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8

魯比尼預言 美房貸比歐債更危險

◆ 魯比尼預言 美房貸比歐債更危險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19318.shtml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12.07

歐洲債務問題令人擔心,但「末日博士」魯比尼認為,美國房地產情況更危急,他擔心抵押被嚴重低估,銀行可能因此蒙受高達1兆美元的房地產相關損失。

歐債受控制 美房市二度衰退

魯比尼今天接受DealBook電話訪問時指出,愛爾蘭、葡萄牙、希臘、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債務問題其實都受到控制,而美國房地產市場卻開始二度衰退,房地產漲價的情況已逆轉、需求減少、供應卻增加。

據美國房地產協會數據顯示,雖然第二季房地產交易成長,但10月份成屋銷售下降幅度卻達到超過預期的2.2%,標準普爾/Case-Shiller房價指數第三季也下跌2%。

每5人有1人的房子涉險

魯比尼表示,Amherst證券集團分析師古德曼 (Laurie Goodman) 10月發表的美國房市危機研究報告值得注意;古曼認為,美國有1100萬貸款人可能失去房屋,相當於每5人有1人的房子涉險。

魯比尼說,古德曼的估計令人憂心,因為過去估計多為300至400萬人在未來4年會出問題。雖然有人批評古德曼的估計言過其實,魯比尼表示,他向抵押業專家求證的結果,古德曼並未誇大。

銀行面臨近兆元損失

根據1100萬人可能失去房屋來推算,如果房貸平均損失20萬美元、銀行可每1美元可回收50美分,金融業者將面臨1兆美元相關損失。這些損失將由銀行、投資人、房利美和房地美共同分擔。

※ 相關報導:

* 防堵歐債危機 藥方喬不定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18522.shtml

為防堵歐洲債務危機擴散,國際貨幣基金(IMF)總經理史特勞斯康建議歐元區擴大紓困基金規模、歐洲央行(ECB)加碼收購公債,另有歐盟國家呼籲推出歐洲債券,但各國對這些「藥方」仍莫衷一是,歐元匯率6日震盪走低。



◆ 違背競選承諾 歐巴馬讓美富人續減稅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019424.shtml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12.07

美國總統歐巴馬6日晚間宣布,和共和黨達成妥協協議, 將把布希政府時代的全民減稅政策延長兩年。歐巴馬表示,為了不讓生活困難的美國民眾於明年1月1日增加稅賦負擔、失業者失去失業救濟,他不得不與共和黨妥協,同意繼續讓富人減稅兩年。

這項協議代表歐巴馬的重大讓步,他2008年競選總統時堅定承諾,只准年收入在20萬美元以下的個人及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下的家庭減稅,不讓只占美國人 2%的富人享有減稅優惠。但根據歐巴馬與共和黨達成初步協議「架構」,白宮拋開了民主黨的反對立場,讓所有收入者在減稅措施於12月31日屆滿後皆可再減稅兩年。

歐巴馬說,他同意讓富翁繼續享受兩年減稅待遇,以換取延長失業救濟領取期限13個月,及中產階級繼續減稅。減稅協議預料會延長對股息和資本收益的稅惠,白宮也同意共和黨的要求,把遺產稅豁免額定為每個人500萬美元,稅率為35%。

這項協議還允許某些家庭繼續享有大學學費抵稅,擴大低收入者的「工作所得抵稅」 ( earned income tax credit),並允許企業報稅時把某些購買設備開支扣除。上班族的社會安全福利稅 (薪資稅)將削減一年 (稅率從6.2%削減兩個百分點);並採取其他振興經濟措施。

白宮官員表示,整套計畫將在今後兩年花費約9000億美元,把薪資社安稅率削減兩個百分點,旨在使上班族領到更多薪資,這項減稅措施將取代包括在去年刺激經濟措施中的中產階級和低收入者主要稅務優惠。

歐巴馬辯稱,這個協議只是暫時為所有層級收入者減稅兩年,並非共和黨要求的永久減稅。他說:「如果僵持不下而使所有美國人明年加稅,典型美國家庭的稅負將增加300美元,這可能使美國經濟再失萬去一百多萬個工作機會。」

但是,民主黨國會議員對這項協議更加憤怒,他們認為,歐巴馬做出如此重大讓步,只換來削減社安稅及延長失業福利,實在「吃虧太大」。



◆ 美國面臨30年來最嚴重通縮

中央社 2010.12.07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今天公布的研究顯示,美國正面臨近3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緊縮問題。

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的物價上揚指數已經低到十分接近通貨緊縮的水準。

報告指出,商品與服務價格下滑是造成通貨緊縮的主因,超過1/6的商品與服務價格下跌,3/4則呈現價格上漲放緩趨勢。截至10月份,主要消費商品中,有過半數價格下降1.2%。

這份報告警告,美國目前的通貨緊縮狀況可能是1981年以來最嚴重的1年。不過目前的情況與1981年不同,當時物價下滑主要是來自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採取激烈緊縮貨幣政策,以打壓通貨膨脹所致。

而這一次問題則嚴重許多。報告指出,這次的通貨緊縮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在美國採取大規模刺激經濟方案以振興經濟,同時維持近2年的零利率政策後,卻出現通貨緊縮現象。

報告指出,多數學者同意FED的看法,認為通貨緊縮不利於美國經濟發展,抑制消費者需求,增加債務償還的困難度,危害已經十分脆弱的經濟。

※ 相關報導:

* 嚴防通貨膨脹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018495.shtml

台灣目前通貨膨脹的柴薪(國內外因素)已然具備,政府一定要有積極的作為,以免通貨膨脹的火苗燃起後,一發不可收拾。

* 油氣雙高 上月物價漲幅飆升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018497.shtml

主計處統計,11月消費者物價比去年同期上漲1.53%,是九個月來最大漲幅,主因是油料與燃氣價格都出現兩位數上漲。主計處官員表示,零售端慢慢反映出上游原物料價格大漲的影響,明年通膨壓力跟著增加。



◆ 美元清算上線 通匯零時差
http://forum.udn.com/forum/NewsLetter/NewsPreview?NewsID=6018551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夏淑賢/台北報導】2010.12.07

台灣境內美元票券業務和美元清算業務昨(6)日上線,除了讓國內美元跨行通匯轉帳可無時差,也有助帶動美元票券發行業務。票券公會指出,昨天美元票券發行量便達7,400萬美元,估計全年發行量可上看185億美元(新台幣5,550億元)。

票券公會原本預估一年的美元票券發行量約35億美元,最新的預估值是原始預估量的五倍。

票券公會表示,昨天美元票券上路第一天,票券龍頭兆豐票券發票量就達6,004萬美元,占總發行量的81%;市場整體發行量更達7,394萬美元,共有21家公司發行美元票券。

美元票券發行企業多是有外銷業務的企業,產業別包括石化、水泥、海運、航空、電子、媒體、光電、傳產、鋼鐵、紡織等,國營事業與公股主導企業如台電、中油、華航和陽明海運也已發行美元票券。

據了解,境內美元清算與匯款平台已有台銀、一銀、華銀、彰銀、上海銀及高雄銀等超過40家本國、外商銀行及票券公司申請加入,包括兆豐銀、台銀、三商銀、高雄銀與上海銀等七家昨天已完成測試上線,後續40多家金融機構也將陸續上線。

兆豐銀預期,境內美元清算平台擁有國內銀行通匯轉帳無時差的優點,未來所有境內金融機構,包含外銀應該都會加入兆豐銀架構的境內清算匯款平台,有助兆豐銀增加收入。

銀行主管指出,國內美元清算機制啟動,改變長期以來美元支付須經由美國紐約的通匯銀行代理結算衍生的時差、延後收款等不便,也可避免支付中間銀行手續費的缺點。

對一般民眾來說,國內銀行間美元匯款轉帳是否會因境內美元清算系統上線而節省成本,兆豐銀表示要看民眾是在哪家銀行辦,如果是在兆豐、台銀、三商銀等大型行庫,手續費可能沒有差別,主要差異仍在時差消失、匯兌風險減少。

若民眾在規模較小的中小銀行辦理,兆豐銀指出,可能因利用兆豐銀的美元清算平台,享受到手續費變便宜的好處。

※ 相關報導:

* 新印100元美鈔有瑕疵 美封存1100億美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019406.shtml

美國新版高科技防偽百元美鈔因出現瑕疵被迫停印,已印出的11億張新鈔封存,總面額達1100億美元,占全球流通美鈔的10%以上。

GDP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智慧皮夾 錢多就變大錢少會縮小

自由時報 2010.12.08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想在歲末年終大減價時省點錢嗎?趕快去買一個可以阻止你亂花錢的智慧皮夾吧!這種智慧皮夾共有3款,每一款都會在你的銀行帳戶餘額愈來愈少時,以獨特的方式告訴你:別再花錢亂買了。

這3款能幫人省錢的智慧皮夾,分別名喚「母熊」、「孔雀」與「大黃蜂」,其中帶有捍衛錢財意義的「母熊」皮夾裡裝有鉸鏈,會隨著你的銀行帳戶餘額變少而愈來愈難打開;「孔雀」皮夾會視使用者的財務狀況膨脹或收縮。

至於內部裝有小震動馬達的「大黃蜂」,則會在你的銀行帳戶每次有錢轉出去時(例如網路購物或刷信用卡),發出震動提醒你又破財了。支出愈大筆,震動時間就愈長。

這3款皮夾裡都裝有小型電腦,並利用藍芽與個人手機聯繫,手機再透過網路取得使用者的銀行帳戶資訊。如此一來,智慧皮夾就會非常清楚使用者的銀行戶頭裡還有多少錢,然後根據餘額採取行動。

這種智慧皮夾的研發概念,在於每當我們要散財購物時,就該提醒自己,即將花掉自己辛苦賺來的血汗錢,而非茫然地刷卡付錢了事。

任職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產品設計師凱斯特納,是這種智慧皮夾的催生者,他表示,智慧皮夾目前只有原型,但若銀行或消費者有興趣,就能量產上市。

凱斯特納說,設計智慧皮夾的目的,在於喚醒已遭遺忘的人與金錢之間的「感官聯繫」(visceral connection):藉由去除虛擬資產的抽象性,這種智慧皮夾能讓我們在購物時更有財務觀。



◆ 社科院:調控若鬆手 明年房價飆25%

【經濟日報╱記者林茂仁/綜合報導】2010.12.08

中國社會科學院昨(7)日發布 2011年「經濟藍皮書」指出,中國大陸2010年GDP成長率將達到9.9%,明年可望挑戰10%,對民眾關心的房價問題,社科院預估,今年房價上漲15%,明年若房市調控政策放鬆,房價可能出現強勁反彈,上漲幅度可能達20%至25%。

藍皮書指出,2010年中國經濟呈現「前高後低」的局面, 2011年影響中國經濟運行的基本因素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GDP成長率可達10%。

值得關注是,大陸通膨壓力增加,藍皮書預估,今年全年 CPI將上升3.2%,流動性過剩問題沒有解決。今年新增貸款可能突破人民幣7.5兆元(約新台幣34.5兆元)的預期目標,今後幾年,流動性過剩始終是造成通膨壓力的主要因素。

藍皮書指出,2010年是中國房地產的調控年,中央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成效顯著,開發商囤地現象得到遏制,利用貸款投資和投機住宅的需求也得到初步控制,房價漲幅從2009 年的25%,預計可能下降到2010 年的15%。

藍皮書認為,2010年房價上漲速度仍高於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房價收入比惡化, 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1.89萬元(約新台幣8.7萬元),農民工年均工資為1.92萬元(約新台幣8.8 萬元),房價收入比分別是8.76及10.06,也就是要九年或十年不吃不喝才能買一間房子,預估將有85%的城鎮居民家庭無力購買。



◆ 中央想穩健 地方要衝鋒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報導】2010.12.08

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北京當局已確定明年貨幣政策將從「適度寬鬆」轉向為「穩健」,但「上山容易下山難」。

中共官方要實現這個宏觀調控目標並不容易,首先要過地方政府這關。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訂出明年的經濟成長指標。由於中共第17 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稿提出「包容性增長」,中南海明顯有意淡化經濟成長的目標,希望整體成長能更穩固和扎實。儘管大陸中央政府有意使經濟降溫,地方政府的熱情依然高漲,希望「大幹快上、先佔先得」。

在明年經濟成長指標尚未公布前,不少地方政府已迫不及待吹響了「十二五」經濟的衝鋒號角,各地先後公佈的GDP 成長目標均相當進取。根據各地公佈的「十二五」規劃建議,目前已有重慶、黑龍江、廣西、貴州等省市提出 GDP總量、甚至人均GDP五年倍增的目標。

廣西就提出,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倍增,財政收入增加一倍以上;重慶提出,2015年人均GDP增加一倍,達到8,000美元,全市整體跨入現代化階段。

內蒙古和天津沒有直接提「五年GDP翻一番」,但天津提到,主要經濟指標增幅要保持在全大陸的前面;內蒙古也提出,主要發展指標要繼續保持高於全大陸平均水平的成長速度,與發達地區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由於近年來內蒙古和天津的地方經濟規模,成長速度在15% 至20%間,估計五年GDP倍增的說法,可能都只是保守數字。報導提到,北京大學風險投資研究所研究員馬光遠預期,若部分省市提出「十二五」期間人均GDP倍增的目標,意味著年均GDP成長速度須達15%。

從各省市公佈的經濟成長目標來看,恐怕明年大陸各地經濟成長率低於9%的省市很少,北京說要轉向「穩 健」,可能是「知易行難」。

※ 相關報導:

* 社論-美QE3蠢動 恐將吹起世紀大泡沫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2x112010120800172,00.html

對於聯準會這項政策,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Nouriel Roubini)也抱持懷疑態度,他認為美國超低利率加上量化寬鬆政策,正在吹起全球資產大泡沫。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利差交易越來越盛行,投資人借美元轉向新興市場追求更高報酬,造成資產價格大漲,美元進一步貶值,還可以賺取龐大匯差;而另一方面,亞洲各國央行進場買美元干預匯率,反而助長資產泡沫,全球的資產泡沫就這樣一天一天變大。

然而,資產泡沫不可能無止境地膨脹,總有破滅的一天。魯比尼警告,軍事衝突、地緣政治緊張關係等風吹草動最容易促使美元反轉回升,當資金快速轉向時,可能導致資產泡沫破滅。對於所有投資人,這一天就是市場崩盤、經濟衰退的開始。

fsj 提到...

國債鐘 救得了國債?

【聯合報╱王釗洪/大學教授(嘉縣民雄)】2010.12.09

財政部仿效美國設立了「國債鐘」,想要提醒各部會少花錢,也讓全民共同監督來救國債。用意雖好,但效果令人懷疑。

美國的國債鐘,並沒有給美國人帶來債務減輕的快樂。其實美國的國債鐘,並不是美國政府發明的,而是由一位紐約建商德斯特在1989年自己掏腰包搞的,最初架在曼哈頓靠近時代廣場的地方。

當時美國的國債約三兆,其後經過遷移與改建,現在美國國債已飆升逾12兆。更諷刺的是數字鐘已經容納不了這個數字,必須重建。可見「國債鐘」救不了國債。

一個國家之所以會有國債的問題,簡單地說,是因為她的支出大於她的賦稅及其他收入,以致不能不借債度日。借債上癮以後,天天借,而且愈借愈多,國債就成了天文數字,近世各主要國家幾乎沒能擺脫這個魔咒的。

入不敷出當然和景氣好壞有關。景氣好的時候,稅收會增加,債務可以減輕;景氣不好的時候,不但稅收減少,像失業救濟這類支出也會增加,國債自然就雪上加霜。

不過,各國的國債之所以會一飛衝天,收不回來,各有不同的原因。

像美國在1980年代的星際、太空競賽,是鉅額國債的開端,其後多次用兵海外,軍費支出把國債愈推愈高。

近廿年來,我國雖經歷兩次政黨輪替,但政府財政卻是赤字連年,迄今債務餘額已累積到4兆3200多億元,平均每人要背債19萬7千多元,這還不包括隱藏性債務。這可是兩黨都有的「貢獻」。

究其原因,恐怕是政府的清廉與效率出了問題。台灣年年有選舉,一到選舉就亂開支票,導致公共建設浮濫一堆。

君不見台灣五步就有一座蚊子館,十步就有一個蚊子停車場,還有蚊子飛機場。

不肖官員、民代與奸商勾結,貪贓舞弊更無日不有。君不見各地的道路,一下雨就坑坑洞洞,偷工減料的結果只好一鋪再鋪,國債怎能不增加?

君不見為了五都選舉,許多末代公所,拚命追加預算,要把錢花光、債借光,計畫內容不清不楚,甚至離譜到要追加「代表配合款」,五都債務現已飆升到五千億。這些事情,長年累積起來,造就了今日國債的天文數字。

如果政府官員只會空喊口號,而不肯革心洗面,痛定思痛,「國債鐘」鐵定救不了國債,它徒然只是又增加一筆國債而已。

※ 相關報導:

* 國債鐘失真 未計隱藏負債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9/today-e4.htm

事實上,若加計隱藏性債務及地方政府負債,政府總負債已超過二十兆元,平均每人背債將近九十萬元。

* 升格第一堂課:財政自主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023411.shtml

地方縣市無論升格與否,均存在自籌財源偏低、人事費偏高,債務瀕臨警戒值的共同問題。打開縣市窘迫的財政僵局,先要地方能夠自行設法掙脫這三大困境。否則,整體財政資源不足的警報不解除,資源分配不公引發被邊陲化的恐慌,絕不會因為縣市升格而稍減;靠搶奪而來不穩固且不長遠的財源,也不會令財政危機因此紓解。



◆ 後ECFA時代/中國象來了! 撼動金融版圖

【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專題報導】2010.12.09

兩岸簽署金融監理MOU和ECFA後,銀行金融業的布局如火如荼進行,除台灣六大銀行相繼登陸,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三家「大象級」陸資銀行辦事處亦進駐台灣,在亞洲金融兩大市場正處於競合關係下,陸資三行的布局策略備受矚目。

交通銀行 將推貴賓級沃德策略

去年7月初,交行在經貿發達、台胞群聚的廈門成立了大陸首家台胞服務中心,以尊榮的沃德OTO(one to one)為號召,過去要求必須存有50萬人民幣資產才能擁有的「沃德」待遇,在這裡只要持有台胞證即可擁有,獲得財務管理分析、理財投資建議、對台匯款轉帳優惠、融資優先優惠、機場貴賓服務、置業法律諮詢等各項一對一專屬服務。

看準台商的資產潛力和消費能力,這項在大陸全國的創新作法推動僅短短一年,就讓該分行開戶數大增。交行是大陸「唯一一家以財富管理為特色的銀行集團」,且是「唯一一家成立台胞服務中心的陸資銀行」,該公司已有意將貴賓級「沃德財富中心」策略引進台灣。

招商銀行 千方百計發展私人銀行

相較於交行以「沃德財富中心」向台商招手,今年獲英國「金融時報」評選唯一入榜「中國最佳私人銀行」的招商銀行,亦打算在高端客戶財富管理業務上開疆闢土,正如招行行長馬蔚華所說,「招行將千方百計發展私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

招行私人銀行服務的對象是擁有1千萬元人民幣以上資產的高端客戶,目前該類客戶已逾萬人以上,總資產達3000億人民幣。馬蔚華強調未來私人銀行是招行未來全力發展的業務之一:招行人士指出,集團要來台尋覓人才、發展信用卡業務並大力招攬台灣團隊,來台發展私人業務的可能性不言可喻。

