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7

IMF:陸房市若泡沫 危世界經濟

◆ IMF:陸房市若泡沫 危世界經濟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50506392/112011022600718.html

【記者陳曼儂/綜合報導】2011-02-26 旺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和政策挑戰》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今、明兩年增速分別為4.4%和4.5%;最特別的是,IMF這次特別點名大陸官方的打房政策,《華爾街日報》更解讀為,大陸房地產價格可能會大幅回調,給全球經濟帶來新風險。

美國次貸風暴引發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最近韓國也發生銀行擠兌事件,由於大陸銀行貸款中的房貸比重不低,在大陸官方積極打房下,一旦房市泡沫破滅,市場擔心會重蹈類似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風暴覆轍。

因此,IMF這次的有關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在談到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時,特別提到大陸房地產市場,報告表示,由於先前大陸放鬆房地產市場信貸,在人民收入上漲、高儲蓄率和投資工具有限等影響下,大陸一些大城市住宅價格近來快速上漲。

IMF認為,大陸去年開始推出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措施,如果這些措施落實執行,金融系統將面臨一定風險,房地產價格調整的潛在影響儘管尚難預期,但大陸房價一旦回落,必然會影響到全球經濟。

美專家:仍會小升

對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經濟學家鮑泰利表示,由於大陸民眾收入迅速增長,加上對大城市生活的偏愛,一線城市房價很難下降,未來10年,大陸的大城市有可能成為全球房價最高的地方。

不過,鮑泰利認為,大陸不會出現類似美國房市泡沫破裂的情況,而且大陸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抑制房價措施,有望使房價穩定下來,但仍會維持小幅上升態勢。

大陸網友CCF表示,什麼都在漲價,房價會跌?不漲就好了!網友jim也認為,大陸地產不會崩盤,至少在沒有找到新的產業來代替房地產前,國家是不會讓地產垮掉的。

雙速復甦 失衡加劇

IMF報告中也點到目前世界呈現「雙速復甦」的情形,一度減弱的全球經濟失衡可能進一步加劇,報告指出,已開發國家經濟體溫和增長,但復甦力度不足以大幅降低失業率,經濟下行風險繼續增加。

新興經濟體受到強有力的國內需求、全球貿易復甦、刺激增長的政策支持,以及重新活躍的資本流動等因素,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其中包括大陸、印度、印尼和土耳其。

所以,IMF認為,巴西、大陸、印度、印尼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近來都面臨日益嚴重的通膨壓力,一些國家還出現「經濟過熱」跡象,若得不到有效控制,通膨情勢高漲,從而威脅當地央行信譽與宏觀政策穩定。

※ 相關報導:

* 大陸突破瓶頸 取經台灣土改
http://news.chinatimes.com/wantdaily/11052101/112011022600987.html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大陸觀點的解釋是,新興市場國家突破人均GDP一千美元的「貧困陷阱」後,很快會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飛階段」;但到人均GDP三千美元附近,快速發展中積聚的矛盾將集中爆發,自身體制與機制的更新進入了臨界點。.... 大陸許多官員和學者熱烈討論中國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其中有人發現,歷史上只有台灣、日本、南韓和新加坡成功地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而台灣、南韓和日本的成功都有一共同點:其土地改革進行得非常徹底、成功。



◆ 油價回跌 歐美股上揚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1022600730.html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2011-02-26 工商時報

面對利比亞動盪使當地原油生產受阻,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已開始增產原油,國際油市的緊張心理也趨於緩和,油價開始回跌,迄周五倫敦油價已較周四的2年半高點滑落逾7美元,紐約油價也回到每桶100美元以下。

油市情勢緩和,也激勵歐美股市周五早盤全面揚升。

根據對沙國產油熟悉的業界人士透露,沙國已悄然增加其原油產量至1日900萬以上,等於增加了70萬桶左右。根據估計,沙七五月的原油日產量是在830萬桶左右。

受到利比亞政局混亂與產油部分中斷影響,國際油市周四一陷入恐慌,油價急漲,倫敦北海布蘭特原油一度飆到每桶119.79美元,直逼120美元,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也站上100美元,達103美元左右。不過稍後傳出沙國承諾會增產原油,加上市場一度盛傳利比亞強人格達費中彈身亡,油價大幅回跌,北海布蘭特原油一度跌破110美元。

周五,在利比亞內戰激烈之下,油價反彈,但是接著市場傳出沙國已開始增產的消息,油價回跌,倫敦北海布蘭原油在111.21美元,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更是回到97.08美元。

在利比亞方面,暴動加劇,抗議群眾燒毀首都的巴黎波里的官方建築,安全部隊則是強力鎮壓。格達費為安撫人心,宣布對每戶家庭發放相當400美元的現金,以及調升薪資與食物補貼等,而部分政府員工甚至可以得到150%的加薪。

不過這些收買人心的動作顯然並未收效,西方觀察家表示,格達費在做困獸猶鬥,他目前還號能控制的僅剩首都與周邊小鎮。英國外相赫格周四表示,有情勢顯示格達費可能已逃到委內瑞拉。不過此一消息後來遭到否認。

專家指出,目前油市還有一個隱憂,即是沙國本身也面臨群眾抗議,而國王阿布杜拉有意進行內閣改組,自1995年即擔任沙國油長的納米也可能遭到撤換。納米在國際油市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號稱全球最具權勢的油長,如果他真遭撤換,油市必將震動。專家表示,納米在油市的影響力難以取代,他若下台,油市的不確定風險勢必升高。

※ 相關報導:

* 油價100美元時代來臨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177059.shtml

短期內,我們得開始面對及適應高油價時代的來臨,不要期待油價會自動滑落,也不必想著還要靠熱錢來支撐經濟成長。而且,油價高漲固然衝擊民生、影響經濟,但換個角度看,飆高的油價也有一定的警示及督促功能,端看我們如何回應。



◆ 美示警 糧食通膨 下半年加劇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226001157&cid=1207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2011-02-26 工商時報

美國農業部日前在農林業者雲集的年度展望論壇上警告,即使美國農民拼命耕作,新增數百萬公頃農地,也無法給予足夠的供應來為商品市場降溫。由於美國是農產品出口大國,這表示全球正面臨一段持久性的極高糧價時期。

農業部預測玉米、小麥和黃豆在今年開始栽種的2011/2012作物年度裡,其名目上的農場交貨價格將創新高紀錄;強調糧食通膨會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發飆,並且批發價將透過供應鏈而影響消費者。

農業部的警告,可能會增加全球對通膨持續上升的憂慮,而糧食供應緊縮,也可能會導致發展中國家爆發糧食暴動。

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克勞伯(Joseph Glauber)表示,儘管今年春季增加栽種玉米和黃豆,但預測美國糧食與油料市場在本作物年度裡,將因為農產品出口和生質燃料需求強勁而仍然吃緊。

他認為即使今年預期有新增的供應量,庫存量與使用量之間的緊張關係在未來1或2個生長季節裡都難以完全獲得解決。

儘管玉米價格走高讓受政府重點補貼的美國生質燃料業所投入的成本隨之上升,但是業界的需求仍然有增無減。該產業消耗美國36%農作物。

對於外界指生質燃料產業推高糧價的批評,農業部長維爾薩克(Thomas Vilsack)並無意改變目前的政策。

農業部預測被玉米、黃豆和小麥等農場交貨價格,在2011/2012年度裡每英斗平均名目價格分別為5.6美元、13美元和7.5美元,都將創下新高紀錄。農場交貨價格是批發價的指標。

專家認為在農業部預測和其生質燃料政策等因素之下,今年商品價格會進一步飆升,不會被拉回,尤其維爾薩克的說法無疑是對玉米的消費者發出警訊。

※ 相關報導:

再不減排 苦頭還多著呢
10年內全球缺糧 每5人1人挨餓
閒錢比熱錢更可怕!
魯比尼預言 美房貸比歐債更危險
GDP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美國印鈔救市 G20要給美國好看?
中國突升息 陸股恐震盪
巴西財長示警 國際貨幣大戰開打
中美專家論全球治理新思考

少子化是國家安全警訊
房價群魔亂舞 泡沫化警訊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美公債上周飆 九個月來最猛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1.02.27

北非與中東動盪不安,加上油價飆升可能扼殺剛起步的經濟復甦,投資人紛紛躲到債券市場避難,美國十年期公債上周漲勢是九個月來最猛。

利比亞強人格達費25日號召支持者堅守首都的黎波里,而反對派則鞏固東部的掌控,利比亞情勢的惡化已刺激美國基準公債殖利率連續三周下滑。

十年期公債殖利率25日下挫17個基點,成為3.41%,價格是101又24/32。上周殖利率的跌幅並且是去年5月21日以來最大,去年歐元歐債務問題不斷擴散時,同樣驅使投資人投奔相對安全的資產尋求庇護。債券的殖利率和價格呈反向走勢,殖利率下降時,價格上升。

費城史考特公司的固定收益策略師雷巴斯說,在行情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油價每上漲5美元,會讓國內生產毛額(GDP)減損0.2%到0.3%,而公債行情則會隨之漲升。

十年期公債和抗通膨債券 (TIPS)的利差,在2月24日擴大到2.44個百分點,是去年4月以來的最大差距。

※ 相關報導:

* 利比亞暴走 墨西哥灣採油急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78874.shtml

歐巴馬政府曾表示,石油業者必須證明有能力迅速應付類似的油災,才能在150公尺以下深度進行海底石油開採。

* 中東動亂若平穩 「油價會跌到70美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178868.shtml

巴巴沙認為利比亞的石油生產設施並未遭到嚴重毀損,否則油價將持續維持在100美元以上的水準。「但即使遭到破壞,也可能迅速地修復。」



◆ 防通膨 溫家寶:5年經濟成長率7%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02.27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天上午9時開始,在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與網友進行線上交流,以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一共回答20多條問題,談話中一再強調民生的重要和政府控制物價的決心,提出未來5年經濟成長率7%的較低目標。他並高調捍衛中國的匯率政策,表示人民幣若急劇升值會讓許多中國企業破產。

這是溫家寶連三年在人大、政協兩會前夕在網上和民眾溝通,人民網和新華網接到10萬多條留言,所提問題從房價、通貨膨脹、貧富差距、及官員特權貪腐等無所不包。

人民幣匯率改革堅持「三性」

溫家寶在談及人民幣匯率時表示,基於人民幣匯率是國家的主權,人民幣匯率改革要堅持「三性」:主動性、漸進性和可控性。他並且表示,反對把人民幣匯率政治化。法新社報導,這是溫總近來對人民幣匯率最強烈的表態。

溫家寶說,中國外貿有50%是加工貿易、50%以上是外資企業或合資企業,如果人民幣「一次大幅度升值」,會造成許多加工企業破產或者無法經營,就會造成外貿企業訂單轉向其他國家,許多工人就要失業。他強調,一定會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不斷增強人民幣浮動彈性。但是,必須能夠使企業逐步適應,保持社會整體的穩定。

網友最關心居者有其屋

新華網「兩會調查」顯示,網友對今年兩會關切的頭5個問題依次為:加快保障住房建設,讓百姓居者有其屋;分好財富大蛋糕,提高居民收入;穩定物價嚴防通膨;加大懲治腐敗的力度;增加就業崗位,促進就業公平。

中國2010年的成長率達10.3%,政策一向「保八」,但這回溫家寶舉出十二五規劃中,確定的經濟發展速度是7%。預料較低的計畫經濟成長率,目的在防止通貨膨脹惡化。

不會任由物價上漲失控

溫家寶並說,自己每天看物價,不會讓任由物價上漲失控。他說,「我是個每天要看物價指標的人,我熟悉糧食、油料、肉類、禽蛋、蔬菜的價格。」

溫家寶表示,從去年到今年,中國政府實施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措施,將政策由支持轉向抑制投機,他並一再強調政府實現房地產調控目標的決心。

對房市業者說:應流著道德血液

溫家寶也針對房地產商表示,「我沒有調查你們每一個房地產商的利潤,但是我認為房地產商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你們應該對社會盡到應有的責任。你們的身上也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

去年2月27日,溫家寶同網民在線交流時也談到調控房價政策。他說,「我有決心,本屆政府任期內能把這件事情管好,使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使房價能夠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

※ 相關報導:

* 通膨.噩夢.阿根廷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50405667/122011022700179.html

好不容易才擺脫昔日超通膨夢魘的阿根廷如今再度進入高通膨時代,而政府操縱經濟數據正是造就物價混亂的元凶之一。



◆ 平抑物價 政府介入供貨

【聯合報╱王永傑/退休(高雄市)】2011.02.27

開春以來物價蠢動,庶民薪資不漲,痛苦指數高於往昔,政府主管部門為平抑物價,軟硬措施齊下效果卻不彰。

自由經濟,「價格」由市場供需雙方決定,干預只會造成扭曲致使陰奉陽違、偷斤減兩或是要漲價能奈我何。坦白講,泡麵一包漲五元,沙糖一包漲十元或麵包縮水,承受力最弱族群是收入中等以下家庭,政府大可針對性從操之在我部分積極任事,而非推諉於供應商。

借鏡澳洲政府作法,在市場裡看得到的民生必需品,如米麵、油、奶製品、飲料等,由政府介入委託商家製造標示Home品牌於各量販店流通,由於包裝陽春、廣銷成本省略,售價通常低於市價二到三成(如家樂福自有品牌商品)且品質有保障。

如此在消費者各取所需下,也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或可人人滿意、政府加分也無須道德勸說等等。

fsj 提到...

「炒房共同體」銀行員參一腳

【黃琮淵/台北報導】2011-02-27 中國時報

炒房成為全民運動,資深炒家透露,近半年加入炒房的新手,很多是公股行庫行員。主因是銀行提供行員優惠房貸,不只成數高,利率也低,無疑是絕佳炒房工具;加上對市場行情瞭若指掌,竄起速度之快,已是炒房界的後起之秀。

資深炒家表示,近一年來炒房風熾,因為與銀行頻繁交手,與行員早變成分享經驗的好朋友。他笑說,就算資質再駑鈍的行員,看著投機客三天兩頭就往銀行跑,看半年好歹也學點皮毛。若再有高人指點,就能洞悉炒房的運作模式。

資深炒家指出,在央行緊縮房貸前,雖聽聞有銀行員加入炒房,但應該是少數中的少數;但在央行緊縮房貸後,銀行員優勢展露無疑,除可貸款成數高,利率有減碼優惠外,更鮮少受「高價低估」影響,逐漸成為業餘投資客勁敵。

對銀行員炒房,行庫主管急忙自清,認為「應該不至於」。但也坦承在給自家行員房貸上,確實較一般客戶來得優惠,「是否有人藉此炒房,因為個人行為很難掌握,我們也沒做過調查」,表示下周上班時會進行瞭解,加強內部控管。

投資客李先生透露,歷經這一年接觸,多數投資客都有一套與銀行的教戰守則,知道哪間銀行鑑價高、可貸成數高、撥款速度快,之後就會頻繁與那間銀行往來,久而久之與銀行員成為「炒房共同體」,合作關係相當緊密。

李先生表示,行員每天看著投資客進出,賺多少錢都很清楚,高報酬誘惑當前,想不進來參一腳都很難。有些膽子大的行員,不只自己炒,一次同時有兩、三個物件在手上,還找同事加入,已具備炒房團雛形,慢慢地成為進出主力。

※ 相關報導:

* 炒房亂象 68歲老爸瘋狂借錢 背上億元房貸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180/112011022700121.html

別以為投資客都是「三黃一劉」這類老手,近期有不少相當活躍的炒家,年紀不到三十歲,但一出手就是兩、三千萬元房子,「下手快又狠,準不準不知道」,按照他們出手的方式推估,背後一定有家人撐腰。



◆ 印度繁榮下的饑荒

【陳穎柔】2011-02-27 工商時報

■糧食價格大漲,印度中產階級和鄉村居民呈現兩樣情。

■India, despite its ambitions as an emerging economic giant, still struggles to feed its 1.1 billion people.

天候異常致使全球糧食價格攀升,這在印度特別嚴重,尤其印度今仍有近半數5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儘管許多國家或多或少遭遇農業問題,但在許多方面,印度的糧食問題比較起來是更為根深柢固且系統性的。

印度每年近9%的經濟成長率或讓西方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但這樣的光環在印度廣大的鄉村地帶是感受不到的,印度有11億人口,逾半從事農業,然農業產值僅占印度經濟產值的15%,近年來平均年成長率只有約3%。

評論家指出問題出在印度政策官員沒有繼續加強農技投資,轉而著眼資訊科技、金融服務、營造等較為光鮮亮麗的都市型產業。1960至1970年代綠色革命時期,印度政府曾大手筆投資鄉村農業,重點放在推廣雜交種、使用肥料和建設灌溉渠道。

糧價漲幅名列前茅

印度的糧食漲價幅度在大國間可謂名列前茅,也超越該國在2007至2008年間全球糧食短缺時期的漲幅。印度去年12月糧食價格年增13.7%,勝過同月所有商品價格(糧食占大宗)年漲幅8.4%;今年伊始,印度的糧食價格更是年增逾17%。

大多數印度人每日所得不到兩美元,而印度人可支配所得用於糧食的比例超越中國、巴西等大型開發中經濟體。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亞洲主任Ashok Gulati表示,糧食漲價對赤貧者而言是最惡劣的課稅形式。

另一方面,住在都市或郊區的中產階級,他們的收入隨著印度科技、金融服務、營造、製造等產業長足發展而增加,對他們而言,糧食漲價只是讓人討厭,並不致構成威脅。

住在西印度大城Aurangabad的營造包商之妻達斯太太面對糧食價格大漲,儘管採買時會三思而後行,但其實採買內容幾無改變。在當地經營小餐館的薩柏,迫於食材變貴,而將雞肉燉飯漲價逾4成至每盤50盧比,但生意大致不受影響。

印度政府以進口糧食舒緩供不應求問題,但專家表示,印度的糧食供需差距持續拉大,農業政策進行根本改變才是治本之道。一項研究指出,廣泛用於印度料理的豆類之需求量預料年增6.5%,但供給量成長率卻不及1%。

多數農民無灌溉設備

大多數印度農人並無灌溉設備,浪費和低效率使寶貴的地下水嚴重枯竭。許多農人可免費用電汲水或享有用電補貼,但少數農人一天只有數小時有電可用,比如位於Aurangabad北方約112公里的Bamnod,當地洋蔥農塔雷雷每天趁供電時刻儲備用水,然後以人工方式澆灌,因他買不起灑水器或滴流灌溉系統。

印度鄉間罕見溫室種植,所以農人主要靠天吃飯。此外,農人等於是盤商的待宰羔羊,塔雷雷在作物收成後,就立即載往受當地商會掌控的批發市場,農人毫無訂價能力。

印度並無類似美國那種農業公司,在數千頃的農地上,以高度機械化方式栽種食用作物,這是因為印度法律和習俗禁止企業耕作用於栽種食用作物的土地,印度法律對持有大面積土地的門檻也很高。

印度官員也知道,必須加強灌溉系統投資、在批發和零售市場促進競爭、對窮人提供特定糧食補貼,同時須加強教育村民,並創造就業機會,避免村民被迫脫離土地討生活。

有些印度農人以自行投資、必要時想辦法規避政府規定和趁有補貼時申請來因應。距離塔雷雷農地約16公里的Pahur,當地農人卡珊巴克向 Jain Irrigation買下1套灌溉設備,半數費用獲政府補貼,他的農耕收入因而增加1.75倍,用水和用電量約減少一半,作物收成量則增加1至4倍不等,他考慮買或租更多地來種。

但有許多像塔雷雷的農人,就算政府補貼一半,他們也買不起這樣的灌溉設備。Jain Irrigation的管理董事傑恩表示,塔雷雷這樣的農人需要政府協助投資,一旦政府在鄉村創造機會和收入,印度農業產值可成長6%至8%。

fsj 提到...

