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人計酬7月試辦 提升醫療服務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33919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5.17
國內健保制度出現大變革!健保局將自今年7月1日起試辦「論人計酬計畫」,照護對象包括醫院所在地的戶籍人口,以及醫院「忠誠病人」。健保局指出,此制度鼓勵醫院留住病人,且作好預防保健讓病人少看病,希望改變台灣人愛看病、愛逛醫院、愛名醫的就醫文化。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長蔡淑鈴指出,目前健保都採取總額給付、論量計酬等方式,醫院收治越多的病人或病人愈常看病,醫療院所就能拿到越多健保給付,形同鼓勵醫病雙方多看病、多上醫院。
論人計酬計畫則打破傳統觀念。健保局會依照去年度該區域民眾人數及其醫療費用等數值,計算出一個總額,決定該醫院診所未來一年可向健保局拿到多少錢。如果醫院負責照料的病人,身體健康少看病,剩下來的錢就是醫院的盈餘。
蔡淑鈴預估,論人計酬計畫將鼓勵醫療院所除了提供一般醫療服務外,還增加對病人正確飲食、生活方式衛教等預防保健。
蔡淑玲指出,全國計有25家院所團隊提出申請,經健保局邀請學者專家評選,最後有八家成為試辦醫院或團隊。包括署立金門醫院、澄清綜合醫院及11家區內診所、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及42家區內衛生所或診所、台大醫院金山分院及2家區內衛生所或診所,以及耕莘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以及善工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初步統計,約30萬餘民眾納入試辦範圍。
蔡淑玲指出,7月1日開始試辦,民眾就醫權益及方式完全不受影響,反而可以得到參與試辦計畫的醫療院所更多服務。
以彰基為例,該院照護對象為團隊忠誠病人,也就是原本常至彰基就醫的病患。為了留住這些老病人,彰基勢必得提供更好醫療,並給予預防保健和追蹤,維持老病人的健康,只要老病人花的醫療支出少,醫院就能賺到更多錢。但彰基的老病人如到其他醫院就醫住院,健保局還是給付其他醫院醫療費用,但這些費用就會從原本給彰基論人計酬的總額中給扣除。
該項計畫預計試辦三年,如果試辦成功,希望未來全台有更多醫院參與「論人計酬計畫」,達到民眾、醫療提供者及保險人三贏的目的。
※ 相關報導:
* 去除名醫迷思 有效?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339199.shtml
彰基未來將嘗試建立嶄新醫療文化,花更多時間讓彰化鄉親擁有正確的預防保健觀念,從前端做起,如果每一個社區民眾都有良好的健康管理。例如,控制體重,減少三高慢性疾病,相信就能讓民眾減少罹病機率。
◆ 在家安寧療護 癌患反而延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338101.shtml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2011.05.16
罹肺癌的63歲呂姓婦人,癌細胞轉移腦部,醫師研判只剩半年可活,家屬事後決定讓她接受居家安寧療護,在自己熟悉的家度過人生末途,但經醫護人員定期訪視、照護,她反而延後一年半才離世,過世時宛如睡夢般地安詳。
安寧照護在國內推展十餘年,癌末病患除可選擇住安寧病房,也能選擇在宅安寧療護,義大醫院進一步發現,有不少末期病患臨終前選擇居家安寧療護,生命反而延長。
義大醫院安寧緩和醫療科主任賴邦育舉例,罹肺癌且轉移腦部的呂姓婦人,先前光回醫院換管子,就得坐輪椅、舟車勞頓,返家後昏睡上2、3天才恢復體力。之後她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由護理師到府送藥、指導家屬照護方法,反而延至一年半後離世。
也罹肺癌的73歲阿嬤,癌細胞轉移到骨頭及腦部,研判活不過一個月,但接受居家安寧療護,1年7個月才病故,期間沒再回過醫院。
賴邦育說,很多人誤解安寧療護就是在等死,其實它是另種著重症狀控制的積極性治療。其中選擇居家安寧療護的病人,由醫護人員到宅,提供與醫院同樣的照護,「他們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親友常在身旁,反而更能放鬆,人生終站過得更有品質」。
護理師陳月蓉說,居家安寧療護過程,護理師扮演諮詢、心理建設等角色,就像案例家的家庭小護士,陪伴案例家共同面對親人的死別,不至於慌張失措。幾年來她接觸上百個癌末個案,很多家屬反映,「好在有妳」。
賴邦育說,醫護人員每周約兩次探視接受安寧療護的病患,所有費用都由健保給付,家屬只需酌付車資,認同這種照護觀念的癌末患者家屬,可向醫院癌症資源中心申請。
◆ 篩選性別 醫師孕婦依墮胎罪送辦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6338518.shtml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2011.05.16
國內禁止性別篩檢,有醫院接生男女嬰比例懸殊,甚至高達十比一,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決定祭出刑法「墮胎罪」,由檢調介入調查,若調查屬實,醫師及孕婦都會吃上官司。
不過,國健局說,不溯及既往,去年疑似違法篩檢醫院不會移送檢調。
我國刑法早有墮胎罪,協助墮胎的醫師,甚至可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孕婦也有六個月以下徒刑及罰金。不過,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說,之後制訂的優生保健法,將強暴、疾病及心理等因素,列為可墮胎前提,「反而成為保護傘」,就算性別不符父母期望,也成了墮胎理由。
邱淑媞說,她聽說部分醫界以為,在某些前提下可做性別篩選,加上查緝困難,不少接生性別比異常的醫院或醫師辯稱「湊巧」;國健局「手無寸鐵」無法調查,未來會把可疑醫院或醫師移送檢調,若查證屬實,醫師及孕婦可能吃上「墮胎罪」官司。
她說,印度、南韓醫療法規定墮胎罪刑責後,出生性別比有下降趨勢。
優生保健法規定,「因懷孕或生產,將影響其心理健康或家庭生者」,可施行人工流產。邱淑媞說,為免醫師或孕婦以此為「護身符」,不排除修法,在優先保健法中明訂「性別不得成為墮胎理由」。
國健局掌握接生比異常醫療院所,卻不肯公布名單,邱淑媞解釋,因沒找到直接證據,未來若國健局稽查,或檢調追查出違法醫院或醫師,不排除公布。
另外,由於不少接生性別比異常醫院,都辯稱「只管接生,沒做產檢」。國健局擬建立「產檢孕婦生育結果監測系統」。邱淑媞說,國健局已有產檢資料,擬根據第一孕期產檢登記,追查嬰兒是否出生,以及出生性別,若有異常,疑似第一孕期進行性別篩檢者,將把相關證據移送檢調。
※ 相關報導:
* 全國132個地區 無小兒專科醫師
* 人體奧妙巡迴展 4/23開展
* 做試管嬰兒 42歲是關鍵年齡
* 動物性脂肪 動脈硬化元兇
* 嬰兒潮世代 健康不如上一代
* 流感病毒發威 1月重症病例 近去年總數
19 則留言:
◆ 腺病毒大流行 已有1女童死亡
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181255
公視 2011.05.30
國內出現六年來最大一波腺病毒流行,目前已經有一名國小女童不幸感染死亡。
腺病毒疫情從今年一月延燒至今,目前還是高峰期。醫師說,感染的病患多半在五歲以下,這波腺病毒傳染力高,不少全家感染。病況輕微可能喉嚨發炎、流鼻水,眼睛結膜炎等,有的高燒七到十天。部分患者則併發中耳炎,生病的小朋友會感覺耳朵痛,煩躁不安,頻抓耳朵、打耳朵。 有些病情嚴重可能面臨氣管狹窄,喘不過氣的後遺症。疾管局表示,目前要預防腺病毒,只能靠勤洗手來預防,幼兒最好少出入人多的室內場所。
◆ 不孕剋星 台灣成受孕天堂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36795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5.31
台灣人工受孕、試管嬰兒技術領先,成功率高,費用又合理,具有強力競爭力,國內婦產科醫師認為,不孕症治療可以成為台灣國際醫療旅遊的發展強項,甚至可以成為陸客自由行的一大賣點。
前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任蔡鴻德指出,台灣不孕症治療遠近馳名,許多大陸不孕夫妻都視台灣為受孕天堂,希望來台灣訂製個健康寶寶。
日前就有一名來自大陸大連的40多歲婦女,發覺月經來的時候,立即辦理來台手續,購買機票,由於當天沒有直飛班機,還得從香港轉機。一早從大連出發,到台灣已經是晚上,儘管旅途奔波勞累,但為了「做人」,夫妻兩人還是願意試一試。
婦人隔天至醫院接受治療,抽血檢驗相關基因疾病,第三天開始打排卵針,等受精卵順利種至子宮後,婦人靜躺休息了兩三個小時,幾天後就返回大連,等待好消息。
蔡鴻德指出,包括彰基在內,台灣許多醫院都陸續接到來自大陸的不孕症患者,這對國內婦產科醫師來說,是一大肯定。以彰基為例,平均活產率高達四成三。如果患者年齡35 歲以下,成功率甚至超過五成,相當難得。
為何國內不孕症治療技術如此精進?蔡鴻德指出,台灣地區2300多萬人,就有64家經衛生署核准合格的試管嬰兒中心,以人口數比率來計算,非常密集,競爭激烈,因此不管在技術及服務品質上,都相當講究,才能贏得患者信任。
至於大陸地區,類似人工生殖的醫院並不多,以山東來說,人口逼近一億人,卻只有六家試管嬰兒醫院,不光是價格昂貴,想要掛號看診,都得排上兩三個月。相較之下,台灣價格便宜而且方便多了。
儘管台灣人工生殖技術一流,但蔡鴻德提醒,想生兒育女還是得趁早。臨床顯示,國人女性因為高齡導致卵巢萎縮,而無法生育的比率越來越高,目前已經占了四分之一強。如果想生寶寶,還是應該趁年輕。
◆ 大陸9成縣級醫院 舉債度日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50507162/112011053000429.html
【記者陳秀玲/綜合報導】2011-05-30 旺報
中國大陸醫院協會會長曹榮桂最近透露,90%的縣級醫院有負債,2008年負債總額約406億元(人民幣,下同),平均每家縣醫院負債2600多萬元,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新華網報導,2011年是大陸公立醫院改革3年任務的最後一年,衛生部部長陳竺曾明確表示,負擔約9億人醫療任務的縣級醫院,是今年改革突破口。
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代濤直言,「政府投入不足,醫院要生存,負債就由病人買單。」為吸引病人,各縣醫院盲目擴大,「大債蓋大樓,小債買設備」,使縣級醫院負債惡化。海南省儋州市衛生局局長韋茂國指出,縣醫院負債多,會導致醫生給病人進行「大檢查」,開「大處方」,增加患者負擔。
海南省昌江縣居民全克俊說,就醫環境雖然改善了,但並未解決「看病貴」。「清明節時,我發燒去縣醫院檢查,醫生讓我抽血化驗,又做胸透(X光),花了上百元,吃了一大堆藥,都不見效。後來我乾脆去找赤腳醫生,只花3元買藥,2天後症狀全無。」
WHO:吸菸死亡 今年破600萬人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6.01
吞雲吐霧的後果,往往得付出寶貴的性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全球因抽菸導致死亡的人數將達600萬人,其中因暴露二手菸致死的非抽菸者有60萬人。世衛組織表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70國家加入控制菸草公約,中國與杜拜也推出相關戒菸活動。
自2005年生效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The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截至目前為止,共有172國家響應,簽約國家將在國內推動降低民眾抽菸運動,以及減少暴露二手菸的機會,另外也將設法減少菸商的廣告或宣傳,以達到降低吸菸死亡人數的目標,許多國家都傳出正面回應好消息。
根據WHO指出,烏拉圭目前已正式要求香菸外盒應標示警語,中國從上個月開始,也要求餐廳或酒吧等公眾場所禁菸,中東的杜拜在本周二全天禁止販售任何香菸產品,以宣示鼓勵民眾戒菸的決心。
根據世界肺臟基金會表示,吸菸者一年平均會看到抽菸警語或圖片5500次,因此宣傳戒菸的效果相當好。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陳馮富珍表示,「我們希望各國政府將來繼續通過法案,並認真地執行所有的法案。」
《路透社》引述WHO資料也指出,吸菸致死人數今年將達600萬人,預計到2030年,人數會增加到800萬人,因此加入戒菸公約的國家越多,將有效降低吸菸致死人數。
◆ 世衛首證實:手機電磁波恐致癌
公視 2011.06.01 記者陳秋玫報導
您每天花多少時間講手機呢?這裡提供您一個重要的訊息, 就是世界衛生組織首度公布: 手機電磁波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尤其是腦瘤。而手機的致癌風險, 跟重金屬鉛, 還有DDT殺蟲劑是同一個等級。
手機關機時,與手機開機時,一個人的腦部狀況有什麼不同? 兩相對照下可以看出,手機開機狀態下腦部上端區域活動特別頻繁。來自世界衛生組織14國的31名科學家,31號更是第一次公開宣稱,使用手機有引發癌症的風險,WHO研究指出,手機的無線電頻電磁場,可能增加罹患神經膠質瘤 ,也就是腦腫瘤的機會,使用手機超過十年的人,罹患腦癌的機率增加一倍。因此決定把手機的致癌風險,列為跟鉛、殺蟲劑DDT、以及汽油廢氣等同級。不過WHO跟部份專家也坦承,手機跟癌症兩者的關連性,還需更多、更長時間的研究來佐證。
對於WHO的研究手機業者立刻站出來反駁,質疑世衛研究樣本有限,導致結果偏頗產生誤差。事實上國際間對於手機輻射危害程度,持續進行多方密的研究,但結論莫衷一是,有的說無害,有的說有害。
由於世衛估計全球手機用戶,大約在50億左右,為了健康著想,專家建議民眾,還是多利用簡訊跟免持聽筒裝置,減少曝露電磁場的機會,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則是建議,使用手機時至少要遠離人體1.5公分。
