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美聯社華盛頓五日電】2010.02.06
面臨創紀錄預算赤字的美國政府,準備花250萬美元在美式足球超級杯大賽轉播中,宣導今年的人口普查。
由於多達45%的美國成人收看超級杯播放的廣告,人口普查局希望利用超級杯的高收視率,說服更多民眾參加普查。不少民眾似乎不願回覆人口普查問卷或者開門接待普查人員。
普查局官員表示,這是一項很划算的投資,如果廣告成功鼓勵民眾回覆調查問卷,廣告費用可以很快收回。最近的調查發現,約五分之一的民眾可能不填寫問卷,主要原因是他們不了解人口普查或沒有興趣。
政府進行普查,不僅是為了了解美國人口及其生活,還要用普查結果來分配聯邦資金,並按照憲法要求,決定各州的國會眾議員人數。這次人口普查上月在阿拉斯加州正式開始,大部分地區的民眾將在3月15日之前接到普查表。
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用公帑在超級杯大賽打人口普查的廣告。國會參議員馬侃日前表示,政府「不應浪費納稅人的250萬美元在超級杯打廣告」。
但大多數公共人物,包括國會議員、州議員、郡議員、州長和市長,很重視人口普查,因為普查結果將決定選區大小,同樣重要的是,普查結果還將決定各級地方政府能從4000億美元的聯邦補助經費中分到多少錢。
普查局說,超級杯有1億觀眾,其他活動沒得比。問卷的回覆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可為普查局節省8500萬美元支出。
◆ 將納入外籍人士 大陸今年人口普查超難
中央社 2010.02.05
中國今年將舉辦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這次普查將首次涵蓋在中國境內居住或停留一定時間的台港澳及外籍人士,全中國為此將選聘 600萬普查員,並將引用具較高外語能力的普查員因應。
中國大陸在年份尾數逢0時就進行一次人口普查,每逢3和8時進行一次經濟普查,逢6時進行農業普查,這是中國國務院目前批准的3種全國性普查。
以北京為例,2000年進行普查時人口為1356.9萬,而去年北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已達1755萬人,但這並非普查登記的精確人口總量。
北京去年10月正式展開第6次人口普查。北京日報表示,全市已動員10萬名普查員,只有少部分從機關單位、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抽調,大部分要從社會上招聘,主要來源是與統計部門長期合作的半職業化調查隊和部分40、50歲左右的退職人員。
另外,市流動人口管理部門和街道辦、小區物業管理人員也會協助普查,提高普查員入戶調查的效率。
這次主要普查內容是人口和住戶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戶口登記狀況、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住房等。
◆ 最低出生率國家 台灣與德國並列
中央社 2010.02.06
內政部今天公布統計,2009年出生嬰兒計19萬1310人、粗出生率千分之 8.3,分別較前年減少3.7%及減少 0.4個千分點,再創歷史新低,且與德國並列為最低出生率的國家。
依美國人口研究機構「人口資料局」公布的「2009年世界人口估計要覽表」,台灣相較各主要國家粗出生率,與德國並列為最低出生率的國家。
內政部統計,台灣去年出生嬰兒中,生父或生母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或外籍配偶者約占1 成,其中生母國籍(地區)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地區者占4.6%、外國籍者占4.0%,所占比率自2004年起持續下降;生父為外籍或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地區者比率不及1%。
去年非婚生嬰兒7472人占總出生人數3.9%,分別較前年同期減少8.8%及0.2 個百分點;非婚生嬰兒數,較2000年近萬人約減少1/4。
去年男嬰9萬9492人占 52.01%、女嬰 9萬1818人占47.99%,每百名女嬰對男嬰數108.36人(性比例),較民國97年減少1.28人。25縣市中,粗出生率以新竹市千分之13最高,基隆市千分之6.6 最低。與前年比較,僅連江縣等5縣市微增,其餘20縣市都減少。
◆ 大陸官方:人口「一胎化」政策不變
中央社 2010.02.05
中國近年「放開2胎」的生育政策傳聞不絕於耳,甚至人口逾億的河南也急呼開放第2胎。中共中央高層日前明確指出,第12個5 年計畫 (2011-2015年)期間,將「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
大陸人口老齡化、結構失衡、養老超負荷等問題,讓「一胎化」人口政策面臨挑戰,主管生育計畫的中國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4日在廣州召開的南方12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座談會上,人口計生委副主任趙白鴿傳達了國務院上述明確方向。
國務院指示強調,第12個5年計畫期間,「必須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趙白鴿則表示,計畫生育是重大國策,經實踐證明,「符合國家和百姓的長遠利益。」
◆ 開放生二胎? 孩奴夫妻說No
【聯合報╱記者林琮盛/綜合報導】2010.02.06
為緩解老齡化社會的衝擊,去年大陸不斷傳出「開放第二胎」的聲音。對此,大陸國家人口計生委澄清,「十二五」期間,絕不改變現行的生育(一胎化)政策。對多數八○後的大陸年輕父母而言,早已自動貫徹「一胎化」政策。
對八○後的大陸年輕父母親而言,官方的宣示其實無關痛癢。在房貸、養孩、生活成本「幾座大山」壓頂下,年輕父母親多數早已淪為房奴、卡奴,甚至孩奴,生第二胎成為「奢侈品」。
東北的瀋陽和四川的從事計畫生育工作的部門近期統計,即便符合可生第二胎的「雙獨」家庭,願意再生第二胎的只有一至兩成,大多數家庭仍選擇生一胎。
「四川線上」最近調查發現,符合開放生育網友中,有四成七的人歸咎「現在養育孩子的成本太高,即使想生也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
◆ 台版藍波妹 第7位女蛙人血淚結訓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41135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謝龍田/高雄報導】2010.02.06
19歲志願役女兵黃雅歆,今天與12名男袍澤在滿佈尖銳咕咾石的「天堂路」上接受考驗,她咬緊牙根撐過8項高難度的動作,在血水與汗水中成為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歷來第七位「女蛙人」,她挺直腰桿說:「辛苦值得!」
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第131期今天上午舉行結訓典禮,包括黃雅歆在內的13人依慣例接受「天堂路」洗禮。黃雅歆與其他學員在石頭路上爬、滾,時而俯、時而仰,或手腳並用,或像蛇一般,只靠身子前進。動作稍不標準,馬上被教官吹哨,下令回頭重來。
多處破皮 教官還淋水
已經5天6夜沒睡的學員們早已破皮、流血,教官仍以水淋在他們的身上。學員們在寒風中又冷又痛,但黃雅歆等人忍著痛、忍著淚,終於一一闖過天堂路,從指揮官手中接過偵搜大隊臂章。
國中立志 黃雅歆達陣
「這是種驕傲!」黃雅歆秀出臂章說,國中時看到女蛙人的新聞,就立定目標要當女蛙人。訓練過程很苦,但她不怕苦、不怕痛;在低溫中下水最令她印象深刻。如今結訓了,她最想好好睡一覺、洗個澡及吃大餐。
13人過關 她排名第四
台南市長榮中學體育科畢業的黃雅歆巾幗不讓鬚眉,受訓成績不錯;在個人評分綜合考驗週,平潛、深潛、漂浮及困難地形通過都獲得最高分10分,總成績90 分,在13名結訓學員中排名第4。
陸戰隊表示,這一期有45人受訓,包括黃雅歆在內原有2位女學員,經8週嚴格的體能訓練,淘汰29人;其餘的人參加克難周結訓測驗,只剩13人,另1位女學員則遭淘汰,這些學員再接受為期6天的嚴厲考驗,終於成為隊員。 (相關影音詳見原站)
※ 相關報導:
* 財經漫遊-強權來了 非洲更窮了
* 長照保險延到101年立法
26 則留言:
40元團膳斷炊 婆婆媽媽哭了
【聯合報╱記者賈寶楠/桃園縣報導】2010.02.06
桃園縣陸光村一群婆婆媽媽,三年前自辦愛心團膳,六十名獨居長者只須四十元即可享受豐盛中餐,因國防部九日要標售該團膳暫借的餐廳,以後將「無地可炊」,愛心團膳昨天用過最後一餐,恐畫下句點。
「五菜一湯家鄉味,以後上哪兒吃去?」昨天是愛心團膳春節前最後供餐日,許多打菜回家的老人趕來吃「團圓飯」,八十五歲元老級食客劉坤說,同一個座位一坐快三年,就愛這一味,不想將來只能懷念。
八十二歲湖南伯伯張建國獨居,周一至周五都靠團膳打發,特地寫了七言律詩致謝,末二句「盤中玉粒垂涎滴,淚落湯中心斷腸」,讓很多婆婆媽媽都哭了。
軍護退休的李秀玲,九十六年五月見社區孤單榮民、榮眷用餐不便,透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聶哲淵借地辦團膳,順便量血壓、交誼。團膳五菜一湯一果,不拘口味,配合老人飲食有細切蔬菜、稀飯,卅四戶、六十人,只要四十元中餐吃到飽。
志工媽媽不支薪,客家廚師唐涂玉梅拿手菜是小炒、涼拌粉肝;「帥媽媽」吳素英是台灣媳婦,高昇排骨、獅子頭難不倒她。
孫美卿替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送餐,有次聞到焦味,發現老人屋內鍋子起火,趕緊救援;董信美發現長輩沒來立刻電話查詢,原來在家摔傷爬不起來。
李秀玲說,許多「芋仔番薯配」結婚五十年仍為飲食習慣爭執,不少本省媽媽來打菜,滿足老公的外省胃,「終於不必為了吃啥吵架」。
當年桃園眷村文化節,時任縣長的朱立倫來探視,驚訝「沒補助可以撐三個月?」如今,她們撐了快三年。
「爺爺、奶奶一塊兒坐!希望廿二日能繼續替大家服務。」李秀玲說,房舍得標者若要求限期搬遷,將無法拒絕,春節後能否「開工」,全看社會愛心。
國防部軍眷服務處副處長林耀宗說,愛心團膳精神可嘉,但依法辦理國有財產標售已不能回頭,只能說抱歉。
◆ 陸光村老人自助範例別斷炊
【聯合晚報╱社論】2010.02.06
桃園縣陸光村有個「愛心團膳」活動,替社區老人服務,每人每天40元午餐費,可以吃到志工媽媽不支薪做的五菜一湯,獨居或行動不便老人還有送餐服務。這個活動除場地外未用到官方補助,曾經令當年的朱立倫縣長大感吃驚,卻可惜還是要斷炊了,因為屬軍方所有的活動場地即將標售。每天來吃飯的老人和幫忙做飯的婆婆媽媽們垂淚話別,成了歲末一個傷心畫面!
這則新聞毫不起眼,受影響的不過是區區數十人的每天一頓午餐,所以國防部大大方方說抱歉,無意繼續協助。但從另一層面看,這個活動斷炊實在太可惜,因為本來大可推廣做為社區「老人自助」的一個範例。
台灣邁入老年社會,政府立了很多規模堂皇的計畫,從老人年金、老人長照計畫、到近來熱門的「以房養老」都有,個個都需要縝密設計和龐大的財務準備。但回歸問題基本面,如果能在社區內,運用在地居民互助的資源,可以讓老年人生活基礎需求得到大部分解決。陸光村的這個團體「搭伙」計畫,國外很多老人村、銀髮社區裡都有類似做法,優點是運用社區內本來可能閒置的場地和人力資源,不但照料了老人的一頓午餐,也凝聚社區活動力,並多少負有獨居老人生活景況通報功能,可說是「低成本,高效率」的一個模式。
如果朱立倫在縣長任內確實參觀過、並訝異於陸光村的愛心團膳,更應該在如今行政院的職位和資源範圍內,幫忙推廣這一類的社區老人自助計畫。陸光村此一活動曾經得社區發展協會之助,本來就應納入政府既有的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中;過去在無經費補助下能撐過好幾年,也可見其可行性,確值得一做,現在需要的只是整合社區資源的一臂之力而已。
政府近來把「庶民經濟」的口號喊得很大聲,但國防部在此例中堅稱辦理國有財產標售已不能回頭,不過是另一個「依法行政」、無法通融的例子而已。政府如何在「苦民所苦」和「依法行政」之間找個平衡點,這是另一個值得研究的案例。
◆ 中國新生代農民工過年不歸鄉
中央社 2010.02.05
中國農曆春節即將來臨,近日春運期間原是在外漂泊遊子返鄉時刻,但中國「新生代農民工」並不熱中回鄉團圓,寧願選擇留在工作的城市過年。
2010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農民工」概念。「新生代農民工」又稱為「二代農民工」,主要是指80後、90後(1980年或1990年以後出生者)的農民工。
中新社報導,中國目前有1億5000萬外出農民工,其中二代農民工約1億人,約占農民工總數的60%。
與父輩相比,二代農民工對傳統節日顯得並不熱中,許多人並沒有「步履匆匆回鄉過團圓年」的打算,而是選擇留在工作的城市。比起農村,城市的霓虹燈是他們永久的嚮往。
20歲的趙陽陽來自貴州山區,在河南省鄭州市已有3年的打工經歷。3年時光,讓他覺得和家鄉山區「格格不入」。時尚前衛的服裝、色彩相間的爆炸式髮型、刺激的電玩和網路遊戲,這是硬體設施不健全的山村所沒有的。
趙陽陽說,「我喜歡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在老家幹什麼都很不習慣,特別是旱廁讓我難以忍受,待幾天就想走。」他說,「春節不打算回去,不習慣那裡(家鄉)的生活」。
「80後」的黎旭志是因為沒錢、沒女朋友「無顏見江東父老」,無奈只有選擇「蝸居」城市。他把打工多年的經歷概括為:生活濤聲依舊,感情一片空白,收入一塌糊塗。
黎旭志心酸地說,「每逢佳節倍思親,誰不想回家呢,可我都快30歲了也沒對象,父母催得急,心裡真不是個味。」
二代農民工各有不回家過年的理由,不再像父輩第一代農民工一樣,一到春節就蜂擁返鄉。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向清說,一代農民工屬於生存型農民工,他們為養家糊口到城市打工,心裡明白自己注定只是城市的「過客」,而家就在農村,家裡的老小是他們最大的牽掛,但二代農民工屬於發展型農民工,他們不缺吃穿,進入城市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想一心脫離「農門」入戶「城門」。
宋向清認為,兩代農民工最大的不同是生存與發展,二代農民工沒有養家糊口的壓力,回家過年從必然變成或然,加上城市「向心力」日益增強,在吃、穿、住、行及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與父輩截然不同,「因此,如果家中沒有什麼大事,他們一般會選擇不回。」
救健保 歐巴馬大戲怎麼唱?!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2.21
漫長的美國健保改革大戲25日即將上演續集。由於歐巴馬總統擺出孤注一擲、志在必得的態勢,民眾可望在日間電視觀賞到激烈的健保對決。共和黨人士將參加歐巴馬邀請的健保峰會,但擔心白宮設下「把改革失敗之責歸咎共和黨」的陷阱。
鑑於健保改革法案在國會面臨胎死腹中的命運,民主黨盟友渴望把它救活,共和黨依舊倨傲地不理不睬,歐巴馬再度出招,邀請兩黨人士25日舉行由C-SPAN 現場轉播的健保改革峰會,大膽下注於他能依賴說服力挽救四面楚歌的健保改革。敵友雙方對歐巴馬此舉同感驚訝,因為讓正反雙方在公開論壇「講理」,不僅太不尋常,也極為冒險。
健保峰會舉行前,白宮將於22日在其網站公開最新健保改革建議,結合國會眾院、參院民主黨去年各自通過的健保改革法案的要素。分析家指出,政策本身固然重要,但歐巴馬的政治技巧將扮演更關鍵的角色,萬眾矚目他將如何在重要的國會選舉年打破一個接近無望的僵局。
美國勞工聯盟(AFL-CIO)首席健保顧問席亞說:「對歐巴馬來說,這是很大的賭注。如果外界認為這場峰會只是政治鬧劇,或峰會不能顯著推動改革,那麼健保改革和他本人都將受到重大傷害。」
媒體指出,歐巴馬有兩大目標:一、向美國民眾證明,民主黨的健保計畫是合理的,情況之所以複雜,反映健保體制相當龐大。二、證明共和黨處處作梗、處處反對,是不理性的,可能糟蹋解決關係每個美國人問題的歷史機會。
共和黨人士表示,他們將應邀參加峰會,但指控歐巴馬試圖把「政府接管健保體制」計畫在國會強行過關,並擔心白宮布下推責任給共和黨的陷阱。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說:「將近一年前,總統主持了一個健保峰會,為全國辯論揭開序幕,這場辯論使我們落到今天這步田地:通過一個黨派性法案,得不到美國百姓的支持。人們對政府傾聽百姓心聲的能力,也失去信心。我們千萬不要重蹈覆轍。」
◆ 10.5萬戶低於貧窮線 創新高
【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2010-02-21 工商時報
內政部甫完成的統計顯示,雖然98年第4季景氣回升,甚至出現景氣黃紅燈,但落在貧窮線以下的家庭戶數卻升至10萬5千戶,創下歷年新高,同時也是連續兩季衝破10萬戶,國內貧富兩極的問題日趨嚴重。
內政部官員昨日表示,去年第4季雖然出口、工業生產、商業活動都逐漸復甦,但這股景氣回升的動能還沒有明顯擴大到勞動市場,近月雖就業人數增加,但增加的大多是臨時工,臨時工一次才領幾千元,這是無法解決貧窮問題的。
內政部這份統計指出,去年第4季落在貧窮線以下的家庭戶數達10萬5千餘戶,創下歷年新高,低收入家庭比87年整整增加了1倍,戶內的人口首度升逾25萬人,達25萬6千多人,也是史上新高。內政部官員表示:「台灣家庭所得兩極化問題,非常嚴重。」
內政部官員指出,台灣民眾需要的是長期的工作而不是臨時性工作,在目前市場釋出的臨時性工作愈來愈多下,這些人雖有工作,卻愈來愈貧窮,這由去年第4季景氣回升,但貧窮的家庭卻比第1季增加1萬2千戶即可明白。
依內政部統計,去年第4季落在貧窮線以下的10萬5千多戶,其中屬於第1款(全家均無工作,最窮)4千2百戶,第2款(平均每人收入不到最低生活費的2/3,次窮)2萬3千多戶,第3款(平均每人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落在貧窮線邊緣)7萬7千多戶。若與去年第1季相比,前兩款變化不大,以第3款增加1萬多戶,最為顯著。
內政部官員表示,政府已注意到這個情勢的變化,將會對於落到貧窮線以下家庭提出更多的協助。
◆ 香江風情-香港路上的凍死骨
【鄭漢良】2010-02-21 中國時報
大年初三清早,一個一○一歲的人瑞被發現倒斃在九龍油麻地一條後巷。到場的救護員表示,由於農曆年間香港氣溫驟降,當天早上只有攝氏九度,因此相信死因沒有可疑。
根據香港翌日報章的報導,凍死的人瑞姓郭,大約十年前開始在該區流浪和露宿。街坊說,廣東話帶有北方(有說是上海)口音的郭老伯,無兒無女,但平日衣著齊整,經常在巷子蝸居撿來的沙發上看書,像是一個有文化的人。除了政府每月卑微的救濟金之外,他靠著撿廢紙幫補生活,但卻拒絕他人送來的瓜菜。郭老伯洗衣服時,會到附近餐廳的後門取水。有街坊形容郭老伯雖然是露宿者,但頗具個性,有報章形容他「有一副傲骨」。
這副傲骨撐了郭老伯一○一年之後,終於頹然倒下,成為香港路上的凍死骨。
香港政府有關部門在事發兩天之後,急忙「修正」報章的報導,宣稱郭老伯並非露宿者,是一個在該區獨居的老者,並且正由教會慈善機構照顧。有關部門以正視聽的聲明,動機不難了解,但卻反而曝露了港府從來沒有一套完整的遊民和老人福利政策。
令人唏噓者,據報導,除了名字和歲數之外,郭老伯的一生居然就像是一張白紙。可以想像有關部門只視他為一個個案,一個沒有生命靈魂、沒有過去而只是一個號碼數字的個案而已。這個在宣統元年出生,經歷過民國成立、抗日和國共戰爭而可能因此而顛沛流離大半生的老人,死時孑然一身,只有一本《武俠世界》雜誌相伴。
香港或許是一個國際城市,但政府一些民生福利的施政,往往缺乏「人性尊嚴」的概念,統統以數字管理方法解決。就以政府的露宿者政策為例,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去年已經去函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呼籲政府關注自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從中國大陸或澳門回流露宿者數字激增,造成問題更趨嚴重的事實,並要求當局恢復此等人領取綜援金(救濟金)的權利,以及加快轉介露宿者搬入廉租住房的安排。
但根據香港社會福利署去年三月公布的數字,露宿者數字雖然有所增加,由二○○八年二月至去年年一月,平均每月登記的露宿者人數為三五八人,較之前十二個月的平均每月人數三三五人,增加二十三人。不過根據這個社區組織協會的統計,至去年年初為止,香港月入低於四千元港幣(一萬六千多元新台幣)的家庭,有十九萬個,當中十二萬是單身人士,半數露宿者是非領取綜援低收入人士;這些統計,正可以透露不少家庭及個人正處於瀕臨露宿邊緣的情況。
根據外國接近人性化的做法,完整的露宿者政策,還包括挽救瀕臨露宿邊緣的家庭和個人,免於他們陷入無止境的露宿和臨時居所兩者之間來回的惡性循環。就以紐約市為例,根據一個民間組織「無家可歸者政策之家」統計,紐約市目前一共有一萬個無家可歸的家庭暫住於市政府提供的臨時居所。這個接受政府和民間資助的團體除了服務露宿者之外,還關注一些瀕臨露宿的家庭和個人的處境,向他們提供相關的諮詢。這正是防範勝於治療的概念。
就算在鄰近香港的廣州,根據《南方日報》報道,自農曆年廿八晚上開始,有為數三百人參與關懷露宿者活動,送出關懷物資和慰問信四百封。另外根據《南方都市報》的一篇關於露宿者的特寫,每一個流落街頭的人,背後都有一個「人」的故事;例如,二十七歲來自河南許昌的徐哥,因為老闆跑路欠了他一年的薪水,從湛江一路流浪到廣州;一個在越秀南路露宿而堅拒進入救助站的「眼鏡大叔」告訴南都的記者:「每個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說也說不清。」
