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4

台灣孩子「窮得只剩功課」

◆ 台灣孩子「窮得只剩功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669309.shtml

【聯合報╱楊麗主/家管(台北市)】2011.10.23

孩子回家時,情緒崩潰哭個不停:「老師一直叫我重寫、再重寫,我一整天都沒有下課,就只能訂正功課。現在還有這麼多功課,怎麼寫得完……」

因為聯絡簿上洋洋灑灑列滿了新功課和訂簽功課,有一樣功課最特別。

整個單元沒有鉛筆的墨色,只有老師劃叉的紅斜線,頁首寫了幾個字:「總共花了二節課!」

我的天哪!老師難道不知道,孩子寫不出來,不就代表他不會嗎?竟讓他枯坐二堂課,然後大聲責罵他!

更離譜的是,這份數學功課被寫入聯絡簿中要求訂簽。這是代表老師教不會的東西,由家長負責嗎?老師負責把學生不會的寫進聯絡簿裏,讓父母去操心?

或者說,父母該花錢讓小孩去安親班來解決嗎?如果學校教學需要靠安親班才能存活,那我們的教育費,是不是該挪一些出來交給安親班?

曾經有個「特別」的老師,要求家長:「你兒子數學的應用題,怎麼教都教不會,請你轉告安親班的老師,請務必把他教會!」

還有家長不斷地被老師要求,要把小孩送去「正規的安親班」功課才會有進步,熱心的老師還提供績優安親班名單。而這些安親班會隨時與導師聯繫,以「防止」小孩漏抄或藏匿功課!

學生進入安親班,不但立即可被調教成「功課寫得快又好」,透過「評量卷」的磨練,分數也能在短期內提高,父母只要付出一點「安親費」,以及同意小孩可以被嚴格要求的代價,功課及成績都「安」啦,好個名副其實的「安親」。

這個「安親現象」,已經充滿台灣的每個角落,父母與政府正聯手演出「傾全國之力,行無用之事」的戲碼,讓我們的小學生「窮得只剩下功課」!

※ 相關報導:

佔領華爾街 一場非傳統的社會運動
台灣夢留住人才關鍵

王文華:別再祝他們鵬程萬里
洪蘭:有才無德是毒品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推動德育? 校園「多說讚 少說幹」布條拆了

【聯合報╱記者阮南輝/基隆報導】2011/10/22

去年度獲教育部「推動校園品德教育」頒獎表揚的基隆市崇右技術學院,最近在校園內懸掛兩幅「多說讚、少說幹」的宣導布條,內容跳脫傳統方式,因用詞引起兩極看法,校方昨天決定卸下。

引起爭議的「多說『讚』,少說『幹』,校園變和善、你娘我娘都偉大,不能隨口羞辱她」的紅布條上,還寫著「人際關係和諧,從說好話開始」。

學務處生活輔導組本月初在校內籃球場、學生機車停車場掛出這幅布條後,立即引起學生注意,還有人上網討論,正反意見都有。

大一的江姓學生覺得文字用得太直接,反而讓人容易有不當聯想,認為改用諧音或暗喻方式會好一些。

也有學生力挺認為學校很有新意,比較貼近年輕世代,應該給生活輔導組按個「讚」;資管系大四李姓學生表示,如果老是用傳統教條式文句,「誰會記在心裡?」

崇右技術學院推動校園品德教育超過十年,每年在迎新、母親節、教師節時,都會舉辦品德教育和反毒、交通安全等活動,在校園內懸掛的宣導布幅、標語,內容多以傳統字句為主。

想出「多說讚、少說幹」內容的生活輔導組高姓人員表示,親眼看過兩名年輕駕駛發生小車禍,其中一人「X」字及穢語脫口而出,致雙方粗口對罵,甚至持木棍作勢打人。

教官轉任的高姓輔導員說,因常聽到學生及時下年輕人,動不動把「X」字掛在嘴邊,所以在學校製作宣導布條時,希望大家多說「讚」、少說「X」,用讚美替代粗口。

崇右技術學院主任秘書林書正表示,高姓輔導員用字主要想貼近年輕人,拉近彼此距離,但在校園內懸掛的宣導布條出現「國罵」字眼,的確不是很妥當。



◆ 建國百年郵展鬧笑話 國歌戳章錯2個字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2011.10.23

網路上經常流傳國中生默寫國歌寫錯字的笑話,沒想到台北郵局辦的建國百年郵展,國歌宣傳戳上竟然也有錯字,「吾黨所宗」寫成了「無黨所宗」;「主義是從」寫成了「主義適從」。

「郵票代表國家門面,上面有錯字,讓我們集郵的人看了心裡很痛苦。」一位不願具名的郵迷受大陸友人委託,蒐集台灣建國百年相關的紀念郵票、紀念信封。「現在我根本寄不出去」,他眼尖發現宣傳戳上的錯字,相當無奈。

台北郵局和集郵團體聯合會合辦建國百年全國郵展,從七日到十二日,郵資機除了會在局贈封上蓋當天郵戳和郵資符誌外,還會有一個宣傳戳,每天不一樣,吸引郵迷蒐集。九日的宣傳戳是中華民國國歌,上面有歌譜和歌詞;沒想到原設計人因為打錯字,加上台北郵局承辦人員沒有校對出來,國歌中就出現了兩個錯字。

台北郵局表示,宣傳戳的設計人解釋,當初用電腦打國歌歌詞的字時,是用注音輸入法,選字沒有選正確,事後又沒有校對,才會出現錯字。而審核郵戳設計的台北郵局人員則稱,國歌宣傳戳的字實在太小,很難校對出來。

中華郵政承認錯誤,並向拿到有錯字宣傳戳的近五百位民眾表示歉意。台北郵局表示會進行內部檢討,加強日後審核校對流程,並針對這次事件依相關規定究責。

有郵迷希望台北郵局可以更正後重蓋,維持國歌的完整性。但中華郵政表示有困難,因為郵戳上的日期、郵資,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過了郵戳上的時間「倒蓋」是大忌,恐有偽造文書之嫌,所以只能跟郵迷說抱歉。



◆ 恆春童寫歌謠 出繪本錄CD

自由 2011.10.22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恆春半島九所國中小,今年投入兒童創作詩詞校園推廣計畫,傳承恆春民謠,全部由學生創作歌詞,請老師找出適合的傳統曲調搭配,學生將日常生活題材融入,連上廁所都能填成詞,個個樂在其中,文化處選出一百零二首學生創作歌謠,出版「咱的囝仔.咱的歌」繪本,其中十四首錄成CD,昨於文化處發表。

為讓更多人體會恆春民謠字詞之美,縣府今年提出「恆春文化生活圈暨兒童創作詩詞校園推廣計畫」,大光、大平、永港、車城、恆春、車城、滿州、僑勇等國小以及恆春國中,透過閩南語教學,讓學生有系統認識在地寶貴的曲調,並以自己的生活記憶與經驗,寫下屬於自己的恆春民謠。

文化處與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也透過徵選活動,向九所國中小徵件,國中組創作四十件,國小組繳出三百九十四件,經過審查後選出一百零二首創作歌謠,將作品印製成「咱的囝仔.咱的歌」繪本,從中精選的十四首作品經過改編,由民謠國寶級大師朱丁順的曾孫朱育璿等五名恆春地區小學生,錄製成兒童創作歌謠CD。

「老師教阮七字也,毋過阮攏未曉寫;轉去茨裡問阿嬤,阿嬤用唱予阮聽。」恆春思想起民謠促進會理事長陳麗萍表示,這是二年級小朋友的作品,民謠是很貼近生活的,學生們集體創作,也常能激盪出好作品。

fsj 提到...

矽谷另類學校 封殺電腦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1.10.24

線上拍賣巨擘電子灣(eBay)的科技長、Google、蘋果、雅虎和惠普等矽谷科技大廠的員工,紛紛把小孩送進這家只有九間教室的學校就讀。這裡教具應有盡有,紙筆、勾針和毛線,偶爾還有泥巴,但就是找不到電腦或螢幕這類高科技設備;這些在教室是違禁品,學校甚至不喜歡學生在家使用。

全美學校都忙著為教室安裝電腦,但科技重鎮矽谷卻有人想法迥異,一些父母和教師認為,不可把電腦和學校混為一談。

矽谷這間學校名為「半島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 of the Peninsula),是全美160多間華德福教育實驗學校之一,其教學理念著重於身體活動,並透過創新與動手任務進行學習。支持這種學習方式的人認為,電腦阻礙創意思考、行動、人際互動與注意力。

在這所學校中,四分之三的家長都和高科技界有緊密關係。

50歲的依格爾擁有資訊工程學位、在Google行政溝通部門工作,是董事長史密特的文膽。依格爾說:「我反對學生在校需要科技輔助。」他的女兒安蒂是華德福小學196名學生之一,13歲的兒子威廉則就讀隔壁中學。

依格爾說:「如果說iPad應用程式更適合用來教孩子閱讀或算術,那實在太可笑。」

安蒂和她五年級的同學學習編織毛線。

學校認為這可幫助孩子發展解決問題與歸類能力、還有數學技巧與統合力。遠程目標是:編織襪子。

雖然這間學校也坦承,如果接受一般考試,低年級學生成績可能不盡理想,因為學校並不上制式的數學和閱讀課。但當提到教學成效時,北美華德福學校協會指出,1994年至2004年自該校畢業的94%高中生,都進了大學,許多還進入柏克萊大學等頂尖學校。

華德福學校的學費可不便宜:矽谷這間學校,從幼稚園到八年級一年學費1萬7,750美元,高中則要2萬4,400美元。

※ 高中以下還是別碰電腦比較好。

* 瘋手機 電腦 電視? 吃掉寶寶發展力!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378&f_SUB_ID=3722&f_ART_ID=349134

過去聽聞「電視兒童」會帶來的不良影響,日後不曉得是否也會出現「電腦兒童」或是「手機兒童」?儘管高科技產品延伸的問題仍處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假說階段,但本篇我們仍試圖從不同角度,認真看待科技如何改變與影響孩子們的未來... 美國兒科醫學會曾聲明反對兩歲以下的孩子收看電視,因為電視的畫面頻率跳動太快,恐造成孩子專注力無法集中,而聲光與畫面被動的刺激,也可能影響孩子腦部發育的思考與判斷,不贊成孩子花太多的時間在電視機面前! 【更多內容請見2011年10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 德研究:問題兒童愛挑暴力電玩

【中廣新聞/葉柏毅】 2011-10-24

德通社報導,外在環境與兒童暴力傾向的關係,又得到了新的佐證。根據德國最新的研究發現,八到十二歲的孩童,如果喜歡挑選暴力電玩的話,那麼具有侵略行為的傾向,也就越高。

報導說,這項研究,是拿各種電玩遊戲,給這些行為偏差的孩童挑選,結果發現,這些有行為偏差的兒童,與沒有行為偏差的兒童相比,更愛挑選暴力電玩,這似乎可以看出行為偏差傾向與暴力電玩之間是有關連的。

研究人員進一步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也就是如果小朋友愛挑暴力電玩,愛玩暴力電玩的話,或許個性中的侵犯傾向比較強,也比較容易成為問題兒童。但是,研究人員強調,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斷言說,玩太多暴力電玩就會導致現實生活中的暴力行為,現在還無法這樣說。



◆ 美青少年酗酒 軟糖泡伏特加

中央社 2011.10.24

沿街敲門要求「不給糖就搗蛋」,是許多美國兒童的萬聖節重頭戲。但今年過節前夕,美國媒體卻特別提醒家長注意一股歪風,因為有青少年會把小熊軟糖浸泡伏特加之後食用。

五顏六色、造型可愛的小熊軟糖「甘貝熊」(Gummy Bears),向來是許多兒童及青少年的最愛。

然而,萬聖節即將到來的此時,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內的媒體,最近都在報導中呼籲家長們要注意兒女所吃的甘貝熊,是不是「加料」泡了伏特加,因為這是未達合法飲酒年齡的美國青少年之間最新流行的偷喝酒「撇步」。

浸泡伏特加酒後的甘貝熊,外型看來就像普通的甘貝熊,隨身攜帶食用不會輕易被識破,因此在不少青少年之間廣為流傳,網路上更有許多教導如何製作伏特加甘貝熊的「經驗分享」。

紐約聖約翰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助理教授哈爾迪傑(Diane Hardej)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甘貝熊軟糖浸在伏特加當中,會像海綿一樣大量吸收酒精,吃下肚子之後極可能酒醉。

哈爾迪傑表示,帶著泡過酒的甘貝熊軟糖在身上,家長與學校師長也不容易察覺孩子們可能因為這種泡酒軟糖而發生酒精過量或中毒。

fsj 提到...

自己做功課 孩子的責任

【聯合報╱宋元志/中學教師(宜縣羅東)】2011.10.25

每回國人在國際上有了傑出成就,總會引發「台灣之光」的風潮。接著就是一片檢討教育的聲浪。

許多民眾以為學校可以取代家庭,替忙碌的家長將子女培養成為下一個台灣之光,卻往往忽略這些台灣之光背後,有著諸多特殊時空條件及家庭背景。

其實也難怪,父母辛苦工作,回到家卻要面對學校導師在聯絡簿上指控孩子的諸多罪狀。此時,家長不禁埋怨學校和老師無能,也在情理之中。

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難度真的不高,多半僅要求學生善盡本分而已,倒是和品德教育比較有關。

然而,民粹氾濫,有越來越多的教師不敢硬性要求學生繳交功課,造成學生責任感喪失,負面態度與消極習慣於是養成。

這些是國民素質下降,社會風氣敗壞的主要因素,值得深思。

陳招池/國小校長(苗縣頭份)

最近公共電視播放「感恩的故事」,時間在周日十一點半至十二點,我要求全校學生都收看,試著寫心得,字數不拘,可以很輕鬆、隨性地完成這項作業。

有位媽媽打電話給我,抱怨說她要上夜班,白天睡了一半,還要起來陪孩子看電視,讓她精神不濟。我說:「您是一位負責的母親,願意犧牲睡眠陪孩子觀賞電視,很難得,但會影響您的睡眠,不如學著放手,讓孩子獨自完成這項作業,不要凡事事必躬親,這樣孩子永遠長不大喔!」「可以嗎?」聽她語氣,還不放心。

我查閱全校作業,發現老師規定的作業並不多,多數孩子都能如期完成,只有少數學生很被動,必須老師盯著才要寫,老師一離開,他也跟著休息,難怪一整天都在罰寫!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學習狀況很差,藉口卻是千奇百怪,如果你的孩子回家訴苦整天都在抄寫作業,你是去了解或糾正孩子學習問題?還是去責怪老師盯著你的孩子寫作業?

每個人都有該當的責任,做功課是孩子的責任。放手讓他完成,後果自己承擔,才能培養責任國民。

※ 問題在於,現在有些老師出的作業根本就是讓家長寫的刁鑽題目。



◆ 人才出國就發光 翁啟惠:我們環境有問題

【李宗祐╱台北報導】2011.10.25 中國時報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日審查中央研究院明年度預算,人才流失和本土博士供需失衡成為朝野立委質詢焦點。中研院長翁啟惠以高爾夫好手曾雅妮奪得LPGA台灣錦標賽冠軍,穩坐世界球后為例,台有很多一流的人才,卻要到國外才能發光發熱,凸顯台灣的環境還是有些問題,無法培養頂尖人才。

翁啟惠表示,台灣人才失衡問題,不只是培養人才與外界期待及須求有些落差,「有些人才我們找不到,甚至不重視,就跟昨天拿到LPGA冠軍的曾雅妮一樣,台灣培養的人才有些有很好底子,為什麼到國外才能發光發熱?」他認為,台灣現在的「基層教育」也有些問題,政府鼓勵技職教育升級科技大學以後,大家競相發表論文,反而忽略技職體系原有的技術專長。但外界需要的,不是只有會發表論文的人,教育若能跟國家發展契合,人才培育就不會失衡。

翁啟惠直言,修訂《科技基本法》修法,雖然還不致於完全解決台灣延攬人才的所有問題,卻是制度面改革最重要的一步。但制度面改革以後,還有環境和教育面種種問題有待改進,例如產學合作怎麼推動,產業須要多少人才,學校怎麼培育人才?

翁啟惠昨日也公開呼籲學術界應該自省,檢討培養的人才,到底能對社會貢獻什麼?產業界也要檢討如何提升研發能量,帶動技術升級,創造更高附加價值,而不是只滿足於量產代工的利潤。

另外,環保署雖已在六月審查通過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環境影響評估,但受限於國防部二○二兵工廠火工區遷移進度無法配合,翁啟惠表示,依國防部規畫要等到民國一○三年才能移交土地,他擔心生技園區無法依原訂時程在一○五年完工啟用。



◆ 新北市將增設335所幼兒園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新北市報導】2011.10.25

明年起課後延托至晚上7時

新北市府率全國之先,在10月1日開辦汐止公立托育中心,以0歲到3歲以下幼兒為收托對象;而為銜接公托政策,新北市府更積極整合全市幼稚園和托兒所成為「幼兒園」,預計四年內普設公立幼兒園達355所、利用國小現有閒置教室增設幼兒園140班、增收4200名幼兒;幼兒園自明年一月上路後,還將全國首創課後延托至晚上7時,讓雙薪家庭的父母不用下班趕著去接孩子!

公共托育是朱立倫競選時提出的重要政見,新北市議會上午進行市政總質詢,市議員李翁月娥當面問朱立倫其公托政策和普設幼兒園計劃,能否在其四年任內兌現?朱立倫語氣堅定的說:「會」,並強調今年除了已開辦的汐止公托中心外,今年年底前,三重、板橋和新莊也將陸續開辦,預計照顧到330名0歲到3歲的幼兒,並以四年內全市設置32所公立托育中心為目標。

而因應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將於明年實施,同時為銜接公托政策,新北市府積極推動幼托整合,規劃「幼兒園」政策。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為平衡整體供給量與區域需求量,自明年起4年內普設幼兒園,預計四年內普設公立幼兒園達355所,活用空間、滿足供應不足地區則四年內增設140班,增收照顧4200名幼兒。除此之外,新北市並提供公立幼兒園弱勢幼兒午餐點心補助;朱立倫說,公托及幼兒園政策,就是希望讓家長安心上班,「鼓勵生育,不是給錢就好!」

勞工局 輔導企業設托育中心

新北市府積極推動公共托育中心及幼托整合,普設公立幼兒園,也鼓勵民間企業開辦托育中心,勞委會和新北市勞工局明年度共編列200萬元補助企業開辦托育中心,新北市勞工局上午指出,目前已有遊戲橘子公司籌備於明年2月開辦托育中心,預計招收60名幼兒,方便員工子女托育。

fsj 提到...