※ 相關報導:
* WHO警告手機致癌 業者駁證據有限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372759.shtml
協會在聲明中表示,被列為可能致癌「並不代表手機會致癌」,並特別指出「即使研究使用的資料可能有偏差,數據有其他瑕疵,這些統計研究能得出的證據仍有限」。
◆ 手機致癌?醫生:罹患腦癌年齡層 往下降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6.01
WHO首次承認手機可能與腦癌有關,國內醫師表示,手機會不會導致腦癌,長久以來正反兩派意見爭執不下,不過有醫師發現,國內罹患腦癌的年齡層有往下趨勢,懷疑是否跟年輕人常用手機有關。建議不要用手機聊天、一講一、二十分鐘,並且多用免持聽筒。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外科主任陳敏雄表示,神經膠質瘤是最常見的腦瘤,過去英國曾研究發現,使用手機超過10年,罹患腦癌的機率增加。
陳敏雄說,以往國內神經膠質瘤患者多半是45歲以上的中年人,但近年來有些30多歲年輕人就得腦癌,令人懷疑是否跟年輕人是手機重度使用者有關。他建議應盡量減少電磁波暴露,不要用手機聊天,也盡量改用免持聽筒。
高一生賣腎 只為買iPad2
【世界日報╱廣州2日電】2011.06.02
安徽一名17歲高中生小鄭為買iPad2,在網上聯絡湖南一個非法器官交易中介賣腎,獲得2萬多元人民幣。現時小鄭的身體狀況愈來愈差,追悔莫及。其母得知事件後報警。
深圳衛視報導,小鄭是安徽省淮山市人,現就讀於高中一年級,右腹上留有取腎後的一條長疤痕。「當時想要買一個iPad2,但是沒錢,在上網的時候有賣腎中介就發信息來,說賣一個腎可以給我2萬塊。」中介並稱,他們一找到合適的接收者就可以立即做手術。小鄭瞞著父母偷偷到了湖南郴州,在郴州第一人民醫院做了檢查,並於4月28日在「郴州198醫院」做了換腎手術,3日後出院。
報導說,小鄭回家後,母親劉女士發現其突然買了新電腦和手機,詢問後才得知兒子的腎被取走,立即報警,但當時聯絡人電話已打不通。
環球網綜合報導,小鄭是在郴州198醫院男性科進行換腎手術,據了解,這個198醫院並不具備移植手術的資格。在調查中,醫院表示對換腎毫不知情,因為這個男性科和泌尿科已經被醫院承包給一個福建商人。
◆ 補腎藥材年少尤應慎用 以免性早熟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6/02
有些家長自認孩子身高體重不如人,發育不好,帶著孩童就醫。中醫師李明哲在養生講座中提到,青春期前並非完全不能藥補,但不能亂補,尤其補腎藥材應用得更謹慎。
促進發育生長的轉骨中藥分補氣、理氣、活血,補腎及民間草藥等,李明哲醫師指出,四物、八珍等補方,在青春期前仍可以視體質使用,但補腎類的藥材就得留意,以免過早服用,影響孩子的內分泌荷爾蒙,造成孩子提早發育。
醫師指出,青春期前不宜太早服用補品;若是孩子消化吸收不良,健保中藥處方足以改善問題。傳統醫學所談的轉骨期類似青春期等發育時期,青春期開始後才可以選擇如杜仲、續斷、骨碎補、補骨脂、菟絲子、肉蓯蓉等藥材,以調節內分泌荷爾蒙,促進發育。
脾胃(消化系統)是後天發育的根本,脾強胃健則對營養的消化吸收好,有助於生長發育,所以在發育期間,可以每周吃一次山藥四神湯以開脾助消化,藉由中藥調理可以增加食慾,讓小孩主動找食物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醫師提醒,女性於初經前後,男性於12~13歲左右才可開始服用轉骨方,以免造成性早熟;男生開始變聲長喉結時服用,不會造成性早熟,但有時過多滋膩補品,反而礙胃影響吸收,建議諮詢中醫師,找出合適藥方。
◆ 10署醫10款粽 熱量少一半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2011.06.02
端午節前夕,衛生署請10家署立醫院營養師,設計10款健康粽,每顆熱量在300大卡以下,只有傳統肉粽的一半,健康又美味。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說,以體重60公斤,輕度活動的女性來說,一天熱量不宜超過1800大卡,但傳統肉粽一個就有500到600大卡,相當於一餐熱量,若加上其他菜餚一起下肚,不小心就過量。
署立醫院營養師設計的健康粽,因地制宜也加入地方特色,花蓮醫院加入曼波魚取代三層肉,一樣有Q軟口感,也有較多的膠原蛋白及膳食纖維;竹東醫院則加入野薑花,與粽葉搭配增加香氣;桃園新屋分院推出抹茶素粽,將糯米粉、在來米粉、抹茶粉慢慢加入溫水,搓揉成糰,口感類似傳統粿粽,又增茶香風味。
孔憲蘭說,健康粽的特色是減油、減鹽,若炒餡料後,再水煮至熟,可減去15至20公克油脂,以香辛料及花草調味,可減少鹽分。另外,白肉取代紅肉,加上五穀雜糧、蔬菜入粽,可以提高纖維約3到4克。
署立台北醫院營養組主任黃道媛說,全家一起包粽子,健康又有樂趣,但健康粽也要搭配蔬菜、水果,讓營養更均衡。
10款健康粽食譜包括翡翠養生粽、五穀素粽、杏菇香粽等,可至衛生署國健局網站(http://obesity.bhp.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98 )下載。
◆ 吃粽胃脹氣 消脹有撇步
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 2011.06.02 自由
端午吃粽子,消化不良及胃脹氣也相隨,營養師建議,多咀嚼幾下再吞下肚,利用唾液中的澱粉★(左酉右每)來分解糯米,減緩脹氣不適;中醫師江昱寬則教民眾製作「仙楂陳烏飲」等中藥茶飲來消脹氣。
營養師:多咀嚼幾下再吞下肚
粽子香Q,口味又多,很多民眾在端午節時總是餐餐吃粽子,卻因而消化不良鬧胃痛。台中市潭子區慈濟醫院營養師楊盈芝指出,包粽子用的糯米與白米飯,澱粉成分不同,糯米烹煮後黏性高,在腸胃的消化速度較慢,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容易產生脹氣。
楊盈芝建議,吃粽子多咀嚼幾下再吞下肚,利用唾液中的澱粉★(左酉右每)來分解糯米澱粉,讓它進入腸胃後,消化率比較好,減緩脹氣不適,選用纖維質高的五穀雜糧粽,可避免血糖偏高的人血糖增加太快。
另外,餐後補充富含酵素的水果,像木瓜、奇異果及鳳梨,幫助消化,或搭配不含糖的茶飲,降低粽子油膩及脹氣感。
中醫師:三道中藥茶飲消脹氣
中醫師江昱寬指出,因飲食方式不當造成的脹氣,或過度飽食、消化不良引起的腸胃不適,中醫稱為「食積」或是「積滯」,中藥用來幫助消化的「消食藥」,常見有山楂、烏梅、神曲、麥芽等,其中山楂、烏梅具天然酸性,能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能幫助消化;神曲、麥芽則有助減緩脹氣不適,可合併陳皮、厚朴等使用,促進腸胃蠕動。
江昱寬也提供幾個有助消化的茶飲小秘方:
◎仙楂陳烏飲:
將山楂3錢、烏梅3錢、陳皮3錢,放入約3千西西的水中,煮沸後,轉小火煮一小時,撈藥渣再加入適量冰糖,放涼飲用即可。
◎麥洛神曲茶:
麥芽5錢、洛神3錢、神曲2錢,用過濾袋裝好,放入約2500西西的水中,煮沸後,轉小火約煮40分鐘,取出過濾袋後,加入適量冰糖,冷熱皆可飲用。
◎玫瑰綠荷茶:
將玫瑰花3錢、厚朴3錢、荷葉2錢、麥芽4錢,放入3千西西水中,煮沸後轉小火煮15分鐘,關火後再加入適量綠茶茶葉,繼續悶泡15分鐘,撈去藥渣後即可飲用。
戒菸有賞 新北市最高獎金20萬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新北市報導】2011.06.03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去年調查成人抽菸比率,新北市成人抽菸率為23.7%,高於全國比率19.77%近四趴;新北市衛生局為鼓勵戒菸,同時也鼓勵非吸菸者一同關懷、支持抽菸的家人、親友一起「拒菸、反菸」,舉辦「戒菸雙響炮、全民總動員」,報名參加戒菸活動者,就有機會獲得最高20萬元獎金!
衛生局舉辨「戒菸雙響炮、全民總動員」還找來藝人王彩樺擔任戒菸大使,在記者會上與電音三太子大跳「有戒菸,有保庇」主題舞,呼籲民眾一起「拒菸、反菸」,活動官網 www.quitsmoking.com.tw。
◆ 菸害防制-醫界:菸品致癌更甚塑化劑
張翠芬/台北報導 2011-06-03 中國時報
今天是六三禁菸節,醫界表示,塑化劑對動物有致癌之虞,但對人體尚未證實,卻引起全民恐慌,但比塑化劑更毒的菸品,已證實會造成癌症,不少癮君子卻仍缺乏警覺。
食品被惡意添加塑化劑的風暴風起雲湧,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國家衛生研究院客座教授溫啟邦表示,添加塑化劑造成國人驚慌,台灣全民努力、長期經營的公衛形象更因此重挫,但是菸品一年奪走全球600萬人的生命,其中有2萬8千人在台灣!
高雄榮總家醫科薛光傑醫師開玩笑的說,塑化劑目前在動物實驗證實有致癌之虞,摻有塑化劑的食品都要下架,但已證實會讓人罹患癌症的菸品竟然還可以公開上架販賣,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五三一是「世界無菸日」,今天則是六三禁菸節,WHO把今年訂為「落實《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年」,台灣拒菸聯盟呼籲盡速完成立法,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為維護國民健康,要嚴格管控菸品、二手菸及三手菸對健康的危害,專家呼籲民眾一起戒菸,拒絕菸品的危害。
◆ 肺結核 無聲息侵入人體
【記者王柏楊/台北報導】2011.06.02 台灣新生報
陳美惠護理師表示,肺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侵犯肺臟的慢性傳染病,俗稱肺癆。目前全球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結核病及800萬人新發生結核病,且約有1/3人口已受結核菌感染。台灣地區每年則約有1萬5000個新發生的結核病人,其中5千多人是有傳染性的結核病人。
陳美惠護理師指出,肺結核一般可分為「開放性」及「非開放性」兩種。開放性是指病人痰內找得到細菌,且傳染性較高;非開放性是指病人痰內找不到細菌,且傳染性較低。
肺結核主要是藉由空氣傳染,通常無聲息地侵入人體後又緩慢的繁殖,因此被感染的人多在不自覺下將疾病再傳染給旁人。當傳染性病人打噴嚏、咳嗽或者交談時,結核菌便會經由口鼻噴出來的飛沫傳染開來。若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或接觸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則受到感染之機率會大增。
陳美惠護理師說明,當罹患肺結核時,可能出現全身倦怠、缺乏食慾、體重下降、發燒,且經常咳嗽、吐痰,嚴重時甚至會有咳血和胸痛等症狀發生。但有許多患者在初期並無明顯症狀,故很容易被忽略而延誤治療時機,並加速病菌的散播。因此,若出現找不出上述患病症狀的原因時,應儘速就醫以進一步診治。
陳美惠護理師提醒,不是每個人接觸結核菌後都會發病,但在身體抵抗力較差及被嚴重感染情況下則例外。而為防範肺結核,民眾應注意以下幾項要點:1.非必要時不出入人多的密閉公共場所。2.保持均衡飲食以攝取充分營養。3.維持生活作息規律並多運動健身,以保持身體之高抵抗力。4.平常咳嗽或打噴嚏時,應將口鼻蓋住,以防病菌經由飛沫互相傳染。5.家中病人的被褥與衣物,要經常換洗及曝曬消毒。
◆ 那些病易讓免疫下降?病毒趁虛而入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6/03
部分疾病容易讓患者的免疫下降,例如惡性腫瘤及糖尿病患者常因免疫低下,造成潛伏的病毒、細菌影響健康。皮膚科醫師謝佳憲表示,根據統計,糖尿病人、惡性腫瘤,尤其是淋巴腫瘤病人的發生率比一般人高,這都和病人免疫機能較差有關。
謝佳憲醫師指出,免疫力與身體狀況一時失衡,很多是因為忙碌、壓力或睡眠不足,給了病毒或發作的機會。醫師表示,從現代角度來看,不少疾病大都在人疲累脆弱時大肆發作。很多人也會口乾舌燥,調節能力變差,也會特別情緒不穩,緊張、易疲倦。其實這就代表人體免疫、或整體狀況暫時失衡,也給了病毒可乘之機。
老年人容易因小外傷引發敗血症,主要因為疾病纏身,免疫力低下或紊亂,除了平時必須接受正規治療,,盡可能避免傷口產生,從生活面著手,也能降低小傷口引發敗血症的風險。醫師強調,最重要的仍是休息,調整作息,否則再好的藥也只是減輕痛苦,無法從源頭讓疾病不發作。
過去有民眾因香港腳不治療亂塗東西,或是有多種疾病纏身,以致敗血症找上門沒,幾天後小腿全部潰爛,惡化成蜂窩組織炎,還引發敗血症。醫師指出,有患者嚴重到送進醫院時,已經昏迷不省人事,原來患者長期飲酒,有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前兆,免疫力變差,一個小傷口、小感染,就可能致命。另外,糖尿病、痛風或是年紀大免疫力差的患者,也是蜂窩組織炎的高危險群,而且復發性相當高,注意腳部清潔,定時擦藥。
◆ 幹細胞療法流行 專家憂
【聯合報╱編譯組/綜合報導】2011.06.03
美國頂尖醫學中心專家擔心,未經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的幹細胞療法流行,許多病患病急亂投醫,願意花大錢,但療效卻未受證實。
專家指出,至今唯一經過批准的幹細胞療法,僅有骨髓移植,其他各種幹細胞療法都只在實驗階段,均未通過FDA的臨床試驗,安全性和效力令人存疑。
克利夫蘭診所心臟專家賈伯(Wael Jaber)說:「當今美國和全世界,沒有任何一種經核准的幹細胞療法,可用於心臟病患。」但他由一名病患得知,有一家幹細胞療法診所,曾有病患花費數千美元,進行冠狀動脈疾病幹細胞治療。
目前在美國和其他國家有多少醫師提供幹細胞療法,並無確切資料。不過,這種現象已引發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等組織高度關注。
曾使用幹細胞療法的醫師則表示,他們由病人血液、骨髓和脂肪抽取幹細胞後,未進行太大改造即再予注入,這種做法並不受FDA規範,因為FDA允許醫師注入病患本身幹細胞,但幹細胞僅經過「最低程度的控制」和未被大幅度改變。
FDA對於幹細胞療法問題不願發表評論,該局因規範幹細胞診所權力,訴訟纏身。
◆ 環團要求/15歲以下 校園內應禁用手機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陳雅芃/台北報導】2011.06.03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警告手機電磁波可能提高罹患腦癌的風險,環保團體今天表示,電磁波、塑化劑都是2B類致癌物,電磁輻射無色、無味,卻可能導致兒童白血病,腦神經瘤等,致癌性不亞於塑化劑,因此要求教育部宣布校園15歲以下青少年禁用手機。
