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9

解千年之謎 曹操墓在安陽

【聯合報╱記者汪莉絹/即時報導】2009.12.27

【記者汪莉絹/即時報導】河南省文物局今天上午宣布,解開千年謎團,確認河南安陽縣安豐鄉高穴村發現的東漢大墓,是文獻記載中的曹操高陵,墓內還有曹操遺骨。

歷史上關於曹操墓眾說紛紜,七十二疑塚、許昌城外、漳河水底、銅雀台下,一千多年來,曹操墓到底在那裡,考古界有不少論爭。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孫英民表示,這座被確認為曹操墓位於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盜。這座大墓平面為甲字形,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主要由墓道前後室和四個側室構成。

孫英民表示,該墓出土重要珍貴的隨葬物品一共有八件,分別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銘文。在追繳該墓被盜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項石」銘文。

他表示,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證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據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後進爵為「魏王」,死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時稱謂。

此外,在墓室清理當中發現有人頭骨、肢骨等部分遺骨。經專家初步鑒定為一男兩女三個個體,其中墓主人為男性,專家認定年齡在六十歲左右,與曹操終年六十六歲吻合,應該是曹操的遺骨。

這坐東漢大墓斜坡墓道長三十九公尺五十公分,寬九公尺八十公分,最深處距離地表大概是十五公尺,墓平面略呈梯形,東邊寬二十二公尺,西邊寬十九公尺五十公分,東西長十八公尺,大墓占地面積七百四十多平方公尺。

磚券墓室的形制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級墓葬類似,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稱;該墓未發現封土,也與文獻記載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情況相符合。

墓葬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遺物具有漢魏特徵,年代相符。此外,墓葬位置與文獻記載完全一致。據「三國志」等文獻記載,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年)病逝洛陽,葬在高陵,高陵在「西門豹祠西原上」,地屬安陽縣安豐鄉豐樂鎮。

該墓雖然多次被盜掘,但仍倖存一些重要的隨葬品,有各式器物二百多件件,包括金、銀、銅、鐵、玉、石、古、漆、陶、雲母等多種質地。器內主要有銅帶鉤、鐵甲、鐵劍、玉珠、水晶珠、瑪瑙珠、石龜、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等。

文獻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他臨終前留下的「遺令」稱「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在這座墓葬獲得印證:墓葬雖規模不小,但墓內裝飾簡單,未見壁畫,盡顯樸實。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證皆為曹操平時「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玉器等裝飾品也應是曹操日常佩帶之物。

曹操高陵的認定,為大陸考古界解決不少歷史懸案,也提供更多歷史資料,為曹操及漢魏歷史的研究,開啟新篇章。

※ 相關報導:

* 曹操墓疑被報復性損毀 陪葬女性或為卞皇後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12/29/content_12720473.htm



◆ 鐵證出土 曹操千年陵墓找到了

【林克倫/綜合報導】2009-12-28 中國時報

爭議千年的曹操墓之謎,現已確定位於河南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該墓雖已多次被盜,但剩餘出土隨葬品依舊豐富,對漢魏時期考古研究極具價值,且墓室內發現的一男二女遺骸,男性經鑑定年約六十歲左右,與曹操終年六十六歲相吻合,能解開千古之謎關鍵,主要是一塊寫有「魏武王」的石牌。

曹操墓考古新發現記者會昨日在北京舉行,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孫英民宣佈重大考古發現指出,經權威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依據古資料現場考證研究,位於河南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的二號墓地,確認是曹操陵墓高陵,一舉解開曹操墓千年之謎。

憑魏武王石牌 址定河南安陽安豐

報導指出,這座大墓位於西高穴村南邊,曾多次被盜,為及時有效予以保護,○八年十二月經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開始對這座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儘管該墓曾多次被盜掘,但仍搶救出金、銀、銅、鐵、玉,以及銅帶鉤、鐵甲、鐵劍、玉珠、水晶等珍貴隨葬品二百多件。

最令專家興奮者,是出土的八件文物上,分別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銘文,另一塊追繳出土的石枕上則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項石」銘文,而曹操是兒子曹丕當上皇帝後,才被追封「魏武王」,對確定墓主身份提供重要且最直接的歷史證據。

此外,墓室裡還出土三具骨架,經專家鑒定,一具為男性、年約六十多歲,另兩具為女性,分別為廿多歲和四十多歲,男性死亡年齡與史書裡記載的曹操死亡年齡六十六歲極為相符、經判斷應是曹操遺骨。

墓穴被盜多次 官方急搶救隨葬品

曹操墓呈甲字形、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墓,主要由墓道前後室和四個側室構成,經測量斜坡墓道長三九.五公尺、寬九.八公尺,最深處距離地表約十六公尺,墓室平面略呈梯形,東邊寬二二公尺、西邊寬一九.五公尺,大墓占地面積七四○平方公尺,規模宏大、結構複雜。

與出土文物共同指明這一古墓為曹操墓的,還有一塊在一九九八年被該村村民徐玉超起土時挖出的一塊魯潛墓誌,誌文提到了魯潛墓距魏武帝陵的方位與距離,說明曹操的墓地應該在西高穴村附近。

※ 相關報導:

* 曹操陵墓曾引發當地村莊怪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8/2/4/101182484.html?coluid=6&kindid=29&docid=101182484&mdate=1229094958



◆ 中國考古學家認定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陽

中央社 2009.12.27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魏武王曹操葬身何處?中國考古專家暨文物部門今天在鄭州宣布,河南省安陽縣一村落發掘的東漢大墓,確認為文獻記載的曹操高陵。

1000多年來曹操墓葬所在地一直撲朔迷離,民間流傳「72遺塚」之說。

中新社報導,這座佔地面積約740平方公尺的大墓位於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南,墓平面為甲字形,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券墓,主要由墓道、前後室和4個側室構成。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孫英民表示,大墓多次被盜,為予以保護,2008年12月報請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組織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河南省文物局局長陳愛蘭表示,確認為曹操墓的依據主要有6方面:

首先,這座墓葬規模巨大,總長度近60公尺,磚券墓室的形制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級墓葬類似,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稱;該墓未發現封土,也與文獻記載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情況相符合。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遺物具有漢魏特徵,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與文獻記載、出土魯潛墓誌等材料記載完全一致。據「三國志」等文獻記載,曹操於建安25年(公元220年)病逝洛陽,葬在高陵,高陵在「西門豹祠西原上」,地屬安陽縣安豐鄉豐樂鎮。

第四,文獻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他臨終前留下的「遺令」稱「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在這座墓葬獲得印證:墓葬雖規模不小,但墓內裝飾簡單,未見壁畫,盡顯樸實。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證皆為曹操平時「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玉器等裝飾品也應是曹操日常佩帶之物。

第五,刻「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證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據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後進爵為「魏王」,死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時稱謂。

第六,墓室中發現的男性遺骨,專家鑑定年齡約60歲,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應為曹操遺骨。

陳愛蘭說,綜上所述,經權威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根據考古資料現場考證研究,認定這座東漢大墓為魏武王曹操高陵,目前發掘工作仍在進行。

專家表示,曹操高陵的發現,印證了文獻中對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謚號、他所倡導的薄葬制度等有關記載是確鑿可靠的信史。



◆ 小檔案-三國演義布疑陣 搞出大謎團

林克倫 2009-12-28 中國時報

曹操掛了千年、還死不知其所,罪魁禍首是羅貫中,他在《三國演義》裡將曹操描寫成大奸雄,死後怕遭鞭屍,遂編了「七十二疑塚」說詞,因符合曹奸形象且在口語相傳下,後人誤以為真有七十二疑塚,然真相並非如此。

曹操死後的葬禮很樸實,從史料與考古結果看,曹操並未秘葬、更未設疑塚,還主張喪葬從簡,未料「簡辦」平添臆測。據《三國志》記載,西元二二○年曹操卒於洛陽,靈柩運到鄴城,葬在鄴城(今河北磁縣境內)西邊西門豹祠以西丘陵中,無封土建陵、無隨葬金玉器物,也未建設高大堅固的祭殿。

在鄴城歷代民間傳說裡,曹操墓說法有四:一是在鄴城以西設七十二疑塚;二是在漳河河底設機關暗道;三是在許昌城外;四是在鄴城的銅雀台的等三台之下,且有民謠稱:漳河水,沖三台,沖塌三台露出曹操紅棺材。然經調查,這類傳說均無依據。

事實上,鄴城以西的「七十二疑塚」,基本符合曹操自己安排的墓葬「方向」,但真正墓主卻是北朝皇家貴族與王公大臣,目前發現的大量北朝文物顯示,這些墓塚不是七十二個,而是一百多個,與曹操無關。

至於河南安陽安豐鄉遺址由來,曹操在《遺令》、《終令》裡表示要葬在西門豹祠附近,而廿多年前,有農民在安豐鄉挖到一塊趙建武六年(西元三四○年)勒柱石刻,上頭刻有西門豹大夫刻像、西門豹祠堂重建時間、面積、官吏參加者等資料;且安陽市文物部門也在安豐鄉出土後趙十一年魯潛墓誌,其上記載魯潛是葬在曹操墓的西北角,「安豐」遂成曹操墓最可能位置。



◆ 耶穌印度學佛?有人深信有人疑

中央社 2009.12.28

耶穌基督從13歲到30歲的事蹟未見聖經記載,西方教會也說不出所以然,但若干宗教歷史學家相信,在那段失落的歲月中,耶穌基督隨著駱駝商隊到印度學習佛經與吠陀經。

11月中旬,到印度接受民間學術機構達亞瓦提.莫迪基金(Dayawati Modi Foundation)頒發藝術、文化暨教育最高榮譽獎的英國製片人瓦溫(Kent Walwin),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他此行也在尋找耶穌基督在印度停留的痕跡。

瓦溫早在2007年就宣佈要拍攝一部以耶穌基督年輕時代為背景的電影,片名就稱為「年輕的耶穌:失蹤的歲月」(Young Jesus: The Missing Years),探討這位彌賽亞救世主的早年事蹟。他說,他的電影敘述就從耶穌的13歲到14歲開始。

溫瓦表示,記載耶穌基督生平事蹟的聖經「使徒福音」(Apostolic Gospels) 篇,對年輕的耶穌早期的行蹤僅記載著:「祂最後被見到的行蹤是在西亞,當時祂是13-14歲。」

溫瓦指出,根據一些佚失經文的記載,耶穌30歲時又返回自己少年時代居住的(以色列)拿撒勒(Naza-reth)。但也有說法是,所謂的拿撒勒指的是現今印度南端一座也叫拿撒勒的小鎮,位於坦米爾那都省(Ta-mil Nadu)境內的土圖庫迪(Thoothukudi)境內。

但據地方人士表示,至今仍是印度主要產鹽區的拿撒勒名稱,是由百多年前的西方傳教士命名,當地至今仍留存若干教堂,居民也以基督教徒為多數。

至目前,有關耶穌停留印度求經的傳聞,幾乎全都是依據印度西北部一座古老佛教寺廟保存的的經典記載。這座藏傳佛教寺廟希米斯(Himis) 寺,位於印度境內與西藏交界的拉達克(Ladekh)地區,處於喜馬拉雅山上海拔4000公尺高的山谷中,是當地最宏偉的佛寺。

