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3

無感復甦 都是低薪惹的禍

◆ 無感復甦 都是低薪惹的禍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522000008&cid=1206

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2011-05-22 工商時報

為了解何以民眾對經濟成長無感,行政院主計處內部研究發現,98年國內638萬名受僱員工,其中高達61.6%的每月薪資(經常性薪資與加班費)低於薪資平均數36,525元,低薪者正快速增加。

研究中並顯示,受僱者薪資分布的離散指數也同步升至54.1的歷年新高,顯示薪資差距正逐年擴大。

主計處每月發布的薪資調查結果,經常遭到各方的質疑,去年曾有民眾打電話到經建會及主計處,抗議自己的薪資不像官方發布的數據這麼高,為此主計處進行研究發現近年台灣受僱者的薪資結構確實出現重大變化,低薪資的人數愈來愈多。

主計處官員表示,官方每月發布的薪資是所有受僱者薪資平均的結果,如果大家的薪資差異不大,這個平均數應該可以反映每個人的感受,但本次研究發現,在98年低於這個薪資平均數的受僱員工人數達393萬人,占整體受僱員工人數比率高達61.6%,這麼多人的薪資在平均數以下,難怪大家對經濟成長無感,無法感受官方所發布的薪資水準。

主計處這份研究指出,98年全體受僱員工的薪資平均數36,525元,高於中位數32,049元,顯示受到極端值的影響,平均數已難以代表母體的一般狀況,以中位數來觀察反而更有意義。

主計處的研究顯示,國內低薪資的人口之所以愈來愈多,主因近年人力派遣、臨時僱用以及部份工時這類「非典型僱用者」愈來愈多,他們的薪資只有全職工作者的一半,臨時性或派遣人員月薪僅19,717元,部分工時者更只有14,476元,在低薪人口逐年增加,使得全體受僱者的薪資差距逐年擴大。

主計處將638萬名受僱者的薪資,由低至高排序,以3個分位點將638萬人分為4等分,以第3分位點(高薪資)減第1分位點(低薪資)除以第2分位點(薪資的中位數)得出「離散指數」來衡量全體受僱者的薪資差距,結果發現,近3年指數由48.8升至54.1,連年升高。

這份研究指出,離散指數逐年升高說明國內薪資較高的前25%與薪資較低的後25%,他們的薪資差距正逐年擴大,這個現象所反映的現象值得密切注意。

※ 相關報導:

* 全球化 低薪時勢所趨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522000010&cid=1206

中研院院士于宗先及胡勝正昨日表示,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企業長期僱用制度逐漸消失,人力派遣取而代之,這正是使得低薪資人數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其嚴重性已使得台灣出現少子化,政府應該正視這個問題。

假性單親增多 台灣家庭痛苦指數高漲
周行一:「LV社會」的反轉力
國債危機:今日的美國,明天的台灣

7 則留言:

fsj 提到...

◆ 社論-三角貿易、無感復甦與所得分配惡化

【本報訊】2011-05-22 工商時報

國家統治疆域跟經濟活動馳騁範圍未能完全重疊,在有些地區甚至出現嚴重乖離,已被公認是全球化的最大特色之一,其實也是企業因應國際競爭與區域佈局的必然結果。惟近年來尤其盛行於兩岸之間的「台灣接單、海外生產」規模日益擴大,這種「三角貿易」現象是否會讓GDP(國內生產毛額)作為「景氣晴雨計」的功能失去準頭,甚至惡化台灣所得分配,確實不無隱憂。

事實上,「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例,在2010年時已超過半數(50.69%)。根據統計,海外生產9成以上指的是中國,其中資訊通訊產品更高達87%,其他依序則為精密儀器、電機與電子產品等高科技產業;至於傳統產業則相對較低,也跟近年來台商大量投資中國的產業分佈與比重大致吻合。

以總體經濟角度觀之,台灣三角貿易的淨收入已從2002年不到78億美元,佔該年GDP只約2.6%,大幅成長到去年的174億美元,並已達GDP的4%。此一數據乍看之下並不特別驚人,但如對照陸客全年絡繹不絕來台,去年消費總額也不過只佔台灣GDP的0.28%,且以GDP附加價值的計算概念來看則當更低,即可知道三角貿易淨收入(皆是附加價值),確實已是台灣GDP的重要成分。

如從外貿數據來看,更可凸顯三角貿易的重要地位。以去年為例,被計入國際收支帳「服務貿易」項下的三角貿易淨收入,已佔台灣全年「商品與服務順差」(約298億美元)將近6成。如果依照主計處最新公布的預測數值,台灣今年5.04%的經濟成長率當中,源自國外淨需求的貢獻即佔4.01%,其餘部分主要為國內消費成長(2.13%),至於國內資本形成(投資)則反將萎縮1.05%。

換言之,在台灣近年來民間消費與投資等內需不振,經濟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國外淨需求(出口)情況下,更顯示持續增加中的三角貿易淨收入,已足以左右經濟成長的高低與組成內容。

但問題不在GDP數據是否因此被高估,而在GDP數據跟國內實際經濟活動逐漸偏離,近來常聽到的「無感復甦」,或許就是三角貿易型態太過突出的後遺症之一。

就定義而言,三角貿易的淨收入(商品賣出價/訂單收入減去買入價/支付海外生產之差額),而非總營收,依IMF權責制下(2005年起採用)納入GDP則毫無疑義,所以不算高估。理由在於台灣廠商看似只有接下外銷訂單,但也從旁提供了「規劃、調度、財務、管理、行銷、專利及其他技術等」支援服務,否則此類交易不會如此順遂,甚至無從產生。