呼應環團的訴求,教育部環保小組秘書廖雙慶表示,教育部對青少年長期使用手機情形,也很憂心,近期將邀學者專家、家長代表、各縣市人員、學校及醫師,討論協調學生是否可攜帶手機到校,對要求學生攜帶手機或禁帶手機訂出規範。
廖雙慶說,目前上課時間不能開手機,各學校都訂有自主的管理規範,但因世衛組織已認為手機會增加罹腦癌風險,因此是否要訂定統一規範,必須進一步研討;教育部也會蒐集世界各國規範。
衛生署國健局專委蘇新育表示,世衛組織調查,每天講手機30分鐘以上,持續10年以上才有罹癌風險,衛生署將對WHO的報告進一步研究,目前只能勸國人少講手機,以減少風險。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椒華表示,WHO國際癌症研究所 (IARC)歸類「2B可能致癌物」有266種,包括咖啡、塑化劑 (DEHP, DBP)、手機電磁波及極低頻電磁輻射等。其中電磁輻射為無色、無味、看不到,可能致癌性包括兒童白血病、腦神經瘤、聽神經瘤等,嚴重性不輸塑化劑。
陳椒華呼籲教育部應勒令校園禁止15歲以下學童使用手機,免使學童增加罹患腦瘤機率和影響腦部機能,校園也應停止、撤銷無線上網WiFi設施,高壓電纜、基地台也應遠離校園。
環團也呼籲孕婦盡量不用手機,或以耳機、擴音器替代直接把手機放在耳邊。也提醒民眾,手機勿放置於胸前、口袋近心臟及生殖系統處;成人每小時使用手機不超過3 分鐘,長話短說,盡量使用有線電話。
愛滋病30年 治癒之路仍漫長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1.06.04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1981年6月5日通報全球第一個愛滋病例,震驚世界,令男同性戀者人人自危,這個過去從沒聽過的世紀黑死病挑戰社會禁忌、改變人類性行為、重寫政治運動史,並掀起醫學革命。
今年是發現愛滋病30周年,這些年來,預防措施使新感染人數降低,新藥物延長了患者壽命,但專家警告,這些進步也讓世人的危機感降低,不再認為愛滋病是可怕的致命疾病,但實際上,愛滋病仍無法治癒。
根據2009年的統計,全球已有逾3千萬人死於愛滋病,平均每年有200萬人死亡;另外3千330萬人罹患愛滋病或是愛滋病毒帶原者,其中三分之二住在下撒哈拉非洲。
1990年代問世的抗反轉病毒藥物讓愛滋病患能活得更久,而且更健康,到了2008年底,美國的愛滋病患超過110萬,為歷年最高紀錄。由於人數眾多,傳染的風險也增高,受感染的最大族群是30歲以下年輕人。
30年前,CDC在「發病率和死亡率周報」上發表歷史性報告,指洛杉磯地區有5名男同性戀者感染罕見的肺炎病毒株,這種病毒株主要攻擊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其中兩人已經死亡,是全球首次通報愛滋病例。
報告說:「過去沒有免疫缺乏病史的5名健康男人感染,很不尋常。這些病患全部是同性戀者,顯示他們的肺炎與同性戀者的生活方式有關聯性,或經由性接觸染病」。
直到1982年7月,這種致命的新疾病才被命名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簡稱愛滋病(AIDS)。又過了一段時間,世人才知道,非同性戀者也會染病。
接下來幾年,使用靜脈注射藥物者、血友病患、孕婦和嬰兒相繼感染,引發全球恐慌,「安全的性」也成為流行字眼。
目前科學家正研究「基因療法」,透過改造病患血液細胞基因,強化病患免疫系統,抵抗愛滋病毒。目前已有數十名病患接受這種新型治療,但仍一段時間才能確認療效及安全性,有專家批評此法不切實際。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愛滋病防治顧問侯柏格表示,科學家已發展出通往治癒愛滋病的數條道路,假以時日,病患終能被治癒,「但不是明天,更不會是今天」。
◆ 終結130命 死亡醫生病逝
自由 2011.06.04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協助至少一百三十名重症患者終結生命,進而成為美國死亡權運動的象徵人物、人稱「死亡醫生」的傑克.凱弗基安,於三日早上病逝於底特律地區的一家醫院,享壽八十三歲。
他的律師朋友摩根羅斯指出,凱弗基安因腎臟與呼吸問題住進醫院數週之久,他的情況不好,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三日早上他不敵病魔與世長辭。
一九九○年代,強烈支持安樂死的凱弗基安屢屢挑戰當局。一九九八年他為五十二歲的漸凍人注射劇毒,並將影片寄給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六十分鐘」節目後,他被控涉及二級謀殺罪,並處以十至二十五年徒刑,他服刑八年後,於二○○七年獲得假釋。
凱弗基安出獄前承諾不會再協助重症患者安樂死,然而他堅守死亡權信念,並透過演講、接受訪問宣傳理念。二○一○年四月間,因其自傳電影在HBO播放,他再度成為焦點,當時他鏗鏘有力的說︰「安樂死是道德的行為,作為一名醫師,應該勇敢無懼的去執行,一旦某事被宣告為道德的,它是被含括於法律之下的,而非宗教或政客。」他挑戰憲法第九條修正案,該案是保障那些在憲法沒有特別提到的權利,他甚至於二○○八年參選眾議員,不過敗選。
凱弗基安以自製的劇毒注射器或連上一氧化碳容器的面罩,協助病患了結殘生。一九九○年六月他因協助五十四歲的阿茲海默症病患珍妮.阿金絲自殺而震撼全美,並將他推到安樂死運動的最前線。
一九八九年十月間,擔心病症將讓她遺忘兒子名字、讓她無法再彈琴的阿金絲聯絡上凱弗基安,當時凱弗基安敦促她前往西雅圖,嘗試一種尚在試驗階段的新藥,然而當該療法也失效後,他同意協助她自殺。
阿金絲與其丈夫特別從奧勒岡的波特蘭飛到密西根,因為當時的奧勒岡州法,提供自殺方式是重罪。九○年六月四日,凱弗基安以他的福斯廂型車載著阿金絲前往一座公園,然後在車上將殺人機器連上阿金絲,按下按鈕後二十五秒她失去意識,六分鐘內她的生命畫下句點。九一年凱弗基安被控涉及一級謀殺罪,但因密西根並無協助自殺相關法律而撤案。
◆ 入夏 病毒性腸胃炎仍多
文/楊樹文 2011.06.04 自由
「我的孩子一天拉了10幾次,有點發燒,他很想吃東西,但一吃就拉,怎麼辦?」
夏天到了,但秋冬盛行的輪狀病毒腸胃炎還方興未艾,最近門診多了腸胃道症狀病童,有的因病情嚴重得住院,孩童病懨懨,急壞了家長。
一般而言,腸胃炎致病原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但門診最常見的還是病毒性腸胃炎。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是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少數也有杯狀病毒(Calicivirus)、星狀病毒(Astrovirus)及腺病毒(Adenovirus)40、41型等。
以往,3到5歲以下幼兒最常在秋冬季節因病毒感染,導致上吐下瀉,大多是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不過,近來氣候變化無常,輪狀病毒流行趨勢已失去季節性高峰,一年四季都看得到。最近發現病童年齡偏大,不少5歲以上的孩子染輪狀病毒住院,原因不明。
多數病毒性腸胃炎症狀患者先吐一、兩天,然後開始腹痛、腹瀉。拉出來的排泄物多是水便或軟便,糞便裡,少見明顯的黏液或血絲。
病毒性腸胃炎患者只要適時、適切補充流質,病人多會慢慢康復,少有後遺症;但嬰幼兒一旦感染,可能因體液流失而導致脫水,甚至電解質失衡而引起抽搐,有致死危險。
病毒性腸胃炎具傳染性,任何年齡都可能被傳染,傳染途徑主要是糞口傳染,就是接觸到病毒後,不小心吃下肚,少部分也可能飛沫傳染。
因此,病童除了就醫外,家長要注意補充足夠水分及電解質,避免脫水及電解質不足,也避免和其他嬰兒、幼兒、兒童或老人,同處一室遊戲或接觸,至少應隔離兩天,在症狀減輕,沒有腹瀉、嘔吐後,才能恢復上學或上班。
由於病毒傳染力強,提醒照顧者接觸病童後,一定要用肥皂徹底洗手,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清洗及消毒遭污染的衣物、床單,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也別忘了洗手,才能避免被感染。
(作者為彰化秀傳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 南韓最新研究 沉迷智慧手機 卅多歲就老花
【王嘉源/綜合報導】2011.06.05 中國時報
南韓《中央日報》四日引據一項最新研究報導說,南韓民眾卅多歲就出現老花眼症狀的比率正不斷上升,而沉迷於使用智慧型手機乃是一大原因。
根據這項針對八百名患者進行老花眼檢查的研究結果,南韓卅六歲到四十歲的人得老花眼的比率在五年前(二○○六年)為三%,但今年已上升至七%。南韓老花眼研究專家吳賢鍾指出,在這些老花眼患者中,「大部分的特徵是頻繁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行動顯示等設備進行近距離操作。」
首爾聖母醫院眼科教授朱天基表示,集中注視著智慧型手機畫面或電腦遊戲上的文字、圖片時,每分鐘眨眼的次數只有五次左右,比平時的十五至廿次少很多,而眨眼次數減少,淚腺的分泌就會減少,從而產生導致老花眼的活性氧。
首爾光明世界眼科院長李鍾浩指出,多數智慧型手機使用者表示眼睛有疲勞感,而「研判主要原因是在晃動的公車和地鐵中使用手機或查看電子郵件的習慣」。為了聚焦於晃動的畫面,眼睛的水晶體和肌肉會過度緊張,保護角膜的淚膜不穩定,眼睛更易疲勞。
為了預防老花眼,在公車或地鐵中應盡量別使用智慧型手機,如果一定要用,最好每看一小時就休息五分鐘,並閉上眼,慢慢轉動眼球。專家指出,多吃綠色蔬菜、藍莓和菠菜也有幫助。
醫界鼓舞!幹細胞移植 HIV消失了
【聯合晚報╱美聯社舊金山五日電】2011.06.06
聯合國表示,30年前發現愛滋病毒(HIV)以來,已奪走3000萬條性命,且持續以每天感染7000人的速度在全球傳播。關於這個病毒的好消息不多,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一 個被科學家稱為「柏林患者」的男子的故事,會在HIV 宣導團體中引起這麼多迴響。
布朗(Timothy Ray Brown)2007年在德國柏林接受骨髓幹細胞移植時,患有白血病和HIV。捐贈者為一個對HIV有免疫力的男子。
科學家表示,約1%的白種人對HIV有免疫力。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這個特徵也許是從幾世紀前就對瘟疫免疫的先祖,一代一代遺傳下來。但布朗的故事告訴我們,來源或許是對類天花疾病免疫的人。
布朗接受骨髓幹細胞移植後,出現讓數十名科學家大感意外的結果:他的。布朗的醫師修特說:「他的病毒沒有再生,也沒有服用任何藥物。他現在也許再也不會有任何HIV的問題。」
布朗現居舊金山灣區,術後僅出現輕微的神經系統障礙。
儘管布朗的例子引人注目,但科學家指出,骨髓移植有致命風險,且布朗的治療手法不適用於全球3330萬名HIV患者。30年共同發現HIV者的李威(Jay Levy)博士則說,這項發現有助於鼓勵「治療研究」,研究幾年前未曾想過的可能性。
◆ GSK痢疾疫苗 減價95%助窮國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06.06
全球多家知名藥廠紛紛宣布,減價供應開發中國家疫苗,以協助「全球疫苗接種聯盟」 (GAVI)度過經費不足的難關,英國製藥大廠葛蘭素史克 (GSK)的輪狀病毒疫苗Rotarix將減價95%,供應1.25億劑以協助開發中國家防治痢疾。
GAVI是微軟創辦人蓋茲所創辦的組織,目的在供應第三世界國家各種疫苗,包括在2015年以前讓全球最貧窮的40國能夠引進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是兒童嚴重痢疾的主因,每年死於輪病毒相關痢疾的兒童高達50萬人。「世界衛生組織」在2009年建議所有國家把輪狀病毒疫苗列入防疫計畫,但許多貧窮國家無法負擔。
GSK在電子郵件聲明中宣布,以每劑2.5美元的價格在5年內供應1.25億劑Rotarix疫苗,這個價格僅為已開發國家市場價格的5%。GSK執行長魏特表示,GSK已制定長期政策,將以在富裕國家賺取的利潤,來補貼協助窮國所需。
蓋茲夫妻同名基金會立刻對GSK的行動表示歡迎,讚揚這項義舉讓窮國兒童能夠獲得救命疫苗。GAVI表示,默克藥廠也將提供減價疫苗,但未說明確切的數據。默克並將降價供應人類乳突病毒 (HPV)疫苗,以協助預防子宮頸癌。
GAVI代理執行長海倫‧伊凡斯表示,估計該組織到2015年經費將短缺37億美元,一方面努力募款,同時尋求藥廠降價。英國首相卡麥隆下周主持GAVI會議,研議在4年內籌募22.5 億美元。
現在有多家藥廠響應降價,今年能用2.5美元的價格購買輪狀病毒疫苗,讓GAVI到2015年可節省1.4億美元,到2020年所節省的經費達5億美元。
另外,免疫血清公司(Serum Institute)、萬能藥生技公司(Panacea Biotec)、Crucell和巴斯德藥廠也將減價供應抗白喉、破傷風、百日咳、B型肝炎和B型流感的五合一疫苗。
◆ 止咳藥水 長期服用 當心成癮
文/陳建坊 2011.06.06 自由
一位阿伯在藥局窗口等待領藥時,直問醫師處方是否有開立止咳藥水?經詢問下得知,阿伯竟然長期喝止咳藥水,若一日不喝就咳不停,甚至是渾身不舒服。然而,這位阿伯的咳嗽問題,恐怕已不是單純感冒所引起。
當民眾發現自己有咳嗽現象時,最常見的就是自行到藥局買止咳藥水服用。但市面上有些止咳藥水卻含有管制藥品成份,若長期服用,恐怕會有成癮問題。
◎常見的止咳藥水成分與作用:
●無水咖啡鹼(Caffeine Anhydrous):咖啡因,緩解咳嗽的咽喉痛。
●氯菲安明(Chlorpheniramine Maleate):抗組織胺劑,可緩解過敏症狀,如蕁麻疹、流鼻水、打噴嚏、鼻子癢。
●可待因磷酸鹽(Codeine Phosphate):直接抑制咳嗽,為管制藥品,長期服用具成癮性。
●氫溴酸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非麻醉性鎮咳劑。
●鹽酸麻黃鹼(Ephedrine Hydrochloride):支氣管擴張劑。
●呱芬那辛(Guaifenesin):稀釋支氣管分泌物,降低痰塊黏稠度,促進絨毛運動,而達到痰塊的祛除。
可待因是鴉片製劑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鎮咳效果;但是不當的劑量或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嚴重副作用,甚至造成成癮。
