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9

北極震盪 全球連「凍」

【聯合報╱彭啟明、楊之遠】2010.01.08

彭啟明/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台北市)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副教授(台北市)

四十七年前的今天(民國五十二年一月八日),台灣創下有氣象觀測以來最低溫紀錄,台北市低溫跌破零度,就連中南部也出現清晨地面結冰現象,該月分並創下有史以來一月分最低溫,台北只有三天高於十度,就連台南也只有一天高於十度,該年低溫造成中南部農漁業損失超過十餘億。

當時的低溫和近幾周類似,都是全球連動性低溫,包含北美、歐洲及亞洲都創下低溫雨雪天氣,主要原因為北半球冷空氣的源頭—北極,發生北極震盪的天氣現象所造成,這指的是北極交替出現的氣壓周期變化現象。當低壓強時,將引發環流增強而鎖住冷空氣不致大幅影響北半球,此時北半球冬天溫度也會比平常來得高,稱為「正相位」(暖相位)。當低壓弱時,其周圍之環流也減弱,冷空氣隨著流洩至北半球,此時北半球冬天溫度也會比平常來得低,稱為「負相位」(冷相位)。

北極震盪大約每十年發生一次,但可預報度甚低,只有一至兩周的預報期,但影響之大可造成北半球大範圍低溫現象。展望未來幾周,有機會在一月下旬前緩慢的回到正常狀況。

這次現象是否為全球暖化所引發的氣候變遷?以科學角度來看,屬於短期變化之天氣事件,是否和全球暖化或氣候變遷有關還需要時間研究探討,目前仍未看出有直接關聯性,大家不必過於緊張。這純粹是屬於天氣變化過程,並非今年僅有,過去也曾出現過。

這次很幸運,台灣附近由於水氣多、偏溼冷,加上冷空氣移入前先受到溫暖洋面緩和,有效減緩冷空氣影響,因而沒像對岸那麼冷,事實上對岸受到北方冷氣團影響,地面的零度等溫線已經南下擴及到浙江及福建一帶,若少了這些因素,台灣有可能出現極低溫現象。

除了冬季的冷之外,目前要面對的問題是中南部旱象,這可能得期盼今年的聖嬰現象來解決。

由於東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溫持續偏暖,根據許多國際氣象單位所公布的資料顯示,預計聖嬰會一直持續至五月。過去在類似的情況下,常會發生春雨偏多,例如民國七十二年也是在聖嬰現象影響下,二月起便開始陰雨綿綿,並提早出現打雷,超量的降水造成南部水庫提早洩洪,該年梅雨季並創下持續時間長及雨量多的紀錄。

若今年聖嬰現象持續發展下去,則很可能對二、三月分的降雨帶來一絲希望,正如同希望中秋節出現好天氣才能夠賞月,今年若出現多雨的農曆新年,這也是所謂的風調雨順。



◆ 美國中西部-46℃ 出門鼻子凍僵

【聯合晚報╱美聯社美國愛阿華州第摩因七日電】2010.01.08

大雪和溫度低到攝氏零下46度的嚴寒7日侵襲美國中西部廣大地區,美國南方也異常寒冷,從南卡羅來納到路易斯安納州都冰雪交加,氣象人員表示,風寒效應 (wind chill)可能使有些地區夜間感覺溫度降到接近攝氏零下18度。

在北達科他州西北部的波貝爾斯,7日上午風寒效應使感覺溫度達到攝氏零下46度,冷得一到戶外鼻子就凍僵,連呼吸都會胸口疼痛。

中西部其他地區也寒風刺骨,南達科他州部分地區風寒效應達到攝氏零下40度,內布拉斯加州東北部為攝氏零下33度。這種酷寒的天氣預計持續到8日晚上。

愛阿華州12月已下了超過60公分的雪,現在可望再下25公分。北達科他州東北部可能下多達23公分的雪,加上強風吹襲,能見度幾乎是零。伊利諾州可望下30公分的雪,並出現時速48公里的陣風。

愛阿華州第摩因把路上的積雪推到十字路口集中,準備運到湖邊清掉。北達科他州俾斯麥一家吹雪機修理店忙得應接不暇。明尼蘇達州道路結冰導致車禍連連,也使汽車修理店生意興隆。

這股寒流自本周初侵襲美東以來一直盤桓不去,明尼蘇達州雙子城郊區的強哈森連續五天氣溫低到零下兩位數。

元旦以來,美國至少已有15人因酷寒和冰雪路滑而喪生。

面對天氣情況惡化,芝加哥地區機場取消了500多架班機。在亞特蘭大,達美航空公司也因可能下雪,取消原定7日下午5時過後起飛的將近200架班機。

在南部的佛羅里達州,幾乎全州都發布寒凍警報,氣溫可能降到攝氏個位數。



◆ 攝氏零下22.3度 英新低溫逼近南極

中央社 2010.01.08

酷寒的冷氣團持續發威,蘇格蘭高地昨晚最低溫跌到攝氏零下22.3度,創下今年冬天的新低溫,逼近南極的攝氏零下22.9度。由於英國積雪嚴重,官員坦承融雪的粗鹽可能不敷使用。

蘇格蘭高地Altnaharra村昨晚氣溫降到攝氏零下22.3度,刷新前一天本森市(Benson)的攝氏零下18度低溫紀錄。

今天,英國的氣溫約在攝氏零度到零下10度,英格蘭最冷的地區是大曼徹斯特市的攝氏零下16.4度;威爾斯最冷是在Synnybridge,只有攝氏零下14.5度;北愛爾蘭地區以Lough Fea最冷,氣溫在攝氏零下11度。

氣象局說,倫敦市中心氣溫達攝氏零下1.2度,相對之下較為溫暖,。

氣象預報員說,本週仍將是酷寒的天氣,今天英格蘭東北部地區及東安格利亞(East Anglia),都將出現雪雨。

今天有數千所學校仍停課,如果下週再不開始恢復上課,部分重要的入學資格考試將無法舉行,許多學生將受到影響。

「歐洲之星」(Eurostar)火車昨天發生班車卡在隧道的事故後,今天取消部分班次,而且直到週日(10日)都將無法恢復正常。

歐洲之星呼籲旅客,如果不是很重要的行程,建議取消或延後。

由於積雪地區很多,部分地方政府已面臨融雪用的粗鹽不敷使用的窘境,中央政府正考慮那些是優先需要使用粗鹽的地區。

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大臣班恩(Hilary Benn)坦承,因粗鹽數量有限,政府可能要對那些道路應優先使用粗鹽,「面臨困難的決定」。

他說,兩家粗鹽製造商已24小時不停地努力生產,政府也向海外訂購,但今年冬天的氣候十分不尋常,才會造成短缺。

統計資料指出,自去年耶誕節以來,因天氣嚴寒,已造成22人死亡。



◆ 寒潮來襲煤電吃緊 中國電廠存煤僅剩8天

中央社 2010.01.08

受到連日暴風雪侵襲影響,中國各地用電及用煤雙雙告急,目前大陸供電廠存煤量僅能供8天使用,若干電廠存量甚至不足3天。

據中通社報導,大陸349家供電廠每天耗煤量超過240萬噸,存煤可耗天數在8天左右,個別電廠甚至不足3天。京津唐地區(環渤海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等地)電煤庫存可用天數下滑至10天以下,而南方省份電廠缺煤情況更嚴重,湖南、湖北、重慶、江西、浙江等省份普遍出現電煤短缺局面。

另外,華中、華東多省電煤庫存告急,上海、江蘇、湖北、河南、湖南、江西、重慶等省市開始限電,河南、江西、四川、江蘇、浙江等地用電負荷創下年度新高。

據中國國家電網統計,1月5日,湖北、重慶電網限電,企業停產讓電給民眾。為了減緩華中地區缺電危機,華北、西北緊急送電,華北送華中最大電力241萬千瓦,西北送華中400多萬千瓦。

外界普遍認為,引發大陸煤電吃緊的原因包括大雪低溫天氣,煤電需求增大;電煤生產不足;運力吃緊;能源結構不合理等。

但業界人士指出,造成電煤告急、拉閘限電的根本原因在於煤電價格機制沒有理順。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所前所長周鳳起說,天氣因素只是小問題,「煤荒」最根本原因在於煤電價格機制不順。他同時否認供不應求導致「煤荒」的說法。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日前表示,當前已進入冬季用能高峰時期,要進一步加強企業生產營銷和管理,做好煤電油氣運輸協調工作,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增加能源供給,保障群眾用電用煤用氣用油,保障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 聖嬰發威 中美洲面臨飢荒

【郭篤為/巴拿馬市七日電】2010-01-08 中國時報

破紀錄冰雪橫掃美國墨西哥,南美巴西連日大雨洪澇成災。「聖嬰現象」持續發威下中美洲與南美洲北部極度乾旱,各國相繼祭出供水限電措施,預期部分國家將出現嚴重飢荒。

去年下半年以來「聖嬰現象」〈艾爾尼諾現象〉發威,南美兩大石油輸出國委內瑞拉與厄瓜多首度因嚴重乾旱造成供水吃緊水力發電銳減,而火力發電裝機量又不足,導致大規模限電。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在元旦宣佈一系列限電措施,下令對購物中心、電影院與其他用電大戶採取限時限電,違規者停止供電廿四至四十八小時,圖以克服高達二成的電力缺口。長期以來汽油較瓶裝水便宜的石油大國,嚴重缺水使首都卡拉卡斯陷入隔日供水狀態,其他城鎮一周供水兩日的情況更為普遍。

正值年度乾季的中美洲是「聖嬰現象」的重災區,以每日船隻過河用水量足以供應一個百萬人城市飲水的巴拿馬為例,與運河用水同一來源的首都巴拿馬市與大西洋岸大城科隆〈箇朗〉飲水吃緊。部分平日靠運水車供應的郊區,甚至出現每周供水一次的異常狀態。

※ 相關報導:

NASA:北極海洋流會向後轉
強烈證據指出:地球近日點改變會觸發冰河期
全球暖化?研究表示下個十年將會比較冷
研究:巨大冰山可能改變洋流

電腦模擬氣候 三年後暖化加劇
關鍵轉捩點能引起氣候突然轉變?
全球季風驅動海洋中的長期碳循環
太陽週期與全球暖化相關聯
太陽活動的小波動對於地球氣候有大影響
聖嬰增加水蒸汽

財經漫遊 別鬧了 哥本哈根
研究者改造細菌將二氧化碳轉變成液態燃料
喚起對飢餓人口關注糧農組織發起絕食一天
財經漫遊-強權來了非洲更窮了

23 則留言:

fsj 提到...

北半球冰風暴 暖化是主凶

自由時報 2010.01.09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科學家說暖化導致全球升溫,何以今年冬天的北半球卻遭低溫暴風雪覆蓋?氣象專家指出,暖化正是風雪冰封北半球的元凶,本月底第三波低溫恐會再襲北半球,歐美寒災還有得受!

氣象專家指出,全球氣候大冷大熱,主要就是地球暖化削弱了大氣及洋流的調節溫度功能,夏天,北極因為暖化冰融;冬天,海洋大輸送帶無法把赤道的熱能送往極地,北極又變冰庫,冷空氣向外發射,冰封北半球北緯二十度以北區域。

月底第三波低溫再襲

台大氣候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表示,氣候預測指出「第三波北半球低溫將出現在一月底,目前預估強度不會超過這一波,但是倫敦、美國中部等地仍會受到風雪襲擊。」這場北極震盪帶來的「極端冷相位」為史上首見,歐美地區未來將發布「北極震盪預報」,預警負回饋效應。

柳中明指出,去年九月份北極出現破四百年來高溫紀錄,拉近赤道和南北極的「溫度階梯」,溫度落差被拉近,以往赤道利用大氣及洋流傳導熱能到極地的功能大減,熱能送不進極地,去年十二月十五日到廿日之間,北極上空出現很強的冷高氣壓,「北極震盪」冷相位發威,當「北極震盪」對上「非典型聖嬰現象」,今年冬天北半因而就球忽冷忽熱。

至於台灣是否有可能也會遭降雪冰封?柳中明表示,二○○七年造成全台寒害的冷空氣行進路徑從西北走向東南,先從西伯利亞出發,經華南再襲擊台灣,今年兩波冷空氣是從外蒙經韓國及日本,從東海來台,對台灣傷害較小。

地球可能遇上小冰河期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指出,台灣也曾在三月份出現平地降雪紀錄,按理論推演,地球要在進入大規模冰河期還得經幾萬年,但是幾十年內有可能發生小冰河期。

一三五○年的小冰河期,曾造成格陵蘭的移民面臨糧食及海運中斷,讓多達五千多人的移民社區滅亡;北歐種植葡萄的生物界線整條向南移動五百公里。

為何在暖冬時無法預期北極震盪的發生?柳中明回應,科學家從未見過如此現象,沒有人知道大自然的負回饋力量如此強烈,至少目前可以預期的是,此刻北極溫度降低,明年冬天北半球不會像今年這麼冷。



◆ 北極寒流發威 佛州柳橙也結冰

自由時報 2010.01.09

〔編譯陳成良/綜合八日外電報導〕冷冽的北極寒流七日橫掃美國中部,低溫降至攝氏零下四十五.五度,連南方號稱「陽光之州」的佛羅里達也改寫十年低溫紀錄,最低降到攝氏零下二度,柳橙面臨寒害威脅,也重創當地觀光業。

美國三分之二州 都創低溫紀錄

國家氣象局表示,南部數州本週已籠罩在這股驟冷寒流中,從南部德州、路易斯安那州,到美國北方邊境,到處積雪結冰。該局預測,近日美國三分之二州都將改寫低溫紀錄。

元旦以來,全美至少七人被活活凍死。在北達科他州,八日白天出現攝氏零下四十五.五度低溫,當局發出入夜後溫度可能更低的低溫特報。

德州州長裴利七日下令調度州內資源,包括指示軍人協助人民對抗這波寒流。芝加哥地區機場取消了五百多架班機。

南部的佛州幾乎全州發布寒凍警報。兩百多頭海牛七日擠在坦帕灣海邊一座電廠附近海域,為的是享受電廠排放出的溫水;動保人士七日從海面上救起九十多隻被凍得奄奄一息的海龜,連冷血動物鬣蜥蜴也冷到從樹上掉下來。

陽光之州佛羅里達 動植物都抓狂

佛州不但動物也瘋狂,農民更是急得跳腳,搶收當地經濟骨幹的溫帶和熱帶作物。果農擔心,年收九十三億美元的柑橘業將遭重創。佛州州長克利斯特已簽署緊急命令,要求相關單位儘可能協助農民預防寒害。

佛州另一主要收入來源觀光業也遭受打擊,長年陽光燦爛的邁阿密沙灘,過去充滿比基尼女郎,如今居民和觀光客換下比基尼和泳褲,改穿毛衣、毛帽;邁阿密海濱大道旁酒吧,客人都改在室內喝起熱巧克力。



◆ 美佛州爆寒害 柳橙汁期貨飆2年新高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1.09

美國佛羅里達州本周遭受酷寒襲擊,寒流颳到紐約金融市場,投資人擔心今年已不看好的柳橙產量進一步減少,柳橙汁期貨價格飆出兩年新高。

佛羅里達州外號「陽光州」,以生產柳橙、葡萄汁和其他柑橘類水果出名,單是柳橙汁,年值即達90億美元 (台幣2867億元),但全州本周氣溫好幾次掉到冰點以下,根據氣象預報,周末幾天還會有好幾波寒鋒降臨。

衝擊效應傳到紐約,在這裡,冷凍濃縮柳橙汁和石油等商品一樣交易,3月交運的柳橙汁期貨8日飆到一磅1.50美元,是2008年1月以來最高價,比上周末的價格高15%,比去年10月相比更高50%。

英國全球最大期權經紀公司「曼氏期貨」紐約分部「曼氏全球」 (MF Global)的分析師表示,佛州約15%作物遭受寒害,「令很多人嚇一跳」。

佛州農業局發言人康普頓表示,最令人擔心的可能不是本周的酷寒,而是周末來臨的冰點冷波。為了減少損失,佛州各地政府紛紛加強管制交通,方便業者加速採收作物。

由於氣候乾燥,柑橘類作物今年光景欠佳。12月,也就是目前這波寒流出現以前,美國聯邦農業部就預測,2009/2010 年這一季,佛州柳橙產量可能只有550萬公噸,比去年同季減少17%。



◆ 柳丁價疲軟 寄送不划算

自由時報 2009.12.16

產地價每斤僅4.5元

〔記者詹士弘/古坑報導〕古坑柳丁近年來價格疲軟,目前產地價每台斤僅4.5元,有果農覺得採收成不敷成本,不想賣、改送親友品嚐,沒想到一箱水果運費就要100元,加上紙箱成本,居然比裝在裡頭的柳丁還貴,真的太不划算,要親友想吃柳丁,自己來載。

柳丁近年來價格低迷,政府積極鼓勵果農廢園,獎勵金提升至每公頃20萬元,在今年初廢園面積也達到347公頃左右,但因農民耕種技術提升,柳丁的單位產量提高,雲林的柳丁產量,從96年約7萬公噸增加至97年的12.9萬噸,今年因八八水災來襲,產量減少15%,但還是供過於求。

運費加上紙箱 成本貴

果農表示,柳丁在風災後,果皮多受損,品質較差,價格難以提升,目前產地價格每台斤僅4.5元,採收實在不敷成本,原本想採了之後送給親友品嚐,結果一個紙箱近20元,加上運費至少100元以上,運費加紙箱居然比箱子裡的柳丁貴,讓他連寄的勇氣都沒了。

農業處表示,果賤傷農或菜賤傷農的情形,在雲林比比皆是,濁水溪西瓜曾一度每公斤只剩2.4元,到產地買一整車的西瓜,只花幾千元,消費者吃得當然很開心,但農民真的慘到不行。

fsj 提到...

衝擊/因應氣候 迎向低碳經濟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1.10

北半球最近飽受低溫肆虐,歐、美、中國大陸等地陸空交通都受到罕見大冰雪影響,雖然專家表示,這波寒流只是暖化趨勢中的小插曲,氣溫劇烈變化提醒我們,沒有人可以倖免於氣候變遷的震波,我們的生活和投資可能受暖化衝擊。

12月中旬的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被譏為幾乎草草了事,《紐約時報》這兩天還說,關於如何因應氣候變遷,道路分歧,許多人或者覺得茫然,或者悲觀,但這一切都無補大趨勢:地球在暖化,而且正在加速,人類必須趕快行動。

德國的全球最大再保業者「慕尼黑Re」1日公布全球保險理賠報告,指出全球與氣候變遷相連帶的災難有逐漸增加之勢:「氣候科學家告訴我們,氣候已經發生變化,愈來愈暖,大氣濕度也增加,因為海洋變暖。從我們所知道的一切,可以拼出一幅景象:氣候變遷正在造成極端氣候加劇。」

因此,問題早已不在於答案都是yes的有無氣候變遷和人類要不要因應,而在於因應動作必須多快,以及如果因應不夠快,代價是什麼。用經濟代價來談,民眾最有感覺。

因應氣候變遷的首要辦法,是走向低碳經濟。關於走向低碳經濟的成本,當今最知名的分析出於英國經濟學家史登(Nicholas Stern)之手。首份《史登報告》發表於2006年,研判這成本占全球GDP的1%。由於資料顯示地球氣候變遷速度快於原先預測,他在2008年將成本調升為世界GDP的2%。

他甚至直言,如果世人連這個比例的投資也不做,氣候變遷造成的衰退可能吞蝕全球GDP的20%。2008年,澳洲版的史登報告支持這項預測,而且表示:「做的代價低於不做。」



◆ 衝擊/投資者:資產管理應考慮暖化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1.10

過去這個十年是「氣候變遷的十年」,最近一屆聯合國氣候會議才在哥本哈根開完,許多關於變遷後果的嚴厲警告漸漸證明並非危言聳聽,但根據最新調查,全球的資產管理業者拿他們受託管理的金錢去投資的時候,四分之三說沒有考慮氣候變遷的風險。

管理8兆5000億 (台幣270兆8500億元)財富的波士頓CERES公司最近公布調查結果,大多數資產管理業者分析一家企業的時候,沒有將全球暖化納入考慮。他們有一半甚至表示,氣候對他們的投資決策無關緊要。

這項調查針對五百家大型資產管理業者,其中有84家管理8 兆6000億美元財產的業者回應。

但這份報告指出,情況逐漸有變。退休基金、政府和民間法人投資者,現在開始要求管理他們財富的公司善盡保護財富之責,將氣候變遷納思維。

另外,美國的金管機關也在想辦法,方便股東獲得有關環境風險的資訊,當局並且認真考慮,設置法規,規定業者如果知道全球暖化有損投資利益,應該告知財產託管人。

CERES總裁表示,投資業者迄今仍然過度短視,只看近期績效,許多受訪的財產管理業者根本還沒開始分析氣候變遷對金融財務的可能衝擊。

哪些衝擊? 舉幾個例子:各國都在想辦法遏止氣候變遷,所採措施可能增加高排碳企業的成本,像公用事業和煉油廠。氣候變遷的具體影響,諸如海平面上升或暴風雨增加和加劇,可能侵蝕保險公司的盈利。