但當然,按照港府的數字管理,在巷子裡面凍死的郭老伯,不是露宿者,是一個獨居的老者,至於他為何選擇在嚴寒的夜晚露宿街頭,則顯然不是政府的責任。
大陸「獨二代」危機 家族社會未爆彈
中央社 2010.02.22
1980年後出生的中國第1代獨生子女,他們的孩子同樣是獨生子女,被稱為「獨二代」。和「獨一代」一樣,冷漠、無法合作等特質也延續到「獨二代」身上,衍伸許多潛在的社會問題。
中新社報導,「80後」的中國第1代獨生子女,如今進入了「而立之年」,其中一些已經成家立業、養育後代,而他們的孩子同樣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被稱為「獨二代」。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表示,「第1代獨生子女失去手足之情,到第2代,這種情況雪上加霜,不但沒有手足之情,甚至不再有舅舅姑姑、叔叔大伯,人格上的殘缺將比第1代更加嚴重。」
周孝正說:「獨生子女帶來的問題很多,比如說親情缺失。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意味著他們缺少非常重要的一種心理情感,成了心理和人格上有缺陷的一代人,孤獨、自私等問題一一出現。」
實際上第1代獨生子女在心理上並未真正成熟,卻已經要擔負起為人父母的責任,顯然做得並不好。
而「獨二代」大多是由爺爺奶奶撫養,「獨一代」儘管生了孩子,但是他們習慣被別人照顧,不會撫養孩子,甚至沒有撫養的意識。
因此,「獨一代」和「獨二代」之間存在隔闔。因為「獨二代」是隔代撫養,導致「獨一代」和「獨二代」之間的衝突。「獨二代」不但沒有手足之情,連父母之情也非常淡薄。
「獨二代」不僅缺乏親情,在市場競爭環境下出生和成長的人更有著機器般冷漠,只承認競爭法則而不講其他。
一位初中生就表示:「我相信我會比別人強。因為,這個社會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下去。」
情感的缺陷外,「獨二代」還面臨價值觀的扭曲問題,在孩子中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周孝正說,獨生子女從1980年代始,是為緩和人口爆炸問題,但效果並不盡人意,「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儘管有人說中國少生了3億人,但發揮最大作用的是社會進步帶來必然的出生率下降。」
他指出,「人口負增長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比如說老年化的問題,另外就是勞動力問題,農村人口是勞力的主要力量,農村都生一個孩子了,進城務工的比例就變得很小,勞動力未來可能出現缺乏。」
周孝正談到大陸「頂客族」則說,「現在很多頂客家庭不要小孩,儘管目前這種現象還不普遍,但必須重視,一旦多起來,必然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壓力,對於未來的人口、養老等問題都將影響深遠。」
「頂客族」意指雙薪無子女的家庭。
中國大城市人口嚴重超載並帶來社會問題
中央社 2010.02.23
廣東深圳市只有1952.8平方公里,短短30年間人口從幾10萬成長到去年底的1200多萬,其中流動人口佔85%,密度全中國第1。沉重的人口包袱使土地、空間資源已近耗竭,也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瞭望新聞週刊」分析深圳目前已面臨4大困境:土地、空間資源、水資源和環境資源難以為繼,成為限制深圳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的瓶頸。
北京市也有類似壓力,負責管理流動人口的市流管辦估算,北京外來人口已突破北京市政府提出的「2010年將常住人口控制為1600萬左右的目標」。
目前北京土地、水源、環境、交通等資源承受重壓。歐洲太空總署公佈的衛星數據曾顯示,北京汽車廢氣污染一度居世界之最,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廢氣污染沉積中心」。北京市公安局戶籍處宣傳科副科長關璽華感慨:「現在北京的大街快成了全國最大的停車場。」
再以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為例,目前上海中心城區交通阻塞、管線老化、社會經濟高密度、緊運行,使得上海市民中約有20%的人呈不正常的健康心理狀況。
廣東省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表示,廣州全市流動人員已接近600萬,幾乎與戶籍人口773.48萬人相當。外來人口的增多,給廣州帶來繁榮,也帶來隱憂,尤其是犯罪問題。
新統計顯示,北京市70%犯罪是外來人口,上海有72%以上的犯罪為非本地戶籍人口所為,杭州已經突破90%,深圳近10年來抓獲的嫌犯,非深圳戶籍佔 98% 。
多個城市的人口管理部門表示,人口控制管理方式主要是行政和經濟,戶籍是過去主要使用的行政管理方式,現在作用已不大,而暫住證目前也沒有強制執行;至於經濟方式,對於低收入人群而言,似乎也不靈驗,還需要找尋新的方式。
多位專家建議3策管理大城市流動人口,合理流動,防範流動失衡;積極建立流動人口全國聯網的服務平台;建立流動人口突發應急機制,維護社會穩定。
我們的時代-金權撼動美式民主
【張鐵志】2010-02-25 中國時報
企業可以和人一樣享有言論自由權,並且無限制地買廣告攻擊特定候選人嗎?
上個月,美國最高法院做出重大裁決,裁定政府不能限制企業與工會出錢購買媒體廣告來支持或反對特定候選人。贊成此項裁決的五名保守派大法官認為這是基於憲法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的保障,亦即政府不能限制政治意見的表達,而企業和人一樣具有被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
共和黨大多認為這個裁決代表言論自由原則的勝利,民主黨則認為這是對民主的嚴重威脅。主流媒體如《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社論都嚴厲批評這會讓金錢侵蝕美國的民主。甚至總統歐巴馬都不留情的說:「這是大石油公司、華爾街銀行、健保公司和其他強大利益團體的一大勝利,他們每天將在華府展現他們的勢力淹沒一般百姓的聲音」。「我不能想像有比這個決定對公共利益的傷害更大的事。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給予華府的遊說團體更大的影響力,或給予利益團體更大的權力來影響選舉。」
的確,這個裁決動搖了一個世紀來美國對於企業花錢介入選舉的規範。二十世紀初的老羅斯福總統就說過:「任何具有政治目的的企業捐款都應該被法律所禁止。」他說這話主要是因為當時進步運動的壓力,國會也因此於一九○七年立法禁止企業直接捐錢給候選人,但當時該法律缺乏強制機制,因此約束力不強。
七○年代後美國開始逐步限制金錢在政治中的運用。一九七一年通過《聯邦選舉競選法案》要求候選人須揭露選舉支出以及政治獻金,並提出對選舉的公費補助。尼克森的水門案醜聞後,國會於一九七四年修法更加嚴格限制個人捐款給候選人的額度,並限制選舉經費的使用額度,同時成立「聯邦競選委員會」來做為規範的主管機關。但在一九七六年,最高法院挑戰了這個法律,裁定對個人的政治獻金的限制雖然是合憲的,但是限制選舉經費使用的額度則是違憲的,因為這屬於言論自由的範圍。
二○○二年由共和黨參議員麥肯主導提出法案,限制捐款給政黨的額度,並禁止企業或工會在總統初選前三十日或大選前六十日資助選舉相關廣告,並在二○○三年再由最高法院確立此一原則。
顯然,過去四十年來,美國的保守與進步勢力不斷透過最高法院和國會來進行關於金權政治的法律鬥爭。這次由保守派大法官主導的最高法院裁決就再次以言論自由之名,推翻了二○○二年的法案及○三年最高法院的裁決。然而,美國著名法哲學家德沃金認為,最高法院對憲法第一修正案的理解是膚淺的,並「破壞了言論自由的最基本目的,亦即保障民主。因為企業是法律創造出來的。他們沒自己的意見,也沒權利和公民一樣去參與政治或投票。」
美國是所謂先進國家中,最尊崇自由市場的國家,且其民主體制也最如同自由市場般由金錢所支配。以言論自由之名,富人和既得利益集團可以投入大量銀彈來影響政客、主導政策、扭曲民主。如果自由和平等同樣是民主的原則與前提,這個最高法院的裁定讓有錢人可以更大聲說話,以致讓形式的言論自由傷害了政治平等。不過,當美國人起碼在最低層次上相信法律可能的規範作用時,反觀台灣,卻彷彿如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對金權政治的法律規範形同具文。
無論如何,正如提出「正義論」的當代重要政治哲學大師羅爾斯所說,參與並影響政治過程的公平機會不只是憲政民主的目標,更是基本前提。「一旦有更多私人資源的人被允許可以利用他們的優勢來控制政治辯論,政治參與原則所保障的自由將沒有價值。」這是當前美國金權民主的警語,也是台灣的。
◆ 30年後 大陸農村人口打對折
【聯合報╱記者林琮盛/綜合報導】2010.02.25
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韓俊表示,大陸農村人口將在卅年後,從目前的九億人銳減到四億人,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將是不可逆的趨勢。
新京報報導,根據最新人口普查結果,目前大陸純農村人口為七億兩千萬人,但不包括已離開農村到城鎮居住半年以上的人群。
他說,離開農村到城鎮居住的人口,接近一億八千萬左右。因此,擁有農村戶籍的人口維持在九億人。隨著城市化程度不斷加強,農村人口正往城市移動。韓俊預估,卅年後,農村人口將由現在的九億減至四億人。
韓俊說,目前大陸城鎮人口規模已達到六億人。但在這六億城鎮人口中,有兩成七是在城市工作,但戶籍仍在農村的農村人口。意味每四名在城市居住的居民中,就有一位是農村人口。
在農民工人口方面,韓俊說,大陸農民工大約有兩億四千萬人。其中,80後農民工占一半左右,90後有四千多萬人。
對這些新一代的農民工而言,他們不願意再回到農村,而是渴望成為城市的新市民,要求與城市居民有同等的權利。意味未來大陸新城鎮人口,將出現爆發性成長。
至於缺工困境,韓俊認為,主因是工人的薪資低,勞動強度大,用工制度不合理,企業可隨時解雇農民工,讓農民工在大城市打工沒有安全感和保障。
他指出,沿海城市的製造業進一步升級,升級成附加值更高的製造業企業。原來相對落後的產業向內地轉移。
韓俊說,對農民工而言,在當地做工的工資只比沿海城市低兩、三百人民幣,但沒了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費用,在家鄉工作的幸福感相對較高。
◆ 缺工潮 大陸未來數十年魔咒
《華爾街日報》:中西部開發、農村經改、少子化 都是主因
【記者韓化宇/綜合報導】2010-02-25 旺報
大陸沿海嚴重的「缺工潮」,也令西方主流媒體高度重視。《華爾街日報》指出,隨著大陸中西部開發及農村經濟改善,沿海許多工作辛苦、工資低的工作乏人問津。而且,年輕農民工不願和父母輩一樣吃苦,寧可在家,也不願顛沛流離到城裡賣命。
根據統計,廣州和東莞等傳統用工量大的城市目前缺工高達100萬人。更有台商估計,整個珠三角缺工高達千萬人。
千萬招工荒 外媒關注
這些地方過去30年被號稱中國大陸出口中心,有無數的生產線、工廠,但如今卻多數因招不到工而停擺。即使許多地方已將工資提高30%以上,卻仍無法吸引足夠求職者。
《華爾街日報》分析,3大主因造成目前龐大缺工現象。第一個原因是結構性失業,亦即很多職缺是因為大陸出口業在產品逐漸升級中,缺乏有足夠技術的工人;另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也不再對從事艱苦工作如建築等有興趣。
農村收入 大幅度提升
其次,農民工對低薪重勞力工作興致缺缺,是因為農民工的家鄉隨著經濟成長,環境已改善許多。
大陸多年來一直將發展農業、解決農村人口溫飽問題作為首要工作重點。取消農業稅、加大市場干預等連串惠農政策令農村收入增加。在一些地方,務農已經比清潔摩天大樓窗戶賺得更多。
重慶、武漢、南昌等二線城市快速經濟成長,薪水不見得比沿海城市低,令農民工更願意到那裡去,因為離家更近。
年輕人沒有養家重擔
除上述3項原因外,年輕一代在較好條件下長大,家庭壓力減輕,他們不像上一輩農民工有養家糊口重擔。
報導引述年輕農民工說:「我不想再像父親一樣在城裡吃苦!」靠著父母幾十年在城裡打拚賺的錢,在農村有寬敞房子,買了家電,生活還不錯。
中西部工作機會增加
路透則指出,許多農民工回到老家後遲遲不歸,因為他們在老家也有比沿海更多工作機會,並且工資待遇改善許多。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每年大陸內陸都有數百萬的勞工湧入珠三角,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成為經濟高速成長的動力。但隨著長三角及內陸城市的興起,許多製造、建築業往內陸省分遷移,讓低工資的珠三角失去競爭力和吸引力。《華爾街日報》預測,缺工潮將持續困擾大陸幾十年,大陸的一胎化政策加速其龐大人口老齡化,這是中國大陸真正的大難題。
※ 相關報導:
* 解決缺工 專家籲產業速升級 吳敬璉:台灣模式值得大陸學習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502878+112010022500490,00.html
◆ 歐洲罷工潮擴大 希臘癱瘓
自由時報 2010.02.25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儘管歐洲經濟復甦仍遙不可及,但為了展現抵抗政府與私人企業減薪裁員的決心,歐洲各國工會二十三日起相繼進行罷工,造成交通與公共服務體系癱瘓。這一系列罷工潮顯然將是自一九六八年社會革命達到高峰以來,歐陸所出現最大規模公眾示威的開端。
席捲英德法西 六八年革命以來之最
最新的罷工潮來自先前爆發債信危機的希臘,二十四日的全國性大罷工造成公共運輸停擺,國家形同癱瘓。在二十三日,法國航管人員發動四天的罷工,德國漢莎航空的機師則決定暫停罷工兩個星期,至於英航空服員則是表決通過準備發動罷工。西班牙各大城市晚間出現大型抗議集會,聲討政府提議的延後兩年,直到六十七歲才能退休的方案。
代表五百萬希臘勞動力半數的希臘民間與公務人員兩大總工會團體,二十四日共同發動自中間偏左政府去年十月勝選以來的首次二十四小時大罷工,強烈反對過去數週宣布的緊縮措施。
這些措施的目的是要讓預算赤字從國內生產毛額的十二.七%在今年降至八.七%。歐盟要求希臘必須在三月十六日前展現改善財政的跡象。
希臘全國大罷工24小時
逾三萬名示威者遊行首都雅典市區,雅典警方還發射催淚瓦斯,驅散約五十名激烈抗議青年。這場罷工不僅造成希臘機場所有航班停飛,鐵路與渡輪等交通也跟著停擺。雅典的通勤族幾乎無大眾運輸工具可用。國營學校、稅捐處與市政府全都關門,至於公立醫院則只有急診醫護人員值班,連記者都參加二十四小時罷工。其他城市也有示威活動。
社論-三角貿易下的經濟復甦與失業困境
【本報訊】2010-02-25 工商時報
行政院主計處於日前公布兩項重要數據,一是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4.72%,一是元月份失業率降至5.68%,府院高層聞訊後皆表振奮。我們認為台灣經濟確實逐步回穩中,惟失業仍然嚴峻,失業向來是一切經濟問題的根源,輕忽不得。
主計處上修今年經濟預測,係著眼於國際知名預測機構普遍看好當前全球景氣,例如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認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將達3.2%,這個預測遠比去年底的預測2.9%來得高。另外國際貨幣基金(IMF)在今年元月預測全球經濟成長更高達3.9%,同樣比去年10月的預測數3.1%樂觀許多。以台灣如此仰仗國際貿易的經濟特性而言,台灣今年的景氣情勢自然有令人振奮的理由。
但是,必須提醒執政當局的是,台灣外貿型態正在快速改變,全球景氣復甦帶給台灣訂單,但不必然帶給台灣產能,也不必然帶給台灣更多的就業機會,因為「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愈來愈盛行。三角貿易通常是透過在台的營運總部,將來自美、歐的訂單移轉至海外生產。生產活動不在台灣進行,看似對台灣GDP沒有貢獻,但由於運籌的收益頗豐,因此在商品貿易失去的外匯,從服務貿易(三角貿易)又流了回來,對GDP的貢獻極為可觀。依主計處估計,去年第4季台灣的三角貿易淨匯入高達45億美元,這筆匯入是可以計入GDP的,足可使全年經濟成長率提升1個百分點。
台灣這些年隨著全球化生產佈局,生產線不斷移出,外銷接單與出口的差距愈來愈遠。以去年而言,國內所接到的訂單仍有3,224億美元,但是自我國海關出口的總額僅2,037億美元,出口占訂單比重已由一年前的七成降至六成,「國內接單,海外生產」這種三角貿易之盛行,由此可知。我們從民國 95年的工商普查資料發現,彼時台灣製造業三角貿易收入已占製造業營業收入達四分之一,三年後的今天,三角貿易的比重必然又更上一層樓。
也許有人會說,三角貿易的比重升高,代表台灣成功地扮演了亞太運籌中心,況且這筆三角貿易淨匯入也可計入GDP,有何不好?從GDP的角度來看,三角貿易這些年確實對我國經濟貢獻不小,這由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高達9.22%,即可看出三角貿易的威力。惟三角貿易的衝擊不在GDP,而在就業市場。營運總部、運籌中心縱使能創造GDP,但其所能創造的就業機會極為有限,根本無法與生產活動所創造的龐大就業機會相提並論,這就是令人憂心的地方。
台灣訂單、貿易、生產及就業四項向來關聯度極高的經濟活動,如今隨著全球化、三角貿易的風行,已出現極大的變化。訂單的增加不再是出口成長的保證,三角貿易增加雖能為經濟成長加分,但未必能紓解失業困境。長期而言,若失業問題未獲紓解,終將反饋到總體經濟,而使得景氣低迷不振、民怨四起。
主計處這份經濟預測以全球經濟復甦為上修經濟成長的基礎,確實有道理。但國內經濟結構今昔已大大不同,在三角貿易風行下,全球經濟景氣回升的動能,有多少能注入國內的生產活動,全球復甦的暖風何時才能吹進台灣的就業市場,實不宜過度樂觀。
主計處日前所公布的數據證實了台灣勞動市場仍在嚴冬,1月份的失業率雖已回降至5.68%,但僅較前一個月微降0.06個百分點,失業人數依舊處於歷史高峰,關廠失業人數仍然高達32萬人。更值得注意的是,過去這一年所增加的工作,竟以「臨時性就業機會」居多。這些訊息告訴我們,即使 GDP如今已回升,但勞動市場依舊嚴峻。所以如此,除了是因為勞動市場係景氣落後指標,難以和總體景氣同步回升外,三角貿易打破了台灣訂單、貿易、生產及就業的關聯鐵律,也是重要原因。
在府院高層為主計處甫發布的經濟數據振奮不已之際,我們認為其中雖有值得振奮的理由,但是面對當前動盪多變的世界經濟,野火燎原的國際熱錢、危如累卵的美歐財政,台灣經濟仍須步步為營才行。而除了這些國際大環境的變化,台灣還需面對三角貿易風行下的產業、就業市場調整,這項調整不但關乎台灣短期的景氣榮枯,更關乎台灣長期的經濟發展成敗。此刻正在立法院審查的「產業創新條例」,自應把這一經濟結構巨變的因素,納入考量。
◆ 「年輕高學歷」竟是長期失業最大族群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0.02.25
失業率飆高,到底誰是主要「長期失業者」? 答案不是大家認為就業最弱勢的「中高齡勞工」,而是年輕人。勞委會分析主計處資料,意外發現「長期失業者」中,竟以20-34歲年輕人占最大宗,占近半數 (49.5%),真正中高齡只有二成七,而且大專院校以上更占四成 。
勞委會認為此一現象與年輕人教育程度提高,因為無後顧之憂,對工作條件要求較高,不願屈就有關。其次,少子化趨勢下,家庭過度保護獨子,也可能造成年輕人習慣依賴家庭有關,有些社會潮流觀察專家甚至將此類年輕人稱為「啃老族」,就是長期仰賴父母提供經濟資助,不願投入就業市場。
勞委會更發現,失業率愈低,長期失業人口反而增加,顯示就業態度較就業機會更重要。例如,去年8月失業率最高峰6.13%,當時長期失業人口為10.5萬人,今年1月失業率雖然降到5.68%,但是長期失業人口卻反而增加到11.5萬人,可見失業率攀高,不一定會造成長期失業人口增加,影響就業與否問題,恐怕在於就業動機。
勞委會今年鎖定「中高齡」及「長期失業者」為協助就業主要對象,為了了解「長期失業者」族群,勞委會進一步分析主計處「失業周期53周以上」對象時,發現以今年1月為例,失業周期53周以上11.5萬人中,20-34歲族群就占5.7萬人,比率為49.5%,若加計34-39歲,則40歲以下族群就占六成二。若以45歲中高齡勞工為基準,則七成三都是中高齡以下勞工,也就是說,「長期失業者」中,真正中高齡只占二成七。
若以教育程度觀察,11.5萬名長期失業勞工中,大專以上占4.8萬人,約41.7%,符合目前學歷愈高,失業率愈高的趨勢。
勞委會認為,台灣近幾年大學教育普及化後,難免造成很多大學生對工作更為挑剔,加上年輕人沒有家庭經濟負擔,就業急迫性不若中高齡強,尤其是少子化家庭,父母多半不會強迫子女出外工作,久而久之,很多年輕人就淪為「長期失業人口」。最後就是目前學校所學與職場連結不夠,年輕人無法學以致用。
※ 相關報導:
* 他,國中畢業 獲國際麵包賽大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439195.shtml
◆ 長期失業及中高齡失業者 繼續惡化中
【中廣新聞/張雅惠】2010-02-22
一月份失業率雖然微幅下降到百分之五點六八,不過,長期失業和中高齡失業問題卻還在惡化當中。有十一萬五千人失業超過一年,創歷六年多來最高,只差一千人,就要破歷史記錄;平均每五位失業者,就有超過一位屬於「中高齡失業」。企業端的用人需求,去年底和去年初相比,「臨時工作」增加人數,甚至大於「經常工作」人數。
主計處公布一月份失業率百分之五點六八,看似好轉,連續五個月下降,也是最近一年來最低,不過,多項就業指標仍然令人擔憂!
