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1

洪蘭:成功的人格特質

◆ 洪蘭:成功的人格特質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420659.shtml

【聯合報╱洪蘭】2012.10.10

在捷運站聽到一個媽媽在告誡孩子,「不要跟某某玩,因為他功課不好,會把你帶壞」,孩子沒敢頂嘴,卻把頭轉開,表示不以為然。媽媽察覺到了,便放大聲音說:「你為什麼不聽?孔子不是說『無友不如己者』嗎?幹嘛去跟功課不好的人做朋友?」孩子咕噥了一聲,好像是說「勢利眼」。車來了,大家各自上車。

在車上我就想,孔子時代沒有考試,孔子的「無友不如己者」應該不是指分數,是指品德。現在很多父母都以為是分數,振振有詞的不准孩子跟功課不好的人來往。其實這裡面有兩層迷思,第一,這不是孔子的原意,第二,功課不好跟品性不好是兩回事,不能畫上等號。很多改變歷史的人功課都不好,因為他們不適合學校的教育方式,考試也考不出他們的程度,但是他們都對人類文明作出了貢獻。

「美國線上」(American On Line)的李昂西斯(Ted Leonsis)在一九八三年把他創立的新媒體List以六千萬美金賣掉時,他才廿七歲。最近他又把線上付款系統「金錢革命公司」(Revolution Money )以三億多美元賣給美國運通公司,但是他在念高中時,老師卻告訴他父母,他不是念大學的料,叫父母不必背債栽培他。事實證明,考一百分跟成功沒有關係,反而跟熱情、外向、興趣很廣、朋友很多、腦筋動得很快有關係,但是這些都不是考試考的出來的。

他人生的轉捩點是在他念大學時,碰到了好老師,建議他去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說這本書像剝洋蔥一樣,可以探索各種深淺不一的人生意義。他在閱讀時,發現一九五二年的《老人與海》文風與一九五○年的《渡河入林》(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o Trees)完全不同,因為一個人的寫作風格不可能在短短兩年之間有這麼大的改變。他懷疑《老人與海》可能是海明威早期的作品,因為缺錢,需出新書來支付開銷,便從抽屜中找出一些早期的作品交給出版商。為了驗證這個想法,他在一九七五年電腦還是IBM 360時,以一個大三的學生,進入教務處,用放在註冊組的終端機,打入海明威所有作品的字,用電腦去比對各期作品的字詞,找出了相關性,證明了《老人與海》有一部分是寫於五○年代之前。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成功的人格特質:會動腦筋找關係,人緣好,有信用,可以進入禁區,又不怕吃苦,在電腦只會讀卡時,打幾十萬張卡進去做比對,得到他想要的結果。一個主修文學的人,能在科技業成就一番事業,人生豈可用分數來界定?

在廿一世紀,知識翻新得比翻書還快時,舊知識的一百分可能會阻礙新知識的吸收,因為腦筋背死了。分數是整個教育中最不重要的一項,不要以為孩子功課不好就一定沒出息,更不可因分數去阻止孩子交朋友,交朋友是看他的人品,做事的態度,分數連邊都沾不上。父母千萬不要因成績而剝奪了孩子結交志同道合朋友的機會,朋友才是他人生最大的資產。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10大傑出青年 九把刀 、沈芯菱、布拉瑞揚等獲選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10/today-life1.htm

自由 2012.10.10

〔記者蘇永耀、趙靜瑜、葉士弘/台北報導〕第五十屆十大傑出青年名單昨日公布,作家柯景騰(九把刀)、舞者布拉瑞揚.帕格勒法、年輕慈善家沈芯菱等十人獲選。布拉瑞揚說,身為編舞者,又是原住民,都不是主流社會會關注的焦點,也能受到肯定,「很感動」。九把刀在噗浪上寫道,這個獎要獻給家人,「我可以活得如此自我率性,一定要謝謝我家人對我的理解與體諒。」

布拉瑞揚 鼓勵部落孩子勇於追夢

十二歲看了雲門舞集的演出,布拉瑞揚立志當一名舞者,後來考入左營高中舞蹈班,保送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之後成為雲門舞集舞者,兩度受邀為美國瑪莎葛蘭姆舞團編舞。

去年開始,他重回部落認識自己的土地,也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籌備「編織計畫」,每年暑假將邀請不同藝術領域的老師到原住民部落舉辦暑期課程。

布拉瑞揚不諱言,父母親還是認為舞蹈沒有發展,要他去考公務員,如今得了獎,「我可以大聲告訴爸爸媽媽,不要再叫我去當公務員了。」布拉瑞揚說,他的當選可以鼓勵更多部落的孩子「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

人在國外的九把刀由父母、奶奶到場接受祝福。九把刀的母親柯鄭月秀表示,九把刀曾經說過:「只要能讓媽媽高興的事他都會去做。」現在她期許九把刀去做更熱血的事。

九把刀在噗浪留言說:「家人總是告訴我別擔心,儘管去闖,擁有這樣溫暖的家人,我想我非常幸運。」部落格最新的貼文標題則是:「找到一件自己很喜歡的事,人生就快樂了」。他最喜歡的事是寫小說,正在著手第六十八本,還有三個電影的案子在進行。

本屆十大青年評審主委、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被問到九把刀為何能脫穎而出?吳伯雄說,九把刀在最困難的環境中努力,展現自己的才華,拍的電影也對社會大眾有正面影響,因此獲選。

沈芯菱 盡力幫助弱勢至今未間斷

在「社會服務類」獲獎的台大研究生沈芯菱,出身雲林縣攤販家庭,十二歲就透過網路協助農民行銷滯銷的文旦,同時以自身力量幫助弱勢學生教育、青少年藝術創作等,至今未間斷,曾被《讀者文摘》評為「少女公益慈善家」,事蹟編入高中、國中小等九本教科書。

雖然未能如願在倫敦奧運奪牌,跆拳道好手魏辰洋仍以在運動場上的出色表現,獲選「體育技藝類」十大傑出青年。目前就讀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技擊運動系三年級的魏辰洋,他曾在二○一○年廣州亞運奪金、二○一一年世錦賽摘銅。

「我還年輕,希望能再拿好成績。」二十歲的魏辰洋說,未來要多與實力相近的好手切磋,期待再戰二○一六年里約奧運。

由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舉辦的十大傑出青年選拔活動,昨在立法院宣布獲選名單,其他得獎人是:「科技發展類」私立元智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魏榮宗、「基層勞教類」新竹高工總務主任廖蒼祥、「醫學研究類」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究員紀雅惠、「公共行政類」台中地方法院檢察官卓俊忠、「農漁環保類」世晶綠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潘宇翔,今年還加選「華裔青年特別獎」,得主是美國主教奧多德高中教師楊謹倫。頒獎典禮十六日在新北市政府舉行。



◆ 熬出頭!幫傭變女董 捐款助原童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7420226.shtml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2012.10.10

旅居英國多年、57歲的女企業家董淑貞,長期關懷學生就學問題,從去年開始,連續3年捐180萬給教育局當做原住民學童獎學金。董淑貞說,她14歲幫傭輟學,33歲才讀大學,才讓她重視教育問題,勉勵學子「天底下沒有窮人,只有懶人」。

董淑貞目前是英國董氏全球金融公司董事長、兼任世界台商會監事長。董淑貞是高雄人,幼時家境清苦,父親是退伍軍人,母親靠縫紉為生,一家有5個兄弟姊妹,她讀國中就輟學。

董淑貞慢慢讀完補校,完成國、高中學業,33歲考上中山大學企管系,開始經商,結識英國籍先生,嫁到英國定居,事業有成後,她不忘照顧弱勢,近30年來在高雄收養了近2000隻流浪狗,又在大陸14個省,認養900多名孩子。

經商有成的董淑貞,在英國結識了市長胡志強的妹妹,輾轉之下,助學台中市原住民小朋友。她昨天以自己的故事,勉勵小朋友:「天底下沒有窮人,只有懶人」、「不要給自己找藉口」、「堅持自己的信念」,把握這些原則,一定能築夢踏實。

教育局長吳榕說,董淑貞捐180萬元,其中160萬要購置圖書巡迴車,讓更多偏鄉學子享受移動圖書館的豐富資源,另也提供留英獎學金,讓弱勢學子出國留學不再是夢想。

※ 相關報導:

十二年國教 要競爭力不要壓力
* 莫讓人生成為慢性自殺
* 王文華:失業與創業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台灣人不假 陸生學會常說謝謝

【聯合報╱記者林則宏/台北報導】2012.10.12

來自大陸的台大心理學研究所學生胡俊鋒,在台灣實際生活、學習一年多,他有感而發地說,「大陸應該感恩台灣」。因為台灣的存在,讓大陸有了另一種聲音在耳邊發響,有了另一種發展路徑可供參考,也有了另一種壓力讓自己不斷成長。

去年政府開放陸生來台就學,胡俊鋒是第一屆來台就讀的陸生,他將在台的生活體驗與觀察,寫成兩百多頁的台灣印象集—「台灣你可以更讚」,新書近日將在台發行。

胡俊鋒說,他剛到台灣時,面臨太多限制與不適應,覺得很「悶」、很壓抑,透過寫日記紓壓,沒想過要集結出書,更沒料到會成為第一個在台灣出書的陸生。

他坦率地說,原來優先選擇到香港中文大學讀書,因為英文未達標被拒絕。雖然他還申請到英國的大學,但因費用太高而放棄。所以,他是帶著一種挫折與無奈心境來到台灣。

來台前,胡俊鋒原想,起碼到台灣沒有文化差異,都講中文應該比較容易適應。結果因為兩岸用語差很大,讓剛到台灣的胡俊鋒驚訝地發現,他竟然連上課都不一定聽得懂。

例如,課堂上老師說「機率」,他完全不瞭解什麼意思。直到半年後,一個台灣朋友無意間說「這個發生的機率太小了」,他才恍然大悟,「機率」就是大陸說的「概率」。

台灣人太有禮貌,也曾讓他無所適從,甚至懷疑台灣人「很假」。漸漸地,胡俊鋒發現,台灣人不假,這是種自然的行為模式。

一年多後,胡俊鋒也被感染了,經常不經意脫口說「謝謝」。回到大陸後,朋友都覺得他怎麼變得這麼疏遠?幹嘛說話那麼客套?

來台一年多,胡俊鋒看到許多好的一面,但也看到台灣的不足。

台灣討論公共議題,新聞熱頭上,所有意見都被提出來,新聞熱頭一過,所有人又不討論了。他認為,在環保、社區營造等社會運動,以及在政治改革等方面,台灣仍為大陸提供一種可以參考的發展模式,這也是台灣對大陸價值之所在。



◆ 3頂尖大學 合力培育文創人才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2.10.12

教育部投入5000萬元,選定政治大學、台灣師範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三所頂尖大學,共同推動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樞紐計畫。三校今天簽訂合作備忘錄,要共同開設「創意設計實務學程」,預計102學年度暑假開辦,首屆預計招收54名學生。

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說,文化創意樞紐計畫是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的一環,教育部編列5000萬元,期待透過政大、台師大、台科大三校各自發揮所長,帶動更多學校投入文化創意人才培育,進一步幫助地方產業發展。

依照三校規畫,「創意設計實務學程」由政大負責創意構想、台師大負責創意設計、台科大負責商品化,合作開設20學分的「創意設計實務學程」。學程明年寒假開始宣傳招生,明年暑假正式上路,由三校分別招收18名學生合計名額54人,修課學生不必額外繳交學分費,修滿20個學分可取得學程修業證明。

創意設計實務學程包含必修八學分與跨校至少一門選修課。必修八學分包括「創意設計導論」、「創意設計實務」與「專題課」。學生在暑假先修過三學分的創意設計導論後,上下學期各有一學分的專題課程,由三校老師各自帶領三個小組進行專題討論,每組六名學生由三校各兩名學生組成,藉此激盪彼此創意。

專題課程結束後,接下來的一學期再修習創意課程實務,學生必須從生活周遭找到可以改善的問題,並嘗試提出解決辦法,第一屆主題定為「環繞自行車的生活」。

※ 相關報導:

* 人氣部落客「馬克」 用英文靠腰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3/132012101200627.html

馬克表示,目前市面上的職場英語教材仍以背單字的內容居多,所以「希望以一種更有趣、更容易的做法,藉由馬克這個小人物,來教大家職場英文。



◆ 北科大技術博士 實習兩年才有學位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2.10.12

為縮短學用落差,台北科技大學採取創舉為博士生加值。北科大和金屬工業研究中心簽訂合作計畫,未來要送首度招生的「技術博士」到金屬中心實習,且要滿兩年的工作經驗,才能取得博士學位。讓博士生不只懂研究,更能與企業界連結。

北科大校長姚立德表示,明年開始北科大將空出三成的工學院博士名額,招收約六十多名「技術博士」,這些技術博士必須到企業界服務兩年,研發出工業技術關鍵突破的成果,並寫進論文中,才能取得學位。

日前有博士生錄取台鐵「道班工」,月薪不到三萬元,且要忍受日曬雨淋還可能要守屍體;高等教育產學脫節問題再度受到重視。

台北科技大學昨天和金屬工業研究中心簽訂合作計畫,將共同設立聯合研發中心,投入電動車技術研發,並整合機電、工業設計及電池能源技術;並提供北科大明年首招「技術博士」的業界實習平台。

姚立德表示,金屬中心在電動車領域的投入深耕多年,在我國電動車產業關鍵研發占一席之地,而北科大則有國內電動智慧車研究,透過整合業界和學界互補資源,能發揮最大效益。



◆ 曾志朗:大學不能只靠政府補助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2.10.12

前教育部長、中研院院士曾志朗今天受邀到政大、師大、台科大合辦的「高等教育論壇」談文化創意,他以「香檳茸」的研究發展過程為例,呼籲大學不能只靠政府補助,要加強產學合作,將研發成果轉為商機。

曾志朗表示,大眾電腦董事長簡明仁的父親簡吉,在日據時期因為不滿農民遭受不平等待遇,不惜帶領農民反抗,大力推動農民運動。先後被日本人囚禁,光復後因白色恐怖被國民政府槍斃。

後來有學者在企業捐助下,深入研究簡吉的生平,還原當年的歷史,促成大眾電腦和台大農業試驗所、屏東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成立產學合作平台,決定落實這位他未完成的心願,改善農民困境。

曾志朗指出,這項合作最成功的案例「香檳茸」,正是學界研發出新品種、企業提供場地,最後把技術移轉給農民。香檳茸的前身是不起眼的巴西蘑菇,透過品種改良,現在已成為炙手可熱的農產品。

曾志朗說,香檳茸剛成功研發出來時,外界還不清楚到底什麼是香檳茸,後來找上開平餐飲學校、高雄餐旅學院師生協助,把香檳茸變成一道道餐桌上的佳餚,開始打響名氣,學界還創意發想出「香檳茸料理師」,頒贈給開發菜色的老師父。

曾志朗指出,國外幾乎每個學校都有成立自己的公司,把研發成果轉為利潤,雖然學術界扯上「商業化」行為,難免讓大學感到害怕,但大學不該只想仰賴政府補助,將研發成果轉成商業收入,未來將是無可避免的事情。

政大校長吳思華表示,大學應該透過策略聯盟創新價值,讓文創產業在大學裡頭成為專業。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也說,「文化」、「創意」、「產業」是三項不可缺一的鏈,期待未來有更多創作者願意主動找上學校,創造下一個香檳茸成功案例。

※ 相關報導:

* 長興化工創辦人高英士 捐一億建圖書館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24968.shtml

「脫貧要靠教育,閱讀需要環境」,高雄長興化工創辦人高英士與董事長高國倫父子,認為圖書館是文化資源累積的平台,捐出一億元,協助興建高雄市立圖書館新館。



◆ 韓媒:首爾大學學生人權被凌辱

中央社 2012.10.12

南韓國立首爾大學人權中心10日公布有關教授和研究生之間的弊端調查結果,顯示有教授不僅把學生看成家傭、索取金錢,甚至還有性騷擾,人權被凌辱的地步難以想像。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調查對象是首爾大學1380多名研究生,其中30多人接受個別深入對談。曾有很多研究生個別指出教授專橫行為,但透過校方正式提出這些問題尚屬首次。

調查結果顯示,41.6%的研究生回答說,「因教授沒有準備好課,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權利受到侵害」、26.8%指出「教授因個人因素改變上課時間」、18.4%表示「以業務為藉口不讓研究生上課」、17.1%指出「教授強迫學生參加或不參加某門課」。

調查結果還顯示,16%的研究生回答「曾代替教授或學長寫論文。」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博士讓碩士代筆的情況屢見不鮮。」

8.9%的研究生指出,有些教授強迫研究生送禮。1名研究生說,「以感謝費為名,送指導教授數百萬韓元。」

有些教授差遣研究生做私事。1名研究生說,「教授到國外出差時,曾去他家餵狗。」還有研究生說,「教授兒子生日會時幫忙吹氣球,還幫教授妻子訂機票。」

有19.8%的研究生曾受到教授的性別歧視。1名研究生說,「教授曾說女生頭腦不聰明,即使努力學習也不會成為優秀的人。有些老師還在酒桌上摟抱女研究生並摸胸。」

中心負責人鄭鎮星表示,研究生若和指導教授鬧得不愉快,等於是葬送一生,如果被指導教授趕走,到哪裡都難以被接受。目前正考慮和學院或學系協商以修改校規。

fsj 提到...

因白色恐怖坐牢34年多 林書揚病逝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台北報導】2012.10.13

「假釋出獄後... 不論所寫文章的題目是什麼,說的是什麼,意識立場和思想脈絡是貫穿的,那是本人在34年7個月的長期獄囚生活中唯一的內部支持力量。」台灣史上坐牢最久的政治犯林書揚11日深夜病逝於北京,他在還是25歲的熱血青年時因白色恐怖麻豆案入獄,重獲自由時已是垂垂老矣的60 歲老人,但出獄後仍堅持自己的左派信念,與陳映真並列為人格備受推崇的台灣左派思想家。

林書揚1926年生於台南麻豆「台灣三大林家」,曾撰寫多部228及白色恐怖歷史著作的作家藍博洲指出,當時在日據時代殖民地高壓統治下,以蔗農為主要成員的農民組合運動在麻豆一帶風起雲湧,台灣農民組合的組合長正是林家的家庭醫師,林書揚的父親一生堅持不和日本人打交道,大表哥莊孟侯更是被日本當局註記的重要反日分子,也啟蒙了他的左派意識與民族意識。

台灣光復後,林書揚因組織讀書會,在麻豆農會理事長謝瑞仁以匪諜案遭逮捕時,於1950年5月31日被捕,同案36人有3 人在馬場町槍決,林書揚與其他8人被判無期徒刑,年僅25歲。藍博洲說,繫獄34年7個期間,林書揚的大哥、大嫂、三哥、四哥與母親相繼過世,他都無法回家奔喪,常人難忍漫無終結的囚禁生涯,林書揚卻始終一貫嚴肅而認真的面對。

「綠島方圓16里,固然容不下我們的夢想凌雲。無奈那砂礫數畝的營地,卻緊緊地索住了我們的憂憤鄉愁萬斛!我們唯有相勉,在疲苦中各自和自己的怯意相拼鬥。在憤怒中我們彼此警惕於爆發的臨界點。恐懼時,互相印證眉宇間的決心。在憧憬中,相期相待,且相戒不在等待中耗損思想的鋒銳。縱然長夜逡巡,也要留住晨曦的光與熱!日日、月月、年年,讓軀體老去,卻要挽住當年邁開第一步時的心悸!」

1984年12月17日,60歲的林書揚假釋出獄,靠翻譯日文書籍賺稿費維生,也開始陸續投稿不定刊物,寫下自己獄中心境。他自陳,他的意識立場和思想脈絡都是貫穿的,「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想,本人覺得自己的生命史已經證明了它」;2年後,他發起成立「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隔年創辦黨外刊物「前方」,並先後參與創建工黨、勞動黨,曾任中國統一聯盟主席。

前南非總統曼德拉曾因被當局視為異議份子坐牢27年,林書揚比曼德拉更多「坐」了7年;藍博洲說,在獄中,他不斷鼓勵當年同於綠島的政治犯難友,要視「監獄是革命者進修的學校,要堅持原則,保持鬥志!」林書揚不只有卓越豐富的左派理論素養,更有高度修養的人格特質,因此成為政治難友間備受尊敬的同志。



◆ 楊渡:林書揚溫文儒雅 像都在牢裡做學問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台北報導】2012.10.13

台灣史上坐牢最久的政治犯林書揚,前後繫獄34年7個月。現任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當年還是菜鳥記者時,取得坐牢超過30年政治犯名單並於黨外雜誌刊出,間接促成林書揚等政治犯獲釋。楊渡回憶,初見林書揚時,他的溫文儒雅遠超過自己想像,他的去世也象徵某個理想主義年代逐漸遠離,因為唯有在那個年代從事革命,理念才如此純粹、生命才如此精采。