倫敦F&C資產管理公司負責永續投資的專家克拉傑斯基說,他和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艾克森美孚接頭,協助該公司制訂全球暖化因應策略,了解全球暖化對該公司哪些部門影響最大。F&7目前經管1586億資產。

美國第二大公共退休基金「加州教師退休系統」有1300億美元託管,近日表示將要求管理公司將氣候風險列入投資評估。基金執行長艾尼斯表示,資產管理公司必須具備氣候變遷和因應之道的專門知識,據以調整管理策略。



◆ 降溫特報!中國南方6省區將下雪急凍

中央社 2010.01.10

一股寒流繼續從新疆向東推進,未來兩天將使中國北方再遭大風和劇烈降溫影響,進而讓南方也下雪降溫急凍,局部地區可能有大雪或暴雪。

大陸的中央氣象台今天發佈大風降溫預報指出,南方可能冰凍的省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

預報說,未來3天,南疆東部、內蒙古中西部、甘肅大部、青海北部、寧夏、黑龍江北部、吉林、遼寧北部等地氣溫將下降攝氏6至8度,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0至12度。

除了降溫,冷空氣還會帶來雪花。西北地區東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北部有小到中雪,部分地區有大雪或暴雪。

不過,氣象專家表示,根據目前的情況看,大陸南部地方出現的冰凍現象,還不會達到2008年初那麼嚴重的程度。

2008年舊曆年前後,中國南方如廣東省遭到數十年來罕見的冰雪侵襲,造成交通民生大亂。



◆ 暴雪低溫菜價大漲 中國下令穩定物價

中央社 2010.01.10

中國大陸近來因暴雪及低溫氣候,導致蔬菜等副食品價格大幅上漲。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令各地有關部門確保市場供應及穩定物價。

中新社報導,大陸持續雨雪降溫天氣造成食品供應吃緊,不少省市民眾的「菜籃子」受到影響。為穩定人心,國家發改委今天表示,當前糧、油、肉、糖等主要商品儲備貨源充足,保證市場供應具有雄厚的物質基礎。

發改委已發布通知,要求大陸各地發展改革及價格部門對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和價格變化進行「密切跟蹤」,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遭受強降雪、降雨等自然災害的省份,將在第一時間啟動市場供求和價格應急監測。

同時,將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地方儲備糧油應急動用方案,保證充足的大米、麵粉、食用油等成品糧油庫存,必要時及時投放地方儲備糧油,確保市場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另外,因雨雪等災害影響道路交通,導致生活必需品價格大幅上漲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將採取減免收費等方式,暢通綠色通道,降低物資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為維護市場穩定,中國官方還承諾,嚴懲不良商家串通漲價、價格欺詐、捏造散布漲價資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以次充好」、變相抬價等違法行為。



◆ 南澳高溫45度 維州森林大火一觸即發

中央社 2010.01.10

南半球的夏日高溫,澳洲部份地區連續數日氣溫衝破攝氏40度,消防單位更對維多利亞州發出警告,要求民眾及早撤離,以免生命安全受到一觸即發的森林大火威脅。

從8日開始,南澳州以及維多利亞州氣溫即在40度大關左右徘徊,昨天南澳州的烏蒂娜(Wudinna)地區氣溫更高達45度,幸好當地並未有相關的災害或意外傳出。

不過維州則沒有這麼幸運。除了各地不斷傳出森林大火以外,今天下午威美樂(Wimmera)地區的消防單位已經要求當地所有遊客以及居民撤離,因為經過評估,當地明天很有可能達到森林大火警戒狀態,情況將會變得非常危險。

而這也將是繼去年初導致近200人死亡的維州「黑色星期六」森林大火以來,第一次發出大火警告。

消防單位表示,民眾應該盡快撤離警戒地區,絕對不能等到大火延燒到住家附近時才採取行動。由於正值暑假,當地的國家公園以及林地中有不少遊客在此露營度假,管理人員也要求遊客應盡快撤離至較為涼爽安全的地區。

不過維州當地氣溫似乎沒有下降的趨勢。目前預測到周二,維州東北部也會進入森林大火警戒狀態,至於都會地區如墨爾本則將面臨另一波高溫。



◆ 英暴雪未停 天然氣供不應求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1.10

歐洲許多地區這幾天冰封雪凍,鐵公路和航空交通受到嚴重影響,學校停課,英國30年最嚴寒的天氣並無緩和跡象,取暖用天然氣需求激增,已經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現象。而美國在北極鋒面籠罩下,一向溫暖的南部佛羅里達州更創下112年來最低溫紀錄,年產值93億美元的柑橘業恐怕損失不貲。

英、法、德國的鐵公路和航空交通都受到嚴重影響,學校停課、運動比賽取消;連接英國和法國的「歐洲之星」火車9 日所發出的班次只有平常的2/3,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有226 次班機宣告取消。

英國30年最嚴寒的天氣並無緩和跡象,預料將寫下最長寒流紀錄。英國氣象人員說,來自北歐的寒風會讓人覺得更冷,蘇格蘭和英格蘭部分地區溫度已降到攝氏零下14度,倫敦海德公園的九曲湖戶外游泳區140年來首次因嚴寒而宣告關閉。

面對異常低溫,取暖用天然氣需求激增,英國政府雖然保證供應無虞,但供應商已關閉100家企業管線;而清除積雪路面的鹽和沙也面臨不敷使用的窘境。

波蘭140人凍死

德國紐倫堡機場有一架德航班機滑出跑道,困在積雪中,幸而無人受傷,但機場因而關閉數小時。巴黎戴高樂機場有三分之一班機取消,西班牙則面臨北部大雪、南部大水的苦況。波蘭有140人被凍死,在瑞典和挪威首都奧斯陸,夜間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0度;瑞典氣象局說,波羅的海有部分地方結冰厚達40公分。

佛州鬣蜥蜴 凍到從樹上掉下

在美國最南方的城市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 (Key West),9日氣溫降到攝氏8.3度,寫下112年來最冷紀錄,預料氣溫要到11日才可能回升。果農面對寒害措手不及,蔬果市場可能受到長期影響;而佛州的熱帶動物更不堪低溫,電視畫面顯示鬣蜥蜴凍得從樹上掉下來。美國氣象單位並對中西部發出寒害警報,部分地區的氣溫可能降至攝氏零下28度,暴露戶外 30分鐘即可能凍傷或失溫。

fsj 提到...

北半球酷寒 小冰河期來臨?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0.01.11

一些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暖化已停止,並開始冷化(global cooling),近來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30年,英國每日郵報因此宣稱今年的冷冬顯示「小冰河期來臨」。

這些科學家的預測是根據他們對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溫度的自然周期分析,推翻一些已廣為大家接受的氣候暖化理論,這些理論宣稱,到了2013年夏天,北極圈將完全無冰。

每日郵報說,根據科羅拉多州的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資料,自2007年以來,北極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萬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議防止全球暖化的人士也未反駁這一點。

科學家的預測也推翻了氣候變遷電腦運算模式,這些模式認定自1900年以來的地球暖化完全是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而且只要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就會繼續暖化。

科學家說,他們的研究顯示,大部分的暖化是因為過去海洋周期處於「溫暖期」,而目前正處於「寒冷期」。

德國基爾大學萊布尼茲研究所的著名氣候專家拉提夫(Mojib Latif)發明測量海面以下900公尺海水溫度的新方法,海水的冷暖周期就是從這個深度的海水開始。他和同僚在2008年出版的研究報告中,預測海水進入新的冷周期,並在去年9月的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會議上提出警告。

他接受每日郵報訪問時說:「1980到2000年的全球暖化,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有五成,是受海水暖周期的影響。現在海水進入冷周期,因此像今年冬天這麼冷的天氣,往後會更常出現,夏天也可能涼爽些,這樣的氣候可能維持20年以上。」他說:「我們過去見到的冰河和海冰退縮現象將停止,目前全球暖化已停止,未來很可能愈來愈冷。」

上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氣溫出現幾十年來最低溫,一些媒體報導這只是不正常的干擾, 是短暫現象,全球暖化的趨勢沒有改變。

拉提夫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是長期的氣候改變,稱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數十年震盪」(multi-decadal oscillations),例如北大西洋中間的海水溫度已比地球還在暖化時的平均溫度低了幾度。



◆ 美專家:低溫只是暫時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0.01.11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大氣科學家說,近來歐美和亞洲出現異常低溫,是「北極震盪」(Arctic oscillation)所造成的,為暫時的氣候異常現象,與長期的全球暖化或寒冷化無關。

所謂「北極震盪」是北極上方的高氣壓和低氣壓的交互影響,今年的北極高氣壓是自1950年以來最強的,使冷氣流往南方衝。

過去幾十年的現象剛好相反,北極上方的氣壓低於平均氣壓,中緯度的氣壓高於平均氣壓,氣流從西往東,把北極的冷氣流留在美國以北的地方,造成落磯山脈以東的美國地區冬天較溫暖。

沒有人確實知道造成氣壓變化的原因。華盛頓大學大氣科學教授華勒斯說:「我傾向認為這是隨機發生的,我不認為我們了解為什麼每年氣壓不同。」

但這與氣候暖化或寒冷化無關,因為過去也曾發生過,而且今年冬天的寒冷不是全球性的。他說,就全球平均溫度來說,北極震盪帶來的低溫抵消了其他地區的高溫。去年是自1850年有紀錄以來第五溫暖的一年。

而且這也不是美國最寒冷的冬天,1899年大風雪橫掃美國東岸,佛羅里達州部分地區降到零度以下。



◆ 聖嬰持續到5月 渴盼春雨解旱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2010.01.11

極端氣候讓台灣易釀災的強降雨增加,但真正能滋潤土壤的小雨卻減少,因此導致水災、旱災恐同時發生。根據統計,台灣聖嬰年降下溫和春雨的機會較多,且颱風生成的數量較少。繼去年八八風災之後,今年是否會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冬」?

氣象專家彭啟明指出,今年台灣的聖嬰現象恐會影響到五月。聖嬰現象是指熱帶東太平洋的海溫增高,空氣受熱上升,降雨增加,而到了西太平洋空氣下沉,容易導致印尼、菲律賓、澳洲乾旱。聖嬰時期常會出現「涼夏」或「暖冬」的情形。

他指出,根據統計,台灣聖嬰年的春雨多,而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的數量少,「最樂觀的例子是民國七十二年」,當年是聖嬰年,台灣南方水氣多,梅雨一共下了四十多天。最近南部缺水,希望今年聖嬰年的春雨能夠紓解旱象。

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一九八三年到兩千年,聖嬰與春雨的確呈明顯正相關,一九五○到一九六○也觀察到兩者正相關。兩千年後,台灣的春雨就明顯偏少。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解釋,聖嬰年時,菲律賓西方在十月左右會產生「菲律賓反氣旋」,生成後會逐漸東移,到了次年春天會移到菲律賓東方海面。菲律賓反氣旋的西南風分量會吹拂到台灣附近,如果台灣附近有鋒面系統水氣通過,西南風就會將這些水氣帶到台灣,形成春雨。

據氣象局觀察,今年至今菲律賓反氣旋並不明顯,時有時無,能不能為台灣帶來溫和的降雨還不很確定。



◆ 新疆暴雪圍城 山東冰封漁船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0.01.11

大陸又有新一波冷氣團報到,這波冷氣團已造成新疆北部雪災,當局緊急轉移5400多人;山東沿海則出現近30年來最嚴重的海水結冰。冷氣團今天南移至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六省,部分地區會再現冰凍現象。

新疆阿勒泰、塔城地區因這波暴雪,共有12縣市、90個鄉鎮、共26萬人受災,房屋全毀與半倒的達5800多棟。

山東連日低溫,近海出現近卅年來罕見海水結冰現象,昨天在青島膠州灣海域,許多漁船還沒來得及靠岸就被凍結在海面上,圖為青島營海邊防派出所援救受困的漁船。
(新華社)
大陸中央氣象台預計,今、明兩天大陸北方將再遭大風和劇烈降溫,南方六省將有大範圍雨雪天氣,局部還有大或暴雪。依目前的情況看,上述地區會出現冰凍現象,但還不會達到2008年初南方冰凍災害那樣嚴重的程度。

天氣寒冷也讓渤海、黃海山東海域沿岸出現近卅年來最嚴重的海水結冰;在渤海萊州灣海廟後海域,整個海灣已變成冰層,有兩百多艘漁船還來不及上岸就被凍結在海上。且海冰範圍不斷擴大。到昨天,遼東灣最外緣的浮冰已達60海里、渤海灣十五點五海里、黃海北部廿海里,冰層最厚達一尺。



◆ 寒流不走 英日損7億英鎊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1.11

英國遭逢30年來溫度最低、持續最久的寒流,農民無法收成,已導致食物價格飆升,部分地區超市麵包、牛奶、鹽等民生基本物資已告缺貨而引發搶購。經濟學家估計,寒害每天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少6.9億英鎊 (台幣352億),預料寒流持續三周的損失將達145億英鎊 (台幣7406億)。

清理道路積雪的鹽和砂石短缺,造成道路交通中斷,牛奶運輸困難,估計有10萬公升鮮奶恐怕要倒掉,目前紅蘿蔔售價也已暴漲三成。

氣象單位表示,雖然未來暴雪的機率減少,但低溫可能將再持續10天。而英國最大鹽礦公司表示,鹽存貨將在11日告罄,從西班牙和美國緊急進口的鹽尚需12天才能運抵,全英各地有數千哩公路將陷癱瘓。

上周一至周五共有1萬4000個班次的火車取消,許多通勤上班族被迫曠職,估計企業因此損失的生產力每天達2.3億英鎊。

經濟學家警告,如果20%的人口被困在家裡,每一個工作天的經濟損失就達20億英鎊;今年第一季倒閉的公司可能因這波寒流增加2000家。

而嚴寒的天氣迫使家家戶戶24小時開放暖氣,一天總共要消耗1.5億英鎊的天然氣,比平常增加1500萬英鎊。經濟學家估計,過去六周平均一個家庭的天然氣費用達1264英鎊 (台幣6.5萬),用比往年一季的支出還高。

而且英國天然氣儲備目前僅足夠16天所需,遠低於德國的100天和法國的120天,可能必須自北海進口。

另外,惡劣天氣造成的交通事故每天達300至500起,英國衛生部並估計,今冬死於寒流的人數恐超過4萬人,比去年增加3000人。

fsj 提到...

笑看暖化與寒冬 吳德榮:氣象學說爭霸賽

中央社 2010.01.12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才以抗暖化是重點,但入冬以來天氣卻比往年都冷,有人認為與小冰河期有關。去年卸下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的吳德榮笑看各方推測,將之視為氣象學說爭霸賽。

吳德榮已接下台大及中央大學聘書,下學期將在兩校開「氣象預報」課程。

吳德榮在氣象局有30年預報工作經驗,當前的科技仍難讓天氣預報100%掌握,他還是堅信,人對地球的過去與未來所知太有限,變熱或變冷,其實都是大自然的循環狀態,但在氣象學說上有不同立場的解讀;當地球比較暖的時候,持暖化立場的學者佔上風,當地球變得較冷時,冰河期的論調就出現。

吳德榮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舉例表示,拿出40年前的學刊及報導,都說地球會愈來愈冷,但10幾年來因地球溫度升高,暖化一說就很流行。

吳德榮指出,近10幾年來,地球氣溫的確升高,人類排放過多二氧化碳是原因之一,但不能以此推測地球氣溫未來一定會愈來愈高,至於海水可能隨氣溫上升而升高的說法,都是1種假設。

吳德榮表示,暖化除了人類因素外,還有很多人類至今無法掌握的變數,例如太陽及洋流的變化,因為缺乏觀測資料。

至於冰河期,根據考證,地球已發生好幾次,但當時並無人類,也無法留下紀錄。

吳德榮以平常心看天氣變化,他說,太熱還是太冷有時是1 種感覺,像最近很多人覺得今年台灣冬天特別冷,其實根據氣象局觀測的氣溫,仍在正常值範圍,且入冬到現在也只有2 個寒流。只是前幾年相對較熱,回到正常值反而覺得變冷。



◆ 溫哥華擔心海洋性氣流 搞砸冬運

中廣新聞/夏明珠 2010-01-12

溫哥華冬運今天進入最後一個月的倒數計時之際,被暱稱為鳳梨快車的太平洋氣流作怪,溼熱的空氣,侵襲加拿大西北的太平洋沿岸,這打亂了冬運競賽場地最後階段的準備工作。

老天爺真愛開玩笑,正當美國和歐洲許多地區被暴雪侵襲,進入急凍的同時,最需要下雪的冬運主辦城市加拿大溫哥華,卻面臨異常高溫,雨比雪還多。

來自於太平洋、被加拿大氣象預報暱稱為「鳳梨快車」的氣流,帶來一股又暖又濕的空氣,讓溫哥華出現了在冬季很罕見的攝氏11度,感覺上更像春天,明信片上白雪藹藹的洛磯山頂,隱沒在濃霧和厚雲層當中,溫哥華街頭竟然還有人在慢跑,本屆冬運自由式滑雪以及滑板競賽場賽普斯山,因為豪雨而關閉,場地籌備作業被迫暫停。

賽普斯山就在哥華市郊,與溫哥華相距只有十二公里,另一個比較遠的滑雪場惠斯勒,一樣溼答答,氣溫在冰點以上,這班鳳梨快車,預計將停留到週末,溫哥華冬運主辦單位說,它們正在整合目前所能掌握的所有資訊,做好一切應變,兩個競賽場地的準備作業,從去年第一場降雪就展開,它們有信心比賽能順利舉行。

戶外運動競賽、尤其是冬季運動,沒有一樣作業可以擺脫天氣的影響,既然改變不了天氣,溫哥華冬運主辦唯一能作的就是確實掌握天氣變化,採取事先因應,為此它們投資了一千三百五十萬美元,採購先進設備和專業資訊。



◆ 節水護膚 醫師:天冷不必天天洗澡

中央社 2010.01.12

天氣冷,南部地區又有缺水隱憂。嘉義大林慈濟綜合醫院院長簡守信今天呼籲民眾不必天天洗澡,節省水資源,點滴都是寶。

經典雜誌「守望」環保永續影像展今天在大林慈濟醫院展出,由簡守信與經典總編輯王志宏揭幕,提醒民眾要重視環保問題,守護美麗的地球。

簡守信提及南部地區缺水隱憂時說,他正提倡「不洗澡運動」。近日天氣嚴寒,天天洗澡實在沒道理,尤其皮膚分泌的油脂很寶貴,保留下來就不需要擦保濕品,但我們卻天天把油脂洗掉,又猛擦保養品。

簡守信說,日本人也沒有天天洗澡,如果真受不了,可以改為擦澡。節省水資源,點點滴滴都是寶。

影像展展出各地的環保影像,王志宏說,經典走遍全球取經回來,是要讓大家了解環保還有什麼可以做的,以及可以做得更好的。做環保不容易,會造成人們生活上的不便,但地球資源有限是千真萬確,不能耗用地球資源,才是重點。

※ 相關報導:

* 寒天缺熱血 存血量告急
http://udn.com/NEWS/LIFE/LIF1/5360532.shtml



◆ 南市獨家 全台最迷你垃圾車

【洪榮志/台南報導】2010-01-12 中國時報

台南市的舊市區因發展甚早,巷道都頗為狹窄,環保局為方便進入舊市區清運垃圾,特地打造五輛迷你垃圾車,尺寸只有一般垃圾車的二分之一,未來將視情況增加。

最特別的是,這批全台首見的迷你垃圾車,車身不僅彩繪可愛活潑的酷樂娃圖樣,連播放的音樂都是將「一同去郊遊」改編為「一起去倒垃圾」,希望增加迷你垃圾車的童話趣味。

這批全台首見迷你垃圾車,十一日下午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正式啟用,由市長許添財拉開覆蓋在垃圾車上的紅布後,立即開進狹窄的舊市區巷道中,公開向市民展示穿梭自如的優點。

環保局指出,目前負責全市垃圾清運工作的「大黃蜂」垃圾車有卅輛,每輛長八米三、寬二米五,可裝載壓縮後約十二立方公尺、重達六點四八噸的垃圾;至於迷你垃圾車首批打造五輛,每輛長約四米二、寬一米八,可裝運壓縮後四立方公尺、重二點六公噸的垃圾。

不過,儘管迷你垃圾車的裝運量,只有正常垃圾車的三分之一,但造價可不便宜,每輛大約新台幣二百卅萬元,只比「大黃蜂」減少一百萬元左右。

環保局強調,第一批啟用的五輛迷你壓縮垃圾車,目前只有一輛車身有彩繪圖案,其他四輛將於今年排定時程彩繪,初期的配置是北區三輛、東區一輛、中西區一輛。鑑於迷你垃圾車可以進入舊社區的巷道內穿梭,日後民眾倒垃圾時,就不必再辛苦跑到馬路上等候了。

fsj 提到...