包括失業率降幅開始縮減,代表失業率要再明顯降低愈來愈難,台灣目前也進入「失業型復甦經濟」;失業期間超過一年的長期失業人口十一萬五千人,比上個月增加一千人,連續第三個月增加,創九十三年這六年多來的最高,也是歷年一月的最高,距離九十二年十二月十一萬六千人的歷史新高只有一千人;中高齡失業人口有十四萬兩千人,平均每五位失業者,就有超過一位是中高齡失業者,雖然只比上個月小幅增加一千人,但距離去年七月的歷史高峰也只相差一千人。
「他是屬於戰後嬰兒潮的人口,慢慢進入了中高齡,雖然失業人數有在增加,但是,就業人數也增加滿大的」。企業端的受僱人數統計,去年十二月底有六百四十一萬人,雖然是一年來的最高,比十一月增加兩萬四千人,不過,增幅並不明顯,和去年年初相比,臨時工增加人數兩萬四千人,比經常性的工作人數兩萬初頭、增加約三、四千人。企業雇用臨時工,有些是季節性需求,有些是訂單還不穩定的彈性措施,主計處並沒有針對這個部分評論用人需求型態的優劣。
◆ 英童移民政策13萬人受害 布朗道歉
【江靜玲/倫敦廿四日電】2010-02-25 中國時報
英國首相布朗廿四日為一九二○年代到一九六○年代期間,在英國政府孩童移民政策下,被迫送往澳洲的受害人,公開致歉。六十名現居澳洲的當年英國小移民,特別從澳洲飛到倫敦,聆聽布朗的道歉聲明。
布朗是第一位對英國政府此一政策,向逾十三萬名小移民道歉的首相。澳洲總理陸克文已在去年向遭受迫害的小移民表示歉意。
英國政府當年的孩童移民政策,主要目的在於提供貧困人家孩子「更好的生活」。把困苦家庭的孩子送到澳洲和加拿大等大英國協國家。總共有超過十三萬名三歲到十四歲的小移民,被送到海外。
然而,這些小移民到了海外後,並未如英國政府向其父母保證般,住進領養家庭裡,接受良好教育。許多被送到教會或其他機構裡,受到肢體與性侵害。有的則被送到農場,成為童工。
這些小移民到了海外後,多被當成孤兒,與其父母音訊全隔,有些兄弟姊妹還被強制分開,未能再謀面。許多身心終生受創的小移民,生活在巨大陰影中,卻始終不敢出面陳述事實。
八○年代後,受害者才陸續站出來控訴,並要求政府道歉。廿多年來,英政府始終未正面回應。
蛋捲姊妹自力更生 2個月賺足學費
TVBS 2010/02/28
高雄縣旗山鎮有一對姊妹花,爸爸車禍過世,靠媽媽獨力撫養,姊妹為了幫忙家計,決定擺攤賣蛋捲來賺學費,剛開始因為做不出該有的味道,兩姊妹時常抱頭痛哭,現在為了趕訂單,雙手滿是燙傷痕跡,這也讓自力更生的蛋捲姊妹花,順利在2個月內賺到學費。
不像同年紀的同學,下了課都能逛街買衣服,洪家姊妹花一下課,就忙著擺攤做蛋捲,拿著機器攪拌麵粉,動作越來越熟練。姐姐洪小婷:「想幫媽媽減輕她的負擔。」
網咖老闆娘:「她跟我說,她不想讀書了,因為學費繳不出來,就剛好有店面,旁邊有個小位子,剛好讓她們做點小生意。」
姊妹倆一心想要減輕家計,唸高職的姐姐甚至想休學,還好想到課堂上學過做蛋捲,姊妹倆雙手燙傷累累,不斷練習,還靠著網咖店女老闆幫忙到處推廣,總算有了好成果。洪小婷:「靠訂單賺錢的比較多,這邊是鄉下啊,所以零賣會比較少,我們能賺自己的學費啊,然後媽媽就不用為了錢,一直辛苦賺錢,真的很辛苦在賺錢。」
姊妹倆賺錢為先,寒假也照常做生意,開業2個月下來,扣除成本,就賺到這學期1萬多塊的學費,體恤單親媽媽辛勞,姊妹倆自立更生的精神,更是讓大家佩服。
◆ 「幸好有健保」 菲勞罹癌能就醫
【聯合報╱記者彭芸芳/新竹報導】2010.02.28
菲律賓籍男子Estipular Lu因突然腳無法行走,就醫發現脊椎上長有從甲狀腺擴散的癌細胞,經署立新竹醫院手術後恢復行走。
他感謝「幸好有健保」,因為根本付不起至少30萬元醫療費,「如果不是在台灣,恐怕只能等死」。
這名47歲男子在新竹科學園區某大廠工作近兩年,平時住宿舍,妻子在竹縣工作。去年底他發現腳漸漸不能走了,到附近醫院檢查後被轉介到署立新竹醫院,骨科主任王子康懷疑他的脊椎有腫瘤,嚇得他直嚷要回鄉,母親更電話催他回。
但他的身體狀況差,菲律賓在台辦事處人員和雇主怕出狀況,要求須有醫院證明才肯讓他上飛機;他和妻子討論後決定留在台灣開刀。
Estipular Lu說,要不是恰好在台灣工作,有台灣高醫療水準的治療,且雇主為他投保,又有健保重大傷病制度的支援,他才能接受大手術,否則幾乎不可能再站起來。
◆ 健保取消 推拿師:還我工作權
民視 2010/03/01
健保局預計4月1號開始全面稽查中醫診所,一旦查獲由助理或推拿師推拿、拔罐,就無法請領健保,新政策將影響全國上萬名推拿師的工作,下午就有近千名推拿師上街頭抗議,要求健保局拿出配套措施,還他們工作機會。
狂按瓦斯氣笛,高舉抗議布條,全台近千位推拿師發出怒吼,要求中醫師全聯會向健保局抗議,未來推拿師傅的飯碗可能不保,因為健保局一聲令下,4月4號開始稽查中醫診所,規定必須由中醫師親自推拿,如果由助理協助推拿、拔罐等醫療行為,將無法請領健保,還可能被當作密醫行為開罰。
這項保障患者權益的新政策,預料將使推拿助理丟飯碗,中醫師也很苦惱推拿師和中醫師連聲反對,全聯會承諾將向健保局陳情,只是一旦無法翻案,全台上萬名推拿師和中醫師,甚至患者看診都將大受影響。(民視新聞劉盈盈、葉尚松台北報導)
※ 相關報導:
* 中醫師:冰熱敷才由助理做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0022400050,00.html
* 新做法沒配套 中醫師憂心助理失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feb/24/today-life7-2.htm
◆ 人工流產惹禍?中國不孕率上升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28日電】2010.02.28
官方英文版「中國日報」27日引述有關專家說,中國一些地區的調查顯示,性生活頻繁而一年未孕的夫婦比率已經高達10%。
據報導,中國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主任周燦權說,中國目前缺少全國範圍的不孕不育率統計數據。但據估計,1980年初不孕不育率大概在3%左右。周燦權說,對於婦女來說,35歲之後才計畫要孩子和過去曾有過流產史是導致不孕不育率增長的主要原因。他說,中國男性的不孕不育率也在增長。男性精子數量已經從 1970年的每毫升1億的平均數字下降到目前的每毫升4000萬。
據統計數字,中國目前每年有800萬女性接受人流手術,人流率為29.3%,遠遠高於發達國家水平。而其中20至29歲的年輕女性高達62%。
專家指出,人工流產、尤其是重複流產對女性生殖健康影響極為嚴重,可能導致年輕女性的不孕不育。統計數字顯示,繼發性不孕不育患者中88.2%有人工流產史;重複流產四次導致不孕的機率高達92%。
報導稱,中國衛生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和德國默克雪蘭諾公司於26日宣布,在中國正式啟動第一個全國範圍的不孕不育流行病學調查項目。開展這項調查的目的是為配置合理輔助生育技術資源、制定扶助生殖科技發展規畫提供科學依據。
◆ 中國研究全國基本養老金方案
中央社 2010.02.28
中國第11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3次會議落幕,中國官方提出報告表示,將提高社會保障統籌層次,著手研究統籌全國基本養老金的方案。
新華社報導,常委會人員提出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問題,中國政府發展改革委報告指出,將擴大社會保障覆蓋層面,解決城鎮無保障老年居民養老問題,積極推動事業機關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和被徵地農民社保工作。
該報告提到,提高社會保障統籌層次,著手研究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繼續推進城鎮醫保、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實現地市級統籌,有條件的地區實行省級統籌或省級調劑制度。
截至去年10月底,中國社會保障基金資產規模達到人民幣7000億元。
關於解決大陸國有企業和改制企業職工社保遺留問題,報告指出,目前,「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前已受工傷、「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後仍由原企業承擔其工傷待遇的「老工傷」職工,共約230萬人。
◆ 缺工衝擊世界工廠 長線促進中國內需
中央社 2010.02.28
中國沿海地區年初開始傳出缺工,投信業分析,這是中國政策致力縮短城鄉差距所致,但缺工現象有助於勞工薪資提升以及企業重視員工福利,長線而言,有利於中國內需消費的發展。
根據中國相關媒體報導,珠三角一帶缺工超過 200萬人;深圳年後缺工超過80萬人;另外部份中西部地區也因為經濟發展需要,對人才的需求也比以往提高,導致缺工現象持續發燒。
台新投信表示,缺工問題凸顯了中國經濟的區域結構正在調整,二、三線城市持續崛起,沿海地區勞力密集型低階產業勢必將提高機械化程度,降低低階人力需求,沿海工資成本、勞工福利的提升也是未來企業必須面對的挑戰,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可能會轉讓給東南亞等低成本國家。
此外,中國本身也必須將產業結構轉往較高技術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培育企業所需人才。
台新大中華基金經理人翁智信表示,中國缺工發生原因,國家重點政策縮小城鄉發展,促使內地二、三線城市發展速度加快,農曆年間勞工回家過年發現薪資與沿海城市差距縮小,工作機會增加,大城市吸引力下降,離家誘因減弱導致,凡需生產線作業相關產業將受影響,以製造業為主。
翁智信提到,中國缺工是結構性的問題,預期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內需消費產業向上拉高速度加快,出口導向比重相對下調,但仍是支持中國經濟兩大主軸。
觀念平台-誰是啃老族?
【古允文】2010-03-02 中國時報
不同世代之間總是存在著難以跨越的鴻溝,諸多我們這些正值盛年世代的觀點,常常不自覺地隱含強烈指責年輕世代的價值判斷,縱然有些是來自「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但更多則是自以為是的刻板印象,「啃老族」此一標籤年輕世代的用語就是一個例子!