因此,應小心使用含有可待因成份的止咳藥水,當咳嗽症狀消失時就要停藥。
另外,對於多痰的症狀,最好不要使用含有可待因或氫溴酸右美沙芬的止咳藥水,因為會使痰液的排出受阻,進而阻塞呼吸道。此外,老人、小孩及孕婦等,最好不要服用具有中樞性止咳的藥品。
有病人曾詢問,止咳藥水是否可以自行減量給小孩使用?這當然不行。因為兒童體內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代謝系統和成人不同,這些差異都會影響藥品的吸收、分佈、代謝、排除。
此外,小兒用藥需依照其年齡、體重、體表面積3種方法來計算給藥劑量,因此兒童用藥是需要經過專業醫師做特別考量,千萬不可擅自減量,或稀釋給小孩服用,以免發生危險。
若長期咳嗽(超過2至3週以上)且有痰、胸痛、沒有食慾、全身倦怠、體重減輕、發燒等,應儘速就醫診治,千萬別只喝止咳藥水止咳了事。
(作者為衛生署胸腔病院藥劑科藥師)
◆ 香港腳有三種,搞錯治療更嚴重
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15&id=281
◎ 作者:黃大晉 藥師
【黃大晉/台南市開業藥師】原文刊於 聯合報2008.07.19
酷夏到來,不僅頭上冒汗,有香港腳的人更因流汗苦不堪言。香港腳用藥有泡的、擦的及灑的,針對三種香港腳類型,用藥方式不對,可能引發細菌感染,也可能一再復發。
香港腳正式名詞為足癬,可分為水泡型、厚皮型、糜爛型等三種,厚皮型與水泡型常混合出現。一般來說,厚皮型香港腳最適合浸泡式的殺黴菌藥粉、藥水,因為這類藥粉、藥水主成分為十一烯酸(Undecylenic acid)或水楊酸(salicylic acid),可溶解變厚的角質層,達到殺黴菌的作用。
最好使用溫水溶解藥粉來浸泡香港腳,以加速角質層軟化,使藥劑快速達到皮膚深層,浸泡時間只要10至15分鐘左右即可,浸泡太久反而容易傷害皮膚正常組織。
糜爛型香港腳則不建議使用浸泡液,倘若趾縫間有潰爛傷口,浸泡液可能使傷口潰爛更加嚴重,甚至引發細菌感染。
殺黴菌噴劑使用方便,也是民眾經常選擇的治療方式。這類噴劑多使用酒精溶解藥劑,滲透力強,缺點是酒精容易將皮膚上水分蒸發,對於已存在趾間潰爛的糜爛型香港腳來說,有時會讓傷口撕裂傷更嚴重,也不建議使用。糜爛型香港腳較適用藥膏劑型,浸泡式及噴劑則適合水泡型與厚皮型的香港腳。
很多人治療香港腳有「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感覺,這是因為引起香港腳的黴菌利用孢子繁殖,如果孢子未開口生根發芽,一般藥物很難「達陣」。
另外,有些香港腳藥膏除了殺黴菌藥物外,還含有類固醇,可以快速止癢,因而造成病患錯覺,以為香港腳好了。事實上皮膚生長周期為28天,香港腳用藥原則不是患處結痂、脫皮或不癢就可以馬上停藥,最好於症狀消除後,仍要用藥一至二周,才能完全防止黴菌作怪。
一般建議,香港腳用藥日夜有別,病患晚上可以擦藥膏或以浸泡方式治療,擦藥要由外而內繞圈塗抹;白天外出穿鞋前可用噴劑,同時可在鞋內灑上滑石粉,勿使用玉米粉或香粉,這些粉末易黏著,更會導致鞋墊發霉,若使用含藥粉末則不可過多,次數切勿頻繁,以免藥物侵蝕足部,反易引起細菌感染。
居家時要穿拖鞋,勿打赤腳以免傳染給家人,日常外出準備2至3雙鞋子輪流穿,治療期間鞋墊最好換新。正確用藥才可治療香港腳,同時避免衍生不必要的皮膚感染。
整理/藥師公會全聯會公共事務部主任郭姿均
頂上無毛? 美國核准植髮機器人
文/陳建勳 2011/06/07 自由
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於4月14日通過了新一代植髮機器人的使用執照,但目前在台灣尚未有代理商提出申請許可,因此國內臨床上要使用,可能還得等一段時間。
3D攝影 植髮速度快
這台機器人可以說是結合現今所有的高科技醫療於一身,不僅影像是使用3D立體攝影,機器手臂的運作則是藉由視覺伺服技術分析輸入的立體影像來操縱機械手臂的精密動作。至於取毛囊的方法則是這幾年來的FUE毛囊摘取術。
手術前,與一般植髮手術一樣,要在頭皮上施打麻醉劑。要取得毛囊的部位得先把頭髮剃到1公釐短,以便電腦辨識。
電腦銀幕上出現頭皮的影像之後,電腦便能馬上分析不同毛囊在頭皮上的角度及位置,最後的步驟就像在打電動玩具一樣,操作的醫師只要參考電腦提供的資料在銀幕上點選理想的毛囊指揮機器人,機械手臂便能迅速執行毛囊摘取的任務,一次連續取得毛囊的數量可由醫師自行設定,可以是5株、10株甚至更多。
有些人或許會害怕把腦袋瓜交給機器人處理,萬一機器人如果像電影裡發狂,豈不是小命沒了?別擔心,這個機器有內建安全設計,藉由立體攝影機輸入的資料電腦會不停計算機器與病患頭皮的距離以策安全。其他還有壓力感應裝置、緊急停止開關,最後不行,相信只要操作的醫師沒睡著,也會拿著大榔頭把機器敲碎,拯救病患。
這台植髮機器人最大的優點是速度快,如果熟練以後一個小時可以取到500到1000株毛囊單位,對一般使用毛囊摘取術的植髮醫師而言,這可能是半天到一天的工作量。
只能分辨深色頭髮
當然它也是有缺點的,目前這台機器人只能認出深棕色或黑色的頭髮,金髮或白髮的人可能得先染黑,才有辦法接受治療。
不過這台機器也非全能,目前為止,也僅能把毛囊從頭皮上取下,種到禿頭的地方還是得靠人工方法,不過也有專業醫師提出質疑,認為這台機器人取毛囊使用的鑽子太大,1公釐容易在頭皮上留下痕跡。
另外毛囊如果是含兩根到三根頭髮的話,在皮下的髮根往往是像咖啡桌的桌腳一樣是開開的,因此光有皮表的3D攝影是還不夠的。
最好能有更先進的顯影像是共聚焦雷射顯微鏡,或是高解析度的超音波技術,讓醫師看清楚皮下毛囊髮根的分布狀況,更能提升手術的品質。
雖然仍未臻完美,不過未來此機器人若能大幅提升植髮手術的效率,讓為禿頭煩惱的病人能更輕鬆地花個下午茶的時間完成植髮手術又不影響生活品質,相信也是美事一樁。
(作者為台北、林口、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
◆ 鏈球菌感染 恐風濕性心臟病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1/06/07
經常發生鏈球菌感染,容易引起風濕性心臟病。聯醫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吳彥林表示,風濕性心臟病與類風濕不同,是屬於鏈球菌感染後出現的免疫反應,主要是抗原抗體反應在心臟的瓣膜上,讓瓣膜變形。
吳彥林提醒,鏈球菌感染可能引發風濕性心臟病,但跟類風濕關節炎無關,患者若重複感染,則必須定期回門診追蹤,定期照肺部x=X光,做肺功能檢查,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肺炎鏈球菌和嗜血桿菌疫苗。
慢性咳嗽有膿痰及反覆性下呼吸道感染而來就醫的患者來到門診時,不少幼年患者就醫檢查時發現肺部有異音,經胸部X光發現肺葉有肺炎和支氣管擴張現象,用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確認,治療後病況改善許多。
家長應注意小朋友是否有慢性咳嗽或化膿痰。反覆性下呼吸道感染,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出現咳血情形。聽診檢查時,呼吸會有異常,用X光檢查時會出現支氣管擴張現象,形狀像鐵路軌道,而且支氣管分布顯得擁擠密集。診斷支氣管擴張症除了用X光以外,也可以用電腦斷層掃描確認。
醫師表示,3三周以上就是慢性咳嗽,可能原因很多,如果咳嗽伴隨症狀伴隨發燒,那麼不能排除是感冒、支氣管擴張併發感染、胸膜炎等。
◆ 黑色素瘤 兩新藥提高存活率
30年來最大突破
自由 2011.06.07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六日外電報導〕科學家五日在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年會發表兩種皮膚癌新藥的研究結果,兩種新藥以治療最致命的皮膚癌「黑色素瘤」為目標,著重的療法不同,但均可大幅提高黑色素瘤患者存活率,一名受試患者服藥後甚至已存活五年。科學家表示,三十多年來皮膚癌患者僅有一種化療選擇、效果不佳,新研發的這兩種藥物不僅提高存活率,也可減緩癌症惡化,稱得上是皮膚癌治療的「重大突破」。
ASCO年會為每年癌症治療最重要的會議,全球大藥廠都會發表最新藥物的臨床試驗成果。第一種新藥ipilimumab是由美國必治妥施貴寶公司研發,採免疫療法,目標是要「教導」免疫系統如何對抗黑色素瘤。在三個月的療程中,患者需接受四次靜脈注射。此種療法雖不能完全根治黑色素瘤,但卻是目前最有希望的一種新藥。
根據試驗結果,接受ipilimumab搭配傳統化療達卡巴仁(dacarbazine)注射劑的患者,一年存活率達四十七.三%,三年存活率達二十.八%,比單純接受化療者三十六.三%的一年存活率,以及十二.二%的三年存活率來得高。
研發人員表示,ipilimumab效果突出,一名受試女子服用此藥後,目前已存活五年。此藥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可,一個療程要價十二萬美元(約台幣三百四十三萬元)。
風險比化療更低
第二種新藥vemurafenib是由瑞士羅氏藥廠研發,每天服用兩次藥錠,針對患者的突變基因BRAF,由於半數黑色素瘤患者帶有加速腫瘤生長的BRAF突變基因,vemurafenib使用的標靶療法可有效抑制腫瘤,服藥三個月後的死亡風險,比使用傳統化療降低六成三,癌症惡化風險也能降低七成四。
黑色素瘤是最致命的一種皮膚癌,診斷出罹癌後壽命多半只剩六到十個月,而在ipilimumab與vemurafenib兩種新藥問世之前,一九七○年代以來皮膚癌療法只有達卡巴仁注射劑一種。
研究:女生多接觸泥巴 有益健康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6.08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統計,一般女性較男性更容易出現氣喘,對此,美國一所大學研究指出,女性得到過敏、氣喘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比例較高的原因,可能與女生較少接觸泥巴有關。
執行這項研究的奧勒岡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克勞芙指出,「小男生通常可以到戶外玩泥巴,女生則被要求應穿著整齊與乾淨,盡量不要接觸到會弄髒衣服的環境,」因此,她認為這是導致女性出現氣喘,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比例較高的原因之一。
根據另一名執業醫師水島葵表示,「過去50年來,過敏與花粉敏過敏及氣喘病例成長4倍以上。」他說,家長若讓小孩從小多接觸大自然中的土壤,自然可以減緩這種趨勢,因為土壤中的微生物或細菌,可能可以提升小孩的免疫系統。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指出,女性比男性較易出現氣喘,比例為8.5%與7.1%,而且女性發生過敏的機會,也較男性為高,另外,美國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協會也指出,女性出現自體免疫疾病比率,是男性的3倍。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期刊。
◆ 1學童染肺結核 全班陪吃藥3個月
【聯合報╱記者蔡育如/新竹報導】2011.06.08
新竹地區某國小驚傳有小學生感染肺結核,為避免同班同學感染,全班近30位小朋友都需接受3個月預防性投藥。被感染的小朋友家長表示,全家都沒有人感染,懷疑是外出旅遊時染病。有的小朋友家長無奈地表示,只能配合吃藥了。
據瞭解,感染結核病的小朋友3月就開始發燒,原本以為是肺炎,多次到醫院看診,並未沒有改善,5月中確定感染肺結核,小朋友治療後已經不會再傳染他人,但擔心同班同學因之前接觸感染,所以進行3個月預防性投藥。
校方日前也緊急聯絡班上同學家長說明。
衛生局表示,這名小朋友肺部出現空洞,痰中驗出微量肺結核細菌,初步判斷為肺外結核,但也不排除有可能是肺結核,由於具傳染性,接觸者2年內發病機率達2成,因此必須對患者同學及家人預防性投藥,3個月後確認結果為陰性才能放心。
署立新竹醫院胸腔科主任柯政昌表示,如果患者痰出現微量細菌,還是會當開放式肺結核處理。由於患者是小學生,家人跟同班同學是感染高危險群,都會先投藥。
衛生局指出,一般來說,通常結核病會發生在抵抗力較弱的小孩、老人,或是有接觸史的人身上,1天接觸超過8小時、1周超過40小時的人身上,都是高危險群,13歲以下的小朋友,發病率是大人的130倍,更應注意。
「台灣有超過5成結核病患者為開放式肺結核」,柯政昌表示,台灣很多病人在肺結核的診斷上都會有些延遲,所以建議民眾,如果到密閉式空間,像看電影或聽演講等,最好戴上口罩,比較安全。
◆ 曬傷別護膚 多喝水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1/06/08
最近艷陽高照,曬傷風險也跟著增加,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何美瑾提醒,一旦皮膚曬傷,最好不要再去做去角質、SPA等護膚調理,此時皮膚已非常脆弱、敏感,不宜再多受刺激,以免受損情況惡化。
何美瑾醫師指出,肌膚曬傷後,應依不同受傷程度做處理。若是剛曬傷,有腫脹、刺痛等症狀,可以冰水、冰塊隔布冷敷,不要拿冰塊直接冰敷,比較安全。如果腫痛非常嚴重,甚至脫皮、起水泡,此時應該就醫接受治療,醫師可能開一些口服、外用消炎止痛藥,幫助減輕症狀。
小黃瓜、蘆薈凝膠等有鎮定作用,肌膚剛曬傷時,也可以適量使用這類保養品,舒緩不適。不過醫師叮嚀,這類保養品成分越單純越好,成分盡量不要太多、太複雜,避免增加肌膚負擔、造成過度刺激。
曬傷情況如果真的很嚴重,最好就不要再擦任何乳液、保養品,包括防曬乳液,也會刺激受傷肌膚。想出外的話,多進行物理性防曬,記得戴口罩、帽子、陽傘、穿長褲、長袖等。
肌膚曬傷後,肌膚水分流失更快,此時要多補充水分,不但對肌膚有好處,也可避免中暑。
何美瑾醫師補充,含維生素C的水果,含抗氧化物質的蔬菜、綠茶、葡萄籽等食物,多少可間接幫助修補受損肌膚。但要減少紫外線傷害,最重要的還是要事先最好防曬工作。
◆ 返璞歸真 多喝開水自製茶飲
自由 2011.06.08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塑化劑風暴,民眾聞飲料色變,營養師認為,此時正是「返璞歸真」,以白開水取代茶飲,以水果代替果汁,若不喜歡白開水的味道,可利用檸檬、百香果、薄荷等水果、植物「加味」,也可自製麥茶、仙楂茶、枸杞菊花茶,健康又省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師藍玉芬昨天指出,喝白開水是首選,既環保又便宜,但國小、國中學生仍在發育,每天須攝取一至兩份的奶類,一份為兩百四十西西;她強調,奶類以鮮奶為主,不是調味乳,果汁奶粉是「飲料」,不是奶類來源。
