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怪物殺手之謎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3776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2015-06-01
二○一二年,男子曾文欽在遊樂場拐殺十歲男童;二○一四年,鄭捷在捷運隨機殺人,造成四死廿四傷;二○一五年,龔重安在自己讀過的國小持刀向小二女童下手。比起校園要不要加高圍牆,更值得討論的其實是:這些讓人難解的「怪物殺手」究竟是什麼環境因素造成的?
北投這起隨機殺人事件讓人震驚,學校老師深感自責,醫護人員為之悲泣,許多民眾義憤填膺。相形之下,凶手對自己的犯行絲毫不以為意,龔重安在聽聞女童送醫搶救時,他反問:「怎麼可能,都割她喉嚨了?」在遭民眾追打時,他笑著問警方:「他們幹嘛打我?」如果不是失去人性的「怪物」,一個人怎麼會作出這種事而有這樣的反應?
龔重安行凶時,和曾文欽一樣都是廿九歲,均處於失業狀態中。鄭捷則僅廿一歲,仍是大學生。三人平日均沉溺電玩世界,缺乏社交活動,朋友極少;他們刻意和家庭保持距離,家人對他們的狀態亦無所悉。電玩的暴力及格鬥世界,不僅篡奪了他們的真實人生,也阻絕了他們的人性感受,誘使他們做出常人難解的凶殘行為。這些現象,應由醫界、社會學及心理學界作出系統研究,而不應以幻聽、幻覺、著魔、精神病態等理由含糊帶過。
令人意外的是,龔重安先前任職的保全公司同事談到他,形容他是「氣質很好的年輕人」,「工作認真、有禮貌」,是因另有抱負而離職。一個「氣質良好」的年輕人在短短時間內變成殺人怪物,其中因素,是自己無法承受的人生挫折,是親友有意無意的冷落,還是網路電玩的殘暴刺激,或者是社會的憤怒氛圍所誘發?在爭辯廢死、警力進校園之際,大家是否也認真探討怪物形成之謎吧!
※ 絕大多數的怪獸是後天養成。相關報導:
* 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96876
「反社會人格」者具有那些特徵?這些毫無良知的人,其實就是精神病學裡面所謂的反社會人格者,因為「先天」的遺傳或「後天」環境使然,成為一個「毫無感情、毫無道德、一心想操縱他人、贏得勝利」的人。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發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如果一個人擁有下面七個特徵裏至少三個特徵....
....研究亦指出,嬰兒期的情感依附能夠發展日後與他人的情感連結,而最早的情感依附會在7個月大的時候形成。....在乏人照料的孤兒院裡長大的小孩,由於缺乏情感依附,因此很多人都失去了愛的能力。「香水」裡的葛奴乙,他不正是一個從小沒人愛、長大後也缺乏愛人能力的惡魔般人物嗎?
◆ 課後班人力少 廁所設邊陲
http://udn.com/news/story/7573/937829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張錦弘/台北報導 2015-06-01
國小女童遭割喉身亡,暴露開放校園問題、課後班人力不足、校安及死角管控,仍有很大改善空間。
為協助雙薪及弱勢家庭照顧學童,教育部鼓勵國小開辦課後安親班,讓學生放學後留在學校作功課、補救教學或從事社團活動。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說,學校須規畫晨間、放學後等人力不足的空檔,集中管理學童的標準作業程序,「不能每次都用孩子的血來檢討!」課後班教師人力單薄是大問題,若當時有另一名老師或志工陪女童上廁所,被害機率便能大幅降低。她認為,課後班應集中管理,安排在靠近教師辦公區附近的教室。
林月琴說,許多學校都把廁所設在校園邊陲,上課時間人多還好,但在晨間、放學後的空檔就有安全疑慮。友善校園也需配合良好空間規畫,明確區分操場跟校區,社區居民可到操場運動,卻無法進入校舍,避免不良人士藏匿教室或廁所。
「友善校園有賴社會成熟度」,林月琴認為,從這起事件來看,台灣社會出了很大的問題,把校園圍牆蓋得再高,犯罪者還是會想辦法突破。
全家盟副理事長謝國清說,近年很多國小夜間警衛裁撤,改聘保全,有些偏鄉學校甚至連保全都沒有。保全通常是輪調制,不如編制內警衛熟悉校園,對社區也較疏離。他認為應重新思考回歸警衛編制。
教育部國教署長吳清山昨指出,教育部將要求地方政府檢視學校監視設備、巡邏人力,盡速補強,也建議學校動員家長或社區志工組巡守隊,在學生課後補救教學或社團活動時間,協助巡邏校園,避免類似案件發生。
※ 相關報導:
* 文化國小案後上課首日 員警、社工進駐
http://udn.com/news/story/7573/938397
....北市學生諮商輔導中心主任劉姿君說,大部分小朋友情緒還算穩定,只有少數一、二名學生對女童過世一事低聲哭泣。
心理師吳立健表示,事發一、兩周內,受影響學童會退縮、害怕是正常的,但之後就會慢慢恢復到和事發前差不多。社工師陳如欣說,今後還會有輔導人員在校協助輔導學童,提供小團體或個別諮商,受影響學童初期可能會有害怕、恐懼、捨不得或逃避等心理或行為,大約一個月後會再觀察是否恢復。
* 男持玩具衝鋒槍到校門口 家長、學生驚叫
http://udn.com/news/story/7315/938416
台北才剛發生女童在校園被害,一名領有中度精神障礙手冊的蘇姓男子今天一早拿著一把玩具衝鋒槍,跑到左營國小校門口,將槍口對著家長與學生,嚇得在場的人驚聲尖叫拔腿就躲;所幸當時有員警在附近執行護童專案,立即逮捕蘇男,並從他身上搜出兩把玩具槍、兩支美刀及一支摺疊刀,訊後依恐嚇罪嫌移送法辦。
◆ 逛百貨公司 6歲女童觸電恐癱
http://udn.com/news/story/7316/937794
聯合報 記者周毓翔、陳威任/新北報導 2015-06-01
六歲周姓女童前晚在台北市新光三越南西店誤觸電線送醫,經急救後女童恢復生命徵象,家屬表示,醫生認為電擊可能傷及脊椎,女童的四肢都無法動彈,臟器也受到傷害,可能會癱瘓。周父昨泣訴,「呼救了五分鐘沒人理我,還是我搭計程車自己送醫!」家屬昨至警局做筆錄對業者提告。
家住林口的周姓女童一家人,前晚到百貨公司逛街度過周末假期。沒想到女童跟八歲的哥哥在嬉戲時跑到二樓手表專櫃架子下,疑似碰觸到外皮剝落的電線,觸電導致口吐白沫、心跳停止。周父說,「我看到那一幕嚇到了,趕緊拉她出來,我也被電到,把她抱起時心跳已經停了。」
他當時大聲呼救,「快幫我叫救護車!叫警察!」但叫了五分鐘竟然沒人理他,心急的他趕緊攔一輛計程車到附近的台北馬偕醫院就診,經急救後女童恢復生命徵象,但四肢至今還無法動彈,女童前晚又轉院到淡水馬偕加護病房觀察。
目前女童雙手跟下半身都無法動彈,醫師向家屬表示,電擊除傷到內臟,未來將會有損害外,還傷及脊椎,嚴重可能會癱瘓。周父表示,女兒目前只有眼皮會眨,還會流淚。他哽咽表示,「叫她的時候,沒辦法講話回應我,看了真的很難過!」
新光三越南西店表示,前晚女童觸電事件後,第一時間通報樓管並連繫救護車,女童家屬可能因為心急,沒有等到救護車前來,就自行搭計程車前往醫院。至於事發的原因,經查明是二樓手表專櫃裝有電燈的金屬展示櫃,電線外皮疑有剝落,女童誤觸而導致觸電。新光三越坦承疏失,已修復完畢。
百貨公司業者表示,事發第一天晚上就派人到醫院探望受傷女童,女童轉院後,昨天也派人到淡水馬偕關心,百貨公司業者承認疏失,向家屬表示願意負責到底。
由於家屬不滿業者第一時間處理事情的態度,還有讓危險暴露在公共空間,昨天到淡水分局竹圍派出所製作筆錄,要告百貨公司。淡水警方做完筆錄,並將筆錄傳給台北市中山分局勤務中心,後續相關責任的調查交由北市警方處理。
◆ 向空姐要一罐未開封可樂 穆斯林教士遭指恐怖份子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85310
自由 2015-06-01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美國知名學府西北大學的穆斯林女教士塔希拉.阿瑪德(Tahera Ahmad)控訴,日前搭乘聯合航空公司班機從芝加哥飛往華府時,向空服員要求一罐未開封的健怡可樂卻遭拒,理由是未開封的飲料罐有被當成武器之虞,暗示塔希拉是危險人士。塔希拉支持者要求聯航就此致歉,否則拒搭。
在伊利諾州長大的塔希拉,是西北大學的助理校牧與跨信仰參與事務主任,她在「臉書」上披露這件發生在5月29日晚間的「恐伊斯蘭」事件,指稱她不僅遭空姐出言侮辱,也被機上其他乘客辱罵,她氣到落淚。塔希拉說,空姐先給她一罐已開封的健怡可樂,但她要求一罐未開封的,卻被告知恕難照辦。
儘管空服員先幫乘客開罐是常態,但該名空姐竟隨即給塔希拉身旁的男乘客一罐未開封的啤酒。塔希拉就此提出質疑,該空姐卻回說,「我們未被授權提供未開封飲料給可能會在機上將其當做武器的人士。」塔希拉抗議此話讓她覺得被歧視,該空姐竟快手抓起啤酒並迅速拉開拉環,然後再補上一句「這樣妳就不能拿來當武器了。」
認為自己顯然遭到歧視的塔希拉,原以為會有其他乘客出面主持公道,豈料不僅沒人作聲,還有一名男乘客隔著走道怒罵她,「妳這穆斯林,他X的閉嘴…妳知道你們這些人可以拿這(鐵罐)當武器,所以他X的閉嘴。」塔希拉說,她感受到該男子語氣與眼神中的恨意,忍不住當場落淚。
塔希拉告訴「芝加哥太陽時報」,她過去也曾遭恐伊斯蘭人士吐口水或扯掉頭巾,但該空姐的行為實在太超過,形同當眾點名她會對他人構成威脅。失言空姐稍後向塔希拉道歉,該機機長也向塔希拉致歉,並在飛機抵達華府後陪塔希拉前往服務台正式提出客訴。塔希拉在臉書上的貼文被不少人轉發,包括知名穆斯林倡議人士,獲得許多人支持,揚言在聯航就此事道歉前拒搭該公司班機。
※ 相關報導:
* 對生命的期待
19 則留言:
聯合/看得見的殘酷與看不見的冷漠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3987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2015-06-02
北投校園割頸案引發社會激憤與不安,凶嫌龔重安當場遭人追打,有上百民眾連夜聚集警局企圖圍堵他洩憤。與此同時,許多民眾對校園安全表示憂慮,「隨機殺人一律死刑」、「兒童人權優於被告人權」的呼聲不斷,也對近年甚囂塵上的「廢死」聲浪發出反彈。
事實上,從民眾當街追打凶嫌、而警方也表現得毫不以為忤看來,台灣社會的法治教養及人文精神,距離「廢死」所主張的境界,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眾所周知,在一個法治社會,一個人的犯行應該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必須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審理來決定,而不是由群眾在街頭執行私刑報復,或由某些法律人作出公開呼籲。因此,北投民眾當著警察的面毆襲凶嫌,固然是出於義憤,卻難謂正當;而這樣的演出,看在一般學童眼裡,甚至是「以牙還牙」、「以暴制暴」的不當示範。更嚴重的是,警方的處理方式,似乎也覺得讓群眾「發洩」一下,比較合乎台灣的「民情」。若連執法人員都存有這樣的心態,也就無怪乎台灣的法治教養顯得離離落落。
一方面是警方放任民眾在街頭毆襲凶嫌,另一方面卻是人權團體和司法部門大唱「廢死」的高調,兩相對照,當然顯得格格不入。歐盟之所以大力提倡廢除死刑,其主要精神支柱有二:一是植基於基督捨身的宗教寬容理想,二是對於歐洲歷史上多次大規模戰亂與屠殺的深切人道反省,認為任何人沒有資格剝奪他人之性命。基於這樣的寬容及人道反省,再加上歐洲悠久的法治傳統作為支柱,使得「廢死」在歐盟成為共同的信念。
但在台灣,由於人文、社會及法治條件不夠充分,要強行植入「廢死」之理念,便難免發生扞格與衝突。舉例而言,一般台灣民眾信仰的是佛教,人們相信的是「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此外,包括「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之類的約法三章之歷史故事,都深印在民眾腦海。因此,一個冷酷凶殘的連續殺人者,如果因廢死之主張而不必「償命」,甚至要納稅人不斷出錢供養,許多民眾當然會感到憤怒難填,覺得法律無以伸張正義。
從法律不應植基於社會環境之「真空」的角度看,廢死聯盟近年推動的工作固取得不錯的進展,卻始終難以成為社會民眾信服的目標。尤其,廢死呼聲雖高,在未能完成立法的情況下,僅憑著簽署「人權兩公約」的約束,既嫌法制單薄,也創造了不少畸形的角落。例如,在台南拐殺男童的曾文欽,曾聲稱「在台灣殺一兩個人不會判死」,這是凶殘者的有恃無恐;對一些死刑犯而言,因政府遲遲不敢執行,他們雖一心求速死之解脫而不可得;對於一些被害者家屬而言,看到司法的怠惰無力,因創痛難平而無法停止悲傷。甚至,有些殘暴慣犯,因法官的一念之仁而得以逍遙在外,法律配套的缺乏,卻造成更多無辜者喪命。
犯下割頸案的龔重安究竟有多凶殘,外界尚不得而知,他並無其他前科。民眾對他憤怒追打,主要是他下手的對象是年僅八歲的羸弱女童,這被視為卑鄙的強凌弱行為,也因此才有要求將他判死的呼聲,但這並不必定意味他殘暴成性。人們對於發生在眼皮底下的凶案,當然無法視而不見;但是,對於一些不是立即分明的案件,或者真相在漫長的司法過程中遭到埋沒的案件,又將如何追問正義?例如,四次殺人奪走三命的毒品殺人犯張添銘,幾度殺人遭判無期徒刑都獲假釋,最後槍殺素不相識的計程車司機,法官仍引用「兩公約」讓他逃過死劫,受害家屬只能泣訴人間不平。再如,有些詐騙集團屢屢騙走受害人一生積蓄,卻輕易獲得法官緩刑交保,繼續在外為害其他大眾;如此,那些無視他人痛苦與社會問題的執法者,難道不該譴責?
一個放任民眾當街毆打嫌犯的社會,卻又不斷用廢死論調來牽制法官的審判,縱非精神分裂,恐怕也是表裡不一。談廢死,不能不顧社會民情,更不能不加強人權教育;論法治,不能不尊重法律程序,更不能忽視人間的正義公理。若不能弭平其間的虛實落差,說一套、做一套,台灣如何落實真正的法治?
※ 相關報導:
* 校園安全 地方守望隊「自己顧」
http://udn.com/news/story/7573/939843
「孩子的安全,我們自己來顧!」台中市豐原區豐田里守望相助隊昨首度入里裡豐田國小巡邏,校園偏僻處更是來來回回走好幾遍,不希望再有校園意外發生。
北市發生女童遭歹徒割頸喪命,豐田里長劉瑞銓即與立委江啟臣討論,想在里內成立「校園守護志工隊」;但志工隊需要時間培訓,而學童安全刻不容緩,劉瑞銓建議先以守望相助隊支援。
* 聯晚/教孩子躲壞人 不如教他如何應變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40613
劉小妹事件不只讓校園安全亮起紅燈,整個社會陷入集體恐慌、不信任感增加,家長牽著孩子的手抓得更緊了;但孩子終究會長大,與其讓他們躲在保護傘裡,不如從日常中教導安全的觀念,培養危機應變能力。
「從小訓練孩子獨立,教導他們待人和善,我錯了嗎?」台灣人最引以為傲的治安,因劉小妹遭殺害身亡而瞬間崩解,不少家長對原來教育方式開始質疑。
....家長不妨先關掉電視吧,但並非絕口不談,更不可讓孩子以為全世界都是壞人,沒有好人;最重要的是建立兒童安全觀念,用討論方式跟孩子互動,了解遇到突發情況如何處理,若有人問路,可以指引方向,但不能帶陌生人前往,在學校遇到陌生人,要趕緊通報老師。
◆ 女童觸電案 新光店長哽咽「負最大責任」
http://udn.com/news/story/7316/939461
聯合報 記者陳威任/台北報導 2015-06-02
新光三越台北南西店在5月30日發生六歲周姓女童意外事件,南西店店長李淑娟出面說明,現場並多次哽咽鞠躬道歉,承諾會負起最大的誠意與責任。
短短13分鐘的記者會,李淑娟五度鞠躬道歉,數度哽咽說不出話。她表示自己同樣身為有小孩的母親,對於周姓女童的傷害及家長的難過都感同身受,事發至今她也每天都到醫院去關心,目前就是以小朋友的健康最重要,賠償等相關問題將會與家長做溝通,自己與新光三越一定會負起應負的責任。
李淑娟表示,這次事件是因為二樓富思手表專櫃安裝展示櫃時,螺絲不小心穿破電線外皮導致漏電,在事發當天即完成道具修繕,並全面進行相關設備的檢查與改善,全台分店也同步再次檢測,目前確認全數道具安全無虞。
※ 相關報導:
* 「爸爸,我好痛!」 百貨展示櫃漏電電癱女童說話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2000534-260106
新光三越北市南西店一館日前發生手表展示櫃疑電線破皮漏電,將6歲周姓女童電癱,家屬向警方提告,北市中山警分局昨天約談專櫃羅姓經理,他表示廠商初步調查係電線外皮破損漏電,警方依業務過失傷害罪偵辦。
◆ 新聞眼/強制就醫、督促服藥 家人很重要!
http://udn.com/news/story/7320/939771
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縉明、戴永華 2015-06-02
宜蘭謝姓精神障礙男子多次拿美工刀刮壞民眾轎車,警方問完筆錄,就放他回去,再犯也只是函送,讓精神不穩定的謝男繼續刮車,成為不定時炸彈,送醫也不得強制住院,政府無法拿出有效作為,民眾繼續身處惶恐中。
謝男曾有過傷人的案例,毆打家人遭強制送醫住院,所以並不是沒有暴力傾向,即便是這次沒有「自傷」或「傷人」情形,但是他拿刀亂刮,危害社區治安、人身安危的程度,也相當值得重視,難道又要等到他拿刀傷人,發生憾事,甚至釀成悲劇,才要將他強制送醫嗎?
