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1

「笑長」帶領起笑 俱樂部今成立

◆ 「笑長」帶領起笑 俱樂部今成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560508.shtml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平鎮報導】2011.08.31

平鎮愛笑俱樂部的江姓「笑長」,曾罹患重度憂鬱症,靠大笑獲得新生,每天在壢新醫院附近的平鎮市義民公園帶頭笑,去年還吸引國外媒體專程採訪,如今成員破百人,還有醫師受他影響,要帶領病患「起笑」。

壢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林頌凱、中醫科主任陳威達,今天上午10時30分在中壢聯新醫療中心,成立愛笑俱樂部,江姓「笑長」將現身說法,即日起每周三上午7時50分在中壢聯新醫療中心,帶領病患開懷笑半小時,透過大笑解憂。

林頌凱1年前經過義民公園聽到笑聲,直到2個多月前才拉著陳威達加入愛笑行列。林頌凱說,不少病患因身體痠痛看診,除了姿勢不正確導致,很大因素是壓力過大,大笑有助於放鬆心情、解除壓力。

江姓「笑長」說,他曾經罹患嚴重憂鬱症,除了婦產科沒看過,其他科都看遍了,每天覺得活著沒意義,而笑是很好的運動,沒有目的、意義,很多笑友因學會大笑,失眠及身體痠痛問題不藥而癒,「只要用心笑,效果很好」。

林頌凱說,歡迎民眾就近參加,不用怕丟臉,中壢聯新醫療中心地址:中壢市福州路21號,電話4379595。



◆ 報告:氣候變遷 影響人類精神問題
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24778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8.31

澳洲在周一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過去15年來的氣候變遷,造成民眾沮喪或憂鬱等精神疾病增加。

由氣候研究中心(The Climate Institute)發表的報告指出,澳洲近年來因乾旱與氣旋(cyclone)等氣候變化,造成民眾沮喪、憂鬱或是災後壓力症狀的比例增加,平均每5人就有一人對天災出現時產生類似情緒性的反應。研究人員以2006年襲擊澳洲的氣旋拉利( Cyclone Larry)為例,事件發生後,每10位兒童就有一位出現災後壓力症候群。

澳洲心理協會資深心理醫師柏珂表示,「乾旱對於都市人口的影響開始增長而且嚴重,」這份名為《A Climate of Suffering》的報告指出,如果不設法降低或減少環境汙染,未來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與程度都會加劇。

氣候研究中心執行長康納表示,「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未來的氣候災難將更加極端,現在我們面對的議題是危機管理本身,也就是要面對氣候變遷造成的後果,以及如何避免更嚴重的影響。」

另外,該中心也指出,去年澳洲因天災造成約90億美金的損失,也造成社會秩序混亂,一位在維多利亞省西維摩拉區( West Wimmera )的執業醫師格蘭菲爾就表示,「當初這裡發生嚴重旱災以及洪水氾濫,企業倒閉造成許多人選擇遠離傷心地,也造成居民心理出現壓力症狀。」

※ 相關報導:

要睡午覺嗎?看生理需求
全球研究發現人類情緒主宰身體健康
培養運動習慣有助提升EQ
開學了 提升學習效率有撇步

戰爭衝突新解 氣候變遷是元兇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研究:用嗆辣辣椒噴鼻 可舒緩鼻竇炎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8.31

辣椒有時令人噴淚,不過科學家發現,利用辣椒萃取的成分做為鼻噴劑,倒是可以舒緩非過敏性鼻炎症狀。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研究人員邀請44位有非過敏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症狀的民眾參與為期2周的實驗,結果發現使用含有辣椒成分鼻噴劑的民眾,在使用後一分鐘內,效果較未使用的對照組還要顯著,研究人員認為,辣椒成分鼻噴劑對於舒緩非過敏性鼻炎症狀不僅安全而且有效。

研究人員柏因斯坦表示,「這次的結果意義非凡,因為目前對於非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仍束手無策。」

研究人員表示,因為辣椒含有辣椒素(Capsaicin),因此在接觸或食用後會產生熱及辣的感覺,有時也用於短暫性鎮痛,非過敏性鼻炎可能源自環境因素,包括氣候、或是環境中的化學物質等都可能引發,但部分民眾對於其引發的原因仍不得而知。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 長期睡眠品質差 恐誘發糖尿病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 2011.08.31 自由

長期睡眠呼吸障礙可能會誘發或加重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民眾需注意。

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昨天完成第1000例睡眠生理功能檢查,並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部長李學禹演講。

李學禹指出,長期觀察發現,睡眠呼吸障礙會造成代謝失調,導致血糖偏高,糖尿病患最需要的是規律控制血糖,若有睡眠障礙會使血糖不正常,造成病情加重。

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加重

睡眠呼吸障礙產生的阻塞與缺氧,也會造成血壓偏高、發炎及血管內皮受損,誘發心血管疾病;或是造成腦部、眼睛及聽力退化、男性性功能障礙。

李學禹說,治療睡眠呼吸障礙會依病人情況不同而制訂,必須是「整合性治療」,以內、外科合作達到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式。

治療時,會將病患區分為年輕及老年人,60至65歲以上的病患,因合併的疾病較多,睡眠障礙與老化症狀重疊,通常以內科療法,並戴呼吸器為主要治療方式;年輕患者若有睡眠呼吸中斷情形,很可能會因睡眠呼吸障礙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建議以積極的手術治療為主。

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說,曾有六十多歲男性病患因長期鼾聲干擾枕邊人。患者從事卡車司機工作,常因晚上睡不好而疲累,開車經常打瞌睡,嚴重影響開車安全。接受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後,經由正壓呼吸器治療,能安穩睡眠,枕邊人也不再抱怨。

黃俊豪表示,睡眠生理功能檢查包括腦波、呼吸流量、血中氧氣、肌電圖、胸擴運動監視、腹部運動監視等同步監測。造成睡眠品質不好的原因如工作壓力太大、生活作息不正常等,若約2至3週都有睡眠障礙,建議就醫檢查,找到影響睡眠的真正原因,才能有效解決睡不好的問題。



◆ 小傷口大危機-救貓被抓傷 感染險致敗血症

馮惠宜/台中報導 2011-08-31 中國時報

台中一名40歲婦人日前晨運在公園發現大貓欺小貓,她見義勇為將小貓救出並送到獸醫處治療,未料小貓兇性大作,將她抓傷,傷口在第2天化膿腫起,一發不可收拾,竟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住院一周仍在治療當中。

這名婦人很愛貓,自己養貓,看到小小流浪貓被霸凌,將牠救出還自掏腰包送到動物檢查是否受傷,可惜小貓不領情,用利爪抓傷她右手虎口,婦人不以為意,安置好小貓即回家自己消毒抹消炎藥,未料隔天傷口即化膿腫起,到醫院就醫師發現傷口不單純,做細菌培養發現極易導致敗血症的出血性巴氏桿菌,不消幾天已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

署立台中醫院外科醫師陳明澤指出,出血性巴氏桿菌在一般貓、狗口咽部相當常見的菌叢,但在人類或其他動物身上即可能引發疾病,人類一旦感染很容易引發急性蜂窩組織炎,甚至是敗血症;婦人到院就醫後,院方不斷清創傷口,也施打抗生素治療,但傷口癒合慢,迄今還在治療。

陳明澤說,流浪動物身上有很多細菌,被這類動物抓傷不能輕忽,一定要馬上就醫治療,以免傷口感染發炎。



◆ 腸病毒傳重症 開學恐爆疫

黃依歆/台北報導 2011-08-31 中國時報

開學了,腸病毒感染高峰來臨!疾管局昨天表示今年雖腸病毒威力較小,但隨著開學學童間互相感染,仍不可掉以輕心。疾管局發言人施文儀表示,開學主流病毒株以沙克奇A10為主;但也有過去低度流行的腸病毒71型,學童體內對該型病毒抗體少,特別是0至3歲幼童,需更小心受感染。

■跨部會合作 力求有效防疫

疾管局表示,腸病毒社區病毒監測累計已檢出24例腸病毒71型輕症個案,分布於新北市、桃園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澎湖縣、高雄市、花蓮縣等10個縣市,且已造成5例重症個案,其中1人不幸死亡。

疾管局已協同教育部、內政部督導校園及幼托機構落實腸病毒相關防治工作。開學期間,3部會共同製作「校園防疫守則」及「給家長的一封信」,分別對全國各小學及幼托機構的老師及學童家長指導具體預防腸病毒感染的方法,跨部會合作力求有效控制疫情。

■勤洗手 要洗足20秒

疾管局說明,每年4到9月為腸病毒主要流行期,開學後學童互動頻繁,更可能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家中嬰幼兒。疾管局疫情中心科長吳芳姿說明,兩周前疫情曾達一度達高峰,目前腸病毒急診就診千分比達6.23,略低於流行界線值6.28;今年腸病毒威力較小,但隨開學季來臨、今年氣候慢熱,仍有可能引爆另一波高峰。

疾管局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如有嗜睡、意識不輕、肌抽搐、呼吸急促需多加注意。教育部督導謝忠武呼籲,洗手要洗滿20秒長,將手沾溼後以肥皂將手心、手背、指頭、指甲等區域一一搓洗,別忘了拉扯手指清洗指縫。

此外,登革熱疫情也持續增溫,上周新增42例本土確診病例、8例境外移入;高雄市苓雅區仍為大宗,施文儀說明,高市河北路沿岸的公園為重要滋生源,三多派出所員警中目前證實有8位已感染,感染的病毒與苓雅區其他里並不相同,群聚感染源不只一處。疾管局呼籲颱風後大雨,民眾應嚴防登革熱爆發。

※ 相關報導:

* 手足口症 越10月恐爆新疫情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132011083100896.html

在崑嵩省(KonTum)和薄寮省(Bac Lieu)又傳出2死亡病例後,越南今年感染手足口症而死亡的人數提高到85例。

fsj 提到...

台灣「肝帝」化痛苦國病為世界榮耀

【(專訪籌備:張翠芬、高有智、何榮幸,執筆:張翠芬)】2011-08-31 中國時報

過去,台灣的肝病幾乎和「國病」畫上等號。中研院院士陳定信投入肝炎研究四十年,成功帶領台灣躍上國際舞台,台灣是第一個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第一個證實疫苗可預防癌症的國家,肝炎防治成效傲視全球,全球已有一百多個國家跟隨台灣腳步,推動兒童B肝疫苗接種,為世界留下寶貴的經驗,也寫下醫學史上光榮的一頁。

八月溽暑午後,屋外雷聲大作,雨聲轟轟,絲毫不影響小野和陳定信的熱絡對談。小野當年在陽明大學當助教時,也曾參與肝病與黃麴毒素的研究,這一天,和台灣「肝帝」陳定信談起肝炎防治及如何解開肝病種種謎團,特別興味盎然。

肝炎撲滅聯盟 台北為發起城市

研究室中掛著去年十月「亞太病毒肝炎撲滅聯盟」CEVHAP)成立時,各國肝炎專家的大合照,身為發起人之一的陳定信欣慰的說,「選台北作為發起城市,是因為台灣肝炎防治,在全世界做的非常好」,這是世界對台灣的肯定,聯盟未來將以台灣經驗與全球交流,並推動各國對肝炎防治的重視。

陳定信在一九九二年當選中研院院士,二○○五年又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榮譽;但在締造這些醫學光環之前,台灣人民卻深陷肝炎感染、帶原比率世界第一的痛苦深淵。

父因肝癌過世 他投入肝炎研究

陳定信會投入肝炎研究,則和父親因肝癌過世有關。陳定信念台大醫學系四年級那年,爸爸在肚子摸到硬塊,一檢查正是肝癌,四個月後過世。已經進入醫學殿堂的陳定信,對父親的病卻束手無策,這個打擊令他痛苦萬分。

擔任住院醫師時,他覺得奇怪:「台灣肝病的病人怎麼這麼多?」住進病房的只是少部分,不能進來醫治的更多;這些病人往往只剩下幾個月壽命,看著病患家屬的哀傷無奈,更勾起心底父親去逝的痛楚和無力感。「每天都在宣布病人沒救,這不是我當醫生的初衷」,他決定向肝炎宣戰!主動追隨「台灣肝炎之父」宋瑞樓教授,栽入肝炎的研究。

一九七五年,陳定信帶著近三百管病人血清,到日本東京學習抗原、抗體探測技術。回台後測試了近二千個抽血樣本,經宋瑞樓、陳定信和其他研究團隊共同努力,醫界發現驚人的事實:「台灣B型肝炎感染率居世界第一!帶原者比率也是世界之冠!」

原來,國人肝病的罪魁禍首,就是B型肝炎病毒!在台灣,四十歲以下成人,九十%都感染過B型肝炎,但美國感染率僅十幾%;台灣感染後成為帶原者比率達十五至廿%,較世界平均高出好幾倍。這兩個「世界冠軍」,讓肝炎成了不折不扣的「國病」,也令陳定信心情沉痛。

「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它!」陳定信每天待實驗室十幾個小時,就是為找出科學的真相。他以帶原家族進行篩檢,印證帶原母親將B型肝炎病毒傳給新生兒的垂直感染理論,揭開肝炎傳染途徑的神秘面紗,之後也證實B肝病毒與肝硬化、肝癌有關。

推動疫苗計畫 證實可預防癌症

如何阻斷肝炎代代相傳?全球第一個國家型B型肝炎預防注射計畫於焉誕生!一九八四年七月政府先針對帶原母親的新生兒注射B肝疫苗,一九八六年擴大到所有新生兒。在計畫啟動後,台灣B肝帶原率由十五%降至二%以下,小兒肝癌發生率也大幅下降,首度證實疫苗可預防癌症。

陳定信研究團隊創新開發出有效的C型肝炎合併療法,現已成為全球標準療法。國內對肝炎的研究,從落後國際,逐漸迎頭趕上,甚至超前領先。

經陳定信等人多年投入,國際也對肝炎這個疾病改觀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去年五月廿一日通過決議,把每年七月廿八日訂為「世界肝炎日」。

為肝炎奮戰四十年,陳定信有感而發,當年,布侖伯格博士發現澳洲抗原,讓全世界獲益,其中,台灣受益最多;如今,台灣有能力把肝炎防治經驗與全世界分享,這將是台灣未來繼續努力的使命!

※ 相關報導:

* 陳定信肝病權威 堅持研究靠牛脾氣搶科學第一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9492/112011083100039.html

陳定信的辦公室裡擺滿了牛的雕塑品,他屬羊,不屬牛,卻欣賞農村水牛展現堅韌與忍耐的性格,就像他的研究精神,秉持一股堅定不移的「牛脾氣」,他受訪時強調:「每一頭牛,都是做到垮掉為止。」



◆ 台灣醫療成就縮影

【(執筆:高有智)】2011-08-31 中國時報

很難想像,一位台灣人沒有博士學位,卻可以獲選美國科學院的海外院士,享有國際大師級的學術盛名,這就是陳定信的傳奇故事,也是台灣肝炎研究的榮耀。他靠著日以繼夜的研究成果,贏得學術界的尊重,把蕞爾小島的台灣醫療經驗貢獻給全世界,讓全世界看見了台灣的另類奇蹟。

受訪時,陳定信穿著一襲醫師袍,領帶的圖案就是一堆彩色書籍,提到自己的婚姻,他笑稱很傳統,平淡無奇;提到肝病防治,卻是精神抖擻,談笑風生。

陳定信的研究成就,見證了台灣人對抗肝病的艱辛歲月,也延續了本土醫學的研究精神。如同他所闡述,從日治時期就奠定了台灣醫療研究的基礎。殖民台灣島的日本人,最先對抗的敵人,其實是瘟疫疾病。為了遂行統治,必須深入醫學研究,也培養了一批台灣本土的醫學研究人才。

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研究鴉片毒理,以「漸減法」矯正吸食鴉片和打嗎啡患者的毒癮,此發明是醫界創舉,後來並為世界各國普遍使用。杜聰明也開啟藥理學與蛇毒研究,包括享譽國際的李鎮源和彭明聰等學者都出自門下,李鎮源更享有「蛇毒大師」的地位。

除了醫學研究成果,台灣的健保制度與基層公衛資源,也得到全世界頗高評價,刻畫台灣人如何在艱困環境下求生的故事。陳定信與肝炎研究則是台灣醫療進步、走向國際的一頁縮影。

陳定信堅持走在漫長與寂寞的研究之路,畢生鑽研肝炎,秉持「實驗室是病房的延伸」,就是為了救更多的人,而非賺更多的錢,或是尋求更安逸的人生。這是他行醫的初衷,也是畢生堅持的醫學教育核心精神。

一九七○年代末期,陳定信赴美進修,當時台灣處於風雨飄搖之際,也有不少人勸他留在美國研究,可以得到更大的發展,他總是簡單地回說:「我研究的課題,在台灣有最多的病人;而且台灣需要我,我當然要回去。」

這股簡單的信念,注定了陳定信一輩子回饋鄉土的「研究室人生」。這是他的堅持,是他的傻勁,是他的樂趣,也是最浪漫的人生態度,而且從頭到尾都沒後悔過。

※ 相關報導:

* 名師高徒 一門四傑皆中研院士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9492/112011083100524.html

今年已九十五歲高齡的宋瑞樓,是台灣肝病研究的權威,被稱為「台灣肝炎之父」,近年因身體微恙,鮮少在公眾場合露面。宋瑞樓旗下子弟兵陳定信、廖運範、陳培哲等人,都投身肝病研究,創下一門四傑,都成為中研院院士的醫界佳話。

fsj 提到...

醫療除罪化 醫錯免責?

【聯合報╱楊雅雯/護理博士候選人(台北市)】2011.09.01

驚聞愛滋器捐的不幸事件,筆者相信,大多數醫事人員都是認真敬業,且沒有人樂見這種事發生。但不樂見,就代表不用負責嗎?由報載台大醫院的初步檢討報告來看,不免懷疑其自省之誠意。

最近醫界正推動醫療法第八十二條的修正案,要將醫療行為責任除罪化。理由是,人體的奧妙,不是現行醫學完全能掌控,為使醫界能安心、積極實施醫療行為,避免醫師畏懼刑責而採保守治療,或發生錯誤後不願承認錯誤以致增加糾紛。筆者有不同意見。

現行醫療法第八十二條在九十三年間修正時,將醫療人員的責任限縮在有故意或過失的情形才需論究,其源由是台北地院某民事判決,認為醫療行為有消費者保護法適用,而判決醫師與醫療機構需對某一肩難產事件負無過失連帶賠償責任,醫界震驚之餘,推動修法排除適用消費者保護法無過失責任規定。但修法之後,醫療糾紛案件未見減少。

況且,現在醫療行為範圍廣泛,不一定都是傳統上的救命治病,例如健康檢查或美容、整型手術,幾乎和通常商業行為一樣。而這次的事件,更是最基本的核對、溝通、確認沒有做好,無涉任何人體的奧妙。

醫界期望以免除刑責來減少錯誤、鼓勵認錯的思考,恐怕無法令一般人民接受。保留刑事責任,讓醫師能心存警惕,並使民眾還有透過公權力發掘真相的管道。

筆者曾服務醫界,對於醫界十分崇敬,深知醫師是辛苦且高風險的職業。但醫師既然享有相對高收入與高名望,是否應該有更高的要求?衷心希望這次事件能使醫界懇切檢討,在爭取免除刑責之前,先努力要求自己,充分保障病患權益。



◆ 理性看缺失 改善器捐機制

【聯合報╱李伯璋/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成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台南市)】2011.09.01

假如政府與社會大眾能務實檢視此次愛滋器捐引發的醫療災難,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凸顯台灣移植制度缺失的機會,只要理性不失焦,應該可以讓器捐機制與移植作業更完善!

