性,這類家庭數目正在增加。」

當然,工時減少意味著收入下滑,經濟衰退也帶給家庭更大財務壓力,因此愈來愈多父親希望能在家工作,查比克說:「我們家的經驗是,試著維持雙薪收入、但只要一個人到公司上班。」

AdminiStaff公司的人力資源專家摩爾也說,對30歲以下的世代來說,「教養孩子是女性責任」的刻板觀念正逐漸改變。

不過健康工作與生活公司執行長約絲特認為,美國企業的發展仍未趕上這個趨勢。雖然美國企業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方案和彈性工時政策,理論上是為每個人設計的,但這些政策卻常被歸類為「女性福利」。(綜合外電)



◆ 歐洲 推動延後退休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彭博資訊十八日電】2010.07.19

巴黎的陶克不快樂。這名54歲的巴黎警衛,原本希望能在六年後年滿60歲時開始領退休金,不必工作。

但是法國總統沙克吉推動的計畫,準備讓陶克的退休生活必須延後兩年。

陶克一邊指揮卡車開進工地,一邊抱怨說:「如果你工作40年,身體都累壞了。

我有繳錢存退休金,這是國家欠我的。」從雅典到馬德里,類似陶克這樣的抱怨愈來愈多,因為財政拮据的歐洲政府正在努力節省退休支出。無論是不是公務人員,歐洲政府普遍都提供退休金,金額幾乎可以等於原本的薪水。在這種情況下,延後發放退休金一兩年就能造成巨大的差別。

與其他國家相較,歐洲是退休者的天堂。歐洲工人往往可以更早退休,享有政府提供的退休金。舉例而言,希臘工人如果已經工作35年,就可以提前在58歲開始接受國家供養,而不是法定的65歲。

歐洲國家政府提供的退休金,最高可達退休前薪水的95%,儘管有些國家會規定上限。例如德國限制每月上限為5,400 歐元,法國是3,686歐元。

相較之下,美國人退休後能從政府領到的退休金最多只有原先收入的39%。

不過,美國人通常另外還會存一筆養老金,以及401K退休帳戶。

希臘正設法要讓女性領退休金的年齡從60歲延後到和男性一樣的65歲,而且將處罰60歲以前退休的人。西班牙正把退休年齡從65歲延到67歲,並且取消退休金隨通膨調整的制度。

英國工人可能很快就必須等到68歲才能領退休金。

法國延後退休年齡兩年,每年就能讓預算省下240億美元。而英國只要延後退休金發放年齡一年,每年就能省下195億美元。

延後退休當然會激起民眾不滿,引發罷工與示威,但除此之外還有有其他代價。

隨著歐盟整體的失業率高居9.6%,更多人延後退休意味著有更多老人要與年輕人搶工作,可能讓原已嚴重的青年失業更加惡化。但是延後退休是目前歐洲政府唯一能採取的辦法。人口老化讓政府的退休與醫療照護支出更加吃重,繳稅的年輕人卻變得更少。



◆ 孤鸞接虎年 出生率驟降8.9%

【管婺媛/台北報導】2010-07-18 中國時報

內政部戶政司昨天公布我國今年上半年出生嬰兒總數,共計八萬兩千七百一十二人,相較去年同時期減少了八.九%。研擬中的零至兩歲兒童每個月五千元育兒津貼明年是否上路?內政部長江宜樺坦言,礙於今年政府稅收不足,育兒津貼規畫恐再延期。

對於與去年同期比較出生率驟降的主因,戶政司副司長蘇清朝說明,出生總數會下降,可能是受到去年孤鸞年與今年虎年的影響大,民眾不願生子。

近年我國人口老化與少子女化情況越趨嚴重,國內學者專家研究指出,若情形不改善,將嚴重影響我國未來在經濟及財稅上的重大負擔。

內政部兒童局局長張秀鴛指出,目前現行提高生育率的經濟補助政策有二,包括五歲兒童免學費的計畫,以及針對有零到兩歲兒童父母有工作者、年收入在一百四十萬以內家庭,提供每月三千元的保姆津貼等,共計補助款項廿八億元。

張秀鴛表示,目前針對零到兩歲兒童父母無工作者、年收入在三十萬元以下家庭,內政部也正在積極爭取每月補貼五千元的育兒津貼,預計政府補助款達近十二億元。

江宜樺則表示,因為政府稅收問題,該案是否能實行,也得視主計部門與相關單位討論結果。他表示,由於稅收不足,就連內政部整體預算也被要求要「精簡」,因此五千元育兒津貼何時能夠實行,「目前仍沒有時間表」。不過,他強調,內政部會持續積極地與行政院溝通爭取。

張秀鴛指出,其實近年來生育率下降因素很多,「不全然是育兒津貼有無發放的問題!」例如晚婚、養兒育女環境不佳等都會影響現代人生子意願。

fsj 提到...

少子化 台灣經濟動能拉警報

【聯合報╱本報記者許玉君】2010.07.25

「內政部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人口統計,受到國內年輕人不願養兒育女以及虎年效應影響,上半年的新生兒人數降至8.2萬人,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8.9%,估計全年將跌破17萬人,再度刷新歷史最低紀錄。」

這是一條令人怵目驚心的新聞。

曾幾何時,台灣每年出生的人數都超過40萬人,在民國40年代期間,國內婦女生育率落在5.1至7.0間,就是每名婦女一生平均生下5到7個子女,使得台灣人口以每年3%的速度急劇成長,造成當時政府在教育、衛生、糧食各方面,十分沉重的支出壓力。

民國53年,政府喊出「兩個恰恰好」的家庭計畫口號,希望民眾少生點,沒想到推行成效卓越,到60年代平均每名婦女所生的子女數,已降至2.5到3.7人。

但時至今日,國內婦女生育率已降至1.03,也就是每位婦女一生平均只生一個小孩。

比起美國、法國、紐西蘭的2.0以上,日、韓、新加坡的1.2上下,台灣生育率可說是全球最低,使得內政部不惜以百萬元獎金,向國人徵求一個「看了就讓人想生小孩的標語」。

「少子化」不光只是一個社會現象,對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更存在關鍵性的不利衝擊。

短期內,隨著人口逐漸減少,民間消費動力恐將不再,所有與嬰兒相關的產業無一倖免,都會受到嚴重波及。

長期則將出現勞動力不足的結構性變化,「消失中的台灣人」終將成為事實。

觀察過去數據,十年以前的國內民間消費成長率,幾乎與經濟成長率亦步亦趨,但自民國90年以來,民間消費的增幅經常不到經濟成長率的一半,這肯定與國內新生兒逐年減少、高齡人口與日俱升等趨勢有關,在近年來出生人數續創新低的情況下,民間消費勢將還會繼續滑落。

如果趨勢不變,不到20年,國內將會發生勞動力不足的現象。

根據官方保守估計,15年後,台灣青壯年人口與老年人口的比率將由現在的7:1變成3:1,這表示在民國115年時,國內青壯年將面對空前的扶養壓力,人口紅利之窗將徹底關閉,台灣經濟動能恐一洩千里。