最近根據勞委會分析主計處資料,發現我國主要長期失業者並非大家想當然爾的「中高齡勞工」,僅占二成七;而是二十至三十四歲的年輕人占最大宗,占總失業人口的四九.五%;學歷在大專院校以上者更占四成多數。勞委會對於此一現象表示,現在年輕人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假若無經濟壓力,對工作條件的要求較高,並不願屈就。其次則為年輕人習慣依賴家庭、被過度保護有關,亦即所謂的「啃老族」,這些人長期依賴父母提供經濟資助,在無經濟壓力的環境下,自然不願主動進入就業市場…。
於是,錯的是年輕人,但真得是如此嗎?其實,青年失業與非典型就業的升高已經不是新聞,筆者的研究團隊在九十三至九十五年獲國科會補助進行三年的相關研究,即已指出這個趨勢,但當時的勞政部門多還專注在「中高齡勞工」,對此的關注較少。為了進一步瞭解年輕世代面臨的真實處境,我們特地架設一個網站進行網路調查,除了於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的「就業e網」上建立連結,並請勞委會各就業服務站、各校畢業生服務組鼓勵符合研究對象的受訪者主動連結相關網站,進入問卷選單填答問卷,共計有二四九三人完成問卷。
我們以失業風險一(是否曾失業、失業期間在一年以下、失業期間在一年以上)與失業風險二(是否曾失業、失業期間與可就業期間比的長短)來看年輕世代的就業處境,結果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綜合失業風險一及失業風險二,家庭階層屬於下階層者的失業風險較高的;需負擔家計的青年,其失業風險亦高於無需負擔家計者。
這個發現顛覆了我們對「啃老族」的刻板看法!簡單來說,家境好、有足夠資源供應青年在家「啃老」的,所面臨的失業風險較低,也就較不會成為「啃老族」;相反地,家境不好、需要想辦法負擔家計的青年,面臨的失業風險較高,還可能被汙名為「啃老族」,但這其實不是他們所願意的,而是當前社會諸多不平等的發展所致。隨著台灣貧富差距的擴大,好的家庭背景、好的教育、好的職業、好的收入已經成為一道上升的人生扶梯,他們有資格啃老但卻不會啃老;而在另一端,卻陷入貧窮的循環,他們沒資格啃老卻被迫要啃老(其實,說不定父母自顧不暇,也根本沒有老給他們啃)。
這樣的兩極化社會結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至於「啃老族」就當成是世代間的一個誤會吧。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中國人大代表:戶籍改革勢在必行
中央社 2010.03.04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加速促使現行戶籍制度遭到眾多質疑,多名全國人大代表認為,戶籍改革勢在必行,關鍵在背後利益機制的調整。
大陸13家媒體日前發表促請戶籍制度改革的「共同社論」後,戶籍改革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新華社報導,中國全國人大代表、華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戴仲川指出,中國戶籍制度是1950年代根據當時生產力發展水準而制定。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發生巨大變化,帶有計劃經濟特色的戶籍制度到了應該調整的時候。
中國1958年頒布第一部戶籍制度「戶口登記條例」,確立一套嚴格的戶口管理制度。中國按照戶口身份執行科教、衛生、醫療、就業等一系列政策。
戴仲川說,當時社會資源供給不足,頒布這個條例有利於穩定整個社會。但隨著大陸城鎮化發展,戶籍制度已成為農民融入城市障礙,不符合現代化發展要求。
戴仲川直言,農民工在為城市建設作貢獻,應該得到與市民同等的待遇。
中國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西安村黨支部書記章聯生認為,戶籍制度一定要打破,促進人口自由遷移,但改革要一步步來,要細化完善相關法律。
戴仲川分析,戶籍制度並不是簡單的一個戶口,而是涉及基礎教育、住房、公共設施擴容等方面問題,改革的實質是調整戶籍制度背後的利益機制,比如財政體制。
戴仲川說,戶籍改革穩妥推進,要加快落實放寬中小城市、小城鎮特別是縣城和中心鎮落戶條件的政策,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並享有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權益。
◆ 發表戶籍改革共同社論 陸媒遭整頓
中央社 2010.03.05
中國13家媒體發表促請戶籍改革的「共同社論」後,遭到中共中宣部施壓,發起的「經濟觀察報」社長兼總編輯劉堅遭嚴重警告,一名副總編輯被記過,起草社論的「經濟觀察網」副主編被開除。
中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加速促使現行戶籍制度遭到眾多質疑,大陸13家媒體日前發表促請戶籍制度改革的「共同社論」後,戶籍改革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香港明報報導,「共同社論」發表後,在中宣部強大壓力下,發起「共同社論」的北京「經濟觀察報」高層受到整肅。
中國11屆全國人大及政協3次會議正在北京舉行,北京當局為營造兩會和諧氣氛,已下令大陸媒體對最近發生的如退伍軍人上訪、北京市拆遷補償紛爭等事件,通通不准報導。
北京當局劃定的禁區範圍除了「共同社論」外,凡涉及北京的負面新聞也一律不准報導,媒體報導外地的負面新聞只能轉載新華社稿件。
當局還要求各家網站禁止轉載對退伍軍人的上訪維權、部分工行職員上訪、企業退休員工待遇問題、「萬里大造林」受害客戶等上訪內容、北京市拆遷補償等事項,北京農民工子女升學問題的負面新聞也遭限制。
此外,有關城鄉結合部拆遷導致農民工子女失學的報導,各家媒體只能轉發官方解決此事的正面新聞,「只能說好,不能有任何異議」,同時要求大陸媒體不准炒作廣西煙草局局長「性愛日記」新聞,甚至連北京市小學生過早放學、下課後乏人照顧,學校為補課教師加工資一事也不准報導。
◆ 中國二等公民怒吼 講和諧社會就讓我落戶
中央社 2010-03-05
直擊中國兩會專題報導(四)(中央社記者劉正慶、周慧盈北京特稿)當外界都把焦點放在中國總理溫家寶提出的「政府工作報告」之際,有條消息卻不甚引人注目,那就是日前帶頭發表「共同社論」、促請戶籍改革的「經濟觀察報」出事了。
「經濟觀察報」等13家大陸報社,在中國全國政協、人大「兩會」開會前夕,以共同社論方式敦促中國政府明確戶改時間表,並質疑現行的戶籍政策不僅造成城鄉居民不平等地位,更限制中國公民遷徙的自由,這一政策明顯違背了憲法精神。
果不其然,在「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下,「經濟觀察報」社長劉堅被嚴重警告、1名副總編記過,起草社論的副主編遭開除,而溫家寶在「兩會」上的報告,戶籍改革也隻字未提,僅以「我們要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變為城鎮居民,也要讓農民有一個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帶過。
隻字不提,不代表中國政府不重視戶籍改革。今年鬧出的民工荒、「農二代」面臨的不公平現象,以及大陸普遍重視的收入分配調整、社會保障、增加就業與城鎮規劃等問題,這些,都與1958年實施迄今的「戶口登記條例」密切相關。
簡單的來說,農民工到城市謀生一輩子,到頭來還是農民,等將來退休後,每個月領取的社保基金只有人民幣55元,擁有城市戶籍的職工則有 1100元,其他像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學,除非父母自願多付一筆「贊助費」給學校,否則入學沒門,等栽培好的子女好不容易畢業後,也卡在戶籍出身問題而無法在城市順利就業。
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曾提出,政府要加快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著力解決流動人口就業、居住、就醫、子女教育等問題。
溫家寶去年年底接受新華社專訪時也指出,戶改的思路之一是解決那些常年在城裡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沒有戶籍的人們,讓他們融入城市,和城裡人一樣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樣的權利和待遇。
實情又是如何呢?武漢大學畢業的張凡在北京找到一份年薪17萬元的工作後,她拒絕了,理由是這家公司不能保證提供北京戶口,沒有北京戶口張凡就不能領取北京市的養老保險,將來的護照和准生證也會有問題。
對大陸許多城市的「外地人」而言,工作、結婚、銀行開戶等,都需要戶籍證明和身份證,沒有戶籍就是黑戶,捆綁了進城的農村勞動人口原應享受到的住房、生育、社會保障和交通等大量福利,而這些福利又以集中全國優勢資源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為最。
最近聽到一個消息說,北京市朝陽區崔各庄奶西村有所農民工自辦的小學,為配合城市發展規劃被拆遷,這所專為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子女專辦的小學,沒有之後,等於粉碎了希望改善生活的農民工夢想,將來小孩要上學,只能想辦法籌措18000元到30000元不等的「贊助費」,把小孩送到市裡的小學就讀。
難怪,「經濟觀察報」、「雲南信息報」、河南「大河報」等13家報社,會選在政治最敏感的「兩會」前夕,代表廣大農民工進城落戶一事發出怒吼,雖然結局如預料般的並不是很好,但在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凡事講求「和諧」的理念下,中國政府應該也要以中共最高領導人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角度,慎重思考一下戶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就業與樂業
【經濟日報╱社論】2010.03.06
「安居樂業」,一直是我們從小被教育成最值得嚮往的美好的生活願景;小時候感受還沒那麼強烈,長大後,必須面對成家、養家、買房子的時候,才知道「安居樂業」,是多麼值得珍惜,但也是如此困難的一件事。
安居樂業的先決條件,當然得先有就業,就了業,都還不一定能夠買得起房子,也不一定能夠在就業中獲得滿足;更何況,倘若沒有就業,不僅安居樂業成為奢望,還可能成為國家社會的負擔。也因此,當此波金融海嘯來襲時,我們會一再呼籲政府正視失業的問題;從呼籲給年輕人第一次就業機會,到對無薪休假制度的支持等,無非就是希望把人留在職場上,只要有工作,一切都還有希望。
時至今日,果然不出我們所料;從職場離開後,縱然景氣回春,這些離職的員工要重回崗位,是何其困難。電子零組件業產出量早已創了新高,但其受僱員工人數卻還少於海嘯前5萬多人;這5萬多人,跟目前電子業大廠高喊增聘幾千人相比,不知何時才能弭平。更別說,一到7、8月份,新的畢業就職人口再出籠,這批金融海嘯失業者在職場上的競爭將更為弱勢。因此,上半年幾乎可以說是金融海嘯失業者回職的最後黃金機會。根據之前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的經驗,在工作場所緊縮業務或歇業所造成的失業人數約20萬人,到2003年二年多後,還有10萬人未能回到職場。而此次金融海嘯,工作場所緊縮業務或歇業所造成的失業人數也同樣約20萬人,有多少可以在年底回到職場,實在無法樂觀。
日前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若到年底失業率未能降至5%以下,將負起包括辭職的責任;對於吳院長的宣示,我們感到敬佩,但對於5%失業率以下的目標,卻不敢樂觀。從5.68%到5%,雖然差距7.5萬人左右,但還有「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且隨時可以開始工作者」16.6萬人;這些人原本沒有算在失業人數裡,當他們覺得工作有望時,隨時可以回來與失業者競爭飯碗。
因此,倘若吳院長是看到勞委會發布第二季人力需求顯示,企業今年第二季將增加5.8萬個職缺,而許下這樣的承諾,恐怕是誤判情勢。更何況,就勞委會求職求才推介經驗,總的求才利用率始終未達到五成;也就是說,這些職缺能夠如願補足,可能也只有3萬人左右,過了第二季學校畢業新鮮人加入,失業率下降的挑戰更高。
無論年底失業率是否真能降至5%以下,我們都對政府意識到就業的重要性,表示肯定。唯我們不希望政府為了達成數據目標,再用一些沒有效率、沒有願景、也不可能樂業的臨時工作充塞。日前,台北縣勞工局公布,去年一整年對於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令的調查結果,發現違規最多的前五名產業是製造業、零售批發業、服務業、醫院及養護機構,以及客運業;違規事項最常見的則是加班超時,未給例休假以及工作超時。這五項產業,幾乎是台灣吸納最多就業的產業。有工作的人,沒夜沒日加班,沒工作的人,求職到處碰壁,再不然就只能成天掛在網上,這就是台灣職場大部分的景象;這樣的結構不改,安居樂業終究只是奢望。
因此,我們認為釐清台灣失業與失衡的關鍵原因,遠比數據目標來得重要。年底前,吳院長倘若能給一個可期待的台灣就業藍圖,甚至激起那些已對求職失望的民眾,重新走出家門,這才是政績。
◆ 重男輕女未減緩 女性減少現象蔓延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0.03.05
今年是婦女節100周年紀念,在婦女節前夕,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上午發出警告指出,雖努力多年,但台灣民間「重男輕女」的傳統事實,不但未見緩解,反而更趨嚴重,目前台灣面臨的課題不只是「少子女化」,還向極端的「少女化」現象逼近。
嬰兒性別比高居世界第三
台灣婦權會表示,台灣嬰兒性別比一直居高不下,以前曾經高達111(也就是每出生100名女嬰時,男嬰已高達111名),這兩年嬰兒性別比雖已降到 110,但仍偏高,僅次於印度及中國大陸,高居世界第三位。
婦權會秘書長何碧珍說,台灣「少子女化」原因多元,除整體社會變遷因素外,個人生涯取捨是另一重點,由於許多女性成長過程中眼見要照顧小孩壓力很大,因此選擇卻步。政府應該拿出魄力及有效作為,確實建立「照顧公共化」政策,提供合理與近便的各項照顧福利體系托幼照顧、殘障照顧、老年照顧等,確實減輕婦女家庭與經濟負擔後,才能讓社會「少子女化」的傷口逐漸止血。
少女化是少子女化傷口延伸
律師尤美女及台大教授黃長玲表示「少女化」問題是「少子女化」傷口延伸,必須同等重視看待,政府除了做好各項「照顧公共化」外,必再加上「性別平權」的實踐良方。且要在鼓勵生子的同時,更要鼓勵生女,才能產生誘因,讓民眾不但勇於生子,也能生女。
◆ 男嬰多 女嬰少 隱伏社會災難
自由時報 2010.03.06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台灣新生兒男女性別比近五年持續維持在一○八、一○九(即男嬰一○八、一○九名,女嬰一百名),遠高於聯合國建議的「正常生物值」一 ○五至一○六,婦團質疑人為介入的性別篩選是主因。
婦團質疑:性別篩選是主因
台灣婦全會秘書長何碧珍指出,二○○四年,台灣新生兒性別比「一一○.七」,即女嬰一百名、男嬰一一○.七名,與南韓並列第一,高於實施「一胎化」的中國,更遠高於聯合國建議的「正常生物值」一○五至一○六,○八年也還是全球第三。她說,○四年第一胎性比例一○八.七、第二胎一○九.四、第三胎一二二.六、第四胎一三四.一、第五胎一二二.八。
何碧珍直指,第四胎男性比例,比第一胎多出一.五倍!更印證「人為介入」性別篩選的痕跡。
內政部統計,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八六年,新生兒性比例大都在聯合國建議值內,一九八七年首度達到「一○八」,一九九○至九二年,及二○○三、○四年都在「一一 ○」間,○四年逼近一一一,是近五十四年來性比例最高峰。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研究,胎次增加,性比例增高,亞洲國家如南韓、台灣都有雷同現象。少子化、養不起或「生子情結」等原因,都促使婦女懷到第二、三、四胎後,知道是女不是男,更直截了當地「不要了!」
黃長玲說,近年南韓政府禁止婦產科醫師告訴孕婦嬰兒性別,性比例逐年遞減,已遠離世界前三之列。
遠高於聯合國建議正常值
何碧珍估算,台灣一年約二十萬名新生兒,如果性比例為一一○,等於女嬰比男嬰少兩萬,十年下來,女孩比男孩少二十萬,一百年後女生就少兩百萬。她疾呼,性比例失衡將導致生育率急速下滑、老人乏人照料、男人討不到老婆,衍生的社會災難,將比天災人禍更嚴重。
「沒有了女人,男人怎麼辦?」前副總統呂秀蓮認為台灣男人最該擔心這問題。
呂秀蓮直指,當女人數量變少,職場表現又越來越好,未來女人將有充分條件自主生活,男人恐孤獨終老。政府過去只重視「少子化」,未稱「少子女化」,忽略女嬰驟減惡化,盼政府及早因應,也呼籲社會揚棄性別決定生育意向的框架。
◆ 2010美國人口普查 台灣再度未列入族裔選項
中央社 2010.03.05
長期以來懸而未決的國際地位問題,已讓台灣被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WHO)排除在外,也被華府上訴法庭形容為陷入「政治煉獄」之中,現在這個苦難已延伸至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Census Bureau)。
美國媒體National Examiner網站報導,雖然該局正在努力防止誤算台裔美人,一場將導致錯誤計算的風暴依然在醞釀中。這個由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決定的人口普查問卷族裔問題,導致包括膚色、語言與國籍上天差地別的答案。亞裔人士可從列舉的選項中選填其國家或島嶼,但其中不包括台灣。
希望被列為台裔美人者一定要勾選「其他亞裔」選項,接著再在空格中填上「台灣人」(Taiwanese)。2000年普查中,共有14萬4795人被登記為台灣人,但這個數據只包括選填亞裔專屬列表者。在總人口列表中,仍只有「中國人」的選項。
「全美台灣同鄉會」認為,2000年的普查數據應該更接近同鄉會資料中的100萬人。「我們強烈認為1990年及2000年的普查低列了台灣人在美的人口數。」
人口調查與統計局西雅圖辦公室亞太事務專員蔡豪遊(David Choy)表示,2000年美國普查中,50萬人自認台灣人,並如此填寫表格。
根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2010年的美國人口普查,將首度區隔台灣人與中國人。此舉將讓美國政府確實了解,相對於其他亞裔人口,台裔美國人到底有多少。
懷孕婦女安胎假1年 公務員納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5459001.shtml
【聯合報╱記者李明賢、李志德/台北報導】2010.03.07
馬政府再釋婦女政策利多!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昨天宣布,勞委會決修訂勞工請假規則,懷孕婦女最長可享有一年安胎假,五月底、六月初報請行政院核定,立即實施。
銓敘部長張哲琛昨晚表示,政府機關會考慮跟進,讓女性公務人員也可享有安胎假,權益不亞於女性勞工。在勞委會昨天做出宣示後,基於平等原則,考試院考慮修改「公務員請假規則」,加入安胎假規定。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出席內政部主辦「慶祝國際婦女節百周年記者會」時表示,台灣出生率全球最後一名,政府應讓婦女在懷孕期間享有安胎假,「共同維護國家未來的金童玉女,讓國家有永續發展的繼起生命」。政府要努力的地方「永遠不嫌多」。
共同出席記者會的王如玄宣布,勞委會正著手規畫婦女享有安胎休養假,修改勞工請假規則,孕婦若有身體不適或流產,可持醫院證明向雇主請安胎假,雇主不得拒絕,更不得任意解雇,否則依兩性平等法,勞委會可介入調查。其次是擴大家庭照顧假適用範圍,放寬到五人以下小公司也可適用。
王如玄認為,許多婦女反映懷孕期間有出血、流產,希望請假安胎,但礙於現行法令未有規定,只能透過與雇主協商,缺乏具體保障,雇主更可拒絕;未來安胎假正式實施,可讓婦女保有勞保身分,獲得必要醫療照護。安胎假屬於無薪假,無法比照育嬰留職停薪享有薪資補貼。
至於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制度,去年五月上路,據勞委會統計,截至今年一月底為止,兩萬九千兩百三十六人申請,核發金額十九多億元,男性申請比例約一成八。
◆ 安胎假/婦團鼓掌 憂「看到吃不到」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蔡永彬/台北報導】2010.03.07
勞委會研擬安胎假,婦團、一般婦女都認為是對懷孕婦女的大利多,但也強調配套措施一定要做好,否則這些假期可能會「看得到吃不到」。
全國自主勞工聯盟執行長朱維立雖表支持,但也有些擔心。朱維立指出,如果是無薪假,很多婦女為了家計只得撐著身體強忍不適、趕快回去上班。現在許多工作都走向短期「派遣取向」,這項政策立意雖好,但是否會讓女性勞工為了生活或害怕丟工作的情況下不敢請假,還有待評估。
婦女新知秘書長曾昭媛表示,對「安胎假」樂見其成,但官方更重要的是得做好配套,包括減少雇主疑慮,研擬人力替代方案等。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指出,現代女性晚婚,晚生、人工生殖比率大大提高,安胎需求增加,婦團對安胎假自然肯定;但執行面得更小心,例如如何讓婦女合法請假又無須擔心遭標籤化,官方也得努力改變社會價值觀,讓大眾以正面眼光看安胎假。
育有三女的羅太太聽到將來有安胎假,直呼「很好」,但也憂心「雇主會答應嗎?」她說同事過去若須安胎,都是請病假,須自己付費,站在同是婦女的立場,當然樂見有安胎假。
身為高級主管、育有一子的周太太則認為,台灣生育率在全球最低,安胎假固然能保障懷孕婦女,但同時也得注意非懷孕者的權利。例如她兒子便因老師屢屢懷孕請長假,一年換了四位老師,嚴重影響學習;她在職場也觀察到,請假過久確實影響到其他同事的權益。周太太強調,她贊成安胎假,但配套必得做好。例如安胎假一定要有醫師證明,給薪方式也得精算,符合社會共識。懷孕、安胎也非人人必經,當事人在爭取權益之餘,應考量若換成別人請假、影響自己工作時,會怎麼想。
◆ 普及托育抗少子 婦團籲政府訂合理保母價
中央社 2010.03.07
台灣少子化嚴重全球居冠,托育是一大問題。台灣社區照顧協會理事長劉毓秀今天呼籲,政府應訂合理保母價,讓托育普及化才能挽救生育率。
婦女新知基金會今天上午舉行2010婦女節記者會,談家庭照顧問題。
劉毓秀會中特別點出少子化的嚴重性。她說,照顧老人與小孩在傳統及刻板印象上,都被視為婦女的責任。因社會高度發展,全球都面臨婦女不願生子的現象,台灣情況最糟。
劉毓秀認為,台灣的托育問題是女性不生子的重要因素,因為保母制度不健全,托育費用昂貴,很多人負擔不起,乾脆不生,是台灣人口的危機。
劉毓秀提到婦女團體曾建議,政府應訂合理的保母價,但遭公平交易委員會反對,理由是違反機制。
劉毓秀批評公平會放任保母價由市場決定的做法不當。她認為,政府要對抗少子化,就應向全民健保看齊,透過保險或稅金,設法將托育普及。
◆ 台灣女性潛力 全球排名第20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2010.03.07
台灣女性潛力嶄露頭角!主計處依據聯合國計畫署(UNDP)「性別發展指數」調查自行加入我國資料評比,台灣女性潛力全球排第二十名,在亞洲國家名列第二,僅次於日本(十四名),高於南韓的二十六名。
聯合國一九九五年起編製「性別發展指數」(GDI),顯示兩性潛能擴展的平等情況。台灣雖不在聯合國這項調查對象之列,但主計處自二○○四年起自行加入我國資料評比,根據最新結果顯示,我國女性潛力排名全球第二十,是近四年來最佳。
聯合國選用的統計項目,包括:女性成人識字率、女性預期壽命、女性粗在學率、女性平均每人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等四項,全球共有一百五十六個國家參與評比,二○○七年由澳洲奪得世界第一。
一元之差:低收入戶的法定條件與真實需求
【聯合報╱社論】2010.03.07
某貧戶因為依法核算的家戶收入硬是比低收入戶標準多了一元錢,喪失賴以維生的低收入補助;地方小官必須依法行政,亦是愛莫能助。
一元之差,足讓一貧窮人家與政府低收補助絕緣,而非授權於專業社工有足夠的行政裁量。如此評定貧戶,不如外包給會按計算機的工讀生,還可省下些主辦公務員的薪資公帑。
以這家一元之差的貧戶為例,戶長已失業多年,現今未能列為低收即是因為長子退伍。依法,凡有工作能力的成年人,都自動核算至少有基本工資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元的收入,不管事實上長子退伍後是否找到工作;但就因為這分「虛擬」的收入,使得全家的核定收入硬是比貧窮門檻多了一元。
一元之差,可看出有司對於窮人的身分認定,實在脫離現實太遠;貧病之家加上失業,還不算貧戶,簡直完全無視於社會底層者的生活真相。不能回應人民痛苦的政策,怎談得上苦民所苦?