有些人不喜歡白開水的「味道」,藍玉芬建議,檸檬、百香果盛產,價位相對便宜,可將檸檬搾成汁,加到白開水,製成檸檬水,或挖出百香果的果粒,調配於白開水,擔心太酸可加些許蜂蜜或糖,既有果香味,也有口感。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師陳穎另建議,將新鮮檸檬洗淨切二至三片,直接加入冰開水,也是檸檬水。
茶飲部分,藍玉芬提醒,學齡兒童、青少年最好少喝茶飲,內含咖啡因恐影響神經發育,一般人可煮麥茶或仙楂茶,選擇有信譽的中藥行購買仙楂,煮沸後濾渣、放冷即可飲用。
陳穎建議,可自製涼茶、枸杞菊花茶或烏龍茶;將一千五百西西的水煮沸熄火,放入六克薄荷或巿售茶包二至三個、紅茶茶包一個、甜菊葉少許,約五分鐘後濾出殘渣置涼即為涼茶。將十朵乾菊花、十餘粒枸杞以八百西西熱水沖泡,靜置約三至五分鐘過濾,加入冰塊即成枸杞菊花茶,或將水煮沸後放入茶包,浸泡卅分取出茶包,放涼就是現成即飲的烏龍茶。
果汁部分,藍玉芬說,新鮮水果比果汁好,一杯柳丁汁可能用掉四至五顆柳丁,吃水果熱量比果汁低,又有飽足感,一天喝果汁不要超過兩百五十西西,搾果汁後不要濾渣,盡量不要加糖,攝取原味。
果醬也捲入塑化劑風暴,藍玉芬建議,發育中小朋友每天需攝取兩份奶類,若不敢喝鮮奶,可以起士片做三明治,既可攝取奶類,也能避開果醬。自製果醬,可選擇草莓、蘋果等果膠較多的水果,切小丁加糖、加水熬煮,過程中不時攪拌,避免焦化,待一定濃稠度後,即可作為果醬。
※ 相關報導:
* 「遠離塑毒」10年前開始 媽厝國小只給溫開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n/8/today-center4.htm
省錢又健康,彰化縣溪湖鎮媽厝國小有先見之明!十年前就關掉福利社,不賣任何飲料,只免費供應溫開水給學童解渴,在這次塑化劑污染飲料及食品事件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的風暴中,更凸顯該校的作法是對的。
男性有同理心 性生活較易滿足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6.10
根據美國一所大學針對青少年性生活與心理狀況進行研究後發現,具有同理心、自尊與自主性較高的人,對於性生活較易滿足,研究也發現,男性在床笫之間獲得高潮的比例高達87%,女性僅47%。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3200位年紀18歲到26歲的青少年進行研究,研究人員首先透過問卷了解受訪人本身自主性、自尊與同理心程度,再了解其性生活及滿足程度,研究人員再將受訪人的特質與高潮次數、付出與是否接受口交時後發現,女性自主性、自尊與同理心程度較高時,其對性生活較易滿足,男性只要同理心較高,也較易對性生活滿意。
研究也發現,男性獲得性高潮的比例高達87%,女性僅47%表示曾有性高潮過,研究人員葛娜林斯基表示,「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願意付出讓對方能獲得愉快的感受。」
對於男性有同理心者較易獲得性生活滿足,葛娜林斯基則表示,「其中可能是因為這樣的特質較容易回應對方的需要,因此接下去容易開啟好的互動。」
本次研究刊登在《 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期刊。
◆ 頭痛欲裂? 焦慮症搞鬼
文/黃偉俐 2011.06.10 自由
門診中,很多病人有頭痛的問題,幾乎每個人都說得了偏頭痛。往往看過很多醫師,但都找不出原因。常常止痛藥越吃越沒效,最後只有感冒糖漿可以止痛,甚至整箱買回家。
他們的症狀其實一點都不像偏頭痛,既無噁心想吐,也不會畏光。最典型的頭痛位置是在頭部的後下方,或在太陽穴上方的位置。這些其實都是頭頸部肌肉緊繃造成的,頭部後下方是兩條頸部大肌肉連結到頭骨的地方,緊繃很容易造成頭痛,同時也會有肩頸的緊繃。
太陽穴上方是兩大片臉部肌肉連結到頭骨的地方,肌肉緊繃時,頭皮會繃得很緊,覺得腦壓很高,痛起來,頭像要裂成兩半。
這些頭痛往往和睡不好有關,和情緒或壓力沒甚麼直接關係,造成醫師不認為這是壓力型頭痛。但這卻是廣泛性焦慮症病人常見的問題。
根據筆者的估計,女性廣泛性焦慮症約有10%,男性約5%,其中20%左右都有頭痛的問題,所以這類病人是很多的。主要是30歲之後的女性,經常會過度擔心、容易緊張。
廣泛性焦慮症是大腦中主管焦慮的中樞出了問題,無法維持「適度」的緊張與焦慮,過度反應的結果,導致整體腦細胞過度警覺、緊繃。這樣就會造成擔心、緊張、煩躁、失眠、肌肉緊繃,與自律神經失調(心悸、胃脹、頻尿)。
這些病人四處求醫,做很多不必要的檢查,也使用過多的止痛藥(會傷肝或傷腎)或肌肉鬆弛劑(效果不彰)。
目前使用適合的抗憂鬱藥物與抗焦慮藥物可以達到很好的療效,不會成癮,也沒有傷身的問題,更可以治好其他的焦慮症狀。
(作者為台北市黃偉俐身心科主治醫師)
◆ 20種藥當飯吃 傷神更傷腎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2011.06.10
67歲陳先生因高血壓性心臟病長期用藥,他用藥後產生許多不適,向多科門診求診,同時服用高達20種藥物,包括降血壓、利尿劑、止痛藥、憂鬱症用藥等,其中利尿劑就高達4種,長期下來,腎功能嚴重受損。
今年2月,陳先生因頭暈及在家中多次跌倒,前往市立聯醫陽明院區老年整合門診求診,才被醫師發現後多重用藥的情況。治療他的醫師陳明正說,已將陳先生用的20種藥物減至5種,目前腎功能已恢復正常。
陳明正說,病人患有高血壓性心臟病,一開始服用降血壓藥,藥物副作用包括下肢輕度水腫及便秘腹脹,病人卻誤以為腸胃道出毛病,向腸胃科求診,開始服用腹瀉藥及利尿劑。水腫及便秘雖因此緩解,卻開始夜晚頻尿,造成睡眠品質不佳,甚至多次跌倒;又因輕度憂鬱,轉向精神科求診。
陳明正說,這樣看診、拿藥、看診、拿藥,最後病人同時服用的藥物高達20種,甚至他一開始服藥降血壓,最後疑似用藥太多,血壓偏低,還服用升壓藥。
陳明正表示,病人會頭暈、多次跌倒,就是因為服用太多種降血壓藥;病人求診時已出現輕微脫水症狀,如皮膚彈性差、常口渴等,疑與服用4種利尿劑有關。
陳明正表示,老年整合門診曾做過調查,老年人多重用藥比率高達72%。建議家人檢視老人家用藥習慣,盡可能減少不需要的用藥。
◆ 老化+慢性病 全球殘疾者破10億人
全球首份官方正式身心障礙報告
自由 2011.06.11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銀行所做的第一份官方全球身心障礙報告,隨著人口老化及諸如心血管疾病與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愈來愈普遍,全球的身心障礙人口比率持續增加,從一九七○年代估計的十%,躍升至目前的十五%,相當於十億人。
這份「世界殘障問題報告」指出,儘管身心障礙人士權益促進運動蓬勃發展,而且整個趨勢是朝對他們更包容的方向邁進,但他們仍是二等公民。在已開發國家,身心障礙者尋求醫療照護遭拒的機率,是其他人的三倍。身心障礙兒童比起其他兒童,更不容易就學或留在學校就讀。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中,身心障礙者的就業率為四十四%,而其他人則為七十五%。這些人面臨障礙,包括污名化、歧視、欠缺充足的醫療照護與復健服務,及無法就近使用運輸系統、建物或取得資訊。在開發中國家,處境更糟。
醫療照護歧視惡化
本報告作者之一的湯姆.莎士比亞說:「這份報告明確指出,沒有國家在這件事情上做得好。」他指出,這份報告所拋出的最震撼議題,就是醫療照護的歧視。世衛幹事長陳馮富珍表示,身心障礙是人類健康狀態一部分,「我們之中幾乎每一個人,在生命某個時間點都將出現長遠或暫時身心障狀況,我們必須在打破這些障礙方面做得更多。」
◆ 超辣女醫師 清涼廣告驚艷府城
【洪榮志/台南報導】2011-06-11 中國時報
白袍醫師的專業形象深植人心,但台南市皮膚科醫師蕭嘉蓉,看診卻像一場場服裝秀,還特別偏愛小露「事業線」的小禮服,完全顛覆醫師的傳統印象。最近她更輕解羅衫擺出撩人姿勢,大方露出卅二D好身材拍廣告,一點都不像年過四旬且是兩個孩子的媽,讓府城街頭為之驚艷。
這個禮拜,民風保守的府城街頭,出現許多巨幅的「蕭嘉蓉皮膚科診所」街頭廣告看板。雖然廣告中的模特兒並不是明星,卻因身上只穿比基尼內衣及網狀罩衫,又是斜躺著入鏡,可以清楚看到傲人的上圍,加上畫面還註記是「蕭醫師本人」,引起大批市民熱烈討論。
「醫師不一定要一板一眼吧!」蕭嘉蓉笑著說,她從小就愛漂亮,喜歡嘗試漂亮、新奇的東西,所以九年前從成功大學醫學系畢業,並與耳鼻喉科醫師老公王文哲一起開業後,就沒再穿過白袍。平常看診時,她會看心情穿衣服,有時是小洋裝,有時迷你裙,甚至馬甲背心與短褲都穿過。久而久之,患者也很習慣,還會與她分享穿衣服的心得。
蕭嘉蓉說,街頭廣告中的照片是今年情人節拍的,原本只是想放在自己的臉書上留個紀念。沒想到,由於去年才剛試過第三代電波拉皮機,效果相當不錯,連老公都說「比大學時還漂亮」,因此被廠商相中,拜託她「親身」代言。
蕭嘉蓉平時就穿很辣,加上老公與小孩也都支持,老公還說「人生短短數十年應該勇於嘗試,不要吝於表現,才會有好玩、有趣的人生。」
蕭嘉蓉認為,「愛漂亮」可以讓人更健康,因為這樣的人會特別注意飲食及外貌。她的代言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原來這麼簡單、輕鬆就可以更美,只要用對方法、做該做的事,無論男生或女生,都可以達到「既美麗又健康」的目標。
1夜呼吸暫停150次 越睡越累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6.15
打呼聲像響雷,胖媽媽讓枕邊人難以入眠,更令人憂心的是,她睡覺時常暫時停止呼吸,突然就沒了聲音。先生深怕她在夢裡「睡死」,陪她就診,原來胖媽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一夜居然暫停呼吸150次,打呼聲多達8000多次。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許雅雯指出,體型肥胖的人容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許多體重過重者都有這一困擾,嚴重者一個晚上暫停呼吸次數超過300次,平均不到兩分鐘就停止一次呼吸,嚴重缺氧,難怪越睡越累。
許雅雯表示,肥胖者容易打呼,打呼時就會壓迫到呼吸道,導致缺氧,此時患者被迫用力呼吸,短暫清醒,才能入睡。
另外,鼾聲如果越大,代表呼吸道越狹窄。要是突然沒了鼾聲,沒聽到呼吸聲,就是暫時停止呼吸,血氧濃度下降,如果血氧濃度下降至82%,就屬於缺氧,容易導致中風。
胖媽媽「秋燕」就是中風的高危險群。身高158公分,體重72.8公斤,身體質量指數高達29.2,體脂肪高達40.4%。睡覺時鼾聲連連,經常突然停止呼吸,醒來仍疲倦不堪。她的先生也常被她的打呼聲驚醒,又擔心她睡到一半沒了呼吸突然死亡,因此要求她一定就醫,接受治療。
「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最佳方法就是減重。」許雅雯表示,經過四個月的健康減重班,秋燕減了13.8公斤,身體質量指數降至24,體質率也下降至29.2%。
◆ 截肢之痛 星星王子作宣導
中央社 2011.06.14
星座專家星星王子因嗜鉻細胞瘤而失去1隻腳,他今天下午將出任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路中文網站的榮譽站長,希望民眾能認識這類疾病,不要像他一樣走冤枉路而截肢。
星星王子閻永恆過去曾在各科流浪3年,當成高血壓、流感、心肌梗塞,未能被正確診斷。2006年跨年夜心肌炎嚴重病發,在醫院轉診數10個小時、昏迷長達10天,最後雖然逃離鬼門關,但必須截肢。
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王正旭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這類疾病的總稱,台灣每年新增病例約1600人,目前診斷率在18.5%到20%左右,約只能診斷出300位,嗜鉻細胞瘤是其中1種。
※ 相關報導:
* 神經內分泌腫瘤 患者苦找病因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397849.shtml
嗜鉻細胞瘤就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 (NET)的一種,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王正旭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還包括類癌、胰島素瘤等,因為癌細胞會分泌荷爾蒙等物質,常因此出現呼吸道、腸胃道、肺部等症狀。
◆ 失智症 「無法」強制撤駕照
自由 2011.06.14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對於原持有駕照的駕駛人步入老年罹患失智症後,能否再持有駕照?台南監理站表示,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76條規定,如駕駛人身體有變化、不符安全駕駛標準,駕駛人或其家屬、關係人應將駕照繳回當地公路監理機關。
監理站說,一般而言,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自認無法安全駕駛,監理站可據此辦理繳回註銷駕照。至於失智症者,因有病情程度差異,如有身障手冊,應可辦理;如無身障手冊,則仍需有合格醫院的鑑定證明,監理站才有辦理繳回註銷駕照的依據,畢竟駕照是不能任意註銷的。
監理站強調,國內對於一般普通駕照持有人,在更換駕照時,未強制要求駕駛人提出體檢證明,若非當事人或其家屬、關係人主動提出申請繳回註銷,監理站根本無從知悉駕駛人的身體狀況變化,這問題需要駕駛人與家屬、關係人主動配合。
※ 相關報導:
* 騎上國道內線 失智翁逆向遭撞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n/14/today-so2.htm
高燒3個月 高3生驗出愛滋
【聯合報╱記者蔡育如/新竹報導】2011.06.15