希米斯寺僧人都對經典記載耶穌在印度求經一事深信不疑。一位資深喇嘛表示,經典記載著耶穌慕名佛法和教義,曾經造訪拉達克和鄰近的克什米爾(Kashmir)。

早在1894,前蘇聯醫師兼旅行作家諾托維茨(Ni-colas Notovitch) 曾出版一本「耶穌基督佚史」(The Unknown Life of Christ),書中敘述他在拉達克因墜馬斷腿而在希米斯寺療養時,寺中僧人曾出示兩大黃色藏文經卷,卷名「聖者伊薩生平」(The Life ofSaint Issa),內中記載耶穌少年時行腳西藏與印度的事蹟。

伊薩意指「上帝的兒子」,即是耶穌。據諾托維茨在書中引述當時由喇嘛口譯的經典內容表示,伊薩在13歲時,因逃避父母為他娶媳,趁夜離開耶路撤冷,參加東行的駱駝商隊,前往印度尋求佛法。

書中又說,伊薩14歲時抵達了今日巴基斯坦東南部的印度河河谷地帶,並與當地居民相處融洽,學習印度波羅門教梵文和吠陀經。在隨後的幾年裡,伊薩又遍訪印度境內各處佛教聖城,學習佛法。

據諾托維茨引述經典記載,伊薩不滿婆羅門教的種姓階級制度與腐化,因此離開婆羅門教而趨向反對階級制度的佛教。直到29歲時,伊薩才返回現今的以色列,並開始向人們弘揚和平博愛之道。

1921年,印裔英國宗教學者暨預言家阿希達南達(Swami Abhedananda)也率領一批學者,專程前往喜馬拉雅山希米斯寺,探查耶穌基督印度學佛傳說。他後來出版「克什米爾與西藏」(In Kashmir And Tibet)一書表示,「查訪所得與諾托維茨所言完全相符」。

德國學者克斯登(Holger Kersten)也在「耶穌在印度」(Jesus Lived in India)一書中提到耶穌在印度的早期生活,內容與諾托維茨與阿希達南達的說法幾乎一致。

但西方教會人士卻對耶穌印度學佛之說極力排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曾抨擊為「荒謬」,否認耶穌與印度西藏佛教有關。許多基督教神學專家也不肯接受耶穌曾赴印藏研究佛教的事實,認為有損基督的地位。

印度天主教會也批評說,英國製片人瓦溫有意到印度拍攝耶穌學佛的電影,是出於商業利益,而非尋求真相。

耶穌年輕時失蹤的年代,至今一直是宗教與歷史學者爭論不休的話題,議論相持不下,莫衷一是。但可確定的是,在耶穌時代,也正是佛教興盛的時代,當時佛教已經西傳波斯與中東,包括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

支持耶穌印度學佛之說的學者指出,如果說慕名佛學的耶穌在13歲時反對父母安排的盲婚而逃走,隨著中東駱駝商旅隊伍來到印度追尋真理,不是全無可能的事,尤其是印度拉達克希米斯寺的伊薩經卷,即是一項「物證」。

台灣50年代知名作家馮馮,也支持耶穌到印度學佛一說,並且出版「神秘失蹤的18年」一書,引述多方的資料和考據,揭示耶穌在失蹤的大約18年當中,是在印度與西藏研究佛教。

馮馮在書中也指出,聖經所以不見相關的記載,可能是後來的教廷編輯認為,此說不足以代表耶穌的教行,而且有破壞或觸犯基督的神聖形象,加以有外教的色彩,因此刪除了所有關於耶穌基督在印度西藏學佛的事蹟。



◆ 梵谷割耳真相 英學者︰受不了弟要結婚

自由時報 2009.12.28

〔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藝術史上最廣為人知的自殘事件,幕後謎團終於解開?英國學者最近宣稱已取得有力證據,證實荷蘭名畫家梵谷是因為受不了精神與經濟上都是支柱的弟弟即將結婚,才會發狂自殘。

英國學者貝利研究梵谷自殘後不久完成的畫作「靜物:畫板、菸斗、洋蔥與封蠟」,得出上述結論。貝利在「藝術報」期刊1月號中指出,畫中描繪的信,是1888 年12月梵谷弟弟西奧寫給母親的家書,貝利認為,把原本就已精神混亂的梵谷推向自殘深淵的,正是那封西奧通知訂婚消息的信,「梵谷擔心會失去弟弟在精神與經濟上的支持」。

貝利研究梵谷於1889年1月、自殘後一個月完成的「靜物:畫板、菸斗、洋蔥與封蠟」,認為畫中描繪的信封可能帶有線索,他以放大鏡細查,發現信封上有個以圓圈圈起的號碼「67」,調查後發現這是西奧巴黎寓所附近的郵局郵戳,而信封上的字樣「新年」,經巴黎郵政博物館證實,是19世紀後半葉12月中旬後的信件都會蓋上的戳記。

靜物畫中 看出端倪

貝利認為,這封日期為12月21日的信,是西奧寫來跟母親報告已向女友求婚的家書,而梵谷故意讓這封信入畫,是因為它有重要意義。

當時在巴黎當藝術經紀人的西奧,後來寫信給未婚妻,提到他在梵谷自殘後的耶誕節前往亞耳探視梵谷一事。信中寫道:「我跟他提到妳,他顯然知道我說的是誰,還有我說的是什麼。我問他同不同意,他說,婚姻不該是生命的主要目標。」

梵谷為何在1888年耶誕節前夕割下自己的左耳,藝術界爭論多年都無定論。有人認為梵谷有精神病,也有人說,梵谷是因為與好友高更決裂而自殘,而德國漢堡大學學者最近提出新說法指出,梵谷與高更因為一個名叫瑞秋的妓女起口角,混亂中高更以利刃割下梵谷左耳。

※ 相關報導:

迷你石棺矮黑人?曲冰遺址任荒蕪
從宋代古船出水到阿卡密碼
今年10大科學成就雅蒂最亮眼
德國建築業朝聖新目標

23 則留言:

fsj 提到...

大陸學術界質疑 曹操墓恐人為炒作

中央社 2009.12.29

河南省文物部門日前宣佈發現魏武王曹操的墓穴後各種質疑聲接踵而來,有專家認為所謂6大證據並非「鐵證如山」,被發現的所謂曹操頭蓋骨需要再經DNA鑑定,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人為炒作。

河南省文物局27日對外宣佈,魏武王曹操高陵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被發現。

專門從事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的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就向「重慶晚報」表示,公佈的證據並非第一手資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證明,因為這個墓穴過去曾被盜墓者入侵過,留存的直接證據已經很少。

袁濟喜指出,有關方面參照的「三國誌魏書武帝紀」資料也不能印證,提出的曹操墓在安陽「6大依據」,「這些證據我覺得都不是第一手證據,都不是很有力的證明。」

袁濟喜認為,類似「發現曹操墓」的事情前幾年也出現過。匆忙發佈「曹操墓在安陽」消息這件事,可能是一個新聞上的炒作需要,像現在剛剛發現了一些間接的證據,就匆匆忙忙地定論是魏武大帝的墓,「我覺得這並不是很嚴肅的。」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系副主任高蒙河在「新民晚報」也認為,現在只能當做是個初步確認,「能定量(推定),還沒到能定性(確定)的時間。」

其中對於發現的60多歲男性頭蓋骨,他認為還需要進一步鑒定,包括將骨頭上提取的DNA和曹氏後人作比對,這需要先找出曹操的家譜,找到能確認的曹操後代作參照。此外,要最終確認墓穴的歸屬,還需要憑藉墓誌銘。

不過「話說中國」魏晉南北朝卷的撰稿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精誠認為,透過發現的「魏武王」銘文石碑和石枕,大致上可肯定陵墓的歸屬;從考古現場看,和文獻上記載的魏王「不封不樹」的遺志相吻合。這項重大發現,憑藉曹操的歷史地位,一定會激起新的三國研究熱。

※ 相關報導:

* 學者質疑 曹操墓係人為炒作 72疑塚再掀話題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502346+112009123000498,00.html



◆ 內蒙古發現5000多年前祭祀遺址

中央社 2009.12.29

考古專家日前在內蒙古東部的庫倫旗,發現一處距今約5000年至5500年的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祭祀遺址。

新華社介紹,被稱為四家子遺址的祭祀遺存,位於內蒙古庫倫旗扣河子鎮西北約15公里,表面形狀為殘損的丘狀人工墊土高台,平面略呈長方形,總面積近2000平方公尺,南面、東南面有人工挖掘的5個穴坑,填埋筒形器殘片和石塊等數千件。

專家判斷為先民們寄託願望和埋藏「神秘」的祭祀坑。

四家子遺址的遺蹟、出土遺物,多與遼寧省牛河梁女神廟東坡筒形器群遺存等著名紅山文化遺址有許多相似處,判斷是先民們拜神祭祖的宗教活動場。

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北部。紅山文化的發掘始於上世紀初,1908年在內蒙古林西縣首次發現了紅山遺址。



◆ 獄政檔案/川島芳子確遭槍決 替死傳聞假的

【聯合報╱記者蕭白雪/台北報導】2009.12.29

法務部編纂完成的百年獄政檔案書中,赫見知名女間諜川島芳子執行死刑引發爭議的調查文件,當年河北高等法院調查報告指出,川島芳子陳屍監外,任人拍照,應無賄買他人替死傳聞。此一歷史文件存放在國史館。

川島芳子是中國滿族人,本名金璧輝,日本戰敗後,她在民國卅七年三月廿五日被政府以漢奸罪名執行死刑,但當時卻傳出有匿名檢舉者,指控女子劉鳳玲原獲允諾以十根金條的代價,代替川島芳子受死,但劉女家屬卻只得四根金條。

法務部在國史館中發現的史料記載,司法行政部一個多月後發文給河北高等法院,查明金璧輝是否賄買他人替死,仍在人間的說法。

負責執行的檢察官何承斌調查時表示:「漢奸犯金璧輝為國際知名之女間諜,羈押一監已達兩載…全體法警與多數新聞記者暨社會人士無不認識,不惟無人敢李代桃僵,且眾目睽睽,又奚容移花接木,況於執行之,陳屍監外,任人參觀拍照…是執行死刑者,確是金璧輝,毫無疑問」。

北平第一監獄典獄長吳峙沅強調:「執行死刑並經何承斌檢察官驗明正身,訊留遺書後,命令法警執行一槍斃命,事後經檢察官率同檢驗員三次覆驗,確已死亡,始將屍體交由本監移出非常門外停放,以備各新聞記者參觀暨拍照,同日午後並准由日僧古川大航具領掩埋」。

河北高等法院在調查後函覆司法行政部指稱:「所控賄買頂替一節,顯係有意中傷,絕無其事‥所控各點,復乖違事實,亦認為顯屬虛構,另有意圖」。

fsj 提到...

