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嘉南鬧血荒 庫存僅剩2.2天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36172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台南報導 2015-05-31
血荒季提早來到,台南捐血中心表示,上星期梅雨帶來豪大雨,影響民眾外出捐血意願,雲嘉南地區現在正面臨今年上半年最大血荒,血液庫存量平均只剩2.2天,尤其O型血甚至只剩1.3天。
台南捐血中心今天在嘉義和台南地區辦4場捐血活動,盼民眾到固定捐血站挽袖捐輸,讓5月最後一天捐輸日能稍緩血荒。
捐血中心表示,雲嘉南地區有7成血袋靠民眾外出捐輸,但每年上半年因寒假學生返家、天氣冷、畢業季等因素,導致捐血意願不足,造成常態性缺血。
下半年則是被「活動綁架了」,許多公益社團在7月舉辦新舊幹部交接,會辦「大型捐血活動」拚人氣;民眾會等有活動時才捐血,但血液只有35天保存期限,一次性大量採血有浪費危機。
同時,鮮為人知的是,捐血也受少子化影響,一直以來學生是捐血中心主要供給者,但近年來,少子化學生數變少,捐血車所募集的血液庫存,逐年遞減5到10個百分比,導致日常血液募集不足。
捐血中心分析,捐血主力之一的學生,逐年遞減,而且人口老化,對血液需求量也漸大,還演變成個人短時間要捐2次才夠;甚至有學校直接向捐血中心反映,「招生都忙不過來了,無法幫忙宣傳捐血」,多年來學生捐血人數直落4成。
上星期的梅雨季,雖紓解南台灣缺水旱象,但天雨周末假日的捐血人潮就變少。捐血中心表示,雲嘉南地區每天平均用血量1100袋,其中4成2來自周末捐血活動;但上周梅雨季來臨,造成預計募集3000袋,只募到1000多袋,血液庫存量低於安全警戒。
軍隊也是重要募血單位,但近年緩徵狀況越來越多,募集血液也變少。
◆ 12種快樂食物 遠離低潮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368899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台北報導】2014-09-23
血清素向來有「快樂情緒因子」之稱,因為身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特定營養素,才能在體內合成血清素。因此,只要能夠製造或提升體內血清素的食物,就叫快樂食物。
色胺酸、Omega-3 :都能提升血清素
高醫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宋侑璇說,快樂食物大多含有色胺酸、生物鹼、菸鹼酸、Omega-3脂肪酸及硒等營養素。色胺酸、生物鹼或維生素C、B6等,可促成血清素生成;Omega-3可抑制身體發炎反應,也進一步提升血清素含量。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室主任謝藍琪指出,維生素B1、B2、B12等B群也是快樂食物的關鍵營養素,可以讓食物在體內轉換成能量,幫助身體減壓、精神變好。
至於碳水化合物進入身體後,不像含糖食物會導致血糖急升急降,而是會緩慢釋放,食用後較能穩定情緒;鈣則屬於神經傳導物,也能協助釋放壓力。
營養師推薦12種快樂食物
1.牛奶:色胺酸和鈣,可提升血清素濃度、穩定情緒,睡前喝一杯約240cc,較不會緊張或焦慮。
2.豆漿、豆腐等黃豆製品:含維生素B6、色胺酸、菸鹼酸。
3.深綠色蔬菜:富含葉酸,屬於維生素B群之一。
4.香蕉:被公認為快樂食物之首,含鉀、維生素B6、色胺酸、生物鹼;不過鉀攝取過多會引發心悸,有心臟疾病者應小心食用。
5.深海魚:含Omega-3,可抑制身體發炎反應,進一步提升血清素分泌量。
6.雞肉:含硒,可提升血清素濃度。英、美相關研究顯示,攝取硒後可提振情緒、精神更好。其他如海鮮、全穀類等,也都含有硒。
7.南瓜:含鐵、維生素B6、維生素A(類胡蘿蔔素),可穩定血糖、抗氧化、預防心臟疾病。
8.櫻桃:富含花青素和維生素C,有極佳抗氧化功效、促進血清素合成;鐵也有助於穩定血糖。其他如深色李子,也有同樣效果。
9.堅果:含維生素B6和菸鹼酸,除了增加血清素濃度外,微量礦物質鎂、鉀可促進代謝正常。
10.燕麥:含碳水化合物,除了促進合成血清素,也能穩定血糖,其他如蘇打餅、全麥麵包等,都有類似功效。
11.大蒜:經常食用不易疲倦,也比較不會焦慮、發怒。
12.葡萄柚:含豐富維生素C,可抗氧化、提升免疫力、促進血清素合成並抗壓。其他如番石榴和奇異果也富含維生素C,但極容易氧化,謝藍琪建議直接食用,不要打成汁飲用。
運動加日曬 心靈才無礙
宋侑璇表示,要保持愉悅心情,除了快樂食物加持,也要保持適度運動習慣,每天定時曬15至20分鐘太陽,都有助於提升血清素濃度,讓自己常保快樂心情。謝藍琪說,反服貿學生退場,民眾激昂的情緒也要跟著退場,多吃快樂食物配合運動,才能遠離鬱卒、逐漸放鬆身心。
陷阱食物
甜食解憂? 換來憂鬱更多
「多糖、多油是大忌;巧克力、咖啡、酒精都有陷阱。」
宋侑璇說,吃下過多甜食,短時間內會讓血糖急速上升,令人暫時產生興奮或愉悅感,但身體分泌胰島素後,血糖又會急速下降,血糖急速波動,反而造成沮喪、焦慮感。其中,巧克力含鈣、可促進血清素合成,雖然被認為是吃了有愉悅感的快樂食物,卻也是高油、高糖,除非選擇75%以上的黑巧克力,才不會吃下過多糖分。
高油的速食如炸薯條、炸雞、漢堡、甜甜圈等,因低密度膽固醇偏多,會阻塞動脈、產生自由基,導致神經元受損,影響神經傳導,也會讓情緒低落、焦躁。其他如培根、五花肉、松阪豬肉、和牛等油脂含量高的肉類,都不建議過量食用。
此外,咖啡過量會引發心悸、憂鬱,過量飲酒會消耗大量B群,讓身體產生壓力,飲酒後6至12小時內,會出現焦慮、恐慌感,都會讓情緒很憂鬱。
◆ 新免疫藥物 抗癌效果佳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36224
2015-05-31 03:13:28 聯合報 編譯王麗娟/報導
對晚期黑色素瘤皮膚癌具有顯著療效的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現在也用來對付其他難治的癌症如肝癌、頭頸癌和最常見的肺癌非微小型細胞肺癌等,新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相對於化療等傳統療法,免疫療法顯現更佳的初期、有限度療效。
「臨床腫瘤學美國學會」(ASCO)發表的臨床實驗結果顯示,以晚期肝癌、頭頸癌、肺癌、結腸直腸癌的PD─1蛋白質為標靶的免疫治療藥物,顯現出治療效果。其他數項研究則指出,科學家已找到數個基因組標記,可用於判別哪些病患最能從新的療法獲益。
癌細胞是利用免疫細胞特定的弱點,阻擋免疫細胞的攻擊,或是在免疫細胞前不現形,但免疫療法可控制免疫系統的能力,訓練它攻擊癌細胞。
在有些病例中,免疫治療顯示可完全消滅癌細胞,可惜不是人人管用。
在治療四十二名晚期肺癌患者的一項第一階段臨床實驗中,使用百時美施貴寶美國實驗室抗體藥物nivolumab的實驗結果顯示,免疫療法使腫瘤縮小逾百分之卅,反觀化療對照組只縮小百分之二。
在一百卅二名頭頸癌病患第一階段實驗中,使用默克美國實驗室的抗體藥物 pembrolizumab,其中五成七病患腫瘤縮小,有些病患甚至腫瘤完全消失。
五百八十二名晚期非微小型細胞肺癌病患的第一階段實驗中使用nivolumab後,百分之十九點二病患腫瘤縮小,相對於化療對照組的百分之十二點四。
※ 相關報導:
* 健康資產管理
22 則留言:
重大創傷搶救 多4家醫院可送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37429
聯合報 記者高宛瑜/台北報導 2015-06-01
北市消防局針對重大創傷患者擬定送醫分級制度,從原先送往台大、新光、萬芳醫院,又增加馬偕、台北榮總、三總、國泰等醫院。患者到院前,院方啟動重大創傷小組,縮短應變時間。
重大創傷有11項標準,包括生命徵象指標、傷病部位指標、傷病機轉指標、特殊病況等四大類,患者若被車速50公里以上的車撞擊、被彈出車外、肢體癱瘓、嚴重骨折、兩層樓以上墜落等,依照所在行政區畫分,送到台大、馬偕等7家「重度級」醫院。
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長黃建華說,以往重大創傷採就近送責任醫院,但醫院人力和設備無法治療重症,患者還要轉院,增加風險。這7家「重度級」醫院有重大創傷小組,在患者到院前就能召集、準備。
另外急性腦中風的黃金救援時間為3小時,許多家屬不知患者中風,送到院時因時間過久回天乏術。消防局從99年啟動腦中風患者送醫分級制度,共9家中度及重度醫院可施打血栓溶解劑,且有腦中風小組,黃建華說,預估可比到院後檢傷、檢查等一般流程,省時半小時左右。
消防局統計,從99年到今年4月,救護人員通報急性腦中風的正確率為82.05%;到院後施打率血栓溶解劑的比率為73.93%。
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長張冠吾說,新北市的急救責任醫院也分為重度、中度和地區醫院,除了OHCA(到院前沒有呼吸和心跳)患者排除外,新北市針對重大創傷也都是送往就近的「適當醫院」,才能施行相關手術或治療。例如新北市平溪的重大創傷患者,可能北上送往基隆長庚醫院,讓患者得到最好的處置。
◆ 情緒擾生活 「心理感冒」應就醫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37557
聯合報 記者呂思逸/板橋報導 2015-06-01
北投小二女童割喉案讓「精神異常」又成為話題。新北市衛生局建議,民眾若因情緒影響工作,造成呼吸急促、睡眠障礙、進食等生理問題,都應盡速就醫,親友最好也要協助。
衛生局心理衛生及長期照顧科長郭慕蓉表示,精神疾病是慢性病,等於「心理感冒」,若有專業醫師協助,可盡快恢復健康,衛生局持續關切個案,以「強制就醫」、「定期追蹤」方式,結合鄰里長勸導就醫,助其早日恢復健康。
衛生局目前透過教育局、社會局、警察局與鄰里長通報,由各地衛生所護士給予精神病患和家人專業協助,包含精神醫療、社會資源及輔導就醫服藥等。
郭慕蓉說,精神病患症狀都不同,最常見為憂鬱症、躁鬱症,但大部分沒有暴力行為,有些精神患者因腦神經不協調,誤將陽光或風吹等錯認為其他人的行為,才有自言自語或攻擊等行為。
「應該把精神疾病視為高血壓等慢性病。」郭慕蓉說,若有精神患者發作時,大吼大叫或自言自語,旁人不應刻意疏遠或以歧視眼神看待,避免讓患者承受更多壓力。若民眾發現需協助的精神病患,可撥市民專線1999,說明所見症狀,衛生局將予協助。
久坐傷身 上班族每天應站2小時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41932
Upaper 中央社 2015-06-03
你看這篇文章時坐著嗎?如果是的話,你該站起來動一動。英國醫學專家建議,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應每天至少站個2小時,來對抗久坐對健康的危害。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醫師說,久坐的生活型態恐導致肥胖、癌症與第2型糖尿病,也和背痛、脖子痛與肌肉痛有直接關連,更因此造成全球每年1億3100萬天病假。
英國公共衛生局委託的醫學專家,首度針對這項問題發表建議,雇主應訂定員工每天站著辦公的「配額」。
專家建議,一開始應從2小時的站著或輕度活動開始,最後增加到4小時。
研究顯示,1天大部分時間都坐著的民眾,肥胖、心臟疾病、癌症、甚至早死的風險都較高。
一般人平均1天有9小時處於坐著狀態,其中60%%時間在工作。
◆ 血糖值上傳雲端 醫護即時掌握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41787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5-06-03
智慧型手機App也能化身糖尿病衛教師,台中榮總、萬芳醫院等十家醫院成立糖尿病雲端照護平台,透過血糖機連結智慧型手機、特定App,上傳血糖數值,讓醫護人員即時掌握患者血糖數值,一有異常,可發訊息或打電話給患者,提供最即時的衛教與提醒。
全台約170萬名糖尿病患,許多患者每天在家用血糖機自我監測血糖,過去要把數據抄下來,現在透過「智抗糖App」搭配可傳輸數據的血糖機,可直接將每天測得的血糖值上傳至雲端平台,由醫護人員即時監控。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昨天表示,去年11月台中榮總、三總、萬芳、雙和及振興等5家醫院,共收集100名糖尿病患進行手機App監測血糖研究,2個月後,55%的患者血糖值改善,糖化血色素平均值從8.7%降至7.6%,下降1.1%,接受傳統衛教者降低約0.5%,相比之下,效果更佳。
許惠恒說,目前三總、國泰、萬芳、雙和、振興醫院,以及台中榮總、台南市立醫院、高雄榮總、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及高雄阮綜合醫院,成立「糖尿病無縫照顧聯盟」,推廣患者在居家測量血糖後,再用App將數據傳到雲端平台,讓醫護人員掌握病情。
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說,糖尿病好發於中高齡族群,但隨飲食西化、缺乏運動,有年輕化趨勢,若血糖控制不當,恐引發心肌梗塞、視網膜病變、雙腳截肢等併發症。過去患者一至三個月回診,現在採用雲端平台不僅迅速方便,患者甚至可以上傳飲食照片,掌握病況更全面。
◆ 義大「救護隊」成軍 遇災隨時啟動
http://udn.com/news/story/7327/942115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2015-06-03
近年天災不斷,台灣常出動海外救援,高雄義大醫院鑑於救難隊常臨時成軍、訓練不足,開全國先例成立常態性「醫療救護隊」,平日常訓,遇災難隨時啟動,動員令一出,院內6、70人熱血響應。
義大醫療救護隊今年3月中旬成軍,不久發生尼泊爾大地震,醫院派7名種子成員併同壢新、北榮等院前往尼國救護。急診部長蔡易廷說,災區充滿不可預知的風險,當年他參與八八風災救援,仍覺訓練不足,他接急診部後成立「災難醫學科」,並成立常設性醫療救護隊,院方每年編訓練經費,以便隨時能「上救護的戰場」。
災區變化莫測,救難人員家屬多不願見親人涉險,但義大醫院成立醫療救護隊,立即有6、70人響應,成員跨越急診、內外科、醫技、社工部門,院方安排毒災等各類訓練課程,還進行野地訓練。
「救護人員自己不能因救災而受傷」,副院長紀淑靜說,這是醫療救護的前提,因此救護隊平常要做足準備,一有災難,隨時啟動,上山下海都能完成使命。
這次前往尼泊爾的醫研部副部長孫灼均、急診醫師林國軒、護理師許中議、莊佳惠等成員,因訓練有素,在災區都能臨場應變,大夥兒忍受三天不能洗澡,還得砍樹充作點滴架,完成救援任務。
「感覺有聲音呼喚我們去該去的地方」,林國軒醫師說,平日在急診服務,遇災難直覺就是要「跑第一」。護理師許中議說,參與海外救災,自己成長更多。莊佳惠指災難護理需要運用更多巧思應變,對她來說,更具挑戰性。
時論-堵MERS 不能只靠抗煞經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4001505-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04日 蘇益仁
南韓ME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疫情持續增溫,迄今兩周內已累積30確診病例,並造成2人死亡,究竟尚有多少無症狀感染者仍未知;最令學界感到不可思議及憂心的是,本周已爆出流行病學指標的「第三波」感染患者,且已擴及另一家醫院,恐在本周累積更多確診病例,達「社區感染」的臨界點。為避免疫情延燒到國內,台灣防疫單位應盡速釐清病毒是否突變及傳染模式,作為建立有效防疫網的前提。
MERS傳染途徑充滿未知
韓國在科學及經濟上都屬優秀國家,但此次MERS的防疫表現卻不符預期。按照流行病學指標觀察推估,南韓自5月20日發現首例感染後,以約每3天(潛伏期)一波、由1人傳染給2至3人的速度擴散,至6月3日計30人確診,其中有2例為「第三波」感染患者,即未與首例接觸,而是遭「第二波」感染患者所傳染,顯見防疫出現漏洞,這種情形與當初台灣SARS初期十分類似。
南韓疫情進入「第三波」傳染階段,若當地防疫單位無法有效控制,將無法避免演變成社區感染,後續疫情恐失控,加上全球化導致境外擴散風險急劇增溫,屆時國內防疫網勢必面臨嚴苛挑戰。
台灣由於歷經SARS洗禮,在防疫的軟、硬體及制度法規上改善頗多,在防疫上較南韓更有經驗;不過,MERS-CoV和SARS就目前來看仍有差異,該差異性恐造成防疫漏洞。任何新疫情在科學上都有不可知的變數,過去的經驗往往不完全可靠。
舉例來說,SARS病毒最大罩門是在發燒後才具感染力,可採發燒篩檢方式築起防疫網,阻止其進一步擴散,但現階段學界對MERS-CoV病毒的理解仍不清晰,感染後是否一定有發燒症狀,發燒後幾日才會傳播病毒,包括潛伏期多長,究竟以飛沫、痰液、糞便等何種途徑傳染,都還是未知數,這些盲點都將增加防疫的困難度。
疫情壓境前蒐完整資訊
徹底了解病毒特性,對防疫工作格外重要。政府當務之急應派員赴韓實地瞭解疫情特性,特別是向南韓或世界衛生組織盡速取得MERS-CoV病毒基因定序資料,藉以理解該病毒變異模式,才能建立有效防疫機制。
MERS-CoV在2012年於中東地區爆發,迄今僅累積1000餘例確診,南韓在2周內卻迅速累積30病例,兩者傳播速度不成比例,極可能是病毒突變,或是不同人種對病毒的適應力不同,抑或是環境原因,而基因定序可釐清上述關係,倘若病毒隨人種不同導致南韓傳播速率較快或傳染力較強,同為東方人種的我們必須更提高警覺。
南韓MERS-CoV疫情現雖未達社區感染的警戒線,但台灣提高旅遊警示屬正確措施,民眾不必恐慌。「防疫之道是走在疫情前面一步」,秉持料敵從寬的心態,做最完整的準備,在大軍壓境前釐清MERS-CoV基因定序、傳染途徑、潛伏期、發病症狀等完整資訊,籌備充足防疫物資,後續防疫作戰才有必勝的把握。
國內防疫單位經抗SARS一役,雖已成為一支雄獅部隊,但多年下來在撙節支出考量下,防疫預算一再受到刪減,當新的疫情來襲,才會凸顯資源的不足,盼藉本次事件促使政府重新對防疫預算加以檢討,讓防疫網無時無刻保持應有的張力,則是國人之福。(作者為國衛院感疫所特聘研究員)
◆ 美式飲食 增攝護腺癌致死率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43590
世界日報 編譯孫梁/綜合2日電 2015-06-04
癌症預防期刊2日公布研究顯示,如果吃以紅肉、乳酪和白麵包為主的典型西餐,攝護腺癌患者的病情更可能復發甚至死亡。與吃健康飲食的病患相比,他們更可能因犯其他疾病而喪命,因為西餐可加劇患癌症、心臟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病情。