整個事件流程,很顯然地,是台大檢驗師與協調師口頭確認時,聽錯negative和reactive,登入資料時又沒看到書面檢驗報告,這嚴重疏失在登入時就出錯,之後所有的醫療步驟,不管怎麼確認,都是錯誤的呀,就這樣產生第一個致命的災難。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代表國家公權力,理論上,有完全責任要確認協調師在登錄中心網頁輸入資料的正確性,它更應該要確認文書正確無誤後,才能進行比對安排那位等待者接受移植手術。每家移植醫院所執行的手術病人可說都是由中心指定,舉例而言,捐贈者有沒有B型或C型肝炎,當協調師輸入+/-錯誤時,中心電腦跑出來的優先名單完全不同。各醫院沒權限做調整,所有醫院同仁都是信賴國家提供的資訊,中心的主管單位是衛生署醫事處。

這次事件責任歸屬當然要追究,相信所有移植團隊人員,都不會逃避責任,我很感動同儕們說出「在病人面前,我們沒理由說出自己是受害者」。為了不糢糊焦點,期盼司法單位與社會大眾由刑法業務文書登載不實罪,配合《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來思考,更應該可以判斷真正須要負責的單位。

我們捫心自問,政府、醫界同仁與社會大眾在乎有多少等不到肝、心、肺移植機會的病人就走了?台灣洗腎病人等待腦死器官捐贈的移植要卅年?國內等待移植機會的病人,是醫療弱勢族群,病人與家屬只有折磨與無奈!

器官移植涵蓋的範圍很廣,由移植器官來源的取得、神經外科判定腦死、社工師與移植協調師安排檢察官、警員與法醫進行司法相驗,這些前段工作需要醫院制度全力支持配合。過去十年,台灣有二千多人到境外接受移植,尿毒症病人須耗用將近百分之十二的健保資源,但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成立九年來,捐贈數目卻不增反減!

國內器官移植,長期仰賴各移植團隊成員們的理念與成就來付出。個人始終相信,移植醫學的精髓,是充滿愛心、倫理的信念與使命,它是團隊合作,真正關心病人的醫療模式。



◆ 11縣市未婚媽媽 沒生育津貼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江良誠/連線報導】2011.09.01

少子化時代,政府努力催生,勵馨基金會卻發現,有十一個縣市政府規定必須結婚才能申請生育津貼,未婚媽媽被排除在外。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呼籲,好孕必須全國一起來,不能歧視未婚媽媽、非婚生子女。

內政部兒童局長張秀鴛回應,馬總統就職三周年時,已促立法院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CEDAW),明年一月將實施,其中第八條即規定各級政府若不符公約規定,應於三年內改進。屆時中央有法源依據,督導各縣市政府修法。

勵馨昨天邀青少年未婚媽媽小花,以電話談申請生育津貼等挫折經驗,認為政府不該以道德、年齡為由,妨害孩子人權。

勵馨指出,包括基隆市、桃園縣、新竹市、苗栗縣、彰化縣、嘉義縣、宜蘭縣、屏東縣、台東縣、花蓮縣及澎湖縣,都以婚姻關係為申請生育津貼要件;彰化縣、屏東縣、澎湖縣更分別規定申請人須滿十六、十八、二十歲。各縣市生育津貼補助從一千元到數萬元都有,建議應全國一致。

張秀鴛說,各縣市發放的生育津貼,都是自籌財源。以中央立場,雖不鼓勵這種一次性補助發放,但因是地方自行發放,也不宜禁止。勵馨也質疑,行政院明年一月起針對年收入一百一十三萬以下、父或母在家照顧兩歲以下幼兒的家庭,每月發放育兒津貼兩千五百元,恐也有歧視非婚生子女之虞。張秀鴛澄清,育兒津貼並未排除非婚生子女,只要狀況符合收入上限、照顧等要件,即可享補助。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表示,彰化縣生育補助發放並沒有年齡限制,凡合法婚姻關係或未婚生子婦女,夫妻雙方或一方設籍並居住本縣滿一年以上,備妥申請表都可申辦。



◆ 新技術 全口植牙只需1天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台南報導】2011.09.01

奇美醫學中心昨天介紹新式「電腦引導手術應用人工植牙」,強調能將一般需兩次手術、要忍痛3個月的全口植牙,縮短到「當天完成」,是缺牙患者一大福音。不過動輒數十萬元的費用,並非人人都能負擔,骨質缺損或菸癮者也不能做。

奇美醫學中心牙周病科主治醫師陳俊榮說,「電腦引導式手術模板」的植牙術,最適合無法忍受植牙過程須缺牙數十天、經常面對大眾或學生開口的人士。

陳俊榮說,數位化時代牙科手術已大幅減低照射X光輻射量,避免沖洗底片藥劑汙染,放射檢查也進到3D電腦斷層,植牙更安全,但臨床實際植牙時,人工牙根位置仍可能與事前研判位置有差距,可能造成後遺症,「電腦引導式手術模板」可有效防止。

這項新技術是以立體斷層影像,模擬出最安全植牙置入位置,利用最新數位科技製作精準手術導引模板,植牙時只要照著模板設定位置及深度,就可迅速正確的將人工牙根置入,能節省大量時間,傳統全口或多顆植牙,必須上下排牙齒分次手術,有時要治療3個月以上。

fsj 提到...

高市登革出血熱首例死亡

中央社 2011.09.02

高雄市出現今年首例登革出血熱死亡病例,病例是住在苓雅區福壽里60歲男子,他的妻子與女兒也前後感染登革熱。衛生局將至個案住處噴藥消毒,並呼籲民眾儘速清除病媒蚊孳生源。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疾管處今天表示,個案有高血壓性心臟病及糖尿病史,8月27日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等症狀,8月29日到診所就醫,8月31日因牙齦出血、休克被送到醫院急診,同日上午因急性心肌梗塞、敗血性休克,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由醫師通報疑似登革出血熱,9月2日檢驗結果證實感染登革出血熱。

市府衛生局表示,個案的妻子和女兒分別在他感染前後,都曾經感染登革熱,但都已痊癒。醫師曾詢問男子是否曾感染登革熱,但男子答覆不知道。

高雄市入夏後累計到1日為止,有85例本土登革熱個案、1例本土登革出血熱死亡個案,其中苓雅區近2週內增加64例,且群聚感染,病例總計67例,傳播速率驚人。

高雄市衛生局表示,根據近10年資料統計,登革出血熱死亡率高達9.6%,死亡個案多是中高年齡層且有慢性病病史。因此民眾如有發燒、頭痛、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肉痠痛或關節痠痛等症狀,或出現內出血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利診療。

為防堵疫情,市府整合跨局處單位,全面動員加強噴藥及地毯式孳生源清除等防治工作。副市長李永得8月25日到苓雅區現場視導,瞭解登革熱疫情現況及防治作為,並指示市府所有公務機關務必做好環境自我管理,各行政區落實7大列管場所複查。

市府衛生局表示,高雄地區4種型別登革熱病毒都曾流行,發生登革出血熱流行之風險大增,民眾如以前得過登革熱,再次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病毒時,可能會出現症狀嚴重的登革出血熱;中高年齡層、慢性病史民眾,如在登革熱流行區內居住、活動,應特別注意。

市府衛生局再度請民眾落實孳生源清除工作,並做好自我保護工作,避免感染登革出血熱,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 亞洲出現變種禽流感 旅遊要注意

【聯合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2011.09.02

大陸、越南出現新的變種禽流感病毒,現行疫苗並無保護效果。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提醒,病毒靠鳥類遷徙傳播,除了大陸、越南,鄰近的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國風險也很高,民眾若前往,最好避免接觸禽鳥,加強個人防護。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發布訊息,新發現的變種禽流感病毒(H5N1-clade2.3.2.1),是從原病毒自然演化變種而來;台灣四面環海,雖有台灣海峽等海洋當屏障,候鳥應不會一次飛行太遠,但國內赴東南亞旅遊人數多,計畫出國民眾應特別留意。

OIE資料顯示,現有鳥類禽流感疫苗對此變種病毒無保護效果。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資料,今年,全球累計已有49例人類禽流感病例,其中25人死亡,最近一起死亡病例出現在柬埔寨。

施文儀說,目前雖還沒傳出人類感染新變種病毒個案,但因現行疫苗對變種病毒無保護效果,國人出國旅遊,應該避免接觸禽鳥,食用雞、鴨、鵝等禽 或蛋類時,應確認完全煮熟。返國後若有發燒、類流感等症狀,最好戴上口罩,儘快就醫。



◆ 一年省7億 健保調降洗腎支付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9.02

洗腎年花300多億元,成為耗費健保財務的「箭靶」,屢屢被監委點名。健保局最近研擬,要減少每次門診洗腎健保支付的價格,一年約可節省7億多元,讓腎臟科醫師跳腳。但健保局表示,純粹是因為反映洗腎藥水、耗材價格調降。

國內有6萬多名洗腎患者,一名患者一年要花60至70萬元的健保費用,整體約占健保資源的6%,監委頻頻關切如何控制國內洗腎醫療費用成長,健保局最近研擬將門診洗腎支付點數,由原先的4017點,下降到3912點,一年健保約可省7億多元。雖然支付標準調降幅度僅「小砍」2.6%,卻讓腎臟科醫師大為不平。

腎臟醫學會醫療政策協調委員會主委盧國城表示,洗腎患者花掉的醫療費用,「不單純是數學問題」,把健保財務負擔怪罪在洗腎頭上,是「偏見」。

盧國城說,國內進入洗腎階段的患者,腎功能都僅存4%、5%,已比美國的6%至8%低,由於國內一年要增加5%的患者,但國內器官捐贈來源不足,患者幾乎要排上20年才有機會換腎,因此病人除非過世,人數一直累積,洗腎費用自然不可能零成長。

盧國城也說,常有人誤以為洗腎「好賺」,但醫學中心腎臟科的主治醫師,月薪不超過20萬元,跟其他科別醫師相比並沒有特別高。他也擔心,健保拿洗腎開刀,洗腎中心可能改採較便宜的紗布、棉球、抗凝血劑等因應。

中華腎友關懷協進會理事長焦祥生則說,外界似乎把健保財務困難跟洗腎劃上等號,這樣對洗腎患者不公平;他也擔憂支付標準降低,醫療院所「在商言商」,會影響到患者的醫療服務。

不過健保局醫管組長蔡淑鈴表示,純粹是因為去年調查發現,洗腎用的藥水、耗材價格普遍下降,因此醫院購買的成本降低,才決定調降支付標準。

蔡淑鈴說,醫界不能老想著降價空間「放入自己的口袋」,這是不合理的說法,也不應該「恐嚇」患者會影響服務品質。健保局會監測洗腎患者的狀況,個別醫院患者是否有急診、住院率明顯增加。

※ 相關報導︰

* 先檢討資源浪費 醫生爆:腦死還洗腎
http://www.udn.com/2011/9/2/NEWS/HEALTH/HEA1/6566239.shtml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腎臟科醫師黃秋錦說,國內洗腎患者存活率高,「活得久,洗得久」,雖然健保資源有限,但不應「懲罰」洗腎的患者、腎臟科醫師,不如檢討非必要的洗腎。

* 喝咖啡、茶 有效減低MRSA感染症風險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40092

此外,根據近2-3年的各種研究報告,喝咖啡似乎對身體還有其他益處,包括減少罹患成人型糖尿病、老年痴呆、多發性硬化症、皮膚癌、攝護腺癌並減輕C型肝炎致肝臟纖維化,但另一題外話是,喜歡喝熱紅茶(70度以上)的人,容易罹患食道癌也是事實;站在預防醫學的立場,喝茶及喝咖啡的醫療學問似乎越來越大,但以上論點供大家參考!

fsj 提到...

愛滋病患移植 存活率無異一般人

黃依歆/台北報導 2011-09-02 中國時報

感染愛滋者接受器官移植,國外研究顯示存活率很高!疾管局防疫醫師羅一鈞在部落格上批評近日媒體對「器捐受贈者前景一片黑暗」的描述,「是很落伍、錯誤的言論」。誤植愛滋器官之錯雖難原諒,但醫界提醒,染愛滋不代表「被判死刑」。

台大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羅一鈞引述多篇國外研究報告,證明感染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病患,接受心、肝、腎等器官移植後的存活率與一般人無異。

他引述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在「心肺移植期刊」的研究,指出七名接受心臟移植的愛滋病患(其中五名在移植前診斷出感染、兩名在移植後診斷出感染),術後在雞尾酒療法的治療下,沒有任何人出現愛滋發病。儘管同時接受免疫排斥劑,病毒量仍控制的很低。在二○○九年期刊出版前,這七人已接受了五年的追蹤。

去年,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也刊出了該院一百五十名愛滋感染者接受腎臟移植的報告,愛滋病患接受腎臟移植的存活率,和非感染者接受腎臟移植相比,僅差二%。僅有一名患者HIV病毒量難以控制,其他人皆控制良好;七例出現愛滋相關併發症。羅一鈞解釋,當HIV感染碰上器官移植,存活率仍高。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張藏能表示,目前有的新藥進步到僅需一天一顆,臨床上有些愛滋病人甚至都可以活到終老,跟一般人無異。

疾管局說明,愛滋器官受贈者服用預防性投藥三個月後,需再追蹤半年,若HIV檢查為陰性代表沒感染,陽性則需服藥治療,存活率可達廿五年。



◆ 愛滋器捐感染否 明年5月確定

【聯合報╱記者陳俐君、詹建富/台北報導】2011.09.02

台大醫院器官移植爆重大疏失,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日邀集專家,舉行醫療諮詢會議。誤植愛滋器官的受贈者,至少要預防性投藥三個月,最快明年五月底才能確診是否遭感染。

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指出,身陷愛滋病毒感染風險的五名受贈者,上月廿六日已展開預防性投藥,三個月後將視患者情況,再決定是否延長投藥。

至於何時才能確診感染愛滋?施文儀說,停藥後還需追蹤六個月,最快明年五月底,才能確認是否遭感染。

施文儀說,預防性投藥藥物,除了請國內專家評估,還與國外愛滋病專家電話討論,找出兼顧抗排斥反應與抗愛滋病毒的合適藥方。另外,台大、成大兩家醫院,已召集外科、感染科醫師、檢驗師、藥師與臨床心理師、社工等,組成醫療照顧小組,監測受贈者服藥與健康狀況。

預防性投藥究竟能發揮多大效果?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李伯璋態度保留地說,預防性投藥仍是目前最佳的方法,服藥同時,須監測患者體內有無愛滋病毒抗體與病毒量,掌握病情。三總感染科主治醫師王甯棋表示,不管是否移植到問題器官,受贈者在術後第一個月,最先要面臨器官移植急性排斥與感染等問題。

衛生署對台大、成大醫院各開罰十五萬元,還公布台大器官移植標準作業流程缺失,令台大移植團隊不滿,有醫師反嗆衛署,「有檢討過現行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系統與制度缺失嗎?」

李伯璋和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也直言,衛生署器捐中心只是器官分配的平台,卻未扮演實質功能,如檢驗報告的再確認、協調各醫院病人資料分享等。



◆ 若想接受HIV帶原器官?

【聯合報╱曾柏文/博士生(新北市)】2011.09.02

從台大爆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帶原者器捐的疏失後,檢討聲浪都集中在究責、未來如何避免,以及與帶原者隱私權的拉扯。這些,當然都是大問題。

但我一直自問的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我自己身患重症,若無器官移植只剩三到六個月可以活,此時碰到一個HIV感染者能捐出配對的器官,那我要不要接受?我琢磨,現在許多HIV帶原者,在藥物控制下能繼續生活十數年。

權衡之下,如果這是最後延命的機會,我或許會接受,而且我會充滿感激。

這次會有這麼大的衝擊,主要是受贈者家庭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這當然對他們心理上,是極其暴力的結局。

可是在目前輿論的浪潮中,都只朝向如何避免、如何杜絕,彷彿HIV帶原器官就真的會讓人到地獄?這樣的討論氛圍,姑且不論是否加深受贈者的絕望,與對現有兩萬多名HIV帶原者,造成多大的社會心理壓力。

對於面對生命最終關頭、等待器官的那些病友,是不是也剝奪了一線生機?

或許在戮力於改善流程防弊之際,也可以正視,是否應開放苦等器官的病患,選擇「接受HIV感染者器官」的權利。



◆ 男子自製「生化眼」 眼珠內藏攝影機

TVBS 2011/08/31

電影「機械戰警」中,把人體和機械相結合改造成電子生化人,加拿大有一名男子失去了一隻眼睛,他把自己的義眼大改造,變成電子眼,裡面藏有迷你攝影機,能把眼前一切全部拍下來,這個眼球甚至還可以掏出來,放在手上,看的更清楚。

電眼人羅伯史本斯:「我叫做羅伯史本斯,我是電子生化人。」

科幻電影情節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加拿大這位獨眼老兄,右眼改造成和電影「魔鬼終結者」一樣,會發出紅光,還能紀錄下所見一切。羅伯史本斯:「我準備變成電眼人了,只要把電眼放進去即可。」

電子眼放到眼窩裡,調整好位置,手上的電腦立刻接收到訊號。羅伯史本斯:「好,看到了。」

迷你攝影機植入眼球,拍下眼前景象,隨時想要取下,直接用手拿,眼球就在手心裡。羅伯史本斯:「這是我的眼睛,用自己的眼睛來拍自己,好詭異。」

因為一場射擊意外,史本斯失去右眼視力,受到70年代影集「無敵金剛」的啟發,決心展開電子眼計畫。「電眼人」介紹影片:「各位,我們能夠重建他,我們有科技做得到。」

找來工程師、外科醫生一起動手投入,電眼人在2009年誕生,還著手拍攝名為「以眼還眼」的紀錄片,探討失去隱私的社會,現在電眼人更上一層樓。電玩介紹影片:「世人叫我電眼人,這位是亞當詹森。」

時間背景設定在2027年的電玩人物,似乎不再只是異想天開,電玩公司找來現實生活中的電眼人介紹當前的生化人科技,除了眼睛之外,電子手臂早已問世,電子腿也在積極研發中。羅伯史本斯:「世人未來將可以有所選擇更強而有力的手臂、功能更棒的眼睛,我想會有很多人願意裝上。」

好好的人體加裝電子儀器做輔助,人體和機械裝甲的組合已經出現雛形,2027年的科幻世界不再遙不可及。

fsj 提到...