但眼前政府還只停留在全球招商、改善失業率等短期政策,卻看不到10年後,影響台灣競爭力最根本的關鍵因素。

人民公僕如果連服務的對象都沒有,全球招商成績再漂亮、失業率數據再好看,對經濟發展仍是徒勞無功。



◆ 英18歲以下青少女 近2成曾懷孕

【聯合報╱記者夏嘉玲/即時報導】2010.07.24

英國青少女性行為氾濫,英國政府一項調查發現,未滿18歲的青少女多達83%有過性行為,其中18%曾懷孕,18歲就懷孕過3次者,比率超過3成。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項調查訪問4298名青少女,發現尚未達到16歲的合法性行為年齡下限前就偷嚐禁果者多達27%。懷孕的青少女只有約半數選擇留下孩子,墮胎比率超過3分之1。



◆ 沒勁了、對方打呼… 大陸80後離婚多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0.07.24

中國大陸「八○後」年輕男女離婚率出奇高,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自我中心強烈。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感情不在了、父母不太滿意,甚至連晚飯不合口味都成了離婚的理由。

法制日報報導,大陸「八○後」(一九八○年後出生)中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已漸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並擁有自己的家庭。「八○後」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中成長,屬於只顧追求滿足自我心靈需求的新一代。

法院審理「八○後」離婚案件還發現,離婚雙方的父母大多都作為孩子的委託代理人出庭,旁聽席上還會坐著親戚朋友助陣,往往是庭上夫妻雙方說話不多,長輩情緒都很激動,相互指責對罵。

或許正是因為對婚姻心態的不成熟,「八○後」離婚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豐台法院就審理過一起因為晚飯不對胃口而導致婚姻破裂的案子。

此外,「八○後」一族離婚大多由生活背景、成長環境、地域差異造成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衝突引起,甚至離婚理由不過是「沒勁了」、「玩不到一起」、「對方打呼」等。

「八○後」離婚案件中發現,不少「八○後」都是因為結婚、生子後依舊我行我素、玩性不改,才導致婚姻關係破裂。

他們也會撇下愛人、孩子,和朋友一起酗酒,或者是夜不歸宿,或是在生完孩子後像完成任務似的,從此再過起「瘋玩」的日子。



◆ 研究:訂婚再結婚 幸福更長久

中央社 2010.07.24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婚前同居的夫婦離婚比率較高,但如果先訂婚再走向紅毯,婚姻不僅較幸福也多能維持長久。

這項公布在「婚姻與家庭期刊」(Journal ofMarriage and Family)的報告指出,訂婚代表的是一項對彼此的堅定承諾,有助提高2人長久同居關係的成功率。

美國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研究人員對600多對在1990年代結婚的夫妻進行分析,發現先訂婚的夫婦比婚前就同居的夫婦,離婚的比率低45%。

研究人員指出,婚前同居的夫婦離婚率高,可能是擔心自己因為錯誤的理由而結婚,對作出終生承諾心生畏懼。

英國媒體指出,這可能是第1個有關訂婚與婚姻成敗關係的研究。

西敏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心理學家馬修曼(Lisa Matthewman)指出,訂婚有助當事人對堅實的婚姻關係奠定良好基礎,讓他們對結婚一事有更多嚴肅的思考,「它讓你覺得,你為婚姻做好準備」。

馬修曼說,「當然,訂婚過程中也可能讓彼此發現更多的問題,如果彼此無法化解歧異而解除婚約,總比走到離婚的地步來得好」。



◆ 近70萬日本年輕人 閉門不出

中央社 2010.07.24

日本年輕人不工作、不上學,不和家人以外交流的閉門不出情形,漸成為嚴重社會問題。內閣府據調查估計,全國閉門不出的年輕人近70萬人,今後可能加入行列的將達155萬人。

日本內閣府首次進行全國性調查,派員前往各地訪問15歲至39歲的男女5000人進行問卷調查,獲65.7%的有效回答率。

調查指出,由回答內容認定歸類為閉門不出者的達1.79%,對閉門不出的行為表示一定程度理解,具有這種傾向今後可能加入行列的有3.99%。

總務省去年的人口估計指出,15歲至39歲的總數達3880萬人,內閣府據這項統計估計閉門不出者的全國總數達69萬6000人,今後可能加入行列的則將達155萬人。

造成閉門不出的原因以無法適應工作場所和生病兩項高居首位,接著依次是:未找到工作、小學中學或高中未上學、人際關係有問題、未能適應大學的環境和未考上高中或大學。

閉門不出者族群,以男性占多數,高達66%,其中,逾3成從10多歲就有這種行為,30多歲才開始閉門不出也達2成以上。另一方面,對閉門不出表示同感的族群中,女性高達63%,主要理由是感到生存是件苦事。

分析調查結果的日本精神衛生學會理事長高塚雄介指出,高度溝通能力日益需要,很多年輕人由於缺乏這項能力而閉門不出。

內閣府分析指出,閉門不出曾主要被歸因於在學生時代拒絕上學,調查顯示工作環境的人際關係問題也是重要的因素,閉門不出的年輕人今後還可能繼續增加。

fsj 提到...

區域性販運人口惡習不容再流傳

【泰國世界日報/社論】2010/07/25

國際間凸顯區域性社會惡習的販賣人口問題,邇來又趨於表面化。馬來西亞警方表示,日前破獲犯罪集團涉嫌拐賣稚童圖利,救出從襁褓中女嬰到12歲兒童等8 人,有4位印尼籍涉案婦女被捕。這樣規模的組織性犯罪,顯然只是冰山一角,其幕後主使者、案情真相,還待有關機構做進一步追查。東南亞地區販賣人口疑案不斷,早為文明社會輿論所詬病,但地下活動幾從未停止。各國政府與民間應該認真了解類似活動直接觸及國際公法、人權、和公序良俗,又是觀瞻所繫,宜儘早設法戕止,不容惡習再流傳。

在人類社群中,兒童是弱勢中的弱勢,長久以來一直處於無權利或人權被忽視的狀態。一般大人仗著兒童身心尚未成熟,缺乏發聲管道,任意傷害或剝奪兒童的權利。甚至聯合國於1989年11月20日,以「世界人權宣言」為基礎,制定並通過「兒童權利公約」,特別強調兒童人權。經過逾20年的推行,實質上兒童人權和以往幾乎沒有明顯的差別。所謂營造一個兒童優先的友善環境,竟然變成了強烈反諷。要求各國負起保障兒童權利的責任,在組織性犯罪挑釁下,只是徒托空言,不見效果。

國際社會對於販賣人口的觀點,沿襲200年前禁止跨大西洋販奴的立場,一貫認為拐賣人口是野蠻迫害行為,絕不可以為文明社會所接納。人口販運剝奪了人性自由和尊嚴, 只出現在道德標準低劣的環境。尤其在襁褓和童稚時期,就受人口販子強迫與親人分隔,落入不知過去、也不知未來的環境,基本上就是將沒有自主能力的人,不當做人看待。於今已經是21世紀,提升社會水準的呼聲高唱入雲,為了確立自己國家文明地位。對於不為國際所接納的觀點與惡行,斷無任令繼續存在的道理。

東南亞國家跨國遂行販賣人口的事件,無論其為個人仲介或組織性犯罪,自來就是逃避罪愆的典型。這次馬來西亞警方分別逮捕16位販賣人口嫌犯,有4位印尼籍婦人中的一人,就是將出生23天女嬰索價3,120元美金時緝獲的現行犯;另2位據說是保姆的印尼女性,則分將3歲女童和4歲男童推出交易時遭抓到的。這些到異國販售人口的人物,可謂是區域性犯行的代表。以往檔案中,甲國買乙國人,不分男女、兒童,前來幫傭、從事性交易、徵為童兵、或在血汗工廠做苦工。幾全為逃避罪愆,並斷其歸路做規畫,居心令人不齒。

