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5

在地好滋味

◆ 太陽能板下… 孕育1座菇兒院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75688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新埤報導 2015-07-24

這個「菇兒院」很特別!沒有孤兒,而是在太陽能板下孕育出成群頭好壯壯的「香菇」。

屏東縣新埤鄉沿山公路路段,最近多了一個由黑網搭建而成,上面還有太陽能板的觀光菇園─「泰陽菇兒院」,菇園主人陳登泰表示,前屏東縣長曹啟鴻力推養水種電,屏東縣多了許多太陽能板,他心想,應該要好好利用太陽能板下的空間,於是成就了「菇兒院」。

陳登泰遠至南投、埔里向當地的菇園取經,然後把技術帶回來屏東,他說,其實在屏東種菇最需要的不是金錢或是技術而是勇氣,「要有與炎熱氣候對抗的勇氣」,原來大部分的菇類都很怕熱,導致在屏東種植菇類並不容易。

他堅持不用冷氣來降低溫度,他說,推太陽能就是要節能減碳,如果再用冷氣散熱,「豈非適得其反?」所以他利用太陽能板,旁邊搭上黑網,利用定時灑水系統、濾水系統,來保持適當的溫度,讓每個香菇都頭好壯壯。

目前除了種植鮑魚菇、黑木耳、珊瑚菇、酒杯菇以外,也有鹿角靈芝、靈芝等,目前也有民眾大量訂購製成中藥材來販賣。



◆ 炭火焙茶 48小時不間斷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75766

聯合報 記者賴佑維/大溪報導 2015-07-24

大溪茶香會館業者黃建明用傳統炭火烘焙茶葉,茶葉溫潤,又有淡淡炭香。他說,烘焙期間需連續看顧48小時,不能休息、睡覺,相當辛苦。但看著老主顧喝茶時滿足的表情,是讓他堅持古法的動力。

47歲黃建明說,25年前開始學製茶,當時學的就是炭火烘焙,但近年來業界為求快,紛用機器烘焙,和傳統古法相較,機器烘焙火力大,只需6至8小時就能完工;但炭火烘出的茶葉有炭香,喝起來也比較溫潤,香味持久,茶葉擺上數年都不會變質。

「用龍眼炭較香甜!」黃建明說,在台灣主要採用龍眼木或相思木烘焙茶葉,尤其龍眼木烘焙出的茶葉品質較佳,香味也令人喜愛。

黃建明說,雖然所製作的茶葉遠近馳名,也有不少人慕名來「求藝」,但都因為太辛苦而作罷,大多數待個兩、三天就放棄學習,面對無法傳承古法製茶,也讓他感到很無奈。



◆ 太平設枇杷專區 推動林地變農地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75691

聯合報 記者黃寅、程遠述/台中報導 2015-07-24

台中的枇杷、甜柿出名,但部分果園位屬林務局土地,與造林目的不符要收回,台中市農業局希望闢成枇杷專區,立委江啟臣也推動甜柿專區,讓果農安心種植,農業專區計畫進入評估階段。

台中枇杷佔全國產量8成,太平區有175戶枇杷農,將近250公頃土地向林務局承租,但被認定與造林目的不符,面臨收回問題。台中市農業局說表示,土地位於太平區大湖桶山區,多屬於保安林地,10多年來農民承租種枇杷,佔太平枇杷產業6成,如土地真被收回,將衝擊在地產業。

台中市農業局作物生產科長陳英琮說,市府提出農業專區構想,希望土地由市府代管,為林地爭議解套,也能依法輔導農友;去年已委託逢甲大學評估,找出對農民、水土安全雙贏作法,近期將提交林務局審查。不過市府坦承,把林地變更為農地,決定權在中央。

許姓果農說,若林務局把土地收回,多年心血就付之一炬,未來不知何去何從,若闢為專區,對產業有幫助,也能帶動觀光。有農民說,該批土地原準備放領給農民,後來卻不了了之,台中市升格後,林務局反過來告農民占用林地,揚言要收回,希望政府能兌現承諾,完成放領作業。

和平區摩天嶺有400公頃甜柿果園,屬於林班地,面臨林務局收回問題。

立委江啟臣說,早期政府鼓勵上山開墾,農民發展甜柿產業後,面臨土地產權問題,他已將甜柿專區計畫送交行政院審查,若順利通過,將仍由林務局管地,專區土地3成得種林木,剩餘土地仍可種柿子。

※ 相關報導:

* 砲彈蓮霧甘美 要打響壽豐名號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75681

壽豐鄉農民呂芳釧原在溪口村種植荖花,8年前將2分半的荖花園區改種砲彈蓮霧,農會輔導以微生物益菌栽培,再以有機肥添加養分,現在進入採收期,每顆果粒碩大、果肉爽脆甜美,讓他相當開心。

呂芳釧8年前學到砲彈蓮霧的種植技術,帶回花蓮試種,以支亞干溪的清澈溪水、用網室加掛防雨網種植,細心照顧,並且不斷改良,終於栽培出色澤鮮紅、甜度高的砲彈蓮霧。

創造農產新價值
食安與管理
致癌危機

19 則留言:

fsj 提到...

台中甜柿專區…農友:選舉到 又再講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77874

聯合報 記者程遠述/和平報導 2015-07-25

台中甜柿、枇杷出名,部分果園位於林班地,盼爭取成立農業專區解套。農委會林務局強調,不同意解編林地,也不會收回果園,傾向與農友簽約,農友依規定比例種植林木,其餘可續種果樹,但尚未定案,仍待行政院核定。

立法委員江啟臣、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昨到和平區會勘,江啟臣表示,摩天嶺農民世居在此,務農超過三代,有將近400公頃土地是林班地,不時傳出林務局要收回土地;台中市府提出甜柿專區構想,讓農民能繼續耕作。

楊宏志表示,依行政院核定的國土保安計畫,可以「非木質林產物經營」方式,由農民向林務局簽約租地;3成土地要種規定林木,另外7成可以種果樹;他強調,林地是國家財產,不可能將林班地解編;以出租方式混植林木和果樹,若實驗評估可行,將考慮推動。

在和平區烏石坑社區種甜柿的謝姓農民說,這個方案農民可接受,但希望造林不用種在柿子樹旁,否則大樹遮蔭「柿子會死光光」。廖姓柿農說,贊成租地種樹,希望能趕快實施,讓農民得到補助和保障。但有當地居民質疑,甜柿專區講了很久,從沒真正實施過,相關規畫「都是空談」,只是「選舉到了講一講」。

太平區有250公頃枇杷園向林務局承租土地,市府希望推動枇杷專區;林務局東勢林管處長李炎壽說,建議可參考和平甜柿專區規畫,由農民向林務局簽約租地,依比例種下規定數量的樹木,也開放農糧署輔導農民。



◆ 農村再生 高原社區椪柑咖啡樂活行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1006

自由 2015-07-25

〔記者王涵平/東山報導〕高原社區今年規劃進行農村再生,以「椪柑故鄉、幸福起啡、樂活高原行」為社區願景,盼營造宜居、宜遊、宜學、宜養、宜業的新農村社區。

高原社區發展協會表示,高原社區位於東山區東北方,北與白河區關嶺里、東與嘉義縣大埔鄉、南與青山里、西與東原里為鄰,因產業經營考慮,高原里西半部成立高原社區,東半部成立李子園社區,產業主要有椪柑、咖啡、龍眼等,人口約二百四十一戶、六百多人。

吸引年輕人返鄉 振興產業

由於人口老化與外流嚴重,社區希望透過農村再生,吸引年輕人返鄉,振興社區產業,協會指出,高原的優勢在於擁有海拔九百公尺立體落差的大獅嶺西向坡地,以及獨特的早期火山岩地質,成為發展咖啡產業的優勢。

協會表示,轄內一七五線營造為咖啡公路之後,加上高原咖啡生態園區,整體帶動東山咖啡產業發展,未來發展定位可放在都會區周邊休閒功能,做為特色咖啡公路、高原咖啡生態園區等發展腹地,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土地分區包括生活文化區、生態保育區與產業活化區。

規劃四年生態保育計畫

未來社區產業行銷活動包括咖啡製作體驗、採咖啡與水果、生態導覽解說活動,由於高原社區動植物生態相當豐富,同時也規劃四年的生態保育發展計畫,例如第一年的社區生態資源旅遊踏查,第二年茄苳溪生態資源調查、生態導覽解說人員培訓、自然生態學習營等。

※ 相關報導:

* 苗栗水果坐上船 一路飄香到香港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77847

苗栗縣政府行銷縣內優質水果及農產,7月31日前進香港辦高接梨、葡萄及桂竹筍展銷活動,昨天在卓蘭鎮農會果菜市場舉行果品封櫃啟程儀式,期盼縣內優質水果能持續擴展海外市場。

* 送葡萄到星國 魏明谷行銷觀光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77880

彰化縣政府為推廣彰化觀光產業,拓展國際旅客來台旅遊,前往新加坡參加「2015年新加坡秋季旅展觀光推廣活動」,縣長魏明谷昨天在旅展首日親自到場,並準備彰化葡萄,邀請當地民眾品嘗。

魏明谷表示,新加坡每年超過30萬人次到台灣觀光,希望透過旅展,邀請更多新加坡人前來彰化旅遊。他說,彰化有大佛、全台唯一的火車頭旅館扇形車庫、鹿港的古蹟與文化、田尾公路花園、王功燈塔、潮間帶美麗的黃金海岸等,多元的風光相當值得走訪。



◆ 願景回響/飲食教育扎根 不是立法了再談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78138

聯合報 林穎禎/研究人員(德國波昂)2015-07-25

從「呷飽未」的問候,變成見面互相叮囑「XX東西不要吃」,民眾這種對「吃了什麼」比「吃飽沒有」還關切的現象,大概是台灣食安危機中,我們唯一能感受到的正面效應。

食安意識被喚醒後,原本是廠商塞什麼就買什麼的消費者,開始計較食品加工流程,知道要注意生產來源,購物時不忘多看一眼產品標示,進而對土地、生態這類與食材生產攸關的基礎元素多了關懷,同時體認到這所有的一切經驗與教訓,應當轉化成教育的一部分,讓孩子及早建立正確的飲食概念,不能贏在起跑點,至少也不要因為偏差的飲食習慣而垮在起跑點。

日本一部《食育基本法》法案,因此變成民間倡議學習的對象。當然,食育在過去廿年已在全球成為趨勢,以教育方式扎根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不僅重要而且必要。但是細究日本「食育基本法」,其實是一部框架性的立法,也就是說描述了推動食育的目的、基本理念、政策藍圖,但並不見對何謂「食育」有法律上的定義,更遑論有具體的措施。

此種以名稱立法的方式,是日本特殊的立法模式,有近五十部各種以「基本法」為名的法案,同樣多是對國家重大政策領域之宣示,僅具形式意義,而無實質的規範。

飲食教育的扎根還有另一種經驗:歐盟農業理事會二○○八年底通過「學童水果計畫」,一四年編列的執行預算已達一億五千萬歐元。經費用於購買水果、果汁,以及分配、運送、教育文宣、評估措施。

德國為呼應這個計畫,頒布了一部僅八個條文的《學童水果法》,規定經費運用、分擔、執行的方式。而主要執行的部會為聯邦食品暨農業部和聯邦衛生部,並由教育單位及學術機構配合進行。這個計畫並與學校中的課程相結合,例如當做生物課的教材,或者在英文課中學習蔬果的英文字彙。校方並且規畫其他活動,例如在課程中加入營養教育、邀請農業工作者到校演講、農場參訪。在評估報告中也顯示,學童對這個專案有強烈的認同感,並認為這是專屬「他們」的項目,他們必須對此負責,因此學童樂於參與搬運或分配蔬果的工作。

有心推動食育,需要的應當是實際的政策措施,而不是立法了再來談。如果真的需要法源背書,我們不是有一部《食安法》?或者,還有個躺了卅幾年的「國民營養法草案」。

※ 相關報導:

* 頭份國中返校日不上課 到田裡種番薯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77840

苗栗縣頭份國中昨天利用返校日,與鎮農會合辦種番薯活動,讓學生體驗農事,了解農事的辛苦,懂得抱持感恩的心。

* 生態綠舟梯田 宜蘭「縣長稻」收割囉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77870

預計9月開園的宜蘭縣「冬山河生態綠舟」,有著美麗的梯田景觀,縣長林聰賢今年帶各局處主管和志工下田插秧,昨天以傳統、手工收割,眾人一起感謝大自然的恩賜。

「冬山河生態綠舟」原名「冬山河森林公園」,區內規畫梯田、菜園、濕地和山林,彷彿是宜蘭的小縮影,走進園區,可以親近河流、土地和大自然,眺望周邊山景、田園與河岸風光,也可以看到火車急駛通過冬山鐵橋的美麗景致。

fsj 提到...

台「防疫鐵三角」 助7國抗柑橘黑死病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80002

聯合晚報 記者許依晨/台北報導 2015-07-26

柑橘產業是中美洲經濟命脈,產值13億美元,提供44萬個就業機會,但有「柑橘黑死病」之稱的黃龍病,從2009年開始在中美洲蔓延,嚴重影響到了當地柑橘農民生計;國合會駐薩爾瓦多的計畫經理,與來自台灣的「防疫鐵三角」,協助中美洲7個國家對抗黃龍病。

柑橘類水果包括柳橙橘子及檸檬,是中美洲國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飲食來源,不僅當水果,當地菜餚及飲品幾乎都會擠上檸檬或柳橙汁調味,是當地鄉村居民主要維生素C來源,可說是中美洲經濟命脈。

國合會副秘書長李栢浡指出,目前中美洲柑橘產業面臨重大危機,許多國家柑橘園已大面積感染黃龍病。黃龍病主要透過柑橘「木蝨」傳播,1925年從中國華南地區開始造成危害,過去數十年來擴散到全球,台灣也曾深受其害。

2009年到2011年間,包括多明尼加、貝里斯、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國陸續傳出疫情,對經濟帶來衝擊,也影響20萬個柑橘產業就業機會。

國合會與中美洲農牧保健組織(OIRSA)101年開始合作執行計畫,協助提升中美洲夥伴國家防治能力,計畫經理黃天行打趣說,「木蝨出國不用簽證」,木蝨在尼加拉瓜「叮」一下,又飛到瓜地馬拉,四處傳播病源,沒有區域型防治概念,就無法防治,因此當時OIRSA主動找上派駐在巴拿馬工作的他,希望借重台灣的防疫經驗,進行防治計畫。

黃天行找來專精於黃龍病檢測的台大教授洪挺軒、健康種苗專家黃阿賢,以及木蝨防治專家洪世程組成「鐵三角」團隊,把台灣60年防治經驗帶到中美洲,教導當地人員建造健康種苗系統、施行綜合防治,並加強病源檢測技術,設立快速反應通報系統。

國合會表示,計畫執行範圍橫跨中美洲7個國家,執行至今近3年,培養人才也拯救當地柑橘產業,OIRSA區域中已有超過3萬柑橘農受惠。

※ 相關報導:

* 農技外交!印尼柑橘酥 濃濃台灣金磚味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79999

台灣「金磚」鳳梨酥熱銷全球,國合會企圖在印尼峇里省複製這項成功經驗,將當地盛產柑橘加工製成「柑橘酥」,以當地流傳的「國王為愛磨牙」的神話,包裝行銷產品,為當地創造商機。

....林彥仁表示,起初技術團想到製造「柑橘酒」,卻沒料到印尼信仰伊斯蘭教不能喝酒,賣不出去,計畫只好腰斬;所幸發現當地有不少食品加工業者,參考台灣鳳梨酥熱賣的經驗,透過與民間業者的合作,共開發柑橘酥、柑橘蛋糕、柑橘果醬等3種柑橘加工產品。



◆ 台火龍果銷陸火紅 供不應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6000782-260301

旺報 2015年07月26日 記者許昌平/台北報導

台灣水果在大陸受到歡迎的程度,可能一般台灣民眾很難想像,七月初大陸電商「俺的農場」網上開賣鳳梨、火龍果、芒果、芭樂四種台灣水果,結果除了芭樂還剩少許外,其他三種水果三天就售罄,還調不到貨,後來網站只好先進泰國火龍果來滿足需求,不過吃過的人說,台灣火龍果還是比較好吃。

耕德農業經營的「俺的農場」是天津首家全球生鮮O2O電商品牌,以互聯網和手機APP線上下單為主要購買方式,7月初耕德和天津東疆保稅港區、台灣關貿網路三方合作引進台灣新鮮水果,以「三個小時吃到最鮮的台灣水果」為號召開賣,結果短短三天所進的貨都賣光,還要再追加。

三個小時抵天津

耕德農業表示,互聯網時代,眾多生鮮電商紛紛湧現,但由於生鮮食品的保存周期短,同時對倉儲及物流的要求較嚴格,生鮮類電商產品依舊沒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也依舊沒能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不過由於兩岸合作,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特開綠色通道,讓台灣農產品可以便利通關及檢驗,解決了熱帶水果不易保存的問題,台灣新鮮水果空運只需三個小時就扺天津,快速通關,讓天津市民吃到最新鮮的台灣水果。

耕德農業表示,一開始引進鳳梨、火龍果、芒果、芭樂四種台灣水果,7月初在台博會試銷,台博會結束後,要品嘗台灣直送過來的新鮮水果,就直接在他們平台購買,上午下單,下午即可送貨上門,目前河西、河東、南開三地市民可享受這項服務。

