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5

超級細菌奪命 恐襲全球

【世界日報╱編譯宋凌蘭綜合13日電】2010.08.14

法新社13日報導,一名比利時男子死於源自南亞、能抵抗藥物的「超級細菌」 (superbug),這是超級細菌第一個通報死亡病例。中新網則報導,英國已有五人感染死亡。由於英國和澳洲已有數十人感染,死亡消息傳來,對這種超級細菌可能在全球擴散的恐懼更強烈。

布魯塞爾AZ VUB醫院的微生物專家皮拉德(Denis Pierard )告訴比利時媒體,這名患者是在巴基斯坦醫院就醫時,感染到這種細菌,6月去世。

皮拉德醫生說:「他在巴基斯坦旅行時遇到車禍。他因為大腿嚴重受傷而住院,之後便返回比利時,但當時他已經感染了。」

他說,他們給他強效的抗生素colistin,但終究不治。

魯汶大學細菌學家格魯辛斯基(Youri Glupczynski)說,第二名比利時人在前往出生地蒙特尼哥羅的途中發生意外住院感染,但是7月返回比利時接受治療後已復原。

格魯辛斯基指出:「這種細菌所在的中心地似乎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過藉由接觸和旅行出現,擴散愈來愈廣。」

超級細菌含有「新德里金屬乙內醯胺(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1,簡稱NDM-1 )的細菌酵素基因,使其能抵抗幾乎所有的抗生素治療,包括做為最後手段的碳青黴烯(carbapenem)類抗生素。這種細菌去年首次在印度住院的一名瑞典病人身上發現。

英國「探針傳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本周指出,37名曾到南亞接受醫學治療的英國人身上,被發現帶有NDM-1基因的細菌,另有報導稱英國約有50起病例,澳洲也通報了三起病例。加拿大、美國、荷蘭和瑞典也發現該細菌。不少西方國家遊客前往南亞國家接受價格低廉的整容手術,使得該細菌得以傳播。

澳洲坎培拉醫院傳染病負責人哥利農(Peter Collignon)說,澳洲的病人是在印度感染,「我們在他們的尿液發現這種無法治療的抗藥細菌,所幸沒有造成太大問題,但若傳給別人就會有麻煩。」

哥利農說,一名病人在印度接受整容手術不順後,於加護病房感染,但另一人是在普通環境感染,顯示超級細菌分布廣泛。

他認為這些病例只是冰山的一角,「這種細菌可能殺死很多人,但發生在開發中國家,沒有檢測的方法」。

歐洲臨床微生物與傳染病學會(ESCMID)表示,至少10年內不大可能會出現可以治療NDM-1感染的新抗生素。



◆ 超級病菌NDM-1 香港有病例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2010.08.15

一種起源自南亞國家,因抗藥性高、被稱為超級病菌的「NDM-1」(新德里金屬乙內酰胺酶一型),似乎已傳播至歐洲國家,連鄰近的香港也傳出感染案例。衛生署表示,該菌雖有抗生素可治,且台灣尚無感染案例,但提醒國人前往南亞國家旅遊或有醫療行為者,若有不適應及早告知醫師。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說,NDM-1是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的基因片段混合並發生變異,改變了細菌原有的表現,因此對大部分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所幸目前仍屬院內感染菌,也就是病人住院期間出現的感染。

目前各國傳出感染的案例,主要是前往印度、巴基斯坦接受整形美容或醫療觀光的患者,周志浩說,所幸它並非無藥可治。

周志浩提醒,國人若至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旅遊、緊急醫療,回國仍沒好轉時,應提醒醫師旅遊史,醫療院所也應多加留意。

至於超級病菌是否會如部分專家預測全球流行,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副秘書長黃玉成說,「確實有可能」,而NDM-1就像是台灣已存在的抗藥性AB菌,就是頑強的病菌,並非完全無藥可醫,近期文獻也指出老虎黴素、克痢黴素仍可有效對付NDM-1,未來應留意院內感染、邊境管控。他認為,超級病菌的出現,再次提醒醫界應確切管控抗生素的使用。



◆ 印媒:孟買醫院早提及超級細菌

中央社 2010-08-14 中國時報

超級細菌NDM-1議題在印度持續發燒。媒體報導,孟買研究人員3月便曾就此警告;而印度衛生與家庭福利部準備正式書面反駁刺胳針研究內容。

印度媒體報導,孟買(Mumbai)醫院醫師先前就曾在「印度內科學會期刊」(JAPI)發表1種多重抗藥性超級細菌,比最近在印度引發軒然大波的「刺胳針傳染病期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早了好幾個月。

最新「刺胳針傳染病期刊」刊登1種「New DelhiMetallo-beta-lactamase, NDM-1)新基因,幾乎所有抗生素對其罔效。由於印度首都被拿來為超級細菌命名,引發印度醫界、醫政當局不滿。

「印度新聞信託社」(Press Trust of India)報導,孟買P.D. Hinduja國立醫院與醫學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今年3月就曾在JAPI,針對超級細菌提出警告。報導說,刺胳針並未引用上述論文。

報導指出,Hinduja醫院去年8至11月發現各種抗生素罔效超級細菌22例。由於時間短暫,數字相對偏高,論文認為「該趨勢令人擔憂」。

與此同時,印度各界持續針對用新德里來為超級細菌命名探討。他們質疑,超級細菌真的源自印度嗎?

印度NDTV今天報導,刊登在刺胳針的37例英國案例中,僅17例有印度或巴基斯坦旅遊史,「其他人是如何感染的呢」?