楊渡回憶,他就讀研究所一年級時進入黨外雜誌「大地生活」當編輯,當時無黨籍立委蘇秋鎮率先在立法院質詢,何以牢中還有關了30多年的政治犯,當局一開始否認,但他們經由介紹找到坐牢24年出獄的政治犯盧兆麟,他一字一字寫下牢中所有關了30年以上政治犯的名單,這份名單成為「大地生活」最後一期的封面故事,立委接續質詢,這批政治犯終獲釋放。

楊渡說,因為他盡了一些力,林書揚出獄後向他道謝,林書揚遠超出他對政治犯的想像,完全就是個學問佳、思想敏銳、修養極好的知識份子,彿彷34年7個月都是在牢裡做學問,林書揚說他在牢中每天提醒自己「生命應該如何活著才有意義」,更讓他往後想偷懶時,每每為自己的不夠努力感到慚愧。

楊渡說,一般一輩子有革命信仰的人,往往理性重於感性,林書揚的文筆卻能兼具感性及文學式的細膩;歷經日據時代、冷戰時期,他解析台灣社會也自成一套思想體系,即使坐牢30多年,他看待白色恐怖也不見對國共對立或內戰的怨懟,抑是仇恨哪個政黨哪個人,而是追究冷戰體系下對台灣的影響;當台灣社會逐漸失去宏觀看待事情的能力,即使在現在,林書揚傳統但不失完整的世界觀,也能清晰地解讀歷史的進程。

楊渡感傷地說,林書揚認為自己30多年的牢獄日子,是個人為理想的付出,對他而言,林更像是他的思想老師,林書揚去世,是那一代人中一個代表性人物的凋零,也彿彷意涵某個純粹的理想主義時代即將告一段落。



◆ 趙小蘭家族 捐11.6億元給哈佛

【聯合晚報╱波士頓記者劉晨懿之/12日電】2012.10.13

華裔企業家趙錫成、前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的家族基金向哈佛大學及哈佛商學院捐贈4000萬美元(約台幣11億6800萬元),其中500萬美元用於設置獎學基金,專門資助獲獎的華裔學生;其餘3500萬美元將用於興建一棟以趙夫人朱木蘭命名的教育中心。

捐贈儀式12日在哈佛商學院Kresge Hall舉行。趙錫成表示,此捐款是為紀念已故妻子趙朱木蘭平凡但偉大的一生,留給後人寶貴精神遺產。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表示,趙氏家族是所有移民追尋和實現美國夢的最好詮釋和體現,華裔移民已經成為波士頓第二大移民人口,而此次亦是以首位華人女性名義捐贈巨款給哈佛大學,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

哈佛商學院諾里斯院長表示,趙氏家族傑出且備受愛戴的女主人趙朱木蘭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和母親,培養出四位曾就讀哈佛商學院的女兒,這在該院建院百餘年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趙氏家族特別選在哈佛大學375周年校慶,以及慶祝女性就讀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班50周年之際作此捐贈,極具標誌性,意義深遠。

趙家長女趙小蘭曾連續擔任兩任美國勞工部長(2001年至2009年),並且是美國史上第一位被任命為總統內閣成員的亞裔女性。她代表趙氏家族在捐贈儀式上講話,詳細描述父母相知相遇,二戰時期從中國大陸被迫到台灣,然後留學美國的艱辛歷程。

fsj 提到...

親子天下》小野:就算選錯,人生也不會毀了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00304/172012101200676.html

作者:張瀞文 2012-10-12 中時樂活

愛他,就讓孩子安心做自己

小野說,他的人生從小就沒有選擇,連去百貨公司買件襯衫都百般困難。但是當他成為父親,他細心呵護孩子的每個選擇,陪伴孩子做生命的大小決定。他相信,選擇沒有好壞,就算失敗、就算走錯路,也都有意義,都使你成為「今天的你」。小兒小女長大了,現在小野面對生命的選擇時,兒子女兒反而變成他重要的諮詢對象。

我弟弟小時候和爸爸出門,回程天氣很熱,路上有人賣冰,爸爸問他要不要吃,他搖搖頭說:「我不熱,我不要吃冰。」回家後我爸爸寫了一篇日記,說孩子很懂事,知道家裡窮,即使想吃仍回答不要。

我弟弟做的選擇,滿足爸爸而非自己的欲望。弟弟是我這一輩小孩的縮影。在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生存是唯一目的,怎麼可能讓你做選擇?就算讓你選擇,你也知道哪個選項是大人想要的。

你以為孩子在做選擇,但是他的選擇有兩種:一種是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另一種是,他的選擇是為了滿足大人,而非自己,像我弟弟和我女兒就是這樣。

我的兒子女兒和我生存的年代不同,他們從小就有很多選擇機會,但兩個孩子從小在「做選擇」這件事上,反應截然不同。

敢要的哥哥,做最大的夢

哥哥很自我,每次都選最好的、最大的、最貴的,總是反反覆覆、猶豫不決。妹妹則很堅定、沒有一絲猶豫,總選擇最簡單合宜的。他們小時候我有種誤解,以為哥哥不懂自己要什麼,而妹妹很會做選擇。

一直到妹妹二十幾歲,跟我抱怨一件往事,我才知道誤會大了。

有次我們全家去香港玩,念國小的哥哥和幼稚園的妹妹,回程可以去玩具反斗城各挑一個玩具。妹妹一開始就挑了個哪裡都買得到、不到一百元的小黑板。哥哥從進門的那刻起,一直挑一直換,最後挑到一個八百元的蝙蝠俠。結帳途中,看見一個限量版、要價四千元的蝙蝠俠,又換:「我要這一個!」他媽媽終於發火了,認為他沒主見,只會選最貴的,不准他買。是我出面緩頰,替兒子說好話,兄妹才皆大歡喜帶著自己選中的玩具回家。

事隔二十多年,妹妹對這件事竟然還耿耿於懷。她說,選完就後悔了,可是我們讚美她的堅定,拿她的表現罵哥哥,所以她不敢換。但她很羨慕哥哥,每次都這麼堅持的要,不惜大哭大鬧,最後都得到想要的。

就如女兒說的,我兒子是要選就選最好的,努力爭取。從小,他喜歡的女生都是全校最漂亮的。高中時我還幫他追過女生,雖然沒追成,他也不以為意,至少試過了。

大學畢業,他想出國念電影,沒拍過電影也非相關科系畢業的他,竟然填了美國電影研究所最好的前十所學校。我在電影圈的朋友笑他;我也勸他選擇符合他程度的學校。他說:「爸爸,出國念書要花那麼多錢,如果不能念最好的,我在國內拿文憑就好。」後來,他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畢業作品回國也拿到了金穗獎。

他就是這樣,一路都要最好的,努力去要。別的父母可能會罵他一頓,說他好高騖遠、不實際。可是你為什麼要阻斷他對未來的想像?何不讓他去,失敗了再想辦法,只要他願意承擔後果,為選擇負責就好。

不敢要的女兒說:「我要休學!」

從小溫暖體貼、做選擇果斷,人生看似一帆風順的妹妹,高中時面臨了很大的生涯困惑。高一上學期結束,她跟我們說:「我要休學!」

從小在我們家教育下,她知道,生命有許多可能;但她念的明星國中瀰漫著「只有前三志願才是學校」的價值。她那年沒考上前三志願,這個挫敗讓她對自己沒自信、對學習產生懷疑。

我女兒提出想休學,我要她給我半天想想。我和太太去散步,半天後我們同意了,但是有兩個條件:第一,自己規劃休學後的學習與生活;第二,把高一念完再休學。

整個高一下學期,她都在為未來的休學生活做準備。規劃休學後,每天早上七點半聽《空中英語教室》,然後開始一天的學習、創作、看書加強國文能力、找課程補強對天文學的興趣等。家中還留有一本寫滿同學祝福的紀念冊,她向全世界宣告要休學,斷了自己的後路,決心下得很大。

辦休學手續的前一天,她寫了一封信給我,說她這五個月夠了,她其實是在鬧情緒,因為高中考壞了,所以過不了關;現在想通了,決定高中讀完,大學要念設計。想通了,知道念高中是為了什麼,就比較快樂、比較甘願,她選擇念完高中後考大學。

我非常平凡,如果我的孩子很乖、很優秀、一帆風順,我會像一般父母一樣,非常高興。但多數的情況是,你的孩子可能很普通、學業不突出,也沒有特別優秀。我只是很了解,生命本來就是這樣曲曲折折。

我念過生物系、當過生物老師、放棄在美公費攻讀博士的機會返國寫作、寫過小說與散文、做過電影與電視,每次生命的轉換,沒有因此就不害怕。我只知道當老師無法滿足我、我只知道我不喜歡美國的科學家生活,但我喜歡什麼?我並不具體,當我隱約知道這似乎是我要的,我就去追求。

在這樣心情下長大的人,當了爸爸,會很小心翼翼的,不輕易撲滅孩子的想法,不輕易告訴孩子應該做些什麼。

我並不是多麼英明的爸爸,知道孩子未來的道路。我只是真心相信,大人一輩子做這麼多錯誤的選擇,真的沒有比較高明,不會知道哪一個選擇是真正「正確的」選擇。而且,選擇也無所謂對錯。你是誰?你要什麼樣的人生?都會決定你做的選擇。

就算選錯了,人生也不會因此就毀了。兒子也曾經問我:「如果我到後來去婚紗店當攝影,你會不會很失望?」我說不會,然後說:「如果你告訴我,我終於明白我走錯路了,或是電影根本沒有路了,你當婚紗攝影把自己養活,有什麼不好?」他說:「這樣根本不需要去美國念書那麼久。」我告訴他,那是你人生中很珍貴、奢侈的一段生活,爸爸可以幫你做到,我也很高興。我大學念生物系四年、醫學院工作兩年,公費到美國念書又放棄,不是浪費了十年嗎?我後來做的電影、電視看似和這些經歷無關,可是我的確因此和別人不一樣。

我為什麼那麼放心讓小孩做選擇?因為我已經看清楚,人生的路每一段都有意義,失敗也好,走錯路也好,最後都讓你變成今天的自己。

不抹去孩子對人生的想像

孩子小的時候我很少會跟他們說:「我教你。」只是在他做選擇的時候,陪著他去看,你是怎樣的人?有哪些優點?適合什麼?從他的個性中找出他適合的方向,他會比較有自信,有自信的人比較不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

現在他們三十歲了,情況卻反過來,我在做選擇時常常需要他們的意見。不久前我第一次寫奇幻小說,寫了三萬字還沒完,我就先寄給兒子和女兒,他們各自回信告訴我可以怎麼寫。我兒子學完電影回來,我剛好要去演電影,我要兒子教我兩招。他說:「有個原則,眼睛不要看對手,一看,鏡頭就會跳對方,你不看,他沒辦法剪,就會讓你整段表演。」我演的時候眼睛就真的不看對方,導演說不對耶,你演七、八次了,眼睛都不看對方,我說我演神經質的醫生,所以眼睛不看對方,導演生氣說:「我演給你看。」我心裡偷笑:「其實這是我兒子教我的。」我問我兒子的時候,我是真的問,打從心裡相信他。

我這方式會把小孩教得比較早變聰明,他有一天會回頭來幫助我。我希望我小孩很聰明,來救我。怎樣變聰明呢?我用我覺得比較對的方式,用開放的、充滿可能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期望有一天,他可以幫我解圍(笑)。

fsj 提到...

逼女做家事 加拿大「罷工媽」暴紅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428698.shtml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綜合報導】2012.10.14

加拿大媽媽潔西卡‧史地威爾(Jessica Stilwell)厭倦了老是「孝順」三個女兒,為她們清掃家裡,決定不再當「女傭」,本月1日正式宣告「罷工」,並將接踵而來的混亂失序記錄在部落格「快要抓狂的媽媽日記」上,意外暴紅,不僅被英國大報報導,還飛到紐約接受專訪。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報導,史地威爾的三個女兒分別是一對12歲的雙胞胎與10歲的么女。罷工期間史地威爾仍舊洗衣、做飯,但不再收拾家中髒亂。罷工之後她送孩子上學時,發現午餐餐盒竟然裝在還沒用過的狗便袋裡;酸梅醬硬得像膠水一樣,並詭異地黏在家中長桌上,過了一夜都沒人清理;背包裡的午餐已經臭掉。

史地威爾說:「罷工一周後,一個女兒跟我嗆聲,說我沒有為她做任何事,我很同情地回答說,『乖女兒,這個禮拜我真的很忙』,然後就自顧自地走開了。」

到了第六天,三個天之驕女終於受不了,史地威爾她帶女兒來了一趟家中巡禮,提醒她們該做家事。史地威爾說,「很多人都說,謝謝我啟發了他們,他們也要如法炮製」。



◆ 看圓夢紀錄片 家扶兒笑開懷

【聯合報╱記者何烱榮/二林報導】2012.10.14

彰化家扶中心二林地區40名小朋友,為一圓「夜宿海生館與魚共眠」的夢,組成珠簾班,花1年時間用雙手捲出5萬8800顆紙珠子,做出杯墊義賣籌到12萬元旅費,導演郭肯德陪小朋友圓夢並為他們拍攝、剪輯成紀錄片,昨天首映,小朋友重溫與魚共眠的甜蜜時光,全部都開心得笑開懷。

彰化家扶督導林惠媚說,珠簾班40名小朋友,從前年7月開始,上網徵求、收集月曆紙,利用課餘時間,以一整年時間用雙手捲出紙珠子,做出1400個紙杯墊義賣,在7月11、12日開心地搭車到屏東圓夢。這個築夢的故事,感動了郭肯德導演,不辭辛勞,為小朋友拍攝「捲起希望串出夢想--彰化家扶珠簾班影像紀錄片」,片長30分鐘。

首映會上,珠簾班小朋友「菀茹」說,郭叔叔有一天沒來拍攝,大家知道他重感冒都一起為他祈福。柏翔、達銘也說,很謝謝郭叔叔讓他們成為演員,讓他們留下永遠的回憶。

珠簾班「導師」黃瓊娟說,小朋友已捲出興趣和信心,每捲一個紙珠子有5毛錢工資,將來用在購買學用品上,希望培養小朋友自助人助的觀念。

※ 相關報導:

* 1成弱勢兒 沒足夠衣物可穿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7429099.shtml

經濟不景氣,家扶基金會引用統計指出,富人「衣著」消費為窮人的6.2倍,一成弱勢家庭孩童無足夠衣物可穿,約三分之一弱勢家庭穿的是二手舊衣。家扶基金會今天舉辦園遊會喊出「簡約生活199,一同救救弱勢家庭」,呼籲民眾每人每月少買一件199元平價衣服,就可幫助弱勢家庭。

家扶中心指出,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去年的家庭收支報告統計,可支配所得前20%的家庭,一年花在衣著鞋襪及服飾用品的平均支出是4萬4151元,所得在後20%的民眾,衣著鞋襪及服飾用品支出一年只有7072元,兩者相差6.2倍。



◆ 「見性工坊」學修繕 偏鄉童一技在身

自由 2012.10.14

〔記者林欣漢/壽豐報導〕「丟棄不是唯一的方法。」花蓮壽豐鄉五味屋與新竹物流合作成立「見性工坊」,把運送過程中有瑕疵、或找不到物主的家具及舊衣,送給壽豐的小朋友學習修繕、縫補,東華大學教授顧瑜君說,重新賦予這些物品不一樣的新生命,孩子們也透過改造過程,重新認識自己,提升自信。

位在豐田火車站前的五味屋,是台鐵廢棄宿舍改建的公益二手商店,由顧瑜君與志工團隊共同經營,提供社區兒童青少年多一處生活學習和活動的空間,物品都是由各界協助募集捐贈,還不定期舉辦單車環島、到蘭嶼當志工等活動,讓孩子們在多元的學習環境下成長。

顧瑜君與地主陳文章、古志榮溝通後,兩人都大方借出五味屋後方空地,新竹物流營運長陳榮泉也全力支持,提供八個貨櫃做為房舍。

昨天上午舉行開幕儀式,現場並展示小朋友利用暑假一起動手學習修理腳踏車、縫補舊衣、修繕家具的各項成果,小朋友開心的說:「黑手是一定要的啦!」、「以後我就是腳踏車醫師!」顧瑜君說,未來工坊會陸續接待來自各地進行公益旅行的達人們,陪伴孩子共同經歷二手商品修復與再生的歷程。

這些物資送到五味屋的過程中,也讓五味屋與新竹物流結下緣分。顧瑜君指出,除了經由整理、淘汰、販售讓孩子學習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希望未來孩子在面對可修繕再造的家具、衣服或用品時,丟棄不再是唯一的方法。



◆ 音樂點字手冊 盲生優游五線譜

自由 2012.10.14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台中啟明學校資深教師王明理教導盲生三十多年,自習盲人點字,甚至成為國內點字翻打快手,精通音樂、文史等各科目點字,最近還出版音樂點字自學手冊,讓明眼音樂教師能夠自學點字,指導更多盲生優游五線譜的美好世界。

王明理從國立藝專廣電科畢業後,進入惠明學校任教,開始學習點字,克服了教學的困難。九年後轉至新社國中擔任音樂老師,服務了四年,在啟明學校教師挖角下,轉至啟明任教至今,指導過無數視障生。

啟明老師王明理 還翻打六法全書

台中啟明學校校長汪成琳表示,點字相當艱深,要透過不斷練習跟熟記,才能運用自如,王明理「打點字像彈琴」,所有類別的點字都難不倒她,已經翻打了百餘本的點字教材和書籍。

王明理最令人稱讚的是她還翻打六法全書,從七十一年開始,花了六年時間,將六法全書翻打成點字書,因點字字體大,一套總共有三十幾本、三萬多張,除啟明學校外,國家圖書館裡也有一套,讓就讀法律系的盲生上法律課程使用。

啟明學校畢業生張晏晟、謝承恩北上就讀音樂系,王明理也幫忙翻打琴譜,讓愛徒可以順利學習,獲師鐸獎表揚,堪稱教師界的典範。

fsj 提到...