三低一高 中秋烤肉遠「罹」癌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永康報導】2011.09.03

中秋節烤肉要吃得美味又健康,永康奇美醫院營養科昨天教導民眾利用蔬果自製烤肉醬,以符合低鈉、低熱量,且最好搭配自製無糖冷泡茶,多吃高纖蔬菜、水果。

營養師賴春宏表示,民眾烤肉時刷的市售烤肉醬,一瓶鈉含量高達6200毫克,衛生署建議一般民眾每天鈉攝取量為2400毫克(約6公克食鹽),吃過多鈉,對慢性病民眾會造成身體很大負擔。

賴春宏提供多項方法,如稀釋市售烤肉醬,在烤肉醬加入1到3倍開水,但如果重複刷在食材上,仍會累積鈉含量。

另外可自行調配低鈉蔬果烤肉醬,芒果(約250克)、鳳梨(約300克)依個人喜好加入蒜泥2大匙、薄鹽醬油75㏄、開水100㏄。將所有食材放入果汁機打碎,倒入鍋中以小火加熱攪拌,煮至濃稠即可。

還有義式香料烤肉醬,用醬油20㏄、開水80㏄、依個人喜好加入蒜泥2大匙、藕粉1小匙,全部倒入鍋中以小火加熱攪拌煮至濃稠,放涼後加入蜂蜜20㏄、適量檸檬汁及少許義式香料,如迷迭香、羅勒或香草等。

賴春宏說,目前已知食用烤肉可能增加罹癌風險,如果非吃不可,應減少肉類的面積以縮短烤肉時間、避免選用高脂食物、火烤前先醃肉、以低溫火烤等,可降低致癌因子。

營養科主任劉美媛說,只要把握三低一高(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的原則,也能健康過中秋。



◆ 《吃對了你也能瘦》減重第一步 遠離美食環境

記者/洪素卿 2011.09.04 自由

肥胖除了與遺傳體質、飲食習慣相關外,最新研究發現,會胖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胖子難過美食關!」

面對美食時,體重較重的人常一不小心就吃太多,反之,瘦子較不會因為食物美味與否而改變進食份量。

胖子難過美食關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的OBESITY(肥胖)期刊,共有39名體重正常的年輕女性(BMI介於18.5-25,年齡多在20歲上下)參與這項試驗。受試者除了填寫相關量表,同時也隨身攜帶掌上型電腦7到10天,針對進食環境,例如有多少種好吃、高卡路里食物可供選擇等,即時記錄。研究人員藉此分析飲食環境與體重相關性。

結果發現,受試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以及現場是否有可口食物,用來預測當下是否會過度飲食。體重相對較重的受試者,在沒有美食引誘時,並不會過量飲食,但一碰到好吃的食物,暴食的頻率就明顯激增。相較之下,體重相對比較瘦的受試者,不論周圍是否有可口的食物,進食情況似乎都不大受到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從這項研究可看出,飲食環境對於體重過重者確實有很大的影響,建議屬於這種難以控制對美食誘惑的人,最好的減重選擇,就是千方百計遠離美食。

瘦子胃口很固定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基金會過去舉辦營隊活動也發現「瘦子的胃口很固定,但胖子的胃口則是可大可小。」她說,當時共有胖、瘦各半,40個人參與,藉由飲食與運動調整,希望能讓胖的人變瘦、瘦的人變壯。

在課程期間發現,「瘦子錯過了吃飯時間、多半乾脆不吃」;胖的人卻是「少吃一餐永遠都記得」,面對美味食物,即使已經吃過了正餐也難以拒絕。也因此,想要控制體重,設法遠離美食可以提高成功機率。

垃圾食品不進門

至於該怎麼做?許惠玉提供幾個秘方,一、家裡不放多餘的高熱量的不健康食品,以免嘴饞時就拿來吃;二、出門以及回家路徑,都盡量避免經過有販賣美食的地方,像是很香的麵包店、炸雞攤,以免一不小心就買了;三、面對心愛的垃圾食品,「限量而不禁絕」。

許惠玉表示,家長在協助孩童進行體重控制時,當小朋友要求吃一些家長認為不健康的食物時,不需嚴詞拒絕,也不要嚴格禁止,可以限量提供,以免壓抑過度,反而吃得更多。



◆ 智慧輪椅真方便 如廁免起身

【葉芷妘/台北報導】2011-09-04 中國時報

「安養中心的老人,總是坐在輪椅上無止境的等待,等看護推他們去吃飯、曬太陽。」元智大學機械系博士生許博爾看到老人們過著沒有生活品質的生活,他認為高齡者應該可以積極、有效的和週遭環境互動,因此研發出智慧型機器人輪椅,椅墊可以直接靠在馬桶坐墊旁,不用起身,輕鬆移動身體就可以如廁。

許博爾說,市面上的輪椅雖具手推或電動功能,但只能平移前進,座椅也無法調整,智慧型機器人輪椅移動簡單,還有起身輔助,輪椅族不用再使盡全力,蹣跚又危險的從輪椅上站起。

該創意作品奪得一○○年智慧型機器人產品創意競賽「夢想實現組」冠軍,也獲廿五萬元的獎金。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的「Labbi tidy萊比─圖書館書籍管理機器人」則獲得外觀設計組冠軍。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黃昱晟說,到圖書館借書,常因為書籍擺錯位置而找不到,「圖書館書籍管理機器人」透過PFID的技術,可以分辨錯放的書籍,並排放至正確的位置,還可迅速把歸還的書歸位。



◆ 受贈者有意願 愛滋器捐才推動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9.05

衛生署疾管局擬修法,未來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病危時,可接受愛滋患者器官救命。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今天表示,台灣是多元社會,愛滋器官移植須在尊重病人意願前提下進行,且會充分溝通,若各界都有共識才會推動修法,讓愛滋患者也有遺愛人間的機會。

最近才因為愛滋器官誤植風波,辭去器官移植小組召集人的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表示,國外已有類似作法,將愛滋感染者的器官捐贈給另一名器官衰竭的感染者,學理上也可行,但移植團隊的風險較高,「要找到願意開刀的醫師。」

柯文哲說,國內器官捐贈風氣不盛,加上國人B肝帶原者多,現行驗出捐贈者有B、C肝病毒或是有梅毒,在受贈者事先知情下,仍可以移植器官。受贈者本身若是B肝帶原者,可以接受B肝捐贈者的器官,梅毒則是移植後用抗生素治療。

石崇良表示,國人普遍有「留全屍」的想法,導致過去長期來器官來源不足。但這幾年台灣社會越來越多元化,國內器捐比例越來越增加,去年比前年增加一倍,雖仍不如歐美,但在亞洲僅次於以色列,顯示國內器捐的觀念與風氣都在進步。

他說,隨著台灣社會對於愛滋患者的標籤化降低,交流也更多,未來各界若達成共識,衛生署將推動修法。當病患生命垂危急需要器官移植才可救命時,愛滋患者若願意捐贈器官遺愛人間,權利也應該給予尊重。

石崇良:前提是資訊要透明公開

石崇良強調,接受愛滋患者捐贈器官和移植,前提是一定要在資訊透明公開,且尊重受贈病人與家屬的意願和權益下才可進行。他表示,國外文獻顯示,器捐受贈者是否感染愛滋病,對疾病的預後差別不大。他呼籲國人不要因為這次愛滋器捐事件影響失去信心,而喪失器官捐贈救人的意願。

※ 相關報導:

* 柯文哲:愛滋器捐學理上合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6570098.shtml

石崇良表示,據國外文獻,愛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存活率與一般患者的存活率沒有明顯差別。在科學基礎上,台灣可以討論愛滋器官移植可行性,但最重要是資訊透明公開及器官分配制度不會受到挑戰。



◆ 洗腎、呼吸器、葉克膜 年花健保逾600億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9.05

洗腎、呼吸器、葉克膜三項醫療,全部約10萬名患者年花健保超過600億元。今天在一項研討會中,有醫師也坦言,使用呼吸器、葉克膜,確實應思考撤除維生設備的時機點。

健保財務困難,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天舉辦「第三波健保改革研討會」,鎖定花費高的洗腎、呼吸器、葉克膜三項,檢討醫療資源的分配正義。

健保局醫管組長蔡淑鈴表示,門診洗腎患者平均每人年花51萬多元、是國人一年平均醫療費用的22倍。呼吸器患者年花88萬元,更是國人年平均費用的38倍,葉克膜則是10倍。

被稱為「葉克膜之父」的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說,台灣是全世界使用葉克膜最普遍的國家,但台大醫院1500例的經驗中,10%患者一裝就知道不會存活,但民眾過度期待葉克膜的療效,反變成表達「醫師盡力」的方式。有院內醫師就對他說,「不裝葉克膜,台大醫院怎麼向社會交代」。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陳秀丹說,加護病房很多老人家已經四肢壞死,僅靠呼吸器維生,連家屬都不忍心看,確實有必要思考以安寧醫療,取代醫療科技無止盡的延伸,健保也可以考慮修正給付制度,以免助長無效醫療。

蔡淑鈴說,長期使用呼吸器病人,平均每人住加護病房41天,造成加護病房一床難求,分析呼吸器患者年齡,85%都是60 歲以上,2成患者合併洗腎、化放療等其他治療,這幾項治療龐大的費用,確實已造成醫療資源排擠效應。

fsj 提到...

女性一天久坐6小時 罹癌機率高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1.09.03

一天保持坐姿六小時以上,長期下來可能增加罹患癌症、心臟病的機率,而且女性風險比男性還高。

美國癌症協會十四年來調查十二萬人後發現,每天坐六小時以上的女性死亡率高於每天坐三小時以下的女性約百分之三十七;但同樣的情況,男性僅百分之十八。

德國醫學專家指出,人體中免疫細胞的數量會隨著活動量而增加,但久坐不動會使人體缺乏足夠的免疫細胞而容易罹癌。

日本歸納胃癌手術患者的共同特色為吃太飽和久坐不運動。瑞典研究人員也撰文指出,久坐的人(無論是否常運動)較容易發胖,導致罹患心臟病,提高死亡率。

英國一份健康指南,建議成年人一周應該有五天,至少每天運動三十分鐘,可以跑步、騎腳踏車或散步等。

台灣衛生署日前宣布,長時間看電視、打電腦,一小時恐折壽廿二分鐘,相當抽兩根菸的風險。針對常使用電腦的上班族,推出新版「上班族健康操」,加強上肢運動並提升心肺訓練。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每天運動十五分鐘可以減少百分之十四總死亡、一成癌症死亡及兩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延長三年壽命。



◆ 久坐短命 矽谷瘋站著辦公

中央社 2011.09.03

最新研究指出,女性每天久坐超過6小時,死亡率增加37%。男性久坐死亡風險雖不如女性高,但也無法避免死神提早來索命。因此美國矽谷最近吹起站著辦公旋風。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醫學報告指出,坐太久有害健康。因此Google、臉書及其他矽谷企業,有愈來愈多員工現在要把自己的辦公桌換成高辦公桌,並說,這樣比較舒服,精神也比較好。

高辦公桌距離地面較高,員工可以站著或坐在高腳椅上辦公。加州巴羅艾托(Palo Alto)臉書總部的高層表示,在新聞報導坐一整天會引發健康危機後,一些臉書員工要求改換高辦公桌。

報導引述了醫學研究,指出久坐使身體活動降低,因此會引發肥胖與其他健康問題。

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2010年1項研究發現,女性1天久坐超過6小時,比少於3小時的女性,死亡率高出37%,男性則是高18%。

美國心臟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Cardiology)1月公佈1項研究也指出,在家坐得時間愈長,死亡率就愈高。



◆ 美學者:每25個老闆 1人有精神病

中央社 2011.09.04

研究發現,企業領導人是精神病態者的機率,比一般民眾多出4倍。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公司內有野心的人中,每25人就有1人有心理疾病,但他們用職場上的高地位、魅力與操縱手段來掩飾過去。

而且只有有利的環境因素,像是快樂的童年,才能避免心理病態傾向讓他們變成殺人魔。

心理學家說,今日無情的公司文化,讓一類人很吃香,就是個性像最近電影「老闆不是人」(HorribleBosses)中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所演角色的人,可以揮發他們天生冷酷無情的特質,且不必顧慮到他人感受。

這項結果來自於紐約心理學家巴比亞克(PaulBabiak)領導的研究調查,這項研調是要發現有多少精神有問題者滲透進大型公司中。

巴比亞克說:「精神病態者真的不像你所認為的那樣。」

他說:「事實上,你可能已經跟精神病態者生活或結婚20多年,而且不知道他有病。」

他指出,「我們已辨識出可能會被貼上『成功精神病態者』標籤的人。」

「問題的一部分在於,我們期待領導人具備的特質,正是精神病態者可以輕易模仿的。」

巴比亞克表示:「他們天生就有魅力。把這種魅力運用在企業語言上,就形成像是具非凡魅力的領導才能。」

巴比亞克博士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教授哈爾(BobHare)設計了有111點的問卷,來判定業界領導人有多少人是精神病態者。哈爾教授是全球著名的精神病態專家,也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固定顧問。

他們發現,有近4%的老闆符合這項特質,而一般群眾只有1%。

巴比亞克說:「這些人都位居組織要津或高層,像是副董事長、經理與執行長,所以真的很令人驚訝。」



◆ 皮膚脂肪細胞 禿頭救星

中央社 2011.09.03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皮膚中的脂肪細胞,是讓毛髮生長的化學要素。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項以老鼠作實驗的研究顯示,毛髮幹細胞是由脂肪控制。研究發表於「細胞」期刊(Cell)。

研究人員曾對難以長出毛髮的老鼠施打1種脂肪細胞,結果刺激老鼠長出毛髮。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研究團隊表示,研究結果或許有1天能讓毛髮再生,化解禿頭危機。

研究人員指出,毛囊開始生長時,周遭皮膚的「前驅」脂肪細胞數量增加了4倍。他們觀察無法製造這些脂肪細胞的老鼠,發現正常毛髮通常有生長周期,具有缺陷老鼠的毛囊卻陷入生長停滯期。

將健康老鼠的脂肪細胞注射到缺陷鼠身上2週後,後者的毛囊便開始生長。研究人員發現,前驅脂肪細胞可製造出1種源自血小板的生長化學物質,製造量更達到周圍細胞的100倍。

施打此種生長因子至缺陷鼠皮膚內,86%的毛囊能因此重獲新生。



◆ 美兒童染新H1N1病毒株

中央社 2011/09/03

(中央社華盛頓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衛生官員今天說,賓州與印第安納州共有2名兒童感染H1N1新型流感新種病毒株。

其中1名兒童接觸過豬隻。另一人據信是被保母傳染,而這位保母接觸過豬隻,顯示這種病毒能夠人傳人。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說,這種新病毒含有1個H1N1新型流感基因,外加過去10年感染豬隻的其他多種病毒的某些部分。

這2名兒童分別在7月及8月感染且都已經康復。他們去年都曾接種流感疫苗。

賓州之前舉行農產品展覽後傳出有多人生病,官員正在調查。到目前為止,沒有證實其他人感染這種新病毒。(譯者:中央社何世煌)

fsj 提到...

研究:近4成歐洲人患有精神病

路透 2011/09/05

(路透倫敦5日電)1項大規模最新研究指出,許多歐洲人罹患精神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近1億6500萬歐洲人每年深受憂鬱症、焦慮症、失眠、失智等腦部疾病所苦,患者人數占歐洲人口的38%。

但僅1/3病患獲得所需的藥物或心理治療。據估計,精神疾病造成上千億歐元的沉重社會、經濟負擔,因為病患病情惡化後無法工作,人際關係也跟著崩垮。

同時,有些大型藥廠不再投資關於大腦如何運作、影響行為的研究,責任落在政府和健康慈善機構身上,他們得替神經科學研究出資。

研究主要作者、德國德勒斯登大學(Dresden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與精神治療機構主任維特亨(Hans Ulrich Wittchen)說:「治療精神疾病的巨大鴻溝必須被填補起來。」

「就連接受治療的極少數病患,平均也延緩了數年之久才就醫,很少病患能得到適當的、最先進的精神治療。」

維特亨主導這項研究為期3年,涵蓋30個歐洲國家,包括27個歐盟會員國和瑞士、冰島、挪威,研究對象5億1400萬人。

維特亨團隊審視約100種疾病,包括所有主要腦部疾病,如焦慮症、憂鬱症、上癮症、精神分裂症,也包括重要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巴金森氏症和多發性硬化症。

依照失能調整人年(DALYs)衡量,4種讓人最嚴重失能的疾病為憂鬱症、阿茲海默症和血管型失智症等失智症、酒精依賴症,以及中風。失能調整人年是1種標準,專門用來比較各種疾病對患者的影響。

研究者指出,關鍵在於健康政策決策者必須認識到這種沉重的負擔,想出方法及早辨識潛在患者,再盡快優先治療他們。中央社(翻譯)



◆ 大量飲用低糖飲料對人體不健康

【聯合報╱記者陳玉慧/即時報導】2011.09.05

大量飲用低糖飲料仍會導致體重增加及新陳代謝減緩。在一項針對年輕男性所作的研究中,所有參加者在3周內都發現不良反應。

這項由蘇黎世大學做從事的調查研究中,並非針對大量含糖飲料,而是首次研究少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飲料所產生的影響。

該研究案的負責人伯爾奈斯表示,「結果令人吃驚,這麼低的糖量,還有這麼大影響」。

受測小組為29名男性,每天都必須飲用雀巢公司配製的600毫升飲料,每次200毫升。飲料中包含不同劑量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所有受測人平均年齡26歲,體重正常,研究結束時,體重卻現明顯變化。飲用果糖和蔗糖飲料者的腰圍增加最多。

果糖的攝入導致葡萄糖轉化過程減緩,並使低密度脂蛋白顆粒變小,這便妨礙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

而這類和重度和低度含糖飲料在歐洲境內銷售的近40%。



◆ 初期猛吃枇杷膏 感冒好得更慢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9/05

「快感冒了,買枇杷膏來吃!」部分民眾誤常將枇杷膏當成對付感冒初期咽喉紅腫或咳嗽的藥方,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陳朝宗昨(4)日指出,待感冒近乎痊癒,喉嚨有點乾乾癢癢時,才適合服枇杷緩解殘存的不適;初期猛吃枇杷膏,感冒恐怕好得更慢。

陳朝宗表示,枇杷膏最適合用於「修復滋潤」,而非治療感冒初期的不適。而感冒初期,醫師建議別吃太滋養或補氣的中藥。中醫認為,感冒病患受外邪影響而發病,初期服用補氣或滋養為主的藥材,易出現「閉門留邪」,意即使外邪不易散去,會讓病情拖得更久。

醫師強調,感冒初期不適合服用滋養膏類中藥。但到了感冒後期,快康復階段,若出現虛弱,外感表證逐漸消失,則可使用補氣藥或滋養藥。以枇杷膏為例,這類滋養類的傳統民間方比較適合久病、虛弱咳嗽的老人,絕非用於治療初期感冒。中醫所說的外感表證就類似一般所謂的感冒症狀,長以頭痛、發熱、鼻塞、怕冷或是怕風等為主要表徵。民眾大可不必在感冒初期就服用太補的中藥,最好請醫師診斷後再行決定,這樣才能更快痊癒。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進入秋季,中醫師發現門診中慢性咳嗽患者增1─2成。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陳朝宗表示,慢性咳嗽若單純是感冒好轉後的殘存症狀,治療主要以滋潤方劑為主;但隨著個案病情不同,中醫給予不同方劑治療,不限於滋潤性質的藥方。

陳朝宗表示,感冒剛開始或病情尚未改善時,咳嗽治療不能以滋潤為主,而是要散風熱或驅風寒為主,重要的是清楚了解背後病因。

有些咳嗽與感染有關,例如病纏身的老年人與幼兒或免疫力低下者一般較易受嚴重支氣管炎侵擾,甚至演變成肺炎。肺炎症狀特徵就包含出血、支氣管炎、高燒不退、喘不過氣、咳嗽等,這些問題都無法單獨以滋潤的方法改善。

慢性咳嗽或膿痰困擾不少民眾。醫師指出,有些慢性咳嗽肇因於反覆性下呼吸道感染。胸腔科醫師聽診檢查時,多發現呼吸異常,現代治療方法包括物理、外科治療,現代可使用化痰藥物、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等,也需經常補充水份。

一名慢性咳嗽患者幾經中西醫治療,咳嗽症狀總是無法改善,醫師勸他進行篩檢,才發現竟是肺癌作祟。

陳朝宗指出,該患者日前尋求中醫治療前,曾進行肺癌篩檢,未發現癌症,但中醫收治後1個月,咳嗽仍未改善,他認為「病情不單純」,建議患者再次檢查,才在某醫學中心確診為肺癌。

陳朝宗強調,常規中醫治療可以治療一般咳嗽,如果辨明體質後給予中藥仍未有明顯效果,通常不是「普通咳嗽」。

陳朝宗說,中醫治療感冒後期殘存咳嗽,以及乾燥造成咽喉不適最具特色;很多病人到了感冒恢復期就停止服用止咳藥或其它西藥,但不舒服、乾咳,喉嚨癢仍持續,吃一般喉糖又未必有效,中藥此時可以發揮較好的效益。

然而醫師提醒,慢性咳嗽不代表一定就是肺癌,咳嗽原因多樣複雜,例如部分是胃酸逆流造成刺激,需先改善胃酸問題;而除了單純感冒,另一部分也可能是過敏造成,很多民眾認為只是過敏性鼻炎,沒什麼大不了,然而一旦鼻涕倒流刺激氣管或太多免疫反應媒介質進入血液循環,誘發氣喘、咳嗽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儘管基因遺傳因素目前無法「斷根」,但也有不少患者經控制後幾乎不發作。



◆ 疾管局無意修法 愛滋不得器捐

中央社 2011.09.05

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趙麗雲今天表示,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無意修法,讓愛滋病患捐贈器官合法化。

針對媒體報導,愛滋病患器官目前依法不得捐贈,但若器官正常,其實還是能救人一命,疾管局目前正在研擬修法,未來若病患同意,可接受愛滋病患捐贈的器官。

趙麗雲上午在國民黨團記者會上表示,經過黨團查證,疾管局並沒有打算要把愛滋器捐合法化。

趙麗雲說,愛滋病患器捐即使是美國或日本也還在研究,台灣無能力先行試辦,況且就算病危病患本身同意,還有其他問題,例如如何保護接觸到器官的醫護人員,廢棄物感染管制等問題,因此疾管局很明確說,目前沒有這個計畫。



◆ 一小口去半條命 農藥巴拉刈擬禁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湯雅雯/台北報導】2011.09.05

為防治自殺,衛生署將於今天行政院自殺防治會報中提案,效法美日,禁用農藥巴拉刈或降低濃度。毒物專家表示,巴拉刈是台灣急性中毒死亡個案的首要「兇手」,此舉有助減少衝動自殺者。

但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費雯綺表示,巴拉刈屬中等毒性農藥,對環境土地沒有太大傷害,是農民普遍用來除草的前三大農藥;若為了防自殺禁用巴拉刈,對農民並不公平。

昨天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研討會上,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說,農藥是國人主要自殺工具之一,又以巴拉刈最普遍,現在已有對人體殺傷力較低、可取代的農藥,不少專家學者建議效法美國禁用巴拉刈,或把濃度從百分之廿四降到百分之十。

「巴拉刈早該禁用了!」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台灣巴拉刈濃度全世界最高,價格又低廉,禁用建議至少提出廿、卅年,台灣急性中毒死亡者,過半數死於巴拉刈,自殺遠比誤食多。單是一小口約八到十西西,不到幾周即可能因肺部纖維化死亡,「或去掉半條命」。費雯綺說,農委會已將巴拉刈列為劇毒加強管制,也貼有警語。

fsj 提到...

