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14年 全球經濟跳「慢波」
http://money.udn.com/fund/storypage.jsp?f_MAIN_ID=339&f_SUB_ID=3100&f_ART_ID=250460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道瓊社紐約八日電】2011.11.09
美國經濟研究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預期,未來五年先進經濟體的復甦成果將被新興經濟體放緩的步調所抵銷,全球經濟成長的幅度到2025年平均約為3%。
經濟研究聯合會8日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明年可望成長3.2%,在2013至2016年將加速到3.5%,而從2017至2025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平均為2.7%。以上這些時期的經濟擴張速度皆低於1996至2005年衰退發生前的3.6%。
報告指出,中期經濟成長加速的動力大部分將來自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等先進經濟體。這些已開發國家明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為1.3%,並在接下來四年成長到2%,但在2017 至2025年將放緩至1.9%。
以中國和印度為領頭羊的新興國家,明年整體GDP可望增速至5.1%,然後將逐漸趨緩,2013至2016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為4.9%,之後至2025年將降至3.4%。
經濟研究聯合會首席經濟學家范雅克(Bart van Ark)說,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中國經濟減速的幅度。中國明年的成長率預測為8.7%,2013至2016年將降至6.6%,2017至2025年僅3.5%。
不過這份報告預期,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來比較,中國將在2015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范雅克說,中國必須從以出口為導向轉變為以內需市場為主的經濟,這樣的轉變加上國內人口成長減緩,會成為中國經濟增速的動力。
此外,這段期間新興國家中產階級人數的增長,將協助全球市場適應先進國家中產階級需求的衰減。但全球經濟產值下降,將造成人均收入增幅縮水的風險。
對先進國家來說,收入成長減緩代表醫療照護和退休計畫能取得的資金更少。美國和歐洲已面臨國家福利計畫無以為繼的局面。
※ 相關報導:
* 大陸降息 最快明年初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705755.shtml
中國大陸貨幣政策鬆綁信號漸趨強烈!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日發行100億元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為 3.5733%,是人行時隔三個月後首次下調1年期央票利率。交易員指出,儘管1年央票發行利率下滑,確認緊縮政策放鬆基調,但匯市對此反應平淡;長遠來看,若進入降息週期,將有助於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 危機管理的危機
* 美助學貸款 下一個經濟危機?
* 聯合國警告 極端氣候將更常見
* 台灣成第2個室內空品立法國
22 則留言:
IMF:全球恐陷「失落的十年」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報導】2011.11.10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九日警告,全球經濟面臨金融不穩定的「惡性循環」風險,可能陷入「失落的十年」。她促請亞洲各經濟體提高警戒。
拉加德說,歐洲不斷上演的債務危機已導致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而亞洲無法避免類似問題。
正在北京參加國際金融論壇的拉加德說:「我們的感覺是,如果我們不大膽行動,如果我們不一致行動,世界經濟就有陷入前景不確定、金融不穩定這種惡性循環的風險,且全球需求可能崩潰。我們有可能陷入某些評論家說的『失落的十年』。」
拉加德認為,全球經濟成長面臨巨大威脅,她說:「前景明顯堪憂,特別是在先進經濟體,尤其是歐盟和美國。」
拉加德表示,解決當前危機的各項努力都朝向正確的方向,但要恢復信心,還需要做更多事。她請求中國大陸重新平衡其經濟。
她說:「我們都在一條船上,未來是福是禍也都在一起。亞洲無法置身事外。無論是貿易管道,或可作為危機催化器的金融部門,亞洲都需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中國人民銀行在一份簡短的聲明中說,拉加德目前已與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針對「全球經濟情況」舉行會談。目前不清楚她在北京還會與哪些人會晤。
預料所有的會談都將觸及中國大陸對「歐洲金融穩定機制」這項紓困基金的可能貢獻。歐洲已與中國大陸及其他投資人商討如何架構一個特殊目的投資工具,且正在探究把這個工具連上國際貨幣基金的可能性。
※ 相關報導:
* 羅比尼、羅傑斯 唱衰全球經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08297.shtml
歐債烏雲揮之不去,國際知名財經大師持續唱衰全球經濟,末日博士羅比尼認為短期內二次衰退機率高,投資大師羅傑斯說危機勢將重現,而且比2008年更嚴重。
* 貪婪時代的終結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1111000114.html
在歐債危機中倒閉的明富環球(MF Global Inc.),象徵過去20年貪婪大投機時代已經終結。
◆ 歐債危機 歐元區住進加護病房?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特稿】2011.11.10
歐債風暴一發不可收拾,希臘、義大利總理雖傳出下台,但歐債風暴卻隨著義大利十年債殖利率飆破7%警戒,滾出了更多新的恐慌,由於義大利是全歐第三大經濟體,債務高達1.9 兆歐元是希臘的六倍之多,大到歐盟都難以救援的局面。連歐盟最大金主德、法提出歐元區退場機制,歐債風暴已擴大危及到歐元區的完整性,流動性不足的疑慮,重創全球金融市場,更波及到亞洲、新興市場。
10月底一度燃起希望的希臘公債及歐盟高峰會救援方案,隨著義大利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飆破7%後,整個歐元區的危機有如「住進加護病房」的病人,隨時都會有最新的病危通知。沒人知道歐債下一步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解決方案只有靠大量的金錢挹注到市場。但在義、法、德等強國都自身難保下,中國、金磚四國或美國,誰又願意出面砸錢救援,可能是目前歐債面臨的最大難題。
義大利總債務高達1.9兆歐元、占其GDP120%,遠大於希臘的3000萬歐元,尤其法國銀行業手中握有超過4000萬歐元的義大利公債,義大利政府債券的違約,將牽動法國銀行業拋售及流通性停滯等危機,也讓單純的歐債事件,近而擴大到歐元區金融市場的安定。一旦處理不當,將引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不足危機,進而拖累到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形成新一波的金融風暴,這也就是IMF新任總裁拉嘉德擔心全球經濟恐將陷入「失落十年」的最大危機。
因此在希臘、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歐盟國家相繼爆發財務危機後,歐盟17國成員相繼出事,已讓兩大金主德國、法國無力負荷,尤其德國總理梅克爾面臨國內拒絕救援的強大聲浪下,傳出德國民眾高喊退出歐元區、或將實力不足的國家踢出歐元區的說法,種種跡象透露歐元區面臨部分崩解的危機,如何以「時間換取空間」,讓弱勢國家安全退出歐元區,力保德、法國等核心國家的完整,有利歐元區長期穩定,短線歐元區已面臨「壯士斷腕」的最後挑戰時刻,這也將是全球金融市場能否度過危機的關鍵時刻。
※ 相關報導:
* 歐元區危險 拖累歐盟快要分裂?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6709071.shtml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在柏林表示,歐盟的本質應該是其成員屬於歐元區,或努力走向歐元區。他表示:「歐盟這個整體和歐元區彼此相屬,不應該分開來。」有27個會員的歐盟和有17個成員的歐元區應該融為一體。
* 糟糕的執政者能闖多少禍?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709006.shtml
貝魯斯柯尼靠的是操控義大利的媒體和選舉宣傳,以金錢和特權利益收買國會議員,甚至指揮國會通過給予自己刑法免責權的法案。17年來,貝魯斯柯尼展示了現代民主制度可能出現的最嚴重問題,民主無法制衡個人利用權力巧取豪奪的最糟糕案例。
* 經濟颳寒風 亞洲吹降息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08245.shtml
歐元區大難臨頭、美國經濟萎靡不振,亞洲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感受到陣陣寒意,今年稍早還升息以抗通膨的各國央行,如今紛紛改以降息因應。
* 日本宣布參加TPP 中國暫不跟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08959.shtml
日本是否參加環太平洋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TPP)談判?在紛擾了日本一年多之後,野田佳彥首相決定在下午召開記者會,正式表明日本政府要參加談判的立場。
* 泰總理盈拉砸巨資救災 遭轟亂花錢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08438.shtml
盈拉的主要政治對手民主黨(Democrat Party)領袖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呼籲,盈拉應捨棄幫助首次購屋或購車族等民粹支出政策,將錢花在災民身上。
◆ 四大「慘」業 吳揆下令搶救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2011.11.10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9)日表示,國內雙D產業,目前已有日本DRAM廠有意和台灣DRAM廠整合,他已指示經濟部進行台日DRAM廠整合;國內兩大面板廠友達和奇美電也已就如何整合,「雙方適度接觸中」。
國內DRAM、面板、LED、太陽光電產業面臨困境,吳敦義昨天首度就「四大『慘』業」(DRAM、面板、LED、太陽光電)發展看法,他表示,「兩兆雙星」是民國93年政府推動的政策,馬政府上台後,一度有意整合DRAM產業,但沒有整合成功。
吳敦義指出,目前有二個因素有機會促成台日DRAM廠合作,一是台灣DRAM廠如繼續付出高額的權利金很可惜;一是日圓升值,再加上台灣有兩岸經濟協議(ECFA)優勢。
吳敦義強調,已有擁有專利權的日本DRAM廠商願意和台灣DRAM廠商整合,若整合成功,台灣DRAM廠包括力晶、南科、華亞科及茂德,就不會供過於求,殺價競爭,也不會付出過多權利金。他已指示經濟部根據業者的期待,進行整合。
面板業方面,吳敦義表示,近來情況稍稍好轉,訂單已增加,主因中國大陸家電下鄉過去有一點停頓,進的量不如預期。且中國大陸已重新檢討引進面板廠政策。台灣兩大面板廠未來如何整合,也「適度在接觸」。
對於LED、太陽光電,吳敦義說,9月全台交通號誌已汰換為LED燈泡,為新加坡後,全球第二個國家將交通號誌汰換為LED。未來政府還將逐步推動LED,找尋適度規模城市,試辦LED照明。
吳敦義表示,太陽光電過去每度收購價格是12.9元,今年已調降為7.7元,德國過去有痛苦經驗,電價比我們貴很多,太陽光電付出的代價很高,造成財務極大負擔,我們應借鏡德國,避免重蹈覆轍,已適度檢討政策。
吳敦義說,馬總統公布的新能源政策提出打造綠能低碳環境,打造千架海陸風力機、陽光屋頂百萬座,經濟部會根據此一目標逐步推動。
歐元區 明年不排除深陷衰退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2011.11.11
歐盟10日大幅下修明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至0.5%,理由是投資與消費信心不足,以及財政緊縮限抑制國內需求,不排除明年「深陷衰退」的可能性。歐洲央行(ECB)同日也調降明年歐元區經濟成長預測,顯示央行仍有降息空間。
歐盟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雷恩(Olli Rehn)說:「歐洲經濟成長遲滯,有新的衰退風險。」雷恩在今年第二次的27 個會員國經濟預測報告指出,2012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將降至0.5%,低於初估的1.5%,但2013年可望攀升至1.3%。
歐洲執委會預測,今年第四季歐元區經濟將較上季萎縮0.1%,而明年第一季經濟成長季增率恐為零。
歐洲執委會說:「我們不預期發生衰退的最糟情況,但經濟停滯時期延長的可能性極高。鑒於高度不確定壟罩關鍵決策,無法排除市場風暴引發深長衰退。」
歐洲執委會表示,明年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漲勢可望遽減至1.7%,低於今年的2.6%,而2013年通膨可望降至1.6%,落在歐洲央行目標區間下半段。
雷恩說:「雖然若干會員國就業增加,但預料歐盟整體失業情形仍無實質改善。刺激成長與創造就業的關鍵是重建財政穩健與金融體系信心,並加速改革來強化歐洲成長潛力。」
歐洲央行10日也以主權債信危機蔓延、外部環境劣於預期為由,將明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腰斬,並調降通膨預測,顯示央行仍有降息空間。
歐洲央行在11月份的公報表示,根據訪調經濟學家的預測,明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可能只有0.8%,不如初估的1.6%;央行並將今年經濟成長從1.9%下修至1.6%。
歐洲央行表示,2012年通膨可能從今年的2.6%降至1.8%,低於初估的2.0%,符合央行2%以下的目標區間,主因是商品價格壓力降低與經濟展望疲軟。
Newedge駐倫敦分析師皮亞薩說:「下修經濟成長讓歐洲央行上周降息1碼有充分依據。我們不排除歐洲央行將在12月或明年初再降息1碼。」
※ 相關報導:
* 羅比尼專欄/義大利 快退出歐元區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6710725.shtml
歐元區可以安度如希臘或葡萄牙等小國的債務重整和退出,但如果義大利和/或西班牙重整債務和退出,將形同貨幣聯盟解體。遺憾的是,這列緩慢的火車正在加速,愈來愈可能出軌。
◆ 名家觀點/救希臘藥方 毒到義大利
【經濟日報╱李賢源】2011.11.11
7月21日、10月27日歐盟先後推出救援希臘的計畫,重點有三:一、擴大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的規模,把信用提高至7,800億歐元,但為了維持債信AAA,EFSF能動用的資金只有4,400億歐元。二、民間機構投資人參與(PSI)舊債換新債計畫,打消希臘債務餘額,由7月的21%提高到10月的50%。三、PSI換債被定位成選擇性違約(selective default),故不會啟動希臘國債信用違約交換(CDS)的違約事件。
歐盟救援希臘的三項重點,可暫時解決希臘的危機,卻把危機傳染給其它國家,特別是義大利。為何不是西班牙而是義大利?西班牙的問題是過去一、二十年過度發展不動產、移民政策不當、地方性銀行在金融海嘯時受創嚴重等因素,造成經濟衰退、失業率高達20%以上,促使西班牙需要舉債救經濟與失業;但是,它的債務餘額只占GDP的70%左右,財政是健全的。
義大利不同於西班牙,義大利並沒有受到金融海嘯的直接衝擊,它主要是債務餘額太高,是GDP的120%,加上經濟成長低迷,所以義大利最怕利率攀升,這會加重它的負擔,形成以債養債的困境;尤有甚之,義大利的政客善於惡鬥,無法對改善經濟結構及刪減花費提出良策。
因此,義大利的債信很容易讓投資人失去信心。
義大利的債務本來即有前述的結構性問題,加上救援希臘計畫的落井下石,終釀成發債成本急遽上升。為何說救援希臘的計畫會促成義大利的債務危機呢?這是因為救援的三個重點都擊中義大利的要害,分述如下:
一、義大利的國債市場是世界第三大,經濟規模是歐盟第三大,所以義大利是「大到不能倒」且具備系統性風險的國家。因此,義大利倒不得,可是歐盟救得起它嗎?看看EFSF救援希、愛、葡,以及幫助歐元區銀行提高資本之後,剩下的銀彈已不多,所以EFSF不足以支持義大利發債。這指出義大利得靠自己在市場籌資,這有賴義大利重整經濟結構、大幅刪減支出。但歷史經驗告訴投資人,這是曠日費時且目標很難達成,故義大利很難重建投資人的信心。
二、希臘的PSI換債,短短三個月內,民間投資人的損失從21%被拉高到50%。這給持有葡、愛、義、希、西國債的投資人一個感覺,好像政策制定者要民間投資人承擔損失、而且比率愈來愈高,故爭相拋售持有的PIIGS國債。義大利的國債最多,加上原本認為安全,故一到爭相拋售它就會受傷最重,殖利率攀升最多。
三、持有義大利國債,原本認為買它的CDS保護,至少違約時還可以從CDS保護的賣方獲得補償;但是,希臘的救援計畫指出,政策制定者不會讓CDS啟動違約事件,這等同買CDS保護沒有用。因此,要保護自己的投資,唯有拋售國債,這加重殖利率上升的壓力。
分析至此,對2004年國內債券型基金危機有印象的人可以比擬如下:義大利的債務問題就像當年的債券型基金,早已經產生結構性的問題,導致投資人信心鬆動。接著,聯合投信點燃債券型基金贖回潮,就如同救援希臘的計畫觸動民間投資人拋售PIIGS國債,造成先跑先贏、後跑遭殃的窘境。接下來,只有歐洲央行出手,才可止住這波拋售PIIGS國債的風潮。
(作者是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
※ 相關報導:
* 誰是義大利的救星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710665.shtml
說來諷刺,目前外界認為義大利違約的可能性很小,是因為其倒債的災難性衝擊,會促使各國齊心盡力不讓義大利倒下。由此看來,今日警訊既露,或許能讓歐盟領導人更早警惕救短也救長的標本兼治之道,不再讓歐債危機無止無休。
◆ 美元、歐元較勁 希臘是顆棋?
【聯合報╱劉明德/中山大學公事所助理教授(台北市)】2011.11.11
希臘公投才撤案,接著又爆出義大利債務危機,是否可能還會發生在不同的歐元區國家,這是偶發的嗎?
不是,是必然的。只要從希臘公投就可窺出端倪,因此,有必要回過頭來審視。
希臘公投的政經效應如下。首先,在政治上遏止歐洲德國化的發生;在經濟上則是歐元區可能因為希臘的退出,引發骨牌效應而瓦解,除非德國和法國的口袋夠深,願意以及有能力當歐債的救世主,抵擋金融禿鷹的輪番襲擊。
至於希臘本身會因公投而得救或毀滅,顯然不在戰略高手的國際大戰略的考慮之內,希臘只不過是人家的一顆棋子。
在歐債危機爆發後,德、法,尤其是德國,為了維護歐元,被迫成為歐債危機的最終救援者。為了徹底解決歐債問題,德國不斷要求希臘、愛爾蘭等負債國家的財政紀律。
由於德國勢力的擴張,引發歐洲德國化的疑慮,於是,就有了希臘公投。換言之,希臘公投是反德國的歐洲國家,對德國開的第一槍。
由於歐元對於歐元區國家,尤其是德國的重要性,因此,無論如何,德國都要維護歐元體系,這也是為什麼德國總理梅克爾寧願違逆德國七成五民意,甘冒總理做不下去的風險,也要救助歐豬五國的原因。
事實上,歐元的存在,已經威脅到美元霸權,美國不會坐視不管,必然伺機而動,而歐債危機,就是瓦解歐元的最好時機。
因此,就在紓困條件談妥、歐債危機即將解除之際,突然又殺出一個希臘公投,目的不言而喻。
如果公投通過,也就是希臘拒絕歐盟的紓困方案的話,面對這樣的結果,背地裡最高興的應該是歐元的對手美元。至於受害者是誰,誠如央行總裁彭淮南所說,這對全球金融市場來說,無疑是顆「大炸彈」,台灣的投資人自然會受到衝擊,而其連鎖效應則是台灣股市下滑,股民對執政黨失望,馬英九的選情雪上加霜。國際金融事件,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吧!