除了上述這種類似佣金的收入型態之外,也大概有4成左右的台商在兩岸或其他地區都有實際投資與生產線,透過此地運籌中心合理分配訂單,自然也構成了三角貿易。然而,三角貿易在其他國家的角色不致太過突出,因此所引發的外銷訂單與實際海關出口差距或背離,以及其他經濟指標彼此不再同步的現象,自然也未若台灣這般顯著。

此外,由於三角貿易淨收入主要成為企業利潤,且在本地只雇用極少數員工,也必然會讓台灣所得分配不均的狀況雪上加霜。至於去年約有140億美元的「海外投資所得」淨額回流,在國際收支帳上則記入「經常帳」,此一金額如加入GDP則構成GNP(國民生產毛額),也都跟台商大舉對外投資密切相關,對所得分配的影響則近似於三角貿易。

總的來說,三角貿易的確顯現出台灣現階段的比較優勢所在,然而由於「國內生產」的成分流失,所以儘管總體經濟成長表現不惡,但其數值顯然已跟國內的產業關聯、投資消費、勞工就業、薪資成長等經濟指標失去準確對應,相關併發症確實不可小覷。

根本解決之道則在於讓大量外移的生產事業獲得適當填補,例如扶持中小企業的重新崛起、服務貿易的多元發展(而不只是三角貿易服務一枝獨秀),以及強調長期關係的整合生產而非量產等產業政策新思維,都值得政府與民間一同攜手投注更多心力。



◆ 防過勞! 美政府推工時計算App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5.22

美國勞工部為嚴格執行工資和工時法,對公司員工提供智慧型手機使用的工時計算表應用軟體(time sheet app),讓公司員工可以計算自己的正常工時、休息時間和加班費,來建立自己的工作紀錄,避免所謂的「工資盜竊」(wage theft),即雇主不付員工應得的工資。此舉對英語不流利,或擔心傷害身分而不敢舉報雇主的低薪移民員工特別有利,移民員工可能買不起電腦,但大都擁有手機。

美國勞工部說,在發生工資紀錄爭執,或政府對雇主的不實紀錄展開調查時,員工自己的工作紀錄很有價值。勞工部長蘇莉絲說,這個應用軟體可鼓勵員工去了解自己的權利,和在受到雇主剝削時,挺身捍衛自己的權利。但雇主說,這將鼓勵更多的工資與工時訴訟。

工資盜竊在移民員工中特別普遍,今年初勞工部為總部在休士頓的一家華人超市連鎖店近400名員工,追回了180萬美元的拖欠工資,調查人員發現該超市的一些員工每周工作最多達70小時,但工資卻低於最低工資,也沒有加班費,該超市以假薪水冊蓄意誤導調查人員。

新的工時計算表應用軟體適用於iPhone和iPod Touch,勞工部正在嘗試Blackberry、Android等其他手機可使用的版本。勞工部工資與工時處的網站是www.dol.gov/whd/。

為增強執法,勞工部已增雇了300名調查人員來調查未付工資、無加班費和違反最低工資的申訴案,去年又首次推出「連繫正義」 (Bridge to Justice)計畫,在該部工資與工時處申訴案太多時,對申訴者提供尋找私人律師服務。2010年工資與工時訴訟案達破紀錄的6800件,比前一年增加700件,大多數是集體訴訟。

fsj 提到...

女人出頭 「薪」情直追男性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2011.05.23

男人靠邊站,女人薪資就快趕上你!美國勞工統計局3月的「職場女性」報告顯示,兩性薪水差距持續縮小。去年男人每賺1美元,女性就賺0.81美元,較2000年的0.76美元成長。最近也有報告指出,年輕都會女性目前的收入比男性同輩高8%,可能是大學畢業率較高的緣故。

美國絕大部分職業中,男性所得依舊較高─然而也有例外。若分析美國勞工局蒐集的2009年全職員工周薪中間值,就會發現至少有15種職業女性賺得比男同事稍多。

這或許會令多數人驚訝:一些以男性為主的營建工作中,女性從業者的薪水反而比男性高。女性建築工、監工、維修油漆工和飛機和車輛技工,所得比兩性中間值薪水稍高─儘管她們人數只占3%。

華盛頓美國大學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戈德堡(Caren Goldberg )說:「研究人員發現,當男性或女性在該職場中成了少數時,薪酬會比較好。從事男性為主工作的女性,較少被以女性刻板印象看待,而女性刻板印象通常意味較低的薪酬。」

不過一些以女性為主的教育和健康照護職業,女性也賺得比較多。女教師助理員薪資比男同事高5%。在此領域中,女性人數占92%,薪酬中間值為每周474美元,高於男性的453美元。職業治療師、營養師和營養學家、生活科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及衛生技術人員這些高薪職業中,女性所得也比男性多。康乃迪克學院經濟教授霍斯說,因為女性在這些職場中是多數,許多女性因較資深而薪酬較高。

還有證據顯示,男性從事以女性為主的職業會受到歧視。職涯專家夏特金(Laurence Shatkin)說,歧視或無法融入的感覺,導致這些職業中男性的流動率偏高,因此無法變成資深員工,對薪酬有負面影響。

在一些性別比率差不多的職業中,女性也比男性賺得多。雖然男性在餐廳服務生和酒保助手工作的比率占48%,但女性仍多賺11%。該職業的男性周薪中間值,比女性少40美元,代表一年少2,000美元。夏特金推測是女性獲得小費比較多。

烘培業的女性薪資也比較高。女麵包師傅周薪中間值為466 美元,比男麵包師傅的448美元高4%。雖然烘培可能被視為是「女性化」的領域,但男性人數以53%的比率高於女性。夏特金說,女性可能比男性更有擔任晚班或早班的彈性,因此薪水較高。

