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2

聯合國19日紀念世界人道主義日

◆ 聯合國19日紀念世界人道主義日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6538753.shtml

【聯合報╱記者傅依傑/即時報導】2011.08.20

聯合國於2008年定每年8月19日為「世界人道主義日,」以感念人道主義工作者,今年是第三屆。聯合國19日舉行紀念式,祕書長潘基文發表聲明,感謝人道工作者無私奉獻,呼籲全球民眾支持並參與人道救援行動,使世界更美好。

聯合國指出,2003年8月19日,聯合國駐伊拉克巴格達辦事處遭自殺汽車炸彈襲擊,祕書長伊拉克特別代表德梅洛等22人死亡、逾150人受傷,為聯合國維和任務最大傷亡案之一。聯大於2008年底通過決議,定每年8月19日為「世界人道主義日」。

聯合國統計顯示,去年有242名人道主義工作者被劫持、受傷或遭殺害。潘基文特別對犧牲人道工作者表達最高敬意。

※ 相關報導:

人的身價vs.人生價值
國家人權報告 同性結婚研擬開放
小錢力量大 救逾4千心病童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郭美美效應 北京捐血人數銳減

中央社 2011.08.21

「郭美美事件」引發大陸民眾對公益團體的不信任,北京捐血人數因此銳減,血液庫存量只剩標準值的1/3,許多醫院不得不將手術推遲。

北京晚報報導,「郭美美事件」引發民眾對紅十字會的信任危機。但因很多大陸網民誤認紅十字血液中心是紅十字會的下屬單位,連帶殃及紅十字血液中心的捐血工作。

今年入夏以來連日降雨及「郭美美事件」引發的信任危機,讓原本就處於淡季的捐血工作雪上加霜。北京市衛生局表示,今年上半年,捐血人數較去年同期下降3.64%,捐血量也下降5.16%,7、8月的下降更明顯,超過10%。

衛生局說,目前每天可收到1500袋血液,但這樣的血量遠遠不敷使用,常需要消耗庫存,目前血液庫存量只到標準值的33%。

因血液不足,使一些可以擇期的手術因此推遲。北京大學醫院醫師說,不是特別緊急的手術就只能延期,「有一天上午,第1台手術就把預先準備的800毫升血都用光了,後面2台手術只好停了」。

相關醫療人員表示,醫院為了能儘快手術,只能鼓勵家屬捐血,但要經過化驗、檢測等程序,就算確認血液可用,往往延誤手術時間。

郭美美事件起因於「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郭美美在微博(微網誌)中炫富。年僅20歲的郭美美住別墅,開名車,引發民眾對中國紅十字會所獲善款流向的質疑。

受此事件影響,事發1個月後,大陸各地紅十字會收到的慈善捐款銳減,中國紅十字會信譽受到質疑,大陸其他官方慈善機構也受到影響。



◆ 24歲盧星宇 握百億惹議

【聯合報╱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2011.08.20

近日一個名聲比慈善腐敗的代名詞「郭美美」更大名氣的女孩盧星宇,成為大陸微博的焦點。年僅廿四歲的盧星宇,擔任中非希望工程執行主席、世界傑出華商協會秘書長,手握廿億元人民幣(近百億台幣),製造了另一個慈善抽成、官商勾結的疑雲。

十六日,大陸媒體披露北京多所農民工子弟學校遭拆遷,多大陸網友痛心,在關注「希望小學」時,有網友發現「中非希望工程」專案,將在十年內為非洲捐建一千所希望小學,耗資約廿億元人民幣。

網友搜索發現,中非希望工程執行主席兼秘書長盧星宇開了實名認證的微博,識別代號是「盧星宇-吸血鬼美人魚」,認證資訊為:全球華商未來領袖俱樂部秘書長、中非希望工程執行主席兼秘書長。

盧星宇一夜成名,風頭蓋過與中國紅十字會扯上關係的郭美美。隨後網友發現,盧星宇是億萬富翁盧俊卿之女,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盧俊卿是華商五百強俱樂部主席、天九儒商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世界傑出華商協會執行主席。

而中非希望工程的收入來源包括發起人的捐贈、全球華商未來領袖俱樂部成員的捐贈、世界傑出華商協會會員等企業的捐贈,而捐贈資金中的一成用作青基會專案服務和管理及行政費。

於是世界傑出華商協會的錢、慈善捐助、部門監督、盧氏父女「吸金」和「散金」是否合法等問題,將盧星宇推向了風口浪尖。

大陸媒體人王小山發現,所謂世界傑出華商協會只是一家私人公司,靠著替有興趣的人介紹與大陸退休領導人吃飯、打球,從中收取費用牟利。

網友質疑盧俊卿以一個以一萬元人民幣在香港註冊的公司,何以能一躍成為億萬富翁?其實他賣的是「政商關係」。協會官網列出包括聯合國原副秘書長金永健等退休政治人物等五十一位高級顧問,還有包括陳光標、巴曙松等六十七名知名的副會長,茅于軾、厲以寧、樊剛等學者也被列為經濟顧問和金融顧問。

※ 相關報導:

* "盧美美" 也許冤 華商協會到底冤不冤?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820/KDYMPWV13EDXY.shtml?c=headline_sitehead

從以上角度來看,公眾對華商協會的質疑是有情可原的。中非希望工程究竟是盧星宇說的慈善,還是盧俊卿的賺錢生意,現在看來還是撲朔迷離。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的慈善項目必須首先經得起質疑。面對如潮質疑,華商協會應該主動站出來給出更多正面的回應,青基會也有必要對中非希望工程項目的合作伙伴給予更為謹慎的審視...



◆ 殘殺3幼童軍 3兇手刑滿獲釋

【世界日報╱美聯社阿肯色州瓊斯波諾19日電】2011.08.21

在1993年殘殺三名8歲幼童軍被定罪和入獄服刑的三名男子,19日在認罪協議中,承認謀殺罪名,換取用已被監禁日期抵償刑期,因而刑滿出獄,其中一名被判死刑者也免於死刑。

這起謀殺案手法殘酷恐怖,使人懷疑三名兒童是撒旦教獻祭儀式的犧牲者。讓被稱為「西曼斐斯三人組」(West Memphis Three)的兇手定罪的證人和DNA證據,多年來一直令人懷疑,檢察官也可能被迫在2012年對此案進行二度審判。

三名兇手艾可斯(Damien Echols)、鮑德溫(Jason Baldwin)和密斯凱利(Jessie Misskelley)根據一項法律條款,宣稱自己無辜,但承認檢察官有足夠證據起訴他們。三人獲得無管束保釋十年,如果再犯,將面對監禁21年。被判死刑的艾可斯也免於死刑。檢察官艾林頓說,經過18年後,不可能再適當審判此案,此案已經結案,沒有其他人涉案。

受害者的家屬事先被告知此認罪協議,但協議不需經過家屬同意。

這件發生在1993年5月5日的謀殺案令人震驚,三名幼童軍布蘭區、貝爾斯和摩爾的裸屍被發現手腳被綁,布蘭區和摩爾在二呎深的水中溺斃,貝爾斯因血流過多而死,他的生殖器被部分割除。

當年17歲的密斯凱利向警方供稱,艾可斯和鮑德溫當天上午綁架這三名兒童,加以性侵後殺害,他後來翻供和拒絕作證。驗屍結果並無性侵的明確證據,而且三名兒童當天全天都在學校內。接受單獨審判的密斯凱利被裁定一級和二級謀殺罪,判處無期徒刑加40年。由於他拒絕作證,其供詞不得做為證據。

艾可斯和鮑德溫的律師,指控陪審團聽取了密斯凱利的供詞是不當行為,以及沒有足夠物證證明三人當時在犯罪現場。阿肯色州最高法院去年秋季下令對此案進行新的聽證,並要求法官考慮陪審團的不當行為,和新的DNA科學是否對三人有利。

fsj 提到...

小情侶公園棄嬰 野狗當食物

自由 2011.08.25

〔記者李立法、黃良傑/屏東報導〕太夭壽了!剛呱呱落地的小男嬰,七天前遭狠心父母當成垃圾偷偷丟棄公園草叢,稚嫩無辜的男嬰慘遭野狗當成食物,活活被啃得殘缺不全,檢警怒斥:「棄嬰的父母喪盡天良!」而冥冥中自有定數,警方焚祭嬰靈後,擲筊獲神明指引,果然昨天檢方剛驗完屍,警方就逮到遺棄骨肉的小情侶!

母觸殺嬰罪 父犯殺人罪

十七歲翁姓小媽媽獲知男嬰遭野狗啃食,淚流滿面、懊悔不已,十九歲的生父唐家鴻則一臉木然;警方將翁女依較輕的「母殺嬰兒罪」、唐家鴻依較重的「普通殺人罪」移送屏東地檢署,複訊後,唐家鴻昨晚被收押,翁女被送縣府社會處收容。警員嘆說,從前棄嬰多被置於教會、寺廟或善心人家門前,父母還會偷偷觀察,確定骨肉被發現才含淚而去,近年卻見小爸媽亂丟害死骨肉,真是人心不古!

八月廿日下午,屏東市十歲蔣姓男童捧著小鳥的屍體要去慶春里「福德祠」後埋葬,途經舊酒廠改建的公園時驚見嬰屍。

警方到場,發現臍帶猶在的男嬰被野狗從垃圾袋叼出,活活啃食而死,已不見右腿,警方調閱附近監視器畫面但無所獲,廿二日晚間,民生派出所警員楊正誠、李旭民買冥紙到棄嬰地焚祭,拜託嬰靈保佑早日找到遺棄他的父母,警員轉去廟宇擲筊,獲神諭指生母是「少女」、人在「南方」,警員遂鎖定失蹤少女人口,一敲電腦,顯示屏東市「南方」的公館,有翁姓少女在一月被通報失蹤,廿三日警員楊正誠到現場附近的便當店吃飯,店內阿桑隨口說有個年輕孕婦常在中午去買便當,警方找出翁女的照片,阿桑驚呼:「就是她!她肚子這幾天消了,聽說是『拿掉』了。」

自行接生 連胎盤扯出來

昨天中午檢方剛驗屍完,翁女竟騎機車經過店門前,阿桑眼尖認出:「她剛騎過去!」埋伏店內的兩警員追上她,再找到唐家鴻,全案偵破!

翁女今年一月帶男友回家,但被父親趕出門,有孕的她和當餐廳服務生的男友同居在租屋處,付掉房租和伙食費已沒錢墮胎,十八日凌晨三點多羊水破裂,小兩口將臍帶連同胎盤硬扯出來;警方見房內有許多血跡,惡臭難聞,證實小兩口自己接生,幸未血崩,直呼命大。

小爸媽供稱,怕被家人罵又養不起,生完就決定丟棄,趁天黑把男嬰裝進垃圾袋,丟到住處後方的公園,生完十四個鐘頭、即當天下午五點多還跑回去看,男嬰當時還活著;翁父得知女兒闖禍,又氣又難過。

檢方解釋,刑法二七四條「母殺嬰兒罪」,指母於生產時或剛生產後殺其子女,處半年以上、五年以下徒刑;刑法二七一條「普通殺人罪」,處死刑、無期或十年以上徒刑;刑責差別很大,檢察官盧惠珍將援用適合法條。



◆ 印航徵空姐 脫衣摸乳觸診

自由 2011.08.25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印尼航空公司(Garuda Indonesia)在南韓招考女性空服員,被爆要求應徵者「脫衣驗奶」,只穿著內褲由印尼籍高層主管進行摸乳觸診,引發南韓女性團體斥為「蔑視女性人權」的猥褻行徑。印尼航空相關人士則解釋,隆乳物質可能讓女性在機艙氣壓劇降時造成不適,觸診行為是在應徵者同意下進行。

南韓媒體引述航空業界消息人士透露,印尼航空是在今年6月底在南韓招考18名空姐,吸引了高達數百人應徵,通過書面及第一次面試的應徵者,被通知在7月接受身體檢查。

但在體檢當天,應徵的女性卻被要求脫掉全身衣物,只穿著一條內褲躺在床上接受乳房等身體部位的觸診,觸診是由印尼籍高層主管親自上陣,觸診過程只有一位中年男醫師見證。

南韓女性團體聯合會在獲知消息後,抨擊印尼航空的體檢做法猥褻且令人難以容忍。

該婦女團體的事務處長李具慶淑表示,若需要體檢,南韓醫院的診斷書就已足夠。而且她從沒聽說過隆乳者不得搭乘飛機,印尼航空應就摸乳觸診一事說明清楚。

印尼航空雖然沒有正式回應,不過相關人士表示,脫衣體檢是在應徵女性的同意下進行,而且事先有過說明,至於乳房觸診是為了檢查乳房是否有打入隆乳物質。他還表示,由於印尼的宗教因素,禁止紋身刺青,因此體檢必須徹底進行。即使在日本、澳洲等國的分公司,也進行同樣的體檢。

fsj 提到...

醫院大火醫護逃 病患全身麻醉被燒死

【聯合報╱記者陳思豪/綜合報導】2011.08.26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寶鋼醫院)前天晚上突然發生大火,結果六名醫師、護士各自逃命,將一名正在接受截肢手術且已全身麻醉的病患丟在現場,讓這名傷患在大火中活活被燒死。

新民網報導,當晚發生大火區域,是位在三樓的手術室,警方已調查不顧病患逃離現場的醫護人員。

醫院宣傳科負責人證實,起火的時候,手術室有位年約四十九歲的傷患正在救治,該名病患因為車禍入院,必須進行截肢。手術從晚上八點開始,起火的時候手術已經接近尾聲。

他坦承,起火時手術室內有六名醫護人員,但他們發現起火後全部逃離現場,留下手術台上的傷患無法逃離,導致最後窒息而死。報導指出,棄傷患不顧,明顯的違反了醫學道德,派出所已經派人到現場調查。

【中央社上海26日電】

上海一家醫院手術室日前發生火警,醫護人員安全撤離,留下已麻醉病患在手術台上靠呼吸器維持生命,但火勢撲滅後發現病人不幸身亡,引發外界質疑醫護先落跑有瀆職之嫌。

新聞晨報報導,24日晚間近10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手術室發生火警,現場6名醫護人員及時逃出,但1名中年男子因車禍入院、正進行截肢手術,醫生判斷透過呼吸器仍能維持呼吸,貿然拔管反而危及病人生命,在沒有移動的情況下,病患因吸入過多濃煙不幸身亡。

報導指出,上海市有關部門已展開調查,逃生醫護人員是否已盡到搶救責任,外界也很關心,救人命的醫生遇難先逃,該如何保障手術病人權益。

報導認為,若火勢猛烈,讓現場醫務人員生命也受到威脅,在確保患者安全前提下撤離,合情合理;但火勢蔓延前,醫生有所為而不為,沒有採取必要措施直接落跑,就應追究其責任。

院方表示,醫生曾試圖把呼吸器和患者一起移出,但火災發生時供電中斷,病人手術床需要啟動緊急電動開關才能搬移,而知道開關的護士第一時間跑出去報警。院方稱,床位調節都是由護士操作。

病人被救出後因缺氧喪生,院方正與家屬溝通安排善後事宜,一場火災不只考驗醫護人員的應變能力,也試煉人性。

fsj 提到...

