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8

林務局 別忘你是自然資源守門人

◆ 觀察站/林務局 別忘你是自然資源守門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188680.shtml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2013.09.27

「跟林務局租會金雞母來生金蛋(造林),租金是獲利的百分之一。但把這金雞母抓來殺(採礦),只要月付四四二元。」昨天聯合報報導國有林地出租作為採礦用地租金低廉,署名「doctortobe」的讀者在聯合新聞網無奈留言,道盡了主管機關的自甘墮落,以及國家的悲哀。

當林務局被外界質疑採礦用地賤價出租時,思考的不是環境保育,而是租金漲價是否影響產業經濟,似乎忘了自己是台灣自然資源的守門人。

國外早已開始計算環境負荷成本。國有林班地具有數不清的珍貴價值,包含生態保育、森林生態、水土保持、水源涵養、自然景觀、氣候調節、防災減災與原住民文化,數十年來卻因採礦破壞而消逝,更別談那低得離譜的土地租金標準。

台灣已經不是當年的只重經濟不重環境的國家了,但林務局多年來在保育、生產間失衡,仿佛像個敗家子般任人搬取家中骨董,卻全然視而不見。林務局有必要趁此檢討時刻,徹底納入環境成本,清算台灣這廿年來付出多少代價。

※ 相關報導:

* 潤泰採礦環評 15分鐘打回票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188675.shtml

「潤泰水泥公司大理石礦採礦用地擴張」昨天第三次環評會議,林務局在會前提出潤泰案未邀集當地居民及專家學者現勘,會議還未進入實質審查,不到十五分鐘就以「程序尚未完備」為由打回票。

* 政院下令:檢討國有地採礦租金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188677.shtml

聯合報昨天獨家揭露國有林班地長期遭林務局低價放租業者採礦,不但租金卅五年未調整。在國有林地採礦,每月租金每公頃最低只要四四二元,被質疑賤租國土「比手機月租費還低」,引發行政院重視,要求林務局檢討。

* 亡國修法!政府讓96座水庫更短命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478520

商業周刊 2013/09/27

....水利署署長楊偉甫說,任何水庫都面對跟曾文水庫相同的風險,如何竭力延長水庫壽命,對台灣是「非常嚴肅的議題」。

縱使風險升高,卻有兩項對水庫明顯有害的法案,正悄悄在行政院、立法院進行著。

其一,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所擬《水土保持法》(以下簡稱水保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在本會期送立法院審議,將全國96個水庫集水區土地,從原本禁止開發,變成八成以上可以開發,讓集水區門戶大開!

其二,行政院在9月通過內政部所提「全國區域計畫草案」,放寬水庫集水區公有土地不得出租讓售、不得變更編定的規定,改成只要水利署認定的「非家用給水水庫」,就同意有條件鬆綁法令。



◆ 「有雞可尋」首映 稻鴨庄湧人潮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188299.shtml

【聯合報╱記者黃婕/苑裡報導】2013.09.27

農委會林務局「2013生態電影節 有影秀台灣」系列活動,前晚在苗栗縣苑裡鎮稻鴨庄生活農場發表「有雞可尋」,古早味米苔目、爆米香加上爵士樂團現場演奏,讓大家重溫蚊子電影院時光,並了解苑裡鎮白腹秧雞的生態。

林務局「2013生態電影節 有影秀台灣」系列活動由林務局及各林管處,在全台各地播映,30部生態影片中「有雞可尋」影片針對苑裡鎮白腹秧雞的生活習性,有非常細膩觀察。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副處長吳淑華、稻鴨庄生活農場執行長蕭明宏、「有雞可尋」的影片導演陳樂人到場分享時,陳樂人表示,拍攝一開始「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到最後成為稻鴨庄處處可見的流動「人口」,顯現社區環境的改變與復育成果,透過對白腹秧雞生活習性的探索,希望找出人與自然、生物間的對話。

「2013生態電影節 有影秀台灣」活動即日至11月30日止,免費觀賞,可上林務局官網查詢播放地點,電洽(03)5224163 。



◆ 巴克禮公園櫻花林 380棵活下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7/today-south13.htm

自由 2013.09.27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東區巴克禮公園櫻花復育歷經波折,有三百八十棵存活,目前約六成健康生長,希望成功打造國內最大的「平地櫻花林」。

九十九年間,市府把台灣之友會、日本賞櫻學會送的一批河津櫻,在巴克禮公園南面二公頃多的園區內,種下四百六十二棵河津櫻,但屢種不活,因在保固期內,包商三年來更換櫻花苗,又復育四次,今年一月保固期滿,包商把四百三十二棵櫻花移交給市府。

工務局派苗圃約僱管理人員陳春安、蕭水河、蔡曜賓等三人,今年三月起接手管理、維護。陳春安說,三人著手改良環境,從土壤改良、以盆栽樹木為櫻花遮陽、防治病蟲害與人工噴灌,再到在鐵皮圍籬灑水降溫等,半年來,漸漸讓櫻花林有「起死回生」態勢,目前有三百八十棵存活,如能復育成功,將是國內平地最大的櫻花林區。

公共工程處副總工程司王建雄表示,今年九月中旬,斥資約四千萬元發包巴克禮公園擴建工程,整修原有的巴克禮公園,以及興建南面的自然教育解說中心、螢火蟲棲地保育、櫻花公園等多項工程,串聯園區內人行木棧道,同時闢建景觀滯洪池。

王建雄說,市府決心好好照顧既有的櫻花樹,但不會再新種櫻花樹,此次擴建工程會在櫻花區內種植日日櫻、厚葉林斑木、鐵色等小型喬木取代盆栽,繼續發揮為櫻花遮陽降溫效果,也符合生物多樣性原則。

舊有鐵圍籬也會拆除,不讓櫻花遭高溫荼毒,未來完工後,如櫻花復育情形良好,會儘快開放供民眾觀賞遊憩。

※ 相關報導:

* 10月除蔓 台南農業局祭賞金收購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188400.shtml

被視為「植物殺手」的外來入侵植物小花蔓澤蘭,即將進入開花季,農業局希望趁它結果繁殖前,號召民眾10月同步加入除蔓行動。全市將收購3萬公斤小花蔓澤蘭,每公斤收購價5元,維護本地生態及環境。

一塊錢防蚊 還鯨豚乾淨家園

19 則留言:

fsj 提到...

翡翠水庫上游 慘遭魚藤精毒魚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陳雨鑫/連線報導】2013.09.28

翡翠水庫供應大台北地區五百萬人飲用水,但上游的新北市坪林區金瓜寮溪,八月中旬傳出魚群大量死亡,送驗證實遭人施放「魚藤精」毒害;由於水庫上游毒魚危及用水安全,引發相關單位高度重視,新店警分局正追查放毒的嫌犯。

翡翠水庫管理局長劉銘龍表示,八月十四日民眾在金瓜寮溪仁里板橋上游溪畔,發現魚群大量死亡,死魚多是目孔及溪哥,數量約上千隻,民眾憂心影響水源水質。

劉銘龍說,翡管局人員至現場檢測pH值、導電度、溶氧量、氨氮、磷酸鹽等,一切正常,且無氰化物等反應,翡翠水庫水質未受影響。坪林區清潔隊當天就將死魚全數清理完畢,翡管局立即將魚屍送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檢測,驗出零點零六ppm的魚藤精。

劉銘龍說,魚群顯然是遭人為毒害死亡,但所用毒物並非劇毒的氰酸鉀或農藥。他表示,以往各地溪流常有民眾用魚藤精毒魚,施用少量魚就會麻痺,浮起來不動,方便捕撈。

下手毒魚後,為何不把魚撈走?劉銘龍說,作案動機和經過至今不明,不排除藥量過重,才導致魚群大量死亡。

劉銘龍說,金瓜寮溪及其支流,夏季常有民眾戲水,因位於水源保護區,依法不得釣魚及捕魚。近年未發生毒魚、大量魚群死亡事件,只有零星民眾放生,使魚適應不良,或因施工汙染溪水,造成魚群死亡,人為毒魚「幾乎沒聽過」。

毒魚事件確認後,翡管局與水利署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新北市政府等權責管理機關,上月立即開會協調分工,並實地會勘,達成多項協防共識,包括加強巡查、舉報與取締,坪林區公所將護魚志工經費編入年度預算,充實巡查人力。翡管局也將在水庫周邊加裝監視錄影器,預防水庫水質遭破壞。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正研擬獎勵檢舉辦法,鼓勵民眾參與巡查、舉報,明年初實施。

※ 相關報導:

* 十多年封溪護魚心血 一夕被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190851.shtml

新北市坪林區居民十幾年來封溪護魚,對生態珍愛有加,卻傳出金瓜寮溪疑似遭人毒魚事件,在地護魚團體和有機茶農表示痛心,大罵毒魚者「夭壽!」



◆ 4.2億年前古魚 可見人臉骨骼特徵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28日電】2013.09.28

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最近發現4億2000萬年前的古魚,可以看到人臉骨骼特徵。

中新社報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6日表示,該所朱敏研究員領銜的國際古生物學家團隊,在雲南省古老的志留紀地層中發現一條保存完好、距今約4億2000萬年的古魚,並命名為「初始全頜魚」。

「戴上演化的眼鏡看全頜魚,實際上可以看到人類臉部骨骼4億多年前最早出現時的樣子」,古生物學家因此將這一發現稱為「古魚展新臉」。

據報導,從大白鯊到人類,長著上下嘴巴的脊椎動物被稱為有頜類,它們是脊椎動物演化的主幹,占現生脊椎動物物種數的99.7%。有頜類包括四大類群:盾皮魚綱、棘魚綱、硬骨魚綱和軟骨魚綱,其中前兩個綱已全部滅絕。

報導稱,這條「初始全頜魚」雖然在其他方面都保持著盾皮魚綱(最原始的有頜脊椎動物)的身體形態,但卻已經演化出硬骨魚綱(亦稱硬骨脊椎動物,包括陸生脊椎動物和仍生活在水中的硬骨魚類)的典型頜部結構或面部特徵,其發現填補了這兩大類群之間演化的「缺失環節」,在演化生物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而從演化角度看,人類屬於硬骨魚綱的一員,人類的頭面部骨骼,例如構成上頜的上頜骨和構成下巴的下頜骨(亦稱齒骨),在早期硬骨魚那裡都可以找到。由於過去認為從盾皮魚演化到硬骨魚時,經歷了大型骨片丟失再重新演化的過程,之前也只能將人類的頭面部骨骼追溯到硬骨魚剛剛演化出來的時候。

現在,全頜魚的發現在盾皮魚類和硬骨魚類之間架起直接的橋梁。這樣一來,包括上頜骨和下頜骨等頜部骨骼在內的人類臉部骨骼就可以衝出硬骨魚類的範疇,更進一步追溯到4億多年前的全頜魚那裡。這也是人類顏面部骨骼在演化史上的首次同時登場。



◆ 蚵嗲摻海豚肉 「鯨豚試紙」揪狡猾攤商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雲林縣報導】2013.09.28

雲林地區一直有人違法吃海豚,雲林檢方首度祭出嘉義大學研發的「鯨豚試紙」,像驗孕一般,混在絞肉中的海豚肉馬上現形,檢方昨就根據小小試紙,輕易瓦解狡猾的非法集團。

這張試紙寬不到一公分,長約五公分,如果肉品中含有海豚肉,約十分鐘後試紙即會浮現兩條線;檢察官追出專賣「海豚蚵嗲」廿多年的丁太發。

丁太發的小吃攤就在雲林東勢鄉派出所前方,店面簡陋但生意火紅,還曾上過周刊版面,不少想嘗嘗海豚肉的老饕慕名而來。

雲林農政單位為遏阻吃海豚肉,曾多次查緝,但攤商均辯稱是使用合法進口的海豹肉,令查緝人員氣結。

雲林地檢署檢察官李文潔兩天來帶領林務局及海巡署查緝處,到沿海八處海豚蚵嗲攤、餐廳及豚肉盤商,共起出五百卅多公斤海豚屠體與肉塊。

被查獲的業者多承認販售海豚,只有丁太發否認。檢察官認為丁販售海豚肉多年,屢被查獲仍不斷狡辯,祭出嘉義大學新研發的「鯨豚試紙」當場查驗,不到十分鐘,試紙出現「鯨豚肉」反應,丁才認罪。

據了解,丁六年前被查獲販售海豚肉,判一年四月、緩刑兩年;兩年前丁妻也被查獲被處以緩起訴。

檢察官發現丁為逃避刑責,由無前科的家人輪流認罪,換取緩刑或緩起訴處分,私下仍照賣不誤,以丁為「家族性」犯罪,有串證之虞聲押獲准,其餘七人均緩起訴。

檢方強調,能成功「破案」歸功於鯨豚試紙,為嘉義大學教授楊瑋誠經兩年研究,以台灣附近海域最常出現的十八種鯨豚的DNA檢體,成功研發出來,不到十分鐘就像驗孕馬上見真章,檢察官直說「太神奇了」。



◆ 追逐黑琵20年 罹癌照扛鏡頭

【聯合報╱記者呂筱蟬/台南報導】2013.09.28

六十八歲「黑琵先生」王徵吉廿年來跑遍全世界,致力黑面琵鷺攝影;去年發現罹患大腸癌,體力大不如前,但仍拖著病體記錄黑琵。他祈求老天再給三年,完成「探索黑琵世界全紀錄」的最後心願。

廿年前,台南七股工業區預定地兩隻黑琵遭槍殺,國內外輿論撻伐。當時王徵吉是攝影記者,前往採訪時心想「只不過是兩隻鳥,有什麼了不起?」深入了解才知道,全世界僅存的黑琵只有兩千多隻,何其珍貴,毅然辭職,開始用攝影專業記錄黑琵點滴。

王徵吉花了人生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拍黑琵,除了投入人生的菁華,也幾近傾家蕩產。為了追蹤這群瀕臨絕種的珍稀鳥類,黑琵飛到哪,他就搭飛機追過去,為此結束經營十七年、在地頗有名氣的婚紗公司。

「沒有人像我這麼傻吧,但我甘願做個快樂的傻瓜。」王徵吉笑說,回顧拍黑琵的這段歲月,自己也像瀕危物種,但他執迷不悔,「我要讓全世界知道,台灣人還是有能力做好黑琵保育。」

現在的他罹癌體力下降,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但眼神仍流露著堅毅的意志。

王徵吉說,去年一月發現罹癌,開刀後化療十二次,雖然身體飽受折磨,但追夢意志更堅定。他持續攝影、辦展覽、演說,只是體力大減,找攝影角度、不分日夜守候,都比以前吃力。

王徵吉「探索黑琵世界全紀錄」進度八成,他要用僅存的生命完成,讓這珍貴鳥類詳細又美麗地展現在世人眼前。



◆ 搶救老樹5百人按讚 建築師幫請命

【聯合報╱記者王燕華/宜蘭報導】2013.09.28

宜蘭市新闢92號道路要移走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的15株老樹,民眾反對聲浪四起。建築師黃聲遠昨天藉縣府頒發公共工程優質獎的機會,為老樹請命。

黃聲遠規畫的「宜蘭河邊的維管束第四期工程─化龍一村段新護城河」,獲宜蘭縣公共工程優等獎,他領獎時說,陽明醫院的步道能由公共使用很好,但真的不需要這麼多汽機車呼嘯而過;現在有機會讓宜蘭多1條好的步道,方便市民上學、走路、買菜、看醫生,希望支持宜蘭的人,能幫大家留下老樹。

15株老樹位於宜蘭市92號道路新民路到聖後街的預定地,有樟樹、榕樹、大葉欖仁,以及椰子樹等,市公所以阻礙交通為由,預計下月要把老樹移走,打通道路。

擔心老樹移走,存活率恐不高,包括作家吳敏顯、宜蘭縣環保聯盟、黃聲遠等都予聲援,熱心人士在臉書成立「搶救宜蘭陽明附醫老樹行動聯盟」,短短幾天已有近5百人按讚。

黃聲遠當著縣長林聰賢的面為老樹請命。縣府表示,林蔭綠帶對城市的生活品質非常重要,縣府也因此推動百萬植樹計畫,從縣府打造蘭陽女中通學步道的例子可以看出,建設、樹木與人可以共存共榮,老樹要5、60年才能長成,不應輕易砍伐或移植。

fsj 提到...

