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9

內蒙古史前壁畫 敘述隕石襲擊

◆ 內蒙古史前壁畫 敘述隕石襲擊

中央社 2011.08.28

考古學家在內蒙古發現1幅距今約5000年的史前壁畫。這幅岩畫磨刻在一塊磁鐵石上,其中有人類、房屋和帶有「尾巴」的火球等符號。專家推斷,這很可能是隕石降落史前人類居所的景象。

新華社報導,第6屆紅山文化高峰論壇在赤峰登場,考古學家稱,日前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內發現前述史前岩畫。

這幅岩畫的發現者、內蒙古紅山岩畫研究人員吳甲才指出,這幅岩畫磨刻在一塊磁鐵石上,從周邊出土文物和岩畫磨刻方式判斷,岩畫出現於距今5000年左右的紅山文化晚期。

吳甲才說,岩畫上刻著18個造型奇特的符號,其中有類似人體、圓頂房屋和攜帶「尾巴」的火球等符號。他推測,這顯示「夜幕降臨,史前土著人狩獵而歸、即將走進圓頂房子,這時一個火球突然從東北方向的天空飛來。」

吳甲才指出,幾年前在相同地點,發現1幅刻著30多個符號的岩畫,展示類似景象:人面魚紋像從沼澤地斜身而出、蟒蛇與大人小孩向同一方向奔跑,飛禽挺胸逃竄。

「這些四處逃散的形態很可能與隕石落地的毀滅性災難有關。」他認為,前述岩畫替紅山文化消失的原因提供相當珍貴的研究線索。



◆ 地質學揭密 亞瑟王圓桌藏地下

中央社 2011-08-28

尋找亞瑟王圓桌的考古學家在蘇格蘭斯特林(Stirling)「國王的結」(King's Knot)花園底下發現「圓形土墩」。

倫敦「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國王的結是斯特林城堡下方的幾何形土丘,以前是王室花園。國王的結數百年來一直是個謎。國王的「結」本身溯自1620年代,但中心的平底土丘年代應更為古老。

超過6世紀以前的作家認為,這個地標和亞瑟王傳奇有關。

格拉斯哥大學(Glasgow University)考古學家和斯特林地方誌學會(Stirling Local History Society)、斯特林地域和考古學會(Stirling Field and Archaeological Society)合作,今年5、6月進行首次非侵入調查,試圖揭開奧秘。

他們發現,該地的確有個圓形土墩,歷史比起地面上可見的土丘還要更早。

SLHS會長兼歷史學者哈利森發起這項計畫。他說:「考古學家使用遙感地質物理學,定位出國王的結地下有個圓形土墩遺跡,還有其他土墩。」

「這表示現在眼見的土丘下面是更古老的遺址,也表示傳說中的亞瑟王圓桌可能就在附近。」

哈利森說:「我們不能斷言亞瑟王就在這裡,但是結的核心周圍的土墩可以解釋亞瑟王的故事,解釋人們相信亞瑟王存在的理由。」



◆ 人類祖孫情 源起3萬年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ug/28/today-life10.htm

自由 2011/08/28

〔記者湯佳玲/綜合報導〕今天是台灣的祖父母節,但人類社會是在三萬年前才開始有了祖父母的親子關係,在人類文化的演化上深具意義。

根據「科學人」雜誌指出,美國中密西根大學人類學教授、專門研究長壽演化的卡斯帕里,以牙齒化石的齒序磨損程度分析發現,祖父母在南猿或尼安德塔人等遠古族群中很罕見,直到歐洲早期智人的遺骸證據,才確認祖父母是大約三萬年前才開始變得普遍。

科學家指出,在幾個現代狩獵採集族群裡,祖父母經常在經濟和社會資源上援助他們的後裔,增加後代子孫的人數和存活率,長者也可以傳承他們的文化知識。

科學家指出,「重複」是傳遞文化規則和傳統的關鍵因素,長壽則有利於資訊代代累積和轉移,促進複雜家族系統和社會網絡的形成。

台灣作家黃春明表示,語言是最基本的生活教育,有誰能夠比老人更懂得活用語言?不但辭彙多且運用得更貼切?然而,當台灣社會從農業走向工商業後,農漁村人口高齡老化,留在村子裡的老人,喪失原有語言與文化傳遞的功能;年輕人從老人那裡學來的知識技術或精神素養,到了都市統統用不上。

黃春明以「陀螺」為例,有個口訣「樟賢哮,?賢走,拔樂柴釘死狗」,其中原理只要問阿公阿嬤都知道。

黃春明說明,口訣的意思是說樟樹木頭做成的陀螺轉起來很響,烏?的木頭很會跑,芭樂樹的木頭做出的陀螺只會變成死狗隨便讓人釘。這是由於樟木的篩管粗,陀螺轉起來與空氣摩擦大,會發出聲音;烏?的木質部輕,陀螺的重心比較高,轉起來很會跑;芭樂樹因為木質纖維走向不規則,做成陀螺轉起來會搖搖晃晃,一下子就輸給別的小孩了。

跟著祖父母出門也是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到菜市場學會蔬菜名稱、挑選,拿起蘿蔔用手指彈幾下,聲音結實的就好吃;到了魚攤,什麼魚、該煎還是蒸,都學得到;經過廟門,祖父母也能一一說明供奉的是什麼菩薩神明、神祇的傳說等。

黃春明說,台灣祖父母的地位與功能隨著時代走進尾聲,是很無奈的事。「我夢想著農業社會還會回來」,讓老人又重現在天與地為教室的生活教育中,「祖父母是家族和社區最稱職的級任老師。」

※ 相關報導:

發現古墓群秘魯古文明將改寫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國父首登西方媒體 肖像眼細長臉陰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569012.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1.09.04

國父孫中山肖像人人熟悉,但國父首次登上西方媒體的模樣,你肯定沒看過。大塊將出版的「辛亥革命現場報導:西洋畫刊新聞文獻選集」,收錄多張百年前國父在西方媒體露臉的圖片,提供讀者另一種歷史面貌。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文史工作者徐宗懋委託荷蘭友人藍柏,在歐洲花一年時間搜尋刊載辛亥革命新聞的西洋畫刊,找到近百張精彩的史畫報導,出版「辛亥革命現場報導」。書中許多肖像版畫是兩岸首次曝光。

一八九六年十月廿三日,被扣押於大清駐英使館十三天的孫中山,在輿論的幫助下終於獲釋,這是史上著名的「倫敦蒙難」。卅一日英國「圖畫報」(The Graphic)刊出孫中山被釋放的圖文報導,標題是「孫中山案」,報導附上一張孫中山肖像的木刻版畫,據推算該是孫中山最早出現在西方媒體上的圖片。

這張肖像畫與國人所熟悉的國父容貌差異不小。畫中的國父眼睛細長、臉頰瘦削,表情陰鬱。徐宗懋表示,百年前的照相機又大又笨重,沖洗底片耗時費工,因此歐洲媒體多以版畫代替照片傳遞新聞訊息;畫家繪圖難免出現誤差,甚至僅憑想像作畫,「然而這種『不像』,也正是史家研究東西文化差異的題材。」

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五日,法國畫刊「我全都知道」(Je Sais Tout)報導辛亥革命,標題為「孫中山,中華民國的總統」,並附上肖像畫。這是目前所知國父最早的彩色肖像畫。

徐宗懋說,一百年前西方攝影和文字記者已深入中國各地,對於中國重大事件有詳細的圖文報導,西方讀者往往比中國人更快知道中國的事情,近代著名的中國歷史影像也幾乎全出自西方人之手。儘管這些照片帶著西方角度和眼光,卻是我們不可忽視的第一手史料。

西方媒體是研究國父的重要史料。法國史學家白吉爾便曾指出,國父「倫敦蒙難」獲釋後在倫敦召開多次記者會,透過媒體在西方世界樹立起「可敬愛國者」的形象。這個英雄形象接著傳回中國,有助於國父成為革命軍的精神領袖。



◆ 富商變烈士 女婿馮自由寫革命血淚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1.09.04

香港電影「十月圍城」中,富商李玉堂父子為了革命奉獻財產與生命。歷史上李玉堂確有其人,其原型為香港富商李煜堂,而李煜堂的女婿馮自由則輾轉來到台灣,並寫下關於革命的真實故事。

慶祝辛亥百年,世界書局重新出版「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作者馮自由參與規畫了潮州黃岡等六次起義革命。馮自由生於日本,十四歲加入興中會,之後奉國父孫中山之命到香港擔任革命報「中國日報」記者、社長。該報由陳少白創辦,因資金不足改由香港富商李煜堂挹注資金接辦,「十月圍城」便根據這段歷史發展。

不過,李煜堂之子李自重,並非如電影所描繪死於清將刀下,反倒是與姐夫馮自由一起創辦同盟會香港分會。馮自由一九五一年赴台,一九五八病逝於台北。

世界書局編輯李美貞表示,「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是馮自由一九二八年於上海完成,世界書局曾經在一九五四年出版。

此番重出,編輯團隊特地到國民黨黨史館尋找革命志士的歷史照片;既看到志士英姿颯爽的生前身影,也看到他們行刑後身首異處的慘狀,「歷史比電影還教人震撼!」

馮自由親身參與革命、又當過記者。李美貞認為,他寫的革命故事平實,不會像課本或電影美化革命志士,卻反而更加感人。書中所描述的革命多數缺乏規畫組織,是志士憑一腔熱情臨時起意,還經常因砲彈失靈、溝通不良而功虧一簣,「這才是真正的歷史!」

李美貞指出,該書既有我們熟知的「課本人物」秋瑾、林覺民,也有曾遭遺忘、因電影重被記起的楊衢雲、李煜堂,以及後來成為「漢奸」遭革命除名的的汪精衛;更多的是從來不曾被提起的無名英雄。但他們都是真正創建中華民國的英雄,「中華民國走了一百年,該是還原歷史原貌的時刻了!」

fsj 提到...

