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閒錢比熱錢更可怕!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11050401x122010122600358,00.html
【于國欽】2010-12-26 工商時報
流量與存量
■把總體經濟活動比喻為蓄水的過程,消費、投資好比開啟水龍頭將水注入浴池,而儲蓄好比是浴池的水自排水孔漏出。至終浴池的水量非僅決定於消費、投資,也取決於漏失的水能否經由銀行的貸放重新注入水池。
指標的適當性
■經濟指標很喜歡除以GNP來觀察其適當性,例如以公債餘額占GNP比率衡量政府財政是否失衡,以投資占GNP比率衡量投資水準是否恰當,以超額儲蓄占GNP比率來衡量閒置資金是否過當。
在美國聯準會接連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後,全球熱錢橫流,讓各國聞之色變,事實上除了熱錢可怕之外,一國的閒錢也非常可怕。
熱錢這十年在各國攻城掠地,時而讓油價狂漲逾倍,時而令匯市驚慌崩頹,全球經濟無時不處於動盪劇變之中。
閒錢是經濟泡沫的動能
然而,熱錢固然可怕,閒錢也不容小覷,首先我們得給閒錢下個定義,一國一年所創造的GNP在用於消費、投資後還有賸餘的額度,這筆賸餘的資金就是閒錢,學理上稱為超額儲蓄,這筆錢太多,不是好事。
錢多了為什麼不是好事,得再解釋一下,我們可以把GNP視為一國一年所創造的總所得,人們的所得在買食物、付房租、喝咖啡等消費之後還有賸餘,那就是當年的儲蓄,台灣近年的儲蓄毛額總在4兆元左右,這筆錢其實就是閒錢,但還好這個社會有那些想投資卻缺錢的企業家及政府,於是這筆閒錢可以透過銀行轉借給政府及企業投資,但台灣這些年再怎麼蓋水庫、建廠房、買設備,最多也就是3兆元,4兆儲蓄用掉3兆,還剩1兆元,這1兆元學理上稱為超額儲蓄,用最淺顯的話說就是閒錢。
每年台灣的閒錢增加1兆,近5年累積已有5.5兆元,這是一筆龐大的資金,這些錢沒有用於實際的消費、投資活動,表面看起來是閒置的錢,事實上,這些錢一點也不閒。這些閒錢至終轉向房市炒高房價、流向股市炒熱股價,為泡沫經濟提供源源不絕的動能。
超額儲蓄被稱為閒錢是指這些錢沒有投入消費、投資的實際經濟活動,但並不表示這些錢就不動的被鎖在保險櫃裡,反之,這些錢為求取最大的報酬必然會進入股市、房市,如此一來,閒錢愈多,一國的經濟泡沫風險就愈大,這幾乎已是不變的法則。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民國73~77年,這5年台灣的超額儲蓄率平均高達15%,這個紀錄至今尚未被改寫(目前約10%),這麼高的超額儲蓄非但將台灣股市由千點推升至萬點,也讓台北市房價狂漲兩倍,惟最後泡沫終於在79年夏天崩盤,股價在這一年的秋天跌破3,000點,多少人的投資付諸流水,多少股票一夕成為壁紙,哀鴻之聲不絕於耳。
熱錢叩關 閒錢流躥
今天我們畏懼熱錢,但卻疏於防範閒錢,熱錢如何襲捲全球,造成匯市混亂,閒錢照樣也能夠在股市、房市翻雲覆雨,創造景氣榮景的假象,使經濟陷於泡沫而不自知,兩者相較,閒錢對於經濟的衝擊恐怕更甚於熱錢。
台灣如今外有熱錢叩關,內有閒錢流躥,真可謂內憂外患,這是極大的危機,據主計處估計,台灣明年的閒錢又會再增加1.5兆元,面對愈來愈多的閒錢,愈來愈多的泡沫風險,若不想重蹈20年前的覆轍,現在就得開始未雨綢繆了。
◆ 如果中國大陸的世界工廠消失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056351.shtml
【聯合報╱社論】2010.12.26
二十五年來,以廉價勞工為先進國家生產大量廉價商品的世界工廠一直在搬遷之中,從台灣經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逡巡了一圈,最後落腳在中國大陸的珠江三角洲,規模也擴大了數十倍,變成一個超大型的世界工廠,造成了全球經濟天翻地覆的巨變。
如今,這個超大型的世界工廠好像又要大搬家了;由於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規模如此巨大,倘若在經濟轉型中漸漸遷移消失,其對全球經濟衝擊之凶猛殊難想像,而台灣更是首當其衝。
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世界工廠,兩年來飽受衝擊,眼看著漸將難以為繼。經過二十餘年的高速發展、巨幅擴張,這個世界工廠的產品已橫掃先進國家的貨架,甚至有人親身實驗,沒有中國貨,美國人簡直就沒法過活。然而,正如過去的世界工廠一樣,中國大陸做為世界工廠的條件正在消失;在中國這十三億人以外,全球還有四十億人正等待著接替成為廉價勞工,虎視眈眈地想爭奪成為世界工廠的商機。隨著中國人均所得與土地、物資成本的升高,使接替者的相對競爭優勢與日俱增;而大陸許多出口產業的利潤則日趨微薄,遲早將被迫鬆手,形勢十分不利。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共決定要「騰籠換鳥」,欲以七大高科技、高附加價值且資本密集的新興企業,來取代那些邊際價值急速下降的加工出口業;一方面以「勞動合同法」提高勞動成本,一方面則取消長年來種種優惠,進而提高土地、資源成本,愈加使世界工廠難以支撐。
中共官方極力鼓吹這些加工出口業向內陸遷徙,但兩頭在外的加工出口業,其命脈與運輸成本密切相關,內陸工廠的運輸成本將使微利的加工出口業無法負荷。再加上即將於明年實施的「十二五計畫」,為了改善所得分配,明訂五年之內要讓工資加倍;使得勉力撐持「世界工廠」角色的加工出口業幾難立足,漸將搬離中國,向勞力更低廉的其他開發中國家遷移,恐怕已是大勢所趨。
不過,在全球擁有廉價勞工的這四十多億人口中,儘管工資遠比中國低者比比皆是,卻找不出任何單一國家有能力承接此一重任。最近,東協各國緊急商議,要合各國之力,共同提高行政效能,改善基礎設施與水電供應,打造出一個足與中國大陸媲美的加工出口業發展環境,以築巢引鳳。一般認為,在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甚至孟加拉在內的諸國的共同努力下,的確可以分到一部分搬離中國的商機;但這些國家不論其整體規模、政府效能乃至客觀環境,與中國大陸皆相去甚遠,恐怕吞不下這塊大餅。因而「世界工廠」將由「面」的分布,變成「點」及「線」的發展,亦即將會從東協各國迤邐而西,向中亞乃至更遠的非洲擴散。
這個變化趨勢,對台商當然是一個大衝擊。台灣一直擔當「世界工廠」的重要原材料、零組件的供應者,並已構成台灣的生命線。如今倘若中國大陸的「世界工廠」角色漸被取代,台商供應的對象不但將分散化,並將由「面」化為「點」或「線」,也許橫跨十餘個國家,而台灣不僅要設法繼續做為物資供應者,更要兼顧整合、運籌乃至行銷等任務,且亦將失去同文同種及「讓利」等條件,台灣的產業結構若不進行劇烈調整,勢將無法面對漸將浮現的新情勢。未雨綢繆,台灣準備好了嗎?
※ 相關報導:
* 魯比尼預言 美房貸比歐債更危險
22 則留言:
陸專家:中國政府關切通膨
中央社 2010.12.25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宣布自明天起調高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表示,這主要是調節通貨膨脹預期,反映中國政府的宏觀政策正密切關注通膨。
鳳凰網引述李稻葵指出,這次升息的時間點選擇得很好,因為歐美正逢耶誕假期,市場不至於過度反應,而國際反應正是中國調整利率的重要掣肘因素。
李稻葵說,「中央提出貨幣政策轉為穩健型,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調整通脹 (通膨)預期,調節通脹最有用的工具是調節供給。」
報導同時引據花旗銀行 (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表示,這次升息0.25個百分點,幅度比較溫和,但已明顯進入升息週期。他預測明年1月份,中國還將會有另1次升息。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諸建芳則對大陸的億房網指出,未來半年中國大陸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增幅將會保持在4%以上,在此背景下,升息符合預期。
諸建芳認為,不用過度擔憂升息會導致熱錢大規模流入,因為熱錢看重的並不僅僅是利差,更看重的是資產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收益,而升息會在一定程度抑制資產價格上漲,因此升息不會導致熱錢大規模流入。
大陸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表示,今天中國人民銀行突然宣布升息「超出了許多人的想像」,因為通常會在週5宣布升息。
賀強指出,中國人民銀行這次升息目的在遏制物價上漲,尤其為控制明年1、2月物價上漲趨勢做準備。
至於升息對股市的影響,賀強認為,上次升息的時候,大陸股市走勢比較強,受到的影響因而較弱;但現在大陸股市相對疲弱,升息的利空性更強。
此外,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升息顯示中國政府緊縮政策明顯提前,意在抑制通貨膨脹預期。
◆ 咖啡、石油、糖、銅 漲翻了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0.12.25
市場揣測全球經濟復甦會延伸到2011年,帶動國際商品行情漲升,銅價再次逼近空前新高,石油行情也處於逾兩年來的最高水準。
由於全球最大買主中國的庫存量下降,而且主要產國智利礦工發動罷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價24日最高漲到每公噸9371美元,離12月21日才創下的9392美元天價,只有一步之遙。倫敦銅貨今年來已上漲27%。
巴克萊資本公司提供給客戶的分析報告指出:「中國基本金屬11月的完整交易資料,勾勒出一幅令人振奮的景象,除了鎳以外,所有金屬的進口量全部擴增,銅與錫的增幅尤其引人注目。」
另方面,智利因為裝船的起重機發生意外,三名工人喪生碼頭,引發柯拉華西銅礦場工人罷工,出口作業為之停擺。柯拉華西是世界第三大銅礦場,約生產全球銅供應量的3%。
歐洲的酷寒天候與美國的利多經濟數據,則帶動國際油價升到26個月來的高峰。倫敦布侖特原油2月期貨24日最高飆到每桶94.74美元,創2008年10 月以來的最高水準,收盤前雖湧現獲利回吐,但仍逼近94美元的水準。布侖特油價本周上漲2.4%,今年來的漲幅達20%。紐約原油市場24日因值耶誕節休市,西德州輕原油2月期貨23日上漲1.03美元,以91.51美元收盤,是2008年10月3日以來最高,今年來漲幅15%。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已從11月的71.6升到74.5。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董事長嘉倫在開羅告訴記者說,石油價格會漲到每桶100美元,不過他並未指出時間。
紐約糖價因亞洲需求旺盛、全球供應可能短缺,23日一度漲到每磅34.06美分,後來略為回檔到33.98美分,仍遠高於上周的31.56美分,寫下30年最高紀錄。紐約阿拉比卡咖啡日前創下每磅242.25美分的13年最高價。
※ 相關報導:
* 返鄉提前/滿手訂單等嘸人 大陸民工荒
http://www.udn.com/2010/12/25/NEWS/MAINLAND/MAI1/6055114.shtml
除提前返鄉過節,物價上漲也是造成「用工荒」的原因之一。民工小江說,雖然工廠管吃管住,但因物價漲了,平日開銷也增加了,一年下來賺不了幾個錢,還不如早點回老家。
◆ 歐洲酷寒 經濟恐失溫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0.12.26
歐洲今年冬季異常嚴寒,導致從旅遊、交通運輸、零售到營建的許多行業業績都受到衝擊,可能阻礙歐洲經濟復甦的腳步。
耶誕前夕的暴風雪導致歐洲航班大亂,鐵路交通也受阻。德國工商總會(DIHK)首席經濟學家特萊爾指出,天氣嚴寒可能衝擊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第四季成長率,「許多建築工程停擺,很多出差計畫被迫取消,貨運也遭遇天氣問題,惡劣天氣至少會導致德國本季成長率少掉半個百分點」。
法蘭克福傳統耶誕市集今年營業額較去年銳減15%到20%。營建商也感受到天氣的威力,德國營建商協會ZDB說:「我們通常預期12月營收可達70億到80億英鎊(90億到100億美元),現在受天氣因素影響,本月營收可能減半。」
在法國,大雪不僅擾亂交通,也導致人們不願出門消費,Natixis銀行經濟學家卡菲指出,受降雪影響的區域本月中旬的零售銷售比去年同期驟減20%到30%。
不過,卡菲認為,汽車銷售可望對消費者支出產生支撐作用,寒冷天氣對法國經濟的衝擊不會比民眾針對退休金改革發起罷工行動嚴重,「我們不會因天氣惡劣而再次陷入衰退」。法國本月汽車銷售強勁,主要受惠於政府的補貼方案即將到期,和汽車製造商大打折扣。
在英國,天氣酷寒也影響消費者出門購物意願。市調業者Synovate公司25日公布調查報告說,英國12月的零售業客流量可能低於預期。先前該公司預估本月購物人數會比去年同期減少4.2%,但現在發現買氣「可能更差」。本月22日至24日的客流量就比去年同期下滑了6.1%。
壞天氣還導致英國許多地區的列車嚴重誤點。已有人力促當局立法以迫使機場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因應惡劣天氣。
歐盟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席卡拉斯(Siim Kallas)說,考慮要硬性規定機場遭遇壞天氣時必須提供一定水準的基礎設施支援。
前所未見的惡劣天氣本周稍早曾導致全球最繁忙的倫敦希斯洛機場及歐洲最大的法蘭克福機場一度關閉。
Davy Stockbrokers公司和Oddo證券公司的分析師估計,本周稍早的機場停擺使英國航空公司(BA)每日損失上看1,000萬英鎊(1,550萬美元)。
◆ 房市泡沫化 美貧富差距加大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紐約24日電】2010.12.26
因為房市泡沫化,美國富人和中產階級貧富差距加大。
根據自由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EPI)的分析,2009年美國1%最富有家庭的淨值是一般家庭的225倍;此差距比2004年的190倍更大。
儘管2007年到2009年間,富裕家庭的平均淨值下跌27%,到1400萬元,富裕家庭和一般家庭的貧富差距還是加大。
EPI資料顯示,2007年到2009年間,一般家庭的的淨值暴跌41%,到6萬2200元。
EPI首席經濟學家希蒂‧西爾荷茲(Heidi Shierhotz)表示:「因為一般家庭淨值較大部分資產是房屋,所以一般家庭淨值損失較大。」
自1962年以來,美國最窮家庭的淨值一直是負數,表示他們的負債高於資產。過去兩年,他們的負債增加到2萬7000元,約兩年前的一倍。
淨值是衡量一個家庭總資產的方式,包括房地產、銀行存款、股票和退休金;減去所有負債,包括房屋貸款或其他消費性貸款。
EPI估計的數字是根據聯準會蒐集的2007年消費者財務調查數字,以及最近的家庭資產現金流統計。
※ 相關報導:
* 美國好消息:職缺變多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056668.shtml
經濟逐漸復甦,多家美國企業加強招聘偉業,刊登求才廣告,從零售店員、銀行出納到雲端運算專才,空缺種類不一而足。
2011年 亞洲經濟十顆地雷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57512.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12.27
展望2011年,亞洲勢將繼續帶動全球經濟擴張,但熱錢流竄、資產泡沫化、通膨增溫、匯率急升,都是亞洲需要密切注意的風險,日本和澳洲等經濟體,也各有債務和資源稅等問題待解決。
IHS環球透視亞太首席經濟學家畢斯瓦斯(Rajiv Biswas)預測,亞太地區今年經濟強勁反彈,明年將在美國經濟復甦、中國繼續成長和亞洲許多經濟體的內需穩固等利多支撐下,持續跨步向前。
不過,由於七大工業國(G7)明年可能繼續維持低利率,加上美國聯準會(Fed)的二次量化寬鬆(QE2)政策,大量注資金融市場,這些資金極有可能湧入新興亞洲資本市場,因為該區中期經濟展望較佳、且多國央行可能繼續緊縮貨幣政策,吸引國際資金到這些市場賺取利差。
國際熱錢流竄的一大風險就是引發資產泡沫。兩岸三地與新加坡的房地產市場已有過熱疑慮,在明年經濟可望持續強勁成長的帶動下,房地產市場勢必繼續飆漲,增加不動產泡沫化的風險。
新興亞洲今年通膨率普遍處於低點,但隨著國際商品價格上漲、薪資提高,部分經濟體的通膨開始有增溫跡象。其中又以中國的情況最受關注,因為中國已成區域成長引擎,假如緊縮貨幣政策和信用,可能導致經濟發展減速,拖累亞太地區的成長。為抑制通膨,部分亞洲央行會祭出升息的措施,可能進而推高匯率。但貨幣快速升值將傷害出口競爭力,不利仰賴出口的新興亞洲。
歐洲債務危機勢必延燒到明年,而日本也面對高達經濟規模兩倍的公共債務。部分專家認為,日本若要進行經濟改革,可從提高5%的銷售稅著手。日本已多年未調高銷售稅,雖然執政黨開始討論此議題,但以首相菅直人目前的聲望和國會的生態,不可能強行加稅。
日本政府本月中旬宣布推動明年起降低企業稅5個百分點,但分析師普遍不看好此舉有助促進日本企業支出或提高執政黨的滿意度。當局不能再只是扮演救火隊的角色,應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振興經濟。
澳洲2011年也將面對今年延伸的資源稅問題。前總理陸克文6月下旬因資源稅爭議遭逼退,繼任者吉拉德後來雖然和力拓、必和必拓等大礦商達成協議,稅率由原來提案的40%降至30%,但最後細節尚未完全敲定,隨時可能出現變數。
※ 十顆地雷詳見原站。
* 矽谷復活 加州經濟熱起來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057493.shtml
華爾街日報報導,受惠於全球對科技產品的需求持續復甦,美國高科技重鎮加州矽谷逐漸恢復生機,業者大舉招募人才和擴充業務規模,為疲軟加州經濟注入活水。
◆ 房市警訊? 房貸餘額逼近GDP四成
記者盧冠誠/專題報導 2010.12.27 自由
投資客炒作房市,讓都會區的高房價成為十大民怨之首,有能力的民眾被迫在邊喊貴情況下邊進場,但更多人已經放棄購屋打算,因為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調查,要住在全台都會區,需要八年不吃不喝,台北市甚至要十一年。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引用華爾街日報報導表示,如果馬政府無法處理大台北地區房價暴漲,買不起房子的憤怒選民,可能在二○一二年的總統大選用選票予以懲罰。
至於目前讓民眾望屋興嘆的房價是否合理?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若以房貸餘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衡量,房市已潛藏泡沫化的隱憂。
今年六月已突破5兆
中央銀行每月底會公布消費者及建築貸款餘額,其中購置住宅貸款(房貸)餘額已在今年六月突破五兆元,占全年GDP比重近四成,占金融機構總放款比率也近三成。
而建築貸款(土建融資)餘額去年雖受到金融海嘯影響呈現負成長,但今年因房價快速飆漲,建商持續看好房市並積極獵地推案,使得餘額超過一.二兆元,年增率逾二十%。
自二○○四年房貸餘額占GDP比重突破三十%後,開始逐年增加,去年達到三十九.三%的高峰;今年因為將近十%的經濟成長率,加上央行六月底對大台北地區投資客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而略降,但預估仍將超過三十八%。
莊孟翰表示,國際上常把房貸餘額占GDP比重達四成,列為房價泡沫瀕臨的警戒線,若把房貸餘額加上房屋修繕貸款餘額,則比重超過四成;假設再加上建築貸款餘額,比重更在五成之上,政府對房市泡沫警訊應審慎因應。
土建融資也逾1.2兆
二○○三年SARS後,國內房地產價格開始步入上升階段,雖然二○○八年一度因全球金融海嘯拉回約一成,但隨著景氣復甦及資金湧入,又重回飆漲軌跡,同時反映在房貸及建築貸款餘額的增幅上。
即使央行今年九月底開始對土建融資道德勸說,但因建商看好未來住宅及商辦發展,加上遺贈稅調降後資金回流,導致建築貸款餘額增幅並未趨緩,且邊際效應幾乎要遞減到零。
張金鶚認為,美國實施二次量化寬鬆政策(QE2)、新台幣升值及對ECFA期待等因素,讓房價泡沫越來越大,為避免銀行成為最後一隻大老鼠,央行甚至應該直接禁止銀行承作土建融資,而非還在限制貸款成數或利率。
張金鶚指出,社會對央行總裁彭淮南有很深的期待,希望彭總裁能把捍衛匯率的決心展現在穩定房市上,當然不是只有央行在孤軍奮戰,特別是財政部更應積極查稅,先從指標個案著手,以抑制投機炒作風氣。
※ 相關報導:
* 房仲︰房市反轉機會不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27/today-e2.htm
房仲業者表示,這是國內低利率環境造成,不過,若房貸利率升至三%至四%,或是新台幣匯率升值到二十八元兌一美元時,房市恐將出現大幅度修正及反轉。
◆ 創新高 打工仔、飛特族暴增 破72萬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0,5244,50205384x112010122700083,00.html
【張舒婷/台北報導】2010-12-27 中國時報
今年失業率跌破五%,但國內「打工仔」、「飛特族」暴增!主計處最新報告指出,近三年國內非典型就業人數逐年上升,今年達七二.三萬人,來到歷史最高。主計處統計,國內十五至廿四歲勞動人口中,非典型就業者約占廿五%,居各年齡層之冠,有年輕化跡象。
大專以上就業者中,每一百人中約六人是非典型工作者,也呈上升態勢,顯見打工仔、飛特族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中高齡、低學歷、二度就業等相對弱勢族群。
「非典型就業」是指企業主為節省人力成本,聘僱非正式的工作人員,包括部分工時、臨時工、人力派遣等。例如,補教業、大賣場工讀生、餐飲業臨時工、一年一聘的派遣人力,或以自由兼職為主的「飛特族」(freeter的諧音)。
美國《商業周刊》深度報導指出,後金融海嘯時代來臨,「以臨時工作人員取代正職」在美國企業界蔚為風尚,先前大裁員的企業尤其熱中此道。受害最深者,莫過於剛從學校畢業、找尋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新鮮人。
台灣也難逃此趨勢。主計處自三年前開始調查非典型就業人數,也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前年六五萬人,去年六八.七萬人。目前國內非典型工作者約占全體勞工的六.九二%,高於去年六.七一%,創史上新高。
經建會資料顯示,在全球化效應下,亞洲國家的「非典型僱用潮」也儼然成形,日本一九九○年占總就業人口廿%,二○○七年已升至卅四%;韓國○八年突破四四%後,○九年上揚至五十%左右。
主計處官員指出,今年營造業的非典型勞工為十二.七萬人,約占該產業總員工十六%,不論是人數或比例均拔得頭籌。這是因營造業以勞力為主的職缺較多,替代性高,業者愈來愈傾向運用臨時、短期工。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中國一升息…嚇壞商品市場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12.28
中國上周末宣布升息,嚇壞商品市場,國際油價27日從26個月來新高滑落,銅價盤中刷新歷史紀錄,但黃金和白銀等貴金屬震盪,玉米、小麥和糖價也不支倒地。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25日升息1碼,是兩個多月來第二次升息,主要是因應不斷攀高的通膨。中國升息並不在市場意料外,意外的是宣布時間。
國際商品市場27日震盪走低,紐約西德州輕原油2月期貨盤中一度升到每桶91.88美元,創2008年10月來最高,但最低下跌1.1%到90.51美元。倫敦布侖特原油2月期貨一度漲到94.52美元,最低下跌0.74%至93.08美元。
紐約銅3月期貨27日一度上漲0.94%到每磅4.2985美元,創歷來最高,盤中最低曾跌1.28%至4.24美元。黃金和白銀期貨走勢一樣震盪,白銀12月期貨最低下跌1.54%。
分析師表示,中國這次升息帶來的立即影響很難評估,因為適逢年底假期,交投清淡,但基本上來說中國經濟成長腳步放緩,就代表對原油等原物料的需求會減少。
Petromatrix顧問公司分析師杰寇伯說,中國這次升息,代表北京說2011年的財政政策會謹慎行之,是認真的;2011年可能還會繼續升息。部分投資人擔心,中國一連串為經濟降溫的措施,可能讓中國經濟減速。
農產品期貨27日在芝加哥和紐約市場除黃豆上漲0.5%外,玉米、小麥和糖同步走低,跌幅分別為0.3%、0.7%和1.35%。
但也有部分分析師認為商品行情短空長多,尤其是基本面較強的商品,還有一波多頭可走。
澳盛銀行(ANZ)資深商品分析師裴爾文(Mark Pervan)表示,商品多頭絕對還沒告一段落,中國的需求也還沒到熄火的時候。
中國10月中旬升息時,美元應聲上漲,拖累國際金價跌逾2%,油價跌4%,銅跌近2.5%,小麥跌2.7%,玉米也跌了2%。但之後金、銅、棉、和橡膠仍站上空前新高,糖和白銀升抵30年來最高。
美元走弱也有助帶動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美元兌歐元27 日在紐約早盤開高走低,最低落至1.3171美元,下跌0.37%。
※ 相關報導:
* 北京最低工資 明年漲二成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059460.shtml
北京台商協會會長林清發樂觀表示:「北京服務業的薪資水平,早就超過最低基本工資,北京台商以服務業居多,影響不大。」
* 12月消費信心指數 近7年新高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060276.shtml
2010年底,消費者最樂觀看待台股股價、最憂心物價,中央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公布的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 (CCI)顯示,消費信心創6 年10個月新高,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徐之強預期,在年終獎金與年節消費力道助益下,未來將可突破93 年2月時最高點,寫下最高消費者信心的CCI紀錄。
◆ 克魯曼專欄/商品狂漲 別賴到美國頭上
【經濟日報╱編譯 陳世欽】2010.12.28
國際油價又站上每桶90美元,銅與棉花的價格相繼創下歷史新高。小麥與玉米價格只漲不跌。整體而言,過去半年間,國際商品價格漲幅達25%。
這波漲勢的意義為何?是瘋狂投機?大量印鈔票的結果?還是通膨蠢蠢欲動的前兆?都不是。
商品市場傳達的訊息是,這是一個有限的世界,新興經濟體快速成長已經對供應有限的原物料形成壓力,導致價格不斷走高。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大致上是旁觀者。
以下是部分背景說明。兩年半之前,石油與其他商品的價格居高不下時,許多專家認為是投機客炒作的異常現象。2008年下半年,商品價格大跌。他們自稱解讀正確。
然而那一次的價格暴跌正值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非常時期。這導致原物料的需求銳減。一旦全球經濟復甦,真正的考驗才會出現。原物料會不會再次大漲?