※ 相關報導:
* 社論-未雨綢繆儘速建立擴大內需資料庫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1111200140.html
我們認為台灣當前經濟確實只是走緩,還未到衰退的地步,擴大內需方案自不必在此刻開始執行。但是為避免重蹈對景氣認知的落差及振興方案執行的落差,有必要未雨綢繆,凡是可以提前規劃的公共建設,皆應該在平日備好,當景氣反轉時,政府即無需再浪費時間在與地方研議,可以立刻端出完整的方案。
經濟學家預測 美衰退機率變低了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1.11.12
美國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上揚且優於預期,對美國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另據華爾街日報11月調查52位經濟學家的預測顯示,美國衰退的機率已經下降,但目前的溫和擴張可能被歐洲逐漸成形的事件拖累。
湯森路透/密西根大學的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估值為64.2,遠高於10月最終值的60.9,也優於分析師預估的61.5。在歐債危機未解之際,美國請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減少,也支撐了消費者的信心。美國消費者對未來六個月的信心指數也由上個月51.8大幅升至56.2。
另根據調查,經濟學家預測,美國經濟未來12個月內衰退的機率為四分之一,低於兩個月前調查的三分之一。美國經濟今夏以來展現韌性,消費支出攀升、製造和就業趨穩,經濟呈現溫和擴張。
經濟學家預測,2014年以前,美國都將以低於3%的幅度增長,這將足以壓低失業率,雖然速度相當緩慢。平均而言,經濟學家認為2014年的失業率仍將高於7%。
大西洋彼岸的狀況就比較低迷,歐洲再陷衰退的機率為三分之二。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康羅娜多說:「雖然美國衰退的可能性降低,但目前只以相當溫和的步伐擴張,面對衝擊的能力十分脆弱。」
康羅娜多預測,影響美國的潛在事件,可能是義大利對外要求紓困,這也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深遠的影響。
◆ 第四波啟動!美將進行銀行壓力測試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11.12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副主席珍妮特‧葉倫11日表示,聯準會即將對美國的大銀行實第四輪施壓力測試,以便研判如果發生衰退,這些銀行挺不挺得住。
葉倫在芝加哥一場國際金融會議表示:「我們將在一兩周後實施年度壓力測試。」這場金融會議由芝加哥聯邦銀行和歐洲央行 (ECB)聯合主辦,主題是中央銀行在金融穩定上的角色。
她表示,壓力測試有必要,因為歐洲債務危機對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構成的不利風險已經增加。
葉倫表示,歐洲的財政和金融問題增加了全球金融市場的緊張,對美國的經濟展望構成相當大的不利風險。聯準會主席柏南克10日曾表示,歐洲發生「爆炸」的話,美國也逃不過其後果。
葉倫說,雖然美國銀行業對歐洲較小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的直接曝險程度仍屬可以控制的範圍,但他們和較大歐洲國家的銀行有十分可觀的連結,而這些國家有的已經面臨集資困境。她表示,好幾家「歐洲主要銀行」靠美國的金錢市場基金融資,這些銀行看起來正在面臨「相當大的集資壓力」。
她表示,「有鑑於這些國際連結,歐洲金融亂象如何進一步發展,可能導至美國的金融形勢惡化」,因此「我們正在非常密切監控歐洲的發展,我們也將繼續盡力緩和海外任何不利發展對美國金融體系的影響」。
2007-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聯準會定期測試美國銀行抵抗危機的能力,結果包括要求一些銀行提升資本。
※ 相關報導:
* 央行版壓力測試 快推出了
http://www.udn.com/2011/11/12/NEWS/FINANCE/FIN4/6713015.shtml
央行官員表示,銀行壓力測試已是世界各國的趨勢,金管會現行的壓力測試是由各銀行自己做,未來央行希望能建立較嚴格標準。事實上,民國97年時,央行便已委外研究「台灣金融體系之壓力測試」報告,計畫主持人為清華大學教授鍾經樊。
◆ 兩岸觀察-中國要不要加入TPP?
【康彰榮工商時報大陸新聞中心副主任】2011-11-11 工商時報
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12日在美國夏威夷登場前夕,美國拋出「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成為這次峰會最受關注的議題。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是否加入TPP,北京當局恐得好好琢磨琢磨。
近期中國政府雖然對TPP大潑冷水,外交部稱美國對TPP制定的目標過高,難以達成;商務部則表示沒有收到邀請;國台辦主任王毅更直言「還不考慮」。但從區域整合的長期角度看,APEC的對話機制向TPP的實務操作平台演變,卻又是必然趨勢,中國身為區域經濟強權,如何在亞太經濟整合爭取主導權,將是一大重要課題。
在全球化進程中,雖然WTO為貿易一體化找到了平台,但由於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在農產品和服務貿易開放等領域的歧見仍深,WTO的回合談判始終無法有效推進,使得區域的多邊和雙邊經貿組織迅速崛起,光是環太平洋地區,就有東協加三、APEC、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等等。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更是如雨後春筍,亞太地區已超過40個雙邊自貿區,兩岸的ECFA就是其中一例。
美國近期推動的TPP,原先是紐西蘭、新加坡、智利、汶萊等4國在2005年5月發起的多邊自由貿易區,初始並未受到特別關注,但在美國2008年參與後,陸續又有澳洲、馬來西亞、秘魯和越南加入,成員國擴大至9個,TPP已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區域經濟組織。
2010年11月14日APEC橫濱高峰會閉幕當天,TPP的9個成員國同意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提案,將於今年APEC高峰會完成並宣布TPP協議綱要。眼看該自由貿易區即將成熟,而同為APEC成員國卻未加入TPP的兩大經濟體-中國和日本,其動向就格外受到矚目。
日本政府對於加入TPP,近日態度逐漸明確,而TPP有了日本的參與,如虎添翼,等於將該組織較薄弱的東亞地區大大填補起來,並初具亞太自由貿易區的雛型。此時,中國究竟要不要參與TPP,恐得搬上領導人的討論議程了。
TPP與運作已步入軌道的「東協加一」(中國)或積極推動的「東協加三」(中日韓),不管在成員、任務或目標上,有許多重疊,而且中國在東協加一或東協加三中一直扮演領導地位,對於潛在對手美國所大力推動的TPP,必然心存戒心,因此中國對加入TPP的態度一直是曖昧的。
然而,有一些戰略角度,北京當局不得不去思考。首先,在國際事務上,美國近期逐漸將重心從中東、南亞再移回亞太地區,並且利用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在南海問題上的衝突,為東南亞各國發聲,拉攏東南亞諸國來圍堵中國的意味濃厚。
此時,美國又積極介入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並取得主導權,對中國在區域的強權地位,再次構成威脅。中國若加入TPP,在美國的強勢主導下,中國顯然無法扮演領導的角色;中國不加入TPP,又正好落入美國聯手亞太盟邦圍堵中國的陷阱。
其次,從經濟層面來看,東協加一的運作,由於成員國之多、區內人口之眾,儼然成為與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比肩而行的超大經濟體,此時美國力推TPP,成員不僅包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東協加一成員國,還涵蓋紐西蘭、澳洲和美洲,氣勢逐漸凌駕東協加一。一旦TPP建立,中國與東協快速成長的經貿往來恐將大打折扣。
此外,美國提出加入TPP的門檻,要求各成員國將關稅降至5%以下,對於平均關稅仍在6%以上的中國將又是一大考驗,中國一旦加入TPP,馬上要面臨新的關稅減讓等財政損失,而平均關稅僅1%的美國,卻幾乎不受影響。無怪乎中國官員提出不平之鳴,認為TPP應將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做區別對待,從此也窺見中國對TPP的疑慮。
※ 相關報導:
* 日加入TPP談判 經濟效益看增
http://www.udn.com/2011/11/12/NEWS/WORLD/WOR2/6712928.shtml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1日晚間宣布將參加泛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的談判,估計加入TPP後每年可為日本帶來2.7兆日圓(349億美元)經濟效益。然而這項由美國主導的亞太自貿協定可能傷害日本的農業,日本國內勢將出現嚴重對立。
◆ 美7成嬰兒潮世代 逾齡不敢退休
【聯合報╱編譯組/綜合報導】2011.11.12
美國的7700萬名夢想安度晚年的嬰兒潮世代已陸續進入退休年齡,但新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有許多人現在又開始為錢煩惱,並盤算如何增加工作時間。
美聯社與 LifeGoesStrong 網站共同進行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嬰兒潮世代擔心退休積蓄不夠用。他們對安享退休生活缺乏信心的比率,已從2011年3月的44%提高到53%;打算過了退休年齡後繼續工作的比率,也從67%提高到73%。
受訪者中41%表示,他們預期退休後必須縮減開支,有31%相信一旦停止工作,財務會發生困難。
53歲的麻州軟體設計師施密特說,他一定得延後退休,因為他的女兒還在上高中,雙胞胎兒子才12歲,還得照顧老邁的父親和岳父。他預計自己可能必須工作到70多歲。
蘋果密會三星 將張忠謀一軍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970&f_ART_ID=353611
【文/王天明】 2011.11.11 商業周刊
為何三星在張忠謀心中的位置,已經由去年法說會上「雷達上的一個光點」突然之間躍升為「很大的競爭者」?
一切轉折得從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追思會說起。
美國媒體在十八日引述三星一未具名主管表示,李在鎔及庫克在參加過賈伯斯追思會後已見過面,雙方討論了兩家公司未來要維持合作關係的相關議題。
就在李在鎔及庫克見面的前幾天,位於台灣新竹的台積電總部,早已經獲得消息,蘋果下一世代的A6應用處理器,已決定不會交給台積電生產。
蘋果利用可能釋單給台積電的消息,迫使三星端出更多牛肉,也讓iPhone、iPad的硬體利潤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在這種情況下,蘋果與台積電合作的空間就被擠壓了。
雖然蘋果早已屬意將A6交給三星代工,但在檯面上,蘋果還是持續進行與台積電間的合作計畫。今年九月,蘋果希望台積電派人到美國蘋果總部,協助設計新一代應用處理器。
蘋果要求台積電,新一代應用處理器要採用二八奈米製程,明年第一季就要完成設計定案(tape-out),明年第三季要投入量產。在時間表出來後,台積電原以為訂單幾乎已經到手,只是沒想到,在蘋果的兩手策略下,三星這邊也在進行A6的設計案。
三星為蘋果設計的A6處理器,並不是採用二八奈米,而是採用較成熟的三二奈米技術,所以製程良率及產能早已準備好,加上有A5的設計經驗,三星知道蘋果要的是什麼。所以,三星在台積電將派人前往美國之前,就完成了A6的設計定案,同時也將樣品交到蘋果手中。
雖然台積電很快就得知三星提前完成A6晶片設計定案,但因為根據時間表,台積電以為,蘋果會等台積電也完成處理器的設計定案後,才會一起比案,並決定最後由誰得標。
只不過,十月初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驟逝,十月中旬,三星利用李在鎔參加賈伯斯追思會的好時機,丟出三星已開始量產A6處理器的消息。此刻,台積電才驚覺,蘋果只是利用台積電跟三星談條件,也才了解到,台積電為蘋果設計的二八奈米處理器,並不是用在iPhone及iPad主流產品中,只是針對某些尚未上市的特定產品,提供客製化的晶片,這部分產量當然很低。
一位參與台積電及蘋果合作案的業者透露,在南韓媒體掀開A6已在三星量產的消息後,台積電認為被耍了,所以將派到美國的工程師全都撤回,與蘋果間的這顆客製化處理器合作案也先暫停。
身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的台積電,在搶蘋果A6訂單上不僅失敗,三星供應商還對外放話,意指台積電二八奈米良率不佳是最大失敗原因,台積電當然嚥不下這口氣。
這正是張忠謀在法說會上,意外大談台積電二八奈米製程技術進度的背後原因,也因為台積電啃蘋果落居下風,三星才會在半導體教父張忠謀的心目中三級跳,從「雷達上的一個光點」,正式升格為台積電「很大的競爭者」。
【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1251期;訂閱商業周刊知識庫;訂閱商業周刊電子版】
◆ 佩吉掌兵符 谷歌改革動起來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2011-11-11 工商時報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今年4月正式接掌谷歌(Google)執行長職務的佩吉(Larry Page),上任後勵精圖治,採行多項新措施和轉變,協助谷歌走出中年危機,並加強公司效率。
谷歌創立於1998年,雖不滿15年,但效率已大幅不如草創時期,而且人才逐漸流失至其他更新、更熱門的新興企業,還得面臨主管機關的調查壓力。此外,蘋果、臉書(Facebook)和亞馬遜等競爭對手,越漸搶食線上市場大餅。
面對種種挑戰,佩吉上任後1周即展開改革計畫,例如精簡谷歌龐大又複雜的結構,同時要求高階主管每周至少回公司總部1次,參加非正式的會議,加速決策執行。
佩吉近期表示,「自從接掌執行長後,我將大部分的心力放在提升谷歌的速度和執行力,我們將開始看到成果。」
佩吉也師法賈伯斯和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將個人的風格帶進公司文化,例如要求員工不要過度使用電子郵件,他認為利用郵件往返解決問題花費太多時間。
佩吉最重大的改革莫過放棄逾25個業務計畫,其中之一是尚未起飛的社交網站服務Google Buzz,反對者認為佩吉此舉將危害谷歌的創新精神,部分員工認為谷歌蒙受失去下一個重要服務的風險。
對此佩吉表示,冒這個風險是值得的,這也意味著會有更成熟的谷歌。他說:「坦白說,我們也曾推出一些不熱門的服務,但我們不希望被一些成效不彰的計畫拖住腳步。」
雖然放棄部分業務讓員工感到沮喪,但佩吉仍廣受基層員工愛戴,1名員工表示,原因並不是他是受科技宅男認同的怪胎。
即便佩吉比前任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更注重細節,深入參與各項大小事務,但是他也鼓勵員工擴大思考層面。
◆ 謝國忠:陸房地產泡沫是爆了
【特派記者劉曉霞/北京報導】2011-11-12 旺報
大陸知名經濟學家謝國忠預測,明年會有三個經濟大問題:歐債轉成政治危機,美國分配不公和大陸房產泡沫,他預期,未來幾個月大陸房地產商會出現倒閉。不過只要大陸咬牙撐過明年最困難的6個月,未來還是很燦爛。
昨天一場財經論壇,邀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劍閣、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大陸博鰲亞洲論壇祕書長周文重、謝國忠、巴西駐華大使胡格內,和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榮大聶等重量級人士討論「2012最重要的問題」。
撐過這半年 迎接燦爛
謝國忠語出驚人表示,「大陸的房地產泡沫是爆了。」他認為,未來幾個月大陸房地產商會出現倒閉,大陸經濟重組的開始就是房地產調整,房價是政府和家庭收入分配的核心指標,「房地產泡沫爆了,對大陸經濟長遠來說是大好事」。
謝國忠指出,「大陸經濟這幾年搞不好就是房地產引起的。」大陸製造業大而不強,所有人都想把製造業做大,然後融資搞房地產,以鋼鐵為例,大陸鋼鐵售價比出廠價還低,就是因為和開發商做高利貸,向銀行重覆抵押「騙貸」。
謝國忠說,未來政府千萬不能救房地產商,因為這再次證明,大陸賺錢的模式是綁架政府和銀行,只要綁架政府和銀行就倒不了,這個經濟模式不打破是沒有出路的。只要大陸在未來6個月,咬牙渡過這一關,「不管未來西方經濟好不好,大陸的未來是非常燦爛的。」
有提問者質疑,救企業應該區別對待,不應全都不救。謝國忠說,重點應該是要保護出資人的利益,老闆會倒是因為土地價格下降,房產調整,「原來價格上來的時候,是你自己願意上鉤的,國家不能圍著某個人談問題」,要形成機制,老闆破產就該出局,政府不該救。
明年上半年 最為艱困
謝國忠指出,明年上半年將是2008年以來最困難的時期,歐洲可能衰退幾個百分點,這次金融危機已成政治危機,先前的經濟恢復是假象,各國政府靠借錢解決問題,但金融市場認為借錢不可持續,金融市場和政府的博弈形成政治危機。
謝國忠指出,美國的問題其實也沒解決,美國的核心問題是分配不公,現在美國主要受益者,律師、醫生、銀行家是靠體制保護,最終要透過新的政治力量來改變,以維持安定,體制改變,美國才會有新一輪經濟成長。
德邊促希臘改革 邊擬歐債危機3劇本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1.11.13
法國總統沙克吉和德國總理梅克爾12日和希臘新總理巴帕德里歐舉行電話會議,法、德方面強調,希臘迅速全面落實改革承諾很重要。但德國也研擬應變計畫,為希臘退出歐元區、希臘債務違約、義大利和西班牙受市場狙擊等可能情況預先做好準備。
法國總統府發表聲明說,沙克吉、梅克爾在電話會議中向巴帕德里歐表示,希臘完整執行承諾的改革措施有其迫切性。聲明中說:「希臘政府唯有朝此方向採取果斷行動,才能得到新一輪紓困貸款。」
希臘財政部長維尼查洛斯11日表示,希望歐元區財長17日開會時,能拿到新的紓困資金。
沙克吉和梅克爾12日另外舉行雙邊電話會議,討論歐元區局勢、如何加速推動歐元區10月底達成的希臘債務協議。法國總統府表示,兩人「重申徹底捍衛歐元的決心」。
梅克爾10日曾向記者表示,德國致力保持歐元區現有規模,幫助掙扎求生的夥伴度過難關。但法新社報導,預定14日出刊的「明鏡」周刊報導,德國政府已為希臘退出歐元區等三種情況研擬因應措施。
希臘新政府不無可能拒絕執行嚴厲緊縮措施,以換取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 (IMF)新一輪紓困貸款。在最理想狀況下,希臘即使退出歐元區,也不會造成太多問題。「明鏡」指出,希臘退出歐元區甚至是好事,因為「拿掉最脆弱的環節後,歐元區成員國的鍊子可以更堅固」。
在比較嚴重的第二種情況下,義大利和西班牙接連遭市場狙擊。最嚴重的是第三種情況:希臘無法應付再度採用原有貨幣德拉克馬的後果,不但債務全部違約,還把其他財務體質脆弱的國家拉下水。
※ 相關報導:
* 歐債風暴 僅德倖免
http://www.udn.com/2011/11/13/NEWS/WORLD/WOR2/6714477.shtml
歐債風暴延燒,歐洲各國撙節度日的同時,德國11日表決明年預算,從預算內容即可知德國是這波風暴中唯一的倖免者。
◆ TPP框架成形 大陸態度冷淡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11.13
胡錦濤雖表態支持 但對TPP避重就輕
美國總統歐巴馬12日在夏威夷APEC領袖會議宣布,「跨太平洋夥伴協議」 (TPP)廣泛框架已達成共識,將可做為跨太平洋自由貿易區的藍圖。對此,中國雖然表態支持,但態度則顯然相當冷淡,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APEC 工商領導人高峰會的演說中,對TPP問題避重就輕,僅把TPP 和其他自由貿易協定並列。
消除關稅及貿易障礙 創造就業
美國等九個TPP國家國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表示TPP是邁向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里程碑,將致力消除關稅、以及貿易和投資的其他障礙,相信這項協議將有助於在各國創造就業、提高生活水準和減少貧困。
2000億美元貿易額、5億消費者商機
歐巴馬表示:「我們同心協力,將可刺激出口,為我們的消費者製造更多物品,創造新工作機會,在未來市場競爭、並獲勝。」他指出,美國與相關國家的年貿易額已達到2000億美元,共同擁有5億消費者,TPP 將對所有參與國家都有益。歐巴馬強調,「美國是太平洋國家,跨太平洋地區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地區,我們深切致力於打造跨太平洋地區安全和繁榮的未來」。
TPP的相關內容目前還很模糊,歐巴馬表示,各成員國已指令工作小組研議詳細條款,最終協議可望在明年敲定。他雖然樂觀態度,但承認成員國各有各的困難和敏感問題。大多數專家則相信,至少數年時間,TPP才能繳出成果。
TPP原本是汶萊、智利、紐西蘭、新加坡在2005年簽署的多邊貿易協定,美國在2009年加入,但歐巴馬大張旗鼓的把TPP變成美國的自由貿易計畫,目前加入談判的還包括馬來西亞、秘魯、澳洲、越南。