北半球雪地一片 北極比正常高8度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1.13

美國科學家指出,近期北半球大部分地區雖氣溫驟降冷颼颼,北極溫度卻異常升高。

美國科羅拉多州國家冰雪資料中心主任瑟瑞玆表示,此奇特大氣模式為自然變化,非溫室氣體加劇影響。但有可能影響北極冰,轉而可能影響全球暖化。

瑟瑞玆昨日電訪中指出,北極圈目前相當溫暖,某些區域溫度比應有溫度高出約華氏10至15度(攝氏5.6 至8.4度)。

冰雪資料中心的數據指出,北極圈的溫度和12月最後兩週與1月初美國東半部、加拿大、歐洲和亞洲的創紀錄或接近創紀錄低溫,形成對比。

此氣候變化肇因於大量高氣壓籠罩北極,而大面積的低氣壓則在北半球人口最密集的中緯度地區。

※ 相關報導:

* 北極甲烷:來自凍原的暖化威脅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7&f_SUB_ID=234&f_ART_ID=228597

...西伯利亞跟整個極區的永凍土(終年冰凍的土地)有多少正在解凍,或即將開始解凍,而解凍過程會產生多少甲烷。包括我們在內的許多科學家與政策制定者都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因為甲烷是溫室氣體之一,甲烷分子的暖化效果是二氧化碳分子的25倍。



◆ 凍!新疆內蒙6死 百萬人受災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13日電】2010.01.13

強冷空氣持續發威,新疆、內蒙古已暴雪成災,合共近百萬人受災,至少共六人死亡。其中,新疆阿勒泰地區災情最嚴重,近百村落被大雪圍困。西藏局部地區也將出現大到暴雪天氣,影響區域包括西藏阿里、日喀則、那曲、昌都及林芝等地區。而京珠高速湖北段受大霧濃罩,昨晨7時許發生20車連環相撞,造成兩人死亡,六人受傷。

新疆即受惡劣天氣影響,至今已逾50多萬人受災。暴雪壓毀逾萬房屋,造成四人死亡。其中阿勒泰、塔城等地,積雪量為40年罕見。暴雪堵塞八成鄉鎮公路,多條電力線路損毀。有牧民被斷糧達兩日,當局緊急派出鏟雪車清除積雪,並將糧食帶到被困民眾家中。

內蒙古至今有近40萬人受災,造成兩人死亡。其中,錫林部分主要幹道,至今積雪達1.5米,且已堵塞一個多月仍未開通。當地牧區交通幾乎癱瘓,當局正全力搶通道路。

此外,一對來自天津的五旬夫婦,前天更於北京的箭扣長城受困,原因是鞋子被雪凍住,無法移動,只好報警。



◆ 極端氣候/中國海冰範圍急擴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1.14

新華社報導,受持續低溫影響,渤海和黃海海冰迅速蔓延,中國國家海洋預報台再次發佈海冰警報。海冰快速擴展,已造成船隻進出與港口作業的困難。

新華社報導,警報說,預計未來1週,渤海遼東灣浮冰範圍將達到80浬至90浬,冰層厚15-25公分;渤海灣浮冰範圍15-25浬,冰層5-10公分;萊州灣浮冰範圍15-25浬,冰層厚5-10公分;黃海北部浮冰範圍15-25 浬,冰層厚10-15公分。

預報台提醒,由於海冰對港口設施、海上運輸和相關海上生產作業有嚴重影響,要求相關部門注意海上作業和航行安全,做好防冰減災工作。

報導指出,近期渤海和黃海北部出現近30年來最嚴重的海冰情況,尤其是遼東灣、萊州灣等近海海域。遼東灣浮冰範圍兩週內從38浬擴展到71浬,對船舶航行、停泊和港口生產作業造成威脅。



◆ 極端氣候/英政府緊急研策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1.14

英國面臨近百年來最酷寒嚴冬,上週下過30年來最嚴重大雪後,氣象局警告,未來二天將有新一波降雪;英國政府召開應變會議,研商因應對策。

氣象預報員指出,未來二天威爾斯與英格蘭西南部地區將降下5到15公分的瑞雪,之後可能向東北方向移轉,未來整個英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地區都將被白雪覆蓋。

氣象局說,蘇格蘭高地的積雪可能高達20公分。

倫敦地區12日氣溫約在攝氏零度到三度,入夜後將跌到零度以下,其它地區也都是嚴寒冷冽的氣侯,路面結冰可能造成交通不便。

首相布朗的發言人表示,中央政府、交通主管機關及員工都密切協調合作,儘可能讓惡劣天氣的影響降到最低。

他說,高速公路局將有500輛撒鹽車及剷雪車,使主要道路得以通暢。

交通大臣阿多尼斯說,高速公路局與地方政府同意,將配合其它方式以減少粗鹽的同量至少25%,這項措施預定下週施行。

上週英國因天氣嚴寒造成的死亡事故人數至少29人。

影子內閣交通大臣維利爾茲批評,工黨政府未能從去年2月英國大雪學到教訓,現在決定要減少每日的粗鹽用量,就是「承認自己的罪過」。

雖然中央政府緊急向海外採購粗鹽,但是土木工程協會會長佛克斯表示,全國用的粗鹽數量很低,「全面告急」。



◆ 極端氣候 墨爾本夜酷熱、西班牙降雪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2010.01.13

極端氣候持續在全球各地出現,澳洲第二大城墨爾本居民度過108年來最炎熱難耐的一晚,氣溫高達攝氏34度。在歐洲造成許多人喪生及數十億歐元經濟損失的北極冷鋒南移,在西班牙部分地區降下半世紀以來第一場雪。

墨爾本數百萬民眾在炎熱的夜裡輾轉難眠,部分地區停電使得高溫更加難以忍受,有些民眾跑到海灘去涼快。墨爾本並有數百班火車停開,讓通勤族氣憤不已。

德國東北部部分村莊仍因積雪過厚導致交通中斷。在西班牙,由於預期將繼續下雪和氣溫降到零度以下,當局已對中、北部的18個地區發出警報。

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逾270班班機取消,鄰國葡萄牙同樣受到降雪影響,造成約50條主要道路關閉。許多人被卡在車陣中過夜。

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維亞1月溫度通常在攝氏15度左右,近日遇到半世紀以來第一場大雪。

當地媒體報導,許多民眾打電話給親朋好友,提醒注意這場罕見的風雪,導致地區的手機網路暫時故障。西班牙有超過16萬名學童因風雪而暫停上課。

fsj 提到...

北半球氣候酷寒 專家:只是暫時現象

中央社 2010.01.14

北半球氣候酷寒,讓不少人士質疑氣候暖化的理論,不過權威的氣候專家指出,目前的寒冬只是暫時現象,2015年後暖化將加速。

德國基爾(Kiel)大學海洋研究所的專家拉提夫(Mojib Latif)表示,週期性的溫度變化會掩蓋長期的趨勢,北半球目前的嚴寒,只是減緩了暖化的趨勢。

他告訴「法蘭克福評論報」(FrankfurterRundschau)說,這種暖化「暫停」的寒冬現象,大約會持續到2015年,之後溫度將再度上升,甚至可能加速暖化。

拉提夫還提醒,不要因為北半球酷寒,就誤以為暖化不存在;事實上,赤道一帶目前異常溫暖,廣大的熱帶地區對全球氣溫的影響遠比歐洲還大。

由於降雪量比往年都多,瑞士和奧地利滑雪勝地的旅館今年業績暢旺,拉提夫建議這些旅館老闆,更應該趁機好好想想,沒有雪的話要靠什麼維生?「因為全球暖化一定會到來」。

拉提夫也批評倫敦「每日郵報」(Daily Mail)、美國「福斯新聞電視台」(Fox News)等媒體誤解他的談話,報導說今年的寒冬是天氣變冷的開始,「迷你冰河時期將來臨」。

這位以海水溫度研究聞名學界的專家告訴「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ORF)說,海水目前的冷週期的確有抑制暖化的效應,但長期來看,氣溫上升的趨勢不容置疑,這些媒體說未來數十年將變冷簡直是「胡說八道」。



◆ 印度北部酷寒 凍死354人

中央社 2010-01-14

印度半官方新聞信託社今天報導,北部地區籠罩在喜馬拉雅寒流下,至今半個月已凍死354人,居民逾1億4000萬人的北方省(Uttar Pradesh),325人凍死。

報導引述氣象官員的話說,酷寒氣候仍將持續數天。

氣象局表示,北印度地區最低氣溫攝氏2度,最高氣溫攝氏9度。鄰近首都新德里的哈雅納省(Haryana)今天最低氣溫攝氏2度。首都新德里攝氏9度。

喜馬拉雅山區的克什米爾地區氣溫為攝氏零下3.6度,平均海拔4000公尺高的拉達克(Ladakh)地區零下20.4度。

報導說,包括北方省等若干省區已下令學校停課,直到17日。

酷寒也帶來濃霧,影響航空與鐵路運輸。交通部官員表示,首都新德里國際機場今天有25個國際與國內航線起降延誤或迫降鄰近機場。

fsj 提到...

一個地球兩個樣 北降冰雪南熱浪

中央社 2010.01.26

地球公轉,南北半球四季相反,北半球到處傳出暴風雪肆虐的災情,但南半球時值盛夏的澳洲、紐西蘭,卻熱浪襲人,民眾對地球暖化的現象感受特別強烈。這個地球到底怎麼了?

最近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及冷氣團的影響,台灣終於有了冬天的感覺。但是沒幾天,氣溫卻又開始回升,厚重的冬衣現在都只能在衣櫃裡「冬眠」了。

台灣的天氣型態原本就不屬於四季分明型,但暖冬的現象近幾年來日趨明顯。根據氣象局的統計資料顯示,百餘年來(1897-2008年),台灣平均氣溫上升了攝氏0.8度,平地上升1.2度,都會地區的最低氣溫平均增加了2.1度,難怪人們感覺到「冬天越來越溫暖」,在冬至或農曆新年時,穿短袖吃湯圓、闔家團聚圍爐的情況也越來越常見。

全球的氣候真的明顯的劇變了。以這個冬季為例,許多國家和地區因天候變化所產生的災情不斷。

如果以台灣為起點向北方移動,以東北亞的南韓為例:新年伊始,降了近70年以來罕見的大雪,癱瘓了全國主要的陸空交通,政府甚至動員軍方和公務員們一起鏟雪除冰,只求路況儘快恢復正常。

再往東邊看,美國西岸的加州除了遇上罕見的暴風襲擊,還因為暴雨成災,甚至可能引發土石流,數百戶民眾被迫遷離。

美國中部數州也因為暴風雪而導致交通受阻,電纜故障導致大停電。部分地區氣溫更一度降到攝氏零下45度,即使平時難得下雪的一些州也罕見地飄下大雪。大家印象中充滿陽光、海灘、衝浪、比基尼女郎的佛羅里達州,也出現歷史低溫,以往遊客、泳客擠滿海灘的情況不復見。

歐洲也飽受氣候異常之苦。以英國為例,去年11月先是滂沱大雨而發生史上最嚴重的水患,橋樑、防洪設施遭洪水沖垮,一名警察救災時殉職,部分地區淹水甚至達2.5公尺。隨著時節進入隆冬,1月份,英國人經歷了近3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許多地區厚雪覆蓋,白天氣溫更下探攝氏零下10度以下。

往來於英國、法國以及比利時之間的歐洲之星列車,在耶誕節前因風雪以及酷寒而故障停駛三天,許多急著返鄉過節的民眾被困在車站內又冷又心急,不知何時列車才恢復行駛。時隔三週,1月初再次發生列車故障卡在英法海底隧道的意外,不排除又是因為氣溫過低所致。

儘管北半球到處傳出暴風雪肆虐的災情,但位處南半球的澳洲、紐西蘭時值盛夏,對暖化現象的感受特別強烈。

以澳洲為例,9月至11月應為春季,卻已經有好幾天氣溫上衝攝氏40度。當時的氣象專家警告,依據目前的天氣狀況研判,澳洲今年的夏天將會異常乾燥、炎熱。自此之後澳洲各地森林大火、高溫特報不斷,南澳洲的森林大火一度相當危急,火舌四竄進逼住宅區,許多人被迫棄守家園以保生命安全。

去年初發生於維多利亞州的「黑色星期六」森林大火,更奪走將近180條人命,燒毀四個城鎮,為澳洲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森林大火。當時也是因為高溫酷熱使得火勢一發不可收拾。今年夏季雖然大小火警依然不斷,幸未再釀成巨禍。

不過,氣溫屢創新高已經讓澳洲人受不了。首都墨爾本1月更出現了近108年以來最燠熱的一個晚上,當天晚上的氣溫竟高達43度,民眾熱得沒辦法睡覺,只好外出散步乘涼,有些人乾脆直接躺在海邊納涼,醫護人員則忙著照顧不敵高溫而送醫的民眾。

澳洲氣象局的報告指出,2000年到2009年間,是澳洲歷來最熱的10年,連一向涼爽的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也出現了42.2度的高溫。去年8月更是澳洲有氣象紀錄以來最溫暖的冬季。

可怕的是,暖化並不是唯一的氣候異常現象。

去年9月,雪梨遭沙塵暴侵襲,紅色沙塵漫天覆蓋整座城市,空氣品質大受影響。新南威爾斯州(NewSouth Wales)東北部自耶誕節以來連下暴雨10天,雖然舒緩了當地長期的旱象,但也導致河水暴漲,淹沒了公路、橋樑和民宅。

1月中,當墨爾本出現百年以來最高溫的夜晚時,新南威爾斯州南部的特瑞坡﹝Thredbo﹞卻突然飄起了奇特的「夏雪」,氣溫僅有零下3.9度,而一週前當地氣溫還曾一度飆升至40度。根據資料顯示,特瑞坡降下1月雪的紀錄僅有八次。當地雖是滑雪勝地,不過氣溫變化如此劇烈,實在相當不尋常。

在雷聲大、雨點小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上,各國代表雖然都承認氣候的確在改變,不過卻無法達成具體共識,難以有效防止情況繼續惡化。

全球暖化與氣候異常所造成的影響其實距離人們不遠。歐洲之星因為酷寒而故障停駛,墨爾本火車則因高溫頻出狀況;暴風雪導致各地航空交通大亂、行車安全大受影響,學校停課;極冷或極熱的天氣都會導致電力、瓦斯的使用量暴增,恐加速能源危機;乾旱或暴雨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收成,糧食價格日漸攀高。

澳洲警方甚至表示,由於高溫的日子越來越頻繁,民眾為消暑而增加了如啤酒之類酒品的飲用量,使得酒後暴力攻擊事件日增。

有識之士對暖化的現象無不憂心忡忡,他們大聲疾呼,氣候暖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從現在起將無人能置身事外,人類應該有所作為,共同遏止情況的惡化。



◆ 新疆暴雪已致13死 預料災情還將擴大

中央社 2010.01.26

新疆最近的雪災連一輩子經歷過4場大雪的老牧民也直呼這次最嚴重。最新統計受災人數已達141萬多人,13人因凍寒或雪崩遇難,今天起新疆北部又有新一波雪況,預計災情將進一步擴大。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3、24日專程到新疆塔城盆地南緣著名的「老風口」探視村民。新華社說,當時氣溫為攝氏零下30度,正颳著7級大風,一位牧民斯哈克就向溫家寶感嘆這輩子遇到了最嚴重的雪災。

香港中通社引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廳今天上午的災情統計,新疆北部地區的強降雪寒潮天氣導致141萬多人受災,13人因災死亡,7125間倒塌房屋。

據當地氣象部門預報,新疆北部地區今天又將迎來新一輪的降溫降雪天氣,相關部門預計災情損失會進一步加大。

另據中新社報導,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哈密、克州、喀什等9個地方,最近先後出現7次寒流大雪天氣,阿勒泰、塔城部分地區的最低溫一度降至攝氏零下 35甚至42度。

以富蘊縣境內的可可托海為例,1月份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37度,最近1場強寒流,最低溫度降到零下43.8度。



◆ 秘魯豪雨土石流 台旅客21人受困印加遺跡

NOWnews.com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0/01/26

全球暖化導致氣候異常成災,台灣人也無法倖免!目前有21名平均年齡60歲的台灣遊客,正受困祕魯的印加遺跡-馬丘比丘山上,時間超過72小時,但受困人數高達2千人,只能靠簡訊跟台灣家人連絡,情況一度危急。

祕魯連續下了三天大雨,中部城市「庫斯科」爆發大規模土石流,連高壓線電塔都被洪流沖走,至少造成3百多人無家可歸。而台灣團有21人飛中南美洲,打算玩5國,一人繳了快22萬,沒想到聯外鐵路、道路被冲毀,第一站就受阻。

連續幾封來自祕魯的簡訊,雖然報了平安,求救語氣依舊讓台灣家屬揪心,第一天鐵路淹水,交通中斷,大夥受困12小時下不了山,窩在火車上過夜,第二天,突然洪水往下游衝,還強調所有人滿臉驚恐往高處撤,沒充電器、沒衣服換,求助無門。

秘魯政府派了小小的直昇機將遊客分批救出,許多遊客都是銀髮族,雖然餘悸猶存,更感念救援隊的超高效率。雖然部份遊客已經送往安全避難所,但庫斯科的許多民宅,卻仍埋在瓦礫堆中,至少有三百多人失去家園,亟待救援。(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fsj 提到...

《氣候門振盪》暖化派大戰急凍派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an/31/today-life12.htm

自由時報 2010.01.31

前言:

二○○九年十一月,駭客入侵英國研究氣候變化的權威機構,東英格利亞大學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伺服器,盜取一九九六年後千封以上的電子郵件及三千多份有關氣候變遷的機密文件。

駭客更在去年十二月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前於網路公布資料內容,指出該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瓊斯與美國科學家通信時提到曾技巧隱匿,竄改暖化減緩的數值,引起輿論譁然。儘管瓊斯教授極力辯護,但個人聲譽仍然「一夕變天」,隨即主動請假,靜待調查。

這起事件被歐美媒體形容有如科學界的水門事件(Watergate),因此稱為「氣候門(Climategate)」事件。

記者林嘉琪、劉力仁/專題報導

「明天過後,地球究竟會更熱?或更冷?」正當全球科學家都預告受到聖嬰效應,各地氣候蛻變,台灣等區域將擁抱暖冬,沒想到北半球居然出現了六十年最強的「北極振盪」,老天爺變臉,暖冬不再,冰封北半球,南半球卻又出現炙烤高溫。

一個地球兩個世界,到底地球是變冷或變熱了?科學家的意見相當分歧。

「一九七五年美國科學家Wallace Broecker發表一篇名為『氣候變遷:我們是否正面臨全球暖化?』的文章,率先用『全球暖化』一詞凸顯地球發燙。」文大理學院長劉廣英指出,一九八○ 年七月美國德州連續出現華氏一百度(38℃)以上高溫,乾熱造成一千三百人死亡,財物損失超過二百億美元。事後美國國家氣候資料中心發現,哪年的高溫酷旱是廿世紀裡、八十年中最慘重的一次,自此人類不斷聽到全球暖化、臭氧洞及酸雨等問題,結合延伸出一個讓人憂心忡忡的未來景象。

但是去年十一月氣候門事件爆發,神秘駭客取得英國東英格利亞大學氣候研究中心機密文件,直指擁護「暖化說」的科學家歪曲及隱匿數據,誇大地球乖舛命運。

台大大氣系教授許晃雄指出,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對外宣稱,目前地球比中世紀暖期還要熱,但這批遭駭文件的數字顯示地球其實沒有比當時還熱,也因此讓暖化理論備受質疑。

有學者指稱,日前的酷寒冷冬顯示小冰河期來臨;有學者甚至宣稱全球氣候暖化已經停止,正朝向冷化之路;但是「暖化說」學者則反駁說,酷寒只是一時現象,二○一五年後,全球暖化現象將更加速。

氣象專家吳德榮認為,地球究竟是趨向暖化或是逐步冷凍?一直是氣象學爭論未休的議題。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年之間,當時的主流意見都一再預告地球將進入冰冷世界;一九九○年後,暖化之說出頭,四年前,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現身鼓吹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轟動全球,將暖化思潮及警訊推上最高峰。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認為,目前較多科學證據指出地球會越來越熱,國外有學者推測地球將在十幾年後進入小冰河期,是參考古氣候學曾出現小冰河期的「模式推演出來的」,氣候變遷受到更多複雜因素影響,變數很多。科學有其極限,吳德榮笑說:「一週之內的氣象預報都會不準,何況長期氣候預測。」

許晃雄認為,氣候門事件的重點應該是要問:「近年來的升溫原因是什麼?對人類的影響為何?」劉廣英說,從研究方法論來看,長期氣候變遷資料量相當大,即使人為竄改部分數字,對暖化趨勢的影響不大。氣候門事件正好讓人們及政府檢視是否做好因應及調適策略。

環保聯盟會長王俊秀表示,不管科學數據如何理性呈現,就感性的部分,民眾感覺到天災的情況越來越頻繁,氣候變遷並不是危言聳聽。畢竟台灣海平面上升是真的,八八水災嚴重災情也是真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表示,即使地球暖化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大家學習過節能減碳的簡單生活,也沒有不好,反之,如果不當一回事,地球真的暖化,後悔也來不及了。(餘詳見原站)

