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7

常見土壤礦物分解近乎無敵的 prion

Common soil mineral degrades the nearly indestructible prion
http://www.physorg.com/news151169843.html

January 14th, 2009 by Terry Devitt

(PhysOrg.com) -- 在微小致病因子(agent)的罪犯相片陳列室中 prion(譯註:一種變性蛋白,詳見相關報導)是鎮上最硬頸的傢伙。

由於是缺乏 DNA 與 RNA 的變形病原體(warped pathogens),prions 被認為使鹿科動物罹患慢性消耗病(CWD,即狂鹿症),使牛隻染上狂牛症(MCD),使綿羊難逃羊搔癢症(scrapie)並導致人類罹患庫賈氏症(CJD)。Prion 除了是科學上已知最奇特的致病因子外,它也是最耐操的,幾乎能抵抗各種毀滅方法,從火攻、游離輻射到化學消毒劑以及高壓滅菌鍋(autoclave,高壓消毒器),這些或許能減少 prion 的傳染力,卻無法完全消滅它。

然而,Wisconsin 的一個研究團隊現在發現,有一種常見的土壤礦物,錳的某種氧化形態,稱為冰鈣鈉錳石(birnessite,水鈉錳礦)能穿透 prion 的盔甲並使這種蛋白質分解。這項新發現很重要,那本月初(1/2)率先在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這份期刊上披露,也許能產生新方法來淨化土壤或其他有 prions 存在的環境。

"Prions 能抗拒許多使病原體失去活性的傳統手段," Joel Pedersen 表示,UW-Madison 的環境化學家以及這項新研究的資深作者。例如,高壓滅菌法,一種在實驗室中殺菌消毒的標準方法,將減少 prions 在溶液中的濃度,但無法像它對付其他病原體那樣,全然消除它們。(譯註:所以狂牛症牛肉無法以烹飪方式消毒)

因為 prions 感染野生與馴養家畜,這種致病因子能污染牧場以及保留受感染家畜的其他區域,也能夠續存於自然環境中,在此鹿、麋與其他動物會因為接觸受污染的土壤而被傳染。

其他研究已證明,prions 能殘存在土壤中至少三年,而且土壤對某些動物而言,是一種貌似有理的傳染途徑,Pedersen 說。"我們知道那種環境的污染至少發生在綿羊與鹿身上," 他提到。

Prion 蓄積在土壤中,Pedersen 解釋,很可能是感染鏈中關鍵的一環,因為這種致病因子並沒有顯示它會依賴傳染媒介 -- 居中的生物,例如蚊子或壁蝨 -- 以便在動物與動物間擴散。

冰鈣鈉錳石家族的礦物具有分解 prions 的能力著實讓人驚訝,Pedersen 說。像冰鈣鈉錳石這樣的錳氧化物通常用於電池這樣的東西,而且是土壤中自然產生的、最強效的氧化劑之一,能在某物質中添加氧原子並奪走電子使其產生化學變化。

這種礦物在季節性淹水或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最為豐富。

"錳具有許多種氧化物,而最常見的一種正是冰鈣鈉錳石。它們顯而易見,你能在許多土壤中發現它們,不過濃度頗低," Pedersen 說。"它們是土壤中最強的氧化劑。"

這項新研究,由 Naples 大學的 Fabio Russo 以及 UW-Madison 的Christopher J. Johnson 所領導,是在實驗室的 prions 溶液中進行。根據 Pedersen,該團體所提出的假說是,這種礦物「氧化」了 prion。

Pedersen 表示,接下來是將此礦物與受污染的土壤混合,觀察它是否有同樣效果。如果確實如此,birnessite 也許能成為清理污染農場與其他 prion 也許集中於土壤內的地點。

"我預期它的功效在土壤中也許會減少幾許," Pederse 說,"那是某件我們將會探索的事。"

※ 臭氧、雙氧水是否有效?