中國銀行 與陸銀、台銀展開TSU合作

另一方面,中國銀行做為大陸首家開辦TSU(Trade Service Utility)業務的銀行,也強調要來台推展該項銀行間貿易服務設施系統;中行希望與陸銀、台銀展開TSU合作,利用TSU平台分享客戶資訊和交易資訊,進一步幫助台商在風險控制、現金管理及外匯保值部分獲得更即時的服務。

中行的台灣計畫聚焦於台資企業和陸客來台,像是為台商提供融資服務、以及為大陸企業和居民來台時提供延伸服務。中行指出,隨著越來越多陸客來台旅遊探親及陸企來台投資,各類金融服務都是該行商機所在。

學者:兩岸銀行版圖面臨重組

陸資一年後可望相繼升格為分行,政大金融系教授李桐豪指出,過去台資銀行一向將台商客戶視為囊中之物,如今陸資銀行以高端客戶和財富管理為策略,證明這塊蛋糕確實存在,台資銀行必將面臨挑戰。

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也說,依目前態勢看來,陸行來台布局不外乎著眼兩大重點:擴展台商及陸企業務、未來參股或併購台銀。雖然三年內兩岸銀行業的合作會多於競爭,但三年後,雙方的布局效益將開始顯現,兩岸的銀行版圖亦將面臨重組。

朱浩民表示,隨著兩岸金融業相互參股限制或將日益開放,「後段班」銀行很有可能被規模龐大的陸銀併購,但話說回來,前往大陸設立分行的台資銀行亦可望受惠於多年的財富管理經歷、信用卡業務及金融創新等經驗優勢,在對岸崛起壯大。

整體而言,台銀看上大陸的市場規模,而陸銀需要台灣領先的金融管理經驗,在大陸中小企業和消費金融正起步情勢下,兩岸銀行業將可互相填補對方的不足,共同開拓深賦潛力的大陸金融市場。

※ 相關報導:

* ECFA後續 農曆年後協商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6023331.shtml

* 歐銀壓力測試 明年更嚴格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23310.shtml

芮恩表示,歐盟的目標是讓結果完全透明化,「目前相關單位正在研擬作法,細節將於稍後出爐」。他並未說明壓力測試的結果是否會公布。



◆ 欠錢不還 外交部海外救急呆帳200萬

【中廣新聞/張德厚】2010-12-09

國人在海外難免遇到急難狀況,外交部統計,從去年1月到今年9月為止,共協助旅外國人急難救助五千兩百六十一件,其中借助旅費及代墊款項共有78件,而目前借出未還的金額共達6萬多美金、約200萬台幣,外交部正設法追討當中。

外交部彙整98年1月至99年9月駐外各館處處理旅外國人急難救助案,共計5261件,其中以護照遭竊或遺失最多,共有2422件,占 46.03%,其他還包含國人在海外觸法、入出境遭拒,就醫、罹患重病或住院,車禍、人為或意外事故,以及遭綁架、毆打或性侵,被騙賣春,自殺未遂等。另外,還有國人向駐外館處商借旅費及要求代墊款項,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局長陳經銓指出,目前借錢不還的總額有6萬多美元,各地域司正在協調追討。陳經銓:『到目前為止,國人跟外館的款項還有6萬多美金沒有歸還,因為外交部並沒有額外編列的預算,所以是由外館的經常性辦公費支出,如果這個錢要不回來,這個帳是記在借款的外館身上,我們相關的地域司正跟國人協調,希望能夠儘速了結。』

陳經銓說,旅外國人向外館借錢是有前提的,如果是皮包被扒,信用卡與現金都遺失,外館的標準作法是先取得當事人親友的聯繫,代收其匯款後轉交當事人,如果當事人真的找不到親友協助,或是急著回國,外館會代墊最直接航線的經濟艙機票,以及必要的食宿費用,而當事人則要寫借條,返國 之後必須要歸還。

fsj 提到...

美減稅 推倒全球債市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12.09

全球債市8日在美國總統歐巴馬同意延長減稅措施後應聲下滑,投資人認為減稅雖可刺激經濟成長,卻可能使美國財政赤字進一步惡化,美國公債殖利率升抵近半年高點;歐洲仍籠罩在債務風暴下,基準的德國公債殖利率一度漲破3%,也是半年多來首見。

歐巴馬以展延減稅政策兩年為籌碼,換取延長失業救濟金的發放。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研究顯示,美國明年經濟成長率或可因此增加最多0.5個百分點,不過,美國財政赤字也將從先前估計的1.2兆美元擴大到1.5兆美元。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價格走勢相反)8日一度觸及3.25%,是6月22日來最高,價格連續第二天下跌;日本5年期公債殖利率漲幅創兩年多來最大,澳洲10年期公債殖利率增幅也刷新半年多來紀錄。

美債殖利率上揚,增加美元吸引力,美元8日兌歐元和日圓連續第三天上漲,歐元最低下跌0.6%至1.318美元,美元兌日圓一度上漲0.87%至84.22日圓。

東方匯理銀行(Credit Agricole CIB)固定收益策略師查特威爾表示,歐巴馬同意減稅,讓市場看好美國經濟加速成長,進而帶動全球經濟成長前景,收益較差的固定收益資產,需求隨之減少。

德意志銀行基礎策略研究部門主管瑞德在報告中寫道,延長減稅措施、讓赤字維持在超高水準是一高招,有助推動經濟成長,不過也可能把國家財政推向崩潰邊緣,最後可能是兩種狀況共存。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表示,美國債信評級目前穩定維持在Aaa的最高等級並沒問題,但如果再延長下去,政府也沒有拿出對策控制赤字和債務,顯然會讓長期展望更負向。

如果華府當局現在就開始控制赤字,或許可避免未來要大幅縮減支出和加稅。但美國經濟復甦力道疲軟,當局選擇把重點放在刺激短期成長。另一家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首席經濟學家懷斯甚至警告,拖得愈久,未來的改變可能愈嚴苛。他們可能要拖到出現危機為止。

歐洲正處於債務危機,但大西洋兩岸的處理方式幾乎是背道而馳,歐洲相繼推出撙節方案,希望挽回市場信心,美國卻一再擴大舉債,希望刺激經濟。但德國10年期公債價格一樣下跌,殖利率甚至一度漲破3%,是5月來首見。愛爾蘭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8%,主要受國會通過縮減預算方案帶動。



◆ 美國正在重蹈1930年代的錯誤

【本報訊】2010-12-09 工商時報

1962年美國雖然還有45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順差,但由於對外投資熱絡,使得國際收支開始出現赤字,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國際貨幣基金(IMF)年會演說時表示:「只要減少援外、提高關稅壁壘、限制對外投資,美國可以在一夜之間恢復國際收支平衡,但這是不明智的。」

遺憾的是,甘迺迪這樣的遠見,今天已不復見於美國。近年來對於貿易赤字,美國政府只會一味強迫他國匯率升值,而對於華爾街一手造成的金融海嘯,美國也只會一味指責人民幣匯率低估,然而自己卻永遠不會反省,一再推出量化寬鬆政策,釋出大量美元。美國創造金融海嘯於前,又大量釋出美元於後,這些以鄰為壑的作為,倘甘迺迪在今日的話,也必然會搖頭嘆息。

美國於11月初才公布第二輪的量化寬鬆政策(QE2),擬釋出6千億美元,日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更進一步表示為支撐美國經濟及創造就業,不排除發動第三輪的量化寬鬆政策(QE3),這番談話旋即引來各國質疑,對於美國這種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作為,我國政府官員也在立院嚴詞表示這真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我們要指出的是,這種以鄰為壑的作法,美國曾經在1930年代做過一次。面對1929年底股市崩跌、生產停滯、經濟蕭條,美國人天真地認為如果能使美國人都消費本國產品,經濟就可以快速復甦,於是美國國會通過了斯穆特-哈里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將農產品的關稅調升至49%,一般商品調升至38%。惟美國此舉使得保護主義瀰漫全球,美國經濟非但沒有因斯穆特─哈里關稅法案得到振興,反而更加惡化,失業人數由1930年10月的463萬一路升至1933年10月的1,300萬人。

斯穆特-哈里關稅法案當初打的如意算盤是,美國這麼做可以提振內需,但卻忽略了當美國調高關稅,損及各國出口利益時,各國豈能坐視不理,豈能不採反制手段?於是1930年代初期各國關稅壁壘高築,美國人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些自私自利的政策把原僅是美國本土性的經濟衰退,推升至世紀大蕭條。在領教過自私的滋味後,美、英、法、中等23國於1947年在日內瓦召開會議,簽署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致力於消除保護主義,削減關稅,以創造互利的自由貿易環境。這項協定的簽署及日後的八個回合多邊貿易談判,即是記取了1930年代保護主義的教訓,深刻體認了自利心可以形成市場,但過度自私卻將摧毀市場的歷史法則。

我們看到美國政府這兩年來因應金融海嘯所採取的手段,也許在作法上不像1930年代所實施斯穆特─哈里關稅法案,但看看這幾波量化寬鬆的政策,那種以鄰為壑的本質,與當年的斯穆特─哈里法案有何差異?當年的關稅法案如何讓保護主義擴散全球而形成大蕭條,美國如今量化寬鬆政策,在投機客炒作下,終將讓熱錢漫天蓋地而來,而陷全球經濟於動盪之中。惟更令人憂心的是,一旦各國採取反制,形成恐慌的預期,全球豈不得再面臨一次泡沫破滅,資產價格崩跌的經濟災難?

撫今追昔,甘迺迪真是值得尊敬的政治家。他記取了1930年代的教訓,沒有採取那種「不明智」的作法,但是近年美國政府因應貿易赤字、因應經濟衰退,卻經常採取「不明智」的作法,忽而迫使德、法等國簽署史密松寧協議,要英鎊、馬克、法郎升值,忽而邀日、歐簽署廣場協議,要日圓升值;除此以外,還有特別三○一、關稅法三三七、貿易法二○一、反托拉斯法等利器,令各國聞之色變。台灣這十多年來已多次領教美國這些手段,前方的貿易談判官員感受尤深。美國採取這些手段雖使其短期獲利,但後患無窮,如今變本加利,確如甘迺迪所言,真是不明智!

我們認為美國受困於經濟衰退,最近除一再地採取的量化寬鬆政策之外,也不斷以反托拉斯法四處興訟,使得各國企業在面臨經濟下滑之餘,還得疲於應付美國帶來風險,這些全是1930年代斯穆特-哈里法案的翻版。值此台灣正想與美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之際,我國的貿易談判策略必須審慎評估,步步為營,尤其要「明智」一點,切莫為了急於簽署一紙台美FTA,反而讓台灣經濟社會陷入更大的困境。

fsj 提到...

中國11月物價指數破5% 升息壓力大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0.12.11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提前公布多項數據,1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漲破5%大關,創28個月來最大升幅,預料對北京政府將構成更大的升息壓力。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的消費者物價在食品等成本激揚帶領下,比去年同月升高5.1%,升幅超過分析師預測的4.7% ,也遠高於10月的4.4%。

國家統計局原訂下周才發布CPI、PPI(生產者物價指數)等多項數據,但日前臨時宣布要提前在11日公布。中國11月的工業生產比去年同月成長 13.3%,高於經濟學家預估的13%中間值。此外,11月的社會零售業銷售總額比去年同月成長18.7%;1至11月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也比去年同期擴增24.9%,升幅超過分析師平均預測的24.3%。

中國人民銀行10月才實施2007年以來的首度升息,周五 (10日)並宣布五周來的第三次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調升,希望將更多資金抽離金融體系。但消費者物價漲勢加速,加上海外熱錢不斷流入,意味中國勢必得再次調高利率。

統計數字顯示,中國11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也比去年同月升高6.1%,遠遠超越分析師預估的5.1%升幅。

中國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目前只有2.5%,遠低於物價上漲率,把錢存進銀行的實際報酬形同是負數;銀行的放款利率也只有5.56%。

香港的加拿大皇家銀行分析師傑克森說:「通貨膨脹是決策者未來幾個月面臨的最大挑戰,把重武器搬出來是需要的。」他說,當局的應變工具除了在年底前調高利率外,也包括加快人民幣的升值步伐。瑞士銀行集團駐北京的經濟學家王濤在11日的統計數字發布之前就已表示:「藉升息來協助控制通膨預期,已是無可爭議的事。」



◆ 中國物價3大推手:食品、居住、衣著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12.11

官方:漲幅確實出乎意料

中國11月份CPI比去年同期大增5.1%,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11月份物價的漲幅確實出乎很多人意料。

和10月份相比,11月份CPI上漲1.1個百分點,從指數構成項目觀察,11月份物價漲幅擴大,「罪魁禍首」是食品、居住類、衣著類三項產品。

上述三項產品的11月份價格分別比10月份上漲2%、1.8%和1.6%,對環比指數的貢獻率分別是0.7個百分點、0.3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三者加起來正好是1.1個百分點。

食品類價格是「罪魁禍首」

盛來運說,11月份食品類價格對CPI上漲的「貢獻率」為74%,居住類價格貢獻率為18%。

中國政府10月、11月份持續推出物價調控政策,發揮效果需要時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物價上漲的壓力很可能會持續到明年第二季前後。

盛來運表示,11月下旬一些蔬菜產品價格比11月中上旬明顯下降,其他一些產品價格從12月以來一直趨穩。隨著國務院進一步加大農產品的供給、增加和完善對低收入者的補貼、減免綠色產品的流通費用等政策效果顯現,今後一段時期可以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專家:明年整體漲幅較溫和

北京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李稻葵昨天表示,中國明年整體物價漲幅會比較溫和,漲幅可能超3.5%,但不會高於5%。明年貨幣發行量可能回歸正常,回到過去10至15年的平均增速。

※ 相關報導:

* 物價漲漲漲 陸民:吃不消啦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0,5245,50505705x132010121100657,00.html

* 人行暗示 續升存準率…不升息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025611.shtml

中國人民銀行八個月來首度暫停發行3年期央行票據,市場解讀人行是暗示現階段寧願調升存準率也不願升息。



◆ 反托辣斯法 台商對策

【石孝綸】2010-12-11 中國時報

歐盟公平競爭委員會日昨對數家台灣面板廠祭出高額罰款。先前在友達三位高級主管被美國法院禁止離開美國時,國內已有許多對美國反托辣斯法的討論。然在過去這些討論中,有幾個核心問題未被凸顯。這些核心問題是,反托辣斯法的國際化和如何充份利用反托辣斯法對競爭對手作出反擊,和本案的可能的訴訟策略。

歐盟昨日的決定,正凸顯了反托辣斯法的國際化趨勢。傳統上,一個國家只對其國民或在其境內所發生的行為行使管轄權。然而美國在五、六○年代後單方面的開始對非美國企業的非在美國境內的壟斷行為主張管轄權。美國法院主張只要該行為對美國國內市場產生影響,美國法院就有權審理,並適用美國的反托辣斯法。近年來,歐盟,中國和其它主要工業國也相繼跟近,以其國內法適用於非國民且非在其境內的行為。歐盟的決定即是此跨國界管轄權行使的一個好例子。國內面板廠應該體認反托辣斯法國際化的現實,並深切的研究是否其它國家也可能繼美國和歐洲之後對其祭出高額的罰款,設法早韓廠一步與該國執法機關進行合作。

一七三億台幣的罰款,凸顯了反托辣斯法對台灣廠商的傷害。然而反托辣斯法其實是個雙面刃。反托辣斯法可以是台灣廠商最大敵人,但也可是台灣廠商最好朋友。尤其是在智財權上,歐盟的判例明確的禁止擁有優勢地位的廠商(dominant firm)拒絕和其它廠商交易或授權(refuse to deal)。和歐盟比較起來,美國雖然在反托辣斯法和智財權的平衡上更傾向保障智財權所有人,但獨佔廠商基於反托辣斯法考量而被迫授權其競爭對手的案件也是時有所聞。二○○九年,英代爾(intel)為了和美國公平交易委員會達成合解,而同意展延其與威盛電子(Via)的授權合約,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目前國內面板廠在美或在歐盟被訴的主因均為價格壟斷(price-fixing)。價格壟斷不論在美或在歐盟均為當然違法行為。然而構成價格壟斷的先決條件是要有一個價格壟斷的協議或聯合行為(concerted behavior),國內面板廠也許可以主張雖然面板業者間有訊息的交流,但是並無任何協議。此一抗辦的困難處是,在美國或歐盟的判例中都清楚的說到,業者間的交流可以作為法院認定聯合行為的證據,除非業者能提出此交流有重大促進競爭的效果。換言之,就算國內面板廠是「清白」的,沒有價格壟斷之實,它們也很有可能被認定違犯了美國或歐盟的反托辣斯法。另一個可能的抗辯,則是主張面板業有毀滅性競爭的特性。美國最高法院在四十年代曾經一度認可此抗辯。在阿巴拉契煤礦對美國(Appalachian Coals vs. U.S.)一案中,由於該地區的煤礦業苦於產能的過度擴張,業者為生存,在煤礦售價進行合作。美國最高法院認為如廠商間的合作能穩定產業,並產生更公平價格,則廠商間在價格上的合作並不會被認定是違法行為。此案例發生於大蕭條年代,有其特別時空背景,但鑑於美國聯邦法院近年來對當然違法行為的限縮解釋,此抗辯也許是台灣面板廠一個可能出路。

在歐盟罰款一案中,雖然說國內廠商均感不服想要上訴,但要了解歐盟公平競爭委員會雖然是行政機關,但歐盟法院對其作出的事實認定給予尊重,鮮少推翻委員會的事實認定。由於本案關鍵之一,是否有協議或聯合,基本上就是個事實認定問題(an issue of fact),要上訴成功會有相當的困難。

最後,筆者要呼應劉憶如主委的呼籲,國內企業已經大到有國際性的能見度,不能像過去一樣,只重視專利訟訴,應該建立全方面的法務能量,方能在國際化的商戰、法律戰中勝出。

(作者為聖路易華聖頓大學法律博士候選人)

※ 相關報導:

* 奇美電遭重罰 郭台銘砲轟三星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027852.shtml

* 郭董怒,為哪樁?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0,5249,12050902x122010121100336,00.html

歐盟一紙裁決就要讓奇美電付出新台幣120億元的罰金,讓鴻海郭老板大動肝火、開記者會怒斥不公平。實際上,其中至少有三點疑慮至今仍然有問題。

* 反托辣斯的學費別白繳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027974.shtml

日前經濟部官員要三星「走著瞧」,顯然是與國內業者同仇敵愾的情緒之語。但我們不得不提醒政府,該案從2006年案發調查至今,已經四年了,政府在這段期間是否有去瞭解台韓面板業者的互動狀況,並提早預疑對策?倘若真如歐盟調查所言,這些企業曾舉行60次閉門會議,則要舉證閉門會議非操縱價格會議,實非易事。再者,政府又是否能確認,台韓面板企業沒有共謀操縱價格?如果真的清白,自無須過慮,甚至應協助企業對三星提起訴訟,畢竟歐盟以一家之言斷五家之罪,自有尚可斟酌之處。只是,要做這一切的前提,政府有清楚狀況嗎?

fsj 提到...