看年輕人「不務正業」

【聯合晚報╱社論】2012.10.15

「台北暗殺星」一夕成名,他們奪得世界電玩大賽「英雄聯盟」總冠軍的那一刻,台灣網友不知多少人興奮激動,電子競技產業立刻成了熱門話題。

當然,冷嘲熱諷者也很多。有人說年輕人都跑去打電玩要怎麼辦,更強烈的意見甚至指電玩「戕害身心」,「讓青少年沈淪」。這些話罵得很重,但說不定孩子也聽習慣了,不少父母師長整天就是這樣碎碎念。年輕人因沈迷電玩而闖禍的例子不少見,也難怪社會上對電玩有「不務正業」的刻板印象。

任何事情,過猶不及,都會有載舟覆舟的效果;更何況,成王敗寇,「堅持下去」和「沈迷下去」是一體兩面,多數人看結局才定出評價。這裡我們要談的不是政府是否該支持電競產業的題目,而是從教育的角度呼籲,作師長的多想一想年輕人「不務正業」這件事。

這幾年誕生了不少「台灣之光」,都是從「不務正業」起家,且多是台灣教育體系下的失敗者,甚至是被淘汰者。吳季剛小男生時就愛給洋娃娃做衣服,在學校適應不良;麵包師傅吳寶春只有國中學歷;「翻滾吧阿信」演的是混過太保的體操國手林育信的故事;「陣頭」裡真人真事的九天民俗技藝團,從號召中輟生而訓練出代表台灣參加國際表演的技藝團體。這次「台北暗殺星」的隊長陳彙中為練電技而休學,結果他們贏了100萬美金的獎金,「英雄聯盟」據估計在全球有7000萬名玩家,絕不是「有什麼前途發展?」的區區小事。

我們固然不必鼓勵年輕人一窩蜂都去「不務正業」(就像網友質疑:都去打電玩,將來誰作水電工?都去開咖啡館,將來誰當工程師?),但至少教育環境裡的價值觀不要太窄化,不要把有特殊興趣的孩子貶抑到喪失自尊心,在師長面前受盡責難歧視,甚至在學校待不下去而日後難以在社會上立足。今日的教育已不是教「知識」為主軸了,要教給孩子自信心、團隊合作精神、誠實的品格和夢想的勇氣。年輕人未必人人都要逐夢於「英雄聯盟」,但教出身心健康的孩子,才能人人有機會變身少年英雄。



◆ 觀念平台-台灣問題在人才太多、位置太少

【張瑞雄】2012-10-15 中國時報

經建會在總統府專題報告「人才問題挑戰與因應」,報告內容整合跨部會人才會報所研議五大亮點,這五大亮點包括放寬移民限制以吸引外籍人才留在台灣、讓技職教育產學合作、外國大學來台設大學、並讓碩士班分流,讓以就業為導向的碩士生無需寫論文也可畢業。

這幾點基本上朝開放管制的方向進行,對教育來講或許做法正確。惟對於人才問題可惜助益不大,因為台灣人才的問題不在於無人才,而在於人才太多但位置太少。

台灣這幾年大學林立,學生生源少,大學競爭激烈,再加上教育部的五年五百億、教學卓越、典範科大等計畫的刺激,大學教育可說是進步很多,學、碩、博士滿街跑,勞動市場的高級人力供給充分。但相對的我們的工商業卻進步緩慢,還是採以前製造業壓低製造成本(cost down)的思維,不思研發創新,沒有產生出新的工作職位和機會,只有需要基層的苦力勞力,否則為什麼一直要增加外勞,還要本勞外勞薪資脫鉤。

位置既然少了還要放寬移民吸引外國人才,這不就是提油救火!學生少了還要開放外國大學來台設校,讓國內大學盡快倒閉,製造更多的流浪博士和教授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外國分校也會培養出更多找不到工作的人才。然後讓碩士無須寫論文也可以畢業,製造更多無碩士實力的碩士,廠商更不想僱用,最後又是一群無用且失業的高學歷畢業生。

人才社群網站LinkedIn統計四個最被需求的雇主就是谷歌、蘋果、微軟和臉書,也可以說這四個都是一直不停創新的公司,有創新才能產生新的高階職位,譬如谷哥聘請網際網路之父Vinton Cerf擔任其主要的網路福音傳播者(Chief Internet Evangelist)。另外現在很多公司需要資料科學家(data scientist)來分析網路上浩瀚的資料,需要社群網路專家來管理公司的社群網路,需要啟發長(CIO:Chief Inspiration Officer)來給創新靈感,這些都不是製造業降低成本所會創造出來的職缺。

五大亮點只有產學合作算是正確的方向,但這已是國科會和教育部執行多年的老梗,但為什麼成效不彰,因為過去執行方法和思維完全錯誤。過去是要求每位老師自己要去找產業做產學,很少產業願意配合,所以老師只好找認識的公司虛應故事。要真正的產學,政府就要去規定每家公司都必須做產學。政府應該像要求有獨立董事一樣,每家公司依規模需要有幾件產學或幾位獨立的駐公司教授級專家,這些教授專家就是下放到公司去做產學,每天在公司看看有什麼可以研發或創新的,這樣產業才有可能進步。

解決了台灣產業升級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人才問題,不思此道,只在教育這端拚命變花樣,只有拚命生產人才卻沒有市場,人才不是失業就只好楚材晉用了。(作者為台灣觀光學院校長)



◆ 朱宗慶:藝術的學習是不放棄的過程

【台灣醒報╱記者徐欽盛╱台北報導】2012.10.15

「只要是人都是才,只要不放棄,每個人都有機會。」北藝大校長朱宗慶最後與媒體茶敘時,提出教書30多年來的心得。他說,藝術的學習,是一個不放棄的過程,這樣的精神能帶給社會更多的滋潤與溫暖。

北藝大歡度30周年,校長朱宗慶語出驚人地表示:「生日不是吃吃蛋糕,吹吹蠟燭就好了」,他認為應該藉著生日來反省這些年來北藝大的所作所為;包括了解學校所培育的學生到底在社會是否有用?老師與學生是否在社會扮演了某種程度的角色?並了解北藝大下一步要怎麼走。

他認為藝術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放棄的過程,如果這樣的精神能融入社會,並能帶給社會更多的滋潤與溫暖,包容與互相合作的可能性。並藉由這種軟實力帶動硬實力,形成所謂的「巧實力」。朱宗慶認為北藝大可以在這樣發展的過程中盡點棉薄之力。

另外,朱宗慶也認為人的改變能力是很大的,當他改變他的學生,學生就能改變所處的環境,所以他非常鼓勵學生要走出去深入社會。他舉例,北藝大非常鼓勵學生走出去做社會服務,到社區當志工,到國外體驗當地的文化,從服務的過程中,感受到信念的實踐,與社會的需求,了解自己缺乏甚麼?從中獲得新的力量與新的創意。

最後,教書超過30年的朱宗慶還語重心長地說:「只要是人都是才,只要不放棄,都有機會」。他指出,人與才都需要時間培養,期望各界合作加強臺灣人才的競爭力。



◆ 「成大新聞台」成軍 四主播亮麗登場

中廣新聞/劉怡伶 2012-10-15

沒有傳播、新聞相關科系的成功大學,即日起成立「成大新聞台」,甄選四名校內學生擔任主播,其中包括一名美籍主播;校方表示,這個構想來自於成大校友、現任青輔會主委陳以真,希望提供學生在校期間磨練自我的舞台,為日後謀職奠立基礎,建全新聞行銷。

以理、工學院見長的成功大學,配合文學院新聞學程的課程,結合新聞中心,搭建完整的新聞網絡,從中文新聞、英文新聞到影音新聞,形塑成大在理工專才之外的人文風貌,校長黃煌煇在主持成大新聞台開播典禮指出,理工人的個性不擅於行銷自己,因而埋沒很多特長,他認為學校的行銷就好比男女交往一樣,不把自己的優點展現出來,不容易贏得芳心。

新聞中心副主任李金駿指出,這個點子是來自於青輔會主委陳以真,當年就讀成大時曾在新聞中心黃昏劇場擔任主持人,陳主委回母校分享這段經驗時,觸發了靈感,因而促成成大新聞台的誕生,也希望讓學生有實習場域,達到全方位的新聞服務。

首批新聞主播共有四位,今天在開播典禮上亮相,他們是從各科系甄選而來,分別是來自美國的李曼森、歷史系楊松霖、政經所盧筱涵及政治系的曾燕貞,儀表、口條都是一流之選,目前新聞台運作模式係採取預錄式,一週推出一次,選輯校內新聞,每週一在成大官網上播出。



◆ 教部異體字典 注音倉頡也可查

中央社 2012-10-15

教育部線上「異體字字典」改版,新增注音、倉頡碼、漢語拼音等查詢方式,查詢更為便利。

中文字博大精深,很多字現代人無法辨認,電腦也打不出來,以往的異體字字典,只能用部首、筆畫查詢,偏偏許多生難字,根本無從辨認部首。

為了讓使用更便利,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推出「異體字字典」的新版本,提供部首、筆畫、單字、注音、漢語拼音、倉頡碼、四角號碼、複合查詢等9種查詢方式。

舉例來說,要找尋「(上小下土)」(塵的異體字),以往用部首須查「小部3劃」,現在可以用注音查「ㄔㄣˊ」、用漢語拼音查「chen2」。查詢結果會顯示說文解字、廣韻等古籍的解釋。

國語會表示,收錄異體字的目的是樹立當代用字標準、保存文字歷史。由於很多字太過艱澀,單一輸入法可能打不出來,才會增加多元查詢功能。目前僅是「試用版」,如果民眾發現有錯誤或是不夠方便的地方,可以電子郵件或傳真告知國語會,相關資訊可參考教育部網站。

fsj 提到...

教授研究費核銷大鬆綁 學術界利多

【聯合報╱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2012.10.16

今年三月爆發多位大學教師、研究人員涉嫌詐領研究經費,造成學界大地震。國科會及教育部決定大幅鬆綁研究經費核銷規定,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昨天宣布,已擬定「計畫經費支用彈性案」,規定業務費、研究設備費、國外差旅費的三個大項目經費互相流用的比率限制拉到預算的五成,使研究經費使用更有彈性,並避免觸法。

朱敬一表示,新辦法將與行政院討論細節後即可實施;並可追溯至今年十月一日。

新辦法強調研究經費支用彈性化、增加學校內控,並且讓各項目經費流用彈性加大。不過,舊制時許多教授、助理都因假發票案遭調查,這些人該如何處理?朱敬一說,假發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他不便表示意見。

朱敬一表示,過去科研經費核銷方式是以公務預算稽核的思維考量,以防弊為主;現在是讓科研採購與公務採購徹底分軌,讓科研經費報銷更具彈性,不要讓學者戰戰兢兢,也不要讓行政程序成為學術研究的阻力。

為了強化學校內控機制,新辦法中鬆綁補助經費使用的限制,但除了核銷與否的兩種制度外,對於一些模糊灰色認定的補助項目,為了避免承辦人員因為怕將來被稽查到要賠錢,一開始就不同意核銷、形成研究阻力,國科會新增「由機關管理費扣回」的懲罰條例,建議學校可以成立委員會等組織審查這類預算,由學校管理,如果未來發現是浮濫報支,要處罰浮報總額一到三倍的管理費,減少承辦人員的壓力,增加學校內控責任。

新辦法也放寬研究經費的彈性使用額度,用來支付研究相關的彈性支出,如國內外交通費、學者出席鐘點費、國際交流等項目。目前放寬額度擬以計畫經費總額的百分之二、一年不超過二萬五千元為限;如果使用有結餘,可以交給學校統籌控管、彈性應用,研究人員就不用再去蒐集細項發票。

※ 相關報導:

* 之前太複雜「愛因斯坦 也可能犯規」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7432639.shtml

鬆綁大學科研經費,學界多樂見其成。中央研究院院士、成大前校長賴明詔表示,國際上早已經把研究經費與公務經費分開,通過彈性案是「好的開始」,要感謝國科會;中研院士、清大校長陳力俊也肯定鬆綁,建議未來還要再放寬。

* 研究費鬆綁 法部:不影響報假帳案偵辦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7432641.shtml

國科會修正「計畫經費支用彈性案」,只是修改內規,屬於修正行政規則,並不是修改法律,所以對偵辦中的案件沒有影響,不能解決教授「報假帳」歷史共業。



◆ 不經熟慮的電競支票 教爸媽怎教育小孩

【中廣新聞/蕭照平】2012-10-16

台灣代表隊「台北暗殺星」奪下電玩競賽的世界冠軍,除了媒體大肆報導之外,就連教育部跟經濟部在國會接受立委質詢時,都紛紛表示會大力推動電競產業發展,甚至連後端的人才培育都有正面回應。

國民黨立委盧秀燕十五號上午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時提到,電競選手是否會有升學保障或其他優待。蔣偉寧表示會進一步思考。

教育部處理電競人才培育的速度,真的是劍及履及。因為十五號下午,蔣偉寧部長接受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質詢時就說,電競冠軍要升學加分當然沒問題。

除了升學之外,陳其邁還問,電競選手是否可以免服兵役或改服替代役?對此,行政院長陳沖表示,過去體委會對優秀選手有特殊安排,他認為經濟部也可以比照先例。

經濟部次長梁國新更具體指出,電子遊戲公司很希望跟這些選手接觸,如果選手可以替電玩試用版提供改良意見,就可以納進改服替代役的範圍。

眼前電競產業被關注,接著政府說要鼓勵發展、培育人才,雖然稱不上先知先覺,但倒也不是不知不覺的施政態度。只是部會首長面對立委趕流行的質詢,卻也跟著趕流行的說會有相關辦法,這樣的政策過程實在無法苟同。

電競產業確實有很高的產值,但政府施政必須要謀定後動,總要有上、中、下游的全盤規劃。畢竟不是每個電玩小子都有潛力成為下一個冠軍;也畢竟不是得了冠軍之後電玩產業就會獨步全球。

只是當部會首長一一正面肯定電競成就的時候,殊不知同時也給爸爸媽媽帶來教育上的難題,或許小朋友可以藉此合理化要求延長打電玩的時間,理由是他要成為電競人才。

但根據部會首長回應立委質詢的答覆來看,卻都是從小點看產業發展,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一位官員明確指出電競產業的經濟規模;也沒有官員明確說出電競人才的工作發展。

所以在沒有通盤規劃前,就一頭熱開放升學加分或納進試玩遊戲的替代役,甚至還說謝謝立委提醒要考慮安排高普考的話,恐怕會讓家長非常擔心,因為沒有電競的發展藍圖,卻先有鼓勵的配套方案,如果學生都以電競人才為目標的時候,社會要付出的成本恐怕會相當高。



◆ 新加坡小六會考 不可承受之重

中央社 2012.10.16

新加坡升學壓力大,近來社會輿論出現一股廢除小六會考的聲浪,儘管總理李顯龍表明反對廢除,但是教育制度改革的議題,已經在新加坡社會激起討論。

最近在新加坡為人父母最關心的議題,莫過於小六會考的問題,李顯龍在今年國慶群眾大會上表示要展開全國對話,重新檢討民眾關心的政策。

新加坡媒體「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旗下的Singapolitics網站日前舉辦網路投票活動,在2萬1000個投票意見中,小六會考是新加坡人關注的10大議題之一。

國會議員哈里古瑪日前在部落格上公開呼籲政府廢除小六會考制度,輿論中也出現不少主張廢除的聲音,主要訴求就是過度競爭已經扭曲會考的本意。

新加坡採取菁英教育制度,每個新加坡小學生畢業都要考小六會考,再依照成績高低進入不同的中學。

台灣人熟悉的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中提到的EM1、EM2、EM3,則是新加坡小學生在小四時參加分流考試,依照成績高低將學生分班,不過這項制度已經在2008年廢除。

儘管如此,新加坡小學生的升學壓力一點也沒變少,為了面對小六會考,小五、小六的學生下課後還要補數學、補語文,週末的補習班經常有學生排隊等著進教室。

但誠如1位小孩在新加坡就學的台灣媽媽說的,「不然怎麼辦呢?這裡就是靠這樣一層一層的考試篩選出菁英,才會有今天的新加坡。」

對於小六會考制度是否該廢除,李顯龍在接受Singapolitics訪問時直接表明不贊同廢除。他認為,要評估孩子在某個階段是否達到要求,就必需有評估準則,新加坡也需要某種機制來幫學生和中學配對。

「聯合早報」社論也認為檢討小六會考固然必要,但必須審慎而行,不可輕言廢除。問題在於社會價值觀的錯置,以及家長對名校的迷信,因此教育部要做到資源公平分配,破除名校迷思。

社論指出,要求廢除考試的多是來自社會菁英階層的家庭,減輕孩子學習壓力是必要的,但不能以犧牲社會公平的代價達成。

看來短期內廢除小六會考可能性不大,但是一連串的公開討論,已經讓新加坡人開始思考怎麼幫助小學生減輕升學壓力。

fsj 提到...

王正方:台勞和博士道班工

【聯合報╱王正方】2012.10.18

「清大學生去澳洲打工當屠夫成為台勞、博士生自願幹粗活,考上台鐵道班工。」議論者多搖頭太息,這是什麼世道,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台灣學生要幹那種工作!搞到我們的孩子到國外去受罪。

有一則對博士當鐵路工的高見:「很正常,不要臉又不是罪。每一個人都有權選擇不要臉。只是如果我是博士,要這麼不要臉,我還是沒辦法做得出來。」

咄咄逼人,不要臉之類的話也上來了。有多少台灣人會同意這「不要臉」之說?不敢深究。幹一分正當職業,辛勤賺錢養家,就是一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受過良好高等教育,具備了些專業知識,不表示此人便可以養尊處優,與體力勞動絕緣。一時得不到符合專業的工作,進入不同行業中學習鍛鍊,也頗見膽識。

叔伯爺爺輩的老留學生們,讀到那位清大畢業生在澳洲屠宰場打工受傷的事,一定心有戚戚焉。早期台灣留學生為了生存,暑期或被迫輟學時,都幹過苦活兒。屠宰場的工作待遇好,通常時薪是其他工作的三、四倍,工作危險而吃重。其他工作有:刷鍋子洗盤碗、端盤子、送貨、清潔打掃等。

同學們見面常打趣:「你那PhD進行的怎樣了?」PhD本是博士學位的縮寫,也指Pizza Hut Delivery(送披薩外賣),他們如都市之鼠,跨上單車飛馳,搶送熱乎乎的披薩。寫信回家,書念得順利,獎學金還算夠用。國外大學哪有那麼多獎學金,即便有也要先照顧了本國學生。留學生窮則變,變則通,創意十足的找財源,勤工儉學完成學業,得到別人奪不走的學歷,還有一分自食其力的驕傲。經過「PhD」的磨練,回台灣各展所長,也有的楚材晉用,留在國外鑽研捨不下的專業,做出舉世矚目的貢獻。這是早年台灣成長的一部分歷程,切莫忘懷了。

近世的台灣留學生,很多全靠家中匯錢去國外,一下飛機先買輛汽車等等。這樣就能全心讀書,成績優異了嗎?實際調查數據則剛好相反,數十年前在美國的台灣留學生,表現得出色多了。多餘的錢會造成學習障礙。

曾幾何時,在國外打工賺錢的台灣郎被稱之為「台勞」?「台勞」二字帶有貶義,它與苦哈哈的「外勞」、「外傭」連在一塊兒了。鄙視外籍勞工的國人,恐怕還是有相當的數目吧!憑勞動力掙錢,只要誠實努力工作,人格不比雇主低。

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寧願放棄在台專業;理財、金融、保險等工作,遠走他鄉去當「台勞」,只為早日存到第一桶金。這又有何不妥?西裝筆挺,提著大把資料,天花亂墜的放簡報投影片,口是心非誤導客戶作錯誤的投資,坑人的錢,卻充實了腦滿腸肥大老闆的資產,天天幹這個有什麼意義?算總賬對社會的貢獻可能是負面的,還不如老實工作的外傭、外勞的點滴累積。

毅然到人地生疏的外國做「台勞」,要有不怕吃苦、奮力一搏的勇氣,能繼承叔伯爺爺輩老留學生的精神,就勝過草莓族、啃老族多多矣!

國內工資低,短期內不會有大幅度改善。鼓勇前行逐水草而居,自尋致富之道,必需祝福鼓勵他們。以博士之尊,而無士大夫的倨傲,親自體驗「勞工神聖」的真意,局外人只能佩服。

何必要用帶有輕視性的名字去傷害上進的青年人?不要臉的人也絕對不是那位憑考試獲得錄用的博士台鐵道班工。

(作者為電影導演)



◆ 電競世界冠軍 學生英文墊底

【曾泰元】2012-10-17 中國時報

台灣的電子競技隊伍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韓國隊,消息傳來,舉國歡騰。然而這個令人振奮的事件或許只是個偶發個案。日前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發布新聞,說韓國在多益測驗(TOEIC)的成績領先台灣甚多,韓國企業對員工英文的要求遠高於台灣。交通部觀光局也公告,韓國觀光客來台旅遊,最不滿意的是台灣人的英文溝通能力差。

還記得十年前我到首爾開會,在韓國頂尖的延世大學附近問路,許多貌似大學生的路人一聽到我開口說英文,馬上就揮手搖頭,藉故開溜。想不到才十年光景,台韓之間的情勢已經翻轉,現在反而是韓國人抱怨我們的英文不好了。星港兩地有著英語的傳統,有著與生俱來的語言優勢,我們先天不足,無話可說。社會背景與我們類似的韓國這些年來努力拚英文,種種政策措施甚至成為台灣觀摩效法的對象,真讓身為英文老師的我覺得十分感慨。

「多益」和「托福」都是國際上普及率甚高、可信度備受肯定的英文能力檢測,最近台灣的成績在亞洲國家中都屬墊底一級,落後韓國甚多,令人深感挫折無奈。就連國內大學的學測指考,以及其他各級學校的入學考試,考生的英文成績也都是令人搖頭嘆息。

無奈嘆息的原因,在於我們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拚英文,卻拚出如此令人難堪的事實。台灣社會這麼重視英文,期待和成果卻有如天壤之別,真教人啞然失驚。

最近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師學會召開理事會,討論明年舉辦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的主題,有一位理事提議聚焦「動機」,獲得大家無異議通過。這位英語教學界的前輩說,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對英文不感興趣,教材編得再好,老師再怎麼努力,到後來都是白搭。

學生英文低落的原因可能盤根錯節,但動機的確很關鍵。解決之道,首先應該大膽拋棄面子問題,回歸教育的基本面,先診斷出學生的病灶所在,對症下藥。英文字母認不全的,從英文字母教起;單詞不會拼的,一個一個帶;句子不會寫的,一句一句來。除此之外,還需適時佐以動機,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喜歡林書豪的,可以引導他們去關注林書豪的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喜歡小賈斯汀的,上課不妨介紹他的幾首經典名曲,讓學生聽歌學英文。在英文學習的道路上,若能找到足以激發他們興趣的關鍵點,有興趣就會有熱情,有熱情就會主動想辦法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解決目前學生英文程度低落的問題,切忌好高騖遠,盲目攀比,也不要設定一個學生達不到的目標,只為了打腫臉充胖子,輸人不輸陣。韓國能,我們當然也能。只不過在台灣這個升學主義掛帥、考試領導教學、分數勝過一切的扭曲社會,這個理想,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 小孩4歲有書陪 未來大腦更發達

台灣醒報/劉運 2012年10月15日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家有幼童的家長注意了!研究顯示,小孩4歲時的大腦正值關鍵發育期,如果有童書、益智遊戲的陪伴,或到動物園和遊樂園參觀,都可以刺激大腦,讓他們在18-19歲時有較佳的語言及思考能力。學者指出,幼童的大腦對環境非常敏感,即使家裡的一些微小變化也會長期影響大腦的發展。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社會,愈來愈多的小孩不再閱讀,而是把時間放在電視及電玩上。英國最近的調查發現,在有6歲小孩的家庭裡,不到3分之1的父母能夠每天讀書本給小孩聽;另有5分之1的小孩表示,如果他們手上拿著書本且被朋友看到,他們會感到不好意思。

然而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顯示,小孩若在4歲時有閱讀童書的習慣,他們18-19歲時語言及思考能力都發展得較為快速。另外,進行益智遊戲、到遊樂園或動物園參觀也有幫助。然而,如果小孩是在8歲才接觸到童書或其它活動,對於大腦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顯示4歲是個重要的關鍵時期。

研究員拜訪家裡有小孩的64個家庭,分別在小孩4歲及8歲時造訪,他們紀錄小孩是否有接觸到書及玩具,並且在15年後替他們做大腦掃描。研究結果發現,小孩若在4歲時有接觸書本、益智遊戲,他們的大腦發育較為良好,並且在語文理解的測試中表現較佳。

研究員在掃描受測者大腦後發現他們的大腦皮層變得較薄。研究員指出,人的大腦如果愈常在認知上受到刺激,他們的大腦皮層就愈薄。領導研究的厄費持(Brian Avants)博士表示:「研究結果指出幼童大腦對環境的敏感性,即使家裡的一些微小改變也會長期影響大腦的發展。」

這個研究發表於今年的神經科學學會。

fsj 提到...