※ 相關報導:

* 倫敦傳真-極北之地的一月天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202+112010013100120,00.html



◆ 雲南旱情50年之最 野象出林

中央社 2010.01.31

今年1月以來,雲南出現50年頭一遭的嚴重乾旱,385萬人、209萬頭牲畜飲水告急。往年要2月中才出森林的西雙版納野象,也因天氣乾旱食物減少,提前半個月被逼出森林,出現在野象谷。

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統計,截至1月30 日,雲南全省作物受旱面積1755萬畝,其中重旱667萬畝、乾枯207萬畝,有385萬人、209萬頭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春城晚報報導,西雙版納原始森林中的野象群每年2月中旬,會走出森林出現三岔河戲水補充鹽分,順便接受野象谷景區的餵食,連續4年形成慣例,但象群日前就出現在這裡。常年和野象相處的工作人員說,天氣乾旱讓森林中食物減少,野象被逼出森林是不得已。

雲南省氣象局監測預報,近期雲南全省大範圍的有效降水稀少,3、4月份大部地區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旱情仍將持續,發生秋、冬、春、初夏連旱的可能性很高。

雲南省旱情從去年10月開始,比常年提前3個多月,且有加快加重趨勢,全省受旱面積由去年10月底230萬公畝擴展到目前的1755萬公畝,且仍在增加中。去年至今,雲南省已5次提撥抗旱經費共人民幣410萬元。



◆ 超低溫 黑龍江攝氏零下50.1度

中央社 2010.01.31

中國最北方的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今天出現攝氏零下50.1度的超低溫,逼近當地69年來最低溫。

新華社報導,今天7時51分,黑龍江大興安嶺呼中區氣象部門監測,呼中區的平均最低溫為零下46.8度,其中位於大白山山腳下的一個自動氣象站,更測到驚人的零下50.1度,接近大興安嶺漠河地區69年來最低溫:零下52.3度。

今天早晨,中國最北的漠河地區最低溫為零下43.9度。

龍江昨天起迎來新一輪的寒流,氣象部門發佈了全省寒流藍色預警。



◆ 颶風狂掃澳洲昆士蘭 強風豪雨恐引發災情

中央社 2010.01.31

澳洲昆士蘭省遭颶風奧嘉(Olga)侵襲,除了在沿岸部分地區降下滂沱大雨,也帶來風速達每小時90公里的強風。

颶風奧嘉昨天上午橫掃昆士蘭省卡倫巴(Karumba)以西的沿岸地區,並帶來強風豪雨,幸好當地時間中午過後已經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不過,颶風挾帶的水氣已經產生豐沛的雨量,部分地區在過去24小時內降雨量已達60毫米。由於低氣壓仍然在當地盤旋並往南移動,帶進大量水氣,昆士蘭東南方未來幾天仍然會受到影響並持續降雨。

昆州北方的度假勝地肯因茲(Cairns)在過去24小時內累計降雨已經達100毫米。氣象專家表示,緊鄰昆士蘭的新南威爾斯省可能也將受影響而下大雨,甚至淹水。緊急救難中心擔心未來幾天的大雨可能會造成災情,已經準備沙包待命。

fsj 提到...

大暴風雪 9日夜襲紐約

【聯合報╱記者傅依傑/即時報導】2010.02.09

美氣象局預期,今年以來最大暴風雪預期9日深夜(台北10日中午)襲紐約,可望帶來10吋至18吋積雪、風速每小時40哩至 45哩。氣象局已發布暴風雪警告。屆時大紐約三大機場國際航班可能受影響。

上週末創紀錄暴風雪襲華府、費城等地,紐約逃過一劫;9日、10日風雪更大,從波士頓、紐約到費城、華府都受波及。



◆ 華府大雪災 1870年以來最冷寒冬

公視午間新聞 2010-02-09

百年罕見暴風雪,把美國東岸的中部地區,9號傍晚又將有新一波暴風雪,大華府地區恐怕這個星期都難逃積雪所困。至於日本北部,過去三天也下大雪,有的地方積雪甚至達到一層樓高。美國華府地區的居民這兩天最常做的工作就是鏟雪。華盛頓特區所處的大西洋中部地區,這個週末一共降下超過54.5英吋,也就是138公分的大雪,從馬里蘭,維吉尼亞到華府甚至到費城,8號持續降雪,華府部分郊區一夜積雪達81公分,許多居民從沒見過華府下過這麼大的雪。太扯了,我從沒見過這種情況。華府當局已宣布180萬學生停課,聯邦機關23萬員工也停班。但食物外送的員工還是得在暴雪中工作。華府地方電視台表示,由於積雪太厚重,樹木被壓垮,倒下來時扯斷電線,造成十多萬戶停電,儘管電力公司24小時搶修,數十萬人仍只能在寒夜裡點起蠟燭等待來電。美國氣象中心發布冬季風雪警報,9號下午又有一波暴風雪將侵襲華府週邊地區,積雪恐達50公分。至於日本東北沿海跟北陸地區,也受到強烈冷氣團影響,連續三天降下暴雪,路上交通幾乎癱瘓,新潟縣積雪幾乎要跟一層樓一樣高,滑雪度假勝地志賀高原的飯店停車場,也遭雪崩淹埋,導致遊覽車傷及兩名遊客,提醒要前往日本北方旅遊的民眾注意安全。



◆ 中國大陸北方6省將遭暴雪襲擊

中央社 2010.02.09

中國中央氣象台發佈預告指出,一股強烈大陸冷氣團將爆發南下,帶來大範圍的雨雪降溫天氣,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北、山東、河南等北方6省今天稍晚將陸續遭遇暴雪襲擊。

中新社引述中國中央氣象台最新預報,今天中國西北地區中東部、內蒙古中西部、華北大部份、黃淮大部份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下雨又下雪)。黃淮南部、江淮、江漢大部份、江南、四川、廣西東部、廣東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部分地區有大雨。新疆、西藏也將有降雪出現,局部地區還將出現大到暴雪。

氣象預報指出,雨雪天氣範圍明天會進一步擴大,內蒙古中部、寧夏大部份、陜西中北部、華北南部和西部、黃淮大部份等地有大雪,內蒙古、陜西北部、山西大部份、河北南部、山東南部、河南中北部等北方6省將遭遇暴雪襲擊。

報導引述中央氣象台專家何立富說,10至12日,風雪天氣將爆發南下,自西北向華南一帶影響中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這次雨雪天氣的特點是雨雪範圍大、持續時間長。

專家也提醒,這次風雪影響期間正值春節前夕的出外高峰期,大範圍的雨雪天氣、低溫、局部大霧、道路結冰、海上大風對公路、鐵路、民航、海上交通都會帶來不利影響,必須嚴加防範。

fsj 提到...

雪災水災旱災加熱浪 聖嬰現象衝擊美洲

AFP 2010.02.10

(法新社聖保羅10日電) 美國暴風雪,巴西熱浪,墨西哥淹大水,厄瓜多乾旱成災─氣象專家說,橫掃美洲的怪異天氣都是聖嬰現象惹的禍。

聖嬰現象通常肇因於太平洋中部海面溫度過高,破壞大氣系統,為美洲大陸造成暴風雨和數次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因此,美國東岸紐約和華盛頓的居民們因為暴風雪哪裡都不能去,學校、聯邦政府辦公室和聯合國總部都關閉,飛往紐約的航班也一片大亂。

與美國東岸的酷寒相反,在美洲另一端的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出現近50年來高溫。根據巴西國家氣象局(Inmet)說,熱浪高溫超過撒哈拉沙漠。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資料顯示,里約昨天創下攝氏46.3度(華氏115度)高溫,全球除了迦納東部小鎮亞達(Ada)還高出2度之外,再也沒有更高溫的地方了。

聖嬰現象還在美洲大陸其他幾個地區帶來洪水。巴西的聖保羅州,大雨滂沱已經將近2個月,造成70多人死亡。墨西哥、玻利維亞和秘魯也都洪澇為患,山區爆發土石流,災情慘重。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也一度因為巴拉納河(Parana River)即將潰堤而進入警戒狀態。

厄瓜多剛好相反,這裡的問題是太缺水了。

厄瓜多正處於40年來僅見的乾旱。委內瑞拉最主要的水力發電廠也因水位過低,迫使查維斯總統(HugoChavez)在8日宣布進入「電力警戒狀態」。

巴西的天氣預測與研究中心(WeatherForecasting and Climatic Studies Center)說,聖嬰現象會繼續肆虐到3月間,屆時北方乾燥條件南下,情況會有所改變。

美國政府的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在官網張貼一張聖嬰現象的溫差影像圖,上面代表高溫的紅色從澳洲到中美洲,佈滿太平洋兩岸一大片。(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 炎熱二月天 嘉義33℃破41年紀錄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0.02.11

昨天中午嘉義出現卅三度高溫,打破嘉義氣象站設站四十一年來二月最高氣溫紀錄;全台最高溫是台東大武的卅三點七度。中央氣象局預測,今天白天還是熱,但傍晚就變天,天氣會一直壞到過年。

天氣好,氣溫也越飆越高,昨天中午中部以南幾乎都超過卅度,台北市也相當接近。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指出,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外圍環流把南方熱帶海域上的暖空氣帶來,加上太陽「烘烤加熱」,溫度升高。「這在二月真的很少發生。」

聖嬰現象讓熱帶海水溫度偏高,鄭明典認為這個冬天的聖嬰現象是自一九九七、九八年來最強的一次。以台灣地區而言,雖然去年十二月中開始受「北極振盪」的影響比較明顯,冷氣團一波接一波,但北極振盪一弱,聖嬰現象累積的威力馬上就開始加溫,「聖嬰現象影響比較全面。」

鄭明典舉例,聖嬰現象除了讓台灣這幾天很熱外,也讓美國東部下大雪、南加州沙漠地區下大雨,祕魯的雨甚至大到山洪爆發。

昨天台東大武的氣溫,是當地二月第三高溫,同時也是十四年來大武最熱的一天。氣象局統計,嘉義去年二月十三和廿三日,也曾出現過卅二點四及卅二點一度高溫。

「白天還是熱喔!」氣象局預報員黃椿喜說,今天白天可能再破卅度,但晚上開始鋒面就會接近,中部以北可能有陣雨甚至雷雨。他特別提醒,晚上的天氣轉變比較劇烈,還可能打雷,民眾別忘了帶雨具。但從明天起,中部以北氣溫會一路下滑到接近十五度,到過年都溼溼冷冷。

氣象局近日針對嘉義以北、金門、馬祖發了很多次濃霧特報,預測霧氣大概到今晚鋒面來才會散去。



◆ 溫哥華 冬奧雪荒解除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2.11

溫哥華冬季奧運會主辦單位總算鬆了一口氣,老天爺好心合作,在盛會即將開幕的前三天,賽普瑞斯山(Cypress Mountain)山顛開始飄下驚喜的白雪。這是當地1月15日以來首見像樣的雪。

冬季奧運會場發言人布爾多說:「至今為止,降雪情況還算不錯,樹上已有白雪覆蓋,希望未來幾天給我們更多一點。」

氣溫徘徊在零度上下盤桓,後來彷彿拿定決心往下走,溫哥華的雨於是變成雪,更好的是,雪落在郊外的塞普瑞斯山上。布爾多說:「天氣夠冷了,我們非常開心,大家都等了好久。」

如果老天爺不供應足夠雪量來覆蓋要舉辦自由式滑雪(Freestyle Skiing)和雪板(Snowboard)兩賽項的塞普瑞斯山,主辦單位只好自求多福:像先前一樣從別處找雪,運雪上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經濟學人資訊社」公布的最新調查指出,2010年冬季奧運主辦地溫哥華,是全球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台北排名第62,香港排名第31。

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 lligence Unit )對全球140個城市的政治穩定、醫療保健、文化與環境、教育、基礎設施等5大類30個指標進行調查,溫哥華以總分98分掄元。

中央社報導,台北在教育項目獲得100分滿分,表現出色,醫療保健項目獲83.3分,基礎設施82.1分,政府穩定80分,最低分落在文化與環境項目,僅 75.2分。

負責這項調查的編輯柯彼斯塔克表示,溫哥華在主要的調查項目得分都很高,拿到3個滿分,舉辦冬季奧運,也推助溫哥華在文化及體育項目拿到高分。冬奧將於 12日開幕。

英國首都倫敦排名第54,低於曼徹斯特的第45;被西方民眾視為度假勝地的曼谷,排名第103。非洲辛巴威首都哈拉雷(Harare)排名殿後,名列最不適合居住的城市。



◆ 氣候隱憂…祈虎年風調雨順

【聯合報╱彭啟明、楊之遠】2010.02.11

彭啟明/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台北市)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副教授(台北市)

相對於一月上旬的低溫,台灣南部還不到二月中就開始出現卅多度的溫度,簡直像是初夏的豔陽天,其中氣象局嘉義站更出現卅三度高溫,創下設站以來最高的紀錄。

相對台灣的「熱冬」,美國東岸卻創下百年來最大的降雪紀錄,美國總統歐巴馬形容「暴雪末日」降臨,連續在兩周內降下超過一千毫米的雪量,華府許多政府單位連續三天無法辦公,許多民眾沒辦法出門購物,成為百年來最嚴重的「末日雪災」。

為何美東會出現這樣大雪?特別是上周歐洲也出現大雪,這波和十二月中到一月中的全球發威的「北極震盪」有異曲同工之處,此時的北極震盪指標又達到一個負相位,也就是周圍環流減弱,冷空氣隨之流洩出來,但持續時間不若上波強,也造成區域型的低溫現象。而從去年度的東太平洋海溫異常高溫的「聖嬰」現象,恐怕也為這波大雪形成前的雲系提供了豐沛的水氣,例如一月在美國西岸的加州、墨西哥到南美的祕魯、巴西都出現異常的暴雨有明顯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北半球高緯度區域普遍出現較低溫現象,但位於北極內的海冰面積,卻創下歷史同時期最少的紀錄,通常在二、三月在北極海冰會結冰到一千六百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但到二月中還不到一千四百萬公里,將近少了大約五十個台灣的面積,冬天結冰結的少,自然夏天融化速度會加快,今年夏天,北極將是嚴酷挑戰的一年,很有可能創下海冰面積最少紀錄。

台灣在這幾波全球連凍中,所幸較低緯度,並未出現明顯大規模的寒害,但要特別留意近期許多天氣上的隱憂開始浮現。例如上周六在中部沿海開始出現的閃電,按照過去廿四節氣中的三月五日的驚蟄前後才打雷,相較過去紀錄有明顯提早一個月,顯示有對流性降雨的機會出現,這和國際氣象單位預估的聖嬰現象仍持續有關。

過去台灣在類似情境下,通常會發生較多的春雨,甚至曾經發生春雨綿綿的災害,這看起來對紓解中南部旱象似乎帶來了一絲希望,但要特別注意這樣的期待是否會降在南部地區,還需禱告,有時雲雨帶的位置不對,北部雨水通常會多,南部仍然杯水車薪。

尤其像去年莫拉克颱風的例子來看,靠降雨來紓解旱象和造成水災都只是一線之隔,這就是古人經常祈禱「風調雨順」的原因,特別是中南部在八八水災後,整體環境仍相對脆弱,民眾有必要提早進入汛期的準備,節水抗旱也同時要防汛。

今年春節期間,巧逢東亞面臨一波新的冷氣團影響,台灣北部地區氣溫明顯下降,北部溫差將近七度以上,過年期間較容易勞累,提醒年長者務必要注意健康,小心因溫差引發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

同時由於春節旅遊交通量大增,國際機場雨雪霧霾天氣事件都容易交替出現,對飛航影響相當大,出國過節的民眾在國際旅程上都宜有被延誤的準備。明知今年虎年在先天氣候上有許多不利的先天因素存在,也希望大家用戒慎虔誠的心及實際愛護地球的作為,來共同期盼虎年能夠風調雨順。

fsj 提到...

一波接一波 半個台灣過年很凍人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0.02.12

連日高溫從昨晚起了變化,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氣溫明顯下降,春節假期溼冷空氣一波接一波,半個台灣會下雨,有些地區還會下大雨。預估初五前後最冷,北部可能只有十度。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以「海浪」形容春節的冷空氣。他指出,連假期間台灣最少遇到三波,每波間隔三、四天,第一波昨晚已經來了、第二波約初二下午到,第三波最強,而且「分兩梯次南下」。

昨天白天各地高溫接近卅度,晚上北部隨即大風陣陣,今天受到鋒面和「結實」的大陸冷氣團影響,鄭明典表示,北部會一路跌到十八、九度;中部、東部比昨天降七、八度;南部及東南部也下降約五度。除夕中午以後,玉山、合歡山區下雪機會大。

氣象局預報員陳維良說,初一會稍微回溫,初三大陸冷氣團接近「先降溫」,強烈大陸冷氣團跟在後面,「這是個有年味的冷春節。」

接連的鋒面讓台南以北和東部,從除夕到初二都很容易下雨,屏東一帶才有機會見到陽光。

氣象局預測,北部地區唯一降雨稍緩的時間可能只有除夕夜到大年初一;初二以後除了南部、東南部地區多雲外,其他地區(包括外島)天氣都不好。

陳維良建議南下的民眾,可以考慮多層次穿法;北上的話,別忘了帶件厚外套和雨具。

溼冷空氣將前一波的溼暖空氣往南推,鄭明典預測嘉義以北、外島的連日大霧可望漸漸散去。



◆ 美經濟「凍」傷 每天損失1億美元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0.02.12

美東遭大雪襲擊,聯邦政府每關閉一天,納稅人估計就損失約1億美元,多項經濟數據也被迫延後公布,且暴風雪恐影響2月份就業數據,進而衝擊市場對美國經濟復甦的信心。不過,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意外降至一年多來的新低。

華府10日刷新紀錄年度降雪量紀錄,舉目所見一片雪白。在這場歷來僅見暴風雪的肆虐下,美東產業活動幾乎全數停擺,連續關閉三天的聯邦政府已經宣布,11 日還會繼續關閉。聯邦人事管理局估計,聯邦政府每關閉一天,造成的生產力和其他經濟損失就高達1億美元。

聯邦政府也決定延後每月經濟數據的公布時程。財政部已經宣布,原訂10日公布的1月預算報告將延至下周;商務部10日改採網站貼文的方式公布上個月的貿易赤字數據,並表示原定11日發布的1月零售銷售和上月的企業庫存展望,至少將延至12日再行公布。

儘管如此,紛飛大雪並未讓就業市場也跟著冰凍。美國勞工部不畏風雪襲擊,11日照例公布至6日止的上周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該數據經季節調整後減少 4.3萬人,降為44 萬人,為近18個月來的歷史新低,優於經濟學家預估的減少1.2萬人。

此外,至1月30日止的一周內持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幅也超出預期,一共減少7.9萬人,降為450萬人,寫下一年多來的新低水準。

這項數據顯示,就業市場正逐漸好轉,加州等地區在耶誕假期累積的失業人數可能逐漸消化完畢。由於大雪襲擊時間落在數據統計結束以後,大雪對就業市場的衝擊要到本周以後才會開始顯現。

回顧歷史,暴風雪很可能會導致建築業停工、交通中斷,相關產業活動也將暫時停擺,這一切料將對就業市場造成不小衝擊。不過也有業者將因此受惠,例如旅館將擠滿滯留的旅客,消費者也可能為抵抗大雪囤積民生用品,因而帶動超級市場的買氣。



◆ 46.3度 巴西50年來最強熱浪 56人熱死

NOWnews.com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0/02/12

台灣地區從今天開始,氣溫明顯下降,但在南美洲的巴西,最近卻遭遇50年來最強的熱浪侵襲,造成至少56人死亡。氣象單位表示,高達攝氏46度的氣溫,讓許多老人家吃不消。衛生當局則呼籲民眾沖冷水澡降溫,以避免中暑。

火辣的太陽讓巴西第一大城里約街頭宛如一座烤箱,溫度計顯示攝氏34度,而且還在繼續攀升,海灘擠滿了戲水的民眾,因為超過40度的氣溫讓他們受不了。

最近一個星期以來,50年來最強的熱浪侵襲巴西東南部沿海地區,包括里約、聖保羅,以及聖多斯在內的各大城市高溫屢破記錄。里約還曾出現攝氏 46.3度的當天全球最高溫,許多民眾只好想盡辦法來消暑,就連晚上的海灘也到處都是人。

全球知名的嘉年華會即將在周五揭開序幕,慕名前來的外國遊客絲毫不受熱浪影響。英國觀光客沙林說,「老家正在下大雪,所以我很高興來這裡玩。」

氣象專家表示,因為受到聖嬰現象影響,造成南半球天氣劇烈變化,預料這波異常氣候將持續到3月底。(新聞來源:東森新聞陳昌輝)

fsj 提到...