新竹市一高3學生,連續3個月喉嚨痛、高燒不退,雖不斷到處求診,卻查不出病因,因學生曾發生過多次性行為,醫生懷疑可能是愛滋病感染,建議帶小孩去篩檢。媽媽一開始覺得不可能,對篩檢極排斥,偶然看到醫院免費性病匿名篩檢,檢查後,發現兒子感染愛滋病,媽媽得知結果非常難過,但也只能接受醫生建議進行雞尾酒療法,所幸即早發現、治療,目前已經控制病情。
「愛滋病只有高風險行為,沒有高危險族群」,馬偕醫院感染科醫師蘇世強表示,一般人既定印象會認為只有性工作者、男同志、嫖客或是藥癮者才會感染愛滋,但事實上不戴保險套防護的性行為、與性交往史不明對象間的性行為,以及共用針具與稀釋液等不安全行為,才是愛滋病傳播的主因。
署新感染科醫師陸景蘭表示,愛滋病患者年齡逐年下降,20到29歲愛滋病患者約4成,30到39歲患者約佔3成5,但高中生得病的病例算是非常罕見。
馬偕新竹醫院目前提供「免費性病匿名篩檢」,民眾如果有問題,可撥打性病匿名預約專線03-6119595轉2936王小姐,篩檢不需費用、也不用填寫基本資料,歡迎民眾多多利用。
◆ 三篩五步 愛滋止步
【聯合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2011.06.15
婦女比男性更容易感染愛滋病,但部分婦女無法拒絕不戴保險套的伴侶,在全民愛滋篩檢日(6月27日)前夕,台灣紅絲帶基金會邀請藝人李亞萍擔任愛滋防治代言人,呼籲全台婦女「三篩五步」,讓愛滋止步。
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董事長施伯南說明,三篩是宣導女性落實家庭知識、自我行為與平安血液篩檢,五步是查知識、想行為、問風險、驗血液與防感染。
紅絲帶基金會除邀請李亞萍母女、前日本AV女優紅音螢等人,以「慾望城市」風格拍攝海報,並與全國醫檢師公會聯合會合作,從21至30日,在全台455家檢驗院所舉行愛滋篩檢周,詳情可上http://www.taiwanaids.org.tw查詢。
紅絲帶基金會秘書長洪林瓊照表示,國內外愛滋感染者以男同志為大宗,但女性在性行為常處被動角色,比男性更易感染愛滋,導致全球愛滋患者,女性占52%,落後國家婦女染病更高達七至八成。
洪林瓊照說,多數女性以為只要有固定男友或丈夫,就不可能染上愛滋,「但有幾個人,敢開口確認伴侶的交往史?」撇除傳宗接代,她呼籲男性尊重女性或個人衛生,應該「戴了再上」,降低染病風險。
紅絲帶基金會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愛滋篩檢的169位女性,因自己或伴侶有多重性伴侶來檢測者,佔35.69%,其餘是因為有過危險性行為、被針扎、家人染愛滋等。
飯後不刷牙 口腔酸度 更甚酸雨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2011.06.17 自由
用餐完畢,如果不刷牙,口腔酸鹼值PH小於4,比酸雨酸鹼值PH5還酸,即便吃白飯及水果也一樣;牙醫師表示,飯後10分鐘是潔牙黃金時間,一定要把握,但如果要刷牙,一定要先漱口後再刷,避免在酸性口腔環境中刷牙,更傷害牙齒。
台大醫院假牙贗復科主治醫師簡玉婷表示,民眾日常飲食多數都是屬於酸性,用餐完畢食物殘渣留在口腔,PH值迅速下滑,酸鹼值可降低約至PH4,比酸雨還酸,雖然早、晚刷牙清潔已成為現代人普遍的衛生習慣,但許多上班族因為工作時間長、壓力大,而不斷吃零食、喝咖啡、吃消夜,進食後的口腔酸性隨之提高。
嚴重者口腔酸性程度甚至超越酸雨,口腔長期維持在酸性危險狀態,如同對細菌門戶大開,將可能導致牙齒嚴重脫鈣,甚至造成蛀牙。
一位從事業務工作的曾小姐,就因為上班工作壓力大,除了三餐之外,平常還喜歡喝飲料、吃零食,口腔長期處於酸性狀態卻不自知,也沒有意識到餐後保健口腔的重要性,造成嚴重蛀牙,目前正花費數十萬元做植牙與矯正,備極辛苦治療過程一度讓她每天做惡夢,後來醫師警告,每次吃完東西後一定要記得漱口及刷牙,她才知道飯後潔牙的重要性。
飯後十分鐘 潔牙黃金時間
簡玉婷指出,要避免口中出現比酸雨還酸的危機,就是要記得掌握「黃金10分鐘」原則,由於餐飲後的10分鐘為口腔酸性的高峰期,酸性會破壞口腔健康,最好每次吃完東西後就刷牙,即便只是吃白飯或是水果後也要記得刷牙,才能保持牙齒健康。
◆ 《口氣不佳形成因素》口氣差 涉及口腔衛生
台灣新生報 2011/06/17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口臭問題大部分與口腔衛生有關,醫師表示,有些則與胃部、肺部、刺激性食物、鼻涕倒流等有關。通常只要口腔衛生做好,口臭問題即可獲得改善。
首先,須先了解是否有刷乾淨或者是否有蛀牙、牙周病等問題,國泰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林宏政表示,若解決上述問題後,仍有口臭問題時,則需從腸胃方面、肺部、是否有吃宵夜習慣等來觀察。
會產生口臭的原因,是因為細菌在口腔內發酵產生的味道,且細菌代謝也會產生難聞的味道。台大醫院假牙贗復科主治醫師簡玉婷表示,會產生口臭大部分是刷牙不乾淨所致,有少部分可能是因為腹部脹氣的問體而產生口臭。
有口臭問題的人,牙齒表面會有明顯的牙結石,簡醫師表示,若發現有口臭問題,建議可先尋求牙醫師協助,利用超因波洗牙的方式,來清洗牙結石、牙菌斑,口臭問題即能獲得改善。
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衛生習慣不好(長期抽菸、喝酒、吃檳榔)等,也會有口臭問題。耳鼻喉科醫師詹益智表示,因為細菌囤積在口咽或是鼻咽中,將唾液當成食物發酵,進而產生口臭問題,醫師也表示,有1/4~1/5的人不會知道自己有鼻涕倒流的情形,則需藉由專業醫師鑑別診斷。
林主任表示,若有口臭問題,應勤刷牙,不要使口腔有發炎。另,像是漱口水有殺菌作用,但長期使用會影響口腔內的菌種,用久了牙齒比較會有顏色。此外,像是喝茶(非外面的手搖杯茶飲)等,也能改善口臭問題,腸胃不好者不建議喝。
日前,有藝人指出,喝一個月的檸檬水後,口臭問題即獲得改善,對此,簡醫師表示,不可能藉由酸性物質來溶解牙結石等,要用檸檬水來改善口臭問題,其效果不大。
詹醫師表示,平日飲食建議不要吃太刺激性的食物,易引起胃食道逆流,也容易有口臭問題。然而,像是檸檬水等,屬於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建議藉由檸檬水來改善口臭問題。
◆ 開車開窗 皮膚癌患病風險高
【Upaper╱新華社】2011.06.17
美國的新研究顯示,駕車時常開車窗會增加患皮膚癌的幾率。該研究成果刊登在新一期《美國皮膚科學會雜誌》上。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美國醫學數據庫中有關皮膚癌的病例展開分析,結果發現,駕車時經常開車窗的人患皮膚癌的幾率要高於不常開車窗的人。研究人員指出,美國人患皮膚癌的部位往往在身體左側,這可能與他們駕車時經常開左邊車窗有關,結果導致身體左側長時間受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在美國,車的駕駛座位都設在左邊。
研究人員建議經常駕車的人最好不要長時間打開左邊車窗,尤其不要在夏季陽光暴曬的時候打開左邊車窗,因為普通車窗玻璃即可阻擋部分紫外線,經特殊工藝處理的玻璃則能阻隔更多紫外線。
此前也有研究發現,澳大利亞的汽車駕駛座位在右邊,而澳大利亞人恰恰身體右側更容易患皮膚癌。
操控蛋白質 留住黑髮不是夢
【聯合報╱編譯李致嫻/綜合報導】2011.06.18
頭髮烏黑亮麗是每個人的夢想,但上了年紀後仍無法避免頭上冒出一根根白髮。美國研究發現,控制頭髮顏色的是一種蛋白質,留住秀髮色澤將不再是夢想。
頭髮的顏色是由毛囊細胞與黑色素細胞作用而成,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作wnt的蛋白質可在兩種細胞中協調色素沉積,是保持頭髮色澤的關鍵。
研究作者伊藤真由美(Mayumi Ito)說,她與研究團隊利用老鼠所做的實驗顯示,wnt蛋白質會在老鼠頭皮產生一連串的反應,使頭皮的幹細胞老化,產生色素使毛髮變白。
人類頭皮的wnt蛋白質也有類似反應,但目前還不清楚形成白髮的機制為何。
先前的研究顯示,wnt負責製造新毛囊,是頭髮生長的關鍵。刊登在「細胞」期刊的研究顯示,要停止頭髮變白,可從基因操控wnt蛋白質。
此項發現不僅可以造福白髮族,也為黑色素瘤的治療,帶來不同啟發。
◆ 記憶可開關 苦樂憶忘任君選
法新社 2011/06/18 陳怡君
(法新社華盛頓17日電) 美國科學家今天表示,已經研發出1種記憶開關,能幫助實驗室老鼠重新記起已經忘記的行為。
這是科學家首次能以人工腦模仿大腦學習過程,重新恢復老鼠刻意用藥物造成遺忘的記憶,可望在未來幫助失智病患。
南加州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Viterbischool of Engineering's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Engineering)的柏格(Theodore Berger)說:「按開開關,老鼠記得;關掉開關,老鼠就忘記。」
柏格研究團隊與威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University)生理學暨藥理學系共同合作,研究重心為大腦形成記憶的區塊:「海馬迴」(hippocampus)。海馬迴兩區域之間的溝通,能使短期記憶形成長期記憶。
當科學家對老鼠下藥停止腦中兩區的神經元訊號時,老鼠忘掉長期來所記憶的事物。但當科學家植入模仿兩個次區域間信號過程的電子人工腦後,老鼠就再度想起。
研究團隊希望下一步能進行猴子試驗,以期未來幫助因失智、中風或大腦損傷,為記憶喪失所苦的病患。
研究刊登在「神經工程」(Neural Engineering)期刊。(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 台大醫療研發 可快篩6病症
中央社 2011/06/18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8日電)台大醫院創新醫療研發有成,「關節軟硬骨修復技術」為關節軟骨損傷病患帶來安全有效的治療新法,「即時多功可攜式定點診斷儀」可快速診斷腸病毒等6種病症。
台大醫院舉辦今天舉辦「創新醫療技術與醫材臨床研發國際研討會」,除討論實務面、法律面、技術面的發展現況外,台大醫院骨科部江清泉介紹「關節軟硬骨修復技術」、台大醫學院光電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教授林世明介紹「即時多功可攜式定點診斷儀(V感測儀)」。
「關節軟硬骨修復技術」僅需截取患部少量不受力之處的健康軟骨,切碎後浸泡於特殊酵素溶液中,讓軟骨細胞游離出來,接著將軟骨細胞放在可與軟硬骨親合的兩相多孔載體中,將載體連同細胞植回患部,軟硬骨短期內便可自行增生修復。
兩相軟骨修復植體的修復方式為一次性手術,在膝關節開刀時同步截取軟骨,再將戴體植回患部,整個時間約30分鐘,可減少患者痛苦及重複住院時間。載體的材料類似手術線縫線,可被人體吸收,預估未來材料費在新台幣10萬元內。
即時多功可攜式定點診斷儀(V感測儀)利用電學檢測原理,針對高致癌(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肺癌細胞、流感病毒、腸病毒71型、肝癌、細菌感染敗血症等6項病症,提供快篩工具,對不同病原的鑑別診所與靈敏度達100%。
V感測儀檢測晶片可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結合,便於隨身攜帶,便於診間醫師及民眾定點照護或個人診斷。舉例來說,醫師在診間採集病童喉嚨的檢體後,使用V感測儀,只需等12分鐘即能得知病童是否感染腸病毒71型。
台大醫學院光電醫學中心表示,希望V感測儀檢測晶片量產以後,每次檢驗費用可望壓低在數百元,一般民眾都負擔得起。
◆ 骨科名醫 發明腰靠
【聯合報╱記者劉明岩/彰化報導】2011.06.18
秀傳醫療體系副總裁古鳴洲身為骨科名醫,卻長期為「腰痛」所苦,因此自己發明了一個「腰靠」護腰,保護脊柱健康,從此腰痛問題改善,連使用過者也都說效果不錯。
古鳴洲說,人體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腰,雖然腿支撐身體走路,但坐下來時腿已休息,而腰部除了平躺得到休息,整天都支撐著上半身的體重。
古鳴洲說,他長期為病人看病、動手術,致腰痛纏身,一年還會大發作幾次,痛到不得不吃止痛藥,那種坐立難安的痛,讓他決心要發明一個腰靠,保護自己的脊柱健康。
古鳴洲很愛發明,都與自己的骨科專業有關,至今已有十多項專利,「腰靠」還得到全國工業設計類金評獎。
他指出,人體坐著時骨盆前彎,腰椎容易跟隨著轉動,出現失去自然後彎曲線的現象,這時候如有腰靠在腰後方往前頂住,就容易保持自然的後彎,不至於只靠臀部和背部二點支撐。所發明的腰靠是利用拱型力學原理,提供人體良好的支撐和有效降低腰部痠痛,加上只有300公克,攜帶方便。
港大:鏈球菌變種 猩紅熱增加
中央社 2011.06.20
香港大學今天公布的研究發現,猩紅熱的化膿鏈球菌A族病菌基因重組,可能增加細菌的傳播性,成為近日猩紅熱在香港爆發的原因。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和基因研究中心為上星期感染猩紅熱的男童完成有關化膿鏈球菌A族病菌株(Streptococcus pyogenes strain)的基因排序,結果顯示,化膿鏈球菌A族的基因組原有1900萬個鹼基對(base pair),其中4萬8000個鹼基對,即約2.5%的基因組段為全新加入部分,為首次發現。
港大表示,這個獨特的基因組段相信是源自另外一種口腔細菌,相信基因重組增強了這種全新化膿鏈球菌A族病菌株的傳播能力,引致近日猩紅熱在香港爆發。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今天表示,香港今年猩紅熱個案出現不尋常的高發期,1月到6月17日,已有419宗猩紅熱個案,單是6月份有142宗。其中1名7歲女童死亡,兩宗出現併發症。他預料情況會再持續幾個月,可能整個夏季都是猩紅熱高發期。
曾浩輝提醒學校及家長要做好預防猩紅熱,確保學生保持個人衛生及勤洗手,有不適盡快求醫,因為猩紅熱一旦出現併發症,會引致敗血症、腦膜炎及肺炎等,增加死亡風險。
香港醫學會代表謝鴻興表示,近期香港發現的猩紅熱個案,多為3至10歲兒童,患者皮膚出紅疹,發高燒或扁桃腺發炎。
他說,猩紅熱可用抗生素治療,通常48小時內會退燒,若服藥1、2天病情未見好轉,必須複診或需更換抗生素。
◆ 居家透析 末期腎衰竭患者新選擇
【台灣醒報╱記者李家玲╱台北報導】2011.06.21
罹患末期腎衰竭的病人需要每週三次洗腎(腹膜透析),這對一般病患非常麻煩,對離島民眾困擾更大。彰化基督教醫院內科部部長、也是腎臟科醫師張家築,發想了一套「居家透析」法,讓病人可以在家自行操作的透析治療,只需每月回醫院追蹤檢查一次即可。