法國小學生 明年起就沒回家作業了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2.10.18

法國教育部長佩永17日宣布,小學應該在每天下課後空出半小時,讓11歲以下的學童寫完功課再回家。有68%的家長支持終止回家作業計畫,但也有人認為可能變相延長授課時數。

法國總統歐蘭德9日宣布,功課應「在校內完成,而不是帶回家」,以促進教育品質,因為部分學生在家得不到幫助。左派人士認為,功課是不平等的別稱。家長聯合會主席艾常說,功課鞏固精英體系,教育水準高的家庭能協助學童做功課,有錢人可以請家教,「我們不能把教育發包給家長」。

佩永計畫明年一月將終止學童回家功課計畫送交國會審議。屆時,法國小學的下課時間將由下午4點半提早至3點半。下午3點半至4點,學童將在老師的監督下完成「個人作業」後,才能從事其他課外活動。這項計畫未包含中學生,但多名部長建議學校開放讀書室,讓學生在裡面寫作業。



◆ 1週1教案 教部推國中活化教學

自由 2012.10.18

〔記者林曉雲/宜蘭報導〕十二年國教後年上路,屆時將沒有國中基測,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到宜蘭縣三星鄉憲明國小視察,九十七名學生上課內容很多元:種蔥、種稻、陶笛等,還販售農產品集資作畢旅經費。蔣偉寧表示,台灣下一代不能再是「會考試的機器」,將推動一週一範例「活化教學課程」,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更學習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多元能力。

蔣偉寧表示,台灣出身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最近跟他說,台灣留學史丹佛大學的學生都是國內頂尖大學的優秀學生,但只會考試,在團隊合作、溝通表達等方面的競爭力都輸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台灣的教育內容真的需要改變。

每週推薦一位教師 分享教學範例

教育部將啟動「國中活化教學列車」,每週推薦一位教師赴教育部分享活化教學範例,由國家教研院拍成教學影片上網分享,培養孩子的多元競爭能力。

憲明國小有十四位老師,孩子不只學國英數社自等學科,配合在地文化,學生還學習舞龍舞獅、陀螺、陶笛、種蔥、種稻等多元活化課程;校內有一棵六十多年的大樹,蔣偉寧表示,任何學習都可延伸更豐富,學打陀螺可學機率,學生也可對大樹作生理和歷史調查。

蔣偉寧也訪視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小學,十年級(高一)學生正在上主題課程「測地學」,許多學生最頭疼的三角函數整合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實地練習操作經緯儀測建物之間的角度和距離。

學生廖擎很有自信說:「我學會自己做,靠自己找出學習方法。」也有學生喜歡歷史、最愛研究武則天;學生趙子愉說,他以颱風作為九年級大報告主軸,認為台灣颱風多,雖常造成災害,但也帶來豐沛雨量,應思考如何降低損害,善用颱風的巨大能量。



◆ 考題錯字多 成功高中將加強審題

中央社 2012.10.18

台北市成功高中今天表示,關於段考歷史試卷考題錯字連篇一事,為命題老師打字卻不小心選錯字,未來將加強審題機制。

媒體報導,成功高中11日舉行段考,其中,高一歷史試題竟出現23個錯字,等同約有5分之1的題目都有錯字,其中,還有1題錯達8個字,太過離譜。

成功高中校方今天表示,試題錯字過多,是因為命題老師使用自然注音輸入法,造成4個試題出現同音的錯別字,其中一題錯別字達8個字,但根據題意都不影響試題作答。

成功高中教務主任游經祥說,對於錯字未能完成校對,命題老師坦誠疏失,未來將確實配合學校的審題機制,以免影響學生權益。

另外,學校段考每次除了有老師負責命題外,還有安排各科審題老師,這次教務處有督導不周的責任,未來將更加審慎協助老師完成命題及審題的工作。



◆ 赴港搶人才 台灣高教展人氣旺

【聯合報╱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2012.10.18

台灣在香港舉辦高等教育展,吸引港生赴台升學,但展覽沒開始,已經創下台灣參展學校和香港預約觀展人數的多項紀錄。

「二○一二年台灣高等教育展」預定今(十八日)起一連三天,在香港培正中學展覽廳舉行。該展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指導,台灣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香港中文中學聯會與香港培正中學共同主辦,向香港地區中學校長、升學輔導老師、學生與家長介紹明年台灣升學服務與新措施。

香港中文中學聯會主席譚日旭說,去年首辦該展很成功,今年再辦,未開展已創下多項紀錄,包括台灣參展大學最多,約六十家台灣的大學參展;香港預約觀展中學最多,有超過五十家中學、四千五百人預約觀展;報名與台灣大學簽訂相關合作協議的香港中學最多,目前已有一百零五家香港中學要與四十六所台灣大學簽訂招生協議。

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朱曦說,現在台港關係發展良好,台灣的大學學風自由,學習環境良好,軟硬體設備完善,與世界接軌,科系選擇多元豐富,使香港學生赴台升學逐年增多。而香港學生赴台學成歸港後,校友對台灣的熱愛讓他感動。

台灣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指出,台灣教育部決定,協助香港取得副學士或更高級文憑的學生,赴台深造。海外聯招委明年起,將規劃專為香港學生設立的技職校院二年制學士班。

台灣教育部送給港生另外兩項好消息,一是決定明年開放港生申請台師大僑先部春季班,由海外聯招委員會招生。再一項是同意港生報名台灣升學,待香港七月文憑考試分數出來再填報志願,讓港生赴台升學機會更多。

※ 相關報導:

* 國立大學繁星名額 明年須釋出10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18/today-life6.htm

大學「繁星推薦」還要更星光燦爛,教育部長蔣偉寧明確要求明年國立大學「繁星推薦」升學管道的名額比率至少要達十%,一○六年達成上限十五%。原本要在明年削減繁星名額的台大將首當其衝,台大表示,將配合政策不刪減名額,但是否增加名額比率則要再審慎考量。

fsj 提到...

觀念平台-倏忽評鑑 為混沌大學開竅

【周平】2012-10-19 中國時報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

教育部就像是倏,高教評鑑中心就像是忽,大學就像是混沌。倏忽兩位長官很關心混沌的健康,決定引入西方實證醫學的指標和歐美人種的身體美學來為混沌進行解剖學式的健康檢查。在正式檢查前,為了讓隱晦的混沌成為可被觀看的客體,他們決定以幾何學為基礎,將混沌的身體劃出經緯界線、體積和表面性狀。不但如此,還成功為她植入了一套能自我檢查的主體靈魂和身體想像。

從此以後,原本自由自在、渾然天成的混沌開始以新的健康指標對自身進行鉅細靡遺的自主檢查。卻赫然發現自己「真正的本質」原來是那麼的體弱多病,而且五官不全、極端醜陋。自慚形穢之餘,混沌開始病急亂投醫、猛吃維他命和各式偏方,最後索性向長官告解、懺悔和求助。倏忽儼然成了整型美容專科兼精神科醫師。以西方人的形象為標準,用進口的手術刀,他們為混沌進行了「開竅」的工程。混沌終於改頭換面,一夕間榮登「世界百大」的美女之林。

當混沌因進入「世界百大」而雀躍時,她有所不知的是,倏忽一路上享受著發明、發現、治療疾病的知識/權力快感。快感的最高潮是,倏忽委託自家人製作了一份滿意度調查問卷,在高信效度的確保下,混沌表示對手術非常滿意,而且相信自己的健康確實得到了改善。可惜好景不常,就像國王的新衣被小孩揭穿一樣,倏和忽被旁人質疑是江湖郎中。混沌也因為方法錯誤而損毀了她的本來面目和自體免疫力,很快的就因傷口感染而死去了。

高教評鑑中心評鑑業務處處長魏炎順認為「高教評鑑就像系所健康檢查」,其方法論預設就是,以客觀主義的實證科學和超然中立的效標,來對處於混沌狀態的大學社群,進行一個解剖學式的分解和透視。一種有如醫療凝視的銳利目光,讓大學中的神祕主義、謬思、歡會神契、心照不宣和不可名狀,一一被系統性的轉譯成可被經驗觀察、量化、言說和分類的單元和實體。

哈伯馬斯在〈大學理念〉一文中指出,「理念是制度機構之靈魂」,而它來自那混沌多樣的生活世界。學者鄒川雄認為,大學是「捆紮多元職能的複合體」,不能為系統所化約,應該與生活世界生死與共。德文的「學術」(Wissenschaft)就蘊含著此種多元性,跟狹義的系統化科學不同。如今,高教評鑑的強力介入,使強調系統功能分化的理性,就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對大學進行開腸破肚式的「開竅」工程。

我們身處其中,為了苟活而放棄理念,任由評鑑倏忽式地恣意宰割。學術自主性、孤寂、自由和修養被一一剔除。這樣的大學,即使尚未七孔流血而死,也早是行屍走肉了。若蘇格拉底穿越時空到台灣教書,評鑑委員問他知道什麼,他說:「我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那他將被評為不適任教師。(作者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主任、高教工會理事)



◆ 從雙薪教授談世代剝奪

【聯合報╱社論】2012.10.19

教育部正計畫修法,解決爭議多時的「雙薪教授」問題。「雙薪教授」非但造成了學術界「世代剝奪」的扭曲現象,若與其他行業相較,也升高了社會上的「相對剝奪感」。因此,討論「雙薪教授」的問題,亦可激發對當前相繼爆發的社會福利議題的聯想。

目前的解決方案有二:一是要求雙薪教授僅能在「月退俸」及「私校薪資」中擇一領取;二是凡轉任政府補助兩成以上之私校,其月薪超過三萬二者,即暫停其月退俸。這樣的改革方向,應當給予支持,但也許仍有較佳的第三案。

雙薪教授的產生,主要是退休大學教授或政府軍公教人員在領取月退俸後,又轉至私立大學任教,等於領取了兩份薪水。本來,退休人才能繼續貢獻所長,是社會所樂見;但既領了相當優厚的「退休金」,卻又在私立大學出任全薪的全職,形同阻塞了後進入門之路,這未必符合政府照顧退休軍公教人員的初衷,且扭曲了學界世代交替的機制。

私立大學之所以樂於延攬公立大學退休教授,主要是在借重其專長及聲望,而另一個隱而難言的原因就是為了應付大學評鑑。不少退休教授弟子成群,有了他們作為「門神」,除能提高號召,在大學評鑑時也較易過關。然而,這樣的正面效應,若比起它在學術界引起的「世代排擠」及「世代剝奪」作用,即顯得比例失衡。

近年來,不論是本土培育或是國外學成歸來的博士,都越來越難找到理想的工作,進入大學任教更是難如登天,不少優秀的年輕人只能以兼課方式領取微薄的鐘點費。早年,人們擔心高中畢業生擠不進大學的窄門;如今大學門戶大開,卻變成許多優秀的博士人才擠不上一個大學職缺,成為領鐘點費的「流浪教授」。虛胖的教育,倒錯的年代,怎不令人唏噓?

據統計,兩年前領取雙薪的教授人數為一千三百人,到了今年人數已增加到兩千五百多人,呈倍數成長。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軍職背景出身者竟超過三分之一。在國內大學的門戶之見下,過去一個年輕教授要謀取教職,多半是以進入私立大學為起步;而如今私立大學的職缺被軍公教退休人員填據,必然對年輕世代造成嚴重排擠。若教育部研擬的新制能讓這兩千五百多名雙薪教授空出七、八成的職位,就有近兩千名年輕「流浪教授」也許可以得到工作機會,使他們能把更新的知識傳授給下一代。如此,從社會的傳承及賡續而言,不僅更有意義,也更符合公平正義價值。

放在學術界的世代交替上看,雙薪教授對年輕世代造成的排擠效果,已顯而易見。再若放在社會所得分配的天平上看,與其他行業相較,其所隱含的不公,更將導致民怨延燒向政府對整體軍公教退撫的優遇。也因此,教育部願意積極處理此事,值得肯定。相形之下,銓敘部對此仍抱持守舊態度,認為現行法令既無教授禁領雙薪之明文,能不改則不改,則可謂缺乏責任感。試想,軍公教的月退享有九成薪的替代率,而勞工僅一成五的替代率、勞保還在喊虧損;這種待遇失衡的社會,政府若還不知一點一點地改正,民眾如何不怨翻天?

雙薪教授現象其實不是孤立的議題,它和青年失業、軍公教退撫、健保失衡、大學評鑑的形式化都有相同脈絡可循,也和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財政的惡化及政治的浮誇而怠惰等息息相關。台灣廣設大學,卻無法增加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國家鼓勵青年追求卓越,卻讓雙薪教授把年輕博士擋在門外,都是政策的失誤。銓敘部可以推說法令如此,但豈能明知制度已造成世代剝奪還不變革?

也許,可將私立大學中領取鐘點費的角色倒換過來,即可改善問題。我們並不反對退休軍公教轉任私校繼續貢獻所長,但從教育傳承的立場,他們既已「退休」,即應該領取授課鐘點費,而把正式職缺讓給那些正在領鐘點費的更有幹勁的年輕世代。這點,教育部不妨將之列為第三方案。



◆ 彰縣打造國際學校 加強雙語環境

【聯合晚報╱記者陳文星/彰化縣報導】2012.10.18

「英語學習真Happy」彰化縣深耕英語教育並培養國際觀人才,今天在彰化二林萬合國小啟動「彰化縣中小學國際學校計畫」,透過引注外籍師資等五大策略,逐步打造英語與國際領航學校。縣長卓伯源說,將持續落實國際教育理念,均衡教育發展與城鄉特色。

萬合國小學生演唱英語歌曲,配合帶動唱表演,展現英語學習力與高度熱情;在外籍老師引導下配合英語字卡教學動,學生也自信導覽,帶動活潑氣氛,展現處處是英語的自然學習環境成效。小五的許同學說:「透過情境學習,更懂得活用英語溝通,充滿學習樂趣」。

卓伯源說:「彰化平原種大樹,常有奇才作棟樑」,中小學國際學校計畫將在萬合國小、二水國中、彰化藝術高中推展國際教育重點學校,兼顧均衡南北、城鄉的英語扎根,並透過引入外籍英語師資、營造雙語學習情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融入情境課程、創新教學方法等五大策略,打造校園雙語情境學習環境,預計一年內打造二百個情境學習點。

除了加強學校雙語環境資源建置以外,彰化縣同時開辦教師英語認證研習,聘請廿年教學經驗的外籍老師進駐學校,推動精緻、多元性課程與師生互動。未來更將持續落實「課程融入」、「教師專業成長」、「校園國際化」及「國際交流」四個面向的國際教育理念。

fsj 提到...

國際藥聞-愛的環境有助提升兒童智力

楊明暐 2012-10-21 中國時報

一項研究發現養育機構孤兒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灰質與白質較少,可解釋平均智商與語言能力偏低情形,若小孩要讓人領養,越小越好。

美國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有助於兒童腦部發育,從而增加他們的聰明和智力。

研究人員對一群年齡8至11歲的羅馬尼亞孤兒進行磁振造影(MRI)檢查,這些孩童有部分被送往高品質寄養家庭。研究團隊寫給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中說,在大部分養育機構裡,養育人員比例偏低,兒童缺乏適當照顧。

研究人員深入探究後發現,這些兒童中樞神經系統的灰質和白質,比一般家庭的小孩要來得少。而在寄養家庭的小孩,傳遞訊息的白質可達正常水準,不過包含神經細胞並且控制肌肉、記憶、情緒和語言的灰質較少。

科學家認為,這種灰質和白質的差異,很可能是腦部發育過程中接收到的刺激不同所造成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孤兒院的小孩平均智商和語言能力偏低,且較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和心理健康等問題。他們所處的環境,無法提供正常腦部發育需要的適當經驗。

報告作者之一尼爾森(Charles Nelson)博士表示,這項研究說明兒童在兩歲前受到的照顧,對他們的腦部發展影響最大,因此小孩若要讓人領養,越小越好。



◆ 蘇軾的母親

【于國欽】2012-10-21 工商時報

■宋史記載歐陽修、蘇軾的母親有如下描述:歐陽修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蘇軾母親程氏則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

■1855年愛迪生9歲讀小學,因數學不好被老師評為低能兒,母親心酸之餘決定把他帶回家親自教育,愛迪生畢生發明了電燈、電話、留聲機、電影等,獲1,200多項專利,被譽為發明大王。

我們都聽過,蘇洵帶著蘇軾、蘇轍兩兄弟進京趕考的故事,三蘇的文采不凡,唐宋八大家裡他們家就占了三名。而談起三蘇,大家總會浮現父子三人寒窗苦讀的畫面,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宋史如此記載蘇軾的童年:「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

許多偉人受母親影響深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陪伴蘇軾童年的是母親而不是父親,他是在母親的啟蒙下,領略了文史的趣味,確立了人生的方向。東漢末年的范滂,少年時即有澄清天下之志,其所推動的清議之風,震動京師,觀察蘇軾一生為官愛民,與范滂多有相似,母親的教誨,影響可謂深且遠矣。

歷史上許多大人物,他們的童年也都有一位亦師亦友的好母親,除了蘇軾、蘇轍、范滂之外,孟子、歐陽修、岳飛、愛迪生也都是在母親循循善誘下,於日後成就一番功業。若非有這樣的母親,非僅唐宋八大家看不到三蘇,孟子大概也成不了亞聖,就連愛迪生是否能成為發明大王,恐怕也在未定之天。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隨著世代觀念的轉變及經濟壓力的增加,女性外出工作者日多,從家庭經濟的角度來說,夫婦兩人皆工作,領兩份薪水,日子自然是好過一些,但相對的,陪小孩的時間就少了許多,日前內政部公布的婦女生活狀況調查顯示,全職家庭主婦裡有近半數每天陪小孩(12歲以下)10小時以上,但職業婦女裡逾半數不到6小時,甚至還有一成連抽出2小時與孩子相處都辦不到。

近年政府最得意的政績之一,就是促成台灣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升至50.0%,隨著婦女積極投入職場,十年之間女性就業人數大增兩成,如今內閣有近三成閣員是女性、立法委員三分之一是女性、企業負責人也有三成是女性,從追求兩性平權的觀點而言,台灣是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個成績的代價不低。

婦女投入職場 得失難估

試想,多數婦女投入職場而無暇照顧小孩,在缺少母親陪伴下,即令孩子有蘇軾之才、有愛迪生的天份,豈有成大器之日,這豈非是國家社會的損失?更有甚者,由於缺乏家風的陶治,行為偏差的小孩日多,飆車滋事更是時有所聞,如此所加諸的社會成本,與婦女投入職場所創造的所得相抵,是得是失,實難估計。

近年隨著選舉壓力愈來愈大,政治人物已無法思考長遠的問題,只會想到要增加多少GDP,要提高多少婦女的就業,要如何在短期內吸引企業投資,至於這些政策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已無人聞問。看看蘇軾的母親,政府如今的政策思維,也許該調整調整了。