開賣之後,鳳梨是最快賣完的水果,一百箱售光之後,還又追加了40箱,火龍果及芒果也很快賣光,台灣紅肉的火龍果很受民眾歡迎,賣光了進不到貨,只好先進泰國的火龍果來賣,但是品種不太一樣,味道也不如台灣的品種好吃,芭樂賣得比較沒有那麼好,有些民眾覺得味道比較淡,還要沾梅粉,但是也只剩下5箱存貨。

未來希望引進米粉、貢丸

過去台灣水果曾直送給上海與廈門,直送天津這是頭一次,耕德農業表示,目前台灣水果通路已經打開,但是面臨了沒有貨的問題,這可能需要兩岸再進一步協調,未來還希望引進台灣的米粉、貢丸等小吃,在網站販賣,另外,也希望能設立保稅區,或改徵行郵稅,在稅負方面有更多優惠。

「俺的農場」是採網上下單、線下提貨方式。以社區為單位設置提貨點,消費者下單後,在指定時間範圍內到最方更提貨點領取產品即可,一期計畫在天津市建立150個提貨點,覆蓋近百個社區。

該電商在天津、山東、安徽等地共建有8個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當天採摘,當天提貨,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蔬菜的新鮮程度,讓顧客不出遠門就能享受到來自蔬菜基地的新鮮、無公害蔬菜,從農場直接把蔬菜搬上了餐桌,VIP會員還可到基地實地採摘。(旺報)

※ 相關報導:

* 15品種12吃法 書中「芋」見魯凱族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79474

現任桃園八德區茄苳消防分隊長的魯凱族人禹天傑,為重拾魯凱族的傳統文化精神及飲食文化,花了3年時間,與族人合力完成國內第一本以華語、魯凱族語,雙語介紹的魯凱族傳統飲食芋頭篇書籍,成為族人寶貴文化資產。

曾受88風災導致遷村的屏東縣霧台鄉佳暮村魯凱族人,現在居住在距離原居住地22公里遠的長治鄉永久屋,原本住慣山林的魯凱族人移居平地已近6年,他們過去以芋頭與小米作為主食,到了平地,即便環境不同,仍繼續栽種,因此創造出15種芋頭品種與12種吃法,其中名為Kulraylrayli的芋頭是最常栽種的品種。

* 紅糟面膜 馬祖觀光第二春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79726

海芙蓉能成為貼布藥膏,紅糟還能作面膜。經濟部協助離島產業創新升級,將馬祖的老酒、紅糟、藥用植物海芙蓉等加值,研發成伴手禮,更設計出觀光活動。

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表示,離島地區如馬祖、澎湖,當地最想發展的就是美食、觀光業,但如何把美食做得好吃、有特色,讓遊客方便帶回去當伴手禮又不會壞,也是一門學問。

* 甲仙梅精「黑金」 今年9萬瓶售罄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79489

高雄甲仙地區農會在民國98年八八風災時,損失7、8千萬元,高雄市農業局輔導農會轉型,協助梅農轉作有機梅,成立食品加工廠,製作梅精,結果梅精變黑金,今年9萬多瓶已銷售一空,創造1500萬元商機。

甲仙地區農會總幹事范德智說,民國98年八八風災,農會當時提供農地、房舍及無擔保貸款,隨著土石流全部淹沒,農會損失慘重,為爭取更多的產業商機,向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爭取經費籌建食品加工廠。



◆ 學航空來種田 栽出75斤匏瓜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79338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2015-07-26

一般匏瓜每顆約3台斤,但宜蘭縣壯圍鄉農民林致頡卻種出1顆重達75台斤的大匏瓜,遊客看了嘖嘖稱奇。林致頡說,除了品種外,花蓮改良場技術指導,施肥得宜是關鍵。

林致頡原本念航空機械,返鄉種田,努力耕耘與利用所學改善農業方法,獲選為台灣百大青年,與家人經營旺山休閒農場,今年春天種植「天鵝匏」,在花蓮農業改良場技術指導下,經4個月照顧後收成,成績令人訝異。

林致頡指出,農場去年種植天鵝匏最大不過20台斤,就已很嚇人,沒想到今年竟創紀錄,最大重達75台斤、長約120公分,第2大的有60台斤、90公分,其他的1顆動輒30、40台斤;能長這麼大,除品種與氣候穩定,有利成長外,技術上,有花蓮農業改良場支援,在匏瓜成長期間,適當施肥,匏瓜才能長得又快又好。

林致頡說,匏瓜種類多,天鵝匏會有大大的身子,長長的瓜脖子,外形像天鵝,瓜肉並不美味,主要用來觀賞。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巨筍直徑達30公分 淨重11公斤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79470

南投縣埔里鎮農友潘英輝試種2棵巨竹,最近採收新筍,鮮筍立起來可及成人的大腿,直徑達30公分,1支巨竹筍淨重達11公斤,讓人好奇爭睹。潘英輝說,巨竹筍肉纖細,吃起來風味像綠竹筍,市場零售1台斤可賣到50元好價格呢!

* 吃健康!屏東龍華社區要宅配水菜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79354

屏東市龍華社區長期種植多樣化的水菜,已計畫因應網路時代,籌畫「宅配水菜」,期望透過網路行銷,保護農民也讓消費者吃到優質蔬果。

龍華社區農村再生計畫,昨天舉辦活力養生蔬菜文化節,推廣在地農產品,有空心菜、白菜、油菜、地瓜葉、南瓜、苦瓜、紅豆、檸檬等,並邀請國小學童品嘗在地菜餚。

fsj 提到...

嵩山社區獨創吊穀曬 省人力米更香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82340

觀天下 記者許端驛/石門報導 2015-07-27

嵩山社區復育梯田種植無毒越光米參與了農村再生計畫,像這樣一期作的稻米現在收割了,以往都還有一道工,就是要經過太陽的曝曬,但有別於其他農村,這裡曬稻穀方式,居然是用倒吊的在三合院前面,社區總幹事陳國志三表示,從日本里山得到的靈感,更省人力且稻米會更香。

看到一車一車的稻穗,就這樣綁起來,掛成一排,形成特別的景觀,其實這是石門嵩山社區特別曬稻穀的方式,嵩山社區復育梯田種植無毒越光米參與了農村再生計畫,像這樣一期作的稻米現在收割了,以往都還有一道工,就是要經過太陽的曝曬,但有別於其他農村,這裡曬稻穀方式,居然是用倒吊的。

社區總幹事陳國志三合院家門口,就停放了四排吊曬稻穀的推車,陳國志表示,其實以往大家都是將稻穀成堆的鋪在地上曝曬,但他發現這樣的方式,稻穀溫度太高,造成米飯口感不好,再加上傳統方式很消耗人力,對於嵩山社區都是年長的農民來說,很吃不消。

嵩山社區總幹事陳國志表示,用倒吊的方法曬稻穀,溫度可控制,這樣吃來米粒比較香Q,而且還相當節省人力,只要一遇上下雨天,就可以直接推回室內,或是用帆布蓋起來,讓老年化的農村,可以省下不少功夫。

總幹事陳國志自已也是回鄉農作的青年農民,回到老家與父親社區一起種稻。

陳國志表示,其實這個想法,是從去年開始試作,發覺成效不錯,而今年收割後就一直使用這樣的曬穀法,每一束稻穀都是用束帶綁起來,一次四車可以曬三百台斤的千歲米,而這些束帶還可以重複使用相當方便,突發起想的智慧,也讓嵩山社區這個農村多了一些特別陽光米香味。

※ 相關報導:

* 稻田拒用農藥 吸引水雉賞光
http://udn.com/news/story/7470/1080852

喜愛觀察水鳥的研究生林哲安,去年返鄉推動友善耕種,以「高於市價、保證收購」,說服農民耕種時不灑農藥、少用化肥,保護良田及鳥類棲營環境,經1年後,現在不只田埂間的昆蟲增加,連被列為保育類動物「水雉」也現蹤,距離上次在新南地區出現已經是7年前。

就讀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的林哲安,從小喜歡四處觀察鳥類,看到良田被農藥汙染,甚至被一幢幢農舍取代,讓他有感而發,有天他在稻田發現罕見的「董雞」,決定要改變耕種的方式,發起不灑農藥、化肥計畫,鼓勵農民種植無毒秈稻。

* 農會周日市集 蔬果直送高鐵特區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80923

農民直銷站,直接走入社區大廳!新竹縣農會為了提供多元的農特產品銷售平台,與豐邑建設合作,從7月初起開始在豐邑京站廣場舉辦限定周日的市集,吸引人潮也提供住戶方便購物的環境。

「直接送新鮮蔬果到社區!」新竹縣農會總幹事溫碧誠表示,農會在鄰近的新瓦屋文化保存園區,原已設有直銷站,不過為了提供更多元、方便的服務,於是走入社區大樓,並結合文創攤位,一方面聚集人潮、吸引買氣,另一方面也提供農友再多一個行銷管道。



◆ 泰武咖啡飄香 1磅800元起跳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81069

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2015-07-27

屏東咖啡當紅,全縣種植面積已超過200公頃,其中泰武鄉打出有機咖啡,市售咖啡從一磅800元到2000元,假日上山喝咖啡的民眾愈來愈多,今年咖啡農民還推咖啡園採果體驗,要讓遊客「從頭」品味真正的屏東咖啡。

主打「台灣祖母咖啡」的郭茂源,平日是泰武消防隊員,假日他化身咖啡農、社區解說員,大力行銷從祖母那一代傳下來的產業。他說,以他的家族而言,全家族種植的咖啡面積就有15公頃,從日據時代、奶奶聞到日人喝的咖啡香開始,就認定了咖啡的潛力。

根據統計,泰武鄉的咖啡種植面積超過60公頃,有超過18家農民提出自有品牌、8家開起了咖啡店,其中有11家已通過有機認證,19家正申請中。

歷經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沿山公路、吾拉魯滋永屋部落一帶成了咖啡集散地,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帶起沿山咖啡香,「現在假日前往喝咖啡的民眾愈來愈多」,郭茂源說,品質好的咖啡真的是供不應求。

吾拉魯滋永久屋部落內的泰小石板屋,就是由郭茂源協助經營;另外頂著博士學位、回鄉投入咖啡產業的華偉傑,則把「卡彿魯岸」咖啡帶進百貨公司,他同時成立「屏縣原住民泰武咖啡生產合作社」,期待打響「泰武咖啡」的名號。

咖啡採收季節大約自每年9月至翌年2月,今年泰武咖啡農民配合縣府的部落漫遊行程,將安排遊客體驗咖啡採果,郭茂源說,遊客可以親身體驗最在地的咖啡香。



◆ 健康不要油 庄外花園 米麵包飄香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81001

聯合報 記者林宛諭/二水報導 2015-07-27

彰化縣二水鄉「庄外花園」是一家特別的麵包烘培坊,不少家長安排和小朋友暑期親子遊,除了體驗DIY做麵包的樂趣,老闆董輝評還進行食安教育,藝術欣賞課程,他說,國人應加強正確飲食觀念,也才能激發食品業者製造良心食物。

庄外花園以製作米麵包聞名,老闆董輝評與妻子葉怡岑研究米麵包,更與當地農民契作,以7成米、3成麥比例做成的米麵包,不用過多油、也不用食品添加劑,讓大家吃到麵包自然原味,又可增加稻米的附加價值。

「做麵包根本就不必用到油,過度重視口感,吃下更多油脂,這樣是很不健康的。」董輝評苦口婆心教育參加麵包DIY的遊客,大家揉完麵糰,拚創意做出自己喜歡的造型麵包後,再聽一下董老師分享如何選擇健康麵包、麵包是怎麼做出來,聽得津津有味。

遊客許峻維說,知道麵包怎麼來的很重要,以前都不知道,原來業者在麵包上面塗上一層沙拉油是為了讓麵包好看又好吃,也因此吃進更多油。

「大概沒人敢叫顧客自己洗碗的吧!」董輝評為了推廣環保教育,嚴格規定要顧客自帶環保碗筷,每人才能再優惠100元,沒帶碗筷就不優惠,顧客還要自己洗碗,讓小朋友學習好的生活習慣。麵包DIY需預約,洽詢電話(04)8795750。

※ 相關報導:

* 老闆上食安課 董娘嫌煩…「請出去」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81000

董輝評是個性老闆,感嘆台灣食安、教育出大問題,決定從自己的麵包坊做起教育工作,曾有大企業董娘來參加烘培活動,不耐煩聽他上課講食安等課程,還被他「罵出去」,但聽完他講課,竟向他道謝,連續3年安排員工來上課。

fsj 提到...

「巨人森林」檳榔樹長山藥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82855

聯合報 文/呂慧瑜 2015-07-28

嘉義縣竹崎鄉山藥農夫林宜成,原本種植30年檳榔樹,5年前有感於檳榔對人體有害,轉而從日本引進山藥「刺蜜薯」種植;山藥外型長滿3公分長刺,處理過程繁雜,較少人種植。6分地約有350多棵檳榔樹,讓山藥刺蜜薯攀藤,形成「巨人森林」特殊景觀。

林宜成表示,當藤蔓爬得越高,地底下的山藥就吸收更多養分,1年僅在元月收成1次,山藥口感吃起來Q彈綿密香甜。查詢相關訊息可上網打關鍵字「林宜成有機農場」搜尋。

※ 相關報導:

* 幼鳥唧唧 桃子甜甜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85490

和平區環山部落果農林金郎,以少毒安全農法種桃,水蜜桃園出現小鳥築巢;桃樹上剛孵出的幼鳥唧唧,一旁就是等待採收的桃子,畫面相當有趣。不少來梨山採果的台北遊客,目睹「桃鳥共存」的畫面直喊「卯死了」,桃子吃起來滋味更甜蜜。

* 顧雙親返鄉種菇 7年級生創新商機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85467

7年級的洪瑛梅 ,1年前辭去辛苦工作7年才獲得的連鎖米漢堡店企業訓練講師職位,回到屏東萬丹鄉照顧生病雙親,期間她種植菇類太空包,掌控溫度、濕度,種出雪白菇類及高價靈芝,順利創業。

....洪瑛梅目前租下120坪的廠房,種植1萬1千包太空包,平均每月約可收成300至450公斤的菇類,透過臉書行銷、提供宅配,新鮮出貨,還規劃了10年計畫,未來繼續擴大生產規模,計畫成立觀光休閒農場。

* 筍季遊筍寮 聽竹山舊事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82897

麻竹筍進入產季,南投縣竹山鎮田家樂社區整修完成「三間筍寮」,遊客透過深度遊程,由社區耆老教導製作酸筍絲、筍乾或竹編製品,更邀請當地遊子王浩一分享對竹山的農村記憶。

竹山鎮公所文化觀光課員吳曉恬說,筍寮是老祖先的智慧,趁筍季搭配竣工後筍寮,把竹產業到筍料理串連成「竹風捉影」的活動,讓民眾走入竹林實地了解,同步進行拍攝後製,未來將在竹山文化園區展出,再現筍農舊時生活。



◆ 花不到2萬元 雲端偵測網室農田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83227

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南投縣報導 2015-07-28

科技廠開發的偵測系統有助農耕,但要價五十萬元。南投埔里農民在對農業有興趣的資訊工程師協助下,自行在網室農田建置偵測系統,花三個月就圓了「科技農民」夢,費用不到兩萬元。

南投縣埔里鎮蔬菜產銷班班長陳新豪推廣生態農法,班員陳祈華一路支持。陳祈華旅居加拿大的妹婿焦盛明曾任資訊工程師,返台後認同陳祈華、陳新豪的理念,三人商量後決定一起當「科技農民」。平時供應產銷班有機農業資材的潘宗和與另一農民劉宗揚後來也加入,半年前組成五人團隊。

他們各自發揮農務和科技長才,靠著幾條電線及偵測晶片,結合智慧型手機,在網室農田建置雲端偵測系統,可隨時監控溫濕、光照度及肥料濃度,未來計畫擴充影像功能,農民從遠端就能掌握狀態。

陳祈華說,市面上早有科技廠商開發偵測系統,「但屬軍用等級」要價五十萬元;他們花三個月開發的「雲端科技農業偵測系統App」,研發、測試加材料費,不到兩萬元,經濟又實惠。

焦盛明已在網室的土壤、農作物上安裝晶片,偵測數據透過電線傳送到主機板,再傳輸到後端電腦資料庫後,只要用手機上網,就能看到數據。

「從數據因應環境變化」,陳新豪說,若顯示土壤濕度過高,就透過手機關閉灑水器;若肥料濃度過高,則可加入液態肥中和。這套系統能減少水電和肥料浪費,產量和產值也可望提高。

※ 相關報導:

* 8.1獲准附介質 陸蘭花強攻美 台灣接招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083279

有「蘭花王國」美譽的台灣將面對新的挑戰,大陸與美國談判十年後,八月一日起大陸出口的蘭花獲准可附「水草(水苔)介質」輸美,我業者已展開自救因應。

「介質」是包在蘭花根部,有保濕、保肥、固定、間隙呼吸作用,多以水草、樹皮保護。運輸過程中,可增加存活率。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前理事長李蒼裕表示,過去因為擔心病蟲害等問題,大陸的蘭花只能以「裸根」方式輸美,不得夾帶水草、樹處等介質,但「裸根」蘭花存活率只有六、七成,帶有「介質」蘭花可達九成;此外,裸根成本是介質的三倍。

fsj 提到...

