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1

迷你石棺矮黑人?曲冰遺址任荒蕪

沈揮勝/南投報導 2008.08.11 中國時報

誰來救救曲冰遺址?本島各原住民族都傳聞有矮黑人,但缺具體實證。七○年代,考古學者陳仲玉在濁水溪上游發現台灣最大規模的高山史前遺址,大量的迷你石棺引發小矮黑人聯想,但這處三級古蹟「曲冰遺址」,廿年來任憑風吹雨淋,目前已形同廢墟。

南投縣文化局長陳振盛沉痛地表示,地方無力處理,中央也把它丟著不管,這一個最有資格代表本土先民、出土石器和陶片多達十四萬件、年代達兩千七百年的珍貴遺址,是否將毀在我們這一代!

南投縣仁愛鄉濁水溪上游的曲冰遺址,面積至少三千七百平方公尺,陳仲玉分三階段開挖出六分之一,已找到一百七十一座石棺。由於棺槨尺寸偏小,近半長度甚至只有一公尺,「矮黑人聚落墳場」傳聞不脛而走。

該遺址經碳十四檢測分兩個文化層,分別為二千七百年及一千三百年。數以萬件的石刀、石簇、石玦、石紡輪、網墜等史前文物外,整齊排列的石棺和部落基地最引人矚目,惜因地質及風化因素,已無骨骸。

該區高山阻絕,公路未開通時無從進出,所在地萬豐村的布農族於八十多年前迫遷而來,泰雅和賽德克人定居附近也不超過一百六十年。至於矮人住過的揣測,陳振盛及當地村長廖金池反倒是傾向兒童夭折率高的可能性,也不排除以坐姿行室內葬。

陳振盛認為,遺世深山的「曲冰人」,應為台灣最「原生種」的人類先祖。長濱和十三行等靠海遺址,外來的嫌疑較難排除,後者的出土物中,還包含「開元通寶」,而曲冰文物,全是人類最原始、最樸拙,未受任何外界汙染的初民文化。

曲冰遺址現況,四周圍繞生鏽的鐵絲網,已開挖部分覆蓋著半爛的瀝青紙,風吹雨打,無人管理,掀翻、移位,毫無保護作用,有如廢耕農地上的破帆布。相較於晚十多年才發現的十三行遺址和台中市惠來遺址都已蓋了博物館,完整性最高的曲冰遺址,連基本防護都闕如。

陳振盛表示,前縣議員謝汪汕、張國華曾透過縣府報請中央建博物館,得到答覆是「無相關預算」。眼見這群比孔子還要年長的古蹟任憑日曬風化,村長廖金池心焦、不捨,沉痛吶喊「誰來救救曲冰遺址!」

※ 相關報導:

史跡蒙難 台東富山遺址蓋度假村
從宋代古船出水到阿卡密碼
 - 誰是真正的印第安納瓊斯?
 - 新片印第安納瓊斯錯誤百出 祕魯人直搖頭
 - 奇美考古中心 守護文化資產
 - 英美博物館的水晶骷髏,也是假的
 - 又見假古物 費斯托斯圓盤是個大騙局
 - 藏佛祖舍利 大報恩寺鐵函出土
 - 學者公佈 蒙古帝國文物複件和照片

科學家在太平洋發現更多「哈比人」
新 DNA 證據推翻南島人口遷移理論
DNA 透露姊妹在古希臘時期的權力
考古學家在敘利亞發現 1.1 萬年前的人工製品
8萬年前人類頭蓋骨 許昌出土
讓台灣人基因庫全民共有

24 則留言:

fsj 提到...

齊齊哈爾出土一批青銅時代文物

【新華社╱哈爾濱15日電】 2008.08.15

經過近一個月的搶救性發掘,考古學家日前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訥河市六合鎮大古堆墓群中發現並出土了一批青銅時代歷史文物。

史學家認為,該批文物對於研究2000多年前該區域內大古堆的人類和動物的生存方式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據介紹,新出土的這批文物主要有人類和動物骨骼、各種陶器和小飾品。已經修復形態各異的陶器27件、整理骨鏃、銅瑁、玉石墜等各種小飾品100多件,是大古堆墓群自1960年被發現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搶救性發掘,出土文物之多、品種之全,對於研究當時人類的生產生活習俗、歷史文化演變和生物進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齊齊哈爾訥河市境內歷史文化遺產豐厚,多年來,這裡相繼發現了大古堆墓群、青和屯遺址、龍河城址等省級文化遺址和二克淺墓群、學田庫勒淺墓群等市級文化遺址共9處。這些古文化遺址為考古學家研究遠去的遠古文明提供了第一手史料。

fsj 提到...

千古之謎鮮卑族 舊墟石室嘎仙洞

民生@報 2008-08-18

(特約作家/朱仲賢)鄂倫春自治旗首府阿里河以西6公里處的嘎仙山,其地位於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端,山上的「嘎仙洞」,不僅有著美麗動人的傳說,而且是拓拔鮮卑祖先最初居住的石室舊墟;洞內石壁上,清晰可辨當年北魏皇帝拓拔燾勒石祭祖的碑文。嘎仙洞是個森林公園,門票15元,公園內有渡假屋和馬鹿場,越野車可直開入內到達山下,南側25公尺陡坡懸崖上,就是嘎仙洞遺址了。

「嘎仙洞」遮掩在大興安嶺深山老林裏,是北魏以來,苦心尋覓「千古之謎」的鮮卑族「石室」-即創造北魏王朝的鮮卑人發祥地。因為《魏書》、《北史》中有「先帝舊墟石室」規模的記載,以及石壁上刻著「祝文」,但不知「石室」在何處?找不到「石刻祝文」的實證,終究揭不開這一謎底,鮮卑史的難題無法解決?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為此付出一生心血,卻終成憾事。

1980年7月30日,大陸考古學者米文平經歷四探嘎仙洞,終於在洞內西壁距洞口15公尺處,發現刻於西元443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的摩崖銘刻。據《魏書》載,烏洛侯國世祖真君四年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派中書侍郎李敞去祭祀,並「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確定了「嘎仙洞」就是鮮卑石室。

摘錄「百度百科」記載:鮮卑族是中國北方阿勒泰語系遊牧民族,蒙古等民族語言祖源,族源屬東胡部落,興起於大興安嶺山脈。西元2世紀中葉,首領檀石槐被鮮卑各部推為「大人」,東漢遣使持印綬封檀石槐為王。鮮卑以遊牧為生,善騎射,十六國時期,鮮卑的慕容、乞伏、宇文、拓跋等部都曾建立政權。特別是拓跋部於5世紀中建立北魏王朝,統治北部中國達140餘年,並促使鮮卑人漢化。

史載鮮卑族「以山為號」,鮮卑族的祖先,以他們居住的「鮮卑山」作為民族的稱號,但是鮮卑山的方位長期無考。根據鮮卑族對祖先的記憶,早在夏代,鮮卑民族已經開始活動,而當時鮮卑民族活動的地點,是否就是兩千多年以後北魏時期的鮮卑石室,尚缺乏直接的證據。目前只能說,鮮卑山非常可能就是今天的大興安嶺北麓。

嘎仙洞座落在嘎仙山一道高達百公尺的花崗岩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約25公尺,其地峰巒層疊,樹木參天,松樺蔽日。這座大陸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的嘎仙洞,是天然山洞,洞口呈西南向作菱形,洞內宏偉寬闊,昏暗寂靜,穹頂渾然天成,高20多公尺,有如大廳,南北長92公尺,東西寬27公尺,面積近3000平方公尺,洞中還有小洞,足可容納上千人,這裏就是當年鮮卑部落成員聚會的地方。

嘎仙洞相傳為仙人洞府,相傳能騎善射的鄂倫春族是鮮卑人沒有南遷的一支,當地鄂倫春人流傳許多有關嘎仙的神話。洞內科考人員曾拾到銅飾件、銑刀,殘缺的石桌、石凳、古陶片等物,時間遠在春秋之末、戰國之初,對於研究拓跋鮮卑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將車停在雪地,循人工雪階進入洞內,除洞口天光透徹,寒風颼颼外,其內幽暗深邃,神秘莫測,使人感到一種威嚴肅穆的氣氛。

參觀嘎仙洞,最主要就是登高眺望四野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致和洞內左側石壁上,西元443年拓拔燾派中書侍郎李敞來此祭祖所留下的石刻祝文,刻詞為豎行,通高70公分,寬120公分,共19行,12個整行,每行12至16字不等,餘為半行,為抬頭別行與題名。漢字魏書,字體工整,隸意濃重,古樸雄健,全文201字,與史籍記載的祝文基本相符,距今已有1551多年的歷史,證實為北魏王朝承認的拓跋鮮卑發祥地。

在嘎仙洞旁有一條小溪水流清澈,景色秀麗,據傳是天然湧泉永不結冰;小溪、松林樹掛,加上對岸低矮的灌木叢顏色鮮豔,在皚皚白雪下,直如人間仙境。更難得的是繼續飄墬而下的雪花,使得遠山雪霧繚繞,神祕美麗。到達小溪先要穿越過一大片低矮的灌木叢,我決定深入一睹芳容,其中還踩過二片潔白如棉絮的雪地,最後爬上一個小土坡,才算真正到達。

當時,確實為了是否踩過尚無人跡的雪地,曾經猶豫難決,因為大地是那麼美麗潔白,令人不忍走過。最終還是決定走下去,只是為了在美麗視野裡,留下二行我曾經走過的足跡,更重要是不希望我的內蒙古之行留下遺憾。穿過雪地,站在小溪畔後,才發現適才的努力和決心都是值得的-腳下是厚達小腿肚的積雪,在持續飄墬的雪花增厚下,無緣由的產生掌控大地的自信!