驚人大發現 中東也有納茲卡線

中央社 2011/09/16

(中央社台北15日電)科學家在中東發現神秘的「納茲卡線」(Nazca Lines),從敘利亞延伸到沙烏地阿拉伯,只能從空中看到,在地上看不出來,民眾幾乎都不知道。

科技新聞網站「生活科學」(Live Science)報導,這些圖案是中東版的納茲卡線,如今,拜新的衛星繪圖科技之賜,加上約旦的航空攝影計畫,研究人員發現比以前更多的納茲卡線。數量達數以千計。

納茲卡線是在地面上用石頭或土壤堆積而成,或在地上刻劃的古代「地畫」,也就是圖形,散布在祕魯南部的一些沙漠。

這些石頭結構物有各式各樣的圖案,考古學家指這些圖案為「輪子」,常見的圖案是一個圓圈,內部有輪輻向外擴散。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圖案可追溯至古代,至少為2000年以前。圖案通常是在熔岩原地上發現,範圍在25公尺到70公尺之間。

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古典與古歷史學教授甘迺迪(David Kennedy)說:「光是在約旦,我們看到比納茲卡線還要多的石製建造物,比納茲卡線覆蓋的地區還要廣泛,並更久遠。」

甘迺迪的新研究指出,這些輪子組成部分各式各樣的石頭地貌。這些圖貌包括風箏、懸吊裝置與圍牆,這些神秘結構物在地表蜿蜒好幾百英尺,顯然沒有實際效用。研究報告將發表於即將出刊的「考古科學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甘迺迪團隊的研究是長期航空偵察計畫的一部分,這項計畫勘察約旦各地的考古場址。這些石頭建造物有什麼用途或有什麼意義,甘迺迪與他的同事現在還是無法弄清楚。(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 台大:館藏唯二遺骸都是史前人類!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1.09.16

霧社事件的主角莫那.魯道骨骸原本存放在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標本館,民國62年移回霧社,讓遺骸入土。近來因為「賽德克.巴萊」電影熱賣,此事引起討論,到底台大還保存多少遺骸?台大統計,目前僅剩兩具日據時代挖掘出的完整遺骸,分別是台中麻頭路與屏東墾丁寮出土,都是台灣史前人類,很難判斷是否與原住民有血緣關係,故無從歸還。

因為國片電影熱潮,意外引起外界關心賽德克.巴萊遺骸等問題,甚至不少人誤以為台大還收藏許多原住民遺骸,要求台大應比照讓賽德克「英雄」歸葬山林,讓家屬領回其他骨骸。但台大表示,外界可能誤解了。

台大人類學博物館

珍藏數十萬件考古文物 陶片石器最多

台大人類學博物館保存考古文物達數十萬件,距今都超過千年。台大人類系主任陳瑪玲表示,這些古文物主要是1920至1960年代考古挖掘的收藏,包含原住民的生活器具、人類骨骼標本、猩猩骨骼標本等,其中陶片與石器的數量最多,是台大重要資產。

兩具較完整人類遺骸

從台中麻頭路、屏東墾丁寮石棺出土

其中保存兩具比較完整的人類遺骸,分別是從台中麻頭路與屏東墾丁寮石棺出土,挖掘時間是日據時代台北帝國大學時期。台大人類學博物館表示,這兩具遺骸都是史前時代的人類,無法證明與現在的原住民有相關性。另外,光復後在十三行遺址挖掘的曲肢葬,也有一具比較完整的人類遺骸。這些史前遺骸,恐怕難以「歸還家屬」的。

陳瑪玲表示,原本這些考古文物都陳列在洞洞館的考古展示廳,洞洞館拆除後,數十萬件的文物全部封箱保存,正在尋求台大校史館的空間作為展示廳,並規畫定期推出各種展覽。

保存近200年原民文物

台北帝大時期收藏 最早1895年採集

除了考古文物,台大人類學系還保存很多近200百年來的原住民文物。台大人類學博物館表示,這些館藏統稱為「民族學藏品」,主要都是台北帝大時期所採集,包含泰雅族貝珠衣、平埔族雕刻等,都是目前很罕見珍貴的藏品。

民族學展示廳還有一艘邵族的獨木舟與一艘達悟族的拼板舟,分別來自日月潭與蘭嶼,都是原住民的代表性文。陳瑪玲表示,原住民的文物採集時間最早可追溯到1895年,多數集中於1928年以後的台北帝大時期。

※ 相關報導︰

* 若確認血緣、地緣 不排除歸還地方
http://www.udn.com/2011/9/16/NEWS/NATIONAL/NAT5/6594085.shtml

台大保存的考古文物或先人遺骸,如果原住民想要迎回自己的土地,台大表示,只要能判定是與當地有血緣相關,又有良好的保存機構,台大不排除歸還文物。

fsj 提到...

國文老師碩士論文 超完整解籤書 廟方搶著收藏

【林和生/屏東報導】2011-09-19 中國時報

目前在佳冬高農擔任國文老師的王儷容,前年到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進修,畢業論文就以坊間流傳的六十首籤詩為題,寫出一本完整的解籤書,透過關鍵字就能找到解答,宛如一本籤詩工具書。

學生時期的家族鬥爭,讓當時不解的王儷容每天僅能到書店翻著命理書尋求解答,久而久之也培養出興趣。擔任國文老師的她,將廟宇信仰中不可或缺的籤詩利用關鍵字解釋,不僅寫成碩士論文,更成了全台首本學術研究的解籤工具書,完成後連廟方也搶著收藏。

王儷容說:「籤詩內容多在提醒,壞籤也能解好,如何決定最後走勢?還是掌握在抽籤的自己!」在籤詩中如遇見福、祿、壽等字,問的是老者健康恐不理想,表示此生已將功德圓滿,但如果問的是功名,則是支好籤;詩文中單字也各有含意,如「上高灘」如果是求功名因為有「上」就是好兆頭,但問的是婚姻或健康,恐怕不太理想;詩文中如出現春夏秋冬指的可能是四季,也可指方位、天干、五行等。

統計六十支籤加上一支籤首,僅四支稱得上好籤,機率其實不高。王儷容表示,求籤者無非是想來尋求解決之道,因此最忌解籤人將籤解死,屆時就算說得準、卻逼人走上絕路,也達不到解籤目的;如何傳達提醒之意且將下籤解成上籤,這就要看解籤人的智慧。

例如有位考生抽中丙子籤來問考運,籤詩內容說:「命內正逢羅孛關,用盡心機總未定,做福問神難得過,恰是行舟上高灘。」看到「難得過」、「行舟上灘」,他整個人心涼了一截,但解籤人卻示意,詩中有「上」、「高」兩字,勢必榜上有名,但學校未必理想,幾個月後果真應驗。

另首甲午籤「風恬浪靜可行舟,恰是中秋月一輪,凡事不需多憂慮,福祿自有家門慶。」看似好籤,但如果行船人來問工作就要小心。王儷容解釋,籤詩掛頭故事是李白升仙,因李白是失足落水而死,故要提醒抽籤者避免行舟或玩水。

做完論文後,直覺人生非常奇妙,也佩服祖先流傳下的智慧。王儷容說,籤詩內容僅作為參考,不管抽到好籤、壞籤,反正努力過後一切就交給天,有時候覺得,安然自在才是最大的福氣。

※ 相關報導:

* 台灣廟宇籤詩解籤方式及其內涵探究—以高雄市哈馬星代天宮為例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96NKNU5045013%22.&searchmode=basic



◆ 教授愛古墓 12年找到2百座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2011.09.19

聯合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黃豐隆12年來深入鄉土研究,深覺都市開發,很多古墓因此被毀,他共找到逾200座古墓,解開歷史之謎,並結合智慧手機定位系統等雲端科技,保存在地文化資產。

黃豐隆學的是資訊工程,卻對鄉土文化懷抱熱情,休假時,往墓地裡跑,追尋光復以前的古墓。黃豐隆說,台中市未升格前,八個行政區內僅有二處古墓,廖煥文、丘先甲(邱逢甲之兄)列為文化資產保存,其他古墓因為是家族墓園,文史資料有限。

黃豐隆調查發現,很多當地家族系統脈胳、開發史僅存於耆老口述歷史、族譜中,透過古墓碑文、地點等,從中得到實證,補足該段歷史,但古墓在荒煙蔓草間,隨著都市開發,找尋古墓成了和時間賽跑,他共找到逾200座。

黃豐隆結合雲端科技,運用智慧型手機Google Map為古墓定位,並且建立相關文史資料,但其中逾三成都市重劃時被毀,已成遺跡。

黃豐隆說,追尋古墓的過程通常是請教耆老、從族譜找線索,例如集資開鑿葫蘆墩圳、對台中開發貢獻很大的張達京,他的墓園是後人尋根,從大陸迎靈骨返台安葬,尋問耆老後,僅知道葬在南屯區番社埔竹林北側,由於不臨路,雜草比人還高,他在墓群中找尋,找了兩次才找到。

他舉例,為什麼台中市潭子區頭家厝「雙張」,當初是張達京、張達朝兄弟的後人開墾而得名,但現住的卻都全部姓林?當初他也想不通,張家、林家的族譜也沒記載這一段,直到比對林氏古墓出現年代,推論出張氏家族在清同治年間遇戰亂,成為勒索對象,將房舍賣給林氏家族後離開,補足這段歷史。

fsj 提到...