全球首支 腸病毒71型 疫苗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9.07

台灣疫苗研發出現重大突破!行政院委託國衛院進行的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日前完成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確認安全性與抗體反應良好,此疫苗將是全球第一支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蘇益仁指出,日前世界衛生組織腸病毒專家來台參加研討會,提供許多意見,也很肯定第一期臨床結果。國衛院已與國光、基亞兩家國內疫苗大廠簽署技術授權同意書。

蘇益仁指出,完成第一期第一階段,緊接著要展開第二階段的50人接種,觀察疫苗保護力,決定未來應該打一劑或是打兩劑。第三期則計畫與國際藥廠合作,因此目前還無法得知疫苗上市時間。

國家衛生研究院自2007年起,執行腸病毒71型疫苗發展計畫。在第一期第一階段中,共有台大、台北榮總兩家醫學中心參與,歷經八個月的臨床試驗,觀察10名受試者接種後的局部反應。結果顯示,僅有兩三個人注射疫苗後,局部肌肉紅腫。令研究小組振奮的是,抗原反應相當強。

蘇益仁解釋,只要疫苗的抗體量超過160倍,就有保護力,而第一階段中,就有受試者的抗體量高達3000倍,這證明了疫苗具有相當好的保護力。

為慎重並廣納各界專家意見,國衛院感染症研究所昨天更邀請11位國內、外病毒疫苗專家組成委員會,希望腸病毒71 型人用小兒疫苗發展符合國際專業的標準。

蘇益仁指出,期望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完成後,快速推動後續的第二、三期臨床試驗,讓腸病毒71型人用小兒疫苗早日上市。



◆ 警訊!高劑量抗憂鬱藥 恐引發心臟病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2011.09.06 自由

我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昨日對「citalopram」成分抗憂鬱劑提出警訊!官員表示,美國FDA日前根據一項跨國、多醫學中心研究發現,目前常用於治療鬱症以及恐慌症的藥物citalopram,在高劑量使用下可能有導致心律不整的風險。

我國目前已著手蒐集相關安全性資料,在結果出爐前,提醒醫師處方該成分藥品時,應評估患者心臟功能,建議每日最大處方不超過40毫克。

我國目前共有12種citalopram成分抗鬱劑,分為20毫克以及40毫克兩種劑型,估計一年約有1萬6千餘人使用相關藥物。食品藥物管理局簡任技正戴雪詠指出,這類藥品原本在說明書中已經刊載可能降低心跳速率的副作用。目前我國並未發現有疑似因為使用該成分藥物而出現的不良反應通報。

這次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是發現每天服用超過40毫克,可能造成心臟「QT波」延長,具有導致心律不整的風險,且這項風險跟使用的劑量相關。也因此,該國已將該成分藥品每日使用的最大劑量由60毫克調低至40毫克。

我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正在蒐集國內外相關安全資料,將評估是否跟進修訂使用劑量。提醒醫師處方這類成分藥品前,應先評估病患心臟功能。至於正在服用此藥的患者,如果有呼吸短促、暈眩、心跳不規則,甚至昏倒等臨床症狀,應回診請醫師評估。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現在臨床上使用比較廣的是「citalopram」成分的進化版藥物,因此使用時劑量多半只用10毫克,僅少數強迫症患者可能會用到30毫克,很少有人要使用到這篇報告所說的40毫克以上,建議患者不需過度憂心,如果真有疑慮、可與醫師討論。此外,這類藥物跟百憂解、樂復得等都是屬於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可做為替代藥物。



◆ 器捐偶像短片 募集罕見熱血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2011.09.06 自由

今年初在網上爆紅的器官捐贈宣導短片「打勾勾」,主打日系風格與俊男美女偶像,至今Youtube點閱人次已破67萬,不但一度將器官捐贈同意卡簽卡人數推升兩、三倍,劇組為拍戲而設的「我的血型也是Rh陰性」臉書專頁,更意外「弄假成真」成為國內罕見血型者「募集救命熱血」的網路平台。

「打勾勾」片長25分鐘,今年初由台北榮總委託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團隊拍攝,導演與演員均是學生,以低成本拍出高質感,2月影片上網引發熱烈回響,器官捐贈協會昨統計,2、3月簽署器捐同意卡的人數,瞬間暴增到1015與1624人,是平時每月六百多人的兩、三倍之多。

「離開之前,可以給我你的心嗎?」片中描述罹患先天性心臟病而面臨心衰竭的富家女「框框」,因擁有罕見的RH陰性血型,換心機會渺茫。不甘就此屈服命運的她,在臉書專頁找到留言透露輕生念頭的同血型男主角「小翼」,異想天開地想和他結婚,以便優先取得心臟移植機會,卻意外譜出一段動人戀曲,對生命也有全新體悟。

25歲的新銳導演陳和榆說,有鑑於生活周遭年輕人對器官捐贈一無所知,既有宣導短片又拍得太嚴肅,讓他決定改變策略,充滿創意的劇情搭配俊男美女,以吸引新世代目光,使其瞭解與認同器捐。

影片不但帶動器捐簽卡熱潮,劇組在臉書上創設的「我的血型也是Rh陰性」專頁,也意外成為特殊血型者互通有無的虛擬平台。不時有罕見血型網友因家人要住院開刀而上網求救,不少熱心網友也主動上網通報血型,隨時準備挽袖捐血。

台北榮總移植團隊昨推出該影片的DVD光碟、不織布提袋與L型文件夾等周邊商品,販賣所得將用於器捐宣導、協助清貧移植病人等用途。民眾可上北榮移植小組網頁(www.ott.org.tw)點選「文宣與義賣品專區」,或電洽(02)28757625。

fsj 提到...

超級細菌 韓5000人中標

【世界日報╱中央社】2011.09.07

強到連抗生素都殺不死的「超級細菌」,到今年7月為止,在南韓已有超過5000人感染,這對於免疫力差的人而言是極大的夢魘。

南韓MBC電視台6日報導,到今年7月為止,南韓44家大型醫院共有5251件超級細菌感染案例。另外,去年南韓63家綜合醫院重病患室也有報告顯示,有3965名患者感染超級細菌。

根據報導指出,患者感染超級細菌的原因是,患者在免疫力差的狀況下,經由醫師袍或領帶等媒介感染了超級細菌。

報導表示,檢驗醫院裡28件醫師袍和14條領帶中,僅1件醫師袍沒有檢測出超級細菌。



◆ 早起「床上運動」 身心靈愉悅

【聯合報╱宋隆俊/新北市新店】2011.09.07

歲月不饒人,慣於早睡早起的我,每天約清晨三、四時就從甜甜美夢中醒來,再也難以入眠。

這麼早起床能幹嘛呢?其實,不用急著下床,尤其冬天,不妨先打開窗子,讓一身老骨頭躺在床上沈靜,再腹式深呼吸,讓前一天的濁氣從肺俯中循環、吐納乾淨,提升精神戰力;之後,搓揉雙掌生熱,開始洗臉、捏耳等動作,減少並撫平臉上皺紋,按摩五臟六腑穴道。

最後,再來個全身肢體的床上運動,搖搖頭啊甩甩手,踢踢腳啊握拳頭,如此反復數十回,渾身漸漸發熱,通體慢慢舒暢,在呼吸急促下,已達鍛鍊心肺功效。

如嫌運動量不夠,還可來個俯地挺身或仰臥起坐,再以四肢伸展拉筋,終而以緩和動作結束。

對年紀較大的人而言,床上運動應是不錯選項。一來不會太激烈,又不至於造成運動傷害;再之,不用摸黑外出,也不必擔心颳風下雨;再其次,不需運動任何器材。

運動後,躺在床上略事休息冥想,再下床梳洗,靜坐慢飲一杯溫開水,讓人身、心、靈愉悅又滿足。



◆ 下巴關節疼痛 有可能是過勞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2011.09.07 自由

以往顳顎關節疼痛治療多只能依治療經驗,缺乏科學量化,三總與台科大共同研發「新式唇咬合力量量測系統」可精準量出顳顎關節咬合力量,有助於病患的復健治療。

姿勢不良 導致肌肉過度負荷

三總復健醫學部主任張幸初表示,顳顎關節俗稱下巴關節,很多人以為顳顎關節疼痛是牙齒咬合不良所引起,事實上,門診中常可以看到有些病患因為工作壓力大、過度勞累,加上姿勢不良導致肌肉過度負荷,引發兩側顳顎關節處疼痛,及張口時關節有聲響等問題,甚至有些病患在咀嚼時,出現兩頰疼痛感、頸肩酸痛及惱人的頭痛問題。

顳顎關節疼痛在接受治療之前,除了要先瞭解病患發生的原因之外,也要瞭解病患在咬合時肌肉的活動及受力情形,才能做為進一步治療及復健的依據。三總今年初與台科大合作,共同研發出「新式唇咬合力量量測系統」,主要是將3個墊片,放入病患的兩唇之間,測量病患嘴唇左、中、右側的力量,如果病患嘴唇的3個點的力量都很輕,表示病患因為顳顎關節受損情形嚴重而無法閉唇;如果左、右兩側力量較重,中點間力量較輕,也表示病患有顳顎關節受損問題,但較為輕微。

唇咬合力量量測 有助於復健

張幸初指出,所有的患者都會先接受溫和保守的療法,這些保守療法包括復健科物理治療,主要是針對顳顎關節周邊肌肉問題的改善,目標在於降低疼痛及肌肉痙攣,恢復正常功能,大約85%到90%的病人會因此逐漸痊癒,三總也為顳顎關節疼痛病人,開設了復健特別門診,健保有給付。



◆ 便便顏色牽五臟 什麼色最健康?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9/07

從大便顏色就可以看出人體五臟的健康狀態。台灣中醫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翁瑞文醫師表示,糞便的顏色以金黃色最好,代表人體五臟維持健康的狀態,但如果顏色有異常情況就要看是什麼樣的顏色,如果民眾感覺身體正常但糞便顏色變深,有可能是吃太多肉類或富含鐵質的食物,異常顏色就代表生病了。

翁瑞文醫師指出,大便呈深咖啡或棕色者,代表受到食物影響而變色;呈灰白色者,代表膽汁阻塞;呈瀝青色者,代表胃潰瘍或胃出血;帶有紅色的血,可能是痔瘡或肛門口出血;帶血呈黑色,則多半是遠端腸道出血的問題。

翁瑞文進一步指出,正常的糞便除了金黃色之外,體型也應結實,如果是大便稀疏者,甚至飄在水面上,這代表脾或腸道的吸收、運化功能失調,也有可能代表剛用完餐但沒多久就如廁排便;便中有殘渣或未消化完全的食物者,代表腸胃功能比較差,也有可能是大腸激躁症所造成,這種病症容易促使人體便祕或拉肚子。

如果大便濕濕軟軟的,代表攝取的水量太多,已造成脾濕的現象;如果大便太乾,則代表出現胃熱的現象。因此,建議民眾如廁時,還是回頭看一下自己的糞便比較好,因為糞便異常往往是人體五臟出了問題,也跟貧血、免疫力差、消化系統毛病有關。他強調,既然大便異常,代表身體健康已經亮紅燈,也是疾病發生的訊號,應及早就醫診治。



◆ 女娃心室破7洞 一針一針縫補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2011.09.07 自由

2歲的雁雁心室有大大小小7個洞,花了2年的時間、分2次手術,已恢復健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表示,雖然心室中膈缺損相當常見,也常會自行閉合或改善,但雁雁是屬於罕見的肌肉型心室中膈缺損,加上另一種心臟病「血管環」的壓迫,且已有心臟衰竭症狀,必須就醫。

雁雁在媽媽肚子內就已被驗出心室有一個破洞,心臟結構異常,出生後哭鬧不已,晚上睡不好,不但會喘及咳嗽且無力吸母乳,送到中山附醫檢查,才發現心室中竟有0.4至0.8mm大大小小的7個洞孔,且心跳快、心雜音大;爸爸說,靠著雁雁的右肩,竟可感受到雁雁左側心跳聲。

由於雁雁太小,因此中山附醫在2個月大時進行肺動脈綁紮手術,將肺動脈的口徑縮小,讓雁雁的狀況改善很多,進食有進步,體重也成長,持續1年後,雁雁最近常發燒、咳嗽,半年時間就住院3、4次,中山附醫便展開兩次心室中膈縫補手術,將心室中的5個大洞縫補起來,剩小的2個小洞太遠未縫補,而心室旁的組織會壓住洞口,不會影響其成長。

中山附醫先天性心臟病科主任陳豐霖表示,雁雁的心室中膈有很多洞,而洞孔讓左側心臟的血液會「漏」到右側心臟,造成右心負荷過大,血液也因順勢沖回肺部,造成肺充血、多痰、導致抵抗力下降,造成反覆性呼吸道感染。

陳豐霖表示,雁雁合併的另一種心臟病「血管環」,使得食道、氣管受畸形的心血管壓迫,造成進食困難,營養吸收不好,生長遲緩更嚴重。

由於雁雁太小,陳豐霖決定分兩階段進行手術,在2個月大時先進行肺動脈綁紮手術,將肺動脈口徑縮小,減少血液回流到肺臟,並解開血管環緩解食道壓迫;最近則是進行第二階段心室中膈縫補手術,採取傳統開心手術,與小兒心臟科主任郭樹民聯手,經右側心房,拉出心室中膈孔洞一針一針將5個大洞口縫補起來,整個手術耗時4個半小時。

雁雁在第二次手術成功後,雖胸口留下10公分的疤痕,但胃口大好,體重半個月就增加1公斤。

陳豐霖表示,心室中膈缺損相當常見,1萬人約有2.6人會罹患,其中多發型肌肉型心室中膈缺損約佔3.7%,有人會誤以為氣喘,但若會喘、呼吸快、心跳快,甚至吃得少、尿少、成長少,就要注意了,可能是肌肉型心室中膈缺損,且已心臟衰竭,要趕快就醫。

fsj 提到...

一天一根香蕉 減少小兒氣喘發作

台灣新生報 2011/09/08【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家有氣喘兒,常讓父母傷透腦筋,歐美研究建議,氣喘兒不妨吃點香蕉、鳳梨,或喝點蘋果汁。有助減少氣喘發生。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研究顯示,兒童一天吃一根香蕉,可幫助減少氣喘症狀,降低氣喘發作風險。研究人員從兩千六百四十位兒童蒐集飲食資訊,這些兒童年齡介於五到十歲,研究也追蹤兒童是否有氣喘症狀。結果發現,兒童一天吃一根香蕉,出現氣喘症狀、哮喘問題的機率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四。

研究也發現,兒童每天喝一杯蘋果汁的話,產生氣喘症狀風險也會減少百分之四十七。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研究團隊另進行動物實驗,測試鳳梨酵素的功用,在八天研究中,鳳梨酵素讓老鼠體內的白血球細胞數目明顯下降,氣喘發炎指標「嗜伊紅性白血球」也減少約百分之五十。

過去研究認為,攝取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營養素,有助減少氣喘發作。深色蔬菜、水果抗氧化成分特別多。也有部分研究發現,氣喘患者體內的某些抗氧化營養素濃度較一般人低,如維生素C、乙型胡蘿蔔素等,好像都和氣喘病情有關。



◆ 食補助收心 孩子學習效果好

文/林政煌 2011.09.08 自由

開學了,如何幫助學生收心,使其專注於課業,爭取更優的成績,是每位父母所企盼的,尤其是首次入學的新生,更須幫助他快速適應學校的生活。

甘麥大棗湯 可幫助入睡

如何讓小寶貝能快快入睡,且能有好的睡眠品質呢?提供您一方「甘麥大棗湯」。甘草9g、小麥30g、紅棗9粒、水500毫升,煮成200毫升,早晚喝100毫升,好喝又能幫助小寶貝睡眠,更重要的是能改善小寶貝心浮氣躁的情緒,使他能靜下心來用功讀書。

百合粥 寧心安神護氣管

「百合粥」是不錯的選擇,百合10g、米1/2杯,煮成粥,可以當早餐或點心吃,除有寧心安神外,也能保養氣管,預防感冒,也可再加上蓮子10g或紅棗3粒同煮。

豆漿豆腐 有助大腦發育

上課是否能專心,關係到學習和成績好壞,建議事項如下:

●早餐一定要吃:大腦是非常耗能量的器官之一,若不吃早餐,就無法提供大腦足夠的能量來使用,大腦一懶惰,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效果會變差。

●晨起多動手:大腦有25%神經和手相連,因此早上睡醒之後,兩手做握拳,再放開的動作數次,以刺激大腦細胞活動,增加記憶。

●常吃龍眼乾:龍眼乾又稱桂圓、別名益智,顧名思義,「益智」就是增加記憶力,所以取15g龍眼肉、水煎當茶喝,不僅好喝,又有補益氣血,寧心增憶的功效,另外也可以煮成「桂圓蓮子粥」食用亦佳。

●適量喝豆漿和吃豆腐:大豆富含卵磷脂、氨基酸及礦物質,對大腦的發育很重要。(作者為新北市御安堂中醫診所院長)



◆ 女人過50 每天小喝一兩杯

【江靜玲/倫敦七日電】2011-09-08 中國時報

女性年過五十歲後,每日小飲一杯到兩杯酒,將有助於邁入老年後的健康,比滴酒不沾者,更能免除癌症和心臟性疾病,且保有更清晰尖銳的腦力。

這項根據一萬四千名女性進行的採樣研究發現,年逾五十,每天固定飲酒一杯到兩杯的女性,進入七十歲後,比滴酒不沾的女性,整體健康要好,邁向所謂「成功老年化」(Successful ageing),包括遠離癌症、糖尿病和心臟性疾病的機率高出二八%。

而中年時每周固定適當飲酒五天到七天的女性,老年後的整體健康情況,平均則比滴酒不沾的女性好兩倍。

該基金會專家並提醒大眾,維持健康還包括運動和適當與平衡的飲食和生活起居。



◆ 四物湯不只女人喝 肝血虛患者皆可用

台灣新生報 2011/09/08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家喻戶曉的四物湯,為婦女經常用來調理身子的中藥方。不過,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主任林慶鐘表示,四物湯並不是專門給婦女使用,凡是有「肝血虛」的人,不管是女性或男性都可以服用。但「肝血虛」驗血的檢測結果不一定會有貧血,這是因中醫、西醫的觀點不同。

林主任指出,血虛者經常會出現在產後婦女、婦女行經期、男女手術大失血情況的患者,這些患者通常會出見臉色或唇色蒼白發黃、精神疲倦、頭昏眼花、手腳冰冷發麻等症狀,甚至於婦女月經不順、筋攣、睡不著、指甲乾枯、婦女閉經或經量減少等情況。

林慶鐘指出,大部分都是婦女使用四物湯,是因為婦女使用的機會比較多,由當歸、川穹、熟地、白芍所組成的四物湯,具有補血調血的功效,所以就被稱為婦人病的聖藥,或是一切血病的總方。在民間,女人都會熬煮四物湯來喝,就是期望能月事順,同時長得紅潤漂亮。

傳統中醫也認為,女性以血為本,「經、孕、產、乳」都需要血液滋養,如果女人體內的「血」出了問題,身體就會出現很多不舒服的狀況,例如月事不順或失調、臉色蒼白、頭暈眼花、唇色及指甲不紅潤、手足易麻、舌淡、脈細無力、月經延後、經量少、經色淡、痛經等,如果能夠血液調順,精神自然神采奕奕,臉上自然容光煥發。



◆ 做家事免失智 瑣事讓年長者更健康

台灣新生報 2011/09/08【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年長者做些日常瑣事,如洗衣服、摺衣服、排隊辦事、澆花除草,可避免失智上身。