許多研究顯示,以蔬菜水果、橄欖油、全穀、多魚少肉為主的地中海式餐飲,可降低癌症、心臟病和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查瓦羅表示,他們對攝護腺癌沒有轉移的926個男子進行研究發現,為預防心臟病而向民眾提出的相同的飲食建議,還可降攝護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不過,前題是他們的癌症沒有轉移。
配合研究的病患介紹了他們確診後五年的飲食習慣,再經過約十年的觀察期。結果發現,攝護腺癌沒有轉移的男子,更多人是吃加工肉、精麵粉、土豆和高脂牛奶等西餐,因此也更可能死於攝護腺癌。
在十年觀察期間,病患若以西餐為主,死亡率將比以健康飲食為主的人高出兩倍半,十年內因為其他疾病而死的可能性增加一倍半。
查瓦羅表示,心臟病是攝護腺癌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對西式飲食和攝護腺癌死亡率關係的研究令人震驚。研究結果對許多男性的意義重大,因為攝護腺癌的分布普遍,美國每年有24萬人發病,3萬人死亡。
◆ 岡山秀傳醫院自創運動 讓老人更健康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44235
聯合報 記者林保光/岡山報導 2015-06-04
面對人口老化,岡山秀傳醫院昨發起「社區健康領袖」運動,結合社區團體當種子隊,要把自創的「老人健康環狀運動」帶進社區,營造全民健康老化的目標。
秀傳醫院復健科自創「老人健康環狀運動」,是讓老人家以指導員為圓心,沿著圓周做全身肌肉運動及平衡協調,讓老人家達到規律及防跌效果。
岡山有愛志工協會昨天投入健康領袖種子隊,協會理事長謝秀連縛上醫院自製的老人體驗裝備,被迫彎腰走路。她說,雖然學了6年瑜伽,可是走起路來「很像機器人」,要趕緊把這項運動教出去。
岡山秀傳醫院復健科副主任張美珍說,老人躺在床上度過晚年的時程,稱為「不健康餘命」,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平均壽命延長,但不健康餘命卻超過7年,這項運動可以有效縮短臥床時間。
張美珍說,高市38個行政區,老年人口超過7%的高齡化行政區多達33區,岡山、路竹、阿蓮、梓官和永安等5區,老年人口數達13.17%,快到14%的「超高齡社會」,秀傳醫院先選擇這5區的社團,派員為老人指導運動,由社團成員當「報馬仔」,調查各地公園設施,秀傳會根據各種設施,教導老人家如何利用設施來運動。其他社區團體有興趣,也可加入這項健康營造計畫。
當活招牌 醫美員工抽脂送命
http://udn.com/news/story/7316/944696
聯合報 記者張宏業/台北報導 2015-06-04
廿八歲陸姓女子前年到微笑國際醫美診所應徵美容諮詢師,診所慫恿她抽脂當活招牌,她接受抽脂手術後卻昏迷,送醫不治;台北地檢署查出,診所院長林玉清術前未進行評估,協助動刀的療器材商池岳龍不具醫師資格,昨天依業務過失致死、違反資師法等罪嫌起訴林、池二人。
檢方偵辦期間,林玉清承認替陸女動刀,池岳龍否認從事手術;檢方傳喚相關證人,確認池有操作抽脂儀器,違反醫師法。
檢方調查,二○一三年六月,陸女到微笑國際診所應徵,當時在店內的池岳龍見陸女有潛力,聲稱日後會重用她,可能將她升任店長或總召,要陸女隔天上班。
之後診所人員慫恿陸女接受抽脂手術,希望她當診所活招牌,陸女禁不起勸誘,欲向家人借三萬元當手術頭期款,但被拒絕,診所同意讓她按月扣薪抵付。
同年六月底,林玉清與池岳龍替陸女進行抽脂手術,當晚陸女就感覺身體不適,打電話告知家人,家人趕到醫院時,陸女已昏迷不醒;搶救一個月後,仍因中樞衰竭、腦缺氧損傷不治。
◆ 全球首例!頭骨移植成功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47618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5-06-05
美國德州醫生最近成功完成全球首例部分頭骨和頭皮移植,為移植手術開拓更寬闊的領域。
移植頭骨、頭皮的55歲男子波伊森同時還接受腎臟和胰臟移植;手術由休士頓衛理公會醫院和安德森癌症中心醫生執刀。
手術耗費15小時,共有50多位醫護人員參與,醫生將一塊10吋見方、像頂小帽的頭骨和15吋寬的頭皮,移植至波伊森頭部。腦部手術本來就極為困難,這項手術更是超級精密的任務,除了須除去和置換大面積的頭骨,還得重建血液供應部位。
領導休士頓衛理公會醫院整形手術團隊的克利布克表示,連接十六分之一吋的微血管時,必須使用顯微鏡和只有頭髮一半粗的針來縫合。
波伊森移植的頭骨、頭皮和腎臟、胰臟來自同一人,他開玩笑說:「現在我的頭髮比我21歲時還多。」
波伊森說,他的新頭皮如今已有知覺,在悶熱環境下會流汗,進展讓醫生大感震驚。
波伊森5歲起就有糖尿病,1992年曾接受腎臟和胰臟移植手術,之後一直服藥以避免移植器官排斥,但抑制免疫的藥使他罹癌,而放射治療使他一部分頭部受損,抑制免疫藥物並使他的受損頭部無法復元;他先前移植的器官也逐漸衰竭。由於身體有創口無法移植內臟,塞伯醫生因此想到同時移植頭骨、頭皮和內臟的解決辦法。
◆ 首款女性威而鋼 上市露曙光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47649
聯合晚報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2015-06-05
美國的一個顧問小組4日建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綽號「女性威而鋼」的藥物flibanserin上市,理由是它有助於提升女性的性慾。
如果FDA核准,flibanserin將成為第一種用於促進女性性慾的上市藥物。FDA可不理會該小組的建議,但通常接受;FDA預定8月決定。
該小組表示,藥廠必須採取額外的風險控管措施,以確保醫師只對有需要的婦女開立這種處方藥,以及這些婦女知道可能必須承擔哪些風險。Flibanserin主要鎖定停經前的婦女,主要副作用包括噁心、暈眩與嗜睡。
代表FDA的專家克莉絲汀娜.張表示:「以數字而言,療效太小。」她並要求該小組審慎評估好處與風險的證據。她說,安全疑慮包括疲倦、嗜睡、暈倒、血壓偏低,以及可能與避孕藥、酒精產生不良的相互影響。
出席這項聽證的其他專家另提到,這種療法可能被濫用為「約會強暴藥物」。此外,在一項動物實驗中,flibanserin曾經導致乳癌的罹患率提高。
專家又說,擁有flibansarin 的美國萌芽製藥廠(Sprout Pharmaceuticals)必須向醫師說明它的潛在風險,同時進行後續研究。
FDA的專家表示,flibanserin的效果並不顯著,然而FDA有必要核准有助於解決女性性慾問題的藥物。印第安那大學金賽研究所的茱莉亞.海曼表示:「臨床實驗結果並不顯著。然而另一方面,如果臨床問題達到特定程度,即使不顯著的效果也可能產生相當的差別。」
Flibanserin最初由德國百靈佳殷格翰藥廠(Boehringer In-gelheim)研發,並曾分別於2010與2013年申請上市,但未獲核准。專家當時表示,如與安慰劑比較,flibanserin的效果並不顯著。該藥廠後來將flibanserin賣給萌芽製藥廠。
研究指出 童年養貓較易得精神病
http://udn.com/news/story/9/949295
聯合晚報 記者黃秀媛╱即時報導 2015-06-06
小貓非常可愛,可是這些眼神純真的毛絨絨動物,體內可能隱藏著危險的弓形蟲,而這種已開發國家最普遍的一種寄生蟲,已顯示與精神分裂症和躁鬱症等精神病有關。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說,寄生在貓身上的弓形蟲,可能感染任何溫血動物,而聯邦疾病防治中心 (CDC)估計美國有超過6000萬人身上可能帶有弓形蟲。
大多數人不會感受任何症狀,可是免疫機能衰弱的人可能引發弓蟲症,並可能導致流產、胚胎發育障礙、持續數周出現類似流感症狀、失明,甚至死亡。
現在有兩項研究更深入探討弓蟲症涉及的精神健康問題。史坦利醫學研究中心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專家,對以前兩項研究進行的分析,顯示童年養貓的人,日後得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嚴重精神病的風險顯著提高。
阿姆斯特丹醫學中心對50項已發表的研究進行的分析,也證實感染弓形蟲的人得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幾乎提高一倍,也似乎更可能對物質上癮和得強迫症。
愛護動物協會估計美國約有7500萬至8000萬隻寵物貓,以及3000萬至4000萬隻流浪貓。在戶外活動的貓更可能感染弓形蟲,而貓的排泄物帶有數百萬個蟲卵或卵囊,可能在土壤或水裡存活多年。
不過,愛貓者只要別讓貓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不要讓貓進屋子,貓沙不用時蓋起來,就可以避免兒童受到感染。CDC也建議每天換貓沙,因為隨著貓糞排出的弓形蟲要在一天至五天後才會傳染。
由於弓蟲症對胎兒特別危險,專家建議孕婦應避免清理貓沙,或是戴用後即丟的乳膠手套,事後用肥皂徹底把手洗乾淨。
◆ 子宮內膜癌 愛纏未婚胖女生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50760
聯合報 記者張嘉芳/高雄報導 2015-06-07
近年來子宮內膜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分析臨床個案發現,罹癌者多是體型肥胖的未婚胖妹。
根據高醫統計,二○一二年該院收治子宮內膜癌個案廿二人,二○一三年暴增至近四十人。高醫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渝潔表示,國內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快速飆升,每年以百分之廿至卅速度持續成長。她進一步分析罹癌個案多數為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超過卅,大部分都沒有結婚生子。
高醫婦產部主任蔡英美認為,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急速攀升,除與飲食西化致肥胖有關,環境荷爾蒙不斷刺激,也造成子宮內膜異常。另外,近年女性不婚或不生,每月生理期女性荷爾蒙持續刺激,使卵巢子宮無法休息,易增病變風險。
陳渝潔說,一般人子宮約七至八公分,但受限傳統腹腔鏡器械的角度、無法轉彎缺點,腫瘤不易完全拿乾淨;加上子宮內膜癌容易轉移至肝臟及肺臟,因此手術須將癌細胞可能移動的路徑徹底摘除。
除了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位於骨盆腔深處,也很適合達文西手術。陳渝潔說,若日後需合併放療可考慮做達文西,減少術後腸沾粘造成腸阻塞、慢性血便。
蔡英美說,陰道異常出血是婦科疾病的警訊,尤其停經婦女更需注意,建議卅歲以上女性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最好一起接受陰道超音波檢查,勿忌諱就醫。
◆ 根據一項最新公布的法國研究報告,孕婦如果經常接觸各種清潔劑、溶劑與殺蟲劑,生下生殖器畸形的男嬰,可能性大於其他孕婦。
法國蒙貝利耶區域大學醫院中心兩位教授主持的這項研究顯示,工作中經常接觸這些化學品的婦女,包括清潔員與美髮師,生下尿道下裂男嬰的可能性最高。
尿道下裂 恐影響生殖能力
尿道下裂指的是尿道開口位於陰莖上。這種畸形可以開刀矯正,卻會影響男孩成年時的生殖能力。有這種畸形的男嬰約占全部的千分之三。
該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卡爾法與小兒內分泌科專家沙爾丹主持的這項研究歷時五年,在四個法國城市的部分醫院檢查600名兒童,其中300名男童有尿道下裂的情形。沙爾丹表示:「這項研究首次顯示,婦女如果因為工作或操持家務而經常曝置於或接觸這些化學品,所生男嬰生殖器畸形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
報告指出,如果在胎兒性別決定時,母體經常曝置於足以干擾男性胎兒內分泌系統的化學品,男嬰尿道下裂畸形的可能性是其他男嬰的三倍。
父當農夫、油漆工等 風險也高
報告又說,胎兒父母的職業與所住地區可能也有影響,媽媽如果擔任清潔員、管家、美髮師、美容師與實驗室人員,風險特別高。至於父親,如果是農夫、實驗室人員、清潔員、機械工或油漆工,所生兒子有這種畸形的可能性也比較高。
住臨焚化爐、化工廠 也有可能
沙爾丹表示,如果住處距離焚化爐、垃圾掩埋場或化學工廠不到三公里,也會有這種可能。
◆ 孕婦常用清潔劑 男嬰尿道下裂風險多3倍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49585
聯合晚報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2015-06-06
根據一項最新公布的法國研究報告,孕婦如果經常接觸各種清潔劑、溶劑與殺蟲劑,生下生殖器畸形的男嬰,可能性大於其他孕婦。
法國蒙貝利耶區域大學醫院中心兩位教授主持的這項研究顯示,工作中經常接觸這些化學品的婦女,包括清潔員與美髮師,生下尿道下裂男嬰的可能性最高。
尿道下裂 恐影響生殖能力
尿道下裂指的是尿道開口位於陰莖上。這種畸形可以開刀矯正,卻會影響男孩成年時的生殖能力。有這種畸形的男嬰約占全部的千分之三。
該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卡爾法與小兒內分泌科專家沙爾丹主持的這項研究歷時五年,在四個法國城市的部分醫院檢查600名兒童,其中300名男童有尿道下裂的情形。沙爾丹表示:「這項研究首次顯示,婦女如果因為工作或操持家務而經常曝置於或接觸這些化學品,所生男嬰生殖器畸形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
報告指出,如果在胎兒性別決定時,母體經常曝置於足以干擾男性胎兒內分泌系統的化學品,男嬰尿道下裂畸形的可能性是其他男嬰的三倍。
父當農夫、油漆工等 風險也高
報告又說,胎兒父母的職業與所住地區可能也有影響,媽媽如果擔任清潔員、管家、美髮師、美容師與實驗室人員,風險特別高。至於父親,如果是農夫、實驗室人員、清潔員、機械工或油漆工,所生兒子有這種畸形的可能性也比較高。
住臨焚化爐、化工廠 也有可能
沙爾丹表示,如果住處距離焚化爐、垃圾掩埋場或化學工廠不到三公里,也會有這種可能。
◆ 別再駝背了 小心手臂痠痛不舉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87037
自由 2015-06-06 文/陳嘉弘
37歲的趙先生從事程式設計工作多年,平時不須出力搬重物,也不曾受傷。近來肩部莫名其妙感覺痠痛,甚至手沒有力氣舉高,活動度明顯受限,幾經求診吃藥,一直無法完全改善,後來藉由物理治療師矯正姿勢,減輕駝背情形,其症狀竟不藥而癒。
現代人生活習慣,無論工作或休閒,往往都是坐著,很少起來動動,久而久之,駝背就成了常見的姿勢。
◎駝背表示我們人體的胸椎卡在屈曲的位置,影響如下:
●肩關節活動受限。這是因為良好的肩部活動會伴隨胸椎的側彎或轉動,一旦胸椎活動不良,間接影響肩關節,造成活動障礙。
●駝背讓前胸肌肉因緊繃而攣縮,胸背肌肉相對會較無力,以至於前後連結至肩關節的肌肉有肌力不平衡的現象,加上肩胛骨被迫下壓,容易造成旋轉肌群被擠壓受傷而產生疼痛。
◎預防駝背產生的傷害,建議做以下幾個姿勢性運動:
●胸廓伸展運動(圖1):雙手交扣於頸後,手肘盡量向後展開,直到感覺前胸肌肉緊繃,維持30秒。
●姿勢和緩運動(圖2):坐在椅緣雙腳張開,挺胸縮下巴,同時雙肩關節做外旋,盡可能使手掌朝左右兩側、拇指朝後,保持呼吸維持30秒。
以上兩個運動,每坐一個小時,做3次。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
※ 相關報導:
* 壁咚 別為了浪漫傷肩、肘、頸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48635
在韓劇中,帥氣男星把女孩子慢慢逼到牆角,然後伸出手臂「咚」的一聲搭在牆壁上,這種浪漫場面是男性展現魅力,向女性表達心意堅定的特殊姿勢。然而,在告白效果非凡的背後,也有需要注意之處,因為要小心力道和動作一旦過大,有可能引發潛在的問題。
PM2.5累積長期 醫師:恐成肺癌元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7000253-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07日 林宜慧、趙麗妍、陳世宗/綜合報導
環保團體上街反空汙,國內醫師提醒,PM2.5不只會誘發嬰幼兒氣喘、過敏,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因冠狀動脈急性收縮造成心肌梗塞,長久累積引發肺部慢性發炎及癌症反應,更可能成為肺癌元凶。
長庚醫院內科部主任暨呼吸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郭漢彬表示,PM2.5濃度達25(μg/m3)以上,在戶外活動的民眾可能感到眼睛癢、刺痛甚至引發結膜炎,鼻子鼻塞、打噴嚏,咽喉則發炎、乾痛;若吸入體內,則會在呼吸道內誘發嚴重發炎反應,本身是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恐嚴重發作。
靜宜大學生態人文系副教授楊國禎說,政府在無法降低汙染源排放量時,就不應繼續增加汙染源;所有會造成汙染的開發案,都應先暫緩執行。
◆ 調理疏通乳腺 「餵母乳」不再脹痛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87278
自由 2015-06-07
文/顏宜亭
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營養來源,哺育母乳最好是親餵,尤其是前兩個月,並持續純母乳哺育到寶寶4-6個月大。在4-6個月大時,再逐漸添加副食品,持續搭配母乳到至少1歲。
常常看到很多親餵的媽媽在產後頭幾天,奶水逐漸增加,但乳腺尚未通暢、奶水產出不多,乳房逐漸塞奶,脹痛、灼熱不適,甚至連碰觸到衣服都疼痛萬分;若間隔太久,未將過多的奶水唧出,很容易導致乳腺炎。
此時,可先用中藥搭配按摩調理疏通,再來哺餵或擠出奶水,即可緩解疼痛。
在哺餵母乳過程,有時因擠奶器吸力太強或寶寶含乳方式不正確,導致乳頭受傷,產生小白頭而塞奶,嚴重時,也會導致乳腺炎;此時切勿用針挑掉小白頭,不僅疼痛萬分,還可能因乳腺再度受傷而反覆發生。可在哺乳前,先用鹽巴水或冷壓橄欖油濕敷乳頭15分鐘,軟化覆蓋乳孔上的角質,再哺餵母乳,讓寶寶吸通,重複幾次,小白頭即會消失。
◎如何做,可增加奶水呢?