神祕的黑白石墓葬群 新疆首見

【聯合報╱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2011.10.13

大陸中國社科院考古專家十月上旬在新疆塔什庫爾幹河旁的一處台地,首度發現神祕的「黑白石墓葬群」。這些在陽光照耀下,光滑圓潤的黑石和稜角分明的白石,以石圈墓葬為頂點,反射條條光束,顯得格外肅穆。

長約一百公尺、寬約五十公尺的土質台地上,鋪滿了拳頭大小的石頭,黑色一綹間隔白色一綹如同斑馬線,台地的最西端有直徑約兩公尺的石圈墓葬;墓葬所在的台地在河流的北岸,離河面高約五十公尺。

考古隊隊長巫新華接受新華社訪問時指出,經初步考察,在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甚至是中亞,都沒有發現過類似的東西,從過去的考古經驗和資料來看,可推定為首次發現。

當地耆老介紹,類似的墓葬共有四處,連當地人都不知道裡面有什麼奧秘,顯然相當神秘。

巫新華表示,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關鍵之處就在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幹自古以來一直控制由帕米爾高原進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通道;早期中亞北部雅利安人的遷徙,和塔里木盆地的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人的出現,都跟這條大通道有密切的聯繫。

巫新華指出,在歐亞大陸東部,從東亞往西亞、南亞遷移的人,都曾利用這條古道。

fsj 提到...

元朝沉艦 日外海現蹤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20日電】2011.10.21

730年前入主中國大陸的元朝派兵攻打日本,結果遭遇颱風而失敗,這段史實在日本歷史上稱作「元寇來襲」。當年被颱風吹襲而沉沒的元朝軍船,最近被日本歷史學家發現,幾乎維持原形的元朝軍船出土,這還是第一次。

發現元朝軍船的海域,在日本長崎松浦市鷹島沖的伊萬里灣,那是在日本鎌倉時代的西元1281年,元朝發動了對日本的戰爭,軍船大舉進逼日本本島,卻遇到強烈颱風而軍勢潰散,日本稱之為「弘安之役」。

致力於元朝軍船研究日本琉球大學考古學教授池田榮史,在鷹島周邊海域的海底,發現了完整的元朝沉船,據說除了沉船的船材之外,另有壓艙石、砲彈等出土,對當年的戰史研究有相當幫助。

船體沉沒於鷹島南水深約20到25公尺的海底,並經過一公尺的挖掘後才發現。沉船是在去年被發現,今年9月30日正式挖掘,包括船底的龍骨等,重現世人眼前。

日本歷史記載,日本鎌倉幕府時代,忽必烈為了迫使日本臣服,曾兩度與朝鮮半島高麗組成聯合部隊,派兵征討日本。弘安之役的元朝海軍船隻據說高達4400艘,出動的兵士達14萬人,一部分在福岡的博多與日方戰鬥,之後船團集結到鷹島周邊,卻遇上日本稱之為「神風」的強烈暴風雨,結果大半軍船毀於風暴中。



◆ 鄭成功古船 國家地理明首播

【聯合報╱記者莊宗勳/台南報導】2011.10.21

國家地理頻道歷時3年完整記錄台南市復原明鄭時代「台灣船」的過程,並敘述鄭成功收復台灣的事蹟,製作成「鄭成功古船重現」紀錄片,昨天在全美戲院首度公開,讓觀眾先睹為快。

明晚9點在國家地理頻道首播後,將陸續在亞洲各國播放,讓更多人見證鄭成功的海洋英姿。

國家地理頻道台灣區執行長張鎮安指出,這支紀錄片以高畫質收錄台南市政府「17世紀台灣船復原重現計畫」。

還訪問美國、英國及台灣等多名學者,講解鄭成功如何用台灣船縱橫海洋,改變亞洲歷史。隨著劇情演進,觀眾感受到復原台灣船的艱辛。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透過紀錄片,讓大家了解台灣船揚威國際的過程,「我們沒有在大航海時代中缺席」。

fsj 提到...

麻豆港的消失與重生

【江慧真/調查採訪】2011-11-13 中國時報

「一六二九年,荷蘭士兵從台灣西南的倒風內海殺入內陸,一路追捕中國強盜,最後精疲力盡,微醺攤臥在麻豆港河口。麻豆社的戰士,熱心扛起了他們眼中的『紅毛怪』,佯裝協助渡溪,一到了河中,卻突然齊力放手,兩旁樹林瞬間射出百支弓箭長矛,六十二名荷蘭士兵當場慘死河中。」提著紅毛怪頭顱,戰士激昂榮耀回部落,但沒人料到,一場史無前例的殖民鎮壓,正悄悄醞釀中……(記載於《熱蘭遮城日誌》)

港口變內陸 麻豆社事件當見證

這個場景,是台灣史在十七世紀最關鍵的「麻豆社事件」,也是導演魏德聖未來籌製新片「台灣三部曲」的劇本濫觴。然而,四百年後,滄海桑田、物換星移,內海成了潟湖,溼地變了鹽田,港口也化身為內陸。

看不見海的「麻豆港」,在後代子孫眼中成了不可能的傳奇。文史工作者梁茂榮、許清保兩位老師回想小時候,「咱在地人根本沒人會相信,明明離海還有好幾里遠,麻豆怎麼可能是海港?!」

揮不去的謎團,讓文史工作者展開了土地和歷史的尋根運動,過程中,又意外和科學的考古挖掘,產生了美麗的「交會」。

「一九九二年,政府蓋八十四號東西向快速道路,環評要我去考古,怎知道這一挖,竟挖出海層貝塚,發現了西寮遺址!原來,這地方以前全部都是海……」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回憶。

水崛頭湧泉 吉穴被封繁華沒落

兩年後,愛鄉文教基金會舉辦「鯤瀛文史研習營」,邀請劉益昌去上課,「當時的立委蘇煥智拉我去看一塊橋石碑,問我為什麼這裡有鄭成功的記錄,我講不出答案,只好放在心上,這一擱又過了好幾年……」劉益昌說。

麻豆港所在地水崛頭,是一個百年不斷的活水湧泉,水源頭矗立著兩大塊混著牡蠣灰沙的三合土。每次經過這裡,望著眼前長達八公尺的結構物,劉益昌總懷疑,這裡絕對有「玄機」,「有人說它是墳墓,但我們的民族性怎可能把人埋在水裡?有人說它是灞頭(水利設施),但地勢低的地方如何引水過來?最可能的就是港口。」

一個多世紀以來,麻豆鎮始終盛傳,南勢里水崛頭將出「帝王」。傳說清朝乾隆年間,唐山來了一位地理師,發現水崛頭旁的湧泉有帝王之兆,因此上奏清廷,清帝大怒,假借蓋橋名義,派堪輿師來,拿磨甘蔗製糖的大石車,掐住「龍喉」要害。果不其然,水崛頭「吉穴」被封,麻豆從此水災頻傳,從繁華轉沒落。

港內還有港 地下挖出更老碼頭

「只要讓我解剖,我就可以有答案!」二○○三年,從立委變成縣長的蘇煥智終於有了經費,委託中研院劉益昌考古團隊放膽開挖。果然,從三合土處往下挖,古碼頭港埠設施漸漸出土,更大的驚喜是,不但陸上遺跡證明了麻豆港的存在,甚至在地層底下又挖掘出一個年代更古老的舊碼頭,成了「港內有港」的罕例。二○○八年初,麻豆港遺址全部考古出土完畢:古港碼頭、水道、迴船池、港埠、水井、青銅器、青花瓷、竹簍、官馬遺骸和貝塚等遺跡通通重現。

麻豆港嗄然重生,不但還原了三百多年前的歷史風貌,見證了荷蘭治理時代的海上繁華和走私貿易,更解構了「以漢制番」的那段殖民血淚史。

麻豆港因倒風內海的淤積陸化而消失,卻因考古挖掘而得以重生。「真實的遺跡,佐證了史料,台灣四百年來的歷史,因此有了意義!」劉益昌說。

站在三百多年前的麻豆古港上,遙望流水潺潺的航道,畫面立刻貫穿古今,回到荷蘭人占領倒風內海的歷史情境。劉益昌感性的說,你好像看到了當代貿易的海上風華,體悟了帝國侵入島嶼的生活改變,從那一刻起,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文化,以精耕為主流的農業經濟從此展開,「誰說台灣沒有史詩般的大河劇?」



◆ 現在 考古佐證史料 挖出清官馬殘骸 遺址完整呈現

【江慧真/專訪】2011-11-13 中國時報

二○○八年三月總統大選,藍綠激烈對決,連領先的馬蕭陣營也不敢掉以輕心。但選前倒數兩個月,台南麻豆竟然考古挖出了一具完整的馬匹殘骸!