張家築醫師表示,「居家腹膜透析」有連續可攜帶式腹膜透析(CAPD)、全自動腹膜透析(APD)等二種。
「連續可攜帶式腹膜透析」可自行操作一天四次換液,每次換液時,先將腹腔內含代謝物引流出來,再灌入新鮮的透析液,歷時20至30分鐘。他強調,新鮮透析液在腹腔內停留4至6小時後,才需再次換液,這段時間病人可自由活動,做想做的事,如上班、上學、買菜等。
他表示,「全自動腹膜透析」係藉由一台「桌上型全自動腹膜透析機」連續執行4次(或以上)的換液步驟。可在睡前將腹膜透析導管連接在機器的管路上,啟動機器後可以休息,如看電視、閱讀報章雜誌、進食、睡覺等,此時機器會按照所設定的處方自動執行多次換液,歷時約8至10小時,隔天睡醒和機器管路分離後即完成治療,但部分患者需在白天在操作一次「連續可攜帶式腹膜透析」換液。
張家築指出,居家腹膜透析的好處包括:有持續性透析、維持較久的殘餘腎功能、飲食限制較少、不需扎針、血壓控制穩定、減少經由血液感染危險、貧血情形較不嚴重、較好的生活品質等八種。
「腹膜透析」換液時,可先將腹腔內含代謝廢物的透析液引流出來,再灌入新鮮的透析液,彰基腎臟內科主任邱炳芳醫師表示,新鮮透析液在腹腔內停留4至6小時做廢物的交換後,才需再次換液,所以這段時間可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到國外也非常方便,藥水也可以攜帶。
70歲的陳阿嬤(翁玉盞)是彰基第一位接受腹膜透析初期照謢計畫服務的腎友,她從澎湖離島虎井嶼到台灣彰化女兒家,就近接受彰基醫院的醫療照護,接受腹膜透析初期照謢計畫服務訪視後,有感而發的說,「有彰基真好」。
74歲的陳來發(翁玉盞的先生)表示,其老伴今年腎臟病發,」在彰基住院治療二十幾天,他非常感謝腹膜透析室護理師林秀姻,在老伴出院前為他們介紹「居家透析」,也感謝切膚之愛基金會居家服務員黃淑吟詳細教他為老伴進行「連續可攜帶式腹膜透析」及衛教,讓自己能夠在家進行換液,不用前往醫院,而且藥水又準時送到家,對於年邁且住在澎湖離島虎井嶼,他們「居家透析」實在舒服又方便。
彰化基督教醫院於民國七十三年開始腹膜透析治療服務,民國七十九年起擁有專業腹膜透析醫師及護理人員,另外並有腎臟科營養師及社工師參予,提供腎友專業完整的醫療護理團隊服務,為中部地區腎友提供另一種透析治療方式。
◆ 血壓殺手 國民健康警訊
【陳志鴻】2011-06-20 中國時報
近日衛生署公布九十九年國人十大死因,毫無意外的是癌症繼續蟬聯榜首,但高血壓性疾病取代自殺也進入了十大排行榜。癌症固然是威脅國人健康的頭號元凶,但是若仔細分析其他重要死因,如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疾病或腎病,其實加總之死亡人數和癌症死亡人數旗鼓相當;而這些疾病絕大多數和高血壓控制不好有密切之因果關係。換言之,高血壓雖是慢性病,如果掉以輕心沒有作好健康照護,血壓持續居高不下的話,最後導致腦、心、腎病變而死亡,對整體台灣人民健康威脅絕不下於癌症。
據台灣流行病學調查,台灣成人高血壓盛行率接近二五%,也就是說每四個大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壓。但是這些高血壓患者當中有四成左右的人不知道自已有高血壓;長此以往,等到突發中風或心肌梗塞住進加護病房時才下決心注意血壓的控制時已太遲了。所以高血壓的防治是要全民參與,每個家庭都要有量血壓習慣,與其每天注意股票指數的漲跌,不如每天好好測量血壓並記錄下來。
一旦確定有高血壓,醫師治療的目標原則上是把血壓降到一四○/九○毫米汞柱以下,從實證醫學觀點,這就會降低罹患腦中風或心臟病的風險,也就是最近大家習稱高血壓治療要「達標」。但如果是高危險群病人,則其血壓控制的目標更嚴格,最好不高於一三○/八○毫米汞柱才能保護重要器官不再惡化。可是據二○○七年調查報告,台灣患有高血壓的人當中,只有近三成的人其血壓控制有「達標」,我們常說控制率只有三成。也就是說七成高血壓患者不是渾然不知血壓偏高,就是只有半調子治療,並沒有完全達標,因此健康威脅仍存在。事實上,血壓控制不好,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醫藥資源浪費。
有鑒於此,我們在二○一一年世界高血壓日活動中提出,在未來五年中,努力將台灣高血壓控制率由三○%提高到五○%,就是拚「五年過半」的願景。每當高血壓控制率向上提高一○%,就意味著四十幾萬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風險降低,社會生產力確保,家庭幸福指數升高,也展現台灣進步的指標。台灣每年有八萬人腦中風,三萬人進行冠狀動脈支架置放,其致病原因絕大多數和高血壓有關,如果可達到「五年過半」的總目標,應可減少這些重症發生,治療高血壓其實也是一種預防醫學。
另外,由於全民健保涵蓋面既深且廣,民眾就醫超級方便,健保給付藥物又是世界最慷慨的,以台灣藥品調查所顯示二○一○用藥排行榜前十名中就有兩項是降血壓藥物。全世界公認有效的降壓藥,健保局一概都給付,民眾只交一些部分負擔就可領取最好藥物,慢性病處方一次三個月,現代降壓藥都是一天一次長效藥物,不良反應也愈來愈少。因此在取藥服藥方便的情況下,要努力使另外近百萬高血壓病患「血壓達標,風險降低」不是不可能。
高血壓是重大的隱形殺手,威脅國人健康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努力使控制率從目前的三成提高到五成,是我們所主張的「五年過半」總目標,台灣有最好的條件可實現它。也期待即將展開的總統大選,兩大主要政黨候選人都能正視高血壓防治對全民的重要性,將「血壓達標,五年過半」列為未來健康政策白皮書一環。只有透過中央政策支持,民間專業推動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作者為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醫院心臟內科教授)
兒童醫療沙漠化 不容忽視
【郭明裕、郭明實】2011-06-21 中國時報
日前時論廣場〈四根支柱〉作者楊志良的憂心,與〈一病難起〉一文作者施壽全的悲觀,代表全民健保設計者與執行者都對台灣全民健保下的醫療很憂心。二代健保修法精神的兩根支柱就是「公平加稅」與「合理漲價」,但修法最後卻放掉「高家戶所得」的富人,妥協於一點五代健保精神,讓中下階層人民很失望。
而評估一個現代化國家的健保體系好壞,兒童急重症醫療的福利普及與醫療水準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左派的高福利普及與右派的高醫療水準,都要列入評量。我們不妨從這個角度去看台灣兒童醫療的現況。
去年雲林若瑟醫院被健保局處分,造成雲林縣兒科急重症醫療被牽連,無法運作,消息傳來讓台灣兒科醫界震驚。今年台灣兒科醫學會委託林口長庚急重症的夏紹軒主任,做一項全國性的兒童急重症醫療普查,發現雲林、嘉義、屏東、台東、宜蘭與南投的兒科急重症醫療是沙漠,而號稱科技城的新竹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其實整個台灣只有台北市的急重症醫療最好,約占四分之一的資源,而整個五都占六一.四%,如果再加上基隆與桃園就高達七二%,資源分布非常不平均。分級制度早就破壞殆盡,全民健保沒有執行轉診制度是元兇。
近來少子化嚴重,全民健保對兒童給付偏低,以及地區醫院與區域醫院找不到兒科住院醫師,這些現象都是造成兒科急重症醫療沙漠化的幫兇。兒童急重症醫療的分布不均,連帶的帶來醫學中心的兒童急重症醫療超負荷、教學與醫療品質下滑,令人擔心。
而此現象也已經發生了,最近就發現一位發燒且呼吸急促的兒童掛急診,急診醫師竟然沒有聽診與看喉嚨,就開單去做一大堆包括電腦斷層的檢查,浪費醫療資源嚴重。這是兒童急重症醫療即將崩潰前的前奏,衛生署難道不會擔心嗎?
兩年前,我們陪新生兒科大師級的孫獻祝教授全台演講時,當他看到台灣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們,還要參與一大堆門診的看診,頻頻搖頭,說台灣的專家人才都用在錯的地方,醫學中心是新生兒急重症的醫療、教學與研究的中心,不是新生兒門診的中心。
號稱世界第二好的全民健保,看不到一流的與分布均勻的兒童急重症醫療,看不到重視兒童醫療人權,說給美國醫師聽,沒有人會相信,一定說台灣的全民健保哪裡好?從這個角度看,馬偕副院長施壽全〈一病難起〉的悲觀,是有道理的。
(郭明裕為台灣小兒科主治醫師,郭明實美國小兒科主治醫師)
◆ 注射豬膀胱賀爾蒙 美兵大腿重生肌肉
【Upaper╱編譯陳世欽】2011.06.21
1名美軍的右大腿肌肉在阿富汗戰場被炸掉大部分,經注射取自豬隻膀胱的成長賀爾蒙之後,右大腿再度長出肌肉,成為這項開創性實驗手術的第一位受惠者。
倫敦每日郵報20日報導,美軍陸戰隊士官赫南迪茲在阿國戰場準備維修卡車時,敵人發射的1枚迫擊砲彈在他身旁爆炸,導致他失去70%的右大腿肌肉。一般情況下,他只能截肢。經注射又名細胞外基質的實驗性成長賀爾蒙之後,赫南迪茲的右大腿已經恢復大部分的力量。
匹茲堡大學再生醫學研究所組織工程部主任貝迪拉克表示:「復原的情況非常良好。」這項革命性療法為肢體受到重傷的數百名美國老兵帶來希望。
赫南迪茲例子令科學家尤其振奮,因為這種手術涉及通常不可能再長的骨骼肌肉。這種最新療法不但足以改變受傷士兵治療的方法,且適用所有可能截肢的傷患。美國軍方為這項再生醫學研究砸下7000萬美元。
◆ 學習蝙蝠聲波定位 盲人將「看」的見
TVBS 2011/06/20 陳俊諺
透過聲納定位,將來視障人士也可以清楚判定周遭環境,科學家利用像蝙蝠一樣的聲納定位法,發現透過彈舌頭,就可以聽聲辨位,加拿大許多盲人在學習這種技巧後,甚至還可以踢足球、溜滑板。
住在加拿大的凱許,1歲時因為癌症眼睛失明,但公園內有什麼東西,凱許可是一清二楚。盲人凱許:「(我前方的樹)不是很高,其他的一些樹就高很多,舉例而言這棵樹就比較高。」
神奇的是凱許不是用看的,而是靠著彈舌頭,來掌握周遭環境,因為彈舌所發出的聲波撞擊旁邊的物品後會反彈,科學家意外發現,反彈後的聲波居然刺激到大腦主管的視覺,而非聽覺的部位,因此盲人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在腦中形成立體視覺影像。
凱許:「盲人能夠更快,且更機動性地計畫該如何移動穿越環境。」
透過這種聽聲辨位的技巧,盲人即使失去視力,也可以精準判斷附近有什麼東西,以及它們的絕對位置,發生意外的機率就可大大減低,熟悉後,甚至可以踢足球、玩滑版。
這種「聲納定位法」,在動物界中的海豚和蝙蝠相當常見,靠這種方式來「看世界」的盲人,還因此被戲稱為「蝙蝠俠」。醫療研究團隊人員:「也許我們可以找到訓練盲人的最理想方式。」
醫療團隊表示,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學習這種透過聲音「看」世界的方法,一旦普及後,盲人的生活可望更加方便。
◆ 廣東26萬人吸毒 變嚴重了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1.06.21
廣東省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禁毒辦)2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廣東目前吸毒人員達26萬。2011年1至5月,廣東警方偵破毒品犯罪案件8062宗,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8435人,繳獲各類毒品4.01噸。
中新社報導,廣東禁毒辦主任陳少波稱,近年來,境外各大毒源地陸海空郵並進向廣東滲透,境外人員與大陸不法分子勾結,大宗跨境走私販毒案件頻發;製造、販賣、吸食合成毒品問題突出。
廣東警方去年繳獲各類毒品6.28噸,今年前五月繳獲的毒品就達4.01噸;廣東全省法院去年共收一審毒品案件超1萬件,毒品案件占一審刑事收案總數的一成四,其中判處五年以上至死刑的罪犯有1909人,重刑率為17.29%。
陳少波指出,在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期間,全省未發生因吸販毒高危人員流入廣州等賽區城市危及亞運會安全的案件,也未發生因毒品流入亞運賽區、生活區等重點區域和場所的案件。深圳大運會舉辦在即,廣東將集中警力聯動執法,協調邊防、鐵路、民航、郵政等部門海陸空立體布防,嚴控販毒中轉通道,嚴密控制毒品集散地的出入口,做好深圳大運會的禁毒安保。
中國海關廣東分署緝私局官員稱,廣東海關今年前五月查獲各類毒品走私案件161起,較去年同期上升95%。該官員提醒公眾尤其是中國留學人員切勿在回國時為不明身份的陌生人捎帶行李。
◆ 大陸蜱蟲作怪 元凶為新病毒
中央社 2011-06-21
中國大陸河南省等地陸續爆發蜱蟲咬人致死疫情,中國大陸和美國專家聯手調查,最近證實致病元凶是新種病毒「新型布尼亞病毒」,藏身在蜱蟲身上。
這個名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或「人體粒細胞無形體病」的疾病,河南省衛生當局從2007年5月監測到首起病例,截至去年9月8日共監測到557例,死亡18例。
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傳染病管制專家蒐集171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確診病例,分離出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寄生在蜱蟲身上,透過叮咬傳染給人;雖然尚未發現人傳人的證據,但是病人在急性發病期間,可能會有輸血傳染性。
這份4月21日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的潛伏期約7到14天,主要症狀是發燒、疲倦、噁心、嘔吐、肌肉痠痛、腹瀉、咽喉腫痛等,死亡率約3成。
研究也顯示,病例分布於中國大陸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河北、遼寧6省,顯示當地某些種類蜱蟲是新型布尼亞病毒的宿主。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蜱蟲生長於草地、農田、森林等環境,台灣民眾前往中國大陸華東、華中的野外地區,最好穿著長袖衣物,褲腳要收好,或使用驅蚊劑;回台後若有發熱且曾被蚊蟲叮咬,應儘早就醫並告知旅遊史。
※ 相關報導:
* 醫護人員手機 99%帶病菌
http://www.udn.com/2011/6/21/NEWS/HEALTH/HEA1/6410902.shtml
國內一項研究,採檢一百零七支醫療人員及行政主管手機,只有一支未培養出細菌。多數醫護人員明知手機有病菌,卻從未消毒過,恐成為院內感染的媒介。這項研究是新樓醫院感染控制管理師賴雅惠等人所完成,也是國內第一個有關醫療人員手機病菌的調查。