油價飆 印度恐成最大輸家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1.02.28

亞洲國家進口的石油絕大部分來自中東,中東政治動盪凸顯亞洲極度仰賴石油的弱點,油價飆漲受創最重的可能是亞洲開發中國家,尤其是印度和泰國。

亞洲非常仰賴中東石油,舉例來說,日本進口的原油有九成來自中東;新加坡和南韓分別仰賴中東供應85%和82%的石油需求。

然而,比起日、星、韓,油價高漲對印度、泰國等亞洲開發中國家的衝擊可能更大。倫敦研究業者Capital Economics資深經濟學家威廉斯說:「油價若維持在目前的水準,印度和泰國會是亞洲受創最重的國家。此區最大輸家可能是印度,該國經常帳赤字已高,屬於石油密集型經濟,燃料補貼正在消耗原已吃緊的政府資源。泰國也可能受重創,因該國高度仰賴石油,可能對通膨產生極大影響。」

消費者物價走高已成為亞洲決策者最關注的問題。能源價格飆漲過去甚至曾導致此區出現社會動盪,如菲律賓在1980年代晚期傳出價格飆漲引起的暴動;產油的印尼在2008年出現暴力抗議行動,反對當局大幅調漲燃料價格;印尼已故獨裁者蘇哈托1998年決定調漲燃料價格掀起的動亂,最終導致自己的政權垮台。

要是油價繼續維持目前的水準,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等補貼燃料成本的國家可能面臨高額帳單。

印度有八成的原油需求仰賴進口,大部分來自中東;過去一年該國燃料及汽油價格跳漲四倍。

威廉斯說:「相較下,絕大部分能源來自燃煤的中國似乎相對安全。」

但中國對原油的需求持續大幅成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資料,中國去年12月的每日原油需求年增17.7%,達創紀錄的1,040萬桶。

通膨已成為北京當局最關切的經濟問題,北京正設法阻止食品等必需品的成本進一步攀高,以防止社會動盪。日本經濟財政大臣海江田萬里上周警告,油價攀高是該國經濟復甦的最大風險。

要是油價居高不下,南韓當局甚至考慮關掉不必要的照明,並要求公共建築節約用電。

並非所有亞洲國家都是淨石油進口國,馬來西亞的石油生產量就大於消費量,但該國並非絲毫不受油價走高衝擊。肯納格投資銀行經濟學家賽迪說:「油價攀升將推升食品、運輸和其他必需品的成本。」

不過分析師也指出,儘管亞洲特別容易受高油價衝擊,但此區也具備經濟成長強勁的優勢,因此比歐美更能因應衝擊。

※ 相關報導:

* 印度再生能源部 下月訪台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179896.shtml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總結上周印度招商團成績指出,印度政府及企業界對台灣科技的迴響超乎預期,太陽能技術更是印度廠商詢問的熱點,主管太陽能產業的印度再生能源部最快3月底組團訪台,洽談雙邊策略聯盟可能。



◆ 科技進步的後果 你的工作正在消失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179657.shtml

【經濟日報╱編譯 劉利貞】2011.02.28

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在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期間流失的工作機會,如今將逐漸復甦,例如工程和高階金融類的工作。然而不談經濟衰退的因素,這些年來由於經濟結構的大規模變遷,許多行業早已連年衰退,即使經濟復甦也將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喬治城大學的經濟學家霍哲(Harry Holzer)認為,一些製造業的工作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些無需太高學歷、工資高、只需要少許訓練即可從事的生產線作業員,即將成為過去式。霍哲是《好工作都到哪裡去了》(Where Are All Good Jobs Going)一書的共同作者,他說:「科技進步和產業外移,已限縮了這類製造業工作的機會。」

信件分類員也漸漸從郵局中消失了。自2004年到2009年,美國郵政局已經裁撤將近5.7萬名員工;美國勞工統計局預估,到2018年之前,還會再縮減 30%此類職位。職涯專家夏特金(Laurence Shatkin)表示,現代社會多使用電話、電子郵件和雲端運算溝通,這個行業自然會逐漸消失,不過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動化分類裝置取代了人力。

機器也逐漸占領一個最大的職業類別:辦公室行政人員。在2009年之前的五年中,約減少了30萬個行政工作,而勞工統計局預測未來十年還會繼續減少,例如檔案管理員將減少23%。

霍哲說:「文字處理器、語音留言、網路都使專業人士能更輕易完成這些工作;雇主在競爭壓力下,當然會選擇更有效率的方式。」

亞瑟‧米勒的名劇「推銷員之死」也會成為現實。電視和網路行銷興起,使過去五年挨家挨戶拜訪的推銷員減少了40%,電話推銷員也減少25%。

以前極為穩定的行業如裁縫師和紡織工人,消失的速度將更快。因為自由貿易使美國無法與低薪國家競爭,導致紡織業外移;過去五年有7.7萬名縫紉機操作員失業,且預料到2018年還會再減少7.2萬個,減幅約34%。

科技和市場的改變也使某些行業成為懷舊的象徵。

像是魔術師、雜耍藝人、小丑、舞者這些表演者,過去五年裡就減少了61%;人們現在對電影和電玩等家庭娛樂科技更有興趣。

對尋求穩定職涯的人,夏特金的建議是:要從事市場需要的工作,而且要做需要人做、而非機器就可以做的事。

(取材自富比世雜誌)

fsj 提到...

逼近上限 美國債拉警報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2011.03.01

今年美國經濟可望從谷底翻升,不過,美國國債的舉債上限已快拉警報。

國際知名信用評等公司穆迪指出,美國政府舉債即將達到上限,美國國會可能被迫繼續提高舉債上限。

不過,美國政府拉高舉債上限並不稀奇,穆迪指出,美國自1941年設立國債上限,但在1960年代初就已上調超過60次。近期調高上限的次數更為頻繁。穆迪指出,過去20年來,美國平均每10個月就上調國債上限一次。

美國國債被視為最安全性的資產,許多國家外匯存底部位中,都有龐大的美國國債。近年中國政府更成為美國最大債主之一。

穆迪副總裁兼高級信用評等主任赫斯表示,美國國債上限為14.29兆美元(相當台幣428.7兆元)。

但是到今年2月22日為止,美國政府的發債限額只剩2,180億美元,額度已快用完。

赫斯表示,美國政府也可能在大幅削減開支之前,美國國會就已決定要提升國家舉債上限。

但是如果美國國會對於舉債上限的討論陷入僵局,以致美國政府違約的機會越來越高,穆迪將把美國政府的評等列入複評名單中。赫斯表示,美國政府可能使用現金結餘,或使用放在聯儲局的存款,或停止向多個政府信託基金供款,或者用更創新的方式募資例如出售資產等。



◆ 台灣持美債 達1551億美元

【聯合晚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28日電】2011.03.01

美財政部28日發布外國持美國債年度修正版,更能準確反映金額,台灣至去年12月止實際持美債達1551億美元,遠比二周前公布的1319億元多出232億元或17.5%。

最新數據大幅拉高台灣持美國債總額,使台灣排名超越俄羅斯、香港,排名全球第7,若除去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及加勒比海集團,台灣排名全球第5,僅次中國、日本、英國、巴西。

台灣持美債1551億美元,也創過去一年新高,首次突破1550億元。

美財部修正數據也顯示,中國至去年12月實際持美債金額為1兆1601億美元,遠高於二周前(2月15日)公布的8916億美元,多了2685億元或30%,落差驚人。

主因是中國投資人在英國購美債,當時算成英國買進,經美財部查明身份,修正改為中國買單,使中國持美債數字大躍進。

這也反映,中國近一年持續購美債,且大量買進,並無外傳「抽手」情況,美國可「放心。」

中國穩居持美國債第一大國,遠高於居次的日本(修正後金額8823億美元)。日本修正前數據為8836億元,與修正後數字相差不多。

落差最大的是英國,主因就是前述「中國因素。」。美修正數據顯示,英持美債實際金額遠低於先前估計,從二周前5413億美元遽降為2721億元,掉了2692億元或49%。全球排名第3。

第4名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等共15國),修正後數據為2119億美元;排名第5為巴西,最新數據為1861億元;第6名為加勒比海集團(巴哈馬、百慕達、開曼群島、安地列斯、維京群島等),總額1686億元。台灣緊接其後。

修正數據顯示,至去年12月底,各國持美國債達4點44兆美元,比先前估計多1.5%。其中2/3由各國政府或央行持有。

※ 相關報導:

* 油價下挫 跌幅兩周來最大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182745.shtml

產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保證,將填補利比亞產能缺口,同時報導指出利比亞已恢復石油出口。紐約油價28日跌至100美元以下,創下兩周來最大跌幅。油價保持相對平穩將有助經濟復甦。

* 潤成娶南山 20萬股東祝福嗎?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182482.shtml

由於潤成投資僅25億股本卻要投資超過600億元的南山人壽,牽涉3家公司合計近20萬名小股東的權益,金管會喊話銀行借款要低於5成,未來恐有增資壓力,明天股東會結果成為市場最關注的焦點議題。



◆ 冷眼集/從房價到物價 如脫韁野馬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特稿】2011.03.01

失業率逐漸改善,官方也一再表示,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機會成為亞洲四小龍之冠,但無感復甦依舊存在,問題出在物價如脫韁野馬,人民荷包進帳速太慢,下午中油可能宣布再調高天然瓦斯及桶裝瓦斯價格,雖說菜價因天候盛產而降價,但其他相關民生物資還是漲,一般人光是為了維持基本生活開銷就得花錢如流水,政府若要讓廣大受薪階級從無感到有感,得先解決阮囊羞澀的窘迫感。

油價上漲、菜價狂跌,物價變化宛如當前的國際情勢一般混亂,這一次從非洲到中東的反政府活動,主要原因來自物價上漲壓力讓老百姓喘不過氣。台灣雖然不至於發生類似的動亂,但物價上漲的壓力沒有停過,從高房價到高物價,這個問題不解決,只怕民怨越來越深。

近年來物價劇烈波動都和國際情勢變化以及天候異常因素脫不了關係,長期以來國內的景氣預測機制以出口、金融、股市和失業率等表現為主要觀察指標。

但是國際情勢的變化瞬息萬變,一個不起眼的小事往往可以燎原,造成各國物價波動,進而影響全球經濟,觀察經濟的指標是若能加入更多國際情勢和天氣風險等元素,官方也許可以提供更貼近動態真實面的經濟預測,民間也能據此做出更有利於商業行為的判斷。

否則當政府一再希望以民間消費和出口成長雙引擎拉動台灣未來經濟成長,但是民間對景氣的感受和官方說法背道而馳時,對於未來景氣的徬徨感和無法掌握,別說要老百姓消費拼經濟了,要脫離窘迫感都有困難。

※ 相關報導:

* 消基會 應審慎評估 是否此時漲價
http://udn.com/NEWS/LIFE/LIF1/6182494.shtml

「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日前原物料才經歷一波漲幅,如今中油也將調整桶裝瓦斯與天然氣價格,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表示,政府機關應介入調查是否有違法的聯合漲價行為。此外,由於當初購氣成本並沒有那麼高,且氣體存量還有,所以公營機構應審慎評估是否要在這時漲價。



◆ 悠遊卡 Q3推紅利積點

【經濟日報╱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2011.03.01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劉奕成表示,悠遊卡小額消費上路後,今年將展開「普及寧靜革命」,第三季推出紅利積點、與高鐵合作,持悠遊聯名卡可刷卡搭乘高鐵自由席等策略,年底前平均每天有1億元的小額消費和交通消費金額。

悠遊卡公司98年損益兩平,去年小額消費實施後,打通任督二脈,外界推估每股盈餘約3至4元。

目前發卡量多達2,400萬張,悠遊卡公司計畫將版圖擴展到海外市場,正與大陸一些城市、日本以及香港洽談合作中。

劉奕成表示,悠遊卡跨入小額消費時代後,可到超商買東西、看電影等,出門又可不必帶零錢,發卡量從原本1,800萬張暴增600萬張,成長到現在2,400萬張,比台灣總人口還多。

劉奕成說,接下來要拚質,進行普及寧靜革命。目前悠遊卡每天有400多萬筆交易,持有者平均每人每天有1元花在小額消費上、3元花在交通費上,年底前希望小額消費金額每天達3,000萬元,交通消費金額達7,000萬元。

今年悠遊卡將有兩大亮點,劉奕成指出,與高鐵的合作,可在今年7、8月開花結果,第一階段讓悠遊聯名卡友可搭乘高鐵自由席,未來所有悠遊卡都可刷卡搭乘高鐵;第三季推紅利積點優惠,讓持有者消費時可享受折扣。

劉奕成表示,看好陸客自由行,悠遊卡規劃搶攻陸客市場,將選擇陸客最喜歡的台灣景點製造悠遊紀念卡,例如與故宮、台北101、誠品書局等共同合作,或發行台灣天燈卡、茶葉卡等有台灣特色的紀念卡。

悠遊卡公司將推出「早一站行銷」,主動出擊,劉奕成說,在招攬陸客的大陸旅行社就開始賣,沒買的上了飛機、到了機場都還有得買,簡單說,「就是陸客在哪,悠遊卡就會在那裡。」

另外,劉奕成指出,悠遊卡現在已和國泰世華等八家銀行發行悠遊聯名卡,明年合約到期還會再開放其他有興趣加入的銀行。

不過,希望以信用卡發行量大者優先,甚至包括滙豐、花旗銀也可以加入。

fsj 提到...

油價再破100美元 金價創天價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1.03.02

市場揣測北非、中東的動亂會持續升高,並可能蔓延到OPEC第二大產油國伊朗,紐約油價再次突破百元大關,金價也刷新空前新高。

利比亞叛軍準備再次迎戰格達費的忠誠部隊之際,國際油價1日竄升到2008年9月以來2年半以來的最高水準。阿拉比亞電視台並且報導,伊朗抗議者在德黑蘭與維安部隊發生衝突。

澳紐銀行集團的商品研究主管普凡說:「動亂即將擴散到OPEC第二大產油國伊朗,以目前動亂蔓延的速度判斷,我們不排除油價未來幾周每桶會再漲10美元或更多。」

紐約商業交易所的4月輕原油期貨1日一度飆到每桶100.69美元,收盤價雖回降到99.63美元,仍比前一天勁揚2.66美元,漲幅2.7%。而且,亞洲盤2日中午的報價也再回升到100.30美元。

倫敦ICE歐洲期貨市場的布侖特原油1日也暴漲3.62美元或3.2%,收盤價高達每桶115.42美元,是2008年8月27日以來的最高水準。

紐約4月黃金期貨1日創下每英兩1435.60美元的空前新高後,2日上午在新加坡的報價是1434.40美元,繼續在天價邊緣徘徊。現貨金價1日也寫下1434.93美元的新高,亞洲盤2日上午的報價是1431.93美元。

除了有中東、北非動亂助漲外,中國、印尼等亞洲各國相繼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對金價也有推波助瀾之效。南韓2月的通貨膨脹率已升抵4.5%的兩年來新高,連續第二個月突破央行訂定的4%上限。

世界銀行2月時表示,聯合國的全球糧食價格指標1月時升到空前新高,強調糧食成本已竄升到「危險水準」,自去年6月以來,共讓4400 萬民眾陷入極端貧窮的水準。

※ 相關報導:

* 歐美製造業 加速復甦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184346.shtml

然而通膨壓力也續揚。ISM調查的2月製造業價格指數從1月的81.5升至82,顯示原物料和能源價格上漲正推升製造業者輸入成本,這會否進一步導致整體通膨上升,備受關注。

* 亞洲撒錢打通膨 小心後座力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184358.shtml

食物和能源價格一飛沖天,愈來愈多國家尤其是亞洲開始發放補貼金、管制物價或其他短期措施,希望減輕通膨壓力。但許多經濟學家擔心這些做法帶來反效果,甚至讓通膨愈打愈高。

* 中印需求大 商品還會漲兩年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184353.shtml

美、澳官員1日都表示,中印兩國的需求將刺激全球商品再漲兩年,直到礦商和農民生產足夠的金屬和穀物來抑制漲勢。



◆ 冷眼集/金管會應釐清的不只是關係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特稿】2011.03.02

南山人壽標售案一波三折,儘管目前看似花落潤成投資,但外界質疑聲浪仍不斷,尤其是面對社會各界質疑以潤成的財務能力似乎無法以小吃大,金管會無可迴避,該是站在第一線對外說清楚講明白的時候了。

雖然曾經貴為國內壽險業的佼佼者,但是南山人壽的標售案一開始就很不順利,龐大的資產規模和複雜的勞資關係,促使南山人壽標售一開始就是個燙手的山芋。標售期間也確實讓美國國際集團AIG備感棘手,金管會也同樣被搞得灰頭土臉。

擺脫第一次標售時博智金控的中資陰影之後,二次標售改由潤成投資獲得接手南山的機會,但是匆促成軍的潤成投資,依然無法讓廣大南山保戶和投資大眾釋疑。

面對股東出面質疑股東權益271億元的潤泰全,如何能負擔南山人壽500億元的增資壓力,以及潤成相關營運計畫的補件牛步化,金管會不宜再以「五大原則」散漫回應。如果沒有更積極的作為,只怕南山人壽投資案一天不解決,金管會與潤泰集團的「特殊關係」,依舊會成為外界作文章的話題。

※ 相關報導:

* 潤泰新股東會通過娶南山 沒提增資案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4/6185190.shtml

會議短短20分鐘不到就火速通過南山人壽投資案,針對增資案或是公司借貸比等問題,劉忠賢都推給金管會或「避重就輕」,表示並沒有接到有關金管會借貸比要求,增資案也要等金管會核定後再視資金狀況「安排尋求其他資金來源」。



◆ 奢侈稅 打炒房也打囤房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184257.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楊毅/台北報導】2011.03.02

奢侈稅預計最快7月1日上路,政府打炒房也打囤房,財政部要對持有未滿二年即出售的不動產,加課10%到15%特別稅,課稅範圍擬採溯及既往的從嚴原則。

新法生效前二年已取得不動產,新法施行後若未滿二年出售,也在加稅之列,藉以避免投機客利用立法空窗期,大量購屋囤房。

財政部明(3)日將邀集工商業界及學者,就「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奢侈稅)草案舉行公聽會,財政部將就擬議中的條文做簡報,並開放包括奢侈稅範圍、稅率、生效實施日期等,供外界討論。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表示,若可順利通過修法,預計7月1日起實施。

奢侈稅的課稅執行時點引發討論,財政部目前尚未決定,已有三種版本納入考慮。財政部認為,若要包含重課炒房者稅捐的奢侈特別稅發揮抑制效果,必須從嚴認定其生效時點,例如,在立法生效日後出售生效日前取得的不動產,就有加課特別稅的必要。

為避免外界批評過度打房,財政部正考慮設炒房者的「逃命線」,包括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完成立法後,在法條中明訂生效日延後一年施行,即將課稅時點推遲到 101年後再實施;或完全排除新法實施前取得的不動產,即使在奢侈稅生效後出售,且持有未滿二年,均享有不被加徵特別稅的優惠。

第三版本是不溯及既往。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天邀請財政部長次長張盛和說明奢侈稅,有立委要求財政部考慮既往不究,將打炒房範圍,鎖定立法完成並生效實施日後「取得」的不動產,未來出售時若違反應持有滿二年的免加徵條件者,才可以課以10%或15%的炒房特別稅;立法生效前取得者,都不在加徵特別稅之列。張盛和表示,「可以研究」。

草案涵蓋不動產、購買價值逾300萬元的汽車、遊艇與私人飛機,以及價值逾50萬元的保育類製品如皮草與俱樂部會員證等,家具也新增入列,則按出廠或進口價加徵10%奢侈稅。另外,財政部將明訂奢侈稅「煞車」條款,賦予行政院可視國內經濟或房地產景氣情況,決定暫時停徵。

※ 相關報導:

* 50萬以上家具也要課奢侈稅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184534.shtml

財政部研議開徵奢侈稅,除了飛機、遊艇、汽車、皮草、高爾夫球俱樂部等等外,頂級家具也納入課稅範圍。

* 社論-奢侈稅短空長多 該堅持到底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1030200496.html

fsj 提到...