美國似乎仍未擺脫衰退。開發中國家快速成長的局面下,全球的工業生產最近超越此前的最高峰,連帶造成商品價格大漲。
這不必然意味投機行為與2007至2008年之間的重大事件無關。此外,我們也不必駁斥投機行為與當前價格具有某種關係的說法。
例如,大手筆買下銅貨的那位神秘投資客究竟是何方神聖?不容否認的是,全球經濟復甦導致商品價格走俏。這個事實強烈意味著最近的價格波動主要反映幾項基本因素。
商品價格是通膨前兆的說法又如何?多年來,許多右派的評論家一直預言,聯準會大舉印鈔足以引發嚴重的通膨。聯邦眾議員萊恩去年表示,滯脹即將出現;2008年開始,福斯新聞台主持人貝克不斷提醒我們注意即將出現的高通膨。
然而通膨一直維持在低檔。擔心通膨的人士如何自圓其說?
陰謀論充斥是反應之一。他們指稱,美國政府蓄意掩飾物價上漲的事實。
不過許多右派人士最近聲稱,商品價格上漲足以證明他們的見解始終正確。他們說,這是高通膨隱然成形的徵兆。
你一定好奇,兩年前原物料價格大跌時,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如果過去半年來商品價格上漲是通膨失控的前兆,那為什麼商品價格在2008年下半年腰斬不是通縮失控的前兆?
除了前後矛盾,指責聯準會必須為商品價格上漲負責者的問題之一是,他們對美國的經濟實力存有妄想。因為商品價格取決於國際市場,美國的所作所為並不是那麼重要。
尤其是,正如2007至2008年,當今驅策商品價格的主要力量並不是美國的需求,而是來自中國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需求。隨著愈來愈多曾經是窮國人民的人們躋身全球中產階級,他們已經開始以汽車代步,消耗肉類,進而對全球石油與糧食供應產生有增無減的壓力。
供給跟不上消耗。傳統的石油生產已經持平四年。準此而言,石油的生產高峰至少已經來臨。誠然,多種替代來源─例如加拿大的油沙─不斷增加,然而它們在財務與環境兩方面的成本卻相當高。
過去一年來,極端氣候,尤其是部分重要農業區的酷熱與乾旱,是糧食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我們有理由相信,氣候變遷導致類似的氣候異常現象更普遍。
如此說來,商品價格近來上漲的意義是?誠如前面所說,這是全球資源有限的徵兆。在這個世界,資源的侷限變得越來越有束縛性。這不會終結經濟成長,更不會引發瘋狂麥斯式的瓦解。
我們必須做的是,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時調整我們的經濟,以因應資源日益昂貴的事實。
然而這是未來的事。基本上,商品價格上漲是全球經濟復甦的結果,與美國的貨幣政策無關。此事攸關全球。基本上,它與我們無關。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 嬰兒潮世代瀕臨退休 陷入財務困境
【台灣醒報╱記者蔡沛琪╱台北報導】2010.12.28
從明年一月起,美國每天會有超過一萬名嬰兒潮世代民眾年屆65歲,這些人卻因為退休金計畫消失、股票獲益不佳,加上背負房貸壓力等因素,面臨財務困境。
美國把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定為1946年至1964年出生者,賓州大學的退休金和退休研究中心主任奧莉薇雅‧米契爾(Olivia Mitchell)表示,因為嬰兒潮世代還沒有為退休存夠錢,而且也太早退休了,「情況十分嚴重。」
首先,傳統退休金計畫正在消失。根據統計,在80年代有39%私人企業員工可獲寬裕的退休金,退休後經濟穩定無虞,但現在比例只剩下15%。
第二,越來越多人依賴股票攢退休老本,但過去十年的股市可說是「失落十年」,自2000年起S&P 500指數的總報酬率僅有4%。另外,許多退休者指望把住宅當作退休基金,但平均房價大跌1/3。現在22%屋主的房貸,比房價更高,其中許多人屬於嬰兒潮世代。
許多嬰兒潮世代忽略或低估財務惡化的狀況,最大的缺點是儲蓄習慣不佳,個人儲蓄率在7、80年代還有10%,到2007年卻變成-1%。所幸經濟蕭條有助提升儲蓄率,現在回升到5%,然而嬰兒潮世代依然為退休存款短缺而哀號。
而且未來還有許多隱憂,如房貸債務,平均55-64歲的三人中,有兩人揹負房貸債務,平均為85000美元。還有醫療費用飛漲、退休福利縮減。另外,嬰兒潮世代希望比前一代更晚退休,但美國失業率高達10%,還有許多人丟了頭路,擠壓到嬰兒潮世代謀職不易。
這些隱憂加起來,成為嬰兒潮世代的退休危機。但根據上個月「全美退休者協會」(AARP)的調查指出,明年年屆65歲的嬰兒潮世代,雖然比他們60歲時更不擔憂金錢問題,但他們了解經濟現況,40%的人表示,計畫工作到「倒下為止」。
復甦,何以無感?
【經濟日報╱社論】2010.12.30
2010 年即將結束,經濟部長施顏祥直言全年經濟成長率可超過10%,應是經濟很繁榮的年份,但很多人說感受不到,並多歸咎於所得分配惡化及廠商擴大海外生產所致。但是,國民所得統計的方法並不會把海外產值全部算成我國產值,也不會把台灣接單、海外出口都算成我國出口,並不會由此造成統計數字偏離人民感覺的現象;相反的,國民所得統計的資料恰好證明,從人民的角度來看我國的經濟,即使不管所得分配有無惡化,也真的不太好。
從整體所得來看,今年至少有三個因素使民眾對經濟的感受低於經濟成長率。第一,去年和前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是遠低於正常水準的負1.93%和0.73%,今年的成長有一部分是要補回前兩年流失的成長,從較長期的觀點而言,人民當然不會覺得今年的成長有多好。第二,近年來我國出口價格下跌而進口價格上升,同量的出口能得到的收入愈來愈少,相同進口量要花的錢卻愈來愈多,因此代表國內產量變化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和經濟成長率,就高估了人民真正收入的成長。第三,GDP中的固定資本消耗(即折舊),人民並沒有真正的收入,而這一項近年卻增加不少,使GDP和人民收入的差距擴大。
主計處為把進出口價格變化的損益及折舊從GDP中扣除,編制了「按市價計算的國民所得」。這項所得在2007年至2010年間,僅實質成長4.44%,平均每年成長不到1.5%,低於依GDP計算的經濟成長率甚多。這應是人民感覺不到經濟繁榮的重要原因。
不過,主計處用的方法還是有點複雜,而且仍不能直接反映人民的感覺。我們可以用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來掌握人民真正得到的所得。國家整體每年得到的所得,由支出面來看可分成三部分:由民間和政府消費支出得到的滿足,固定資本和存貨的增加,以及出超所換到的國外資產。前兩項是國內需求,第三項稱為國外淨需求。
依主計處估計,前兩項按2006年價格,在2007和2010年分別為9兆9,657億元和10兆1,906億元。出超換到的貨幣或金融資產,依2006 年的價格來看它的價值,要看將來我們拿它來買什麼東西而定。如果用它來買現在變很便宜的東西,則依2006年價格來看這筆出超的價值就大增,反之若要買變貴的產品,這筆出超就較不值錢。由於未來要買什麼並不確定,比較符合人民感受的辦法,應是假設人民用一般消費品的價格來評估出超所得的價值。在這種假設下,2007和2010年由出超得到的所得換算成2006年價格,分別是1兆124億元和9,372億元。將它和內需得到的所得相加,2007和2010 年人民感受到的總所得,依2006年價格來算分別是10兆9,782億元和11兆1,279億元,三年間只增加1,497億元或1.36%,也難怪人民感覺不到經濟成長。
這種算法和主計處算法的差異,只在於出超的收入要如何計算,而我們只要看2010年的數字就可發現,這裡的算法比主計處合理而且更能符合人民的感受。 2010年估計實際或用當期價格計算的出超是9,618億元,我們的方法把它換算成2006年價格是相近的9,372億元。但主計處計算GDP和經濟成長率時,卻說出超相當於2006年的2兆1,027億元,多出了近1兆1,000多億元。主計處估計按市價計算的國民所得時雖已設法調整,但調整後出超計入國民所得的金額仍高達1兆1,592億元,比實際出超多了近2,000億元。就是這樣的高估,使經濟成長率和人民的感受相差很遠。希望政府深切瞭解人民所得增加甚慢的事實,不要只拿未能反映實際情況的經濟成長率做宣傳。
◆ 社論-從「稅式支出」到「支式稅入」
【本報訊】2010-12-30 工商時報
行政院準備召開「全國婦女國是會議」,為我國女性權益的保障與增進,研擬前瞻與有效的改善措施。會議的主題為「經濟、就業與福利」,現正由行政院經建會負責舉辦會前會,廣泛蒐集各界意見,以便做為正式會議的討論基礎。其中有個分項議題為「擴大照顧弱勢,健全社會安全網」,乍看之下,這個議題應該是中立的,不應是婦女所獨有或特別關切的問題。但仔細推敲後,我們發現從婦女團體角度切入這個議題的討論,適足以彰顯出我國籌建「勞動所得租稅補貼制度」(Earned Income Tax Credit;EITC)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我們在2008年總統選舉時,就特別針對台灣社會工作貧窮(Working Poor)的問題,呼籲候選人馬英九將實施EITC制度列為其稅改政見之一。馬英九不但從善如流地接受了我們的建議,更在當選就職後成立的賦改會中,將其列為一項主要的改革議題。由於工作貧窮問題已引發社會普遍關切,行政院遂決定先行責成內政部提出短期的補助方案,以防止問題的持續擴大與惡化。此一暫時性的措施稱為「工作所得補助方案」,共分二階段實施,從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大約花費180億元,受惠人數約30萬人。剛開始實施時,雖然因為資料的掌控不實以及資格規定過於寬鬆而導致社會輿論的許多質疑與批評,但第二階段經過修正後情況已大幅改善。
至於賦改會的研究結論,則不但肯定了國外實施EITC的正面評價,更建議以「工作所得補助方案」為基礎,將EITC制度化與常態化。驗證結果顯示,EITC不僅對勞動參與率(尤其是婦女)之提高有明確的助益,對單親媽媽的家庭更可發揮有效的照顧,進而改善社會所得分配的不均。賦改會最終建議內政部與財政部分工合作,先由內政部負責推動EITC常態化的工作,然後配合相關稅法、人力以及資料等之建置,再將EITC融合為稅制的一部分。按理說,賦改會結束後的這一年間,此二部會應積極著手改革相關事宜,但遺憾的是,我們卻看到了此二部會之間的本位主義,互踢皮球,推諉責任,以致這項馬總統所宣示的改革政見,迄今仍然原地踏步,毫無進展。
租稅學理上,將減免稅優惠措施稱為「稅式支出」(Tax Expenditure),亦即政府該收的稅而不收乃等同於政府給予減免稅的受惠者相同金額的支出補助。換言之,減免稅性質上如同政府經費支出的增加,只不過它是一種「以租稅語言包裝的支出」(Expenditures in tax language)。台灣採行稅式支出的歷史悠久,不但各項稅法之中存有許多減免稅規定,其他各種法律亦常存在琳瑯滿目的減免稅條款。從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到產業創新條例,約50餘年。雖然產業創新條例因為營所稅調降至17%而取消了大部分的減免稅項目,但其他類如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發展觀光條例等個別產業的減免稅優惠,卻仍然還是存在。
稅式支出與一般政府支出的最大不同,乃在於它係隱藏性的支出,不似一般政府支出須公開透明地呈現在預算書中,受到民意代表與社會大眾的監督。即因如此,在我國現有預算監督體制尚不甚完善的情況下,政府各機關自然都會以爭取這類型的支出做為優先的選擇。是故,減免稅很容易變成浮濫與浪費。
相較於稅式支出,在社會福利上則正好出現一個對稱而相反的概念,我們將它稱為「支式稅入」(Expenditure tax),亦即政府該用的支出但卻縮減不用,乃等同於政府對當事人課徵相同金額的租稅。換言之,若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政府便減少對原補助者的補助金額,實質上也形同是對原補助者的一種課稅。傳統的社會福利措施,通常都規定有許多適格的申請門檻與條件,例如家庭年所得20萬元,若家庭所得低於20萬元,即可獲得5,000元的補助;反之,若家庭所得高於20萬元,則便無法獲得此一補助。對超過20萬元的第1個1塊錢而言,其所負擔的邊際稅率無異高達 5,000倍,這其實就是一種「以支出語言包裝的課稅」(Tax in expenditure language)。由此可知,傳統的社會福利對救助對象的課稅「稅率」通常都訂得很高,甚至已高到了嚴重打擊受補助者的工作誘因。
支式稅入與一般政府稅入的最大不同亦是在於它的隱藏性,不似一般政府課稅在法律上有明確的稅率訂定,一般民眾皆能事先認知。EITC的實施,即是為了把這種隱藏性的「稅率」公開化,透過制度的良好設計,將傳統社會福利的高邊際稅率逐步而緩和的調降下來,以減少對救助對象工作努力誘因的傷害。
我們欣見婦女國是會議的召開,讓EITC再次有機會成為討論的焦點。希望這次財政部與內政部可以摒棄成見,攜手合作,為這項對單親媽媽與小孩特別有利的措施,盡心努力。政府不能一直只知強調「稅式支出」對產業發展的好處,而忽略掉「支式稅入」對社會安全網的重要。
台幣狂飆 這波就是索羅斯!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2010.12.30
中央銀行昨天公開點名兩大外銀「集中在特定時間大量拋匯」,「造成市場失序及恐慌」,央行已移交金管會追查,勢必要抓出炒匯的幕後黑手。金融界人士證實,美國華爾街炒匯巨鱷索羅斯,最近透過花旗銀行等外銀,對新台幣發動攻擊。
金融界人士說,央行已連續兩天約談花旗銀行,昨天還約談另一家外商銀行主管,了解這兩大外銀異常拋匯的問題,並追查特定下單的炒匯對象。
央行今天召開理監事會議,在開會前夕,大動作發布新聞稿指出,近日少數外匯指定銀行集中於特定時間大量拋售外匯,造成外匯市場失序及恐慌,經查其資金來源,均來自特定數家外資之匯入款。
金融界人士透露,央行已經掌握國際炒匯集團透過外銀下單,看準新台幣有很大升值空間,準備大炒特炒新台幣的訊息;央行決定先發制人,將與禿鷹集團正面對決。
外銀主管表示,國際知名炒手索羅斯在香港設立分公司後,各銀行就發現,過去一個月以來,越來越多「外資」都是從香港匯入,有關「索羅斯瞄準台灣」的傳聞更是甚囂塵上,台幣亦在外資瘋狂匯入下,一路狂漲。
銀行主管透露,周一「外資」瘋狂湧入五億美元(約一百五十億元台幣),造成當天台幣盤中勁升超過一元,主要是透過花旗及另一大型外資保管銀行匯入台灣,引起央行高度關注。央行前天(周二)下午即約見花旗銀行「喝咖啡」,掌握「外資」動向。
匯銀人士指出,這些炒匯外資都是鎖定在對匯率影響最大的特定時間,即上午十一點及下午二點半狂丟美元,造成台幣大幅升值。
據透露,昨天外資匯入近三億美元,兩大外商銀行仍以同樣手法操作「再玩一遍」,在上午十一點突然狂砍美元,使台幣瞬間升破二十九點四元,暴漲一點零二一元;下午二點半,某外銀再丟鉅額美元,台幣再度飆升,最高升到二十九點三七五高價,飆升一點○二一元。
匯銀人士指出,這次攻擊台幣的國際禿鷹集團,都是透過花旗銀行及另一外商銀行銀大舉匯入;且匯入國內後,就直接用保管銀行的名義在市場上買股票等,真正受益人卻隱身在保管銀行身後,希望躲避央行耳目,達到炒匯、炒股的目的。
※ 相關報導:
* 新台幣 年後恐暴衝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6063837.shtml
新台幣天天飆升,雖然靠著中央銀行尾盤作價,收盤都回到30元價位以內,但匯銀主管表示,年底廠商結帳後,壓抑收盤價的因素消失,新台幣年後恐暴衝,央行和炒匯客的大戰將更慘烈。
* 揪炒匯黑手 央行邀兩外銀喝咖啡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30/today-e1.htm
匯銀人士解讀,央行今天將舉行理監事會議,但卻在昨晚火速發出「喝咖啡」的新聞稿,顯示這波新台幣匯率遭受的攻擊,比想像中嚴重,讓央行也顧不得理監事會議的「緘默期」,正式向炒匯熱錢宣戰,且這次是玩真的了。
◆ 人口成長 亞洲成全球經濟重心
中央社 2010.12.30
根據美國公布的人口統計資料分析,亞洲新興市場人口的成長,將加快全球經濟影響力從歐洲及其他已開發國家轉移至亞洲。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公布的世界各國人口數據,全球人口最多的中國2015年人口將增加0.4%,而印度的成長幅度則為1.2%。未來1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日益增多,分析師表示這將衝擊中國的經濟發展。
人口的變化有助於精確計算出一個國家的經濟前景。過去10年已開發國家人口成長率下滑、甚至萎縮,只好藉由引進外籍勞工來彌補。但受到全球景氣衰退影響,近幾年來這股趨勢已經不再。
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暨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教授普拉薩(Eswar Prasad)表示:「全球經濟重心持續移往亞洲,當亞洲這些經濟體更加壯大,這種模式可能愈來愈明顯。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發達經濟體充其量也只是疲弱的成長。」
孟買國際人口科學研究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 for Population Sciences)人口統計學教授辛赫(Laishram Ladu Singh)說:「未來10年,印度與中國將成為國際貿易中心。除非已開發國家外包政策出現大逆轉,全球經濟將集中在這兩個國家。」
不過,部分人口統計學家認為,印度和中國要成為發達經濟體還早得很。新澤西人口資源中心(Population Resource Center)總裁隆恩(Jane DeLung)說:「這兩國仍然非常、非常貧窮,中國的成長可說是突飛猛進,但多數人民仍生活在一貧如洗的地區。在這兩個國家,大城市的經濟成長並未擴及其他的地區。」
◆ 15年後 印度人口世界最多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12.30
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預測,印度人口將於2025年超越中國,達13億9600萬人,成為世界人口最眾多國家,可能會改變這兩個亞洲大國間的勢力消長。
中國1980年實施備受爭議的一胎化政策,中國女性終生平均生育1.5個小孩,印度女性雖然因為教育水準提高以及都市化,生育率也逐漸下滑,但平均生育2.7個小孩,遠多於中國女性。
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暨康乃爾大學教授普拉薩表示:「全球經濟重心持續移往亞洲,當亞洲這些經濟體更加壯大,這種模式可能愈來愈明顯。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發達經濟體充其量只有疲弱的成長。」
孟買國際人口科學研究院人口統計學教授辛赫哈則說:「未來10年,印度與中國將成為國際貿易中心。除非已開發國家外包政策大逆轉,全球經濟將集中在這兩個國家。」
中國年輕人湧向各地製造業生產樞紐,中國產品不斷外銷到全世界,近年中國經濟成長比印度快速。但中國未來幾年可能面臨勞動力萎縮和退休人口龐大的困境。聯合國估計,中國所有人口平均年齡目前為34.2歲,2025年將上升到38.9歲,高於美國的38.7歲。
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預測,除了中國和印度,未來15年最大人口國的排行可望維持不變。
雖然美國最近幾十年來人口成長速度趨緩,但速度仍較其他富裕國家快,可望保住全球第三大人口國地位,其次依序是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奈及利亞。
未來人口排名預料會下滑的國家包括日本、俄羅斯和德國。日本人口目前排名第10,預料2050年將滑落到第20。
◆ 新聞分析/台商嘆…年輕人不愛幹粗活
【經濟日報╱記者 曾仁凱】2010.12.29
從今年中的富士康12連跳,到大陸員工基本薪資調漲,再到大陸沿海缺工,種種現象凸顯出大陸正從「世界工廠」轉型成為「世界市場」。這場結構性的經濟轉變,對於眾多的台灣製造商而言,將是一大考驗。
台灣廠商在中國設廠,善用當地低廉的人力及生產條件,製造出最低成本的產品,然後行銷全球。這是過去十多年來,許多台灣廠商致勝的勝利方程式。
不過,隨著大陸走向產業升級、勞動意識提升、加上基本工資不斷上漲,這樣的榮景已經不再。
一位零組件台商感嘆道,現在大陸的年青一代都想跑到服務業,寧可領少一點的薪水,穿得漂漂亮亮到85度C 泡咖啡,也不願到工廠上班,現在在大陸招工是愈來愈難。
大陸政府為了將沿海城市產業升級,策略性引導工廠從沿海遷往西部內陸,像是最近一年多來,包括鴻海、廣達、英業達等科技大廠紛紛前往重慶、成都設廠。
不過,也有廠商洞燭先機,藍天幾年前就淡出電腦代工領域,投資3C通路商百腦匯,目前在已在大陸打下一片天,成為中概收成股。
※ 相關報導:
* 大陸沿海城市 再鬧民工荒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063782.shtml
年近歲末,大陸沿海地區又傳出「民工荒」。不過,導致今年民工荒更為嚴重的原因,不只是民工想趕著回家過年,而是今年以來大陸農產品價格大漲所衍生的後續效應。農民工回老家種田了!