麥肯錫報告 低利時代五年內終結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10.12.10

國際顧問業者麥肯錫公司(McKinsey)說,隨著新興市場大興土木,且逐漸老化的人口消耗儲蓄,全球經濟長達30 年的低廉資金成本時代將在五年內劃下句點。

麥肯錫研究部9日發表最新報告說,資金將從儲蓄轉向投資,勢將推升資金成本,長期利率五年內將開始攀升。報告作者之一的麥肯錫駐首爾董事達博斯(Richard Dobbs)說:「企業界過去30年都處於利率下滑的環境,但這個時代即將落幕。」

報告雖然沒有預測長期利率的水準,但他們估計利率將回到1970年代以來的平均值,意味著利率將上升1.5個百分點。資金成本升高意味著存錢的人報酬率提高,因此長期而言,固定收益投資報酬率將增加,股市報酬率則將下降。

據麥肯錫的報告,成熟經濟體的投資率自1970年以來逐漸下降,如果投資率沒有下降而是維持穩定,1980年以來的投資將比實際的投資額多20兆美元。現在情勢即將逆轉,全球投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在2002年降到20.8%,但在2030年以前將升到25%。

這表示全球投資額20年內將從目前的11兆美元增加到24兆美元,背後的推手是中國與印度等新興市場在經濟現代化的過程中加速投資。

另方面,儲蓄也將上升,到2030年占GDP比重將達到23%,仍比投資低2.4兆美元。儲蓄增幅小於投資,主因是中國轉型為內需型經濟,而其他國家的政府與企業必須為人口老化存更多錢。達博斯:「可用資金將變得很緊俏,這將推高利率。」

上一個十年所謂的儲蓄過剩是因為資本需求下滑,而非儲蓄率增加所致。由於富有國家儲蓄減少,全球儲蓄自1970年至2002 年間事實上是減少,而非增加。報告說,進入新時代後,企業必須體認資本生產力高、或是能獲得直接融資者,將在資金競爭中占上風。高利率也可能使商業銀行與零售銀行受惠,而長期投資人從固定收益投資的報酬可能高過股市的報酬。



◆ 減稅翻盤?美眾院民主黨 和歐巴馬唱反調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12.10

美國眾院民主黨人9日在閉門舉行的黨團會議上,以口頭表決方式通過決議,反對歐巴馬總統與共和黨人談判之後制定的不分貧富的延長減稅計畫,但目前還不清楚民主黨人打算如何修改減稅計畫。

眾院民主黨團這項決議表示,現有延長減稅計畫無法交付眾院表決,除非修改有關富人減稅的內容,儘管眾院尚未正式起草相關法案。提出該決議的是俄勒岡州眾議員狄法齊歐。

眾院議長波洛西發表聲明說,眾院民主黨人與歐巴馬皆「承諾為中產階級減稅,以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但被眾院通過而遭參院共和黨人封殺的一項減稅法案,沒有包括「對百萬富翁和億萬富翁的減稅獎勵」。

波洛西還說:「我們將與歐巴馬總統及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同僚繼續討論,修改計畫,然後才交眾院全院表決。」

但在參院,減稅法案向前邁進一大步,民主黨參議員公布法案,內容反映白宮提出的細節。參院民主黨領袖雷德說,參院將在13日東岸時間下午3時進行表決。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淡化民主黨人此一行動的重要性,並預言國會將在年底前通過減稅計畫。他還說,國會議員如不採取行動就回家過節,他們的選民明年元月1日將面臨加稅。

歐巴馬稍早表示,眾院對減稅計畫的表決將決定美國經濟「是前進還是倒退」,還表示該計畫能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如果國會通不過,美國人的收入和就業機會就會減少。

經濟成長 明年看好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執行長艾里恩說,由於決策者挹注大量刺激動能到經濟體系,該公司現在將提高美國明年的經濟成長預測。

管理全球最大債券基金的PIMCO預測,美國經濟明年第四季將比今年同期成長3%到3.5%,該數字明顯優於PIMCO早先預估的2%-2.5%。

艾里恩接受電話訪問時說:「美國試圖運用財稅與貨幣政策,來獲得經濟成長動能。我們不能確定的是,這些措施除了改變未來一年的經濟運行軌跡外,中期未來是否足以把經濟帶到持續成長的坦途。」

PIMCO提高美國2011年成長預測,帶動美股的漲升。標準普爾500股價指數9日上揚0.4%,以1233.00點作收,是2008年9月以來的最高收盤水準。

PIMCO將近兩年前開始以「新常態」(new normal)形容金融危機衝擊後的世界經濟,在新常態下,疲於克服危機後續影響的美國,將有好幾年必須面臨低迷成長與高失業率的窘境。

※ 相關報導:

* 意外! 美10月貿易逆差減13%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27840.shtml



◆ 全球十大銀行 計劃打造外匯平台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0.12.10

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全球數家大銀行為搶回流失的外匯交易業務,正秘密籌備推出銀行業專用的電子交易平台,可能改變外匯交易市場的版圖。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這個計畫取名為Pure FX,已獲得全球外匯交易市場中前十大銀行的大多數支持。目前外匯是規模最大的資產類別,全球市場每日交易量高達1.5兆美元。

消息人士說,這幾家銀行預定下周和科技業者接洽,商討建立新交易平台事宜。這十家銀行包括:德意志(Deutsche)、瑞銀(UBS)、巴克萊(Barclays)、花旗、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摩根大通、滙豐(HSBC)、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此舉顯示大型銀行正努力在外匯交易市場收復失土。在此之前,經紀商Icap公司旗下的全球最大外匯交易系統EBS,2005年也開放給避險基金和高頻交易業者等非銀行業者使用,搶走許多交易業務。

開放電子交易平台能讓外匯價格變得更容易取得,使大型銀行也逐漸在市場喪失優勢,因為許多採用高速交易技術的競爭者從它們搶走大筆外匯交易業務。

國際清算銀行(BIS)表示,今年大型銀行在即期外匯交易市場的市占率已下滑至35%,首次被歸為「其他」類別的金融機構超過。

顧問公司Aite集團預估,目前高頻交易商包辦25%的外匯買賣業務,到2012年比率可能增至40%。

消息人士說,Icap仍有機會和這些銀行合作打造新系統,如果雙方談不攏,業者將另外尋找其他交易平台。業界人士預估,如果大銀行自行推出新交易系統,EBS將損失10%至15%的流量。

不過,這幾家銀行並不打算捨棄EBS系統,畢竟該系統的歐元、美元和日圓報價仍被視為業界的基準。

參與Pure FX計畫的一位資深外匯金融家說:「EBS是我們的重要夥伴。」另一位銀行人士則表示:「我們希望創造一個公平環境,可讓銀行彼此進行交易。」

EBS系統1990年由幾家銀行聯手推出,目的是挑戰路透(Reuters)在電子外匯交易市場的主導地位。但這次銀行業者打算另起爐灶的主因是對抗 EBS系統上的非同業對象。這些公司運用高速交易技術能在極短時間內進行買賣,不但吃掉銀行的大筆訂單,也阻礙銀行順利完成理想價格的大筆交易。



◆ 財部:國債不宜併入隱藏負債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2010.12.10

財政部國庫署官員昨天表示,財政部設立官方版的國債鐘,目的希望讓全民監督債務;至於軍公教退休金這類隱藏性負債,不應與政府負債混為一談,不適合併入國債計算。

財政部七日起設置官方版國債鐘,到十一月底為止,平均每人負債十九點七萬元,這是參考美國民間債務鐘的做法。但我國是由官方主動公布,提醒各部會開源節流。

有部分人士質疑,國債鐘沒有把地方債務和軍公教退休金這類自償性債務算進去;官員表示,地方債務是用來支應當地的公共建設,債務由當地居民分擔,不是由全國民眾共同承擔,因此不適合併入國債鐘公布範圍,但財政部仍會公布在國庫署網站,讓社會大眾了解政府債務的全貌。

此外,關於勞保、農保等潛藏性負債,官員說,這些財務責任並沒有立即支付的義務,各部會可透過費率調整等方式改善財務結構,不一定會成為政府債務,不應與依法還本付息的債務混為一談。

fsj 提到...

全球財經大略/歐債野火 燒向比利時

【經濟日報╱鉅融資本管理/提供】2010.12.12

主權債信野火以燎原之勢延燒歐元區,位於中心區域的比利時恐成為落難國,市場懷疑比利時的償債能力,使得比利時與德國10年期貨幣緊縮公債殖利率差創下1993年來最高紀錄。

與此同時,歐洲中央銀行總裁特里謝增購歐債的態度轉向,表示將延遲退出緊急流動性措施的時程,以力抗金融市場的緊張局勢。

特里謝 推定量寬鬆

漫畫中歐洲小妹不僅遭到主權債信危機的老鼠咬傷了腳,老鼠甚至跳到小妹的頭上,小巫師特里謝趕緊施法變出代表歐洲定量寬鬆的弓箭,想要拯救小妹免於老鼠的襲擊。

油價飆 罩通膨烏雲

另一方面,美國大哥獲得就業與消費支出好轉的寶劍,也被失業風險老鼠給咬斷了,也就是2010年11月份美國就業人數增幅低於預期,同時失業率升至 9.8%,另一位小巫師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也企圖從象徵全球熱錢的聖誕樹上變出阻擋老鼠攻擊美國的道具。此時,高盛玩具車居然衝撞QE2(二度量化寬鬆政策)樹幹,激怒了代表通膨風險的老鼠,一旦高盛預測油價2012年上看每桶110美元的言論成真,中國將面對一場控制通膨的嚴峻戰役。幸好,中國胡桃鉗王子有玩具熊與牛仔的幫忙,可以一起對抗老鼠大軍,亦即在經濟復甦的帶動下,2010年11月美國、中國與歐洲製造業全面擴張,有助緩解全球目前的經濟風險。



◆ 跌破眼鏡! 美11月赤字暴增25%

【經濟日報╱國外組/綜合外電】2010.12.12

美國財政部10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在聯邦新會計年度(10月1日開始)的第二個月,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就意外大增,不僅遠超出分析師預期,而且創下歷年來11月份數最高紀錄。

財政部說,美國11月份的聯邦預算赤字飆升到1,50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03億美元暴增25%。數據一出,讓不少接受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大感意外,因為他們先前預測僅約1,320億美元。一些分析師預期,如果國會通過為期兩年高達8,550億美元的減稅計畫,則政府赤字將進一步攀升。

相關數據顯示,儘管聯邦政府11月份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340 億美元增至將近1,490億美元,公共支出卻也從去年同期的2,540億美元急速上升18%,增至近2,994億美元。

財政部表示,已連續第26個月出現預算赤字,是有紀錄以來政府預算赤字持續最長的一段時間。由於10月份預算赤字大減,本會計年度前兩個月的赤字總額2,908億美元,比上年度同期的2,970億美元下降2%。

在金融危機肆虐下,2009會計年聯邦預算赤字創下歷史新高,高達1兆4,160億美元;2010會計年度稍有好轉,但赤字仍以1兆2,940億美元名列史上第二,約為美國GDP的8.9%。

今年8月間,美國會預算辦公室預估2011會計年度的預算赤字將減少至1兆660億美元。但如今歐巴馬政府有意推出最新延長減稅措施,當時預估已不切實際,不少分析師改口稱,「預算赤字恐會再飆新高」。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福雷利表示,在延續的減稅政策下,2011會計年度的預算赤字可能創下高達1.5兆美元的新高紀錄,而2012會計年度赤字可能仍達1.2兆美元。分析師估計,一但國會通過延長減稅,聯邦政府未來兩年恐增加8,550億美元的預算缺口。

※ 相關報導:

* 歐巴馬轉性? 努力拉攏大企業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029421.shtml

* 歐巴馬拚減稅案 請柯林頓當說客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029166.shtml

柯林頓說,經濟低迷時,總統不應冒加稅的風險。他告訴媒體:「雙方都必須吞下一些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我們都不希望經濟再度衰退,我們必須加速經濟復甦。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案。」

* 日財經界評分 菅政府不及格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5113x132010121200540,00.html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財經界給上台半年的菅直人政府評分,滿分是100分,菅直人政府僅獲38分,離60分的及格標準還差很遠。



◆ 沙國:石油每桶70至80美元最適當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12.12

沙國調降價 石油消費國安心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納伊米11日表示,沙國認為石油每桶70到80美元最適當。納伊米此語重申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一項實行已兩年多的政策,使石油消費國放了心。石油消費國擔心沙國放任油價飆漲失控,拖慢全球經濟復甦。

記者請教納伊米,沙烏地阿拉伯支持什麼樣的石油價位,他回答說:「70到80美元是好價位。」他表示,當然的石油供需處於「平衡」狀態。

不過,11月初,納伊米還似乎有意將他屬意的「好價位」上限調升到90美元,現在又為「適當油價」定調,石油消費國可以放心了。

國際油價上周漲到每桶90美元,OPEC周末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行會議,沙國的立場似乎也獲得支持,因為會議決定目標產量維持不變,不理會這波漲勢。

石油供應足 需求成長回緩

OPEC預測,全球經濟辛苦追求復甦,而目前石油供應充裕,因此石油需求的成長將會回緩。以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為例,OECD的工業化會員國庫存足供60天之需。

石油飆漲 像寒流是一時的

英國顧問公司「石油政策情報」創辦人法倫普來斯表示,OPEC關心的重點在於,每桶90美元是一時的突發現象,還是一個會持久的趨勢,OPEC的結論是,造成油價突飆的幾個因素,像天氣乍冷,以及美元走弱,在新的一年裡都不會持久。

油價在2008年曾狂漲到每桶147美元高峰,後來經濟衰退漫延全球,油價大退潮,在那年下半年跌到每桶32.40美元。同年12月,由12個國家組織組成的OPEC將其總產量限制於每日2484萬5000桶,兩年多以來未予增減。

上周由於美國和歐洲預測冷峰來襲,國際又猜測美國可能延伸經濟刺激措施而引起美元走弱,美元走弱又引起投資人爭搶石油等商品來避險。但OPEC現在認為這些因素造成的石油飆漲是不會持久的一時現象。

OECD上月也預測,由於各國的經濟刺激包裹陸續退場,明年全球成長率將走弱,也就是石油需求不會有太大增長。國際能源總署預測,2011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率將從今年的2.8%降到1.6%。

OPEC供應全球約40%石油,目前會員國每日產量從六百萬到七百萬桶不等。

※ 相關報導:

* 物價吃掉利潤 小店收攤比賽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6029167.shtml

今年以來,政府一再宣布失業率降低,GDP(國內生產毛額)也創新高,顯示經濟已從谷底翻揚,但市井小民好像感受不到。



◆ 郭董質疑 歐盟:奇美拒合作才重罰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2010.12.12

奇美電被歐盟指控參與價格壟斷遭到重罰,大股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提出五項質疑,歐盟執委會對此表示,奇美原本可無須繳交或繳較少罰金,卻選擇拒絕與歐盟合作才被重罰。對於歐盟的說法,奇美電方面表示不回應。

歐盟這次共對韓廠樂金顯示器(LGD)及台廠友達、奇美電、華映、彩晶等五家面板廠開罰近6.49億歐元(約新台幣258億元),其中又以奇美電罰款金額最高,達3億歐元。奇美電對於歐盟罰款計算的罰款基準存有疑慮,10日由大股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與奇美電董事長廖錦祥親赴歐洲經貿辦事處,向歐盟提出五大疑問。

歐盟公平競爭委員會執委會發言人陶瑞斯(Amelia Torres)表示,執委會並沒有指控郭台銘對廠商舉行卡特爾會議知情、參與價格壟斷,但奇美電內部人員對於卡特爾會議確實知情,相關人員的姓名都被記錄在歐盟的「反對聲明」與決議文件中。陶瑞斯強調,歐盟所定的罰款標準是依據各廠LCD的產量規模,或是奇美電銷售到歐洲市場的電視、電腦與筆電螢幕的數量而定。

陶瑞斯說明,台韓六家廠商於2001年10月5日至2006年2月1 日籌組卡特爾的四年多期間,三星與樂金電子的市占率確實比較大;但三星與樂金的罰款低於奇美,是因這兩家廠商在歐盟寬容告示的調查期間,選擇與執委會充分合作。

fsj 提到...

供給恐短缺 小麥、玉米看漲

中央社 2010/12/13

(中央社台北13日電)近來各地氣候異常,耕種面積縮水,對農產品供應構成威脅,消費者恐面臨小麥和玉米食品價格節節上揚。

包括穀物和棕櫚油等1籃子農產品價格自50日移動平均線超越100日移動平均線以來,已上漲近50%。這種情況過去10年曾發生過2次,當時價格在接下來的2年觸頂前,上漲約1倍或2倍。這個由彭博彙編的1籃子農產品指數涵蓋了小麥、玉米、稻米、黃豆和棕櫚油。

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地區的乾旱、加拿大過多雨量、美國乾燥的氣候,以及巴基斯坦的水患,已迫使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下修今年收成預估。

糧農組織預估,2010年穀物收成將比需求短少3740萬公噸,至少3年來首見。糧農組織上月表示,全球穀物產量將達22.16億公噸,相較於需求的22.54億公噸。

糧農組織旗下政府間穀物小組交易市場部門秘書艾巴辛恩(Abdolreza Abbassian)在羅馬接受電話專訪時表示,「我們的主要疑慮是庫存處於低檔。」「明年如出現重大產量短少,恐沒有足夠的緩衝。」

在俄羅斯因至少半世紀來最嚴重的乾旱,導致收成驟減,推升小麥期貨8月6日攀抵近2年來高點後,飼料用戶紛紛改用玉米。

玉米需求因此攀升,但乾燥的氣候衝擊美國的玉米收成,影響南美的玉米種植。玉米價格自6月7日寫下今年低點以來已攀升約7成。美國是全球最大玉米種植國。

艾巴辛恩表示,「目前幾乎所有主要穀物市場出現緊俏跡象,結果是其中一種穀物如出現問題,便會擴及其他穀物。需求如進一步增加恐造成供應更緊俏,衝擊穀物的價格,從玉米開始。」(譯者:中央社劉淑琴)



◆ 大陸貨幣政策轉向的連鎖效應

【經濟日報╱社論】2010.12.13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五宣布,自20日起調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人行五周內第三次調升存準率,也是今年第六度調升;大陸金融機構存準率經調整後已達18.5%,六家大型銀行更達到19%,創下25年新高。人行快速調升存準率意在凍結金融機構急速增加的流動性,也凸顯大陸貨幣政策已從「適度寬鬆」轉向「適度緊縮」,其可能產生的廣泛連鎖效應,必須妥為因應。

大陸貨幣政策的轉向,主因就是過去一段時間大陸貨幣供給激增,引發強大的通膨壓力及資產泡沫化風險。近年大陸為保持經濟高成長,貨幣政策基本從寬;金融海嘯期間更實施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加上大陸出口暢旺,外貿順差激增,外匯存底快速累積,釋出龐大的基礎貨幣,導致貨幣供給成倍數成長。最近更因美國採行「以鄰為壑」的量化寬鬆政策,結合人民幣升值預期心理,造成大量熱錢湧入,讓大陸貨幣供給增速更難控制。

從2002年到今年9月,大陸廣義貨幣供給(M2)增長近三倍,激升至人民幣69.6兆元,居全球第一。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僅是美國的三分之一,但M2還超過美國約5%,貨幣供給「超量」之勢可見一斑。今年大陸M2年增率高達19%,明年預估仍將達16%,顯示流動性過剩的壓力有增無減。

貨幣供給激增,是大陸通膨情勢愈來愈難以控制的最大關鍵。近月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快速走高,11月已達5.1%,是28個月來最大升幅。大陸內部普遍感受到的通膨壓力,較官方公布數字更為嚴重,大陸社科院研究員更估算大陸CPI漲幅可能低估7.53%,雖遭國家統計局嚴予駁斥,但其通膨情勢惡化,幾是公認的事實。

