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1

文創共榮圈

◆ 走一趟獨立書店 跟文化音符跳支舞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0025.shtml

【經濟日報╱蘇麗媚】2014.10.20

夢田文創與礁溪老爺酒店發起文創小旅行,要讓全球旅人感受台灣自由思想,閱讀不凡生活的律動…

夢田文創與「獨立書店」的淵源,因為《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故事的書寫而開啟,「獨立書店」成為這故事創作時的文化符號基底;正準備前往坎城參展的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更以它為主角演出;與老爺酒店共同發起的「書店美好的一天」小旅行,連結獨立書店場域和故事,成為新型態文化觀光形式,藉由旅行,讓全球旅人更了解台灣「獨立書店」珍貴自由的思想,也從中閱讀「獨立書店」中獨特生活節奏及不凡的生命價值觀。

與老爺酒店一起工作期間,發現礁溪老爺執行長沈方正原來也是個愛書之人,甚至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染塵閣」,意旨「使其染塵不意快哉」。

他小時候大量閱讀超越年齡可以理解的書籍,卡謬的「異鄉人」、三島由紀夫的作品....等,內心很震撼,尤其是看到卡謬彰顯存在主義的部分,只覺人活著實在太孤單。他笑說:「小時候常常想突然死掉怎麼辦?後來開始讀佛經、哲學,研究生命源起,只為了得到答案。」讀書讓沈方正懂得自我覺察,也帶給他「定」的力量。

認識自己 喚醒沉睡DNA

我非常喜歡他在訪問過程中的這段話,他說:「佛學中的持戒是很辛苦的,但『布施』是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心安理得,覺得有盡力了,就沒有什麼好恐懼的。我們的成就通常不是我們得到什麼,而是我們做了什麼。如果讀書也是這樣,就會覺得很過癮。」

他對「布施」的釋意我深刻認同,放在現在台灣充滿政治計算紛擾的社會中,正是一大諷刺與對比,這種對比時時令人為之歉疚,歉疚小我無力改變醜陋政客的無奈,政客之所以醜陋,正因為算計的是「能得到什麼,而不是做了什麼。」

沈方正覺得現在的社會充滿了一股負面的能量,房價過高、經濟負成長,但他說:「這些負面的東西,讓年輕人失去勇氣、疑惑生命,如果一直相信這些不公平的對待,反而削弱自我的力量,年輕最可貴的地方就是『無所畏懼』,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面對社會的現實面就可以一笑置之,不予理會。」

而我更認為「無所畏懼」必須具有對社會有利的「思辯能力」,而非無限上綱的理所當然。日前太陽花學運,台灣年輕世代開始展露當家做主的勇氣,更對醜陋的政客發出首次嚴重的警告,正是「無所畏懼」且具「思辯能力」的展現。

現代人處在一個資訊高壓的時代,刺激性訊息頻率太高,定不下來去「認識自己」,也沒有「那麼在乎」,就像是一直以來文化創意產業的推行中,沒有具備基本文化DNA的著墨。

蓄積能量 融入在地生活

沈方正深表認同地說:「台灣現在的文化創意產業,對文化了解的認知不夠,沒有根,例如要在彰化、雲林等地做文化創意產業,不了解濁水溪的演變,不了解這個地方的生活飲食有脈絡,就很難有被創造的可能性。台灣在國際上有許多創意獎項,但是拿了三年,這樣的創意就不復存在。我們今天在做文創也做得很浮面,能賣多少?應該是要把價值做對了,才有意義。」

如何讓人對自我的文化價值有感,就是一種創意發想,也是文化創意需要具備基本的DNA,台灣的未來是集體一同創造的「共好」時代,若是只看到自己的未來,很難走出一條「好路」,唯有「共好」,才是出路。

台灣現今獨特自由的生活樣貌,成了華人圈傾慕的生活氛圍,而這獨特氛圍正是許多人回到家鄉,從在地生活開始做起看似微小的文創事業,但連結在一起,卻形成了一種大能量,就如同沈方正帶著老爺酒店落地城鄉,連結在地文化的寶藏與珍貴;就如同「獨立書店」的微小,卻能被看見台灣在地價值的巨大。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參與這個「共好」的時代。

(作者是夢田文創執行長)



◆ 楊清暉的神刺青 日評審瘋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0000401-260106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0日 蔡依珍/桃園報導

台灣之光!國內外征戰無數的刺青師楊清暉,師承日式風格,上周以東瀛神話「唐獅子」和「西塔鬼若丸」,在日本最大刺青之王展抱回1金1銀,細膩畫風讓評審讚不絕口,連請來的翻譯都翻不下去直說:「他根本把你當成神」在啟蒙地奪冠的楊清暉笑喊:「真爽!」

楊清暉自小不愛念書,常在牆壁上作畫而挨罵,因父親經營宮廟而迷戀上陣頭的刺龍刺鳳,小六生日禮物就不要蛋糕、要紋身器,父親受不了送他紋眉機當畢業禮物,楊清暉開始在豬皮上臨摹日本浮世繪自學練刺青,即便飽受異樣眼光仍樂此不疲,父親為了他的刺青夢,毅然退出複雜的宮廟圈,在家人支持以及自己鍥而不捨努力下終於闖出名號,以「雕暉」揚名國際,加拿大、德國、澳洲、新加坡、法國都有他奪冠的足跡。

師承日式風格的楊清暉一直想回到啟蒙地日本參賽,但一直打不進去,今年3月在法國巴黎紋身展摘下1金2銀,引起日本人關注,邀約參賽,通過嚴苛的資格審查,本月11到13日帶著2名學徒赴東京參加日本最大的刺青之王比賽,以東瀛神話「唐獅子」和「西塔鬼若丸」,分別拿下即興組和單手創作組冠、亞軍,跌破當地人眼鏡。

楊清暉分享奪冠心得說,受邀參展就是種榮譽,尤其在日本高手雲集下根本沒想太多,平常心把腦海中的「唐獅子」紋出,笑說也是運氣,因為日本評審瘋狂稱讚他在超難刺的手背上,還能呈現飽和色澤、筆直線條和完美圖樣,尤其細緻的獅毛栩栩如生「非常難得!」讓他開心不已,一切辛苦也值得了。

楊清暉感嘆台灣仍畏於刺青的神祕色彩,政府不重視,大半積蓄全都投資在參戰旅費上,靠自身力量四處征戰「真的有點累!」可喜的是藝術無國界,讓他總能在奪冠地大聲喊出唯一會的一句英文:「我來自台灣」,證明台灣人也可以在國際佔有一席之地。

※ 相關報導:

* 天然染織 烙印時尚圖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0014.shtml

全球時尚界頗具盛名的「國際天然染織論壇」首度在台舉行。台灣工業中心主任許耿修日前表示,本次安排國際專家瞭解台灣天然染織的產業設計鏈,希望讓植物染料成為紡織業主流,目前已有台灣「棉品實業」投入植物染生產。

....本次國際天然染織大會邀請28國,近400位國際織染藝術家齊聚台灣,其中包括曾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產業部門主管的文加得銓蘭(Indrasen Vencatachellum),期望透過展覽、論壇交流平台,討論出天然染織的創新技術與行銷方法。

許耿修提到,多數紡織品都使用化學染料,容易讓皮膚感到悶熱不舒服,對身體也會產生有害影響,純天然染料不但愛護大自然,也不會為危害健康,希望能藉此論壇交流,向台灣紡織企業推廣天然染料,並吸引國外企業或設計師與台灣天然染料供應商合作。

* 9歲過動症男童 變人氣小畫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0000723-260115

觀察捷運站自拍的女生、記錄弟弟「暴走」的行徑,9歲圖文創作家「迷路」,為了繳交暑假作業,化身為一隻長了角、肚子大大、腳長長的麋鹿,畫出對生活的細膩觀察,逗趣的圖文令人發噱,短短兩個月就吸引了5萬多名粉絲上網按讚。

迷路本名汪以墨,是一個靦腆、害羞的小男生,因為媽媽林小禾將暑假作業上傳臉書一夕爆紅。不過在此之前,迷路曾受過動症所苦,學習遇到障礙,所幸透過媽媽耐心陪伴及引導,現在反而成為家中得力助手,以及善於觀察生活事物的小畫家。

....迷路有一個弟弟,常被媽媽暱稱為「暴走弟」,也很有才華,常常獨創富有特色的人物,並取諧趣稱號,他將個性溫和、靦腆的哥哥畫為「害羞蘿蔔男」。

多才多藝的2兄弟除了天份使然,媽媽的教育風格影響也很大,對母子3人來說到處都是教室,迷路媽常引導2個孩子觀察路人的衣著、餐廳的擺盤、街道的建築物,建立出孩子獨特的美感。



◆ 故宮處理國寶侵權官司 立委:年編百萬怎夠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9011247.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4.10.20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午審國立故宮博物院103年度預算,傳出中國大陸國台辦直屬企業「九洲音像出版公司」,未經授權直接出版關於故宮的書籍和App,有立委質疑,故宮每年僅編100萬元處理侵權案件,金額太少也太被動。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對岸侵權將會透過兩岸平台處理,要求下架並求償,未來侵權案件將會化被動為主動。

有立委表示,對岸未經授權就出版故宮圖書和App。馮明珠表示,故宮從未授權給對岸的任何公司,也不知九洲有國台辦背景,如果侵權屬實,會要求下架並求償。

立委許智傑質詢指出,故宮預算處理侵權經費僅100萬元,每年從侵權案件中拿到的收入也僅編列210萬元,國寶被侵權的價值,根本不只如此,編列這麼少的經費,無法感受到故宮對此事的重視。

許智傑表示,建議故宮應該成立專責單位。馮明珠說,故宮沒有專責的機構負責侵權案件,未來將用較積極的角度,化被動為主動,甚至追蹤每件侵權案的進度。

※ 相關報導:

知音難覓?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太陽能文創 美觀又便宜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343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4.10.21

有別於傳統太陽能板又大又黑,中興、明道等大學的六名畢業生,在大葉大學育成中心協助下,創業成立太陽能文創公司,設計新式太陽能板,輕薄、透光,還可彩繪關羽、美女圖,讓太陽能板走入家庭。

團隊成員歐昱志說,台灣太陽能板發展很進步,卻因「厚重又高貴」以致無法普及,因此成員希望把太陽能板變薄、變透明;在大葉大學副研發長連水養提供關鍵技術下,開發出「映像太陽能模組」的太陽能玻璃。

新開發的太陽能玻璃每片(約兩面全身鏡)每小時可發電150瓦,一般家庭一年可省近萬元電費,價格也人人買得起,特別適合用在會「西曬」的屋子。

花3年研發 技術獨步全球

歐昱志說,玻璃太陽能板,因為變薄,光是雷射上色就射穿數萬片太陽能板,花了三年才研發出可透光彩色太陽能,技術獨步全球,已獲日、韓、德等七國專利。

名片盒大行動電源 已商品化

團隊今年還設計名片盒大小的太陽能隨身充電器,讓太陽能更親民實用只要接受日照24小時,就能提供兩支手機充飽電,讓太陽能更親民實用。這項設計已經成功商品化,充電器表面刻有101、花鳥、觀世音等圖案,在故宮販售,是很熱門的伴手禮。

歐昱志畢業前就接到科技公司的工作邀約,但他選擇自己創業。他說,到大企業或科技園區當工程師的工作雖穩定,但參與研發的機會少,團隊成員想從事創新創業工作,決定先「試試看」。而創業的前兩年很辛苦,直到第三年營業額才終於成長到700多萬元,太陽能板產品還被花蓮的台電大樓採用,用在大樓外牆,讓他們很振奮。

※ 相關報導:

* 捏麵人出國發光 老外大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1000571-260107

苗栗縣民俗藝文協會理事長羅紫正,月初受邀前往泰國曼谷參加「亞洲獎勵旅遊暨會議展IT&CMA」,在台灣館會場內擺攤示範捏麵人。

造型多變化的捏麵人,吸引許多國外人士駐足讚賞,透過文化交流,讓更多人看見了傳統民俗技藝。

* 榻榻米有迷你版 變午安枕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3180

榻榻米變身午安枕!二林鎮外竹社區專門製作榻榻米「粗胚」稻草內墊的業者詹勝榮表示,走過中國低價威脅的低潮期,希望藉由開發榻榻米的新用途,讓榻榻米可以結合社區來推動產業觀光,再創榻榻米產業的新生機!



◆ 古謠清唱 Pulima藝術節揭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1000444-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1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2年舉辦1次、原住民最大藝術節「Pulima藝術節」,今年以「城市部落」為主題,探討原住民扎根於部落、遷移至都市的城市經驗,昨天開幕記者會中,由雲力思清唱古謠召喚祖靈,唱出都市原住民身處城市,卻不忘部落土壤的心聲。

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原文會)董事長周惠民說,「Pulima藝術節」花一整年的時間籌備,邀集學者、專家以及各方藝術工作者共襄盛舉,此次有信心,將在都會區呈現當代原住民豐富多彩的藝術面貌。

主辦單位表示,10月31日開幕演出將由雲力思(因卡美明)、桑布伊、以莉高露及舒米恩等4大金曲歌手共同演出,也將會演唱4人為藝術節共同創作的開幕歌曲。

演唱者之一的雲力思為泰雅族人,1954年生於新竹尖石鄉,年輕時曾在民歌餐廳駐唱並組成女子搖滾樂團,擔任主唱與貝斯手,921地震後,她開始翻山越嶺到泰雅族各地部落採集古調並加以吟唱,後來推出泰雅古調專輯《GAGA》,一舉獲得2009年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

致力於原住民音樂創作與推廣母語教育的雲力思指出,此次將演出11至12首曲目,除了《GAGA》裡的成名曲目外,還會邀請部落裡的小朋友上台演唱,且全新創作曲目幾達一半,創作主題圍繞著城市部落小孩「想家」的心聲,創作靈感來自於部落土壤。

此次藝術節精心策畫10組表演節目,包括雲力思(因卡美明)、桑布伊、以莉高露、舒米恩、蒂摩爾古薪舞集、TAI身體劇場、冉而山劇場、Amis旮亙樂團、歐開合唱團、原舞者等橫跨戲劇、音樂、舞蹈表演團體。將從11月1日到11月16日輪番演出,包括免費的戶外演出以及售票活動,相關訊息可上「2014Pulima藝術節」網站查詢。

※ 相關報導:

* 「仙劍奇俠傳」遊戲 改編舞台劇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2048.shtml

遊戲業者的戰場從PC端戰到行動裝置,現在更延燒到文化創意。遊戲商大宇資宣布,與大陸知名劇團「染空間劇團」合作,將旗下經典遊戲《仙劍奇俠傳》改編為舞台劇。

該舞台劇預計明年4月在上海開演,未來也不排除在中國各地、台灣巡迴表演,屆時授權金收入將可大幅提升大宇資營收。



◆ 吳珮菁6根琴槌絕技 包餛飩練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1000442-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1日 趙靜瑜/台北報導

身高156公分,體重不到50公斤,手掌張開只能跨過7個鋼琴琴鍵,擊樂演奏家吳珮菁卻以6根琴槌的演奏技巧及爆發力,驚豔國際樂壇,少有人知道,她的驚人毅力及靈巧的手指,來自小時候包餛飩的經驗。

「當時30個餛飩才賣10塊錢,母親請不起人幫忙,孩子們就是最佳幫手。」吳珮菁說,她從國小3年級就開始包餛飩,每天清晨4點半到菜市場幫忙賣,賣到7點再去學校上課,「小時候的我,從沒有睡飽的時候。」

童年刻苦幫家計

吳珮菁是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北藝大畢業之後到美國北伊利諾大學念音樂碩士,後取得維吉尼亞大學打擊樂博士,曾入圍台新藝術獎。台上的她總是長髮飄逸、氣質靈動、宛若女神,小時候卻有一段很「阿信」的過去,但吳珮菁不以為苦,反而非常珍惜這段與家人一起打拚的日子。

「下課後,全家就在大圓桌上工作,桌上擺著餛飩餡和餛飩皮,我就把要背的課本攤在面前,利用抬頭拿餛飩皮和餡料的時候看一眼,動手指包餛飩的時候則背書。」

吳珮菁說,她喜歡馬林巴木琴的聲音,「也許是因為小時候曾經在梨山住過一段時間,對木頭的感覺很親切,所以長大後演奏木琴,有一種溫暖的熟悉感。」

跨海拜師當飛人

吳珮菁從國中開始跟隨朱宗慶學習打擊樂,當時朱宗慶推薦她一定要聽日本木琴名家安倍圭子的CD。後來吳珮菁於1989年進入國立藝術學院(北藝大前身)時,與來台訪問的安倍圭子同台演出,結下不解之緣,1993年起赴美攻讀碩士期間,吳珮菁多次飛往東京向安倍圭子請益,學到6根琴槌的演奏祕訣。

所謂6根琴槌的演奏法,就是左右手各持3支琴槌,在木琴上敲奏出旋律與節奏,一般而言,一手各持一支琴槌是基礎,最常見是各持兩支,也就是4支琴槌演奏法,6支可說是人類的極限了,安倍圭子就是箇中翹楚,吳珮菁近年精進這項技巧,更經常邀請國內外作曲家為她量身訂製樂曲,大力推廣打擊樂。

吳珮菁音樂會11月19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22日在台中中興堂,23日在高雄舉行,演奏安倍圭子《五木的幻想》,林金丞《巴黎聖母院》與張玉慧《破蛹》。



◆ 世界級故宮鬧哄哄 挨批像「菜市場」
http://udn.com/NEWS/LIFE/LIF1/9012650.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10.21

台北故宮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但立法委員蔣乃辛昨天在立法院質詢時批評,擁有世界級館藏的故宮卻只有「菜市場級」的參觀品質。

故宮院長馮明珠回應,故宮希望維持參觀品質,已用盡能耐。除非「我們不要那麼多人來參觀。」故宮去年參觀人次逾四百五十萬人次;今年截至九月底已有四百萬人,預估今年將超過五百一十萬人次。

蔣乃辛批評,故宮的參觀環境不該像菜市場般鬧哄哄,應亟思把參觀品質也提升為世界級。他質疑,故宮花了七百多萬元做「綜合規畫書」,但連參觀坪數、參觀人次都說不清楚。他說,故宮不要只想靠擴建大故宮來改善觀賞品質,應該立即改進。

北京蘇音公司未經台北故宮授權,盜印故宮典藏的四庫全書,之後才協調原授權廠商「台灣商務印書館」轉授權而引發爭議。馮明珠表示,此案採事後補授權,是因在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召開的「兩岸著作權工作組工作會晤」中聽取各單位的建議。故宮已行文智財局、陸委會等單位,也考慮對蘇音公司提告。

立委許智傑說,故宮處理侵權的經費僅一百萬元,每年從侵權案件中拿到的收入也僅編列兩百多萬元。他強調,國寶價值不僅如此,故宮編列這麼少的經費,無法讓人感受到故宮對於國寶頻頻遭侵權的重視。

立委鄭麗君說,故宮「四庫全書」盜印案已移送廉政署查處,質疑馮明珠說謊。馮明珠強調從不說謊,歡迎廉政署調查,還故宮清白。

※ 相關報導:

* 在地史前文化 蘭博辦48場教學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9012272.shtml

蘭陽博物館推動「認識台灣史前時代文物展」走入校園,下月起將巡迴宜蘭各國小展出,共48場次,即日起開放報名。活動結合五年級社會課程,藉由館員實際解說,讓學童認識宜蘭丸山與淇武蘭歷史遺址,多元化教學增進學習成果。

fsj 提到...