虎頭蜂準備過冬 入秋變更凶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桃園報導】2013.09.30

時序入秋,桃園縣政府消防局提醒民眾,由於虎頭蜂秋季為延續族群繁衍,及預作冬眠存糧準備,蜂群會擴大防禦範圍,只要遭騷擾,恐會引起群蜂攻擊,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時,務必提高警覺。

桃園縣消防局統計,今年1月至8月,全縣共執行捕蜂勤務3259件,較去年同期減少505件,主要是因為近年來溫室效應及環境變遷,導致蜂窩數量銳減。

由於入秋後,虎頭蜂群加強戒備,當巡邏蜂受到騷擾或震動,就會展開群蜂攻擊,桃園縣消防局說,虎頭蜂窩多築在明顯的樹上、屋簷、冷氣口、陽台窗邊等,多為鄰近民眾出入行經的路線,對居家環境安全是很大威脅。

桃園縣消防局提醒,蜂群具有主動、多次攻擊的特性,會循氣味再次攻擊同一目標,因此民眾從事農事、登山、溯溪等戶外活動,務必隨時注意周遭環境,以免驚擾蜂群,遭受無預警攻擊。

當民眾發現虎頭蜂窩,應立即遠離,又虎頭蜂喜芳香、愛鮮豔,民眾登山、出遊,建議避免使用香水、芳香劑,以免蜂群誤認為花卉「聞香」而來,建議穿著暗色系長衣、長褲、戴帽,避免吸引蜂群,降低襲擊率。

桃園縣消防局說,如遭虎頭蜂攻擊,務必保持冷靜,蜂螫後,大多數產生身體局部紅、腫、熱、痛或輕度搔癢症狀,少數會嚴重中毒及過敏反應。當遭蜂螫,可用指甲、刀片輕輕將刺針刮除,再以肥皂水或消毒水清洗傷口,在患處冷敷,減少腫脹痛癢。

切勿用手擠壓蜂螫處,以免注入更多毒液,並迅速就醫,避免傷口感染,或造成中毒、過敏現象而休克致命。



◆ 永靖萬株沉香木 外國學者大開眼界

【聯合報╱記者林宛諭/永靖報導】2013.09.30

國際沉香學會會員參訪永靖鄉種植沉香木的大戶劉鎰鋮,他種植1萬多株沉香木讓來自各國的學者大開眼界。劉鎰鋮說,沉香木是已瀕臨絕種的樹木,種沉香木的經濟價值不可能立竿見影,而是要種給我們的下一代用。

明道大學去年成立「台灣沉香學會」以後,今年更邀集日本、印度、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國學者成立「國際沉香學會」,並且由明道董事長汪大永擔任會長,除了28日舉辦學術研討會外,昨天也安排學者們到台灣沉香學會常務理事劉鎰鋮的沉香園及鹿港等地參觀。

明道精緻農業系主任陳柏青表示,沉香不僅能做為中藥藥材,具有消炎之效,因沉香生成速度慢,高雅而沈靜的清香,自古就是祭祀或皇家用品,現今更被視為價格節節上升的收藏品。

劉鎰鋮在永靖、田尾、溪州、南投竹山等地種了近4公頃的沉香木。

他說,沉香價格就像黃金、鑽石,因收藏風氣盛,也造成濫砍,使沉香木成為瀕臨絕種樹木,其實沉香木並不難種,但國內少人種的原因是它難有立即的經濟價值。

種愈久的沉香愈值錢,劉鎰鋮說,通常越南的沉香種到6年就會結香,但最好幾十年都不要收成,因為這樣才能愈陳愈香。



◆ 黑琵學會進駐 頂山分校現生機

【聯合報╱記者謝進盛/七股報導】2013.09.30

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昨進駐廢棄5年多的七股區港後國小頂山分校,安排黑琵攝影展,並在教室提供簡易床鋪,免費提供生態愛好者借宿,隨學會進駐,廢棄校舍重現生機,也將成為捍衛沿海生態的重要堡壘。

社團法人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今年4月向台南市政府教育局申請認養頂山分校,希望作為生態教育和觀察黑琵的重點,數月來學會結合後港國中小整理,昔日荒廢的校園環境煥然一新。

該學會昨起進駐頂山分校,安排隆重的啟用儀式,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長呂登元、七股區長莊名豪等人都到場祝賀;市議員陳朝來欣慰說,看到荒廢5年多的母校熱鬧起來,是將閒置空間重新利用的具體表現。

學會志工也展出21張黑琵、高蹺鴴等珍貴照片,有鳥兒覓食、嬉戲、飛翔等千姿百態,也讓外界對於沿海豐富的鳥類生態留下深刻印象,展期至11月24日。

學會總幹事曾惠珠說,未來學會將提供當地居民、學生、一般遊客進行社區觀光、生態導覽與戶外教學活動進行環境教育,也提供簡易床鋪,讓研究人員與背包客居住,另設有無線網路,即時性資訊搜尋,未來將不定期舉辦生態展覽,提供多元空間教育。



◆ 去年植樹3公頃 今年剩一片雜草

【聯合報╱記者姜宜菁/崙背報導】2013.09.30

雲林縣政府去年與美商美樂家企業動員2000人,在飽受揚塵困擾的崙背鄉貓兒干地區種樹2000多棵,總面積3公頃,但1年過後,卻是雜草叢生,樹木存活率偏低,當地居民認為,種樹又不管理,根本是浪費,前幾天風大,汽車依舊披上一層沙。

雲林縣農業處表示,當時活動縣府為協辦單位,提供土地供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示範造林,該協會曾允諾會做後續管理,但是去年底農業處人員前往勘查,發現實際情況與協會回報的情況相左,但是縣府並沒有撥經費舉辦,對於協會辦理後續管理,沒有合約或是法律的約束力,雙方原訂今年5月5日在西螺舉行萬人種樹因而喊卡。

農業處指出,崙背鄉貓兒干地區風大、又缺乏水源,樹木生長不易,為了紓解揚塵的問題,未來將由林管處接管,林管處預計今年底針對該地區提出規劃,明年編列預算,以防風林為主。

美商美樂家企業去年響應植樹護地球活動,在崙背鄉貓兒干地區種植白千層、台灣欒木等16種樹木2783棵,面積達3公頃,可是1年過後,因無人管理,樹木存活率偏低,雜草比人高,紀念碑甚至埋沒在雜草中。

豐榮村長蔡明清說,植樹活動風光舉辦過後,就不曾看到有人在維護;當地居民也說,前幾天颳起東北季風,照樣揚塵,汽車表面就有一層沙,證明去年種下千棵樹木根本浪費了。

fsj 提到...

湖南發現老鼠王 長近1公尺

【中央社╱台北1日電】2013.10.01

中國大陸湖南省邵陽村民近來打死1隻重達5.1公斤、長90公分的老鼠王。村民連夜把這隻專門偷吃魚的大老鼠加工做下酒美食,因骨頭太硬,還砍壞兩把菜刀。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邵陽縣五峰鋪鎮冷水村揚子江組村民9月25日打死一隻特大老鼠王。老鼠體長90公分,重達5.1公斤。

揚子江組村民近幾年發現魚塘經常丟失大量的魚。村民組織巡查人員日夜看守,才發現原來是池塘邊有兩隻特大老鼠經常偷魚吃,村民屢次圍剿捕捉而不得。

報導說,9月25日下午,村民莫明祥等人去池塘巡查,正好看到一隻大老鼠大搖大擺地潛入池塘,拖出一條3、4斤重的魚,張嘴就啃。

大夥兒立即持早已準備好的農具包抄上去,老鼠走投無路,最終被村民打死。

如此大的老鼠令人稱奇,村裡年過8旬的老人都說以前沒有見過。

村民猜測,如此碩鼠不知是傳說中的鼠王,還是受環境影響變異所致。也有人猜測,這可能不是本地鼠,美國原本就有這麼大的老鼠,曾傳入中國大陸。

幾個村民連夜將大老鼠加工做下酒美食,由於骨頭太硬,砍壞兩把菜刀。



◆ 世大運選手村移樹 環團抗議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2013.10.01

林口國宅暨世大運選手村工程昨天開始移樹,上午環保團體到北市府抗議,質疑基地為土石流中度潛勢溪上游集水區,市府未做環評就剷除樹木,破壞水土保持。

北市府新工處回應,基地上1200餘棵樹木,其中800餘棵將移植到國小預定地或行道樹,會要求廠商百分百保活。施工現場也邀請樹木移植專家李碧峰,指導廠商修剪樹木、斷根等移植技術。基地水土保持會依相關規定,送計畫到新北市政府審查。

選手村基地位在新北市林口文化一路、仁愛路口,面積約9.9公頃,工程經費約140億餘元,由內政部編列,北市府負責監造,立法院尚未通過經費審議。

台灣護樹聯盟代表潘漢疆表示,世大運選手村基地為土石流潛勢溪上游集水區,每逢豪雨必氾濫淹水,颱風來就發布黃色警戒,這麼敏感地帶,開發1公頃以上,就須做環評,市府卻沒做。

新工處表示,基地為內政部審議通過的國宅用地,非保護區,依規定不必做環評,昨天只是啟動移樹工程,「移樹和水土保持沒關係」,且計畫已審查通過。

江翠國中護樹志工李冠畿質疑,5月內政部函市府,立法院預算未通過不得動工,市府卻放任施工。新工處指出,行政院在7月函市府,為應業務實需,「原則同意」先行辦理興建工程。



◆ 出土10年 惠來遺址 申請國定遺址

開挖文物堆在倉庫 無法重見天日
保護協會盼遺址升格 市府樂觀其成

【盧金足/台中報導】2013-10-01 中國時報

10年前,在台中市7期挖出惠來遺址,其中1名兒童骨骸被考古為台中人的老祖先,取名「小來」,昨天為慶祝「小來」10歲生日,惠來遺址保護協會到遺址發表宣言,要求文化局將惠來、牛罵頭遺址申請國定遺址,台中市不能成為1座沒有記憶、歷史的城市。

10年前9月30日,5歲的「小來」在7期重畫區144號抵費地出土,惠來遺址考據已有1千多年歷史,曾有庶民生活的遺跡,也能一窺台中盆地及筏子溪流域的文明。

惠來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曜華表示,「小來」的身世很坎坷,10年來終於將出土地列為遺址,但令人憂心的是,這些從遺址開挖出來的文物,至今堆放在科博館的倉庫,無法重見天日,建議市府將惠來和牛罵頭遺址由市定遺址進一步申請為國定遺址。

原鄉文化協會總幹事江慶洲希望水湳經貿園區的大宅門特區文化2館,在美術和圖書館之外,能新增遺址博物館,也要催生13期麻茲埔遺址博物館。

由於惠來遺址仍屬抵費地,公民團體要求市府盡速變更為公園用地,保障遺址不會被以第8種專業區開發為展示中心、遊戲場等用地。

台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張祐創表示,已向中央提出將惠來遺址升格為國定遺址的計畫,也考量運用13期重畫基金,規畫麻茲埔和西大墩的博物館,讓「小來」有未來。

fsj 提到...

人類的皮膚 就能防蚊叮

【聯合晚報╱彭宣雅】2013.10.03

美國農業部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皮膚上有一種自然形成的成分,有可能成為驅蚊劑的有效替代物。這種化學成分會讓人在蚊子面前「隱形」。實驗發現,把塗有這些化學物質的人手,放進有蚊子的密閉空間內,蚊子完全不叮咬這些手。

美國農業部的的研究小組,正在探尋可替代目前最廣泛使用的驅蚊劑成分Deet。研究人員博尼爾指出, 使用驅蚊劑,一直是人們預防蚊子叮咬的重要方法。但研究小組正在探尋一種不同的方法,就是使用化學成分來影響蚊子的嗅覺。

人類的皮膚上有數百種成分,最後構成人的體味。美國農業部研究小組進一步研究人類皮膚上不吸引蚊子的化學成分,並把這些化學成分噴在人們手上,結果發現這種化學成分確實可以掩蓋人體氣味,讓蚊子對人沒有反應,也不想叮咬。這些化學成分包括1-methylpiperzine等,可以完全擋住蚊子的嗅覺。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市面上的防蚊液大多都是化學提煉,長期使用恐傷害皮膚與環境。雖然現在市面上有不少驅蚊用品,是使用天然植物如香茅、佛手柑、薄荷等物質製成,但效果仍不如化學成分的好,也導致使許多業者積極想找出可預防蚊蟲叮咬的方式。

趙昭明表示,皮膚是非常複雜又神奇的器官,皮膚上有許多腺體,包括腋下、會陰部等,釋放出的物質都不同。腺體有許多酵素,如果從這些人體酵素中,找出蚊子聞不到或討厭的味道,或許未來不必再藉助化學物質,就能有效驅蚊。

※ 相關報導:

* 陝西黃蜂螫傷逾千人 41死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199466.shtml

中國大陸陝西省衛生部門今天證實,陝南安康、漢中、商洛三市近日頻頻發生胡蜂(黃蜂)螫傷人事件,已有1675人被螫傷,致41人死亡。



◆ 台大研究證實:鐘乳石非一年一輪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3.10.02

台大地質系教授沈川洲經過六年研究,精準測出鐘乳石的年紀,過去最精準的測量是使用碳十四定年,但誤差高達200年。台大團隊使用「鈾釷定年法」,定年的精準度只有半年的誤差,堪稱是目前全球最精準的定年技術。這項研究也推翻鐘乳石一年一輪定律,發現隨著季節變化發現有不規則的缺輪,過去依照一年一輪來推演氣候變遷都必須要重新檢視。

這項研究登刊於9月16日出版的「自然-科學報導」 (Nature-Scientific Reports),9月27日也被「科學」(Science)特別報導。

沈川洲長年研究華南的鐘乳石,華南氣候乾溼分明,鐘乳石每年長大0.1公分,大陸專家採集後,結合台大的「鈾釷定年法」,經過六年努力,打破過去定年的限制,讓精準度從200年的誤差縮小至只有半年。

沈川洲領導的團隊,使用的標本僅0.02至0.04公克,定年的精準度可達到正負6個月。研究分析鐘乳石年輪,過去因為誤差太大,只能概略的推測年輪是一年一輪,但擁有精準度高的定年法後,證實年輪非一年一輪。沈川洲分析,以前所有推算的數據都必須重新計算,但也能讓人類推測未來氣候更有根據性。



◆ 北市林蔭道 中華路10年「不成材」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高詩琴/台北報導】2013.10.02

台北市政府計畫在二○一四年前,打造卅五條林蔭大道,但中華路和艋舺林蔭大道先後「踢到鐵板」,因林蔭道底下的鐵路設施,導致樹根難以伸展,其中中華路種了十年還無法成林。

台大園藝系教授張育森指出,樹木十年還長不大,很可能是樹穴空間不足,或土質不夠理想,應做健檢了解生長情形。北市府樹木保護委員會委員胡寶元也指出,很可能因樹穴深度太小,導致樹木的根系沒辦法往下長,也無法長高。

中華路為鐵路地下化後拓寬的道路,二○○一年起,在中央分隔島種植大王椰子,兩側分隔島種植樟樹,至今樹幹仍瘦小,林葉不足遮蔭,看起來稀稀疏疏。

同樣是鐵路地下化後興闢的艋舺大道,地底有高鐵、捷運。去年打造林蔭大道,不敢向下深挖,樹穴覆土深度僅一公尺。

北市府大樓四周、市民廣場上的樹木同樣有長不大的問題。因正下方是市府停車場,樹穴空間有限,種約廿年的小葉欖仁和黑板樹,樹幹纖細。

市府公園處表示,中華路寬四十公尺,只有三、四公尺有鐵路地下化設施,樟樹至今未成蔭「是因生長時間還不夠」。

公園處並說,北市著名林蔭大道如敦化南路,綠地面積大,又種了四、五十年,才長得像叢林;中華路樹木才種十年多,加上綠地面積不夠,不能相比。

至於艋舺大道地底排水性較差,可種植的樹種少,最後選擇耐水性高的茄苳,若下雨天地面難排水,較不容易死掉,現在生長情形「還不錯」。

捷運信義線沿線也要做林蔭大道,北市捷運局今年初種下一千五百多棵光臘與楓香樹苗,目前樹苗已抽高長成小樹。捷運局表示,每棵樹苗都保留一公尺至一點五公尺的深度,可以繼續往下長至土壤區,樹苗生長沒問題;不過若要長得像敦化南北路或仁愛路等濃密程度,大概還要一陣子。

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教授孫岩章表示,地底深度不足,大道樹木難成林蔭,只能建議市府好好施肥。

fsj 提到...