美航太總署研究 道路運輸 暖化最大禍首

【陳文和/綜合廿一日外電報導】2010-02-22 中國時報

過去數十年期間,氣候學家研究地球氣候變化普遍側重氣體與大氣中懸浮微粒的影響,如今學界出現運用經濟模型作為分析工具的直觀研究取向。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高達德太空研究中心」溫格爾博士的研究指出,以經濟模型而論,道路運輸是近期內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源,工業部門反而有降溫之功。

溫格爾估計二○○○年到二一○○年間,十三個經濟部門對全球氣候的衝擊,顯示道路運輸使用的汽車、巴士與卡車,是近期內全球暖化的罪魁禍首,排出大量汙染物質與溫室氣體,只釋出少量可使地球降溫的氣溶膠(aerosol)。

研究團隊也發現,一般家庭煮飯或取暖用的木材、動物糞便等生質燃料,是溫室氣體的第二大排放來源。而飼養牲畜(尤其是糞便中含有甲烷的牛隻)的排放量位居第三。

工業部門則因排放大量硫酸鹽及其他有冷卻效用的氣溶膠,實質上可降低地表溫度,對氣候的衝擊最小。其次是造成「霾害」的「生質燃燒」(biomass burning,例如熱帶雨林或大草原火災),會釋出大量有機碳分子,可阻隔太陽輻射,也能降低地表溫度。

溫格爾的研究也預測,二○五○年時,發電將取代道路運輸成為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工業部門對地球氣候的衝擊將在二○二○年降到最小,然而二一○○年時反將躍升為第三大排放源。

這些估計是以全球各地科學家彙集的溫室氣體排放資料為本,研究人員確信這些趨勢未來不會有太大變化。新分析方法可提供決策者與民眾更詳盡的氣候變化資訊,以深入瞭解如何做對緩和地球暖化最有成效。

例如,許多已開發國家基於氣溶膠危害健康,正逐步減抑工業部門的氣溶膠排放量,然而此種汙染物質也具有降低地表溫度的效用,持續減排將加速暖化,因應必須透過加倍努力減排溫室氣體來彌補。

※ 相關報導:

* 專家預測/熱帶氣旋將減少 但威力增強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431307.shtml



◆ 葡萄牙土石流 馬德拉島40死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2010.02.22

葡萄牙度假勝地馬德拉島(Madeira Island)因暴雨引發洪水及土石流,21日已造成至少40人喪生,100多人受傷,失蹤人數不明。當局表示,死亡人數可能繼續增加,已知的死者中並無外國觀光客。

當地的天氣已於21日好轉,使救難人員得以加快搜救腳步。一架搭載潛水夫、搜救專家及通信設備的C-130運輸機21日自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起飛前往西南方 900公里處的馬德拉島。當地通信已經中斷。

馬德拉首府芳夏爾市區21日仍然一片汪洋,災情慘重,救難人員已在市區找到17具罹難者的屍體。市長艾爾布奎爾基表示:「我們極可能找到更多罹難者的屍體。」暴雨20日在馬德拉島引發洪水及土石流。這也是1993年以來,馬德拉島出現的最大暴雨。

大約250名當地人因為暴雨來襲而無家可歸,部分民眾必須抓緊欄杆或其他牢固的物件,以免被力道強大的土石流吞噬。數輛汽車被強大的水流捲走,部分嚴重受損的車輛零散街頭各處。部分道路與橋樑被沖毀,有些道路則布滿連根拔起的樹木、車輛及巨石,阻礙救援。

葡萄牙總理蘇格拉底表示,土石流造成的災情之嚴重令他「深為震驚」。他並表示,葡萄牙政府將全力協助馬德拉島盡快展開災後復原工作。



◆ 10省鬧大旱 千萬人飲水難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22日電】2010.02.22

中國西南地區出現秋冬連旱,目前旱情遍及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甘肅、青海、陝西、河南、山西和西藏等10省區,其中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局部地區陷入特大乾旱,超過千萬人飲水困難、近千萬畝農作物絕收。為了搶救旱情,各地方政府紛紛出招,有組織運水大軍,靠人背馬馱車拉運來救命水;也有研擬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盼能緩解旱情。

綜合香港文匯報及大陸媒體報導,氣象局專家今日表示,去年秋季以來,華南地區秋季降水異常偏少、西南秋冬季降水異常偏少,氣溫偏高,造成了華南秋季乾旱、西南秋冬季嚴重乾旱,全國乾旱範圍明顯擴大。雲南氣象局更憂心預言,極有可能出現秋、冬、春、初夏連旱。

截至目前,乾旱已波及十省區,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東部和南部、青海東部和南部,以及西藏的部分地區為輕到中度氣象乾旱;雲南、貴州、四川、廣西西北部為中度到重度氣象乾旱,局部特旱。

雲南的旱情最為嚴重,乾旱發生範圍之廣、受旱程度之深、旱災損失之重,均為歷史同期少有,千萬民眾受災、近千萬畝秋冬農作物絕收,昆明、大理、曲靖、香格里拉等地近日連續發生山火。去年7月以來,雲南遭遇了60年一遇的罕見乾旱,94%的觀測站出現重旱和特旱,對全省工農業生產和民眾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氣象局監測顯示,截至21日,雲南省125個觀測站中有100個站特旱,旱情仍然較重。

10省區發火險警報

面對大旱,運水大軍的行動最令人佩服。雲南昆明東川區阿旺鎮新碧嘎村鹽沙溝村民蕭興洪,就是運水大軍中的一員,由於鹽沙溝村地處半山區地帶,一家人的飲水全靠他徒步從山下的大白河裡往家裡背。他說,水的口感不是很好,但有水已經不錯了。

在東川有水可背的村民是幸福的,還有住在海拔更高的大山上的村民們,除了小水窖裡還有一點點儲存的水外,新的水源還沒有找到,烏龍鎮水井村1800多村民就面臨著這樣的難題。當地政府定期拉水進山村,滿滿一車水昨天被拉到水井村,全村的男女老少提著水桶都湧到水車前,臉上的喜悅之情賽過過年。

除了大旱,湖南、湖北、江西、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甘肅、寧夏、廣西等10個區接到了高森林火險的紅色警報。預計未來一周,上述地區的森林火險等級將達到極度危險,森林防火形勢異常嚴峻。

10天內無明顯降水

另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目前全國受旱省(區、市)已投入抗旱資金6億4000萬元、勞力895萬人、抗旱機動設備31萬台。

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10天,雲南大部仍無明顯降水,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至3℃,旱情仍將持續並發展。此外,21日至26日,貴州、四川中部和南部旱區大部也無明顯降水,旱情仍將持續或發展。



◆ ±2℃ 氣候災難 陳文茜:台灣要自救

【聯合晚報╱記者邱珮瑜/台北報導】2010.02.22

知名媒體人陳文茜與廣告人孫大偉共同監製的台灣氣候變遷紀錄片「正負二度C」中午舉辦媒體試映會,陳文茜表示,這部影片集合了聯合國的專家以及台灣國內的專家意見,以動畫圖表等手法,讓非氣象專業的民眾,在短時間內面對台灣氣候的真相,台灣必須自救,希望在暑假颱風季來臨前將訊息傳達出去。

正負二度C從去年莫拉克風災後的9月開始籌畫,10月開始進行攝製,不到5個月的時間完成,是第一部台灣氣候變遷的紀錄片。許多台灣演藝人員與藝文界人士都全力參與、免費宣傳,台灣多家音樂出版社也在不收版權費的方式下,贊助這部紀錄片,使這部紀錄片得以在包含購買國外版權僅800萬元攝製預算內完成。

台灣是氣候變遷第一批難民

陳文茜表示,台灣需要一部屬於自己的氣候變遷紀錄片,雖然全世界氣候變遷紀錄片非常多,但每一部都著重自己國家,尤其歐洲、英、美,西方影片從未曾將亞洲,特別是台灣列入報導與討論範圍,導致台灣誤以為自己是氣候災難之外的幸運兒,但其實台灣是氣候變遷全世界的第一批難民。

她指出,影片引用中研院各種分析資料,交叉分析聯合國資訊,顯示當馬爾地夫等小島國成世界第一批沉沒之島時,台灣已有與馬爾地夫、吉里巴斯一起沉沒或遭海水入侵地點,包括嘉義的東石港,屏東的林邊、東港,以及雲林全台灣最大的石化工業區麥寮。

陳文茜指出,海平面如果再上升,第二批衝擊的是聯合國2009年列入最危險區的各國家三角洲,台灣同步的危險區域名稱依序則是蘭陽平原、台北盆地(台北縣市)與高雄市。

片尾的時刻,本片引用聯合國跨政府氣候小組(IPCC)召集人,也是全世界最權威的氣候專家,史耐德教授的談話。提醒世人,希望每一個國家,包括台灣,投入足夠的資金,面對氣候安全進行大規模的綠色革命。本片並且號召認同這部記錄影片的觀眾,每一個人寫一封信至總統府信箱,「拯救地球、拯救台灣、拯救孩子。」「將台灣的氣候安全,提昇到國家安全的層次,並且進行一場綠色的大革命。」

影片總共分成七個大段落,第一個大段落整理過去半年來全球令人驚異的氣候變遷現象。第二個大段落,從科學家的角度,引用中央研究院以及IPCC的報告解釋這些現象為何產生。第三個階段回到台灣必須面對的幾大真相,包括台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只比孟加拉低,非常多貧窮的人口被迫居住本來不適合人居住,而且很危險的地方。第二個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是台灣的土地侵蝕率非常的高,每年2%,排名世界前十名。第三個,台灣位於亞洲颱風鏈島上,每一年的颱風,都是三到四個規模。

台灣處境將比其他亞洲國家嚴峻

換句話說,當全球暖化愈來愈嚴重,暴雨暴風極端現象愈明顯的時候,台灣因為本身很特殊的因素,災難將比中國、日本等其他亞洲國家嚴峻。未來,颱風變得會越來越強,雨量會越來越極端,大旱後就是暴雨,熱浪後緊接著寒冬,台灣民眾居住的土地侵蝕率會越來越嚴重,莫拉克不會是唯一。

今天晚上則舉行台北首映會。首映典禮六點半進場,七點正式開始。除原七大企業家林百里、施崇棠、郭台銘、張明正、蔡明介、鄭崇華、嚴凱泰參與贊助外,台灣半導體之父張忠謀也以台積電基金會共襄盛舉,並出席首映會。

fsj 提到...

「±2℃」拍大浩劫 101成孤島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2010.02.23

插畫家幾米憂鬱的筆觸,提琴與鋼琴哀傷的音符,台灣第一部氣候變遷紀錄片「±2℃」,訴說一件可能成真的殘酷事實:台灣人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批氣候難民,最快在十年後發生。

昨晚紀錄片首映,五院院長一字排開,齊聲高呼:「拯救地球,拯救台灣,拯救孩子」。郭台銘、林百里、施崇棠、鄭崇華等龍頭企業家,政界、藝文、宗教界人士都前來關心。

去年莫拉克颱風,阿里山累積近三千毫米雨量。影片中,台大教授李鴻源預估,如果一半降雨下在石門水庫將會潰壩,兩、三億噸的水量,將循一路淹過台北縣三峽、土城、板橋、新莊…,台北縣市都將成為水鄉澤國。片中模擬這場浩劫,台北一○一大樓,成了洪流中的一座孤島。

影片中,研究氣候變遷的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與高中生對話,告訴青年學子這個無奈的答案。學者預估:二○二○年到二○三七年,北極浮冰恐消失,海平面會上升六公尺。

在此情況下,台灣和越南、孟加拉、南太平洋、加勒比海一樣,都將成為全球第一批氣候難民,台灣一百公尺以下平原將無法居住。首當其衝的是嘉義東石、屏東林邊、東港及雲林麥寮;接著淪陷的,是台北盆地、高雄市及蘭陽平原。

台灣何以如此脆弱?地狹人稠,民眾被迫住在不適人居地區,加上地質脆弱,每年土壤侵蝕率百分之二,是全球前十名。

紀錄片監製陳文茜希望每個人都寫一封電子郵件給總統,表達「我們要平平安安長大」。

±2℃行動聯盟網站:http://正負2度c.tw。

【記者李志德/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天主持總統府新春團拜時,關心「±2℃」台灣氣候變遷紀錄片,期勉員工落實節能減碳,做到省電、省水、省紙、省油,共同愛地球。

※ 相關報導:

* 全球暖化浩劫 台灣須面對的真相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5433798.shtml



◆ 環保署:化學物質管制提報 達1萬1千筆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即時報導】2010.02.23

勞委會與環保署等相關主管機關研擬「國家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與資訊應用機制」,希望在100年建置完國內完整的化學物質管制名單。目前已經蒐集1萬1千筆化學物質。

國內對於可能有害的化學物質並沒有一份完整的管制清單,無法從源頭掌握化學物質進出國內,且各主管機關列管的相關規定、物質名稱都不同,造成廠商有重複管理的困擾。

勞委會安衛處處長傅還然表示,目前採廠商自願提報制,提報日期到今年底止,之後沒有列入清單的化學物質都視為新化學物質。廠商如果要引進需要花更多成本做危害測試及風險評估。



◆ 漁獲銳減 高魚價時代到來

自由時報 2010.02.23

去年漁獲量劇減兩成三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去年我國漁獲量比前年大減二成三,不但影響我國對外貿易量,連帶使得漁產品價格上揚,去年平均魚價每公斤近九十五元,創下新高。今年前兩個月的平均魚價為一○三.二元,也比去年同期高五%,市場人士認為,在資源有限、成本提高下,台灣的高魚價時代已來臨。

根據農委會統計,前年漁獲量一三四萬公噸,去年約一百萬公噸,減幅達二十三.二六%,遠洋、養殖、沿近海漁業全面減產,其中遠洋減少最多,從八十二萬公噸減至五十八萬公噸,減幅達三成,至於養殖減一成六、沿近海減一成。而近三年來漁獲量下滑相當明顯,減幅達三成一。

平均魚價近九十五元 新高

全國十四個漁產消費市場過去五到十年的魚價約在每公斤七十餘元,但去年平均近九十五元、前年為九十三元,海魚價格比平均魚價貴一成,養殖魚則便宜兩成。其中,鰹魚五年來上漲近四成、黃魚漲三成七、鯧魚三成四,魚價上漲已成趨勢。

黃魚、鯧魚 五年漲逾三成

台北漁產運銷公司副理徐澄峰認為,原物料上漲、油價飆高,加上資源有限,過去出海三天就能滿載而歸,現在要五天,航程增加,捕獲量又減少,價格自然高漲。其實台灣養殖漁業發達,可以養殖魚補不足,但國內消費者偏好海魚,因為海魚運動量夠、肉質結實、口感好。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杜宇指出,民眾吃的海魚,主要來自沿近海漁獲,而遠洋漁獲沒有進入台灣就外銷了。如遠洋漁獲減少,代表我國外銷貿易量減少。事實上,去年漁產品出口值就大減二成三,較前年減少約台幣一百億元。在全球資源枯竭下,政府應調整漁業結構,並積極復育沿近海漁場。

漁業署表示,去年因遠洋漁業的魷魚、秋刀魚資源低迷,而鮪魚受到配額限制,產量逐年減少,加上莫拉克風災重創養殖業,才讓整體漁獲大減三十萬公噸。今年景氣回升,預估產量會較去年增加一成。



◆ 聯合國:新興國家欠缺處理電子廢棄物能力

中央社 2010-02-23

據聯合國今天公布的報告指出,巴西是每年每人製造最多電腦廢棄物,同時也是丟棄最多冰箱、手機、電視和印表機的新興國家之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在標題「回收再利用:電子廢物轉為可用資源」的報告中指出,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帶動國內市場消費,中產階層的購買力提高和經濟能力穩定,均促使更多民眾貸款購買電子電器品,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成千上萬噸的電子廢棄物。

報告指出,全世界每年約製造4000萬公噸的電子廢棄物,大部分當然是在富有國家產生,單單歐洲就佔了其中1/4;但新興國家的問題是欠缺處理這些電子廢棄物的能力。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Achim Steiner)認為,巴西、墨西哥、印度和中國是受到電子廢棄物影響最嚴重的新興國家,必須面對環境破壞日益嚴重和公共衛生的問題。

報告指出,巴西每年約丟棄9萬6800公噸桌上型電腦,僅次於中國的30萬公噸。但若以人口的平均值來說,巴西則佔第一:每位巴西人每年平均丟棄半公斤的這類電子垃圾。中國人口較多,所以每人平均丟棄0.23公斤;印度0.1公斤。

聯合國也擔心冰箱在巴西變成廢棄物的數量。雖然巴西和中國都是丟棄冰箱最多的新興國家,每年每人0.4公斤,但以數量來說,巴西每年丟棄 11萬5000萬公噸,中國丟棄49萬5000公噸。

此外,巴西每年約丟棄1萬7200公噸的印表機和2200公噸的手機,數量也僅次於中國。

巴西也是第三大製造電視廢棄物最多的新興國家,和中國一樣,每年每人平均0.7公斤。製造這類電子廢棄物最多的新興國家是墨西哥。

雖然聯合國認為巴西應該已做好處理電子廢棄物的準備,但到目前為止的表現仍不理想:除了欠缺全國性的因應策略,政府現行的回收政策也不具永續性,國內工業也未將回收這些廢棄物視為當務之急。

聯合國呼籲新興國家加強採取處理電子廢棄物的措施,特別是因為像目前這樣無秩序的屯積堆放有毒廢棄物,對環境和人體健康可能產生負面衝擊。

報告還指出,中國是全世界第二大電子廢棄物製造國,每年達230萬公噸,僅次於美國。

專家預測至2020年,印度的電腦廢棄物數量將比2007年增加500%,中國和南非應增加400%。

未來10年,印度和中國丟棄的手機數量將分別為現在的18倍和7倍;而變成垃圾的電視和冰箱將是目前的2倍。

聯合國建議新興國家更新回收技術,設立「電子廢棄物管理中心」,同時說服企業主,回收電子廢棄物其實也是一種有利可圖的事業。



◆ 熱水器裝排氣管 無抽風馬達形同沒裝

中廣 2010/02/23

去年開春第一天,新竹市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案件,一家五口不幸死亡;今年開春第一天,新竹市又傳出兩起一氧化碳中毒案件,造成三人死亡。消防人員勘查時發現,其中一個現場裝設排氣管,卻沒有安裝強制排氣的抽風馬達,才會讓一氧化碳濃度不斷昇高,因而發生意外。至於屋主是否有過失致死刑責,檢方表示還要進一步認定。(彭清仁報導)

新竹市開春第一天就傳出兩起一氧化碳中毒案件,造成一對母女和一名獨居婦人死亡,而這兩起意外中,也有三隻狗狗也陪著主人罹難。其中位於中華路的一棟出租套房,唐姓母女則是死得相當冤枉,因為套房一直空著,在開學前一天這對母女才搬進去,儘管丈夫在熱水器上方裝設排氣管,但因天氣寒冷,在門窗緊閉的情況下,唐姓母女還是不幸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

消防人員在會勘現場時指出,在熱水器上裝設排氣管,卻沒有裝置抽風馬達,一氧化碳的濃度還是不斷累積排不出去,是造成這起意外的主要原因。屋主抵達現場時,看到妻子與女兒冰冷的遺體,難過自責喃喃自語,場面令人不忍。

由於最近有多起房東或是建築師,因熱水器、瓦斯等設施,或是因為加裝了採光罩,導致住戶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房東也遭檢察官以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起訴,法界人士的看法不盡相同,但仍有法界人士指出,陽台裝熱水器,或是採光罩,如果房東沒有善盡告知的義務,或是加裝強制排氣的設施,導致意外的發生,房東吃上官司的比例相當的高。新竹地區入冬以來,已造成九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民眾真的是輕忽不得。

fsj 提到...

