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賞藝文特展 故宮春節不打烊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851198.shtml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台北報導】2012.01.17
農曆春節也可以過得很藝文!國立故宮博物院宣布,春節9天不休假,每天照例從早上8點30分開放到下午6點30分,僅1月22日除夕當天會提前至下午4點閉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則表示,今年春節僅會在除夕和初一休館,初二起恢復上午9時30分至下午17時30分的開放時間。至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則會從初一休館至初五(1月27日),初六開始每天上午10點開放至下午6點。
為了讓民眾在農曆春節也能感染藝術氣息,故宮表示今年照例不休館,每天開放時間為早上8點30分到下午6點30分,周六維持延長到晚間8點休館。春節期間正館將展出「呂紀繪畫展」、「丁觀鵬摹顧愷之洛神圖展」,以及一般的常態展。至於羅浮宮文物特展則只開放上午9點至下午5點,民眾要特別注意開放時間。
雖然故宮春節9天不閉館,為了讓館員也能回家圍爐,故宮在除夕(1月22日)當天會提早至下午4點閉館,全館展覽也會配合提前結束。故宮特別呼籲,基於過去的經驗,農曆春節期間故宮的參觀人潮極多,交通相當壅塞,民眾務必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以免因塞車影響遊興。
至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今年則會在除夕和初一休館,初二開始恢復正常開館。春節期間,北美館各樓層將開放各式展覽,包括一樓展出的《艾未未.缺席》特展,為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未未首次華人世界大型個展;2樓的《台灣攝影獨行俠:黃則修82影展》,則集結了藝術家黃則修創作70多年的3百多件攝影作品。
走進北美館3樓,可見到《走進公眾.美化台灣-顏水龍展》,以優雅、素樸、都會三大主題,鋪陳藝術家顏水龍在繪畫、工藝、商業設計、馬賽克壁畫等各領域的表現。地下樓層則推出《2011台北美術獎》,展現台灣年輕當代藝術家的豐沛創作能量。
導覽部分,北美館表示,春節期間將維持每天早上10時30分及下午2時30分各一場導覽服務,周六則會加開一個晚間7時的場次。至於,最受大家喜歡的專人導覽,在春節期間依舊可免費參加、免預約報名,民眾可善加利用。
以特色展覽出名的台北當代藝術館,今年則會從除夕一路休息至初五,初六才會正式開工,每天開放時間為上午10點到下午6點。春節期間將展出「殘念的風景-陳順築個展」,用平面攝影與影像裝置,探索陳順築1990年初期的創作、生命體悟到近期的隨興新作。
另一「末‧未2013」特展則從「2012末日預言」出發,由Second Soul團隊的13位藝術家參與,透過全球共通的圖像語言、多媒體、互動投影、塗鴉、裝置藝術、雕塑、版畫等不同媒介,傳達出不同樣式的「2013世界」。
※ 相關報導:
* 賞年畫看表演 博物館不休館展覽多
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9790
* 科技藝術交流展 邀你逐光玩藝
20 則留言:
劈腿舞者、女女吻 58攝影家鏡觀台北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2.01.17
從台灣攝影「三劍客」直到新世代,五十八位攝影家跨越世代觀看一甲子以來的台北人文風景。「鏡觀世紀台北」攝影展今起在台北市攝影中心登場。
台北,一向是攝影家最愛捕捉的場景之一。由攝影家莊靈等主導的「鏡觀世紀台北」,集合了台灣攝影先驅、「攝影三劍客」張才、鄧南光、李鳴鵰,以及緊隨在後的中堅輩及新世代攝影家五十八人、一百卅二件攝影作品。藉以呈現台北的城市景觀變遷、懷舊老建築、女性容顏、人文活動,乃至藝文界人士身影。
「攝影三劍客」中,鄧南光的視角靈動、浪漫而大方;張才的鏡頭犀利而真切;李鳴鵰的取景感性富寓意。這三位台灣攝影前輩以不同的風格在四○、五○年代獨領風騷。
莊靈指出,他們起步雖早,但不乏新的表現手法。這回較罕見的如鄧南光的「密友」捕捉到兩女狀作親密互吻的前衛構圖;他另一幅傑作「芭蕾舞表演」,構圖也很稀奇。前方有一列小朋友正在觀看表演;而他們觀看的舞者只見飛揚的舞裙、劈開的雙腿,大半身軀在鏡頭以外,予人無限遐想。
張才「被炸的天堂」,從二次大戰中,美國盟軍炸中台北一座教堂的殘破內部取景半毀的教堂,構圖相當現代。
此外,鄭桑溪的「方與圓」、「裸女」也都獨具一格。年輕世代攝影家的新表現手法更展現當代台北人文即景。
「鏡觀世紀台北」將在台北市攝影中心(北投區光明路廿二號一樓)展至四月十五日。
展覽期間並座談「從台北歷史影像的回視瞻望國內攝影的發展及影響」、「從歷史影像傳達出來的訊息」、「老影像中的新思維」等主題。
◆ 電腦修繪 朝天宮樹璧和尚法相重現
【張朝欣/雲林報導】2012-01-17 中國時報
北港出身的知名插畫家劉建志,利用精湛的繪畫技巧與電腦輔助,由受損的「樹璧和尚塑像」,重新繪製三百餘年前朝天宮開宮和尚法像,其法像五官細緻,讓觀賞者彷彿回到當年。
北港朝天宮保存的開宮三重寶之一「樹璧和尚塑像」,三百多年來因香火鼎盛全身薰黑,加上年代久遠,右臉與左手有剝落、火損痕跡,從小在朝天宮內玩耍長大的劉建志,對朝天宮有一份深厚情感,決定依塑像重現樹璧和尚法像。
劉建志花了三年時間了解樹璧和尚與朝天宮的文史資料,利用插畫繪圖所長與透過電腦分析模擬,日前終於完成「樹璧和尚法像圖」,再由其弟劉建宏臨古裱褙,致贈北港朝天宮,廟方收到後視為珍寶,收藏於文化室內。
劉建志表示,修繪前先以電腦模擬還原塑像右邊缺損部分,可知樹璧和尚體瘦骨現,著肉不多,修繪時以寫實為主,然後補齊受損膚肉部分,依塑像身形推斷其年紀在六十歲以上,最後從五官整體調至相當歲數。
朝天宮表示,廟志記載樹璧和尚塑像的塑造年代為清雍正末年,迄今超過三百年,信眾稱為「樹璧公」,沒有祂從大陸湄洲奉請媽祖神像來到北港,啟動在地人的精神信仰,就沒有如今香火鼎盛的媽祖文化。
◆ 黑白默片奪3大獎 忠犬最風光 《大藝術家》打掛3D大勝
張士達/綜合報導 2012-01-17 中國時報
當全球影壇都在追隨3D電影潮流,黑白默片《大藝術家》卻在第69屆金球獎,勇奪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影帝尚杜夏丹、最佳音樂等3大獎,成為最大贏家。最搶鋒頭的卻是片中的狗明星烏吉,他與劇組一同上台領獎,示範片中的裝死絕招,還與金球獎座擺各種Pose,新科影帝當場成了配角。
9歲烏吉坎城獲獎
《大藝術家》以好萊塢黑白默片時期為背景,尚杜夏丹飾演默片巨星,在有聲電影出現後不願配合時代潮流而陷入落魄,終於在愛人鼓勵下新生。該片是法國導演、演員拍攝的法國片,讓法國軍團在本屆金球大勝。不過烏吉倒是來自美國,牠是9歲大的傑克羅素梗,曾在《大象的眼淚》中演出,因為人氣太高,最近已成《大藝術家》在美造勢的王牌,四處巡迴無往不利。
烏吉飾演對男主角不離不棄的搭檔,還在他陷身火場時救了他,因此勇奪去年坎城影展會外的「金棕櫚狗」獎。如今牠擁有維基百科專頁,臉書也有粉絲組團支持牠進軍奧斯卡。奧斯卡若真的讓牠入圍,不僅將創下影史先例,也將讓一同角逐的男星相當尷尬。
《繼承人生》拿2金
馬丁史柯西斯以《雨果的冒險》獲最佳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丁丁歷險記》則獲最佳動畫片,兩部都是名導嘗試的大製作3D電影,卻被一部黑白默片搶盡鋒頭,相當諷刺。由喬治克魯尼主演的《繼承人生》除影帝大獎外,也抱回戲劇類最佳影片,是第二大贏家。
版權融資有譜 文創業喝采
【經濟日報╱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2012.01.18
經建會已經完成動產與債權及智慧財產權擔保法修正草案,近期內將報行政院。官員指出,完成立法後,技術、未來的智財權、未來的應收帳款等動產,可以抵押借款。
官員說,這是融資制度的轉變,聯合國視動產擔保制度的建立為金融改革。這改變將促成租賃公司發展,也將為新興產業注入資金。
動產與債權及智慧財產權擔保法將取代動產擔保交易法,主管機關仍為金管會。官員說,新法由司法院前副院長謝在全大法官主持研提,修正草案已公布在經建會網站,目前正在徵詢各界意見中。
在新法實施後,官員舉例,魏德聖在籌拍《賽德克.巴萊》時籌資困難,根據新法,可以拿該片的版權、未來銷售收入作為擔保品,向銀行或租賃公司融資。個人工作室、藝術家可以用未來的作品抵押融資。
生技產業是燒錢的產業,除了創投之外,已較成熟的研發成果可以作為擔保品融資,不必被迫要找新的股東投資,資金可以借來。
官員指出,新興產業很多是沒有不動產的,無法靠不動產抵押融資,文創產業尤然。而在國外,新興產業可以靠技術取得融資。經建會在招商的過程中,就碰到有廠商想來台灣投資,卻苦惱無法用技術在台灣取得融資。
台灣在動產擔保的革新已經落後了,官員說,韓國在2010年6月就公布了動產債權擔保法,日本2005年訂立動產債權讓渡特例法。美國小型企業融資的七成來自動產擔保取得。台灣現在雖然允許動產擔保,但銀行承作的數量很少,一年商標約有100多件,專利則不到100件。
配合動產擔保,官員說,必須有配套制度,要建立公示網站和資料庫,讓人查詢該動產擔保的抵押情況。以《賽德克.巴萊》為例,如果採融資,借錢拍片的人可以要求《賽德克.巴萊》上映票房收入優先償債,這樣的約定登錄入資料庫。第二個給錢的人提供融資之前,就可以從資料庫中查詢自己可以約定的權利順位。
官員說,就像不動產設定抵押一樣,可以登錄抵押的額度和順位,動產也一樣可以。經建會認為資料庫可以由聯徵中心來擔任。
◆ 春節來看鬼太郎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2.01.18
身高130公分、身穿黃黑相間背心、腳趿木屐的「鬼太郎」來了!日本「妖怪博士」水木茂筆下的漫畫人物鬼太郎,是個熱愛正義、專門對付邪惡妖怪的少年;19日起,喜愛他的台灣民眾,可以在華山文創園區「GeGeGe鬼太郎的妖怪樂園」展場,深入認識無所不在的日本妖怪文化。
主辦單位聯合報系金傳媒執行長楊仁烽表示,水木大師筆下的妖怪,富有正義感以及人性的光輝,積極的人生觀,更鼓舞感動許多人。日劇「鬼太郎之妻」,更讓我們認識水木大師的生平以及生活;「鬼太郎的妖怪樂園」則讓我們見識到水大木師旺盛的創作力,以及他塑造出來淵博奧妙的妖怪世界。
「GeGeGe鬼太郎的妖怪樂園」1月19日至4月29日每天上午11 時至下午8時在華山文創園區展出 (除夕休館一天),更多資訊詳見官網http://kitaro.ishow.gmg.tw,或洽客服專線02-8643-3966。
◆ 張又然繪本說故事 宣導環保
【聯合報╱記者吳淑君/宜蘭報導】2012.01.18 自由
「大樹被砍的那一天,我大病一場!」曾入選義大利波隆納兒童插畫獎的張又然,昨天進駐金車文藝中心展出他創作的繪本圖畫,其中「再見小樹林」寫的是自己的奇妙遭遇,很適合親子一起參觀。
這次和張又然一起展出的還有邱承宗,兩個人都很關心生態,也多次入選義大利波隆納兒童插畫展,他們帶來以生態為主題的系列畫展,希望用藝術創作呈現自然生態的視野,用畫面傳達森林共生的環保觀念。
繪本出版社去年底曾到內城國小化育分校導讀邱承宗的「我們的森林」無字繪本,昨天畫展開幕,除了邀多位在地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到場,化育分校學童也受邀和作者面對面討論畫中看到的意境。
張又然說,小時候住家後面有一片日據時代就有的樹林,這片樹林陪伴他成長,有一天社區以整理環境為由,把樹林砍了,當天他昏倒大病一場,至今仍無法理解為什麼他會在那一天昏倒。
後來有老師告訴他,這就是風水,穩定的磁場被破壞,動植物輕則生氣,重則生病,他把自己經歷的這段故事創作成繪本,希望帶給都市人一些省思,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的是真情,不是對立,期待大家重視生態環境。
該展覽到3月7日,金車員山廠全年無休,過年可以安排家人前往參觀。
◆ 「安平追想曲正傳」 為女主角平反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2.01.18
傳唱超過一甲子的台語歌「安平追想曲」,記錄一段跨越兩代異國戀,數十年來引人無限遐想,台南市文獻委員鄭道聰最近完成「珍珠與薔薇─安平追想曲正傳」歷史小說的上集,從歷史考證角度,為歌曲中的女主角金小姐一家人「平反」。
新書今天在台南舉行發表會,「平反」的內容包括金小姐並非私生女、父親也非荷蘭船醫。鄭道聰說,金小姐的故事是台南安平的真人真事,但歌曲敘述卻與事實有出入。
珍珠與薔薇是對母女,上集是媽媽珍珠的故事。珍珠的父親陳坤是清末安平商人,信仰基督教、懂洋文,思想開化不讓女兒纏足,把女兒送到教會學校。珍珠知書達禮,長大後跟父親到廈門做生意。
珍珠擔任洋行翻譯,與英國醫師華生.湯瑪士相熟,日久生情結婚,生下一女,但華生不幸染病離世。知名作詞家陳達儒生前表示,他在台南酒家聽到有關母女的故事,引發靈感,於一九五一年創作安平追想曲。
「放阮私生兒,聽母初講起,愈想不幸愈哀悲」,歌詞中金小姐的自述,似乎暗示其母是放蕩輕浮的女性,其不幸又延續到女兒身上。出生安平、長期研究地方文史的鄭道聰,多年來收集的資料,讓他發現與事實不同,在他看來,金小姐的媽媽只因走在時代前端,不被世俗接受。
鄭道聰說,他藉故事鋪陳,以白話文搭配台語文,讓後世了解一百多年前,安平從繁華的商港、歷經中日戰爭到台灣割讓給日本的這段歷史。
成大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廖淑芳為書寫序,她認為鄭道聰寫這本書除了浪漫愛情故事,最難得的是把當時的歷史、場景與人文風俗等,全部融入故事中,近乎史詩式的格局,如果不是長期研究地方文史,不可能有這種功力。
目前仍在寫下集的鄭道聰對結局賣了關子,透露薔薇的情人是日本商船的領航員,在日治時期,兩人的交往注定淒美結局。
羅浮宮展揭幕 台北天空很希臘
【記者吳靖雯/台北報導】2012-01-20 旺報
農曆新年將至,不過接下來4個月的時間,台北的藝文天空很「希臘」。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及時藝多媒體共同策畫舉辦的《西方神話與傳說──羅浮宮珍藏展》,昨(19)日宣告開展,提供民眾迎接龍年的知性洗禮。
兒童版12主神亮相
有趣的是,在昨日的開幕記者會上,主辦單位請來「兒童版」扮演的奧林帕斯12主神亮相代言,一出場就引起在場眾人紛紛驚呼「卡哇伊」,鎂光燈更是閃個不停,此為搭配展覽的Q版「12眾神選拔」活動亮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表示,她曾在2009年拜訪羅浮宮,雙方籌備了2年餘,如今端出羅浮宮特展,未來還有另一檔《地中海特展》將與台灣觀眾見面。此次透過100組件的繪畫、雕塑、陶器、龐貝古城壁畫等多元形式的展品,可以讓人們從不同角度認識西方流傳千年的希臘羅馬神話。
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副行政總裁Claudia Ferrazzi指出,兩館合作關係有18年歷史,最早是1995年與故宮合辦《16至19世紀西洋風景畫》特展。前幾年羅浮宮請到台灣名導蔡明亮拍攝典藏電影《臉》,首度讓兩國觀眾認識台灣電影藝術與羅浮宮收藏藝術的結合。今年的特展則可全面性呈現神話傳說對於歷代西方藝術家的創作影響。
展品跨越時代長河
策展人暨羅浮宮雕塑部研究總監Isabelle Leroy-Jay Lemaistre表示,展覽除了讓台灣觀眾了解神話對西方文化的深遠影響外,也希望讓大家知道羅浮宮除繪畫之外,還有其他豐富收藏。古往今來的藝術家們以神話為主題呈現不同風格的作品,這些古老神祇甚至成為美國太空梭名稱或名牌精品命名的靈感來源。她笑稱,台灣觀眾也許對希臘神話陌生,但是透過眾神的愛情故事或可拉近台灣觀眾距離。
因為希臘羅馬神話體系範圍過於「強大」,有限的展品道不盡所有的神祇故事,法方於是規畫了五大單元。這次來台的展件,大部分屬於洛可可到新古典主義時期,很多創作者都是法國皇家學院院士畫家。不過也有早於西元前的古希臘陶器,足見時代範疇「跨很大」。
特展顧問劉俊蘭認為,在時代長河中,端看不同朝代的藝術家如何用獨特視角與手法來表現神話故事,是此展最有趣之處。
◆ 觀念平台-哈利波特的結社文化其來有自
【李尚仁】2012-01-20 中國時報
由暢銷小說改編成電影的《哈利波特》系列,七卷小說總共改編成八部電影,歷時十一年拍攝完成,堪稱影壇盛事。最後一集哈利波特和魔王佛地魔展開決戰,終於獲勝;不只拯救了魔法世界,也讓人間免於浩劫。奇怪的是,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竟是發生在一間住宿學校,而負責拯救世界的並不是什麼巫師特種部隊或超級情報員,而是個學生秘密社團「鳳凰會」。