中研院研究員劉益昌回憶,「老實說,我也嚇了一大跳,但考古就是科學,講求的是實證,這匹被推定約為清朝年間的官馬殘骸,因為水崛頭的湧泉溼度,保存得相當完整。照理說,這是考古的一大躍進!外界一定會廣為報導,但為避免牽動敏感的政治氣氛,我選擇低調沉默,繼續進行著後續挖掘工程。」

劉益昌之所以封口,其來有自。

文史工作者梁茂榮說,打從一出生,鄉里父老就口耳相傳,南勢里的水崛頭湧泉,百年來活水不斷,是個地靈人傑的「龍地鳳池」;加上清乾隆年間,有地理師上奏,斷言麻豆有誕生帝王的吉兆,「加上兩千年大選,台南出身的阿扁果然選上總統;八年後,又挖出一匹馬,大家當然又會議論紛紛……」

劉益昌的謹慎低調,讓考古還原考古,歷史仍是歷史,沒有因政治而遭到有色眼鏡觀看。麻豆港的遺址得以完整呈現,更成了全台一百八十多座古港中,唯一可於陸地上肉眼可見,其他古港皆已在地理變化後消失。

二○○三年到二○○八年,劉益昌除了繼續研究熱蘭遮城、西寮遺址外,也同步接下麻豆港的考古工程,挖出了兩層的古碼頭遺跡,出土的文物則包括清朝銅錢、青花瓷、罕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箭頭、種子、裝水果竹簍、神像、透明水晶球等,以及一匹保存完整的清朝官馬骨骸。

「麻豆港的重生,不是要挖來開船使用,而是要成為大家認識歷史、了解土地的方式!」劉益昌堅持,出土文物讓今人得以穿越時空,一窺昔日荷蘭人、漢人與平埔族的互動,以及十七世紀的這一百年對台灣的重大意義。

fsj 提到...

2012年12月世界末日 又一依據

中央社 2011.11.26

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和歷史學協會(INAH)的考古學家以往曾盡力淡化1種理論,即古馬雅人預言,世界末日將在2012年降臨。如今他們承認,在1個刻字碎片上再次發現這種預言。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多數專家在提及這個末日日期時,唯一根據是墨國濱臨墨西哥灣塔巴斯戈州(Tabasco)托圖古魯遺址(Tortuguero)的馬雅石刻板。

第二個依據顯然是,距此不遠處柯馬卡克廢墟(Comalcalco)某1磚塊經過雕刻或澆鑄的表面部份,也提及此一日期。柯馬卡克特別之處在於,其馬雅神廟是以磚塊砌成。

墨國人類學和歷史學協會發言人曼德斯(Arturo Mendez)表示,這個刻字碎片是在若干年前發現,迄今一直供徹底研究之用,因此並未對外展示,而是由該協會收藏。

這個碎片名為「柯馬卡克磚」(Comalcalco Brick),某些網上論壇已出現過專家的相關討論。

許多專家對於磚面上是否明確提及2012年12月21日或2012年12月23日,仍有懷疑。擁護上述理論者稱,這兩者就是世界末日可能降臨的日期。

托圖古魯石刻板和柯馬卡克磚上的銘文可能都是大約1300年前的傑作,而且含義都有些隱晦。

托圖古魯石板銘文記述的是其認為2012年會發生之事,與職司戰爭和創造的馬雅神祗Bolon Yokte有關。

不過因石板遭侵蝕並出現裂痕,而致銘文結尾幾乎無法辨認。有人猜測,這部份的文義可能是,「祂將從天而降」。

柯馬卡克磚也有怪異處,即其經過澆鑄或銘刻的表面可能是朝內,或塗上了灰泥,顯示無意外露。

墨國上述協會早已指出,關於世界將在2012年12月底毀滅或改變的傳言,是對馬雅曆法的西方式錯誤解讀。

該協會專家指出,馬雅人認為,時間是一連串的循環,有規律地開始和結束;但在某1個循環結束時,並無末日可言。



◆ 2012末日預言碑文 再冒出1個

自由 2011.11.26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對相信馬雅文明預言明年將是世界末日的人來說,這可是壞消息,原來預言末日的碑文不是只有一個,而是兩個。但好消息是,如果你相信墨西哥研究學者的說法,世界末日根本就是胡謅,完全不用擔心。

先前主張末日說的專家,引用的皆是塔巴斯科州的托圖古魯(Tortuguero)馬雅遺跡的紀念碑碑文,得出世界末日在二○一二年十二月廿一日,但墨西哥人類學與歷史學研究所廿四日證實,他們在墨西哥南部的柯馬卡克(Comalcalco)神廟裡發現一塊磚頭上的刻文,也出現同樣的日期。

專家稱末日說是錯誤解讀馬雅曆法

研究所表示,這塊「柯馬卡克磚」多年前就已發掘,但為了研究從未公諸於世。該研究所過去就一再聲明,所謂馬雅文明預言的世界末日說,不過是西方世界錯誤解讀馬雅曆法。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馬雅碑文學者史都華也主張,由於磚塊上頭的文字並不是使用未來式,他認為更有可能指的是過去的日期。

「柯馬卡克磚」已經在網路上引發專家熱烈討論,但許多人爭論遺跡所指的世界末日究竟是二○一二的十二月廿一日還是廿三日。

托圖古魯碑文和新發現的磚頭都約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古文明遺跡,而且兩者皆帶有些神秘色彩。托圖古魯碑文中提到馬雅文明的戰爭與創造之神,然而碑文的最後一段卻因為侵蝕和裂痕難以判讀,只能約略判斷內容是「祂將從天而降」。柯馬卡克磚則是有文字的那面朝內,且以灰泥覆蓋住,代表這些文字原無意讓他人看見。



◆ 人類學家特展 踏查百年史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1.11.27

人類學者在台灣探索百餘年,史無前例匯聚國內九個重量級博物館及學術機構的「人類學家的足跡:台灣人類學百年特展」將以兩年多的時間,巡迴展出二百四十件文物及珍貴史料。

「人類學家的足跡」為國內首度以展覽形式回顧人類學在台灣與大陸的發展歷史。台灣人類學研究源起於一八九五年,日籍學者伊能嘉矩、鳥居龍藏等人先後來台展開踏查工作;大陸時期的研究則從一九二八年南京中央研究院成立起始,積極延攬留學歸國的人類學者如李濟、董作賓等人投身民族學及考古調查。此展除了呈現中、日人類學者百年來在各地辛勤踏查的身影,也展出參與規畫的九大典藏、研究機構的珍藏。

難得一見的是,中研院珍藏的「阿美族祖祠浮雕木柱」、「雅美(達悟)族家屋主柱」、「帶蛇紋的排灣族木雕板」等皆在列;「老頑童」劉其偉生前收藏、捐贈給台中科博館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各式面具也現身了。

國立台灣博物館研究員吳佰祿指出,「阿美族祖祠浮雕木柱」在木柱上雕刻的紋飾與阿美族的社會組織、親屬結構及祖先源起有關,相當珍貴。中研院民族所在來義調查所獲的一批原住民傳統木雕,也非常有脈絡地呈顯出文化的標記。中研院史語所展出的一批殷墟考古出土的石虎、獸骨卜辭、卜辭龜甲等,則凸顯大陸時期人類學者的成就。

此次參展的單位除中研院民族所、史語所,尚有台大人類學系、台博館、科博館、史前館、台灣歷史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蘭陽博物館等。展品多達二百四十件,將在各館所巡展兩年餘。首站從即日起至明年三月十一日在台博館展出,下一站為台東史前館。



◆ 深海捕魚 史前人類是高手

【Upaper╱中央社】2011.11.26

刊登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的研究指出,澳洲考古學家發現4萬2000 年前的史前人類就已經熟稔深海捕魚技巧。他們在東帝汶Jerimalai洞穴挖掘現場也發現全世界紀錄上最早的魚鉤。這個貝殼作的魚鉤可追溯至1萬6000年到2萬3000年前。

澳洲國立大學亞洲暨太平洋學院的歐康納說:「挖掘現場發現超過3萬8000個魚骨,來自2843 種魚。

「這些魚最早可追溯至4萬2000年前。」她還說,有很多種魚是深海魚類。她說:「東帝汶挖掘現場顯示的是,東南亞島嶼的早期現代人類,有著驚人的先進海事技術。」

「他們是捉魚的專家。有些他們抓到的魚,對現代人來說都是種挑戰,像是鮪魚。這是相當令人興奮的發現。」挖掘地點也發現魚鉤,不過歐康納表示,這應該不是用來捕捉深海魚類。

歐康納說:「我們相信這是紀錄上已知最早的魚鉤。這顯示我們的祖先不只是很好的漁夫,在手工藝上也相當優秀。」



◆ 赫哲族史詩 黑龍江列重點保護

中央社 2011.11.27

黑龍江省政府表示,將制訂一系列保護東北赫哲族文化遺產的計畫,特別針對赫哲族瀕臨失傳的語言藝術史詩「伊瑪堪」進行記錄、研究、傳承等保護。

新華社報導,「伊瑪堪」是赫哲族獨有,以赫哲語表現的民間口頭說唱藝術,由於赫哲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伊瑪堪」的敘事傳統和口頭藝術,成為赫哲族傳承自己歷史文化、宗教信仰、人文習俗等的唯一形式。

「伊瑪堪」說唱內容包括赫哲族歷史上的英雄故事、薩滿求神、漁獵生活、風俗人情和愛情故事等,具有鮮明漁獵文化和地域特徵。

報導引述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景堤的談話說,近幾年,當地已對「伊瑪堪」影音資料進行整理,目前建立「伊瑪堪」傳習基地和培訓學校,鼓勵傳承人帶徒授藝等。

報導稱,黑龍江省將集合專家隊伍進行保護研究,同時建立赫哲族漁獵文化生態保護區,並加強博物館展覽內容,對包括「伊瑪堪」在內的赫哲族文化進行綜合性保護。

赫哲族是中國大陸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根據2000年大陸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赫哲族人口為4640人;據中國民俗學網報道,由於赫哲族沒有文字,目前會講赫哲語言的人僅存20名左右,能流利演唱「伊瑪堪」的還不到5人,使「伊瑪堪」正瀕臨滅絕。

赫哲族的「伊瑪堪」在2006年被列入大陸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2至29日在印尼峇里島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會議,也將「伊瑪堪」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fsj 提到...