金融時報:2011歐元區不會垮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1.01.01
2011年國際財經局勢如何發展?英國金融時報大膽預言,歐洲會有更多銀行倒閉,許多人擔心的中國經濟泡沫化不會成真,全球貨幣戰爭也不會演變到一發不可收拾,但農產品價格將更上層樓,全球可能再次爆發糧食危機。
歐元區不會瓦解。儘管歐元區周邊國家危機揮之不去,各成員國迄今避免了立即的違約,更不接受任一國家退出,但長期而言違約或債務重整無可避免,因為德國不反對此一選項。
歐洲會允許銀行倒閉。在大多數歐洲國家,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情況比公共財政嚴重,這些國家在2011年必須在救銀行和支撐財政間做抉擇,銀行優先債持有人得當心了。
中國沒有泡沫因此不會破滅。一線城市的房價有些泡沫跡象,但說整體經濟即將泡沫化是危言聳聽。2009到2010 年放款激增導致資產及物價大漲,問題雖嚴重,但2011 年可獲得控制。
維基解密(WikiLeaks)能繼續發揮影響力,但會失去壟斷地位。2011年會有類似的解密網站如雨後春筍冒出,會出現更會爆料的網站。
歐洲社會動盪勢必加劇。歐盟各國幾乎都在削減支出,也有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2011年可能進一步撙節支出,導致動盪惡化。
投資人應該棄債抱股。股市已自2009年低谷大幅反彈,但債市也已經漲了一大段,假如西方國家持續復甦,投資股票會優於債券,可考慮高配息股。
獎金會縮水。投資銀行2011年的獎勵金會減少20%,主因是2010年整體業績不算好,但績優人員和高階主管的獎金還是很肥厚。
貨幣戰爭不會急遽升溫。世界各國不會如美國所願,同聲譴責中國低壓人民幣。巴西等新興國家會採取更多新措施阻擋熱錢流入,但不太可能實施大規模資本管制,因為風險很高但成效有限。
2011年底國際油價會在每桶100美元上下徘徊。新的一年石油需求看增,國際能源署已調高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預估至每日230萬桶,創近代第二高水準,經濟成長轉強有助推升需求,但石油輸出國組織可能增產。
全球恐出現糧食危機。2011年各國總糧食進口額將超越2008年創紀錄的1.026兆美元,許多農產品價格將創新高,以小麥、玉米、大麥和黃豆漲勢最驚人。
◆ 維基解密 人民幣升值幅度 完全被料中
【楊芬瑩/綜合報導】2010-12-31 中國時報
根據爆料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最新披露的外交電文顯示,大陸知名經濟學家、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年初時對美國官員透露,人民幣兌美元今年將升值三%,二○一一年升值五%;從卅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來看,今年人民幣漲幅大致吻合華而誠的說法。
該電文隨即引發股匯市軒然大波,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日為六.六二二九兌一美元,再創人民幣○五年以來匯改新高。隨維基解密逐步把爆料焦點轉移到大陸的政經訊息,預料將對中國這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投下一顆震撼彈。
這份外交電文由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發出,簡述一月底中美官員就五月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所作的預備磋商概要。就人民幣匯率的議題,中方官員明確表示不同意排入協商項目,除了不願外界聚焦人民幣匯率,也反對任何形式的政治壓力。
但電文提到兩位非官方經濟學家的看法,其中,與北京高層關係良好、出生於台灣的華而誠認為,人民幣匯率問題對人民銀行的確是挑戰,但即便人行被迫鬆手,基於國際經濟復甦情況依然脆弱,人民幣升值會採漸進式,不可能急遽到位。華而誠一月底便預測人民幣今年兌美元升值幅度是三%、明年將達五%。
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市來看,○九年十二月卅一日的收盤價是六.八二八二,昨日則收於六.六,今年人民幣兌美元漲幅約達到三%。
電文中,華而誠表示,中國政府明白有必要通過擴大內需和促進國內消費鞏固經濟增長,人民幣升值只是經濟結構合理化的一部分,他並肯定的告訴美方,就算對話也不會改變中方立場。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接受新華社訪問時則表示,明年第一季大陸可能密集提出並調整金融政策,包括存款準備率、利率等,當局還可能對部分投機性較強產品物價的行政管制、適度的資本管制等。
◆ ECFA起跑 台灣第一份原產地証明:哈密瓜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2011.01.01
兩岸經濟協議 (ECFA)今天起跑,總計有806項兩岸貿易商品今起正式降稅,上午兩岸都發出第一份原產地証明,台灣方面的貨品是貨值約10萬元的金門哈密瓜,大陸則是由福州海關發出的純鹼產地証書,貨值為5500美元。
經濟部國貿局官員表示,想要享受ECFA優惠關稅的貨品,都必須取得原產地証明才能出貨,此外基本上也須以兩岸直航方式前往大陸,非不得已要循港、澳中轉者,必須提出相當證明,驗明搭載貨物確實是兩岸製造。
今天正式降稅的兩岸貿易商品,台灣方面總計有539項,包括農業、石化、機械、紡織、運輸等,輸入大陸時可享有關稅優惠,關稅將分2年3階段調降至零,台灣給大陸的早收清單產品則有267項,也包括石化、機械、紡織等項目。
經濟部已於三天前成立「兩岸經濟協議(ECFA)服務中心」,今天正式受理產地証明申請。服務中心表示,今天上午共有兩件申請案,並都已核發証明,第一件為金門業者出申請的哈密瓜,貨值約10萬元,第二件則是屏東養殖業者提出的石斑魚產地証明申請,共3公噸,約5000尾。
大陸方面,根據新華社報導,第一份蓋著ECFA原產地專用的証書,由福州海關檢驗檢疫局發出,產品為純鹼,由福州耀隆化工集團申請,貨款總值為5500美元,福州耀隆化工集團表示,獲得ECFA出貨証書後,關稅由5.5%下調為2.5%,可獲得165美元的關稅減免。
※ 相關報導:
* 牛肉在哪?民眾在意實質感受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7722x112011010100253,00.html
ECFA是馬英九總統任內最重要的政策,如果民眾「沒Feel」,政策未能讓百姓感受到具體好處,兩岸艱辛協商的成果將付之東流。
金銀銅油 一路狂飆跨年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12.31
國際金價30日早盤連續第三天守穩在1,400美元之上,銅價再創空前紀錄,白銀升抵30多年新高,油價一度逼近26個月高點。展望2011年,分析師預測油價上看100美元,金和銅可望繼續改寫歷史新高。
紐約黃金2月期貨30日早盤最高上漲0.13%至每英兩1,415.4 美元,是7日創歷來新高後的最高價位。德國Quantitative 商品研究公司老闆弗提葛表示,美元匯價走低,對金價提供一些支撐。
他指出,歐洲爆發債務危機,黃金可滿足投資人保障財富的需求,加上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效應,都有助金價繼續上攻。道瓊社調查顯示,看好黃金後勢的分析師預估,國際金價很快就會漲破1,500美元,最高可升抵每英兩1,700甚至2,000美元。2012年漲勢可能稍歇。
紐約白銀12月期貨30日早盤最高漲到30.615美元,是1980年3月來最高,漲幅達1.05%。分析師表示,交投普遍清淡,但具避險功能的貴金屬猛漲,代表市場依然擔心明年全球經濟展望。
三星期貨公司全球期貨部門主管游克里斯(音譯)還說,明年太陽能電池的需求看俏,這種產品會用到白銀,因此白銀價格看漲。
鈀金30日一度漲到每英兩797.72美元,改寫2001年3月來紀錄。
倫敦銅3個月期貨30日最高上漲1.2%到每公噸9,510美元,改寫前日所創9,447美元的歷史紀錄;紐約銅3月期貨早盤最多也上漲1.2%,每磅報4.3625美元,同創空前新高。
銅價今年已勁揚27%,三星證券公司技術分析師柳承民(音譯)採用費波納奇級數(Fibonacci)技術分析預測,銅價明年上半年可望漲到每公噸1.1萬美元的歷史高價。這位分析師今年8月曾精準預測銅價下半年會衝破每公噸7,990美元的高點。
國際油價30日震盪走低,紐約西德州輕原油2月期貨早盤一度上漲0.3%至91.4美元,但最低下跌至90.42美元,跌幅達0.77%;倫敦布侖特原油 2月期貨最低下跌0.48%至93.69美元,最高漲到94.42美元。但由於中國2011年可能再度增加戰備儲油,國際油價邁向三位數指日可待。
道瓊社報導,石油業分析師預估,中國可能從明年上半年起增加1.68億桶戰備儲油。但也有分析師認為,如果油價持續上漲,中國也可能再等等。
※ 相關報導:
* 澳洲暴雨 煤價站上2年新高
http://www.udn.com/2010/12/31/NEWS/WORLD/WOR2/6066076.shtml
澳洲東部昆士蘭省連續數周遭暴雨侵襲,洪水淹沒主要焦煤礦區,包括力拓和英美能源集團(Anglo American)等大型礦商都宣布生產暫時停擺。由於陸上交通中斷導致煤礦出口受阻,國際煤價攀抵兩年新高。
◆ 美經濟成長 步調加快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12.31
2011年即將來臨,美國經濟似乎可望出現2007年底開始衰退以來最強勁的成長。雖然各種風險因素仍然存在,不過經濟前景大致樂觀,尤其最近幾個月成長步調已經加快。
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布朗夏(Olivier Blanchard)則預測,未來一年全球將持續速度快慢不一的經濟復甦,已開發國家繼續緩慢成長,新興市場經濟則繼續突飛猛進。
布朗夏強調各國必須放寬匯率調整機制,同時設法控制國債,以重新平衡經濟體系,否則全球經濟將無法健全復甦。他雖未明指中國,但無疑暗示北京應該讓人民幣加速升值。
在美國,華府為促進成長所採取的各種措施開始生效,包括降低薪資稅,以及聯邦準備理事會11月宣布的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在此同時,美國消費者降低債務和增加儲蓄的努力已有進展,最近數月股市也穩定回升,使企業信心加強,消費者的財富也增加。
一般而言,一年前蹣跚不定的經濟復甦似已站穩腳步,邁向更廣泛持久的復甦。各方對2011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的預測數字,從4.4%、3.9%到3%不等,都高於2010年大約2.7%成長率。
◆ 央行升息抗炒 自己嚇自己
【聯合報╱康榮寶/政大會計系副教授】2010.12.31
央行昨開理監事會議,決議升息半碼,完全符合市場的預期,只是昨天台幣在索羅斯的影子下,盤中一度升破廿九點二元達廿九點一九五元,創十三年新高,盤中高低震盪達一點一八四元,也是歷年最大波動幅度,最後以三○點二一七元兌一美元作收。這種戲劇性的匯率波動,都是索羅斯影子在作祟。
一九九七年索羅斯成功襲擊泰銖,之後只要提到索羅斯,各國央行就打哆嗦,投資者、炒匯者全力朝這個題材配合,無論索羅斯是否有動作皆然。
這次,索羅斯在香港設辦公室,繪影繪聲就猜到台幣了。只是,在目前的國際金融環境下,台灣央行的動態穩定匯率政策,剛好符合炒家的口味,任何台幣匯率的波動,都是讓炒家得逞,索羅斯的廣告效果十足。
其實人民幣該升不升,中國太過於講究人民幣主權,美國以美元貶值將中國一軍。據此由游資避險來創造原物料價格,引發中國嚴重的輸入型通貨膨脹,及全球熱錢環伺。央行在索羅斯的影子及廣告效果下,為了對抗炒家,改變動態穩定匯率,反而中了炒家的反間計。其實,台灣擁有全球第四龐大的外匯存底,足以應付炒家。有時候人喜歡自己嚇自己。
中國根據以往處理熱錢的經驗,深知國際熱錢會利用房地產的高金融槓桿,中國房價相對低檔炒房。自二○○一年以來,中國從上海地區的房地產開始狂飆迄今未歇。這次中國央行從去年就開始防範熱錢帶來的可能資產泡沫,深知總有一天,自二○○八年九月盯住美元的人民幣政策,會被國際嘲笑並施加壓力。政府從命令央企放手參與房地產業,消除「地王之爭」之炒房手法,一路打壓,但也不敢讓具先導產業效果的房地產過度落難,而致經濟蕭條。
相對的,台灣在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下,本知國際熱錢與房地產價格之間的關係,追隨中國的腳步打房。可是,台灣政府卻選擇中國早期無效且具反效果的宏觀調控,或選擇性信用緊縮政策,限制房貸區域、成數…不一而足。結果可想而知,與中國早期打房相類似的反效果,越打房價越高。所以,有時候,政策是自己在嚇自己,也等於幫炒房者打廣告。
中國政府最後體會到,房地產的政策應該主打「住者有其屋」,不是主打房價,幫有錢的房地產投資客打廣告。所以,中國推出廉價房、廉租房、90/70大限(新建案中,至少百分之七十是九十平方米以內的房型)。台灣政府卻在走中國金融海嘯前的房地產政策老路子,包括放手「地王之爭」,讓炒家透過拍賣高價土地,來宣示房價高漲的預期。
台灣央行升息動作,充滿著對國際經濟局勢、台灣經濟局勢,熱錢源源不斷進入亞洲地區、人民幣幣值走勢、兩岸房地產與資產泡沫、索羅斯影子…之困惑,所以,升息的動作不痛不癢。
其實,台灣的政府與央行應該再看清楚國際金融局勢、房地產政策的基本意涵,否則很快就會被台灣、國際投資者看破手腳,台幣可能就此大大升值,房價大大漲價,升破台灣人的預期與信心。
※ 相關報導:
* 打通膨、打炒房、打炒匯 央行連三打
http://www.udn.com/2010/12/31/NEWS/FINANCE/FIN5/6066307.shtml
中央銀行昨天祭出連環措施「打通膨、打炒房、打炒匯」,包括升息半碼(零點一二五個百分點),第二棟房貸管制範圍擴及新北市的淡水、林口、三峽;還破天荒大幅調升外資新台幣活期存款準備率,增加外資匯入的成本。
* 痛打熱錢 外人活存不給利息
http://www.udn.com/2010/12/31/NEWS/FINANCE/FIN5/6066170.shtml
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現在保管銀行提撥給外資的利率大概是0.01-0.02%間,準備率提高後,資金成本提高,不僅銀行可能把利率降到零,甚至會向外資收保管費。
* 外資炒匯 最重可註銷登記
http://www.udn.com/2010/12/31/NEWS/FINANCE/FIN5/6066176.shtml
ECFA開門 台灣水果搶鮮登陸
【經濟日報╱記者鄭圭雯/台北報導】2011.01.02
2011年元旦是ECFA正式啟動第一天,台灣水果與石斑魚都爭搶頭香,不過,由於廈門啟動「ECFA專用申報窗口」,台灣水果昨(1)日下午順利完成手續,打響台灣產品享關稅優惠的第一炮。
ECFA早期收穫清單自元旦起正式實施。中國大陸給予台灣557項貨品納入早收清單關稅優惠,分二年三階段調降關稅至零;台灣給予對岸早收清單產品267項。
昨日上午,屏東的石斑魚養殖業者在高雄海關,率先出口一批石斑活魚至對岸,但預計要今(2)日中午抵福建漳州。所以,昨下午順利抵達廈門的台灣水果成為最先享受關稅優惠的台灣產品。
國貿局表示,兩張ECFA(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原產地證明書都是昨天中午12時左右發出,其中屏東業者總計申請5,000條、3公噸石斑魚輸往大陸福建;金門哈密瓜與柳橙價值總計新台幣10萬元,目的地是大陸廈門市。
國貿局強調,今天上午近10時,金門縣業者即上網申請輸往大陸的ECFA原產地證明書,國貿局核可後,近中午12時由國貿局委託發證單位金門縣商業會,發出價值總計10萬元的哈密瓜與柳橙ECFA原產地證明書。
同時,屏東縣石斑魚業者也提出申請,由於事先業者即告知國貿局有意在元旦首日提出申請,農委會屏東生物科技園區籌備處也特別加班處理,順利發出台灣石斑魚輸往大陸首張ECFA原產地證明書。
石斑魚業者總計申請3公噸、5千條石斑魚銷往大陸福建,昨日下午五時裝船出海,預計13小時後,今日上午六時即可抵達目的地。
貿協表示,首批受惠降稅的台灣產品於昨日下午運抵廈門,這批台灣水果計有300箱柳橙與50箱哈密瓜取得了ECFA原產地證書後進入大陸享有關稅優惠,分別從15%及12%降至5%。
搭上首航水果降稅列車的買主是廈門鑫金鷺果蔬貿易公司,貿協表示,這家公司是去年11月應貿協邀請來台進行採購的廠商之一。
為了讓ECFA實施後貨物進出口可以順利運作,廈門相關單位,包括檢驗檢疫、海關、港口等單位,昨天照常上班,幾天前也啟動ECFA專用申報窗口。
據統計,2010年1至11月,台灣水果出口中國大陸計974.1萬美元,較2009年同期大幅成長129.5%。
除了昨日完成首航的柳橙與哈密瓜外,早收清單中的水果品項還有香蕉、檸檬與火龍果,貿協表示,ECFA降稅後,台灣水果出口大陸將有更亮眼的成績。
至於台灣石斑魚人工繁殖技術世界第一,產值新台幣40億元,占全球總產值58%。由於肉質細、口感佳,一直是餐廳裡的高價魚,主要外銷市場為中國大陸、香港、日本。
近年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對高價石斑之需求大為殷切。石斑魚列入ECFA早收清單後,首年關稅從10.5%降至5%,次年降至零關稅,讓台灣石斑魚產業如虎添翼,成為道地的石斑魚王國。
◆ 澳洲洪水蔓延 原物料吃緊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01.02
半世紀來最慘 一周後才退
「聖嬰」肆虐年底兩周之後,澳洲東北部的昆士蘭省慘遭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洪災,製造了一個比德、法兩國加起來還大的內海,至少22個城鎮成為坐困澤國的孤島,至少20萬人受災。1日的氣象預報更慘,表示有些地方2日才會達到洪峰,大水至少要再一周才退。
物產慘 糖、小麥、煤供量短缺
久雨和洪災之中,除了人民受害,物產也災情堪虞,尤其是礦業和作物,災情甚至影響政府預算。
‧糖:澳洲是蔗糖出口大國,最大出口港邦達柏格幾乎停擺,該港每年運出約40萬噸原糖,未來數日本來有三艘3萬噸的運糖船要進港裝貨。封港時間如果加強,影響重大。
‧小麥:由於澳洲小麥幾乎一半 (約一千萬噸)已被雨打壞而降到可以碾磨的品質以下,造成全球供應吃緊。全球小麥價格2010年飆漲45%,澳洲災情有相當「貢獻」。
‧煤:澳洲是全球最大的煉焦煤 (煉鋼專用)出口國,占全球煉焦煤貿易三分之二,也是全球第二大的熱能煤 (發電用)出口國。現在,全球最大礦業公司「英美集團」和澳洲礦業巨擘力拓作業已減慢或中斷。
昆士蘭所有主要煤礦受災,鐵公路陷水,出口港封閉,已造成上述兩種煤價格飆漲,供需失衡的市場正在密切觀察進展。正常狀況下,昆士蘭幾個港口每年運出2億2500萬噸煤。
鋼鐵生產成本勢必上升,最後所有需要鋼或鐵的日用品都將面臨漲價壓力,對近年大量從澳洲進口煤和其他礦產的中國是壞消息。
‧國家預算:昆士蘭人口排澳洲第三位,占澳洲1兆3000億美元經濟約20%。由於水災之故,省政府已延後年中預算檢討,因為這場洪災可能「淹沒」去年已創紀錄的八億美元天災支出。
澳洲總理茱莉亞‧吉拉德巡訪災民,宣布中央政府立即撥款一百萬美元救災賑難。救災費用初期可能需要六百萬美元,善後更可能要數十億美元。
鱷魚伴隨大水襲民
地方政府警告,洪水除可能造成水源污染和傳染病等衛生危機,蛇和鱷魚等危險動物可能隨洪水湧入城鎮,侵襲民居。
在昆士蘭首府布里斯班以北六百公里的羅克漢普頓,附近的菲茨羅伊河已告決堤,估計周二前水水深會達到達將近十公尺,市內四千棟房屋面臨滅頂。
※ 相關報導:
* 產量減 陸近5百種中藥材漲價
http://udn.com/NEWS/MAINLAND/BREAKINGNEWS4/6070034.shtml
中國大陸中藥協會統計顯示,2010年大陸市面上537種中藥材中,高達8成4、約450多種漲價,漲幅在5%至180%。
◆ 量販:民生物價 春節前不漲
中央社 2011.01.02
不僅台灣中油公司宣布,1、2月天然氣與桶裝瓦斯價格不調整;量販業者也說,對比去年6月,原物料漲幅雖達1成,但民生物品零售價格在農曆春節前不會漲。
量販業者愛買協理羅步錦表示,對比去年 6月,包含麵粉、黃豆及紙等原物料漲幅約達 1成,目前廠商大多自行吸收,預計至農曆春節前,麵粉製品、黃豆製品及紙製品等,都不會調漲。
但被問及春節過後,會否調漲?他則未多做表示,僅重申,農曆春節前不會調漲。
◆ 美股漲勢封關 收復風暴失土
【聯合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31日電】2011.01.02
華爾街股市31日結束2010年交易,道瓊工業指數全年升約14%,以11577點封關,站上2008年8月以來高峰,意味2008年9月爆發金融風暴2年3個月後,華爾街股已收復所有失陷城池。
受金融風暴及經濟重挫打擊,道瓊指數於2009年3月5日跌至6594點十餘年谷底,市場彌漫悲觀,空頭濃烈。
但至2010年封關11577點,不到兩年便勁升76%,堪稱是戲劇性大逆轉。
史坦普500指數以1257點封關,一年升幅約14%;那斯達克指數2652點封關,全年升18%。
史坦普500並創下自1991年以來12月的最佳表現,市場多期待多頭持續至2011年初。市場對2011年多抱樂觀,與去年此時的情緒有天壤之別。
2010年華爾街股市有不少歷史性事件,包括5月、6月道指半小時內暴跌近1000點,前所未有,也點出新興電腦程式交易對股市漲跌推波助瀾之效。
2010年也是商品交易亮麗之年;金價暴衝至每英兩1400美元,創歷史新高,多項商品登多年高峰,原油價格也回升每桶逾90美元;商品全面走高,意味全球經濟從谷低反彈, 也預警通膨潛在危機。
近來美國經濟訊息正面居多、聯準會11月初祭出6000億美元第二波量化寬鬆措施、歐巴馬總統期中選舉民主黨敗選後戲劇性妥協,同意延長布希時代減稅。
這些因素,不僅推促華爾街股市過去二個月步步向上,也營造了華爾街股市看多情緒,樂觀以待2011年。
◆ 百年蟲危機 金融業過關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2011.01.02
財金公司表示,昨天凌晨已完成民國百年電腦系統年序轉換最後一關測試,並通報金管會,金融業ATM(自動提款機)、通匯等跨行系統,全面過關。
為了通過百年蟲挑戰,金融機構在跨年夜人仰馬翻。中國信託擁有全台灣最多、高達四千多台ATM,相關人員在全台測試,一直到元旦凌晨三時,才測試完畢,民眾可以放心。
※ 相關報導:
* 2011年大預測 歐元恐崩盤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69683.shtml
英國經濟暨商業研究中心(CEBR)發布2011年十大預測,名列第一的是歐元區在2011年春季可能爆發新債務危機,歐元恐將崩盤,估計未來十年歐元維持目前形式的機率只有20%。
澳洲淹水 全球農礦喊漲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2011.01.03
澳洲東北部海岸大部分地區2日淹沒在災情不斷擴大的洪水中,可能創下澳洲歷來最嚴重的水患,損失將超過10億澳元(9.8億美元)。
昆士蘭省財政司長佛雷瑟形容這場洪水是「聖經規模的災難」,並估計最終損失將超過10億澳元。
由於氣象預測未來幾個月的降雨量將更大,昆士蘭省首府布里斯本以北600公里的洛克罕普頓鎮,在未來幾天洪水升高可能升到逾30呎的威脅下,數百居民已經撒出。全昆士蘭省受災人口約20萬人,22個城鎮成為坐困澤國的孤島。氣象預報有些地方大水至少要再一周才退。
澳洲的農業和礦業也災情慘重,澳洲是蔗糖出口大國,最大出口港邦達柏格幾乎停擺,該港每年運出約40萬噸粗糖。另外由於澳洲小麥幾乎一半遭雨打壞而降至可碾磨的品質以下,造成全球供應吃緊。
另外澳洲是全球最大的煉焦煤出口國,和第二大的熱燃煤出口國。全球最大礦業公司英美集團和澳洲礦業巨擘力拓在昆士蘭的許多礦場都已減少或停擺,加鐵公路淹水,出口港封閉,導致煤價飆漲,供需失衡的市場正密切觀察情勢發展。
煤價上漲勢必盲動鋼鐵生產成本揚升,最終所有需要鋼或鐵的日用品都將面臨漲價壓力,對近年大量從澳洲進口煤和其他礦產的中國是利空消息。
昆士蘭省人口居澳洲第三位,經濟占澳洲1.3兆美元產值的約20%。昆省政府已延後年中預算檢討,因為這場洪患的支出可能打破去年8億美元的歷來最高紀錄。
澳洲總理吉拉德巡訪災區時宣布,中央政府將立即撥款100美元救災賑難。救災費用初期可能需要600萬美元,善後更可能達10億美元。
◆ 「債」彈若再爆 歐元恐崩盤
【聯合報╱編譯朱小明/報導】2011.01.03
英國經濟暨商業研究中心(CEBR)發布2011年十大預測,名列第一的是歐元區在2011年春季可能爆發新債務危機,歐元恐將崩盤,估計未來十年歐元維持目前形式的機率只有20%。
CEBR指出,歐元區成員國背負高達數千億歐元債務,如果各國政府無法解決經濟失衡問題,危機將難收拾。
CEBR執行長威廉斯在報告中指出,今年歐元即使逃過崩解的命運,也勢必大幅削弱,和美元匯價持平。
債台高築的西班牙和義大利在2011年上半年必須發行4000億歐元以上的債券,但投資人對南歐國家財務狀況缺乏信心,兩國的再融資計畫面臨困難,屆時歐元區可能分裂。
他並且預測,各國政府可能再度採行量化寬鬆政策,以支持信貸市場。
去年由於歐債頻爆危機,有關歐元前途的預測紛紛出籠,多位歐洲高層政治領袖也公開質疑歐元的未來;投資人對歐元的疑慮也不斷加深,但多認為歐元還不至於馬上崩盤。
除了歐債新危機,CEBR提出的2011年「十大預言」還包括日本爆發嚴重經濟危機,日本目前的債務相當於GDP的200%,幸好有國內鉅額儲蓄支撐,但如果債務繼續走高,勢必需要外國融資而形成危機。威廉斯指出,日本政府可能再度提出緊縮措施,而亞洲市場的成長減緩、日本人口老化,日本可能得再延緩退休年齡到75歲。
CEBR的其他預測還有美國、歐元區和英國將維持利率不變,英國房價進一步下滑、德國是西方經濟的超級明星等。CEBR也認為,明年仍是消費者看緊荷包的一年,「雲端運算」和高解析度「視訊會議服務」(telePresence)將為新興業務。
※ 相關報導:
* 馬凱:等待驚破噩夢的禮炮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1312&f_ART_ID=291345
一面資金大舉流出,一面利率大幅上調,二者的結合代表全球存在的房市、股市泡沫將一起破滅,宛如以無數巨大的禮炮慶賀兩年來的噩夢終於醒轉,但這正是所謂的「二次衰退」,其代價又何其高昂!