精障者的家人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否願意配合讓當事人強制就醫?有無督促患者服藥、完成療程?患者若能夠好好配合治療,都有不錯的效果,但謝男的家人並沒有做到這一點,縣府相關單位有責任與其家人好好溝通,協助患者接受治療。
謝男這顆「不定時炸彈」沒有強制就醫,如今被放回,民眾批評縱虎歸山,警方作為也只是加強巡邏,無法二十四時看住他,社會大眾對政府的作法失去信心「剉咧等」,也只能自求多福。
◆ 107歲人瑞長壽秘訣:少抱怨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38212
世界日報 編譯馬永慶/綜合31日電 2015-06-02
美國俄亥俄州東北部一名百歲人瑞日前表示,長壽秘訣在於少抱怨,以及做好份內工作。
107歲的洛納‧柯林斯(Lona Collins),雖然比(金氏世界紀錄)全世界最長壽人瑞,還少了15歲,但她已為自己的歲月和經歷自豪。
柯林斯1907年在奧克拉荷馬的農村地區出生,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以及電視和汽車發明。她在幼年時,舉家遷至俄亥俄州西南部定居。
柯林斯在年輕時,曾兩度擊退癌魔,以及過了65年婚姻生活。目前連她的玄孫也有自己的孩子。
她即將慶祝108歲生日,當談及長壽之道時,她微笑著說:「不要抱怨!」幽默和忍耐顯然令人長壽。
柯林斯表示,一生中經歷許多改變,但似乎從未想過自己的年齡。她說:「我想我不用擔心!」
柯林斯表示,當有人打探她的年齡時,不會感到困擾。她說:「有什麼分別?外表已顯示你的年齡,盡力做好份內工作即可。」
監獄擁擠 酒駕、家暴…電子腳鐐擬擴大監控
http://udn.com/news/story/8227/942354
聯合報 記者劉峻谷/台北報導 2015-06-03
為紓解監獄擁擠問題,法務部正研擬擴大電子監控適用罪名和對象,初步研議認為酒駕犯、家暴犯、吸毒假釋犯或無串證之虞的交保被告,可使用電子監控;適用對象與範圍,今年底會更明確。
這項研究是希望讓短期自由刑受刑人不用脫離社會即可接受刑罰,不過法務部強調,此議題目前仍在研擬階段,會廣聽各界意見再決定是否制定政策。
法務部早有以電子監控取代部分輕罪或短期自由刑入監服刑的想法,由檢察司、保護司、矯正署、法制司等單位成立電子監控適用範圍研議小組,法務部要求各單位於八月提報可以佩戴電子腳鐐的罪名或對象供評估。
法務部官員指出,研議小組討論時正反意見很多,以酒駕犯為例,目前法律規定酒駕三犯者不能緩刑、不能服替代勞役,一定要去服刑,但立法意旨是要防範酒醉駕車,如果能修法改成電子監控,規定酒駕者晚上不能離家,阻斷外出喝酒,即能防止酒駕。
反對者則反駁,酒駕三振條款是防止酒後駕車而不是喝酒,重點應是汽車要裝酒測器,一旦喝酒超標就不能啟動駕車。
法務部另透過國科會委託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研議相同議題,中正大學犯防系主任許華孚教授指出,許多國家已有佩戴電子腳鐐替代短期自由刑的規定,有的是以刑期為標準,例如三年以下徒刑者,佩戴電子腳鐐代替入監服刑,佩戴一年都沒有違規紀錄,即可卸下腳鐐,形同假釋。德國和美國的部分州則當成重大暴力犯的假釋條件,假釋期間一律佩戴電子腳鐐接受監控。
有鑑於新竹、台中剛發生性侵假釋犯剪斷電子腳鐐脫逃事件,電子監控的「效力」引起討論;法務部官員指出,目前使用的第三代電子腳鐐,記錄了佩戴人平日行蹤與行動軌跡,警方在追捕兩名逃脫者時,調閱電子腳鐐資料分析兩人習慣與活動去處,在尚未造成危害前就逮捕歸案。
目前電子腳鐐只適用於性侵假釋犯,從二○○六年至今年四月,有六百六十六個人佩戴過,現在仍有八十三人配戴;法務部統計,所有性侵犯假釋後再犯率是百分之四點二,佩戴電子腳鐐期間再犯率是百分之一點二,也就是六百六十六名佩戴電子腳鐐期間再犯者有八人。
※ 以台灣的實力,「電子腳鐐」被駭機會很高。相關報導:
* 戴腳鐐的日子:被看見羞愧…長褲加長5公分
http://udn.com/news/story/8227/942341
「戴過電子腳鐐更珍惜自由的可貴。」幾位更生人回想「腳鐐」纏身被歧視的日子,對身心都是一大折磨,沒人想重來一次,有人甚至常被指指點點,尊嚴掃地,多次想自殺。
* 第三代電子腳鐐 GPS定位、24小時追蹤
http://udn.com/news/story/8227/942325
電子腳鐐發展到第三代,有GPS定位系統,可廿四小時記錄佩戴者行蹤和行動軌跡;它無法防止犯罪,但可劃設禁止區,佩戴者進入特定禁止區域或剪斷電子腳鐐會發出警告聲,並回報監控電腦,具有威嚇和提醒作用。
* 83假釋犯戴電子腳鐐 僅39人負責監控
http://udn.com/news/story/8227/942336
「有些佩戴者會在半夜故意測試電子腳鐐的監控情形,我總是整夜不敢睡。」一名實際負責監控電子腳鐐佩戴者的觀護人,反對擴大電子腳鐐實施範圍;也有觀護人認為要增加監控人力並提供完整配套,否則會失敗。
目前全國有八十三名性侵假釋犯佩戴電子腳鐐,有卅九名觀護人負責全天候監控。監控性侵假釋犯多年的李姓女觀護人說,電子腳鐐的監控功能有限,它只能告訴你被監控者人在那裡,無法告訴你他在做什麼,要擴大適用範圍,一定要跟民眾講清楚它的功能在那裡,限制有那些,不要讓民眾有太高期待,最後發現落差太大而失望。
她說,曾有假釋犯故意在半夜用東西遮腳鐐,跑到建築死角或是故意去禁區,測試電子腳鐐功能,並想看看她和警方的反應,是否真的馬上會找他。她一接到異常訊號,立即依程序打電話找人,並且通知警方,忙完了已經天亮了,疲累不堪。
◆ 贊成:追蹤慣犯、被告 反對:恐侵人權
http://udn.com/news/story/8227/942338
聯合報 記者呂開瑞、白錫鏗、林志函/連線報導 2015-06-03
法務部研擬擴大電子監控適用罪名和對象,法界有不同聲音,有人認為戴電子腳鐐者容易被標籤化,除有侵害人權之虞,還會增加政府人力、財政負擔,不是好方法;但也有人贊成,甚至認為應擴大到案件審理中的被告。
桃園地檢署資深檢察官指出,戴電子腳鐐等於讓鄰居、親友都知道他(她)犯罪,雖有助於改善監獄人滿為患窘境,但要添購監控器材、建置監控和訪視人力,必須投注更多資源,比在監執行貴太多,不符經濟效益。
另名資深檢察官指出,剛發生兩件受刑人剪斷電子腳鐐脫逃事件,此刻推動擴大措施恐增添社會疑慮,且配套不足會有反效果,造成社會更亂。
「下錯藥方、治標不治本,恐會侵害人權。」法官錢建榮指出,電子腳鐐要在家中裝接收和發射器,家人也會受到訊號干擾,等於「累及全家」,有侵害人權之虞,也不符比例原則,且監獄有一半以上是毒品犯,要紓解人犯應朝毒品除罪化、回歸醫療單位戒治的方向調整,不是戴電子腳鐐。
律師公會全聯會前理事長羅豐胤反對電子腳鐐擴大適用,他表示,電子腳鐐限制人身自由,攸關人權,不能無限上綱。
台中高分檢署檢察官李慶義贊同對重刑犯、慣犯等有再犯之虞者實施電子腳鐐;台北一名資深刑庭法官認為,竊賊假釋或許適合電子腳鐐,竊盜容易再犯,戴腳鐐可追蹤行跡也有震懾作用。
北部一名法官主張,不是所有犯罪態樣都能用「關起來」處理,駭客遭判刑,與其讓他坐牢,不如請他易服社會勞動發揮所長,改變處罰方式。他也建議,適用範圍除了遭判刑定讞的假釋犯,也可用於案件審理中的被告。
「法務部每次面對監獄爆滿,想的都是最簡單、最便宜的方式。」真理大學法律系主任吳景欽說,他不反對擴大電子腳鐐適用對象,但若以監獄超收為由擴大,只是把電子腳鐐當成萬靈丹、弄心安而已。
吳景欽表示,真要電子監控假釋犯並防止脫逃,應仿效國外使用鐵製腳鐐,而不是目前一剪就斷的塑膠環;另外,電子監控只是人為監控的「輔助」,不等於完全監控。他認為,擴大適用對象,假釋標準勢必降低,日前兩名性侵假釋犯落跑,如果連八十幾人都管不好,屆時如何管理上千人?
※ 相關報導:
* 專家:電子腳鐐只能威嚇 無法禁止再犯
http://udn.com/news/story/8227/942328
電子腳鐐功效何在?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主任許華孚表示,電子腳鐐只能監控威嚇,無法絕對禁止佩戴者再犯;根據統計,性侵假釋犯在假釋期滿拿掉電子腳鐐之後五年內再犯的機率「跟以前差不多一樣」,因此他認為,戴電子腳鐐能否降低再犯率要再做更長期的研究。
許華孚說,現今社會給性侵假釋犯極大壓力。性侵假釋犯假釋後要在社區公告姓名,假釋犯要定期到醫院治療、向觀護人報到,加上佩戴電子腳鐐,警察三不五時到家查訪,這都是壓力。他認為要預防犯罪,必須施以心理輔導改善性侵犯和家人及朋友關係,並協助就業,讓他們經濟自立才能減少再犯機率,不是佩戴電子腳鐐就能解決。
* 不是戴腳鐐就好…幫他們重返社會 才是關鍵
http://udn.com/news/story/8227/942330
法務部研議擴大電子腳鐐適用對象,不少民間團體認為,行政機關應跨部會建立完善配套措施、成立控管平台和輔導機制,不是戴腳鐐就好;也有人說,為了解決監獄超收就擴大電子腳鐐適用範圍,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說,更生人和假釋犯出獄後找工作不容易,如何幫他們重返社會才是關鍵。行政機關應通力合作,例如假釋犯定期向警方報到、勞動部負責就業問題、衛政單位輔助精神治療。
婦女平均受暴8年才求救 兒目睹也心苦
http://udn.com/news/story/7321/942080
聯合報 記者曹馥年/台南報導 2015-06-03
「遭受家暴,請勇敢站出來!」台南市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主任鄭妙君表示,據國科會研究統計,受暴婦女平均隱忍8年,才向外求助。許多受暴婦女為給孩子完整家庭或維持家庭形象,默默吞下委屈,不僅自己受苦,長期看著媽媽被欺負的「目睹兒」也留下心理傷痕。
國科會101年5月發布的親密關係暴力問題研究報告中提及,親密關係中的施暴者特質多為情緒暴躁,其次為酗酒,但每當出手打人後再道歉,受暴者往往因心軟,選擇留在關係中或尋求親友等非正式系統協助,「蜜月期」維持不久,施暴者又重蹈覆轍。被害人平均受暴8年以上,才會尋求政府或社福單位的正式支持系統。
鄭妙君說,華人社會愛面子,受暴婦女往往選擇隱忍不發。高學歷、收入較優者往往尋求法律途徑維護權益,但有更多婦女如何求救都不知道。
另外,家庭暴力中,男性受暴者通報數約占整體受暴人數的1.5至2成,且多半為夫妻互毆,一併通報的案例。比起女性,受暴男性更往往為了面子問題,不敢向外求助,忍到內傷。
鄭妙君表示,目睹家暴的孩子常有退縮、作噩夢等反應,甚至長大後恐婚或成為施暴者。家庭暴力防治法今年新修法,將目睹兒也納為保護對象之一,鼓勵受暴者勇於通報,讓資源及早介入。
※ 相關報導:
* 老公找波霸美女教練 徐薇一招御夫制霸
http://udn.com/news/story/7261/942378
徐薇和老公結婚25年,老公竟花12萬找了波霸健身教練一對一教學,徐薇得知後不爭也不吵,竟只用一招,就讓老公打退堂鼓,主動退掉美女教練,徐薇的御夫術簡直已入化境。
◆ 東京物語/拯救日「兼差」少女 她這樣做…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42308
聯合報 東京記者雷光涵 2015-06-03
東京秋葉原街頭,見到身著各種高中生制服的少女,把小傳單塞給來往的男性路人,「這就是所謂的JK(女高中生)產業吧。」我想。據說小傳單是價目,指壓、挖耳朵、枕在大腿上聊天都以分計價。
社團法人Colabo代表仁藤夢乃日前到日本特派員協會演講時說,推估東京地區有五千名少女從事JK產業,「政府沒有任何作為。」業者遊走法令邊緣,像女高中生幫你占卜、陪散步、聽你訴說煩惱等,最近有「見學店」,女孩在裝有單向透視玻璃的房內玩折紙,椅子是讓在外偷窺的客人一覽裙底的微妙高度。但依現行法令,警方難以進入搜查,蒐集罪證。全日本只有愛知縣今年二月制定禁止JK產業條例。
曾把自己的經驗寫成「高中生難民」一書的仁藤,二○一一年成立Colabo關懷高中女孩;她說,很多人以為從事JK產業是經濟狀況差的孩子,其實只占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一是經濟無虞但與家人、同學處不好,還有三分之一是經濟、家庭、學校都穩定的孩子。」不少女孩自以為這一行「不賣身」,當輕鬆打工賺高薪,最後被推入火坑。
仁藤夢乃拯救少女的方式是直接上街頭「搭訕」,第一句話往往是,「要不要一起吃飯。」她說,有些少女從沒和家人一起吃過火鍋,甚至沒看過爸爸或媽媽煮菜。她和少女們一起做菜、圍著餐桌談笑,讓她們得到身心慰藉。不一定每個人都立刻敞開心房,有人在相處半年後才告訴她自己遭性虐待的事。
仁藤說,不像美國嚴懲向兒童買春者,日本文化允許成人「找幼齒」,社會對從事JK產業的少女抱持「是女生自己的問題、家庭之過」,連少女都覺得是自己的錯,不敢求援。很多人怕被帶進政府開設的「兒童保護所」,仁藤指出,保護所職員非專業社福員,她聽說所內的孩子不能有目光接觸、不能交換名字、不准私下講話,上廁所刷牙都有人監視,「這不是關懷,是管理。」
她說,「很遺憾,願意給予『關懷』,提供吃、住、工作甚至課業補習的是JK產業業者,難怪少女對他們這麼忠心。」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瑞典歌手走出霸凌 歐洲大賽奪冠
http://udn.com/news/story/6947/937167
新聞故事:28歲的瑞典歌手曼斯.柴梅洛(Mans Zelmerlow)5月23日站在螢幕前,與白色動畫地精唱唱跳跳,以流行電子樂曲「英雄們」(Heroes)稱霸今年歐洲歌唱大賽。柴梅洛獲獎後透露,舞台背景投影的動畫其實是他幼時慘遭霸凌的心路歷程。
* 網路4隱憂 2成初中生曾遭霸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3000973-260301
兒童上網的時間愈來愈長,最近大陸一項「兒童與媒介」的調查顯示,兒少網路安全存在4大隱憂,包括不良訊息辨識、網路交友詐騙、網路霸凌和個人隱私問題,其中有近2成的「00後」初中生表示曾遭網路霸凌;有近6成結交的網友是來自別人主動加入。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和廣州市相關單位在2014年9月到2015年5月間,調查廣州市3到14歲間的1000多位學生和家長,近日發布《「兒童與媒介」—2014~2015年度廣州兒童媒介素養狀況專項調研報告》(以下稱《報告》) ,提出兒少網路安全的4大隱憂。
◆ 臉書想加正妹好友?大絕招是…
http://udn.com/news/story/7314/942349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2015-06-03
不管是隔壁班一見鍾情的女孩、還是從小迷到大的偶像,想和他成為臉書好友,比起直接送出交友邀請卻被「無視」,中研院資訊所副研究員楊得年開發數學演算法,算出對對方影響力最大的幾個臉友,讓你先跟對方的閨蜜、兄弟變好友,再由他們去影響對方。根據實際實驗,可將加好友的成功率,平均拉高兩到三成。
楊得年解釋,演算法是透過大數據,分析你和臉友們的動態,例如若常發生你的好友A在塗鴉牆上推薦某餐廳,隔天你就去那用餐,演算法便會知道A對你的影響力很大。
當陌生人對你送出交友邀請,若臉書優先列出的共同好友,是包括A在內幾位和你較好的臉友,你接受邀請的意願會較高。
該演算法也能找出「最有效人脈」,楊得年說,像學生要出國念書、需要教授或校友為你寫推薦信,也可透過演算法分析誰才是「有力人士」。
這套演算法也可使行銷更精準有效,因為比起傳統廣告或部落客推薦,社群親友的分享更能讓消費者埋單。
楊得年在國際頂尖資料探勘研討會發表該演算法時,便獲得MIT Tech review等科技外媒專文報導,全球最大的專業社群網LinkedIn也在會後緊抓他討教一小時。
這項社群網路研究,讓楊得年成為今年度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得主之一,昨頒獎典禮上,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笑說:「我不知道臉書也要研究這麼深入呢。」楊得年表示,未來可能會和社會學者合作繼續研究。
◆ 兒少過度滑手機 恐難辨負面資訊
http://udn.com/news/story/7087/941646
UDN 2015-06-03
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黃葳威昨天表示,兒童、青少年使用智慧型手機、網路社群與網路霸凌沒有直接相關,但易因上網時間過長、頻率過高、深夜上網等,造成精神不濟與減弱網路資訊分辨能力,使兒少較易受網路負面資訊影響。
白絲帶關懷協會昨舉辦第一屆兒少行動上網安全國際論壇,並公布「2015台灣青少兒網路使用與資訊分辨調查報告」,針對國小三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兒童與青少年進行調查,發現有66.5%兒少擁有手機,其中,70.6%為智慧型手機,58.7%有加入網路社群,36.7%每天都有上網。
調查還指出,國內兒少使用手機、平板上網比網的比例,高達56%,遠超過桌上型電腦或筆電的比重。
遠傳電信總經理李彬表示,這代表新科技正在改變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也讓現代父母們成為史上首次遭遇網路教養難題的家長,甚至擔心自己成為數位恐龍被淘汰。
李彬說,過去家長總擔心電視對孩童影響過深,但相較網路五花八門的App、遊戲、影音軟體與社群網站,現代新科技更讓父母忐忑不安。
她呼籲,家長是維護家庭網安的守門員,應培養行動網路素養包含網路安全觀念的提倡、以身作則、慎選優質數位內容等,才能掌握兒少溝通的黃金時期,化網安危機為親子關係轉機。
※ 相關報導:
* 陸學童手機控 7成與家長衝突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3000970-260301
大陸學童和家長都愛滑手機的情形已影響到教育成效。大陸媒體一項調查發現,有2成的孩子不到6歲便開始使用手機,小學生使用手機者占4成,而有逾7成家長曾因手機問題與孩子起衝突。專家指出,孩子玩微信的時間過長,必影響學習效率;而家長也應多騰時間陪孩子,別讓孩子與手機爭奪父母的愛。
新浪教育頻道和《北京晚報》最近調查大陸6000多間幼稚園、小學及初中家長有關兒童使用手機情況,其中21.4%的家長表示,孩子不到6歲便使用手機;近20%的家長指出,孩子在小學低年級開始玩;21%說從小學高年級開始,而37.7%受訪家長指出孩子在國中後才使用手機。調查也指出,74.2%的家長曾因手機問題與孩子發生衝突。
同學排隊推擠 國三生挨刀命危
http://udn.com/news/story/7315/944681
聯合報 記者潘欣中/屏東縣報導 2015-06-04
同班的國三黃姓學生昨疑因推擠衝突,黃亮出蝴蝶刀,刺傷同班另名同學,有生命危險。黃警訊供稱,原只是想嚇嚇對方,沒想到會傷人,訊後被送屏東地院少年法庭審理。
警方調查,昨天下午第七節是國文詩歌朗誦預演時間,學生排隊等候進入禮堂彩排時,黃姓學生與同班一名同學相互推擠引發衝突。
黃姓學生不敵,從口袋掏出預藏的蝴蝶刀作勢威嚇,警告對方別靠近,同學見狀指黃只是虛張聲勢,未料激怒黃揮刀,兩人扭打時,黃持刀刺中這名同學腹部。
受傷的同學痛苦倒地,鮮血直流,由其他同學送到學校醫護室包紮,校方隨即通報消防局派人將傷者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手術,因腹腔嚴重出血,醫院發出病危通知。
黃姓學生供稱,因為體型比不過同學,才會從網路購買蝴蝶刀壯膽自保。昨天是他第一次帶刀進學校,當時拿出蝴蝶刀只想嚇退對方,沒有傷人的意思。家長事後趕到警局,無法相信孩子竟會持刀刺傷同學。
屏東縣府發言人黃建嘉表示,被殺傷的學生來自單親家庭,與祖母同住,傷人的黃姓學生家庭小康,兩人在校都無偏差行為紀錄;縣府將要求校方安排學生接受心理輔導。