載蜜蜂追無毒花 蜂蜜紅到美日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85485

聯合報 記者程遠述/台中報導 2015-07-29

家住台中霧峰的44歲蜂蜜達人宋威霆,為尋找最好的花朵當作蜂蜜來源,帶著成群蜜蜂全台跑透透,釀造蜂蜜過程費工耗時,讓他一舉奪下今年台中蜂華國產蜂蜜評鑑特等獎。

宋威霆還開發出不同口味的蜂蜜,外銷到美國、香港、日本及新加坡,大受好評。

宋威霆全家三代養蜂,擁有超過2000萬隻蜜蜂;宋威霆說,為了幫蜜蜂找優良蜜源,嚴格挑選無毒花田,除了中南部龍眼花,還載著蜜蜂跑到花蓮鶴岡、宜蘭羅東,尋找品質最好的文旦花、柑橘花採蜜,自嘲是「追花一族」。

宋威霆說,一般蜜蜂採蜜只需3到5天,養蜂人都希望越快越好以增加產量,他卻反其道而行,堅持讓蜜蜂「慢慢來」,等待8天以上,讓蜂蜜更加熟成,雖然產量只有同業7成,但釀出的蜂蜜的風味絕佳,重質不重量反而更受好評。

坊間常看到龍眼蜜,宋威霆還開發出柑橘蜜、百花蜜和荔枝蜜,用小玻璃罐裝成伴手禮,把台灣蜂蜜賣到國外,大受歡迎。

宋威霆說,不同蜂蜜的酸甜度、口感不同,台灣市場偏好龍眼蜜,他把其他蜂蜜賣到海外,不少外國人一試成主顧,讓他對自家產品更有信心。

宋威霆強調,台灣是亞洲區產蜂蜜最優質的國家,像泰國等地蜂蜜常出現安全疑慮;因此絕不想自毀招牌,要讓大家都能吃到最棒的蜂蜜。

※ 相關報導:

* 大馬18家媒體 幫水果拍美照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85311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拓展國際旅遊市場,邀馬來西亞18家媒體攝影記者來台5天,走訪宜蘭、花蓮、桃園等休閒農業區,以水果為主題進行攝影比賽,讓台灣農業區美景躍上國際版面,帶動大馬地區來台旅遊人潮。

大馬盃專業攝影賽每2年舉辦1次,主辦單位希望藉由馬來西亞媒體實際體驗,用文字、影像記錄台灣休閒農業發展,把在地自然生態、養生美食及人文風情在大馬地區露出,開拓休閒農業國際市場;比賽昨天在宜蘭枕頭山休閒農業區展開。

馬來西亞媒體團長黃引輝表示,以往,外籍遊客來台首選幾乎都是台北,近年隨著農村體驗盛行,遊客人潮逐漸往農村移動,自己已走訪超過百家農場,每次體驗都不一樣,很新鮮,會讓人想再來。

* 茶園形似台灣 茶農申請註冊商標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1869

嘉義縣梅山鄉瑞峰村茶農李瑞楠的茶園形狀,有如台灣島的輪廓,是他十年前向親戚租地所開闢,當時並未刻意做造型,隔年才發現這座茶園的形貌特色,之後只要說「挽台灣那塊」,大家都知道要去哪個園區採茶,有人稱譽他種的茶是「正港的台灣茶」,他打算以台灣茶園的圖形為設計,申請為所產茶葉的註冊商標。

李瑞楠表示,「台灣茶園」位於海拔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公尺,台灣尾與台灣頭呈緩坡上升的狀態,由於面東,西側有大片竹林,日照早長午短,最適合茶葉生長,種出來的茶葉特別清香甘甜。



◆ 退休教授募資創業 賣有機蔬果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1870

自由 2015-07-29

〔記者王善嬿/嘉市報導〕五十八歲成功大學機械系退休教授張萬子,因自小家裡務農,長期關心有機農業發展,近年台灣食安風暴,他見民眾買不到安心蔬果,或須付出昂貴代價,小農又無法獲得穩定收入,而號召另三名退休教授創業,規劃打造有機蔬果網購,現在群眾募資平台募集資金。

張萬子說,記得童年時期,別的同學放學後出去玩,他每天都到田裡幫忙,長大後到外地求學、工作,八年前因接觸《我的幸福農莊》一書作者陳惠雯介紹的自然農法,深受感動,與洪雅書房主余國信等人,以不噴灑農藥、不施肥方式下田農作。

張表示,一直希望能開店販售讓民眾吃得安心,又能幫助小農提高收入的有機蔬果,退休後與好友一起圓夢,善用工業工程及機械等專長,設計讓消費者能彈性配菜、不損耗蔬果產量的系統,解決產銷不平衡問題,提供嚴格檢驗及較現行農業購物網站一倍的蔬果品項。

張萬子說,初估包含廠房、檢驗設備等投資經費要一千萬元,先在群眾募資平台募集會員,根據會員贊助金額不同給予回饋,八月底前目標招滿五百人,如未達目標,屆時全數退款,有興趣者可上flyingV網站,搜尋「幸福市集」。

※ 相關報導:

* 社區獨家農特產 產銷自己來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085340

南投縣魚池鄉東光社區運用文創概念設計Logo,將各項農特產品特色融入其中,打造專屬社區的產業文化品牌,加強消費者信心,也行銷地方農特產,成為推廣社區及產業的亮點商標。

東光社區近年營造有成,名氣漸增,當地優異環境和水質造就豐富物產,包括龍鬚菜、香菇、紅茶、蘭花、金線蓮和牛樟芝等作物,現行產業結構中,仍免不了被中間商剝削。

「產銷自己來,就不怕被剝削了」東光社區發展協會在農委會水保局協助下,逐步建立自產自銷平台,設計自有的特色商標和包裝,帶動推廣行銷。

fsj 提到...

紅龍果入菜 俄團員大嘗美食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87565

聯合報 記者鍾知君/三星報導 2015-07-30

三星紅龍果進入採收期,三星鄉公所為打開通路及知名度,昨天與耕莘專校健康餐旅科首度合辦紅龍果創意料理發表會,邀請宜蘭童玩節俄羅斯表演團隊手作紅龍果輕食、飲品,體驗宜蘭文化和美食。

「希望紅龍果能成為三星第六寶。」鄉長黃錫墉表示,近年三星發展觀光,孕育出白蒜、銀柳、三星蔥、上將梨和三星米等「三星五寶」,鄉公所鼓勵果農種植養生且低熱量的紅龍果,深受市場肯定,常供不應求。

鄉公所表示,紅龍果好照顧、成本低,且富含植物性蛋白、維生素與膳食纖維等,每年從7月起採收至11月底,民國98年,鄉內種植面積約3.5公頃,至今已達12公頃以上。

黃錫墉說,為提升紅龍果能見度和經濟產值,拉抬買氣,今年舉辦紅龍果發表會,將紅龍果入菜,創造出炒雞柳、三色果冰、焗烤培根、時蔬沙拉、三色魚捲、鍋餅等料理。

餐旅科學生也教做紅龍果冰沙、清冰等,俄羅斯表演團隊首次品嘗鮮甜滑潤、綿密多汁的紅龍果冰沙,不禁讚嘆,一口接一口、欲罷不能,大呼「紅龍果真的很好吃!」

※ 相關報導:

* 史上最甜芒果 台中1號遠勝愛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30000442-260114

甜度破表!農委會台中農改場昨發表耗時15年育成的芒果新品種「台中1號」,產期在愛文芒果之後,果肉細緻、糖度高達19至22度,非常適合製成芒果冰、冰淇淋及芒果冰沙,堪稱史上最甜滋滋芒果。

* 暌違十年 大內酪梨節週六重登場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2425

「大內高手、魅梨無限!」暌違十年的大內酪梨節今年將重新熱鬧登場,大內區為全國栽種酪梨面積、產量最多的區域,加上天候、土壤環境所栽種出的酪梨品質優良,「光是內銷就不夠應付訂單了」,今年酪梨產量品質佳、產量多,大內區長李賢村說,大內酪梨節將為農民拚銷路,也讓民眾品嚐到好吃道地的酪梨。

* 通霄綠苦瓜盛產 涼拌清炒都行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87633

「綠苦瓜成熟了!」苗栗縣通霄鎮坪頂及福興里一帶棚架結實纍纍,以銷往台北果菜市場為主,鎮農會表示,通霄綠苦瓜盛產期間,平均每天運到果菜市場的數量超過6公噸。

綠苦瓜為「粗米苦瓜」品種,全鎮栽種面積約十五、六公頃,早期農民與公賣局契作釀酒用的葡萄,隨著契作結束,農民利用棚架改種苦瓜,通霄的氣候等條件相當適合綠苦瓜生長。



◆ 推廣馬鈴薯 陸開發冰品、蛋糕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088024

聯合報 特派記者陳言喬/北京報導 2015-07-30

馬鈴薯(大陸稱土豆)今年正式成為大陸的主要糧食,世界馬鈴薯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行,鑑於大陸主要糧食的戰略考量,大會宣布二○一五年是「土豆.中國元年」,今後要全力發展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和推廣成效。

大陸專家統計,大陸人口將在二○三○年達新高,將由現在的近十四億,達到十五億多、甚至十六億。而大陸的主要糧食稻米、小麥、玉米產量已幾乎飽和,農地未增加下,未來再大量增產幾乎不可能,糧食問題箭在弦上。

儘管大陸近幾年大量進口大豆、玉米,但主要糧食問題仍很嚴重。許多專家更認為,大陸或世界一旦出現糧食危機,恐怕只有馬鈴薯可以拯救人類,這也是大陸今年加速馬鈴薯主糧化的主因。

大陸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官員表示,今年開始,國家確定把馬鈴薯列為繼稻米、小麥、玉米之後的第四大主糧,未來會全力推廣馬鈴薯的食用。

官員稱,馬鈴薯是「省水、省肥、省藥、省勁兒」的「四省」作物,生長環境要求不高,耐寒、耐旱、耐貧瘠,種起來更容易。尤其,馬鈴薯還可緩解水資源壓力,馬鈴薯生長需水較少,其最低蒸騰係數(需水量)只有三百五十,而小麥、水稻分別是四百五十和五百。在大陸華北、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馬鈴薯不僅能正常生長,還能減少水土流失。

大陸目前已是馬鈴薯生產和消費最多的國家,種植面積高居世界四分之一,產量卻只有五分之一,單位產量明顯不佳。

世界馬鈴薯大會主席大衛.湯姆森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不論是品種品質與單位產量,中國與北美地區相比,仍很落後,但透過馬鈴薯大會的四十多個國家和上百名專家代表與會,大家交換意見,可以協助中國提升馬鈴薯的產量,提升品種的多樣化與品質,有助緩解中國的糧食問題。

為讓消費者接受馬鈴薯,大陸多個單位已研究開發製作以馬鈴薯為主成份的食物,例如冰淇淋、中西式點心、饅頭、水餃、麵包、餅乾等。未來包括馬鈴薯做成的花卷、豆沙包、棗糕、蛋糕、水餃等系列主食或點心,都會陸續上市。

※ 相關報導:

* 冷凍地瓜引出焦糖味 風味獨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30000634-260107

口湖鄉食品加工業者呂元凱為行銷雲林優質農特產,嚴選水林鄉生產的台農57號黃金地瓜,研發「金沙一番Q手作地瓜」,用獨家方法烤後冷凍,引出天然地瓜焦糖,口感獨特,讓不起眼的地瓜成為高經濟效益產品。

....呂元凱認為烤地瓜最能吃出地瓜原味,但烤熟後保存時間太短,於是將烤熟的地瓜加以冷凍,大大延長保存期,同時藉由溫度的變化,引出天然地瓜焦糖味。

呂元凱表示,成熟度不同的地瓜,含水量也不同,需控制火候與時間,才能確保地瓜的口感。



◆ 藏書5000本 農業圖書館啟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30000599-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30日 周麗蘭/雲林報導

雲林縣府獲教育部補助設置「公共圖書館分區資源中心」,蒐羅各國農業圖書的「農業圖書館」29日啟用,目前藏書5000多本。前文化處長劉銓芝也回娘家,他「退而不休」拜託鄉鎮市長投資圖書館,一定會有效果的。

教育部近年在北中南東4區,成立公共圖書館資源中心及8個分點,雲林縣是8個分點之一,因本縣以農立縣,獲補助成立農業專屬知識的圖書館。

農業圖書館以3樓的原自習室改造,自習室移到隔壁辦公室,88個位置仍在但空間較小,文化處辦公室全部移至4樓。

農業圖書館去年購入5231冊書,涵蓋中文、西文、東亞圖書,泰國、越南、緬甸、印尼、馬來西亞都有,今年將再購書7000本,藏書目標4萬本。

縣長李進勇說,留下好田地不如出個好子弟,為了雲林子弟未來發展,縣府積極改善公共圖書館環境,已完成斗六繪本館、林內圖書館、褒忠圖書館、東勢圖書館、虎尾圖書館的改善。

他表示,元長鄉、北港鎮、斗南鎮、大埤鄉等四所圖書館的改善工程,8月也將陸續完成,溫馨有趣的閱讀氛圍一定能提升民眾的閱讀意願,培養出主動閱讀、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宜大農技輸出 師生赴泰做志工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87569

國立宜蘭大學運用教學卓越計畫經費,13名師生組成「海外志工團」,由副校長吳柏青率隊,8月2日到泰國協助改良農作物和灌溉措施,這是宜大首次將農業知識及技術輸出到海外。

被稱為「神農計畫」的志工服務構想,由學校從園藝、生物機電、食品科系大三到碩士班的19名報名學生中,遴選9人,與吳柏青等4名教授一同到泰國東北邊的Faprathan農場服務16天,主要任務包括金針栽培管理、真空育苗技術、提升葡萄乾加工技術、建置自動灌溉系統,也將帶一部半自動播種機展示推廣。

* 農舍未農用 宜蘭5600棟違規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87725

監察院昨天到宜蘭調查農舍案,縣府指出,5600棟違規使用被課地價稅,也發現多數農舍短期內移轉,過去5年3400件中有6成在3年內移轉,將稽查遏止違規與炒作。

監察委員章仁香、楊美鈴、陳慶財到宜蘭履勘,調查農地興建農舍案,農委會主任委員陳保基等官員陪同,宜蘭縣政府秘書長陳鑫益、農業處長楊文全等簡報與座談。

宜蘭農舍問題有多嚴重?縣府指出,民國89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前,農舍有1754棟,修正後到去年止,新增核發使用執照農舍達7612棟,農舍多數未作農業經營使用,多達5600棟因實際違規使用,被改課地價稅,比例達7成以上。

fsj 提到...

果皮變環保酵素 清潔隊來觀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498-260107

2015年08月01日 04:10 黎薇/苗栗報導

垃圾變黃金!活龍工作室負責人陳焜德利用新鮮果皮、黑糖與水依比例調配,發酵3個月後製作出帶有果香的環保酵素,因製作成本低、過程也不難,吸引許多人向他請益,頭份鎮公所清潔隊也派員到工作室觀摩學習,希望妥善利用垃圾車回收的大量廚餘果皮。

將1公斤黑糖、3公斤新鮮蔬果皮、10公斤水,依比例放入塑膠桶,果皮可選用橘子、檸檬等有香氣的水果做為酵素原料,桶子需保留20%發酵空間,放在空氣流通、陰涼處靜置3個月後,即可完成環保酵素。

打開蓋子散發出淡淡橘子香氣,表面出現一層白色菌膜,陳焜德家人直接撈起塗抹在雙手與臉上,稱讚「是天然的保養品」。陳焜德說,酵素表面出一層菌膜代表發酵成功,酵素液稀釋後可做為清潔用,果皮變成的酵素渣可當做肥料,更能攪細後沖入馬桶,淨化分解糞池。

環保酵素簡單又容易做,酵素發酵過程會釋放臭氧,能分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活龍工作室位於頭份鎮蘆竹里,常年飽受鄰近頭份工業區空氣汙染,陳焜德製做環保酵素1年多來,工作室周邊栽種的花草綠意盎然。(中國時報)



◆ 廢棄鳳梨葉 變身包裝紙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470-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1日 柯宗緯/高雄報導

大樹區是台灣鳳梨故鄉,最近又有新創舉,農業局輔導在地社區進行「鳳纖紙文創產業計畫」以廢棄鳳梨葉、鳳梨皮再製成鳳梨宣紙、紙黏土,應用於鳳梨酥包裝、紙提袋、公仔,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亦注入文創新元素。

農業局主秘王正一表示,過去鳳梨皮、葉丟棄毫無利用,如今垃圾變黃金,由屏科大技術指導培訓龍目等5個社區、22位學員透過鳳梨宣紙將鳳梨酥產品重新包裝,雖然手作過程耗時,但除節省包裝成本外,還富有文化創意概念。

鳳梨紙文創產業研習課程在昨大樹龍目社區登場,帶學員認識鳳梨葉纖維如何神奇製漿造紙。學員利用鳳梨紙包裝大樹鳳梨酥,還有客製化伴手禮提袋,並利用鳳梨紙與黏土結合設計帥氣鳳梨哥公仔等飾品。

學員之一竹寮里長鄭榕華說,鳳梨宣紙具有獨特性,增加產品附加價值,還幫助農民額外收益,未來將回到社區開班推廣。「大樹127號鳳梨酥」業者說,自家商品原本就有設計獨家包裝,但參加課程吸收不少知識、增加靈感,可運用在包裝行銷。

講師宋冠宜負責指導紙黏土,她表示,未來將設計一套大樹鳳梨公仔,結合高市農產代言人高通通,隨著商品出貨,提高民眾購買及收藏意願。(中國時報)



◆ 便當飯自己種 官田學童學插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518-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1日 王紹宇/台南報導