水母進擊 瑞典核廠關反應爐

【江靜玲/倫敦2日電】2013-10-03 中國時報

受到大批水母入侵,瑞典奧斯卡港核電廠(Oskarshamn)日前被迫關閉電廠中的一個反應爐。這個反應爐是世界最大的沸水(boiling-water)式反應爐。

位於波羅地海沿岸的奧斯卡港核電廠,29日受到附近海域數以百計的海月水母侵襲。這些水母大軍湧進到海平面下60英尺的核電廠渦輪機的冷卻水管中,堵塞了整個冷卻管,迫使廠商關閉該廠內輸出功率達1400兆瓦(megawatt)的3號反應爐。

目前堵塞已清理完畢,該核電廠的發言人奧斯特伯格(Anders Osterberg)表示,工程師準備重新啟動反應爐,但未來會如何則不清楚,「我們希望已經解決了水母問題,但我們無法確定,因為這些水母隨時會回來。」

奧斯特伯格指出,這些水母僅進入到核電廠的冷卻管中,並未進到過濾器裡,距離反應爐也還有一大段距離,不會引發核災風險。

奧斯卡港核電廠的3個反應爐均為沸水式,與2011年發生災難的日本福島發電廠所使用的技術相同。

水母堵塞管道的情況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2005年時,奧斯卡港核電廠曾因為類似情況,被迫關閉;美國加州的一所核電廠去年也因水母堵塞一個進水管,而關閉一個反應爐。

海洋生物學家表示,將來若有更多水母導致核電廠關閉反應爐事件,他們不會感到意外。海月水母(moon jellyfish)是一種常見的水母,可能在過度捕撈或條件惡劣的水域中大量湧現。



◆ 禁菸令 年底擴及全台8國家公園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2013.10.03

內政部營建署在公告實施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全面禁菸」後,目前正在彙整八座國家公園的「禁菸令」。營建署代署長許文龍昨表示,八座國家公園除明訂吸菸區部分,其餘園區範圍仍將依菸害防制法,禁止遊客吸菸,政策將在年底前實施。

內政部日前公告,為確保遊客不受二手菸危害,避免引發山林火災,內政部公告明令,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除園區內原有相關管理單位,依菸害防制法設置的吸菸區外,園區內將「全面禁菸」,以保護生態棲地、維護遊客健康與提高環境品質。如有違反規定,第一次處罰一千五百元,第二次罰三千元。

許文龍表示,營建署最近邀集八座國家公園管理處會商,會商禁菸規定,認為現有國家公園內,除遊客中心、辦公處所,在已設置的吸菸區外,原則會依菸害防制法加以禁菸。許文龍表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因沒自己的建築物,才會全面禁菸。

至於禁止民眾攜帶寵物進入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園區內,以避免與台灣彌猴、山羌、及白鼻心等野生動物等,帶有狂犬病原感染之虞,許文龍表示,未來八座國家公園會有不同規定,即依國家公園的性質,如金門國家公園,多數民眾居住其內,就不禁止民眾攜帶寵物到金門。

但如陽明山的黃水山、墾丁國家公園的南仁山、及台江公園、雪霸國家公園等,都有生態保育區,未來都將禁攜帶寵物,以降低人畜共通傳染病發散風險。如違反規定,第一次可罰一千五百元,第二次可罰三千元。



◆ 保育有成 集集下月野放小石虎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南投縣報導】2013.10.03

農委會特生中心去年底收容配對石虎,三月生下一對小兄妹「集利」與「集寶」,為讓石虎回歸自然,位於南投集集的特生中心昨邀專家開會,決定十一月園區野放哥哥「集利」,這也是國內人工繁殖石虎野放首例。

特生中心承辦人林育秀指出,這對石虎幼獸兄妹僅七個多月大,為讓兩隻石虎逐步回歸自然,研究團隊打造野放訓練空間,並提供食物,由母石虎帶領小石虎學習獵捕。

林育秀說,哥哥「集利」足齡八個月即可先野放,屆時將在特生中心收容籠舍區先原地野放,再擴大到野地。

她說,野放後,會透過電子發報器與紅外線攝影並用的方式持續監測,若石虎明顯變瘦,會誘捕確認健康狀況,再評估是否繼續野放。

※ 相關報導:

* 水仙球莖覆蓋 藏走私龍血樹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201810.shtml

大陸廈門來的兩個貨櫃申報進口水仙球莖,卻夾藏大批管制進口的帶土活龍血樹、虎尾蘭及綠寶。貨櫃被高雄關抽中儀檢露餡,上午開櫃。高雄關儀檢組組長林上根說,這是歷來查獲的最大宗走私活植物案,將會同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高雄分局追查到底。

fsj 提到...

環評遊戲規則 要改變了

【經濟日報╱記者邱建業/台北報導】2013.10.04

近月連三起環評結論遭行政法院撤銷,環保署長沈世宏昨(3)日在立法院透露,已著手修改環評標準,未來若開發行為「潛在汙染」超過一定量或引起重大爭議,開會時很多人發言、吵吵鬧鬧就須送二階環評,最快年底前公告實施。

二階環評程序相對一般環評複雜,環評委員要求的調查也較深入。因此二階環評審查時間可能較一般環評倍數增加,民間投資業者常避之唯恐不及,影響其投資意願。

環保署目前共有五件環評案在法院爭訟,其中大安大甲聯合輸水工程、桃園科技工業園區第二期和淡北快速道路等三案,近月接連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有進入較嚴格的二階環評需要,撤銷原本「環評通過」結論。

沈世宏昨日至立院備詢時,國民黨籍立委徐少萍質疑,「是法官比較懂環保,還是環評委員不夠專業?」並認為此情況恐損環評公信。

沈世宏表示,為因應法院見解,已研擬未來若開發案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下產生的「潛在汙染」超過一定量,或案件有很多爭議,開會時很多人發言、吵吵鬧鬧,就直接進入二階環評。

徐少萍詢問淡北快速道路環評撤銷後該何去何從,沈世宏表示「一定會上訴」,並指出如果淡北快速道路繼續施工,完工後卻被法院宣告敗訴,將涉及是否要回復原狀的問題,此時依行政程序法,原許可單位可依公益裁量。

環保署官員透露,目前環保署傾向依各種開發行為訂定不同的潛在汙染標準,作為二階環評條件。其中水庫、工業區、高速公路等開發行為可能是優先規範對象。



◆ 東北季風狂掃 花蓮漫天沙塵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陳家倫/花蓮縣報導】2013.10.04

強勁東北季風讓了花蓮縣北起秀林鄉、南至壽豐鄉揚起漫天沙塵。花蓮氣象站指出,花蓮昨天最大陣風7級,花蓮溪、木瓜溪的風飛沙在下午1點懸浮微粒最高值達868毫克(mg)。

花蓮縣連日受強勁東北季風影響,秀林鄉、新城鄉揚起漫天風飛沙,花蓮與宜蘭交界的和平溪口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立霧溪出口,漫天沙塵,兩岸建物、橋梁遠望只見矇矓影像,有些到遊客得知風飛沙,還專程租車跑到出海口觀賞、攝影。

花蓮縣環保局昨天到東華大橋監測,下午1點測到懸浮微粒最高值達868毫克(mg),2點時迅速降至6百餘毫克,而前天傍晚5至7點,在和平溪等地則測到最高2百餘毫克。

環保局人員表示,花蓮縣空氣品質在國內數一數二,「天氣好的時候,懸浮微粒曾測出個位數,一般而言,多維持在2、30毫克」,「飆升到8百多,在花蓮已是非常驚人的數值!」但「與西部的雲林等縣市動輒測得上千的數值,仍有不小的差距」。

環保局表示,東北季風是引起風飛沙的主要原因,而風向是否直吹環保局設置的觀測站,也與數值高低有關。

花蓮氣象站主任陳世嵐說,前兩次的康芮、天兔颱風將溪流出海口及部分地區植被吹走,但颱風過後一直沒下雨,地形裸露,而菲特颱風外圍環流愈來愈強,與東北季風結合,讓已失去植被的溪流出海口、部分地區都被吹起沙塵。

陳世嵐說,這兩天風勢強勁,漫天風沙狂捲,「只要下了雨,風飛沙的情形就會減少了」。環保局表示,昨天已與第九河川局進行水幕防塵,今天,會與宜蘭縣環保局人員到和平溪口會勘。九河局昨天下午3度出動水槍在東華大橋旁噴水抑制河床揚塵,「馬達都要燒壞了」,只是5百多公頃沙塵害,杯水車薪不見效果。



◆ 光復虎頭蜂窩多 百公尺近20個

【聯合報╱記者邱立雅/光復報導】2013.10.04

秋冬之際,是虎頭蜂繁殖的高峰期,平常在野外築巢的虎頭蜂,今年似乎特別愛在人群集聚之處蓋房子。花蓮縣光復鄉市區內方圓百公尺內,目視就發現近20個虎頭蜂窩,消防分隊夏天捕蜂量也比去年暴增1倍。

一個個臉盆大的虎頭蜂窩築在人口密集的社區內,屋簷下、冷氣機上,都看得到;虎頭蜂在巢內外飛來飛去,讓民眾看得頭皮發麻;也有民眾表示,「風水好,蜂才會來」。

家中連續兩年都有虎頭蜂蓋窩的沈先生表示,看到虎頭蜂飛來飛去,一開始很怕,久了就習慣,但隔壁是教會,常有小朋友,擔心小朋友好奇破壞蜂巢,反遭螫傷,於是請捕蜂達人王武奇協助解決。

王武奇表示,光復市區以敦厚路的蜂窩最多,今年捕蜂請託數量大增,還要排時間才能除蜂。他推測,可能是去年颱風較多,野外築巢易受強風吹壞,今年便選擇在相對能遮風避雨的屋簷下築巢。

光復消防分隊小隊長吳沛源指出,6到9月底捕蜂78件,平均1個月20件,去年同期僅39件,等於今年的捕蜂量暴增1倍。

他推測,今年有不少遭蜂螫死的新聞,引起民眾恐慌而報案;其次可能是真的數量增加,但需待專家研究。



◆ 珍稀寄生鱗葉草 現跡雙流

【潘建志/屏東報導】2013-10-04 中國時報

雙流發現罕見「寄生鱗葉草」(見圖,屏東林管處提供)!上月底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員工在帽子山步道旁,發現幾棵寄生鱗葉草。這種不起眼真菌類腐生植物,目前台灣只有在屏東南仁山和壽卡2地有發現紀錄,相當稀有,雙流則是首次發現。

寄生鱗葉草主要分布在中國南部、印度以及東南亞一帶,台灣是1995年在墾丁國家公園的南仁山首次發現,之後又在屏東獅子鄉的壽卡現蹤,目前台灣只有這2地有發現紀錄,分布相當狹隘且族群稀少。

寄生鱗葉草屬遠志科是真菌類的腐生植物,根系與真菌共生,藉由真菌分解吸收腐植質獲取自身營養。這種獲取營養方式以蘭科植物較為人熟悉,遠志科則只有這個屬的植物具有腐生特性,因此無論在分類或生態有獨特意義。

它的植株纖細且矮小,多在20公分以下,平時不會現身,只有在花季時破土而出,伸出桃紅色纖細花梗;加上生長在雜亂的森林底層,若沒仔細觀察並不容易查覺。

fsj 提到...

美國探險隊 重慶發現巨洞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5日電】2013.10.06

近期美國一支15人的探險隊在四川重慶市附近發現了一個巨大洞穴,其內部可視度極低,煙霧裊繞如同雲層一般。光明網報導,更令人驚訝的是,岩洞是如此的巨大以至於它內部能夠生成一套完整的氣候系統。 

報導中沒有詳細介紹岩洞所處位置、體積規模和形成年代等具體數據,但從網站公布的多幅現場圖片來看,整個岩洞氣勢磅礡,四壁陡峭,岩石險峻,猶如地下大峽谷,相當壯觀,有多名美國洞穴探險家在新發現的洞穴內進行探測。

事件引起許多網民的關注,有人說︰「重慶人太丟人了吧,生活這麼多年居然沒發現祖宗留下的地下宮殿,卻讓美國人發現了。」



◆ 開發淡海 環評說明爆衝突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新北市報導】2013.10.06

內政部營建署昨天召開「淡海新市鎮」二期環評說明會,反對此案的「淡海二期反徵收自救聯盟」以程序問題等阻撓抗議,還與警方拉扯與口角;支持民眾則組「淡海二期發展聯盟」連署要求政府趕快開發。

營建署開發淡海新市鎮後期發展區,昨天在淡水工商召開二期發展區環境影響說明書公開說明會;營建署新市鎮建設組長洪啟源表示,後期發展區是二期一區、二區,面積一一六七公頃,引進十七萬人。

說明會結束後,代表進入第二階段環評。反徵收自救聯盟指這場說明會「無效」,若營建署執意寫進環評書裡,將控告官員違法。

蔡瀛、潘婉麗、王鐘銘等人結合多個社團組「淡海二期反徵收自救聯盟」,先在場外舉標語和呼口號抗議。支持此案民眾在場內連署組織「淡海二期發展聯盟」,與自救聯盟叫陣,要政府趕快徵收開發,促進淡水交通順暢、經濟繁榮。

新北市議員呂子昌說,自救聯盟認為先前規畫一七五○公頃只開發三百多公頃,不必急著開發二期。另外,營建署應等建好捷運、淡江大橋再開發,否則先把人引進來,再做交通建設,淡水勢必更塞車。

「怎能阻擋淡水發展?」新北市議員蔡錦賢說,開發新市鎮會發展淡水,加速捷運延伸、淡江大橋興建等;現在淡水很多土地不適耕作、房屋老舊傾倒,不開發要怎麼進步?



◆ 圓仔練爬有進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07403.shtml

【聯合晚報╱文/嚴文廷】2013.10.06

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員今天拍到「圓仔」已經可以用四肢將身體撐起,而且離開地面一小段距離,只是仍無法持續太久時間,才撐起一下下,「圓仔」又全身趴在地面上休息,但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距離可以自主爬行的日子越來越接近了。



◆ 氣候搗蛋/八卦山梅、小半天櫻 開花了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吳思萍/連線報導】2013.10.06

氣候異常打亂植物花期,彰化縣八卦山梅樹提前2個多月開花,早開的花朵已結成果實;南投縣知名賞櫻景點小半天石馬公園,以往花季都在每年2月,現在櫻花竟然一開20株,花期全部大亂。

八卦山安溪寮登山步道旁的梅樹,現已可見稀疏綠葉,已開花朵和花苞格外搶眼,越冷越開花的冬梅提前綻放,令登山客嘖嘖稱奇。

「梅樹都是12月開花,哪有9月、10月開的!」將冬梅馴化為熱帶梅的神農獎得主張洲府說,梅樹要一定冷度才開花,都是12月到翌年2月開花,果實梅會結果,摘下可釀梅子,觀賞梅只有開花;最近天氣雖然比較涼爽,日夜溫差大,白天仍有28到30度高溫,不適合梅樹開花。

「自然條件具備,梅樹也會提前開花。」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長張致盛說,梅樹提早開花的生態變化較複雜,康芮、天兔等秋颱颳掉梅樹的葉子,涼風帶來豐沛水氣,讓梅樹休眠較淺的芽苞以為初冬降臨,紛紛發芽和開花,這種情形很少見。

南投石馬公園現已可見櫻花開,長期照顧櫻花的前鄉長陳錫梧說,日本冬天急凍後落葉,櫻花會一次綻放,台灣氣候較暖,「騙過了櫻花,才到十月,就以為春天來了」從8月開始,提早「發春」,這樣的情形,已經持續3年。河津櫻在台灣種植,氣候不適應,一年開兩次花,造成台灣櫻花只有1、20年壽命,不像日本都有百年櫻花樹。

「10月開1次,2月又開一次,1棵櫻花樹有2次花期,好奇怪!」民眾李淑華說;遊客林淑梅說,每天沿著石馬公園散步運動,看見10月櫻花樹就有粉紅花朵開滿枝頭,乍看之下還以為來到了冬天。

※ 相關報導:

* 黃金雨探秋 敦南林蔭道「變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206784.shtml

天氣慢慢轉涼,不少民眾行經敦化南路,會發現林蔭大道「變色」了。原生種台灣欒樹,現正值開花季節,逐漸轉為金黃色花海,堪稱最能代表台北的秋天意象之一。



◆ 清水岩展示中心 秀500種昆蟲標本

【聯合報╱記者凌筠婷/社頭報導】2013.10.06

彰化縣社頭鄉清水岩生態展示中心昨天熱鬧開幕,展出超過500種昆蟲標本,其中蝴蝶標本最受孩子喜愛,許多家長趁假日帶孩子到展示中心來看昆蟲,並做襪子娃娃DIY,小朋友們參與熱烈。

「雞母蟲好大喔!」「蝴蝶好漂亮喔!」小朋友昨天指著蝴蝶、昆蟲不斷發出驚呼,眼睛睜好大,目不轉睛看著生態老師倒腐植土,再把白白胖胖雞母蟲放上去,都說「第一次看到雞母蟲,白白軟軟的樣子,但不可怕」。

小朋友也能現場報名襪子娃娃DIY,張靜櫻帶5歲和6歲的女兒用襪子做出台灣特有種鳥類「黑枕藍鶲」,小朋友興致勃勃地自己剪襪子、塞棉花,她說:「她們很有興趣,都要自己動手」。

清水岩生態展示中心是由清水岩寺捐贈土地給社頭鄉公所而建成,外型有如一隻大型獨角仙,內部收藏超過500種昆蟲標本。社頭鄉長蕭如意與彰化縣長卓伯源昨天共同為展示中心開幕剪綵,蕭如意說,期望遊客能對八卦山生態有更多了解。

fsj 提到...