※ 相關報導:
* 南榮國中被刺學生 家屬放棄急救
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506040163-1.aspx
屏東南榮國中昨天發生國三學生持蝴蝶刀刺傷同學事件,被刺傷的黃姓學生今天上午11時許,院方宣布急救無效,家屬放棄急救。
* 北市國小導護志工荒 每年平均46校找無人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6360
北市學校鬧導護志工荒!台北市議員吳思瑤昨指出,學童上、下學遇交通尖峰時間,對學童安全威脅甚大,但她調閱資料發現,平均每年有四十六所學校導護志工「找無人」,佔全市一百卅六所國小的卅四%,缺額高達六百廿五名,恐造成學童通學危機。
◆ 想到過世媽 警一口一口餵走失婦
http://udn.com/news/story/7320/944326
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彰化報導 2015-06-04
彰化市79歲周姓老婦前天傍晚走失,和美警分局大霞派出所長劉耀民發現,將她帶回派出所,還買便當給老太太吃 ,劉耀明擔心老婦不易吞食,將排骨切碎再一口一口餵老人家吃,家屬看到這一幕相當感動。
「看到老太太就想到自己的母親」。50歲的劉耀民表示,母親在十多年前過世,時常思念她。前天他巡邏,發現周老太太在和美鎮獨自走路,看到她緊張的喃喃自語,劉耀民雖然聽不懂,卻能感受老人家的驚恐,因此連忙安撫,並將她帶回派出所安置。
劉耀民發現老太太又餓又累,連忙倒水再買排骨便當讓老太太吃,又擔心老人家咀嚼困難,乾脆拿起便當餵老太太吃飯,連排骨也細心切成一小塊,劉耀民的細心服務,讓老太太逐漸安心,也花了四十分鐘將便當吃光。
員警發現她手上有愛心手鍊,查詢家屬到派出所,老婦的女兒匆忙到所內,看到母親受到貼心照顧,尤其看到劉耀民餵母親吃便當,更是感動「所長將媽媽當成親人照顧」,不斷感謝警方的幫助,讓患有失智的母親受到照顧免於恐懼,稱讚派出所服務周到,真的是「人民保母」。
※ 相關報導:
* 疼洗失能者 沐浴車到宅服務
http://udn.com/news/story/7323/944470
伊甸基金會長期服務失能長者,發現照顧失能者以洗澡最難,往往因浴室有門檻,或照顧者體力因素,長期僅以擦澡清潔失能者身體,導致許多失能者已數年未沐浴。伊甸基金會去年與頂好合辦「百萬大沐集」活動,成功募到第1台沐浴車,8月將提供北市失能長者沐浴服務,初期免費。
◆ 比京隨筆/英奶爸當道 聚會談爸爸經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44630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 2015-06-04
英國大選後,一度被外界看好是下任工黨領導人選之一的賈維斯(Dan Jarvis),以要多陪孩子為由拒絕黨魁角逐戰,引發英國日益成風潮的「好父親」話題。
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目前英國有廿三萬多名男性為了照顧家庭而離開職場,數量是十年前的兩倍;此外,全英八百多萬兼職人口中,男性已超過百萬人。越來越多男人不再認為照顧家庭是太太的天職,願多花點時間、精神在家庭和小孩身上。
奶爸風潮的跡象之一就是到學校接孩子的男性變多了,不像以往多半是母親等在校門口。
英國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之一杜瓦 (Taylor Dewar)就是聽到太太說,越來越多爸爸在校門口接送小孩,讓他決定多花點時間跟孩子在一起。
杜瓦表示,即使每周工作超過四十小時,但他彈性分配工作時間,每天下午三點半後,離開辦公室去學校接孩子回家,跟家人共渡晚餐時光、分享一天的生活後,再繼續工作。
工黨新秀賈維斯曾以傘兵身分出征阿富汗與伊拉克,五年前妻子過世,留下兩個孩子,他後來再娶,又生下一子;堪稱是媒體寵兒的他,在宣布不會參選工黨主席時,明白表示希望和孩子及家人有更多相處時間,一旦擔任黨魁,這個願望就很難實現。
賈維斯和杜瓦不是特例,倫敦有些地區現在還有專職奶爸們的定期聚會,分享爸爸經及心情。
即使越來越多奶爸出現,但在許多場合仍不免引來異樣眼光。曾在倫敦金融城上班、後來選擇辭職專職家務的一名男子,在關於全職奶爸的部落格上曾寫道:臉皮要夠厚,因為不是每個在學校門口等著接小孩的母親都願意跟你說話。
長保法拍板 保費費率1.19%
http://udn.com/news/story/8126/946958
經濟日報 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2015-06-05
行政院會昨(4)日通過《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會後拍板保費費率為1.19%,以月薪3萬元的上班族為例,每人每月繳納保費108元,約為健保的五分之一。加計立法程序與籌備期,預計最快2018年上路。
長照保險也學健保,納入「補充保費」制度,費率訂為0.48%,約為健保補充保費的四分之一。
包括兼職收入,收到公司超過月投保金額四倍以上的獎金,收到超過5,000元以上的股票股利,包租公、包租婆的租金收入等,皆要繳交補充保費。
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表示,《長保法》草案送進立院後,盼爭取本會期三讀;通過後預計以兩年時間籌備,最快2018年上路。
台灣將繼德國、日本、荷蘭、南韓之後,成為全球第五個開辦長照保險的國家。
政院趕在3日晚間與工商團體達成關鍵協議,政府及工商大老各退一步,雇主、個人、政府的保費分攤比最終底定為「四、三、三」。
雖然雇主分攤比率訂為四成,但比照健保制度,計算雇主分攤費率時,仍需加計平均眷口數0.62人。
因此,僱用一名月薪約3萬元的員工,雇主應繳納的保費為234元。
投保薪資級距方面也比照健保,最低投保金額為基本工資,例如今年7月1日後的最低工資為20,008元,最高月投保金額則維持為18.2萬元。
馮燕指出,《長保法》的被保險人將參照全民健保,一出生就納保;被保險人分為六類;其中,受僱於公、民營事業機構;或政府機關、公私立校、公職人員等受僱者約占五成以上,其餘非受僱者則包括農漁民、軍人、榮民等。
草案將失能分為四級,失能者每月從保險免費獲得的服務從15小時至93小時不等,若經評估為重度失能,且需全日住宿服務者,可獲約2.13萬元的服務;若請人到家中服務,時薪可給付237元。
至於未來保費費率調漲幅度為何?據悉,1.19%的費率將適用上路前三年,之後視人口老化、失能人口數等,每三年調整一次,每次精算期為25年。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商總理事長賴正鎰昨(4)日表示,長照法中,雇主負擔比率由六成降至四成,估計企業每年仍將因此多增加200多億元支出。他舉日本為例,日本是由企業經營長照產業,政府沒有制定長照法。
※ 相關報導:
* 房地合一稅+菸捐 一年挹注長保388億
http://udn.com/news/story/8126/946910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天表示,長照保險法最快一○七年上路,屆時預估房地合一稅收一年為一百廿億元;菸捐若每包調漲廿元,則一年可增加二六八億元,兩者合計收入為三八八億元,差不多可以支應長照保險的需求。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長照保險法草案,預計民國一○七年推出,以長照保險一千一百億元的規模推估,政府每年要編列逾四百億元。根據衛福部規劃,房地合一稅及調高菸捐,為政府實施長照保險的財源。
◆ 名家觀點/推動長照…別讓凍薪更嚴重
http://udn.com/news/story/8126/946954
經濟日報 辛炳隆 2015-06-05
行政院推動《長期照顧保險法》,透過由雇主負擔40%、勞工30%、政府30%,三方分別負擔的機制推行長照制度,其保險費率雖然不高,僅1.19%,但卻再度加重雇主法定勞動成本負擔,降低薪酬結構彈性之下,恐形成惡性循環,壓低雇主加薪意願,使台灣凍薪情形恐更加嚴重。
台灣近年受限於政府財政吃緊,為應付社福支出轉向積極推動社會保險,但無論是勞保、健保,乃至於長照保險,不同於日、韓的對等分攤比率,台灣勞雇負擔比率皆不對等,雇主負擔較重,雇主已長期不滿,更給了雇主不幫勞工加薪的理由。
因政府將長照費用納入雇主的勞動成本之內,雇主為追求利潤,必然將費用轉嫁勞工,排擠包括福利、薪資在內的勞工薪酬,改變薪酬結構,使法定支出比重越來越高,薪資彈性越來越低,壓縮了勞工實際的加薪空間,薪資難見成長。
一般而言,除非有特別經營理念,否則企業面對成本增加,絕大多數都會將成本轉嫁出去,無論是向商品端轉嫁或是向勞工轉嫁。若是企業在產品市場上具獨占地位,自然可以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若產品市場面臨高度競爭,則不易轉嫁給消費者,而會轉向轉嫁勞工。
因此,反過來說,除非勞動市場高度競爭,企業搶不到人就不敢轉嫁,否則企業必會將成本轉嫁勞工。而所謂轉嫁,不見得是減薪,而是可能不加薪,或是壓低加薪幅度,使勞工薪資面臨凍漲處境。
這也是為何近幾年談台灣薪資凍漲時,不少雇主明明沒有調薪,卻還會說自己有替勞工加薪,所指的就是「非薪資部分」的成本增加。
以勞退新制而言,要求雇主負擔6%,就我的觀察與研究,勞退新制上路後連續兩年至三年,各企業新進人員的平均起薪調降,受僱員工的加薪幅度降低,對照企業當初所說需要兩三年調適勞退新制,顯然是利用這段時間將成本轉嫁給勞工。
政府面對社福時,不應該都以社會保險處理,而應鼓起勇氣考慮以稅收面對,尤其是資本利得相關稅收,過去包括營所稅、遺產稅調降都造成稅基流失,若將稅制重新調整,就可以用來負擔長照等福利支出。
因保費是人頭稅概念,必然與薪資掛勾,企業非常容易計算勞動成本,進而轉嫁給勞工;但政府若是從營業稅切入,提高稅率,因這是提高企業的營業成本,雇主就不見得會直接轉嫁給勞工。
除此之外,台灣社會保險採的是單一費率,而非定額保費,保費將跟著投保薪資變動,因此雇主一旦調薪,必須負擔的法定支出就會變得更多,更造成企業獲利時,寧願發獎金,也不願意調薪,因為獎金不用再額外負擔法定支出,但勞工其實冀望的是穩定的薪資成長。
當前台灣雇主包括勞保、健保等法定費率累計已經高達18%,相當於雇主每加薪100元就要多負擔18元。
近年來,資方的法定成本不斷增加,除長照保險之外, 明年將全面實施周休二日,縮短工時也是其一,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雇主若不斷將成本轉嫁勞工,反使勞工變相負擔更重,低薪凍漲更加嚴重,政府政策恐招致反效果。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口述,記者鄭杰整理)
台灣最新人口2345萬 女多於男
http://udn.com/news/story/9/947341
中央社 2015-06-05
內政部最新統計,台灣目前人口為2345萬6545人,其中男性1170萬2890人、女性1175萬3655人,從民國102年11月開始女多於男趨勢未變。
據內政部今天最新公布統計,至今年5月底人口數為2345萬6545人,與去年同月比較增加6萬9662人,人口增加率為千分之2.98,平均每天增加191人。
在男女人口方面,內政部表示,5月底男性人口為1170萬2890人,年增1萬8798人,年增率為0.16%;而女性人口為1175萬3655人,年增5萬0864人,增加率為0.43%。
男女性別比例為99.57,也就是每一百個女性相對有99.57個男性,且這從民國102年11月以來女性人口首度超越男性,趨勢依舊沒變;可能原因是外配移入及女性平均餘命延長,再加上禁止篩檢胎兒性別造成。
若以縣市人口增減率來看,與去年同月比較,人口增加率最高者為金門縣千分之49.61,其次為桃園市千分之16.76,第3為新竹縣千分之10.03;減少方面,嘉義縣減少千分之9.73、南投縣減少千分之7.86、屏東縣減少千分之7.34。
◆ 同學舔乳強吻 高三男校門抗議
http://udn.com/news/story/7320/946984
聯合報 記者蘇郁涵、蔡容喬/高雄報導 2015-06-05
高雄市某中學陳姓高三男生,不滿三年來遭班上男同學掀衣舔乳、種草莓霸凌,學校又遲未處理,連續兩天在校門口舉著「我反霸凌」標語替自己討公道,他並喊話「如果沒有宗教信仰支持,我早就跑去自殺…」獲百餘名同學簽名力挺。
校長表示,陳上月廿日透過家人投訴「脖子被強吻種草莓」,校方成立性平委員會調查,這陣子都在約談當事人;若調查屬實,會移送獎懲委員會,一定會在本月十二日畢業典禮前給陳同學一個交代。
陳姓學生表示,他從高一開始就被班上五名男同學霸凌,在飯菜中加檸檬汁、摸身體、打脖子,還罵他同性戀。他曾打電話給霸凌同學希望別再惡作劇,但同學不在乎他的感受,「我越罵他們,他們越爽。」
他說,升高三後越來越嚴重,上學期被架住雙手強掀衣服舔乳頭,「當時全班同學都在看我,是女同學看不下去才出面解圍。」上月十三日又被強壓在地,摀嘴巴強吻,在他身上「種草莓」。上月十九日告訴母親,隔天向校方投訴,但至今未見學校懲處,前天決定站出來討公道,也替其他被霸凌卻不敢出聲的同學發聲。
他表示,霸凌他的五名同學其中一人,日前傳訊息給他「我每次跟你玩的時候,你都沒做出任何反應」、「對不起啦」。他氣得說「同學直到現在都不覺得自己行為有錯」。陳母則說「我支持我的孩子」,如果校方想息事寧人,會考慮對霸凌同學提告。
陳姓學生同時在臉書成立「反霸凌站出來」社團,他說霸凌問題已在校園、職場氾濫,要讓反霸凌聲音能被聽見。短短一天有八百多人加入,有人留言「我念書時沒有你的勇氣,看到你勇往直前,感覺很棒。」
◆ 屏東被刺國中生不治 家屬討公道
http://udn.com/news/story/7315/946986
聯合報 記者潘欣中、翁禎霞、林良齊/屏東縣報導 2015-06-05
前天被同班同學持蝴蝶刀刺傷的黃姓國三生,因胃肝腎等臟器被刺破,搶救無效,家屬昨天近午含淚放棄急救,哭喊「還我們一個公道」。傷人的黃姓學生被依重傷害罪嫌移送屏東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法官昨天清晨裁定收容,他還不知同學死訊。
「胃、腸、肝、腎和主動靜脈全被刺破,經過十多小時手術縫合,還是止不住血。」屏東東港安泰醫院表示,黃姓學生被刺破的臟器太多,輸了五萬西西血還是救不回。黃昨天上午九時心跳停止,家屬近午同意放棄治療。
死者是獨子,父母離婚後和父親及祖母住屏東潮州,他母親從台北趕到枋寮殯儀館,含淚說「希望兒子一路好走,下輩子再續母子緣。」阿嬤也淚崩說,孫子乖又有禮貌,說今年會考上國立潮州高中,將來要努力賺錢孝敬她。
校方否認這起校園喋血是長期「被霸凌」學生蓄積已久的「反霸凌」行為,指兩名黃姓學生同班三年,常一起聊天,持刀的黃同學個姓比較靜,偶會生氣,被刺學生較活潑外向,都不是有偏差行為的列冊輔導學生。
校方調查,兩名黃姓學生三日下午排隊準備進入禮堂預演國文詩歌朗誦時,傷人的黃姓學生責怪對方「怎麼大家相約去看電影,臨時取消卻不告訴我?」雙方口角,其中一人掏出藏在口袋的蝴蝶刀作勢威嚇,未料釀成憾事。
◆ 法務部今晚槍決6人 名單曝光(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2/948041
聯合報 記者劉峻谷╱即時報導 2015-06-05
法務部決定今天傍晚將在台北、台中、台南和高雄執行六名死刑犯槍決,據了解包括曹姓、鄭姓和王姓死刑犯,但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不願證實。他表示,傍晚將開記者會說明。
曹姓受刑人是在2000年性侵殺害14歲女學生,逃亡十餘年後被捕,判死刑定讞;鄭姓受人因債務問題與兩名討債人衝突,殺死兩人後棄屍;王姓受刑人則毆打鄰居婦女,不顧鄰婦的三歲幼女在旁哭泣,打死母女兩人。
台北市文化國小劉姓女童慘遭歹徒龔重安隨機割喉殺害,引發民怨高漲,多名立委前天在立法院司委會質詢,要求法務部儘速執行死刑,以嚇阻隨機殺人案再發生。當時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答詢表示,待決死囚四十八人中有八人求死意志堅決。
據了解,法務部部長羅瑩雪已經批准死囚槍決令,今晚台北、台中、台南及高雄監所同步槍決六死囚。法務部上一次執行死刑是去年四月廿九日。
※ 全文詳見原站。
歐盟籲台 暫緩死刑
http://udn.com/news/story/8234/949596
聯合晚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5日電 2015-06-06
針對台灣槍決六名死刑犯,歐盟5日發表聲明,重申反對死刑立場,呼籲台灣暫停執行死刑。
歐盟在聲明中指出,「我們理解被害者面對那些犯罪行為的痛苦,並對其家屬表達誠摯同情」。不過,如同過去的聲明,歐盟重申死刑永遠無法合理化,並呼籲全球廢除死刑。
歐盟呼籲台灣當局立即暫停執行死刑,並依國際專家在2013年3月審查台灣第一份人權報告後的建議,效法2006年至2010年4月那段期間的作法,立即暫停執行死刑。
廢除死刑不但是歐盟28國共同標準,也是歐盟外交政策重點之一,歐盟要求台灣廢除死刑或暫緩執行死刑已有多年歷史。
※ 相關報導:
* 6死囚背11條人命槍決 法部:還不能廢死
http://udn.com/news/story/8234/949181
法務部長羅瑩雪前天傍晚批准六名死囚的死刑執行令,六名死囚昨晚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伏法,一槍畢命。法務部表示,與五月廿九日北市國小女童遭龔重安割喉殺害案「無必然關連」,完全依法行政。目前全國還有四十二名待執行死刑犯。
◆ 廢死聯盟:用一顆子彈解決所有批評
http://udn.com/news/story/8234/949239
聯合報 記者林志函、鄭宏斌/台北報導 2015-06-06
廢死聯盟等八個團體昨表示,每當發生重大社會事件,法務部就隨機挑選死囚槍斃,用一顆子彈解決所有批評,廢死聯盟質疑死刑是為政治需求服務。
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也表示,劉姓女童遭殺害案,凸顯校園安全與背後複雜的社會問題,政府應提出具體解決方法,而非用執行死刑,來減輕自己執政的壓力,「這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王閔生說,對於死刑與廢死的立場,民進黨的態度很清楚,如果要廢除死刑,必須要先有配套措施,再凝聚社會共識,現在連配套都還沒有,距離廢除死刑還很遠,必須進行社會溝通,了解大家的想法。
八個主張廢死的民間團體昨晚在法務部門口舉行記者會。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表示,政府在聲望低迷時,依慣例用死刑蒙蔽大家的眼睛,大家更應該張大眼,拒絕政府把死刑當成廉價正義。
她說,廢死聯盟與大家一樣擔心社會安全,但廢死聯盟的憤怒是針對政府,有些民眾的憤怒卻是針對廢死團體。
「每當發生重大事件,法務部就殺一些人來實現正義。」民間司改會執行長高榮志說,劉小妹事件後,法務部至今沒提出對策讓家長、兒童心安;他質疑,此時槍決死囚是在轉移焦點。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長張淑惠說,光是想到劉小妹無法長大和女童父母的心情,就令人痛苦;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感觸,她要務實地告訴政府,處理複雜的犯罪問題,殺人是最低等、最差勁的手法。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律師郭怡青指出,比起槍決六名死囚,保護被害人是更重要的一環,但法務部到底為這幾件案子的被害人做了什麼?撫平被害人內心傷痛才是國家應盡義務,不是靠執行死刑躲避。