末日博士預言 油價飆150美元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1.03.03

在中東、北非動亂與通膨陰影籠罩下,國際原油與黃金價格持續締造新高。「末日博士」預測油價可能竄升到150美元水準,並引發效忠格達費的部隊開始攻擊佔據東海岸重要石油輸出港的叛軍,石油價格連續第三天飆漲到將近29個月來的高峰。紐約商業交易所的4月輕原油期貨2日激漲2.60美元,以每桶 102.23美元收盤,是2008年9月26日以來最高價,盤後電子交易並繼續挺升到102.94美元。

倫敦ICE歐洲期貨市場的4月布侖特原油期貨2日上漲26美分,以每桶116.61美元收盤,是2008年8月底以來最高水準。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經濟學家羅比尼2日在巴黎表示:「如果動亂擴散到鄰近的巴林與沙烏地阿拉伯,油價可能飆到每桶140至150 美元的水準,並引發歐陸與英國的二次衰退。」他說:商品行情持續飆漲,加上多數公共赤字已經貨幣化,「我們必須憂心通貨膨脹的問題」。

標準銀行的分析師葛朗德說:「政治動盪驅動一波新的流亡潮,大批資金逃離高收益資產,轉進貴金屬避險。」

金價每英兩1437美元

紐約4月黃金期貨2日上漲6.50美元或0.5%,以每英兩1437.70美元收盤,再創空前新高,亞洲盤3日上午報價回降到1432.90美元。黃金現貨2日也創每英兩1440.32美元的天價,亞洲盤3日上午的報價是1432.95美元。

白銀價每英兩34.985美元

現貨白銀價格2日也跟著黃金水漲船高,飆升到每英兩34.985美元的31年來新高,白金現貨則大致維持在每英兩1848美元的水準不變。

※ 相關報導:

* 通膨點燃民主怒火/茉莉花革命下 油價動向解析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04448

從「緊張」到「恐慌」,梁國源點名,最重要的觀察指標是伊朗...



◆ 咱的社會-機車與泡麵經濟學

【盧信昌/北市(教授)】2011-03-03 中國時報

開春以來泡麵一調價就高達一五%之多,最近物價更成為大院長與企業執行長之間的口水混戰。以維護庶民經濟為著眼,泡麵既屬民生必需品,因此就有苦民所苦的憂心探問;然而大企業亦有其業績成長的年度目標,三月份起股東會開議在即,不引爆業績成長的新火花就可能換得辦事不力的批評;更何況股市若要攻上萬點,也得靠基本面的好轉和突破來支撐。

有趣的是,亦屬民生必需的機車價格卻不動如山,未聽聞因為有橡膠(輪胎)、鋼材(車架輪框)與石化原料(包覆外殼)等的成本調整而改變!為何機車與泡麵的價格反應竟會如此不同?

泡麵沖水即食,冬圖溫飽夏消飢,四季皆宜。既然送貨到府的即用熱食只有Pizza或漢堡,在口感有別、價位差異又大之下替代困難;準此觀之,價廉省時的泡麵確實享有高競爭優勢。而以機車代步縱有風雨寒暑相威逼,但騎機車也有機動性強、低油耗與好用耐操的特性;機車是耐久財,舊車市場和其他品牌就是新車的最大宗替代;又有大眾運輸等做競爭,個別廠商若想漲價可得慎重行事,以免傷人不成反傷己。但泡麵業者之間代工關係頻繁緊密,以口味和行銷意象做市場區隔;又享有高關稅進口保護下,說漲就漲其實原因無它,因為泡麵市場主導力量遠高於機車。

根據公平會的訪查,泡麵價格或許沒有聯合漲價的嫌疑;但從年前起大陣仗的媒體公關與輿情造勢,仍難脫濫用市場力量作價格引導的可能。



◆ 銀行獲利創新高的背後

【經濟日報╱社論】2011.03.03

農曆年前,金管會公布去年本國銀行稅前盈餘為1,832億元,創歷年新高,但最新出爐的淨值報酬率(ROE)9.1%、資產報酬率(ROA)0.58%,卻未同步創新高,顯示銀行業獲利能力沒有趕上淨值、資產增加的速度,依然存在經營競爭力不強的隱憂,金融改革的腳步切莫因不夠扎實的高獲利而再蹉跎了。

ROE、ROA是觀察銀行經營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過去主管機關常提及,國際間大型銀行ROE多在15%到20%間、ROA則在1%以上,期許本國銀行朝此目標努力。雖然台灣銀行業資本結構不同於國外銀行,普通股占多數,不像國外銀行使用較多的股債混合式資本,在盈餘不變情況下,國外銀行的ROE、ROA 可能相對高。但即使不跟外國比,台灣自己跟自己比,近年銀行的ROE及ROA也都處於低檔,去年才上升,但仍未恢復雙卡風暴前的榮景。

根據統計,去年本國銀行收益1兆1,733億元,低於前年,但因費損也下降,稅前盈餘才創新高。其中,去年提列的備抵呆帳1,923億元,是五年最低,銀行存放款利差也僅1.4%,不到十年前一半,顯示銀行稅前盈餘創新高的主因是備抵呆帳提列減少,獲利能力並未真正大幅提升,ROE、ROA因而無法同創新高。

國內銀行長期處於家數過多、資金過剩的經營環境,是銀行業發展面臨的兩大結構性問題,但主管機關始終避重就輕,未能對症下藥。銀行家數過多是存在已久的問題,金管會成立以來也曾提出一些金融業發展政策,包括公布金融競爭力指標,希望以推動整併,發展出國內的領導性金融機構(National Champion)。2005年初,金管會提出的「從金改成效展望區域金融服務中心之發展」報告中,更訂下金融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達一定比率的目標。但幾年下來,金融服務業占GDP比率一路下滑,去年剩6.38%,顯示金融產業的成長還沒有GDP快,銀行業的下滑之勢尤其明顯。

在銀行業需要提振的此刻,期待主管機關端出具體政策,領著大家一起走,但台灣總是過猶不及,金融業長期被禁足西進,一朝開放卻又過於急切、集中,顧此失彼。走出島外尋找新市場是策略之一,但大陸市場的開發非短期內可竟功,就像外銀併購台灣的銀行,也需數年的陣痛期,在母國的壯大,仍是根本之路。尤其現在經濟情勢好轉,更是興利的好時機,除了鬆綁銀行經營限制、爭取有利登陸條件外,推動大型整併案仍是政府須念茲在茲的,以釋放銀行業一展手腳的空間。

國內資金過多,是銀行經營不易的另一原因。資金太多,加上過多的競爭者,銀行只好殺價競爭,賺取微薄的利潤,卻在其他方面尋找風險溢價,反而承擔更多了風險。資金氾濫的問題,除了貨幣政策及投資環境問題外,金融主管機關在監理政策上仍應有所作為;尤其是對削價競爭現象,更需要公權力維護市場秩序,銀行公會理事長張秀蓮日前已有此一呼籲;監理機關必須加強查核銀行的定價政策,是否確實依資金、風險等成本合理訂價。

除此,監理法令的變動,也牽動銀行的經營成本。拓展財富管理業務,是近年銀行尋找新獲利來源的策略之一,但連動債風波後,金管會一連串的從嚴規範,讓財管業務大受衝擊。消費者權益要維護,但也不能因此抹殺掉銀行競爭力。在已經高度競爭的紅海裡,監理政策應設法導引業者創造自己的利基,而非只是嚴打想要出頭者,結果是讓大家愈來愈畏縮,整個產業也失去了活力。

台灣銀行業經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亟待金管會端出有效策略改善,有些問題也許需要跨部會的協助,但金管會必須先主動出擊。

※ 相關報導:

* 潤成投資南山 金管會評估財務健全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4/6186098.shtml

* 美市政公債恐爆違約潮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1030300241.html

華爾街日報報導,末日博士盧比尼(Nouriel Roubini)創設的顧問公司表示,美國可能有將近千億美元的市政公債會在未來5年內違約,而州及地方政府的負債問題則會壓抑美國經濟復甦。

fsj 提到...

全球糧價 續飆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3.04

聯合國旗下「糧農組織」 (FAO)3日表示,追蹤55種糧食商品的指數2月飆上紀錄新高,較1月成長2.2%。國際貨幣基金(IMF)同日警告,全球高糧價局面可能延續相當長一段時間,而農業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出現結構性變化。

IMF研究部門顧問海布靈 (Thomas Helbling)和經濟學家洛奇 (Shaun Roache)撰文表示,開發中國家薪資成長,推升肉類產品與乳製品需求,使牲畜飼料用的穀物及飼養放牧動物的土地需求增加。這篇文章發表於IMF的金融與發展雜誌。生質燃料需求增加,以及惡劣氣候,也導致糧食供給吃緊。

文章中說:「假以時日,供給增加將會對高價格作出反應,就像先前幾十年一樣,糧食市場壓力將獲得緩解,但這要耗費幾年,而不是幾個月。」

他們表示,世人可能需要習慣於較高的糧食價格,比世界習以為常的水準更高且波動更大的食品價格將構成各項挑戰,而決策者,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和開發中經濟體的決策者,很可能必須繼續因應此類挑戰。

至於油價,海布靈3日接受訪問時表示,中東局勢不斷變化,很難預測油價走勢。



◆ 編.輯.室.報.告-左右油價的關鍵人物

【王曉伯】2011-03-04 工商時報

中東北非動亂使得國際油價近來一路躥高,看得叫人心驚肉跳。遍觀國際油市,目前有一人足以擔當緩和油價漲勢,甚至促使其回跌的潛在關鍵角色,然而問題在於他年歲已高,而且還遭到多方掣肘。

這人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部長納米。沙國近來承諾增產原油以壓抑油價漲勢,即是出自他的政策。他自1996年擔任沙國油長以來,即憑其影響力把OPEC由一個壟斷性的國際產油集團,轉變為調節油價以幫助全球經濟成長的積極性角色。而他決定增產原油以彌補利比亞或中東產油國動亂造成的任何供油缺口,也是基於避免高油價傷害全球經濟復甦的出發點。

問題是在國外養病3個月的沙國國王阿布達杜拉,因國內情勢緊張返國之後,有意進行內閣改組,而納米今年已經75歲,據沙國官員透露,他幾乎已篤定將會遭到撤換。

納米在OPEC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惟有他具有說服OPEC其他會員國加入增產行列的影響力,他如果下台,只會使得油市更為緊張。

在此同時,納米想要說服其他產油國增產,也遭到OPEC內部的掣肘。OPEC現任輪值主席是伊朗油長卡第比,眾所皆知,伊朗與美國等西方陣營是相看兩厭,而現今油價上漲導致歐美國家擔憂經濟受害,伊朗自然是樂得袖手旁觀。

這也是為什麼近來儘管國際間要求OPEC召開緊急會議的聲浪高漲,卡第比卻是一再表示沒有必要。他甚至還以OPEC主席的身份對沙國喊話,要沙國在增產之前必須三思。

按照OPEC規定,OPEC要召開緊急會議,必須要有四分之三的會員國同意,而且還須包括五個創始會員國:沙國、科威特、伊拉克、伊朗與委內瑞拉。納米儘管有其影響力,但卡第比以其OPEC主席的身份,也足以形成牽制,更何況還有一向反美的委內瑞拉在一旁助陣。



◆ 柏南克:通膨溫和 不排除QE3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1.03.04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不排除推出第三次量化寬鬆政策(QE3)以刺激經濟,因他不願見到美國再度陷入衰退。不過他重申,Fed密切注意通膨發展,而目前整體通膨仍相當溫和。

柏南克2日到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被問及什麼情況會第三度啟動公債收購方案,他回答:「我們最想看到的是經濟持續復甦,不希望見到經濟重陷衰退或停滯。」

柏南克說,是否祭出QE3,要由Fed決策單位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決定,穩定物價和最大就業「仍是實施QE3的依據」。從柏南克這兩天在國會的證詞來看,QE2會照計畫執行到6月底結束,但之後如何柏南克並未明講。

他強調,Fed正密切注意通膨過低或過高的情形,「我非常注意通膨和通膨的潛在風險,那絕對是我們決定貨幣政策的主要考量。」

柏南克說,如果民眾對通膨的預期提高,開始要求加薪,或是製造商開始規律地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油價上漲的影響更廣泛,Fed就會開始抗通膨。

Fed 2日公布對12個地區經濟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許多製造商逐漸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代表小麥等商品價格上漲的壓力,未來幾個月也會開始落到消費者身上。

不過褐皮書指出,物價上漲速度似乎也有節制;此外,全美薪資壓力「依然極低」,主要是失業率居高不下使然。就業市場疲軟,勞工不易要求加薪,降低薪資上漲的機會。

在這份調查進行的1月到2月期間,美國經濟整體而言以「小幅到溫和的步伐」成長,多數區域都表示有改善。

閱讀秘書/QE3

全球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聯準會為讓市場資金維持寬鬆,透過購買公債等方式直接注資市場,2009年3月18日首度推出1.25兆美元的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貨幣政策。此方案於2010年3月屆期後景氣復甦仍緩慢,Fed於2010年11月4日再度實施量化寬鬆政策,預定到2011年6月底前要收購6,000億美元公債,市場簡稱QE2。如果Fed再啟動收購公債計畫,就是QE3。

※ 相關報導:

* 美就業報喜 美股大漲
http://www.udn.com/2011/3/4/NEWS/WORLD/WOR6/6189010.shtml

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近三年來最低

* 歐洲下月可能升息 歐元挺升
http://www.udn.com/2011/3/4/NEWS/WORLD/WOR2/6189022.shtml

歐洲央行(ECB)3日仍維持基準利率在1%的歷史低谷,不過總裁特里謝表示,過去一個月通膨壓力升高,有必要保持高度警戒,央行不排除下個月升息,歐元兌美元匯價升破1.39美元。



◆ 富人稅取消上限 沙克吉拚了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03.04

法國總統沙克吉2007年上台,數周內推動國會通過富人納稅不超過年所得50%的「稅盾」方案,但他實施稅盾時承諾的利國利民效應沒有兌現,反而落得必須掏窮人和中產階級荷包來挹注巨額預算赤字。法國媒體報導,當局表示這張利富「稅盾」今年將會取消。

法國的財富稅(wealth tax)從1980年代到2000年代,大多不是70%,就是60%,沙克吉競選總統時,重大政見之一是他當選後將減輕富人負擔。他上任數周就通過富人納稅上限50%的稅盾,表示這項方案將會激勵法國人「更努力工作,賺更多錢」,打破法國人不能賺大錢的禁忌,並且創造「信心激盪」,提振法國經濟。

沙克吉的用意,部分是希望留住有錢人或吸引有錢人回國,不要躲到瑞士之類避稅或逃稅天堂去。所謂有錢人是指財產達1580萬歐元(約台幣6億4729萬元)。

但當時有人批評沙克吉討好他在媒體、企業和廣告界的富人朋友。沙克吉那場「改革」,使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萊雅的女繼承人莉蓮‧貝當古獲得三千萬歐元 (台幣12億2900萬元)退稅。

後來全球金融崩潰,歐洲債務危機爆發,法國赤字占GDP將近8%,沙克吉不得不再「改革」。法國總理費雍日前表示,「2007年,我們有勇氣改革,現在也應該有勇氣調整我們的評估,和傾聽輿論。」他承諾「再改革」。

依照「稅盾」法,2009年法國富人的退稅總額是6億7900萬歐元,並非天大金額,但在國家財政拮据之秋,象徵意義相對巨大,民間悠悠之口不能不顧。改革稅眉,可能會是沙克吉在法國明年大選前的最重要施政。

fsj 提到...

油價又登高 商品指數衝鋒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1.03.05

利比亞緊張衝突擴大,國際油價4日升抵兩年多新高,商品指數也同步站上兩年多高點,棉價再次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路透報導,利比亞維安部隊4日開始在的黎波里暴力鎮壓抗議群眾,並在主要石油出口碼頭和民眾發生衝突。

半島電視台也報導,位於第二大城班加西南部的石油設施遭破壞,陷入一片火海。

倫敦和紐約油價漲勢休息一天後繼續上攻,倫敦布侖特原油4月期貨最多上漲87美分至116.3美元。

紐約4日早盤,西德州輕原油4月期貨一度漲破104美元,是2008年9月底以來最高。

CMC市場分析師休森表示,中東的緊張局勢已經像一列失速的火車,一旦開始跑就很難停下來。

一有危險就會影響供應鏈,市場想當然耳會驚慌失措。

追蹤24種原物料價格的標準普爾GSCI總報酬指數,4日漲到2008年11月來最高。紐約洲際交易所(ICE)的棉花5月期貨掛漲停,上漲3.4%至每磅2.127美元,創空前最高紀錄;可可5月期貨一度觸及每公噸3,775美元,是1979年1月來最高。

Rabobank在最新研究報告中預估,棉花今年第二季的平均價格將為每磅1.65美元,「雖然美國的棉花耕種季節還有一個月,但目前南方氣候乾燥加上劇烈的反聖嬰現象,代表土壤的濕度不夠,可能影響未來棉花產量。」

棉花今年來漲幅已達47%,在湯森路透/Jefferies CRB指數追蹤的19種原物料中,漲幅居冠。

黃金和白銀也在中東北非局勢持續動盪的避險需求帶動下走高,黃金本周可望連續第五周收紅,是去年10月來最長紀錄。

黃金現貨在紐約早盤漲逾1%至1,431.15美元,倫敦白銀現貨價漲到每英兩35.125美元,是1980年3月上旬以來最高水準。

芝加哥小麥5月期貨一度上漲1.2%,玉米和黃豆期貨也同步上漲。

※ 相關報導:

* 油價大暴走 漲勢恐難停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234/122011030600113.html

由於利比亞內戰危機升高,市場擔心全球供油出現缺口,國際油價上周五再創波段新高... 市場專家皆認為油價漲勢短線恐怕停不了,全球新一波原油震撼即將引爆,英國國際發展部長警告,最壞的情況油價可能飆到250 美元。



◆ 歐洲央行將升息 羅比尼︰錯誤的決定

自由 2011.03.06

〔編譯劉千郁/綜合報導〕經濟學家、投資名人與央行官員對於收緊貨幣政策時點看法分歧,末日博士羅比尼(見圖,彭博)(Nouriel Roubini)批評歐洲央行不該在四月升息;Pimco的葛洛斯(Bill Gross)提出警告,油價造成的通膨情況比聯準會想像嚴重,反駁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日前表示通膨只是短暫現象,甚至可能實施QE3的說法。

羅比尼表示,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為打擊通膨可能最早在四月宣布升息是錯誤的決定,因為銀行體系依舊很脆弱,尤其西班牙是歐元區最大隱憂,西班牙不但「大到不能倒」,也「大到不能繼續成長」,他說,歐洲國家經濟疲弱不振,過早升息將造成歐元走強,有損歐元區整體的出口競爭力。

特里謝上週四暗示可能於下次會議宣布升息,不能讓能源、食品價格上漲的通膨造成工資跟著上揚的二次效應,法國央行出面支持升息、維持物價穩定的決定。法國央行總裁諾耶(Christian Noyer)表示,歐洲央行必須在「核心」歐元區國家經濟成長加速的同時重申維持物價穩定的承諾,他在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市場對於通膨二次效應的出現產生了疑問,我們必須強烈保證這絕不會發生。」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梅爾(Thomas Mayer)表示,歐洲央行維持低利率時間過長十分危險,因為投資人會根據低利的環境作出投資決策,他預估歐洲央行在四月會調升利率○.二五個百分點。歐洲央行的升息預期刺激上週五歐元對美元盤中匯率突破一.四,為去年十一月來首次,隨後回落至一.三九八七。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經理人葛洛斯批評柏南克小看通膨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他說,油價持續上漲將影響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二五到○.五個百分點,柏南克日前表示,為避免美國再次陷入衰退,不排除實施第三次量化寬鬆政策(QE3)的可能,不過通膨與就業市場情況將是決定貨幣政策的考量。

※ 相關報導:

* 亞幣走揚 星元創新高 韓菲漲最猛
http://www.udn.com/2011/3/5/NEWS/WORLD/WOR2/6191234.shtml

市場揣測亞洲中央銀行將容忍貨幣升值,並藉升息抑制通貨膨脹,激勵亞洲貨幣本周大幅升值,以韓元和菲披索漲幅最大,星元兌美元匯價再創新高。

* 熱錢湧入 台幣一度升逾2角
http://www.udn.com/2011/3/5/NEWS/FINANCE/FIN2/6190854.shtml

對於美國不排除進一步丟出QE3,林孫源說,資金可能因而再度流往亞洲,將對亞洲貨幣造成升值壓力,但央行會控制貨幣數量,避免資金四處流竄。



◆ 人大背後的政經挑戰

【聯合晚報╱社論】2011.03.05

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今天開幕,這次既是中國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首次召開的人大,又將審查並通過第十二個五年經濟規畫(簡稱十二.五規畫),以確定未來五年大陸的經濟發展路徑,重要性不言可喻。可是眼光只要超越人大會場,茉莉花運動正在不安地潛伏,這是這次人大召開的社會背景圖像,既有通往世界第一的希望,卻又隱約看到深重的危機。

中國大陸的經濟躍進之旅令人神馳目眩。北京清大經濟學者胡鞍鋼最近提出超越美國的強國夢,指出21世紀前20年是大陸經濟的戰略機遇期,前10年局部超越,後10年主體超越;至2010年,中國的確已從世界第6大經濟體躍升為第2,再10年很可能超越美國。這次人大任務就是在敲定這個重大的戰略布局,要冷靜而不犯錯地為下一個10年開局。

「十二.五規畫」首次放棄了GDP崇拜,強調加強社會改革,以尋求經濟成長果實能落實到每一個平民,綱要中著意於民生議題,並將民生註解為「百姓的幸福」。

但這正透露了大陸因為長期追求GDP,已導致內部嚴重失衡,既有東西差距、城鄉差距、環境惡化,更有尖銳的貧富差距,共產黨知之甚詳的「階級矛盾」,已升高到令人怵目驚心的地步。而就如中共智囊鄭必堅幾年前著名的「乘除說」:「無論看似多麼小的社會發展難題,只要乘以十三億,就變成了一個超大規模的問題」,而「無論數量上多麼可觀的財力物力,只要除以十三億,就成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準」,前者印證要人民「幸福」何其艱難,而後者又說明了「世界第二」何其虛幻。

多項預測都認定中國遲早超越美國,然而這些預測是建立在許多變數維持恆定的假設之上,其中包括政治的穩定,但政治穩定卻不可能繼續靠高壓維穩。中共也已參悟必須讓人民「幸福」,但幸福的深一層關照卻非物質的,必須靠自由與民主精神才能達成。在通過十二.五規畫以走向世界第一時,中共亦應把「茉莉花」從危機化為轉機。

※ 相關報導:

* 陸財政赤字 人民幣9千億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30505/132011030500922.html

* 溫家寶5招穩物價 打房不力究責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6192683.shtml

中共總理溫家寶昨天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將嚴控物價和房價。將對物價使出「五招」,對房價則要「堅決遏制」。他並坦承,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坦承一些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 台灣筆電大廠 前8聚重慶
http://www.udn.com/2011/3/5/NEWS/MAINLAND/MAI4/6191398.shtml

重慶市長黃奇帆用「突飛猛進」,描述台商進軍重慶的現象,說重慶台商投資金額已在中國大陸省區中位居第四,重慶企業也要擇機到台灣投資、經營。

fsj 提到...