日本在APEC會議前夕表示將加入TPP談判,使歐巴馬大為振奮。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則不甚熱衷,批評TPP「野心太大」。
TPP目前只涉及亞太經合會21個會員中的9個經濟體,指導方針也不清楚,但是亞太地區經濟產出占世界的一半,亞太國家間的緊密合作攸關全球金融危機的緩和。
歐巴馬表示,TPP處理的所有議題不只涵蓋過去的協議,也包含市場控管以及如何讓這些控管更有相容性,為全球市場的中小企業創造機會,並納入保障勞工權益及環境的高標準。
※ 相關報導:
* 讓台灣滾蛋就可以救美國經濟?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9967/112011111300153.html
即使不談動機、不談心態、不談價值觀,坎恩先生對中國也太無知了,還不是一般的無知。不對,應該說他對基本政治的無知。
歐洲危機 讓美國愈來愈恐慌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11.14
歐洲的金融震盪已波及到美國,使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感到恐慌。美國與歐洲的經濟關係一向十分緊密,任何一方的經濟減緩都會影響到另一方。美國的汽車、太陽能、藥品、服裝和電腦設備的製造商,都深切感受到歐洲動盪的影響。
隨著購物季節的逼近,投資人和消費者心頭對歐洲危機的擔憂可能加劇和擴散。有人擔心美國的消費者可能減少支出,歐洲的成長疲軟已影響到美國部分企業的利潤,可能進一步減緩美國經濟的成長。
富國銀行(Wells Fargo)經濟師威特納說,歐洲出現的危機「似乎正值美國經濟最脆弱的時期」。
巴爾的摩的馬林鋼筋公司執行長說,他們在與一德國製造商簽訂銷售合約,但歐洲的動盪導致德國的夥伴企業陷入停滯狀態。公司的海外銷售雖然大增,但歐洲的銷售卻在下滑。
歐盟是美國的頭號貿易夥伴,今年前九個月期間,雙方的貨物交易近4750億美元,全美500大企業中約14%的收入來自歐洲,約達1兆3000億美元。
由於經濟成長疲軟和就業不暢、薪資停滯、能源成本與貿易赤字升高、政府支出可能劇降等風險,美國經濟在歐洲危機的面前尤顯脆弱。加州州立大學教授宋望索(譯音)說:「美國很可能陷入另一場衰退。如果歐洲出現更多麻煩,就將拖累到美國乃至全世界。」
歐盟上周說,歐洲明年可能陷入更深和持久的衰退,歐元區明年預計將只有0.5%的成長率,遠低於今年春天預計的1.8%。
富國銀行估計,美國經濟明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1%,歐洲的疲軟影響了0.4%。高盛公司認為,歐洲的疲軟可能使美國經濟成長減少一個百分點。
即使是歐洲沒有陷入衰退,但其動盪也在許多方面影響到美國的企業和消費者,如股市震盪導致消費者不安,開支也更加謹慎;歐洲業務量較多企業的銷售陷入低迷;全世界的銀行都在減少借貸,以便儲備更多資金,防止因持有希臘、義大利等國政府的大量債權而產生巨額損失。
※ 相關報導:
* 經濟學家出線 義國總理蒙提上任急組閣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6716749.shtml
素孚重望的經濟學家蒙提13日接受義大利總統拿坡里塔諾任命為總理,扛起拉拔義大利掙脫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經濟危機的重任。蒙提表示,只要全國同心齊力,義大利必能打敗危機。
* 老貝擅推銷、掌控媒體 黑手黨也罩他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6716050.shtml
英國廣播公司(BBC)資深記者威利(David Willey)分析老貝成功秘訣:超級推銷員、掌控媒體、黑手黨保護和聰明過人。
◆ 三指數 研判景氣溫度計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1.11.14
歐債危機導致股市劇烈波動,想必仍讓投資人餘悸猶存。為讓投資人有更多指標研判市場趨勢,不局限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國內生產毛額(GDP)等常見資訊,華爾街日報列出多項重要經濟指標,以下介紹其中三項。
1.波羅的海乾貨指數(BDI):BDI反映現貨市場輪船租賃的費用。由於輪船數目通常固定,在全球經濟暢旺、原物料需求攀升時,輪船需求增加,租金也會上漲。
分析師建議,投資人可以投資隨著BDI漲跌而營收同步增減的上市船運公司。然而由於許多公司租賃船隻時採用長期契約,在現貨市場從事租船交易的公司並不多,目前只有像波羅的海交易公司(Baltic Trading)等標的可供選擇。
另有分析師從BDI推敲原物料價格波動的趨勢,BDI下跌可能代表短期金屬價格也會下跌。
2.裂解價差(crack spread):此指標反映煉油商獲利,投資人最關注的是煉油商把原油提煉成汽油或取暖油(即裂解)後所得的利潤。價差愈大,利潤愈高;價差若縮小到變成負值,代表煉油商虧損。
投資人可從裂解價差推估化石燃料的供需後市。裂解價差擴大,代表煉油商有誘因增產,原油需求、汽油和取暖油的供應都會增加,這時投資人可以布局煉油營運穩健的能源公司。
投資人還可參照波羅的海原油油輪指數(BDTI)等指標,有助推估原油供應和汽油需求。
3.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此指數是研判一國社會與政治的風向球,如果痛苦指數居高不下、甚至持續攀升,人民不滿情緒高漲,就可能用選票懲罰當權者。
此外,由於聯準會(Fed)與其他國家央行不同,它的首要職責是維持低通膨率和低失業率,因此該指數也能用來判斷Fed的績效,投資人可從痛苦指數預測對股市可能有利的華府政治僵局,或用來解讀Fed的利率政策走勢,畢竟Fed無法完全不受政局影響。
※ 相關報導:
* 調控不鬆手 房市衰退期來了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715781.shtml
大陸房價從2004年開始飆漲以來,官方從2006年起就多次推出各種調控措施,但成效一直不彰。不過,中共國務院今年1月底公布俗稱「國八條」十個月後的今天,有諸多跡象顯示,這一次的調控結果恐怕不一樣。
* 學者:戳破房市泡沫 當心副作用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715761.shtml
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室主任謝百三就質疑,「捅破房地產市場泡沫是大快人心,但對其嚴重後果和副作用的對策想好了嗎?」例如鋼鐵價格已經從每噸人民幣5,000多元跌到4,100多元。此外,水泥、電解鋁、玻璃,石灰,傢俱、汽車等,都將因此陷入蕭條,42個與房地產相關的產業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
◆ 銀行界「不能說的祕密」 面板業大到不能倒
記者王立德、藍鈞達/台北報導 2011-11-14 工商時報
銀行界存在一個不能說的祕密,衝刺兩兆雙星產業,授信過度集中的結果,就是讓面板業「大到不能倒」。據各金融機構年報,八大行庫加上主要金融機構對友達、奇美電授信餘額超過2,800億元,幾乎等於今年前10月獲利的2.4倍。
其中背負政策使命的公股銀行,授信金額甚至比今年來累積獲利多出8倍以上,如台灣金對面板雙虎授信餘額430億元,但前3季稅前盈餘46.1億元,差距8倍以上;另土銀對面板雙虎授信餘額273億元,也比今年前3季稅前盈餘76億元多出近3倍。
國內上市櫃公司今年前3季營收雖成長2%多,獲利卻縮水至約8,500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成以上,證期局局長李啟賢日前便指出,主要是TFT-LCD及DRAM前3季虧損900多億元、600多億元,拖累整體上市櫃公司獲利。
銀行主管分析,只要面板雙虎出事,金融機構要賠上至少2年獲利,這還不計入明年因景氣走疲獲利下修空間。為避免風險持續增加,各銀行最近也調整授信策略,只要跟面板相關,董事會一律審批從嚴。
法令上限制銀行對單一公司及關係公司的授信額度,但對單一產業授信並無法律規範,只能靠銀行內規自律,加上過去政策支持,造成部分銀行授信過度集中。
加入TPP:打造經貿自由島的關鍵一役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716032.shtml
【聯合報╱社論】2011.11.14
危機是轉機,危機也創造轉機。一個原本沒沒無聞,只有經貿專家聽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就在各國因應各自危機的考量下,一躍而上國際舞台,成為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互爭亞太經貿盟主的新戰場。尚未成形的TPP,對同是亞太重要一員,卻苦無入門之徑而有邊緣化危機的台灣,無疑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政府應以最大決心爭取加入,讓向外拓展、對內調整、打造經貿自由島畢其功於一役。
TPP是由APEC的四個成員新加坡、智利、汶萊及紐西蘭發起,一開始或是有感於APEC的鬆散與無為,而擬訂立一個具規範性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二○○九年,著眼於金融海嘯後亞洲經濟發展利益及中國崛起的威脅,美國加入了談判,吸引了新成員,並主導了談判;今年APEC領袖會議舉行前夕,向來對自由貿易保守以對的日本,眼看韓國分與歐盟、美國簽署FTA及內部產業空洞化壓力,也宣布加入,使TPP因同時擁有全球第一、第三大經濟體而聲勢大增。
在美、日兩強推動下,已有十個成員、經濟規模占全球三分之一的TPP將加速發展,美國總統歐巴馬已表示,希望明年完成協議,勢將刺激亞太各國思考加入必要性。在此一情勢下,TPP不只是美國重新取得亞太經貿發言權的平台,更可能成為APEC區域內的小型世貿組織,向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邁進;它也使得亞太貿易發展體系,由現今中國大陸主導的「東協加一(中)」、「東協+三(中日韓)」、「東協加六(中日韓紐澳印度)」單核心,形成中、美分庭抗禮的雙軸心,未來是彼此制衡或融為一體,將影響亞太整合趨勢,目前中方雖不反對TPP,但也強調多邊性,顯示尚有後話;更重要的是,在美國主導下,TPP更可能成為新世代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平台,從傳統FTA聚焦的貨品貿易自由化,跨向環保、勞工及智慧財產權等規範,歐巴馬即明言,TPP不僅有潛力成為亞太地區模式,更能成為未來貿易協定模式。
由TPP的發展趨向可知,加入TPP對貿易依存度甚高的台灣經濟至關重要,其必要性主要顯現於三方面。第一是要擴張貿易,降低關稅、開放市場等自由化措施有利於台灣的產品出口,而可相對降低進口成本;經濟部長施顏祥即不諱言,因為成員間互相保護又相互開放,如果不能加入TPP,台灣會很辛苦。這原是台灣經貿戰略之一環,馬總統還成立FTA小組推動,但受限於台灣主權認定的國際現實而少有進展,而此一限制正是必須加入TPP的第二個原因。
依初始規劃,TPP是一以APEC成員為主體的開放性協定,使台灣擁有申請加入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儘管仍無法完全免除主權國家的干擾,但相較於逐一與各國洽商FTA、建立不同模式的複雜度與困難度,以及兩岸間對台灣參與國際經貿組織的共識不足,台灣參與TPP有既定的共同談判框架可循,並可同步開啟與十國的協商,效率高,可行性也高,實是突破台灣邊緣化困境的關鍵一役,不可輕縱。
第三個必要性則是台灣內部產業調整的急迫性。其實,加入TPP與推動FTA一樣,既希望他國對台灣開放市場,他國也會要台灣開放市場,其本質都是市場開放、產業調整的過程,所不同者在於不同的FTA有不同的開放程度,TPP的開放程度因高於一般FTA,而被視為高品質、高門檻的FTA,因而台灣能否加入,不完全受制於人,更是操之在己,一如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對台灣想加入TPP的質疑:「你們真的要加入?」這一問正問到了關鍵。
政府推動FTA多年,但並沒有相應的產業調整計畫及行動,FTA缺乏實質進展,豈僅是產業調整緩慢的結果,它更是產業發展怠速的原因。因此,政府加入TPP不能再流於空談,而應藉此集智集力,全盤規劃一個加速推動產業結構的計畫,打造台灣成為真正的經貿自由島。
※ 相關報導:
* 加入TPP標準超高 我有共識決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2/6716066.shtml
TPP一定是「高度自由化的貿易協定」,加入的標準很高,必然衝擊農業等相關產業,全民與政府是否有加入的共識與決心?將是關鍵。
◆ 逾兩成製造業 看跌本土競爭力
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2011-11-14 工商時報
經濟部甫完成的調查指出,亞洲各國所簽署的FTA對台灣影響不小,逾20%的受訪廠商表示歐韓、美韓FTA將對其營收及產品競爭力帶來衝擊,顯示台灣在美、歐市場都將面臨南韓的重大挑戰。
經濟部甫完成「100年製造業經營實況調查」,於今年7月訪查了近3千家製造業者,對於亞洲各國進行經濟結盟,不少業者感到憂心。
就中、日、韓分別和東協簽訂生效的FTA而言,認為會衝擊其產品競爭力者占23.8%,也有22.7%認為不利於營收,更有17.0%認為不利於國內的生產規模。
經濟部指出,面對中、日、韓分別與東協簽訂FTA,以大型企業及化學工業所受的衝擊最大,我國產品在中、日、韓及東協市場所面臨的高稅差之不利影響,將逐漸顯現。
至於歐韓、美韓FTA的影響也極可觀,逾20%認為歐韓、美韓FTA生效後對國內企業「營業收入」、「產品競爭力」將產生不利影響。經濟部說:「這顯示未來台灣產品在歐盟、美國市場占有率將受到南韓的挑戰,遭受衝擊頗大。」
根據經濟部所蒐集的資料,台灣產品在美國進口市場占有率已由2006年的2.06%降至今年1~8月的1.92%,韓國在同期間卻由2.47%升至2.59%。而同一期間在日本市場占有率,台灣也由3.51%降至2.76%,韓國僅由4.72%略降至4.61%。隨著近年全球經濟結盟,台灣的出口競爭力確實已面臨挑戰。
經濟部這份調查指出,在面臨美韓、歐韓FTA的壓力,逾18%的受訪企業希望政府「協助拓銷市場」、「改善國內投資環境」,而希望政府與重要國家洽簽FTA的比例僅9.6%,經濟部官員表示,廠商並非認為簽署FTA不重要,惟這是長期抗戰,而拓銷與改善投資環境卻是短期政府能做的事。
◆ 一元水餃、十元洗車「銅板消費」正夯
【聯合報╱記者張明慧、莊亞築、陳秋雲/台中報導】2011.11.14
物價齊漲,一個十元、五十元銅板能做什麼?因應M型社會,台中最近出現「銅板消費」風,十元銅板能買到現燙青菜,水餃一顆一塊錢,平民化消費讓消費者「省很大」。
行政院主計處日前才公布十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百分之一點二二,台中消費怎會「這麼殺?」業者說:「因為競爭很多呀!」薄利多銷還是有賺頭。
台中市區健行路美食聚集的市場,打著「十元一把」的燙青菜攤位前,常常門庭若市,A菜、空心菜、小白菜任君挑選,游姓老闆娘熟練沖洗、切段,再下鍋汆燙後,淋上特製滷汁,色香味俱全。
「怎麼那麼便宜?大賣場大特價A菜,一把也要十六元」,第一次光顧的保險業務林玉如嘖嘖稱奇,乾脆每天買二、三把燙好青菜回家省得煮。
附近學區的高中女學生或大學生說:「外宿平常很少吃青菜,這裡有燙好的青菜,又方便又便宜!」有些減肥的女學生還說:「可惜只有晚上擺攤,否則可照三餐吃!」
老闆娘說,菜是自己種,賣給大盤商也賺不了錢,自己擺攤、燙熟青菜,「積少成多,也很有賺頭啦!」
向上路還推出二元水餃,豬肉內餡飽滿,皮Q不爛,用餐時間人潮不絕;東勢、豐原更誇張,還有「一元水餃」,不過一元餃內餡菜多於肉;老闆說,連鎖店一起供應食材,成本降低,但真的是微利賺不多。
台中還有十元就能洗機車或汽車。在豐原、潭子,這種十元洗車店一家家設立。一般專業洗車動輒百元以上,十元洗車讓愛車族趨之若鶩,「因為很便宜,可以常常洗得很乾淨」。
全店採自助式,投幣十元可全車噴泡沬,要沖水得另投十元,再加十元還有烘乾、吸塵,加起來洗好一輛車約要卅元,比一般店便宜很多。
專門播放二輪片的影城,祭出一百元「分期看片」,影迷說,「這真的太讚了」;只要在指定期限內,買票當天看第一片,改天來看第二片,讓不少影迷常常光顧,也算是全省少有。
加、墨有意願 TPP可能增至十二國
尹德瀚/綜合報導 2011-11-15 中國時報
繼日本宣布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入會談判之後,加拿大和墨西哥十三日也表態願意加入TPP,這對於在夏威夷「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大力宣揚TPP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可謂一大利多。
加拿大總理哈珀表示,為了替加拿大能源出口找市場,加拿大一定要向東看,這是加拿大政府的優先課題。美國貿易代表柯克歡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決定,並稱這兩個國家是美國的鄰居暨最大出口市場。
算上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TPP已有十二個國家已經加入或願意加入談判,這個市場約有八億人口,經濟規模占全球近四○%,再加上美國的強力促銷,假以時日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範圍的經貿合作體系。
美國雖然還不是TPP的正式成員,但儼然以其龍頭自居,華府聲稱歡迎所有國家加入TPP,卻又表示此一協議的高標準的要求將對那些經濟不夠開放的國家形成挑戰,這番話暗指的國家顯然包括俄羅斯和中國,俄羅斯連世界貿易組織也還沒正式加入,中國經濟也有一大部份尚未對外開放。
※ 相關報導:
* 中鋼Q4恐轉虧 海嘯來首見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718227.shtml
鋼市不佳,中鋼調節產能,產能利用率驟減15%,加上鋼價下跌、高額庫存跌價損失,法人估中鋼第四季單季本業恐將轉虧,為金融海嘯來首見。
◆ 新聞分析-LED淘汰賽 台廠占上風
【楊曉芳】2011-11-15 工商時報
近來大陸深圳LED企業驚掀倒閉潮,兩岸LED股持續走強,但兩岸LED企業反應卻大不同,大陸LED廠對LED照明革命正狂熱,當地企業持續對產業基本面反彈自信十足,但已發展LED逾20年的台灣企業則保持冷靜,慎防一不小心跌入過度投資的無底深淵,同時,也保持實力迎接這波兩岸LED產業淘汰賽。
大陸LED廠汰弱留強開始產業洗牌,目前台灣LED廠即便把大陸視為重要出海口,但仍謹慎行事,不輕易跟著客戶或競爭對手一樣狂熱投資,兩岸LED廠這一熱一冷的反應,就像當年台灣面板廠瘋LCD TV,而日、美玻璃基板廠則冷靜處理每一步的投資動作相類似。LED業界正小心面對,不讓自己淪為LCD或DRAM「兩兆傷心」的接班人。
大陸日前發布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帶動大陸LED照明股上周大漲,尤其近期LED照明股異軍突起,漲幅之大相當引人關注的包括雷曼光電、瑞豐光電、鴻利光電等個股。
即便昨日市場傳出深圳LED企業倒閉潮傳言,仍無礙相關概念股昨日在陸股上攻氣勢,多空交雜,深圳市LED產業聯合會甚至還出面召開媒體見面會,公開聲明、澄清否認倒閉說。
深圳市LED產業聯合會指出,第3季LED產業有下滑,但10月下旬已出現反彈趨勢,甚至大膽預言,明年LED產業整體增長25%至30%。相較於台灣LED業界,無不對近期訂單需求的回籠以「急單」(穩定度低的訂單)解讀,雖然第4季可能比第3季好,但難逃淡季影響,預估最快明年第2季後才能確定產業回春狀況,顯示出兩岸LED業者對產業景氣回春說法輕重有別。
大陸LED企業因為照明革命將啟動,而輕視投資過度、供需失衡、價格快速走跌、毛利率下滑等產業問題,看在已歷經多次產業洗牌而存活下來的台灣廠商眼裡,無不時時提醒自己小心過度投資,同時也早已開始對大陸客戶提高收款條件。
大陸LED照明熱已被點燃,而這場汰弱留強的競賽中,具技術的台灣廠雖勝算大,但如何以台商身份搭上列車?除了考驗台灣業者的產業能力,也再次考驗台灣政府產業發展執行力。(楊曉芳)
◆ 泰澇衝擊超過預期電腦出貨預估再下修
【林上祚/台北報導】2011-11-15 中國時報
泰國洪災對硬碟供應影響,比預期嚴重,先前已下修本季與明年電腦出貨量的巴克萊投資,昨日二度下修桌上型電腦與主機板出貨預估,衰退幅度由13%擴大為19%。摩根士丹利也下修國內五大NB組裝廠第四季出貨預估,從4110萬台降為4010萬台。
巴克萊科技產業分析師楊應超預估,聯想、宏碁 (2353) 在硬碟採購成本部份可望轉嫁,但華碩 (2357) 主機板業務,恐會受到影響。
泰國曼谷洪水水位雖已開始下降,但硬碟供應商銘異表示,泰國目前嚴重缺工,廠區目前雖然展開抽水清理作業,無法預估多久可清理完畢,目前已經規劃轉赴馬來西亞擴產,如果馬來西亞擴產順利,預定3個月後即可加入量產。
楊應超表示,NB組裝廠第四季一般是出貨旺季,但在泰國水災衝擊硬碟供應消息傳出後,蘋果和惠普等品牌廠,為防止缺料,已提前拉貨,但儘管如此,本月NB出貨量仍將月減9%,整體第4季出貨量,也將比上季下滑1%,將創下近10年新低。其中,桌上型電腦和主機板,受到硬碟供應吃緊影響,受衝擊程度比NB更為嚴重,本月出貨預估將減少20%,比巴克萊原先預期11%減幅還要糟糕,通路商和白牌業者佔比達40-50%,預期可能會調高零售價格,將連帶影響市場需求。巴克萊預估,桌機和主機板本季出貨衰退幅度,將從原本預估的13%增加為19%,是2008年金融危機季減26%外,近10年第2次大幅衰退的情況。
大摩研究報告也下修第四季NB出貨量100萬台,其中,仁寶 (2324) 的出貨季衰退為五大之最,和碩受惠於東芝和宏碁訂單,仍可望維持季增局面,緯創也將有不錯表現,大摩預估廣達為1450萬台、仁寶為886.5萬台%、緯創為830萬台、英業達為435萬台、和碩為405萬台。
楊應超預估,PC廠商硬碟庫存,將在本季用罄,廠商都在關注泰國硬碟廠下季復工的可能性。
下一個希臘? 歐盟點名比利時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1.11.16