食物經過消化後,營養成份會形成血水,再轉化為奶水,所以說脾胃是奶水來源之本,脾胃吸收佳,才會有豐沛的奶水;而肝腎為人體先天之本,母親體質強壯、心情放鬆,奶水的分泌也比較順暢。所以說,除了藉由飲食及中藥調理之外,母親適度休息及保持放鬆的心情也很重要。
◎奶水不足的媽媽常見有以下兩種體質:
●脾胃氣虛:脾胃的功能不佳,會導致奶水不足、乳房不易脹起。「足陽明胃經」經過乳房,因此乳房的充盈與否,與母親本身腸胃消化吸收的功能有關。
這類型的媽媽通常較瘦弱,容易疲倦、腹瀉、臉色蒼白、消化不良。
治療方式以「補氣」為主,改善生活作息,不過飢過飽,三餐定時定量,少吃寒涼或油炸辛辣食物,充足睡眠,再以中藥如大棗、白朮、山藥等養脾健胃的中藥材調理體質。
●肝氣鬱滯:肝主疏泄,足厥陰肝經有經過乳頭,故乳汁順暢與否,可藉由這個經脈來作調理。
肝氣鬱滯的媽媽常心情不好、生氣煩躁,全身的氣機阻滯,乳房比較容易脹痛,乳腺分泌不暢,嚴重時可能導致乳腺炎。
治療方式以「理氣」為主,讓乳腺通暢,奶水自然充沛。可服用路路通、王不留行、柴胡、青皮、通草。
要注意的是,一旦奶水順暢了,就不用再繼續服用這些藥材,因理氣藥過用,反而耗氣,乳汁會減少。
(作者為全昌堂中醫診所中醫師)
◆ 拒當「黴」花鹿 對抗「汗斑」有訣竅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87279
自由 2015-06-07
文/游逸群
悶濕梅雨季節,有時會看到手臂、頸或背部皮膚上,長出像梅花鹿般的紅褐色或白色斑點,似乎不痛不癢沒關係,只有活動流汗後,會有刺感或發癢;直到斑點擴散變大,又不美觀,就醫才知道,原來是煩人的汗斑找上門。
汗斑又稱花斑癬,是一種慢性但易復發的疾病。主要是皮膚表面正常的共生黴菌「皮屑芽孢菌」,因濕熱混著汗水及皮脂分泌而增生,造成感染。
皮屑芽孢菌也可能會造成脂漏性皮膚炎或頭皮屑過多。增生時所產生的杜鵑花酸,會抑制黑色素的過度活化,是皮膚呈現紅/褐、白斑的主因,因此也被稱為「變色糠疹」。
輕微汗斑治療以外用抗黴菌為主的藥,如azole類(Ketoconazole、Econazole、Clotrimazole、Bifonazole)、Terbinafine、Ciclopirox等藥膏,或是含Zinc pyrithione(吡啶硫酮鋅)洗髮精做身體洗劑。建議需連續使用2到4週,治療後,斑點也可能需數月至半年才會回復原膚色。
範圍較大或經常復發,就需以口服抗黴菌藥(Fluconazole、Itraconazole)來治療。
抗黴菌藥物與其他藥物併用前,應先諮詢醫師、藥師,以免發生問題。同時,服藥期間切勿飲酒或葡萄柚汁,也要注意是否有食慾不振、疲倦、腹痛或尿液顏色變深等可能發生的副作用。
◎研究指出,汗斑兩年內復發的機率高達60%-90%。
●持續維持身體清潔與乾爽,是預防汗斑復發的不二法門。
●避免長時間過度活動、流汗;活動場所維持通風良好。
●流汗後,立即沖澡或以乾淨毛巾擦乾身體,換上乾淨衣物。
●衣物選擇以柔軟透氣的棉質為佳。
●汗斑雖不會傳染,仍建議患者衣物應與家人分開洗滌,並定期消毒清潔洗衣機。
●有汗斑病史者,也可用市售抗頭皮屑的洗髮精(含2%Ketoconazole成分),直接塗抹於身體,但需使藥液停留在皮膚約5-10分鐘後再沖洗;視活動或流汗程度,一週使用2到3次,也有預防汗斑復發的效果。
防復發 身體維持清潔與乾爽
汗斑治療不困難,持續完成療程是重點;但預防更勝治療,留意身體的清潔與乾爽,夏天才能放心展現好身材。(作者為藥師)
國二生心跳停止 CPR+AED救回
http://udn.com/news/story/2/952643
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即時報導 2015-06-08
南投縣埔里鎮大成國中國二陳姓學生上月底在校下課時,突然失去呼吸心跳,代理校長詹裕文與校護輪流CPR(心肺功能復甦術),等消防員送AED(體外心臟電擊器)到校電擊恢復心跳後,先送埔里基督教醫院急診室,再轉送中國醫大兒童醫院搶救,救回一命。
陳姓學生今天康復出院,院方幫他慶生。學生家長感謝師長、消防員與醫護人員救回寶貝兒子。中國醫大兒童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張正成說,每年國內校園有20-30人心因性猝死,搶救方法是心跳停止5分鐘內,結合CPR、AED救命;全民學習CPR與廣設AED非常重要。
※ 相關報導:
* 麻疹陸童玩全台 掃到147人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54369
一名跟團來台觀光的大陸幼童感染麻疹,在可傳染期間曾到過野柳、101大樓、國父紀念館、日月潭等知名景點,衛福部疾管署掌握一百四十七名接觸者,目前尚未有人出現疑似症狀。
◆ 不再麻油當道 月子餐清爽養生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53901
聯合報 記者賴香珊/信義報導 2015-06-09
產後養身對女性是重要大事,南投縣信義鄉公所結合當地廚師古信維,輔導婦女運用在地、當季食材,以川燙、清燉等低溫調理,減量使用麻油等調味料,讓月子餐料理養生又美味。
過去婆婆媽媽慣用麻油烹飪,幫產後的女兒或媳婦坐月子,麻油雞是常見的月子餐,輔導教師古信維說,婦女產後少運動,每天吃麻油雞食補,不僅油膩也容易膩口,熱量高,對身體並不健康。
信義鄉長史強說,信義鄉地處偏遠,多數婦女產後靠自己煮三餐坐月子,因此和專家研究將當地盛產的薑、彩椒等農產融入產後食補,開發出元蹄燉雞湯、土豆當歸滷、昆布海鮮捲、麻油鮭魚飯等料理,讓媽媽們輕鬆調理身體。
「坐月子不再是『麻油』當道」古信維說,改變以麻油為主的烹飪做法,讓麻油輔助入菜,像是麻油鮭魚飯就是用麻油煎燒鮭魚後壓碎,爆香蔥後再加入白飯混合拌勻,米飯裹覆麻油香卻不油膩,且有飽足感。
土豆當歸滷則使用少許麻油炒香薑片等調味,與煮熟後的花生和當歸滷拌炒,加水入鍋和當歸片、米酒小火慢滷,熟透後以香菜末拌勻;或將豬腳、帶骨雞塊川燙後放入鍋煮滾,用五加皮、蔥、薑等調味料調勻,小火燉煮能達到溫補效果。
料理班學員林麗英說,有別於過去常用麻油坐月子餐,麻油只是為了炒香,並以花生、豬腳等食材和當歸、五加皮等藥膳入菜,烹飪方式多採川燙、燉煮或清蒸等方式,煎炒時減少用油,清爽度提升,吃起來美味健康。
※ 相關報導:
* 雲基研發養生粽 三高患者免忌口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7617
傳統粽子一顆熱量超過四百卡,且高油脂、高澱粉,三高患者多吃,恐加重心血管負擔。雲林基督教醫院研發「舒壓護心」養生粽,一顆熱量只有一般粽子的一半,且低脂、高纖維,讓患者也能安心吃。
◆ 赴陸非法換肝腎 恐坐牢
http://udn.com/news/story/8249/955172
聯合晚報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5-06-09
今後至大陸地區非法換肝換腎,返台後恐有牢獄之災。立院本會期審查「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朝野協商已達成共識,明定國人至海外接受非法的活體器官移植,最高將面臨五年刑責及30萬元罰鍰。
此外,這次修法重點還包括「死刑犯不得作為器捐來源」,雖然衛福部不願把「死刑犯」文訂在母法中,但增列立法說明,在器捐指引及臨床指引中,明定不使用死刑犯捐贈的器官。在修法之前,台灣是可以使用死刑犯的器官。
這項修法將使得器官來源更稀少,為了擴大國內器官捐贈來源,草案則增訂「換發健保卡、身分證、駕照時,行政人員需負起例行徵詢責任」。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指出,未來民眾換發相關證照,承辦人將主動詢問是否有意願捐贈器官;衛福部醫事司長王宗曦表示,修正草案已完成初審和朝野協商,可望在立院這個會期三讀通過,希望未來有更多人能夠發揮大愛,加入器捐行列。
李伯璋指出,修正草案增訂「取得器官者(買方,取得者)應以無償方式為之」,對有償取得或捐贈器官者加重處罰,並增列國人在境外以有償方式取得器官也須受罰。也就是透過台灣醫師轉介至海外醫院、且器官來源清楚,就屬合法;但如果是透過仲介買賣器官,即使是在海外接受器官移植,返台後還是會吃上官司,面臨一年以上下、五年以下刑責,並開罰30萬元。
為了杜絕器官移植旅遊、仲介及買賣,草案增訂相關罰責;病人至境外接受器官移植,返台後在國內醫院接受後續治療時,醫師必須將相關資訊主動報給醫院,醫院也有通報義務,如未通報將罰3萬至15萬元,如提供錯誤訊息則涉嫌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刑責。
由於事涉敏感,包括「器捐來源擴大至情感緊密關聯者」、「無心跳死亡器捐」均未能入法,衛福部醫事司認為時機未到,不過「無心跳死亡器捐」將研議制訂相關臨床指引。
另外,草案也放寬了活體移植條件放寬,20歲以上出於自由意志的捐贈者,在捐贈之前,還需兩名親屬簽名同意,新制上路後,只需最近親屬一人證明即可。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不用死刑犯器官 「移植學界共識」
http://udn.com/news/story/8249/955168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以增列方式,明定不使用死刑犯捐贈器官,外界質疑國內等待器官移植病患眾多,如死刑犯有意願捐贈有何不可。衛福部醫事司長王宗曦說,這是國內移植學界達成的共識。
* 隱形眼鏡到處買得到 惡視力誰把關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52234
自動販賣機什麼都賣,如今連關乎視力的隱形眼鏡,也可以投幣購買,學者憂心管制太鬆散,購買無人提醒,恐造成眼睛健康危機。
◆ 一張好看的臉 3分之1與牙醫有關
http://udn.com/news/story/9/953475
中央社 雲林縣8日電 2015-06-08
您知道嗎?一張好看的臉,有1/3與牙醫有關,尤其牙醫可利用手術增補與調整口內軟硬組織、齒槽骨與牙齦缺損,美化顏面。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牙科醫師徐志中今天表示,人們對美的追求,亙古不變,一張好看的顏面,1/3與牙科醫師有關係。
他說,一名38歲的質感型男,平時衣著講究,因為車禍造成左上正中門齒斷裂,經拔除後選擇傳統的牙橋進行美觀與功能的重建,但因軟硬組織塌陷,造成兩顆門牙長短不一。
在假牙科醫師的轉介下,這名型男和他討論後,利用牙周手術的方式,增補失去的軟硬組織,讓他能順利以左右「兩顆對稱」的條件製作正中門齒假牙,恢復昔日的燦爛笑容。
另外一名24歲的清秀女大學生,也是因為一場嚴重車禍,不僅失去左上顎側門齒與右上顎犬齒,車禍當時牙齦與齒槽骨的撕裂傷,使得左上顎正中門齒與犬齒留下極為嚴重的牙齦萎縮。
他說,以此條件製作假牙,不僅假牙看起來非常長,牙齦與牙齒比例不佳,也會影響往後的生活品質與觀感;經過兩階段牙齦結締組織增補與植牙手術,終於大大改善因傷害而造成的缺陷。
徐志中指出,一般造成口內齒槽骨與牙齦缺損的原因不外乎外傷、感染、抽菸或齒列排列於不正確的位置,臨床上只要經過適當的篩選,利用人工骨粉、自體或合成的軟組織替代物進行修補,就可達到美觀與功能兼具的理想重建。
吃東西減壓 別挑垃圾食物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88172
自由 2015-06-10
文/柯俊銘
林小姐在某貿易公司上班,平時業務繁忙,每當覺得心煩時,特別嘴饞,想吃東西。所以在她的辦公室抽屜裡,常儲備各種零食,以備不時之需。即使體重逐漸攀升,她也知道這樣做,對健康並不好,但一遇到壓力,還是難以克制。
您也有類似的困擾嗎?專家指出,雖然透過吃喝可以弱化大腦對腎上腺素、糖皮質素等壓力荷爾蒙的反應,讓人感到愉悅與放鬆,但作用卻難以持久。
另外,像前述的「情緒性進食」,當下大多偏好所謂的「垃圾食物」,比方說速食、鹽酥雞、泡麵、糕點等,普遍具高糖、高鹽、高熱量的特性。長期下來,往往帶來肥胖,不僅影響外觀,也易病痛纏身,結果反成為壓力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陸續有研究指出,飲食其實可以做為緩解壓力的輔助方式。只要挑對食物,適量攝取,當中富含的營養成分就能穩定心情,提振精神,並且健康無負擔。主要的營養素如下:
◎纖維質:促進新陳代謝,防止壓力導致的便秘發生。常見的食物有糙米、燕麥、豆類與新鮮蔬果,市面販售的加州梅或蜜棗也是不錯的選擇。
◎複合性碳水化合物:激發大腦分泌血清素,減輕憂鬱、焦慮等負面情緒。常見的食物有糙米、燕麥等五穀雜糧與地瓜、山藥等根莖類。
◎維生素C:協助體內製造副腎上腺皮質素,有利抗壓與改善倦怠。來源以新鮮蔬果為主,如綠花椰菜、奇異果、芭樂、柑橘的含量就很高,綠茶也值得嘗試。
◎維生素B群:安定腦神經、解除疲勞與降低不安感。常見的食物有糙米、全穀類、海魚、瘦肉、蛋、深綠色蔬菜與牛奶。
◎色胺酸:協助大腦合成血清素與褪黑激素,有助消除緊張與入睡。常見的食物有堅果(以葵花子、黑芝麻與南瓜子最佳)、燕麥、香蕉、海藻、蜂蜜與牛奶。
處在高度競爭的社會,難免有壓力,現代人除要充實相關管理知能外,也要慎選減壓食物,相信照顧好身心,才能擁有足夠的動力面對挑戰。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 相關報導:
* 濕紙巾擦東擦西 恐傳播細菌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56328
新研究發現,在醫院使用濕紙巾會傳播病菌,研究人員警告,濕紙巾不應用於擦拭逾1種表面。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科學家警告,濕紙巾在家裡和醫院可能會傳播細菌,而非殺死細菌。
....他指出,應訓練醫院人員勿將單一濕紙巾用於超過1種表面,家庭也應遵守相同建議。
* 低頭族注意 小心藍光傷眼球黃斑部
http://udn.com/news/story/9/957094
網路世代脫離不了智慧型手機與電腦,醫師表示波長較短的藍光,含有較強的能量,容易傷害眼睛,使得不少人眼球提前有黃斑部病變。
桃園市中壢天晟醫院眼科醫師洪維廷今天表示,陽光中也含有藍光及紫外光,在戶外活動需要戴太陽眼鏡以保護眼睛,人體眼角膜的結構可以過濾9成的紫外線,但對藍光的過濾性卻很有限,所以對藍光遮蔽的重要性,並不亞於紫外線。
◆ 寶寶哭哭不抱 長大易猜疑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88175
自由 2015-06-10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但要如何照顧孩子?卻也讓新手爸媽十分傷神。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昨天整理六大育兒迷思,提供正確育兒觀念,讓家長參考。
◎迷思1:寶寶哭不能抱。
王哲宏指出,寶寶哭泣有3種模式,可依哭聲辨別再因應。
●一是肚子餓討奶喝的生理需求,哭聲有規律,聲量大,可先出聲給回應,再看時間是否需餵奶。
●二是需要人陪的心理需求,哭聲沒規律,大小強弱不一定。可先給予互動,若孩子繼續哭,再視情況決定是否要抱孩子。
●三是跌倒碰撞,常為尖叫嘶吼,頻率高、節奏密集。可較大力的重抱,並在後背、脖子下面拍撫,這樣可讓寶寶有安全感。
王哲宏進一步指出,「擁抱」是對小小孩傳遞愛的語言,刻意不抱哭鬧的孩子的訓練法,容易讓孩子產生情緒障礙及喪失安全感,甚至跟長大之後,產生不信任、猜疑及易怒的性格有關,因此適當擁抱有助於穩定情緒。
◎迷思2:早點練如廁,尿布戒得快。
2歲前開始戒尿布,造成孩子的焦慮。應等滿22至30個月,大小便時開始有跑到角落或抓生殖器等特殊行為,再開始訓練。
◎迷思3:副食品應完全不加調味料。
寶寶6個月開始吃副食品,9至10個月可開始調味,一鍋粥約加1/3小匙的鹽,適當調味可減少寶寶厭食期的症狀 。
◎迷思4:活動量大是因為常帶出門。
王宏哲表示,0-3歲是感官運動發展期,2歲以上孩子活動量會變高,如果沒有滿足孩子活動的需求,反而不會乖乖坐下來學習。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發生率逐年升高(5%-8%)的原因,有部分也與幼兒時期,讓孩子太大量的操作與認知學習,而忽略身體的運動與活動有關。
◎迷思5:不喝奶會營養不均
孩子滿一歲後就應把飯作為正餐,而非喝奶;2歲後不需特別喝奶。多喝奶反而與過敏及過動現象有關。
◎迷思6:孩子手冰就要保暖。
嬰兒體溫比大人高0.3至0.5度,不須特別保暖,可以寶寶頸後和背部的體溫觀察是否需加衣服或被子,太熱反而睡不好。
◆ 7器官買賣移植 最重判5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0000377-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0日 陳瑄喻、魏怡嘉/台北報導
為避免國人前往其他國家非法器官移植,衛生福利部修正「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容明定國人至海外接受非法的有償器官移植,如換肝、腎、心、肺、胰臟、小腸及眼角膜等7種器官,最高將面臨5年刑責及30萬元罰鍰,預計最快下周通過立法院審查後立即公告實施。
器官移植原則無償
衛福部解釋,本次修法定義,是以有無國人到海外換器官需求為界線,皮膚、血液等不列入其中,主要是國人不會到國外換皮膚或換血,因台灣本身就有血庫,燒燙傷患者想換皮膚,也有人工皮可取代,沒有到國外換膚的需求。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王宗曦表示,過去民眾赴國外器官移植,出現許多器官買賣的疑慮,這次修法,主要是呼應器官移植應為「無償原則」,因此只要發現涉及仲介、買賣、提供等有償非法行為,就得面臨1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開罰30萬元,過去是毫無罰則。
王宗曦指出,赴國外器官移植的病人,返台之後,需終生服用抗排斥藥,新法規定,病人若要領取藥物,須向醫院如實申報器官來源,若病人蓄意欺瞞,必須承擔刑責。
嚇阻意義大於實質
一名家住中部企業家,多年來被腎病所苦,在朋友介紹下前往大陸換腎,一次花費近千萬,他說,赴陸換器官,會有仲介一條龍安排,無論是術前、術後的檢查、追蹤,即便新法上路,「所有費用都在大陸付款,台灣要怎麼抓?」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坦言,醫師通常是告訴患者一支電話,「報我的名字,找這個人可以解決你的問題。」所以除非患者舉證,否則很難抓,「嚇阻的意義大過實質意義。」
死刑犯仍可以器捐
根據最新統計,全台器官等候者為8762人,其中以等待腎臟有6586人最多,其次為肝臟1170人,再其次是眼角膜740人。若與去年數據相比,僅肝臟的等候人數略降,但腎臟與眼角膜的等候者都持續攀升。
此外,過去台灣將死刑犯列為器捐來源,但卻引發人權爭議,國內也沒有醫院願意執行死刑犯器官移植,即便連中國大陸,今年起也不再執行死刑犯器捐,因此此次修法將「死刑犯不得作為器捐來源」列為臨床指引,但不具強制性。
※ 相關報導:
* 陸整頓 換肝飆700萬天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0000379-260102
國內器官來源有限,需移植病患只能向外發展。台大外科醫師說,國內病患赴美、日及大陸都有,其中,大陸距離近,成為病患前往最多地區;不過隨著限縮整頓,加上規定死刑犯器官不能器捐,價格水漲船高,換肝飆天價,最高700萬元台幣。
* 日嚴禁器官買賣 曾爆黑道仲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0000384-260102
日本1997年10月施行《器官移植法》,禁止以金錢交易提供器官或仲介買賣器官行為。器官仲介業須經厚生勞動大臣許可,且禁止營利目的。日本2009年又施行器官移植修正法,違反禁止買賣器官者將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萬日圓以下罰金,即使只參與資料製作都適用此罰則。
* 買器官判刑 台灣全球最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0000387-260102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朝野協商已達成共識,未來國人如果出國買器官移植,回國後恐面臨牢獄之災。國內移植專家說,美、日、韓等先進國家也出現民眾到中、印移植情形,不過若確認是非法交易,多為道德譴責,台灣刑責應是最嚴格的。
由於器官移植過程相當嚴謹,移植器官在各國都僧多粥少。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表示,杜絕非法器官買賣是世界趨勢,美、日等地都有民間團體、倫理委員會關注類似事件。國內以最嚴格方式納入刑責,宣示意義濃厚。
每日食用堅果 可降低早逝風險
http://udn.com/news/story/9/973425
中央社 2015-06-11
食用堅果有助健康。根據荷蘭1項最新研究,每天食用堅果,有助大幅降低早逝的風險。
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研究人員對12萬名年齡在55到69歲的男性和女性,從1986年開始請他們提供飲食與生活型態的資料,10年後再追蹤他們的死亡率。
研究發現,那些每天吃至少10公克堅果的受訪者,因癌症、糖尿病、呼吸疾病及神經退化症等疾病早逝的機率至少低30%,在神經退化症的死亡預防率,甚至高達45%。
堅果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an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各式不同維他命,纖維,抗氧化劑,及其它生物活性化合物,營養豐富。
帶領這項研究的范登布蘭德教授(Piet van denBrandt)指出,每天只要食用約15公克的花生或堅果,就可以大幅降低死亡率,這個結果十分驚人。
范登布蘭德告訴英國媒體,研究已將一些因素考量在內並做調整,包括食用堅果的受訪者也吃較多蔬果,食用堅果的女性通常身材較纖細等。
這項研究結果公布在「國際流行病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強效制酸劑 使心臟病發作風險提高兩成
http://udn.com/news/story/9/963136
聯合晚報 記者黃秀媛╱即時報導 2015-06-11
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10日說,每年有上億人用以治療胃酸逆流的一種通行制酸劑,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風險提高16%至21%。
Prilosec、Nexium和Prevacid之類的質子幫浦抑制劑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處方藥,一年銷售額達到大約140億美元。
美國約有2100萬人使用這類藥物,治療胃灼熱、胃酸逆流或胃食道逆流。
研究人員對兩種不同資料庫,篩檢290萬名病人的1600萬份電子病歷,發現服用PPI的人,心肌梗塞機率顯著提高。
PPI能阻止胃酸分泌,一直到目前為止大致被認為安全無虞,除非是與血液稀釋劑Plavix(學名clopidogrel)一起使用。
另一種更早發展出來的H2阻斷劑,包括Zantac和Tagamet,是藉著遏制胃壁細胞分泌組織胺對抗胃灼熱,作用方式不同,而研究結果並未顯示這類藥物會提高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新的研究並未證明PPI會造成心臟病,只是顯示兩者之間有顯著關連。研究人員認為PPI可能使包括心臟在內的血液循環系統血管壁細胞製造的一氧化氮減少,而這種情況早就顯示會造成心臟血管問題。
研究人員也表示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應該知道這種研究發現,不過必須進行大規模前瞻性臨床研究,才能下定論。
由於有些PPI類藥物現在不需處方就能買到,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服用超過兩個星期以上就應與醫生磋商,醫生和病人也應慎重考慮其利弊,尤其研究結果顯示除了老年人等傳統高風險群之外,其他群體也未能免除這種風險。
◆ 假牙鬆動磨破皮…竟變口腔癌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61805
聯合報 記者王長鼎/新店報導 2015-06-11
92歲蘇姓老翁去年活動假牙鬆動,口腔磨破,形成約3公分的潰瘍,不菸不酒的他,檢查罹患口腔癌,雖手術與化療改善,但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醫師許博智建議,老年人長期佩戴假牙,最好每半年回診,發現不合或鬆動,應及時修正或更換,以免惡化變成口腔癌。
蘇姓老翁佩戴活動假牙已35年,平日無抽菸、喝酒、吃檳榔習慣,去年到越南參與宗教活動,因長期配戴的活動式假牙鬆動,就近在當地牙科重新製作。
