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0

學者:中國人首先發現美洲

中央社 2010.08.09

繼有西方人士認為中國人首先發現美洲後,也有華裔學者以西方傳教士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為例,證明有關主張。

香港大公報今天報導,現居於美國的香港學者李兆良接受專訪時提出多項疑點,證明利瑪竇當年展示的地圖,許多重要資料取材自中國地圖。

李兆良指出,坤輿萬國全圖繪於1602年,從來沒人質疑其真實性,但它所列出的世界地形、名稱、註文、時間紀錄等,令人無法不質疑它參考了中國更早的地圖資料。

他表示,疑點之一,是這幅地圖沒有標示佛羅倫斯這個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最重要的城市,這等同今天製作的中國地圖沒有了北京,美國沒有了華盛頓。

他質疑說,「這是利瑪竇無心之失,還是他繪圖時所參考的中國地圖根本就沒有這些地方?」

李兆良指出的第二個疑點,是地圖所標示的加拿大哈德遜灣和巴西的資料,在歐洲都無法找到相關紀錄,而中國在此之前已稱巴西為「蘇木」。

坤輿萬國全圖稱巴西為「伯西兒」,並註說「即中國所謂蘇木也」。因此,李兆良認為,這個註解可能證明坤輿萬國全圖取材自當時的中國地圖。

第三個疑點是坤輿萬國全圖所列出的超過1000個地名中,接近三成是西方地圖從未有過的。另一方面,地圖上卻有許多中國才有的地名。

最明顯的例子是「榆木川」。這是明成祖朱棣最後一次北征時逝世的地方,除了與朱棣有關外,沒有別的意義,而朱棣正是派遣鄭和下西洋的皇帝。

李兆良說,「在朱棣逝世二百年後,利瑪竇仍然如此重視,到底是他知道這些地名對鄭和的重要意義,還是根本依書直錄呢?」

最後一點是坤輿萬國全圖有一段涉及歐洲與中國通航的說明,內文有「今相通七十餘載」之說。

李兆良據此指出,這應是中國人在十五世紀初的記載,利瑪竇引用了這句註語。

李兆良說,以上只是幾項重要的疑點,大量證據指向,利瑪竇「參照」許多前人的地圖,不僅僅是歐洲,更多、更重要的是來自於中國的地圖資料。

他又說,能夠繪成準確的世界地圖,任何調查要滿足三個條件:動機、能力和時機。在十五世紀,一個占有生產力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明代中國,完全有動機,有能力環球航行,而能完成這些工作的,只有鄭和及他的航海隊伍。

李兆良就此指出,利瑪竇所示地圖的資料並非利瑪竇或當時的歐洲人原創,而是鄭和時代的中國人繪製,比利瑪竇早160年,因此中國人更早發現美洲新大陸。

今年是利瑪竇逝世400週年,也是鄭和下西洋604週年紀念。以往學界認為,利瑪竇當年展示的「坤輿萬國全圖」清楚勾畫五大洲四大洋的準確輪廓,證明了歐洲的先進地理知識。

據介紹,李兆良曾任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副院長,並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化學系,研究地圖多年,上月出席了在馬來西亞舉行的第一屆國際鄭和會議後,近日訪港。

※ 相關報導:

乾屍研究:中西血緣融合史至少推前2000年

23 則留言:

fsj 提到...

人類用石器切割 再早百萬年

中央社 2010-08-12

一項今天披露的研究顯示,人類祖先使用石器工具切割,把捕獵野獸骨肉分離的時間,比原先認為的要再早近100萬年。

這項刊登在「自然」科學雜誌的研究指出,在衣索比亞(Ethiopia)阿法(Afar)找到2塊約340萬年前哺乳類動物的骨頭,並在上面發現一些唯有鋒利器具才能形成的切口。

這些切口痕跡意味著,當時就有使用器具來割肉;而一些類似槌打的痕跡則表示,當時的人類會使用重擊方式把骨頭打裂,以便取得營養,且可能美味的骨髓。

迄今,人類使用石器工具屠宰野獸的最老已知證據,僅可追溯到約250萬年前。

製造與熟練使用器具是人類進化上的重要分水嶺,常被指為是人類之能有別於其他動物的關鍵所在。

加州科學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首席研究員阿連薩吉德(Zeresenay Alemseged)在聲明中說:「這項發現大幅改變我們祖先變換遊戲行為的已知時間架構。這些進展對人類歷史有重大的影響。」(譯者:中央社李建緯)

fsj 提到...

鐘樓怪人 真有其人

自由時報 2010.08.16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0年來,法國名著「鐘樓怪人」(The Hunch Back of Notre Dame)中的悲劇英雄加西莫多(Quasimodo),一直被認為是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生花妙筆虛構的人物;但英國一位雕塑家的回憶錄顯示,「鐘樓怪人」可能並非憑空捏造,19世紀的法國或許真有其人!

加西莫多真有其人的線索,來自19世紀英國雕塑家西伯森的回憶錄。西伯森在回憶錄中寫道,1820年代,他受雇到巴黎聖母院幫忙修復教堂時,看過有名駝背的男子在那裡當雕刻家。「(法國)政府下令修復聖母院…我到了政府的工作室,他們在為(聖母院)做大型雕塑,在那裡,我遇到了最可敬、最慈祥與最和藹可親的特拉真,他在一位我沒有往來的政府雕塑家下面工作,我忘了那位雕刻家的名字,只知道他駝背、不喜歡跟其他雕刻人員混在一起。」

西伯森後來也曾提到,他跟同一個雕塑團到巴黎郊區工作,又遇到了這位不與人往來的雕塑家,這次他想起此人綽號叫做「駝背的」。

這七卷回憶錄是在英國康威爾一間屋子的閣樓內發現,1999年倫敦泰特藝廊文獻館買下收藏,將於今年文獻館創館40週年時展出。

雨果1828年開始撰寫「鐘樓怪人」,3年後出版。對建築很有興趣的雨果,在「鐘樓怪人」小說中大量描述巴黎聖母院的建築,之後也多次討論到他對聖母院修復的看法,從他與聖母院的密切關聯來看,他認識西伯森筆下的「駝背的」與特拉真並不無可能。

專長研究雨果的英國華威大學法國研究系系主任韓德表示:「這是很引人入勝的發現,許多學者嘗試把加西莫多的畸形與某種疾病連在一起,但我從未看過歷史上有這樣可能讓雨果參考的人物。如果雨果真是從聖母院這位駝背雕刻家得到靈感,將現實生活中的小細節,編造成這麼迷人的文學作品,會讓我們更加讚嘆他了不起的想像力。」

fsj 提到...

甲骨文典藏 我申請登錄《世界記憶》

【李宗祐/台北報導】2010-08-23 中國時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不但寶藏全球數量最多甲骨文,更擁有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鹿頭刻辭和牛頭刻辭。文化總會已把史語所保存的甲骨文,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登錄《世界記憶名錄》,這是台灣以國家典藏文獻檔案,首度申請登錄《世界記憶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預定明年初投票表決台灣這項申請。為爭取國際支持,文化總會與中研院不但建置「甲骨文與世界記憶」(http://oraclememory.ihp.sinica.edu.tw/)專屬網站,透過網路發起投票支持、展開國際宣傳。本周六舉辦「甲骨文與文化記憶」世界論壇,邀請美英法日和中國大陸學者與會,讓全世界知道台灣對保護人類記憶的努力。

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李宗焜指出,《世界遺產》以文化、歷史建築和自然景觀保護為主,《世界記憶》則偏重檔案和文獻的保存,《世界記憶名錄》沒有會員國的資格限制,以甲骨文提出申請,是台灣首度嘗試。

甲骨文不但是殷商最重要的國家檔案,更是漢字目前能追溯到的最早根據。李宗焜指出,很難想像三千多前的殷商時期,就以甲骨占卜發布天氣預報,預測內容還比現在更細緻,連下雨會不會挾帶冰雹都能預測!