歐盟執委會貿易事務專員戴胡克警告,比利時債務危機惡化,公債占GDP比率近100%,居歐元區第三位,僅次於希臘和義大利,且已有18個月沒有中央政府,若再不組新政府,恐步上希臘與義大利的後塵,威脅歐元區存亡。
比利時雖未列入債台高築的「歐豬五國」(PIIGS),即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但比利時位處歐元區核心,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總部,是歐盟的象徵性首都,比利時債務危機若失控,需要紓困,將摧毀歐元和歐盟的合法性。
「歐盟觀察家」新聞網站報導,比利時籍的戴胡克(Karel De Gucht)13日接受比利時國營電視台訪問時表示: 「希臘和義大利已組新政府,因而得救。金融市場要問:『誰是下一個?』我認為比利時可能成為下一個犧牲者。」
比利時已有518天無法籌組新政府,打破世界紀錄,南部法語區和北部荷語區互不相讓,只能靠著勒德姆的過渡內閣苦撐待變。過渡內閣並非全然無法運作,比利時還參與空襲利比亞。
歐盟執委會經濟事務專員雷恩上周點名比利時尚未向歐盟提交2012年政府預算計畫,比利時協商代表試圖提出新預算計畫,刪減110億歐元支出,以符合預算赤字不得超過GDP3%的歐盟規定,但因刪減細節談不攏,遲遲無法定案。
比利時是歐元區第6大經濟體,經濟規模大於葡萄牙、愛爾蘭和希臘的總合,但因債務危機擴大,經濟陷入停滯,今年第3季零成長,失業率8.5%。更糟的是政局不穩。歐豬五國殷鑑不遠,政經情勢惡化會助長危機,而比利時具備所有要件。
◆ 名家觀點/大陸經濟 面臨六大風險
【經濟日報╱王軍】2011.11.16
日漸複雜的國內外形勢讓中國經濟面臨更大挑戰,短期和中長期風險因素糾纏在一起,大致來看,明年大陸經濟發展將面臨六大風險。
一是經濟增速下行風險。經濟增長的幾大動力均有所減弱,企業也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內外需的放緩給中國經濟帶來更大的轉型壓力,未來經濟增速逐漸趨緩下行不可避免。
長期看,中國經濟的確需要預防「硬著陸」的風險。一國經濟很難長期維持兩位數的高成長,依賴政府投資的發展模式勢必盛極而衰。
這一趨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力量決定的,既不是經濟周期性的問題,也不是宏觀政策所能完全支配和調控的。
二是通膨壓力中長期化風險。明年的通貨膨脹形勢並不使人特別樂觀,制約與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並存。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預計今年第四季及明年初物價漲幅有望從高位呈趨勢性小幅回落之勢。
但通膨形勢難免會有反覆,2012年不排除呈現「前低後高」、「上快下慢」、「上易下難」的特點,使所謂價格黏性問題(指價格調整過程長而緩慢)日益明顯。
而且,長期看大陸將面臨較大的物價全面上漲壓力,溫和通膨恐將成為一種中長期的常態。
三是房價下降帶來的相關風險。當前,大陸房地產泡沫化問題仍十分嚴重。預計2012年部分城市房價增速下滑態勢仍將持續,房地產銷售下滑可能加速,個別城市房價出現穩中有降的可能性非常大。
可預見的風險將集中在三個方面:投資者斷供、二三線城市樓市泡沫化、房企資金鏈斷裂及其引發的民間融資風險等。
四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短期流動性風險和局部風險。整體來看,地方債務風險整體處於可控狀態,不應過分擔心。
但從結構上看,其局部的、階段性風險依然不容小覷。這主要反映在短期流動性風險較大、局部風險增大,以及短期內的局部風險較為集中。
五是一觸即發的民間金融風險。今年以來央行三次升息,市場流動性開始吃緊,但市場融資需求旺盛,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資金饑渴導致資金供需加速失衡,造成民間借貸利率奇高。
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極為困難,民間借貸和地下金融不僅吞噬產業利潤,也架空了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調控。
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銀行體系的仲介功能,造成銀行業務萎縮和影子銀行系統(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等少受監管的非銀行機構)滋生,減弱央行實施貨幣政策的效力。
民間金融巨大風險仍在醞釀和發酵,種種亂象已經成為懸在中國經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意指安逸祥和背後存在的危險)。
六是歐美經濟停滯性通貨膨脹的風險。全球經濟增長狀況不容樂觀,國際市場衝擊壓力不斷加大,歐美經濟滯脹風險對大陸外需構成嚴峻挑戰。
已開發國家因債務危機困擾,增長乏力,已陷停滯狀態;新興經濟體通脹嚴重,面臨政策緊縮;其他發展中國家由於缺乏發展經濟的物質基礎,增長動力不足。
金融危機以來,儘管政府一再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事實卻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在結構調整上動作不大、進展緩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沒有大的突破和良好開端。一些重要的結構性指標並沒有好轉,反而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因此,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仍是未來宏觀經濟決策的重中之重。
(作者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
※ 相關報導:
* IMF:大陸短期金融風險攀升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720610.shtml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度發布對中國大陸金融部門的正式評估報告, IMF指出,大陸的金融體系總體強健,但卻面臨著不斷攀升的風險,包括信貸、匯率與房地產等,並呼籲大陸政府應大刀闊斧改革,更開放大陸金融市場,才能遏止風險。
* 人大財經委警告:中央債務 黑洞龐大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720622.shtml
尹中卿15日在上海「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論壇發表演說時表示,大陸審計署今年6月底公布,至2010年底,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為人民幣10.7兆元。對於審計署公布的數據,尹中卿說,這只是最基本的「底數」,而非「實數」... 尹中卿表示,近年大陸中央政府債務增長過快,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政府債務不像歐美採直接發行債券,多數是透過投融資平台向金融機構借貸,因此政府的債務問題非常容易轉化成銀行的金融風險。
* 境外人民幣出現「雙失衡」警訊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720623.shtml
台灣目前尚未與大陸簽訂貨幣清算協議,金融機構參與人民幣業務,只能透過香港以參加行的方式為之,勢必遇到上述雙失衡與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風險。... 屆時大家手中的人民幣如何換成美元將是一大挑戰(如同9月23日中銀香港的公告),有可能面臨人民幣升值報酬「看得到、吃不到」的窘境。
* 用十個月或十年加入TPP?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720794.shtml
「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成為舉世焦點,已有十個APEC經濟體宣布加入,欲在明年完成談判;於此同時,我政府卻宣稱,將儘量努力在五、六年取得重大進展,預計在十年內加入TPP。但是,我們真的還有十年可等嗎?
◆ 人氣名店撐不住了 阜杭豆漿今起開發票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吳曼寧/台北報導】2011.11.16
台北市知名人氣早餐店「阜杭豆漿」和台北市國稅局歷經三個多月「鬥法」,終於畫下休止符,阜杭決定配合國稅局要求,今天起開發票給所有上門消費的顧客。
阜杭豆漿徐姓老闆說,之前向國稅局提訴願,強調豆漿店商品單價低,為了和同業競爭,必須多付出人力成本,靠大量製作、銷售取得利潤,但是國稅局不採納,認為這些因素可以克服,他感嘆,「好像我們賺的都不用成本」。
徐姓老闆指出,能理解國稅局受到很大壓力,因為聽說有很多人檢舉(阜杭豆漿),既然其他名店都開發票,「總不能別人開,我們不用開」,也只能夠配合國稅局政策,「不然還能怎麼辦?」
阜杭豆漿店開發票之後,外界關注公館的臺一牛奶大王、內湖的來來豆漿店、大直的「台灣第一家鹽酥雞」等人氣名店,台北市國稅局是否會採取進一步作為。
相關官員私下表示,國稅局會持續輔導這些人氣店的業者到開發票為止;不過總統大選在即,為避免引發民怨,不會採取太激烈手段。
歐元區通膨率 三年新高
【經濟日報╱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2011.11.17
歐元區10月通膨率仍維持近三年新高的3%,使歐洲央行(ECB)振興經濟的任務更顯艱辛。
由於能源成本增加,數據顯示10月歐元區通膨率仍維持2008 年10月以來的高點,消費者物價較9月成長0.3%,與10月31 日的預估數據相符。
10月能源價格漲幅仍為12.4%,核心通膨率則達1.6%。歐盟委員會(EC)預估2011年平均通膨率為2.6%。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說,未來歐元區將邁向溫和衰退,2012年通膨率將會降低。歐洲委員會日前將2012年預估通膨率由1.8%下修至1.7%。
IHS全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經濟學家艾區(Howard Archer)認為,現今歐元區暴露於各種重大風險,希望歐洲央行在未來數月內降息至1%。央行才在11月3日將利息調降為1.25%。
荷蘭銀行 (ABN Amro)的經濟學家認為第四季經濟將大幅衰退,衰退期可能持續到2012年,衰退期長短與衰退幅度將取決於決策者作為。
※ 相關報導:
* 名家觀點/歐債惡火 恐燒連環船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23065.shtml
歐債危機已在西班牙埋下火種,其10年期公債殖利率連續兩日位於6.27%的水準。我們亦在法國看到小火星,債信三個A的法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令人驚訝地突破3.6%的水準...明年第一季是歐債第二波到期高峰,義大利、西班牙再度首當其衝,屆時又將引發一波市場的疑慮。
◆ ifo經濟指數續跌 「意味歐債難解」
【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2011.11.17
德國ifo經濟研究院公布全球經濟氣候指數(World Economic Climate)持續下跌,創2009年第二季以來新低,全球正面臨艱困的經濟情勢。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這意味「歐債問題真的很難解」,明年第一季將是信心能否回頭的關鍵。
德國ifo經濟研究院今年第四季對全球119個國家、1,119位專家進行世界經濟調查(WES)報告指出,今年第四季全球經濟氣候指數78.7,較上季97.7大幅下滑,低於長期趨勢值。ifo認為全球面臨艱困經濟情勢。
劉憶如表示,歐債問題目前看來沒什麼特別變化,但全球對未來景氣看法的確非常不樂觀,明年第一季信心能否回頭「非常關鍵」,如果是下降一次後回彈就沒事,如果六個月持續不看好,代表全球經濟問題更不容易解決。
台灣調查結果來看,全球受訪專家認為台灣「整體經濟」、「資本支出」表現欠佳、「民間消費」略呈滿意。
◆ 國債當頭!美平均每人揹債145萬台幣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11.17
美國財政部宣布,美國國債總額已於16日首度突破15兆美元大關,每人平均揹債額超過4萬8000美元(約台幣145萬元)。
美財政部數據顯示,聯邦借貸負擔達到15兆336億725萬5920.32美元。這大約相當於美國2011年預估GDP(國內生產毛額)的99%,此水準通常被經濟學家視為非常不健康。
美國會8月2日同意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從當時14.3兆美元上調至15.194兆美元以來,美政府債務節節攀升。
目前距離美國會削減赤字委員會提出減赤計畫期限只剩一周,參眾兩院的兩黨議員16日組成一個迄今為止人數最多的聯盟,敦促該委員會達成儘可能的大規模減赤協議,恢復公眾和全球市場對美國的信心。
眾院民主黨黨鞭侯耶爾在兩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希望他們 (委員會)知道,國會兩院的很多成員希望得到這樣一種協議,並準備支持它」,兩黨約50名國會議員向減赤委員會發出了一個「急迫的和支持的訊息」。這些議員們沒有提出對減赤計畫內容的具體要求,僅表示支持一項包括削減支出、增加稅收的協議,以大幅削減聯邦赤字。
減赤委員會的民主黨第二號人物、參議員德賓表示,「做大」(going big)或達成一項總額超過1.2兆美元最低限額的減赤協議,將對美國經濟更有利,也更易獲得兩黨的支持。
參院共和黨領袖之一亞歷山大表示,減赤委員會的兩黨成員已經邁出妥協的步伐,但雙方還需做出更大讓步。
減赤委員會的共和黨人提出減赤1.2兆美元的計畫,內容包括加稅2500億美元。民主黨人提出減赤2.3兆美元的計畫,包括削減Medicare和Medicaid支出4000億美元的內容。
※ 相關報導:
* 美愛國百萬富翁 「拜託加我稅!」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723783.shtml
為了協助緩和政府龐大的赤字,美國一群「支持財政健全的愛國百萬富翁」16日前往國會山莊,「拜託」國會議員對他們加稅。他們充滿熱忱,卻毫無進展。
◆ 東協高峰會登場 聚焦南海爭議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11.17
第19屆東南亞國協(ASEAN)高峰會今天在印尼的巴峇島揭幕,重頭戲包括各國和中國的南海爭議,以及籌思如何獎賞初步表現改革意向的緬甸。
看到歐元區踉蹌陷入債務危機,ASEAS各有打算的十個成員應該想辦法加強整合,以期發揮這個潛力可觀的共同市場,不要太倚賴歐洲這個自顧不暇的出口市場。本屆高峰會主題是〈全球國家共同體裡的ASEAN共同體〉。
美國參加 本屆空前稀客
本屆ASEAN有個空前的稀客,是美國。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周在夏威夷的亞太經合會 (APEC)高峰會極力突顯美國的關鍵亞太地位,然後在澳洲宣布美軍常駐澳洲,接著降臨巴峇島,用意就在宣布亞太地區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新焦點。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本期《外交事務》撰文〈美國的太平洋世紀〉,強調美國未來十年要大幅加強對「亞太地區外交、經濟、戰略和其他各方面的投資」。
比較小的亞洲國家歡迎美國來這裡和中國唱對台,但兩個強權近來的貿易互抨和警告勢將加劇。
美方已經暗示,將對中國的南海領土主權主張提出異議。事關戰略海道、石油與礦藏,北京再三強硬表示中國的南海主權不容商榷。希拉蕊16日表示,「任何國家都有權利提出主張,但無權以恫嚇或強制的手段追求其主張」。
印尼總統蘇西洛17日在東協峰會開幕致詞表示,「我們一定要確保我們這個地區的穩定和安全。ASEAN必須繼續扮演前瞻主動的角色來促進問題的解決」。這「問題」明顯指南海而言。
緬甸改革意向 外界驚喜
緬甸八個月前上任的軍事政府,改革意向令外界驚喜,包括直接找翁山蘇姬會談、釋放二百名異議分子,以及立法允許勞工罷工。本屆ASEAN將按計畫通過讓緬甸主持2014年的ASEAN 的高峰會,雖然美國強烈反對。
本屆ASEAN高峰會另一課題是加把勁,使這個地區在2015年前成為無關稅的自由市場。
◆ 逼升人民幣 WTO想辦「法」
【經濟日報╱記者侯雅燕/綜合報導】2011.11.17
因不滿人民幣匯率低估,巴西今年9月一狀告向世界貿易組織(WTO),WTO已經確定將研究國際貿易規則是否可以用來懲罰操縱匯率的政府,並決定明年上半年開會討論。
前陣子人民幣呈現一路升值,但本周以來,人民幣升勢受到壓抑,因歐債危機影響中國出口,使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日走低。不過,受到結匯影響,昨(1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509,繼續走低,但尾盤支撐住人民幣走勢,昨收盤小漲於6.3456 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巴西9月首次向WTO提出人民幣匯率低估嚴重損害巴西的工業基礎問題。巴西聲稱雖然巴西經濟增長總體上相對較快,但其工業產值目前卻在下降,部分原因是更廉價的中國產品來襲。
巴西貿易與工業部長皮門特爾 (Fernando Pimentel)表示,匯率因素正在摧毀拉美國家的生產結構。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長期抱怨,中國匯率低估使它獲得不公平的出口優勢。
就在本周二,WTO發言人洛克威爾 (Keith Rockwell)對外指出,153個成員國已經達成共識﹐決定開會討論這個話題,時間可能在明年上半年。而下個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貿易部長會議也可能會討論該議題。
洛克威爾說,WTO的協定禁止成員國利用匯率政策給那些在簽訂協定時期待今後能夠獲得市場準入的國家設置障礙。但該項條款還從未經過糾紛和解案的檢驗。
他強調,明年的會議還將研究是否應該對WTO的規定進行調整,以便賦予WTO對匯率政策進行裁決的權力。
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貿易專家豪夫鮑爾 (Gary Hufbauer)認為,WTO的規定或許不能用來限制匯率操縱行為,但就這個問題展開論戰,就是一種給中國施加更大壓力的方法。
皮門特爾也說,儘管中國可能頂住WTO對人民幣匯率制度的不利裁決,但WTO裁決可能會鼓勵巴西和其他國家對中國商品徵收報復性的關稅。
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昨日召開記者會回應此事時表示,未看到該報導,緊接著重申對人民幣匯率的指責,他們認為既沒有根據,也沒有道理。無論是IMF,或經濟學家,大家都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基本處在合理水準和區間。
4大「慘」業 經濟部救定了
【陳宥臻/台北報導】2011-11-18 中國時報
台灣四大「慘」業(面板、DRAM、LED、太陽能),截至今年前三季,虧損逾一千五百億元,可能引發本土性金融風暴。經濟部長施顏祥昨日指出,「沒有DRAM產業,PC(個人電腦)產業鏈就會出現缺口,經濟部將會對各產業提供協助」,言下之意,經濟部救定了!
施顏祥昨天也高分貝駁斥說,國內沒有四大「慘」業,這個字眼,對產業界傷害恨很大。面板、LED、DRAM、太陽能等四個產業對台灣很重要,經濟部將會縝密處理。
施顏祥表示,目前台灣DRAM價格不好,是因為PC成長不如預期,「站在供應鏈的角度來看,若沒有DRAM,台灣產業會缺一大塊」。
工研院IEK系統IC與製成研究部經理楊瑞臨也說,「政府應該救DRAM,因為預估最快撐到明年第三季,需求可以提升,產業就可以有現金進帳,屆時就要力求轉型」。
力晶銀行聯貸案,日前在經濟部意見書加持下,獲得銀行團展延一年。此舉是否意味DRAM產業大到不能倒?施顏祥昨日指出,「經濟部出意見書,但決定權在銀行團手上!」
施顏祥說,「力晶是個案協助」,且力晶正在轉型,像華邦電就轉型得很好,且轉得早。目前經濟部協助產業「做比說來得重要」,不能多談,這當中牽涉很多利益。
至於日前傳出政府有意讓友達和奇美兩家面板廠合併。施顏祥表示,整併是個概念,目前不適合多說,中間複雜度很高,經濟部都有接觸。
另外,力晶轉型,宣佈將產能逐步擴大至Flash產品上,並將明年標準型DRAM投片僅佔總投片量二○%,等於是宣告退出標準型DRAM市場,引發外界關切其他DRAM廠商是否也要跟進轉型。
對此,楊瑞臨指出,「力晶轉型,但其他廠商不一定有資金可以轉型」,但可以確定是,「台灣DRAM製程已經輸給三星,且可以說很難追上」。現在政府的確可以救DRAM,因為最快明年第三季,最慢明年第四季,需求將回升,目前是缺在國際景氣不振」,等到需求回升,台灣產業可以賺到錢,就像是「把雞養肥後,才能賣個好價錢」。提到DRAM產業不振,楊瑞臨表示,主因是國內產業技術製程不夠,以及蘋果iPad旋風,讓原本NB對DRAM需求減少到十分之一。
※ 相關報導:
* 不景氣下的產業策略
http://www.udn.com/2011/11/19/NEWS/OPINION/OPI1/6727835.shtml
這四項產業會面臨這樣的困境是很多因素使然,不全然是廠商本身競爭效率問題,還牽涉到競爭對手國政府介入的情況。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的政府是不是也可以有某些支持企業的作為?