鳥之湯 偷窺鳥兒出浴之美

【湯雅雯/台北報導】2013-10-07 中國時報

原來鳥類和人類一樣,也喜歡泡湯洗澡!資深生態攝影家劉燕明累積30年拍攝能量,剪輯出台灣第一部以鳥類洗浴為主題的生態電影《鳥之湯》,吸睛程度一點都不輸黃色小鴨;他盼透過這些珍貴鏡頭傳達,台灣擁有豐富鳥資源,值得好好保育。

連鳥友都很難一睹的台灣藍鵲、烏頭翁等台灣保育鳥類泡澡畫面,劉燕明統統「偷拍」下來。

他說,每一種鳥類都有特殊的洗澡style,麻雀喜歡沙浴、白尾鴝喜愛泡澡、黑枕藍鶲偏好戰鬥澡,但共通點都是為了除去身上的蟲蟲危機。

看到好畫面就拍

過去很少人單一鎖定鳥類進行拍攝,劉燕明的拍攝祕訣除了要有耐心、肯在樹叢裡蹲上大半天,還有一個訣竅,「看到好畫面要趕快拿起攝影機拍,總有一天派得上用場」,他透露,這是他拍鳥的最大心得。

要「捕捉」鳥類洗澡鏡頭可不容易,鳥主角可不照劇本演出。劉燕明說,因為鳥必須在牠認為安全無虞的地方才會願意「下水」,一旦有人經過打草驚蛇,牠們就會立刻飛離,所以他必須找掩護,在遠處以遙控器拍攝。

水鳥陸鳥大不同

《鳥之湯》收錄近30種鳥主角,劉燕明依水鳥、陸鳥區分詳述各鳥種的洗浴方式,率先登場的是每年從北方飛來台灣度冬的嬌客「黑面琵鷺」,只見牠在淺水中展翅拍打、扭動梳洗,好比一場曼妙的舞蹈演出,難怪擁有「黑面舞者」美譽。

劉燕明說,陸鳥「繡眼畫眉」則喜歡跳躍沾洗羽毛、抖動身軀泡澡,模樣十分可愛;冠羽畫眉還會「排隊」輪流洗澡;但最特別的莫過「黑枕藍鶲」,牠會先在樹枝上觀察浴池安不安全,再伺機而動,高速俯衝沾水再回到枝頭,就像洗「戰鬥澡」般。

杜篤之配樂加持

「我用每秒150格以上的鏡頭,才終於拍清楚牠迅雷不及掩耳的洗澡速度!」他說,每一種鳥洗澡畫面都很美,卻也都可遇不可求,最難拍攝的畫面,應該是赤腹山雀,因為牠數量很少,很不容易拍到。

為了《鳥之湯》的配樂音效,劉燕明甚至找來好友、金馬獎常勝軍、音效大師杜篤之友情贊助,讓《鳥之湯》聲光效果十足,彷彿鳥兒真實在鏡頭前洗澎澎。

雙十節當天下午,林務局將在台北書院舉辦《鳥之湯》映後座談,想一窺鳥類洗澡奧秘的民眾,可免費到場參加。



◆ 拍鳥30年 劉燕明孤獨終不悔

【湯雅雯/台北報導】2013-10-07 中國時報

劉燕明是台灣第一個用16厘米攝影機拍鳥的生態攝影師。今年62歲,拍鳥資歷逾30年,台灣前3部生態紀錄片皆出自他之手,多部紀錄片入圍金馬獎,是代表台灣拿下國際生態大獎第一人。

1984年,劉燕明蹲在淡水河棲地拍關渡候鳥,累積了3萬多呎膠卷,推出台灣第一部生態紀錄片《淡水河水鳥歲時記》,之後又陸續拍了《台灣獼猴》、《藍鵲飛過》、《台灣野鳥百年紀》3部生態紀錄片,可說是台灣生態紀錄片的始祖,睽違多年,再度推出以鳥類為主題的生態電影《鳥之湯》。

問他為什麼這麼愛拍鳥?劉燕明開玩笑說,「鳥不會問我有沒有公文?你是哪個單位?」原來,30年前劉燕明原想拍一部紀錄「台北的一天」影片,但只要在台北街頭架起攝影機,馬上有人上前關切,層層阻撓下,他棄人改拍動物,「因為動物不會問我要拍什麼?」

劉燕明從菜鳥拍到老鳥,生態作家劉克襄曾陪他赴關渡拍鳥,劉克襄說,「跟一次就知道有多苦」,因為拍鳥講究的是「等」,不怕時間磨、可以獨自一個人「蹲」上一整天,劉燕明說,「拍鳥第一課,要學會隱形!」

劉燕明至今已累積20部生態紀錄片作品,鳥類是最大宗。他常開著破舊的吉普車(見圖,劉燕明提供),全台跑透透、上山下海去拍鳥,大雪山林道、玉山、合歡山都是他出沒的「熱點」,至少建立6、700捲鳥類資料庫,還買了一個冰箱專門「冷藏」膠卷底片。



◆ 監測、上傳水質 學童護竹溪支流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208278.shtml

【聯合報╱記者綦守鈺/台南報導】2013.10.07

南大附小彩虹斑馬河川巡守隊30多位學生,3月起監測竹溪支流的水質,昨到達東區巴克禮公園監測水質,發現不少在未受汙染水域中生長的石蠅、長鬚石蟬等,代表公園內水質良好,希望能繼續保持。

「要親自體驗過後,才懂得愛惜地球的重要。」國小六年級的隊員吳季謙表示,已做過7次水質觀測,每次都很擔心水質變化,還好這半年多以來未受汙染;隊員楊峻承則說,參與監測是很特殊的經驗,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水資源的重要。

指導老師陳怡均表示,為配合「2013世界水質監測挑戰」,彩虹斑馬河川巡守隊從今年3月展開水質監測,曾到成功溪、嘉南大圳等地採樣、追蹤,目前以巴克禮公園內的竹溪支流為主,半年多來學生觀察到不少代表性生物的增長,像是石蠅、長鬚石蠶與扁泥蟲等,表示竹溪水質越來越好。

彩虹斑馬河巡隊昨邀請民眾加入水質監測行列,他們細心解說如何採樣,測量水溫、溶氧、酸鹼值和濁度,並當場將水質監測結果,上傳到美國世界水質監測網站。 (http://www.worldwatermonitoringday.org/)

市民王頎元說,學生年紀雖小但卻解說仔細,不到10分鐘自己就了解如何觀測水質;市民王冠文表示,透過實作了解水質現況,比看書、喊口號更具有意義,希望能讓全世界看見,台南市區有條這麼乾淨的小溪。

fsj 提到...

天兔颱風重創 墾丁珊瑚慘不忍睹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屏東縣報導】2013.10.08

四年前莫拉克風災受到重創的墾丁珊瑚,好不容易復原,日前天兔颱風過境,墾管處人員潛水觀測,發現跳石和後壁湖海域的珊瑚「像被炸過一樣」非死即傷,比莫拉克颱風還嚴重。

「好恐怖,原本繁盛瑰麗的瑚瑚礁美景,變成礁體破裂、枝體斷肢的淒慘景象!」墾管處潛水員帶著防水照相機潛下後壁湖海域,被海底「滿目瘡痍」的景象震懾。

墾丁資深潛水教練阿榮說,核三廠入水口至後壁湖海域的珊瑚受創嚴重,海底盡是被撞斷或整個「剃頭」的千孔和軸孔珊瑚,軟珊瑚更不用說,很多已脫離礁體,非死即傷,「每拍一張,就心痛一次。」

阿榮表示,這幾天潛水客下海目睹慘狀,上岸時個個面色凝重。墾管處保育研究課長馬協群說,這次天兔直衝恆春半島,停留時間比四年前的莫拉克颱風要長,強風巨浪的破壞力,迎風面海域的分枝型和葉片型珊瑚受損最嚴重;團塊型珊瑚較牢固,也有許多整株翻倒的災情。

馬協群說,軸孔珊瑚一年約長十公分,照這個速度,至少要一、兩年後才會復原。

國立海生館「珊瑚博士」樊同雲說,珊瑚殺手除了強浪,大雨沖刷陸地泥沙流入海域,會覆蓋在礁體上,使珊瑚群體白化、組織分解或死亡,海面的懸浮物也會阻礙光合作用,珊瑚受損嚴重區域應限制人為活動、加強水土保持和改善廢水處理等,其他的就只能交給時間。

fsj 提到...

指東指西 研究:大象可能懂

【中央社╱台北11日電】2013.10.11

科學家對動物展開「指示」(pointing)測驗時發現,對動物而言這是罕見的天賦。即使人類近親黑猩猩等,似乎也對透過「手指指向」霧裡看花。不過研究顯示,大象可能例外。

「紐約時報」(NYT)報導,英國聖安德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生物學家柏恩(Richard W. Byrne)和他的學生史梅特(Anna Smet)表示,他們發現大象似乎看得懂指示。他們對11隻大象做測驗,結果發現大象具有的深度社交智能在某些地方可與人類匹敵。

史梅特在遮擋物後放置2個水桶,再將水果放進其中1個水桶,但大象並未看見她將水果放進哪個桶子。

她接著把水桶從遮擋物後頭拿出來,站在桶子中間,指向裝有水果的桶子。管理員接下來帶大象走向水桶,史梅特便開始注意大象先把鼻子伸進哪個水桶。

經過2個月後,實驗結果發現,大象選中裝有水果桶子的機率達67.5%。

史梅特發現,不管是以手臂或手指出方向,大象能懂得她的指示。而當她僅站在桶子中間,無任何指示時,大象會變成隨機選取水桶。

研究結果刊載於「當代生物學」期刊(Current Biology)。

※ 貓咪都懂了!



◆ 擦香味防曬乳 群蜂狂螫14生

【簡浩正/花蓮報導】2013-10-11 中國時報

防曬乳太香引蜂群?花蓮縣壽豐鄉10日發生學生溯溪遭蜂螫事件,慈濟大學醫資系28名學生至鹽寮地區12號橋溯溪時,疑因擦拭的防曬乳太香而引來虎頭蜂叮螫,造成14名學生受傷。

花蓮縣消防局獲報,緊急將受傷學生分送門諾等3間醫院救治後,除2名學生留院觀察外,其他無大礙。

四散驚逃 有人跳溪

意外發生在昨日上午11時許,慈濟大學醫學資訊學系一年級新生28人,前往台11線壽豐鄉鹽寮12號橋,進行「生涯探索與成功學習」戶外教學課程,正當學生進入山谷時,突遭群峰攻擊。

學生遭到蜂螫後四散逃跑,部分男學生跳入溪中躲避,但仍有學生頭、手被螫,另有學生在逃跑時跌倒受到輕傷。

2生傷重 留院觀察

花蓮縣消防局獲報後,出動5輛救護車趕往現場,將14名受傷的學生分別送往門諾、慈濟及花蓮醫院救治,慈大校長王本榮也趕至慈濟醫院探望受傷學生。

花蓮醫院急診室主任詹德山表示,據學生描述後,研判他們是被虎頭蜂螫傷,經施打破傷風、抗過敏與止痛藥後,已無大礙;而門諾醫院方面,張姓女學生及王姓男學生因有4、5處的傷口,所以仍留院觀察。

衣物鮮豔 也要小心

「防曬乳太香!」遭螫傷的黃姓同學,仍心有餘悸的說,他們入山沒多久、還沒到溯溪地點,有同學因怕曬而擦起有香味的防曬乳,沒多久就遇到峰群攻擊。大家四處找遮蔽處躲,而被螫的同學哀號聲不斷,場面混亂。

花蓮縣消防局花蓮分隊長陳秋銘也呼籲,上山或入溪時勿噴香水或味道過重的物品、也不要穿過於鮮豔的衣物,這都易招來蜂群;另外發現蜂窩時不可騷擾、遇到蜂群也勿拍打或揮舞驅趕,這反而是挑釁行為;若真遭蜂螫時,當下可先用氨水(或尿液)沖洗傷口後,再趕緊送醫。



◆ 無磷洗衣水庫水質變好 翡翠經驗 擬全面推廣

自由 2013.10.11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用對洗衣粉洗衣服,也可以救台灣!」

翡翠上游社區用一年 含磷量減少27.5趴

台灣部分水庫優養化嚴重,主因之一是水中總磷濃度高,翡翠水庫管理局去年仿造國外經驗,在上游石碇鄉永安社區實施一年「無磷洗衣粉」運動,由官方免費提供三十一個住戶無磷洗衣粉及洗碗精,結果生活污水含磷量減少二十七.五%,成效明顯。環保署、水利署研擬全面推廣。

水庫的磷來自於上游農藥、森林釋放,還有家庭污水,尤其傳統洗衣粉中有磷酸鹽用來加強洗淨效果,但磷過量會造成水生物死亡。

無磷洗衣劑救環境 日本成功救回琵琶湖

推動無磷洗衣劑救環境,在國外早有類似案例,日本琵琶湖周遭住戶家庭主婦上世紀發起「生態洗衣粉」運動,成功救回琵琶湖;歐盟今年起也嚴格限制洗衣劑中磷含量,讓歐洲各國河川、湖泊有更多生機。

在歐洲各國,洗衣精是水面磷酸鹽第三大來源,僅次於農業和家庭污水。為改善水質與生態,今年歐盟把家用洗衣精磷酸鹽含量限制在○.五%。

目前台灣市售一般含磷洗衣粉、洗碗精含磷比率約二至十二%,較環保標章要求在○.一%以下的無磷清潔劑高出數十至上百倍。

環保署水保處長許永興說,近期將邀集水利署、地方政府及水庫管理單位研商。水利署發言人田巧玲說,各水庫都有「水源保育與回饋費」,只要專戶運用小組通過,可用於鼓勵無磷商品。

記者昨天實地到大賣場比價,幾乎所有洗衣精或洗衣粉都宣稱「環保」、「無磷」,每一百毫升(或公克)價格約從三元至十三元不等,多數價格落在六至八元之間,不過同份量、取得環保標章的洗衣粉價位落在十一元至十二.五元之間,明顯比其他洗衣粉貴了不少。

有家庭主婦表示,無磷洗衣粉並不會降低清潔效果,主要還是在搓揉沖洗。泡沫多不表示洗得越乾淨,市售洗衣粉可能添加陰離子介面活性劑、起泡劑,造成大家「泡沫多才洗得乾淨」的錯覺和誤解。

短期補助可鼓勵 長期還需養成環保觀念

主婦聯盟董事長陳曼麗建議,用早年很常見、無味的肥皂或肥皂絲,便宜又環保,洗淨力也不錯。支持短期內用「水源保育與回饋費」補助鼓勵,但長期要養成民眾環保觀念,自願配合,官方經費不宜無限制投入。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則表示,鼓勵使用無磷洗衣粉值得肯定,不過包括水庫上游濫墾、噴灑農藥、事業廢棄物被亂倒等,更需積極管制。

fsj 提到...

天熱亂了序 日本10月櫻花開

【中央社╱東京12日專電】2013.10.12

日本東京市中心昨天氣溫達攝氏30.2度,為138年前開始實施觀測以來,已屬秋季的10月天,市中心下午還測到31.3度,刷新紀錄。而日本東北染井吉野櫻開花,更讓民眾嘖嘖稱奇。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今天關東地區天氣晴朗,繼昨天之後,又出現季節亂序的炎熱天氣。

東京市中心今天下午1時(台灣時間12時)過後,觀測到攝氏31.3度。日本今天有57個地點觀測到最高氣溫逾30度。像是山梨縣南部町觀測到32.5度、群馬縣館林市32.3度。

不過,日本氣象廳表示,明天上午氣溫會下降到如往年此時,呼籲民眾要注意冷暖溫差變化大。

氣象廳預估明天上午東京市中心、福岡市的最低溫約是16度、大阪市約17度、名古屋市15度、宮城縣仙台市13度。

由於天氣炎熱,東京很多民眾聚集啤酒屋喝啤酒消暑,有些客人還猛搖扇子驅暑氣。啤酒屋主管表示,顧客大增,生意恢復到夏天時的好景況,真希望這樣的熱天持續下去。

另外,東京淺草寺周邊賣剉冰的店家也是生意強強滾。店老闆表示,從沒在這樣的季節還推出剉冰商品。

仙台管區氣象台主管指出,櫻花是歷經冬寒之後,天氣變暖時才開花,很難想像這時期只是因氣溫上升就開花,不清楚為什麼會這樣。



◆ 珍稀!菱形奴草冒出頭

【沈揮勝/南投報導】2013-10-12 中國時報

台灣最珍稀、僅分布南投縣蓮華池的特有植物菱形奴草,歷10個多月的蟄伏,最近陸續冒出土,還綻出晶玉般花朵。該植物去年生長情況很糟,今年似已恢復榮態,林試所專家研判,或與豐、歉年有關,但需有更嚴謹的監測調查才能證實。

蓮華池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傅昭憲表示,菱形奴草屬全寄生植物,它的榮枯除了氣候因素,宿主是否充足養分?生長地點是否受到干擾?都攸關其成長狀況。

該植物的宿主,主要為殼斗科喬木「鋸葉長尾栲」,兩處監測點分別蓮華池園區苗圃上方的穿落雨試區路旁,以及木屋教室上游100多公尺的步道旁;但前者今年因遭風倒木枝葉覆蓋不易觀察,主要監測紀錄的重點擺在後者。



◆ 詹雅帆發現新物種 命名「基隆」

【聯合報╱記者許瀚分/基隆報導】2013/10/12

科學界再現「台灣之光」!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詹雅帆,在基隆沿海發現新物種的眼蟲,並以「基隆」為名,命名為「基隆屬蚤狀眼蟲」,在今年初登上歐洲科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otistilogy)封面,讓「基隆」揚名海外。

詹雅帆在攻讀海大生物所博士學位期間,在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及海生所教授張正的指導下,在基隆沿海做浮游生物族群生態調查研究,2007年詹雅帆在八斗子沿岸海域採樣海水,發現了一種未知的浮游生物。

3年前,詹雅帆為此飛往丹麥,與哥本哈根大學的教授研究此物種,並在2010年確定此浮游生物為新屬、新種的眼蟲。「我從來沒想過會發現新物種,真的是如獲至寶」,詹雅帆將此眼蟲命名為「基隆屬蚤狀眼蟲」。