商朝還會用甲骨文預測孕婦分娩日,占卜問預產期、問吉凶、問會生男、生女。李宗焜表示,占卜預測若不是生男的,他們就認為不是好事,顯示那個時代重男輕女嚴重。這現象可能與當時是農耕時代常打仗,須要男丁有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申請《世界記憶》的審查重點,包括文化歷史的重要性、典藏機構的保護措施,以及可親近性等。李宗焜強調,史語所蒐集典藏的甲骨文約二萬五千片,不但是全球收藏數量最多的機構,「全世界僅有的兩個鹿頭刻辭和一個牛頭刻辭都在史語所,我們還有全球最大的龜甲,全長達四十四公分,寬約三十五公分。」

fsj 提到...

後代驗DNA 希特勒有猶太、非洲血統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0.08.25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根據希特勒39位親戚的唾液DNA檢驗結果,這位納粹魔頭可能與他試圖消滅的「次等人類」猶太人和非洲人有血源關係。

比利時記者穆爾德斯(Jean-Paul Mulders)與歷史學家維米爾倫(Marc Vermeeren)先找到希特勒的後代、住在紐約州長島的孫姪子史都華休士頓,取得他留在餐巾紙上的唾液採樣,並透過他找到希特勒的堂弟、奧地利農夫諾伯特‧H。諾伯特也提供兩人的唾液採樣。

維米爾倫很想知道,傳言中希特勒在一次大戰期間與一名法國農婦生了一個孩子是否是事實。

在比對史都華休士頓與諾伯特的DNA後,穆爾德斯宣稱,這兩人之間的血源關係不容懷疑,「Y染色體一模一樣」。

在唾液採樣中驗出西歐極罕見的Y染色體,稱為Haplogroup E1b1b1,這種染色體最常出現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的柏柏爾人,以及德系的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和西班牙系的瑟法底猶太人身上。

穆爾德斯在比利時雜誌《Knack》寫到:「我們可以假設,希特勒與他鄙視的人種有血源關係。」

大約18%到20%的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和8.6%到30%的瑟法底猶太人有Haplogroup E1b1b1Y染色體,是猶太人血統的重要證明。

《Knack》雜誌指出,這是經過嚴格的實驗室檢驗結果。

魯汶大學遺傳學專家德柯特說:「這個結果令人意外。」他說,檢驗結果增強了希特勒有北非血統的可能性。他說:「希特勒擔憂自己的血統並非沒有道理,他顯然不是純種的亞利安人。」

這不是歷史學家第一次提出希特勒有猶太血統的說法。他的父親據信是一名女僕和一名19歲猶太青年的私生子。



◆ 法國60年前集體幻覺案 疑CIA實驗搖腳丸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2010.08.25

法國南部小鎮聖靈港,近60年前發生村民集體出現幻覺事件,有5人因此死亡,當時眾人認為禍首是遭有毒真菌汙染的麵包。

但英國廣播公司23日報導,美國記者艾巴芮里去年揭露,聖靈港事件很可能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實驗俗稱搖腳丸的LSD所引起。

1951年8月16日,郵差阿慕尼耶一如往常地按照路線送信,突然間他出現強烈的幻覺和惡心感,從腳踏車上摔下來,立刻被送往亞維儂的醫院。

現年87歲的阿慕尼耶回憶,當時他和3名年輕人同一病房,另3人因強烈的幻覺而無法控制自己,被院方用鐵鍊綁在病床上,3人不停扭動,搖晃鐵床發出的聲響加上淒厲的尖叫聲,使病房宛如地獄。

當時聖靈港鎮(Port Saint Esprit)共有數十人出現類似症狀,醫院檢查後認為,病人應是罹患了「麥角症」。麥角症乃麥角真菌引起,感染後會出現強烈幻覺。

時隔數十年後,美國調查報導記者艾巴芮里(Hank Albarelli)公布一分CIA報告,當中提到時任CIA科學家的奧森(Frank Olson),及負責調查CIA濫權事件的洛克斐勒委員會主任貝林(David Belin)。奧森當時負責的正是LSD研究。

艾巴芮里指出,這分報告內容足以證明CIA將聖靈鎮民當成白老鼠,實驗LSD的效果。CIA在鎮上一家麵包店的原料摻入LSD,使多人中毒,5人甚至因此死亡。

他並表示,另一分1949年的美國軍方極機密報告記載,當局要求陸軍必須盡一切可能,展開LSD的「田野實驗」。

LSD是從麥角酸中合成,為瑞士化學家霍夫曼在研究中意外發現,因為具強烈迷幻效果,被當成毒品濫用,1960年代嘻皮文化時相當流行。

不過艾巴芮里的說法遭美國學者凱普蘭反駁,後者於2008年出版的書中提到,聖靈鎮事件中,受害者的症狀與LSD相似但不相同,且LSD不耐高溫烘烤。



◆ 考古學家:人類幾千年前就已全球化

中央社 2010.08.25

國際化、全球化近年來成了頗為時髦的詞匯。英國劍橋大學人類學系教授、知名植物考古學家馬丁·瓊斯今天從考古學角度提出,全球化並不是新現象,早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了。

中新社說,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鄂爾多斯市政府和英國劍橋大學考古系共同主辦的「鄂爾多斯青銅器與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北方草原通道」國際學術研討會,當天在鄂爾多斯舉行。

來自中、美、英、德、韓、日、俄、蒙古等國近百位考古學家相聚一堂,共同探討、交流歐亞大草原對史前東西方文化傳播、融合的途徑與影響。

馬丁教授應邀與會作大會主題發言時說,早在距今4000-5000年前,史前的「全球化」場景就已出現,文化、人種、人口、器物、作物等的廣泛交流和傳播,就像高速公路一樣在歐亞大草原上傳播開來。

此外,他說,農作物、農耕生產的傳播,與農作物生長環境的適應性並沒有直接聯繫,其交流、傳播過程背後靠的是文化因素驅動。

歐洲考古學家以前自以為歐洲更接近於世界文明起源中心,以地中海文明為中心向世界各地擴散。「現在越來越多的考古證明,這是不對的,」馬丁教授說。

他指出,世界上存在不同的文明中心,它們以自己的方式組織各自的文明,同時又相互影響,中國北方文明中心就是其中一個,史前的文化交流即在這裡發生過,北方草原通道上的鄂爾多斯也因此成為許多文明中心及史前「全球化」的集散地。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黨委書記齊肇業研究員致詞稱,鄂爾多斯青銅器與歐亞北方草原地區的青銅文明和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期遺存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齊肇業說,新的考古資料證實,在絲綢之路開通之前,存在著貫穿歐亞北方草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小米的西傳、小麥和綿羊的東傳、馬和馬車的擴散、早期銅器制作技術的融合等,都是通過這條重要的草原通道加速了文化間的交融與碰撞。

鄂爾多斯市副市長包崇明表示,鄂爾多斯是多種文明相互交融的重要地域,早在7萬年前,古河套人(鄂爾多斯人)就在這裡繁衍生息,拉開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國歷史大舞台上活動的帷幕。

fsj 提到...