我有話說-科學界怎麼了?

【林基興/北市(科學月刊社理事長)】2011-10-26 中國時報

報載「丹麥新研究,用手機不會罹腦瘤」的新聞,讀者可能會感嘆「又來了!」因為今年五月底,世衛組織底下的機構「國際癌症研究署」才將手機歸類為「可能致癌物」。這種反反覆覆的報導,科學界到底怎麼了?

首先,今年六月,世衛組織公布第一九三號文件(fact sheet,這是世衛組織正式的聲明,但國際癌症研究署的則否),陳述手機的安全性,例如,最近二十年來,已有許多研究探討手機可能的健康效應,至今,並無證實的有害健康效應。其次,害怕手機者會引述各種有害和「可能有害」的報導,因為自由社會人人可發言,而各式發表研究隨時可出爐,但是這些研究或報導經得起驗證考驗嗎?因為科學家可能一時不察而犯錯。然而,科學界研究通訊電磁波的安全性已超過六十年,其「證據權重」可說已達「鐵證如山」的地步,要推翻這樣「一致性(consistent)」的結論越來越困難。世衛支持的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和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一再聲明「在國際規範下,並無健康顧慮」,為何民眾還需擔心呢?

看看生物物理,光也是一種電磁波,其能量約為通訊電磁波的幾萬倍左右,光到處均是,包括陽光和日光燈等產生的光,但是人類卻和光和平共存。若要致癌,電磁波的能量起碼要游離輻射(如X光),才有足夠能量破壞原子結構(將電子打離軌道),傷害DNA。一般通訊電磁波頂多只有加熱作用,而且體溫增加量小於一度C(世衛組織第三○四號文件),這比人體運動或其他新陳代謝現象還輕微。

※ 科學被資本綁架了。

* 梁實秋辭典大作 何時翻修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675868.shtml

梁實秋除了是知名作家之外,也是英國文學的重量級學者,更因長年翻譯《莎士比亞全集》而奠定他成為一代翻譯大師。他主編的《遠東英漢大辭典》出版於一九七五年,收詞量號稱逾十六萬,曾獨領風騷十餘載,直至一九九○年才把寶座讓給上海譯文出版社《英漢大詞典》。如今上海譯文的《英漢大詞典》經大規模的增補修訂,第二版都已於二○○七年風光問世了,而台北的遠東圖書公司卻一直用著「梁實秋」這塊招牌,不做修訂卻不斷地重印,繼續賣梁老一字不改的舊作,箇中差別,不免令人感嘆!



◆ 培養博士像種蘑菇 全球大反思

【記者簡立欣/專題報導】2011-10-26 旺報

博士教育該改革了!首先政府應該調查科研職務需求,有需求時才招收博士生;其次應改變博士教育課程、重新分配博士生教育的科研經費。

不只是兩岸博士生氾濫,事實上目前全球都有「高等教育過度培養博士」的問題。今年4月英國重量級雜誌《自然(nature)》社論和相關系列文章指當前全球博士人數愈來愈多,「像種蘑菇一樣培養博士」,但培養體系卻少與社會實際需求銜接,畢業後出現就業問題。該文引發不少討論,論者一致同意須採取措施改革博士教育。

在這篇以〈fix the PHD(校正博士教育)〉為名的社論中,提及大多數國家認為高等教育和科學是保持經濟發展和昌盛的關鍵,並因此擴大博士教育。的確,在經濟發展迅速時,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博士推動了經濟增長,許多博士也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但不能忽視的是,現在全球的博士教育不斷膨脹,甚至出現「像種蘑菇一樣培養博士(grow PhDs like mushrooms)的現象。

社論指出,過度增長的博士數量帶來一些問題。首先,不受控制的培養會使得不那麼有科研能力的人進入這一系統、降低博士學位價值;其次,很多博士培養計畫仍然維持固有的學徒式教育,讓很多最聰明的腦袋花費很多年研究微型質粒,而不是成為銀行家或教師等等的更寬廣人生路線。

過度培養博士出現問題

此外,比較明顯的是就業問題。美國還有日本的生物學家就表示,現在許多博士生畢業後為求得一個學術職務,還得熬5到10年埋頭博士後研究,這期間收入很低,為了永久的職位而沒有成果的奮鬥,最終卻往往還是夢想破滅,因為在博士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大學等機構的學術職位數量並未增長,甚至下降。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兩國博士數量增長的動力來自於官方機構──美國的NIH(國立衛生研究所)及日本的文部省──發放的大量研究經費,而不是社會實際需求。一些學者利用政府撥付的研究經費招收大量博士生,讓他們幫自己發表論文,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博士數量膨脹的趨勢。

熬5到10年埋頭博士後

很多科研機構只要有科研經費,就不願撼動培養系統;而很多博士為了生計,畢業後不得不轉行,但這顯然不是他們接受多年教育的價值所在。

社論呼籲,各國有關機構應該重視這些問題,採取措施改革博士教育。一方面政府可以調查國民經濟需求,比如聘請獨立的勞工經濟學家分析薪資和雇傭資料,確認哪些科研職務短期內空缺,而只有出現職位需求時才招收博士生。

貼近社會改革博士教育

另一方面,博士課程也應該提供更多選擇,讓博士生掌握更多實用知識。博士生們可能需要一「組」不同專業的導師,包括管理、溝通、領導力等訓練,讓他們既有傳統學術領域的嚴謹思考,又有分析的轉化能力;甚至花半年到1年的時間出國。這些都是為了讓他們未來職涯能夠面對政府、企業、非盈利事業及教育單位等複雜機構。

最後是整合博士生教育和研究教育津貼,官方應要求教育機構控制博士生人數,回報博士生求職情況和地點,為博士培養計畫去蕪存菁。當然,最終需要博士生本身去選擇和發現機會,「畢竟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在黑暗中順利成長。」



◆ 父親積極參與教養 有助孩子成長

文/柯俊銘 2011.10.26 自由

我國傳統家庭的分工普遍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母親常是子女的主要教養者,父親則扮演隱性的角色,並以追求經濟成功為首要任務。

隨著時代的轉變,現今許多家庭都是夫妻共同投入職場,彼此擁有自己的事業,但在家務分配,特別是管教子女的部分,調查發現責任似乎仍落在母親身上,父親往往置身事外,每當被問及和孩子有關的資訊時,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今年9月發表在《加拿大行為科學期刊》的報告指出,父親若能積極參與子女的教養,學當孩子的好朋友,對其智能、道德與社會能力的發展裨益良多,值得家長作為參考。

該研究由加拿大康克迪亞(Concordia)大學心理系的學者Erin Pougnet所主持,其以刊登廣告的方式招募到138位孩童與其母親,並針對他們進行長期追蹤,目的在探討父親投入子女教養的程度對孩子往後的成長會造成多大影響。

所有孩童在2至5歲與9至13歲期間需接受智力的評估,母親則被安排填寫問卷,內容主要涉及家庭環境與夫妻的互動關係。另外,研究人員也去訪談孩子的學校老師,藉以瞭解其在校的成績與言行表現如何。

結果發現,無論家庭的社經地位高或低,即使是所謂的「高風險家庭」,童年早期或中期有父親積極給予教導的孩子,比起缺乏父親教導的孩子,長大後除智商較高,學業成就較好外,個性也傾向較乖巧,少出現偏差行為。

進一步分析顯示,缺乏父親教導對女孩的影響最大。相對於童年中期有父親教導的女孩,缺乏父親教導的女孩在開始上學讀書後比較容易有憂鬱、焦慮、恐慌等情感方面的問題。

研究者表示,父親能積極參與教養,持續給予孩子支持與正確的示範,對守法觀念的建立、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社交技巧的養成與情緒管理等都有莫大的幫助。但研究者強調,並非沒有父親,孩子就會變得一團糟,母親等其他照顧者的關愛、教導也同樣重要,只是有父親的投入,效果會更好。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fsj 提到...

觀念平台-科技政策 應力求創新

【郭位】2011-10-27 中國時報

福島核事故,由於冷卻水的供應出問題,導致重創。因此有提議,在核電廠周邊較高處建蓄水池,以備不時之需,卻可能忽視了一個事實:蓄水池是否較電廠更禁受不起地震的摧殘而先倒塌?借用不可靠的方法去解救一個可靠的設備,恐怕會得不償失。同理,如果用危害較大的能源去取代較清潔可靠的能源,無異於緣木求魚。所以,擬定能源政策時,不應一葉障目,而應全面考慮安全可靠度。

福島核電廠因燃料棒外殼的鋯金屬,在高溫的水中被氧化而釋出氫氣,產生氣爆。這一意外給科學家帶來新的啟發:氫氣世界一直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乾淨能源,可有一種高效率的辦法收取氫氣,當作能源替代品?

處理核廢料所衍生的潛在汙染,也是核電為人詬病的一個原因。有人擬議用火箭將廢料送入外太空。這顯然也是不可行的方案,因為發送火箭較核廢料更大大不可靠。雖然以目前技術,尚不能完全燃盡核燃料,但科學家已在核燃料回收處理上取得突破。

若能徹底燃盡燃料,不存在任何廢料,對環境就不會有汙染的風險。對此有一比。去郊外烤肉後,必須用水澆熄留下的殘熱炭塊,才能安心離開。然而,這不是最佳做法。理想的應該是,斟酌烤肉用量添加木炭,確保木炭徹底燒淨。如此,可避免用水澆滅殘餘木炭,既有利環保安全、又能減少能源浪費。

電廠的安全涉及三大因素:高品質的設備、訓練專精的工作人員和嚴謹的管理機制。因此,正在發展中的各類電廠將把所有可能出現的意外均考慮在內,包括操作員可能犯的一切錯誤,及各類天災人禍所造成的共因失誤(common cause)。

以上例子只是一些概念,卻在講述一個道理,即創新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擺脫困境與侷限。擬定科技政策,要考慮創新與環保。

我們的固有文化缺乏探索精神,遇到變革,有人會阻礙創新;不做不錯,可能是安全的策略,但絕對不是令人安心的做法。表面的民主或許可以合理分配財富;實質的民主則是在創新基礎上,在分配之外,將財富利基加大加深。

不論現在或是可預見的未來,在可供選擇的七彩能源中,我們應該優先減少汙染嚴重、傷亡慘重的發電方式。制訂政策時,有必要權衡能源技術的利弊得失,釐清發展科技、可持續性與增進民生福祉的關係。推廣可靠度解決社會難題,應就事論事,不僅改進電廠如此,完善高鐵、推行環保、提升高等教育、建設民主社會等亦如此。(作者為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 世界大獎武子靖 轟教育資源不均

自由 2011.10.27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技職學生和台大學生所受待遇相差實在太大,讓人很心痛!」

直言技職生和台大生 待遇大不同

武子靖去年跟師父吳寶春征戰法國,今年自己拿下第三屆法國世界麵包大賽甜麵包特別獎,他目前就讀高雄餐旅大學教育研究所,昨天以技職優秀代表身分,公開批評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獨厚台大,但台大學生上課啃雞腿、台大校長在開學典禮竟是要學生停好腳踏車,看在他們這種為參加國際比賽,一天站在廚房苦練十多小時的技職學生眼中,深感心痛。

教育部昨召開記者會推廣技職教育,邀請已開了三家直營烘焙坊的武子靖分享心得。他直言,政府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他們一天站在廚房苦練十二到十三小時,要自掏腰包買材料,對家境不好的同學是很大負擔,台大一年拿政府數十億,校長卻只提醒學生要把腳踏車停好。

武子靖指出,他們出國征戰,學校會補貼出國比賽的機票等費用,但包括之前苦練等各種開銷,到東南亞參賽,至少還要再自付兩萬元左右。

高雄第一科大校長陳振遠也呼應說,該校每位學生可分配的教育資源為十六萬四千元,台大卻達四十萬元。唯一拿到頂大預算的台科大,校長陳希舜也認為,台科大學生常拿國際大獎,但還是弱勢,教育部應作改革。

台大主秘張培仁表示,台大師生絕大多數勤勞認真做學問,上課啃雞腿的同學為數甚少,且不代表不認真,停好車則是提升生活教育,外界對台大誤會太大。

教育部政次林聰明則指出,頂大經費是鼓勵大學研發的專屬用途,教育部只要有額外經費就會補助技職學校,去年即多補助四億元,未來也會加強扶植。

fsj 提到...

大學評鑑壓力大 8年世新死8個教授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1/10/28

大學評鑑制度過度追求量化指標,造成教授壓力太大,罹癌人數增加。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今天出席一場國際研討會時透露,過去八年,世新已有八名教授死於重大疾病,他認為,大學評鑑制度及教授升等六年條款,讓教授的壓力愈來愈大。

「新世代的大學定位與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天在台師大舉行,與談人之一的賴鼎銘在報告時指出,民國91年2月21日,聯合報出現很大版面標題寫著「過勞:交大半月折損三教授」,內容寫著交大教務長沈文仁因肺癌過世,電信工程系教授張柏榮猝逝,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金甘平突然昏迷過世。

他指出,學術界過勞死的問題在大陸也一樣,2005年北京清華大學有兩位年輕教授在短短四天內相繼去世。

賴鼎銘說,現在的大學教授要面臨教學評鑑及升等壓力,還要做學生輔導,壓力愈來愈大,世新大學的教職員每年都會做健康檢查,老師也要跟學生一起做體適能,但八年來仍有八名教師死於癌症、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其中今年7月和9月各有一位正值壯年的教授死於癌症。



◆ 營養午餐傳弊 約談新北6校長

中央社 2011.10.28

板橋地檢署偵辦新北市的國小營養午餐弊案,今天指揮新北市調處等單位共200名幹員,搜索10所小學、10家供應商,並約談6名國小校長及供應商負責人等共29人說明。

新北市中和區積穗國小今年5月間發生營養午餐供應商金龍公司餐桶長蛆事件,板檢為查明是否有採購弊端,主動剪報分案;另外,新北市調處也接獲檢舉,指新北市部分學校的營養午餐標案,有校方高層及評選委員涉嫌舞弊。

檢調展開監控後,發現部分營養午餐供應商涉嫌以行賄方式勾結校長,操縱營養午餐採購案評選結果,得以順利投標。

檢調查出,新北市各國小為維持營養午餐正常供餐,分別以最有利標方式與2到4家盒餐公司簽約,部分供應商為取得合約,涉嫌行賄新台幣10萬元、20萬元不等金額或餽贈禮品給校長及評選委員,獲取標案。

板檢上午由主任檢察官林(吉吉吉)慧率同7名檢察官,指揮新北市調處、台北市調處、北機站、新竹縣調站共200名幹員,兵分40路搜索新北市10間國小及10家廠商。

專案人員指出,遭搜索的學校包括板橋區海山國小、埔墘國小、後埔國小;三重區修德國小;新莊區思賢國小、光華國小;樹林區樹林國小;三峽區中園國小、蘆洲區蘆洲國小、成功國小。

檢調另搜索歐克、金馬、正午味、津津食品、雙翼、宏遠、味味、金龍、統鮮、北區等10家營養午餐供應商。

檢調同時傳喚海山國小校長李明生、埔墘國小校長吳玉美、修德國小校長張崇仁、思賢國小校長賴介洪、樹林國小校長葉振翼、中園國小校長曾雪嬌及供應商負責人、業務人員、評選委員共29人說明。專案人員透露,目前先以關係人身分約談,由於今天約談對象太多,約談後暫不移送板檢複訊。



◆ 學生宿舍發霉…全校住遊艇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1.10.28

美國馬里蘭州聖瑪莉學院的學生宿舍因空調系統漏水,導致黴菌孳生,學生先後傳出病情,醫師宣告宿舍裡黴菌孳生不適合居住。學院校長爾果起先安排學生入住旅館,但該校地處偏遠,即便有交通車接駁也不方便。校長突發奇想,租來遊艇當宿舍。

華盛頓郵報報導,聖瑪莉學院向來以獎學金和航海為名,曾培育出3 名奧運風帆選手。爾果聽從一名校友的建議,租來87公尺長的「海洋航行者號」作為學生宿舍,250名學生預定今日入住。爾果說:「過去幾年我們常開玩笑『能擁有離岸住宅也不賴』,遊艇客艙小了點,但設備一應俱全,包括交誼廳、客艙和遊憩設施。」

當校長透過電郵向學生宣布將暫時移居遊艇時,有人認為是玩笑。安排學生入住遊艇的花費比租旅館少2萬美元(約台幣60萬元),尚未包含清除舊宿舍黴菌的總費用為150萬美元(約台幣4500萬元),對該學院緊急儲備款是一大重擊。

fsj 提到...

愛心便當 孩子叛逆期必備

【聯合報╱鄧煌發/警大副教授(桃縣龜山)】2011.10.30

杏壇又爆發醜聞,多所國小校長涉嫌收取承包營養午餐廠商回扣,「師道」更是跌落谷底。

犯罪學研究發現,犯罪少年主要來自家庭動能的不足,換句話說,多來自親子關係不良之家庭;而親子關係則仰賴父母與子女之間,長期而緊密的情感培育,其中做「愛心便當」,是重要的方法。

筆者自受教育開始,家母必早上四點起床,從生火、起灶,到為大家庭所有成員做早餐;或許那時候大家都窮,大家也習以為常。

曾幾何時,經濟蓬勃發展的台灣,家長不願意花時間為子女準備早餐,也擔心給子女餐錢增加子女偏差行為的顧慮下,學校營養午餐成為父母卸責的最好藉口,如今「為錢賭性命」的青少年重大暴力犯罪層出不窮,導因可能源自於這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愛心便當」。

或許有人不認同筆者的說法,因許多母親都是職業婦女,哪有時間為子女做早餐,更無庸論及為他們準備午餐便當。

但內人自兩子進入國小開始,每天都準備早餐、午餐盒,幾未間斷;慶幸兩子不嫌棄,雖口味清淡,安全卻絕對無虞的「愛心便當」;還常聽兩子回報,說同學羨慕他們!

筆者高中念了五年,沒沈淪做太保,如今已在大學教書;兩子也順利度過叛逆期,「愛心便當」居功至偉。家長們,不要再找藉口了!走進廚房,為子女準備早餐、做「愛心便當」吧!