返台後吃東西咀嚼時常不舒服,嘴巴更是常破皮疼痛,長達數個月,今年2月到台北慈濟醫院牙科就診,醫師許博智發現他口腔有一個大約3公分的潰瘍,切片檢查證實為口腔癌第二期,經手術和化療並持續追蹤,目前恢復良好,7月將重新製作假牙。
許博智表示,口腔癌在台灣有9成病患是因抽菸、喝酒、吃檳榔所導致,臨床上也有因假牙材質不佳、黏著不穩定,長期摩擦口腔黏膜而引發口腔癌的病例,口腔內有腫塊、潰瘍、出血或者紅斑、白斑超過兩個星期沒有癒合,應儘速就醫。
他說,牙齦和齒槽骨會隨年齡增長而萎縮,長期佩戴者,假牙與牙齦間久了也會開始出現縫隙,造成活動假牙鬆動,建議每半年回診一次,發現晃動即修正。
◆ 惡性黑色素瘤 常見手腳掌勿輕忽
http://udn.com/news/story/9/972632
中央社 2015-06-11
熱愛爬山的王先生認為大拇趾指甲上的黑色條紋可能是淤血造成,但近來卻有變大且偶有流血,經切片檢查證實是惡性黑色素瘤;高醫大附設中和醫院呼籲民眾不要輕忽。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今天指出,王先生到醫院求診後,安排住院進行前哨淋巴節切片檢查及腫瘤廣泛切除手術,而後因前哨淋巴節切片檢查為陽性,進一部進行腹股溝淋巴腺廓清術,所幸沒有發現更多轉移淋巴節,讓王先生鬆了一口氣。
高醫指出,皮膚惡性黑色素瘤為皮膚癌中最惡性的,雖然較少見但死亡率最高,晚期會轉移、擴散到其他組織或器官,一年存活率約10%到15%。
高醫說,導致惡性黑色素瘤真正致病的原因並不清楚,不過被公認紫外光的曝曬是致癌的危險因子之一;東方人的惡性黑色素瘤常見於手腳掌,高醫認為為非光照部位,與紫外光的曝曬較不相關,有學者認為和長期反覆受傷有關聯。
高醫提出簡單自我檢查,惡性的色素性病灶多不對稱,惡性病灶的邊緣不規則,顏色深淺不一,病灶直徑大於六公釐,病灶顏色若快速變大、凸起或有流血,應立即就醫。
高醫指出,2011年起發表多線免疫療法及標靶療法,已經完全改變惡性黑色素瘤治療的境界;患者能與這癌症健康共存的時代指日可待。
※ 相關報導:
* 加班吃消夜…竹科人快來肝檢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61373
新竹市連續4年十大癌症死因,都是由肝癌蟬聯第一名,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認為,民眾愛吃保養食品護肝,喝咖啡提神,對肝不只無幫助,甚至有害,「應從飲食控制,並定期做篩檢」,13日早上8點半起在竹市三民國小舉辦免費篩檢,歡迎民眾前往。
天氣熱死人? 高溫誘發心血管病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74202
聯合報 記者謝恩得、周宗禎、侯俐安、陳雨鑫/連線報導 2015-06-12
嘉義、台南昨傳出疑似熱死人事件,醫師研判,死者沒有中暑症狀,但炎熱高溫可能會誘發心血管疾病而致命。
四十一歲貨車駕駛行經台南市佳里區佳東路時,疑因身體不適,打右方向燈車停靠路邊,還來不及下車就昏倒不治,醫師診斷死因為心臟衰竭。另有一名六十歲退休警員及高血壓病患也在家中昏倒送醫不治,家屬都稱死者曾抱怨天氣太熱。
佳里奇美醫院急診部主任朱逢源指出,死亡個案都沒有體溫過高等中暑症狀,並非熱死,家屬懷疑天氣熱致命只是主觀感受,主因可能是心血管等疾病引起。他說,不只低溫易引發心血管疾病,高溫也會,有相關病史者勿在高溫悶熱場所停留過久。
台南昨天還有一名林姓大學生騎機車摔車昏倒路邊,送醫清醒後表示,昏倒前只覺得天氣太熱、頭暈想吐、呼吸加快,突然眼前一片黑就失去知覺。醫師認為大學生是悶熱不適昏倒。
嘉義縣溪口鄉七十四歲唐姓男子,昨天下午三點多,被發現躺在堤防旁道路上氣絕身亡,警方研判唐男走往農田的路上,可能因為身體不適想坐下來休息,但沒有遮陽的地方,唐男雖戴斗笠,但被熱昏後死亡,詳細原因還待檢警相驗。
唐男的農田離住家約一公里,嘉義昨天氣溫攝氏卅四度,他被發現時仰躺在地上,頭上蓋著斗笠,左手下垂,右手往頭部舉。
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氣溫一旦超過攝氏卅二度,就應該要提防中暑,戶外工作者,建築工人、農夫、送貨員等,五十分鐘就要休息十分鐘,並且要多喝水。
氣象局預測,今天太平洋高壓稍微減弱,高溫會稍微低一些,但今起一周台北高溫仍有卅五度、中部卅四度、南部卅五度,民眾出門要防曬,避免中暑。
◆ 高雄登革熱破百 屏縣加強防疫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73920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屏東報導 2015-06-12
時序入夏,登革熱疫情也逐漸進入高峰期。高雄市在去年就有近1萬5千名病例,但屏東縣在去年僅有223例;今年截至目前為止,高雄有超過100名病例,屏東目前有6例,屏東衛生局也懷疑,有1例是在高雄感染,並請民眾提高警覺。
屏東縣衛生局疾管科說,據WHO資料顯示,噴灑藥物的效用並不大,最有用的還是把家中不乾淨、靜止的水,拿出來倒掉,例如民眾常常忽略的花盆、烘碗機、舊式冰箱、冷氣機滴水盤等,建議民眾應每周刷洗1次,才能避免病媒蚊孳生。
屏東衛生局疾管科也表示,民眾若夜間被蚊蟲叮咬,不用太擔心感染登革熱,因病媒蚊都是在白天出沒,晚間出沒的都是家蚊居多。民眾對防蚊仍有不了解之處,可撥打1922、(07)7388999防疫專線洽詢。
◆ 首例陰莖移植者 要當爸爸了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74874
聯合晚報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2015-06-12
南非史德蘭波希大學泌尿科教授范德麥威表示,接受全球首例陰莖移植手術的男子即將為人父。
范德麥威說,這名21歲男子的女友自稱已經懷孕大約四個月,這意味,陰莖移植手術非常成功。
當事人的姓名與身分保密,他在一次粗糙的割禮儀式中失去陰莖,去年12月接受陰莖移植手術。
史德蘭波希大學與南非泰吉堡醫院合組的醫療團隊在長達九個小時的手術過程中,將捐贈陰莖移植到受贈者的身上。
在接合捐贈的陰莖時,醫療團隊採用類似全球首見人臉移植案例的技術,連接細微的血管與神經。
范德麥威說,他得知這名病人的女友懷孕時,「非常高興」,而且並未要求確認該男子與胎兒之間的親子關係,因為沒有理由不相信他與女友的說法。他說:「這正是我們當初執行這項手術的出發點:他應該夠解尿與交媾。對他來說,這是里程碑。」
范德麥威又說,他從不認為這名男子可能不孕,因為有問題的是他的陰莖,不是睪丸。這名男子18歲接受割禮時,性方面相當活躍,割禮結束後,陰莖只剩一公分。
范德麥威表示,當初的醫療團隊仍待檢討這項移植手術的效果,未來並可能執行更多相同的移植手術。
◆ 視力模糊 原來是…自體免疫患者 引發葡萄膜炎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74796
聯合晚報 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2015-06-12
有些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會引發葡萄膜炎,甚至飽受視力受損和失明的痛苦。一位40歲的女會計師,五年前因視力模糊就醫,檢查發現她罹患葡萄膜炎,發作時眼前一片黑,工作常被迫中斷,她害怕服用類固醇會出現月亮臉等副作用,後來經醫師建議使用長效緩釋植入劑,她不但重回正常生活,現在更能挑戰登玉山。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教授賴旗俊表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主要是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引發。較棘手的是,葡萄膜炎較難診斷,如果發現眼前如同有飛蚊,或眼睛發生紅、痛,視力模糊等問題,都應該立即找眼科醫師診斷、對症下藥;若延誤治療,很可能引起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甚至失明。
林口長庚收治一位原本視力1.0的女會計師湯小姐,她五年前發生視力模糊等狀況,到診所就醫先點眼藥水、效果卻不好;後來轉到醫院眼科,檢查發現是因自體免疫系統所引起的葡萄膜炎,發病時常因看不到、沒有安全感,無法工作,服用類固醇卻引起水牛肩、月亮臉等副作用。
後來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為她用長效型緩釋植入劑治療,只要半年施打一次,讓湯小姐終於可以重新和正常人一樣生活。
※ 相關報導:
* 掃描視網膜血管 免打顯影劑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73577
台大醫院昨獲贈最新的血管造影干涉光視網膜斷層掃描儀(簡稱Angio OCT),它結合動態攝影和斷層掃描,讓視網膜中的血管影像更清晰,黃斑部病變或青光眼、糖尿病、其他視網膜血管病變等,眼睛疾病的診斷、追蹤及治療更容易。
全台調查 血管性疾病新北最易得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90633
聯合報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 2015-06-13
不健康生活型態容易增加罹患血管性疾病風險,尤其抽菸、飲酒過量、缺乏運動、過重及肥胖的四大危險因子,更是全球非傳染病死亡的主因。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昨公布各縣市血管性疾病的潛在風險,新北市高居首位,其次是台東縣及花蓮縣,分析多與菸酒又不愛運動有關。
國健署曾經針對全台的廿縣市(排除樣本數不足的金門縣、連江縣)進行電訪,了解血管性疾病的四大危險因子現況,發現新北罹病風險最高。
邱淑媞認為,新北市因人口組成複雜,除有板橋、三重等新發展都市,也包括其他山區及海邊的偏鄉居民,對於政府推動公共衛生環境等健康計畫較不易確實執行,當地居民多有抽菸習慣,又缺乏運動、過量飲酒等不利健康因子;花東居民,運動習慣雖良好,健康意識卻較薄弱,平日飲食有過油、太鹹等問題。
邱淑媞說,國健署將推行「縮小健康不平等計畫」,針對高危險因子的區域加強宣導,並增加衛教人力及物力。
針對國健署調查,新北市府昨拿出數據反駁調查結果與事實不符。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長林惠萍說,國健署的調查以點數呈現太粗略,四個危險因子調查基準不一,抽樣方式也和基準不同,可能產生誤差,二○○一到二○一二年間,新北市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從每十萬人有一百廿四點二人死亡,降到八十四人,低於全國平均值。
倒數第二名台東縣府說,已全力推動戒菸酒、運動及減重,這兩、三年會有明顯改善;衛生局代理局長辛進祥說,很多人都知如何保持健康,但知易行難,像他是糖尿病患者,也會偷懶而少運動。
※ 相關報導:
* 早上6時、晚上9時 發病高峰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89373
生理時鐘能影響健康,羅辛妮‧拉吉醫生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今天」晨間節目指出,上午6時和晚上9時是一天中最易發病的時段,不過有許多法子可以克服這些危險。
拉吉指出,早上6時心血管疾病最易發病。這位紐約大學朗格尼醫院副教授說:「眾所周知,這個清晨時段使心臟病發和中風風險升高,原因在於此時體內皮質醇成分升高。 」
拉吉說:「這種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作用是要幫助身體為一天的忙碌做準備,但是卻不利於你的心臟。同時,此時段也使發生血栓的風險增加,血栓也會增加心臟病發的危險。」
你該如何克服?拉吉建議保持心情平靜,並繼續睡覺。她說:「應該讓自己至少再多睡10或15分鐘,這麼做即可降低體內皮質醇的成分。」
....相反地,晚上9時是血壓最高的時刻。拉吉解釋:「一天中血壓會緩緩上升,到此時段達到頂點。」她說:「經常徵詢醫生意見,可能最好是在晚上服用抗高血壓藥,這麼一來,即可在血壓於晚上到達頂點時與之對抗。」
◆ 中暑患者激增 飢餓容易誘發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90255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台南報導 2015-06-13
吃飯防中暑?近來天氣悶熱,市立安南醫院和中醫診所都表示,上門稱自己中暑的患者激增,其中不少是工時較長或是三餐不穩定的患者,安南醫院中醫師黃千甄指出,人體在夏季常處於高能量代謝,若是飢餓,控溫中樞容易失靈,導致中暑。
黃千甄表示,中暑有分兩種,「陰暑」和「陽暑」,近年來陰暑的比例遠高過於陽暑,原因是現代人較不耐熱,在代謝率下降的情況下,加上人體無法排汗散熱,容易產生倦怠和嗜睡,伴隨體質不同,也會有腹瀉的狀況。
「陰暑」容易出現在,老年、肥胖或長期待在冷氣房的族群,由於代謝差,身體狀況比較濕熱,也稱「辦公室中暑」;而「陽暑」則多屬於急症,不斷流汗、暈眩,尿液顏色深,應立即停止曝曬陽光、補充水分。
「飲食和運動最重要!」黃千甄指出,脾和腸胃道都會影響身體代謝,夏季高溫,會促進新陳代謝,若是空腹,體內沒有能量代謝時,就容易隨外在環境影響,誘發「中暑」狀況;建議民眾可以吃些無糖的愛玉、綠豆湯或仙草等,預防中暑。
中醫師黃中一則認為,雨後的夏天,經蒸發後,濕氣容易累積體內,尤其「辦公室中暑」的患者應從運動改善,促進心肺功能,重啟體內除濕機,避免陰暑。
※ 相關報導:
* 低卡紫躍黃金粽 甩隱性飢餓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90253
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薛伊均設計「紫躍黃金粽」,以燕麥、蕎麥、栗子、蓮子、地瓜、紫米等全穀雜糧取代一半的糯米,一顆傳統肉粽熱量512卡,黃金粽只要336卡,足足少了176卡,減少熱量且提高膳食纖維等微量營養素攝取,有飽足感,還可遠離「隱性飢餓」危機。
* 夾腳拖沒支撐 比高跟鞋傷身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89587
愈來愈多女性放棄不利健康的細跟高跟鞋,但在追求舒適勝於嬌媚的過程中,反而可能受到更嚴重的傷害,而夾腳拖(flip-flop)是最糟的選擇。
足病醫生坎恩 (Tariq Khan)表示,夾腳拖很危險,是最單薄、最無支撐作用的鞋,因為你必須用腳趾抓住鞋,對腳趾和腳弓造成很大的張力和壓力。
◆ 輔英研發「暢乳通」按摩棒 產婦乳房不再痛痛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89036
自由 2015-06-13
奪生醫健康創業競賽冠軍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輔英科大學生實習時看到產婦有乳房脹痛困擾,畢業專題以研發「暢乳通」按摩棒為題,並在二○一五生醫健康創業競賽奪冠,正申請專利,希望幫助產婦乳房不再痛痛,以提升哺餵母乳意願。
輔英助產系主任廖怡惠指出,產婦若沒有及時排空乳汁,乳房會硬得跟石頭一樣,非常疼痛,甚至因乳腺阻塞引發乳腺炎,讓產婦將哺乳視為畏途。廖怡惠因而率學生柯怡琳、李雅琪、王慧芬、任郁琪、林潔明和盧珠萍組成研發團隊,畢業專題以打蛋器為發想,研發出「暢乳通」乳房按摩棒。
廖怡惠說,電動吸乳器可以排空乳汁,卻沒有按摩效果,而目前市售的按摩器採單面設計且顆粒採塑膠材質,無法達到乳房全方位疏通效果,甚至因過度摩擦造成不適或皮膚受損,產婦自己施用也不方便。
「暢乳通」以八顆活動式不鏽鋼滾珠構成,參考傳統乳房按摩方法設計,可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按摩乳房,達到乳腺疏通效果,降低脹奶困擾,握把與滾珠一體成形,操作簡易、施力方便,免去求助他人的尷尬。
中空式設計的握把可存放按摩精油,亦具有芳療效果,目前正申請專利,也有廠商洽談中。
◆ 低劑量斷層掃描 揪肺癌更有力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90631
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陳雨鑫、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5-06-13
肺癌是國內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近年美國大型研究發現,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CT)能揪出零點二公分結節,降低百分之廿的肺癌死亡率,取代胸部X光檢查成為健檢新寵兒。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正進行全國性臨床研究,若成效不錯,未來考慮將低劑量CT納入癌症篩檢補助範圍。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胸腔部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育民指出,過去肺癌無有效篩檢工具,胸部X光雖可揪出零點八公分結節,但影像可能有死角遮住而延誤治療;國外研究已證實,X光檢查無法降低肺癌死亡率。
美國針對十萬名五十五到七十四歲的重度吸菸者進行大規模低劑量CT篩檢,並要求吸菸者配合戒菸。研究顯示,相較於僅接受胸部X光者,低劑量CT三年內可降低百分之廿的肺癌死亡率。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東健康中心即日起推出「微劑量電腦斷層癌症篩檢」活動,民眾自費兩千元,約市價三分之一。
不過,低劑量CT十分敏感,陳育民說,每一百名受檢者有高達廿人發現肺部結節,部分可能是「假警報」,過度使用易致民眾恐慌。他認為低劑量CT較適合老菸槍、五十五到七十歲有肺部疾病家族史的人,一般民眾不必花錢篩檢。
台中榮總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健華也說,低劑量CT檢查異常,不一定是腫瘤,有可能曾感冒留下來的疤痕,或肺部輕微纖維化,對健康沒影響。
「過程耗費的時間、金錢和心理壓力,形同花錢受罪。」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葉育雯表示,曾有肺癌家族病史的民眾,接受低劑量CT發現肺部有良性結節,卻不斷打電話詢問是否可能變成惡性腫瘤,恐慌到嚴重影響生活。
曾健華強調,部分中小型醫院推出低劑量CT健檢套餐,卻未協助民眾後續追蹤,只做半套等於白花錢。
美童半數缺水 健康嚴重受損
http://udn.com/news/story/6813/991531
世界日報 編譯孫梁/綜合12日電 2015-06-14
美國公共衛生期刊12日公布研究顯示,半數以上美國兒童的體內缺水,而身體缺水可能是因為飲水不足。
人體內即使是少量缺水,也會引起頭疼、暴躁、體能下降,而且可能影響學習。研究人員發現,許多青少年兒童的缺水情形顯著。
哈佛大學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指出,與白人兒童和女孩相比,非裔兒童和男孩的缺水比重較高。儘管多數兒童不會因為缺水而面臨嚴重的健康危險,但仍可能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健康。
研究人員是分析全國4000個六至19歲青少年與兒童的資料,每個參加調查的人都做了尿液取樣,由研究人員對尿液的滲透壓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逾半數青少年和兒童有缺水問題,其中近四分之一的兒童表示,他們從來不喝白開水。
研究人員表示,解決體內缺水問題很容易,喝水的成本低,水中又不含熱量,如果能幫助兒童喝更多的水,就可改善他們的缺水問題,使兒童一整天的精神煥發,在學校表現更好。
身體是否缺水很容易判斷,如廁時看尿液的顏色即可。如果尿液的顏色淺黃,就說明體內的水分足夠。但如果尿液的顏色深,很可能就是缺水。
※ 相關報導:
* 美國人越來越胖 50年平均飆13.6公斤
http://udn.com/news/story/6813/991530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稱CDC)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女性的平均體重為166.2磅(75.38公斤),相當於美國男性1960年代的體重。
然而,男性的體重增長也不容小覷。從1960年代至今,男性平均體重增加了將近30磅(13.6公斤),從166.3磅增至今天的195.5磅(88.67公斤)。對比之下,今日美國男性的平均體重是1960年代美國女性平均體重的1.5倍。按現在的平均195.5磅計算,將五個美國男人聚在一起就重達半噸。
....根據BMC公共健康研究,全世界成年人2005年的體重總和為2億8700萬噸。但是如果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都跟美國人一樣重,那麼全世界人口的總體重會多出5800萬噸,也就是增加20%。這項研究的結論是:「控制世界人口體重對於世界糧食安全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 肥胖青少年登山 85%易高山症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92571
....急診專科醫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高海拔醫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王士豪帶領研究團隊,針對179名11至13歲的青少年進行試驗登雪山,結果有44.7%出現急性高山症;特別是男性、體適能落後、肥胖的青少年,發生急性高山病發生率更高達85%,是體重及體能正常青少年的2.3倍。這篇論文刊登在英國生物醫學中心兒科期刊上(Biomed Central Pediatrics)。
一般正常成人登山,高山症發生率約36%;這項研究顯示,這群青少年男生約54%、女生有32%發生高山症;BMI大於23的受試者,有高達85%發生急性高山症,顯示肥胖是發生高山症的危險因子。
◆ A型流感大爆發 花蓮老人之家封院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91918
聯合報 記者游婉琪/花蓮報導 2015-06-14
衛生福利部東區老人之家爆發A型流感,從6月8日至今,陸續有34名老人發病,超過全院安養人數的4分之1;其中,1名80歲的阿嬤因併發呼吸道症狀,情況危急,緊急送花蓮慈濟醫院加護病房。東區老人之家暫時封院一周,待情況控制後,才會開放家屬訪視。
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東區老人之家,住有130多名高齡長輩與工作人員。東區老人之家秘書丁文彬說,6月8日清晨發現第1起罹患A型流感病例,隨即通報衛生局等單位,並召開緊急會議,目前院內只准工作人員進出,嚴禁包含家屬在內民眾訪視,盼疫情能趕快控制下來。
花蓮縣衛生局副局長鍾美珠表示,截至昨日,東區老人之家共有30名老人及2名工作人員、2名替代役男發病,其中12人情況較嚴重,必須住院觀察;衛生局已要求養護院區分層隔離,避免交叉感染,並要求院方加強監測,每小時都得量測體溫,照顧員分3班輪流為老人擦拭消毒,也請清潔公司每日噴藥消毒。
丁文彬表示,院內居住老人家平均年齡超過70歲,抵抗力較差;平時前往訪視的親友,院方都會在門口放置口罩、消毒水,疫情爆發後,除工作人員外,其餘人等皆不得進入,工作人員進出也必須經過洗手、戴口罩、測量體溫三道關卡,一旦體溫超過攝氏37.5度,必須暫時返家休息或就醫。
鍾美珠表示,A型流感透過空氣傳染呼吸道,患者會發燒、全身酸痛,又以發燒時最具傳染性;她呼籲民眾,雖然天氣炎熱,但流行性感冒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特別是高齡長輩容易併發慢性肺部疾病、心臟疾病等,如有感冒發燒症狀,請儘速就醫,非必要情況則不要出入公共場所。
◆ 北美》美國藥品短缺危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4000203-260209
工商時報 2015年06月14日 蕭麗君
美國醫療藥品出現短缺危機!特別是癌症用藥嚴重不足,不但導致病患治療遭到延誤,生命安全甚至面臨威脅。
■The crisis illustrates the potentially grave consequences of a persistent problem in health care: drug shortages.