嬰兒吊名牌點滴 台北藝博會亮點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5143.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10.23

吊著點滴的嬰孩一字排開,他們全身上下的穿戴全是國際時尚名牌,竟連點滴袋上也有名牌logo……。有「藝術壞痞子」封號的美國藝術家Desire Obtain Cherish(D.O.C),月底將參與二○一四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吸睛創作搶先在台曝光。

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台北藝博會卅一日起在世貿一館登場,共吸引一百四十五家國內、外藝廊參展。由於台北藝博會占國內藝廊的年度營業額平均約三分之一,部分參展藝廊先在自家藝廊舉行VIP預展暖身。

其中,應藍騎士藝術空間邀請來台的美國藝術家Desire Obtain Cherish,混合街頭塗鴉、普普藝術、觀念藝術及挪用藝術等跨界手法,在藥丸、點滴、糖果、巧克力等打上名牌標誌,嘲諷消費世代對名牌的渴求宛如上癮。例如,其雕塑「一出生即成癮」(Addicted At Birth),以一系列吊名牌點滴的嬰孩嘲喻當代人與生俱來的戀物欲求。

另一幅麥可傑克森的普普肖像,則以六千五百顆膠囊排列而成,向巨星致敬同時,也讓人聯想麥可等因濫用藥物致死的大明星。

今年藝博會的亮點之一是東南亞藝廊的熱情參與,凸顯台北藝博會希望成為亞洲藝術市場「中繼站」的決心。而不只是來自海外藝廊,台灣的Nunu Fine Art路由藝廊也主推東南亞(菲律賓)當代藝術家。

新苑藝術負責人張學孔則表示,在五十年代末興起的「東方畫會」及「五月畫會」名家劉國松、蕭勤、夏陽的畫作也都將參展,在名家帶動下,他看好今年藝博會大有可為。

※ 相關報導:

* 跨領域玩設計 創意傘耀國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2000617-260107

國際知名品牌洋傘改良設計,挑中桃園國巨洋傘員工江直晏提案的洋傘草圖,讓這把傘將成為動輒數萬元台幣的高級洋傘,江直晏的創意巧思早在「2012年LPGA高球賽」就已被發掘,外賓所撐的紅色客家花布傘就是出自她之手,備受矚目。

* 台鹽禮盒幸福簍 傳遞祝福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9014764.shtml

年底進入結婚旺季,台鹽公司推出新文創商品「幸福簍」禮盒,以早期曬鹽使用的竹簍,內含沐浴鹽、鹽皂、藻皂和皂架,傳遞「天賜良鹽、藻到幸福」的祝福,相當討喜。

文創可以傳統、創新,還可以很甜蜜。台鹽挑戰浪漫元素,將鹽業歷史轉化為文創商品,在七股鹽山規劃LOVE裝置藝術,創造觀光及婚紗攝影亮點,更將甜蜜氛圍蔓延至自家產品,推出「幸福簍」禮盒。



◆ 嘉義9畫家 56件作品別苗頭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4775.shtml

【聯合報╱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2014.10.22

暌違4年的嘉義「諸羅九面相創作展」,匯集黃照芳、葉茂雄、陳政宏、李伯男、何國文、鄭建昌、戴明德、李裕源及王德合等9名畫家代表性創作共56件作品,即日起至11月16日在嘉義市博物館展出,市府文化局長侯嘉政昨天帶藝術家宣傳。

集合嘉義資深及中生代畫家「諸羅九面相創作展」2005年首次展出,帶動藝術家群展風氣,策展總召葉茂雄精選2012年「70回顧展」自畫像,看著自己畫中叼著菸斗、穿著布農族服飾英姿,菸齡45年、已戒菸2年多的他說「好像追憶從前」。

選舉接近,戴明德1幅「上台、下台看本事」作品吸睛,他愛用鮮豔色調與流行元素作畫。鄭建昌強調人與土地連結,以「大塊假我以文章」比喻展出的作品,傳達天人合一渴念。何國文以空間感布置作品,以材質重疊隱喻人間時空變化。黃照芳受兒童純真及色彩甜美薰染、簡潔有力表現情感及社會觀察。李伯男以寫實為基礎,並以電腦功能創作幻覺意境。李裕源以抽象的人物造型和風景表達藝術忘我境界。王德合紮實素描功力表達理念與時空轉移。陳政宏簡潔有力表現情感及社會觀察。

※ 相關報導:

* 劉鳳學新古典舞團 創客家舞風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4715.shtml

90歲的資深編舞家劉鳳學去年以「春之祭」告別編舞,埋首唐樂舞研究書寫,卻仍難忘情舞台。昨天她宣告創辦的新古典舞團往後將由不同編舞家創作,打前鋒的是客家子弟盧怡全,用客家風格舞蹈「客風‧漂鳥之歌」,為舞團創全新脈絡。



◆ 掌上博物館 隨時隨地逛故宮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5053.shtml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2014.10.23

近年參觀故宮博物院的遊客越來越多,故宮遭批像菜市場一樣鬧哄哄。院長馮明珠昨天表示,故宮正在推「掌上博物館」,讓遊客在手機、平板電腦上,都可以隨時隨地參觀虛擬故宮文物,也許可緩解人潮太多的問題。

馮明珠指出,掌上博物館的魅力,是將文物以3D影像、動畫影片呈現,即使民眾在等公車、逛街時都可觀看,低頭族也多了文藝新選擇。

但外界好奇,既然有了虛擬博物館,遊客還需要去真的故宮參觀嗎?馮明珠認為,兩者並不衝突,因為虛擬博物館雖使人認識文物的背景和故事,但看到真品時,感動將無法言喻。

「有遊客跟我說,他在電腦上看到大大的翠玉白菜圖像,還以為菜是好大一顆,結果到現場看到實品,才發現白菜原來這麼小,連連讚嘆。」馮明珠笑說,還有小朋友們先看過毛公鼎的「鼎面象形文字解謎動畫」覺得很有趣,看到真的毛公鼎時都好興奮。

馮明珠認為,「虛擬認識、實體感動」,將是未來大家參觀博物館的習慣。

另一方面,故宮也希望國人能夠在小時候,就多多接觸、習慣博物館,讓「逛博物館」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是為旅遊或學習,才特別安排的活動。

但是現在老師有感責任太重大,而不敢在上課時帶孩子出來逛博物館,馮明珠說,博物館數位化也可解決這個問題,讓博物館直接深入校園,偏鄉的學生也可跨越交通障礙,近距離接觸國寶文物。

※ 相關報導:

* 故宮文創「聖旨文件夾」 日本九博賣到缺貨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5051.shtml

「肉」不如「菜」。故宮人氣國寶肉形石,前天結束在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的兩周展期。參觀人次總計八萬三千九百卅三人,平均單日人次為五千九百九十五人,不到翠玉白菜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時平均單日人次(兩萬一千人)的三分之一。

....故宮發言人金士先分析,肉形石的國際知名度原本就不如翠玉白菜。而九州國立博物館(簡稱九博)位於福岡縣太宰府市,交通便利性與城市繁榮度也不及東京。肉形石能創下一天近六千人次的觀眾數,已是九博罕見的人氣展品。

....此次故宮赴福岡展出,於九博入口大廳設置「文創精品專區」,展售故宮文創商品一萬兩千多件。金士先指出,故宮將最近紅翻天、人氣不輸「朕知道了」紙膠帶的「聖旨文件夾」帶去,在九博也賣到缺貨。

fsj 提到...

敦煌壁畫數位化 看飛天舞樂音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5049.shtml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2014.10.23

如果要看敦煌千佛洞的壁畫和佛像,你會親自飛一趟敦煌?還是走進虛擬數位博物館?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客座副教授莎拉‧坎德戴恩,可能會顛覆你的選擇。因為她透過虛擬互動技術,不僅讓從未開放的敦煌二二○石窟,在黑暗的房間裡「真實」呈現,還讓裡面的七尊藥師佛「穿」回原有的鮮豔色彩,連壁畫上的飛天女和樂器竟也立體起來,在耳邊演奏、或活生生跳起華麗的古敦煌舞。

坎德戴恩是做多媒體互動文物展覽的先驅,她昨天在故宮博物院主辦的太平洋鄰里協會年會中,分享如何用高科技,將敦煌佛像和壁畫數位化後,「搬」到千里外的香港,且看起來更精采。

坎德戴恩強調,數位化可不只是保存文物的一種方式,還可讓觀者看到「肉眼觀賞文物實體時,看不見的地方」。

例如坎德戴恩和舉辦「數位敦煌展」的展演團隊,將整個敦煌壁畫用高解析度掃描下來,投影在環形螢幕上,再讓參觀者戴上特殊眼鏡對著螢幕,或者是拿起平版電腦對著經過特別設計的黑牆、天花板,就可以看到原始大小又逼真的壁畫。

不僅如此,團隊還在眼鏡上,加上「虛擬手電筒」和「虛擬放大鏡」功能,讓人彷彿置身黑暗千佛洞中探險般緊張,且壁畫細節還能愛放多大、就放多大來看。

「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希望有一天文字可以被聲音和圖像取代。」坎德戴恩說起自己投入博物館數位化的動機,表示多元化的科技媒體,能讓古文物活起來、被重新發現,或用不同方式感受、解讀,而不再只局限在閱讀解說牌。

另一方面,就像敦煌千佛洞的二二○石窟,許多遺跡受到氣候變遷等環境因素影響,無法開放給世人參觀;但坎德戴恩說,透過數位化展演,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都可以輕易體驗、貼近這些人類珍貴的資產。

至於展覽究竟有多好看?坎德戴恩笑說,曾有阿嬤原是帶孫女來看展,但最後自己太入神,竟把孫女晾在一旁生悶氣,非常忘我。



◆ 九天、藝想 明中正堂「打擂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7129.shtml

【聯合報╱記者吳家宇/台北報導】2014.10.23

第27屆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明天在中正紀念堂盛大登場。活動連續4天,首日將恭迎全台27尊義民爺,並邀請國內著名藝陣團體「九天民俗技藝團」與「藝想台灣」,演出融合客家忠義精神的陣頭表演。

客委會主委劉佳鈞表示,活動首日將有萬人湧進兩廳院藝文廣場,恭迎全台27間宮廟的義民爺和忠勇公到台北做客。現場將展開一對長達60公尺的「義民千秋 福佑萬民」布旗,祈求國泰民安。

客委會表示,本次嘉年華以文化、遊行、祭典、晚會為四大主題。明天的「萬人恭迎義民爺」儀式結束後,遊行隊伍將至永康街進行聖香遶境,傍晚回到中正紀念堂舉行「暫座儀式」。

明天晚間7時,「九天民俗技藝團」與「藝想台灣」將在中正紀念堂上演對陣擂台。九天民俗技藝團氣勢磅礡的戰鼓演出,展現先民保家衛國精神的力與美。藝想台灣的神將隊表演,則加入街舞橋段,兼具傳統與現代風格。

周六遊行隊伍,將以大鼓、令旗等象徵客家精神及義民信仰的器具,從中正紀念堂遶境至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並舉行安座大典及三獻古禮。

周日則有「挑擔踩街」創意秀,於踩街遊行中,展示1600頂彩繪斗笠,由總統馬英九主持主祭大典。

周末兩天在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皆有客家藝人團體演出的晚會。相關訊息請上粉絲團 (http://goo.gl/sblnNC) 查詢。

※ 相關報導:

* A-LIN、大支、亂彈阿翔 前進紐約CMJ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3000930-260115

台灣流行音樂將前進美國紐約!今年是台灣連續4年組團奔赴美國紐約CMJ音樂節(CMJ Music Marathon),將由3位風格迥異的台灣唱將A-LIN、大支、亂彈阿翔等人代表在「台灣之夜」登台開唱。

* 跟著焦元溥遊藝古典音樂,12/4開課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5814.shtml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2月4日起每週四晚間推出「跟著焦元溥遊藝古典音樂」課程,8堂音樂講座搭配 3場NSO音樂會實地聆賞與分享,專業樂評家焦元溥博士將用深入淺出、互動的方式帶大家一同共賞東歐樂章。



◆ 書法+篆刻+LINE 讓傳統很現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3000932-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3日 呂素麗/高雄報導

「很有創意,很趣味!」全國唯一針對高中生舉辦的書法比賽─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22日在高雄市左營高中舉辦校園書篆工作坊,將傳統書法、篆刻、絹印融合現代LINE,帶領近百位師生體驗傳統藝術的現代趣味。

「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今年邁入第7屆,目前正是收件期,昨天在左中舉辦首場書篆工作坊,由年輕書篆藝術家莊哲彥以「當我們『LINE』在一起」為題,帶領學子認識書篆藝術;並嘗試將書法、篆刻、絹印等3種流傳千年的創作形式,融合手機通訊軟體LINE的對話趣味,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祝福卡。

莊哲彥教同學們怎麼拿毛筆、用絹印,他說,以絹印篆刻當成LINE圖貼、表情符號,再用毛筆寫下祝福的話、問候語,製作出現代問候帖,拍下照片,再LINE給親朋好友,絕對與眾不同。

高三學生王渝瑄說,她如果收到朋友寄來這種祝福卡,一定「超感動」,也覺得新鮮。

同學馬沛筠、黃弈筑說,將書法、絹印及篆刻與LINE結合,很有創意,很久才寫一次書法,很有趣。

莊哲彥說,他小時候好動又不愛讀書,母親送他去學習書法,因老師的一句鼓勵「你有天份喔!」讓他在之後的半年意外獲獎,並持續書寫、篆刻至今,書篆創作時非常快樂。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主任許峻郎說,書法是中國藝術教育最接近生活的,書法與篆刻流傳至今數千年,都是從實用的功能逐漸演變出重視造型與線條美感的藝術型態,不只東方人喜愛,西方國家更是將這兩種漢字創作形式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受重視的程度。

左營高中校長陳良傑說,未來將在左中多舉辦這類活動,讓書法及篆刻,在左中校園就像舞蹈藝術一樣活絡起來。

fsj 提到...

數位表演節 龍應台VJ初體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19631.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10.24

手臂上黏著螢光貼紙,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啟動「2014數位表演藝術」,在酷炫如夜店的展場裡,跟著藝術家姚仲涵、葉廷皓,學習掌控科技藝術表演節奏,嘗試VJ(Visual Jockey)初體驗。

2014數位表演藝術節今天登場,龍應台昨天為藝術節揭幕,同時宣布文化部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合作的「科藝倍速」計畫,10月28日將於歐核CERN網站上以中英文全球同步公開徵求2名台灣藝術家前往日內瓦歐核組織駐村創作1個月。

歐核組織CERN是全球最具規模的粒子物理實驗室,從CERN發展而來的Arts@CERN則藉由藝術家駐村聯結了科技與藝術。龍應台表示,若能在CERN這樣國際著名的舞台駐村,將是台灣數位藝術家被國際看見的大好機會。她也期待台灣藝術家能藉此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物理家接觸並相互激發創意。

2014數位表演藝術節由邱誌勇擔任策展人以「象限‧穿越」為主題,規畫一系列展演。從24日起至11月16日串連台北、高雄、嘉義3地,共15場表演,另有數位裝置展等。

今年藝術節由藝術家姚仲涵與葉廷皓合組的「HH」帶來的集結數位科技藝術與電子音樂於一的《同步感染》揭幕。

狠劇場的《我和我的午茶時光》,運用各種日常行動裝置,玩出最貼近大眾生活的多媒體偶把戲;體相舞蹈劇場將表演叱吒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Mr.R》;周東彥和周書毅奪得2013世界劇場設計展首獎的《空的記憶》。另有「象限‧穿越物件裝置暨影像展」今天起在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展出。



◆ 亞太傳藝節開幕 7民族秀歌舞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9019592.shtml

【聯合報╱記者鍾知君/宜蘭報導】2014.10.24

2014亞太傳統藝術節昨天在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園區開幕,以台灣作為「東亞半月弧─照葉樹林文化帶」的中心、傳統藝術交換平台,邀國內外7個團隊表演,並有高腳屋、工藝展示與互動、藝術市集等,活動至本月26日。

開幕典禮有廣西苗侗族歌舞樂團唱出詩情畫意的情歌、日本西川流傳統歌舞伎團用音樂和舞蹈展現日本傳統藝術精神、泰國西北卡倫族藝術團用號角及口簧琴吹奏音樂、台灣排灣族舞團的勇士舞,觀眾看得如癡如醉。

傳藝中心主任方芷絮表示,亞太傳統藝術節已舉行第十三屆,歷年累計有25國、78個外國團隊參與,希望從生活圈的概念出發,各國食衣住行育樂都有共通性,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大陸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所長陳坤鵬說,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藝術,這次來台是一個很好的觀摩交流機會。

亞太傳統藝術節活動洽詢電話(03)9507711,劇場索票專線(03)9705815轉1365。

※ 相關報導:

* 雲門舞集「松煙」 北京首演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9826.shtml

雲門舞集「松煙」昨晚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大陸首演,現場吸引兩千餘位滿座觀眾,跟著舞者的身體韻律一起呼吸。觀眾在會後座談讚嘆,在舞中看到了書法的留白與濃淡,還有學書法的觀眾公開表白「我看得感動流淚」。

「松煙」原名「行草貳」,是「行草」三部曲的二部曲。十月初赴大陸巡迴,上海、北京票券都早早在數周前售罄。

* 凝視竇加 「14歲的小舞者」在亞大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19799.shtml

今年是法國印象派大師竇加一百八十歲誕辰,開館滿周年的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策畫「凝視繁華的孤寂者:竇加特展」,展出七十四件竇加雕塑品;並向日本北九州美術館借展真跡油畫「馬奈與馬奈夫人」,預計明年五月抵台,屆時將再掀另一波高潮。

這項特展昨天由台中市長胡志強、亞大創辦人蔡長海、校長蔡進發、由鉅建設董事長林嘉琪主持開展。校方邀請就讀篤行國小的芭蕾舞者蕭藜啡,扮演竇加最有名的「十四歲的小舞者」雕塑,她全身塗上紅銅色,現場翩翩起舞,宛如雕塑躍於空中。



◆ 光影藝術來恆春 照亮百年古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19526.shtml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恆春報導】2014.10.24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經屏東縣長曹啟鴻邀請,將世界級的燈光設計帶進恆春;今天起至下月2日,光影藝術家用巧思為有130年歷史的恆春古城,增添迷人風韻與浪漫氛圍,讓百年古城華麗變身。

曹啟鴻去年受邀參加台南風神廟光環境改造揭幕式,光影散發的魅力讓他震撼又感動,力邀中強光電基金會和屏東合作,中強籌備數月完成,曹昨天受邀參觀時開心說,樂見中強把世界級的設計師群帶來恆春,點亮恆春古城,讓世人重新看見這座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古城牆,讓它擁有世界級的光采。

「恆春古城的城門和城牆自然散發的韻味,已是位風華絕代的美人,只需要淡妝就能看見典雅輪廓」,中強基金會執行長徐芳筠說,在藝術家巧手下,點亮的東門匾額給人驚喜,光從城垛上透出,讓古蹟與人更親近;北門的光線映照古牆斑駁的紋理,耳邊傳來月琴聲,聲音與光影帶人穿越百年時光;南門斑駁古牆小徑,營造出奇幻又浪漫的風情;用光影改造後的恆春民謠館,基金會將打造為永久示範基地,讓人來此感受光影之美。

她說,基金會希望用光點亮台灣重要地標,說在地故事,這次特別推出首條古城夜間漫遊路線,每晚6時至9時半點燈,邀民眾迎著涼風,體驗古城風情,循著光在夜間漫步,享受古城另種氛圍。包括恆春鎮長葉明順在內的多位地方人士,期許光影點亮恆春古城能成為永久性計畫。

fsj 提到...