報導說,刺胳針論文作者也承認,英、印細菌類型不具遺傳相似性。英國政府去年1月30日針對首例發佈警訊時,只列出希臘、美國、以色列,壓根沒提到印度。 若印度醫療旅遊是散播超級細菌的始作俑者,那麼包括阿薩姆(Assam)省古瓦哈蒂(Guwahati)市、安達曼群島(Andaman Islands)布雷爾港(Port Blair)等非熱門醫療目的地,也被列為超級細菌來源地,就令人費解了。

報導引述印度專家指出,超級細菌其實在全球各地自然演進,印度現在反成受害者。印度衛生與家庭福利部部長阿薩德(Gulam Nabi Azad)更表示,超級細菌存在全球各地、各種環境中,印度獨有的說法錯誤至極。

※ 相關報導:

* International travel increasing spread of new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s this the end of antibiotics?
http://www.physorg.com/news200670948.html

* Emergence of a new antibiotic resistance mechanism in India, Pakistan, and the UK: a molecular, biolog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y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810%2970143-2/abstract
Karthikeyan K Kumarasamy MPhil, Mark A Toleman PhD,
Prof Timothy R Walsh PhD, Jay Bagaria MD, Fafhana Butt MD,
Ravikumar Balakrishnan MD, Uma Chaudhary MD,
Michel Doumith PhD, Christian G Giske MD, Seema Irfan MD,
Padma Krishnan PhD, Anil V Kumar MD, Sunil Maharjan MD,
Shazad Mushtaq MD, Tabassum Noorie MD, David L Paterson MD,
Andrew Pearson PhD, Claire Perry PhD, Rachel Pike PhD,
Bhargavi Rao MD, Ujjwayini Ray MD, Jayanta B Sarma MD,
Madhu Sharma MD, Elizabeth Sheridan PhD,
Mandayam A Thirunarayan MD, Jane Turton PhD,
Supriya Upadhyay PhD, Marina Warner PhD, William Welfare PhD,
David M Livermore PhD, Neil Woodford PhD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Early Online Publication, 11 August 2010
doi: 10.1016/S1473-3099(10)70143-2
無藥可救:問題超級病菌可抵抗每樣東西
超級病菌:C-diff 為何如此致命?
多重抗性:為何細菌這麼有效率
中研院破解表皮葡萄球菌抗藥性之謎 有助抗生素設計
與傳染病感染有關 星研究發現新基因變異體

維他命 D 對於免疫系統活化很重要
簡化的「複雜性」 -- 基因組如何作用的新洞見
「MIT」博士生 躍國際頂尖期刊

microRNA 可能是化療產生抗性的起因
腫瘤藉由模仿淋巴結躲避免疫系統
阻止大多數 HIV 株系感染人類細胞的新抗體

11 則留言:

fsj 提到...

日發現 新型抗藥性病菌

中央社 2010.09.06

日本境內首度發現幾乎對所有抗生素都無效的新型抗藥性病菌,這種病菌正在印度和歐洲等地擴散,不僅在醫院內,也可能在健康者之間傳染,專家呼籲提高警戒。

位於櫪木縣的獨協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在1名50多歲男性病患的血液中檢查出對抗生素無效的大腸菌,這種細菌是具有「NDM-1」酵素遺傳基因的抗藥性病菌。

院方指出,這名病患是去年5月由印度返日後住院,去年10月病癒出院,由於是在病房接受治療,院方做好防止感染措施,因此沒有其他病人被傳染,但創下了日本境內發現這種新型抗藥性病菌的先例。

院方呼籲國內提高警覺,指出這種抗藥性病菌今後很可能再度侵襲日本,有必要提高國內的監視制度。

具有NDM-1遺傳基因的抗藥性病菌,是於2年前由印度新德里1家醫院的病人身上首度被發現,隨後在歐洲等地接二連三出現,大多來自大腸菌和肺炎桿菌,健康者被傳染後會引起膀胱炎或肺炎,已有死亡案例。

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天接獲報告後召開緊急會議,指示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重新詳加檢查,並指示全國醫療機構若發現可疑案件需立即通報。

東京的帝京大學附屬醫院最近發生多重抗藥性的鮑氏不動桿菌引起院內感染,罹患癌症免疫力低的住院病患有46人感染,其中27人死亡。9人死因疑與院內感染有關。

具有NDM-1基因的抗藥性病菌不僅對醫院內免疫力低的病人造成威脅,也可能在健康者之間傳染擴散,因此專家呼籲提高警覺。

fsj 提到...

超級細菌NDM-1風暴 恐襲台灣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2010.09.08

超級細菌NDM-1風暴正成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已準備將它列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NDM-1之所以號稱「超級細菌」,在於它能瓦解絕大多數的抗生素,而且很難發現。目前全球只剩兩種抗生素克痢黴素(tigecycline)、老虎(coli tin)還可以對付它。

疾管局防疫醫師郭宗文說,NDM—1基因突變後分泌出的酵素,能分解新一代抗生素carbapenem,讓抗生素失效,它的多重抗藥性,絕大多數的抗生素都對付不了它。

NDM-1只在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兩種細菌上發現,是腸桿菌家族裡最常見的兩種細菌,專家不排除還會傳到其他細菌上。

從目前的疫情看來,病患大多是在醫療機構中接受過侵入性治療或檢查時被傳染的。不過,由於NDM-1已在許多國家出現,台灣又一直有濫用抗生素,造成細菌抗藥性問題;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就懷疑,超級細菌已在台灣現蹤,只不過還沒監測到罷了。

黃玉成提醒,患者只要曾到國外旅遊,又對carbapenem出現抗藥性,醫師就應提高警覺。從國外有個案是社區泌尿道感染來看,不見得一定要在國外就醫才會被傳染,社區裡也可能有此病菌。

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列入法定傳染病後,醫師若收治曾在國外治療的病患,尤其是動過外科手術,又對後線抗生素carbapenem具抗藥性者,就需通報,並把菌株送到疾管局檢驗。否則可處九萬到四十五萬元罰鍰。

周志浩也提醒民眾,只要在國外接受醫療處置,尤其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返國後若覺得身體不適,要趕快就醫,並告知旅遊史。



◆ 超級細菌竄全球 疾管局:將列傳染病

中廣 2010/09/07

幾乎讓所有抗生素都失效的「超級細菌」(NDM-1)至少入侵16個國家或地區,恐怕逐步朝台灣逼近,疾病管制局指出,多數國外患者都是到印度或巴基斯坦時感染,儘管國內目前還沒有監測到超級細菌,疾管局打算拉高監測強度,這幾天與感染科專家討論評估後,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最快本周公告。