這是因為哈利波特這套小說取材於住宿學校文化。英國社會權貴菁英子女往往從小就送入伊頓(Eton)、哈洛(Harrow)等收費昂貴的住宿學校,之後入學牛津、劍橋這兩所古老的頂尖大學,進父執乃至歷代先祖就讀的學院。牛劍(Oxbridge)學生的住宿、休閒、競賽與校園福利皆以學院為單位,學院也是其交友與校園身分認同的中心。哈利波特與跩哥馬份不同學院競爭的典故即出於此。住宿生活也是產生物以類聚的社團之溫床。仿效牛津劍橋的美國長春藤大學,亦有類似的學生文化。在學院與社團結為好友的菁英子弟,日後在政治、文化、企業、金融等各領域常結為盟友,成為掌握權力與財富的小集團。
最著名的學生秘密結社應是耶魯大學成立於一八三二年的「骷髏社(Skull and Bones)」,創辦人是日後成為美國總統的塔虎脫,部分成員位居政治與情報要津。布希父子當政是該社在美國政壇的鼎盛時期。勞勃狄尼洛導演的《特務風雲》(The Good Shepherd),就描繪其成員如何主導剛成立的中情局。牛津大學成立於一七八○年的布靈頓俱樂部(Bullingdon Club),則領當今英國政壇風騷。該社必須受到邀請才能加入,光制服就要三千五百英鎊,加上奢華宴飲開銷,是權貴子弟專屬社團。不愛江山愛美人、二戰前為辛普森夫人放棄王位的愛德華八世,大學時代也是會員。
布靈頓聚會方式是匿名訂下高級餐廳,美食豪飲後動手將擺設餐具悉數砸毀,再買單賠償,以表達不屑社會規範之優越感。哈利波特片中著名的學生餐廳場景,攝於牛津大學基督教會學院(Christ Church College)。布靈頓原非秘密社團,因其成員曾將基督教會學院四百多片彩繪窗玻璃砸爛,遂遭牛津當局查禁而地下化。
此種以破壞來炫耀地位的行為,讓人想到人類學描述某些印地安部落的誇富宴:頭目們以擺豪奢宴席請客、甚至火燒自己的木屋或將財貨拋進海中,以破壞財貨之多寡來較勁稱雄。英國現在的首相卡麥隆、財政大臣奧斯本與倫敦市長強森,當年皆是布靈頓俱樂部成員,而今則成為擁有核武、終年對外爭戰的強大部落之頭目。英美頂尖學校的住宿文化是權力菁英養成過程中,建構人際網絡的重要場域;學生秘密社團拯救世界的故事,或許就是這種文化所產生出來的幻想吧。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打造動漫城 大型機器人現身鐵道村
自由 2012.01.20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日本宮崎駿卡通機器人現身台東鐵道藝術村,除了天空之城機器人模型,昨天還加入真人cosplay扮演的四公尺高機動警察,在現場威風巡弋,連日本人都被吸引合照。
這是動漫工作者陳耿彬在台東開辦動漫營的成果展現,陳耿彬說,高大的機器人豎立在鐵道村,相當醒目,常有民眾前來拍照,對面的錦江春飯店常有日本團體遊客用餐,他們看到日本創作的機器人出現在台東,都很興奮,連一車車的陸客也來拍照合影。
在動漫業已有數十年資歷的陳耿彬,去年向縣長黃健庭提出打造台東成為動漫城的構想,十一月起先開辦動漫研習營,招募學生及失業者、單親父母授予動漫基礎技巧,未來再協助就業,在家即可創作賺取收入。
陳耿彬昨天邀他的漫畫名家好友敖幼祥來與學員雙向交流,同時也安排cosplay學員扮演天空之城的機器人,是由學員們合作以多種材枓拼裝而成,足足有四公尺高,扮演者必須爬木梯而上,才能踩進機器人雙腳,再戴機器頭、插上機器雙手,不只可以走動,還能揮舞雙手,連手指都會動。
陳耿彬說,這個機器人的高度已經打破了台灣cosplay的紀錄,希望透過設計、組裝的過程,激發學員們的創意,創意正是動漫產業的原動力。
◆ 文化走春/鏡頭下的龍 討吉祥
【聯合晚報╱邱瓊平】2012.01.20
迎接壬辰龍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即日起至2月26日推出「龍年龍相攝影展」,攝影師鐘永和與李忠將展開一場以「龍」為主題的迎春攝影展,共展出18件攝影作品,帶給觀眾全新的觀感。史博館也邀請觀眾發揮想像力,拍下心中的「龍」,並投稿在該館臉書上和其他人一同分享。
史博館指出,儘管自然界的動物中沒有龍,不過牠卻根深蒂固地活在人們心中;大致在商代晚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龍」字,由其字形可了解龍的形體特徵,龍的形象又經歷代不斷改造,因而具有時代特色,並深深融入人們的生活。
這次史博館有別以往以歷史文物為主的展覽性質,推出以「龍」為主題的攝影展,展覽中透過攝影師的觀景窗,捕捉的龍形龍相,極具巧思與吉祥意涵。其中鐘永和的展出作品呈現台灣民俗文物中雕石刻龍、龍舟、舞龍舞獅與龍船等。
被譽為中華拍龍第一人的李忠,以空照圖取材自然界中的龍相,展現出流動的生命力。在長達12年之久的拍龍之路中,他堅持每年採用直升機、民航機、動力滑翔傘、熱氣球、三角翼等各種方式,在大地上空飛行拍攝,每張照片都得來不易。
張小虹:「品牌山寨」的全球競爭力
【聯合報╱張小虹】2012.01.20
全球連鎖服飾品牌Zara「總算」登陸台北了。「總算」一詞既慨嘆又寬慰,不僅點出台北在所謂全球時尚都市競爭力的敬陪末座(總算來了),也指向台灣瞎拚一族多年以來在世界各大都會逐Zara而居遊牧經驗的暫告段落(總算可以在台北逛到Zara了)。
Zara有何神奇之處?為何眾人引領而望?台灣的媒體報導,多集中於排隊人龍或季末出清折扣爭議,要不然就是凸顯西班牙品牌Zara與日本國民品牌「優衣庫」如何隔著忠孝東路,展開商業大戰。反倒是台灣的管理學界與財經雜誌,在Zara登陸之前,就已生產出精彩豐富的研究報告或報導,誰叫Zara曾經被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評為「歐洲最具有研究價值的品牌」。
而這些研究報告或報導的重點,幾乎都放在該品牌所成功凸顯的「快速時尚」與「平價奢華」。Zara有多快?平常成衣業從設計到上架的時間,平均為四到六個月,而Zara可以直接時空壓縮到兩個星期,而其物流管理更能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全球鋪貨,故每個店面每周能進新貨兩次。而Zara又有多平價?其價格絕對是精品名牌服飾的十分之一以下,也往往是一般設計師品牌的二分之一以下,更以款多量少價廉物美的模式,減少撞衫機會,刺激瞎拚消費的頻率。一個較大坪數的Zara店面,儼然就是一座小型百貨公司,一個品牌抵得上十幾個品牌的豐富多樣性,莫怪乎其年產量已高達兩萬種以上的不同款式成衣。
這些光鮮亮麗的成績,當然讓Zara成為當代時尚行銷的新顯學,更順理成章榮登全球成衣服飾業在營業額與產值上的雙料冠軍寶座。但Zara所帶來的文化思考衝擊,卻遠遠超過「快速時尚」與「平價奢華」等概念所能囊括的範圍。
Zara的生產模式,讓時尚業成為廿一世紀「超彈性生產」的指標,不僅超越了廿世紀初汽車業所代表統一規格、大量生產的「福特模式」,更超越了廿世紀下強調以客製化的少量多樣、來滿足高變易性消費需求的「彈性生產」。Zara的「超彈性」,來自消費前沿的資訊回饋與分析調整,來自生產與物流體系的靈活整合,一件「酷獵手」瞄準到的新款(不論是來自街頭、時尚歷史倉儲、最新流行雜誌或當季名牌精品),十四天前還在西班牙濱海小鎮的Zara設計中心打樣,十四天後就在台北街頭的Zara櫥窗中亮相,這種「超快」與「抄快」正是Zara成功的關鍵所在。
所以Zara確實不是一般品牌,因為Zara改寫了廿一世紀品牌的界定方式。昔日我們慣於將品牌/山寨二元對立,前者有名有姓有智慧財產權,後者無名無姓只會抄襲剽竊,但後者靈活調整、因地制宜的超快速度與超低價格,往往把前者打得落花流水、無所招架。而Zara作為全球成衣業的新霸主,其所力行的「快速時尚」與「平價奢華」,不正是把當代所謂山寨精神的「超快」與「抄快」發揮到了極致。
誰說是品牌就不是山寨,是山寨就不是品牌,逛一趟Zara旗艦店,我們會訝然發現新的時代感性總已倏忽而至。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 國圖挑99本好書 陪學子過寒假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2.01.20
寒假開始,國家圖書館、台灣閱讀協會邀請青少年文學界的學者專家選編、出版《青春久久》I、II兩本書,分別簡介九十九本文學性、知識性好書。國圖館長曾淑賢表示,青少年可以透過這兩本書選讀自己喜歡的文學、知識類書籍,寒假過得更充實。
國圖表示,《青春久久》是我國首度以青少年為對象的指引類書籍,有各書封面圖片、內容簡介,提供青少年、家長選購閱讀前的參考。
「文學類」推薦書單分成涓涓的愛、勇氣的試煉、鼓動想像的翅膀三大類。內容涵蓋感情的讚頌、克服困境後成長的喜悅,以及童話、幻想文學,古文、新詩作品。「知識類」方面,分成知識的支柱、生命協奏曲、追尋宇宙的法則三大類,內容包括藝術、哲學、傳記、方法、生態、自然、物理、數學、化學。
曾淑賢建議青少年,依自己的興趣、程度利用這兩分書單,在寒假有計畫地閱讀。她說,如果在人格發展、價值觀建立的關鍵時刻,養成大量且廣泛閱讀的習慣,生活會更豐富有趣。另外,家長與學校老師也能以此作為選購圖書的參考。
國圖網頁上有這兩分書單的文字檔,有興趣的民眾可進國圖網頁(http://www.ncl.edu.tw)點選中間的「推薦書單」,或鍵入http://www.ncl.edu.tw/public/Attachment/211811295371.xls下載。
※ 相關報導:
* 北歐推理作家 下月書展來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858364.shtml
推理世界一向是英美日三分天下,最近卻颳起凌厲的北歐旋風。搬上大銀幕的瑞典推理小說「龍紋身的女孩」席捲全球,二月登場的台北國際書展也首次主打北歐作家,邀到芬蘭與挪威推理作家蕾娜、尤斯博來台。
◆ 藝術外一章-傳統藝術轉化 才能迎向未來
【朱宗慶】2012-01-20 中國時報
三十年前我回國開始全力投入推廣打擊樂,學習西方打擊樂的我,對傳統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常常找機會向傳統民俗藝師請益學習,已故京劇鑼鼓大師侯佑宗老師是其中之一。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鑼一定要手持,不像西方打擊樂器,可以多個懸掛起來同時演奏?侯老師笑而不答。直到真正了解其中竅門,我才發覺,持著鑼的手,就是控制音色音響的關鍵,手指微微的動作變化,就會讓樂器發出意料不到的聲音與質感。
這是傳統樂器最了不起的特色,創造出來的聲音極為獨特,雖然往往不能用西方科學化音準的共同看法來看傳統樂器,奧妙卻難以言喻。後來我在各類的演出曲目中,總大量使用傳統樂器,把傳統音樂的特色,融入西方音樂演奏之中,大大豐富了音樂會的風格與內容,也成為演出的一大特色。
我深深以為,傳統文化是台灣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資產,是台灣啟動第四波文創經濟運動的基礎根本;在文化領軍的發展趨勢之下,世界越是國際化,在地傳統就越顯得獨特而珍貴。環顧全球,各個區域國家普遍有這樣的體會,所以近年來我們看到各種所謂從傳統出發來推展在地文化,在展演部分,則是傳統創新的演出陸續出現,像是在管絃樂中大量使用東方樂器、在京劇演出中加上街舞演出等等嘗試,創意十足。
而這些結合傳統與現代的演出元素,有的結果真的讓人眼睛一亮,有的則是叫人冷汗直流,甚至坐立難安。藝術創作的創新與創意,是值得肯定與不斷嘗試的,也是許多藝術工作者或團隊的努力方向。但要成功的將傳統融合現代並不容易,最常看到的失敗做法,就是不經咀嚼,就把傳統與現代硬生生擺在同一個舞台上,或者斧鑿痕跡過強,這樣的結果,會讓人有扞格不入的焦慮感。
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如果要到位,那麼就一定要將傳統紮實的內化到生活,之後再轉化到現代,就會自然天成。以我個人現在所服務的學校為例,三十年前創校時,當時的創校精神與宗旨,就是兼顧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國際並進。當年可能許多人無法想像這樣的意涵,也不甚瞭解要如何做到這個境界,也很難相信這樣的精神竟成為當今全球藝術文化發展的主流。而為了落實創校宗旨,直到現在為止,校內的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系學生,學習傳統藝術,是進入學校之後的必修課程,這種植基於傳統的觀點與做法,是各類型態藝術創作的重要來源與基礎。
京劇藝師李柏君老師,是傳承京劇藝術的典範,教化無數修習戲劇及舞蹈領域的學生,他特別叮嚀學生要認真修習「傳統基本功」。舉例來說,京劇中的「亮相」,在西方戲劇演出中不會特別被強調,但是懂得亮相竅門的演員,就算只是站在舞台上,都會有光彩;課堂內外,李老師在乎學生的「精、氣、神」,能夠在生活與創作中都貫徹這樣的細節,因而讓演出變得不同。曾受教於李老師的學生,無不覺得受益良多。
我深信,越想要創新,就越要從傳統中攝取養分,這也是全世界每個國家所共同重視的。想要以文創產業創造下一波經濟奇蹟的台灣,傳統文化不僅僅要被守住,我認為還要進一步的被強化,以及著力於如何進行轉化與運用。不過,「轉化」的能力,才是主要的核心與精華,如果是生吞活剝,只會讓最終的成果或呈現方式還是只停留在表面,是無法帶給人們深層的感動或震撼的,這樣的作品當然也不會有真正的價值。
台灣的傳統藝術文化,多元且豐厚,地球村越大,我們就越該先找到自己在地的文化內涵,並且充分內化,才有機會成功轉化為迎向未來的養分,這就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功課了。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劉維公:土鳳梨酥 台灣軟實力創新經典案例
【聯合報╱劉維公】2012.01.22
在去年十二月的時候,經濟部公布了第一屆國家創新獎的得獎名單,總共有四十八個獎項,而頗具影響力的財經雜誌「遠見」與「數位時代」,也不約而同地第一次製作專題報導,以自己的標準評選出台灣表現最佳的創新企業。不管是民間的或是官方的,這些產業創新的得獎名單,都是台灣競爭力的見證。
企業傑出的創新表現,是台灣在全球激烈競爭的國際經貿版圖中,得以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二○一一年全球競爭力指數」調查報告,在一四二個國家中,台灣連續兩年維持在第十三名。全球競爭力指數,是由十二個大類的調查項目所組成。創新是其中的一大類,也是台灣表現最好的項目,該大類的全球排名在第九名。台灣產業創新的實力,普遍得到國際的肯定。
不過,一提到台灣產業的創新,不少人往往會把焦點放在科技發明、組織管理、製造流程等領域的發展,或者是大企業與大組織的表現。以「數位時代」為例,其所選出來的廿家創新典範企業,依序是宏達電、華碩、統一超商、台積電、裕隆/納智捷、王品餐飲、宸鴻光電、鴻海、巨大機械、上銀科技、宏碁、聯發科、台達電、富邦金融、中華電信、大力光電、廣達、億光電子、中國信託與晶華酒店。
我們可以看到,在名單上的都是知名大公司,它們致力於以創新的思維與作法,成功讓產品功能更強大、顧客服務更便利、經營效率更完善,以及應用科技更先進。長久以來,這種以大企業為主力、以科技/組織/製程為導向的產業創新發展模式,對台灣經濟的進步與成長,有著功不可沒的貢獻。
然而,令人驚喜的是,近年來在台灣,有一股新的產業創新模式正在成形。愈來愈多企業專注在軟實力的產業創新,它們運用生活風格、故事、通俗文化、常民文化等元素,而不是科技、價格等賣點,去創造消費者對其產品與服務的喜好。在台灣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的過程中,這股以軟實力為導向的產業創新風潮,將會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土鳳梨酥的熱賣,即是此新型態產業創新的代表性案例。土鳳梨酥是現今的熱門商品。以知名的「微熱山丘」為例,其土鳳梨酥一天可以賣出三萬個,一年的營收為三億元。在消費市場上受到歡迎的眾多土鳳梨酥,絕對不只是單靠口味的好吃,就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更關鍵的因素,是品牌的故事(例如與土地倫理及農村精神有關的價值觀)與設計的品味(從產品包裝、店面空間、到行銷宣傳,表現出獨特的美感訴求)。這些關鍵因素,就是產品的軟實力。
想要創造高階競爭力的台灣企業,一定要積極導入軟實力的經營視角,為自己創造發展的新利基。在舊的產業創新思維下,將鳳梨轉化成為鳳梨酥,將農作物變成是糕點,被認為是食品加工製造業。相對的,對新的創新思維而言,土鳳梨酥是體驗經濟的經營、創意產業的範疇。