台南市官田國小為推動食農教育,昨天在學校側門旁的農田,讓155位學童體驗「揮汗撥種 歡笑豐收」水稻插秧,藉由親身體驗並觀察記錄稻作生長與收穫,從中體會農夫種植稻米的辛苦。不到1分地收成的稻米,更將做為學校營養午餐之用。

「彎下腰、站穩腳步」,155位學童分成低、中、高年級組,每組數十人在官田農會志工指導下,一株一株將水稻幼苗整齊插入農田裡。有了下田的經驗,學生們雙手抹額頭汗說,以後會更珍惜碗中米飯。

官田國小校長林保良表示,該校已經舉辦5次學童體驗插秧活動;官田盛產稻米與菱角,為推廣食農校育,除讓學生參與插秧、施肥、除草、收割等過程,全程更不用農藥化肥,講求健康農作方式符合自然生態。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小5生陳品翰說,「炎熱天氣下,打著赤腳踏進農田插秧,才做10分鐘就汗流浹背。」他覺得農夫真的很辛苦,種稻過程也學會尊敬與愛護土壤,以後用餐務必要吃光米飯,感謝農民辛苦的付出。

在校門口旁農田種植稻米,學童上下學都可以看到秧苗漸漸成長,等待收割成果,豐收的稻米就變成營養午餐的米飯,過程充滿成就感。

為讓學童感受先民對天地的恭敬,活動前還安排拜拜祈福儀式,並於舞獅表演後才讓學生們入田插秧,大約1個多小時活動結束,校方更準備綠豆湯給孩童消暑。(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霧峰香米評鑑 陳瑞明奪冠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531-260107

為鼓勵農民栽種高品質稻米,台中市霧峰區農會昨天舉辦香米評鑑競賽,共16名農友進入決賽,最後由陳瑞明奪下冠軍,其生產的香米將代表台中市參加「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選拔活動,農會強調,今年收割期雖受到下雨影響,但香米品質仍相當不錯;第2名張耀昆、第3名曾金坤。



◆ 南豐生態農村 綠行動啟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1000556-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1日 廖肇祥/南投報導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選定全台5個社區為「生態農村綠行動」示範點,昨日選在復育蝴蝶有成的仁愛鄉南豐村啟動,當地農民將搭配賽德克族傳統文化,帶領遊客探領生態豐富多元的社區。

水保局今年推動農村社區生態列車活動,在北、中、南、東選出生態復育有成的5個指標示範社區,包括了中部仁愛鄉南豐村的蝴蝶、台中市興隆社區的貓頭鷹,北部桃園市溪洲社區的濕地螢火蟲、南部屏東縣里德社區的灰面鵟鷹(國慶鳥)及東部花蓮初英山社區的原生蛙類。

水保局長李鎮洋表示,今年以南豐社區為啟航出發點,透過點、線、面串聯農村社區生態廊道,從生態自主調查整體環境改善做起,讓產業、文化、生態保育改變了農村的生活環境。

南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謝汪汕表示,以前社區居民都是用捕蝶網捕抓蝴蝶維生,現在社區居民已經放下捕蝶網,改用相機、手機捕抓蝴蝶,拿起課本再次走進自然,保育在地蝴蝶生態並結合部落原鄉文化,共同推動南豐社區永續發展。(中國時報)

fsj 提到...

吳寶春推廣 用台灣小麥做麵包
http://udn.com/news/story/7270/1093799

聯合報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 2015-08-02

「台灣麵包論壇 成果發表會」本月1日登場,包括「台灣之光」吳寶春在內的多位麵包師傅,打出以台灣食材製作台灣麵包,展示研發成果。其中,吳寶春從食育的角度出發,主打以台灣小麥製作的麵包,藉機喚起民眾重視本地糧食作物。另,迎中秋節,糕餅業者將主打外型力求變化、內餡以國際人士都喜愛的口味為主。

向來支持本土小農的吳寶春師傅,和團隊研發全部用台灣麵粉、農產製成的麵包,有台灣黃金麥粒吐司、福爾摩沙水果麵包和梅引茶香麵包三款。他表示,台灣麵粉製成的麵包「滑口、具有獨特香氣」,特別適合做成土司,民眾易嘗出本土小麥的風味。

吳寶春表示,以前以為台灣小麥只能做饅頭、餅乾,如今才發現是製作麵包技術不純熟,不懂彰顯台灣小麥的優點。作家李昂現場試吃後十分滿意:「有通過我的標準」,大讚團隊的用心。 

既然麵包是「西方食物」,為何要用台灣小麥?原因是,小麥已是國人第二大主食,僅次於稻米,但幾乎仰賴進口,供應受制美國、澳洲和日本等國家。因此吳寶春希望喚起大家對本地糧食作物的重視,鼓勵更多本地農友種植小麥,以提高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吳寶春坦承,採用台灣小麥會提高成本,但若能從消費端鼓勵農民,開發適合的產品,讓農友知道「市場需要台灣小麥」,這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另外,2015臺灣烘焙美食展創意甜點嘉年華暨臺北鳳梨酥文化節進入第二天,業者卯足全力搶攻每年上看20億的中秋佳節禮盒商機。烘焙業者表示,決定消費者採購中秋禮品的三大關鍵有:預購期拉長至少兩個月、產品通路最好兼具虛擬及實體、消費者可以先從虛擬通路篩選,再進入展場實際體驗品嘗,一次精準購足;450元到600元的禮盒單價最受青睞。

台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官德表示,近年消費者挑選禮品傾向於口味多樣,因此,糕餅業者在大展中紛推創意糕點,外型力求變化,內餡以國際人士都喜愛的口味為首選。

※ 相關報導:

* 33隊尬廚藝 屏東割稻飯超「澎湃」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93858

屏東縣飯湯煮食競賽昨天在萬丹市民農園熱鬧登場,來自各鄉鎮33支參賽隊伍各顯身手,這項農村社會互相支援的「割稻飯」,如今被各路烹煮高手煮得「澎湃」萬分、香氣四溢。



◆ 太平荔枝外銷 身價翻漲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3073

自由 2015-08-02

〔記者陳建志/太平報導〕太平區農會為避免荔枝盛產時價格崩盤,積極開拓外銷市場,今年除延續外銷新加坡、馬來西亞,還新增美國、日本市場,讓外銷總數量達一百七十二公噸;不但使得國內價格平穩,有民眾近日到馬來西亞旅遊,在超市看到兩盒一公斤裝的太平荔枝,售價五十馬幣,換算台幣約四百元,身價翻漲約五倍,替農民感到高興。

馬國販售 價格翻漲5倍

太平荔枝種植面積約六、七百公頃,過去盛產時常出現八斤、九斤一百元的情況,農民血本無歸;太平區農會為了讓供銷穩定,近年在農試所「冷鏈法」技術指導下,將荔枝保鮮期延長,成功外銷新加坡、馬來西亞。

今年在農會總幹事余文欽帶領下,首度外銷兩個貨櫃到用藥管制最嚴格的美國,還進軍日本頂級超市,提高農民利潤。

日前有台中民眾到馬來西亞旅遊,意外在吉隆坡的超市看到太平的荔枝,感到相當驚喜;仔細一看,發現一盒一公斤裝的荔枝售價廿六.九馬幣,兩盒優惠五十馬幣,換算台幣約四百元,等於每公斤兩百元,是台灣拍賣價平均約四十元的五倍,對於台灣水果在國外賣到好價錢感到非常高興。

太平區農會推廣股長廖炯良表示,今年荔枝外銷最大宗是新加坡達一百卅公噸,馬來西亞有六噸,日本兩噸,首次外銷的美國卅四噸,總數量達一百七十二公噸;加上收購加工榨汁約六百噸,確實發揮穩定市場價格的功能。因反應良好,貿易商希望明年外銷美國能提高到兩百噸,農會則希望在不要賠錢的情況下,幫農民創造最大的利潤。

※ 相關報導:

* 關西仙草代言人 65歲看起來像40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93982

關西鎮農會供銷部主任呂靜妹,從民國58年進入鎮農會服務,一做就46年,她現年65歲,對關西農會和農特產瞭若指掌,因熱愛家鄉仙草,長期飲用,體態保持相當好,成了仙草最佳代言人,她說「常有人說我才40歲呢」。

fsj 提到...

回鄉種有機 老師成「咖啡女王」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95612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台東報導 2015-08-03

資訊老師吳秀蘭為照顧生病的母親,十多年前回到故鄉長濱,不但找到好老公、還一頭栽進種植有機咖啡,推動成立咖啡產銷班,打響「長濱有機咖啡」名號,也贏得「長濱咖啡女王」的雅稱。

「我從沒想過會務農種咖啡」,吳秀蘭說,從西部都會區返鄉感受到童年熟悉的好山好水,偶然接觸到咖啡樹,進而了解日據時代日本人曾選擇在長濱種咖啡樹,代表長濱很適合種。於是10年前她從試著種種看到成了生活的重心。

吳秀蘭不以種咖啡樹為滿足,她並學習採收、挑豆、烘豆及煮咖啡。她說,有相關課程就去上,有不懂的就上網找資料或請教人,自己再揣摩嘗試。

吳秀蘭堅持有機自然農法,不用農藥。她種了1甲地約1200棵咖啡樹,並通過有機認證。3年前她催生長濱咖啡產銷班,如今成員有23人,長濱咖啡樹種植面積達20公頃約9000棵,班員紛紛師法吳秀蘭的有機農法。

種、挑、烘、煮都熟練的吳秀蘭也學會品咖啡。她說,不同的煮法有不同的味道,長濱咖啡共有綠茶等十多種味道,入口「很溫順」、甜質清楚、餘味回香是長濱咖啡的最大特色。

回首「有機咖啡路」,吳秀蘭無怨無悔。她說,颱風是長濱咖啡樹最大的天敵,當咖啡樹熬過風雨又逐漸茁壯、生豆,豐碩的果實指日可待。



◆ 真蜜、合成蜜怎辨? 沖熱水搖一搖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95455

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鹿草報導 2015-08-03

日前國內知名飲料店所用蜂蜜被驗出含抗生素,蜂農張耿銘表示,養蜂除了賣蜂蜜,一年四季都可採蜂王乳販售,若用抗生素蜂王乳必定被驗出,本土蜂農很少使用。分辨進口或本土蜂蜜,他直言外觀不易辨識,但消費者將蜂蜜沖熱水,可分辨真蜜或合成蜜。

張耿銘指出,蜂蜜主要產期為4到6月,但蜂王乳全年可取。據他了解,國內許多蜂農蜂王乳都出口日本,若用抗生素必定無法通過檢驗,多數蜂農不會冒險,但進口蜂蜜環境、產期他不清楚,不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他說,台灣夏天炎熱,冷飲需求大,進口蜂蜜相對地也相當多;但消費者要靠外觀、色澤辨識的確有困難,他建議消費者向農會或有信用的蜂農採購。

張耿銘表示,台灣頂級蜂蜜為龍眼蜜,味道最香醇,此外還有百花蜜,價格只有龍眼蜜6成。部分不肖業者以蜂蜜、果糖、色素、香料調和為合成蜜販售。

消費者要辨識真偽,可取1匙蜜沖入40倍熱開水,真蜜香甜不會受影響,但香料遇熱水揮發,香味會逐漸消失,果糖遇熱甜度會降低;此外,因蜂蜜內含白蛋白,稀釋後大力攪動、搖晃會產生泡沫,合成蜜泡沫則相對少。

※ 相關報導:

* 載蜂逐花 奔波苦…換來特等蜜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95452

鹿草鄉農會蜂產銷班蜂農張耿銘、鄧象,分獲今年全國龍眼蜂蜜評鑑特等獎、頭等獎。2人都認為養蜂工作雖辛苦,但只要產品實在,不怕賣不出去,得獎是鼓勵也是肯定,但本土蜂農養蜂採蜜數量都有限,賣完只能等隔年。

* 「牛奶肥」火龍果 去腥味、人氣高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95552

紅肉火龍果因天氣熱結果率低,但柳營區新農民黃博輝以自己研發的「牛奶肥」施肥種火龍果,因夠營養,產量不受影響,還能去掉火龍果的腥味,在市場頗受歡迎。

* 陳淑慧網室栽培紅棗 採收紅通通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095502

「公館搬到公館」定居的陳淑慧,投入紅棗栽培8年,從台北都會區居民成了鄉間青年有機農民,她以「外地人」眼光,領受到這塊美好田園的恩賜,不但在栽培紅棗屢有創新之舉,也致力將產業與在地文化結合,盼打造未來農業發展的新趨勢。

* 種菜改種花卉 南山農業圖轉型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95680

宜蘭縣大同鄉南山村以種植高冷蔬菜為主,近年來積極朝培植花卉轉型,繼栽植金絲桃、彩色海芋之後,最近又讓「伯利恆之星」在山區綻放。花農估計,每分地可有近30萬元營收,將成為農業轉型的重要利基。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張聖顯博士認為,南山地區的氣候和環境適合種植伯利恆之星,去年建議南山花卉產銷班試種,產銷班長高萬年與10名班員先到嘉義實地觀摩,發現伯利恆之星在平地原本是秋冬種植,而大同鄉南山地區夏天氣候涼爽,決定一試。



◆ 酵素粉洗檸檬 減少農藥殘存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95614

聯合報 記者蕭雅娟/鹽埔報導 2015-08-03

屏東縣鹽埔鄉洗檸檬的農民鄒國文,家裡種檸檬長達38年,為了消費者健康,特別購買專利酵素和百萬設備洗檸檬,等於為檸檬食用安全再加一層防護,大幅降低農藥殘存量。

屏東縣的檸檬種植面積約1500公頃,占全國8成,屏北地區更是檸檬盛產區,九如鄉和里港鄉的檸檬聲名遠播,近年因市面上的冷飲及手搖杯推出各式檸檬汁,使得檸檬產業愈來愈夯,有不少農民投入種植。

鄒國文說,為了國人健康,3年前向朋友購得專利的酵素粉,用以清洗檸檬表皮,並陸續投入約3百萬,添入清洗檸檬的設備,在酵素粉中至少20分鐘,再經2道流水清洗檸檬表皮,檸檬在水中來回滾動。每顆檸檬都經篩選、清洗後再出貨。



◆ 貢寮水梯田 40學生體驗秋收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95409

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新北報導 2015-08-03

貢寮水梯田現正進入秋收,一整片黃澄澄的稻穗等待農人收割,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昨帶領學生志工近40人重返貢寮「山之湖」秘境,協助農友割稻、打穀,並學習漸被遺忘的「六菊築石法」修復水圳,以實際行動體驗農友生活與先民耕作智慧。

美國華裔高中生Julie和新北市南山中學、台北市東山高中共同參與這次水圳修復及助割的志願服務,都感到非常興奮,尤其是看到年逾70的砌石達人簡宏竹,輕鬆將大小不一的石頭堆疊成菊花圖案,讚嘆不已。

早期農家的「六菊築石法」是以原形塊石取代水泥,提供植物生長的基盤及動物躲藏的處所。Julie用不是很流利的中文說,不同形狀的石頭堆疊起來,不用水泥,又要保有石縫孔隙,供生物棲息,又要避免水流淘空基底,簡直比UNO疊疊樂還困難。

實際操作傳統打穀機後,東山高中志工服務社長吳冠宏同學說,本以為打穀就是腳踩踏板,手握稻穗,是非常簡單的,誰知不僅手忙腳亂,無法停歇,連腳都踩到快斷了。

社區裡90歲高齡的老村長林坤城笑說,看到這麼多青少年到社區服務,讓原本沉寂的社區熱鬧不少,自己也變「少年」了。

農業局表示,利用假日到農村從事志願服務,不僅有益身心,還可以從傳統農業技藝中學習先民的智慧,培養尊重生命,愛鄉護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青少年可以加入農業志工的行列。

fsj 提到...