發現800年殘瓦 失落的成吉思汗墓近了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1.12.03

一代霸主成吉思汗密葬何處?八百年來一直成謎。華裔美籍探險家林宇民率卅一人探險隊深入蒙古尋覓,一場暴風雨沖刷出八百年前的瓦片,讓失落的成吉思汗墓露出一線曙光。

成吉思汗的死與他身葬何方,八百年來充滿各種傳聞。背上有著「蒙古斑(胎記)」的林宇民(Albert Lin)自認擁有蒙古血統。有鑑於蒙古非法開採金礦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成吉思汗下落不明的陵寢,隨時可能遭破壞。本身是工程師的林宇民決定號召一群專家尋找成吉思汗之墓,這卅一人取得蒙古政府許可後,開始進行非侵入性的科學探勘。

三個多月的探險中,探險隊員前進從成吉思汗時代即被列為禁區的聖地、探索廣達一萬二千平方公里的遼闊山區。在沒有地圖、路標的情況下,他們將衛星定位系統承載在飛行器上,前進禁區內的「不兒罕合勒敦山」一探究竟。

在古時,禁區內一般人不能進入。外界推測,成吉思汗禁止人民進入禁區的原因,是因為這座聖山,將是他的長眠之處。八百年來,許多人試圖探密,但都無功而返。

探險途中,他們利用探地雷達、高科技衛星攝影、科學方式解析、加上全球一萬多名網友的支援,試圖突圍。林宇民自認,「這次探險是一個瘋狂的挑戰」,他們既得面對惡劣的地形與暴風雨的挑戰,還得跟日益囂張的盜墓賊賽跑,勝算似乎微乎其微。

但就在一次暴風雨後,意外沖刷出一片殘瓦。經由考古學家檢驗,這片殘瓦竟是成吉思汗時代,用來建造房屋的瓦片。如今這個突破性的發現,正等待蒙古官方的回應。

林宇民的探險之旅尚未終結。記錄其探險歷程的紀錄片「失落的成吉思汗之墓」,今晚十一時將在國家地理頻道首播。

fsj 提到...

周公廟遺址發現 4千年前就有迷你火鍋

【聯合報╱記者陳思豪/綜合報導】2011.12.14

氣溫直直落,不少民眾都會選擇吃火鍋過冬,但這習慣可能四千年前就有了。大陸考古學家前天在陝西寶雞市岐山縣的周公廟遺址,發現一座龍山時期遺址,其中疑似有座壁爐,壁爐的火灶下可擺放燒土,整體設計宛如現代的小火鍋。

中新網報導,除壁爐外,裡頭還有庭院、地窖、主臥等設施,這些東西充分證明,先民對家庭的熱愛,不亞於現代人。

報導指出,岐山過去是西周王朝的發源地,從周太王遷岐至周平王東遷四百多年間,岐山都是周朝都城所在地。

從2004年開始,中央政府便委託北京大學、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勘探調查。11日當天,考古隊挖出一處具有龍山文化的居屋遺址,發現了生火取暖和做飯的火塘、火灶,還有一座大約四十平方公尺的兩房一廳,結構相當完整、功能也很齊全。

北大學生孫雪靜表示,最讓大家驚喜的是庭院中一個小巧玲瓏的火灶,灶下還有紅色火燒土,圓形灶眼可以放進一個小陶罐,她表示,這樣的設計,彷彿是古代迷你小火鍋。



◆ 南韓安東發現 四百年前木乃伊

中央社 2011.12.14

世界各地都有挖掘出木乃伊,南韓安東市近日也傳出挖到一具木乃伊,據推測此具木乃伊有400年以上的歷史。

南韓「朝鮮日報」今天報導,位於南韓慶尚北道的安東市豊川面的佳谷里,13日挖到一具乾屍,據推測約為410多年前的遺體。

遺體的牙齒、髮鬚、手指和腳趾都如同死時的狀態,尤其腳底的紋路更是可用肉眼就能確認,可見遺體保存狀態十分良好,引起學界的關注。

屍體能夠保存如此良好,據分析是因為使用了三層棺木的因素,棺木由木材和長石製成。10公分厚的兩層木棺再覆蓋上50公分厚的長石,如此密封狀態下,遺體過了400多年依然看似沒有腐壞。

這具木乃伊身高約160至170公分,從牙齒狀態推測,此人到了老年仍很健康。

fsj 提到...

大陸普查文物 浙江省擁有最多

中央社 2011.12.29

中國大陸國家文物局今天公布第三次全大陸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浙江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數量最多,達7.3萬處,河南和四川緊跟在浙江之後。

但是,由於四川先前發生汶川大地震,因此在大陸這次文物大普查中,成為登記文物消失最多的省。

大陸國家文物局指出,這次是中共建政以後規模最大的文物普查,這項普查從2007年開始,歷時5年,共投入超過5萬人,確認全大陸近7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超過55萬處,所占比例超過7成。

在大陸各省和直轄市中,浙江省以擁有7萬3943處的不可移動文物,成為大陸擁有文化財產最多的省分,而河南、四川分別以6萬5519處和6萬5231處分別名列第2、3名。第4到第10名分別是山西、陝西、廣東、湖北、河北、山東和福建。擁有皇宮等古蹟的北京,以3840處不可移動文物,名列第29名。

文物大省陝西,古代遺址最多,達2萬3453處,占陝西不可移動文物的47.8%。四川省則古墓最多,被發現的古墓超過3萬處,為全大陸之最;而四川省擁有的石窟石刻,也是全大陸最多的。

另外,在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數量中,也以浙江居首,共有6萬1728處;而河南、四川又以5萬5176處、5萬1836處名列第2、第3名。

但是,在這次大普查中,發現全大陸登記但已消失的文物超過了4萬處,其中以四川消失了6138處居冠,重慶、陝西分別是消失文物最多的第2、第3名。

大陸國家文物局表示,重大自然災害和地震等各種地質災害是導致文物消失的重要原因,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就導致四川省千餘處市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

大陸這次文物大普查,採用遙感、地理資訊系統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現代科技。讓普查覆蓋率和完成率大大提高。

大陸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小和表示,這次普查的文物將會登錄在電子地圖上,以便當道路等工程展開時,當地文物部門可透過電子地圖了解工程周邊文物受影響情況,協調政府部門最好避讓。



◆ 陳柔縉:農忙托兒所

【聯合報╱陳柔縉】2011.12.29

有位年輕朋友跑去台東,騎機車閒逛幾天,拍了好些照片po上網,特意寄連結來與我分享。其中一張是鹿野鄉的古蹟,日式老房子,她根據現場的告示牌,寫了圖片說明,「曾是台灣第一所托兒所」。不過,這個歷史紀錄恐怕需要修正。

一九二○年代,日本開始注意婦女、兒童、失業和貧民等社會弱勢者的權利和照顧,各類救助事業如雨後春筍;東京市就在一九二一年設立了第一家公營托兒所。一九二八年,全是日本移民的鹿野村這邊,由官太太組織的「台灣愛國婦人會」設立了托兒所,減輕農村婦女的養兒負擔。

當時,托兒所還是一個外太空的概念,一般人聞所未聞。我那一九三○年代出生的父母親說,他們嬰兒時期,都是坐在竹製乳母椅子裡頭,被挑到田邊,放在田埂,或者放在竹叢下,餓了哭了,媽媽很快可以過來餵母乳。鹿野村托兒所無疑是婦幼史上先進的一步。一九三四年,鹿野村托兒所還擴建,建物並保留至今。

不過,台灣第一家托兒所並非誕生於台東鹿野村,而是台北西門町的一間佛寺裡。這家弘法寺日治初期來台開教,日本時代結束,原址由台北天后宮移入,現在進這間媽祖宮,還可以看到弘法寺遺留的佛像和石階石柱。百年前,弘法寺即組織了「護國十善會」,就像馬偕以拔蛀牙、長老教會以興學辦醫院傳教,十善會也透過安排醫師每天免費治療五位病人,提供無處落腳的貧苦人住宿,來勸人知父恩、母恩,守佛教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等十項戒律)。

一九二六年春天,比鹿野村早兩年,弘法寺十善會為了幫助單親或有困難的家庭,就開辦過托兒所。一歲以上的嬰幼兒之外,小學生也收。早上六點就可以送小孩去,一直到晚上六點,有十二個鐘頭的寄托時間。他們會給小孩喝牛奶、吃麵包,還會幫忙洗澡、洗衣服、剪頭髮,也監督學童唸書。十善會托兒所雖非免費,但家長手頭不方便,短期間可以不急著繳付。

好事難久,依舊報紙的記載,半年過後,因為「種種狀況」,十善會托兒所就停辦了。具體的原因,則沒有交代。

不論寧靜的鹿野村,或熱鬧的西門町,兩家台灣最早期的托兒所都由日本人興辦,台灣人開設的第一家托兒所,與一般文明事物最先出現在都市不同,一九三二年,苗栗銅鑼三座厝的鄉村媽媽,早早體驗了托兒所幫忙帶孩子的輕鬆。

一九三○年代,台灣各地農村隨之陸續開辦托兒所,但這類農村托兒所與現在的托兒所有很大不同;不是天天開門,只在農忙時節,開個十天兩個禮拜,久一點的,頂多一個月,所以當時有個專稱叫「農繁期托兒所」。新竹州(今桃竹苗客家地區)有最多的農繁期托兒所,因為這個區域產茶,客家女人刻苦勤做,多上山摘茶,把幼小子女集中照顧,有益茶產,地主們頗樂於設置互利。

戰後,四○到五○年代,台灣普遍可見的「農忙托兒所」,即日本時代「農繁期托兒所」的延續。

(作者為作家)

fsj 提到...