小溪尚未結冰的清澈水流,在零度以下的低溫中,竟然還發現有小魚在逆流而上,令人驚嘆自然界的神奇。踩過橫躺小溪間的石塊,對岸是成片成片的落葉松和白樺樹林,同樣為白雪覆蓋,並把我的視線引導向後面的山坡。我開始明白自己為什麼明知道這時候來內蒙不適合,仍一意孤行的重要原因-我喜歡這樣白色的天地,明亮,燦爛,自信,讓我看到了生命的豐盛。

沿著溪邊,我邊走邊用鞋用力去踩地上的新雪,聆聽著鞋與雪粒摩擦發出特殊的「擦、擦」聲響;邊走邊觀望著雪地中不會結冰凍結的溪面,發現有情人已經在遠方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一個大大的心形赫然出現在河畔雪地上。河畔還有一棵棵形態各異的楊柳樹,看不清枝條,也分不清細節,毛絨絨的,只是蓬蓬松松的輪廓;它們圓潤的銜接著,垂懸著,讓天地仿佛仙境。

雖然,此時天空陰霾,缺乏陽光的襯托,突顯不了樹掛的晶瑩透亮與潔白,但雪中看松則另有一番滋味;特別是濃濃的雪霧,虛化了背景的一切,黑色的樹幹和白色的樹掛,構成了一幅天然黑白水墨風景畫。我繞著一棵棵風姿綽麗的樹掛,邊欣賞邊拍照,突地發現自己也成了樹掛人,頭髮、睫毛、鬍鬚上,也凝結掛滿了白色的雪霜,成了觀賞樹掛外的另一獨特感受。

是的,此趟嘎仙洞之行,與其說來參觀鮮卑拓跋深壑莫測的人文歷史,倒不如說更多的時間,是流連在不結凍的小溪、飄動著白色雪霧、掛滿冰霜的森林和地面白色的新雪。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樹也是白的...。

fsj 提到...

大龜文王國尋根 與祖靈對話

潘建志/屏東報導 2008.08.23  中國時報

「祖靈啊!孩子回來看你們了,你們過得好嗎?」屏東縣獅子鄉舉辦「重返榮耀,探訪大龜文王國足跡」活動,帶領族人後裔、學者回到睽違六十餘年的舊部落遺址。見到祖先住過的地方,族人們都難掩激動心情,長嘯吶喊和祖靈對話。

大龜文王國最早的文字紀錄出現在四百年前的荷蘭時代,以政治中心大龜文為名,荷、清時代有三千三百多人,最盛時期達四千多人。日本時代改名為內文。至日據末期因日人強迫部落遷移,族人流散致王國瓦解,如今只剩散落荒山的遺址,及內文村的地名供人憑弔。

睽違一甲子 排灣後裔來祭祀

此次重返大龜文政治中心「內文舊遺址」,先從內獅村半個小時車程到內獅頭社,再徒步走兩個半鐘頭山路才到達。遺址位於海拔八百公尺深山,現在仍可見大批傾圮石板屋及日本時期建造的分駐所、學校、神社、紀念碑等遺跡。

抵達遺址,排灣族後裔們先至祖先們居住過的地方巡禮,找到祖靈屋,牆上有個方洞,擺上米酒、烤山豬、罐頭等進行祭祀。台東達仁鄉長張金生說,從前洞裡會放鐵片、骨頭、琉璃珠、陶蓋等物,有點類似漢人的神主桌。祭祀祖靈時,張金生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呼喚著祖靈。

兩家頭目聚會 講述家族歷史

王國是由「羅伐尼奧」及「鳩冷」雙頭目治理,兩家族既合作又競爭,彼此的角力延續到後代。此次尋根之旅,羅家頭目代表陳新春、鳩家頭目林玉花各自率家族後裔祭祀自家的祖靈,壁壘分明。

入夜大家群聚在舊遺址舉辦營火晚會,請兩家族後裔及學者講述家族歷史,亦穿插原住民最擅長的歌舞表演,時而高亢古調,時而呢喃細曲。在蟲鳴天籟中,營火映著蔽天古木,祖靈們彷彿也跟著節拍唱和同樂。

歷史文化斷層嚴重 族人憂心

獅子鄉長侯金助說,原住民的歷史文化斷層嚴重,許多耆老及遺址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凋零,舉辦尋根之旅讓族人有機會回到祖居地,踩在祖先走過的路上,串連起古今的聯繫,讓原住民以自己的歷史文化為傲。



◆ 號稱「王國」 學者:屬於部落

陳至中/台北報導 2008.08.23 中國時報

排灣族原住民正積極建構「大龜文王國」歷史,但學者認為,屏東縣獅子鄉的大龜文社,組織、制度仍屬部落階段,嚴格來說不能稱作「王國」。但若站在文化認同、想像共同體的角度,稱作「王國」也未嘗不可,就像是「電子王國」、「籃球王國」。

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蔣斌表示,排灣族屬貴族社會,具有階級制度,每一部落自成一個政治單位。歷史上屢有部落間透過通婚,形成跨部落聯盟。但因缺乏一套穩定的盟約、首領接班制度,從屬時有更迭,互相也不見得服氣,學術上離被稱為「王國」還有一段距離。

台灣歷史上,荷、鄭時期台中大肚溪一帶的平埔族曾組成一個「大肚王國」,與外國、漢人政權時有競爭。但蔣斌表示,大肚王國嚴格來說也只是「部落聯盟」,為特定目的(如抵抗外敵)組成的暫時性組織。相較之下,排灣族的組織更鬆散,更不能稱為「王國」。

然而,以上屬於學術定義,蔣斌說,站在文化立場,一個特別族群將其共同的文化比擬為「王國」,如流行音樂王國、電子王國等。尤其近年來原住民受重視,積極找回自己的歷史,以此作為認同的號召也未嘗不可。



◆ 南島語族 第一個具國家雛形社群

潘建志/屏東報導 2008.08.23 中國時報

散落在荒煙蔓草中的石板屋多已傾圮,但從壯觀的規模仍可想像「大龜文王國」全盛時期的樣貌。外國學者歐陽泰指出,大龜文是南島語族第一個具有國家雛形的社群,這個驍勇善戰的王國在和荷蘭人、漢人、日本人接觸過程中,逐漸瓦解。

大龜文王國由排灣族廿三個部落結合而成,位在今中央山脈南端,涵括屏東縣獅子鄉及台東縣達仁鄉共三二○多平方公里,在Ruvaniyau(羅伐尼奧)及Tjuleng(鳩冷)兩大家族領導下,形成具凝聚力、同禦外敵的攻守聯盟。

台東縣大武國中校長葉神保說,大龜文王國最初有十個部族,後來周邊的部落被敵人攻擊,只好向羅、鳩兩大頭目尋求保護,獻上領地及社民,逐漸形成具聯盟性質的王國;荷、清時代有三千三百多人,最盛時期達四千多人。

一八七四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廷開始重視經營台灣,隔年在恆春建城,從屏東平原進入恆春半島,今屏鵝公路的狹長路段是大龜文排灣族的勢力範圍。為確保這條路線暢通,沈葆禎「開山撫番」,一八七五年爆發獅頭社戰役。

學者王巨中表示,當時「剿番」的是大清國最精銳的「淮軍」,雙方激戰三個多月,死傷慘重,大龜文草山等五個部落一夕消失,最後只得乞降歸順清朝。

此舉打開了對大龜文的「物質視窗」,漢人租地耕作繳交的山租、水租增加部落財富,日常生活用品、奢侈品也流入部落,漢文化逐漸進入。

日據時期採恩威並施理番政策,還強迫部落遷徙下山,頭目逐漸失去權力,傳統社會也分崩瓦解。對大龜文最致命的一擊是一九一四年「南番事件」,社群的武器全被日人繳械。此後王國就像拔掉牙的老虎,任日人擺布。民國卅四年左右,大龜文政治中心全被遷出,王國結束。

fsj 提到...

花崗國中史前遺址 中研院接手挖掘

自由時報 2008-08-29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花蓮市花崗國中新建校舍預定地,位於花崗山遺址敏感區,去年經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專家試掘,發現3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繩紋陶片、石刀等文物,校舍興建案只好喊停。為了搶救史前遺址,近日將由中研院著手發掘,預計明年1月底前挖掘完畢,以利後續的校舍興建。

花蓮縣文化局長吳淑姿說,花崗國中校舍興建工程中,基地面積有2000平方公尺,所在位置為花崗國中現有的籃球場,這裡也是花崗山沙丘遺址的西南麓。

去年7月,中央研究院考古團隊,在這裡試挖10個坑,於地下60至65公分的深度開始,發現厚達80公分、總計3層的史前文化層,出土的文物包括繩紋紅陶片、繩紋陶罐口緣、玉質穿孔箭鏃、新石器時代的打磨石刀等,重要性相當於國家一級考古遺址。

經過1年後,遺址搶救計畫的經費終於有著落,由需地機關教育部撥款2000多萬元,由花蓮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考古學專家劉益昌教授的考古團隊,預計下個月起開挖。

吳淑姿說,遺址搶救挖掘約需半年,預計明年1月31日前發掘工作,緊接著中研院也將針對挖掘所得的標本,進行鑑定、清理、比對及列冊工作,2年內完成考古報告。

針對挖出的史前文物歸屬,吳淑姿說,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花蓮縣政府有文物的所有權,也可指定保管單位,她希望能把這些史前文物留在花蓮展出。她說,目前也考慮向文建會爭取,將花蓮舊酒廠創意文化園區的倉庫規劃為花蓮的史前文化館。



◆ 花崗山文化 東台灣最早發現史前遺址

記者/花孟璟整理 2008-08-29 自由時報

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花崗山文化」,分佈地區包括奇萊平原、海岸山脈北段等,其中,「花崗山遺址」位於花蓮市花崗山,1910年日本人興建今署立花蓮醫院宿舍時,首次發現大批史前人類文物,是東台灣最早發現的史前文化遺址。

依據碳14年代推算,花崗山遺址的年代,距今約3500年至4500年,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物出土的範圍相當廣,包括花崗山運動公園北側邊坡,中正體育館周邊、運動公園北側跑道,以及被發掘出史前文物的花崗國中籃球場。

出土文物的包括繩紋陶片、陶罐口的碎片,石刀、石斧、玉質打磨箭鏃等,遺址所出土的「片岩小礫石打製砝碼型網墜」的遺物密度,更是全台各遺址之首。

考古學家推測,花崗山文化的人類,行漁獵生活,且控制了整個花蓮溪流域的貿易網路,甚至與北部、台東以及菲律賓的史前人類有互動。

fsj 提到...