曹操墓論戰 被變形的傳說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5339980.shtml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31日電】2009.12.31

這可能是曹操的命運,有關他的傳說,從「三國志」演變到「三國演義」,不知變形幾何,現在被放大的,是他的墓地。

陵墓是國家工程

東方早報報導,成者為帝王,敗者為匪寇。為帝王者留下的文化遺產,是陵墓;為匪寇者最大的文化愛好,是盜墓。帝王們最大的身後事業,與盜賊們眼前的利益,透過墓地聯繫在了一起。這其實是帝王們在世時,就想到的事情。想到了歸想到了,但還是禁不住那份誘惑,或是手下人的固執,於是陵墓還是要造,陪葬品還是要製作,因為它是一項國家文化工程。手下人如果不做文化工程,對帝王的敬意與自己的利益,都無從談起。

北京文化學者吳祚來表示,無論帝王還是盜墓賊,興奮點都與墓地有關;無論賣票的還是旅遊的,興奮點也在墓地裡。這可能是我們文化的某種宿命。

令人可憐的,可能只有一代梟雄曹操了。先是說書人將他從「三國志」裡拉到了民間故事裡,再有羅貫中將其寫入「三國演義」,充當一個反面角色,然後就有藝人們將他貼上白臉,變成奸臣賊子。如果真的按史實來,可能民間沒多少人對曹操感興趣,畢竟能欣賞他的詩句的人並不多,所以拿他與文化正宗的劉皇叔比,與智慧的象徵諸葛亮比,與鐵血忠貞的關公比,他就成為一個對立的形象,藝術與觀賞價值也因此產生了。「三國志」裡的曹操與歷史事實的曹操本來就有一段距離,而小說與戲曲中的曹操,又與「三國志」裡的曹操有一段距離。作為歷史人物的曹操住到了小說與藝術作品中,獲得了永恆的文學藝術生命力,但這是曹操自己想要的嗎?當然也不是歷史本身想要的。

疑墓也具有意義

史書說曹操是個節儉人,淡於墓葬,這個吳祚來相信,因為從他的詩篇「觀滄海」中可以見得對世道的洞察與生命的悲憫情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首載入文學史的名篇,充滿對天地大美之讚歎,也對人生短暫無限感喟,加之自己並沒有稱帝,所以不太可能將墓地做得奢華,從這個角度看,發掘出來的墓地,倒是符合簡樸的風格。

吳祚來又說,依據簡樸風格或其中有一些隨葬品,就完全可以肯定這是真正的曹操墓嗎?現在發掘出來的墓地,處平原之上河流之畔,1700多年來的河流氾濫已累積了幾重黃土?曹氏即使沒有傳說中的「七十二疑塚」,會不會有幾處疑塚?因為兵荒馬亂之時,加之宿敵太多,簡葬與疑塚之說,不是空穴來風。有無可能當時人就造假墓地,以誘惑仇敵或盜墓者?歷史本身就可能造假,現實生活中更有防不勝防的造假者,那麼,我們對曹氏墓的真實性還是慎重表態較好,在沒有被學界公認並被更翔實的史料證實之前,我們只能說,河南洛陽發現了一處疑似曹操墓,畢竟疑似曹操墓的發現,也是一項有意義的歷史發現,它意味著我們向真相邁進了一步,它是不是最有價值的一步,只有留待時間確認。



◆ 跨年煙火外 今晚記得抬頭賞「藍月」

中央社 2009.12.31

今年除夕慶祝活動多了一個項目:觀賞通稱為「藍月」(blue moon)的本月第二次滿月。「國家地理新聞」(National Geographic News)報導,今晚的藍月是1990年以來首次,下次想再有這種難得的體驗,要等到2028年。

需要解釋的是,藍月並非真的會出現藍色的月亮。英文blue moon所通稱的是一個月的第二次滿月。這種景象因為難得一見,英文還有"once in a blue moon"的成語,意思是「千載難逢」。

目前外界一般把一個月中可能出現的第二次滿月稱為藍月,其實這是來自天文雜誌「緬因州農民曆」(Maine Farmer's Almanac)的一個編輯錯誤。當年執筆人錯用該辭,以致這個定義流傳至今。

對1819至1962年各年農民曆的研究發現,「藍月」指的是一年中可能出現的「額外」(extra)滿月。而之所以會出現額外的情況,在於陽曆年(calendaryear)的基礎是太陽周期,也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由於無法被月亮盈虧週期整除,所以每三年左右就會出現一年有13次滿月的情形。

農民曆將一年分為四季,每季三個月。而當任何一季出現四次滿月時,則將當季的第三次滿月稱為藍月。

芝加哥「艾德勒天文館」(Adler Planetarium)天文專家漢莫格倫(Mark Hammergren)表示:「了解一個月可能有兩次滿月,且有各式各樣相關的民間傳說,這代表了人類從出現以來就一直是天文學家。」

不過,在某種大氣條件下,「真的」藍月是有可能發生的。漢莫格倫說:「發生森林大火或有火山爆發時,大氣中可能有足夠的特定物質,就可能讓月亮看來微微泛藍。」

比如說,1950年加拿大森林大火、1980年華盛頓州聖海倫斯山(Mount St. Helens)火山爆發,都造成月亮轉藍。

另一方面,儘管菲律賓馬永火山不斷隆隆作響顯示即將爆發,但專家們並不認為該火山最近的活動足以將今晚的月亮轉藍。(譯者:中央社蔡佳敏)

fsj 提到...

百年前探南極 飛機殘骸找到
http://udn.com/NEWS/WORLD/WOR4/5344741.shtml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0.01.04

一九一一年被澳洲探險家莫森帶到南極冰原的第一架飛機,在長年冰封後,拜創紀錄的低潮與藍月之賜,於今年新年由一支澳洲探險隊在一處結冰的海岸發現它的殘骸,發現處就在飛機當年遭到棄置的地點附近。

發現殘骸的,是澳洲「莫森小屋基金會」的一支研究人員探險隊。他們已在南極待了三個夏天尋找機骸,一日才有所發現。這個最初由莫森帶到南極的飛機,是維克(Vickers)公司英國廠於一九一一年生產的一架單螺旋槳飛機。

研究人員說,新年的藍月(一個月內的第二個滿月)形成的創紀錄海水低潮,及前所未見的南極冰消融,讓他們發現殘骸。原本已心灰意冷,以為修復完莫森在丹尼森海岬所蓋小屋必須打道回府的一名研究人員,在大英國協灣(Commonwealth Bay)意外看到被冰覆蓋的岩石中,有一些生銹的金屬管,發現與單螺旋槳飛機機身的鐵管相合。

澳洲最知名的極地探險家兼地質學家莫森於一九○○年代初期於南極進行兩次探險,第一次是一九一一至一九一四年,那次他同時將飛機帶往冰原。

在萊特兄弟駕駛飛行者一號完成人類動力飛行才八年的那個年代,莫森原打算以這架飛機完成飛越南極冰帽的壯舉,不料在澳洲試飛時即墜機並嚴重撞壞機翼,但莫森仍將它帶到南極,準備當作「動力雪車」,拿來搬裝備用。

由於飛機引擎在極地低溫下發不動,莫森最後棄而不用。一九七五年,飛機完全埋入冰雪之中。(照片詳見原站)

fsj 提到...

9大証據 曹魏高陵就是曹操墓

中央社 2010.01.14

河南安陽縣西高穴「曹魏高陵」究竟是不是曹操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偉斌今天在北京舉出9大証據,給予肯定答案。

潘偉斌也是「曹魏高陵」發掘工作的主持人。他今天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舉行的「2009年度公共考古論壇」公佈這9大證據。

--墓葬為多墓室磚室大墓,主墓室為四角攢尖頂,和洛陽發現的曹魏正始8年大墓墓頂形狀相同。

--墓葬與同期墓葬相比,規模宏大,是王侯級墓葬,與曹操身份相符。

--墓葬地面情況符合曹操定下的制度,墓葬所處位置比3公里外的固岸北朝墓地海拔高出10公尺,符合「因高為基」的要求。這次發掘墓室上未見封土,更沒有找到立碑跡象,也符合「不封不樹」的要求。

--符合文獻資料記載高陵的位置。

--稱謂相符。

--發掘過程中出土的銘牌,其中刻有「魏武王」的名牌共有7塊,是身份認定的直接證據。

--出土物與曹操遺令「薄葬」相符。

--墓葬中發現的男性遺骨年齡為60歲左右,與曹操去世時年齡相符。

--附近出土文物的旁證。

關於透過DNA推斷墓主身份的問題,古代人骨鑒定專家張君表示,這個墓葬中人骨保存較差,不能提供DNA分析所需要的理想樣本,而且多次盜墓已經不能排除古代和現代人的DNA污染,因此從男性個體DNA推斷其身份可能性不大。

曹操的兒子曹丕(魏文帝)受父親及當時社會風氣影響,曾在「終制」中表示,壽陵因山為體,不封樹,不立廟,不造園邑神道,不含珠玉,斂以時衣,陶器陪葬。



◆ 卑南遺址重啟考古 18日開挖

自由時報 2010.01.14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卑南遺址重啟考古!面積廣達12公頃的二期遺址將從18日起由史前館及台大考古隊開挖,這是繼民國76年之後的第2次卑南考古,且是卑南文化最重要的精華區,考古界均預料將有豐富的出土文物。

卑南遺址精華區前年完成徵收,文化公園新舊園區合計達30公頃,史前館正朝學術及觀光並重方向,在101年以前建構新的史前文化園區,第2波考古行動即將展開,再進行非破壞性的地上物建設。

卑南文化公園主任陳淑慧說,考古行動將由館方研究人員執行,並提供台大人類學系學生兩週的田野實習,共同參與挖掘工作,以舊人帶新人模式培養年輕考古人才,館方也會提供獎助學金給卑南文化領域的研究生參與考古,兼做學術研究。

卑南遺址在民國69年因南迴鐵路台東新站的新建,挖出大批石棺等器物,第一期的考古挖掘持續到76年間,出土大量石棺及器物,是台灣考古界盛事。後來僅在建設一期園區時進行局部挖掘,即將展開的可說是廿多年來最重要的考古行動。

陳淑慧說,去年已經委託工研院以透地雷達、磁力法、電磁法及地電阻進行地面物理探測,分析出地下文化層分布,接下來以人力進行實物發掘,將可驗證物理探測的準確度,以決定未來物理探測在考古上的應用程度。

陳淑慧說,根據物理探測,二期遺址應有類似一期園區考古現場的古建築遺跡,及石板棺等文物,不過二期考古計畫並非全面性,將多點狀挖掘,儘量讓文物在不經人為破壞的情況下原地保存,否則挖出大量文物,將徒增典藏問題。

fsj 提到...