河北學者斷言 曹操墓造假

中央社 2010.08.26

中國大陸23名專家學者組織的「三國文化全國高層論壇」日前在蘇州舉辦,河南「曹操墓」再次遭到質疑,甚至有專家直呼,「我們不是質疑,而是打假」。

自稱握有曹操墓造假關鍵證據的河北學者閆沛東成為各方焦點,他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人證、物證都已具備,整理後近期將對外公佈。

閆沛東指出,河南安陽挖出的「曹操墓」只是一個被盜空的漢魏墓穴,而非真正的「曹操墓」。他說,在曹操墓考古發掘之初,他曾到南陽西高穴村暗訪,已有重要人證。

證人是河南安陽西高穴村某村民,他是河南考古隊發掘西高穴「二號墓」(即所謂「曹操墓」)僱用的民工,見證兩年來村、鄉、縣直至市級相關方面介入流通假文物的過程,並已大量錄音。

「『曹操墓』挖掘出來的『魏武王』石牌也不能算證據。」閆沛東表示,石頭不同於金屬、木質品,難以鑒定年代,偽造很容易。

他說,在北京潘家園市場,來自南陽的「假文物販子」就可以訂製和曹操墓挖掘出來刻有「魏武王」字樣的石牌。還有河南省考古隊去年在南陽地下造假窩點幾次偽造石牌的部分模具,包括南陽造假者參考用書「三國演義」,書中記有和西高穴村幹部聯繫號碼。

閆沛東說,之所以要公佈證據,就是要維護真理,這種學術的純潔性和嚴肅性不能玷污,不能讓曹操墓成為「萬古之謎」。

他並透露,邯鄲市正在組織一次更高規格的針對曹操墓的學術討論。到時,所有證據會公佈,將徹底顛覆「曹操墓」。

fsj 提到...

人類宴會始於新石器時代前

法新社/張曉雯 2010/08/31

今天發表的研究指出,以色列一處古代埋葬地點的證據顯示,早期人類可能經常舉行集體宴會,可能還早於農業出現前。

康乃狄克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研究人員孟羅(Natalie Munro)說:「科學家先前揣測,在大約11500年前起始的新石器時代以前,就開始有盛宴。」

孟羅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這篇研究報告。

孟羅說:「這是支持集體宴會於開始轉型進入農業之初就已存在的頭一個具體證據。」

這項考古證據於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區(Galilee)一處埋葬地點的希拉松塔奇提特洞穴(HilazonTachtit Cave)出土。孟羅與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的科學家,在兩個特意打造的坑洞中,發現至少71隻烏龜與3頭野牛的殘骸。

那些龜殼與牛骨殘骸顯示曾遭烹煮與解體,意味那些動物是被宰殺供人類食用。

孟羅說,那兩個坑洞看起來像是人類為了埋葬儀式與宴會相關活動特別建造,而龜殼就位於依照儀式安葬的巫師遺體附近。

孟羅說,那批棄置龜殼的龜肉可供35人食用。

她說,這項發現凸顯宴會作為早期人類重要社會凝聚力的重要性,她說,這可能是人類文明進展的重要發展。

孟羅說:「人類開始宴會(以及其後開始耕種)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長使得居住土地開始顯得擁擠。」

她說:「人們開始與其他人頻頻接觸,而這可能產生摩擦。以往,如果與鄰居發生問題,他們可以一走了之。」

孟羅說:「這些公共活動是建立社群的機會,有助緩和緊張和鞏固社交關係。」(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fsj 提到...

史前壁畫遭真菌入侵 法國頭痛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2010.09.27

法國知名文化遺產拉斯科洞窟,保有1萬5千年的史前壁畫,因為黑色真菌的入侵,使得這被列為瀕危的世界遺產,遭到空前威脅,少數壁畫已受到侵襲,即使除掉後也會留下污漬,科學家還在尋求解決之道。

拉斯科洞窟是在1940年被發現,當時引發考古學界的震驚,在2001年時,拉斯科洞窟的壁畫上曾出現了菌斑,法國曾為此安裝過一套空調系統,但直到2008年中,真菌再次出現在洞窟內,這次的侵襲使得一些壁畫出現了不可逆轉的破壞。

根據《自然》雜誌最新報導指出,科學家希望,透過一個新獨立的科學委員會和新的管理,以研究為基礎,來保護脆弱的拉斯科岩石藝術。不過,科學家迄今尚未確認黑色真菌的種類,也還沒有找到最好的防治辦法。

這篇文章報導說,過去,法國曾用福馬林和抗生素,透過特別設計的通風系統消除真菌,但直到2000年,入口的洞穴在安裝一個較大的通風系統後,雨水開始滲入洞窟,使得更難對付的黑色真菌開始入侵。

拉斯科洞窟結構頗為複雜,大致分為主洞、邊洞、後洞與聯繫三個部分的通道,洞內總共有近1500個岩石雕刻和5百多幅繪畫。這些繪畫中有100多幅是動物繪畫,內容包括牛、馬、熊、狼、鹿、鳥與人。

fsj 提到...

秦始皇兵馬俑坑首現皮質漆盾

中央社 2010.09.30

大陸西安秦俑博物館今天說,已在秦兵馬俑1號坑首度發現秦軍使用的皮質漆盾,這是先前展開的第三次嘗試性考古挖掘的一大發現。

中新社報導,此皮質漆盾正確的稱呼是「孑盾」,是在1號坑9號過洞的第2輛車右側發現,應該是車右配置使用的,長約60公分,寬約40公分,有些殘破。尺寸大小是1980年代出土的秦陵1號銅車馬上銅盾的1倍大,但因使用者位階不同,皮盾紋飾精細度遠不如銅盾。

報導形容,此皮質漆盾的邊欄繪製多層幾何紋,線條隱約,色彩為紅、綠、白。背面朝上,因此也可看到握手部分,但只髹漆未彩繪,不及秦陵1號銅車馬上的銅盾紋飾精美、線條流暢。

除了皮質漆盾外,考古人員還發掘出較為完整的「韜」(裝弓弩的袋子)。據報導,以前發現過多件的「韜」,但都是和弓弩混在一起,跡象雜亂,可看性稍遜。此次發掘出的「韜」總長150公分,完全脫落在陶俑腳下,尤其是織物炭化組織結構清楚,甚至邊緣區域還有白色的縫合線跡,顯示出秦人高超的弓弩裝備技術水準。

fsj 提到...

矮黑人遺址 挖出骷髏陶片

【聯合報╱記者尤聰光/台東縣報導】2010.10.26

台東縣大武鄉工作地部落傳聞是「矮黑人」最終棲息地,最近遺址內挖出刻有骷髏人頭圖騰的陶片,此一重大發現為矮黑人的存在,多了一項新證據。

大武鄉排灣族工作地部落(Kavayavayan)傳聞是矮黑人遺址,但矮黑人不知何故一夕消失,只留下一片石板;另一傳說,排灣祖先遷入大竹部落,將矮黑人趕盡殺絕。

中研院研究員劉益昌博士做過研究,工作地遺址應是距今超過一千年前最晚期的史前遺址,就出土文物板岩片和陶甕碎片,及零星石輪和許多穿孔巨石看,並非矮黑人所有,應屬不同期「巨石文化」遺址。

不過,Kavayavayan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志堅日前考察部落遺址,在一處石柱下挖到刻骷髏人頭圖騰陶片,他第一個反應「這是矮黑人留下的東西」,因為「沒有原住民族會刻印不祥的骷髏人頭圖騰」。研究台灣原住民十三個族群出土文物,和骷髏圖騰沒關係。

徐志堅指出,工作地遺址是族人禁地。民國八十七年開墾釋迦園,發現地底幾乎是陶甕,表面雕刻動物圖騰;他曾挖到兩具寬卅公分長一公尺的短小石棺,裡面東西已灰化。

台灣史前博物館考古專家李坤修表示,骷髏人頭圖騰是否為矮黑人所有?尚無法證實,必須做進一步研究。



◆ 劉銘傳遺骨 28日葬安徽肥西

【記者陳秀玲/綜合報導】2010-10-26 旺報

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遺骨預定28日安葬安徽肥西縣,江蘇知名水晶棺製造商捐贈價值500萬元人民幣水晶棺。劉銘傳家族第五代世孫、安徽省劉銘傳研究會副會長劉學亞表示,劉銘傳出生地─劉老圩故居將於央視《台灣巡撫劉銘傳紀錄片》取景前修繕完畢。