* 陳進財救援企業從未失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6/122011112000130.html
陳飛龍傳授的心法很簡單,其一不求快,其二方向要對,其三堅持對的事。陳進財說,只要方向正確,方法對了,總有一天會走到目的地。大原則講起來雖簡單,但陳進財也坦言,一路走來很辛苦,惟有相信,才能堅持下去,相信方向沒有錯,資源才敢再投下去。
◆ 涉組織犯罪 日調查奧林巴斯
中央社 2011.11.18
紐約時報(NYT)報導,日本官員現正就日本相機大廠奧林巴斯(Olympus Corp.)是否涉及組織犯罪,隱匿數十億美元虧損展開調查。
據彭博報導,紐時引述近來一場會議上於日本證券交易監察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Surveillance Commission)、東京檢察廳(TokyoProsecutors)與日本警視廳(Tokyo MetropolitanPolice Department)官員間傳閱的一份備忘錄指出,調查人員正設法查明奧林巴斯49億美元帳目虧損,以及有多少數額的資金流向涉及組織犯罪的公司。
奧林巴斯發言人剛北田(Tsuyoshi Kitada)針對置評要求作出回應表示,奧林巴斯已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就公司如何隱匿投資虧損展開調查。
他今天接受電話專訪指出:「虧空的錢是否流入奧林巴斯以外的公司,目前尚無法證實。」
奧林巴斯新任社長高山修一(Shuichi Takayama)8日在記者會上指出,副社長森久志(Hisashi Mori)向他保證,沒有任何資金轉移至涉及犯罪組織的企業,甚或是被用來洗錢。
◆ 社論-TPP和ECFA之間有很大的公約數
【本報訊】2011-11-19 工商時報
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之事,又有了重大進展。在日前的APEC夏威夷高峰會上,我國正式表達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的明確意願。然而,由於大陸政府對該協議之內涵頗有疑慮,也尚未決定是否參與,使兩岸雙方在參與TPP的事項上,出現了「各行其是」的歧異現象。這使我方未來推動加入TPP的過程,難免會因大陸主觀因素而形成障礙。我方應儘速與大陸就此進行溝通與協調。
我方參加TPP的目的相對單純,不外乎追求經濟的自由化與國際化。至於大陸,雖也有擴大國際經濟合作的政策方針,其經濟面和TPP自有相容空間,但是大陸因另有「崛起中之大國」的非經濟性政策思維,總是要強調「國際戰略優勢」、「政經獨立自主」等原則,所以大陸政府對於TPP,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很顯而易見的,大陸政府注意到了,TPP是美國牽頭坐莊的國際經濟合作機制,隱含著「制衡中國」的意涵,當然大陸政府會對它產生抵制情緒。大陸政府另注意到,TPP是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簽約國關稅減免的貨品類項比重接近100%,幾乎是無所保留的開放,另外還有高度的投資便利化,以及嚴格的勞工管理、智慧財產權保護等規範。這樣的協議,大陸若全盤接受,則其經濟體系可能「門戶洞開」,並損及經濟政策的主動權。這是大陸一貫決策思維裡很難接受的情況。
由此看來,我方對加入TPP的熱中,已和大陸這方面的冷淡,形成明顯的反差現象。甚至不排除大陸會有部分人士將台灣此種態度,解讀為「向西方傾斜」、「助長西方制衡中國的力量」等。這樣的看法一旦發酵,可能會促使大陸運用外交影響力,來阻擋我方之參與TPP。無論如何,大陸很難接受台灣搶在大陸之前,加入如此重要的國際經濟合作體系。這是無可諱言的事實。除此之外,上述的兩岸反差、矛盾,無疑也會對兩岸ECFA的後續談判造成衝擊。說白了,就是我方所需要的「大陸讓利」,將因為大陸方面的疑慮心態,而消失殆盡。
所以,我方在實際展開加入TPP協商之前,有必要先和大陸進行會商溝通,取得共識,以預先排除不可測的障礙。當然我方有必要對大陸提出一套強而有力的說詞,來說服大陸欣然接受,甚至支持我方之加入TPP。而這方面最有訴求力的講法,就是強調TPP和ECFA兩者之間所具有的「公約數」關係。
也就是說,台灣之加入TPP,可以吸納泛太平洋地區的經濟資源和動能,再通過ECFA的機制,去「反饋」或「回饋」大陸,如此將擴大ECFA創造「兩岸共同利益」的效應,使大陸也可因台灣之加入TPP,而得到明顯的好處。譬如將來陸商可在台灣設廠,以充分享受TPP會員體的進口免稅優惠。甚至,陸商也可以在台灣結合台商和外商,組成全球化運營的企業集團。
如果台灣的TPP會員體身份,能和ECFA作「有機的結合」,則台灣可以扮演兩岸領域內「對外完全開放」的試驗區,或是一個窗口,而為兩岸雙方爭取最大的國際商機。在這樣的格局下,TPP和ECFA兩者間的公約數(交集)是很大的。當然,其先決條件,是大陸當局願意放下傳統的政治考量,不再執著於「台灣不能先於大陸加入」的原則。這有待兩岸雙方的協商,也要看兩岸關係發展的態勢而定。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另有一個變數,就是大陸對TPP雖有顧忌,但並未表示絕不參加,顯然是正在深入評估算計利害得失。因為TPP也包含著對大陸有益的成分,並非只有衝擊和挑戰。如同十幾年前之評估是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一樣。在這種情況下,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大陸當局會找到加入TPP的主要利基,並形塑出加入後的趨吉避凶之道,則其也會明確表達加入意願,「和美國一起玩」。屆時兩岸同步推動加入TPP,問題就會相對單純。但不管怎麼樣,兩岸雙方在這件事上,都應該把ECFA放在心底。畢竟,通過TPP來提高ECFA的價值,是兩岸雙方都應該努力追求的。
歐美信用緊縮金融風暴恐再臨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2011-11-19 工商時報
新一波全球金融風暴即將來襲?華爾街日報周五報導,歐債危機沒完沒了,還從歐元區周邊國家蔓延至核心國,歐美地區短期借貸成本都雙雙走高,顯示金融市場已出現信用緊縮,而這正是2008年金融風暴爆發前的警訊。
報導指出,歐洲債市已因投資買盤急凍持續崩跌,尤其是短期借貸成本已飆至2008年底以來新高,大西洋另一頭的美國同樣受到牽連,金融市場短期借貸利率一樣走高。
在跡象顯示歐債問題已從歐元區周邊國擴散至核心國後,市場將更加憂心歐債危機將難以解套,包括投資人、銀行業與企業主管深怕歐債危機擺不平,最後必會導致全球經濟衰退。
通用汽車執行長艾克森(Dan Akerson)周四警告,「歐債危機對全球經濟的殺傷力將會超過美國經濟衰退。」美國上次經濟衰退,通用就出現史上最大的營運危機,最後聲請破產並接受政府紓困。
整個歐洲地區的信用市場緊縮情況日益升高,不論是國家發行10年期的公債或是銀行進行短天期的拆款,貸款融通的難度已愈來愈高,此一信用緊縮情況若未告紓緩,將對全球金融體系構成嚴重威脅。
歐洲債市情勢嚴峻也可從發債國的公債發行價格與投資人認購價格出現高額價差看出端倪,甚至連荷蘭與芬蘭等向來被視為信用品質績優生的歐元區國家,此一發債價格與市場認購價的價差也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紀錄。
短期借貸市場的信用緊縮情況最為明顯,倫敦美元3個月期銀行同業拆款利率周四已飆至近4個月來最高,在換匯市場方面,將歐元換成美元的成本更已來到2008年以來新高。
野村政券分析師亞諾德(Charles Arnaud)指出:「雷曼兄弟事件的記憶猶新,所以銀行業大概現在都忙著囤積美元。」
※ 相關報導:
* 歐洲企業求貸無門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1111900256.html
明年歐洲企業債務的再融資需求量料將大增,但在債務危機威脅下,當地銀行業現在卻紛紛減少放款、調高利率,迫使企業轉向公開市場籌資,但一般投資人的態度也日趨謹慎。一旦企業求貸無門,勢得減少投資,恐進而拖垮本就遙遙欲墜的整體經濟。
* 西班牙債券殖利率近7% 進逼警戒線
http://www.udn.com/2011/11/18/NEWS/WORLD/WORS1/6725657.shtml
西班牙和法國17日雙雙標售公債,但結果不甚樂觀,西班牙債券殖利率逼近7%的警戒線,償債成本創歐元問世以來最高,法國債券殖利率同步攀升。歐股下挫,美股三大指數開低,油、金聯袂下滑。
* 歧見加深…法籲ECB印鈔買債 德反對
http://www.udn.com/2011/11/18/NEWS/WORLD/WORS1/6725661.shtml
據了解,銀行利用流動性交換合約(liquidity swap)把垃圾級貸款等非流動性資產(無法做為ECB貸款的擔保品),轉移給投資銀行或保險公司,後兩者再提供政府公債或其他流動性資產給原始銀行,讓他們向ECB取得貸款。內情人士透露,最近許多法國和義大利銀行都進行這類交易。但業界人士和主管機關對此憂心忡忡。英國金融管理局(FSA)先前警告,把高風險資產轉移到各個金融機構可能形成傳導機制,使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更加惡化。... 德法兩國歧見加深,主因是法國近來逐漸深陷債務危機泥淖。德法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利差17日擴增至兩個百分點,創1990 年來最大,這意味法國要融資債務將承受更大壓力。
* 歐盟2012年預算 撙節版獲勝
http://www.udn.com/2011/11/19/NEWS/WORLD/WOR2/6728305.shtml
歐洲議會的增加支出刺激經濟版,和歐盟27個會員國的撙節版纏鬥數周,18日整個白天談不攏,繼續磨合到深夜,總算在今天 (19日)凌晨宣布達成協議,比上年只增加2%的撙節版大獲全勝。
* 美平衡預算修憲案 闖關失敗
http://www.udn.com/2011/11/19/NEWS/WORLD/WOR6/6728356.shtml
美國共和黨提出要求政府每年平衡預算的憲法修正案,18日在共和黨控制的眾院闖關失敗。表決結果為261對165票,沒有達到修憲案所需的三分之二絕對多數票。雖然修憲案闖關失敗,共和黨人在明年大選時將勢將以此為議題,攻擊民主黨人沒有盡力遏制美國的15兆美元國債。
* 大陸加碼美債 穩居美國最大債主
http://www.udn.com/2011/11/18/NEWS/MAINLAND/MAI3/6725637.shtml
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9月份中國增持美國國債113億美元。目前中國持有美國國債1兆1,483億美元,仍為美國最大債權人。
* 全球央行Q3大買黃金 比Q2多一倍
http://www.udn.com/2011/11/18/NEWS/WORLD/WOR2/6725628.shtml
由刻意分散外匯存底的新興市場央行領軍,今年各國大買黃金,可望刷新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金本位制)40年前瓦解以來的最高紀錄。
* 社論-政治戕害經濟 歐債堪為教訓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1111800558.html
金融業是靠「信心」撐起來運作的產業,不論對個別金融機構、或某個金融市場,這個鐵律都適用。一旦信心喪失,幾乎就是被判死刑。
* 疲態盡顯 東南亞經濟恐已臻頂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32011111800993.html
在歐洲債務危機和泰國水災重挫出口前景,使決策者下調利率的壓力倍增之下,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南亞經濟體上季成長可能已攀頂。
◆ 以債養債 明年國債還本付息2241億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nov/20/today-e1.htm
政府逾一成支出用在還債
記者鄭琪芳/專題報導 2011.11.20 自由
歐美債務問題持續延燒,台灣雖沒有外債問題,但內債壓力愈來愈沉重。根據財政部資料,明年度中央政府編列國債付息預算一三○一億元(含國債經理五.七億元),加上債務還本九四○億元,總計明年債務還本及付息共二二四一億元,占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十一.四%,中央政府逾一成支出用來還債,且債務還本全數以舉債支應,等於「以債養債」。
財政部官員說明,明年國債付息編列約一千三百億元,與今年相當,債務還本則編列九四○億元,較今年增加二八○億元,主要是配合立法院附帶決議,債務還本由當年度稅收五%提高至七.五%,由於明年仍是赤字預算,因此債務還本仍以舉債支應,雖然沒有減債的效果,但舉新還舊有助於減輕利息負擔。
馬政府上台以來,舉債金額屢創新高,二○○九年至二○一一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及特別預算舉債金額都超過四千億元,包辦史上單一年度舉債前三名,明年舉債金額雖降至三千多億元,仍屬於偏高水準。
財政部預估,今年底中央未償債務餘額將達四.九二兆元,明年底更攀升至五.一四兆元,首度突破五兆元大關,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占前三年平均GNP(國民生產毛額)將達三十七.三%,逼近法定舉債上限四十%,舉債空間只剩下三、四千億元。
二○○八年底,中央債務餘額為三.七八兆元,二○一二年底將達五.一四兆元,馬政府執政以來編列的四個年度預算,就讓中央政府債務餘額淨增加(扣掉債務還本)一兆三五八四億元,比民進黨執政八年還要多。
由於政府擴大舉債,還債壓力也愈來愈沉重,近幾年中央政府每年光是債務付息就在一千三百億元上下,占中央稅課收入一成以上;若加上債務還本,每年債務還本及付息更在二千億元上下。
對此,財政部雖坦承「政府財政漸趨困窘」,卻強調舉債建設可促進經濟成長,達到「造福子孫」的目的,且中央政府預算赤字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已由二○○九年的三.五%降至二○一一年的二.五%,政府財政收支差短逐步縮減,舉債金額也逐年減少。
王岐山:世界經濟 長期衰退
【經濟日報╱記者陳致畬/綜合報導】2011.11.2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19日在湖北宜昌召開地方金融工作座談會時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十分嚴峻,不確定之中可以確定的是,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世界經濟衰退將會長期化。因此,大陸將加強對「三農」與小微企業(即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
據新華社報導,王岐山在會中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對於大陸這樣一個對外依賴度很高的國家來說,關鍵要認清形勢,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金融系統要緊緊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這條主線,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大陸目前要做好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靈活性,按照「有保有壓」(保消費需求,壓投資規模;保經濟品質,壓增長速度;保政府改革,壓行政越權)的要求,強化信貸結構。
王岐山指出,目前金融機構自身也有急待解決的結構性問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等地方金融機構,以及小額貸款公司要避免跨區域盲目擴張。並且密切觀察和追蹤分析國際金融形勢和國內金融市場動向,要依法打擊高利貸、非法集資、非法貿易所等違法活動,守住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這條底線。
王岐山強調,要按照「十二五」規劃要求,深入推進金融改革、發展和創新,確實防範金融風險,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王岐山說,服務到位才能管理到位。
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門要把管理融入服務之中,做好基礎工作,加強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溝通、協調和配合,加強調查研究,努力幫助地方和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門要不斷探究,才能正確處理促進發展與防範風險的關係,發揮好服務和協調作用。
※ 相關報導:
* 溫洲老闆 再掀跑路潮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6730758.shtml
隨年關逼近,溫州近期可能出現二次倒閉潮的情形,主要原因是今年農曆春節比以往來得早,市場資金可望提前回籠,在大環境不佳下,近日又有多位溫州老闆再度「跑路」。
* 彭博資訊專欄/歐銀爛帳地雷 恐連環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30775.shtml
全球關注金融市場的人,似乎都知道歐洲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是個大笑話。只要比較這些銀行的股價和資產負債表帳面價值,就會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
◆ 經濟四挑戰 西班牙新政府重擔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1.11.21
西班牙國會選舉結果出爐後,新政府將面臨四大經濟挑戰,包括失業、經濟成長、赤字和銀行業。
2008年西班牙房市泡沫破滅,摧毀了數百萬個工作。西國9 月底失業率攀升至21.52%,創15年新高;更糟的是,許多失業者的專長為營建業,但營建業工作銳減。
西國第三季經濟為零成長,全年也僅成長0.8%,許多分析師預測,西國經濟明年初將陷入衰退;該國兩年前才剛脫離長達18個月的衰退。
西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嚴重入不敷出,須向金融市場借款以填補落差。西國去年達成把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降至9.3%的目標,並承諾今明兩年分別進一步將該比率降至6%和4.4%,但民眾對政府的縮減開支深感不滿,引發全國抗爭行動。
西國的龐大赤字也加重公共債務負擔,政府債務占GDP比率第二季攀升至14年新高的65.2%,高於歐盟的60%上限,民間在房市榮景時期也累積龐大債務。
西國銀行業在房市崩盤後遭不良放款拖累,因而央行去年起要求銀行業整併或提高第一類資產比率,強化資產負債表。
※ 相關報導:
* 歐債效應/西班牙變天 反對黨大勝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31487.shtml
反對黨人民黨在國會贏得壓倒性勝利,以45%得票率在國會350席中拿下186席的絕對多數。儘管人民黨領袖拉霍伊坦承,無法創造奇蹟,支持者仍興高采烈的在街頭歌舞慶祝,期待人民黨帶領西班牙走出歐元區債務風暴,解決高達23%的失業率問題。
◆ 解決歐債危機 訴諸歐元債券 最有效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2011-11-21 工商時報
法新社的報導指出,該社已看過歐盟執委會將在本周三公布的綠皮書報告,內中提出3種解決歐債危機的選項,每種選項都涉及以發行歐元債券作為解決方案。
在該份報告中,歐元債券被陳述為最激烈但也「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第1種選項是用歐元債券來償還各國的國債,基本上就是由17個歐元區成員國共同分擔債務,也享受共同擔保的益處。
第2個選項是維持共同擔保,但歐元債券僅能涵蓋各國部分的國債,意味各國將仍必須自行償還國債。報告中指出,這個選項將導致「負債沉重且脆弱的國家」在償債上違約。
上述2個選項都意味必須修改歐盟里斯本條約(Lisbon Treaty)的第125條。目前第125條規定歐盟成員國必須各自負擔自己的債務。
第3個選項是歐元債券只能用於融通1國總負債當中的部分,各國應視歐元債券發行量提供相對稱的擔保。
報告中坦承利率較高的國家在第3選項下將「吃力得多」,但也指出這個選項施行起來是最容易也最快速的。
該報告警告說,在任何情況下,對特定國家而言,共同承擔債務「都不能導致放鬆財政紀律」。
歐元債券已經數度被提及作為解決歐債危機的可能解決方案,而歐盟執委會對其的官方名稱為穩定債券。
歐盟執委會把其視為一次性根本解決歐債危機的方案,然而勢必也會面對德國的反對。德國一向反對設立歐元債券,認為債務危機國會影響歐元債券的債信,進而拖累財政相對健全的歐元國家。
◆ 撙節時代 歐美福利制度面臨存亡危機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1.11.21
債務危機、人口老化及經濟成長遲緩,使歐洲光華退盡,美國也同樣捉襟見肘。最新一期時代雜誌指出,福利國家的理想正面臨存亡之秋,而撙節時代將在西方國家引發嚴重的政治與社會動盪。
以法國為例,每個法國人畢生都得到政府補助。婦女享有育嬰津貼,就醫幾乎完全免費,受教育也免費,大學學費只是美國的幾分之一。工人受到嚴格的法令保障,失業救濟金及年金相當優渥。
醫療支出 持續增加
然而這種「理想主義」卻與「財務現實」撞牆。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估計,法國今年的社會福利支出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0%,遠高於1980年代時的21%。由於法國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減少,退休人員持續增加,到2050年時,只算長期照顧、退休年金及醫療保健等與高齡人口有密切關係的三項社福支出,就占法國GDP的26%。
幾乎所有工業國家的情況都與法國類似。美國社福支出佔GDP的比例也從1980年代的13%,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由於醫療照顧支出持續增加,政府對老年人的醫療保險計畫基金到2024年便將用盡。未來幾年間,社福改革將成為西方各國政局的主戰場。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將受到醫療照顧、醫療補助及其他社福計畫的重大影響。明年的法國總統選舉亦然。
舉債更貴 難補黑洞