國際油價 漲破105美元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03.07

分析師表示,紐約原油期貨衝破每桶105美元大關,再度翻新兩年高點,亞洲油價今天續漲,主因中東動盪造成投資人忐忑不安。利比亞強人格達費對反抗軍發動猛攻,令人擔心非洲這個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將會爆發全面內戰。

紐約4月原油期貨勁揚1.33美元至每桶105.75美元,為2008 年9月以來最高紀錄。而4月交割的北海布侖特原油期貨也上漲59美分,至每桶116.56美元。

商品經紀服務公司均衡董事布拉特指出:「鑒於利比亞局勢動亂,市場被恐懼心理推高。若無進一步的供應中斷問題,油價可能在120美元處觸頂。」

國際能源諮詢公司Purvin and Gertz的在新加坡的資深分析師舒姆也表示,「油價持續走高,主因利比亞衝突惡化,加上市場擔心抗議浪潮將席捲中東其他產油地區。」

效忠格達費的部隊和反抗軍今天在多處正面交鋒,爭奪主要城市和油港,使利比亞境內衝突升高。據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利比亞石油儲量420億桶,暴亂導致180萬桶的日產量減少約60%,利比亞油產主要供應歐洲。

※ 相關報導:

* 阿拉伯革命潮 衝開投資大門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194033.shtml

觀察家認為,未來改革議程不會出現大規模私有化,開放石油和天然氣更是禁忌話題,但金融服務、電信和旅遊等產業卻可望邁向自由化。

* 升息+調高存準率 央行大刀抑通膨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193510.shtml

據了解,預定月底召開的央行理監事會除了宣布升息之外,還將調高存款準備率至少半碼(0.125個百分點),回收銀行資金,雙管齊下管控資金大怪獸。



◆ 確保糧源 建立海外生產基地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即時報導】2011.03.07

物價飆漲,農委會今召開第二次跨部會「糧食安全專案小組」會議,會中決議未來每年五月底的國內稻米安全存糧不得低於四十萬公噸,另為確保國外糧源,將鎖定東南亞國家,建立海外生產基地。

農委會副主委黃有才表示,目前國內庫存的安全存糧(稻米),供糧情況相當穩定,仍有四十八萬噸,比原先規畫的卅萬噸多出許多,「稻米庫存充裕,安全無虞」。

不過為確保未來若發生糧食危機時,國內糧食供應可以無虞,黃有才說,會中決議未來每年五月底在國內稻米量最少時,安全存糧不能低於四十萬公噸。

除了掌握國內糧食情況,為了確保國外糧源,農委會也將與外交部合作,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黃有才指出,「將以東南亞國家為主」,合作方式包括購併國外飼料公司、前往當地投資生產等模式,皆在洽談當中。



◆ 國債鐘 每人背債21.1萬元

中央社 2011-03-07

財政部今天在網站及電子看板發布國債訊息,截至2月底止,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新台幣4兆6485億元,短期債務未償餘額2400億元,平均每人負擔債務21.1萬元。

這是第4次發布國債鐘訊息,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較上次公布增加了700億元;平均每位民眾負擔的國債則增加了3000元。

財政部官員表示,國債的增加是為了執行政府總預算與特別預算,按照發債規劃發行公債;而這些舉債來的錢,也都用在各項建設上。

國債鐘的建立,是財政部回應立法院財政、經濟聯席委員會作成的附帶決議,建議政府仿效美國設置「國家債務鐘」,提醒各行政機關加強開源節流,減少債務負擔,並讓全民監督政府債務情況,從去年12月起,每月7日固定在網站首頁及電子看板發布「最新國債訊息」。

國債鐘訊息包括截至2月底為止最新的「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中央政府短期債務未償餘額」,以及「平均每人負擔債務金額」等3項數據。其中「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是政府的財政缺口,「中央政府短期債務未償餘額」是因應短期收支調度而舉債。

官員解釋,平均每人負債21.1萬元是將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4兆6485億元,加上短期債務未償餘額2400億元,除以內政部最新公布的台灣人口數所得出來的數字。



◆ 房市會否「硬著陸」?

【經濟日報╱社論】2011.03.07

政府擬對炒作房地產牟取暴利的投機客課徵奢侈稅,雖獲得民意支持,但不動產業者痛批政府打房政策對產業的衝擊可能更勝金融海嘯,黃金十年恐變成「惶驚十年」。鑑於房地產景氣對總體經濟影響至鉅,開徵奢侈稅對房市的衝擊究竟會有多大?應加探討。

眾所皆知,房市泡沫崩潰對經濟的強大殺傷力,1990年代日本房市泡沫崩潰讓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20年;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泡沫不僅引爆全球金融海嘯,也導致美國經濟陷入長期調整期。台灣房市早有泡沫化跡象,開徵奢侈稅必然會衝擊房市,但總比繼續讓房市泡沫膨脹、最終走向破滅的可怕後果,要穩妥得多。

從若干不正常現象可輕易發現,台灣房市泡沫已發展到相當程度。台灣房屋需求一年約8萬戶,但空屋逾百萬戶,且這兩年新建案愈推愈多,豪宅更是炙手可熱。各地房價水漲船高;最近五年台北市房價上漲73%,豪宅更飆漲兩倍以上;新北市房價亦出現不理性飆漲,如林口、三峽、淡水等新推建案每坪均價甚至超過台北市,被房地產業者指為「B咖」賣「A咖」價格。此外,中南部都會地區房地炒風也在加溫。

根據專家研究報告,不動產市場投資客比重及房貸餘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是衡量泡沫化程度的兩大指標。一般認為,投資客比重超過二成就有泡沫化疑慮,而目前國內不動產市場投資客比重超過四成,大台北地區很多新建案甚至超過七成,顯示投機牟利的假性需求瀰漫房市。再看中央銀行統計,今年1月國內住宅貸款及土建融資餘額合計達6.49兆元,占GDP46%,已超過一般國際間認定房市泡沫的40%警戒線。政大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亦指出,台北市房價已有43%屬「泡沫價格」,逐漸接近1989年房市崩潰前55%~58%的「泡沫價格」。

嚴格來說,台灣房市泡沫已經吹得不小,部分地區甚至接近泡沫化的後段過程。最近國際經濟情勢轉變,熱錢重新部署,央行及金管會嚴控房貸及土建融資的效應逐步顯現,房價上漲動能漸受到抑制;現在開徵奢侈稅,勢將加快房市泡沫調整的速度。依財政部說法,奢侈稅上路約僅兩萬戶、占全國3%的短期投資客會受影響,但事實上,市場價格變動取決於邊際需求,房價飆升主要來自投機客假性需求,如果這些需求因課稅而大幅減少甚至完全消失,房價就會回落,正常的購屋需求也會因預期心理而延後,從而加大房價跌幅。房市泡沫吹得愈大,房價調整過程就愈久,對經濟傷害也愈大。

奢侈稅尚待完成立法,但已對房市交易造成急凍效果,未來房市如果是「硬著陸」,亦即房價在短期內出現可觀幅度的調整,對總體經濟的負面影響將持續擴大;房市若能「軟著陸」,讓房價逐步溫和的調整,則對總體經濟將是「短空長多」。由於推動這波房價上漲的政策利多,包括兩岸和平紅利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效應,已有逐漸鈍化現象;相對的,國際經濟變數增加、央行加大緊縮貨幣力道等利空愈來愈多,因此,未來房市調整的速度和幅度可能較預期為大;業者認為房價將下跌5%~10%,顯然未將相關變數估計在內。

政府財經相關政策必須將房市的未來動向考量在內,才能將房價調整的後遺症降至最低限度。至於奢侈稅的立法,如果未來幾個月房市調整速度加快,是否會被改得面目全非甚或無疾而終,也讓人為馬政府捏一把冷汗。這也提醒政府,決策不能後知後覺,錯失最佳時機。

fsj 提到...

油價140美元 經濟恐陷2次衰退

中央社 2011.03.08

因準確預測全球金融危機而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羅比尼(Nouriel Roubini)表示,油價如觸及每桶140美元,將造成部份先進國家陷入2次衰退。

羅比尼表示,在歐元區週邊債務沈重國家苦於重建出口競爭力之際,歐洲央行恐犯下升息過早的錯誤。

羅比尼今天在杜拜向記者表示,油價如漲至2008年夏天的水準,觸及每桶140美元,屆時將有部份先進國家開始陷入2次衰退。

而在成長加速的美國,油價上漲15-20%,不會讓經濟陷入2次衰退,但會讓成長步伐再次停滯不前。

※ 相關報導:

* 油價漲到130美元 第二波緩漲就啟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196475.shtml

國際油價驚驚漲,中油「指標油價」昨(7)日也來到110.48美元,創兩年來新高。據瞭解,近期經濟部與中油已有默契,在國際油價上漲到130美元時,就將啟動第二波油價緩漲機制。

* 2月物價平穩 「只是表象」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195866.shtml

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33%,物價看來平穩。但主計處強調,這只是「表象」,因為2月一般民生用品的漲價幅度都在5%到8%之間,商品類漲幅更創下近10個月新高,一般民眾普遍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

* 貓狗飼料飆漲 業者:恐掀棄養潮
http://udn.com/NEWS/LIFE/LIF1/6196097.shtml

據飼料業者說,現在每日營業額並未下降,但是來客數已經明顯減少,而且M型消費特別明顯,有錢人對寵物出手大方,有些人則和寵物「勒緊褲帶」;也有養狗人大嘆「這一波漲風,居然連雞骨頭也漲,簡直太誇張了」。



◆ 推動奢侈稅之外

【經濟日報╱社論】2011.03.08

最近這一波經濟危機中,台灣約在2009年初達到景氣循環的谷底。即使經濟當時還在苦苦掙扎,大台北地區的房地產價格卻如脫韁野馬一般,快速上衝。兩年之間,這一地區的房價平均上漲約四成左右,有些地區的房價更上漲到離譜的情形。連房仲業者都忍不住說,如今房價已經到了「群魔亂舞」的地步。

房價持續上漲,也帶來泡沫化的危機。央行對這種潛在的系統性風險當然不會作壁上觀;從去年6月底開始,央行已先後三次升息,並且對銀行承作的房地產貸款與融資做出種種的限制。不過,央行的政策每次只能使房價出現短暫的頓挫,並未真正發揮抑制作用。今年1月時,五大行庫新承作的購屋貸款更超過新台幣614億元,達到歷史新高。這些都顯示央行信用收縮政策的成效有限。

為了避免資產泡沫化影響社會與經濟的穩定,政府於是研議更強力的抑制房價手段。財政部於2月底向馬英九總統簡報「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也就是俗稱的「奢侈稅」),並獲得支持。在甫出爐的條例草案中,對持有非自用不動產未滿一年即出售者,將按售價課以15%的稅;持有未滿兩年者,稅率則為10%。

台灣稅制中本有許多為人詬病的漏洞,其中一大漏洞就是不對房地產交易產生的資本利得課稅。但奢侈稅本質為銷售稅,不論有無獲利均須課稅,所以殺傷力遠較資本利得稅更大。所以此案一出,房市頓時冷卻,投機客更是收手觀望。即使奢侈稅在立法院的前途未卜,我們還是要為政府此一決策,以及勇於挑戰既得利益團體的決心喝采。

奢侈稅固然立意良善,我們卻對政府推動此稅的作法感到三個不解。首先,我們不懂政府為什麼不能(或不願)堂堂正正地宣示,奢侈稅的目的就是為了打擊房地產的投機行為?奢侈稅條文中夾帶了如汽車、高爾夫球證等很容易規避課稅的購買行為,卻又放過其他奢侈品如珠寶與手表等,顯示對奢侈品課稅絕非重點。但政府官員卻一直扭扭捏捏地不敢說這個政策就是「打房」,這種首鼠兩端的個性令人大惑不解。

其次,財政部強調奢侈稅將按「實際交易價格」課稅,而且不會有稽徵上的困難。換言之,財政部已經掌握了將房地產交易所得納入綜合所得稅的技術條件。果如此,財政部為什麼不能夠順勢改革積弊,讓房地產交易的資本利得課稅成為所得稅制的常態?奢侈稅固然對冷卻目前房市有效,但未來房市一旦下跌,這種銷售稅也是市場的致命殺手。財政部捨常態性稅制改革而不為,卻只在臨時性措施上下功夫,這種作法同樣令人不解。

第三,奢侈稅的推動也顯示政府對經濟與稅制並無全盤規劃。當初為了吸引資金來台,政府先後調降了遺贈稅與營所稅。但政府並無法規範資金來台的目的,結果許多資金來台炒熱了房地產,我們於是又用特種稅使房地產市場降溫。這中間我們看不到經濟的完整藍圖,反而只有東一拳(減稅),西一腿(加稅)的招式。對於這種拼湊式的施政心態,我們更感到費解。

我們支持對暴利課稅,也支持政府維護經濟秩序與穩定的積極作為。但我們希望政府有更明確的宣示,打房就是打房,該做的就做,不需要畏首畏尾。我們更企盼政府對經濟有長遠與全盤的規劃,建立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是施政的目的,而一個不會扭曲資源分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稅制則是達到此一目的的手段;至於打房,只是施政的一端而已。政府應有此認識,才不至於捨本逐末。

※ 相關報導:

* 課徵奢侈稅 6成民眾站在政府這邊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249/112011030800100.html

高房價早已成為民怨之首,由本報針對台灣地區八百九十多位成人的調查顯示,國人多認為目前房價高不可攀,有四八%的人覺得房價非常高,二一%的人認為房價高,合計有六九%的人認為房價非一般人所能及。

* 52億美元 路易威登要買寶格麗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196498.shtml

為鞏固全球精品業龍頭地位,路易威登集團(LVMH)7日同意以混合現金及股票的交易併購義大利珠寶商寶格麗(Bulgari),交易價值估計高達37億歐元(52億美元),是LVMH至少十年來的最大併購案。寶格麗股價更應聲飆漲逾60%。

fsj 提到...

抗通膨 亞洲將再掀升息潮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1.03.09

原油價格過去兩周飆漲20%,亞洲通膨如星火燎原,國際貨幣基金(IMF)和標準普爾(S&P )都對通膨壓力急劇升高提出警告,亞洲央行料將進一步升息或允許本幣匯價更上層樓,以因應就業及支出增加引發的消費者物價壓力。

據彭博新聞訪調經濟學家預估的中間值,泰國和南韓央行本周可望各升息0.25個百分點。馬來西亞暫停升息的態勢也可能接近尾聲,不少分析師認為該國本月11日將調高借貸成本;馬來西亞上次升息是去年7月。印尼直到今年2月才開始提高借貸成本。菲律賓利率則按兵不動。

彭博彙整的預測顯示,由於美國聯準會(Fed)不願表明是否準備調高現行趨近於零的聯邦資金利率,韓元、馬元等亞洲貨幣今年兌美元可望升值。亞洲開發銀行(ADB)上周表示,亞洲經濟強勁,應足以因應通膨加速的衝擊。

Capital Economics駐新加坡經濟學家維拉森說:「亞洲尤其容易受糧價及油價飆漲衝擊,因為家庭收入花在糧食和交通上的比重較高。與此同時,我們非常看好亞幣。由於利率看升,亞幣今年兌美元將繼續挺升。」

過去一年星元挺升10.4%,馬元也升值10.1%,但韓元同期漲幅不到2%,主因是南韓當局力阻投機資金流入。渣打銀行分析師7日提高馬元的短期投資評等,由「中立」調高至「加碼」,理由是馬來西亞央行可望升息和中國人民幣料將升值,會使馬來西亞當局更能「容忍」馬元升值。

亞洲最大經濟體中國也想抑制物價壓力,已不再強烈抗拒人民幣升值,這可能在亞洲引發連鎖效應。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上個月表示,中國可能運用「包括利率和匯率」在內的手段,來抑制糧價和房價上漲。

IMF副總經理李普斯基(John Lipsky)7日警告,隨著通膨壓力升高,帶領全球經濟復甦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已出現過熱跡象。IMF過去數月曾多次對價格壓力風險提出預警,這次由李普斯基出馬表達關切,顯示IMF更加擔心通膨問題。

標普8日也說,亞洲正穩健成長,有助支撐亞太國家的信譽,但資金大舉流入和通膨壓力升高成為亞洲經濟的最大威脅。印尼、南韓和泰國在應對資金流動時面臨的考驗最嚴峻,應避免過於複雜的匯率管理,也得小心過猶不及,免得把資金全嚇跑。



◆ 惠譽:2013年中國恐爆銀行危機

自由 2011.03.09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惠譽信評表示,在銀行業放款金額創新高,以及房價暴漲熱潮結束後,中國銀行業二○一三年爆發危機的機率達六成。

惠譽駐倫敦資深主管法克斯表示,一旦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銀行業資產負債表就會出現缺口。

中國政府為了因應金融危機,推出刺激經濟計畫,過去兩年銀行業配合政策,新增放款金額創紀錄最高,達人民幣十七.五兆元,也助長房價大漲。中國監管單位為了避免銀行業發生風險,已對銀行業進行房價可能大跌的壓力測試,並禁止銀行業對地方政府融資機構放款。

根據惠譽二○○五年開始採用的監督系統,中國的系統性風險屬於MPI3類別,在三個風險類別當中最高。法克斯表示,這項指標先前曾預見冰島、愛爾蘭的危機。

法克斯指出,被降到MPI3等級的新興國家中,六十%在三年內將面臨銀行系統危機;中國去年六月就降到這個等級。但他強調,這項指標也有失靈的時候,包括未能預見西班牙的銀行系統危機。

惠譽表示,新興國家的信用成長連續兩年超過十五%,房價漲幅超過五%,銀行業就會面臨系統性壓力。中國二○○八和二○○九年的平均信用成長達十八.六%,房價也大幅上漲。香港顧問公司Asianomics預估,中國銀行業大舉放款,可能導致銀行壞帳高達四千億美元。



◆ 台灣的公司制度不民主

【經濟日報╱社論】2011.03.09

台灣人民享受民主的果實,可以投票選舉總統、縣市長、鄉鎮市長,以及各級民意代表,而且在選前有清楚的候選人登記與相關個人資料、學經歷與政見可供參考。在立法委員部分,各政黨除了獲得所提名候選人當選的席次,亦可依得票率分配得到不分區席次;依這樣的民意代表產生機制,也就不太可能出現單一政黨掌握所有席次的獨裁現象。然而上述民主的ABC,在台灣的公司制度卻缺失甚多!