金山清水農地收割 小白鶴來加油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97676

聯合報 記者王柔婷/金山報導 2015-08-04

金山清水農地老農黃正俊昨早採收春分時栽種的無毒稻米,小白鶴全程跟在身邊打轉,模樣十分可愛;生態工法基金會今年以兩倍價錢收購老農友善土地的稻米,並將推出品牌稻米接受民眾預購,收入將回饋農民及保育環境。

昨清晨6點不到,老農黃正俊到田裡收割,他的一分地稻田緊鄰荷花池,今年產量約340公斤,有局部被田鼠及害蟲啃食,收成不算太好。

金山中角國小學生昨也下田幫忙採收,學生高姿涵說,家裡就住金山,常常與家人一起來看小白鶴,能幫忙收割很開心,希望小白鶴能繼續在那麼美的濕地長大。

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廖仁慧表示,今年基金會共收購5分地稻作,每分地5萬元,約比市價高2倍,鼓勵農民使用友善土地方式耕作,打造全新稻米品牌,目前名稱未定,考慮使用「熊鶴米」、「金鶴米」或「小鶴米」,民眾贊助1千元可獲得2.5公斤白米。

新北市農業局今年也擴大與小白鶴棲息地區周邊7名農友契作,總面積達3.1公頃,水稻生長期間不施用農藥跟化學肥料,提供小白鶴安全棲地,預計總收穫量達8000台斤,將作為金山鄰近學校營養午餐使用,但明年還不確定是否與農友繼續合作。

金山地區農會總幹事李清煙表示,金山水質優良、土層深厚、日夜溫差大,稻米口感Q軟,煮熟後有濃郁飯香。透過契作示範,未來可望帶動更多農友投入生態耕作,促進地方發展。

※ 相關報導:

* 友善耕作陪白鶴 學童收割「金鶴米」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099362

金山區小白鶴棲地周邊友善耕作稻米收割了,來自中角國小5年甲班學生到稻田幫忙收割「金鶴米」,不僅能做為學校營養午餐之用,也在生態工法基金會解說下,在小白鶴棲地上了一堂大自然生態保育課,可說即滿足又興奮。



◆ 種有機香檬 靠雞鴨鵝除蟲除草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097723

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2015-08-04

屏東縣農民蕭文恭種植了廣達2.5公頃的台灣香檬,為了落實有機,他在田間養了一群「田間尖兵」,由雞鴨鵝群負責除草兼除蟲,只要一放風,這一群「尖兵」就會飛快向前衝,有機香檬在田間茁壯結果。

「這是憨人做的事」,談起自己投入有機種植的過程,蕭文恭坦承當初就是一股堅持的傻勁,把種了數十年的檳榔全砍了,改種廣達2.5公頃的有機香檬,並取名「開源農莊」,希望拓展有機之路,「雖然有機更難,但賺到健康」。

香檬是台灣原生種,又稱扁實檸檬,近年在屏東的種植面積超過60公頃,蕭文恭為堅持有機,甚至養了一群「田間尖兵」協助守護農園。

「鴨群最會吃蝸牛、鵝專門吃草、雞群則負責除蟲」,這一群田間尖兵有好幾百隻,蕭文恭夫婦捨不得殺生,每到放風時間,就由蕭文恭以香檬渣等有機飼料餵食,尖兵們總會聞聲往前衝,除了吃飼料,也把田園著實「清理」了一遍。

香檬的盛產期約在5至9月間,目前鮮果零售價一台斤約80元,蕭文恭夫婦並嘗試以香檬開發出蛋糕、吉拿富、冰棒等多種產品,父親節並推出優惠活動,洽詢電話:08-7796206或臉書查詢「開源農莊」。

※ 相關報導:

* 缺水續惡化 農民改種抗旱落葵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97629

花蓮縣缺水狀況持續惡化,灌溉水源不足,農民叫苦連天,許多蔬果也面臨乾枯,許多農民紛紛改種植適合旱作植物落葵,來因應苦惱的缺水問題。

落葵俗稱「皇宮菜」,據稱是因為農耕隊將目前種植品種由泰國引進的當時,落葵正是泰國皇室御用的指定菜式,也因為耐病蟲害而少用農藥,營養豐富,所以近年來台灣餐飲界又將它稱為「健康菜」。

* 雪霸農場藍莓園 嘗真正藍莓味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00139

五峰鄉桃山村雪霸休閒農場,有近7分地的藍莓園,一進園地會被淡淡地藍莓味吸引著。第二代接班人范啟敏表示,農場裡不僅可欣賞豐富的植物景觀,更可體驗邊摘藍莓邊品嚐的樂趣。

抓起一把藍莓往嘴裡塞,微酸鮮甜的滋味佔滿了口腔。農場主人范增達說,藍莓其實不適合在台灣生長,因此栽種過程,遇到不少挫折,經不斷嘗試,才讓藍莓園每年成長茁壯。

「市面上很多藍莓是假的!」范啟敏無奈表示,藍莓其實原始的味道,是微酸帶點甜,市面上不少藍莓靠人工香精來提味。園內共11種品種,建議遊客摘滿一個杯子量,然後再一大口吃下,才能真正嘗到藍莓的味道。

* 無毒果園感人 民眾搶當梨媽媽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097727

最近是上將梨、黃金梨的產季,三星鄉友善梨農周而余6年來全心全意投入種植,認真樸實的他堅持無毒栽種與品質,感動不少消費者認養梨樹,搶當梨媽媽,體會「顆顆皆辛苦」及參與梨樹生長的樂趣。

周而余說,自己原本是基隆人,從事營造業,6年前因為身體不好,開完刀後移居宜蘭,進而愛上這塊土地,超初幫朋友顧果園,後來照顧出興趣,乾脆自己租了7、8分地,以無毒農業自然栽培法種植黃金梨,一切耕種知識都從頭學。

前幾年,周而余連連虧損沒有賺錢,從來都沒有想要放棄,有賺錢沒賺錢都好,今年才轉虧為盈,現在已經有多年種植經驗,梨樹品質優良。

fsj 提到...

女碩士返鄉種田 落實友善農法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00252

聯合報 記者顏彙燕/桃園報導 2015-08-05

31歲黃曉君從研究所畢業返鄉務農,和爸爸以友善耕作方式種稻、葉菜,逐漸取得老一輩農夫認同,耕種時不灑農藥,保護良田、善待環境。

「爺爺很反對我回家種田」黃曉君研究所念的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曾在北部工作兩年經驗,「家裡既然有田,何不落實課堂教的環境教育」?頂著高學歷回家種田,爺爺不太滿意,認為她書念得多,應該找分「坐辦公室」的職業,安安穩穩工作。

黃曉君的爸爸黃榮昌卻很贊成女兒回家務農,兩人友善農耕理念相契,同樣不喜歡農藥帶給環境傷害。父女兩人耕種不灑農藥、不施肥,稻田長滿雜草,彎下腰徒手拔草;菜園中,葉菜大片被蟲蛀過的痕跡,是無毒的最佳證明。

黃曉君一家住在龜山區楓樹里田邊,將自家取作「好楓戶」,也有期望收成「豐富」的諧音,黃曉君不定期在Facebook上邀請遊客「與土地進行對話」,一起到田裡踩泥土,體驗當一日農夫樂趣,到田間看一看你吃的米,鼓勵友善環境農友。



◆ 出租改良蜜蜂 蜂農父子年賺60萬
http://udn.com/news/story/7269/1100443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縣報導 2015-08-05

「蜜蜂出租!」宜蘭縣蜂農黃東明、黃俊彥父子把蜜蜂出租為果樹授粉,出租一箱蜜蜂可月收三千元,一年出租兩百箱收入增加六十萬元,蔬果結果率也增加兩成半,「小蜜蜂立大功」為蜂農和果農創造雙贏。

近幾年各國常出現蜜蜂集體消失,黃東明認為,可能是因蜜蜂近親繁殖基因弱化,導致蜂群迷路失蹤。他五年前利用義大利黃金蜜蜂與本地蜜蜂配種,改良品種蜜蜂聰明又會採蜜,放到掌心都不螫人,更不用擔心蜂群失蹤。

父子兩人精研蜜蜂品種改良、創新養蜂技術,獲全國國產蜂蜜品質評鑑特等獎,農糧署東區副分署長陳吉村昨天還到黃東明父子經營的「蜂采館」觀摩。

「果樹種得再怎麼好,開花時沒有『媒人』授粉,還是白忙一場。」黃東明說,蜜蜂是最好的花媒,近幾年各國都出現蜜蜂消失,許多農作物也因授粉不足,產量銳減,因此,他推出蜜蜂出租。

出租蜜蜂是以箱計算,一箱有八萬到十萬隻,在果樹開花期間,讓蜜蜂採花蜜、授粉,大量蜜蜂在開花期充分授粉,減少畸形果。

黃東明說,蜜蜂每箱每月租金只要三千元,每年可出租兩百箱,以溫室作物為主,包括哈密瓜、洋香瓜、文旦、上將梨,甚至苦瓜,提升結果率,創造農業雙贏。

卅三歲的黃俊彥研究所讀電子工程,曾短暫到科技業工作,去年回到宜蘭和父親養蜂,也利用網路資訊專長,架設網路銷售平台,並透過產銷履歷,讓消費者可上網查到蜂蜜產地、買到優質好蜂蜜。

黃東明父子投注蜜蜂品種改良和養蜂新技術,引起國際媒體的注意,大陸的蜂農曾來取經,黃東明強調會將蜂種都留在台灣,確保台灣養蜂技術領先。

※ 相關報導:

* 二林契作黑豆 每分地收益上萬元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00014

彰化縣二林鎮農會鼓勵農民轉作雜糧以活化休耕地,今年與20名農民契作,首次大規模將35公頃二期稻作轉種台南三號黑豆,一般農戶預計每分地可以收益上萬元,大佃農則可高達1萬3千元。

* 歸仁釋迦品質好 下旬嘗鮮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00164

又到釋迦採收季節,歸仁釋迦今年品質、產量穩定,產季預計到9月底,歸仁區農會、公所將在下旬辦品嘗活動,歡迎來嘗鮮。

釋迦產銷班第2班長徐進德表示,歸仁釋迦產量占全台南的9成5,種植面積約120公頃,年產量150公噸,主要栽培「軟枝釋迦」、「大目釋迦」,因釋迦屬於高經濟價值的作物,不僅需種植在溫室裡,日夜看顧、維持品質,還為了種得好看,在幼果階段提前套袋,保護果實光滑。



◆ 長榮捐農耕機具 泰源部落:天上掉下的禮物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00385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台東縣報導 2015-08-05

張榮發基金會昨捐贈價值三百萬元的農耕機具,給台東縣泰源部落喜樂農場,讓休耕田地能機械化耕種,嘉惠更多弱勢族群,也期待農機不只是農機,更能帶來青年返鄉希望。

天主教台東聖母醫院兩年多前在泰源部落成立健康活力站與健康廚房,供應獨居老人等弱勢民眾便當及免費送餐。地方居民深受感動,去年主動提供七甲休耕農地,並設立喜樂農場由志工耕種,收成作健康廚房食材,吃不完的則販售挹注慈善基金。

因地方提供休耕地增至廿一甲,但志工人力有限,加上部落人口老化,人力不足,張榮發基金會獲悉後,決定捐贈新拖曳機、插秧機及中耕機各一部。昨天在部落天主堂舉行捐贈儀式,並由葛德神父為農機祈福。

台東縣長黃健庭夫婦、監察委員王美玉、台東聖母醫院院長陳良娟及長榮集團張榮發基金會總執行長鍾德美等人昨天都參加捐贈儀式,並到北源村一處農地種下南瓜苗,預計三個月後收成,象徵喜樂農場耕作自立自主及永續發展。

「我們只要中古農機就可以,新農機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泰源部落頭目李新木等人表示,張榮發基金會是部落的天使。

鍾德美表示,她被部落老人的良善深深感動,長輩們免費提供休耕田地供農場耕作行善,「這種捨得與大器成就一切」。她指出,部落中壯年人口大多外出討生活,耕作志工多為老人,過去常快過了插秧期或收成期才借到農機,令人不捨。有了新農機,基金會也規畫使用條例,不用時可以出借,希望能增加地方工作機會,吸引年輕人返鄉定居。

fsj 提到...

彩繪米寶稻田 10月阿米哥迎客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02485

聯合報 記者邱立雅/富里報導 2015-08-06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昨天請老農在8分大的田地插上技轉彩色秧苗,預計10月就能種出富里農會吉祥物阿米哥跟QQ妹,及充滿在地特色的金針花圖樣,希望彩繪米寶稻田能在冬季花海吸引更多遊客。

富里鄉農會在8分大的稻田要種出阿米哥、QQ妹與金針花等可愛圖樣,預計10月稻穀成熟,技轉彩色稻就能呈現黃白紫綠4色。

農會邀請從農超過30年的老農,分頭插入預備的秧苗。

其中,80歲的老農林玉桂曾獲民國50年花蓮插秧比賽第2名,他沿著標線插秧,身手俐落,令人讚嘆。而提供稻田的地主黃六郎也下田插秧,表示對農會的支持。

富里鄉農會表示,配合縣府在羅山農產展售中心旁的農田,設計富里米公仔彩繪米寶稻田計畫,以手工插秧,營造出大塊圖樣,吸引遊客、推動農業觀光,今天就能完工,期待10月稻穀成熟展現的美景。

※ 相關報導:

* 代課老師種稻 連三年評比稱霸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4168

嘉義縣朴子市農會今年稻米品質競賽結果揭曉,曾榮獲「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的稻農莊友志,擔任國中代課老師的次子莊忠諺,連續三年奪冠,被讚美「虎父無犬子」;莊忠諺表示,希望能當個專職的稻農,以父親為榜樣,拿下全國賽的好成績,為嘉縣爭光。

....莊忠諺表示,種出優質稻米的訣竅,除了淺植,稻株之間的行距要大,用肥要適量,才不會過於茂密,豪雨就倒伏,影響品質;去年參加全國賽,在脫穀碾米過程的環節,使用新的機器出問題,今年他有信心,再拚全國賽時能拿下佳績。

* 「稻米界江蕙」 池上米退出全國賽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02794

拿過五次全國米冠軍的台東縣池上米,今年將缺席,池上鄉長張堯城昨宣布,池上米今年起退出全國賽,未來朝國際市場發展。

張堯城說,池上米已拿過很多次全國冠軍,再參加全國競賽沒什麼意思,「我們已經是最好的,不必再去參加比賽;就像江蕙已經是最好,所以不再參加金曲獎」。....農委會自二○○四年舉辦全國米競賽,池上米在「全國冠軍米」時期連獲三屆冠軍;但之後改為「十大經典好米」、「名米產地冠軍」競賽,池上米都只各得一次獎,引發農民不滿,埋下拒賽導火線。



◆ 2.6斤巨無霸芭樂 大如小玉西瓜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4174

自由 2015-08-06

〔記者鄭旭凱/台西報導〕台西鄉崙豐市場婦人以小貨車販賣芭樂,其中一顆重達二點六台斤,大如小玉西瓜,是一般正常芭樂的十倍左右,引起民眾好奇圍觀。

在台西鄉崙豐市場賣芭樂已有十多年的婦人表示,在嘉義縣溪口鄉種植六分多地的芭樂,日前在一株新種植的珍珠芭樂上,長出一粒巨無霸超大芭樂,一般芭樂只有三到五兩重,該粒芭樂有四十二兩重。

婦人表示,她和丈夫從北部返回鄉下種芭樂,為了減少中盤商剝削,以現採自銷方式經營,每天從嘉義溪口把現採芭樂載到台西崙豐市場販賣,種芭樂二十多年,第一次種出這麼大的芭樂。

※ 相關報導:

* 蘭陽紅龍果評鑑 黃谷釧雙冠王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02372

宜蘭縣員山鄉果農黃谷釧,昨天參加蘭陽紅龍果品質評鑑競賽,獲得冠軍王、甜度王,抱得雙冠王。他說,種水果「就是用心!捨得用好的肥料就好!」他採有機肥種植,水果品質好,價格自然提升。



◆ 40年悟養蜂學 他的蜜 4度奪特等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05107

聯合報 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 2015-08-07

雲林縣蜂農參加今年全國國產蜂蜜品質評鑑,其中虎尾鎮養蜂產銷班第1班劉明堂榮獲特等獎,同產銷班程淑婷、北港鎮養蜂產銷班第1班吳楹展、卓清標、陳貞伶、第2班陳俊宇、陳泓瑋及程英哲等7人同獲頭等獎,成績亮麗。

縣府農業處長張世忠表示,劉明堂從事養蜂業超過40年,99年起連續3年榮獲農委會農糧署舉辦的全國國產龍眼蜂蜜品質評鑑特等獎,今年再度拿下全國特等獎,實至名歸,已代表縣長李進勇前往貼紅榜祝賀。

「氣溫28℃以上龍眼花開始流蜜時,蜜蜂才能採到最好蜂蜜。」養蜂達人劉明堂從小就跟著父母從事養蜂產業,經歷無數歲月,讓他領悟出屬於自己的一套「養蜂學」。劉明堂說,平常將蜜蜂養在古坑鄉境,等到清明節前再將蜜蜂移往台南市南化地區放置,為收集最純正龍眼蜜,在蜂箱周邊3公里範圍內,不能同時有其他蜜源,才不會收集到其他品種花蜜,影響品質。

全國國產龍眼蜂蜜品質評鑑分2階段進行,包含儀器檢驗及感官評比,初評經儀器檢測分析,選出符合CNS國家標準及安全品質者,複評再由專家學者進行品評,選出品質優良、風味及色澤絕佳者,全台共選出22名特等獎、131名頭等獎。

張世宗表示,為區隔真假蜂蜜並確保國產蜂產品品質,農委會建立國產蜂產品證明標章驗證制度,獲獎產品都貼有國產蜂蜜驗證標章,完全不含抗生素及農藥殘留,並貼有生產追溯二維條碼(QR-code),消費者都可安心享用。如果想要購買優質純正蜂蜜,資訊可上農糧署網站:http://www.afa.gov.tw,或台灣養蜂協會網站:http://www.bee.org.tw查詢。



◆ 台灣特色農業 登陸北上開花結果
http://udn.com/news/story/7334/1102580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5-08-06

隨著兩岸交流不斷深入,台灣農業在大陸生根發芽,台灣人在福建等地包山租田創業,從江蘇到北京再到東北三省,台灣特色農業北上的故事,都彰顯著融入和雙贏的主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經過多年努力,台北人王士俊終於在蘇北,成功移植來自寶島的柿子樹,80畝的柿子園很快就有果實,成為江蘇淮安最大連片的台灣柿子園。

在江蘇培育台灣柿子品種,最大難題是讓習慣熱帶氣候的苗木能夠抵禦嚴寒。王士俊嘗試很多辦法都沒能讓幼苗順利過冬;在一次偶然機會裡,他從當地農民了解到一種過冬的土辦法「深埋」,抱著試試看心態,未料台灣柿子樹存活下來。

自2009年起,位於淮安淮陰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吸引一批台灣企業家,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讓台灣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在大陸「開花結果」;目前已有包括特色農業、深加工和現代農業冷鏈物流配送等10多家台資涉農項目落戶台創園,總投資額達2.5億美元。

北京郊區密雲縣巨各莊鎮蔡家窪村從10多年前的貧困村,搖身一變成頗具規模的「新農村」,大棚裡種植著荔枝、洋桃、木瓜等熱帶水果;土地裡種著櫻桃樹、山間規畫蝴蝶谷,村裡建有飲料廠、豆腐作坊以及各類食品加工廠。

蔡家窪村的農業紅火景象,讓80%的外出打工者回流,蔡家洼村的模式開始被競相推廣,而這一切的幕後功臣,是在北京居住超過20年、自稱在京「台二代」的「80後」黃國書。

從北京清華大學畢業後,黃國書就進入父母的台企工作,在他帶領下,蔡家洼村成為「村企共建」典型;在工廠的觀光走廊中,遊客能全程近距離觀看加工過程,品嘗到各條生產線製作的健康食品,還能在體驗區品嘗蔡家洼村山泉水製作的豆漿、豆腐腦等。

黃國書有信心,能將這「台企+村莊」的共建模式向更多地區推廣。他分析,北京的城市化規模大、人口聚集、消費力強、郊區空間被擠壓等特徵明顯,郊區功能已到必須調整的階段。

黃國書認為,北京農家樂、採摘農莊越來越多,但這類休閒農莊在經歷數量增加、功能性增強、同質化加劇的階段後,會朝向更有個性化,更具文創色彩的方向發展,而發展休閒和文創,正是台灣農業的一個強項。

今年63歲的張洲府,是台灣芬園花卉生產休憩園區負責人,從事30多年櫻花栽培與種植;多年來,他通過技術創新,培育了多個櫻花品種,並使櫻花花期延長數十天,每年底到次年4月,花卉園區裡各類櫻花次第盛開,吸引了很多遊客觀光。

台灣「櫻花達人」張洲府透露說,我想把台灣的櫻花種植技術引入到錦州,開辦一個櫻花主題的觀光農業園,讓大陸遊客一起享受浪漫的櫻花之旅;如果能夠引進台灣櫻花,在緯度頗高的遼寧錦州無疑是個稀罕事。

※ 相關報導:

* 赤柯山解編 2農戶獲合法承租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02542

花蓮縣玉里鎮赤柯山兩名承租戶等了50年,昨天與國有財產署簽約,成為第一批承租原林班地解編的農牧用地;目前赤柯山區等待移交給國有財產署的土地有684筆,花蓮林管處正協助承租戶移交。

「等好久了,終於不用忐忑了。」承租戶黃南勝說,家族一直在赤柯山討生活,林管處認定違法使用,常通知要恢復造林,一直擔心土地被收回。

fsj 提到...