回顧2010年薪資資料,美國勞工統計局指出另外三種女性薪資高於男性的工作。女性食品製作和服務工人多賺12.1%、女收帳員多賺9.5%,還有女倉儲員多賺5.1%。

然而從平均值和職業來看,美國男性收入仍較高,也掌握多數領導職位。1,000大美國企業中,女執行長只占3%。

(取材自富比世網站)



◆ 女性擇偶首要條件 工作穩定

中央社 2011.05.23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台灣女性雖然敗金,但在現實生活中則十分務實。台灣女性上班族擇偶的條件,首重「工作穩定」,其次是有房子、車子、存款新台幣 100萬元以上。

根據yes123求職網「台灣女性上班族鑽石V.S愛情大調查」發現,當愛情與鑽石(代表金錢)兩者僅能擇一時,有6成7的女性上班族會選擇鑽石,有69%的女性認為少了鑽石的愛情難幸福。

調查顯示,有91.2%的女性上班族認為,擇偶的對象首重「工作穩定」,其次為有房子(71%)、有車子(55.2%);另有3成的女性認為,擇偶的對象要有存款百萬元以上的能力。

調查發現,有85.4%的台灣女性上班族絕對不會嫁給「沒有存款」的男性,另有37.5%的女性不會嫁給「沒有房子」的男人;也有近3成(26.6%)的女性不接受「月收入低於5萬元」的男性。

至於女性上班族心目中,哪些職業的男性是她們心目中的「鑽石男」呢?

調查顯示,有89.8%的受訪女性上班族認為,二代小開最符合她們心目中「鑽石男」的形象,其次是企業老闆(80.9%)、醫師(73.9%)、政府高官(46.4%)及律師(34.7%)。

女性上班族若要享受更好的物質條件,會想利用哪些方法達成目標?調查指出,有72.6%的女性上班族認為,進修專業技能可享有更好的物質條件,其次為兼差打工(48.6%)、提升個人學歷(44.8%)。

yes123求職網指出,台灣的上班族女性在「拜男人的金」的同時,也很務實;認為「鍍自己的金」更可靠,是有骨氣的「鍍金女」。

這項「台灣女性上班族鑽石V.S愛情大調查」,是在5月3日至11日以網路問卷,針對18歲至40歲的女性上班族進行抽樣調查,共回收1223份有效問卷,信心水準95%,誤差值為正負2.8%。



◆ 失業率4.29% 創下三十一個月新低

【中廣新聞/張佳琪】2011-05-23

主計處公佈四月份失業率為4.29%,比三月份下降0.19個百分點,比去年四月份則下降1.1個百分點,這是三十一個月以來,也就是九十七年十月以來的最低水準。主計處也同時發佈三月份經常性薪資平均為3萬6612元,年增率達1.42%,呈現連續第十七個月的正成長。

四月份就業人數持續增加,來到1064.8萬人,比三月份增加了1.9萬人,增幅是0.18%,也比去年四月份增加23.4萬人。四月份失業率則是持續下降,來到4.29%,跟三月份相比下降0.19個百分點,較去年四月份下降1.1個百分點,創下九十七年十月份以來最低水準。

主計處的資料顯示,三月底經常性薪資是3 萬6612元,年增率1.42%,連續十七個月正成長;一到三月每人平均薪是5萬6434元,年增率4.78%。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陳憫說,這個數據顯示,景氣好轉,今年廠商發放獎金明顯增加,陳憫說:「這主要是隨著景氣好轉,今年年初企業發放的獎金比較多」。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四月份失業人數是47.7萬人,較三月份減少2.2萬人,其中,因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是歇業而失業的人數是15.2萬人,比三月份減少了三千人,是九十七年十月以來的新低。

fsj 提到...

周行一:「價值人」與「價格人」

【聯合報╱周行一】2011.05.25

過去台灣錢淹腳目,曾幾何時媒體充斥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漲價的新聞,在晚上七點的黃金時段中,電視台輪播哪家餐廳便宜又好吃、再等一天汽油就會降價。政府明知水、電、瓦斯該漲價卻畏懼民意而動彈不得,其實今年台灣的通貨膨脹率不算高,應會在百分之二點五以下,接近廿年來的平均水準,與世界情況比較,還算不錯。媒體雖然是直接造成民眾物價恐懼的推手,但因為人們對過度報導的新聞會特別關注,而反應過度,其實藏在這種恐懼背後的,是因所得增加不多,對無力承擔物價上漲衝擊的擔憂。

我們不但害怕通貨膨脹、為自己的所得叫屈,也眼紅別人的薪水高,所以肥貓常佔據重要新聞篇幅,當然更不滿房價高不可及。台灣社會瀰漫的心態是:我的收入不高,所以政府不能讓物價上漲,學費當然也不例外,而且要想法讓我買得起房子,最好別人的薪水也受到控制。

最近我常對學生講,不要成為一個會為泡麵上漲五塊錢而擔心的人,反而要鼓勵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希望東西便宜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過於專注價格,就會忽略,甚至容忍低品質,當這種思維變成習以為常時,我們就不會以價值評估事情,而會以價格作為判斷事情的準據,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心態,會讓自己變成一個價值不高的人。

如果以價格做決策,會錯失投資自己的機會,或者根本沒有追求價值的勇氣,最後變成怨天尤人,埋怨別人或政府沒有幫助自己。一九八四年我帶了一個打字機到美國留學,一到學校就看到同學用電腦打作業,心想打字機絕對拚不過電腦,便馬上貸款十萬台幣,買了一台電腦及點陣式印表機,我在畢業前省吃儉用,曾經到垃圾堆裡撿被丟棄的床墊及家具,可是從來不擔心將來還不了留學債務,決心到美國去留學,卻是我一生中最聰明的投資。