墓園形似南京中山陵

中安線上報導,劉銘傳生於1836年,肥西縣人,由於種種原因,其遺骨一直未能安葬。肥西縣於2008年在銘傳鄉大潛山北麓開建劉銘傳墓園,用以安放遺骨,目前已修建完畢,形似南京中山陵,入口處有「劉壯肅公墓園」鎏金大字。從山底到最高處的墓穴,足有340多級台階。從墓園頂端鳥瞰,視野開闊、綠樹成蔭、村莊掩映,潛山水庫在陽光照射下金波盪漾。

墓園沿途兩側各有一尊尊栩栩如生花白色的石羊、石獅、石馬、石翁仲,劉學亞說,花崗岩石雕出自山東著名藝術家之手;另有高逾3公尺石翁仲分文武兩位,左文右武,劉巡撫本人也是文武兼修,相得益彰。半山腰處有間享堂,中西合璧的門窗最能體現劉銘傳任職台灣時候的建築風格,未來將於中堂處懸掛劉銘傳便服坐在一張紫檀木轉椅上的照片,配上珍貴的文物史料供遊客觀瞻。

劉學亞指出,「保存遺骨的水晶棺和水晶碑屆時將安裝燈光和攝影機,待墓門封上後,遊客可在享堂裡透過螢幕看清裡面陳設。」水晶棺是一整塊天然水晶挖空製成,墓碑和底座也是純水晶打造,造價不菲。

故居玉蘭樹為慈禧賜贈

墓園的對面是劉銘傳故居劉老圩,有一間占地不大的展廳,每天賓客盈門,管理員透露,自從9月17日開放後,天天都有旅遊團來參觀,十一黃金周更曾創下單日500多人紀錄。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5點免費開放參觀。

展廳裡陳列劉銘傳生前的事跡簡介和他曾使用過的文物,如拐杖、硯台、雕毛扇、碗碟、後人複製的劉銘傳親筆手書文稿以及兩岸史學家對他的評述著作等,圖文並茂記錄劉銘傳傳奇的一生。

和光鮮的展廳相比,劉銘傳故居建築群顯得破敗,除幾間倉庫外,主建築多已損毀,只能隱約看見埋沒在草叢中的地基和幾株參天大樹,其中有樹齡400年的圓柏和160年的廣玉蘭,已列為大陸國家二級珍稀古樹。劉學亞說,這株廣玉蘭據說是慈禧贈予劉銘傳,並由他親手栽下的。劉銘傳對台灣貢獻良多,台灣第一條鐵路就是劉銘傳任內建造完成的。

fsj 提到...

孟姜女哭倒的是 包頭秦長城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2日電】2010.11.02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發生在燕山秦長城一帶,並在山海關建了孟姜女廟。然而,近日從敦煌遺書殘片中發現,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其實發生在包頭市。

敦煌文獻中有多種孟姜女故事記載,在英國國家圖書館存有敦煌遺書殘片與孟姜女故事相關。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劉波和林世田將「孟姜女變文」殘卷綴合後,驚奇地發現:「傳說中孟姜女哭倒的長城竟然是包頭境內的秦長城。」

新華社報導,綴合的「孟姜女變文」殘卷中稱:「秦王遠托金河北,築城本擬防胡賊。」金河指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附近的大黑河,這就說明當時修長城的地點在陰山。

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修長城「諾直山上……被押身終,魂埋塞北。」諾直山即諾真山,今包頭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艾不蓋河南之陰山。陰山當屬塞北。

據報導,「孟姜女變文」的記述是符合當時歷史事實的。秦長城實際是把秦、趙、燕的長城修繕後連接,又在趙長城北陰山新修築一長城與趙長城相接。因為匈奴世居陰山,其政治中心頭曼城就在艾不蓋河,包頭的古稒陽道南通秦直道,北通頭曼城,范杞梁築長城在包頭故地也在情理之中。

秦長城始建於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是秦大將蒙恬率軍30萬北抗匈奴而築。而包頭境內的秦長城主要分布在固陽縣,長約85公里。

在包頭秦長城附近,還有蒙恬點將台、匈奴萬箭穿石處等歷史遺跡,據說是當年秦大將蒙恬戰前點兵列隊迎戰匈奴以及率軍與匈奴交戰的地點。在秦長城紅石板溝段還有一處豁口,相傳這就是孟姜女千里尋夫不見而哭倒的一段長城。

fsj 提到...

花木蘭真有其人 代父征戰12年

【記者李鋅銅/綜合報導】2010-11-04 旺報

花木蘭是否歷史上真有其人?大陸學者最近證實花木蘭不但「代父從軍」,而且查出她還參加對陰山之北柔然的戰爭,替老爸上戰場打了12年的仗。

1982年大陸學者曹熙曾發表「木蘭辭新考」,指花木蘭確有其人,「花」是後人加的姓,木蘭本名穆蘭,穆是鮮卑人姓,約公元412年出生河南。

包頭醫學院歷史系教授張貴考證,花木蘭替父從軍是參加對陰山北柔然的戰爭。張貴認為,懷朔鎮出生的北齊皇帝高歡,當年是先有了馬才當隊主、函使,從此史實推斷,花木蘭也是帶著駿馬參軍,而且在軍中也是1名函使,因為函使不必和其他男性吃住在一起,她的女性身份才未暴露。

花木蘭從軍12年後,在西元442年面見北魏皇帝拓跋燾,並被封「尚書郎」,花木蘭擔心自己女性身分穿梆,要求返鄉,女兒身一直未曝光。

fsj 提到...

三星堆文物之謎 古彝文解密

【羅培菁/綜合報導】2010-11-21 中國時報

四川省廣漢市的三星堆文物和古彝族有無淵源,始終是學界議論焦點,日前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調研員阿餘鐵日表示,三星堆許多謎樣符號可以用古代彝文解讀,大量出土的青銅像可能是古彝人「祖靈偶像」,三星堆很可能是古彝人安葬祖靈的二次靈魂葬處。

新華社報導,研究古代彝文多年的阿餘鐵日,○一年首次前往三星堆遺址參觀,卻意外發現在數種出土文物上出現七個包括「天地陰陽」、「眼睛」、「祖先」、「智慧」、「兩個」、「人」、「人臉」等古彝文單字。由於這七個詞在古彝文中大量使用,在三星堆出土文物出現頻率也很高,阿餘鐵日開始研究三星堆文物,發現共有四十多個符號可以完全用古彝文解讀。

阿餘鐵日認為,三星堆文物與彝族傳統有不少相似之處,除出土人像與彝族人傳統服飾十分相似外,他指出,三星堆許多神人頭像上貼著金面罩,而古彝文經卷中正好有在祭祖儀式中將祖靈偶像貼金面的記載。

阿餘鐵日另指彝族喪葬祭祀文化中,有種木頭製靈筒和三星堆發現的玉石靈柩,兩者作用完全相同,他相信兩者絕非巧合,而是代表三星堆文化與彝族文化間有極深淵源。

一九二九年,四川廣漢一農民在田裡發現三星堆第一塊玉器,一九八六年時出土兩個商代大型祭祀坑,上千件青銅器、玉器、象牙文物重見天日,三星堆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但三星堆出土文物上神祕符號難以解讀,各界學者說法不一。

fsj 提到...

哥倫布身分 是波蘭王子?