今年初,詹雅帆發表的新物種論文,獲歐洲科學期刊採用,並登上期刊封面,自此,眼蟲在生物界分類法中多了以「基隆」為名的生物屬。

詹雅帆說,基隆屬蚤狀眼蟲生長在海底,靠細菌維生,必須靠電子顯微鏡才能看見牠,是全球體型最小、演化史上最原始的眼蟲,「可說是眼蟲的祖先」,而且目前僅在基隆沿海發現,相當稀有且珍貴。

海大為慶祝詹雅帆發現新物種,校友服務中心也特別以基隆屬蚤狀眼蟲的樣貌,發行「眼蟲票卡夾」,作為紀念。



◆ 小狗被砍頭 虎尾警緝凶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菁宜菁/虎尾報導】2013.10.12

虎尾鎮市區中心傳出小狗被砍頭、剁尾的殘暴事件,一袋可怕的狗屍照片被貼上網,網友罵翻天「太惡質了、下地獄... 」愛狗人士已把其他未遭毒手的小狗帶走,留下母狗在現場空屋,因小狗全都不見了,母狗兇性大發狂吠不停,警方昨天得知後主動介入調查緝凶。

昨天上午網路臉書出現一張怵目驚心的狗屍照片,一隻被砍頭、剁尾的小狗裝在塑膠袋內。記者依網友陳述,趕到現場位在虎尾市區中心的這棟鐵皮空屋,只見一隻掛有頸圈的黑母狗。

吳姓愛狗婦人昨天說,母狗約一個月前,跑到空屋內產下六隻小狗,她常會帶食物來餵養,前天下午要來餵食時,發現母狗趴在地面,望著一隻動也不動的小狗,走近一看,嚇然發現小狗的頭和尾部都不見了「天呀!頭、尾被剁,怎麼這樣殘忍。」

虎尾派出所昨天下午獲知後,馬上派員前往了解,警方將調閱路口監視器並追查殺狗凶手。



◆ 穿清官服乾屍出土 五官清晰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12日電】2013.10.12

多名河南項城市民昨日紛紛散發消息,稱該市新一高附近發掘出一處古墓,現場發現一具保存尚為完好、身著清朝官服的乾屍,文物部門已介入。

大河報報導,目擊者劉先生表示,9日下午5時許,新一高西側、學府北苑小區工地內發現一處古墓。「是挖掘機作業時發現的。」劉先生趕到現場看到三口棺材擺在墓穴內,讓人驚訝的是,中間的棺材裡有一具保存尚為完好的乾屍。

「乾屍面部呈黑色,五官能看清,身著清朝官服,梳著長辮的頭發上還有飾品,頭部下方枕著大團白色的棉花。」劉先生說,而另外兩口棺材內則是兩具骨架。報導稱,墓坑占地約20平方米,離地約2米深,現場未發現墓碑,但挖出了很多銅錢。劉先生說,項城市文物局、博物館的相關人員稍後取走了乾屍身上的官帽和靴子。

據報導,負責挖掘的周口市文物所李所長稱,乾屍朝代初步確定為清朝,「不過開棺發現出現腐爛。」初步判定死者官位不高,文物部門正做進一步工作。

fsj 提到...

快要沒有鮪魚了

【鍾志恒】2013-10-13 工商時報

■環保團體警告,有些種類的鮪魚因濫捕以致數量銳減,挽救牠們的時日無多,呼籲日本帶頭減少捕撈。

■Time is running out to save some species of tuna from overfishing, environmental groups warned, calling for Japan to take the lead in reducing the global catch.

9月初,環太平洋國家接受日本建議,把2014年捕撈未成年黑鮪魚的數量,由2002年到2004年漁獲量的年平均值縮減至少15%。因為日本已經意識到,目前在日本海域附近能捕撈黑鮪魚數量,已經下降至警戒的低水準。環保團體也警告,挽救太平洋鮪魚的時日無多。

黑鮪魚數量銳減的元凶是過度捕撈,尤其是尚未到產卵年齡的幼魚被大量捕撈,嚴重破壞黑鮪魚生態而無法延續生命。

去年漁獲量銳減60%

許多專家與環保團體都強調,須以嚴格捕漁配額,才能保護黑鮪魚的族群存活。

商業性過度捕撈黑鮪幼魚,讓去年黑鮪魚的漁獲量僅5,500公噸,較2011年銳減達60%。

在北太平洋(包括日本海域)有生育能力的黑鮪魚數量,自1990年代中以來即持續下降,科學家評估目前已下降至歷史新低。

過度捕撈的後遺症已反映在魚市交易上。過去在日本海常捕撈到的黑鮪魚,通常重量逾100公斤。

今年夏季,在魚市最常見的是3歲大的幼魚,重量僅20公斤出頭。這些幼魚難以吸引來自東京築地市場的買家,只能以低價出售。

目前在北太平洋捕撈到的黑鮪魚,逾90%為3歲以下的幼魚。因此,北太平洋鮪魚國際科學委員會(ISC)在夏季時呼籲,縮減捕撈黑鮪幼魚的限額,並警告過度捕撈會加快滅絕黑鮪魚群。

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水產廳副廳長宮原正典說:「我們無法再找到足夠的黑鮪幼魚供我們食用。商業漁民和消費者都必須節制。」

野生黑鮪幼魚常被用來商業性養殖。若過度捕撈,未來也難以在海洋上找到幼魚來養殖。雖然日本早已有養殖技術,但仍無法大量人工繁殖。

日本政府早在2010年秋季,就定出新的以圍網捕撈黑鮪幼魚的限額,較2007年到2009年之的舊限額少30%。可是措施仍沒有顯著效果。

因此,包括日本、南韓、台灣和美國等9國,參加中西太平洋高度洄游魚類養護與管理委會員(WCPFC),9月初於日本福岡市舉行小組委員會時,水產廳就建議WCPFC從明年開始縮小新限額數量,較舊的減少15%。

將嚴格控制捕撈限額

除了南韓,已獲得其他8國支持。只要南韓最後同意,WCPFC將在12月制定新措施。

外界預期水產廳將會根據ISC的評估,從2015年開始再進一步嚴加監督,讓所有捕撈方式都受此規範,並對成長完全的黑鮪魚做捕撈限額,尤其在產卵季節更要嚴加執行。

專家認為日本的建議沒多大意義。雖然其提議明年日本捕撈黑鮪幼魚限額縮小至6,800公噸,但日本過去3年平均每年捕撈6,149公噸,因此沒有實際作用。

日本強調,重點在於宣示其保育的承諾。水產廳將會針對捕撈幼魚作養殖之用的漁民實施批審制度。

除了黑鮪魚,綠色和平組織8月底在東京呼籲,同樣生存在太平洋的大目鮪(大目串仔)和黃鰭鮪(串仔),都因過度捕撈而面臨生存危機,敦促各捕魚國能聯手減少捕撈,因為能挽救鮪魚的時間已不多。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研究員山內愛子說,大家都希望日本能落實其倡議,這樣才能讓大目鮪和黃鰭鮪等各種鮪魚都能夠受到保護。



◆ 興大標本館 2年發表4新種植物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2013.10.13

中興大學校園內有一間67年歷史的「臘葉標本館」,所有的標本都是師生一起採集,目前館藏標本數達10萬份,蒐藏台灣具代表性的60種樟科植物,數量完整豐富,也是東南亞一帶樟科植物收藏最完整的標本館。

興大「臘葉標本館」館長、興大森林系副教授曾彥學說,一份完整的植物標本,要有花、有果,明確標示採集人、採集地、採集時間,透過標本可解讀出植物的分布、花期、果期、特徵的變化。

台灣海拔2500公尺以下的樹種大部分是闊葉樹,樟科、殼斗科、山茶科是目前最具優勢的樹種,又以樟科最有經濟價值,常見有牛樟、樟樹、土肉桂,標本館典藏齊全。

曾彥學說,興大的標本館還建立了45種「模式標本」。「模式標本」是經過國際植物命名法規認可的新種,學者要確認某種植物是否為新種,都須比對模式標本,模式標本建立越多,標本館的重要性越高。

曾彥學這2年內,發表了4份新種,包括歐氏月桃、蘇氏鷗蔓、呂氏鷗蔓、原氏鹿藥,其中「歐式月桃」是接手第二任館長歐辰雄的研究,花了20年時間才確認的品種。

他說,「蘇氏鷗蔓」僅在北大武山發現、「呂氏鷗蔓」原生在恆春半島的珊瑚礁地形,這兩種蘿藦科植物,都是台灣特有種,是一種藥用植物,印度半島有一種「印度鷗蔓」在當地是氣喘特效藥。

目前興大森林系規定,學生在大二時,一學年要繳交30份標本,且不能重覆,增加標本來源的多元性,不過,學生要發現新種,難度較高。



◆ 郝市府砍樹滅林 偷襲林口蓋選手村

自由 2013.10.13

〔記者賴筱桐、宋小海/綜合報導〕「這不是砍樹,什麼才是砍樹?」台北市政府在新北市林口興建「世界大學運動會」選手村,大動作整地移樹,上百棵大樹被砍成「光棍」,小樹甚至「腰斬」連根拔起,其中有50年樹齡的列管大榕樹,大傘般的樹冠被粗暴「截肢」,一片光禿,慘不忍睹。「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言人潘翰疆昨譴責台北市長郝龍斌,是「破壞生態的劊子手」,要控告北市府涉嫌毀損公物。

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昨已致電北市工務局長張培義,要求勒令包商立即停工,中午起已停止施工,強調再不改善,不會同意復工;對包商未施作安全圍籬,且修剪樹木過當,裁罰13萬元,至於列管老樹移植有無違規,還要了解。

世大運選手村預定地,所有權是內政部營建署及國有財產署,地目國宅用地,2017年先提供給世大運選手村短期使用,區內含括16公頃森林,估計需移植1200棵樹木。

「搶救林口森林行動聯盟」發言人簡佑遠指出,今年6、7月起,怪手等機具進駐選手村預定地,台北市政府當時還辯稱,是整頓菜園及地質鑽探,但國慶日當天,在沒施工告示牌下,竟出動10多輛怪手,將上百棵大樹砍得一片葉子不剩,許多小樹則被視為雜木,被鏟倒鋸斷、甚至連根拔起,遍地「樹屍」令人痛心,抨擊台北市政府鏟樹毀林,成了「生態煉獄」。

潘翰疆則質疑,林口區文化二路與仁愛路口,有一棵超過50年的大榕樹,是新北市政府列管的保護樹木,施工單位卻將數公尺寬的樹冠粗暴「截肢」,樹頂光禿慘不忍睹,他譴責台北市長郝龍斌是「破壞生態的劊子手」,批評雙北市政府先前承諾的「妥善移植」謊話連篇,把人民當蠢蛋欺騙。

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專門委員周國平昨至現場,發現其中B區確有枝幹直徑6公分、高約3公尺的相思木、白匏子,約3、4棵遭折斷在地,新工處中午喝令停工,並要求確實照專業樹醫指導及移植規範辦理,有違約立即開罰。

此外,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言人潘翰疆,預計週一控告台北市政府涉嫌毀損公物。北市府發言人張其強回應,尊重民間團體的訴訟權利。



◆ 愛樹殘疾老人 30年跪種萬株

【記者林淑燕/綜合報導】2013-10-13 旺報

「母親河獎」是大陸為表彰保護母親河、對生態文明貢獻突出的獎項。2013年的得獎人之一是來自重慶雲陽縣雙江鎮石雲村的王國雲。這個普通的農民,只有小學畢業,生下來兩腳掌心朝上,只能穿著自己特製的鐵鞋。他今年55歲,是個孤寡老人,他只有兩個好朋友陪伴:一把鋤頭和一條狗,陪他天天上山種樹;30年下來,他已種下上數萬棵樹。

據《重慶晨報》報導,王國雲為什麼喜歡種樹?答案很簡單,莊稼人閒不住。

居住村落裡 知名度高

在王國雲居住的雲陽縣雙江鎮石雲村裡,王國雲的知名度相當高。因為他是村子裡知名的「樹癡」。

1980年代,當時大陸號召義務植樹,每戶村民都分配植樹的任務,但沒有規定要種多少棵。

但就是從那時開始,王國雲在自己房前屋後,田間的空地、荒地上栽種樹苗,年復一年地逐漸迷上種樹,就這樣義務植樹長達30年。更難能可貴的是,植樹對腳有殘疾的王國雲來說並不容易。

自製鐵鞋 種法獨特

王國雲的腳並無法支撐他種樹的動作,於是他自製鐵鞋,還發明獨特種法,整個種樹過程都是跪著的。

這些年,只要一有空,王國雲便一個人背著樹苗到荒山上植樹,有時帶上一包速食麵就著白開水充饑,下午接著栽種。一旦發現有空地或者有人破壞樹林,他就找棵小樹苗把那個坑補起來。如今,他所種的樹已有數萬棵,有的長到了幾十公尺高,直徑接近40公分粗。

fsj 提到...

玉山國家公園 獼猴傷10人

【聯合晚報╱記者游柔恩/信義報導】2013.10.14

2公猴攻擊人 抓到1隻

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石山公廁附近,發生多起兩隻大公猴主動攻擊遊客情事。玉管處緊急設置誘捕籠,今早已捕獲一隻,將隔離觀察,找出其主動攻擊性的原因。

玉管處副處長吳祥堅表示,最近在台18線約105公里處,也就是塔塔加石山公廁附近,出現兩隻體型壯碩大公猴,主動靠近攻擊人,至昨晚11時,已經抓傷、咬傷10位上山遊客。

玉管處及玉山警察隊塔塔加小隊,已於人猴衝突地點,派員加強巡查、加強解說宣導外,並多處張貼公告,提醒到訪遊客注意自身安全。目前有侵略攻擊性台灣獼猴為個別流浪猴,活動區域不穩定,玉管處派現場人員設置誘捕籠,聯絡台灣獼猴學者及專家,上山協助捕捉及提供相關專業協助。今早已捕獲其中一隻,將把這隻問題個體隔離觀察,並找出原因。

遇野生動物 保持距離

吳祥堅指出,有些民眾在國家公園內遇見野生動物,會覺得興奮驚喜,但因並非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動物,一般人還是應該懷抱戒慎態度,不要主動靠近,保持安全距離。一般靠近動物時,容易引發動物壓迫與緊張,當野生動物靠近時,請主動遠離。

被咬傷 先沖水15分鐘

吳祥堅表示,如果被抓、咬傷,請遊客先自行持續沖水處理15分鐘,使用清潔劑肥皂、優碘等,並盡速就醫。除了破傷風疫苗外,因目前狂犬病在台灣溫體動物間皆有感染的風險,也需考慮施打狂犬病疫苗,以防範感染。

※ 可能有狂犬病?