澳洲護照性別選項 出現第三種「X」

新頭殼newtalk 2011.09.15 徐千雅/綜合報導

澳洲政府今(15)日宣布,為了避免對跨性別者的歧視,未來的澳洲護照性別欄將出現第3種選項,除了男性(M)、女性(F)之外,還有(X),不確定(indeterminate)。

未來在澳洲,變性人和性別不清者能夠將他們的性別列為「不確定」,在護照上標為「X」。

一直以來,澳洲護照持有人的性別選擇只有男或女,除非曾進行變性手術,否則不能改變他們護照上的性別。外交部長陸克文說,新的性別選項消除了對性別認同及性取向的歧視。

參議員路易斯•普拉特表示,這項改革對一些旅行者是個好事,因為他們的相貌和護照上表明的性別不符,因此經常被盤問或拘禁。路易斯•普拉特本身的配偶出生時是名女性,但是現在被認定為男性。



◆ 斷遊民手腳詐保險 全台逮百人

【聯合報╱記者白錫鏗、游振昇、李奕昕、邱植培/台中報導】2011.09.16

高檢署昨發動台中等六處地檢署,指揮五百多名員警,全面掃蕩利用遊民的犯罪集團,破獲利用遊民逃漏稅、當人頭、詐領保險的八大集團,逮獲近百名嫌犯,晚間聲押阮通杰等十多人。

台中檢方表示,這是「護民(遊民)」專案首次全台同步出擊,昨晚為止至少查出一百四十一名遊民受害,其中五人被打斷手腳詐領理賠金。

台中地檢署檢察長張斗輝表示,不少遊民被犯罪集團利用淪為犯罪工罪,高檢署統合板橋、高雄、桃園、新竹、台中等地檢署,鎖定遊民較多的北市、新北市、桃園、新竹、台中、高雄等都會區,展開掃蕩幕後集團的「護民」專案。

據了解,台中檢方今年初偵辦陳秀惠為首的販毒集團,發現陳吸收遊民,將毒品塞在肛門內,從柬埔寨走私回台。檢方往上追查發現,另有犯罪集團利用遊民詐領保險金、虛設行號逃漏稅等,報請高檢署,昨天同步展開查緝。

檢警表示,目前至少查獲陳志輝、楊百松、阮通杰、簡成澤、石漢武、常光健、李揚、曾家明等詐財集團,帶回近百名嫌犯,送台中檢方偵訊。

其中陳志輝集團六年前,利用遊民開立人頭戶或虛設公司,協助不肖廠商逃漏稅。

阮通杰集團則為遊民投保意外險及住院醫療險後,持鐵棍將蔡姓遊民腳打成骨折,再製造假車禍,向保險公司詐財。有集團利用遊民申辦信用卡,向銀行借貸、申領發票轉賣。

檢方表示,犯罪集團到公共場所找遊民,提供食宿,一次給零用金一、兩千元,收集證件當人頭;打斷手或腳的遊民,申請理賠金後,可拿到一至二成獎金,許多遊民被利用到「信用破產」。

fsj 提到...

大陸黑心公司 來上班要割腎

中央社 2011.09.19

中國大陸南京一名從事醫療器材買賣的25歲男子,被公司老闆以出差為由,騙到醫院迷昏後強行摘除腎臟。這名王姓老闆目前已被當地警方逮捕。

這位名叫小海(化名)的男子向揚子晚報表示,去年7月,他從醫學院畢業後,在南京傑傲醫療器材公司擔任銷售員,月薪約人民幣3000元(約新台幣1.4萬元)。

小海說,上班隔天,公司便安排他做健康檢查,費用高達5000元,且被稱為「精密入職健檢」。當時,他只認為入職健檢很正常,便不疑有他前往健檢。

在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後,小海隱約得知公司有從事器官買賣行為,但並不覺得會與自己有關。直到3個月後,老闆王金向小海攤牌說,「你身體合格,我也不跟你繞彎子了,你的體檢信(訊)息和身分資料已全傳到徐州了。」

當時,小海大驚失色想逃跑,但最後還是被抓到徐州郊區一處名為九里區火花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

小海說,他醒來時,感覺身體正在縫合,「我知道自己的一隻腎沒了,感到特別恐怖。當時插著呼吸機,手腳被捆,人側臥,但意識漸漸清醒,想喊卻又說不出話來。」回憶當時手術情形,小海至今心有餘悸,指那裏就像「屠宰場」。

小海表示,手術後收到老闆王金留下的人民幣3萬元,和他的身分證件。此後,就再也聯絡不到王金,替他進行手術的衛生服務中心院長也不肯見他。小海向公司同事小徐(化名)求援,也只淡淡地得到一個回應,「不瞞你說,我也剛做完這個手術,體力不支。」

報導稱,目前王金已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警方逮補,徐州衛生服務中心也被當地警方調查。

小海在報警後,得知與他同期新進公司的7、8名同事,全做了摘腎手術;他還表示,腎臟被摘除後,身體非常虛弱,經常發燒,「以前自己身體很棒,現在大不如前,尤其腰部常感到痠痛,長時間站立會覺得要倒下,記憶力也嚴重衰退。」他害怕和家人見面,怕他們知道自己的遭遇。



◆ 曝貧童於鉛 研究機構挨告

中央社 2011.09.19

巴爾的摩「甘迺迪克里格研究中心」(Kennedy Krieger Institute),1990年代進行一項幼童血液鉛指數研究,可能讓參與的黑人貧童曝露於危險之中,日前遭到集體訴訟。

1990年代,巴爾的摩地區低收入戶住宅區,估計95%的房子所使用的室內油漆都含有鉛。根據醫學研究,鉛中毒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也可能造成腦部傷害。

「甘迺迪克里格研究中心」為了研究如何以最具成本效率的方法降低幼童血液中的鉛指數,在1993年至1995年之間邀請了100多個當地家庭參與研究計畫。

研究人員讓這些家庭搬入狀況不同的房子居住,有的房子使用了含鉛量較低的室內油漆,有的房子則是將舊漆刮除,另外有些房子是更換了新窗戶或地板。但研究結果顯示,參與研究的孩童血液中的鉛指數大多沒有變化。

參與研究計畫的家庭15日向巴爾的摩法院提出集體訴訟,指控「甘迺迪克里格研究中心」刻意挑選「出身於經濟水準較低,同時屬於少數族裔的家長與孩童」,並且「把這些孩子當成白老鼠,住進遭到鉛污染的房子當中以進行研究」。

訴狀中指出,「甘迺迪克里格研究中心」涉嫌詐欺、怠忽以及違反消費者保護州法,希望透過法律途徑索取賠償。

「甘迺迪克里格研究中心」則發表聲明回應表示,這項研究提供給這些家庭居住的房子,污染狀況其實都比原本他們所居住的屋子改善很多。



◆ 經濟衰退 虐待兒童大增

【世界日報╱美聯社芝加哥18日電】2011.09.19

兒科期刊最新一期公布的研究顯示,虐待兒童現象的增加與最近的經濟衰退有關,導致民眾對全國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更為擔憂。

研究中受虐的兒童多為嬰幼兒,在全國四州74個郡接受調查的422名受虐兒童中,多數來自更易受到虐待的低收入家庭。研究作者、匹茲堡兒童醫院的芮秀.柏格醫生說,研究結果證實了許多兒科醫生的報告,他們接診的頭部受傷等各種形式的嬰幼兒受虐現象增多。

柏格醫生是在注意到從2007年底到2009年中期,兒童受虐的現象增多之後,才開始研究兒童頭部受到創傷的虐待問題。經濟衰退期間,匹茲堡醫院每年平均診治30個受虐的兒童,但2007年前是年均17例。

雖然頭部受創的兒童虐待現象仍不普遍,但數量在研究的各郡中顯著增加,從衰退前每10萬名兒童中約占九例,增至衰退期間的幾乎15例,增幅65%。

但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染上糖尿病的不滿十歲兒童,在每10萬人中約為19人。

參與研究的兒童都不滿五歲,幾乎都是嬰幼兒,多數兒童是大腦受到損傷,有69名兒童喪生。

在五年的研究中,74個郡的失業率都有增多。這些郡享有Medicaid的兒童也有升高,從衰退前的77%增至83%。

聖路易的華盛頓大學社會福利教授蘭克認為,撫養年幼孩子的壓力大,再加上減薪或失業,可能促使人產生某種暴行傾向。研究結果顯示,經濟福利降低與暴力有關。

人口普查公布的全國窮人達到創紀錄的4600萬人,蘭克說,研究表明,貧窮率升高和經濟持續疲軟,導致兒童福祉付出了代價。

在被診斷為頭部創傷的422名受虐兒童中,經濟衰退前每年約有65例,但衰退期間每年約發生108起。



◆ 低調兩年…作家陳雪 臉書坦承女女婚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1.09.19

「我承諾,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貧窮、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我將永遠在妳身旁做妳的伴侶,不離不棄……」作家陳雪兩年前結婚,對象是小她五歲的女生。近來陳雪在臉書上貼出當年婚禮照片及一路走來的心情紀錄,立即獲廣大臉友祝福,還有逾千網友等著加為朋友。

這場婚禮雖然尚未獲台灣法律認可,對陳雪及伴侶來說卻真實無比。陳雪說,她一直想該怎樣像異性戀一樣坦言已婚,最後選擇在臉書漸進公開:「臉友們都是我讀者、朋友,早就知道我有伴侶『早餐人』,比較能藉我對生活的點滴紀錄,自然理解我們的婚姻。」

陳雪創作十六年,著有「惡女書」等小說十餘本,屢獲各大文學獎、書獎,「蝴蝶」還曾拍成電影。和男女都曾交往的她,九年前認識從事餐飲業的「早餐人」,「幾乎是第一眼就喜歡上;至今看她,仍常會有當年那樣怦然的心情」。

兩人很快陷入熱戀,曾因過分在意對方而分手,卻在兩年前重逢,驚訝發現感覺依舊。陳雪說,她們一直想結婚,卻沒有異性戀「公證、辦登記」的模式可遵循。一回出遊臨時決定「今天結婚好了」,當晚即相互凝視、「握手盟誓」。

兩天後,陳雪友人得知她們結婚,興沖沖要幫她見證,一行四人就在海邊民宿完成婚禮,誓詞、結婚證書、頭花、禮服、喜糖等一應俱全。陳雪說,當她們隨著主婚人唸出結婚誓詞,她忍不住哭花臉:「那時我身體非常不好,『早餐人』就像誓詞中那樣守護我……。」

她坦言也曾因爭執想離婚,卻在憶及結婚誓詞時,重新珍惜:「那誓詞力量好大,真的在我們生命起作用」。

「她這才是為真愛結婚,多少異性戀婚姻都不是這樣!」陳雪好友、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顏忠賢認為,異性戀婚姻制度種種要求,讓原本應因愛結合的婚姻失去神聖性,許多人結婚理由千奇百怪,卻沒有「因為我們以生死相許」,陳雪的同性婚彰顯了婚姻本質。

※ 相關報導:

* 同志婚不合法 愛情要國家認可「怪異又荒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598483.shtml

陳雪說,異性戀就算結婚一個月就離婚,法律都承認其合法性,為何她結婚兩年,都無法被承認?愛情竟要國家認可才合法,「我只覺得怪異又荒謬」。

* 同志婚合法 英擬2015上路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598482.shtml

英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政府計劃在2015年前將同志結婚合法化。主管兩性平權事務部長菲特史東(LynneFeatherstone)17日在自由民主黨年度大會上指出,目前的法律歧視同性結婚,對同志伴侶不公平。

fsj 提到...