◆ 熱錢+氣候 推升商品行情
自由時報 2011.01.03
〔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二○一○年商品牛市沖天,其中棉花、白銀漲幅最大;黃金已連漲十年,今年仍將居高不下;原油也可望重返每桶一百美元價位。
追蹤十九種商品行情的Thomson Reuters/Jefferies CRB指數,過去六個月上漲三成,為該指數一九五六年成立以來最高紀錄。商品行情在去年下半年漲勢驚人,主要是氣候異常造成全球農作歉收,歐債危機助長貴金屬需求,以及新興市場對棉花、黃豆、銅的大量消費等。美國量化寬鬆形成的熱錢也給商品市場強勁支撐。
農產品方面,棉花價格去年飆升九成二,漲幅創近四十年最大,包括澳洲、巴基斯坦、美國德州等主要產區因洪患擾亂產量,同時中國棉花進口量卻大增五十六%。黃豆玉米也面臨同樣供需窘境。專家說,供給面的危機沒有解除,農作物價格無法下跌。
國際金價去年收在每英兩一四二一.四美元,創歷年封關最高價,全年漲幅近三成,最高出現在十二月七日的一四三二.五○美元。歐債危機未除、聯準會的寬鬆及低利率、以及中國及全球面臨通膨壓力,都使得轉向黃金保值的趨勢今年仍將持續。根據彭博調查,有八成二的商品交易員預測金價短期仍將上揚。
銅價向來是景氣領先指標,過去九年有八年上漲,去年底創下每磅四.四五二美元的歷史新高,全年漲幅三十三%。分析師一致認為銅是今年的投資標的。Barclays Capital預估,由於全球最大銅產國智利產量受阻,今年短缺量將較去年攀升一倍至八十二.五萬噸。
原油價格今年可望挑戰一百美元價位。去年八月以來油價上揚三成四,全年漲幅十二%,讓油商荷包賺飽飽,除了受漏油事件影響的BP之外,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e)等四大油商去年前三季合計獲利五九七億美元。
美國聯準會八月底宣布收購公債後,熱錢即開始推升油市,十一月底國會通過延長減稅,更確定油價的多頭走勢。此外,摩根士丹利估計,中國等新興國家未來兩年消耗量將達每日二五○萬桶,前蜆殼石油總裁Hofmeister也預測,二○一二年之前,國際原油將逼近每桶兩百美元,遠超越金融海嘯前的高點一四七美元。
◆ 物價上漲壓力大 財經部會頭大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1.01.03
近期進口大宗物價明顯上漲、國際油價走勢看漲,致使今年國內民生物價面臨嚴峻考驗,財經部會上緊發條。經濟部擔心,若讓「預期漲價」心理發酵,商家提早漲價,問題更大,其中,油價對物價衝擊將最直接,因此中油建議政府應及早為油價漲跌政策定調,阻斷囤積等拉抬物價的行為。
根據經濟部的調查,國際糖價99年11月期貨價格,較99年5月上漲54.8%,同時國內台糖大包裝糖經銷價上漲35.9%;國際小麥99年11月期貨價格,較99年5月上漲41.9%,同期國內小麥到港價格上漲31.8%,22公斤裝麵粉出廠價上漲22.9%;國際黃豆99年11月期貨價格,較99年5 月上漲32.5%,同期國內黃豆進口價格上漲21.8%,18公斤裝沙拉油出廠價上漲29.40%。
經濟部說,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系,加上資源短缺,能源及重要農工原料絕大部份依賴進口,很難不受國際價格波動的影響。
更嚴峻的是,在美元匯率走貶、國際經濟景氣回升、北半球冬季嚴寒、國際游資投機炒作等因素的帶動與交相影響作用下,助「漲」國際油價,今年國際油價走勢繼續看漲。
包括美國能源、經濟學人、摩根大通等機構,近期都紛紛上修對今年國際油價的預測。例如美國能源部在去年1月預測WTI (美國西德州油價)全年平均83.5美元,去年12月預測值就修正為86.08美元;中油主管認為,美國能源部應該還會再上修預測值。
國際油價上漲,首先會帶來國內油價反映漲價的壓力;一旦汽柴油、桶裝瓦斯、天然氣漲價,可能就會帶動一連串如運費等各項成本價格的上漲,最後不得不調漲售價。
中油主管表示,國內油價占消費者物價的比重並不高,假設國內油價上漲10%,消費者物價會受到的影響僅約0.4個百分點(直接影響約3個百分點,間接影響約1個百分點),並不太大。
不過,依照過去經驗,當國內油價要反映漲價時,會先引發「預期漲價」,例如小吃、服飾等各種物價,可能會趁機漲價,油價上漲會成物價推手。
中油主管說,就因為在油價上漲容易會引發「預期漲期」,所以,建議政府最好當機立斷,早點對社會大眾宣布油價漲跌的政策決定。因為油價反映市場價格,最怕決策猶疑,除了可能引發「囤積」問題外,也可能在油價還沒有反映漲價前,多項物價就在「預期漲價」心理推波助瀾先漲價,等油價反映漲價後又再來一波漲價。
※ 相關報導:
* 天冷蛋價飆 21元漲到30元
http://udn.com/NEWS/LIFE/LIF1/6070689.shtml
美國債破14兆 不修法恐破產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2011.01.05
2010年最後一天,美國國債首度突破14兆美元(約台幣408兆元)大關。按照日增40億美元的速率推算,100天後將到達法定舉債上限。共和黨議員已揚言要和歐巴馬政府「大攤牌」,絕不輕易調高舉債上限。若不及時修法,美國將創下開國以來首度倒債的紀錄。
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3日公告,截至去年底,國債總額為14兆252億1521萬8708元5角2分(美元),距離去年6月1日突破13兆關卡,才7個月。
去年2月,國會通過、總統歐巴馬簽字生效的舉債上限為14兆2940億美元。假如到了3月下旬,國會仍無動作,全球金融市場就該緊張了。
共和黨在新選出來的眾議院過半數,部分黨籍議員表示,無論如何絕不讓舉債上限調高。部分議員則採有條件同意:除非歐巴馬政府大幅削減開支,包括對社會安全和醫療照顧的補助,否則將封殺提高舉債上限的修法提案。參議員迪明特甚至以「大攤牌」(big showdown)形容共和黨緊守舉債上限的決心。
舉債上限如果無法調高,財政部和白宮會採取緩兵之計,財政部可先挪用部分款項,白宮可以關閉某些機關,暫時停發社會安全與醫療照護款項節省開支。
但這樣做拖不了太久,若共和黨議員決議杯葛,美國將因國防開支和債務利息,而向購買美國國債的外國政府、銀行及個人說「我們沒錢還債」。最糟的是,金融市場不會等到美國真的倒帳的這一天,市場會提早出現強烈反應,希臘的狀況就是前例。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庫斯比向共和黨陣營喊話,表示這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把戲:「拒絕提高上限將導致美國發生債務違約,這在美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將比2008年金融風暴更嚴重。」
不過,茶黨等共和黨激進派最主要目標就是不讓美國債務繼續膨脹,所以沒有人能預料他們會堅持到何種程度。
保守派媒體還翻出2006年歐巴馬擔任參議員時的談話:「提高舉債上限是領導人失敗的象徵,也是美國政府無力自行應付開銷,必須仰仗外國支持我們政府魯莽財務政策的象徵。」歐巴馬將被迫把這話吞回去,向國會低頭。
※ 相關報導:
* 美去年破產人數150萬 創5年來新高
http://www.udn.com/2011/1/4/NEWS/WORLD/WOR2/6073607.shtml
美國2010年申請個人破產人數突破150萬,創五年來新高。由於經濟成長前景不確定,許多家庭不堪債務壓力而走入破產法院,預計2011年消費者破產申請案將繼續增加。
* 克魯曼專欄/掉進深淵的美國經濟
http://www.udn.com/2011/1/4/NEWS/WORLD/WOR6/6072873.shtml
我擔心決策者可能專注於有利的經濟指標,認為不必再以採取促進復甦的具體措施,最後導致我們再次沉淪。
◆ 美歐亞製造業 馬力十足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1.01.04
美歐亞製造業3日都傳出好消息,美國製造業景氣擴張速度創七個月來最快;歐元區製造業連續第四個月擴張,連愛爾蘭、葡萄牙等周邊國家也出現顯著復甦跡象;亞洲工廠生產成長力道轉弱但依然強勁,顯示儘管歐債危機揮之不去,全球景氣仍持續擴張。
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製造業指數升至57,高於前月的56.6,不僅創去年5月來最高水準,也是連續第17個月擴張,證實美國經濟復甦力道增強;50以上代表景氣擴張,反之代表萎縮。
另據Markit Economics 3日公布的資料,歐元區16國上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7.1,高於初估的56.8 和前月55.3,且逼近去年4月創下的46個月高點,主要受惠於新訂單激增和勞動市場大幅好轉,反映出德法兩國正帶領歐元區的工業復甦;該指數已連續15 個月超過50。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說,歐元區周邊國家在12月出現振奮人心的跡象,「德國仍表現優異,差點就出現創紀錄的成長,法國表現居次,該國12月 PMI僅稍低於前月的10年高峰。周邊國家也出現顯著復甦跡象,僅希臘例外,出口有助推升這些國家的產量增長,但希臘的衰退速度至少已經減緩」。
雖然財政撙節措施和主權債務危機導致愛爾蘭、葡萄牙等周邊國家的政府借貸成本攀至難以控制的水準,但Markit的最新調查顯示歐元區的製造商仍成長茁壯。
滙豐同日公布的調查則顯示,印度12月PMI降至56.7,不如前月的58.4,主因是工廠生產和新訂單的成長力道轉弱,這減輕外界對該國經濟過熱的疑慮。印度PMI已連續21個月高於50;此外,南韓12月PMI經季節調整後升至53.9,遠高於前月的50.2,創七個月來最大升幅。
滙豐說:「南韓經濟去年有個完美句點,隨著全球貿易榮景再起,南韓格外能從中受益,該國出口和勞動市場都日益增強。」
※ 相關報導:
* 「羅馬」聯軍成形 促升人民幣
http://www.udn.com/2011/1/5/NEWS/WORLD/WOR2/6075065.shtml
巴西官員透露,總統羅塞芙4月出訪中國時,將優先和北京當局討論人民幣和貿易政策等問題,這意味羅塞芙可能和歐巴馬形成「羅馬陣線」向中國施壓,敦促人民幣升值。
◆ 14個零!辛巴威超大鈔 觀光客愛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美聯社哈拉雷三日電】2011.01.04
到辛巴威旅遊的觀光客最愛什麼伴手禮?答案是辛巴威的舊鈔,尤其是上面印有14個零的百兆辛元鈔票。
德國觀光客珍妮絲到辛巴威渡假勝地維多利亞瀑布旅遊時,一心想弄到一張百兆辛元舊鈔。她說,那些數字實在讓人心醉神迷,「喜歡拼圖、微積分和魔術方塊的人,一定會喜歡辛元舊鈔。」
2008年底,辛巴威經濟嚴重惡化,食物和能源極度匱乏,通膨嚴重失控,物價每小時漲一次,鈔票愈來愈薄。辛巴威央行不得已,發行的鈔票面額愈來愈大,一張100億辛元的紙鈔依然不敷使用,甚至曾推出百兆大鈔,但也買不到什麼日常用品。
當時,連老師也深感苦惱。鈔票面額一路狂飆,小學生對數字的感覺開始偏差。有一回進行戶外教學時,老師告訴學生,被古冰河沖刷下來的花崗岩,早在7億年前就存在。學生不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7億辛元不過才買到一條麵包。
辛巴威政府最終還是下令停用辛元,改以美元等較穩定的貨幣。如今,百兆辛元舊鈔每張要價5美元,當然也得視保存的狀況而定。根據路邊小販的說法,辛元停用這兩年來,市面上的舊鈔幾乎已被西方遊客搶購一空。
珍妮絲說,西方人之所以買舊鈔,大多是出於好奇,有一名澳洲觀光客,就準備把買到的鈔票展示在自己的酒吧裡。
來自非洲和南美等其他同樣飽受惡性通膨之苦國家的旅客,對辛巴威的舊鈔就顯得興趣缺缺,買的大多是古玩和藝術品。
社論-我們實在不能再忍下去了
【本報訊】2011-01-06 工商時報
中華民國100年元旦剛過,政府為了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已正式展開一連串的慶祝與紀念活動。馬總統在文告中宣示四項期許,「百年樹人、百年生機、百年公義、百年和平」,並具體勾勒「黃金十年」的藍圖,做為奠定下個百年基業的起始。既然是期許就表示目前仍有欠缺或不足。馬總統在社會公義方面提到了司法的賡續改革與推動長期照護制度等,然卻唯獨遺漏了在貧富差距問題上扮演關鍵角色的賦稅改革。這個前陣子才被信誓旦旦的宣稱「絕不缺席」的改革,卻全然未在百年文告中出現,令人感到遺憾。
或許馬總統認為其一上任便成立了「賦稅改革委員會」(賦改會),對稅制進行檢討並提出改革建議,故已無須再強調此一改革的必要。但是,馬總統錯了。如果花了一年半時間的賦改會成效卓著的話,那麼,當主計處公布我們所得分配惡化的時候,社會大眾就不會將心中的憤懣全數發洩在稅制的不公上;如果花了一年半時間的賦改會的確是玩真的話,那麼,當房地產投機盛行價格狂飆的時候,社會大眾就不會將所有的責任怪罪在稅制的不義上。
這些社會壓力終究逼使得馬總統不得不對社會的不公不義宣戰,而當他說出「縮減貧富差距擴大,租稅改革絕不缺席」的時候,他的心中應該已經認知到賦改會的失敗結局,而他的話中更已然告訴民眾賦改會對社會公義乃繳了一張白卷。
回顧賦改會的歷史,從一開始組織架構與運作方式的偏頗設計,到適逢全球金融海嘯的威脅與衝擊,內外二因素交相不利於稅改工作的推展。其間不但民間稅改團體與部分委員退出委員會表示抗議,更由於行政院的干預斧鑿痕跡過深,還引發社會輿論諸多質疑與抨擊。綜觀賦改會的建議中,被府院黨接受且全力推動的改革項目主要有三,其一為調降營所稅稅率(從25%至17%),雖然配合取消促產條例的減免稅,但後者緩慢的稅收增加效果遠抵不過前者即時造成的稅收損失;其次為調降遺贈稅稅率(從50%至10%),這項對富有者的大幅減稅,導致社會財富分配差距的擴大;其三則為調降綜所稅最低三級距稅率及提高標準與薪資等扣除額,此一作法只是為了安撫中低收入者對有錢人享受遺贈稅減免所產生的不滿,藉以消弭遺贈稅調降的阻力。這些改革措施都有一共同的特色,那即是減稅,無怪乎輿論謔稱「賦改會」為「稅減會」,而這也是民眾對稅改一直無法建立信心的主因。
其實,賦改會第一個提送給行政院的稅改建議乃是取消軍教免稅案,行政院雖然也順利通過而將之送到立法院審議,但迄今卻仍未實現。日前,立法院財政改革委員會要求財政部、國防部與教育部就取消軍教免稅案進行專案報告,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在野黨有意對執政黨施加壓力,希望逼使此案浮上政治角力的抬面,但執政黨卻不斷刻意的迴避與延宕。在國民黨席次占絕對優勢下,想要這個會期通過此案似乎已無可能。令人不解的是,同樣是賦改會的建議,為什麼府院黨不能像前述減稅案同心協力推動改革?