◆ 鳥天堂「鰲鼓濕地」 受地層下陷威脅

【聯合報╱記者黃煌權/嘉義縣報導】2013.10.14

「每次到鰲鼓濕地,總有一種靜謐的感覺。」嘉義縣野鳥學會常務監事陳建樺說,鰲鼓濕地保留最原始的生態景觀,堪稱台灣最國際性的野鳥園區,但地層下陷不改善,恐將消逝。

陳建樺說,鰲鼓濕地總面積約一千零四十五公頃,西鄰外傘頂洲,北邊隔著北港溪與雲林交界。因人為破壞少,生態保留完整,每年度冬候鳥種類及數量逐年增加;到去年為止,在此棲息的野鳥已達二百卅種,每年度冬的候鳥逾萬隻。

鰲鼓濕地因沼澤面積遼闊,孕育很多魚類,提供鳥群豐富食物,不過也因此一度引來民眾濫捕,造成野鳥食物欠缺,數量銳減,幸好陳建樺及鳥友驅離非法捕魚民眾,農委會也在兩年前將鰲鼓濕地公告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嚴禁捕、釣魚。

走進鰲鼓濕地,除了成千上萬的鳥群,還有平地造林及各種水生植物,猶如世外桃源。每年九月起,來自北方的冬候鳥開始進駐,除了鸕鶿、紅嘴鷗、赤頸鴨、斑嘴鴨、魚鷹、澤鵟等較常見的候鳥,黑面琵鷺數量也由十多年前的兩、三隻,增加到去年的一百五十餘隻,林務局也規畫成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對此,陳建樺憂喜參半地說,中央將鰲鼓濕地規畫成森林園區,代表政府重視,他卻憂心過度人工開發,可能破壞原有風貌並嚇走鳥群。例如園區內的人工步道、自行車道,都是保育人士擔憂的「人造物」,利弊尚難評斷。

陳建樺也擔心濕地四周及嘉義沿海隨處可見的養殖魚塭,不斷抽取地下水,再不改善,地層下陷可能逐年加深,這塊被定位為國際級的候鳥天堂恐將永沉大海,徒留回憶。



◆ 200人種欖李 找回林邊生態

【聯合報╱記者張進安/屏東報導】2013.10.14

由國際獅子會300D2區、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共同舉辦的「用敢動找回自然生態」活動,昨天在屏東林邊火車站後方鹹水埔濕地進行,吸引超過200人一起種下200多株的紅樹林植物欖李,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昨天活動,有開放民眾參與太陽能噴泉、幾根筷子就能喝到一杯熱咖啡的高效能DIY火箭爐,以及考驗3D空間概念的碰碰水容積、好書交換與二手資源跳蚤小市集等趣味體驗,讓民眾闖關拿獎品。

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總幹事鄭婉仟指出,園區內還有「DIY生態浮島」製作,利用竹子枯枝加上落葉泥土,完成一座簡易的小型生態浮島,上方種植許多水生植物,營造魚蝦、鳥類與昆蟲等多樣性的棲地環境,下方的植物根莖與蚵殼,則可以分解水中有機物、重金屬等物質,達到水質淨化作用,對環境保育有很大作用。

鄭婉仟說,活動最具綠能與教育意義的,就是太陽能鍋創意比賽,由參加隊伍帶著自己的設計作品,不用電與瓦斯,利用太陽折射角度,讓鴨蛋完全熟透,創意十足,充滿樂趣的生態活動,讓許多民眾大開眼界。



◆ 後龍過港貝化石層石碑 恐遭土埋

【聯合報╱記者蘇木春/後龍報導】2013.10.14

苗栗縣後龍鎮日治時期過港貝化石層石碑遺跡,被民眾發現上方土石崩落,下方地基也被淘空,憂心遺跡恐被土石埋沒,盼有關單位重視,鎮公所表示,將派員現勘後評估保護措施。

日治時期大正10年,日人為闢建縱貫鐵路,在現今半天寮好望角景點下方開挖隧道,發現土壤內滿是貝殼化石,命名為「過港貝化石層」,並在白沙屯一號隧道旁半山腰,設立過港貝化石層石碑,明令不得濫墾濫伐,光復後台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將原有石碑剷除,換上中文石碑,但石碑基座仍然可見大正10年等字樣。

1970年代因應海線鐵路電氣化,原有路線改道,白沙屯隧道群也跟著荒廢,4年前苗栗縣府補助後龍鎮公所,沿著白沙屯隧道群舊有鐵道路線整建為鐵路懷舊步道,並在1號隧道口旁鋪設木棧道,讓遊客爬上半山腰觀看過港貝化石層石碑。

今年連月風災後,有遊客發現過港貝化石層石碑上方土石不斷崩落,石碑基座也遭土石覆蓋,且石碑下方的地基逐漸流失,憂心再一場大雨後,石碑恐被土石掩埋,而向苗栗縣海岸環境發展協會反映。

協會理事長翁坤章說,石碑雖不起眼,卻是日人發現過港貝化石層的佐證,對景點有人文意義,石碑也提醒世人應保護環境與美麗的海岸,盼有關單位重視。

後龍鎮公所主任秘書江甲富表示,鐵路懷舊步道由鎮公所負責維護,尚未接獲民眾反映,將派員到場了解石碑狀況,研議遺跡保護措施,絕不會讓石碑遭土石掩埋。



◆ 國際藥聞-蚊子最愛叮孕婦、體型較大者

黃文正 2013-10-13 中國時報

哪些人較易被蚊子叮咬?專家表示,蚊子通常以感應哺乳動物的體溫或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鎖定獵物,孕婦和體型較大者,因身體比一般人產生更多熱量,最容易成為被蚊子叮咬的目標。

美國田納西州范德堡大學生物學教授齊威貝爾(L.J. Zwiebel)表示,蚊子有時也會被人體的氣味以及皮膚上的細菌吸引,流汗或長時間待在戶外體味變濃,特別容易吸引蚊子上身。他說,兒童較成人不易被蚊子叮咬,但因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被咬後,皮膚反應較為明顯。

研究蚊子廿年的齊威貝爾說,人被蚊子叮咬後,皮膚會紅腫發癢,但最好忍住別抓癢。因為,蚊子叮咬後,皮膚上會留下其含有抗凝血劑等成分的唾液,人體則會釋放組織胺反擊。若忍不住去抓癢,只會讓蚊子的唾液擴散,人體被迫釋放更多抗體,導致惡性循環,反而更癢。

怎樣才可減少被蚊子叮咬的機率?齊威貝爾建議,可多使用抗菌肥皂,降低皮膚上吸引蚊子的細菌。此外,避免在清晨和傍晚外出,多穿著長袖長褲,也有防護功效。他說,目前以含有避蚊胺(DEET)的驅蚊產品效果最好,出門前可先噴些在衣服上。

外傳高膽固醇和糖尿病患者,較不會被蚊子叮咬,齊威貝爾指出,目前尚未獲科學證明。至於補充維他命B或大蒜,也無特別功效。

fsj 提到...

72歲漁民:淺灘藻礁不是寶 保護沒意義

【聯合報╱記者曾增勳、林麗如/桃園報導】2013.10.15

桃園縣觀音、新屋沿海的千年珍稀藻礁,看在觀新藻礁附近居民眼裡,保護藻礁遠不及生活來得重要,一種藻礁呈現卻是兩樣情。

「海水覆蓋深一點的藻礁才是寶,淺灘藻礁不是寶、是石頭。」世居觀音保生村的72歲老漁民吳福祥,用自己一生在藻礁地形出入討海的觀察,說出他對藻礁的看法。

吳福祥說,50多年來,他在藻礁海邊捕鰻魚苗、放網捕魚討生活,看到藻礁要24小時泡在水裡,才會長得好,淺灘藻礁被風吹日曬、下雨就被水混濁和一大堆垃圾破壞,保護沒有意義。

「此地漁民靠海生活,長久捉魚、捕鰻苗貼補家用,無法認同藻礁設管制保護區禁捕。」吳福祥說,政府與其花很多錢保護,還不如抓汙染廢水法辦。

「千年藻礁生態很重要,保護自然環境也要兼顧地方發展。」這是觀音鄉長歐炳辰的論點,他贊成藻礁設保護區,也要讓居民能填飽肚子,他希望環保人員到觀音駐地「加強抓偷排」。

觀音鄉保生村最靠近藻礁,現今捕魚、養殖戶剩幾十戶,保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廖經贈說,藻礁要畫保護區,問題是縣府一定要稽查管制汙染源,保護藻礁才會有效。

廖經贈說,不管法令畫何種藻礁保護區,都不能限制漁民進去,他們傾向支持依野保法畫保護區,有核心區、緩衝區、永續利用區,可保護藻礁生態和兼顧漁民生計。

中壢區漁會秘書黃德汶表示,桃園藻礁議題爭執至今,以什麼法規保護反而不是重點,而是公權力執行與否的問題。

新屋鄉永興村文史工作者葉斯桂表示,桃園縣政府強以「動保法」推動「藻礁野生動物保留區」,對汙染海域的廠商難發揮遏止作用,縣府追求工業進步,接續航空城招商,海洋汙染已可預期。

政府若有自信以動保法把關,務必要從嚴、有所為,而非消極、一天拖過一天。

※ 相關報導:

* 海岸再不畫設保育 7500年藻礁再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224317.shtml

桃園觀音、新屋的藻礁海岸,多年來因為工業汙染,被保育界喻為「死寂海岸」。但在桃園在地聯盟及地方保育團體「保護藻礁,不然千年珍稀藻礁就要死寂」大聲疾呼下,「保育藻礁」漸受各界及政府重視。

「藻礁一年長不到0.05公分,現存的觀新藻礁生態,已有7500年歲月,珍稀在此。」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二、三年來全心投入藻礁保育。他說,藻礁再不畫自然保留區保育,生態將不存在。



◆ 翡翠水庫創舉 海拔180公尺以下設保護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224684.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吳曼寧、劉俐珊/台北報導】2013.10.15

供應大台北地區用水的翡翠水庫,上游土地開放農作,農藥和肥料不斷流入水庫,用水安全堪虞;水庫管理局擬劃設「水庫保護帶」,禁止水庫周邊土地開發,並種植樹木緩衝淨化汙染源。此舉將成國內水庫首創。

翡翠水庫擬劃設保護帶,經濟部水利署昨天表示,劃設範圍幅員廣大,當中還包括私人土地,針對劃設必要性及對當地居民影響的配套措施,希望能更完善,衝擊降到最低。

翡管局表示,已向水利署提保護帶構想,正在等待裁示。除了設保護帶,更上游部分將做汙水管接管,並和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討論合理化施肥,多管齊下控管水庫水質。

翡翠水庫管理局表示,國外各大水庫都有設保護帶,台灣地狹人稠,水庫上游土地開放使用,且一直面臨開發壓力,若能劃設保護帶,可作為最後一道防護。

劃設水庫保護帶的土地,將禁止開發使用。翡管局計畫種植原生種樹木,設置草溝、草帶、滯留池等,讓來自上游的營養鹽和農藥「困在保護帶」。

依水土保持法,水庫可劃設保護帶,但今年水保法修法時,相關條文全遭刪除。翡管局輾轉援引水庫蓄水範圍使用管理辦法,「水庫蓄水範圍包含必要保護帶」,向水利署申請設置。

翡管局表示,目前水庫最高蓄水高度為海拔一百七十一公尺,參考學者專家建議,可提高至海拔一百八十公尺,周邊涵蓋土地劃設為保護帶,面積共有一百七十三公頃。

目前屬保護帶範圍的土地,有農舍、住家和茶園,坪林地區部分公有地也租給民眾種茶。翡管局表示,未來將優先處理公有地撥用,私有地部分則會協議價購。

翡管局粗估,單是私有地價購,不含地上建物查估和補償費用就逾二億二千萬元。

※ 相關報導:

* 頂寮生態公園 水生植物種不活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224611.shtml

宜蘭蘇澳頂寮生態公園鄰近垃圾衛生掩埋場,公園淨化溝的水生植物一直種不活,當地民眾昨天以酸鹼試紙測試附近的水質,赫然發現PH值超過10,屬於強鹼,懷疑是掩埋場排放強鹼廢水所造成,恐將汙染20公尺外的海洋。

「試紙顏色顯示PH值超過10,這是強鹼啊!」頂寮里長林瑞芳驚訝地說,利澤焚化爐自94年2月開始營運,每日約焚燒600公噸垃圾,焚燒後的飛灰固化物與渣料,全都埋到蘇澳垃圾衛生掩埋場與五結垃圾掩埋場,他懷疑強鹼水是從掩埋場外洩出來的。



◆ 玉山襲遊客 猴王與護法全落網

【聯合報╱記者游柔恩/南投縣報導】2013.10.15

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石山地區,連日來傳出獼猴攻擊騷擾遊客情事,已有十名遊客遭咬傷或抓傷;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昨天下午動員將全部「凶嫌」逮獲,因擔心獼猴染有狂犬病病毒,已將獼猴交由防疫單位血液檢測,預計一周後得知結果。

玉管處副處長吳祥堅指出,昨天上午抓到最凶猛的野公猴,下午陸續誘捕到另外兩隻,這些公獼猴不是石山當地的獼猴,膚色和毛髮都較黑,性情也較凶猛;最凶猛那隻尾巴較長,這兩天儼然成為石山地區的猴王。第二隻被抓到的公獼猴,從外觀推測像是日本獼猴,研判可能遭棄養。

「這是塔塔加地區首次發生獼猴連續攻擊遊客事件!」吳祥堅說,遭到獼猴攻擊的遊客,三人被抓傷,六人被咬傷,還有一人是被公猴突然衝撲上身嚇到,「被害人」包括一名韓裔美籍遊客、志工及小女童、小男童。

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急診部主任林清沅說,如被獼猴抓、咬傷,應趕緊在傷處持續沖水十五分鐘,同時使用清潔劑、肥皂,或用優碘塗在傷口,並儘速就醫;必要時施打破傷風和狂犬病疫苗,因目前狂犬病在台灣溫體動物間都有感染的風險。

玉管處表示,雖然攻擊及騷擾遊客的獼猴都已落網,但園區內仍有其他猴群,遊客千萬不要搖下車窗餵食獼猴,以免被其他獼猴所傷,特別是在這次發生遊客受攻擊的地區,包括新中橫公路一○五公里處石山公廁附近與東埔山莊停車場附近。

吳祥堅說,一般在地獼猴不太會主動攻擊人,萬一遇到危險狀況,遊客可做一些較大的動作嚇跑獼猴。

※ 相關報導:

* 獼猴咬傷 當心染疱疹病毒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8225448.shtml

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山區發生獼猴抓咬傷民眾意外,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上午指出,獸醫在咬傷遊客的母猴及小公猴口中,篩檢出猴疱疹病毒,有可能造成傷者感染疱疹B病毒,如未妥善治療,死亡率高達七成。

* 港飛廈門班機 藏11隻活鼠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222895.shtml

福建廈門機場檢驗檢疫局近日在一架來自香港的飛機上,清出一隻鼠媽和10隻幼鼠。這也是內地各口岸從入境飛機上發現活鼠最多的案例,在世界上也屬罕見。

* 椿象危害 預期今冬最嚴重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224836.shtml

昆蟲學家14日表示,十多年前來自亞洲的椿象蟲,因在美國未遭遇天 敵,近年已快速繁殖,生長分布範圍並不斷擴大,預期今年冬季美國 可能面臨該蟲害最嚴重一季。

今日美國報報導,會排放臭氣的椿象蟲,是在1990年代末期從亞洲經 由海上運輸工具進入美國。椿象蟲最先由賓州侵入美國後,主要分布 在中大西洋各州,但至今全美已有40個州發現椿象蟲的蹤跡。



◆ 重視居家環境 螞蟻熱愛搬家

【聯合晚報╱蔡致仁】2013.10.15 02:

談到居住環境,螞蟻比人類還講究。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研究發現,即使現在的窩已經很好了,螞蟻仍持續搜尋更棒的窩,而且如果找到馬上搬家。幸虧牠們是螞蟻,不用煩惱貸款或者找搬家工人的問題。

布里斯托大學科學家研究多塞特郡的15個螞蟻巢穴,發現螞蟻會一直觀察住所周圍環境,如果找到更合適的窩就立刻搬遷。

螞蟻重視的居住條件包括,能容納整個家族的開放空間、巢穴挑高可堆放蟻卵、入口狹窄容易防守,最後一個是地方偏僻,遠離其他蟻窩減少糾紛。

此外研究指出,如果現在的窩狀況不佳無法滿足需求,英國俗稱的「石螞蟻」 (rock ants)會比其他蟻類花更多時間找好窩,牠們搜尋的徹底程度,讓許多想買房的民眾汗顏。

研究負責人多蘭博士說,螞蟻的策略是根據實際需求與高階住所的實際價值,調整蒐集資訊的方式,使牠們用更精密與徹底方式評估房屋市場價值,讓人類自嘆不如。

她說,以前的研究發現,即使根本不需要搬,但如果找到更棒的窩,螞蟻還是會快樂地搬家。這表示牠們一直在觀察周圍環境。

多蘭博士指出,研究證明這一點並且發現,目前的窩現狀愈差,螞蟻就投入愈多精力搜尋新的窩。

多蘭博士說,螞蟻的行為好比在人類在許多旅館中選擇一家投宿。如果是1星飯店可能只有基本所需,有乾淨床單而且天花板不會漏水,但不會有高級服務。因此旅客很可能會找更好的飯店住,螞蟻也是一樣。

fsj 提到...