◆ 沉迷電腦被勸止 抓狂搥窗動脈斷

【聯合報╱記者李奕昕/台中報導】2011.10.29

16歲陳姓少年不滿玩電腦遊戲被媽媽勸止,抓狂徒手敲窗,導致動脈割斷,雖緊急手術縫合,但日後可能無法抓握、遺憾終身;精神科醫師建議,家長不應過度溺愛,協助孩子適當表達情緒,「別吵鬧就給糖吃!」

兩周前1名衣褲沾滿血跡少年被送進署立台中醫院急診室,左手腕有長10公分、深3公分裂傷,原來少年是受寵的家中獨子,被媽媽嘮叨幾句,就氣得敲破窗戶「自殘」。

媽媽透露兒子每天放學回家「摸電腦」,連吃飯都不想離開,她語氣無奈、還心疼說:「早知道就不唸兒子了!」術後少年換藥時嘻皮笑臉,自覺沒做錯事,對照媽媽自責不已,親子互動令醫護人員傻眼。

據媽媽轉述,當天就讀高職資訊科的陳姓少年在臥房打電腦遊戲,玩到深夜12點不休息,媽媽勸止:「怎麼玩不停,明天上課又起不來!」他忽然抓狂,冷不防徒手搥打窗戶,玻璃碎片割傷左手,當場血流如注。

媽媽嚇得陪同就醫,他的意識清醒,但尺動脈、2條神經、12條肌腱斷裂,被緊急推進開刀房,醫師花了7小時逐一縫合接回,昨傷口復原良好出院,但要復健半年。

署中一般外科醫師陳明澤說,病患不一定能完全恢復,因神經永久受損,手部可能呈「雞爪」狀,影響靈活度及抓握功能,未來無法從事打電腦鍵盤或操作機械等工作。但慶幸是手腕橈動脈健在,否則長時間未供血組織壞死,嚴重甚至須截肢;少年一時失控暴衝,殊不知將遺憾終身。

署中精神科主任劉駿熒說,現代父母管教過度愛護,吵鬧就給糖吃,造成孩子學習錯誤的情緒表達方式,養成「用衝動解決問題」,日後長大成人若遇停車糾紛,可能就會動手打人。

他建議父母應協助青少年建立生活規範,例如每天只能打電動幾小時、做完作業才能玩,讓孩子學習自我管理,而非馬上糾正錯誤;另引導孩子適當表達情緒,不能靠摔東西、自殘方式,才能擁有良性的親子溝通。



◆ 全國兒少會議 代表提議:禁播「笨卡通」

【聯合報╱記者曾雅玲/台北報導】2011.10.30

「全國兒童少年國是會議」昨天登場,兒童及青少年代表們討論表決,選出家庭與福利權益、司法、健康、媒體、教育及就業面向十大建言。代表們要求十二年國教改採聯考或基測升學、強制移除被檢舉有霸凌影片的網站,但不願要求網路遊戲與程式下載分級化。

內政部委託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舉辦「全國兒童少年國是會議」,近五十名內政部、教育部、移民署及縣市政府推薦的兒少代表來自北、中、南、東各區,其中半數代表來自弱勢家庭。代表們計畫在十一月十九到廿日的全國兒少國是大會上,將十大建言面呈馬總統。

兒少十大國是建言贊成實施十二年國教,但主張國中升高中應廢除免試升學,改採聯考或基測,舉辦兩次聯考,學生再選擇較高分的成績登記分發學校,「這樣比較公平,且壓力較少」。有鑒於今年基測考試次數變動,兒少代表們也呼籲教育部設定完善升學制度與標準,每年統一、避免朝令夕改;更希望能延後至早上八點上學,以享受充足睡眠。

兒少代表也就一本多綱議題熱烈討論,剛上大學一年級的代表竇志通質疑,一本多綱選書背後蘊藏學校、書商的龐大利益勾結,「為什麼我從小到大讀的都是同一版本的書呢?我從來無權決定;據說學校選的書越厚,書商給的回扣越多」。

小學五年級的張同學提議,政府應禁播海綿寶寶與喜羊羊等「國外研究證明,會讓孩子變笨」的卡通節目,獲得超過三分之一兒少代表舉牌贊成,最後歷經兩輪投票,才未納入兒少建言。

也有代表建議獨立設置兒少重症保單,百分之百給付身心障礙兒少住院費用。曾想擔任花博志工卻因「不滿十五歲、保險公司不予承保」被拒於門外的代表也呼籲,政府應要求保險公司承保十五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的志願服務活動。

※ 相關報導:

* 國是峰會// 學生代表 一面倒要聯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30/today-t1.htm

儘管政府希望透過免試升學等多元管道讓孩子快樂學習,但是國內青少年並不領情!昨天第一屆兒少國是高峰會議上,四十四位與會學生代表一面倒主張要考試升學,強調聯考才是最公平的制度,對力推免試升學的教育部投下了反對票。



◆ 12年國教不明朗… 學生搶參賽為加分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2011/10/30

12年國教升學制度未明,讓不少7年級的家長、學生都感到焦慮,造成家長一窩蜂要孩子參加各項競賽,像北市語文競賽、音樂比賽等,有些類組甚至多了近一倍的報名人數,就是想把孩子送進加分安全線。

以今年的全國音樂比賽為例,在北市的鋼琴類個人組就比往年多了兩、三百人報名,比賽的場次也從往年的1千多場激增為兩千餘場,連主辦單位都必須加派人手協助。

民生國中校長孫明峰認為,12年國教的政策搖擺,家長對小孩的教育方向就趨於保守,只會照以往的方式跟經驗值,像是科展、語文競賽等,並沒有因12年國教即將上路,參賽的人數就跟著消退。

景興國中教務主任卓意翔表示,之前市長郝龍斌雖然表明「會考成績」將會列為比序條件,但會考只分為「精熟」、「基礎」、「待加強」。若在同分的情況下,學校如何篩選學生,家長現在想得到的加分方式就是競賽成績,也才會造成各項競賽參賽人數暴增。

仁愛國中家長會長張璘祥指出,等到教育部公布相關辦法後,12年國教第一批的學生就要升上8年級,家長都秉持著與其事後後悔,不如還是叫孩子參加比賽,拿個名次回來,算是「買個保險」。張璘祥認為,教育部不應將這麼重大的升學制度,拖至明年4月才公布,要趕緊說明,安撫這些焦慮不安的家長及學生。



◆ 韓日中擬明年起相互承認學位

中央社 2011.10.30

韓中日計劃從2012年起透過相互承認學分和學位的方式,加強3國學生交流等學術合作措施。

南韓教育科學技術部、南韓大學教育協議會今天和中國大陸教育部、日本文部科學省聯合選定並公佈了有關參與「亞洲校園計畫」(Campus Asia)的10個教育單位。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今天報導,去年5月舉行的韓中日高峰會議商定透過推動亞洲校園計畫,積極促進3國大學交流。

參與亞洲校園計畫的南韓大學中,高麗大學、東西大學、釜山大學、成均館大學、首爾大學、浦項工大、韓國科學技術院、KDI國際政策研究生院將單獨或聯合與中國大陸、日本的大學進行交流。

中國大陸將有復旦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吉林大學、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參加。

日本則有神戶大學、立命館大學、九州大學、東京大學、東北大學、一橋大學、岡山大學、名古屋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參與。

報導指出,其中,首爾大學國際研究生院、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東京大學國際公共政策大學院將聯合推進「BESETO」(北京-首爾-東京)」國際關係及公共政策學多數碩士學位項目。

參與教育項目的學生在3國大學分別學習1年後,畢業時最多可同時獲得3個碩士學位。

fsj 提到...

教部明令 禁師生戀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2011.10.31

古往今來皆有之的「師生戀」,可能在教育部的要求下明令禁止。教育部最近根據今年二月發布的「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防治準則」,發文大專、中小學等各級學校,要求各校在新修訂教師聘約時,明令禁止「師生戀」,違反聘約可能受到停聘或解聘等處分。

教育部性平委員會防治組召集人、輔大法律系教授吳志光表示,光是去年一年就有三十六位教師因性侵性騷擾、行為不檢有損師道遭到解聘,今年以來,還有一位高中老師、二位大學教授因此遭到起訴;但深入調查發現,其中有不少案件原來都是師生戀,但因劈腿、未能好聚好散,遭到當事學生或前男友、同學檢舉,成為性平事件,教師也遭到嚴重懲處。

吳志光表示,在這些案件中,往往「涉世未深」的是老師這一方,還有女學生每次與老師上床都用手機錄音;因此,有必要在教師聘約中明訂,讓老師知道,師生戀是「高風險」的行為,一定要避免。

校園性侵性防治準則第七條規定,「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

教育部人事處長陳國輝表示,已發函給各級學校,要求各校應將相關條文,明確訂在教師聘約中,要求明訂禁止「師生戀條款」。但律師呂榮海認為有違反自由權之虞,建議以勸說取代禁令。

吳志光表示,中興大學很早就在「教師專業倫理守則」明訂「教師應該避免與學生建立不當的親密關係」。全國教師會依教師法所訂定的全國教師自律公約也規範,「為維持校園師生倫理,教師與其學校學生不應發展違反倫理之情感愛戀關係。」

不少大學已著手修訂教師聘約。政大表示,已召開過二次校內會議,但教師對聘約文字看法紛歧,目前傾向比照中興大學,採用「教師應該避免與學生建立不當的親密關係」。



◆ 觀察站/禁愛?禁性騷擾!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特稿】2011.10.31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娶了小他54歲的翁帆,雖然楊振寧未直接指導過翁帆,但這段師生戀轟動華人世界,但也傳為一段佳話,這是師生戀好的結局。

但根據教育部性平委員會的調查,因為手機越來越發達,師生之間發生可能的越矩行為後,經常爆發學生檢舉老師性騷擾,讓學校不得不處理教師,並在校內召開性別平等委員會。也因此,不管是一開始的兩情相悅,或到頭來的一對怨侶,或有特殊目的,這些問題都成為大學校園另一種特殊現象。

這次教育部委託的性平委員提出「禁愛令」,出發點在於希望減少類似狀況發生,避免性騷擾或性侵事件再發生在校園,但問題是,法令、規範一旦牽涉到「愛情」,事情就不是那麼簡單,可能引來阻礙「校園戀愛自由」的罵名。

今天教育部長吳清基講到師生戀也是保留再三,不願意說出「禁止」兩字,尤其是對於大專以上的學生,就是擔心過多的政策指導,影響到自由的校園。

但現在性別平等意識抬頭,只能多呼籲教授們,個別指導學生記得打開研究室大門,保持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避免有讓人誤解的空間。至於是否產生師生戀,外界別太預設立場管太多,這把尺,應該留給可能相愛的兩個人吧!

※ 相關報導:

* 師生戀看法兩極 可以萌愛也可萌惡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6686195.shtml

師生戀古今皆有,有人修成正果,有人惡夢一場。新竹清華與交大都有類似案例,清華大學副校長葉銘泉說,把師生戀列入教師聘約,嚴格規定,會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 教育預算增200億 全用十二年國教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1.10.31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今天審議「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修正草案」,擬將教育預算從前三年決算歲入淨額平均值的21.5%調高至22.5%;換算之後,教育經費每年約可增加200億元,將全數用於推動十二年國教,行政部門和藍綠立委已經有高度共識。

根據教育部規劃,推動十二年國教每年將增加超過200億元,其中101年將花288億元、102年需307億元、103年花340 億元。很多立委都擔心「錢不夠用」。立委蔣乃辛認為,只增列200 億元仍不夠用,希望能調高至23%,但教育部長吳清基回應表示,考量財政困窘,先調高至22.5%,其餘缺口行政院承諾會補齊。

「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修正草案,目前立法院有幾個不同版本,除了調高法定下限1個百分點外,還有立委陳淑慧提出改為「前三年度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值5%」。對此吳清基表示,目前教育經費約佔GDP3.6%,一旦 提高至5%,一口氣將增加1612億元,目前的財政狀況並不允許。

吳清基表示,經過爭取後,行政院主計處已同意,希望能從目前佔歲入決算21.5%的下限,提高至22.5%,未來可固定增加200億元經費,雖然仍不足以支應十二年國教的開支,但至少可確保多數經費,其餘則由行政院挪支其他經費補足。

另外,立法委員鄭金玲擔心,今年體委會與青輔會併入教育部後,教育經費將被稀釋,用於教育的經費可能減少,對此吳清基澄清,包括體委會、青輔會等併入教育部後,預算將會分開編列,不計入教育經費法定額中,沒有排擠與稀釋的問題。

fsj 提到...

培養專注力 從小就開始

文/盧愷莉 2011.11.01 自由

「老師!我家的小宇很不專心,總是被周遭的聲音和事物吸引,玩具玩一下就不玩了,會不會是過動兒啊!」

小宇是31週的早產兒,「矯正年齡」6個月(「矯正年齡」就是以早產兒出生後的年齡扣掉提早出生的月份)時,到醫院作復健,從坐不穩、不會爬,訓練到現在「矯正年齡」1歲7個月已可牽一手走穩,目前在訓練放手站和走,媽媽剛開始擔心他不會走,現在更擔心他注意力不集中。

有研究顯示,早產兒確實比一般足月兒容易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但對才1歲半的小宇來說,現在就斷定他是過動兒還言之過早。

孩子1歲起,開始對細微事物感興趣,活動量也增大許多,因此會出現不停轉換遊戲,類似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父母不用太過緊張,況且3歲前各方面都尚未發育成熟,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較差,易被新奇的刺激所吸引,但可藉由訓練而改善。

◎以下提供一些方法:

●眼睛追視訓練:拿顏色鮮豔的玩具,距離眼睛15到20公分內讓孩子注視,看到後,慢慢將玩具向左右兩邊移動,使眼睛和頭部跟著玩具轉動,可逐漸增加玩具移動的速度和範圍。

●聽覺訓練:在耳朵兩邊用有聲音的玩具訓練聽覺定位能力,當孩子有認知後,開始訓練聽和分辨不同的聲音,另外,有研究指出,聽古典音樂可讓孩子增加專注力。

●嬰幼兒按摩:觸覺是人體最早發展的系統,對情緒的穩定有很大幫助,能增加孩子安全感,趁著換尿布或洗完澡後,用嬰兒油幫孩子按摩。

●多讓孩子爬行:爬行可使孩子得到足夠的本體感覺刺激,可拿東西在前方吸引,或用比賽的方式,引導孩子多爬,此外可在途中放置障礙物,引導孩子繞過。

●找東西遊戲:有一段時間孩子常會故意把手中的玩具丟在地上,他們在探索東西掉下來的過程,並觀察大人撿東西時的反應,父母不要生氣,可利用此機會把孩子丟下的玩具藏起來,訓練他們去找尋被藏起來的玩具。

●適時的引導:孩子開始對周遭環境產生興趣時,帶著他們邊看邊說:「這是什麼東西?聞起來、摸起來、看起來怎樣?」能幫助孩子養成對事物觀察、注意及思考的能力。

●規律的生活和安靜整潔的環境:將孩子每天作息時間都安排固定,並提供安靜整潔的環境,使孩子減少受外界干擾的機會,他們會有更好的專注力。

(作者為台北馬偕醫院小兒物理治療師)



◆ 他掏錢掉了錢 他撿了討三成

【聯合報╱記者徐尉庭/台北報導】2011.11.01

吳姓男子掏錢買傘時,鈔票掉落腳邊,他發現後準備彎腰撿錢時,被五十八歲游姓男子搶先一步拾起。游主張拾獲遺失物,欲索酬三成,吳氣得大罵「無賴」。

雙方爭執半小時後,經警方協調,吳姓男子才歸還這筆在失主面前撿到的三千一百元。游姓男子透露,看新聞得知拾獲遺失物後,拾得者可向失主要求三成報酬,他才會在撿錢後索酬。

司法界人士表示,如果撿了錢不還,可能構成侵占遺失物罪;如果是在對方視線範圍內仍把錢拿走,有可能構成竊盜;不過依此個案認定,游姓男子留在現場索討報酬,並無把錢據為己有的犯意,並不構成犯罪。

依民法規定,他若拾獲財物,有權要求報酬,只不過當著失主的面撿錢索酬,道德觀似有待商榷。

上月廿七日中午,吳姓男子擔心下雨,到台北市長安西路一家傘店買雨傘,他掏錢付款時,不慎掉了三千一百元。他發現錢掉落右腳旁後,但還來不及彎腰撿錢,就被途經的游姓男子「拾獲」。

游姓男子認為錢是遺失物,手中緊握鈔票不放,想索討三成報酬,吳男堅稱「錢是我的」,但游男回嗆「錢有寫你的名字嗎」。

雙方僵持不下,還差一點上演全武行,在爭執近半小時,店家看不下去,報警處理。

警方獲報趕抵,將兩人帶回派出所協調,意外發現兩人均設籍宜蘭的同鄉。吳姓男子向警方說,對方知道他掉錢,故意拾獲不還,此舉「無賴」又「奧步」;游姓男子則認為鈔票沒註明姓名,無從證明鈔票來源。

警方告知游男,錢是掉在吳男的腳旁,吳並沒離開現場,物品仍在視線範圍內,依法吳男具有支配力,且店家也證明錢是吳掉的。游男最後自認理虧,主動交還款項。

fsj 提到...

教長鬆口:6歲以下可學美語 但要快樂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2011/11/02

教育部通過「補習及進修教育法草案」,限制補習班招收六歲以下兒童,引發「管太多」的質疑。教育部長吳清基今天解釋,六歲以下兒童可學美語,但必須「快樂學習」、「寓教於樂」,不適合到文理補習班補習;至於圍棋是否要禁止,是技術性問題,還有討論空間。

吳清基說,六歲以下兒童不應補習,是延續民進黨的施政,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任內都做過裁示。他強調,這是教育問題,不是政治問題,不論藍綠都有共識。

吳清基解釋,補習班設立標準,僅規定室內空間每個人1.2 平方米,沒有室外空間要求;幼兒園則是室內平均每人2 平方米、室外3.5平方米;補習班空間狹小、師資不必認證,教材教法也沒有規範,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都不利。

他強調,教育部不是反對六歲以下兒童學習,但堅決反對記憶、背誦、機械式的學習。他舉例,「六歲以前也可以學英文」,但要在遊戲、唱遊中學習,必須寓教於樂。台北市有些文理補習班就轉型為幼稚園或托兒所,教小朋友學英語或才藝,但場地空間、師資、課程都要符合規範,也要接受評鑑,這樣較能保障幼兒的身心發展。

由於圍棋也在禁止之列,外界質疑這樣無法培養第二個張栩,吳清基鬆口說,圍棋的教法如果能寓教於樂,不是只教小朋友背棋譜,還有討論空間。

※ 請勿奪走小朋友遊戲的權利與義務!