爭議22年 美處決黑囚戴維斯

自由 2011.09.23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美國喬治亞州四十二歲的黑人死囚戴維斯(Troy Davis),被指控二十二年前謀殺一名警員,而在一九八九年被判死刑,由於檢方沒有任何物證,戴維斯堅持自己無罪,此案懸而未決逾二十年,美國前總統卡特與近百萬民眾為他請命,因牽涉種族因素,此案也成為廢除死刑人士訴諸國際運動的著名案例,戴維斯的面孔出現在全球終結死刑運動的海報中。儘管廣大民眾認為,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戴維斯有罪,處決也因此從二○○七年三度延後,但戴維斯仍於廿一日遭到處決。

一九八九年,下班後擔任保全的二十七歲警員麥克費爾在速食店漢堡王外的停車場,看見戴維斯與同夥拿槍柄打遊民,麥克費爾衝過去制止,反被兇手擊中臉部和胸部,當場死亡。

檢方無物證 證人也翻供

目擊者指認戴維斯是兇手,但檢方並沒有其他物證,也未發現武器,原先作證的多名證人,後來也推翻全部或部分證詞,也有證人表示,當天和戴維斯同夥的另一名男子向其他人說,其實他才是兇手,但法院仍拒絕重新審理此案。已被裁定有罪的戴維斯,必須提供確切證據,證明自己無辜,才能獲重審機會。但這次事件卻重視既有裁決而非事實,以致外界質疑司法不公。遭到殺害的麥克費爾是白人,戴維斯是黑人,有許多人認為,法院判決帶有種族歧視。

戴維斯二十一日在傑克森市監獄伏法時,麥克費爾的家人坐在第一排,目睹整個行刑過程,戴維斯死前向家屬表示,他不是拿槍的人,不是他殺了麥克,「我只求你們仔細看看這案子,這樣你們才能真正看到實情」。執法人員對戴維斯注射毒物,十五分鐘後,戴維斯宣告死亡。麥克費爾的家屬從頭到尾眼睛直瞪著戴維斯,在他死亡後起身擁抱,臉上露出微笑,似乎從中得到滿足。麥克費爾的遺孀說,「我們是受害者」,「我們忍受這種事長達二十二年,今天正義的時刻終於到來」。

行刑當日,傑克森市監獄外與華府都聚集了數百位示威民眾,支持戴維斯,連法國巴黎也有約一百五十名支持赦免戴維斯的民眾集會遊行。支持者舉著「我是戴維斯」的牌子,穿著支持戴維斯的T恤,也在網路上表示對他的支持。反應激烈的民眾,甚至在網路上公布法官的電話,希望他下令終止行刑。

前總統卡特、教宗都為他求情

美國前總統卡特、教宗本篤十六世、南非大主教圖圖、前聯邦調查局局長塞辛斯、黑人饒舌歌手吹牛老爹以及全球百萬名民眾都簽署請願書,認為喬治亞州政府不該處決戴維斯。

戴維斯的律師在行刑前,為他聲請暫緩行刑,希望能再做一次測謊,但四個小時後,遭最高法院否決。戴維斯是今年美國處決的第三十五位死刑犯。美國五十州中,仍有三十四州維持死刑制度。

※ 相關報導:

* 美頭號爭議死囚 戴維斯處決
http://www.udn.com/2011/9/23/NEWS/WORLD/WOR6/6607747.shtml

行刑前夕,戴維斯重申:「我是無辜的,我沒有槍。我只要求各方能更深入調查本案,最後一定能發覺真相。我要求親朋好友繼續奮鬥。」



◆ 戴維斯疑冤死 多國譴責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2日電】2011.09.23

喬治亞州21日晚不顧教宗本篤16世、前美國總統卡特、國際特赦組織等數十萬人的請命,毅然把死刑定罪頗有疑問的死囚戴維斯(Troy Davis)注射毒液處決,22日引起全球譴責,歐洲國家的憤怒特別強烈。

反死刑人士誓言,他們要使戴維斯成為反死刑運動的象徵及轉捩點。

戴維斯被控在1989年殺害休班警察麥克費爾(Mark MacPhail),儘管審判期間對他提出不利證詞的九名證人中,有七人後來撤銷證詞,但陪審團仍裁決他罪名確立,判處死刑。

法國外交部22日說:「多次提出的從寬處置請求,當局都充耳不聞,我們強烈譴責。」

德國主管人權事務的司法部次長洛寧(Markus Loening)說:「外界對於把他(戴維斯)定罪,仍有很強烈的懷疑。處決是無可挽回的行為,陪審團的錯誤永遠無法彌補。」

歐洲聯盟(EU)對處決戴維斯「深感遺憾」,並再次敦促全球暫終止死刑。歐盟外交政策主管凱瑟琳‧艾希頓(Catherine Ashton)的發言人表示:「歐盟全面反對死刑,並敦促全球終止死刑。終止死刑是維護人類尊嚴的必要行動。」

國際特赦組織也發表聲明譴責。它說:「喬治亞州處決一個可能無辜的囚犯,動搖美國司法體制的根本。在疑點甚多的情況下斷然奪取一個人的性命,令人感到恐怖。這是美國司法體制災難性的失敗。」

由於戴維斯是非洲裔,受害人麥克費爾是白人,此案充滿種族色彩。許多批評人士指稱,戴維斯被控殺人是冤枉的,他的辯護律師指稱,把戴維斯處決好像奴隸時代向黑人施以私刑。

直到處決戴維斯前,還有一系列最後一刻為他請命的行動,行刑為之延後四個小時。聯邦最高法院21日深夜駁回請命申請,戴維斯的命運就此決定,無力回天。



◆ 悼五華裔青少年 巴拿馬萬人上街

【郭篤為/巴拿馬市廿一日電】2011-09-23 中國時報

數萬身著白衣手持「巴拿馬為你們哭泣」、「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標語的巴拿馬民眾,廿一日在五名慘遭撕票的華裔青少年遺像開道下展開「為和平而走」大遊行,向各界顯示唾棄暴力尋求安全保障的訴求。

巴拿馬市西部四十公里的衛星城市佐列拉,過去一周連續遭受華裔青少年遇害細節逐步曝光的折磨,悲痛氛圍感染這三百卅萬人口的中美洲國家。

廿一日上午萬人上街,不分種族男女老幼,湧往天主堂參加悼念彌撒後,默默加入長達十餘公里的遊行隊伍。副總統巴雷拉在市長陪同下出席彌撒,表示巴拿馬多年來沒有遭受如此沉重的打擊。

四十八個北、中美洲和巴拿馬的僑團刊登聲明譴責暴行,全國華商主動停業一天並自發加入「為和平而走」的大遊行,不僅提醒執政者治安敗壞的警訊,更駁斥了安全部長慕里諾所謂五人遇難是「單一事件」的說詞。

上周警察總監貝雷茲否認警察涉案,但《星報》廿一日報導五名嫌犯中有兩名警察共犯。

我國大使柯森耀廿日與「巴拿馬外國記協」多位代表的早餐會上,提醒當局正視華社改善治安的呼籲,外電紛紛提及上周另一位台僑黃子文在首都東郊遭劫殺的殘酷事實。

十八歲的受害者李貞娜的母親說,她女兒和同時遇難的十九歲男友曾念祖十歲起就相識,希望佐列拉的居民永遠不要忘記這慘案。

國會議員恩里克斯支持強化治安的訴求,他說:「痛定思痛,誠摯希望這是發生在巴拿馬華社的最後一宗血案。」推動人權不遺餘力的國會女議員特雷莎.阿里亞斯支持華人爭取安全與平權的訴求,不再被以二等公民對待。

一位老人主動告訴記者:「我在佐列拉活了八十年,從來沒有見過比這更感人的時刻,五名提前離開我們的孩子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 人權提升 監獄不再禁同性戀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23日電】2011.09.23

近年來中國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和監獄服刑人員的人格尊嚴權方面取得進展,包括逐步推廣注射死刑、不再明文禁止監獄服刑人員同性戀及染髮、入獄無需「抱頭蹲地」等。

新華網報導,中國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司法人權研究室主任馮建倉22日在第四屆北京人權論壇上說,「監獄是改造服刑人員的場所,也是國家機器的組成部分,需要體現出特有的威嚴,」他說,「但是如果監獄機關忽視對服刑人員的人格尊嚴和人權的尊重也是不可取的。」

他說,即使對即將執行死刑的罪犯,也注意對其人格尊嚴權的保障。死刑犯在執行死刑前可安排會見近親屬;在死刑執行方式方面,繼續保留槍決式死刑執行方式的同時也採用注射的死刑執行方式,這不僅有利於減少痛苦,更能使被執行人在保障其人格尊嚴的氣氛中死去,從而使他們的人權得到應有的保障。

據報導,馮建倉表示,近年來,在監獄的管理方面也出台了不少新舉措,如新發布的《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範》刪除了禁止同性戀及女犯染髮等「不准」「不得」等用語和規定,「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其實卻蘊含著尊重

※ 相關報導:

* 山頂洞人姊弟倆 住碉堡窮等死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112011092300146.html

台中市一對程姓姊弟因無業沒錢繳房租,十九日遭房東趕出後,無處可去,住進大肚山廢棄防空碉堡。由於身上的錢所剩無幾,姊弟倆三天來只喝水並躺著不動,避免身體消耗熱量。一名工人昨天中午發現兩人彷彿山頂洞人般的生活大吃一驚,報警處理。

fsj 提到...

IPI在台北:有了新聞自由,也要有新聞品質

【聯合報╱社論】2011.09.25

台北作為東道主,昨起一連四天,接待來自四十七國、三百多位國際新聞工作者,參加今日在此揭幕的國際新聞協會(IPI)第六十屆年會。台灣民眾有機會和全球媒體先鋒,共同思考科技年代的新聞品質與新聞自由的課題,並可見識到典範媒體人如何在艱險中為新聞奮戰。

聯合報作為這次年會的承辦者,別具意義。「聯合報」和「國際新聞協會」皆誕生於一九五一年,至今正好屆滿六十周年,共同見證了大時代從冷戰到和平的變化。今年又是中華民國建國百年,IPI年會移師台北舉行,也映照了中華民國在台灣一甲子的新聞演進。

國際新聞協會的「中華民國分會」在一九六九年成立,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為首任會長。次年,菲律賓左傾僑報負責人于長庚、于長城遭菲政府逮捕,被遣送台灣審判,導致IPI西方會員一連串排除我會籍事件。當時,王惕吾在國際新聞前線折衝樽俎、據理力爭,在香港、蘇黎世及赫爾辛基會議上主張,不能因政治因素抵制台灣新聞工作者,終於成功維護了台灣新聞界在國際上的地位,使得IPI成為迄今仍是少數以中華民國名義參與的國際組織。一九九九年IPI首度在台北召開年會,由聯合報參與主辦;此次年會,再度由聯合報承辦,本報殊感光榮。

當年王惕吾為中華民國會籍奮戰時,東、西方國家在新聞自由上存有差異;四十年之後,此一鴻溝已不再是障礙,取而代之的是全球媒體要共同面對的新科技的衝擊。受惠於晚發的經濟起飛,亞洲不少新興國家的新聞事業近年呈現一番特殊榮景;但這次大會雖以「亞洲媒體世紀」為主題,但也打了一個問號,顯然存有樂觀的保留。

一九九九年的時候,IPI已經注意到科技將為傳媒帶來衝擊,但那時關注的重點在「數位落差」,擔心落後地區與發達地區的知識環境差異,會因科技而更惡化;如今,另一方面的問題又形凸顯,科技的突飛猛晉,對傳統媒體形成重大衝擊,甚至連「媒體」二字的內涵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在數位潮流之下,十二年前不曾聽聞的「社群媒體」成為主流,網友利用「社群媒體」社交,也傳遞訊息。又如「入口網站」,現在儼然亦成為「媒體」,由於它強大的搜尋功能,已經招來傳統媒體的抵制和抗議。再如「公民新聞」,在新的科技時代,人人都可以當記者,不需要再透過媒體來發布訊息和意見;「部落格」和「微博誌」往往成為訊息中心。這些都是十二年前未見的新名詞新觀念,他們打破了傳統媒體的框架和藩籬,也顛覆了所謂「媒體」的概念。

科技帶來大量資訊,卻未同等提升資訊的品質。在這樣的環境裡談「新聞自由」這個概念,似乎是前所未有的盛世;但我們同時也發現,資訊的巨量增加,並不等同於質量的提升。許多資訊可以即時取得,但品質卻低落與扁平,許多未經查證的訊息、許多充滿情緒的攻擊充斥在網路世界中。人們「接近資訊的自由」大幅提升,但「選擇優質資訊的自由」則相對降低。

因此,「新聞自由」的內涵,在數位科技的年代應當予以重新定義並升級。我們仍應捍衛「發表資訊的新聞自由」,但同時更應捍衛「選擇優質新聞的自由」;而優質新聞的產製,是媒體恆久不變的天職與追求,不能因科技的進化和載具的多元而有任何移轉和改變。

值得慶幸的是,新聞事業永遠不缺乏熱血的工作者投入;不論在什麼角落,總有大無畏的記者在那裡留下他們的足跡。這次的台北年會,IPI將頒獎給幾名不凡的新聞英雄,表彰他們以血汗為時代寫下的新聞精神。

其中一位,是華爾街日報駐南亞的記者丹尼爾.珀爾,他曾揭發美國錯將一座蘇丹藥廠當成兵工廠而造成誤炸事件,亦曾報導凱達組織透過坦桑尼亞的寶石市場洗錢的新聞。二○○二年他從駐地印度孟買前往巴基斯坦採訪一個伊斯蘭激進組織時遭到綁架,九天後被斬首處決,死時才卅八歲。這個遲來的英雄獎,將由其夫人代領;他大無畏冒險犯難的精神,將激勵著一代代的新聞人。

另一個特殊功績獎,將頒給日本的「石卷日日新聞」。在今年日本三一一強震後,宮城縣石卷市遭到嚴重破壞,在沒有電力、所有現代科技設備均告停擺的情況下,這家報社堅持繼續出報,六名員工回歸最原始的紙筆書寫出一張張報紙,然後涉過及胸的積水,將這些號外送到石卷的各個避難所去張貼。石卷日日新聞之令人感佩,不僅在以紙筆戰勝科技,更可貴的是,在艱難彰顯了媒體傳播訊息、服務公眾的初衷。這就像為黑暗中的人秉燭、為瘖啞的人發聲,對坐困震災海嘯中的災民,再多的天外訊息,也比不上一張張簡單的手寫地方新聞更受用吧!