亞洲第一/翡翠水庫 設食蛇龜保護區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13.10.16

農委會林務局昨天召開野生動物諮詢委員會,通過備受矚目的台北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案,將成為亞洲第一個食蛇龜保護區;區內逾四○三種動物連帶受保護,不得獵捕,最重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還可加重刑期三分之一,最快本月下旬生效。

食蛇龜保護區位在翡翠水庫南岸,面積達一二九五公頃,相當於五十座大安森林公園,範圍包括湳子坑、九紀山、後坑仔、火燒樟,並分為核心區、緩衝區。緩衝區在每年五到八月繁殖期間限制進入,核心區未經許可全年皆不得進入。

翡翠水庫管理局長劉銘龍表示,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獵捕、宰殺食蛇龜可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刑期,併科廿萬以上、一百萬以下罰金,在保護區內獵捕則加重刑期三分之一。未來每周巡守兩次,每月與新北市警察局、森林警察等單位聯合稽查一次。

畫設亞洲第一個食蛇龜保護區的幕後功臣,是追蹤食蛇龜長達廿年的屏科大助理教授陳添喜,他發現翡翠水庫內有數量多、繁殖穩定的食蛇龜;另一方面,因大陸炒作食蛇龜入中藥、當寵物,食蛇龜走私出口日益猖狂。

大陸食蛇龜獵捕殆盡、價格愈炒愈高,現一隻可賣台幣五、六千元,今年八、九月海巡署接連查獲五千多隻準備走私到大陸的食蛇龜與柴棺龜。

劉銘龍說,近幾年違法進入翡翠水庫集水區設置誘捕籠量明顯增加,兩年來已五度發現盜獵食蛇龜行為,去年九月向林務局申請畫設保護區。

農委會特生中心兩年調查翡翠水庫集水區發現,當地有四○三種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蟲類、魚類、蝴蝶及蜘蛛,其中卅種是保育類,包含食蟹獴、麝香貓、林鵰等。這些動物與食蛇龜同受保護。

※ 相關報導:

* 學者:抓盜獵 森林警察快動起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227068.shtml

翡翠水庫畫設食蛇龜保護區,但防得了一個區塊,仍難以防堵全台猖獗的盜獵行為。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助理教授陳添喜直言,各地從巡護、執法到刑責,政府不重視、盜獵者罰不怕,「畫設保護區,已是最不得已的做法。」

陳添喜追蹤食蛇龜長達廿年,是催生翡翠水庫食蛇龜保護區的幕後功臣。眼見食蛇龜逐漸淪為中國大陸炒作商品,他曾向相關單位反映走私烏龜嚴重性,卻始終得不到回應,近幾年改向國際發聲,自掏腰包參與不少國際會議。

陳添喜說,有人炒房,大陸則是炒龜、甚至是「掃龜」,業者揚言要讓市場缺貨,讓價格水漲船高,台灣政府卻沒有作為。



◆ 沒戀愛 沒成家…4隻夜巡犬 故宮守護神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3.10.16

電影「博物館驚魂夜」裡,演員班‧史提勒飾演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夜班警衛。每到夜晚,他就得跟復活的博物館藏品來場大戰;國立故宮博物院也有四名夜班警衛,專門負責夜間巡邏;不過,牠們不是人。

晚上八時,故宮遊客人潮散盡,黑漆漆的山頭一片靜寂。故宮最資深的夜班警衛「歐吉」卻精神抖擻、準備上工。歐吉是一隻約半人高的德國狼犬,半歲便「進宮」上班、接受警犬訓練,至今已七年。

故宮一九八五年設立警犬隊,約十多年前讓警犬專職擔任夜間警衛。故宮安全管理室主任林厚宇表示,故宮編制四名警犬,工作時間為晚上八時到凌晨四時,互相輪班,同時間有兩隻警犬巡邏。牠們晝伏夜出,許多老故宮人也未曾見過這四位「同事」。

一九六五年,隨政府來台的七十萬件故宮國寶落腳外雙溪。故宮在半山腰開挖一條長一百八十公尺的山洞收藏國寶。國寶收藏於濕度重、多蟲蛇的山洞,在世界博物館史上相當少見。故宮安全室科長吳望亨猜測,當時兩岸緊張,國寶經歷烽火,曾因藏身山洞躲過轟炸,老蔣總統認為「藏山洞」最安全。

不過,保全方式卻也更複雜,故宮守衛除了人力,還得加上「犬」力。林厚宇說,狗的靈敏度是人的一萬倍,還有高科技所欠缺的「預知能力」,可以預知危險。

習慣「值夜班」的歐吉,一到夜晚便眼神晶亮。牠戴上鍊子,和換上黑色操作服的警員,一人一犬在空盪的戶外園區來回巡邏。吳望亨說,上半夜是「人帶狗」,十二點過後便是「狗帶人」。警員解開鍊子,讓警犬「當先鋒」。

看到來訪記者,歐吉眼神顯得興奮,但仍保持冷靜。林厚宇說,習慣「一人一犬」工作的歐吉,看到那麼多人,內心其實相當興奮,但基於「職業訓練」,除了負責照顧牠的警員,歐吉不得與其他人有「肢體接觸」。

歐吉擁有一身驚人武藝。林厚宇說,歐吉最在行的是「搜索爆裂物」。記者將一個有火藥味的棍子,藏在故宮側館門口柱子後。歐吉不到一分鐘趕到、叼起這根棍子。不過,林厚宇說,警犬主守「外場」,不得進入故宮館內。

白天不上工時,歐吉得在犬舍做各種訓練、維持最佳戰鬥力。林厚宇笑說,歐吉自「進宮」以來,時時都在工作、訓練中度過,沒成家、沒戀愛,「跟我們一樣,把一生都奉獻給故宮了!」

警犬「服役」八年便應退休。林厚宇說,工作滿七年的歐吉表現好又熱愛工作,應會讓牠「延退」。



◆ 人類與猿類 擁有相似情緒功能

【世界日報╱法新社/華盛頓15日電】2013.10.16

最新研究顯示,小「倭黑猩猩」(bonobo)會以擁抱和親吻方式,讓同伴感受溫暖。喬治亞州艾莫利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科學家15日指出,這類動作凸顯人類與猿類擁有相似的情緒表達功能及方式。

倭黑猩猩原產於非洲剛果河以南,此種猩猩與常見的「黑猩猩」(chimpanzee)一樣,基因上類似人類,並且被視為最善解人意的猿類。

領導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狄沃爾(Frans de Waal)說:「這項研究使得猿類成為進行心理學比較的最理想選擇。」

狄沃爾表示:「在人類與倭黑猩猩之間任何基本的相似性,都可能追溯至他們生活在600萬年的共同祖先。」

科學家在這項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院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研究中,檢視位於剛果首府金夏沙一處動物收容所中,倭黑猩猩之間每天互動情形的影片。

科學家發現,會由打鬥失敗等情緒劇變,既迅速又容易恢復正常的倭黑猩猩,會展現對同伴更具有同理心。

另一位艾莫利大學研究人員薩娜‧克雷(Zanna Clay)表示,比較善解人意的倭黑猩猩,也更可能對其他受難的同伴,給予擁抱、觸摸或親吻等肢體上的安慰。



◆ 全國區域計畫 東縣環團憂核廢不設防

自由 2013.10.16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內政部營建署昨下午在縣府舉辦第三場「全國區域計畫草案」公聽會,引來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等環保團體質疑一旦公告,各縣市政府以此為尚方寶劍,只要扣上產業發展大帽子,原住民保留地及農地恐落入財團手中,核廢料亦可藉此而進入台東。

內政部營建署昨天下午到台東說明全國區域計畫的計畫重點,關心計畫案的環保人士到場提出疑慮,雙方幾度交鋒、釋疑,環保人士要求暫緩公告全國區域計畫。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表示,全國區域計畫包山又包海,各縣市政府只要掌著重大開發案有迫切需要的大旗,即可直接開發,台電便可以國家重大政策為由,要求縣府配合設立核廢料儲存廠;環保人士,台東大學教授劉炯錫進一步指出,原住民保留地亦將因此而逐漸流失。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怒指,該計畫授權地方政府規畫十公頃以下鄉村型產業園區及工業區免環評,十公頃以上送內政部區委會審議,恐污染農地,池上好米、台糖土地不保。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代表陳敏澤直指,「全國區域計畫」一旦公告,無異是政策宣示中華民國從此為財團服務,為財團開路,重大開發的障礙將會被清除,這將是件恐怖的事。

營建署︰會有規範限制

公聽會主持人,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長陳繼鳴說明,全國區域計畫是依區域計畫法制訂,是一土地使用空間發展計畫,各縣市政府再依此計畫,訂定各縣市的區域計畫。

核廢料恐進入台東的質疑,陳繼鳴解釋,該地區若位在限制發展地區,不可申請開發許可,除非主管機關認定其為必要性公共設施,仍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後續亦有相關審議規範限制。

至於是否原住民保留地恐不保,陳繼鳴說,七日與原住民委員會召開研商會議,會回歸原住民基本法規定,具體落實原住民族土地的特殊需求。

環保人士要求暫緩公告

但環保人士要求暫緩公告及環評納入,因全國區域計畫已經行政院核定,須在四十天內公告,遂將於十八日公告,陳繼鳴承諾今年底將進行計畫修訂,會將環評納入,未來即使環保署未環評,營建署亦會主動送環評,其結果會成為內政部的重要參考依據。

fsj 提到...

長江生態崩壞 收到病危通知書

中央社 2013.10.17

大陸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近日發布報告,警示長江上游漁業資源嚴重衰退。專家說,這無疑是給長江發出「病危通知書」。

人民網今天報導,這份「2013長江上游聯合科考報告」警示長江上游漁業資源嚴重衰退,一些珍稀、特有魚類瀕臨滅絕,金沙江幹流魚類資源瀕臨崩潰。

有專家說,長江生態系統已經崩潰。上述報告無疑給這條中國的大動脈發出了「病危通知書」,為長江生態保護再次拉響了紅色警報。

報導說,長江鰣魚有「水中西施」的美譽。1968年至1977年,長江鰣魚年平均產量49.2萬公斤。從1984年開始,產量開始急劇下降,1986年僅為1.2萬公斤。

當地漁民告訴陸媒,現在基本捕不到鰣魚了。

此外,長江中的「四大家魚」魚苗出生量也急劇下降,由上世紀50年代的300多億尾,降為目前的不足1億尾。

金沙江流域歷史監測到魚類有143種,但因棲息地遭破壞和流失,研究人員今年6月科學考察3次魚類資源採樣僅僅發現17種魚類樣本。這顯示,整個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面臨重重威脅。

報導說,長江布滿了已建、在建和規劃中待建的密密麻麻的各級水力發電廠,把長江上游變成了一層層「梯田」。這造成了長江「動脈硬化」。

專家建議,要破除「動脈硬化」,要加強流域開發總體規劃研究,適度開發;在保護區域須禁止和限制開發活動,並盡早實施相關生態補償的措施。



◆ 墾丁發現3世界新種昆蟲

【王玉樹/台北報導】2013-10-17 中國時報

墾丁國家公園發現尚未被命名的世界新種昆蟲!墾丁國家管理處昨天發布研究團隊4年長期調查成果,共在墾丁附近發現鞘翅目擬步行蟲科3種台灣特有種新種,也是未被命名的世界新種昆蟲,分別為藍氏擬迴木蟲(Euhemicera lanae)、大桃迴木蟲(Strongylium ohmomoi)及彭氏潛砂蟲(Gonocephalum pengi)。

墾管處將標本置於國立台中科學博物館,將開放民眾參觀。

墾管處長陳貞蓉說,墾丁地區昆蟲研究團隊調查已經進入第4年,這次所發現的3種擬步行蟲不僅是墾丁特有種,也是台灣特有種。

其中藍氏擬迴木蟲體型約5.8到6.6釐米,發現於生態保護區內的樹幹上,具假死特性,在特定燈光下,足部背面和頭部腹面能顯現出輕微閃亮的光澤。此蟲形態與1981年在台南關子嶺、南投梅峰、南投廬山、花蓮瑞穗和嘉義奮起湖所發現的黑澤匏胸擬迴木蟲外部形態類似,但翅鞘向後變寬。

另一種大桃迴木蟲目前僅於墾丁森林遊樂區發現雌蟲,體型約4.5 釐米。彭氏潛砂蟲則是生存在海岸邊的新種,研究團隊懷疑其生態特殊性,可能與墾丁國家公園地理特性有關。

研究團隊也同時發現鞘翅目擬步行蟲科3種台灣新紀錄種,其中,尖閣潛砂蟲及方胸姬擬步行蟲只在墾丁地區發現,而武井艷擬步行蟲則有出現在台北市、新北市以及花蓮地區。

墾管處表示,墾丁昆蟲研究團隊未來除針對鞘翅目的昆蟲努力尋求與國內外學者進行新種鑑定外,也將針對半翅目的 象類群有完整的採集數位化資料,現正陸續與國內外專家合作發表新種當中。

※ 相關報導:

* 18呎皇帶魚 南加州海岸邊現身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228976.shtml

南加州卡塔利那島附近,前天發現了1條長達18呎(約5.5公尺)的皇帶魚,要16個大人才能舉起,卡塔利那島海事研究所長查斯說,這是罕見的重大發現。

* 貓熊寶寶定名「圓仔」!有身分證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29441.shtml

台北市政府大貓熊寶寶命名票選活動結束,「圓仔」獲最高票,未來還將頒發身分證給牠,讓牠成為台北市民。



◆ 襲俄隕石 570公斤碎塊打撈出

中央社 2013.10.17

俄羅斯科學家今天在希巴庫爾湖打撈出重達570公斤的隕石碎塊。這顆隕石今年2月在南部烏拉(Urals)地區上空燃燒爆炸,鄰近的車里雅賓斯克市1600多人因爆炸威力受傷。

這是百年來衝擊地球的最大隕石,威力相當於20顆廣島原子彈。

科學家今天在車里雅賓斯克市(Chelyabinsk)郊區的希巴庫爾湖(Chebarkul Lake),打撈出重達570公斤的隕石碎塊。

車里雅賓斯克國立大學( Chelyabinsk StateUniversity)助理教授薩莫茲達拉(Sergei Zamozdra)告訴俄羅斯電視台,撈出來的碎塊肯定是隕石碎塊。

fsj 提到...

DNA解密 喜馬拉雅雪人是棕熊亞種

自由 2013.10.18

破解世紀之謎

〔編譯詹立群/綜合報導〕新的DNA研究或許解開雪人之謎!英國牛津大學名譽教授賽克斯十七日表示,透過毛髮樣本基因比對,在喜馬拉雅高海拔地區存在棕熊的亞種,那就是傳說中的怪獸「雪人」。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研究

在喜馬拉雅與高加索山區稱「雪人」、在北美稱「大腳」的神秘生物全身長毛、貌似人猿,此傳說已流傳數世紀,首度「證據」出現在一九五一年英國探險家艾瑞克.西普頓在現今尼泊爾聖母峰拍到的照片—雪地上的大腳印。

去年賽克斯蒐羅全世界疑似屬於雪人的七十個毛髮樣本,過濾出二十七個進行動物基因組比對,特別分析其間兩個來自不明動物毛髮樣本:一個來自四十年前在西喜馬拉雅、拉達克喀什米爾地區射殺的一頭野獸;另一樣本來自該處東邊八百英里處的不丹。

賽克斯表示,喜馬拉雅樣本的DNA百分之百與挪威斯瓦爾巴群島、距今四萬到十二萬年前的古代北極熊顎骨吻合。十二萬年前的北極熊與棕熊血統相近,在四萬年前時,他們就演化成不一樣的物種了。

最可能是棕熊與北極熊混血兒

賽克斯認為,最可能的解釋是:他們都是北極熊與棕熊的混血兒。賽克斯說,他不認為研究發現代表古代北極熊曾在喜馬拉雅地區活動,比較可能是在高海拔喜馬拉雅地區存在棕熊的「亞種」(同種的兩族群,因地理隔離等因素,演化出不同特徵),與北極熊共享同一個祖先;或是較為近代的棕熊、古代北極熊後代雜交所致。



◆ 台灣獼猴頻傷人 擬降保育等級

湯雅雯/台北報導 2013-10-18 中國時報

台灣獼猴傷人事件頻傳,農委會林務局日前召開野生動物諮詢委員會,研議是否把台灣獼猴從保育類名單剔除,變成一般野生動物,甚至評估是否要仿效日本,針對猴群數量太多的區域開放獵捕,但動保團體齊聲反對。

玉山國家公園日前發生台灣獼猴抓咬傷遊客,讓台灣獼猴攻擊再度受到重視。有地方民代及農民反映,台灣獼猴數量越來越多,為什麼還要保育?建議把台灣獼猴保育等級降級,才好管理防堵。

不過林務局表示,台灣獼猴的保育等級是第3級,如果再降,就會變成一般類野生動物;動保團體也表示反對,認為把台灣獼猴從保育名單中剔除,並無法改善獼猴攻擊人類情況,重點是人類不要主動餵食獼猴,透過結紮等手段改善人猴關係。

林務局已委託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良恭製作「獼猴危害地圖」,預計明年7月完成,包括獼猴出現的熱點:南投竹山、彰化松柏林、雲林古坑、台南南化、高雄柴山、台東東河及玉山國家公園等,優先採取幫獼猴結紮及輔導遊客不要餵食著手。

林良恭說,台灣獼猴約26萬隻、日本約100萬隻,但日本已不撲殺獼猴,地方政府會補助農民架設電網保護作物,農民收成後也會將作物收好,不讓獼猴食用,或在獼猴王身上裝發報器,隨時偵測猴群動向,再由地方政府顧請的派遣工驅趕,這些方法台灣都可以借鏡。



◆ 明年新措施 幼蟹、抱卵母蟹禁捕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13.10.18

現在是秋蟹季節,農委會漁業署昨預告蟳蟹禁捕令,明年四月起,漁民終年不得捕捉體長未滿六到八公分的鏽斑蟳、紅星梭子蟹、遠海梭子蟹、善泳蟳、旭蟹;每年五到九月,也禁止漁船捕撈腹側有滿滿受精卵的「開花母蟹」;違者可依「漁業法」開罰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漁業署長沙志一表示,開花母蟹是指已「懷孕、帶著已有生命的小胎兒」的母蟹(編按:應指已受精的抱卵母蟹),每年五月到九月是主要繁殖期,一個月後就能有成千上萬隻小螃蟹孵化;未來將與港口稽查員、海巡署及漁會合作執法,也希望漁民了解,海洋漁業本來就是生態產業,生態健全才能永續利用。

漁業署副署長蔡日耀說,螃蟹盛產期在九月到隔年一、二月,新規是希望藉禁捕幼蟹及開花母蟹,讓小螃蟹有機會長大。

萬里區漁會總幹事許順發說,漁業署與四、五十條船的捕蟹者開會取得共識,明年若捕蟹量維持以往,售價約漲一、兩成,若以今年零售價八公分以上螃蟹平均每斤四百到四五○元,會漲到五百元左右。



◆ 國家公園收費 很可能叫停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2013.10.18

研擬半年的八座國家公園收費案,由於台北市、屏東縣政府反對,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表示,將在一個月內評估,若收費配套不夠嚴謹,弊多於利或窒礙難行,將決定不收費。

內政部官員說,八座國家公園收費案,起於立委的提議,認為陸客大量來台,湧入國家公園,使用園內設施,受益卻又未付費,對國人不公平,提案要求半年內研議收費方式。

內政部營建署代署長許文龍說,八座國家公園中,僅部分依景點收費,並非收入園費,如鵝鑾鼻與貓鼻頭,過去曾是恆春鎮公所公共造產,在交給墾管處管理後,仍維持收費,部分財源挹注恆春鎮公所。

許文龍說,陽明山國家公園中,進入陽明書屋要收費,車子停在擎天崗停車場要收費,但這不是所謂的入園收費;若要額外收入園費,得在特定隘口處,找適當地點收費。

至於金門國家公園,許文龍說,營建署考慮遊客進入金門機場後,隨機場稅附加收費;太魯閣國家公園,考慮於立霧溪畔的台地,設服務中心收團客入園費,但當地主要都屬秀林鄉,考慮當地住民生活,鄉民擬免費,隔壁鄉鎮給半折優惠。

玉山國家公園的排雲山莊、雪霸國家公園的七卡口山莊、九九山莊,都是因過夜酌收清潔費與保險費,非屬入園收費,未來要設旅遊中心收費有困難。海洋國家公園在東、南沙,並無遊客,不可能收費,台江國家公園是開放的公園,收費也有困難,營建署很傷腦筋。

fsj 提到...

