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志豪/台北報導】2010.01.26
每隔2年多都會出現的天文景觀「火星衝」,30日凌晨3時43分將是最佳觀賞時刻,有興趣的民眾不要錯過。
台北市立天文館指出,每相隔約2年又49天,火星與太陽(以地球為中心)在天空中的位置會相差180度,發生「火星衝」。這次火星衝時亮度約-1.3等,幾乎與全天最亮的恆星-天狼星(-1.4等)差不多亮,即使在有光害的都市裡,仍然可見到這顆紅色的星球。
天文館表示,以肉眼觀看火星時,遠近與大小的變化只能以亮度分辨,不會大如月亮盤面般。由於紅色外觀熒熒如火、亮度變化大,火星衝在古代稱「熒惑」,而天狼與火星一白、一紅,顏色對比鮮明,觀看時非常有趣。
若利用口徑5公分以上、放大倍率約70至100倍以上的望遠鏡來觀看,可見火星南極由二氧化碳乾冰和水冰形成的白色極冠(或稱「冰帽」);8至10公分以上的望遠鏡能看到火星地表上深淺不一的紋路。
相關資料與圖片,可在天文館網站「網路天文館/天象預報」中取得,歡迎多加利用。網址:http://tamweb.tam.gov.tw/forecast/forecast.asp 。
◆ 周四凌晨火星最接近地球
明報 2010-01-26
內地天文專家表示,1月至3月是觀看火星最佳時機,本周四凌晨3時是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時刻。
中國著名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今日說,1月中旬到3月上旬是兩年多來觀看火星最佳時機,有興趣的公眾可以欣賞。
天文專家表示,1月28日凌晨3時,是兩年多以來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時刻,兩者之間的距離只有9900萬千米。
1月30日凌晨4時,火星、地球、太陽「三球一線」,此時叫做「火星衝日」。當晚8時許,舉頭向東方望去,一顆與眾不同的紅色亮星將出現在眼前,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漸漸上升,到了子夜時分升入正南方,到了黎明時分又從西南部天空落下。
天文專家提醒,肉眼觀看火星,只能見到一個小光點,無法看到圓面,最好使用天文望遠鏡,放大至40至100倍以上,就能比較清楚地看到火星的圓面,在南北極有白色的「極冠」,這是二氧化碳凍結的乾冰和水分凍結的水冰,在其他地方則充滿紅色的沙漠。
趙之珩說,火星在中國古代稱為「熒惑」,西方稱為「戰神」,體積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有著和地球相似的晝夜交替和四季循環,只不過每個季度的長度是地球的兩倍多。在大氣層上面也飄著白雲,但是不會下雨。火星每過687天環繞太陽公轉一圈,每過779天和地球接近一次。(新華社)
3 則留言:
太空探索/火星極冠呈螺呈旋狀結構 「風」是兇手
NOWnews.com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2010/06/22
美國航太總署(NASA)水手9號(Mariner 9)在1972年傳回第一張呈現奇怪的螺旋狀結構的火星北極極冠(ice cap,又稱「冰帽」)照片,科學家對於這個結構的成因困惑至今;現在終於有答案了。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科學家Jack Holt等人利用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衛星(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MRO)的雷達探測資料進行研究,認為「風」就是兇手!
從雷達探測資料的剖面圖來看,冰沈積層的大小和形狀可以顯示是風造成這個螺旋狀結構,而且會讓這個螺旋構造像扇葉一樣環繞北極逐漸移動。主要原因是:當冷空氣沿著極冠頂端向下流動時會加速,沿途席捲水汽和冰粒同行。
此外,由於火星自轉索引的科氏力(Coriolis force)會使極冠下坡風的風向轉彎。當風吹過槽谷,滑過另一個背對太陽、溫度更低的山坡時,速度銳減,原本跟著流動的冰粒因而沈澱下來。由於這些冰粒都沈澱在較低溫的山坡上,使這個山坡愈來愈高,槽谷愈來愈深,且位置會逐漸移動。最後就造成我們所見的螺旋狀結構。
維吉尼亞大學Alan Howard於1982年首度根據維京人號太空船資料提出這個冰谷移動模型(ice trough migration model),但當時並未被普遍接受。但Holt等人的研究結果證實這個理論是對的。類似的結構其實在地球南極地區也可見到,但因南極當地地形之故,所以沒有像火星那樣呈現明顯的螺旋狀外型。
不過,這些螺旋狀冰谷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的?這些科學家認為:應該是在一段氣候快速強烈變遷的時期形成的,但並不清楚這場氣候變遷的細節。這是這些科學家下一個想要解決的問題。
此外,MRO雷達資料還解決了另一個問題—北極峽谷(Chasma Boreale)的起源之謎。北極峽谷(上圖白色極冠右下角的暗色巨大峽谷)的規模幾乎與美國大峽谷相當,從中截入螺旋狀槽谷。理論認可能是過去 500-1000萬年間的風的侵蝕或單一消融事件造就了北極峽谷。(想看清晰照片,請進:http://www.nownews.com/2010/06/22/327-2617704.htm )