小綠葉蟬吮過 蜜香紅茶飆高價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05122

聯合報 記者段鴻裕、范振和/花蓮報導 2015-08-07

「瑞穗天鶴茶團體商標是全台灣13個茶區產地商標之一,要全力宣揚。」農糧署東區分署長陳啟榮說,台灣人喝茶不怕價錢高,卻怕花大錢買到不好的茶,瑞穗蜜香紅茶的品質和安全深受消費者肯定,「現在獲金牌獎的蜜香紅茶1台斤已飆到兩萬元以上的高價」。

花蓮縣政府、農糧署東區分署與瑞穗鄉農會、鄉公所昨天共同發表「瑞穗天鶴茶團體商標」,並頒獎表揚蜜香紅茶競賽優勝者;得獎茶行與茶園現泡蜜香紅茶,茶香四溢。

瑞穗蜜香紅茶競賽成績,金牌獎:吉林茶園、長聖榮園、嘉茗茶園。銀牌獎:好茶園、雲騰茶園、名鶴茶園、東立茶行。銅牌獎:東昇茶行、清風茶園、富源茶莊。

「台灣1年國產1萬多公噸茶葉,但進口茶葉高達3萬多公噸,很容易喝到不好的茶葉。」農糧署東區分署長陳啟榮說,但瑞穗鄉生產的蜜香紅茶是採收小綠葉蟬吸吮過的茶葉來製茶,不能噴農藥,「因為噴了農藥,小綠葉蟬死了,蜜香紅茶也做不成了。」

陳啟榮說,全台灣的產茶區到目前有13個產地標章,「瑞穗天鶴茶」就是其中之一,能從眾多產地脫穎而出,農民與各單位的努力,都很重要。

「瑞穗天鶴茶獲得團體商標,就是品質控管的證明。」花蓮縣副縣長徐祥明說,瑞穗鄉茶農可以很有自信、很驕傲地推薦給消費者享用。

「瑞穗天鶴茶至少有5億元以上的產值。」瑞穗鄉農會總幹事魏清河說,天鶴茶從早期的傳統烏龍茶,到最近10年研發蜜香紅茶,因為必須由小綠葉蟬吸吮過的特色,更加證明茶葉的安全特色。



◆ 社大夢想新農收成 16日炊米分享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05229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2015-08-07

宜蘭縣勞工處委託社區大學培訓夢想新農,自耕4分半稻田,耕耘144天,日照曬乾2900台斤穀子,碾出的白米有600台斤捐育幼院,8月16日將炊米煮飯,與民眾分享。

宜蘭友善耕作環境吸引懷抱從農夢想的各行各業投入,縣府勞工處委託宜蘭社區大學培育「綠色工作種子」,提供員山鄉內城村1.2甲的公有地當實習農場,包括稻田與菜園,招募夢想新農學員參加。

新農課程96小時,由75歲的農夫陳榮昌當班導師,採友善耕作農法,耕作4分半稻田,不施化肥、不使用農藥,選種「台中秈10號」水稻,還有友善農業耕作技術、產銷合作、食品加工、綠色工作的就業市場分析等。

學員從秧苗、除草、栽種、管理到收成,共144天,經歷過颱風威脅,總算有驚無險,收成的濕穀以日光曬乾後,共有2900台斤,昨天將部分稻穀碾成白米,捐出600台斤給冬山鄉神愛兒童之家。

宜蘭社大計畫8月16日在員山舊內城國小操場,舉辦「夢想新農,收成感恩」成果展,有水稻農耕解說導覽、傳統打穀機體驗、搓稻草繩、糙米漿冰淇淋、車輪粿、爆米香、手作飯糰品嘗,並有分辨白米品質的「評評米」,新農學員將炊煮剛收成的新米,邀民眾一起分享。

fsj 提到...

餵牠好料 放山雞生出大巨蛋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07433

聯合報 記者胡蓬生/苗栗報導 2015-08-08

苗栗縣造橋鄉82歲老農民謝成登養的珍珠雞,前天生了一顆像鵝蛋大小的雞蛋,比平常的蛋大了四倍,讓人嘖嘖稱奇,他說「從小就養雞,一輩子沒見過這麼大的蛋!」

謝成登在住家旁的空地養了十多隻「脖子沒毛」品種的珍珠雞,全是母雞,平常都採放山方式飼養,前天下午他到雞寮撿拾雞蛋,發現草地上有兩顆蛋,其中一顆體積超大,當場愣住。

「我偶爾會撿到顆粒較大的雙黃蛋,但也沒這麼大,這顆『巨蛋』重四兩多,蛋的長度也有10公分,比一般雞蛋足足大三、四倍」,謝成登說。

「我的雞吃的東西都特別好!」謝成登的兒子經營加盟超商,每天都帶回一些到期或賣剩下的各類食品,包括麵包、便當,連牛排、雞排都有,謝成登將各種食品加牧草剁碎餵雞,一天餵兩餐,雞很愛吃,他猜想這些雞可能吃得太營養,才會生出這麼大的蛋。

謝成登把大雞蛋的事告訴友人,有人直說「一輩子沒見過」,有人懷疑是鵝蛋,還有人猜測可能是少見的「三黃蛋」。

謝成登說,這顆大雞蛋可能留下來做觀賞用,也可能就直接吃掉。

苗栗縣動物防疫所所長張俊義表示,通常剛生蛋的母雞,比較容易產下大小參差不齊的雞蛋,大如鵝蛋的雞蛋應屬於形體上的異常;母雞通常一、二天會生一顆蛋,如果母雞吸收了高蛋白、高鈣等高營養,又累積好幾天才下一顆蛋,是有可能生出較大顆的雞蛋。



◆ 正港冠軍甜瓜上架 6顆1380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8000616-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08日 呂妍庭/嘉縣報導

嘉義縣出產的甜瓜以「甜姐兒」品牌打出名號,今年再攻百貨超市,標榜甜度達16、17度特選等級,1盒6顆要價1380元,同樣看好高消費客群商機無限的太保市農會,則和甜姐兒評鑑比賽的冠軍父子檔合作,推出冠軍瓜預購,以千元賣價來試水溫,要讓民眾吃到正港的冠軍好瓜。

傳統美濃瓜經由品種改良和溫室栽植管理,並採1株只留1蔓育1果的「獨生子」策略,種出的果實肉厚汁多,甜度經常達15、16度,是名符其實的甜姐兒,去年嘉縣和新光三越超市合作,推出甜瓜禮盒預購,6顆售價1280元,共賣出230盒。

負責供貨給新光三越下單客戶的水上鄉農會總幹事林滄賢說,雖然出產甜瓜的鄉鎮不只水上鄉,受惠去年供貨給新光三越,「水上甜瓜知名度大開」,市場反應不俗,現已開始有回頭客,透露今年因瓜果品質更好,所以三越售價也小幅微漲到1380元,有助農民提高收益。

太保市農會10日開始推冠軍甜瓜禮盒預購,搶在甜姐兒評鑑賽舉行前辦預購,農會強調因甜瓜產季極短,採收期只有5天到1星期,經常比賽完,得獎瓜農已經沒有瓜可以賣。

為行銷在地好瓜,同時吃到正當時的水果,農會主動找曾雙雙獲得甜姐兒冠軍的父子檔楊萬福和楊景翔合作,以達人品質,農會保證方式試水溫,看消費者對高檔甜瓜接受度如何。(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西瓜好不好吃 他蓋了章才算數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07358

西瓜好不好吃,問鑑瓜師最知道。西瓜採摘前,必須先經過鑑瓜師挑選與蓋章認證,採瓜工人便在夜間根據印章採瓜。鑑瓜師說,選出好瓜需要經驗累積,才能幫消費者挑出優質的好瓜。

一個個飽滿的西瓜躺在田間,鑑瓜師一手拿印章、一手拿計數器,在瓜田間行走,用眼神掃描西瓜的外觀,再輕輕蓋下印章,證明瓜已符合成熟好吃的標準;若外觀無法確定,則用手指輕輕敲彈,聽聲辨瓜。

* 田尾觀光苦瓜園 可摘瓜 拍美景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07364

彰化縣田尾鄉農民吳國森8年前為了照顧年老雙親,放棄裝潢工作,回家種田,他種植各種山苦瓜、蘋果苦瓜,要朝有機觀光菜園發展,已開放民眾現場採瓜,遊客可現採現買,還可拍苦瓜隧道田園風光。

....苦瓜園位於海豐村,最近海豐村的彩繪牆吸引遊客參觀,也激發吳國森想做觀光菜園的想法,他覺得觀光應和農業結合,民眾看彩繪,再體驗採摘蔬菜的樂趣,讓旅程更豐富。



◆ 有機栽培技術 師傅傳撇步
http://udn.com/news/story/7269/1109340

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 2015-08-09

原從事鋁門窗製造業的潘明順,因長期應酬飲酒導致肝硬化,15年前返鄉繼承家業務農,在卑南鄉開設農場,堅持有機栽培,種植出的釋迦、咖啡豆深獲市場歡迎,為傳承經驗,他參加勞動部明師高徒計畫,招收15歲到29歲有志務農青年,教授有機栽培技術。

潘明順國小畢業後,開始當鋁門窗學徒,雖然日進斗金,但長期應酬,讓身體不堪負荷,為了健康,返回卑南初鹿老家務農,開發出新品種的釋迦、高品質咖啡豆及養生的燈籠果等。

「就算務農也要走自己的路。」他說,種田老是跟風,一定會遇到瓶頸,因此他一開始就堅持有機農業,加上不斷參加農業相關課程及看書自學,讓自己瞭解「生態平衡」概念的重要。

他說,其實務農簡單又有前景,現在政府鼓勵青年返鄉務農,他也認為農村有必要注入更多年輕的活水,讓農業能有更好的發展,因此參加「明師高徒」計畫,公開招收徒弟,傳承15年來的務農經驗。

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表示,目前台東「明師高徒」計畫共有9類、24位師傅,潘明順是農林漁牧類的第2位師傅,歡迎15歲到29歲非在學、非就業的青年朋友報名參加。

※ 相關報導:

* 苗栗有機合作社 「有機良食」成立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07334

一群致力有機栽培的青年農民及在地農民,昨天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成立「有限責任苗栗縣有機良食生產合作社」,期盼以合作的力量,解決有機栽培面臨的種種產銷問題,未來將推動成立有機代耕隊、建立共同品牌並推廣食農教育,發展縣內有機農業。



◆ 學者:食育不一定要有機
http://vision.udn.com/vision/story/8372/1107729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2015-08-08

「台北市食農教育手冊」中,網友批評內容將「有機」過度「神化」,其中有圖表以「有無農藥味」區分有機及慣行農法也惹議。負責撰寫的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系副教授張瑋琦坦言,慣行農法蔬菜以有「刺激味」等形容,確實不夠謹慎。

該手冊由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委託張瑋琦撰寫。張瑋琦解釋,在教案中比較有機、慣行,是因這項計畫的名稱是「台北有機」,設計教案時才會特別提到「有機」。

對於網友批「聞得出蔬菜有無農藥」是天方夜譚,張瑋琦坦言不夠謹慎。

農糧署長李蒼郎說,在不同農法情況,的確有人以有無農藥味判斷,但將有機與沒農藥味直接連結就太武斷。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網友截取的圖表顯示「空心菜慣行者農藥味較重」,但手冊上並未如此敘述,農法不是絕對的,外界批評顯然斷章取義。

張瑋琦表示,食育未必要和有機連在一起,但農食體驗時,畢竟參與者有小朋友,至少要選擇無農藥田區較妥。

農糧署組長蘇宗振表示,今年建立「食農.食米」教案及資訊平台,會有學者專家確認科學性,各領域專家也可多正面溝通。

綠色採買達人朱慧芳則表示,現在對食育的討論太過片面,事實上食育並非把孩子變成農夫,也不是片面教切菜、煮菜、強化口感,或每逢食安危機才教育。而是回到原始根本,「食物與環境、土地的斷層該如何修補」,讓孩子及大眾重新理解人與食物的關係。

fsj 提到...

農損破10億 未來三周菜價恐飆漲
http://udn.com/news/story/8480/1111849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5-08-10

中台蘇迪勒重創農業產區,截至今天上午為止,包括農、林、漁、牧、設施等整體農業災損金額已破10億。農委會農糧署評估,未來二到三周菜價恐飆漲,將協調各農民團體由國外進口應急。

今天市場休市,但各蔬菜產區今天放晴,農民今日搶收,預估明日蔬菜到貨量將增多,農糧署視情況釋出冷凍、冷藏蔬菜。

農委會農糧署長李蒼郎表示,庫存的蔬菜何時釋出,必須看情況;若蔬菜到貨量低於平時1400公噸,就會立刻釋出庫存的冷藏、冷凍蔬菜平抑物價,根據統計,目前庫存蔬菜約有6800公噸。

農糧署主秘蘇茂祥評估,菜價高漲會維持二到三周,之後短期葉菜類復耕即可上市,但這二到三周將輔導農民團體從國外進口蔬菜應急;根據農糧署規畫,月底之前會向日本、韓國、越南、印尼、美國進口886公噸蔬菜,蔬菜品項包括包心白菜、高麗菜、洋蔥、青花菜、蘿蔔、西洋芹、馬鈴薯、甜椒等等,後續視國內的蔬菜供應狀況,滾動增加進口數量。

蘇茂祥表示,以農糧災損看來,高莖作物香蕉災損最為嚴重,受到強風吹拂,幾乎全面性的攔腰折斷;至於文旦,因為種植區域廣,雖有落果受損,但今年中秋不至於買不到。

根據農委會統計,農糧方面災損金額達8億8471萬元,農作物被害面積1萬7761公頃,受損作物主要為香蕉,被害面積2326公頃,損失金額1億6146萬元,其次分別為文旦柚、番石榴、竹筍、木瓜,為前五大受損作物。此外,還包括畜產損失1135萬;漁產虱目魚、白蝦損失100萬;林木受損1875萬元;另有農民耕種設施、溫網室損失8455萬元。



◆ 文旦落果… 製清潔劑減災損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10903

聯合報 記者黃茹婷/西湖報導 015-08-10

蘇迪勒颱風侵襲,苗栗縣西湖鄉文旦果園落果率嚴重,農民欲哭無淚,由於柚子僅剩20天就要採收,接近成熟,有柚農打算低價開賣,還有柚農準備物盡其用,製作柚子清潔劑、柚子果醬、柚子酵素等,希望讓損失降到最低。

今年西湖文旦柚原本結實纍纍,但蘇迪勒颱風一夜狂風吹襲,小柚子落滿地,柚農預期的豐收落空,有些柚農不浪費一年來的心血,思考將柚子加工讓落果多元使用,「鄉野傳奇」休閒農場業者嚴秀貞曾因颱風文旦落果,開始思考如何增加柚子產值,決定研發柚子清潔劑,「天然的尚好」,並捨棄一般製作清潔劑的化工原料。