不錯,無畏的記者、優質的報導、至誠的服務,仍然是新聞事業在新科技年代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這是這次國際新聞協會年會帶給普世新聞工作者的訊息。

※ 相關報導:

* IPI年會 聚焦科技&新聞自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611154.shtml

IPI今年的主題是「亞洲媒體世紀?廿一世紀新科技與新聞自由的發展」,今天起一連三天,將討論「新聞自由的絆腳石:英國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事件」、「報導北韓」、「臉書革命:媒體與北非、中東變革」等議題。

* CNN主播:台灣新聞是「好的混亂」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611359.shtml

來台主持國際新聞協會世界年會座談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知名主播克藍西,昨天被問及國內新聞台「百家爭鳴」的現況,他說:「我寧可用『新聞自由』這個詞,不用『混亂』。」

* 湯普森:有些媒體只關心賣報紙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611669.shtml

英國廣播公司 (BBC)的執行長湯普森 (Mark Tompson) 上午在IPI年會論壇,針對英國數月前發生竊聽醜聞事件發表演說,他表示,隱私權與公眾利益間的界線,英國正在尋求一些規則,並非監理或規則可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更要仰賴記者的信念與新聞的文化。



◆ 陸記者揭性奴案 帶刀連夜逃亡

【聯合報╱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2011.09.25

大陸「南方都市報」記者紀許光日前揭發官員囚禁六名女子做性奴,並涉嫌性侵、殺害其中二人,引起輿論譁然。紀許光在微博上寫出自己遭遇,指住所最近遭人闖入,對方指控他「侵犯國家機密」,逼得他只好連夜帶刀逃亡。

媒體工作危險度越來越高了!揭露性奴案的記者紀許光近日在微博爆料,兩名拒絕透露身分的男子日前闖入他入住的飯店房間,以近乎粗暴的口氣,連番質問他「誰給你的新聞線索?」還說他的報導「侵犯國家機密」。

紀許光事後發現,那兩位男子是當地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他看苗頭不對,決定在網路上披露這項消息,隨後搭親戚的車逃離河南;親戚為他帶了一把刀子,說是給他的「防身工具」。他看到這把鏽跡斑斑的刀子,大笑之後,眼淚幾乎奪眶而出,「我的職業如此不堪,原來我們如此無力」。

南方都市報上周四揭發洛陽性奴案,洛陽市官員李浩,四年前開挖自家地窖,囚禁六名歌廳女子,並涉嫌性侵、殺害其中二人。紀許光將遭遇PO上微博說,他要的只是真相,那些試圖掩蓋的人才要負責;他知道法律保護不了他,只能用發微博這種「土辦法」求助,言詞中滿是無奈。



◆ 無法無天 墨西哥報社總編被斬首

中央社 2011.09.25

墨西哥官員說,「第一時間」報紙(Primera Hora)總編輯馬西亞士(Maria Elizabeth Macias)的遺體被發現,並慘遭斬首,旁邊還留有1張字條。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墨國北部的塔茅利巴斯州(Tamaulipas)檢察長辦公室說,39歲的馬西亞士昨天早上被發現身亡;且她的遺體旁留有「犯罪集團所為」訊息。

檢察長辦公室說,「州政府向受害者家屬和親人表達最深的哀悼」;並說,它正在進行調查。

行凶者本月稍早在墨國北部兩名受害者屍塊旁邊,留下恐嚇訊息,內容提到兩個網站。

1名女子四肢遭捆綁,內臟被挖了出來。凶嫌將屍體脫去上衣,吊在邊境城市新拉雷多(Nuevo Laredo)的橋上,任由死者手腳晃動。她旁邊是1名雙手被吊起、渾身是血的男子,他的右肩嚴重挫傷,傷口深可見骨。

留在這兩具屍體旁的訊息說,兩名20幾歲的死者是因發布譴責販毒集團活動的言論而慘遭殺害。

兩名死者13日被人發現吊在橋下示眾,兩人手指及耳朵都被割下。橋上還放著警告紙牌:「這種情況將發生於所有在網路發布有趣事物的人,你們最好小心點,我會找到你們的。」

行凶者更提到兩個發放毒販消息的社交網站「AlRojo Vivo」及「del Narco」。報導說,前者是讓網友匿名評論犯罪的論壇,後者是專門發表有關當地毒品暴力的部落格。事發後del Narco發出聲明表示,他們僅在報導相關事實,並非專屬批評犯罪的平台;Al RojoVivo則刪除所有文章。

墨國毒品引發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據報導,幫派分子為打壓媒體報導,常鎖定媒體為攻擊對象,五年來至少有42名記者因此喪命。

fsj 提到...

公民記者崛起 「不能無中生有」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彭宣雅/台北報導】2011.09.27

台灣主流媒體可信度降低,越來越失去大眾信任時,因此由民眾自發性報導、上傳的公民新聞趁勢崛起。國際新聞協會(IPI)年會今天進行最後一天議程,討論公民新聞議題。

荷蘭「全球之聲」總編輯:公民記者還是要和主流媒體合作,主流媒體也不要把公民記者視為競爭者。

網路科技和社群網站盛行,讓公民記者在全球迅速崛起。在人人都可以是記者的時代,荷蘭「全球之聲」 總編輯Solana Larsen表示,公民記者還是要和主流媒體合作,主流媒體也不要把公民記者視為競爭者,應創造友善尊敬的合作環境。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洪貞玲表示,公民記者報導天災新聞,常常比主流媒體還快。公民記者或公民新聞平台可以和主流媒體合作,經由專業和非專業的合作,嘗試新的可能性。

從事公民記者研究,洪貞玲認為,一般部落客或公民記者,比較不強調絕對客觀,反而更強調「觀點」。但現在有些部落客也非常商業,國外也有公民新聞政治影響力比傳統主流媒體還大。面對日益多元的公民記者和新聞,她強調,最重要的原則是:「資訊要是真的,不能無中生有」,而且要符合公眾利益。

Solana Larsen主持的「全球之聲」網站,彙集各國的部落格和網路活躍人士文章,編輯人員和翻譯都是志工,把全球部落格文章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網路上報導出來。

她說,「全球之聲」主旨是:「世界正在說話,你在聽嗎?」在台灣,可以聽到公民記者為弱勢發聲;在「全球之聲」,透過和主流媒體的合作,連在馬達加斯加、斐濟這些較不受關注的地方,也可以很快把當地的狀況報導出來。

Solana Larsen表示,六年前推特、部落格還不是很盛行時,「全球之聲」就和哈佛大學網路中心合作,路透社也是合作的主流媒體之一。她強調,公民新聞平台還是要和主流媒體合作,例如CNN就有上百位公民記者,南非和哥倫比亞也有主流媒體設立新聞中心,讓公民記者使用電腦報導新聞,或是提供平台讓公民記者把訊息放在網路上。

主流媒體要創造好的、信任的環境,用「非常尊敬」的態度對待公民記者。

她舉天災為例,當天災發生時,大家都有手機,都能拍攝,但公民記者要把訊息提供給誰,就看平常的關係。她提醒主流媒體要創造好的、信任的環境,用「非常尊敬」的態度對待公民記者,並且建立自己的公民新聞平台,不是用競爭者、對立的方式,而是用合作方式對待公民記者。

洪貞玲也表示,公民記者也能提供非常高品質的新聞,「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主流媒體應該思考如何和公民記者合作,製作高質量的新聞。」



◆ 想要好新聞 給記者好待遇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2011.09.27

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出版業近年每況愈下。巴基斯坦記者奇耶瑪昨天以巴國為例,說明政府如何透過廣告箝制新聞自由;美國學者史密斯則呼籲媒體老闆要提供合理薪資和完整在職訓練,才能讓記者堅守新聞道德,不受金錢誘惑。

奇耶瑪為巴基斯坦最大英文報「新聞報」調查採訪記者,二○○八年因揭發政府貪腐,獲頒二○一○年「瑪莎.賈爾洪恩新聞特別獎」;但當年他遭蒙面歹徒綁架、凌虐數天,被棄置在伊斯蘭馬巴德郊區自生自滅,獲救後公開遭遇,至今仍致力揭發政府黑暗內幕。

奇耶瑪昨天在國際新聞年會指出,巴基斯坦的媒體業成長飛快,但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廣告收入大減,手握國家預算資源的政府,變成最大宗廣告來源,甚至私人廣告商也會受政府意志左右,使巴國媒體業面臨龐大新聞檢查的壓力。

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教授史密斯說,中南美洲很多國家的記者,白天是政府公務員,晚上變記者,撰寫與白天工作有利的正面新聞,「這種情況只會越來越普遍」,媒體應該思考另闢財源,才能阻擋來自政府和廣告商的壓力。

史密斯表示,媒體基於財務考量裁掉很多資深記者,便宜的年輕記者未完整訓練,致新聞水準降低;「要有好的新聞倫理,就要給記者好的薪資、福利和在職訓練。」

fsj 提到...

性侵兒童化學去勢 南韓通過

民視 2011/09/28

南韓近三年來,性侵未成年者的案例逐年增加,增幅高達8成,所以南韓立法機關創亞洲之先,率先通過立法在兒童性侵犯身上,實施化學去勢,這項法案也在今年7月開始生效實施。

南韓專挑小朋友下手的性侵犯,最近特別緊張,因為今年7月,南韓「化學去勢」的新法正式實施,法官以後對性侵16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性侵犯,可判處「化學去勢」的刑罰,南韓也是亞洲第一個通過此法的國家。

化學去勢就是以注射藥物的方式,大幅減少性侵犯體內的男性荷爾蒙,抑制其性衝動,效果長達15年,不過也有反對者認為,化學去勢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對於減少犯罪的效果也還有疑慮,所以化學去勢是否是個有效的手段,至今仍有強烈爭議。不過南韓法醫界認為,與其說這是一種刑罰,還不如說這是一種治療,南韓司法部門也表示,性侵犯如果同意接受化學去勢,可縮短監獄服刑期。新法上路後,預估每年有100名兒童性侵犯接受此刑。(民視新聞孫琬婷綜合報導)



◆ 男主編亂蓋 杭州「最有文化妓女」是假的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廣州29日電】2011.09.29

近來網上暴紅的杭州「最有文化妓女」若小安,證實為一名32歲林姓已婚男子所虛擬,他敘述的「失足女接客日記」經歷被指純屬捏造,當地公安昨天已對他行政警告並處500元罰款。據了解,林為吸引網民關注,在網上以「若小安」的身分發布多條微博,自稱為「雞者、小姐」引起網民及媒體關注。

南方都市報報導,林姓男子的文字受到網民追捧,粉絲多達26萬人。外界追查發現他現任浙江省某文化傳媒公司一刊物主編,網上的「接客日記」係模仿外國文學作品編造。據了解,今年1月26日,「若小安」開始在微博上發聲,自稱「對不起,讓大家不舒服了,我是一個性工作者」。在「若小安」所發布的信息中,可以還原出來一個有文化的形象,「若小安」因此受到大量粉絲追捧,被網民稱為「最有文化的妓女」。

報導說,「若小安」暴紅後,有人喻其為現代版蘇小小,勸她及早上岸;有人開口指責,謾罵不已;更有人從一開始就懷疑這是一場炒作。

如果不是網上傳出「若小安」因發布接客日記被捕的傳言,也許最有文化「妓女」的真實身分就沒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據報導,事後雖證明,「若小安」被捕的傳言純屬謠言,但這則謠言卻引起了杭州警方的重視,並部署開展了調查工作。

報導指出,杭州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後已查明真相——網民「若小安」其實是一名已婚男子。警方通報稱,根據上述網路傳聞涉及的賣淫嫖娼線索,杭州警方高度重視,部署開展了調查工作。9月27日下午,杭州警方找到「若小安」微博的撰寫者林某某。現已查明,林某某,男,1980年出生,已婚,育有一子,現任浙江省某文化傳媒公司一刊物主編。



◆ 姦殺少女 食人魔烹屍宴親友

【世界日報╱北京28日電】2011.09.29

湖南郴州桂陽縣近日宣布破獲一宗恐怖食人魔案。當地深山一名50歲蕭姓男子,多次拐帶少女回家,姦殺後分屍,再烹煮人肉進食。消息指該食人魔甚至請親友進食,稱是山裡面打獵所得的野味!目前證實至少四名女性受害。

當地警方經過多日偵查,成功破獲曾造成當地人心惶惶的系列女童失蹤案。案情指,本月初,桂陽縣有一名李姓女童在放學路上離奇失蹤,家屬報警後,當局發現已有多宗類似兒童失蹤案,遂將情況上報。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最後一名疑遭殺害的女子是方元鎮觀山村李石生的12歲女兒。李石生說,7日晚他突然接到校方電話,問青青為何未去上學。去學校查詢後,李石生得知其女2日放學後,被一名男子騎電單車在校門口接走,並稱是其父要他來接的。李石生立即報警,並印製「尋人啟事」廣為張貼。

至17日下午,有人致電稱,看到一名男子帶著「尋人啟事」中的女孩在嘉禾縣蕭家鎮,女孩不斷哭喊「我要回家」。

經了解,李石生認定帶走青青的是鄰近觀山村的蕭姓村民。次日,他和親友抓住蕭質問,對方稱以4000元將青青賣走。李石生不信,於是將其交給公安局。在審訊時,蕭招供自7月起先後強姦及殺害四名女子,並將部分屍體埋在家外300米處的山坡。

據報導,對於有傳聞指疑兇殺人碎屍後曾吃人肉,李石生則恨不得將疑兇「碎屍萬段」:「他不僅殺了我女兒,還吃了我女兒的肉。」

郴州、桂陽警方組成專案組調查多日,桂陽縣公安局終在本月18日,將蕭姓疑犯拘捕。蕭隨後對殺害李某的事件供認不諱,同時還交代了曾以同樣方式,將另外三人騙至家中殘忍殺害。

郴州新聞網報導,有傳疑犯住處有個深約兩米的豎式地窖,專用以囚禁少女。據指疑犯被捕時在床上呼呼大睡,屋內有幾十件未成年少女內衣褲和頭髮,枕頭邊還放著一個頭骨,還有一瓶用心臟浸泡的藥酒。

報導指出,由於事件敏感,當局嚴控內情洩露,有關報導也未提及聳人聽聞殺人食屍案情。不過,當地消息指,事發當地山村許多人都已經知道,蕭不僅誘騙少女還強姦,再殺死後烹煮吃掉。

事件揭發後,蕭家中被發現有近十個學生書包,懷疑受害者不止四人。目前官方未透露詳情。

fsj 提到...

王健壯:你對NCC滿意嗎?

【聯合報╱王健壯】2011.10.02

如果做一分問卷調查,對象是電視台CEO,題目祇有一項「你對NCC的施政表現滿不滿意?」調查結果很可能是一面倒地不滿意。

當然,這分問卷必須要以不具名回答的方式處理,否則每個CEO都會提心吊膽,不知道那幾位享有「問責豁免權」的NCC委員,哪天會對他們工作的電視台做出不利的要求或處分。

有位電視台CEO最近就講過一個真實事例:某天將近下班前,有位NCC科員打電話臨時通知幾家電視台,指定他們的總經理隔天上午十點到NCC開會;其中有位總經理原本安排隔天上午出國,但NCC有令,祇得將班機時間延後。

隔天上午這幾位奉命開會的CEO,在NCC會議室前相遇時面面相覷,都不知所為何來。更離譜的是,約定時間已到,NCC委員卻仍逕自閉門開會不出,把那幾位CEO晾在會議室外苦苦等候。

電視台CEO雖然都是大忙人,但即使他們辦公室有急事待理,卻沒人敢溜之大吉,一直到吃完NCC發給他們的午餐便當後,NCC委員才終於開始分別點名傳召,每位應訊者的約談時間大約十五分鐘左右;但怪異的是,前一位CEO結束應訊後,NCC委員接著又閉門冗長開會,才再傳召下位CEO應訊;就這樣等等談談拖拖拉拉,最後一位CEO離開NCC大樓,已是傍晚六點左右;為了十幾分鐘的約談,他們在NCC從早上等到晚上,最短等了三、四個小時,最長八個小時。

但這幾位CEO事後有公開抱怨過嗎?沒有;有集體向NCC表達抗議嗎?也沒有;因為他們心知肚明:連總統與閣揆都不敢惹那幾位NCC委員,遑論是被NCC主管的他們?就像最近NCC要制定「製播證券投資交易分析評論節目應注意事項」,要求電視台必須在股市節目打警語一樣,這些CEO雖有怨言,卻也沒人敢抗命不從。

但問題是:股市名嘴亂報明牌,已有各項法令可管,名嘴違法,金管會可依法予以制裁,又何需NCC也插一腳,要求電視台在股市節目打上警語,而且還嚴格要求每隔五分鐘就循環揭露一次,甚至規定要以適當速度播放有聲警語;如此瑣碎又這般喋喋不休,究竟所為何來?難道股民看到「審慎投資,自負風險」的警語,就不會受騙上當、投資錯誤?