但Holt等人的研究結果卻顯示遠在螺旋狀槽谷出現之前,北極峽谷就已存在。北極峽谷冰層的年齡高達數十億年。從古老冰層的形狀來看,當周圍的冰沈積的愈來愈多,北極峽谷就愈來愈深。吹過火星北極極冠的風似乎避免在峽谷內部堆積冰粒,所以峽谷從未被冰粒填滿過。
而雷達資料也顯示有另一個規模與北極峽谷近似的峽谷被埋在極冠底下,但之前從未探測到過。北極峽谷比較靠近古代極冠的最高點,這裡的風比較強且不曾間斷,因此至今尚未被掩蓋掉。(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網路天文館網站)
火星早期全球相當潮濕 北半球有大撞擊
http://www.nownews.com/2010/07/17/11490-2626811.htm
NOWnews.com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2010/07/17
火星南北半球差異頗大,因此在火星早期歷史中,它們到底曾經處在哪種環境中,相關爭議一直無法解決。根據火星北半球隕石坑的最新觀測資料,科學家認為火星早期很可能整個星球都相當潮濕,而非先前認為只有北半球才擁有如此的狀況。
歐洲太空總署(ESA)火星特快車(Mars Express)和美國航太總署(NASA)火星勘測軌道衛星(Mars Reconnaissance)近年觀測在火星南半球高地發現數千個存在黏土礦物的地點,黏土礦物通常得在潮濕的環境中才能形成,這些含有黏土礦物的岩石年齡或附近地表的岩石年齡多半高達40億歲左右。然而北半球因火山活動使古老地層被掩埋,因此一直無法搜尋到類似的礦物。
直到最近,法美聯合的研究小組John Carter等人,才在火星北半球低地一些因被隕石撞擊而顯露出古老地層的大型隕石坑中發現類似礦物,確定火星北半球在久遠之前應該也處在潮濕環境中。換言之,40億年前的火星表面全部都被液態水所覆蓋;再晚一點的時期中,這種潮濕環境或液態水存在的時間比較短暫,而且變得較偏酸性或含有鹽分。
Carter等人總共檢視了91個火星北半球低地隕坑的光譜資料,其中至少9個隕坑中發現黏土礦物、類似黏土的片狀矽酸鹽(phyllosilicate)礦物或其他含水矽酸鹽(hydrated silicate)礦物等,這些都是在星球表面或表層以下處在潮濕環境中才能生成的礦物,在這種潮濕環境下是有利於生命形成的。
其實先前其他觀測中,已在火星北半球平原發現少數幾個隕坑中有片狀矽酸鹽礦物,但面積都不大,無法據此說明火星北半球也是大範圍的都處在潮濕環境中。
關於為何火星北半球海拔比南半球低很多的現象,現行理論認為是有顆巨大天體撞擊的結果,所以火星北半球其實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隕石坑,同時也抹去了撞擊之前的任何環境遺跡。至少Carter等人確定火星全球處在潮濕環境是在這個大撞擊之後發生的,或是大撞擊是在潮濕環境尚未完全結束之前發生的。(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網路天文館網站)
NASA證實︰火星人臉 只是大石丘
自由時報 2010.07.31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利用造價四千萬美元的高解析度相機所拍攝的太空照片,終於一解懸宕三十多年的火星地表人臉之謎:所謂的火星人臉,真的只是位於火星沙漠中央的一座大石丘。
一九七六年七月,美國的火星軌道衛星維京一號所拍攝的一張照片中,火星地表上居然出現一座外型類似人臉的丘陵地;NASA的新聞稿還火上加油地提到,這座山看起來很像一張人臉。
粉碎火星有高等智慧生物臆測
當時NASA說,這張照片是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五日、從距離火星地表一千八百七十三公里的太空中拍攝,估計人臉石的寬度約一.五公里,太陽角度約二十度;照片上的點狀物是照片放大所產生的壞點。這張在火星北緯上空所拍的照片之一,呈現受侵蝕的丘陵狀地貌,其中位於正中間的巨石看似人頭,因陰影之故,產生眼睛、鼻子、嘴巴的幻象。
照片曝光後數日內,不少太空迷就推測,火星人臉是人工建築;陰謀論者更堅稱,火星人臉是火星古文明的遺跡,也是NASA掩蓋真相的根源。
隨著影像科技的進步,在九○年代與二○○一年的太空探測均顯示,火星人臉只不過是一座崎嶇丘陵,陰謀論者仍不願放棄,深信稍後的探測因天候之故才無法看清人臉特徵。
但根據二十九日公布、NASA的HiRISE(高解析影像科學實驗)相機所拍攝的一幀歷來最清晰的火星人臉照片,證實火星人臉真的只是一座石頭丘陵,就此粉碎各種有關火星上有高等智慧生物的臆測。
HiRISE 相機裝設在火星勘測軌道衛星(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 MRO)上,從與火星地表相距僅三百公里處捕捉火星人臉的細節,可拍攝到火星表面一公尺大小的物體。這座突起於火星地表的丘陵,其實是頂部平坦、周圍是陡峭山壁的平頂山。火星人臉平頂山位於火星地表的賽多尼亞區,長約兩英里,高數百英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