研究發現,年長者若花大量精力處理日常事務,跑跑腿,照護其他親人,或做點自己的事,比較不會因年紀大而心智退化。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高齡醫學副教授托德‧馬尼尼(Todd Manini)表示,雖然很多人不會認為做這些事是在運動,但這些瑣事卻會讓年長者心跳加速,使血管努力輸送血液。

托德‧馬尼尼解釋,過去認為年長者有意識地做運動,才對健康有利,但這項研究發現,做其他活動也對健康很有益處。這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內科醫學檔案」期刊。

共有近兩百位年長者參與研究,平均年齡七十五歲,研究人員依據每天耗費能量多寡將他們分成三組。

結果顯示,活動量最高那組,年長者一天耗費一千卡路里熱量,而這群人在五年後,比較不會發生記憶力、專注力、語言能力衰退等現象,出現記憶力、專注力、語言能力退化的機率比活動量最少者減少百分之九十一。

馬尼尼指出,每天花費的熱量中,約有六成到七成卡路里是在維持心臟、大腦與其他器官功能,其他三成到四成則是用在一些日常活動上面,如走路、站立等。那些每天花一千卡熱量的年長者並沒有做比較多的激烈運動,他們大多把精力放在走路、爬樓梯、照顧他人、做志工。

研究人員建議,年長者應該離開椅子多活動身體,無論是去倒垃圾、買東西,對身體或多或少都有好處。



◆ 保健食品 切勿混著吃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1/06/22

食用保健食品,可不是越多樣越好。台安醫院預防醫學部營養師余依晏提醒,部分保健食品含有油脂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等,除了綜合維他命以外,有的鈣片也含有維生素D,一旦同時混合服用,可能超出每日建議攝取標準。維生素A、D等容易累積在體內,濃度過高會產生肝毒性。

余依晏另表示,坊間販售許多膳食纖維粉末,這類膳食纖維粉末可幫助排便,但如果食用過量,會抑制其他營養素吸收,主要是因為這類膳食纖維大多用來吸油,且也會吸取其他營養素,所以也建議膳食纖維粉末不要和其他保健食品併用,兩者食用時間最好間隔兩小時,以免其他保健食品失去效用。

余依晏強調,使用營養保健食品,需要依個人需求選擇所需營養素,而不是親友朋好推薦,便貿然使用。食用營養保健食品,一次最好只吃一、兩種,最好不要同時吃太多種類的保健食品,在食用期間要觀察自己身體狀況,食用約三個月,想換再換另一種。

還有些營養保健食品不宜和藥品併用,像納豆、紅麴等若和心血管疾病用藥起交互作用,容易造成內出血風險。余依晏建議,食用保健食品前,最好先請營養師幫忙做營養評估,看缺少哪類營養素,再做補充。

※ 相關報導:

* 關於保健食品/我們有可能都是白老鼠…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41190

任何人只要曾經食用「強化」或「添加」合成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加工食品,其實就已經默默參與了一項從未被公開承認、龐大、但缺乏監測的檯面下科學研究... 現在你明白了吧!起始於一番善意,一種屬於醫藥等級的合成化合物,早就被添加在我們的日常食物中,讓人們不自覺地攝取到高出任何保健計畫或估計值兩倍以上的攝取量,但我們現在卻仍不清楚,這對於大眾健康到底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關於保健食品/強化人們對合成物信任 大公司暴利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41195

藉由混淆合成和天然產品或元素間的區別,相關單位和受益團體試圖利用更嚴格的監管限制,更加強化人們對合成物的信任。而在這種打著保障大眾健康為名義的種種限制之下,最終直接受益的卻是那些規模足以操控政府決策的大公司。

fsj 提到...

自製水晶月餅 爽口不油膩

自由 2011.09.09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中秋佳節將至,許多民眾已經採買月餅、烤肉、柚子,準備大快朵頤,營養師提醒,糖尿病患或有意減肥者應適量攝取,腸胃不適,易腹瀉的民眾不要吃太多柚子,烤肉前可先稀釋烤肉醬,降低鹽份攝取,健康過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營養師鍾佳倫昨天表示,月餅熱量高,一百廿公克的蓮蓉蛋黃熱量高達五百五十卡,豆沙蛋黃為五百卅五卡,核桃棗泥也有五百廿卡。營養師建議,可與他人分食月餅,每天攝取月餅等應景糕餅的熱量不要超過三百卡。

鍾佳倫提醒,柚子富含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但食用過多纖維可能會腹部脹氣、腸胃蠕動過快;柚子兩片一百六十公克熱量約六十卡,相當一個份量的水果,含糖分達十五公克,糖尿病患者不要過量攝取。

林森院區營養師周千欽提醒,烤肉時以鋁箔紙隔開食物,避免食物直接接觸火焰,產生致癌物質,將烤肉醬與開水、檸檬汁、柳丁汁、水果醋、薑汁、蒜末稀釋成一比一的份量,減少鹽份攝取;烤肉搭配蔬菜,攝取纖維質,補充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幫助消化。

林森中醫院區設計五行水晶月餅,鍾佳倫解釋,引用中醫五行五色的養生概念,挑選紅豆、綠豆、南瓜、薏仁、黑芝麻製成五種內餡,餅皮選用低氮澱粉的御露粉(蒟蒻膠、樹薯澱粉、白砂糖)製成,清爽不油膩,烘焙店均可購得上述食材。

鍾佳倫說,製作水晶月餅,先將綠茶放入水中煮滾放涼備用,將綠豆等餡料蒸熟拌好分成小顆粒,代糖與御露粉在乾鍋內拌勻,再倒入綠茶調勻加熱至沸騰,直到粉漿呈現透明狀態,將綠茶粉漿倒入模型中,放入餡料冷卻後即可。



◆ 月餅吃多難消化 飲用藥材淡茶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9/09

中秋節烤肉,幾乎已成台灣人過節民俗;中醫師黃建榮昨(8)日指出,煙燻、燒烤的食物,在養生的角度來看,能免則免,但家庭、朋友聚會聯絡感情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除食物別烤太焦外,吃完燒烤可泡綠茶或茶飲飲用,減少對健康的影響。

傳統月餅、烤肉大都屬高熱量、多油及高蛋白質的食材,大量食用後大都不易消化,中醫師黃建榮指出,如無腸胃宿疾只是一時食用量大,造成腹脹、不消化,可用山楂、砂仁等藥材泡成淡茶飲用。

黃建榮笑說,中秋節「自已沒有烤肉的習慣」,但很多家庭已經對每年中秋烤肉的聚會方式習以為常。他建議,喝些潤燥茶飲,或泡綠茶飲用,或多或少減少燒烤的燥熱或其它不良影響。

茶多酚是頗佳的自由基清除劑,抵禦過氧化物的傷害。喝茶雖養生,但喝得適量才能避免不適。醫師建議,喝茶以淡、溫為原則;喝濃茶可能使人過度興奮,而淡茶卻能適度提神醒腦;同時茶也有寒熱之分,天熱火氣大者,喝些綠茶降火效果較佳。

而中醫認為,胃寒與身體虛弱者不宜飲濃茶,否則症狀易加劇,而心跳過快者或心、腎功能有問題病人也不適合喝濃茶,只能少量飲用淡茶,以免加重器官負擔。

若是心跳過緩的民眾,倒是可較常喝茶。而茶也分寒熱,例如綠茶屬苦寒,適合天熱時喝,用於消暑;紅茶、普洱茶偏溫,較適合天冷時飲用。

在喝茶的時機上,飯前半小時與飯後1小時內都不宜喝大量的茶,以免鞣酸與飲食中蛋白質形成沉澱物,不利於營養吸收。依照中醫觀點,茶也可以成為藥引,以茶為藥引的方劑常應用於感冒、鼻塞、頭痛、肥厚性鼻炎等疾病。

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周千欽營養師表示,月餅不妨自製,而烤肉時可以使用鋁箔紙隔開食物,避免食物和火焰直接接觸,以防產生致癌物質。不僅如此,也可補充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能幫助消化、具有抗氧化能力,以減少致癌物質產生,並搭配一些蔬菜,增加纖維質攝取量。

並建議將烤肉醬與開水、檸檬汁、柳丁汁、水果醋、薑汁、蒜末稀釋成1:1的份量,以減少鹽份攝取。

營養師設計「五行水晶月餅」建議民眾自己動手做,引用中醫五行五色的養生概念,挑選五種天然食材如紅豆、綠豆、南瓜、薏仁、黑芝麻,分別製做成五種口味內餡,餅皮更是選用低氮澱粉得御露粉製做,成品呈現清澈透明,口感嫩Q、清爽不油膩。擺上一盤組合式的文旦及水晶月餅,可以再沏上一壺清香淡茶,相信是個很不錯搭配!

製作五行水晶月餅(約20個)需要材料包含御露粉(蒟蒻膠、樹薯澱粉、白砂糖)50公克、赤藻糖醇(代糖)100公克、綠茶、水;內餡包含紅豆、綠豆、南瓜、薏仁、黑芝麻共5種口味,每個月餅需10克內餡。

製作方法是將綠茶放入水中煮滾放涼備用。將餡料蒸熟拌好分成小顆粒,代糖與御露粉在乾鍋內拌勻,然後將泡好的綠茶(約800㏄)倒入調勻加熱至沸騰,直到粉漿呈現透明狀態後,將綠茶粉漿倒入模型中,並放入餡料待冷卻後即可。



◆ 醫師指嬰幼兒CPR 應為「叫CAB叫」

【聯合報╱記者陳永順/即時報導】2011.09.09

同樣是做心肺復甦術,但大人、嬰兒的急救口訣卻不相同!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黃信儒今天指出,成人急救步驟為「叫叫CAB 」,但1歲以下嬰幼兒的急救口訣應是「叫CAB叫」,並以兩指按壓或大拇指環抱法,給予體外心臟按摩,才能避免導致死亡或留下嚴重後遺症。

今天是世界急救日,美國心臟學會去年公佈新版心肺復甦術指引,從傳統的「叫叫ABC」改為「叫叫CAB」,也就是第一叫患者確認反應呼吸、第二叫119叫救護車,然後是C體外心臟按摩、A打開或檢查呼吸道維持氣道暢通、B人工呼吸等步驟。

黃信儒指出,同樣是心肺復甦術要救人,但大人與嬰兒的急救口訣不相同,善加注意就可提高急救的嬰幼兒存活率,減少不必要的併發症。



◆ 英解禁 男同志可以捐血了

中央社 2011.09.09

英國男同志終生不得捐血的禁令將解除。自今年11月7日起,凡12個月內沒有性行為的男同志都可以捐血,有助化解英國嚴重血荒,人權與同志團體都對這項決定表示讚揚。

1980年代因為愛滋病與HIV擴散,而英國境內多數新的HIV病例都是男性與男性發生性行為而傳染,英國政府下令禁止男同志捐血,以確保受捐者的安全。

不過自2006年起,血液、組織與器官安全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 on the Safety of Blood,Tissues and Organs 簡稱Sabto),開始針對血液感染、捐血者誠信及改進捐血檢測進行檢討。

委員會最後決定,沒有必要對男同志終生禁止捐血,從11月7日起,只有過去12個月曾與男性發生性行為(肛交或口交),不論是否有使用保險套,才不能捐血。

委員會成員威廉森博士(Dr. Lorna Williamson)表示,「我們有信心這項改變可以維持血液供給的安全」。

英國目前面臨捐血不足的問題,接受男同志有條件捐血可望解決短缺問題,但必須靠捐血者對性生活誠實以對。

主管公共衛生的官員表示,捐血對許多病患十分重要,政府與衛生機關會嚴格把關,確保捐贈的血安全無虞。

包括澳洲、瑞典、日本等國,凡男同志12個月內沒有性行為,都已開放捐血。

fsj 提到...

運動好處多 穩定情緒助抗壓

中央社 2011/09/09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張銘坤台北9日電)董氏基金會與中正國中今天舉辦「運動補腦,抗壓不秀逗」活動,運動可幫助腦內神經傳統物質分泌,並穩定情緒,紓解緊張及憂鬱情緒,籲學生參與「樂動小將養成計畫」。

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胡維恆今天表示,英國新發布的體能活動準則,強調每個人應從事的運動類型與運動量以確保健康,調查指出學童每天做1小時以上運動,對記憶、專注力等學業表現能產生正面效果。

此外,董氏基金會最新5都國、高中生調查顯示「課業問題」是學生最大壓力來源,但利用運動來排解憂鬱情緒的學生中,有84.2%在運動後會改善低潮的心情。

胡維恆表示,「運動補腦,抗壓不秀逗」活動至今已至第4階段,與全國27所國中、小學合作,有近10萬人次師生參與此計畫,且各地學校也主動表達參與意願,顯示運動紓壓的觀念已受到學校和家長認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說,運動可幫助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例如血清素、腦內啡、正腎上腺素與多巴胺。不但可讓人的情緒穩定,紓解緊張或憂鬱的情緒,還能提高注意力、記憶力及反應能力。

詹佳真表示,近年來也遇過因課業壓力過大、情緒緊張而就診的案例中,年紀最小的是1名國二的女學生,因轉學跨區就讀不僅課業壓力大,而且也沒有朋友,而求助詹佳真。

她說,這個案例是患「社交焦慮症」與「拒學症」,因父母擔心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會有副作用,於是建議每日運動30分鐘,並持續1個學期,學校老師與同學都給予支持與鼓勵,讓她走出憂鬱陰影。

活動代言人王傳一表示,從小就喜歡運動,讀書外更常運動,運動的好處有很多,例如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減少失眠、提升記憶力、心情變好等,他現在已養成習慣,每天跑步30分鐘。

中正國中校長楊淑萍表示,除課業外,品格也很重要,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會讓學習更專注。

※ 相關報導:

* 對抗超級細菌就這麼簡單!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241&f_ART_ID=340296

預防超級細菌上身,洗手是最便宜、有效的方法。



◆ 老男人陽痿主因腎氣衰 補腎填精是根本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9/09

年紀愈大,往往性慾愈低,以致老男人對於性生活總是缺乏強烈的慾望。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盈瀅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老年男性患者,由於已經逐漸呈腎氣衰竭的現象,因此,要恢復男性雄風必須以「補腎填精」為主,而青中年患者陽氣充沛,如有肝鬱導致陽痿之象,治宜「疏肝解鬱」為主。

古籍《黃帝內經》有云:「男子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意思是說,從自然規律來看,男人到了約四十八歲時頭髮、鬍鬚都開始斑白,性能力已有減低的跡象,當精液減少,生殖功能衰減,身體也會跟著虛弱,到了五十六歲時,性能力已接近衰竭。

張盈瀅醫師指出,傳統中醫對男人性能力有很多的論述,也詳細指出男人從四十八歲以後就有腎虛的情形,五十六歲以後腎氣虛弱,天癸衰竭老男人陽事不舉,所以當老男人腎氣衰的時候,中醫當以「補腎填精」為治療原則,才能對證用藥。

張盈瀅醫師指出,臨床實際證明,中醫對男性的性生理觀點依然適用於今天,但腎虛已成為陽痿患者的心理死結,通常陽痿患者主訴說自己腎虛,在患者的心理上,腎虛幾乎成了陽痿的代名詞,直到現在中醫仍然沿襲補腎壯陽的傳統說法。

青中年患者身強力壯,陽氣充沛,多為實證,如果是因為肝鬱而化熱或發為肝熱,實者當泄,所以肝鬱導致陽痿的病因通常發生在青中年患者身上,像這種情況,「疏肝解鬱」應該是最重要的,補腎則應該是次要地位。



◆ 情緒起伏大 老婦罹心碎症候群

中央社 2011.09.09

1名老婦人提早過中秋節喝了雞酒熱湯後,產生嘴唇發紫呼吸困難的情形,送醫急救確診為「心碎症候群」。醫師表示,因極度情緒變化導致的心臟衰竭症狀,俗稱為心碎症候群。

彰化秀傳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羅明原說,日前有1名75歲的老婦人提早和家人共度中秋節,全家人一起吃飯時,老婦人開心喝了雞酒熱湯後,隨即產生嘴唇發紫、呼吸困難的情形,家人趕緊將婦人送醫急救。

羅明原表示,他們在急診室內幫老婦人插管,但老婦人仍舊出現血壓偏低、休克的情形,從心電圖及驗血報告懷疑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不過後來進行緊急心導管及心室造影檢查後,才確認為心碎症候群。

他說,情緒出現變化,壓力會把心肌打昏,造成類似心臟病發作的症狀;人在經歷災難性的打擊或是和愛人訣別時,心臟變化可能會致死,這種因極度哀傷、恐懼導致的心臟衰竭症狀,俗稱為心碎症候群。

羅明原表示,心碎症候群的症狀有胸痛、呼吸困難等,臨床的表徵和心肌梗塞極為相似,不過心碎症候群純粹是心肌的收縮功能異常,而患者9成以上都是更年期後的婦女。

他說,心碎症候群就好比是心臟的腦震盪,是由壓力情緒而非血管阻塞引發的心臟病,目前都是使用藥物治療,大多數的病患服藥後都能很快復原,心臟也不會留下永久性的傷害。

fsj 提到...

看海綿寶寶 腦袋變海綿

【中廣新聞/郭希誠】2011-09-12

美國學者研究發現,看海綿寶寶這類卡通的孩子,會缺乏注意力,學習成績差。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心理系教授李莉亞研究了電視節目對美國四歲兒童學業的影響。

他說,一天只要看九分鐘這類不用花腦筋的卡通,學習能力就會比看正經節目或是看書的孩子差很多。也會比較不守規矩。

李莉亞說,孩子看海綿寶寶會先認同海綿寶寶的無邊無際、瘋狂的想法,然後再模仿海綿寶寶的脫序行為。

他說,父母一定要小心的替孩子選電視節目。電視對孩子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影響。



◆ 美研究:看9分鐘海綿寶寶 孩子難專注

聯合 2011/09/13 編譯組/綜合報導

卡通「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有麻煩了。美國研究指出,四歲兒童只要看「海綿寶寶」這類快節奏卡通九分鐘,就會引發注意力難以集中、短期記憶力下降等各種學習問題。

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李拉德(Angeline Lillard)主持的研究,將六十名大多來自中產階級或富裕家庭的白人兒童隨機分配為三組,一組看平均每十一秒鐘切換畫面一次的「海綿寶寶」,另一組看步調較緩慢、平均卅四秒才切換畫面的美國公共電視網卡通「Caillou」,第三組去畫畫。

九分鐘後,這些兒童接受需要簡單邏輯能力和短期記憶力的多項益智遊戲測試,結果看「海綿寶寶」的兒童,成績明顯比其他兩組兒童差。在另一項測試中,研究者測量兒童的自制力,看看兒童可以忍住多久不吃眼前的糖果。「海綿寶寶」組平均等了兩分半鐘,另兩組兒童則平均等了四分鐘。

李拉德等人表示,先前已有研究指出兒童看電視會引發長期注意力問題,但這項新研究認為,就算只有短時間觀看,也會立即造成問題,育有年幼兒童的父母應該警惕。

李拉德說,「海綿寶寶」並非個案,她也發現觀看其他快步調卡通的兒童出現類似問題。

她說,父母應該要知道,幼童觀看這類節目後,學習能力和自制力會立即減低,「我不建議讓孩子在上學坐車途中或任何需要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時候看這類節目。」

製作「海綿寶寶」的尼克電視台發言人比特勒駁斥,表示「海綿寶寶」的收視觀眾是六歲至十一歲兒童,而非四歲。受測的六十個兒童也缺乏多樣性,「這種研究方法非常可疑」。

不過,李拉德說,這些兒童都沒被診斷出注意力相關問題,根據父母評估行為所獲分數也大致相同。



◆ 沒時間運動? 先從15分鐘開始

【聯合報╱記者曾增勳/桃園報導】2011.09.12

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衛沛文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溫啟邦,兩人研究「每天運動15分鐘可以延長壽命」,獲國際期刊重視,衛沛文說,當初是對身體活動感興趣,發現國人的活動量不足,希望透過研究鼓勵國人多運動。

衛沛文與溫啟邦分析美兆健康管理機構12年健檢資料,發現每周運動92分鐘的人,比起不運動的人,平均壽命延長3 年,總死亡率降低14%、癌症死亡率可減少10%。這項研究報告在英國知名「The Lancet」醫學期刊8月網路版刊出,受到國際重視。