資產泡沫化問題是大陸經濟另一隱憂。今年來大陸連續幾波嚴厲的打房措施,仍壓不下房市泡沫。11月大陸70個大、中型城市房價較去年同期上漲7.7%;十大重點城市除南京外,房價更飆升34%,顯示官方的連番調控措施,難以撼動房市泡沫。

面對民怨高漲,近來北京當局顯已將壓制通膨及房價上漲列為最優先政策目標,人行貨幣政策轉趨緊縮,是大陸整體因應對策的重要一環。但最近一個多月人行升息 1碼及三次調升存準率共1.5個百分點,總計凍結資金約僅人民幣1兆元,與高達10兆元的龐大超額流動性相較,緊縮力道極有限。因此,研判人行將同步進行價量管制,未來一年可能加息1至2個百分點,存準率也將再上升2至3個百分點。

再者,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引發國際原物料價格及糧價高漲,加以大陸出口持續暢旺,貿易順差居高不下,人民幣匯率的適度升值亦在所難免,但升幅大小,則須與利率變動併同考量,「雙率雙升」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成為常態。

大陸以緊縮貨幣政策力抗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在大陸仍實施嚴格外匯管制下,部分國際熱錢勢必轉向包括台灣在內的大陸周邊地區,進行炒匯、炒股及炒房,吹起新一波泡沫。人行利率及匯率雙升,也必然讓大陸經濟增長逐漸減緩,從而可能影響台灣對大陸的直接及間接出口。

上述連鎖反應對中央銀行的雙率政策帶來更嚴峻的挑戰。央行若仍死守匯率底線及堅持低利率政策,在人民幣升值大趨勢下,熱錢炒作新台幣匯率、炒股炒房的規模及力道勢必愈來愈大,最後央行極可能被迫棄守匯率底線及低利政策;果真如此,不僅央行多年來建立的專業權威可能化為烏有,還會讓台灣經濟付出可觀的代價。是以,央行與其被動因應,不如主動採取更積極、更具彈性的雙率政策,讓台灣能夠履險如夷,度過經濟難關。



◆ 「上帝的銀行」梵蒂岡銀行 神聖又神秘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美聯社梵蒂岡十二日電】2010.12.13

有「教宗的銀行」之稱的正因涉嫌洗錢而遭義大利當局嚴密監控,引發批評人士抨擊,梵蒂岡銀行百年來從未擺脫神秘與醜聞。

梵蒂岡銀行正式名稱為「宗教事務組織」(IOR),但它可不是一般銀行,不但提款機以拉丁文顯示,還有獨立入口供神職人員使用,裡面掛有教宗本篤十六世的畫像。不過,這家銀行9月因涉嫌洗錢而導致其2,300萬歐元(3,000萬美元)的資產遭義國警方扣押,現在更受到嚴密監控。

梵蒂岡銀行稱警方的扣押行動是場誤會,樂觀地認為很快就能洗清嫌疑。不過法院文件顯示,義國檢方認為梵蒂岡銀行為了掩藏資金的來源、所有人及流向,刻意藐視反洗錢法案;調查人員更懷疑這家銀行為貪污商人和黑幫提供掩護。

這家百年銀行並非首次傳出醜聞。1986年,一名梵蒂岡金融顧問在獄中喝下含有氰化物的咖啡後死亡;另一位顧問在1982年於倫敦自縊,口袋裝滿了錢和石頭。

這些事件使梵蒂岡銀行的聲譽蒙塵,令人質疑該行與黑幫的關係,也讓這家銀行耗費數億美元和義國當局打官司。

儘管梵蒂岡已承諾遵守歐盟金融標準,設立監管機構,但《梵蒂岡公司》(Vatican SpA)一書的作者努齊(Gianluigi Nuzzi)認為,梵蒂岡可能想要洗心革面,但他不表樂觀。

努齊指出,梵蒂岡銀行的架構和文化讓有權有勢的帳戶持有人得以對管理階層施壓,但某些經理人抗拒改變。這筆帳戶持有人清單雖屬機密,但銀行官員指出,清單人數可能多達4萬至4.5萬人,包括宗教團體、神職人員、梵蒂岡官員和其他關係人士。

梵蒂岡銀行現任董事長為泰德斯奇,他於去年走馬上任,他同時也是西班牙國際銀行義大利部門的董事長,向來鼓吹金融操守的重要。

※ 相關報導:

* 南山案 神秘買家出價917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6030333.shtml

南山人壽案還有一組超低調的「神秘買家」逐漸浮上檯面,消息人士透露,這組買家12月初已向美國國際集團(AIG)紐約總部直接出價3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917億元),出資者名單中有大型公股金控在列,格外受到矚目。


* 面板廠遭重罰 經部專案協助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031858.shtml

歐洲聯盟重罰台灣4家面板業者,行政院副院長陳沖今天邀相關部會及遭裁罰的面板業者研商,政府將支持業者據理力爭,經濟部也將組成專案因應小組提供適當協助。

fsj 提到...

極端氣候 引爆全球糧食震撼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0.12.14

極端氣候重創全球主要農業生產大國,美國中西部遭暴風雪侵襲,歐洲也陷入寒冬,中東地區下起冰雹,引發供應短缺疑慮,黃豆、玉米應聲上揚,棕櫚油創30個月新高,柳橙汁期貨也刷新三年紀錄。糧價狂飆意味著全球即將面臨一場糧食震撼。

美國中西部與美東地區相繼遭到風暴雪侵襲,幾乎全美的航班都大亂。盛產柳橙和草莓等水果的佛羅里達州因氣溫驟降,州長克里斯(Charles Crist)13日宣布佛州進入緊急狀態。消息公布後,柳橙汁1月期貨價格13日在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盤中大漲6.2%,達到每磅1.706美元,刷新2007年5月以來的紀錄。受供應緊縮疑慮影響,該期貨價格今年來已大漲32%。

隨著反聖嬰現象發威,全球各地天候都出現異常。聯合國農糧組織(FAO)先前就以農作歉收為由,預估今年糧食將短缺3,740萬噸,為三年來首度供不應求。

馬來西亞和印尼兩大棕櫚油生產國在大雨肆虐下,11月產量銳減11%至146萬噸,為五個月來最低;庫存量也減少8.7%至164萬噸,為四個月來首度下滑。

受供應緊俏影響,棕櫚油2月期貨13日盤中最多上漲1.3% ,達到每噸1,174美元,創30個月來最高;今年來棕櫚油已暴漲38%,連續第二年走揚。

吉隆坡益資利資本公司(ECM Libra)分析師程伯納說:「由於大雨持續重創農作,12月的預估產量並不樂觀,而且棕櫚油即將進入供應淡季。」據彭博資訊統計,包括一籃農作物和棕櫚油的價格,從50周均線突破100周均線後,至今共上漲近50%。過去十年內曾兩度出現這種情況,接下來兩年糧價繼續暴漲二至三倍,然後才登頂。如果歷史殷鑑可循,為來全球恐將面臨另一波糧食震撼。

FAO經濟學家阿巴斯安說:「我們最擔憂糧食庫存不足,目前的庫存無法因應明年農作大幅歉收的情況。」

他指出,先前俄羅斯乾旱導致農作嚴重歉收,刺激小麥價格今年8月衝上兩年高峰;玉米價格也從去年6月的谷底回升七成,「這一切顯示幾乎所有主要農作都供應緊俏,因此只要其中一種出現歉收,就會牽動其他作物的行情」。



◆ 鮪魚漁獲大減 昨僅兩船46尾

【聯合報╱記者林順良/東港報導】2010.12.14

日本在聖誕節過後的新年假期,對鮪魚需求量最大,屏東縣東港這幾天鮪魚拍賣量卻銳減,漁民大嘆「抓不到魚」,昨天進港拍賣的漁船竟然只有兩艘,只拍賣46尾黃鰭鮪,漁獲明顯減少。

東港區漁會總幹事林漢丑說,在日本需求量增大時,這幾天的魚價不斷上揚,但進港拍賣漁獲的漁船卻很少,他研判,可能海域漁獲不豐,有的漁船則在海外基地拍賣,並未回來東港交易。

魚市場主任陳進復統計這2天來的交易量,前天進港6艘,只拍賣3、400尾,昨天魚市場更加寂寥,只有2艘進港,交易量只有46尾,與往年年底,1天動輒千尾以上的交易量,相差頗大。

最近1尾4、50公斤的鮪魚,由魚商挑選後散買,再銷日的交易價格,每公斤近300元,魚商買走整批漁獲的交易價,每公斤也有210元上下,都比往年好。

陳進復說,雖然價格比往年好,但往年都有足量漁獲銷日,今年可能海洋資源明顯匱乏,進港的漁船十分有限。

林漢丑指出,在聖誕節前後,日本會大量進貨,全面供應年假市場需求,價格雖好,只可惜最近無漁獲可交;一般估計,越靠近年底,就會有更多的漁船返回交易,期待今年不要反常。



◆ 藥材漲3成 大山村藥草專區翻紅

自由時報 2010.12.14

〔記者廖淑玲/水林報導〕進口中藥材全面價揚,平均漲幅三成,其實在水林鄉大山村就有「藥草專業區」,因為不受政府重視,加上中國藥材大量進口,農民紛紛廢耕,近年來隨著進口中藥材價格上漲,部分農民又開始從事有機藥草種植。

天氣愈來愈冷,許多民眾都喜歡進補,不論食補、藥補所需藥材價格明顯上漲,國內九成以上中藥材從中國進口,今年因運輸成本增加、天候不順造成歉收,以及中國使用量增加、減少出口量 ,各類常用中藥材價格平均漲三成,珍貴特定的中藥材漲幅更多。

中國進口衝擊 一度沒落

早年水林鄉大山村就是台灣重要藥草生產區,一進入大山村就可看到各式各樣草藥田遍佈,青綠色的薄荷草田、綠油油的益母草、白鶴靈芝,連珍貴的火巷、川芎都有農民種植。

大山村長吳慈帆指出,早年當地種植藥草面積逾二百公頃,地方也希望能爭取發展高經濟精緻農業及傳統中藥草專業園區,以提高農作收益,未料受中國中藥材大量進口影響,加上農政單位未能將藥草列入農民轉作補助對象,無利可圖,農民不再種植藥草。

保健意識抬頭 盼能輔導

但吳慈帆強調,食補、藥補已是國人飲食習慣,每年中藥草有近百億元市場,以目前水稻、蔬菜等一般農作收益不佳,隨著國人保健意識抬頭,藥草已成為高經濟作物,研究日新月異,品質好又有保障,如何為台灣藥草開拓新出路,值得農政單位用心推廣。

※ 相關報導:

* 刮痧用砭石 身價等同賓士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6032606.shtml

大陸四處亂竄的熱錢,早前瞄準用來做刮痧板的「砭石」,經人為刻意炒作,每噸砭石石料價格從去年初的人民幣300至400元(約新台幣1,350元至1,800元),一度飆漲到1.5萬到1.6萬元(約新台幣6.8萬元至7.2萬元),成為名符其實「瘋狂的石頭」。



◆ 買東西 先看碳足跡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0.12.14

消費者如何判斷商品是否節能減碳?答案是「碳足跡」標籤。國內有10家廠商及5家公會響應「碳足跡」標籤製度,未來可進行產品碳足跡盤查,消費者也可從碳足跡了解商品產銷過程製造多少二氧化碳。

環保署下午舉辦「2010產品碳足跡示範案例果發表會」,邀請響應碳足跡標籤的10家廠商,及造紙、不織布、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照明燈具輸出業及蘭花育種者協會,分享產品碳足跡執行經驗與心得,參與者的產品碳足標籤,分別從160克到9.5公斤(二氧化碳當量)不等。

碳足跡標籤由綠色心形及綠葉組成腳印、搭配「co2」化學符號及愛心中的數字揭露產品碳足跡。碳足跡計算從產品原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消費者使用到廢棄物回收等五階段,計算二氧化碳當量總數。

舉例來說,風行全球的可口可樂,600cc曲線瓶的碳足跡是280克,其中原料取得排的碳足跡最多,約達230克,製造時34克,配送銷售16克,使用及廢棄回收的碳足跡為「0」。 知名的正隆紙業,所生產的蒲公英環保抽取式擦手紙,碳足跡是850克二氧化碳當量,因屬再生紙,原料取得的碳足跡約僅100克,但製造過程的碳足跡超過8 成約占680克。

標示碳足跡的商品有威力盟電子公司的T5燈管、華紙的Paper Star影印紙、紅藍彩藝印刷的型錄、全球防衛雜誌及信織實業的PET針軋不織布1公斤、有亮科技的LED省電燈、台灣蘭花育種者協會及台灣蘭業公司的蝴蝶蘭等。

環保署表示,分析碳足跡可促使企業檢討產品製程及供應鏈中,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消費者也可從同類商品中,選擇碳足跡較少的商品,改變消費行為與生活形態。

fsj 提到...

單挑我央行 索羅斯踢館復仇?

【黃琮淵/台北報導】2010/12/15 中國時報

金融炒手索羅斯捲土重來。台幣昨日盤間衝破三十元,知情人士透露,這波炒匯主力,就是上月於香港設立辦事處的國際炒家索羅斯,旗下對沖基金近期瞄準台幣,動作愈來愈大,「不只要見到二字頭,更要報當年被擊潰之仇。」

對此傳言,央行決策高層表示「目前沒有」,但不排除其可能性;僅表示會緊盯熱錢動向,必要時出手,避免台幣匯率由「華爾街那幫人」決定。

匯銀人士表示,有別於過去熱錢多來自美歐,近期卻是從香港方面流入,來源已「怪怪的」。更反常的是,外資為過耶誕節,多在耶誕節前縮手,但這波熱錢絲毫不打算過節,近期更逆勢加碼,顯然是鐵了心,要大幹一票。

「央行現在是內外交迫。」交易室主管表示,外的部分,一九九七年下半年索羅斯赴亞洲炒匯時,背後沒有美國政府「撐腰」,我央行或許還有優勢;但這回有美國量化寬鬆政策撐腰,「QE2不夠,再來QE3」,無疑是挾美國政府之力,對亞洲發動匯率戰。

內的部分,交易室主管表示,央行為怕影響出口表現,刻意壓低台幣匯價。影響所及,不只進口物價上漲,中油購油也受波及,本周油價續漲。他認為,若情況惡化,將點燃國內通膨引線,央行也將面臨「顧物價,還是顧經濟」兩難。

更可怕的是,匯銀主管發現,索羅斯對央行干預匯市手法,研究得相當透徹,除盤間結合出口商,密集「疲勞轟炸」央行,炒高匯價外;收盤前還會「殺出個程咬金」,冷不防來個突襲,讓央行來不及應變,收盤價全變了調。

匯銀主管表示,原以為快到耶誕節,外資開始放假,匯市可恢復平靜,但近期匯市卻充斥風雨欲來之勢。

尤其相較於鄰國,這波熱錢幾乎只挑台灣進出,針對性相當強,不乏「單挑」央行總裁彭淮南的味道,似乎是要報當年之仇。

至於索羅斯勝算如何?匯銀人士認為,央行對外資背景充分掌握,索羅斯目標明確,央行應不會視而不見。但他也警告,有了九七年失敗經驗,索羅斯這次是有備而來,「錢洗了五、六手都有可能」,央行仍得小心接招。

※ 相關報導:

* 台幣升破30元 內需股上沖 電子股下洗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6035119.shtml

* 新台幣2字頭時代來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6035093.shtml



◆ 美麗數字背後的真相

【經濟日報╱社論】2010.12.15

台灣銀行業、金控公司今年帳面的獲利甚豐,紛紛決定風光舉辦尾牙、發放優渥年終獎金與加薪;主管機關金管會亦認為,金融機構獲利大增、呆帳比率史上最低,乃是金融監理成效的明證。相較於二年前銀行業須靠政府提供存款全額保障(甚至也可說是對銀行負債提供全保)才能穩住陣腳,目前的狀況著實令人愉悅。但更值得探究的是,這些美麗的景象能否持續?高獲利的成因究竟是本質改善,抑或有其他原因?

根據中央銀行網站公布的本國銀行業財務數據,今年前九月本國銀行獲利增加,主要是呆帳費用減少與利息淨收益增加(利息收入減利息支出);進一步解構成因可知,則是過去兩年政府採取的三挺政策與超額流動性造成的低利率環境,使得「目前」所提列的呆帳費用較低;此外,銀行業平均存款利率的下降幅度較大,造成放款、存款的利差上升。

三挺政策中的政府挺銀行,主要是提供存款全額保障,但這項特別措施將於今年底結束,故而銀行挺企業的措施,也應回歸市場機制。過去兩年來,只要繳息正常,放款本金皆可予以展延,並另行提供債務協商機會,讓較困難企業有喘息的空間。上述政策僅能在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才有實施的正當性,否則實不利於金融機構的風險控管,同時也讓金融監理處處出現監理寬鬆的漏洞。一旦三挺政策結束,加以物價上漲壓力推升利率,銀行業提列的備抵呆帳是否足夠應付潛在呆帳損失,不無疑問。

特別是過去政府重點培植產業,銀行放款有集中現象,這些放款是否已提列適足的備抵呆帳,也是一大問號。

在流動性超額與投資意願未提升下,台灣的利率水準已降至極低的水準,例如本國銀行今年第三季的平均存款利率僅0.61%;此外,同期本國銀行的平均放款利率已小幅回升至去年第二季的水準,而平均存款利率並非如此。相較於去年第二季時的放款、存款利差最低點為1.11%,今年第三季放款、存款利差已放大到1.37%,但卻主要是因為存款利率下降0.27%所致。

再者,以今年前三季銀行業稅前淨收益相對去年同期的增量,居然有四成來自於放款與存款利差的增加。上述數據反應的現象是,今年銀行業獲利的風光,有相當程度來自於全台灣人民的利息收入減少,讓人不由得產生「反財富重分配」之感。雖然央行已於6月、9月各小幅升息半碼,但對於上述不公平現象的改善仍屬杯水車薪。

還有一例是,本國銀行第三季的備抵呆帳覆蓋率雖高達128.9%(備抵呆帳占逾期放款比率),但以銀行業的放款總額19.6兆元、備抵呆帳僅有1,966.6 億元計算,備抵呆帳占放款總額比率僅1%,相較世界各國實屬相當低的水準,令人為本國銀行因應景氣波動的調適力憂心忡忡。金管會對於銀行備抵呆帳提列的要求,相較於亞洲各國仍屬於「寬鬆監理」,而且要到明年初,銀行放款才適用財會34號公報的公平價值評估,顯示銀行放款品質有疑慮。

因此,銀行業無論是對未來風險的因應,或基於「逆景氣循環」的觀點,應在今年增提備抵呆帳或提高保留盈餘額度,藉以吸收未預期的衝擊。如果因今年的風光獲利而大幅發放現金股利,一旦未來有非預期的呆帳產生,則可能需要新股東資金或政府救援,皆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決策。我國銀行業必須自立自強,增強民眾對其信心,讓台灣真正有金融企業家的出現。

最後,基於存款大眾的權益,銀行業在放款、存款利差上升的同時,務必相對提高存款利率,避免財富移轉的效果,而央行也不能再任令超額流動性的現象持續存在。



◆ 亞太國家明年通膨壓力大

中央社 2010.12.15

聯合國今天公布最新經濟調查指出,亞太各國今年在中國與印度帶領下經濟大幅復甦,明年將因已開發國家需求遲滯而走緩,並面臨食物漲價、通貨膨脹的壓力與挑戰。

聯合國亞洲暨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今年5月已公布「2010年亞太經濟社會調查」,年底進行資訊更新,今天在曼谷外籍記者俱樂部公佈。

這份調查報告指出,今年亞太區經濟大幅復甦,主要是各國都採行財政刺激政策,加上中國與印度需求強勁,出口型國家透過區域內貿易帶動出口成長。

不過,展望明年,因為歐美等已開發國家需求遲滯,亞太國家經濟成長也預期走緩。

據更新後的2011年經濟預測,中國明年經濟成長率為9%,低於今年9.8%的預估值;印度8.7%,與今年預測相同;台灣明年經濟成長4.1%,低於今年預估值8.7%。

南韓明年經濟成長4.2%,低於今年預估值6.1%;新加坡明年經濟成長5%,低於今年預估值14%;泰國明年經濟成長4.5%,低於今年預估值7.5%;香港明年經濟成長4.3%,低於今年預估值6.5%。

ESCAP總體經濟政策發展處主任暨首席經濟學家庫瑪(Nagesh Kumar)會後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台灣、新加坡、南韓、泰國等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都比年初時明顯調高,主要受惠於區域內貿易。

庫瑪也表示,明年亞太區整體經濟預測走緩,因為許多國家都是依賴出口維持經濟成長,台灣也是高度依賴出口的國家,所以明年度的經濟成長預測沒有今年樂觀。

不過,庫瑪表示,如果亞洲經濟體持續成為更大的市場,上述情況也可能會改變。

亞太國家今年面臨貨幣大幅升值壓力,報告指出,已開發國家持續把貨幣政策轉為低利率刺激成長為主,造成大批資金流到亞太區,許多開發中國家貨幣大幅升值,出現通貨膨脹壓力,尤其食物價格更明顯被推升。

庫瑪表示,已開發國家經濟疲弱,利率偏低,造成大量資金流入亞太區,不但讓貨幣升值,資產也有泡沫化的危機,而糧食物價上漲最令人擔憂,因為這增加了亞太區窮人在食物上的支出。

因此,這份報告建議各國增加減貧計畫的投資,藉此提振內需,以維持經濟成長動能。

※ 相關報導:

* 陶冬:大陸通膨率 明年中逾6%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035008.shtml

然而儘管大陸通膨預期升溫,他卻理性指出,「對於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的新興國家,CPI在4%至6%是正常,不可怕呀,0%才可怕。」

fsj 提到...