在我國的社會救助法令中,是不是合於「法定窮人」資格,即是能否獲得社會福利措施的「全有/全無」之別,絲毫沒得商量;以「身分」來核發補助,而非以「需求」來分配福利,早就為人詬病。數十年來,「貧窮線」訂定標準之嚴苛也飽受批評,在台灣要當個政府認可的「法定窮人」,取得「低收入戶」資格,困難超乎想像。
以數字為證,台灣去年底低收入戶約十萬戶,人數近廿五萬人,亦即能通過「貧窮線」嚴格篩選的「法定窮人」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一點零八,比起歐美國家的百分五的貧窮率,我們真能驕傲地誇口:「台灣很少窮人」嗎?數字的落差所反映的,可能只是政府救濟資格之嚴苛,而不是基層貧戶的需求真相。
為何失業者也必須核定有基本工資收入呢?原因就在防止人性之弊,怕人民有了福利就懶得工作,所以法令假設人人只要能工作,都賺得到基本工資。但深諳現實者都知道,這是過於天真的想像。在一個工作不斷蒸發、機會不斷外移的社會,政府面對高達百分之六的失業率,如何能要求身在社會底層的人民都「應該」有分工作,否則就是偷懶,就領不到救濟?
再者,法令還規定,即使是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認定的失業者,失業期間可以不計算工作收入,但是所領取之失業給付,卻還要併進收入計算。
即使內政部在一月底通過了「社會救助法」的修正草案,但就如同近年的幾次修法,對貧窮線的調整,也只是無關宏旨地微調,包括身心障礙者若失業,核定的收入可以以基本工資打七折計算。但這算是美好的進步嗎?當許多大企業、政府機構都寧願繳罰金而不甩障礙者「定額雇用」的規定時,如何要求障礙者自行負起充分就業的責任?貧窮線早該以實質收入代替政府替人民編派的虛擬收入。
當政府與窮人如此斤斤計較一個月數千元的補助時,卻在去年一口氣把遺贈稅稅率由百分之五十降到百分之十,一年損失稅收約兩百多億元。再者,為了安撫一般老百姓,今年大家報所得稅時,最低三個級距又各調降一個百分點,損失稅收也約是兩百億元,好處由三百五十萬人吸收;若再加上將營所稅調降五個百分點,稅收又飛走八百億元。
回頭看看內政部要翻修社會救助法,並估算修法三讀之後,可多讓中低收入戶廿四萬人受惠,所增加經費不過是卅三點三億元。聲稱苦民所苦的當政者,手中的天平是否出現傾斜?
當然,「低收入戶」必須有一「法定標準」;所以,一元之差的情況,在法制上不能避免。問題是,這個標準有如「鄭人買履」,究竟是以鞋樣或腳丫子為準據,亦即究竟是以「法定條件」或「真實需求」為準據?
◆ 長工時、低薪資 職場悲歌正上演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2010.03.07
走過金融海嘯陰霾,雖然國內經濟春燕乍現,但失業率的下降速度遠不如預期。使得府院同聲宣示今年為「就業促進年」,行政院長吳敦義更設定年底失業率「要低於5%」的目標,他甚至承諾,若無法達到目標,願意「辭職」負責。
其實,失業率可能還好解決,就算國內景氣復甦不如預期,靠「大有為」政府多下幾帖猛藥,保住閣揆的「烏紗帽」應不成問題;但國內上班族扣除物價後的實質平均薪資水準,卻大幅倒退回13年的情況,短期內恐難有改善。
根據主計處最新資料,去年全年國人的實質平均每月薪資為40,690元,較前年大減3.47%,寫下史上最大跌幅,主要是因為國內景氣受金融海嘯衝擊,幾乎所有廠商都以裁員減薪方式因應,使得國人薪資水準一舉倒退回民國86年的水準。
更怵目驚心的是,國人前年的實質平均薪資跌幅也有3.39%,累積近兩年的薪資跌幅竟高達6.74%,幾乎吃掉了過去11年的加薪幅度。看看日本「失落十年」的經驗,不禁令人憂慮,國內薪資水準很可能會複製日本困境、陷於長期停滯的泥沼之中。
細究日本經驗,根本原因包括全球化產業外移、非典型就業人數增加與人口老化等。
其中,日本的非典型就業 (部分工時、人力派遣、短期僱用)人數,1990年占總就業人口的比率只有20%;但到了2007年已急劇升至34%,高居全球第三,僅次於荷蘭、澳洲。由於這群人的薪資水準比正職員工低40%,低薪人口的大量增加,明顯阻礙了日本平均薪資的成長幅度。
此外,日本工作年齡層15到60歲人口的比率,由1990年代的70%降至2007年的64%,65歲以上的退休高齡人口比率,則由1997年15%上升至21%,是人口老化最迅速的先進國家。
回到國內情況,非典型就業人數逐年不斷上升,人口老化速度比起日本「有過之而無不及」,長此以往,在內需無法提振、民間消費轉弱的前提下,台灣很難不重蹈日本覆轍,這也表示國內勞工「長工時、低薪資」的職場悲歌可能正要開始上演。
性別大屠殺 全球1億女嬰消失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247&f_SUB_ID=2986&f_ART_ID=238310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2010/03/08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封面頭題報導,近年來因重男輕女觀念作祟,全球慘遭墮胎、殺害、任其自生自滅而夭折的女嬰總數達1億,稱之為「性別屠殺(gendercide)」毫不為過。
這種現象在亞洲特別嚴重,重男輕女觀念仍根深蒂固,原因除傳宗接代之外,許多人認為男子能養家活口、繼承家業、奉養父母。
在亞洲部分偏遠地區,殺害女嬰的現象仍相當普遍,現代超音波掃描使一心只想添丁的準父母以墮胎手術拿掉女嬰。在中國與印度北部,男女嬰的比例嚴重失衡,達 120比100。
反墮胎人士認為,這形同大規模屠殺,對社會的衝擊極為嚴重。性別失衡將導致犯罪率、新娘走私和性暴力提高,許多男童成年後勢必找不到配偶,衍生社會問題。
印度經濟學家塞恩(Amartya Sen)估計,因性別屠殺消失的女嬰總數達1億。
在中國,1980年代末出生人口的男女比例是108比100,2000年代初惡化為124比100,部分地區更達到130比100。
問題不只如此。包括台灣、新加坡在內的東亞國家,巴爾幹半島西部的前共產國家、高加索地區及美國華裔及日裔,新生兒人口比例同樣嚴重失衡。性別謀殺現象幾乎遍及全球,不分貧富與宗教。
經濟發展不足以遏止這種現象。性別失衡的台灣與新加坡均是開放富裕的經濟體,而在中、印兩國,教育程度越高、越富裕的地區性別失衡問題越嚴重。
在南韓,男女嬰比例失衡的問題也曾相當嚴重,如今逐漸恢復正常。這不是人為因素使然,而是文化改變之故:女性教育、反性別歧視訴訟與平權裁決,導致重男輕女顯得落伍且不必要。
報導中呼籲中印兩國必須加速採取具體行動,中國尤其應該廢除一胎化政策,否則人口性別失衡問題將日益嚴重,後果難以收拾。
各國也必須全力提升女性的價值,具體措施包括推廣女性教育、廢除女性不得繼承財產的法律與習俗,並循各種管道鼓勵、協助女性投入公眾生活領域。 (相關報導詳見原站)
◆ 規畫安胎假 馬總統說會有配套
【聯合報╱記者江良誠、楊湘鈞/連線報導】2010.03.08
勞委會為女性勞工規畫「安胎假」,婦女團體擔憂「看得到吃不到」,勞工怕被資遣不敢請安胎假,馬英九總統昨天說,政府會訂出周詳配套措施,對企業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百周年慶,馬英九總統昨晚參加慶祝晚會時強調,勞委會新擬的婦女安胎假政策不光是照顧婦女,也是照顧下一代,未來將努力幫助婦女就業,並指台灣今年的經濟復甦,「是具有台灣特色的經濟復甦」。
馬總統說,勞委會已幫廿多萬婦女就業,未來政府不只幫助婦女就業,還要協助婦女創業。
馬總統表示,競選時提出擴大育嬰假的構想,當時社會有很多疑慮,但勞委會去年開始實施以來,已有十一萬人申請。
他說,目前台灣是七個青壯年養一個老人,如果出生率再不改善,廿年後將是三個青壯年養一個老人,到時問題更嚴重。只要對提高生育率有幫助,政府就要推動,鼓勵國人多生。
行政院長吳敦義則表示,經建會過去推動縮減婦女數位落差計畫,每年約補助兩萬名婦女參與;明年政府將增加一倍名額。
◆ 安胎假拚出生率? 不如育嬰補貼
【聯合報╱許淑英/南台科大國企系助理教授(台南市)】2010.03.08
報載勞委會決定修正勞工請假規則,懷孕婦女最長可享有一年安胎假。政府期望這個政策有助於提升婦女的生育意願,改善台灣出生率全球最後一名的困境。
這個政策立意良善,但是,好心不足以成事。如果沒有完整的規劃,立意良善的政策最終可能流於空談。這些配套規劃至少包括:
一、勞工婦女請安胎假時,公司的替代人手如何安排的問題。諸如:是否有適當的人力可以替代?在什麼樣的平台找到替代人力?替代人力的薪資是否全部由雇主支付?
二、勞工婦女請安胎假後(預期會再請育嬰假),一旦歸建,如何能夠順利地回到工作崗位?是否有平台能夠輔導婦女重回工作崗位?平台由什麼單位經營、維持?
三、安胎假是無薪假是否適當?許多懷孕婦女之所以必須安胎,是因為胎兒不穩定,此期間除了受到荷爾蒙作用的影響、擔心胎兒發展得好不好,更可能有藥物需求、住院需求等,這些支出是否全部由婦女買單?安胎假是否只限於勞工婦女?非勞工婦女是否也能享有安胎資源?如果政策的對象僅限於勞工婦女,許多潛在的可生育人士必定會對生育一事裹足不前。
此外,目前政府政策的方向,其思維似乎都認定工作的婦女不生(包括不能生、不願意生),因此,政府可能一味的想要創造一個對工作婦女友善的環境,試圖解決這個困境。但是,事實可能不盡然如此。
很多沒工作的婦女不想生、許多已婚男性不想生、許多老人家不鼓勵年輕人生。一方面的原因是傳統家庭功能在轉變,以前養兒防老功能漸式微,現在的上班族必須為自已老年的生活累積更多的財富。還有,祖父母輩也難以協助養育孫輩,因為現在人晚婚,等到生養下一代時,父母大多年事已高。所以,在上有高堂、未來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年輕人更不容易有生養下一代、養育下一代的欲望。
另一方面則是社會環境與經濟環境的轉變。現在的家庭結構有很多是雙薪家庭,一旦職業婦女參與生育的行列,沒有了收入、僅依靠丈夫,家庭如何支應沉重的房貸跟日常支出?更何況在孕期中的婦女更需要營養的補充及醫療的資源,一旦收入減少、相對應的支出卻增加,家庭問題會跟著發生,由此亦可想像單薪家庭面對生育問題的苦處。
筆者誠心向執政者呼籲,如果政府的目標是要提高出生率,嬰兒便是這個政策的主角。補助的方向應該以嬰兒為主要的補助對象,再輔以其他補助方案,才能達到政策的實質效果。有效的政策如,按月定額發放嬰兒養育金,此養育金的年限可長達廿年,金額可以參考老人年金的方式,限定為每月五千或八千不等。這樣的政策一旦執行,相信很快的就能看到我們出生率的趨勢產生逆轉的現象。
◆ 要安胎 先求安家
【仇佩芬/特稿】2010-03-08 中國時報
做為社會勞動力的一份子,可以支持安胎假,支持政府幫助我們的姊妹平安生養下一代。但小孩平安出生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懷孕期間的家計收入、養育下一代的經濟來源,靠的是工作保障。如果安胎假的風險是收入中斷,甚或工作變動,誰敢安心請假?
誰都不能否認,安胎假立意良善。對於女性擔心懷孕、生產可能影響工作權益,安胎假和性別平等法可以保障婦女在懷胎、哺育的辛勞之後,仍然可以重回職場,不應受到生育的影響。
然而這樣以法規禁止歧視的設計,卻可能從頭影響企業晉用女性的意願。企業面對適婚及育齡的求職婦女,還沒看到工作能力,先看到可能的安胎假、產假、育嬰假,很少有老闆不會先在心裡打個折扣。如果沒有配套措施,安胎假還沒達成提高生育率的目的,反先提高婦女失業率。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企業擔心安胎假提高人事成本,政府解釋安胎假是「無薪假」。這一解釋反而引出勞工的另一層憂慮:懷孕生產要花大錢,安胎假裡卻沒有薪水,安胎卻無法安心,這種假,誰敢請?
更令人費解的是,同樣是安胎假,公務員有法律保障薪資,也不影響任用資格。政府推出福利政策,卻未顧及基礎的差異。鐵飯碗的差別待遇竟延伸到下一代,不免讓人遺憾為德不卒。
政府要提高生育率,但成本不應由企業負擔,更不應該由企業轉嫁給生育的婦女。在現代職場裡,政府想達成「幼有所長」的目標,先滿足「壯有所用」的需求更要緊。
卡片寫4天 腦麻兒打動總統夫人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2010.03.08
「親愛的美青阿姨:您好,我是高紫萱,麗湖國小三年級。我們天使心每年都有一個音樂會,可以邀請能幫助我們的人來參加,今年爸爸說我們可以試試總統夫人,雖然我不懂,也不認識您,但是我相信您一定是個重要的人,希望您能來聽我們的音樂會。紫萱敬上」。
很多人都以為「酷酷嫂」周美青很難邀請,一位腦性麻痺小女孩,用了一百一十五個字,就打動了周美青。
高紫萱,一個腦性麻痺的八歲小女孩,出生十二天就罹患病毒性腦膜炎,醫生診斷她患有腦性麻痺、肢體障礙、語言障礙、發展遲緩、合併癲癇等多重障礙。
天使心家族基金會去年十二月十八日舉辦「牽手遨翔」音樂會,因為規模不大,邀請不到達官貴人。在爸爸建議下,紫萱決定試試看,邀請大人口中「很不好請的總統夫人」。
卡片只有一百一十五個字,卻花了紫萱四天時間,雖然每天寫不到卅個字,對她已是非常吃力;因為雙手顫抖,寫的字歪七扭八,必須用盡力氣握筆才能寫,每字、每句都充滿了生命力。
高紫萱把卡片直接寄到總統府公共關係室,沒人有把握,沒想到,音樂會舉辦前幾天,周美青回電允諾參加,唯一條件是「不能通知記者」。
音樂會晚間七時卅分開始,周美青七時就到場靜靜等候,低調到所有家長都不知情。將近兩小時音樂會,周美青從頭聽到尾,全體大合唱之後,周美青獲邀上台獻花給身障小朋友,在場家長才嚇一大跳。
紫萱一步步、像小鴨子搖搖晃晃走上台,也獻花給陌生的「美青阿姨」,兩人緊緊相擁,沒說一句話,所有人感動落淚。
高紫萱父親高介仲驕傲地說,「紫萱能邀到夫人也覺得很開心,她覺得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過去她總是接受別人幫助比較多,能夠邀到周美青,她自己也覺得很棒、很有意義。」
高紫萱用了六年學步器,每個月癲癇會發作一次。她三歲的生日願望是:「希望會走路」,這個願望直到七歲才實現;今年八歲的她許下新願望:「希望會快快跑步,還要去東京迪士尼樂園。」
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推動「三三六愛奇兒日(Angel's Day)」,廿七日萬人大遊行,紫萱將和父親一起上街。
◆ 關懷「愛奇兒」 江宜樺破例上街頭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2010.03.08
主管集會遊行的內政部長江宜樺,將破例參加遊行。本月廿七日,為鼓勵身心障礙小孩和家長走到戶外,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推動「三三六愛奇兒日」萬人踩街大遊行,希望社會大眾用微笑幫助特殊家庭走出陰霾,並呼籲政府訂定「愛奇兒日」。
「愛奇兒」泛指各項身心發展障礙的孩童,這些孩童的家長往往承受極大壓力。天使心基金會執行長林照程說,「三三六愛奇兒日(Angel's Day)」的由來,是因為三月春暖花開,象徵新生命的開展,希望每年三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能成為「愛奇兒日」,列入國定假日,每年這一天用各種方式紀念。
愛奇兒幾乎隨處可見,林照程說了一個真實的案例:淑真(化名)帶著自閉症兼過動的兒子參加身障家長座談會,途中小孩情緒發作,在公車上跑來跑去,引來公車司機和乘客一陣謾罵;淑真不知如何解釋,母子只好提早下車,走了一個半小時才到。之後,淑真再也不敢搭公車,也很少再參加活動。
淑真母子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不瞭解」是造成傷害的禍首。根據天使心基金會統計,台灣平均每一百位孩子就有五到六個身心障礙兒,其中百分之五十的家長有憂鬱傾向,百分之八十的家長甚至有輕生念頭。
江宜樺家中也有一位「愛奇兒」,兒子罹患輕度自閉症,江宜樺說,「這個孩子是上天給我的禮物,我的心中只有感謝」,當他知道基金會推動三二七遊行,深受感動,一口答應參加遊行。
天使心基金會本周四將舉行記者會,宣布三二七當天舉辦踩街遊行和黃昏音樂會,希望大家穿上粉紅色系輕鬆服裝,下午一時卅分在台北市政府市民廣場集合出發;目前還欠缺志工,有意者可上天使心網站報名。
三二七當天將有全國各地的「愛奇兒」參加,高雄就有三百多位特殊孩童和家長搭乘台灣高鐵北上,高鐵也允諾贊助單程車票。
主辦單位設計了「愛奇兒徽章」,讓參加遊行的特殊孩童和民眾配戴,也希望以後能夠推廣,看到戴著愛奇兒徽章的孩子或家長,也能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微笑。
廿七日遊行,訊息可上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查詢:http://www.ah-h.org/
※ 相關報導:
* 天使心 14歲女孩換來的
http://www.udn.com/2010/3/8/NEWS/NATIONAL/NAT4/5460323.shtml
...一位重度發展遲緩的女孩林詠晶,用她短暫的十四年生命,促成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成立。林詠晶的父親林照程從負債、輕生,到成立基金會,才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林照程認為女兒就像小天使,證明人世間存在「無條件的愛」。
◆ 南非辦世足 恐有副作用
【經濟日報╱編譯 賴美君】2010.03.08
南非今年將主辦世界盃足球賽,即將落成的數座大型體育場館將從此扭轉非洲印象,亦或淪為奢華誇浮的紀念象徵?