台灣早已是個警語滿天飛的社會,抽菸喝酒有警語,交通安全有警語,防範自殺有警語,校園安全有警語,買書看電影也有警語;但警語愈多,就愈證明政府瑣瑣以為能,如果連股市節目都要打警語才能維持交易秩序,嚴重混淆是非對錯、製造社會對立的政論節目,豈非更該打上「審慎判斷,自負責任」的警語?政府為善雖屬好事,但為善到連餖飣瑣細之處也要警惕之、管制之,這卻是牧民心態使然,也是訓政殘餘,好像不教不管,則社會亂矣。

NCC這幾年對電視台就是管得太多,罰得太多,也行政指導得太多,反而放著應該幫助電視產業的正業於不顧,其中最令人感慨的是,台灣數位匯流成績在全世界排名殿後,為數位匯流而存在的NCC卻整天不務正業,不是當電視台的訓導主任管東管西,就是像無照媒體分析師一樣對電視台亂下指導棋,這樣的NCC怎麼能讓人滿意?

不信的話,就做一分問卷來調查看看吧。



◆ 女記者和新聞自由 都不能被濫用

【本報訊】2011-10-02 中國時報

新聞自由是衡量國家民主程度的指標之一,而在缺乏民主自由的國家,媒體常常要和權力者對抗。但當得到新聞自由後,媒體要如何避免自己對新聞自由造成傷害呢?

最近某報以頭版刊登女記者到酒店當一天酒女的實錄報導,配上女記者穿著清涼服裝的照片,報導內容敘述她如何被客人吃豆腐、灌酒,甚至差點被帶出場,女記者形容自己是「忍辱」報導。的確,不過這個羞辱不是客人給她的,而是她的長官與報社。

坦白說,除了女記者親扮酒女加上清涼照之外,這則新聞毫無賣點,因為酒店裡面在幹嘛大家都知道,女記者淺嘗五小時根本沒挖到什麼不為人知的內幕,如果遇到的客人都以禮相待連小手都不摸一下,恐怕還沒料寫成新聞。要了解酒店生態,訪問幾位酒店小姐或業者就可以了,內容鐵定還更深入。

為了一則毫無價值的新聞,這家報社讓女記者進入伸鹹豬手、喝酒、性交易只是家常便飯的酒店,蓄意把一位女性丟進必然會遭遇性騷擾的環境裡,甚至難說不會當場在包廂內被性侵,為的是換到一天的頭版報導,過去有貧家推女入火坑,捫心自問,這種報導,不也是在賺女人的皮肉錢嗎?連職場性騷擾都要立法明文禁止並課以雇主責任了,雇主這種令女性員工處於性侵危險的行為,請問勞工局,難道沒有違反法令?即使女記者是自願請纓,但勞資之間的地位是不對等的,所以法令規定雇主要提供工作安全保護。報社會同意這種新聞採訪,進而大篇幅報導,顯然非常鼓勵這樣的作法,看在其他女性員工眼裡,會作何感想?但事實上,雇主不可以讓員工做這種事,即使是戰地記者,媒體都會要求作好自我保護。

台灣的新聞自由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和民主、人權一樣,是多少人流血流汗爭取來的。媒體過去一直受到政治掌控,柏楊因為一則漫畫的翻譯被解讀為嘲諷蔣介石,在綠島被關了九年多。柏楊在回憶錄裡記述,調查局把《新生報》女記者沈元嫜「全身剝光,在房子對角拉上一根粗大的麻繩,架著她騎在上面,走來走去。沈元嫜哀號和求救,連廚房的廚子都落下眼淚。那是一個自有報業史以來,女記者受到最大的羞辱和痛苦。」沈元嫜女士隨後上吊自殺,而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

龐大的政治壓力下,有理念與良知的媒體人,不斷與權力對抗,不斷推動民主開放,爭取新聞自由,其間付出了無數代價,《美洲中國時報》便是因此而黯然停刊。今天台灣在民主自由的環境下,媒體如百花齊放,這樣的發聲權利,以及民眾對媒體的信任,是經過多少年多少人付出慘痛犧牲甚至家破人亡才努力爭取來的。

但現在新聞自由了,卻也被自由地濫用了。為了爭取收視率,為了聳動吸睛,不但電視新聞膚淺化,更有傳媒雜誌以裸體、屍體、姦淫與偷窺為賣點,有些處理方式已經到了殘忍的程度,對性侵過程描繪得淋漓盡致,還配圖示意,加上深入色情場所的直擊偷拍,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用新聞包裝的春宮,用採訪包裝的偷窺。

某些傳媒不曾在爭取台灣新聞自由的過程中盡過一分力,卻濫用現在享有的新聞自由空間,過度操作煽色腥新聞,大剌剌地物化羞辱女性,進而帶動媒體倣效,影響年輕一代的觀念,以至於社會反彈聲起,《兒少法》修法時甚至一度要全面限制媒體報導尺度,讓其他無辜媒體連坐,有些主張更是民主國家所未曾見過的新聞自由倒退,而究其原因,不是來自執政者,而是媒體自己成了新聞自由最大的加害者。

媒體是社會的公器,即使處在激烈的競爭中,也不能沒了良心。當媒體失去了尊重別人與尊重自己(包括自家女記者)的能力時,它將自行毀損掉一個社會的重要資產,而這將是全體新聞界的遺憾。

fsj 提到...

王正方:知的權利焉可濫用

【聯合報╱王正方】2011.10.23

實在無法忍受第四台的節目,特別是那些挨著一排的新聞電視台。安裝另一套系統,華語新聞節目不見改善,卻找到了以英語播放的半島電視台Aljazeera,為之驚艷讚嘆不止。

該台的老闆是阿拉伯大油商,總部設在多哈(Doha)。只要轉到那一台,他們都定時中規中矩的播放正發生的重要世界大事。人家當然有立場,可能是全球唯一不帶歐美沙文主義觀點,但具有高專業水準的新聞電視台。

主播來自世界各地,個個語言流暢,氣度從容,看得出來都是資深的專業頂尖人才。記者深入實地,即時報導最新消息和事件的發展。譬如利比亞人民軍攻打格達費的最後基地薩爾特城(Sarte),他們在槍林彈雨中拍攝現場戰爭進度,消息最快。

一套以西班牙民眾抗爭為主題的專題報導,攝製組鎖定了幾位年輕人,一一專訪,再跟隨參加活動,在廣場上見到催淚彈四射,他們與警方對峙。因為事先充分介紹過這幾位主角,觀眾在抗爭場面中就異常關切他們的安危,隨著情況發展愈來愈激烈,更是為他們緊張不已。拍攝的品質好,事後剪接也見到製作人的匠心獨運,勝過了看劇情片。

Meltdown是分析金融風暴的特別節目,製作單位遍訪歐美各重要財經官員、金融大亨,靈活運用當時的新聞報導鏡頭,敘事條理分明,一步步帶領觀眾進入問題核心,即便是這方面的外行,也能領悟到不少內涵。認真地看這套節目能長學問。

還有一個報導看得我感動無比。肯亞有位二次大戰時的英國傭兵蘇立曼,他在緬甸與日軍交戰時受傷,受到當地原住民的全力保護和細心顧理,方才活下來。六十多年之後他仍念念不忘,寫了封信拜託半島記者去緬甸找這家人。攝影機跟著記者長途跋涉,深入風景淒美的緬甸內陸,找到了那家善良原住民的幾位後裔,代代相傳,他們都記得這位非洲戰士,言語不通,輪流抱著照片喃喃地說:蘇立曼、蘇立曼。

新聞電視台的專題報導,能達到這種高水準,很令人折服。

再回頭來看看台灣的新聞電視台都是怎麼在混的?經常每台都在同時播放同一則所謂的新聞,有時候用詞都一模一樣;某女明星是否懷孕了?街角監視器拍到某處出了車禍、有人偷機車,就將模糊閃爍的監視器畫面一再重播,觀眾有提早得白內障的危機。上網看新聞也好不到哪兒去,某大學生用手機拍到校園有男女疑似行為猥褻,網站當做頭條新聞,廣為傳播。

看了半個鐘頭的電視新聞,通常是一無所得,沮喪之餘,很多人就自此不聞不問了,長此以往台灣人將昧於時事,普遍變得愚蠢。

非搞這一套不可,因為要拚收視率,這是生意,電視節目沒人看,我們怎麼活下去?拚收視率就必須天天播殺盜淫羶腥臭?當然觀眾沒法子負責你們的生活,可是我們看有線電視也是付了月費的呀!而且世界上發生了任何重要的事,人民應當有知的權利,並不能因為有觀眾不太關心利比亞的革命,就不播它。

保障知的權利,是爭取新聞自由經常使用的口號。但是殺盜淫羶腥臭之類的垃圾事件,不需要動用「知的權利」來保障,是因為用這些來混最省錢,也保證有基本觀眾群。我們更有不要看垃圾新聞的權利,這個權利在台灣完全沒有得到保障。

濫用知的權利,為有識之士所不取。

(作者為電影導演)

fsj 提到...

印度不纏女孩 集體改名

自由 2011.10.24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近300名印度版「不纏」(unwanted,台語「不要」)女孩,22日在一場官辦的改名典禮上,正式揮別帶有性別歧視意味的名字,展開嶄新人生。印度當局希望能藉此協助「不纏」女孩重拾自尊,扭轉重男輕女觀念所導致的男女比率嚴重失衡。

285人領證書 開啟新人生

285名精心打扮的「不纏」女孩,依序上台從馬哈拉施特拉邦沙塔拉區官員手中,領取寫有新名字的證書,以及一小束花束。「不纏」女孩揮別在印北方言印地語中意指不要的「Nakusa」或「Nakushi」的舊名後,有些人改名為「艾西瓦雅」(Aishwarya)等印度寶萊塢女星之名,另有些人則改叫印度女神「莎薇特莉」(Savitri)之名;還有些人走傳統路線,改名意指富足、美麗與善良的「斐瑟麗」(Vaishali)。

一名當初被祖父命名為「不纏」的15歲女孩,如今改名為「艾希米塔」(Ashmita,印地語意指強悍或堅若巨石)。艾希米塔說,現在學校裡的同學與朋友都用新名字叫她,這讓她非常高興。提出改名典禮構想的沙塔拉區衛生官員帕瓦醫生說,就歧視女性而言,「不纏」是一個帶有嚴重負面意涵的名字。

倡議人士說,印度各地都有女孩名叫「不纏」,這種名字讓女孩覺得自己沒價值,還是家裡的負擔。「拯救女童」組織的坎卡瑞亞說,當女童有這種「父母、親戚與社會都不要我」的想法時,就會覺得自己很糟而且心情低落;這些女孩應該受到照護、受教育與擁有財務與社會上的安全感,否則「不纏」惡性循環還會繼續下去。

印度今年進行的人口普查顯示,該國男女比例失衡情況更加嚴重;過去10年來,相對於每1000名6歲以下男童,女童人數從927人降至914人;舉辦改名典禮的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情況則更嚴重,相對於每1000名男童,女童人數從10年前的913人降至883人,該邦的沙塔拉區的女童人數更低到只有881人。

fsj 提到...

強制治療溯及既往 明年上路

【聯合晚報╱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2011.10.25

立法院今天可望通過被視為「白玫瑰法案」的性侵害防治法修正案,讓刑後強制治療可溯及既往。法務部矯正署統計,目前接受「刑前」強制治療的性侵犯加害人,尚有205人,在未來這些人刑滿出獄後,經評估有再犯危險者,得由檢察官聲請法院裁定接受強制治療,以避免出現犯罪的空窗期。

現行刑法在95年7月1日修正施行,將刑前強制治療改為「刑後」,因此在95年6月30日以前犯下性侵害的加害人,並沒有刑後強制治療的規定。今年3月雲林發生國二葉姓女生遭剛出獄的性侵累犯林國政性侵殺害,由於林國政無法適用性侵刑後強制治療,在出獄後月餘至社區處遇的這段空窗期犯案,而引發社會譁然。

為達到無縫接軌,避免性侵累犯出獄後再危害社會,主管性侵害防治法的內政部,因此決定修正法條,經鑑定評估有再犯危險者,得聲請法院裁定強制治療,同時採溯及既往原則,將95年6月30日以前的性侵害加害人全部納入規範。

法務部統計,目前全國在監服刑的性侵犯總共有3806人,符合接受刑後強制治療的人數為2600人,但目前仍有205人因適用舊法,尚在接受刑前強制治療,待治療結束即會發監執行。

法務部表示,社會疑慮的這些刑前性侵犯加害人,經溯及既往後,全部納入刑後強制治療的範圍,避免再出現防治上的漏洞,只要性侵加害人出獄前,經評估有高再犯危險,經法院裁定就必須要接受強制治療的保安處分。

【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

俗稱「白玫瑰法案」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可望今天下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強化對性侵加害人再犯意圖的管控追蹤。本次修法將補足民國95年6月30日以前犯性侵害犯罪者,經評估認定有再犯的危險,檢察官就可向法院申請強制治療,新法將在明年元旦上路。

由於刑法修正,民國95年7月1日起的性侵犯都須接受刑後強制治療,治療期限不得納入刑期計算,因不溯及既往原則,致95年6月30日以前的性侵犯刑後處遇出現空窗期(95年修法前,對性侵犯是採刑前強制治療)。今年3月發生的雲林國二女學生遭姦殺案,兇嫌即是95年6月30日以前犯性侵害案的受刑人,白玫瑰運動因應而生,要求撤換與社會脫節的「恐龍法官」,加強管控這些有再犯意圖的性侵犯;為此馬英九總統多次親上火線,回應社會壓力,上會期推動法官法過關,這會期開始前就點明白玫瑰法案為優先法案。