以媒:千名猶太後裔 世居河南開封

中央社 2008.09.02

據以色列網路媒體「y Net」 今天報導,世居河南開封的千名中國猶太籍後裔,據信他們的祖先自西元八世紀,是由波斯經絲路先抵達西安,再輾轉至此開枝散葉;但久經同化後,多數人的先祖為誰已不可考,確定為猶太後裔者僅剩千人。

開封是北宋建都所在地,報導說,開封城當時為全世界最富庶、先進、人口達六十萬人的大城。如今的開封雖有人口七十萬,但對照北京一千五百萬人與上海二千萬人口,相形見拙,而且連一座機場都沒有,對外交通不便。

繁華不再的開封古城,卻因住著千餘名中國籍猶太後裔,考古人類學界極為重視。

y Net 報導,據信這群猶太人的祖先於八百多年前即已定居此地,未遭遇迫害、屠殺或種族歧視;當時他們來到中國,受到統治者與民眾的歡迎,並完全尊重他們的猶太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報導說,或許因與當地人民相處融洽,距今約一百五十年前,他們的祖先已幾乎與當地民眾完全同化;直到二十年前,僅剩一千多人的猶太後裔,才又再度找回屬於猶太的文化和傳統。

不過,第一批到中國的猶太人究竟在何時?目前仍是個待解的謎。報導稱,「舊約聖經以賽亞書」第四十九章第十二節記載:「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秦(原文作希尼)國來」,此處的「秦(即希尼)」英譯為「中國人」。

但報導說,多數聖經學者考據後主張,不見得「希尼」一詞即指中國,他們斷言,世居開封的猶太後裔,其祖先應為「失蹤的以色列十支派」。

失蹤的以色列十支派指原以色列人分十二支派,後因以色列分裂為南北二國,當中有十支派歸屬北方的「以色列王國」,遭亞述帝國滅亡後,不見於聖經記載。

報導表示,根據DNA 的化驗結果證實,世居開封的猶太後裔,其血緣和亞美尼亞、伊朗與伊拉克的猶太人相近。多數學者包括開封的猶太後裔都據此推測,他們的祖先應原在波斯經商,經絲路輾轉來到西安後,才漸居開封。

史料與考古學界也有憑據佐證,波斯猶太人於西元八世紀(約唐末)首度抵達中國,他們打算找個地方永久安身立命,於是選擇在開封成家立業。開封自西元九百零七年至一一二七年,也就是自五代十國至北宋亡,曾先後為後梁、後晉、後漢、後周與北宋的建都所在。

※ 所以有些人的輪廓比較深邃也就不足為奇了。



◆ 伊斯蘭文化 台西海南村探源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台西報導】 2008.08.28

台西鄉3萬人口中,丁姓占了1萬多人,根據丁姓族譜記載,台西鄉丁氏是阿拉伯人後裔;國際民間藝術組織台灣分會舉辦探訪伊斯蘭文化活動,昨天特別前往台西鄉海南村,探訪源自阿拉伯的丁姓後代。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台灣分會連3年舉辦伊斯蘭教文化活動,今年首度下鄉,探訪全台各地與伊斯蘭教有關的地區,秘書長郭麗敏指出,伊斯蘭文化對多數國人而言相當遙遠神秘,但早在西元1661年間,伊斯蘭文化經海上絲路傳入中國,再由泉州來到台灣,隨施琅登台時落腳在雲林台西、彰化鹿港等地。

她指出,台灣不只有芋頭、番薯,住在台西鄉的丁氏宗親,可能300多年前都是穆斯林(信仰伊斯蘭教的人),也見證中外民族融合的歷史脈絡。

台灣丁姓最大的聚居地在台西鄉,當地流傳「台西丁一半」說法,根據丁姓族譜記載,祖先丁孫是阿拉伯人後裔,不斷漢化通婚後,目前後代子孫多無信仰伊斯蘭教,但部分丁家子弟外貌仍保有中東民族深邃輪廓。

台西藝術協會指出,台西鄉丁氏家族,多聚在海口、台西、海南、海北、山寮、光華等村。

昨天探訪伊斯蘭文化活動20餘名成員,來自全省各地,有大學生、歷史老師,也有清真寺教長,昨天參觀海南村六塊厝丁姓聚落,當地已少見伊斯蘭文化足跡,成員與居民對談,還在三合院前留影。

fsj 提到...

從內蒙岩畫文字到南科稻米化石

◆ 內蒙岩畫文字 宣稱比甲骨文早二千年

【朱建陵/綜合報導】 2008-09-03 中國時報

大陸研究者吳甲才,在「第三屆紅山文化高峰論壇」中宣稱,他在內蒙翁牛特旗高日蘇大黑山發現繪有初始文字符號的岩畫,為中國文字史在甲骨文的基礎上再向前推進二千年提供了例證。

據「新華社」報導,吳甲才在紅山文化區域內搜尋,發現四十處、共數千幅岩畫,其中十二幅附有上下連貫的初始文字符號,三七三幅附有獨立體初始文字符號。吳甲才說,這些岩畫屬於紅山文化晚期至小河沿文化時期,距今已有五五○○年至四二○○年的歷史,和存在於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比較,可以再向前推進二千年。

寧夏先前也發現了大麥地岩畫,其「文字」或「圖畫文字」數量遠超過內蒙大黑山,根據發現者的說法,年代更在距今七千至八千年前。

大陸專研文字的學者認為,從圖畫發展到圖畫、符號配合,進一步簡化、抽象的文字,原本就是文字發展的一種規律。但也有學者認為,確認某些「符號」為「文字」,需要萬分慎重,除非有確切的證據,否則不能說這就是古文字。



◆ 南科考古 遺址發現 稻米育種 石器時代就有

【周曉婷/南縣報導】 2008-09-03 中國時報

南科考古遺址自二○○○年以來,陸續挖出稻米化石,總計數量將近廿萬顆,研究人員發現,稻米化石年代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到五百年,從最早的大小不一到顆粒愈來愈大,推測石器時代人類已有育種觀念,且連同出土的小米、綠豆等化石,都是當時人類主要植物營養來源。

最早稻米化石 距今四千五百年

前南科考古隊長、現任樹谷基金會考古中心主任朱正宜解釋,南科出土的稻米化石,年代最久遠的距今約四千五百年,是台灣現今考古遺址中,所挖掘出最早的稻米化石。在南科周邊卅多處考古遺址中,都曾挖出稻米化石,但以南關里東遺址及右先方遺址兩處最多。

朱正宜說,兩處遺址的稻米化石挖掘出土當時,地上密密麻麻的碳化稻米,呈散落狀,各約十萬顆,推測兩處發現地點可能都是「意外事件」現場,所謂意外事件,指的是可能有人打翻盛裝稻米容器,致稻米散落一地。

還有小米綠豆 百餘種植物種子

朱正宜指出,研究人員在清點及鑑定稻米化石過程中發現,四千五百年前的稻米化石顆粒很小,但隨著年代演化,稻米化石顆粒愈來愈大,由此可推測,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已栽種稻米,且技術愈來愈進步,當時人類已有育種觀念。

南科考古遺址除挖出現今台灣最早的稻米化石外,也挖出現今台灣最早的小米及綠豆化石,還有一百多種無法判別種類的植物種子,朱正宜表示,稻米、小米及綠豆可能是當時人類主要的植物營養來源,加上南科遺址出土的魚、貝類化石,推測石器時代至鐵器時代人類食物呈多樣性。



◆ 四千年前養狗畜豬 跨海找石材

【周曉婷/南縣報導】 2008-09-03 中國時報

一般認為石器時代人類主要為填飽肚子而終日忙碌,但考古學者從南科考古遺址出土文物研究發現,四千多年前人類已養狗、養豬,八成以上生活所需都來自方圓一公里範圍內,且為尋找品質好的石材,甚至渡海到澎湖取得石斧、石錛等器物。

前南科考古隊長、現任樹谷基金會考古中心主任朱正宜說,以南科考古遺址來說,出土獸骨以狗骨頭最多,被考古人員戲稱為「台灣第一狗」的狗骨頭化石,就在南科南關里遺址挖掘出土,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另也挖出許多豬骨化石,從豬骨化石發現當時豬隻都在一歲左右死亡,可能是當時飼養的家豬,約一歲即宰殺食用。

朱正宜說,南科考古遺址距台江內海很近,遺址出土的魚、貝化石以近海魚為主,再加上出土的稻米、小米、豆類化石及豬、狗等獸骨,大約可拼湊出石器時代人類取食範圍大都在方圓一公里內,即使出門,也是天黑之前可回到家的範圍。

朱正宜等研究人員從南科出土文物推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並非想像中為了填飽肚子而終日忙碌,因飼養狗、豬,且可撈捕台江內海魚、貝類,且懂得種植稻米、小米、綠豆等,填飽肚子並不難。倒是曾文溪流域一帶石材極缺乏,但南科遺址卻挖出產自澎湖橄欖石製成的石鋤、石斧、石錛等工具,朱正宜認為,四千多年前的人已可划船直達澎湖。

朱正宜認為,有石鋤等農耕用具,石器時代人類可節省耕作所耗費體力,相形之下,也有更多時間可以從事其他活動,且因生活所需都來自周遭環境,連狩獵都可視為是體能訓練或娛樂,並非只為填飽肚子而獵捕其他動物。

fsj 提到...