取消軍教免稅已是一項陳年的改革議題。任何一個政黨在野時都會以之做為抨擊執政黨的武器,而執政黨則多半採取轉攻為守的態度,極力閃躲碰觸此一敏感問題。民進黨執政時期總算找到了一個妥協的方案,亦即所謂「課多少補多少」的配套改革,讓軍教課稅者所繳的稅全數回饋至軍教身上。國民黨重新執政後,賦改會承接原來的方案構想,蕭規曹隨的將之提送給行政院。其實,立法院早在去(99)年5月10日就已通過了該案的初審,如果國民黨的府院黨能夠貫徹改革的理想與決心,這項劃時代的稅改並不是沒有成功的希望。問題是這項改革的理想與決心應該來自於那裡?無疑的,當然是馬總統囉。
我們知道軍教免稅問題涉及複雜的歷史因素,更涉及敏感的政治算計,但無論如何,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當為一切改革的最終目標與價值。經過幾十年的討論與爭辯,如今即使是軍教人員本身亦大都了解箇中道理而願意接受公平的課稅。更何況,目前的方案並沒有傷害到軍教人員的整體利益,所有課之於軍教人員的稅收全數回饋在其身上,或用於改善其工作環境與條件,或用於維持其稅前與稅後所得的相同。如此做法,相信連軍教人員本身亦「不好意思」再提出任何反對意見。遺憾的是,朝野政治人物卻還是喜歡拿它當做是一個炒作工具,圖謀選舉或政治交換的利益。
我們欣見馬總統在文告中關切台灣未來的社會公義,但從賦改會的失敗經驗與教訓,馬總統應該深切的警惕與反省。租稅公平乃是社會公義最起碼的標準,馬總統心中愈沒有選票的顧忌,才愈能夠展現出大格局的改革力道,為全民福祉謀利。我們認為,只要馬總統宣示決心與魄力,府院黨就能同步一致完成這項歷史任務。追求社會公平正義,我們不能再忍下去了。
◆ 貨幣政策要短打長攻並濟
【聯合報╱社論】2011.01.07
中央銀行最新的貨幣政策訂下「三打」目標,以升息半碼「打通膨」,以擴大針對性信用管制措施「打炒房」、以大幅提高外資新台幣活期存款準備率「打炒匯」。儘管央行目標清楚、手段直接,但觀察近日新台幣變化、房地產買賣氣氛,似乎所受影響有限。現在評斷貨幣政策的成效自是言之過早,以中長期觀點而言,貨幣政策其實還有不小的調整空間。
央行的「三打」政策看似面面俱到,但因調升新台幣利率會增加國際炒匯熱錢的誘因,「打通膨」與「打炒匯」之間也存有某些矛盾。但從這個兩難間的政策力度,一是維持零點一二五的半碼升息幅度,一是將外資在台新台幣帳戶的存準率提到九成,則可看出央行當下仍是「打炒匯」重於「打通膨」。從近期外匯市場不斷傳出炒匯巨鱷索羅斯鎖定新台幣的訊息,央行確實必須提高警覺,尤其是在其他亞洲國家也全面築堤防堵熱錢之際,台灣自應以明確的行動向熱錢宣戰;這也符合央行干預匯市非正常波動的原則。
再者,當前物價、房價上漲的壓力,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過剩的流動性;根據統計,去年十一月貨幣供給總計數M2已達卅點六兆元,是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二點三倍,逼近歷史高峰,凸顯國內游資之多。但這麼多的流動性,一是來自金融海嘯後極度寬鬆的貨幣供給,另一則是央行長期守匯買匯下所釋出的新台幣;因此,要移除助燃物價、房價的柴薪,收回流動性勢所必然。由此邏輯推斷,央行先「打炒匯」以降低守匯壓力,從源頭控制流動性,也可收短期之效。
然而,守匯抗熱錢畢竟只能是短期對策;如果一國貨幣的匯率水準長期未能反映其經濟成長實力及貿易表現,進而引發升值的預期心理,貨幣政策就會時時刻刻為熱錢所苦所擾;而且時間愈久、代價愈大,近年流動性的持續增加正是一例,反而讓貨幣政策如同坐在一個隨時可能潰堤的堰塞湖上。由於真正吸引熱錢的是升值的預期及由此產生的資產增值利益,在新台幣升值幅度落後鄰國,而經濟表現並未落後下,反而可能引來更多的攻擊;因此,央行的貨幣政策除了正面迎擊短期炒匯巨鱷外,從中長期而言,仍應由降低升值預期著手,並抑制資產價格的炒作,而放手讓市場決定新台幣價格、積極「打炒房」,都是必要之策。
再就「打炒房」而言,這不僅是為了減少熱錢流入的誘因,也是要降低目前金融體系放款過度集中房市的風險;別忘了,金融海嘯的成因之一就是美國房價非理性上漲造成信用過度擴張,以致房價反轉而下時造成整個金融體系周轉不靈。再者,高房價一直高居民怨之首,「打炒房」亦可收安定社會、穩定政局之效。然而,央行僅以針對特定區域、特定貸款做信用管制,在國內資金供給過剩下,恐難以起到預期的作用,仍須輔以升息的全面性作為,以增加成本來阻擋資金湧向房市的速度。
不只「打炒房」需要升息,從很多層面看,貨幣政策都有升息的必要。一般評估水準的高低,不少人會用相對的概念,即與經濟結構或發展程度相當的國家相比,或與物價上漲幅度相比。但是,從長期的觀點,不到百分之二的資金報酬率,既難以促進生產性投資的意願,限制長期經濟成長的能量,更會驅使資金湧向報酬率動輒以倍計的房地產、股票等市場,催生資產泡沫;同樣的,低利率更養成財政惰性,在公共投資上過度依賴舉債,而輕忽其自償性。因此,利率走回上升軌道,對國內經濟發展的結構性調整,實具有關鍵的啟動作用。
此外,由於世界經濟總有意想不到的變數,貨幣政策更有時間滯後的遞延特性,貨幣政策也不能只看眼下的數字,而需要保持充分的前瞻性。從這點而言,央行總裁彭淮南在去年六月即啟動升息循環,實已展現七A總裁的功力;但還是要提醒彭總裁,一次半碼的緩步升息,藥效溫和雖不傷身,卻也可能被時間稀釋了效果,不足以因應今年來勢洶洶的物價上漲壓力,更可能還沒有升足,就會因政治、經濟變數而中斷,讓精心布局的貨幣政策功虧一簣。
農作收成前景不妙 糧價可能會再漲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1.01.06
聯合國表示,由於糖和肉類成本持續高漲,去年12月的全球糧價打破2008年糧食危機期間創下的紀錄水準,站上歷史新高。聯合國也說,由於農作物收成前景仍有許多不確定性,糧價可能會再漲。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3日發布月報指出,追蹤55種糧食商品價格的FAO糧價指數去年12月升抵214.7點,不僅是連續第六個月上揚,更超越2008年6月創下的213.5點歷史高峰,再創1990年開始紀錄以來的空前新高。
其中去年12月的糖價指數躍增至398.4點,遠高於11月的373.4點,衝上歷史高峰;肉價指數升抵142.2點,較11月的141.5點增加;穀價指數也升至237.6點,創2008年1月以來新高;食用油價格指數則漲至263點,也是2008年6月以來最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深經濟學家阿巴希恩(Abdolreza Abbassian)表示,由於目前農產品前景仍高度不明朗,農作物價格可能還會再漲,他說:「若南美洲農作物收成出現問題,糧價仍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阿巴希恩指出,如果阿根廷目前的乾燥氣候演變為旱災,或北半球的冬麥遭受寒害,都會刺激糧價飆漲。
市場對阿根廷天候的疑慮已造成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去年暴漲52%。
聯合國糧農組織已表示,今年的全球農作物產量必須增加至少2%,才能滿足2011至2012年度的需求,並避免進一步大量消耗糧食庫存。
不過阿巴希恩說,儘管糧價高漲,但造成2007年至2008年間引發糧食暴動的原因,像貧窮國家農作物生產不足和油價暴漲等眾多因素目前尚未出現,因此今年全球發生更多暴動的機率也隨之降低。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FAO糧價指數每月追蹤穀物、油籽、乳製品、肉類和糖等糧食商品的價格變動。
※ 相關報導:
* 油價一路飆 威脅全球經濟
http://www.udn.com/2011/1/6/NEWS/WORLD/WOR2/6077495.shtml
國際能源署(IEA)警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若不增產,居高不下的油價將對已開發國家原已脆弱的經濟復甦構成威脅。
◆ 國際糧價狂飆 糖肉創天價
中央社 2011-01-06
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今天指出,受到糖價、肉價高漲影響,去年12月全球糧食價格飆上紀錄新高,突破2008年「糧食危機」水準。
總部設在羅馬的FAO公佈月報指出,追蹤55種食物商品指數連漲6個月,達214.7點,飆破2008年6月創下的前次新高213.5點。其中糖價與肉價指數雙雙飆上新天價。
2008年全球爆發缺糧危機,海地、埃及等各地相繼發生暴動。
去年糖價續強,是連續第3年上漲,而芝加哥玉米價格創下4年來最大漲幅。
FAO去年11月17日警告,除非全球穀糧「大幅」增產,今年糧價恐進一步狂飆。
去年莫三比克民眾因不滿政府調漲麵包與水價,引爆至少13人死亡的警民衝突事件。
FAO資深經濟家阿巴斯安(Abdolreza Abbassian)今天接受電話專訪指出:「不幸地,穀糧價格在面對諸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仍可能進一步走強。南美農作物生產若受到威脅,糧價將有極大的進一步上漲空間。」
FAO糧價指數去年11月報206點。FAO糖價指數去年12月由11月的373.4攀抵398.4點,肉品價格指數則由141.5升抵142.2。
FAO穀類價格指數由去年11月的223.3點飆上12月的237.6點,改寫2008年8月來新高。食用油指數由243.3點飆上263點,刷新2008年7月來高點。乳製品指數由207.8點攀抵208.4點。
FAO曾表示,今年全球穀糧產出必需成長至少2%,以因應2011至2012年需求,且避免穀糧庫存進一步減少。受到阿根廷旱災影響,芝加哥玉米價格去年狂飆52%。
FAO的糧價指數是以2002-2004年的糧食和其商品價格為基準,所製作的國際食物商品指數。(譯者:中央社趙蔚蘭)
◆ 民生用品 年後恐喊漲
自由 2011.01.06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國際黃豆、小麥、玉米、糖等價格去年連創新高,量販店表示,年前「凍漲」的糖、食用油、飲料、米,以及麵粉相關製品等民生物資,廠商已醞釀農曆年後漲價,估計最高漲幅至少達二至三成。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小麥、黃豆三大農產品期貨價格,去年分別上漲五十二%、四十七%與三十五%,價格均創下兩年來新高;國際糖價也再創新高,帶動國內糖價逼近國內史上最高價。
國內十八公升裝業務用沙拉油,從七月每桶約六三○至六四○元的出廠價起漲,目前每桶已經上漲至八三○元,預計本週每桶將上看八五○元,半年來漲幅超過三成。
業務用沙拉油上漲,「憋」很久的家庭用小包裝食用油,在農曆年後也醞釀漲價;不僅如此,與糖息息相關的飲料也計畫漲價,其中,果汁將成為第一波率先漲價的飲料。
至於麵粉價格在國際小麥價格走高波及下,每袋二十二公斤裝的麵粉,從去年七月至今已四度漲價,前三次每次每袋漲價金額約在三十至六十元不等,本月每袋擬一口氣上漲六十至八十元。
麵粉漲勢不止,量販店業者指出,原先聞風不動的水餃、包子、麵等麵粉相關製品廠商,也醞釀漲價反映原料上漲成本,家樂福、大潤發和愛買三大量販店業者說,正積極和業者斡旋中,農曆春節前不會讓廠商漲價。
◆ 大陸存準率 今年會頻繁調整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2011.01.06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周小川宣示,人行今後將動態調整金融機構的差別準備金,使貨幣政策工具更豐富,顯示人行今年可能更頻繁調整銀行存款準備率。
他也提到,中國大陸在「十二五」期間的金融改革,將包括穩步推動利率化市場改革,以及推動人民幣資本帳可兌換等。
人行所主辦的最新一期「中國金融」雜誌,昨天刊出主題為「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周小川專訪。
他在專訪中指出,今年將採取的穩健貨幣政策,有利加強管理通貨膨脹預期、防範資產價格泡沫,以及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
其中在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上,中共第17屆五中全會已拍板,要「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因此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將是人行在「十二五」時期金融改革的重點。
諸多具體做法中,周小川提到「要實施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措施,豐富和補充政策工具,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提升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
他說,這是為了將貨幣信貸和流動性管理的總量調節,與構建宏觀審慎政策架構結合起來。
巧合的是,中國證券報昨天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人行正推動一系列貨幣政策工具改革,包括從今年起每個月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的新制度,以更精確地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效果。
市場人士認為,這意味人行今年調整金融機構存款準備率的次數將更頻繁。
報導指出,人行準備從大陸全國性的銀行做起,並考慮到各家銀行需要一定時間適應,因此在前三季會給予依次遞減的容忍度。
舉例來說,若某家銀行應適用3.5%的差別存款準備率,人行在第一季給予2%的容忍度,因此,該陸銀實際要採用的差別存準率為1.5%。
路透報導,差別存準率就是對特定銀行規定不同於所有銀行試用的存準率。人行過去很少使出這一招,但單在去年第四季就動用兩次,而且從未公開證實。
去年10月11日,人行個別通知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四大國有銀行,以及中國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兩家股份制銀行,提高存準率0.5個百分點。
接著,人行在一個月後,在再度調高所有陸銀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之外,還對中行與交行等特定陸銀,又額外調高存準率0.5個百分點。
※ 相關報導:
* 陸企全球併購 三年砸2.6兆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079651.shtml
據網易財經報導,過去近三年的時間,大陸企業赴海外併購約120起,涉及總金額超過人民幣6,000億元(約新台幣2.65兆元),涉獵範圍包含美國、加拿大、澳洲和歐洲多國,以及中亞、南美和非洲等。
歐債瘤更腫! 短期不會消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01.09
專家說,歐洲目前的主權債務危機不但不會在近期內消失,而且可能更加擴大。
為愛爾蘭紓困不到一個月、市場經過一陣令人誤以為逐漸趨穩的假期之後,歐盟再度辛苦設法使投資人相信,在這場日益深重,即將壓垮好幾個政府和不知道幾家銀行的債務危機裡,它有足夠的錢和意志來治根。
歐元兌美元 新低
這個周末,葡萄牙的十年期債券殖益率再度衝上前不久才寫下的7.1%,義大利和西班牙債務的「保險」成本也告激升,歐元兌美元則摔入三月新低。
驅使市場走弱的主因之一,是歐盟執委會一篇報告,說,持有優先級銀行債者,在該行倒閉時應該認賠。
歐盟高層安慰各界說,歐元區現有的一兆多歐元銀行債和主權債不適用這項做法。
但投資人不相信,他們認為這篇報告就是他們將會慘賠的信號。
希臘、愛爾蘭必須重整債務
花旗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布宜特說,債權會被打折扣的明顯是現有的債權,而不是未來的債權。布宜特7日發表一份80頁的報告,說明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的債務重整勢在必行。報告說「事實是,所有銀行和主權債現在都陷入風險」。
希臘和愛爾蘭目前外銷所得80%用於償付外債,而且愈來愈難從本國人民身上擠錢幫忙還債,愛爾蘭醞釀逼迫債權人認賠,希臘政府則說破了嘴闢謠,說當局沒有要求債主認賠。
葡萄牙目前完全仰賴外國投資人融資,但已經沒有人認為葡萄牙能繼續給投資人7%利率。想一想,愛爾蘭和希臘就是由於付不出這樣的價碼而退出債券市場,向歐盟求助。
西班牙的處境和葡萄牙半斤八兩。
布宜特早已警告,歐洲很快就會扛不起債務重擔,他的悲觀報告持之有故。
歐洲遲鈍 不懂嚴重性
布宜特批評,歐洲非常遲鈍,一直不曾真正了解其債務問題的嚴重性。如果雙牙終於必須乞援於歐盟去年在希臘危機後成立的4400億歐元紓困機制,布宜特的警告就成真了。
◆ 中國救歐元 打政治算盤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1.01.09
中國領導人最近分頭訪問有債務危機的葡萄牙、希臘和西班牙,承諾要大買這些國家的國債,力挺他們度過債務危機以拯救歐元。中國扮演歐元救世主,並非出於無私的善意,而是要把歐元危機轉換為政治資本。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在西班牙承諾將買60億歐元(約臺幣2264億元)的西班牙國債。在他之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已走訪葡萄牙,總理溫家寶則去了希臘,都宣布要買這些國家的國債。
光是宣布這個動作,就讓歐洲匯市穩定下來,並使弱勢的歐元走強。中國是全球最大出口國,歐元區的穩定和歐元強勢,絕對對中國有利。
李克強在西班牙說:「在歐洲和西班牙金融市場,中國都是負責任的長期投資人。中國對西班牙金融市場有信心,已買了西班牙國庫券,未來還會買更多。」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也在官網上說:「歐元和歐洲金融市場是全球金融體系重要一環,也是中國外匯存底的重要投資標的。」中國外匯存底折合台幣高達76兆。
歐元區國家對中國雪中送炭大為感激。北京人民大學國際貿易關係專家時殷弘說:「從經濟角度,西班牙金融市場現況很差,現階段買西班牙國債對中國毫無價值,中國政府大買國債的盤算是要從西班牙和其他歐洲國家獲取政治利益,這是具有政治意涵的經濟行為。」
中國的最大願望是歐洲國家解除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對中國實施的武器禁運,更樂見歐洲解除高科技產品輸出到中國的限制,也希望被認定為市場經濟,反駁傾銷的指控。
◆ 社論-區域貿易協定的通報與透明化義務
【本報訊】2011-01-09 工商時報
經濟部長施顏祥日前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答詢時指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儘速完成通報(notification)。這確是正辦,尤其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如今又已成立。不管ECFA的簽署過程歷經多少波折,後續還有多少內容有待填補,既然兩岸同屬WTO會員且已締結優惠性貿易協定,就該名正言順走完通報程序,以善盡WTO會員義務。
事實上,會員主動將可能涉及其他會員利害關係的貿易體制與措施變更告知WTO秘書處,連同須出版與貿易相關的任何法律規章、行政決策與國際協定等內容,以及WTO有權對會員定期「貿易政策檢視」,一般統稱之為WTO的透明化(transparency)機制,旨在讓各國的貿易政策更可預測,自由化的承諾更容易受到監督。
有趣的是,近年來區域貿易協定的盛行,卻也讓此一透明化機制,尤其是協定雖簽完但實施前,仍屬於「事先」階段的通報更顯得重要,因為 WTO在面對眾多FTA的「事後」審查機制,亦即成立於1996年的「區域貿易協定委員會」(Committee on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 CRTA),其功能幾乎已經失靈。該委員會主要負責審查或檢視特定貿易協定是否符合GATT第24條(涉及貨品貿易)與GATS第5條(涉及服務貿易)的規範,但令人訝異的是,雖然出版不少「諮商與報告」,嚴格來說截至目前尚未真正完成任何一件區域貿易協定審查。
主要原因在於WTO除了爭端解決機制之外,一般乃以「共識決」作為運作基礎,當然也包括「區域貿易協定委員會」在內。不巧的是,WTO的條款解釋要屬區域貿易協定最分歧,以最常被引用的GATT 第24條為例,其中的構成要件「substantially all the trade」(絕大部分貿易)究竟何所指?雖然一般慣例大概在八成五到九成五之間,但的確缺乏一個明確的量化門檻。換言之,源於區域貿易協定的條款解釋莫衷一是,採共識決的「區域貿易協定委員會」,也就很難去評判特定區域貿易協定是否符合WTO規範。
有鑑於對特定FTA「事後審查」(examine)的束手無策,所以WTO在2006年12月經總理事會通過後開始實行「區域貿易協定透明化機制」,企圖藉由加強「事先與聞」(engagement)的措施,亦即完備通報程序來提升透明度,並敦促區域貿易協定簽署國家遵守WTO規範,特別是減少只想簽成僅涵蓋少數產品或部門貿易協定的投機行為,或所謂的不名譽(dirty)FTA。一般認為此等FTA不僅有害於WTO多邊體系的完整,對簽約國的整體經濟效率也是弊大於利。
詳言之,上述針對區域貿易協定的透明化機制,主要要求簽約國最晚在「協定重要部分或優惠性措施開始實施前」,必須以英、法、西班牙語三種官方語言之一通報到WTO秘書處,而秘書處隨後也會儘速提出「事實審查報告」(factual presentation)並周知其他會員,其他會員則可以在通報後一年內「提問與評論」此份協定並要求答覆。WTO很小心地把這樣過程稱之為考量(consideration),而非審查(examination),亦即此時強調的是資訊透明化而非施壓機制。
當然,針對可能違反規範的特定區域貿易協定,WTO原本另有撒手鐧,亦即其他受到影響的會員其實有權訴諸「爭端解決機制」要求裁決,而上述這套透明化機制也應有助於提醒究竟哪些國家或是其企業受到影響。
唯事實上近來幾乎所有WTO的會員或多或少簽有FTA,所以對使用爭端解決機制來敦促特定FTA符合WTO規範也都投鼠忌器。此外,如果同時有很多國家都對特定FTA有意見,這時更容易產生「搭便車」心理,亦即沒人願意當「壞人」,對可能有問題的FTA提出控訴。總的來說,目前僅知兩個例子,即1996年印度控訴土耳其,以及2001年南韓針對NAFTA的自動防衛機制之使用,排除了NAFTA成員而控訴美國。
話說回來,即使FTA的問題相當棘手,尤其是因WTO的相關實質規範與監督機制不足而有模糊空間,但是這反而強化了WTO針對FTA的透明化與通報要求。新年伊始,ECFA在正式實施的同時,的確應儘快履行此一義務。
國際糧價飆漲 G20研討對策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2011.01.08
全球天災導致糧食短缺,價格飆漲,許多國家的糧食通膨率高達兩位數。通膨壓力增加,刺激保護主義,甚至可能使2008年糧食危機引發暴動的慘況重演。20國集團(G20)已展開工作層級的會談,希望趕在巴黎峰會前提交對策。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5日指出,多種糧價上月創下新高,已高過2008年在埃及、喀麥隆、海地等國引發暴動時的水平。砂糖和肉類價格漲至1990年該署記錄以來的最高點,而小麥、稻米、玉米和其他穀物價格,也達到2008年以降的最高峰。
在南非擁有大筆土地的倫敦創投公司「緊急資產管理」投資長穆倫表示,各國仍不願面對糧價飆漲的真相:「只要檢視人口數、生產量和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就會知道危機現在才剛開始。」
印尼重要香辛料辣椒的價格,去年已暴漲5倍,總統尤都約諾呼籲民眾,盡量在自家院子種植作物因應所需;而貿易部長馮慧蘭6日則是率先響應,表示家裡就種了200盆辣椒。
印度糧價也創下一年多以來的新高,去年12月25日為止的一周,糧價年增率高達18.32%。分析師預測,印度政府本月可能升息以抑制通膨。
而鄰國巴基斯坦,則是因洋蔥價格上漲一倍,切斷和印度的陸路洋蔥交易。洋蔥是印、巴多種菜餚提味的主力,印度敦促巴基斯坦允許洋蔥出口。
另外,中國大城市的糧價漲風也相當嚴重,去年11月糧價年增率高達11.7%,中國農民銀行經濟學家傅兵濤說,穀價會再漲10%,若干城市已直接管制,中央也保證會遏止炒作。
糧食短缺對非洲和中美洲等仰賴作物出口的國家影響更大,可能迫使這些國家管制出口,或者徵收外國農地所生產的作物,優先提供給國內民眾。此外,糧價飆漲將可能排擠其他商品消費,不利全球經濟復甦。
去年8月就曾經爆發一波糧價漲勢,俄羅斯氣候異常加上野火造成小麥歉收,總理普亭下達小麥出口禁令,國際小麥價格漲至2年來新高。
◆ 克魯曼專欄/德州奇蹟幻滅 敲響美國警鐘
【經濟日報╱專欄作家/編譯莊雅婷】2011.01.08
現在州政府的日子都不好過,幾乎各州都面對龐大赤字,從加州、紐約州、紐澤西州到德州,無一倖免。
等等,你說德州?就算美國其他地方水深火熱,這裡不是應該欣欣向榮嗎?該州州長不是在競選連任的造勢大會上宣稱,「我們有數十億美元的盈餘」嗎?以前確實如此,而且他也的確說了這番話。但事實是,未來兩年德州的財政赤字可能高達250億美元。
而且,這個事實對美國整體來說有深刻的意義,因為德州是實施現代保守預算編列理論最徹底的地方,這一派理論認為政府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該加稅,而且只要減少浪費的支出,就能平衡預算。如果這套理論連在德州都失守,在其他地方更難以立足。
德州的赤字有多糟糕?就技術上而言,各州的預算危機很難相提並論。但預算與政策優先事項中心(CBPP)的數據顯示,德州的預算缺口比紐約還嚴重,大約和加州不相上下,但還沒到紐澤西州的水準。
然而,不久前德州還被封為榜樣(還沒看到最新新聞的評論家仍這麼認為),受惠於低稅率和親商政策,德州應該躲過不景氣衝擊。州長也誇口說德州的預算狀況良好,該歸功於他「嚴格而保守的決策」。
別忘了,在外界全面把公共部門的工會妖魔化、宣稱他們是社會的痛苦根源之際,德州幾乎看不到妖魔:德州政府只有不到20%的員工加入工會;相形之下,紐約州的比率高達近75%。
那麼,幾個月前大家還熱烈談論的「德州奇蹟」,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部份答案是,新聞報導這個州未受景氣衰退侵襲是誇大其辭。2007年經濟衰退以來,德州的失業率的確不如美國整體失業率嚴重,但德州的人口成長快速。哈佛教授格利瑟(Edward Glaeser)指出,這多半是因為當地的土地利用法規和分區政策寬鬆,因此能維持房價低廉。這沒什麼不對,但考慮到人口快速增加,德州必須比其他州更積極創造就業機會,以滿足持續擴增的勞動力。
提到失業率,德州的情況並不特殊。拜高油價之賜,當地的失業率低於全國平均值,大約和紐約州或麻州水準相當。
至於預算呢?事實上,德州政府多年來一直靠不實手法創造財務健全的假象,卻無視於嚴重的「結構性」預算赤字--也就是在經濟情況良好時也存在的赤字。因此,當不景氣來襲時,德州政府的歲入也和其他州一樣受到衝擊,財務健全的假象勢必瓦解。
讓州長派瑞(Rick Perry)敢暫時宣稱政府有財政盈餘的唯一原因是,德州每兩年才編列一次預算。但上次編列預算是在經濟衰退尚未觸底前,而現在議會即將通過新預算,德州可能出現250億美元的財政缺口。這下該怎麼辦?