◆ 我大學生多益平均557分 不具國際競爭力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2.10.21

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台灣區最近公布台、日、韓一千大企業招募員工英語能力調查,南韓基本門檻為多益七百分,台灣和日本都是五百五十分;去年多益成績,南韓也遠高於台、日。

ETS指出,調查顯示南韓員工的英語即戰力策略奏效,讓南韓大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快速崛起。

ETS台灣區代表王星威指出,調查發現,台、日、韓一千大企業招募新進人員的多益成績要求,南韓百分之百都要求英文能力,且門檻為七百分,有的甚至要求八百分,台灣與日本都只要求五百五十分;但台灣只有近兩成八要求多益分數,日本則八成三企業要求英語能力。

ETS之前公布二○一一各國多益平均分數,台灣為五百四十二分,南韓六百廿六分,日本五百一十分,台灣輸給南韓,但贏過日本。

王星威表示,廿一世紀的各國實力,展現在企業國際營運競爭力上,而企業國際化基礎在於做好員工英語能力管理與培訓工作;南韓企業對員工英語要求的積極度高,讓英語能力近年普遍提升,為企業的國際化打下良好基礎。

他指出,台、日、韓企業對員工英語能力的重視程度差異很大,也反映在各國競爭力表現;如以近十年GD P成長率來看,南韓達百分之一百廿四,日本只有百分之四十,台灣則為百分之五十。

王星威表示,以目前台灣大學畢業生平均成績五百五十七分來看,只能勉強符合台灣企業的需求,但不具國際競爭力。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表示,多益分數五百五十分只達基本英語能力,如果只須講簡單英文、當接待員還可以,但如果當業務人員,參展時要用英文介紹產品「可能就沒辦法」;聽、說、讀、寫都達一定門檻需要七百五十分,達九百分以上就可上談判桌了。

※ 相關報導:

* 航空界最重視英語 機師還要熟專業術語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443939.shtml

航空界是高度國際化的領域,無論是機師、空服員,還是塔台管制員,因關係眾人安全,被要求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他們不只要有一般英語對話能力,還必須能流利使用航空專業英文。

* 企業訂員工英檢標準 台積電強制上英語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443937.shtml

台灣企業與國際互動頻繁,對員工外語能力愈來愈重視。以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為例,新進員工若未達英語檢測標準,都將強制參加英語課程。中鼎工程也要求新進員工多益要在四百五十分以上,且根據職級又有不同標準,想升遷,就得努力進修。



◆ 高中英聽測驗 考生:爆音、斷音、台灣腔…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2012/10/21

大考中心昨天舉辦英聽測驗,成績將可作為大學推薦甄選、申請入學參考。台中考區今年報名人數暴增,高達1萬1千多名考生報考。不過,有3個考場播音出現問題,總共4題考題在考試結束前又重播一次。

台中一中上午場考試的第三題、第七題出現「斷音」狀況,考生蔡瀚賢說,例如選項A,A的發音好像到一半就中斷,題目的朗讀發音也會中斷,聽不清楚,最後統一重播。

惠文高中上午場第十二題也出現類似狀況、文華高中下午場第二十一題重播。

台中二中考生王韻雅、劉采萱都考過全民英檢中級,兩人都認為,「大考中心的聽力測驗,考題比全民英檢簡單,十分生活化」,不過,「發音很不道地」,不是美式英語,聽起來像「台灣腔、美式混合」,念的速度故意放慢,聽起來反而很吃力、超級不順、「很刻意」。

台中一中考生蔡瀚賢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測驗,他說,大考中心的聽力測驗,播音音質很不理想,他的試場有出現「爆音」的狀況,年初他自己報考過一次,「問題都沒改善」。

大部分考生都認為,考題很生活化,難度不高,鑑別度不大。考生劉采萱說,如果平時在學校就有考聽力測驗,幾乎能聽懂90%以上,聽不懂的部分多半是發音很奇怪,唯一有難度的考題是「短文聽解」部分,需要思考,但是作答時間短。

※ 相關報導:

* 一試兩考 有夠混的大考中心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443944.shtml

台清交中正等大學將大考英聽測驗成績,納入明年大學甄選入學審查資料之一。無奈在準備不周的情況下,昨天大考中心主辦的高中英聽測驗,竟然打破不在同一場、用同一試卷考試的慣例。

fsj 提到...

哲學巨擘勞思光病逝 享壽90歲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2.10.22

中國哲學史巨擘、中央研究院院士勞思光昨天上午病逝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享壽九十歲。據了解,勞院士兩年多前接受大腸癌切除手術,術後良好,但近日可能因感冒導致肺積水,加上營養不良,終與世長辭。

勞思光是台大哲學系畢業,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一九八九年返台擔任清華大學、政治大學等校客座教授,二○○二年成為中研院士。

他的著作影響當代極為深遠,所著的《中國哲學史》從一九七○年代初版至今,是首部完整探討中國哲學史的巨著,成為港台文史哲科系學生的必備教材,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北醫大附設醫院副院長朱子斌表示,勞思光昨天上午由學生護送到急診,但到院前已死亡,院方全力搶救,最後仍宣告無效。據指出,勞思光前天深夜在家中跌倒,當時家中只有一名學生陪伴;其家屬長年旅居國外,正趕回台灣。

勞思光多年前就在北醫看診,以本名勞榮瑋就醫,病歷資料為民國十一年出生。據了解,勞思光四、五年前因貧血問題,被腸胃科醫師轉介至血液腫瘤科治療。正常情況下,男性血紅素為十四,但勞思光僅八或九,且十分瘦弱,身高一百六十公分,體重只有四十公斤,每次回診都是學生陪同,他總以「很忙,要回去寫東西」為由,匆匆結束看診。

北醫大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指出,勞院士數年前因不明原因貧血,常頭暈且有便秘老毛病,但老人家拒絕進一步檢查;直到三年前確診為大腸癌第二期。

戴承正表示,勞院士開刀住院期間,馬英九總統曾輕車簡從到病房探視,兩人閒話家常。他並透露,勞院士曾向親近友人表示,當年來台時曾謊報年齡,實際年齡要比身分證年齡大五歲。

院方表示,勞思光術後癌症控制得不錯,但他年事已高,食欲不佳造成營養不良,器官功能逐漸衰老,加上感冒引發的肺積水及腹水症狀,終告不治。



◆ 觀察站/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 港台學生聖經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幸萱】2012.10.22

中研院院士勞思光昨天上午過世。他在中國哲學史方面的研究名滿天下,堪稱華人哲學家代表,其中康德哲學研究更享譽兩岸三地。哲人已遠,思想永存。

勞思光曾在香港講學,晚年在台灣華梵大學擔任講座教授,他講學時,不僅華梵的老師會去聽課,甚至校外的學者也慕名趕來旁聽,學術泰斗地位不言而喻。

勞思光是湖南長沙人,本名榮瑋、號韋齋,思光是他的筆名。他出身官宦之家,祖父勞崇光是清朝官員,屬翰林世家。勞思光就讀北京大學哲學系,民國卅八年因戰亂來到台灣,在台大哲學系完成大學學業。

勞思光總是穿著西裝、白襯衫,搭配領結,很有英國紳士的派頭。說話總是條理清晰,深思熟慮再判斷,具西方哲學家風範,是學界眼裡「真正的哲學家」。

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從一九七○年代初版至今,一直被港台哲學界奉為圭臬,是台灣、香港文史哲學系學生的「聖經」,不斷再版、修訂,甚至出到了三版。

勞思光前後至少花十年完成《中國哲學史》三冊;華梵校長朱建民表示,在勞思光之前,中國哲學史都沒有明確的方法論,勞思光是首位探討的學者,涵蓋先秦至宋、明,非常完整。這幾年大陸也開始用這一套《中國哲學史》當教材,至今仍被學界視為中國哲學史最可靠的指引,無人能超越。

對比於他理性的哲學思想,勞思光也愛作詩,體現他感性的一面與家學淵源。他的詩描寫人生情感,勞思光說自己屬於「苦吟派」,詩作都是經苦思而成。他曾自賦一聯書寫對哲學的期盼:「無涯理境歸言外,有限文章付世間」。

※ 相關報導:

* 愛思考…休閒算數學 愛美食…對吃很講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445479.shtml

王汎森說,勞思光最高學歷就是大學畢業,卻靠自己努力涉獵中西,非常不簡單。一九八○年代他從香港回台時已極負盛名,當時他至清華任教簡直是「引起轟動」,許多年輕學者跟著他學習,他精通「術數史」,也影響了台灣學者,至今仍有清大學者投入術數史研究。

* 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 勞思光精通術數 會算國運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102200307.html

中研院士勞思光雖被喻為中國近代哲學史大師,除了是近代華人學術界哲學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學者外,更讓學術界津津樂道的是,他對中國術數研究也有精闢見解,用通俗的講法就是他也很會算命,而且算得很準,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長黃進興透露,他的原則是只幫有緣人算,謝絕主動登門求助者。

※ 勞精通的「大六壬」(人)與奇門遁甲(地)、太乙神數(天)並稱三式。「大六壬」後傳日本,在日本由陰陽師安倍晴明發揚光大。



◆ 涉A百萬研究費 虎大教授停權3年

李宗祐/台北報導 2012-10-22 中國時報

國科會全面放寬科研經費彈性使用的同時,也開始對「證據確鑿」的A研究經費案例開鍘。雲林虎尾科技大學前國際事務長莊賦祥涉嫌以假發票詐領產學研究計畫經費,最近被國科會裁定停權三年,並追回百萬研究經費。

學術界抱怨國科會科研經費核銷制度過度僵化,不得不「湊發票」報帳。國科會副主委孫以瀚強調,最近陸續放寬科研經費彈性使用後,國科會能做的都做了,「我們已仁至義盡,希望大家也要起責任。」尤其是學校更要確實執行內部稽核,教授們「以後不再有任何藉口做這些事了!」

國科會以經費使用放寬更多彈性的「蘿蔔」政策,匡正學術界用「假發票」核銷的歪風,同時祭出「棒子」鞭策,重懲涉嫌A錢的教授。五月間被廉政署中部辦公室搜索調查的虎尾科大光電工程系教授莊賦祥,成為首波開鍘對象。政大俄羅斯研究所前所長洪美蘭浮報研究經費案,近日內也會提報專案小組議處。

相關官員指出,莊賦祥為規避《政府採購法》監督,涉嫌透過友人開設的電子儀器和塑膠製品公司,虛開多筆十萬元以下耗材發票,詐領國科會研究經費。因檢調掌握事證確鑿,當事人也已坦承,確定裁罰三年不得再申請國科會研究計畫補助,相關研究計畫經費全部追回。

官員強調,類似莊賦祥涉嫌浮虛報案例,以往都是停權一年處分,這次懲處很重,希望藉此端正學界歪風。

至於洪美蘭被檢舉多次浮報研究經費,甚至上網拍賣國科會補助購買的平板電腦一案,從五月拖延至今,校方直至上周才明確答覆已將洪美蘭改調非主管職,並限制兩年薪俸職等不能晉級。政大也請求國科會同意校方提交調查報告期限。但國科會不接受,決定近日直接移送專案小組議處。

fsj 提到...

平路:陸生眼裡的「孤島」?

【聯合報╱平路】2012.10.22

最近,聽對岸文化界的朋友說到「你們台灣,有點悶。」

毋須外來的人開口,其實我們自己哪會不知道。除了兩岸關係上政策論述不足,前景不夠明朗,台灣悶轉的事情可多呢,核四廠到底要不要停工要不要營運?杉原海岸的「美麗灣」是拆除是放行未來怎麼結局?政客口水一陣之後,台灣是一個大悶鍋。

深刻一層地看,悶的意思是,心鎖在門裡面!

對這現象,在台灣的陸生也頗有親身的體察。最近,一位來自浙江的蔡博藝同學以在台灣讀大學的感想集結散文出書,一篇的題目就叫做「孤島與高牆」。

對岸若是防火牆阻隔的天空;台灣,就像自我閉鎖的孤島。外在的限制還可以「翻牆」,若是自己把視線局於一隅,就讓人更充滿無力感。這位陸生參照自己在校園的經驗寫著,台灣沒有牆,隨時可以找到大陸沒有的資訊,但很多台灣的同學除非寫報告找資料,否則都不會去碰。

她說,與台灣同學很難講起有關國家和社會的問題,很多人沒興趣,也講不出話來。

台灣可以自由上「臉書」,讓對岸許多人非常羨慕,但這位陸生卻提醒,同樣作為社交網路,「臉書」的內容含金量遠遠不及他們慣用的「人人網」。她寫道,「『臉書』上發的照片會有很多人按讚,但是發的文章很少有人看,看到的幾乎都是吃了什麼做了什麼等等身邊的小事,然後一排排的留言:『哦!真假?!好酷哦!』」

一方面,可以說我們台灣人情溫暖,隨處是支援體系。另一方面,我猜,這位陸生的質疑是,當年輕人都慣用「酷」與「讚」表達感情的同時,會不會用進廢退?思辯的能力正在悄悄退化!這位陸生又寫道:「比起外界,台灣同學更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朋友過生日,是很多人的頭等大事,他們會去拉路人拍VCR表達對自己朋友的祝福。通宵做很大的生日牌,一張一張的剪貼照片,提前好幾個禮拜策劃生日party。他們會很用心的經營自己的生活,對朋友掏心掏肺,讓人感覺真誠得沒有辦法拒絕。但是,他們很少去關心外界。」

我希望這位陸生的觀察失準,然而苦澀地是,她確實點出了某種現象。是什麼原因?讓台灣的年輕人懶於關心外界?

字裡行間,這位陸生其實對台灣頗有期待。這位同學可惜著:「大陸年輕人至少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而世界明明向著台灣的年輕人敞開,台灣人卻自動別過臉去。」

看在這位陸生眼裡,我們入口網站的知識性也不夠高。她寫道:「當打開台灣人常用的門戶網站雅虎奇摩時,你會發現,首頁的新聞只有可憐巴巴的一塊豆腐乾。大部分版面都是購物、美容和各種廣告。」

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因素?致使我們在知識的領域正急速退讓詮釋權!搜尋維基與Google等等,讓人驚心地是,愈來愈多的內容由對岸的網友所提供、所添補。理由是教育的被動與制式讓台灣的年輕人不喜歡思考?對頭腦體操所帶來的樂趣缺少體驗?還是更關鍵地,媒體的集體墮落讓台灣人集體弱智?大多數年輕人對外面的世界欠缺知識、因而也欠缺深入理解的好奇心?

一位陸生的感觸像面鏡子,折射出的角度,或可指出我們自己不願意看見的盲點。

(作者為作家)



◆ 年輕人,世界不會等我們

【聯合報╱楊景堯/淡江大學大陸所副教授(新北市)】2012.10.22

正當台灣陷入一種莫名的惶恐漩渦中,人民不可以因此停止希望,所謂「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們要如何教導學生呢?

我想要學生尋找「感動的力量」,因為「哀莫大於心死」,如果年輕人覺得活著沒有希望,未來沒有夢想,動力就會停下來,努力就會停下來,思考就會被電腦遊戲掩蓋,懶惰成為渾渾噩噩的表現,台灣就不會有未來。

當下台灣充斥著許多亂流,連什麼是對的都沒有人知道;「鍋蓋」一個個被掀開,這才發現原來台灣有許多見不得人的故事。「清廉」就不必說了,連起碼的「公平正義」也是政治術語。

縱使如此不滿,我也要告訴學生不要懷憂喪志,努力不是為了這個政府,而是為了自己的未來。雖然沒有好的待遇或者是暫時沒有工作,那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找到「存在的意義」,創造自己的價值,讓自己「被需要」,就會找到自己的尊嚴。

夢想是必要的,有夢最美,允許自己一個夢,不要隨波逐流。也許對有些人來說這是唱高調,但聽得進去就試著去思考吧。

這個世界比台灣更淒慘的地方多的是,之前媒體報導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貧民冬天躲進下水道取暖過日子,一片漆黑,氣溫是零下三、四十度。印度的孟買貧民窟超過百萬人擠在一起,更不要說中東敘利亞等政局不安定的國家,死亡是近在咫尺,讀大學是天堂的代名詞。

一直想要告訴青年朋友,局勢不好更要投資自己,世界一直在前進,不會停下來等我們。如果我們現在因為貧富不均、對政府不滿導致「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一旦機會來到,你才發現年華老去,那就來不及了。

這個政府不是壞,而是笨,笨到連政策都說不清楚。為什麼要招收陸生,卻又阻止各校陸生核定名額互相流用,造成許多對陸生不友善的事實;如今突然要實施陸生健保,卻又掀開僑生與外籍生早就有健保的事實,不但陸生有被歧視的感覺,台灣的人民也會感到有太多「祕密」才漸漸浮出檯面而已。

總之,人民對政府失望顯示出人民的水準,可是與其內耗在責備政府,青年人應該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期許,不必指望政府的救濟。世界很大也很廣,青年學生要認真思考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因為世界不會停下來等我們。



◆ 怪象!大陸研究生 比大學生還多

【聯合報╱記者林庭瑤/綜合報導】2012.10.22

中國大陸的大學近年不斷擴招學生,不但冒出許多野雞大學,多家大學還「量產」研究生,包括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在內,出現研究生多於大學生的怪象,碩士生就業率已連續三年低於大學生。

武漢晚報報導,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中心最近公布「中國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專業評價」報告,顯示目前大陸卅多所大學,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計畫和在校生規模都不斷擴大,部分甚至已超過大學生,包括頂尖的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

報告說,二○一二年北大、清華兩校的研究生總數已超過大學生,其中清華大學的大學生與研究生比例為零點六一比一。到二○一三年,這個趨勢還可能擴大。

大陸研究生二○○三年開始擴招,當時大陸大學畢業生出現「就業難」的 現象,有人提議透過擴大研究生規模解決。隨即大學拚命擴招,許多重點大學定位為研究型大學,因此擴大研究生規模;一般大學院校則乘機申請招收碩士、博士,更冒出許多野雞大學。

擴招只重數量,不管品質。當年全大陸的大學共招收研究生廿六萬人,今年大陸大學研究生招生計畫則達五十八萬多人。近年,碩士生就業率連續下降,二○○九年至二○一一年,碩士生的就業率甚至連續三年低於大學生。

擴大招生也使大學師資不足,學校「批發」研究生給導師,導師「量產」研究生。大陸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顯示,大陸有百分之十六的研究生導師指導十人以上的研究生,還有近百分之一的導師指導研究生的人數達廿人以上,甚至卅人。

報導說,美國大學中每個導師同時指導的研究生人數一般為二至三人,五至六人就已偏高。廿一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大陸研究生品質就在下滑,再如此擴大規模,品質還將進一步下滑,甚至會超出社會預期」。

fsj 提到...