中國發現早於甲骨文的早期文字

【新華社╱濟南10月23日電】 2008.10.23

中國考古專家最新考證表明,4年前在中國東部山東省昌樂縣集中出土的100多塊獸甲骨上所刻的600多個符號,結構和佈局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應為距今約4500年的中國早期文字。

參與這項研究的考古專家告訴記者,這些神秘獸甲骨上所刻的「行列整齊」的圖案符號比殷墟甲骨文更為原始,明顯處於畫(符號)與字的過渡狀態,二者應具有某種傳承關係,是解釋中國漢字起源的新依據。

2004年,昌樂縣一民間收藏愛好者肖廣德在昌樂縣袁家莊古遺址上採集陶器標本時發現,當地農民在施工挖掘時,丟棄了許多亞化石狀遠古獸骨,經過清理,可見上面有許多刻劃痕跡明顯的圖案符號。

肖廣德先是揀拾,後是高價收購,共收集刻有文字符號的甲骨100多片及2塊玉殘片,共有600多個圖畫文字。這些文字有的刻在骨片面上,有的刻在骨腔內,有的刻在骨臼頭上。今年7月底,來自北京和山東的7位考古專家對這些符號進行了專門研討。

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山東省甲骨文學會副會長劉鳳君發現,這些符號都屬於陰線刻,筆畫婉轉曲折,刻畫纖細,多為弧筆和曲筆,呈現出螃蟹狀、草蟲狀和鳥狀等形態。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殷商學會會長王宇信認定,這些獸骨上有刀刻的痕跡,主筆、輔筆明顯,為人工刻畫。專家對獸甲骨上的符號進行歸類,發現符號中類似太陽符號有5到6個,三角符號有4到5個,小鳥符號有4到5個。「重復的符號是人有意識的刻劃行為。」 王宇信說。

迄今為止,中國已發現的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為在河南安陽出土的商朝王室用於占卜的殷墟甲骨文,這一發現使中國與以紙草、泥板、石板為文字載體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並列世界文明古國。

最近幾十年,中國各地先後發現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包括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刻畫或彩繪符號,還有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王宇信說:「在甲骨文之前,現已發現的許多新石器時期晚期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雖然說是漢字萌芽,但都是單字且無規律。」

考古人員發現,昌樂骨刻文字的佈局和結構有規律可循,有些偏旁多次出現,而此前這一地區附近也曾發現過早期文字,說明這次出土的骨刻文字不是一種偶然現象。山東省甲骨文學會會長李來付說,生活在山東以及附近土地上的古人類,最早被稱作東夷人。

東夷文化從距今8300年前的後李文化起,歷經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東夷人以鳥為圖騰,巧合的是昌樂骨刻文有些正反映出鷹和小鳥的形象。專家們根據這批骨頭石化程度、顏色、黏合度等判斷,其年代正是距今四五千年的龍山文化時期,製作上和殷墟甲骨文類似。

李來付認為,與商周甲骨文比較,昌樂骨刻文更為原始,明顯處於畫(符號)與字的過渡狀態,二者應當具有某種傳承關係。專家們研究認為,這批骨刻文字主要出土在昌樂古遺址,又被昌樂愛好者收藏,暫定名為「昌樂骨刻文」。雖然目前尚不能破譯,但其發現對研究中國古文字的演變過程,復原當時的社會形態,提供了寶貴的佐證。

fsj 提到...

修築左營古城 牆裡竟塞垃圾

【朱真楷/高雄報導】 2008-10-25 中國時報

與赤崁樓同為國家一級古蹟的高雄市左營舊城,因颱風豪雨造成廿年前修復段崩塌,牆裡頭驚見玻璃罐、寶特瓶的等垃圾。揭發事件的文史工作者直言,斥資兩千餘萬元的修復計畫竟是用垃圾土充數,構築「黑心城牆」,如今主管機關還試圖隱匿,黑心程度讓人心寒。

擁有一百八十二年歷史的高雄市左營鳳山縣舊城,是全台首座石頭城,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地位與台南赤崁樓、安平古堡相當。

今年七月鳳凰颱風帶來豪雨,造成東城牆部分修復段崩塌,當地的舊城文化協會成員發現城牆土石堆中竟充斥玻璃瓶、寶特瓶、瓦片及麻布袋等垃圾,懷疑古蹟遭填充廢棄土,向高雄市文化局反映。

豈料,文化局卻僅以「工人隨意丟的垃圾」作回應,讓協會成員難以接受,強調所有垃圾都深埋土石堆,況且還發現一只沙拉油瓶記載的製造日期是民國七十二年,「難道工人會拿廿多年前的沙拉油來喝嗎?」不僅如此,文化局還一度示意「別洩漏出去」,更令人錯愕。

協會成員無奈的說,左營舊城曾於民國七○年代,市府斥資兩千三百萬元修復,沒想到一場大雨讓這段歷史工程醜聞曝了光。

面對質疑,高市文化局長史哲解釋,已派審查人員著手調查,但鑑定需要時間,是否為近日工人所丟的垃圾,或是陳年廢棄土,目前無法確認;至於要求暫緩公布,則是希望調查報告出爐再將真相公諸於世。

史哲強調,若證明貪瀆屬實,礙於追訴期已過,廿年前的施工、監造單位雖可免於刑事、行政責任,但逃避不了歷史責任。

※ 看當時市長是誰。



◆ 南藝大學生赴內蒙古參古考古挖掘,獲益良多

【周曉婷/南縣報導】 2008-10-25 中國時報

南藝大藝術史學系與內蒙古師範大學合作,在內蒙古涼城縣考古,挖掘出二千多年前,東周時期游牧民族人骨,部分人骨身高約一百八十公分,推測當時的游牧民族可能長得又高又壯。

首度參與考古挖掘的南藝大藝術史學系大四學生陳歆梅、吳佳盈、劉育良及高樂悰都覺得獲益良多,第二次前往內蒙古考古的博士班學生李建緯對舊地重遊則充滿熟悉感,他們在系主任黃翠梅帶領下,七月六日至九月五日在內蒙古涼城縣與內蒙古師大學生一起挖掘考古墓坑,小心翼翼起出墓坑內的人骨及青銅器、鐵器等陪葬品。

在內蒙古考古,下榻住所與考古地點相距四公里,吳佳盈說,每天要來回走四趟共十六公里,尤其白天烈日當頭,身體疲累不在話下,而墓坑深度最深約三公尺,每天爬上爬下也不輕鬆。

學生們根據文獻記載,並參考當地出土文物,雖早已知道涼城縣一帶大約是兩千多年前,東周時期的游牧民族聚居地,實際從墓坑內起挖出人骨,還是充滿成就感,從墓坑內起出的人骨,都呈仰身直肢葬,除成人人骨,也挖出一具小孩骨,另有牛、羊等獸骨及青銅器、鐵器、骨珠、瑪瑙等器物。

在出土墓穴中,有兩座陪葬品豐富的夫妻墓,有全套鞍馬具、鳴笛及造形獨特、鑲嵌瑪瑙飾物的腰帶,從陪葬品推測墓主應是東周時期游牧民族裡的頭目階級,此外,出土人骨有身高約一百六十公分者,也有一百八十公分左右的,雖尚未進一步鑑定是否屬同一支游牧民族,但可推斷當時的內蒙古一帶,已不乏身形高大的游牧民族。

fsj 提到...

史前館南科分館2年後動工 現台灣悠久歷史

中央社 2008-10-28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二十八日電)規模壯觀的「南科遺址」規劃成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現地遺址分館,預計2010年開始動工,完成後將帶領民眾認識歷史悠久的台灣。

南科園區興建時,在園區內發現「道爺遺址」 (南科遺址),當時國科會同意前史前館長臧振華建議,將道爺遺址劃定為生態保護區,進行遺址的搶救挖掘工作,結果發現擁有二十幾處遺址。

「南科遺址」出土的文物相當豐富,是目前國內遺址內涵最多、最廣的遺址,涵蓋了迄今西南部各階段的史前文化,包括大坌坑、牛稠子、大湖、蔦松、西拉雅以及漢人六個文化層,年代範圍從距今五千年至三百年,擁有相當完整古代人類生活史和古生態環境的重建資料,具有很大的學術和教育價值。

出土的文物包括最早的稻米、有「台灣第一狗」之稱的狗遺骸、墓葬,以及明清時期漢人所使用的瓷器、陶器等。

四年前當時的行政院長游錫方方土指示成立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分館。

史前館表示,「南科館推動小組」於2007年五月正式成立,陸續招募典藏、展示、建築工程等專業人員,首先針對目前遺址文物出土情形,進行典藏庫空間及設備的細部規劃研究,推動小組並自今年起,陸續啟動多項展示與教育推廣的相關計畫。

史前館表示,南科分館的硬體建築部分,館舍基地位置已選定位於南科管理局旁的用地,推動小組今年九月進行PCM專案管理廠商徵選;今年底至明年初進行館舍建築規劃評選;98年度土地購買經費預算核撥後,即可按進度取得土地,2010年進入工程施工階段,籌建史前館南科分館。

fsj 提到...

史前裸女雕刻 舊香蘭遺址出土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台東報導】 2008.10.30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考古團隊最近整理5年前台東縣太麻里鄉舊香蘭史前遺址文物,發現1具用獸骨雕刻、成跪姿的史前裸女藝品,這是台灣考古界一項重大發現。

史前館表示,這具獸骨裸女雕刻,在技巧及美學上都屬台灣史前文化難得創作。92年9月因杜鵑颱風來襲,大浪不斷沖刷舊香蘭海灘,意外讓深埋地下距今約1400年至2200年的史前文物露頭,經考古探坑發掘舊香蘭遺址文化層涵蓋台灣史前時代末期、鐵器時代初期,也是台灣最接近海邊的史前文化遺址。

當時台東縣政府委託史前館考古團隊搶救,發現遺址蘊藏豐富文物,經陸續整理,舊香蘭遺址出土文物有百步蛇紋飾,對台灣現在排灣族或魯凱族與史前人類的血緣連結作佐證。考古團隊還發現遺址有大量琉璃珠及鐵渣、冶金證據和鑄模模具,推論當時的史前人已具有鑄造鐵器或銅器的技術。

讓考古界驚嘆的是,最近整理出土文物又發現用獸骨雕刻成的跪姿裸女,高約1公分,長約4公分,可惜少了頭部。

史前館研究員說,過去出土的史前文物與人體有關的,僅陶偶或平面雕刻,且線條、比例、外型都很抽象,但這具裸女雕刻非常具象,也是台灣考古發現的首具跪姿人體雕刻。

※ 手藝很不錯,香蘭遺址應該會挖出許多寶,官方要重視。

fsj 提到...

