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9

腫瘤藉由模仿淋巴結躲避免疫系統

Tumors hide out from the immune system by mimicking lymph nodes
http://www.physorg.com/news188746140.html

March 25, 2010

一種解釋腫瘤如何逃脫身體自然免疫監督的新機制最近在瑞士的 EPFL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被發現。這項研究證明腫瘤如何能創造出一種耐受(tolerant)微環境並藉由模擬淋巴結(lymph nodes)的關鍵特色進而避掉免疫系統的攻擊。

這項研究發表在 Science 以及 3/25 的 Science Express 中,強調癌症中淋巴系統的角色,也許能為癌症治療開啟新的可能性。

"腫瘤會欺騙身體,使其認為它是健康組織," 領導作者 Melody Swartz 表示,Laboratory of Lymphatic and Cancer Bioengineering (LLCB) 的主持人以及 EPFL 教授。Swartz 及其團隊開始理解免疫耐受如何為腫瘤所誘發,讓它們讓它們能發展與擴散。

來自 EPFL 的研究者將她們的努力聚焦在一種確切的蛋白質上,那通常出現在健康的淋巴結中,吸引 T 細胞並程式化它們以完成關鍵的免疫功能。

她們發現某些腫瘤能分泌此蛋白質,將腫瘤外層轉變成像淋巴般的組織。此外層接著吸引並有效地將 T 細胞再程式化,讓它們「視敵為友」,導致腫瘤一直不會被免疫系統所察覺。

因為絕大部份的腫瘤只會在它們已脫離免疫系統掌控時發展,所以「腫瘤能繞過或躲避免疫防禦機制」此一機轉的新理解,是邁向未來癌症治療重要的一步。"腫瘤能吸引 naive(處女)T 細胞與 regulatory(調控)T 細胞並教育它們,對於腫瘤免疫療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涵," Jacqui Shields 表示,來自 LLCB。這項研究也開啟了可能的研究領域,聚焦在淋巴系統與癌症研究之間的關係上。根據 Shields,腫瘤模仿淋巴組織以改變宿主的免疫反應這個概念,代表著腫瘤與淋巴系統交互作用的新理解。

※ 相關報導:

* Induction of Lymphoidlike Stroma and Immune Escape by Tumors That Express the Chemokine CCL21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science.1185837

Jacqueline D. Shields, Iraklis C. Kourtis, Alice A. Tomei,
Joanna M. Roberts, Melody A. Swartz
Science,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5, 2010
doi: 10.1126/science.1185837
研究:癌細胞可分泌使殺手細胞卸甲物質
研究確定何種「Fas」導致程式化的細胞死亡
注射自體T細胞 癌末男痊癒
忙碌的 B 細胞:以多重機制形塑免疫反應
人體新基因RECK 抑制癌轉移
microRNA 可能是化療產生抗性的起因
抗癌聯盟:4成癌症可預防

1 則留言:

fsj 提到...

港大發現癌幹細胞使癌細胞轉移

中央社 2010.06.04

香港大學今天公布的研究首次發現,導致大腸癌轉移至其他器官的癌幹細胞,新發現有助預測病人在治療後癌症轉移的機會,減低大腸癌死亡率。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布的研究發現,大腸癌內有一群CD26+癌幹細胞,具有轉移至體內其他器官的能力,CD26+比成熟的癌細胞對傳統的化療具有更高的抗藥性,即使大腸癌病人接受手術切除,仍有一半機會出現腫瘤轉移,是最終導致癌症病人死亡的主因。

港大表示,這項新發現,有助透過預測病人完成治療後癌症轉移的機會,從而為病人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減低大腸癌死亡率。

前港大醫學院腸胃及肝臟科教授王振宇今天在記者會表示,院方曾對27名大腸癌患者作研究,發現當中8名有癌幹細胞CD26+,其中有5人出現癌細胞轉移;另外19名沒有CD26+的患者,則沒有出現轉移情況。

此外,有16名已出現癌細胞轉移情況患者,都有癌幹細胞CD26+。

王振宇又說,現在透過驗血可檢查大腸癌患者有沒有癌幹細胞CD26+,港大研究小組將研究可否從驗血預測何時出現轉移情況及復發機率。

此外,研究小組正在研究CD26+導致大腸癌轉移的分子途徑,最終希望能夠研發出有效抑制大腸癌轉移的標靶藥。

大腸癌是香港3大常見癌症之一,近年來大腸癌發病率出現上升趨勢,每年超過4000宗新病例。根據預測,在未來數年,大腸癌將成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



◆ 癌細胞吃穿大腸 瘦成皮包骨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0.06.04

一名52歲男子長期腹痛,近半年來更是暴瘦,175公分的身高,體重卻從63公斤瘦到35公斤,幾乎皮包骨,就醫發現是大腸癌,而且癌細胞已「吃穿」大腸,侵犯到十二指腸,形成管,營養無法經由小腸吸收才暴瘦,醫師表示這種案例相當罕見。

醫師表示,這名患者因暴瘦且嚴重血便、貧血,雖然才52歲,外表看起來像是70多歲的老人,還好經過檢驗,癌細胞尚未侵犯淋巴,今年初手術,患者已逐漸恢復,體重回升到50多公斤,幸運撿回一條命。

這名病患年初到署立台南醫院就醫,當時他的體力差、皮包骨,搖搖晃晃走進醫院時,醫護人員都被他嚇了一跳。

他向醫師表示,有長期腹痛的困擾,近半年來體重一直掉,就醫前更是食不下嚥,糞便都是黑色;經安排檢查,才發現大腸內的腫瘤已穿破腸壁,侵襲到十二指腸,醫師以胃鏡從口腔伸入檢查,沒想到胃鏡經過十二脂腸後就直接穿到大腸,並發現糞便蹤跡。

署南外科醫師林育志表示,這是腫瘤在大腸形成後,未能及早治療,進一步穿破腸壁,影響到十二脂腸,並出現管。手術過程非常複雜,共切除患者一半的胃、十二指腸及一半的大腸外,並把小腸接上胰管、膽管,前後花了8小時以上。

據悉,患者是一名卡車司機,長期生活不正常,腸胃多年不適,因此對腹痛不以為意,加上經濟狀況不佳又離婚獨居,擔心就醫要花很多錢,才一直拖延,但在就醫後,手術費用都由健保支付,目前他腸胃吸收的狀況不錯,食慾也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