嚴秀貞說,環保清潔劑製作方式簡單,只要先將柚子切開後取下柚子皮,再把果皮切片放入純度90%藥用酒精萃取精油,7天後用3倍數量蒸餾水綜合後,再添加起泡劑、果膠粉增加黏稠度,一顆柚子能夠製作約500克的柚子清潔劑,而取出果肉能製作液態酵素施肥,一舉兩得。

除了柚子清潔劑、酵素,柚農王春發則打算將落果製作成柚子果醬,讓遊客多一項選擇,目前柚子雖然已經接近熟成,但口感仍有待加強,儘管有柚農決定低價賣出,但大部分農友還是不敢出手賤賣,擔心口感不佳反而會因此打壞自家招牌。

※ 相關報導:

* 楊梅甘露水梨 稻農轉型新方向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10841

「楊梅的甘露水梨將成為稻農的新希望」,楊梅前市長彭聖富,退休後致力鑽研水梨栽種,研發出的楊梅甘露水梨,比一般水梨大兩倍,重達3斤,平均一甲地的收入高達1百萬,成為傳統農業可考慮的轉型方向。



◆ 食農教育做中學 陸豐師生插秧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10900

聯合報 記者葉建宏/竹東報導 2015-08-10

陸豐國小去年參加食糧署舉辦食農食米養成計畫,因成果表現優異,今年不需審核直接入選,昨天近百名師生捲起褲管在田裡跟著農夫一起插秧,校方也將課程結合食農教育,教九九乘法和自然環境天敵,種稻學習敬天也學知識。

受到蘇迪勒颱風肆虐,校園內許多樹木被吹得東倒西歪散落各處,師生一早先捲起袖子,幫忙清理散落各處的樹木。整理完校園,兩名學生代表,帶領全體師生拿著香,向玉皇大帝祈福平安、學業進步,也象徵著農民以天地為尊的態度。

老師與校長捲起褲管、打赤腳,帶著學生在田裡插秧,有人一不小心跌坐在水田裡,在場師生捧腹大笑。即將升四年級的吳立文熟稔地插著秧苗表示,學校課程結合食農教育,數學課會利用稻田,來教九九乘法,自然課更透過農作介紹,讓大家了解天敵有哪些,結合了知識與實作。

不少學童家裡是務農,但也是透過學校課程與計畫,第一次體驗插秧,認識農作知識。升四年級的劉世康說,家中都是靠機器耕作,根本不需人力來插秧,透過食農食米計畫與課程,體會家中務農辛苦。

「讓學生能做中學!」陸豐國小校長康靜慧表示,學校希望小朋友能認識所處的生長環境,體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 相關報導:

* 大山國小返田日 幫大地搔草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11050

苗栗縣後龍鎮大山國小用心推廣農事教育,獨有暑期「返田日」,六年級學童昨天在農民黃金燦號召下「返田」幫忙,一起跪在親手栽種的田間奮力除草,體驗傳統的人力「搔草」,為大地「按摩」。

黃金燦帶領大山國小師生行插秧割稻、栽種瓜果作物多年,日前邁入第二期稻作,也指導新一批學生下田插秧,由於田間易因陽光照射蔓生雜草,為讓稻苗能夠好好生長,昨天再讓孩子回到田間「搔草」,預計開學後再教學生認識稗草並除掉。

fsj 提到...

「像噴火槍掃過」 雲林農作全黑死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13122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陳雅玲、李京昇/連線報導 2015-08-11

雲林農業災情嚴重,幾乎長在田中的所有作物全部受損,作物枯黑死亡嚴重,有鄉長更以颱風夾帶焚風,形容就像拿噴火槍掃射一般,災情慘重;災農更哇哇叫說,溫室設施1分地起碼20萬元才補助6000元,如何能復建。

縣府統計這次颱風災損總面積約7200公頃,損失金額逾2億9千萬元,縣長李進勇昨天呼籲農委會盡速成立專案勘查小組,以「從寬、從速、從優」原則確認災損,協助農民早日復耕。

縣長李進勇昨天到古坑鄉勘查農損,李姓筍農向縣長哭訴,種竹筍40多年,第一次經歷這麼嚴重損害,竹子斷裂後完全無法採收,「夜裡在筍園裡哭泣」;賴姓果農表示,香蕉大約再2個月就能採收,颱風來臨前用木棍綑綁支撐,也抵擋不住強風侵襲,損失難以估計,希望政府能設法幫農民。

「這樣的災情就像用噴火槍掃射過一樣,慘兮兮!」陪著副縣長張皇珍勘災的元長鄉長李泗濱挖起田裡的花生說,整田花生都枯黑死亡,農民心在淌血;不止花生,2天來他巡視災區,幾乎所到之處不論哪一種作物,全都抵不過熱滾滾的焚風。

多位農民也說,這次颱風不僅風強,且全都是熱滾滾焚風,連一般樹木都承受不了,更何況是細弱的農作,西瓜、稻苗、蕃薯等無一倖免,太嚴重了。不僅慣行農作受損,連溫室的無毒作物也一樣慘不忍睹。

水林鄉陳姓農民說,他和朋友經營的水林合作農場溫室,幾乎被風拆光,且焚風直襲而入,使溫室就像悶鍋一樣,所有山苦瓜等作物全都死光。1分地溫室復建約需10到20萬元,災害補助卻只6000元,叫農民如何復建。

張皇珍指出,災害需2成以上才符合現金補助標準,且補助金額不分損害程度都一樣,很不公平,期待中央能專案處理,或以低率貸款協助農民早日重建。

※ 相關報導:

* 農損3億 農委會只估3千萬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5480

蘇迪勒重創農業,縣府估災損面積達七二○○公頃,金額近三億,和農委會估計災損三千萬落差達十倍,但農委會官員昨至雲林實勘後,坦言「比想像中嚴重」,已符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門檻。

蘇迪勒挾帶強風大雨,沉降氣流帶來焚風,造成花生、文旦、香焦、芭藥、竹筍、玉米等農作物損害嚴害嚴重,許多農民無法接受辛苦耕作成果一夕全毀,至今還未整理殘破農田。

* 綠苦瓜全落地 等明年再種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13231

苗栗縣通霄鎮綠苦瓜栽種面積約十五公頃,鎮公所統計目前綠苦瓜受災面積達10.47公頃,歷經蘇迪勒強風侵襲後,部分苦瓜園「全軍覆沒」,地上都是來不及長大的果實和腐爛的瓜果,由於這一次連苦瓜藤蔓都被扯壞,等於今年收成提早報銷,瓜農個個變「苦瓜臉」。

* 溫室棚架倒一堆 復耕還有得等
http://udn.com/news/story/8471/1113240

彰化縣各鄉鎮此次農業災損嚴重,田尾、永靖、溪州等地許多花卉、水果溫室、網室設施都被吹倒,永靖鄉花農林寶珠說,1分地的非洲菊溫室設施就要50多萬元,各地棚架倒太多,還要排日期等業者來重新架設,復耕至少半年後。

* 颱走美人瓜 農青嘆「背貸款找工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1000611-260107

....27歲的溪州鄉農民鐘翊禹,去年,承租5公頃河川地種植無毒西瓜,很受好評,但是賣相不好,沒有賺到錢,盡管如此,他堅持苦撐,今年又貸款近百萬元搭建溫室,種植美人瓜。

美人瓜預計月中旬就要收成,沒想到,差不到7天,竟然被蘇迪勒搶先一步「買走」,鐘翊禹難以平復,在臉書寫下「溫室整棟都炸了、像被炸彈炸到,這棟沒用了,大概也為我的農業生涯畫上句號了」以及「背著貸款去找份工作…」的心情。

* 農糧署:救助金40天內入帳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5731

蘇迪勒颱風侵台,南市農作損失總金額超過一億八千萬元的現金救助門檻,農糧署南區分署長莊老達昨表示,在農委會公告南市為現金救助地區後,請農友在十天內向當地區公所申報,只要公所、市府勘查沒問題,大約卅天至四十天內,救助金就會撥入農民的帳戶。

* 高雄農損破1.7億 主力水果受創嚴重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5728

蘇迪勒颱風重創全台,農業局統計至十日止,農業損失破一.七億元,以香蕉、蜜棗、木瓜等最嚴重,均為內、外銷主力水果,市長陳菊將爭取專案補助,以減輕農民損失。



◆ 工時多7倍 釋迦農堅持有機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113172

聯合報 記者綦守鈺/歸仁報導 2015-08-11

82歲的釋迦農吳清水,是早期歸仁推廣釋迦栽培時的第一批農民,採用友善耕作的果園裡,隨處可見負責除草的雞鴨大軍,他說種田超過一甲子,深知唯有愛護土地才能留給後代子孫一個乾淨的家,如今孫子也回到果園幫忙,成立臉書粉絲團幫忙行銷,也受到不少民眾喜愛。

颱風蘇迪勒強風過境,造成正值產季的歸仁釋迦減量4成,不少人才知道,原來台南釋迦產量僅次於台東,種植面積約120公頃,年產量150公噸,主要栽培「軟枝釋迦」、「大目釋迦」,釋迦沒有後熟期,必須「在欉黃」才可以摘採上市,栽種不易。

去年底通過「吉園圃」認證的吳清水,每天早上5點起床農作,他說,釋迦甜度高、怕蟲蛀,每年還必須採人工授粉的方式,控制結果率,雖然自己沒念多少書,但也瞭解「生態平衡」的重要,除了在自家果園放養雞、鴨除草,還費工的將果實套袋防病、防蟲,雖然工時比以往多了7倍,但能確保用藥安全,與果實的品質。

吳清水說,自產自銷很辛苦,還好孫子成立「台南歸仁吳清水釋迦園」粉絲團行銷,他說,「吃老天爺給的飯要心存感謝」,細心呵護這塊土地上的一草一木,才能留給後代子孫,一個好居住環境。

※ 相關報導:

* 型農一卡皮箱 走透全台賣農產
http://udn.com/news/story/7327/1113248

高市農業局創立「型農大聯盟」品牌,讓培養的400多名型農不再單打獨鬥,可將認證的農特產直接交到消費者手上,或與企業合作將事業版圖做大。型農們8、9月將帶著「一卡皮箱」,走訪全台行銷農產品。

高市農業局副局長鄭清福說,高雄培養農二代型農已有3年,約有400名農二代返鄉務農,主攻蜜棗、玉荷包、蓮霧等高單價具競爭力的農產品,或透過上中下游整合、建立品牌,成功打響「型農」名號,帶動高市農耕成長率25%,全國第一。

* 金山地瓜無恙 周六來享田園樂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113151

蘇迪勒颱風侵襲前,新北市的地瓜已準備採收,淹水也即時排除,品質不受影響。農業局本周末在金山區陽金公路0.15公里處兩旁農地舉辦「甘藷田園體驗」活動,可品嘗風味特殊的地瓜涼麵、地瓜雞翅等。

* 八里「幸福柚」獨步全台 心型造型很特別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114889

新北市農業局與八里區農會今(11)日發表獨步全台的幸福柚記者會,推出獨特心型造型的文旦柚取名為「幸福柚」,並且製作禮盒包裝,配合7夕情人節應景上市,同時將於七夕前舉辦溫馨晚會,藉由一個個幸福柚,把愛說出口,幸福傳出去。



◆ 太空站種萵苣 試吃獲好評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14022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5-08-11

國際太空站(ISS)上的太空人10日首度品嘗太空裡種植的萵苣。別小看這場嘗鮮,這是人類移民火星必經的一步。

今年7月22日抵達ISS的美籍太空人林葛倫(Kjell Lindgren)吃了一片紅色蘿蔓萵苣,說「味道美極」。林葛倫1973年在台北出生,當時他父親是美國空軍,還在打越戰。

另一位美籍太空人凱利也說,「真好吃」。凱利今年3月抵達ISS。

凱利加了一句「有點像芝麻菜」,然後用小小的瓶子在他那片萵苣上滴灑義大利頂級初榨橄欖油和滋味清香的醋,就像你為熱狗加蕃茄醬和芥末。

美國航太總署(NASA)說,太空人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如果能自行生長食物,比較有機會耐久存活,因為深度太空探索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生活大不易。

凱利說,人類如果探索火星,往返旅途長路迢迢,地球不可能為太空船提供補給,太空人自行培養食物的能力就成為生死關鍵。

NASA主管先進生命支持活動的科學家惠勒也表示,富含抗氧化成分的生鮮食物,諸如蕃茄、藍莓與紅萵苣,「對人的情緒有正面影響,而且對輻射有抵抗作用」。

ISS使用一種七公斤重的特製蔬食培養器種植他們吃的紅色蘿蔓萵苣,培養器裡土壤、肥料、水一應俱全,並且以紅、藍、綠LED管協助植物生長。

凱利在7月9日將種子活化,萵苣長了33天。

林葛倫戴著藍色手套,用夾子收成萵苣,小心翼翼把萵苣葉擺到盤子上,用含有檸檬酸、對食物安全的擦布清潔葉子,裝在袋子裡交給凱利和日籍太空人油井。

他們留下幾片萵苣葉給俄國太空人柯尼安科和帕達爾卡,兩人當時在ISS外實施太空漫步。

NASA網站說,ISS上的太空人可以吃掉一半收成,另一半包裝、冷凍,等待送回地球分析。

ISS太空人上次是在去年種植萵苣,但沒有吃,而是送回地球接受食安檢驗,結果過關。

fsj 提到...

竹筍不從土裡長 反從竹節冒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5845

自由 2015-08-12

〔記者佟振國/埔里報導〕一般竹筍都是從土裡冒出,想吃竹筍得挖掘「尋寶」,但埔里鎮民眾陳俊男所種的一株甜龍竹,卻從多個竹節中長出十餘根小竹筍,而且不停生長,割下竹筍煮湯,味道清甜可口,讓人嘖嘖稱奇。

在埔里鎮桃米生態村經營草湳濕地農場的陳俊男,園區內栽種不少的綠竹筍、麻竹筍,還試種農友五年前送他的二株甜龍竹,甜龍竹三年前開始在秋冬季節長出新筍,因其不含氰酸,露出地面吃了也不會苦澀,但最近其中一株甜龍竹卻在多個竹節中冒出十餘根小竹筍。

陳俊男表示,上週原本要挖綠竹筍,卻發現甜龍竹的異狀,試著挖掘甜龍竹下方周圍土壤,發現竹節卻長滿了竹筍,一星期後割下較大的竹筍煮湯,口感與鮮甜的綠竹筍差不多,前二年都是正常從土裡冒出竹筍,今年夏天從竹節中長筍則是頭一遭。

陳俊男指出,可能去年入秋至今年春季嚴重乾旱,少雨導致竹林土壤硬化,今年春季則偷懶未替竹子施肥,面臨生存危機,反而刺激生長,但另一株甜龍竹卻又正常無異樣,實在很奇怪。



◆ 看守所開烘焙班 蔬果製彩虹麵包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115609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竹田報導 2015-08-12

去年的食安風暴讓許多民眾食不安心,屏東看守所烘焙班順勢在今年推出「彩虹麵包」,採用在地無毒南瓜及看守所自行栽種的無毒芒果,利用蔬果的天然顏色做出可口的「彩虹麵包」。

金黃色的外皮,剝開後流出鬆軟的紅豆外餡,不鹹不甜,這是屏東看守所最新推出的南瓜麵包,除了健康養生以外,既好吃又便宜。

看守所為了讓受刑人未來能有一技之長,開設包括烘焙、中西點、手工皂、園藝、藍染及冷熱飲等技藝班,希望他們在離開看守所後,能夠自行創業或就業。

郭姓受刑人說,當初因為興趣而來到烘焙業,沒想到一做就做出興趣,希望出獄後能夠繼續製作養生麵包,也期待以後能夠開設店面。此外,他也很感謝所內的長官給予他學習的機會。

中華更生文教關懷協會理事長黃淯琳指出,烘焙班是由具烘焙經驗的邱秀英老師指導,原料強調自然,彩虹麵包推出後,果然一炮而紅,最多一天甚至生產超過200條吐司,如要訂購麵包,可洽屏東看守所,電話:08-7782163。



◆ 農委會:10項經濟作物 將推天災保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2000140-260205

工商時報 2015年08月12日 記者崔慈悌/台北報導

農委會公布蘇迪勒颱風農業災情,累計到昨(11)日已近25億元,許多高價值經濟作物受創,讓農民損失慘重。農委會昨天宣布挑選10項作物優先推動天然災害保險,其中高接梨保單已在金管會審查中,近期通過後即可推出。

農委會輔導處副處長周若男指出,政府將輔導農民投保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並給予保費補助支持,使農民發生災害損失時,獲得較多的保險理賠,降低農業經營風險。

農委會已就具備高經濟價值或產業面積達一定規模的作物,揀選出高接梨、芒果、甜柿、巨峰葡萄、木瓜、桶柑、文旦柚、番荔枝、蓮霧及水稻等10項,列為優先推動品項,並於103年10月間函請產物保險商業公會轉知其會員產物保險公司鼓勵開發保單。

今年將先試辦高接梨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由產險公司所開發的保單已在金管會審查中,近期通過後即可推出,試辦期間由政府提供補貼的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與民間投保的天然災害保險制度將並行。

高接梨天然災害保險保單種類主要分為「實損實賠型」及「政府救助連結型」兩種,以保險理賠金額減輕農民因天然災害造成的損失。農委會並研擬「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試辦補助要點」,對於農民參加農作物保險將補助部分保險費。

除了今年已開發的高接梨作物保單外,目前也有產險公司對於芒果、水稻表達高度興趣。農委會已協助提供相關作物的生產成本、技術資料、災損統計數據及相關研究報告給產險公司開發保單參考使用,並希望其他作物也能有產險公司能開發保單。(工商時報)

※ 相關報導:

* 違規農舍建案 苗縣府優先拆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15684

苗栗縣政府工商發展處、農業處及地政處等單位專案查報「農地興建農舍違章建築」,鎖定「買地送屋(農業資材室)」的違章建築,如後龍鎮「樂耕園」、通霄鎮「晴空農園」等建案列為強制拆除優先目標。



◆ 6年30億 培育新農民
http://udn.com/news/story/7269/1115954

聯合報 記者李順德、李昭安/台北報導 2015-08-12

我國農業人口日漸老化,平均年齡六十二歲,為鼓勵年輕世代投入農業,行政院會明天將通過「新世代農業工作者培育方案」,六年內由政府投入卅億元,輔導一二五○○位青年,成為未來主力農業經營者。

行政院官員說,聯合報所做飲食革命願景工程,政府也看到了,包括食育種子培訓教師計畫等,都是希望讓新世代農業工作者進入農業領域。

官員表示,再過三年,如果都沒有年輕世代投入農業領域,「農民就全數是老人了」;新世代農業工作者培育方案希望吸引年輕人返鄉從農,以年輕人的活力、創意與外部資源,活絡農業,讓農業轉型。

行政院表示,此方案主要內容分成「扎根萌芽」、「深根精進」、「茁壯成長」及「結實傳承」四大方向,結合農業專區與示範圍區,讓未來農村注入新血。

fsj 提到...