義大利沒測到地震 6科學家判6年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2012.10.23

義大利法院22日就古城阿奎拉2009年大地震一案宣判,法官依被告犯下多重過失殺人罪名,判處6名科學家與1名政府前官員6年徒刑。

地方法院去年5月,以7人未能在阿奎拉大地震前提出預警,造成309人喪生,犯下過失殺人罪將他們起訴。7人全是「國家重大風險預報與預防委員會」的科學家與成員。

阿奎拉2009年4月6日發生芮氏規模6.3強震。檢方認定,地震前,7人錯誤發表要人民放寬心的聲明。

法官說,當地居民在強震發生半年前就感受到地面輕微震動,負責評估天災可能性的大型風險委員會科學家,卻表示這類小地震很正常,向當地居民傳達「不準確、不完全的錯誤資訊」。

7名被告的辯護律師則表示,以目前的科學技術,根本無法準確預測地震,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次大地震曾被預報。

義大利地震學家朱利安尼於地震前警告,阿奎拉可能發生大地震。但是7人卻表示,這類小地震很正常。



◆ 影像處理博士 他是警界第一人

【聯合報╱記者藍凱誠/高雄報導】2012.10.23

高雄市警局鑑識中心警務員余秋忠,今年5月間完成警察大學鑑識科學系博士班學業,成為國內警界首位「影像處理」博士,他研究的「影像處理」技術,可用在車輛分類和多重車牌擷取,有助於辦案,他說,將把所學運用於打擊犯罪。

警察大學62期畢業的余秋忠,出身高雄市旗山區,警大鑑識科學系畢業後,因對「影像處理」有濃厚興趣,89年考取警大鑑識系研究所碩士班,2年就順利取得碩士學位,92年再考上警大鑑識系博士班,專攻「影像處理」。

37歲的余秋忠警大畢業後,首先分發到屏東縣警局服務,曾參與「南迴鐵路搞軌案」影像鑑識工作,後來調回高雄市警局鑑識中心服務,並由鑑識中心先後派駐苓雅、小港分局偵查隊負責重要鑑識工作,目前派駐在三民二分局偵查隊。

余秋忠說,由於鑑識工作日益繁重,他必須一邊工作、一邊讀書,並兼顧家庭,花費9年時間才從警大鑑識系博士班畢業,成為警界首位「影像處理」博士,他覺得十分榮幸,但也真心感謝警界長官和家人全力支持,讓他終於能完成學業。

余秋忠說,他當初會專攻「影像處理」,主要是國內數位科技發展出智慧型監控,有助於預防犯罪和偵查,他研究的「影像處理」技術,可以運用在車輛分類和多重擷取車牌,減少人力,加快案件偵辦速度。



◆ 越配阮雅珍求知若渴 挑戰研究所

【鐘武達/彰化報導】2012-10-23 中國時報

學習是光榮,我不害怕!阮雅珍廿五歲與生命對賭從越南嫁到台灣,因想要清楚表達對家人的愛,勇敢踏上學習路;十年來,從國小念到員林家商,還打算繼續往研究所挑戰。求知若渴的她很珍惜現在,更拉拔不少同樣來自越南的外配一起學習,她充滿自信。

阮雅珍在越南故鄉,十六歲國中畢業就到工廠當女工,薪資相當低,民國九十一年廿五歲時,她就心想「台灣可以改變我的生活」,於是以賭注的心態,報名透過婚姻仲介,經過三次相親,被家住員林、在內政部擔任公職的先生相中,她的人生豪賭就此展開。

第二年生下兒子,雅珍覺得生活最大的障礙是與家人溝通,於是爭取到學校上課,先生全力支持。九十四年首次參加青山國小短期成人教育班,學習注音及生活禮儀,這次學習,激起她對知識更多的渴求,她說「在台灣一定要有學歷跟文憑」。

我可以去上課嗎?為了求學,她打電話到員林鎮每一所小學詢問,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找到僑信國小開辦有成人教育班,且認真專心的她,就讀一年後,就以縣長獎順利通過國小學歷鑑定。雅珍更具信心,進到明倫國中補校,也是第一名畢業。

雅珍晚上上學,白天還行有餘力學習才藝,補校三年就已經取得居家照護員證書及美容丙級技術士證照;中文可以流利說寫的她,還獲法院、移民署、警察局聘任當翻譯。現在就讀員家進修學校美容科,她自信說,「我的夢想是繼續往上爬,哪怕是大學、研究所」。

今年卅五歲雅珍在求學路上,始終認為「學習是光榮,所以不會怕」,尤其是到處都有貴人幫助,基於感恩她還幫助不少同鄉外配走進校園,她強調「在台灣擁有的機會,我很珍惜」。



◆ 從香港退休 勞思光為何晚年落腳台北?

【記者張祐齊/新北市報導】2012/10/23

華梵大學文學院院長郭朝順說,勞思光教授是典範人物,作為哲學家,保持理性、冷靜來分析事情真理;他過世不僅是學校損失,更讓國家少了一位哲學大師。

郭朝順表示,勞思光教授妻女都在香港,預計今天抵台,學校會和家屬討論治喪事宜,並舉辦追思會,讓全校師生緬懷勞教授的貢獻。

郭朝順說,勞教授因年事已高,罹患大腸癌,肺部功能不好;校方每天派司機接送他往返台北市和校區所在的石碇,助理也會每天關心勞教授生活起居。本月初勞思光施打流感疫苗,當時曾表示不太舒服,似有感冒症狀,助理趕緊帶他就醫。林姓助理前一晚才送他返住處,當時情況還好,昨天竟過世。

曾和勞思光共事的台大哲學系教授杜保瑞說,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勞教授,那就是「思路清晰,是一位標準哲學家型的學者」。

杜保瑞表示,勞教授從香港退休後來台北定居,曾有學生問他為何要落腳台北,他都笑而不答;其實是因為勞教授父母墳墓位於六張犁一帶,但一次大水將墓園沖毀,從此找不到墓。勞思光堅持住在墓園附近陪伴父母親,顯見他的孝心。

fsj 提到...

地震學家遭判刑 科學界反彈

中央社 2012.10.24

義大利6名地震學家和1名官員因低估2009年1起地震的風險,依過失殺人罪被判6年徒刑後,掀起國際科學界反彈聲浪,科學家稱判決嚴重打擊科學自由,更警告恐引發寒蟬效應。

科學家指出,這起判決是針對所有探索未知的科學領域,從研製新藥到辨別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甚至是天氣預報都包括在內。

「自然」(Nature)期刊今天刊登的一篇社論寫道:「這項判決有違常理,也很荒謬。」

「已有一些科學家警告,判決可能引發寒蟬效應,讓人不敢任職於政府風險評估機構。」

科學家警告,包括火山學甚至氣象學在內,研究領域涉及難以預測天災的學者,現在會更不情願向公眾提供建議和洞見。

厄爾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Ulster)地震物理學教授史迪西(Sandy Steacy)說:「若維持原判,這項判決將對義大利和全歐洲的地震科學造成寒蟬效應。」

義大利6名科學家和1名官員昨天在中部城市拉奎拉(L'Aquila),被依多重過失殺人罪判處6年徒刑,並須支付逾900萬歐元(1170萬美元)賠償金。

檢察官皮庫蒂(Fabio Picuti)以這7人未在拉奎拉遭規模6.3地震侵襲之前數天提醒當地居民相關危險性為由,求處每人6年徒刑。此次地震造成309人喪生。

事發時擔任義大利國家地球物理學研究所所長的波斯奇(Enzo Boschi)說:「我感到沮喪和絕望,我原本以為可以被判無罪。我現在還不理解自己被指控的罪名。」

總部設在美國的科學工作者關懷聯盟(UCS)學者郝普恩(Michael Halpern)表示,若無權自由且獨立發表言論,科學家容易成為代罪羔羊及遭到迫害。

他在部落格指出:「科學家須能分享他們所知,並承認他們所不知,而無須害怕若他們的預測不準時,得承擔刑事責任。」

他將這項判決與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GalileoGalilei)遭受迫害相提並論說:「我猜有些事永遠不會改變。」

他並表示:「這項決定荒謬又危險,美國官員應該非難它,義大利總統納波里塔諾(Giorgio Napolitano)應該推翻它。」

英格蘭南部瑞丁(Reading)的皇家伯克郡醫院(Royal Berkshire Hospital)教授史派林(MalcolmSperring)指出,如果科學家得小心翼翼行事,那麼科學研究將淪為最大犧牲品。

他說:「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許多重要貢獻,例如盤尼西林和放射生物學,都源自不斷求知的精神,而非對成功有絕對把握。」

科學家也警告,這項判決將在義大利境外引發跨學科反彈。

劍橋大學教授史匹格哈特爾(DavidSpiegelhalter)表示:「這項怪異判決會使任何提供科學建議的人噤若寒蟬,但願他們上訴後獲得自由。」

然而,律師維格納(Wania della Vigna)說:「這是個歷史性的判決,尤其對地震罹難者而言,更是如此。」維格納為11名原告代理訴訟,包括死於房屋崩塌的1名以色列學生家人。

這名女律師說:「這也代表司法制度向前邁進了1步,我希望這能導致改變,包括在義大利和世界各國。



◆ 韓教育團體 呼籲恢復漢字

中央社 2012-10-24

韓國「國語基本法」排除漢字,不過有聲音希望恢復漢字。韓國媒體23日報導,有教育團體認為「排除漢字」等法律違反憲法,將提出釋憲。

東亞日報報導,韓國語文政策正常化促進會會長李漢東22日表示,「2005年制訂的國語基本法具備違憲要素。」他表示將提出釋憲,要求恢復韓文與漢字混用。

韓國國語基本法第14條規定,「公共機關等公文要符合語文規範,文字應用韓文書寫,不過,大統領令(總統令)則可在韓文後,括號內可書寫漢字或外國文字。」

李漢東說,括號內的附註說明文字、可書寫漢字或外國文字,這段內容存在問題。

促進會成員認為,漢字不應被視為與外國文字同等地位,因為韓國憲法就是韓文與漢字混寫而成;基本法排除漢字的規定,也可能違反韓國憲法第9條,「傳統文化繼承、發展與致力民族文化為國家義務。」

韓國教育課程評價院在2009年11月的調查數據,韓國家長有89.1%支持恢復漢字教育,李漢東表示,「小學、中學與高中排除漢字教育,這有必要改進。」

韓國語文政策正常化促進會是由4大教育團體組成,會長李漢東曾任韓國國務總理,會員中不乏多名大學前校長、教授,聲援釋憲的人數超過300名。

堅持排除漢字的「韓語文文化協會」代表李大路則認為,隨著時代應有不同思維,「與過去相比,韓文文化在世界形成韓流,大家將更矚目韓文的優秀性。」

大陸網友「寒VS冰188」在新浪微博表示,「韓國人永遠生活在中國影響下。」也有網友認為,韓國古書存在很多漢字,去漢化有相當難度。



◆ 母:不去安親班去警局 乖女兒照辦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7452237.shtml

【華視新聞╱報導】2012.10.24

彰化這位小妹妹,真的很單純。她跟媽媽說,她不想去安親班,結果媽媽就跟她開玩笑說,「妳不去安親班,就去警察局」,沒想到小女童當真,下課後自己走到警局,還跟員警說,媽媽叫我來這邊寫功課。

很多小孩會怕的警察局,國小三年級的女童剛下課,穿著制服背著書包就來報到,很快寫完作業,還自顧自的翻書,完全不怕警局。員警一開始也很詫異,女童來的時候,只說媽媽叫我來的,最後通上電話,媽媽一個半小時後抵達,媽媽一臉不好意思,趕緊叫女童收拾書包。媽媽沒想到,她的一句玩笑話,女兒當真,下課後獨自走到七百公尺外的警察局,大人玩笑話,小孩不見得能分辨,還好這個玩笑,是開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 大人不要亂講話。

fsj 提到...

英國發明展 台灣奪3大獎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2.10.27

第12屆英國發明展今早從倫敦傳回捷報,台灣代表團共拿下三項獎座,其中台北城市科技大學以「具節能控制之燈具」和「自動消毒殺菌之鞋子裝置」兩項作品,分別拿下鑽石獎(Diamond)與雙金獎(Double Gold)肯定,堪稱本屆國內參賽隊伍最大贏家。

今年英國發明展台灣代表團共有23件作品參賽,與15個國家共數百名參賽者角逐。台灣代表團副團長、城市科技大學研發長蔡彥欣帶領學生研發的兩項作品「具節能控制之燈具」和「自動消毒殺菌之鞋子裝置」,分別榮獲鑽石獎與雙金獎。萬能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教授周鑑恆等人研發的「海浪發電系統」,則摘下白金獎(Platinum)。

蔡彥欣說,鞋子自動消毒殺菌的裝置是利用UV-LED照射激發光觸媒,可以快速烘乾、消毒、殺菌、除臭能,使用四個小時後殺菌率高達99%以上。還可伸縮變換大小,適合各種不同尺寸的鞋子使用。

具節能控制的LED燈具則有紅外線感應裝置,如果感測到有人或車子移動,燈會自動全亮;若沒有感測到目標,會自動切換為半亮,比一般傳統燈管省電90%以上,目前已申請美國、歐盟、台灣專利,並技術授權廠商完成商品化量產。



◆ 雲科大放異彩 東京發明展勇奪2金1銀1銅

中廣新聞/龐清廉 2012-10-27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師生研究團隊,在日本東京第二十六屆世界創新天才會議暨發明展中大放異彩,拿下二金一銀一銅的佳績。榮獲金牌獎的作品分別是應用在「三維人臉辨識技術」和「電流式葡萄糖生物感測器」方面的最新發明。

雲科大資工系張傳育老師指導學生學生研發的「應用主動外觀模型於雙視覺之三維人臉辨識技術」,能夠快速,準確地實現三維人臉識別,可應用於任何立體視覺系統,極具工業實用價值。

另外一件榮獲日本發明展金牌獎的作品,則是雲科大電子系周學韜老師指導的「葡萄糖生物感測器」,作品以化學「水浴法」使用不同濃度的「硝酸鋅」混和溶液,得到不同直徑的「氧化鋅奈米柱」,應用於電流式葡萄糖感測器,可以讓檢測更為精準。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首度參加日本發明展,就拿下二金一銀一銅佳績,為學校也為台灣爭光。



◆ 讀大學變貴 學費最多漲10%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2/10/27

教育部昨天宣布大學學雜費調整草案,最快明年八月起,國立大學大一新生學費最高調漲百分之十,一學期約漲兩千至四千元;國立大學大二到大四學生則漲百分之五,約漲一、兩千元。

私立大學則不分新生、舊生,最多漲百分之五,一學期約漲兩千三百五十至三千五百元。

教育部說,下周二起在台中、台北及台南舉辦三場公聽會,年底到立法院專案報告;如行政院同意,就修法調漲學費,最快明年八月實施,因此明年二月學雜費還不會漲。

草案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針對所有公私立大學學生的方案,分為甲案和乙案,最高漲幅都是百分之五。至於要採甲案還是乙案,將透過公聽會來決定。

甲案為反映「學生受教成本變動」,依各校最近一年「每單位學生教學研究訓輔成本年增率」來決定調幅。

乙案為反映教育品質,由學校提出「教育品質提升計畫」,依計畫所需經費,核算學生應負擔經費。

另一部分單獨針對公立大學新生調漲學費,最高調百分之五。為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教育部將逐年減少對公立大學補助,也將調漲學費的部分收入,用於補助公私立學校弱勢學生。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馬湘萍說明,根據草案,國立大學新生學雜費最高可調百分之十,其他舊生最高調漲百分之五,私立大學學雜費本來就比較高,不分新生舊生最高一律只漲百分之五。

此外,草案也有調降學費機制,包括學校可視營運及財務等狀況,自主調降學費,或由教育部指定調降學費,例如學校因助學措施未達教育部查核指標、財務或校務違法或不當等,都須調降學費。

fsj 提到...

多位年輕史懷哲 把金門當第二個家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2.10.28

芳齡30出頭的Megan,花樣年華中有八年多時間都在台灣偏鄉任教。生長於美國鄉村的她,原本透過金車教育基金會「英語史懷哲計畫」來到金門,說唱俱佳與親切個性,讓她受到師生熱烈喜愛。為了留住Megan和其他史懷哲老師,金門縣政府教育局特別資助八成學費,補助外師們回國取得教師證,成為縣政府正式聘僱的外籍教師,Megan正是第一位由史懷哲計畫轉任金門教師的案例。

Megan回憶,來到金門的第一年,許多學生因為從小到大只會在電視上才有機會看見外國人,下課後紛紛拿著紙筆到講台前要她簽名,期盼又帶點興奮的眼神,簡直把外籍老師當成大明星。Megan說,學生們從不敢開口說英語到現在搶著舉手發言,這正是她想要繼續留在異鄉,將歲月奉獻給金門的主因。

同樣在金門任教八年的兄弟檔Andrew與Lucas,先後曾在台灣多數偏鄉服務,但他們不約而同表示,受到這裡純樸的風土民情吸引,最想任教的地方還是金門。今年6月最讓金門人難忘的回憶,則是先後來台的外師Jarita與Samuel,在雙雙取得教師執照後,以最傳統的中國禮儀在金門舉行婚禮,攜手在金門組成第二個家。

然而隨著中小學的英語授課時數越來越多,即使有外籍老師願意長期深耕,金門縣政府也坦承,除了透過遊戲引導,如何維持學生對學英語的興趣,不會受到升學壓力阻撓,是考驗著外籍老師們的難題。

縣內目前唯一一所雙語公立小學開瑄國小,三年前開始試辦實驗計畫,利用每天第八節與早自習時間,將全校兩百多名學生依照能力分三級,由外籍老師給予不同程度的教學輔助。

開瑄國小校長李錫南笑說,一般人想像中可能以為程度最差的學生,必須接受最多的輔助教學,但其實對英語壓根不感興趣的孩子而言,把時間留在操場上跑步或者學樂器做勞作,反而會未來的路更有幫助。



◆ 留不住的外師 8成任教1年就離台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2.10.28

為弭平英語城鄉差距,教育部從93年開始引進外籍教師到偏鄉中小學教英文,截至今年已累積906人次,據點遍及台灣各地。然而根據教育部統計,高達八成教育部引進的外師,服務滿一年後便不再續任,僅有一成外師可以服務兩年,流動率居高不下。

金車教育基金會推動英語史懷哲下鄉服務計畫即將邁入第十年,人數和分布據點雖不敵官方,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說,比起教育部引進的外師,金車史懷哲老師雖然不是人人都有專業教師證,但經常一待就是三五年,確實有助於改善台灣偏鄉師資不足困境。

曾清芸表示,比起史懷哲計畫在花蓮、南投等據點,服務於金門的史懷哲老師薪水最低,平均每月只有台幣兩萬元,居住環境也最克難,每四人分配一間宿舍,但最讓人猜不透的,卻是金門的史懷哲老師流動率超低,甚至願意花時間金錢返國進修,藉此長期在金門任教。

教育部國教司科長武曉霞說,教育部引進的外師皆持有教師證,具備專業英語教學能力,但通常會來台灣的外師,不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就是已經退休的高齡老師,來台動機主要是想累積異國工作經驗或體驗台灣文化,無法像英語史懷哲老師般秉持高度服務熱忱,把台灣當成第二個家。

為了解決教育部外師難以久留問題,武曉霞表示,教育部委由台灣師範大學成立專業輔導團隊,定期前往偏鄉關心外師的生活起居與心情調適問題,各縣市政府也透過輔導團和外師們建立夥伴關係,即使老師任教一年後就歸國,好的教材或教學方式也可用來幫助本國老師提升素質。

fsj 提到...

Me時代 教改使用者取向

【聯合報╱詹益鑑/之初創投合夥人(台北市)】2012.10.29

在人才議題與世代交替成為產業與國家競爭力思辯主題的此時,推動多年的教育改革也時常被提出檢討。姑且不論教改是否有成,教改不該只是學校制度與教材內容的調整,而應該從家長期待、教師心態與社會氛圍一同施力,才能在以十年為尺度的教育大業中產生效果。

過往的台灣,由於以製造業為經濟火車頭,並把諸多資源投注在相關人才培育與投資環境上,加上採行的西方教育制度從工業革命時代啟蒙,教育成為一種製造業,為了培育產業所需要的藍、白領階級,給予學科訓練,產出一批批的均質人力,對於台灣的製造業確實帶來競爭力;即便是服務業與金融業,也因為講求標準化流程,因此也把教育當成量產製程,把學生當成產品,把成績與考試當作品管流程。

然而,在個人特質與需求逐漸被強調的Me時代,無論是消費市場或勞動市場,無論面對國家或企業間的競爭,傳統教育的量產模式已經出現問題;同樣的,對「消費者行為」與「使用者取向」的陌生,也造成台灣產業升級與轉型的困境。

如果以網路產業為借鏡,搜尋引擎龍頭Google與社群網站一哥Facebook,都是直接面對使用者,並不斷開發功能與更新介面以滿足使用者需求,同時以網路科技不斷追蹤記錄使用者的行為,分析並預測使用者的網路行為;藉由使用者滿意度的提升,以及對使用者行為的精確掌握,吸引客戶付費投放關鍵字廣告或經營粉絲頁,除了產生可觀的營收,也為服務業建立最有效率的商業模式。

在亟需創新人才的今日,教育不再是製造業,而該是服務業。每個學生都是教育體制的「使用者」,而付費的客戶是國家、家長與未來的學生(就學貸款者);再深一層論,國家預算其實還是由家長跟「未來的學生」本身所納稅而來。

以創新服務商業模式為借鏡,唯有提升使用者體驗、為其創造價值,才能吸引客戶。在思考教育改革措施與方向的同時,如果我們能讓教育創造「現在的學生」最大價值,才能對「家長」與「學生的未來」負責;唯有把每個學生都當成獨特個體,才能真正提升社會與文化對「人」與「個體」的尊重與想像力。



◆ 大學學費喊漲 家長:教學成本應透明

台灣醒報/郭琇真 2012-10-29

大學學費調漲問題,本週將辦公聽會。針對教育部提出的調漲草案,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曾志朗肯定說,學生得到多少教育品質,就應擔負等值費用,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則說,調整公式的基礎、教學成本多少都要說明清楚;針對調漲的學費將補助弱勢學生,曾志朗表示,此項配套可緩衝弱勢家庭的經濟,學習障礙協會理事長郭馨美則認為,以此名目漲價並不合理。

教育部日前宣佈大學學雜費調整草案,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馬湘萍說明,根據草案,國立大學新生學雜費最高可調10%,其他舊生最高調漲5%,私立大學學雜費則不分新生、舊生最高一律只漲5%,另外,為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教育部將逐年減少對公立大學補助,並將調漲學費的部分收入,用於補助公私立學校弱勢學生。

調整機制共分兩種,甲案是針對明年國立新生做調整,所增加的學雜費,全數做為公私立大學中低收入戶學生的補助獎學金;乙案則是各大學自主彈性調整學費,各校與家長溝通提出「教育品質提升計畫」,依計畫所需經費,核算學生應負擔經費。

「校園的設備、師資比起10年前已有所提昇!」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曾志朗表示,過去10年以來,公私立大學在硬體設備與師資皆有大幅提昇,因此得到多少的教育品質,就應該負擔等值的教育費用,另外,利用調漲的學費來補助弱勢,是個很好的緩衝配套措施。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則質疑教育部根本是「為漲而漲」,教育部說要調漲5%到10%,調整公式的基礎在哪?且據許多私校的校務基金,每年皆有大量盈餘,便可看出,有些學校要調降而非調漲;若學費真要漲價,校方應該先做到「財務透明」,說服學生與家長才行。

「用拉近貧富差距的名目調漲學費,並不合理!」全國學習障礙協會理事長郭馨美指出,調漲的依據為何,教學品質的提升、硬體設備的調整都要通盤說明,學費的調漲不應該是以拉近公私立大學距離為理由。

馬湘萍強調,明年2月學雜費不會調漲,此項草案最快102年8月實施,週二起將在台北、台中及台南舉辦.3場公聽會,廣徵意見,年底到立法院專案報告後做出結論,並徵得行政院同意,就會修法調漲學費。

fsj 提到...