禍不單行。西方國家以往能以極低成本發行公債,彌補預算黑洞。但現在金融市場對西方國家長期財務穩定信心動搖,引爆歐元區債務危機。希臘現在全靠紓困,義大利必須支付更高的舉債成本。即使是美國,也在今年八月喪失了AAA的最高債信評等。法國則可能是下一個被降級的國家。
財政壓力迫使西方國家邁入「撙節年代」。義大利新政府提高醫療自付額,西班牙將退休年齡提高並削減嬰兒福利。英國政府也削減福利支出,並計畫降低退休年金。法國也宣布第二次撙節預算,以控制家庭福利及醫療照顧支出。
撙節措施引發的政治風潮正全面延燒。去年法國決定將退休年齡提高兩年到67歲,引發數百萬勞工上街抗議。
西班牙、雅典、英國都屢屢爆發示威,美國則有「占領華爾街」運動向全國蔓延。社會福利政策劇烈變革,已嚴重衝擊社會穩定,並引發政治動盪。
或許西方世界最需要的,就是回歸到福利國家的根本精神,就是法國所而說的「團結」,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犧牲奉獻。但社會上各種的對立,包括保守對自由,富翁對貧民,工會對主管等,均為了保有本身的特權或尋求政治利益而僵持不下。唯一必然會發生的結果,就是衝突升高。
以十年再造應對失落十年
【經濟日報╱社論】2011.11.21
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及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導致美國、歐洲甚至全球經濟面臨「失落十年」的風險,不僅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不久前在訪問中國大陸時提出此一警告,而且愈來愈多國際機構及經濟專家亦持類似悲觀看法。馬總統提出「黃金十年」計畫,民進黨蔡英文主席提出「十年政綱」,都未充分考慮「失落十年」的因素,無論誰在明年1月總統大選勝出,都有責任對全球經濟局勢發展,提出更有力的應對方案。
歐債危機持續惡化,已導致全球經濟風險大幅升高。歐盟組織因為各國內部政治因素,在歐債危機因應作為上,完全跟不上情勢變化。10月下旬歐盟領袖總算提出整體及長期因應方案,但其執行細節尚未就緒,又歷經希臘公投鬧劇及後續希臘、義大利政局等變化。近來金融市場的表現顯然對歐盟政經情勢信心不足,義大利債息先降後升、西班牙債息逼近危機臨界點,以及歐美銀行開始出脫歐豬各國(PIIGS,萄愛義希西)債券,在在顯示歐債危機後續發展難以樂觀。
美國仍陷高失業率泥沼,經濟前行緩慢;此外,美國國會由兩黨組成的超級委員會,能否在11月23日期限前就削減赤字方案達成協議,目前看來亦不樂觀,美國債信評等調降的風波可能再次上演。
美、歐工業國家雖力促全球經濟「再平衡」,期待新興市場國家承擔更多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責任,但事與願違,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尚未達到和工業國家脫鉤(de-link)程度,反而因美國量化寬鬆政策而飽受通膨及資產泡沫之苦。IMF及世界銀行在9月下旬即警告,全球經濟危機已向開發中國家蔓延。近月中國大陸經濟持續降溫,金融機構因泡沫經濟瀕臨崩潰而風險大增,顯示問題日趨嚴重。
未來全球經濟走向不外三種劇本:一是歐債等重大危機獲致控制,但美歐減赤及去槓桿化讓經濟長期趨緩;二是歐債等危機反反覆覆,全球經濟陷於長期不穩定;三是歐債等危機失控,全球金融及經濟秩序大亂,步向長期衰退甚至蕭條。未來最可能的發展是介於第二到第三種劇本,也是「失落十年」的最可能寫照。
台灣高度依賴對外貿易,出口動能及衍生的國內投資及消費,是經濟成長的支撐力量。全球經濟「失落十年」對台灣衝擊將遠超過其他國家,尤以世界貿易成長萎縮、人民幣長期升值壓力及大陸經濟轉型,以及促使新興市場國家開放市場的日增壓力等,對國內產業及大陸台商的影響最深。
要扭轉「失落十年」的不利影響,台灣須毫不遲疑地進行經濟的「十年再造」,包括:
第一,推動經濟全面自由化。台灣經濟規模有限,經濟發展不可能過於依賴內需,唯有加速自由化,促進競爭力提升,並大力開拓新的出口市場,才能扭轉劣勢。尤須強調的是,政府不能只是口頭宣示,必須付諸行動,加速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後續協商,並建立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的路徑圖,以自由貿易激發新的經濟成長動能,化危機為轉機。
第二,推動產業全面再造。產業須汰弱留強,才有國際競爭力。政府須有決心讓已無競爭力的艱困產業走入歷史,不要繼續投入無謂資源,避免拖累整體經濟。扶持新興產業亦要避免一窩蜂心態,須訂定策略及明確目標,集中有限資源,尋求突破。再者,產業再造也須和就業加強連結,以大幅增加國內就業機會。
第三,須全面改善財政及金融體質。台灣必須記取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的教訓,財政及金融的全面改革不容繼續拖延,這也是經濟「十年再造」的最基本功課。
東歐第一爆!匈牙利也喊SOS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11.22
匈牙利經濟情勢惡化,緊急向國際貨幣基金 (IMF)及歐盟請求「預防性」金援,成為第一個不堪歐元區債務危機拖累的東歐國家。匈牙利一年半前曾悍拒IMF紓困,這次放下身段求援,顯示國內問題嚴重,也使得歐債危機更為擴大。
IMF和歐盟21日證實,收到匈牙利政府的金援請求。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匈牙利希望的金額在40億歐元。由於匈牙利政府一向對IMF嚴詞批評,如今態度丕變,對總理歐班的聲望打擊甚大。
受到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拖累以及本國經濟政策影響,匈牙利經濟形勢惡化。官方數據最近顯示,匈牙利的整體債務已經從6月底佔國內生產毛額 (GDP)的75%,增加至9月的82%。面對政府公債可能被打入垃圾級的壓力,迫使匈牙利政府尋求金援。
匈牙利目前的評級只比垃圾等級高一級,由於這個評級也可能不保,造成資金加速外流,兩年期公債殖利率由9月時的5.5%漲至7.5%,借貸成本暴增。同時,已跌至新低的匈牙利幣在尋求紓困的消息傳出後再挫,和歐元匯率跌至1比306.61。
總部位於倫敦的Capital Economics指出:「匈牙利可說是一大警訊,匈牙利是東歐風險最高的國家,所以最先爆發。我們擔心,問題可能擴大到烏克蘭和巴爾幹半島國家。」
分析師指出,東歐國家銀行體系仰賴西歐金融機構貸款,西歐銀行在金融危機中收傘,使東歐國家面臨困境。例如六成貸款仰賴希臘和義大利銀行的保加利亞,就有嚴重資金問題。
2008年金融風暴時,匈牙利是第一個接受IMF紓困的歐盟國家,拿到200億歐元金援才免於倒債。但總理歐班和經濟部長莫托西隨後切斷和IMF的關係,實施一連串違反歐盟原則的經濟措施,包括對電訊、銀行業課徵暴利稅,把私人基金充公、打壓新聞自由等,企圖增加稅收以避免緊縮措施。
莫托西在說明尋求金援的原因時強調,匈牙利「大膽、反傳統」的經濟非常成功,需要援助主要是受到歐元區的拖累。他並舉出匈牙利的赤字已降至GDP的3%以下、失業率維持在10%以下為證。
匈牙利政府希望明年初能達成紓困協議,但由於歐班不願接受IMF和歐盟的紓困條件,希望保留政策自主,是否能拿到紓困款頗有疑慮。
※ 相關報導:
* 葡萄牙就業難 出走殖民地討生活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33335.shtml
「歐豬五國」之一的葡萄牙由於債務危機拖累,經濟低迷,民眾找不到工作,許多葡萄牙人為了謀生,紛紛出走到經濟正飛快成長的巴西、安哥拉等葡萄牙前殖民地謀生,形成數十年來首見的移民方向逆轉現象。
* 歐債危機近逼 「掃向歐元區核心」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33888.shtml
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已逼近核心地帶,歐洲央行(ECB)也承受更大壓力,必須拿出更果決的行動因應。專家表示,兩年前從希臘開始的歐債危機,在擴散到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後,現在已進一步延燒義大利,並朝歐盟第二大經濟體法國邁進。
* 克魯曼專欄/危險的浪漫主義 害慘經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33071.shtml
為什麼這些技術官僚完全無視經濟學家的多次警告,全力推動歐元?部分原因是,這是歐洲統一的夢想。對歐陸的精英而言,它具有難以抗拒的魅力,以致它的成員無視務實的反對意見。
◆ 減赤破局 歐巴馬擬用否決權
中央社 2011.11.22
美國國會「超級委員會」針對10年內削減1.2兆美元財政赤字,今天宣布協商破局。總統歐巴馬隨即召開記者會,首度宣布將動用否決權,封殺任何不當的預算刪減。
由民主、共和兩黨各6名成員組成的超級委員會經過連月的協商,於21日下班前,宣布未就減赤達成共識,國會無法在23日感恩節假期前通過法案。
根據國會通過的預算法案,即使兩黨未達成協議,未來10年開支將「自動」刪減,國防與社會福利預算將首當其衝。
歐巴馬得知超級委員會無法達成協議後,召開記者會,將矛頭指向共和黨,宣布將不惜動用否決權,封殺任何自行啟動的減赤機制,並呼籲國會在仍有的1年時間內,就減赤達成協議。
民主黨提出的減赤計畫將對美國富人增稅,遭共和黨強烈反對,共和黨堅持刪減社會福利與醫療保險支出,但民主黨立場強硬。
歐巴馬表示,「共和黨議員拒絕傾聽來自華盛頓以外的聲音,繼續反對向富有的美國民眾增稅。」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民調:67%的美國民眾贊成向高收入的企業與個人增稅;不過共和黨認為應該效法小布希政府於2001年及2003年推動的減稅方案,增加企業可用資本,創造工作機會,反對富人稅。
美國國會如果無法在1年內完成削減開支計畫,自動刪減機制將在2013年啟動,其中高達70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將大幅縮減,國防部長潘內達(Leon Panetta)警告,預算縮水,到時國家安全堪慮。
超級委員會減赤案觸礁,引發白宮與國會的緊張關係。這是國會繼否決歐巴馬的工作法案後,共和黨再度反對歐巴馬主張的政策。
◆ 陸學者憂心:地方債務 經濟大殺手
【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綜合報導】2011.11.22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周其仁表示,從長遠來看,不能排除地方債務對整個宏觀經濟產生更大的系統性影響的可能。
昨(21)日,人行主管的《金融時報》援引周其仁觀點報導,地方債務近幾年快速成長,主要債務來源是商業銀行貸款給政府快速發展經濟,而抵押物多為土地。
然而,大陸地方政府的財政來源,多藉由轉讓土地使用權,獲得資金;土地供應規模直接影響到財政政策,而財政政策與金融貸款又息息相關。
「從這個角度看,『供地量』決定了『貨幣量』,而成為『推高通貨膨脹』的主要因素,如果未來地方政府不進行土地金融財政的改革,那地方債務問題一直存在,對於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將是很大的威脅。」他說。
報導還稱,人行今年第三季貨幣政策報告,首次將「加強系統性風險防範」突顯出來;專家認為,這主要是針對平台貸款、表外業務(指不列入資產負債表,但會影響銀行損益的或有資產、或有負債)、房地產金融風險和民間借貸等問題。
大陸國家審計署此前披露,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達人民幣10.7兆元(約新台幣51兆元)。這讓市場和官員對大陸地方債務的風險產生擔憂。
為此,人行在第三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闡述,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適度進行預調、微調。
貨幣政策委員會,是人行貨幣政策的諮詢議事機構,人行行長周小川也兼任該委員會主席;雖不是大陸匯率、利率等貨幣政策的最高決策機構,但委員會對貨幣政策的表述,一直是市場和決策機構的重要參考。周其仁的發言也意味著,人行解決通貨膨脹問題、控制地方債務平台風險的手段,將從「貨幣政策」,延伸到「土地政策」。
◆ 上季外資急撤 國際收支驚見逆差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2011.11.22
中央銀行昨(21)日公布第三季國際收支帳,驚見逆差34.6億美元,創四年來逆差金額最大紀錄。顯示歐債危機延燒,外資撤出力道更甚於金融海嘯期間,台股成為外資在這波歐美債務危機的提款機。
第三季外資證券投資淨流出162.6億美元,超過2008年第三季金融海嘯,是歷年單季最大淨流出紀錄。
央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陳一端解釋,第三季因爆發歐債危機,部分外銀資金緊俏,只好從台股撤出、轉現金應急,資金短缺情況,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更嚴重;外資撤出台股的金額,超過2008年第三季。
因金融帳大失血,淨流出金額超過經常帳順差,使得第三季國際收支逆差34.6億美元,是2008年第四季以來,首度出現逆差。
※ 相關報導:
* 學者預估 明年失業率恐飆高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732910.shtml
景氣急轉直下,國內無薪假愈演愈烈,失業潮也可能捲土重來。主計處今天將公布10月失業率。學者預估,可能微幅下降;但如果全球經濟持續走軟,國內失業率可能自今年底、明年初開始飆高。
這個感恩節 美國人連火雞大餐也省了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11.23
美國今年的感恩節是經濟衰退後的第四個感恩節,從飛機票到食品雜貨的價格都上漲,許多人過節不得不節省點,過去,每一個家庭都準備豐盛的感恩節大餐,現在改為每人帶一個菜來聚餐;許多人留在家裡過節,不出遠門;少數人更取消了火雞。
美聯社報導指出,今年感恩節的機票價上漲了20%,汽油平均一加侖上漲約20%,鐵路乘客也受影響,美國鐵路公司單程火車票價上漲2%至5%。但預期仍有約4250萬人在感恩節會出外旅行,這是自從衰退開始以來,最多的節日旅行人數。
即使留在家裡的人和在家中燒菜的人,花費也可能增加,一個16磅重的火雞平均價格為49.20美元,比去年貴了13%。食品雜貨的價格也上漲了。
羅德島州包塔克特失業的零售店員賈姬‧格里尼斯本周到社區中心想要獲得一隻別人捐贈的火雞,但所有300隻火雞都被人捷足先登了,她只好看冰箱裡有什麼就吃什麼了,她說,幸好冰箱裡還有些牛肉。她要把冰箱清乾淨的另一個原因是房東已經開始趕她和三歲的兒子出門了。該市因製造業工作流失,失業率達12.1%,高於全國平均。
加州柯林佳社區學院的主管卡洛‧高德史密斯雖然負擔得起,但她今年決定不像往年一樣準備感恩節大餐招待親友,而是對兩個遊民收容所捐出12隻火雞,她計畫感恩節當天去做義工,25日舉行一個小型慶祝會,只有湯、麵包和許多的感恩。她說:「我相信親友們都會同意,會諒解,每一個人今年的景況都與一年前不一樣了。」
※ 相關報導:
* 節日購物季 4成美國人:不想大開荷包採購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736331.shtml
往好的方面來說,今年的情況已比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要改善,2008年有55%的人表示將減少節日購物消費。從2000到2007年間,準備減少花錢的消費者比率從沒超過35%。
* 美聯準會會議記錄 QE3有譜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36329.shtml
23日公布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11月會議記錄顯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美國聯準會或許有必要推動第三波的量化寬鬆(QE3)。
* 名家觀點/減赤喧囂中 美債光芒不減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735511.shtml
美國經濟面臨相當高的政治風險,兩黨至今仍以政治考量為主,無法把增進美國經濟發展的訴求當作首要目標。...雖然如此,資金在恐慌時多流向美國公債,就是因為其流動性佳,且投資人認為美國公債的安全性仍高,但從價值面來看並不具投資吸引力,我認為除了美國政府公債之外,政府債GNMA在市場恐慌時也提供不錯的防護。
* 催淚彈鬧場 韓美FTA強行過關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35755.shtml
最大在野黨民主黨主席孫鶴圭揚言展開廢除韓美自貿協定的活動,分析家擔心在野黨有可能杯葛所有國會議程,預算案恐難獲得審查,政局將再度惡化。
◆ 解危機 IMF擴大借款權限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1.11.23
國際貨幣基金(IMF)已通過多項變革,以精簡緊急放貸程序與加速處理歐盟的債務危機。
這些改變允許IMF在艱困時期提供資金紓困,特別是針對那些原本財政健全、卻因市場信用緊縮而陷入困境的國家,IMF稱這類國家為「危機旁觀國」 (crisis-bystanders)。
例如,IMF將更廣泛運用信用額度制度,在區域或全球壓力升高之際,提供短期貸款或擔保來「解決危機旁觀國的需要,並切斷感染鍊」。
其中涉及的一些關鍵要素,包括提出「預防與流動性額度」機制等,但申請這類援助的國家必須具備良好的信用記錄,並能執行健全的經濟政策。
信用額度制度如今也可當作「流動性窗口」使用,允許借貸者在六個月內償付短期貸款。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借貸者甚至可把償還期限延長到兩年。
IMF總裁拉加德說:「這些改革提升了IMF防範與化解危機的融通能力。」
此外,這些改革也擴張IMF的快速融通工具,緊急援助的對象不再只限遭逢天災或激烈衝突的國家。不過,申請援助的國家必須先向IMF 證明,他們已備妥健全的計畫,能夠應付緊急放貸可能導致的困境。
拉加德說:「這是邁向創立有效的全球財政安全網,以因應全球交互關係升高的重要一步。」
※ 相關報導:
* 法難保3A信評 沙克吉恐成祭品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35732.shtml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公司21日警告,法國公債殖利率創新高,經濟前景不樂觀,法國的頂級AAA信用評級面臨下調風險。穆迪的警告顯示歐債危機已燒向核心國家,在西班牙執政黨大敗後,法國的沙克吉政府恐成為下一個祭品。
◆ 哀樂庶民人生
【聯合晚報╱社論】2011.11.23
最近百貨業新聞頻傳。幾大百貨公司的周年慶活動,看似依舊人潮洶湧,但業績平平,甚至是近年來首次未達預期營業目標;而且顧客購物模式出現變化,過去動輒上千萬的高額「刷手」不再,消費者轉攻折扣的民生用品。幾個知名的平價服飾品牌也相繼加入台北東區戰場。
民眾瘋購物,看似熱鬧的景象,透露出「新庶民經濟」的訊息。從日本的優衣庫和「百商店」,到歐洲牌子Zara和H&M,這些平價商品在全球刮起旋風。台灣的量販店本已競爭激烈,近年則以超低價策略的全聯社成長最為驚人。簡單說,消費者就算購物欲望依舊,但已走向斤斤計較的年代,對物價波動之敏感,就連超商咖啡漲價都驚動閣揆。庶民的柴米油鹽,成了執政者心頭的國家大事。
搶購平價商品,已稱得上庶民生活苦中作樂的一面。若轉向悲哀的那一面去看,經濟問題真是慘不忍睹。中年失業、放無薪假的,勞方和資方一樣擔心著不知明天在哪裡;大學畢業生拿二十年前起薪的兩萬多元薪水,但房價已是當年的五倍十倍;曾經獨領風騷的電子業四大產業,如今喚作「四大慘業」;更不用說,新統計出的10月份失業率,異於往常地高於9月,主計處擔心出現了景氣反轉向下的訊號……
「失落十年」的預言橫掃全球,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有機會也變成一個最好的時代嗎?台灣終年瘋選舉,以至於國家政策追著選票跑,無法一以貫之,這才是最大危機,也是可能造成「黃金十年」直接墜入「失落十年」的陷阱。最近傳出,老農津貼選前加碼,讓馬團隊下滑的民調趨勢止跌趨穩;其實這是危險的現象,如果因此讓執政黨豁出去了,從此緊跟飲鴆止渴的政策模式,則國家財政萬劫不復,今天所有聽來動人的競選口號很快都要面臨攤牌清算。
台灣是否有機會把最壞的時代扭轉成最好的時代?選民發揮「理性選票」的力量,才能督促政黨走向「理性執政」的方向,這是平凡百姓在各自的哀樂人生所能做的重要抉擇。
※ 相關報導:
* 景氣警報 工業生產保五大作戰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737031.shtml
景氣寒冬來臨,經濟部公布10月工業生產年增率降至1.41%,創下25個月新低,廠商投資腳步放緩,也讓機器設備22個月來首度出現負成長,今年工業生產增幅面臨保五大作戰。
熱鍋上的歐元區 IIF:已陷衰退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11.24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國際金融協會」(IIF)發表全球展望報告指出,歐元區已陷入衰退,歐元區情勢急遽惡化。
報告表示:「歐元區情勢近一個月來急轉直下,經濟已陷於衰退,只會進一步惡化預算赤字和銀行的資產品質。」代表全球70國450家銀行及金融機構的IIF表示,歐元區第三季以及第四季初的經濟數據疲弱,比預期的更嚴重。
IIF的經濟學家特別舉出的警訊包括: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失業率攀升,以及歐元區工業生產趨緩。IIF預測,歐元區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將比去年同期萎縮2.0%,明年第一季衰退幅度相同;2012年全年GDP預料比今年衰退1.0%。
IIF警告:「歐元區的疲弱很容易波及全球,其中最直接和最強大管道是銀行業。」
IIF有半數成員位於歐洲,該協會抨擊歐洲決策當局處理公共債務危機失策,「所採取的某些行動,非但不能改善問題,反而情況惡化」。IIF點名的不當措施是,10月底同意對希臘提供第二輪紓困,讓投資人對其他邊緣國家的債券市場避之唯恐不及,而IIF被迫接受民間部門最高可能減記50%的希臘債務。
※ 相關報導:
* 打造樂活經濟─台灣作為亞洲生活、文化產業的新典範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4898&f_ART_ID=354216
許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迷思,認為台灣的市場太小,不值得特別經營,因此政府把大部分資源引導投入出口部門。但內需市場的發展經常是與國內生活品質改善息息相關的,若能掌握時代趨勢並善加運用,就能成為台灣下一世代產業、人才、生活品質全面提升的新動力...