詮釋荷馬史詩 《食蓮者》默默反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5000388-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5日 吳垠慧/台北報導

台灣唯一默劇團「上默劇團」新作《食蓮者》11月舉行台灣首演,團長孫麗翠是演員鳳小岳的母親,昨日母子同台分享戲劇與生活。自小在母親與劇團耳濡目染下,鳳小岳從「跟別人的媽媽不一樣」的母親身上,學習到「如何讓人感動的表演」。

《食蓮者》故事改編自荷馬史詩尤底希斯的神話故事,描述特洛伊戰役後,戰士們凱旋歸國的途中行經一島嶼,受到島民熱情款待,當戰士們吃了島民獻上的蓮花後,他們的記憶逐漸消失,甚至忘了自己是誰。蓮花在東方具有轉化、重生意涵,以此隱喻反戰。《食蓮者》曾在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演出。

《食蓮者》以希臘悲劇面具、中國兵馬俑、古詩與阿美族吟唱、南管,和中國武術、太極拳、氣功、禪學揉合西方歌劇的視覺、人聲等,重新演繹希臘神話。

孫麗翠說,「默劇是呈現人類感情最高深處的無言境界」,而中國有禪學、道家與太極正適合學習默劇,「默劇出於『不動』,因此身體必須儲存更足夠的力度與氣勢,才能將情感張力傳達給觀眾。」

孫麗翠1980年代赴歐進入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默劇學校,師承現代默劇之父艾田德庫(Etienne Decroux)等人,擁有完整劇場訓練。1992年帶著3歲的鳳小岳返台,2000年創立上默劇團。

鳳小岳8歲時在母親的《蓮花大地》擔綱一角,深受觀眾喜愛。隨著年紀增長,鳳小岳從幕前走往幕後,曾任劇團樂師等工作。他自認是外向的人,母親卻告訴他「在表演上少做一點」,孫麗翠解釋,「尼采說:最大悲劇是沒有淚的,哀傷不見得會嚎啕大哭,最重要的是表演前要先揣摩角色的性格。」《食蓮者》11月21日至23日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 相關報導:

* 《兩隻狗》登台 整場惹笑630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5001048-260306

號稱整場戲演下來「630次笑聲,140次掌聲」,大陸巡演已破千場,貼近生活、結合時事的即興喜劇《兩隻狗的生活意見》(下簡稱《兩隻狗》),為彼岸劇場界大腕導演孟京輝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10月31日至11月1日將在台北南海劇場連演4場,也為大陸國家話劇院首度跨海推出的「台灣演出季」畫上句點。



◆ 記憶風景的探索者」 藝術家陳順築病逝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1838.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10.25

中生代重量級藝術家陳順築昨天清晨五時卅分因大腸癌病逝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得年五十一歲。他英年早逝的消息傳出後,藝術界深感不捨。友人強調,他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仍堅持創作,「他是以藝術家的身分離去的。」

一臉胳腮鬍配上大頭、娃娃臉的陳順築,一九六三年出生於澎湖,作品主軸總圍繞著家鄉的記憶。

陳順築的成名作「集會‧家庭遊行」系列首開風氣之先,將家族影像裝置以紀念碑形式堆疊、嵌入澎湖的田野、陽宅及陰宅。也扣合了解嚴後台灣主體性重塑的過程,他被譽為「記憶風景的探索者」。

令人遺憾的是,陳順築原訂將在下個月參與在巴黎大皇宮舉行的「巴黎攝影博覽會」、為首位參加的台灣藝術家,如今他已來不及參與這榮耀的盛會。

※ 相關報導:

* 木質創作展 手作溫暖魅力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1931.shtml

國內少見的大型木質創作展「木。時間─2014木頭亮起來」,即起至11月2日在台北市松勤街四四南村D館展出。以「時間」為主題,共有106件木作品及13個創作品牌參與,免費入場。

* 「築人間」回顧展 漢寶德最愛小飛豬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1837.shtml

「築人間」展場懸吊了一隻可愛的小飛豬。這是總統府資政漢寶德最喜歡的展品,懸吊在他創辦的國立科學博物館哺乳類演化廳。西方諺語「When pigs fly(當豬飛時)」是「不可能」之意,漢寶德卻總能「化不可能為可能」。



◆ 6千萬本星雲寶典 當旅館床頭「聖經」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1834.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10.25

旅人在世界各地旅行時,經常看到旅館內會放一本聖經。如今,匯聚中華文化智慧的佛典,也將成為國際旅人的床頭書。星雲大師發願印製六千萬冊「獻給旅行者三六五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推廣至全球旅館及民宿,昨舉行首場贈書發表會。

「我們要改變世界,就要改變人心;要改變人心,就要告訴他們方法。」星雲大師表示,「獻給旅行者三六五日」由他擔任總監修,收錄近四百位作者、八百則作品。

作品橫跨三千年,類型包含詩詞、歌曲、家訓、座右銘、勸世文與佛教經文。未來將在世界各大旅館的房間都放上一本,有如中華文化的「聖經」,期望在風塵僕僕的人生旅途中,為旅人指點迷津。

半世紀前,星雲大師在國外旅館中看到聖經,發願也要編一本以中華文化為基調的佛教書籍。

廿多年前,星雲大師為了興辦大學,舉辦書畫義賣,一位信徒發心以六百萬台幣向大師請字。原來這位信徒曾經潦倒,在電視上看到「星雲法語」節目而得到鼓舞、奮發向上。這件事鼓舞星雲大師,相信「文字充滿力量」,可在關鍵時刻鼓舞失意的人。

「獻給旅行者三六五日」雖由星雲大師編修,收錄的佛教經文並不多。該書主編蔡孟樺表示,星雲大師認為,這本書是要給初次接觸佛法的人閱讀,不宜放入太艱深的經文。

書中作者涵括宋代文豪蘇東坡、民初國學大師林語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到兩岸政治領袖毛澤東、習近平與馬總統。

「獻給旅行者三六五日」未來將翻譯成英、日、韓、德、法等各國語言;大陸人民出版社、新華出版社及三聯出版社也爭取出版簡體版。星雲大師表示,他希望有能力的人歡喜助印,百元一本。

●「獻給旅行者三六五日」贈書活動已獲雲朗觀光集團、老爺酒店集團、台北晶華酒店、日勝生加賀屋國際溫泉飯店、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等逾卅家旅館響應。

fsj 提到...

工藝狂想…老頭目啟發 林戎依「玩樹皮」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23244.shtml

【聯合報╱記者劉宛琳/八里報導】2014.10.26

色彩繽紛的樹皮布作品,在阿美族工藝家林戎依手上綻放生命力。林戎依大三時在台東都蘭部落遇見樹皮布工藝傳承者沈太木老頭目,從此開啟樹皮布創作之路,成為國內相當年輕的工藝家。

林戎依畢業於台東大學美術產學系,她在台東家扶中心長大,成長過程比一般人辛苦,但為了傳承部落文化,她選擇與時下年輕人不同的路,開始「玩樹皮」。

但樹皮怎麼玩?林戎依採集多種樹皮後,開始搥打,讓樹皮扁平延伸,柔軟如布,因此稱為樹皮布,再製成手機套、服飾等。

林戎依說,她不是擅長唱歌和跳舞的阿美族人,但會畫畫和做簡單的衣服。樸實的樹皮,只要多點色彩和創意,依舊能展現大氣和個性。儘管能力有限,但她希望能以自身力量,喚起社會大眾重視樹皮布文化,回饋部落、也傳承失落的文化。

林戎依為了專心創作,甚至休學一年,不過辛苦的代價讓她得以在十三行博物館舉辦「玩樹皮-樹皮文化特展」。林戎依為了讓更多年輕人進入她美麗的異想世界,她用創新思維、大膽突破,將傳統樹皮披上鮮豔色彩,時而衝突時而龐克,驚豔四方。

策展人王佩鈴表示,林戎依個性樂觀,創意無限,她在「樹皮手機套」推廣活動中靈機一動,利用麻線打造「幼幼班」也能製作的樹皮手機套,讓無法參加的小朋友破涕為笑,家長「揪甘心A」。展出至明年1月4日止。

※ 相關報導:

* 徐洵蔚的鋁箔包 戳破文明假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6000729-260115

藝術家徐洵蔚自1990年代起開始使用料理用的鋁箔紙,包覆著食物、玩具等生活物件,形成另一層皮膚般的「工業膜」,而被包覆的物件外表看起來彷如是金屬鑄造堅實,「但其實它很脆弱,鋁箔具有這種隱喻的特性,就像後工業社會呈現的假象」,徐洵蔚說。

徐洵蔚(圖,伊通公園提供)1956年生於台北,1975年赴美,美國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碩士,現任台中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教授,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台中。10年未在台北舉辦個展的她,在伊通公園推出「或者」展出近期創作,包含「夢者」、《世夢園》和「夢圖」為題的繪畫、裝置、複合媒材等3大系列,反思消費主義席捲下的人類生活狀態。



◆ 台灣10設計師 國際肯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6000722-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6日 趙靜瑜/台北報導

與太陽劇團等全球舞台設計平起平坐!由國際劇場組織規畫的劇場設計重量級刊物《世界劇場設計年鑑之1990-2005》將問世,林克華等10位台灣劇場設計師的作品獲入選。

相較2012年出版的《世界劇場設計年鑑之1975-1990》,台灣只有舞台設計家聶光炎與服裝設計家林璟如兩位入選,顯見這些年台灣的設計能量受到國際重視。

劇場創作能量爆發

《世界劇場設計年鑑之1990-2005》11月上市,收錄55國、超過400件劇場設計作品,台灣入選有舞台設計、老將林克華設計優劇場的《金剛心》與雲門舞集《九歌》;王孟超設計雲門舞集《水月》與《流浪者之歌》;王世信設計表演工作坊《如夢之夢》、世紀當代舞團《孵夢1》與河左岸劇團《燃燒的地圖》的舞台設計黃怡儒。

燈光設計入選是已故燈光設計師張贊桃所設計的雲門舞集《水月》、《流浪者之歌》。戲偶設計入選則為無獨有偶劇團《我是另一個你自己》的戲偶設計卓淑敏與鄭嘉音。

服裝設計入選包括設計台南人劇團《終局》的林恆正、金枝演社《祭特洛伊》的服裝設計賴宣吾、以及台東劇團《曹七巧》的服裝設計李育昇。

大團小團都能發揮

從經典大型作品如雲門舞集、優劇場、表演工作坊,到實驗劇場規模的無獨有偶劇團、台南人劇團、台東劇團、河左岸劇團,甚至環境劇場的金枝演社的入選,展現台灣多元而獨特的劇場美學,這10位劇場設計也恰好為1990年代至2005年台灣劇場百花齊放,能量爆發作出最好的見證。

金枝演社總監游蕙芬表示非常感動;王世信說《如夢之夢》按照導演賴聲川在印度繞佛堂的概念設計,「但最困難的不在空間,而在道具。」回憶當時要找上海時期的蓋杯茶碗遍尋不著,幾乎要放棄,居然在迪化街傳統五金行小店發現。

入選的國際作品有太陽劇團1993年在拉斯維加斯金銀島飯店演出的《神祕》(Mystere),入選服裝、燈光、舞台及化妝設計。1999年奧地利布雷根茨藝術節(Bregenzer Festspiele)湖上露天舞台演出作曲家威爾第的歌劇《假面舞會》入選舞台設計;音樂劇《獅子王》則入選服裝、舞台和偶設計等。

※ 相關報導:

* 明清玉器玉 君子風範赫然屹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6000604-260102

....中國的玉雕藝術,至少已有六千年以上的歷史。漢代是玉器雕刻的黃金時代,至清代重展新機,乾隆朝玉器可堪稱為中國玉雕藝術史的高峰時期。此時期玉器選材精良、器形規整、設計巧妙、意境高遠、雕工精美、新品迭出,為其他朝代所不及。

清代宮廷陳設所用盆景大多是以金玉珠寶製作的像生盆景,以襯托宮廷生活環境的堂皇富麗。據清文獻記載,乾隆帝曾親自命造辦處製作各種材質的仿真盆景,作為宮廷陳設,這些像生盆景中的花果草木卻永遠鮮豔欲滴,絢爛奪目,且往往帶有明顯的吉祥寓意,成為宮廷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清代的玉雕藝術不論是造型、設色、質材及技法,集歷代玉雕工藝之大成,因此獲得世人的讚賞。尤其是乾隆時代的玉雕,有明顯的特色,特別在巧作、浮雕及鏤雕的技法上達到了頂峰,其中硬玉的雕刻作品幾乎全是清代玉工的傑作。所謂「乾隆工」,代表著良工巧匠神乎其技的玉雕技法,是作品絕佳的保證。



◆ 南崁1567 社區的柑仔書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6000725-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6日 林欣誼/專訪

陽光從大落地玻璃門灑落,15坪大的南崁1567小書店內亮著暖黃的光,自嘲是「熱情大嬸」的老闆夏琳天生親和氣質,不像許多「文青型」書店,1567從社區書店出發,現成為帶動南崁地區藝文發展的第一個據地。

1567店內陳列二手書和少量新書,以適合住宅區居民屬性的生活、人文類和童書為主;店內陳列的文創商品,多是南崁在地設計家的作品;與書相對的另一牆面,則不定期舉辦小畫展。

特別的是,夏琳和客人都有拜把交情,像是小五女生昀倩上補習班前,常一個人跑到書店寫作業、找夏琳聊天;來電詢問訂書的客人,聊到孩子的事情竟哽咽;還有國中生考完高中,一臉煩惱問她:要去念離家遠的公立高中、還是離家近的私立高中好?

即使坊間許多號稱「社區型書店」的書店,也很難看到這樣的風景;就像是柑仔店般,老闆一邊應付竄來跑去的小鬼,一邊和主婦話家常。這樣輕鬆舒適的氛圍,來自幼時家裡開書店的記憶,夏琳笑說,她想向媽媽看齊。

「當年我家賣的是外文書,媽媽根本不會英文,還能靠比手畫腳和兩三句英文,和老外客人聊得開心,甚至幫他們做媒!」

62年次的夏琳曾從事藝文企畫、策展,決定在定居12年的桃園南崁開書店,背後是一個女兒想家的深情。兩年前她離職休息,遭逢奶奶、父親驟然過世,雙親都不在的她,存簿裡有著父母留給她的存款,一方面感傷他們辛苦一輩子,留下這筆錢就走了,一方面想抓住和父母的連結,開書店的念頭便冒出來。

夏琳的奶奶、伯伯、爸媽曾經同時在高雄鹽埕區開3家書店,她是典型「書店長大的孩子」,她秀出手臂上一節突起的骨頭說:「這是我3歲爬上書櫃跌下來的骨傷!」

書店在她國中時收攤,年近40歲她轉行開書店,既是還願,也希望回饋社會,延續父母留下來的金錢與愛。

夏琳把過去40年所學的18般武藝全用到書店裡,除了賣書,她辦各式講座、規畫社區藝文活動企畫培訓課程,帶領學員舉辦南崁藝文活動季,讓這家小書店成為南崁藝文活動開展的小基地。



◆ 我打擊樂手 技驚比利時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3541.shtml

【聯合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廿五日電】2014.10.26.

我國兩位年輕藝術家贏得比利時紀念一次大戰的藝文活動徵選,結合打擊樂與電子音樂、3D投影等科技的演出方式,呈現戰爭面貌,當地觀眾頗為驚豔。

曾經在歐洲的銅管與打擊樂器比賽中奪下木琴冠軍等多項大獎、目前在比利時安特衛普任教的打擊樂手林金承,與同樣曾是打擊樂手、目前在芬蘭阿爾托大學修讀新媒體的博士生賴奇霞,兩人參加比利時西法蘭德斯省紀念一次大戰的藝文活動徵選,受評審好評而獲邀到布魯日擔任駐村藝術家。

兩人花了兩個月時間設計、創作,演出時,兩人四手持八支琴棒,更結合大鼓、電子混音等,呈現戰爭帶來的重擊。舞台設計更利用3D投影等新科技,在演出中同時投射出一戰期間,到比利時戰區的加拿大軍醫所寫下的名詩「在法蘭德斯戰場」 (In Flanders Fields)詩句,以及詩中極具代表性罌粟花朵。

fsj 提到...

韋宗成畫《六都》 笑看時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7000421-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7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隨著年底地方首長選舉白熱化,曾以政治諷刺漫畫《馬皇降臨》引發話題的漫畫家韋宗成再推《六都爭霸》,以六都文史特色為背景,創造6個性格各異的地方精靈,大談黃色小鴨、高雄氣爆等時事話題,並消遣藍綠政治人物,在選戰緊繃之際,不禁令人莞薾一笑。

4年前,韋宗成以五都選舉為題材推出《五都爭霸》,接續《馬皇降臨》,大玩政治題材笑梗,今年的《六都爭霸》少了藍綠對決的政治事件,多了地方生活與人文風情的著墨,呈現台灣各地特殊的城市性格。

《六都爭霸》設定可愛的六都精靈角色,台北是熱心助人的時尚少年、新北則是賢惠的貓耳虎尾女孩、桃園是勤儉的客家妹、台中是沉默文靜的小女生等等,加上其他縣市的土地精靈,演繹各地特色與文化差別,並讓各區政治人物以寵物怪獸的身分登場,為爭奪土地精靈各出奇招。

韋宗成今年32歲,從小喜歡塗鴉,長年居住於新北市,1年多前才到桃園定居,學生時期他創設「創意漫畫大亂鬥」網站,至今經營14年,是國內重要的網路漫畫發表平台,27歲時,韋宗成創作《馬皇降臨》,造成話題,成為當年最暢銷漫畫。

韋宗成的作品常聚焦台灣社會,例如,一般人對台中的印象可能只有太陽餅,但透過台中友人介紹,他才將台中人習慣早餐吃炒麵,還有地方特色點心「麻薏湯」放入作品素材中。

《六都爭霸》中,他將桃園黃色小鴨氣爆事件的原委,幽默地解釋為遭受鵝群攻擊所致,因為鵝肉是桃園著名小吃,強勢的鵝群因受不了小鴨旋風而出招攻擊,令人發噱。

韋宗成說,平常就很關心時事,選擇以時事入題,是希望紓解生活中緊繃的壓力,「漫畫應該具有娛樂性,當大家壓力很大時,以漫畫為題材,讓大家笑一笑、發洩壓力,是很好的方式。」

※ 相關報導:

* 哈利波特外傳 萬聖節發表
http://udn.com/NEWS/WORLD/WOR4/9024737.shtml

英國魔法小說「哈利波特」七部曲完結後,不少粉絲都希望作者羅琳能繼續創作。羅琳上周在專屬網站宣布,準備了1篇1700字的短篇外傳,將在31日萬聖節透過網站送給粉絲。

不過,外傳的主角令人意外,竟是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冷酷的「短命女校長」恩不里居。據網站公告,故事將會圍繞她與哈利波特,並將以她的第一人稱角度撰寫,並描寫她的過去,及羅琳對這個角色的感想。



◆ 罹癌八年 堅信繪畫永不死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5156.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10.27

「我把每張畫都當成最後一張來畫。」藝術家楊識宏八年前罹癌,從此對生命存在的意義看法截然不同。外界常說「繪畫已死」,有時連畫家都不免生疑,而楊識宏堅信「繪畫永遠不會死」。

一九四七年出生的楊識宏是華人世界最重要的抽象表現藝術家之一,目前以紐約及台北為創作基地,在海內外皆享盛名。Discovery 頻道去年為他錄製的專題在全球廿八國播放,這個月初並在紐約歷史博物館首映。該館目前正舉行「美籍華人」文獻展,楊識宏與馬友友、譚盾等人並列傑出華裔人士。

楊識宏回憶,十五歲希望像梵谷一樣當畫家。一九七九年移居紐約,給自己「五年期限」,當不成職業畫家就換跑道。第五年,他從數百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首位進入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駐村及展覽的華人藝術家。以「複調的詩學」為名,楊識宏個展在台北亞洲藝術中心展出。



◆ 師大市集轉型 加入異國風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4778.shtml

【經濟日報╱何秀玲】2014.10.27

假日下午5點,華燈初上,師大夜市人潮開始湧入,很多人沒有注意到,位於師大路39巷的師大育成中心外,近30家文創小攤商在此擺攤。

這是台灣師範大學(簡稱台師大)育成中心推出的「師大露天文創市集」,10月底將進行轉型。

台師大創新育成中心經理楊玳潭表示,師大市集2010年成立,2011年廣邀文創工作者拿出原創商品在此展售,也歡迎國外廠商參與;目前師大市集汰換率約20%至30%,一年業績平均為1,800萬元至2,000萬元。

不過,師大市集一開始的定位並不清楚,最初是為了解決閒置空間的問題,由於學生的設計概念能製作成商品者數量太少,所以大多數攤位提供文創工作者進駐;明(2015)年將舉辦創業競賽,鼓勵學生創業,協助他們成立公司,將商品量產並銷售到市場上,未來將篩選有興趣擺攤的國際留學生,讓市集也能出現異國商品。

市集攤商之一、創作「旅行的北極熊」的插畫家林文國,沒有像多數攤商有兩位伙伴,他一人負責創作與銷售,擺攤多年,已累積出豐富的展售經驗,會先以明信片圖案測市場水溫,若銷量不錯,再製作成周邊商品。

他說,跑過很多市集,銷售最好的是師大,雖然市集較為迷你,但客群廣,有本地學生也有外國學生,甚至外國學生的親友都對市集商品的接受度高。

亨米工作室創辦人洪欣呈主要銷售刺繡服飾,典雅又精緻的鋒鳥象徵,希望帶給消費者開心歡樂的感覺。

他表示,師大市集客人多元性,對於設計類服飾接受度也高,因刺繡服單價高,許多客人看到商品都問他,憑什麼賣這麼貴?藉由市集他可與消費者面對面溝通,解釋衣服車工與質料和路邊攤不同之處。

另外,師大市集外觀將大改造,10月底會看到成果。有一半圍牆改為透明玻璃,從外頭就可看到市集,外頭的招牌也從師大育成中心改為「師大三九文創廣場」。

楊玳潭說,是因市集地址為師大路39巷,以此為名,而且市集在師大夜市路口,希望導入文創氣息,引導師大商圈進行轉型,廣場中一邊是文創市集,另一邊則將販售藝文咖啡,旁邊更建置舞台,將有小型表演或演講。

市集營業時間原本為周五至周日,11月起將延長時間,從周三營業至周日,周五為了配合夜市人潮,更延長至晚間11點。

對於師大市集大改造,林文國說,之前一星期只有三天,之後營業時間拉長,相信可以提高業績。

另外,聯合報系設計平台「有.設計uDesign」今年下半年與師大市集合作商品上架,目前已有亨米工作室的刺繡服飾;uDesign與師大文創市集11月5日至11月23日將推出促銷方案,在師大市集消費滿300元,即送100元uDesign平台購物折價券一張。

※ 相關報導:

* 紙膠帶mt展 黏住你的心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4780.shtml

....誠品與日本紙膠帶品牌mt在中山創意基地URS21攜手舉辦首場海外大型「mt博」,共展出31天,現場除了紙膠帶展售與mt創作工作坊之外,周末還推出樂團演出與野餐活動,不但為URS21再度注入活力,也讓人見識到紙膠帶mt的魅力。

* 文創精品登101 娓娓訴說在地故事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4775.shtml

熱鬧的舞獅穿梭在台灣最高地標台北101五樓觀景台,慶祝220坪空間的「文創101專區」正式開幕,多位台灣文創界菁英齊聚一堂,包括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及楊惠姍、神話言執行長曾國源、乾唐軒副總經理黃玉燕、朱的寶飾創辦人林芳朱等人,為文創界留下難得的紀念。

* 玩模型20年 黃建州不按牌理出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7000425-260115

「展開帥氣雙臂、彷彿下一秒就會動起來的機器人,猛然一看竟然是由乒乓球、養樂多瓶與打火機組成,」這是參加今年開拓動漫季「亞洲動漫創作展」的模型作品,創作者黃建州的攤位貼上告示牌,「一個不照說明書,隨心隨性隨意隨手組裝的模型作者。」

已經舉辦第21屆的開拓動漫季「亞洲動漫創作展21(Petit Fancy21)」,不同於寒暑假舉辦的大型展,以原創作品為主,除了有同人誌創作者擺設攤位,還有上百位cosplay玩家盛裝出席,此次還推出模型創作祭,黃建州是參與的玩家之一。



◆ 文學影像化 細嘗閱讀時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7000423-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7日 林欣誼/台北報導

作家駱以軍早年作品《降生十二星座》的電玩與人生隱喻,如何化為影像故事?導演又怎麼掌握劉大任《晚風細雨》的大時代背景?文化部推出「閱讀時光」計畫,挑選10部經典文學各改編為20分鐘影片,由導演王小棣監製,日前舉辦首波試映會。

駱以軍說《降生十二星座》創作時約為25歲,如今他已近50歲,「回想當時是個文學、劇場、電影眾聲喧譁的繁華年代,經過這麼多年,我還在時空辯證的迷惑與混亂中,此刻看到改編影片,連片花都令我感動。」

75歲的作家劉大任表示,這年代文字未死,但現實殘酷,不過他很受這個拍片計畫鼓舞,「把我從邁向死亡的邊緣拉回,而且對創作不死心,目前除了在家種菜種花,還寫了一部新長篇。」

導演鄭文堂執導楊逵的《送報伕》、張惠菁的《蛾》兩作,大學時受楊逵等作家啟蒙的他,直呼能有機會拍他的作品,「是我這輩子最大榮耀。」「閱讀時光」改編作品包括廖玉蕙的《後來》、朱天文的《世紀末的華麗》、季季的《行走的樹》、柯裕棻的《冰箱》、夏曼‧藍波安的《老海人洛馬比克》、王登鈺的《大象》,涵蓋二至六年級作家。

fsj 提到...