* Pathogenic prion protein is degraded by a manganese oxide mineral found in soils
http://vir.sgmjournals.org/cgi/content/abstract/90/1/275

Fabio Russo, Christopher J. Johnson, Chad J. Johnson,
Debbie McKenzie, Judd M. Aiken and Joel A. Pedersen
J Gen Virol 90 (2009), 275-280;
DOI: 10.1099/vir.0.003251-0
追蹤 Prions
prion 疾病透過羊奶傳播?
吸入豬腦微粒 美24人得怪病
試管產生的 prions 能跨物種傳染
蜜蜂能傳播基改物質超過數公里

大地土味的新發現
生物分子提高金屬在方解石中的含量
鉬:讓熱帶雨林健康的祕密成份
生物膜如何形成?
新教科書聚焦可怕且投機的真菌

綠色催化劑:清除毒素與污染物
廢鐵屑的綠色未來
生物碳:對抗全球暖化 增加土壤養份

科學家確認讓病毒變致命的血液成份
PSD-95、NO 與多重軸突

2 則留言:

fsj 提到...

國人染狂牛症帶因率 為歐美兩倍

自由時報 2009.03.10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撰寫美國牛肉健康風險評估報告的台大職衛所教授吳焜裕指出,風險值是根據現有科學證據推估,仍有其限制與不確定性,重要的變數之一,就是國人帶有的人類狂牛症易感受基因的比例是歐美兩倍。

台灣人98%帶易感受基因型

吳焜裕表示,過去幾乎所有人類狂牛症病患體內都帶有某種特定基因,科學家懷疑是prion的易感受基因型(PRNP),台灣人高達九十八%帶此基因型,歐美人帶因比率則只有四十%到五十%,日本與韓國人的帶因比率約九十四%。

牛絞肉的終身致病風險最高

該報告顯示,牛絞肉的平均終身致病風險(5.77×10的負十次方)最高,然後依序是牛內臟(1.50×10的負十次方)、帶骨牛肉(2.72×10的負十一次方)與不帶骨牛肉(7.18×10的負十二次方)。為何絞肉風險會最高,吳焜裕表示,這是經過複雜計算的結果,簡單來說,在美國,牛絞肉每次是用一萬磅的牛肉去絞碎,由於肉的量大、來源又不見得完全清楚,只好假設污染量比較大。

根據日本厚生省資料,導致狂牛症的致病變性蛋白prion在病牛體內分佈不均,檢出prion的部位被稱為特定危險物質,以腦組織(含三叉神經節)分佈比例最高,其次是脊髓、背脊神經節、迴腸末段、扁桃腺、眼球。該報告是根據歐盟公布的各部組織感染力濃度,去推算台灣牛肉消費者的prion攝取劑量,進而以數學模式推估出致病風險。

fsj 提到...

教我如何相信這牛肉安全?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特稿】 2009.06.26

儘管衛生署提出嚴謹的數據,證明美國牛肉絕對安全,食用美國牛肉致罹患狂牛症的比率,比被雷劈到還低。不過,外界還是不免疑慮,台灣人非吃帶骨的美國牛肉嗎?所謂的科學資料,有哪些專家學者願意背書?

在美國貿易代表及美國在台協會多次登門造訪之後,衛生署全面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腳步,似乎更快。一般預估,國內全面開放美國牛肉勢在必行,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除了鮮美的肉味,近年來,飄洋過海的美國牛肉似乎也充滿政治味,成為台美貿易談判時我方的重要籌碼。有官員透露,衛生署迄今沒有提出時間表,就是等台美貿易談判。一句「沒有時間表」,表面看起來遙遙無期,但卻充滿玄機,既然沒有預定時間,明天、後天都可以宣布開放,時程講得愈含糊,操作的空間就更大。