南方共同市場 簽訂6國關稅協定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12.16

南美洲Mercosur與古巴、埃及、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摩洛哥簽字,7成貨物減免20%關稅。

南美洲的「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15日和包括印度在內的六個國家簽訂優惠關稅協定。而在北美,加拿大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已進入最後定案階段。

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烏拉圭在1991年成立「南方共同市場」,希望最後達成一個南美共同市場。15日和南方共同市場簽署特惠協定的國家是古巴、埃及、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摩洛哥。依此協定,在參與國之間出售的貨物,有70%可以減免20%關稅。

這項協定是在南方共同市場的巴西高峰會前夕簽字。高峰會定16日起舉行兩天,將是地主國總統魯拉最後一次參加南方共同市場高峰會,他將介紹各國認識1月1日上任的巴西首位女總統狄爾瑪‧羅瑟夫。

另一方面,歐盟貿易專員德古赫特在多倫多表示,歐盟有和加拿大敲定自由貿易協定的決心。德古赫特表示,歐盟和加拿大已完成五回合協商,目前進入最後定案階段。協定如果實現,歐盟和加拿大每年將能共同獲利二百億歐元(台幣7900億元)。

加拿大國際貿易部表示,歐盟和加拿大2009年的雙邊貿易額達740億美元(台幣2兆2110億元),加拿大對歐盟出口額是290億美元。

國際貿易部長梵隆表示,如果和歐盟簽成自由貿易協定,加拿大將成為已開發世界第一個和歐盟與美國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他表示,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是加國和美國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來最重要的貿易協定。

目前尚未解決的棘手問題包括加拿大各省政府的採購問題,包括綠能科技和農業補貼。下一輪協商1月在布魯塞爾舉行。

加拿大總理哈珀追求透過出口來促進經濟成長,因此上任以來積極對外簽訂貿易協定,包括和哥倫比亞簽約,目前正在積極和印度、南韓協商。



◆ 不甩批評 美聯準會QE2繼續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劉永祥、紐約特派員傅依傑/綜合報導】2010.12.16

儘管國際持續質疑,美國聯準會(FED)公開市場委員會14日決定維持上個月宣布的政策,繼續執行被稱為QE2的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明年6月底前購買總值6000億美元的美國政府長期公債,平均每個月750億美元。

FED重申,會依據新的資訊,定時檢視購買政府公債的幅度及總額,必要時調整購買計畫,以達成增加最多就業及穩定物價的目標。

FED也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至0.25%的歷史低點,並表明由於資源使用率低、通膨率偏低及通膨預期穩定,目前的超低利率將維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許多國家批評,聯準會11月推出的QE2,等於變相操縱美元匯率,由於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美國這種印鈔票救經濟的作法,將導致其他國家出現資產泡沫化風險。

FED表示,上個月會議後獲得的資訊顯示,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但速度緩慢,不足以降低失業率。家戶支出溫和增加,但仍受限於高失業率、收入增加不多、家戶財富縮水及信用緊縮;企業購買設備及軟體的支出增加,增加幅度較今年稍早減緩;企業主不願增加雇用人員,房市持續不振。

委員會強調,將繼續注意經濟前景及金融發展,必要時會動用政策工具來支撐經濟復甦,並確保通膨率在一段時間後回到合理水位。

※ 相關報導:

* 中俄貨幣兌換 削弱美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37417.shtml

長期而言,如果其他國家仿效,在中國境外以人民幣交易極可能降低各國對美元的需求。對俄國或其他國家出口的中國企業可能直接購買對方的貨幣,不須以美元為相互往來所使用的共同貨幣。

* 受夠歐債危機… 斯洛伐克考慮退出歐元區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37355.shtml

最新加入歐元區的斯洛伐克正考慮退出歐元區,該國國會議長宣稱,如果歐債危機繼續擴大,斯洛伐克應該作好放棄歐元的準備,這一番話頓時成為全國的熱門話題。

* 出口商匯價底線… 29.5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037372.shtml

過去新台幣再怎麼升,央行總會調控匯價,讓出口商有機會在較好的價位拋匯,降低匯損。然而,這波新台幣從9月多開始升值,卻是「一去不回頭」,根本沒有明顯的回檔,出口商手上的美元越握越心慌,就怕留越久、虧越多。



◆ 改革所得稅是健保與打房的交集

【經濟日報╱社論】2010.12.16

長久以來,涉及租稅制度的改革常有一個共通性,就是明明痛的是頭,醫的卻是腳。這種牛頭不對馬嘴的改革調性,也蔓延到了炒房暴利課徵特別稅,以及騎虎難下的二代健保費基爭議。像炒房暴利稅,是因為房價飆漲,政府課不到交易所得稅,於是想要另起爐灶,以特別法解決;為擴大財源的二代健保,則在家戶總所得計費行不通後,陷入進退兩難。這兩件事的交集正是所得稅,問題也很清楚,亦即現行所得稅制早已悖離量能課稅的天命,由它而生的不公不義糾結待解,執政者卻不願正視。

政府擬對炒房獲利另立特別法課稅,看起來似是別出心裁;但特別法是全新的法律,需經立法程序後才能實施,即使在房價高漲時期,民氣可用,立法所需時日卻是可長可短,變數極多;一旦房價反轉直下,即使不是炒房暴利特別法發威,恐怕也難逃壓垮房市的指控,這項新政也可能從民氣可用,瞬間淪為千夫所指。

炒房獲利當然應該課稅,問題在於是否要勞師動眾另立特別法。現行所得稅制下,出售房屋的所得,原本就要按實價課稅,無實價時才按評定現值課稅;至於土地,由於公告現值一年一調,確實使得短於一年的買賣增值利益無法課稅,但平均地權條例已準備修法,授權地方政府彈性調整公告現值,不受一年一調的限制後,已可彌補現行缺漏。

不動產漲價利益無法歸公,癥結在於課稅價值與市價差距太遠。政府應追求的是按實際交易價格課稅,而非在現有偏低的公告價值上,以加成方式推估出售者的獲利並課以重稅。要解決低稅負助長房市炒作的歪風,政府只需做到兩件事:強力要求縣市調高土地公告現值,並讓不動產交易資訊透明化。如此一來,按市價課稅又有何難。

至於近日爭議極大的二代健保改革案,早在2006年5月提出,五年來以家戶總所得為費基的軸心始終不變,其原意是要跳脫以個人投保薪資計費的狹隘,減輕保費集中由受薪者負擔的不公平現象。但眾所周知,利用財政部家戶所得資料演化而來的二代健保,費基雖可從目前的3.37兆元擴大為5.5兆元,但也同時承繼了所得稅制的缺陷,凸顯了「所得稅不課的,健保也課不到」的現象,無怪乎難逃圍剿,被迫一改再改。

但反過來說,如果行政院在五年前,提出以家戶總所得出發的二代健保草案時,也宣示進行所得稅制改革,嘗試擴大所得稅的稅基,則現下二代健保複製所得稅制下的家戶總所得原則收取保費,還會招來違反「量能付費」精神的公平性質疑嗎?

遺憾的是,五年來政府確實推動了稅改,卻是為德不卒。2008年6月底,行政院賦改會受命成立,並挑選21個稅制議題著手改革。18個月內,遺贈稅率從 50%降至10%,企業所得稅率從25%減為17%,個人綜所稅前三個級距稅率則各降1%,減稅規模超過千億元。2008年6月到2009年12月,稅制與二代健保曾經有過得以同時改革的交會期,但執政者除了猛降稅,並未嘗試努力擴大所得稅基,為二代健保打下今天闖關的不敗江山。

炒房暴利也好,健保財源也罷,都是扭曲的所得稅制,讓民怨無從紓解。二代健保活脫脫就是一面照妖鏡,照出政府這幾年的怠惰與不作為。所得稅理當追求量能課稅,它既非勤勞所得的懲罰稅,更不是富人規避租稅義務的避風港。執政者何必治絲益棼,與其大費周章為炒房暴利另立課稅特別法,或讓二代健保背上稅改十字架,不如腳踏實地,啟動所得稅制革新計畫,讓所得稅制足以承擔「有所得就課稅」的責任與使命。

fsj 提到...

226萬名上班族 月薪不到2萬5

【中廣新聞/張雅惠】2010-12-17

雖然景氣復甦,不過,今年受僱員工平均每月收入三萬四千多元,仍然比金融海嘯之前還低五百七十元。其中,將近三成的上班族,大約兩百二十六萬人,平均每月收入不到兩萬五;合計將近一半,三百六十萬名上班族的月薪不到三萬元。

今年GDP暴衝,景氣回升,但仍有不少民眾呈現「無感復甦」!從主計處的人力運用調查可以略知一二,今年平均每位受僱員工每個月收入三萬四千四百三十一元,比去年金融海嘯期間增加六百八十八元,但是仍然比金融海嘯之前還低五百七十元。

主計處定義的每月收入,指的是薪資、加班費、佣金、獎金、小費等固定可以領到的經常性收入。用金額級距來分,八百零六萬六千名受僱員工當中,每月不到兩萬五的有將近兩百二十六萬人、占了兩成八;每月兩萬五到三萬之間的有一百三十三萬多人、占了一成七;每月在三萬到四萬之間的有兩百一十二萬人、占了兩成六;每月在四萬到五萬之間的有一百零六萬人、占了一成三;每月超過五萬的有一百二十九萬人、占了一成六。

主計處分析,今年景氣雖然走出金融海嘯的陰霾,不過,企業為了降低營運成本,增加委外、部分工時、臨時工、人力派遣,這些工作的月收入比較低,因而讓平均月收入下滑;和受僱員工的職業結構也有關,合計有四百八十四萬、大約六成的上班族是薪資偏低的生產操作員、事務工作人員、以及服務工作人員。



◆ 美國年輕「啃老族」 高達52.8%

【中廣新聞/中廣新聞】2010-12-17

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美國18歲到24歲的年輕人中,有52.8%成為「啃老族」。

哥倫比亞大學國家貧困兒童中心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受到經濟不景氣、工作難找等原因影響,去年這個年齡層年輕人中有52.8%是啃老族,而對比在1970年時,當時的比例則為47.3%。

調查還顯示,七分之一的美國年輕人,無法做到經濟獨立和獨立理財。也因此,有更多人延後了結婚和組織家庭的時間。

根據維基百科所下的定義,所謂「啃老族」,是指「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

fsj 提到...

護歐元 歐盟子彈擬加倍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路透布魯塞爾十七日電】2010.12.17

歐盟領袖已同意自2013年起創立一道永久的金融安全網,而歐洲央行也要增加對抗債務危機的籌碼。

歐盟領袖在今年來的第七次高峰會議中,同意在歐盟條約中加入兩句的修訂內容,允許從2013年6月起創設一項歐洲穩定機制(ESM),來處理金融危機。但基於德國的堅持,歐盟27國領袖也表示,這項長期危機解決機制只有在「確保歐元整體穩定的不可或缺情況下」,才可以啟動。

歐盟領袖並且決定,沒有必要擴增現有的臨時救援基金,他們也未討論如何更有效運用該基金的方法。許多分析師表示,如果西班牙與葡萄牙步上希臘後塵,需要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紓困,臨時基金將不敷使用。

歐盟領袖未同意擴大臨時基金的規模,很可能被金融市場解讀成分裂的徵兆,並激發更多的市場動盪。但歐盟領袖強調,他們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保護歐元。

掌管16個歐元國家貨幣政策的歐洲央行(ECB)則說,他們將把應付重大信用風險與市場動盪的資金擴充一倍,增加到107.6億歐元。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告訴記者說,央行理事會認為「額外的挹資」是適當的。

※ 相關報導:

* 護歐元!歐盟將設歐洲穩定基金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01218000045&cid=1207

這次增資1倍創下ECB有史以來幅度最大的增資紀錄,歐債危機情勢之嚴重可見一斑。ECB自5月開始總計購買約720億歐元的歐元區政府公債,後來儘管歐債危機延燒,ECB卻堅持不擴大資產收購計畫。

* 新巴塞爾協定 大銀行需增資7628億美元
http://www.udn.com/2010/12/17/NEWS/WORLD/WOR2/6039605.shtml

新巴塞爾協定(Basel III)細節出爐,詳列銀行資本和流動性標準的新規定。國際清算銀行(BIS)並表示,全球大型銀行需增資5,770億歐元(7,628.5億美元),才能符合新規定。



◆ Fed出招 銷帳卡交易費將設限

【聯合晚報╱美聯社紐約十六日電】2010.12.17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16日表示,擬對銷帳卡(debit card)交易費設限,規定銀行向商家收取的每筆費用不得超過12美分。新規定不適用於信用卡交易,但威士卡(Visa)和萬士達卡(Mastercard)股價大跌一成以上。

銷帳卡交易費有時也稱為刷卡費 (swipe fee)。聯準會說,2009年平均每次交易費為44美分,相當於交易額的1.14%。銷帳卡用戶如果像使用信用卡購物一樣在帳單上簽字,平均收費為56美分,相當於交易額的1.53%。

專家估計,新規定可能使目前交易費收入減少70%到90%,華爾街則預期會減少60%。

聯準會也準備讓商店可選擇由其他不相關的管道,處理目前由威士卡和萬事達卡處理的交易,可能影響這兩大業者收入。威士卡16日跌13%,萬事達卡一度跌12%。

新規定是為了配合7月生效的金融管理改革法案,後者有個條款規定,交易費與銀行處理交易的成本相比,必須「合理和適度」。批評者指責,聯準會訂定收費上限時,沒有考量防止和過濾詐欺的成本。

美國全國零售聯盟等商業團體對新規定表示稱讚,指限制交易費將使商店成本降低,顧客也能獲得更低價格。美國銀行公會則批評,規定上限「基本上使零售商免於支付銷帳卡交易的公平費用」。聯準會則說,除了在一些競爭極為激烈的市場,消費者不可能因刷卡費設限而享受購物費用降低的好處,不過新規定可能導致銀行縮減對銷帳卡的獎勵計畫,或是設法用其他方式抵銷規費降低的影響。



◆ iPhone 把美中逆差變大了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10.12.17

一般相信,要解決美國當前經濟問題的最佳方法是美國生產更多風靡全球的高科技電子產品。但學術研究發現,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科技產品蘋果iPhone智慧手機,實際上擴大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儘管iPhone完全是由美國公司設計,但多數元件是由其他國家生產,組裝則是在中國。但傳統貿易數據的計算方法卻無法反映這種全球商務的複雜性。事實上,中美兩國貿易數據都將iPhone計為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

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ADB Institute)研究人員邢予青和迪特(Neal Detert)在研究報告說,iPhone使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增加19億美元,因為每支iPhone的178.96美元估計批發成本完全計在中國出口帳上。

因此,即使是美國企業發明的高科技產品,也不會增加美國的出口額。

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長拉米(Pascal Lamy)10月說,所謂的「中國製造」其實是在中國組裝,它的商業價值來自產品在中國組裝前的許多國家。

如果對貿易統計數據進行調整,以反映不同國家為產品貢獻的實際價值,那麼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據美國數據,美中貿易逆差為2,268.8億美元)應該減半。換言之,這意味著因貿易逆差而產生的政治緊張可能言過其實。

要矯正這個誤差有其困難度,因為這需要很清楚產品的組裝過程。以美國去年賣出1,130萬支iPhone計算,研究人員估計中國iPhone出口額為 20.2億美元,減去中國向美國企業進口元件花費的1.215億美元,得出iPhone增加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19億美元的結果。

爾灣加州大學個人電腦產業中心對蘋果iPod的分析也得出類似的結論。該研究同樣發現,儘管貿易數據在計算時將iPod的全部價值都算在了中國帳上,但中國勞動力成本在iPod的價值中僅占極少比例。中國總理溫家寶9月在紐約的一次談話中引用了上述研究,說明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被過分渲染。

※ 178.96美元是成本價。相關報導:

* 美國經濟數據 三喜臨門
http://www.udn.com/2010/12/17/NEWS/WORLD/WOR6/6039593.shtml

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就計人數意外下滑,而11月新屋開工數增加,是五個月來首度攀升,加上費城聯邦準備銀行製造業指數12月意外勁升,三項數據都顯示美國經濟日漸好轉。



◆ 匯率劇震 製造業第二大困擾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0.12.17

新台幣匯率近來波動劇烈,經濟部昨(16)日公布最新調查指出,國際匯率波動已大到高居國內製造業者第二大困擾,其中又以金屬機電業受傷最慘重,其次則是電子資訊業。

經濟部昨天公布國內3,000家製造業者經營實況調查,調查發現,「同業競爭激烈」是業者公認外銷市場上最大困境,其次則是匯率波動。今年底或明年初,經濟部將公布完整版的國內企業如何應對新台幣升值報告。

經濟部統計處副統計長蔡美娜表示,今年以來東亞地區匯率波動大,日圓與歐元變動幅度都不小,最新調查特別詢問廠商對匯率看法,結果發現有19.2%的金屬機電業者認為匯率波動已大到影響外銷拓展。

她解釋,國內的金屬機電業者規模較小,不擅匯率操作避險,因此最受衝擊。其餘大宗因匯率波動受傷行業,還包括占17.2%的電子資訊產業及17.1%的民生工業。這些行業的廠商都認為,匯率波動太大已造成外銷困境。

面對這一波新台幣升勢,長年關注匯率的經濟部官員也私下認為,身經百戰的央行,應該擋得住這一關,預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最多是在29至30元之間波動。

此外,經濟部調查也顯示,有26.0%的廠商認為大陸系廠商是台商外銷市場上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台灣同業競爭威脅比重為24.9%居次;海外台商自家人競爭居第三,比重達15.4% 。其餘則分別為日系企業與韓系企業。

經濟部製造業經營實況調查家數為3,000家,回收率為92%,調查時間是今年7月1日至8月31日,當時亞洲貨幣已面臨升值壓力。

fsj 提到...