修法版本中針對民國95年6月30日前犯案的性侵犯,檢察官可檢具評估資料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裁定施以強制治療。性侵害犯罪責任通報人員從醫事、社工、教育、警察等人員擴及移民業務人員,要求其24小時內向主管機關通報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

受刑人在刑期滿前,接受輔導或治療後,經評估鑑定認為有再犯危險,監獄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聲請法院裁定命其進入醫療機構,施以強制治療,目前法務部正規劃102專區,專門治療類似案例。

※ 相關報導:

* 性侵防治法修正三讀 婦團肯定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6674876.shtml

立法院今天三讀修正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部分條文,婦女團體雖然對通過表示肯定,但也對化學去勢或公布加害人資訊僅列為附帶決議表示遺憾。



◆ 防制人口販運 星組團來台觀摩

【聯合晚報╱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2011.10.25

新加坡政府組團來台觀摩台灣防制人口販運的成功經驗,該團特別前往內政部移民署觀摩我國公、私部門協力推動防制人口販運的合作情形,同時將參加移民署於27日在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的「2011年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

這次新加坡政府組團來台觀摩為期一周,希望汲取防制人口販運議題公私部門協力合作、推動人口販運被害人保護服務、提升公眾意識的預防宣導措施及查緝起訴人口販運犯罪等實務經驗,為此,移民署安排該團與勞委會、法務部、警政署及移民署進行座談交流,並參觀移民署南投庇護所、勞委會1955外籍勞工24小時諮詢保護專線及機場外勞服務站等。

我國實施「人口販運防制法」之後,在美國2010年及2011年人口販運報告評等中,連續2年列為第1級名單國家,在亞洲36個被評比國家中,僅我國與南韓被列為第1級。



◆ 大陸黑診所割腎 當場抓包

中央社 2011.10.25

山東濟南警方日前破獲一個非法賣腎集團,多名嫌疑人被捕。警方進入割腎診所時,麻醉師已經麻醉賣腎者準備動刀。這是山東1個月內第2次破獲非法賣腎集團。

香港明報稱,大陸器官移植者的供需關係嚴重失衡,患者無法從合法管道獲得人體器官,催生了龐大的非法販賣市場。

報導引述齊魯晚報表示,濟南警方23日晚間7時許進入槐蔭區段店鎮一個小診所時,1名23歲的年輕男子正準備接受割腎手術,麻醉師已經開始對他進行麻醉,準備割腎。而在手術室的隔壁,1名來自陝西的男性病人正等待腎臟移植。

一位賣腎的青年向齊魯晚報爆料,賣腎一次可得人民幣2萬元。由於手術後腰部劇痛傷口經多次治療仍未痊癒,中介人又拒絕負責,他因此憤而報案。

報導稱,全大陸每年約有150萬病患需要器官移植,但器官移植手術只有1萬例左右。世界衛生組織(WTO)的相關調查顯示,中國大陸平均每百萬名民眾中只有0.03名捐獻者。自2003年第1例器官捐獻以來到2009年5月,只有131名公民逝世後捐獻器官。

這種落差催生了龐大非法器官販賣市場,但買賣並未受到嚴格管理,捐器官者手術後出現嚴重健康問題屢見不鮮,價格也參差不齊,曾有中介以僅僅3000元買1個腎,隨後以數萬元賣給病人。

大陸法律一直無法對非法販賣器官定罪,非法買賣器官者只能以「非法經營罪」起訴。今年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才通過「刑法修正案」,其中第37條規定了組織販賣人體器官罪,罪成者可判5年或以上監禁。



◆ 旺中併中嘉金額逾700億元 NCC年底前審查

【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2011.10.25

旺中寬頻併購中嘉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24)日舉行公聽會,多位學者質疑恐怕會造成跨媒體壟斷、言論集中化,旺中寬頻董事長蔡紹中則強調,有線電視系統是平台而非媒體。預計NCC委員會年底前審查。

旺中寬頻併購中嘉旗下11家有線電視系統,交易金額逾700億元,攸關118萬用戶權益,加上旺中寬頻所屬旺旺集團旗下媒體,將橫跨平面、電子及有線電視系統業,昨天公聽會外,公民團體質疑將成「媒體巨獸」,並呼籲停審。

本案從去年底申請至今,公平會已有條件通過,送NCC審查後,上(9)月依行政程序法召開聽證會,昨天再度召開公聽會,蒐集各界意見及建言。

NCC七名委員,其中陳正倉、翁曉玲、鍾起惠三人已拒絕參與審查旺中案,其他四名委員昨天出席公聽會。NCC主委蘇蘅強調審查過程依法行政,對停審意見沒有評論。由於多方意見蒐集已近完備,預估年底前應可定案。

多數業者支持此案。衛廣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鍾瑞昌指出,併購成立後,原本由中嘉經營的用戶與代理的頻道,只是換成旺中經營,本質並無改變;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秘書長彭淑芬則表示,有利數位匯流發展。

學者多聚焦跨媒體經營對言論市場的影響力。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表示,以德國媒體集中調查委員(KEK)算法,旺中寬頻併購後含無線、有線電視、平面媒體、刊物以及頻道代理、購物頻道的影響力將近140%,遠超過否決標準的30%。

鄭秀玲更指出,旺中寬頻兩大股東旺旺集團蔡衍明、東森集團王令麟,前者擁有51%股權,後者有32%特別股、10%普通股,花700多億元擴大版圖,擁有資源相當可觀,未來每年投入數位化投資卻不到11億元,未來如聯合控制產製內容,形同寡占,媒體多元性將受傷害。

蔡紹中則強調,有線電視系統是平台而非媒體,多了中嘉,不會導致旺旺媒體擴大。

※ 相關報導:

* 旺中併中嘉/學者、民間團體 反媒體酷斯拉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673305.shtml

場內學者、場外公民團體同聲反對、抗議旺旺中時進行這項併購;學者擔心,併購案通過後,旺旺中時將成為台灣的「媒體酷斯拉」,使得言論集中化

fsj 提到...

余光中:車上哺乳不雅?

【聯合報╱余光中】2011.10.26

近日報載,台北捷運的車廂裡,一位年輕的母親因懷中嬰孩哭泣,當眾袒胸哺乳。旁邊有中年婦女不以為然,說她此舉不雅,勸她不止,轉請隨車服務員來阻止。服務員說,並無規定車上不可如此。做母親的解釋,因為寶寶餓了,不得不餵他。中年婦女不甘心,下車後更向派出所投訴云云。

那位以禮教為己任的中年婦女,不知為何如此同性相逼。在當時的情況下,最要緊的應該是那嬰孩餓了,得立刻授乳,否則他不但要挨餓下去,而且哭聲不止,還會鬧得許多乘客坐立不安。儘管如此,那中年婦女卻認定此舉不雅,必阻之才心甘。其實早在所謂男女授受不親的時代,孟子也認為嫂溺可以援之以手,何況今日已是廿一世紀。

這倒令我想起,在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一切雕像,不論是神是人,是男是女,莫不出於天體。後來基督教興起,宗教畫中最盛行的主題便是「聖母抱聖嬰」,有時候有施洗約翰在側,或天使二三飛翔不完,或木匠約瑟夫半隱其後,但最常見的是只有母子二人。我的印象是聖母只抱嬰於懷,至於有沒有當真哺乳,印象中卻很少見。為了落實,我把倫敦「國家藝術館」(National Gallery)出版的目錄附圖全集從頭到尾逐頁查了一遍,在二千二百幅藏畫之中〈聖母抱聖嬰〉之作至少在百禎以上,而真正在餵嬰情景的竟有十四幅。也就是說,畫題可稱〈聖母哺聖嬰〉者也屢見不鮮,其作者更包括名家,例如李丕(Filippino Lippi)和狄興(Titian),還有達芬奇的從者和波提且利的學徒。十四幅中,有的是袒胸而哺,也有掩多於袒,但乳頭清晰可見,毫不含糊。如此可稱「不雅」嗎?捷運車上那婦女也許會應我一句:「至少聖母沒有在車上當眾授乳」。不錯,聖母沒有如此,但是〈聖母哺聖嬰〉的畫作卻堂而皇之地高懸許多大教堂的壁上,一任信徒瞻仰而膜拜達千百年之久,但是台北捷運那一幕,最多是一刻鐘吧?嬰孩挨餓一刻鐘,就很久了。

由此觀之,赤裸的女體在某些人看來是不雅的,在另一些人看來卻可能是美的,所以希臘的神得用潔白的大理石來雕,又可能是聖潔的,所以聖母也不妨袒胸哺乳,但耶穌從十字架扶下來後,他是瘦身赤體的,瑪麗亞卻戴巾披袍了。女體要用得其所,就有莫大的威力。常在報上看到反戰抗議一類的大場面,有許多驚心動目的裸體晃來晃去,我都想不通,軍火商或權威當局會因此蒙受什麼羞恥或損失,倒是不相干的第三者反而可以「睇肉」,有所「獲益」吧。最矛盾的,是不少女性衣著大膽暴露,半袒半遮,似在半拒半迎,但他人太親近時卻又反控其騷擾。其實露多遮少,對路人的視覺不也是一種騷擾嗎?

有一種昂貴的濃巧克力,叫做Lady Godiva,由來是中世紀有名的傳說。說是柯芬翠郡的伯爵徵收無度,其妻葛黛娃勸他減稅安民;兩人約定,只要伯爵夫人願意在正午的市集赤身騎馬而過,伯爵就願減稅。葛黛娃果然如約,只以長髮掩胸。市民也都閉戶不出,以示感恩敬重。伯爵也如約減徵,傳為美談。據說當時有一小民忍不住從窗縫裡偷窺了一眼,事後竟然失明,成為笑話中的Peeping Tom。如此愛民的貴夫人,此事又發生在中世紀,實在早應封為聖徒了。

希臘神話有一個更早的傳說,說是大神朱彼得有意賦他的私生子海丘力士以不朽,乃乘其妻朱諾熟睡,使海丘力士就胸吸乳。朱諾驚醒,猛然將之推開,致乳汁噴灑滿空,成為銀河。報上的一則小消息,竟令人遐想到滿是神話的星空。(作者為中山大學榮譽教授)

fsj 提到...

江國慶母:要繼續告陳肇敏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孟祥傑/連線報導】2011.10.27

國防部北部地方軍事法院針對江國慶冤案組成求償委員會,軍法人員上午坦承,這是軍法單位的第一遭,同時也將成為國內冤判死刑求償的範本,運作不可不慎,挑戰度更甚於江案平反。未來與求償對象的攻防,將成為江案究責的另類戰場,國防部軍法司與軍事法院,將就委員會組成所需5名專家學者名單,向外界尋求推薦,務使成員專業度與公平性,符合社會期待。

江國慶母親王彩蓮表示,再多的錢也換不回兒子;她強調,就算領到補償金,也只是讓她更傷心,兒子死得太冤枉了,錢不能彌補什麼,她要的只是還兒子清白;她將持續對前空軍作戰司令陳肇敏提出告訴。

軍法人員指出,在刑事補償法9月實施後,軍事單位也是第一遭面臨給付高額補償,並準備進行求償的行動,軍法單位已透過管道與民間法院就求償程序進行確認。至於求償委員會何時召開?目前尚無時間表。而該9人求償委員會的組成,民間學者專家佔5人、軍事法官與檢察官代表3人,由該管法院院長1人擔任主席。在專家、學者的名單,軍法單位將向外尋求推薦。

軍法人員說,求償委員會將先審查江案卷證,就案中包括參與江案辦案、審判者,何者涉及違失應列被求償人,進行認定;確認對象後,審議委員會召開會議,得傳喚當事人到庭以書面或親自的方式進行說明。

※ 相關報導:

* 江國慶死刑冤屈 政府補償逾億元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6678974.shtml

針對空軍士兵江國慶遭到冤斃,軍事法庭重審平反確認,並由江家提出刑事補償請求後,國防部宣佈,國防部北部地方軍事法院已於今日上午依刑事補償法作成決定,補償江家新臺幣1億318萬5千元;這項金額創下刑事補償法今年9月實施以來,死刑補償額度最高的案例。



◆ 女性就醫隱私投稿 三報都上很尷尬

【台灣醒報╱記者張華卿╱台北報導】2011.10.27

英雄所見略同?今天在中時、自由、蘋果日報的讀者投書中,不約而同出現一篇由台灣大學公衛所研究生張惠珠所寫,關於女性就醫隱私的文章。除了突顯3報主編同時認為女性就醫隱私具有新聞價值,卻也暴露作者一稿多投,各報主編受訪時對此做法均不以為然。

此投書在 3家報中,自由時報題目為〈診間內的女性就醫隱私〉、在中國時報是〈病患擠診間 隱私權曝光〉,蘋果日報是〈女性被迫分享身體隱私〉,同篇文章各遭不同程度刪減。自由時報篇幅最短,將前言提及總統馬英九提出女性就醫隱私的政策前提刪除,轉而強調改進的具體方向。蘋果日報與中國時報文章篇幅差不多,刪減的段落也一致,雷同度最高。

張惠珠投書表示,女性就醫隱私的最大暴露,大多發生在問診時的「被迫分享」。她指出,多數的女性朋友,都曾碰過就醫時跟陌生人分享隱私的尷尬經驗。她描述看診時,護理人員一次請了3至4名病患進入看診,大家一起排排坐,接著醫師就開始對其中1位病人問診,問的大多為私密問題。

醫師的表情若無其事,但病人卻恨不得地上有洞可鑽,在一旁等候的病人更忐忑不安,因為下一個就輪到自己被宰割。張惠珠表示,因為敬畏醫師權威,多數女性即使感到就醫隱私被侵犯,仍然選擇默默忍受,她強調,這才是女性就醫隱私未能伸張的重要原因。

雖然各報都關心女性就醫隱私,慧眼刊登投書,但對一稿多投做法均不以為然,因為各報皆有聲明,勿一稿多投,或需事先告知一稿多投。受訪的中國時報總主筆倪炎元對此表示,會對該作者表達抗議並留下紀錄,短時間內也不會再採用她的稿件;倪炎元解釋,採用讀者投稿前,一般都會以先電話告知,並要求作者勿一稿多投。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主編陳先生亦表示,均要求投稿者事先註明一稿多投。除非投稿文章3天內沒見報,作者才能另投他報,這是業界間普遍的共識。

陳先生表示,其實自由時報最早關注女性就診隱私問題,他舉例,10月4日女醫師劉姍姍就〈馬吳的沙豬馬腳〉一文,指總統馬英九提出建立女性單一窗口門診服務的政策為「男性沙文主義」;台大醫生林杏佳也投稿接續討論。此次張惠珠投稿的〈診間內的女性就醫隱私〉提到就診時的一手經驗,有相當的新聞價值,難怪3大報都會採用。

唯一未刊登此文的聯合報「民意論壇」編輯林先生受訪時表示,一稿多投的狀況在各報都不受歡迎,因為讀者投書是一個開放的論壇,如果一稿多投搶占多個媒體版面,就剝奪了其他讀者的聲音見報的機會。

3大報罕見的出現同一篇投書,反映新聞業界對新聞價值的共通標準,也意外突顯女性就診隱私議題的重要。

fsj 提到...