土鳳梨酥不是單一的現象,台灣還有許多軟實力的創新表現。建議下次官方與民間機構,在舉辦創新企業評選時,應該另外針對軟創新提出得獎的名單,讓更多人見識到台灣在這方面的成就。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 視覺風格強烈 鄭淑芸偶戲驚豔紐約
【聯合報╱記者李晏如/台北報導】2012.01.22
台灣劇場工作者鄭淑芸致力於偶戲表演藝術,被紐約唯一經營青少年親子劇場的New Victory劇院選中為「教育藝術家」的華人表演者。她去年成立劇團,首齣創團戲即獲有美國偶劇界奧斯卡獎之稱的「Jim Henson Foundation」製作贊助,年底可望來台演出。
鄭淑芸畢業於淡江大學教資系,民國八○年進入當時的鞋子兒童劇團,擔任電視企劃與編劇演員。公視紅極一時,連播兩百集成為史上最長壽的兒童電視劇「爆米花」,就是她當時參與的作品之一。「那段時間與孩童觀眾接觸的經驗讓我發現,單單講話沒有小朋友要聽,手上一旦有個偶,所有人都集中注意力專心了!」
民國八十九年,在國內耕耘偶劇多時的鄭淑芸遠嫁紐約,考入紐約大學的教育劇場學系,並在一年半內取得碩士學位,應徵上New Victory劇院,繼續在紐約劇場界闖蕩,在各種演出場合推廣偶戲。她以中國年獸的故事入題,甚至發明全劇僅使用台灣光華商場製造的LED手電筒打光手法,在當地偶戲藝術家間蔚為風潮。
直到去年,鄭淑芸與葡籍藝術家好友共同成立首個劇團「Double Image Theater Lab」。首部作品「The Chance Shadow」以詩意化、視覺風格強烈的光影和物件偶戲,演譯詩人徐志摩的人生故事,受到盛大回響,被以色列等國家邀演,更被已故芝麻街創辦人之女相中,第一次申請就獲得Jim Henson Foundation的製作贊助,幾百分之一的中選機率,連當地劇場人都嘖嘖稱奇。
※ 相關報導:
* 老絲瓜遇巧手 變精緻小玩偶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an/22/today-north8.htm
老絲瓜的剩餘價值,不只是當菜瓜布洗碗而已!新竹縣芎林鄉陳彩雲靠著一雙巧手、一顆慧心,以及母親栽種、源源不絕的老絲瓜,把絲瓜布變成吸睛的泰迪熊、貓頭鷹、花燈,縣長邱鏡淳看了也讚嘆。
◆ 科技人鍾愛葫蘆藝品 打響名號
中央社 2012-01-22
瓠與瓟都是葫蘆的種類,可以食用或精雕彩繪做成藝品、三弦琴等。何明賢原來從事電腦科技業,因緣際會投入葫蘆藝品的創作,已能外銷賺外匯,闖出一片天。
何明賢在高雄市杉林區有祖先留下的幾分田地,過去荒廢雜草叢生,後來家人種植的瓠瓜,模樣討喜,於是利用閒暇雕刻創作,自娛娛人,聲名不脛而走,訂單不斷;於是棄電腦改走葫蘆藝品創作,數年來已有不錯的訂單和營收。
「與大自然為伍的生活很愜意」,何明賢數年來已習慣在鄉野的生活方式,不再迷戀都會區的物質文明,蓄了長髮還紮了辮子。
何明賢的葫蘆藝術文化村就在杉林永齡農場旁,種植各式的瓠、瓟葫蘆瓜,每天看著葫蘆慢慢長成,他的腦海裡就會浮現不同的創作藝品。
在何明賢的葫蘆文化村裡,有二胡、三弦琴、狀似天鵝的各式葫蘆藝品等,而鏤空葫蘆壁燈最普遍也受消費者喜愛,訂單不斷。
何明賢通常自己創作,手雕葫蘆,不管是西洋神話故事或是具有東方神秘色彩的神祇都成了他創作的題材,獨一無二的故事深受老外的喜愛。
除了賣葫蘆創意作品,何明賢也開班授課,還將各式瓠、瓟、葫蘆入菜,做成美食,讓遊客品嚐現採瓜類的鮮甜滋味,再融入葫蘆雕刻課程,增加收益。
春節期間,想要享受不一樣的田園野趣,到高雄市杉林區走一趟葫蘆藝術文化村,將有不同的收穫。
2050摩根未來市 17漫畫家跨國打造
自由 2012.01.25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廿二日倫敦—柏林報導〕新春伊始,想要知道點現在以及未來的故事嗎?「摩根未來市(Morgenstadt)」可以告訴你,因為它們即將在台北實體現身。
歌德學院與柏林漫畫團體合作專案
「摩根未來市」是由東亞地區的歌德學院與柏林的MOGA MOBO漫畫團體共同策劃,在去年中成立的網路部落格(http://blog.goethe.de/morgenstadt/),由德國及東亞的十七位漫畫家以一年的時間,探討永續性、氣候保護與未來世界的課題,持續每週以德、英、中、日、韓五種語言在網路上發表一件新作品。他們思索著永續性的社會該是什麼樣子?公元二○五○年的摩根未來市之中,能源會有效地被利用,生活中各個層面的運作都符合永續原則,只是在這一切成真之前,人類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這個計畫有來自日本Hiwa、服部元信、Smelly、小川剛四位男士、南韓金大中與Sobogi、台灣旅法的林莉菁、新生代的灰色獸以及張放之與阿推,中國狸空、Coco Wang、張雯與光豬,以及德國的阿克曼(Titus Ackermann)、克里立希(Jonas Greulich)與克隆樂(Thomas Gronle-Legron)等漫畫家共同參與,從目前還沒合乎生態原則的生活背景下探討,用漫畫來描繪可能發生的未來故事。這群國際漫畫家用個人主觀的視角去發揮,以補充學術性論述的角度來創造其他令人信服的觀點。
盼喚醒人們思考生活核心問題
在這個專案中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觀察角度與情感處境,也看到了年輕一代在想法上與風格上所呈現的多樣性。這項跨國漫畫專案開闢了一條嶄新的國際道路,目的就是要喚醒人們思考生活最核心的課題。該計畫的靈感來自德國「教育與研究部」所發表的一份對未來世界生活的想像文案 ,其原名為「未來之城—一個氣候變遷的解答」。
台北歌德學院崔延蕙告訴記者,選擇不同國家的漫畫家以漫畫的方式來詮釋,是希望能夠在氣候變遷與環保這個議題上提供另類的視角並投注新的動力,以貼近年輕人的語言來引起年輕一代的關心。二月一日到六日的台北書展會有參與Morgenstadt的漫畫家出席,這個計畫能順利推行,她認為要歸功於柏林MogaMobo漫畫團的專業,以及慕尼黑、東京、首爾、北京、台北歌德學院之間的合作。
※ 相關報導:
* 日人氣動畫那朵花 炒熱小鎮寺院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an/23/today-int9.htm
五年前由四格漫畫改編的動畫「幸運星」,讓位於日本埼玉縣一座千年古剎「鷲宮神社」,成為年輕人瘋狂朝拜的聖地,至今熱潮未退。去年埼玉縣內又有兩座寺院成為年度話題之作「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簡稱那朵花)」的故事舞台,新一波的朝聖熱潮襲來,讓埼玉縣今年的新春參拜熱鬧不已。
◆ 發展動漫創意產業 蕭言中:需長期投資經營
中廣 2012年1月25日
台灣的漫畫作品在國際間逐漸展露頭角,而漫畫家蕭言中認為過去廿年來,感受不到政府對漫畫的支持,如今政府願意扶持原創產業,支持漫畫作品、漫畫家出國參展,並且成立「台灣漫畫資訊網」,希望這不只是美好的開始,更希望能繼續持續下去。(李人岳報導)
台灣的漫畫作品在國際間逐漸展露頭角,展現台灣的文創實力,除了連續參加法國的「香貝里」和「安古蘭」等兩項國際漫畫展,新聞局也宣布成立「台灣漫畫資訊網」(http://www.comicnet.tw),提供最新、最快的國內外相關訊息,讓台灣的漫畫家、創作者有作品曝光的平台,以及和網友溝通的園地。創作「童話短路」系列的暢銷漫畫家蕭言中直言,過去台灣由於錯誤的政策,導致動漫始終無法形成產業,尤其資源和養分其實並沒有提供給原創的漫畫家。蕭言中:『我們兩三年就想要打造出台灣的史努比,我覺得那就是對史努比作者的羞辱,人家經營了一輩子的品牌我們想要兩三年就達到?(政府)空有一個口號但從來沒有做到任何事情,然後很多資源都輪不到頂端的漫畫家,都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機構消化掉了。』
蕭言中說,對岸今年開辦了第一次的「動漫春晚」,讓民眾可以感受到政府對動漫事業的支持和重視,他指出,動漫產業需要長期支持,大陸對此制訂了十年長期計畫,相對而言就是比較正確的做法。蕭言中:『動漫確實是需要長期的支持,我覺得(大陸)作對的就是長期對動漫的支撐、支持。』
蕭言中指出,廿年來雖然平面出版業逐漸式微,但多媒體的興起讓作者必須思考如何把創作平台立體化,另一方面,雖然數位科技降低了技術端和資料端的門檻,但真正關鍵的還是最頂端的原創作者,他也鼓勵創作者還是要繼續堅持,扮演自己的角色。
中式英文 風靡西方媒體
【李道成/綜合報導】2012-01-26 中國時報
昔日常被人引為笑柄的中式英文,近年隨著中國大陸國力提升,如今正猛烈地衝擊著英文詞彙庫;來自美國全球語言監督機構的報告顯示,自一九九四年以來,國際英語增加的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五%到二○%,超過任何其他來源。
據《法制晚報》報導,以二○一○年風靡網路的的中式英文「ungelivable」(不給力)為例,似乎就標誌著一個從「中國人背英語單字」到「中國人造英語單字」的跨越性時代。就連影響力極大的《紐約時報》也對這種現象嘖嘖稱奇。
由大陸網民創造,經外國媒體報導的中國特色英文詞彙至少有廿七個,如「Chinsumer」指出國旅遊時揮金如土的中國購物狂,就是由Chinese、consumer合成;形容八○後大學生低收入聚集的群體「antizen」(蟻族)則是把ant加上izen。
英美主流媒體引用這種中式英文也屢見不鮮;英國《經濟學人》報導大陸男多女少的現象時,將未婚男子「光棍」直接翻譯為「guanggun」;美國《紐約客》雜誌描寫大陸新一代時出現「fenqing」(憤青);英國《衛報》則把關係寫成「guanxi」。
其他像「China Bear」(中國熊),形容中國A股吼聲如四面楚歌;「Chinawood」,意指中國電影追趕好萊塢仍需努力;去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刻意用「Leading Dragon」,代表中國帶動全世界經濟發展。
◆ 新春話題-電影文化保存 刻不容緩
【王岫/北市(前國家圖書館編審)】2012-01-26 中國時報
金龍報喜迎財神,2012為中國農曆龍年壬辰年,中國人迎金龍生龍子龍女,象徵大富大貴大吉祥,不過在西方國家文化中,dragon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形象略為相似外,背景和象徵意義都差異甚大。
中國經濟網指出,當初西方將中國的龍翻譯為dragon的人,就像是給聖人與殺人犯起相同的名字,但其實兩者並無關聯。
為了避免一個對中華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看到中國人崇拜龍的行為,可能會產生中國人崇尚邪物的負面印象。有學者提出把龍的英文翻譯改為發音與漢語接近的「loong」,但目前尚未得到廣泛認可。
中國經濟網報導說,dragon在基督教中被視為惡魔的象徵,帶有惡毒、兇狠的意味,與東方的瑞獸龍完全不一樣。
dragon在形象上,擁有強壯的身軀,長又粗的頸,有角或褶邊的頭,尖銳的牙齒,和一條長長的尾。它用4隻強而有力的腳行走,用一對像蝙蝠翼的巨翼飛行,全身覆蓋著鱗片。
此外,dragon多居於山洞,喜好財寶,通常洞中都會收藏大量的財寶。紅龍會噴火,藍龍會噴電攻擊。dragon也有強烈領土觀念,大多都單獨行動,且常年沉睡。
※ 相關報導:
* 《賽德克巴萊》霧社街湧人潮 拆不拆延後決定
http://tw.nextmedia.com/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20125/107400/
* 可惜! 賽德克未入圍奧斯卡名單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00103/112012012500001.html
◆ 17歲高中女vs.70歲嬤3月尬舞
朱芳瑤/台北報導 2012-01-27 中國時報
當十七歲遇上七十歲,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聯合勸募協會「青春棒棒堂」高中樂齡服務創意競賽,邀請北市中山女高現代音樂社與松山阿嬤舞蹈班切磋舞藝,三月將聯手表演。七十歲的徐英子笑說,雖然是老骨頭了,體力、技術比不上年輕人,「但我可是很有信心喔,我們勇於接受挑戰!」
政府推估民國一一四年,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二○%,亦即每五人中就有一名老人。聯合勸募協會指出,台灣人口老化速度飛快,與日本並列世界第一!
聯勸表示,政府礙於預算有限,經費多半只能投入失能老人照護,但國內約二四八萬名高齡者,有八成是無失能老人,也需要關懷,例如鼓勵長輩進行各種社會參與活動,延緩老化、促進健康,將有助於減少未來長期照顧的負擔。
聯勸與受萬泰銀行贊助,現正進行「青春棒棒堂」高中樂齡服務創意徵件競賽,號召高中職校學生組隊提案,設計讓阿公阿嬤參與的活動。
北市中山女高現代音樂社,受邀成為種子團隊,三月將與松山阿嬤舞蹈班共同表演。阿嬤們年紀五十歲起跳,最長也有七十多歲,但活力不輸年輕人。中山女高學生李品萱佩服地說,「大姊們的學習速度超乎預期,馬步也蹲得比我們紮實。」
七十歲的徐英子,五十歲開始學跳舞,熱情滿滿的她直呼,「我沒有感覺到自己已經七十歲咧!」但也坦言,聽到要和年輕人合作時嚇一大跳,「熱舞?在地上翻滾?我可做不來啊!」實際練習後發現,同學們已貼心地降低舞步難度。她笑說,「這些孩子把我們年輕的心都找回來了!」
徵件競賽總獎金達卅四萬元,二月廿九日截止收件,詳情可上活動網站查詢http://www.unitedway.org.tw/cosmosbank.youngatheart/;或上臉書搜尋「青春棒棒堂」。
陣容強 古典樂5大團登台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2.01.23
樂迷請存好荷包!今年古典音樂會眾星雲集,光是交響樂團,就預定有五個名列全球二十大的樂團來台,分別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德勒斯登國家管絃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馬林斯基劇院管絃樂團、俄羅斯國家管絃樂團。
此外,有美國室內樂「第一家庭」之稱的茱莉亞絃樂四重奏,將在台灣在美二代移民小提琴家林以信擔任第一小提琴家之後,於十二月首度來台。去年為英國皇家婚禮獻唱的西敏寺大教堂合唱團,以及法國著名鋼琴家艾瑪(Pierre Laurent Aimard),也將首度在台亮相。
今年來台的交響樂團數量雖非近年之最,陣容堪稱近年最堅強。二月揭開這場交響序幕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依照英國「留聲機」雜誌二十大交響樂團名單,在今年來台五大中排名最前,指揮則由五年前來台的首席指揮楊頌斯改為英國客席指揮哈丁。哈丁數年前曾來台指揮倫敦交響樂團,風評頗佳,此次擔任獨奏的當紅小提琴家特茲拉夫也令人期待。
前年捲入性侵男童疑案的俄羅斯著名指揮、鋼琴家普雷特涅夫,洗刷冤情後,六月將率一手創辦的俄羅斯國家管絃樂團再度來台,並很可能與俄羅斯大提琴天后顧德曼同台合奏大提琴協奏曲。
◆ 整個城市都在看書
【劉克襄】2012-01-28 中國時報
一年一度的國際書展又開辦了,我不禁想起一些相關之事。
前年夏初,經營二手書的茉莉書店南下台中,在熱鬧的公益路上,開設了分店,裝潢格局之恢宏,遙遙映照著對街誠品書店的雅緻風味,顯見他們看好台中潛藏的閱讀人口。
這一新一舊的書店也各自推出系列閱讀的講座,吸引了近乎爆滿的讀者,瞬時間,長久缺乏藝文風氣的台中,似乎邁入了一個可能的美好年代。
但這是否為虛空的假象,能夠支撐多久?恐怕還都有相當大的變數。如果走逛周遭街景,除了這兩家店面,跟閱讀相關的藝文活動,其實仍處於荒漠般的狀態。周遭仍以一些連鎖、流行的飲食店面為多,有些知名的餅店或小吃,經常排出一條長長的人龍。街景接近夜市的氛圍,離人文環境比較頗遠。殘忍地說,這兩家有點像在離島開咖啡店般,如何形成長遠的特色,恐怕還有待加強。
這情形不免讓我想到德國。德國人喜愛閱讀,大概是一般人已知的事實。秋末時我旅居那兒,在長程火車上,在城市捷運間,這種愛看書的印象更加深刻。持書閱讀者或坐或立,常比閒閒沒事做,以及看報紙的人都多。同樣的公共空間,若在台灣,玩手機、聽音樂或看報紙的人,相信會比較頻繁。
回來後,再仔細回想,嚴肅而善於思考的他們,端在手上閱讀的,多半以紙本厚書為多。經常本本如《聖經》般,裡面都是密密麻麻文字,還不是圖文並茂的雜誌。我還驚奇看到,好些人在書店買書,一口氣就買了十來本,放置在推車籃裡,彷彿貯備木柴,準備今年冬天好好取暖。
在柏林的大書店,我也有好幾回,參與當地作家的新書發表會。只見德國的文化記者訪問作家,如追明星般。我不禁向一位駐德多年的台灣記者探詢,德國報紙到底有多少採訪作家和文學出版的記者?