由於德州政壇保守風氣盛行,當局絕不可能加稅,所以只剩削減支出這條路。
但派瑞提到的「嚴格保守決策」,可不是隨便說說。德州政府一直對最弱勢的民眾採取強硬、甚至可以說是殘酷的作風。德州對每位學生的教育經費支出,在各州排名幾乎墊底,該州沒有健保的民眾比率也居全國之冠。很難想像如果政府打算只靠進一步撙節支出來消弭巨額赤字,會造成什麼後果。
我不知道德州財政的爛攤子最後會如何解決,但跡象看來似乎不妙,對這個州和全美國都是如此。
現在,華府的保守份子宣稱他們可以既減稅而又藉削減支出達到預算平衡。但他們連在德州都辦不到,如何能把這種做法推行到全國?
過去大家都說可以從加州看到美國的未來,如今德州的狀況可能是更準確的預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沒有前途的未來。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編譯莊雅婷)
※ 相關報導:
* 國債鐘 每人背債20.4萬
http://www.udn.com/2011/1/8/NEWS/FINANCE/FIN2/6082172.shtml
◆ 台幣升破30 彭淮南防線失守
【經濟日報╱記者黃國棟/台北報導】2011.01.08
國際美元強勁彈升,中央銀行昨(7)日刻意縮小阻升幅度,放手讓新台幣升破30元大關,終場以29.8元做收,升值3.1角,收盤價創下13年來新高。「彭淮南防線」失守後,市場研判下一道防線應會先測試29.5元。
匯銀人士指出,昨天央行棄守30元讓人相當意外。不過,昨天台股重挫百點,外資匯出逾億美元,加上國際美元強彈,央行「殺尾盤」的壓力減輕,因此趁機刻意放手,拉近新台幣實質交易價與收盤價的價格。短線來看,新台幣不易進一步升破29元,近期可能會在29.5元到30元間盤整。
匯銀人士指出,昨天新台幣以30.13開出後,受台股下跌及凱雷和外資投資公債資金匯出影響,新台幣「表面上」來看是升值近1元,惟實質交易價已回到29.30以上價位,走勢明顯趨貶。午盤以後,因台股收黑、美元續彈,新台幣盤中更一度逼近29.40低價。
昨天人民幣、日圓、韓元均對美元貶值,新台幣匯價在全球外匯市場算是一枝獨秀,是全球主要貨幣中升值幅度最大。昨天的收盤價也是繼1997年10月20日後,再度見到2字頭,巧合的是,當時新台幣收盤價也是29.8元。
對於新台幣升破30元關卡,央行官員昨天則是重申:「新台幣匯率由市場供需決定。」
央行總裁彭淮南從民國87年2月上任至今13年來,新台幣都在30元以上,因此市場有所謂「彭淮南防線」的說法。但新台幣實質匯率早在去年12月中旬盤中就升破30元,只是央行一直在尾盤作價,不讓新台幣升破30元大關,使得每天匯價震盪幅度高達1元以上,外界也批評實質交易匯價與收盤價落差太大。
大型行庫主管指出,新台幣在所有條件都顯示不會升值時卻大幅升值,代表新台幣升值趨勢反而將暫告一個段落。另一匯銀人士指出,當初央行每日力守30元,就是考量出口商國際競爭力,如今在出口商陸續完成財報後,加上出口商相關的避險措施早有因應,選在此時讓新台幣升破30元,對國內產業的衝擊最小。
【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美經濟復甦速度超越歐洲,激勵美元兌歐元匯價一度攀至四個月高點,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指數也漲至一個月高點,但12月美國就業報告不如預期,意味美元短期可能修正。
※ 相關報導:
* 歐元區GDP增幅 低於預期
http://www.udn.com/2011/1/8/NEWS/WORLD/WOR2/6082202.shtml
歐盟統計局(Eurostate)7日下修歐元區201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原因是消費者支出停滯不前,投資支出也呈現下滑。歐元區去年11月失業率則維持在10.1%的逾12年來最高水準。
巴西財長:貨幣戰恐爆貿易戰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2011-01-11 工商時報
去年9月發表「貨幣戰爭」評論的巴西財長曼特加(Guido Mantega),近日接受倫敦金融時報專訪時又提出驚人的見解,他警告,由於各國操縱匯率的情況愈來愈嚴重,貨幣戰將引爆全面性的「貿易戰爭」。
此外,南韓金融監管會周一發布聲明指出,將強化對外資流向的監控。
南韓金融監管會周一發布聲明表示:「因市場過多的流動性產生資本流入或流出的劇烈波動,以及主要國家間進行的匯率戰,依然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主要風險因素,本會將會加強對外匯衍生性商品交易與外匯流動性風險管理的監控。」
為了防止巴西幣進一步升值,曼特加宣稱巴西已在規畫一些新措施,他還揚言將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與其他國際組織提出操縱匯率的問題,而美國與中國是違規最嚴重的兩個國家。
去年9月他先喊出全球掀起貨幣戰,之後就推出連串措施限制外資在巴西的投資,目的是在抑制巴西幣的漲勢。巴西幣在過去2年內兌美元升值39%。
曼特加表示:「貨幣戰隨時隨地都在進行,只是冷戰還是全面開戰的程度差別,如今貨幣戰即將演變成全面性貿易戰。」他指出,匯率操縱將排入今年20國集團(G20)年會的議程,巴西也會積極遊說推動WTO將匯率操縱明定為一種隱形出口補貼形式。
金融時報報導,分析師認為,為了納入匯率議題而修改WTO規章,難度頗高,因為中國很可能動用其否決權。
曼特加點名美國與中國是操縱匯率違規最嚴重的兩個國家。他表示,自美國開始透過寬鬆貨幣政策來提振經濟後,巴西對美國的貿易從每年約150億美元的出超逆轉為60億美元的入超。
中國人民幣低估則造成全球貿易的扭曲,曼特加表示,「巴西與中國有很好的貿易關係,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當然我國是希望看到人民幣升值。」
由於資金持續從經濟疲軟的美國與歐洲流出,轉入高成長新興國家,進而推升相關國家貨幣上漲,包括巴西、智利與秘魯等國央行上周都進入匯市干預阻升。
針對巴西上周針對銀行祭出限制美元空頭部位的新措施,曼特加則表示,之前打擊熱錢的相關措施已見成效,現貨市場已趨於平穩,但目前巴西幣升值的壓力來自期貨市場,因此後續政府還會針對期貨市場採取更多的新政策。
※ 相關報導:
* 美國企業今年獲利 恐先強後弱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087255.shtml
◆ 文創&農業 MIT兔年拓銷重點
【經濟日報╱記者邱莞仁、黃仁謙/台北報導】2011.01.11
中國大陸擴大內需市場,為台灣帶進大批大陸各省採購團,加上外貿協會在大陸各主要城市相繼舉辦台灣名品展,已使大陸消費市場吹起「MIT(台灣製造)」風潮。
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昨(10)日表示,目前台灣品牌商品在大陸市占率約8.39%,南韓品牌商品約占10.02%、日本占12.64%,台灣製造商品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貿協會更加努力。
他指出,去年台灣出口金額超越2009年的水準,顯示出口仍是台灣經濟命脈所在,去年出口貿易總值達5,260億美元,成長39.15%,占經濟成長貢獻七成,也超越日、韓,相當驚人。這種成果不只是仰賴大陸市場,包括東協、印度與中南美洲等新興市場的出口貿易,對台灣經濟貢獻也很大。
很多人認為,去年台灣經濟成長是「無感復甦」,這是因為出口項目多屬於高科技與大企業,王志剛表示,接下來貿協將把拓銷重點放在文化創意、連鎖加盟服務業與農業,讓更多民眾感受到台灣景氣的「有感復甦」。
王志剛指出,隨著日、韓兩國產品在大陸市占率的逐年上升,台商在大陸的優勢將受到威脅。尤其是美國與南韓、南韓與歐盟洽簽FTA,可望在今年正式生效,政府與企業應要特別注意。
※ 相關報導:
* 中國去年GDP達10% 10年內需點火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087834.shtml
根據中國國務院最新消息指出,去年中國的GDP將由8%上調至10%,未來將再以10年時間,建設全國為小康社會。而此言代表中國內需市場將有10年加速發展期,我國外貿協會表示,大陸加速內需發展,將使台商和台灣內需型產業受惠,成為新一波成長動力。
◆ 社論-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本報訊】2011-01-11 工商時報
唐朝詩人駱賓王「于易水送人」詩:「此地別燕丹,壯士髮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不久之前,考試院慶祝81年院慶,考試院長關中主持民國百年首尊國父銅像揭幕式時,特別推崇國父「天下為公」的精神;無獨有偶,在這之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說他看到國父「建國大綱」寫著「土地因政治改良、社會進步而增價者,利益當為全民共享」,讓他感觸很深,因為「誰主政都沒有做到漲價歸公」。這番話,明顯是批判政府放任土地炒作而無所作為,他還要政府「把建國大綱第十一條(註:應是第十條)拿出來省思一下」。政府高層和企業領袖的言論,讓我們對國父遺教「天下為公」理想,產生「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的感嘆。
國父遺教建國大綱第十條原文:「每縣開創自治之時,必須先規定全縣私有土地之價,其法由地主自報之;地方政府則照價徵稅,並可隨時照價收買。自此次報價之後,若土地因政治之改良、社會之進步而增價者,則其利益當為全縣人民所共享,而原主不得而私之。」孫中山先生在民國13年就已經對當前土地問題提出有效的處理方式,讓人覺得他好像是個精通賽局理論的經濟學家,因為「私有土地之價,其法由地主自報之,地方政府則照價徵稅,並可隨時照價收買」,如此作法,若地主申報之地價偏高,勢將承擔偏高的稅負;反之,若地主申報地價偏低,則有被政府「照價收買」的風險,因此地主將依照土地真實價值報價,這是建國大綱第十條前段的精妙之處。當然,其前提條件是土地稅的稅率不可太低,以免地主即使高報地價,稅負也不痛不癢,從而造成炒作之風。
至於建國大綱第十條後段:「自此次報價之後,若土地因政治之改良、社會之進步而增價者,則其利益當為全縣人民所共享,而原主不得而私之。」此一原則,非常符合社會公義。舉例來說,現在被建商大肆炒作的新莊副都心,早年被在地人稱為「塭仔底」,意思是地勢低窪之處,每逢颱風必淹大水;然而,經過政府築堤清渠,水患從而絕跡,加以二省道經過,交通轉為便捷,其間雖因都市計畫公告而有一段年日禁建,卻也讓財團、建商在此期間蠶食鯨吞該地區土地。無怪乎一解禁,完成重劃分配後,倏乎成為各財團建商囊中之物;而且地價飆漲,為鄰近地區之冠。這種地價上漲,最符合國父遺教「漲價歸公」的條件,因為該區土地條件的改善,完全來自政府的防洪及交通建設。
最近監察院對財政部及國有財產局提出糾正,糾正事由為「財政部針對國有土地售出後遭囤積獲利之情況,所研擬對策成效不彰,且國有財產局對於國有土地的經營管理,缺乏整體性規畫,欠缺經營管理與執行成果之評估機制,顯未善用國有土地」,具體事實則為「93年到98年間,國有財產局共出售大台北地區國有土地199件,其中75案至今未開發,有62案業者完全沒有申請建築執照,另有13案已申請建照卻未開工。甚至還有六筆土地被轉手三次,八筆土地遭轉手四次以上,業者利用標售國有土地套利的情況確實存在」。由此可見,郭台銘批判政府放任土地炒作而無所作為,還真的不是無的放矢。
多數國父銅像下都有「天下為公」四個字的國父墨寶,因為這是國父遺教的最終理想。我們雖然相信馬總統也必以「天下為公」為念,才會在就任後,復迎國父銅像回總統府;然而,我們也很務實地不奢望「天下為公」這個理想,在馬總統第一任期內就能完全實現。「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我們希望至少在土地政策方面能有見微知著的改善成果,作為成就「天下為公」理想的基石。
房價之所以飆漲,從供需方面分析,因通貨膨脹預期而生的保值需求只是是原因之一;精華土地被壟斷,以致不動產供給被財團控制才是主要因素。提高空地稅率,逼出被囤積的空地,增加供給才會使價格下跌,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而且,提高稅率後,依照建國大綱第十條前段,讓空地擁有者自己申報地價,若地主申報地價偏低,則由國家照價收買;另一方面,地主比政府清楚土地的真正行情,不可能報價偏高,徒增稅負。若地主還願繼續養地,表示養地的預期獲利仍然可觀,顯然稅率還可以再提高。
要言之,所得分配日趨惡化,已成民怨;所得分配惡化主因之一是財富分配不均,而財富分配不均的重要癥結則來自土地的囤積炒作。我們在對孫中山先生的遠見敬佩之餘,期望政府相關部會在空地稅政策方面,能夠做到「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才不致讓社會大眾徒然怨嘆「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日本 要用外匯存底買歐債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1.01.12
日本財務省大臣野田佳彥11日表示,日本打算動用外匯存底買進歐元區主權債券,成為繼中國之後第二個表態協助歐洲的國家。這項利多激勵歐美股、債市應聲走高,歐元也自三個月的低點彈升。
野田佳彥在記者會上說,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本月稍晚將發行AAA等級債券以籌集援助愛爾蘭所需資金,日本政府打算買進EFSF首批債券的逾20%。他說:「歐元區計劃本月聯合發行鉅額債券以協助愛爾蘭,日本作為大國應該買進部分債券以提振各界對歐洲的信心。」
野田佳彥也說,政府打算動用歐元外匯存底買進歐債,以免直接影響到日圓匯價。
日本官員並未透露收購金額等細節,但日經報導報導,政府11日已決定在本月底前買進1,000億日圓(12億美元)的歐債。歐洲當然樂見日本伸出援手,但這也凸顯日本在挺身相救前經過審慎評估,EFSF發行的債券是有歐盟成員國擔保頂級債券。
相比之下,中國上周表示有意直接向西班牙購買債券,也已經買進希臘發行的債券。歐元區之前表示,今年將分批籌資多達165億歐元,每次籌措的金額暫定在30億到50億美元之間。這項籌資計畫可能視情況調整,日本官員透露,EFSF本月估計會發行約80億歐元的債券。
瑞穗實業銀行資深外匯交易員伊達說:「目前很難判斷中日兩國的支持能否紓解市場對歐洲財政問題的疑慮。」
不過市場11日對日本表態支持歐洲給予正面回應,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早盤上漲0.5%;歐洲英、法、德股市的漲幅都在1%左右。歐元兌日圓匯價自三個月低谷回升。歐洲公債價格上漲,與價格呈反向走勢的殖利率則下滑,希臘10年公債殖利率下跌27個基點至12.03%;愛爾蘭10年公債殖利率跌24個基點至 8.91%;葡萄牙10年公債殖利率下滑9個基點至7.11%;義大利和西班牙10年公債各跌3個和2個基點,成為。
日本之前曾透過國際貨幣基金(IMF)援助歐洲國家,11日的外匯存底數據顯示,日本政府動用外匯存底借給IMF的貸款增至85億日圓(1.02億美元),高於去年12月的75.3億日圓,金額增加的部分反映日本提供IMF更多貸款以援助希臘和烏克蘭。截至上個月,日本外匯存底高達1.096兆美元,僅次於中國。
◆ 辛巴威 重回以物易物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報導】2011.01.12
辛巴威在總統穆加比長年統治下經濟凋敝,2008年曾創下通貨膨脹率5000億%的驚人數據,面額以億兆計的貨幣一文不值,導致醫療和教育體系崩潰,設在契達莫約村的美國基督教醫院從此採取以物易物方式為民眾進行醫療服務,病人可用雞羊或農作物代替診療費。
紐約時報報導,教會醫院走廊前等待看診的民眾每天大排長龍,有的抱著雞,有的牽著羊,也有人挽著一籃玉米,更多的是頭上頂著一袋花生。醫院附屬教堂現在堆滿帶殼花生,看來有如沙堆。醫院人員把花生製成花生醬,加進病人早餐的麥片粥裡,塗在下午茶的點心上或混進晚餐的蔬菜內。
2009年初辛巴威成立聯合政府後,經濟恢復穩定,並放棄本身貨幣,改用美元,通膨也降到3.6%,但辛巴威仍是全球最窮國家,農村居民很多仍身無分文。一項針對4000多戶農村家庭進行的調查顯示,6口之家每戶每月生活費平均只有8美元。為了過日子,逾三分之一家庭曾以物易物。契達莫約基督教醫院也繼續讓患者以物易醫。30歲的齊拉莎莎為治關節炎,穿越灌木叢,跋涉12公里來到醫院。她說:「人人都在談美元,要弄到卻很難。」她13歲的兒子背著一袋花生當診療費。這所醫院看診一次收費1美元,亦可用四分之一籃花生替代。公立醫院通常收4美元,且只收現金。
◆ 平抑糧價 亞洲動起來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1.01.12
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節節高升,引發亞洲各國政府憂心通膨壓力竄升可能挫傷經濟復甦。南韓準備增加食品供給,並在美國設立穀物貿易公司以控制糧價波動;印度則召開內閣會議討論因應對策,印尼已取消進口稅來平抑糧價。
由國際清算銀行(BIS)主持的央行總裁會議10日警告,快速成長經濟體價格上漲的威脅持續增加,如何控管通膨預期成了重要課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則警告,食品價格已超越2008年糧食危機的水準。
此外,20國集團(G20)上周也承諾將設法抑制居高不下的食品價格。食品價格上揚已經造成巴西、中國和印度的食品通膨攀上雙位數水準;印度農夫甚至得時時保衛自己所種的辣椒,因為辣椒價格已經漲得比牛肉還貴。
南韓食品價格占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達15%,總統李明博在新年第一天就宣示穩定物價的決心,訂13日公布一連串抗通膨措施。
南韓政府將在1月底農曆新年來臨前增加蔬菜、肉品和魚類的供應,總計16項農漁業食品。
政府上半年也將在美國芝加哥設立穀物貿易公司,負責長期直接進口穀物,目的在直接掌握全球糧價的波動。南韓一年進口1,400噸的穀物,未來該公司將買進約30%。
去年以來,小麥價格飆漲47%,玉米漲幅逾50%,美國大豆也漲34%。據FAO預估,國際糧價還會繼續上揚。
在印度,重要食材洋蔥價格節節攀升,已足以威脅執政黨的民意基礎。
在反對黨準備針對高通膨水準發動全國性抗議行動之際,印度總理辛哈承諾召開內閣會議討論抑制糧價的對策。
過去15年來,印度曾有兩任政府因通膨侵蝕貧民消費力而下台。
澳洲昆士蘭省遭逢50年來最嚴重水災,可能導致國內蔬果價格飆漲30%,衝擊零售支出,高品質小麥的供應也勢必受到限縮。
印尼政府不敢掉以輕心,已宣布取消小麥、大豆和牲畜飼料等進口稅,並敦促民眾自己種菜來吃,盼能平抑糧價。
另一方面,日本雖是全球最大糧食淨進口國,但近來急升的日圓匯價有助於抵銷原物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因此目前並不擔心糧食準備。分析師也說,亞洲稻米豐收可供第一季供應無虞。
◆ 尹衍樑628億元拿下南山 員工全留任
【聯合晚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2011.01.12
美國國際集團(AIG)今天上午與潤成投資控股公司簽約。AIG與潤成投資將在今天下午4時30分舉行記者會,宣布以21.6億美元、約台幣628億元,將南山人壽97.57%股權,出售給潤成投資控股公司。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今天上午在與AIG代表換約後,接受記者專訪。
尹衍樑表示,能夠順利接手南山人壽,是一個社會責任的開始,由於南山人壽歷經兩度標售,市場雜音不斷,的確造成保戶和員工的困擾,他希望接手後,能在第一時間讓保戶安心,把南山同仁都安頓好。
尹衍樑說,南山人壽有一流的內勤團隊和最佳的保險外勤業務人員,員工將全數留任,他會保留南山人壽的「金字招牌」,尹衍樑說,南山人壽將公正獨立的營運,不會納入潤泰集團。
找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豐群集團董事長張宏嘉再次出任南山的外部董事。
尹衍樑還透露,去年五月辭去南山人壽外部董事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及豐群集團董事長張宏嘉,都已經答應他,將再次出任南山的外部董事。至於南山新任董事長人選,尹衍樑說,他已經在接觸特定人選。
外傳前ING安泰人壽總經理潘燊昌,可能會回台灣,幫尹衍樑經營南山人壽,尹衍樑也表示,應該不會。
出價21.6億美元,但重點在「沒有附帶任何條件」相形之下,就會比其他團隊的出價還低…
先前外界以為,尹衍樑此次出價最高,所以,標得南山人壽。尹衍樑透露,他的出價是21.6億美元,但重點在「沒有附帶任何條件」,據他了解,的確有些買家出價比潤成投資高,但因為加上「不負責員工退休金的附帶條件」,因此,AIG還要自行負擔約台幣1、200億元的員工勞退金負擔,相形之下,就會比潤成團隊的出價還低。
南山人壽自去年11月二度開標,一路走來,各組買家在市場上放話,但尹衍樑和寶成集團共組的潤成團隊,在市場最為低調。尹衍樑說,他們與AIG簽訂了保密協訂,就要尊重這個協訂,對外界對他的批評(例如質疑以往投資保險及銀行、投信等金融業獲利易手及大陸生意往來與人脈),尹衍樑說,他知道這些都是關懷他的聲音,他也相信,他們都沒有惡意。
外界也好奇,去年耶誕節前,AIG本來已打算宣布買家,為何臨時喊停。尹衍樑說,其實AIG董事會,已經在去年12月22日就通過出售南山給潤成的決議,但後來延後到今年才對外宣布,主要原因還是想選在台灣立法院休會後再對外說明,可以減少一些政治口水的干預。
世銀示警:國際資本流入 將致匯率大波動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1.01.13
世界銀行13日表示,驅動新興國家復甦的資本流入,將帶來匯率的大幅波動,可能對某些國家造成「持久傷害」,如今反而構成全球經濟成長的一大風險。
世銀13日發布的報告預測,全球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如去年。世銀表示,成長減速反映開發中國家產能的限制和若干已開發國家的整頓。
世銀發展前景主任狄默在記者會上說:「國際資本流入升高,加強了多數開發中國家的復甦勁道。但對若干中等所得的經濟體而言,尤其是在貨幣匯率急升或出現資產泡沫時,龐大的資本流入會帶來風險,可能危及中期的復甦。」
狄默表示,雖然經濟復甦的基礎寬闊、堅實,但成長率「並未強到足以抵消全球各地在危機期間所承受的傷害」。
世銀預測,開發中經濟體貢獻去年全球成長的46%,並將持續帶領擴張,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估計可達6%,但較去年的7%下降。高所得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預估會從去年的2.8%降到2.4%。
世銀指出,開發中國家應緊縮包括貨幣在內的總體經濟政策。世銀預測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的10%放緩到8.7%,印度由9.5%減慢到8.4%。
根據世銀預測,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為10.5%,今年減半到5.0%,明年再略升至5.5%。
美國在國內需求成長的支撐下,今年可望仍維持和去年相同的2.8%成長率,但失業率居高不下與房地產市場萎縮,仍然是重大難題。