人口販運問題之所以難以根絕,主要原因是「需求」;形形色色的人物從人口市場找對象,企業主所扮演的角色,通常較重要。若企業主能夠消除從強迫勞役賺錢的念頭,羞為現代奴工的主宰,則賤價買小孩來做童工的案件就可能降低許多。近年國際也提倡企業社會責任,各地企業簽署了聯合國全球協定,承諾遵守10項著重在人權、勞工、環保和反貪腐的普世原則,可能會產生一點正面效果。至於貧窮環境裡的小規模販賣嬰兒、稚童行為,則屬於另類「需要」。甚至也有家庭為子嗣等種種以善心為基礎的人口交易,但出之以買賣或以慈善捐款名義「收養」,積少成多,可能會造成負面結果。總之人口販運,問題敏感,宜以多元方法,將事件減到最低為是。

馬來西亞警方在境內執行禁止販賣人口案件,既是積極態度,也是提醒區域內國家要在國際社會中站穩腳跟,非禁絕販賣人口的野蠻行為不可。理性社會,應該由大家承諾為許多無言的受害者發聲。他們的禁錮要大家關懷和採取行動,使所有受此不人道、恐怖罪行蹂躪的人,能恢復人性尊嚴。



◆ 推動移民改革法 美嚴格驅除40萬非法移民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7.26

為了替移民改革立法舖路,歐巴馬政府今年將驅逐破紀錄的40萬非法移民,也已對2875家疑似雇用非法移民的公司進行審查,研究其雇員的身分證明文件,並對雇主罰款640萬元。

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預期本會計年度將驅逐40萬非法移民,比布希政府2008年驅逐的人數多10%,比2007年多25%。ICE審查的可能雇用非法移民公司的數目也是2008年的四倍。這些作為是歐巴馬「使國法奏效」的大計畫的一部分,也有意藉此誘使共和黨對廣泛移民改革法的支持。

ICE局長莫頓在6月30日的一項備忘錄中指示,逮捕、拘留和驅逐非法移民,主要針對重罪罪犯、犯三次輕罪的累犯、多次非法越過邊界者,和未服從驅逐令者,而懷孕、哺乳、患重病、照顧兒童或病人的非法移民可免於拘留。

莫頓說,預期今年驅逐的40萬非法移民,是移民法庭能負擔的最大容量。歐巴馬政府已減少在工作場所執法,本會計年度只在工作場所逮捕了765名非法移民,而2008年在工作場所逮捕的非法移民是5100人。歐巴馬政府加強了對公司雇員身分證明文件的審查,共審查了2875家公司,對雇主罰款640萬元。

此外,政府也透過「安全社區」計畫,用因其他原因被拘留者的指紋,來驅逐非法移民,政府把此計畫的實施從在14個監獄,擴大為在437個監獄,並將在 2013年推廣至每一個執法轄區。國內安全部的紀錄顯示,「安全社區」計畫已確認24萬個被定罪的非法移民,其中約3萬人已被驅逐,包括8600名犯重大罪行者。

對外界批評ICE驅逐那些犯輕罪,如汽車消音器破裂或超速的非法移民,莫頓加以駁斥說,本會計年度被驅逐者中,50%是被定罪的刑事罪犯,所犯罪行包括無照駕駛、酒駕和其他重罪,比2009年同期增加3萬6000人,而2009 年又比2008年增加2萬2000人,所以外界的批評是不實的。

fsj 提到...

大學生跨校串連 評鑑校園人權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8272

台灣立報/游婉琪 2010/07/27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高師大、長庚、台師大、台大等校學生聯合發起「學生版大學評鑑」,針對各校學生自治、宿舍管理等學生權利指標進行問卷調查,各校學生權利排名將於開學前公布,要求教育部正視學生權利議題。

從台大教學助理減薪,到高師大要求師生不得以校方名義發起集會遊行,一股社運風潮逐漸在大學校園蔓延。大學學權調查小組召集人、高師大教育系學生董泓志感慨,即使身處社運崛起的城市中,學生權利問題卻長期不易浮出檯面。

重學術 漠視學生權利

董泓志指出,大學評鑑長期過度著重學術發展,然而,光從論文數、引用量等研究指標,難以看出學校是否尊重學生權利和社會發展,忽略學生及大學應有的社會責任。

他舉例,許多長期存在於各大學的宿舍門禁問題,凸顯宿舍管理並未由住宿者自治規範,相關規定也常見性別不平等。當學生反抗時,校方會引用家長意見,認為門禁政策能夠保護學生人身安危,模糊開放門禁可能增加校方行政管理焦點。

董泓志指出,在長庚、中山醫學院的校規中,仍有「聚眾請願、鼓動群眾」記大過;「非法遊行集會,鼓動風潮」退學等校規,和社會脈動完全脫節。對於剛入學或即將入學的新生而言,因為高中前長期被管教,較難擁有捍衛本身權益的自覺。

缺乏人權 學生自救

董泓志表示,缺乏人權的校園有礙學生學習和學術發展,可是,從大學博覽會和一般招生簡介,無法得知校園對學生的友善程度。有鑑於此,董泓志透過人際傳播串連高師大、台師大、中山、長庚、台大等校聯合成立學生權利調查小組,針對各大學「學生自治、宿舍規範、學生權益、勞動權益、教育私有化、性別平等、校規」等指標展開調查。

董泓志解釋,「學權指標」是由曾經參與學生自治、學運、社運的學生討論出來的,包括學生出版刊物和成立社團是否須經審查、校規是否禁止集會遊行、宿舍有無門禁或性別差別待遇、過去10年學費調幅、校內工讀時薪等,調查小組針對各校學生自治會幹部進行電話訪問,同時也開放網路問卷填答,希望能蒐集學生意見,喚起各界正視學權問題。

長庚大學醫學系學生張復舜表示,面對學生發起抗議行動時,師長最常使用的兩套說詞,就是學生行為可能會影響社會觀感,導致企業不願雇用本校畢業的學生,或是勸告學生不要花費太多時間在學運上,而荒廢本份內的學業。

學生會形同收編

在大學裡,最能代表學生意見、扮演學生和校方溝通橋樑的學生會,不是學生不願積極參與,就是影響力不夠改變校方決策。董泓志表示,學生會代表習慣單槍匹馬和校方高層懇談,「理性溝通」的結果,導致學生會認為「學校已經對我很好,學生不該多要求」,讓學生會形同被校方收編的單位。

張復舜表示,在學生內部組織不健全情況下,學生一旦遭遇問題被校方忽視,寫信到教育部後,往往換回教育部「尊重大學自主」的官方說詞,無助於解決問題。他建議,教育部應成立「學權委員會」,專門處理和學生權益相關問題,而非把球拋回學校,讓寫信求救的學生倒大楣。

校方打壓學生報

許多校園至今仍然保有戒嚴時期的陰影,張復舜曾經在發行學生刊物《庚云報》時遭受學校打壓,讓報紙的發行只能透過BBS站內信發布消息。他指出,《大學法》明訂校務會議應有1成學生參與名額,但在許多學生相關事務決策如斷網、舍監查房等,都是校方關起門來決定,鮮少過問學生意見。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表示,過去在校務評鑑中,已經有將宿舍管理、學生自治社團等相關項目納入,如果整體評鑑被列為待觀察,教育部也會視情況給予扣補助款等處分。學生如果在校內發生權利受損問題,可以透過訓委會提出申訴。