華府看天下-懷念猶太少女日記恩人

【傅建中】2010-01-15 中國時報

二戰時德國納粹瘋狂搜捕屠殺猶太人時,一位藏匿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市叫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的少女留下一部日記,戰後這本日記公布刊行後,風行全球,在這位少女純真無邪而又多愁善感的筆觸下,世人得以一窺猶太人面臨生死存亡的內心世界。日記在安妮法蘭克和其家人遭出賣被捕後得以保存,是藏匿她們的一位叫季斯(Miep Gies)女士的功勞,季斯於星期一(十一日)在荷蘭逝世,享年一百歲,照中國的說法,可算「仁者壽」,因為她生前冒著生命的危險,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由於季斯是安妮法蘭克的保護者和日記的保存人,她的死是大新聞,《紐約時報》以半版的篇幅報導她辭世的消息。季斯一九○九年生於奧地利的一個工人家庭,幼時因生活貧苦營養不良,被送到荷蘭寄養,後嫁給荷蘭人,取得荷蘭國籍,她年輕時替法蘭克家族經營做果醬原料的公司工作,並和法蘭克一家人成為好友。一九四○年德國攻陷荷蘭後,法蘭克這一家人隨時有被逮捕送到集中營處死的危險,遂央求季斯把他們藏匿在自己公司樓上的隱閉室內,由季斯負責供應食物和日常必需品,季斯一口答應,從一九四二年的七月到四四年的八月,足足有兩年的時間,法蘭克全家和他們的猶太朋友總共八個人就藏在這隱閉室內度日,安妮法蘭克的日記寫的就是這段苦難日子的生活,少女情懷以及對外面世界的嚮往。

法蘭克一家被出賣後,蓋世太保突襲了上述樓內的隱閉室,藏在裡面的八個人全部被抓,當時季斯亦在樓內,她包庇猶太人的嫌疑至為明顯,好在她本是奧國人,會講德文,蓋世太保網開一面,沒有逮捕她,否則她也可能有殺身之禍,更神奇的是蓋世太保沒有搜出安妮法蘭克的日記,將之帶走,季斯方能保存下來。季斯原來寄望安妮戰後還活著,有朝一日把日記還給她,但安妮和姐姐及母親均死於集中營內,只有老爸倖存,於是季斯把日記交給了安妮的爸爸,沒想到這本日記在一九四七年出版後,風行一時,被譯成多種文字,暢銷全球,歷久不衰,成了「猶太人浩劫」(Holocaust)最扣人心弦的記載和控訴。

季斯為善不欲人知,她冒生命危險保護法蘭克全家及其友人的英雄事蹟,一直到一九八七年在一位美國作家的慫恿與合作下,出版了她的回憶錄「懷念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 Remembered),方才為人所知。那時她已近八十高齡,可是她從此不斷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現身說法,以見證人身分回顧她和安妮法蘭克與家人們的友誼,及納粹迫害猶太人的罪行。德國人真了不起,並未因此仇視季斯,西德政府反而送了她一個平民所能獲得的最高勳章,荷蘭女王也對季斯封爵,嘉勉她的義行。

季斯對這些榮耀淡然視之,她說她所做的不過是「盡一個人的責任而已,幫助有難和有需要的人們」,不幸的是,還是沒能救活那些人,因此她每天都因思念他們而悲痛的活著。如今她人生的旅程結束,可以問心無愧的向上帝報到了。

fsj 提到...

史前館台大攜手 挖掘卑南遺址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2010.01.19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昨天起和台大人類學系合作,以半個月時間挖掘距今約2千年到5千年的卑南遺址。台東縣政府文觀處長陳淑慧說,全台遺址大多只是搶救,僅有卑南遺址可提供完整考古歷程,可說是台灣的歷史寶庫。

陳淑慧昨天才就任文觀處長,即參與她擔任卑南文化公園主任時推動的卑南遺址二期挖掘計畫。她說,即將挖掘的卑南遺址屬精華區,地下蘊藏的文物非常豐富,這次和台大人類系合作,可以讓學生實地感受考古、挖掘、研究到展示的各種過程,相當難得。

助理研究員李坤修等人說,卑南遺址古物有數千年歷史,先前出土的大量石板棺等文物,顯示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住民曾有高度文明,已出土的文物早已超過萬件,未出土的部分難以估計。

前幾年台大曾取得卑南遺址文物,後來在縣長黃健庭擔任立委期間,強烈要求返還史前館,當時史前館就和台大取得「合作研究」默契,也促成這次考古活動,不過雙方都認為培養人才才是重點。

李坤修等人表示,先前出土的文物大多是石器、陶器和玉器,取自石板棺中,研判屬於陪葬品。另外卑南遺址中月形石柱,學者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可能用來觀測天文星體,也有人認為和國外石柱群近似。

史前館副館長曾聖元表示,卑南文化公園下方有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墓葬遺址,兩千年前雖忽然消失,但高度發展的製玉等技術,有待透過考古找出答案,意義重大。

台大人類系教授陳有貝說,以前雖曾帶台大學生走訪各處遺址挖掘考古,但都是已知的遺址,如今有機會「從無到有」挖掘遺址文物,對學生而言很難得。



◆ 記載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手稿曝光

自由時報 2010.01.19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一顆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到正在樹下沉思的牛頓頭上,讓牛頓發現了驚動物理學界的萬有引力定律,一份寫於十八世紀、記載這段過程的手稿,兩百多年後首度在英國皇家學會網路上公開,讓大家都可以一睹這段科學界最有名軼事的第一手資料。

一顆蘋果的落下啟發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發生在一六六○年代中期,牛頓就讀的劍橋大學附近爆發瘟疫,他回到位於北英格蘭的家鄉躲避疫情。而這份手稿是由與牛頓同時代的史都克利記錄的,手稿記載,一七二六年一個春天下午,牛頓「在蘋果樹下喝茶時」告訴了史都克利這個故事,牛頓說,當年也是同樣的場景讓他想到萬有引力。

手稿寫道「這是當時他坐著沉思時,因為一顆蘋果的掉落偶然促成的。為什麼蘋果總是直直地往下掉到地上,他思考著…為什麼不會往旁邊或往上,卻一直往地球中心掉落?」「無疑的,原因是地球吸引它。物質間必有一股引力。」

史都克利的這份手稿是英國皇家學會今年為了慶祝成立三百五十年,在官網公布的珍貴手稿之一,這些手稿紙張已經脆弱不堪,不過藉由科技軟體,讓網友也能像實體翻閱一樣,一頁頁地翻閱瀏覽。皇家學會陸續將在網站上公開六十多份珍貴科學文件。



◆ 哀傷1942 法國版安妮日記問世

【林欣誼/台北報導】2010-01-19 中國時報

半個多世紀前,猶太少女安妮.法蘭克躲在閣樓密室中,一字一句寫下二戰時受到納粹迫害的真實告白,出版成《安妮的日記》一書,流傳全世界。二○○八年,另一部「法國版」的安妮日記也震撼問世。猶太女孩伊蓮娜.貝赫(Helene Berr),同樣在二戰期間遭納粹逮捕,父母都死於奧斯威辛集中營。

貝赫被捕前從一九四二年到四四年間寫下的日記,在塵封六十多年後由家族公開出版,轟動法國,中文版譯為《巴黎少女,一九四二》,近日引進台灣。

從文藝少女 變成戴黃星猶太人

貝赫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也就是戰爭即將結束前不久,在集中營中因傷寒病逝,年僅廿四歲。不同於安妮被囚禁的告白,貝赫這部日記的開場,洋溢著大學文藝少女的青春爛漫。貝赫描述她懷著忐忑興奮的心情,去按了一位老詩人家的門鈴,從門房那拿回他幫她簽名的書,「這喜悅與令人歡愉的陽光以及烏雲散去後的澄淨藍天很相襯。」

貝赫出身上流家庭,父親是礦產工程師,從日記中,可以看見她醉心於文學,還有巴黎街頭與鄉間的風光,以及她上圖書館、聽音樂會的生活片段。還有她處在一段新舊戀情間的曖昧與猶疑等,字句間流露少女情懷與善良。

槍決案頻傳 貝赫到聯盟當義工

但一九四二年六月起,一連串陰影襲來。貝赫必須配戴上代表猶太人的黃星標誌,「一整天下來我滿懷著勇氣,抬頭挺胸地面對迎面而來卻移開目光的人們,但真的很難。」有一天,她獲知父親被捕的消息,震驚中只能寫下:「我不懂為何災難發生時,天氣總是很好。」

雖然三個月後,她父親幸運獲釋,但期間貝赫一家經歷了一波波恐怖的大逮捕,身邊猶太友人被解送、槍決的例子不斷發生。當時她選擇到法國猶太人聯盟當義工,探視、協助破碎的猶太家庭與孩童。

這部日記曾中斷長達九個月,貝赫在一九四三年八月重新提筆時寫道:「我試著著手進行這個痛苦的『敘述』工作,因為對我而言這是個功課…我們若不先揭開所有骯髒事情的面紗,又如何啟發人性呢?」

紀錄殘酷面 文章透露勇氣樂觀

同時,她也指責身邊冷漠而不知情的人,「他們還配談論基督教的慈悲嗎?」也犀利表示:「此時此刻,我們活在歷史當中,而那些把歷史濃縮成話語的人,那些將能以這些話為榮的人,他們會知道自己文章字裡行間承載著別人的苦痛嗎?」

她一邊紀錄著生活細節,一邊關心被解送過程-是否會餓肚子?路上是否充滿尿壺臭味?為什麼在路上遇見的德國士兵不會呼她巴掌?此時她如同安妮,藉日記紀錄殘酷時代,閃爍著勇氣與思辯的靈光。

最後一篇日記,結束在她與父母被捕的三個禮拜之前,文中描述了她所聽聞的集中營屠殺場面。被捕當天,她則在被拘留的倉庫中留下一封給姊姊的信,以幽默和樂觀的態度結尾:「一且都很好,親愛的,改天見,一萬個親吻。」

fsj 提到...

解曹操墓爭議 上海復旦徵集曹姓男性DNA

中央社 2010.01.21

中國河南省安陽出土的曹操墓真假爭議不斷,上海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決定徵求大陸曹姓男性參與Y染色體檢測,藉以推測曹操的Y染色體特徵,用DNA技術解決曹操墓真偽爭議。

東方網報導,根據遺傳規律,Y染色體只能父子相傳,研究Y染色體可發現在父系關係上的遷徙和發展,也就是說,同一父系男性的Y染色體理應相同。

不過,Y染色體共有6000萬個鹼基對,在不同支系中會有很細微的差別,根據這些變化特徵,可使家族系列的推斷更為精確。

專家解釋說,所謂鹼基對,即形成DNA、RNA單體及編碼遺傳資訊的化學結構。曹操所有後人Y染色體在至今不到2000年間不會發生本質變化,應屬於同樣類型。

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現有的基因檢測數據庫中,找到48名曹姓男性的Y染色體。這些人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區、東北地區和甘肅、青海地區。

對比這些曹姓男子的Y染色體,發現中原曹姓的Y染色體類型主要是M134型,東北地區曹姓的Y染色體類型主要是M48型,甘青地區曹姓Y染色體類型的種類非常多,並無規律可循。專家由此確定,這批曹姓男子大多數是唐代來自中亞移民,不過並無太多的參考依據。

此外,專家從為數不多的中原地區曹姓男子Y染色體推斷,同一類型Y染色體的曹姓男子,應該是同一個家族的後裔或是支系。

實驗室負責人說,目前數據庫的曹姓男子Y染色體數量十分有限,希望徵集大量曹姓男子Y染色體類型,進行測序分類,然後推斷曹操應有的特徵標記,並檢測發掘出的曹操墓遺骨Y染色體是否具有這些標記,再結合曹氏家族的分布和遷移情況,應可獲得科學結論。