水淹麥寮怎辦? 漁民:問上帝

【聯合報╱記者李鋅銅/雲林縣報導】2010.02.24

地球均溫若上升2℃,一旦雲林縣麥寮會被海水淹沒,該怎麼辦?台塑六輕人員說,這個問題太大,不知道該怎麼說。沉陷中的箔子寮漁港,被水漫愈來愈深。要如何解決?漁民說:「要去問上帝。」

昨天首映「±2℃」氣候紀錄片中,科學家預警台灣恐成首批難民,尤其是雲林麥寮等地。對於紀錄片所提到的內容,有人注意,多數人則冷感。台塑六輕人員說,地球升溫的結果,不同學派有不同論點,但結果究竟會如何?問題實在太大,不知該從何談起。

「如果麥寮和六輕都被淹沒,那代誌就大條了!」麥寮鄉籍縣議員許忠富說,一旦六輕被淹沒,廠裡毒物外洩散布在海裡,汙染海水,可能造成更嚴重的二次汙染,但話說回來,地球升溫導至的海平面上升,聯合國都不見得解決得了,更何況台灣?未來如何因應,要尊重專家意見。

麥寮鄉長林松利昨晚則未接聽電話,無法得知他的看法。

六輕大門外,過去一片養殖魚塭,如今填成了土地。「六輕沒來以前,這裡的魚塭都抽地下水,地層會下陷,但現在不抽了,反而下陷得少。」1名六輕工程的林姓包商說,如果說麥寮會淹水,那根本不是麥寮可解決的問題,「等淹了再說」,現在根本想不到那裡。

台西鄉也是沿海下沉嚴重地區。鄉公所人員說,如果麥寮會被海水淹沒,台西也跑不掉,因為台西一直在下沉,只是近年來沉陷速度較緩。鄉公所說,78年到93 年間,沿海的溪頂、五港、崙豐等村,有的1年就沉陷達30公分,但在95年以後沉陷速度減緩,減少到20多公分,但仍缺乏詳細調查數字。

鄉公所人員說,他們無法控制地球升溫,更無法控制海水上漲,地層下陷是他們唯一可以努力的,但養殖業者為了生存,不得不抽地下水,鄉公所將藉這部氣候紀錄片在全鄉播放,宣導愛護地球。

※ 相關報導:

* 正負2度C紀錄片YouTube版
http://正負2度c.tw/theme.php?txtid=16



◆ 油電廉價人口多…台灣不敢面對的真相

【聯合報╱黃農生/退休研究人員(台北市)】2010.02.24

陳文茜監製的紀錄片「±2℃」,對將來氣候變遷災難發出警訊,但遺憾的是片中止於道德勸說,並沒有提出一個真正有效逆轉趨勢的辦法。一陣風潮過後,大家又會像是在慢火燉鍋中的青蛙一樣,只能接受命運。

台灣每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名列世界前茅,靠道德勸說要大家節能省碳效果非常有限,最有效的辦法是提高價格反映社會成本。台灣主要的能源都靠進口,但是台灣的汽油價格卻比產油國加拿大還便宜,可見提供廉價的油電是基於被扭曲的政策。主因在朝野政治人物都不敢談論合理的油價,一碰觸就會被汙名化,擔起選戰失利的責任。

合理的油價結構應是提高一般的汽油價格,將加價的價差補貼較節能的大眾交通工具。許多政治人物高唱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但都沒告知大眾這些作法能供應的電量有限,卻提高幾倍的供電成本。這是朝野不敢面對的第一個真相:犧牲全民的稅收去補貼高耗能、高排放的交通工具使用者。

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一大部分是大企業排放。這些企業的原料都向國外進口,所以能夠維持競爭力是因國內廉價的工業用電和寬鬆的環保政策。這是台灣朝野所不敢面對的第二個真相:犧牲全民的稅收和健康環境去補貼耗能、排碳、不環保的大企業。

解決這項不公平的補貼政策最容易。朝野不難調查出台灣每家大企業的耗能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營業額及獲利。只要訂定一個標準化的工業用電優惠費率,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營業額(獲利)的比值或耗能和營業額(獲利)的比值列表,比值愈小的享有最優惠電價,愈高的電價愈高。只要朝野取得共識,將比值公告各界取得全民支持,給企業幾年調整,應該不是那麼難執行,雖然有些排名在前的是國營企業。

節能省碳和保護環境最有效的方法是減少人口。台灣新生人口的增加率已接近全球最低,符合了節能省碳的大趨勢,但是內政部和衛生署又急著要獎勵生育,增加人口將增加這個擁擠小島更重的負擔,替後代子孫埋下一個定時炸彈。這是朝野雙方所不願面對的第三個真相:擔心將來的老年人沒有年輕人照顧。

西歐人口停滯成長已很多年,他們已經平安度過了這個階段,解決辦法是提高社會福利。社會福利好的代價是對高所得者提高稅收,這是朝野所不敢碰觸的大問題。目前台灣朝向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發展,朝野只知降低高所得者的稅收,造成M型社會。

如果朝野無法面對並解決這三個真相,只靠民眾的自我道德規範去節能省碳,台灣將來即使躲得過天災,也躲不過沒落衰敗。



◆ 啟動備源計畫 高雄供水可撐到6月中

中央社 2010.02.24

南部旱象危機仍未完全解除,經濟部長施顏祥指出,高雄、馬祖分別可供水至5月中旬、5月底。水利署長楊偉甫表示,如啟動備源系統計畫,高雄可撐到6月中旬。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希望立院能儘速完成「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特別條例草案」,讓經濟部取得執行的法源與預算。

國民黨下午召開中常會,邀請施顏祥提出「加速水利設施復建及穩定供水」專案報告。他指出,南部旱象採取相關節限水措施,依目前水情分析,除高雄地區可供水至5月中旬、馬祖地區可供水至5月底外,其餘地區均可以穩定供水至6月底,應不用太擔心。

馬英九聽取報告後,要求施顏祥等官員進一步說明,如果高雄地區到了5月後,撐不下去的話,怎麼辦?

楊偉甫表示,大高雄地區如在5月中旬之後,雨情、水情皆不能預期的話,目前正緊急開發浮流水、地下水的備源系統,預計最慢到4月中旬,將會增加20萬噸的供水量。

他說,上述這些計畫若啟動,屆時大高雄地區供水,可以支撐到6月中旬之後。

至於馬祖地區,楊偉甫說,往年如有水源量不足時,「自台運水」是最後手段。目前皆在待命中。

馬英九表示,他非常關心水的問題,去年年底曾特別召開小型國安會議,提升至國家安全的高度,研商對策。如果真的缺水的話,要想南水北運、或北水難運,是非常困難的。

他說,台灣最大的水車是10噸,但任何1個城市,每天需要的水,都是數十至數百萬噸,不可能靠車運、船運方式,必須就地解決。

馬英九說,幸好春節期間下了一場春雨,儘管對很多人來講,又冷又濕,很不舒服,但對於節水抗旱而言,「真是甘霖苦降」。



◆ 百年一遇枯水位 長江上游恐斷航

中央社 2010.02.24

重慶段的長江上游在近3個月連續水位下降後,出現百年難得一遇的嚴重枯水位,長江黃金航段有可能斷航。

受大陸西南地區今年1月份以來出現多年少見的持續乾旱和三峽工程水位消落期到來等影響,長江重慶段水位持續低落,其中長江重慶羊角灘水位,55天就退水 7.52公尺,比去年同期多退近5公尺。

中新社實地了解後發現,一些地段的江水看上去細若溪流,難見江水滾滾之象。

長江重慶航道局方面稱,隨著長江上游水位的持續消落,長江重慶段航道一些重點淺灘水深告急,極有可能出現斷航情況。

據了解,重慶航道部門已採取多項措施因應,包括監測泥沙淤積情況、調整航道標誌、制定疏浚方案等。



◆ 雅加達「沉淪」中…印尼考慮遷都

自由時報 2010.02.24

〔編譯陳成良/法新社雅加達二十三日電〕舊名巴達維亞城的雅加達,近五百年來一直是印尼經濟命脈,但它身為全球第四大人口國的首都地位,恐來日不多。雅加達已過度擁擠,交通混亂、環境破壞、海平面高且水患問題嚴重,印尼當局正慎重考慮遷都。

地勢低漥 水患日益嚴重

雅加達坐落在爪哇島西北方,人口目前已增至一千兩百萬。整個城市發展已趨於極限,加上地勢低窪,水患問題日益嚴重,不但每年造成數百萬美元的經濟損失,還連累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二○○七年的水患,雅加達就曾經宛若死城;隨海平面不斷上升、集水區濫伐情況嚴重,加上垃圾阻塞了運河,預料水患會一年比一年嚴重。

世銀研究︰二○二五年 海平面與印尼總統府等高

據世界銀行研究,二○二五年海平面高度將升高至印尼總統府的大門外,雅加達很快將變得不適宜居住。印尼總統尤德約諾最近再度提出遷都的構想。他說,雅加達已經過度擁擠,當局有必要考慮推動遷移國家行政中心的構想。

早在兩位前總統蘇卡諾及蘇哈托時代,就曾提出遷都構想。蘇哈托屬意將首都遷往雅加達以東五十公里的絨果爾(Jonggol),但隨著他於一九九八年下台後,遷都計畫擱置。蘇卡諾則建議在加里曼丹中部的帕朗卡拉雅建立新都。

鄰國馬來西亞為紓解首都負擔,自一九九九年起就逐漸將國家行政中心遷到吉隆坡南方的布城(Putrajaya)。當時遷都實際費用總額並未公布,但據指其中超過五十八億美元(約台幣一千八百五十八億元)是由國家稅收負擔。專家指出,印尼遷都需要很龐大的經費,有鑒於雅加達的歷史充斥貪污與管理不當,少有都市專家期待遷都能夠成真。

fsj 提到...

社論-面對±2℃ 快進行大規模綠色革命

【本報訊】2010-02-25 中國時報

記錄台灣氣候變遷的紀錄片《±2℃》,自去年八月莫拉克風災後籌拍,歷經五個月,日昨舉行首映會,現場政商雲集,各大媒體輪流播放,五院院長、各大企業老闆都同時出席觀看首映。這樣的影片、這樣的轟動,帶給許多關心環境議題的人們無限的期待。

《±2℃》,就像是台灣版《不願面對的真相》,整部紀錄片以台灣的角度探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台灣將會是第一批氣候難民,期待這樣的訴求能喚醒台灣人民與政府對環保的重視。

全球暖化的議題是一個老問題:聯合國跨政府氣候小組(IPCC)認為,全球溫度若上升攝氏兩度,人類將面臨存亡的威脅;若溫度下降兩度,子孫便能存活。紀錄片首映,燃起了台灣新一波對暖化問題的重視。但在大受感動之餘,從民間到政府,台灣應該如何積極面對並採取有效策略才是重點。

據報載,馬英九總統在主持總統府新春團拜時,也關心《±2℃》台灣氣候變遷紀錄片,馬總統期勉總統府員工落實節能減碳,做到省電、省水、省紙、省油,共同愛地球。民間環保團體則批評,政府一方面要求老百姓節能減碳,但台電依然搶著到處蓋火力發電廠,國光石化、大煉鋼廠等高排碳產業依舊是政府的優先推動政策,生活週遭處處大興土木、破壞山林。從政府與民間的反應來看,顯然大家還只是停留在關心階段,在現實生活與政策中實踐節能減碳,仍有一段漫漫遙遠的路要走。

台灣是海島氣候,人口密度世界第二,其中有相當多的人口被迫居住在不適宜人居的地方,加上土地侵蝕率高、颱風多,隨著全球暖化日益加劇所帶來一連串可預知的災難中,台灣將無可倖免。

研究氣候變遷學者警告,隨著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二○二○年到二○三七年,北極浮冰恐消失,海平面會上升六公尺。在此情況下,台灣和越南、孟加拉、南太平洋、加勒比海一樣,都將成為全球第一批氣候難民,台灣一百公尺以下平原將無法居住。首當其衝的是嘉義東石、屏東林邊、東港及雲林麥寮;接著淪陷的,可能是台北盆地、高雄市及蘭陽平原。海平面如果再上升,第二批衝擊的是聯合國二○○九年列入最危險區的各國家三角洲,台灣同步的危險區域名稱依序則是蘭陽平原、台北盆地(台北縣市)與高雄市。

去年莫拉克颱風,阿里山累積近三千毫米雨量,學者估計,如果一半降雨下在石門水庫可能會潰壩,兩、三億噸的水量,將一路淹過台北縣三峽、土城、板橋、新莊…,台北縣市都將成為水鄉澤國,屆時台北一○一大樓,成了洪流中的一座孤島。

當全球暖化愈來愈嚴重,暴雨暴風極端現象愈明顯的時候,台灣因為地形特殊,災難將比中國、日本等其他亞洲國家嚴峻。未來,颱風會變得越來越強,雨量會越來越極端,大旱後就是暴雨,熱浪後緊接著寒冬,台灣民眾居住的土地侵蝕率會越來越嚴重,莫拉克不會是唯一的。

面對這樣的大災難,聯合國跨政府氣候小組呼籲每一個國家,包括台灣,投入足夠的資金,進行大規模的綠色革命。在這關鍵時刻,我們支持:每一個人寫一封信給總統,從國家高度,拯救台灣、拯救孩子、善盡地球村一分子責任,將台灣的氣候安全,提昇到國家安全的層次;目前在國會將審議中的溫室氣體減量法正名為氣候安全法,將暖化議題,落實在政策法案中;國家預算也應重新分配,尤其是國防預算與綠能預算全部對調,加強對綠色能源的投資;同時全面體檢高耗能產業政策。這樣的作為,才是真正面對氣候變遷的真相與應有的作為。



◆ 暖化變奏曲 10個地方即將消失

【/台北訊】2010-02-25中國時報

根據即將在三月十五日由時報出版公司出版的《一○一個即將消失的地方─拯救地球、拯救台灣、拯救孩子》,如果不能遏阻全球暖化,將來地球上有許多地方的經濟與生活、生態都將遭到巨大衝擊,甚至會消失殆盡,暖化對人類命運的影響,值得各界重視並積極付諸行動。

這本書是由「正負2度c」紀錄片小組策劃,其中並特別提及十個即將消失的地方:

一、坦尚尼亞的吉力馬扎羅山是非洲最高的火山。自一九一二年至二○○三年,由於全球暖化的影響,冰河消失八○%;預期在二○二○年將完全消失。對於四周的生物圈,將是生態大災難。

二、荷蘭的第二大城鹿特丹,一半以上市區低於海平面,九百年來一直仰賴堤壩的保護,隨著氣候暖化,海平面升高速率增加,馬仕朗防風暴大壩還能護衛鹿特丹多久?

三、斯里蘭卡的努瓦納艾利區。未來氣候持續暖化,年均溫逐漸升高,乾旱期拉長,高強度暴雨也會加速山坡地土壤的侵蝕,對斯里蘭卡的茶業產生不利的衝擊。

四、挪威的苔原。北極圈地區的原住民薩米人以放養馴鹿維生,北極圈地區的氣溫日漸升高,不但會大幅度的改變氣候、雨量及地貌景觀,也會衝擊薩米人的生活及生存。

五、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的棉花產量佔世界第三位,氣候暖化使得海水溫度增高,季風的雨量及氣旋的威力預期都會快速增加,將對古吉拉特邦的產業、居民的身家安全,形成巨大威脅。

六、日本首都東京高樓密集,「熱島效應」伴隨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百年前炎熱夏夜每年只有五晚,如今超過四十晚。櫻花季不斷提前,深秋落葉一直延後。暖化腳步加快,東京居民的生活將隨之改變。

七、北極氣溫正迅速升高,夏季冰層覆蓋區域逐漸縮小;推測十年內北冰洋將可自由航行;不到廿年夏季將全面無冰。全球洋流與大氣循環大規模改變,海平面更加速上升,環境的災變將提前到來。

八、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重要的生態區和經濟區,二○○五年卡崔娜颶風侵襲,紐奧良嚴重受創。暖化將使颶風來襲的頻率越來越高,快速上升的海平面更使紐奧良的命運蒙上巨大陰影。

九、希臘奧林匹亞遺址內有宙斯神廟、天后赫拉的神廟等。希臘屬於典型的地中海型氣候,夏季高溫乾旱,經常發生火災。受暖化的影響,夏季氣溫更高也更乾旱,對於奧林匹亞而言,嚴酷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十、格陵蘭的薩肯貝格區域特有的生物麝牛(Muck Ox),覓食十分不易,由於極區暖化速率最快,溫暖的海水造成更多的水氣,形成更大的降雪量,將使麝牛的生存更為艱困。

免費下載請至:●正負2度C.tw●中天電視台網站●中國廣播公司網站

fsj 提到...

聖嬰來襲 東南亞好熱好乾好缺水

中央社 2010-02-26

受到聖嬰現象衝擊,東南亞和馬來半島出現乾旱、缺水及氣候炎熱現象,乾旱導致耕作更需要人工灌溉,霾害問題的隱憂也再度浮現。氣象專家認為,情況可能會比10年前嚴重。

在聖嬰現象影響下,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指出,最近的氣溫介於攝氏26度到33度,24日更出現今年2月的最高溫,達攝氏35度,僅比 1998年3月26日創下最高溫攝氏36度少1度而已。

由於傳聞泰國出現「燒芭(火耕)」的情形,因此新加坡許多人最近向當局反映,聞到燒焦味;新加坡國家環境局表示,本區域2、3月降雨減少,屬乾旱期,因此本地和本區域都可能出現林火,空氣中自然會出現燒焦味。

不過,新加坡的空氣污染指數雖然逼近50點的中水準警戒線,但還在空氣指數適中的狀態。

根據新加坡公用事業局的資料,今年2月在聖嬰現象影響下,頭兩個星期的用水量比平常增加6.6%,增加的用水量相當於36個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

新加坡種植蘭花的業者指出,由於天氣乾旱不下雨,必須進行啟動灌溉系統,花圃的水電費在過去兩個月期間增加20%到30%,增加約 2000到3000新元(約新台幣4萬到6萬元)。

另外,馬來西亞也出現乾旱現象,從北部的吉打州,到南部鄰近新加坡的柔佛州,農曆新年期間都沒有下雨,且天氣炎熱。

新加坡「海峽時報」今天報導,本區域玉米最大生產國菲律賓,也出現熾熱的天氣;而中國西南部也出現嚴重缺水現象,700萬人缺乏足夠的飲用水,數百萬公頃農作物受到影響。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氣象服務處表示,新加坡今年2月1日到23日,只下了5.3公釐的雨量,這比新加坡在1968年2月和2005年2月出現單月最低雨量8.4公釐還要低。

氣象專家擔心,今年聖嬰現象可能為東南亞地區帶來的乾旱、霾害和林火狀況,比10年前還嚴重。而農業因乾旱出現缺水現象,也讓人擔憂。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預測,聖嬰現象將持續到今年6月,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氣溫可能會飆高到攝氏40度,進而影響農業。

一些東南亞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政府,已經開始呼籲人民節約用水,提早開始因應聖嬰現象的衝擊。



◆ 久旱水位低 重慶水下千年景觀現身

中央社 2010.02.26

中國重慶市久旱不雨,今年以來兩江主城段水位持續下滑,出現百年以來特枯水位,受此影響,三峽庫區因蓄水被淹沒的一批珍貴自然人文景觀再度現身。

重慶晚報報導,重慶主城區兩江段石門橋下兩塊長近百公尺的巨石,刀削斧劈般對峙江中,彷彿1道大門,青綠的江水從石門中間汩汩流過。

清潔工張素梅說,以前每年枯水季節,雄偉的石門聳立江中。近幾年由於三峽蓄水,已經很難完整看見石門。

沙坪壩區修志辦負責人表示,相傳遠古有1條惡龍為害沙坪壩一帶,元始天尊降落江邊平頂山上,指揮渝根等兩名護衛與惡龍激戰7天7夜。惡龍體力不支,渝根使出1招霹龍刀法,砍在惡龍嘴上,擊掉兩顆龍牙,掉入嘉陵江中,頓時變為兩塊巨石,即今見嘉陵石門江中兩巨石。

牛角沱輕軌軌道下的嘉陵江邊,1塊形似紗帽的巨石矗立,與江水相聚約3、4公尺。石頭高約13公尺、寬約11公尺、厚約9公尺,因形似古代官帽烏紗而得名紗帽石。

石頭四周有多處題刻:碗口大小行書,1寸見方的小楷等,刻字內容多為親友祈福。面江一側較高處,「董公死難處」5大字,每字約0.6公尺見方。

重新露出水面的紗帽石題刻已嚴重腐蝕。庫區蓄水時,因紗帽石體積較大難以移動,文物部門早已做防風化處理和拓片保存。

據史料記載,1621年,奢崇明舉兵造反,攻陷宜賓、貴州、重慶等地。明廷急調董盡倫率師馳援。董孤軍深入中伏,在紗帽石旁犧牲。後來平叛成功,明朝派員在紗帽石上鐫刻「董公死難處」5個大字。董盡倫是合川人,漸被神化,重慶老百姓把他當關公一樣祭拜,題刻求保佑。

此外,重慶市民還發現重新露出水面的夫歸石。

夫歸石位於塗山腳下,1塊巨大礁石伸入朝天門對面的長江水域中。2008年2月在激烈的爭議聲中,航道部門首次爆破夫歸石,希望炸掉這塊巨礁,讓萬噸級輪船可直接駛抵朝天門。經過多次爆破,如今夫歸石在特枯水位僅露出江面約1公尺,黑黝黝1塊形如烏龜。據稱,航道部門將再次爆破,這塊礁石將徹底消失。

重慶兩江主城段水位從1月1日起持續下滑,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公尺,已接近海拔160公尺的重慶零水位水平,而三峽庫區蓄水高達175公尺。



◆ 31.8℃ 昨天飆破二月熱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0.02.27

半個月前嘉義出現二月新高溫紀錄,昨天下午一點廿一分,中央氣象局台北氣象站測到攝氏卅一點八度高溫,也破二月高溫歷史紀錄。

原紀錄是一九七九年二月廿三日的卅一點四度,昨天台灣大部分地區高溫約在卅度左右,台東大武地區吹焚風,高溫飆到卅二點九度。王君賢預測,受鋒面影響,今天北部、東北部高溫約降五度,中部、東部約降兩度。

今天北部、東半部、金門、馬祖都會有短暫陣雨,中部地區也會下點小雨。不過氣象局預估這道鋒面會快速通過,明天元宵節就會遠離,各地天氣又會好轉。

氣象局提醒,今晚至明晨金門、馬祖地區還是會起霧;路上行車經過能見度較差的地區時,請小心。



◆ 美東再遭暴風雪肆虐 交通混亂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0-02-26

美國東北部各州星期四再度遭強烈暴風雪肆虐,強風夾雜大雪吹倒不少樹木及電線桿,不僅航空交通嚴重受阻,學校也停課。

氣象預報指出,這起暴風雪將帶來至少20 公分降雪,而且週末時風雪可能還會更大。

近來美東連續遭到多起暴風雪侵襲,導致多人喪生,其中包括在紐約中央公園,一名男子被積雪重壓而倒塌的樹木擊中死亡;紐約州北部由於下雪路滑,導致車禍頻傳,至少兩人死亡。

在紐約及費城機場數百架航班被迫取消。東北部數以千計的學校停課或提早放學,氣象局警告,在東部沿海地區風勢非常強,而且還有冰雨,提醒民眾要多加注意。

暴風雪在紐約州北部帶來60 公分的降雪,並造成15萬戶民宅商家斷電,直到(當地時間)週四早上,還有六萬戶依舊沒有電力供應。

氣象局發布冬季暴風雪警告,函蓋範圍除東北部之外,還包括俄亥俄州、阿帕拉契山脈,甚至遠達田納西以及北卡羅來納州。

fsj 提到...