◆ 美語、作文、珠算… 6歲以下禁補習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1/11/02

教育部最近通過「補習及進修教育法」草案,更名為「補習教育法」,除了有助兒童「身體律動」及「藝術才能」類別報請許可外,明訂補習班不能招收未滿六歲的兒童,也就是教美語、作文、珠心算、速讀、書法、圍棋等補習班,都不能招收六歲以下兒童。

草案將送行政院及立法院審議,如果通過,補習班若要收六歲以下兒童,就只能教跳舞、繪畫等。教育部社教司長柯正峯指出,這項草案九十八年已經修正,且送過行政院,當時內容還包括進修教育法,全都被退回教育部。

教育部部務會務最近通過「補習及進修教育法」修正案,明訂有性侵害行為者不能擔任補習班老師,至於不能招收六歲以下兒童規定,跟九十八年修正的草案內容一樣,仍引發是否管太多的質疑。

草案規定,進修學校將回歸由各級學校法管理,補習班不能招收六歲以下兒童,包括珠心算、速讀、外語、圍棋、作文、書法等,業者一旦違法,將被處五萬到廿五萬元罰鍰,並連罰到改善為止。

柯正峯說,六歲前是否適合學外語、珠心算等,跟腦力、記憶相關,學者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六歲是學習的黃金時期,但幼教學者認為幼兒不適合學習用腦力思考、記憶或背誦,然而藉由律動學習,可快樂成長。

因此草案規定,律動、繪畫與思考、記憶學習無關的補習班,可招收六歲以下兒童。如果業者以律動方式來教外語、作文等,是否合法?柯正峯說,原則可採取融入方式且以律動為主。

柯正峯說,幼兒園的規範也一樣,不可以教美語,但融入在遊戲中的教學,可以接受。

補習班教書法也被禁止,柯正峯說,因為兒童手部肌肉尚未發育完全,強行練習握筆對兒童手部可能造成傷害,如果是利用書法來繪畫或遊戲,則可以考慮放寬。

教育部統計,全國有一萬八千九百多家補習班,外語類有五千兩百多家,柯正峯說,由於五歲幼兒免學費,不少補習班也登記立案為托兒所。



◆ 學者:補多失興趣 需改家長觀念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沈育如/台北報導】2011/11/02

教育部計畫禁止補習班收六歲以下兒童,學者看法兩極,有人認為教育部管太多,並不贊成;也有學者認為修法方向正確,補太多反會讓孩子失去學習興趣。

政大英文系教授陳超明表示,雖還不能論斷提早學英文對語言能力是否有幫助,但學美語並沒有違法,教育部明文禁止,是侵犯家長選擇權與孩童學習權,有錢家長可能請家教,「無法負擔的家庭該怎麼辦?是否會因此拉大學生的語言程度? 」

陳超明表示,學好美語關鍵不在「早不早」,而是「持續性」,六歲前密集學習,但升小學後意興闌珊,學習中斷,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就是浪費時間和金錢;教育部明文禁止實在「管太多」,倒不如關心補習班的環境安全、教師是否合格、評鑑合法性等。

曾受教育部邀請開會的玄奘大學成人教育與人力發展系講座教授黃富順說,原本只是討論孩子可否上美語補習班,最後「一竿子打翻一條船,」連圍棋、書法都不能,「太過了」,他不贊成。

也曾受邀開會的台師大社教系教授黃明月說,禁止兒補習是為孩子身心發展,因為孩子太小,不應握筆寫太多,對孩子不好,「但法並不是全部限」,補習班改變教材及教法即可,例如設計將語言融入遊戲、律動即可,對補習業者影響不大。

國家教育研究院長吳清山認為,修法大方向正確,因為兒童階段重要的是健康照顧學習,國外六歲以下孩子活得很快樂,但台灣跟大陸的家長都怕輸在起跑點,而讓孩子補太多,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阻礙孩子的發展。

吳清山也指出,立法是最低層次規定,更需要改變的是家長的觀念,兒童在啟蒙階段,父母多與孩子相處,陪孩子閱讀說故事,比補習對孩子更有幫助。



◆ 直言集/才藝課沒錯 錯在反覆填鴨

【聯合報╱本報記者薛荷玉】2011/11/02

教育部目前規定小三才開始學習英語,但部分財源較豐的縣市,早從小一、小二就開始教英語,幼稚園也或多或少都開了些英語課程。教育部一聲令下,要求英語等補習班都不能招收六歲以下的兒童,已導致不少望子成龍鳳的家長恐慌,擔心日後是否得付更高學費聘請英文家教,更會讓付不起補習費的孩子處在弱勢。

站在教育的立場,六歲的孩子不適宜太多記憶、背誦、反覆練習及需要手指肌肉的課程,所以教ABC、練書法不宜,但用英文唱唱跳跳、捏陶拉胚就可以;英文、書法、圍棋本身沒有錯,錯的是反覆填鴨的傳統補習教育方式。

我國今年開始推行五歲幼兒免學費政策,教育部也即將展開幼稚園的評鑑,導正目前幼稚園內不適合幼兒發展的教學方式;同樣地,對招收幼童的補習班,教育部也可透過評鑑、教育家長,逐漸導正不當的幼兒補習方式。

但教育部現在想要修法一刀切,可有沒有衡量實務上做得到嗎?配套措施是否已經完備?

別忘了,即使是教育部核可招收六歲幼童的「身體律動」、「藝術才能」補習班,如練琴、跳舞、打鼓、武術,也可能發生強度太高、過度練習的問題,讓孩子從英語、珠算補習班走出來,投入另一家律動、藝才補習班,不見得就能快樂成長。

教育部曾印發為幼兒家長撰寫的手冊,要家長不必迷信潛能開發等課程,透過大眾媒體宣導,發揮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教育部既主管教育,也應善用各項政策工具,如教育、宣導與評鑑,不必一味只迷信法律禁絕,待幼兒補習教育從地上化轉為地下化,就更難正常化!



◆ 營養午餐評選 校長要利益迴避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1.11.02

營養午餐問題一再出包,教育部下午邀集各縣市研商,研擬更嚴格的契約規範,包括校長及評選委員要利益迴避,增加校外委員席次,防堵「上下其手」的空間,也要加重廠商違規罰則。

教育部體育司長王俊權指出,各地午餐招標形式不一,只有花蓮縣採全縣招標,其餘有的是數校聯合招標、分區招標,大型學校則採獨立招標,教育部予以尊重,但必須有「防弊」措施,校長最好不要當評選委員會的主席,也要利益迴避。

新北市爆發校長收受營養午餐回扣弊案,王俊權表示,廠商給的回扣金雖不是進入校長私人口袋,而是當作學校基金,這也不行。營養午餐的任何優惠,都必須回饋到學生的午餐,例如增加牛奶、水果供應,不能用在其他地方。

教育部今年2月及6月曾兩度行文各縣市,提出營養午餐「六不」準則,包括不得收取廠商回扣、不可要求廠商免費供餐給老師、不可要求廠商支應學校活動或設施經費、不得未依規定辦理招標及評選作業、不得接受廠商招待。

教育部更明文規定,老師、行政人員和校長吃營養午餐,也要使用者付費,班級導師若在午餐時間指導學生用餐,才不必自掏腰包,但也不能用學生付的錢或中央政府補助款支應,要由縣市政府編預算。至於其他老師搭伙吃營養午餐,也要跟學生繳一樣的價錢,不能接受廠商的優惠價。

昨天教育部第三度行文地方政府,重申六不準則,更進一步搬出刑法第131條警示學校,強調公務員直接或間接圖利自己或他人,得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也會被解聘或免職。

教育部最近蒐集各縣市營養午餐契約,發現罰則太輕。王俊權指出,像午餐發現「異物」只記點,記點20次才罰幾千到幾萬元,對廠商根本不痛不癢,未來要加重違規廠商的罰則及解約條款。

fsj 提到...

周行一:三愛文化

【聯合報╱周行一】2011.11.02

林百里先生最近公開表示,「超恨台大的」,因為在電機系求學時,教育不重視啟發及創新性,可能是因言辭辛辣,各界反應負面居多,李嗣涔校長馬上澄清台大多年來已多所進步,教育部高教司希望林先生能心存感激,甚至有人譏廣達屬代工產業,缺乏創新性,如何有資格批評別人!如果一定要深究林先生的發言瑕疵,一定還能找到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是卻會因此轉移了議題的焦點,忽略了林先生真正想討論的問題:台灣人的創新力不足!

台灣整體的創新力不夠是有跡可循的,十幾年來工資成長非常有限、台灣旗艦產業電子業的利潤日益稀薄、創業投資活動幾乎已經停擺、對外直接投資金額大幅超過外商來台的直接投資金額、國內企業投資不熱絡、台灣少有為外國稱道的企業、商業模式或發明,而企業拚命爭取政府補助、媒體大幅報導台幣升值的負面影響,也凸顯了台灣企業的自信不足。

人的創新力是由天賦及後天環境決定的,很少人屬天賦異稟,一般人是由教育及環境學習創造力,而教育是學習及進步的基礎。近代政治領袖及企業領導人絕大多數受過完整的教育,他們屬那個名校出身經常是媒體報導的焦點。二○一○年二月哈佛商業評論選出世界五十位最佳執行長,其中百分之卅四有MBA學位,像賈伯斯、蓋茲、祖克柏格輟學後能成為大企業家的例子屬少數,他們的特殊天賦加上自修及過人的努力所能成就的事業,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所以進步的國家都強調教育,這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

我國的教育問題重重,最近嚴長壽先生的書激起了廣大的迴響,反映的正是我們的共同焦慮。台灣的中、小學教育強調背誦與反覆練習,輕忽獨立思考與欣賞周遭環境及事物的能力,也不重視培養小孩廣泛閱讀的興趣,考進好大學似乎是教育唯一的目標,但是不幸的是,台灣的大學教育並無法彌補中學教育的缺陷,培養未來世界所需要的創新人才。

我國的大學制度僵硬,誘因機制設計不當,不夠重視培養學生創新力。在制度方面,新系所的設置須經過教育部審批,成立之後教師及學生數就固定不變,學校幾乎無法調整,因此難以順應時代而迅速產生新領域。多年前學校數不足,政府預算充裕時,能以增設新系所的方式因應,現在預算已捉襟見肘,要增設系所非常困難,因此學生所學與社會需求的落差愈來愈大。

在誘因機制設計方面,教師的升等及評鑑完全視研究產出,教學及服務僅為聊備一格,只要教滿時數即可,因此有我所謂的「三愛教學文化」,教師愛怎麼教就怎麼教(指教學方式,如演講或討論方式等)、愛教什麼就教什麼(指教學內容,如教科書中的哪一章節)、愛什麼時候教就什麼時候教(指上課時間的安排),教師只要把研究做好,不需要重視教學內容及課程設計的協調,教學品質也不會影響升等,所以學校沒有誘因去思索如何設計教學方式及內涵,而能教育出具備世界競爭力的學生,自然也不會嚴格要求學生表現了,所以今天仍有大學是「由你玩四年」的現象。

這個問題當然不是教育部一紙公文要求改善,就可以解決的,而必須是誘因及制度方面的大調整,將會是耗時耗力的大工程,也許林百里先生的抱怨可以作為這個大工程的起點。(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 相關報導:

* 師生戀 一紙公文禁得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110300046.html

在這個爭議問題中,我們要質疑的是,難道「師生戀」竟是教育部一紙公文可禁止的嗎?



◆ 政策大轉彎!貧童鮮乳不停辦(節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669435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1.11.03

日前因預算不足,農委會取消提供低收入戶國小學童免費飲用冬季鮮乳,只提供育幼院學童免費鮮乳,飽受社會批評。今天農委會政策大轉彎,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上午宣布,今天起除恢復低收入戶學童的免費鮮乳外,還比去年加碼配送,育幼院學童免費鮮乳從去年的7周延長到14周,每周3瓶也增至6瓶。

農委會更強調,共有超過4萬名弱勢兒童受惠,預估將花費1200餘萬預算,今年加碼多出的900多萬預算,全數由農委會「農業管理基金」支應。

胡興華表示,供應弱勢學童免費冬季鮮乳的福利,絕對「不會縮水」,只是分階段來做。去年不論低收入戶國小學童及育幼院童,11月起,農委會都提供冬季鮮乳,每人每周免費喝3瓶、 配送7 周,共有4萬2643人受惠。

但今年一開始因為預算縮水,由去年的970萬元減為330萬元,再加上今冬鮮乳漲價,因此農委會一度決定今年取消低收入戶國小學童的7周免費鮮乳,結果昨天引發立委強烈抨擊。

農委會今天緊急調整政策,重新宣布,今年仍會保留低收入戶國小學童每人每周3瓶鮮乳、配送7周;同時即日起農委會也配送給全台91所育幼院3807位學童,每人每周6瓶鮮乳、配送14周,育幼院學童的鮮乳,供應時間與數量都比去年增加一倍。

胡興華說,過去農委會支持這項公益計畫,但審計單位總認為這是社會福利措施,應交由社福單位來做,但在未與社福單位達成共識前,農委會會繼續支持這項鮮乳配送計畫,總預算應支出約1200萬元,比原本330萬元多出的900多萬元,將挪用「農業管理基金」支應。

※ 全文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冷眼集/1年1200萬 再苦不能苦孩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6694362.shtml

同樣是「 社會福利」 ,政治人物可以為老農津貼一年數百億元的支出,大氣不喘一下,但為何這微薄的「 鮮乳補助」卻挪不出錢?不論政府或政客,施政時,實在應該多想一下「公義」,不要只顧選票。

* 夢想家燒2.15億 可讓貧童喝21年牛奶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nov/3/today-p1.htm

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也說,夢想家音樂劇二天就燒掉二.一五億元,可說是全世界絕無僅有最貴的歌劇,這筆錢可讓低收入戶的貧窮學童免費喝牛奶廿一年。



◆ 每縣市都有問題// 全國300校 營養午餐有弊

自由 2011.11.03

〔記者林慶川、何瑞玲、顏若瑾/綜合報導〕新北市日前爆發六位國小校長收受營養午餐回扣弊案,只是冰山一角!法務部近幾月專案清查全國一千五百所國中小學營養午餐發包情形,發現高達兩成、約三百所學校出現行政缺失或疑涉不法,廉政署已完成部分觸法案件蒐證,近期將搜索約談。

廉政署蒐證 近期搜索約談

廉政署不願透露涉弊的學校及業者,但強調:「每一個縣市都有學校出了問題。」呼籲涉弊校長與業者懸崖勒馬、勇於認錯及自首。教育部昨天已召集各縣市官員檢討防弊措施,並表示歡迎檢調單位徹查,揪出營養午餐害蟲。

營養午餐不但有回扣弊案,食材供應也出了問題,屏東有兩件供應學校營養午餐肉品的業者涉及偽冒優良食品CAS標章,由屏東地檢署偵辦中,廉政署也鎖定高雄一名國中校長追查。

檢調籲涉弊校長 認錯自首

此外,檢調查扣午餐業者帳冊勾稽比對發現,歐克、金龍等十家營養午餐承包業者,囊括新北市逾八成學校營養午餐,包括國中小與部分高中,涉案層面很廣,陋習存在已久。新北市還有多所未曝光的國中、小,加上涉弊的新北市營養午餐業者也承包台北市學校午餐,並出現同樣手法的弊端,近日將發動第二波搜索或約談行動。

檢調呼籲涉案校長「知恥近乎勇、出面自首」,繳回犯罪所得,至少有爭取緩刑的機會。檢方指出,貪污罪本刑為十年以上,刑度不輕,自首者可減輕刑度一半,若再繳回犯罪所得再減半,可望從十年本刑獲減為二.五年,檢方可配合爭取酌減到兩年,甚至有機會爭取到緩刑。

今年一月監察院糾正教育部,糾正文提及,依衛生署統計,從九十六年至九十九年六月間,全國一千一百一十九件食物中毒案中,有兩百二十一件發生在學校,一萬三千五百四十六名食物中毒患者中,在學校食物中毒高達六千七百三十人,比率高達四十九.七%,今年五月又爆發金龍公司供應新北市積穗國小營養午餐的餐桶蓋上有蛆,法務部因此責由各縣市政風機關,全面清查國中小營養午餐狀況。

全國清查 兩成學校有狀況

廉政署成立後,持續追查學校營養午餐的行政弊失及犯罪,發現共有:偽冒優良食品CAS標章、收受廠商回扣、承攬廠商圍綁標、侵占廠商贊助捐款、午餐款項挪作他用等弊端。

此外,各校在發包評選作業過程中,出現不少外聘委員不公、或評選過程涉護航熟識廠商的情況,這些看起來像是行政弊失,但實際上與觸法僅一線之隔。

兼任行政院消保會主委的行政院副院長陳?昨表示,消保會已與教育部溝通,往後供應商需提供食品合格證明與驗收紀錄,地方政府需定期抽查十%以上的學校營養午餐與食品供應商。

至於蔬菜部分有不得檢出的農藥,陳?表示,農委會將依據檢驗結果,加強源頭管理。

fsj 提到...