例如公司法第192條之1、216條之1僅載明,公開發行公司的董事、監察人選舉「得」採候選人提名制度,亦即若不採候選人提名制度者,則股東不知道要選誰,也不知道有誰在競選。當然,大股東會有一份欲當選的董事、監察人名單,透過自己、所掌握與合作群體的持股,讓自己屬意的董監事當選;但因缺乏強制提名制度,也就大大增加大股東掌控董監事選舉結果的空間。

雖然近年來引進相關制度,包括公開發行公司股東會有改選董事、監察人議案者,徵求人須有徵求委託書的書面及載明所支持被選舉人的相關資料,持有1%股份以上股東,亦得以書面向公司提出董監事候選名單與檢附相關資料,依法規或章程設有獨立董事的公司須採提名制度等,但目前我國公開發行公司對非獨立董事、監察人的選舉,大多採非提名制度,造成台灣公司法制的不民主。

台灣公司法制偏離公司民主常軌的情事尚不止於此。例如公司法第198條允許公司章程另有規定時,不須採用累積投票制。累積投票制是指每一股份擁有與應選出董事人數相同的選舉權,得集中選舉一人,或分配選舉數人。如果大股東發動修改公司章程,規定董監事選舉採全額連記法,如此就不能把全部的選舉權投在同一人身上,而只能分別投不同人,直接造成只要有任何一大股東透過自己、所掌握與合作群體持股,再搭配台灣獨步全球的委託書徵求生態,掌握超過50%股權者,即可全拿所有董監事當選席次,形成外部股東無法參與公司經營,更缺乏任何監督力量。

雖然有志之士呼籲多年,經濟部亦提出公司法修正案強制採用累積投票制,但今年初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時,卻因部分立委反對遭到保留,將留待黨團協商,使得公司民主、股東民主的基本權利再度無法即時得以伸張。

台灣公司法不民主的地方,還有允許影子董事(幕後控制者)的存在。公司法第27條規定政府或法人為股東時,得由自己或代表人當選董事或監察人,進而指派自然人代表行使職權。此一規定造成董事、監察人的法人代表僅是代表法人,而該法人的控制者可不用擔任公司董事、監察人,直接掌握公司重大決策卻規避監督,同時也不用承擔董事、監察人的法律責任。因此,要達到掌握公司的目的非常簡單,公司法還配合規定上述這類法人代表可隨時改派補足,如果法人代表不服從幕後控制者的意旨行使職權,則極可能很快就從公司董事、監察人席位消失,並由順從者取而代之。

以目前炒得沸沸揚揚的南山人壽標售案,得標人是潤成投資公司,其大股東是潤泰全球、潤泰創新等,但在標售案對外發表意見、與媒體和相關機關溝通之人是未有法律定位的總裁,而其在上述兩家上市公司也未擔任任何職務。

由此可見,台灣公司法制中的不民主現象甚多,每次要修改一個不合理的規定不是遙遙無期,就是無由延宕多年,只能奉勸投資人投資股票時絕對不能太樂觀,因為公司法制與相關法規並不是完全站在你(妳)這邊。

fsj 提到...

外媒:大陸國債占GDP70%

【經濟日報╱記者李宇欣/綜合報導】2011.03.10

根據中國大陸政府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相較於其他經濟體,大陸的債務負擔偏低且可控,但遭到華爾街日報踢爆此說法。

華爾街日報報導,目前大陸的債務負擔是普遍認可總債務水準的「三倍以上」,對抗通貨膨脹是大陸經濟的當務之急。

對於外媒的質疑,大陸財政部長謝旭人在北京的記者會上,並未直接回答債務真實性的問題;財政部新聞辦公室也未對此做出回應。

官方公布的債務約占大陸GDP的17%,華爾街日報計算出中間的差距認為,大陸的債務約占GDP70%以上。

大陸人民代表大會年度會議公布最新債務數據,財政部表示,2010年底中央政府的債務是1.03兆美元,占GDP的17%左右,遠低於美國、日本和歐洲等主要經濟體的債務占GDP比重。

華爾街日報指出,大陸地方政府和很多國有銀行部門的負債,正在限制中央政府對抗通貨膨脹,如果將所有的債務一併計算,大陸的債務負擔是目前普遍認可總債務水準的三倍以上。

大陸財政部出具的數據,沒有包含地方政府、很多大型國企、中央部委所持有的債務,都未納入考慮,甚至鐵路的負債也沒算進去,因此國際媒體駁斥其真實性。經濟學家表示,大陸官方數據低估過去兩年貸款激增時所產生的不良貸款等負債項目,渣打銀行中國經濟學家王志浩估計,若包含或有負債,大陸總負債占GDP的比例高達77%。

北京經濟研究公司龍洲經訊董事總經理葛藝豪認為,大陸總負債占GDP比例約75%。

※ 相關報導:

* 大陸鐵道部負債9兆 衝擊高鐵
http://www.udn.com/2011/3/10/NEWS/MAINLAND/MAI3/6201335.shtml

前大陸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涉嫌貪汙被撤職後,多名高鐵專家對大陸興建高鐵的進度提出質疑,而鐵道部高達人民幣2兆元(約新台幣8.95兆元)的債務也攤在世人面前。



◆ 澳洲洪災效應 焦煤下季衝新高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1.03.10

金融時報報導,受澳洲洪災阻斷供應影響,今年第二季焦煤價格將創空前新高,這勢必增加鋼鐵廠的生產成本並加重全球通膨壓力。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的話指出,大型礦商英美能源集團(Anglo American)已敲定4到6月的合約價為每噸330美元,價格比第一季躍增47%,也超越2008年創下每噸300美元的紀錄。

焦煤合約價上漲將使鋼鐵業的處境雪上加霜,該產業先前已飽受鐵礦砂價格迭創新高之苦。此外,在食物和石油價格狂飆之際,鋼鐵價格攀升也將進一步助漲通膨。

澳洲昆士蘭省供應全球大約55%的焦煤,今年1月的洪災淹沒了該省三分之二的土地,許多焦煤礦坑被迫關閉,包括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等焦煤業者都得延期出貨。

麥格里集團(Macquarie)大宗商品分析師漢彌爾頓指出,昆士蘭的焦煤生產中斷,已導致供應鏈的庫存量嚴重縮水,「隨著鋼鐵廠持續增產而庫存量不斷下滑,鋼鐵製造商將面臨更大成本壓力」。

英美能源敲定的合約規模不得而知,但市場普遍認為,鋼鐵廠接受如此高的合約價反映焦煤嚴重短缺,這也意味未來幾季的合約價可能都在類似的高檔徘徊。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商品部門分析師摩爾估計,這波洪災可能導致今年上半年市場的焦煤供應減少2,500萬噸,約占全球出貨量的兩成。她預估,進入3月後焦煤庫存將變得更吃緊,現貨價可能衝上每噸400美元。

英美能源和鋼鐵業者按季議價打破了焦煤市場的傳統作法。

過去業界的合約價都由必和必拓三菱聯合公司(BHP Mitsubishi)率先敲定,之後再作為其他生產商的訂價基準。

高盛公司的資料顯示,昆士蘭省1月和2月的焦煤出口量比去年同期萎縮1,100萬噸,降至1,650萬噸,比三年的平均產量減少三成。

昆士蘭資源委員會執行長羅奇日前指出,四大焦煤礦坑中還有三處仍在處理後續淹水問題。

該委員會預估,到今年6月底止的12個月期間,昆士蘭省的焦煤產量將銳減3,000萬噸。



◆ 歐盟將陷入 失落的5年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2011-03-10 工商時報

葡萄牙與希臘10年期公債殖利率再飆新高,顯示市場信心仍舊疲弱,擔憂葡國將被迫接受紓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利茲(Joseph Stiglitz)警告,政府大砍預算將損及經濟復甦,歐盟可能陷入「失落的5年」。

史蒂格利茲周二在紐約接受彭博廣播訪問時指出,一旦歐盟國家削減預算,恐會損及經濟復甦,歐盟可能將面臨日本曾經歷的「失落年代」。

現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史蒂格利茲說,「日本在1997年到1998年間,太早試圖平衡財政預算,導致日本走入另一個失落的5年,歐洲現今也面臨同樣危機。」

儘管近期能源與糧食價格上揚,史蒂格利茲認為,以現在產能過剩的程度來看,要引發真正的通膨動能與持續通膨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葡萄牙10年期公債殖利率周三盤中飆升至7.80%,寫下1999年以歐元發行公債以來最高。殖利率連連刷新記錄,主要因葡國預備周三發行最高10億歐元(約14億美元)的2年期公債,殖利率達5.993%,高於去年9月發行殖利率4.086%,反映投資人對葡國財政與償債能力的疑慮增加。

市場人士認為,葡萄牙未來恐怕無法應付現行的殖利率,最終可能步上希臘和愛爾蘭的後塵,向國際尋求支援。花旗駐倫敦利率策略部門主管史考菲爾德(Mark Schofield)指出,「節節攀升的借貸成本是市場上的關鍵議題。葡萄牙已發行許多債券,也令外界擔憂該國可能被迫尋求紓困。」

希臘10年期債券殖利率亦上揚至12.696%。交易員表示,此殖利率水準意味著市場認為該國債券恐須重整,持有公債的買家最後可能陷入虧損。

標準普爾歐洲主權評等部門主管克雷莫(Moritz Kraemer)周二稍晚表示,部分歐元區國家的債信評等可能會遭調降,希臘債券存在違約的可能。

義大利10年期債券殖利率亦升至5%,為2008年11月以來首見。

※ 相關報導:

* 拉警報 葡萄牙公債殖利率飆高
http://www.udn.com/2011/3/10/NEWS/WORLD/WOR2/6201424.shtml

葡萄牙9日標售10億歐元的兩年期公債,但發債成本大幅提高,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刷新歐元區成立以來的紀錄,引發歐洲債信危機加劇的疑慮。標準普爾公司(S&P)警告,不排除繼續調降葡萄牙、愛爾蘭和希臘等國的主權債信評等。

fsj 提到...

震前早已債台高築 日恐爆財政危機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3.12

日本大地震使全球金融市場為之震盪,可是關於地震後續影響的分析眾說紛紜。歐美分析家說,這次地震使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發生財政危機的可能性提高,世界各國也可能受到波及。

專家表示,這場天災造成的損害可能還要再過幾天才會明朗,而社會和經濟損害愈大,政府防止財政危機的能力和意願受到的威脅也愈大。他們強調日本政府目前財政狀況很脆弱,而地震造成的經濟餘震可能影響全球經濟。

日本野村銀行經濟學家則比較篤定,指出1995年的神戶大地震沒有對日本經濟造成嚴重損害,而且這次地震震央位於日本北部,不像神戶位於人口稠密的西南部,因此地震對經濟造成長期影響的可能性更低。

神戶地震後,日本經濟只過了兩季就復原,不過現在日本的經濟情況比那時差得多。地震已迫使一些大企業位於日本東北部的工廠停工。東北部也是日本重要的漁業和農業區。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這次地震重創一直試圖擺脫通貨緊縮壓力的日本經濟。雖然天災之後經常需要大規模重建,有助於刺激經濟成長,可是日本政府幾已沒有為災後重建籌集資金的空間,可能被迫對外舉債。問題是,日本已擁有各工業國最沈重的債務擔負,債務幾為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兩倍。

※ 相關報導:

* 末日博士羅比尼:日赤字 雪上加霜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6206567.shtml

羅比尼還表示:「短期而言,遇到這樣的震撼,經濟活動通常會隨之放緩,而且同一季工業生產會衰退,不過隨著時間演進,政府若祭出大規模財政刺激方案,經濟短期內還是有可能會復甦。」

* 日本強震 半導體業恐無一倖免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206103.shtml

日本超大地震動搖全球電子業,全球前兩半導體矽晶圓廠信越、SUMCO部分產線因地震受創,最上游原材料拉警報,力晶昨(11)日已宣布暫停DRAM現貨報價;全球第二大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廠東芝也傳受創,恐衝擊蘋果雙i出貨。

* 彭淮南:台灣還有3,000億熱錢
http://www.udn.com/2011/3/11/NEWS/FINANCE/FIN2/6203855.shtml

面對新一波熱錢來襲,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10)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時指出,「外資熱錢已經從台灣市場匯出1,575億元」。



◆ 物價降溫無效 大陸通膨不動如山 4.9%

中廣新聞/夏明珠 2011-03-11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上週末人大工作報告中宣示,打擊通膨是大陸當前最迫切的工作,實際上,中國當局已經採取一連串壓抑物價上漲的措施,但是通膨依然紋風不動,今天公佈的二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百分之4.9,和一月份相同。

通膨不動如山,中國領導階層的壓力,也更大了,怕只怕物價上漲會引發社會動盪。

中國當局為今年通膨設定的警戒值是百分之四,4.9超出警戒值很多,分析預測,在糧食以及其他民生必需品供應吃緊的狀況下,大陸的物價上漲,在夏天以前,恐怕很難冷卻。

※ 相關報導:

* 周小川:抗通膨 利率政策優先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206001.shtml

面對當前通貨膨脹壓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大陸央行在政策工具運用上利率工具將先於匯率。他並強調,人民幣匯率改革仍將繼續堅持「漸進性」原則,不會採取一次性大幅度升值。



◆ 美家庭收入多了 支出也多了

【聯合晚報╱美聯社華盛頓10日電】2011.03.11

美國聯準會公布報告說,美國家庭去年第四季淨資產增加,民眾支出隨之變多,但企業支出尚待跟進。

美國企業尚無信心將支出恢復到正常水準,囤積的現金近1.9兆美元,創下紀錄。現金部位現在占美國企業資產的13%,比率創1984年以來最高紀錄。

聯準會報告顯示,美國家庭在經濟衰退時損失的財富正進一步復原。雖然房地產價值下跌1.6%,美國家庭第四季資產淨值成長3.8%,增至56.8兆美元,比起前一季2.6%的成長率,成長速度加快。美國家庭淨資產增加的主因是股市大漲。

家庭財富增加,讓美國人花更多錢,第四季支出增速創下2006年以來最快速度。

不過,企業仍在等待美國經濟和公司本身已經穩健到可以再度大舉支出的跡象。許多美國企業去年仍擔心可能出現二次衰退。

雖然高油價仍是隱憂,但經濟衰退的疑慮已經消退。隨著民眾消費增加,美國今年經濟成長可望加快。然而,許多企業仍舊小心翼翼。

標準普爾(S&P)分析師席佛布拉特表示,截至去年底為止,標準普爾500指數當中現金囤積得最多的前13名企業,合計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思科系統 (Cisco)持有402億美元,微軟接近400億美元,Google也有近350億美元。

經濟學家表示,整體而言,美國企業今年花了更多現金,但許多是用來提高股利和購買庫藏股,而非用來增雇人手或擴張。

美國目前失業率高達8.9%。經濟學家表示,降低失業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企業增加支出、聘雇員工。



◆ 馬凱:迫在眉睫的災難

【聯合報╱馬凱】2011.03.11

隨著全球經濟一步步脫離金融海嘯的魅影,走向復甦之路,大家的心情也一天天歡欣輕快;唯一的疑慮,就是石油價格步步走高,一轉眼又突破百元,而黃豆、玉米、小麥等基本糧食的價格,在先進諸國如美、歐、日等尚未脫離泥淖、經濟欲振乏力之際,便已率先重回金融海嘯前的高峰。這天然能源與天然物資兩面夾擊,一股通膨熱浪已撲面而來,正不知將對全球各國造成多大的威脅。

不過,許多精悍的專家立刻出來安撫人心;他們宣稱,糧價暴漲,乃是去年以來主要糧食生產大國,諸如澳洲、俄羅斯等,突發水、旱天災,讓糧食供給忽受衝擊,加以滾滾熱錢借機炒作所致;等到天災先後平息,糧食生產基地擴充,高竄的糧價自會回落。石油價格飆漲更是北非、中東如野火燎原的茉莉花革命所引發;等到動亂緩和,而產油國家組織又大事增產石油,風波也會平息,通膨的火苗一定燒不起來。

但天災在各地此起彼落,都被歸咎於氣候異常,既然氣候異常愈演愈烈,頻仍的天災豈有已時?而北非、中東點燃的茉莉花革命,真正的導火線正是一飛衝天的糧價,使窮國每日依賴一、二美元度日的無數貧戶買不起足夠的糧食,面臨斷炊的困境。生死存亡的關頭,只要糧價續飆,問題就愈燒愈大,看不到盡頭。

事實上,天災與人禍還不是油、糧價格狂飆的真正罪魁禍首。君不見,二○○八年金融海嘯爆發前,四海昇平,既無天災也不見人禍,油價攀升至一四七美元,糧價更短期內上漲數倍,那又要如何解釋?因此,即使消弭天災人禍,只要美、歐、日等國的經濟真正復甦,我們豈能避免同樣乃至更高的油、糧價格?

二○○八年糧價驟升,由於以十億計的貧窮國家百姓生存受到威脅,不旋踵之間即爆發卅餘國動亂,正向國與國間的戰亂逼近。幸好天可憐見,降下金融海嘯澆熄一場大禍,人類社會得以倖免於難,而且給全人類兩年的假期,認真思考這個無從迴避的災難要如何化解。兩年於茲,六十多億人類社會的成員竟然無動於衷,只一心盼望全球經濟快步復甦、早日重回二○○八年的榮景。如今假期已盡,經濟不斷接近我們期盼的好景,這個天大的災難正在轉角,而且已經引爆了茉莉花革命,甚至以兩位數成長的中國大陸也如臨大敵。人類該怎麼辦?

其實,只要認清真正的禍源,消災解難易如反掌。糧價大漲的根本原因,就是廿年來幾乎全部的開發中國家都搭上成長的特快車,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明顯改善,因而一償百年夙願,要跟美國人一樣坐小轎車、吹冷氣,用冰箱,要同樣大啖牛排、豬肉、乳類製品。這理所當然的願望逐步實現,本是美事。只是這一群人高達五十多億,比先進國家高出十倍;所以大口吃肉,十幾倍的穀物就進了家畜口中;輕鬆開車,石油供需就失去平衡。而據估計,美國人只要少吃十分之一牛肉,省下的穀物可養活六億人;反過來看,五十多億人多吃一倍肉類,全部穀物都將消耗殆盡。這就是災難的淵藪,解厄的關鍵亦在於此。

我們不敢也不可能讓富有的美國人少吃一口牛肉;但若性命交關的其他國家不必吃素,只要峻拒大塊牛排、豬排,而以肉絲取代,這一場大禍就能從根本化解。從今而後,當盤中出現一大塊牛排時,請仔細端詳,牛排下可能正繫著一條人命!(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 相關報導:

* 沙國若動亂 油價恐破200美元
http://www.udn.com/2011/3/11/NEWS/WORLD/WOR2/6204025.shtml

不管這次的示威規模有多大,都讓全球石油市場心驚膽戰。利比亞每日產油一百六十萬桶,即使動亂也可由沙國填補短缺部分,然而如果沙國動盪不安,沒有任何一國可以彌補沙國的產油量。

fsj 提到...