暴風雨侵襲西歐50人死 陸空交通嚴重受阻

中廣 2010/03/01

強烈暴風雨周末橫掃西歐地區,光是在法國,就造成近50人死亡,上百萬戶斷電,航空鐵路交通嚴重受阻。氣象報告,隨著這起暴風雨逐漸向北移動,北歐國家將是下一個遭重創的地區。(謝佐人報導)

西歐多國週末時,遭強風暴雨侵襲,不僅百年老樹被連根拔起,交通號誌燈也被吹倒一地,使得鐵公路交通陷入一團混亂,此外,包括「巴黎」及「法蘭克福」在內的多座機場也被迫取消數百架航班。

法國、德國、西班牙及葡萄牙都傳出有民眾在暴風雨中喪生,法國受災最嚴重,尤其是沿海一帶,狂風暴雨掀起巨浪,沖毀防波提。光是在西部沿海城鎮「萊居雍蘇梅爾」就有25人死亡。

法國內政部長說,這起暴風雨奪走了45到50條法國人命。他呼籲沿海民眾謹防大浪及海水倒灌。同時也表示,政府已設立了一百萬歐元的緊急救災基金,受災民眾還可申請減稅。

在葡萄牙,許多河川水位暴漲氾濫,造成嚴重水災,當局已對低窪地區發洪水警告並呼籲民眾撤離。

德國西部三個邦也因大樹倒塌,壓垮輸配電線,而造成鐵路運輸嚴重受阻。各地機場上百架航班受到風雨影響而被取消,法國高速鐵路也受到波及而誤點。

另外,英國「威爾斯」及「英格蘭」大部分地區也都因為豪雨不斷,當局也已發布洪水警告。氣象報告說,這起暴風雨逐漸向北移動,法國東北部、比利時及丹麥將是下一個受災區。



◆ 辛西亞暴風雨侵襲歐洲 至少53人喪生

法新社 2010/03/01

(法新社巴黎28日電) 法國內政部今天說,挾帶強風和豪雨的強烈暴風雨侵襲法國西部,死亡人數現已攀升到45人,使得整個歐洲死亡人數達到至少53人,並且有超過100萬戶停電。

法國內政部在格林威治時間1710發布最新統計數字指出,死亡人數超過救難人員先前預估,他們並警告說,最後罹難者人數會更高。

民防隊發言人柏尼斯少校(Samuel Bernes)說:「死傷人數每分鐘都在變化,我們愈深入內陸、進入屋內和停車場勘查,情況愈糟。」

大部分罹難者住在法國西部大西洋沿岸,主要是旺迪(Vendee)和濱海沙倫特地區(Charente-Maritime)低窪地帶居民,強風掀起巨浪侵襲濱海社區。

大西洋暴風「辛西亞」(Xynthia)昨天登陸西班牙和葡萄牙,造成4人死亡,目前已轉向德國和荷蘭,在德國黑森林(Black Forest)有一人遭傾倒大樹壓死。(譯者:中央社王黛麗)



◆ 聖嬰發威 新加坡2月創140年最乾燥

中央社 2010.03.01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今天表示,受到聖嬰現象影響,今年2月是新加坡140年以來,也就是從1869年以來最乾旱的月份,整個月的降雨量僅6.3釐米。

此外,國家環境局指出,2月也出現今年以來最熱的一天,2月26日最高氣溫達攝氏35度。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表示,2月份傳統上屬於新加坡的旱季,今年受到聖嬰現象影響,乾旱更加嚴重。

邁入3月,新加坡國家環境局預料,前半個月降雨量可低於平均水準。

新加坡國立大學氣候研究專家、地理系助理教授羅思(Matthias Roth)日前指出,聖嬰現象對氣候出現的影響,可能會一直持續到5月。

羅思告訴本地電台說,一般3、4月是新加坡的乾旱季節,乾燥的東北季風會逐漸進入尾聲,但受到聖嬰現象影響,未來2、3個月仍會是乾燥炎熱的氣候。



◆ 陳文茜《±2℃》之四不一沒有

文化評論/方儉 2010.03.01

原本懷抱著高度期望的心情去看《±2℃》,結果是非常失望的走出來。如果這是一個符號遊戲,《±2℃》是充分的利用了數字「2」,在2月22日7點22分首映,冠蓋雲集,包括中華民國五大院長、企業鉅子、文化媒體、宗教人士,齊聚一堂,讓陳文茜的「文茜小妹大」登上了大銀幕的劇場版。

我很憂慮在陳文茜的超強魅力下,這部不求甚解的《±2℃》強力放送,只是讓社會陷入焦慮的情緒,而無實際有效的作為,則會延誤了更多解決問題的機會,正如醫病,若病灶不除,是無法醫治的。如果要全國播放這部電影,影響各界,則更值得三思而後行。

四不一沒有

一、不知所云

《±2℃》東拼西湊了一些影像資料,硬要把2009年當成地球向人類宣告反撲的一年,證明「暖化=地球末日=人類末日」。若是在電視上看看小成本的新聞評論節目也就罷了,但若要搬上政治、文化、環保等更高的舞台上,這些拼貼就沒有力量,除了幾米的插畫有創意感人外,其他若要從事實真相的角度來看,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二、不了解台灣

台灣之所有成為台灣,其脆弱地質與北迴歸線颱風是最重要的地利、天時,從地質條件上來看,形成的千萬年來就是在暴雨、山崩、土石流中形成今天的台灣,這和暖不暖化沒有關係,如果沒有這些天時地利,台灣的高山會在1萬2千至3千公尺,那也不會形成這座寶島。

片中引用台大教授李鴻源的論點,如果北台灣降下1500公釐以上的雨量,石門水庫潰壩,大台北盆地海拔 100公尺以下都不安全,這也過於誇張。

三、不談能源

地球暖化的問題主要源自於能源使用不當,石化能源大量使用,造成二氧化碳累積所致。台灣的問題出在能源價格被政治扭曲得太厲害,又不徵收能源稅,能源價格偏低,產業根本沒有提高能源效率、節能減碳的誘因。而政府又盲目擴張「經濟發展」,在這部片子裡,幾乎沒有看到能源問題,這也是同類型片中少見的。

希望不是為了附和台灣政府當局「核能為低碳能源選項」、「境外碳權買賣」這兩個自欺欺人的政策,而避開能源不談。

四、不面對真相

台灣的產官學主流力量都主張一昧的「經濟發展」,而不顧環保,更談不上關注全球暖化的議題,片中兩次提到台塑麥寮六輕會被海平面上升而淹沒,卻不談中油的國光石化計畫,不亞於六輕,就要在麥寮濁水溪北岸的大城動工,台灣西海岸將失去最後一片自然海岸線,這是政府的「既定政策」,剛好在2月23日要進行環評現勘。

而台電公司未來10年的發電計畫,將提高25%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這些真相,都是陳文茜沒有面對的真相,不面對這些真相,如何能夠解決「±2℃」的問題。

沒有人需要負責

看到產官學巨頭齊聚一堂,欣賞以環保為主題的影片,就很想問他們,面對全球暖化這些事,你們要不要負點責任?你們要做什麼來改變這個世界?《±2℃》只把問題歸諸於「自1750年以來的工業革命」,好像台灣都完全置身於事外一樣。

我們更希望行政院長吳敦義能夠領導行政院各部會重新檢討產業、能源政策,負起責任。

立法院長王金平應該善用他調合鼎鼐的能力,未來的立法院有節能減碳會期,把相關法律整理清楚,刪除不節能不減碳的預算。監察院長王建(火宣)應該和監委們好好糾正、彈劾反環保反節能的官署、官員。司法院長賴英照應該要求所有法院、法官,好好研讀環保相關法規,檢肅台灣的污染源,加重民刑事責任。

考試院長關中應要求在文官考試、保訓、詮敘等方面,加強環保知能與實踐,讓文官體系有環保的概念與具體表現。(本文節錄、轉載自《台灣醒報》)

fsj 提到...

聖嬰搞怪 今春嚴防暴雨

【李宗祐/台北報導】2010-03-02 中國時報

「春天後母臉」是形容春天的天氣變化不定。中央氣象局昨日指出,由於受「聖嬰現象」及「北極震盪」雙重因素影響,今冬呈現冷熱交替頻繁、溫度起伏很大的特徵。而今年春季劇烈降雨是近十年最值得警告的一年,民眾應嚴防暴雨引發土石流災害。

氣象局昨日發布今年三到五月春季天氣展望,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指出,今年春季天氣預測全要看聖嬰現象趨勢。這波聖嬰在去年十二月達到尖峰,今年一月開始減弱,「但我們認為它可以維持在聖嬰現象的低限標準,一直到這個春季末的五月。」

「降雨重點不是總雨量,而要擔心劇烈降雨,很可能在山區引發土石流。」鄭明典強調,根據最新氣象顯示,今年春季天氣很可能與二○○五年非常類似,當年春雨(三、四月)和梅雨(五、六月)都很多,全年發生大雨天數更超過二百天,是相當特殊的一年。



◆ 春季土石流 氣象局:最值得警告的一年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0.03.02

氣象局昨天發表春季天氣展望,綜合亞太十五國預報模式指出,今年春天平均氣溫「正常偏暖」,雨量「正常偏多」;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警告,今春可能出現「強降雨集中」現象,土石流可能提前在三四月春季爆發,莫拉克風災地區應慎防豪雨防災。他甚至提醒,若從過去十年來看,今年是「最值得警告的一年」。

氣象局昨天發表春季(三至五月)天氣展望,鄭明典綜合「亞太經濟合作氣候中心」十五國的預報模式指出,目前聖嬰現象已逐漸減弱,但依氣象局電腦現在的預報能力,還不足以準確預測春季季風走向,多以經驗判讀,但若只比較二月的氣候,今年的氣候和二○○五年非常接近,當年春雨偏多,三、五、六月都高出平均值,且有兩百多天單日降雨量超過氣象局「大雨」標準。

鄭明典擔心,即使累積雨量可能沒多多少,卻以集中、強烈對流雨的方式出現。

鄭明典說,如果冬天聖嬰現象強烈,除了隔年春天多雨外,颱風季會延後,但颱風路徑靠近台灣機率變大。三、四月受對流增強影響,可能帶來較大雨勢,甚至雷雨;五月梅雨季節,去年莫拉克風災已經讓全台多處土石鬆軟、降雨承受能力減低,春節假期時連日雨勢更使部分地區產生小規模土石崩落。氣象局特別提醒風災區域務必加強防範,以免雨勢太大、太集中,造成二度災害。



◆ 未來3個月 小心暴雨釀災

自由時報 2010.03.02

氣象局發布 近10年最嚴重警告

〔記者林嘉琪、鍾麗華、湯佳玲/台北報導〕土石流可能提前在春天就會來襲!中央氣象局表示,台灣今年三月中、下旬可能出現強降雨(日降雨達四十毫米),三到五月春季氣溫偏暖,發生強降雨機率是近十年來最值得警告的一年,且可能出現集中且強烈的春雨。學者認為:「台灣可能會提前響起土石流警報。」

去年十一月起發威的聖嬰現象餘威掃到台灣,氣象局發布今年三至五月天氣展望,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說,台灣三到五月是「多雨」天氣型態,總雨量未必增加,只是降雨型態變成「集中又強烈」,乾枯水庫若短時間爆滿就只能被迫洩洪,雨水被沖刷進海裡,水庫無法存水,對農作影響很大。

降雨型態 恐集中又強烈

氣象局指出,今年聖嬰現象與二○○四到二○○五年冬天的聖嬰現象類似。聖嬰特性之一是「冬暖春雨」,二○○五年有超過兩百天以上的降雨,達到大雨(日降雨量五十毫米)或大雨以上的標準,當年梅雨季曾發生六一二水災,南部地區天雨為患,高雄六月總雨量多達一○三○毫米,比平均值上限五○三毫米多出一倍!而一九八二到一九八三年是史上第二強聖嬰年,當年春雨多也傳災。

今年不僅聖嬰現象與二○○五年條件雷同,且印度洋海洋溫度更高,研判會挾帶更多水氣,意即「台灣今春強降雨恐比二○○五年嚴重」。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表示,去年莫拉克風災降雨重創南部地質,地層破裂嚴重,若大雨一來流進土壤,隨時都會釀災。台大地質系主任陳文山更批評:「政府到底準備好沒?至今未見啟動任何預防動作。」

土石流 可能提前拉警報

成大地球科學系系主任林慶偉指出,去年福衛二號在莫拉克颱風襲台後拍攝到四萬多筆崩塌地資料(是九二一地震的兩倍),莫拉克颱風造成全台三萬四千八百公頃土地崩塌,其中新生崩塌的區域有二萬五千多筆,「這些新生崩塌地全是高風險區域,只要再出現不同大小降雨,造成坡面滑動,新生崩塌地就會擴大」。陳宏宇進一步警告說:「受到長期天氣型態變化影響,台灣的旗山和荖濃溪未來十五年不得安寧。」

陳宏宇以九二一大地震為例指出,隔年沒有太多降雨,但緊接著二○○一年七月桃芝颱風帶來大水,造成嚴重災情;台灣才遭莫拉克颱風重創,今年春天又有強降雨,政府應啟動「地質敏感區域」新調查,加強保障人民性命安全。

農委會水保局土石流防災中心主任陳振宇表示,土石流發生是因為雨量集中,最低警戒值是二十四小時連降兩百五十毫米的雨量,若今年春雨較多,恐會造成莫拉克風災的災區臨時便道中斷,但不致影響部落的安全。

水保局最近也密集邀請專家學者,就氣候變遷是否影響土石流災情進行評估,屆時也會就春雨議題做因應討論。



◆ 風暴狂襲/歐洲至少62死 法國災情最嚴重

自由時報 2010.03.02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冬季風暴「辛西亞」二月二十七日席捲西歐,時速高達一百七十五公里的狂風橫掃街頭,樹木被連根拔起、交通標誌散落一地,首當其衝的法國災情慘重,迄今已有多達五十人人喪生、至少三十人失蹤、百萬戶停電,是一九九九年以來,肆虐法國最致命的冬季風暴。

11年來最致命的冬季風暴

辛西亞風暴侵襲至今,在西歐全境至少奪走了六十二條性命,造成巴黎與法蘭克福等地機場取消數百架次航班、各地鐵路運輸大亂,西班牙三人喪生、德國兩人罹難、葡萄牙也有一人死亡,不過風雨最強的還是法國,旺代和濱海沙杭特地區低窪地帶首當其衝,海邊一度出現八公尺巨浪,不少民眾躲避不及罹難,嚇得沿岸居民紛紛逃到屋頂上避難,就怕一個不小心被巨浪捲走。

巴黎最高風速達175公里

在首都巴黎,辛西亞的威力一樣強勁,艾菲爾鐵塔頂端一度出現時速一百七十五公里的強風,其餘地區風速也高達每小時一百五十公里,強風豪雨吹垮樹木與電線桿,造成數百萬戶停電,截至三月一日上午,仍有五十萬戶無電可用;農損金額預估將相當驚人,法國農業部保證將從國家災害賑災基金內撥出款項,補助農漁業者。

法國總統薩科茲一日前往重災區探視,法國內政部也已撥款一百萬歐元作為立即賑災金,歐盟亦宣布,將對受災國提供援助。

辛西亞朝比、荷方向前進

法國內政部表示,此次風暴因為發生在夜間,許多民眾來不及躲避,災情要比發生在白天時慘重,死亡人數將超過先前預估,但目前看來,災情應該不會比一九九九年重創法國、造成九十二人喪生的大風暴來得嚴重。

辛西亞一日上午已逐漸遠離法國,朝比利時與荷蘭方向前進。

fsj 提到...

百年災難…不能阻擋 只能調適

【聯合報╱柳中明/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加州)】

2010.03.06

短短一百天內,世界各地強震頻傳,損失傷亡令人感慨。萬幸,高雄甲仙地震比百年前白河大地震還強,人口與建築密度都比當年高,但損失卻算少,衷心感恩。

我國多年來努力加強建築耐震強度,以及民眾知道如何因應強震,確實發揮了功效。異常災難對於身經百戰的台灣民眾,已是生命中無法捨去的磨練。長期的調適,我們確實已不斷在災難教訓中,找到永續的途徑。若果希望子孫永續在台灣百年、兩百年以上,適應災難,找到降低損失與迅速站起來的路途,乃是絕對必要的工程。

過去兩百天內,世界氣象異常災難也頻傳,破五十年、百年紀錄的異常氣象,好似隨時可以發生。萬幸,異常氣象的發生有其必要的大氣條件,我國僅南部水患瀕臨危機邊緣,算是全世界中的大幸。

隨著氣候暖化,異常災難氣象的頻繁發生,已是無法避免。世界各地的氣象單位,至多可以掌握大致的發生條件,尚無法準確的預測其強度與時間。而其損失,表面上不一定較單一一次強震損失大,但累積的損失,以及長期忽視的惡果,會因為氣象災難的頻率高,以及破紀錄的機率大,而更令人擔憂。八八水災,應是南部民眾所經歷過最殘酷的教訓。

「台灣是氣候變遷的重災區」,這是馬總統去年在莫拉克風災後的感言,也是陳文茜發心製作紀錄片的源頭。在重災區的人民,是應該逃離家園,還是應該思索永續台灣之路?個人長期建議建立氣候變遷調適機制,更認為應參考英國、美國等,訂定「氣候安全法」,同時進行溫室氣體減量與氣候變遷調適等二大工程,而非僅止於政治口水。台灣人民要永續停留在這土地上,要適應破紀錄的強震,也必須適應無法阻擋的氣候變遷。

在個人教授的「全球變遷導論」課中,最後一堂課是談「變遷中的人文創意」,介紹文藝娛樂創作者,在這末世論充斥的年代裏,是如何跳躍科學思維,藉著創作來抒發個人的心得,以及期望影響眾人發心改變的努力。「±2度C」是媒體人的創作,它沒有爭取國科會經費,所以沒有經過嚴謹審查,但其中的錯誤應該比「不願面對的真相」還少。希望國內未來的人文創作,有更多科學家進入腳本製作,以避免在永續台灣的路途中,被爭吵聲阻饒了改進的效率。

※ 相關報導:

* 《±2℃》爭議點剖析
http://www.peopo.org/lowestc/post/51974



◆ 歐盟媒體籲台灣應加入UN氣候變遷機制

中央社 2010-03-05

台灣應加入聯合國氣候變遷機制訴求獲歐洲聯盟媒體重視。歐盟主流媒體「議會雜誌」刊登專文,呼籲國際社會應歡迎台灣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諦約國大會。

3月3日刊載於議會雜誌(Parliament Magazine)的專文說,因台灣被排除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京都議定書」的機制外,台灣企業不能透過聯合國京都議定書「清潔發展機制(CDM)」的跨國合作減碳機制,以降低成本及減少排放量。

專文另提及,因台灣的缺席也無法藉由CDM機制,協助開發中國家減碳並參與潔淨技術移轉。這不僅是台灣的損失,同時也是國際社會的損失。

專文說,目前正值全球面臨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嚴峻挑戰的關鍵時刻,國際社會應設法修補這個機制的缺口,並同意未來台灣官方可派團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締約國大會。

這篇專文並詳述,即使台灣無法加入國際氣候變遷機制,仍遵循相關規範與國際同步,像是維也納公約、蒙特婁議定書等。專文表示,自1990 年初,台灣即採取「自願遵守」的政策,以符合相關國際規範。

而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約佔全球1%,居世界排名第22位,台灣當局至為重視。目前國際間雖仍持續協商2012年「後京都時期」各國二氧化碳減量的責任,且情勢尚未明朗,但台灣按總統馬英九競選政見與行政院2008年6月5日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的揭示目標,執行減量排放。