董泓志表示,教育部應該改變過去將學權問題放任大學自治的鴕鳥心態,將學生權利納入評鑑指標,使大學受到社會監督。張復舜表示,開學前將公布的大學學權排名,希望能喚起新生勇敢拒絕校園威權意識,杜絕學權遭漠視事件不斷上演。



◆ 台灣郎不吃香? 女不想嫁 男娶「外婆」冠亞洲

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2010-07-27

台灣郎越來越不吃香?法新社報導,一名加拿大學者所做的一份國際調查發現,一成五的台灣男性因為跟自家女性「無緣」,轉而娶外籍女性當老婆,這種台灣郎娶「外婆」的婚姻比率,遠高於鄰近的日韓。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學者丹妮耶貝林傑(Daniele Belanger)的做了一份跨國研究,顯示台灣在去年的外配比率是15%,遠高於日本的6%及韓國的5%。而主要「外婆」的國籍,則以中國大陸和越南為主。

貝林傑教授認為,以台灣來說,女性受高等教育比例持續攀升,走入職場人數增加,擁有穩定的收入,一方面過於投入工作,另外一方面生活也有保障,因此對婚姻變得興趣缺缺,再加上社交生活受限,許多女性最後選擇不婚。

長期觀察國內社會趨勢的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柯宇玲對媒體表示,部分台灣男性,可能因為從事的職業「不是主流」,不容易獲得女性青睞。尤其一些人還保有「娶老婆是請個免費傭人,還要傳宗接代」的念頭,婚後不愉快的狀況頻傳,甚至引發社會案件,也令台灣女性對於比自身條件略遜的男性「敬謝不敏」。



◆ 虐殺萬人 赤柬典獄長輕判35年

自由時報 2010.07.27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聯合國與柬埔寨政府合作成立的柬埔寨特別法庭,二十六日以涉及大規模屠殺、凌虐和違反人道等罪名,將前赤柬以屠殺政治犯惡名昭彰的S21監獄典獄長康克由定罪,康克由原本被判三十五年,但法官認為他在特別法庭成立前,一九九九年被捕後便遭柬國軍事法庭非法監禁,因此扣掉這段時間以及其他考量後,康克由只需再服刑十九年,且可假釋提早出獄。如此結果讓許多當年的赤柬政權受害者感到憤怒,無法接受。

只需再服刑19年 受害者難接受

康克由是在聯合國柬埔寨特別法庭第一個被定罪的赤柬政權高層幹部,被判刑的罪名包括謀殺、凌虐、性侵害和違反人道等,法庭說,康克由之前已經遭正式和非正式監禁十一年,加上考量他並非波布政權核心集團,而且審判期間與法庭合作,承認自己的責任,也展現悔意,因此減去十六年,表現良好還可假釋,服滿十一年就可提早出獄。法官宣判時,康克由都面無表情;檢方有一個月時間提出上訴。

這樣的刑期表示現年六十七歲的康克由仍可能活著走出監獄。即使是原本的三十五年徒刑,都比檢方尋求的四十年和許多柬埔寨人要求終生監禁輕得多,因此許多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屬聽到判決結果,激動高喊不公平,也有人當場大哭。

四十六歲的受害家屬歐赫顫抖著說,「我無法接受這個」。父母死於赤柬毒手的人權律師崔瑞勝批評,以被屠殺人數來算,十九年代表「每條人命十一小時,這算什麼?這是個笑話。」

1.6萬人死於其手 服刑19年=每條人命11小時

數學教師出身的康克由比較為人知的稱號是「杜赫」(Duch),一九六七年加入波布領導的共產黨運動,一九七六年已成為赤柬惡名昭彰的「殺人機器」杜斯廉監獄(Tuol Sleng,又稱S21)的典獄長,備受信賴。有一萬六千人在這座監獄遭凌虐致死。

法官指出,杜斯廉監獄的審問,杜赫多半在場,也簽發所有行刑文件,但法庭認為他受到脅迫或擔心自己性命。杜赫承認這些人在他監管下喪命,也多次尋求原諒,但在審判最後一天突提開釋要求,令人質疑他先前的認罪是否真誠。少數活著走出杜斯廉監獄、現年七十九歲的受害人庫姆梅說,「他騙了每個人」,「我覺得我又受害了一次。」赤柬政權在一九七五到七九年統治期間,估計屠殺一百七十萬人,約佔當時柬埔寨四分之一人口,直到三十多年後的現在,赤柬政權才有第一人被定罪。

聯合國柬埔寨戰爭罪行特別法庭本身也有爭議,柬埔寨政府堅持法官中要有柬埔寨人,並尋求限制被起訴人數,都讓人懷疑柬國政府擔心火燒到自己,可能政治干預審判,因為包括現任總理韓森在內,當今政府有些人曾是赤柬低階成員。

fsj 提到...

少子化 北縣國一減逾220班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2010.07.29

受少子化影響,北縣99學年度中小學生人數變少,尤其國中新生最嚴重,預估全縣須減220班以上,但新住民子女上小學卻進入高峰期,平均每班30名學生有4至5人是新住民子女。

教育局認為新住民子女占中小學生比重日高,與其和國外進行遊學交流、締結姐妹校,不如「從國內教育尊重多元族群」做起,呼籲教育部重視從小教育學童尊重新住民的議題。

教育局指出,少子化問題自89年起浮現,北縣今年國小畢業生4萬7千多人、要進入小一近5萬3千人;國中畢業近5萬3千人、升國一約3萬6千多人,國中小都受到少子化衝擊。

北縣自95年起實施每班30名學生,致班級數增加為1萬2920班,但逐年遞減至98學年的1萬2540班,99學年因國中入學進入少子化高峰期,預估減班數會高於98學年減少的220班,且減班會明顯增加。

相對少子化,新住民新生子女占全國新生兒比例在民國92、93年達高峰,恰是今年小學學齡,預估99學年北縣小學平均每班有4至5名新住民子女。

教育局說,北縣204所小學有逾百位新住民子女者已達104所,石門鄉乾華國小新住民女子更占全校學生四成,只有千餘學生的土城頂埔國小也有220多位新住民子女。

教育局說,北縣目前國中新住民子女有3千人,調查發現42%不尊重母親,原因是本國長輩會說「不必問媽媽,你媽媽不是本國人,什麼都不懂」,因此呼籲著手進行多元文化及國際理解教育,納入正式課綱,避免校園日後出現大陸幫、越南幫等以種族為區隔的小團體。

※ 相關報導︰

* C.K普哈拉:全球化的最佳觀察者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06&f_SUB_ID=1983&f_ART_ID=261035



◆ 工時21小時 「血汗雞場」外勞全年無休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2010.07.29

移民署查獲專門僱用逃逸外勞的「血汗」宰雞場,利用外勞弱點剝削,工時有時長達廿一小時,還不給薪水。移民署日前將雇主王錦琇、王匯豐及王永豐等人,依違反人口販運防制法及就業服務法移送板橋地檢署偵辦。

移民署表示,被查獲的五名逃逸外勞遭勞力剝削情形,包括全日工作時數長達十三至廿一小時,沒在工廠工作時,還得清掃工廠及清洗賓士汽車等;超時工作部分,沒有任何加班費用。