今年全球經濟穩健成長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世界銀行13日表示,全球經濟復甦正從危機後的反彈階段,轉向今、明兩年速度放緩,但仍然穩健成長。
世界銀行13日公布「2011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報告評估2010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3.9%,2011年將降為3.3%,2012年再回升到3.6%。
報告指出,大部分開發中國家的GDP已恢復到風暴前的水準。預估開發中國家去年成長率達7%,2011年6%,2012年6.1%。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速度繼續低於開發中國家,預計2010年成長2.8%,2011年2.4%,2012年2.7%。
東亞與太平洋地區2010年經濟成長領先全球,達到9.3%,最大功臣是GDP成長達到10%及進口成長35%的中國經濟。但隨著全球復甦放緩,預期本地區GDP成長也會減速,但2011年和2012年仍將保持強勁,分別達到8%和7.8%。
中國以外的亞太其他地區成長也相當強勁,2010年達6.8%。南亞地區在印度的蓬勃發展支撐下,2010年估計成長8.7%;預估2011 年至2012年將平均成長7.9%。
大部分低收入國家在2010年貿易出現成長,整體GDP成長5.3%,主要是由於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以及匯款和觀光業的復甦。預期2011年和2012年將平均成長6.5%。
※ 相關報導:
* 南韓再升息 亞幣全走強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92925.shtml
亞洲各國目前都承受經濟成長和外資流入帶來的通膨壓力,除了南韓外,中國、臺灣和泰國也都相繼投入升息的行列。
◆ 歐盟擬擴大紓困 全球股漲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2011.01.13
歐盟各國政府正考慮大幅擴增救援陷於財政危機國家的基金,以因應歐元區債務危機可能持續蔓延的情勢;熟悉內情人士也透露,歐盟主管機關將討論今年對銀行業進行新的壓力測試。歐盟展現全力救市的決心激勵全球股市升抵兩年來高點。全球股市受此鼓舞,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全球指數12日紐約早盤上漲 0.6%,改寫二年多來的高價;Stoxx歐洲600指數勁揚1.2%。西班牙、義大利股市漲幅均逾3%,法國、德國與葡萄牙股市也漲逾1.5%。歐洲政府公債殖利率滑落,其中十年期愛爾蘭公債殖利率大跌20個基點至8.59%。
熟悉內情人士說,歐盟各國財政官員已一連兩天在布魯塞爾討論修改歐洲最重要的救援機制,即4,400億歐元(5,680億美元)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討論包括擴大基金的規模,和利用該基金干預債市。
歐盟各國財政部長下周將舉行會議,資深官員透露,在這項會議前不會對擴大基金規模作成決定。對救援機制的政治歧見,也意味辯論可能持續數周。
擴大紓困基金規模的討論正值金融市場對葡萄牙的財政信心逐漸減弱,許多觀察家認為,葡國未來數周可能需要國際救援。葡萄牙12日發債是對投資人信心的一大考驗。
葡萄牙之外,西班牙被認為是下一個可能陷入危機的國家,原因是迅速攀升的債務和欠佳的經濟展望。雖然西班牙需要紓困的可能性比葡萄牙小,但不排除市場對西國債券的信心出現崩盤。
許多歐洲政府因此建議,把紓困機制的有效貸款能力提高到4,400億歐元以上,如此將大幅增加德國和法國等財政健全國家提供的信用擔保。其他討論的構想包括,容許基金在次級市場購買歐元區政府的債券,取代目前歐洲央行購買債券的一部分或全部。
另一方面,歐盟主管機關12日也開會討論,準備今年對銀行的資本和流動性分開進行壓力測試。總部設在倫敦的歐洲銀行局(EBA)的官員,將決定歐洲所有金融機構必須提供哪些資訊,以供當局作資本與流動性兩方面的測試。
歐洲去年的銀行壓力測試被批評不夠嚴謹,因為主管當局認定銀行業只需要35億歐元(45億美元)的新資本,約為估計的十分之一。愛爾蘭銀行業出現流動性危機後,各界要求歐盟執委會今年的壓力測試必須包括銀行的流動性。
※ 相關報導:
* 西班牙若崩潰 歐元恐壽終正寢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92367.shtm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瑞得(Christopher Pissarides)指出,西班牙若「崩潰」,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將無力援救西班牙,影響所及,還可能導致歐元壽終正寢。
◆ 尹衍樑奪南山:10年不賣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2011.01.13
美國國際集團(AIG)昨天宣布,南山人壽花落潤泰與寶成兩大集團合組的「潤成投資控股公司」,交易金額廿一億六千萬美元(約六百廿八億台幣),是國內壽險史上最大金額的股權交易案。
外電曾報導,競標南山人壽的五組買家出價在二十一點五億美元到卅億美元之間。潤成控股以二十一點六億美元得標,顯然不是出價最高者。
不過,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昨天說,潤成同意負擔「上看新台幣二百億元」的南山員工勞退金提列責任,其他買家有的不願意負擔,因此若加計這些成本,他的出價並不低於其他買家。
尹衍樑還承諾,「十年不賣南山」,並且考慮讓南山人壽股票上市。
尹衍樑說,他與寶成集團總裁蔡其瑞合資投資南山,「每一分錢都來自台灣」,他雖然在大陸做生意,但是這次買南山,絕對沒有陸資。
尹衍樑說,「南山」這塊金字招牌,「不能改也不需要改」,也不會冠上「某集團」的名號。
南山可能面臨十年增資需求,尹衍樑更「掛保證」,不要說十年,甚至廿年的現金增資,「我們(潤成)都準備好了」。
尹衍樑也向南山員工喊話,不但留任現有管理團隊,並且考慮提供員工更好薪酬與福利,南山現行業務制度不會改變,他要將這家外商保險公司轉為本土企業,深耕台灣。
去年底,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曾去函AIG美國總部,希望AIG不要賣南山人壽;如今南山人壽買家揭曉,AIG確定退出台灣市場。
AIG副法務長博若達昨天解釋,AIG沒有能力對南山增資或管理,如果由AIG繼續持有南山,南山競爭力將難以維持,所以非賣不可。
AIG強調,本案已獲得AIG董事會通過,以及美國聯邦準備銀行認可,南山四百萬保戶權益不會有影響。
人民幣搶手 大陸自豪:印都來不及印
【聯合報╱記者陳東旭/綜合報導】2011.01.14
人民幣已成全球搶手貨幣,大陸央行(人民銀行)副行長馬德倫說,近年人民幣現金需求以每年百分之廿的速度急升,即使印刷廠有三萬多名工人、六家工廠,都來不及印製供應。
馬德倫是在人民銀行網站上撰文透露大陸印鈔能力跟不上現金需求的原因。有網友調侃,馬德倫的說法似乎頗為自豪,「美國猛印鈔票是不斷貶值,人民幣夜以繼日的印,卻是不斷升值,且供不應求」。
人行統計,大陸在二○○五年底有二兆四千億的人民幣貨幣流通量,到了去年十一月底,已增至四兆二千三百億,大增八成、一兆八千三百億。
依人民幣一萬元的百元新鈔厚度約一公分計算,一億元為一百公尺,一兆八千三百億即為一千八百卅公里,這個疊起來的長度,接近北京到台北的直線距離,且還不包括扣除汰換汙損、破碎舊鈔而增加的鈔票。
馬德倫說,大陸目前有三萬多名印鈔工人,六家印鈔企業、三家造幣企業,二家鈔票紙生產企業,各一家的油墨、製版、特種防偽安全線企業,這樣大的規模在世界上獨一無二,但人民幣生產能力的速度與現金需求的增加卻不能同步。
馬德倫說,人民幣隨時受到犯罪分子的挑戰,大陸要不斷提高人民幣的印製質量、整潔度、防偽功能;加上人民幣使用範圍逐步擴大,人民幣現鈔在部分邊境貿易交易地點已成為主要交易結算貨幣,以及台灣、香港、澳門,人民幣的兌換和商戶接受的程度日益普遍,有的國家宣佈在本國人民幣完全可兌換,還有的國家把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之一,這些都是造成人民幣供不應求的原因。
※ 通膨呢?
◆ 發改委示警:抑通膨 不排除管制物價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2011.01.14
大陸國家發改委警告,今年第一季的通貨膨脹壓力特別大。若物價居高不下,官方不排除推出新的物價管制措施。
大陸國家統計局指出,天氣變化是今年大陸農業生產的最大風險。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指出,今年大陸仍面臨較大的通膨壓力,尤其是第一季,這是因為受到去年基期效應和農曆春節民眾集中消費等因素影響,而且鐵礦砂等國際天然資源的價格快速上漲,也影響大陸的物價水準。
去年大陸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年增率高達5.1%,創下逾兩年新高紀錄。大陸國家統計局預定20日公佈12月CPI ,一般預期將回落至5%以下,但仍高於4%。
大陸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人民日報昨天刊出的專訪表示,如果糧食歉收、經濟過熱,及貨幣發行和信貸投放過量等三大現象同時出現,大陸將不免陷入全面通膨局面。
中共官方今年控制物價有兩大優勢,一是糧食連續七年豐收,國家庫存充裕,糧食、肉、糖、棉花、食用油等重要農產品,官方有實物儲備。即使農產歉收,官方隨時可以釋出儲備糧食。
二是工業品總體供給良好,供給能力充裕,且有不少行業和產品是供過於求。
◆ 中國再升存準率 力抗通膨
中央社 2011.01.14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宣布調升存款準備金率 0.5個百分點。外商銀行經濟學家分析,人行在中國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前調升存準率,主要目的在抑制日漸升高的通膨壓力。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宣布,20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2碼。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經濟學家符銘財表示,去年11月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高達 5.1%,通膨壓力升高;中國有關當局希望將今年的CPI控制在 4%,預期人行將持續採取升息、升存準率等緊縮措施。
符銘財說,中國大陸12月新增放款4800億人民幣,較外界預期的3600億人民幣為高。人行此次調升存準率2 碼,主要在控制信貸增長,使通貨膨脹壓力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
他表示,調升存準率是中國人行多項貨幣工具之一,未來不排除再採取升息,或讓人民幣適度升值等措施,以減少市場的流動性,並抑制資產價格過高的情形。
符銘財強調,中國大陸通膨風險升高,如何善用貨幣政策工具,控制通膨,又能兼顧經濟成長,考驗有關當局的智慧。
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則表示,中國人民銀行今年第 1次宣布調升存準率,是延續去年緊縮措施的基調,也顯示中國大陸打擊通膨的決心。
他說,亞洲各國通膨壓力升高,不管是泰國、南韓、印度,乃至於中國大陸均採取緊縮措施,緩和物價上漲壓力,控制銀行新增放款;預期中國人行將交叉使用貨幣政策工具,升息、升存準率等措施將持續推出。
◆ 亞洲國家擋怪獸 出招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1.01.14
新興亞洲經濟快速成長,通貨膨脹也跟著蠢蠢欲動,除了南韓13日端出平抑物價政策外,新加坡祭出新打房措施,菲律賓和印度也分別針對商品價格高漲研擬因應對策。
新加坡13日宣布穩定房價的新措施,包括要求已背負房貸的個人買家在購屋時須準備更多現金,並設定非個人買家的最高貸款成數上限。打房新措施14日起生效,包括已背負其他貸款的個人買家若要再購屋,最高貸款成數將由之前的七成調降至六成;購屋未滿四年便轉售的屋主也須繳交稅率提高後的印花稅。此前僅購屋未滿三年便轉售的屋主才須繳納印花稅。
新加坡也把企業、信託基金、共同投資計畫等非個人買家的最高貸款成數限制在五成。星國去年8月就已推出打房措施,包括把已背負房貸個人買家的最高貸款成數從八成降至七成,把印花稅的課徵期由持有房屋須滿一年延長到三年。
此外,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13日表示,當局計劃暫停課徵小麥和水泥的進口關稅,以紓緩國際商品價格高漲所帶來的通膨衝擊。國際小麥價格自去年6月以來已經大漲80%。
印度石油部長桑達雷森也說,政府可能允許國營煉油廠動用戰略儲油,以避免在國際油價飆漲之際購買石油,造成國內油價上揚。但此舉可能牴觸國際能源署(IEA)的規定;IEA規定,各國只能在石油供應中斷時降低戰略儲油水準。
◆ 美法拍屋 今年恐達120萬戶
【聯合晚報╱美聯社紐約13日電】2011.01.14
2010年,美國銀行業者查封逾100萬戶房貸未付的房屋,今年查封數量可能增至120萬戶。
業界專家認為,失業今年將使更多屋主拖欠房貸,另外存在房貸額高過住宅現有價值的的問題。全美國目前約有500萬屋主已經拖欠至少兩個月的房貸。
房地產數據分析業者RealtyTrac公司表示,去年12月銀行總共處理6萬9847戶法拍屋,使得全年法拍屋總額增至105萬戶,遠高於2009年創下的91萬8000戶紀錄。
RealtyTrac公司資深副總裁薩卡表示,法拍屋「2011年將達到巔峰。」他預計,今年全年查封的房屋將高達120萬戶。
去年11月,美國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降至40年來最低水準的4.17%,15年期固定房貸利率也降至3.57%。儘管如此,也只激發屋主重新貸款的熱情,購房者依然寥寥,顯示美國房地產市場危機難以在短期內解決。
房地產專家預計今年美國平均房價還會下跌5%,意味的法拍屋數量仍會快速增加。
去年美國銀行業提出的法拍屋相關文件總數,包括違約通知、拍賣以及查封處置,總計達到290萬件,相當於全美每45 戶家庭就有一戶收到法拍屋文件。
已經深陷房產危機的各州,包括內華達、亞利桑納、佛羅里達州、加州仍舊面臨大規模法拍屋帶來的痛苦。其他受到經濟衰退衝擊嚴重的州,包括密西根及伊利諾,也陷入危機。
財經漫遊-比商機更貴重的事
【沈雲驄】2011-01-15 中國時報
愛吃雞肉的老饕,都知道有種叫做「康寧雞」(Rock Cornish game hen)的混種小雞。超市有在賣,這種雞只養了五、六周,重量也不會超過一公斤,肉很嫩,通常一整隻拿來做成烤春雞。
這種雞據說源自一九五○年代的康乃迪克州;而把這種雞發揚光大的,是剛剛以八十高齡過世的泰森食品公司二代掌門人唐納.泰森(Donald J. Tyson)。這位全世界最富有的肉品大亨生前毀譽參半,有人奉他為偉大的創新者、經營大師;也有人指責他為了賺錢,不擇手段。
生於一九三○年的泰森,是美國企業界另一個大學沒念完、學位沒到手,就出來經商的例子。不過跟比爾蓋茲、賈伯斯等科技人不同,當時約二十出頭的泰森沒在車庫創業,而是進入老爸的農產公司工作。一九六三年,他協助父親讓公司掛牌上市。但沒想到,不久後老泰森遭逢車禍不治,泰森只好倉卒接下公司。
剛接手時,泰森公司年營業額約三千萬美元。不算小,但泰森潛藏的野心更大。在那個企業群雄並起的年代,各種如雨後春筍般問世的科技,也成了年輕泰森擴大生意版圖的利器。
比方說,一九七○年代初期,低價的微波爐大量普及化,泰森就是最早推出可微波肉品的業者之一。不要小看微波食品,今天雖然很普遍,但在當時卻不受傳統食品公司看好。一來,微波出來的東西,總比不上用傳統爐具(例如烤箱)烹調來得美味,二來,要如何將肉品處理好、放到可被微波的包裝內,在當時不是容易的技術。
但泰森不這麼想,他認為,大部分消費者雖然愛吃美食,卻不會像老饕一樣那麼計較口味;而且很多美國人都是不喜歡下廚的,用烤箱烤雞雖好,卻很麻煩。於是,泰森搶在別的業者前面,與工程師們反覆試驗各種自動化設備,從去毛、起骨、切片、醃製、煮熟,都盡量靠機械完成,一來可以讓消費者更方便,二來好讓成本降低,價格更有競爭力。
而泰森公司之所以能維持競爭力,就是因他反覆告訴同事:替消費者多想一點,就會有新的商機跑出來。再比方說,以前賣雞肉,都是按重量、秤成雞。泰森發現了康寧雞後,就看好這種雞的體積小,很適合中產階級小家庭需求,而且可以按「隻」來賣,利潤更好。因此大量引進推廣,最後也讓公司賺了很多錢。
半世紀來,在他「為消費者多想一點」的精神下所推出的研發不計其數。今天光是旗下的肉品種類,就高達六千多種。從麥當勞到肯德基,大型連鎖速食業者只要需要雞肉,也都會找上泰森。而一次又一次的產品創新,再加上一場場的併購,當年父親所經營的中西部小農場,今天成了年營業額三百億美元、勢力涵蓋五十七個國家的跨國大集團。
不過,泰森雖然因為努力創新讓人津津樂道,抨擊他的人也不少。首先,是他複雜的政商關係。泰森口頭上說,自己與政治保持距離,但實際上他與政治人物往來密切,長年周旋兩黨之間,柯林頓與小布希等多位總統都拿過他的獻金。尤其在阿肯色州,他與柯林頓的哥倆好更是眾所皆知;環保團體指控,要不是因為這樣的政商關係,長期造成阿肯色河汙染的泰森農場,早就應該被關閉。
其次,他號稱「為消費者多想一點」的創新,也充滿著爭議。例如泰森公司為了供應速食業製作炸雞塊,就曾培育出一種雞,胸部特別大,肉特別多,其他器官相對較小。這種「研發」,也長期被消費團體指控「自以為是上帝」、「扭曲了自然」。
當然更離譜的是,他曾用公司的錢,在墨西哥與歐洲買房子供自己度假之用;也會買名牌衣服、珠寶、藝術品,然後報公司的帳,完全不把小股東的權益放在眼裡。
沒有人能懷疑泰森在創新上的成就,更無法不學習他「為消費者多想一點」的精神。但要真關心消費者,企業除了想消費者「要買什麼」之外,是不是也該多想想:消費者是否需要乾淨的環境、更符合生態的農業、更公平的金融市場呢?(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 原物料上漲 美國通膨壓力升高
自由 2011.01.15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分析師表示,食品和能源批發價格上漲,可能迫使製造商和零售業者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股趨勢將導致美國通膨升高,並減緩亞洲和拉丁美洲經濟成長。
美國每加侖汽油價格已漲至三美元(每公升台幣二十三元),穀物價格已創兩年半來最高,部分美國國會議員指出,價格上漲凸顯出必須加強緊縮商品市場的投機行為。
航空、服飾製造商和食品雜貨業者已經調高零售價格,儘管若干業者仍堅持不漲價,擔心消費者負擔不起,卻可能因為財務吃緊,而不願增聘員工。
分析師預估,今年物價上漲速度將快於去年,但還不足以讓聯準會調高利率來抑制通膨,雖然高物價會影響消費支出,應不至於拖累整體經濟。
由於天候不佳,重創俄羅斯、澳洲和阿根廷等主要產地收成,去年七月以來,玉米價格上漲七十七%,黃豆價格上漲五十二%,小麥價格上漲六十三%,也導致飼料價格攀高,間接帶動牛肉和家禽價格上揚。原油和煤價漲幅也超過十五%。
美國勞工部指出,美國去年十二月批發價格上漲一.一%,為十一個月以來最大漲幅,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為主因,排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價格僅上漲○.二%。
Naroff Economics Advisors首席經濟學家納若夫表示:「我們不能因為價格上漲來自於能源和食品,就對這份報告加以忽視,因為這些是每日生活必需品。」
去年美國民眾八%的收入用於天然氣、電、汽油和機油等能源上,約十三%用於食品。
商品價格大漲對開發中國家的衝擊更大,因這些國家民眾多達三十%的收入用於食品,今年中國和巴西的通膨將會加速,迫使兩國央行調高利率,減緩二○一二年的經濟成長。
世界銀行週三發布報告警告,熱錢流入造成匯率強升和資產泡沫,以及食品價格飆漲,將是今年開發中國家的兩大風險。
※ 相關報導:
* 美經濟復甦樂觀…房市沒起色
http://www.udn.com/2011/1/15/NEWS/WORLD/WOR6/6096708.shtml
華爾街日報調查的經濟學家對美國經濟復甦的速度愈來愈樂觀,平均預測今年各季的美國成長年率都會優於3.2%。
◆ 綠委憂掏空南山 尹衍樑:感激關心
【聯合報╱記者曾雅玲、孫中英/台北報導】2011.01.15
潤成集團標下南山人壽,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昨天舉行記者會,出具有潤成投資公司大股東尹衍樑簽章的協議書,指華夏英屬維京公司股東尹衍樑曾為東沅開發公司擔任連帶保證人,1997年前後,藉人頭掏空國煌營造、華夏等4間公司達新台幣10億元。他憂心南山人壽將成被掏空的下一例。
高志鵬將把這份剛取得的協議書送交金管會,要求嚴審南山人壽案,不要「博智審7個月,潤成卻審7天就過」。民進黨立委蘇震清也質疑,尹衍樑任大股東的潤成公司僅成立兩個月,卻可向銀行團借貸400億元資金,明顯有政治力量介入。他並指責潤成未證明有保險專業能力,已違反5大原則。
潤泰集團與寶成集團合組的潤成投資控股公司,標下南山人壽股權後,綠營立委又開始拿陳年舊案搶版面。
潤泰集團對此低調表示,不會回應。尹衍樑說,他一向與人為善,不會回應這些外界的傳言。尹衍樑先前在標下南山人壽的記者會中也說,這段時間,外面的確有很多傳言,但他都不會回應,他說,對外界的關心,他都會心存感激。
高志鵬指控,15年前在華夏公司持股超過30%的尹衍樑為人頭公司擔保,向國煌營造、華夏、興業建設與復華建築等4家公司借款10億元,於1997年12月29日協議載明以苗栗縣頭份鎮土地抵押擔保,但最後4家公司卻因龐大欠款慘遭掏空。
高志鵬以舊案的新證據直批尹衍樑誠信有問題,又舉尹衍樑過去短線操作投資安泰人壽、光華投信、復華投信、建華金控為例,認為根本就是「買空賣空的禿鷹組合」。
蘇震清呼籲金管會嚴審潤成案,釐清背後可能隱藏錯綜複雜的政商掛勾,以免最後南山人壽也遭掏空,400億的銀行貸款,卻得要「全民埋單」。
兩岸雙率「漲」聲響起
【經濟日報╱社論】2011.01.17
2011 年開年後,中國人民銀行匯率、利率政策動向備受關注。近兩周人民幣漲勢凌厲,上周人民幣匯率升破6.6兌1美元關卡,溯自去年6月匯改以來累計升幅已逾 3.3%;另一方面,人行繼去年10月以來二度升息及三度調升存款準備金率後,上周五再次宣布自1月20日起調升存準率2碼(0.5個百分點),專家預測農曆春節過後人行可能再次升息。
大陸匯率及利率漲勢加速,與國際金融情勢變化息息相關。美國聯準會(Fed)持續推動量化寬鬆政策,不僅引發全球匯率戰爭,而且因為熱錢流竄,導致新興市場通貨膨脹壓力及資產泡沫風險。