◆ 山東西周墓葬 疑與姜太公有關 銅器銘文透露跡象

【記者楊慈郁/綜合報導】 2010-01-21 旺報

與河南安陽曹操墓一同被列入「2009年中國考古6大新發現」之一的山東省高青陳莊西周遺址,近日,考古學家根據刻有「豐般作文祖甲齊公尊彝」等銘文的出土銅器,認為該遺址發掘出的墓葬與齊國始封君姜太公有直接關係。

陳莊遺址中共出土6件刻有銘文的銅器,其中,刻有「豐般作文祖甲齊公」的銅器,引發考古學界震動。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鄭同修認為,「豐」與「齊國」有密切關係,「文祖甲」的稱謂屬商代風俗,這些發現對研究早期齊國歷史文化有突破性進展。

南水北調施工中 意外發現

陳莊古城遺址是山東地區發現最早的西周遺址,位於高青縣花溝鎮陳莊村東南方,總面積近9萬平方公尺。2008年10月份,在南水北調工程施工過程中被發現。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淄博市文物局、高青縣文化局聯合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目前考古工作仍在進行中,已被列為南水北調一期工程第二批控制性文物保護項目。

陳莊西周城址呈近方形,東西約190多公尺,南北200公尺,東、西、北三面夯土城牆保持良好,南城牆則被小清河沖毀,僅存基礎;城牆周邊有約20至25公尺的壕溝;祭壇位於南城門內。

考古專家在沉睡了3000年的西周城遺址中發現夯土祭壇、房址、窖穴、殉馬坑、墓葬、灰坑、道路、陶窯和水井等重要遺跡,並出土有青銅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刻辭卜甲等一批珍貴文物。

規模浩大 疑為都城營丘

鄭同修認為,西周遺址填補了山東周代考古的諸多空白:這一城址屬於西周早中期,又因所處地域為齊都臨淄近畿之地,對研究齊國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發現的夯土台基很可能是祭壇,在山東地區首次發現,在大陸也屬罕見;甲字形大型墓葬是西周貴族墓葬形式,更是一大收獲。此前,曾有專家認為,這很有可能是齊國第一個都城--營丘。

此外,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謙則認為,西周遺址對研究西周早期的分封制度具有重要意義。李伯謙指出,西周滅商後,為鞏固新成立的政權至少推行過兩次分封制。當時的封國有70多個,但是目前考古發現知道得很少,尤其齊、魯兩大諸侯國。

fsj 提到...

金華發現9000年前 人類居住遺址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杭州23日電】2010.01.23

省考古所和金華市文物部門昨天宣布,在金華市婺城區發現9000年前的人類居住遺址,為第五處浦江上山文化階段遺址。

專家認為遺址的發現,再一次證明,浙中地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稻作農業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錢江晚報報導,「在最近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我們婺城區文物辦的工作人員來到該區羅埠鎮山下周村時,在一塊水泥桿『保』下來的土堆中,發現一塊夾碳黑陶片後立刻試掘。」先前這裡也曾發現商周時期印紋陶片,但沒料到會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夾碳黑陶片。

山下周地處金西開發區,附近陸續被開發建設。因為一根水泥高壓電線桿,一片面積約150平方米的地被保留下來。正是這塊地的殘崖上,考古隊員發現了距今 9000年前的人類居住遺址。

據報導,考古隊在遺址上探掘。遺址深約1.4米,共分為四層,四、三兩層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陶器以夾炭陶為主,器類有大口盆、平底盤、圜底罐、雙耳罐等,石器有石磨棒、穿孔器、打製的石片石器等。

考古人員確定,山下周遺址出土的這些陶器、石器與上山遺址、小黃山遺址有很大的共同點,年代相當於上山文化晚期,距今約9000年左右。山下周遺址二層還發現有相當於良渚文化晚期階段的遺存。其中大口盆殘片,為浙江首次發現。

考古人員在以山下周遺址為基礎的拓展性調查中,再次發現位於湯溪鎮下伊村北邊、山下周遺址西側約2000米處的一片果園,也有9000年前的人類居住遺址。

據報導,在這片遺址底層,考古人員也發現了上山文化階段的夾炭黑陶片,說明早期新石器時代地層的存在,這從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山下周遺址遭到毀滅性破壞的遺憾。

考古專家蔣樂平說,山下周遺址的意義必須從更大的範圍來理解。它不但有助人們更進一步認識東亞稻作區人類文明的特徵與內涵,而且對理解全人類的文明本質具有重要意義。

fsj 提到...

蒙娜麗莎是誰… 挖達文西來驗!?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報導】2010.01.25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達文西的千古名畫,但畫中的蒙娜麗莎到底是誰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蒙娜麗莎根本就是有同性戀傾向的達文西本人。現在,義大利的研究團隊準備挖出達文西的遺骸,透過臉部重建的方式,看看「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否真是達文西的自畫像。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數個世紀以來,蒙娜麗莎的真實身分一直引發爭論,有人認為她是達文西的媽媽,有人認為她是佛羅倫斯商人的妻子麗莎‧吉拉蒂尼(Lisa Gherardini)。

不過,有部分學者認為,達文西可能具有的同性戀傾向,以及他對難解之事的熱愛,導致他透過畫筆將自己描繪成一名女性。

重建達文西的臉龐也可以檢測美國專家莉莉安‧舒瓦茲(Lillian Schwartz)的發現是否為真。舒瓦茲透過電腦分析,發現「蒙娜麗莎的微笑」的特徵和許多藝術家的自畫像有明顯的相似之處。

義大利國家文化遺產委員會的科學家和歷史學家已經向達文西遺體所在的法國方面提出挖掘遺體的要求,並且獲得原則上的同意,因此今年夏天可能就可以收到正式的許可。

達文西於西元1519年辭世,得年67歲,其遺體據信埋葬在法國盧瓦爾河谷的昂布瓦茲城堡(Amboise castle)。

達文西的遺體原本埋在一處教堂中,但該教堂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遭到破壞,於是在1874年遷葬至昂布瓦茲城堡的聖修伯特教堂。此處一段銘文寫道,當中的遺骸「被認為是」達文西遺骸。

義大利研究團隊的主持人凡森堤(Silvano Vincenti)表示,研究團隊第一件要做的事,將是確認遺骸的身分,所用的方法包括碳14年代測定法、比對骨骸的DNA和幾位達文西後代子孫遺骸的 DNA。



◆ 5800年前 中國就有貧富差距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0.01.24

南京博物院和江蘇張家港市舉行東山村遺址考古成果發布會,東山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墓葬群,是中國首次在長江下游地區發現的崧澤文化早中期高等級顯貴墓群,是去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東山村遺址,位於距長江二公里處的江蘇省張家港市金港鎮東山村,中心面積有二十萬平方公尺。近年進行兩次考古搶救性發掘,現發掘面積二千多平方公尺,包括五座房址和二十七座大小墓葬。

令中國考古界興奮的是,十座大墓已清理八座,是崧澤文化早中期高等級大墓,出土各類文物三百多件,一些大墓內的出土器物在中國尚屬首次。墓坑的規模、墓葬內出土玉器的品種和數量、出土的大型石鉞和隨葬品的總數,都創造崧澤文化墓葬中之最,填補了崧澤文化時期沒有高等級大墓的空白,為良渚文化高度的社會文明找到源頭。

考古專家認為,東山村遺址崧澤文化早中期大墓與小墓分區埋葬,以及出現大房址,證明至少在五千八百年前後,已有明顯貧富分化和社會分層,該址是目前中國研究古代社會分層分階出現的最早實例,對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具重要意義。同時,明顯有北方尖底瓶的出土,也為探討黃河中游與長江下游的文化傳播與交流,提供實物資料。



◆ 國寶潛艦海豹海獅 Discovery特製專輯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2010.01.25

台灣接受美援的二戰軍艦不少,最出名的是茄比級潛艦「海獅艦」與「海豹艦」。超過一甲子的役齡,讓美國舊金山潛艦博物館委託 Discovery頻道,於二○○三年來台製作專輯,將在「海獅艦」除役後播出。

茄比級潛艦世界僅存兩艘,二戰建造至今,仍在我國海軍服役,堪稱「世界遺產」的國寶潛艦,讓許多海軍外賓指名參觀,海獅潛艦幾乎成為左營軍區的重要「景點」。

二○○五年同級的「海豹號」首次在台開放參觀,吸引大批人潮,就連日本軍事雜誌也以「世界上最老的現役潛艇」為名,對茄比級潛艦做專題報導。

不過這二艘舉世矚目的潛艦,除役後該何去何從?軍方仍沒有完整規畫。曾有軍事專家建議一艘做為潛艦學校的訓練教室,另一艘拖至岸邊當海軍博物館,但尚無定論。

先進國家幾乎都有軍艦博物館,通常會挑選具紀念價值的軍艦,由軍方出面,協助有意願的博物館業者共同保存,除了可吸引觀光人潮,也具有歷史意義。網路上可搜尋的世界知名軍艦博物館,英國兩個,俄羅斯三個,美國則有一百廿四個。

美國著名的密蘇里號航空母艦博物館位於夏威夷,是當地熱門的觀光勝地,世人可登艦參觀日軍無條件投降的歷史場景;韓國接收自美軍的忠北級驅逐艦,退役後在當年擊沉北韓入侵小潛艦的海岸旁陳列,也是著名景點。

台灣海軍擁有許多具歷史價值的老戰艦,軍方卻沒有成立軍艦博物館的打算;目前海軍已將最後一艘陽字號「洛陽艦」保留下來,中字號「中海艦」也打算保留,但缺乏政策指導,這兩條船最後可能逃不過海邊鏽爛的宿命。

fsj 提到...

卑南遺址2期開挖 發現玉器和石牆

中央社 2010.01.27

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和臺灣大學合作開挖卑南遺址,不僅出土大量陶片,還挖掘到1件玉器和石牆結構,負責這項計畫的史前館助理研究員李坤修研判,附近應該還有石板棺。

卑南遺址自民國69年發現後,除籌備建館所進行的小型試掘外,多年來仍有許多謎題尚待研究、發現,日前在行政院及各界支持下,核定97年至101年的「卑南二期計畫」,由史前館和臺大人類學系考古田野學術合作。

10天的挖掘,學生心情相當興奮,不僅挖掘到大量陶片,且形狀相當完整。最讓學生雀躍的是,挖掘到結構性的石牆,石牆的方向呈東北–西南走向,朝向東海岸的都蘭山,和過去所發現的聚落結構相同。

另外,也挖掘到1件玉器,研判是卑南遺址代表性的耳飾。李坤修表示,經過物理探測,附近應該會有3具石板棺。

史前館表示,這次的考古發掘工作將進行到1月30日,歡迎民眾在不影響工作進行的情況下前往參觀,進一步瞭解考古工作的內容。



◆ 3000年玉飾 卑南出土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縣報導】 2010.01.28

卑南遺址二期考古現場,昨天挖出首件打磨鑽過孔的玉耳飾。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員李坤修說,這件玉器距今至少三千年,象徵當時的玉器已經演進到裝飾用途,與越南等地有越洋交易。

考古工作是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台大人類學系合作開挖,參與挖掘的學生還挖出和一期遺址相同結構的建築,及石環、石矛,最多的是陶片。李坤修說,出土的文物證明卑南文化二期遺址比一期文物更豐富。