「超級細菌」(NDM-1)流竄全球,從最早出現在印度、巴基斯坦,現在已經攻陷香港在內的十六個國家或地區,造成兩百起病例、六人死亡,日前日本也傳出第一起感染病例,讓國人大為緊張,疾病管制局指出,多數外國病患都是曾到過印度或者巴基斯坦接受就醫處理,而國人在這兩國接受醫療處置的機會小、相對感染風險也較低,但也不能排除可能在第三國遭感染,所以不能大意,對此,疾病管制局這幾天將與感染科專家討論評估,將超級細菌列為法定傳染病。

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把他變成第四類傳染病,就是醫療院所如果發現這種抗生素的抗藥性,如果曾在國外就醫,尤其在印度跟巴基斯坦,應該要跟疾病管制局通報,同時把他分離菌株送到疾病管制局,更確認國內沒有病菌發生,如果發生的時候,可以採取更完整措施。」

為了預防散播與發生,疾病管制局提醒民眾,返國後如果有發燒、感染傷口無法好,務必到醫院就醫,同時告知醫師曾到過哪些國家,以及在國外接受治療過程,至於醫療院部分,幾周前已經發文醫師與醫院,提醒診治病患時,要特別詢問旅遊史,給予抗生素前,應仔細進行臨床評估,另外也要求醫護人員落實預防感控指引,督促醫護人員要記得勤洗手,防範可能病菌傳染風險。



◆ 濫用抗生素 中國恐成「超級細菌」重災區

NOWnews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0/09/07

最早在印度等南亞國家出現的耐藥性「超級細菌」NDM1,目前全球已有200多人被感染。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濫用抗生素是禍首。他說,調查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濫用抗生素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如果真正意義上的「超級細菌」爆發,中國將有可能成為重災區。

《華西都市報》報導,鐘南山接受訪問時指出,大多數抗生素對這種所謂「超級細菌」沒有效果。他說,這種細菌的來源常常都是由於人們太常使用抗生素,特別是一般的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另一個原因是抗生素用得不合適。

鐘南山指出,中國大醫院用藥比例為30%至50%,其中用抗生素的費用所占比例近一半。目前,相當多的一般感冒、流感及病毒感染,醫生常規開出抗生素的現象相當普遍。另外,農業、漁業大量使用抗生素也會造成超級耐藥菌的發展。

他表示,有調查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濫用抗生素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由於濫用抗生素,中國細菌整體的耐藥率要遠遠高於歐美國家;中國每年生產抗生素原料約21萬噸,人均年消費量是美國人的10倍。然而,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人數不到20%,80%以上屬於濫用抗生素。

鐘南山說,一些專家甚至認為,一旦真正意義上的「超級細菌」爆發,中國將有可能成為重災區。

匿名 提到...

超級細菌是什麼?台灣已經有HINI了又來一個超級細菌?
也太誇張了吧

fsj 提到...

老虎黴素 恐增嚴重感染患者死亡風險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即時報導】2010.09.08

超級細菌引發全球恐慌,只剩老虎、克痢黴素兩種最後一線抗生素有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最近卻針對老虎黴素發布警訊,嚴重感染病患使用此藥,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又以呼吸器患者感染肺炎時,風險最大。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要求廠商修改說明書,在警語、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等部分,加註死亡風險相關資訊。衛生署也將跟進,並發函相關醫學會及醫師、藥師公會全聯會,提醒此資訊。

衛生署指出,不管是美國或台灣,以老虎黴素治療呼吸器病患的肺炎感染,屬於適應症外使用,目前只核准用於複雜性皮膚及皮膚結構感染,以及複雜性腹腔內感染症及社區感染性肺炎。對於嚴重感染的病患,應儘可能以其他藥品取代老虎黴素。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說,此安全資訊是綜合分析過去十個研究,雖然老虎黴素在治療呼吸器患者感染肺炎時,死亡風險稍高,但還沒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黃玉成說,老虎黴素的價錢稍高,又是最後線抗生素,為避免濫用,很多醫院都嚴格管制。通常須由感染科醫師開立處方,或要經過事前、事後審查,用量很少。



◆ 老虎黴素增死亡率 衛署警示

中央社 2010.09.08

美國當局發出藥物警示,指有超級抗生素之稱的老虎黴素 (Tygacil)會增加部分病患死亡率。台灣有醫院通報案例,已排除此抗生素造成;不過,衛生署要求相關藥廠加註安全警語。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科長戴雪詠今天指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依據臨床試驗分析結果,發現注射老虎黴素的病人死亡率為4.0% (150/3788),注射其他抗感染藥品的死亡率為3.0% (110/3646)。

美國核准老虎黴素治療複雜性皮膚及皮膚結構感染、複雜性腹腔內感染症及社區感染性肺炎等疾病。美國方面發現,因老虎黴素而升高的死亡風險,多為院內感染肺炎、糖尿病引起的腳部感染、嚴重皮膚感染等,這些不在核准治療範圍。

戴雪詠說,衛生署共接獲4例疑似老虎黴素導致的死亡事件,採用世界衛生組織公定的評估方式,認為這4例與老虎黴素沒有因果關係。

最近日、港、美、歐等地傳出超級細菌NDM-1,老虎黴素又被稱為對付超級細菌的超級抗生素,可治療NDM-1引起的感染症。

台灣感染科醫學會發言人李秉穎指出,用到超級抗生素的病人,本身的感染症就比較嚴重,尤其在細菌抗藥性出現,無藥可用之際,醫師只好超出藥物核准治療範圍,姑且使用老虎黴素救人。

李秉穎認為,美國當局是回溯過去的死亡病例數,算出老虎黴素對特定病患的危險,這種研究方法在缺乏疾病同樣嚴重病患的對照下,結果較不精確,醫界解讀相關訊息後,認應提高安全警覺,而非避免使用此藥。

老虎黴素由惠氏公司在台灣行銷,惠氏已被輝瑞藥廠併購。輝瑞藥廠今天指出,將配合衛生署與美國總公司的指示,在藥品說明書上加註相關警語,請醫療人員注意。

fsj 提到...