藥品短缺已成為美國醫藥產業的棘手問題。根據業界與醫學專家指出,該危機發生原因可歸諸藥廠產能不足、設備沒有定期維修,與藥品原料遭到汙染、無法獲得有效解決等。
住在亞特蘭大的62歲腫瘤科醫生米勒(Robin Miller)罹患膀胱癌。她原本預定在去年12月要接受卡介苗免疫療法的治療。但在之前她卻接到一通緊急電話,對她說「對不起,我們已經沒有任何藥物存貨」。
她的治療被迫中斷,主因是基於生產卡介苗的全球兩大藥廠在製造上出了問題,導致該藥物面臨短缺危機。米勒現在憂心她的癌症恐會復發,最終將迫割除膀胱。
生產卡介苗的兩大藥廠分別是法國賽諾菲與美國默克藥廠。前者因位於多倫多的工廠過於老舊,已有兩年停產該藥品。後者則是最近訂單積壓,導致生產延宕。
這也導致倚賴卡介苗治療膀胱癌的數千名病患必須時時刻刻追蹤線上訊息、與醫院保持密切聯繫,或甚至飛到千里外尋求藥物供給。一些病患缺乏卡介苗治療已經去世,有些病患則選擇接受成效較不佳的另類療法。
該危機也暴露目前存在美國醫學界的嚴重問題,就是藥品短缺。根據猶他大學藥品資訊服務部指出,美國藥物短缺數量已較5年前激增74%至265種。這些藥物包括抗生素、癌症治療藥物、甚至是生理食鹽水等。
藥廠出包 短缺危機惡化
藥廠主管、醫院藥劑師與主管機關官員提到藥品短缺的幾個原因,包括藥廠無法建立足夠的製造產能、設備沒有定期維修保養,與老舊工廠在生產過程中遭汙染的問題無法獲得解決等。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取締品質不佳的藥物,更讓藥品短缺危機惡化。
部分匱乏的藥品多是歷史較久、注射性的治療藥物,生產過程可能也更為複雜,成本更為昂貴。但由於缺乏專利保護,這些藥品價格相對較低,醫院與診所是主要買主。
目前美國短缺的藥物中,較嚴重的是消炎止痛劑克多炎(Ketorolac)。這類藥物多用在手術期間與之後。生產該藥物的美國藥廠Hospira今年1月通知客戶由於部分原料遭到汙染,因此將對藥物進行回收。
在伊利諾州Naperville擔任麻醉師的亞當斯(Sean Adams)表示,「克多炎藥物不足已經嚴重影響病患治療,因為我們沒有其他足以媲美該藥物的替代品」。
此外,用來治療肺炎的抗生素特治星(Zosyn)也面臨不足危機。生產該藥物的輝瑞表示,全球需求增加,以及義大利廠正進行計畫外的保養與維修,導致該藥物出現短缺。預期9月才會恢復特治星供應。
替代藥效果差 醫生頭痛
德州大學醫學院傳染病部門主任莫瑞(Barbara Murray)提到,藥品匱乏迫使醫生必須轉向效果不佳的另類藥物。
醫院急診部已經面臨藥物短缺帶來的衝擊。愛荷華大學Carver醫學院緊急藥物助理教授米勒(Daniel Miller)表示,急診部無法獲得卓普注射液(droperidol)來緩解病人的偏頭痛、腹部疼痛與噁心症狀,至於其他替代藥物的效果又不佳。(工商時報)
※ 相關報導:
* 白繳稅幾十年 海外退休不能享Medicare
http://udn.com/news/story/6813/990988
如果你是美國公民,考慮海外退休,你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不能跟著你走。美國通常禁止聯邦醫保為海外的退休者支付醫療費,他們必須回國才能用聯邦醫保,或是自掏腰包支付需要的醫療。
真的嗎? 伸懶腰減肥法…70秒就能瘦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94859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5日電 2015-06-16
網路上轉載一種「伸懶腰減肥法」,這種減肥法簡直就是為懶人量身打造的,不用辛苦節食、運動,只要每天伸3次懶腰,每次堅持70秒,號稱就能達到成效。
39健康網報導,「伸懶腰減肥法」由日本醫學博士佐藤萬成提出。他認為,只要1天3次、每次70秒,就能有效幫助減肥。
報導說,這種「伸懶腰減肥法」可以刺激交感神經活性化,抑制食欲,有效促進脂肪燃燒、鍛鍊全身肌肉,並且改善便秘。
「伸懶腰減肥法」如下:
步驟一: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盡量向上伸展,臉向上看,背盡量向後彎曲伸展。集中精神進行腹式呼吸:「吸氣、吐氣」,重複兩次,每次15秒。
步驟二: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交叉手心向上。呼吸方法改用胸式呼吸—深呼吸將大量的空氣吸入肺部。「吸氣、吐氣」,做兩次,一次15秒。若覺得一次呼吸持續15秒很辛苦,可以先從10秒開始,然後遞加。
步驟三:和前面動作一樣,向後傾,為了讓身體平衡,需要進行向前與向側邊的伸展運動。身體向左右各側彎伸展一次,鍛鍊背部伸展時使用不到的側腹肌。注意必須手心向內,慢慢的伸展。然後,向前彎腰,以伸展伸懶腰時收縮的背部肌肉,此時手觸不到地板也沒關係,盡可能伸展即可。這個動作做一次,持續10秒即可。
◆ 熟齡肌肉量太少 死亡風險增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95943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2015-06-16
肥胖幾乎成為全民公敵,但熟齡族太瘦不宜。國家衛生研究院發現,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肌肉量太少,死亡風險明顯增加,建議長者需要足夠的營養和運動維持肌力,不要刻意減重。
國衛院該研究對一千五百多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追蹤九年查,根據身高和肌肉量得出一數值,男性為十一點四五(體重/身高的平方)、女性為八點五,低於此數值的長輩,死亡率是一般長者兩倍。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助研究員莊紹源說,根據公式推算,一百七十公分的男性長者,肌肉量至少卅三公斤;一百五十公分的女性長者,肌肉量最好在十九公斤以上。
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長熊昭說,過去分析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和死亡風險的關係,發現過低或過高者,死亡風險都高,於是進一步分析肌肉量,發現可做為評估指標。不過,肌肉量無法利用坊間體重計測量,必須到醫院檢查。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六十五歲以上之長者因營養、咀嚼問題,每年流失體重約零點五到一公斤,長者不需刻意減重,反而需要足夠的營養和運動來維持肌力。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副院長詹鼎正則說,肌少症的測量指標為身體組成、握力和走路速度。身體組成測量儀器並非每家醫院都有,可詢問家醫科或減重專科;握力須以握力器測量;走路速度則以一秒鐘走一公尺為標準,若無法在五秒鐘內走完五公尺,就要注意。
藥師分中西 中西藥一起吃找誰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98366
聯合報 王惠珀/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台北市)2015-06-17
十五日衛福部中醫藥司研商建立中藥師制度,本人出席驚覺茲事體大,提出以下看法。
這兩年「人吃東西」的風險像海嘯一般襲捲台灣,檯面上吵到足可翻覆一個政權,未上檯面的不表示沒有問題,未爆彈還有中藥/西藥切割管理、多重用藥及過度用藥(包括健康食品)等問題。
就藥品來說,藥事法第一○三條促成藥政一國兩制,包括兩套藥品許可證核證體系、兩套臨床試驗標準、兩套GMP、兩套不良反應通報體系,還有現在擬提的兩套藥師制度。
衛福部用兩套藥政管理體系照顧人民的身體,各自為政的內容包括:一、西藥實施GMP,藥廠從五百家淘汰到一百家,藥品從一萬八千項淘汰到五千七百項(最近藥品下架就是實施原料GMP過程中掃蕩劣幣的必然措施);二、中藥GMP跟西藥不一樣,到現在還說不清楚重金屬/不純物限量標準,許可證卻從五千項增加到一萬二千項;三、西藥中藥兩套不良反應通報體系,病人得聰明到吃西藥找食藥署,吃中藥找中醫藥司,至於中藥加西藥吃出問題,沒人可找就請自求多福;四、吃西藥出了問題有藥害基金救濟,吃中藥出了問題就請自力救濟。
老祖宗說的「藥食同源」有理論有方向,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身體不會分中藥/西藥/食品;藥食來源千百種,各有專精理論,吃到肚裡都一樣,唯品質、安全及療效是問,呈現的是既科學又人本的思維。
老祖宗的「藥食同源」,到了廿一世紀的台灣,卻變成中藥/西藥/食品切割,各行其是。先進國早已從物本(產品)的管理轉型到人本的風險管理,以及預防風險的體系(環境)管理,我國還停留在中藥/西藥各行其是的對立之中,政府能不汗顏?必需指出,這一切源於藥事法第一○三條。
切割式藥品管理已令人搖頭,衛福部還打算讓人本照護的藥師分兩種,藥師管人民用西藥,中藥師管人民用中藥。
我要說的是,身體只有一個,不會分中藥/西藥;切割式的藥食科學不科學,在身體會造病;不要相信西藥有毒/中藥安全這回事,藥就是毒,用藥要依賴藥師;不懂得讀身體的人沒有資格照顧我的身體,要相信正規藥學教育才能產生懂得讀身體的藥師;「人吃東西」這件事應從產品管理轉型到人本的風險管理,以及預防風險的環境管理;建構安全藥食環境的責任在政府。
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請為自己的身體站出來,翻轉藥政管理亂源,廢除藥事法第一○三條;翻轉一國兩制的施政,中藥若是藥,就該併入食藥署統一管理;藥師只有一種,不要讓「中藥師」立法,用兩種藥師管理卻戕害我的身體。
◆ 109億!結腸直腸癌 最燒健保錢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98385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5-06-17
健保署公布去年十大癌症醫療支出統計,以結腸直腸癌支出一○九億元最高,其次為肺癌及乳癌,皆破百億元;肝癌、白血病與非何杰金淋巴癌因有單價較高的治療新藥納入給付,藥費攀升,白血病每人年平均醫療費用卅四萬元。
癌症醫療費用逐年攀升,健保署統計,去年癌症醫療支出共七百八十二億,藥費約兩百九十四億,占全年健保藥費總支出兩成。依近三年平均成長率來看,癌症醫療支出成長百分之五點八、藥費成長百分之六點九、就醫人數成長百分之四點八。
近三年,肝癌藥費成長率百分之廿點四,成長率最高,非何杰金淋巴癌與白血病藥費成長也分別達百分之十三點七、十一點九;其中白血病每人年平均藥費高達廿二萬,年醫療費用卅四萬,較其他癌症高出許多;結腸直腸癌、乳癌就醫病人數多,但治療方式穩定,藥費成長持平,約百分之三至五。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研究員陳尚斌說,藥費成長率高,是因近年有單價較高的新藥納入給付,如肝癌標靶藥物「蕾莎瓦」每顆要價千元、淋巴癌注射劑「普癌汰」一劑上萬元。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大內科部主治醫師楊培銘說,肝癌若能早期發現,可開刀或電燒治療,但許多癌症確診已是晚期,須搭配藥物治療,藥費支出也會增加。他建議落實慢性病追蹤與癌症篩檢,降低病患痛苦,也能減少醫療支出。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說,癌症新藥藥費動輒數十萬或上百萬元,新藥有延命希望,但病患恐無力負擔。她認為,健保納入新藥對病患助益大,但不可能全納入,希望健保資源重整,讓真有需要的人獲得幫助。
※ 相關報導:
* 天熱補充水分不足 急性攝護腺炎上身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0128
臨床發現,天氣熱、出汗多、水分流失速度快、加上水分補充不足,很容易引起攝護腺炎感染,預防方法為一天至少要喝2000cc以上的水,不要憋尿、時常排尿。
急性攝護腺炎又稱急性前列腺炎,主要由細菌侵犯攝護腺所致,臨床表現為發熱、惡寒、尿道灼熱感、睪丸、腹股溝、會陰部疼痛不舒服,伴有排尿不暢、暫時的性欲低下及性交疼痛等現象。
吃蔬果純素 可減重不易復胖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0391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2015-06-18
吃素能不能減重是許多愛美民眾的疑問,義大醫院家醫科醫師黃如薏引用歐美12篇研究、1000多個樣本隨機對照實驗,發現吃蔬果等純素,4個半月約可減重2公斤且不易復胖,這項研究最近獲美國一般內科醫學期刊(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採用。
黃如薏去年到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發現肥胖在美國很嚴重,肥胖的比率已達4成,她嘗試引用歐美12篇研究、1151個樣本追蹤9到74周,發現吃純素有助減重,吃素4個半月到6個月可減2公斤到2.5公斤。其中吃純素比吃奶蛋素的減重效果更佳。
營養師徐婉玲說,國內素食不乏以豆製品做成類人工葷食,因過度調味、加工,以致欠缺好的蛋白質來源,有些為了提高香氣,使用棕櫚油、椰子油油炸或以糖醋等方式烹調,以鹽醃漬,都不適宜。另素食者也別把蔬食當主食,太高纖反而會讓鈣、鐵等營養流失。
◆ 6種美味 煮熟營養打折扣
http://udn.com/news/story/7266/999606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16日電 2015-06-18
烹煮有助軟化食物,使腸胃消化更順利。但是烹煮會影響某些食物的養分和化合物。能夠生吃的食物,還是盡量生吃,以免破壞營養,而這六種食物生吃營養價值最高。
綠花菜。綠花菜不但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鈣、鉀和蛋白質,還有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具有抗癌、降血壓和改善心臟健康的功效。研究發現,與食用熟綠花菜的人比起來,生食綠花菜的人吸收蘿蔔硫素的速度較快,分量也較多。其實蒸或烤綠花菜,不會使蘿蔔硫素大量流失,但是煮就會流失達70%。
椰子。生椰子所含的養分遠多於乾椰子,研究發現,天然椰子水相當於運動飲料,因為具有添加水分的功用,而且含有大量電解質、鈉、鉀和鎂。乾椰子或加糖椰子不含這些養分。
水果。水果乾常當作零食吃,但其養分不如新鮮水果。水果經過乾燥後含有更多糖分,所以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增加,但水果原有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卻流失。
大蒜。大蒜若未煮過,人體能吸收更多它所含的大蒜素(allicin),這種物質有益健康。蒜頭煮過會使形成大蒜素的一種酵素停止活動。研究發現,每周吃兩次以上生蒜頭的人,患肺癌的風險較低,顯示蒜頭也許可作為防癌物。
洋蔥。洋蔥除了也含有大蒜素以外,還有生物類黃酮槲皮素(quercetin)。但是洋蔥煮過後,就沒有抗癌酵素。研究發現,洋蔥汁所含的硫磺化合物和抗氧化物,具有許多健康益處,例如抗肺癌和攝護腺癌,而吃生洋蔥有助你獲得這些益處。
紅甜椒。紅甜椒所含的維他命C,為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50%。國家衛生總署警告,烹煮超過華氏375度,會分解紅甜椒的養分。維他命C對熱敏感,接觸高溫、光和空氣就會開始分解。若想煮甜椒,用少量油迅速煎或烤,以保存維他命C。
※ 相關報導:
* 生脈飲補氣 吃苦助瀉火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0127
24節氣之一「夏至」(6月22日)將至,代表一年中陽氣最旺,身體的陰陽寒熱也會跟著改變,不妨趁此適度的調養,以保健康。
根據中醫五行學說,夏天屬火,人體很容易上火。當體內熱火旺盛時,首當其衝就是咽喉,所以會有痰、咽喉痛牙齦脹、口乾、口臭、口苦,甚至出現眼睛乾澀、頭腦昏沉、倦怠乏力。
◆ 牙齒矯正3D化 揮別大鋼牙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8000735-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8日 04:10 盧金足/台中報導
矯正牙齒不必再戴亮晶晶的「大鋼牙」牙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齒顎矯正科與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合作,利用3D列印的技術產出模型,製作透明牙套,讓矯正治療更美觀、更舒適、更無形。
中國附醫牙醫部齒顎科主任余建宏表示,傳統矯正治療,多搭配矯正器與矯正線的使用,精準控制牙齒移動,現在牙科數位化,藉由科技輔助,幫助病人在更理想舒適的狀況下,進行牙齒矯正治療。
余建宏提醒,如果戽斗愈早矯正愈好,一般咬合或齒列不齊,12歲展開治療也是適合年齡,但「透明美」牙套使用因人而異,傳統鋼製牙套,年輕人喜歡酷炫的彩色感,不盡然都排斥戴矯正器。(中國時報)
◆ 十大死因 癌症連33年榜首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0610
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吳佳珍/台北報導 2015-06-18
衛福部昨天公布民國一○三年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卅三年蟬聯榜首,去年全台死亡人數十六萬二千九百一十一人,平均每三分十三秒就有一人死亡,死亡時鐘較前年快了十一秒。
去年因癌症死亡人數達四萬六千零九十四人,比前一年度多出一千三百零三人,占約所有死亡人數三成,平均每十一分廿四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癌症死亡時鐘較前年撥快廿秒。癌症中以食道癌死亡率飆升最多,衛福部國健署推論,可能和國人抽菸、飲酒和嚼檳榔的習慣有關。
一○三年死者平均年齡七十一點八歲,較九十三年增加四點二歲,最令人折壽的疾病死因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年齡中位數僅五十八歲,其次是事故傷害的五十九歲、接下來是惡性腫瘤,六十九歲。
衛福部統計處長陳憫表示,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癌症居首,接下來分別為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等;和前一年相較,肺炎和糖尿病順序對調;自殺則居第十一名,已連續五年掉出排行榜外。
至於十大癌症死因排名,第一是肺癌,其次依序為肝癌、結腸直腸癌、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胰臟癌、食道癌及子宮頸癌。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楊慕華指出,食道癌患者每年都增加,許多患者同時罹患食道癌及口腔癌兩種癌症,民眾若體重下降、吞嚥困難,同時是癮君子或紅唇族,應趕緊就醫檢查。
※ 相關報導:
* 十大死因統計/高齡化 死亡人數增加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0611
衛福部公布一○三年十大死因統計,去年死亡人數為十六萬二千九百餘人,較前年增加百分之五點五,與人口高齡化有關。死亡人數增加八千多人,其中八成二為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八十五歲以上者逾五成。
◆ 量產稀有人蔘皂甙 台技術領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8000176-260210
工商時報 2015年06月18日 張秉鳳
人蔘皂甙(Ginsenoside,Ginseng Saponin)為人蔘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許多人蔘皂甙均有其特殊生化活性,故引起科學界研究的熱潮,目前已發現有50幾種不同的人蔘皂甙結構。人蔘皂甙是一種固醇類化合物族群,皂甙類化合物(Glucosides,Saponines)是指由醣體(一個或多個)與甙元(三甙或甾體)結合而成,屬於配醣體類型的天然化合物,由於此類化合物於水中易起泡故又稱皂甙。常見的人蔘皂甙包含Rb1、Rb2、Rb3、Rc、Rd、Rg3、Rh2及醣甙基PPD,二醇類皂甙Rh2、Rg3等,僅在人蔘屬植物中可發現到。
每種皂甙功能獨特,在天然人蔘含量稀少,取得不易,且純化、轉化成本高,價格不斐。其中人蔘皂甙Rh2、Rg3、及特殊皂甙更屬於稀有之高價皂甙,在紅蔘中含量僅為0.001%、0.03%,而特殊皂甙屬於人體腸道菌代謝人蔘產物,並不存於任何人蔘中,其價值更是珍貴。
隨著生化科技的發展,生物製藥在原料製造及新藥開發等高科技應用上日益重要,包含發酵工程製藥、甙工程製藥、基因工程製藥及細胞工程製藥,甚至已取代許多傳統的化學合成方法,尤其發酵工程製藥已成為生物製藥技術中最被看好的熱門領域,但如何正確地找出適當的發酵菌,乃是微生物發酵工程的首要關鍵。
台灣某生技公司成功開發出低生產、低原料成本、高純度的人蔘皂甙專利技術,可將富含人蔘皂甙Rb1、Rg1及Rb3的原料經真菌發酵轉變為「稀有皂甙」,成功發展出領先且可大量生產「稀有皂甙」的專利新技術;這些技術結合替代原物料的萃取、發酵真菌的優選、固體發酵、高效管柱層析、液相離心層析等關鍵技術,已可大量生產各類人蔘皂甙,廣泛應用於飲品、食品、保健食品、處方藥、針劑及新藥開發等用途,極具經濟價值。(工商時報)
到院生產…啊!寶寶不在肚裡?