北京延慶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中央社 2012.01.09

北京市延慶縣政府今天舉行記者會表示,該縣境內發現了大批距今約1.4億年至1.5億年前晚侏羅紀的恐龍足跡化石。

新華社報導,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

延慶縣政府表示,去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在對延慶境內的地質遺跡進行科學調查期間,在位於延慶縣千家店鎮的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內發現大批恐龍足跡化石。

目前已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點共有3處,其中一號點下部目前暴露出足跡30個,清晰的行跡2道;一號點上部暴露的足跡至少達數百個,成串的行跡約6至7道;二號點目前暴露出足跡15個;五號點暴露出足跡9個。

大陸專家去年底對延慶縣境內的恐龍足跡化石進行現場鑑定,認為這批恐龍足跡化石屬於晚侏羅紀覆盾甲龍類、獸腳類、鳥腳類及可能的蜥腳類恐龍足跡。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研究中心教授張建平表示,這批恐龍足跡中,較多的覆盾甲龍類足跡顯示,早在侏羅-白堊紀之交,京(北京)北、冀(河北)北至遼西地區就有覆盾甲龍類,這也是目前中國大陸首次發現的此類恐龍足跡化石,而鳥腳類及蜥腳類恐龍足跡在中國同時期地層中也屬首次發現。

延慶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縣已制定了恐龍足跡化石的初步保護方案,擬定恐龍足跡化石保護區範圍,在保護區外設置了圍護柵欄和警示標誌,並指派專人全天巡護。

此外,延慶縣正著手編製「恐龍足跡化石保護區總體發展規劃」,以妥善保護並永續利用珍稀地質遺跡資源。



◆ 探挖平林遺址 作國定遺址審定參考

自由 2012.01.09

〔記者花孟璟/萬榮報導〕距今四千五百年至三千五百年的萬榮鄉平林遺址,學界認定是台灣史前最大玉器加工遺址,九十九年指定為花蓮縣定古蹟,目前文建會已建議列入國定遺址,目前還在審議階段;花蓮縣文化局委託中研院考古團隊,本月二日起展開現場考古發掘。花蓮縣文化局長吳進書說,希望藉此了解遺址的分布範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團隊,二日起由考古專家劉益昌教授帶隊,挖掘人員手持小平鏟,小心翼翼地在發掘坑內刮除沙子,找出夾雜在土層中的石英、玻璃珠及玉器,旁邊還有專人負責洗土,將挖出的文物洗掉泥沙。

文化局長吳進書說,縣府委託中研院於二日起進行考古發掘,預計發掘十三處長寬各二公尺的塊狀坑,以及一處四乘六公尺的塊狀坑,以藉此了解分布範圍,作為文建會審定國定遺址的參考。

萬榮平林遺址位於壽豐溪南岸的萬榮鄉西林村河階台地,海拔約二百公尺,面積約四十萬平方公尺,日籍博物學家鹿野忠雄最早於一九二九年發現。歷年考古調查中,在該遺址地表找到大量的玉器、玉廢料,或經搥打的石英塊,也有磨製的石刀、石矛、打製石斧等,及大量的繩紋紅陶古物,年代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是目前台灣已知最大、最完整的史前玉器製造遺址。

玉器「外銷」菲、越 顯示海運交流

中研院團隊指出,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當時人們喜愛配戴包括項鍊珠串、耳玦、管珠、手環等玉器,並流行以玉器作陪葬品,玉器代表社會地位和財富,全台灣出土玉器的遺址多達一百六十三處,這些玉器都是台灣閃玉,也就是花蓮的豐田玉,平林遺址所在的萬榮鄉山區也是豐田玉產地,而豐田玉不僅遍佈全台各史前遺址,還「外銷」菲律賓、越南,顯示出重要的陸運、海運交流意義。

fsj 提到...

阿富汗巴米揚大佛 重建阻力多

編譯管淑平/特譯 2012.01.29 自由

2001年3月,美國入侵阿富汗扳倒神學士政權前7個月,神學士下令炸毀他們眼中「反伊斯蘭」的巴米揚大佛。現在,在戰爭蹂躪下經濟破敗的阿富汗,許多人希望重建這兩座擁有1500年歷史的大佛像,以吸引觀光客到訪、重建經濟。但有關是否重建巴米揚大佛、恢復這個阿國最知名的文化象徵,各界迄今還找不出共識。

教科文組織不贊成重建

位於古絲路途中的巴米揚,地處阿富汗中部,其石窟佛像、壁畫,及青綠山谷和清澈湖景,是阿富汗最有吸引力、也相對和平的地區。這兩座被炸毀的佛像,各高38和55公尺,是在第六、第七世紀,穆斯林征服當地之前,居住當地的佛教徒打造的。

巴米揚山谷在2003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瀕危世界遺產,聯合國自2004年以來,已在巴米揚投入300至400萬美元,穩定兩座佛像遺跡和原址周邊區域的保存。不過,基於阿富汗整體情勢仍不安全等考量,教科文組織並不贊成重建巴米揚大佛。

有其他專家駁斥重建巴米揚大佛的構想,只是單純的商業考量,因為佛像受損得太嚴重,從文化遺產觀點來看,重建已經不具意義。專家也說,當前阿富汗政府對此事無具體作為,也是重建巴米揚大佛看來遙遙無期的原因之一。

許多專家都懷疑,被炸毀的佛像還能拼回來嗎?德國慕尼黑大學發表的研究報告認為,重建有其可能,但必須在當地蓋一座小工廠,或者把1400塊、每塊重達兩噸的石塊運到德國進行。而且,還需要許多這方面的外國專家協助,但這些人有許多都害怕到阿富汗。

地方議員阿克巴里說:「人們希望能重建這些佛像,因為所有開發計畫都靠它,我們主要需要興建機場、修築道路、飯店和餐廳;重建佛像,巴米揚就將是真正的觀光城市。」(取材自法新社)



◆ 推土機毀遺址 中國盜墓賊超囂張

編譯陳泓達/特譯 2012.01.29 自由

中國獨特的歷史寶藏正受到愈來愈肆無忌憚、手法越來越老練的盜墓賊威脅,在掠奪珍稀遺產的同時,也摧毀了無價的考古資料。這些竊賊利用炸藥、甚至推土機等裝備闖入墓穴,然後戴上夜視鏡和氧氣筒,搜尋墓穴中最隱蔽的墓室。得手的古物往往幾天內就流入國際盤商手中。

英國衛報報導,中國的盜墓集團有多猖狂,可從被盜文物的體積和價值略窺一斑。去年,中國政府從美國追回一具竊自陝西西安、重達27噸的石棺。這具唐玄宗寵妃武惠妃之墓的石棺,被一名美國收藏家以100萬美元(約3000萬台幣)的代價取得。中國政府花了4年時間,才查到該名買家的身分。

盜墓是數百年來遍及全球的問題,但數以千計分佈在偏遠地區的中國歷史遺產,古文物流失問題卻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向。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韋正和雷興山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山西省某地發現900多座古墓,幾乎無一倖免。

雷興山說,以前常說盜墓導致十墓九空,「如今20座只有一座能倖免」。

專家指出,在中國經濟開放後,國內和國際收藏家對中國古文物的龐大需求,為這些盜墓賊開闢了有利可圖的市場,盜墓問題因而變得更為嚴重。韋正說,在1980年代出現與此相關的順口溜:「要想富,挖古墓,一夜變成萬元戶。」

據中國公安部統計,警方在2010年查辦451起盜墓案件,及另外387起涉及盜竊文物的案件。該年上半年,警方共破獲71個盜墓集團,逮捕787名嫌犯,追回2366件文物。這些竊盜份子將面臨3到10年徒刑,情節重大者甚至可能被判無期徒刑。

官員表示,在盜墓活動最猖獗的省份,即文物遺產特別豐富的山西、陝西和河南等地,盜墓集團已將其「專業技能」輸出到其他地區。據估計,全中國約有10萬人從事盜墓相關非法貿易。

警方表示,犯罪集團首腦通常會網羅經驗老到的盜墓賊,文物一到手隨即出脫給中間人。盜墓賊花錢僱請當地農民當嚮導,引導他們找到古墓,並協助他們躲避警方監控。地方官員缺乏足夠資源防止這類盜墓行為,甚至在收受盜墓集團的賄賂後,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去年江西省東部發生一起膽大妄為的盜墓事件,盜墓集團直接以推土機開入10座新發現的古墓,摧毀了這個2000年前的遺址。考古學家表示,遺跡破壞嚴重,無法再進行發掘。

盜墓賊一般都會在墓穴現場反覆勘查數月之久,並在附近成立小型「工廠」,以便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闖入墓穴。另一方面,海外收藏家願意支付高價收購文物,也為這類盜墓行為創造了誘因。據稱被盜文物通常先走私到香港和澳門,然後再運往台灣、加拿大、美國或歐洲進行交易。

fsj 提到...