第一苦旦率團 周六「貍貓換太子」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7147.shtml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2014.10.28

台中市文化局11月1日晚邀「第一苦旦」廖瓊枝製作,率團演出「宋宮秘史─貍貓換太子」,名角小咪、張孟逸擔綱,當晚演出前1個小時免費索票。

廖瓊枝高齡80歲,唱腔音色依然優美,擁有「台灣第一苦旦」稱號,副市長蔡炳坤說,廖瓊枝民國51年演出第一部電視歌仔戲「白蛇傳」中的「青蛇」,是第一位在總統府音樂會演出的歌仔戲藝師,也是歌仔戲曲藝術獲得靜宜大學和台北藝術大學先後頒給名譽博士第一人。

文化局長葉樹姍說,廖瓊枝這場演出是因她寫給市長的一封信來的。因她封箱演出最後一場就在台中,市長胡志強協助且去看演出。現在帶新生代到台中,廖瓊枝寫信給胡志強,希望給年輕人表現的機會,促成這段演出。

台中教育大學教師林茂賢說,廖瓊枝創辦薪傳歌仔戲劇團,培養歌仔戲演員與觀眾達20餘年,觀眾看完薪傳演出常說「啊!原來正統的歌仔戲是這麼好看!」

這場演出有廖瓊枝苦旦劇藝精髓,國寶級藝師製作和堅強的演出陣容,好戲連台。11月1日晚上7點半在中興堂登場,索票不對號,免費入場。當晚6點半開放索票,每人4張。

※ 相關報導:

* 周迅演活九兒 作家莫言看到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8001048-260308

大陸知名作家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家族》,1987年就曾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如今由鄭曉龍拍攝的電視劇版本,27日在大陸播出,作家莫言觀看新版《紅高粱》時,多次潸然淚下。

莫言坦言,《紅高粱》的電視劇版權早在10年前就被買走。但是,因為張藝謀電影版的《紅高粱》拍得太好,以致買版權的公司遲遲不敢下手,就怕「糟蹋好東西」。一直到2012年,莫言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電視劇版本才又「開始動起來」。

* 讀土木的玩聲樂 唱出新秀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8000493-260115

喜愛音樂的精靈,永遠不會放棄學習的機會。今年剛從成大土木工程研究所畢業的黃奕誠,22歲才正式接受聲樂訓練,日前參加2014世華聲樂大賽,以莫札特歌劇《唐喬凡尼》選曲〈我親愛的寶貝〉,一舉奪下台灣新秀獎。

世華聲樂大賽25日剛結束激烈的競賽,首獎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聲樂家蘇文博、徐森,台灣音樂新秀獎則由梁又中、羅亦辰、夏慶儀、黃奕誠、宋叡涵、陳虹君等人獲得。今晚(28日)歷屆得主與本屆獲獎人將齊聚中山堂,演出《蝴蝶夫人》、《費加洛婚禮》等12首歌劇名曲。

* 張嘉穎的童話 顛倒短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8000497-260115

頭戴花環的大眼女孩,其實是露出小尖牙的糖果屋巫婆;小紅帽的裝扮來自古典造型的旋轉木馬音樂盒;耳朵長出一雙翅膀的樹妖想飛,雙手卻著地生根、無法飛翔。台灣藝術家張嘉穎筆下的童話世界看似甜美,仔細端詳卻是「童話短路」的荒謬世界。

張嘉穎現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個展「童話轉生術」,展出繪畫、雕塑、空間裝置及錄像共36件作品,在「傳奇系列」畫作中擷取《小紅帽》、《小狐仙》、《糖果屋》甚至《虎姑婆》等耳熟能詳的中西方童話故事角色,加以重新塑造且角色可以穿越不同的畫面,當起串場配角,增添觀賞的趣味。

* 結束遊戲人間 赤瀨川原平病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8000501-260115

以《路上觀察學入門》、《老人力》等書聞名的日本芥川獎作家赤瀨川原平,26日因敗血病在東京都內醫院病逝,享年77歲。赤瀨川被喻為「前衛藝術家」的畫家,他遊戲人間的態度,以及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觀察力,在日本社會屢屢掀起很大的話題。

赤瀨川1963年發表印刷與1000日圓鈔票一模一樣的畫作,「千圓鈔票事件」鬧上法庭,他也因「偽造貨幣」罪嫌被法院判決有罪。打官司時赤瀨和友人藝術家們將許多前衛藝術作品拿到法庭呈堂供證,使訴訟案轟動一時。赤瀨川事後還說:「法庭變成了展覽會場,真是痛快呀!」

赤瀨川於1985年成立「路上觀察學會」,觀察街頭奇怪的建築物和廣告,並與友人藤森照信等人合編《路上觀察學入門》,在日本掀起路上觀察的風潮。



◆ 「創薪薈」論壇 搭藝文產業平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7388.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10.28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發起「創薪薈」,昨天舉行創薪CEO趨勢論壇。施振榮表示,台灣文創能量領先華人社會,如何有效整合是重要課題,希望藉由「創薪薈」搭建藝文與產業的共同平台,讓藝術能量得以發揮,讓台灣「走在大陸前面」。

施振榮指出,台灣未來一定會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更穩地站在大陸的肩膀上,創造更多價值」。他認為,台灣應把大陸當機會而非威脅,方法就是一直走在他們前面。

施振榮年初續任國藝會董事長後,亟思台灣產業如何結合藝文元素來提升價值,日前成立「創薪薈」,蕭萬長、施振榮、林懷民、朱宗慶、陳郁秀、吳靜吉、林曼麗、陳維昭、駱錦明、童子賢、吳清友、姚仁祿、邱再興等都是發起人,共同推動「產業文創加值播種推廣計畫」。

昨天論壇由施振榮、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朱宗慶打擊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等人對談「文創加值.產業升級」。施振榮表示,他推動「產創加值計畫」,是希望產業藉由引進藝文元素、運用藝術創意及人本思維,深化產業及藝文界的跨領域連結,為產業帶來產品、服務、商業流程與模式的創新,創造更多新價值。

朱宗慶表示,文化生根能夠帶動產業創新能量,是轉型的有效投資,更是升級的必要成本。陳郁秀強調,藝文、科技、經營行銷管理在文創產業政策上缺一不可。

前副總統蕭萬長昨天也到場,表示台灣未來產業趨勢就如同施振榮提出的「微笑曲線」,要從製造導向回到服務導向,提高生活品質的產業才有未來。

fsj 提到...

流行樂、電影入畫 「少女蘿絲」暖心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29577.shtml

【聯合報╱記者劉星君/高雄報導】2014.10.29

擅長電腦繪圖「少女蘿絲」數位插畫家鄭妤柔,喜歡從歌曲、電影中,找尋靈感創作插畫,「插畫記錄自己想法與情感,和人交流」,她說,希望作品帶給觀者溫暖,獲得心靈療癒。

來自高雄20歲的鄭妤柔是小洋樓平面設計創作者之一,現就讀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二年級,今年初她代表小洋樓參加在駁二藝術特區的展覽,溫暖人心的作品,逐漸被人發現喜愛。

取名為少女蘿絲,鄭妤柔解釋,因為很喜歡電影鐵達尼號女主角蘿絲,因此以「少女蘿絲」做為作品名稱。

從小喜歡畫畫的妤柔,直到高職就讀美術相關科系,才接觸電腦繪圖,就此愛上。她將自己喜愛聽的流行歌曲、喜歡看的電影,透過畫筆畫下,她說,「希望讓對方看了有心有戚戚焉之感,溫暖對方的心靈,不只鼓勵自己,也鼓勵別人」。

她也透過小洋樓提供的手作平台,在各大文創市集擺攤,作品獲得不少學生與上班族的喜愛。

※ 相關報導:

* 內灣森情入畫 神祕魔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9000437-260115

應台灣漫畫夢工廠之邀,法國著名繪本畫家塔列克與杜科雙雙來台,以新竹內灣鐵道為主題,創作《夢的火車》、《夢想夜行》等作品,描繪新竹內灣鐵路風情。

甫下飛機的他們還來不及到新竹內灣鐵路逛逛,但內灣蓊鬱的的森林令他們印象深刻,多次來台考察的杜科和塔列克異口同聲地說,「第一次到台北之外的地方,非常開心!」

塔列克現年44歲,是一位多產的創作者,已出版超過70部繪本,台灣就引進了他15部作品,代表作《莉塔和那個那個》享譽全球。

杜科則是法國新銳繪本畫家,作品總是以小孩的視角看世界,2006年他出版第一本兒童繪本《牽牛花屋的線索遊戲》,細緻描繪別墅裡的玄關、浴室、客廳等空間,讓孩童有身歷其境的探險感受。

* 駐村藝術家 動物姓氏好有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9000507-260107

動物進駐陶博館擔任藝術家?鶯歌陶博館日前進駐3名國外陶藝家,他們除了陶藝精湛,名字各有特色,來自愛爾蘭的Eleanor‧Swan、美國的Suzanne‧Wolfe與英國的Peter Fraser‧Beard,讓人誤以為是天鵝、狼與熊出沒,不免會心一笑。....陶博館館長陳春蘭表示,國際駐村研習中心與陶瓷學院定期邀請國際知名陶藝家駐村,期望建立藝術文化交流平台,歡迎大家來與他們面對面交流。



◆ 舞動 快失傳的「女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29496.shtml

【聯合報╱記者周毓翔/新莊報導】2014.10.29

「組合語言舞團」用動態感應方式把舞者的動作轉換成文字,讓瀕臨失傳的文字「女書」重現江湖,舞者邊跳、背景會出現獨特的文字,觀眾不僅能看到舞者的動作,還能看到與科技結合的壯觀畫面。

組合語言舞團藝術總監楊桂娟表示,組合語言舞團21年前成立時就希望能夠把舞者的動作與書法融合,成員大多不只懂舞蹈,也還懂書法,這次表演找來在法國得過獎的視覺設計師陳韻如設計表演。

陳韻如說,她高職時期與友人喜歡玩交換日記,久了後兩人會自己造字、畫圖案,那些是只屬於兩人間才懂得符號,就如同中國古代「女書」,那是一群女人們因為社會風氣無法唸書,自行開發並且流傳的一套字體。

她說,「女書是一種秘密文字,訴說著女性的故事。」

這次表演的高潮處,舞者會自由地跳舞,再由動態感應裝置把動作化為文字,這些不規則的文字,都是每個舞者獨特的『女書』。」

「運墨,飛白,舞中行」表演將在下月1日於新莊文藝中心展演廳舉辦,分下午2點與晚上7點半兩個場次,詳情可洽詢新莊文藝中心02-2276-0182轉101。

※ 相關報導:

* 谷川俊太郎 就是要孩子們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9000443-260115

82歲的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見圖,方濬哲攝),著作涵蓋詩歌、散文、繪本、童書等,作品逾百本,昨(28日)他抵台出席繪本《朋友》發表會,被問及創作核心時,灑脫道:「我沒有要傳達給小孩任何東西,我只想要小孩喜歡,他們笑了,我就很高興。」

谷川著有70多部詩集、60多部散文隨筆、譯著童書200多部,創作量驚人,近日應台北詩歌節之邀訪台。他雖有著老人的容顏,卻元氣飽滿,一身T恤、牛仔褲、球鞋的年輕裝扮,答問時妙語如珠,惹得全場笑聲不斷。

* 80歲傅聰 練琴永無止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9000435-260115

「現在很多年輕人動不動就說:我的風格如何如何,但我一輩子沒說過這樣的話,因為在鋼琴世界裡,沒有傅聰,只有音樂。」鋼琴家傅聰今年80歲,依舊練琴不輟,活力十足,11月2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鋼琴獨奏會,演奏拿手的蕭邦、海頓、莫札特等作品。

傅聰(見圖,新象提供)是首位在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獲獎的華人,卻能在西方強者出頭的國際樂壇,成就一家之言,因為他始終記住父親的教誨:「先做人,再做藝術家,再做鋼琴家」,深厚的國學基礎,更使得他的音樂美學獨樹一格。



◆ 朱宗慶/機會與經驗─登上舞台必要裝備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9029839.shtml

【聯合報╱朱宗慶】2014.10.29

我很喜歡看表演,一直以來,欣賞各類演出是我的興趣和工作;是專業關注的話題,也是生活的一大享受。其中,我對許多年輕的藝術工作者、或新成立的表演團體所推出的作品,亦抱持著高度的興趣,多年來,陸續看了不少表演。有些人或許覺得,這些作品多少帶點青澀、不夠成熟,但根據我的經驗,這類演出潛藏著許多新穎、具有企圖心的嘗試和表現手法,往往帶給我許多靈感上的刺激。

別出心裁的創意和亮點,總是讓人感到特別興奮。因而,對於欣賞學生、年輕人或是新團體的演出,我始終抱持著開放、支持和鼓勵的態度,進而從中獲得不少的樂趣。之所以站在支持與鼓勵的立場,不在第一時間即下論斷,是因為我知道,懷抱理想、有心想做事的人,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尚需要獲得機會,才有辦法登上舞台。要成就一次完美的演出,得有許多條件要素的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場面的出現,往往難以一步到位,而是必須經過時間的歷練,從一次又一次實際的舞台操演中累積經驗。

在學生或年輕藝術工作者的作品中,時常可以觀察到類似的現象:有些展演的技術高超或創作力充沛,但是臨場氛圍的掌握不足;有些具備很好的創意,但沒有足夠的表現機會;有些創作內容頗有巧思,但缺少能夠與之相符應的呈現形式…,針對這些「待加強」或不足之處,我總將之視為是發展的潛力以及成長、向上的動力。我相信,年輕、積極的藝術工作者,將會以他們的才氣、衝勁和努力,開展不同的觀點視野,吸引不同的觀眾族群,不斷為表演藝術注入發展的活力和能量。

是以,對年輕藝術工作者或新興表演團體而言,所謂「給機會」的意義,除了給予資源、經費、表演空間…,帶著開放、包容的心情進場欣賞,並陪伴其一路成長,亦十分重要。從家人、朋友的打氣,到同學、師長的鼓勵和督促,再到國家政策及社會大眾的支持,經過時間的淬鍊和淘洗後,我們便會共同見證,這些表演藝術工作者由最初的「潛力股」蛻變成為「績優股」的過程。

然而,表演藝術的專業繫於舞台「實戰」經驗的累積;而舞台的實戰經驗,除了在演出呈現的分秒剎那,還包括演出前、演出後,以及舞台前、舞台後,各種繁瑣事務和各項細節的執行。見微知著,舞台上的完美呈現,與其說來自於天時、地利、人和的機運,不如說,是源自於戰戰兢兢、實事求事的態度,加上點滴經驗所積累而成的─這是登上舞台的必要裝備。

因此,給予上台展現的機會,必須同時考量各項必要裝備的能力是否充足;否則,在準備不足或時機未成熟之時,便「一步登天」上到大舞台,難免會給人「小孩穿大鞋」之感,甚或造成「揠苗助長」的現象。有鑑於此,年輕藝術工作者和新興表演團體不妨從小處著眼、從把握每一次機會做起,充實攻頂的裝備和戰力;而後,以踏實的腳步帶著機會與經驗,循序漸進地朝夢想的舞台,不斷前進!

(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fsj 提到...

PKN交流之夜 碰撞創意的火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30000770-260102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30日 文/黃繡鳳

連續2年策畫辦理PKN Taichung的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今年更廣邀跨領域的12位新秀,於10月31日周五晚上6點碰撞出創意的火花。

講者包括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經理王喆、建築師趙奕翔、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教師方瑋、波士頓城市設計師薛銘仁、旅英建築師吳雅筑、奧茲藝術顧問負責人蘇仰志、沁弦設計協同主持人林靖佑、藝術家涂維政、攝影師/導演Miing、品牌設計師黃新雅、RH+O單速車創辦人陳尚恩,以及服裝設計師莊承華。

Pecha Kucha在日文原本是閒聊的意思,以獨特的「20X20」方式進行,是由東京 Klein Dytham建築事務所提出,20X20的代表每個上台的講者可以利用20張圖片,每個圖片僅能利用20秒鐘說明他的想法。

PKN這個系統讓設計師可以更有組織介紹自己的作品與想法,因為他們只有6分鐘40秒的上台時間、也讓參與的人,可以看到更多不同領域的設計、創意,而在世界各地,Pecha Kucha也成為20x20的代名詞,已經有很多設計學校,進行此類的Pecha Kucha Style的簡報。

THE 201 ART-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成立3年多來,積極推動建築、藝術與美學的實質結合,期許晉身「品牌建築」的領航者。

其延攬國內外專業藝術與設計人才,創造更貼近人性、具豐富美學與文化涵養的居住空間與生活環境,未來更將發展多元的產品型態、落實以人為本的永續建築觀、建立創造性的交流平台,以及創造品牌價值的文化深度。

在這樣的前瞻發展中,該中心積極透過策畫辦理藝文相關活動去探問美學、文化的核心價值,進而積累出文化的深度,提升生活的品質,讓藝文的種子,深植每一位參與者的心中。

該中心也更進一步將藝文活動拉至城市中舉辦,不定期地於臨文心路的戶外人行廣場,結合裝置藝術呈現一種藝文介入的新環境,結合音樂活動的舉辦,呈現城市中不同面貌的藝文張力。

另一方面,他們也集結城市中的不同創意與活力,成為一種事件性的展現,「Pecha Kucha Night Taichung 設計師交流之夜在台中」,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中創生。

他們廣邀不同領域的藝術、設計工作者,都帶著來自不同城市的概念與作品實踐,與參加的民眾和政府官員在活動中彼此撞擊,相互交流,更與全世界不同的城市同步紀錄與發生,共同形塑城市的魅力。

Pecha Kucha Night簡稱PKN,發源自日本東京,迅速的擴散到全球5大洲、包括紐約、倫敦、上海、阿姆斯特丹、雪梨、舊金山、柏林等,目前已有780個城市發生,PKN讓設計師與創意工作者有機會能讓自己的作品或創意被看到。

透過PKN的平台,讓設計師發表自己的作品與想法,也讓設計師可以看到別人的作品,藉此達到交流成長的目的,不論是戲劇、電影、旅遊、音樂、時尚、設計、服裝、攝影、裝置藝術、建築、文創、已經完成的作品、正在發想的創意、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發現的有趣事物。PKN的全球化的網路也促進了國家之間的設計交流。

※ 相關報導:

* 蛇窯開窯 7國陶藝好手開心亮寶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31898.shtml

苗栗縣竹南蛇窯舉辦為期10天的高溫柴燒國際大師營,來自7國10名陶藝好手齊聚蛇窯創作,昨天開窯取出三百多件柴燒陶藝品,都相當滿意,開心留下台灣柴燒足跡。

* 融入數位技法 大師鏡頭有心境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31900.shtml

「攝影就像一幅畫!」攝影大師許釗滂從小喜愛攝影,把最感動的那瞬間收納入鏡,融合傳統攝影技巧與現代科技注入新的思維,攝影作品彷彿油畫、水墨的場景,讓人驚豔,即日起到11月16日在新竹市文化局梅苑及琉璃畫廊展出。



◆ 藝術講堂 國寶級大師同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30000446-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30日 王亭云/宜蘭報導

國寶級大師並非很遙遠,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1月起,舉辦「向大師致敬」藝術講堂,每周都有各藝術領域大師,與遊客面對面互動;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陳錫煌,與歌仔戲大師廖瓊枝,昨日在記者會中同台對藝,陳操著戲偶與廖跨界對話,博得滿堂彩。

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陳錫煌與歌仔戲大師廖瓊枝,昨日率先登場,帶來精彩表演,陳錫煌大師操著戲偶,細膩詮釋女性的婀娜多姿,更上演男女愛戀之橋段,廖瓊枝大師則展現歌仔戲柔軟身段,最後陳廖2大師更首度即興跨界演出,讓現場笑聲不斷。

受邀與遊客互動對話,陳錫煌表示,「現在傳統劇團銳減,真擔心也很關心布袋戲未來傳承,政府應安排適當出路留住人才」;廖瓊枝認為,「歌仔戲是台灣這塊土地發揚出來,希望政府能重視傳統藝術扎根的重要,不要讓歌仔戲文化失傳」。

「向大師致敬」第1講堂課程於11月1日開始,由布袋戲大師陳錫煌揭開序幕,他將帶領弟子林銘文,展現師徒默契與現場民眾互動教學;8日由歌仔戲巨星「巫明霞─小明明」與蔡欣欣,談起文武狀元的戲臺人生。

11月15日由歌仔戲國寶藝師廖瓊枝,與藝生江亭瑩、林芸丞共同示範經典選折;22日為「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演出《判官審石頭》;29日由戲曲專家林茂賢教授主持,由歌仔戲巨星「永遠的娘子─許秀年」暢談舞台後的甘苦談。



◆ 文化部五大計畫 預算全凍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30000850-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30日 趙靜瑜/台北報導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昨審文化部104年預算,包括蔣乃辛、陳亭妃、鄭麗君等立委質疑文化部五大新興計畫尚未通過行政院核定通過,卻先行編列預算,有違預算法審查程序,決議全數凍結,待行政院核定,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後始得動支。

五大計畫包括藝術發展司的「國家攝影資產搶救及建置攝影文化中心計畫」、國立歷史博物館「大南海文化園區計畫」、國父紀念館跨域加值計畫、中正紀念堂服務升級計畫及國立台灣美術館的「打造跨域加值國美綠園區」計畫,總經費約新台幣2億4000萬,全數遭凍結。

鄭麗君表示,文化部與其要做一些不具體的計畫,不如將這些錢花在修護古蹟上。

審查社造預算時,藍綠立委包括陳學聖、何欣純等,認為文化部對於社造與村落發展經費沒有用在刀口上,現場還為「村落」、「社造」等名詞唇槍舌戰。龍應台表示,社造的確是立委們的強項,作社造要跟立委請教。其他尚未審完預算將擇日再審。

日前中國大陸新浪微博轉發國家新聞出版總局通知,要求封殺台灣電影「KANO」報導,另外內容也提及,要禁止中國大陸媒體轉播11月22日舉行的金馬獎頒獎典禮。金馬執委會稍晚發出聲明表示,今年金馬獎授權中國大陸新浪網直播,目前沒有異狀。

龍應台則表示,這些文件的真實性仍存疑,如果對於未經證實的傳言作出回應,「這是一個不莊重的政府。」

政府明文禁止高階公務人員到大陸進修,龍應台則表示行政院有周全考量,「但兩岸發展是長期的,我相信這只是階段性的政策,不會影響既有的學術交流。」

fsj 提到...