首度發現的玉耳飾,已鑽孔打洞,有明顯打磨痕跡;研究助理葉長庚研判,當初持有人的玉耳飾可能損壞,所以打洞修理或轉而做成墜飾。

葉長庚說,卑南遺址一、二期考古現場挖掘以來,發現許多距今二千年到五千年的文物,專家考古認定卑南遺址距今約三千年到三千五百年,超出考古年代的物品,可能來自外地。

或者可推斷是一處交易市集,才會出現西太平洋其他國家的史前文物。

另外,石環是卑南文化族群常用手飾,和玉耳飾一樣,都是卑南文化的象徵文物,從這次出土的石矛的平滑度來看,當初的磨合技術已成熟。

葉長庚說,挖掘出來的建築結構方向與過去所發現聚落結構相同,都是面向都蘭山,呈東北、西南走向。



◆ 卑南二期遺址 挖出首件玉飾

【黃力勉/台東報導】 2010-01-28 中國時報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灣大學對卑南考古進行學術合作,十天來開挖卑南文化二期遺址斬獲豐碩,除挖出疑似建築遺址,陶片數量也相當豐富,首件玉耳飾也在廿五日出土,做工相當精緻,距今約三千年,讓參與考古的學生振奮不已。

這項合作由台大專任助理教授陳有貝帶領人類學系十八名學生,與史前館研究人員共同開挖卑南文化二期遺址,歷經十天挖掘,初步已挖出排列整齊石頭,與之前挖出卑南文化建築遺址一致,方位都是面朝都蘭山,研判也同樣是建築遺址。

應屬台灣玉 距今約三千年

參與開挖的史前館研究助理葉長庚指出,卑南文化距今約兩千至三千年,遺址有現今東南亞最大的石棺群,當地也是新石器時代的大聚落,在研究人員向下挖掘到文化層後,許多當時常用石頭工具、陶片,陸續被挖掘出土。

他進一步表示,遺址經過中研院透地雷達探測鎖定五個探坑開挖,十天來成果相當豐碩,除有數量豐富陶片,前天卑南文化獨特玉飾也首度被發現。

他說,玉飾據外觀研判,材質應該是台灣玉,原本是圓型的耳飾,損毀後還經過磨平修整,變成半月形的墜飾,做工相當精緻,屬於卑南文化早期出土遺物,距今約三千年。

非在石棺群 在以往較罕見

他強調,雖然玉石硬度高,加工不易,但在卑南文化遺址石棺中,卻發現數量相當多玉飾,前天出土玉耳飾並非在石棺群發現,在以往比較罕見。

研究人員推測,當時玉飾加工技術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台灣玉產地在現今花蓮縣,研判卑南文化人不是移動範圍大,就是交易往來頻繁。

fsj 提到...

新石器時代 已有截肢術

【聯合報╱編譯戴定國/報導】2010.01.28

在法國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中,發現一具男性遺骸,顯示當時人類已會截肢手術,醫學知識比人們過去所認為的更先進。

這座墓位於巴黎以南65公里處的比捷-布朗果地區,距今約7000年。

考古學家馬爾孔認為,死者生前很可能是一名戰士,在戰鬥、猛獸襲擊或事故中受傷,左前臂不得不截肢。

截肢手術使用的工具無疑為石器,從創面的整齊程度看,當時的燧石加工工藝之高,超出人們原先的估計。

新石器時代先民接受截肢手術的例子,考古人員也在德國和捷克各發現一個。這些新發現可能改寫外科醫學史。過去考古學家曾發現,石器時代的人已掌握顱骨鑽孔術,但不知道他們還會做截肢手術。



◆ 鐵證如山 日本茶道源自中國徑山寺茶宴

中央社 2010.01.28

經過多年蒐證,中國官方今天宣佈,已掌握足夠史實證明,日本茶道源自浙江杭州餘杭區徑山寺的茶宴,這一觀點並已得到日本史料印證。

新華社報導,800多年前,日本僧人到中國徑山寺拜師取經,將中國的禪茶文化帶回日本,並發展成為日本茶道。

報導指出,根據徑山寺所在的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文化部門查證,在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找到的18世紀百科全書「類聚名物考」記載,日本僧人南浦紹明於西元 1259年將徑山茶宴傳入日本。這一發現為證實徑山茶宴為日本茶道之源提供重要的文獻史料。

先前,包括日本學者在內的眾多專家學者都認為日本茶道源於徑山茶宴,但始終缺乏確鑿的文獻史料加以佐證。

據報導,由18世紀日本江戶時代中期國學大師山岡俊明編纂的「類聚名物考」第4卷中記載:「茶宴之起,正元年中(1259年),駐前國崇福寺開山南浦紹明,入唐時宋世也,到徑山寺謁虛堂,而傳其法而皈。」

餘杭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表示,這一史料記載清楚證明日本茶道源自中國徑山茶宴。

報導說,徑山寺禪茶文化可追溯至唐代。僧人舉行茶宴,禮佛參禪,並制訂獨特禮儀,到了宋朝,其影響廣及江南,被譽為「東南第一禪林」,並成為中日禪茶交流中心。「茶聖」陸羽也曾隱居徑山腳下,寫下著名的「茶經」。

報導指出,徑山茶宴是中國禪門清規和茶會禮儀結合的典範,包括張茶榜、擊茶鼓、恭請入堂、上香禮佛、煎湯點茶、行盞分茶、說偈吃茶、謝茶退堂等10 多道儀式程序,賓主或師徒之間用「參話頭」的形式問答交談,機鋒偈語,慧光靈現,是中國禪茶文化的經典樣式。

fsj 提到...

考古學之父墳塚 窺900年前品味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0.01.29

經過三年田野考古,大陸考古學家近日宣布,在陝西藍田縣成功發掘被譽為「中國考古學之父」北宋時期呂大臨的家族墓園,為人們了解九百年前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緻生活,提供切實參照資料。

「新華社」報導,北宋金石學家呂大臨與兄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並稱「呂氏四賢」,在北宋時期是具有全國影響的著名知識分子。

目前,他的大部分著作已散佚,只留下「易章句」和「考古圖」。「考古圖」將青銅器和青銅器銘文作為一門學問系統地研究,並對文字加以考證,奠定中國現代考古學、古文字學的基礎,呂大臨也被尊稱為「考古鼻祖」或「中國考古學之父」。

主持考古發掘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蘊說,呂氏家族墓園位於藍田縣境內灞河北岸的坡地上,墓園兩側有兩條小河,墓葬排列脈絡清晰,按照中軸線,自南向北縱向為長子長孫系列,橫向按輩分分排布置。呂大臨的墓就與其兄弟一樣,都在第三排「大」字輩分的墓中。

考古人員共清理廿九座墓葬,出土遺物七百多件,磚、石墓誌銘廿四盒。在清理兩處圍溝的基礎上,還勘探出呂氏家廟(也稱祠堂)遺址。報導說,出土的隨葬器物種類,計有瓷、陶、石、鐵、銅、錫、銀、金、漆及珠貝類等。

在出土的物件中,其中瓷器數量多而品相好,以耀窯產品居主流,兼有景德鎮湖田窯、定窯、建窯的產品;石器以當地驪山石打造,做工精細,主要器形為茶具、香具等。

專家認為,從實用角度來看,出土的酒具、茶具、文具、香具、飲具、倣古禮器等,都十分講究。

硯台就非常具有特色,其中安徽省歙縣的長眉子硯、山西省新絳出產的澄泥魚肚白硯等,都是古代知識分子文房用具的精品。



◆ 西安2000年前古墓內發現萬名裸體戰俑

中央社 2010.01.29

考古專家最近挖掘陝西西安南郊的西漢大司馬衛將軍張安世的家族墓地時,發現「千軍戰俑」,逾萬名「赤身祼體」的陶俑個個表情各異,造工精細。

「新華網」引述考古專家指出,這一西漢墓地群規模大、規格高,中間編號M8的「甲」字型大墓,墓內發現2架極為珍貴的「駟馬一車」 (真的車馬陪葬)。M8週圍還分佈6個大小不一的陪葬坑。

考古專家揭開陪葬坑時,驚現「千軍戰俑」,數以萬計的陶俑橫豎不一倒在坑內,但個個精神抖擻,面部清晰,紅唇濃眉,髮式多樣,有的神情凝重,有的面容祥和,沒有一張臉的表情相同。

專家指出,這些2000多年前的陶俑高約60公分,全部赤身祼體,沒有胳膊,但在胳膊處有孔。由於坑內發現盔甲殘片,專家推測陶俑原先都穿有各種各樣的衣服。

大司馬衛將軍張安世是西漢宣帝時重臣,被封富平侯,他直接職掌首都長安的北軍和城門、皇宮的安全保衛,並協調管理全國軍隊。

fsj 提到...

終獲名分啦 惠來遺址通過市定

【盧金足/台中報導】2010-02-02 中國時報

台中市府終於通過惠來遺址為市定遺址,文史團體昨天別出新裁的設計「小來虎年行大運春聯」,將七年來爭取的過程編撰成冊,也提出虎年新願景,結合七期到十二期重畫區、筏子溪沿岸,籌建為「惠來文化博物館」基地,讓更多人探索千年過眼風華和在地智慧。

為記錄惠來遺址從出土到正式公告,台中市惠來遺址保護協會昨天在市議會發表「小來七年點滴」,請出惠來遺址第一件行政公文提報人陳國雄,現身說法從「不宜指定」到「正式公告」的心路歷程。

爭取七年 中市府點頭公告認可

陳國雄表示,最初提報的動機只是「盡公民義務」,卻遭台中市政府駁回並函覆不宜指定,後來他持續再向文建會、內政部、教育部等中央機關陳情,九十五年促使台中市文資審議委員會審議惠來遺址,雖然過程困難,他選擇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逢甲大學教授、也擔任台中市惠來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的劉曜華表示,市定遺址意義,代表政府承認「小來」是台中市的先驅先民,所以就由造型可愛的小來當門神、春聯,讓台中市民都認識惠來遺址。

協會成員市議員劉國隆希望,台中市府能從推動市定遺址的挖掘與找尋,擴大到第十二期重畫區內,公園兼兒童遊戲場用地(公兼兒六)成為下一座市定遺址的標的,而且捷運綠線與鐵路高架化施工沿線遺址文物,包括大慶遺址、中山遺址都是文化景觀敏感地,市府應負起遺址保護應有的責任。

文史團體 盼結合重畫區建博館

市議員曾朝榮呼籲,惠來遺址是全市民的文化資產,不容許一個人或財團將其破壞,因為「錢再賺就有,遺址毀壞就沒了」。

推動台中市惠來文化協會導覽的楊智仁表示,七期是台中市豪宅最多的地方,很多住戶並不會排斥惠來遺址,反而申請義工導覽,正逢寒假,不少學生都要來惠來遺址參訪,這個最在地的文化遺址,也是學生最有意義的寒假作業。

fsj 提到...