雇主更以公司財務狀況不佳為理由,故意積欠勞工薪水,外勞薪水因而全數未領,但台籍員工薪水都準時給付。移民署說,外勞工作期間均無休假,雇主並恐嚇外勞不得隨便外出,否則被警察查獲,後果自行負責;平日為躲避查緝,工廠大門常常關閉。

移民署去年十一月底接獲民眾檢舉,指台北縣五股五工五路雞礦食品企業公司有非法外勞工作,移民署機動隊會同台北縣警察局新莊分局前往查察,在公司內查獲五名逃逸外勞手持菜刀正在剁雞,非法雇主為王錦琇、王匯豐、王永豐等三人。

經板橋地檢署檢察官王聖涵偵辦後,認定是外勞是人口販運被害人,依規定安置庇護。移民署說,在偵辦期間的涉嫌人王錦琇及王匯豐等人為躲避查緝,於今年三月間,將五股的工廠遷移到新莊,並繼續雇用非法逃逸外勞工作。

移民署機動隊繼續多次探訪、埋伏及跟監,再度於今年六月一日會同新莊分局查緝,當場在工廠內查獲五名逃逸外勞非法工作。



◆ 香港男少女多 30年後將加劇

【聯合報╱記者李春/即時報導】2010.07.29

香港政府公布最新人口數據,港府統計處預計,香港30年後男女失衡的情況會加劇。

統計處表示,扣除外籍家庭傭工,香港每1000名女性,相對的男性數目,會由955人下降至804人。對香港女多男少的原因,統計處處長馮興宏表示,扣除家庭傭工因素,每天會有150人持單程證由大陸到香港定居,當中不少是港人在大陸娶的妻子。另一原因,則是女性較長壽,都會令在較高年齡組別中,女性佔人口較多。

統計處的人口推算顯示,香港人口今後30年會繼續增加,由2009年的700萬人,增加至2039年的889萬人;人口亦愈趨老化,65歲以上人口,2009年佔整體人口一成三,30年後會上升至兩成八,而人口平均年齡中位數,09年是40.7歲,到2039年則為47.6歲。

統計處亦推算生育率繼續下降,2009年每千名女性,生育1042名子女,到2039年後則減至936人。

fsj 提到...

當他們是人 還是災民?

【聯合報╱呂政達/大學心理學講師(台北市)】2010.07.30

莫拉克風災將滿一周年,諮商界和心理師絡繹進入災區,希望能發揮撫慰傷慟的功能。然而,有位長期進駐災區的臨床心理學者卻感嘆,心理師跟她透露,遇上災民哭泣卻不知該怎麼辦,心理師的工作手冊又沒有寫到這種情形。

其實,災區的諮商輔導工作,或更為冠冕堂皇的稱為「心理重建工作」,在九二一大地震後曾全面啟動,也開啟了許多諮商界和精神醫師對本身能力不足的省思。當時災區多為漢族地區,較無文化接受度的問題。

莫拉克災區則多在原住民住區內,對在都市培訓、長大的心理諮商師,卻面臨了空前的考驗。許多心理師體會到,原住民在一起彈吉他用母語唱歌,最能出現心理療癒的效果,但他們在評量工作績效時,又不能寫「陪災民彈吉他唱歌。」

回過來省思這層困境,台灣的心理師依附在精神醫療的體系邊緣,而更邊緣化的諮商輔導則幾為機構所「包養」,要靠各種講座、工作坊和包案尋利潤,只要離開機構進入田野、異文化,或者面對災民真正的心理需要,即展現出本身的無能為力。

在都市的機構裡,同理心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但來到災區與災民相處,災民說的是不同的「語言」,浸沉在非西方諮商能理解的文化氛圍。許多進駐到災區的心理師就說,從沒有想過在小小的台灣島,卻存在著這樣的「文化隔閡」。

政府機構當然派了許多心理工作者進入災區,就連國科會也有補助災區諮商輔導的計畫,但政府官僚花錢是要看到成效和績效的,這些計畫將來都要做成記錄歸檔,顯示政府為災民做了多少多少的事。

申請到經費的心理師到災區走一回,回來後交出一張張表格和紀錄,因為官員規定要看的是這個東西。在災民心理規格化下,「人」卻早就被遺漏掉了。

曾有社工師無奈提到,他去造訪老人,陪伴失去親人的老人家聊天,強烈感受到,對災民和老人家來說,在閒聊中表現出對他們的關懷,往往就有心理療癒的效果,因為老人家會感覺到對方當他是「人」,而不只是可憐的「災民」。

然而那天訪視要結束時,他必須給老人家量血壓,因為規定必須要記錄,當他拿出血壓計時,他們間的關係就立刻變質了,又回到評估與被評估者的對立角色。

台灣是個災難瀕仍之區,面對災難及其後的心理傷慟,我們一再見證到心理諮商者的挫折和徬徨。

或許,該是好好想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 男性多「北娶」 香港剩女飆升

【世界日報╱香港新聞組香港30日電】2010.07.30

政府統計處公布往後30年人口推算結果,發現香港女多於男的差距將會擴大,未來每三名港女便有一個獨身。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剩女飆升,估計現有剩女人口為數5萬。統計處長馮興宏相信,港女擇偶條件會有所調整。

據報導,政府統計處發表《香港人口推算 2010-2039》。報告顯示,香港每千名女性對男性的數目,將由2009年的889,顯著下跌至2039年的744。撇除女性外籍家庭傭工的因素, 2009年每千名女性有955男性,至2039年則為1000對804。

報導指出,女多男少反映了港男北上娶妻的潮流,報告指出,香港男性出生率其實比女性為多,但持單程通行證到港定居的港人內地妻子眾多,推高了女性數量。

2009年,香港錄得5萬1175宗婚姻,當中1萬8145宗是港男娶北女的中港婚姻,還有4194宗港女嫁北男的個案。

報導稱,內地女子源源不絕輸入香港,嚴重威脅了港女的嫁出機會。統計處資料顯示,近年未婚女性的比例在所有年齡組別都明顯增加。剩女氾濫的趨勢預計將會持續,現時大約每八名女性就有一名在其育齡期(15至49歲)完結時仍維持未婚。根據統計處推算,到了2039年,大約每三名女性會有一名獨身。

剩女現象由來已久,統計處長馮興宏說,早在80年代開始,港男北上娶妻成風,近年內地政府放寬自由行,也方便了內地女子來港結婚。北女供港衍生了港女嫁不出的深層次社會矛盾,馮興宏說,2006年,適婚而未婚的港女比港男多了兩、三萬人;至去年,差距已擴大至5萬。

據報導,港女獨身趨勢影響了香港的生育率,以1969年出生的女性為例,有34%仍未有子女。1989年出生的女性,更有46%未生育。統計處指出,現代女性一般接受較好的教育及就業機會,她們大多認同遲婚和小家庭觀念,甚至以沒有小孩的家庭為時尚。

據報導,香港去年的生育率為每千名女性生下1042名嬰兒,是全球第二低,僅高於1000對950的澳門,但預計香港生育率至 2039年會跌至一千對 936。雖然如此,香港人口仍會持續增長,因為生育率未有計算父母均非港人但在港出世的嬰兒,這類內地父母的嬰兒今年估計有4萬500人,2012年升至 4萬9500人,他們將會是香港人口上升的主要動力。