台北藝博會登場 小資族可購藏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34632.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10.31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14,今天起一連四天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吸引來自十五國、一百四十五家藝廊參展,其中過半藝廊來自海外。

主辦單位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群表示,上一屆藝博會成交總額約十億元,今年主打「亞洲價值」,特邀來自馬來西亞、印尼及新加坡的大藏家來台;他有信心將有不錯的成績。

今年藝博會採M型策略,期待吸引「小資」族及海內外大收藏家一同進場。藝博會主推「My Dear First Art」(我的第一件藝術收藏),由各藝廊選出最適合首次進場的小資族購藏的作品,價位從二千美元(約台幣六萬餘)以下起跳,到四千美元左右。

M型的另一端是高價的大師級藝術,涵蓋畢卡索、趙無極、常玉、朱德群等人創作,最高價為趙無極的「19.3.62」,約三億台幣。

台北藝博會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藝博會,過去產值一度被後起的北京藝博會超越,最近幾年又「回春」,目前在亞洲各地的藝博會中居亞軍地位,僅次於香港。同時在台北及北京開設藝廊的業者觀察,北京藝博會過去曾因當代藝術火紅一時,但當地藏家多屬「跑短線」心態,比較淺碟。

耿畫廊負責人耿桂英認為,台北藝博會最大的資產是藏家的素質雄厚,許多台灣藏家已有二、三十收藏歷史。而台北藝博會比較欠缺的是沒有像香港藝博會有「會念經的和尚」,國際化的程度不如香港。

另外,一位參展的香港藝廊業者批評,日前布展時,工作人員直接把車輛開進展場,竟和名雕塑家東尼‧克雷格的青銅雕塑擦身而過,險象環生。她認為,台北藝博會也要提升專業度。

※ 相關報導:

* 台北藝博會 看見跨域共同焦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31001066-260306

....以「Dear Art」為主題,今年的台北藝博會上,包括來自大陸的「北京公社」、「北京現在畫廊」、「程昕東畫廊」、「藝術門」等畫廊參展,不少藝術家作品展現出對母體文化的思考,如師建民的《官帽》,在傳統宮廷人物畫上,刻意地抹去了人物面孔,而以太湖石取代五官,藉以諷刺中國百年來腐敗的官僚體系。劉勃麟的一系列名為《隱身在城市裡》的行為攝影作品,則反應國家機制下被壓制、掩蓋的小市民心聲。

* 菊元百貨電梯小姐 繪圖重現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34634.shtml

百貨公司周年慶最近如火如荼展開,光鮮亮麗的銷售員與電梯小姐忙碌穿梭,時光如果能回溯,一九三二年台北市就有台灣第一家菊元百貨,百貨公司內有當時很新潮的電梯,還有替顧客服務的「電梯小姐」,這些服務人員經過重重篩選,纖盈身材、亮麗容貌加上時髦制服,在當時可不輸給電影明星。

聯經出版昨天推出「東亞歷史漫遊」套書,各選東亞最具代表的城市與其最輝煌的年代,包括台北市的一九三五年、江戶(今東京)一八五三年、漢陽(今首爾)一七七○年、長安(中國唐代首都)七四五年,以繪本型式,重現這四個城市昔日的庶民生活。



◆ 上海戲曲月 京劇名角登台飆戲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34309.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10.31

由京劇名角尚長榮、陳少雲等人領銜,「2014海派文化藝術節─海上風韻上海戲曲月」,11月3日起將在台北揭幕。上海4大代表性劇團,出動400餘位幕前幕後工作人員接力來台,將在2周內帶來12台戲、13場演出。

有「活曹操」封號的花臉尚長榮,昨天偕麒派老生陳少雲抵台為今年的戲曲月暖身。

尚長榮以新編歷史戲《曹操與楊修》名揚兩岸,這次在上海戲曲月主演開幕大戲《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他將再次扮演曹操。

尚長榮排演過《曹楊》後,再回頭演傳統戲的曹操,雖然唱詞未改,但他對人物的詮釋改變了,已去掉「表面化」、「簡單化」、「醜化」等刻板形象,重塑曹丞相做為人該有的複雜性格。

上海戲曲月還包括麒派老生陳少雲挑樑上京院代表劇目《狸貓換太子》,蔡正仁以74高齡在台首演難度極高的折子戲《撞鐘.分宮》等亮點。

尚長榮指出,《狸貓換太子》唱段好聽,戲好看,演員演技生動,場面精彩。他說,90年代舞台科技還沒那麼進步,〈火燒冷宮〉一段,沒有真火,但幕一拉開,就讓人有身歷其境之感。後來,大陸很多劇團演的都是上京院版本的《狸貓換太子》。

13場演出分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城市舞台舉行並巡演台中、高雄兩地,票券洽網站 www.artsticket.com.tw ,或洽主辦單位傳大藝術(02)27715676。



◆ 淡出台灣 賴聲川遊走創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31000848-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31日 汪宜儒/專訪

3年前的國慶晚會「夢想家」爭議事件,讓劇場導演賴聲川與他一手創立的表演工作坊淡出了台灣劇場圈。這些年,賴聲川過著幾乎像是吉卜賽人的遊牧生活,遊走中國、美國各地創作,也規畫了幾座劇場與藝術節,忙得充實自得,但也給自己設下了一道結界:「再也不方便與政府來往合作。」

江南水鄉打造藝術節

甫過完60歲生日的賴聲川(見圖,汪宜儒攝),目前正坐鎮在中國浙江的烏鎮戲劇節,以藝術總監的身分為這座江南水鄉古鎮打造一如法國亞維儂、英國愛丁堡的國際性藝術節。

在氤氳水氣、縹緲著閒適氛圍的鎮裡,回想當時紛擾已成雲煙過眼,他淡然說:「那是人生太特別且珍貴的經驗。這些年我沒有停下來,還是創作著,還是繼續往前衝,但創作還是發生在台灣最開心,我一定會回去的!」

明年是表演工作坊成立30周年,雖不會特意慶祝,賴聲川的腳步仍是踩得緊湊。包括1月在北京與曹禺的女兒萬方合作的《冬之旅》,以2位老男人的遲暮對話意圖算清文革的帳;4月,賴聲川的經典代表作品《暗戀桃花源》英文版將在美國奧勒崗OSF(Oregon Shakespeare Festival)連演7個月、80場,「是華文戲劇的創舉,有華人創作被看見、證明的代表意義。」賴聲川難掩激動地說。

夢想家是人生轉捩點

下半年,由賴聲川一手打造的上劇場,將在上海徐匯區的美羅城開幕,裡頭從觀眾座位的間距、視線角度,乃至舞台的規畫,都由他操刀設計,「不同於建築師的角度,我是從使用者的需求去考量,身為創作者、在劇場工作多年,能擁有一個功能好、專業完備的劇場,總是一個理想。」

關於「夢想家」,賴聲川不避諱談,甚至很主動提及,他說,因為「夢想家」,自自然然就把自己與劇團推到了外面,是打擊,是可惜,也是人生與劇團發展的一次轉捩點。「在哪裡創作對我而言都不會是障礙,對一個創作者而言,能夠完整完成創作,能夠以作品去影響別人,總是最重要的。」

只是,闊別台灣劇場多年,連海關見他回台入關,在落下章的同時也不免開口:「你很久沒有回來作新戲了!」轉述這一段經驗的同時,賴聲川的笑容顯得複雜,他坦言在台灣創作的開心是沒有什麼理由的,且自己還是很愛台灣,很關心台灣新一代的創作者。

關心台灣年輕創作者

「我一直在看著,接棒的新一輩在哪裡,很多人或許責怪年輕人,但我可以諒解,因為時代真的變了。」賴聲川說,如果可以提醒,他想跟年輕創作者分享的是:「問問自己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所有的實驗、創新的手法與形式又是為了什麼,多看點東西,多看看這世界,放寬眼光與視野,才能夠深度思考。」

fsj 提到...

劉野「紅與藍」畫展 澄清非卡漫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36890.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11.01

3個戴著墨鏡的小孩手捧詩集、花束,對著前方吐舌頭;小女孩拿著1把利刃步步進逼小豬…大陸炙手可熱的藝術家劉野,畫作洋溢謎樣的夢幻童趣,常被形容為類卡漫風。

「我不是卡漫風格藝術家,我主要是古典風格藝術家。」應寒舍藝術中心之邀,劉野目前在台北發表個展「紅與藍」。他一開口,就顛覆外界的刻板印象。

劉野表示,他的畫透過印刷品傳播,常帶來「誤讀」。他真正感興趣的是繪畫的古典技巧,「情節只是繪畫的藉口,是個引子。」

劉野的畫常以兒童、米菲兔、皮諾丘等為主題,觀者感受到的多是童趣和愉悅。他表示,作畫時,他感受到的痛苦多過愉悅,就像登山人享受的是「自我挑戰」,爬得越高、感到越困難。專業藝術家也應像職業運動員一樣,「挑戰更形而上的目標」,不受心情好壞的左右。

有趣的是,屬豬的寒舍董事長王定乾12年前購入劉野油畫「溫柔地殺我」,畫裡小女孩拿著刀進逼小豬,他希望藉此提醒老婆「溫柔點」。

劉野昨「揭密」說,原始構圖是兩個小女孩,他塗掉其中一個小女孩畫成豬,是為了構圖需要,無關故事情節。

王定乾說,他當年以8萬元人民幣購入這幅畫,3年後以近15倍的報酬率(121萬人民幣)拍出,這是劉野在藝術市場上第1幅破百萬人民的畫作。但他現在後悔了,因為劉野最近的畫作破千萬人民幣。

劉野此次個展「紅與藍」,以水彩畫向米菲兔的作者迪克‧布魯納及藝術大師蒙德里安等人致敬,即日起在寒舍(台北市松仁路38號1樓)展至11月16日。

※ 相關報導:

* 漫畫網路帶動熱潮 展現中國美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1001020-260306

「你剪影,漢風輪廓……著交領右衽在等候。」方文山填詞,周杰倫作曲的《漢服青史》,可說是兩岸第一首為漢服量身打造的「主題曲」,而這股兩岸乃至日韓都正在興起的漢服熱,早已有如大陸知名漫畫家夏達等人的作品引領帶動。

大陸高知名度的漫畫家夏達,作品《遊園驚夢》、《長歌行》等均以其獨特的古典風,受到兩岸漫迷青睞,長篇漫畫《子不語》更是得到日本集英社總編輯長茂木行雄的大力推薦,成為大陸首部打入日本漫畫雜誌的作品,她筆下的人物總是穿著傳統漢服,展現出莊重而優雅的氣質,夏達也曾表示自己希望把中國文化中的美好,用漫畫的形式表現,展現出盛世中國風情。

....近年大陸年輕人的漢服熱,讓一些正式典禮、儀式也開始正視漢服,2012年的天津市的祭孔典禮就首次採用漢服祭孔;江蘇一些學校的畢業典禮棄學士袍而改穿漢服,並以漢禮、漢樂進行儀式。

* 陸漢服復興運動 方文山也栽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1001016-260306

「日本的櫻花季會看到大家穿和服,韓國人在節慶也會穿上韓服,華人的節日卻看不到大街上穿著漢服的人,實在可惜。」長期關注中國風文化美學,兩岸知名詞人方文山,看到近年大陸興起的「漢服復興運動」,不但自己也一頭栽入,更義不容辭地在兩岸推動漢服文化。

所謂「漢服」,大體而言指的是清朝以前漢族的傳統服飾衣冠,和目前一般人把旗袍、馬褂視為「傳統服飾」的認知頗有出入。「事實上旗袍、馬褂也不是清朝的服飾,而是再經過變革後的形式。」方文山感慨華人至今對漢服有很多誤解,然而「一個民族的傳統服裝應該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這些看似玩cosplay的年輕人,除了樂於扮古,對於不同朝代、不同階級、不同場合的漢服也下了不少考據功夫。方文山認為這種對傳統文化自發性去接觸、理解的精神,最為可貴。



◆ 阮劇團「ㄞ國party」 今明在嘉義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36856.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民雄報導】2014.11.01

一群嘉義子弟組成的阮劇團推出年度大戲「ㄞ國party」,是全台第一個改編演出百年前法國經典荒謬笑鬧劇,並融入現今時事和在地生活文化,負責台語編劇的盧志杰職業是警察,休假時投入喜愛的戲劇。

阮劇團已在嘉義耕耘創作邁向第11年,從四處找尋演出場地,如今是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扶植的在地團隊,春天辦草草戲劇節,秋天推年度大戲,平常也開辦戲劇欣賞和訓練課,並募款到偏鄉學校義演。

去年推出「熱天酣眠」以全台語喜劇演出,充滿台灣南部廟口氣味,深獲觀眾喜愛、回響熱烈;今年阮劇團將挑戰改編更困難的西方荒謬劇「烏布王」,是十九世紀末法國天才劇作家Alfred Jarry的驚世之作,全台還未有劇團嘗試過。

「ㄞ國party」將於今、明兩天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共演出4場,11月8、9日在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演出,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全省7-11 Ibon,或洽電洽阮劇團(05)2261428。

※ 相關報導:

* 3齣客家歌舞劇 明起演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36892.shtml

客家公園周末很文藝,台北市客委會邀81個客語教育中心,明天起推出大型歌舞劇「天幕劇場-客家展翅台北起飛」,將學習成果串連匯演。

* 8個劇場 烏鎮戲劇節超完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1000362-260115

投身劇場工作超過30年,賴聲川一直有個最艱難也最簡單的夢想:「擁有一座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劇場,擁有一個藝術節式的開放平台。」這樣的夢,在中國浙江的水鄉古鎮烏鎮實現了。

烏鎮是江南富盛名的古鎮,擁有1300年歷史,分為東、西柵兩區,其中西柵留住最原始的古貌,一整區以石橋流水劃開兩側盎然古意的木屋與磨出歲月的石板小路,在氤氳水氣裡隔開了現代文明的商業氣息。

在中國演員黃磊與烏鎮子弟、文化烏鎮公司董事長陳向宏的邀請下,賴聲川參與規畫烏鎮戲劇節,出任藝術總監一職,去年正式開辦,今年已是第二屆。

賴聲川回憶,4年前他第一次造訪烏鎮,被問及開辦戲劇節的必要條件是什麼?「我的回答是:劇場,大大小小的、很多個劇場,其中更得要有一個專業的,吸引國際團隊願意演出的代表性劇場。」

如今,烏鎮長出8個劇場空間,完整供應一國際性戲劇節的硬體所需。

....今年戲劇節以「化」為主題,選定中國導演田沁鑫的《青蛇》與美國東尼獎得主齊瑪曼(Mary Zimmerman)的《白蛇》為開閉幕作品相呼應。另有歐丁劇團創辦人尤金諾‧芭巴執導的《追憶》、《進步頌》及響應莎士比亞450歲誕辰的多齣莎劇。台灣代表有新生代導演楊景翔的《在日出之前說早安》。

* 賴聲川領軍 台灣軟實力進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1000364-260115

在中國,烏鎮戲劇節的出現有如平地一聲雷,讓古鎮再度充滿活力,成功吸引各地遊人駐足,更打敗安徽黃山,成為中國最熱門的旅遊景區。

細看戲劇節的團隊陣容,台灣軟實力不容小覷,除了擔任發起人與藝術總監的賴聲川,另有設計烏鎮大劇院的建築師姚仁喜、總策畫丁乃竺、技術總監簡立人,乃至於整個戲劇節的技術團隊9成都來自台灣。

fsj 提到...