他的女朋友剛好是圈內人士,嫻熟地指出,這是一個龐大市場,以此為職志的編輯和記者不可勝數。我不免感慨,因為在台灣主跑這條線的專業記者,恐不出三、四人吧,且集中在少數幾家傳統報紙。
只是光靠民間的出版力量,德國的文學市場就能活絡地綿延不絕嗎?其實不然。最重要的,還是政府部門的決策。政府擬好既定方向,把文化政策所需的經費當做永續而必然的龐大支出,才會形成這一廣大市場的需求,以及良性的互動。德國國民享受閱讀的風氣,大抵是建立在此一基礎上,慢慢培養出來。
台灣的政府部門即將改造,文化部也會成立,但我們的文化預算能否長年編列,視為必然的支出,讓閱讀形成一股風潮?這絕對不是一個口號,或者每年幾回閱讀下鄉就能帶動的。那一定是長期而豐裕的經費,民間才會相對地投資,帶動閱讀的生活風潮。
有一天,我和記者友人經過柏林一家書店,他興奮地介紹,「這家的空間不輸給誠品?」但隨即補上一句,「只可惜,它們沒有二十四小時。」
我們有二十四小時的書店,而且成為觀光景點。如今舊書店更有新理念,說不定也會成為旅人的向隅之地。這些都很值得驕傲,可以唬唬世界各地的華人,但那還是表相,一個個孤獨的精神地標。想要帶動廣泛的閱讀,要成為文化大島,光靠民間仍是杯水車薪,更非一年一度過年後的台北國際書展,就能喚起讀書風氣。政府部門還是得挹注源源不斷的力量。
目前地方政府的藝文活動經費,仍是檸檬榨乾後,那一點點略帶溼氣和纖維的表皮,遑論是文學閱讀這一塊的推廣。什麼年代,我們走進捷運車廂,發現看書的人會比沒看書的人多呢?準確、持續而且具體的文化政策無疑是關鍵。
書展只是嘉年華會,恆常逛書店、看書才是生活享受。希望有朝一日,隨時隨地都有人在看書的街景,那種從容的情境,在台北、台中,乃至其它都會,皆能盡早實踐。(作者為作家)
※ 相關報導:
* 瘋狂立體書來了 史博館六月登場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864916.shtml
二○一二台北國際書展再過幾天即將開展。另類的「書」展─「立體書的異想世界」也將在今年六月中旬登場。
* 台北國際書展周三開幕 名推理作家來了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865746.shtml
挪威犯罪推理作家尤‧奈斯博、芬蘭知名犯罪推理作家蕾娜‧萊道拉寧將現身台北國際書展。
* 台漫畫家續獲歐漫畫節邀約
http://www2.cna.com.tw/News/aOPL/201201280145.aspx
台灣漫畫家透過法國西部的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提高能見度,陸續獲得歐洲國家漫畫展、漫畫節邀約,其中包括巴黎龐畢度中心、以及來自比利時、瑞士的邀約。
* 83歲素人嬤 畫活牡丹蝴蝶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12012012900160.html
人生七十才開始,八十三歲的李信美阿嬤年屆古稀才開始學畫,費心琢磨研究,無師自通成了素人畫家。畫筆下的阿嬤年輕樂觀,最愛牡丹和蝴蝶,用色鮮活亮麗,常為作畫廢寢忘食,甚至睡前靈感乍現,又坐到桌前連畫數小時,作品累積二百多幅,讓她在年過八旬後,還能舉辦畫展,自娛娛人。
◆ 金獅獎大導 讚台灣電影有深度
中央社 2012-01-28
波蘭大導演札努西今天盛讚台灣電影有深度,許多作品都能發人省思,卻又兼顧商業、娛樂,顯示台灣電影人具有豐厚的文化內涵,才能創作出這樣的作品。
具有聯合國諮詢地位的美國非政府組織「世界青年聯盟」(World Youth Alliance)與中華民國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共同舉辦的「曼哈頓國際影展」(Manhatt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今天晚間在紐文處舉行開幕活動,並播映札努西(Krzysztof Zanussi)作品「熱心腸」(Serce na dloni)。
1984年以「沈寂太陽年」(The Year of the Quiet Sun)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殊榮的札努西接受訪問時表示,他曾經受邀到台灣訪問過一次,台灣電影人的豐厚文化內涵,讓他印象深刻。
也曾經到中國大陸訪問的札努西說,比較大陸與台灣兩地,相較於大陸近年商業電影取勝,功利主義盛行,台灣年輕人心胸相對開闊,在台灣也能感受到久遠的傳統中國文化,這讓台灣得以拍出有深度、能發人省思的作品,卻又能兼顧商業與娛樂,吸引觀眾買票進場。
札努西感嘆,這些年國際電影市場完全被好萊塢壟斷,只重視聲光音效,只在乎票房,觀眾開心看完,走出電影院,卻什麼都不記得,也沒有任何迴響。
對他來說,與其拍部高票房的商業電影,他更在乎自己能給觀眾什麼。札努西不諱言,藝術電影的路不好走,但只要觀眾能從他的電影裡體驗到不曾體驗過的感受、吸收到不曾知道的知識,就是他最大的成就,也是他電影生涯的最大驕傲。
札努西說,他曾經應邀出席美國中西部的一場電影放映會,會後觀眾最主要的問題居然是問他,為何他不拍「正常的電影」,拍部英文發音的電影,而不是要這些美國觀眾看著英文字幕、聽著演員說波蘭語。他說,那次的放映會讓他非常沮喪,也是他後來拍攝英語電影的轉捩點。
但多年之後,在倫敦的一個工作室裡,他碰到一位年輕電影人跟他說,他之所以會選擇走電影這條路,就是因為看了他的那部「不正常電影」,讓他有所啟發。
札努西說,這個故事給了他很大的省思,讓他能堅持拍攝他想要拍攝的電影,因為他深信他的作品能在他不知道的時候,影響了某個人,改變了這個世界。
※ 相關報導:
* 華山文創園區內 帳篷藝術節連演兩月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864940.shtml
由匯川聚場舉辦的匯川藝術節,今起將有卅個表演團隊在帳篷內連演兩個多月,成為台灣史上最具規模的帳篷藝術節。
20藝術家 思考「Re:紙」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2.01.29
電子書等新媒體的出現,是否會讓人紙間幾千年的關係,產生改變?來自台、日、韓、泰、中國大陸的廿位年輕藝術家,即起在華山一九一四文創園區展出「Re:紙」,探討紙在現代社會的演變。
策展人陳小剛就讀日本多摩美術大學。去年他和廿位在日本認識的亞洲藝術家,成立藝術團體「HAKUSHI(日文,意指白紙)。陳小剛表示,他們希望成為包容不同個性並孕育新價值的團體;並像白紙一樣,透過創作成為媒體,向世界傳遞理念。
「HAKUSHI」成團後的首次展覽「Re:紙」,去年底先在東京原宿展出,下一站還要到泰國。陳小剛指出,此展的中心主題是「紙」,但展品的素材未必都是紙,還包括裝置、影片、網站或商品等。參展的藝術家多為廿歲出頭,在數位科技的浪潮中長大,對紙的看法迥異於前一世代。
陳小剛的作品是「串筆」,讓使用者像串燒一樣,用一張張紙片串出筆身。他表示,這是他跟朋友吃串燒時想到的靈感。
當白紙寫上字,便成為承載資訊的工具。大田哲也的作品「書寫的重量」,放上一疊白紙和一疊印上油墨的紙,讓觀眾分別拿起兩者,從重量的差異中感受「書寫的重量」。
日本是一個講究包裝的國度,卻因此造成紙張的浪費。日本藝術家崛越涉太設計的「數位包裝」系列產品,從收音機、時鐘到電風扇,外型都像可掛可提的包裝袋。
大陸藝術家李昊舟設計的「廁紙」,則讓人們思考廁紙浪費的問題。
◆ YouTube「你的電影節」計畫啟動
【中廣新聞/翁千惠】2012-01-30
繼去年「一日人生」(Life In A Day)集體創作短片計畫後,YouTube再度和以《異形》一戰成名的英國知名製片公司Scott Free、阿聯酋航空、威尼斯影展合作舉辦「你的電影展節」計畫,希望藉此發掘培養新一代的導演、製作人和故事創作人才。
這項計畫將由全球的YouTube觀眾票選出10部決選作品,參賽者將可獲得贊助飛往義大利出席2012年第69屆威尼斯影展,作品也將在8月影展期間展出。計畫最後有一名大獎得主可獲得50萬美元YouTube原作獎金,並可和知名製作公司合作,將大獎作品製作為一部電影。
「你的電影節」影音作品長度以15分鐘為限,注重故事情節,形式風格和每組參賽作品數量不限,2月2號到3月31號期間上傳到YouTube 「你的電影節」頻道(http://www.youtube.com/yourfilmfestival),大獎得主將在9月威尼斯影展期間同時舉辦的「你的電影節」頒獎儀式中以網路直播方式公布。
※ 相關報導:
* 影視科技 龍年文創重頭戲
http://www.udn.com/2012/1/30/NEWS/READING/REA8/6866766.shtml
文創創投業者歷經半年觀望和練兵,今年投資文創產業可望比去年加速及上手。影視產業應仍是文創投資主流,且可能出現知名表演藝術作品或熱門電視劇,變身「電影版」的趨勢;此外,科技創新結合美學設計的「科文共裕」模式,也可望逐漸成型。
◆ 「不只唱歌吧」 記錄3年玉山原民童聲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2.01.30
來自玉山山麓的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在建國一百年國慶大典獻唱「百年禮讚」組曲,如山澗般清新的天籟美聲,令人印象深刻。紀錄片導演楊智麟花三年捕捉合唱團的追夢過程與理想實踐,完成紀錄片「唱歌吧!」和「不只唱歌吧」。
「唱歌吧!」在二○一○年獲台北電影節金穗獎首獎;續集「不只唱歌吧」採公益方式發行,希望吸引認同他們理念的人。
過去十五年來,南投信義鄉羅娜國小校長馬彼得在每個周末召集原住民小朋友練習合唱。原聲雖然是合唱團,目的卻為了教育,馬彼得的夢想是「培養未來的原住民菁英、讓世界聽見玉山的聲音」。楊智麟說,合唱要求專注、耐心及紀律,是最佳的教育方式。馬校長的理念深獲建中退休教師阿貫(Akuan)、藍蔚(Langui)認同,一群人在三年多前籌組台灣原聲教育協會,及體制外的「原聲音樂學校」一同朝目標前進。
楊智麟說,他頭一回為原聲拍紀錄片,是因合唱團應邀參加在泰國舉行的世界少數民族文化保存會議;返台後馬校長希望為小朋友錄音樂專輯,他因而拍攝如同MV花絮的「唱歌吧!」結果不但得獎,片子還被剪輯成廣告而廣獲迴響。
「沒想到紀錄片會拍成連續劇!」楊智麟說,「不只唱歌吧」原名是「250hrs」,因為原聲應邀參加二○一○世界奧林匹亞合唱比賽,練習時間只有兩百五十小時。期間遭逢金融風暴、團員變聲、八八風災後對外交通中斷等考驗,阻撓團員們練習進度。馬校長只得宣布放棄參賽,卻有了美麗的意外結局……。
由原聲教育協會公益發行的「不只唱歌吧」專輯,包含一部記錄孩子們成長的DVD以及一片音樂CD。曲目涵蓋布農古調「拍手歌」、讚美詩「奇異恩典」等。捐款兩千元即可獲贈一套專輯。原聲協會將於二月十一日在建中舉行會員大會,屆時小朋友將在現場獻唱。原聲合唱團另將於三月十日在羅娜國小操場演唱。
規模歷年之最 國際書展來了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2.01.31
第20屆台北國際書展2月1日至6日舉行。今年共有60個國家、749家出版社,共2183個攤位參展,規模歷年之最,估計參觀人數可突破55萬人次。
今年以「綠色閱讀」為主題,不僅有16、17世紀的古籍展示,還有各種最流行的數位出版品、手工書、電子紙等綠色閱讀載具,讓民眾走一趟書展,就可以由古到今掌握出版界最新的作品與趨勢。
書展基金會表示,去年是國片豐收的一年,為了讓更多好的出版作品被看見,今年首度嘗試跨界媒合,要當起「媒婆」,結合出版與影視界,舉辦「華文出版改編影視作品提案大會」及「華文出版改編影視作品個別會議」。先安排入圍書籍的編輯團隊提案,再讓影視公司、製片寫下期待改編的書籍,最後進行配對,讓影視公司與出版社單獨見面詳談。
為了吸引人潮,主辦單位祭出滿額送及抽獎活動。書展開幕當天購書累計滿1288元,可憑發票到咖啡休息區兌換限量咖啡,換完為止。民眾並可參加抽獎處,現場可抽iphone4s、韓國機票,及百元優惠折價券等好禮。超過150家出版社推出限量禮物及折扣,新書最多下殺5折,愛書人可到各攤位搶好康。
書展也是書迷與偶像作家面對面的好機會。今年台北國際書展適逢書展20周年,特別邀請重量級的作家來台。包括作品被翻譯成40種語言,全球銷量突破850萬冊的北歐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Jo Nesbo)與美國奇幻天才新星「迷霧之子」作者布蘭登‧山德森(Brandon Sanderson)。
還有當今日本文壇三大重要女作家之一的角田光代、超人氣的幽默推理作家東川篤哉、人氣攝影家川島小鳥、童話創意大師五味太郎、小甜甜作者五十嵐優美子等,也都將來到書展。
◆ 我見我思-痞子英雄 模仿與創新
【張景為】2012-01-31 中國時報
這幾年蔚為風潮的「國片之春」,在今年春節前後的電影檔期,不僅出現大量的本土賀歲片,試圖挑戰洋片票房,也顯示國片在市場突破上更強的信心。其中,號稱耗資三點五億(僅次於《賽德克巴萊》的七億成本)的《痞子英雄首部曲》,以國片罕見的企圖心、超越以往的技術場面和豐富緊湊的娛樂元素,把觀眾被洋片、港片早已養大、搞爛了胃口的現代動作片,重新經營出本土商業片不俗的成績。
《痞子英雄》的宣傳是「比美」好萊塢動作片,老實說,洋片的娛樂特效與影像奇觀,自然是突飛猛進,目前難以超越;但對這方面看衰看扁國片的觀眾來說,本片就算不能比美但也算是入門了,當得起絕無冷場、一新耳目的評價。
論警匪片與動作片的技術與多樣性,好萊塢堪稱是開山老祖,因此看本片時,就像是在觀賞各種類型電影的集大成,不斷地會對若干情節有似曾相識之感,乃至浮現許多經典賣座片的畫面。對真正的影迷來說,這有可能是一種過度累贅的折磨,卻也有不斷解謎、了然於胸的樂趣。
從題材看,《痞子英雄》表面上是最通俗的警匪片,但隨著劇情的推演,就會發現黑幫情仇只是幌子,內幕與陰謀逐漸浮現,越來越像好萊塢慣用的公式:想要毀滅世界的狂人、恐怖組織與變態殺手、愛國教條的特種部隊、超炫的科技武器、為了爭取預算而製造恐懼的軍方高層、正邪難辨的情治單位、軍火販子、戰爭遊戲與公理正義的反思等等…劇情層層推演,多線交織,幾乎龐大複雜到快失控的地步。
從人物角色與劇情設計來看,影迷們就更要對號入座了。男主角趙又廷的憤怒與暴烈,造型個性頗具魅力,好像《捍衛戰警》的基努李維;他和黑幫痞子黃渤從敵到友、從提防到合作的情感,像是艾迪莫菲與尼克諾特的《四十八小時》;他的孤獨奮戰、不斷示警卻無人理會、還有笨長官的掣肘,像是《終極警探》裡的布魯斯威利;狂熱的愛國份子與莫名的毀滅武器,又有尼可拉斯凱吉《絕地任務》的影子,當然包括飛機上的纏鬥、情治與軍方的陰謀,還有更多的例子…。
本片還有不少聽起來似乎擺爛,但又不能不說是有道理的台詞,例如「你永遠不知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需要多大的勇氣」、「你會憤怒,是因為你恐懼」、「真相,是勝利者說給你聽的故事」、「世界不是你想像的那樣」、「這個世界是沒有道理的」等等,不斷地在關鍵情節畫龍點睛,卻又避重就輕,像是漫畫或古龍小說裡的空靈對白,又像是網路上犀利的俏皮話。
看到這裡,好像我對本片全面拆解,一路吐槽?其實不然。如果以好萊塢為宗師,效法者可分為抄襲、模仿、致敬、創新等四個層次;前兩者可以王晶、朱延平為代表,更為用心的後兩者,則可以本片為範例。王、朱兩位都曾是港台引領一時風潮的票房導演,但基本上屬於抄襲好萊塢賣座片橋段,再予以模仿或顛覆,常常是檔次不高的搞笑。但如果像本片般敢於挑戰艱難的場面與情節,再予以融合創新,那麼誰是痞子?誰才是英雄?也就不辯自明了。
土產OPEN將 進攻日本
【聯合報╱記者雷光涵/台北報導】2012.02.01
日本第六十三屆札幌雪祭六日登場,台灣土產的超商角色OPEN小將「反攻」日本,是北海道雪雕展場第一個台灣卡通人物代表。這座雪雕高三公尺,由日本雪雕師傅親手打造,北海道電視台全程記錄。
統一超商公關部長林立莉表示,受邀主因是日方感激去年311日本大地震後,台灣人熱情伸出援手,「以統一集團通路的零錢捐款為例,一個月募得八千萬元,創歷來急難捐款最高」。