比京隨筆/快活不下去! 歐農民怪招抗議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18386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 2015-08-13

從法國、比利時到英國,歐洲農民今年抗議行動不斷,在全球化趨勢下,歐洲農民競爭力日益受到挑戰,加上俄國報復歐洲制裁限制歐洲農產品進口,越來越多農民面臨破產壓力。

法國、比利時農民最近都將農用大型拖拉車開上高速公路,抗議農產品價格不敷成本,法國農民還阻擋德國、西班牙等地農產品進入;英國農民效法法國業者將豬隻直接帶到超市的手法,將乳牛趕到連鎖超市,抗議業者收購價格太低。

就在法、比、英農民陸續出現抗議行動期間,歐盟發布報告卻指出,去年歐盟農產品出口較前一年成長百分之七,同時提到歐盟農業政策改革要強化市場地位、對新興市場有所反應,並取得國際競爭力。

歐盟農產品出口主要項目是酒、肉類、加工產品、橄欖油等,主要出口國家依序是美、俄、中國大陸、瑞士及日本。原本是歐盟農產品主要買家的俄國,因烏克蘭危機遭歐美制裁,限制歐洲食品進口,讓歐盟去年下半年出口俄國的農產品減少百分之廿三。

法國是歐洲農業大國,每年從歐盟獲得大量農業補助款,但在俄國制裁下,即使部分法國農產品假借摩洛哥、白俄羅斯等他國產地名目進入俄國,農民困境仍難解,法國政府估計約有兩萬農民面臨破產壓力。

比利時部分農業地區號稱「豬隻比人口多」,但現在每頭豬售價比養豬成本還少約台幣五百元,讓不少農民大嘆處境艱難。現在歐洲從非洲、中南美等地進口的農產品,比美、俄、中、日、加五國自這些地區進口的總額還高,貿易全球化恐將讓歐洲農民愈來愈無奈。

※ 相關報導:

* 菜農徵不到人來拔菜 損失比風災還大
http://udn.com/news/story/8471/1118118

桃園市八德區擁有北部最大網室蔬菜面積,蘇迪勒颱風過境造成菜價翻倍上揚,農作物受損確實是造成菜價飆漲的主因之一,但對大多數的菜農來說,缺乏人力採收,造成採收量銳減,也是主因之一。

農業局農務科指出,此次風災八德區農損約三分之一面積,整個桃園長期缺工現象中,八德情況特別嚴重。



◆ 牧蟲園種蔬果 蟲蟲吃過人才吃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20421

聯合報 記者邱立雅 2015-08-14

蟲蟲先吃過了,剩下的才給人吃。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松浦山區的牧蟲園有機農場,秉持著遵循有機理念的生活與農作生產,在花蓮南區與台東縣東河,開闢60公頃的有機農場,種植各式蔬果、稻米、茶葉,還有放牧的養雞場。

農場場長陳明哲前年接手農場管理,從總公司的管理職搖身一變鄉下農場主人,他坦言壓力很大,雖然從小是農家子弟,但接手農場管理後,到處向農友學習種植的方法,也希望透過工廠管理的方式,提高獲利,但他笑說:「目前還是虧啦!」

牧蟲園提供有機蔬果箱供宅配,工作人員必須先將雙手洗乾淨後,才能進入廠房,在18度C的房間內,將每一種青菜仔細挑選裝袋,不過因種植方法採用有機,無可避免遭受蟲子啃食,不少菜葉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孔洞。陳明哲自豪的表示:「蟲蟲就是品管員,他們能吃的,人也可以吃」,還順手拿起蔬菜放入嘴裡。

「有機的韭菜味道濃郁。」陳明哲說,有機種植的作物能散發原始的味道,而且農場內的水果也都是等到一定熟度才採收,例如成熟的有機檸檬果肉呈現黃色,滋味酸中帶甜,因為跟市面上購買的不相同,必須要跟消費者解釋。

投身有機事業的陳明哲說,雖然有機農產的生產低成本高,市場需求也低,希望政府能夠重視有機農產業,除了讓民眾身體健康,還可以照顧土地。目前農場也正降低油電使用率、廢棄物量,以草生栽培與闊葉樹造林計畫,希望減少碳排放。

※ 相關報導:

* 種稻首重順天 連2年勇奪冠軍米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22704

花蓮縣光豐農會昨天舉辦米質競賽,從25名初選者中選出最強前3名。今年由於氣候因素,稻米多有心腹白較多的問題,但品質仍然不變。昨天農會同時也舉辦米穀粉講習會,指導地方媽媽們如何用米穀粉製作美味點心。

農糧署東區分署糧食產業課長嚴靜瑛表示,去年開始十大經典好米比賽制度改變,以團體賽的方式,找出各品種最適合的區域,打造出地區特色米;米質競賽從民國93年起舉辦至今,農糧署也發現透過競賽,可有效提高稻米整體的品質,農友們也可互相切磋,達到良性競爭。



◆ 「現代神農氏」吳雪月 要保種100原民作物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18273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徐庭揚/花蓮報導 2015-08-13

「感恩台開集團總裁邱復生為我一圓人生大夢。」花蓮縣「野菜達人」吳雪月昨天說,邱復生免費提供洄瀾灣特區用地,讓她得以進行原住民作物保種作業,她取名為「原住民民俗植物種原圃」,計畫為原民保種100項作物。

走進台開集團花蓮洄瀾灣特區,在遊客中心蜿蜒前行500公尺左側,是佔地4公頃的「原住民民俗植物種原圃」,每天都可看到戴斗笠的吳雪月揮汗作業,有人稱她是嘗百草的「現代神農氏」。

她表示,今年已栽植26種原生種植物,包括紅藜、薏苡、葛鬱金、土人蔘、苧麻、番杏、龍葵、樹豆、香茅、黃藤等,不一而足,原本想用「太陽光芒四射」的模式種植,以美麗的紅藜為中心,他種作物呈放射狀栽植,但人力不足,只能以一般栽培法處理。

「番杏生長於東部海邊的草本植物,能適應不良環境,經過料理後,口感類似菠菜。」「土人參因主根粗大如人參而得名,嫩莖葉可直接以蒜頭炒食,或炒三絲,還可燉湯。」對吳雪月而言,每種原民作物,她都能如數家珍般,暢談它的產地、特色、吃法、用法。

尤其是她最喜歡的紅藜,她表示,紅藜是原住民傳統的糧食作物,多與稻米或芋頭共煮,或供作釀造小米酒之用,蛋白質含量高達14% ,與小麥相當,是稻米的2倍,膳食纖維高達14%,是燕麥的3倍、地瓜的6倍,是不可多得的作物,值得好好運用、保存。

吳雪月認為,原民作物整株都可利用,不僅能吃、能觀賞,也能拿來當成工藝品材料,花蓮地理環境佳,可以發掘多樣性的原民作物,她採收野菜後,除了回饋台開集團員工餐廳使用外,也會將種子拿到部落,請耆老利用畸零地種植,「保種得從自己與部落族人開始,否則我真的擔心美好的原民作物會流失」,她不只從花蓮取得原民作物種子,也計畫從外縣市取種,希望有朝一日,花蓮出現100種原民植物。

※ 相關報導:

* 老農撿到超大雞蛋 打開完全超乎想像!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118011

苗栗縣造橋鄉82歲老農民謝成登放山飼養的珍珠雞,日前生下1顆有如鵝蛋的超大雞蛋,他猜可能是「雙黃」、「三黃」,結果打開一看,大蛋裡竟有另一顆完整的蛋,形成罕見的「蛋中蛋」。



◆ 中研院:AFL1膜蛋白 可助植物抗旱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19079

聯合晚報 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2015-08-13

中研院發現阿拉伯芥中有一種名為AFL1的膜蛋白,大量表現下可以讓阿拉伯芥在缺水50%時仍能生長,而且長得比原本還好,未來將嘗試應用在番茄、大豆與青花菜等阿拉伯芥近親的作物。這項研究成果登上《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

全球人口增加且氣候變遷,植物生長面臨氣候考驗,尤其乾旱缺水時嚴重影響收成,可能造成缺糧危機,全球科學家近年致力於找到植物逆境生長的調控機制。

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韋保羅耗時五年尋找阿拉伯芥的抗旱機制,發現AFL1與內膜蛋白間交互作用,一旦提高AFL1表現量,就能高度啟發植物抗旱能力。他指出,實驗證實AFL1的表現量,會影響植物在抗旱時的生長速度,尤其是植物的根部,竟然可以長得比水分充足時還密,這也是科學界首度發現阿拉伯芥的AFL1結構、位置,以及和其他膜蛋白交互作用和抗旱有相關性。

韋保羅解釋,阿拉伯芥不能成為糧食作物,只能算是植物界的小白鼠,番茄、大豆與青花菜屬於比較近親也含有AFL1的可食用作物,研究團隊希望利用半年到一年時間,證明抗旱機制在這些作物上也管用。

fsj 提到...

農場直營果汁 「買瓜送瓜」搶客
http://udn.com/news/story/7325/1125766

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 2015-08-17

茶飲食安問題連環爆,標榜蔬果產地直售的量販業者看準食安商機,成立蔬果調飲直營店「讀蔬匯」,委託大學教授調配營養成分,風災過後主打「買瓜送瓜」促銷,很受歡迎。

店長黃榆驊說,鮮果飲迅速竄紅,喝法多變,但消費者焦點仍以健康、口感為考量,在地生產蔬果標榜產地直送,是受歡迎關鍵。

「讀蔬匯」是綠田農場成立的直營店,與各縣市農會契作,強調不過度使用農藥,以合理價格統一採購;直營店與弘光科大合作,開發純天然蔬果調飲配方,吃得到當季水果鮮甜,並清楚標示營養成分。

「讀蔬匯」昨試營運,因風災後產地水果價高,舉辦「買瓜送瓜」活動吸引民眾,購買指定調飲可獲贈水果,有民眾一口氣買5杯西瓜汁,當場搬回5顆西瓜。

即日起到9月6日逢周六、日限定款送水果1份,22、23日買芒果汁送愛文芒果,29、30日買木瓜牛奶送木瓜,9月5、6日任選果汁送芭樂,每日100份。另有店家與弘光科大合作開發水果蛋糕,吃得到現做的果粒口感,每天限量供應。

※ 相關報導:

* 克服後龍日照與海風 梁金城平地種好咖啡
http://udn.com/news/story/7324/1124273

苗栗縣後龍鎮「栗園米食」負責人梁金城喜愛園藝,4年多前利用自家稻田改種咖啡樹,克服後龍日照與海風皆強的劣勢,成功在平地種好咖啡,未來打算營造咖啡餐飲空間,推廣在地之美。

* 港「金茶王」沖茶30載 對戰世界群雄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23850

港式奶茶有逾百年歷史,其香滑濃郁味道成本港特色,去年更躋身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年一度的「國際金茶王大賽」14日於美食博覽舉行決賽,六名奶茶師傅爭奪「香港金茶王」美譽,最終有30年經驗的錢寶信技壓群雄勝出。他將以香港代表出戰今日舉行的「國際金茶王總決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奶茶師傅一較高下。



◆ 羅山綠色市集 爆米香、壓豆腐
http://udn.com/news/story/7328/1124332

聯合報 記者邱立雅/富里報導 2015-08-16

搗味噌、炒爆米香、壓豆腐!這些好玩的農家體驗,都在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有機村的綠色生活市集。羅山社區發展協會承接農村再生計畫,昨天舉辦綠色生活市集,邀請在地農家分享自己的生活。

綠色生活市集攤位雖然不多,但每個攤位都由充滿在地特色的農家提供體驗,如炒米香、搗味噌及壓泥火山豆腐。香噴噴的米炒膨後,放入模具,用擀麵棍壓緊實,才切塊食用;味噌是將用味噌菌放入的熟飯,加入鹽跟熟黃豆,用力搗爛,放置3個月後即成味噌。

最受歡迎的就是製作泥火山豆腐:利用在地的有機黃豆熬煮成豆漿後,放入沉澱過的泥火山滷水,沒多久,豆漿就凝結,最後用重物擠壓而成。不少人首次目睹豆腐作法,對滷水的效果感到驚奇。

羅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冷孟臻說,羅山社區缺乏展現的平台,正好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提供農村再生計畫,社區決定舉辦一場綠色生活市集,讓許多純粹的生產農家,與經驗成熟的農家一起推出熱熱鬧鬧的分享會。

冷孟臻說,這些二線農民大部分還沒有店家,也沒有太多的市集經驗,藉由綠色生活市集,整個社區可以共同呈現羅山有機村的自然面貌,許多長輩們對於自己能被看見,也感覺非常開心。

※ 相關報導:

* 金山甘藷節 親子田間焢窯樂
http://udn.com/news/story/7323/1124331

金山甘藷節昨天登場,新北市長朱立倫一早到場主持新北健康三寶甘藷體驗活動;為期2天的甘藷節,地點在台大金山分院兩側農地,民眾能體驗烘窯、挖地瓜、滾草球及農夫市集。今天上下午還會提供冰甘藷各150份,讓民眾揮汗焢窯之際,也能享用冰涼好滋味。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很多都市人未曾嘗試傳統焢土窯及挖甘藷活動,這次在台大金山分院旁兩側收割後的農地,讓大家親自堆土窯、燒稻草,再用鏟子將烤熟的甘藷一顆顆從土堆中鏟出,體驗早期農業社會,收成後直接在田間焢地瓜的樂趣。



◆ 大隻佬帝王鳳梨 享譽在田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6000284-260114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6日 陳俞霈/嘉市報導

「這是我們吃的鳳梨嗎?」號稱巨無霸的「帝王鳳梨」,個頭足足比比2歲幼童的頭還大,還曾有農民種出重達15台斤、相當9公斤的「超級巨無霸」鳳梨,儘管研究人員認為它不夠優秀而未命名推廣,但帝王鳳梨卻因產量稀少,曾創下單顆喊價近400元的紀錄。

嘉義培育出巨無霸

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在約10年前育種出巨無霸的「帝王鳳梨」,並陸續把新品種提供給農民試種,但研究人員認為,它的果實雖大,品質卻不優,迄今仍無正式命名與推廣計畫。

不過,部分農民以帝王鳳梨外型受歡迎,且甜度可達16度、纖維少、不刮口、不傷胃,持續種植,種出的1顆帝王鳳梨可抵3顆金鑽鳳梨,小家庭要吃4天才吃得完。

自然生長絕無加料

帝王鳳梨產量稀少,以屏東縣高樹鄉南華村的綠地生產合作社為例,在100公頃的鳳梨園中,帝王鳳梨只占1至2公頃,產量則約占全台鳳梨外銷量1/10。

儘管市場接受度高,但因栽種面積未達經濟規模生產量,帝王鳳梨1台斤可賣到90元,屬高價位產品,價格則在50元至200元之間浮動,最高曾創下單顆喊到近400元的高價,在中國、香港、日本、新加坡均有市場。

因為有著「大隻佬身材」,帝王鳳梨常被懷疑有施打賀爾蒙,研究人員澄清這是天性使然,只要依正常管理就能長出大鳳梨,「絕對沒加料」。

變種兄弟供奉神佛

帝王鳳梨另有個形狀頗似Open將彩虹帽的突變兄弟,由於外型奇特、數量更為稀少。假如1甲地種4萬顆,可能只找得到2顆突變種,農民通常自用或送人,或擺在神桌上供佛,消費者根本無緣吃到這種變種鳳梨。(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楊宇帆鳳梨人生 一點都不浪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6000286-260114

....楊宇帆3年前以「親愛的英九,聽我說說話,好嗎?」一文而爆紅,當時政府計畫祭出最低工資補助青年返鄉務農政策,他憂心此舉只會讓青年看不見未來,提筆寫信請總統聽他說話,卻因此獲得社會高度關注而享有高人氣,也實質幫助自己行銷鳳梨。

楊宇帆3年來堅持無毒栽培金鑽17號。第1年,他靠吃老本度日;第2年勉有收入;今年收成1萬5000斤,月入終於突破30K,臉書上也常有網友訂購向隅。但他說,養活自己雖不成問題,但下一步要考量的,卻是如何靠種鳳梨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