不過,也有不少民眾反對廢死團體,男子何守為舉牌子主張「殺人現行犯,速審速結」、「亂世用重典,殺人需償命」、「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也有人說「原諒是上帝的工作」。
◆ 廢死真的是世界潮流嗎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49179
聯合報 高源流/資深媒體工作者(澎縣馬公)2015-06-06
北投女學童割喉命案,引發國內一片執行死刑聲浪。適時的,法務部長羅瑩雪昨天批准六名死囚的死刑執行令,並於昨晚一一槍決。不管法務部昨天的動作,是否與這波死刑聲浪有關,但法務部在馬英九總統逐步走向廢除死刑的政策下,怠於執行死刑,以拖待變,是個事實。
割喉事件發生後,國內諸多聲音,指責台灣的現行法律太過寬鬆,要求政府應訂定專法,對於沒來由殺害學童、在公共交通工具中殺害無辜乘客的行為,應予死刑。甚至有不少情緒,轉而攻擊那些主張廢除死刑的團體和政治人物。總統馬英九就是被罵的人之一。
事實上,台灣今天的問題,不在欠缺能判死刑的法律,也不缺能執行死刑的法。就算立法院在眾怒之下,修改現行刑法,或者訂立專法,增加能判死刑的法條,也無法滿足這股要求判死刑的民間情緒。
台灣今天真正缺的,是敢於依法論法判惡徒死刑的法官、願意依法簽署死刑執行令的法務部長,以及敢於依絕大多數民意,對廢除死刑之議說不的總統。
講到死刑,如果不談馬英九總統,一切都是白搭。從就任總統,有權決定法務部長人選的時候,馬英九總統就展現了他廢除死刑的傾向。馬總統不僅簽署所謂的兩公約,承諾台灣將走向廢除死刑,而且多次講到他對廢除死刑的看法。
任用王清峰當法務部長,開啟了法務部長不依法簽署死刑執行令的先河,讓監所裡的死囚,愈累積愈多,不僅形成監所管理上的難題,也製造了實際廢除死刑的事實。
後來,要不是有立委跳出來質疑,掀起國人一片批評聲浪,迫使理念上持廢死態度的王清峰下台,台灣今天的死囚恐怕還在監所,過著吃國家米糧的日子。
王清峰下台後,法務部接續的部長,即使自己沒廢死理念,但仍需承接馬英九簽署兩公約,朝廢死走向的政策,不敢完全依法行政,簽署死刑執行令,甚至還搞了許多嚴格審查死刑案卷的拖延名堂,就是不執行死刑。
若是外界一有執行死刑的聲浪,法務部長就會挑幾個樣本,來個南北同步執行槍決,讓外界瞧瞧。而馬英九總統也會講兩句,現階段國內反廢死民意仍然占多數的話,安撫一下民心。但實際上呢?仍然朝廢死方向走。
死刑是不是能遏阻犯罪,是主張廢除死刑者的主訴求之一。馬英九簽署兩公約,承諾朝廢死方向走,則是認為廢除死刑是世界潮流。但是我一直認為,死刑能不能遏阻惡性犯罪有討論空間,而說到世界潮流,卻有點牽強。
民主國家的美國,到現在為止,仍有絕大多數的州保有死刑。甚至有幾個廢除死刑的州,因惡性犯罪猖獗,再起死刑之議。前不久,犯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惡徒,就被法院判處死刑。
昨天的死刑槍聲,在一片反廢死聲浪中響起,正好給我們國家,我們的領導人,一個重新思考死刑政策的機會。
台灣男性中年後折損高 性別比失衡
http://udn.com/news/story/9/949582
中央社 2015-06-06
台灣女性多於男性,國健署說這是先進國家普遍現象,目前出生比仍是男高於女,男性中年後因疾病而折損。
內政部統計目前性別比女性人口超過男性,分析可能原因是女性壽命延長及禁止篩檢胎兒性別所帶來的現象。國民健康署認為怪罪「禁止篩檢胎兒性別」是錯誤的,應從更多原因分析。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女多於男是先進國家的普遍現象,因為女性壽命比較長的原因,台灣早期政府播遷來台,而有榮民移入,過去社會出生性別以男性為多。
她說,近年來,新移民多以女性為主,及出生性別正常等國內因素,再加上女性壽命較長的事實,讓全國人口性別比和其他先進國家一樣,開始女多於男。
她提到,目前出生的性別比還是男高於女,但隨著年紀增加,男性折損率較高,到婚配年齡時性別比相當,隨年紀漸長就呈現女多於男,男性飽受疾病因素,如吸菸、嚼檳榔比都高、過重與肥胖比也高於女性,這些都是讓男性到中年時男性人口低於女性的原因。
◆ 經濟/長照保險的考驗在後頭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491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6-06
繼長期照顧服務法之後,延宕多年的長照保險法在行政院努力下,也終於與業界達成共識,可能迅速完成立法程序,預估最快2018年實施。這也將使我國緊追德國,成為全球唯二同時擁有健康、失業、職災、年金、長照等五類社會保險的國家。其中,全民健保不僅國人稱善,更傲視國際,若師法其精神的長照保險也能超出群倫,實乃國人之福。
長保費率雖僅及健保約五分之一,每年仍有數百億元,誰為這筆經費埋單,一直是爭議的焦點。目前仿健保模式,由雇主、個人、政府共同負擔,分擔比是雇主四成,政府與個人各三成,雇主的肩頭重擔稍減,政府則相對提高兩成。這正是工商團體願意妥協的關鍵,亦須了解其真正影響。
首先,在競爭的市場中,每一企業支付員工的總報酬,基本上依其邊際生產值而定;當外力要求雇主於支付薪資後額外給付其他費用,如健保保費或長照保費時,不論金額多寡,都會排擠原先的給付,以維持總報酬不變。
因此,當長保法要求雇主繳付四成保費,在生產值未增加下,同樣的金額就可能從薪資給付中扣除,當然,這會經過一段調整過程。在此過程中,員工會獲得超過邊際生產的總報酬,但企業聘僱的意願也相對受影響。過程完成,總報酬回到原先水準,薪資給付金額就可能停滯甚至減少,這也是十餘年來國內名目薪資倒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當員工報酬結構有愈來愈大的比重是用於支付健保保費、勞退金、勞保保費、長照保費,整體而言,受僱人員總所得中就有更大部分不能再供個人當期直接支配,有些成為強迫儲蓄,有些成為強迫消費。因此,國內民間部門的投資與消費都會減損,必須設法彌補,否則對經濟的持續發展與眼前的景氣盛衰兩皆不利。
彌補之道在於,除了改善投資環境、激勵投資意願,並努力引進外來投資之外,強制提撥給公部門的儲蓄也須從事最有效率的運用,尤其要特別嘉惠民間投資。
至於投入健保及長保的額度,前者已行之有年,除須加強杜絕浪費、濫用外,已無大礙;但長照保險一旦實施,初期收支不免有落差,若不迅速消弭,整體經濟的有效需求就會頓然萎縮。
第三是政府負擔由一成提高為三成的意義。所謂政府負擔,實乃全民透過繳稅方式共同承擔,也不是白吃的午餐;從有能力者多付及隨所得累進課稅的精神而言,與全民健保一樣,比雇主及個人負擔更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只是,目前所得稅制漏洞太多,尤其資本利得成漏網之魚,最為人詬病;當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正式實施時,漏洞或稍可彌補。
最後,長照保險制度的設計雖與全民健保亦步亦趨,二者到底並不相同。健保的實施方式十分明確:病人到醫療機構求取醫療服務、處方拿藥,承擔的主體即是醫療機構及其相關人員。長照的實施方式則極為複雜;其中固有直接前往照顧機構接受照顧者,但依國內風俗民情,在家中由親人照料者亦不在少,而後者又有部分自僱外籍勞工全天候照顧。
因此,亦有主張認為,若對失能者家庭給予充分的輔助與支持,就當事人及親屬而言,可能是優於專業機構的選擇。只是,如何給予所需協助、家庭為此付出的成本如何與照顧機構的費用等量齊觀、又要如何設計現金給付制度,以及照顧工作品質監控等,都還未形成共識,也是長照保險與全民健保大不相同之處。
衡諸目前照顧機構良莠不齊、費用收取亦出入甚大的現狀,長照保險面對的風險與困難著實不小。因此,長照保險通過保費分擔的考驗,只是跨出長照制度的一小步,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
◆ 長照 缺小型團體家屋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49192
聯合報 沈政男/醫(台中市)2015-06-06
長保法草案已送至立院審議,預計二○一八年上路,而在這一年,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將跨越十四%門檻,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再過三年長保就要實施,有人擔心長照軟硬體夠嗎?是否等到長照網絡建置妥當再來實施長保?
其實,這是錯誤觀念,要知道沒有財源,民眾負擔不起,照顧機構沒人使用,根本無法練兵。
長照網路有了基本架構,就應讓長保上路,邊使用邊擴增,而非一步到位。
未來三年,該怎麼補足補強長照網絡?
居家服務必須增加,比如日本有洗澡車,開到家裡幫老人家沐浴,台灣要不要引進?日間照顧必須擴建,行政院一年前擬定的「一鄉鎮一日照」政策應該落實,日間照顧是中流砥柱,可延緩老人家進住全日機構的時間。未來,也可開辦夜間照顧、周末照顧等喘息服務。最後,還須鼓勵興建溫馨的小型團體家屋,這是目前台灣最欠缺的照顧模式。
需長照老人家有一半有失智問題,失智老人照顧,與中風、骨折或其他失能不一樣,他們行動自如不受指揮,必須想出有創意的照顧環境與技巧,這是目前長照網絡最弱的一環。
民間如果對於長照網絡建置裹足不前,政府可責成全台數十家部立醫院扮演長照生力軍,協助拓展長照據點,並樹立照顧標竿。
滑手機、想工作…當你也成為「人在心不在」的爸媽時?
http://udn.com/news/story/7272/945606
親子天下 作者:李宜蓁 2015-06-05
這是一個靜下來就會焦慮的分心時代,當你和孩子「在一起」卻放不下手機,心裡牽掛著工作,小心你已陷入「人在,心不在」的教養冷暴力。在國外發展已久的「正念」(Mindfulness),從醫界、企業界,延伸到教育界。「正念教養」不是教小孩,而是需要爸媽先回到自己,扭轉卡死的親子關係,找到轉變的起點。
我們是很拚的父母。處在認知學習為主流的教養環境下,我們總想給孩子學更多的「○○力」,借用許多企業管理的高效能理論,把小孩當成「專案」處理,時常忽略情感上與孩子同在。
我們也是很忙的父母。身在分心、多工時代,等早餐、搭電梯就算只有一分鐘,都要滑一下手機,常常快速回了LINE才驚覺:「怎麼又傳錯群組了!」我們不能靜,靜下來似乎會引發莫名的焦慮。
我們好擔心孩子沉迷3C,但陪伴孩子的當下,比較沉迷的有時是我們自己。「人在,心不在」的陪伴,有時是工作萬不得已,但忙亂的生活步調長久下來竟會侵蝕親子關係。
心不在的陪伴,不利情緒教養
二○一四年,美國醫學期刊《小兒科》報導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研究指出,用餐期間家長愈沉迷使用手機,跟小孩的互動愈焦躁、愈容易變成怒吼媽。親子互動時間減少更可能延緩孩子正常的語言發展。
還有,台灣首次針對幼兒的大型長期研究「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研究」,已將「新手媽媽一邊哺乳、一邊使用3C產品」的行為跟時間,列入可能不利情緒教養的指標之一。因為缺乏眼神交流的互動,親子就無法建立安全依附關係。
二○一四年,中國一份《國民家庭親子關係報告》指出,七成家長陪孩子時會變成低頭族。中國媒體形容,缺「心」的陪伴會讓孩子嚴重缺乏「被愛感」,根本是種「冷暴力」。
愈努力、愈挫折,我們明明那麼認真當父母,也不是不願意改,問題是「如果我們沒自覺,要怎麼改」。
在一個靜下來就會焦慮的分心時代,父母最需要的是鍛鍊「正念教養」的內功。這樣內功把注意力拉回當下,看看自己怎麼了?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情緒跟想法,並且不批判的接受自己當下狀態。
正念教養將重點放在父母身上,而非傳授教小孩的技巧,唯有父母照顧好自己,才有機會看見並關照孩子真正的需要,杏語心靈診所主任治療師蘇湘婷說。「正念」二字聽來很玄妙虛無,但情緒教養專家楊俐容解釋,正念核心概念就是心理學常用的「自我覺察」跟「接納」,再搭配許多的身心放鬆術。
職業婦女惠晴經歷重要客戶提案失敗的挫折,身心疲憊仍硬撐拚出一頓營養滿點的晚餐,小孩先抱怨不好吃、接著打破碗,飯菜四散讓她失控怒飆小孩:「我需要一個新的人生!」先生卻一旁淡定說:「沒必要,你現在只需要一個新的碗。」如果當下惠晴能先避開餐桌戰場,深呼吸、感覺肩頸的緊繃,看見壞情緒早已超載,下次放過自己直接去外面吃,而小孩只是不小心觸發了地雷,她就不用如此挫折。
若缺乏正念沉澱的內功,父母容易被常有的負向情緒、以及孩子的反覆行為卡死,正念可以幫助你打破教養壞習慣。
精神科醫師林怡青解釋,正念教養就像告訴父母做教養不忘維持淡定,透過呼吸、冥想,回頭看看自己的狀態,「親子關係的問題如同一杯水的雜質,就像等一杯搖晃的水慢慢靜下來,混濁的雜質自然會被看見。」
企業界:Google用它提升員工效能
沒有自覺並非父母獨有的困境,而是整個分心世代的挑戰,這也說明了為何三十六年前就有的「正念」風潮至今風靡全美。一九七九年正念祖師爺、美國麻省理工博士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在麻州大學醫學院推行了「正念減壓」(MBSR)課程,有效幫助一群失眠、焦慮跟受慢性疼痛所苦的病人。
正念不是宗教,經豐富科學研究證實,正念可達到身心放鬆減壓、提升專注力、增加認知控制與情緒穩定度。《時代》雜誌過去兩年以兩次封面故事報導,正念除了醫療更跨足企業、軍事跟教育,成為社會主流思想的盛況。
美國科技公司Google從二○○七年獨創的員工正念成長課程「搜尋內在自我」(Search Inside Yourself),教授專注、自我覺察跟打造心智好習慣,原本被譏為「嬉皮玩意」,現在卻是排隊大爆滿,員工不僅找回專注力、提升工作效能,更學會傾聽、控制壞脾氣,改掉以往面對壓力的壞習慣,正念帶來的自覺跟平靜,對個人生活、婚姻關係都大有益處。
教育界:心寧靜運動讓孩子更穩定
相對於習慣外求的傳統教育觀念,正念能帶來發自內在的穩定力量。
台灣有些地方已默默在實踐「正念教養」。比方提倡情緒覺察管理的靈鷲山心寧靜全球教師團,四年來也已在全台五十個學校推廣「上課前寧靜一分鐘」運動,舉辦多次「心寧靜情緒管理教師研習營」。宜蘭市凱旋國中的親師生大調查發現,心寧靜運動明顯增加孩子專注程度與學校效率、降低考試失誤,讓狂飆的青少年能自發寧靜下來。
台北市石牌國小老師張世傑從三年前推廣的PQ(Present Quotient)覺察教育,把很玄妙的覺察功夫變成一連串好玩的生活練習;心理衛生界則有「正念心理學」課程的推廣,主要應用於醫學跟三明治族群諮商上;以「正念靜心」為關鍵字的教養書也在書市上大量出現。
其他學校系統也有類似概念早就持續進行中。譬如華德福學校在孩子八年級前拒絕3C、電視的刺激,以保護孩子的感官體驗,讓孩子專注打毛線、在一天課程中穿插動與靜的內容,早上晨圈、放學結束圈儀式來幫助孩子整理身心;蒙特梭利幼兒園強調孩子獨立「專注工作」、放音樂「走線」的做法,都是在幫助孩子自我覺察跟整理身心。
資深老師常嘆道,現在的孩子很聰明、但是情緒很浮躁,校園內也不時傳來暴走、攻擊等極端性格的個案。教育現場長年推廣的品格教育,似乎無法解決校園情緒困擾的內在問題。
台北市忠孝國小老師陳建榮說,當這些孩子的家長被請到學校處理問題時,老師一看到家長,問題根源就了然於胸,因為「暴走兒的背後,通常有一個更為暴走的家長。」張世傑感嘆,不管是品格教育或外在的獎懲要求,「傳統教育把孩子成長責任往外推給老師跟家長,強調優勝劣敗、高低比較,不斷讓孩子受傷,我希望用覺察教育讓他們看見自己,並且有能力接納自己。」
親子一起練,享受相處的同在感
除了許多的「○○力」,想一想,你可以送孩子最珍貴的人生禮物會是什麼?華人正念減壓中心負責人、同時是兩個孩子媽媽的胡君梅說:「正念是發自內在、安頓自己的能力。但學校幾乎沒教,我們自己也不太會。」學習正念後她才發現,她教育孩子時會不知不覺把過去、現在、未來通通扯在一起。孩子愈大,父母未覺察的期待擔憂愈高,衝撞自然愈多。正念讓她把注意力拉回「當下」。衝突中她覺察到自己身心失衡時,會先照顧自己;也溫和的提醒自己不需那麼快評斷是非對錯。用心看見孩子當下的真實樣貌,接納他們的本質,是對孩子、更是對自己的仁慈。
正念教養不是魔法,不會一覺醒來就變成溫柔堅定的父母。卡巴金自己身為父親跟祖父,三十幾年來四處教授、練習正念,仍經常做不到平靜、仁慈、溫柔、專注當下、不困惑、不失落,但他說只要秉持正念,便得以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教養,有彈性採取未曾使用過、微小卻重要、有時甚至非常關鍵的改變。
4G手機廣告詞「世界愈快、心愈慢」,是很有正念精髓的一句話,但請記得先關掉電腦螢幕、放下手機,把注意力拉回自己跟重要的家人身上,創造珍貴的同在感。
楊俐容還小時,母親在烤麵包機外頭的布上,用粗線繡了楊俐容跟哥哥、弟弟的小人形狀。烤麵包機啟用那一天,母親還特地把三兄妹叫過來,指著那塊布說:「看,這就是你們三個喔!」就像現在年輕人酷愛自拍一樣,楊俐容看著手工繡的三個牽手小人代表著自己,覺得超得意,心頭一陣暖,到現在三兄妹見面都會聊起那一個很有「同在感」的時刻。從今天起,不妨試試正念教養,慢下來,捕捉並享受為人父母稍縱即逝的幸福感。
破除對正念的8種誤解:
1.正念不是佛教,練習正念不會出家,而是自我覺察、觀照內心。
2.正念跟正向心理學不一樣,不會要求對抗或迴避負面情緒,正念接納不完美、不勇敢。
3.正念不只是瑜伽、冥想跟靜坐,這些都只是達到正念狀態的途徑之一,重點在內觀。
4.正念練習不硬性規定服裝、場地的要求,一切從簡單的深呼吸練起。
5.正念教養不會要求禁止大人、小孩使用3C產品,而是拒絕無意識的過度刺激。
6.強調「接納」的正念教養不代表不能管教小孩,情緒無好壞、但行為仍有對錯。
7.正念教養有其限制,不能保證孩子從此很好教,仍需補充教養相關知識。
8.正念教養幫助生活不再像過去一樣支離破碎,幫助你成為「比較好」、更有自覺的父母。
向日葵少女 走出陰影迎向大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7000345-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07日 陳宜加/新北報導
繼去年完成獨木舟環台壯舉後,走過家暴、性侵等受虐陰影的「向日葵少女」,7月將赴蘭嶼教導偏鄉孩子划獨木舟,6日舉行下水儀式。向日葵少女首度由學習轉化為教學、分享,盼藉此建立更大的勇氣與信心面對人生。
都市人基金會副執行長朱岑說,向日葵少女以「冒險治療」復育增能,2013年起接觸獨木舟,體驗「獨行,卻不孤行」精神,風浪中與自己內心對話,並學習團隊合作、情緒管理等「大海教會的事」。
去年7月,8名少女手作獨木舟「夢想號」,費時54天完成1200公里獨木舟環台壯舉,走出陰影迎向陽光,也恢復了笑容;今年7月,向日葵少女將啟程往蘭嶼,教導偏鄉孩子學會獨木舟環蘭嶼。
下水儀式昨於淡水舉行,少女手作彩繪2艘獨木舟「晨陽號」、「築夢之舟」也首度亮相。朱岑說,少女首度由學習轉化為教學、分享,證明自己也有能力,建立更大的勇氣與信心,面對人生更加堅定。
14歲少女巧克力(化名)說,3歲起長達10年,遭受父母酗酒後家暴,更曾遭性侵,直到加入向日葵家園後,才逐漸走出兒時陰影。
她去年參與獨木舟環台,當時每天在海上6至8小時,極為吃力,夥伴間也常起爭執,習慣以「國罵」發洩情緒,在志工不懈鼓勵下,逐漸懂得為彼此打氣,如今更有耐性,也學會堅持到底。
她說,在獨木舟上,讓她忘記兒時陰影,成功完成環台,也圓了環島的夢想,希望生命故事鼓勵更多人走出陰霾。
朱岑說,基金會目標在3年內打造「向日葵活力村」,提供冒險治療,也提供打工、職訓機會,總經費約需8000萬元,至今僅募得5分之1,盼外界付出愛心,幫助受虐少女。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喝酒不開車,喝酒過量,有礙健康!