石器時代 歐洲人就到美洲打獵了

【中廣新聞/郭希誠】2012-02-28

美國考古學家說,發現美洲大陸的應該是歐洲人,因為他們在美國東岸找到了歐洲石器時代的工具。

考古學家在美國東岸六處地點發現了好幾十件石器時代的工具。找到這些工具的美國「德拉瓦大學」考古學家「羅威瑞」說,從工具的特性研判,這些一萬九千到兩萬六千年前的石器是歐洲人的。他們抵達美洲的時間比印地安人早了一萬年。

「羅威瑞」說,當時屬於冰河時期,大西洋有大約一千萬平方公里都結了冰。英國「艾克斯特」大學教授「布萊德雷」認為,歐洲人一定是跨越了結了冰的大西洋,到兩千四百公里以外的美洲打獵的。

考古學家說,這些工具是近幾十年考古學界最重要的發現。他們將繼續往內陸找,看看美國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工具。

fsj 提到...

考古學家:耶穌墓壓在大樓下

中央社 2012.03.01

對1座1世紀基督教墓室進行勘察的考古學家發現,其內1個石骨盒的盒蓋上刻有古代的銘文,他們認為這可能證明,此地正是耶穌基督的長眠處。

英國「每日郵報」(Daly Mail)報導,這些考古學家將遙控相機固定在機械臂上,對耶路撒冷1棟高層建築物下方進行探查,結果驚訝地發現了一些1世紀的「骨盒」。

這些以石灰岩製成的骨盒中,有1個盒蓋上刻有希臘文,意為「天主耶和華,讓祂復活吧,讓祂復活吧」。

另1副盒蓋繪有1條魚,魚嘴有人物線條畫,據信這描繪的是基督教最初的故事「約拿與鯨魚」(Jonahand the Whale)。

在距此一地點200呎外,有1座先前即已發現的「耶穌與家人墓」,在1980年代發現後,引起了許多爭議。

當時考古學家宣稱,墓內有骨盒,盒上刻有耶穌家人的名字。

這個發現引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猜測,比如有人堅稱,耶穌和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就葬在這座墓內,而兩人曾結婚,共組家庭。

但許多主要的神學家和考古學家表示,這類說法毫無根據。

這座耶穌與家人墓在勘察不久後,即遭到信奉正教的猶太人抗議,指此舉擾亂墓室安寧,結果挖掘工作叫停。其後被封起,上面蓋起了1座高樓。

然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聖經學者塔波(JamesTabor)和紀錄片製作人賈科波維奇(SimchaJacobovici)決心繼續研究。

他們2010年取得以色列政府允許,使用機械臂鑽洞,以勘察穌耶與家人墓四周範圍,結果發現了另1個墓室,他們將此稱為「露台墓」,因其幾乎位於建築物露台的正下方。

這2人就是在露台墓內,發現上述銘文。他們宣稱,這段銘文使「耶穌與家人墓」就是耶穌長眠處的可能性大增。



◆ 耶穌門徒遺棺 耶路撒冷現蹤?

自由 2012.03.01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加拿大紀錄片導演兼業餘考古學家雅柯波維奇(Simcha Jacobovic),宣稱在耶路撒冷一座西元一世紀的地底墓穴中,發現可能屬於耶穌12門徒其中數人的棺木,石灰石棺上還刻有早期用來代表基督徒的魚的圖樣。雅柯波維奇曾因宣稱發現耶穌家族之墓受到爭議,他說這次發現的墓室,更證明當年他所發現的確實是耶穌家族之墓、耶穌的安息之地。

這座墓穴位於耶路撒冷舊城外郊區東陶比奧一處樓房庭院正下方的地底,因而被命名為「庭院墓穴」,雅柯波維奇團隊利用機器手臂將攝影機送進墓室遙控拍攝,墓穴中有數個用來裝骨骸的石棺,其中一個棺蓋上刻有一個魚形,魚嘴還有個看起來是人頭的圖案。這個魚形圖案被解讀意指,聖經舊約中預示耶穌復活的先知約拿被大魚吃下肚3天3夜後被救出的神蹟,早期基督徒也用魚當代表暗號,加上立場獨立的考古學家指出,目前所知古老猶太墳墓未見帶有魚的圖樣,更增加這種說法可信度。

此外,旁邊另一座石棺上刻有四行希臘文,有「神聖的耶和華,復活(或「舉起」)」、「神聖的耶和華升起到聖地」或者「神聖耶和華升起之地」之意,研究夥伴北卡羅萊納大學聖經學者塔柏爾說,這段文字與復活有關,「不是意指石棺中的亡者,就是表示相信耶穌死而復活。」

這座墓穴幾乎可以肯定年代在西元70年前,也就是耶路撒冷被羅馬軍隊摧毀之前,因此,若這批遺骸屬於早期基督徒,那麼或許與耶穌同時期、甚至是他的門徒,也是歷來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基督徒圖像。

「庭院墓穴」早在1981年就被發現,但因猶太教禁止打擾猶太人墓地而不得開挖,本身為以色列猶太人的雅柯波維奇極力爭取,2010年獲准鑽孔以遙控攝影方式探勘。他和塔柏爾2007年公開1980年於同一批建築下方發現的另一座「花園墓穴」即是耶穌家族之墓,引起許多爭議。

兩人在28日發表的報告中說,「這兩座年代約是耶穌時代的墓穴,相距不到60公尺」,兩座墓穴必須放在一起解讀,「由此,不得不令我們認為,花園墓穴就是拿撒勒人耶穌和他家族之墓」,墓穴所在地可能就是聖經中所說負責埋葬耶穌之人、亞利馬太的約瑟的地產。

不過,參與發現這批墓穴的以色列考古學家,對這項結論斥為無稽之談,批評雅柯波維奇沒有學術背景,只是為了拍片,刻意的錯誤解讀專家的發現。

fsj 提到...

中國發現紅鹿洞人 具古今特徵

中央社 – 2012年3月16日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華盛頓15日專電)人類起源有了新發現。澳洲與中國大陸考古學家合作,在中國雲南及廣西發現多具石器時代人骨化石,都具有古代及現代人類的特徵,可能是全新人種,有助探索人類起源。

這項最新研究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上。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New South Wales)古人類學家柯諾(Darren Curnoe)帶領的研究團體,將新品種人類稱之為「紅鹿洞人」(The Red Deer Cave people) ,年代判定是在1萬1000年至1萬4000年前。

研究顯示,發現於雲南及廣西出土的多具石器時代神秘人骨化石,同時具有古代及現代人類的特徵,可能是全新人種。

研究指出,紅鹿洞人的頭骨化石同時具有現代人與古代人類特徵,並不尋常,例如紅鹿洞人擁有比現代人較長而寬闊的額葉,反映行為個性的發展較發達;但眉骨和顎骨突出,頭骨較厚,臉部上半及鼻子較扁平,臼齒較大,都是古人類的特徵。

此外,紅鹿洞人也有一些前所未見的特徵,例如前額骨相當彎曲、眼窩深,臉頰平坦,可能有較大的咀嚼肌,研究團隊認定紅鹿洞人可能是全新人種或罕見的現代人。

研究團隊接著要進一步比對紅鹿洞人以及北京人骨頭的特徵,了解中國人種的發展,希望透過紅鹿洞人的出土,對人類起源有進一步了解。



◆ 遺址出土/花蓮港舊宿舍 挖出陶片

自由 2012.03.15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花蓮港務局副局長宿舍土地拍賣後,建商整地準備興建住商大樓時,發現許多古老的陶片和石片,花蓮縣文化局立即要求依「文化資產保護法」停工,並找來中研院人員考古及蒐集重要古文物,證實和「花崗山遺址」同一年代,將提供做為東台灣史前文化研究的參考。

日治時代迄今的花蓮港務局副局長宿舍,去年國有財產局拍賣土地後,建商準備興建住商大樓,日前動工後,附近民眾發現怪手挖出許多古老的陶片,立即向花蓮縣文化局反映,經會同中央研究院人員勘查後,證實有先人活動過的遺跡,建商也同意配合停工一個月,讓考古人員蒐集相關的古文物。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陳建村指出,文化局委託社團法人「打里摺文化協會」負責挖掘,並接受中研院人員指導,挖完後相關成果送到文化局,由協會負責古物的保管,文化局若有典藏需求時必須歸還,產權屬於縣府。

初步定名上美崙遺址 將挖掘1個月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趙金勇表示,根據所挖到的陶片及材質類似豐田玉的「箭鏃」等物品來看,應和隔著美崙溪相望的「花崗山遺址」年代接近,初步定名為「上美崙遺址」,預計將挖掘一個月,所挖掘的物品以陶片、石片居多,將做為中研院研究花蓮地區考古的依據。

陳建村說,「花崗山遺址」經過搶救發掘後,已完成五本的報告書,目前地表較上層、較接近現代及較有可看性的古物,部分陳列在將軍府,有興趣的民眾可就近前往參觀。

fsj 提到...