◆ 流動人口氾濫 北京百村封村管理

【湯斌/綜合報導】2010-07-30 中國時報

圍城治安,繼大興區後,北京昌平區的一百個村莊也將開始實施「社區化管理」,其中「人口倒掛」(指流動人口多於常住人口)最為嚴重的四十四個村,將從今年八月份率先試點推行。有關當局初步計畫將村民住宅集中,再封閉村莊周邊、只預留兩三個主要出入口,還會設置崗哨派人廿四小時看守,居民必須憑證件才能出入。

據《京華時報》報導,昌平區首批實施「社區化管理」的村莊,十六個集中在回龍觀、天通苑、沙河等地,這裡聚集了逾廿七萬的流動人口,但登記的常住人口卻只有六萬,「人口倒掛」情況相當嚴重,同時增加當地治安問題。

官員表示,「村莊的社區化管理也是為了還一方百姓平安」,因此這些村莊將建圍牆、裝街門、設崗哨、封閉不常用道路、安裝監視器、配置公安協管員,也會成立「綜治維穩工作分中心」,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主任,以整合村內資源,負責治安管理、人口管理、安全防範和遏制違建等任務。

不過這樣的作法,卻引來部份市民及網友批評,被譏諷為「現代圍城」。他們認為,村莊「社區化管理」像在打造集中營,也有歧視外來人口之嫌。



◆ 亞利桑納移民法 核心條款被封殺

自由時報 2010.07.30

〔編譯羅彥傑/綜合二十八日外電報導〕就在美國亞利桑納州嚴苛的新移民法即將正式生效前數小時,一名聯邦法官二十八日以臨時禁制令擋下該法的核心條文,讓歐巴馬政府獲得重大勝利。不過,這項裁定並非最終裁決,仍可能打到最高法院。

共和黨掌控的州議會,在民意支持下於三個月前通過反移民法,企圖將近五十萬的非法移民趕出亞利桑納,並斷絕人蛇集團與毒品走私集團從墨西哥越境移入。法案預定二十九日生效。

聯邦法官波頓女士封殺的法案條款,其中一條是要求警察若相信遭羈押或逮捕人士是非法入境,可以讓這名警察裁定此人的移民地位;此外,要求移民者隨時攜帶證明文件,以及臨時工未攜帶文件就在公開場合求職即屬違法等條款,也都被她下令暫時中止。

波頓在這道命令中指出,亞利桑納州與其他各州都必須在「我國憲政架構下」運作。她在三十六頁裁決書中表明,法案中的爭議性條款應擱置,直到法院對此有所定論。

身為訴訟當事者之一的歐巴馬政府司法部,表態反對這項法律,理由是它侵犯了聯邦政府對移民政策及執法的權限。不過,波頓也保留反移民法的若干條款,包括駕駛人在街上載臨時工,以及接送或藏匿非法移民,均屬違法行為。

反對實施嚴苛新移民法的許多民眾,聽聞法官對新法部分條款下達臨時禁制令時,不禁喜極而泣。

亞利桑納州州長布魯兒女士矢言周旋到底,表示將很快向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提出上訴,要求恢復被擋下的條款。亞利桑納州最後可打到美國最高法院,但訴訟必定曠日廢時,令阮囊羞澀的亞利桑納州元氣大傷。

fsj 提到...

重慶率先破冰 改革戶籍

中央社 2010.08.02

備受關注的中國戶籍改革,這個月將在重慶率先全面啟動,官方新華社形容為「破冰」,10年內將讓千萬農民進城。

新華社說,作為中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慶市,8月開始全面啟動戶籍制度改革,希望爭取全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能在2020年達到60%。

報導說,這代表10年內將有1000萬農民轉戶進城,成為「新市民」。目標是破除城鄉二元體制藩籬。

昨天上午11時,重慶渝中區解放碑派出所向合川區龍市鎮龍頭村村民陳剛發放了居民戶口簿,陳剛成為重慶市戶籍制度改革啟動後,轉戶進城的第一個農民。

這名45歲的農民說,自從2000年到重慶主城經商以後,他就一直盼望能有城市戶口。雖然先前曾兩次提出申請,但都因子女超齡、自己學歷不夠等原因,達不到入戶口條件。

報導說,戶籍制度改革後,進城門檻明顯降低,讓陳剛順利獲得了城市戶口,可以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待遇。陳剛轉戶後的第一個願望,就是立刻去辦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城市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重慶戶籍制度改革是以農民自願為基礎,設定合理的職業、收入、住房等門檻,避免農民「一窩蜂」進城。

重慶戶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明定,1000萬農民轉戶進城將分「兩步走」。第一階段是2010年至2012年,重點推進有條件的農民及新生代轉為城鎮居民,爭取在兩年內新增城鎮居民達300萬人。

第二階段是2012年至2020年,透過系統的制度設計,建立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業、教育、衛生支撐保障機制,進一步放寬城鎮入戶條件,每年轉移70萬至80萬人,到2020年新增城鎮居民700萬,非農戶籍人口提升至60%。



◆ 2050年 美國白人恐淪為少數族裔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2010.08.02

美國人口普查局在進行最新的人口普查後指稱,最快在2023年,少數族裔的兒童將佔所有美國兒童人數的一半以上,2050年則達到62%。換句話說,屆時美國人口結構會發生重大變化,白人可能將淪為少數族裔。

根據華盛頓週刊最新報導指出,這項報告預測,現今約合人口總數15%的西班牙裔,在2050年將達到30%,也就是說,屆時有1/3的美國人都會是西班牙裔。

至於,黑人人口到2050年,預計將自4110萬人增加到6570萬,佔總人口數的比例,由14%小幅升到15%;亞裔人口,則預計從1550萬人,攀升至4600萬,佔美國人口的比例,從5.1%上升到9.2%。印第安美國人和阿拉斯加原著民預計從1.6%增至2%。

與此同時,出生於上世紀中期、數量龐大的嬰兒潮一代,在2030年都將達到或超過65歲以上,屆時,每5個美國居民中,就有一個是老年人,到了2050年,老年人口將佔美國總人口的1/4,其中,大多數都是白人。

「除非當前的社保體系發生重大改變,社保信託基金到2041年將被耗盡。」為政府提供風險和財政安全問題諮詢的美國保險精算師協會,已經要求白宮和國會,考慮將目前是65到67歲退休的政策,再予延後。



◆ 青少年性知識不足 1980專線提供專業諮詢

中廣新聞/林麗玉 2010-08-02

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調查,15-19歲青少年性教育知識明顯不足,調查發現,超過五成以上青少年男女,初次性行為沒有採取任何避孕措施,甚至還有調查還發現,少女如果意外懷孕,高達7成以上選擇墮胎,為了協助青少年有正確的性知識及觀念,台北市衛生局與張老師基金會合作,推出1980專線,提供青年學子對於未婚懷孕、墮胎等兩性議題,正確的諮詢管道。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總幹事王信東說,張老師專線服務的對象,2成5為青少年,而諮詢過程發現,困擾青少年的兩性問題,又占所有議題的兩成左右,儘管性教育議題不是所有青少年困擾議題中最高的,不過令人相當擔心,因為諮詢過程發現,青少年面對兩性知識,常常性觀念的來源將近8成是來自於同儕間的口耳相傳,或透過網路。

為了協助青少年有正確的性知識諮詢管道,台北市衛生局與張老師基金會合作,推出1980依舊幫你專線,台北地區每天會有300名專業諮詢老師從上午9點到晚間9點,提供青少年性健康專門的相關諮詢及轉介服務,由專業的老師提供諮詢服務,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游麗惠說,根據國民健康局先前的調查發現,現今青少年在感情及性愛觀念上,性教育知識明顯不足。

89年針對15-19歲青少年調查,有5成8男生、及5成5女生表示,初次性行為沒有採取任何避孕措施,儘管衛生署也在89-97年統計,台灣未成年少女生育率,已經從千
分之14降到千分之5,依舊高於鄰近日本、南韓。調查發現意外懷孕的少女,71%會選擇墮胎。

fsj 提到...