但是現在經常看到的現象是,年輕人因為留學或出國交換費用昂貴而不願出去;學子擔心教育部如果允許學費漲價,在還沒畢業前就已債臺高築;景氣不佳時,政府要提供免費或補貼性的就業訓練;在外聽演講或上課,完全以是否免費為參加與否的篩選標準。久而久之我們就習以為常以價格為決策依據,不再願意為品質而支付成本,而忘記了千古不變的簡單道理:便宜無好貨。

其實人力市場的運作是以價值,而非價格為基礎的,當我們無法被加薪時,表示自己的價值不夠高,如果企業是以價格作為甄選人才的標準,產品價值必然會每下愈況。當我們在意的是別人的薪水比自己高時,就會忘了提昇自己的價值,來爭取更高的待遇,其實只要自己的價值高,就不必埋怨待遇不公平,畢竟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所以與其擔心是否會輪到自己加薪,還不如努力讓自己變成一位有價值的人。

只要開始以價值做判斷,就會勇於投資自己,創造個人價值,而所做的事業也一定會比較有價值。所以我最近常建議學生,與其抗議學費調漲,倒不如花這些時間加強自己的本事,只要有信心,還怕負擔不了教育貸款嗎?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注意自己的價值,就不會為價格所苦惱,而且會有能力能幫助別人,變成真正快樂的人。做一個「價值人」,不要變成一個「價格人」!(作者為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 日本畢業就職 14年來最糟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二十四日電】2011.05.25

因為經濟不景氣加上百年罕見的大地震,今年畢業的日本大學生,遭遇就業非常困難的艱苦局面。

日本瑞克魯特的調查說,日本企業界對應屆畢業生的雇用人數約為五十六萬人,較去年減少了百分之三點八,出現連續三年下降的趨勢。

根據調查結果指出,「事求人」下降了零點零五至一點二三倍,也是連續三年惡化的局面。

日本官方調查也顯示,今年春季大學應屆畢業生就職率為百分之九十一點一,為一九九七年實施調查以來的最低紀錄。

根據瑞克魯特的調查,今年應屆畢業生就職困難,主要是因為中小企業的業績停滯,導致招聘規模縮小。

繼今春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幾乎達到歷史最低水準後,明春的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將依舊嚴峻。

這次調查實施於三月十一日日本大地震發生前後。由於災區部分企業震後未列入調查對象,該結果不能充分反映受災區的招聘動向,實際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 已開發國復甦緩 失業率難改善

中央社 2011.05.25

經濟專家指出,已開發國家的失業問題,短期內難有改善。西班牙年輕人大規模示威抗議高失業率,讓執政黨在地方選舉中挫敗。觀察家對於能否獲得實質成果,不表樂觀。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今天發布最新經濟預測指出,全球經濟持續復甦,不過在不同區域及國家間的成長率不同。首席經濟學家巴朵安(Pier CarloPadoan)表示,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復甦緩慢,失業率問題短期內難有起色。

他建議,政府還是有施展的空間,包括降低勞動力稅賦、提供職業訓練、施行針對年輕人和女性的就業措施等。

年輕人的失業率在部份歐洲國家遠高於平均失業率。根據歐洲聯盟統計局(Eurostat)最新的統計數據,西班牙失業率為20.7,在歐盟國家當中最高;其中25歲以下年輕人的失業率更高達44.6%,也是歐盟國家的第1名。

歐元區繼續籠罩在財務危機氣氛下,法國「解放報」(Liberation)1篇名為「從羅馬到倫敦,猶豫不決的革命」的文章指出,歐洲國家從冰島、英國、義大利、希臘等地陸續發生年輕人群集抗議政府政策,但至今沒有任1項運動獲得實質成效。

OECD預測,儘管經濟復甦持續中,信心也提升,但是仍存在風險。歐元區財務狀況仍脆弱,便是其中1項風險。



◆ 美逾半民眾財務脆弱 30天付不出2000元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3日電】2011.05.25

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最新的調查發現,逾半數美國民眾在30天內肯定或可能付不出2000元,此調查再度凸顯美國人財務「脆弱度」。

該調查的問題是:「如果下個月,你突然發生緊急事故,需用2000元,你如何籌措該筆費用?」肯定有錢支付的民眾只有24.9%;25.1%可能付得出;22.2%可能付不出;27.9%肯定付不出。

該調查報告作者表示,2000元反映突發事件可能需要的支出,「可能是修車、醫療費的自付額、法律費用或住宅維修。該報告作者表示,更具體地說,汽車傳動系統維修就需要2000元,而低收入家庭最少需儲蓄1500元因應緊急事件。」

作者群「更驚人的發現是,一些『中產家庭』也自認為財力薄弱,此現象顯示,美國民眾財力比平常預期的低,或民眾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焦慮或悲觀。無論結論為何,這些指標都具有重要公共政策和社會行為意義」。

研究人員發現,面對突發的費用,民眾應急的方法包括:動用存款;向親友借貸;向銀行借款或用信用卡支付;預支薪水;或出售財產。該研究指出:「高達25.7%民眾會用典當或出售財物、出售房屋,或預支薪水等極端方式籌措緊急費用。」

「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根據2009年「TNS全球經濟危機」(TNS Global Economic Crisis)研究資料,獲得美國民眾財力分析數據。

該調查作者為喬治華盛頓商學院盧沙迪教授(Annamaria Lusardi)、普林斯頓教授施奈德(Daniel Schneider)和哈佛大學教授徒法諾(Peter Tufano)。

fsj 提到...