揪狼救美 5高中生勇又讚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桃園縣報導】2011.11.05

桃園縣永平工商、治平高中五名進修部學生,前天傍晚發現國中女生遭歹徒拖入僻巷猥褻,毫不遲疑上前救人,一把將15歲的嫌犯甩到一旁制伏,兩校為學生記大功,永平工商更公開表揚。

英雄救美的五名學生是永平工商二年級學生羅彥綸、治平高中二年級陳宇綸、周芳賢及一年級饒偉傑、田祥霖。

前天傍晚,羅彥綸等在路邊閒聊,有機車騎士指附近有一名女生被拖到巷子裡,拜託他們幫忙救人。羅等人立刻衝到現場,在巷口就聽到女生尖叫,接著在巷底乾溝邊發現一名少年壓在女孩子身上。

羅彥綸氣得衝上去,和其他人聯手制伏對方;女孩衣衫不整無法動彈,周芳賢連忙安撫。陳宇綸連忙打手機報警。少女泣訴遭非禮,「他力氣很大,好恐怖」。警方趕抵時,發現這群見義勇為的高中生個個人高馬大,帶頭的羅彥綸身高184公分,不到160公分的嫌犯縮在水溝裡。

少年事後辯稱,因對女性好奇,看到落單的女學生,一時衝動但沒打算性侵。警方將他依妨害性自主罪嫌移送少年法庭。

治平高中老師徐美華說,該校四名學生很重義氣,周芳賢上學期還協助警方破獲超商搶案。永平工商昨晚表揚羅彥綸,發兩千元獎學金、紀念幣。羅彥綸說,這輩子沒這麼光榮過。



◆ 大陸台生涉集體搶劫 遭求重刑10年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東旭、胡明揚/北京─上海連線報導】2011.11.04

大陸驚傳台灣學生集體搶劫犯下重案事件。上海、昆山的台商子女學校,今年以來接連發生台商子弟涉嫌集體搶劫案,驚動大陸官方與台商圈,目前上海四名犯案的台生已結案並予緩刑處分;昆山的華東台商子女學校八名學生因多次持刀行搶路人,八人中有三人超過十八歲已被關押,並被昆山檢察院起訴求處十年不等重刑,其餘五名未成年犯候審中。

上海的台商子女學校和昆山的華東台商子女學校這兩所子女學校昨天證實此事。據了解,這是大陸台生首次傳出犯下連續、集體搶劫重案。

據指出,今年三月華東台商子女學校多名男學生周末外出時,到昆山市區持刀搶劫,其中一次是周六喝酒慶生後行搶,還有一次行搶地點就在昆山市法院附近,行搶所得不多,共約六百多元人民幣(約三千元台幣)。

據指出,這起案件近日即將一審宣判,當事人家長四處奔走,找到昆山台協、省台辦、昆山市政府,並希望我方海基會能介入,減輕學生刑度。其中還有家長遇到台灣的司法黃牛,對方聲稱可以關說,結果被騙錢財。

涉案的八人是不同年級的男學生,有三人年滿十八歲。昆山市檢察院七月起訴這三名成年犯,對其中兩人求刑十年,另一人三年,關押在昆山市看守所,其他五名未成年犯候審中。

據了解,被害人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涉案學生家長已與被害人和解,因涉案金額不高,家長原以為可從輕發落,但在孩子被關押、起訴書敘明「建議量刑」十年後,家長慌了手腳。

另外,有關上海台商子女學校的案件,上海市警方透露,今年二月某個周末晚間,上海台商子女學校四名高二及高三學生,在上海最熱鬧的淮海路搶劫一名女子皮包,當場被抓,由於皮包內金錢超過大陸法律規定人民幣兩千元以上,構成搶劫罪。

上海警方說,公安機關考量四名學生都是台灣人特別通融,由家長領回,以緩刑簽結。

※ 相關報導:

* 台生搶劫/校長:酒後好玩 向路人「要錢」
http://www.udn.com/2011/11/4/NEWS/MAINLAND/MAI1/6695977.shtml

華東台商子女 學校副校長鄭京榮昨天表示,發生連續搶劫事件的學生是一時興起好玩,不懂事犯錯,希望大陸法院顧及到學生前途,能夠輕判。

* 觀察站/期待法外情? 大陸法院沒彈性
http://www.udn.com/2011/11/4/NEWS/MAINLAND/MAI1/6695981.shtml

而大陸公檢法(公安、檢察院、法院)一體,進入法院審理的案件,只要適法性沒問題,通常就依檢察院提出的法條刑度審判,這也是大陸法院經常被批沒有彈性之處。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增加,兩岸法律間的適用問題也會愈來愈多,從電信詐騙案大陸展現善意,台籍嫌犯要求回到台灣受審出現彈性來看,從家長與學生的角度看,這起搶案也希望大陸法院在考量特殊情節下,能予補救。



◆ 東京風向球-沉默的大眾 讓亂象合理化

【黃菁菁】2011-11-05 中國時報

一名高中生受不了同學的霸凌,憤怒地拿美工刀把同學壓在地上,圍觀學生們靜靜地看著美工刀架在同學脖子上,沒人敢吭聲或阻止。發飆的高中生向四周大喊「你們太奇怪了!我要殺他,難道真的沒關係嗎?」這是今年加拿大蒙特婁影展獲得革新電影獎,由岡田將生、榮倉奈奈主演的新日片《那時的生命》的一幕,讓人看得非常心痛,也讓我聯想起親身的體驗。

記得兒子剛到日本,即使語言不通都能跟同學打成一片。沒想到某天接到學校通知,說兒子拿美工刀向著同學,頓時眼前一片黑。後來到學校詢問詳情再問過兒子才知道,他在學校被一個同學欺負,那同學沒事就把他的鉛筆折斷,還拿擦地的抹布抹他的臉,他氣不過才拿出美工刀。

當時為了替兒子解決煩惱,決定邀那位同學到家裡玩。後來發現他雖然調皮,但其實只是想吸引別人注意,想跟兒子交朋友,幾次開導他和兒子後,他漸漸學會尊重人,兩人也能正常相處了。讓我不解的是,大家都知道班上有這樣的同學,為何沒人出面導正他呢?

《那時的生命》描寫兩個心靈受創而自我封閉的年輕人,在替人整理遺物的公司相識後,因工作上互相扶持而逐漸互吐心聲並得到心靈撫慰。

該片的導演瀨瀨敬久在東京國際影展登台時說,此片在拍攝時遇到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由於劇情有點灰暗,一度考慮是否放棄上映,但後來決定還是應藉此片反映日本社會的現實面。

十幾年前的日本到處可看到好管閒事的歐巴桑,看到年輕人坐在博愛座就趕人,看到垃圾分類不徹底的太太就開罵,然而現在儘管年輕人看到老人不讓座,穿著裙子蹲坐在電車地板上,對長輩大呼小叫的,大家都視而不見了。

日本社會越來越聽不到正義之聲,大家只是消極面對不合理的事,一旦等到有強有力的個人或團體發難,又很容易一窩蜂地打落水狗,似乎誰都不願站在風險較大的少數一方。

今年在採訪東京國際影展時也發生極度不合理的事,讓好脾氣的我也像火山爆發地在綠地毯上咆哮!今年有上千名各國記者申請採訪,因下午一點半開幕綠地毯的採訪位置是按順序排的,我九點半到時已排到第三十五號了。

被主辦單位「拘禁」近四小時後,終於被帶到現場,還規定不能選位置,要依指定一個緊接一個地站定位。綠地毯上貴賓走過後,主辦單位的工作人員突然過來說:「對不起,工作人員搞錯了,這一區不能站,請你們立刻移到兩旁。」

他們沒有安排新的位置,眼見兩旁已塞滿攝影機和記者,同一區幾十名記者頓時傻眼!無法確保好位子,為何要我們一大早來排隊?工作人員一味地催趕,讓我怒不可遏地吼叫說:「我們是依工作人員指示站在這裡的,請先告訴我們哪裡還有空位可站?」

工作人員不知該如何解決此事,就讓我們自生自滅,我們不管移到哪裡都被趕。最讓人生氣的是,遇到這樣不合理的事,居然沒有同業以身相挺,大家只是默默地自求生路。身為記者連這點道德勇氣都沒有,試問如何匡正社會的種種不合理現象呢?

東京影展讓記者排隊枯等,被「拘禁」在會議室裡連個椅子都沒有。被帶到綠地毯還無法按自己的需求找合適的位置,叫你站就要站,叫你蹲就要蹲,閉幕典禮當天的記者中心不到七點就關門,許多外國記者抱著電腦找不到地方發稿,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要求大家排隊占位子,卻事先預留好位子給日本幾家主流電視台,難怪台灣同業說,跑過那麼多國際影展沒看過這麼不公平、沒人道且沒效率的,還有同業氣到對主辦單位說:「請把『國際』兩個字拿掉,因為東京國際影展一點都不國際化」。

fsj 提到...

女大男小師生戀 兩性專家:請給男孩空間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2011.11.04

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淇的兒子,驚傳愛上大他廿二歲的補習班老師,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何春蕤表示,女大男小的戀情也沒有稀奇,外界不應該用有色眼光來看待,「男大女小的戀情可以被祝福,但女大男小卻被撻伐,正反映台灣性別平等教育還有待加強。」

何春蕤表示,最近師生戀的話題沸沸揚揚,現在又傳出副市長之子與補習班老師相戀,難免讓人對號入座,但何春蕤指出,女方是補習班老師,雙方非校園師生關係,並沒有老師掌控學生學習「生死大權」的情形,「怎麼會有不對等關係,這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

何春蕤也指出,男學生已滿十八歲,有獨立判斷能力,家長與外界應該給他空間,讓他冷靜判斷自己的感情。

兩性專家吳娟瑜表示,愛情的發生沒有對錯,但因為雙方年紀差距大,又有師生關係,再加上出自公眾人物家庭,讓外界不免「八卦化」。吳娟瑜表示,這段感情非社會期許,父母的慌張也情有可原,但她建議,若是一般家庭發生類似事件,建議家長不要亂了分寸,應與孩子冷靜溝通。



◆ 心理醫師:少男熟女火花 母愛混雜愛情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1.11.05

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淇的兒子與補習班老師談戀愛,醫師表示,少男性荷爾蒙高漲,會想尋求親密關係與性愛;熟女因荷爾蒙與催產素,易將愛情與母性混淆,年齡與生活經驗差距大,兩人可能是一種長輩與晚輩互動關係情感。

蕭家淇兒子與年紀大他廿歲的補習班老師發展師生戀。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生理發展階段,十八歲剛從青春期進入青年期,體內的男性荷爾蒙持續高漲,直到廿五歲會達頂峰,此時對性愛有高度興趣,會尋求性愛與親密關係,男性通常「先性後愛」。

心理方面,十八歲是第二性徵長大為成人期,男性會尋找情感契合對象,藉此肯定自己的吸引力,有人願陪伴身旁,情感上並不孤單。此外,楊聰財說,男生剛從高中課業壓力解脫,不了解愛情本身也需學習,加上雙方的社會歷練與生活經驗不同,女方年近四十,應累積一定程度閱歷,兩人情感可能是長輩與晚輩關係。

「不反對女大男小戀愛。」楊聰財說,女性平均較男性活得久,但,是否為愛情?不見得能百分百定論。不過,他強調,不該譴責女方,因熟女的女性荷爾蒙濃度高,加上社交荷爾蒙「催產素」易有母性關懷,母愛混雜愛情,少男和熟女間就可能有火花。

馬偕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醫師臧汝芬表示,根據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大學生正是脫離父母,對外發展朋友、男女、親密及婚姻關係,每個過程都有許多任務該學習,須逐步發展與人的關係,若一下子跳至男女關係,心智不夠成熟,衝動愛情會有許多缺陷,孩子易出現失望與挫敗感。

師生戀怎麼辦?醫師建議,家長勿絕對禁止、斷絕往來,因為愈反對、愈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但應讓他們知道父母的反應與為何在意,避免影響孩子日後的身心發展、破壞親子關係。



◆ 尊重教職倫理 也是尊重自己

【聯合報╱李志成/輔仁大學兼任副教授(台北市)】2011.11.04

近日教育部擬明文禁止校園師生戀,引發爭議。

無庸置疑,憲法保障公民個人權益,自由戀愛亦在其間。但是,角色之權利義務關係,優先於普遍公民之權利義務。

教師個人可以有浪漫之情愫,但是教師職務乃是特殊角色,自然受特殊條件限制。教師是否可以和學生發生情感,並非完全無爭議。

若將教師和學生關係,視為職業倫理規定,納入具文於聘書之內,作為特殊身分的行為要求,這不能說違反法律對人權之保障。

教師接聘時,自應清楚職務分際,面對主動或被動的感情悸動,自當審酌自制,迨角色的特殊條件消失,自然不受限制。

在此件事上,支持師生戀者認為人類感情如洪水滔滔不可遏止,制定法令,實屬多餘。但是,尊重教職倫理是教師的自我道德要求,若接聘時,沒有特殊限制,自然不衍生行為規範,反之,若將師生戀列為職業倫理的限制,除非不接聘,否則自當接受此條件限制,同時,服膺違約時的懲戒。這是對職務本身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 學者:台灣學生「悅」讀 沒讀到重點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1/11/04

「台灣推廣閱讀流於膚淺表面、花拳繡腿!」台灣PISA(國際學生態力評量)計畫主持人洪碧霞教授,今天在「台北市閱讀教育論壇」中,一針見血指出國內推動閱讀運動的盲點。她指出,台灣學生只是「悅」讀,卻沒有「有效的閱讀」,也就是缺乏深度、重點、有策略的閱讀。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每四年進行PISA測驗,施測對象是各國15歲的學生,題目都是針對未來公民需具備的關鍵能力來設計。去年底公布的最近施測報告顯示,在全球65國或地區中,首度參加的上海,在閱讀、數學、科學素養都高居第一,新加坡和香港也進入前五名,台灣則在兩岸三地表現墊後,最慘的是閱讀素養表現,大幅滑落到23名。

今年是台北市的閱讀精進年,台北市政府和遠見.天下文化合作舉辦閱讀學習論壇,洪碧霞在會中發表PISA資料庫的分析報告指出,台灣學生喜歡閱讀的程度,在全球僅次於上海,為何閱讀素養僅排名第23名,為什麼讀輸人家?關鍵在於沒有「讀到重點,言之有物」。

【台灣】
重點畫好 反阻礙孩子發展閱讀

洪碧霞去年曾到上海觀摩中學生的國語文教學,發現上海的中學生一堂課就學完一長篇選文或文言文,而台灣學生則要一個星期才教得完。她認為,台灣的老師教得太多太細,還幫學生畫重點,參考書也都把重點整理好了,沒有給孩子空間去發展自己的閱讀策略。

她指出,上海中學生國文課的節奏快,但上得絲絲入扣,學習量幾乎是台灣學生的三倍;而台灣的課文都太短,選文少要1000字以上,學生才學會如何做摘要。

【陸港】
升大學考申論 學生論述能力強

PISA測驗非常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洪碧霞說,上海中學生表達能力很強,除了老師鼓勵學生上課多表達和討論,她認為,考試引導教學,大陸和香港的升大學考試都考申論題,所以學生的論述能力比我們強;而在台灣只要涉及考試制度的改變,社會壓力就來了,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敢談升學考試的改革。

她認為,台灣學生閱讀能力表現落後於亞洲鄰近國家,不能只怪老師沒教好,是整個社會文化的問題,閱讀力除了攸關一個國家的競爭力,也可以讓人的生命更豐富,我們不必每樣都拚第一,但她認為,台灣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三大素養表現,至少都要擠進世界前十名,才是一個均衡發展、有競爭力的國家。



◆ 幼兒遠離螢光幕 有利心智發展

文/柯俊銘 2011.11.05 自由

許多父母親很早就讓孩子開始接觸電視、電腦。但最近剛召開的美國兒科醫學會(AAP)全國會議中,此專業團體向大眾呼籲,兩歲以前的嬰幼兒最好遠離螢光幕,以免影響腦部的發育與學習,值得家長們關注。

◎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匯集相關資料,整合分析的結果摘要如下:

●市面上強調具啟蒙或教育價值的DVD影片,其宣稱的效果目前缺乏足夠證據支持。若真要有效果,可能要等到兩歲以上,也就是孩子能夠理解當中意義時才行。

●提供孩子充足的遊戲時間比看電視或電腦更有助大腦功能的發展。自在的玩耍能培養其創造性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且強化邏輯推理與動作技能。另外,也能讓孩子知道如何娛樂或取悅自己。

●嬰幼兒最佳的學習方式並非透過螢光幕,而是與他人的互動。

●父母陪伴孩子看電視或影片雖能促進其對內容的理解,但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機會教育,帶領他們去體驗,學到的東西會更多。

●就算未讓孩子接觸,只是家長自己在看電視、電腦,但親子互動的時間卻可能因此縮減。若處在同一空間,也易干擾孩子在遊戲中的學習。

●孩子若在接近就寢前看電視或電腦,後續睡眠的量與質會因而降低,連帶情緒、行為與學習效能都會受到波及。

●經常接觸電視、電腦的孩子,往後上學出現語言發展遲緩的風險會較高。

◎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專家建議如下:

●儘量不要給兩歲以前的孩子看電視或電腦,若因故非得如此,必須嚴格限制時間,越短越好,並擬妥應遵守的規範。

●若有家事要忙,與其給孩子看電視或電腦,不如將其放在視線可及處,並提供積木、套杯等簡單的玩具,讓他們隨興地玩耍。

●切勿在孩子的臥室放置電視。

●家長要注意自身看電視或電腦的習慣,將對孩子的影響降至最低。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fsj 提到...

競技過了火 學校鼓勵創意取勝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許玉娟/連線報導】2011.11.08

私立中國科技大學女學生因練習啦啦隊拋人墜地死亡,事實上校園裡因為練習啦啦舞發生意外不是第一起,澎湖、高雄都曾傳出學生在練習時摔成腦水腫、坐骨骨折及腰椎受傷,部分學校近年已停辦啦啦舞比賽,或禁止學生挑戰拋接等高難度動作。

澎科大校長蕭泉源說,校園啦啦隊表演標榜熱情活力,也頻頻挑戰高風險拋接動作,製造娛樂效果,因此意外頻傳,近年學校要求啦啦隊不以競技為主,改加入涼傘、海洋風等具地方民俗特色及創意取勝,用柔和肢體語言取代激烈舞蹈動作。

網友「吐司」說,競技啦啦隊是危險運動,練過就知道累得要死,光是要釘著上層避免拋接的選手受傷,就不能分散注意力。

中華競技啦啦隊二○○九年在德國不來梅的第五屆世界盃啦啦隊錦標賽,只得到團體組銅牌,就是因為預賽時負責底層的選手翻騰時受傷,影響金字塔動作表現。

高職競技啦啦隊選手劉同學說,「媽媽看到我被拋到兩層樓高,嚇得半死,要我趕快退出!」她告訴家人,練習時都有護墊,很安全,家人還是不贊成,就怕不小心發生意外。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體適能中心主任呂明秀表示,近年有學校停練或取消拋接等危險動作。

「信任很重要!」網友阿Q說,有種信任遊戲,就是站在台上往後仰倒,要下面的人接住。「啦啦隊也是這樣」,被拋上去的人,只能信任下面的同伴會穩穩、牢牢接住你。

競技啦啦隊這麼危險,為什麼還要練?選手們說,就是因為高難度,挑戰性高,如果完成完美的動作,就會很有成就感,尤其台下的掌聲,是鼓勵大家繼續練下去的動力。

※ 相關報導:

* 啦啦隊拋接 大二女墜地亡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6703454.shtml

啦啦隊在大學校園很受喜愛,為爭取校際比賽佳績,各校啦啦隊挑戰高難度動作,新竹縣內的私立中國科技大學啦啦隊五日練習拋人動作時,疑因隊員拋接錯位,沒接住高拋的同學,造成大二女隊員馮書慧後腦重摔地面,昨天宣告不治。

fsj 提到...