※ 相關報導:
* 馨兒園啟用 供離婚家庭會面場所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7156
「在愛中撫平傷口!」家暴家庭中,孩子是無辜受害者,父母離婚後,探視問題也成為一大難題;宜蘭縣蘭馨婦幼中心打造的「馨兒園」昨天啟用,提供單親父母與未成年子女會面場所,被定位為親子共讀、共學、共玩的園地。
....蘭馨執行長黃淑鈴說,在家暴家庭生長的孩子,目睹父母吵架、冷戰,甚至是暴力行為,成為家暴目睹兒,對往後人生造成重大影響,蘭馨要打造具有家庭替代功能的園地,「馨兒園」便扮演這個角色。
* 她為黑人女兒 製非裔芭比
http://udn.com/news/story/7546/950906
女兒渴望金髮、白皙皮膚怎麼辦?美國一位非裔媽媽史維汀(Angelica Sweeting)就面臨這個棘手問題。
市面上芭比娃娃大部分擁有金髮碧眼,更被視為美的「標準」。史維汀表示,當時3歲的女兒說想擁有艾莎女王的外貌,不喜歡自己深色皮膚與黑捲髮,她感到非常難過。
此後,史維汀在市面上尋找黑皮膚的芭比娃娃,但發現這些看似非裔的娃娃都擁有白種人的五官。她決定動手設計一款黑色捲髮、寬鼻豐唇、深色皮膚、符合非裔女孩外表的「安潔莉卡娃娃」(Angelica Doll),設計靈感來自女兒,而娃娃活靈活現的外表也讓女兒們愛不釋手。
◆ 尼泊爾女童 震後成人口販子目標
http://udn.com/news/story/5/951180
台灣醒報 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 2015-06-07
尼泊爾大地震後,校園被迫停課,給予人口販子蠢蠢欲動機會,正伺機尋找受害女童轉賣。日前在當地協助復原的基督教會發現,人口販子以一人500美元代價企圖買走無辜受害女童,警方則已開始加強巡邏,而非營利組織則在邊界駐守,希望能攔截被誘拐的女童。
【每人500美元】
位於美國加州的海邊教會日前派遣多名基督徒,前往距離首都加德滿都6小時車程的廓爾喀縣阿米,協助當地災後復原工作,但據一名工作人員艾里絲表示,「因為學校未正常上課,已有人口販子到處找人,以每名500美元代價聲稱要給予兒童提供工作,但居心叵測。」
由人口販運受害者組成的Shakti Samuha組織也表示,災後確實是人口販子伺機尋找對象的最佳時機。該組織主任丹努瓦指出,「這時候就有掮客聲稱會給予幫助而綁架或誘拐女性,甚至有人假借提供救援,實際是尋找誘拐對象。我們已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帳篷內傳暴力事件】
今年4月25日與5月12日尼泊爾發生規模7.8地震與餘震,除了奪走8千條人命,並造成50萬棟房屋遭毀,數千人被迫暫居在帳篷內。一名警官達帕表示,「在臨時帳篷內已經陸續傳出暴力事件,很多女性表示人身沒安全。」因此警方為了讓女性與兒童保護自己,開始提供自我防身的課程。
在臨時帳篷已住1個月的19歲女性萊伊表示,「這些技巧都相當實用,我很感謝他們。這裡隨時都有陌生人往來,不像待在家裡一樣。」
據了解,由於失業率高、貧窮與毛派游擊隊勢力作亂,使尼泊爾女性與兒童易成為人口販子的肥肉,而最近地震讓這些弱勢族群處境更艱困。警方除在地震災區加強巡邏外,包括KI Nepal等非營利組織則在邊界駐守,希望能阻止被誘拐女童被帶走。
【基督信仰成慰藉】
另外,當地政府為了防止兒童遭誘拐,宣布3個月禁止領養,而且若兒童出遊沒有家長陪同也必須出示證明。
艾里絲也表示,地震後大家日子更不好過,因此,許多印度教信仰家庭開始接觸基督教信仰希望得到平安,「很多人來找我,希望我為他們禱告,他們都願意接受耶穌基督。」
聯合國指出,每年從尼泊爾被拐走的女童多達1.5萬人,許多人最後淪落為印度娼妓。2013年尼泊爾人權委員會則指出,發生人口案件遭販賣多達2.9萬次。
◆ 印度旱區 「水妻」超流行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51496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6日電 2015-06-08
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出現十年來最嚴重的旱災,當地村莊的村民只能從兩口水井中取水。不過這珍貴水井位於山腳下,路途艱難且取水者多。為解決這種困境,當地不少男子會娶多位女子做「水妻」(water wife),專門負責打水,確保家中有足夠食水。
來自丹幹瑪村的66歲農場工人巴加特(Sakharam Bhagat)便娶了三位妻子,其中兩位是他為了要令家中有足夠食水而迎娶的。雖然一夫多妻在印度是違法,但「水妻」在該村是常見的事。
同住一屋 相處融洽
巴加特表示:「我需要有人為我們帶來食水,再次結婚是唯一的選擇。」他表示,由於大房忙於照顧小孩及二房病倒,沒有人去取水,於是他只好再娶老婆。
巴加特又稱,不少女子也願意接受「水妻」的安排,特別是寡婦或被拋棄者。三名妻子與他同住一屋,擁有各自的房間及廚房,相處融洽。他的大房蒂基便說,「我們就像姊妹,會互相幫助。出現爭執也會自行解決。」
網路暴力多 別讓孩童單獨玩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54358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馮靖惠/台北報導 2015-06-09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陳藹玲表示,網路世界錯誤訊息影響兒童一輩子,台灣社會近期幾個很不幸的例子,部分當事人都是電玩「重度使用者」,建議家長和老師不該讓孩子單獨面對網路或電玩世界。
Google與兒福聯盟昨也公布相關兒童3C產品使用與上網行為調查,三成四的國小五、六年級學童曾在使用3C產品時接觸色情裸露、暴力血腥內容。調查還發現,擁有3C產品的學童中,超過兩成比率「無時無刻都想玩」;八成以上學童會使用3C產品玩遊戲,其中近三成未遵守遊戲分級規定,常見超齡遊戲為英雄聯盟、CS online、跑跑卡丁車、神魔之塔、刀塔傳奇。
陳藹玲昨天出席富邦文教基金會活動時說,兒童已是網路社會的「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自小就接收來自網路龐雜訊息,家長和老師應加強關心。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也說,文化教育需要長期參與和反思,但「像他年紀這麼大的這群人,已經在(商業)媒體環境中被汙染夠久,已經是無藥可救的一群。」他希望現在至少讓年輕人更清楚認識媒體並運用媒體。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鼓勵家長陪伴孩子擁抱數位、網路力量,協助孩子接觸正確、恰當的網路資訊;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張立人表示,「家長要比智慧型手機更有智慧」,除了限制,須讓孩子願與家長分享網路資訊或網路交友狀況,或建立3C使用規範。
※ 相關報導:
* 3成4學童 曾用3C看羶色腥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52851
3C產品已成為兒童及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須品之一,兒童福利聯盟今天發表最新調查指出,三成四學童曾在使用3C產品時,接觸過色情裸露、暴力血腥內容,更有一成以上表示曾主動搜尋這些不適齡內容;兩成以上孩子認為網路上獲得的資訊是可相信的,一成六的孩子會轉傳幸運信給其他人。
根據兒盟調查,上網看影音是國小五、六年級學生使用3C最大目的,其次是玩遊戲與上社群網站;超過八成會使用3C產品玩遊戲,但其中近三成未遵守分級規定,每三個使用3C產品玩遊戲的小孩中,大約有一人玩過超齡遊戲。
◆ 父母都入監 7歲女遊蕩街頭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7859
自由 2015-06-09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台東高姓男子因毒品案遭通緝,3日落網發監勒戒,同社區王姓里長到府關切,赫知高男妻子也在2個多星期前,因公共危險罪被拘提,夫妻倆雙雙入監執行,就讀小二的女兒瞬間成孤兒,痛斥司法太無情;台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柯怡如澄清,高男到案填表及應訊,強調女兒有胞弟照料,僅需社會處給予經濟輔助,倘若實情非其所言,將另行通報安置。
鄰居入夜發現 斥執法草率
「太離譜了,父母親都被關,叫一個7歲小女孩如何自理生活」,入夜驚見鄰居小茹(化名)獨自在外遊蕩,滿身髒污,蔣姓婦人關心詢問,不知事態嚴重的小茹還天真的回答「爸爸被警察帶走了」,她在等爸爸;由於小茹媽媽2個星期前才因公共危險罪被拘提入獄,另名陳姓街坊途經聽聞,趕緊叫喚妻子將小茹帶回暫時照料,蔣婦也同步電知里長,怒斥檢警執法草率,竟讓一個小女孩瞬間成「孤兒」。
王里長說,得知小茹處境,立刻與校方聯繫,央請通報社會處安置;司法單位未考慮小女孩無人照顧,即無情執法,幸有鄰居及時關懷與通知,萬一衍生事端誰負責。
柯怡如表示,毒品勒戒執行前,均會要求勒戒者填具調查表,審查同戶籍中有無未滿12歲以下家屬需照顧,並通報社會處安置,高男到案婉拒,聲稱胞弟會協助照料,僅勾填需社會處給予經濟輔助,會主動關心小女孩境況及需求,給予最適切的援助。
※ 相關報導:
* 竹市300家超商護童 全面啟動
http://udn.com/news/story/7324/954150
新竹市政府看準台灣超商24小時營業、密度高,邀四大超商合作維護學童安全,即日起只要屬於緊急狀況,學童都能向超商求援,超商也著手進行教育訓練,讓店員成為學童的守護者。
台灣社會近來接連發生學童命案,學童安全備受關心,過去僅有通報學校、警方,學童才能第一時間受到保護,新竹市政府相中轄內300多家超商的據點優勢,與7-11、萊爾富、全家及OK等四大超商合作成立「護童商店」,讓竹市超商成為護童據點,市長林智堅昨天也到超商張貼盾牌形狀的「護童商店」標誌。
* 割喉案劉小妹告別式 沖繩風完成
http://udn.com/news/story/2/952524
北市文化國小割喉案,受害者劉小妹今天在第二殯儀館景仰廳舉行告別式,會場,設計成溫馨感人的同學會模式,大門口垂掛著劉小妹妹親寫筆跡的名字,一進門,兩旁是溫馨可愛的木製課桌椅、黑板、粉筆,彷彿讓人又回到充滿快樂的校園生活。....追思影片播放劉小妹生前的照片,並由司儀念出劉小妹父母對劉小妹說的話,搭配劉小妹最愛的樂團五月天歌曲「天使」、「知足」,追思現場啜泣聲四起。
* 同學爸媽逼迫 小學生以死謝罪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53388
「我親愛的媽媽,當你看到這張紙時,我或許已經死了……」一張絕筆信的照片近日在網上流傳,內容為一名學生向媽媽臨終告別。發帖網友稱,遺書的作者是湖南綏寧縣長鋪二小五年級的一名學生,已經跳樓身亡。
....萬擁雙說,出事後,他們向同學了解到,萬蕾日前和一名同學發生矛盾。當時萬蕾被該同學動手推打,後來班上三名男同學幫她反擊,反擊過程中她掐傷該同學。「從6月2號開始,對方的家長接連就帶社會上的人來學校對萬蕾進行恐嚇辱罵。」
萬擁雙說,整個過程中,學校沒阻止社會人員進入學校,也沒通知萬蕾的父母,直到她自殺後,她的父母才從遺書上知曉。萬擁雙說,學校存在嚴重監管漏洞。
◆ 他們兒女沒血緣 更勝一家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24/951977
聯合報 記者賴佑維/中壢報導 2015-06-08
原籍江西的翁雅英,多年前來嫁到台灣,憑著努力和誠心打動丈夫和其前妻的3個女兒,還把自己在大陸的兒子帶到台灣,一家人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卻相處融洽,在地方傳為佳話,昨天獲桃園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表揚為優質新台灣媳婦。
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昨天在中壢表揚各10位優質新台灣媳婦及新移民學習楷模,其中獲獎的翁雅英說,丈夫和前妻結婚時,前妻原本就有3個女兒,丈夫也視如己出,雖然女兒都已經出嫁,但仍常常回家探望。當年嫁到台灣,女兒們擔心翁雅英是外人,會對父親不好,因此時常回家「監督」,翁雅英心裡感覺「怪怪的」,請女兒們多回家,用自己的誠意打動她們,全家反而相處融洽。
翁雅英說,當時丈夫得知她在大陸還有小孩,也大方請翁雅英帶來台灣,後來丈夫過世,全家人仍保持之前的關係,翁雅英說,其實用誠心和誠意,並互相尊重,就能打動對方,建議其他新移民家庭也能彼此包容。
※ 相關報導:
* 參加婚禮好苦惱 數學家的不失禮「紅包公式」看這裡!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52232
「紅包怎麼包?」許多人都有為此傷神的經驗,數學作家賴以威運算出三個地區的紅包公式,加入交情、餐廳等變數,算出可供參考的紅包金額。
賴以威表示,網路流傳上百個欄位的禮金行情表,常有朋友問他怎麼包紅包,於是他透過數學演算,希望教大家包紅包變得有效率又不失禮。
* 30多歲無性經驗 日中年處男人口多
http://udn.com/news/story/5/953521
41歲的日本男子酒井隆(Takashi Sakai)擁有1份好工作和迷人微笑,同時也是1名健康的異性戀者,但他從未有過性經驗,成為日本愈來愈多仍保處男之身的中年男子之一。
酒井甚至從未與任何女性發展過感情關係,說自己對於交女朋友毫無頭緒。
他說:「我從沒交過女朋友。從來沒有過。我並非對此不感興趣,我喜愛女性,但我始終找不到正確方向。」
聯合/奧客文化「以我為尊」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5685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2015-06-10
一名大學生發生山難,家長鍥而不捨告到贏得國賠,目的也許是為喚起政府對救援工作更重視;但救人以往是「義舉」,現在卻落得可能被告,還要賠錢,這是什麼道理?一名醫生看不下去,回憶起自己在飛機上助人卻隱然被究責的不愉快經驗,嘆問「救人難道是義務」,宣示從此不再多管閒事。
這是近來引發熱烈討論的「奧客文化」之一例。台灣社會越來越多理不直卻氣壯的人,動輒投訴,動輒告人,總是擔心自己吃虧,想盡辦法拗一點「好康」。這種風氣本來不可取,電子媒體卻繼續以「申訴熱線」煽風點火,鼓勵奧客文化,令人不忍卒睹。
於是,社會新聞天天可見:客人嫌日本拉麵太鹹,投訴店家不肯免費加湯;飛機延誤即見旅客霸機;急診室裡稍不如意就痛毆醫護人員;不諳西方料理特色,卻怪國外餐廳供應「冷湯」;旅遊業的機位、郵輪在清艙階段可能降價促銷,早先全額購票的客人立即召來攝影機表演捶心肝;聽音樂會只肯買後段便宜票,待開場暗燈即向高價位區「搶灘」,受勸阻還稱「反正位子空著也是空著」;消費超過個人支付能力,卻特崇拜「卡神」的鑽巧門手段……。種種奧客行徑遠播海外,「台灣人的臉都丟光了」令同胞也受害。
這種奧客文化,是如何一步一步發揚光大的?台灣在政治上有過悲情時期,民眾只能低頭做順民。但威權瓦解之後,以民主為名,一夕間人人催生出旺盛的「頭家」心態。以往政府是掌權者,企業被視為「大鯨魚」,專業權威高高在上;如今民意我最大,輪到「小蝦米」趾高氣揚,專業人員被要求服從「以客為尊」。
實則「以我為尊」的氣息蔓延,這是台灣的美麗風景嗎?