其實,台灣2300萬的人口,市場規模並不算小。歐洲許多國家的人口都比我們來得少,以台灣的人口規模,在歐洲已經算是中、大型的國家。...這些歐洲中大型國家和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相比,有一個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內需市場部門(例如醫療保健、教育服務、藝文休閒等)占其整體經濟產值與就業的比重較高,台灣則是長期忽視內需市場的發展。
◆ 美10月經濟數據 一好三壞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737999.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1.11.24
美國10月耐久財訂單下跌,但縮幅小於預期,消費支出微幅增加,但不如市場預期;上周首度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比預期還多,經濟前景仍充滿不利因素。
擔保歐洲政府公債違約成本23日又創新高,反映歐債危機惡化,加上美國經濟數據多疲弱不振,美股早盤跌逾1%,標普500指數連續第六日下跌;紐約油價跌逾2.7%至每桶95.35美元,黃金期貨跌逾1%至每英兩1680.80美元。
美國商務部23日公布上個月耐久財訂單和消費支出數據,耐久財訂單減少0.7%,市場預期會減少1.2%,但9月訂單減幅從原先公布的0.6%倍增至1.5%。扣除國防和飛行器訂單,上月對電腦和其他商業設備的需求創今年1月來最大減幅。
但若只剔除商用飛機等運輸設備的訂單,上個月訂單數量成長0.7%,優於9月的增加0.6%;扣掉飛機的非國防資本財訂單,也就是企業投資的指標下跌1.8%,不如9月的增加0.9%。
商務部同日也發布10月消費支出與個人所得,儘管個人所得成長0.4%,優於市場預期的0.3%,但消費支出僅小增0.1%,增幅遠不如9月的0.7%,也低於市場預期的0.3%。儲蓄率則從四年谷底攀升0.2個百分點至3.5%。
占美國經濟70%的家庭支出成長減緩,令市場擔心本周即將開跑的年終購物季業績。Raymond James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布朗表示,帶動消費支出的可支配所得仍然相當弱,假期銷售成績或許還能過得去,但恐怕不會非常強勁。
另外,美國勞工部表示,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2,000人至39.3萬人,市場預期只有39萬人申請。波動較不劇烈的四周平均申請人數,從39.75萬人降到39.425萬人,是4月來最少。
湯森路透/密西根大學對11月消費者信心調查的最終值,也於23日出爐,結果顯示消費者信心指數升到64.1,雖不如初估的64.2和市場預期的64.5,但遠優於前月的60.9。
主持這項調查的柯廷在聲明中說,消費者對目前的經濟狀況並沒有比較樂觀,但也認為來年不會再惡化,同時預期就業會稍微增加。
◆ 占領華爾街 籲26日全球拒買
中央社 2011.11.24
為了表達對1%大企業的不滿,「占領華爾街」活動發起將26日訂為「全球拒買日」。由於時差因素,美國正好是25日,是感恩節的第2天,也是「黑色星期五」大減價的當天。
這項名為「拒買日」(Buy Nothing Day)運動是由早先發動「占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活動的加拿大雜誌「Adbusters」發起的。
這家雜誌在官方網站上表示,過去2個月的街頭抗爭,為全球帶來新思維,讓大家能以新的角度重新看待企業「肥貓」與金融「海盜」。
這1回,他們呼籲大家賦予「假期」新定義,透過「拒買日」運動,直接攻占大企業的「口袋」,透過不購買他們的商品,將大企業拉下馬。
網站呼籲全球在26日當天,連續24小時拒絕購買任何物品,不要到大型連鎖店排隊購買商品。由於時差的關係,北美地區的拒買日,剛好是25日的「黑色星期五」大減價當天。
為了響應這項活動,包括西雅圖、塔科馬(Tacoma)、貝林漢(Bellingham)、艾弗雷特(Everett)等多個華盛頓州城市,已經發起在25日占領當地的沃爾瑪(Wal-Mart)連鎖店運動。
這項活動引發正、反兩面不同意見。贊成派認為,這是真正痛擊大企業的好方法;反對派則認為,「黑色星期五」是長期失業勞工獲得臨時工作的最佳機會,若發動抵制,受害的仍然是99%的弱勢。
不管活動是否能順利推動,根據「美聯社」的估計,「占領華爾街」運動發動2個多月來,已經花掉美國納稅人至少1300萬美元,其中絕大多數是出動警力的相關費用。
儘管各方對「占領華爾街」運動的批評聲浪越來越多,但活動仍然持續。明天感恩節當天,紐約祖科提公園(Zuccotti Park)將舉辦千人感恩節大餐,當地名廚將親自到場做菜,300隻火雞也已經找到贊助人,就是要讓近2000名抗議份子也能好好度過感恩節。
名家觀點/外資看台灣…亞洲知識經濟樞紐
【經濟日報╱■黃齊元】2011.11.25
最近有許多外商到台灣來投資,來自不同國家和行業:惠普宣布在台成立東北亞雲端支付中心;空中巴士透過旗下基金投資復興航空,計劃成立亞洲維修中心;AIA成立台灣子公司並將其作為亞洲行動商務推廣試驗平台;日商北斗投資農科園區設立亞洲生技菇類產銷據點。
外商投資的行業涵蓋科技、服務、金融和農業,而且都將台灣定位成亞洲區域性功能中心:服務中心、維修中心、行銷中心和研發中心。政府喊了很多年「亞太營運中心」,從未真正實現,卻在ECFA簽署一年後從外商投資看到了邊際效應。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大部分外資將台灣視為亞洲知識經濟的樞紐,來台從事高附加價值經濟活動,並不一定會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很少人到台灣來投資傳統勞工密集行業,外商投資的領域,以及運用到台灣優勢的方式,超越了政府原先規劃的範疇。
這說明了一個事實,外商遠比政府有想像力,不會受框框約束。外商看得到台灣的好、台灣的潛力,政府所應做的就是儘量把門敞開,排除投資障礙,創造優質環境,做好平台服務。台灣是一片畫布、一個積木、一塊黏土和一扇門戶,外商自己會找到定位,設計架構,創造連結和發揚價值。
彭博(Michael Bloomberg)是紐約有史以來管理能力最傑出的市長,在其前瞻領導下,紐約正進行空前的轉型。為了成為新科技之都,紐約將提供優渥的環境,計劃徵選一所包括史丹福在內的美國頂級科技學府,設立紐約分校,形成人才聚落。薄熙來成功地將惠普吸引到重慶,彭博更厲害,把造就矽谷的學術基礎移植到紐約,創造了人力資本的新境界。
全球電信設備龍頭華為計劃大舉來台挖角專業人才,以擴大雲端布局。政府可以禁止民間採購華為設備,將其擋在門外,任由人才流失;也可以開放華為來台投資,和本地資通大廠合作,要求其將雲端產業鏈技術、人才深植台灣。那個比較划算?
台灣人才資源豐沛,紐倫堡發明獎得到83個獎,完成三連霸;設計人才更屢獲國際大獎,台北市有條件成為「2016世界設計之都」。台灣在亞太地區的定位不再侷限於製造,更延伸為創新中心、設計中心、協調中心和支援中心,外商可以將台灣作為亞洲「知識經濟管理總部」或「跨國營運協調中心」。
沒有城市或國家能成為亞洲唯一的中心,只能成為相對的、某些功能的中心。上海號稱2020要成為世界金融中心,香港卻追上來成為新的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三星掌握全球科技霸權,但很少外商會將亞太總部設在首爾。台灣的科技能量也許只有70分,但整體環境綜合考量,在外商眼中就有90分。
台灣過去招商都以自身為出發點,很少考慮外資想法,比如說愛台12項建設。既然中國大陸都有「中新天津生態城」,台灣為何不能針對外資量身訂製集群招商,規劃內湖「新加坡中心」﹑新竹「日本鎮」或台中「蘇州城」?
馬總統可能並不了解,他最大的政績就是將台灣變成一個更開放、對外資更友善的環境,讓台灣重新找回世界的歸屬。想像台灣的未來,我們應向賈伯斯學習,不要只重視High Tech,更要強調「Lower Tech, Higher Connect」,連接全球資金、人才、know-how和客戶,將台灣價值放射到全世界。(作者是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
※ 相關報導:
* 劉憶如:外資想來 但上百億投資案被卡住
http://www.udn.com/2011/11/25/NEWS/FINANCE/FIN2/6741296.shtml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今天上午表示,「投資」是當前最重要的,很多外商投資「卡」在台灣標準和國際標準不同,應儘速排除投資障礙,才能讓內需消費在明年繼續帶動經濟成長。
◆ 觀察站╱不要煙火式的經濟對策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特稿】2011.11.25
治國不能光靠口號,拚經濟也不能說說而已! 尤其是每到大選前夕,各種對策方案紛紛出籠,如果當前經濟情勢真的已到嚴峻地步,亟思對策的財經部會,除了拿出短期救急方案,現在更需要的是長期經濟規劃。
台灣經濟成長高度仰賴外需,國際一有風吹草動,我們馬上受到影響,2008年金融海嘯如此,今年的歐債風暴亦如此,淺碟的經濟體,光靠擴大內需,真的不足以因應國際上大海嘯來臨時的衝擊,勢必得產業轉型,才能因應瞬息萬變的國際經濟情勢。
因此,當政府高喊擴大內需分散市場口號的同時,產業升級轉型是否夠紮實? 政府積極推動文創產業,但是否真的已經擺脫長期以來好大喜功心態? 以往從政府到民間,過度迷信大投資大產業,忽略了唾手可得的軟實力,而這些軟實力也正是台灣人在國際上最具競爭的本錢。
不是說兩兆雙星不好,但是台灣有更多值得政府注意的地方,不論美食、觀光或文創,以往過度偏廢某種產業的迷思,應趁此機會徹底揚棄,當政府花大錢,不要忽略了很多小而美的產業,也是值得發展,更能創造在地就業。
總統府下周三會提出振興經濟產業對策,希望別再如放煙火一般,煙花式的燦爛奪目,灰塵落盡之後空無一物,選舉是一時的,經濟的發展才是永遠的,對於老百姓來說,再大的治國口號都不重要,只要給我幸福就好。
※ 相關報導:
* 四大基金:台股不知在嚇什麼!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0039/112011112500141.html
「台股不知道在嚇什麼!」政府四大基金操盤手說,油、礦等國際商品沒有明顯轉弱,國際股市也沒有暴跌,但只有台股破底。未來看國際行情,如果還會破底,現在國安基金進場也沒用,反之國安基金就可以進場扮演點火角色。
◆ 德國堅不讓步 歐元債券難產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1.11.25
歐元區德、法、義三大經濟體領導人24日誓言,12月9日前會提出修改歐洲條約方案,進一步整合歐元區經濟政策,同時準備制裁揮霍無度的成員。但對是否擴大歐洲央行(ECB)職權,以及歐元債券發行與否等更受市場關注的議題,仍未達成共識。歐元兌美元應聲下跌。
德國總理梅克爾、法國總統沙克吉和義大利總理蒙提24日在法德邊境大城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會面,梅克爾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歐洲須重建金融市場和歐洲民眾的信心,「我們將提案促進政治合作,因為對歐洲政治的信心已消耗殆盡。」
三人也同意,財政政策須進一步整合,不過梅克爾也強調,這不代表德國會突然同意發行歐元債券,或改變ECB的角色。
她說:「當我們朝財政聯盟踏出第一步,例如透過自動制裁的機制,強化穩定和成長條約,這是前進一步,但不代表我會改變昨天說的話。」
梅克爾23日在德國國會表示,歐盟執委會在這個階段提議發行共同債券的做法「極度不妥」,她也依然「堅信」ECB的職權不應改變。
她24日仍堅持,聯合發債會讓個別國家改善財政紀律的動力消失,「會讓大家都變弱」。
由於梅克爾堅不退讓,歐洲股、匯市應聲由紅翻黑;美股24日因感恩節休市一天。
債市也繼續震盪,義大利10年期公債殖利率重返7%的警戒線之上;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最高漲到2.26%,創下四周新高;西班牙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出現四日以來首度下跌。
許多人認定,ECB是現在唯一能安撫市場情緒的機構,該行能無限制地印鈔票,因此握有無限的財力。
但是德國始終反對把債務貨幣化的做法。沙克吉和梅克爾24日倒是同意今後不再公開爭論ECB是否該負起更多解決歐債問題的責任,對ECB有信心。
另外,義大利總理蒙提說,他已把改革方案交給另兩位領導人,確認「義大利2013年會達成收支平衡的目標。」
沙克吉說,蒙提邀請他和梅克爾到羅馬共商大事,他們已同意。
德法這次會邀蒙提開會,主要是為平息外界對德法大權一把抓的批判聲。
※ 我看歐元(盟)明年會被自己人搞垮。相關報導:
* 修改歐盟條約? 德法義領袖會商
http://www.udn.com/2011/11/25/NEWS/WORLD/WOR2/6740631.shtml
法國一直不願藉由修改歐盟條約調整歐盟財政監督制度,但沙克吉在會後指出,法、德兩國將在近日內提出「修改條約的議案」。但修改歐盟條約茲事體大,需要各國國會或者公民複決通過。德法考慮下此猛藥,顯示歐元區情勢即使不是病入膏肓,大概也相去不遠。
中研院士:別只顧選舉 先拆歐債地雷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2011.11.26
總統選舉選情緊張,經濟情勢更吃緊!中研院院士于宗先與胡勝正昨天呼籲,朝野總統參選人不要只忙著選舉,要趕緊收心、研擬對策,因應可能來襲的經濟風暴。
主計處日前下修明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四點一九,並直指明年第一季是這波景氣低點,而這段時間也是大選投票(一月十四日)後、新任總統就職(五月廿日)前的空窗期,國內財經情勢充滿變數。
于宗先說,明年經濟情勢「非常不確定」,歐洲、美國與日本都不可能好轉,世界經濟版圖中,只剩下東南亞與大陸表現還不錯。不過東協加一去年生效,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逐漸被東南亞產品取代,加上南韓的資通訊產業一直是我們強勁的競爭對手,台灣處境似乎愈來愈不妙。
他表示,如果明年馬英九連任,就算內閣走馬換將,對經濟變局的因應,應該還是優於蔡英文,因為國民黨團隊至少有處理金融海嘯的經驗;但若是沒經驗的蔡英文勝選,經濟成長率勢必還得下修,「明年總統大選的結果非常重要」。
胡勝正指出,馬政府有權力與責任維持經濟動能,就算馬英九落敗,看守政府也不能不負責任。
他說,如果馬連任,同一批人當然繼續處理經濟問題,若蔡當選,雙方應積極取得共識、尋求協商可能,以國家利益、人民福祉為重;但目前看起來,雙方都忙著選舉,無暇顧及可能來襲的經濟風暴。
胡勝正建議朝野兩黨參選人,應該趕緊收心、積極研擬因應對策,屆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他分析,明年第一季只會比現在更糟;因為美國經濟看似即將觸底,歐洲還是直線下降,未來出口低迷勢將影響內需表現,有可能變成「外寒內涼」的情況。
※ 相關報導:
* 冷眼集/面對震撼彈 誰準備好了
http://www.udn.com/2011/11/26/NEWS/FINANCE/FIN2/6742826.shtml
愛爾蘭、葡萄牙、希臘、義大利和西班牙五國領導人都因經濟疲弱黯然下台。在全球經濟可能面臨二次衰退的此時,誰有能力帶領台灣度過這波驚濤駭浪?