自由 2010/11/30

〔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一群國際知名的學者在歷經20年辛苦調查後宣稱,「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海家哥倫布其實出身波蘭移民家庭,而且還是波蘭流亡國王之子。

關於哥倫布的身世,傳統上都認為他是於1451年出生在義大利熱那亞的一個工匠家庭,但數世紀以來他的身世之謎一直傳聞不斷,有人聲稱他刻意隱瞞身世是因為他是猶太人,或者秘密替葡萄牙王室擔任雙面間諜。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指出,花了20年時間研究哥倫布生平的美國杜克大學學者羅沙最近在一本名為「哥倫布:不為人知的故事」的新書中主張,哥倫布的真實身分其實是流亡國外的波蘭國王弗拉迪斯拉夫三世之子。

羅沙在書中指稱,弗拉迪斯拉夫三世在與鄂圖曼軍隊的戰役中生還,他隨後逃往葡萄牙馬迪拉島居住,並娶了葡萄牙貴族女性為妻,當地人稱他為「日耳曼人亨利」。

羅沙認為,歐洲各國宮廷就隱瞞哥倫布身世、保護其生父真實身分達成了陰謀論共識,各國明知哥倫布是波蘭國王之子,但為了各自利益而替他保密。

羅沙主張,哥倫布的貴族血統,正是他能夠娶到葡萄牙貴族女子,15年後又說服西班牙國王資助他遠航大西洋探險的唯一理由。

羅沙認為,如果依照傳統史書所記載,哥倫布是因船難而漂流至葡萄牙,就根本不可能發生葡萄牙國王同意他的婚事這種事。

羅沙還說,從哥倫布對地理、天象、幾何、製圖的淵博知識,以及他能用密碼與兄弟溝通,在在都顯示他接受過最好的教育,他顯然是位學者,而非如傳統所認為那樣是靠自學而成。羅沙表示他可證明,哥倫布於1498年所留下寫有「我出生於熱那亞」字眼的最後一份遺囑,其實是在他去世80年後,由另一個也叫哥倫布的義大利所假造,目的是想侵吞哥倫布的遺產。

其他支持的證據還包括,哥倫布的家徽與波蘭國王非常類似,西班牙塞維亞阿卡乍堡所收藏的哥倫布畫像中,他的衣袖裡藏有一頂王冠。此外,哥倫布的「紅髮、白皮膚與藍眼睛」,全都是波蘭人的常見特徵。

要證明哥倫布王室血統的下一步,就是得從波蘭歷代國王的墳墓中取出DNA ,再與葬在塞維亞大教堂的哥倫布之子的遺骸相比對。羅沙表示,他已向波蘭克拉科夫大教堂提出申請,希能檢驗弗拉迪斯拉夫二世的遺骨,因為他很可能就是哥倫布的祖父。

fsj 提到...

考古挖秦墓 銅鼎竟留「骨頭湯」

【聯合報╱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2010.12.12

二千四百年前的「骨頭湯」竟然保存至今,實在不可思議。大陸陝西省考古隊近日在西安北郊清理一座戰國時期的秦墓時,發現了一個青銅鼎內竟然還有半鼎「骨頭湯」,令考古學家嘖嘖稱奇,這也是大陸考古界的首次發現。

中新社報導稱,該銅鼎高二十公分,腹徑二十四點五公分,浸泡在湯裡的有足骨、脊椎骨和肋骨,可能是雞或者小羊的骨頭。湯色渾濁,湯表面漂浮銅鼎脫落的綠斑鏽,鼎內骨頭由於綠鏽浸漬,部分已變為綠色。

銅鍾藏寶 半壺神秘液體

同時出土的一個銅鍾(貯酒的金屬器皿)內還有半壺神秘液體,疑為當時的酒。銅鍾高三十五點二公分,腹徑約二十二點五公分,底徑為十四點二公分,鍾內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積的液體,液體微濁,無味,半透明,隱約可見器底。專家猜測,這可能是「秦酒」。

這兩件保存完好的青銅器-銅鼎和銅鍾,都是十一月二十五日考古隊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附近的一座古墓發掘時,從該墓的小龕中出土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僅剩下青銅底座的漆器。

陝西考古研究院機場考古隊隊長劉呆運說,該戰國墓為豎穴土坑墓,高五公尺,寬三公尺。從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距離秦王陵只有三百多公尺等特徵來看,應屬於戰國時期秦王的陪葬墓,墓主為當時的「士族」。

這兩件青銅器從墓中取出時,考古工作者即發現裡面好似有液體,遂將其帶回實驗室研究。劉呆運在實驗室打開銅鍾蓋子,蓋子裡有鮮亮的青銅銹斑,鍾內的液體十分透亮,約有一千毫升,幾乎沒有味道。

古代銅鍾是酒器,因此初步判斷這些液體應該為戰國時期的酒。銅鍾底部還有一些陶片,透過液體可以看到陶片上的圖案,考古工作者估計這些陶片是陪葬時故意放進去的,具體是什麼器物以及是何用意,須將陶片取出後研究確定。

大陸首見 帶湯陪葬品

最讓考古工作者意想不到的是,在同一墓葬出土的銅鼎中竟然發現了「骨頭湯」。這件素面銅鼎高二十公分,當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揭開銅鼎的頂蓋時,發現鼎內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積的液體,渾濁的液體內還漂浮著什麼東西。

用鑷子將其拿起觀察,發現是類似於雞的禽類骨頭。骨頭已經被浸漬得呈現銅綠色,數量應在十根以上。文獻記載,鼎為煮肉的鍋,因此考古工作者初步判定這些湯應該為陪葬時放到墓中的骨頭湯。

至於該湯中的骨頭為何種動物的,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實驗室研究。

根據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殯葬制度,用「骨頭湯」陪葬應是當時的一種墓葬風俗,此前,大陸考古也曾出土過裝有骨頭的青銅器,但「帶湯」的還是第一次發現。

大陸專家指出,二千四百多年前的「酒」和「骨頭湯」能保存至今,堪稱「奇蹟」,這得益於墓葬良好的密閉條件,且沒有被盜擾。其墓道全部用夯土夯實,而且青銅器被放置在墓內的壁龕裏,乾燥情況遠勝坑底。

此外,在另一座同時期的墓中也發現了與此墓同樣類型的銅鍾和銅鼎,但因為器物放置於墓室中,木槨倒塌時將其損壞,銅鼎內已經被土積滿,而銅鍾中還保留著約五百毫升的「酒」。



◆ 八百壯士最後一人 病危

【聯合報╱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2010.12.12

抗戰初期死守上海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事蹟,感動無數中國人。「八百壯士」唯一健在的士兵楊養正,今年九十六歲,近日傳出病危,目前依靠呼吸機維生。

據重慶晨報報導,楊養正曾用名楊德餘,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淞滬會戰期間,為掩護大部隊撤退,由謝晉元團長率領的國軍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官兵四百多人(史稱八百壯士),退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激戰四天五夜,以寡敵眾殲敵二百多人。

「八百壯士」的故事,永留於世,而「八百壯士」逐一謝世,目前僅在世的楊養正,近日傳出病危消息。

楊養正的女兒楊慶玲說,「爸爸是在上個月十一號開始住院的。」二○○五年楊養正最後一次出遠門到上海後,身體每年都在走下坡路,最近兩年飯量大不如前,經常會咳嗽。

「我爸的心願,就是去世之後能夠和媽葬在一起。」楊慶玲說。

一九四三年四月,三十多名被日軍逮捕的戰俘集體越獄成功,楊養正和另外三名戰友經河南、湖北輾轉到重慶。第二年,與趙孝芳相遇,一見鍾情,兩人結為連理。

楊養正妻子趙孝芳目前身體也不佳,楊慶玲表示,不敢讓母親知道父親的狀況,只能祈禱兩老身體能好轉。

fsj 提到...