綠營大罵,衛生署的讓步,就是為了取得總統馬英九順利過境美國的門票。不禁令人想到,台灣在2005年取消美國牛肉輸台禁令,放寬標準,當時也盛傳是為了讓當時總統陳水扁能在過境美國時,風光露臉。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一句「以科學為依據,希望台灣儘速開放牛肉」,看似言之成理,但狂牛症潛伏期高達20、30年,眼前的科學證據,能否保障數十年後健康無虞?學者和政治人物,誰也不能完全掛保證。

※ 食物經過加工後,誰也不知道何時吃下肚,另外 Prion 也是個大問題。



◆ 美國牛肉 最遲月底全面進口

自由時報 2009.06.27

〔記者魏怡嘉、曾慧雯、楊雅民/台北報導〕美國牛肉何時全面開放?衛生署表示,沒有時間表,但據指出,行政院最遲六月底即會開放,近日可能就會宣佈。

比照南韓 不進口高風險部位

據透露,台灣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將比照南韓模式,表面宣佈「全面開放」,給予美方「面子」,實際「裡子」則由進出口商協議實際進口美國牛肉的條件。原則上,三十月齡以下美國牛隻的牛肉、牛骨、內臟及牛舌可以進來,但牛頭骨、牛腦、牛脊髓、牛扁桃腺、牛眼、迴腸末端及三叉神經等特殊部位及含高風險物質者仍不得進口。

另外,對於牛肉漢堡用的絞肉或是碎肉等,將採逐批或抽樣檢驗,避免碎肉中含有神經等特殊危險物質,過程將比南韓更嚴格;但目前國人吃不到的美國牛小排、丁骨牛排及牛肚、牛胃等部位,都因此得以開放進口。

台灣原本全面進口美國牛肉,二○○三年十二月,美國自加拿大進口乳牛出現狂牛症,台灣於當年十二月卅一日,宣佈禁止美國牛肉進口,期間曾一度開放、禁止,後又有條件開放三十月齡以下不帶骨美國牛肉進口迄今。

根據統計,國內的牛肉市場以進口為主,國產牛僅佔約七%,另紐澳及美國牛則佔了九十三%,其中美國及紐澳雖然各佔一半市場,但由於美國牛肉價格較高,因此營業額約佔了三分之二強。

官員坦承美國牛肉是否進口,已經不是健康衛生問題,而是政治及外交貿易問題,而且勢不可當。

解禁與否 官員指是政治問題

即將結束在台三年半任期的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楊甦棣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透露,台灣全面進口美國牛肉,「已非常接近要成功了」!

衛生署副署長宋晏仁則表示,美國貿易代表於上週主動拜訪衛生署,強調美國牛肉極為安全,希望台灣儘速全面開放美國牛肉進口,但是否開放、可以進口的牛隻範圍以及邊境管理等細節,衛生署還在與美方討論,並沒有時間表,他也不太理解何以美方認為開放時間近了。

面對美國牛肉強勢逼關,消基會昨天嚴正呼籲政府應勇於拒絕。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指出,狂牛症致命原因為存在於腦、頭顱、脊柱、背根神經節等部位的一種突變性蛋白─「普利昂(或譯普恩)蛋白」,即使高溫燒成灰,普利昂蛋白仍可存在,若進入土壤、食物鏈,最終將進入人體。

美方逼關 消基會促政府說不

不過,台大獸醫系名譽教授賴秀穗認為人類染狂牛症的風險相當低,他還預測,未來五到十年,狂牛症可能會絕跡。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憂心,導致狂牛症的毒蛋白非常難以檢驗,引進美國牛肉風險一定存在,尤其內臟容易混雜腦脊髓與神經,最好還是不要放行;民眾自保之道就是不要吃美國牛肉產品。

好市多行銷經理李伯孟說,台灣尚未禁止美國帶骨牛肉進口前,美國帶骨牛小排一直是好市多熱賣的商品,若政府全面開放,最快一週內,消費者就可在好市多買到美國帶骨牛小排、牛尾和丁骨牛排等。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