美國家庭10%收入 被汽油吃光

【聯合晚報╱美聯社紐約27日電】2011.05.28

美國傳統的暑期開車旺季隨著國殤日(30)來臨展開,可是汽油價格暴漲嚴重影響美國家庭的預算。汽油幾已耗掉一般家庭稅前收入的十分之一,比往常多出40%。

上個月美國家庭平均為加油花掉369美元,遠高於2009年4月的201美元。汽油開支已超過美國人的衣服或娛樂、其他養車花費。

美國家庭的稅前所得中數接近5萬美元,也就是月入4150美元,而369美元油錢就占了8.9%,遠高於2000年以來平均5.7%的比率。

全美無鉛汽油目前每加侖平均售價3.81美元,遠高於一年前的2.76美元。雖然最近幾天油價略微下降,可是專家預期今年的平均油價將超過2008年創下的3.25美元歷來最高紀錄。好消息是分析家預期未來數周油價將降到每加侖3.5美元。

油價暴漲,美國大多數人的所得卻沒有增加。聖地牙哥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漢米爾頓說,為汽車加油是家庭預算很重要的一環,消費者無法等閒視之。

經濟學家說,加油費用增加使民眾覺得手頭更為拮据,並因此減少其他花費,對仍然低迷不振的經濟影響深遠。沃爾瑪 (Wal-Mart)即責怪油價昂貴,導致美國的營業額連續八季降低。

漢米爾頓說,汽油每漲價美元5角,美國全年的經濟活動即減少700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的大約0.5%。

美商務部27日的報告顯示,如排除價格劇漲的汽油和食物,今年4月消費者開支只增加0.1% ,薪資所得則連續兩個月沒有增加。

旅遊業正咬緊牙關準備面對前景難測的暑期。美國汽車協會(AAA)預測今夏一般家庭的平均度假開支將只有692美元,比去年的809美元銳減14%。AAA估計國殤日周末將有3490萬美國人出門進行80公里以上的旅行,約比去年增加10萬人,可是他們必須更加精打細算。



◆ 10%大專生 畢業一年沒工作

自由 2011.05.28

〔記者林曉雲、胡清暉/台北報導〕教育部昨天公布以五百萬元委託台師大,調查全國廿五萬名九十七年畢業的大專及碩博士生,畢業後一年的工作薪資狀況,政府雖宣稱經濟好轉,但大專畢業生平均薪資仍只有兩萬五千元,有借學貸的畢業生九成七仍身上揹債,近一成五、三萬七千多人待業中,待業時間長達一年以上的則有一成。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胡孟瑀認為,在學歷貶值、政府和資方壓低新鮮人起薪的情況下,許多大學畢業生的薪水還不如四年前,尤其是政府先前提出「二十二K」,錯誤政策扭曲勞動力市場,讓人憂心「青年貧窮化」的困境更嚴重。

至於「畢業就可能失業」的恐懼,已從大四下降到大一新生,教育部調查大一學生,發現畢業能否順利就業或是否能找到理想工作是他們最擔心的事,其次是台灣的前景與發展,而時間管理不佳、個人基礎能力(國英數、批判能力)等不足也占據大一生的心思,身材和外貌則是大一生擔心事件排名的第六名。

不僅如此,調查發現大一和大三生每天睡不到七小時,每天上網時間約三到四小時,每週打工時數則為七到十小時,學習最困擾的是要讀的東西太多讀不完。

畢業薪資狀況呈現男女不同,大專畢業男生起薪兩萬七千多元,女生兩萬四千多元;碩士薪水較高,平均三萬八千元,男比女約多兩千元;博士平均六萬六千多元。

唸碩士投資報酬率約1.5倍

想為自己加薪的畢業生可考慮唸碩士,教育部調查發現,進修投資報酬率,唸碩士有一.五三倍,以大學畢業兩萬五千元為例,唸碩士後薪水約達四萬元、加薪一萬五。但唸到博士的投資報酬率相對沒那麼好,僅一.七倍。



◆ 竹科徵才 每人有2.6個工作

中央社 2011-05-28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8日電)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今天舉辦就業博覽會徵才活動,有47家廠商參加,提供5600個職缺,有 2150人到場求職,平均每人有2.6個工作機會,明顯呈現事求人局面。

竹科管理局與科學園區同業公會聯合舉辦的就業博覽會徵才活動,今天在竹科管理局行政大樓前舉行;雖然天公不作美,不過,仍有不少民眾撐著雨傘、披著雨衣,到現場求職。

今天有聯電、世界先進、力晶、世界先進、矽品、友達、奇美電、隆達、晶電、光磊及旺能等47家半導體、面板、發光二極體及太陽能廠商參加這次徵才活動。

這次參加徵才活動的廠商共釋出5600個職缺;其中,聯電與友達分別釋出1150及1120個職缺,儘管近期太陽能電池市況不佳,部分廠商進行減產及人力調整,但台達電集團旗下太陽能廠旺能光電仍到場徵才。

旺能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太陽能電池產業前景依然看好,旺能持續擴產布局,因應新廠完工,預計今年將徵才1000人。

隨著產業景氣復甦,廠商需才孔急,科技業就業市場已反轉成廠商求才的情況;根據竹科管理局統計,今天到場求職人數為2150人,平均每人有 2.6個工作機會,初步現場錄用人數有1300人。

矽晶圓廠合晶科技今年因應擴產需求,預計將員工人數自目前的 770人,擴增至1000人,今天同樣到場徵才,現場工作人員說,目前人才「缺很大」;充分反映出廠商缺人的現況。

fsj 提到...