衛沛文說,他們起初根據國衛院資料庫分析,發現國人的身體活動量不足,以現行一周建議運動150分鐘、每天運動30分鐘才會有好處,但國人達到這項運動建議標準量的,竟只有2成。

國人不運動的理由,多是以「沒時間」等當理由,兩人為想辦法鼓勵國人多運動、增加運動人口,想到如果可以降低運動標準,就能減少國人不運動的藉口,因此分析美兆機構的41萬多筆健檢資料。

衛沛文說,經長期分析研究,將運動時間減少一點後,就可以吸引國人運動,「從不動到動最難」,一旦運動之後獲得好處,人就會動下去。研究發現,只要多運動,每次增加運動15分鐘,就可增加4%的好處,總死亡率可降低18%;以15分鐘先動起的人,在運動門檻下降之後,很多人有興趣運動。

國人要做中強度運動,通常是在休閒時間下運動,他建議,做15分鐘有氧運動,包括慢跑、快走或來回游泳,或在健身房騎腳踏車,做可動起來增加呼吸和心跳的運動,就可降低慢性疾病,好處多多。



◆ 寬心飲品、團體治療 讓你好睡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豐原報導】2011.09.10

台中市衛生局指出,至少1/4的人睡不好,造成諸多疾病,惡性循環。衛生局結合中醫與心理諮商,設計3帖老少咸宜的「寬心飲品」,保健紓壓。

台灣睡眠醫學會針對國內15歲以上民眾進行「國人睡眠趨勢大調查」顯示,台灣慢性失眠症的盛行率是21.8%,比起3年前調查,大增1倍,平均每5個成人就有1人飽受失眠困擾。

台中縣、市中醫師公會串聯各區的中醫院所提供寬心飲品,免費提供飲用。理事長陳憲法說,作法很簡單,「龍眼百合湯」以6克龍眼肉、15克百合加上500cc開水煮沸即可。「甘麥大棗湯」約60公克小麥、10克紅棗、5克甘草加水500cc煮沸。「冰糖蓮子湯」可用30克蓮子、冰糖適量,加水500cc。

另民眾也可DIY按穴紓壓;感到緊張焦慮、情緒不穩時,可按壓神門、內關、足三里等穴位3至5分鐘,緩和情緒;在職場工作中容易有偏頭痛、肩頸痠緊等症狀,則可按壓太陽、頰車、風池3個穴位來緩解不適感。

衛生局29日起舉辦為期7週免費「睡好覺團體」治療,藉團體成員互動,調整個人生理時鐘,學習放鬆技巧,用藥安眠可能慢慢會失效,但調整行為,常有意想不到療效。

衛生局副局長陳南松說,29日起先成立1團,效果不錯將持續辦理。即日起開始報名,詳情可至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衛生中心洽詢(04)25155148;或上中市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subject.health. taichung.gov.tw/SUBhhc/。



◆ 疾管局拉警報:當心歐、陸遊客散播麻疹

【馮惠宜/台中報導】2011-09-12 中國時報

隨著國際旅遊日益頻繁,境外移入傳染病病例增多,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在台中榮總出席台灣檢驗醫學發展協會舉辦的「海峽兩岸檢驗醫學論壇」開幕典禮時表示,近三年來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兩岸人民每年有五百萬人次交流,台灣在展開雙臂歡迎全世界人民到台灣洽商、旅遊的同時,除了以誠信服務接待他們,並應在緊急狀況發生時提供最親切周全的醫療服務。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昨在論壇就「旅遊傳染病防治」發表專題演講指出,境外移入傳染病以空氣、接觸傳染的疾病最容易爆發社區感染,其中麻疹因在歐洲及大陸地區疫情嚴重,隨各國遊客來台自由行人數增多,也造成國內數起群聚感染病例。

他分析,台灣麻疹疫苗接種率高達九八%,反觀歐洲在數年前因民眾對疫苗副作用有疑慮出現拒打潮,因而今年起歐洲已有四萬人感染麻疹;在大陸也因疫苗接種率不高,也一直存在麻疹疫情。

施文儀說,疾管局針對近來境外移入的麻疹傳染病例增多做檢討,發現部分國人在接種後一段時間體內抗體會逐漸失效,因而研議針對這類高危險群再補打疫苗加強抗體效力;另外還有一些嬰幼兒來不及接種就感染病毒,到急診就醫也可能散播傳染,這些都是未來防疫的重點。

他強調,另一種高危險群就是外籍配偶在第三地生下的嬰幼兒,出生後未接種疫苗,回國後衛生防疫單位一再催促也不來接種疫苗,未來也要求基層醫事人員將他們列為防疫重點,一定要想辦法讓他們一回到國內就接種疫苗。

fsj 提到...

找人訴苦減壓 不如正向思考

文/柯俊銘 2011.09.13 自由

生活中,倘若遭遇失敗或挫折,您都會如何反應?相信找人發牢騷,藉此宣洩情緒是常被使用的方法,但日前一份發表在國外期刊「焦慮、壓力與應對」的報告卻指出,此舉不僅無法減壓,反而可能令人更心煩,值得參考。

這項研究由英國肯特(Kent)大學的心理學家Joachim Stoeber博士主持,他和Dirk Janssen博士合作,透過在校園刊登廣告招募到149名學生進行調查。

過程中,所有志願者都被要求書寫日記,時間為期3至14天不等,需記錄的內容主要是每天讓自己最懊惱或痛苦的事情、本身當下所採取的因應對策,與一天結束時的感受,最後還要註明對該日生活的整體滿意度。

歸納發現,這些學生慣用的策略不外乎有:「向親友吐苦水」、「尋求社會支持」 (如情感、物質上的支持)、「從事其他活動藉以轉移注意」、「自我批判」、「逃避現實」、「否認發生」、「使用菸、酒或藥物麻痺自己」、「訴諸宗教信仰」等。

進一步分析顯示,除了「從事其他活動藉以轉移注意」能讓當事人暫時覺得好過外,前述的其他策略都會讓學生的心情變得更糟,對緩解壓力的幫助有限,且使用的次數越頻繁時,生活滿意度就越低。

當學生越常利用「接納」、「幽默」與「認知重構」,意即嘗試往好的地方想,或重新給予積極性的定義,多看事物的優點時,生活滿意度就越高。

研究者表示,過去普遍認為,訴苦可以釋放壓力,具放鬆的作用,但其實在抱怨的過程中,等同於再一次回顧不愉快的經驗,容易激發憤怒、恐懼、悲傷等負向情緒出現,反覆思量的結果只會讓人越陷越深,終致難以自拔。

反觀在面對壓力時,若能坦然接受事實,以自我解嘲的方式化解尷尬,並賦予遭遇的一切正向價值或意義,甚至不是很重要的話就一笑置之,順勢而為,如此有助於重建自信,恢復繼續打拚的動力。

已逝的聖嚴法師曾說,處於逆境時要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人生難免碰到不順,與其只是怨天尤人,規避責任,不如學習樂觀以對,懂得隨遇而安,相信才能從困擾中獲得解脫。(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 國際藥聞-憂鬱煩悶難過時 吃顆巧克力吧!

鍾玉玨 2011-09-11 中國時報

比利時研究發現,冰淇淋、薯條等高脂食物有助緩解、提振情緒,並非心理因素,而是生理作用。

不少營養師疾呼少碰高脂食物,以免影響健康與身材,但比利時魯汶(Leuven)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冰淇淋、薯條、巧克力等高脂食物的確有助排憂解悶,提振情緒。

這項發現證實,高脂食物之所以緩解情緒並非心理作用,而是大腦活動出現變化使然,有助於醫師深入了解造成過胖與飲食失調的肇因。

研究人員安排了12名體重正常的受訪者觀看傷心的圖片、聽旋律悲傷的音樂,同時掃描他們腦部活動情形。

其中一半的受訪者事前注射脂肪酸,另一半則注射生理食鹽水。結果發現,注射脂肪酸者,情緒幾乎不受圖片與音樂影響。而注射食鹽水的對照組,憂傷程度較之前加重了4%。

研究人員認為,食物的外觀、氣味、口感固然會提振心情,但這次研究顯示,脂肪酸可通過腸道直接傳達指令到大腦,抑制憂傷情緒部位的活動。因此,高脂食物讓人心情變好並非心理作用,而是生理作用使然。

紐約威爾康乃爾(Weill Cornell)醫學中心肥胖問題專家路易.亞隆說,多數研究指出,肥胖肇因和心理因素相關,但比利時研究印證了生理因素也是關鍵。



◆ 過敏性鼻炎患者 應盡量少喝咖啡

公視 2011/09/12

不少上班族因為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幾乎每天都會喝上一杯咖啡來提神。

不過咖啡可別喝太多!有臨床醫師發現,有位30多歲的女性上班族,最近出現頭痛、膿鼻涕及鼻塞等症狀,就醫之後確認是罹患鼻竇炎,但藥怎麼吃都沒有改善,再度就醫才發現,原來是胃食道逆流到鼻腔,才誘發鼻竇炎,而且主要原因是她每天都喝一千CC的咖啡所引起的。

醫師說,胃食道逆流如果延誤治療,可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慢性氣喘及慢性咽喉炎等風險,幸好這位女性回診治療後,現在已經康復,因此醫師特別提醒上班族,尤其是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每天喝咖啡不要超過兩杯,平常不要熬夜,生活作息正常,就能減少胃食道逆流問題。

記者賴淑敏徐啟峰台北報導



◆ 季節養生-秋涼急進補 喉嚨乾皮膚癢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1-09-13 中國時報

中秋節過後,天氣開始轉涼,早晚的溫差也變大,涼爽的天氣也讓不少民眾開始準備進補,但中醫師提醒,夏轉秋身體偏燥,此時食用十全大補湯、藥燉排骨、薑母鴨、燒酒雞等藥膳,補氣不成反而容易上火。

一名40多歲的中年婦人,日前天氣轉涼以黃耆、人參燉雞準備補補身,沒料到隔天起床卻覺得喉嚨相當乾痛,吃感冒藥未見成效,到中醫師求診才發現是吃補吃過頭,身體燥熱引發的喉嚨痛,而這樣的例子中醫診所還不少見。

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醫師黃中瑀表示,夏養陰冬養陽,秋天天氣轉涼,就容易出現乾咳、喉嚨乾、皮膚乾癢等症狀,食物應以潤燥、涼補為主,菊花茶、桑葉茶、蓮藕茶、木耳蓮子湯等都是清肺潤喉的秋季補品,梨子生吃、入湯對於止燥,防止咳嗽、喉乾、便秘的療效也很好。

十全大補湯、藥燉排骨、薑母鴨、羊肉爐、燒酒雞、麻油雞等溫補藥膳,建議先暫緩,等到立冬較為適宜,否則太補對身體可不見得是好事。

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楊賢鴻指出,吃補過了頭,身體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太旺,易造成口乾舌燥、便秘、精神亢奮不易入睡,尤其「秋老虎」發威白天氣溫仍偏高,溫補還是稍緩為宜。

俗話說「秋收冬藏」,黃中瑀指出,身體的運行也如同季節變化一般,入秋後,人體的基礎代謝力變慢,但吸收能力將增加,以儲備冬天身體所需能量。

他提醒,秋天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太油膩、高蛋白食物都應避免,也要特別注意運動,否則很容易囤積過多脂肪,一旦進入冬天,整體代謝變得更慢,就容易一路胖下去。



◆ 五彩蔬果製冰砂 具天然甜味和抗氧化植化素

教育廣播 2011/09/12 張益勤

夏天一到,人手一杯消暑的含糖飲料,但是人工果糖熱量高,容易造成肥胖。醫師建議民眾,使用蔬果植物性食材,自己動手做冰沙,不僅有天然糖分,還有豐富的植化素,抗氧化也提升免疫力。

炎炎夏日,坊間推出各種消暑聖品,但是,市售全糖冰品,每100㏄就含有10公克的糖,相當於攝取40-60大卡熱量,長期食用,除了體重上升,也容易造成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

為滿足口慾,又吃得健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主任洪若樸鼓勵民眾以五彩繽紛(紅、橙、黃、綠、紫)的蔬果植物性食材製作冰沙,不需要添加人工甘味劑,就有天然的甜味,又可以提升免疫力。他推薦,像是紅色的番茄、火龍果;橙色的柳丁;黃色的鳳梨、南瓜、百香果;綠色的奇異果、哈密瓜;紫色的葡萄、藍莓等等,都對心臟、眼睛等內臟和器官具有不同的保健功能。

簡易的蔬果搭配包括茄紅鳳梨冰沙、胡蘿蔔柳丁冰沙、葡萄柚冰沙、奇異果冰沙、百香果鳳梨冰沙等等。洪若樸強調,蔬果植物性食材蘊含的植化素並不是維生素,而是植物的天然化學成分,以皮、根、莖、籽含量最多,不但可以抗氧化、消除自由基,還能增強免疫力,調節荷爾蒙,是不折不扣的「健康彩繪師」。



◆ 學生愛剪妹妹頭成「豆花妹」 痘痘冒不停

【聯合報╱記者許玉娟/澎湖縣報導】2011.09.13

可愛的妹妹頭青春無敵,不少女學生一窩蜂跟流行,但瀏海一直遮住額頭毛細孔,愛美的代價,讓每個人都成了「豆花妹」。

醫師表示,青少年長「青春痘」的位置多分佈在額頭及兩頰,一大片瀏海封閉患部,反而會讓痘痘惡化。

「有些女學生因為額頭長了小痘痘,刻意留瀏海遮掩,卻愈遮愈糟。」澎湖慈濟診所醫師藍重吉說,青春痘的形成,與皮脂腺分泌、毛孔角化、細菌繁殖、荷爾蒙等因素有關,從粉刺到形成痘痘的過程緩慢,通常需要1、2個月才會嚴重發炎。

髮型師Aemi說,妹妹頭瀏海,從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開始就一直紅到現在,這種討喜瀏海大小通吃,連熟女都趨之若鶩,尤其「可愛教主」楊丞琳的厚瀏海引領一股風潮,女學生紛紛以「妹妹頭」增加可愛指數,「每天都有人來剪」。

「班上的女生幾乎全是這種髮型」馬公市15歲的陳同學說,剛開始只有1、2個同學剪,大家覺得很好看,一個拉一個去剪,沒多久,每個人都頂著一樣的髮型,青春痘也跟著來。因為額頭痘痘冒不停,媽媽擔心女兒面子問題,趕緊帶她求助醫生。

藍重吉指出,要避免細菌感染,平時不要用手亂擠痘痘,以免留下坑坑洞洞的痘疤,也不要在青春痘上塗抹化妝品,免得阻塞毛孔,食物要盡量吃得清淡,保持充足睡眠與平靜心情,再搭配醫師因個人情況不同建議的口服藥或外用藥,才能遠離青春痘威脅。

fsj 提到...

腸病毒重症發展快 莫輕忽前兆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2011.09.14

各級學校開學,幼童感染腸病毒機會增加,近3周陸續出現腸病毒重症病例4例,佔今年重症病例半數,衛生署提醒家長,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不可輕忽。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目前急診就診腸病毒案例數雖下降,但陸續有輕、重症個案出現,9月以來幼托兒機構及國小已停班61班,今年已有8例重症個案,其中兩名幼童不幸死亡,皆感染腸病毒71型。

上周出現的第2例腸病毒死亡病例,從輕症轉重症至死亡,不到3天。施文儀說,5歲以下嬰幼兒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若病毒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病程發展迅速。嬰幼兒診斷為腸病毒感染後,家人即應留意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若出現相關症狀,應把握僅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送至大醫院治療。

施文儀說,疾管局建構腸病毒重症醫療網,指定全台共71家責任醫院,責任醫院可即時提供診斷、處置重症的兒科專科醫師,並可協助後送至有足夠治療設備的大醫院,民眾可詢問地方衛生單位,或至疾管局(www.cdc.gov.tw)腸病毒專區「治療照護」項目下查詢,或洽詢1922專線。

疾管局舉辦「2011防疫攻手、健康讚略」防疫12招徵選活動,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與小朋友宣導「濕、搓、沖、捧、擦」,正確洗手步驟。



◆ 染阿米巴角膜炎 國內竟無藥醫

【聯合報╱記者雷光涵、劉惠敏/台北報導】2011.09.14

國二女生濰濰(化名)暑假游泳課後,以為得角膜炎,直到眼睛腫得快睜不開,培養檢體確診是阿米巴原蟲感染的角膜炎。她求診時醫生告知:「國內沒準備專用藥,要自行上網向外國訂購。」濰濰的爸爸翁明谷被迫在藥物送達台灣的空窗期,四處找病友借藥。

翁明谷日前向立委周守訓求助,希望有更快的管道取得藥物,因為一旦病情惡化,有眼球被摘除、侵襲腦部的危險。不過疾管局無奈表示,這不是法定傳染病,不會有備藥;醫院以專案申請藥物進口,最快也要一個月。

翁明谷說,他擔心濰濰錯過黃金治療期會失明,在網購藥物從美國及紐西蘭寄達的這段空窗期緊急上網求助,一周前先向台南李姓病友「預支」藥水,再找到去年在美國遊學得病、康復後仍有一眼視力失明的李同學供藥。

李同學是在美國確診後、醫師建議她立刻回台灣治療,因為此病要「長期抗戰」;沒想到回台就診時竟發現國內沒進口專用藥物,醫院也只代訂第一次,接下來就要病人「自行處理」。周守訓認為,「民眾有攸關生命的急迫需求,卻只能自行面對困境,政府應盡速謀求補救方式。」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主任馬惠康表示,常戴隱形眼鏡角膜容易缺氧,造成角膜傷口,隱形眼鏡遭阿米巴原蟲汙染,就可能感染。近年遭阿米巴原蟲「毒手」的多是隱形眼鏡族。

馬惠康說,治療藥物主要是清潔殺菌作用,由於較無利潤,藥廠不可能進口,不過因網路發達,獲得醫師處方、診斷證明後,可透過網路向國外可接受配藥的藥廠購買。最好的預防之道,是隱形眼鏡不應戴過久或過夜,清洗隱形眼鏡最好不要使用一般自然水,應使用無菌食鹽水等。



◆ CPR新口訣「叫叫CAB」

【聯合報╱記者高堂堯/斗六報導】2011.09.14

基本急救技巧心肺復甦術跟以前不一樣了!雲林消防局表示,以往口訣是「叫叫ABC」,先人工呼吸再心臟按摩,衛生署今年已公告推出新版口訣「叫叫CAB」,未來非急救專業人士的民眾,宜先幫患者施做心臟按摩,再做人工呼吸。

雲林消防局昨天到斗六市雲林國小指導上百名高年級學童心肺復甦術、異物哽塞處置和滅火器使用等技巧,多數學童都是第一次學習急救,互動熱烈。

消防局教官王俊評表示,過去CPR口訣為「叫叫ABC」,也就是確認意識、報案求救,再施以人工呼吸、心臟按摩;去年以來CPR推出非專業人士版,流程改為「叫叫CAB」,先心臟按摩後人工呼吸。

王俊評說,對於學童或不熟悉CPR施作的民眾而言,最基本就是確認昏迷者意識並呼救,在能力有限、訓練不足情況下,給予最多協助;新版CPR改為先心臟按摩的用意,是讓血液持續循環至腦部、避免腦死,也為急救人員爭取黃金時間。

雲林國小五年級學童張修瑜說,媽媽是專業保母,平時也會練習並指導他心肺復甦術技巧,昨天他上台和消防叔叔們一起示範,表現有模有樣,贏得熱烈掌聲。



◆ 研究:冬季睡久點或有助長壽

法新社 2011/09/14 張詠晴

(法新社巴黎14日電) 根據今天發布的研究,小型有毛哺乳動物壽命之所以延長,部分可能是因為牠們在冬季每天都冬眠很長一段時間。

針對加卡利亞倉鼠(Djugarian hamster)的實驗顯示,當這些小型齧齒動物暫時降低代謝和體溫,進入所謂的冬眠狀態,牠們體內與老化有關的染色體會停止自然分解,甚至逆轉。加卡利亞倉鼠原產於西伯利亞。

先前研究曾指出,冬眠和壽命有因果關係,但這是第一個或許能說明這項因果關係的生物機制研究。

杜比爾(Christopher Turbill)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為25隻成年、未交配過的母倉鼠建立人工生活環境。杜比爾為維也納「野生動物生態協會」(Institute for Wildlife Ecology)成員。

在180天的實驗中,一半的倉鼠待在相對舒適的攝氏20度氣溫中,而另一半倉鼠則待在約攝氏9度較寒冷的環境。兩邊的倉鼠都可享自助式「吃到飽」的食物。

在測量結果時,研究人員將牠們的冬眠分為淺深兩種,前者體溫降到攝氏29度以下,後者降到25度以下,比正常低了10度。

杜比爾和同事猜想,節省精力、昏迷似的狀態會影響染色體端粒(telomere),保護珍貴的遺傳碼。端粒位於染色體尾端,作用就像蓋子一樣。

端粒(telomere)與控制它們的端粒?(telomerase)是老化與壽命的重要媒介。

每當細胞分裂,端粒就會受損一些。端粒?的任務就是部分重建端粒。到最後,端粒已不能再修的時候,就觸發細胞死亡機制。

科學家將端粒比擬成鞋帶尾端那個小塑膠,如果這一小段塑膠破了或者脫落了,組成鞋帶的絲線就會開始磨損。換句話說,如果端粒無法修復,染色體就開始磨損。

研究發現,對倉鼠來說,每天的冬眠因為某種未知的原因,保存了這些保護性的端粒,甚至修復它們。牠們每天的冬眠一般持續數小時,還是會起來進食。

他並表示,這項發現「可能也適用於其他採取某種形式休眠或冬眠的動物」。

然而這不包括人類。

杜比爾說,冬眠與睡覺是完全不同的狀態,且可能互斥。人類睡覺時體溫不會大幅降低,新陳代謝率減慢的速度也不能相比。

杜比爾說,目前科學家還找不到讓人類冬眠的方法。(譯者:中央社張詠晴)

fsj 提到...