美減稅案過關 將拉升經濟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10.12.18

美國國會16日通過規模8,580億美元的減稅案,是十年來影響最深遠的減稅措施,個人與企業未來兩年將繼續享有較低稅率,可望幫助美國經濟明年成長率上升0.5至1個百分點。

經過激烈辯論後,眾議院16日近午夜時終於將歐巴馬總統與共和黨達成的減稅妥協方案交付表決,最後意外以277票對148票的大幅差距通過,顯示儘管民主黨議員抱怨該案對有錢人太過慷慨,卻不敢攔阻。前一天參院也以壓倒性多數通過該案。

分析師大多看好減稅帶來的經濟效益。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費拉禮調高美國明年成長率半個百分點至3.1%,紐約RBC資本市場經濟學家波切理也調高明年成長率1個百分點,同樣為3.1%。

民主黨先前希望調高遺產稅率,但未獲支持。眾院多數黨領袖霍耶(Steny Hoyer)說:「問題是通過是否比甚麼都不做好些?我認為這是一個就業法,所以投贊成票。」277 票贊成票中,139票來自民主黨議員,138票來自共和黨。

這波減稅影響美國人的生活與經濟甚鉅。受雇者的薪水、有錢人的遺產與企業投資新設備都將享受減稅的好處。今年年底到期的布希政府時期減稅措施將延長兩年。

減稅法在兩院輕騎過關,顯示國會現在傾向透過減稅來刺激經濟。相較之下,歐巴馬總統去年的8,140億美元刺激方案則以擴大政府支出為主軸。

個人納稅者是最大受惠者,十年8,580億美元的總額中,個人的減稅就占了多達7,000億美元,包括延長所有布希時代對所得、資本利得與股利等的減稅措施至2012年、在2011年調降薪資稅率2個百分點等措施。企業也可以100%註銷在今年9月9日至明年底入帳的資本投資。

拜薪資稅率假期之賜,中等收入美國民眾從該法案獲得最大比例的收入成長。據稅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與現行稅收政策相比,年薪介於3.5萬到6.4萬美元的受雇者稅後收入增幅最大,平均增加613美元,相當收入的0.9%。



◆ IMF:愛爾蘭恐還不起紓困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12.18

多事的一年將盡,歐盟領袖信誓旦旦維護歐元,但所謂殘年急景,區內多國情況依舊堪憂。國際貨幣貨幣基金 (IMF)17日說,愛爾蘭風險頻仍,可能無力償還歐盟和IMF給它的850億歐元 (台幣3兆3480億元)紓困貸款。

為防止年初引爆歐債危機的希臘倒債,IMF對希臘核發一筆25億歐元的貸款,但同時心知救急難救窮,下修希臘2010年經濟成長預測,從原先的負2.5%調降為負3%。

歐盟預測愛爾蘭在2015年前能將預算赤字占GDP的比例降到3%,但IMF認為沒指望,說這比例在2014年將是5.1%,次年仍將高達4.8%。

愛爾蘭接受紓困貸款,條件是實施一套四年撙節計畫,但撙節計畫可能拖著愛爾蘭經濟走一段漫長的下坡。IMF的最新報告說:「愛爾蘭經濟復甦預料快不起來。通貨緊縮、資產負債比太過緊繃,以及財政與財務逆轉,帶來很大的負面風險,影響愛爾蘭的還債能力。」

屋漏偏多雨,歐盟領袖16日晚上才矢言全力保護有債務危機的成員國,17日天沒亮就傳出穆迪將愛爾蘭債信評級連降五等,從Aa1降成Baa1,並且警告還可能再降。

特別令人擔心的是,IMF評估愛爾蘭危機擴散的風險「非常大」,「市場情緒影響之下,愛爾蘭對周邊歐元區經濟體的外溢效應可能很大。愛爾蘭出事,最可能影響希臘、葡萄牙等國」,「其他歐元區主權國家之間的關係將呈現負向,義大利和比利時情況難測」。

希臘方面,IMF表示,由於不景氣嚴重、借貸成本走高,以及預算大幅緊縮,希臘明年還要吃很多苦頭,在已公布的公務員減薪之外,還必須大力改革勞力市場、觀光和零售業,而這些除了帶來經濟陣痛,必定帶來一波波激烈抗議。

原估債災嚴重的西班牙似乎好一點。西班牙央行17日公布數據,顯示境內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壞帳比例在10月上升到5.66%,是14年新高。

不過IMF總經理史特勞斯卡恩說,西班牙不至於無可救藥,可能不需要歐盟紓困,也不會威脅歐元生存。



◆ 經濟學人估中國經濟十年內超美

中央社 2010.12.18

中國經濟迅速擴張,是否以及何時能夠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備受關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Economist)提出一套推算模式,推估中國可能在2019年成為世界經濟龍頭。

美國經濟評議會(Conference Board)最近預測,若依據購買力平價指數(purchasing-power-parity,PPP),中國最快可能在2012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原因是中國物價較低。不過,經濟學家對如何衡量這項指數意見不一,中國還是要等到以美元市場匯率計算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超越美國,才真正能稱霸。

經濟學人說,中國如今的國內生產毛額只相當美國的四成,要趕上似乎仍有漫漫長路,但將會越來越接近。

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2003年首度預估所謂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的經濟發展前景時,預言中國將在2041年超越美國,如今則已改口提早到2027年。

英商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11月預測,中國將在2020年超越美國。這部分反映了金融危機的衝擊,因為今年第3季美國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仍低於2007年12月的水準,同期中國成長了28%。

經濟學人指出,如果中美兩國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都分別持續以過去10年的年平均成長率增長,也就是中國的10.5%和美國的1.7%,而其他條件不變,則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應在2022年超越美國。

不過,鑑古推今未必準確,回顧1980年代中期,日本廣獲看好篤定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結果卻不然。而且,隨著勞動年齡人口開始縮減,以及生產力成長減速,今後中國的經濟成長勢必會趨緩。

此外,中美兩國以美元計算的國內生產毛額走勢各將如何,不只由實質經濟成長率決定,還要看通貨膨脹率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過去10年間,中國的年平均通膨率為3.8%,美國則為2.2%;而從中國於2005年採取人民幣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每年平均升值4.2%。

經濟學人推估,若是今後10年中美兩國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分別是7.75%和2.5%,而通膨率分別是4%與1.5%,人民幣將每年升值3%,中國則將在2019年取代美國,執世界經濟牛耳。

若是中國的實質經濟成長率降到平均每年只有5%,而其他條件不變,則中國將到2022年才能超美奪冠。當然,美國人仍將比中國人富裕得多,因為他們的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還是中國人的4倍多。

經濟學人在網站設計了圖表,可自行輸入推估的中美兩國經濟成長率、通貨膨脹率和匯率,看中國何時能笑傲世界,網址是(www.economist.com/chinavusa)。



◆ 歐元創建人 史奇歐帕辭世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19日電】2010.12.19

義大利媒體報導,前經濟部長史奇歐帕(Tommaso Padoa-Schioppa)18日辭世,享年70歲,他是歐元創建人之一,也曾任希臘政府顧問。

中央社引述義大利新聞社(ANSA)報導,史奇歐帕18日深夜在羅馬與朋友共進晚餐時,因心臟衰竭暈倒,到院後旋即去世。

這位傑出的義大利經濟學者去年夏天成為希臘顧問,提供總理巴本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避免歐元危機的建議。史奇歐帕最近才加入義大利汽車製造商飛雅特(Fiat)的董事會。

fsj 提到...

社論-正視台灣200萬人月收入不及2萬元的困境

【本報訊】2010-12-18 工商時報

近年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難以為眾人分享,這已不是新聞,但令人驚訝的是,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完成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如今台灣每月收入不到2萬元的「有酬就業者」已高達138萬人,比金融海嘯前多出了24萬人。這些民眾的所得水準與基本工資相差無幾,一人生活,已屬艱辛,若要養家,更是談何容易。

事實上,今天台灣每月收入不及2萬元者還不止這138萬人。因為上述的138萬人只是就業者中「有酬就業者」的部分,而就業者除了包括僱主、受僱者、自營作業者這三類「有酬就業者」外,還有為數可觀的「無酬家屬工作者」,估計台灣目前無酬家屬這類就業者,仍有60萬人。

當前台灣月收入不到2萬元的就業人口到底有多少?除了138萬個「有酬就業者」之外,得再加上近60萬個「無酬家屬工作者」,因為他們在家幫忙,沒有拿任何薪水,莫說2萬元,也許父母只給幾千元的零用錢而已。兩者加總後可以發現,如今台灣月收入不及2萬元的就業人口,已將近200萬人之眾。

我們無意誇大台灣中產階級陷入貧窮的問題,但事實卻不容我們輕忽。也許有人會質疑上述的數據,認為200萬人是高估的數據,為了解答這個疑惑,我們可以再看另一份經常為政府高層引用的「家庭收支調查」。這份報告同樣指出,98年所得收入者年所得未達24萬元者(即月所得低於2萬元)已高達 220萬人。雖然所得收入者與就業者的定義有些出入,但這兩份報告卻同時指明一件事,那就是如今台灣就業者中月收入不及2萬元的人口,大約就在200萬人左右。

這項數字其實在提醒我們,台灣工作貧窮(working poor)的問題日趨嚴重。同樣工作一個月,有人收入豐厚,但卻有200萬人只能拿到如此微薄的所得,貧富差距之嚴重,已不容執政當局雲淡風輕地看待,不著邊際地漫談。試想200萬人月收入不到2萬元,這項數據還不夠令人震撼嗎?有多少家庭悲劇正在這項數據下醞釀發生?若行政院「改善所得分配專案小組」真正了解問題的嚴重性,還能坐視經濟成長的果實全歸贏者圈的少數人享有嗎?

報載今年前3季台中海關進口了1萬2千多輛高級房車,較上年同期成長近一倍,平均每輛車的價格是200萬元。這告訴我們,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逼近10%並非憑空臆測,只是成長果實歸少數人享有罷了。而所得分配之所以如此失衡,以致貧者益貧、富者益富,政府未能量能課稅,善盡租稅的正義,難辭其咎。

這些年租稅對所得重分配產生了多大的改善效果?我們從歷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可以發現,98年政府的稅收只讓五等分位高低所得差距縮小 0.13倍,創下近6年最低。按理說,政府的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及土增稅皆採累進稅制,本身已具改善貧富差距的機制,但近年來這些累進稅的精神,已被各種為促進投資、避免資金外流等冠冕堂皇理由而採行的減免稅措施抵消殆盡,這也就難怪如今賦稅對於改善所得差距的力量會如此微弱。

行政院「改善所得分配專案小組」已經運作了近四個月,至今仍在紙上談兵。所以提不出具體對策,不是心中沒有腹案,而是主事者沒有做歷史抉擇的勇氣與擔當。要說改善所得分配的策略,早在民國90年的經發會、95年的經續會、98年的賦改會,分別提出的研究報告已是汗牛充棟了。但在選舉考量下,這些年不論藍、綠陣營都是勇於減稅,怯於加稅。在如此扭曲的稅制下,台灣所得差距豈有不擴大之理?

持平而論,台灣今天貧富差距之所以擴大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全球化經濟的力量使然,第二是賦稅制度失去昔日量能課稅的功能。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政府自然不可能阻止企業赴海外投資,但政府必須健全法制保障勞工的基本權益,以放緩工作貧窮的速度,此外更應透過租稅的力量進行所得重分配。須知,一旦賦稅沒有善盡導正市場分配的功能,以今天全球化的趨勢估計,不消幾年,台灣的貧富差距將如脫韁野馬,瀕臨失控。

老子曾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改善所得分配的哲學盡在其中;但他接著又說:「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看到這兩句話不禁令人感慨,近十年政府所做的幾乎都是「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事。我們深盼政府大員們午夜夢迴時,能多想想這200萬個工作者及其家庭的處境,在天道與人道之間,儘速做個抉擇吧。



◆ 節能減碳 電子發票試辦上路

【沈婉玉/台北報導】2010-12-18 中國時報

電子發票首波試辦,今天正式上路!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天宣布,自今天(周六)起,統一超商、全聯福利中心、萊爾富等全省二十七個據點,將試辦電子發票。民眾只要用悠遊卡、icash卡等支付工具(如含悠遊卡晶片的手機、手錶、項鍊),刷一下,不需再收集紙本發票。

李述德說,目前台灣每年發票印製量約一一五億張,實際使用發票約八十億張,交易總金額達三十三兆元。一年若能省下八十億張紙本發票,每年可少砍八萬棵大樹,相當於六十公頃面積,等於約兩座大安森林公園。

想像一下,以後消費時不用再拿一張張發票,發票開獎時也不必翻箱倒櫃找發票、戴起老花眼鏡對發票。歷經十年規劃、建置與推動,電子發票終於從企業之間(B2B),走向企業對顧客(B2C)。

李述德說,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發票也要與時俱進,走向雲端。改用電子發票後,不但節能減碳,平均每張可減少十三元的印製、運送及儲存等相關作業成本,預估四年後,將可省下七十四億元發票成本。如果全國發票都電子化,政府每年最高可省下一千二百億元。

財政部指出,未來電子發票將分三階段上路,即日起由統一、萊爾富超商及全聯福利中心等二十七處店家先行啟用試辦,明(一○○)年三月由新光三越百貨公司接棒主打。第三階段則於明年六月擴大實施,有家樂福、燦坤電子、黑貓宅即便、全家超商與區域性商店聯盟等預計加入試辦。

財稅資料中心副主任蘇俊榮指出,在電子發票試辦階段,以民眾日常生活中最常取得發票的來源為主要挑選對象,並由願意參與試辦廠商來向財政部申請。

在試辦過程中,逐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預計明年底可以開出一億張。後年要電子發票要全面啟動,最少應可達到三億張的開立量。

※ 相關報導:

* 電子發票怎麼玩 刷一下 資料全進財部網站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7572x112010121800124,00.html

財政部說,在試辦階段,各試辦廠商的電子發票交易方式略有不同,民眾不知道怎麼用,就要開口問,店員將會教你怎麼「玩」。

* 註冊歸戶一勞永逸 恭喜你中獎了 財政部主動通知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7572x112010121800125,00.html

各試辦店家的對獎方式不同。最一勞永逸方式,就是上財政部電子發票平台網站註冊歸戶,並指明發票中獎後要通知那個Email地址,匯到那個帳戶。發票開獎後,財政部就會幫你對獎,幫中獎的幸運兒將電子發票獎金匯入指定帳戶,且以Email通知。

fsj 提到...

南北貨漲得凶 明年恐續飆

曹秀雲、王莫昀/台北報導 2010-12-20 中國時報

今年過年,想品嚐正宗墨西哥產「車輪(Calmex)鮑」要花多少錢?答案是沒三千元以上,買不到!這個價錢比去年高出五、六百元之多。南北貨業者透露,受氣候異常影響,加上中國市場需求旺,鮑魚、干貝、赤參、燕窩等高貴食材,今年以來價格攀漲快倍數,面對農曆年需求旺季,價格還可能上飆二至三成,而且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

若改買平價中藥材如紅棗、枸杞等,中藥業者透露,枸杞今年也漲不少,從年初一斤七、八十元,已爬到現在約二百元;紅棗漲幅稍小,從一斤八十元左右漲到現在約一百至一一○元間。但這些食材愈接近年節就漲得愈凶,而且只漲不跌。

此外,量販店內的糖、油、鹽等生活用品,也有上漲壓力,現在是業者努力「凍漲」才守住價格。量販業者表示,過年是傳統消費大檔,即使犧牲毛利,也會努力守住價格,不過,春節後這些價格大概就守不住了。



◆ 台灣南北薪資水準 天差地遠

【曹婷婷/台南報導】2010-12-20 中國時報

求職就業,台灣南北兩個世界。同樣性質工作,薪資差一大截。不少遊子坦言,雖渴望返鄉,但看在錢的份上,只得離鄉奮鬥掙錢,因為,台北是難存錢、台南卻是難賺錢!而且,這不是台南特有的現象,而是台灣存在已久的南北差距問題。

在台南某知名傳統產業任職行銷企劃的「小黑」透露,親友知道她在該公司上班,都以為薪水不錯,她工作五、六年,月薪三萬,同學同樣在台北擔任行銷企劃,薪水足足是她的一倍,讓她很受挫。

擁有碩士學歷的「小伶」說,如果可以,當然希望就近留在故鄉工作,但現實問題是,就業市場小、薪水低,怎麼留住人?

「小伶」在台北某知名化妝品牌擔任行銷公關,薪水近五萬,過去,曾試圖在台南找同性質工作,面試時,老闆雖肯定其經驗值,卻只肯給三萬,是她剛畢業的行情,她感到不可置信,老闆卻雙手一攤「這就是台南行情」!

「小伶」唏噓,日前媒體報導國人平均薪水四萬四,她雖在水平之上,但在台北根本沒法存錢,扣除房租、交通費、交際應酬及三餐,每月頂多剩下萬餘元,回台南謀職,雖可省下上述開銷,但薪水偏低,讓人更沒成就感。

台南就業服務站行銷公關楊明惠坦言,南部薪水差北部一大截,關鍵在於「老闆心態」!員工普遍薪資行情在三萬以下,老闆自然不願意為任何人破例,何況,老闆還會精算台北物價那麼高,台南相對便宜,反正,「你不做,還有別人肯做。」

大學畢業在台北從事傳播業的「小宏」,邁入而立之年,去年回台南謀職,為了南返,他心理建設多時,他說,對很多南部囝仔而言,留在台北理所當然,回來幹嘛?

小宏現於某知名企業當專員,薪水從四萬八驟減近兩萬,「看著朋友(薪水)往上爬,我卻向下沉淪」,雖圓了返鄉伴兩老心願,但故鄉錢難賺,他有著說不出口的感慨。

英文系畢業,任職外貿公司的小英工作近十年,薪水仍停在當初出社會的行情,約兩萬四,卅好幾的她說,如果當初去外地謀職,會不會景況大不同?

南台科技大學校長戴謙指出,南台灣有南科、生技聚落與路竹科技園區等,產業優勢是生技研發與電子科技相關領域,若就讀相關科系,出路自然多,但對多數非相關科系學生來說,機會確實很少。

開辦多場美容美髮職訓的陳英玉說,以前來學習美髮美容的都是中高齡或者失業者,現在也有很多大學生來培訓,「因為台南頭路難找」,更多人是不甘屈就低薪水,寧可學手藝創業,凸顯台南就業市場瓶頸。她表示,這不只是台南特有的現象,而是台灣存在已久的南北差異問題;五都上路後會不會改善,沒有人知道。



◆ 新版健保 督保盟:窮人互助會

中央社 2010-12-20

督保盟今天表示,新版健保修法是「惡代健保」,根據主計處資料顯示,今年月收入不到新台幣3萬元的受僱者有359萬多人,卻要負擔主要稅收及健保費,形同「窮人互助會」。

立法院國民黨團拍板新健保修法,不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抨擊,新健保修法版本根本是「惡代健保」,不但沒有廢除令人詬病的6類14目投保分類,未依實質所得計費,也沒有採二代健保家戶總所得的計費方式。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受訪表示,執政黨放棄二代健保原案,推出所謂新版二代,卻毫無二代的影子,對於重大變革,執政黨不能閉門造車,應在立院二讀前召開公聽會,向人民公開報告為何新版健保法修正案可行?二代健保案卻不可行?