克魯曼專欄/失業問題 不能視而不見

【經濟日報╱克魯曼/陳世欽編譯】2011.05.31

失業問題是西方世界的可怕災殃。美國的失業人口將近1,400萬,另有數百萬人受困於未能發揮所長的兼差或正職。部分歐洲國家的情況更嚴重,西班牙的失業率飆高到21%。

局面並未出現改善跡象,這是持續的不幸。在理性的世界,終結這場悲劇將是最優先的經濟課題。

但政策討論卻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大西洋兩岸,當權者已經產生他們對就業問題束手無策或不必在意的共識,他們不僅不願對持續中的苦難與經濟浪費採取具體措施,甚且為他們的坐視提出各種藉口,並以智慧及負責任的外衣掩飾。

在這種局面下,有人必須大聲說出明顯的事實:編造不設法促使失業族群重返就業崗位的各種藉口既不理智,也不負責任。這是逃避責任的行為。

我說的是什麼樣的藉口?可以參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上周公布的經濟展望報告。基本上,OECD是一個跨政府智庫,它無法直接制訂政策,見解卻足以反映歐洲政策精英的傳統立場。

OECD對其會員國的高失業率有何看法?秘書長葛利亞表示:「以宏觀政策因應這些複雜挑戰的施展空間已經嚴重耗竭。」他呼籲各國從「結構面」下手,亦即著重於無法明顯影響當前就業局面的長期改革。

我們如何知道已無足以促使失業族群重返就業市場的政策空間?葛利亞並未說明,報告本身亦未提出就業危機的可行解決之策。它強調背離傳統政策所可能產生的風險。

然而最近是哪些人以嚴肅的態度討論創造就業的課題?不是共和黨,除非你考慮它主張的減稅與解除管制。也不是大約一年半之前不再提起這個話題的歐巴馬政府。

當權者不再討論就業問題並不意味問題無解。

記住,失業族群並不是因為不想工作或缺少必要的專業技能而失業。錯不在我們的勞工。記住,四年前的失業率不到5%。

當前經濟問題的核心是美國家庭在過去十年泡沫期累積的債務,主要是抵押債務。

泡沫破滅後,這些債務不斷拖累經濟,以致就業無法出現真正的復甦。一旦你明白,私人債務是癥結,你就會知道,問題還是可以解決。

例如,我們可以設計並推出類似就業進展管理的方案,安排失業族群從事各種實用的工作,例如整修道路,使他們得以因為收入提高而更容易攤還債務。我們可以制訂修改抵押的方案,藉此減少問題家庭的債務。我們可以嘗試將通膨數字減至雷根總統第二任期間的4%,以減輕債務負擔。

如此說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多種政策減少失業。

這些政策必定跳脫窠臼;我們面臨的經濟問題亦然。針對採取具體作為提出警告的人士必須解釋,如果繼續袖手,我們何以應該擔心其間的風險,相對不在意集體苦難必定持續的問題。

在解釋我們還可以針對失業問題採取更多對策時,我當然明白落實可行政策前,必定面臨的政治障礙。特別是在美國,任何旨在解決失業問題的具體作為都會受到共和黨全力阻撓。

不過,這不是擱置問題的理由。事實上,回顧我過去一年來的相關文章,你會發現,我也有過失:政治上的現實無妨,然而我對於我們應以哪些具體措施因應最重要問題的命題說得太少。

我認為,關於就業問題,決策者已經陷入所謂「博學無助」的心理狀態。他們越是袖手,越是會導致自己相信計無所出。任何人如果有更好的辦法,應該全力打破這種惡性循環。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 年屆而立 逾7成仍無百萬

中央社 2011.05.31

30歲的你有百萬資產了嗎?根據國泰世華銀行與聯準市調針對台灣25至35歲男女,進行了「全國青年財力大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成受訪者在30歲以前沒有百萬元。

所幸,有77.4%的受訪者到35歲前即可累計到新台幣百萬元的「第一桶金」,其中,有56%的受訪者選擇以基金達到百萬目標,靠工作收入累積資產的也高達53%,顯示30世代已經體會到應「理財」、「工作」兼顧,才可有效縮短時間。

以淨資產(資產扣除負債)來看,受訪者平均有111萬8619元,不但資產大於負債,似乎也超過第一桶金的門檻,但多寡差異頗大,其中有5.1%是負資產一族,有69.1%的淨資產不到100萬元。國泰世華銀表示,在30世代習慣於享樂生活、又欠缺正確理財觀念之下,不透支可能是最常採取的消極理財方式,也因此財力累積速度遠不如自己的父母親。

根據調查,有56.6%的受訪者個人月收入在2至4萬間,換算年收入約60萬元,但有超過4成每月願意提撥理財金額不到1萬元,約34%願每月提撥1至2萬元當作理財金,理財工具則包括新台幣存款、外幣存款、基金、股票、黃金與貴金屬、保險、房地產,前3名依序為基金、股票、定存。

國泰世華銀與聯準市調在5月7日至13日針對台灣各縣市25至35歲男女,以網路市調資料庫抽樣進行網路調查,共收回1068份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正負3%。



◆ 名家-居住正義 住宅政策重點

【孫瑞穗】2011-05-31 旺報

因前一發展階段放任房地產市場炒作,現在兩岸的政府都在用力打房。中國近來「只租不賣」的公營住宅日漸有成,而台灣更是在由民間團體組成的「社會住宅聯盟」壓力下,終於促使歷經12年的台灣住宅總體政策草案出爐,內政部也快速基於《住宅法》草案,訂定當前的基本居住水準,對弱勢家庭優先給予補貼。

再加上經建會近日積極規畫現代住宅、合宜住宅及社會住宅等幾種套餐,準備端上檯面,讓百姓有多元選擇。乍看之下,年輕人想有個安身立命的夢,越來越可能實現了!但這是真的嗎?