全放鬆開懷大笑 能止痛抗壓

台灣新生報 2011/09/15

英國研究今天指出,和朋友相處時的開懷大笑有助止痛,這是因為腦中會充滿1種類鴉片的化學物質,這種保護作用顯然來自幫助神經元之間訊息傳遞,同時也能削弱生理疼痛和心理壓力訊號強度的腦內啡。

研究人員對志願者進行實驗室實驗,受試者觀賞「豆豆先生」、「六人行」等喜劇影集,或是非關幽默的節目如高爾夫或野生動物等,同時科學家監測他們對輕微疼痛的耐受程度。

另項實驗則在愛丁堡藝穗節進行,志願者觀看單口相聲表演或是舞台劇,表演前與表演一結束後,受試者被要求背靠牆,身體與腳呈直角狀,彷彿坐挺在椅上,研究人員再檢視大笑是否有助紓緩疼痛。

結果發現,只要開懷15分鐘,疼痛忍受程度就增加約10%;唯一有用的笑是放鬆、非強迫性的笑,必須是笑到眼睛都瞇起來的發自內心的笑,禮貌性的乾笑沒有用。此外,和朋友在一起比自己獨處更可能笑到捧腹。

研究今天刊在「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



◆ 研究:青少年太晚睡 成長受影響

原視 2011/09/15

太晚睡覺,可能會長不高!最近有項調查研究發現,有七成七的青少年、少女,超過晚上十點半才上床睡覺,嚴重影響腦部分泌生長激素,而且有四成的孩子,骨骼年齡低於實際年齡,因此小兒科醫師建議家長,盡量讓孩子早睡早起,配合適當運動、多吃蛋白質食物,才不會錯過黃金生長時機。開學了,很多孩子除了要擔心學校功課,放學後還要到補習班補習,所以通常都要忙到很晚才上床睡覺。不過太晚睡覺,可能會長不高!

最近有項研究調查發現,100位9歲到16歲、青春期的少年少女,有七成七超過晚上十點半才上床睡覺,嚴重影響腦部分泌生長激素,而且有四成的孩子,錯過黃金生長期,也就是骨骼年齡低於實際年齡,例如,男孩在11到15歲之間,骨骼發育長得最快,平均一年可長8到12公分;女孩則是在10到12歲,一年可長高8到10公分,但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沒有達到標準。

小兒科醫師說,有的孩子提早發育,骨骼年齡超前,有的孩子則是延後發育,骨骼年齡落後,因此建議家長,女孩滿9歲、男孩滿10歲時,就可以帶孩子到醫院照一張左手掌X光片來判讀,健保每年可免費做一次,不過最重要的是,要早睡早起,配合適當運動,多吃蛋白質的食物,這樣才不會錯過黃金生長時機。



◆ 防治青少年自殺 危險因子挖挖挖

文/黃守宏 2011.09.15 自由

青少年的自殺問題已經是大家不得不正視的問題之一!

衛生署2008年統計15至24歲前3大主要死因依序為:意外事故占48.2%、自殺占13.1%、惡性腫瘤占9.5%。在過去20年,青少年自殺比例仍不斷增高中,還不包括企圖自傷。許多人會用生物、心理及社會的層面來看待青少年自殺這個議題,企圖在其中找到危險因子,進而加以防治。

然而青少年自殺遠比想像更為複雜,首先青少年仍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論是心理或身體,另外在生命歷程中也面臨巨大的變遷,更重要的是每個自殺個案都應該個別看待。

◎臨床上,常見的相關因素有:

●仍在成熟中的人格結構:青少年在面臨壓力事件或是挫折時,易落入較不成熟的防衛機轉,包括了理想化及逃避,理想化所做的選擇,結果可能導致和現實更大的落差,進而理想化了自殺;另外青少年的人格結構在情緒的掌控上較不穩定,憤怒、低落的情緒較易流洩出來。

●做自己?還是符合他人的要求?此拉鋸會出現在和原生家庭及其他層面。

●常見議題:同儕關係、發展感情、學業表現、經濟因素和原生家庭關係。

●藥物及酒的濫用:毒品使用的年齡層有下降及變廣的趨勢,在這些物質使用下,會讓衝動控制變差。

●媒體的仿效作用:包括大肆報導及英雄式的概念化。

青少年在自殺或自傷的同時,常傾向認為已無其他解決的方法或更好的方法,且青少年的自殺常是在衝動下的產物,因此延宕時間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在協助青少年時,關係是最重要的一環。我們不可能期待青少年全盤托出自己的生活狀況,所以防治時,應詢問每一層面,並請青少年思考其他可能的解決方案。

有些青少年會困在哲學的思維裡,諸如「為何要做現在的事?」「活著的目的為何?」在面對這些思維時,重點並非哲學上的思辨,抑或是解答,而是促使青少年思考的動力為何?也許帶著青少年回到現實才是首要之務。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



◆ 不看卡通 注意力就變好?

【林希陶】2011-09-15 中國時報

近來新聞轉述了一個美國研究,認為觀看《海綿寶寶》這類快節奏卡通九分鐘,就會引發注意力難以集中、短期記憶力下降的問題。他們的研究是這樣做的,將六十名四歲兒童分成三組做實驗,一組觀看快節奏卡通,一組觀看教育性節目,另一組為控制組,只讓他們畫畫。結果九分鐘之後,觀看快節奏步調卡通的兒童,其執行功能測試,都比其他組別還要差。這樣的報導引發許多家長討論關注。然而,實際查看此期刊論文後,有幾點須再澄清,免得社會大眾被誤導。

首先,須先瞭解何謂「執行功能」,很多報導都直接簡化成學習及注意力。但「執行功能」其實是一個複雜能力的總和,包含抽象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計畫能力、組織能力、目標設定能力、工作記憶、抑制能力、自我監控能力、注意力控制、起始能力、預估能力、創造力等等。由此可知,這是一個後設認知能力,個體須知覺外界刺激之後,有彈性的設定自我目標,並適當地加以計畫及因應,最後再妥善的評估結果。

「執行功能」是複雜的運作與學習,在大腦中主要負責的區域是前額葉。前額葉是大腦成熟最慢的部分,大約要十六歲至二十歲才會發展完成。因此該能力是需要長久練習的,我們才有辦法一步步學會組織現有資源、做出適當計畫、並按照計畫一一執行。很多國家的法律也以此生理基礎,而訂定出可投票的年齡為十八歲。十八歲之後才是成年人,不只代表身體發展完善,在心智上也能適當的判斷各種社會事物,並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起應有的責任。

由此回過頭來檢視此研究。此篇論文的討論過程中,作者的推論是相當小心的。他們認為有以下幾個限制。一為此研究測量的對象是四歲的小孩,以此年紀的小孩來做測試,是無法推論到不同年齡的兒童身上。況且,就像我們所說的,「執行功能」是一個複雜的能力,這樣年紀的小孩,還在不斷地往前發展。

簡單的以四歲孩子為測試對象,就要指稱所有族群,這是相當有問題的。一為快節奏的卡通到底造成了什麼影響,至目前為止,相關研究仍無法詳細指出。一為我們無法知道這個負面的效應會存在小孩身上多久,是一輩子的影響?還只是短暫幾個小時而已?甚至可能小孩習慣了快節奏速度,到最後根本沒有負面效果了?最後,只用九分鐘的影片來做實驗,跟現實情境無法符合。目前大部分的卡通都是一集半小時左右,也許應該用這樣的長度來做試驗才是較佳的題材。

若以研究的概念來拆解此實驗,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實驗程序。不管被分在哪一組,這些小孩都是一看完節目或做完畫畫,馬上就進行測試。可以想見畫畫組與看教育節目組的表現都較佳,因為他們都已經先安靜下來了,之後可以馬上進入測驗狀態。但快節奏組則不然,他們才被《海綿寶寶》的劇情所吸引,正在哈哈大笑之際,整個人正在興奮狀態之際就要立刻進入施測。這樣的結果已經可以預測,安靜組的小孩子很容易就勝出。另外,並未有單一的神經心理測驗可以指稱所有「執行功能」。因此研究中以四個測驗就要代表全部的「執行功能」,是相當值得商議之處。

總而言之,教養小孩是一個全面性的工作,千萬不要以為一個卡通不看,一個東西不吃,就可以造成什麼立即又有效的正面效果。目前看來,以單一、僵化的教養方式都會造成長期的不良後果,多樣化的學習才是更為基本、重要的事。

不看卡通,注意力就變好?不是絕對的。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fsj 提到...

老化食物 讓你越吃越老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1.09.15

你吃的是老化食物嗎?萬芳醫院腎臟內科研究團隊發表研究顯示,汽水、起士、泡麵、罐頭等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的「磷」,攝取過多磷會讓人越吃越老。「磷」是身體所需的電解值,也是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但人體若攝取過多磷,皮膚、器官細胞會老化,也易造成慢性腎衰竭,嚴重者還可能引發血管鈣化、心律不整、骨病變症,甚至死亡。

萬芳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鄭仲益表示,過去醫界總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得腎臟病、洗腎的病患看起來總是比較老,皮膚蠟黃、暗沉、多皺紋且缺乏彈性?後來才發現,原來腎病患者常有高血磷的困擾。

患者體內「磷」離子過多,磷離子會增加細胞氧化,讓粒腺體功能變差,減少細胞分化功能;而腎臟是人體平衡「磷」的主要器官,每天都在處理過多的磷,「一台機器過度使用,難保不會壞。」

鄭仲益說,「磷」不是壞東西,它是人體必須的電解值,且幾乎所有食物都含有「磷」,只是含量多寡有別,高蛋白質的肉類含磷量較多,蔬菜水果含磷量較少。民眾吃下天然食物,會經由腸道裡的酶二次、三次分解後,才被人體吸收。

而可樂、泡麵、罐頭等加工食品,常添加磷酸鈉、磷酸鹽等添加物,以增加食物口感、避免罐頭的鐵鏽味,也可增加食品的保存期限。但鄭仲益說,這雖然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卻改變了磷的分子結構,導致人體吃了以後,腸道不需多次分解,便可輕易100%吸收食品裡的磷,因此民眾會在不知不覺中吃下過多的磷,造成身體、腎臟負擔,器官、外貌越來越老。



◆ 食物高「磷」易衰老! 海鮮、乳製品上榜

TVBS 2011/09/15

國內醫界的新發現,還登上權威的美國腎臟醫學雜誌,內容指出,如果吃進過量的「磷」,會加速老化,原因就在磷不但會讓血管鈣化,同時會讓細胞加速氧化衰老,而日常生活許多食物,像是乳製品或豆類製品,本身都含有磷,而國人愛吃的海鮮,含磷量更是高,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超過建議攝取量。

生猛海鮮台灣人進補最愛,雖然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但吃進去卻反而可能導致老化,因為磷的建議攝取量每天不高於1000毫克,但像鮭魚一片就有517毫克,墨魚每百公克也含磷392毫克,更別提蝦米和干貝,都超過500毫克。

而磷進入人體後,如果過量會讓細胞加速氧化,並且停止分化,老的快。萬芳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鄭仲益:「在高磷的情況之下,這些血管細胞會變的像骨頭一樣,所以一直刺激、一直刺激,血管就鈣化了。」

還有像是牛肉類以及起司和蛋黃,幾乎每攝取100公克就到達每天建議量的一半,幾乎蛋白質高的食物,磷含量就一定高,吃進過量,除了可能老的快,從X光片研判,也會增加血管鈣化的機率,尤其加工食品可能添加磷,但成份標示主要只針對熱量,民眾不易得知,因此醫師建議均衡飲食,搭配足夠的天然蔬果,才能幫助延緩老化。



◆ 頭部保暖、維持運動 防血瘀緩老化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9/15

老化造成腦部血流量減少與協調性、敏捷性的衰退,中醫師蔡德豐在一場講座中指出,血瘀是老化的表現之一,讓頭部保持暖和,維持一定的運動量,有助增加腦部血液循環。

冷氣對著頭吹,在中醫來看是一大禁忌。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監事蔡德豐表示,頭部保暖在中醫來看相當重要,加上每天15~20分鐘運動,並多活動、思考都能增加腦血流量,延緩腦部老化,降低協調性、敏捷性快速衰退的風險。

有些民間常用的中藥材助活血祛瘀,但當有出血等問題時,或身體健康狀態無法確認時,不能任意使用,最好先諮詢中醫師。有些中藥可用於缺血型的腦血管意外;出血型則不宜使用。例如當舌有瘀點、舌色紫暗,且脈偏弦細、澀時,中醫的藥方中常見川芎、赤芍等活血藥,能抑制血凝及具溶解血栓效益,同時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然而,沒有缺血性問題時,或有出血傾向時,不宜使用。

對於血流不暢所逐漸引發的相關病症,中醫治療主要以通暢血脈為主。中醫師指出,例如活化瘀的處方不僅有助通暢腦部血脈,對心血管也有助益,臨床上如血府逐瘀湯,就是經常應用的傳統方。

血府逐瘀湯、桃紅四物湯等都具有一定的抗腦缺血的效果。在腦血管阻塞方面,許多中藥也具抗血小板作用。如川芎、赤芍、蒲黃、丹參、益母草、紅花等都是經研究發現具相關效益的中藥。

隨著年齡增長,唾液與胃液的分泌也都會減少,中醫師蔡德豐指出,這是消化系統的老化表現之一,吸收功能輕度低下,及食道蠕動功能降低也常見,年長者對大塊食物的咀嚼、吞嚥能力降低,最好能避免這類食材。

由於食道蠕動及咀嚼功能降低,蔡德豐醫師提醒,難吞的、黏稠不好咀嚼或太大塊的食物,建議老年人避開,最好將食物多咀嚼幾下再吞嚥。同時吞嚥功能不好,也會影響吸收,而吸收的好壞也關係到整體健康。中醫認為消化系統屬脾胃,其功能正常,元氣自然足。脾虛時免疫功能出現紊亂,而免疫功能的紊亂即衰老的重要指標之一,老年人脾胃虛,常見細胞免疫功能下降。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脾虛者的能量代謝明顯下降,體內糖代謝障礙與蛋白質代謝紊亂的出現率隨增齡而升高,體重及重要臟器重量減輕,各實質臟器萎縮。

中醫同時認為,脾失健運,痰濕內停;脾虛患者自由基氧化反應增強,身體清除自由基能力減弱,這也導致身體老化與疾病的發生。患者體內的微量元素也會失衡。中醫認為,元氣之充足,皆由於脾胃之氣無所傷;在現代醫學來看,也有一定的道理。

脾胃在人體的生命活動和衰老進程中有著重要作用。人到中年以後,身體代謝由盛轉衰,脾胃等消化系統運化功能降低,加之活動量減少,遂使吃下去的食物精華,留聚不去而為脂膏,易致痰濕聚集、氣滯血瘀。



◆ 每48分 1人罹腸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11/09/15

平均每四十八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昨(十四)日表示,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九十七年度大腸癌發生人數為一萬一○○四人,其中五十歲以上者佔八十七%(九五七一人),呼籲五十至六十九歲的民眾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

每十萬人口中,就有四十三位男性會罹患大腸癌;每十萬人口中,則有卅二位女性罹患大腸癌;孔副局長表示,每十萬人口中,五十歲以上罹患大腸癌的就高達一百五十位;但在五十歲以下罹患大腸癌的人數則為八‧六人。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進勛醫師表示,大腸癌中又以直腸癌的比例最高,占了將近一半;且第一次罹患大腸癌又再次罹患的機率為○‧五%。

透過篩檢發現早期大腸癌(零至一期)個案比例達四十二%,相較臨床發現的個案比例廿一%,整整多出一倍。尤其,每一至兩年進行糞便免疫潛血檢查(iFOBT),可降低十八%至卅三%大腸癌死亡率,而且大腸癌早期(零期)發現五年存活率甚至可達近九成,顯示糞便免疫潛血檢查及大腸鏡篩檢勢在必行。

此外,要避免大腸癌上身,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尤其重要,應落實天天「蔬果彩虹五七九」原則,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中,含有不同的植物性化學成分,可以透過分子多靶點的調控,達到防癌、抗癌的效果,因此,建議國人攝食足量蔬果,兒童一天至少要吃五份新鮮蔬果、女性七份、男性九份。另外,多運動可增進腸道蠕動,減低大腸內膜接觸糞便內之致癌物,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 腹耳穴位刺激 腰圍小一號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1.09.15

中醫減重,連老外也著迷!北市立聯合醫院及國立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團隊,研究近10年的傳統醫學減重,包括以穴位針刺、電針、耳針、耳珠耳穴刺激,以及綠茶提煉物來控制體重,。結果發現,這些療法不僅可縮小腰圍減重,綠茶萃取物還可降低血脂肪及改善胰島素阻抗性。

這一成果分別登在國際肥胖醫學期刊、國際婦女醫學期刊,以及臨床醫學營養期刊上,引起國際重視。

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醫務長許中華表示,傳統醫學非常天然,老外接受度很高;研究發現,中醫師在患者腹部脾經、胃經施針,每次針灸20分鐘,連做6周,可以縮小腰圍2至3 公分,患者體重約減少1.5公斤。

另外,若用耳針、耳珠刺激耳穴的飢點、胃點以及內分泌點,也可讓人體降低食慾,每周做三次,連續做一個月,一個月可瘦一公斤。

許中華表示,比較特別的是綠茶萃取物。研究團隊特別邀請農委會茶改場合作,將綠茶純化萃取後製成膠囊,建議肥胖婦女每日服用三顆,連吃三個月後發現,雖然對減重功能不大,但可影響婦女體內賀爾蒙,還可降血脂約2%至4%,值得進一步研究。

許中華說,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某些特定癌症都與肥胖有關,透過中醫天然方式減重有成效,患者減重可多一種選擇方式。

fsj 提到...