超級細菌可怕不是菌 是抗藥基因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0/09/24

最近「超級細菌」新聞搞得全世界人心惶惶。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黃玉成主任表示,「超級細菌」這種說法不太正確,應該稱為「超級致病基因」,任何一種細菌只要帶有這些抗藥性基因,就可能成為「超級細菌」。國際知名的小兒傳染科教授羅恩‧達剛(RonDagan)解釋,抗藥性基因機轉有許多種類,醫界最擔心的不是細菌的流傳,而是細菌會互相學習、交換這些抗藥性基因,抗藥性基因混雜在一起,導致疾病越來越難以治療。

黃玉成主任表示,最近報導中的「超級細菌」是指細菌帶有抗藥性基因NDM-1,事實上印度醫療單位曾研究該國2006-2007年感染病例,發現感染病例中約有1%的人感染到帶有抗藥性基因NDM-1的病菌,這類病菌老早就存在,並非新聞。

羅恩‧達剛分析,「超級致病基因」最近引起注目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以前病例多半發生在印度,歐美國家認為天高皇帝遠,所以不認為是嚴重問題,後來歐美國家也相繼有病例產生,歐美醫療單位才開始正視這問題。

第二,國際期刊「胳刺針」(TheLance)發出新聞稿提醒「超級致病基因」可能帶來嚴重威脅,因此這新聞才引起關注。

fsj 提到...

金黃色葡萄球菌 娃兒帶菌率最高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2010.09.26 自由時報

國內一項研究發現,2到6個月大的嬰兒鼻腔及咽喉帶有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簡稱MRSA)的比率高達11%,遠高於成人平均3.8%的帶菌率,一旦身體免疫力下降,或是皮膚有傷口時,MRSA即會伺機發威,導致肺炎、關節炎、骨髓炎、敗血症及腦栓塞,嚴重時,甚至死亡。

易導致肺炎等病症

醫師提醒家有嬰幼兒者抱孩子前,一定要先洗手,以免將細菌傳染給孩子。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陳志榮表示,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由於可用的後線治療藥物不多,所以被暱稱為「超級細菌」;不同於先前引起國際間恐懼的超級細菌基因NDM-1只在醫院內感染出現,但是MRSA已在社區間流行。

陳志榮昨天發表的研究是2005年到2008年間,在林口長庚、台中榮總及高雄長庚醫院,採檢超過6000名5歲以下兒童的鼻腔與咽喉檢體,發現7.8%的兒童鼻腔帶有MRSA。

進一步分析發現,2到6個月的嬰兒帶菌率最高,而帶菌危險因子包括家中兒童成員較多者,每增加一名成員多1.1倍帶菌率;若家中有其他孩子上托兒所、幼稚園者則增加1.5倍帶菌率,顯示擁擠的環境會提高帶菌比例。

抱嬰兒前 一定要洗手

陳志榮進一步指出,2到6個月大的嬰兒並沒有行為能力,其身上所帶的細菌多來自父母或是照顧成人之手,所以在抱小孩之前一定要洗手。

研究也發現,餵食母乳有保護效果,帶菌率可以減少為0.6倍,而餵食的時間愈久、帶菌率也愈低。

陳志榮表示,目前治療MRSA引發的感染可以使用的藥物包括萬古黴素、Linezolid及Daptomycin,這些都是比較後線的藥物,如果用藥時間太晚,當然對病患是不利的,甚至因而危及生命。

陳志榮說,在臨床上,一旦發現患者有發燒、肺炎、敗血症、關節炎、骨髓炎或是生命徵候不穩定時,即建議先給藥,再做細菌培養。

值得一提的是,MRSA不一定要皮膚有傷口時才會作怪,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就有機會發揮。

陳志榮表示,臨床上,就有一名8歲男孩出現發燒症狀,接著關節腫大,父母以為是扭傷,還帶孩子去推拿,最後住院檢查才知道原來是感染MRSA,已侵犯到關節,所幸及時用藥,才康復。

※ 相關報導:

* 牙齒健康亮紅燈 台灣幼童齲齒率達73%
http://www.nownews.com/2010/09/26/11478-2649666.htm

...雙和醫院牙科部兒童牙科主治醫師黃慧瑜指出,幼童齲齒率高達73.65%,多分為兩種蛀牙類型,一種是奶瓶性齲齒的上顎前牙蛀牙,一種是因清潔不足,導致下排後牙蛀牙。

家長溺愛過頭,小心寵出孩子滿口蛀牙。一名2歲多的幼童,從來不喝水,只喝果汁,也不刷牙,沒有口腔清潔的觀念,連乳牙都還沒有長齊,大半的乳牙就已經蛀壞。另從嬰兒時期,就可以利用紗布清潔口腔;乳牙萌發後可以用矽膠指套刷牙;幼稚園時期,可以讓孩子學習刷牙,但是孩子還無法刷乾淨,家長仍應負起完全的口腔清潔責任;三年級之後,孩童才有能力將自己的牙齒刷乾淨。

fsj 提到...

試藥效惡意傳染梅毒 美向瓜國道歉

【聯合報╱編譯李致嫻/報導】2010.10.03

從1946到1948年,美國公衛部門資助醫師蓄意讓700名瓜地馬拉籍的囚犯、精神病患與軍人感染性病,藉以測試盤尼西林的療效。消息曝光後,美國總統歐巴馬親自打電話給瓜國總統柯隆致歉。

衛斯里學院(Wellesley College)教授蘇珊‧雷佛比(Susan M.Reverby)在報告中指出,瓜地馬拉監獄當年允許囚犯召妓,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拿納稅人的錢雇用患有梅毒的娼妓進監獄。

有些囚犯沒有感染梅毒,醫師便在他們的陰莖、臉部與手臂注射梅毒螺旋菌,有些人則是透過脊椎穿刺注射。

如果囚犯遭感染,便對他們施用盤尼西林,受影響者達696人。雷佛比說:「是否每個人都治好了,並不清楚。」美國衛生官員已針對此事展開調查。

消息1日曝光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與衛生部長凱瑟琳.西比列斯(Kathleen Sebelius)前一晚已向瓜地馬拉政府、尚在世的受害人及受感染者的後人致歉,明言這項實驗「顯然不道德」。歐巴馬則是在1日晚間致電瓜國總統。