媽病逝房東要收屋 小姊妹抱著哭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虎尾報導】2010.08.03

「要好好照顧妹妹,知道嗎?」媽媽最後一句遺言,讓14歲的「小純」滿臉眼淚抱著語障妹妹痛哭。母親撒手人寰,父親流浪無縱,小純收拾悲痛的心,告訴妹妹要堅強活下去。

小姊妹無依無靠,母火化後,房東要收回房子;雲林縣議員黃凱擔心兩姊妹流浪街頭,請大家相助。

小純的母親是印尼籍,父親向地下錢莊借貸而流浪,母親洗碗打零工撫養兩姊妹,積勞成疾,常喊肚子痛。但母親為節省開支撫養女兒,總是強忍病痛不就醫,「我沒事,放心吧。」

一拖兩年,「小純」功課和照顧病母、小妹,整學期上不到一個月課;媽媽胰臟炎住進加護病房,上月31日過逝。

「我牢牢記住媽媽的交代,不再哭泣,會叫妹妹別再挑食,才能長得高胖。」小純對著媽媽遺體默禱,在里長陳俊歉等人關懷下,告訴自己要堅強,只是房東答應寬限租期到媽媽火化為止,將來不知該何去何從?

縣府社會處暫將她們安置在媽媽朋友「呂阿姨」家,小純「真希望爸爸能回來一起團聚。」

小純的父母1年多前離婚,兩姊妹跟媽媽生活,靠兒少津貼與殘障補助,加媽媽打零工,勉強度日,「希望到處流浪的爸爸能早日歸來,我不會再怪爸爸了,希望能和唯一的親人再相廝守。」

縣議員黃凱說,小純的媽媽將於本月6日火化,喪葬費尚無著落。善心人士可與虎尾鎮東仁里長陳俊歉連絡,電話(05)6322142。



◆ 人瑞失聯潮 日本社會親情薄

中央社 2010.08.03

東京一位111歲的「人瑞」事實上已往生30年成了木乃伊、113歲女人瑞行蹤成謎,這些報導出現後,日本各地方政府趕緊調查百歲以上居民的情況。已知至少還有4人下落不明。

「113歲的古谷在何方?」成了許多媒體報導的標題,古谷的79歲長女對警方說,她以為母親與弟弟住在一起。但是警方調查發現,古谷與兒子以前登記的住處,已被整地成為空地。

聯絡了很久才知古谷71歲的兒子因罪入獄。他對警方說,至少10年以上沒與母親聯絡。古谷的另一女兒也說,約50年來沒與母親聯絡。

「日本放送協會(NHK)」今天獨家調查指出,東京、靜岡縣、名古屋市等地,已知至少還有4名百歲以上人瑞行蹤成謎。

東京港區105歲的1男1女,聯絡不上。靜岡縣熱海市的102歲女士在區公所登記的住址已被整成空地,區公所人員聯絡不上她本人及她的兒子。

名古屋市的106歲老翁所登記的住處也已變成空地下落不明。名古屋區公所人員說,2000年日本開始實施照護保險後,寄給這位老翁的書信被退回區公所,所以說至少10年前就不知他在何方。

日本百歲以上的人瑞約有4萬多,全國各地方政府,很多在居民過百歲生日以後,無法確認他們的居家情況。

有些地方政府在居民百歲時,沒見到本人就把祝壽金或紀念品寄到人瑞登記的住處或交給家人。有些政府對於獨居老人會特別關懷,但對於百歲以上以為他們是與家人同住的人瑞,區公所人員並沒特意去確認他們的情況。

千葉大學法經系教授廣井良典表示,人都死了好幾十年了,整個社區都沒人注意到,這事讓人感到很驚訝,不過,社區或人與人的聯繫感愈來愈淡薄,這也是當前日本社會的象徵。

他說,行政單位應思考如何因應這樣的時代,應該要下一番工夫思考如何關懷並確認高齡人士的所在地或情況。社區或居民等也應主動形成新的人際網絡才行。



◆ 地球人口明年破70億 印度超過中國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0.08.03

根據一個非營利組織統計,地球人口將在明年正式突破70億人,到2050年則可能超過90億人,其中非洲人口將成長一倍以上,另外,新興國家人口成長最快,印度將會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國家。

總部設在華府的非營利組織「人口資料局」以非洲衣索比亞與德國為例表示,2050年衣索比亞將成長到1.74億人,德國則不增反減,將減少到7200萬人,再加上急速降低的出生率,未來德國將嚴重缺乏勞動人口,日本和韓國也將面對勞動人口短缺的問題。

《紐約時報》則報導,美國老年人口增加將使美國社會安全與健保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從現行8.4%,到2050年時將成長到14.5%。

該組織主席巴德茲表示,「現在先進國家的低出生率,對維持年長者的經濟狀況與照護是一大隱憂。」相反的,開發中國家以每年增加8千萬人的速度成長,落後國家則每年增加2千萬人,他認為這種成長趨勢會讓「貧窮問題持續擴大,甚至威脅到生存環境。」

人口資料局警告,以目前平均每分鐘267新生兒報到以及108人死亡速度計算,明年全球人口就可能突破70億大關,到2050年則成長到90億人。

該組織也指出,印度未來人口也將從11億人成長到17億人,正式取代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fsj 提到...

車隊遭攻擊 伊朗總統逃過一劫

中央社 2010.08.04

黎巴嫩的未來電視台(Future)報導,伊朗總統府證實,伊朗總統艾馬丹加(Mahmoud Ahmadinejad)的車隊今天在國內遭到攻擊,但艾馬丹加逃過一劫。

據杜拜的阿拉伯電視台(Arabiya)報導,一名攻擊者對艾馬丹加的車隊投擲炸彈,隨後遭到逮捕。

兩家電視台都說,這次攻擊造成一些人受傷。

阿拉伯電視台說,據消息人士透露,炸彈擊中一輛載送記者和總統幕僚的汽車。

艾馬丹加今天出現伊朗西部城市哈馬丹(Hamadan)的體育場,電視播出現場畫面,他顯然情況良好,未提及攻擊事件。



◆ 地雷擾歐洲 10年數千人死傷

中央社 2010/08/04

國際間雖有明文規範禁止使用地雷,卻因部分歐洲理事會會員國不執行「禁止地雷公約」(Mine Ban Treaty),以致過去10年間,歐洲仍有3000人因觸及地雷不幸死亡或傷殘。

歐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47國組成,成員包括歐洲各國和烏克蘭等前蘇聯的共和國。