中國末代王朝 滿族文化恐失傳

中央社 2010.12.15

中國歷史上,滿族是唯一兩度建立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根據大陸媒體報導,滿語瀕臨失傳危機,而滿族文化恐成為歷史回憶。

據中新社報導,自清朝至民國初年,留存下來的滿族文化資料可裝滿25輛卡車,分別存於北京、承德、長春、哈爾濱、大連等地檔案館。

「遺憾的是,能翻譯出這些資料的人實在太少了。」中國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施立學說。

中國現有滿族人口1000餘萬,但會說滿語又能寫滿文的卻不到百人,且多是年逾70歲的老人。即使這些人不間斷地工作,也需要上百年才能翻譯完這些資料。施立學說,這顯然不現實。

近年來,中國為了保護滿族文化遺產,各地採取了很多搶救措施,像是依據滿族老人口述所編纂的「滿族民間故事集」、記錄滿族民間口頭文學的「滿族口頭遺產傳統說部叢書」和「滿族歌謠」等。

此外,探索地名的由來也是保護滿族文化的一種方式。施立學分析,吉林省是滿族文化的發源地,60%以上的地名屬滿語地名。「在吉林省,很多地名是不可以隨意更改的,因為在更改地名的過程中,會把滿族傳統的地域文化給改沒了。」

據了解,中國農村裡有很多滿族老人還保留著傳統習俗,他們只會說滿語,但卻不會寫、也不認識滿文,在口口相傳中延續著滿族文化。

施立學表示,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儘快制定相關措施,從這些老人口中搶救珍貴的滿族文化,否則老人逝去,擁有數千年輝煌歷史的滿族文化將真的成為歷史的回憶。

滿族是歷史上唯一兩度建立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滿族建立的清王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它的前身女真族則建立了金朝。滿族的淵源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肅慎文化」,可媲美當時的中原文化。



◆ 最古老的一碗湯 逾2400年未乾

民視 2010/12/15

中國的陝西西安,除了兵馬俑之外,又出現另一個驚奇發現,那就是一碗肉湯!這碗骨頭熬成的湯,被放在一個青銅器當中,距今已有兩千四百年歷史,沒想到打開來的時候,竟然還有半碗沒蒸發!

放了兩千多年的剩菜,原來長這個樣子!這個直徑24.5公分的青銅鼎,12號在中國西安出土,沒想到考古學家一拿起來,覺得裡面有液體在搖晃,才把它打開。結果赫然發現半鼎的肉湯,甚至還有幾塊骨頭泡在裡面。

目前全中國最古老的肉湯,不是煮來喝的,而是陪葬品,旁邊還放了一碗美酒,要給死者享用,這個陵寢的主人,可能是戰國時代秦國的貴族或軍官,至於為什麼放了兩千四百多年,還能留下半鼎的湯?專家說,是因為陵寢幾乎是密閉空間,而銅鼎本身也經過密封,才沒有蒸發,只不過,到底是牛肉、雞肉還是豬肉湯,還有待進一步的檢驗才會揭曉。(民視新聞李漢威綜合報導)

fsj 提到...

東漢石碑 將改寫漢代思想史

【記者廖珪如/綜合報導】2010-12-16 旺報

大陸四川成都天府廣場11月17日出土兩塊保存完整的東漢石碑,引起考古專家的強烈關注,經初步鑑定,這兩塊石碑雖然記頌的是東漢兩太守功績。但碑文內容所透漏的思想可能一改我們對漢武帝「獨尊儒術」的了解。

負責兩塊東漢石碑挖掘工作的謝濤表示,大碑正反面共1400多字,小碑正反面共800多字。大碑碑文的內容,就是記頌一個在東漢陽嘉年間在蜀郡任父母官的裴姓太守的功德,他成功抵禦外蠻有功,同時在文化科教方面也有重要貢獻。而小碑的主人公為一個叫李君的太守,他治理蜀地很有成效,在文化、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儒家墨家相提並論

學者指出,雖然碑文部分受損,以及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再加上很多字都發生了演變,確認需花費很大功夫。但並不影響對碑文整體解讀的一致。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何崝表示,這兩塊碑文有三個重要意義:第一、對這兩塊石碑碑文的研究,在思想史上有著重要意義。小碑正文中在表彰李君的功績時有這樣的句子:「同心齊魯,誘近儒墨。」這句話看似簡單,卻內涵極大。因為以前華人有一個固定觀念,認為漢武帝以後,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家已經消亡。而儒家和墨家相提並論,這對以往的觀念是個不小的衝擊,「也許我們之前對漢代的思想史要重新考慮了。」

第二,小碑碑文中有「蜀……徑狹路遠,蔽於高山,前有相如,嚴平子雲,後難庶幾,名滅不傳。君乃發賓,六行撰其音文」,顯示李君召集人手,把將失傳的司馬相如等人文章重新蒐集,終能流傳後世,太守李君對此功不可沒。

第三,何崝強調,兩塊碑文上,都是四言韻語,而且這些韻腳與唐宋以來的韻腳都不一樣。這對於之前都是根據口頭傳下來的語音進行押韻,但大家都知道,語言在流傳的過程中,一般會與當時的原貌有一定的距離。而這兩塊東漢石碑的發現,對於漢代的語音研究也會有重大的幫助。

fsj 提到...

以色列挖出 40萬年前人類牙齒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12.28

以色列考古學家27日表示,他們可能已發現現代智人存在的最早證據。

在以色列中部挖掘1個洞穴的特拉維夫大學考古隊說,他們發現了大約40萬年前的人類牙齒。先前發現最早的智人(Homo sapiens)骸骨只有這個年代的一半。考古學家高佛說,目前尚須進一步研究,以證實這個發現。他說,一旦獲得證實,「這將改變世人對演進的整個了解」。

目前公認的科學理論是,智人源於非洲,然後向外遷移。

英國劍橋大學的史前專家麥拉斯表示,這項發現「有重要性」,但若指其為現代人的遺骸,還言之過早。他說,這比較可能與現代人的遠古親戚尼安德塔人有關。

高佛研究的洞穴是在2000年發現,2004年開始挖掘。除了牙齒,考古團隊也發現人類社會早期發展的證據,顯示這批人類已經開始有系統地使用石頭工具,同時也有使用燧石打火、捕獵的習慣。洞穴中有不同種類石頭工具,有的可能用來處理木頭或動物皮,有的可能用來切肉。

高佛認為,後續挖掘工作應該可挖到頭骨或其他骨頭。頭骨比牙齒更能確定早期人類的種類。高佛團隊的發現顯示,現代人可能起源自中東而不是非洲。中國和西班牙先前挖到的骨骸也讓人質疑「非洲起源說」,但學界缺乏明確證據。

fsj 提到...

戰國竹簡 失傳尚書重現

中央社 2011.01.05

北京清華大學今天宣布,已經在2008年7月自國外購入的戰國竹簡中,發現失傳超過2000年的戰國「尚書」,這是中華文化研究的大發現。

香港中通社報導,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今天在北京宣布這項研究成果。

李學勤說,這批通稱為「清華簡」的戰國竹簡對學術界有5大貢獻,包括重現了尚書及類似典籍、澄清了一些學術史上長期爭論的疑難、發現了前所未知的周代詩篇、復原了楚國歷史及地理史載以及提供了古文字、特別是楚文字研究的珍貴資料。

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認為,「清華簡」重現了失傳2000多年的文化典籍,將對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文獻學等許多學科產生廣泛深遠的影響。

北京清華大學今天也出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研究成果,共包括「尹至」、「尹誥」、「程寤」、「保訓」、「耆夜」、「金縢」、「皇門」、「祭公」和「楚居」共9篇尚書文獻。全書刊印有竹簡正反面原色、原尺寸的照片以及放大2倍的文字照片、釋文、注釋等。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典藏了1批流散到國外的戰國竹簡。據整理統計,竹簡數量(含殘片)約2500枚,其內容多為經、史類的典籍,大多是在已發現的先秦竹簡中從未見過的。經過2年多的努力,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從中整理出60多篇文獻,並計畫出版15輯整理報告。



◆ 財務壓力大 古陶文明博物館 難以為繼

【王銘義/綜合報導】2011-01-06 中國時報

位於北京南城大觀園公園北門的「古陶文明博物館」,是一九九六年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成立的首批私立博物館,也是中國第一座私人經營的古陶專題博物館。該館典藏秦漢時期瓦當系列與秦漢封泥,堪稱中國公私立博物館界現存最完備的收藏體系,不過,這類自主經營特殊收藏的文博事業卻面臨經營困境。