◆ 貴州4童喝農藥自殺 親戚:家裡真太窮
http://udn.com/news/story/4/960521
中央社 2015-06-10
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政府網站今天通報,昨晚發現區內田坎鄉4名兒童中毒死亡。澎湃新聞查證後發現,1男3女是「留守兒童」,昨晚一起喝農藥自殺,他們的伯公感慨「實在是家裡太窮了」。
大陸俗稱的留守兒童是指父母不在身邊、親戚也無力照顧的兒童。村民說,孩子父親姓張,今年1月就出外打工,母親3年前就跟別人走了,爺爺奶奶過世,外公外婆雖在,但年紀大無法照顧。
田坎鄉村民張仕貴是4名兒童的伯公,他說9日晚間11時,有村民來跟他說,4個孩子在家中自殺了。張仕貴趕到現場後,看到4個孩子已經躺在地上,嘴邊有嘔吐物,旁邊有個空的農藥瓶。
村民們當即報警,4個孩子被警方接走,張仕貴說他不確定孩子當時是否已經死亡。4人中,長兄13歲、么妹才5歲
張仕貴說,1個月前,4個孩子因為沒有生活費輟學在家,家中唯一的食物是孩子父親去年種的玉米。平時,4個小孩將玉米磨成玉米麵,連用篩子篩乾淨都沒有,就湊合著吃了,實在是因為太窮了。
張仕貴說,4個孩子生前雖然貧困,但沒有和其他人吵鬧過。父親雖然留了聯繫電話,但是一直打不通,目前村民都聯繫不上,小孩的遺體經過調查已送往殯儀館。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造成經濟疲軟?日開研習院 教光棍「破處」
http://udn.com/news/story/6810/955663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8日電 2015-06-10
日本人口和社會安全研究所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在30-40歲年齡段的未婚男子中,約1/4還是處男。而日本國土、基建、交通和旅遊部的另一分研究調查也顯示,1995年至2010年間,日本24-30歲年齡段的未婚男性人數增加了10%。這樣的趨勢被認為和日本經濟持續疲軟吻合。
有鑑於此,非營利慈善組織「白手」(White Hands)開設「處男研習院」(Virgin Academia),協助學員了解女人。「白手」過去致力於協助嚴重殘障人士解決性需要問題,負責人阪爪真吾說,日本是個非常矛盾的社會,雖然電視、漫畫、許多城市街道上到處充斥著與性有關聯的圖像,但嚴肅的關於性的討論卻很少。
愈來愈多日本男性覺得無法與女性在情感和肉體上建立關係。法新社引述婚戀專家板本洋子(Yoko Itamoto)分析認為,日本近些年來的經濟疲軟讓很多男性付出沉重代價,他們很難找到全職穩定的工作,「很多男人沒有了經濟實力,也讓他們對自身失去信心」。
41歲的酒井隆是異性戀者,身體健康、有很好的工作和迷人的笑容,卻至今還是處男。他說:「我從來沒有女朋友,不是我不感興趣,實際上我對女性充滿了仰慕之情,可是我就是不知道怎麼走入正軌。」
雖然沒有可靠的國際間的確切數據來佐證,但是總的來說,日本民眾在發達國家中算是性生活不那麼活躍的。
2010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18-19歲的男青年68%自稱仍是處男,而同年由安全套生產商杜蕾斯在歐洲所做的調查則發現,歐洲同年齡段的處男比例低了很多,德國只有20%的青年在年滿20歲時仍然是處男;在相對比較保守的土耳其,同年齡段的處男人數也只占37%。
酒井隆從去年開始加入了白手組織的「處男研習院」,課程包括透過人體素描了解女性的身體結構,「真是大開眼界,我學到世上有各種形狀的乳房和私處,覺得不必為自己是處男感到悲觀。」不過,雖然這些對他都很有幫助,可是他還是不肯定自己是不是能邁出最關鍵的那一大步。
他也自嘲地說:「不用那麼悲觀,不管怎麼說,保持童男之身又不會要了我的命。」
※ 相關報導:
* 想通吃孿生姊妹 「蟑郎」瘋狂纏5年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888016
「打不死的蟑螂,別再纏著我了!」飽受癡男糾纏5年的黃姓女子,用盡了辦法,還是治不了他,黃女忍不住怒火,破口大罵…。
38歲男子李家瑋,5年來癡纏黃姓前女友的雙胞胎姊姊,跟蹤她上下班,還到公司及住處外站崗,女方出言制止,反遭襲胸,報警提告也擋不住。李男甚至潛入黃女住處,竊取衛生棉及內褲,還畫出近百張示愛畫作投信箱;黃女痛批李男像蟑螂無所不在「令人作嘔!」
* 治跟蹤狂 僅能祭社維法或民法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888018
律師張立業表示,若要循法律途徑解決,比較可行的,僅能主張民法184條,騷擾者「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屬侵權行為,請求法院判決對方禁止進入多少公尺之內,若取得勝訴,對方再來跟蹤,就可依照強制執行法予以拘提、管收。
河南百歲「乞老」 鬧市討錢幫兒蓋樓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73218
世界日報 北京11日電 2015-06-11
河南民權縣103歲老人耿生茂背井離鄉到百餘公里外的鄭州鬧市乞討,消息近日引起廣泛關注。然而,民權當地民政部門的回覆卻讓劇情反轉,自稱沒有親人的耿生茂育有三子兩女,均健在,且和其生活在一起的三兒子有兩棟樓房。
鄭州晚報報導, 9日一則「世界上年齡最大的乞討者」的微博消息廣為流傳。 不少網友呼籲相關部門解決這位老人的晚年生活問題。
然而,河南商丘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微博商丘昨天發布消息,曝耿生茂已享受百歲老人補貼3年(每月300元),現有住處一所。並有子女五人(三子兩女)。大兒子耿永華,現有住房兩所,其中一所為樓房;二兒子耿棟華,在鎮區做生意,現有轎車兩輛,生活寬裕;三子耿紀營現有住房三所,其中兩所樓房。兩女兒已出嫁。
據了解,耿生茂現與三子耿紀營一起生活。
至於老人為何要乞討?老人的三兒子耿紀營說,他今年48歲,右臂殘疾,妻子有精神障礙,家裡還有倆小孩兒,全家人靠務農為生;大哥患有腦血栓後遺症;二哥是牙醫,也是兄弟中最能掙錢最有出息的,可因為犯事被判了三年,正在服刑。
老人說,兒子條件差,想出來討錢貼補一下,閒時出來乞討已經有三、四年了,隔20多天回去一次。
商丘市民權縣民政所王所長說,耿紀營夫妻倆都有低保,老人每個月有360元收入(百歲老人補貼300元和60歲補貼60元),老人的收入在當地農村是可以養活自己的。「我們以前也知道老人會出來乞討,他就像上班一樣,外出乞討七八天,就回家歇上兩三天,我們也不好管。現在他三兒子新蓋了兩層樓,蓋樓的錢全都靠老人乞討來的。」王所長說,以後民政所會常看望老人,有需求會盡量幫忙。
談到老人以後還會不會繼續乞討?耿紀營說:「看俺爹出外乞討,沒有照顧好俺爹,俺心裡實際可難受,俺真是不孝。」「這次回到家後,說啥也不能讓俺爹出來乞討,好好贍養他,不讓俺爹再受罪。」
※ 相關報導:
* 外勞線上申請 9月開放
http://udn.com/news/story/7238/972536
開放引進外勞23年,申請外勞終於不必再找專人送件了。勞動部規畫開放藍白領外勞申請線上作業,今年內先開放白領,分三階段作業,最快9月先開放專門性技術性專業人士及僑外生;藍領預計明年元旦試辦,不分業別藍領外勞都可線上填表申請,預計27萬餘名雇主可受惠。
◆ 名家觀點-只看手機 無視身旁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1000510-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1日 趙哲聖
在放眼望去等車環境、運輸空間與公眾場域中,大家都在滑著手機,眾人緊盯螢幕,當下環境卻成配角的奇觀,我們不得不感嘆,通訊科技已改變人類心理與外人溝通模式。
頻繁與立即溝通,因為行動科技發明而成為「伸手出來,連結社群」的樣貌。社群程式APP的提示聲響,伴隨螢幕浮現光點,讓數位方式溝通的人們,無時無刻「微型協調」,用短字、符號、貼圖迅速安排一場當下計畫,在人多「訊號雜」情況下,隨時喬的事情也可能過度協調而走偏,誤會、翻臉、甚至霸凌汙衊的產生。
到底這種社交互動,社交網絡增量,對我們的溝通品質產生改變,是讓人際關係更真實、滿足和正面?還是造成反向的淺碟化與孤獨感?
社交互動的正面觀,行動載具中能隨時下載的APP程式,便利、效率和速度,在連網環境確立後,成為生活主宰工具,當程式一不好用,隨刪隨得,毫不費力。溝通過程,包含影像和聲音,隨著座標提示,一股「身」立聲情境隨之而來,群組發布、已讀回饋,更讓手機社群溝通快、狠、準,這些溝通程式「加乘」我們的眼耳口,我們不用深思,在快想的過程中,就傳遞出去。
也就是如此快速、帶有趣味、炫耀與掌控的特性,從小就跳進數位溝通的人們,內在「自我觀察」的導向過程,弱化殆盡。臉書、Line講究更新情境、別人在說什麼?做什麼?原本「靜止」觀察朋友,偶而做白日夢修復時間的探索過程,變成焦慮接觸與聲光連結的「刺激之旅」,而且分秒不停,到處想知道別人瑣事的「自我」,缺少時間與空間,喘息需求和想法。
以往眼神的人際目視,是一種表演與修煉的課程。但當數位溝通都存在於展演自己,修飾包裝自我的演出,如美美角度自拍、風光場景的提示,都成為被量化自我的大數據。分享數、讚字數、推貼的數量、媒體讀取數,一大堆社群媒體資料庫,在搶奪我們關注自我、那個線上表象靠大數據充場面的自己。
等車看手機,原本是在利用零碎片刻,觀察人群,獲得短暫釋放。但矛盾的是,偶而能片刻靜思的時空,卻益加忙碌,過動頻繁的「虛擬接觸」,結果讓休息變成相反。
看到兩眼目視手機,對環境無感的人,讓我想起美國社會學家理斯曼所寫《孤獨的人群》一書,當前手機族已放棄「內心導向」摸索人際人味的企圖,更加關心「他人導向」的數位子民,更加回不去了。
(作者為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勇於求助,遠離網路霸凌,中時電子報關心您
檢舉網路霸凌iWIN熱線:02-33931885;教育部反霸凌投訴專線: 0800-200-885(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她沒有不同」唐寶寶母親心聲引發熱烈迴響
http://udn.com/news/story/6810/964968
唐氏症屬於染色體異常,平均每1800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個唐寶寶。英國一位母親卡洛琳(Caroline Boudet)有個四個月大的唐寶寶,她並不認為自己的寶寶與其他寶寶有什麼不同,然而令她訝異的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卻屢屢遭遇到敏感的評論。
對此,卡洛琳感到十分震驚,於是在個人的臉書專頁上PO出自己的想法。「這是我的寶貝女兒路易斯,她四個月大,有兩隻手兩隻腳,以及一個額外的染色體。」卡洛琳解釋了過去她與女兒遭受到的一切,包含每天遇到許多人千遍一律的笨拙評論。
卡洛琳認為,一般人不需要告訴唐寶寶的家人遭遇的困難,以及唐寶寶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她是一個四個月大的寶寶,恰好有唐氏症,這是她擁有的一部份而不是她變成的樣子,這就是她了,就像一般人不會特別說:那是一個癌症寶寶。」
4大法官提名人 反廢死、同性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2000448-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2日 唐筱恬、魏嘉瑀/台北報導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昨天審查4名大法官被提名人黃虹霞、吳陳鐶、蔡明誠及林俊益的人事同意權案,藍綠立委紛紛端出社會議題,要大法官表態,結果社會熱烈討論的廢死、同性婚姻,4名大法官無一人舉手支持,另外4名大法官也認為台南市長賴清德拒進議會一事並不違法,但應進議會。
現任4名大法官將於9月30日任滿,馬英九總統提名4位大法官,希望趕在立院本會期完成人事同意權。4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分別為現任律師黃虹霞、現任法務部政務次長吳陳鐶為、現任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蔡明誠、現任台灣士林地方法院院長林俊益。
由於大法官肩負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令的重責大任,朝野立委紛紛列出社會重大議題,考考大法官。
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詢問4大法官被提名人,對9月政爭前檢察總長黃世銘舉行記者會指控立法院長王金平等人關說的看法,4人異口同聲表示,黃世銘做法並不適當。黃虹霞認為,黃世銘的作為不恰當,檢察總長指責立法院長、法務部長行政不法是否符合職權,應斟酌。(中國時報)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保護令准了 癡情蟑郎禁騷擾雙胞胎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888645
李姓男子跟蹤前女友的雙胞胎姊姊長達5年,還被指摸走胞姊黃女沾血衛生棉,甚至媒體報導此事後的前天,李男仍前往黃家巷口站崗,姊妹倆幾乎崩潰,妹妹氣得向新北地院聲請暫時保護令,法官裁令即起李男不可騷擾黃姓雙胞胎姊妹,不得對她們有身體或精神上侵害或騷擾、跟蹤與通信等行為,也禁止騷擾黃女胞妹住宅、辦公室等處所。
本案李男若違反保護令,依法律規定,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10萬元以下罰金。
◆ 玄! 清明祭5冤靈 警長腦海浮現毒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2000500-260106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2日 阮迺閎/花蓮報導
吉安警分局長方世君,去年9月上任後,對懸而未破的5子命案相當關注,不僅曾到相關現場勘查,還在今年清明節到法華山納骨塔探視5子的骨灰,希望從中獲得一點「靈感」,當下他腦海竟浮現一個「毒」字,此次發現疑似劉志勤夫婦的骨骸旁竟有農藥,連他都覺得「超玄的」。
方世君說,清明節他上法華山納骨塔探視5子骨灰,特別繞遠路從慈雲山火化場方向上山,回程他還在火化場附近繞了幾圈,正好有名同學LINE訊息給他,他告知探望5子骨灰一事,該名同學正好認識測字老師,便問他「要不要測個字?」
由於5子體內都有毒物反應,方世君不假思索,立刻回了個「毒」字,該名同學請人測字後回說,「毒」字可拆為「主」和「母」,推斷主嫌應該就是母親,且母字舊的寫法為「毋」,有無的意思,推斷母親早已死亡,且是被毒死的。
如今隨著疑似主嫌夫婦骨骸被發現,並在附近發現一瓶農藥,初步懷疑2嫌可能自知法網難逃,畏罪服下農藥自殺,方世君想到這與之前測字結果不謀而合,不禁覺得「毛毛的,真的好玄!」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微評-留守兒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2001101-260310
全大陸有高達2200萬名留守兒童,貴州省畢節市於3年前發生5個男孩避寒躲進垃圾箱集體窒息後,成立留守兒童關愛基金,每年斥資6千萬人民幣,針對全市1.6萬多名留守兒童進行「控輟保學」工作,強調「一個都不能少」,並要求落實從縣長到家長的「5加1負責制」。不料,畢節最近又發生5到13歲的輟學留守兒童4兄妹,因極貧饑饉又乏人照料,集體喝農藥自殺。無疑宣告過去3年,有司都在粉飾太平,比貪腐更可惡,應從嚴盡速查明究責,找出方法解決問題。
◆ 駐地買春 聯國維和部隊染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2000511-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2日 尹德瀚/綜合報導
一份10日外流的聯合國(UN)內部調查報告說,聯合國維和部隊在各駐紮地區進行性交易的情況相當尋常,他們提供金錢、手機、電腦,乃至香水或食物,換取當地婦女或孩童與他們發生性行為。
海地等國案例最多
這份由UN「內部監督事務局」(OIOS)所做、定於本月稍後正式公布的報告指出,向UN有關當局投訴遭到UN維和部隊性剝削或性虐待的案例,在2008年至2013年達480件,其中1/3涉及未成年人,去年仍有51件,雖比往年減少,但可能是因為投訴率偏低。
錢手機筆電作報酬
聯合國在全球16個地區執行維和任務,部隊總數達12萬5000人。OIOS報告說,投訴案例最多的國家是海地、賴比瑞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南蘇丹,從發放保險套的數量,以及做愛滋病毒檢測的情況看來,維和人員與當地婦女發生性關係已成慣例。
報告說,調查人員一年前在海地訪問曾與維和部隊性交易的231個案,其中多數是陷入貧窮與飢餓的鄉下婦女,只要給她們一些居家日常用品或藥物,就樂意賣身,但偶爾她們也會收到手機、筆記型電腦、香水或金錢作為報酬。
有些維和人員在性交之後拒絕付錢,則被對方扣下證件,並揚言透過社群媒體揭露他們對妻子不忠的行為。
調查人員在中非共和國蒐集的證據顯示,駐紮當地的法國維和人員以金錢和食物為餌,誘使當地9歲至15歲的男孩為他們口交,有時還先讓他們看色情影片。據了解,除法國外還有加拿大軍人涉案。
投訴往往不了了之
聯合國早在2003年就曾發布通告,禁止維和部隊利用金錢、物品或服務換取性行為,以免傷害聯合國的公信力。但維和部隊駐紮區的當地多數民眾不知道有這樣的禁令存在,更不知道可以打熱線電話投訴。
即使接獲投訴,聯合國本身對被投訴的當事人並無調查權或審判權,而是交由提供該維和部隊的國家處理。但這些國家在處理這種個案時,往往不了了之。
以數年前發生在海地的一案為例,巴基斯坦維和駐軍被控強暴1名當地男童,案發後,巴國派遣軍法官前往海地主持審判,結果1名巴基斯坦士兵被判有罪,但他隨即被送回國內,最後只服一年徒刑。(中國時報)
◆ 伊斯蘭齋戒月 引爭議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74871
聯合晚報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5-06-12
倫敦的一個小學信託組織禁止穆斯林學童在齋戒月禁食,宣稱這項傳統有害兒童健康,而北極圈的穆斯林也在尋求變更規則,以免在永晝時必須全天餓肚子。
倫敦東區的巴克萊小學發函給家長,表示「為確保孩童的健康和教育」,將不允許學童上學時禁食。這項舉動招致穆斯林社區的嚴厲批評,他們抨擊學校應該在宗教問題上支持家長,而不是以自己的法規來束縛他們。
但學校答覆說,校方在執行這項禁令前,曾尋求諮商。「我們可以確實地根據伊斯蘭律法指出,教規並未要求兒童在齋戒月禁食,只有成人才需要。」信函中指出,在去年的齋戒月中,有學童因為需要禁食18小時而「昏倒」和「生病」。
除了巴克萊小學外,該信託組織管理的另外三所小學,都將禁止學童上學時齋戒。
此外,伊斯蘭的教規要求教徒在齋戒月中,必須等到日落後才能進食,這對盛夏時幾乎24小時都陽光普照的極地穆斯林確是個大問題。
今年齋戒月從6月18日開始,但三天後就是白天最長的夏至,在北極地區,太陽會一直高掛天空,只有幾個小時稍稍向南傾斜一些;瑞典的一個穆斯林協會表示,他們已呼籲應修訂教規,免得他們必須全天禁食。
※ 相關報導:
* 人人得而誅之?當殺人的慾望養大體內怪獸的時候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85/956987
udn / 鳴人堂 / 時事觀察 / 周偉航 2015-06-10
「死亡筆記本」是種出現在漫畫中的法寶,只要在裡頭寫上某人的名字和死法,他就會如你所願而死。
在原著漫畫退燒多年之後,北投割喉案又再次引發了「人手一本」死亡筆記本的熱潮。「這個該死」「那個也該死」「通通都去死」的聲音此起彼落,若真有死亡筆記本,那兇嫌可能死了幾百萬次,廢死派的領袖要人,大概也死了千百回。
放任這麼強大的殺人欲望在社會上橫流,有人說是「情緒洩壓」,說說無妨。但這種「想法」在道德上是正確的嗎?我們和瘋狂的殺人魔真有那麼大的差異嗎?