不少懷疑論者唱衰南非說,這些體育場絕對無法如期在6月賽事前完工,如今他們顯然把話說得太滿,因為南非十座世界級體育場已邁入完工階段。
南非取得本屆世足賽主辦權,掀起不少口水戰,批評者認為非洲首次舉辦世足賽不應該那麼高調,甚至該將數百萬美元的經費轉而幫助窮苦人民。
南非在2004年贏得本屆世足賽主辦權,隨即編列30億南非蘭德(3.9億美元)興建球場的預算,後來又追加兩座體育場與豪華遮蔽棚的預算,現在總預算已飆到130億南非蘭德(17億美元)。
批評者抨擊南非奢侈浪費,應將經費轉而對抗助長犯罪率的貧窮問題,並廣建新屋來改造種族隔離時代遺留的貧窮鄉鎮,也應將經費用來打擊愛滋;南非是全球愛滋病比例最高的國家。批評者認為,等世足賽一結束,這些球場立刻就會變成蚊子館。
不過,支持南非主辦世足賽的人士認為,南非終於獲得絕佳機會來扭轉飽受飢荒、疾病與戰爭之苦的刻板印象。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南非大主教屠圖表示,世足賽對南非黑人的影響性不亞於歐巴馬當選為美國總統,也會為分歧的南非注入新榮耀。
經濟學家指出,籌辦世足賽的工程將減緩南非受全球景氣衰退的衝擊,也會帶來近560億蘭德(73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種族隔離政策迄今仍為南非留下傷疤。足球是黑人熱愛的體育活動,當年還得委身在白人的英式橄欖球場比賽。
南非世足賽籌備委員會指出,在種族隔離政府統治下,窮鄉僻壤的足球設施往往遭受忽略,足球也全然不受認同。
雖然南非的足球場蓋得太過奢華,遭批評已焦點偏離足球本身,但這個年輕的現代化國家在遭受國內外質疑與嘲諷的同時,也證明有能力舉辦世足賽。
評論家馬魯雷凱說:「對於在世界貧窮街頭踢足球的小男孩而言,足球是他們的夢想,我不願否認這樣的啟發。世足賽的意義超越金錢與教科書對於發展的定義。」
一名不願透露身分的世足賽官員表示,足球對南非人意義重大,世足賽雖不是萬靈丹,但會振奮人心並且提升南非民眾的自信心。
(取材自路透)
◆ 納美人真實版 印度原民力抗採礦者
【黃文正/綜合報導】2010-03-08 中國時報
電影《阿凡達》的劇情在印度真實上演?片中,潘朵拉星球上的納美人挺身對抗覬覦豐富礦產的貪婪人類,而在印度東部的奧里薩邦,目前也有數以千計的「東加里亞空達」(Dongria Kondh)原住民,為捍衛聖山而與英國礦商「吠檀多資源公司」(Vedanta Resources)長期拚鬥。
關注全球原住民部落權益的「國際生存組織」(Survival International)總監柯利說,如果扣除彩色狐猴、戰馬和巨靈鳥不談,《阿凡達》的真實故事現正在奧里薩邦的「尼亞吉利山」(Niyamgiri)上演,「跟電影中的納美人一樣,東加里亞空達族人的處境也很危急」。
二○○五年,吠檀多在尼亞吉利山下的蘭吉加爾(Langigarh)設立氧化鋁精煉廠,計畫開採尼亞吉利山上的鋁土礦,引起東加里亞空達原住民及環保人士的強烈抗議,過去幾年抗爭衝突不斷。東加里亞空達人是印度最原始原住民之一,為擺脫貧窮,少數年輕人已轉向支持採礦計畫。
氧化鋁精煉廠執行長庫馬說,採礦並不會影響東加里亞空達人的權益,說他們拒絕開發是一種迷思,「他們想要孩子能上學,也希望有足夠的食物,如果採礦計畫能夠順利進行,我們將會幫助他們獲得這些東西」。吠檀多預期,未來幾個月內,他們的採礦許可便可通過。
品味人生-超量,就是災難
【本報訊】2010-03-09 工商時報
大家都知道,肚子最舒服的時候是「八分飽」。
但我們卻很難讓肚子保持這種「無負擔的暢快感」,因為只要面對美食,許多人就難以抗拒,往往撐到「無法下嚥」的地步,非吃到脹痛為止才會住口,造成多餘的苦難。
難道我們在填塞食物入口的當下,不知道自己正在作一件「愚蠢」的事嗎?我們當然知道「吃越多、越痛苦」,但就是不能自制,常常事後悔恨。
◎可見人的貪念,不是因為「需求的欠缺」,而是一種習以為常的病態。當貪心的欲念出現時,常常不顧一切後果去達到目的。
◎錢財的貪求更是難以掌控。因為金錢數字的累積,並不會讓你感覺有所逾越,於是「越貪、越感匱乏」,無止境的貪念便會無限蔓延。
◎唯有自律自制的人,才能看到「超量、就是災難」的道理。也唯有「對物欲能割捨,對權勢能淡化」的人,才能享受中庸的愜意人生。
(本文作者為王品集團董事長)
◆ 台灣亞洲四小龍最貪污 去年比大陸還糟
【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2010-03-09
馬政府上台後強打「清廉牌」形象,這項努力在外商眼中似乎效果有限,根據最新一期政經風險評估報告顯示,中華民國是亞洲四小龍中貪污情況最嚴重的國家,去年甚至比大陸還糟糕,不過今年的評比贏了大陸兩名。
根據香港政經風險公司所公布2010年「政治貪腐」印象評比,中華民國的整體排名比去年進步一名,在16個家國或地區中排名第九,報告顯示台灣「政治人物」的貪腐仍是問題,公務員的廉政評價則是優於「政治人物」。
法務部今天則是發表新聞稿指出,台灣整體評價較去年改善。
但政經風險評估報告卻也顯示,中華民國不僅是亞洲四小龍中貪污情況最嚴重的國家,去年排名甚至比大陸還糟糕,今年的評比則是小贏大陸地區兩名。
這項針對包括美國、澳洲與亞太地區總共16個地區與國家,共計2100多名外商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最貪污國家的榜首是印尼,第二名是柬埔寨,第三名是越南。中華民國今年名列第九,僅比名列第七的大陸好一點,而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香港與韓國,清廉程度都在台灣之上,凸顯馬政府給外商在「肅貪」上的印象並不明確。
學者認為,馬英九所領導的國民黨在去年地方選舉連續慘敗,導致買票傳聞不斷,是讓外商認為台灣貪污情況嚴重的可能關鍵原因之一。而法務部政風司則表示,會持續推動「國家廉政建設行動方案」,努力改善國際廉政評比,致力於提升國家競爭力與形象。
◆ 北京觀察-中式民主基礎工程 政改試金石
【王銘義】2010-03-09 中國時報
中共將修訂《選舉法》,按城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新制,這是展現中國式議會民主的基礎工程,同時,也將是中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試金石,它的成敗直接攸關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
中國近年處理攸關政改與體改的各項方案,幾乎都採取漸進式步驟,這次對各級人大代表選舉法修正案,也依循漸進式改革進程,因此,在現有選舉法架構下,修正案大都只是在完善局部程序與形式問題,對各級人大存在的結構問題,修正案並未有深刻的著墨。
作為改革人大產生方式的重要政改方案,對全國人大究竟應維繫多大立法機構規模,或如何實踐民主化「代議政治」精神等問題,修正案避實擊虛,只強調形式平等、或彰顯民族平等,卻未能直搗立法機構的問題核心,並提出落實民主化的改造方案。
同時,修正案所呈現的改革力度,因受限龐大人口結構與戶籍制度,對愈來愈多「非戶籍常住人口」居民的選舉權、參政權,仍遭到政策性剝奪。以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非戶籍常住人口」比例偏高大城市來說,絕大多數居民的參政權都是難以實現的。
事實上,人大常委會也深知改革的侷限,因此,在修正案總說明即預告,有關全國人大代表名額的分配,將採「兩步走」辦法,即修法完成後,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由常委會作出決定,「科學合理地分配」;至於怎麼科學分配,最後還是中共說了算。
中國有其特殊國情,西方政治民主化的經驗模式,不見得適用中國各級人大代表機構的改造,但在溫家寶說要讓人民生活更有尊嚴,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宣示下,攸關中國億萬人民參政權的政改方案,不能只有徒具形式主義,卻看不到實質「民主牛肉」。
下一步,就看中共怎麼做,也才能確定這一良法美意能否落實。
※ 相關報導:
* 消除不公 陸推城鄉選舉平權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4628x112010030900103,00.html
《選舉法》修正草案 規畫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
高齡社會 醫師:五成老人有心理健康困擾
中廣新聞/林麗玉 2010-03-11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的統計,台北市超過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經高達31萬人,而國外研究發現,其實50%以上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不過對於心理問題,老年人大多以腰酸、背痛等生理病痛表現,不過看了醫師之後,根本找不出病因,為了因應老年人口的心理困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特別開辦有老年心理健康特別門診。
高齡人口增加,統計到96年底,台北市超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31萬人,占台北市總人口數的12%,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精神科醫師表示,老年人除了生理疾病,許多高齡人口的身心功能退化,不過大多尋求的是生理疾病門診,較少會去看精神科別,精神科主任楊志賢表示,根據國外的研究統計發現,其實50%以上老人,或多或少都有憂鬱等心理健康的問題,而老人家對於情緒、心理表現,會以生理疾病呈現。
精神科醫師表示,憂鬱症及失智症是最常見威脅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疾病,為了因應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精神科,開辦老年心理健康特別門診,而門診內容與傳統提供問診、開藥、衛教諮詢的門診方式不同,門診進行是透過艋舺老街懷舊巡禮、戶外藝文賞析、養生健康操指導等,讓老年人獲得人際活動的刺激。而參加這類老年心理健康特別門診的對象,只要是一般門診評估,達到老年生活適應障礙、輕度憂鬱症、或輕度失智症的患者,都可以參加心理健康特別門診。
◆ 男人更年期 悄悄來報到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0.03.11
別以為只有女人才有更年期,一項臨床調查顯示,半數中老年男性也有更年期,只不過他們常未察覺,以致常在更年期的陰影下過活。
「你累了嗎?」許多男性常常累得像條蟲,卻找不出原因。台北榮欣診所近兩年對136位接受健檢的男性問卷調查,發現這群35至65歲男性普遍有容易疲倦、記憶力減退、體重不斷上揚及「性」趣缺缺等問題 。
抽血檢測發現他們的睪固酮男性荷爾蒙濃度普遍不足,已出現更年期症狀。榮欣診所泌尿科主任沈秉慶表示,男性更年期通常從40至55歲開始,比女性稍晚,症狀也明顯不同,若不留意,很可能被忽略。
男性更年期的症狀,在生理方面有體力不好、失眠、體重增加、肌肉鬆弛無力、皮膚乾燥、腹部脂肪增多、心悸及盜汗等。
在心理方面則有自卑、自信心不足、情緒不穩定、憂鬱、焦慮、記憶力減退、對以前熱愛的事務不再感興趣、動不動就發脾氣等。性功能也明顯下降,「性」趣缺缺,久而久之出現勃起功能障礙。
沈秉慶表示,男性的睪固酮濃度在15至30歲時達到高峰,隨後即以每年減少1%至2%的速度下降,年過40就會因睪固酮濃度過低,慢慢出現更年期症狀。
只不過,這些症狀並不明顯,加上很多男人總認為是工作工忙太累,或是上了年紀的自然生理現象,未當做一回事。
◆ 少子化… 國中也要搶學生
自由時報 2010.03.11
〔記者何玉華/北縣報導〕少子化逐漸衝擊到國中校園,不僅私立學校搶學生,公立國中校長也走出校園行銷,台北縣中和國中校長丁澤民連日安排到學區的國小演講,希望讓國小應屆畢業生認識學校,增加新生報到率。
校長赴國小強力開講
進入畢業季前,私立中學幾乎都已著手新學年招生作業,安排說明會、檢測等,公立國中面對減班威脅,教育局設法從員額管控、班級人數減少調配,但根本之道還是學校要能留住學生,吸引新生就讀。
去年8月到任的丁澤民說,學區內私立中學環伺,競爭激烈,學區的秀山國小與永和市僅一街之隔,多數畢業生就近選讀永和國中、福和國中,雖然還有復興、景新、興南、新和等國小,但畢業生報到就讀率平均不到8成,有些還只有6成。
104學年度衝擊各校
丁澤民說,學生流失不少,中和國中可能從62班的大型學校變成59班以下的中型學校,人事員額也要跟著變,對師生影響都很大;他坦言壓力不小,所以開學後就商請各國小安排時間讓他演講,希望能吸引多一點的新生。
台北縣教育局表示,少子化問題逐漸在國中浮現,計畫逐年每班減1人,98學年度每班從35人降至34人,102學年度達到每班30人, 藉此減少減班的影響,預估104學年度會明顯衝擊各國中。
◆ 大陸80歲以上 將享高齡津貼
【記者陳秀玲/綜合報導】2010-03-11 旺報
十二五期間 全國普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截至2008年底,大陸老年人口約1.69億,占總人口12.79%,並以年均近1000萬人迅速成長,預估2050年邁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屆時老年人口達4.37億,占總人口逾30%,每三、四個人中就有一個老人。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長王振耀表示,民政部今年統一高齡養老津貼制度,全國80歲以上的老年人均可享受津貼,也希望「十二五」期間在全國社區普及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人大代表李國玲表示,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進入老年,2個年輕人負擔4個老人的養老問題日益凸顯。政府應建立養老服務補貼制度,鼓勵財政有條件的地方將老年福利由救助型向普惠型發展。
老化速度最快國家之一
目前大陸並非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卻是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王振耀坦承,目前各地的高齡津貼失衡,除上海、北京、天津外,在省、自治區一級只有寧夏有統一規範,規定按月給8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其他地方有的給90歲以上老人發高齡津貼,有的則是80歲。
王振耀說,很多沿海發達地區未能全省統一,是觀念問題作祟而不是經濟水準問題,民政部提倡以省為單位向全國8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高齡津貼,目前相關文件正在起草中。
政協委員簡少玉建議社區仿照托兒所,成立日間托老所,老人們每天早上到附近的日托所,玩棋牌、讀書看報、接受康復理療等服務。
北京托老所表現優
王振耀表示,希望「十二五」期間在全國社區普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由政府帶頭,引入民間組織做具體工作,鄉村應該更容易先建,「老年人等不了,關鍵要立即行動。」
王振耀稱讚北京這方面做得很不錯,已經開始利用社區服務中心等場所,為老年人(殘疾人)建立社區托老(殘)所和互助點,解決老年人、殘疾人日間生活照料難題。
王振耀不否認在專業護理員方面遇到很大的難題,現在大陸約2萬多名合格養老護理員,但實際需求可能在1000萬左右,現在連做規畫的專業人才都很缺乏,民政部與專家正規畫擴大養老護理員培訓,不過培訓課程設計、基地建設、考試標準等方面尚無共識。
澳洲愛滋名作家入境中國 遭拒
中央社 2010.03.12
中國拒絕發簽證給罹患愛滋病的澳洲知名作家德薩斯(Robert Dessaix),中國外交部期盼澳方能夠理解,因為中國關於包括愛滋病毒帶原者在內的傳染病患者,在入境方面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德薩斯前往上海參加國際文學節(InternationalLiterary Festival)的計畫,遭中國以健康為由拒絕他入境。他曾在1996年出版一本小說,描述罹患不治之症的男子在歐洲旅行見聞。
環球時報轉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1日的回應表示,上述有關入境的規定都是公開的,中國有關部門也是按此規定處理外國人入境申請,「請澳大利亞方面及作家本人能夠理解。」
據了解,中方的舉動已引起澳洲作家們的不滿,超過90多名澳洲作家發起連署譴責中國的做法,並要求北京公開道歉。
※ 相關報導︰
* 美提人權報告 大談台灣押扁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470943.shtml
...美國國務院11日公布年度人權報告,其中指台灣大致尊重人權,但仍有官員貪汙、歧視女性與虐待外勞等事件;但報告批評中國政府人權紀錄依然不佳,有些還更惡化,中國當局限制言論自由,浮濫管控網路,令美國十分關切。
* 反擊美國 中國發表「2009年美國人權紀錄」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471466.shtml
美國剛發表官方報告指中國等10多國人權情況甚差,中國國務院今天隨即發表「2009年美國的人權紀錄」予以反擊。
◆ 半世紀前法村民集體發瘋 美CIA幹的
中央社 2010.03.12
半個世紀前,法國一個村莊的居民疑因吃下「受詛咒的麵包」,飽受幻覺侵擾之苦。一名美國記者在深入調查後發現,美國曾為心靈控制實驗在麵包中摻入中樞神經幻覺劑「麥色酸二乙醯胺」(LSD),這個懸而未決的詭異事件才水落石出。
英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報導,1951年,法國南部一個寧靜、景色如畫的村落,突然離奇發生地坼天崩的變故,許多人都發瘋了,還出現幻覺。至少5人因此死亡,數十人被送到精神病院關起來,數百人集體發病。
數十年來,人們認為此事件是因該村落的麵包不小心受到黴菌污染,產生迷幻毒素。不過,現今有一名美國記者在深入調查後發現,冷戰高峰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曾在當地食物內添加麥色酸二乙醯胺,作為心靈控制實驗的一部分。
「受詛咒的麵包」(Le Pain Maudit)對聖愛斯比橋(Pont-Saint-Esprit)村的居民仍是個謎。聖愛斯比橋位於法國東南部加爾省(Gard)。
1951年8月16日,當地居民頓時因出現恐怖野獸與大火等駭人幻覺而飽受煎熬。一名男子認為有蛇在吞噬他的肚子,嚇得放聲尖叫,並試圖溺死自己。一名 11歲的小孩竟要掐死他的祖母。
還有一名男子大叫:「我是架飛機。」然後就從2樓的窗戶縱身往下跳,摔斷了雙腿,他接著還站起來繼續「飛行」了50碼。另一名男子看到心臟自雙腳間溜走,央求醫生幫他放回原位。因此,許多人都被套上約束衣,送進當地的精神病院。
「時代雜誌」(Time)當時寫道:「發病期間,病患會野性大發地在床上扭動,並尖叫說身體上開出朵朵紅花,或頭像鉛一樣在融化。」
最後,大家認定是當地最有名的麵包師父,不小心讓麥角菌污染了麵粉。麥角菌是一種吃多了會產生幻覺的黴菌,常見於黑麥上。另一種說法是麵包被有機汞污染了。
不過,記者艾爾巴瑞里(H P Albarelli Jr.)宣稱,中情局與美國陸軍屬最高機密的「特殊勤務部門」(Special Operations Division)所下令進行的秘密實驗,是讓許多人發瘋的原因。該特殊勤務部門位於馬里蘭州狄翠克堡(Fort Detrick)。
艾爾巴瑞里寫道,做出上述兩種解釋的科學家是為瑞士山德士藥廠(Sandoz Pharmaceutical Company)做事。山德士藥廠當時秘密提供麥色酸二乙醯胺給美軍及中情局。
◆ 亞洲海域海盜攻擊事件 去年增5%
中央社 2010.03.12
亞洲對付海盜及持械搶劫船隻區域合作協定組織(ReCAAP)公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亞洲海域去年發生101件海盜攻擊和搶劫事件,比前年的96件增加5%。