滕西華說,某些執政黨立委宣稱二代健保之所以不可行,是因為其他擴大的費基項目,如執行業務所得、股利等不穩定,因此要把費基放在最穩定的「薪資收入」。

不過,她指出,主計處的資料卻顯示,國內有工作貧窮問題者約803萬勞工,貧窮問題日益惡化,且今年月收入不到3萬元的受僱者有359萬多人,其中更有103萬多人月收入不到2萬元;不幸的是,這群勞工階層不但負擔了政府主要的稅收,還是健保主要被保險人,且在第1類被保險人中負擔主保費收入,健保成為「窮人互助會」,何來改革之有?

督保盟重申,應廢除6類14目,以二代健保家戶總所得為基礎,放棄設算所得,改採每人最低基本保費設計,並考量納入退職所得、海外所得與部分資本利得,健保才能更公平。

fsj 提到...

大陸將減稅 16年來最大規模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2010.12.20

隨著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11年中國大陸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共官方已準備在「十二五」時期大減稅,包括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可能為納稅人省下人民幣數百億元的荷包。

不僅如此,未來五年大陸展開16年來規模最大的稅制改革,以配合北京當局「還富於民」的目標,以促進消費並擴大內需經濟。

大陸經濟觀察報與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大陸稅收體制改革的主軸將是減稅,大方向是減少中低收入民眾的個人所得稅,及消除重複徵稅及影響產業發展的稅收制度。

中共官方明年將推出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雖未提高起徵點,但調整級次和級距,相當於降低稅率,減稅效果比調高起徵點更明顯。

目前大陸個人所得稅是九級累進稅率,第一級是月薪人民幣500元(約新台幣2,243元),即工資收入扣除人民幣2,000元起徵額(免稅額)後的收入,所得稅率為5%;第二級是月薪2,000元、稅率10%。以此類推,最高一級稅率為45%。

中南海研議的稅改方案,是將九級稅率減為六或七級,並且擴大級距,第一級可望調到月薪2,000元、對應5%稅率。

大陸稅務界人士說:「下個級距可以到2萬元,適用10%的稅率,這樣稅率相當於降了一半,大部分中低收入者都集中在最低的一級或兩級稅率。」

對企業而言,最主要稅種為增值稅,未來其優惠幅度將更誘人。中國社科院財貿所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說:「『十二五』期間,增值稅將完全取代營業稅,成為覆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的稅種,營業稅同時取消。」楊志勇指出,整個服務業將因而受惠,諸如金融、信託、保險業、物流、交通運輸業等。

至於在消費稅方面,北京當局正考慮取消化粧品、黃金與珠寶等在這方面的稅負。



◆ 奢侈稅稅率5%到20% 半年內上路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2010.12.20

為縮短貧富差距,財政部預計將於明年元月提出奢侈稅修法,最快將於半年內正式上路,目前研議納入課稅範圍,包括高價名牌包、名表、珠寶等金字塔頂級精品,未來可能課徵5%到20%的特別稅。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日審查100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財政部長李述德在答覆國民黨立委盧秀燕相關質詢時指出,包括課徵時機、價值認定標準等,都還要做進一步的研議和規劃,會在不影響消費意願及經濟活動前提下推出,預計在半年內推動。

官員表示,奢侈稅是針對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所設計,如5萬元以下的名牌包,中產階級可以消費得起,就不會納入加重課稅,但如果是20萬元以上的名牌包,就不是一般中產階級所能負擔的,即會納入,但稅率尚未定案。

根據初步研議,包括高單價物品如黃金金飾、珠寶、手表和精品包,以及服飾等,此外,還有3000cc 以上自用汽車、私人遊艇與飛機等,甚至是俱樂部會員證、高爾夫球證等,都在課稅目標。

財政部評估,加徵特別稅只會影響到金字塔頂端前5%的家庭、所得稅率在40%以上的家庭;此外,為防止逃漏與稽徵簡便性,財政部研擬在商品進口時或出廠時即就源課徵。



◆ 歐洲經濟減速 衝擊科技製藥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10.12.20

歐洲經濟減速,科技、製藥,甚至消費性產業都已感受到絲絲寒意,有的削減研發、有些關廠裁員,紛紛為市場趨軟作準備。

歐洲各國政府為保衛歐元,即將實施財政撙節措施,首當其衝的是科技與健康照護業者。

而西班牙、愛爾蘭與希臘等國經濟不是已重陷衰退、就是成長陷入停滯,也將拖累消費性產品製造商。這些部門的跨國企業為因應變化,有些裁撤人力,有些縮減投資,勢必對歐洲經濟造成壓力。

市場研究機構Euromonitor國際公司西歐分析師伊格波說:「就業人口將萎縮,也就是繳稅的人將減少,使政府財政更緊迫,勢將削弱經濟成長。」

多家依賴政府採購的科技大廠已感到威脅。思科系統公司執行長錢伯斯(John Chambers)幾周前說,「歐洲多國中央政府預算銳減」,導致至10月底止的ㄧ季來自歐洲政府的訂單減少約1至5個百分點,也促使思科保守看待展望,令市場失望。

據史福伯恩公司(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師伊文森,思科400億美元年營收中,有3%至5%來自歐洲政府採購。

戴爾公司財務長上個月警告,儘管來自全球政府機構的營收在上季期間成長20%至44億美元,但「歐洲政府支出環境愈趨嚴峻」。

摩根大通分析師迪弗奇說,軟體業者也將受到影響,因為歐洲軟體支出有三至四成來自政府採購,相當於全球軟體需求的10%至15%。

隨著歐洲各國步入新的財政年度,業者在明年上半年將備感壓力。

藥商也繃緊神經迎接新年度,因為歐洲的國營健保體系是藥品最大買主,包括希臘、西班牙與德國都已削減藥品支出。默克、嬌生、拜耳、葛蘭素史克與羅氏都將營收下滑歸因於政府撙節措施。受此影響,各大藥廠紛紛緊縮研發預算、削減行銷成本。

歐洲周邊國家經濟停滯或衰退也衝擊到莎拉李公司(Sara Lee)的國際烘焙業務,該公司新鮮麵包、冷凍披薩麵糰與冷凍烘烤食品8億美元年營收中,約六成來自西班牙與葡萄牙。

而這兩國經濟成長陷入停滯,消費者轉而購買較便宜的品牌,使得莎拉李公司在伊比利半島的11座工廠上一會計年度的產能利用率僅達58%。公司不得不關閉四座廠,裁撤三分之一人力因應。

※ 相關報導:

* 歐洲暴風雪 冰凍零售買氣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44163.shtml

零下低溫和暴風雪使耶誕節前的歐洲陸空交通大亂,主要機場18日不是宣布取消航班就是延飛,公路和鐵路運輸也大打結,即將迎接一年中最重要交易時段的零售業者,無不憂心買氣會受到衝擊。

* 英百年印鈔廠 不嫁法商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044204.shtml

英國百年印鈔廠德納羅集團(De La Rue)日前拒絕法國奧貝特科技公司(Oberthur)的9億英鎊(近14億美元)收購提議,已引發英國政界和商界擔心英國企業大舉遭外國公司併購。



◆ 美超級周末 買氣普普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12.20

美國零售業最寄予厚望的聖誕節前最後一個周末的「超級星期六」,許多民眾按照禮物清單大肆採購,使得全美各地購物中心大塞車,但購物人潮似乎仍不如業者預期。

超級星期六估計為全年第三忙碌的購物日。中西部一周前遭受暴風雪侵襲,導致許多購物中心提早關閉,但這個周末的天氣未再傳出重大影響。

今年業者也大打折扣,幅度雖然不如去年低,但消費者仍舊搶購。在全美最大的明尼蘇達州布魯明頓(Bloomington)的「美國購物中心」(Mall of America),以及其他購物中心,均出現超過平日的人潮。

不過,在芝加哥市區最熱鬧的購物街區「密西根大道」,18日的購物人潮若與「黑色星期五」數以千計搶便宜購物者大排長龍的景象相比,則顯得稀少。

在紐約市跨越哈德遜河對岸的新澤西州席考克斯(Secaucus),當地沃爾瑪(Walmart)在上午也未見太多購物人潮,排隊等候結帳的人並不多,沒有黑色星期五忙碌。

fsj 提到...

美逾百城市 明年恐破產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0日電】2010.12.21

由於美國各州和大城市的總負債已高達2兆元,華爾街知名分析師大膽預測,明年美國可能有100多個城市宣告破產,而曾經讓銀行倒閉和威脅國家金融的債務危機,未來將引爆各地方政府崩盤。

英國衛報報導,曾準確預測全球信貸危機的分析師梅麗荻絲‧惠特尼(Meredith Whitney)19日晚間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60分鐘」節目中指出,各州和地方政府的債務,是美國經濟將面臨的最大難題,並可能阻礙經濟復甦。

惠特尼說:「這是美國僅次於房市的單一最重大問題,也確實是美國經濟的最大威脅。我們將會見到許多地方政府無力清償債券,50個到100個、甚至更多市政府拖欠可觀債務,最後總共將拖欠數千億元。」

新澤西州州長克利斯蒂(Chris Christie)則簡明扼要點出該問題的癥結,他說:「我們每個名目支出太多,並且瘋狂借貸,讓信用過度擴張。我們現在必須爬出過去數十年自掘的坑洞,但非常困難。」

目前各州的開支已比稅收超出近5000億元,退休基金並將面臨1兆元的資金缺口。許多地方政府被迫大砍預算,以底特律為例,包括警力、照明、道路維護和清潔等服務的預算,紛紛遭到刪減,多達20%的居民受到影響。

而鄰近的伊利諾州州政府的財政同樣吃緊,該州目前的開支為實際稅收的一倍,而且還款已拖欠近六個月,僅伊利諾大學即負債4億元。伊州違約不付債的可能高達21%,高於其他任何州。另外,佛羅里達州也可能陷入無力償債的困境。

各州為了彌補財政缺口,紛紛設法增加稅收,例如加州州立大學把學費調漲32%;亞利桑納州則是把部分政府大樓先出售給投資人後再承租回來,以節省開支。



◆ 郭崇倫專欄-聯準會將被終結?

【郭崇倫】2010-12-21 中國時報

美國聯邦儲蓄準備委員會(聯準會Fed),相等於中央銀行,但獨立性高至三權分立外的第四權,崇尚自由市場的華爾街銀行家們,對於歷屆聯準會主席,只有崇拜,不敢質疑,聯準會利率與貨幣政策,就像從奧林匹亞山上擲下的神諭,敬謹接受。

但是華爾街以外的人,並不以為然,從草根到國會,絕大多數的人相信聯準會只為了資本市場而運作,尤其在這次金融危機之後,Fed先後援助金融體系多達三兆三千億元,他們相信聯準會只救了「華爾街」(Wall Street),而忘了美國小鎮大街(Main Street)。

尤其是十一月三日,聯準會宣布第二次量化寬鬆措施,加碼六千億元購買美國政府公債,繼續壓低利率,這更引發國內外的憤怒,國際社會認為美國以鄰國為壑,通貨膨脹發行,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批評這與中國操縱匯率沒有兩樣。

在期中大選前,共和黨誓言要反轉歐巴馬的金融與健保政策,獲勝後,所有眾議院委員會的主席都轉由共和黨人擔任,這時大家開始注意七十四歲的婦產科醫師、連任十一屆的聯邦眾議員隆恩.保羅(Ron Paul)。

按照年資,他應該出任金融委員會下的國內貨幣政策小組委員會主席,但是聯準會與華爾街都怕他,不僅是因為他寫過「終結聯準會」《End the Fed》專書,過去二十年來不斷鼓吹限縮聯準會權力,他批評聯準會通貨膨脹發行,助長赤字,資助戰爭,提供沒有必要的社會福利,他甚至匪夷所思的主張,恢復金本位。

他最接近的一次,是在去年提案,要求國會可以稽核聯準會,當時得到眾議院六成、高達二百七十四位議員的跨黨派連署,包括所有共和黨籍眾議員,以及高達一百位民主黨議員,最後雖然在黨派運作下,功敗垂成,但已經讓聯準會嚇出一身冷汗。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認為,國會把手伸進來,聯準會的獨立性就完蛋了,在去年保羅與柏南克的一次聽證會交手中,保羅與其他議員連番質問,為什麼反對國會稽核,柏南克表示,未來當聯準會要提高利率時,國會動用稽核權,是否「會造成不當的壓力」?

然而在最新彭博的民調中,有接近四成的民眾(三九%)認為聯準會應該更透明、接受國會的監督,甚至有一九%主張乾脆廢除聯準會,這不僅反映出少數激烈的茶黨民意,同時也顯示主流民意開始移動,大家都認為聯準會需要接受民意監督。

在強大的民意支持下,共和黨不敢再擋他,十二月十日宣布,保羅終於得償宿願,出任監督聯準會的國會小組委員會主席,巧合的是,幾天後的聯準會,不敢纓其鋒,決定暫不實施第三波的量化寬鬆。

保羅看起來像是和靄可親的老頭,很難把他歸類,他的支持者中同時有右派與左派,在二○○七年他獨立參選總統,雖然得票僅有二%,但是網路上卻得到空前的響應,單日募款額超過六百萬美金,連歐巴馬都瞠乎其後。

保羅的主張,兩年後許多變成茶黨的,從反墮胎、贊成擁有槍支的權利,廢除個人所得稅,廢除聯準會,到要求美國撤回海外駐軍,退出聯合國與北約,那時他勢單力孤,現在卻蔚為風潮,他也被尊為是「茶黨的知性教父」。在現實生活中,他也是茶黨的明日之星、肯德基州新當選的聯邦參議員藍德.保羅(Rand Paul)的親生父親。

但他常常獨持異議,被同僚們稱為「Dr. No」(他自許為「Dr. Know」),說他是大保守派,卻又不像,他強烈反對布希對伊拉克用兵,近日又再一度與同僚唱反調,認為維基解密的艾山吉無罪,有罪的是偷機密的上兵,不能因此回到一九八四式的箝制言論。

保羅目前正積極連署,要國會否決政府舉債的上限,白宮擔心這將釜底抽薪中斷經濟振興方案,他也正在考慮在二○一二年再度參選總統,有人已在敲邊鼓以「保羅父子檔」為號召了。

許多經濟學者與銀行界對他的奧國經濟學派理論,嗤之以鼻,認為他根本不懂中央銀行是怎麼一回事,但千萬不要小看他,就像保羅自己說的:「我沒有什麼力量,但是我的想法有很大力量」,聯準會現在就要開始嘗到苦頭了。(chenlungkuo@yahoo.com)



◆ 歐債危機燒 法國3A信評難保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2010.12.21

分析師和投資人說,歐洲債務危機引發主權債信評級遭調降風潮,該區債信最佳國家之一法國可能喪失最高的AAA評級,比利時也可能難逃降級命運。債信危機擴大的隱憂20日拖累歐元匯價跌至兩周來的低點。債信評級業者穆迪公司15表示,可能降低西班牙評級,主因是「籌資需求迫切」;17日更一口氣降低愛爾蘭評級五級。標準普爾則正評估愛爾蘭、葡萄牙和希臘的債信。

據信用違約交換交易(CDS)顯示,法國公債的避險成本已高於捷克和智利等債信評等較低的國家債券。法國公債相關CDS的利率20日上升1個基點至103個基點,逼近11月30日創下的105個基點歷史高點,也高於捷克公債的90個基點和智利公債的89個基點。

倫敦霸菱資產管理公司資產配置部主管南戈爾說:「未來一年每個歐洲國家的主權債信都可能被拖累。如果法國丟掉AAA評級將是大事一件,我想降級的可能性尚未反映在市場。」

在債信危機烏雲籠罩下,20日歐元對16種主要貨幣匯價中有14種下跌,其中兌美元一度滑落至1.3125美元,低於紐約17日(上周五)收盤的1.3188美元,也是12月2日以來最低價。歐元一度跌至110.18日圓,為7日以來最低價。

倫敦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外匯策略部主管雷德克指出:「債信機構不斷調降和警告歐洲國家的評等,將使歐元易跌難漲。我們仍然預期歐元對美元將跌破目前的交易區間。」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際銀行已開發市場債券策略部主管賈維說,法國的債信評級已出現動搖跡象,除非法國「顯著削減」赤字。法國銀行業持有最多歐洲周邊國家的債券,因此承擔相當大的「系統風險」。

比利時執政聯盟尚未達成地區財政自主的協議,使比國政府運作從6月癱瘓至今。比利時公共債務接近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0%,明年到期的債務達650億歐元(870億美元)。標普上周把比國債信展望從「穩定」降為「負向」。

fsj 提到...