http://udn.com/news/story/6810/1003795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廣州19日電 2015-06-20
廣東晨光農場醫院婦產科醫護人員近日見證一起極具戲劇性的事件:廉江安鋪鎮三角田村一對夫妻來到該院產科生孩子,而令人吃驚的是,經檢查寶寶居然不在產婦體內,而是掉在趕往醫院的路上。
湛江日報報導,該院醫生梁翠映轉述,當天深夜,李姓丈夫騎著機車載著戚姓產婦趕到醫院,產婦到院時褲子已有大量滲血,正當接生醫生準備助產時,卻發現部分臍帶與胎盤外露,寶寶卻不知所蹤。
丈夫聽到消息後驚呆了,說「自己根本沒停車過,孩子怎麼不見了呢?」反倒是躺在產檯上的產婦叫道,「生了,生了,早生了!」
醫生猜測,可能孩子在趕來醫院路途中生了下來,掉在路上了。
據報導,梁翠映立即讓李姓丈夫駕著摩托車原路折返找尋。在距離醫院約3公里的新村到坑籠村路段時,醫護人員發現路邊停靠著兩輛車,三名中年男子圍在一起。李姓丈夫見狀,停車上前一看,見一滿身血污的新生幼嬰在路邊上躺著。李某三步並兩步彎腰抱起幼嬰。「哇」,幼嬰突地哭喊了起來。醫護人員即時下了車,趕緊上前幫助救護嬰兒。
一個穿白襯衣的男子說,他駕車經過該路段時,發現路邊的男嬰,為防止過往車輛輾壓到嬰兒,他和隨後的幾名司機保護現場。
嬰兒到底為什麼會離奇落在路邊?報導指出,據李姓丈夫事後回憶,當晚他用摩托車載著妻子趕往醫院途中,妻子曾在半途中大嚷「要生了、生了!」,但他完全沒想到妻子會在摩托車上分娩,只一心趕往醫院,所以他沒有停車而是繼續往醫院急奔,誰料妻子竟然會在車上分娩了。
馬路顛簸「臍帶震斷了」
醫護人員分析,途中孩子已經排出產婦體外,由於馬路顛簸,嬰兒身上和母體相連的臍帶震斷開來, 嬰兒順著產婦褲腳落在腳跟上,並順勢落在路邊。
報導指出,男嬰撿回小命之後活潑健康,眼神靈活圓動。男嬰的皮外傷,也無大礙。李姓丈夫將孩子抱在懷內,感激地對醫護人員說:「真是多虧了醫生,還有路上的好心司機,幫我找回了孩子。」
◆ 頻低頭滑手機 恐頭痛一輩子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5419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19日電 2015-06-21
從事新聞工作的艾斯特斯(Adam Estes)頭部開始劇痛時,他很擔心得了腦瘤,想不到問題卻出在他的智慧手機。
艾斯特斯描述他頭痛得彷彿受到熱鐵棒重擊,疼痛的電流擴散到整個腦部。他到神經科求醫,醫生診斷他得了枕部神經痛,也就是從頸椎通到頭頂皮膚的神經受到壓迫或發炎,導致類似頭痛或偏頭痛的症狀。
「每日郵報」報導說,為了確定病因,醫生詢問他是否從事任何可能對頸部肌肉造成壓力的活動。他突然想到說:「會不會是使用智慧手機?我一直低頭看手機。」
醫生覺得這是最可能的原因,並表示「我當了十年神經科醫生,而自從智慧手機開始風行,這種病例急劇增加」。
艾斯特斯透露他經常用手機閱讀、玩遊戲和回覆電郵。
事實上,最近的研究發現,頭部彎曲60度看手機屏幕,會對頸椎造成60磅重的壓力。頸部經常承受額外壓力,會導致提早磨損。
研究人員也發現,頸部彎曲角度愈大,脖子受到的壓力就愈大:彎曲45度會增加49磅壓力,彎曲30度即增加40磅壓力,彎曲15度也會對脊椎增加27磅壓力。
艾斯特斯剛對診斷結果鬆了一口氣,卻又赫然獲悉枕部神經痛無法根治,治療只能控制疼痛。
醫生在他的頸部注射類固醇和麻藥,痛得他幾乎昏過去。這些針劑能夠阻斷頸部神經作用以消除頭痛,可是頭痛經常復發,必須一再打針。
醫生也教他作瑜伽和按摩,協助消減頸部緊張壓力,並警告他避免低頭看手機。
◆ 美研究:每月連5天少吃1/3 凍齡延壽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90947
自由 2015-06-20
另類飲食法 3個月見效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還在尋找凍齡延壽的秘方嗎?答案可能很簡單,不僅完全操之在己,而且偶一為之即可。美國最新研究發現:不須完全不吃,每月只要連續五天讓吞下肚的熱量少約三分之一或一半,三個月後就能提高免疫力,同時降低體脂肪及體內與老化、癌症、糖尿病、心臟病有關的生物指標。但專家提醒,另類飲食法依舊不能通用於普羅大眾,建議經醫師背書後再進行。
過去早有研究指出,短期禁食的「斷食療法」有助健康,但對多數人而言,這項指南不切實際且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專精老人醫學與生物科學領域的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倫果(Valter Longo)領導之研究團隊因此發展「模擬斷食特殊飲食法」(Fasting Mimicking Diet,FMD),這項研究成果刊登於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十八日出版的學術期刊《細胞代謝》。
根據實驗設計,受試者採取FMD的連續五天期間,攝取熱量較平日減少卅四%至五十四%,另添加維持生命所需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倫果研究團隊先以酵母和不同年齡的老鼠做實驗,發現受試老鼠每月兩次、每次四天禁食後,健康效果顯著,骨骼、肌肉、肝臟、腦部和免疫細胞都有再生跡象。
免疫力提高 病痛可減少
之後參與人體試驗的十九人,第一天攝取一○九○大卡(蛋白質十%、脂肪五十六%、碳水化合物卅四%)、第二至第五天則為七二五大卡(蛋白質九%、脂肪四十四%、碳水化合物四十七%),當月其他日子回歸平日飲食。如此周而復始三個月後,受測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與老化的生物指標和體脂肪皆降低,「第一型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更大幅減少廿四%;正常吃喝的其他天,血糖濃度也比過去減少六%,足見FMD「後續效應」持續。
非人人適用 先問過醫師
倫果指出,FMD可使與成長、老化息息相關的IGF-1分泌降低,體內的幹細胞會重新啟動,身體因此進入「凍齡模式」。已身體力行做比較的他掛保證,FMD比傳統斷食更安全簡易,有望成為全球第一長壽健康大法,若身體狀況合適且經醫師許可,每三至六個月可進行一次;但他也提醒,注射胰島素等相關用藥患者及身體質量指數(BMI)低於十八者,不適用FMD。
※ 相關報導:
* 長壽「藍區」吃什麼? 百歲人瑞多10倍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03778
住在日本沖繩島、義大利薩丁尼亞島(Sardinia)、希臘伊卡里亞島(Ikaria)、哥斯大黎加尼科雅半島(Nicoya)、加州洛馬林達(Loma Linda)的人,有個特別的共同點:他們活到百歲的比率,比普通美國人高十倍。
十年前,作家布特納(Dan Buettner)與國家地理雜誌和一組科學家合作,探索這些名為「藍區」(Blue Zones)的長壽地區。布特納的最新著作「The Blue Zones Solution」審視這些居民的生活習慣,特別是他們怎麼吃。以下是各地區的長壽秘訣,你也可以每天實行....
◆ 成人喝母乳加強肌力、治癌? 小心藥、毒下肚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3782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18日電 2015-06-20
把母乳當做成年人保健品在網路上買賣已蔚為風潮,而且就像許多網路風潮一樣,這是半真半假的健康說法、錯誤的科學觀念、貪婪和盲目追隨的次文化,共同形成的完美風暴。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說,網路上充斥著把母乳稱為「超級食品」或「液體黃金」的論調,宣稱母乳比牛奶和其他奶水更容易消化,能夠加強免疫力,也能協助練健美的人加強肌力,甚至能夠治癌。
但是,醫生說,這些所謂的「利益」根本胡說八道,在網路上購買母乳更是危險。
母乳對嬰兒確是充滿營養的食品,因為母乳完美的結合協助新生兒發育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維他命和碳水化合物。但是,這對成年人卻不適用,因為母乳在嬰兒腸道的分解方式,與在成年人的消化系統不同。
對於成年人,母乳的蛋白質含量還比不上牛奶。此外,母乳的成分會隨著嬰兒成長而改變,因此營養組成也不同。
網路上出售的母乳,也會隨著提供母乳的婦女的飲食而異。服用處方藥、使用毒品、喝酒的婦女,分泌的母乳也會含有這些物質。她們如患有肝炎、愛滋病和梅毒等傳染病,病毒也可能隨著母乳傳染給食用者。
雖然在網路上出售母乳的婦女,會提供她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資料,卻未必透露這些細節,或不知道自己帶有病毒。
最近一項研究也發現,在網路上購買的102份母乳,有11份摻了牛奶。研究人員也發現母乳如未適當消毒或妥善存放,可能受到細菌汙染。這對免疫機能受損的人特別危險,想用母乳治癌的人更不應輕試。
投入無國界看見醫療環境/台灣制度雖健全 醫師專業不被看重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91194
自由 2015.06.21
記者林惠琴、吳亮儀、吳欣恬/專題報導
「全世界沒有幾個地方像台灣一樣容易找醫生」,無國界醫生趙鈞志說,相較台灣醫院暴力事件頻傳,在南蘇丹,當地人們知道有免費醫療,也會有一些人帶著小病上門,但遭拒絕後,就摸摸鼻子走了,不像台灣可能會因為「權利」觀點而出現醫病大吵的景象。
趙鈞志認為,問題不是出在病人,而是制度,讓台灣的患者將一切醫療視為理所當然。比起世界大部分地區,就算是在台灣最偏僻的鄉間,仍然算是便利。
另一名無國界醫生謝岳哲,曾跟隨前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柯文哲學習急診重症治療,在阿富汗行醫回台後重返醫院。他感嘆,在制度完備的台灣醫療體制下,醫師的專業反而不被看重,「無國界醫生」前線服務時,只要醫生們認為是對環境、醫療有助益的事,組織都會支持,但在台灣反而處處受限,「對的事情反而難做」。
現任無國界醫生組織的香港主席劉鎮鯤出身台灣,在榮民總醫院取得麻醉專科醫師執照後,曾旅行九個月,從亞洲最西邊的土耳其伊斯坦堡,經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西藏一路到歐亞大陸東邊臨海的中國上海。
他回憶,以前在榮總唯一一間有窗的開刀房,看著窗外大晴天,總會想著「天氣這麼好,我為什麼在這裡」?但在非洲的開刀房卻想著「天氣這麼好,還好我在這裡」!
劉鎮鯤說,參與無國界醫生和台灣的醫療環境不佳無關,而是和個人意志、個性特質和生涯規劃較有關,就他個人而言,一樣是從醫,參與無國界醫生讓他開心很多。
※ 相關報導:
* 沒有道路、醫院、學校,什麼都沒有/無國界醫生前進戰區 冒險搶命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91192
無情戰火依舊肆虐第三世界,「政府軍」、「反叛軍」、「部落間的戰爭」此起彼落,平民生命飽受威脅,公共衛生和醫療環境惡劣讓「活著」變得更艱難。來自世界各地的「無國界醫生」自願冒險到戰區、嘗試拯救生命;台灣也有幾名年輕醫師自願踏入戰區,在惡劣環境下進行人道醫療救援。
◆ 桃園中小學 72校鬧校護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9000488-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9日 甘嘉雯/桃園報導
疥瘡竟在校園流行!過去常發生在臥床長者身上的疥瘡,竟傳給國中生,桃園市議員萬美玲指出,染病的都是球隊隊員,原本是1名同學身上染病,另1同學去他家住,接觸軟墊等物品,因此擴散傳染,休假中的校護無意間發現才趕緊處理。
「疥蟲疑似藏在榻榻米、棉被、跳墊、衣服等地方,由於疥瘡會出現在鼠蹊等潮濕等部位,家長一度以為孩子得性病...」萬美玲指出,校護除要處理這些事,還要處理學生受傷等事務,根據《學生衛生法》第7條規定,學校40班以上須設1個校護,但桃園市國中小卻有83校超過40班,僅11校完成第2名校護,尚有72校待補。
衛生局指出,感染疥瘡不需通報,協調病媒防治業者進行化學防治,並與教育局一起完成學生衛生教育宣導。
萬美玲指出,桃園共有3間國中學生染疥瘡,要求衛生局及教育局必須要持續追蹤情況,至於校護仍有72校未補足或身兼數職,桃園區內地狹人稠,學生平均活動空間小,意外、疾病等常態性保健工作多,1名校護壓力太大,恐怕也只能先依賴志工媽媽協助,以桃園區中山國小為例,99班的大校要仰賴1、2人,恐怕負擔過重。
她說,校護人數嚴重不足,甚至還兼學校營養師、會計,要求教育局補足人力。市長鄭文燦指示教育局長高安邦,將檢討校護比例情況,並且嚴格禁止兼任其他工作。(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染腸病毒不停課 稽查…要童躲起來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2676
夏季進入腸病毒高峰期,桃園市龜山區某幼兒園傳出學童染腸病毒,不僅未依規定停課,衛生局人員到場稽查,幼兒園老師還將學童引導到無人教室裡,企圖製造停課假象,規避稽查。
對此,園方向衛生局人員喊冤表示,家長無法請假,孩子沒有人帶,才送到幼兒園,他們也只能接受。當時6名學童是被帶到3樓教室拿東西,否認將學童鎖在教室內,規避查緝。
◆ 熱感冒誤為中暑 刮痧反加重不適感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91012
自由 2015-06-20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天氣超熱,台北市高溫創今年新紀錄,許多人在戶外曬完太陽,馬上就進入室內吹冷氣和喝冰水,結果出現頭暈、身體不舒服的症狀,誤以為是中暑,但刮痧卻沒效;中醫師指出,體溫調節能力差的人容易「熱感冒」,卻常和中暑搞混。
中醫師公會秘書長柯富揚指出,這類「熱感冒」症狀常被誤以為是中暑,卻沒想到吹冷氣、喝冰水、刮痧等散熱行為,反而會加重不適感。
柯富揚解釋,中暑、熱衰竭的症狀是全身大汗淋漓、快休克的感覺,但「熱感冒」卻是流汗流不太出來,但體溫高又頭暈、身體不舒服,兩者有些差距,卻又常被搞混,例如頂著大太陽一段時間後回家,一進門就開冷氣、喝冰水,會導致毛孔收縮、體溫調節不良,幾個小時之後就開始有頭痛、頭暈、不舒服症狀者,就是「熱感冒」。
柯富揚建議,遇到這種症狀要趕快離開冷氣房,別喝冰水,要「清熱利濕」。若吃中藥可建議三仁湯、銀翹散,或喝薏仁湯調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高偉峰也建議,現在天氣太熱,很容易就中暑了。常有民眾到戶外爬山發生中暑,建議若是短程的爬山行程,可多帶水和運動飲料,若是長程就要帶點鹽,避免體內的鹽分流失太快。
高偉峰說,天氣太熱和濕氣重,就容易引發中暑、熱衰竭和熱痙攣,別在太陽下曬太久,若全身大汗不止,就要注意身體狀況,很可能是中暑前兆。
※ 相關報導:
* 苦夏甜起來 宜多吃番茄、柿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1000840-260307
....苦夏不是病,只是一種狀態,不嚴重的沒必要吃藥,從飲食上做適當調理就會有良好的效果。從飲食角度分析如何預防苦夏現象的發生。
夏季是火熱的,心臟也是紅色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五色對五臟,心臟需要和它顏色相近的紅色系的食物來保養,比如番茄、杏、柿子等。
可人們的習慣是夏天喜歡吃一些冷的食物,感覺很爽,但從實驗結果和現實生活中會發現,人在熱的時候喝熱水更容易給身體降溫,是因為冷的東西給身體的信號是冷,毛孔和汗腺都會收縮,導致汗液分泌減少,身體自然降溫會慢下來,人在爽過之後會覺得更熱,所以夏季養心,不宜喝冷飲。
而喝熱水讓人迅速出汗,這反而能夠自然地給身體降溫,人會覺得很涼爽很舒適。
再來看一下睡眠問題。現在人們吃地精細,粗雜糧的攝入量低,導致纖維素、維他命B族的損失越來越大,纖維素對人的睡眠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維他命B族中的B1對人的神經調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攝取充足,罹患抑鬱症的可能性就會很小,幾乎所有的維他命B族成員都參與身體的能量代謝,如果不足,能量代謝就會出問題,導致身體出現低熱。接下來是腸胃的問題。沒有食慾實際上是因為腸胃蠕動慢了,消化不好,運化不良。
大自然的神奇也在於此,夏天是水果和蔬菜最豐富的季節,水果和蔬菜中富含膳食纖維,它們能夠促進腸胃的蠕動,降血糖,降血脂,最重要的是,它們的口感都很好,讓人們百吃不厭,水果的甜讓人產生愉悅感,心情會更加美好,所以每天吃一個拳頭大的水果,5百克左右的蔬菜是很必要的。還需要說明的是,心態很重要!