據「新歐洲」(New Europe)週刊報導,因軍事衝突遭地雷襲擊的無辜犧牲者多為兒童,也有部分地區的移民為尋求政治庇護,無視警告標誌,試圖趁著黑夜冒險穿越雷區而慘遭不測。

像是2008年9月,4名喬治亞共和國籍的非法移民,企圖徒步穿越希臘北部的艾佛羅斯省(Evros)不幸喪命。艾佛羅斯與土耳其交界,是遍布地雷的雷區。

同年12月,一對伊拉克籍夫婦帶著1名幼童也因試圖向賽普勒斯尋求政治庇護,闖越佈滿地雷的緩衝區而傷殘。

47個歐洲理事會會員國中,如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Bosnia and Herzegovina)、俄羅斯、土耳其、喬治亞,也因不時發生的軍事衝突,每年都有因遭地雷襲擊的傷亡傳出。

單以俄羅斯為例,1999年至2008年,累計因地雷造成的傷亡達2795人。儘管如此,俄羅斯仍是未通過與執行禁止地雷公約的歐洲理事會會員國之一。

據統計,歐洲理事會會員國至今仍有6國不願批核並遵守禁止地雷公約,除俄羅斯之外,另包括喬治亞共和國、芬蘭、波蘭、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 我們的時代-中國暴力拆遷 點燃了重重怒火

【張鐵志】2010-08-04 中國時報

面對著龐大拆遷人員和怪手的進逼,成都女子唐福珍絕望而悲傷地站在她家樓頂上。然後,她用汽油澆上自己的身軀,點上了火。

在熊熊烈焰中,她成為當前中國暴力拆遷下的慘烈殉身者,並被寫進二○○九年的歷史,以用身體維權之名。(但是,地方政府說她的反抗與自焚是暴力抗法,她的丈夫被刑事拘留。)

唐福珍不是第一個為了抗議拆遷而自焚的例子,也不是最後一個。

今年三月在江蘇,九旬的陶姓老人連同他六十多歲兒子也引火自焚,但強拆行動並沒因此停下,怪手仍勇往直前。四月的早春,在峨眉山美麗的風景牌坊下,四個村民也因為不滿政府為了徵地強制拆遷而集體自焚。

這些悲哀殘酷的火焰之外,還有無數件因為強制拆遷引起的暴力衝突:新聞一再傳出拆遷者以暴力打人,甚至以推土直接輾人,反抗者則用刀刺人、製造土砲反擊拆遷,甚至開車撞拆遷者。在中國的底層社會,不斷上演著一齣齣因為關於拆與反拆的黑色暴力荒謬劇。

唐福珍事件發生後,去年十一月北京大學五位學者聯名呼籲解決暴力拆遷問題,並向全國人大常委提出對《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進行審查的建議。今年一月,國務院法制辦也提出《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征求意見稿)》,意圖對拆遷制度作出修正。

但是,上週中國媒體報導指出,新拆遷條例可能已經胎死腹中,因為利益集團的強力反彈。

最大的阻力來自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官員和地產商結合的利益集團。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進行了人類歷史上最急速巨大的城市化,沿海一線城市不斷大規模圈地進行城市化,內陸無數的城鎮也面臨大規模的拆遷和擴建。而地方政府為了尋求GDP的成長,更拼命進行城市開發。土地財政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在政府眼中,強制拆遷就是支持經濟發展,反抗拆遷則是反發展,所以必須打擊。

尤其○一年採用的《拆遷管理條例》是政府暴力拆遷最好的武器。雖然中國在○四年修改的《憲法》和○七年通過的《物權法》明確規定只有「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進行土地征收,且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但這部拆遷條例依然屹立不搖。

誠如五位教授在上書中指出,《拆遷條例》在三大焦點問題上和中國《憲法》及《物權法》相牴觸。第一,合法徵收有效的構成要件之一是應當在房屋拆遷之前完成合理補償,但《拆遷條例》卻將本應在徵收階段完成的補償問題延至拆遷階段解決。第二、徵收與補償主體應該是國家,但《拆遷條例》卻將補償主體定位為拆遷人。第三、《拆遷條例》授權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沒有依法征收的前提下就可給予拆遷人拆遷許可。一位教授說:「修改的關鍵是征收、補償、拆遷各歸其位。保證無公共利益則無徵收,無合理補償則無征收,無徵收、補償則無拆遷,無法院裁判則無強制拆遷。」

事實上,拆遷問題已成為當前中國最主要的社會衝突來源:四○%的上訪涉及徵地糾紛,而徵地糾紛問題中的八成以上涉及補償和安置。此外,因徵收農地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已占全國農村群體性事件的六五%以上。

許多人認為,未來解決拆遷問題的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界定「公共利益」,以及如何做到「公平補償」。不過,在這些程序問題背後,更重要的關鍵還是巨大的土地利益與地方政府的拼發展思維。

於是,當一台台推土機繼續前進、無情地剷平下一棟房子,只會讓怒火從那些無奈無助的人們心中燃燒到他們無奈的身軀上,或者他們會把火轉向推土機旁手持各種器械的人身上。而無論如何,腐敗的得利者正在豪華的辦公室中開心地笑著。(作者為專欄作家)



◆ 長壽攏係假? 日本爆百歲人瑞失蹤潮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3日電】2010.08.04

日本爆發兩起百歲以上高齡人瑞不是行蹤不明就是已死亡卅多年事件後,3日又傳出至少4起百歲老人下落不明事件。似乎被稱為「長壽大國」的日本,有許多人瑞是杜撰出來的。

「日本放送協會(NHK)」3日調查指出,東京、名古屋市等地,已知至少還有4名百歲以上人瑞行蹤成謎。

東京八王子市一名102歲老人、荒川區的108歲與103歲老人,都無法確認他們的下落。

八王子市政府說,戶籍登記在八王子的一名102歲男性,從8年前就無法確認他的去向。市政府職員在他100歲那年,拿著紀念品與慰問金到家裡去拜訪,但似乎沒有老人居住的跡象。同住的一名63歲、自稱是老人兒媳婦的人說,2002年後老人就不見了,到底在哪兒她也不清楚。

東京荒川區的兩名百歲以上的男性,一名108歲、另一名103歲,據說是外國籍,也下落不明。兩人至少有3年沒有與區公所連絡,連登記與他們住在一起的家人都不見。

在名古屋市北區一名登錄106歲的男性,現在區公所也找不到他的下落。他的住家已被夷為平地,並且當作停車場出租,他的家人現在搬到什麼地方,也都無法確認。

由於連日來不斷出現百歲人瑞失蹤的消息,引起了日本中央政府厚生勞動省的高度關注。厚勞省已經下令,要對百歲以上人瑞進行確認,將消息報到中央。

報導說,光是東京都百歲以上的人瑞登錄有4000人左右,日本全國則達40000人以上。是真是假,待厚勞省的調查後將可真相大白。

日本不少地方政府官員在居民百歲時,沒見到本人就把祝壽金或紀念品寄到人瑞登記的住處或交給家人。有些官員對獨居老人特別關懷,但對看似與家人同住的人瑞,並沒特意去確認他們的情況。

千葉大學法經系教授廣井良典表示,人都死了好幾十年變木乃伊了,社區都沒人注意到,不過,人與人的聯繫愈來愈淡薄,也是當前日本社會的現象。

※ 相關報導:

* 全国で所在不明100歳以上高齢者34人
http://www.nikkansports.com/general/news/p-gn-tp0-20100805-66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