柯隆被希拉蕊告知此事後表示:「這是令人髮指、違反人道的罪行」,瓜國政府會配合美國的調查行動,並自行展開調查 。

希拉蕊在聲明中說:「雖已事隔64年,我們對假公共衛生之名從事此種不道德之研究仍感到憤怒,我們對這一切深表遺憾,並向受此惡劣研究行為影響的每一個人道歉。」

當年領導實驗的是醫師卡特勒(John C. Cutler),他後來成為塔斯克基(Tuskegee)梅毒研究的關鍵人物,這項研究自1932至1972年間對於阿拉巴馬州600名感染梅毒的黑人,刻意不予治療,以觀察發病過程。

卡特勒至死仍為塔斯克基研究辯護。

日軍1933年曾在中國成立「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又稱731細菌部隊,他們利用中國人進行鼠疫、霍亂、梅毒的人體試驗,手段極其殘忍。



◆ 64年前人體性病試驗 美向瓜國道歉

自由時報 2010.10.03

〔編譯張沛元/綜合華盛頓外電報導〕美國科學家六十多年前刻意讓瓜地馬拉囚犯與精神病患感染梅毒,以研究盤尼西林的療效,行徑類似二戰時期惡名昭彰的日軍七三一部隊,日前遭一名美國學者踢爆後,導致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內的高官為此連番向瓜國致歉,同時也再次揭露美國過去假科學之名所做的惡行,以及可能讓目前還在進行中、有賴部分窮國政府合作的醫學研究更為棘手。

活人試藥 讓囚犯、精神病患感染梅毒淋病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主任柯林斯表示,即便對美國過去曾做過這種事深感驚駭,但揭發這樁陳年醜事給予「我們所有人一個審視此事的機會,同時更加努力以確保不重蹈覆轍」。這項在一九四六年到四八年間進行、獲得NIH資助的瓜地馬拉實驗,日前被美國衛斯理學院的醫學歷史學家瑞佛比發現,實驗內容顯然在於測試當時算是新藥的盤尼西林是否能避免感染部分性病。該研究最後並未獲致任何有用資訊,其存在也被隱藏數十年。

歐巴馬親電瓜地馬拉總統致歉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與衛生部長西貝流士一日發表聯合聲明,表達對於假借公衛之名進行此一應受譴責之研究感到憤怒;美國總統歐巴馬一日稍後也致電瓜國總統柯隆致歉。希拉蕊九月三十日晚間已先致電瓜國致歉。白宮新聞秘書吉布斯表示,此事令人震驚、感到悲痛,也應該受到譴責,美國無論如何要向當年受影響者致歉。

柯隆一日表示,他直到接到希拉蕊來電致歉才知道曾有此一研究,該研究是「人道罪行」,瓜國政府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但他旋即又稱「我們了解這並非美國政策……這是陳年往事」。瓜地馬拉駐美大使館官員瑟達說,瓜國在希拉蕊來電致歉前,根本不曉得曾有這麼一回事;他們很感謝美方坦承當年的錯誤並且致歉,「此事不會影響(瓜美)雙邊關係」。

醫學界目前針對人體臨床實驗有嚴格規範,但此等規範在進行瓜國實驗的四○年代並不存在。美國政府已指派美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與生命倫理議題研究總統委員會進行獨立調查,以了解當年在瓜地馬拉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以及確定現行生命倫理規則適當合宜。

瑞佛比是在瀏覽美國政府研究員考特勒的紀錄時,發現考特勒不僅參與一九三二年到七二年的塔斯基梅毒研究(追蹤六百名黑人男性病患但並未給予治療),還率領這項瓜地馬拉計畫,總共有六百九十六名男女暴露在梅毒與淋病的威脅下(部份透過召妓,部分為刻意接種病毒);病患曾接受盤尼西林治療,但不清楚有多少人遭到感染與痊癒。瑞佛比說,美國當年曾取得瓜國官員同意以便進行研究,但並未告知研究主題。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去年率先報導瑞佛比的發現,瑞佛比稍後又就此事發表演說,在場聆聽者包括一名美國衛生部門官員。瑞佛比隔月就把她的發現交給政府,最後導致歐巴馬一日向瓜國道歉。

fsj 提到...

台灣首例 印度中槍染超級細菌
http://udn.com/NEWS/LIFE/LIF1/5888540.shtml

【聯合新聞網╱台北訊】2010.10.04

俗稱「超級細菌」的NDM-1肺炎克雷白氏菌,已在國內現蹤。衛生署疾管局在下午4時半舉行記者會說明。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個案是在印度遭受槍傷的國人,屬於腸道菌移生(colonization)病例,亦即腸道無症狀帶菌者,非屬法定傳染病。研判這是屬於境外攜入,未來需要追蹤觀察,個案亦不會造成社區污染,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施文儀說,檢體來源個案是無症狀帶菌者,是位在印度遭受槍傷的國人,研判這是屬於境外攜入,因為他在印度手術、住院,細菌應該是27日他從印度帶回來台灣的。施文儀表示,個案目前健康恢復良好,符合出院條件,可讓病患出院,出院前醫院會對個案給予指導,應該可以過正常生活,注意生活細節即可,只要求他每週接受追蹤。

施文儀認為,可以此病例追蹤觀察超級細菌,未來如果他生病,希望他可到原主治醫師處就醫。目前個案傷口狀況穩定,預計下週拆線,應無感染症狀。

超級細菌源自印度,對絕大多數抗生素皆有抵抗力,僅剩老虎黴素(Tigecycline)及克痢黴素(Colistin)兩種抗生素可用。此菌目前主要係透過手術或傷口處理等侵入性醫療處置之過程造成病人感染,並非透過人與人之日常生活接觸或飛沫傳染。

日本、香港、美國、瑞典、英國、澳洲、荷蘭、加拿大等地都曾出現超級細菌感染病例,已造成數人死亡。

※ 後略,詳見原站。



◆ 世衛:台灣有能力處理超級細菌

中央社 2010.10.04

台灣首度檢出超級細菌,世界衛生組織(WHO)新聞發言人柴伊布(Fadela Chaib)回應指出,相信台灣的醫生及醫療單位能夠妥善處理。

柴伊布說,世界衛生組織相信台灣的醫生及醫療單位能力,必定能妥善醫治這名病患。

同時,柴伊布重申,世界衛生組織的一貫政策,就是繼續敦促各國作好準備,對抗 NDM-1 抗藥性細菌。她並建議各國醫院實施感染控制措施,限制細菌的傳播,同時要求各國強化謹慎使用抗生素,以減少抗藥性細菌的產生。