日本工業心臟沒震到 全球安啦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1.03.13

日本強震和海嘯造成生命和財產重大損失,但由於主要工業中心不在災區,而且從阪神地震的經驗可知,大地震對日本經濟是短多長空,對全球經濟復甦影響更有限。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地震和地質災害科學顧問艾伯蓋特(Dave Applegate)表示,日本強震對經濟造成的損害,有三分之一的機率會達100億到1,000億美元,可能導致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減少近1%,這還不算海嘯帶來的損失。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全球外匯主管漢德克估算,重建成本可能占日本GDP的2%至3%;BMO首席經濟學家庫柏下修日本第一季GDP成長預估值,但她認為重建有助推高第二季和第三季GDP。

研究機構IHS首席經濟學家貝拉維許預估,若計入重建效應,地震可能只造成日本今年經濟成長率減少0.2個百分點,對全球成長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

多數經濟學家和分析師也認為,這次大地震對經濟的衝擊有限。首先,這次災情最慘重的宮城縣區域,經濟規模較小,主要產業是農業和林業,經濟產值僅占全國1.7%左右,不像1995年1月的阪神地震,直接命中日本工業心臟地帶。

華府智庫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資深院士諾蘭德表示,如果震央再往南幾百哩,對經濟和人員造成的損失就更難以估計。從這點來看,日本躲過一顆大子彈。

當年阪神地震奪走逾6,000條人命,總損失約為13兆日圓(以現在匯率換算約為1,580億美元)。但之後三季日本GDP 成長約1%;當年2、3月的工業生產,從地震發生的1月萎縮2.6%彈升逾3%。

※ 相關報導:

* 強震衝擊 消電供應鏈大亂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6207491.shtml

日本東北部11日遭逢強震襲擊,重創當地眾多產業,汽車和消費者電子製造商廠房設施受損,鋼鐵業和飲料生產商生產也中斷,可能衝擊未來數周的全球供應鏈。



◆ 全球熱錢 流向亞太房地產

中央社 2011/03/13

根據戴德梁行最新預估,今年全球流向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將達3290億美元,其中以投入亞太地區房地產的熱錢成長最高達45%;美商ERA不動產則看好台、日、泰房市。

美商ERA不動產以「全球房地產指南」(GlobalProperty Guide)指出,去年第4季只有15個國家房價維持上漲,台灣是其中之一,房價平均漲幅達9.7% 。

美商ERA不動產台灣區總經理黃鵬 (言希)分析,雖然政府今年祭出「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俗稱奢侈稅),但台灣房價今年仍將維持緩步上升。

黃鵬 (言希)指出,政府以奢侈稅打擊短期交易投機客,但在台灣取得土地的資金成本仍偏低,再加上經濟成長吸引國際熱錢湧入,包括台灣、泰國、日本的房價,仍被評為「後勢看好」。

他認為,打房唯一成功的地區是新加坡。

他說,新加坡政府將印花稅的課徵範圍延長為4年,讓國際熱錢「口袋再深」也撐不住,而在印花稅課徵後,今年第1季交易量就重挫60%,ERA新加坡辦公室營收也較去年同期減少47%。

至於中國大陸,他認為打房措施應只有短期效果,他以全球不動產投資人協會(AFIRE)的資料分析,今年中國大陸仍是全球投資客首選,像是上海不動產投資報酬率就達5%。

戴德梁行預估,今年將有104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的資金投向亞太區房地產,較去年投入的金額成長45%;投入歐洲區房地產約1140億美元;投向美洲的資金小幅增加至1110億美元。

戴德梁行分析,投入亞洲房地產的資金,以香港、中國及新加坡為主,而在這三個地方的政府相繼祭出打房政策後,預估未來投入亞洲區的資金將趨向平穩;而全球房產投資者的首選國家,則是美國。



◆ 擴大救助 歐盟再砸4400億歐元紓困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03.13

經過8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到布魯塞爾時間今天凌晨1時30 ,在德國讓步下,歐元區成員國領導人終於就債務危機全面應對方案達成協議,未來可動用4400億歐元的緊急紓困基金,直接向債務危機國購買政府公債,並放寬希臘償還紓困金的條件。

雖然歐洲國家一年來提出一連串的紓困計畫,歐債危機沸騰至今仍未解決,這次各方原本也不看好歐元區領袖會議的成效,而把希望放在3月24、25日的歐盟春季高峰會。但希臘和西班牙的債信評級在本周稍早遭調降,金融市場緊張升高、歐元續貶,使得會議必須拿出辦法的急迫性增加。

德國總理梅克爾原本堅持各國投入更多資金,才願意支持「歐洲金融穩定工具」 (EFSF)擴大融資能力,但她最後同意讓EFSF的融資能力從2500億歐元提升至4400億歐元,而且可在一級市場購買歐元區國家發行的政府公債。

希臘爆發債務危機後,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 (IMF)設立了7500億歐元的三年救助機制,其中4400億歐元是由歐元區國家擔保設立的歐洲金融穩定工具,但之前可動用的融資金額僅2500億歐元。今天的決定可望有助擴大救助機制的借貸能力,並降低歐元區成員國的融資成本。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在慕尼黑的分析師柏森沃斯指出,歐元區領袖能達成協議頗出人意外,協議中明顯包含了防止債務危機惡化的「防火牆元素」。

增加融資能力可防止萬一希臘重整階段造成市場恐慌,可協助其他有困難的國家取得融資。各方成本憂心,2500億歐元的融資額度,無法拯救像西班牙這樣大型國家的債務危機。購買政府公債可幫助穩定公債價格和危機國家的融資成本。

歐洲領袖並同意,放寬希臘還款年限為7年半,利率則降一碼到4.2%。去年5月,歐盟和IMF提供希臘1100億歐元紓困金,貸款期限三年、利率5.2%。

但愛爾蘭尋求降低貸款利率卻碰壁,法國總統沙克吉對愛爾蘭不肯提高公司稅十分不滿,他指責愛爾蘭總理肯尼,想要各國幫助,自己卻在稅率上毫不讓步。

愛爾蘭為吸引外資,公司稅僅為12.5%,遠低於歐盟平均水準。愛爾蘭675億歐元的紓困金利率達5.8%,是否調降要到3 月24日高峰會再討論。



◆ 打網路侵權 大陸列重點工作

中央社 2011.03.13

大陸公安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今天都表示將打擊網路侵權列為重點工作,工商總局還要公布對異地查處和電子證據取證的兩個文件,加強打擊網路侵權的行動力。

中新社報導,在大陸第11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4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辦的記者會上,大陸公安部公布,代號「亮劍」的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犯罪專案行動,實施5個月,破獲案件5442起,總值人民幣45億元(約新台幣207億元)。

查獲涉及侵權商品種類從食品、煙酒、藥品、農資、化妝品、服裝、箱包,到電子產品、家電、汽車配件、盜版圖書、光碟等。

其中在打擊網路侵權方面,公安部「亮劍」專案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經濟犯罪偵查局局長孟慶豐表示,破獲利用網路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提供盜版作品下載的案件183起,盜版網站292個,涉案總值約人民幣5億元(約新台幣23億元)。

孟慶豐指出,智財權犯罪有5個特點:犯罪快速增加;侵害領域廣泛,尤其在網路上有新發展;地域擴散,連中西部也發生嚴重侵害民生的智財權犯罪案件;犯罪隱蔽且創新;犯罪國際化。

大陸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付雙建則表示,大陸2010年共查處各類商標違法案件5.6萬件。

為打擊網路侵權,付雙建表示,除了已公布「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並正在修改「商標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主要是對異地查處和電子證據取證,使打擊網路侵權行動更有力。

fsj 提到...

日經濟陣痛 年底反彈

中央社 2011.03.14

日本日前發生史上最嚴重地震與海嘯,災情持續擴大,專家估計保險損失約在146億到346億美元,但預估經濟在今年底可以反彈成長。

日本震災今天未對倫敦股市造成重大影響,以藍籌股為主的「金融時報100種指數」(FTSE 100)到下午近2時,下跌0.2%,報5816.91點。

受到地震與海嘯影響,包括豐田(Toyota)等日本大型車商工廠停工,加上財物與人員傷亡慘重,外界高度關切日本的經濟前景。

野村公司(Nomura)分析師指出,地震與海嘯將對今年第2季及第3季的經濟造成影響,經濟復甦需要的時間,將比之前預估來的長,但年底經濟應能好轉。

野村公司預估,豐田、本田(Honda)及日產(Nissan)等公司今年的營運獲利將減少3%到8%。

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預估,日本震災對電子產業的衝擊很大,短期內將重創電子產業的供應鍊。

索尼(Sony)公司在災區的8個工廠已暫時停工,索尼表示,目前無法確定生產線何時可以再啟動。

生產電腦、半導體及核子反應爐等產品的東芝公司(Toshiba)也表示,不能確定位在日本北部的工廠何時可以復工。

不過,經濟學家看好災後重建對營建業帶來的商機,以1995年神戶(Kobe)大地震為例,重建經費達1000億美元,保險業支付約30億美元,神戶也是工業集中地區,占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12%。

相對之下,11日發生的強震在東北地區,經濟產值約占日本GDP的7%,但當地的核電廠爆炸造成重大損失,保險業者預估需要支付146億到346億美元。

瑞士再保公司(Swiss Re)表示,目前很難精確估算地震造成的損失,因為情況持續在改變,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算出來。

※ 相關報導:

* 穩定金融市場 日央行注資15兆日圓
http://www.udn.com/2011/3/14/NEWS/WORLD/WORS3/6209651.shtml

今天是日本強震後第一個上班日,日本央行宣布注資15兆日圓 (1830億美元),以穩定金融市場。



◆ 這一震 台灣工業打噴嚏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1.03.14

台灣與日本在工業生產供應鏈上相當程度依存關係,日本震災重創部分工業生產,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表示,只要能在國際市場或其他國家買到貨,應不受影響,但國內產業受影響較大的可能會是面板與半導體,面板的問題出在日本所生產的一種特用化學品;半導體的問題出在日本生產的矽晶體。

杜紫軍說,震災重創日本汽車、石化、半導體等工業,可能對台灣產業在供應鏈上零組件的影響情況,工業局已做了初步的整體評估,但個別產業的確切影響程度如何?工業局還要與不同產業的業者進行了解,才能有明確的答案。

對於有關「日本三大汽車廠受到強震衝擊,豐田、本田與日產部分廠區都宣布停產,若五天內未恢復生產,台灣車廠恐怕就要面臨斷線的危機,今年台灣車市原本銷售量可達35萬輛,恐將大打折扣」媒體報導一事,杜紫軍並未正面回答,但他認為真正的情況可能不會像目前想像的那麼嚴重,因為日本汽車工廠未必全在震災區。

就算在震災區,如果只是缺水缺電而無法生產,過幾天就可能恢復正常生產。杜紫軍說:汽車產業到底受影響多大?工業局在最短時間內,會與國內汽車業者進行了解。

杜紫軍強調說,台灣與日本在工業生產上有供應鏈的依存關係,但如果零組件或原料可能從國際市場或其他國家買得到,國內工業生產就不受影響,反之就會受到影響。

※ 相關報導:

* 日本強震 恐衝擊iPad 2供應
http://www.udn.com/2011/3/14/NEWS/WORLD/WORS3/6208861.shtml

據了解,蘋果供應鏈持續供貨,供應商指出,蘋果為避免意外,均有兩家以上零組件供應商,且均簽約,產能須優先滿足蘋果需求,確保出貨不中斷。

* 台灣車廠零組件 足夠短線供應
http://www.udn.com/2011/3/14/NEWS/WORLD/WORS3/6209678.shtml

目前初步了解日本豐田無論人員、廠房與生產設施並未傳出嚴重災情,故未收到供應會受影響之訊息,但公共設施如道路交通、電力供應與港口設施等損壞狀況則尚未明朗。此是否影響供應因此受關注。



◆ 我見我思-巨震衝擊供應鍊

【呂紹煒】2011-03-14 中國時報

東日本大地震,讓大家再次看到全球產業既脆弱又強韌的供應鍊。幾個位於地震區的重要產業,立刻停擺、停止報價,全球供應鍊陷入混亂。從石化、汽車到科技產業,無一倖免。

供應鍊是指產業生產與流通過程中,所牽涉到的各類廠商─從原料供應商、生產組裝者、配銷單位到最後零售商,都算是其中一環。早期產業的供應鍊相對單純,彼此有供應關係的廠商不論是所在地區或對象都較單一。但在產業結構日益複雜、全球化引領下,供應鍊日益龐雜、關係更深。

一個終端產品內容動輒數百甚至上千個零組件,供應商來自全球各地。以引領風潮的iphone而言,鴻海固然是最主要的最終產品組裝廠商,但其使用的零組件可不是鴻海生產。從外殼、面板、觸控面板模組、連接器到鏡頭、通信晶片、處理器、基板、石英元件等,這些零組件來自台、美、日、韓等不同廠商。一個環節出問題,打亂供應鍊,產品出貨立刻出問題。

這次日本強震發生在東北的半導體重鎮區,東芝、索尼、富士通、信越化工等許多半導體上游重要廠商都設廠於此。表面上,台灣廠商可因國際其它廠商從日本轉單來台的效應而受惠,但實際上在這條供應鍊上,沒有人可以只受惠不受害。台灣廠商還是可能因半導體上游元件供貨減少甚至中斷,而面臨「接到新單卻難出貨」的窘境。

國際大廠在委外下單時,都會考慮到「分散風險」的因素,不會集中下單給一個廠商。一來避免廠商坐大,大廠最後反被「挾持」;二來預防該廠萬一發生事故時,完全無替代應變空間。不過,這種分散風險只是對個別廠商有效,如果一個生產國家或區域,全部陷入災難而停擺時,就只有乾瞪眼了。

台灣在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時,竹科半導體廠受創、機台移位,美國股市開市,那斯達克指數以重挫回應。原因就是做為全球科技供應鍊中,最重要的生產、整合者的「台灣公司」,如果生產受影響,產品供應鍊即中斷。

雖然,這條全球供應鍊有其脆弱的一面,但更有其韌性堅強的一面。因為供應鍊是在全球連結起來,當某部分出問題時,大部分情況都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改由其它地區的其它廠商取代。原供應鍊中的企業如不能在最短時間內復原、正常供貨,很快就可能被其它國家、其它企業替代。當然,技術特別、競爭利基強者,被替代的可能性越低,能夠「拖」的時間越長,但,大部分企業不具有此近似乎「獨占」的特性,總會有取代者存在。

九二一時,台灣科技廠商雖然受創,但業者很爭氣,在最短時間內復原恢復生產。這次日本大地震對日本企業的後續影響,考驗著這條供應鍊的韌性,更是對日本企業復原能力及產業地位的一次試煉。

fsj 提到...

日災變 不至於嚴重影響全球經濟

中央社 2011.03.15

德國政府經濟顧問波芬格(Peter Bofinger)指出,日本的地震、海嘯和核能電廠災變造成的損失估計超過千億美元,不過,尚不至於嚴重影響到全球經濟的成長。

波芬格接受南德日報專訪時表示,災變必然會對人們心理造成重大衝擊。日本過去20年景氣低迷,自然災害嚴重破壞基層建設,且導致工業停產,政府的負債會更嚴重。

他認為,即使在如此艱困情況下,日本不至於像希臘或是葡萄牙瀕臨國家破產,因為日本並沒有向國外大筆舉債。

波芬格分析,比起德國,甚至中國,日本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經濟體。出口只佔日本國民生產毛額的16%,貿易總值也只佔全球總值的4.5%。

他認為,日本的經濟問題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有限,仍在可掌控範圍內;倒是災情對人們心理造成的影響不可忽視。

為了穩定人心及市場,波芬格建議日本央行購買大企業的股票。他指出,日本政府有鉅額的外匯存底,應該可以運用。

福島核能電廠的問題加深全球各地對於核能安全的關切。針對這一點,波芬格認為,核能扮演的角色將被認真評估,而且可預見的是,它必然會降低。如果核能發電減少,油價又將承受壓力,油價上漲對全球經濟絕對不利。



◆ 限電至少持續兩周 恐重傷經濟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2011.03.15

日本福島核電廠因強震和海嘯而受損,已導致牽連甚廣的電力供應短缺,並可能牽連經濟各部門,日本經濟可能再陷衰退,全球供應鏈也將受到立即的衝擊。

為了協助受災區恢復供電,日本各地的電力公司紛紛縮減供電、把部分電力分給災區;全國各地的工廠、商店和家庭都將受到輪流停電影響。這項緊急措施預料將持續兩周、甚至更久。

獨立經濟學家兼投資策略師雅汀尼(Edward Yardeni)說:「問題是,這會不會嚴重影響日本製造產品的能力,且持續一段長時間。」

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說,日本經濟的展望原已困難重重,現在更增加許多不確定性,因為這場災難影響的層面仍不明朗,尤其是核電廠受損。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詹迪(Mark Zandi)說:「日本經濟有陷入另一波衰退之虞。」

日本的經濟活動在2010年第四季呈現萎縮,且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遭中國取代。詹迪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日本經濟很可能還會萎縮,但災後重建將使下半年的經濟回升。

經濟學家也說,如果限電措施和基礎設於損壞嚴重阻礙生產,可能傷及日本企業並影響外國消費者。日本汽車製造商近幾年來把大部分生產移往外國,但部分暢銷車款仍在日本製造供出口,包括油價飆漲下美國需求殷切的豐田Prius和本田Fit電動車。

※ 相關報導:

* 金融震撼 曝險金額逾千億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6211202.shtml

日本發生強震三天後,金管會昨(14)日發布最新統計,台灣金融機構對日本的相關投資與授信,總曝險金額高達新台幣1,041億元,遠高於市場預期。



◆ 溫家寶:當前最大危險在腐敗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東旭/北京報導】2011.03.15

中共總理溫家寶昨天在人大閉幕後的記者會上指出,「當前最大的危險在於腐敗,而消除腐敗的土壤還在於改革制度和體制」,他說自己剩下兩年任期,他將在穩物價、控通膨、防腐敗上做到「憂國不謀身、恪盡職守」。

溫家寶昨天共接受十二名中外記者提問,經濟議題上他說明了經濟成長減緩、通貨膨脹和抑制房價三個問題 。

針對「十二五」期間,經濟成長率放慢至百分之七,溫家寶指出,今後五年或更長時期,大陸要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發展主線。

他說,百分之七的發展速度也不算低了。大陸的經濟總量不斷增加,基數大了,真正實現有品質和效益的百分之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就業部分,大陸未來會特別重視發展科技型的中小企業、生產服務業等。

有關高物價的問題,溫家寶表示,通貨膨脹就像一隻老虎,如果放出來就很難再關進去。大陸將從三個方面管好通膨預期。一要發展生產,特別是農業生產保障供給;二要加強流通,加強改善農產品流通的薄弱環節;三要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管好市場。

控制房價也有三個方向,一要控制貨幣流動性;二是運用財政、稅收和金融手段調節市場需求;三是加強地方政府的責任,無論是物價和房價,地方都要負起責任來。也就是說「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房價也由地方負主要責任。

當CNN記者問到政治改革的問題時,溫家寶重申,政治體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保障。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險。

他認為,當前最大的危險在於腐敗。而消除腐敗的土壤還在於改革制度和體制。他深知國之命在人心,解決人民的怨氣,實現人民的願望就必須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和監督政府。

但溫家寶也說,在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他並指出,近來西亞、北非發生的政治動盪不能與中國相比,中國改革開放卅年來,經濟社會取得飛速的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這是舉世公認的。他說,任何國家都要走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發展道路都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和借鏡。

fsj 提到...