河北鄴城遺址 挖出量最多佛像造像

中央社 2012.03.19

中國大陸今天宣布,不久前在河北鄴城遺址挖掘出佛教造像2895件(塊),參與挖掘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並稱,這是中共建政以來出土遺物數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

新華社報導,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9日在北京舉行記者會宣佈,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鄴城考古隊,於2012年春節期間在河北省臨漳縣鄴城遺址東部北吳莊,發現巨大的佛教造像埋葬坑。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指出,這次出土的佛教造像有題記(對舊名勝古蹟或有紀念性的文物等為文抒懷)的超過百件,且絕大多數都是漢白玉造像,少數為青石造像。專家根據造像特徵、題記等初步認定,這批佛像造像時代主要是在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是北魏時期和唐代風格造像。

專家指出,這批佛像造像主要有一些特徵,如埋葬坑位於鄴城南外廓城區內,地層堆積、打破關係明確,造像時代顯著,是今後研究東魏北齊鄴城的都城制度、中國古代歷史上滅佛運動等,提供重要線索。

社科院專家說,所出土的2895件(塊)佛像造像,埋葬位置清晰準確,為目前所知中共建政以來,出土遺物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

專家表示,出土佛像造像工藝精湛,造型精美,類型多樣且題材豐富。多數為背屏式造像,另有部份單體圓雕的佛和菩薩。主要題材有釋迦像、彌勒像、釋迦多寶像、思惟太子像、觀音像、雙菩薩像等,多數造像保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這些都顯示了北朝晚期鄴城作為北方地區佛學中心和文化藝術中心的歷史地位。

專家又說,這批佛像造像時代跨越北魏、東魏、北齊和唐代,各時期紀年明確,時代前後銜接,為研究北朝晚期到隋唐時代鄴城地區佛教造像的類型和題材,提供可靠的樣本。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認為,這是中國佛教考古的重要發現,是古代中國藝術史的重要發現,對研究佛教在中國北方的興廢,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對研究佛教的東傳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鄴城遺址考古隊首任隊長、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光冀表示,這一重要發現僅只是田野發掘工作的開始,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展開,相信將來還會有更重要的發現。

fsj 提到...

搶救中社遺址 再出土3骨骸

中央社 2012.03.26

台中市清水中社遺址搶救發掘作業最近又挖掘出3具骨骸,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今天表示,1具為中年女性側臉俯葬,另2具目前仍在清理辨識中,將在5月底完成發掘。

台中市清水區中社遺址於民國86年發現,佔地約100萬平方公尺,前台中縣政府將25萬平方公尺列為「縣定遺址」,縣市合併轉為「市定遺址」;因鎮政路的新建道路工程穿越,而將5400平方公尺列入搶救區發掘研究。

中社遺址由劉益昌等人進行調查。他今天在遺址受訪表示,近2週發掘出3具墓葬骨骸,1具為女性,側臉俯臥、雙手後背,身高約162至163公分間,年紀稍長,將再針對牙齒進行比對;其他2具骨骸尚須進一步調查。

劉益昌說,中社遺址的聚落活動約起於距今約1800年前,聚落型態完整,發現有高架房屋建築、排水系統,並挖掘出陶器、瑪瑙等文物,聚落位靠海沼澤地區,居民挖掘深約0.5公尺水溝排水居住。

劉益昌指出,根據考古歷史記載,1648年蘇格蘭人曾到訪台灣西海岸,描述中社聚落是當時附近唯一的平原花園城鎮,居民生活富庶,可見中社遺址為當時重要聚落,搶救發掘工作計畫在5月底完成。

台中市文化局長葉樹姍也到場,她指出,發掘出骨骸及文物將整理暫存,台中市府將爭取未來在水湳經貿園區興建的「台灣塔」內成立博物館,到時將彙整台中市惠來、中社等各遺址所發掘文物,呈現台中完整的聚落發展歷史。



◆ 清水中社遺骸 番仔園文化後期

中央社 2012.03.26

台中市清水中社遺址發現3具人類遺骸,負責挖掘工作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今天表示,出土的人類遺骸屬番仔園文化後期,距今約1000年。

台中市文化局表示,由交通部公路總局規劃的「加速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中的「清水區鎮政路計畫道路延伸工程」,將穿越中社遺址,因而委託中研院進行遺址搶救挖掘,並由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主持。

最近考古隊從中社遺址發現3具史前人類遺骸,分別編號為M1、M2及M3。劉益昌表示,出土的人類遺骸屬番仔園文化後期,距今約1000年。

劉益昌指出,近幾年來的研究結果顯示,清水中社遺址是中部地區番仔園文化中重要的代表性遺址,從過去發掘出土的陶器來看,除顯示出番仔園文化的特徵外,也發現少數陶器具有營埔文化、台灣北部史前文化及中部淺山地區史前文化的特徵,反映了中社遺址可能的發展演化以及複雜的跨文化往來關係。

文化局指出,鎮政路因計畫道路劃設時間在中社遺址指定之前,為避免影響交通建設,前台中縣時期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此案時,雖同意開闢道路,但須進行搶救挖掘,等挖掘工作完成後再進行道路開闢,因此,道路開闢並未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等相關規定。

fsj 提到...

青銅器時代物品出土 考古大突破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04.30

英國考古界有了重大突破,讓人們對青銅器時代的人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英國達特姆國家公園的一個石棺內,考古學家發掘到4000年前人類的編織包,並利用醫院X光骨科掃描器檢測發現到的物品。考古學家發現,早期的人們會交易珠子,也是純熟的編織者,並會執行火葬。

考古學家在英國達特穆爾國家公園內發現一個特殊的石棺,在內部找到4000年前人類的遺留物,雖然達特穆爾有約200個石棺,它們的內容物通常都已不在,因此這個挖掘到的編織包可能是英國百年來最大的考古發現。這個挖掘由達特姆國家公園策劃,並以索爾慈伯里醫院X光骨科掃描器檢測挖掘到的物品。

發現到物品包括一個死人的骨灰及及一個燒焦的紡織包包。這顯示人們當時會執行火葬,再埋葬骨灰,而放在動物的皮革裡的紡織包編織非常精緻,還看得到細微的縫紉。挖掘人員還發現圓形的琥珀珠子、環狀紡織圈等。這讓考古學家對青銅器時代的人類有深一層的了解。

資深考古學家海倫威廉說,在石櫃內的東西保存完好,且含有多種不同物品,我們現在有了真正的機會可以研究這些發現,並研究更多當時居民的事情。在X光分析結束後,考古學家將對石棺旁的泥煤做進一步分析,相信將能進一步的了解當時的氣候及植物。

fsj 提到...

古城伯利恆身世 出土泥封有解

中央社 2012.05.24

(法新社耶路撒冷23日電)考古學家挖掘到1枚小泥封,上頭刻有「伯利恆」(Bethlehem),據信這可能是聖經中出現的古城伯利恆存在的最早證據。

以色列考古局(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今天發布聲明指出:「考古學家近日在耶路撒冷發現首個古代工藝品,上頭有足以證明聖經中所說古城伯利恆存在的具體證據。」

這枚用於封印文件或其他物品的黏土製「圓璽」,於耶路撒冷舊城(Old City)南牆外的大衛城(City of David)出土。

聲明提到,寬約1.5公分的泥封,刻有希伯來古文中提及的這座城市名字。

主導這項挖掘工作的舒克朗(Eli Shukron)表示:「這是伯利恆首度出現在聖經外,來自第一聖殿(First Temple)時期的刻文,證明了伯利恆的確為猶大王國中的城市,或可溯及至更久遠的時期。」

舒克朗說,圓璽屬於自伯利恆送至耶路撒冷國王手上的納稅文物之1,這是西元前7世紀與8世紀晚期,猶大王國採用稅法制度的一部分。

伯利恆最先出現於聖經第1篇「創世紀」(Genesis)中,文中敘述伯利恆為族長雅各妻子瑞秋(Rachel)的埋葬地。

根據「新約聖經」(New Testament),耶路撒冷以南、約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恆,同時為耶穌誕生地。(譯者:中央社蔡佳伶)

fsj 提到...

考古發現 耶穌是四月3日被釘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05.28

根據一份刊登在《國際地質學期刊》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與德國研究團隊經過分析地層活動資料與福音書記載後發現,當時耶穌被送上十字架最後斷氣的日期為西元33年四月3日星期五。另外聖經中曾提及耶穌斷氣後遍地黑暗,因此科學家懷疑當時是否為沙塵暴。

根據聖經馬太福音書27章50節記載,「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墳墓也開了,」因此,美國與德國考古學家特地自死海附近採樣觀察過去的地層活動,最後得到結果耶穌被釘時是四月3日星期五,該研究並刊登在《國際地質學期刊》,地質學家威廉斯接受Discovery頻道訪問時表示,「耶穌被釘的日期可信度一直沒有太大爭議,但是究竟是在哪一年,則眾說紛紜。」

如果再以天文數據以及四卷福音書裡的記載,當時耶穌上十字架被釘死的日期為四月3日星期五。

研究人員證實,歷史記載西元前26年及西元36年當地曾發生兩次大地震,其中之一可能就是馬太福音書所指出的地層變動,但是科學家認為單單透過地震資料,本身並無法得到耶穌死亡正確的日期,而且科學家還認為福音書中的地層變動,有可能是作者描述某次的地震景象的抽象說法。

科學家也表示,根據聖經記載耶穌斷氣後中午到下午三時之間當時天地變色,而且新約四福音書中,有三卷書都有提到「遍地黑暗」,因此研究人員下一步要繼續研究這裡所指的,是否為當時的「沙塵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