龍山寺活過來 企業修古蹟典範

【聯合報╱記者林宛諭、簡慧珍、劉明岩/彰化縣報導】 2008.11.02

國家一級古蹟彰化縣鹿港鎮龍山寺,九二一大地震嚴重毀損,寶成集團總裁蔡其瑞、董事長蔡其建兄弟,獨資兩億多元費時七年修復;昨天舉行竣工典禮,馬英九總統出席說:「企業家這麼重視文化,很感動。」

蔡其瑞致詞時說,原訂九月中旬辦竣工典禮,因颱風延期,颱風那天他到龍山寺看看,在台中市明明還有風雨,到了鹿港就有陽光;巡視過程中發現廟埕中的龍口(古井)可以再加強,延期一個月的結果是廟埕龍口、龍眼(三口古井)都重新抽水上來成了活泉。

「這活泉代表鹿港這條龍要活起來,台灣的經濟也會活上來」,蔡其瑞說完,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馬英九表示,古蹟修復對政府而言是很不簡單的事,因為政府經費有限,寶成集團贊助修復龍山寺,對鹿港、台灣來說都是重要的事,成為企業贊助古蹟保存的典範。

總統幽默地說:「我腳上穿的鞋子就是寶成做的。」轉頭對彰化縣長卓伯源說:「企業這麼重視文化,請卓縣長看可不可以為寶成報名申請個國際文化獎項。」

蔡其建說,修復龍山寺的福杉來自大陸武夷山,為了得到最好的福杉,當初他和工人爬山查勘,「真的是爬到皮皮剉」,因為山勢險惡,沒有道路可以運木,福杉得靠軌道滑下來。

蔡家兄弟對修復龍山寺抱著非常嚴謹的態度,兩人幾乎每周都到龍山寺巡查進度,蔡其瑞說:「我對藝術懂一點,所以會對他們(修建人員)囉哩囉嗦。」也和專家學者一點一滴討論,如何做才能把古蹟保存下來。

蔡其瑞說,龍山寺有他年少時許多回憶,本著深厚情感及緣份,把修古蹟當成自己的責任,九二一地震後,看到龍山寺毀損嚴重,居然還未動工整修,「也許有緣吧,緣到了,還要有願」,他向前立委林進春等人提說是否讓他們來整修龍山寺。

兩兄弟指工程金額無上限,修復經費由一億元追加至兩億元。「很感謝政府相信我們集團,放心讓我們來做古蹟維修」,蔡其瑞說,修復過程做了紀錄並製成光碟,可以讓大家參考,一起來關心文化保存工作。



◆ 舊雕嵌新木 不破壞原貌

【聯合報╱記者林宛諭/彰化縣報導】 2008.11.02

鹿港龍山寺整修後,可望再為彰化縣、鹿港鎮帶來更多觀光商機,地方人士認為光是了解如何修復,就是極有看頭的「文化觀光財」。

龍山寺約有三百五十年歷史,是全台最著名的五大龍山寺之一,清朝乾隆年間原本是一座小寺廟,一七八六年遷移到現址,有「台灣傳統建築藝術殿堂」美譽。

不過龍山寺因老舊沈寂多年,不似鹿港天后宮香火鼎盛,此次寶成以最不破壞古蹟原貌方式修復。

彰化縣文化局長林田富表示,龍山寺修復要保留傳統原貌,非必要主結構不得解體,所以用了許多「不落架」的工法,直接在建築結構上施工,更為繁複費心,在舊木頭雕梁中常可見崁進新補小片雕梁。

建築師符宏仁說,就連被白蟻蛀蝕的大通柁(大梁)都是用裁補方式接合,即把蛀掉的部分切掉,再接上新的一段福杉,而非整塊木頭換掉。

龍山寺還有已難得一見的戲台,戲台屋頂的「八卦藻井彩繪」是出自大師郭新林的手筆,為了保持原貌,彩繪部分目前還未決定要如何修繕,須再與專家學者研議。

鹿港鎮長王惠美說,龍山寺整修完成後,可結合附近文武廟、護安宮、福興穀倉等宗教信仰中心和景點,到鹿港不僅要吃玉珍齋的餅、麵線糊,古蹟之旅更有教育意義。

未來龍山寺將成為南管館閣聚英社聚點,將定期舉辦南北管等戲曲演出、教學研習等。近日即推出刺繡展、修復成果展、茶藝展,今天上午九時到下午三時卅分有舞龍舞獅、南北管、跳鼓陣演出,晚間七時明華園星字團演出「城隍記」。



◆ 古蹟怕毀容 應細膩操作

【聯合報╱記者 簡慧珍】 2008.11.02

整修古蹟不容稍有閃失,鹿港龍山寺整修過程中,部分文史工作者曾質疑大舉拆瓦抽梁,損壞原有結構和風貌。雖然爭議平息,但未來民間參與古蹟修復工程,有必要博採眾議,讓修復品質更趨完善。

寶成慨捐兩億多元整修鹿港龍山寺,禮聘最好的匠師、用最好的材料,不計成本仔細修復,在官員眼裡,這是政府不可能做到的事。

彰化縣文化局副局長陳允勇就說,如果是政府編列預算按照採購法發包,一定是最低價廠商得標,考量成本前提之下修古蹟。

但文史工作者和工藝匠師卻有不同解讀,探究原因在於他們愛護鄉里古蹟心切,期盼深入參與,畢竟古蹟工藝精巧細膩,修復技術和方法有差異。

文建會已網羅專家學者為古蹟修復工程嚴格把關,文化資產保存法也規定,整修古蹟前應到當地舉辦說明會,讓民眾充分了解,同時廣納各方建言,減少修復缺失。

fsj 提到...

朝天宮挖出清瓷 印證古笨港遺址

許素惠、張朝欣/雲林報導 2008.11.04 中國時報

整修中的二級古蹟北港朝天宮後方番仔樓挖出清代古瓷,這是朝天宮地底遺址首次出土,進一步驗證笨港遺址所在地就在此,也間接駁斥「笨港毀滅論」之說;合和會執行長黃水水說,古笨港遺址確在北港、非新港。

新港地方文史工作者謝東哲表示,古笨港遺址範圍很大,不能用單一個案來顯示歷史的原由,奉天宮的地底下也曾挖掘出清朝古瓷,針對朝天宮的古瓷仍須進一步研究,不予貿然下定論。

為爭媽祖「正統」地位,嘉義新港與北港長久以來為笨港歷史爭議不休,新港文史團體以北港溪氾濫改道,古笨港早已毀於洪水沖蝕而不復在,藉以建構笨港毀滅論述,強調新港媽歷史先於北港媽。

不過,隨著古笨港文物陸續出土,逐漸勾勒出歷史原貌。八十一年間北港朝天宮旁兩座市場重建,大批古物出土,甚至還挖出一棟完整的古厝遺址,除了國內學者,甚至請來中國陝西歷史博物館人員協助考據,先人遷台史跡,在這批出土文物中完整呈現,彙編著書「笨港出土文物」。

昨日出土的碗、杯、花器等陶瓷,經文史工作人葉成豐比對,和十多年前在兩市場挖出的文物特徵吻合,這是朝天宮位址內首次出土的古物,意義更加不凡。

合和會執行長黃水水說,數年前在北港溪畔,即復興鐵橋下發現了「崩溪腳」,也挖出了不少清代古物,等於印證包括現在北港溪床也都在古笨港範圍內,經多次河道改變,市集住店遭洪水沖沒,古笨港遺址確在北港、非新港。

fsj 提到...

考古隊發現善化社內遺址與目加溜灣社吻合

【周曉婷/南縣報導】 2008-11-06 中國時報

文獻記載中的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因在台南縣善化鎮溪美里一帶陸續找到陶、瓷器等生活器物碎片,經考古人員分析比對,讓原本僅構築在口傳「原史」中的目加溜灣社,成為台灣少數幾處契合歷史文獻記錄的考古遺址之一。

樹谷基金會考古中心十月間在善化溪美里進行社內遺址地表調查,考古中心主任朱正宜表示,在地表找到的陶、瓷器物,大約距今四、五百年,根據多種文獻記載,社內遺址當時是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聚居地,出土文物恰好與文獻記載相呼應。

善化社內遺址範圍自光文橋至善化糖廠一帶,已進行地表調查範圍約四、五公頃,將在整理地表調查所採集文物後,進一步評估是否進行考古挖掘。

有趣的是,當地雖為西拉雅族聚居地,但出土的安平壺、青花瓷碎片,卻是漢人社會常見生活器物,漢人器物大量出現在西拉雅族部落中,象徵漢人強勢文化在當時已入侵西拉雅族生活中,相較於平埔聚落發現大量漢人器物,附近的漢人聚落卻幾乎不曾發現西拉雅族慣用的陶器。

截至目前為止,文獻有關目加溜灣社的記載可說是「原史的記載」,朱正宜解釋,即後代的人依口傳、神話所記錄,並非親身所見所聞,透過善化社內遺址找到的瓷器、陶器碎片,已可推測當時流傳至今,可信度頗高 。

過去南科考古遺址出土的兩千多具人骨,僅在大道爺公廟附近找到三具可能是「原史時代」人骨,其餘兩千多具都是「史前人骨」,且南科考古遺址出土的「原史」時代人骨因採漢人葬式,究竟是漢人或是被漢化的西拉雅人,仍懸而未決。

朱正宜認為,透過出土文物驗證文獻記錄是否為真,再透過文物年代、質地的彼此驗證,確認遺址範圍與年代,是善化社內遺址文物出土的最大意義。

fsj 提到...