北京流動圖書館 借書不用還

【聯合報╱本報記者 汪莉絹】2012.10.30

「只要把書傳出去,讓更多的人讀書,分享閱讀的價值,你就是做了一件公益。」徐大偉創立了北京首家民間流動圖書館,堅信讀書能改變命運,也希望透過贈書傳書的過程,帶動大陸社會的閱讀風氣,改變社會氛圍。

位於國子監附近的民間流動圖書館,二年前在北京成立。圖書館前擺著「發奮識遍天下字,勵志讀盡人間書」的對聯,這豪情壯語和對讀書的熱情,吸引人們自動走進圖書館,一探究竟。

「求你讀書!」 每月每人拿兩本

圖書室約五坪大小,空間不大,三面書牆按照書籍內容,分門別類擺放近三千本書籍,牆上還貼著一排醒目的綠色大字,「同胞們,求求你讀點書吧!」。

這是北京唯一一家免費贈書的民間圖書館,每個人一到這裡,每個月都可以帶走二本書。唯一的規則是,要你把帶走的書傳遞出去,讓其他人分享,帶動更多的人閱讀。

談到創建民間圖書館免費贈書的想法,徐大偉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來自煙台農村的徐大偉,大專畢業後找工作困難,由於對廣告行銷有興趣,看了三百多本關於廣告行銷的書後,成功走入廣告業,創業成功,擁有自己的廣告公司。

徐大偉說,「我擁有的一切,都是看書得來的。」作為愛書人,徐大偉的身上一定有三件東西:筆記本、一支筆和一本書,可以隨時隨地閱讀。事業穩定後,他想回饋社會,想到用贈書方式,鼓勵大家都讀書。他說,「中國人缺乏讀書習慣,最近有個調查說,去年每個中國人平均一年才看三至四本書,實在太少了。」

「還是不夠!」兩年送出五萬本

「我贈的不只是書,更是人人讀書、人人傳書、人人贈書、人人愛書的理念,最終讓讀書改變自己、自己改變世界成為可能。」徐大偉說。把書拿回家是很簡單的事,可是真正讓大家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卻不容易。他感嘆說,「兩年多來,民間流動圖書館大約送出去五萬多本書,還是太少!還是不夠!」

徐大偉表示,希望贈書能獲得更多人支持,甚至複製。他說,「把書傳出去,單靠我一個不夠,從每個人做起,家家都把書傳出去,帶動社會人人看書愛書,整個社會就會朝正向改變」。

徐大偉說,公益活動是有心人的事業,「知識的價值在於分享」,希望贈書之舉能拋磚引玉,帶動大家一起來支持參與。



◆ 讓特教生跑跳 竹縣要蓋無障礙運動場

【聯合報╱記者郭政芬/竹北報導】2012.10.30

「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終於可以運動了!」昨天新竹縣長邱鏡淳會勘新竹特殊教育學校旁的預定地與周圍的人行道工程,將建置無障礙多功能運動場,提供特殊教育生和附近民眾良好的戶外運動環境。

「謝謝縣長的幫助!」特教學生當場念了一封信給邱縣長,感謝縣長大力支持。去年新竹特殊教育學校開始招收新竹縣市地區身心障礙生就近入學,讓學生不需再赴其他縣市就讀,目前全校共有147名學生就讀。

新竹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王淑姿指出,學生陸續增加,現有校內空間明顯不足,特教生的體育活動「僅能在學校60米運動跑道上進行」。

教育處長王承先表示,經由縣府與教育部討論後,將規劃總跑道長140公尺,占地2650平方公尺的無障礙多功能運動場,這項消息讓在場師生開心不已,紛紛拍手叫好。

為達到資源整合,邱鏡淳說「縣府將積極向教育部爭取經費,建置區域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目前縣府規劃提供特教生更全面性的協助,未來在獲得教育部的支持和允諾之下,將進一步邀集相關人員進行細部規劃。

為改善新竹特殊教育學校周邊人行道環境,建構連續且無障礙的行動空間,目前於嘉祥二街兩側的人行道及光明六路東二段,人行道鋪面下基礎已完成。新竹縣盲人福利協進會理事長張添福昨日也到場試走人行道,他指出身障者和老弱婦孺需要安全的環境,未來道路維護更重要。



◆ 家扶彩虹屋 伴童走出八八陰霾

【聯合報╱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2012.10.30

走過八八風災,仍有許多孩童需要諮商與心理輔導,家扶基金會在杉林國中籌建的「家扶彩虹屋」昨天落成,設有戶外攀岩場、高空獨木橋等戶外體驗場,室內則有兒童遊戲、打鼓、拳擊等治療教室,提供多功能空間給災區民眾運用。

「彩虹屋」概念源自日本,日人在阪神大地震之後替災童設立心裡創傷治療機構,循此模式,家扶基金會在臨近大愛、小林永久屋的杉林國中規劃「家扶彩虹屋」。家扶指出,彩虹屋占地220坪,含諮商室、辦公室、諮商師休息室,以及音樂、情緒治療室,運用1950萬元善款興建完成。

彩虹屋軟硬體設施完備,今天上午家扶基金會舉辦落成啟用與捐贈儀式,家扶中心常務董事劉炳榮、執行長王明仁、高雄北區主任魏宗胤等人出席,家扶人員將象徵建物的模型與鑰匙送給杉林國中校長謝忠保,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則代表高雄市政府當捐贈見證人。

在捐贈儀式上,杉林國中學生表演多項精彩節目,而且穿載攀岩裝備,校方邀請眾多來賓充當攀岩確保人員,一一協助學生上場體驗戶外攀岩樂趣。在正式啟用後,學生迫不急待到音樂治療室打鼓,也到情緒治療室打拳擊,完善設備讓師生欣喜萬分。

高雄北區主任魏宗胤表示,「家扶彩虹屋」不僅是杉林國中的資源,也是鄰近永久屋社區一起共享的資源,未來家扶基金會將有5名工作人員長駐在這裡,跟學校一起推動社會服務,也希望透過社工與教育兩項專業結合,陪伴有需要的孩子度過危機,徹底揮別陰霾、迎向彩虹般未來。



◆ 國小教師 每月70小時鐘點費免稅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2/10/30

國中小教師今年度收入將開始課稅,放學後的課輔及夜光天使計畫鐘點費要不要繳稅?教育部表示,已經獲得財政部同意,教師課後鐘點費屬於加班費,教師學期中每月可有70小時加班費免稅。最近教育部也和教師團體達成共識,計畫免稅額度再加碼,暑假每月25小時、寒假15小時也可免稅,但這部分還在跟財政部協商中。

教育部表示,財政部已同意,包括高中職、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教師,放學後執行職務支領符合教育部規定的鐘點費,每月合計不超過70小時部分可以免課所得稅。但寒暑假的課後鐘點費究竟屬「加班」或「兼職」仍有疑義。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最近透過立委費鴻泰協調,爭取寒暑假鐘點費免稅,讓中小學教師今年的課後鐘點費免納薪資所得稅,若順利爭取到暑假也納入,全年最高免稅工時可達695小時,高於勞工和公務員。

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表示,依法勞工每月有45小時加班費可免申報所得稅,公務員有20小時,但若是專案加班則可提高為70小時。教師課後鐘點費雖然比照公務員專案加班免稅標準,但實際收入要「核實支領」,他認為,應該不會有老師一個月要加班到70小時。

教育部則表示,教師支領課後輔導及夜光天使班等鐘點費,照顧和受益的是學生。如果課後鐘點費要繳稅,擔心會影響教師課後照顧的意願,因此從寬比照公務員專案加班的免稅時數。

教師課後鐘點費支領標準不一,國中第八節課後鐘點費新北市一節450元、新竹市一節400元;國小課後照顧班鐘點費則有一套複雜的計算公式,隨照顧學童人數多寡不同。

fsj 提到...

大學生:財務不透明 漲價怎接受?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2012/10/31

反對大學調漲學雜費,台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會聯盟昨天在臉書發起「全國學生反黑箱、反剝皮學雜費調整方案」連署活動(http://www.facebook.com/#!/events/300466306725450/)。北學聯發言人、政大學生林家興表示,大學財務不透明,漲學雜費未傾聽學生意見,讓大學生無法接受。

林家興表示,教育部組「常態性學雜費調整方案審議小組」,花5個月研議調漲方案草案,但會議卻由教育部與各大學主導,忽略少數出席的家長、學生與老師代表意見;教師代表甚至憤而離席,以表達抗議。

林家興指出,他並不反對調漲學雜費,只是目前各校財務不透明,用錢也不參考學生意見,甚至將經費用在與學生無關的事,等經費不足才向學生伸手;且教育部廣設大學,稀釋教育資源,讓大學學歷貶值,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前,教育部不該同意調漲大學學雜費。

林家興表示,北學聯希望暫停學雜費調整審議流程,讓更多教師、家長、學生代表出席,重新與教育部協商。他也邀請大學生加入連署,捍衛自己的權利。

※ 相關報導:

* 大學生串連抗漲學費 癱瘓公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21325

台大、清大、政大、東海、亞洲、朝陽等十多所大專院校學生,昨天串連抗議大專學雜費調漲案,癱瘓了教育部首場學雜費公聽會。



◆ 「創意回饋」欲加之罪? 每位學生一學期教育費不到一千元(節錄)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412&f_ART_ID=421422

《新新聞》1339期

五年來,全國教育經費只增加三三六億元。每個縣市的教育預算只有一成用於孩子,營養午餐的回饋機制,只是凸顯學校資源匱乏的老問題。夢想家兩天燒掉二億三千萬元,可以養活九十所學校一年。政府究竟為孩子做了什麼?

新北市爆發營養午餐弊案一周年後,有誰去審視過我們到底花了多少經費在孩子身上?實情是,每一個縣市的教育預算中,有八到九成是人事費,其中退休老師的退休金包含在裡面,至少占了三成以上,而真正用在小孩子身上的,只有一成而已。

※ 相關報導:

* 司法濫訴逼死校長/營養午餐慘案一年後……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412&f_ART_ID=421421

羈押四十八天後,交保返家途中,侯校長特別請計程車司機繞學校一圈。二十五小時後,他腦溢血走了!誰害死了他?營養午餐弊案起訴了三十八名校長,其中有一半以上極可能是被冤枉的!

....發生營養午餐慘案後,新北市教育表現直直落,新北市府不但不積極為孩子爭取教育經費,如今還把辦教育當辦案,在逼死一位校長之後,新北市爆出校長退休潮,教育界人人自危、士氣難振,這就是大人要給孩子們的教育環境嗎?

* 拉近南北差距 「國圖」將設南部分館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103100498.html

為拉近南北圖書資源落差,國家圖書館將增設南部分館,相關計畫書已報教育部核備,近期就會送行政院討論。主管教育的政務委員黃光男昨天說,南部確實需要一座國家級的圖書館,只要用地、預算問題可以解決,他的立場是「圖書館愈多愈好」。



◆ 推廣家庭教育 超額教師出馬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2012.10.31

因少子化造成減班,超額教師一直是各校頭痛的問題,教育次長陳益興昨天在全國家庭教育工作會議上,宣布明年是家庭教育年,提出家庭教育要有服務人口比的理念,希望未來能實現,且人力要來自超額教師。

陳益興說,家庭教育的服務人口比要能達到1比5,以台南市180多萬人口來說,家庭教育中心的專業人力應是36人。「任何成功都無法補償家庭的失敗」,陳益興強調家庭教育對社會、國家、家庭與個人的重要。

他指出,豐沛的超額教師就能在不增加預算等負擔下,強化家庭教育中心的專業能力,並解決超額教師問題。

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主任蔣銘娟表示,台南家庭教育中心有16人,是全國各縣市人力最多的,服務人口比約1比10萬。

副市長顏純左指出,台灣現有家庭780萬戶,但三代同堂的核心家庭減少,對「家庭功能瓦解」表示憂心,希望政府能透過家庭教育、志工體系,來維持家庭功能。

※ 相關報導:

* 發展特色課程 鬆綁五到八學分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30518/132012103101241.html

十二年國教上路後,全國高中職課程也要提出配套改革。教育部希望,明年三月底之前,全國高中職都能提出十二年國教特色課程,不過發展特色的學分只有五到八學分,與現今120多學分相比,鬆綁幅度十分有限。



◆ 教學生模擬恐怖攻擊 美教授掀波

自由 2012.10.31

〔編譯魏國金/綜合二十九日外電報導〕紐約郵報報導,紐約大學一堂跨國恐怖主義課程,要求學生化身恐怖份子,提交「恐怖攻擊假設計畫」報告,內容必須清楚說明執行方式、資金來源、執行人數與攻擊目標政府的反應等細節。消息一出引發譁然,震驚的紐約警方表示,該報告羞辱了在九一一攻擊中殉職的同僚。

報導說,前海軍刑事調查員瑪莉─海倫.瑪拉斯在紐大專業進修學院教授此爭議課程,她要求學生「站在恐怖份子的立場」,繳交一篇十到十五頁的戰鬥計畫報告。

對此,一名惱怒的反恐執法專家說︰「一些最惡名昭彰的恐怖份子,包括奧拉奇,從美國校園起步。現在看來在中情局擊斃奧拉奇後,紐約大學協助產生後繼者。」

曾就學於科羅拉多大學的奧拉奇是「開打」恐怖集團的核心人物,有「葉門賓拉丹」之稱。他指導九一一事件三名劫機者、佛州胡德堡槍擊兇手哈山,以及「內衣炸彈客」阿布杜穆塔拉布犯案。去年他在中情局一起無人機的空襲行動中,命喪葉門。

獲有牛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的副教授瑪拉斯指導她的學生,思考恐怖攻擊的所有面向,她在課程大綱上表示︰「在你的報告中必須描述你的假設攻擊,以及攻擊後將發生什麼後果。」

她要求學生,報告須處理攻擊計畫的執行、所需人員、經費取得等議題,同時,該模擬攻擊務必逼真得符合所選恐怖組織的「目標、能力、戰術、下手模式及其活躍區域。」

鑑於報告涉及攻擊細節,而且擔心不啻是「恐怖攻擊教戰手冊」的報告恐落入危險份子之手,因此瑪拉斯要求學生在每頁報告註明「這是針對大學課程『跨國恐怖主義』的假設性攻擊方案。」

雖然如此,仍引發外界譁然。一名在九一一事件中痛失同僚的高階警官說︰「這是我聽過最荒謬的事!我們竟讓我們的學生為恐怖份子作嫁。」另一消息來源擔憂,這項作業恐淪為恐怖攻擊的初階策劃,而非反恐之途。

瑪拉斯辯解說,作業的目的是要學生對於進入情報、警察與反恐的職業預做準備,這是研究所層級課程的報告。紐約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聲明指出,美國許多大學與政府機構也要求學生和學員進行類似的作業,對於外界產生的誤解,該學院深感遺憾。

fsj 提到...

學以「誤」用 清大博士涉製毒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1/7470650.shtml

中央社 2012.11.01

擁有清華大學化學博士學位的吳姓男子,涉嫌在新竹開設製毒工廠,檢調跨縣市聯手偵破,起出一批毒品與製毒工具。

法務部調查局新竹市調查站下午舉行記者會,台南市調查處機動站秘書蔡健崇等人參加。現場展示一批毒品與製毒工具。

蔡健崇說,今年初接獲報案,指吳男與另兩名陳姓、李姓男子在新竹偏遠山區,利用民宅當掩護製毒,調查局基隆市、嘉義縣市、新竹縣市等調查站合組專案小組,報請基隆地檢署檢察官指揮偵辦。

蔡健崇指出,昨天與今天兵分多路,在新竹市香山區、新竹縣湖口鄉等地破獲3處安毒工廠,起出安毒成品16公斤、安毒溶液20公斤,及原料100餘公斤;目前安非他命成品1公斤約新台幣180萬元。

蔡健崇表示,吳男雖擁有知名大學化學博士學位,但卻學以「誤」用,從中國大陸進口精密製毒工具,指導陳姓與李姓男子製毒技術,且製程先進,還將安毒成品帶回實驗室以質譜分析儀等精密儀器做數據解讀,儼然是實驗室級的製毒工廠。

※ 相關報導:

* 清大博士涉製毒 校方痛心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1/7470651.shtml

清大表示,吳男是民國91年獲得博士學位,由於他已經離開學校10年,校方對他畢業後的所作所為並不了解,且吳男的指導教授也已經退休。



◆ 12年國教 教部仍說不清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特稿】2012/11/01

教育部昨天大陣仗召開特色招生課程的「說明會」,因為解說不清,結果變成各方自行解讀,但這只是十二年國教讓眾多家長、學生霧煞煞的「冰山一角」。教育部號稱啟動十二年國教的宣導說明會,卻讓與會很多記者都抱怨「聽不懂」,難怪家長和學生頻頻抱怨、對新制焦慮不已。

師大附中昨天應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針對語文和科學優異的學生設計的特色課程作說明,而且是單獨成班。但記者會上沒有清楚說明這只是「研究案」,不是師大附中要推的特色招生課程,造成外界解讀師大附中要「一校兩制」。

十二年國教涉及全國103年以後要升高中職五專學生的權益,複雜的入學制度,宣導不能只靠印摺頁、手冊,或拍幾支影片放在Youtube上,就大功告成。當官員、學校面對媒體、老師、家長和學生時,更應該說清楚、講明白,而不是「邊走邊喬」。

明年政府組織改造,教育部組織更是大整修,十二年國教業務將歸國教署,如今面對十二年國教重大教育政策,卻出現業務交接「互踢皮球」,當記者詢問十二年國教問題時,竟沒有一個發言人可以全面觀照回應,這樣的十二年國教,又如何能讓眾多家長和學生有信心?



◆ 超額比序太多元 累死家長學生

【聯合報╱林柏寬/國中教師(台南市)】2012.11.01

報載高雄市十二年國教的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傳出中、英文檢定,還有AMC數學檢測都將採計。其中全民英檢與AMC數學競賽,係由民間機構舉辦,公平性就先打上問號;又加上報名費所費不貲,且均有考古題書籍可以參考,一旦納入超額比序項目,是否變相鼓勵學生參加,增加家長負擔?

倘若如此,多元入學真的就變成多「錢」入學,弱勢家庭學生恐將無法翻身。

攤開各縣市的免試比序項目,筆者認為台北市最符合十二國教基本精神,刪除沒必要的競賽加分、學期幹部、志工服務等比序項目,讓教學回歸基本面,放手讓教師以多元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規劃多元生涯發展。

否則一堆家長紛紛帶著學生到處拜師學習音樂、美術才藝,只為了能拿到競賽加分;學生紛紛搶當幹部、志工,服務不是為了學習成長,而是那一張張的時數證明。

教育主事者誤以為,讓學生多元發展就是將比序項目多元化,反而弄得學生疲於奔命。多元發展是要讓學生在多元學習中,找尋到最合適的道路。扭曲多元發展的本意,反讓學生站在許多道路的交叉點上卻不知所措!