不管名目為何,筆者認為住宅政策現階段的重點在於是否能夠展現「居住正義」,使兩岸1980後出生的世代不致成為經濟過度發展的「受害者」,一生必須好幾十年不吃不喝才能購得起碼的居所。

荥英美傾向市場機制

以歐洲的住宅政策發展來說,便有兩種全然不同意識型態的政策產物。一種是仰賴市場機制來決定合理的住宅價格,另一種是積極由政府介入住宅市場的供給,以滿足人民所需。前者是我們熟知的美國或英國住宅政策。美國最極端,它完全放任市場機制。在發生市場危機時,政府也只會提高貸款額度和降低貸款利率來因應。

即便是市場傾向的英國,他們都曾為了挽救市場崩盤和政治危機,而由政府積極投入提供「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

據統計,英國有1/5以上的人民住在這類低廉的公共住宅之中,且社會住宅歷史已有200年之久。

另一種由政府政策性介入的例子,近幾年在社會福利制度完善的北歐,以及政治合法性經常出問題的亞洲,則越來越普遍。

例如,荷蘭有30%以上的人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共住宅之中,而首都阿姆斯特丹又利用都市更新過程,特意將市府所擁有的土地翻修成公共住宅,品質之好,如同高級住宅。

而亞洲的新加坡和香港,則在結束殖民統治之後,為了重整社會,提高執政當局的統治能力,特別大量興建公共住宅來安撫民心。

日社區營造獲認同

戰後的日本社會重建更是值得學習。196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開始大量興建公營住宅,並且為了避免重蹈美國那種公有住宅淪為貧民窟的覆轍,他們在興建公屋時特別採用「社區營造」的民眾參與設計手法,不但因此使得公共住宅獲得居民的認同,且採用混和式的社會配置,讓各種收入等級的家庭都可以適當地混合住在同一個社區之中,避免不當的社會區隔。

中國在瘋狂擁抱市場機制後,面臨炒房帶來的惡果。

然而,最危險的應該是台灣,因為政府從來沒有好好實現過正常的國家住宅計畫。

筆者認為,與其太快地想要複製美式的貸款機制或修正市場機制以博取選票,不如趁機把國家規畫權從市場收回,規畫長遠的住宅政策,並在新住宅法和政策草案的基礎上,落實新世代的居住正義。

(作者為社會文化評論者)

fsj 提到...

洛桑評比解讀 台勞薪資嚴重低估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2011.06.05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評比,今年台灣勞動市場排名全球第七,創近八年最佳名次;但企業主付出的人力成本卻比前一年降低百分之十二,「省很大」的幅度高居世界第三,顯示台灣勞工「俗擱大碗」、薪資遭嚴重低估。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無奈指出,IMD的調查是從企業角度出發,企業節省的人力成本愈多,世界排名愈高。「但國家競爭力等同於企業競爭力嗎?」辛炳隆強調,企業節省人力成本,等於勞工薪資停滯不前,甚至每下愈況,這樣的名列前茅似乎不值得「歌功頌德」。

IMD日前公布最新評比,台灣勞動市場的整體排名高居世界第七,評比內容包括工時、勞資關係、員工訓練、勞動力成長率、部分工時人數、女性勞動力比率、勞工國際經驗、單位產出勞動成本變動率等。

其中,台灣在「單位產出勞動成本變動率」一項的全球排名高居世界第三。這項指標是用來衡量,台灣企業每一年生產一單位商品所須支付的人力成本變動情況。今年台灣以負百分之十二點二九的數據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新加坡的負百分之十五點八、俄羅斯的負百分之十二點四。

也就是說,台灣勞工創造去年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十點八八,排在全球第三,但待遇水準並未獲得同幅度的高成長,變動率還比前一年衰退超過百分之十二。不僅顯示台灣企業主在人力成本方面「省很大」,也代表台灣勞工「俗擱大碗」。

相形之下,近年來掀起加薪潮的中國大陸,雖然在「單位產出勞動成本變動率」這一項指標的排名上,在全球參與評比的五十九個國家中落居第四十八名;但其變動率大幅上升百分之十五點二九,顯示大陸勞工的薪資成長幅度相當驚人,「辛苦工作有實質回饋」。



◆ 新鮮人起薪下滑 老闆只給23650元

【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2011.06.05

超過廿萬名大學畢業生將步出校園,邁入職場,在景氣好轉與職場缺工的氛圍下,社會新鮮人對月薪「期望值」是七年來最高的二萬八千五百卅一元;但企業老闆給薪卻「開倒車」,跌至八年新低的兩萬三千六百五十元,兩者相差四千八百八十一元,是有調查以來差距最大的一次。

1111人力銀行昨天公布新鮮人求職現況調查,超過百分之七十四的企業坦言,今年給新鮮人的起薪並未因景氣增溫而成長,甚至還下滑,企業主願意給新鮮人的起薪比金融海嘯發生後一年還低。

分析碩士、大學、專科等不同學歷的平均月薪,可發現大學學歷「貶值」幅度最大,最近四年起薪負成長,今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兩萬三千八百一十五元,與專科畢業生兩萬三千五百九十元相差無幾,碩士起薪則有兩萬七千八百一十四元。

另外,去年起職場頻傳缺工訊息,但新鮮人並未受惠,吃香的還是有工作經驗的轉職人才。調查顯示,今年有百分之四十三的企業徵求職場新鮮人,比起去年下降兩個百分點。

目前已有百分之十七的新鮮人找到工作,比去年同時間高出一成;尚未找到工作的準新鮮人,預計要拖到畢業後一點九七個月才能找到理想工作,比去年多十八天,呈現兩極化現象。



◆ 歐巴馬拚連任 搶救失業率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6.05

美國總統歐巴馬競選連任的努力正受到經濟復甦乏力、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支持者聯盟出現裂痕的拖累。紐約時報4日報導,為了克服經濟問題帶來的挑戰,歐巴馬正「重建競選機器」,激勵競選募款人,並準備今夏每周展開聚焦經濟的旅行,顯示他專注於增加就業。