180萬年頭骨佐證 原始人類同種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3.10.19

喬治亞共和國研究團隊在德馬尼西鎮找到一百八十萬年前、迄今保存最完好的頭骨遺骸,比對後發現,早期人類是有多種面貌的單一物種,而非先前以為的多個物種。研究報告十七日發表於「自然」期刊。

研究團隊在德馬尼西鎮陸續發現五個早期人類頭骨,其中四個包含下顎。報告撰寫人之一、蘇黎世大學教授瑪西雅‧彭斯迪萊昂說,新出土的頭骨屬於一個身高略低於一百五十公分的成年男性,有巨大下顎和牙齒,但腦容量約僅為現代人的三分之一,顯示當時人類思考能力有限。

她說,當時人類的腿開始變長以利直立行走,髖部也變小,「這是我們不知道的早期人屬特徵的奇怪組合。」

這個頭骨的第一個部分發現於二○○○年,當時只找到一個下顎,五年後又發現這個頭骨的其他部分。二者完全吻合。研究人員將德馬尼西先後發現的五個骨骸與非洲同時期的其他標本比對後推測,所有原始人類可能屬於遍布各地的同一物種,而非專家認為的至少三個物種。洛基帕尼說,科學家以前推測,人類約一百萬年前開始從非洲向外遷徙,但檢測結果顯示,遷徙活動比我們所知的還要早。

研究團隊指出,德馬尼西骨骸雖然大小不同,但為同一人種。他們推測,在非洲不同時間、地點出土的骨骸可能只是長得不一樣的單一物種。

洛基帕尼舉例說:「丹尼狄維托、麥可喬丹、俠客歐尼爾長相不同,但屬同一人種。」

研究共同作者、蘇黎世大學教授佐里柯弗說,在不同地點挖掘出的頭骨樣貌差異極大,他們可能因此被歸類為不同人種。

他說:「不過我們知道這些人類來自相同地區與地質年代,所以他們原則上代表單一人種的單一族群。」

※ 相關報導:

* 「五號頭骨」出土 科學家大膽推測 人類祖先 來自同一物種?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112013101900130.html

....左力克佛進一步指出,這些頭骨確定是在同一地點出土,且屬於同一地質時期,所以原則上應屬於單一物種的單一群體;儘管五個頭骨各有不同特徵,但這就像五個現代人或五隻黑猩猩的外貌也各不相同。

之前考古學認為,人類有不同祖先,包括巧人(Homo habilis,或稱能人或直立猿人)、魯道夫人(Homo rudolfensis)和直立人(Homo erectus),但這項新研究顯示,在不同地點發現的人類化石,雖然各有不同特徵,其實都來自單一演化系譜。



◆ 秘魯為了魚翅 殺了海豚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3.10.19

亞洲中產階級爆炸成長,大吃魚翅,有的視之為美食,有的以之為壯陽補身良方,秘魯大幅加強對亞洲供應魚翅,每年補殺大約1萬5000隻海豚用來引誘鯊魚,保育組織嚴厲撻伐,秘魯官員表示,為了保護海豚,政府考慮禁殺、限殺鯊魚,甚至禁止鯊魚買賣。

媒體報導,秘魯的魚翅出口量近年猛漲10%,大多銷往日本、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國家。

秘魯漁業部副部長弗姆比烏表示,魚翅業在政府管制之下,有限度合法,但有些漁民的非法捕魚是「犯罪行為」,一定要罰。他說:「秘魯譴責非法捕殺鯊魚和海豚,因為兩者都是受保護的物種。」

保育組織Mundo Azul(藍色世界)本周表示,秘魯人每年屠殺1萬5000隻海豚,當誘殺鯊魚的餌。在該組織公布的錄影帶裡,秘魯漁民使用魚槍獵殺海豚,剝皮、切塊,血淋淋扔進海裡誘鯊。

Mundo Azul指出,秘魯捕殺海豚的船隻超過545艘,每艘一年出海至少六次,每次殺六隻海豚。

鯖魚和魷魚也能誘鯊,但漁民偏愛使用海豚肉,因為海豚血氣味強烈,比較好用。

弗姆比烏表示,要制止屠殺海豚,治本之道是管制魚翅買賣,當局因此推動一項全國行動計畫,要「堅定」懲罰與鯊魚相關的犯行。根據沒有誘因就沒有犯行的道理,考慮中的措施包括限制獵鯊和鯊魚商業化,甚至禁殺海豚和鯊魚。當局已著手調查並研擬作法,預計2014年中期定案。

《紐約時報》18日刊出美國環保作家瑞夫金 (Andrew C.Revkin)的報導,他上周末在北京消費勝地「藍色港灣國際商區」躬逢一場由上百位影視明星領銜的新浪微博〈我與魚翅說再見〉運動,現場由湖南衛視節目「快樂大本營」幾位主持人擔綱。

運動標語包括「我們承諾拒食魚翅,你也可以! 」,和「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瑞夫金說,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今年舉辦過類似活動。瑞夫金訪問了紐約「野生救援」 (WILDAID)的中國代表梅楣。梅媚表示,基本資訊很重要,特別是中文「魚翅」一詞顯不出問題嚴重,因為詞裡沒有「鯊」字,英文shark fin則很清楚。

野生救援在華人地區積極傳播護鯊,「拒鯊大使」包括NBA球星姚明。中國政府去夏宣布三年後國宴禁用魚翅,被網友砲轟拖太久。



◆ 亞馬遜雨林 樹種估達16000種

自由 2013.10.19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一份發表在「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相當於美國48州大小的亞馬遜雨林孕育有1萬6000種樹種、約3900億棵樹,其中半數林木來自227種超優勢樹種。

罕見11000種 覆蓋率僅0.12%

英國衛報報導,逾百名專家分析來自1170處樹區調查,才得出此凸顯亞馬遜雨林異常多樣性的相關數據。面積達600萬平方公里的亞馬遜雨林包括亞馬遜盆地(含括巴西、秘魯與哥倫比亞局部部份)與蓋亞那地盾(含括圭亞那、蘇利南與法屬圭亞那),常被稱為世界之肺。

研究顯示,亞馬遜雨林存在有1萬6000種樹種,其中最罕見的1萬1000種樹種產生的數木覆蓋率僅達0.12%。約5800種罕見樹種的林木群不到1000株,這將自動使其列入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瀕危物種」紅皮書中。

此外,雨林內半數林木來自約1.4%,也就是227種的超優勢樹種。主要撰文者、荷蘭自然史生物多樣性中心的史提格博士說︰「我們不知道這些樹種為何異常優勢,它們並未具有特別突出的生態特點。」不過,沒有一種超優勢樹種在亞馬遜全區擴散,多半是在特定區域生長茂盛。

最優勢的樹種為「串珠埃塔棕」(Euterpe precatoria ),這類棕櫚植物原產於中美與南美,估計在亞馬遜內達逾50億株。其他數量龐大的優勢樹種還包括巴西堅果樹、可可樹、橡膠樹與巴西莓。

※ 相關報導:

* 怪!深秋10月天 春櫻綻枝頭
http://udn.com/NEWS/LIFE/LIF1/8233637.shtml

....喜愛賞櫻的徐信宏及郭雅惠夫婦住三峽,徐信宏說,延著大埔路往山上走,沿路都有櫻花樹,今年9月八重櫻、吉野櫻、山櫻花陸續開放,且開花時間愈來愈早,比以往還難預估賞花日期。

他們觀察到今年的櫻花開得比往年更早、更多;三峽山區從北114線往插角方向、北113線往東眼橋方向、北109線往李山神宮到北104線往安坑都能賞櫻,包括八重櫻、吉野櫻、山櫻花等。

坪林區魚堀溪自行車道種植的一整排富士櫻,綠葉已經落光,近日其中一株冒出粉紅花朵,高掛枝頭,雖然只有5、6朵,已令遊客嘖嘖稱奇。



◆ 土城彈藥庫案環評通過 地方有疑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板橋報導】2013.10.19

環保署昨召開環評大會,通過土城彈藥庫開發案的擴大都市計畫,將土城看守所、新北院檢等機關遷移至土城彈藥庫舊址並擴大都市計畫。

新北市政府從2007年起規畫土城彈藥庫開發案的都市計畫,加上土城看守所等三司法機關位於土城區市中心,阻礙當地發展,向中央提報都市計畫,2010年計畫被以恐破壞當地濕地退回。

市府重新設計後再度提報,昨通過環保署初審要求,城鄉局綜合規畫科長劉顯宗表示,這次規畫目標為「綠色生態法制家園」,和平路以南的山坡地畫為保護區與農業區,和平路以北畫為司法機關用地。

為解決當地淹水,規畫在和平路口設置2座滯洪池,並照水利局現行規定開發透水面積,司法機關建物也須取得綠建築標章。

但看守土城愛綠聯盟總幹事劉麗蘭認為,「當地淹水淹這麼多年,蓋滯洪池根本無濟於事。」

劉麗蘭表示,當地地勢低窪,時常淹水,設置滯洪池卻不增鑿排水出口,最後還是會淹水。且政府規畫的162公頃中,24公頃是司法用地,34公頃是住宅、商業區,質疑政府是在炒地皮。

※ 相關報導:

* 巡守奏效 嘉義水質有進步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233526.shtml

嘉義縣環境保護局響應「世界水質監測日」,昨天在東石鄉網寮漁港舉辦水環境巡守隊淨溪、淨川活動。嘉義縣各地水質監測和巡守志工多年來的協助,環保局表示,朴子溪的水質已開始改善,以往被工廠偷埋暗管也被舉報大幅改善,不過在水域亂丟垃圾還是常見,仍有賴志工們協助宣導。

* 破天荒! 石門水庫封路摘蜂窩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233532.shtml

「有蜂勿入!」石門水庫管理中心日前發現水庫內溪洲大道有大型虎頭蜂窩,消防隊將封路摘巢,管理中心表示,蜂窩被破壞後,虎頭蜂會傾巢而出「復仇」,為了旅客安全,20日晚間至23日坪林收費站到大壩壩頂將封閉,這是石門水庫首度封路抗蜂。

fsj 提到...

試種南瓜 大甲溪揚塵降低

自由 2013.10.20

〔記者歐素美/清水報導〕大甲溪及大安溪揚塵嚴重,下游居民苦不堪言,環保局今年起在大甲溪試種南瓜,改善揚塵,未來將進一步與第三河川局合作,推廣輔導農友轉作,以有效防制大甲溪及大安溪揚塵污染。

大甲溪及大安溪高灘地裸露,每年九月東北季風一到,大量砂石被風吹起,不僅海線地區經常一片霧茫茫,居民更長期飽受揚塵之苦。

因此,環保局首度結合林務局及第三河川局試辦「滾滾黃砂轉綠動示範區」,七月起在大甲溪高灘地試種兩公頃的南瓜,有效改善揚塵,未來並將進一步結合三河局輔導農友轉作,同時配合林務局加強造林等,一起防制揚塵。

環保局空品科長商文麟表示,許多農友在高灘地種植西瓜,但西瓜要等到十一月才開始種植,未來希望輔導西瓜農轉種南瓜,因為種植南瓜時需在裸露地舖設塑膠布,可有效覆蓋防止揚塵。而且南瓜生長期較長,為每年七月到隔年二月,對改散裸露地揚塵有很大幫助。

三河局管理課長曾財益表示,目前農友承租大甲溪及大安溪高灘地達一百多公頃,未來政府若能提供誘因,輔導農友轉作南瓜,即可望有效改善空氣品質。



◆ 你知道嗎?誤闖高美溼地要罰款

【聯合報╱記者田兆緯/台中報導】2013.10.20

為了降低河川揚塵影響,市府環保局今年首次在大甲溪試辦「滾滾黃沙轉綠動示範區」,昨天舉辦宣導活動,讓民眾了解試辦情況,盼吸引更多農友加入;並有鑑於民眾誤闖高美溼地不斷,台中市高美愛鄉協會特別在假日人潮發傳單,盼民眾別再誤闖。

「滾滾黃沙轉綠動示範區」位於大甲溪西濱大安橋南岸高灘地,該地區西瓜田多為一期農作,東北季風期間閒置造成灘地裸露,遇強風容易發生揚塵。

因此市府環保局與第三河川局合作,輔導河灘承租戶,今年七月底在休耕的瓜田上種植南瓜,東北季風期間成熟,有效綠覆裸露區域,南瓜收成供農友銷售,一舉數得。

另外,有鑑於近年來誤闖高美溼地管制區民眾多,市府農業局及高美愛鄉協會合作,趁著假日人潮多,發送宣導品,讓民眾了解如何為保護高美溼地盡一份心力。

農業局專門委員周憲民表示說,巡守隊每日巡邏保護溼地成果漸漸有成,但管制開罰後,一年內有卅多人不慎進入管制區因而被罰五萬到廿五萬。

台中市高美愛鄉協會理事長楊子勝說,不少民眾看見宣導品後,才了解高美溼地已經管制開罰;呼籲社會大眾,共同來保護這塊溼地寶地。

※ 相關報導:

* 「找回美麗生態」 學生任導覽員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234729.shtml

楊梅市公所與國立楊梅高中合作,培訓中央大學與楊梅高中學生擔任自然生態導覽解說員,昨邀請市民、中央大學學生,參觀高榮及秀才社區濕地生態,並在郭元益公司綠建築舉行環保成果展。

....中央大學學生葉耀中表示,「參加自然生態導覽活動,讓我感到非常驕傲,因為我是桃園在地的客家人,只要一想到祖先的努力,就絲毫不敢懈怠,希望做好導覽解說的服務」。

* 耗資6千萬 永安濕地公園「養蚊子」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234794.shtml

高雄市政府耗資6千萬元打造永安濕地公園,但啟用1年多,生態教育中心卻閒置不用,許多設備已見鏽蝕,賞鳥屋等觀景設施也欠缺管理,步道更是雜草蔓生,讓許多遊客覺得如同「蚊子館」,應設法活化利用。

市府工務局養工處長趙建喬表示,永安濕地公園已委外管理,將會要求管理單位修正不當措施,而且打算每個月在永安濕地生態教育中心,定期舉辦生態講座,會儘速開放所有設施,吸引民眾觀光。

* 七星潭淨灘 嬤帶孫撿垃圾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234718.shtml

花蓮縣環保局昨天在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辦舉「102年秋季擴大淨灘暨掃街活動」,號召淨灘做環保,吸引上千志工響應。有民眾攜家帶眷淨灘,也運動健身。



◆ 亞洲錦蛙入侵 威脅墾丁生態

潘建志/屏東報導 2013-10-19 中國時報

亞洲錦蛙入侵恆春半島!原產於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亞洲錦蛙,目前已成為台灣南部強勢外來種,分布在高雄、台南、屏北一帶。恆春半島原本是本土青蛙樂土,但最近也宣告失守,雖發現數量不多,但恐威脅本土蛙生存空間,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開始戒備。

根據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研究,亞洲錦蛙是狹口蛙家族裡的巨無霸,體長平均7公分,善於爬樹和挖洞。受到刺激會鼓氣和分泌白色毒液,因此天敵不多。加上牠的蝌蚪期很短,不到3星期,成蛙壽命約6年,生存競爭力很強,恐會對本土生態造成衝擊。

恆春半島原本並沒有亞洲錦蛙,但去年底墾管處人員在處內水池發現蹤跡,今年8月又發現1隻成蛙和20隻蝌蚪;另有恆春半島民眾陸續在住家、農田、果園等地發現,顯示勢力範圍已入侵恆春半島。

墾管處人員為杜絕外來種,將捕獲亞洲錦蛙送進冰箱「安樂死」,蝌蚪也在養成小蛙,確定是亞洲錦蛙後同樣送進冰箱。保育研究課長馬協群說,目前亞洲錦蛙在恆春半島僅是點狀分布,問題還不嚴重。

他並說,亞洲錦蛙算是巨無霸,會吃掉他種小蛙和卵,加上其食量大、天敵少,若大量繁衍恐造成生態浩劫,墾管處已計畫針對其分布情形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