她說,受邀雪祭代表OPEN小將已成為國與國的聯結,不僅是企業品牌而已。過去札幌只出現過故宮、101大樓的建築冰雕。札幌雪祭每年可吸引兩百萬人次的旅客,OPEN小將「本尊」還會到會場,與民眾互動、表演舞蹈。
「OPEN小將」有個日本味的名字,很多人以為來自東瀛,甚至有小朋友跟父母吵著「要到日本看OPEN將」,其實他是台灣企業的原創角色。
從日本廣島來台自助旅遊的岡河夫妻,在台北客運站旁的便利超商看到OPEN小將立牌,好奇地問台灣友人,「這是什麼卡通?」友人反問,「這不是日本出的公仔嗎?」
日本7-11授權開設便利商店,統一超商「發揚光大」,創造這一系列的企業玩偶。
去年十一月,OPEN小將的妹妹「PLEASE將」,甚至成為日本觀光協會的台灣宣傳大使,捷運車廂可見非常「萌」的PLEASE對大家說,「我喜歡的你,快來日本吧!」
中央電台對日本播送的廣播節目辦有獎徵答,以OPEN小將商品當獎品,製作人王淑卿笑說,培養一批粉絲,還託人來台灣買一堆周邊商品。
六年多來,統一每年要花費近億元來「養」OPEN小將一家人。這次白色OPEN小將前進札幌,成為另類台灣之光。
※ 相關報導:
* 嚴震生:童年甜蜜回憶中的大騙局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871541.shtml
在嚼了數百枚泡泡糖及和同學交換資訊後,我們就發現無論如何努力花費,能夠蒐集到七、八十張就已很不容易... 久而久之,當我們逐漸認識到那部自行車是遙不可及的商人噱頭時,卻已情不自禁地迷上這些三國人物,因為不僅畫片正面有他們的畫像,反面更有簡單的文字介紹。為了延續我們繼續消費的意願,不知是在幾年後突然有幾張較少見過的畫片開始在市場出現,如龐統、韓當、文丑、顏良、韓德、文聘等,但最終從未聽說有人蒐集到那可以換得自行車的一百張畫片。
* 持高鐵票根 免費逛台北書展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S1/6871715.shtml
第廿屆台北國際書展明天開展,明起到二月六日,民眾只要憑起站或訖站為台北站,另一站為桃園以南的高鐵票根,就能兌換免費入場券逛書展。
◆ 舊木料當畫布 蒐藏寶島美
自由 2012.01.31
〔記者潘杏惠/新北報導〕六十三歲素人藝術家蔡東原,將新北市三峽老街改造整建時收集的舊木料當成畫布創作,將風土民情、廟宇文化彩繪在裁成台灣形狀的木板上,勾勒出一幅幅台灣寶島的美麗風光。
蔡東原的「寶島創作展」有近三十幅作品,各有特色,令人懷念的成長記憶大同寶寶,在蔡東元的細膩筆觸下,童趣十足;三峽祖師廟及供奉的清水祖師,則是巧妙合體,創造新的視覺效果;台灣特有的土角厝、風獅爺,小鎮風情、自然風光也都是創作題材。
特別的是,每幅畫作色彩斑斕,象徵台灣是一個豐富飽滿的節氣之島,畫作大小不一,最小尺寸長十五公分、寬五公分,最大尺寸近成人高,意味著台灣多元文化。
談起寶島創作展的由來,從事骨董生意買賣的蔡東原露出驕傲的笑容直說「哇系台灣人,當然畫台灣啊!」
寶島創作展即日至二月二十八日在新北市三峽區「甘樂文創」展演空間展出,時間早上十一點至晚上九點,地點在三峽區清水路三百一十七號,展覽期間,蔡東原阿伯也將在現場創作巨幅作品,十人以上預約導覽請洽02-26717090。
◆ 接受小女孩建議 老虎麵包改名長頸鹿麵包
【中廣新聞/郭希誠】2012-02-01
小蝦米有時候也可以打敗大鯨魚。英國一個三歲大的小女孩莉莉就讓一家大賣場把麵包的名字改了。
這家大賣場去年推出一款麵包,用麵包上的花紋命名叫老虎。當時三歲半的莉莉跟媽媽去賣場,看到以後大惑不解。因為他覺得麵包外皮花紋像長頸鹿。
媽媽立刻在網上留了封短信說,為什麼老虎麵包不叫長頸鹿麵包。落款寫的是三歲半的莉莉。客服經理金克利看到回信說,當初製作這款麵包的師傅認為花紋像老虎。不過,顯然師傅是老眼昏花了。最後他也仿照莉莉的方式署名二十七又三分之一歲的金克利。
他們倆的魚雁往返到現在為止得到了十五萬個「讚」。大賣場看出大勢所趨,昨天終於從善如流,把麵包品名改成長頸鹿。
※ 相關報導:
* Sainsbury's changes Tiger Bread to 'Giraffe Bread' following advice from 3-year-old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newstopics/howaboutthat/9053800/Sainsburys-changes-Tiger-Bread-to-Giraffe-Bread-following-advice-from-3-year-old.html
◆ 龍應台 將成首任文化部長
【記者林采韻/台北報導】2012-02-01 旺報
龍年開春,台灣文化建設確定由「龍」領軍。知名作家龍應台將出任文建會主委,若無意外,今年5月20日龍應台也將成為台灣首任文化部部長。昨日龍應台透過基金會表示,她目前人正在香港,面對文化部的創立感到責任艱鉅,她滿心忐忑,需要社會「加持」。基金會指出龍應台將於2月15日回台正式就職。
龍應台明星作家的光環,在華文世界享有高知名度。對於接任主委一職,龍應台說:「咬牙下決定之後,已經嚴重失眠,每天心情沉重,好像戴著頭盔要去當兵了──或者是高空跳水。」她期待文化有機會和財經或國防一樣,成為社會、媒體、政治所關注的主流。龍應台說,文化是台灣最好的優勢,也希望在台灣的土壤深耕,對整個華人世界都有相互激勵的作用。
龍應台出線 不意外
龍應台的出線,對多數文化界人士來說並不意外。總統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龍應台為其首任文化局局長,馬英九2008年參選總統時的「文化政策白皮書」也由龍應台主導,在馬英九總統任內,她也數度被提及為文建會主委人選。
1999年龍應台接掌台北市文化局長,北市文化局是全台第一個地方文化局。她以5年時光,開創文化局的格局和架構,幾項重要的施政包括文化資產保護、古蹟再利用、老樹保護、街頭藝人等。
創建典範 絕對是挑戰
文化評論人林谷芳指出,任命龍應台,可見在「夢想家」事件之後,馬政府需要一位有文化論述能力的文建會主委,且龍應台應能引導文建會回到文化上主體性的作為,他指出龍應台是有想法和主動性的人,未來可多廣納雅言。表演藝術聯盟祕書長于國華指出,文化部的事務涉及廣泛,從社區到國際交流,從藝術原創至產業,絕對是挑戰,「依龍應台的知名度,她的上任華人社會都在看,將有機會立下華人世界的典範。」
從教育部文化局到文化部
【聯合報╱龔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2012.02.02
陳冲的新內閣組成,文建會主委由龍應台擔任。文建會五月將改組成文化部,龍主委將來就是龍部長。
有人說龍應台是匹「黑馬」。其實二○○八年馬英九競選總統時,文化白皮書就是龍應台起草的,馬當選後龍未入閣,那是跑了一匹「白馬」。以龍的才識、國際觀及對兩岸三地和海外華人社會的號召力,有這樣條件的文化部長不太多。馬英九第二任還有四年,文化建設仍大有可為。
儘管龍應台的才具堪當此任,但她的「仕途」究會怎樣?多少仍叫人有點擔心。
大家還記得當年「教育部文化局」嗎?它於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十日成立,局長是政大新聞系主任王洪鈞教授。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主管「文化」的政府機關,面對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更有興滅繼絕的時代意義。雖是教育部下屬機關,在成立酒會上,各院部會首長幾乎全到齊,嚴家淦、蔣經國都親臨致賀,真是漪歟盛哉!但好花不常開,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卅一日忽奉命裁撤,得年不足六載。辦理結束的王洪鈞自嘲是「有始有終」。
政府何以「為德不卒」?外界的傳聞自不足為憑。民國八十六年十一月十日,原文化局同仁合編了一冊《我們曾是文化園丁:紀念教育部文化局成立卅周年專輯》,王洪鈞在卷首撰《中國文化歷史失落的一頁》以「為史補殘」。但在提到文化局裁撤的原因時,僅以「權謀誤國」四字帶過。文化局的歷史,仍然殘缺。
當年文化局之夭折,恐怕就壞在「文化」二字上。中國人常自詡有「五千年悠久文化」,是否有「五千年」姑且不論,但什麼是「文化」?誰能具體說得上來?所以文化局業務太雜,項目太多,一大群鳥,幾排散彈,彈起鳥落,又能打到幾隻?文化無專業,人人是行家,八方風雨,評頭論足,於是文化局陷入父子騎驢的困境,什麼都做了一些,但什麼都做得不夠。文化局的左右為難和顧此失彼,文化部自應全力避免。
王洪鈞雖以「權謀誤國」概括文化局的終結,但外界耳聞「權謀」之來還是利益作祟。當年文化局主管電影業務,那時外國影片進口有配額制,配到的發財,配不到的銜恨。銜恨者多了,且若有「人事背景」者,則王洪鈞危矣!不僅電影配額,還有其他權利糾葛,文化局陷入這個大漩渦裡,豈能善終?這不由叫人想起文建會前主委盛治仁,因為慶祝建國百年活動經費的分配問題,被人告狀,為示清白,自請辭職候查。未來文化部的預算應該更大,龍部長的麻煩難免不會「水漲船高」。
這些「小事」龍應台自會處理,外人真正替她發愁的還是立法院的問題。今天政府延攬人才不易,很多人不願擔任政務官,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不願申報財產,以維護個人及家庭的隱私。第二,害怕媒體的「人肉搜索」,你讀小一時跟哪個男孩、女孩牽過手,今天都會變成「緋聞」,什麼人能禁得起這樣的「檢驗」?第三,不願面對立法院某些「流氓型」和「意識型」立委的粗暴無禮。中研院副院長劉翠溶女士不就是被立委言詞羞辱,因而淚灑國會「神聖議壇」並憤而辭職嗎?
龍應台新職甫發表,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就「憂慮」她「抱持大中國情懷」。龍應台於台北市文化局長任內,在維護個人尊嚴、推動業務並與市議會有分寸的相處上,成績尚稱不惡,但願她與立法院能長期「不統、不獨、不武」。
台灣一小島耳!科技不如歐美,經濟早被大陸超過,最有「立國」條件者可能就是文化。過程雖然艱困,但成果最能持久,是國家長遠的根基。龍應台希望文化能像經濟和國防一樣,受到社會同等重視。如果還有人解不開經濟「迷思」,那就請聽這句話—「文化是明日的經濟」。
政府既決定設文化部,諒已有深思的理想和熟慮的政策,應以當年教育部文化局的史事為惕勵。各方在監督之餘,也要善待他,讓他能做事。不是因為他是龍應台,就是嚴長壽、林懷民來也一樣!
◆ 文化3改革 請給我幸福感
【聯合報╱潘(示番)/佛光大學亞洲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宜縣礁溪)】
2012.02.02
馬政府迅速公布新一波的內閣人選,原本最具爭議性的文建會主委一職,也在此波內閣人事中迅速公布。顯然想積極回應社會期待,由龍應台出任,頗讓我想起法國第五共和戴高樂任命安德烈馬爾羅出任首任文化部長之企圖心。在此,提供一些文化議題讓為政者參考。
首先,文化官員之士氣亟須提升。文化立國的口號響徹雲霄,近廿餘年來,文建會的角色日漸式微,與一般地方政府的文化局,功能幾乎毫無二致。不斷的節慶活動耗盡官員的精力、才思,猶如使士大夫為雜役,從事文化者豈有不辱。
因此,希望新主事者須使文化官員才思用所當用,使文化為其志業,如此,有志者投身文化志業,方能使文化政策落實,可長可久。
其次,文建會或文化部,絕非只是資源分配的角色,也須注重整合,具有主動任事之意志力。在有限預算下,整合五都改造而釋放之空間、能量,使地方資源與中央資源分合進擊,創造更豐富的文化活力,方能在資源排擠下創造新方向。
因此,我們不期待廣建文化設施那種大量硬體建設的資源投入,而是以中央政府之高度,轉化舊有設施,成為各具特色的文化設施。譬如巴黎市政府使車站成為奧賽美術館,當引為思考。
最後則是,使國人得以因文化而獲有幸福感。經濟有其現實物質為衡量標準,文化之豐盛與高度,卻往往在於心靈感受。然而,在國人享受文化之前,文化人須受到應有尊重,而非文化買辦之廠商身分;相對於此,文化人也應自重,而非只知競食文化大餅,成為唯利是圖之輩。從事文化者有尊嚴,則不患多寡,皆能自甘自樂,文化享受者也能真心認同。
庶民素有喜觀煙火文化,怒斥施政無感之宿習,少部分文化界人士搶食文化資源,卻怒指資源短少,故而文化官員處今之世頗為難處。龍應台具文化認知與行政經驗,總攬全國文化事務,希望能以全國施政為目標,能以少數資源做出文化高度與亮點,使國人以文化為傲。
好樣本事/書香小店 有家的fu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2.02.02
位在台北市東區的「好樣本事」獲選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是台灣唯一入榜的書店。這家僅有13 坪大,隱身在台北東區巷弄內的小書店,2009年開業至今,販賣藝術設計為主的外文書,以及有設計感、裝訂特殊等台灣少見書籍,去過的顧客都說:「這是間給人有『家』感覺的氣氛小書店。」
接到好消息時
老闆正在逛花市布置書店
「好樣本事」負責人汪麗琴今天一早還去花市逛逛,想找些植物布置書店,聽到員工通知這個好消息,差點在花市大叫。她指出,自己熱愛旅行,又喜歡到各國收集各種有設計感、裝訂、印刷特別的書,因此選在東區巷弄內開一家小書店,裡面的擺設都是自己一手規畫,讓顧客一進入書店就有「書香」的感覺。
除了販賣台灣少見的外文設計書,書店內還有各種鐵器、老沙發等,只要有標價都可以販售,汪麗琴表示,自己對這些有溫度、有歷史的東西特別有興趣,出國時往往都會帶一些,回國後就放在書店裡面販售。
汪麗琴表示,現在經營小書店很難勝過大型的連鎖書店,加上網路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好像逐漸遺忘逛書店的感覺,經營這家書店,就是想呈現「書香氣息」,只逛不買也沒關係,很歡迎愛書的朋友看到喜歡的書坐下來閱讀,坐多久都沒關係,因為這就是書店存在的意義。
※ 相關報導:
* 全球最美20家書店 台灣「好樣本事」入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874434.shtml
美國娛樂網站Flavorwire.com認為,在只要點一點手上滑鼠就能買書的時代,如果還能將人們從沙發上拉到書店裡的原因,應該就是「書店太美了」。因此Flavorwire.com挑選出全球最美的20家實體書店,亞洲有4家入選,其中1家就在台北東區的「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
* 「美好一日計畫」 重新體驗過去曾有的美好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S1/6874633.shtml
在台北書展的角落,迷你沙龍的旁邊,有一塊很不起眼的藝文展場,沒有大招牌,沒有炫麗的廣告看板,展桌還是幾塊木板架在一疊疊舊報紙上做成,但逛展的人只要走過這裡,都會忍不住駐足,一駐足就流連不去,他們發現,這裡的東西好精彩。
* 看她們「口墨痕飛」 嘲諷文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873287.shtml
3名高中同班同學,進大學後都研習美術專業,她們在大學畢業前,攜手返回苗栗辦「口墨痕飛」聯展,展現她們不同的創作風格,也把最值得紀念的首次3人聯展獻給鄉親,今天起在苗栗縣國際文化觀光局中興畫廊展至22日。
◆ 不讓慶典失聲 「北管」登錄文化資產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2012.02.01
廟會慶典常搭配北管演奏「鬥熱鬧」,不過隨著時代變遷,這項傳統藝術已逐漸失傳。台北市文化局上月將「北管」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從事北管工作60餘年的演奏者朱清松和張金土,雙雙列為資產保存者,盼保留這項傳統。
文化局表示,未來將藉由兩位資產保存者推廣北管文化,透過補助演出經費,或協助建構藝師本身的生命史等建構北管歷史。由於北管練習時的音量大,排練場地確實相當缺乏,已經盡力尋覓合適的地點。