柴伊布答覆記者詢問時指出,她所處的 WHO 新聞中心行政位階,尚未收到來自台灣衛生署傳來關於台灣檢出首例超級細菌的通報。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傍晚證實,國內首度檢出 NDM-1抗藥性細菌,根據衛生署新聞稿,感染者是「印度出外景中彈的新聞事件人員」,這名病患的腸子內驗出帶有超級抗藥性基因的病菌,但沒症狀,屬於健康帶原者。

NDM-1 抗藥性細菌又被稱為「超級細菌」,源自於印度、巴基斯坦,目前已在 10 多個國家發現,在台灣是首度檢出。



◆ 防超級細菌 勤洗手降風險

中央社 2010.10.04

台灣首次檢出NDM-1超級細菌,感染科專家、衛生署副署長張上淳今天說,台灣還沒到最壞的社區傳播狀況,民眾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可切斷病菌從手入口。

張上淳表示,NDM-1腸道菌之所以「超級」,是因為70幾種抗生素中,只剩老虎黴素和克痢黴菌兩種對它有效,但沒有文獻顯示健康帶菌者能夠滅菌,如果貿然採行,徒然造成細菌的演化突變壓力,最後可能使得少數昂貴的抗生素也告失效。

他說,目前沒有必要對帶菌攝影師徹底滅菌,以免人工選篩出更厲害的抗藥菌。

在印度中槍的攝影師被驗出腸道帶有NDM-1腸道菌,今天在健康帶菌的狀態下出院。張上淳說,攝影師可能會從糞便排出病菌,但不知持續多久,同住者可能變成健康帶菌者。

不過,張上淳說,帶菌者的衣物、餐具不需要特別消毒,民眾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可切斷病菌從手入口。該提高警覺的是醫院,隨時都可能有潛在病人把病菌帶來,若未適當隔離及感染管控,恐造成院內免疫力差及開放性傷口的病患受到感染。

張上淳分析,最壞的狀況是怕去印度的人很多,隨便1個就帶菌回來,卻未必感染發病,累積的人數一多,就會發生社區傳播,但現在台灣並未到此程度。



◆ 超級細菌 恐讓本土細菌也抗藥

中央社 2010-10-04

疾管局今天證實日前在印度受槍傷者,腸道無症狀帶NDM-1菌。專家表示,無症狀帶原雖代表這株細菌沒有毒性,但若這株細菌的抗藥性基因跑到本土細菌上,會使本土細菌也帶抗藥性。

疾管局證實日前在印度受槍傷者,腸道無症狀帶NDM-1菌,但疾管局認為傳染的疑慮低,因此,認定為非法定傳染病病例。

NDM-1是一種抗藥性基因,病患主要以腹膜炎等腹腔內感染為主。疾管局日前表示,目前全球已經有十多個國家與地區出現感染NDM-1細菌病例,包括日本、香港等,而已知國外的感染者,大多數都到過印度、巴基斯坦做過侵入性醫療處置。

台北榮總感染管制室主任王復德受訪表示,超級細菌主要會對進行侵入性治療者、低抵抗力者造成感染,一般人被感染的機率很低。

不過,成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這是大事情,不能這樣處理」。他說,雖然患者沒有出現腹瀉等感染症狀,代表這株細菌沒有毒性,但最重要的是,這株細菌的抗藥性會傳給本土細菌。

蘇益仁說,若患者排泄物大量排出這株細菌,這株抗藥性細菌的抗藥性基因,會複製到其他本土的細菌上,例如大腸桿菌等,本土致病原細菌也會產生抗藥性,若再被國人感染,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可能會造成治療上的困難。

蘇益仁認為,目前最好的方法是要先隔離患者,直到患者的肛門拭子呈現陰性為止。

另外,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受訪表示,目前不是不處理,而是根本沒辦法處理,因為如果把患者關在醫院,醫院裡這麼多開刀、抵抗力低的人,反而容易造成感染。

他說,患者回家後,確實家裡環境可能帶菌,不過,家人及個案本身都要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但家人仍有可能成為健康帶菌者。9

fsj 提到...

柯姓攝影師只是帶菌者 不會散播細菌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0.10.05

在印度感染超級細菌NDM-1的柯姓攝影師昨天已從台北榮總出院,但衛生署要求他在短期內需每周接受檢查,以便即時掌握他有無發生伺機性感染。

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陳婉青表示,柯姓攝影師早就康復,為配合採檢才多住院幾天,上周五為他採集檢體檢驗超級細菌前,防疫人員已充分說明,所以當他獲悉驗出NDM-1後,「情緒還滿平靜的」。

昨天衛署原本也想邀請柯姓攝影師參加記者會,但他自覺體弱,也擔心同業嚇到跑光光,所以乾脆不出面。

施文儀說,當事人日前返國時已見諸媒體,名字人盡皆知,但仍拜託新聞娛樂圈尊重當事人隱私,不要一味騷擾。

台北榮總感染管制室主任王復德表示,柯姓攝影師目前只是帶菌者,只要個人平常注重衛生,上廁所後先把馬桶蓋好再沖水,如廁後勤洗手,必要時用酒精再滅菌一次;目前看來,應不致於造成家人感染,也不會透過日常接觸或飛沫把病菌散播出去。

衛生署副署長張上淳也指出,有些無症狀的帶菌者在經過一段時間,體內免疫系統會自動清除細菌,也有可能一輩子帶菌。

要注意的是,柯姓攝影師日後因抵抗力下降而出現伺機性感染而發病,因此建議他要注意日常飲食、多運動,常保身體健康。

※ 相關報導:

* 中彈又染超級細菌/疾管局補一槍 食尚攝影師衰到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oct/5/today-fo6.htm