「星」突破 皮膚變心臟

中央社 2011.09.16

新加坡取得重大醫學突破,成功將人體皮膚改造並培育出與心臟一樣具有脈搏跳動功能的心臟肌細胞,可成為心臟衰竭患者的新治療方式。

「聯合早報」今天報導,新加坡國家心臟中心研究人員成功將人體皮膚改造成人類誘導多能性幹細胞(hiPS Cells),並培育出與心臟一樣具有脈搏跳動功能的心臟肌細胞,目前只有日本和美國的少數醫療研究機構在進行類似項目。

星國國家心臟中心說,日本在2009年以細菌為中介,將皮膚改造成人類誘導多能性幹細胞,而新加坡則是進行改良,透過無菌方式完成整個過程,減少患者感染風險。

在正確的引導下,人類誘導多能性幹細胞能發展成指定器官的細胞組織,例如神經細胞、血管甚至是整顆心臟,最大功能就是修復及替換已經受損的人體器官細胞。

以這項研究為例,可成為心臟衰竭患者的新療法,再加上皮膚細胞來自病患本身,所以不必擔心會產生排斥反應。

星國研究小組已開始準備展開動物實驗,預估在2年後進行臨床實驗。



◆ 登革熱爆群聚感染 近3年最嚴重

自由 2011.09.17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台北市傳出登革熱群聚感染,衛生局週二為今年首例本土性登革熱感染者的接觸者抽血,結果有四人血清抗體呈現陽性,均曾遭登革熱感染,今年本土性登革熱暴增為五例,為近三年最嚴重;五人均聚集在士林區永福里山區,環衛單位已展開密集清除、消毒。

目前均無傳染性

衛生局疾病管制處副處長林國甯表示,北市今年首例本土性登革熱個案九日確診,衛生局依居住地緣及工作相關性,採集五十九人血液送驗,五十五人檢驗結果為陰性,四人血清抗體呈現陽性反應。

林國甯解釋,感染登革熱未必人人都有明顯症狀,亦即無症狀感染,根據疫調,四人目前健康狀況良好,近期均未出國,多在當地生活,研判與七月初境外移入的登革熱案例有關。

林國甯強調,感染登革熱出現發燒等症狀的前一天至後五天,體內才有病毒,亦即可傳染期,總計七天,目前四人及第一例均已無傳染性。

林國甯說,登革熱不是人對人傳播,但當地屬山腰地帶,多有林間空地,白線斑紋容易躲藏,也有許多樹洞,下雨積水形成病媒蚊孳生源;市府相關單位已動員訪查家戶六百卅三戶,清除一百七十九個積水容器,移除兩千公斤垃圾及一百公斤的瓶罐,昨天上午複查,孳生源已全面清除。

衛生局統計,北市於九十七年爆發本土性登革熱群聚感染,共廿人感染,九十八年本土性個案降為零,九十九年兩例,今年迄今五例。

林國甯提醒,若出現紅疹、關節痛、發燒等疑似登革熱症狀,務必儘速就醫,各醫療院所也應提高警覺,遇有疑似症狀,廿四小時內通報衛生局,衛生局防疫專線23753782。



◆ 美流感季逾百童死 疫苗別忘打

路透 2011/09/16

(路透華盛頓15日電)美國衛生官員今天表示,美國上個流感季造成115名兒童與青少年死亡,大部分死者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建議施打流感疫苗年齡最小為6個月,然而自去年9月至今年8月死亡的74名6個月以上小孩,僅有23%曾施打疫苗。

CDC疫情監視與爆發反應小組(CDC Surveillanceand Outbreak Reponse Team)的費內利(Lyn Finelli)博士說:「兒童施打疫苗相當重要。」

CDC表示,父母往往誤以為健康孩童都能撐過感冒,但並非總是如此。

CDC今天公布的死亡率與發病率週報(Morbidity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指出,死亡兒童中,約半數沒有會增加流感併發症風險的病症。

研究人員表示,幼年本身就是流感風險因子。這些死者46%不到5歲,29%小於2歲。

至於有病症的57名死亡兒童中,54%有神經疾病,30%有肺部疾病,25%有染色體或基因異常,19%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其他心臟疾病。中央社(翻譯)



◆ 全台15類鼻疽病例 高雄1死

【聯合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2011.09.16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最新統計,全台累計類鼻疽確定病例有15例,9例為疑似病例;確定與疑似病例中,各有1例死亡。疾管局提醒,類鼻疽病例多集中在高屏地區,上月底南瑪都颱風肆虐後,疫情有升溫趨勢,提醒民眾注意清潔,避免接觸汙水與土壤。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死者是住高雄市左營區的69歲婦人,有糖尿病史,感染類鼻疽桿菌後,7月中死亡;另一起尚待確認的死亡病例,為高雄市楠梓區的61歲女性,患有慢性肝病,2天前死亡。

施文儀表示,類鼻疽桿菌是土壤腐生菌,多存於土壤、水池或積水環境中。一般狀況下,疾病不會直接人傳人,唯若皮膚有傷口,又不慎接觸,或吸入、吃下受病原菌汙染的塵土或水,就會引起感染。

施文儀指出,類鼻疽病徵判斷不易,潛伏期短則2天,長則可達數月或數年,臨床症狀表現也很多元,可從無症狀到局部皮膚潰瘍、嚴重肺炎,甚至可能引發全身性敗血症、休克等都有。觀察近年病歷資料,發現逾8成的類鼻疽確定病例,為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患,顯示慢性病史是致病的危險因子。

上月底南瑪都颱風襲台後,高屏地區陸續通報11例疑似個案。施文儀指出,颱風所帶來的強風豪雨,會將土壤中的病原菌帶出地表,提醒民眾接觸汙水、土壤時,最好戴上防水手套與口罩,並穿上防水雨鞋防護。

慢性疾病者若有不明原因高燒,最好快就醫,並告訴醫師居住地或汙水曝露史,以利診斷。



◆ 國內首部e救護車 醫師隔空救人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雲林縣報導】2011.09.17

「搶救傷患零距離!」北港媽祖醫院研發全台第一輛e救護車,透過行車紀錄器連結雲端系統,可把搶救過程以影音即時傳送給醫師,由醫師指導車上急救;零距離搶救設備,消防署計畫全面推廣。

e救護車還可充當宛如電視的SNG車,車上配備有可供救護人員深入峽谷等地的救難設施,如無線電系統、頭罩攝影機,即使天災造成通訊中斷,仍可透過衛星傳輸,把山谷內傷患情況傳到救護車內,再傳送給醫師遠距救護,非常適合救災。

「這裡是119,正搶救一位路倒疑似腦中風病人,約3分鐘到達。」北港媽祖醫院急診室電腦畫面,不僅傳來救護人員報告聲,更把患者心跳、血壓等生命徵兆監測畫面,同步傳回急診室。

「病人能抬起手腳、能說話嗎?」急診室主任蔡昆熹透過即時視訊對患者「初診」,並指導救護人員施以必要的「黃金搶救」。在此同時,急診室醫師也完成待命,患者一到院,可馬上急救。

媽祖醫院院長林欣榮說,觸動醫院推動急救e化,主要是雲林人口老化,心血管患者特別多,院方一年前雖成立「3分鐘急救、5分鐘上藥」的心臟、中風急救小組,仍發現不少患者在救護車內亡故;為徹底掌握搶救黃金時間,和廠商合作完成這套即時視訊、遠端急救系統。

研發這套系統的醫院顧問嚴聖炎說,e救護車以3.5G通訊架構為骨幹,透過行車紀錄器拍攝、AV即時影像傳輸,把車內搶救情況傳回醫院,並由醫師指導急救,甚至可遠距對患者「問診」,達到搶救零距離。消防署科長王志鵬昨天看完e救護車演練相當認同,表示將推動到全台各地。

fsj 提到...

小孩早睡、補充蛋白質荷爾蒙 長得高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1/09/16

小孩睡眠時間深深影響成長。根據一項門診問卷調查發現,高達七成七的青春期少年在晚上十點半以後才上床睡覺;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指出,晚睡錯失體內生長激素作用最佳時段,想長高,最好在晚上十點半前睡覺。

丁綺文說明,生長激素分泌是脈衝式,在夜晚十時至凌晨兩時是作用高峰,並且小孩必須進入深度睡眠階段,才會大量分泌生長激素。若錯失這段時間,或者是處於淺眠、作夢狀態,生長激素都不會釋放出來。

丁綺文另指出,小孩轉大人需要仰賴性荷爾蒙與蛋白質荷爾蒙,蛋白質荷爾蒙就是生長激素。小孩子長時間暴露於環境荷爾蒙,性荷爾蒙功能會受到干擾,發育會提前卻不容易長高,因此平常最好少吃雞皮、雞屁股、高油脂食物,可能受塑化劑汙染的食物也別吃,以免環境荷爾蒙對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丁綺文指出,生長有關鍵期,長高的秘訣就在掌握時機。每年生長時機需要靠評估骨齡來預測,骨齡和實際年齡不一致,有的孩子提早發育,骨齡超前,有的孩子延後發育,骨齡落後,同班同學可能年紀一樣,但骨齡落差三歲以上。骨齡檢查照一張左手掌X光片即可判讀;為了掌握生長關鍵期,初次照骨齡的最佳時機是女孩滿九歲,男孩滿十歲時。



◆ 女性選工作 荷爾蒙決定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1.09.17

女孩長大後從政、當消防隊員或科學家,可能打從在娘胎裡就注定了。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顯示,女生選擇工作的傾向與體內男性荷爾蒙濃度有關,濃度較高的女生較易選工程師或機師等通常是男生偏好的工作。

「生活科學」網站報導,賓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家雪莉‧貝瑞堡九月發表在「荷爾蒙與行為」期刊上的研究指出,血中雄性素濃度過高的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CAH)的女性患者,長大後容易選擇男生偏好的工作。

研究人員要求125位9到26歲的男女受試者依自身喜好勾選64項工作,發現男女各有偏好的工作類型。正常女生較喜歡教師等與人接觸的工作,但有CAH的女生則喜歡面對無生命的工作,例如木工或化學家。

除了挑選工作,CAH還影響幼童選擇玩具的行為。研究人員表示,荷爾蒙如何影響行為的答案還是得從大腦找起,新的大腦掃描技術將有助於更深入的研究。



◆ 飯前先喝湯湯水水 減肥較容易成功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1/09/16

飯前先喝水或清湯有助增加飽足感,減肥比較容易成功。中醫師陳麗雯表示,除了熱量控制,建議以粗糙食物如糙米代替精細的一般主食,並少用調味料,飯前先適量喝點清湯或水,再吃青菜,讓飽足感增加,別讓自己吃得太快。

對於不需要特別限制喝水的健康民眾,為飲水量很重要,而喝湯時建議要將浮油去除,避免喝湯時,喝下太多飽和脂肪酸及熱量,對於痛風患者,肉湯內含有較多普林,不宜大量喝湯汁。而一般沾醬大多屬重鹹,對於要控制血壓的人使用沾醬可加少許熱開水稀釋使用、少量沾取食用或者可利用蔥、薑、蒜、辣椒、適量醬油等來調味,避免鈉鹽攝取過多。

很多身體的不適都與喝水太少有關。例如較輕微的功能型便秘,背後原因除了可能為結腸蠕動減低外,尚有因長期喝水不足、忍住便意、不吃早餐或濫用瀉藥造成的反射遲鈍與精神壓力引起的腸道痙攣收縮,後者有時與腹瀉交替,便秘時多見「兔子便」,又硬又短,且腹部發脹。

除平時適量吃軟質高纖食材、適量飲水,避免過量動物蛋白、脂肪,同時注意規律運動,放鬆壓力,比較容易瘦同時能維繫腸胃道與整體健康。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這是因為口腔、咽喉、食道到胃是一個食物必經的路徑。在吃飯前,多喝幾口湯、水,可以多在消化道滋潤,幫助食物消化。而且也可增加飽足感,減少吃飯時攝取的熱量。簡單來說,肥胖與飲食的關聯仍在於「熱量的攝取」。

陳玫妃表示,當飲食吃入的熱量大於消耗熱量時,體型便容易肥胖,體內的脂肪就容易屯積。若攝取的熱量小於消耗的熱量,便可讓體重降低。因此,減重的原則,不論是從關鍵的飲食控制、運動,或者是輔助的藥物代謝調養等,重點就是在於讓飲食的熱量跟消耗多寡的之間平衡的問題。建議約在飯前20~30分鐘時喝是較好的;通常以300C.C的水或湯的量是最為適合。

陳醫師表示,在中醫認為,肥胖是由於身體的症狀出現問題而造成新陳代謝率的降低。因此,通常肥胖的人容易疲倦、流汗、眩暈、四肢無力、便秘、水腫、睡眠不好,甚至內分泌失調等問題。在中醫調養時,會根據每個人的病症不同而給予治療,讓身體更加健康,促進新陳代謝率。

針對「痰濕水腫型」,下半身容易水腫,代謝不好。可用健脾、利水的藥方來改善,如五苓散;「脾腎陽虛型」由於身體的退化、新陳代謝緩慢、內分泌失調,所導致的熱量代謝不好,可用補腎、健脾的藥方,如濟生腎氣丸,來促進身體的活力跟元氣,幫助代謝。

「瘀血阻塞型」常見身體氣血、經絡循環不通暢,可導致體內脂肪容易堆積,代謝差,則可用活血、去瘀的藥方來改善。



◆ 桂圓養生餐 滋補又利促銷

中央社 2011.09.16

世界麵包大賽冠軍師傅吳寶春,用荔枝乾及埔里玫瑰做麵包,讓日本來台採購荔枝及玫瑰;為推廣龍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請專人善用龍眼乾、桂圓製作養生餐飲,呼籲國人愛用。

過了中秋,進入養生進補季節,農委會下午將舉辦「鮮享在地、富『桂圓』滿」龍眼加工食材利用記者會,推薦各式國產龍眼乾加工品,並示範龍眼加工品簡易居家料理,期望透過越冬滋補文化帶動龍眼乾銷售。

農委會指出,龍眼主要產季為7到9月,因鮮果不耐儲存,利用烘焙產製龍眼乾或桂圓肉,可延長儲存及利用率,提升商品價值;為此農委會將陸續協助果農設置烘乾設備,讓農村烘焙龍眼乾技術得以延續傳承,並藉由烘乾製程的推廣來調節產銷。

農委會並說,龍眼經由傳統窯燒烘焙爐或烘乾機乾燥,製作成帶殼龍眼乾或桂圓肉後,果肉Q軟,甜度提升;而窯燒烘焙者混合著柴香製作,也會讓果肉呈現多層次風味。

龍眼乾及桂圓肉具香氣濃郁特色,一直是傳統養生滋補食材,農委會說,可廣泛應用在茶飲、烹調、點心、糕餅等飲食。

為推廣相關產品的市場潛力,農委會委請台中市霧峰區農會田媽媽示範製作「桂圓紅棗茶」、「桂圓養生粥」、「麻香龍眼肉」及「桂圓蛋糕」等 4道簡易居家養生餐飲,善用加工後的龍眼乾及桂圓肉,推薦國人利用。

相關作法公布在農糧署網站http://www.afa.gov.tw/index.asp上,歡迎民眾下載運用。



◆ 醫生:每天喝水2~3000cc 隔2~3小時要尿尿

【聯合晚報╱李樹人】2011.09.17

「少喝水、少上廁所,將大幅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風險!」署立雙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佳璋解釋,大腸桿菌是造成泌尿道發炎的主因,如果大腸桿菌跑至人體的尿道口,患者又很少尿尿,大腸桿菌就會長驅而入,造成感染。

吳佳璋指出,一般人如果每兩三個小時排尿一次,即使大腸桿菌跑到尿道口,也容易被尿液給沖掉。因此建議民眾,平常不但要多喝水,每隔二至三小時,就應上廁所一次。

一般建議,夏天氣溫偏高,最好每天飲用2500cc至3000cc的開水,冬天比較少流汗,則至少飲用2000cc的水。吳佳璋認為,就算待在冷氣房,不覺得口渴,也應該固定喝水。

吳佳璋說,當膀胱儲存尿液達到150cc,就會出現尿意感,一旦到了250cc,就會想上廁所。要是超過350cc,膀胱就會發漲。吳佳璋建議,只要有尿意,就應該起身至洗手間小便,千萬別憋尿。

另外要提醒,如果沒有做好局部衛生,也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發炎。臨床上就曾收治年輕女性患者,每次只要一跟男友發生性行為,就會發燒,關鍵就因為大腸桿菌侵入體內。吳佳璋提醒,在性交之前,一定要清潔局部,並先上廁所;性愛之後,也要做好清潔工作。

fsj 提到...

《吃對了你也能瘦》愛吃脂肪的腸道菌 不會讓你瘦

記者/洪素卿 2011.09.18 自由

近年減重成為全民運動,益生菌等產品也被包裝成瘦身聖品。不過,愛吃脂肪的腸道細菌真的能幫忙消除脂肪、讓你越吃越瘦嗎?答案是「NO」。事實上,當你腸道裡面愛吃脂肪的細菌越多,不僅不會讓你變瘦,還可能讓你的身體累積更多毒素、發炎現象更嚴重。

可能累積更多毒素 發炎現象更為嚴重

「You are what you eat!」今年9月剛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文章顯示,腸道菌的分布跟你愛吃的東西有關。

這項研究由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的路易斯教授(James D. Lewis)與研究團隊發表,共找來98名體重正常的健康民眾填寫飲食問卷,寫下平日飲食及提供檢體當週飲食內容。研究人員再從檢體分析細菌組成。

結果發現,受試者可大略依據他們腸道細菌族群組成分成兩大類。第一類人的腸道中較多「類桿菌屬(Bacteroides)」,而他們多半愛吃動物蛋白以及油脂類食物;第二類則比較多「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這些人的飲食較多碳水化合物、植物性來源。

有助減肥的益生菌 還在動物實驗階段

研究人員並讓10個受試者,繼續進行10天試驗。由研究室提供熱量相同的飲食,但其中一半給高油低纖、另一半則是高纖低油。結果發現,改變10天飲食雖然無法讓腸道族群徹底翻轉,但確實一度影響腸道細菌組成比例。換句話說,要藉由飲食習慣改變腸道菌群可能得持續維持不同以往的飲食習慣才行。

那麼,直接補充特定細菌可以改變腸道族群、進一步影響胖瘦嗎?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學教授蔡英傑指出,學理上,益生菌可能有助於保持體重,有助於減肥;但是選用的菌株卻不會是所謂「會吃脂肪」的腸道菌。

他解釋,腸道中確實有一些菌會吃脂肪,屬「格蘭氏陰性菌」,但這卻是一種壞菌。當人們攝取太多脂肪後,小腸無法完全消化,殘餘脂肪跑到大腸後,這些壞菌就會開始吃脂肪,接著大量繁殖、分泌內毒素。內毒素會製造身體的發炎反應,而發炎反應卻會讓肥胖問題更加惡化。

反之,抑制嗜脂陰性菌增長,則是益生菌的專長,所以,學理上,開發出有助減肥的益生菌,確實可能。不過,目前研究都只到動物實驗階段,臨床研究仍然很少,加上各家研究用的菌株都不相同,還得不到一致性結論,要落實到產品還需要努力。

※ 相關報導:

* 選對食物養好菌 也養好身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sep/18/today-health2.htm

最常見的好菌食物就是膳食纖維包括纖維素、果膠等,可以從各類天然植物性食品攝取,在挑選食物的時候,不妨參考下列建議。



◆ 動.靜.歸.空 紓壓四要訣

文/黃偉俐 2011.09.18 自由

壓力是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全球化帶來激烈的競爭、金融危機衰退陰影揮之不去、能源短缺、地球暖化、中年失業等。

壓力會造成腦部的焦慮中樞異常,造成失眠、肌肉緊繃、心悸、煩躁、易怒。壓力也可能造成憂鬱,腦細胞健康下降,食慾與興趣下降、負面想法,甚至自殺念頭。有些身體疾病和壓力有關,如胃食道逆流、心血管疾病、偏頭痛。

壓力更會讓一個人不快樂,影響人際關係與家庭生活。所以如何減少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真的是現代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議題。

◎該如何紓壓呢?基本要訣就是動、靜、歸、空:

●動—就是運動。有病人問:「每天晚飯後散步一小時,可以紓壓嗎?」答案是:「幫助消化、健康還可以,但紓壓沒什麼效果。」運動需達每分鐘心跳至少120下,持續至少20分鐘。就像打一場「3對3」的籃球鬥牛,所有不愉快、煩惱都被拋在一邊。

●靜—就是嗜好。像是收集郵票、做模型。當很專心、很投入時,就可以紓解壓力。

●歸—歸屬。可以是感情的、朋友的、養寵物,或宗教的。避免討論負面的生活瑣事,感受彼此的關心,營造正向的情緒與能量。

●空—適時地放空。留一些時間給自己,享受慵懶的時光,暫時把責任卸下來。一年放兩次長假是最好的,但要安排好,不要讓工作打擾你,也不要趕行程,輕鬆而愜意地讓自己身心安頓,活在當下。

按摩也是有幫助的,但是花錢之外,操作不好也可能造成身體的傷害;找心理醫師談談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有時候只是需要一個人好好傾聽我們的煩惱,分享我們的孤獨,順順自己的思緒,外加得到一點小小的建議。

(作者為台北黃偉俐診所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