罹癌師 床上教完最後一堂課

【聯合報╱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2011.11.09

大陸版「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日前在四川上演。重慶一名中學教師罹患癌症,生命所剩不多,但躺臥在病床上的他,依舊心繫學生的課業。上周日他強忍疼痛,硬撐著病體,以「視訊」方式為學生上完「最後一課」。

重慶商報報導,五十四歲的喬興旺,是重慶奉節縣興隆中學的教師,他罹患肺癌末期,在西南醫院接受治療;喬老師身體極度虛弱,他難過地說,上周那堂課,可能是卅六年教學生涯句點。

儘管拖著病體,喬老師對學生的關愛絲毫未減。他去年七月做了左肺部分切除手術,醫生要求他必須在醫院療養,「若不及時治療,生命恐怕僅剩三個月」。

「最後一課」既沒有講台,也沒有黑板,喬老師透過「視訊」為學生講課,視訊中的四名學生也聚精會神地聆聽。喬老師體力不濟,沒能把課上完,這堂課只維持了十三分鐘;而這堂喬老師用生命完成的「最後一課」,畫下他教學生涯的句點,讓許多在場的人感動落淚。



◆ 坐校車遲到 師逼生互搧300耳光

【世界日報╱廣州9日電】2011.11.09

因為坐校車遲到,廣東廣州荔灣區芳村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兩名五年級學生被老師要求互搧耳光三分多鐘,其後還被老師再打數個耳光。整個過程被同車學生拍下視頻並上傳到網上,引起熱議。信息時報報導,打人老師目前已被學校辭退。 

據報導,視頻畫面中,看到兩名身穿藍白校服的小學生在行駛的校車上互相打對方耳光。從表情上看,兩人似乎十分委屈和不願,但又似乎是迫於無奈而不得已為之,打到後面,兩名小學生都開始手指發軟。

約30秒的時間內,兩人互搧超過40下,按照3分28秒來算,兩人互搧近300個耳光,也就是說,每人被對方打了近150個耳光。

報導說,視頻中,兩人停止了互搧耳光後,一名身穿白色襯衣的教師模樣的年輕男子走到兩名學生所站的車廂後部位置,在對他們說了幾句話後,這名男子突然一記巴掌狠狠地甩在其中一名學生臉上,打得這名學生措手不及,直往後躲。

男子又說了幾句話,然後又突然甩出了一巴掌,連打兩巴掌後,似乎仍不解恨,又狠狠地補上第三巴掌。

究竟兩個孩子犯了什麼過錯,要被老師如此體罰?報導指出,據視頻上傳者透露,兩名學生只是因為坐校車遲到,被打的學生是廣州芳村新暉學校的學生,而打人者正是該校的跟車老師。

報導提到,新暉學校一名孫姓校長看完視頻後,證實此事。校長說,視頻中打人的老師是該校八年級一名姓謝的男性數學老師,打人老師出生於1990年,僅21歲,今年9月才入職新暉學校,在該校工作才兩個月。

「我當場就作出了決定,對這名老師停課並辭退。」孫校長說。

報導說,這名「肇事」老師表示,之前這兩個學生已經寫了保證書不再遲到,但那天他們又遲到,全車的同學都在等他們,上車後,這兩個學生居然還在繼續打鬧,他當時很氣憤,想懲罰一下他們。

謝老師說,當時一點都沒有悔改的意思,到後來像是打鬧一樣,車上學生全都哈哈大笑,於是他才動手打學生。他承認當時太激動了,現在很後悔。

fsj 提到...

嚴震生:鞠躬盡瘁的現代老夫子

【聯合報╱嚴震生】2011.11.11

日前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指出,該校過去八年有十六位老師罹患癌症等重大疾病,其中八人過世。他說,老師除了教學、研究、服務、及輔導學生外,還得面臨各式評鑑及升等的壓力,因此過勞死的情形日益嚴重,呼籲政府正視「過勞死的學術界」。一年多前,雲科大在九個月內有六位教授相繼過世,其中五位是在四、五十歲的壯年離開人世,過勞亦是主要原因。

根據賴校長的說法,台灣高等教育的評鑑制度所帶來的升等及學術表現之壓力,很可能是這些老師罹疾,甚至英年早逝的主因。不過若將評鑑制度歸為大學教授健康的重要殺手,似乎也不公平;因為若再往前追溯,二○○二年春節期間,有三位同樣年富力強的交大傑出教授,於兩周內離世,當時亦引發高度的關注,也確實讓忙於學術研究的大學教授們略有警惕。

不過,在行政院於二○○四年提出五年五百億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後,大家又開始日以繼夜地忙碌衝刺。學校的行政主管雖然關心老師的健康,但可能更在乎學校是否擠進頂尖大學名單內?能夠得到的經費又有多少?畢竟不在名單內,不僅無法分配資源,更可能被視為二級學校,影響校譽。

由於頂尖大學屬於研究型大學,粥少僧多,除了入榜邊緣的幾間大學外,一般大學進入這個菁英俱樂部的機會很小,壓力並不大。但在教育部設立了教學卓越計畫後,無論是國立或私立大學、綜合性大學或是技職體系,都得勞師動眾、努力爭取這個榮譽。

頂尖大學和教學卓越計畫,當然是造成目前許多國立大學及部分私立大學教授負擔承重的原因,另一個壓力的來源則是每五年的評鑑。對那些受到少子化衝擊、招生不足的私立大學部分系所而言,評鑑若未獲通過或是待觀察,很可能教授的工作就沒有保障。不願意坐以待斃者拚命作研究,希望靠專業跳到招生較穩定的學校,但又不能完全忽略目前的教學和服務,否則跳槽尚未成功,可能就先被解聘,蠟燭兩頭燒,健康當然受影響。

至於那些系所評鑑大致沒問題的國立大學年輕教授,日子也不好過,助理教授有限期升等的規定,其他包括正教授在內,亦有五年一次的基本績效評量,若是未獲通過,亦會被解聘。無論是升等、評量,或是頂尖大學的申請,甚至學校設置的特聘教授及講座教授,都是以教師的研究為主要考量,教學和服務僅供參考。

這樣的評比考量,有利那些研究能力強的教授,但也會讓原先教學卓越,或是服務表現佳者認為自己在做白工。前者不僅容易變得自私傲慢,不願多做研究以外的工作,後者則是感到氣餒,亦思放棄其強項,以求升等或通過評量。後者為何不能發揮所長,靠教學及服務獲得肯定?

此問題的答案,在於學校或教育部總是以研究為評鑑的最主要考量,因為這項指標較容易計算,而教學和服務則較難量化,即使對後兩者給予不同的計分方式,亦缺乏客觀的評估。在這個看起來頗為公正的評量運作下,學生的受教權成了次要考量,教授們在追求及滿足研究的量化數據之同時,則是賠上了自己的健康。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 劉克襄:貼心的台灣

【聯合報╱劉克襄】2011.11.12

前些時,內人在捷運公館站使用新蓋妥的洗手間,出來時跟我說,剛剛遇到清潔廁所的婦人站在廊道,數度稱讚,廁所重建後變好看了,好像五星級飯店的,她很滿意。

內人相當不解,反問她,「女生廁所數增加,你的工作變多,有什麼好高興的?」那婦人還是很興奮,「廁所漂亮,看了就舒服,增加幾間不算什麼。」

這段如廁的小插曲,激發了我們接續許多關於廁所的討論。

近幾年,我們常在國內外旅居,習慣了台灣公共空間到處有廁所的環境,到了某些國家想要解手,壓力頓時變大。比如近鄰的香港,地鐵幾乎不設置。商場的廁所常要繞個老遠,才找得到。有的還隱匿大樓間,刻意不標示,彷彿把顧客當小人。至於大陸,公共場所的設施更常不設門,甚至不隔間,清一側屁股對屁股。想要出恭,恐得無畏的勇氣。

再以德國為例,出門時還得先備便好零錢,因為上廁所幾乎都要付廿元左右的小費。如果一天在外,廁所出入四五回,想想看花費要多少?原本以為,德國是特例,怎知歐洲好些國家都如此行事。連東南亞諸國,都視為理所當然。

緣於旅行時廁所使用的不便、髒汙和不安全感,有些人或以為,若廁所能保持乾淨,酌收小費也算合理。怎奈,我們習慣了台灣廁所的便利,還是無法接受這種處處收小費的文化。唯一可跟我們並論的,大概是日本。但若論親近和方便,恐怕還是台灣。公共空間的廁所不只密度高,指示清楚。捷運或高鐵,更能維持一定水準。

這一小地方的貼心表現,或許不及其他公共服務業,但大小便乃人類日常必須之事。此一動見觀瞻的角落,處理能如此細密周到,顯見我們的生活裡,有一種體諒他人的習慣早已養成。不知道這是何時培養的性格,想必是長久生活文化的積累。

如今我更相信,這是一個貼心社會的表現。這種方便他人的考量,不只在廁所,便利商店亦是一例。廿四小時開放,還可以免費上網,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允許的條件。同樣品牌的便利商店,轉移到香港就變得不貼心,除了賣報紙、零嘴和礦泉水等簡單飲料,絕沒什麼包裹郵寄、取車票或影印等服務,更遑論咖啡。

有些國家的不貼心真的處處可見。在香港和大陸的餐廳吃飯,清潔衛生之不潔,服務態度之差,常教人不敢恭維。若是在台灣早就被網友轟得關門歇業。台灣人的貼心,絕不盡然是從產值或經濟利益著眼,而是某種說不出的生活文化,不自覺地悄然釋出,讓外人喜愛。

前幾日,從香港的山區下山,出口位置離巴士站還很遙遠。我問香港友人,能否攔便車?他回答,香港沒有人會停車的。

三個月前,我們有八個人從太魯閣錐鹿古道下山,疲憊地走在中橫,離下榻處還有四五公里之遙。我們雖冀望有便車載回天祥休息,但因人多,只好分成三組。結果,每一組都順利地攔到私家轎車。

一個願意讓陌生人搭便車的社會,勢必有種為他人著想的美德。跟廁所一樣,台灣便是這樣的良善,難怪有外國人嘗試搭便車免費環島,都能輕鬆實踐。跑來台灣募款,好像也特別容易。只可惜,我們似乎尚未把這種美德轉化得更好,或者具體變成一個行銷的賣點,讓全世界更加認識。

真的,我們有一種貼心的特質,普遍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周遭。只是未必珍惜,但到了國外,比較異鄉,就會懷念這一美好的行止。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 才400元!新聞局秘書涉偷書被逮

郝慰光稱急如廁非不付錢

自由 2011.11.12

〔記者林慶川、邱俊福、范正祥 /台北報導〕行政院新聞局秘書郝慰光昨天去新聞局上班前,先到台北市誠品敦南書店,卻涉將1本標價才400元的書放進背包,通過防盜感應門時聲響大作,遭店方報警逮人。

郝雖主動出示1本書,但書後的「防盜感應條碼」已遭撕掉,照理不會有感應,店方卻發現郝慰光身上還有不明條碼,研判是它觸動感應。郝慰光供稱,當時急著上廁所,通過感應門時猶豫一下,要不要先付帳,但警鈴大響,強調「我並不是不想付錢」。

據悉,昨天上午8時許,54歲的郝慰光在上班前搭乘捷運,至台北市誠品敦南書店,經過感應門突然警鈴響起,店員聞訊上前了解,並向台北市警大安分局敦化南路派出所報案。

當時,郝某主動出示背包內的書「愛情作為激情:論親密性的符碼化」,但店方發現書本內的條碼已被撕掉,而郝身上還有不明的其他條碼。

郝某向警方坦承,這本書的防盜條碼是被他撕去丟棄,而他身上的不明條碼,與這本書無關,他強調沒有行竊意圖,警方仍依竊盜罪將他送辦。

據悉,郝慰光在2008年9月由新聞局派駐在德國漢堡期間,曾在「德國金融時報」投書為台灣爭取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發聲,他以當時中國爆發的毒奶粉醜聞為例,強調當時台灣也從中國進口了25噸三鹿公司生產的毒奶粉,但因尚非世界衛生組織一員,無法獲得最新的醫藥和衛生資訊,證明台灣應成為世衛的一員。

新聞局昨說這是個人行為,竊盜案若成立,因損機關形象,將送人評會處理;局裡官員說,郝的平日形象良好,同仁乍聞被指偷書,也感驚訝。

fsj 提到...

學童的午餐‧校長的「營養」?

【聯合報╱社論】2011.11.13

新北市爆發校長集體向營養午餐業者收賄弊案,估計捲入弊案的學校恐破百所,涉案的校長人數寫下駭人聽聞的紀錄。這項紀錄令杏壇蒙羞,曾幾何時,教育者已不再以經師、人師自我要求,反而淪喪為買辦層級,出賣學童的健康,作踐教育界的尊嚴。

根據目前媒體披露的集體舞弊情節,令人瞠目結舌:五名團膳業者包辦新北市一百多所國中、小的營養午餐標案,神通不可不謂廣大,人脈之密、身段之軟,也令人大開眼界。為了確保得標,業者必須以「全洗」方式行賄,意即由校長、老師、家長會及評鑑小組的專家委員一併「收買」,非得上下打點齊全,才能大小通吃、通殺!

校方占盡業者便宜,老師皆享「白吃的午餐」,要求業者自行由「油水」中攢出,甚至有些校長的手機費用也由業者埋單。行賄鈔票就一綑一綑地直接擺在校長桌上,好個「有酒食,先生饌」!

當教育者自甘墮落變成營養午餐的「批發商」,家長怎能不質疑,到底全國還有多少這樣的收錢校長?被業者「全洗」的學校,送進我們孩子嘴裡的午餐,其「營養」又是如何地被七折八扣?

去年與今年初,監察院兩度因營養午餐對教育部祭出糾正案。一是,去年監察院認為教育部率爾推動免費營養午餐政策,造成地方極大困擾;二是,今年一月,監察委員認為,教育部督導各縣市辦理學校午餐,卻屢傳食物中毒,難辭其咎。但是,監察院的糾正舉措,並未讓營養午餐的食品安全與採購弊端中止;揭開的弊案鍋蓋,內容已是不堪聞問。新北市五月發生小學餐桶長蛆的驚駭事件,檢調主動分案調查,乃有日前大規模搜索行動,校長集體收賄醜事於是曝光;但幾乎同時,行政院消保會抽檢營養午餐食材,校方送入孩子口中的,竟是含有動物用藥的加工肉品以及農藥殘留的蔬菜,估計影響擴及全國兩百卅三所學校,十多萬名學生。

至此,社會才驚覺:原來學校辦理的「營養」午餐,連最基本的衛生與安全都談不上;該有的營養與品質顯已在惡質的招標文化與集體賄賂中,化成為人師表的油水。

痛定思痛,近日專司「禁止」的教育部祭出老招,發文各縣市要求「六不」,以解決營養午餐弊端,包括:學校不得收取廠商回扣、不可要求廠商免費供餐給老師、不可要求廠商支應學校活動或設施經費、不得未依規定辦理招標及評選、不得接受廠商招待。原來,學校的「花樣」就有這樣多!

但「六不」看來只是對治大人的貪婪,而非協助下一代吃得好、吃得健康。營養午餐的真正病根在於,將「學生的飲食權利」不當地以政府採購法招標出去,當「食材」變成「商品」地將本求利,又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學校就輕易讓渡了為學童飲食把關的權力。

監察院報告早已指出:營養午餐的成本,每人每份低到僅新台幣卅二至卅五元;在極低的利潤空間之下,業者將本求利,若非以便宜菜色充數,甚至違法使用斃死豬肉及劣質米,要不就是擴大行賄,包下更多的學校餐食,才能以經濟規模壓低成本。這正是營養午餐「不營養」的最大禍首。

面對營養午餐的多年弊病,政府該有以更大的創意和魄力來解決問題。試想:全國中、小學開辦午餐每日供應人數達一百五十萬人次,學校已是全國最大的集體食堂,更是極大的農產品採購者。就在多數台灣小農為了產銷調節而苦惱、由產地到餐桌追求最短「食物里程」以及「社區支持型農業」已成為世界潮流之際,教育部與農委會何不攜手突破採購法的限制,讓農作產地與教育單位「契作」,使有品質的台灣農產品進入校園,餵養我們下一代?民間組織「上下游市集」早已主張:「營養午餐不只是商品,更應是教育的一環。」讓孩子從學校餐桌認識台灣農業,這也許比小格局的「六不」有夢想力得多了吧?

fsj 提到...