北管」從大陸北方傳來台,在迎神賽會、陣頭演出時都可聽到,音樂調性高亢具熱鬧感,民眾較熟悉的樂器如嗩吶、鑼等。北管深深影響台灣的歌仔戲與布袋戲,許多歌仔戲出場樂、甚至道教的道士進行儀式的背景樂,都是來自北管的牌子(曲調)。
北管分「古路」與「新路」兩大系統,前者主要伴奏樂器胡琴「殼仔弦」,音調較高亢;新路主要伴奏胡琴是「吊規仔」,音調較平。
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吳榮順表示,早年電視還不普及時,民眾茶餘飯後就是聽北管演奏(唱),最盛時期全台約有3、4千個北管軒社,已過世的國寶「茂伯」參加的板橋潮和社就是一例。
吳榮順指出,現在北管軒社要在都市生存「太困難」,除年輕人學習意願低,空間也是大問題,「只要一吹一打,鄰居就抗議」,現在全台僅存數百個北管軒社在運作。
依照文資法,文化資產分為「有形」和「無形」,經北市文化資產審議會討論決議,由文化局將北管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
從事北管工作60餘年的資深演奏者朱清松和張金土,帶領大稻埕百年北管軒社共樂軒至今,仍繼續傳承這項文化,被列為資產保存者。
年輕人不愛學 八旬樂師好無奈
北管被登錄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資產保存者張金土和朱清松,兩人都從10幾歲起接觸這項藝術。張金土曾到世界各地表演,看到年輕人學習北管意願低落,感嘆「很無奈」,朱清松則抱持樂觀看法,認為北管「仍有再起的一天」。
文化局表示,張金土熟稔北管音樂頭手鼓及絃樂,也曾參與亦宛然、小西園布袋戲等後場配樂,表演具特殊性;朱清松嗓音特殊高亢,唱腔獨具一格,樂器技法優異也具藝術性。
張金土的父親是大稻埕百年北管團體「共樂軒」的成員,從小耳濡目染,打下藝術底子,12歲進入該軒社學習。
張金土說,從前地方上很流行北管,表演者相當風光,他除全台走透透演出,也受邀到世界各地登台。「五大洲都去過了」,最難忘的是在德國表演時,觀眾不斷鼓掌「不讓你離開」,整整謝幕三次,感覺超級榮耀。
張金土已80歲,偶爾還是會受託演出,但比起以前天天有表演,情況差多了。他感嘆,學習北管需要熱情,但現在年輕人比較想賺錢,只能說「很無奈」。
朱清松同樣在家人鼓勵下,從16歲進入共樂軒「學功夫」。今年84歲的他說,台灣光復後生活單純,北管曾盛極一時,年輕人爭相學習,但現在娛樂項目多,可學跳舞、唱KTV 、看電視等,北管已不如從前盛行。
他說,北管是先人留下來的「寶貝」,「學都學不完」,直到現在每天都不斷在練習新的譜,只可惜少有年輕人要接觸。幸好政府已開始致力保留這項藝術,相信北管的「本」若還在,還是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數位趨勢下 獨立出版突顯特色
中央社 2012-02-03
數位出版雖為未來趨勢,但對發行紙本為特色的獨立出版而言卻是一大契機,逗點文創結社創辦人陳夏民表示,數位出版未成主流前,紙本反而具有收藏功能,更能突顯獨立出版特質。
所謂的「獨立出版」有別一般主流出版社的製作流程,無論在內容取材、製作手法、書封編輯等都較為獨特,相較會花較多時間和成本在與作者溝通及設計書封,因此書籍印量較少,但卻受到不少死忠讀者的喜愛與支持。
去年在台北書展以聯合策展方式推出「讀字旅行」攤位的一人出版社、南方家園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點出版、文化工房,今年在台北書展延續去年旅行的概念,推出「讀字車站」,讓讀者可在攤位當中選擇喜愛的書籍,帶著書坐車去旅行。
陳夏民表示,獨立出版社最大的問題是通路、資源不夠,但在台灣目前有許多獨立出版社會一起分享資源,讓喜歡閱讀獨立出版發行書的讀者,可以互相交換資訊,拓展讀者市場。
獨立出版和一般主流出版最大的不同在於重視作者的創作精神,包括在書封設計、文案、編排等,都會花很多時間和作者溝通,讓書籍最後呈現的樣貌會符合作者所期望,也較具有原創性。
陳夏民表示,獨立出版社不需要太多人力,像是「一人出版社」就只有1個人力完成編輯、設計、發包、印刷等製書流程。但獨立出版社發行的書也不見得以小眾為主或以文學、詩集為類型,像是紅桌文化出版的「有毒汙泥愛你好」,就是在描述媒體如何操縱民意,類型其實很多元。
雖然數位出版是未來的趨勢,但陳夏民一點都不擔心,他表示,在數位出版尚未成主流之前,對獨立出版而言反而是一大契機,「仍然會有很多人喜歡紙本閱讀,紙本書反而具有收藏功能」,更能突顯獨立出版特質。
※ 相關報導:
* 時代之眼 金蝶獎圖文書類金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S1/6877191.shtml
對今天獲得金蝶獎圖文書類金獎的王志弘來說,6度拿金獎可能會讓人以為金獎對他來說是「手到擒來」,其實,每一座金獎代表的都是他超限的投入,都是心血結晶。
◆ 世界圖書館攝影展 3日登場
中央社 2012.02.03
國家圖書館今天表示,世界圖書館攝影展明天登場,揭開另類春之閱讀序幕,邀請義大利攝影大師李斯特利(Massimo Listri),來台展出所拍攝的世界知名圖書館建築作品。
國家圖書館長曾淑賢說,圖書館是人類文明的寶庫,也是反映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和文化水平的標誌。古代的藏書樓也好,現代的圖書館也好,就如一部部永恆的作品,刻寫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文明軌跡。
這次在國家圖書館展出的22幅圖書館攝影作品,充分展現歐洲古文明的建築工藝與室內裝置藝術之美。眾多作品當中,瑞士歷史最悠久的聖加侖(Saint Gallen)修道院圖書館大廳以洛可可風格聞名;奧地利阿德蒙特(Admont)圖書館及裝飾華麗的葡萄牙昆布拉大學的科英布拉(Coimbra)圖書館,同樣是巴洛克式建築的傑作。
「世界圖書館攝影展」開幕當天,藝術家李斯特利(Massimo Listri)將於現場導覽他的22幅作品。展出期間從明天開始到3月11日止,在國家圖書館文教區1樓展覽廳展出。
※ 相關報導:
* 低調好樣本事 全球最美20書店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020300009.html
好樣本事位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及市民大道巷弄間,低調的門面很容易讓人忽略,但一進門就會被木製歐風家具,以及古董打字機、手工水壺等生活雜貨所吸引,誤以為陳列其中的書籍只是美麗陳設的一部分。
* 讀字車站 書展裡的溫馨休憩站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69237
「讀字車站」裡,售票區成了作家講演活動區、牆面上列車時刻表變成活動時刻表,一張張小車票化身成小書籤,地上的行李箱隨意擺放了幾本書…「讀字車站」由一些獨立出版社共同集合參展,包括一人出版社、南方家園出版社共同、逗點文創結社、點出版(香港)、蜃樓出版社、櫻桃園文化、小寫出版、夏宇…等共12家。
◆ 朵特梅揮筆 愛麗絲變黑髮姑娘
【江家華/台北報導】2012-02-03 中國時報
法國繪本界天后海貝卡.朵特梅(Rebecca Dautremer)(見圖,王爵暐攝)的繪本新作《愛麗絲漫遊奇境》,還原原著中黑髮愛麗絲和古靈精怪性格。和同為童書作家的丈夫泰伊.馬克勒聯手,以好玩、有趣的方式完成繪本。
四十一歲的朵特梅生於法國蓋普,就讀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期間,在教授及出版社的鼓勵下,開始從事繪本創作,以細膩的水彩畫風廣受外界喜愛,成為法國最受歡迎的繪本畫家之一,作品累積了三十多本,最為人熟知的如《被遺忘的公主》。
為了創作《愛麗絲漫遊奇境》,朵特梅找到原著作者所拍攝的愛麗絲,發現真有其人且是位黑髮女孩,碰巧朵特梅的祖母也叫愛麗絲,也是一頭黑髮,因而還原了原著筆下的愛麗絲形象。
另一本《加拉巴哥巨龜》以劇中劇方式,讓書中動物變成人類,但又要在舞台上飾演其他角色繪製繪本。她在繪本前後穿插假造的劇評、劇場百科介紹、或寫給劇場的抗議信等文字,「這些都是我老公的胡說八道,還有編劇菲利浦的傑作,許多讀者還在購書網站上詢問內容是否有誤。」
朵特梅說,丈夫馬克勒永遠是她繪本的第一個讀者,「他是世界上對我最嚴厲的人。」問到兩人合作若有爭執,都是誰讓步?兩人異口同聲說,「絕對不會是我先讓步。」
※ 相關報導:
* 諾貝爾獎得主辛波絲卡辭世 留詩不到400首
http://www.udn.com/2012/2/3/NEWS/READING/REA8/6876300.shtml
女詩人顏艾琳則表示,辛波絲卡是一位對台灣詩壇影響頗著的西方詩人,除了九十年代在台灣有良好中譯本的引介,更因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中引用她的詩,幾米曾強調,「辛波絲卡是激發我最多最美麗靈感的詩人!」更助長她對台灣文青的吸引力。
◆ 服飾業者:標榜MIT 8成未必真
【聯合報╱記者林哲良/台北報導】2012.02.04
當初標榜MIT的網路平價服飾lativ因產地外移、不再標示網站服飾產地等聲明,成為眾矢之的,但本土服飾業者指出,市面上標榜純MIT的服飾有高達八成以上未必是真的,許多服飾多為布料產於台灣,但礙於人力成本,加工仍必須移往海外,目前僅T恤、POLO衫或基本款刷毛外套,較可能是純MIT(台灣製造)。
國產網路服飾業者illori(愛樂麗)總經理江侑錩表示,消費者買MIT商品不單僅是愛國,也是買個安心,因此註明產地仍是必須。
但他表示,隨著民國七○年代末期,台灣傳統產業外移後,本土紡織大廠不復見,現紡織廠員工多為十數個,加上人工成本貴、技術外移,讓台灣紡織廠已無法生產如羽絨衣、格紋襯衫等精細服飾,僅剩POLO衫、T恤或基本款外套還有可能純MIT,也就是從原物料到加工都在台灣完成。
江侑錩表示,台灣礙於人力與技術成本,除非MIT服飾走中高價位路線,否則每件僅數百元的服飾,成本與收益無法打平,許多標榜百分百台灣製的服飾多是不當宣傳。因此消費者在挑選服飾時,不妨可多留意服飾款式、產地與價格之間的關係,避免當了冤大頭。
他也呼籲政府立法,服飾業者在服飾上不僅要標示產地國,連布料生產國也要一併標示,以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 相關報導:
* 富邦進軍文創 拍片鬧演員荒
http://www.udn.com/2012/2/3/NEWS/FINANCE/FIN1/6876938.shtml
繼郭台銘、王雪紅之後,富邦集團蔡家兄弟計劃斥資10億元成立「文創基金」,搶攻兩岸三地的數位化內容產業。不過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上午指出,目前最大的難題是大陸偶像劇市場需求相當龐大,台灣A咖、B咖的演員幾乎全都在拍大陸連續劇,他希望今年能夠拍出新的數位化商品,但目前最需克服的就是「搶人」。
大衛蓋瑞將來台 把古典變搖滾
中央社 2012-02-05
當莫札特遇上流行天王麥克傑克森、當韋瓦第遇見搖滾天團U2會成什麼樣?新世代跨界搖滾小提琴家大衛.蓋瑞3月將首度在台舉行搖滾跨界演出,展現古典與搖滾交融的面貌。
被稱為古典樂壇貝克漢、榮獲GQ年度最佳型男的國際知名搖滾小提琴家大衛.蓋瑞(David Garrett),即將首度以搖滾跨界身分來台。
這名被「Time」雜誌喻為全球最性感的音樂家,他談論起偶像貝多芬,瞬間又成為氣質超眾的古典詩人,但分享起他最愛的搖滾樂團Aerosmith、Led Zeppelin時,又轉身成為魅力四射的搖滾情人。而他胸前總是配戴重金屬項鍊、骷髏頭造型的戒指、簡單T恤再配上隨性的牛仔褲,舉手投足自信迷人。
大衛.蓋瑞從小被喻為音樂神童,4歲學小提琴、13歲成為德國DG唱片公司史上年紀最小的簽約藝人,就在古典生涯即將邁向高峰之際,大衛.蓋瑞受夠了父母的框架與將他當做神童的對待,決定獨自從德國遠赴美國茱莉亞學院,學習與同齡朋友相處,過一般學生的生活。
大衛.蓋瑞在大學期間刺青、跳舞樣樣來,但卻仍是個令人忌妒的資優生,小提琴巨匠帕爾曼都讚嘆他驚人天賦。
雖然從古典跨界到流行搖滾,但大衛.蓋瑞表示,他最愛的仍然是古典,只是藉由不同的元素,讓更多人認識古典樂。
大衛.蓋瑞曾巧妙融合麥克傑克森的「Smooth Criminal」與莫札特第5號小提琴協奏曲第3樂章土耳其進行曲,2011年也推出古典搖滾的「Rock symphonies」,完美結合韋瓦第四季「冬」與搖滾天團U2的「Vertigo」。
而今年大衛.蓋瑞則是回歸古典以「Legacy」出輯,分享貝多芬、克萊斯勒等他最鍾愛的曲目,3月來台時,他將與專屬樂團在台搖滾演出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電影神鬼奇航主題曲「Pirates」、麥克傑克森「Smooth Criminal」等改編名曲,更為樂迷獻上「Rock Symphony」、「80’s Anthem」等原創樂曲。
「大衛.蓋瑞─完美跨界小提琴演奏會」3月4日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
◆ 小提琴界壞小孩 甘乃迪再度來台發功
【記者林采韻/台北報導】2012-02-05 旺報
向來沈醉於「新」音樂世界的英國小提琴家甘乃迪,繼去年底發行混音跨界專輯《四元素》之後,本月將把音樂之父巴赫和已逝爵士樂手費茲華勒的作品送作堆,在台灣上演「BACH PLUS」音樂會。
今年已屆56歲的甘乃迪不改玩家形象,從出道至今,不斷以另類的詮釋和與眾不同的服裝造型,成為樂界的話題人物,被冠以壞小孩的頭銜,至今他跨越古典與非古典音樂的靈活性,少有音樂家能及。
甘乃迪是樂界少見的奇葩,他的受人注目不在於單純的搞鬼,而是他搞得有意思有主張,更有一手高超的演奏技倆。他接受曼紐因音樂學校、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傳統培育,因此更有理由和本事去挑戰他曾接受過的學院教育。
音樂會中,他將巴赫和爵士音樂同場演出,乍看突兀,但也讓人不由得佩服甘乃迪玩音樂的高段邏輯。巴赫雖處巴洛克時代,但他的音樂在當時已超越他的時代,尤其他的小提琴無伴奏作品, 在原創精神之外,預留廣泛個人詮釋的空間,也就是說每位音樂家的演奏方式,都可視為個人的投射與寫照。
在此彈性之下,爵士音樂某方面也呼應如此藝術再創造的特質,值得一提的是,據說甘乃迪十歲時,初始接觸繼父唱片所播放的華勒(Fats Waller)作品,從此愛上,此行他將帶來貝斯手、鼓手同台重溫舊夢。甘乃迪音樂會2月11日台北國家音樂廳、2月12日台中中山堂登場。
◆ 出版界寒冬!去年消失了數百家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2.02.05
近年數位閱讀風潮興起,各類電子書陸續上市,加上愈來愈多民眾開始在網路購書,有人逐漸捨棄紙本書,或是不再走進實體書店。台北市出版同業公會粗估,去年一年出版社歇業、倒閉者估計有數百家,是出版界最悽慘的一年。
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錫敏表示,他從事出版業30年,「從沒這麼慘」。去年電子書很熱,媒體不斷釋出相關訊息,讀者過度期待與依賴平板電腦及數位閱讀,文字出版幾乎都「down」下來,閱讀習慣逐漸轉移,對紙本書的需求也減少。
新書上架一個月 退書率逾五成
李錫敏說,過去一本新書出版,鋪貨上架後可賣三個月甚至半年,名家的暢銷書賣得更久。但現在出版的新書,上架不到一個月通路商就退書,退書率達五成以上,消費者不買書、通路退書頻繁,對小型出版社的經營形成極大壓力。
根據新聞局累進統計,全台登記有案的出版社約有1萬2000多家,但現在一年出版4本書以上、正常運作的出版社,僅剩下1200家。雖然沒有正式官方統計,但李錫敏粗估,去年歇業、倒閉的出版社、書店,至少數百家。
李錫敏說,出版業蕭條與景氣差有關,但與國家政策更有關。過去政府常喊「書香社會」口號,也推動「書香月」、「閱讀周」等活動,或多或少帶動民眾看書閱讀風潮,但近年來政府著重「文創產業」,他說,文創的核心就是閱讀,民眾少了大量閱讀,哪裡會有創意?