陸委會「仆街」宣傳 港媒批粗話迎客

【聯合報╱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2011.10.30

陸委會為宣傳台灣觀光,以網路搞怪的「仆街少女」當主角宣傳台灣觀光景點,希望吸引港澳遊客。陸委會對此創意搞怪點子頗為自得,香港媒體卻不以為然,指粵語中的「仆街」是罵人的粗話,陸委會的「仆街」廣告,是用「拿粗話與無厘頭來迎客」。

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表示,尊重不同意見,陸委會只想呈現台灣社會的活力與熱情。

陸委會近期一個電視廣告片,廣告片的女主角是「仆街少女」。

「仆街少女」模仿網路的planking(仆街),在台灣一些場合,包括著名景點,擺出挺直的姿勢,作為一種行動藝術,兩位少女自拍影片有些KUSO的味道,受年輕人歡迎,在網路爆紅,並為陸委會廣告片引用。

香港明報中國新聞版上,星期六一篇署名專欄文章,標題為「粗話迎客是台灣特色?」文章指爆紅並不表示能登大雅之堂,拿網路搞怪做台灣形象為主題的宣傳活動,不倫不類之外還會引起反感。

這篇文章說,主管港澳事務的陸委會應不會不了解香港,電視廣告左一句「仆街」、右一句「仆街」,把粵語罵人的粗話拿來做宣傳,如果硬說是創意,那只能算差勁的創意。

在粵語當中,「仆街」是相當普及又相當惡毒的粗口,仆即倒,「仆街」意指仆倒在街上死去的動作和人物,含有咒人像兄弟般橫死街頭的意思。當今香港人罵人「仆街」,尤如罵人「你這個殺千刀的」。

所以文章批評,影片中播出台灣著名景點,趴著兩名挺屍般的少女,如何都難以跟「呈現台灣特色與驕傲」聯想起來。

文章認為,既然台灣對內播出商業廣告都講究,對外播出形象廣告更不該拿無聊作有趣、拿粗話當創意。

文章說,若大陸將網上爆紅的「草泥馬」歌曲來歡迎台灣客人,旅遊恐怕會變成群毆。



◆ 同志大遊行 Google組團參加
http://www.udn.com/2011/10/29/NEWS/NATIONAL/NAT5/668350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1.10.29

台灣同志大遊行今年邁入第九年,Google公司也組團參加,由於去年吸引3萬人參加,遊行回到凱道時,遊行隊伍尾端還沒出發,因此今年首度分成東西兩大路線,除了紓解可能爆量的人潮外,東路線深入台師大等文教區,就是希望讓過去歧視同志的人真正認識同志運動。

活動總召阿正表示,這一年來,歧視同志的團體已經從宗教團體轉型成為家長團體,反對的理由,也從噁心、排擠轉變成「尊重同志但反對…」,他指出,「精緻化的歧視」反而更具殺傷力,因此今年將同志遊行定調為「彩虹征戰、歧視滾蛋」,訴求讓同志朋友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力。

主辦單位保守估計,去年遊行已經達到3萬人,今天天氣晴朗預估人數會再創新高,阿正表示,這次刻意規劃讓遊行路線走入文教區,希望讓文教區的家長們看到同志遊行,更要證明同志並非洪水猛獸,只是要一份尊重與認同。

除了彩虹旗飄揚在遊行隊伍中,今年的活動還有諷刺建國百年慶典的活動,遊行隊伍回到凱達格蘭大道後,將會「原地踏步一百步」,阿正表示,中華民國雖然建國一百年,但愛滋防治、同志婚姻、性工作合法化等議題仍持續原地踏步,希望利用這樣的行動表達同志對政府的不滿。

另外,阿正也強調,2007年馬英九競選總統時曾參加同志大遊行,如今歧視同志的狀況依舊,因此今年決定拒絕任何政治人物上台,如果政治人物願意出席,希望以民眾的身份參加遊行。

特別的是,今年還有Google公司組團參加,阿正表示,這是第一個向主辦單位申請的企業,將會有員工組團參加遊行,也希望其他正在觀望的企業,別在乎外在歧視大膽站出來。



◆ 豐年祭觀光化 「原」味盡失?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1.10.30

原住民豐年祭因觀光及公部門介入而世俗化?正、反兩派不同見解在為期兩天的二○一一年南島民族國際會議中發酵。

南島民族國際會議,昨起在台北登場。今年會議主題為「觀光與傳播」,吸引紐西蘭、澳州、索羅門群島等國學者與會。

阿美族學者巴奈‧母路在發表論文「神聖的祭儀:通俗的歡娛」時,探討阿美族豐年祭的觀光化現象。她指出,傳統的原住民祭儀相當多,並不只有豐年祭。這些原本是祭祀祖靈、狩獵之神、土地之神、生命之神等眾多神祇的神聖祭儀,因日益觀光化,淪為通俗化的歡娛。甚至因公部門的介入及補助,連豐年祭的日期也得配合觀光需求。因觀光化「速食」歡娛的需求更犧牲了祭儀的完整性及主體性、阿美族傳統的九大年齡階級瀕臨瓦解。

巴奈認為,豐年祭樂舞不該只求耳目的歡娛,而是更深層的「靈與靈」的信仰。她並建議,應取消「聯合豐年祭」模式。

台大人類學系教授謝世忠卻認為,原住民的豐年祭至少上百個,有很多都市原住民以同鄉會之力舉辦豐年祭,並沒有領取政府補助、也未觀光化。他更不認同神靈信仰被忽略是因為豐年祭觀光化的論調。他說,百年來原住民社會文化的變遷,最重要的影響是基督教信仰的全面性傳入。而祖靈信仰、原住民的眾多神祇與基督信仰相互衝突,在教會信仰的影響下,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恢復祖靈信仰是一大難題。

fsj 提到...

施政自外公約 人權放櫥窗?

【聯合報╱王幼玲/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秘書長、總統府國家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台北市)】2011.11.07

當科技業老闆向馬英九總統提出要擴大彈性工時,成立以年為計算單位的「工時帳戶制」,而馬總統也答應要研議時,價值矛盾已然顯現。因為在我們簽署「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並實施「兩公約施行法」後,便要考慮「工時帳戶制」是不是違反經社文公約第七條工作條件,其揭示勞工的休息、休閒及工作時間必須受到限制,兼顧工作、家庭及個人生活。

如果我們一方面為第一次提出國家人權報告書,大張旗鼓的辦理公聽會,另一方面卻自外於公約規範考慮政策,人權就不可能內化為施政的價值,不會融入成為人民的生活。

如果我們不能瞭解國際人權公約的價值理念,特別是「經濟、社會、文化國際公約」涉及的社會權概念,就很難鞭辟入裡直指公約和現行政策的差距。

社會權是公民維持合於最低人性尊嚴生活,獲得基本生活條件的權利,是積極人權;所以依賴國家的積極作為,需要對個人自由,如私有財產、資本家自由選擇等進行公共干預。

就因沒有這樣的理解,在討論基本工資能不能滿足勞工個人及家庭適足生活時,勞委會才會以「工資是勞務的對價,由雇主依勞工生產力來議定工資標準;如有不足家戶支出,應透過社會救助體系支援。」來為自己辯護。

還在紛爭的老農津貼調漲問題,在經社文公約第九條,就關切有沒有全民社會保障?所有的社會弱勢,能不能得到救助?領取的津貼能否維生,有沒有調整機制?亦關心從事非正式經濟勞工的保障問題。政府在老農津貼調漲的財務壓力下,提出四年調整一次的政策,卻不敢檢視各種津貼或補助間的公平性及合理性。那些沒有勞保又被健保鎖卡的非正式經濟勞工,也沒有因為兩公約的實施而生活好轉。

人權其實就是市井小民的生活樣貌,在民間每天都受到檢驗,每天的新聞都是人權報告,如果人權價值沒有通透骨膜肌里,不能成為每個人的生活態度,那麼兩公約便只是國家櫥窗裡的展示品。

fsj 提到...

觀念平台-人權立國不應只是說說而已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111800567.html

【夏曉鵑】2011-11-18 中國時報

台灣駐美辦事處處長劉姍姍因涉嫌虐待菲籍家庭幫傭,遭美國FBI逮捕拘留。在十六日羈押庭前,劉姍姍的律師接受訪問時表示:「她並未意圖違法,只是做她認為是對的事。」相信劉姍姍確實說了真心話,並感到極為委曲,因為她對待家庭幫傭的方式完全是依照台灣「國情」啊!怎會引起軒然大波呢?

據報導,劉姍姍強迫其菲籍幫傭超時工作、苛扣薪資、扣留護照及重要文件、不得自由外出,且裝置閉路電視監視,並警告勿輕舉妄動,因她有豐沛人脈…等等。

事實上,劉姍姍的行為並非個案,台灣雇主虐待外籍勞工早已成為常態。依現行法規,藍領外籍勞工無自由轉換雇主的權利,雇主得以任意解雇、遣返,使移工為了保住飯碗,往往必須忍受雇主以各種名目苛扣工資、被迫超時工作,甚至簽下所謂「自願」接受扣薪的契約…。與雇主同住的外籍幫傭工作條件更為嚴峻,他們不受勞基法保障,必須長時間工作/待命,並且無法正常休假。在現有體制下,移工實是「不自由」的「奴工」|亦即,成為雇主和仲介的俎上肉,形式上雖有申訴機制,卻難以保障移工權益。許多移工因忍無可忍而離開雇主,卻成為政府眼中的「逃逸外勞」,過著擔心受怕的日子。而雇主和仲介擔心移工「逃跑」,扣押證件成為監控移工的常態。

劉姍姍在美國被逮捕的消息傳開後,外交部以及民進黨政治人物首先關注的是「主權」問題,遭到人權團體抨擊。事實上,看不見移工被剝削和虐待的問題,是台灣整體社會的常態,朝野政治人物的發言實是反映台灣現況。因此,外交部堅持以「外交豁免權」為由,企圖讓劉姍姍免於美國法庭審判,僅是向世人坦承台灣是個侵害移工人權的國家。

即便真如外交部主張:劉姍姍與移工的勞雇關係是「執行公務」,故得以享受外交豁免權,那麼依台灣相關法規,劉姍姍也涉嫌觸法。

馬總統兩年前批准《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立法院也通過《兩公約》的施行法。而強迫超時工作、扣護照、苛扣工資、限制人身自由、威脅遣返等行為,都已違反兩公約關於「勞動權利」以及「不得使人為奴」的規範。

此外,依據《人口販運防制法》,劉姍姍的行為可能涉嫌「人口販運」的要件包括:「勞動與報酬顯不相當之工作」、「以強暴、脅迫、恐嚇、拘禁、監控」、「扣留重要文件」等等。

既有相關國內法規,人權團體何須主張劉姍姍應受美國法律的審判與制裁?因為,依據多年來的實戰經驗,人權團體高度質疑看似保障移工人權的法規,只是為台灣宣稱「人權立國」口號的虛假包裝。如果真如吳敦義院長所言:「聯合國兩公約我們又不是簽假的」,那麼,即使劉姍姍得以獲外交豁免權返台,馬政府亦公開宣示將落實《兩公約》、《人口販運防制法》等相關法規,嚴格調查劉姍姍案件,並保證不得對駐外單位的「證人」進行秋後算帳,以證明「人權立國」的決心。

(作者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兼所長)



◆ 7歲賣作傭人 台灣女孩在美國慘遭虐待

【中天新聞/吳芠萱】2011-11-19

台灣女孩的生活該是如何?7歲時就被媽媽賣給人幫傭的台灣妹伊莎貝爾,跟著幫傭的家庭搬到美國加州後,不只從來沒有機會讀書上學,認不得幾個字,還慘遭打罵虐待。好不容易找到機會逃跑的她,現在只能期待有一天能和媽媽團圓。

沒辦法讀懂簡單的單字,買東西時也不會算錢,在美國多年的台灣妹伊莎貝爾已經20幾歲,在美國卻幾乎難以自立,因為她7歲時就被媽媽賣給別人當傭人,從來沒有機會上學唸書。伊莎貝爾跟著幫傭的家庭從台灣搬到美國加州的高級社區,她每天有做不完的家事,睡車庫的地板、吃發酸壞掉的食物,還曾被人用馬桶刷塞嘴凌虐。幸虧有好心路人幫忙,伊莎貝爾趁著到垃圾的機會逃跑,現在的她正積極追回她所失去的一切。許下願望要找到媽媽,她抱著一疊學齡前孩子的圖畫書,伊莎貝爾揮別過去,從學習認字開始,迎向嶄新人生。



◆ 遭虐台裔養女 可能排灣族女孩

中央社 2011-11-20

「就是她,這種感覺很難形容」,在美國被收養的台裔女孩,遭虐待,渴望回台找親生母親。台東排灣族何女看到報導,直接反應「她是我二姐」,她母親哭說「要把女兒帶回來」。

媒體報導,台灣女孩Isabel(化名)在7歲時被賣掉,之後輾轉到美國,在美國幫傭,遭到養父母虐待,在逃離養父母家,渴望回到台灣找親生母親,她在媒體前哭著說「如果找到她,我要說媽媽我愛妳」。