「古陶文明博物館」由大陸收藏家、書畫家路東之獨自創辦經營。他將其《夢齋》多年收藏的古陶精品,包含新石器時代彩陶及周秦漢唐陶器、戰國秦漢磚瓦、戰國秦漢封泥三大系列,及其它相關領域約三千件出土文物,構成以古陶文明為主體、以藝術考古為特色的收藏體系,形成一部完整生動的古陶文明史。

不過,私人博物館場地租金昂貴、古陶專題特展也未受北京市民關注,十餘年來慘澹經營,讓路東之背負極大財務壓力,近年來,他更以賣字畫收入度過難關。路東之說:「私人博物館普遍缺乏資源,要由私人擔負文物典藏與出土文物的社教工作,政府部門又不願提供奧援,導致經營愈來愈困難。」

路東之的私人博物館,最精華典藏在於歷代「瓦當大觀」系列,它是中國第一個按年代、地域和功用畫分的專題瓦當特展,展出從戰國至東漢數百年間不同地域、功能、品類的瓦當一百四十件,其中多為珍稀孤品。古陶博物館藏瓦應是中國現存最完備的瓦當收藏體系。

在歷代瓦當之中,以西漢的「漢並天下」,最受大陸收藏界矚目。這個印有篆書體「漢並天下」的瓦當,據《董仲舒傳》記載:「今陛下並有天下,海內莫不率服,廣覽兼聽,極群下之知,盡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於方外」云云,「漢並天下」實有炫耀國威之意。

同時,近年廣受中日收藏家矚目的「封泥」系列,則展出秦漢封泥一百餘件,這是中國迄今最重要的封泥特展。尤其,秦封泥還被考古界視為「秦文化史上又一次重大發現」,更有史學界稱為「秦始皇批閱文書的遺物」,「可以彌補《史記》《漢書》缺憾的珍貴文獻」。

封泥是古代用膠質粘土封緘於竹簡、進貢物品的包裝上,然後在粘土蓋上印章的遺物。由於古印很少保存,秦漢封泥就成了古代用印的遺跡。

路東之強調,設立私人博物館,是希望集古陶文物收藏保護、鑒賞研究、藝術創作於一體,從而建立古陶權威收藏、鑒定、研究與傳播體系;然而財務的壓力日增、民眾參與不足、政府支援有限,都已構成經營困境。路東之感慨說:「好東西沒讓喜歡的人看到,這是最大的遺憾!」

fsj 提到...

2噸古錢杭州出土 溯及西漢

中央社 2011.01.08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人員今天說,已從日前發現的2噸古錢幣整理出由西漢到明朝、橫跨1500多年的各朝代錢幣,數量之多、種類之廣,歷來罕見,推測是明朝初期民眾所藏。

2010年12月10日,杭州文一西路雙龍村綠城西溪誠園工地在施工中發現大量古錢幣,杭州文物考古所據報後,立即派專業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搶救性清理,初步發現各時代古錢幣重約2噸,為中共建政後杭州市發現的數量最大、種類最多的錢幣窖藏。

中新社報導,這個窖藏是長方形土坑,長約1.5公尺、寬0.7公尺、深0.6公尺,從殘留的編織物推測,錢幣原置於1長方形皮箱中,都是銅錢,用合股棉線貫串。經初步整理,這批銅錢包括西漢、新莽、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西夏、金、元和明等朝代的錢幣。

報導指出,其中最早的是西漢文帝前元5年(公元前175年)始鑄的「四銖半兩」錢幣,最晚為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鑄的「洪武通寶」,前後跨越1500多年,共78種,以宋代銅錢最多。

據報導,大部分錢幣保存情況較好,製作精緻,錢文清晰,為研究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中國貨幣發展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特別是元末起義軍鑄造的錢幣由於發行時間短、流通範圍小、存世極少,具有極高的研究和收藏價值。

專家分析,明朝洪武27年(公元1394年)為維護「大明寶鈔」幣制,命商賈所有銅錢均不得行使,全數向官府換鈔,並嚴禁金、銀流通,各鑄錢局也停鑄。民間多將銅錢存放起來以備後用,這可能是這批銅錢被典藏窖中原因。至於收藏的時間,推測在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至明永樂9年(公元1411年)之間。



◆ 雲岡石窟發現寺廟遺址

人間福報 2011/1/10

【本報綜合報導】去年八月山西省考古人員進行雲岡石窟頂部的防滲水工程,在石窟頂部發現一處北魏寺廟遺址,面積達三千六百平方公尺。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慶捷表示,雲岡石窟地層共分現代層、明清層、遼金層和北魏文化層四層。其中北魏層發現的北魏寺廟遺址,是雲岡譯經場所或高級僧侶的生活區,有北東西南廊房、塔基和磚瓦窯遺跡,這項發現有助於了解北魏雲岡寺院的結構、布局和範圍。

這次出土文物主要是北魏建築材料,殘瓦最多,另有「傳祚無窮」文字的瓦當和不少帶釉板瓦,及少量北魏器物陶片;其中,有一片北魏陶器上有「四窟」戳印,還發現一些石質佛像和供養人殘片。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市西十六公里的武周山麓,現存洞窟四十五個,共有一千一百多個小龕、五萬一千多尊佛像,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於二○○一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fsj 提到...

「密碼」破解 蒙娜麗莎「換人做」?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2011.01.11

義大利藝術史學家卡拉‧葛洛里 (Carla Glori)說,透過蒙娜麗莎左肩上方一座橋上的數字,以及蒙娜麗莎眼睛裡的字母,她已找出達文西代表作「蒙娜麗莎」的真實身分。

葛洛里說,她有信心,畫中的蒙娜麗莎,就是碧安卡‧喬凡娜‧史法沙((Bianca Giovanna Sforza),她是500年前,貴族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摩洛(Ludovico il Moro)的女兒,而盧多維科摩洛擁有波比歐(Bobbio)的控制權。上月蒙娜麗莎眼睛裡被發現的字母S和G,即是史法沙名字縮寫。

除了眼中的字母,蒙娜麗莎左肩上方,寫有數字「72」,且有座數個圓拱的橋,是真有其橋,而非達文西憑空杜撰。且這座橋就立在波比歐的特里比亞(Trebbia)河上,鄰近皮亞琴察(Piacenza)。

葛洛里說,以放大鏡觀察,可清楚看到橋上的72數字,該橋1472年被洪水沖毀,其後重建,72是紀念該年的記號。當地人認為,畫作裡的橋,就是他們當地那座橋,因為拱門有大有小,與當地的橋相同。

葛洛里說,波比歐自古即是重要文化中心,以它的圖書館最知名。達文西很可能慕名該圖書館而走訪過波比歐,且在數年後,根據記憶將它畫入「蒙娜麗莎」。

但達文西專家凱普不認同葛洛里的說法,堅稱蒙娜麗莎就是義大利貴婦麗莎‧喬康多(Lisa del Giocondo),也是一般史學家認定的畫中人物。

fsj 提到...

望京樓考古 挖出夏商城址

【世界日報╱上海13日電】2011.01.13

河南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昨天對外公布一項考古發現:在新鄭望京樓遺址考古發掘時,發現商代城址和夏代城址各一座,城址總面積168萬平方米。新民晚報報導,發掘中,最引人遐思的當屬商代城址的「凹」形城門,專家們普遍認為,它應該是中國較早的、形制較為完備的甕城。而這一發現,也將中國甕城的出現從戰國推進到了商代前期。

據報導,望京樓遺址自2010年9月發掘至今,考古人員共揭露遺址面積3000餘平方米,發掘遺跡包括:三重城牆及三重護城河、城門、道路、大型夯土建築基址、房基、墓葬等計200餘處,其中以夏代和商代城址的發現最為重要。

省文物局副局長馬蕭林說,發現的商代城址保存較為完整。城址平面近似方形,整個城址面積約為37萬平方米。

夏代城址緊鄰商代城址,位於商城外護城河的外側。

報導說,而望京樓商城城門設施突出體現了濃厚的軍事防禦色彩,為中國較早的、形制較為完備的甕城。該城門的發現,也將甕城的出現從戰國推進到了商代前期。

fsj 提到...