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傅月庵也發現,學校周邊賣書、賣文具的獨立書局近來紛紛倒閉,現在除了大型連鎖書店還可繼續生存外,個人書局難以支撐人事、進貨成本,新書折扣也不如連鎖書店與網路書店,是獨立書店難以生存的一大原因。
※ 相關報導:
* 吳念真「這些人」 北市圖借閱榜第一名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878445.shtml
台北市立圖書館昨天公布年度借閱排行榜,去年最夯的文學類冠軍為小說「這些人,那些事」,非文學類第一名則是「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其中「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已連續八年入榜,這是首度奪下冠軍。
◆ 「微光春聚」燈展 用藝術點亮台北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2012.02.05
不讓國父紀念館的主燈「Happy龍」專美於前,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今年以「微光春聚」為主題,在城北的台北國際藝術村推出「光節」展,昨晚在城南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更有「寶力龍」、「寶寶龍」接續點燈,吸引不少民眾參觀。
明天(6日)就是元宵節,為了讓民眾感受到熱鬧的元宵氣氛,北市文化基金會今年以公共藝術活動的方式,將市內分成「城南」、「城北」兩大區塊,分別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及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等2處,要讓全市的民眾不用去燈會現場,也能感受元宵氣氛。
台北國際藝術村推出「光節」展,丁昶文、李佩玲、林祐聖、張簡誌瑋、曾慶怡、朴晟延等6位參展藝術家,運用手機、相機、霓虹燈管、螢幕反光和燈光投射等,創造出不同作品,有光軌、投影、燈光等變化,虛實之間,變幻難測。
至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則是以公共藝術方式布置,寶藏巖歷史斷面前方草地上就設置了高2米半的充氣主燈「寶力龍」,汀州路和自然來水園區入口處則有造型可愛的「寶寶龍」,昨晚正式點燈。
為了串連城北、城南兩區塊,文化基金會昨天下午邀請百位民眾騎單車,一路從台北國際藝術村到寶藏巖,每台腳踏車上還裝有反光燈飾,讓單車隊伍猶如一條「長龍」般,串起兩個藝術村。
寶藏巖的駐村藝術家張淑滿則在現場帶領民眾,以手電筒畫光軌的方式,「畫」出一條龍,一旁攝影師則以慢快門技術拍下「光龍」造型,只見光龍身體有正三角、倒三角,再加上箭頭型的龍尾,橢圓形的龍頭,讓旁觀民眾嘖嘖稱奇。
今天(5日)下午1時起至5時止,在寶藏巖還有獨立樂團表演,民眾只要到現場參與吉祥話交換活動,並上臉書打卡,上傳燈節活動,就有機會兌換「小寶燈籠」,限量200個,無智慧型手機者可照相,由服務台人員認證。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表示,光節展將從即日起展至3月18日止;寶藏巖的燈展則會亮至3月底止,活動詳情可上官網查詢,網址為http://www.artistvillage.org/。
吳季剛平價服飾開賣 引發搶購
中央社 2012-02-06
台灣出生的知名服裝設計師吳季剛(Jason Wu),在美國大型零售商達吉特(Target)邀請下,合作推出的平價服飾系列今天開賣,引發不少美國消費者搶購。
自從吳季剛個人品牌服飾將在達吉特上市的消息在媒體曝光後,近來引發許多美國消費者熱烈討論。達吉特全美各地分店以及達吉特網站Target.com,今天終於同步開賣。吳季剛是達吉特尋求合作的最新一位熱門名牌設計師。
波特蘭郊區的1家達吉特分店,營業時間是上午8時開門,但早上7時就出現排隊人龍,不少年輕女性躍躍欲試,想要搶購吳季剛所設計的服飾。
棉質T恤價格約19.99美元,幾款洋裝的價格也都40美元左右,最貴的也在60美元以下。相較於吳季剛平常為顧客量身打造精緻禮服,造價動輒數千美元,價格顯得「平民化」許多。
在這家分店內,今天最早被搶光的,就是吳季剛品牌當中的背包與手提包,價格在19.99美元至49.99美元之間。開賣不到1小時,貨架所有各式包包,都已經被掃空。
為了避免大量搶購,店員向民眾不斷說明,相同款式的皮包每名消費者限購2個,相同款式的服裝每名消費者也是限購2件。
就在達吉特開賣的不到2小時之內,手腳快的網路賣家,已經在eBay購物網站轉賣吳季剛的這些系列商品了。
開賣之前就先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印有黑色貓咪圖樣長方型手提包,原價39.99美元,但今天上午在eBay網站上就已經有賣家開出89.99美元至99.99美元之間不等的起跳高價兜售。
達吉特網站上,多款吳季剛商品今天上午在開賣後不久,也都已經紛紛打出「網路缺貨」(out of stockonline)的標示。
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在總統就職日當天,穿著吳季剛設計的白色單肩鑲珠長禮服,不但獲得時尚界高度讚賞,更讓吳季剛成為媒體矚目焦點。
2002年,達吉特與美國知名設計師米茲拉希(Isaac Mizrahi)合作,推出平價路線的Isaac Mizrahifor Target女性服飾系列,造成轟動。
義大利知名品牌Missoni也在2011年9月底與達吉特合作,於全美各地達吉特連鎖分店推出平價路線的限量商品,引發消費者搶購,不少分店貨架都被搶購一空。
◆ 台船老董之子賣珍奶 「不靠爸」賺遍大陸
【聯合報╱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2012.02.06
台船董事長譚泰平的兒子譚智文,交通大學畢業後在大陸當工程師,因愛喝珍奶,五年前創立「R&B」系列珍奶店,目前已有一百八十家分店,營業額每年逾台幣一點六億元,成為大陸休閒飲料市場新星。
譚智文有一個名人老爸譚泰平,但譚智文並不是「靠爸族」,譚泰平一開始甚至反對譚智文從「伙計變老闆」。如今譚智文創業成功,譚泰平笑說,「我兒子是真正的老闆,我才是伙計(譚泰平是官派董事長)。」
二○○六年譚智文以二百萬元資金,在大陸蘇州成立第一家珍奶店,第一天營業額才人民幣一百七十九元(約台幣八百多元),但承租的店面一年租金就要一百多萬元且一次付清。譚泰平當時心想,「二百萬大概半年就燒完了吧」。
但沒想到,R&B珍奶店在蘇州大受歡迎,據點迅速從華東地區擴散開來,目前在大陸已有一百八十家分店,其中卅家是直營店。問譚智文為何能從飲料市場新鮮人做成一方之霸?他說:「我只是把珍奶做得跟台灣一樣好喝。」
譚智文從小就愛喝珍奶等台式茶類飲品,大學時一天要喝好幾杯,養成他挑剔的口味。在蘇州工作時,譚智文覺得當地休閒飲料店的飲品都沒有台灣好喝,興起開店念頭。
目前譚智文在大陸販賣飲料的主要原料,包括茶葉等都是從台灣進口,加上推出符合華東地區偏甜口感的產品,讓譚智文的飲料店在當地大受歡迎,也讓台商圈頻頻打聽這個飲料新兵究是什麼來歷。
台資咖啡蛋糕店八十五度C在兩岸大受歡迎,並成功在台上市後,各方資金都在尋覓下一個「八十五度C」。
這幾年陸續有創投希望能入股,但他說,開店是興趣,不急著展店,要維持每家分店品質,希望在大陸創造一種新的飲茶文化,把台灣之光「茶飲料」更深入推向大陸市場。
英國慶祝 狄更斯200歲冥誕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883999.shtml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2012.02.07
英國7日將慶祝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200歲冥誕,狄更斯被譽為最偉大的英語作家之一,他的小說已經成為永垂不朽的經典之作。
全國各地都將舉行慶祝活動,包括狄更斯出生地朴茨茅斯(Portsmouth)。狄更斯1812年2月7日誕生於這個英格蘭東南的濱海城市。
王儲查理王子和演員雷夫范恩斯等貴賓將出席在倫敦西敏寺舉行的紀念活動,為狄更斯獻上花圈。
狄更斯的文學巨作之一的「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目前被翻拍成最新電影,由雷夫范恩斯及海倫娜波漢卡特主演。
狄更斯傳記的主要作者羅瑪琳表示:「他(狄更斯)擁有驚人的能量,他的前三部小說,『匹克威克外傳』(The Pickwick Papers)、『孤雛淚』(Oliver Twist )和『尼古拉斯.尼克貝』(Nicholas Nickleby),都是以每月連載的方式發表。」
◆ 捕捉夜的魅影 荷蘭導演用鏡頭和台北戀愛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2.02.06
深夜的台北如同叢林般神祕而迷人。荷蘭導演大衛維貝克(David Verbeek)對台北深深著迷,他以影像記錄台北的多元面貌,即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呈現他捕捉到的魅惑台北夜。
大衛維貝克眼中的台北,如同一座在熱帶島嶼中生長茁壯的現代城市。他指出,台北集結了科技、金融、資訊等構築現代城市的元素,但在城市的角落裡、牆壁的縫隙,卻隨處可以發現大自然的蓬勃生機。
大衛維貝克刻意選在深夜間遊移,用鏡頭捕捉在街燈下生長的植物。他系列的攝影作品「夜台北」裡,那些在街燈或廣告霓虹光照耀下的植物叢,瀰漫著神祕的張力;他鏡頭底下的台北人則像漂浮在都市水泥叢林裡的魅影。
目前在台北當代館登場的「夜越台北」是大衛維貝克首次在藝術機構舉辦的個展。展場上播映大衛的電影作品「R U THERE?」六十五幅「夜台北」系列攝影,呈現西方導演眼中充滿魅惑的台北氣息。個展將展至二月廿六日。
※ 相關報導:
* 美聲男伶現聲古蹟 億載金城開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885105.shtml
億載金城不僅是國家一級古蹟,也將成為最佳演奏場所。3月20日當天,台南藝術節將邀請國際美聲天團「美聲男伶」,在億載金城的歷史城牆內,進行古典和流行的跨域演出。這次藝術節還邀請到「人聲天王」巴比‧麥菲林、德國小提琴家大衛‧蓋瑞,在台南文化中心、南瀛綠都心盛大演出。環球音樂古典部總監傅慶良表示,很高興台灣能有這樣的跨界演出。
◆ 赴日學釀酒 想烤大吟釀麵包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2012.02.08
金牌麵包師傅吳寶春的荔枝玫瑰、酒釀桂圓麵包,在台灣掀起風潮。麵包做出好口碑後,他又嘗試挑戰釀酒,上個月特地抽空到日本知名的米鄉和酒鄉新潟,學習釀造日本清酒。
釀清酒和做麵包很類似
吳寶春學釀酒,有人好奇他將來難道想改行賣酒?吳寶春上午笑說,學釀酒純粹是「跨領域學習、找靈感」,他釀酒的目的不在做酒、賣酒,最終還是希望從中找靈感,以後可用在製作麵包上。他期待有一天能做出「大吟釀」麵包,如果因此成功釀出好酒,他會先給自己喝。
1月的日本行,他說:「只學前半段,學了一點皮毛。」這次他主要學習選米後的磨米、蒸米和布菌發酵,並趁著新潟冬天酷寒的大雪天,把發酵的米埋進雪地裡,等3、4月春天融雪後,再挖出來釀酒。
他說,日本人釀清酒非常講究,他這次到日本新潟學習的雪場酒,如果要釀製清酒中等級最高的大吟釀,要先把米的外層磨掉,只留米心的38%,而且要純手工釀製,非常好喝。吳寶春坦言確實想嘗試挑戰釀酒,但台灣的天氣不夠冷,也缺乏釀酒設備,真要在台灣釀清酒,只能用冰箱控制溫度。
他形容,釀清酒和做麵包很類似,溫度和時間都要控制得非常好,才能釀出好的風味。他期待學習釀酒後,能把釀酒的概念用在製作麵包上,「目的不是要釀出什麼酒,而是能做出什麼麵包」,並期待自己「也許將來能做出大吟釀麵包」。
◆ 陶土塑花燈 展現樸拙質感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6883546.shtml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2012.02.07
全台元宵花燈展覽琳瑯滿目,彰化縣陶藝學會舉辦的花燈展與眾不同,用陶土雕刻、捏塑的造型花燈,設計前衛但質感厚實,點燈後,讓觀賞者感到安定與溫暖。
花燈材質講究高透光性,彰化縣一群陶藝家挑戰陶土的可塑性,實驗不同窯燒方法,成功製做兼具觀賞與實用的陶土花燈。
「這個燈像憤怒鳥」,陶藝家李淳雄指著燈身鑿上百個洞的蛋形鳥兒陶燈,解說採用柴燒工法,木料灰燼自然而均勻灑落燈體,產生表面不平整的樸拙感,很多小朋友看了說:「像憤怒鳥絨絨的羽毛。」
彰化縣陶藝學會理事長謝武宏用手捏陶土條,層層疊疊架起鏤空陶燈,「陶土條半乾的時候,才能往上疊」,否則陶土條會彎曲甚至斷裂,辛苦的代價是透光度極佳,呈現豐富層次感。
陶藝工作者運用手擠坏、手拉坏、手捏陶、陶板成形法等各種技巧,放進電窯、瓦斯窯、柴窯,最高以攝氏1650度燒製成形,因工序、工法各異,陶土花燈的質感也不同,小朋友比較喜歡鏤空花卉圖案的燈,小二的林爰秀說,開燈後,「牆上也有花」很漂亮。
陶燈美學展即日起到19日在彰化市圖書館展出。8日、15日的下午5點30分到8點30分,11日、12日的下午2點到5點,在彰化市立圖書館免費解說製陶技巧。
※ 相關報導:
* 修復葉王作品 人間國寶博美名 交趾陶轉型藝術品 林洸沂開新局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020700560.html
交趾陶的色彩華麗與造型富貴,現年六十一歲的交趾陶大師林洸沂,不僅修復古蹟拿手,他更深刻思考交趾陶脫離廟宇,在民間流傳的可能性,以提升交趾陶的藝術地位,多次獲得民族工藝獎的肯定。林洸沂二○一○年獲文建會指定為人間國寶,作品正在台中文創園區雅堂館展出。
◆ 全美瘋吳季剛 人氣逼超級盃
中央社 2012-02-07
來自台灣的華裔服裝設計師吳季剛,為美國零售商達吉特設計的新裝,昨天一上市就在全美掀起瘋狂熱潮。吳季剛再度成為熱門話題,人氣直追同1天的美式足球超級盃賽果。
吳季剛(Jason Wu)為達吉特(Target)百貨公司共設計53件、價格在19.99到59.99美元之間的女性春裝與手提袋等配飾,於美國東部時間5日凌晨首先在網上開售,但大部分商品在天亮前已銷售一空。流行服飾愛好者如果等到天亮才上網,只能在網頁見到「已無存貨」的訊息。
大批吳季剛的粉絲昨天凌晨天還未亮,即在全美各地數百家達吉特商店門外排隊,從紐約、芝加哥到洛杉磯都出現女性瘋狂搶購人潮,許多消費者大手筆花費過千元美金,一次購足所有的款式。
吳季剛熱潮引發美國媒體追逐,再度登上報導焦點,主要媒體大幅報導近乎騷亂式的搶購風。
有消費者說「這些服飾就是好看,非買不可」;也有人說「吳季剛的作品可穿性高,每一件都不能錯過」;但也有消費者在瘋狂擁擠搶購後認為,這種購物方式「近乎羞辱。」
吳季剛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表示,「並不擔心熱情消費者的瘋狂舉動,反而比較關注如何創作不同的作品。設計平價流行服飾可瞭解更多的消費者,與達吉特合作是件不錯的事,也是個人的1項突破。」
吳季剛說,「來到美國夢想成為服裝設計師,最後竟然夢想成真,成為美國歷史的1部分。」
價格便宜的設計師作品,採限量、限時和限地銷售的方式,再度成為熱門話題,這種促銷流行的手法,打響零售商名號,設計師也有機會接觸一般流行服飾消費者,拓展潛在客源。
以紐約為基地的吳季剛設計室(Jason Wu Studio)每季推出新作,也接受晚禮服訂製,每件要價數千美元。能以不到60美元穿上吳季剛設計的新裝,享受和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相同的品味,對消費者來說也算是夢想成真。
黃仁:五千電影史料交給南藝大 我就放心
【聯合報╱記者謝進盛/台南報導】2012.02.08
國內資深電影評論家黃仁,將畢生收藏的五千多本電影書籍等珍貴資料,捐贈給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南藝大共運回一百廿多箱,成立「黃仁書房」典藏。黃仁昨天看到數十年寶貝有了歸屬,開心說:「交給南藝大,我就放心了!」
八十八歲黃仁,本名黃定成,可說是國內電影界大老級人物,一九四八年起陸續擔任「台北晚報」、「民族晚報」、「世界日報」等影劇版主編及影評主筆,在聯合報任職達四十三年,主編新藝版,引進大量電影文化新思潮,培養不少影評人。
「我是一頭栽進電影這大寶藏,無法自拔」,籍貫福建連城的黃仁說,從小喜愛文學,不是電影科班出身,但電影聲光畫面散發的影像魅力,從小就深深吸引著他。
勤筆耕 為電影人發聲
他因工作關係,有機會接觸到更多電影史料,發現早年許多電影人,往往為當局所不容而遭扭曲,甚至迫害,因此蒐集資料,訪談當事人或子孫,撰文為日治時期台籍小說家劉吶鷗、抗日名導演何非光等人仗義執言,他釐清真相的用意很單純,「回歸事件原貌而已」。
黃仁去年十月將五千多本電影書籍、雜誌、畫冊,電影DVD等,捐給南藝大保存,包括「電影百年發展」、「上海電影史」、「東寶五十年」等書,南藝大經數月來整理,「黃仁書房」總算有了雛形。
他受邀南下參觀,頻頻點頭說:「交給老井(指南藝大音像藝術學院院長井迎瑞)及這群專業的學生,我當然放心啊。」筆耕逾六十年的他,退而不休,正忙著「台灣電影大辭典」新著,預計八月付梓。
電影界 手稿獨一無二
井迎瑞說,珍貴資料中,有不少影界往來的手稿、信件,可說獨一無二,此外如五、六○年代,風靡港台的「南國電影」畫報,在市場幾乎已絕跡,學校可說如獲至寶。
※ 相關報導:
* 蒲蒲蘭、老書蟲 北京最美書店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6886629.shtml
美國娛樂網站Flavorwire.com日前選出全球廿家最美的實體書店,亞洲有四家,其中二家在北京,分別是蒲蒲蘭繪本館和老書蟲書店。北京入選的兩家書店,都屬小眾書店,很多北京人並不熟悉。蒲蒲蘭繪本館面向兒童市場,老書蟲書店則是咖啡館、圖書館和書店的複合式經營,以居住北京的外國人為主要對象。
◆ 觀天下/文學巨擘的秘密人生
【聯合報╱張佑生】2012.02.08
狄更斯在小說方面的藝術成就和娛樂效果,始終無人能及。不僅普羅大眾喜歡他,文學大家也仰慕他。杜斯妥也夫斯基訪英時,以能見到他一面為榮。狄更斯以戲劇性的嗓音朗誦作品中的場景,更是讓群眾趨之若鶩。
傳記作家湯瑪琳說,世人皆熟知狄更斯和他筆下的倫敦與人物,狄更斯卻並非總是了解自己。狄更斯的女兒凱蒂80多歲時受訪時表示,「狄更斯不是一個好人,也不是一個放蕩的人,卻是一個奇妙的人。」
狄更斯的父親約翰揮霍無度,導致全家屢屢搬遷,狄更斯12歲時更從校園被送去工廠當童工一年,成為童年的創傷經驗。狄更斯後來總算在新聞和文學界小有名氣,愛上一位美女,對方父親卻嫌他經濟基礎薄弱,拆散小倆口。狄更斯後來迎娶凱薩琳,主因是凱薩琳讓他為所欲為。
傳記作家湯瑪琳點出狄更斯小說的一大弱點,就是無力刻劃有趣可愛又可信的女性角色。女兒凱蒂證實這點,表示狄更斯「不懂女人」、「結多少次婚都是失敗」。此言未必屬實,但狄更斯筆下的女性角色通常是無腦但性感,而非聰明幹練。
狄更斯喜愛美酒佳餚,也喜歡性愛。與凱薩琳在一起的20年間,凱薩琳共生了10個小孩,幾乎都在懷孕。狄更斯後來愛上比自己小27歲的演員艾倫,與凱薩琳的婚姻名存實亡,艾倫跟著狄更斯同進同出。
狄更斯筆下的世界總是善惡分明,不允許善惡並存的道德模糊,可他自己就既是很好的人也是很惡劣的人。如同女兒凱蒂所說,狄更斯就是個奇葩。
※ 相關報導:
* 狄更斯200歲冥誕 查理領眾紀念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886655.shtml
2月7日是以「雙城記」、「孤雛淚」及「荒涼山莊」等鉅著享譽全球逾百年而不衰的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200歲冥誕,英國王儲查理主持全球性的紀念與慶祝大會,狄更斯的200多名後代參加,並有多位著名演員在現場朗讀狄更斯的作品。
◆ 她把絲巾編成花 縣長夫人也愛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6886060.shtml
【聯合報╱記者莊旻靜/芎林報導】2012.02.08
新竹縣長夫人古素珍、芎林鄉鄉代表林彭玉連等人身上絲巾、服裝,設計通通出自芎林鄉民薛美玲巧手,不喜歡樣板風格的薛美玲,多年來自創絲巾編法,不僅吸引新竹縣愛美婦女注意,更常應邀到處示範「絲巾創意綁法」。
薛美玲收藏上百條絲巾,小方巾、大方巾、長方巾 …她信手拈來,都可編出一朵花、隨手換新的造型。她表示,絲巾適合各年齡的女性,不僅可以保暖,更可以變化造型,即使一身素色,只要搭上一條絲巾,整個人「就亮了起來!」
十數年前,薛美玲和親友到中國觀光,因飛機延遲,為打發時間,摸出新買的絲巾,東比西比就比出興趣,她家開工廠,平日也會燒電銲、磨車床,從此「白天摸鋼鐵、晚上編絲巾」,也趁著工餘、看家的空隙,創造絲巾的編法。
後來被新竹縣前縣長鄭永金夫人鄭宋麗華,發現薛美玲編絲巾才華,鼓勵她授課,沒想到一開課便大受歡迎,一傳十、十傳百,從新竹縣教到高雄,雲林、台中,在新豐鄉甚至有過6百人一起上的經驗,後排成員抱怨「根本看不到」。
薛美玲通常從最基本的平結、百摺編法開始教起,再教基本常見的圍法。她最常被問到「這條絲巾可以怎麼編?」她認為,只要掌握基本編法,其實絲巾可以千變萬化,不須拘泥形狀。
上課時,她也提供絲巾收藏方式,民眾可利用家中用盡的保鮮膜中的桿子收藏絲巾,才不會讓絲巾形狀變形。薛美玲笑說,可惜年輕時家裡環境不足以供養她讀設計相關學系,不然現在可能會在設計殿堂佔一席之地!