美林:日震影響供應鏈時間拉長

中央社 2011.03.16

日本強震後續影響持續延燒,美銀美林論壇今天(16)特地加開場次談論日震影響,美林全球半導體研究主管何浩銘表示,影響全球科技供應鏈時間恐拉長為4至6個月。

何浩銘表示,日本震災後對全球經濟影響評估分為3個階段,首先未來2至3週會重新評估日本供應鏈的情況,再評估非日本供應鏈的狀況,最後評估可能替代方向。

何浩銘指出,由於IC基板所需的化學原料CCL有90%由日本東芝及日立生產,目前均已停止接單,需尋找替代來源,加上面板影響約10%、邏輯IC影響低於10%,而日本在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及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的全球的市占率分別為40%及10%,對科技業的供應鏈仍有影響。

何浩銘認為,由於部分原料或零組件需要尋找替代貨源,全球科技供應鏈從原料、製造、組裝到成品,以及後續的運輸、分銷至零售通路,整個流程的影響時間可能會拉長為4至6個月。

至於未來市場需要多久才能回復原本的狀態?何浩銘認為,仍需視日本損害情況及尋找替代貨源、認證的時間。

美銀美林證券台灣及南韓經濟分析師SharmilaWhelan今天在美銀美林科技論壇的簡報會中表示,預估日本強震對日本的經濟成長率(GDP)影響小於0.5%,至於對亞洲及台灣的GDP影響約為0.1%。

※ 相關報導:

* 經濟海嘯正從日本輻射蔓延至全球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07190

雖然日本長期經濟不振,但靠著「產業立國」持續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的模式下,掌握產業最上游的產品和技術,才能在國際舞台上屹立不搖。



◆ 跌深反彈 日股收盤大漲5.68%

【聯合理財網╱綜合整理】2011.03.16

日本強震及核電廠危機引發日股重挫兩日後,今天強勁反彈。日經225指數收盤強彈488.57點,報9093.72點,漲幅5.68%,並創2008年11月10日(漲5.81%)以來單日最大漲幅紀錄。

東證指數收盤漲50.90點,報817.63點,漲幅6.64%,旗下33個分類指數收盤均告上漲。其中以纖維業、不動產業、礦業、證券業和情報通信業類股漲幅較大;電氣瓦斯業、紙漿、醫藥品、服務業和保險業類股漲幅較小。



◆ 赴日退團潮 旅遊營收少80億

中央社 2011-03-16

日本強震及輻射,讓人心慌慌,赴日旅遊出現退團潮。旅遊業者表示,國人赴日旅遊團已退到5月底,加上日人取消來台旅遊,營收減少可能達新台幣80億元。

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旅遊糾紛調處委員會主委彭鴻湘表示,日本是國人最喜歡前往旅遊的國家之一,3月中旬到4月中旬,本來是賞櫻旺季,目前卻出現全面性的退團潮,保守估計已退到5月底。

彭鴻湘表示,目前日本被列為旅遊紅色警示的關東及北海道地區,是約7成國人前往日本旅遊的主要目的地,大阪、神戶、名古屋等其他地區約佔3成。現在不僅是紅色警示地區旅客要退費,連預定前往非旅遊紅色警示地區的旅客,也有將近一半旅客要取消行程。

彭鴻湘說,以到東京賞櫻團為例,雖已列紅色警示區,但包括機票退票手續費及飯店預付訂金等必要費用,「消費者要有損失5000元心理準備」。

消費者有損失,但旅遊業者損失更多。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姚大光表示,保守估計,賞櫻旺季加上清明節4天連假,櫻花季期間原本預定前往日本的消費者高達5萬人,以每人團費4萬元計算,旅遊業營收就少20億元;加上約10萬人的自由行旅客,團客加自由行旅客,損失達到 50億元。

消費者前往日本旅遊意願低落,日本遊客來台人數預期也會明顯減少。姚大光表示,日本在4月底有黃金週長假,以往至少會有5萬日客來台旅遊,估計這部分相關產業營收會減少30億元,總合出境、入境營收減少部分,估計觀光旅遊業近期損失可能達到80億元。

彭鴻湘表示,目前國內專營日本線的合格中小型旅行社業者約100多家,估計撐到5月底前沒問題,但若赴日旅遊屆時沒有好轉,有些旅行社情形堪慮。



◆ 日客持續退房 國內飯店剉咧等

已取消近千間訂房數

自由 2011.03.16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日本震災,國內各大飯店間接成了「受災戶」,飯店業者已陸續接獲退房通知,累計至昨天,國內飯店至少接獲日本取消近千間的訂房數,估計日本客人流失超過一至兩成,退房狀況還在持續。

「很慘!退房還在發酵中,這陣子團客愈多的飯店,衝擊愈大!」飯店業者透露,還好現在不是日本五月的黃金週,否則損失難以估計,這波震災,影響最大的是團客多的飯店,一次可能突然取消一、二十間訂房,客群以商務客或自由行為主的飯店,多是散客影響比較小。

業者分析,日客來台除偏愛台灣都會旅遊,也喜歡到知本泡湯、到日月潭、花蓮觀光;都會旅遊最喜愛住北市中山北路沿線為主的飯店,包括國賓、老爺、晶華、圓山等。

台北老爺酒店表示,高達九成客源來自日本,但因為多為商務旅客,尚未出現立即而明顯的退房數;團客不少的花蓮翰品、台北國賓、台北喜來登影響不小,已有超過百間的退房數。

美麗信、日月潭涵碧樓、知本老爺等飯店,客源多來自關西、大阪等非受災區,取消訂房的狀況並不明顯。

提供免費打台日國際電話

為了服務來台的日本旅客,國內不少飯店提供貼心服務,日月潭涵碧樓、雲朗觀光旗下的桃園中信、中壢中信等,提供日客免費打台日國際電話,安心在台遊玩。

圓山大飯店及雲朗觀光集團第一時間,寫了慰問信給日籍住房旅客;雲朗觀光旗下八家直營館,還發起觀光客送愛到日本的募款活動。



◆ 歐盟 債務失衡規範將更嚴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路透布魯塞爾十五日電】2011.03.16

歐盟各國財政部長15日同意進一步規範過度舉債和總體經濟失衡,力圖支撐市場信心,以化解歐洲的主權債信危機。

歐盟各國財長通過歐盟執委會提案,對違反歐盟預算規定的成員國更迅速而自動地施以財政制裁措施,緊縮歐洲穩定與成長協定的規範內容。歐盟財長在會後聲明說:「理事會同意一套綜合措施方案,目標是為了強化歐盟(具體而言是指歐元區國家)的經濟治理,以因應近來公債市場動盪所凸顯的挑戰。」

若歐元區國家無視成員國應努力達成預算平衡或盈餘的規定,該國之後每年開支將不得超過中期的經濟成長率。若未遵守規定,執委會將先提出警告;若該國置之不理,執委會將對該國收取占GDP 0.2%的押金,但這筆款項會計算利息。

歐盟執委會也提議,若歐元區成員國的預算赤字超過3%的上限,將對違規國收取占GDP 0.2%的不計息押金。若違規國未依改善財政,這筆押金將轉為罰金。

為了凸顯對縮減債務的重視,歐盟財長也同意,公共債務占GDP比重超過60%的歐元區成員國,之後每年將必須縮減0.05%的過多債務,每三年評估一次。若債務過多的國家未實施削減措施,將遭執委會收取占GDP 0.2%的不計息押金。

但為了爭取義大利和波蘭等國同意,歐盟財長也納入特定警戒條款,也就是歐盟不會只以數字基準判定一國的赤字是否過高,也會考慮到民間部門和老化成本的相關隱性負債、以及實施退休金金改革的淨成本等。

此外,為了儘可能降低總體經濟失衡引發的危機,例如愛爾蘭或西班牙的房市泡沫,歐盟執委會也提議監控歐盟成員國的經濟體質,以察覺正在浮現的失衡狀況。

若有成員國總體經濟嚴重失衡,該國將進入過度失衡程序,須根據歐盟各國財長的建議降低失衡情況;但若成員國一再違反各國財長的建議,將面臨制裁措施,包括每年遭處以相當於占GDP 0.1%的罰金。

fsj 提到...

升破77 日圓匯價飆至二戰後新高

【聯合晚報╱記者周品均/台北報導】2011.03.17

在市場預期日本災後將有將有大規模保險金,以及海外資產匯入日本下,日圓對美元匯率在今日盤中創下76.36元的歷史新高,超越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日圓匯價升至79.75元的紀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新高點,不過,在日股下跌的影響下,日圓也隨之走貶至79元左右的關卡,而新台幣、韓元等亞洲貨幣今日也在亞股走跌的情況下,呈現小幅貶值格局。

日圓匯率連續升值5天,今日在亞洲匯市早盤中寫下歷史新高,一度來到76.36元的價位,由於日本大地震引發後續核電廠爆炸,以及輻射外洩的危機,傷害更甚1995年的阪神地震,日圓匯價也在一周內突破阪神地震時創下的79.75元高點,寫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高。匯銀人士指出,由於市場對於日本在海外投資獲利了結、匯回日本,以及災後保險金的匯入預期高,加上恐慌心理因素,導致日本政府雖釋出大量貨幣,仍抵不住日圓升值的力道,短期內日圓將持續面臨升值壓力。

而亞洲貨幣則受到亞洲股市下跌的影響走貶,新台幣匯率上午盤中價位約在29.6元左右,呈現小幅走貶格局;而韓元也在韓國股市下跌的影響下,上午價位約在 1138元左右,與昨日收盤價1130.8元相比,呈現貶值態勢;與日本投資連動性高的澳幣與紐幣近期則受到日本獲利了結海外投資的影響,有較大幅度的回檔。



◆ 重建資金回流 日人海外大撤資

【聯合晚報╱記者吳瑞菁/台北報導】2011.03.17

日本強震海嘯侵襲後,日圓對美元匯率持續強升。日本投資信託協會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日本散戶投資海外總資產高達3339億美元(約27兆日圓),未來日本投資人是否會從這些地區撤出轉回日本重建家園,衝擊投資比重高的區域,將值得關注。

日本大地震,估計災後重建金額恐超過1800億美元,日本人從海外市場陸續將資金撤回,從日圓今盤中升破77元可見一斑。群益投信海外投資長葉書弘表示,從日本散戶的海外投資配置來看,不論是股、債或其他資產,幾乎都以歐、美地區為大宗,以基金投資為例,美國投資高達211億美元(約1.69兆日圓),是排名第二的香港的2倍以上,而後市是否牽動當地的股市表現?昨晚美股續跌,港股今也同步走弱逾2%,澳洲股市跌幅也有1%以上。

葉書弘認為,這次災難重創日本後,後續的重建所需資金龐大,市場人士紛紛預期,長年來日本人的海外投資將是這次匯回國內支援重建的主要資金之一,因此,若從這些投資在海外布局的狀況來看,投資比重愈高的地區,愈有可能是資金出走的地區。



◆ 日車廠復工 車市鬆口氣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1.03.17

三菱汽車和全球最大輪胎製造商普利司通(Bridgestone)16日已恢復日本工廠的生產,豐田汽車17日也將重啟七座工廠,許多車廠近日將陸續復工。這項利多激勵日汽車股16日強彈,豐田股價寫下逾兩年來最大漲幅。

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16日在東京股市大漲9.1%至3,345日圓,創2008年12月來最大單日漲幅,一掃過去兩天累計暴跌15%的頹勢;三菱勁揚6.8%,也扭轉過去兩天崩跌20%的跌勢;日產和本田也分別上漲6.2%和3.9%。

豐田在11日發生地震後即關閉日本所有廠房直到16日,並取消美國廠的加班計畫。豐田東京發言人國本京佑說,17日上午將恢復愛知縣七座工廠營運。三菱 16日恢復日本中西部三座工廠生產,普利司通則已重啟木縣三座廠房,其中兩座將從18日開始出貨。日本第二大車商日產17日恢復國內兩座汽車組裝廠生產,但尚未決定19日是否繼續營運。

IHS汽車公司分析師紐頓說:「日本汽車業正面臨空前嚴峻的問題,主要是零組件和電力供應短缺。」

豐田發言人諾拉斯科16日說,21座工廠將持續關閉到22日,另一發言人橋本詩織說,豐田產量可能因此銳減9.5萬輛。東京進階研究日本公司分析師遠藤浩二估計,豐田每停產一天可能損失65億日圓(8,000萬美元)。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日本豐田與日產二大車廠逐步恢復生產,台灣相關汽車產線可望暫時解除斷線的疑慮。

車界指出,日本的公共設施逐步恢復中,車廠加緊釐清受創情況,初步判斷,豐田汽車除了日本北部的兩座廠位於重災區,受創較嚴重,短期內恐怕不易復工外,其餘各廠可望逐步恢復生產。但目前關切的焦點已不是整車廠的復工進度,而是與台灣車廠組車更密切的關鍵零組件廠復工時程。



◆ 群益證券併金鼎 金管會准了

中央社 2011.03.17

金管會今天表示,核准群益證券申請合併金鼎證券,合併後群益證券經紀業務據點將增為69處。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今天核准群益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併金鼎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並在金鼎證及其分公司原址設置30家分公司,經營證券及期貨交易輔助業務。

金管會表示,群益證券為擴大經營規模,依企業併購法規定程序,與金鼎證券經雙方董事會決議合併,群益證券為存續公司、金鼎證券為消滅公司,並以每 1股消滅公司普通股,換發0.2764股存續公司普通股及現金8.4元的換股比率進行合併。

金管會證券期貨局指出,合併基準日暫定為今年5月2日,合併後群益證券經紀業務據點增為69處,經紀業務市占率將可提高,以99年度的4.1%計算,將提高至6%,業界排名從第8躍升至第4。

金管會表示,群益證券將於 100年股東常會修改章程,將合併後公司名稱變更為「群益金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fsj 提到...

三個理由…日圓漲勢挺不久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2011.03.18

日本強震和海嘯襲擊後,保險商和企業匯回國內的資金推升日圓匯價急遽升值,情況與1995年阪神地震後日圓兌美元暴漲似乎如出一轍。不過,對照今昔的環境,當年日圓從約100日圓兌1美元飆升到80日圓,但今日日圓漲勢可能很難持續太久。

首先,現在日本利率已維持在接近零的水準多年,政府債務也超過經濟產值的200%,東京當局操作的空間有限,因此可能更積極干預日圓飆漲。日銀在災後立即挹注巨額資金到市場,顯示決策者記得1995年的教訓;此外,G7的其他國家可能不會反對東京當局干預匯市。

其次,1995年時外國投資人坐擁大量日圓空頭部位,震災後日圓上漲形成軋空行情,助長了當年的漲勢。

但今年地震前外國基金擁有大量日本股票,它們在地震後拋售日股、匯回外幣將抑制日圓上漲。

第三,這次慘劇可能傷害消費者信心和零售業銷售,加上重建進度勢必延遲,使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活動難有起色,這對日圓應是利空。如果未來的核能政策辯論導致日本更仰賴進口石油和天然氣,日本的貿易順差將受到影響。

最後也是最後重要的一點,投資人可能質疑日本的長期財政狀況。截至目前各大債信評級機構都表示,日本的主權債信安全無虞。

但重建的成本將使政府預算赤字惡化,如果未來兩季的經濟成長減緩,日本的債務對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將繼續攀高,這對日圓又是重大利空。

地震前日圓已因歐洲的央行暗示將升息,和美國可能結束量化寬鬆而走軟;反觀日銀則不太可能今年或明年開始提高利率。如果持有95%日本公債的國內投資人開始把資產移往國外,日圓很可能像1990年代那樣大幅貶值。(取材自金融時報)

※ 相關報導:

* G7霹靂行動 只能震懾一時…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221031.shtml

七大工業國(G7)央行18日採取十年來僅見的聯合干預匯市行動,使前市創下歷史新高的日圓兌美元匯價立即重貶3.5%。短期來看,聯合干預的心理效應將為日圓價位設定新標竿,但可能無法扭轉日圓升值的長期趨勢。



◆ 日限電逾3個月 衝擊我產業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陳洛薇/台北報導】2011.03.18

日本強震、核外洩危機接二連三重大災變,造成連日來國內股匯市大幅波動,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天指出,強震後亞洲鄰近國家貨幣走貶,但與泰銖、韓元和新幣等比較,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

日本震災及限電引發汽車與科技供應鏈斷貨的疑慮,經濟部昨天向行政院會提出因應報告指出,若限電超過三個月就會有影響,政府會密切注意後續發展,也已成立跨部會小組,若有需要將規劃尋找替代貨源,並機動調降關稅。

彭淮南昨天出席立法院司法、法制及財委會聯席會議會議,朝野立委都把質詢焦點放在日本強震對我經濟的衝擊。彭淮南說,短時間內還無法預估強震對我國經濟成長率(GDP)的影響有多少;但每年有一百萬日本觀光客來台,勢必對我觀光造成衝擊。

但他強調,強震後泰銖貶值百分之零點五二、韓元貶值零點八,新加坡幣則貶百分之零點五二;台幣只貶值百分之零點一七;與鄰近國家比較,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

彭淮南指出,日本一連串災變對我們絕對有影響,月底央行理事會一定會充分討論這個問題。

他說,「我關心的是,台灣很多關鍵性的零組件都從日本進口」,但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已表示台積電不受影響,目前台積電還有一些存貨,並會設法從其他地方進口。

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連錦漳表示,日本震災對當地汽車、機械等會受影響,台灣的電子產業、半導體、面板、太陽光電等零組件材料也會受影響。

※ 相關報導:

* 電信業 零件供應恐斷鏈
http://www.udn.com/2011/3/18/NEWS/WORLD/WORS3/6218720.shtml

北歐Nordea銀行分析師薩卡米斯(Sami Sarkamies)說,就算1,000個零件中只缺其中一個,產品仍無法完成,「科技公司有可能像雷曼兄弟一樣因周轉不過來而倒閉,這樣的恐慌最終會在業界擴散開來」。



◆ 妥善因應紛至沓來的壓力

【經濟日報╱社論】2011.03.18

日本超級強震一周,但震災引發的諸多問題仍未妥善解決,尤其福島核一廠四個機組相繼出事,情勢尚在惡化之中,對日本乃至全球經濟的衝擊將擴大,時間也將拉長。

如果核電廠問題早日獲得控制,不致引發更大災變,其直接影響就是日本能源供應的短缺與調整。日本核能發電占總電量的三成,除受創的核一廠,其餘核電廠的運轉也不免受到影響。為彌補缺口,火力發電勢必擴充,但短期內發電量勢難抵充核能發電的縮減,日本整體供電將持續吃緊;加以燃油、燃氣等火力發電成本遠高於核電,大量進口石油又可能使每桶在100美元浮動的國際油價進一步騰貴,進而大幅提高發電成本,對日本產業的短期傷害將十分嚴重。

除了核電受損,日本東北地區也是重要的稻米產地,則於強震毀損其生產設施之餘,輻射擴散更使其安全性大受戕害;值此全球糧價高漲,唯米價尚相對持穩之際,全球稻米的供求也會失衡,可能導致米價跟隨小麥、玉米、黃豆的漲勢走升,使原先油、糧價格飆漲所帶動的通貨膨脹進一步惡化。

在天然資源與能源之外,日本做為全球主要工業國,其製造業所生產的產品,是眾多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與機械等;當其生產受損、供給緊縮時,電子、汽車等在內的許多產業供應鏈都受到連帶衝擊;短期原物料價格將因生產停頓而被抑制,但很快就會因重建需求而走高,加以最終產品的全球總供給將縮減,「供不應求」也將成為推動價格揚升的重要力量。

相對於供給面的損害,消費市場的衝擊也不容小覷。日本做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雖於去年被中國大陸超越,但其每人所得之高,遠非大陸可望其項背,日本仍是僅次於美國的重要消費市場;尤其對新興國家而言,美日歐幾乎等於其加工出口品的出路。

當日本經濟受強震損傷,經濟成長頓挫甚至衰退,日本消費者對一般進口品的購買力必大為萎縮。與此同時,為進行災後重建,這又會對鋼鐵、水泥等產生極大需求。這兩方面的力量對全球需求的影響恰成對比,因而一般新興國家會在美國經濟尚嬴弱無力、歐洲又深陷債信危機的不利環境之下,受到額外的打擊;反之,主要的鋼鐵、水泥、石油、糧食生產國,則會在震災創造的意外需求挹注之下,獲得意外的提振。

此外,十餘年來,日本在全球經濟中還扮演一個重要角色。由於堅守零利率政策十餘年,日本經濟又深陷兩個「失落的十年」之中無以自拔,因而大量金融機構乃至「渡邊太太」們,紛紛借貸低成本日圓轉戰世界各地從事套利、套匯的「利差交易」。因此,儘管日本國債餘額已超過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兩倍,日本在國外的淨資產卻高達3兆美元,約當其GDP的60%,這部分資金的動向非常值得關注。

根據初步估計,日本需要的重建費用約1,800億美元,連同巨額的震災損失,家庭、企業、政府和中央銀行都要尋找資金,這些資金來自何處,會對外匯市場帶來不同的影響;假如是來自前述海外資產的變現,日圓有可能升值,近期日圓對美元匯率就因此一預期而大幅升值;龐大的國內儲蓄也是來源之一,日圓所受影響極微,但導引效率不定;目前看來,日本是通過印鈔方式把成本社會化,雖可能趕走通貨緊縮,日圓也將轉升為貶,但也有信用失控的風險,後遺症難免。

由於日本經濟復元非朝夕可成,甚至年底前都難以全然恢復,則上述紛至沓來的不利影響期間也將拉長。台灣在上述每個面向幾乎都首當其衝,我們必須更加戒慎因應,降低震災的波及效應。



◆ 美初申失業救濟人數持續下降

中央社 2011.03.17

美國勞工部今天公佈,上週初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降到38萬5000人,比前1週減少1萬2000人。這也是連續第4週維持在40萬人以下。

經濟學家認為,當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穩定降到42萬5000人以下時,就是經濟進入溫和成長期的徵兆。如果穩定降到37萬5000人以下時,就是僱主有信心僱用新人的時刻。

兩週前初次申請救濟人數曾創下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降破37萬5000人的紀錄,但只維持1週。

統計顯示,過去4週平均每週初次申請救濟人數為38萬6250人,創下2008年7月以來的新低。

至3月5日截止的該週,全美國共有371萬人持續向州政府申請失業救濟兩週以上,比前1週減少8萬人。另有354萬人在向州政府申請救濟滿26週後,依照國會通過的延長救濟法,改向聯邦政府申請救濟。總計共有890萬人向各級政府申請各類失業救濟。

fsj 提到...