博物館木乃伊 慘遭斬首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美聯社開羅二十九日電】2011.01.30

埃及克古物部長哈瓦斯29日表示,一群亂民闖入馳名世界的開羅「埃及博物館」,砍掉兩具木乃伊的頭,並損害十件小型古物之後,被軍隊逮捕並拘留。

哈瓦斯說,劫匪沒有來得及偷走館中任何藏品,軍方已派衛兵進駐,確保全館安全。

目前群眾示威抗議瀰漫全國,大街小巷一片混亂,軍方擔心亂民乘隙打劫全國各地的古物寶藏,已趕調裝甲運兵車和軍隊馳赴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有全球最大露天博物館之譽的拉克索地區,以及其他重要的考古博物館。

哈瓦斯表示,目前「埃及博物館」的館藏已經不怕偷砸搶,但還有一個最大的威脅,隔壁的執政黨「民族民主黨」總部大樓被示威群眾縱火,還在燃燒中。他一邊密切注意消防車噴水滅火的進度,一邊說:「我怕的是,這棟大樓如果毀了,會倒塌到博物館身上來。」

鎮館重寶之一,是古埃及君主杜唐卡門的金面,全球每年數百萬觀光客賣這張「面子」,專程入館。整個埃及法老王朝的歷史,盡在館中。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形容,「這裡是埃及藝術的寶庫,埃及四千年歷史最精美的雕刻和古物在此,如果受損於劫掠或火災,將是全人類的損失。」

密西根大學「凱爾西博物館」的埃及古物寶藏十分有名,館長赫柏表示,埃及各地博物館任何一座被劫或被毀,都將是悲劇。



◆ 民眾挺身組人牆 保護國寶

【陳文和/綜合廿九日外電報導】2011-01-30 中國時報

埃及軍隊廿九日清晨進駐首都開羅市中心著名的埃及博物館,以防館藏的數千件古埃及文明無價之寶(包括圖坦卡門法老王的黃金面具)遭人趁亂劫掠。但博物館仍傳出夜裡遭人闖入,並摧毀了兩具法老王木乃伊。

埃及博物館珍藏許多木乃伊、巨大的石雕像、王室珠寶和法老王神器等國寶,每年吸引數百萬觀光客,廿八晚間該館比鄰的埃及執政黨中央黨部遭示威群眾縱火,使該館陷入極大危機。

接著就有數十民眾攀爬鐵圍柵或館旁行道樹,跳進館區,意圖劫掠館藏。

此時,一名男子挺身而出,向已逼近大門的群眾喊話說:「我們不要像巴格達那樣」,勸告群眾不要掠奪博物館文物。二○○三年,美英聯軍入侵伊拉克後,伊國首都巴格達的國家博物館數千件兩河流域古文明遺產遭人劫掠,迄今僅一部分追回。

另有數名青壯年人,其中有些還帶著從鎮暴警察奪來的警棍,也自動自發在博物館大門前圍成一道人牆,以保護館內文物。四十歲的工程師沙德表示:「我站在這裡,是要捍衛與保護我們的國家寶藏。」

最後,軍方的四部裝甲車占取博物館前的有利據點,部隊接著包圍該館並進入館內。軍隊也圍捕了意圖劫掠的民眾,圍觀者紛紛痛罵「竊賊,小偷!」一名被捕者曾遭數名軍人以槍托擊打。



◆ 埃及古夫金字塔 發現兩間新密室

公視 2011/01/29

最近動盪不安的埃及,向來以金字塔聞名,境內大大小小金字塔,大約有95座,其中最大一座,是古夫金字塔。這座已經開放上千年的大字金塔,最近出現重大的考古進展,法國建築師在裏頭找到了兩間新密室。

埃及古夫金字塔高度146公尺,相當一座幾十層樓高的摩天大樓,整座金字塔占地5公頃,過去考古學家挖出了三間墓室,分別屬於法老王跟皇后。不過墓室空無一物,既沒有木乃伊也沒有金銀財寶,研判已經被盜墓者捷足先登。然而曾經多次造訪古夫金字塔的法國建築師,注意到法老王墓室北面的牆,似乎是空心,懷疑可能是前往其他密室的通道。

一直沒有出土的墓室是陳列-法老王來世使用家具的房間

三年前烏丹就提出這項理論,但因為埃及拒絕他進入金字塔研究的要求,他因此找來美加的考古學家,以及法國幻象飛機設計團隊,繪製出3D動畫模擬圖,才說服埃及當局,同意讓考古團隊,使用雷達跟熱力偵測攝影機等先進科技,進入金字塔偵測。

烏丹還聲稱解開古夫金字塔的建築謎團,他透過3D電腦模型,指出金字塔是利用內部一條螺旋狀斜坡來運送跟堆砌巨石,由內向外興建,工人利用精密的起重機、配合木製滾軸跟巨型砝碼,移動240萬塊重達兩公噸的巨石。 烏丹表示,利用以上的技術,建造古夫金字塔所需人力應該不超過4千人,遠低於過去學者估計的10萬人。

fsj 提到...

疑731細菌戰證據 日開挖東京神秘人骨塚

自由 2011.02.22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政府二十一日開挖位於東京新宿的前陸軍軍醫學校舊址,當地在一九八九年曾挖出大量人骨,一直被懷疑是第二次大戰期間日本軍方研究生化武器的「七三一部隊」東京總部所在地。日本政府從未正式承認戰時軍方曾用活人進行細菌實驗,因此這次官方首度開挖調查受到各方關注。

位於東京新宿區戶山町的前陸軍軍醫學校遺址,在戰後已改建為政府機構辦公廳舍,附近一帶也變成公園、學校及住宅區。一九八九年厚生省國立預防衛生研究所(國立感染研究所的前身)在此興建廳舍時,從地底挖出約一百具疑似黃種人骸骨,人骨上有槍傷或刀傷痕跡,當時引起各方懷疑,認為這些遺骨應為七三一部隊生化實驗下的犧牲者。

當地居民為查明遺骨來源,並要求政府補貼喪葬費用,九三年提出住民訴訟,但該案在二○○○年遭最高法院判決敗訴。厚勞省在○一年提出解釋,指該處大量人骨為「研究用標本,大多為戰場上遭遺棄的屍體做成,其中也包含日本人遺體」,否認與七三一部隊有關。

88歲老護士證詞 奉命掩埋「福馬林瓶屍體」

不過,一名現年八十八歲前護士石井十世,在○六年六月向當時的厚勞大臣川崎二郎提交一份證詞,指出當地仍埋有許多人骨。石井表示,她在一九四四年被派往陸軍軍醫學校口腔外科工作,她清楚地記得當時醫院共有三個停屍間,用大型福馬林玻璃瓶浸泡許多人的屍體,他們的頸部套著一個牌子,上面寫有編號。

日本投降後,石井和同事奉命將這些屍體和人骨裝進手推車,運到一個大院裏掩埋;而為避免美軍進駐後開挖人體標本,便在掩埋地點興建一間宿舍,由日本主治級醫生進駐,就近監視。石井還被上司警告,若將此事告訴美國人,「我們就會有麻煩」。

由於前述石井證詞,川崎二郎決定開挖調查,這項開挖行動從二十一日開始,預計持續到下個月底,開挖範圍約三千平方公尺,當地原有的公務員宿舍也提前配合拆除。當地住民團體表示,這次挖出人骨的可能性很高,希望政府徹底調查,並負起責任確認死者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