※ 教育是有錢人的教育,還是全人教育? 相關報導:

* 超額比序?家長轟淪為「錢坑競賽」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21567

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各區都已確定,有家長昨天到台北舉行記者會,質疑高雄將檢定、競賽和證照等納入比序項目,導致多項檢定考試報名人數大增,大家只好去拚補習,造成經濟弱勢家長的不安。

* 小二女偷餅請同學 失業母勸「沒錢要過沒錢的生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1/today-so1.htm

李姓單親媽媽7月失業迄今,偏又因欠房租而被房東下令搬家,她忙著找工作、找房子,無暇他顧,沒想到讀小二的女兒,因沒錢又想請同學,前天到超商偷44元的巧克力餅乾,店家堅持要告,母親趕到警局,難過地告訴女兒「我們沒錢,就要過沒錢的生活,不可以去偷別人的東西!」令人聞之鼻酸。

偷竊當然不對,但本案也凸顯弱勢家庭拚三餐都來不及,哪有餘力兼顧兒女教育?警方雖同情這對母女,也協助向社會局通報高風險家庭、申請急難救助金暫渡難關,但女童涉及竊盜部分仍須依法辦理。



◆ 北市議員批電子書包統沒整合 轉學生無奈

【中廣新聞/林麗玉】2012-11-01

為了減輕學童書包負擔,台北市長郝龍斌推動「未來學校計畫」,試辦「電子書包」,不過議員闕枚莎、林奕華質疑,台北市有三十所學校試辦電子書包,卻發現各校電子書包品牌、機型都不同,並沒有整合,造成學生只要轉學、升學,都會遭遇適應新機型、新系統的問題。甚至各校採購價格,同機型價差高達六千元,北市教育局回應,會檢討採購價差、及系統整合問題。

台北市議員闕枚莎說,台北市教育局試辦這個「行動學習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對於是否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有四成五的學生表達沒有意見,甚至數位學習計畫載具--平板電腦,教育局讓三十所學校自行採購,導致台北市三十所參與電子書包計畫的學校,竟多達八種品牌、十八種型號,因而發生了向不同廠商採購,相同品牌、機型價差竟高達六千多元,甚至同廠商採購、同機型竟也有價差三千元的情況,議員到市場詢價,市售約九千元的某機型,卻有學校花一萬八千多元的價格採購,幾乎可以再多買一台。

議員林奕華批評,電子書包要落實,關鍵是在於學校老師,是否可以熟練操作系統,不過現在各校系統如同多頭馬車,沒進行整合,會使學生只要升學、轉學,又可能要重新適應新的機型及系統,甚至老師如果調動,也會遇到類似的狀況,而反觀國際其他國家,包括新加坡、韓國都採統一的系統介面,教育局應該要盡快整合,議員也要求,教育局兩週之內,要對各校採購平板電腦的價差問題,提出檢討報告。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曾燦金回應,對於採購價差,會後續檢討查辦,未來也會行政指導學校如何採購,至於目前三十校是試辦階段,採不同品牌、型號,也會檢討哪一套機型、系統,最適合教學現場。

fsj 提到...

均優質化:十二年國教的兩難任務

【聯合報╱社論】2012.11.02

本報昨日報導:十二年國教實施後,「特招生」與「免試生」是否同堂上課,在各校出現差異。倘若各校不同,形成一國兩制;校內分開,又成一校兩制。

十二年國教的總目標是「均優質化」,期能做到「既均質化/又優質化」。但在相當程度上,這卻一個兩難的目標;因為,均即不易照顧優,優即不易照顧均。「特招生」與「免試生」即是這個兩難問題的根源,既有「特招生」即不均,既有「免試生」即不可能個個皆優。

十二年國教的難題,是在既要追求「優質化」,以維國家競爭力,這是必須有「特招生」或「特色生」的原因;亦要追求「均質化」,以維國民的平等受教權,這就是「免試生」或「社區生」的部分。但既有「特色生」或「社區生」的區別,在基礎上就不再可能「均優質化」;未來能追求及應做到的當是:分頭做到「特招生系統內的均優質化」,及「免試生系統內的均優質化」。否則欲將「特招生」與「免試生」冶於一爐,而求其「均優質化」,那就根本不必分「特招生」與「免試生」,乾脆一律採學區免試制即可。

競爭與評比是任何教育體系皆不能缺少的機制。不能只主張「均質化」,僅強調立足點的平等;亦要追求「優質化」,容許頭頂線的差異。就理論上說,在初中以前的階段,應當全力減低學生在社經階級及地緣區域上的差異,力求其立足點的「均質化」(當然,不可能完全做到);但至高中階段,即應考慮學生個人資賦、性向及學習成就的差異,以求「優質化」。因而,國教延長至十二年後,仍必須維持「特招生」;否則「均質化」的教育若產生「平庸化」的效應,那將是國家社會難以承受的後果。

消除「明星高中」,是十二年國教的兩難困局。因為,若不消除明星高中,無法實施「均質化」的學區制,亦不能收容「免試生」;但是,若廢了明星高中,在教育體系的「優質化」即失去基地,那亦是國家的災難。於是,遂有「特色招生」及「特招班」的出現;說穿了,也就是沒有「明星高中」,但必須留下「明星班」。

十二年國教給國人的印象是強調「均質化」,但十二年國教之可能減損「優質化」至少亦應受到同等的重視。以歐美的教育來說,因私校體系先於公立學校出現,遂漸演成「公私分流」,私校「優質化」,公校「均質化」的現象;但我們的現狀卻是,「優質化」的明星高中大多是公立學校,如今要消除明星高中,「優質化」即失支柱。有心人在問:如今採「特招生」與「免試生」共校的做法,而主張「均優質化」,想要兩全其美,但這會不會是不可能的任務?

即以「特招生」、「免試生」是否同班上課的爭議言。若不能同班,也許被指違反「均質化」;但若同班,讓學生頂著「免試生」的標籤進入「特招班」,這難道是學生容易承擔的心理及課程負荷?至於「特招班」中的「免試生」若溢額,難道也要來一場「超額比序」?

談到「超額比序」,也許才是十二年國教面對的最大問題。免試升入社區高中,是十二年國教的原始及基本目標;如今卻因「超額」問題,使學生面對更漫無標準、甚至更加重負荷的「比序」,其得失損益即難論矣。

教育必須與社會銜接,也必須與世界銜接;這是一個自由競爭的社會,也是一個開放競爭的世界。不能提升競爭力的教育,即不可能有高度競爭力的國家。十二年國教將提升「均質化」的成就,卻也打破了現行「優質化」的體制。所以,未來可能會在十二年國教體系外,另外出現以私校為主及以「優質化」為主的補充機制;但在這個新的架構出現及成熟以前,十二年國教必須勉力同時承擔「均質化」與「優質化」的兩難任務,而且在同一校區之內。

我們的建議是,忘掉「將十二年國教整體均優質化」的口號,努力分頭做到「特招生系統內的均優質化」,及「免試生系統內的均優質化」;否則,將二者冶於一爐,可能相互牽制,兩敗俱傷。不過,接下來的問題是:必須預先防範「特招生」與「免試生」在大學甄試體制中的標籤化,否則「特招生」必會發生增班的壓力。

※ 相關報導:

* 高中英聽成績公布 城鄉差距驚人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2110200044.html

大考中心昨天公布首次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北區考生約二成七拿到最高的A級,但東區為一成三,離島更只有六.二%。家長團體、高中教師團體批評,台灣學生的英聽能力明顯出現城鄉差距,要求教育部補強偏鄉教學資源和師資,不要影響弱勢孩子的受教權。

* 為了讓學生及格 英大批教師給學生加分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50407100/132012110201180.html

為了讓學生能及格,不少英國老師給學生加分。英國「國中大考委員會」發現,給學生加分的老師相當多...大考委員會發現,老師加分情形嚴重,臨時決定提高及格門檻。



◆ 考試才能出菁英…太簡化

【聯合報╱劉仁沛、季瑋珠/台大教授(台北市)】2012.11.02

報載有明星高中計畫設計兩套課程,特色招生和免試入學的學生「一校兩制」。消息一出,群情譁然。其實早有高中老師擔心擴大免試入學後,學生不考試,不念書,程度降低,不好教,還有人打算提早退休。何以如此呢?

還是菁英主義和升學主義作祟。誰是菁英?能進入明星高中、特色班、頂尖大學的學生是菁英嗎?

其實,只是他們考試成績比較好而已,因為現在是考試選才。

考試成績好,充其量就是跟出題老師要求符合度高,為了齊一、公平,這樣的考試完全不要求創意,不要求前瞻眼光,更測不出洞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怪目前當國家遇到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需要展現考試測不出的能力時,會這樣束手無策。我們的政府,自總統以下,到各部會首長,甚至地方政府的許多首長,都是明星高中和頂尖大學的畢業生!考試出菁英,根本是一個過度簡化的迷思!

產業界亦然。台灣要突破現在的困境,必須提升產業層級,需要有研發能力,研發能力需要創意,要有前瞻的眼光,要有洞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的學校不能提供這樣的人才,產業也缺乏這樣的決心,因為大家都是標準答案訓練出來的。

學界好到哪裡去呢?教育部拚命砸錢,衝百大、五十大,衝的都是表面的期刊論文排名,教授們捫心自問,我們的研究,有多少真正對人類生活文明有突破性的重大貢獻?大學訓練出來的人才,有多少人真正可以帶領我們的社會國家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更糟的是,這些菁英,因為長期只與跟自己相似的人一起受教育,一起競爭,同質性高,思維見解狹窄,根本不知民生疾苦,不知社會需求,如何能掌握時代的脈動,開創社會的未來?

十二年國教計畫開辦以來,整個社會已經花費太多精神、資源,在超額比序、明星高中特色招生的問題上,為何不比照過去九年國教,國中以戶籍就地分發。

我們應該勇敢回歸教育的本質,不再由考試領導教學,轉而有效運用資源,讓各種特質的人一起受教,激發多元潛能,才能培養國家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 清大化工博士 實驗室級手法製毒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王慧瑛、牟玉珮/新竹市報導】2012.11.02

清大化工博士吳仁達學以「誤」用,與陳文賢製毒集團掛勾,利用所學指導製作安非他命;吳還透過學弟妹,使用清大實驗室解析製毒純度,並協助毒犯組裝機具,打造實驗室級的製毒廠。檢方昨晚聲押兩人。

卅八歲的吳仁達,十五年前考進清大化工研究所碩士班,隔年直攻博士,五年後取得博士學位。清大副校長葉銘泉說,吳五年拿到博士,算是非常優秀的學生,為何涉及製毒,太令校方驚訝。

「實在太遺憾了,他是被錢利誘嗎?」葉銘泉說,系上教授回憶,約三、四年前,吳曾回母校,請學弟妹幫忙實驗他的面膜產品。他說吳仁達學有專精,竟參與製毒,對不起母校、對不起國家,希望這案例給化學相關系所的學生一個警惕。

警調表示,吳仁達已婚,平日開名車、住豪宅,兩年前在新北市開設化妝品公司,生產保養品,是公司活招牌,公司網頁不但有他照片還寫著:「清大化工吳仁達博士帶領七位博士組成的一支皮膚產品研究團隊…」以專業形象吸引消費者。

台南市調查處今年初接獲情資,指吳仁達指導陳文賢製毒集團在新竹縣、市偏遠民宅內製造安非他命,由吳經營的化妝品公司自大陸進口原料,以合法掩護非法;製程遇問題,由吳直接指導。

「儼然是實驗室級的製毒工廠」,台南市調處機動組祕書蔡健崇表示,吳協助製毒集團組裝冷卻循環機、反應爐等專業設備,吳還曾帶成品至清大等大學實驗室,以質譜分析儀等精密儀器做純度分析,特殊製程國內首見。

蔡健崇指出,專案人員在新竹縣市三處製毒工廠,起出安非他命成品十六公斤、溶液廿公斤及原料百餘公斤,市值近五千萬元。

fsj 提到...

觀念平台-女兒,對不起!我不該教妳信任別人

【周平】2012-11-02 中國時報

我有一個善良的女兒,她的性格中有一種把他人視作目的本身的真誠性,以及不好意思造成他人不便的同理心和不忍人之心。按理這應該是一個良好的現代公民素養,而非缺陷。然而,在今日的社會處境下,她的善良特質受到無情嘲弄。

現代社會中的各類制度化設計具有高度抽象的系統性,它使我們得以或必須經常接觸非人的系統(如ATM或網購系統),或與不在場的陌生他人(如客服人員)進行即時接洽。如果我們的生活高度依賴此種非人或陌生人操作的系統,則我們勢必面臨無數個不可知;要讓這樣的生活具有安全感,或讓這些系統運作順暢,則對它的信任勢將成為必要條件。

對人真誠信任的品行,面對高匿名性的系統和陌生的他人,會產生什麼樣的信賴風險呢?以下是她刻骨銘心的親身體驗。

周日下午她接到年輕女子來電,核對是否網購某物,女子對店家、金額、日期、姓名個資瞭若指掌,女兒因此相信對方就是賣家。女子表示:「根據資料顯示,您希望續訂,並用郵局開了十二期的付款功能,今天會有第一筆匯出,所以要先跟您確認。」女兒表示沒有此事,對方說可能店員刷條碼時搞錯了,需要先告知郵局,請他們迅速取消交易,否則明天會自動匯出。

不久,冒稱郵局的和藹長輩來電,來電顯示與郵局客服號碼相同,他耐心建議她到附近ATM作取消的動作,他則「不介意」線上等候,女兒不忍並表達歉意。到了ATM,他指示先印明細查詢帳戶餘額與交易時間,以便核對資料,無誤之後進行取消程序。對方同時用終端電腦查出女兒正在某郵局,因此而取得進一步的信任,接著進行取消交易步驟。進入轉帳程序,列印顯示轉帳失敗(因為根本沒有此戶頭)。對方表示已協助凍結帳戶,以防錢被系統轉出。

隨後便是真正詐騙的開始。轉帳/輸入007/賣家帳戶(她手邊沒有)/他協助查詢並告知號碼/輸入金額/密碼(對方提示29889)/她遲疑並表示希望暫停/對方勉勵程序即將完成,重來會很麻煩,且他也會被上司責怪/掙扎中選擇信任/按下確定/結果餘額被扣了29889加15元手續費,在清大工讀半年的薪資瞬間化為烏有。

女兒表達質疑和憤怒,對方以驚訝的語氣表示她沒有遵照程序操作,建議她迅速到另一個ATM執行取回,並安慰她錢是能拿回來的,但如不立即處理錢會被郵局回收。此時他已失去女兒的信任,隨後仍有諸多巧言騙術細節在此不贅述。

我們做了報案,也將過程鉅細靡遺地在臉書和課堂上分享,我們發現許多朋友和同學都有相似的受害經驗。這顯示馬政府所宣稱成功治理詐騙的政績根本就是個騙局。

宏觀來看,當眾人不再對系統或他人具有安全感時,防人之心將成為我們待人接物的第一預設。可以想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害人之心也將更加變本加厲且日新月異。詐騙所帶來的其中一個惡果是,在台灣社會中人將被視為只是個手段,無條件地信任且將人視為目的本身,會顯得可笑而且愚蠢。(作者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主任、高教工會理事)



◆ 理性感性難兼具 大腦迴路是關鍵

【台灣醒報/陳珮瑜】2012-11-02

為何鐵漢也有柔情面?美國科學家研究指出,大腦內主宰「同情」和「分析」的區塊無法同時運轉,意味著人們無法同時既感到同情,又能理智地分析利弊得失。科學家表示,這項研究有助於深入了解所有涉及社會互動的精神疾病,包括焦慮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

為了觀察人的情緒如何引起大腦反應,美國科學家提出問題讓45名受試者思考,其中一半的問題偏重物理面,另一半則將誘使受試者考量他人的立場,而科學家再掃描其大腦迴路反應。

研究結果發現,當受試者尚未開始思考時,大腦內主宰「同情」和「分析」的區塊便已開始運轉;但當受試者開始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時,腦內「同情」區塊的運作便越趨活絡,但「分析」區塊便停止動作,顯示兩區塊並不會同時運轉,這也意味著,人們無法同時既感到同情,又能理智地分析利弊得失。

有趣的是,通常大老闆或是高階CEO的大腦運轉都較為偏重「分析」區塊,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教授傑克分析,為了使公司順利營運,高階CEO通常都具有高度分析思維的特質;不過,這也使其常會深陷分析式思考,而喪失道德羅盤。

科學家表示,這項研究有助於深入了解所有涉及社會互動的精神疾病,包括焦慮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和過動症,也可提升人們對自閉症的認知,因為自閉症患者通常都有極佳的分析能力,但卻拙於和他人相處。



◆ 直覺 反讓顯而易見的東西看不見

【謝錦芳/特稿】2012-11-02 中國時報

康納曼在《快思慢想》書中指出,人類受到兩個系統主宰,一為快思,一為慢想。其中,系統一為直覺、快速思考,例如二加二等於多少,你用直覺就知道答案;系統二是慢想,必須動用注意力做費力的心智活動,例如十七乘以廿四,你必須努力算一下才知道。

康納曼以許多實驗證明,人的直覺會產生錯覺,導致錯誤的判斷。人的一生中,通常會遵循著印象和感覺,平時就依著自己的直覺和偏好所做的選擇,往往是對的,但並非永遠是對,或全部對。有時候我們是錯的,但我們仍對自己很有信心。

舉例來說,史提夫是個很害羞、不大方的人,他很願意幫忙,但對人或真實世界沒什麼興趣。他是個溫和和整潔的人,他喜歡秩序和結構,對細節很執著。請問,史提夫比較可能是圖書館員,或是農夫?

許多人憑直覺回答「圖書館員」,但美國的男性人口中,農夫人數是圖書館員的二十倍以上,所以,史提夫比較可能是農夫,而非圖書館員。這就是憑直覺判斷造成的錯誤。

最戲劇化的例子是,在《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書中所顯現的,一部短片中,黑白兩隊在打籃球,請受試者看這部影片,計算白隊球員傳了幾次球。影片播到一半時,一個穿大猩猩衣服的女孩走過籃球場,時間約九秒,但好幾千人看過這部短片,卻有一半的人沒看見大猩猩。這個現象顯示,人們會對顯而易見的東西看不見,而且看不見自己的看不見。

※ 相關報導:

* 康納曼:慢想型領導 才有好決策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231/112012110200086.html

在這個理盲、民粹至上的時代,政治家、企業家或投資人,更必須保有理性思維,才能做出最佳決策。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行為經濟學之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指出,人的直覺與偏見是有缺陷的,容易造成錯誤決策;三思而後行,會做出更好的決策。許多理財專家、政治名嘴的預測結果是慘不忍睹,他們犯了過度自信的毛病。



◆ 行為經濟學之父 沒上過一堂經濟學

【謝錦芳/人物側寫】2012-11-02 中國時報

在許多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中,康納曼最特別的是他沒有上過一堂經濟學,也不認為自己是經濟學家,卻開創了行為經濟學,還因此得了獎。

康納曼現任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與伍德羅威爾森學院公共事務教授,並兼任希伯來大學理性研究中心研究員,他在心理學上的成就挑戰了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式,被公認為「繼佛洛伊德之後,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他的跨領域研究對經濟、醫學、政治、社會與社會心理、認知科學有深遠影響,被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

出生於以色列特拉維夫的康納曼,父母是立陶宛猶太人,一九二○年代移民到法國。他提起,自己成長於納粹德國占領期間的法國,從小常聽父母與朋友的閒聊,這些經驗讓他對心理學特別有興趣。

一九四一年末,有一天,他和朋友玩過頭,違反了宵禁,連忙趕回家。在空蕩的路上,遇到一名德國軍人,讓他非常緊張,不料,這名士兵好心載他一程。到了家,抱他下車,還給了他零用錢。從此他對母親曾說的一句話「人性既複雜又有趣」,有了新的領悟。

康納曼在希伯來大學心理學系任教期間,遇到一生的知己特維斯基(Amos Tversky),開啟了一段輝煌的學術生涯。他在《快思慢想》書中多次提起好友,聰明、能言善道、很有魅力。二○○二年,他得知獲得諾貝爾經濟獎後,十分激動,竟把自己反鎖在屋外,最後不得不破窗而入。當時他有點傷感,因為特維斯基已辭世,他認為這個獎應該是兩人一起得的。

暢銷書作者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決斷二秒間》中指出,壓力沉重的時刻,直覺是理解周遭最好的工具。不過,依康納曼的看法,「如果你已經在可預測、快速回饋的環境中完成一萬小時的訓練,例如西洋棋高手、消防隊員、麻醉科醫生等,你可以訴諸直覺,否則還是三思而後行。」

康納曼半世紀以來的研究證明,人們容易訴諸非理性思考,礙於根深柢固的偏見,再三做出不合理的選擇,所謂的專家、名嘴,沒有想像中厲害,反而是錯誤百出。對於自己,他則笑說:「找別的人的錯誤,我有進步;找自己的錯,我仍是當局者迷。」從康納曼謙虛的態度,我們看到了大師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