學界幫派化 知識分子失蹤了

【聯合報╱蘇益仁/國衛院感染症及疫苗研究所所長(台北市)】2011.11.15

國科會今年的研究計畫通過率大幅降低,影響到不少大學教授們的自由型研究,七月初經季瑋珠及劉仁沛兩位教授披露後,學界群起反彈。但經過一個多月後,周成功教授為文質疑,何以學界領袖級人物皆未挺身而出主持公道,台灣知識分子究竟跑到那裡去了?這真是大哉問。

在一九九○年代前的戒嚴時期,台灣知識分子關心國是,大師級人物風骨建言,締造了台灣民主法治的改革。但自從民主政治及政黨輪替以來,台灣知識分子反而噤聲失蹤了,取而代之的是媒體人的論政及脫口秀時代。

有人認為學者不願與媒體人為伍,失去了論壇。或被歸類為藍綠陣營,失去了焦點。但部分或主要原因可能是唯恐影響到自身的權益,如研究計劃或資源的危害,可以說是民主國家中的另類白色恐怖。也許這才是台灣現階段知識分子噤聲的原因,潔身自愛,才是王道。

會讓學界及知識分子噤聲或潔身自愛,台灣學界科技計畫審查制度、計畫主持人的公正性以及補助機制的健全是其中關鍵。近十多年來,大家發現,國科會主持或審查人都是同一批院士級專家,尤其在國家型計劃或專題計劃更甚。有些專題計劃的提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為某些人或團體所量身訂做,卻樣板式的在計劃截止前一、兩周公布一下,令其他學界人士天真地猛投計劃,終究落空而不自知。即使陪榜通過計劃,也只是用來點綴插花而已。

此種由上而下(top down)的科技決策模式才是台灣知識分子噤聲的主因,大家開始攀緣結黨。十年多前,學界開始聯盟,台大與中研院是一幫,清、交、陽明與中央是另一盟幫。最近,中南部的大學人人自危,成大與中山、中正及中興組成聯盟,大學頂尖計劃的五年五百億成了廝殺的戰場。結果是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工研院等成了邊緣人,預算不斷被砍被排擠。這就是台灣科技研究計劃的現況。在這樣學界像幫派結黨結派的現況下,知識分子依附諂媚都來不及了,何來風骨。

新的科技部即將在明年一月成立,政府應該徹底整頓台灣科技計劃審查及專案計劃評審及主持機制,明訂委員任期不得超過三年及利益迴避機制,召集人不應成為院士的專利,並確保自由型計劃(bottom up)的比例,使能人盡其才,去除權貴壟斷的現況。



◆ 蘇益仁的第一槍

【聯合晚報╱社論】2011.11.15

國衛院感染症及疫苗研究所所長蘇益仁投書聯合報,感嘆學界有「幫派化」傾向,知識分子都不見了。看了他的感慨,人們也許更能理解:台灣要向上提升、追求更細緻化發展,何以如此艱難,因為連知識界都陷於「綁標」、「圍標」的泥沼了。

用圍標、綁標來形容學術界的圈地現象,或許沉重,但對照蘇益仁所描述的景象:知名大學相互結盟搶奪資源,拉攏院士級學者專家掛名爭取國家級研究計畫,乃至連國科會的重要計畫都有由上而下為特定重量級學者量身打造的痕跡,說綁標實不為過。這種現象一旦蔚為風氣,勢必越發助長學界的縱橫捭闔、結幫拉派;等而下之者,則是相互攻訐不遺餘力。也難怪,學界中黑函滿天飛的現象,並不輸社會上的明爭暗鬥。

對於蘇所長的投書,學界中人都心知肚明,國科會不必急著辯解。事實勝於雄辯,只需攤開目前重大國家級研究計畫,大概就可窺知其中端倪。國科會也許可辯稱,這是因為領銜者皆為國內當前學界的佼佼者;然而,若這些「佼佼者」可一而再、再而三地承接大案,而追隨他的徒眾又多半是同一批人,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有綁標、圍標之嫌了。

更值得關注的是,若長期如此,在「近親繁殖」效應下,勢必形成某種「學閥現象」,壟斷學術資源,也壟斷研究口徑,對學術尤其科技的發展絕對有害無益。試想,邊陲一點的大學、資淺或非主流的學者想自力更生,企圖力爭上游,恐怕連門都沒有!其結果勢必造成大者恆大、小者恆小,甚至被徹底邊緣化!

蘇所長建議的改革方向,基本可以參考。就是不讓少數人壟斷全部的資源,這不僅需在每一年度的資源分配上如此,尤其需在長期的資源配置上,劃定嚴格的界線,不使某些人、某些學術集團連續壟斷特定資源。這種學閥幫派壟斷現象,其實比政治的藍綠還可怕。政治藍綠容易被看見,也容易被揭露,而學閥幫派則容易被專業的面紗所遮掩。

我們希望,蘇益仁這一砲,是改善學界資源分配不公的第一槍,而非絕響。知識份子也應勇敢發聲,不要再沈默以對了!



◆ 逢甲前教授陳杏圓 冒用論文竟兩度升等

【聯合報╱記者游振昇、莊亞築/台中報導】2011.11.15

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工程學系前系主任陳杏圓被控為升等副教授、教授,從期刊上影印他人論文,向學校教評委員會謊稱是她的著作,從助理教授一路升為副教授、教授,昨被台中地檢署依詐欺罪起訴。

四十歲的陳杏圓,二○○○年進入逢甲任助理教授,四年後升副教授,前年初升教授,曾獲救國團青年獎章、亞洲傑出青年科學家獎,二○○六年前往美國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逢甲大學主秘唐國豪指出,陳已於前年辭職,當時是校方接到檢舉,調查發現確實有瑕疵,報教育部撤銷她的副教授、教授資格,且十年不得再提升等,懲處相當重。陳辭職後提行政訴願,校方尊重司法調查結果。

檢方指出,陳杏圓施以詐術,向逢甲大學教評委員謊稱這些論文是她在期刊上發表過的著作,致委員陷於錯誤,先後讓她通過副教授、教授資格升等,每月薪資分別增五六一八元及五六九九元。兩次升等時間間隔三年,屬兩次個別詐欺,應分別論罰。

檢方起訴指出,陳杏圓明明知道自己未在「Journal of Guidance,Control,and Dynamics」等論文期刊上發表著作,為讓自己升為副教授、教授,分別在二○○五年一月、二○○八年十二月,影印期刊上的論文,申請升等。

陳在審查會上向教評會委員謊稱,這是她在期刊上發表的著作,逢甲大學的教評委員信以為真,先後核定通過升等為副教授、教授。

陳杏圓在檢方開庭時否認指控,表示自己確曾在這些期刊投稿,並表示目前有很多電子期刊,不一定會有紙本,但上期刊投稿系統就可得知著作是否被接受。

檢察官請法務部函轉外交部,將陳申請升等的論文送到美國追查是否在期刊發表,查出結果部分論文作者並非陳杏圓,有些專文依陳提供出處,查閱電子期刊資料庫,也查無結果,檢察官因此認定陳施以詐術,向逢甲大學教評委員謊稱她在期刊上發表過的著作,致教評委員陷於錯誤,讓她通過副教授、教授資格升等的申請,兩次升等申請,等於有兩次詐欺犯行,需分別論罰。

※ 相關報導:

* 升等三級三審 陳順利闖關「不可思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6718358.shtml

但清大、交大、成大等校都強調,教授升等需經過三級三審,陳能順利闖關「不可思議!」

fsj 提到...

「狼爸」三天一打 孩子進北大

【聯合報╱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2011.11.16

大陸父親蕭百佑自創育兒口號「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或學習成績不符要求,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他的四個孩子中,有三個被北大錄取,高舉「體罰有理」的他,因此獲得「中國狼爸」的稱謂。

揚子晚報報導,在「狼爸」蕭百佑眼中,打孩子不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更是「最精彩的部分」;日前蕭百佑還帶著管教孩子的工具─雞毛撢子,高調錄電視節目,面對教育專家提出尖銳的質疑,他毫不示弱,並宣稱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

蕭百佑在節目中自承,當年參加高考(即大學聯考),獲得廣東省第八名的成績,最後被暨南大學錄取;學生階段的成功主要受益於母親「動輒就打」的教育方法,因此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他選擇延續家族傳統。

但蕭百佑說,自己並非公眾眼中的「野蠻父親」,用暴力強迫孩子服從自己的意志。

他強調,「打小孩」並不容易,要打得科學、打得有藝術,衡量孩子的錯是新錯或重犯,不同的錯有不同的懲罰;在孩子十二歲過後,為人品行已基本成型,就不會再對孩子動手。

不過這套做法仍引起學者抨擊。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朱強認為,體罰讓孩子懂得服從,本質上是用暴力強逼孩子就範,用這種方式培養的孩子,只會成為唯唯諾諾、沒有獨立思想的人;由「狼爸」培養出來的,很可能是「羊子」「羊女」,是一種「奴性教育」。

蕭百佑回應說,孩子在十二歲前,動物性占主要成分,很多行為都在無意識下進行,要用「雞毛撢子」立下規矩;十二歲之後,孩子的人性才漸漸顯露出來,懂得是非曲直。他說,「我只不過在孩子年幼時,幫助他們認識這個世界」。

據指出,現在大陸各地已有卅多個孩子被父母送到蕭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蕭百佑還計畫在退休後,建一所私塾,為社會提供服務。



◆ 專家︰奴性教育無法獨立思考

【李文輝/綜合報導】2011-11-16 中國時報

大陸江蘇教育電視台近日特別邀「中國狼爸」蕭百佑上節目,面對現場教育專家的質疑,他揮舞著打孩子的雞毛撣,大談狼爸育兒經。

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朱強質疑,體罰是用暴力強迫孩子服從自己意志,培養出來很可能是唯唯諾諾、沒有獨立思想的「羊子」、「羊女」,「奴性教育」不值得提倡推廣。

蕭百佑回應說,孩子有三個特性:動物性、人性、社會性;年幼孩子不需要獨立思考,只要學會服從就能成長,「在我看來,○至十二歲孩子,動物性占主要成分,很多行為都是無意識下進行的,所以要用雞毛撣子給他立規矩。」

南京市十佳家長、作家張姬雯指出,狼爸不准小孩看電視、隨便喝可樂、開冰箱、冷氣,如此家教,孩子不會快樂。

蕭百佑說,孩子並不理解什麼是快樂,童年是建立在回憶上,他知道三女兒日記寫過「我沒有快樂童年」,但他並不理會。「現在,他們考上北大,在學生階段取得成功。所以,我相信以後他們在回憶童年時,肯定認為是快樂的。」

南京一中特級教師黃侃建議,成年人打孩子,以強凌弱,會在心理上造成傷害;不要在意光鮮的表面,而要關注孩子內心。狼爸表示,他並非外界描述那麼冷血,他動手完全是出於對子女的愛,所以不會放棄「打」。



◆ 甘肅幼兒園校車遭撞 19死

【世界日報╱北京16日電】2011.11.16

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西街道班門口16日9時40分許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該鎮幼兒園接送校車被撞。據甘肅省安監局介紹,目前已經造成19人死亡,其中兩名成人。

新華社報導,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和省長劉偉平作出指示,省委副書記歐陽堅已經趕赴現場,組織指導開展搶救。



◆ 黑校車 大陸農村兒童別無選擇

中央社 2011.11.16

對中國大陸農村的兒童來說,步行上學太遠,又缺乏基礎公共交通工具,本應是福利的校車無法遍及鄉間。除非放棄受教育的權利,「黑校車」便成了農村孩子「不得不」的選擇。

大陸近年來幼稚園等校車超載問題嚴重,此前大陸教育部公布數據顯示,各類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中,超過6成發生在校外,其中有7成發生在農村,以交通事故為大宗。

此前媒體調查更發現,10輛校車中就有9輛超載,孩童的交通安全疑慮浮上檯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超載等違規「黑校車」遊走在農村之間?鳳凰網評論提到幾個方向。

安徽省1名叫「小面」司機說,學生搭車價格較成人低1/3,只有超載才能賺到錢。「能多載就多載」,有時司機也搞不清楚車上到底有幾個小孩。「反正車門開了,孩子就下車」。

他表示,如果被交通警察查到頂多罰錢,「農村公路總不會天天有交警檢查吧」。

還有些司機為了躲檢查,不走大馬路改走鄉間小徑,並在車窗貼上黑色紙,在鄉間小路上險象環生。於是「超載至上、掙錢第一,司機無責任心顧及安全」成了黑校車事故頻仍的主因。

另外,大陸近年來為整合資源,大規模對一些地處偏遠、學生數量少等品質無法保障的的農村小學「撤點併校」,加上學校經費不足,買不起校車,更讓一些農村學童上學的路越來越遠。

因此,不少農村學齡兒童不是因為交通不便或費用過高而輟學,就是別無選擇搭乘「黑校車」,賭上生命的代價。



◆ 留美風雲變 台跌、陸暴增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2011.11.16

經濟不景氣難免影響到出國留學的意願,但中國大陸學生留美的熱潮顯然不減反增,連續兩年都是留美學生最多的國家,占外籍學生總額五分之一強。

紐約非營利機構「國際教育協會」十四日公布年度報告,指出二○一○至二○一一學年在美外籍學生的總數為七十二萬三千兩百七十七人,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七。大陸的留美學生達十五萬七千五百五十八人,比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廿三。其中,大學生占五萬六千九百七十六人,增加百分之四十三。

印度以十萬三千八百九十五人居次,南韓的七萬三千三百五十一人排第三,加拿大和台灣分居第四和第五。台灣的留美學生總數為兩萬四千八百十八人,比前一年減少百分之七。在八○年代中期,台灣留美學生數曾居全球首位,但在一九九四年達到三萬七千多人的高峰後就開始下滑,到現在約減少三分之一。

最新排名第七的日本,比前一年減少百分之十四點三,兩萬一千人還不到十年前的一半。

「國際教育協會」總裁資深顧問布魯門薩指出,中國大陸中產階級崛起是留美人數增加的主要動力:「一胎化政策,讓有意赴美的大陸學生不僅可獲得父母資助,祖父母和外公外婆也都能幫忙。」她還說,在大陸的外資企業發現工作最有效率的員工都留過美。

多數留學生在美國攻讀企管或工程,約占四成。

最受國際學生歡迎的美國大學是依序是南加大、香檳伊利諾大學、紐約大學、普度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洛杉磯加州大學。

國際教育協會總裁古德曼表示,留學生對促進美國經濟功不可沒,其中有三分之二沒拿獎學金:「學雜費和生活開銷換算起來,一年有兩百一十三億美元,十年前則是一百零二億。現在美國靠留學生吃飯的工作大概超過十萬份,商務部視為某種出口服務。」

至於美國學生出國取經的人數,在二○○九至二○一○學年度為廿七萬六百零四人,比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四。英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和中國大陸仍為美國學生留學的最愛,大陸是前五名當中唯一非西歐的國家,目前在大陸就讀的美國學生超過一萬四千人。

fsj 提到...

清大:繁星生 校排名前39%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1/11/18

繁星計畫從96學年度試辦至今,第一屆學生今年6月畢業,清華大學公布統計顯示,今年39%的繁星畢業生正取台成清交陽明等大學的研究所,15%備取;而且這些學生四年來平均成績更在全校前39%,證明繁星生平均能力不會比考試入學生差。

清華大學今天舉辦「繁星招生的回顧與前瞻」論壇,找來當年發想繁星計畫的清大榮譽講座教授彭森明,以及當年力主推動的前清大教務長周懷樸發表報告。彭森明直言,從學生的數據上分析,未舉辦繁星之前,清大學生多來自社經地位高的家庭;周懷樸也說:「當年清大的弱勢獎助學金居然發不完,因為弱勢生太少。」

清大統計,96至99學年度一共招收459名繁星生,其中44所高中是第一次有畢業生進入清大念書,77人中,只有7人被二分之一學分不及格,3人退學,但也有5人拿到書卷獎。

今年剛畢業的第一屆繁星生中,39%的學生正取台成清交陽明研究所,15%是備取,還有25%的學生出國念書,彭森明就說,繁星讓學生組成更多元,國立大學的資源也不應該只供給少數優勢地區的學生使用。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也坦言,繁星的設計是「公義高於公平」,但明年繁星已經增加到8575名,不會再貿。



◆ 台科大破紀錄 20作品奪紅點獎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1/11/18

有設計奧斯卡之稱的德國紅點 (red dot)設計獎公布設計概念獎 (design concept)獲獎名單。台灣科技大學繼去年9 件作品得獎,創下台灣最多得獎作品的紀錄後,今年又有20件作品獲獎,其中兩件獲得best of the best(最佳獎)。

德國紅點、iF、美國IDEA以及日本G-Mark,被列為國際四大設計獎,台科大今年在德國iF獲選14項,是世界大學排名第一;最近公布的德國紅點又大有斬獲,比去年增加11件作品獲獎,「best of the best」也從1個增加至兩個,再創台灣單一大學獲獎數的新紀錄。

兩件最佳獎都是台科大設計所學生的作品,分別是范承宗、銀子奇的「彩蠟果」 (Fruit Crayon)及戴筱穎、陳嘉文、蔡卉柔、陳惟庭、陳廖遜的

「親子釣竿」 (Little explorer)。

其中「彩蠟果」一改傳統蠟筆的形狀,搖身一變成為各種水果外型,而且善用水果外皮與果肉不同顏色的特點,讓小朋友使用時,當外層顏色消耗掉後,會出現另外一種顏色的線條。

台科大設計所學生范承宗指出,蠟筆形狀仿造水果,抓著蠟筆畫出來的線條會隨著水果外型而有粗細不同,從單一線條變成「點線面」等不同形式,可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也可吸引孩童更喜歡拿著「彩蠟果」畫圖。

「親子釣竿」則是讓使用釣竿者可以透過螢幕看見釣鉤旁的水中生態,兒童可以操縱浮標的位置來尋找水面下的魚群。當魚群經過時,浮標會發出亮光提醒小朋友打開螢幕,觀察水下畫面,探索水面下的生態與環境,父母可在旁做為輔助者一同遊戲,創造更多不同的玩法。

德國紅點將於25日在新加坡舉辦頒獎典禮,台科大表示,設計獲選20件作品的學生,已經組團要參加這場頒獎典禮,獲選為最佳獎的學生由學校全額補助機票費用。



◆ 流貫千年的奔放~老莊之學

【聯合晚報╱黃國樑】2011.11.20

我們經常以為中國幾千年文化,都是被漢武帝獨尊的儒術貫穿了,這卻是很大誤解。到很多道貫宮廟走走,一定有這種疑惑,好像隱隱然間,老莊之學可能才是民間的主流。

讀西方史必然從希臘羅馬神話開始,然後再有希伯來的聖經,而續談於焉興起的鼎盛的基督教文明,但談及東方中國的文化源流,卻鮮有人將山海經做為中國文化的精魂,於是夸父追日、女媧補天、后羿射日這麼震懾人心的光輝形象,不知怎地拐了個彎後即不見蹤跡,文學的創作亦不以此為源頭。於是也就不能形成一個東方的奧林帕斯文學山脈。而中國文明也就一再地因為兩千年專制和禮樂華服的制約,只殘下病態的、乖舛的姿態。

可是畢竟在那一支由孔教儒術鋪陳起來的主流之外,仍然有一支細流汨汨而流,那就是由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下的伯夷叔齊、到老、莊、到魏晉的嵇康、阮籍、及陶潛,以迄於曹雪芹的自由主義流脈。儒家雖然亦替人都指定該處的處境與位置,但畢竟是從社稷、從整體出發,但老莊建構的這支體系與流脈,或許更能解釋整個漢民族的心靈狀態。