探索青銅 追蹤姬仁公主回娘家路線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2010.02.19

春秋時代,魯國公主姬仁帶著豐厚的青銅器嫁妝風光嫁到邾國;兩千年後的今天,你可以坐在電腦前,透過中研院「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的地圖,像電影裡的考古探險家印第安那瓊斯一般,追索姬仁公主回娘家的路線。

在資料庫中輸入「魯伯愈父」(姬仁公主的老爹),就會跳出十三件與姬仁有關的青銅器,出土地點都在山東滕州市;點選春秋時代的地圖,可以發現那是古代的邾國。為什麼位於山東曲阜的魯國,公主的陪嫁青銅器會出現在邾國?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陳昭容解釋,當時山東小國林立,政治聯姻很常見。這些青銅器屬於「媵器」,就是姬仁的嫁妝。從資料庫地圖中可以量出魯國距邾國直線距離約六十公里。

「出土地點對一件青銅器的意義很重要」,陳昭容以古代黃國為例,表示前人根據文獻並不太清楚黃國的位置,等到河南淮河流域光山縣出土了一堆黃國的青銅器,學者才能在地圖上畫出黃國的範圍。

但是學者必須把青銅器出土地點在古今地圖上不斷搜尋對照,有些青銅器出土時間距今很久,地名已經改變;更不用說有些出土地細到村莊,十分難找。這些查對的工作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由於近年地理資訊系統研究成熟,金文工作室的學者興起了結合地理資訊和青銅器資料的構想,這個構想,去年實現。

「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結合google地理資訊工具,是全球第一個網路免費青銅器地理資訊系統。

資料庫中包含了超過一萬兩千件青銅器銘文,過去這些資料都蒐集在十八巨冊的「殷周金文集成」中,而且都是依據鼎、鬲之類器形,和上面的銘文字數排順序,要查詢很不方便。現在資料庫除了銘文拓片,還加上器物照片、出土資訊、現藏地、紋飾等詳細資料。

現在只要有網路,透過多重搜尋的功能,很簡單就能查遍這些資料,而且透過古今地圖套疊,可以輕鬆看到某件青銅器出土地點的現在地名和古代地名。

●資料庫網址:http://www.ihp.sinica.edu.tw/~bronze



◆ 青銅器資料庫 有「購物車」?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2010.02.19

印第安那瓊斯探險電影中,總會以一張古地圖標出主角前往考古地點的路線。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陳昭容也常透過「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的地理資訊系統,畫出自己前往大陸考古發掘地點的路線圖。

資料庫由中研院史語所金文工作室、地理資訊專題中心,以及計算機中心共同研發。平日埋首故紙堆的歷史學者和整天坐在電腦前的資訊工程師合作,激盪出了不少趣事。

金文工作室研究助理林宛蓉透露,陳昭容希望在資料庫中加入「檔案櫃」的功能,把搜尋到的研究資料都彙整成一個檔案存起來,方便日後再使用;但是她一直不知道該怎麼把這種功能解釋給電腦工程師,兩邊雞同鴨講了很久。

林宛蓉知道後,毫不遲疑就告訴工程師:「就是購物網站的『購物車』功能啦!」沒想到話一出口,大家都打趣問她:「妳很常在網路上購物嗎?」

在念清大中文所博士班的林宛蓉說,這個資料庫出來,就不用在十八巨冊、只能在圖書館中查詢的「殷周金文集成」打轉了。有的老師甚至告訴研究生,只要網路沒有斷,就沒有藉口交不出作業。有位學者為了某個青銅器研究題目,在書中翻查了三個月,但現在只要在資料庫中鍵入關鍵字,兩秒鐘就查出結果。

目前香港、大陸也有類似的資料庫,但內容都沒有中研院的齊全、檢索也不方便,香港的資料庫甚至還要收費。「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完全免費,而且還是網路版,任何人只要註冊都可以無償使用。



◆ 遼代墓出土 高足玻璃杯具現代感 令人驚豔

【吳垠慧/台北報導】2010-02-21 中國時報

農曆年節人們不忘喝一杯助興,手持的高足玻璃酒杯可以襯托美酒的晶瑩剔透。然而,你可知道,近千年前,高足玻璃杯就已出現,且造型和現代的酒杯幾乎沒有差別!它就是從「吐爾基山」遼代墓出土的玻璃高足杯,因為「現代化」的造型,令當年在現場的考古人員嘖嘖稱奇。

當年考古隊領隊內蒙古博物院院長塔拉甚至手拿這個杯合照,他說:「如果不是當場拍照佐證,恐怕沒人會相信這麼現代化的酒杯,是從千年前的遼代山墓出土的。」

吐爾基山墓 傾訴契丹千年文明

國立故宮博物院、內蒙古博物院、旺旺中時集團時藝多媒體共同主辦的「黃金旺族:內蒙古博物院大遼文物展」,現在故宮圖書文獻大樓盛大展開。一一五組件來自內蒙古博物院的遼代文物,計有金器、瓷器、玻璃、服飾、馬具、兵器、生活器用等,訴說著契丹民族橫跨春秋戰國至宋遼時期的千年草原文明。

其中最難得的「吐爾基山墓」文物,還是中國首次出借到海外展覽,凸顯這批文物的珍貴。二○○三年三月,位在內蒙「吐爾基山」的採石礦隊伍,在採石過程中發現一座墓葬。內蒙古文化廳得知消息之後,命令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現場勘查,並組成以塔拉為首的考古隊。

墓葬文物豐富又精美 故宮展出

吐爾基山墓為石室墓,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契丹貴族墓。該墓是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及左右耳室所組成。由於墓室內曾浸水,因此墓室內的壁畫多半脫落,僅在藻井和墓門上有殘存。墓內隨葬品有銅器、銀器、金器、漆器、木器、馬具、玻璃器和絲織品等,豐富而精美。

兩百餘件出土文物有不少金飾品,如帶流蘇的鎏金銀金牌飾、摩羯狀的金耳墜、金手鐲、金戒指、瑪瑙手鍊、金耳勺、帶香囊和鏤空金球的瑪瑙項鍊等,在造型上都極具特色,顯示遼代初期在政治、藝術文化上的高超成就。

從這些工藝品的設計,不難看出受到外來文化的強烈影響,顯見遼代與東西文化的頻繁接觸,如「銀鎏金摩羯紋海棠式盤」就直接受到唐代工藝的影響;其中最令人驚豔的是一只高足玻璃杯,杯壁很薄,內有氣泡,通體透明微泛綠色,採用無模吹製法製成,並非由當時中原的玻璃製法作成,而是伊斯蘭地區常見的器物。

fsj 提到...

江西南昌發現曹家墓群 可能是曹雪芹祖先

中央社 2010.02.24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日前發現大型曹氏家族墓葬群。進賢縣文管所所長文先國今天透露,墓葬群的主人可能就是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先。

文先國對中新社表示,整個墓葬群橫跨宋元明清4個朝代超過600年歷史,根據南昌進賢縣始於南宋編撰的「曹氏族譜」中出現的曹雪芹祖先曹鼎望、曹首望等人名字,以及出土的器物及碑文訊息,可以確定墓葬群具有歷史價值,特別是在研究曹雪芹家族的變遷方面提供許多實物佐證。

據報導,目前曹氏家族墓葬群已入選江西省第3次全中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文物部門已著手研究及保護。

fsj 提到...

解開歷史謎團 大陸與肯亞合作 尋找鄭和沉船

【連雋偉/綜合報導】2010-02-25 中國時報

非洲肯亞東北部拉穆群島住著中國人後裔,相傳是明朝鄭和下西洋的船員後代,當地更流傳拉穆群島海域有一艘鄭和船隊沉船,為解開這些歷史謎團,中國大陸廿三日與肯亞達成協議,將赴肯亞尋找傳說中的鄭和沉船。

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肯尼亞國家博物館,於廿三日舉行簽字儀式。一切源自於二○○五年,肯亞東北海域拉穆群島(Lamu)一位名叫姆瓦瑪卡.謝里夫的女孩自稱自己是中國明朝航海家鄭和所率領船隊船員的後裔,來到中國尋根問祖。肯尼亞國家博物館長法哈表示,鄭和船隊在拉穆群島地區曾有一艘航船沉沒一直是個傳說。而此次中肯考古目的之一是驗證傳說。

鄭和船隊在肯尼亞拉穆群島地區沉船的傳說中,船上的船員逃生至島上,他們教當地人如何耕地種田,結網捕魚。後來,他們定居下來,與當地人通婚,代代繁衍至今。法哈也證實,拉穆群島地區確實有保持中國傳統生活習俗的村落,一個小島嶼上至今還有中國人的後裔在哪裡生活。

大陸有關專家透露,目前水下考古還沒有找到這條船。○五去當地考察之際,專家鑒定了此前當地從海底打撈出的一塊沉船的碎片,證實是元代印尼的一條船,與鄭和船隊無關。但肯亞國家博物館方面仍表示,希望通過考古找到這艘鄭和船隊在肯尼亞的沉船。

歷史記載,自宋代以來,特別是明代以後,中國與非洲的經濟、文化往來逐漸增多。這些交往主要是通過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的。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曾兩次到達地處非洲東海岸交通要道的肯亞沿海海域。

中肯考古專家近年來對拉穆群島進行初步考證後,認為拉穆群島確實居住著中國人後裔,相傳他們是鄭和船員的後代;其次,拉穆地區是中國古瓷器的倉儲之地,在肯尼亞發現的四十多處中國古瓷遺址中,拉穆地區是最重要的一個;第三,拉穆群島的帕泰島附近海域可能有中國沉船。專家們指出,此次中肯聯合考古有望進一步解開一些神祕的歷史謎團。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趙輝指出,該合作已經五年的調查、論證和籌備。合作考古內容主要包括對肯尼亞拉穆群島及其周邊水域水下文化遺存進行科學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

fsj 提到...

陸學者:始皇陵千年前已被盜

【林克倫/綜合報導】2010-02-27 中國時報

秦始皇陵以其規模宏偉、厚葬空前聞名,先前考古鑽探資料顯示,秦始皇陵未遭盜墓賊光顧過,但大陸歷史學者李寶柱日前撰文認為:始皇陵地宮早在一千多年前已被人盜掘,現存地宮乃宋朝初年再葬時重修的,秦始皇棺亦是重新製造,再掀起考古學界爭議。

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是陵墓建築核心部分,據《成都日報》報導,秦始皇陵考古隊鑽探資料顯示,皇陵地宮四周均有四米厚、用磚包砌起來的宮牆,且已發現通往地宮甬道的五花土,並無人為攪動破壞痕跡,兩個直徑一米寬盜洞,亦距離地宮甚遠,加以地宮內仍存在大量水銀,可佐證秦始皇陵尚未遭盜墓賊入侵。

然長期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大陸歷史學博士李寶柱日前撰文指出,依據清人徐松從《永樂大典》所輯出的《宋會要輯稿》禮三八之三至四載,截至宋初,包括秦始皇陵在內的中國歷代帝王陵寢,有廿八座已被「開發」盜掘,且破壞相當嚴重,以至於新開國的大宋朝廷不得不斥巨資重葬。

李寶柱的質疑文章引發學界議論,有學者即反駁稱,《宋會要》也是人寫的,更是後人輯錄,當中謬誤比比皆是,若僅憑記載就否定別人的研究成果,有以點代全之感,況大宋真重修秦始皇墳墓,「又豈止一個宋史紀要記載?其他的史書呢?」



◆ 秦兵馬俑馬匹 多數被閹割

中央社 2010.02.27

專家最新研究發現,秦兵馬俑的陶馬多數已被施過閹割術,秦兵馬俑成為中國馬匹最早實施閹割術的考古證據,對研究中國古代養馬術和秦兵馬俑坑的性質等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袁靖向新華社表示,從考古學來講,從屬於秦始皇陵的秦兵馬俑坑內拉車的馬都是被閹割過的,部分用於騎乘的鞍馬也是如此,只有陰莖而沒有睪丸。

這是中國現在可以證明最早閹割動物的確切證據,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家馬的馴養史、軍馬史及秦兵馬俑坑的研究等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中國第1位皇帝、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在2200多年前死後葬於今天的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秦始皇帝陵,距陵1.5公里的秦兵馬俑坑在1974年被發現。

雖然考古發掘仍在進行之中,專家初步研究後認為其內大概擁有車130餘乘,陶馬600餘匹,其中拉車的馬500餘匹,騎乘的鞍馬有116匹,各武士俑近 7000件。

一般認為,中國在舊石器時代存在野馬,到了商代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出現了大量家馬。至於閹割動物的記載,在距今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有關於閹割豬的記載。至於考古出土的馬因其軟體難以保存下來,長期沒有進展。

fsj 提到...