* 芝加哥爆發致命性腦膜炎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005110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芝加哥公共衛生局(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等單位,19日聯合提出緊急呼籲表示,大芝加哥區已經出現六起男性罹患流行性腦膜炎(meningitis)病例,其中一人已經死亡,由於該疾病好發於與同性發生性關係的男子,同性戀以及雙性戀的男性,應盡快施打流行性腦膜炎預防針,以防範疫情擴散。
◆ 黏著劑替代縫線 傷口癒合不留疤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2436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2015-06-19
開刀必須使用手術縫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輔導業者研發替代手術縫線的「高度組織黏著劑」,型態類似凝膠OK繃,能讓皮膚傷口癒合,不留疤痕。
食藥署醫妝組科長林欣惠表示,高度組織黏著劑在國外非常盛行,台灣的生技公司經食藥署輔導,成功研發國產的組織黏著劑,且部分技術還有專利,直接塗抹在皮膚上,就能讓傷口癒合,且黏著劑還能讓體內自行代謝。
除了高度組織黏著劑,食藥署還輔導甲狀腺超音波電腦斷層系統,可準確偵測甲狀腺結節或腫瘤位置,若試驗順利,未來有助減少誤診。
另外,MRI核磁造影引導聚焦超音波熱治療,先以核磁共振鎖定腫瘤位置,利用超音波聚焦引起熱能,治療腫瘤,目前已針對子宮肌瘤進行人體試驗,若試驗成功,未來將能擴及乳癌及肝癌等治療。
林欣惠表示,過去衛福部對於醫材的發展,比較被動,都要等到業者辦理許可證時,才介入輔導,很多時候業者因為研發的產品不符合法規,最後許可證申請出問題,以致打退堂鼓,食藥署現在已從研發開始就介入輔導,一路輔導到取得許可證,目前已有九款醫材,正在接受食藥署的輔導,希望能讓台灣業者也能闖出一片天。
女大生子宮萎縮 疑因營養失衡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7642
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2015-06-22
一名就讀營養系的女大生力行減重,所有食物水煮,少碰肉類,結果因經期失調就醫,檢查卻發現所有指數都正常,但子宮縮小跟國小女生一樣,經三個月調養才復原。
高雄市阮綜合醫院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李永全說,這名女生只有卅九公斤,但氣色、活力都不錯,她的腦下垂體荷爾蒙、甲狀腺、泌乳激素等可能影響月經的指數,全都在正常範圍。
但女學生正值生育年齡,子宮正常直徑應有四公分,超音波顯示女學生子宮萎縮至兩公分大小,已進入早衰期,研判營養攝取失衡,經三個月調整飲食與治療,才將子宮重新「養大」。
這名女大生對減重減到停經,被醫師警告子宮早衰,感到很驚訝,表示在學校上營養學課程,認同老師理論,決定「有意識」選擇自己吃的食物,飲食力求清淡,但也兼顧營養。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宋侑璇表示,若體脂率太低還限制油脂及蛋白質攝取,會造成皮膚、血液或免疫系統失衡。
宋侑璇表示,許多人對減重有錯誤迷思,以為不吃油、不吃肉就可以瘦;她曾碰過不少減重的女生,有人的確體脂率偏高需要調整飲食內容,但也有人已過度減重,不利健康。
◆ 智利92歲婦 肚藏2公斤石胎50年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06776
世界日報 法新社/聖地牙哥20日電 2015-06-22
醫療消息人士表示,智利一名高齡92歲老嫗接受例行檢查後,發現體內有個胎死腹中至少50年、已成乾屍的死胎。
這名老婦因跌倒送醫治療,醫療人員在她體內發現有個近2公斤重的死胎。
X光顯示,這個死胎約7個月大,但未對這名女性構成任何不適。這種罕見現象稱作「石胎」(lithopedion),是腹腔妊娠的結果,發生於胚胎在懷孕過程中死亡,在子宮外鈣化。
醫學史上僅有數百個石胎案例,懷著石胎的婦女可能當初不知懷孕,或自認已流產,通常要到數十年後才會診斷出來。
這名老婦在醫院接受檢查後,已於數小時後回家,並未進行移除手術。
另外,曾有一名摩洛哥婦女因胎兒死後不敢剖腹取出,直至2013年才因腹痛取出留在體內已46年的石胎。
※ 相關報導:
* 飲食口味重 陸胃癌年增冠全球 喜食熱燙、醃漬食品 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占全球42%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2000798-260301
大陸年增胃癌病例達40萬人,有醫師指出,這可能跟民眾喜歡吃熱燙、醃漬及高脂食物有關。大陸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占全球42%,胃癌年增率高居世界首位,不良飲食習慣是否真是主因,也引發全球醫界重視。
在大陸街頭小吃中,麻辣燙、燒烤、滷味是前3名最受歡迎的小吃,有許多知名攤位還賣出了知名度,搞出全國連鎖品牌。這些食物的共同特點就是重油、重鹽、重口味。
◆ 救四眼小田雞 3C產品加警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2000338-260114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22日 廖珮妤、陳瑄喻/台北報導
國民健康署為搶救學童惡視力,推動3C產品加註警語,7月試辦,明年1月1日全面上路,不只手機、平板,包含所有電視、電腦螢幕、掌上型遊戲機、顯示器等產品,未來都須註明「使用過度恐傷害視力」9個字。目前有三星、小米、華碩、LG、BenQ等11家業者響應;至於在國內市占率高的iPhone,蘋果公司則尚未表態配合。
以身作則 父母先戒低頭癮
國健署日前訂定「建議3C產品加註警語行政指導原則」,已發文NCC、經濟部標檢局等單位,要求業者配合辦理。官員坦言,行政治導原則只是「呼籲、鼓勵」,並無強制力,也沒有罰則,若要強制規定,只能修法。
國健署指出,目前有三星、小米、華碩、LG、BenQ、Gsmart、東洋行動、Kolin、InFocus、訊崴、OPPO等11家業者響應,諾基亞、台哥大、聯想、SONY、任天堂、飛利浦、宏達電與宏碁,則研擬辦理跟進。
台灣小米公司表示,目前僅有台灣要求在產品背面加警語,不像其他國家,生產完直接出貨即可,台灣的產品須額外再請工人貼貼紙,對公司來說確實是一筆負擔,但基於配合政府,7月以後生產所有手機及平板電腦都會加註警語。宏碁公司表示,目前警語貼紙都已準備完畢,7月1日政策上路後,即會配合。
大廠蘋果公司由於在台灣沒設點,鄰近國家僅日本、大陸、香港才有直營店,醫界推估,蘋果產品若要配合台灣的相關法令政策,恐要年底過後才有可能。
根據指導原則,不只民眾常用的手機、平板、筆電納管,所有只要具有面板或顯示器的產品都須標警語,包含家裡的電視、監視器螢幕,及許多小朋友愛玩的掌上型遊戲機。
國健署簡技施靜儀說,建議標示的包含警語及注意事項,警語可用貼紙、烙印等方式顯示在產品本體、說明書、外包裝3處。民眾未來買的手機上,會有一張字體長寬超過2毫米的警告貼紙。而注意事項則是要印在說明書、外包裝上,須有「使用30分鐘請休息10分鐘」、「未滿2歲幼兒不看螢幕,2歲以上每天看螢幕不要超過1小時」兩句警語。(中國時報)
一張嘴削十億 醫材新兵騙很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3000359-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23日 蕭博文/台北報導
兆良科技負責人羅栩亮涉嫌虛偽操作結盟歐洲醫材大廠Chirana Group題材,另宣稱與宏都拉斯簽署跨國合作備忘錄,靠著盛大記者會與斯洛伐克駐台代表到場加持,營造前景看好假象,再找投顧公司喊盤,吸引民眾砸錢購買其未上市股票。羅栩亮因滯留奧地利未到案,本報昨晚致電,他回應「人在國外,不方便接電話」,隨即掛斷。
借錢驗資 空殼公司灌水
台北地檢署接獲兆良離職員工檢舉信追查,發現兆良只是空殼公司,更無廠房、設備、產品,全案恐怕只是一場騙局,昨指揮調查局中機站搜索兆良科技、兆乾國際開發、習拿納生醫等11處、約談14人,依違反證券交易法、公司法與詐欺罪嫌偵辦。
羅栩亮因滯留奧地利未到案,其擔任兆良董事的妻子、華航空姐林美雲辯稱名下股票均由丈夫處理,不過問公司營運,最後檢方諭令林女15萬交保,其餘兆良董事、金主、投顧業務員,各以3到30萬元不等金額交保。
成立於2011年的兆良科技,宣稱專攻拋棄式微創腹腔鏡手術器械等醫療器材。但檢調查出,羅栩亮以200萬元成立兆良,靠著翟姓、王姓金主挹注,以借錢驗資將資本額灌水到3億元。
6大投顧喊盤 股價6字頭
兆良對外宣稱,與歐盟百年醫材大廠Chirana Group攜手合作,多年來分別引進三大創新醫材,包括數位元影像系統工作站及各式遙控器、病房監控系統與高階醫療設備以及全球首創的 「微創手術」技術。
羅栩亮甚至對外透露,已接觸北京軍系三甲醫院,可望搶食10億人民幣,還與宏都拉斯簽署為期3年、新台幣200億元的跨國醫療合作備忘錄。
兆良去年1月即宣稱日後將興櫃,以每股65至67元透過6家投顧公司販售1000萬股,獲利達6億多元。去年7月,兆良與宏都拉斯簽訂備忘錄後,又發行新股1337萬股,以每股25元價格開放認購,獲利3億多元。檢調指出,每家代銷投顧公司,抽佣便高達800萬之譜。
不惜血本 大飯店辦法說
在兆良科技發布的新聞照片,最常出現的就是「台北醫學大學」,包括去年1月CHIRANA GROUP董事長、執行長訪台,參訪了台北醫學大學,同年10月北醫大也回訪了CHIRANA GROUP,甚至連北醫大和斯洛伐克國立醫學院締結為姊妹校,都是羅栩亮牽的線。去年北醫大也與兆良合作一個健康手錶的案子,北醫大附屬醫院也在今年造訪昨天被搜索的習拿納生醫。
羅栩亮選在遠企大飯店、寒舍艾美酒店舉辦法說會、記者會,更找來斯洛伐克駐台代表Mr. Michal Kovac見證,北醫大教授蘇正堯也成為跨國醫療備忘錄簽署代表,形同讓外國使節、教授背書,更增添投資客信心。
垃圾股 只賣收垃圾的人
但檢調查證,羅宣稱的合作案不是胎死腹中就是不了了之。檢調懷疑,斯洛伐克駐台代表、北醫大教授蘇正堯可能都是誤入羅的圈套而出席記者會,整個故事宛如台版「華爾街之狼」,把不值錢的垃圾股票,以一個編好的故事,高價賣給相信這個故事的投資人。
檢調查出,羅栩亮目前滯留奧地利未歸,並已經事先訂好明(24)日返台班機,研判羅返台機率高。不過,本報昨電話聯絡上羅栩亮,他稱「人在國外,現在不方便接電話」,隨即掛斷電話。檢調目前已凍結其資金,並追查是否將資金洗錢到國外帳戶。(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假跨國結盟 駐台代表也被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3000384-260102
....辦案人員說,羅栩亮包裝「雞蛋水餃股」手法絲毫不遜色,靠著成立兆良科技、兆乾國際開發、習拿納生醫互相拉抬。羅將兆良定位為手術器材大廠,習拿納則是接軌歐盟醫材大廠Chirana Group的角色,兆乾國際主打開發科技奈米塗料。
羅更深知企業包裝技巧,因此選在台北遠企、寒舍艾美等高檔飯店召開記者會;羅還精準掌握「生醫」、「跨國」等行銷關鍵字,最重要的是竟請來斯洛伐克駐台代表、台北醫學大學教授站台,甚至親上火線回答投資者。光鮮亮麗兼具權威代言的話題操作,讓投資者深信不疑。
北醫大昨表示,從未與兆良科技簽署醫療合作備忘錄,已於4月中寄送存證信函給兆良。北醫大指出,兆良曾有意在北醫測試其產品穿戴式行動裝置,但並無實質合作。
至於校方及校長是否有購買兆良科技所推銷的股票,校方表示,經清查後,確認校方及校長都沒有購買該公司股票,北醫強調,「這間公司竟敢拿校方招牌欺騙大眾,學校當然不可能購買他們的股票。」
* 諾貝爾獎得主 也被當成棋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3000388-260102
檢調經過近一年的追查,發現羅栩亮的資金從原有的200萬元,在短時間內暴增為3億元,坑殺的散戶多達數百人,關鍵在於羅掌握行銷竅門,以熱門的醫療生技為投資標的,再利用國際場合拉抬公司身價,就連來台參加會議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Ferid Murad,也成為被利用的棋子。
根據報導,2014年第7屆世界預防與再生醫學世界大會在台舉行,大會特別邀請到1998年諾貝爾獎得主Ferid Murad擔任專題演講,分享他在生理學研究多年的成果,當時兆良科技就自稱是該大會的協辦單位,透過該會議促進國內外學者專家的交流。
此外,羅栩亮慣用在五星級飯店召開大型投資說明會方式來吸引投資者,並讓投資客誤以為已經簽下合作備忘錄;而目前查出他疑似拿來背書與斯洛伐克、宏都拉斯等領事或代表的牽手合照,都是他有計畫性誘騙投資者的行動。
手術煙塵太毒 醫護罹癌率逾百倍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9136
聯合報 謝渙發/桃園怡仁醫院副院長、三總兼任外科臨床教授 2015-06-23
外科人力荒,除了工作血汗,外科醫師的職業傷害也不少,例如接觸手術室裡的煙塵與有毒氣體。
外科系醫師在手術中,使用雷射、電燒、超音波刀等儀器設備,常產生多種有毒氣體及煙塵,甚至還有病毒、細菌,以致讓在現場醫護人員面臨吸入有毒氣體的職業傷害,不僅有致癌風險,也可能因為吸入病毒而遭集體感染。
手術煙塵中,可能危害人體的物質,涵蓋被汽化的血液分子、細菌、病毒、黴菌、會造成肺損傷的粉塵狀顆粒、以及化學藥物造成的有毒煙霧,包括苯、氰化物、甲醛、生物氣溶膠、多環芳香烴碳等。
第一線醫護人員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的確會吸入手術煙塵,造成的危害如同長期吸二手菸。
目前在醫院裡,醫護人員所使用的外科用口罩,只能阻絕霧煙粒徑大於3微米的物質,一般來說,香菸的煙霧粒徑為0.1到3微米,手術煙霧粒徑在0.1到5微米,愛滋病毒則為0.15微米。
上述危害,首當其衝的就是麻醉護士,終身罹癌比率是百萬分之二百七十,醫師則為百萬分之一百一十七,較世衛組織統計的百萬分之一,高出百倍以上。同業參加研討會時閒聊,發現身邊有不抽菸的外科醫師因肺癌過世,推論原因恐與手術煙霧有關。
國外多篇論文及研究報告指出,只使用外科口罩不足以保護醫療工作者免於手術煙塵的危害。雖然更高規格的過濾口罩(N95或N100)或是雙層口罩可增加過濾的能力,但長時間配戴會造成呼吸不順暢而影響工作情緒,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呼籲使用醫療等級吸煙器,才能給予更佳的過濾效果。
手術煙塵對醫護人員的危害是長期且累積的,但比起抽菸,其危害較難被注意及監測,也難被理解及重視,成為醫護界的隱形殺手。
顧好醫護人員的自身健康,才能為更多病患服務,醫界應正視手術室收煙塵與有毒氣體引發的危害,有健康的執業環境,才能鼓勵年輕一代投入外科行列。
※ 一律採用負壓手術室?
◆ 只喝咖啡不喝水 缺鈣引發腎結石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09143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2015-06-23
30歲男性上班族時常腰痠背痛,他以為是久坐、姿勢不良、少運動引起,後來腰痛到無法站立,掛急診後,才發現腎結石作祟。
收治這名病例的中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柏臣表示,男子平時不愛運動、害怕曬太陽,長期鈣攝取不足,加上天氣炎熱,他卻只喝茶或咖啡,不喝白開水,這些因素導致腎結石。
陳柏臣說,人體裡的鈣分骨鈣和血鈣,99%以上的鈣質在骨骼和牙齒,1%至2%分布在血液中,參與人體多種生理機能活動。富含草酸、植酸、磷的食物,如咖啡、茶、巧克力、草莓,會使血鈣從腎臟代謝,骨頭因此必須釋放大量骨鈣,調節血鈣平衡,如此反而使草酸鈣濃度增加,易致結石,臨床上七成腎結石患者都屬草酸鈣結石。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鄒頡龍表示,夏季腎結石患者明顯增加,可能受遺傳、生活習慣和工作型態影響,家族中有痛風病史、長時間在烈日下工作或喝水太少,都容易有腎結石;常見症狀是腰痛、下腹劇痛或出現血尿,建議每天至少喝足2000毫升的白開水。
「喝拿鐵無法吸收鈣質。」新光醫院營養師宋明樺說,很多民眾以為咖啡加牛奶,可同時吸收鈣質,但牛奶中的鈣質會吸收草酸而代謝,建議喝完咖啡隔一小時再喝牛奶。國健署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取鈣質1000毫克,但平均每人每天只攝取540毫克,建議可多吃高鈣食物,例如小魚乾、黑芝麻、高鈣牛乳等;每天曬10至15分鐘太陽,增加維生素D吸收。
補鈣迷思
1.鈣攝取過多會造成腎結石?