儒與道不免就形成了一種辯證關係,甚至是輔佐關係,就是得以仕用則治儒學,但被棄時就以老莊自處。人稱幽默大師的林語堂在民國初年辦了一個半月刊叫「論語」,是以強調幽默為宗旨的刊物,許多名家包括魯迅、周作人、老舍都在此寫了一些強顏幽默的文章,而林語堂自己就曾在刊物上寫了一「談幽默」的文章,裡頭就闡述了儒道的關係,說「中古以後的思想表面上似是獨尊儒家道統,實際上是儒道分治」,「中國文學除了御用的廊廟文學,都是得力於幽默派的道家思想」。更說中國若沒有道家文學,「中國詩文不知要枯燥到如何」。

用這個角度觀察,林語堂似乎比提攜他的老師、被譽為自由主義宗師的胡適,更加追慕於道家,更為傾慕近於莊子的浪漫自然主義,甚至於他等於宣告,中國文學真正優美與高妙者,是在於具有奔放自由意識的作品,而非那些泣血悲嘆或仁義道德的文章。

林語堂高舉晉末的陶淵明才是成熟的幽默,說老子是苦笑,莊子是狂笑,陶潛卻是淡然自適。但陶淵明能這麼自得,還是魏末的竹林七子的嵇康、阮籍替他闢出精神的蹊徑,阮籍其時世偽而亂,因而消極,他亦仿效莊子,世說新語上說「籍母將死,與人圍碁如故」,今人一定難以想像他當時即有無政府思想,說「無君而庶物定,無臣而萬事理」。

其實儒家在漢朝幾百年的施行後,只剩虛偽禮法、與束縛道德,魏晉時期其實就是儒教的反動,佛教亦在此時東漸並在唐代達於昌盛。儒家再度回到權威的地位,是有宋以後的事了。然而,儒家亦不完全沒有自由的嚮往,就在宋朝出現了一位追求自由的大儒范仲淹。胡適曾特別將范仲淹約在距今一千年前所作靈鳥賦中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句,視為中國古代哲人爭取自由的最重要文獻。他特別就以這句話為題,寫了一篇文章論述此事,並說比西方亨利.柏得烈的「不自由,毋寧死」早了七百四十年。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孔教的否定,甚至發出文學革命的呼號,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都跟先秦諸子百家齊鳴、魏晉時期的放形清談,有十分相近的精神脈絡,無非就是要從禁錮之中解放出來,胡適的淺白、清淨的文字、豐子愷童趣的筆觸,都是近現代文人的自由追求,是老莊一脈傳統的延伸。

但如今兩岸作家中,由於歷經殖民、專制與戰亂,似乎又走入了儒教的那種家國承擔的士子之思,滄桑、悲懷與愁緒仍舊縈繞於如今的寫作,即便現代主義各在六0與八0年代在兩岸引領風騷,卻無法改變這個國族憂思的軌道。但畢竟不能忘記,我們曾是一個神話民族,具有夸父追日那般豪放壯美的自由心志。

fsj 提到...

網路托福滿分 台大何邦婕強到變態

【葉芷妘/台北報導】2011-11-21 中國時報

網路托福滿分生,台大和交大別苗頭!繼交大謝瑋婷後,台大外文系大四何邦婕也滿分。何邦婕原本進台大經濟系,但遇到不少挫折,大二下轉到外文系才如魚得水,今年參加網路托福考了滿分。同學以「變態」、「很強」形容她的英文能力。

美國網路托福難度極高,全世界滿分考生鳳毛麟角。本報日前獨家披露今年交大外文系畢業的謝瑋婷網路托福滿分一百二十分,「批踢踢」網友形容她是「托福之神」。台大何邦婕也滿分,同學認為她「強到變態」。

何邦婕兩歲到五歲時,雙親到美國攻讀碩士,她跟著去。她說,剛到美國時被送到托兒所,完全聽不懂英文,但小孩子適應力很強,不到一個月溝通就沒有障礙了。五歲回國後,母親李少妍積極營造家裡的英文環境,她小一就看英文錄影帶、念英文書、背單字。

李少妍說:「何邦婕小二就記得五千個單字,小四開始背誦英文故事。」當國小生下課都在玩溜滑梯、盪鞦韆時,何邦婕卻在讀英文小說,從一千字簡易版的《小婦人》、《黑神駒》,讀到上萬字的美國青少年系列小說。

何邦婕小六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相當於大學畢業程度),卓越的英文表現讓她國、高中英文課都免修。她說:「因為喜歡看故事,學起英文也變得很有熱情。」在家裡她也用英語溝通,和弟、妹間嘰哩瓜啦的說英文。

何邦婕剛進台大是讀經濟系,她說:「因為叛逆,想改變英文好就要念外文系的刻板印象,所以選擇經濟系。」但經濟系不少課程被當掉,直到大二選修外文系的電影課和英詩選讀,發現自己無法忘情英文的美,於是下學期轉到外文系。

何邦婕轉系第一年就拿了書卷獎,在這個領域如魚得水,今年二月參加網路托福考滿分。她已經申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賓州州立大學、紐約大學,計畫攻讀文學碩士,未來希望成為文學教授。



◆ 南加州「富二代」 恃強凌弱目無法紀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731858.shtml

【世界日報╱記者駱舒嫻洛杉磯報導】2011.11.21

南加州以其舒適氣候、優越的教育資源及多元文化,成為全美「富二代」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但近年來,南加不斷有「富二代」爆出各類負面新聞,引起公眾關注。今年10月,在聖蓋博谷華人聚居區山谷大道上的一家餐廳就發生「富二代」因與業者一言不合,不但多吃少付、砸破餐館餐桌玻璃,還將華裔業者父女打得頭破血流。也有南加補習業者透露,有不少標準化考試成績爛的「富二代」砸下重金聘本地升學公司包裝甚至簡歷造假,如願進入名校。「有錢能使鬼推磨」、「沒有錢擺不平的事」,令「富二代」將囂張風氣帶來美國,不止高調炫富,醉酒駕車、目無法紀、恃強凌弱等違法行為更時有發生,成為南加華人社區一大治安隱患。

就讀於南加某名校的肖同學來自重慶,父母是富商,來美第一年就入手了10萬元起跳的保時捷911 Carrera跑車。暑假時,肖同學與其他幾個「富二代」學生泡完夜店開車回家。途中他們被警察攔下,肖同學擔心被查出酒駕,情急之下忙和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同學掉換,這一切都被警察看在眼裡,當場將他上了手銬,肖同學急得大喊「我爸是某某」。經過代理律師交涉,執法機構沒有以妨礙司法公正起訴,僅以酒駕提告,但這筆刑事罪紀錄已難磨滅。

來自河南的李崢(化名)出身典型「官商結合」家庭,父親是政府高官,母親是企業老總,身價十數億人民幣,中學時代就花著每年三、四萬美元的學費入讀南加私立高中,進入大學後,父母又斥資百餘萬,在學校附近選購了一所豪宅。李崢平時喜歡名牌,座駕在不到五年時間裡就換了四輛,品牌涵蓋寶馬、賓士、路虎及保時捷,被「淘汰」下來的車就被丟給二手車行,「賣多少價錢無所謂」。

去年年初,李崢因酒駕被法庭判處20天社區勞動,但他抱著「要罰款沒關係,要勞動,我爸都沒叫我勞動」的想法,在處罰時限到期後未向法庭報告,結果被法庭通緝。今年在警方臨檢時被逮捕入獄,法庭判處15天監禁。李崢的母親、祖母急忙從國內趕來,表示「只要能保釋出來,多少錢都行」,李奶奶更是心疼「孫子沒有遭過這種罪,在國內是肯定不會坐牢的」。

「富二代」愛開名車、上夜店「把妹」時有所聞,有知情人士形容「富二代」是「換車快,換女友更快」,對女友出手大方,不惜一擲千金博紅顏一笑。但來自遼寧的「富二代」沈驍偉(化名)不僅是「換女友如換衣服」,不久前更恃強凌弱,對一位女友當街動粗。被警察以家暴罪名逮捕後,沈驍偉猶未意識到自己已觸犯法律,口口聲聲說「送個禮物道歉就完了,幹嘛抓我去坐牢?」他還說,自己「交過很多女朋友,所有女生都是主動追我的,要什麼尊重,不爽就走吧」。聞訊從國內趕來美國的沈母更將氣撒在女方身上,說「這個女生真不懂事」。

執法機構念其初犯,將控罪減為普通攻擊罪,法庭判處沈驍偉接受52周情緒控制課程(anger management),並處1000多元罰款,這筆金額亦被沈形容為「小case」。但沈從此留下案底,而且以後每一次出入境都要攜帶、出示法庭證明。

在南加大就讀的顧同學爆料,一位「富二代」同學陪伴來美觀光的父母去比佛利山購物,全家一天花費五、六萬,各類名表、名包往宿舍地上一撂,轉身又飛去賭城,數日後在宿舍裡遇到,這位「富二代」抱怨「小賭一把手氣不好」,短短兩天內輸掉近30萬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富二代」們開豪車、住豪宅,每月花費四、五位數字,「這在洛杉磯華人社區已是見怪不怪」。

老美眼中的豪華轎車寶馬、奧迪等品牌,早已入不了「富二代」的法眼,家住聖谷東區的陳先生今年10月前往附近熱鬧商區,遇到一群「富二代」在那裡舉辦聚會,在他們的座駕中,賓士、寶馬、凌志只能算普通車種,高價日本改裝車、10萬元起跳的保時捷、瑪莎拉蒂等名車才看得上眼。

※ 相關報導:

* 憑本事闖天下 富二代「牛人」不少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731838.shtml

中國「富二代」湧進美國各地高校,開名車、泡女友、動粗打人、嗑藥濫交、花錢買進名校、砸錢擺平刑事案件,種種「劣跡」不勝枚舉。但也有不少「富二代」行事生活相當低調,坐擁豪宅卻與許多普通同學一樣在校工讀(work and study),學術、工作表現出類拔萃,成為旁人眼中的「非典型性富二代」。



◆ 機器人大賽 台奪5獎牌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11.21

中央社報導,台灣參加18日至20日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舉行的「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在兩天的激戰後,共獲得高中組第1、3名,和國中組第2名、國小組第1名,機器人足球賽項目奪得第3名。

台灣參賽隊伍在這次比賽中表現優異,除展現台灣軟實力,並為台灣贏得國際聲譽與友誼。總統馬英九已於第一時間向率隊的「台灣玉山機器人協會」理事長詹煥楨發出賀電。

本屆機器人大賽共有35個國家、380支隊伍的1000多名學生參賽。台灣有13個競賽隊伍、9個創意賽隊伍、5個機器人足球賽隊伍,共27隊150人參賽,是台灣參加這項大賽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參賽團。

詹煥楨表示,參賽隊伍除了要因應各種突發狀況外,還得清楚大會的賽程與規則,才能在第一時間精準判斷比賽是否公平且符合規定,爭取最佳成績。台灣代表團能在這次比賽獲得佳績,全靠全團發揮齊心協力爭取榮譽的精神。

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是一項國際性的科技及教育活動,由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委員會及丹麥樂高公司教育事業部合辦。2007年曾在台灣舉辦第四屆國際賽,這次在阿布達比舉行第八屆世界賽。

今年的競賽題目是由阿聯大公國教育部出題,國小組為迷途「球」返機器人,國中組為枕戈「帶蛋」機器人、高中職組為分門別「樂」機器人;機器人足球賽是今年首度舉行的項目。明年將由馬來西亞主辦。

fsj 提到...

成大電機全球第10 超越哈佛

洪榮志、朱芳瑤/綜合報導 2011-11-22 中國時報

台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二○一一年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本月公布六大領域、十三個學門世界排名。其中,工程領域的六大學門中,成功大學電機、資訊、機械等三學門擠下台大躍升為台灣第一;台大則在化工、材料、及土木等三學門取得台灣第一。

成大校長黃煌煇認為,在工程領域方面的表現,成大與台大不分軒輊。成大人憑藉著窮理致知,樸實苦幹的精神,超越許多世界名校,值得肯定。

台灣大學主祕張培仁說,「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優點,大家互相鼓勵」,成大所展現的優點,台大會虛心學習。

成大排名成績最好的電機學門,今年進步到全世界第十名,不僅超越美國哈佛大學及大陸清華大學,還比去年世界排名進步兩名。

電機學門中,台大排名世界第十二名,交大世界第十四。鑑於三大研究型大學的電機學門,全都排名世界前十五名內,充分展現台灣電機產業的突飛猛進。

該學門中,前九名的大學依序分別為: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史丹佛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另外,成大資訊工程系也排名全球第十三,前十二名分別為: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史丹佛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大陸清華大學、哈佛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卡內基美隆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馬里蘭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

至於已創立八十年的成大機械工程系,歷年來的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都穩居台灣各大學之冠。

去年世界排名第四十三名,台大第九十六名;今年世界排名第卅九名,台大則為第一○五名,清大第一六○名,交大第二一○名。

※ 跟哈佛比怪怪的?基本上強項各有千秋。



◆ 廖玉蕙:學測作文評分標準透明化之重要

【聯合報╱廖玉蕙】2011.11.22

女兒在我的電腦桌面上灌了一個遊戲軟體,是個簡單的積分遊戲,感覺並不需要任何特殊技巧。但基於一種奇異的爭勝心,玩著、玩著,暑假期間,我竟然日夜沉迷。後來推究原因,是因為不相信自己只能是那樣,一向認定熟能生巧的我,堅信只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便可以得高分。

讓人納悶的是,有時打得順手極了,最後的分數卻乏善可陳;有時覺得窒礙處處,分數卻滿可觀;當然更奇怪的是網路上顯示的其他人分數何以可以如此之高!就算我日夜勤練,看來也無法望其項背。

一日,跟女兒提出疑問。女兒說:「因為你只是一心一意練速度,速度再快,也有其極限。你別以為這個遊戲簡單,若沒有看清楚遊戲規則,要致勝就很難了。」於是,她打開遊戲軟體,加以說明。我這才發現在每局遊戲結束後,螢光幕上的不顯眼處都做了極為細微的統計數字,裡頭原來大有玄虛。它提供攻頂祕訣,不同顏色及不同組合的圖形拼湊,若是仔細研究,都各得不同的分數。打得快慢跟分數高低沒有絕對的關係。若研究清楚遊戲規則,達到高分的機率必然大增,盲目求快其實是徒勞無功的。

這件事讓我聯想起學測作文。我到國、高中演講時,老師及學生經常對如何在作文裡得高分有著莫名的焦慮,他們最在意的是計分公平與否;尤其是偶有一向作文能力很強的學生竟然在學測裡慘遭滑鐵盧,就更加不信任大考中心的評分了。而事實上,依我多年參與大考中心閱卷的觀察,大體上已有嚴密的機制盡可能的防止失誤的產生。譬如:就相同試卷先行集中試閱,共同擬定等級標準,避免標準不一所產生的偏高或偏低狀況。又譬如:兩位評審的分數若超過兩級分,就得委請第三者重新評閱,以減少遺珠或過譽的可能。

總之,怎樣的作品可以得到高分,在怎樣的狀況下可能被扣分,什麼情況下會失分,本來就有一套標準存在的。重點是,這些評閱的標準,闈場內閱卷老師人手一冊,受測的學生卻完全不知。有的學生,海闊天空,恣意揮灑,文筆雖佳,卻明顯與題幹不符,只得C+;有的可能因字數偏多或過少被扣了分;有些作文用字遣詞明顯雷同,顯然出自補習班的集體技巧傳授,因缺少創意而被降級;有人則是錯別字多到引起公憤而被扣分。然而,若純就平日表現論斷,可能因分數與預期相去甚遠而心生疑慮。這些疑慮的釋去,端賴透明評閱標準的公布周知。

評分標準透明化的重要,不僅止於盡釋考生疑慮,更在於提醒其後進入考場的後生晚輩不可犯的錯誤及可行的努力方向,避免盲目的衝刺或相信無稽的譁眾取寵,或過度仰賴補習技巧,盡學些僵化的招式…所以,我們強烈呼籲,每年閱卷後,都公布當年非選擇題的評閱準則,以昭公信。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 校園亂象 無照密師&退休兼課充斥

石文南/台北報導 2011-11-22 中國時報

台北市立螢橋國中今年擔任國中生資優鑑定主委學校並負責命題,但教育局驚訝發現該校二名教資優班的教師無合格教師證。特教科長楊麗珍表示,資優鑑定命題必須由合格、專業教師擔任,否則不能參與命題,並不排除螢橋資優班退場。

全案也引爆北市國中教師諸多不合法、不合理的師資結構大問題。

楊麗珍表示,螢橋國中主辦今年北市十二所國中資優班鑑定命題,基於命題水準與保密,必須是合格教師才能參與,螢橋資優班師資不改善,不排除螢橋資優班退場。螢中校長莊志明表示,不樂見資優班退場,資優班兼課老師竟用沒有教師證的違法師資,下學期將改善。

此外,北市有十一所公立國中聘用十五位沒有合格證教師,包括建成、螢橋、五常、興雅、濱江、金華、大理、北政、民生、重慶及福安等國中,無證照者以理化、數學科居多。

另,有國中違法聘用六十五歲以上屆齡退休者擔任兼課教師,一所國中某科全部任教老師都是退休教師卻不招聘正式教師,形成北市國中師資亂象。有公立國中教師表示,別讓十二年國教在北市變為「十二年老人國教」。

沒有教師專業證照者充斥國中校園,教師指出,有些無證照教師年輕者仍在進修,應給其機會。但六十幾歲無專業證照,還在國中「混」實在不可思議;不排除有以一招、二招招不到,三招招進這些無教師證的教師鑽漏洞,疑有合法掩護非法的「運作」之嫌。

至於有國中違法聘用六十五歲以上屆齡退休教師來擔任國中兼課教師,竟還沒有上報教育局,目前遭部分師生反彈與議論。北市教育局人事單位指出,六十五歲屆齡退休教師不能回公立學校兼、代任何課程,有的話,屬「違法」。

一位擔任十多年學校人事主任指出,他從未聽聞六十五歲屆齡退休教師後還可回公立任教者,有的話是「大膽」。

建成國中校長朱賡忠表示,二名沒有教師證書的都是理化教師,因原有教師請育嬰假,臨時出缺,不易招到老師。

民生國中校長孫明峰表示,代理理化教師一招、二招都沒人來,這位尚無教師證照的代理教師為交通大學碩士,目前已在師大修教育學分,年紀廿九歲,年輕、教得不錯、能上進,因此聘為代理理化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