* 桑莫斯專欄/經濟不平等 才是核心危機
http://www.udn.com/2011/11/26/NEWS/WORLD/WOR2/6742730.shtml
為什麼頂尖1%相對於其他人口,日子過得這麼優渥呢?答案很可能與科技變革和全球化有關。... 但把各界對社會不均現象日益擴大的關切,快速貼上階級戰爭的標籤,更是離譜。
* 憂歐元區解體 銀行業紛謀後路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44216.shtml
事實上,美國、英國及香港的金融主管當局已與銀行業共同檢視歐元區崩解的可能性;尤其是如果部分國家脫離歐元區,新發行的本國貨幣將如何兌換,對全球市場又有多大衝擊。
* 委國存放歐美逾3300億元黃金 回家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744218.shtml
專家對此舉持審慎看法,認為風險高,速度慢,所費不貲,且經濟意義不大,因為委內瑞拉的財政支柱主要是石油價格,而非黃金。
◆ 民眾變精明 拖累美國經濟復甦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2011.11.26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民眾的消費行為已改變,傾向把錢花在手機、服飾甚至汽車等實體商品上,省下理髮、外出用餐、搭飛機等非必需服務的花費,這正拖慢經濟復甦並影響工作機會的增加。
復甦期間,商品支出回升得比服務支出快,原是正常現象,但如今兩者的差異尤其顯著。
自2009年第二季開始復甦以來,非必需服務(居住、醫療保健和某些銀行服務除外)的支出經通膨調整後僅增加2.8%,遠低於同期間商品支出的勁揚9.1%。
這情況與2001年衰退後的復甦大不相同。當時非必需服務和商品支出分別成長11.7%和12.8%,兩者相差不大。
官方資料顯示,服務業疲軟持續至10月。消費者對整體服務業的支出經通膨調整後與9月相比持平,商品支出則比9月增加0.4%。
33歲的平面設計師貝格依現在十周剪髮一次,以前每六周就剪一次,她也較少外出用餐,但卻剛花2,000美元買新床,並貸款買了一輛福斯汽車。她說,服務是一閃即逝的感受,不如買價值持久的商品。
服務業者逐漸發現,愈來愈難在消費者支出中分得一杯羹,這促使業主縮減經營規模。問題是美國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一半,且創造逾半數的工作機會。
健身俱樂部業者Town運動國際控股公司正因消費者撙節開支而面臨經營困境。執行長賈迪納說,連每月僅付優惠價20美元的顧客都考慮,到戶外運動可不花一毛錢。
提供較必要服務的業者也受創。美國上季對汽車維修的支出比2007年第四季(衰退開始前的一季)的水準大減14.1%,對搬家和倉儲的支出減少5.4%,獸醫服務支出也下滑3.9%。
空中旅遊的支出也減少。航空運輸協會(ATA)預估今年感恩節假期的搭機旅客僅2,320萬人,較2006年少12%。
◆ 財經漫遊-排隊經濟學
【沈雲驄】2011-11-26 中國時報
全球一年一度的消費熱季開始了。
這兩天在巴黎,英國馬莎百貨重新開張。營業時間還沒開始,門口就排了長長的人龍,隊伍中有退休老人,有年輕男女,全都等著要進去消費。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台北,當紅的流行服飾品牌門一開,就湧入瘋狂搶買的消費者。大家像炒粿條似的翻攪每一台花車與吊衣架,然後抱著五顏六色的服飾,排隊試穿,排隊結帳。
更別談前一天晚上的美國了。過去,零售業者為了搶感恩節後的生意,會特別把營業時間從平常的上午十點,提前到七點;後來七點不夠看,改到六點;這幾年,大多凌晨五點就摸黑開門做生意。今年,業者們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提前到午夜十二點。
換言之,數以百萬計的美國消費者今年吃完感恩節晚餐,就迫不急待地到當地的百貨公司、三C連鎖店排隊,準備大肆採購。佛羅里達州有個女孩,為了想買到比較便宜的家電,甚至早在九天前就黑著眼眶,在百貨公司門口紮營。
這樣的排隊現象,當然不是新聞。幾年來,無論你在東京、香港還是里約熱內盧,只要有熱門手機、電玩、平板電腦上市,沒人排隊才是新聞;在台灣,從大飯店賣舊家具到新餐館廉價促銷,都會引來消費者的大排長龍。美國有研究顯示,人們一生中花在排隊的時間累積起來,長達好幾年。
但排隊現象今年之所以顯得特殊,是因為對照著世界各國一個又一個風雨飄搖的經濟數據。例如在馬莎百貨落腳的巴黎,正陷入糾纏數月之久的債務危機;許多總部設在巴黎的銀行,正處於倒閉邊緣。在台灣,主計處昨天才雙雙下修了今年與明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在美國,經濟崩壞更不是新聞,三年多來人們資產嚴重縮水,一般家庭不是背負過重的房貸,就是陷入失業的恐懼中。
從美國到亞洲,幾年來都出現了相似的消費現象:一邊壞消息漫天飛舞,一邊卻有人排隊花大錢。因此有官員拿排隊現象來替自己的政績背書,聲稱經濟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糟。例如義大利的貝魯斯科尼,就曾經以幾家餐廳的生意大排長龍,來宣揚自己的經濟政績。
這番話,事後反而引來人們更強烈的不滿。理由很多。首先,排隊消費現象並不能跟總體經濟的好壞畫上等號,更不代表人們對未來經濟的滿意與放心。例如在義大利,並不是所有商店都幸運地大排長龍,有些餐廳生意很好,更多餐廳的生意其實大不如前;其他零售業亦然。政府不應以為消費者在排隊,就代表著經濟很安全。
其次,排隊消費現象中夾雜了理性(有人為了打發時間,有人為了撿便宜貨,總之,都是理性的決定)與非理性行為──也就是多年來消費主義的延伸,就算明知道應該省錢,卻一時間改不過來。
研究顯示,這種在消費熱季中衝動買下的東西,有許多事後不是沒用幾次就晾在一邊,就是完全派不上用場,徒然造成浪費。過去景氣好,浪費的傷害不大,但眼前的經濟危機倘若持續下去,這樣的浪費只會讓中產階級家庭的經濟壓力雪上加霜,進一步威脅總體經濟的穩定。
要維持經濟上的穩定,政府不應滿足於非理性消費所帶來的經濟榮景,迷信著非理性消費所帶來亮麗的統計數據,而是應該為更合理消費的未來做好準備。例如短期,設法引進國外技術,協助不具競爭力的產業轉型;長期,推出更多技能訓練,讓勞工們學習更好的創業與就業技能。從服飾業到餐飲業,能夠吸引人潮排隊的,往往都是產品與服務較佳、勇於創新的業者。迎戰經濟危機,我們應該鼓勵的,不正是這樣的產業嗎?(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路透專欄/歐元信心潰堤 面臨存亡關頭
【經濟日報╱迪克森(Hugo Dixon)】2011.11.28
當外界對某個體制永久性的信心動搖時,這股信心可能迅速瓦解。人們的行為會因害怕或期望改變而受影響,而人們行為受影響後,會提高發生改變的可能性。這種現象適用於政治體制及經濟制度,例如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權和歐元。
人們對歐元區瓦解的憂慮,如今可能逐漸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銀行業和投資人的行為開始變得好像歐元真的會崩潰,政界和歐洲央行(ECB)必須讓外界再度相信歐元將繼續存在,否則局面可能很快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一直到幾周前,歐元無法度過債務危機的想法,都還是個偏激觀點,但在10月的歐元區高峰會後,這已成為市場主流預期的情況。這種想法廣受認同,以致於上周連法國和奧地利等3A評等國家公債的風險貼水,都漲至歷史新高,西班牙則成為最新一個被劃入危險區的國家。
歐元區峰會當時做出的兩個技術決定,造成破壞力十足的意外後果。首先,銀行業必須進行壓力測試,依市值計算主權債券的曝險部位;歐洲監管當局先前假設這些主權債券是無風險的。
這意味著銀行突然必須得保留資本,以支撐主權債券的投資,因此銀行業已變得更不願意收購歐洲公債,反過來使歐元區政府更難發債融資。
第二,峰會決定以高壓手段,迫使銀行業同意「自願」重整希臘債務,該協議是由銀行業自願加入,因此不會觸發信貸違約交換(CDS)事件。但這種強迫接受手法也讓銀行相信,CDS完全無法避開投資歐元區公債的風險,如果無法避險,許多銀行寧願不要持有這些債券,又讓歐元區國家更難發債籌資。
歐元區峰會後,希臘又計劃將最新援助方案交付公投決定,使情勢急轉直下,儘管希臘最後打退堂鼓,但在希臘取消公投前,德國和法國都已暗示,除非希臘乖乖聽話,否則可能被踢出歐元區。問題是,歐元區很難隔離希臘。如果一個國家能脫離歐元區,那麼兩個、三個,甚至17個成員國都各奔西東,又有什麼不可能?
當投資人思考歐元區瓦解的可能性時,也開始考慮到匯率風險。如果歐元區解體,希臘新貨幣德拉克馬(Drachma)的匯率將大幅貶值,新的義大利里拉和西班牙比塞塔也會大跌,連新法郎兌新德國馬克也會貶值,市場因而更有理由拋售德國以外每個國家的公債,導致這些國家更難自行籌資。
更糟的是,歐洲銀行業還須飽受流動性緊縮之苦。不僅投資人對把錢存入銀行心存疑慮,銀行間也不願相互拆借,因為業者無法完全確保其他同業能存活。
歐元區以外的銀行也逐漸減少提供歐元區同業的信用額度。根據金融時報資料,英國四大銀行的銀行間貸款第三季減少約25%。與此同時,美國將對銀行業進行新一輪壓力測試,測試內容將包括因應歐洲亂局加劇的緊急應對方案。如果美國銀行業因此減少對歐元同業的曝險,使後者的融資難題雪上加霜,也毫不令人意外。
這些惡性循環已淹沒政治利多。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都產生新總理,將削減債務和加強經濟體質,但除非投資人相信歐元會繼續存在,這些新總理將難以降低借款成本。
如果ECB設法支撐採取明智政策的歐元區政府,或許能恢復市場信心,但ECB和歐元區最大金主德國迄今仍排斥這種作法,這部分是因為他們認為,如果歐元區成員國太容易獲得紓困,就不會擁有強烈的改革動機。
讓周邊國家吃點苦頭,迫使他們處理逃避多年的問題,這個邏輯很合理。不過ECB和德國應謹記,胡蘿蔔和棍子都是有用的刺激手段,但如果不快拿出胡蘿蔔,歐元可能無法存活。
(作者Hugo Dixon是路透專欄作家/編譯簡國帆)
※ 相關報導:
* 德國發債失利 歐元區瓦解機率升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45587.shtml
瑞士銀行(UBS)26日在研究報告中說,德國公債殖利率節節上升,顯示歐債危機已走到盡頭,金融市場已開始反映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德國10年期公債向來被視為在壓力時期最安全的資產之一,不過上周德國發債未達籌資最大目標,顯示債市壓力已擴散至之前被認為是安全的經濟體。
* 8千億美元 IMF擬出手救義大利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45581.shtml
媒體27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已準備在義大利債務危機惡化時祭出一項金額多達6,000億歐元(7,940億美元)的援助計畫。另外,日前贏得大選的西班牙人民黨強烈駁斥正在考慮尋求國際金援的傳聞。
* 歐元區恐瓦解 英國加強備戰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45589.shtml
歐斯本說,英國政府近月來已加強應變規劃,因為英國希望能做好因應各種結局的準備。歐元區領袖本周將再度集會,試圖研擬出抑制債務危機的計畫,希望改善擴大政府紓困基金規模的提案,或允許歐洲央行大規模干預市場。英國已成為第一個公開表明、並正積極準備因應歐元區可能瓦解的非歐元區歐洲國家。金融管理局(FSA)官員表示,銀行業正研擬因應歐元區瓦解的計畫,滙豐(HSBC)和巴克萊等銀行業者,都無法承擔忽視歐元區可能解體的後果。
* 明年內需保「溫」 三管齊下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745624.shtml
明年經濟將是外冷格局,政府全力拚內需引擎,將全球招商、台商回流投資,以及台日產業合作搭橋三管齊下,力促加碼投資台灣,讓經濟成長動能的內需引擎,繼續維持「內溫」。
* 雙英不能迴避的經濟課題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745622.shtml
經濟成長與社會公平何者優先,雖是路線之爭,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經濟持續成長與社會公平正義須相依相存,一味追求經濟成長而漠視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必然引發強大的民怨,甚至導致政權的崩解。
◆ 布局「靈貓六國」 像危樓淘金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1.11.28
市場正有大批投資興起,目標針對全球最快速成長的國家─「靈貓六國」(Civets),包括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與南非。但分析師警告,這些投資是在可能不穩定的市場中進行淘金。
土耳其總統居爾與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上周赴英訪問,盼加強企業交流並吸引投資。兩人到訪也引發市場對靈貓六國的注意。
這些國家經濟成長率遠高於金磚四國。土耳其統計局指出,該國今年上半年成長率達10.2%。土耳其也擁有多元化經濟、公共與家庭債務偏低、人口持續成長,其中半數年紀不到30歲。
靈貓六國的人口占全球總數的8%。許多金融公司現在渴望從這六國的成長潛力分一杯羹。標準普爾公司(S&P)5月時推出追蹤靈貓六國各國股市前十大績優股表現的S&P Civets 60指數。
針對靈貓六國與包括菲律賓、奈及利亞與伊朗在內,被視為明日之星的11個新興國家(Next Eleven)所推出的各檔基金更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推出。
滙豐控股(HSBC)5月也推出靈貓六國基金,追蹤六國中60家最大上市公司,包含消費品、金融服務、電信與能源產業。滙豐全球投資策略長普歐說:「我們在新興市場中看見未來。他們沒有債務問題,這是優點。消費題材將強調新興市場需求,他們的人口結構有助這一點。」
不過一些分析師愈來愈擔心這股投資熱潮,他們指出問題在於匯率波動與政治動盪。
土耳其里拉兌美元過去三季貶值16%,為今年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
EFSF提供發債擔保 歐債有解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1.11.29
根據歐盟財長本周將通過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槓桿規則,EFSF將依據市況為區內高負債國發行的每筆債券提供20%至30%的擔保。另外,德國財長蕭伯樂呼籲推動歐盟條約快速修法,賦予歐盟對成員國預算的否決權。
歐盟財長29日將核准EFSF的槓桿規則,規定此紓困基金在初級和次級市場的運作細則,以擴大提供給成員國的預防性信用額度、資金的槓桿化操作和其他投資與融資策略。
透過此規則,EFSF將能夠在西班牙或義大利等高負債國發售公債時,為民間投資人提供部分保障,以帶動需求上揚、降低該國借貸成本。規則中說明,依據市場環境,EFSF將在初級債券市場為這些國家標售的債券提供20%至30%左右的擔保。
EFSF將在盧森堡設立獨立的特殊目的機構(SPV),發行作為擔保的可流通部分擔保憑證(tradable partial protection certificates),可與債券分開交易,但投資人在兌現前必須持有該國債券。倘若債券發行國發生符合國際交換與衍生性金融商品協會(ISDA)定義的信用事件,此SPV將依憑證償付現金或EFSF債券。
此為擴增EFSF銀彈的措施之一,其他還包括設立私募基金、發售短期債務等。而為高負債國公債提供多達30%的擔保,將使EFSF從目前4,400億歐元(6,070億美元)的規模擴大兩倍。
另外,德國財長蕭伯樂27日接受當地新聞媒體ARD專訪時說,紓緩當前市場動盪的關鍵是盡快對歐盟條約進行快速修法(fast-track),厲行財政紀律,而且必須賦予歐盟對成員國預算的否決權。
蕭伯樂說:「我們可以盡快這麼做,而這將會對市場傳達出一個重要的訊息,即歐元仍是穩定的貨幣。」
◆ 振興經濟 經建會提五招擋歐債風暴
【經濟日報╱記者江睿智、徐碧華/台北報導】2011.11.29
政府短中長期經濟因應方案措施,經建會昨(28)日加班彙整,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晚間表示,今天經建會將確認明年經建計畫,包括經濟成長率目標,屆時各個因素對明年經濟成長的貢獻會更清楚,有助思考整合短中長期方案。行政院今日將由副院長陳冲召開跨部會會議,討論短中長期經濟因應措施,因應歐債對策也會包括在方案中。
劉憶如昨赴立法院報告,提出因應歐債風暴五大對策,已勾勒出方案輪廓,包括排除投資障礙、鬆綁法規、積極拓展對新興市場出口、加速產業轉型、推動新興產業在地人才培訓計畫。
劉憶如指出,短中長期對策要從結構改革著眼,未來十年台灣經濟將面臨巨大挑戰及長期轉型壓力。目前遭遇新一波出口衝擊,並非僅是景氣循環因素,而是全球經濟結構長期調整下須經歷的痛苦過程。
劉憶如提出台灣面臨五大課題。第一是經濟「外冷內溫」難以維持。今年第三季民間投資呈-9.91%,影響明年消費,「內溫」恐怕難維持,必須排除投資障礙與鬆綁法規,打造優質投資環境。
第二鬆綁財經法規,擴大內需。
第三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出口,劉憶如建議挑選經濟高成長、進口在全球有一定比重的國家,擴大出口動能及分散出口風險,如俄羅斯就是首選市場。
第四產業轉型速度必須加快。她認為,和韓國相較,台灣產業轉型速度太慢,產業轉型過程中須從台灣具備的科技優勢出發,用政策引導,例如輔導現有高科技業朝向智慧電動車、生技及醫療器材,以及綠能等相關產業發展。
第五推動「新興產業在地人才培訓計畫」,選定各區域具有國際競爭力新興產業,如文創及數位內容、國際醫療、綠能、智慧綠建築、觀光旅遊、國際物流、精緻農業等培訓在地人才。
劉憶如指出,目前各項短期因應措施僅屬救急,為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作法,政府須兼顧短中長期需要,研擬一套完整規畫,短期與中長期措施須一致。
一場世紀規格的經濟探索─歡迎戴蒙德來訪
【經濟日報╱社論】2011.11.30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應本報之邀,來台參加「跨越百年.再造榮景」高峰會,將主講「如何避免全球再次爆發經濟危機」及「對歐美高國債的看法」。早前,他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對美國經濟前景很擔心,直言如果國會繼續黨爭,共和黨執意追求財政緊縮、拒絕提供充分刺激以重振經濟,美國可能面臨日本式「失落十年」的嚴重風險。
現在,應該有愈來愈多的人感受到並同意,這一次自2008年9月以來的世紀金融危機確實是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了。其實,1930年代的大蕭條,不僅是世界經濟危機,也是世界經濟學的危機;同樣的,這一次世界經濟危機也極可能同時也是世界經濟學的危機。
2008年11月,英國女王到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向一眾頂尖經濟學家提出疑問:「How come nobody could foresee it?」(為什麼沒有經濟學家預見到金融危機的出現?)在場經濟學家莫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覷。真大哉問也!
這次金融危機遲遲未能解決並還持續深化,在一定程度上恐怕也與經濟理論的相對匱乏有關。以這三年來的發展,經濟學家或經濟理論未能充分預見,甚或仍處於重大爭議未有共識的經濟學難題,至少有以下幾個:
一、關於歐元,這無疑是貨幣學或經濟學的偉大發明,首創者孟岱爾(Robert Mundell)也因此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但逾十年的實驗證明,光是有一個統一的中央銀行還不行,還須有一個統一的財政部,甚至一個統一的「超級政府」。這一部分,雖未能思慮周全於先,但至少已發現問題於後,也有理論上的答案,剩下的只是由政治家去解決政治現實上的問題。接下來的問題,則連一個能由多數人形成的共識都還沒有,此即:
二、政府究竟該怎麼做?是進行必要的財政改革,還是採取擴張政策刺激經濟?戴蒙德教授憂慮的美國國會黨爭,固然有政治權力博弈的成分,其實何嘗不是政治經濟學長久以來未能真正解決的問題:小政府與大政府之爭。這個問題在理論上難有答案,關鍵恐怕在於「政府」的素質並非齊一(北歐國家多為大政府,似乎挺好;但在一些落後獨裁的國家,大政府就很糟)。因此,它或許還不是一個純經濟理論問題,但是,
三、有關中央銀行角色與職能的定位,就是一個純經濟理論的問題了。當前歐債危機的下一步,就關乎歐洲央行的立場與選擇。對於歐洲央行該不該以購買危機國家的主權債券紓解歐債問題,不但在歐盟內部,在德、法兩國之間,甚至在歐洲央行內部都有重大分歧。
類似的分歧爭議也存在於美國聯準會的內部,最近幾次利率政策會議,成員間對於採取量化寬鬆政策的看法就不一致。經濟理論與貨幣銀行學如何處理「中央銀行」這一章,恐怕是當代經濟學家的新挑戰之一。
在這些疑難問題之外,美元作為美國的主權貨幣又同時作為國際貨幣所產生的流弊,雖然在1944年布列敦森林市會議中已預見,但未能防止,也是當代經濟學不能再迴避的問題。
倫敦政經學院那一群頂尖經濟學家在英女王的大哉問之後,時隔半年,終於回信女王解釋原因。他們歸結出經濟學家未能預見金融危機的發生,是因為「一群聰明的人被自己的集體想像所遮蔽」(a failure of the collective imagination of many bright people)。這是否意味著經濟學理論「人人都是理性」這一基本的前提也出了問題?
戴蒙德教授來訪,令人期待是一場世紀規格的經濟問題、經濟政策與經濟理論的探索。
※ 相關報導:
* 危機解讀:諾貝爾大師來台切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750665.shtml
目前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的戴蒙德教授,學術成就一如其名,耀眼如鑽;去年他與摩坦森(Dale Mortesen)及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共同以應用於勞動市場的搜尋市場理論「DMP」模型,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但早在四十五年前,他即建立了著名的「世代交疊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l,OLG),分析不同世代的經濟行為差異對總體經濟運行的影響,一舉奠定他在總體經濟學界的地位,並在社會保險、公共財政、所得分配等其他領域亦著述甚豐。戴蒙德還有著深廣的人脈,當今歐美兩大中央銀行──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一是其學生,一是其學弟,亦令他在經濟政策界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 西部「創新走廊」 兩年內打通
【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2011.11.30
經濟部長施顏祥昨(29)日表示,台中軟體園區開發計畫預計明年5月動工開發,2013年中完工啟用,台中軟體園區開發後,全台將形成一條串聯西部產業的「創新走廊」;這也是中彰投地區規劃開發中的第八個園區。
施顏祥昨天參加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動土典禮時,宣布台中軟體園區預計明年5月動工開發,2013年中完工啟用,不僅可創造80億元以上產值,也將連結南港軟體園區、新竹工研院園區、嘉義創新園區、中興新村中台灣創新園區、台南南台灣創新園區、及中彰投地區規劃開發中的第八個園區。軟體園區,形成一條串聯西部產業的「創新走廊」。
不過,對中彰投三個中部城市來說,正在規畫開發中的園區已達八座,其餘七處園區包括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二期園區、文山工業區、豐洲工業區二期、大甲幼獅工業區擴建、彰化二林精密機械園區、中科二林園區、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總開發面積合計1,780公頃。
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淇說,若以「市」為單位來比較,台中市的園區密集度,確實是全台之冠。蕭家淇解釋,這幾年,台中工具機、精密機械產業供應鏈規模壯大,加上台商回流、擴大投資,光是中部地區,就陸續啟動不少開發工業區、精密園區計畫提供給廠商投資。
台中市政府統計,目前中部廠商投資設廠的土地需求超過2,000公頃;向台灣區機器公會登記進駐二林精密機械園區的廠商也超過100家,需地面積逾350公頃。但工業區開發速度普遍緩不濟急,令廠商焦慮不已。
以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二期開發案為例,就吸引逾500家廠商登記進駐,這些廠商合計需求的土地面積超過428公頃,足足是二期園區可供建廠面積的28倍。
施顏祥昨天參加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動土典禮時宣布,台中軟體園區進駐大里原菸酒試驗所舊址,園區將鎖定旗艦型資訊服務業、廠區開發及軟體開發等三類業者為主。
台中軟體園區由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主導開發,將等行政院會核定後,隨即辦理簽約及招商工作,明年4月完成都市計畫變更,5月發包動工。園區面積6.76公頃,目前已有一家知名數位內容業者表達進駐意願。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