這名攝影師堪稱衰到爆,先是腹部中槍,原本上星期就可以出院,結果疾管局做檢測後公布在他體內發現超級細菌,但就他的認知,疾管局並沒有說明白他體內的菌株是超級細菌。



◆ 國內現蹤超級細菌 NDM-1非首例

【邱俐穎/台北報導】2010-10-05 中國時報

NDM—1腸道菌台灣現蹤,不過不怕抗生素的超級細菌NDM—1非世界首例,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鮑氏不動桿菌(AB菌)及抗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等都是已在世界上「惡名昭彰」的「超級細菌」,在台灣社區、院內都已現蹤。

衛生署副署長張上淳表示,NDM—1腸道菌被稱為「超級細菌」,係因為目前七、八十幾種抗生素中,只剩老虎黴素和克痢黴菌兩種後線抗生素有效,腸道帶菌在過去臨床上經驗,帶菌者相當不容易將病菌去除,如果非感染、發病,並不建議使用僅有的兩種有效抗生素治療,否則極易對細菌造成突變或產生抗藥性。

不過張上淳也提到,除了NDM—1腸道菌,世界上其實已有多個「超級細菌」,像目前在台灣院內、社區現蹤的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造成院內感染的鮑氏不動桿菌(AB菌 )及抗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等「超級細菌」都已存在,目前三種細菌都僅有兩、三種抗生素有效,人體全身上下都有感染這三種細菌的風險。

張上淳說,其實環境中即有許多病菌存在,像大腸桿菌、肺炎克雷白氏菌都是現在環境中常見病菌,家中有人帶菌,家人也不見得因此感染、發病。

他表示,民眾對於超級細菌其實不用過度恐慌,和病人換洗衣物混著洗、共用餐具、馬桶,都不太可能因此感染發病,建議民眾平時只要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就可以安心。



◆ 楊志良:擋不住超級細菌

中央社 2010/10/05

(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5日電)衛生署長楊志良今天說,一定擋不住超級細菌,但也不是隨便就會感染,必須透過傷口傳染,因此,最重要是提升醫院感控能力。

另外,楊志良指出,衛生署決定對蘋果日報開罰,雖然他們都知道帶原超級細菌當事人是誰,但不能把照片登在報紙上,「也許蘋果日報經費比較多,所以我們就開罰」。

至於開罰金額,楊志良表示,照規定辦理。

楊志良上午在立法院議場外接受媒體詢問時說,因為是第4級傳染病,所以依法不能隔離,只能讓帶原者返家;而且當事人是一個健康的帶原者,經過與專家討論,認為反而留在醫院內,容易造成院內感染。

楊志良表示,這個健康的帶原者,回到社區反而是比較安全的。

不過,楊志良也指出,「我們一定是擋不住的」,因為超級細菌有健康的帶原者,且有時處於潛伏期,就像登革熱一樣,但不可能因此停止一切經濟活動,不讓人進出,「這是做不到的」。

他認為,最重要是提升醫院感控能力,且現在也不斷地提升感控能力,「我要先講明白,它是擋不住的」,但也不是隨便接觸或吐個痰、咳個嗽就能感染人家,不會像新型流感一樣,「絕對不會」,因為傳染途徑不同,超級細菌要經由傷口,就像以前B型肝炎,不是那麼容易傳染。

楊志良說,「它是一個問題,但絕對不是馬上會變成一個全國性公共衛生的大危機」,衛生單位也會持續追蹤。

※ 相關報導:

* 超級細菌帶原者出院惹爭議!吳敦義:擬讓他返回醫院治療
http://www.nownews.com/2010/10/05/11490-2652178.htm

* 衛生署允出院 蘇益仁轟草率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5889615.shtml

蘇益仁認為,醫院應該先投藥,讓他把腸道內的抗藥性NDM-1細菌都清除,直到肛門拭子呈現陰性才能出院,否則其排泄物大量排出這株細菌,細菌的抗藥性基因再傳給本土細菌後;若再被國人感染,將增加防疫困難。

* 楊志良:超級細菌 擴散機率很小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5890572.shtml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表示,該名個案屬於不發病、無症狀的感染者,台灣衛生環境做得不錯,糞口傳染機率相當低,只要做好個人衛生,就沒有傳散病菌的疑慮。她解釋,超級細菌通常會附著在病菌上,就像是一個載體,所以該名感染者並不會直接把超級細菌傳給其他人。



◆ 超菌帶原者曝光 疾管局將檢舉

中央社 2010.10.05

有媒體刊登超級細菌帶原者姓名、照片,疾管局今天表示,雖然個案不屬法定傳染病病例,無法以傳染病防治法加重保護,但將依違反個資保護法,向新聞局、NCC提出檢舉。

不過,外界質疑疾管局昨天召開記者會時,說出個案是印度出外景中彈人員,已經點出個案背景。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先前就與個案溝通,站在國家說明疫情的立場,必須說明狀況,但會盡量讓個案的曝光降到最低,也曾呼籲媒體不要公布姓名等個人隱私。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證實國內出現首例超級細菌帶原者,不過,個案沒有症狀,屬於無症狀帶原,不算法定傳染病病例;不過,有媒體刊登這名個案姓名、照片,影響病患權益。

施文儀下午在記者會表示,雖然這名個案不屬於法定傳染病病例,無法以傳染病防治法對個案加以保護,但仍可以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向新聞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提出檢舉。

施文儀說,會先請專家蒐集資料,了解各媒體處理方式,研究違反個資法情形後,近日內提出檢舉。

另外,施文儀說,一早曾打電話給這名個案,目前狀況穩定,昨晚睡得很好,因為之前體重降了6到7公斤,現在已經可以恢復進食,希望體力慢慢恢復。

fsj 提到...