....在某些倫理學家眼中,你有行惡的動機,就算沒有具體的行動,也是有錯的。這些目的論者認為,若平日放任為惡的想像,讓這類動機慢慢堆疊,終會刺激我們真的行惡。
相對來說,因為意外、過失而傷人,甚至致死者,在道德光譜中倒還沒有那麼壞,因為這些倫理學家認為運氣無法控制,但人應該努力避免道德上的錯誤。「殺人動機」是許多惡行的根源,當然就應該努力避免。其中有些極端流派甚至主張,當你想要殺人,就和真的殺人沒有多少道德差異。
....因此,在思考大社會為何製造出殺人怪獸的同時,不妨也冷靜思考一下,你體內的怪獸,是否因為社會事件的刺激,又偷偷長大了一點。
※ 全文詳見原站。當仇恨等負面情緒累積時,地獄之門將為你而開。
貴州四兄妹 飲農藥自盡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90593
聯合報 記者郭玫君/綜合報導 2015-06-13
大陸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日前發生四兄妹在家中服農藥自殺身亡,震驚社會。陸媒披露,四兄妹曾遭到嚴重家暴。長子張啟剛留下遺書:「謝謝你們的好意,我知道你們對我的好,但是我該走了,我曾經發誓活不過十五歲,死亡是我多年的夢想,今天清零了!」
這起自殺事件驚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他昨天批示,要求對不作為、假落實,嚴厲整改問責,悲劇不能一再發生;隨後七星關區副區長等五名地方官員遭到停職、免職處分。
據鄰居透露,張家並非特別貧困,經濟因素應非自殺主因。由於小孩曾遭家暴,而後父母相繼離家,四兄妹性格大變,不與外人交流,外界猜測可能因缺乏親情厭世選擇自殺,但因留下的遺書內容很簡單,自殺原因仍有待警方調查。
事件發生在九日晚間十一點半,四兄妹中最大的哥哥十三歲,最小的妹妹才五歲,四人在家服藥後被送醫,經搶救無效死亡。事發時,鄰居聽到四兄妹家中發出「咚」一聲,發現長子從三樓窗口跌落,生命垂危,鄰居隨即報警,其餘三名妹妹送往醫院後,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綜合陸媒報導,四兄妹曾遭受嚴重家暴,大哥張啟剛甚至被打到骨折、右耳撕裂。家暴環境造就四人孤僻性格,甚少出門,也不和村裡小孩玩耍。二○一四年張啟剛曾離家出走,到十八公里外的清池鄉的河邊跳水自殺,被救起送回家中。
近年父母感情交惡,四兄妹看到父親施暴,留下慘痛陰影,母親離家出走後,父親今年三月也外出打工,家庭大小事落到張啟剛身上。張啟剛每天帶著妹妹步行兩公里到田坎鄉小學唸書,回家後自己做飯,還要飼養兩頭豬,有時還需要打理山坡上的土地,對十三歲的孩子是很艱難的。他父親留下的一支手機是張啟剛與外界聯繫的管道,他幾乎天天開著電視機收看著外面世界的精彩。
張啟剛父親外出打工後,田坎鄉小學就把張啟剛和他的妹妹們列為留守兒童,並建立檔案,成為重點關心對象。但張啟剛和妹妹逃課時間愈來愈長,學校和鄉政府五月間兩次敲門家訪,均未找到他們,顯有嚴重失職。
近年調查顯示,大陸農村留守兒童逾六千一百萬人,已成嚴重社會問題。四兄妹所在的茨竹村為貴州一級貧困村,全村兩千多人,經濟來源多靠父親打工外出和種田,全村留守兒童約廿多名;畢節市過去曾發生五名留守男孩在垃圾箱燒炭取暖、中毒身亡事件。自殺事件後,留守兒童問題再度引發輿論強烈關注。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相關報導:
* 再多關懷基金 溫暖不了童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3000398-260108
早在2012年,貴州畢節就曾發生一起留守兒童慘劇。當年11月16日,5名男童被發現死於畢節城區一處垃圾箱內。據警方調查,由於天氣嚴寒,5個小孩躲進垃圾箱避寒時一氧化碳中毒身亡。他們中最大的13歲,最小的7歲。其中4人,是留守兒童。
事件發生後不到10天,貴州省畢節市委、市政府決定設立「留守兒童關愛基金」,市、縣、區政府每年拿出經費約人民幣6000萬元(約新台幣3億元)用於保障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
但時隔不到3年,畢節的留守兒童再次出事,輿論質疑,這些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形同虛設」,錢都用到哪裡去了?但就算錢都已發放到這些家庭,讓這些孩子不虞衣食,但另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是,這些內心孤獨的兒童,應如何降低他們的不安全感?
留守兒童問題由來已久。中國中西部、西南部等偏遠貧窮地區,家長一年到頭在外地打工賺錢養家,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情況好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忙帶;情況差的,就像自殺的4兄妹,由哥哥姊姊看顧弟弟妹妹。保守估計,中國鄉村的留守兒童至少6000萬人。
※ 這些人以後容易出現精神疾病。
◆ 蓄意撞山德機師 5年內看41醫師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89680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11日電 2015-06-13
法國檢察官羅賓(Brice Robin)11日表示,3月24日駕駛客機撞山的德翼航空公司副機師盧比茲(Andreas Lubitz)在5年內看了41位醫師,在空難前一個月內就看了7位醫師,有些醫生已警覺他不適合駕機。
羅賓說,盧比茲患有嚴重憂鬱症,「擔心自己的健康,害怕會失明」。
中央社報導,據最新調查結果,母公司漢莎航空(Lufthansa)恐將面臨過失致死指控。
羅賓表示,將指派三位調查法官,就航空業者過失致死展開調查。現在尚無證據顯示,德翼或漢莎航空握有魯比茲當下健康情況的資訊。
德國檢察官先前表示,飛機墜機前一周,魯比茲透過網路研究各種自殺方式及駕駛艙安全措施,這是最早曝光、魯比茲預謀讓飛機撞山的證據。
德翼航空這架客機3月24日上午9時自巴塞隆納起飛,預計返回杜塞道夫,但途中墜毀法國阿爾卑斯山,機上150人全數喪生,這些旅客來自19個國家,其中72人來自德國、47人來自西班牙。
◆ 台灣思維模式 死刑,也情緒化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90686
聯合報 余豈/大學教師(嘉義市)2015-06-13
上周法務部批准槍斃六名死囚,引起國際關注;但媒體鮮少思維脈絡清晰的論述廢死議題,反而因個案充斥情緒性語言。
用中外兩個文化例子看:七月份,國家交響樂團將與歐洲合作貝多芬歌劇《費黛里歐》。這齣歌劇講的是,從死牢營救人犯故事,自十九世紀初首演,向來冷門,一個緣故就因素材處理當時不流行的左傾議題,貝多芬逝世後,歐洲淪入右翼梅特涅黨羽手中,大眾寧可看《卡門》,那種下層社會裡山賊淫婦奸情最後互相砍殺全死光的故事。
但隨著文明演進到廿一世紀,《費黛里歐》和頌讚博愛而成為歐盟國歌的《合唱交響曲》一樣,逐漸被視為思想登峰造極之作。
侯孝賢《聶隱娘》在影展拿了第三名,得到總統頒贈勳章。聶隱娘者也,一名唐朝職業女刺客,雖然是虛構人物,真實歷史或傳奇故事中,唐朝刺客殺人稀鬆平常,幾名宰相遭刺客暗殺,連頭顱都割走,這類事若發生在當今台灣,民眾將如何反應?
吳宇森電影《劍雨》,也講殺手故事,女殺手陰錯陽差和她殺掉人的兒子結為夫妻,故事最後,放下仇恨者才有圓滿結局。唐朝故事的《聶隱娘》有多少中國資金或台灣味,無甚緊要,我則好奇侯孝賢會用什麼手法在《聶隱娘》傳遞什麼價值觀。
文明的差異與縫隙,得由時間填滿。台灣人學歷高,然因學歷貶值與教育「職訓化」交互作用,已和歐美校園的理想主義有很大落差。面對死刑議題,這次槍斃死囚看不出解決了問題,反而打亂台灣的人權劇本。
很少台灣人會從頭到尾好好聽一次《費黛里歐》,侯導也自嘆《聶隱娘》票房可能很難對台灣觀眾口味。我們想質疑何為「世界潮流」,根本像台灣首都或最高峰在哪一樣,是貓哭耗子之外再畫蛇添足。問問在大學執教者,多會說,學生們搞笑吵鬧一流,至於引領「世界潮流」?省省吧!
生命的大痛觀照整個人類文明,生命真相一直是西方文化的主題,直接通到最高層次的文化深處,這非但是我們覺得西方文明思維(一如孫逸仙倡導「世界大同」)太理想化,亦是當前台灣不足之處。
※ 相關報導:
* 「雇用女性3麻煩」說 諾貝爾獎得主辭教職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89678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倫敦大學學院(UCL)榮譽教授韓特(Tim Hunt)日前發表女性不適合從事科學研究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他今天公開道歉並宣布辭去教職。
專長生物化學的韓特坦承自己是沙文主義者,他9日在首爾參加全球科學記者大會時說,實驗室裡雇用女性有三個麻煩,「你和她們談戀愛,或她們和你談戀愛,而且當你批評她們時,她們就哭了」。
韓特今天受訪時說,當時在會議上講這些話沒有惡意,只是反諷的言論,沒想到嚴重觸犯到聽眾,他說,「我對自己講的那些話感到非常抱歉,特別是在有記者的場合講這些話,是非常愚蠢的事」。
要命的玩笑 爭搶平板電腦推同學撞車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89215
自由 2015-06-14
「你死了,平板會給我嗎」
〔記者吳仁捷/新北報導〕「你死了以後,平板會給我嗎?」新北市有兩名國二男生,上月廿二日放學走路回家,沿途嬉鬧,因許生不肯把平板電腦借給邱生,邱問了這句話後,竟將許推到馬路,一輛客貨車疾駛撞上許生的頭,造成顱內出血、容貌破相,住院救治十三天才脫險,許生的父母昨到警所製作筆錄,要告邱生殺人。
事故發生在上月廿二日下午四點五十一分,鶯歌區鶯桃路六十五之二號前;警方調閱肇禍客貨車行車記錄器,畫面顯示許生手持平板,被邱生推向馬路,遭車撞擊倒地。
疑因嬉鬧害住院13天才脫險
許生的父母心疼地說,兒子的腦部遭車頭撞擊,導致顱內出血重傷,雖從鬼門關前走一遭,但嘴巴已留下五到八公分的傷痕,原本容貌清秀,如今不但破相,還須做微創手術,甚至受到心理創傷,因憂心對孩子造成永久傷害,且認定對方是蓄意,才堅持告殺人,要替愛子討公道暨求償。
受害的許生,昨天強忍疼痛說,當天放學回家,他和不同班的邱生同行,當時他自顧玩手中的平板電腦,對方為了搶他的平板,一路跟著他,還突然把他推向馬路,害他受重傷。
警方調閱相關監視器畫面,發現兩生邊走邊嬉鬧,行經一處路口時,邱生還拉著許生過馬路,但走到事發路段時,邱生卻將許生推倒,當時正值交通尖峰,路人見許生被撞受傷,趕緊報案,邱生自知闖禍,嚇得一臉錯愕,也沒心思拿取平板。
受傷學生家長怒提殺人告訴
肇禍的邱生原定昨晚九點到警所製作筆錄,但迄截稿仍未出面,無法取得邱生說法;警方透露,若是學生嬉鬧追打造成,頂多構成過失傷害及民事賠償,因許生的父母堅告殺人,警方仍然受理。
案發後,許生父母向新北市警局三峽分局交通分隊張姓警員表明,要告對方故意殺人,因過程中認為警方拒絕受理,已向警政署、新北市警局投訴。處理的張姓警員昨天說,當時因許生傷勢尚未穩定,且殺人案須調閱沿線監視器,所以徵得家長同意,在許生預定出院的六月初再製作筆錄,並未拒絕受理報案。
◆ 救孤立靈魂!阻止下個殺人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92234
聯合報 許福生/警察大學警察政策所教授(台北市)2015-06-14
校園隨機殺人事件圓桌論壇,學者均表示,政府有必要加強研究及預防,想以一顆子彈解決犯罪,是最廉價且不負責作為。
二○一三年日本法務省發表無差別殺傷事件研究,發現就動機來說,占最多數的是「對自己境遇不滿」類型,並有一定比例是「自殺及期望被判死刑」、「希望入獄吃牢飯」以及「對殺人感興趣及有殺人欲望」。
他們多無前科,而著手時間點,雖少是很久以前就決定下手,但也不是當天突然決定,仍是有計畫性的。犯案前,有一定比例曾向醫生求助內在心理的衝動。
另外,有服刑經驗者,出獄後未滿一年即再犯此類殺傷事件者超過半數,出獄不滿一個月再犯也占相當比例,顯示出獄後立即遭受生活困境的人數不少。
再者,這類犯人多為無業、家庭不和、居無定所、社交不良,屬社會孤立者。在此狀況下,易有偏執想法,若有導火線便很容易走向極端犯案。因而欲防止類似事件,防止孤立是最重要的。
從日本研究發現,在疏離社會中,因缺乏愛與關懷而加深孤立感,導致對社會不滿之心理結構改變;再者,因網際網路發達導致游離靈魂增加,以及容易產生模仿效應;加上都市化結果,充斥著不熟悉的人時,對他人感受毫不關心,因此當殺害不特定人時,心理抗拒也會消失;若在配合現今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導致階級流動不易,無望的人將更多。
面對此「疏離社會、游離靈魂」,家人是第一道防線,應更關心與家庭、社會疏離的人。另外,社會也要提供「安身立命之地」及「出人頭地機會」,否則我們真的很難預測下一個殺人狂是誰。
◆ 名家縱論/「心」的呼喚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92226
聯合報 余範英 2015-06-14
近十年來,在全球化下,知識經濟發展加速,科技與資訊網絡的推進,文化交流頻繁。今日的一切都快到不及消化,往日的個人生活經驗進入新世代,簡訊把思念貼化為沒有溫度的文字,原本聽得到聲音看不見表情,現在可藉科技縮短地域送上影像。然這一切已喚不回,以往人倫中的每日晨昏定省,父母、子女、情人愛的擁抱,朋友間面對面的情感投入。
人與人的溝通與了解,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鍵盤上,科技引領下冷漠的各自低頭敲打,「心」的疏離在滋長中,已不再堅實,強調自由的個體,流失在功能進步的科技裡徬徨,造就了自顧自的一代。
全球化的進程下,文明衝擊每個人、每個家庭,在缺乏傳統倫理維繫,未曾重視身、心、靈生命教育與宗教情懷的國度裡,國民不知精神文明為何物。日愈嚴重的社會亂象油然而生,利益計較的新世界已將時空壓縮得你我無所適從—許多社會、國家因而遭受挑戰。急速競爭發展的負面效應已顯現,先進開發國家掌控資源、跨國企業壟斷市場、環境生態問題全球泛濫、國與國之間的經濟發展隨著國際金融擴張,常見牽一髮而動全局。
往日的民主真諦,自由、平等、博愛,在實踐的過程中扭曲失序,窮國愈窮富國愈富,各國皆有其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政治不安現象逐漸衍生出在地自覺運動。
這樣的世界是我們可以安身立命的所在嗎?該如何面對新環境重新站起來而不恐慌?