土耳其哥貝克力丘 疑是萬年前神廟

◆ 土耳其南方考古重大發現 哥貝克力丘 疑是萬年前神廟

【潘勛/綜合報導】 2008-11-10 中國時報

考古學界已在土耳其東南部烏爾法市郊近十公里處漸次發掘出「哥貝克力山丘」(Gobekli Tepe),這個遺址聳立有彫滿動物紋飾的巨大石柱,經鑑定距今約一萬一千年,很可能是人類建造的最古老的神廟。

主持哥貝克力丘挖掘行動者,是「德國考古學會」的施密特。在主要挖掘坑裡,史前石柱呈圓形排列,與另外四個部分開挖考坑的石柱大致相似:圓環中心為兩塊巨大的T型石柱,周匝繞以較小、正面朝內的石塊。最高的石柱約四.八八公尺,重七至十噸,有些石柱沒彫飾,但其它的則大量刻有狐、獅、蠍子及兀鷹等圖案。

施密特指出,最大的石環陣直徑約廿公尺,而「這兒是第一個人造的聖地。」

施密特尚未在丘頂找到人類長居的證據,因此他認為,此處是祭祀崇拜的場所,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可說是人類第一處「山上大教堂」。

第一批來調查哥貝克力丘的,是芝加哥大學及伊斯坦堡大學考古學家,時間在一九六○年代,但他們匆匆巡掃本區,登上山丘,瞧見某些破裂的石灰石板,便推定這兒只不過是中世紀的廢棄墳地。

一九九四年,施密特前來本區考察史前遺址,第一眼便斷定:這兒非比尋常。哥貝克力丘是平緩聚攏的小丘,比四周平地高約十五公尺,一點兒也不像更遠處的陡峭高原,他認為這兒一定是人類活動的產物。

翌年,施密特與五位同儕重返本地,掘出第一批史前巨石,發現它們呈圓形排列。考古學者們沒發現任何人類定居的跡象,比如炊灶、房舍、垃圾坑;然而,他們找到史前人類動工的證據,如石鎚及石刃。因為那些人造器物與鄰近考古遺址的十分相似,而經推估為紀元前九千年的產物,施密特等人認定:哥貝克力丘年代也一樣。後來施密特進行小規模碳元素年代測定,證實推估沒錯。

施密特表示,他用穿地雷達及古地磁測年法測繪過整個山丘頂,發現面積廿二英畝的地區內,至少還有十六個巨石遺跡還埋在地下;目前已開挖的一英畝地區,佔整個遺址的規模不到五%。他表示,考古學者大概還要再挖掘五十年,才能大略清理完遺址的表面。

學者們表示,由挖掘到的野生獸骨顯示,興建哥貝力克丘的史前人類還以採集漁獵維生,但他們生活的環境與眾不同,當地位在「肥沃月彎」之北端,有野生綿羊群及野生榖類,而且人們有潛力發展出農業生活方式。

歷史學者向來認定,人類是先學會種田,以定居社群的形式生活,接著才有時間、組織與資源來興建神廟並維繫複雜的社會結構。但施密特等人由哥貝克力丘的發現卻指出相反的文明發展方向:為了群策群力、大規模興建這些巨石建築,人類才發展出複雜的社會組織。

fsj 提到...

考古:《三劍客》達太安 長眠荷蘭小教堂

◆ 考古學家證實 《三劍客》達太安 長眠荷蘭小教堂

陳文和/綜合外電報導 2008.11.16

據英國《泰晤士報》十五日報導,荷蘭考古學家歷經五年的尋覓探索,終於斷定法國十九世紀文豪大仲馬名著《三劍客》(The Three Musketeers)的真實主人翁達太安(D'Artagnan),長眠於荷蘭一處天主教小教堂的墓園中。

據法國史學家指出,達太安曾在一六五八年獲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任命為禁衛團劍客隊的隊長,後來於一六七三年六月法國與荷蘭戰爭期間在馬斯垂克圍城之役中陣亡。大仲馬以達太安這個人物為本,創作了一系列虛構的冒險英雄故事。

曾經出版過多部研究達太安著作的史學家波達姿女士指出,新近發現的歷史文件顯示,當年達太安等馬斯垂克圍城戰役的陣亡法國軍官,都安葬在最鄰近馬斯垂克的沃爾德「聖彼得與保羅天主教堂」附近。

波達姿向來對那些宣稱達太安的遺體已運回法國的理論抱持質疑態度,她並敦促荷蘭政府與天主教會,准許考古學家在據信為達太安的安息地展開考掘工作。

對於數十年來不斷有史學家宣稱,達太安的遺體已運返法國,波達姿反駁說,並沒有任何跡證顯示達太安在法國入土安息。

她指出,一六七三年六月間達太安戰死時,馬斯垂克當地的氣候悶熱潮溼,以致陣亡者的遺體快速腐爛,而作防腐處理又太耗費成本與時間,因此才會擇近就地安葬。

大仲馬是在閱讀過《達太安先生回憶錄》後,於一八四四年著手創作《三劍客》。雖然大仲馬小說的故事情節泰半出於虛構,但幾個主角都是脫胎自真實的歷史人物。

波達姿女士表示,達太安確為名副其實的「仕女殺手」,與劍客們過著歡欣享樂的生活,在戰場與情場都有難以勝數的豐功偉績。

fsj 提到...

亞馬遜叢林 發現「雲人」要塞

【潘勛/綜合四日外電報導】 2008-12-05 中國時報

考古學界已在南美洲祕魯共和國北端烏魯班巴省偏遠的亞馬遜叢林區某山巔,發現一處神祕民族「雲人」(Cloud People of Peru,又稱查查波亞族,編註:Chachapoya)建築的要塞,其年代據估距今超過一千年。此一重大發現或許能解開此一傳奇白膚古民族的謎團。

新發現的帕恰拉瑪山巔雲人屯墾區位在「賈馬卡」行政區,面積約十二英畝,建築物完好的狀況令人稱奇,其中有該族傳統的圓石房舍,還有一處強化的堡壘。

考古學家郭可奇亞表示,堡壘位在一道深淵旁邊,學者們懷疑雲人在此地屯駐,以便警戒眺望,觀察是否有敵人來襲。

雲人屯墾區某些建築鑿入帕恰拉瑪山壁,強化工事還塗有岩畫;居住區隔壁有些平台,咸信是用來磨碎植物及植物種子,供食用或醫療使用。

這處雲人屯墾區地勢偏遠,可能因此避開他人的劫掠破壞;考古學家還找到一些陶瓷器及封閉完好的墓穴。

最早發現這處廢墟的是當地居民,他們聽到有瀑布的聲音,於是用大砍刀開荊闢棘,抵達該地,見著美麗的景色,到處都是奇花異卉,還有高約五百公尺的瀑布。

初步發現,雲人建在賈馬卡區的這座要塞屯墾區,與該族規模最大的「庫列普」要塞之間,有許多類似之處;庫列普要塞也在烏魯班巴省。

雲人一族皮膚為白色,而且有金髮,這些特徵令歷史學者感到迷惘,因為截至目前大家不曉得有歐洲古人住在該地區,而且當地居民大多數膚色都呈深色。

雲人一度建立龐大王國,疆土綿延跨越安地斯山脈,直抵祕魯北部的亞馬遜叢林區。但一四七五年遭印加人征服。因為該族住在霧靄如雲籠罩的雨林區,所以印加人叫他們是雲人。

雲人的歷史紀錄很少,以往只經由印加人的傳說而了解該族。一五三五年,西班牙征服者抵達祕魯,雲人欣然與西班牙人聯手,對抗印加人。當時,西班牙人也為文描述雲人這個民族如何驍勇善戰。

當時編年史學家德.里昂寫道:「他們(指雲人)是我見過的民族中,膚色最白,模樣最俊俏的;女子則美麗溫婉,許多印加人娶為妻,也以她們為祭品,奉獻『太陽神廟』。」

但是隨後雲人因為感染歐洲人帶來的疾病如天花、麻疹,結果滅絕;他們的遺跡也遭打劫,留下來的很少,以至於考古學家對他們知悉不多。



◆ 俄出土2萬年前罕見小雕像

王嘉源/綜合報導 2008.12.05 中國時報

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東南一百五十公里的扎賴斯克(Zaraysk)遺址,出土了罕見的史前古器物,包括一些用長毛象(又稱猛瑪象)象牙製成的小雕像和雕刻品。

這些小雕像和雕刻品被小心翼翼地埋在坑洞內,上面並以長毛象骨覆蓋,研判其功用與狩獵祭儀有關。相關研究報告發表於十二月號《古文物》(Antiquities)期刊。

這些古器物的年代距今約兩萬一千年至兩萬兩千年,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Upper Palaeolithic),當時人類正從製作生活用具過渡到製作藝術和裝飾器具。
扎賴斯克附近有兩處遺址都曾出土類似的工藝品,但在扎賴斯克這還是第一次,使該遺址成為這種石器時代工藝品風格的已知最北分布點。

由「俄羅斯科學院」考古學家新發現的這些古器物包括,一根刻了三隻長毛象圖案的長毛象肋骨,一塊刻有方格圖案的小骨,以及兩個推測為女性模樣的小雕像,另外還有一個功能仍是謎的圓錐體。

這些小雕像是一種「維納斯」像,過去從西班牙庇里牛斯山區到遠東西伯利亞,都有出土過這類人造器物。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考古學家布蘭廷漢(Jeffrey Brantingham)說:「這些史前古器物不但表現了一系列人類和動物的形象,其材質也很多樣。這些發現極為罕見,它展現了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活動的獨特圖像。」

fsj 提到...

