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2

使細菌的抗藥性逆轉

Putting bacteri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to reverse
http://www.physorg.com/news191417266.html

April 25, 2010

利用抗生素來治療細菌感染導致不斷的惡性循環,其中抗生素治療導致抗藥性品種浮現與擴散,在強迫使用額外的藥物的情況下,則更進一步導致多重抗藥性。

但如果情況並不是非得如此呢?

在 American 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美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協會)年會上,一場標題為「驅使抗藥性逆向演化(Driving backwards the evolu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的演講中,哈佛的 Roy Kishony 將討論他最近的研究,那證明某些藥物組合能阻止或甚至逆轉正常趨勢,支持沒發展出抗藥性的細菌。這場演說將在週日(4/25)3:30 pm PST 於 Anaheim Convention Center Room 304D 舉行。

"通常,臨床醫師會開立多重藥物處方,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藥物能協同作用並加速殺死細菌," Kishony 解釋。然而,Kishony 的實驗室聚焦在相反的現象上:具有抑制效果的抗生素交互作用,即當二種藥物一起使用時,其聯合抑制效力會比單獨使用一種藥物還要弱。

Kishony 及其團隊在大腸桿菌(E. coli)中確認出抑制交互作用(suppressive interaction),發現四環黴素(tetracycline)-- 那防止細菌製造蛋白質 -- 以及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 那防止細菌拷貝它們的 DNA -- 的結合,在減緩細菌生長上,並沒有像使用單一抗生素(環丙沙星)那樣好。

Kishony 提到,這種抑制交互作用能終止細菌演化,因為對四環黴素發展出抗性的細菌將會失去其對環丙沙星的抑制作用,並相繼死去;因此,在一族群中,仍沒有產生抗藥性的細菌將成為優勢品種。

從臨床的觀點來看,雖然這樣的弱化抗生素結合不怎麼讚,不過 Kishony 實驗室正利用這項發現設置一套藥物篩檢系統,那能測定新奇的藥物結合:可妨礙抗藥性的發展,但其作用卻仍具高度有效性。

"典型藥物搜尋尋找絕對的致死效力,並選擇最強的候選者," 他說。"我們的方法是一直問:這些藥物對於抗性與敏感性(resistant versus sensitive)細菌品種間的競爭有何影響。"

為了開發出這樣一套篩檢方法,Kishony 等人首先得理解這種不尋常的交互作用該如何運作。

"快速生長的細菌,例如大腸桿菌,已經過最佳化,能平衡其蛋白質與 DNA 的活性,在周遭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儘速成長與分裂," Kishony 解釋。"然而,當我們將大腸桿菌暴露在環丙沙星時,我們發現它們的最佳化消失了。"

"我們這樣預期:因為細菌要複製 DNA 很難,它們也將減緩它們的蛋白質合成," Kishony 繼續。"但它們沒有;它們繼續大量生產蛋白質,那只會增加它們的(生存)壓力。" 然而,一但他們添加四環黴素後,大腸桿菌中的蛋白質合成也減少了,它們事實上生長的比以前好。他們接著透過改造大腸桿菌,其核醣體的數量比正常細菌少,從而證實此一想法:在 DNA 的壓力下,核醣體(ribosomes,此胞器製造蛋白)的生產力太高了。雖然這些突變在正常環境下長得比較慢,不過在環丙沙星抑制 DNA 合成的情況下,它們會長的更快。

Kishony 提到,在開發出一種藥物篩選系統,能找出使「抗藥性」處於劣勢的藥物上,他們的初步研究看起來頗有希望,他們也希望能找出能選擇性對抗「抗藥性」的新藥物。

※ 相關報導:

超級細菌奪命恐襲全球

科學家發現讓細菌產生抗藥性的「結構」
多重抗性:為何細菌這麼有效率
microRNA 可能是化療產生抗性的起因
中研院破解表皮葡萄球菌抗藥性之謎 有助抗生素設計
對粒線體的免疫反應有助解釋身體對傷害的發炎反應

癌細胞在特定訊號閾值下逆轉成正常細胞
最適者生存:癌細胞也遵循演化法則
發現「原始的」癌症基因

1 則留言:

fsj 提到...

來自蟑螂的抗生素

講義雜誌 2011/01/19

【文/Christine Dell’amore;輯譯/謝勳】

蟑螂會使你起雞皮疙瘩,但也許有朝一日,牠們的腦部會救你一命。

美國蟑螂的中樞神經系統所產生一種自然抗生素,能殺死一些可能致人於死的細菌,如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有毒的大腸桿菌等。經過科學檢驗,目前發現有兩種蝗蟲,牠們小小的腦袋裏也有相同的化學分子,具殺菌能力。地球上有百分之八十的動物是昆蟲,或許其中的不少種類能成為這種抗生素的來源。

這個發現極為重要,因為科學家急著想克服許多種抗拒傳統抗生素的傳染病病毒,包括金黃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負責進行這項研究、英國諾丁漢大學的李姓博士生指出:「這個研究相當有希望。就我所知,目前尚未有人在昆蟲世界裏尋找抗生素。大家都是在慣常的地方找,例如土壤微生物、菌類和人工合成的化學分子。可以找到的幾乎都找光了。」

該研究團隊在實驗室裏解剖蟑螂、蝗蟲的腦部及其他組織。蟑螂切片聞起來很臭。他們在這兩種昆蟲的腦部,發現了九種不同的抗菌分子,試驗結果顯示,不同的分子能殺死不同的菌種。昆蟲這種高明的防禦機制,讓牠們即使在最骯髒的環境下也能生存。李先生還說,蟑螂、蝗蟲只在腦部組織才有抗生素。所以,這些昆蟲如果腿部受細菌感染還可以存活;一旦牠們的腦部受感染,就會一命嗚呼。

雖然這種來自昆蟲的抗生素,還需要多年才能研發成功,但目前研究已經出現了曙光:當這種抗生素被放入人類細胞後,並沒有毒性的副作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