吐魯番2千年前墓葬發現可能為世界最早義肢

中央社 2010-03-02

新疆吐魯番市發現一處保存完好的2000年前墓地,並證實沒有被盜過,其中一塊骨頭經專家驗明正身後是一具義肢,且有著長期伴隨主人生活的痕跡,研判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義肢。

亞心網採用吐魯番學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照片顯示,這個義肢是用楊樹木做成,上面繫了牛皮繩,2邊各有7個穿皮條的孔,頂端有2個孔,「可能是為了固定在腿部上下活動方便,有可能上端還有皮套,便於手控行走。」

這個長得像船槳的發現原本讓專家百思莫解,想不出是什麼東西,但在同墓葬發現一根左腿臏骨、股骨和脛骨長到一起呈80度角的臏骨後,考古家驚稱「這是假(義)肢!」

專家認為,臏骨的出現說明主人是瘸腿,必須依靠安裝義肢才能行走,「這個現象也反映當時人的生活智慧」。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呂恩國說,義肢上部與大腿接觸部位磨損厲害,磨損掉的部分足有1公分厚,「證明它曾長期伴隨主人的生活」。

最奇特的是義肢腳底的構造呈圓柱形,頂端有砍削過的牛角,上面又固定一個馬蹄,顯然是為了下地時增加附著力和耐磨性,在雨雪天氣還能起到防滑作用。

呂恩國提到,到目前為止,國外只出土過一件腳趾義肢,而且年代比勝金店近得多。勝金店這樣的義肢,「全世界就數這一件」。

fsj 提到...

南非鴕鳥蛋化石 刻有象徵符號

【實習編輯林力敏/綜合報導】2010-03-04 中國時報

南非西開普省的迪克魯夫石窟(Diepkloof Rock Shelter)相繼挖掘出刻有線條的鴕鳥蛋殼化石,屬於六萬年前的中石器時代,顯示當時的人類已懂得使用象徵符號。這些化石共計兩百七十塊,數量甚多,所屬年代又早,因此極具研究價值。

法國波爾多大學的泰克瑟(Pierre-Jean Texier)教授從一九九九年開始研究這些化石,並將結果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泰克瑟表示:「蛋殼上刻有細線,表現為直角或斜角,早期的人類應該是藉由重覆這類圖形來溝通。」利用象徵符號藉此喻彼、溝通訊息,是人類演化的躍進,也是區隔人類與其他物種的關鍵。

愛爾蘭與阿爾及利亞出土的貝殼首飾,是人類開始利用象徵符號的最早證明,其年代可追溯到九萬年至十萬年前;南非的布隆伯斯洞窟(Blombos Cave)也曾出土類似化石,代表七萬五千年前人類使用符號的情形。然而,上述化石數量不多,因此考古價值較低。

相較之下,迪克魯夫石窟的化石數量甚多,呈現出一整套象徵符號系統。泰克瑟認為,這些化石在數量上最具研究價值,可協助研究人類利用象徵符號的演變過程。

fsj 提到...

2000多年前秦代美酒 陜西眉縣發現

中央社 2010.03.09

中國陜西省文物部門今天表示,經專家鑑定,去年10月在陜西眉縣出土秦代扁壺內的神秘液體確定是酒。據了解,該酒比2003 年3月在西安一座大型漢墓中發現的「西漢美酒」還要早200多年。

眉縣地處秦嶺主峰太白山下,為西周部落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古蹟眾多。2003年1月19日在眉縣境內出土的27件西周青銅重器,被中國考古界稱為21 世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中新社報導,去年10月30日,陜西眉縣金渠鎮教坊村村民用挖掘機在土崖挖土時,挖出秦代扁壺、熏爐和一個白色陶罐。其中,扁壺內存有神秘液體,用手一搖可發出響聲。陜西省文物專家推測可能是酒。

今年3月1日,眉縣文物部門將秦代扁壺送到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小心翼翼打開壺蓋,將一根吸管伸入壺內,吸出一些呈灰黑色的液體,並送往成都中科院生物研究所鑑定。

眉縣文化館館長李倩說,成都中科院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透過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和檢測,發現液體內含有乙醇,但含量比較低。也就是說,液體是酒,但酒精含量不多。這與文物專家當初的推測吻合。

研究人員認為,經過2000多年的揮發,秦代美酒很可能已經失去酒的味道;同時,酒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銅及其他一些重金屬離子,如果飲用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至於秦代美酒是由哪些原料釀造,還需要有關專家作進一步鑒定。

fsj 提到...

江西永豐發現大型宋代古城遺址

中央社 2010.03.17

繼曹操陵墓後,中國考古界又有新發現。新華社報導,江西永豐縣近日發現1座始建於宋代、佔地達55萬平方公尺的古城遺址,專家表示,這座古城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據報導,永豐縣宋代古城遺址位於永豐縣恩江鎮老城區,呈東北--西南走向的葫蘆形狀,規模宏大。經專家測量,古城遺址總佔地面積約55萬平方公尺,現存城牆總長2500餘公尺,高度在1至4公尺之間,地基寬約5公尺,牆體兩邊磚石抱砌,中間夯土,城牆整體保存基本完整。

報導引述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蕭華標說,這座古城始建於宋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距今已近900年歷史,當時僅有南北2座城門,並在元代遭受較為嚴重的破壞。古城到明弘治初年(公元1488年)和嘉靖3年(公元1524年)得到大規模擴建,城門增至8座;又經清朝乾隆、道光、咸豐年間多次維修才具備現存規模。

大陸文物專家考證認為,永豐古城是目前江西省發現建成時間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蹟,尤其古城遺址面積超過50萬平方公尺,在中國南方地區較為少見,對研究當地的商賈貿易、歷史文化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fsj 提到...

古埃及往陰間之門 被羅馬拿去當牆 現找到

中廣 2010/03/30

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古埃及首相陵墓的通往陰間之門。

考古人員前一陣子在埃及南部,尼羅河畔的魯克梭,發現了三千五百年前埃及新王國時代首相烏瑟的墓。烏瑟在哈次賀蘇女王時代掌權二十年,官高爵顯。死了以後就葬在國王陵墓的附近。

最近,他陵墓上的一扇假門在離陵墓有一段距離的一處建築裡找到。兩千年前,羅馬人統治埃及的時候,他們把這扇長寬都是一七五公分的正方形粉紅花崗石大門拆了下來,拿去當牆壁用。

這種通往陰間的假門上不但有墓誌銘,還有些宗教的經文。埃及古陵墓上常有這種通往陰間之門。門都在陵墓西外槨上,正對著外面的供桌。

※ afterlife 翻成陰間怪怪地,翻成身後世會不會比較恰當?相關報導:

* Ancient doorway to afterlife discovered in Egypt
http://www.google.com/hostednews/afp/article/ALeqM5htJnLraEH4OO_TrbB5ND6v0tieXA

fsj 提到...

多國擬簽宣言追討珍寶 大英博物館壓力增

中央社 2010.04.08

英國媒體報導,在埃及開羅舉行的1項國際會議,16個國家計劃簽署宣言,要求包括大英博物館等博物館歸還古蹟珍寶。大英博物館表示,還未收到埃及政府的正式要求。

主持開羅會議的埃及古蹟最高委員會(SupremeCouncil of Antiquities)主席哈瓦斯(Zahi Hawass),多年來致力爭取流落海外的珍寶。他坦承,目前並沒有國際法可以強制歸還這些珍寶,但是如果受害的國家可以團結一致,討回的機會就會提高。

他說,「與其讓埃及單獨行動,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列出要追討的寶物清單」。

哈瓦斯指出,「我們必須要共同合作,特別是那些要優先追討回國的寶物,我們要一起努力,奮戰到底」,「不要管法律的問題了,重要的珍品都必須在它們的祖國,就是這樣」。

名列世界3大博物館之1的大英博物館,1753年創立,收藏的文物至少700萬件,不僅跨越的年代久遠,涵蓋的全球區域也最完整,呈現當年大英帝國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埃及政府指名索回有2000多年歷史,被大英博物館列為鎮館之寶的羅賽塔石(Rosetta Stone);大英博物館表示,並沒有收到埃及方面永久歸還的要求。

至於埃及計劃在2012年或2013年在吉沙(Giza)開幕的新博物館,向大英博物館商借短期展出羅賽塔石,大英博物館表示已收到要求,但負責管理的信託單位將會再考慮。

根據1954年制定的國際公約,禁止利用戰爭搶奪、偷竊及轉售有歷史價值的藝術品,但公約不溯及既往。

近年來希臘、奈及利亞、墨西哥及中國政府,都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被英國搶奪的珍品,但館方表示,未接獲正式要求,並指出所有的收藏品由25個信託單位嚴格管理,不可能擅自將文物移往國外。

大英博物館是全球第1個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參觀者可以免費入場,每年吸引600萬名訪客。



◆ 中國江蘇宿遷 發現乾隆南巡臨時行宮

中央社 2010.04.08

中國江蘇省宿遷市考古人員在當地順河鎮發現順河集乾隆行宮遺址。據史料記載,清乾隆皇帝6下江南途經順河,曾8次駐蹕順河集行宮,並留下多篇詩詞。

新華社報導,這是宿遷市繼發現林家莊乾隆行宮遺址後,又發現的乾隆行宮遺址。經勘測,遺址佔高度1.2 公尺左右。東西寬約80公尺,南北長約160公尺,地表灑落大量的青磚殘片,地下0.5公尺至1.5公尺處有大量的青磚,青磚及墻基的建築形式,時代特徵十分明顯。

經專家考證,認定遺址為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的順河集乾隆行宮遺址。

順河集乾隆行宮緊靠大運河,約建於1757到1761年間。據史料記載,1762年1月至1784年2月間,清乾隆皇帝6次南巡經過順河,往返8次駐蹕順河集行宮,並留下多篇詩詞,後來順河集乾隆行宮毀於水患和戰爭中。

專家表示,遺址的探明為研究清乾隆皇帝南巡歷史,提供大量的歷史文化訊息,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