問題豬、肉價問題 一次爆發

【經濟日報╱記者李宇欣/綜合報導】2011.03.18

河南雙匯集團旗下所屬的濟源雙匯公司爆發「瘦肉精」事件,如今食品安全在大陸全國各地拉警報,「問題豬肉」和「肉價上漲」等相關問題跟著燃燒。

華爾街日報報導,受到該事件的影響,河南省政府官員本周已經關閉16家涉嫌使用非法添加劑「瘦肉精」的養豬場,並且查封134噸問題豬肉製品,除了河南省,目前全中國大陸各地的養豬場、屠宰場和相關企業都被掃到颱風尾,有可能成為全國大規模的清查。

根據中國糧油資訊中心昨(17)日引述農業部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中國肉豬的飼養數量相較於1月下降0.2%至4.441億頭,並且,本周全國36個大中城市的豬肉價格,相較於1月同期上漲3.4%至每公斤人民幣27.34元(約新台幣122.83元)。

該事件已經牽動大陸中央政府對於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經,調查極有可能從「瘦肉精」牽連到「病死豬」和「問題豬肉」等,所有與食品衛生安全的相關問題,將通通攤在民眾的面前。

豬肉在中國商業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華爾街日報指出,目前在中國大陸約有5億多頭生豬,平均每三人就有一頭。

從總體數字來看,中國的生豬數量遠遠高出其他國家,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中國的生豬產量遠高於排在其後43個國家的總合。

目前大陸中央政府最頭痛的CPI指數中,食品價格是左右著該指數的重要指標,豬肉就是中國最普遍的肉品,大陸央行副行長朱民,去年在香港召開的一個投資會議中表示,中國2008年僅有4.2億頭豬,2010年有4.8億頭豬,這其中6,000萬頭的差別,在對抗通貨膨脹上,起了「巨大的作用」。



◆ 謠「鹽」方歇 諾亞方舟又來亂

中央社 2011-03-19

中國大陸在日本地震後掀起的一波波「末日恐慌潮」接二連三,搶鹽風波剛平息,網站上開始出售「西藏諾亞方舟」船票,而且是給一般平民百姓逃亡的「公益活動」。

去年7月在大陸網上流傳的方舟,因日本地震引來的「恐慌症」再現。香港明報引述船票聯繫人稱,這是不同於昂貴的「政府造船計劃」,而是平價級的活動,建議有意者2012年初賣房、賣車籌錢,目前已經可以開始訂票。

這位聯繫人指出,大陸官方正在造「諾亞方舟」,但僅限社會頂尖人士,船票高達10億元人民幣,而他們的「公益計劃」,費用約每人100萬元,並將在明年4、5月出發。

計劃將會在內蒙古、東北一帶出發,走陸路帶大家到地勢高的安全山洞,理想的目的地要能防水、防火山、不怕地震,因為「屆時會有300公尺海嘯,淹沒廣東和廣西」。現在已經開始接受訂位,但具體價錢有待確定,明年再交付。

有關大陸方舟傳聞,出現在去年7月的「出售2012中國方舟船票」貼文,當時寫的是「代理2012中國方舟船票,只有少量存貨,欲購從速」,並將一張藍色的船票樣本公布。

貼文將票價喊到10億,但特惠價只要1元,結果網友紛紛「搶購」,以致「售票者」不得不聲明:1人最多只能帶配偶加1個孩子及父母親、岳父母,「不准帶『小蜜』、『二奶』之類(第三者)。」

※ 相關報導:

* 大陸「謠鹽」防輻射 爆搶鹽潮
http://www.udn.com/2011/3/18/NEWS/MAINLAND/MAI1/6218641.shtml

日本核電危機發生後,大陸民眾擔心海水受輻射污染而影響食鹽供給,也相信食用含碘食鹽能預防幅射,因此在大陸各地出現了食鹽搶購潮,不少商家更趁機漲價。廣東當地鹽價則飆至每包人民幣15元(約新台幣67元),如此高價,根本就是「鹽王爺」!

* 2個謠言起頭 擴散到全大陸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50506566/112011031900135.html

但是什麼樣的謠言,可以迅速在大陸各地傳播?綜合媒體報導,造成大陸這起瘋狂搶鹽潮,原來是從16號下午開始,陸續有兩個謠言在全國傳開。



◆ 咖啡又漲 麥斯威爾滴滴變貴

中央社 2011.03.18

全球第2大食品飲料公司—卡夫食品(Kraft Foods)今天表示,已經在本週上調旗下眾多咖啡品牌在美國的售價。

其中,「滴滴香濃,意猶未盡」的知名品牌麥斯威爾(Maxwell House)更是一漲22%,創下過去1年4次漲價中最大的漲幅。

在此之前,卡夫食品的對手品牌,旗下擁有福杰仕咖啡(Folgers)的J.M. Smucker Co也已經在2月調漲10%。一波接一波的上漲將挑戰消費者是否願意付出更高代價享用他們的爪哇咖啡。

自從去年的5月至今,卡夫食品的商品價格已經調漲大約56%。

零售價格的上揚將有助於推高期貨價格,因為賣方認為公司企業會願意支付更高的費用。不過,許多咖啡業者並不預期價格的上升將會對市場需求造成衝擊,因為廣受歡迎的咖啡飲品依舊被認為是「可以負擔得起的小小奢侈」,畢竟一杯咖啡才漲了幾美分。

卡夫食品這次的漲價於昨天生效,先前阿拉比卡咖啡豆的期貨價格才剛從本月所創的34年巔峰價格滑落。

卡夫發言人麥康奈爾(Bridget MacConnell)受訪時表示,「漲價是因為生咖啡價格持續上揚」,並指出加拿大的價格也將調漲,不過單杯即溶包裝的Tassimo以及麥斯威爾國際公司的即溶咖啡價格都不在調升之列。



◆ 百國免簽達陣 馬來西亞即起15天免簽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2011.03.19

「百國免簽」達陣!外交部長楊進添昨天表示,馬來西亞已正式通知我國,即日起給予台灣民眾觀光免簽證待遇。今天開始,持有半年效期以上的中華民國護照者,只要備妥來回或續程機票,即享有入境馬國十五天免簽證的待遇。

馬來西亞是第一百個給予台灣免簽或落地簽的國家與地區。以去年台灣赴馬國觀光約廿一萬人次、每人簽證費為二百四十元台幣計算,未來每年可為國人省下新台幣五千萬元簽證費。

馬總統昨天一早出席中華戰略協會會慶時已先預告,這個月還會有另一國家提供我國免簽。總統表示,對人民而言,免簽除了省下簽證費外,更重要的是入關時尊嚴的感覺,「不必排隊通關,很快就可以過去」,代表國家受尊敬,人民有尊嚴。

楊進添隨後即舉行記者會宣布好消息表示,馬來西亞對我實施免簽措施,將有助於未來雙方經貿、文教、科技、農業、觀光等各方面的交流及合作。

楊進添指出,馬來西亞是我在東南亞僅次新加坡的第二大重要貿易夥伴及觀光目的地,今後國人赴馬觀光更加便捷。

不過,據了解,外交部當初與馬國洽談免簽時,是希望停留時間至少能有一個月。由於我方高度希望能在今年第一季就取得,在時間壓力下,馬國決定先同意我十五天免簽待遇,待觀察實施成效後,再決定是否延長免簽停留時間。

fsj 提到...

核災+戰火 投資人這一周剉咧等

【聯合報╱編譯陳澄和/報導】2011.03.21

已坐了五天雲霄飛車的美國股市投資人,在瞬息萬變的日本核電危機、利比亞軍事行動與中東緊張情勢包夾下,即將戰戰兢兢地面對可能更加驚悚的未來一周交易。

不過,美國本周預定發布的連串經濟報告,可望提供若干穩定的作用,投資人也將在甲骨文、Adobe、RIM等科技公司的財報中篩選可以作為指引的訊息。

美國股市在日本地震、海嘯與核電危機一波又一波戲劇性發展的衝擊下,上周呈現暴跌暴漲的交易格局,雖然有最後兩個交易日的拉抬,三大指數周線仍然收黑。其中,道瓊工業指數一周來下滑百分之一點五,那斯達克指數更重挫百分之二點七。

西方聯軍在法國戰機率領下,十九日開始對利比亞進行軍事干預,阻止效忠格達費的部隊繼續逼進叛軍在班加西與其他城市的陣地。初步的報導說,西方已成功設置禁航區,阻止格達費的空機起飛,西方戰機並攻擊坦克與其他目標。

此外,中東的緊張情勢似乎愈演愈烈。數十名反政府抗議人士遭部隊射殺後,葉門總統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巴林方面,最近上演連串反政府示威的珍珠廣場,已被維安隊淨空。此外,據傳敘利亞十八日也出現大規模抗議活動,可能為紛擾不安的阿拉伯動亂世界,再添一新成員。

IHS Global Insight的經濟學家警告,「比起幾周前,美國經濟的短期展望看起來已更加受到壓抑」,而且消費者信心與支出的動能逐漸趨於鬆動,房屋市場也依舊低迷。

※ 相關報導:

* 日銀該擔心的…不是熱錢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223885.shtml

儘管焦急不已,日銀這次卻沒像上次那樣倉促出手,原因之一是日銀不確定究竟是什麼因素推升了日圓匯價。倘若資金湧入日圓象徵的是投資資金從海外回流的較長期趨勢變化,那麼這種趨勢將難以扭轉。假若日圓升值的背後原因是投機客因預期海外資金將回流而搶進日圓,日銀在這場阻升日圓大戰的勝算較大。



◆ 怕輻射不買日貨 國內水果價格大漲!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1.03.21

目前正值氣候不穩,水果產量青黃不接之際,加上日本輻射影響的預期心理,民眾大量採買國產水果,導致需求量大增,價格大漲。昨天水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高達 44.8元,比去年同期大漲四成,更創下近三年同期新高。棗子、草莓、聖女番茄、蓮霧每公斤批發價更破百元,預估清明過後,價格才會平穩。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許漢卿表示,每年3、4月正是冬季水果產季近尾聲,夏季水果還未上市的青黃不接時期;最近大宗柑橘類水果就已到產季末期,但西瓜等瓜果類又因今年氣候不穩、溫度低,導致生長延遲、供應延後。例如台北果菜市場現在每天的水果供應量,就比去年同期減少23公噸。

許漢卿說,水果量少,再加上日本輻射污染影響,民眾不願購買進口水果,較傾向採購國產水果,因此台灣水果供需失調,價格上揚。往年春季水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約30元左右,今年卻一下子飆漲到45元。其中芭樂漲最多,去年同期每公斤批發價僅20元,今年卻要76元。

根據台北農產運銷公司20日統計,包括棗子、草莓、聖女番茄、蓮霧等高價水果,每公斤批發價都在130至160元不等,就連往年價格相對平易近人的香蕉、桶柑、柳丁等,每公斤批發價也要25至58元。



◆ IMF:先進國家債務負擔沈重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2011-03-21 工商時報

彭博社周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副秘書長李普斯基(John Lipsky)表示,全球先進國家債務負擔日漸沈重,預料在今年將達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最高水準,他強調此情況將難以承擔,同時也可能在未來引發財政危機。

李普斯基周日在北京發表演說,表示先進國家平均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今年將超過100%,為二次大戰以來首見。

李普斯基指出,「近期危機所顯現的財政問題應儘快獲得解決,以免日後阻礙經濟復甦,形成新的風險。最主要的挑戰是要避開未來的財政危機,同時還要創造就業與加強社會凝聚力。」

據李普斯基的說法,自全球金融風暴以來,主權債務占GDP比重已揚升25個百分點,帶動長期債券殖利率上揚100到150個基點,且預料未來幾年借貨成本將持續增加。

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上周已達3.27%,德國同類型公債殖利率為3.19%,日本為1.21%。

英國央行總裁金恩(Mervyn King)4天前也表示,隨著政府為了挽救2008年金融危機祭出空前龐大的振興措施之後,長期實質利率迄今都在難以持續的低水位。

美國公債在2010年底已超過14兆美元,過去5年激增72%,同期日本公債規模大約已達該國5兆美元經濟規模的2倍。歐洲面臨債務危機,也迫使政府紛紛掏腰包為愛爾蘭和希臘紓困。

李普斯基表示,儘管過去3年債務利息支付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75%的水準,但赤字與債務增加,以及經濟成長正常化,遲早都會導致利率走高。IMF預估,已開發國家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今年平均大約達7%。

fsj 提到...

英通膨上衝 舉債創新高

中央社 2011.03.22

英國經濟今天接連傳出壞消息,2月份通貨膨脹率衝上4.4%,創下2年多來最高紀錄;2月份政府舉債達118億英鎊,也寫下自1993年以來的新高。

國家統計局表示,2月份通膨壓力主要來自服飾與鞋子,物價漲幅3.6%,油價上漲1.4%,造成交通運輸成本上漲,也推升通膨壓力。

英國元月份通膨率為4%,2月份再升高到4.4%,是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也高於分析師的預估,是中央銀行設定的目標區2%的2倍多。

連同房屋貸款在內的零售物價指數從元月份的5.1%升高到2月份的5.5%,創下20年來最高,顯示英國的通膨壓力沈重。

統計局同時公布,2月份政府舉債金額達118億英鎊,高於分析師預估的69億英鎊,以目前會計年度計算,政府的舉債已達1235億英鎊。

財政大臣歐斯本(George Osborne)預定23日公布最新預算報告。專家指出,公共支出增加將使財政部在其它支出的空間減少,加上通膨率升高,對財政部是很壞的消息。

分析師指出,通膨壓力升高將使央行面臨更大的升息壓力,隨著原物料價格攀升,未來幾個月通膨率可能破5%,升息有助有效控制通膨。

目前央行的短期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的0.5%,分析師預估,自8月份起央行可能每季調升利率1碼。

英國央行可能升息的預期心理帶動英鎊匯率,英鎊兌主要外幣都走升,倫敦匯市下午約1時40分報1英鎊兌1.63820美元。



◆ 新金融整併 啟動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邱金蘭/台北報導】2011.03.22

為提升台灣金融業競爭力,財金部會將聯手推動新一波金融整併。財政部正積極規劃公股金融機構整併案,包括今年將改選董監事的彰化銀行、國票金控等,均被市場視為可能標的,不排除藉此推動相關整併案。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昨(21)日表示,國內金融機構擴大規模有其迫切需要,將在尊重市場機制前提下,推動金融機構整併。這是陳裕璋上任以來,首次公開宣示推動金融機構整併。過去政府在推動二次金改失敗之後,相關政府官員鮮少再提到金融機構整併的政策。 據了解,財政部內部已針對部分金融機構,規劃推動整併。財政部長李述德昨晚表示,公股金融機構基於發展需要,可以做策略性規劃,包括如何透過合併、結盟壯大規模,每家公股金融機構都有做規劃。至於是否已有規劃中的整併案?李述德則說,還未成熟前都不宜對外講,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影響股價。

據了解,彰銀與台新金如何脫勾問題已延宕多年;今年國票金改選,公股也積極加碼。這兩家金融機構都被市場視為可能優先推動整併的標的。

陳裕璋說,財政部推動「公公併」(即公股金融機構相互整併),金管會不反對,等公公併政策成熟後,會去溝通。

陳裕璋昨天出席由金融總會舉辦的「如何提升金融產業競爭力」研討會,提出三大方向以提升台灣金融業競爭力,首先是建構與國際接軌的資訊公開制度,並推動採用國際會計準則,有效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評比,降低國內企業赴海外籌資的成本。

第二,加速推動兩岸金融往來。為了兩岸經濟協議(ECFA)第二階段協商,金管會正廣泛蒐集外界意見,並研修兩岸金融往來法規,希望切合業界實際需求。

第三是推動金融整併。陳裕璋說,金融業必須透過整併才能擴大經濟規模及提升競爭力。

※ 相關報導:

* 吳揆:確定金融整併 以全民利益為主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226964.shtml

金融市場傳出整併,外界關切政府是否啟動三次金改。行政院長吳敦義上午表示,逐漸把二次金改不好的餘波或社會不好觀感矯正過來是有的,但他沒聽過有三次金改,且有二次金改的前車之鑑,未來金融整併要朝「無私、無我、合法、透明」的原則,來健全國家金融體制。



◆ 奢侈稅從嚴 封殺炒房後門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2011.03.22

政府不畏國際戰禍、核災,將在7月1日如期推動「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俗稱奢侈稅)。藍綠立委昨(21)日不但表明「不會擋」,並加碼「從嚴」,取消十大免稅條件中的「其他條款」,為炒房稅關上了後門。

財政部長李述德已指示下屬研議刪除「其他」一項免稅授權,並盡可能再蒐集坊間的交易樣態,全數採正面表列方式取代「其他」。他強調,特別稅政策已確立,行政部門「明確希望要在7月1日實施」。

財政部指出,十大免稅條款增列「其他經財政部核定者」一項,主要是回應社會任不應為打房錯殺無辜的期待,如果立委堅持刪除,財政部會配合。據指出,立法院今日會將奢侈稅排入程序委員會,最快4月6日實質審查。

針對日前傳出政府可能因日本震災與利比亞戰事發生,緩徵奢侈稅,立委賴士葆、費鴻泰與高志鵬等,昨天都各自代表藍綠政黨宣示,反對奢侈稅的人絕不在立法院,外界不必擔心立委會為炒房者護航。

立委指出,奢侈稅效應已發揮抑制炒房效果,部分地區房價有回到合理水準現象。不過,為免有心人士製造部分地區因奢侈稅開徵將出現「不合理下降」的謠言,財委會昨也通過賴士葆提案,要求財政部對全國各區房產成交價、量變化調查並適當公布,以順利開徵奢侈稅。

奢侈稅的打炒房效應,也使地方政府明確表態不會開徵空地稅。台北市政府昨日指出,房價飆漲是資金氾濫與投機炒作所致,並非供需失調,炒房特別稅已發揮抑制效應,基於市政建設需要,台北市目前無開徵空地稅或照價收買計畫。

縱使支持奢侈稅儘快完成立法程序者眾,立委仍然針對奢侈稅提出批評。

高志鵬、費鴻泰表示,財政部臚列十大炒房特別稅的豁免條款,都是正面表列,唯獨夾帶「其他」一項如同空白授權,也讓外界對政府打炒房決心產生無限想像。

立委形容,免稅項目摻雜「其他」等同是開了一扇後門,大家都會看未來那一種態樣交易會以「其他」方式包裝成免稅,躲過特別稅。



◆ 七個一 一把手變貪官露徵兆

【聯合報╱記者陳思豪/綜合報導】2011.03.22

打擊貪腐已經是大陸近年來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中共中央黨校所屬最新一期《學習時報》刊載相關文章,分析這些一把手(組織單位最高領導人)所以會變成貪官,主要是出現了「七個一」的現象,以致壟斷權力、掌控財政、安插親信、監督不力,出現弊端。

根據中紀委最新公布數據,去年大陸紀檢監察部門處分縣處以上幹部超過五千人,移送司法機關共804人,與2009年相比增加了三成。其中移送司法單位的人員中,一把手的比率更占了絕大多數。而這些領導又都出現幾個相同情況。

首先是財務審批上「一支筆」,所有財務審批都由他管。北京市交通局原局長畢玉璽就是典型例子,局裡財務有他簽字才可挪用,甚至把局裡的支票和財務公章放在自己的皮包中,這樣的情況,自然很容易就走上了犯罪之路。

選人用人上「一人定」,這讓企圖買官的人有機可趁,讓口碑好的幹部無法翻身。民主集中制上「一霸主」,把民主當成通過個人意見和想法的程序,深圳市原市長許宗衡、重慶市司法局原局長文強都如此。

權力運行上「一把抓」,有些人對權力特別眷戀,不講求分工、分權,行政團隊無法幫助人民,解決迫切的民生問題。另外在用人上,出現腐敗主體上「一家人」的情形,官員任用親朋好友,完全體現肥水不落外人田的道理。

最重要的監督制約上,則是呈現「一空文」,有人笑稱,目前國家監督機制是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虛、紀檢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新聞監督太弱。這些在客觀上都助長了一把手的貪腐。

最後是公開形象上「一假象」,很多貪官以廉潔、廉政等假象包裝自己,更有些人標榜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穿得很破很舊,裝得儉樸。這些不但提升查緝的難度,也很難被人民給發現。

文章強調,監督並打擊一把手貪腐,已成為當前最艱巨的任務和重點。必須認清這七個現象,從中改變,才能真正推行可行的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