竹東動漫園區 國際大師6個夢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9038549.shtml

【聯合報╱記者蔡昕穎/竹東報導】2014.11.02

新竹縣打造「一線九驛」漫畫夢工場,竹東動漫園區完成整修,昨天首度與鄉親見面,其中2014國際漫畫原創交流展剪綵開幕,展出來自法國、日本、中國等6位國際級動漫大師筆下的「夢工場」。

來自法國知名繪本作家馬克思‧杜科、中國亞裔新銳漫畫家黃嘉偉等人出席活動,與新竹縣政府秘書長徐柑妹、竹東鎮長徐兆璋等人共同剪綵,為活動揭開序幕,並送上親手繪製的動漫文創瓷盤。

馬克思說,相隔五年第二次來到台灣,這次和另一位畫家奧利維耶‧塔列克起搭乘內灣火車,就像漫步在宮崎駿的動漫裡,感覺幸福,因此創作的「夢想夜行」圖畫,以充滿夢幻、魔法感的星星點綴,充滿驚喜的氛圍。新銳畫家黃嘉偉老師「千年夢之戀」,及其他以「時光之驛」為主題創作的動漫畫作,即日起至9日都在竹東動漫園區多媒體館展出。

交流展開幕中,還有黃色書刊、韋宗成、阮光民等20位人氣漫畫家簽名會,粉絲慕名前來,大排長龍索取簽名。馬克思與黃嘉偉並與30位民眾共同創作燈籠,馬克思直說「有趣」。

※ 相關報導:

* 《三眼神童典藏版》收錄手塚遺稿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2000683-260115

「學校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呢?」《三眼神童》是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1970年代重要之作,透過主角寫樂保介的眼睛,反思人類社會的制度與環境問題,《三眼神童典藏版》不僅重編手塚大師發表在不同文庫的作品,還收錄生前從未曝光的新劇情,10月中旬一推出就獲得好評。

手塚治虫生於1928年,本名手塚治,自幼喜愛昆蟲而取了「手塚治虫」筆名,18歲以四格漫畫《小馬的日記》出道,其後引入變焦、廣角、俯視等電影拍攝手法畫漫畫,創作出膾炙人口的《森林大帝》、《怪醫黑傑克》、《三眼神童》等長篇作品。



◆ 新營藝術季 營光塔燈光秀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9038408.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政修/新營報導】2014.11.02

新營藝術季昨晚點燈開幕,由紙風車劇團表演「武松打虎」打頭陣,受到熱烈歡迎,將新營文化中心廣場擠得水洩不通。

文化局長葉澤山宣布新營藝術季將是每年常態活動,市府並斥資1.2億打造新營文化中心為國際級的演藝廳,預計明年8月完工。市長賴清德在點燈儀式上表示,「新營不只是文教,也是藝術、文化的新營。」

新營藝術園區第1期工程新民國小對面的鋼構物廊道已完工,鐵塔取名為「營光塔」,昨天晚上舉行點燈儀式,冬季每晚6點起、夏季每晚7點起,至晚上11點每個整點有燈光秀。

賴清德表示,看到營光塔點燈有快樂、幸福的感覺,並象徵新營有新的生命;新營區持續發展為文教為重心,有了超越室內美術館的概念的藝術園區,更是藝術、文化的新營,未來也規劃把新營糖廠打造成傳統產業與動漫園區。

※ 相關報導:

* 剪黏傳習 王保原師生秀成果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6791

國寶級傳統剪黏匠師王保原「剪黏創作傳習工作坊」,連續三年開課,第三期昨天在蕭壠文化園區舉行結業式,師生成果展並同步開幕,展出至卅日止,八十六歲的王保原也展出今年的兩件新作「甘露寺」、「白虎堂」。



◆ 瘋,原祭 原民交響鉅作首演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2000678-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02日 趙靜瑜/台北報導

「維持原住民的古調元素,再加上西方音樂的精煉,在原住民的原生文化面前,我們只能想辦法去延伸它,豐富它,而不是強加框架在這些文化身上。」

多年來采風並創作過多首有關原住民的音樂,金曲獎作曲得主李哲藝這次將發表第一部大型原住民合唱交響鉅作《瘋,原祭》做台灣首演(圖,台北愛樂基金會提供)。

該曲總長約45分鐘,以原住民古調為起點,融入包括阿美、魯凱、泰雅、布農、排灣、鄒族與卑南等7族傳說,保有原住民對山林、原野、川流、祖靈的頌讚古調旋律,用西洋音樂遼闊的音域手法,加入流行音樂的唱腔概念創作,開場與結尾都由交響樂團、合唱團、兒童合唱團擔任演出,舞台上超過250人,場面壯闊。

李哲藝出身豎琴世家,跨足古典與流行,創立宙斯愛樂管弦樂團擔任音樂總監與駐團作曲家,參與近百張唱片製作、錄音、創作及編曲,獲第23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是中生代最具實力的作曲家之一。「動人的旋律、令人振奮起舞的節奏,這些都是原住民音樂的特色,《瘋,原祭》裡頭有原汁原味,也有從中拆解、擴張,除了讓觀眾覺得既熟悉又新鮮,在交響樂團、合唱團的編制下,它會產生更大的能量。」

《歡慶十年/瘋,原祭─李哲藝、黃思瑋&台北愛樂》音樂會11月5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其他曲目還包括李斯特《前奏曲》與理查‧史特勞斯的《唐璜》。指揮由鄭立彬及指揮新秀黃思瑋擔任,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以及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共同演出。獨唱家則為陳安妮與穆福淳。

fsj 提到...

世界設計之都 台北2016發光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39916.shtml

【經濟日報╱何秀玲】2014.11.03

台北時間10月19日凌晨,2014年世界設計之都的主辦城市南非開普敦最後一場官方活動「2016世界設計之都交接儀式」,由開普敦市長見證,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長劉維公正式從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理事長手中接下世界設計之都的主辦城市牌,正式宣告台北市為2016世界設計之都主辦城市,日前城市牌正式亮相,2016世界設計之都官網同步全新改版上線。

「2016世界設計之都主辦城市牌」總重超過20公斤,高度超過100公分,以金屬雕刻而成,由於台北市長郝龍斌忙於食安問題無法出席在南非開普敦舉行的「2016世界設計之都交接儀式」,日前由劉維公正式將「2016世界設計之都主辦城市牌」呈給郝龍斌。

郝龍斌表示,台北市爭取到世界設計之都,除了有市府團隊以及設計師,還有市民共同的參與,希望積極運用設計來改造城市。

比如少子化的問題,許多學校空間閒置,因此改造明倫國小,化身成為「創造力學園」,正是校園活化再利用的例子。

另外,日前台北市文化局與財政部共同宣布動工的中山設計產業園區,將打造為青年設計創業的聚落。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副執行長林鑫保指出,台北成為2016世界設計之都,已吸引全球的目光,台創已分別收到來自美國、菲律賓等地民間及官方的邀請,希望能傳承台北的經驗。

劉維公也特別介紹2016台北世界設計之都的全新官網,希望以視覺化設計,讓使用者操作更方便,無論是平板電腦,或是任何系統手機界面都可使用。



◆ 獨步全球 石光藝術透禪意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4/9039931.shtml

【聯合報╱苗君平/東莞報導】2014.11.03

台商黃昌鴻、石濤等人以高科技切割技術,研發透光原石薄片,利用光的投射透視,將石材肌里紋路完美呈現,成為裝潢建材的美學藝術,可運用在高端會所、酒店、餐廳、豪宅及國外知名建材使用。

黃昌鴻說,成立雅緹克精研石材公司後,成功研發石材切割技術,切出最薄的石材僅有1mm(毫米)厚度,薄到可以折彎成柱形,「這是全球唯一的技術」,為裝飾石材帶來革命性發展。

黃昌鴻等人前天在東莞第一大樓環球經貿中心內,成立「石光藝術」,東莞台灣事務局副局長陳錫輝、東莞台協祕書長趙維南等人,都前往參觀,對石材經過切割成為精美的藝術品,都驚嘆不己。

黃昌鴻表示,經過多年研發,將中東進口的石材,經過高科技切割,可切出1mm乘1200mm乘2400mm的透光原石薄片,不但是創新的絕佳綠色薄片,還具有質輕、透光、防水、抗震四大特色。

其中,最突出可應用在1200mm直徑圓柱彎曲,由於密度比玻璃小,同體積的薄石比玻璃輕,顛覆石頭比玻璃重的傳統觀念,應用範圍也更擴大。

他說,這種薄石可運用在檯燈、吊燈、壁燈、嵌燈,獨具壁鏡、透光彩柱的風格,由於每塊石材的肌里紋路,都像指紋般的獨一無二,所以每個建材也都具有保存的稀世價值,可做傳家之寶。

原石薄片透過專利的LED燈,光源由內向外的平均投射,可盈造出不同的氣氛,透過光源顏色的改變,又可呈現另一番氣氛,不同時段、不同的光線,坐在石光藝術品的前面,都有番不同的心情。

「石光藝術」內「敦煌達摩三世佛」的背景牆,就因燈光改變,與每人心境不同,呈現出不同的禪意,常令人駐足不前。

他表示,上海分公司正在裝修中,明年3月將參加上海酒店用品展,5月參加美國拉斯維加斯酒店用品展,並將在洛杉磯增設分公司,全力把這項產品推向全世界。

※ 相關報導:

* 文創面膜 在妳的臉上作畫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39908.shtml

台灣市面上面膜百百種,十藝生技執行長宋美蒔卻希望創造出不一樣的「文創面膜」,因此推出面膜品牌「膜殿」。

宋美蒔談到藝術、科技與面膜的跨界結合,語氣總是充滿熱情,她說,面膜融入設計文創、互動式購物體驗,不但能讓世界認識台灣品牌,也能為台灣創造龐大商機。她表示,「膜殿」長期與台灣文化工作者合作,打造文創精品藝術面膜;比如,「玩美原素」面膜,以創作太魯閣族、泰雅族、阿美族原民公主為素材,加上原住民紋面圖騰,深受外籍旅客喜愛;此外,面膜內容使用台灣原生植物如檳榔葉、馬告等原民常用的素材,讓面膜更具有文化一致性。



◆ 跟著外婆吟唱聲 金曲歌手回家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3000339-260102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03日 (執筆:黃麗如)

嘉蘭部落仰望的大武山是什麼味道?曾經奪得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的阿爆(排灣族名:阿仍仍)今年發行了一張排灣族語專輯《東排三聲代》,收錄了外婆吟唱的歌聲,許多音樂人聽了表示:「外婆的聲音有大武山的味道。」

阿爆說:「我並不理解大武山是什麼味道,長年在那裏生活的人才明白吧!但我很樂意記錄故鄉的聲音、分享嘉蘭村的一切。」阿爆在求學之前,都在嘉蘭村跟著外婆生活,因為是長孫,備受外婆疼愛。儘管後來到高雄讀書、打拚,但是因著與外婆強烈的連結,她很常回嘉蘭。阿爆曾和Brandy組重唱團體,以一曲〈不愛妳〉打開知名度、甚至奪得金曲獎的肯定,但阿爆並未因獎走紅歌壇,由於唱片公司經營不善,沉寂將近10年。

「這10年是充實自己的時間,學會唱片的幕後製作、完成大學學業、穩定的當護士,我仍熱愛音樂。」阿爆說。2012年阿爆的外婆身體愈來愈不好,表示想要把自己所唱的歌錄下來,燃起阿爆對於族語追尋的序曲。她和母親以及家族親友,跟著外婆一段一段的錄下排灣族的傳統古調,從溝通、錄音的過程中,阿爆對部落燃起強烈的認同感。

製作專輯的過程中,阿爆發現外婆挑選出來的8首古調都和結婚有關,她問外婆原因。外婆說:「我有17個孫子,未來我無法一一參加你們的婚禮,在婚禮上幫你們獻唱祝福,所以先錄起來,以後你們結婚了、放我唱的歌,就是我對你們的祝福。」

排灣族的婚禮習俗中,最後有一段團體舞,部落的領唱者必須吟唱婚禮的歌曲以表祝福,婚禮才算圓滿。阿爆的外婆一直是嘉蘭村的領唱者,嫻熟各個階層的古調,她的最後一次祝福就是獻給心愛的孫子們。

《東排三聲代》收錄了外婆、阿爆的媽媽、阿爆以及家族人的聲音,是跨越世代對於嘉蘭村的紀錄。外婆沒等到專輯發行就逝世了,但她為嘉蘭的孩子們留下了珍貴的禮物。阿爆說:「這些古調如果沒有傳唱下去,就沒人會了,謝謝外婆、媽媽教我這一切。」專輯裡的古謠〈放輕鬆〉即吟唱出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譯詞)唱的時候要像風一樣柔和小鳥那樣清亮輕鬆自在,你學會了以後要教你的弟弟妹妹,以後我們可以常常一起唱。

※ 相關報導:

* 追女友、傳密碼 口簧琴好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3000364-260115

昨天在齊東詩社有一場「國民記憶庫.故事沙龍」分享會,以「憶起原鄉」為題,邀請多位原住民音樂家和部落耆老分享生命故事,現場有金鐘歌手伊祭.達道和口簧琴達人鄭保雄合奏口簧琴,還有布農族傳統歌謠領唱人古惠玉祖孫2人開唱《瀑布之歌》,現場民眾跟著節拍唱和,也共享原住民豐富的生命故事。

* 戴綺霞走過生死關 四代師徒同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0267.shtml

九十六歲京劇名伶戴綺霞,十月獲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評審委員特別獎時,精神飽滿。少有人知,她在兩個月前才剛動完心臟手術。昨天她登台演唱「觀音得道」選段,邊唱邊作禮佛手勢,並說:「我這命是觀音菩薩給的,我這曲獻給觀音。」

這曲「觀音得道」選段,也是戴綺霞首次在台灣完整演唱全段。她說自己八歲就成為觀音菩薩弟子,該曲是恩師「南派伶王」小楊月樓傳授給她,不過該曲只有曲、沒劇本,不像另齣恩師經典「馬寡婦開店」有本較易傳演,因此「觀音得道」在台罕有人知。

fsj 提到...

夜市藏劇場 掏銅板就能點好戲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2521.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11.04

台灣夜市將出現賣「戲劇」的小攤。英國當代藝術家約書亞‧沙發兒與原型樂園劇團合作,本月中將在花蓮自強夜市擺五天「戲劇攤」,表演者變身攤商老闆,逛夜市民眾只要花數十元,就可「點戲」。

約書亞以「公眾介入」(engagement)藝術聞名,曾獲英國創造藝術獎,合作對象廣含英國泰特美術館、德國柏林HAU劇場等。原型樂園創辦人之一貢幼穎在英國看過他策畫的藝術節,大為驚豔,邀他來台勘景創作,約書亞立即相中台灣特色夜市為藝術場景。

「台灣的夜市太好玩了,世上絕無僅有!」約書亞說,台灣人除了友善、速度較緩、保存華人文化最佳部分外,還有個特色是「愛吃」。在他上回訪台行程中,他就眼見人們不停談食物,一直講要吃什麼,吃完休息一下再繼續吃,讓愛吃的他也樂得連吃好幾個夜市。

在約書亞眼中,夜市充分反映台灣吃的文化,連結戲劇與夜市,更貼切他強調的「公眾介入藝術」原則:觀眾不見得要去戲院才能看表演,逛夜市就可看、自然地接近戲劇。演出就在租來的攤車上,旁邊賣的還是「深海大魷魚」等小吃。

演出由演員安原良及張吉米、搖滾樂手林仰民等八名創作者負責。約書亞說,戲單可不是單純唱首歌、演短劇,強調觀眾也得參與,比如一份「讓金髮女子侮辱你」或「比誰故事講得好」,觀眾還有機會把買表演的錢贏回來。

「夜市劇場」正在排練中,且深受附近攤商支持。貢幼穎說,花蓮夜市比起其他大城夜市更大方慷慨、具人情味,還有里長主動表示歡迎用他們的廣播系統宣傳。萬一台灣人太害羞、不敢買戲怎麼辦?約書亞笑說,他一點不擔心,「因為台灣人太好奇了!」

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五日每晚六點半至十點,夜市劇場在花蓮自強夜市(花蓮縣吉安鄉自強路與和平路交叉口)演出,現場點戲購票。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布袋戲經典曲 芭蕾舞跳給你看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2185.shtml

萍影舞集「跳芭蕾好好玩Ⅲ:樂舞心‧台灣情」融合西洋古典芭蕾與傳統布袋戲,8日晚上7時將在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登場,可至國家兩廳院購票(分為400、600元)入場。

* 日吉祥物大賽 「群馬將」奪冠
http://udn.com/NEWS/WORLD/WOR4/9042042.shtml

為期3天的日本「吉祥物大賽2014」,今天在愛知縣的中部機場公布票選結果,由群馬縣的「群馬將」奪冠,當高人氣吉祥物「萌熊」牽著群馬將的手出場時,掌聲不絕於耳。

本屆吉祥物大賽從1日起到今天為止,有來自日本各地約1700個吉祥物,創下新高紀錄。其中以9月起開始實施網路票選名次較前的吉祥物等為主,約有300個吉祥物來到愛知縣中部機場的會場參加決賽。

* 拖鞋變飛機 搭載菲國移工思鄉情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2535.shtml

一千多隻菲律賓移工的拖鞋,化為裝置藝術「末班航機」的羽翼,傳達移工們希望打拚有成、早日返鄉的心聲。在菲律賓藝壇有教父、教母級地位的藝術家夫婦Alfredo & Isabel Aquilizan來台北辦展,為遍布全球的菲律賓移工發聲。



◆ 普萊亞+聖馬丁 夢幻合體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4000435-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04日 汪宜儒/台北報導

樂迷們心中的夢幻組合終於來台合體!美國鋼琴家普萊亞(Murray Perahia)今天將與英國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合作演出貝多芬《皇帝鋼琴協奏曲》,普萊亞並身兼指揮及鋼琴演奏家身分,與樂團共同詮釋這曲華麗經典。

在台合體 頭一遭

普萊亞來台4次,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來台7次,均深受樂迷喜愛,但在台合體卻是頭一遭,促成此次演出的牛耳藝術負責人牛效華對此難掩興奮,「對樂迷而言,這是重要的時刻,我們從小到大都聽他們的錄音,那是像聖經一樣的經典。」

身為鋼琴家,今年67歲的普萊亞以純粹自然又細膩無瑕的音色擄獲廣大樂迷的心,但早自他就讀美國曼尼斯音樂院時,指揮與作曲就是他的主修項目,其後,他也曾與英國室內管弦樂團合作。

1990年,普萊亞因為右手大拇指的紙割傷口患上敗血症,此後幾度復出又因反覆的手傷暫停,那段期間,早與他有合作默契的聖馬丁管弦樂團主動找上門:「要不要來團裡指揮?」

普萊亞笑說,比起指揮家,自己其實更喜歡鋼琴家的身分,但聖馬丁團內的氣氛融洽,讓人很能享受音樂的美好,且理念相近,於是自2000年起,他正式出任樂團的首席客席指揮至今。

※ 相關報導:

* 簡文彬與碧廬冤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4000860-260115

《碧廬冤孽》是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斯的經典作品,原來的英文書名是The Turn of the Screw。從The Turn of the Screw到《碧廬冤孽》,這中間的差距還真不是一點點。會有這麼大的譯名變化,一方面反映了曾經有過的特殊電影宣傳風格,另一方面也清楚點出了亨利.詹姆斯取的書名,如此曖昧、如此難解。

《碧廬冤孽》先是電影的標題,後來才連帶成了電影原著的書名。那個時代,電影要吸引人,要有一個既能提示觀眾電影的主要題材內容,卻又文雅帶有古舊詩意的片名。

....《碧廬冤孽》也很雅,而且用兩個重點摘要了電影要素。所有情節發生在一幢孤立的「碧廬」裡,而關鍵核心就在出現了不似在人間、不依循人世邏輯的「冤孽」。這是個驚悚的鬼故事。

如果不用這種方式意譯轉寫,說真的,還不知能怎麼處理The Turn of the Screw?「旋轉螺絲」?誰會想進電影院看「旋轉螺絲」,教你如何當木匠的教學影片嗎?是不是該隨身帶一把螺絲起子準備好一邊看示範一邊模仿學習?

....布列頓的《碧廬冤孽》過去從未在台灣演出過,真是一件可惜的事。以台灣的音樂環境,要能上演完整的傳統歌劇,極為困難。歌劇觀眾人口要支持一齣製作費動輒上億,至少要連演超過十場才能回本的歌劇,簡直不可能。

....國台交新任音樂顧問簡文彬,有在歐洲指揮歌劇演出將近二十年的豐富經驗。比較少人注意到的,是他在去到德國萊茵歌劇院擔任駐院指揮之前,最早的指揮工作,是和維也納室內歌劇院(Wiener Kammeroper)合作的。這段經歷,確保他對「室內歌劇」的形式及其精神,會有精確的掌握。

* 出岫廬書法展 作品倡「得福須忍」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2166.shtml

基隆市出岫廬書法班連續10年舉辦成果展,昨天在市府藝廊掛出甲骨文、小篆等字體寫成的作品,有家長帶著孩子經過時,好奇停下腳步,猜測書寫內容,指導老師周添文說,所有作品的思想就是一個「忍」字。

* 水墨傳情 何佳興奪金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4000443-260115

有國內「出版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金蝶獎,昨天公布得主,由何佳興設計的《1980年代的愛情》奪得金獎,銀獎和銅獎則由彭星凱以《浮生記行》與《不想工作》抱回。

金蝶獎自2004年創辦,是台灣唯一的書籍設計獎項,去年驟然停辦,引發各界惋惜之聲,今年轉型再舉辦,不區分書籍類別,不設獎金,初選共有582本書籍參與角逐,較前年多了172本,除了金、銀、銅獎各1名,另有榮譽獎27名。



◆ 200年後共產黨在哪 科幻小說「三體」解答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9042542.shtml

【聯合報╱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2014.11.04

曾經屢次受官方打壓,大陸科幻小說三落三起,「中國科幻文學疲軟一大原因,是所有幻想未來作品都要解決一個問題:未來的中國是否還有共產黨?」面對這則科幻迷中的笑話,作家劉慈欣給出了答案:其作品「三體」中,兩百年後的中國依然由共產黨執政。

香港明報刊出的署名文章說,這部被譽為中國科幻最高水準的小說將拍成電影,科幻迷認為這昭示著中國科幻文學的第三次復興。一九五四年「中國科幻之父」中科院天文台研究員鄭文光突發奇想,發表短篇小說「從地球到火星」,意外引發火星觀測潮。這是中國科幻文學第一個興盛期。但一九五○年代反右運動,科幻小說被批「歪門邪道」,所有文藝創作停滯,鄭遭下放。

「文革」結束,鄭迫不及待繼續寫作,葉永烈、童恩正、劉興詩等作家也投入創作,「科學文藝」等一批科幻雜誌註冊成功,被視為第二個興盛期。

一九八三年隨著「清除精神汙染」運動開始,科幻被定為「精神汙染」,給科幻文學致命一擊,科幻小說禁刊。接下來十餘年,科幻幾乎在中國文壇絕種,僅剩「科學文藝」一度改名「奇談」求生。直到一九九○年代新生代作家出現,「奇談」改名「科幻世界」投身市場,科幻才漸復甦。

二○○八年推出的「三體」系列小說,銷量超過五十萬冊,出身電廠工程師的作者劉慈欣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科幻文學首次引起主流社會注意。

「在中國科幻可能遇到的種種意外中,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可能出現的社會動盪。」劉慈欣在博客中寫道。「中國科幻前三次進程中的兩次,都是被社會動盪中斷,社會動盪是科幻最大的殺手。現在,平靜已延續廿多年,感覺到社會基層有什麼東西正在繃緊,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隨時都可能出現。但願這只是一個科幻迷的杞人憂天。」

fsj 提到...