防抗藥性基因蔓延 勿濫用抗生素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2010/10/06

台灣首次發現病例帶有NDM-一基因細菌,引起媒體關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解釋,帶有NDM-1基因的細菌會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Carbapenem)產生抗藥性,碳青黴烯類抗生素俗稱「抗生素的藍波」,這種抗生素作用很強,目前已經有許多細菌基因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產生抗藥性,NDM-一只是其中之一,就好像大宇宙中的一顆小星球,政府、媒體只關注於NDM- 一基因,只將帶NDM-一基因的細菌列入管制,意義不大。

黃玉成主任指出,稱帶有NDM-一基因的細菌為「超級細菌」不太合適,事實上應稱為「超級抗藥基因」,但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有抗藥性的基因大致分為三大類,雖然NDM-一基因是新發現基因,但NDM-一只是其中一大類裡的一種抗藥性基因,如果全部抗藥性基因都要列管,因種類過多,實際上並不可行。

黃玉成主任直言,帶有抗藥性基因的細菌只要彼此接觸,就會交換抗藥性基因,基因擴散速度可能很快,想防止抗藥性基因蔓延,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再濫用抗生素,用藥時一定要遵守醫囑。

【記者陳元春/台北報導】因帶NDM-一基因的超級細菌,能在細菌間互相傳遞,造成身上其他細菌也帶有抗藥基因。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昨(五)日指出,國內該名健康帶原者,如身上帶有其他細菌,確實可能造成其他如大腸桿菌也同樣帶該基因。

但他強調,即便身上的大腸桿菌或克雷白氏菌帶有該抗藥基因,並不會因此增加細菌的毒性,但仍要提醒老人、小孩或抵抗力的人,若感染,可能得正確用藥,才能康復。



◆ 超級細菌:正視濫用抗生素的問題

【聯合報╱社論】2010.10.06

天下竟有如此離奇之事,到印度出差挨了一槍,進醫院救治又竟將首例「超級細菌」NDM-1帶回台灣。這種超級細菌,目前幾乎無藥可治,在世界許多國家已陸續奪走多條人命;我衛生署上月已將之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予以嚴密監控。

如今,遽然傳出「超級細菌」進入台灣的消息,不免引發社會驚恐;有學者甚至質疑醫療機構允許帶菌者出院,抗藥性基因若經由腸道排泄物轉移給本土細菌,後續可能導致更難防範的問題。

民眾會對這種超級細菌感到恐慌,主因在於NDM-1是一種抗藥性基因,非但能在細菌中自由複製及轉移,還會分泌可以分解碳氫黴烯類抗生素的酵素;而這類抗生素是目前加護病房及感染重症病人的首選用藥,也是治療抗藥性病症的最後防線,通常醫師不到最後關頭不會使用。NDM-1的可怕,正因它顯然打破了這道最後防線。

不過,NDM-1的抗藥性固然值得醫界正視,民眾為之太過恐慌卻大可不必。因為這種超級細菌造成的是「感染症」而非「傳染病」,目前發現的病例主要都是經由手術傳染,透過人體接觸或共用物品,依附在其他病毒上傳播,醫院是主要的感染場所;所以,對社會大眾生活的影響十分有限,更幾乎不可能在人群中造成大流行。

「超級細菌」其實是一個泛稱。醫界將產生多重抗藥性的細菌皆稱為「超級細菌」,意指這類細菌具有抵抗多種抗生素的能力,與一般所指的細菌已大不相同了。過去,台灣也曾發現對特定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對碳氫黴烯類抗生素具抗藥性的克雷白肺炎桿菌、大腸桿菌和繡色偽單孢桿菌,也存在已久,只是沒有公開宣揚而已。因此,也有學者質疑衛生署並無必要將「超級細菌」列為法定傳染病。到目前為止,世界衛生組織也並未將NDM-1視為重要傳染病。

台灣或許因曾遭受過SARS蹂躪,對於可能引發大流行的病源體之反應比較強烈,亦屬人之常情。譬如H1N1新流感問世之初,全國如臨大敵,有學者公開宣稱,只要有人將變種的病毒帶進台灣六至八周,將會有四成人口(近九百萬人)染病;加以新流感最初在墨西哥出現時,致死率極高,因而曾引起全國性的恐慌,人人自危,許多企業擔心再度爆發類似SARS的風暴,相關的疫苗採購及生產、接種也引起了許多爭議。醫界現已知道,其實新流感和一般流感幾無差別,並不需要特殊防範。為此,世衛組織還曾遭到學界公開抨擊為危言聳聽。相較而言,超級細菌比新流感的傳播更困難。

追根究柢,與其擔心NDM-1可能在台灣傳播,社會大眾更應關切的是,國內濫用抗生素的現象一直很嚴重,而這正是產生「超級細菌」的主因。購買抗生素太容易、醫師開用抗生素的次數太頻繁、接受抗生素治療的病人經常主動斷藥等,都可能增加細菌產生抗藥性的機會。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研究組監控發現,對碳氫黴烯類抗生素具抗藥性的鮑氏不動桿菌,2002年時只有樣本數3%,而2008年的樣本中,竟高達四九%有這種細菌。醫界指出,台灣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雙球菌的抗藥性,竟已高居全球第一。這種現象如不正視及導正,醫界擔心,未來許多病都可能出現無藥可醫的危機。

自發明盤尼西林以後,抗生素一直是對抗細菌的利器;但近年來「抗藥性細菌」不斷翻新品種,增加了治療的難度與複雜度,早已成為醫界的困擾;由於世界各國的關連日益密切,超級細菌的傳播更形加速,科學家研發新抗生素的速度已跟不上細菌蛻變的速度了。因此,已有人提出「後抗生素時代」的說法,認為不久後,人類可能步入無抗生素可用的景況。這才是全人類真正需要感到恐慌與正視的課題。

fsj 提到...

超級細菌 不是最強的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元春/台北報導】2010/10/08

國內檢出超級細菌,近來引發外界恐慌。衛生署副署長、感染科專家張上淳昨(7)日指出,帶有NDM-1抗藥基因片段的腸道菌,並非全球首見,目前已知與超級細菌屬同類,還包括帶有KPC基因的克雷白氏菌,與帶有VIM基因片段細菌等,均同屬抗藥性細菌界中,抗藥性最強的一類。

張上淳指出,帶有NDM-1抗藥基因片段的腸道菌,比起其他同樣會帶有抗藥基因片段的細菌同類中,並不是最強的,只是相較其他不帶抗藥基因片段的細菌較強,因會對數十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抗藥性確實較強。

張上淳強調,以會帶有KPC基因的克雷白氏菌為例,其實在美國紐約已很普遍,但以兩國往來如此密切的情況下,台灣迄今卻仍未傳出病例,他要民眾別過度恐慌超級細菌會造成的社區感染問題。

張上淳重申,細菌中帶有抗藥基因片段,並不會增強毒性,只是須正確用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