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7

物理學家:量子點不是「點」

Quantum dots are not dots: physicists
http://www.physorg.com/news/2010-12-quantum-dots-physicists.html

December 21, 2010

來自 DTU Fotonik 量子光學小組的研究者與哥本哈根大學 Niels Bohr 研究所合作,對於科學世界的發現感到驚訝:發射自固態光子發射體(所謂量子點,quantum dots)的光,與迄今所認為的有著根本上的不同。

這個新洞見也許能找到重要的應用,成為一種改善量子資訊裝置效率的方法。他們的發現發表在 2010/12/19 的 Nature Physics。

今日是有可能製造與裝配出高效率的光源,那每次只發出一個光子,那構成光的基本單位。這樣的發射體(emitters)被歸類為量子點且由數千個原子構成。儘管在此術語中反映出這樣的預期,但量子點不能被描述成點狀光源,那導致令人訝異的結論:量子點不是點!

透過實驗性地紀錄發射自量子點的光子,該量子點位於一面金屬鏡旁,從而領悟到這個新洞見。無論是否將點狀光源上下翻轉,點光源均有相同特性,而對於量子點來說,它也被預期會有相同的結果。然而,這種基礎對稱性在 DTU 的實驗中卻被發現遭到違逆,在此,光子的發射被觀察到,與量子點的方向有非常明顯的相依性。

這些實驗發現與 DTU 研究者還有來自 Niels Bohr 研究所的 Anders S. Sorensen 所發展出來的光-物質干涉(light-matter interaction)新理論相當一致。這項理論將量子點的空間延展性(spatial extent)納入考量。

在金屬鏡子表面,存在高度受限的光表面模(optical surface modes);所謂的電漿子(plasmons)。電漿子學(Plasmonics)是個非常活躍且有前途的研究領域,而電漿子學中所提供的強烈光子侷限,對量子資訊科學或太陽能收成也許有其應用。強烈電漿子侷限也許暗示著,自量子點發射的光子能受到強烈改變,而量子點會刺激電漿子的可能性非常大。目前的研究證明,電漿子的激發能比先前所以為的更有效率。因此,量子點所延展的區域比原子的尺寸大很多這個事實,意味它們與電漿子的互動能更有效率。

這項研究也許為新的奈米光學裝置鋪路,那將量子點的空間延展性當成新資源運用。除了電漿子學的其他領域,包括光子晶體、腔量子電動力學、這項新效應與光收成等,這項效應預期也會很重要。

※ 相關報導:

* Strongly modified plasmon–matter interaction with mesoscopic quantum emitters
http://dx.doi.org/10.1038/NPHYS1870
Mads Lykke Andersen, Søren Stobbe, Anders Sondberg Sorensen &
Peter Lodahl
Nature Physics, Published online: 19 December 2010
doi: 10.1038/nphys1870
量子點讓「彩虹」太陽能電池不再是夢想
「寬頻」單光子源
奈米雷射-- 未來光學電腦與科技的關鍵
科學家利用金奈米級系統將光轉變成電流
用於長途通訊之單光子固態記憶體
德國物理學家創造出「超級光子」
奈米點也許導致「一晶片一座圖書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