報告說,去年亞洲海域的海盜攻擊和搶劫事件中,主要是企圖攻擊案件增加,共有20件,比前年的13件增加。
報告指出,亞洲海域拖船遭到海盜攻擊的案件在過去4年有增加趨勢,去年發生16件,其中6件發生在麻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有4艘被攻擊的拖船是新加坡註冊的船隻。
不過,ReCAAP資訊共享中心研究部主任李旋媚表示,過去兩年發生在麻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的海盜攻擊事件維持平穩;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的海軍與海上警察協調巡邏下,在這個海域遭海盜攻擊的案件,於2007年到2009年間有減少跡象。
但ReCAAP還是呼籲船主和船員,在行經新加坡海峽的菲利普航道(Philip Channel)和巴亨堤石礁(BatuBerhenti)水域時仍要保持警覺,特別是夜晚時分,因為這兩個水域都在新加坡領海外,較容易發生海盜攻擊事件。
李旋媚指出,去年在南中國海遇到海盜的船隻,比前年增加一倍,但大部分案件的海盜都持利刃當武器,只有兩件持有槍械。
李旋媚表示,海盜登船後通常把船員捆綁洗劫財物,不會傷害船員,呼籲船員登船不要攜帶大量現金和貴重物品。
◆ 難適應 三峽鄉民掀起返流 戶籍成問題 移民返鄉安置難
【記者廖珪如/綜合報導】2010-03-12 旺報
為興建三峽大壩,大陸政府8年前針對湖北省、重慶市的20個區縣頒布移民政策,當年因水庫搬遷的人數達19.7萬人。8年後,部分庫區移民因無法適應新環境,陸續搬回故居,稱為「返流」。重慶副市長對此表示,目前還沒有計畫讓「返流」的民眾落戶。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三峽庫區移民問題很多,因為接收移民的11省市背景各有不同,經濟條件也不一樣,在上海的移民享受的社會福利和待遇很好,滿意度較高。但部分移民,被分配到的安居房是豆腐渣工程,連土地都十分貧瘠,吃住不安穩,加上與移民地區的文化格格不入,造成部分移民適應不良,產生「返流」現象。
安住難 情感網絡消失
三峽移民專家、重慶大學教授雷亨順說,情感問題也是原因之一,舉例來說,移民到上海的民眾雖普遍滿意,但是有個別的老人感到孤獨。離開庫區之前,他們有左鄰右舍,有自己的社會網絡。現在到這裡,他們原有的社會網絡不存在了,語言又不通,當地老百姓對他們還是很熱情,但是他聽不懂別人說的話,感到孤獨,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雷亨順表示,「返流」確切人數難以估計,但是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只是這些「返流」的居民,戶口遷了,戶口所在地只有名字沒有人,回家以後,家鄉只有人沒有名字,到底這些人有多少,是什麼情況?地方政府應該要進行調查。
無對策 返流成人球
「返流」居民之一的黃義清就說,有天他出門摔斷了兩根肋骨,到巫山縣政府,想諮詢醫療費的問題。「某處負責人直接大手一揮,把我們擋在了門外,說了一句,你們是廣東人,我們管不著。」黃義清難過的說,「我祖祖輩輩在巫山生活了這麼多年,第一次被人稱為『廣東人』感覺彆扭極了」。
雷亨順認為,按目前大陸的社會發展,這些「返流」居民可以說是回來做生意的,也可以說是回來探親的。但是涉及戶籍相關的福利問題、教育制度到底是否應把他以當地居民來處理,還是用別的身份?都很難界定。
所以,雷亨順建議,三峽大壩建設階段完成,進入正常的運行以後,地方政府有必要重新進行社會調研,把移民政策再重新調整。
再研究 目前難落戶
據《新京報》報導,日前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副市長譚棲偉表示,三峽庫區的確存在移民回流和遷移的情況,他強調「目前回流的態勢得到了有效控制,沒有再出現增多、增強的情況。」
譚棲偉說,據去年底統計,外遷移民回流和遷移回庫區的約6千人左右,80%屬於正常遷移性回流,20%的非正常回流原因包括故土難離、不適應當地生活方式。
而對於不正常回流的移民安置問題,是遷出地政府還是遷入地政府承擔?譚棲偉表示,目前還沒有追究這個責任。這些人回流後,重慶的遷出地政府不可能再進行安置。他說,遷出地和遷入地政府目前都做到了「三不欠」,「不欠法律帳、不欠政策帳、不欠感情帳。」
譚棲偉說,未來也許有可能對一些回流移民放開戶口限制,讓他們重新落戶重慶,但目前還沒有放開,他重申「現在還不能做,否則會損害移民成果。」
研究:有兩小孩的父母最健康
【陳文和/綜合報導】2010-03-14 中國時報
「兩個孩子恰恰好」,此言果真不虛!據英國《每日郵報》十三日指出,最新研究顯示,擁有兩個小孩的父母最為健康。
英國與挪威的研究人員分析一九三五年到一九六八年之間,一百五十多萬名挪威男女的資料發現,有兩個小孩的父母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染上酒癮及車禍死亡的機率最低。
而只有一個小孩或沒有小孩的男女,因前述狀況亡故的機率則相對大增。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這些男女相對較缺乏自我健康管理的動機。
至於擁有兩個以上小孩的父母,則因養家活口的責任較重,會承受較大的財務和情緒壓力,健康狀況也比只有兩個小孩的父母差。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社會科學與醫學》期刊。
根據研究,沒有小孩或只有一個小孩的人,健康狀況通常最糟,男性發生肺臟與呼吸系統疾病機率較高,而女性則常發生意外或罹患心臟與循環系統病症。只有一個小孩的女性,死亡風險也較高。
有四個或更多小孩的人,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較高,男性則常見死於暴力或致命性意外。
倫敦公衛暨熱帶醫學院研究人員葛倫蒂女士也指出,生育越多小孩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相對越低,這是因為懷孕和哺餵母乳帶來的生理變化有助於抗乳癌。
◆ 澳洲禁止胎兒性別篩檢 防男女比例失衡
中央社 2010.03.14
台灣嬰兒男女性比率為1.1:1,「少」女化問題日趨嚴重,而澳洲政府為了防止類似問題,已經禁止使用胎兒性別篩檢技術。
過去5年,澳洲政府立法明文規定不准使用胎兒性別篩檢技術,除非是特定性別的胎兒較有可能面臨某些遺傳性疾病時,才准許篩檢。
不過由於這項禁令的時效僅有5年,並將在今年到期重審,最近澳洲社會因而再次討論是否應該開放這項篩檢。
澳洲衛生部長羅森(Nicola Roxon)昨天表示,對於法案重審,她樂見其成,不過也強調這不代表政府準備修改法令,而且她個人認為不應解除禁令。
至於人工生殖醫學界的代表則認為,儘管澳洲禁止胎兒性別篩檢,許多準爸媽改往美國、泰國等地尋求協助,選擇胎兒性別。贊成開放者認為,許多家庭已經擁有3 到4個相同性別的小孩,父母渴望讓家庭中性別比例平衡的心情應該獲得諒解。
※ 相關報導:
* 煮菜學慢愛、床上學手愛…性福衛教助熟齡火辣辣
http://www.nownews.com/2010/03/14/91-2579690.htm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與台灣禮來共同規劃,在白色情人節前夕舉辦了一場另類的「宛如從前之旅」性福衛教活動。由泌尿科王起杰醫師與曾寶瑩老師領軍,傳授三法六保性福衛教秘笈,幫助中年夫妻重拾親密關係與性愛品質。
姓操名啥 「操心」最叫座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0.03.16
浙江省桐鄉市一名操姓男子準備為小寶寶取名,但妻子嫌老公的姓不好,取什麼名都不好聽。妻子要求孩子跟自己姓,操姓男子堅決不肯並鬧離婚,只好求助網友取個姓操的好名。
浙江今日早報報導,「桐鄉生活論壇網」這兩天出現一則留言,希望網友為「操」姓的小娃兒取名。這名叫「高綠」的留言者說,操姓夫妻為了取名已鬧了好一段時間。太太發現「操」姓後面很難取名,且十分擔心孩子以後會被同學取笑。
太太跟先生商量,讓孩子跟她家的姓,但先生強烈反對,太太也不高興的說:「你這麼難聽的姓,讓孩子怎麼跟你姓呢?」先生則撂下狠話:「孩子不跟我姓,寧可離婚算了。」
報導稱,消息傳開後,許多網友紛紛發表意見,其中贊成取名「操心」的網友最多,這個名字能讓孩子記得,為了自己,父母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以後也可以更加孝順一點。還有人建議「操盤」,以後肯定是個炒股奇才。
操姓不在「百家姓」內,但這個姓在歷史上算得上是個名門望族。北宋的蘇軾、明朝的劉基等歷史名人,均為操氏族譜作過譜序。
根據考證,操姓有兩個起源,其中之一是曹操嫡孫曹休為了逃避晉朝司馬氏的追殺,舉家逃往鄱陽郡新義「今江西省鄱陽縣),並以曹操之名為姓,改曹姓為操姓。至今,操姓人中依然口耳相傳著「操女不嫁曹氏,操郎不娶曹女」就是因為曹、操兩姓原是一家的緣故。
另一個起源始自周武王姬發之後代、昭考公第十三子之第廿七代子孫,因此人在當時社會地位崇高,並對孔子出的「漪蘭操」一書獨解奇妙,世人恭稱其為琴操家,他的後人始以操為姓。
操姓也有些名人,隋朝末年揭竿起義,攻陷豫章郡,自號元興王的操天成,即被收錄於「中國歷代帝王辭典」。大陸近代著名教育家操震球也是操姓名人。
◆ 人口普查啟動 1.2億份表格寄出
【世界日報╱美聯社華盛頓15日電】2010.03.16
從15日開始,美國人口普查局寄出的1億2000多萬份人口調查表,將陸續到達各地居民的郵箱,開啟美國政府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行動,調查結果將用於分配國會眾議員席次和4000多億元的聯邦補助費。人口增長迅速的南部和西部的一些州,2000年的普查表回覆率低於全國平均值,可能損失最大。這些州的西語裔和青年人比率較高,而這些人是回覆率最低的群體。
人口普查局局長郭若夫思(Robert Groves)15日在亞利桑納州鳳凰城拉開這次普查活動的序幕。亞州十年來因為移民人口大增,在國會增加了兩名眾議員。
郭若夫思呼籲市和州政府推動普查活動,提高普查表的回覆率(2000年回覆率為72%)。如果所有接到表格的人都填表回覆,政府將節省15億元後來登門調查的費用。
郭若夫思表示,調查資料顯示,1月以來美國公眾對今年普查的了解程度已有改善,達到2000年的水平,這是個「好消息」。但他仍然特別關注青年的參與,因為該群體的參與率低於其他群體。許多現在獨立生活的20多歲年輕人,2000年時仍住在父母家裡,因此缺乏填寫普查表的經驗。
今後的數周將是這次普查效果的關鍵。普查局雖然期望目標很高,但它預估此次的回覆率可能僅有三分之二,因為美國民眾對調查日益缺乏興趣,許多居民因房屋法拍而遷居,取締非法移民導致移民不相信政府工作人員。
人口普查局將從5月至7月,派員至沒有回覆普查表的家庭,進行登門調查。
窮縣250童血鉛 污染廠照開工
【世界日報╱北京16日電】2010.03.17
今年2月湖南嘉禾縣證實250名兒童血鉛超標,引發中毒事件的煉鉛企業騰達公司,曾被縣市兩級環保局幾度叫停,但仍繼續生產。新京報報導,嘉禾縣環保局長雷向東說,作為貧困縣,嘉禾急於發展經濟,一批從周邊省市淘汰的企業來到嘉禾,不作環評就開始上馬生產,「經濟落後了,好不容易來幾個企業,你就不好去管。」
不作環評就開工
金雞嶺村,地處嘉禾縣、寧遠縣、新天三縣交界處,人口千餘。2009年7月,63歲的村民發現禾苗一夜間黃了,山上的樹也枯了不少,縣農業局鑑定認為,污染為附近冶煉廠排出的二氧化硫所致。
報導指出,金雞嶺村附近有八家冶煉企業,嘉禾縣環保局局稱,騰達金屬回收公司主要煉鉛,2007年排放的二氧化硫高達540噸,2008年也高達184 噸。「該廠排出的二氧化硫的係數為每噸504公斤,而附近富錳渣廠的排放係數只有0.175公斤。」該局據此認定,騰達公司是二氧化硫的主要污染源。
「騰達」毒害附近三村,中毒孩童脾氣暴戾、成績下降,村民們一致歸咎於鉛中毒。體檢發現,村裡18名兒童血鉛全部超標,甚至有兩個孩子鉛中毒。這個消息迅速在附近幾個村莊傳開,附近的堯鳳村、白覺村村民相繼去醫院體檢,共驗出250名兒童血鉛超標。
質疑官員占乾股
2009年8月底,金雞嶺村村民們湧進騰達公司,要求扣押該公司部分生產的成品鉛作為證據。事後嘉禾縣卻以村民哄搶企業物資,抓捕村民。
據報導,騰達公司最初名叫鴻發有色金屬回收公司,這家污染嚴重的公司曾被政府屢關不停。
據廣發鄉黨委副書記郭志紅表示:「我們去檢查,他就關門不生產,我們一走,他就又開始生產。」郭志紅說,鄉政府沒有行政執法權,無法強行取締。
村民們認為,三年多,郴州、嘉禾兩級政府都關不了一家污染企業,根本原因是有官員在該企業占乾股。
招商引來污染源
2009年,嘉禾縣環保局清理發現,該縣有各類企業541家,其中未進行環評審批的非法企業多達309家,金雞嶺村附近有5家企業。嘉禾縣人大常委會委員羅江兵說:「大部分新上專案,在環評審批方面都是先上車後買票,一些企業不申請環評就開工上馬,更有一些不符合政策和條件的企業也強行上馬。」
報導指出,環保局長雷向東也有他的苦衷,「經歷了高考舞弊、嘉禾拆遷事件,嘉禾縣的招商引資比周邊縣市,落後了幾年。」為了不與別的縣市距離落得太遠,嘉禾縣相繼出台了一些措施大力招商引資。結果,「本身沒有幾個企業,有了幾個企業都是非法的污染企業。」
英國調查 中年危機35歲拉警報
【聯合報╱國際中心/報導】2010.03.18
中年危機究竟何時拉警報?根據一項最新研究,英國人認為青春在35歲時結束,老年從58歲開始,其間的23年則是中年。
這項調查由肯特大學的學者在倫敦「經濟與社會研究委員會」會議中提出,研究詢問4萬名歐洲民眾「你認為青春何時結束,老年何時開始」,英國民眾回答的平均年齡是35歲就不再年輕,58歲時開始變老。
調查也顯示,不同年齡層對於何時為中年有不同看法。15歲到24歲的人認為,青春在28歲時就已消逝,老年則提早自54歲開始。80來歲的人看法比較豁達,他們認為青春的尾巴是42歲,而老年則遲至67歲才開始。
知道嗎?超音波產檢 準確率頂多8成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0.03.23
寶寶出生後,不幸肢體殘障,家長怒告醫師,認為產前篩檢不夠準確,類似的民事訴訟案件層出不窮。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強調,國民健康局「孕婦健康手冊」寫得很清楚,一般常規超音波有其侷限性,準確率頂多八成。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彰基婦產科主任蔡鴻德指出,依照目前健保給付規定,孕婦到了懷孕20周時,可以免費接受一次常規的超音波檢查。但檢查之前,應該都會簽署一張同意書,上面明白告知超音波檢查準確率最高只有八成。
「不能有問題就怪醫師!」蔡鴻德指出,超音波產前篩檢有其侷限性,有時因為角度或是擠壓的關係,在影像判讀上,會與實際情況有落差。他也說,新生兒出生時,身體出現殘缺,絕非醫師所樂見,但寶寶的不幸,並非醫療行為造成,而是早在受孕時就已決定。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新生兒不幸少了手指頭或是手臂,並不會影響智力,如果懷孕周期超過了24周,醫師也沒有權力決定胎兒的去留。
孕婦如果擔心,蔡鴻德建議,可以自費接受專門用於觀察胎兒的高層次超音波,每次費用約1500至2000元。據了解,目前台灣新生兒數逐漸降低,由於生的少,家長特別關心寶寶的健康情況,台北市就有多家婦科診所專門幫孕婦做產前的高層次超音波篩檢,頗受歡迎。
蔡鴻德指出,高層次超音波的產前檢查時間約半小時,醫師仔細地觀察胎兒的每個器官,準確率較高,可達到九成,但還是可能出現少數意外,無法百分之百掛保證。
◆ 北縣育兒指導 新手父母免驚
中央社 2010.03.23
台北縣政府社會局長李麗圳今天表示,北縣每年有3 萬多名嬰兒出生,不少新手爸媽不知如何照顧,社會局決定把「育兒指導服務」擴大到一般家庭,讓新生兒獲最好照顧。
台北縣政府社會局今天舉辦「新北市兒童福利八心級」記者會,透過幽默活潑的行動劇說明各項補助、托育、醫療及兒童保護、社區照顧等兒童福利,提醒民眾不要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
北縣即將升格新北市,社會局將結合各相關局處及社會團體,擴大實施現有社會福利措施,還繼成立2 處少年緊急安置中心後,將成立「少年福利服務中心」。
李麗圳表示,北縣是移民城市,新生兒人數未受少子化影響,每年不減反增,人數逾3 萬人,其中不少是新移民家庭及新手爸媽,為協助民眾照顧嬰幼兒,除將寶寶出生到2 歲成長所需資訊編印「寶寶成長手札」,送給新生兒父母,還將擴大「育兒指導服務」措施。
她說,結合社區保母系統「育兒指導服務」,原提供家有0到6歲發展遲緩兒童及經濟弱勢家庭的到宅指導服務,今年擴大適用到家有0到2個月的新生兒家庭,在社區保母免費提供新手爸媽育兒指導下,讓所有小朋友都能快樂成長。
為讓弱勢家庭的嬰幼兒也能擁有嬰幼兒用品,社會局展開募集並呼籲,若有家庭因小朋友長大而不用的童書、繪本、玩具及各種嬰幼兒用品,歡迎捐贈,以提供弱勢家庭協助,也能達到社會物資再利用的效果。
◆ 2歲智商136 高智商可以訓練
TVBS 2010/03/23
最近一名智商高達136的英國女童,成為高智商俱樂部「Mensa」(門薩)成員,她的年紀僅僅只有2歲,堪稱門薩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員,能生出「聰明」的女兒,讓不少家長羨慕,其實「聰明智慧」是可以訓練出來的,科學家還設計出一套簡單的系統,讓你鍛鍊腦力,1個月內智商就能提高5個點數。
CNN 主播:「就在去年Mensa接受最年輕的會員,這個俱樂部成員智商是人口中頂尖的2%,這個女孩只有2歲4個月大。」
這名2歲的英國女童,不到2歲就認得26個字母,能閱讀、拼字,還能上Google,智商高達136,成為門薩俱樂部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員。
這個俱樂部,智商是唯一的入會要求,不分種族顏色年齡,只要通過Mensa Test,證明自己的智商是當地人口中最高的2%,就能入會。
其實不必羨慕高智商,因為智力可以訓練出來。特教老師:「這是什麼?這個人在幹嘛?哪個圖配哪個?你真聰明,你真的只有3歲?」
不少小孩還包著尿布,就加入這個課程,準備類似「大學基測」的入學考試,只是要考的是菁英幼稚園。特教老師:「有點像進入大學,只是他要進的是幼稚園。」
對大人來說,IQ只是一個標準,答案只有對或錯,平均智商大約是100,但是對個人的未來成就而言,努力佔75%,智商只佔25%。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腦才是真聰明?看看高低智商的腦部運作,智商較低,腦力運作快,但是智商高,腦部反而不活躍,
說穿了聰明的腦,只是比一般人更有效率的消化並運用資訊,而且對大人來說,現在練腦也不遲,簡單的腦力訓練,一天30分鐘,一個禮拜5次,持續1個月,就能讓你的智商提高5個點數。
專家說,智商高的好處,包括增強你的工作表現,未來比較健康,家庭相對穩定,重要的是活得比較久。專家:「甚至更長壽?」
也難怪,訓練天才兒童,早早就要開始。特教老師:「你能指出節氣的圖片嗎?」學生:「南瓜。」
◆ 奶媽帶大的娃 男花心女空虛
【聯合報╱國際心中/報導】2010.03.23
英國媒體報導,精神科醫師聲稱,僱用奶媽照顧男嬰可能容易讓他長大後,成為玩弄女人的花花公子。
英國每日電訊報22日報導,佛萊曼(Dennis Friedman)醫師在新書指出,太早交出照顧小孩的責任,可能導致小男孩在面對女性時有雙重標準,意味他婚後還會認為有其他女人能打理他所有基本需求。
85歲的佛萊曼表示:「這使他了解到還有另一個女人,使他的心靈分化,知道有天生的媽媽之外,還有實際照顧他的女人:這個女人幫他洗澡,帶他去公園,讓他感到他們其實是一體。結果是,成長時他雖然知道總有一天會歷經婚姻,但是內心深處的觀念是還有另一個女人,這個女人不但知道,也能打理他全部的需求。」
佛萊曼表示,這個現象也會出現在女嬰身上,若她們有奶媽等人照顧,內心會出現「需求空虛」,反而會以酒精、毒品、性愛或金錢填補。他說,這個理論或許不受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職業女性歡迎,不過嬰兒也有權利,有權與母親「100%連結」。
他說,解決辦法是,小孩滿1歲前不要僱用奶媽照顧。
◆ 景氣好轉?看不出來 繳不起營養午餐 情況未解