◆ 提早6年解約 澳門太陽劇團不玩了
【世界日報╱香港8日電】2012.02.08
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昨宣布,由於入座率長期未如理想,旗下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將提早六年半,結束與加拿大著名表演團體「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的合作關係,並在19日公演最後一場「ZAiA」表演。
據道瓊報導,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與太陽劇團原本簽訂十年合約,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耗資1億5000萬美元(約11億7000萬港元)興建表演場地及進行長駐表演,但入座率一直未如理想,今年1月份平均入座率為四成。有見市場趨勢及消費者口味改變,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會改建現有場地配合將來發展。
前稱索拉奇藝坊的太陽劇團被形容為摩登馬戲團,劇團將馬戲表演融合故事展現於觀眾面前,糅合多種不同的藝術表演風格,如街頭表演、馬戲、歌劇、芭蕾舞、搖滾樂等,太陽劇團於多個地方設有長駐表演,澳門為亞洲首個長駐表演地。
《親密接觸》搬上舞台 痞子蔡了心願
【台灣醒報╱記者李皇萱╱台北報導】2012.02.08
「如果把整個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澆不熄我對妳愛情的火焰。整個太平洋的水倒得出嗎?不行。所以我並不愛妳。」經典對白化做繞指柔,傳入觀眾耳中。曾經風靡華人世界的痞子蔡網戀經典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4月份將搬上舞台與大家見面,飾演痞子蔡的演員梁正群說,小說讀來生動,但「劇場的感動更直接!」
故事內容敘述寡言木訥的男大學生「痞子蔡」,透過BBS開啟與女主角「輕舞飛揚」尋覓愛情的故事。網路交友是6、7年級生的重要回憶,許多人都有過那段輕敲著文字,用聲音以外的溝通模式,尋找心中的白馬王子與白雪公主。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雖然不是第一本網路小說,卻是第一本讓台灣網路文學發光發熱的作品。1998年3月22日凌晨從台南成功大學電子佈告欄開始,一個建築於真實上的虛幻故事撼動了網路文學界,卻也真實呈現出這個世代的面貌─「渴望陪伴是人性中難以掩藏的欲望。」
被喻為漢語網路文學旗手的「痞子蔡」今天因上課不克前來,但他透過影片表示,《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曾在大陸被改編過,但心底一直覺得這是台灣的社會文化孕育出的作品,未能在台灣上演,一直有個遺憾。他坦言當台灣戲劇表演家劇團導演李宗熹找上他時,心裡非常高興。
沒讓痞子蔡失望,李宗熹找來新一代清新脫俗的演員,由梁正群、房思瑜擔綱男女主角,而實力派演員楊琪、李沛旭也同台較勁演技。李沛旭詼諧幽默的演出常讓女主角房思瑜不時笑場。房思瑜說:「可能要天天看他的照片,才能治好笑場的症狀。」梁正群則酷酷地說,「我都把他的照片設為手機桌面天天看,所以都不會笑場。」
梁正群說,這齣舞台劇讓人回憶起學生時代談戀愛的感覺,而除了戀愛的感覺,房思瑜說,還讓人想起在網路上敲打「安安」開啟聊天話題的青春歲月。
舞台劇《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將在4月20日到7月10日於全省巡演,4月份在高雄至德堂首演,同時受邀在高雄春天藝術節表演。購票可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 史岱費爾德戶外演奏 要趕走烏雲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2012.02.09
2002年巴赫鋼琴大賽首獎得主、鋼琴家史岱費爾德,本月來台舉辦鋼琴演奏會。首度來台,他19日會先到台東,出席「利卡夢.梅之宴」戶外音樂會,20日還要到新店高中,和高中生面對面演奏、聊鋼琴。
有「鋼琴貴公子」封號的史岱費爾德,外型俊美具有貴族氣息。來台前夕得知台北近日陰雨綿綿,他很期待19日在台東的戶外音樂會能有好天氣,還樂觀告訴台灣樂迷:「巴赫的音樂總是能趕走烏雲的!」
鵬博藝術表示,不同於以往巡迴世界各地演出,大多演奏整套巴赫作品,史岱費爾德21日在國家音樂廳的鋼琴演奏會,將帶來巴赫、李斯特、拉赫曼尼諾夫等人的曲目。他希望台灣的古典樂迷,能從這些音樂家多樣化的音樂中,聽出浪漫時期作曲家音樂中的關連性與一致性。
首次來台,史岱費爾德19日要先到台東,參加在利嘉國小舉行的「利卡夢‧梅之宴」音樂會,為東瓤民眾演奏巴赫。第二年主辦「利卡夢‧梅之宴」音樂會的馥蘭朵春秋烏來表示,音樂會採免費入場,古典樂迷可在台東的好山好水中,聽到今年春天最美麗的聲音。
史岱費爾德也主動提出,來台期間希望能和台灣的學生面對面近距離接觸。鵬博藝術總經理徐鵬博表示,已洽妥20日下午放學後,安排史岱費爾德將到新店高中。徐鵬博強調,這不是一場嚴肅的大師班,史岱費爾德要和學生輕鬆的聊巴赫、聊音樂,也會現場彈奏兩首巴赫小品。
◆ 兩岸有機會 再次書同文
【記者崔慈悌/台北報導】2012-02-09 工商時報
中華文化總會與對岸的中國辭書學會昨(8)日同時宣布,結合兩岸專家共同編纂的「中華語文知識庫」同步上線。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表示,這部為兩岸溝通實際需要提出的雲端辭典計畫,將透過民眾選擇使用,自然形成共識,讓兩岸有機會再一次走向「書同文」時代。
總統馬英九昨天出席「中華語文知識庫」成果發表記者會時表示,建置「中華語文知識庫」是他競選時的政見,構想則來自他曾造訪德國,了解兩德統一後對字典也做了大幅修正,他想到兩岸的中文也應該有類似的需求。
他認為,兩岸應本於非政治性、純然以專業、文化角度看待文字,逐漸發展一套兩岸均能接受並通用的字彙,「這是我們的最終期待」。
馬英九指出,目前常用的中文漢字約有6千多字,中國大陸在1956年提出的漢字改革方案約2,300字,其中整體改變的漢字約有468字,其它僅更改偏旁,大部分仍維持原本形狀,因此將「正體字」通稱為「繁體字」不盡合理。
他說,中國大陸主張「書簡識繁」,我方則認為大陸應「識正書簡」,也就是要能認識正體字,書寫時則不受限制,但在台灣則仍採行「識正書正」,以保留文字形體之美。
「中華語文知識庫」是由中華文化總會結合資策會、李國鼎基金會、故宮博物院、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中華電信、中推會、數十位學者專家,以及大陸的中國辭書學會和高教出版社共同合作完成,也是網路雲端世界中首部經過專家審查的線上版兩岸華文詞庫。
劉兆玄表示,這部雲端辭典計畫,內容涵蓋逾3萬筆兩岸差異用語及5萬筆學術專業用語對照詞彙。紙本詞典編好後要再修訂至少要等上好幾年,內容篇幅也受限,但線上詞庫則可隨時增修「有機無限成長」,且能透過「全民編寫,專家審查」模式,讓詞庫內容與時俱進。
漢字上次「書同文」是發生在秦朝,劉兆玄說,當時是透過霸道方式達成,希望未來藉著兩岸學者的申辯引導,兩岸政府的政策推動,透過王道、民主的程序演化達成漢字再一次的「書同文」。
◆ 《請問么零么在哪裡?》 北京女學生張昊 真情爆笑寫台灣
【林欣誼/台北-鶴壁報導】2012-02-09 中國時報
帶著對台灣的陌生與好奇,以及身為共產黨員的身分,廿五歲的大陸學生張昊在二○一一年踏上這座島嶼。之前,她對台灣的印象只有:「他們講話的聲音哦,讓男女一片酥倒!」四個月後,她卻在告別會上哭到不行:「那麼一個小小的島,怎麼有這麼多讓人放不下的人和事!」
這個真性情的大陸女孩更沒想到,四個月的時間除了換來許多捨不得的朋友,她還在台灣出了書《請問么零么在哪裡?一個北京女學生的愛台灣遊學記》。張昊一九八六年出生,老家在河南鶴壁,現就讀北京中國傳媒大學研究所,去年二月至七月來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當交換生。她在書中以生活化筆法描寫台灣見聞,生動又爆笑,如她本來被大陸同學託付「收復台灣」之責,卻在圖書館看到一本論文寫著:「大陸是台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那個驚呦,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她從沒想過出書,只是透過台灣社團老師的介紹,認識出版社編輯,她拿出平時寫的日記,文筆受到讚賞,促成了出書機緣。張昊天真開朗,書中鮮活幽默的語調就跟她講話一樣。
她坐台灣同學的機車穿梭車陣,忍不住尖叫:「妳不是騎得太快,是飛得太低吧!」墾丁春浪音樂節更讓她直呼:「尺度,這才叫尺度大呀!一首粗口歌上演數萬人齊聲喊『操你媽個X』的壯觀奇景。」
大陸人怎麼看台灣?透過張昊的眼光,看到了台灣有禮、開放、熱情的一面。儘管功課吃重,她卯足勁從台北玩到墾丁、綠島、蘭嶼,一路上最感動的就是濃濃的人情味。她在小琉球遇到熱情的阿姨請她吃了一大桌菜,旅途中不少一面之緣的人,卻對她滔滔說起心事。而讓她最震驚的是,幾乎每個人都對她說:「台灣是獨立的國家。」
「本來以為我們同文同種,生活也一樣,來了才發現,我們有這麼多不同,台灣受西方、日本文化影響很多。」如今她對敏感的政治議題,也會持平地說:「這是特殊歷史留下的問題,以前我們各自的統治者說什麼就是什麼,現在雙方領導人都有解決問題的意願,我相信時間到了就有答案。」
大陸工人自學 出版界的台灣通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2.02.10
新書「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封面上,知名作家沈從文的孫女沈帆,為沈昌文畫了幅漫畫。畫中的他背個大包包、手提兩捆舊書,大喊「廢紙我買!」沈昌文看了直笑,說自己在北京就是這個裝扮,讓路人以為他是「收破爛的」。
這位路人眼中「收破爛的」,曾任大陸三聯書店總經理,創辦讀書雜誌「萬象」,還是兩岸出版交流的先鋒。昨天他在台出版回憶錄「也無風雨也無晴」,笑說自己是「中國大陸的台灣通」。
沈昌文一九三一年生於上海,因父親抽鴉片而家道中落。他當過僕人、工人,靠自學進入出版社,從校對員一路做到副總編輯,並當上三聯書店總經理。
一九八○年代,沈昌文「向港台取經」,引進漫畫家蔡志忠、學者陳忠信等人的作品。為了「向台灣取經」,他商請台灣友人,將報紙的副刊、書評版面「裸寄」給他。「裸寄」是指將報紙捲成一卷,再打一個箍寄出。因所有內容都公開,郵局也不會再檢查。
三聯出版蔡志忠漫畫時,大陸社會瀰漫「否定中國傳統思想」的氛圍,沈昌文在蔡志忠講中國經典的漫畫中看到「新思想」,大膽引進,成功帶動「回歸經典」的新思潮。他透露,當時蔡志忠的版稅高達幾百萬人民幣,卻匯不進台灣,只得存在三聯。三聯先「借」了其中一部分買工作室,打下三聯的基礎。
台灣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是沈昌文的出版靈感來源。一九八五年,三聯出版美國作家房龍代表作「寬容」,創下銷售奇蹟,該書並成為「影響中國最深的百大經典」。沈昌文說,他是在台灣買到新潮文庫的「寬容」,決定出版,讓大陸「從鬥爭轉向寬容」。之後三聯成立「新知文庫」,靈感也來自「新潮文庫」。
牯嶺街舊書攤也是沈昌文眼中的寶庫。他曾在牯嶺街上找到一本大陸失傳已久的蔣維喬氣功書。蔣維喬是著名的教育家、養生師,一九五八年因兒子被打為「右派」自殺身亡。沈昌文將該書帶回大陸複印送給友人,沒多久,蔣維喬氣功重現江湖,風行大江南北。
◆ 來當代館逛澳洲「魔境」 聽腦波唱歌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893763.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2.02.11
台北當代藝術館今起舉行「魔境」澳洲當代藝術展,讓人看見靈魂出竅、聽見腦波唱歌、光線加速前進的瞬間…顛覆刻板印象。
當代館邀請澳洲策展人安妮‧伊娃諾娃率領廿七組澳洲當代藝術家帶來的「魔境」,透過錄像、新媒體、攝影、繪畫、織品、雕刻與互動裝置呈現奇幻多元的澳洲。
此展涵蓋當代澳洲對生態保育、原住民、歷史、性別及心靈等議題的關注。藝術家喬治.庫特的「心靈圖書館」互動裝置,讓躺在特製床上的觀眾透過手持感應器,將心跳律動轉化為顏色、光線等。再藉由正上方的投影觀察自己如同「靈魂出竅」的情景。
凱絲‧羅賓森的「思想噪音/音波序曲(如果同步演奏)」藉由訪談廿二位藝術家,詢問「你的創作靈感源自什麼?」在受訪者思考當下,偵測他們的腦波,再據此重新建構如音樂盒般的聲音裝置。丹尼爾‧寇克斯的錄像作品「靜力十二號(動中求靜)」,將打太極的動態錄像經由數位科技進行停格、變形、攤平等特效,藉此模糊時空的概念與分界。
此外,KUUKI團隊帶來的互動雕塑「琴鳥」,以機械仿製了一隻澳洲稀有的琴鳥。這隻機械琴鳥以慧黠的電眼收集民眾身上的服飾顏色,轉換為自己的羽毛色彩,讓觀者反過來變成「受審視」的角色。
「魔境」展將從今天起在當代館展至四月十五日。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