距下次總統大選只差一年半之際,勞工部3日公布,5月的失業率又回升到9.1%,該月增加的工作只有5萬4000個,不免助長批評人士的「氣焰」,再次宣稱歐巴馬的經濟政策無效。

歐巴馬4日在每周廣播演說中也再度說汽車工業逐漸復甦,並創造了新工作機會,但他也強調,美國經濟仍在「逆風而行」。

面對壓力,歐巴馬競選陣營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戰加劇為由,上周在芝加哥舉行首次重要募款人會議。為了激勵他們,競選陣營向他們簡介歐巴馬可能的對手,包括前阿拉斯加州長莎拉‧裴林,還讓他們與歐巴馬的高級顧問會面,包括白宮幕僚長戴利。

募款人保證,他們將在本月30日前達到第一期募款6000萬美元的目標,其他目標包括:重新啟動支持者網路;促進年輕選民和拉丁裔選民辦理選民登記;在共和黨目前領先的關鍵「戰場州」反對實施新限制的選舉法。

助理告訴媒體,雖然歐巴馬明年之前將不全力投入競選活動,他將在今夏每周展開聚焦經濟的旅行,顯示他認真處理失業問題。

歐巴馬的高級政治策士艾哲洛說:「我們有信心,事情可以掌控。我們將把工作做好。」

※ 相關報導:

* 美國Q2經濟成長 市場看淡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379936.shtml

美國上周公布一連串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特別是非農就業人口增幅不如預期,促使經濟學家紛紛調降對美國第二季經濟成長的預測。不過,一般認為美國下半年的經濟表現可望好轉。

fsj 提到...

社論-累積人生資本比賺錢更重要

【本報訊】2011-06-08 中國時報

又到了畢業季,數萬大學畢業生即將走出校園,進入職場接受試煉,並試圖找到自己的空間與價值。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也不會在短期內看到成績;但如果能先調整心態做好準備,職場可以是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台大校長李嗣涔和前司法院長賴英照最近對台大畢業生發出期勉,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李嗣涔提出了「保持熱情,別太在乎薪水、職位與升遷」、「不要太在意準時上下班」、不要輕易推諉工作、從失敗中學習等建議;賴英照也表示,懂得把工作做好是件好事,喜歡自己的工作是更好的事。在錢多但不喜歡、錢少但喜歡的工作之間,他會選擇後者,因為工作愉快比較能做出成績。

這些真的是出自人生智慧的金玉良言,也點出了職場的成功途徑。雖然有些學生認為校長太唱高調,怎麼說錢還是最重要,的確,職場新鮮人起薪不高,能多個五千一萬就是很大的誘因。但是,賺錢固然重要,如何能在工作中成長,逐步累積「職場資本」,為自己創造市場價值,讓職場生涯可長可久,卻是更加重要的。

進入職場後,可能從此要工作個廿、卅年,聽來可怕,但如果要花掉成年後的大部分人生在工作上,我們對工作就應該更認真對待。如果能從事喜愛的工作,因此而發光發熱,自己能不斷進步,在專業上不斷累積聲譽與成績,這種經過奮鬥而得到的成就感與快樂,絕對超越了金錢所能給予的。

因此,找到適合的工作非常重要,願意努力工作也非常重要。職場給社會新鮮人站穩腳步的時間很短,不會超過三、五年。這段期間如果能持續在工作崗位上付出,多少已經會有些成績和口碑,也有了一些人脈,可以繼續走下去;但如果這幾年工作頻頻換、性質差很多、每個都做不久,老闆恐怕會覺得不夠專精也不夠穩定,當新人用又嫌太老了。

畢業以前,可能習慣了父母師長的呵護,但到了職場,社會新鮮人必須先有心理準備,除了依法應有的權益之外,老闆沒有照顧關愛你的義務,反而是你必須去證明自己值得這分薪水。對於社會新鮮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錢,而是機會。

社會新鮮人當然缺乏職場經驗,老闆之所以願意聘用,常常著眼在於未來的潛力。如果一個年輕人工作態度認真、對不懂的努力學習、犯了錯勇於承擔、不會只顧著計較工作是不是比人家多、薪水是不是比人家少,這種願意多花心思時間多做些事的人,意味著可以得到更多訓練的機會。

如果資質不錯性格穩定負責,在多次磨練之後,很快就能成長為可用的人才。而隨著工作上的練習,不只累積專業評價,也能累積人脈,這些都是未來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資本。比起金錢的獲利,這些無形的職場資本更加重要。

相反的,如果做事推三阻四,懶惰又不負責,不只意味著對工作沒有熱忱,而且會坐失汲取經驗的寶貴機會,不只職場成長速度較慢,也很難期待將來獲致亮麗成就。因為一定層次以上的工作都有相當難度,需要投入心力拚搏才能成功,而這個認真投入、不被挫折擊敗的拚搏過程,會激發出快速的成長。不想接受磨練,只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在職場生涯上可謂因小失大。

當然,往往要經過幾次嘗試之後,才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許多社會新鮮人也會大嘆學非所用或志趣不合,不過有些樂趣,是在不斷磨練進而熟悉進而專精之後才會發現的,把工作崗位當戰場,揮汗咬牙全力奮戰的過程中,也自有其充實與快樂。

經驗、專業、人脈、對職場應對進退的熟練,都是重要的職場資本。除此之外,感情、親情、友情、健康與自我滿足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生資本。當人生各方面的資產都配置平衡時,才能有豐富完滿的喜悅。窮到只剩下錢是很悲涼的,社會新鮮人需要的不只是賺錢,而是在卅年後感謝今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