熾坪隴遺址文物 證實馬祖史前文明存在

中央社 2009-01-25

(中央社記者于浩馬祖25日電)馬祖到底從何時開始有人居住?以往無史可查。當東莒熾坪隴遺址大批新石器晚期的石器、陶片陸續出土,證實6000年前馬祖即有先民居住,「馬祖不再是無史之地」。

熾坪隴遺址位在馬祖東莒島的西側海邊,行政區上隸屬於連江縣莒光鄉大坪村管轄,遺址則位置在大坪村聚落的西南角,離海岸線直線距離約500公尺,是一處緩坡的海階平台地。

2001年,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專家陳仲玉和劉益昌共同主持的「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計畫,於8月間在熾坪隴遺址首次進行探坑試掘時,就已經發現有史前遺址。

2004年夏天,再由陳仲玉主持,以在地的馬祖藝文協會成員為主,組成熾坪隴發掘與研究的考古工作團隊,於當年7月9日至24日,在東莒熾坪隴遺址試掘,出土更多新石器晚期的石器、陶片之後,掀開馬祖考古的序幕。

之後,從2004年到2005年間,在陳仲玉領軍下,馬祖考古隊3度前往熾坪隴遺址挖掘,挖出近1萬餘片的陶土、4百多件石器和數量甚多的貝器、貝殼以及動物骨骼。此外,在島上的另一處蔡園裡遺址也挖掘出500 餘片唐末五代、宋、元各朝代的陶瓷片以及數量甚多的貝殼、魚骨、獸骨等。

當時擔任馬祖藝文協會理事長,也是考古隊成員的游桂香表示,馬祖出土的陶器器形與福建各史前遺址的陶器比較起來,並無特殊之處,在中國大陸各遺址均有出現。這些陶器相似度極高的遺址,從北到南、從沿海到內陸都有,可見得熾坪隴遺址與鄰近地區的關係非常密切。

陳仲玉表示,這些石器、陶片在送往國外及台灣大學作碳十四年代測定,最早的年代數據為距今5570±80年,在與鄰近遺址比對後,證實在6000年前,莒光鄉的東莒島已經是有人居住的聚落,他們與閩江口的史前文化有很密切的關係。

根據兩岸連江縣縣誌記載,馬祖最早有史可考約為宋朝年間,再加上早期馬祖民眾經常挖掘到宋代錢幣。因此,多數人都認為馬祖應該是宋以後才有先民居住。隨著熾坪隴遺址文物的出土,馬祖的歷史不僅要重新改寫,更上推至6000年前。

為了讓大家重新認識馬祖的歷史,建構屬於馬祖的史前文明,馬祖民俗文物館特別在館內精心規劃一處「馬祖考古展示區」,將歷年挖掘到的石器、陶片、貝器、貝殼、魚骨、獸骨等陳列展示,除了用以豐富民俗文物館的內涵,也藉此證明連江縣長陳雪生所說「馬祖不再是無史之地」。

發掘熾坪隴遺址的關鍵人物陳仲玉,在考古展示區開幕時表示,考古團隊成果展出不僅讓他非常感動,在如此短促期間就能獲得這樣的成果,更證明馬祖是考古的寶地,未來更應該做進一步的挖掘與考據。

fsj 提到...

國中美術老師 「石鼓文」達人

◆ 吳昌碩嫡傳》國中美術老師 「石鼓文」達人

記者沈繼昌/專訪 2009.02.01 自由時報

聽過石鼓文嗎?桃園縣龍潭鄉凌雲國中美術老師吳逢春鑽研石鼓文逾30年,他說,石鼓文是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介於大篆與小篆之間字體,研究石鼓文讓他更認識中國書法之美,30餘年來每次臨摹都有不同感覺,這就是書法家追逐的意境。

55歲的吳逢春說,石鼓文在唐初於中國陜西省鳳翔縣荒野被發現,當時刻在10座類似饅頭與鼓造型的石頭上,每座石頭刻上四言韻文,目前存放北京故宮,內容大約記載天子狩獵、出遊情形,又稱為「獵碣」,總數約有6、700字,因年代久遠字體風化磨損,目前僅剩200餘字可辨識,相傳是戰國時代秦國通用字體,距今已逾2000年。

吳逢春說,他在師大美術系大二時首次接觸石鼓文,啟蒙老師鄔企園是中國知名石鼓文書法家吳昌碩的關門弟子,吳逢春說,石鼓文介於大篆、小篆間,剛開始學習時,只覺得石鼓文很像象形文字,後來發現石鼓文特殊的四言韻文,前故宮副院長江兆申退休後經常指導他討論石鼓文,從此產生濃厚興趣。

寫書法是吳逢春最大興趣,石鼓文獨特的筆法與涵義,讓他32年來興趣不墜,每天3小時練習,每次總感覺不同意境,這就是學習石鼓文的快樂。

fsj 提到...

磚塊刺穿嘴巴 吸血鬼骨骸出土

自由時報 2009.03.08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義大利一名法醫人類學家宣稱,在威尼斯一座埋葬1576年瘟疫受害者的大墳場內挖掘到「吸血鬼」骸骨,而這也可能是第一個經過法醫檢驗的吸血鬼。據了解,這個可追溯至中世紀的女吸血鬼頭骨,被人用磚塊經嘴巴刺穿,而這正是傳說中為確保不死的吸血鬼無法繼續吸人血的方法。

佛羅倫斯大學的波里尼,在與同僚挖掘威尼斯新拉薩瑞托島的中世紀瘟疫受害者萬人塚時,發現一名婦女的頭骨,嘴巴上還插著一個小磚塊。

黑死病年代的犧牲者

波里尼上週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美國法醫科學院會議上,報告自己的研究發現。他說,歐洲在中世紀飽受瘟疫所苦,而社會普遍相信,黑死病是女吸血鬼所傳染的。這種想法可能是來自於瘟疫受害者在死的時候,嘴巴時常會流出血滴。

當時一般認為,這些被埋葬在瘟疫受害者屍體旁邊的吸血鬼,就是靠著已死的「鄰居」維生,直到他們覺得自身力量夠大,才會從墳墓裡起身,開始吸活人的血,構成傳染瘟疫的惡性循環。

波里尼指出,因此,掘墓人有責任在死者中找出那些潛藏的女吸血鬼,方法就是查看在嘴巴附近是否有咀嚼過壽衣的跡象,並在疑似吸血鬼的嘴巴裡塞磚塊,以阻止他們繼續危害人間。波里尼說,掘墓人把磚塊插進這名女子的嘴巴時,力量大到弄斷她的若干牙齒。

不過,堪薩斯州的威奇塔州立大學教授摩爾詹森說,他在波蘭也發現類似的骸骨,而且雖然波里尼的發現很令人振奮,但「宣稱這是第一個吸血鬼,有點荒謬」。

吸血鬼傳奇故事在不同的文明都流傳千年之久,但當代的吸血鬼人物都起源自18世紀初期的巴爾幹半島與東歐。

fsj 提到...

大瑪璘玉飾出土 應來自花東

廖肇祥/南投報導 2009.03.10 中國時報

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探勘大瑪璘史前文化遺址,發現約兩千至四千年前的文化層中,竟有玉飾品,由於大埔里地區不產玉石,分析成分推測,應來自花東地區,大瑪璘可能是史前玉石加工區,再從同樣文化層出土的琉璃珠推測,玉飾品在當時有如貨幣,先住民用來與西部其他南島民族交換生活所需。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暨大人類所兼任教授劉益昌指出,從出土的石英質石片推測,先住民可能運用石英沙來磨玉,加工成項鍊、耳環、手鐲等飾品後,與南島民族交換琉璃珠,出土的玉石半成品成分,與花蓮壽豐鄉出產的豐田玉非常類似。

大瑪璘文化遺址,年代約兩千年至四千年前,暨大研究團隊卻發現有鑽孔的琉璃珠,劉益昌認為當時的先住民並無製造玻璃能力,琉璃珠應來自南島其他民族,先住民以玉器交換琉璃珠或生活必需品。埔里鎮位置適中,是山地與平地交換貨品的集散地,東部先住民翻山越嶺帶來玉石原料,由大瑪璘先住民加工,平原區、甚至外海南島其他民族來此交易玉飾。

劉益昌認為,大瑪璘玉飾出土是重大發現,代表著先住民的生活比想像中複雜,他們不只魚獵遊耕,還有技術層次高明的工藝,懂得裝飾,有美感概念。

fsj 提到...

相隔24年 兵馬俑第三次開挖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9.06.14

相隔廿四年,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昨天下午一點多展開發掘工作;在兩百平方公尺範圍內,從已露面遺跡判斷,第九過洞共有兩輛戰車和八匹戰馬,目前已經發現部分殘片,陸續有銅鏃之類的文物出土。工作人員還發現帶有彩繪的車的局部,立即進行相關保護。

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號、二號、三號坑和兵馬俑坑組成,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氣勢最壯觀的一號坑,東西長二百卅公尺、寬六十二公尺,距地面深約五公尺。一九七八年到八四年,進行第一次發掘;八五年第二次發掘,但因技術問題,只進行一年就停止,因此目前僅發掘了三分之一,出土陶俑一千零八十七件。

目前一號坑挖出的兵俑,全屬「武」類,專家認為軍陣不可能只有武將,沒有軍師,因此,找到「文官俑」,是考古學家的一大期待。此次發掘,專家期盼能發現彩繪俑、秦國新兵器、軍師級兵俑、新的「綠臉俑」。

考古隊○三年在兵馬俑附近,發現了一座埋有一百廿一具人骨架的墓葬,鑑定時意外發現一個具有「歐亞西部特徵」的人骨架,推測在「軍陣」中,不排除有外國人面孔的可能。所以對這次的發掘,也期待發現「外國人面孔」。

秦俑博物館考古隊隊長劉占成推測,本次發掘,將出土陶俑一百五十件左右。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此次發掘地點選擇在一號坑的北部東段,範圍涵蓋一個邊洞、三道隔牆、三個過洞。昨天的發掘對外開放,遊客可站在四周護欄外觀看。

隨著發掘工作展開,在原來已揭示出來的大部分火紅色棚木痕跡外,木灰隨處可見,一部分陶俑、陶馬殘片,銅箭鏃、石構件、陶釜殘片等遺跡都呈現在遊客眼前。其中一個完整的陶俑頭部清晰可辨,面目清秀、蓄有八字鬍,右面頰和髮髻殘留有彩繪遺跡。

過去,出土的彩繪俑一接觸到空氣,身上的彩色很快剝落消失;廿多年來,中德專家研發一套適用於發掘現場的彩繪保護工藝,通過該保護技術,目前已有十多件彩繪兵馬俑成功保護。

報導說,第三次發掘中,如果再發現彩繪秦俑或其他彩繪文物,均可通過這套技術,保護文物的彩繪。



◆ 開挖兵馬俑/挖掘時 土壤較乾 需不停噴水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9.06.14

大陸著名考古學家袁仲一,昨天就兵馬俑一號坑發掘過程中技術難題表示,此次挖掘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土壤較乾燥,需不停噴灑清水,保持濕度。

他說,由於這次發掘時隔廿四年,夯土較乾燥,土質較硬,在發掘期間,陶俑易損壞。所以,必須用清水不停噴灑。半個月前,工作人員已架好濕度控制儀,做好準備。

其次,由於文物長期埋在地底下,一些細小文物,包括木質、編織物等,經過地下火的焚燒以及水浸等,這些文物的保護技術,尚待進一步深化研究和發展。

此次發掘,會出現挖掘過程中,遇到俑身彩色泥塊脫落,與俑坑內泥土混雜等問題,如何將這些彩色泥塊剝離恢復、並粘結復位到俑身上面,由於這項技術還達不到要求,目前還很難修復到位。

fsj 提到...