台美TIFA下月復談 歐盟推動簽FTA

【聯合晚報╱記者郭玫君/台北報導】2010.12.22

與新加坡明年初可展開談判

我國與新加坡同意進行洽簽經濟合作協議的可行性,明年初將就「台星經濟夥伴協議」展開正式談判。立委賴士葆詢問談判領域涵蓋哪些產業,經濟部次長梁國新說,目前仍說不定,仍應視雙方碰面談過才知道,不過國內對於觀賞魚外銷新加坡、再經由新加坡外銷全世界,非常有興趣,會成為跟對方討論的重點之一。

立法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上午召開委員會議,邀請經濟部與外交部就「我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進度」進行專題報告。立委關切台灣與他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外交部政務次長沈呂巡說,中斷三年的TIFA,下個月可以恢復,只要恢復,和各國進度將更樂觀。

梁國新表示,全世界簽訂FTA的貿易國,貿易量佔全世界總貿易量的50%,我國也密切與美國、歐盟、新加坡積極推動洽簽。目前與新加坡溝通良好,明年初就可展開正式談判。

美韓簽FTA 梁國新坦承對我壓力大

至於南韓與美國已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的修訂,目前只待美國國會通過,經濟部次長梁國新坦承「對我們有很大的壓力」。以韓國出口到美國貨品分析,汽車跟通訊產品占多數,約有三分之一跟台灣有關稅競爭,雖然影響金額沒有那麼大,但這現象仍要密切注意。

TIFA內涵擴充到綠能產業合作

立委林郁芳質疑,眼見美韓關係大進展,反觀我國與美國、歐盟洽簽FTA似乎困難重重。梁國新說,美國雖然對美牛問題表達失望,但可以先避開牛肉問題,先處理能處理的。他說,貿易體制中還有別的議題可合作,例如把TIFA內涵擴充到經濟合作面如綠能產業的合作,大家都有善意要召開,目前密切溝通中。

立委劉盛良詢問,台灣與日本目前有無談到雙邊貿易協議?沈呂巡說,目前雖與日本無協定,但今年4月已和日本簽訂全面增進關係議定書,15項內容包含環保、雙方增加對彼此的研究,為未來簽訂FTA作鋪路。

至於與歐盟國家洽簽FTA,沈呂巡說,歐盟部分不但積極推動,台北歐洲商會也請歐盟原先替韓國跟歐盟FTA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智庫,針對台灣與歐盟FTA進行研究階段,而歐洲在台北商會是對台投資最大的團體,現在大家都一起積極推動。

沈呂巡說,目前比利時已有類似中研院的機構,準備要來台灣設立研發中心,也有另一個歐盟國家希望來台設處,我國會積極發展與歐盟的經貿關係。

※ 相關報導:

* 兩岸協商機制已須調整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048520.shtml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兩岸經濟關係更趨緊密,政治關係逐步緩和,在「先經濟、後政治」的協商原則下,未來兩岸可能無法避免進行政治協商,包括和平協議、軍事互信機制等,近來也都陸續受到學界的關注與討論。從長遠看,如果兩岸政治議題的協商不可迴避,那麼其運作機制究竟是另起爐灶,還是沿用兩會平台,海基會的角色扮演又該如何調整,以及議題的主政機關等相關問題,政府的政策研擬已刻不容緩,不能再以「兩岸政治協商時機尚未成熟」為由,刻意迴避討論;負責兩岸協商規劃及整合協調各部會步調的陸委會,更是責無旁貸。



◆ 談條件/中國助處理歐債 換經濟地位認同

自由時報 2010.12.22

〔編譯劉千郁/綜合報導〕第三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週二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表示準備協助歐盟解決歐債問題,同時要求歐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降低被指為傾銷商品國家的可能。

王岐山於會議開幕時表示,中國已採取「具體行動」協助歐盟解決債務危機,同時中國支持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穩定歐債危機所採取的措施。中國總理溫家寶今年十月表示,中國支持歐元的穩定且不會減持歐債,承諾一旦希臘重回債券市場,將買入希臘債券。深陷主權債券違約風險的葡萄牙政府上週表示,中國政府在葡萄牙財長造訪時「明確聲明」繼續提供財務支持。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表示,中國正密切關注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是否獲得控制,同時持續關注各國共識能否化為實際行動、帶領歐洲走出金融危機。中國持有二.六五兆美元外匯存底,其中投資歐元資產金額不明。

中國官員支持歐盟的談話刺激歐元走強,但隨後穆迪警告可能調降葡萄牙A1級債信一個或二個等級,歐元跟著下挫來到一.三○九五美元,為十二月初以來最低。

另,北京要求歐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以避免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下被列為商品傾銷國,同時呼籲歐盟停止對無線數據機傾銷的調查;歐盟則要求中國對歐洲企業開放市場,歐盟執委會副主席阿爾慕尼亞(Joaquin Almunia)表示,中國創造開放且歡迎外國企業的環境十分重要。

歐盟是中國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為歐盟第二大出口市場,今年一到十一月雙邊貿易比前一年成長三十三%,達四三三八億美元,今年前九個月歐盟對中國貿易赤字一二二二億歐元,高於前一年的九七八億歐元。



◆ 美4300萬人 靠食品券過活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12.22

美國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使用食品券 (food stamps)的比率在去年激增16%,使用這項社會福利措施的人因此增至總人口14%,相當於4300萬人,也就是說每七人就有一人仰賴食品券補貼。

食品券是美國政府發放給低收入戶的生活補貼,於1964年正式在全美推行,任何一個四口之家,只要全家年收入不到4 萬4100美元,就有資格申請,用來購買牛奶、麵包、蔬菜、魚、肉和禽類等食品。這項措施的正式名稱「補充營養資助計畫」。

金融風暴帶來的失業上升,對眾多家庭產生嚴重影響,美國失業率維持在9.8%高檔,領取食品券的人激增,比起2007 年5月的2600萬增加將近70%。2007年以來,有30個州放寬領取食品券資格,也造成領取食品券的人數增加。

美國首都所在的華盛頓特區是領取食品券比率最高的地區,達到21.5%,其他如田納西州、密西西比州、新墨西哥州、俄勒岡州等州,也平均每五人有一人仰賴食品券。領取食品券人口增加速度最快的首推愛達荷州,今年比成長達39%,其次是內華達州 (29%)和新澤西州 (27%)。

美國政府認為食品券能有效刺殺經濟,因為通常領取食品券的人會馬上消費。

2009年美國的補充營養資助計畫共耗資500億美元,增加達100億美元。領取食品券每人平均可獲得133美元補貼,但各州不同,在夏威夷州可領取216美元、威斯康辛州則僅116美元。

fsj 提到...

中國需求增 明年食品價料續漲

中央社 2010.12.23

荷蘭合作銀行集團(Rabobank Groep)表示,玉米等農產品價格明年將持續上漲,主因全球人口最多的中國等新興市場需求增加,加上能源成本上揚。

荷蘭合作銀行集團分析師昨天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農產品「需求強烈」,而玉米價格上漲恐將導致其他穀物價格也隨之上揚。此外,油價飆漲、全球食物庫存量偏低,以及美元走弱,也可能會導致明年農產品價格上漲。

在荷蘭合作銀行集團的預測發布之前,已有其他預測指出明年食物價格可能大漲,2008年糧食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的全球糧食危機恐再現。這份報告指出,中國糧食採購量增加正「重塑」部分商品市場。

報告指出,中國明年將進口多達800萬噸玉米。「2011年能源價升高將是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催化劑」。

芝加哥玉米期貨價今年攀漲45%,今天報每蒲式耳6.035美元,小麥與大豆價分別上漲41% 、27%。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55種食物商品指數11月上揚至2年多來高點,為連續5個月攀高。

※ 相關報導:

* 大陸 將成全球最大玉米進口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050775.shtml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日前預測,已是全球最大穀物消費國的中國大陸,可望在五年內取代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玉米進口國,並於2015年達到2,500萬公噸的進口量。



◆ 阿根廷大乾旱 玉米黃豆雙飆新高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12.23

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國、第三大黃豆出口國阿根廷嚴重乾旱,投資人擔心收成,這兩類股物的盤中價格22日雙雙飆出一個多月新高。

阿根廷的主要穀物生長區已經嚴重乾旱七周,如果乾旱持續,勢必損害收成。氣象預報公司T-Storm Weather說,阿根廷本周會降雨,但陣雨將對主要穀物生長區過門不入,下周將持續乾燥、高溫的天氣。過去一個月來,穀物生長區雨量一直比正常水平低15公分。

芝加哥期貨經紀公司PFG Best資深穀類分析哈納甘表示,大家擔心的正是乾旱持續不止。

在芝加哥交易委員會,3月交貨的黃豆期貨上漲1.75美分,漲到一蒲式耳13.0775美元,漲幅0.1%,但盤中一度上探13.2475美元,是11月12日以來最高價位。3月交貨的小麥上升18.5美分,漲到每蒲式耳7.835美元。

3月交貨的玉米期貨下降3美分,降到每蒲式耳5.8425美元,降幅0.5%,但稍早在盤中一度飆出5.945美元,是11月9日以來新高,原因除了阿根廷乾旱,還加上中國的進口需求將會上升。



◆ 通膨大 印糧食漲幅破2位數

中央社 2010.12.23

印度再度面臨強大的通貨膨脹壓力。最近2週,德里的洋蔥零售價上漲超過1倍;政府宣佈禁止洋蔥出口,並取消進口關稅。商工部公佈最新糧食通膨率再度飆至2位數。

今年以來始終居高不下的糧食通膨率,11月中旬終於降至個位數。但不過3週的時間,商工部今天公佈,截至11日止的最新1週糧食通膨率再度飆至2位數,達到12.13%,與10月中、下旬的水準相當。

在德里及周遭地區,除馬鈴薯外,幾乎德里人最常攝取的所有蔬果,近期價格全面飆漲。包括菜豆、茄子、花椰菜、大白菜、番茄、胡蘿蔔,零售價格年增25%至60%,中產階級的荷包失血。

雨季暴雨,產地洋蔥受損,供給銳減。以德里為例,供需缺口高達4成。本月初每公斤零售價約33盧比(約新台幣22元),但短短2週,20日左右已飆漲逾1 倍,達到65至80盧比。政府宣佈無限期禁止洋蔥出口,進口洋蔥7%的關稅也取消了。

6月時,德里的洋蔥每公斤零售價約11盧比。德里市府官員表示,柴油漲價造成運費上揚,加上工資也變貴,洋蔥價格要不漲也難。儘管批發市場洋蔥價這兩天有冷卻的跡象,目前各地零售價仍高達每公斤65至70盧比。

商工部今天公佈5至11日的通膨數據,度洋蔥價格年增率高達33.48%;水果、牛奶、蛋肉魚、蔬菜價格分別年增20.15%、17.83%、19.35%、15.54%;馬鈴薯、豆子價格則分別年減27.99%、10.77%。



◆ 匯率政策變比不變好

【經濟日報╱社論】2010.12.23

近來新台幣升值壓力強大,上周一度升至29.89元兌1美元,雖然中央銀行連日藉尾盤買匯勉力守住30元關卡的所謂「彭淮南防線」,但市場升值預期心理有增無減,央行長期執行的穩定匯率政策正備受挑戰。

多年以來,因為台灣經濟成長動能不足,央行一直採取抑低新台幣匯率的政策,藉以刺激出口,提升經濟成長率。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從49.2%上升至70.7%,貿易出超對經濟成長的平均貢獻率高達65.2%;究其原因,央行低匯率政策當居首功。

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勁升,估計可達9.98%,雖然貿易出超貢獻率降至19.7%,國內需求包括投資及消費貢獻率提升至80.3%,但據主計處估算,若將國內投資及消費所需進口部分予以扣除,內需貢獻率則降至31.6%,出口貢獻仍高達68.4%。是以,央行堅持不讓新台幣匯率升值過速,以維持出口競爭力,可以理解,外界也應該給予肯定與支持。

然而,當前國內、外經濟及金融情勢丕變,央行要維持出口優先的匯率政策困難度愈來愈高,代價也愈來愈大。從國際面來看,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強弱易位,美元、歐元持續走弱,新興市場及亞洲各國貨幣持續走強,已是大勢所趨。尤其,美國、歐盟將貿易失衡矛頭指向中國大陸,人民幣長期升值趨勢無可避免。台灣和大陸經濟關係日趨緊密,弱勢新台幣轉為強勢新台幣是必然走向。

其次,美國聯準會(Fed)及歐洲央行(ECB)持續推動寬鬆政策,造成全球資金氾濫,並擴大亞洲等新興市場貨幣升值壓力及資產泡沫化風險。美國歐巴馬政府在期中選舉失利,聯準會須為歐巴馬尋求連任大力護盤,量化寬鬆政策勢必持續,龐大熱錢也將繼續湧入亞洲等新興市場炒匯、炒股及炒房。雖然央行與財政部已聯手圍堵及驅趕熱錢,但若央行仍死守新台幣匯率關卡,熱錢伺機進入台灣套取暴利的機會就愈大,金融市場恐難有寧日。

再從國內金融情勢觀察,長期來央行為抑低新台幣匯率而不斷進行調節買匯,外匯存底因而快速累積,過去兩年增加近1,000億美元,今年11月時已達 3,792億美元,高居全球第四,占GDP比重高達92%,較外匯存底世界第一的中國大陸50%比重,高出將近一倍。如果央行為維持匯率穩定,讓外匯存底繼續快速累積,新台幣很可能步人民幣後塵,成為被施壓升值的對象,屆時的新台幣升值壓力將非央行所能掌控。

央行大量買匯釋出新台幣,也導致貨幣供給持續擴增,雖然央行藉大量發行可轉讓定期存單(NCD)等方式沖銷,但流動性過剩問題持續惡化,迄10月時廣義貨幣供給M2達30.5兆元,約為GDP的2.3倍,遠高於一般國家水準,甚至比大陸的1.8倍還要高。這等龐大的過剩流動性,在各種利多因素及預期心理交互影響下,不無可能引發通貨膨脹及資產價格的世紀大泡沫。這也是央行堅守匯率政策可能須付出的代價。

綜合上述各種可能變數,我們認為匯率政策改變要比不改變好。當然,短期內央行若放手讓新台幣升值,可能重擊出口產業,後遺症太大。但是,央行可以考慮落實動態平衡觀念,不再死守匯率關卡,儘量放大匯率波動區間,並視內外經濟情勢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另外,央行貨幣政策也必須做一定程度的調整,以彰顯抑制資產泡沫的堅定決心,再配合必要的資金管制措施,才能緩和嚴峻的金融情勢,讓環伺四周的國際巨鱷無機可乘。果能如此,央行彭淮南「六A總裁」的美譽必可持續不墜。

※ 相關報導:

* 投資人大逃命 美債券基金大失血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51466.shtml

投資人逃離固定所得資產的速度加快,美國債券共同基金業上周經歷了逾兩年來最大規模的資金流出。

* 30億美元!AIG選中潤成買南山人壽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051628.shtml

據指出,AIG董事會傾向由潤泰及寶成集團合組的潤成控股以30億美元接手。AIG的法務長Andrew Borodach今日在董事會召開前,特別親赴金管會告知相關官員決定,希望尋求金管會認同AIG的選擇。

fsj 提到...

江陳六會留下的習題

【聯合報╱社論】2010.12.24

第六次江陳會落幕,並順利完成「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的洽簽。但這次會議所挑起的一連串問題與答案,反而比江陳六會的成果還值得關注。

首先是兩會協商機制的功能與定位問題。由於投保協議未及完成與經合會延後宣布成立,引發外界質疑江陳會的成果,也使得兩岸分別對兩會協商的功能與定位,拋出試水溫的言論。海基會江丙坤董事長表示,兩岸未來若無協議可簽,江陳會可不召開;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則回應,兩會功能不僅是簽協議,仍應保持制度化的協商。確實,回顧兩會協商的歷史,並非都以簽署協議為目的,而且陸委會也把透過江陳會建立的兩岸制度性協商機制,列為重大政策之一。

然而,江丙坤的說法,好像也不是無的放矢。仔細看看兩岸目前完成的十五項協議,幾乎都有建立兩岸主管機關直接聯繫、資訊交換及解決問題的條款。換言之,若兩會事務性協商的定位不調整,兩岸協議簽得愈多,需要藉由兩會這個白手套協商的議題就愈少;但若沒有兩會機制作為緩衝,兩岸間許多隱而未發的政治問題,就須赤裸裸地攤開碰撞,其實並非良策。因此,江陳六會的另一個貢獻,就是彰顯出重新思考兩會協商定位的急迫性。

第二個關注的焦點,是延後宣布成立兩岸經合會。政府對經合會的性質一直沒有說清楚,大家在霧裡看花下以辭害義,頗多誤解。其實,經合會的功能很單純,就是把ECFA談判時,台灣經濟部對大陸商務部的協商平台明文化而已,並未改變現狀下包含立法院審議在內的其他制度,遑論成為反對黨所謂的太上組織。以經合會協調、整合談判資源所發揮的綜效,對台灣特別有利,而且過去民進黨政府時代洽簽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中,也有成立類似機構。但是,政府又犯了洽簽ECFA時的錯誤,非但沒有具體說明其功能與利益,更未在第一時間有效導正這些錯謬的指控,使得這個不應是議題的議題擴散蔓延。

最後是兩岸投資保護協議的問題。透過投保協議降低海外投資風險,作為增加相互投資的誘因,是國際乃至於兩岸普遍採行的機制。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的投保協定已經超過一百個,台灣也已締結了廿六個投資促進及保護協定,其中包括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與印度等我國想締結FTA的非邦交國,可見投保協議的政治敏感度,遠不如FTA或ECFA,但兩岸談起投保協議卻是困難重重。依據大陸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的說明,兩岸對於投資定義、投資待遇、投資便利、徵收補償、爭端解決等事項,都尚未形成共識。這些幾乎涵蓋了整部協議主要內容的分歧議題,其實代表著兩岸投保協議八字還沒一撇!

投保協議涉及高度法律問題,涵蓋面也很廣,談起來費時費神,可以理解;但追根究柢,其關鍵是兩岸都需要退一步、看大局的胸襟;除了大陸方面不應拘泥於機制安排的形式外,台灣也要有進一步開放陸資的體認與決心。對於大陸對投資仲裁等形式上的憂慮,其實可以更彈性的思維面對;畢竟台商在大陸投資金額屢創新高,提升對台商財產與人身的保護,正是利人利己之事;何況商人在外一向以和為貴,走上告政府一途者恐怕有限。事實上,大陸政府與他國所簽的投保協議中,幾乎沒有發生過仲裁案件。即使真有非告不可的冤屈,大陸當局原本就應利用各種調解協助化解。

至於台灣,畢竟投保協議只是一種手段,其目的在於促進相互投資。在陸資來台限制仍然很高的情形下,大陸投資既無法入場,又何來利用投保協議促進的意義。因此,在五都已選完、立委選舉未到的此刻,正是推動下一波陸資開放、主動釋放善意的時機。當然,開放陸資並非單純為了促成投保協議,而是一種在更大的格局下,創造未來兩岸互動新局的基礎。



◆ 巴西貧富懸殊影響經濟平衡發展

中央社 2010-12-24

巴西經濟應用研究所(Ipea)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聯邦政府家庭補助款計畫幫助最多的北部和東北部,依然是國內最貧窮地區,而貧富懸殊問題依舊影響經濟平衡發展。

巴西近年來經濟成長迅速,但貧富懸殊問題依舊。Ipea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聯邦政府家庭補助款幫助最多的北部和東北部,依然是巴西最貧窮、人民教育程度和人文發展指數最低的地區。這是為什麼呢?

所有曾經歷過殖民的國家都有一部辛酸史,中南美洲的歷史之所以充滿血淚,則是因為過去的殖民者和現在仍存在殖民思想的執政者從未真正愛過他腳下所踩的土地,只想剝削、利用當地的各項人力、自然資源,只是一味地奪取,卻從未想過回饋,以人民的福祉為目的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巴西前總統卡多索(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曾以社會學家的觀點說過,人民只想知道他的餐桌上有沒有麵包,之後才會去思考其他。換言之,還停留在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人類需求金字塔理論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在圖溫飽都有困難的現實中,有誰會去要求或追求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

再者,人民長期接受政府發放的「麵包」後,或許會形成「理所當然」的錯誤認知。假如懶惰是人的天性,加上巴西人樂天知命的本性,只要眼前生活過得去就不會去思考未來,生活發展自然停滯不前。

「救急不救窮」既是慈善的智慧,也是理財的工具,所以許多專家認為,發放貧戶家庭補助款到某種程度的確具正面效益,但一旦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利弊參半,甚至弊多於利。

巴西因移民(尤其是歐亞移民)富國是不爭的事實,問題在於過去200年抵達巴西的移民多集中在南部與東南部,所以國家財富也集中在這些地區。

雖然巴西殖民史始於東北部,但18世紀後經濟軸心轉向以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為主的東南部,歷經開採黃金和咖啡時期、1930年代後的工業和高科技產業革命到21世紀的世界性金融中心,都未作太大轉移。

近年來,雖有外資陸續投資北部、東北部和中西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但各項社會經濟指標依然落後國內其他地區。巴西雖躋身全球10大經濟體,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2兆美元,但其中47%仍集中在10%最富有階層,10%最貧窮階層只佔0.7%的GDP。

非洲諺語說,「貧窮會讓人變成奴隸」。但一個人如果具備相當的教育知識水準,就會想辦法超越貧窮。從這個角度思考,馬斯洛的人類需求金字塔似乎太官能性了,若一直只想著先滿足生理需求,最後才追求自我實現,那不是對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的諷刺?況且,借用永續概念的思維,唯有智慧、理性地面對貧窮問題和財富的運用,才能達到經濟平衡發展。

巴西第一位女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明年開始的執政會如何?她又將如何改善國內貧富懸殊問題?沒有人知道。

單單從最近她為籌組新內閣與所屬工黨國會議員鬧意見到屈服於這些黨員權勢之下的結果來看,只能想像到她將不斷面對來自黨內外的各種施壓,關鍵在於她是否有能力和魄力經營這一切,展現一國領導人的風範,而不只是做其精神導師、現任總統魯拉(Luiz InacioLula da Silva)掌控下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