敖幼祥:台灣漫畫陷非常危機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5225.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11.05

以「烏龍院」名揚兩岸的漫畫家敖幼祥,昨獲文化部長龍應台頒發第五屆金漫獎特別貢獻獎。敖幼祥回顧「烏龍院」打開台灣新漫畫大門,也為目前台灣漫畫處境感到憂心,他鼓勵漫畫家們,即使環境不好,也不要放棄。

敖幼祥剛過五十歲生日,他十七歲開始做動畫、廿五歲起以漫畫為職業。他謙稱自己的貢獻只是「每天畫畫」。他的一百八十幾件作品中,「烏龍院」占了三分之二。「烏龍院」在八○年代打開了台灣新漫畫的大門,二○一一年前進大陸。

敖幼祥感嘆,台灣漫畫的現況,「去書店裡看最清楚,架上有多少台灣漫畫?」現在台灣漫畫已處在非常危機的狀態,但他仍鼓勵漫畫家應該盡力創作。即使環境不好、條件苛刻,「也不要放棄我們最熱愛的漫畫。」

龍應台感謝敖幼祥給年輕創作者一個榜樣。她說,因為在座的資深漫畫家劉興欽、敖幼祥等漫畫家代代相傳,我們可以不只是看唐老鴨、蜘蛛人。

龍應台說,文化部目前努力推「一源多用」,希望一部原創小說能發展成漫畫、動漫、遊戲、電影、連續劇;而敖幼祥早已是這方面的開創者。

今年年度漫畫大獎由小莊的「80年代事件簿(1)」奪得。參賽的獎項中,以漫畫新人獎參賽作品最多,達廿五件。新人漫畫獎得主張季雅十九歲開始漫畫創作,她很高興第一部單行本就獲獎,發願將繼續創作更多作品。

金漫獎是台灣原創漫畫的最高榮耀,為鼓勵原創人才持續創作,文化部今年將總獎金提高為一百九十五萬元。今年共分八個競賽獎項,獎金依獎項不同分別為卅萬元及十五萬元不等。特別貢獻獎和年度漫畫大獎只有獎座。

※ 相關報導:

* 畫80年代 小莊向青春致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5000735-260115

....小莊是台灣中生代、創作能量豐沛的漫畫家,現年46歲的他,擁有20年的廣告導演資歷,執導超過400部作品,27歲時,他以《廣告人手記》出道,記錄導演的工作與生活,獲得廣大迴響,熱銷近4萬本。

左手拍片、右手畫漫畫的小莊,在2010年出版第2本創作《窗》,獲得新聞局優良劇情漫畫獎優勝,隔年發行西班牙文版本。《80年代事件簿》則是他的第3部作品,是一部向80年代青春致意的作品,也將在明年推出法文及德文版權。

* 台7新銳藝術家 東藝大獻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5000733-260115

以「台灣‧日本現代美術的現在與未來」為題,文化部與東京藝術大學合辦台日藝術家聯展,4日在東藝大陳列館及ART SPACE舉行開幕儀式,駐日本代表處沈斯淳代表偕文化中心主任朱文清前往參觀。沈斯淳表示,藉由這次聯合展覽,可以讓日本民眾認識台灣藝術。



◆ 曾登世界廁所名人堂 建築師吳明修病逝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45218.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11.05

資深建築師吳明修十月卅日上午病逝台大醫院,享壽八十歲。家屬表示,告別式不會對外公開,將舉辦作品回顧展供建築界追思。

吳明修一九三四年生於台東,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曾赴日本建築大師丹下健三設立的都市建築設計研究所研修,擅長將環境心理學融入作品,代表作為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吳明修受日本代謝派的影響,認為建築是「以人為本的整合性組織體」,生活中所有事物都可視為建築設計的對象。他晚年致力改善台灣廁所文化,一九九九年創立台灣衛浴文化協會,為玉山、陽明山、捷運設計公廁,曾獲世界廁所組織名人堂最高榮譽獎章。

※ 相關報導:

* 大木作雙匠 廖枝德、許漢珍列人間國寶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4961.shtml

台南市再增兩位「人間國寶」,文化部審查公布大木司阜(師傅)許漢珍與廖枝德,列為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目前全國共有8人。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陸續提報台南市定的技術保存者給中央,之前已有剪黏大師王保原,被列為人間國寶,目前再增兩人,使台南市國寶增為3人,是各縣市中最多的。

* 陶藝夫妻檔 拌嘴激出創意火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5000865-260107

「藝術家有藝術家的堅持,我也有想法,所以就撩落去了!」曾是英文老師的李淑娟因丈夫彭景輝在7年前開始創作陶藝,兩人常對作品有不同見解,長年鬥嘴鼓下、卻也相互扶持,夫妻兩人都成陶藝家。



◆ 我見我思-村上春樹為何老摃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5000729-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05日 簡白

村上春樹寫作起步,早於1979年的《聽風的歌》、1980年的《1973年的彈珠玩具》,但其實直到1987年,號稱百分百戀愛小說的《挪威的森林》問世,才算崛起文壇、聲名大噪。他剛出道的時候,本姓真名還沒能夠廣為世人知曉,真的很尷尬難堪。單稱姓氏村上,恐被誤認在講小說怪傑村上龍;只叫名字春樹,怕被搞混在講出版怪咖角川春樹。今天大相逕庭,Haruki Murakami如雷貫耳,強勢凌駕村上龍、角川春樹。

最近這幾屆的諾貝爾文學獎公布當晚,自稱harukist的日本村上春樹迷,總會聚集鬧區洋式餐館,等候諾文獎揭曉、偶像榮獲桂冠的消息爆傳開來剎那間,享受舉杯暢飲狂賀的快感。可惜年年落空,2014也不例外。

勇奪過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先聲的捷克卡夫卡獎、以色列耶路撒冷獎的村上春樹,為何6、7年來始終無法獲得諾文獎評委青睞?全世界的harukist滿臉問號。

首先要說明的是,村上春樹究竟有沒有入圍諾文獎,由於諾文獎評審相關紀錄,規定50年後才能公開,所以除非真的得獎,否則不到半世紀後誰也難知真相。

近代日本作家當中,解密證實經諾文獎評委提名的有,1947及1948年的賀川豐彥、1958年的谷崎潤一郎與西脇順三郎、1963年的三島由紀夫,至於安部公房、井上靖、芹澤光治良、井伏鱒二、遠藤周作,僅屬傳言而已。

觀察家表示,村上春樹至今仍非日本筆會會員,對他甚為不利。過去的例子,1968年川端康成獲得諾文獎之前擔任筆會會長17年,1994年大江健三郎獲得諾文獎之前,先後擔任筆會理事、副會長。身為筆會領導幹部,可以常常跟國外作家團體交流,增加彼此的交情和了解,等於提高「中獎的機會」。村上春樹卻跟日本筆會幾無瓜葛,殊為可惜。

另外,意識型態也可能是左右的因素。眾所周知,諾文獎傾向頒給左派、進步派作家。川端康成二戰後幡改面目,致力塑造自己成為和平主義者,獲獎後便恢復原形。大江健三郎言行大方向倒是始終如一,沒得挑剔。緣此之故,原本耐煩做個「政治自了漢」的村上春樹,近幾年從善如流,懂得發表些「政治正確」的話術。例如,「在一座巨大堅實的牆和與之撞擊的雞蛋之間,我永遠都站在雞蛋這一邊」,意味他支持非武裝巴勒斯坦人民。311東北大地震立即表明反核,釣魚台事件高潮時呼籲日本政府審慎處置。種種跡象看來,村上春樹的確著急了。

還有,日本頂尖的文藝評論家討厭村上春樹,也是致命傷,嚴重影響國外同儕的觀感。這些文評家指稱,村上春樹的作品,通俗娛樂的取向太過明顯。

不過,根據統計,村上春樹今年的總收入可望超出5億日圓,暫別當桂冠作家,且先當億萬作家,也很不賴。

fsj 提到...

失憶陶藝家 捏黏土找回過去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7353.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捷/鶯歌報導】2014.11.06

知名陶藝家李金生今年4月心肌梗塞送醫治療,雖救回一命,卻重度失憶、失智。妻子許明香帶著他一一回顧過去的陶藝作品及背後的故事,讓他恢復神速,近日嘗試捏黏土,僅管手法還像個小孩,但作品已能看見過去的影子。

許明香說,李金生事發後昏迷6天,醒來後連自己名字都不記得,李住院期間,自己放下手邊工作全心照顧,不斷向他述說兩人過去的甘苦,但他總是記了就忘,生活也無法自理。

1個月後出院,李金生踏進家門的那瞬間,喚起對她的記憶,一句「我們好像一起住過這裡」,讓她內心很激動。

由於陶藝占了夫妻倆生活的絕大部分,經常會相互交流心得,許明香帶著丈夫一一端詳過去的作品,述說當初創作的靈感,李金生腦中零碎的記憶逐漸拼湊起來,目前已能明確分辨兩人的作品,認識過去的陶友,也可簡單捏捏黏土。

醫生告訴許明香,重度失憶、失智復健通常需花2年時間,最多恢復到8成,但許明香發現透過陶藝的刺激,丈夫進步速度飛快,「因此對他很有信心」。

鶯歌陶瓷博物館將於本月4個周日(9、16、23、30日)在後方園區舉辦陶藝市集,李金生也會在妻子的陪同下參與擺攤,活動詳情請至陶博館官網( www.ceramics.ntpc.gov.tw )查詢。

※ 相關報導:

* 仿仕女畫 變裝挑戰性別價值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7446.shtml

英國藝術家費爾.塞耶來台南展出攝影作品,他本身是一名異性變裝者,作品都由他男扮女裝,並仿舊時的名畫作,拍成照片,挑戰男女性別的傳統價值與意義。

* NSO穿越劇 嘟教授扮說書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6000891-260115

不是每首曲子都擁有完美的首演,當年《春之祭》首演幾乎鬧暴動,史特拉汶斯基落慌而逃。NSO國家交響樂團助理指揮張尹芳特別策畫「古典音樂穿越劇」音樂會,透過「嘟教授」帶領台灣樂迷穿越時空,一探首演音樂會現場。

NSO小提琴團員梁坤豪將擔任說書人「嘟教授」,張尹芳自己扮演貝多芬,張尹芳表示,「當初《第7號交響曲》是貝多芬親自擔任首演指揮,但是他已經聾了,所以要安排觀眾用一大堆手語鼓勵他。」「嘟教授」梁坤豪則鼓動現場樂迷跳波浪舞,讓貝多芬感受首演樂曲的成功。



◆ 為書設計漂亮外衣 以文為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6001089-260306

旺報 2014年11月06日 記者李怡芸/台北專訪

多次獲「世界最美的書」、「中國最美的書」獎項,大陸知名書籍設計師劉曉翔認為,書籍設計的重點不在於用什麼材質,做出什麼炫目的花樣,而是「個性化地解讀文本」。讓作品透過設計發聲,亦是國際舞台所認可的書籍設計精神。

分別於2010、2012、2014年獲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由外觀看來劉曉翔及其工作室的得獎作品《詩經》、《文愛藝詩集2011》、《2010-2012中國最美的書》,簡潔、安靜,並沒有一眼就吸睛的張揚,他自己也打趣:「可能光看外觀,會讓很多評審看了就放下的書。」卻往往在第二眼、第三眼……翻開書後讓國際級的設計師有「wow」的驚嘆。

每次都是量身打造

「我始終相信,一書一設計。」對劉曉翔來說,每一次的書籍設計都是量身打造的,出發點永遠是文本,「但又不是再現文本,而是個性化的文本解讀。」他認為一個書籍設計師其實就像電影導演,即使故事相同但說故事的手法各有不同。在出版品逐漸走向數位化的今日,紙本書勢必走向更個性化的設計包裝。

從過去擔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首席美術,到如今成立「劉曉翔工作室」,專門從事書籍的設計,他說:「其實在中國,像我們這樣純粹做書籍設計的工作室也不多!」長年在紙本上琢磨,不似跨界或玩票性質的設計師,把書籍設計當「藝術展」。劉曉翔指出:「紙本設計絕不只是平面與平面的關係,整本書就應該是一個空間,一個建築。」

兩岸環境各有優勢

如何像建築師或室內設計師一般將紙本書打造成舒服的「閱讀空間」是劉曉翔甚為看重的,他說:「從排列、字距、印刷都要精密地規畫。」此次來台擔任「金蝶獎」國際決選評委,劉曉翔認為兩岸設計環境各有優勢,台灣設計師外語能力強,與國際交流無礙;大陸市場夠龐大,能夠刺激和餵養更多元的設計類型。

華人設計作品要躋身國際舞台,得到「世界最美」肯定,劉曉翔以自己的經驗指出:「掌握文本訊息還是最重要的。」其次,在風格上不妨兼具當代性與傳統文化。「當代性,有跨越國境、語言的共同設計語彙;傳統文化則是表現出對自己文化、文字的尊重,展現出漢字之美。」



◆ 陳穩升的漫畫夢 召喚童年記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6000897-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06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編織毛線帽的少年,為了解開頭部不斷長大的祕密,帶著童年珍藏的小鐵盒,踏上一段鐵道之旅。」這是漫畫家陳穩升新作《光之站》中,講述關於遙遠的童年、記憶與夢想的故事,獲得今年內灣夢之鐵動漫競賽連環漫畫銀獎。

今年36歲的陳穩升,幼稚園時受到《星際大戰》啟發,從此塗鴉簿上都是雷射光束和宇宙飛船,不過擔心漫畫創作難以維生,復興美工畢業後,進入動畫產業工作至今10多年,不過仍難忘他的漫畫夢。

2011年的瑞士洛桑漫畫節新秀獎,是陳穩升漫畫創作的契機,因參賽只需一頁作品,他動念提筆,沒想到不但獲得入圍肯定,還因為風格強烈特殊令評審留下深刻印象,這單頁的創作也是成名作《麵包師之旅》的雛形。隔年,此作刊登在獨立漫畫刊物《Taiwan Comix4》,陳穩升正式踏上漫畫創作之路。

「我一直想要繪製關於鐵路與旅行的故事」,原來陳穩升小時候常常跟媽媽擠火車下南部過年,「透過窗戶看著鐵道延伸,才發現世界好大。」這些畫面一直存在陳穩升的腦海中,成為創作《光之站》的養分。

頭不斷變大的小男孩仿若陳穩升的化身,「從小我就懷抱漫畫夢,腦中存在很多想法,但能在工作中實現的不多,累積久了,很多東西想從體內冒出來。」《光之站》的男孩回想起童年時與朋友一起創作的約定,開始行動之後,頭就不再變大了。

「創作是一個出口,讓我感受到存在的意義。」3年前才開始漫畫創作的陳穩升,雖然起步得晚,畫作卻充滿熱情與實驗精神,代表作《麵包師之旅》完全沒有對白,且用色大膽,風格強烈而溫暖,「雖然很具挑戰性,但我想試試看用單純的圖畫,可以怎麼說故事。」

目前陳穩升繼續《麵包師之旅》系列創作,預計明年完成8篇出版。打開創意蒐集簿,陳穩升細數一個個還未成形的故事,「夜晚才開張的魚酒吧」、「蒐集回憶的齒輪先生」,這些充滿奇幻色彩的鮮活角色,也催促陳穩升加快創作的腳步。

fsj 提到...

500件攝影作品 看見老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7000891-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07日 吳垠慧/台北報導

國立台灣美術館即將舉辦「看見的時代:影會時期的影像追尋」攝影展,展出135位攝影家近500件攝影作品,帶領民眾從這些老照片重溫1940至1970年代的台灣。策展人、影像工作者簡永彬表示,展中一半以上的攝影作品從未曝光,全是透過田野調查而來,相當珍貴。

60年代學會紛成立

1940年代至1970年代,橫跨日治末期、光復初期至農業將轉型階段,這時期台灣社會的人文風景,全都留駐在一批攝影師的照片裡。除了外界熟知的郎靜山,台籍「三劍客」張才、鄧南光與李鳴鵰,有更多是散居台灣各地的業餘攝影師,他們的名字與照片隨著時間流逝,被掩沒及遺忘。

簡永彬解釋,1940年代為日治末期,各地成立許多寫真館,「寫真館培養出一群攝影愛好者」;1950年5月4日,蔣經國指示張道藩成立「中國文藝協會」並增設攝影委員,這是在「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戒嚴令中,被官方認同的藝文團體。

1953年「中國攝影學會」在台復會,38位發起人有4位台籍。此後陸續核准成立「台北市攝影學會」、「台灣省攝影學會」,其他各地攝影學會有如雨後春筍般到處成立,開啟了1960年代「影會時期」的盛況。

應進行台灣攝影普查

當時台灣攝影界分成「寫實攝影」和「畫意攝影」,既有中國傳統畫意,也有現代寫實主義的開拓。「這時期,台灣是業餘攝影領航的年代,至少到1970年代末」,簡永彬認為也是華人世界最豐足的一段時期,「放眼亞洲,除了日本,都沒這麼豐盛的照片出現,這階段的台灣攝影是台灣的瑰寶。」

簡永彬表示,除了展出的照片之外,還有許多來不及補遺,「政府應盡速推動『全國攝影文獻資料普查』計畫,這與攝影博物館的成立不相違背」,簡永彬認為台灣要建立自己的攝影史綱,例如台灣人拍的第一張照片等,「一張照片就是豐富的世界,圖像的蒐集很重要,台灣攝影不能只堆疊西方理論,攝影史綱的建立還有很多要作的事情。」

※ 相關報導:

* 被遺忘的紀實前輩張士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7000894-260115

台灣攝影史上,不少優秀攝影家被忽略,這次「『看見的時代:影會時期的影像追尋』1940s~1970s」特闢「被遺忘的現代紀實攝影大將張士賢」展區,介紹這位曾叱吒南台灣的攝影先輩。

張士賢1925年生,1968年因肝癌過世。簡永彬指出,1960年代以現代攝影的新寫實觀念,挑戰以郎靜山為首的中國攝影學會「畫意沙龍」,張士賢是其中翹楚,他主張「主觀性的觀看」的寫實攝影,是符合世界攝影潮流的現代攝影。

張士賢1957年起參加日本各類型攝影比賽,是第一位獲得日本「二科展」入賞獎的台灣攝影家。1964年更以年度賽A部,得到日本攝影「Photo Art」第二名,其後再榮登免審制的招聘作家,畢生獲獎無數。



◆ 烏克麗麗入畫 能摸能彈奏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9834.shtml

【聯合報╱記者李易昌/淡水報導】2014.11.07

因為愛音樂、愛惜樂器的心情,烏克麗麗工藝師陳峻儀發揮巧思,將烏克麗麗融合進畫作,讓樂器再次獲得新生命;他的畫中不但有烏克麗麗,能看能摸還能彈。

不是美術科畢業,連學做烏克麗麗都是半路出家,38歲的陳峻儀卻捨棄不掉大學時期學到的音樂,尤其是接觸5年之久的烏克麗麗。他後來厭倦辦公室生活,毅然決然辭去工作,退居幕後專心做烏克麗麗。

但陳峻儀在製作烏克麗麗的5年中發現,純手工的價格雖與進口貨不相上下,但銷量卻不盡理想,就在他考慮收山時,看見閒暇時所做的紅毛城畫作,突發奇想將烏克麗麗的琴面也畫上色彩,呈現出來的效果讓陳峻儀大為驚嘆。

目前烏克麗麗融合畫作只有7幅,這次受淡水古蹟博物館邀請展出的5幅,都是以淡水景色為主,陳峻儀說,3年前搬來淡水後,便愛上淡水景色,將來也會持續以淡水的人、事、物為出發點,持續創作烏克麗麗油畫作。

淡水古蹟博物館表示,這次烏克麗麗油畫作展採「快閃」方式,即日起在淡水海關碼頭洋樓2樓展出。

※ 相關報導:

* 絲路計畫15年 馬友友:超越期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9825.shtml

大提琴家馬友友「絲路計畫」歷經15年,昨天他率絲路合奏團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絲路音樂會」。他表示,該團成就已遠遠超越當年期許,「我們希望從傳統音樂和近代音樂出發,合作創造出屬於未來的傳統。」

馬友友說,他就讀哈佛人類學系時,學到最重要的兩件事是「寬容」與「同理心」,這也是他發起絲路計畫最重要的兩項要素。他認為藉由跨文化的世界觀、以同理心感受他人,可跨越不同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的藩籬,找到彼此共同性,合作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音樂。

* 「戲逗ㄚ環姐」 再現頭份客家傳奇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49835.shtml

黃桂志客家合唱團積極創新客家音樂,今年全新創編音樂劇「戲逗ㄚ環姐」,以客家「四月八」節慶為背景,演繹頭份知名的小人物「ㄚ環姐」、「中伙生」的酸甜苦辣,重現在地人情故事。



◆ 垃圾變藝術「孝親」創作獲共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7000504-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07日 楊宗灝/桃園報導

行孝及時!新屋鄉資源回收藝術家鄭炳和思念亡故雙親,利用鐵板、排氣管打造「懷念」作品,希望喚起現代人孝親觀念。

62歲的鄭炳和經營資源回收場,7年前響應縣環保局回收場改善計畫,開啟他藝術創作之路。鄭炳和說,自己具備基礎電工背景,1把電銲槍就是創意揮灑畫筆,回收來的鐵板、鐵罐,成了作品絕佳素材。

鄭炳和的作品就擺放在資源回收場前,由於頗具造景藝術之感,成為當地相當特殊的地標。這次他響應「新屋藝家人」展出活動,花了3天時間製作「懷念」,希望藉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寓意,傳達及時行孝重要。

懷念作品描繪雙親出遊,孝子拉著三輪車侍親。鄭炳和說,父母過世多年,在世時孝親卻總有無法長伴左右遺憾,才透過創作表達及時行孝重要。素材來源則是回收的鐵板、排氣管,簡單線條卻蘊含孝道至理,觀之頗有慨然之感。

鄭炳和說,懷念作品表達行孝觀念外,最近社會食安風暴不斷,希望透過回歸最基本的孝道,達到淨化風氣共鳴。

fsj 提到...