「她好像姑姑」,台東縣大武鄉永久屋排灣族女孩昨天在臉書上看到Isabel尋母的報導,趕緊向3姑姑何曉英說「電視上被虐待的女孩好像是二姑」。

何曉英打開電腦一看,當場落淚,「就是她,二姐」。何曉英說,那種感覺很難形容,聲音、長相,直覺就是我的二姐何曉鳳。

昨晚何曉英將影像拿給媽媽看,媽媽看到畫面哭的唏哩嘩啦,問何曉英「電視裡的曉鳳為什麼在哭」;她告訴媽媽「姐姐在美國過的不好,希望能找到妳,跟妳說媽媽我愛妳」;媽媽又問「那她怎麼不回來」,何曉英解釋說,姐姐還在美國,必須透過政府幫忙。

看到女兒在美國被虐待,何媽媽說,「我一直以為她過的很好,已經結婚生子,怎麼會這樣,我要把女兒帶回來」。

何曉英說,媽媽生了6名女兒,自己是老三,今年32歲,家庭經濟不好,民國74年母親將二姐和小妹送給有錢人家收養,當時二姐大概7、8歲,她記得,收養二姐的是住在台北的康姓阿嬤,二姐很開心的和她離開山區。

之後二姐沒有再和家人連絡,直到民國83年7月父親過世,1位陌生女人帶著姐姐回家奔喪,但是只在家裡待了2、3小時就離開;民國91年姐姐忽然打電話回家,需要戶籍謄本,她好奇問姐姐「做什麼用」,姐姐回答「要移民到美國」。

何曉英說,二姐到美國不久寄了一封信給家人,還附上在美國的照片,信裡說「在美國過的很好,已經結婚,不用擔心」。但是信件由他人代筆,因為姐姐沒有讀書,根本不會寫字。

民國91年的這封信,是家裡和姐姐最後的聯繫,之後就沒音訊。今年6月母親重病,她寫信拜託姐姐回家,但是不知道這封信該寄到哪裡,「是一封寄不出的信」。

何曉英說,這幾年她對二姐相當不諒解,以為她在美國過的很好,所以「看不起我們」,或是她已經結婚生子,不想我們去打擾她;沒想到二姐在美國竟然過的這麼辛苦,看到二姐現在的處境,「很自責,希望她快回來台灣」。



◆ 外勞人數創新高 印勞衝達4成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1.11.20

來台外勞人數節節攀高,突破42萬人,其中印尼籍外勞就高達17.2萬人,形成獨大局面,越南籍外勞也快速竄升為第二。另一方面,勞委會正推動明年初全面直接聘僱,勞委會表示,若越方未來三個月內能查到1500名逃跑越勞,明年初直接聘僱上路時,凍結6年的越南家庭監護工可望一併解凍。

截至10月為止,在台外勞共42萬0931人,正式突破42萬大關,再創歷史新高。以國籍來看,印尼籍人數最多,高達17.2 萬人,占四成之多,形成獨大的外勞來源國;其次是急速竄升的越南外勞,共9.3萬人,菲律賓8.2萬人第三、泰國7.2萬人。

勞委會表示,早期外勞來台以從事產業工作的菲律賓、泰國為大宗,但是隨著國人高齡化問題,社福外勞人數逐年激增,印尼、越南外勞來台工作人口大增,尤其印尼因為產業及監護工人數都不少,躍居為來台外勞第一名,其中又集中在社福外勞,19.4萬社福外勞中,印尼就佔14.4萬,佔七成五以上。

勞委會表示,泰國近年因為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國內就業機會大增,近年基本工資更是逐年提高,與來台薪資差距已經從原本的3-5倍,大幅縮小到2倍;另韓國也開放外勞,不少泰勞轉往韓國,致來台泰勞人數一年不如一年。

排名第二的越南則是異軍突起。越勞原本以監護工為主,但是94年因為越勞逃跑問題嚴重,勞委會先後凍結越南家庭監護工及漁工至今,越勞開始轉往產業工作,至今在台已有6.6萬餘名產業越勞,監護工則驟降為2.2萬人。

不過,凍結6年之久的越南監護工,最近出現轉機。勞委會表示,上個月的台越勞工會議,雙方已就越南外勞問題達成共識,包括我方同意階段性開放,只要越方自11月起連續3個月內 (至101年2月)查獲逃跑越勞1500人,且查獲行蹤不明人數需大於新發生行蹤不明人數,雙方就可啟動直接聘僱方式,重新開放家庭類越南籍勞工來台工作。

勞委會表示,越勞解凍將分階段開放,先以直聘開放家庭類越勞,至於恢復越南漁工引進及受理越南新仲介公司之認可,仍將視越方改善越勞行蹤不明具體成效後,再續研議。

fsj 提到...

半生奉獻台灣 西籍修女被拒社福門外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1.11.21

西班牙籍修女丁德貞來台近一甲子,因照顧漢生病患獲頒醫療奉獻獎。如今年近九旬,因失智、失能臥床,連離開台灣的力氣都沒有,只因「沒有中華民國身分證」,她無法申請長期照護服務,僅靠同教會修女就近照料。

發現這個問題的教友周富美,在部落格發表文章。她不解地說,丁德貞大半生無怨無悔照顧漢生病患,台灣已是她的第二故鄉,並在六年前獲頒醫療奉獻獎。然而風燭殘年之際,竟因政府單位互踢皮球,淪為「老孤兒」。

照顧她的耶穌孝女會修女何秀月說,丁德貞廿多歲時就隻身前往大陸安徽照顧孤兒,一九四二年來台,一九六二年獲悉樂生療養院裡,住著一群被社會遺忘的漢生病患,她每周兩天,為截肢、行動不便或老邁病友洗澡、擦身、換尿布,換上乾淨衣服,「她不怕被傳染,連手套、口罩都沒戴」。

何秀月說,丁德貞為漢生病友奉獻大半生,一直甘之如飴。晚年因罹患巴金森氏症,身子原本就瘦弱,現更加佝僂,連頭抬不起來,最近因為跌倒又合併失智,長期臥床,連坐輪椅都沒辦法。

她說,修女會雖聘有外籍看護幫忙翻身、活動筋骨,但缺乏專業復健及居家照護技術,沒想到向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申請,被打回票。

為申請案居間奔走的周富美說,丁修女擁有台灣永久居留證和健保卡,但詢問台北市政府和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得到的答案竟是,「因為她未放棄西班牙國籍,不算是中華民國國民,無法提供到宅居家服務。」

何秀月說,現在的丁德貞就算想放棄西班牙國籍,也無力飛回西班牙或到使館辦手續。周富美說,丁德貞把台灣當成第二故鄉,就差一張台灣的身分證,如果政府不給,樂生院民打算「自製」一張,下個月十二日生日時送給她。

周富美感慨,馬偕博士曾說過「寧願燒盡,不願毀壞。」丁德貞愛台灣一輩子,就將燒盡,台灣社福體系卻拒她於門外,多麼諷刺。



◆ 丁修女需長照 北市將專案處理

中央社 2011.11.21

西班牙籍修女丁德貞畢生奉獻給台灣痲瘋病人,但礙於無中華民國國籍,無法申請長期照護服務。北市社會局長江綺雯今天探視丁修女,初步將引進居家護理專業醫療團隊來照顧她。

年近9旬的丁修女目前失能、失智臥病在床,台北市政府社會局17日即獲知丁修女狀況。今天上午由江綺雯率老人福利科長與台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人員探視丁修女,進行失能評估後,初步將引進居家護理或居家營養師等專業醫療團隊,補充照顧服務專業資源。

臥病在床的丁修女言語表達有障礙,但見到大家關心她,仍開心的露出笑容,精神為之一振。一旁照料她的修女表示,丁修女近年失智,僅能用西班牙語勉強與外界溝通;現場江綺雯也與丁修女以西語互動,場面溫馨。

社會局與衛生局、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南區服務站考量目前教會已聘請外勞協助丁修女,照顧計畫初步將以提供到宅專業人員服務為主,引進居家護理、復健或是居家營養師等專業醫療團隊,補充照顧服務專業資源;另外,為就醫接送便利性,將結合中重度長者交通接送服務。

由於丁修女不具備中華民國國籍的補助資格,社會局與衛生局合署的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將以專案方式協助丁修女。江綺雯表示,相信台灣民眾亦願意對在台灣貢獻良多的外籍人士老年生活所需照顧伸出援手。此外,社會局社工員並與教會聯繫,評估是否有其他需求。

丁德貞修女致力於照顧痲瘋病患長達40多年,2005年獲頒第15屆醫療奉獻獎,對台灣貢獻良多。丁修女因失智症及老化失能臥病在床,目前依靠耶穌孝女會的修女姊妹支援,並聘僱外籍看護工照料生活起居。



◆ 檢舉濫用外勞 有獎金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1.11.21

名人濫用外勞問題層出不窮,勞委會鼓勵民眾檢舉,不一定要當「狗仔」拍照、錄影,只要提供可靠線索,查獲違法使用外勞行為,就能獲得五千到五萬元檢舉獎金。

勞委會職訓局外勞管理組組長傅慧芝表示,「就業服務法」規定,外籍看護工的工作內容,只限於照顧被看護者的生活起居;不少民眾將看護工當外傭使喚,叫外勞遛狗、推嬰兒車,甚至是當餐廳員工,都已經違反規定。

職訓局指出,去年五月勞委會提高檢舉外勞獎勵金,改用「人頭」計算,每抓到一個逃逸外勞獎五千元。民眾在外看到看護工外勞做不該做的事,可向勞工單位檢舉,廿四小時電話:一九五五。



◆ 外勞42萬人飆新高 看護工近半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1.11.21

勞委會統計,外勞人數逐年升高,截至今年十月,來台外勞人數首度突破四十萬大關,達四十二萬人;其中以印尼外勞人數最多,若從分布區域看,桃園縣外勞人數居冠,但社福外勞則集中在台北市。

勞委會統計,截至十月底,外勞總人數四十二萬九三一人;來自印尼的最多,占逾四成,其次是越南、菲律賓及泰國;桃園縣是「外勞大戶」,外勞總數高達七萬三千人。

勞委會表示,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社福(看護工)外勞人數逐年增加,近廿萬社福外勞中,印尼看護工就有十四點四萬人;若從分布縣市看,台北市的外籍看護工有三點八萬人、新北市三萬餘人、台中兩萬餘人。

若論產業外勞,桃園縣外最多、達五點六萬人,其次是台中市三點五萬人、新北市二點七萬人。勞委會指出,這三個縣市都有工業區,所以產業外勞人數明顯高過其他縣市。

外勞人數飆高,是否衝擊到本國勞工就業?勞委會職訓局外勞組組長傅慧芝表示,這幾年勞委會觀察外勞跟本勞的成長呈「正相關」,比例約一比六,顯示本勞仍有成長。

傅慧芝也提到,過去因為越勞逃跑人數高,勞委會先後凍結越南家庭監護工及漁工至今。不過上月台越勞工會議,雙方達成共識,只要逃跑人數降低,雙方就可能啟動「直聘制度」,重新開放越勞看護工來台。



◆ 台女受虐 南加華人大協尋

中央社 2011-11-21

台灣女孩伊沙貝爾在美國遭到養父母虐待,經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後,引起廣大的迴響,南加州華人團體幾乎全面動員尋人,希望能讓她早日回台見到母親。

CNN日前報導,台灣女孩伊沙貝爾(Isabel)在7歲被母親賣給別人收養;接著隨養父母移民到美國,卻遭到養父母的不人道對待。在透過人道救援組織逃出之後,希望能回台灣見到親生母親。

消息曝光後,南加州僑界積極尋找伊沙貝爾,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檢視過去的護照資料,努力比對出這名女孩的真正身分,並且與僑界及慈善團體聯繫,希望能夠早日找到伊沙貝爾。

經文處副處長劉克裕表示,遵照總統馬英九與外交部部長楊進添的指示,經文處已經與安那罕附近的人道收容計畫組織「社區服務計畫」(Community Service Programs,CSP)聯絡上,CSP值班人員承諾會給予協助。

由於今天是例假日,要等到星期一(當地時間21日)上班時間後,才能與CSP負責人聯繫、確定。

除了與CSP聯繫之外,劉克裕指出,也透過管道與CNN聯繫、透過僑社的力量尋人,希望能夠儘快找到伊沙貝爾。

劉克裕強調,目前雖然先要找到當事人,但也要尊重當事人的隱私、安全與權益。只要伊莎貝爾願意,經文處已經都準備好了,馬上就可以重發護照,讓伊沙貝爾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回台灣與母親見面。

fsj 提到...

「伊」的出養…道盡原鄉早期辛酸

【聯合報╱記者尤聰光、羅紹平/台東縣報導】2011.11.22

出養赴美受虐的伊莎貝兒,凸顯原鄉部落早期生活的辛酸;經濟環境差,父母除出養子女,還「典當」子女當童工,「賺」典當金養家,有些童工一當就是十年。

「五、六○年代,典當孩子在部落是很平常的事!」達仁鄉排灣族人李明輝說,當年原鄉部落都很窮,每戶生育的孩子又多,養活這群孩子成為沈重負擔。

「把孩子送人收養是條路,但是更多的家長是把小孩『把當捕』(排灣族語意:典當工作賺錢),給工廠或有錢人家童工,時間最少都五年」,父母拿筆典當金改善家計,期約讓子女工作幾年返家,雇主只供吃住不給薪。

「親情不敵麵包!」東河鄉阿美族人李政耀說,當年法令雖不准雇用童工,但那個時代政府也無力取締,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典當兒,為了養家給弟弟妹妹讀書,他也是其中之一,「十二歲就上船跑遠洋了!」

李政耀的父親四十九歲就往生了,當時他才七歲,母親在家要顧六個小孩,大他三歲的哥哥要種田,排行老二的他,「順理成章」成為典當兒,「才十二歲,什麼都不懂,在船上不知哭了多少回!」

「還好我活著回來!」李政耀說,他前前後後被典當三次,時間長達十三年,「每年只有農曆新年有幾天返家」,直到廿五歲才回到部落,「重新拾回家的感覺。」

「以前的生活很可憐」,大武鄉排灣族人戈郎說,廿年前部落每戶人家都是在比窮,孩子就算再會讀書,家裡沒錢一樣被典當去工作,「典當給工廠還好,就怕被送去有錢人家,遇到黑心主人,日子就很辛苦」。

資深吳姓警員表示,原鄉部落以前把小孩拿去典當貼補家計非常普遍,通常都是長男或長女,但是都是短期契約五至十年,金額多從三萬到十萬元。

行政院原民會族群委員陳威華表示,現在原鄉環境已經慢慢改變,家長都很重視教育,典當的情形已非常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