美國原本的施壓對象,主要是享有鉅額貿易順差的中國大陸,但迄今人民幣並非自由兌換貨幣,在北京及人行絕對掌控下,人民幣一直採行政策性緩升的做法。相對上,拉丁美洲及其他亞洲各國貨幣的升勢猛烈,反而成為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最大受害者。與2009年相較,巴西里爾對美元升值已近四成,其他國家貨幣升值幅度普遍介於一至三成,遠超過人民幣升值幅度。雖然去年大陸對外貿易順差已縮小至1,831億美元,比2008年2,981億美元的高峰減少近四成;順差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也從2007年的11%高峰降至去年3%,但是,在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大幅升值的狀況下,人民幣升值壓力已不僅僅是來自美國歐巴馬政府。預料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本周訪美之後,人民幣升值壓力將有增無減;再加上抑制輸入性通膨的考量,今年人民幣升值幅度極可能超過原先預估的5 %-6%。
大陸利率走揚亦勢在必行。國際熱錢湧進大陸,加劇流動性過剩問題,也讓大陸通膨及房市泡沫形勢更加嚴峻。迄去年12月底大陸外匯存底高達2.84兆美元,僅第四季即遽增1,990億美元,遠超出專家預估的1,120億美元。熱錢轉換成人民幣更形成龐大的超額流動性,去年大陸廣義貨幣供給增長高達 19.7%,新增信貸高達人民幣7.95兆元,皆大幅超出預訂目標。超額流動性不斷擴大,助長通膨壓力,加上最近國際油價及糧價漲勢再起,估計今年上半年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極可能衝破6%。然而,大陸房市泡沫在連續強力打房措施下仍維繫不墜,更成為大陸領導心中之痛。
面對日益嚴峻的情勢,嚴控信貸及貨幣供給的擴增已是人行最急迫的任務,僅調高存準率的力道顯然不夠,必須同時升息,價量管制並進,才能有效抑制超額流動性持續擴大。因此,今年大陸勢必進入升息周期,利率上調空間至少在1至2個百分點。
台灣與大陸經貿關係緊密,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雙方金融市場連動性更為增強。在人民幣長期升值趨勢下,新台幣升值壓力也會愈來愈大。台灣金融市場規模較小,外匯市場又已自由化,雖然央行可藉由在市場買賣外匯調節新台幣匯率,但基本上不能過於偏離市場法則。面對新台幣強大升值壓力,央行穩定匯率努力已捉襟見肘,市場真實匯率大幅偏離央行尾盤買匯的作價,因此,央行有必要適度調整政策,讓新台幣匯率更能真實反映市場供需,消除長期預期心理。央行近來已放棄死守新台幣30元兌1美元的防線,是順應市場變化的正確方向,也是因應新台幣長期升值壓力的唯一可行之道。
央行利率政策也有調整的空間。雖然去年央行三度上調貼放利款各半碼,合計升息0.375個百分點,但調幅太小,對抑制日益飆高的房地價格,效果微乎其微。在大陸及亞洲各國紛紛升息以抑制通膨及資產泡沫的趨勢下,央行擴大升息應是遲早之事,社會各界也應給予支持。
※ 相關報導:
* 歐盟擴大紓困 就等德國點頭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99282.shtml
歐元區和歐盟財長會議本周登場,歐債危機仍是焦點所在。近來要求擴大紓困機制規模和功能的聲音日漸高漲,例如比利時財長瑞恩德斯上周建議,應把紓困機制規模一舉擴大一倍至1.5兆歐元(2兆美元)。
* 新台幣29元若失守 恐爆拋匯潮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099330.shtml
中央銀行大戰炒匯外資戲碼持續上演,截至上周五(14日),炒匯熱錢已兵臨29元城下,匯銀主管昨(16)日指出,29元價位若失守,出口商恐慌拋匯將全數出籠,新台幣將一瀉千里。
* 觀念平台-窮人銀行竟成了吸血鬼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11700160.html
【顧爾德】2011-01-17 中國時報
二○○六年孟加拉經濟學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和他創立的「鄉村銀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微型金融」或「微型貸款」這種窮人銀行,被視為可有效幫助第三世界地區窮人創業或渡過經濟難關的機制。不過,尤努斯日前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警告「窮人銀行」正面臨危機─來自資本市場的誘惑。(詳見原站)
◆ 糧價飆、鋼價硬 通膨巨獸快抓狂了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1.01.17
糧食和能源價格上漲之際,澳洲卻發生水患,導致焦煤供應減少,連帶影響煉鋼廠運作而使近期走高的鋼價更硬,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加大。
全球透過海路運送的焦煤有半數以上來自澳洲東北部的昆士蘭省,當地洪災使煉鋼所需的焦煤供應受到嚴重影響,《金融時報》報導,製造業忙著搶購鋼材,使基準的美國熱軋鋼捲價格漲到每公噸783美元,為2年來最高水準,比起11月初已上漲37%。
全球最大鋼鐵貿易公司Stemcor的董事長奧本海默說:「昆士蘭洪災給鋼鐵價格打了一針強心劑。」
亞洲鋼鐵廠高度依賴海運焦煤,歐洲鋼鐵廠依賴程度略低。現貨焦煤價格目前高達每公噸350美元,比數周前才談妥的每公噸225美元季合約價高55%。
另一種重要鋼鐵原料鐵礦石,也迅速朝歷史高價邁進。出口到中國的基準鐵礦石價格自11月初以來已上漲2成,達到每公噸178.30美元。
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月初表示,受糖價、肉價帶動,全球食物商品指數已突破2008年歷史高峰。上星期五 (14日),倫敦原油期貨收在每桶98.68美元,是2008年10月以來最接近百元大關的一次,紐約原油也漲到91.54美元。糧價、油價攀升,鋼鐵價格也來湊熱鬧,加重民眾對通膨的憂慮。
通膨已成新興經濟體 (尤其是亞洲新興國)最大的隱憂。為對抗通膨,南韓上周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中國更調高存款準備率2碼。歐美也有通膨抬頭之慮。
壞消息是,澳洲焦煤供應短期內可能無法恢復正常。澳洲氣象單位警告,澳洲北部異常多雨的天候型態可能持續到4月。
※ 相關報導:
* 聯合利華:食品漲到離譜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99289.shtml
食品及民生用品大廠聯合利華 (Unilever)執行長波曼(Paul Polman)警告,由於價格上漲和消耗量超過供應量,全球食品生產危機已達「危險地步」。
泡麵年後要漲價了 漲幅1至2成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吳政修/連線報導】2011.01.18
泡麵要漲價了。味丹表示農曆年後就漲,漲幅在百分之十以上;維力的漲幅可能達百分之十五到二十;食品龍頭統一也不排除年後跟進。原物料部分,馬鈴薯粉、麵粉、沙拉油也都開始漲價。
維力表示,速食麵所使用的原物料幾乎都漲價,尤其是澳洲水災影響到食材成本,速食麵條所需要的麵粉原料小麥,還有牛肉麵的牛肉都來自澳洲。
其次,食用油價格也高漲,加上速食麵的塑膠外包裝、運作設備所需要的重油漲價,「每樣原料的漲幅都不是最高,但加起來非常驚人,整體成本比去年同期高了百分之十五,確實是有史以來最高的。」維力食品營業一部經理陳首全說。
味丹食品表示,去年第三季就開始面對成本壓力,但到了第四季,原物料上漲的警訊未解除,但逢過年因而凍漲,因而選定年後漲價。因碗麵售價較高,袋麵較便宜,而麵粉占袋麵的成本比重較高,再加上碗麵原屬高價位產品,有附加價值,故袋麵的漲幅會高於碗麵。
維力表示,若一、二月原物料價格恢復平穩,就會維持原價,若未見改善,最快在三月一日會宣布漲價。龍頭統一食品表示,農曆年前絕對不漲,至於年後,「會考量整體因素再做判斷。」
歐洲大雪,造成馬鈴薯短收,馬鈴薯粉兩個月內從八百元漲到一千二百元,漲了五成,賣肉羹等小吃店抱怨成本提高,生意難做。
台南五穀雜糧中盤商陳建琮說,十八公升一桶的台糖沙拉油牌價八百元,但缺貨,要八百五十元才買得到;其餘廠牌沙拉油也漲到八百五十元,十五公斤裝豬油一個月內也從八百元漲到八百七十元,「台糖說要凍漲沙拉油,但明明漲到八百五十元」。
台糖商品行銷經理李福安表示,台糖沙拉油市場占有率僅百分之六,採經銷商制度,台糖賣給經銷商最低價格為一桶七百八十元,並沒有漲;別的牌子沙拉油怎麼漲,台糖管不到。
※ 相關報導:
* 商品太火 投機客買翻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101602.shtml
英國金融時報17日報導,2011年才剛開始就讓人想起2008年初,農產品價格飆漲已激起人們對糧食危機和石油市場泡沫化的恐懼。商品的實質需求和投機客對商品的多頭部位雙雙暴增。
◆ 全球生產力 成長恐趨緩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1.01.18
美國智庫經濟研究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預測,今年全球經濟生產力恐無法再現去年盛況,歐美等先進經濟體的生產力成長可能趨緩,所幸主要新興經濟體仍能維持出色表現。
經濟研究聯合會首席經濟學家范‧雅克(Bart van Ark)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指出,美國的失業情況比較嚴重,就業復甦將拖累生產力成長下滑一點,而歐洲的勞動方案代表失業者較少,但配置給生產部門的資源也會比較少。
據經濟研究聯合會的資料,美國勞動生產力去年成長2.8%,但今年增幅預估會驟降至1.1%左右。歐元區勞動生產力成長速度則可能從去年的1.7%減緩至1.3%。
該智庫預估,美國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可望擴張2.5%,低於2010年的2.9%,但高於歐元區的1.6%和1.7%。
另外,美國去年的工時並未拉長,但2011年預料會增加1%,歐元區則會增加0.4%,增幅大於去年的0.1%。
無論如何,美國的生產力成長趨勢依然比歐洲強。然而,經濟研究聯合會預測,德國2011年勞動生產力可能成長1.9%,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的表現料將不如歐元區平均,很難同時兼顧成本和創新。
經濟研究聯合會預估,主要新興經濟體的勞動生產力應該會繼續強勁成長,例如印度會加速到5.8%,中國會成長8.4%,稍不如去年的8.7%。
但范‧雅克也說,中國可能會開始像已開發經濟體,出現生產力增幅逐漸縮小的情況。
◆ 克魯曼專欄/救歐洲 還有四帖藥方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2011.01.18
全世界展現出最足以自豪的成就:在一個用暴力寫成歷史的區域,最後也可以和平地融合在一起,過程中也造就出堪稱人類史上最有尊嚴的社會,連美國都瞠乎其後。如今這些成就卻逐漸崩壞,歐元更岌岌可危。
難道真的束手無策嗎?也不盡然。我認為歐洲危機有四個方法可解決,分別是「咬緊牙關」、「債務重整」、「阿根廷化」以及「恢復歐洲主義」。
「咬牙苦撐」:最佳典範就是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這三國是歐元區的貧窮小國,他們深信加入歐元區能享有長期競爭優勢,因此力行嚴格的財政撙節措施,引導工資下滑以提高競爭力,也就是所謂的「內部貶值」(internal devaluation)。
從某些角度來看,他們成功了;市場認為目前這三小國的倒債風險比愛爾蘭還低,更別提希臘。
不過,拉脫維亞的薪資水準下滑15%,立陶宛和愛沙尼亞也跌逾10%,經濟產出和就業市場經歷大蕭條時代的衰退,而且可能還要很多年才會恢復元氣。
「債務重整」:愛爾蘭和希臘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前分別為8.1%和10.8%左右,德國僅3%。市場傳達的訊息很清楚:投資人認為希臘和愛爾蘭不可能清償債務;大家其實在期待某種債務重整。
雖然重整債務並不代表問題就此結束,但至少可阻止市場信心進一步惡化、加速提高貸款利率的惡性循環。
「效法阿根廷」:阿根廷2002年時不僅外債違約,還放棄披索釘住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讓披索貶值逾三分之二,不過該國經濟從2003年後在出口帶領下快速反彈。
歐洲國家以冰島的做法最像阿根廷。冰島政府當年強迫銀行的海外債權人承擔損失,直接讓銀行違約,和愛爾蘭的做法截然不同,卻因此大幅減輕債務負擔。
同時,冰島也善用未加入歐元體制的優勢,讓貨幣克朗大跌,提高競爭力;工資和物價也急跌,出口大增、進口下滑,有助抵銷銀行業衰敗造成的衝擊。
但歐元區國家並不像冰島,還保有自己的貨幣。不過當年阿根廷披索緊釘美元的政策,本來也被視為無法逆轉。最後銀行爆發擠兌,迫使政府限制提款。實施此政策後,才可能在未引發第二波擠兌潮的情況下改變幣值。
「恢復歐洲主義」:去年12月初,盧森堡總理和義大利財長倡議發行「歐洲債券」,引起激烈爭辯。這類債券由歐盟統一擔保,有助保護有困難的經濟體免受市場失去信心而必須增加貸款成本,但這也等於把所有國家的債務綁在一起。德國堅決不讓歐洲聯盟變成「撥款聯盟」(transfer union ),到最後經濟強國得經常接濟弱國。
到目前為止,歐盟理事會顯然打算要每個人苦撐下去,也就是要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效法波羅的海三小國。在私人市場上借不到錢的國家,雖能向歐洲其他國家借錢,但條件更苛刻;大家都說愛爾蘭獲得「紓困」,但他們付的利息將近6%。歐盟不發行歐洲債券,也沒有「撥款聯盟」。德國總理梅克爾可都如願以償。
就算有困難的國家最後逃過違約和內部貶值的命運,但過程勢必很不堪,歐洲大多數地區經濟將深陷衰退多年。政治上也會受拖累,因為歐洲民眾會看到歐洲的機構不是忙著紓困那些賴帳者,就是做為狠心收帳者的代理人。
世界上其他國家也不可能在一旁幸災樂禍。全球最大經濟體是歐盟而非美國;在全球貿易體制中,歐洲和美國的地位不相上下。
歐洲是全球外援最重要的來源;還有,不管部分美國人怎麼想,歐洲在反恐作戰中是關鍵夥伴。歐洲深陷危機,對誰都沒有好處。
無論如何,目前這種咬緊牙關的策略行不通,就算從最狹義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而且這個事實很快就會變得再明顯也不過,到那時候,歐洲較強的國家就得做出選擇。
60年前法國外交部長舒曼(Robert Schuman)發表開啟歐洲邁向整合之路的舒曼宣言(Schuman Declaration),不管整合步調走得多慢,總是朝正確的方向。但如果歐元計畫失敗,情況就不是這樣。失敗的歐元不會讓歐洲再回到過去那種以地雷區和帶刺鐵絲網分隔的時代,但對成立歐洲聯邦的希望,可能是無法逆轉的打擊。
所以,歐洲的強國會讓這件事發生嗎?或者他們會承擔起看守鄰國的責任,還有成本?全世界都在等他們的答案。(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編譯廖玉玲)
※ 相關報導:
* 歐洲財長沒共識 拖累歐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101590.shtml
歐洲財長17日齊聚布魯塞爾,但因各方對歐洲紓困機制是否擴大的雜音仍多,歐元兌美元匯率早盤挫跌逾1%,結束連漲五天的攻勢。
中國借貸各國 總額超越世銀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1.19
根據《金融時報》統計,中國借貸給發展中國家的金額額度,已經超過世界銀行,此舉不僅已顯示中國經濟實力深厚,也可望讓中國有能力確保全球自然資源。
根據該報指出,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在2009年至2010年,與開發中國家簽約借款金額就高達1100億美金,約合3.2兆台幣,已超越世銀為解決全球金融危機答應借出的1003億美金。
不過對此,被點名的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均拒絕表示任何意見,也拒絕公佈海外貸款金額。
另外,中國也在全球陷入金融風暴的時,以貸款方式,將手伸入全球天然資源領域,包括透過貸款向俄羅斯、委內瑞拉及巴西換取原油資源,與阿根廷換取鐵路興建權等。
《金融時報》在報導中也暗指中國這種「政治性」借款,通常以較優惠方式條件借出,而且條件較不透明化,目前金額總數是從已取得的數據加以計算,因此《金融時報》認為,實際金額其實應該更高。
◆ 日本經濟陷胡同 專家:別怕借錢
【聯合報╱記者陳世昌/即時報導】2011.01.19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辜朝明今天說,日本現在的經濟狀況,又重回15年前的企業追求「資產負債平衡」的胡同,讓日本失去了活力。他認為,亞洲正在興起,日本宜放開腳步,加緊速度不要再陷入這種空洞的胡同裡。
他說,15年前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以後,日本就一直陷於經濟欲振乏力的情況。當時銀行不斷的放寬銀根,希望以低利率來刺激經濟恢復,但是當時日本政府兩度的財政改革,讓日本的經濟一直無法抬頭。
這位台裔的主任研究員指出,當時他主張要打出刺激景氣對策,但是橋本龍太郎首相卻認為,應該要先改革財政赤字問題,因此打出緊縮財政的政策,讓日本的景氣一下子冰冷。
以後的小泉純一郎首相時代,也採取了同樣緊縮的財政改革對策,銀行已是零利率,卻沒有企業敢向銀行借錢,反而企業為了還債,拼命把錢往銀行裡送,這就是為了追求「資產負債表平衡」所帶來的經濟萎縮。
他認為,現在的日本依舊還是如此,企業受了15年前的驚嚇後,即使現在還是零利率,依舊不敢從銀行借錢來經營。他提出一個典型的例子說,豐田汽車是日本的代表性企業,但豐田卻自誇沒有任何債務,用於研究開發的都是自己所有的資產。如果日本的企業都是這樣,那金融如何活絡,經濟又如何發展?
辜朝明說,日本現在還罹患自信喪失的「民間拒絕借錢症候群」,不敢向銀行貸款。美國在1929年大蕭條之後,為了克服此一病症,至少花了30年的時間,日本也應該加快腳步,摒除心理障礙大膽的借錢投資,才能夠恢復經濟大國的原貌。
◆ 營業稅不能淪為「方便稅」
【經濟日報╱社論】2011.01.19
國民年金從開辦之初,即曾被預言破產之期。民國97年10月實施以來,政府無日不為國民年金叫窮,動輒提議調高營業稅率1%應急;無獨有偶,中央政府財政赤字高漲,舉債剩餘額度不到二年就要用光,財政部在98年9月提出中長程健全財政方案,也規劃要在民國102年調高營業稅率1%。加稅,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具備正當性,即當人民不再對稅制公平存疑之時。縱使偏低的營業稅率確有調升空間,但什麼都沒做的政府,現在根本沒資格談加稅。
去年一年,營業稅受惠於景氣回升,全年稅收達到2,639億元的歷年最高紀錄。營業稅是僅次於所得稅的全國第二大稅,稅基廣闊,只要提高1個百分點,即可挹注國庫450億元。一旦國家財政面臨困窘之境,營業稅稽徵簡便、收入龐大的特質,立即成為解決財政燃眉之急的首選。靠營業稅救援財政,不只台灣情有獨鍾,而是全球皆然。
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 Kan)年初宣布,政治人物有必要就廣泛的稅賦改革問題辯論,其中包括提高營業稅,以支應日漸增加的社會福利經費。日本國債高達10兆美元,約是國內生產毛額(GDP)兩倍;儘管日本民間經濟學者認為,調高營業稅是因應老化社會、支出日增的必要舉措,但當菅直人暗示要調高營業稅一倍後,他所屬的民主黨在參議院喪失多數席次,菅直人的民意支持度也只剩二成。
調高營業稅率若能成功,如同國庫中了樂透;但若時機與動機不對,卻足以掀起難以收拾的政治風暴。凡是打營業稅主意的政黨,都要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準備。近日,調高營業稅率之議再度浮上檯面,這次的理由是要拯救可能在民國138年破產的國民年金保險基金。依法而言,國民年金財源不足時,政府有權調升營業稅率1個百分點支應。
全民健保與國民年金是台灣社會安全網的兩大支柱,撐起人民就醫與老年就養的基本保障,財政永續自是第一要務。國民年金的納保人主要是沒有參加任何社會保險的弱勢族群,包括家庭主婦、學生與失業者,總投保人數開辦時是427萬人,99年11月僅剩389萬人。國民年金既是社會保險,當然應以保費為其主要財源,但國民年金採取柔性強制投保,加上納保人多屬經濟弱勢,未繳保費並無罰則,不僅投保人數年年下滑,收繳率也只有58%。
先天不良的國民年金,靠著政府補助保費支撐財源,原本就非長久之計,加稅救急是早晚的事。然而,國民年金法賦予政府加徵營業稅率1%為其財源,開辦兩年半,年年吵著加稅,反倒凸顯財源爭議。國民年金是以弱勢族群為納保人口,隱含有「貧貧互保」的色彩,挑選營業稅為其應急財源,對照營業稅的比例稅累退特性,即所得愈低者、營業稅負擔相對愈重的結果,以提高窮人負擔較重的稅捐,擔付並延續弱勢者老年就養的年金財源,豈能稱得上正義。
國民年金的財務危機,部分來自應負擔四成保費繳付責任的政府,因財政收入不足,致使年金保費財源無著;財政收入所以不足,則是因為浮濫減稅、高所得負擔偏低等租稅不公。99年稅課收入僅占GDP的11.7%,政府若再怠於改革稅制,何止國民年金預估會在38年後破產;4.6兆元的鉅額國債眼看也要瀕臨破表。營業稅固然是改善年金財務與減債的選項之一,但並不代表可以成為政府手裡想加就加的「方便稅」。
人民要問的不只是營業稅率該訂多高才合理,而是政府為租稅改革究竟付出幾分努力。執政者必須牢記,當人民不再質疑租稅公平時,才是調升營業稅率的合理時機。
◆ 小麥奶粉小麥粉 關稅擬減半
陳宥臻、沈婉玉 /台北報導 2011-01-19 中國時報
國際原物料價格大漲,財經部會備戰!經濟部將在今日召開「重要商品及原物料市況監理小組」會議,研擬建議財政部調降小麥關稅減半至三.二五%,小麥粉關稅調降減半至八.七五%,為期半年,希望業者享有關稅調降優惠後,不要漲價,可望在農曆年前定案。
財政部關政司副司長謝鈴媛則說,目前研擬調降小麥、小麥粉、奶粉等可能降幅在五十%以內,為期半年,下周行政院將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將會討論,可望定案。
氣候異常,去年底小麥價格大漲四六.五%,創下三年來新高,讓國內糕餅業者大喊吃不消,紛紛向財政部陳情希望機動調降進口關稅。財政部關政司說,目前研擬調降小麥、小麥粉與奶粉等進口物資關稅。
謝鈴媛指出,財政部本月初已發文給農委會和經濟部,近期內將開會,若進口小麥、小麥粉關稅減半,稅率將從六.五%、十七.五%降到三.二五%與八.七五%,稅收損失約二.一億元。至於奶粉部分,因分為嬰幼兒奶粉、脫脂奶粉、調製奶粉等,各自稅率不同,目前無法確定哪項奶粉要調降關稅,因此無法計算稅損。
北半球美國、加拿大遭受暴風雪襲擊,南半球澳洲又遭受洪水肆虐,這些小麥出口大國都受到異常氣候衝擊,使小麥供給量減少,價格飆高。
經濟部官員表示,為平抑物價,財政部已通過機動調降黃豆粉(飼料粉)關稅至一.五%,至於沙拉油,黃豆關稅已降至零,沙拉油關稅則是五%,因沙拉油台灣廠商產製很多,價格仍需尊重市場機制。
謝鈴媛指出,為協助平抑民生物價,降關稅是政府和進口商談判不要漲價的籌碼,但也要兼顧國內產業發展,所以要尊重農工單位意見。
在金融海嘯期間,小麥、小麥粉曾實施關稅減半,從半年延長到二年多,去年五月底才恢復原稅率。奶粉也曾在在金融海嘯期間降稅,一直到去年五月中才結束。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民生物資漲,與美元匯率走弱有關」。國際原物料跟糧食價格以美元計價,美元貶值,帶動油價上升,也帶動原物料上漲。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