面對全球化帶來快速發展的宿命,與其飲鴆止渴、隨波逐流,抑或憂心忡忡、自怨自艾、推波助瀾、交相指責,不如正面檢視故有文化、社會秩序與生活步調,集結眾人智慧、改革創新,開拓新一代的群體承擔能量。
推動公民意識、探討生命的意涵,每個人應認識自我的存在價值,知曉人之為人與對宇宙生命的意義,從小我認知到大我關懷,提升衰退的精神文明似乎已成為這一代責無旁貸的重任。
身處在一個變動年代,往日的經驗已不足以應對未來,我們必須覺醒,走出社會瀰漫的內耗氛圍,太多的空轉、對立與激情,都必須沉澱下來。一個需要互助的年頭,每個人不能獨善其身、自求多福、不能僅滿足於眼前的小確幸,或迷戀於短暫的榮華富貴,珍惜我們既有的友善、溫文的人文特質。
面對芸芸眾生,以宗教家的精神,利己利他,彼此真誠相待。今天的社會,正需要鼓勵有志氣、有活力、正直,成為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不僅對家庭,更能為社會分擔責任。
處於倡導知識經濟的世代,精英分子皆知曉審慎務實面對現實的迫切,更當深刻了解道德沉淪的困境,應勇於反省承擔並思索以何種生活態度,找到政治秩序中,屬於自己生命經驗的「善知識」,通過知識接納「不同個人」的「不同生命經驗」。走出午夜夢迴幽微感慨,在認知與意識的變貌態勢下,換位思考尋求共鳴諒解,推進體制改革與現代社會共處。同理心是平等包容的基本,絕不輕言放棄。(作者為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本周專欄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與聯合報合作)
※ 相關報導:
* 東北亞》不幸福的韓國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4000213-260209
....對韓國人來講,青少年不幸福,已不是什麼新聞,在韓國青少年的死亡因素中,「自殺」已連續多年占據排行榜的第一位,原因自然是因為就學壓力大,同儕間的競爭激烈。
也因此,韓國曾就青少年進行過「幸福的必要條件是什麼?」的問卷,結果,韓國青少年回答的幸福首要條件是「錢」,第二是「有好成績」,第三是「家庭和睦」和「自由」。也就是說,比起家人或健康,錢和成績,是韓國青少年認定的幸福的必要條件。
「錢」在韓國,這幾年是愈來愈重要。事實上,青少年就學壓力是來自於未來的就業,就業為的是想要有好的收入,有了好收入,才能成家立業,在社會立足...,而一切的根源,其實就是一個「錢」字。
所以,對韓國青少年來講,只要有了錢,讀書可以不用那麼辛苦,甚至是讀起書來不會那麼有壓力,當然,有錢、又能把書讀好,就更美好了。
畢竟,在韓國,社會上認同的是「最好」與「第一名」,韓國知名滑冰運動員金妍兒就曾說過:「如果我是第二名,在韓國就不會有人認得我。」
當整個社會的氛圍是只認得第一名、也追求第一名時,就能理解為什麼在OECD的「Better Life Index 2015」調查中墊底了,在韓國人根深柢固的觀念裡,不應該發生「遇到困難」的事,當然也就不會向人求助,自然也不會回答這個傷自尊的問題了。
相戀27年今結婚 他103歲 她91歲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92511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5-06-14
尋找真愛,或重尋真愛,永不嫌晚。103歲的英國退伍飛官柯比和91歲的露琪經過27年相戀,13日結為連理,以合計194歲又281天寫下最高齡新婚夫婦的世界紀錄。
柯比和露琪(見左圖/歐新社)在南英格蘭南部濱海城鎮伊斯特本成婚,見證人包括50位親友和來賓,以及金氏世界紀錄的代表。
親娘身穿白色禮服,手捧藍花,新郎穿西裝打領帶,坐著輪椅,他最近跌倒而不良於行。13日也正好是他103歲大壽。
「老」兩口在1988年由一個協助老年交友的組織撮合,開始來往,當時柯比76歲,離婚不久,露琪則在結婚36年後,在1985年成為寡婦。
※ 相關報導:
* 「給乳房放假」員工穿肚兜上班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92473
浙江杭州宋城景區全體員工日前不分男女,均穿戴肚兜上班,聲稱要給乳房放假。景區稱是為響應「粉紅絲帶」行動,提倡關愛乳房,關注女性乳腺健康。不少網民看到年輕女員工的肚兜照後,稱是史上最強福利,紛紛表示希望到該景區上班。
....研究顯示,現代大多數女性不正確穿戴胸罩,直接或間接造成約80%女性患不同程度乳腺疾病,時間久容易使乳腺正常細胞發生癌變。研究表明,每天不正確戴胸罩12小時以上的女性,比短時間或者根本不戴胸圍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機率高出21倍。晚上也不除胸圍的婦女,患乳腺癌的機率要高出100多倍。
專家指,乳腺癌已成「第一紅顏殺手」,每年奪走全球50萬女性生命,死亡率以3%速度增長。國外很早就開始重視乳腺癌防治宣傳,每年7月9日是美國「No Bra Day」(無胸圍日);法國也舉辦過「世界最大乳房」活動。杭州、三亞、麗江、九寨溝的宋城旅遊區將同時舉辦「肚兜節」,讓更多人了解乳腺保健,關注乳腺健康。
◆ 有護照無戶籍…在台逾期居留的中華民國國民
http://udn.com/news/story/8262/992250
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台北報導 2015-06-14
國共內戰期間,不少國人從大陸逃難到海外成為僑民,近年他們的子女因生活困難,持我國護照回台打工,這些「無戶籍國民」沒有身分證,每半年須出入境一次,但因他們屬經濟弱勢,出入境花費是一大負擔,很多人成為逾期居留的「黑戶」。
「無戶籍國民」卡瑞娜(化名)直到十八歲,才知道自己在菲律賓是「外國人」,後來家道中落,父親重病,一九九九年七月持中華民國護照來台打工,因逾期停留而成為黑戶,每天過著擔心受怕的日子。
卡瑞娜起初在電鍍工廠上班,原本依規定每六個月出境一次,但二○○五年得了卵巢瘤,動大手術養病兩個月耗盡所有積蓄,不但工作丟了,也沒錢買機票出境,從此成為黑戶。
入出國及移民法規定,「無戶籍國民」必須合法連續停留七年以上,且每年居住超過一百八十三天才能申請居留,取得居留權後才能申領身分證;另外,每次停留期限最長半年,每半年就必須出境一次,否則視為逾期,逾期居留被查獲就強制遣送出境。
「我已經十年沒見到母親了!」卡瑞娜說,重病的父親在她來台打工期間過世,母親也跟著倒下,雖然很想回菲律賓探望母親,但回去後能否再回台灣是未知數,她不能失去目前在台灣的工作,「不然母親醫藥費從哪來?」
卡瑞娜生病後改當清潔工,公司一知道她逾期居留立即趕人,後來好不容易到一間飯店當清潔工,但遭本國籍清潔工排擠,主管知道她是逾期停留的黑戶,二話不說開除她。
卡瑞娜接著先後應徵六個工作,都因黑戶身分未獲錄取,直到一間飯店不特別在意她身分,同意雇她當清潔工,一個月薪水兩萬兩千元,但每天從深夜十一點工作到隔天凌晨六點,工作地點距離她租屋處約一個多小時車程,很辛苦。
卡瑞娜說,每月把一半薪水寄給母親,自己盡量吃公司供應的餐點,每個月只剩一到兩千元可用,平時根本不敢出門,每個禮拜天下班後就到天主堂做彌撒,以母語和同鄉交談,稍解思鄉之苦,是她最大的心靈寄託。
十多年青春歲月都耗在台灣,卡瑞娜是逾期黑戶,不敢奢求好工作,無故被解雇也不敢吭聲,更不敢想哪天能夠結婚,甚至不知「何年才能再見到母親?」她不解為何政府明明給她護照,卻還是把她當成「外國人」對待。
※ 相關報導:
* 身分給一半?「4千萬僑民 不能照單全收」
http://udn.com/news/story/8262/992251
無戶籍國民是指不曾在台灣地區設有戶籍的僑居國外國民,或是取得、回復我國國籍後,尚未在台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全台原有八百多名來自菲律賓的「無戶籍國民」,移民署二○一○年以專案方式,讓三百多名於一九九九年五月入出國移民法公布施行前來台的「無戶籍國民」就地合法,目前全台約有五百多名無戶籍國民。
....陳振順說,中華民國在全球有四千多萬的僑民,若都申請護照成功,那給予身分證的數量就很龐大,有人認為申請護照才六萬多人,就給六萬多人身分證就好,但若其他僑民陸續申請,政府不可能照單全收,對本國國民也不公平。
◆ 聽阿公阿嬤講古 左鎮小朋友:好新鮮
http://udn.com/news/story/7326/991858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左鎮報導 2015-06-14
玉井家庭福利服務中心與左鎮區左中社區托老中心合作「世代傳承」,邀請8、90歲的阿公阿嬤們巡迴左鎮區國中、小學校,分享生命經驗與智慧,以及兒時打陀螺、跳橡皮筋、跳房子、玩沙包等童玩,沒想到小朋友反應熱烈,老人家開心說:「還要再來說故事」。
90歲郭枝財綽號「豬批」是最高齡的故事阿公,他分享被日本徵召當兵,因不識字不會背誦訓詞而不能吃飯,他說,小時候父親要他放牛,沒有到學校讀書,因不識字吃了不少苦,勉勵小朋友要珍惜讀書的機會。
中正里長林榮昭的太太林黃美孟,分享她讀國小和同學偷挖花生種子吃,跑著讓農夫追還跳進穀倉中藏,經過那次的教訓體驗到「種子是農夫的希望,種下去才有收成」。
80歲簡萬鐘和簡謝淑沈是夫妻檔,簡萬鐘分享小時候「躲空襲」經驗,美軍轟炸糖廠運甘蔗小火車,他家的田地就在旁邊,父親要他們5兄弟抱住大芒果樹躲避空襲,他親眼目睹小火車被炸壞停在鐵軌上不能行駛。
簡謝淑沈出身地方望族,她說小時候家教甚嚴,非常注重「長幼有序」,家裡最好吃的東西都送到祖母房間,親朋好友送禮也都交給祖母處理,親朋好友來吃飯只有祖母可以同桌吃飯,因祖父很早就去世,家族成員又多,祖母採嚴格管教,子孫才不變壞。
光榮國小四年級學生顏立皇說,阿公阿嬤說的故事,覺得新鮮又不可思議,希望能聽到更多的故事。
玉井家庭福利服務中心表示,左鎮區是全台南市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地區,老年人口佔約4分之一,隔代教養比例也高,老人家原本認為沒什麼好說的,但人生就是最精彩的故事,透過世代傳承活動,拉近隔代距離,也讓長輩建立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把愛找回來 新北繫紫絲帶反家暴
http://udn.com/news/story/7323/994354
聯合晚報 記者黑中亮/新北市報導 2015-06-15
最近社會暴力事件頻傳,新北市政府為全力推廣紫絲帶反家暴,將家暴防治觀念深耕在社區,並將104年度定調為「家暴防治社區年」,於6月家暴防治月展開「繫上紫絲帶、攜手反暴力、讓愛更美麗」一系列活動。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上午邀集10個具有特色的社區和民間團體在市府召開記者會,共同宣誓「攜手反暴力、鄰里動起來」、「新北走透透、家暴遠離我」。
侯友宜表示,最近社會暴力事件頻傳,無論是北投某國小的割喉案,還是日前國中生為了ipad竟然推同學撞車,都是因為心中缺乏「愛」,新北市自6月起展開「繫上紫絲帶、攜手反暴力、讓愛更美麗」一系列活動,在社區部分要舉辦家暴防治創意競賽,另有紫絲帶巡迴車將在全市29區走透透,深入社區宣導家暴及性侵害防治觀念。同時也會在各機關學校、里辦公處、社區發展協會、守望相助崗哨、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等民眾日常活動地方懸掛布條,讓紫絲帶遍地開花,連同環保車也會懸掛布條,讓紫絲帶隨著環保車穿梭大街小巷,深入各個社區。
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主任吳淑芳表示,為鼓勵社區及民間團體推動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特別辦理創意競賽活動,廣邀各社區發展協會、民間團體或學校等,於6月至8月間,辦理家暴防治推廣教育活動,並於9月1日至9月15日將活動辦理成果投稿至主辦單位,獲評為第1名即可獲得3萬元禮券,並代表新北市參加衛生福利部104年度反家暴創意競賽。歡迎有志參加的單位,一起發揮創意,結合在地特色與力量,營造社區意識,街坊鄰居一起反暴力。
◆ 反校園霸凌 近千人站出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5000437-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5日 柯宗緯/高雄報導
「614反霸凌!高雄市民站出來」14日登場,國高中以上各級學子、家長等近千人自發性聲援,活動以行動劇表達「建立霸凌監督機制」等3點訴求。
在校遭霸凌而到校門外舉牌反霸凌的陳同學也現身說法力挺,鼓勵被霸凌者勇敢站出來,期盼社會不再冷漠。他昨說,站出來不是為了自己,希望給予其他被霸凌者力量,期盼營造友善校園環境,社會大眾不再袖手旁觀,應該適時伸援。
陳同學畢業當天,霸凌的同學當面向他道歉,他說,感受到他們的誠意,選擇饒恕不追究。過去3年,他怕孤單沒有安全感,以為這種相處模式是好朋友的象徵,隱忍不訴諸管道,霸凌者卻分不清玩笑及霸凌界線,對他造成難以抹滅傷害。
陳母認為,校方及教育局霸凌處置及通報過程充滿瑕疵,但事過境遷不願究責。市議員陳信瑜則也認同陳母指控,並認為應加強宣導反霸凌,並輔導被霸凌者及霸凌者身心。
反霸凌活動發言人陳克勤表示,主要提出3點訴求,包括落實反霸凌教育,建構友善校園;學校須加強輔導霸凌者或被霸凌者的身心重建;避免霸凌通報遭「黑箱」,由公正第三方介入建置透明監督機制。
這場反霸凌活動由榮美教會發起,昨下午在勞工公園舉行,參與者高舉反霸凌標誌。主辦單位宣稱有近千人到場響應,盼未來每年6月定為高雄市反霸凌月。
★勇於求助,遠離網路霸凌,中時電子報關心您
檢舉網路霸凌iWIN熱線:02-33931885;教育部反霸凌投訴專線: 0800-200-885(中國時報)
◆ 國中生推友撞車 涉殺人未遂送辦
http://udn.com/news/story/7321/993617
聯合報 記者李易昌/三峽報導 2015-06-15
鶯歌許姓國中生上月22日遭同校邱姓同學推倒撞車重傷,許母得知邱姓學生曾說「你死了,平板和現金就是我的」,怒告殺人未遂,邱生與母親昨都否認,警方表示,訊後會將邱生依殺人未遂罪嫌函送法辦。
警方調查,邱姓國中生(15歲)疑因羨慕同校許生持有平板手機,比自己的手機還大,上月22日放學後纏著許生不放,甚至趁許不注意時將他推往馬路,許被翻姓駕駛的小貨車撞上頭部,顱內出血,下顎及鼻子重創,牙齒也被撞斷4顆,右臉下半部幾乎全毀,送醫急救挽回性命。
許母調閱監視器,發現兒子竟遭同學推倒才撞車,許生後來也告訴母親,邱姓同學曾告訴他「你死了,平板和現金就是我的」,許母因此勃然大怒,提告邱生涉嫌殺人。
許母也不滿三峽交通分隊張姓員警,三度以「有其他案件在忙」推託,一直未完成受理報案程序,因此狀告警政署並投訴媒體,案件曝光,張員昨天終於完成受理報案筆錄。
邱母昨接受電訪時澄清,兒子當時確實有說過這樣的話,但應是玩笑話,至於不幸誤傷,應只是同學間嬉鬧造成;邱母也表示,當天知道兒子闖禍,便前去醫院關心許同學,並解釋兒子是為擔心許邊走邊玩平板,擔心危險才拉著許。
邱母說,兒子絕非故意推許去撞車,事發後也因懊悔失眠,心情鬱悶到好幾天都睡不著覺,事發當天也帶兒子去製作筆錄;由於許母提告,昨天邱母也帶兒子再次回到交通分隊製作二次筆錄,邱生仍否認殺人。
三峽分局表示,完成調查後會將邱生依殺人未遂罪嫌函送,另張員確有疏失,懲戒小過1支,並持續追查是否有其他疏失。
老人臥病在床 平均7.2年
http://udn.com/news/story/7238/995874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5-06-16
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表示,高齡社會白皮書其中一個目的是要延長台灣人健康時間,縮短失能時間。
在台灣,老人平均臥病在床時間約7.2年,但是北歐政策目標可做到14天,顯示台灣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馮燕表示,長照保險法最快在2018年上路,依照日本推動介護法經驗,長照保險法實施後,將激勵市場「長出」各種銀髮商機,當市場「發育」得愈好,大家老後生活也會過得更好、更有保障。
她說,高齡社會白皮書與長照雙法主要覆蓋對象不同,卻彼此相關,例如,白皮書提出的健康促進、健康預防與活躍老化等措施做得愈好,就可減少老人日後失能、失智機會,政府在長保險的負擔上也可以小一點。
她提及,台灣老人平均臥病在床時間約7.2年,但是北歐政策目標可以做到14天,若是一些預防老人跌倒、鼓勵做好口腔衛生等措施可以落實,都有助降低數字,這也是白皮書要努力的目標。
◆ 北市想不開老人 每年增加5%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89874
自由 2015-06-16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
家庭事紛擾、慢性病拖磨,老人家自殺率每年成長約5%!台北市衛生局昨公布數據,根據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去年度共有413件老人自殺通報案件,所幸皆未遂,其中以情感/人際關係、生理疾病,及精神健康/物質濫用,為老人自殺企圖的前三大主要原因。學者提醒,照顧者應適時地介入關懷,多鼓勵高齡者聯結正向支持網絡。
根據內政部統計,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去年底已達38萬527人,佔全市人口14.1%,衛生局醫護管理處長劉越萍指出,台北市去年度共有413件老人自殺通報案件,分析發現有自殺傾向的老年人多為情感/人際關係、生理病痛、精神健康與物質濫用所困擾,而主要細項又以「家庭成員問題」、「慢性化疾病」及「憂鬱傾向」為主要因素。
劉越萍表示,以台北市老人自殺通報案件量為例,近年來以5%左右的幅度成長,自殺防治中心在關懷、訪視過程發現,老人家經常表達「不想拖累家人」及「活得沒意義」,萌生以死解脫的念頭,照顧者又常認為老人家只是掛在嘴邊講講,缺乏警覺,未能及時發現自殺念頭。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助理教授張書森提醒,老人家若開始整理自己過往珍愛的物品或贈送他人、預先規劃後事、模擬自殺的過程並蒐集相關工具、頻繁的表達無望感、憂鬱情緒及異常行為等,都是自殺徵兆,照顧者應適時地介入關懷,並多鼓勵長者聯結正向支持網絡,必要時尋求專業資源協助。
◆ 教局:校園開放 不因個案喊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6000699-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6日 葉書宏/新北報導
北市國小女童割喉案震驚各界,部分學校決議延後校園開放時間,新北市教育局也授權各校自行決定,引發民眾反彈。議員許昭興認為,學校不該因噎廢食,限制民眾的運動環境,應由教育局一肩扛起,加強並規畫維護學童安全。
女童割喉案發後,校園安全備受重視,警方加強執行護童專案,亦加強校園周遭巡邏,防止可疑人士進出。有部分學校決議延後開放時間,新北市教育局也授權校方自行決定,造成部分民眾反彈,認為剝奪運動的權力;但也有不少家長表示贊同,認為校園不該開放。
許昭興表示,近來接獲不少民眾陳情,校園延後開放導致運動時間變少,尤其都會區缺乏綠地,國民運動中心又無法負荷所有運動人口,不少民眾選擇在住家旁的學校運動,學校將開放時間延後或圍牆加高等,都是治標不治本,因噎廢食,反而剝奪民眾運動的權力。
許昭興認為,學童安全不是只有在校內,在校外反而更應該注意,教育局不該將責任推給學校自主,應有通盤的規畫與作法,包括提高孩童警覺性、強化校園安全等,將校園封閉只是逃避。
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龔雅雯表示,新北市宛如台灣縮影,有都會密集區,也有偏鄉、山區,各地情況不同,因此教育局很難直接制定統一開放時間,且中小學多屬社區型學校,開放給各校決定,就是讓學校、社區、家長有充分溝通並達成共識。
龔雅雯說,校園開放是既定政策,不會因北市個案而停擺,目前已要求各校確實檢查監視器等設備,校園內除了警衛外,也歡迎社區巡守隊加入巡邏,最重要是藉機會校育,加強孩童的危機意識、上廁所結伴而行。(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敦化國中 黑色畢典 青春遺憾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6000526-260102
台北市敦化國中9日發生學生不滿打瞌睡被導師叫醒而毆打老師事件,昨天敦化國中畢業典禮,多名九年級導師及科任教師為表達「反對校園暴力」的立場和訴求,身著黑色服裝出席典禮,而遭毆打的楊姓女教師,也以「不方便出席」為由缺席畢典,讓該班學生的國中生涯結尾留下一個遺憾。
◆ 賓州大華裔教授 告校方歧視
http://udn.com/news/story/6813/994575
世界日報 編譯張玉琴/綜合14日電 2015-06-16
前賓州州立大學華裔助理教授陳永生聲稱,因族裔和國籍因素使他未能通過該校能源和礦產工程系的「終身教職」審查,因此控告該校種族歧視和違約。
陳永生1994年畢業於中國清華大學材料系,2003年取得賓州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博士學位,2007年受聘在賓州州立大學地球礦業科學學院任助理教授。他的律師萊伯11日向聯邦地區法院提出的訴狀指出,他的終身教職一案遭否決是因他的種族背景。
據statecollege.com網站報導,萊伯說:「陳永生教學成績卓越,與非亞裔同僚相較,有過之無不及,並可明顯發現,賓州州大該地區教職人員多數是白人。」
訴狀中,萊伯列舉一些與陳永生同系或同院教授,其資格不如陳永生卻都取得終身教職。陳永生2013年2月的申請案遭否決時,審查委員會曾說,他以首席作者身分發表的研究報告不足。陳永生自受聘賓州州大以來,曾發表22篇專業論文。
訴狀說,審查委員會怪他只是一篇論文的首席作者,其他論文都是多名作者之一,因此無法判斷他在這些論文的「真正貢獻」,「但此評斷出於捏造和武斷」。萊伯說,在陳永生的專業領域,許多人共同著作論文是普遍現象。
萊伯還說,陳永生曾親自面見該學院院長伊斯特林,指明在這些論文中他做了什麼貢獻,對方當時告訴他,他應能獲得終身教職,但最終並未更改。事實上,他向教職人員議會提出的上訴,於2013年5月再度被否決。
訴狀指控,該校審查終身教職時,在美國出生的白人教授的審核標準不像陳永生的一樣嚴苛。訴狀要求該校賠償應付薪資和情緒損失,陳永生已在香港謀得新職,不久後將返回中國,但為了子女就學問題,他家人將留在賓州州立大學城(State College),訴狀指出,陳永生符合終身教職的資格卻遭該校否決,導致家人分離。
賓州州大發言人麗莎‧鮑爾斯說,該校對此訴訟不予置評,但該校「對終身教職審查程序有信心」。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