【曹婷婷/南縣報導】2010-03-23 中國時報
隨著科技廠商釋出景氣回春喜訊並大舉徵才,似乎顯示景氣復甦,但景氣回春了嗎?被學校視為景氣指標的營養午餐,今年以來,繳不起費用的家庭依舊,歸仁國中發現,金融海嘯後,繳不起餐費者暴增,至今依舊未緩解。
歸仁國中校長鄭淵仁表示,過去,全校僅有百分之五的孩子,沒能力繳交營養午餐費用,但自從兩年前金融海嘯後,全校出現百分之十弱勢家庭,繳不起營養午餐,總數達三百多人成長一倍。
今年坊間雖有景氣復甦說法,但截至新學期為止,繳不起營養午餐家庭未減,和去年人數持平,許多校長都忍不住搖頭。許多學校更坦言,絲毫沒有察覺景氣回溫跡象,倒是感受貧富差距拉大,因為有錢的孩子完全不受影響、貧窮的孩子卻變多,註冊、吃飯都成問題。
各國中小學校長表示,營養午餐問題不大,因為有台南縣政府補助,不過,沒錢註冊學費的人次增加,比較棘手。各校籌募資源的能力與方法不一,但多只能尋求外界資源挹注。昨天中午,聖心功德會捐贈六萬元給歸仁國中,贊助廿名弱勢學生、每人三千元註冊費。
台南縣家扶中心主任周明泉統計,台南縣弱勢孩童助學金額,從往年四百多萬,去年五百多萬,今年已近六百多萬,景氣復甦與否是個問號。
洪蘭:賣玉蘭花的腦麻孩子
【聯合報╱洪蘭】2010.03.26
一個寒流來的晚上,我與同事走出捷運站,在寒風細雨中看到一個腦性麻痺的孩子在賣玉蘭花,我們都覺得不忍心,兩人同時掏錢向他買,看到還剩那麼多花,就決定湊錢把他所有的花買下,使他可以早些回家去休息。同事與我各拿了三串花後,就跟他說剩下的送他,我們用不了這許多。想不到那孩子不肯,費力的追上來,口齒不清的一定要我們拿回家。我們本來想還跟他推,我突然想起父親說過:只有用自己勞力賺來的錢,頭才抬得高,就打開背包把所有的花都放進去。看到他微笑滿意的離去,我們很慚愧自己剛剛不夠敏感,差一點就傷了這個孩子的自尊心。對這個年輕人來說,他是賣花,不是討錢,他是憑他的努力在賺錢,不是要求施捨。
遊民開拓荒地變農場
我們常會犯這個錯誤,自以為在做好事,其實在做壞事,因為傷到別人的心。如何行善並不容易,它的原則是「施恩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一般來說,救急容易,救窮難,要幫助別人一定不能傷到他的自尊心,所以若要讓社會邊緣人站起來,一定要讓他們自食其力,才能徹底解決遊民問題。
台北縣社會局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八里的仁愛之家規劃了一個社會重建中心,讓遊民把一公頃的荒地開闢成香草休閒農場,種了許多現在流行的薰衣草等香草植物來吸引遊客,所產的香料除了研發入菜,還做成香皂賣給遊客,使一個本來野草叢生的荒地變成風景宜人的休閒公園。周縣長講得好:教他們水電、園藝、汽車、美容比辦流水席、圍爐、發寒衣有意義,因為後者只能解決一時之困,前者才是長久之計。
受刑人造橋鋪路救災
講起來,要節省社會成本,我們對受刑人更當如此,一般社會大眾對犯過罪的人有戒心,不敢僱用他們,其實他們在獄中學到很好的手藝,他們要的是一個機會,一個有尊嚴的機會。我曾嘗過受刑人做的麵包,非常的好吃;我也去過好幾個中途學校(以前叫少年感化院),看到裡面的學生很有天分,創作的藝術品非常有水準;最近也在報上看到有受刑人用牙籤製做了一頭老虎,每一根毛都是牙籤做的,長短不一,生動得很,令人嘆為觀止。他們都有良好的天賦能力,只是誤入了歧途,我們若能改變觀念接納他們,他們就會有生機,他們更能藉著工作對社會做出貢獻,增加他們的自尊心。八八水災時,屏東三地門鄉三地國小德文分校對外的臨時道路就是受刑人鋪的,王清峰前部長說:讓受刑人出來造橋鋪路救災,給他們自尊,讓他們覺得自己有用,是感化教育的一部分。相信那些受刑人出獄後,經過那條道路時,會覺得很驕傲,因為那是「我」鋪的。
一個人只有受到別人的尊重才會自重自愛,自尊是人格最重要的核心,我們教孩子不要為了分數、金錢去出賣人格,我們同時也要教大人尊重別人,保留別人的自尊心。(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企業看履歷 34秒決定去留
中央社 2010-03-26
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履歷表和面試一樣得花心思爭取勝出。根據 104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企業平均只花34秒篩選求職者的履歷表;面試求職者時,平均在19分鐘內決定淘汰與否。
104 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今天指出,雖然景氣好轉,徵才廠商增多,但新鮮人競爭仍激烈。據調查,2010 年畢業生 3成6已展開求職行動,向企業投遞履歷表。企業平均只花34秒決定1份履歷的去留。
方光瑋表示,新鮮人撰寫履歷時,最好把握黃金34秒,在第一時間就要引起企業興趣,必須能說出重點、認清職務內容、展現自己符合企業需求、有清楚的求職目標。此外,自傳要注意不要有錯別字、注音、火星文,如此容易讓企業主試者覺得輕率。
方光瑋說,調查顯示,企業面試時平均在19分鐘內就會決定是否要淘汰求職者,所以新鮮人面試前要充分了解職務內容和要求條件;面試時最忌遲到或弄錯約定的時間、穿著不得體、答非所問。
「2010企業雇用新鮮人意願調查」針對 104人力銀行的求才企業會員,於 4日至11日期間進行問卷抽樣調查,回收有效樣本607份,在95%的信心區間下誤差約為正負3.98%。
※ 相關報導:
* 女水電工阿月 憑實力擦亮金字招牌 贏得掌聲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0,5247,11050303x132010032600561,00.html
* 拉丁美洲職場 女性薪低易被裁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3156x112010032600141,00.html
◆ 中國流動人口達2.11億 超過6成是「80後」
中央社 2010.03.26
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國進入人口流動遷移活躍高峰時期。2008年流動人口為2.01億,去年已達2.11億,其中80 後成為流動人口主體,佔60%以上。
中新社報導,中國國家人口計生委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建設會議指出,與上一代流動人口相比,「80後」在流入地結婚、生育的比例增加,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需求更加強烈。
而流動人口區域分布,由東南沿海單向集中轉向以新興都市圈、中西部中心城市為中心集中。
但因體制、投入保障不足、訊息建設停滯,使得流動人口情況不明、服務缺失、管理缺位、維權困難,一些長期困擾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難題還沒有實質突破。
會議透露,各地為確保流動人口享有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優生優育服務的政策措施,落實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同等待遇。多數流入地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經費納入政府財政正常預算,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經費不斷增加。
目前,大陸20多個省開發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系統,建立全部流動人口或育齡婦女資料庫。中國跨省流動人口全員資料庫剛建立,已存5600萬條跨省流入個案訊息,3492萬條跨省流出個案訊息。
◆ 外籍男蟲騙財色 20年害數十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0,5247,50302469x112010032600139,00.html
【顏玉龍、甘嘉雯/綜合報導】2010-03-26 中國時報
網路搜尋引擎出現「Taiwanese girls are easy」,引發不小爭議,但現實生活中卻真實上演!辛巴威籍網路男蟲法蘭克,在台騙財騙色近廿年,還佯稱自已是英國皇族,向數十名台灣女子騙財騙色。前年雖遭驅逐出境,去年改名捲土重來,行徑更令人髮指。
擁有英國空手道證書並曾獲得國際自由搏擊比賽冠軍的四十七歲外籍男子法蘭克,廿五日遭台北縣警察局外事科幹員逮捕後,見到媒體在外守候,他竟蜷蛐身體躲在警局辦公室放聲大哭,員警反諷他,「當初毆打台灣女子、小孩及警察的狂傲跑到哪裡去了?」「被你欺負的台灣女子又該找誰哭訴?」
本名CUNDALL FRANK GEORGE HENRY、中文名字「山水」的辛巴威籍四十六歲男子法蘭克,廿多年前來台,並在八十年間與王姓女子結婚,育有一子。
由於外型酷似外國影集百戰天龍裡的「馬蓋先」,他不僅隱瞞已婚身分,還冒充英國皇族、英國奧運選手、音樂家、股票分析師、潛水教練、股票分析師及記者等多種身分,對數十名台灣女子以結婚為前提,要她們提供金錢購屋、購車、甚至買骨董等物品。
法蘭克與妻子因犯下詐欺案,被判刑一年、緩刑兩年。由於他逃逸,九十二年六月被警方查獲,被判刑四年十個月,九十七年二月執行完畢後驅逐出境。不過,食髓知味的他,九十八年七月間再以英國記者「LITLBLADE SETH」名義來台探親,由於英國護照免簽,又讓他得逞入境。
由於法蘭克外表不再年輕,網站上他隱瞞自己快要五十歲的年紀,說自己才四十三歲,綠眼棕髮,身高一八八公分、體重八十五公斤,是高加索人種(高加索人特徵為特白),未婚沒有小孩,希望結交十八到五十歲的女子,還搖身一變成為英國奧運射箭儲備國手,且拿下世界空手道亞軍的運動員。
警方調查,法蘭克遭驅逐出境前,就至少有卅多人受害,但被害人多半不敢出面報警,這次捲土重來,手法變本加厲,短短半年多,又有數十人受害,包括護士、老師、銀行人員、上班族案等。
桃園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張春暉,廿五日指揮台北縣警察局外事科在宜蘭縣一處農場民宿拘提他時,身旁女友毫不知自己受騙,想到為了這個大騙子搞大肚子,當場嚎啕大哭,後悔不已。目前檢方還在清查受害人數,並且查扣多本假護照及詐騙來的名貴禮物等贓物,漏夜進行複訊並向院方聲押。
外配遭家暴 本國婦女的4倍
【聯合報╱記者陳志豪/台北報導】2010.03.30
台北市新移民婦女發生家暴及離婚件數日增,比例約是本國籍婦女的4倍,新移民婦女處境惡化的情形不得不重視。
台北市社會局長師豫鈴表示,新移民婦女因環境、語言、文化等不熟悉、又缺乏親友支持系統,確實比較容易發生家暴或離婚,而離婚的主要也是因為家暴。
她說,北市已成立新移民婦女中心,社工同仁盡可能針對每一位新移民婦女進行了解並介入協助,從事先預防作起。中心並開班讓新移民婦女能學技藝並結交朋友,強化支持系統,將來家暴中心接獲申訴案件時,也都會轉介中心給予後續追蹤。
台北市議員李建昌、許淑華表示,去年家暴中心統計,新移民婦女遭受婚姻暴力的案件數,從前年的584件,驟升到去年底845件,若按比例來看,新移民婦女遭婚暴佔總數的13.6%,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若將北市去年底新移民遭受婚暴的案件數,除以新移民的總數計算發生率的話,新移民婦女受到婚暴的發生率為2.54%,大約是本國籍婦女婚暴發生率的4倍。
許淑華說,離婚案件數和婚暴一樣有驟升的情形,去年底北市共有6007對怨偶離婚,其中新移民就占了23.76%共1427件,比前年多了280件。若以新移民離婚件數,除以新移民婦女總數計算離婚率的話,離婚率約為4.29%,高於本國籍婦女離婚率 (0.94%)的4倍多。
李建昌表示,新移民婦女來台,面對的不只是國籍歸化的法律程序,文化適應的教育學習,婚姻生活的社會調適等問。
◆ 稅捐處漏3字 屋產權消失
【聯合報╱記者陳志豪/台北報導】2010.03.30
繼承30年的房屋,產權竟憑空消失?台北市議員王浩接獲張姓市民陳情,因房屋早期未辦理建物保存登記,長期均以稅籍資料作為依據,但日前張姓市民卻從稅籍上莫名消失,產權瞬間易主,稅捐處又拒絕提供相關轉移資料,簡直晴天霹靂。
台北市稅捐處長謝松芳坦言,目前房屋稅籍資料上確實是一個人,當時因為資料轉檔時,寫得是葉某某等四人,結果因為人員疏忽將「等四人」漏掉,原四人共同持有產權,才會只剩下一人,他允諾兩周內會解決這件糾紛。
王浩昨天在市議會民政部門質詢時表示,張姓市民位於民生西路37號的房屋,民國61年重建,僅領有建照,但建商倒閉無法完成建物保存登記,長年來均以稅籍資料作為依據,最近要進行買賣,才赫然發現自己的名字從稅籍上消失,只剩葉姓民眾一人,向稅捐處詢問相關轉移記錄,該處竟以「事涉機密」為由,拒絕提供資料。
王浩說,張姓市民轉向地政處查建物資料,建管處回覆:因未辦理登記,查無相關資料。表示這棟「幽靈房屋」雖然沒有身分,但每年仍得繳交房屋稅,政府也不管到底誰擁有房屋的所有權。
王浩說,市府地政資料管理一團亂,另有一位陳情人向他陳情,指在南港區買一塊土地,原本現地僅存一間老舊房子 (門牌為興南街26號)當要進行開發利用時,才發現該土地竟還有6棟「消失的建物」登記在這小小的地號上 (門牌為興南街16、18、20、22、28、30號)。
這些早已不存在的建物仍登記在這塊土地上,地政機關的答覆是:「年代久遠不可考」。但要開發這塊土地,必須要「全部」建物登記名義人辦理建物滅失登記後,才能合法使用,顢頇做法只會徒增造民眾開發土地的困擾。
◆ 北市2萬公職 10年只汰除5丁
【聯合晚報╱記者陶煥昌/台北報導】2010.03.30
考試院推動考績法修正,引發公務人員大反彈;後續如何發展,令人關注。一項數據統計,台北市政府全部2萬多名公務員中,10 年來只有5人被打「丁等」汰除,累計被打4次丙等僅1人、被打3次丙等才2人。
對此,台北市議員李慶元表示,即使修改考績法,公務人員大多也都「安啦!」不必太過憂慮。
他調查還發現,拿到爛考績的,全是基層公務員,扣除掉1 名區公所技佐,其餘是6名員警和1名消防隊員。他質疑,官官相護下,基層警、消淪為考績下的墊背。
李慶元指出,像多年前北市發生的「瀝青案」,民意代表、養工人員勾結外人貪瀆,但查證這10年的考績表,沒有任何官員因此被打到壞考績,顯示即使有考績法以正官箴,卻「徒法不能自行」,不足以警戒高階官員違法亂紀。
他說,5名丁等員警中,有2名是台北市刑警大隊員警、3名是分局員警,考績打出來後,即被免職汰除。
但引起他好奇的是,如果一個單位中,有這樣不適任的員警,那他的上級主管會被打成什麼樣的考績?在他深入查證當中有無不公不義時,警、消單位都藉詞迴避,甚至揚言「再問下去,怕有基層人員自殺」。
李慶元說,目前考績法修正案中有所謂「考試院版」,也就是後功可抵前過;任一公務員被累計達到「3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基層人員應可稍微安心。但修法對全體公務員的公平性和一體適用性,不可不慎。
中國勞動力年減千萬 青壯勞工增幅趨零
中央社 2010-03-31
中國一項勞動力調查顯示,過去4年大陸16至19歲勞動力減少1400萬人,2010至2015年每年將再減少1000萬人,青壯年勞動人口成長率越來越趨近於零。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勞動力短缺,各地「求才若渴」,反映出大陸「人口紅利」下降趨勢日益明顯。
廣東中山大學財稅系主任林江表示,中國「人口紅利」下降是趨勢所在,預計5年後可能會更明顯。
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人類發展局局長伊曼紐爾.吉米內茲3年前曾預估,中國人口紅利將在10年內消失。
另據中國人大常委、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等研究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總值的27%得益於「人口紅利」,與此前「人口紅利」對日本、新加坡等國經濟騰飛的貢獻率基本相當。
蔡昉說,改革開放前20多年,勞動年齡人口佔總人口比例不斷上升,2000年中國步入「老齡社會」,加上「民工荒」,大陸「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東莞市鳳崗鎮2月25日舉辦春節後首次招聘會,60多家企業需要3000名工人,只有500多人次進場。當天,東莞市茶山、長安兩鎮遠赴廣西巴馬與當地政府合作招工,1萬多個工作機會僅招到246人。
同一天,東莞市勞動就業服務部門組織30家企業赴雲浮招聘,7900個工作僅簽約近300人,平均每家企業不到10人。
珠三角等沿海城市2004年遭遇首次民工荒,此後年年加劇。不同的是,今年招工難蔓延至勞務輸出大省湖北、江西、安徽及河南、四川等地。
河南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但勞動力供應同樣後繼乏力。近年來河南勞動力供應增速明顯降低,2007年新增200多萬人,2008年180 萬人,2009年不到110萬人。
蔡昉表示,目前勞動年齡人口的成長越來越接近零點,民工荒現象將日益突顯。
東莞市中心人才市場負責人說,大陸內陸省份民工已近乎枯竭,多年前開始遠赴西北腹地招工,如今西北地區的地級市也基本招不到人,必須深入到縣級才有可能,而且對方很直接地要求:月薪不到1200至1300元就免談。
◆ 國小以下多為女老師 孩子缺男性典範
台灣立報 2010/04/01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由於台灣社會的職業性別區隔現象嚴重,幼稚園以及國小教師幾乎都是女性。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何碧珍認為,學生因此從小就缺乏男性典範學習。
根據統計,幼稚園的教師有9成以上為女性,國小教師有7成以上為女性。即使是國中,女教師比例仍高達6成,但教育階層愈高的學校,女性教師比例就愈少。
何碧珍表示,由於性別區隔的刻板印象嚴重,認為女性負責照顧而非學術研究,因此國小以下多為女老師。
何碧珍指出,一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多半是由媽媽照顧生活起居,爸爸通常認為自己只需賺錢養家不需負照顧責任,而小孩外出上學也只看到多數女老師。這種情況只會造成小孩從小就缺乏男性典範。
何碧珍強調,因為父親與男性老師的缺席,多數小孩對男性角色的印象,只能從偶像劇或韓劇中學習,小孩往往對男性角色有錯誤的想像。何碧珍建議政府提供幼稚園以及國小的男性教師保障名額,才能讓真正的性別平等就從基礎教育開始。
史上最大人口普查開始 印度派250萬人執行
中央社 2010.04.01
號稱史上最大規模人口普查今天起展開!印度將派遣250萬人赴全國各角落,執行將近一年的全國人口普查。實際計算工作將於明年2月間進行。
「2011年人口普查」(Census 2011)是印度第15次全國人口普查(National Census);上一次普查結果於2001年公佈。
新一輪人口普查今天起展開,印度正副總統帕蒂芭.巴蒂爾(Pratibha Patil)、安薩里(M. HamidAnsari)將是前兩名受查對象。
基本資料之外,本次普查提問內容將首度納入手機、電腦、網路的持有及使用情況、飲用水設施是否經過處理、是否使用銀行服務等題庫。官員說,相關資料將有助於政府規劃第12個五年計畫(XII Five-Year Plan)。
同時,15歲以上受查對象強制按捺指紋並拍照存證,也是本次普查的創舉,其目的在強化國家安全。
人口統計之外,本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面向還包括經濟活動、識字及受教育情況、住宅與家戶設施、城市化、語言、宗教、遷徒、殘疾等。不過官員說,不會針對受調查者所屬種姓提問。
普查之外,新一輪作業還規劃首度完成全國人口登記(National Population Register,NPR);兩項工作估計分別需花費220.9億、353.9億盧比的經費,總經費估達574.8億盧比(約新台幣406.87億元)。
Census 2011實際計算工作預定明年2月9至28日在全國同步展開。印度上一次全國人口普查(Census2001)結果,總人口數為10億2870萬人。新一輪普查結果,總人口數應會達到12億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