專文說,台灣雖積極因應氣候變遷,但聯合國相關組織卻長期忽視台灣參與的問題。台灣經濟先進如此積極奮鬥且重視環保的國家,竟無法參與國際機構,這是國際社會的損失。



◆ 泰國出現攝氏38度高溫 缺水危機恐衝擊經濟

中央社 2010-03-05

泰國氣溫已經高達攝氏38度,東北地區陸續傳出乾旱,泰國國家災害預警系統基金會今天表示,今年的乾季恐更長且更嚴重。

根據泰國氣象廳資訊,3月初氣溫高達攝氏38到39度,較以往同期最高氣溫攝氏34到35度高。氣象廳預估,未來2個月溫度還會再上升。

「曼谷郵報」網站報導,泰國國家災害預警系統基金會(Foundation for National Disaster WarningSystem of Thailand)主席Smith Dharmasaroja指出,由於聖嬰現象、氣候變遷,及湄公河水位降低等影響,各地區都會覺得乾季變長。

他指出,缺水危機每年會越來越嚴重,各地應在乾季時增加儲水。

泰國是稻米生產大國,國家稻米委員會下週將開會,評估乾旱情況,及找出解決對策。

泰國副總理泰隆(Trairong Suwankhiri)說,今年缺水的主因之一是位在中國境內的湄公河上游水壩關閉,外交部有責任與中國進一步討論。

泰華農民研究中心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預估缺水危機會降低泰國國內生產毛額(GDP)0.06%;在5年內對農業的衝擊會達到最高峰,損失金額估達60億泰銖(約新台幣59億元)。

※ 相關報導:

* 水位50年新低 湄公河陷停航危機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403016+112010030600219,00.html



◆ 天公不作美 墨爾本下冰雹昆士蘭淹水

中央社 2010.03.06

連續好幾年飽受乾旱之苦的澳洲,原本最擔心的是缺水與限水,不過近來昆士蘭、維多利亞州等地卻頻降大雨,淹水反而似乎成了當地居民最頭痛的問題。

位於澳洲南部的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今天突然下起冰雹,部分街道遭厚厚的冰雹覆蓋,看起來好似白雪。由於適逢周六,許多預計於今天舉辦的賽馬、體育活動也被迫取消。

有民眾表示,降下的冰雹直徑達5公分。

墨爾本部分地區雖然未下冰雹,不過也出現的大雷雨,氣象單位表示,市區在短短18分鐘內降下了19毫米的雨量,而大雨來得又急又快,導致排水系統無法應付,有些地方開始出現淹水情況。

由於天候不良,墨爾本當地交通大亂。不只街上開始塞車,火車也受到影響而延遲,墨爾本機場也因為大雨而暫時關閉。

東北部的昆士蘭近一周來也飽受淹水之苦。連日大雨導致多處河水暴漲,小鎮查理維爾(Charleville)一周內兩度淹水。4日被迫撤離的民眾返家準備開始整理家園,不料昨天又下起大雨,救災服務中心於是要求民眾再次前往緊急避難中心以保安全。

另一個南部小鎮聖喬治(St George)的主要河川巴隆尼河(Balonne River),在今天凌晨水位已達13.26公尺,而且氣象單位表示水位仍有可能繼續上升。

河水暴漲導致當地幾乎八成的土地都泡在水裡,許多住家電力中斷,已有少數民眾撤離至避難中心,救災單位也已經發放超過4000個沙包,希望能阻擋大水入侵。當地政府也派遣更多救難人員前往待命,並要求民眾隨時保持警覺。


※ 相關報導:

* 汙水海水 轉化為新興水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457634.shtml

fsj 提到...

水利署:穩定供水至6月底 高雄除外

中央社 2010.03.18

經濟部水利署長楊偉甫今天在行政院會報告表示,依目前水情分析,除高雄地區外,各地區可穩定供水到6月底,若6月底前降雨量達歷年同期平均40%以上,則可穩定供水到8月底。

楊偉甫上午在行政院院會報告「各地區水情分析」表示,目前南部地區水庫如烏山頭、南化水庫,蓄水量大概維持在26%至41%。

為穩定南部地區供水,他說,3月底將提升地下出水能力20萬噸、5月底前完成南化水庫壩頂緊急取水工程,輸運台南60萬噸及高雄40萬噸,並於5月底前完成曾文、南化水庫、高屏、甲仙攔河堰災修工程。

吳敦義聽取報告後表示,台灣中、北部旱象已解除,但南部地區重要水庫蓄水量仍偏低,請經濟部持續監控水情,並隨時滾動檢討審慎調度用水。

他說,為珍惜有限水資源,總統馬英九已指示全國、全民、全面推動節約用水,經濟部和各部會應積極配合並宣導,落實節約用水的行動於日常生活中,並請自來水公司積極處理全國老舊水管汰換和漏水問題。

吳敦義指出,今年汛期將屆,經濟部、內政部及農委會應督導地方政府,把握時間搶辦復建及疏通、疏濬工作,並全力辦理河川、水庫及野溪的疏濬工作,對於各單位將於6月底前,提前達成6500萬方的疏濬目標,他予以肯定。

他並說,國防部在甲仙地震時曾派遣偵察機,對土壤發生的土質鬆動及滑坡現象進行空照及判讀,這些資料可以預先瞭解在下次大雨發生時,可能會發生的土石鬆動或滑坡的地區,適時發布黃色或紅色警戒狀況,以提前進行各項防治工作。



◆ 四川罕見大旱 800多萬人受災

中央社 2010.03.18

中國大陸近來氣候異常,華南下霜下雪,西部夙有「天府之國」稱謂的四川省卻遭逢罕見乾旱,據官方統計,目前已有800多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接近14億元人民幣。

中新社引述四川省民政廳統計說,截至今天,連日的嚴重乾旱已造成四川13個市(州)71個縣、市(區)受災,受災人口達828.8萬人,其中184.9萬人飲水困難,222.9萬頭大型牲畜也短缺飲水;農作物受災面積達51.1萬公頃,目前全省至少138.2萬名民眾急需救濟,直接經濟損失至少13.8億元人民幣。

據報導,去年冬季迄今,四川持續遭受嚴重乾旱,全省大部分地區氣溫異常偏高,降雨量稀少,出現秋旱、冬旱又春旱不斷的罕見現象。川南地區的攀枝花、瀘州、宜賓、樂山、涼山等地乾旱更為嚴重,目前,全省旱情仍在持續,預估短期內不會停止。

報導指出,針對四川省嚴重的旱情,中國國家減災委、民政部昨天下午4時啟動國家自然災害四級應急措施。民政部今天並派出工作組趕赴重災區涼山州和攀枝花市指導抗旱救災工作。

據官方統計,截止目前,四川省已發放冬春救助資金2.48億元,發放抗旱資金6585.9萬元,調用抗旱提灌器材29.7萬台(次),實施人工送水 3118輛(次),有效緩解77.8萬人和84.9萬頭大型牲畜的飲水困難。

fsj 提到...

學者雨季示警 高屏快做疏散10萬人準備

【聯合報╱記者王紀青、顏福江/高雄縣報導】2010.03.21

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主任謝正倫教授昨天說,八八風災之後,高屏溪流域及高屏兩縣山區,潛藏著山崩及行水區淤積等危機,呼籲政府做好十萬人大規模疏散避難的準備,以免臨時措手不及。

謝正倫是高雄縣八八風災諮詢委員,他昨天到高雄縣參加一項座談會時,做出前述令人心驚的建議。

他指出,九二一大震前,南投土石流發生基準是降雨量四百毫米,大地震隔年,土石流發生基準是降雨量一百毫米。換句話說,只要原本降雨量的四分之一,就足以引發土石流了。

他說,依據經驗,八八風災高屏災區估計只要降雨量達去年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水準,就會發生災害,「災害的發生的門檻(基準)會比往年降低許多。」

氣象局預測今年可能出現「強降雨集中」現象,土石流可能提前在三、四月春季爆發。謝正倫憂心地說,八八風災造成高屏山區及高屏溪流域地形改變,潛在山崩及行水區脆弱等問題,今年汛期,災害可能會擴大。

「千萬不要等下豪雨、或颱風來時才疏散」,謝正倫呼籲中央及高屏兩縣政府,現在就要做十萬人以上大規模疏散避難準備,包括避難處所、路徑、食物、飲水等作業,都要及早安排妥當,及早演練。

莫拉克災後,水利署規劃今年清淤總量為六千五百萬立方公尺,估計要三百廿五萬車次才能清完,因此做好疏散避難的準備,才是最緊迫工作。

※ 相關報導:

* 末日聯想 上海2012蓋大避難所
http://www.udn.com/2010/3/21/NEWS/NATIONAL/NATS1/5488212.shtml

...消息傳出後,讓不少看過電影「二○一二」的民眾,將「避難所」和「二○一二地球末日說」聯想在一起,網上議論紛紛,逼得上海市府出來澄清。



◆ 北極鑿末日種子庫 美設地下城市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2010.03.21

為能未雨綢繆,世界各國幾乎都設有應付天災、戰爭的避難所,最為知名者,應是聯合國資助,由挪威在其北極領土開鑿的「諾亞方舟」世界末日種子庫。目前這個地窖中的作物種子已達五十萬種之多。

世界末日倉庫是為應付大災難後可能出現的糧荒而建,位於北極圈北端,挪威偏遠的斯瓦爾巴群島的永凍層內。即使暖化嚴重,倉庫變熱起碼也是好幾十年以後的事。倉庫除了不怕地球暖化,也耐得住地震、甚至核彈攻擊。

全球國家均設種子庫,但仍非萬無一失,伊拉克、阿富汗的種子庫於戰爭中全毀,菲律賓的種子庫也在二○○六年的颱風中被毀。

至於軍事地下避難所,美維吉尼亞州「氣象山緊急作業中心」(Mount Weather Emergency Operations Center」即是一個國家遭遇災難如核戰時,可容納文武高官三萬人的超大地底防空洞。

這個類似於世界末日的基地,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主要扮演「延續政府」角色。設施包括街道、醫院、郵局、電力公司、政府大樓、電子通訊系統等,應有盡有。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後,當時國會的領導階層即有多人乘直升機撤退至氣象山。

英國倫敦市中心地下,據了解也有若干地下軍事避難所,多為二戰與冷戰時期所建。這些地下要塞與地上城堡不同,主要是在防護協調中,扮演安全控制中心角色。

其中最知名的,是建於國防部底下的「品達爾」(PINDAR),主要功能是危機管理與通訊中心。據說,這個避難所有地道與唐寧街首相府相通,但不與任何運輸系統連結。



◆ 台北防災公園 可容納2.6萬人

【聯合報╱記者李木隆、錢震宇/連線報導】2010.03.21

兩岸軍事對峙時代,金門大量建築地下坑道、防空洞、碉堡等工事,一旦戰事爆發,可迅速將全島軍民集結在地下;且幾乎家戶都有避難防空洞。民用大型避難以「金城坑道」、「瓊林坑道」等最具代表性。

金門的坑道、防空洞如今多已廢棄不用,民眾家中的防空洞更成為「高粱酒儲酒庫」,不過一旦有緊急需求,這些坑道、防空洞仍可作避難所。

「金城坑道」位於金門縣政府下方,它的特色是可從地下連接民防、司法、金融等機關,總長度約兩千一百多公尺。「瓊林坑道」位於金湖鎮瓊林村下方,內有指揮中心、深水井等,坑道可通達村落外圍各碉堡。

北市府災害防救中心主任蔡茂岳表示,北市從九十五年納莉風災後,便在十二個行政區設置防災公園,平日是休憩公園,若發生重大災害時,直接變為防災避難所。

蔡茂岳說,十二個防災公園總共可容納約兩萬六千多人避難,同時提供空間儲存糧食、衣物以及飲用水。他說,位於文山區的景華公園已經蓋了地下耐震蓄水池。不過民眾都不清楚哪個是防災公園。

fsj 提到...

稻熱病提前爆發 屏市逾20公頃田枯

自由時報 2010.03.26

〔記者李立法/屏東報導〕「才3天時間,5分多地的稻作全數枯黃!」洪姓農友欲哭無淚,光屏東市已有20公頃以上水稻感染稻熱病,縣內其他鄉鎮也陸續傳出疫情,縣府官員表示,今年開春後天氣忽冷忽熱,稻熱病提早爆發,疫情比往年還嚴重。

縣議員李清聖陸續接獲農友反映,指今年1期稻作感染稻熱病情形嚴重,心情沈重,李清聖昨天走訪傳出疫情的大湖及頂柳里農田區,認為災情不輕,縣府農業處應設法補救或防制。

農業處技正吳振碩表示,稻熱病好發於春夏交替,多半是在稻作發穗初期發病,屬於病菌感染,坊間有不少防制藥劑,農民也知道該在何時噴灑,但今年卻提早發病,稻作尚未出穗就發生症狀,一發不可收拾,農民來不及反應。

吳振碩認為,稻熱病提前爆發與今年開春後忽冷忽熱的異常天候有關,全縣1期稻種植面積約6000公頃,除了屏東市外,萬丹及新園地區也傳出疫情,農業處已行文各鄉鎮農會全面補助噴藥。

《噴防蟲藥 他的稻死光光》

頂柳里種稻60年的施老先生前幾天到農藥行買4種防制病蟲害的藥劑混合使用,結果8分多地的1期稻竟在隔天全數枯萎,損失10多萬元,他從未見過這種情形,認為農藥有問題。

施老先生的稻作損害在地方上引起諸多討論,有人認為施老先生種稻經驗豐富,不太可能用錯藥,且近年來山寨版黑心藥品充斥,說不定連農藥也有偽造品,不過也有人認為可能是4種藥劑的調配比例出了問題,才會發生枯萎現象。

縣府農業處昨天派員到施老先生的農田了解受損情形,並採集土壤及稻作送驗,若真是藥劑出了問題,一定會為老農民討回公道。



◆ 氣候異常惹禍 頂洲頭水瓜結果率只5成

自由時報 2010.03.26

〔記者楊金城/學甲報導〕今年氣候異常,受害農作物又多一項。

著名的學甲特產頂洲大西瓜,第1次「頭水瓜」結果率只有4到5成,後來結果的也因缺雨、忽冷忽熱,體型比往年小些,平均失重約3至5台斤,近日採收初上市的價格雖不錯,但產量減,抵銷瓜農原可增加的收益。

在紅茄、頂洲種植大西瓜的梁姓、李姓瓜農說,有些瓜農抽水應急,但缺雨水影響西瓜育成,氣候忽冷忽熱,也易生病菌。

學甲地區大西瓜約在去年農曆10月中旬栽種,1株瓜苗經疏果,只培育1粒大西瓜,才能長得夠大、夠甜,紅茄社區理事長王重慶說,因氣候異常,第1次結果的「頭水瓜」,大都從底部腐爛,結果率在4到5成,瓜農必須摘除爛瓜,才能第2次結果,後來結果率雖較好,但西瓜體型較小。

1分地栽種250株瓜苗,可採收200顆大西瓜,平均每粒重約15至18台斤,比去年18到20多台斤要小上一號,但品質不錯,價錢1台斤12元也比往年好,就是產量不如人意,紅茄社區下個月17日將舉辦西瓜節全力促銷。



◆ 廣西雲南大旱 克流感原料八角產量大減

中央社 2010.03.26

中國西南地區持續數月的嚴重乾旱,導致當代最具代表性的農作物「八角」大幅減產,而八角正是H1N1新流感治療藥物克流感的重要原料。

廣西和雲南是八角主要產地,約佔世界總產量的85%以上,出口量則佔世界市場的80%以上。

大陸西南嚴重旱象已影響作物生長,新華社引述當地官員說,今年八角產量肯定減少,但具體損失數據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

廣西八角聯合會會長楊文德表示,廣西超過30%的八角種植區已受到乾旱的嚴重影響,而約30%的八角果實正在萎縮掉落,「今年減產已不可避免」。

中國第2大八角主產區雲南的旱情更嚴重,中藥材天地網昆明分公司李常昕說,嚴重旱情正在使成長中的八角果實大量掉落,在很多種植區,掉果率已接近50%,一些種植區甚至絕收,預計今年八角產量將大減。

廣西香精香料行業協會秘書長黎毅說,由於預期減產,廣西市場的八角供不應求,價格已飆升3倍。

2009年全球爆發新流感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克流感作為主要抗病毒藥物,而生產克流感的重要原料莽草酸主要從八角中提取。

截至今年2月底,超過213個國家和地區向世衛組織通報新流感確診病例,至少1萬6455人死亡。

世衛組織緊急委員會日前表示,宣佈新流感在全球度過高峰期還為時過早。世衛組織秘書長陳馮富珍最新決定,維持新流感最高警戒級別「全球大流行」不變。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近表示,新流感極有可能在中國南方夏季以及全國冬春季爆發新一波流行。

克流感最大生產商瑞士羅氏公司已宣佈今年將大幅增產,以供應全球抗新流感疫情所需。羅氏公司生產克流感的原料八角中有近2/3來自中國。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9年廣西共出口八角1713.5噸,創歷史新高,比2008年同期成長46.5%。

另據廣西梧州海關統計,今年1至2月,經廣西梧州口岸出口八角236噸,比去年同期猛增6倍。

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表示,截至3月23 日,雲南、廣西等西南5省份耕地受旱面積已佔總面積的85%,近期西南旱區絕大部分地區無有效降雨,旱情仍將持續。

fsj 提到...

美東豪雨成災 三州進入緊急狀態
http://udn.com/NEWS/WORLD/WOR6/5511585.shtml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0.04.01

美國東北部遭暴風雨侵襲,豪雨不斷,羅德島、康乃迪克及麻州都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這一波豪雨讓美東許多地方的降雨量創新高,羅德島受災最嚴重,當地上萬戶民眾斷電,學校停課,州際公路部分路段也關閉,民眾必須繞道而行。

大雨使得連接康乃迪克州「新港」及麻州「波士頓」的鐵路運輸也停擺。

※ 有可能是北大西洋洋流因故減弱的關係。



◆ 連3天暴雨 美東洪災200年來最大

NOWnews.com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0/04/01

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連續下了3天豪雨,讓這個總人口1500萬左右的地區,遭遇兩百年來最大的水患,包括受災最嚴重的羅德島州、康乃狄克州及麻州都進入緊急狀態。大雨雖然暫時停止,但當地政府警告淹水還要好幾天才會退,當地民眾現在是苦不堪言。

連續3天暴雨過後的羅德島州,許多地方只能靠划船通行,停車場裡泡水車數不完,賣二手車的商家更心痛,因為一排一排還沒賣出去的卡車,全都淹在水裡,這裡根本成了車子的墳場,然而也有駕駛雖然車子沒了,但幸運撿回一命。一名行動不便的男子受困車內,幸好兩名好心年輕人挺身將他救出,下一秒只見他的轎車,在大水裡慘遭滅頂。

羅德島州主要河流暴漲到6.4公尺,是平常水位的兩倍半,更是兩百年來創紀錄的高度。連接美國東北部的95號州際公路和火車鐵路也都在羅德島州被淹沒,而被迫中斷,警用卡車出動疏散,成了許多人唯一可依賴的交通工具,撤離家園的人數連政府都難以掌握,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計。

包括羅德島州在內,康乃狄克州和麻州也進入緊急狀態,許多地方創下了雨量紀錄,而大雨雖然逐漸減弱中,但積水要多久才會退,還很難說。(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祁傳璽)



◆ 英再降風雪 數萬戶斷電 校車翻覆傳噩耗

中央社 2010.04.01

雖然時序進入春天,但英國近日天氣嚴寒,平均溫度跌破攝氏10度,位在北愛爾蘭及蘇格蘭的數萬戶家庭因大風雪被斷電,1輛校車發生翻車意外,造成1名17歲女學生不幸死亡。

4月2日起英國將有4天的復活節長週末,氣象預報員警告,週末的天氣將是冰冷、多雨且勁風,平均溫度約達攝氏10度。

氣象局今天對蘇格蘭地區發布大雪警報,包括大曼徹斯特、昆布里亞(Cumbria)、蘭開夏郡(Lancashire)及威爾斯山區等地,也可能被白雪覆蓋。

今天上午1輛載有39名學生、連同5名教職員和司機的校車,因路面狀況惡劣,在蘇格蘭西南部的南蘭開夏郡翻覆,1名女學生死亡,11名學生受傷。

在北愛爾蘭倫敦德利(Londonderry)地區,包括1輛校車上的學生共約300人,因昨晚下大雪後路面積雪難行,被卡在路上,經交通警察出面搶救才脫困。

由於風雪強勁,電線被破壞,北愛爾蘭約有4萬8000戶家庭被斷電,蘇格蘭地區則至少有2萬4000戶。

警方提醒駕駛人,風雪將使視線惡化,並帶來大雨,駕車時宜提高警覺。

環境局也發布洪水警報,其中15個位在英格蘭和威爾斯,8個在北愛爾蘭,5個在英格蘭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