杜林屍衣耶穌像 達文西造的?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2009.07.02

美國專家指出,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以首創的攝影技術及本人頭部的塑像偽造著名的杜林裹屍布。

世人長久以來認為,杜林裹屍布顯現的人像是耶穌受難後裹入屍布的顯像,但科學家曾以碳測定法檢驗發現,製作的時期應是中世紀。如今美國專家研究人像容貌的特徵後認為,它以投射的方式呈現,而且可能正是達文西的容貌。

英國每日電訊報和每日郵報等媒體報導,現任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圖解顧問的美國藝術家莉莉安‧席瓦茲(Lillian Schwartz)以電腦掃描裹屍布之後發現,屍布上的人像容貌尺寸、特點與達文西自畫像相同。

她表示:「兩者吻合。這個結果令我非常興奮。我認為,達文西將他提到的比例運用在裹屍布人像容貌的製作過程。」

席瓦茲1980年代用同樣技術發現蒙娜麗莎很可能是達文西的自畫像,讓她聲名大噪。

英國5號頻道電視台在一部紀錄片中指出,達文西使用早期的攝影裝置「照相暗盒」,將自己的塑像容貌印在亞麻質的布面上。

達文西可能曾將這塊亞麻布掛在一間暗房的架子上,並以當時垂手可得的硫酸銀塗抹,以提高亞麻布的感光度。

陽光透過牆上的一個透鏡射進時,達文西的容貌反射在亞麻布上,產生時間久遠的效果。

專研裹屍布的琳‧皮克尼表示:「偽造裹屍布的人一定是異教徒,不怕偽造耶穌的神聖救贖鮮血。他必須對解剖學有一種程度的瞭解,而且手法純熟到能夠愚弄無數世代的人。」1988年的碳測定結果顯示,這塊裹屍布製作的年代介於1260至1390年之間。

皮克尼表示:「如果達文西預知在他死後500年,世世代代的朝聖者絡繹不絕的膜拜這塊偽造的裹屍布,他一定笑個不停。」

紀錄片指出,勢力強大的義大利薩佛伊家族1453年買下品質拙劣的偽造裹屍布,裹屍布隨後神秘消失50年,達文西受託另行偽造裹屍布,最後出現時,被視為真品。

科羅拉多州杜林裹屍布研究中心主任傑克森則說,裹屍布早在14世紀中期就在巴黎展出,100年後達文西才出生,因此達文西偽造裹屍布之說令人懷疑。

fsj 提到...

八仙洞遺址 找到2萬年火塘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台東縣報導】2009.07.2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臧振華五月十二日率領考古團隊,在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發現兩處舊石器時代(距今約二萬年前)鑽木燧火取暖或煮食所遺留的火塘。臧振華說,這是國內考古學界非常重要的發現。

隨同考古研究團隊,還有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與中研院史語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匡悌;火塘就在海拔一三八公尺的崑崙洞及海拔一百廿公尺的潮辰洞裡被發現。

採集到的豐富碳素樣本,經送美國進行年代測定,都在兩萬年以上,其中崑崙洞甚至達兩萬五千年前。

台東縣政府去年九月委託臧振華、陳文山、李匡悌對八仙洞遺址,進行一年的調查研究,日前完成期末研究報告,除發現八仙洞早在兩萬年前就有人穴居外,也發現七處新洞穴,使得八仙洞洞穴增加到廿四個。

八仙洞遺址是國內重要舊石器時代遺址,民國五十七、八年間,台大人類學系教授宋文薰就在乾元洞發掘到史前文化遺址,經碳十四鑑定,僅測得「大於一萬五千年」。

縣政府表示,相隔四十年後,臧振華所率領研究團隊不僅為這個謎題找到答案,也證實台灣早在兩萬年前就已出現人類文化,對台灣的人類史意義重大。



◆ 八仙洞遺址 發現舊石器火塘

自由時報 2009.07.24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舊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界過去鑑定的年代在距今一萬五千年至五千年之間,甚至推估三萬年前,但一直缺乏有力證據;最近中研院率領的考古團隊在進行岩心鑽探及洞穴探掘,發現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火塘遺跡,經碳十四鑑定年代為距今兩萬到兩萬五千年,有了明確證據解釋長濱文化的年代。

八仙洞是國定遺址,台東縣政府文觀處去年九月起委託學者組考古團隊再深入洞穴考古,此次考古距民國五十七年間台大教授宋文薰所做的考古已逾四十年,日前完成期末研究報告審查,確定八仙洞遺址年代在兩萬年以上。

這項考古計畫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臧振華博士主持,在八仙洞遺址發現了七處新的洞穴,使八仙洞的洞穴數目達到廿四處,這是新發現之一。另外,在五十七處地點進行岩心鑽探及七處洞穴探掘,發現了大量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的遺物。

碳十四鑑定 推測至少兩萬年前

台東文觀處指出,最重要的發現是在兩處洞穴的地層堆積中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火塘(即生火之處)遺跡,從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層中採集到一些碳素的樣本,送到美國Beta放射性碳素實驗室進行年代測定,結果都集中在距今兩萬年以上,最早可達到兩萬五千年。

台東文觀處表示,長濱文化的年代始終是台灣考古界重大謎題,這支團隊找到的證據,對確立台灣人類歷史具有重大的意義。

八仙洞屬於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是台灣已知最老的遺址,但其年代均是推估;史前館研究人員李坤修昨天指出,民國五十七年到五十八年,台灣大學教授宋文薰在八仙洞採集到少量木炭標本,送往日本鑑定出五千年前至一萬五千年前的年代數據,但因樣本少,仍留下謎團,新找到的證據能以科學鑑定出更久遠的年代,確實是台灣考古界的重要紀錄。



◆ 火塘遺跡送美測定 長濱鄉八仙洞遺址 確定逾2萬年

【莊哲權/台東報導】2009-07-24 中國時報

國定遺址「長濱鄉八仙洞遺址」,最近經研究調查單位將從洞穴中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火塘」遺跡,送到美國做年代測定,確定年代超過二萬年,是迄今在台灣所發現最早的人類文化遺跡,對台灣的人類歷史具有重大意義。

台東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執行「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臧振華主持,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及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匡悌協同主持。

工作團隊從去年九月開始進行調查研究,除在八仙洞遺址發現七處新的洞穴,使八仙洞的洞穴數目達到廿四處以外,也在五十七處地點以岩心鑽探、七處洞穴探掘發現大量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遺物。

最值得注意是,研究單位在海拔一三八公尺高的崑崙洞、一二○公尺高的潮辰洞地層堆積中,發現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火塘遺跡。

經送到美國Beta放射性碳素實驗室進行年代測定,結果都集中在兩萬年以上,最早的甚至可達到兩萬五千年,證明最遲在兩萬多年前,人類已經在台灣的八仙洞生活,臧振華認為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發現。

八仙洞遺址舊石器(即長濱文化)年代始終是台灣文化史上的重大謎題,民國五十七年到五十八年間,台大教授宋文薰在乾元洞發掘時,因標本量不足,僅能測得大於一萬五千年,但仍然無法確定其真正年代。

相隔四十年後,研究團隊終於揭開此一謎團,確定八仙洞遺址年代肯定超過兩萬年,最早可達到兩萬五千年,對台灣人類歷史而言,是一項重大發現。

fsj 提到...

河北發現水簾洞人遺址

◆ 河北發現水簾洞人遺址與山頂洞人年代相當

中央社 2009.08.08

中國河北省文物部門今天表示,在河北省平山縣沕沕水景區發現1處距今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遺址,因洞穴位於瀑布水簾下,被命名為「水簾洞遺址」,且與北京山頂洞人時代相當。

中新社報導,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謝飛表示,初步考察結果顯示,水簾洞遺址地層剖面層序清楚,沉積物下粗上細,上部含數層灰燼層,文化遺物豐富,目前發現的60多件物品,主要為石製品和動物遺骨,動物遺骨的種類包括犀牛、馬、鹿和羊等。

謝飛說,這些動物遺骨石化程度較高,保留有人類敲骨刮肉時留下的砍砸、刮削痕跡。石製品原料以石英為主,還有石灰巖、變質巖、燧石、水晶等。石製品的類型有石核、石片、斷塊和石器。

平山縣博物館也展示1件由天然水晶製作的刮削器,玲瓏剔透,形狀美觀,加工痕跡明顯,修理疤痕細密,堪稱精品。

參與考察的河北師範大學教授許清海透露,水簾洞主人主要以採集和捕獵為生。

河北師範大學另1位教授黃華芳研判,水簾洞人生活的時代和北京山頂洞人所處時代相當。

※ 有悟空的遺跡嗎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