跟著莫比斯上月球 活潑學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8000436-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08日 汪宜儒/台北報導

談到禪,一般人直覺是安靜、沉穩,還有一點肅穆,但在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的新作《跟著沙彌moonwalk去》中,導演張藝生以遊戲、風格化肢體、新媒體等元素重新詮釋了禪的意義。

接觸禪學10餘年的張藝生,近年不斷嘗試戲劇、擊鼓與禪的融合創作,在他眼中,禪學固然有一種安靜形象,實則又具有樸實、可愛活潑的氣質,很能與人生現實中必然遭遇的狀況產生對話呼應。

「很多人汲汲營營,設下很多目標懷有很多欲望,禪學裡的『活在當下』其實點破的就是不要執著,應當真切把握每個現在。」又如對死亡與失去的恐懼,「禪學的『了生死』就是希望通過了解生死的必然而免除恐懼」,張藝生說。

只是,說禪難免嚴肅,張藝生於是採用戲劇手法重新表達,透過當代禪畫師李蕭錕的水墨畫作,莫比斯擅長的擊鼓元素,搭配風格化肢體,同時運用互動裝置控制的風向、煙塵系統,營造滿台幽默趣味,實則置入「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的禪佛意涵。

劇中,一群來自2045年的地球人組團上月球旅行,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意圖尋找長生不老的祕方,在神祕導遊的帶領下,他們展開看似無目的其實已到達終點的一趟漫步,從而發現自己從未發現過的內心樣貌。

《跟著沙彌moonwalk去》由梁菲倚、李子建、黃子翎、陳柏廷、周明宇、姚尚德、林宜瑾主演,即日起至9日在台北水源劇場演出。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氣爆百日 重建大戲鼓舞上萬人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52148.shtml

今天是氣爆事件百日,「2014庄頭藝穗節」重建大戲昨晚在氣爆災區上演,紙風車劇團與春美歌劇團分別在樂群國小、五權國小開演,吸引上萬民眾觀戲,鼓舞重建區的人心!



◆ 欣賞風景 剖析台、法攝影視角(節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8000433-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08日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即日起至10日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登場,除了延續「藝術家個展型」、「一展位一藝術家」的特色,今年首次聚焦「當代法國展區」,並邀請英國、荷蘭、馬來西亞、日本等國攝影家參展,呈現多元的國際當代攝影觀點。

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由Taiwan Art Connection主辦,全會華擔任總策劃人,去年舉辦第1屆,展期4天湧進9000多人,今年再號召「90後」的年輕攝影師加入,全會華指出,「台灣女性創作者與日俱增,實力不容小覷。」

「當代法國展區」展出6位法籍藝術家,來自今年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法國藝術學術團體TK-21主辦「夢土:台法國際攝影藝術展」交流計畫,雙方以「風景」為主題,呈現台、法攝影不同風貌。TK-21是法國藝術家、教授、哲學家、藝評家等組成的團隊,平時以網路雜誌做為藝術評論的媒體,常於藝廊、藝文空間舉辦演講與國際性活動。

※ 詳見原站。



◆ 8藝術家 揉合美、科技、舊工廠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8000439-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08日 吳垠慧/台北報導

台灣科技藝術進入工廠區,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由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主辦,雍和建設公司旗下的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與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共同合作,邀請台灣與澳門共8位新媒體藝術家,在汐止社后藝術工廠舉辦「科藝社后超連結」展覽。

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駱麗真指出,這次展覽首次將科技藝術帶入工廠林立的汐止社后工業區,讓舊工廠與新科技碰撞出新火花;相較於國際多處改造工廠成立的藝術村,這樣的做法在台灣較為罕見,她認為「科藝社后超連結」是一次重要的嘗試。

參展藝術家有澳門藝術家李綺琪,台灣藝術家林豪鏘、陳依純、張耘之、曹筱玥、黃心健、羅禾淋及駱麗真,共展出8件作品,其中3件是限地製作,分別是李綺琪的錄像投影,駱麗真的光場攝影及張耘之的社區聲音採集與創作,經由藝術家在地觀察,帶領在地居民透過藝術的視角挖掘自己與居住土地之間的關係,並提出藝術與場域對話的可能性。

談及這次科技藝術在工業區展出,黃心健認為,「科技就像是用另種形式或包裝,回到它誕生的場域」,帶有「鮭魚迴返」或「突變種的鮭魚迴返」的意象,讓人們重新思考科技自工業革命以來,自身不斷革新及對人類的影響。「科藝社后超連結」即日起展至29日。

※ 相關報導:

* 台2藝術家紐約駐村 展天分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11080113-1.aspx

紐約永遠是許多藝術創作者心中理想創作地之一,台灣2位年輕藝術家許尹齡、張君懿參加ISCP駐村計畫,以4個月時間完成「所有快樂都會回來」、「仙女湖」作品,展現特色。

ISCP是紐約非營利,私人知名藝術村,每年邀請國際策展人、藝術家駐村,並舉辦開放工作室,呈現藝術家駐村成果,是國內藝術家與國際接軌觀摩很好的平台與機會,也讓文化部每年甄選吸引眾多角逐者參選。

* 原民木雕展 「讓花蓮文化走出去」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52158.shtml

「我們要讓花蓮的文化走出去,邁向國際,更要關切本土的雕塑藝術必須發揚光大。」花蓮縣長傅崐萁昨天強調,縣府全力推動花蓮的石雕、木雕,也要讓更多在地創作家呈現花蓮的木雕文化。

花蓮縣103年度「原住民族木雕藝術創作特展」開展,縣長傅崐萁與木雕工藝家相見歡,今年展出太魯閣族木雕大師肯恩基.武茂的15件木雕,及西又.比林的歷年作品15件;花蓮縣原住民工藝薪傳獎得主胡銀祿將與肯恩基一起在戶外創作木雕。

* 紙塑媽祖神尊 德國展神威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8000586-260107

雲林縣北港鎮紙塑工藝師蔡爾容、卜雅菡夫妻,以古法製作具有筋、肉、骨、皮的「紙塑」媽祖神尊,有別於一般的「紙糊」工法,極具特色,獲邀參加「德國柏林國際工藝展」,2人將藉此機會在歐洲宣揚媽祖宗教信仰文化。

蔡爾容傳承家族50餘年的紙藝工夫,一開始以「紙糊」工法製作神尊,後來得知中國有失傳百年的「紙塑」工法,花了20餘年蒐集資料,從古書的隻字片語中加以推敲,終於重現古老工法,吸引新加坡寺廟前來訂製,中國文創博覽會也邀他參展。

fsj 提到...

韓良露寫飲食 留住「思念的味」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53797.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11.09

「如今彷彿有一桌隱形的家筵陪伴著我日常生活的餐桌,父母、阿嬤隱約列席在我身旁,我總想起各種食物和他們的關聯。」作家韓良露以懂吃聞名,她在新書「良露家之味」中揭秘,對食物的熱情來自家學;人過中年寫飲食,食物滋味全成了人生百味。

韓良露九年未出書,今年卻一口氣出了四本。五十六歲的她,在新書發表會上回顧前半生。她原是千金大小姐,廿四歲那年家道中落,扛起家計「浪女變俠女」,此後有八年時間沒日沒夜寫電視劇本。

卅二歲後,韓良露旅居倫敦沉潛,讀書寫作。四十歲那年,她為了照顧父母重返台北,決定重修「台北學」。她創辦南村落,以創新方式詮釋台灣文化。今年四月她閉關寫作,一口氣把九年沒出的書出完。昨發表的「良露家之味」,以食物記錄生命中兩位「灶神」─已逝的父親與外婆。

「我的口福讓我幸福。」韓良露父親來自江蘇,外婆則是生於日據時代的台南人,共同點是愛吃、擅廚藝。她從小「一嘴吃兩家」,懂得欣賞飲食的多元與差異性。

韓良露因此習慣用食物記憶人生。「大家都說睹物思人,我卻發現食物更能勾起情緒,食物進入我們的五臟廟,成為情感的祭品;從此千迴百轉,留住思念的味道。」

※ 相關報導:

* 雲門「白水」服裝 彭麗媛設計師打造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53796.shtml

雲門舞集的舞作,因服裝設計而改變。雲門月中將首演「白水」,藝術總監林懷民首次邀請台灣以外的服裝設計師─為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去年出訪國外設計服裝的馬可,以件件替舞者量身打造的服裝表情,為雲門展現全新的舞蹈神采。



◆ 宜蘭美術館 楊英風雕塑進駐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52152.shtml

【聯合報╱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2014.11.08

宜蘭美術館本月16日開館試營運,楊英風的3件雕塑作品昨天進駐,其中,以三道鋼片打造成展翼鳳凰的「鳳凌霄漢(四)」,將永置美術館前,作為藝術地標。

「這將是顆宜蘭舊城文藝復興的大珍珠!」縣文化局長林秋芳與楊英風美術館副館長王維妮等人為「鳳凌霄漢(四)」定位後,期盼大師的作品能帶領宜蘭美術館家族起飛。

宜蘭美術館以有60多年歷史的舊台銀宜蘭分行整建而成,16日試營運至明年2月23日,3月25日美術節正式營運,試營運期間免費參觀,將展出「宜蘭美展30年」的作品,室外展出3件楊英風的作品。

楊英風於1990年創作的「鳳凌霄漢(四)」為不鏽鋼雕塑,作品意象是鳳凰展翅、凌越霄漢,以三道鋼片結合,將永留美術館前的南門角廣場。

美術館與台灣銀行宜蘭分行新大樓間的戶外廣場,放置楊英風另兩件不鏽鋼雕塑作品「日昇」、「月恆」:「日昇」象徵向上騰昇,蓄勢待發;「月恆」沈靜柔美,圓融自在,將展出兩年。

縣文化局指出,楊英風幼時在宜蘭生長,喜愛大自然,與山水為伍,在泥塑及剪紙創作中萌發藝術之芽,曾在大專院校作育英才,創作千餘件漫畫、版畫、雕刻、雷射藝術、景觀與建築規畫等各類藝術作品。

林秋芳說,宜蘭美術館試營運期間首推「楊英風經典雕塑常設展」,就是試圖從參觀與欣賞大師的雕塑作品中,領悟人類與自然環境交融、和諧共生的「天人合一」哲理,宜蘭美術館也將帶動並營造周邊藝文氛圍,成為美術特區。

※ 相關報導:

* 菲林「美人魚」 花蓮民眾最愛的石雕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52161.shtml

花蓮縣最受喜愛的石雕作品是哪一件?答案是義大利石雕家菲林.吉歐創作的《美人魚》!

花蓮縣文化局舉辦的「2014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於上底日閉幕,昨天公布票選總結果,累計至10月底共2萬1660名民眾上網投票,最受歡迎的石雕作品是義大利石雕家菲林.吉歐的作品《美人魚》,總得票數為1947票。

* app捧紅本土插畫家 馬來貘紅到國際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544736

台灣插畫家Cherng以一隻黑白相間的馬來貘,從臉書紅到LINE,最近他的新作品「新生活運動」有了英文版,透過行動漫畫平台LINE Webtoon走向國際市場,台灣插畫家成為另一種台灣之光。

Cherng的成功案例,吸引更多國內人才投入插畫領域,插畫家經紀公司默默文創今年舉辦第二屆插畫徵件比賽,參賽者多達700人,較去年暴增十倍,最小的參賽者才9歲。

受惠於臉書和即時通訊App盛行,貼圖廣受手機使用者喜愛,即時通訊App兩大業者LINE和WeChat,都在台灣積極招攬插畫家。

* 跳脫水墨框架 大四生獲南瀛獎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8724

以全國「最難贏獎」著稱的南瀛獎,第廿二屆昨天頒獎,得主有三人,分別是西方媒材類劉佳琪、東方媒材類蔡旻芸、書法篆刻類林滄池;其中,年僅廿二歲、就讀高師大美術系四年級的蔡旻芸,獲獎直呼意外又開心。



◆ 釘子拚水墨 漢字有「藝」思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53471.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思萍/台北報導】2014.11.09

你看過用釘子組成的中國山水畫嗎?你知道文字除了寫在紙上,還能有什麼變化嗎?「2014城南藝事—漢字當代藝術展」由中華文化總會策劃,為傳統的漢字注入創意,呈現不同的風格。

「2014城南藝事—漢字當代藝術展」以漢字當代藝術為主題,探討藝術創作中有關漢字的書寫情境、閱聽載體、文本敘事等。串連台北市南海路周邊博物館群、藝術機構、街廓、店家等,共8個展館、70個藝術家參與。

中華文化總會的「文字召喚:當代畫語錄」,展覽中有兩幅大型水墨畫,遠看就和一般水墨畫沒有兩樣,但近看竟是一根根的釘子組成,依照排列疏密,還能展現水墨的濃淡,十分值得一看。

國北教大南海藝廊「中文書寫」則是顛覆民眾對文字的想像,有邊推邊看的「閱讀車」,藝術家更將文字書寫在牙齒模型、圓球、膠囊等不同載具上,讓民眾在閱讀時會心一笑,並思考文字更多不同可能。

中華文化總會長劉兆玄說,當地的街廓,文化底蘊深厚,首次辦理城南藝事,讓更多人看見這個老街區的深度。北市長郝龍斌說,未來將擴大舉辦,將這個活動成為北市著名的藝術節,讓國內外遊客看見台北。

這次展覽分別有中華文化總會的「文字召喚:當代畫語錄」、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某人曾說…」、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引˙信:那一刻」、國北教大南海藝廊「中文書寫」、牯嶺街小劇場「為你朗讀˙三城敘事」、楊英風美術館「書法印象—楊英風書法造形系列」、郵政博物館「崇華意識」。

中華文化總會還規劃「街巷店招書法植字讚」活動,特別邀請約50名國內知名的書法家如杜忠誥、李轂摩、張炳煌等人,為城南區50店家書寫店名,讓民眾走在南海路、牯嶺街、南昌街、寧波西街,就能欣賞各具特色的書法名家創意。活動從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

fsj 提到...

150位亞洲漫畫家 本周扺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0000424-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10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全亞洲150位漫畫家將齊聚台灣辦趴!連續舉辦15年的「亞洲漫畫家大會」,13日在高雄登場,《好小子》作者、75歲的千葉徹彌、少女漫畫家里中滿智子、擅長料理漫畫的倉田芳美與《妙廚老爹》作者上山栃,以及中、港、日、韓漫畫家,都將抵台與漫迷見面。

除了多位大師來台,大會還邀請韓國振興院院長吳在錄分享韓國漫畫成功的經驗,另外台灣漫畫家敖幼祥、蕭言中、邱若龍、游素蘭等人也將參與盛會。

亞洲漫畫家大會源於1996年里中滿智子、千葉徹彌等資深漫畫家期待與亞洲各國漫畫家交流,在「來辦個漫畫家們的聚會吧!」的想法下,創辦了這項盛會。首屆在東京舉行,第3屆曾在台灣新竹舉辦,2009年二度來台,今年則是第3度在台灣舉行。

老當益壯的千葉徹彌曾經多次來台,至今仍然創作不輟,他在1950年代開始發表激勵人心的《小拳王》、《好小子》,風靡日本及全亞洲,被冠上「漫畫之王」的稱號,曾經獲得日本文化教育部科學大臣獎,《好小子》也是許多4、5年級生的童年回憶。

擅長料理漫畫的倉田芳美,代表作《廚藝小天王》,描述一位菜鳥廚師剛從學校畢業,到料理店擔任學徒時,引發一連串關於美味的故事,曾被改編成日劇。

上山栃的《妙廚老爹》則在日本漫畫周刊《Morning》連載,超過10年沒間斷。故事以荒岩一家人為主軸,男主人擁有高超的料理技巧,帶出一家人以及周邊親友的溫馨故事,每話作品都有一道食譜,甚至可以做出實際料理。

※ 相關報導:

* 宮崎駿震撼彈「吉卜力會解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0000422-260115

吉卜力工作室是否收攤?宮崎駿到底還拍不拍動畫電影?近來各種傳言滿天飛,由日本導演砂田麻美執導的紀錄片《吉卜力:夢與瘋狂的王國》,直擊吉卜力工作現場,揭開這座動畫夢工廠的神祕面紗,去年在日本推出即造成轟動,今年也將在即將登廠的金馬影展舉行台灣首映。

「未來很明確,吉卜力會解散。」片尾宮崎駿以冷靜的語調投下震撼彈。確實,吉卜力堅持手繪且只製作電影的製片模式,帶來龐大的製作成本,加上宮崎駿、高畑勳等大師相繼退休,出現後繼無人的窘境,工作室危機湧現。



◆ 兩千張台灣 兩千種鄉情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55488.shtml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縣報導】2014.11.10

藝術家林磐聳七年前起,每到一個國家,就以明信片創作「台灣」再寄回給自己,迄今已畫兩千多個「台灣家書」系列作品,現在屏東縣文化處展出,感動不少參觀者。

五十七歲的林磐聳是屏東縣東港人,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副校長,國人熟悉的中華電信、故宮博物院等識別系統都是出自他的設計,近年更以台灣島嶼圖像為題材,把台灣設計推向國際舞台。

林磐聳的父親林慶雲是知名攝影家。他回憶「開始畫台灣源自對家鄉的情感」,九年前春節返鄉,在父親書房看到父親生前種的黃金葛,百感交集,隨手畫下布滿黃金葛綠葉的台灣造型,開啟他畫台灣創作的願力。

「兩千多個台灣有兩千多種對家鄉的情感」,林磐聳說,「創作仍在進行」,台灣造型有水族館型、火焰型、旋風型等等;有幾年哥哥生病,更以菩薩為造型作畫。

※ 相關報導:

* 吸管、鐵線、黏土 被街頭藝人玩「活」了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55260.shtml

新竹市50名街頭藝人昨天授證,其中余美璇利用吸管製成五顏六色的作品,環保有趣;黃明威利用巧手賦予冰冷的鐵線生命力;沈欣儀的黏土捏塑精美生動,每個藝人發揮專長、技藝成功吸引目光,也「走出不同的世界!」。

* 木雕家蔡清鈿 「播種」國際賽奪銅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55184.shtml

宜蘭木雕藝術家蔡清鈿最近赴對岸參加「2014世界工藝文化節國際木雕比賽」,在各國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以1粒稻穀為意象的作品「播種」得到銅獎,為台灣木雕界爭光。

* 台灣花燈 首爾發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0000428-260107

台灣傳統燈藝之美閃耀韓國清溪川!今年台北燈節最受矚目的「時光迴廊」與「采風」燈組,受邀至韓國首爾燈節展出,台灣燈藝師赴韓組裝修補燈組,展現細膩工法,即日起至23日晚間5點至11點,將於首爾燈節的「海外邀展燈區」亮相,讓世界各國的遊客,看見台灣傳統燈藝之美,台灣花燈藝術揚名國際!



◆ 藝術直通香港 台灣5團發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0000426-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1月10日 趙靜瑜/香港報導

台灣表演團隊首度走入香港社區,與民眾互動,由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辦的第9屆台灣月活動,邀請朱宗慶打擊樂團2、國光劇團、雲門舞集舞蹈教室、Vocal Asia人聲樂集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等5團到深水 、觀塘、西貢、元朗、荃灣、沙田、黃大仙及屯門等8社區,進行45場藝術分享活動,為香港社會上一堂來自台灣的創意課。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盧健英表示,這次的活動,希望讓台灣的藝術經驗深入香港社會底層,一方面讓台灣團隊走出藝術殿堂,與香港民眾深度認識,也讓香港社會看見台灣藝術。

在這次藝術直通車活動當中,朱宗慶打擊樂團2已經與志蓮淨苑佛教中學的特教師生與家長作示範演出,國光劇團在嶺南大學做傳統戲曲之美體驗,都獲得熱烈回響。

下周接力的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在深水 與共生舞蹈團身障舞者交流,Vocal Asia人聲樂集要在漁村鯉魚門與香港樂苗音樂協會舉行工作坊與燈塔音樂會,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則刺激新生精神康復會病友的藝術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