X草酸鈣結石反而因鈣、水分不足而形成。
2.咖啡、茶利尿,有助排除結石?
X反而容易結石。
3.卻乏鈣質只會骨質疏鬆?
X長期鈣不足,可能造成高血壓、經前症候群、腎結石。
資料來源:陳柏臣、宋明樺
◆ 夏季運動傷害增2成 瘀青別忘「冰.藥.熱.醫」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91833
自由 2015-06-23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一名20多歲男大生,因為打籃球跌倒而扭傷腳踝,卻只隨便貼了膏藥就繼續練球,沒想到3天後腳踝腫脹如拳頭大小,疼痛指數破表,幾乎無法行走,就醫經過2個多月的治療才告康復。醫師提醒,千萬不要忽視運動傷害,以免釀成大傷!
夏日運動風氣盛行,但中華民國運動醫學會秘書長、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表示,近期門診運動傷害患者也增加近2成,常見因為慢跑、騎腳踏車、打籃球而受傷,主要是相關活動容易產生肢體碰撞、跌倒,造成膝蓋、踝關節等部位的急性運動傷害風險大為提高。
釋高上指出,急性運動傷害以扭傷、挫傷最常見,共同症狀為瘀青、血腫,但民眾往往不曉得如何正確處置,也經常視為小問題而忽視不理、照常運動,此舉使疼痛時間拉長,且患部一直處在受傷狀態影響行動力,更重要的是,若扭傷韌帶癒合不完全,早發性退化性關節炎恐提前報到,挫傷未完全復原,也可能發生組織沾粘,影響肌肉延展性,演變成慢性疼痛。
同時推揉瘀青或血腫部位、塗抹油類製品、敷熱雞蛋是坊間常見的治療偏方,但桃園長庚皮膚科副主任黃耀立強調,這些不正確的方法可能加重傷勢,建議把握「冰、藥、熱、醫」的處理步驟,包含8小時內「冰」敷,使表層冷卻、血管收縮,減輕血腫與疼痛;確認無開放性傷口後,可使用瘀青、血腫「藥」物;48小時後,持續使用藥品搭配「熱」敷,可以增加皮膚血液循環,加速血腫退散復原;若瘀青、血腫不見消退,儘速就「醫」檢查,了解是否已傷及深層組織或骨頭,或有無其他健康問題,以免惡化成為「麵龜族」。
吃含制酸劑胃藥 染菌風險多5倍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12070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2015-06-24
●國衛院研究 制酸劑降低胃酸分泌 也降低殺菌力
●國人每年吃掉22億顆胃藥 疊起來有6,693座101大樓高
許多國人有藥物傷胃的迷思,主動要求醫師開胃藥,其實,胃藥也會傷胃。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本土第一個胃藥與沙門氏菌感染的研究,發現服用強力制酸劑「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的病患,感染沙門氏菌風險是一般人五倍。
根據統計,國人一年吃掉廿二億顆胃藥,其中制酸劑就高達十七億顆以上,藥費超過十三億元,以單顆藥品厚度零點二公分計算,國人每年服用的制酸劑疊起來有六千六百九十三座一○一大樓,吃藥搭配胃藥,是國人普遍的習慣。
沙門氏菌是最常見的腸胃道感染菌之一,國衛院研究團隊利用健保資料庫,分析二○○○年至二○一○年,因感染沙門氏桿菌住院病患與一般病患約七萬多名。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主治醫師郭書辰表示,使用PPI的患者,感染沙門氏菌風險是一般人五點三九倍,停藥一周者為三點二倍,停藥一個月以上,感染風險與一般人無異;除了PPI,服用一般制酸劑「組織胺阻斷劑」的民眾,感染沙門氏菌風險為一點八四倍。
郭書辰說,人體有許多防衛機制可抵抗腸胃道細菌感染,如胃酸可殺菌,腸內好菌可抗壞菌。但胃食道逆流、胃潰瘍患者因胃酸分泌過多,需服用制酸劑降低胃酸分泌,同時也降低胃酸的殺菌力。抗生素、類固醇、非類固醇止痛藥如阿斯匹靈等,也增加腸胃道感染風險。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所長齊嘉鈺說,研究結果並非建議民眾不要吃胃藥,而是呼籲民眾,胃潰瘍等症狀緩解後,應停藥並留意日常飲食衛生。郭書辰表示,功能性胃痛,例如上台報告前緊張,吃完胃藥不痛後就應停藥;若胃痛與飲食不正常有關,應改善飲食習慣,至於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建議尋求醫師意見,不要議自行服藥。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廖偉智表示,並非所有藥物都傷胃,有時多吃胃藥反而影響藥物吸收。開業藥師易麗珍表示,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或組織胺阻斷劑皆為處方藥,需照胃鏡,確認有潰瘍等才會開立,市售胃藥、胃散多含碳酸氫鈉、碳酸鈣,長期服用可能脹氣;胃乳及胃乳片含鋁、鎂等重金屬,長期服用可能便秘、腹瀉。
◆ 抗憂鬱症解藥? 亂跑團:跑下去就對了!
http://udn.com/news/story/7879/1012574
聯合晚報 陳珮琦 2015-06-24
吃了12年抗憂鬱症的藥,有天醫生告訴她,「妳快好了」。徐慕雯激動地掉不出眼淚來,因為這句話已經等了十年;她告訴醫生她已跑馬拉松半年,除了大量流汗後的快樂,開拓不同的視野,認識好多朋友,醫生鼓勵她,跑下去就對了。
年輕時曾是模特兒,也曾擔任電視台的執行製作,徐慕雯從幕前走到幕後,在演藝圈小有名氣,但或許是遺傳基因,徐慕雯深受憂鬱症之苦,19歲那年曾自殘過。
徐慕雯說,三年前,她的乾弟弟一時興起,想要幫她過生日,向來不愛過生日的她,也不知哪來的興緻,一口便答應;乾弟後來想到徐慕雯生日那天,正好要與女友一塊參加太魯閣馬拉松,從未接觸馬拉松、頂多在健身房跳跳有氧課的徐慕雯,卻說也要一起去跑太魯閣馬拉松;她說,那裡風景美,過生日跑馬拉松,多浪漫,乾弟弟就幫她報21K半馬。
徐慕雯說,當時距離比賽有三個月,她心想只要每天練跑一公里,三個月也可以累積跑了個全馬,結果第一天跑就累得隔天兩腳鐵腿。休息了大半個月才又練跑,後來跑三公里就跑不動了,跑不動就用走的,過了關門時間,也不會怎樣吧。
最後太魯閣馬拉松那場初半馬,也是人生首次路跑賽;徐慕雯花3小時13分順利完賽,當終點工作人員為她掛上完賽獎牌時,她興奮地不得了,「不是第一名,也有獎牌喔。」這是最棒的生日禮物,也開始她的跑步人生。
透過臉書,徐慕雯組「亂跑團」;她說,除了團友互相分享跑步資訊,更希望每個人不管你幾分速,跑得快、跑得慢也好,只要都能開心快樂的跑步就好。
亂跑團的團服取自迷宮概念,就因為再亂都有出口,人生何嘗不是這樣。
※ 相關報導:
* 女性缺維他命D 「傷心」失智風險高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10896
多數美國女性體內的維他命D可能不夠。若你很少外出,常擦防曬油,或是住在冬天少見太陽的地區,你的維他命D就可能遠低於最佳水平。
1歲到70歲者、孕婦和哺乳女性,每日建議攝取的維他命D分量為600國際單位。71歲以上者為800國際單位。人體要接觸陽光才能製造維他命D,雖然有些食物含維他命D,但往往不足以達到每日所需的量。
當維他命D低於30納克/毫升,女性可能面臨以下七種健康問題....
* 路跑成隱形眼鏡殺手 醫師:備妥人工淚液
http://udn.com/news/story/7879/1012575
路跑、馬拉松正夯,但不少人配戴隱形眼鏡,邊跑邊流汗,不慎刮傷角膜,嚴重者甚至角膜潰瘍。眼科醫師王甯加估計,約兩成隱形眼鏡族在運動時感到眼睛不適,出現乾眼及異物感。
....王甯加說,最近收治不少眼睛紅腫的路跑慢跑族,症狀為乾澀、角膜發炎、角膜破皮等,幾乎都是因為跑步時戴上隱形眼鏡,汗水流入眼睛;路跑時,如未加戴防風鏡,灰塵、砂粒等髒東西也可能傷害眼睛。
◆ 兆良科技照坑投資人 北醫大消極處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4000501-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24日 魏怡嘉、洪欣慈/台北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昨日否認與兆良科技簽署備忘錄合作,並表示4月8日已向兆良科技寄發存證信函,但直至東窗事發,兆良科技網站上仍有與北醫大合作的照片未取下!北醫大兩個多月來都沒有作為,令投資人權益受損。
北醫大解釋,一直都有請兆良科技更正並取下照片,但兆良科技卻置之不理,且由於當時校方已知有相關單位介入調查,所以集中配合調查,讓此事能盡速有一個結果。
北醫大昨日發出聲明強調,北醫大因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及駐斯洛伐克台北代表處的安排,而由斯洛伐克美紐斯國立醫學大學醫學院(Comenius University)院長拜訪北醫大,並探討雙方合作。雖然兆良科技去年曾尋求與北醫大合作測試其穿戴式行動裝置產品,但之後北醫大並未與該公司進行任何合作。
北醫大表示,兆良科技多次透過媒體宣稱該公司與北醫大簽署為期3年金額達5億歐元(約新台幣200億元)的跨國性醫療合作備忘錄一事,北醫大已於今年4月中旬對兆良生技發出存證函。
至於兼任教授蘇正堯部分,北醫大則是4月7日寄出存證信,之後蘇正堯於4月22日有回覆,北醫大又於4月23再寄出一次,昨日更進一步提出嚴重抗議,同時要求兆良科技及蘇正堯出面澄清,並保留法律追訴權。北醫大強調,蘇正堯為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專任教授,僅在北醫大牙醫學系兼課而已,其均為其個人行為。
對於校方教授涉入兆良科技吸金案,陽明大學校長梁賡義表示,這次蘇正堯的風波校方也很關注,現在檢調已啟動調查,若有需要校方會配合,待檢調結果出爐再行判斷,現蘇已經發正式聲明澄清,校方還是尊重並相信教師。
梁賡義說,教育部鼓勵大學與業界產學合作,校方支持,但產學合作都有規範限制,還是要照規範來,「不會因鼓勵而放縱」,一切都要在合法範圍內運作,會再與校內教師宣導規範,並加強管理。(中國時報)
※ 相關報導:
* 蘇正堯教授 兆良吸金活招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4000498-260102
兆良科技負責人羅栩亮夫婦涉嫌開空殼公司,宣稱與歐洲醫材大廠結盟、與宏都拉斯簽署跨國合作備忘錄,再利用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專任教授蘇正堯等人當吸金活招牌,吸引投資者砸10億購買其未上市股票;蘇正堯昨日發表聲明表示是被利用大肆宣傳,但醫教界人士卻指他跟市場靠得很近,遲早會出事。
* 逮華爾街之狼 跨國追洗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4000486-260102
台版「華爾街之狼」主嫌羅栩亮,檢調鎖定他將在今天下午5時搭機抵台,另查出他在這2、3年內,疑似利用一家人頭公司以層層轉匯模式將資金轉往海外帳戶,金額初估上億元,已透過艾格蒙國際洗錢防制組織協助,追查其不法金錢流向。....檢調目前掌握,羅栩亮將搭機從奧地利返台,今天下午5時可望抵達桃園機場,因羅男資金已經被凍結,研判他滯留海外的可能性低,將在今天下午展開逮人行動。
口角潰爛吞B群無效 她缺的是鐵啦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13890
聯合報 記者楊慧珺/台北報導 2015-06-25
一名45歲女性因口角潰爛長達半年而求診,期間每天吃高單位維他命B群並塗抹外用藥膏,但都無法見效,經診察後發現不是缺乏維他命B,而是缺鐵性貧血,適當補充鐵劑後完全癒合。醫師提醒,口角炎若超過2周未癒合,可能有其他病因,建議就醫檢查。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康宏銘表示,口角炎是指嘴角的急性或慢性發炎,嘴角出現紅腫、脫皮,有黴菌或細菌感染時則發紅,長期處於潮濕環境會使口角炎更嚴重,甚至連張口都會疼痛。
康宏銘說,口角炎好發於年長者或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如糖尿病、愛滋病患等。可能是嘴角周圍摩擦與口水刺激、免疫不全造成黴菌或細菌的孳生、年長者因皮膚鬆弛或咬合不佳,口水長期積聚於嘴角,嘴唇又不斷摩擦造成,或是營養素缺乏引起的皮膚黏膜缺損。
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澤源指出,口角炎發生原因多半是缺乏特定維生素或礦物質,許多人偏愛吃肉不愛蔬菜水果,缺乏維生素,而女性則是容易缺鐵;另口角潰爛也可能是癌症跡象,例如日光性角化症常被認為是口角炎,建議口角炎超過2周未癒合,應就醫檢查。
至於口角炎治療方式,康宏銘表示,發炎、感染者可用外用藥膏,年長者或咬合不佳者,應尋求牙科醫師的協助,而糖尿病患者要積極控制好血糖,另營養素缺乏者需補充正確的營養素。
廖澤源說,要預防口角炎,平時可多吃蔬果,攝取維生素與鐵質,另外也可適量補充綜合維他命;若是口角炎發作時,應避免吃過燙、過辣與油炸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用舌頭舔拭傷口,否則會造成皮膚乾裂,發炎情況更嚴重。
◆ 研究:服用偉哥 易罹皮膚癌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13280
世界日報 編譯和釗宇/綜合23日電 2015-06-25
一項研究顯示,服用偉哥的男性更有可能罹患皮膚癌。
這項由紐約大學研究人員檢視2萬份男性的病歷顯示,服用偉哥的男性被診斷出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的可能性更大。不過,研究者表示,這項發現還不足以讓人們停用偉哥,但他們呼籲對偉哥進一步調查。
研究者們使用了來自瑞典的2006年到2012年的病歷,發現那些吃過一劑偉哥的男性比沒有吃過偉哥的男性患黑色素瘤的幾率高21%。但是研究團隊同時表示,他們仍不能證實偉哥與皮膚癌之間有何關聯。因為他們發現,那些服用偉哥藥量較多的男性患皮膚癌的幾率沒有上升。
研究的第一作者羅布(Stacy Loeb)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還發現,那些容易患黑色素瘤的男性還包括高收入者和高學歷者,這些人可能擁有更多假期可以曬太陽,而且也有購買偉哥的能力,因為那藥很貴。」
英國學者22日表示,對這項研究的結果應該慎重考慮。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教授埃文斯(Stephen Evans)說:「引發皮膚癌的因素中,陽光暴露時間非常重要,但是這部分資料無法取得。」
◆ 吃太鹹… 青年罹高血壓4分之3不自知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14081
聯合報 記者謝恩得/大林報導 2015-06-25
二、三十歲年輕族群外食多且重口味,據統計約有8%罹患高血壓且多不自知。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凃宜辰表示,很多年輕人喜歡吃火鍋,但有些標榜鮮美的湯頭,添加許多添加物,含鈉過高,容易造成鈣質流失。
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凃宜辰說,根據國健署調查,台灣人鈉攝取量從國小到成年人,都有過量問題,國、高中生鈉攝取量,甚至達超過建議量的2倍,成年人也有1.9倍,其中20至39歲的年輕族群中,12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且其中75%不自知。
高血壓主要原因就是鈉(主要是鹽巴)攝取過量,血壓高所引發後續的慢性疾病更是驚人,如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腎臟病等。過量的鈉也會造成身體鈣質流失。研究也證實,長期高鈉飲食與胃癌相關。
火鍋怎麼吃才不會吃進太多的添加物及鈉呢?凃宜辰建議可選擇較清爽鍋底,如昆布鍋、蕃茄鍋或原味鍋,用蔬菜的原味來取代,避免重口味或較濃稠的湯頭,如麻辣鍋、牛奶鍋或咖哩鍋。吃火鍋常見的各式餃類或丸類,通常都是高脂及高鈉加工品,丸類的鈉含量比餃類更高。
凃宜辰表示,在家吃火鍋可用中型高麗菜半顆、洋蔥1顆、香菇5至6朵、昆布或海帶1碗、白蘿蔔半根、紅蘿蔔半根,即可熬煮4至6人份湯底。中途改用熱開水取代湯底,沾醬選擇薄鹽醬油取代一般醬油,加入蔥花、香菜、蘿蔔泥或薑末、辣椒、白醋適量,最後滴上幾滴檸檬汁,就完成低鈉又養生的天然沾醬。
◆ 靈芝能剷肉 找到關鍵「雙菌」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16782
聯合報 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5-06-26
靈芝能減重。長庚大學與生技團隊合作,首次以動物實驗發現靈芝的多醣體可調節腸道菌叢生態,研究證實可降低肥胖及相關併發症,實驗鼠持續用三個月能減重百分之十一至十八,該研究成果也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上。
長期致力於預防醫學、整合中西醫的長庚生技公司董事長楊定一說,神農氏將靈芝列為能改善體質的「上藥」,曾有研究發現靈芝有助提升免疫力與肝功能,現在又找出靈芝含有減重的特定成分。
長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教授賴信志說,研究證實靈芝多醣體能調節腸道菌叢比例,讓與肥胖相關的厚壁菌門菌種(Firmicutes)減少,但與精瘦相關擬桿菌門菌種(Bacteroidetes)增加。研究也發現,靈芝多醣體可維持腸道細胞間連接處完整,可預防發炎及過重相關的代謝疾病。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說,靈芝富含多醣體,若腸道益生菌增加,脂肪會轉變為短鏈脂肪酸,容易代謝利用,不會囤積體內。但她強調,市面上靈芝相關的健康食品種類眾多,劑量與攝取量不一,慢性病患者食用前最好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 相關報導:
* 愛穿緊身牛仔褲 當心神經受損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013282
專家警告喜歡時髦的民眾要注意牛仔褲不要太緊,因為已有一起病例顯示,一名女子因為穿著太緊的牛仔褲,而導致雙腿的肌肉和神經受損。
美國廣播網(ABC)新聞網站報導,全球最知名臨床研究中心、克利夫蘭市大學醫院醫學案例中心健康主任布欽斯基表示,民眾應注意身上是否出現麻木和刺痛的警告徵兆,這代表四肢已受到壓力。
◆ 年繳數十億美元供醫保 無證移民貢獻大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012869
世界日報 編譯孫梁/綜合23日電 2015-06-25
無證移民為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做出貢獻,延長了Medicare醫院保險信託基金的壽命。普通內科期刊23日公布研究顯示,無證移民每年為基金繳納數十億元(美元,下同)薪資稅,多於他們從中得到的福利。如果無證移民減少,Medicare基金的財務將出現惡化。
哈佛大學、社區衛生研究所和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聯合研究指出,無證移民2011年為Medicare醫院保險信託基金繳納35億元,每個無證移民為基金創造盈餘人均316元,但其他美國人卻是造成基金虧損,人均虧損106元。
Medicare醫院保險信託基金主要是支付醫院的費用,薪資稅是基金的主要來源。薪資稅是按照社安號扣除,而無證移民是使用他人或無效的社安號繳納薪資稅。多數移民是工作年齡的人群,繳納的薪資稅也高。但Medicare用於移民的支出少,因為移民沒有資格領取Medicare福利。
研究人員分析Medicare醫院保險信託基金2000到2011年的收支發現,移民每年為基金的貢獻是22億到38億元。如果沒有移民的貢獻,基金將於2029年破產,比目前預計的要早一年。
研究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扎爾曼醫生說,多年來人們認為是無證移民增加了醫療費用,但很少人看到他們的貢獻,而研究顯示,無證移民事實上是在補貼美國人的醫療開銷。
紐約市立大學衛生教授伍漢德勒表示,人們誤以為無證移民榨乾了醫療系統的資金,但減少移民將使Medicare系統的財務惡化。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