香港爆發猩紅熱 已466病例2童死亡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871&HN_Yr=0&HN_Mon=0
◎ 優活健康網 編輯中心報導
猩紅熱的高峰期通常在春天與冬天,但香港日前卻爆出變種猩紅熱疫情,且延燒至今再添第二起死亡病例,目前3天過去已多達466起確定病例。據悉這回造成香港孩童染病的菌株,主要是多一條具有抗藥性的基因,使得這次的傳染力較以往強。
香港一名5歲孩童在15日開始發燒,就醫後不見好轉,在20日送往大醫院後,出現猩紅熱、水痘與中毒性休克情形,隨後在昨天上午宣告不治,成為香港第二起猩紅熱死亡病例。
據悉,猩紅熱過去主要的好發季節在春天與冬天,不過香港日前卻傳來數十起的確診病例,且今天再有一名5歲孩童因此喪命,加上累計已有466人確定染病,疫情已較2010年高達近3倍之多。
依照三軍總醫院的資料顯示,猩紅熱主要由A群鏈球菌引起,好發年齡大概在5~15歲左右;而主要的傳染途徑是藉由飛沫傳染,抑或是直接過分泌物傳染,潛伏期約在12小時~5天左右。
而猩紅熱普遍的症狀,為發燒、喉嚨痛、頭痛、肚子痛、嘔吐、頸部淋巴結腫痛與沙紙般紅疹等。衛生署提醒民眾,在流行當季最好避免出入公眾場所,以及保持時常洗手的習慣,且千萬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
◆ 香港猩紅熱又1男童喪命 幼稚園緊急停課 (即時新聞)
自由時報 2011/6/22
〔本報訊〕香港爆發猩紅熱疫情,根據港媒報導,今年感染人數至今已經超過400個病例,昨天又出現1致命案例,為今夏第2起死亡案例。一名就讀沙田救世軍田家炳幼稚園上午高班的5歲男童,日前感染水痘及猩紅熱,併發敗血性休克,19日住院後病情持續惡化,昨凌晨,院方正式宣告不治。幼稚園也被勒令停課1週,進行全面消毒,並可能將取消接下來的畢業典禮。
綜合港媒報導,本月15日,男童出現發燒、水痘症狀,曾向私家醫生求診,19日傍晚男童因為肚子疼痛難耐,送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診,當時已神志不清,院方按指引,即時將男童轉往瑪嘉烈醫院,院方發現男童同時患猩紅熱,皮膚出現「沙紙」般粗糙紅疹,更併發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同日轉入深切治療部,延至21日凌晨3時不治。
據悉,香港衛生防護中心(Center for Health Protection)已為男童家人及兄弟進行相關測試,因為男童還有2名哥哥,且數日前有發燒、喉嚨痛及咳嗽等呼吸道等症狀,但衛生防護中心強調,小兄弟均沒感染猩紅熱。
港媒報導,男童就讀的沙田救世軍田家炳幼稚園,從今天起被勒令停課1週,校方正再研究加強院方清潔,包括隔離和減少集體活動,且可能會取消幾天後的畢業典禮,而在停課期間,學校每天將進行2次消毒作業。
港媒報導,院方表示學校昨日有6名學生請假,3人是因為水痘,3人是因為發燒,但和爆發新紅熱的5歲男童不同班,請假的學童未發現猩紅熱病徵,校方會密切注意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日前表示,今年香港猩紅熱疫情實在「不尋常」,處於「爆發」狀態,且接下來進入夏季,正是猩紅熱傳染的高峰期,呼籲民眾尤其是小孩,特別注意個人衛生,有發燒、喉嚨不適等症狀及早就醫。且今年感染猩紅熱病例,有一例的「甲型鏈球菌菌株」竟然多一條基因,突變的基因導致病菌感染能力更強,幸好毒性並未增強。
◆ 運用數學 揪出愛滋病毒弱點
中央社 2011-06-22
運用之前用在股市強大數學工具的科學家,已能辨識出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的弱點。這個弱點可能可成為愛滋病(AIDS)疫苗或治療藥物的主要目標。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有一項引發爭議的假設認為,HIV疫苗應當避免發動全面攻擊,而是集中在幾個目標,而這項研究讓上述論點更有說服力。事實上,有一群罕見病患,不需藥物治療,就能自然控制HIV,這些「非凡控制者」(elitecontrollers)大部分通常能精準攻擊到病毒的這個脆弱部位。
諾貝爾獎得主巴蒂摩(David Baltimore)說:「這是很了不起的科學發現,有助於讓我們瞭解為什麼非凡控制者能讓HIV獲得控制。」洛薩拉摩斯國家實驗所(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HIV突變專家柯柏(Bette Korber)說,這項研究讓HIV疫苗研究多了「漂亮的分析策略」。
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醫學院生理學系系主任葉格爾(Mark Yeager)說:「如果他們能把這項研究應用在C型肝炎或是巨大病原體-伊博拉病毒(Ebola virus)與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的其他病毒上,那就更了不起了。」
HIV研究中最傷腦筋的問題之一,是這種病毒極度劇烈的易變性。但是研究人員發現,有些HIV部位,或胺基酸群,很少發生多種突變。科學家普遍認為,HIV必須讓這些部位不受到攻擊。鎖定這些部位為目標,就能困住HIV。(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 日本新發明/蝌蚪型內視鏡 游到哪拍到哪
磁鐵尾鰭可遙控 減輕病患痛苦
自由 2011.06.22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龍谷大學及大阪醫科大學,已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的蝌蚪型膠囊內視鏡,這種帶著尾鰭、裝有磁鐵的內視鏡,吞下肚後即可藉由遙控方式,在消化道內游到哪裡拍到哪裡。未來實用化後,將可運用在上至食道、下至腸道的各個消化道部位,大幅減輕內視鏡對病患造成的痛苦。
膠囊內視鏡早在2001年即已由美國開發完成,日本則在2007年納入醫療保險給付項目,但這種內視鏡吞服下肚後無法自行驅動,只能靠腸胃的蠕動移動,從吞下到排出平均需要16小時,而且只能局部觀察腸道患部,實用效果不如預期理想。
龍谷大學和大阪醫大研究小組將直徑約1公分、長約2.5公分的現有膠囊內視鏡加工,加裝2至4公分長的橡膠製尾鰭與磁鐵,尾鰭在體外強力電磁的作用下移動,由於驅動力強勁,在身體平躺的情況下,可經過大腸從肛門排出,屬全球首創。研究小組將這種蝌蚪型膠囊內視鏡暱稱為「美人魚」,5月間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國際醫學會議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
這種蝌蚪型膠囊內視鏡,每秒鐘可拍攝2張照片,研究小組也發表了這種內視鏡首次成功拍攝到的大腸圖像,包括以往內視鏡難以拍攝的小腸在內,今後從食道到大腸的整個消化系統,都可能在數小時內完成檢查。
進行胃部檢查時,可從口腔吞入蝌蚪型膠囊內視鏡,檢查大腸可由肛門塞入。尾鰭長度依檢查部位自動調整,實驗證明不會刮傷腸胃。曾吞服這種膠囊內視鏡的龍谷大學名譽教授大塚尚武說,吞服時完全不覺得痛苦。
◆ 15歲連頭姊妹 父哀求安樂死
自由 2011.06.22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印度一對15歲頭部相連的雙胞胎姊妹薩巴與法拉赫.夏奇爾,因頭部相連帶來的身體疼痛隨她們成長而增加,也受到越來越多旁人嘲弄,父親不忍女兒受苦,20日懇請印度政府出資讓女兒接受治療,否則應允許醫師讓她們安樂死。
5年前,這對住在北部比哈省首府帕特納的姊妹的情況引起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關注,出資讓她們接受數名權威醫師諮詢,其中包括美國的班傑明.卡森醫師,就卡森的了解,姊妹共用腦部一條重要血管,只有一對腎臟、都在法拉赫的身上,需要進行6次手術才能分割,每次手術都有20%的風險會導致其中一人喪命。
當時這對姊妹儘管只能像螃蟹一樣走路,但健康、精神狀況都比較好,夏奇爾不想冒險失去任何一個,儘管醫師警告維持原狀,這對姊妹可能只能再活10-15年,他仍沒讓女兒動手術。
但如今,女兒情況越來越糟,因兩個腎臟負擔太大導致體重急速下滑、高血壓,一天有15小時都醒著,只要醒著就要承受極大痛苦,說話也有困難,四肢也變得蜷縮。
夏奇爾經營茶水攤每月賺進約3000台幣,僅夠維持一家8口餬口。不忍女兒痛苦下去,夏奇爾決定應該要結束女兒所受的折磨,「要嘛政府應該出面協助治療,或者讓她們死,因她們身陷極度痛苦中。
27%健保 助重大傷患就醫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2011.06.24
健保局統計,去年每100元健保費,就有27元用於重大傷病。其中,每人平均醫療費用最高的是血友病患,平均一年花256萬元,是一般國人12倍,其次依序為呼吸器依賴、洗腎患者。
以人數計算,十大重大傷病依序為癌症、慢性精神病、自體免疫疾病、洗腎、先天畸型及染色體異常、先天性新陳代謝疾病、小兒麻痺或腦性麻痺與早產兒引起的中度殘障以上神經肌肉器官併發症、呼吸器倚賴、肝硬化、器官及骨髓移植者。
健保局醫管組專門委員林阿明指出,去年重大傷病領證人數突破82萬人,較前一年成長4.7%,新領證的4萬人裡,癌症病患就超過半數。
若比較醫療費用,血友病患因需長期使用凝血因子,平均每名患者一年要花約256萬元,高居重大傷病第一名;第二名的呼吸器依賴患者,則為67萬元左右,第三的洗腎患者,每人每年平均用掉56萬元。
健保局指出,重大傷病人數占全人口3.56%,使用27%的健保資源,以民眾平均年保費1萬4988元,每182元保費就能幫助一名血友病患,每40人可協助一位腎友,讓重大傷病患者就醫無障礙。
◆ 「帶狗上班日」美國9萬家公司響應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6.23
6月25(五)是美國的「帶狗上班日」(Take Your Dog to Work Day),主辦單位指出,全美目前約有9萬家公司行號願意響應這項活動,讓員工可以攜帶寵物上班。另外根據一項調查指出,員工帶狗上班不僅可以減輕工作壓力,也能讓員工更加快樂。
根據主辦單位「寵物保母國際組織」(Pet Sitters International)行銷經理史圖茲表示,「這項活動已開始國際化,從1999年開始的少數企業響應,到目前已答應加入的企業家數來看,參與的規模將突破以往。」
另外,根據美國寵物用品製造商協會調查結果指出,美國約每5家公司就有一家可以讓員工平日攜帶寵物上班,約7千萬人認為帶寵物上班可以減輕工作壓力,3700萬人認為帶寵物上班可以減少翹班機會,7500萬人則認為職場有了寵物出現,可以讓員工更加快樂。
另一份刊登在2007年《 The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期刊的報告也指出,養狗的民眾普遍血壓或膽固醇都較低,也較不易出現輕微的健康問題。
美國帶狗上班日是在1999年由寵物保母國際組織發起,目的希望民眾能參與認養收容中心的動物,同時宣導具備負責任養寵物的觀念,今年除了美國國內照例推出宣導工作以及民眾實際帶狗上班外,包括國外的比利時企業也邀請員工參與,讓這項活動更有意義。
◆ 下午5:55 媽媽壓力大最易發脾氣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2011.06.23
英國一項最新調查發現,下午五點五十五分,是現代媽媽一天中壓力最大的時刻,這時候的媽媽最容易情緒失控,大發脾氣。
這項調查針對二千名英國母親進行抽樣調查,調查顯示,每天下午五點五十五,孩子們正從學校回家,媽媽們必須忙著準備晚餐,一邊還要照料孩子的課後活動,分身乏術。
而下午七點十五分還需幫孩子洗澡、晚間八點四十五分催促小孩上床睡覺,以及每天早上八點廿分接送孩子上學,這些時間也讓媽媽們感到頭大。半數接受調查的母親坦承,這些時段情緒特別容易失控,常常會發脾氣。
進行此項調查的機構betterbathrooms.com表示,現代母親每周可以試著撥出至少一小時的時間,暫時放下家務,做自己想做的事,像是和朋友聚會、看書、運動等,好好放鬆自己。
◆ 印比哈省怪病 8天奪37童命
中央社 2011.06.23
印度東部比哈省,6年來每在荔枝產季快結束時出現怪病,病患症狀類似日本腦炎,過去8天已奪走37條命,死者都是窮人家小孩。當局已採集血液樣本化驗,追查病因。
盛產荔枝的比哈省(Bihar)墨沙發坡縣(Muzaffarpur)8天來已死亡37名兒童,病患出現類似日本腦炎症狀,會發燒、上吐下瀉、意識不清,最後痙攣死亡。
鄰近的東坎巴蘭縣(East Champaran)、巴克薩縣(Buxar)也有類似病例傳出。
印度「今日郵報」(Mail Today)今天報導,曾任印度衛生暨家庭福利部部長的知名內科醫師泰克(C.P.Thakur)表示,怪病每年都在荔枝產季快結束時爆發。報導揣測,難到甜美多汁的荔枝會是罪魁禍首?
泰克指出,當地產的荔枝被發現有1種白菌,但與怪病有無關聯,必須研究才知道。
當地醫生對怪病看法莫衷一是,有人認為就是日本腦炎,也有人說是中暑。但為何怪病奪走的都是小孩性命,沒有人敢說。
來自國家病毒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Virology)和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Indian Councilof Medical Research)的7人小組,以及衛生官員已抵達曾經收治大部分病患的2家當地醫院,採集血液樣本並帶回實驗室化驗,報告預定2週後出爐。
據「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報導,國家病毒研究院先前已化驗所有血液樣本,排除是日本腦炎作祟。
死亡兒童都出身當地貧窮線以下的家庭。當地1家收治52名出現相同症狀兒童的私立醫院表示,過去12天有13名兒童不治,死者都不滿8歲。
醫生庫瑪(Rajiv Kumar)說,這些兒童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沒穿衣服,可能被蚊子叮咬過,又由於經濟條件差,所有兒童都營養不良、免疫力很低。
血液檢測初步結果證實怪病不是腦膜炎,庫瑪也排除是腸道方面的問題。不過,這些兒童的父母第一時間都先把小孩送到江湖術士那邊。庫瑪說,延誤送醫是部分兒童死因之一。
衛生官員說,墨沙發坡縣在1985、1995年都曾出現這種怪病,但2006年起每年都肆虐,2009年甚至奪走109名兒童的性命。
「猩紅熱」延燒港滬 病例急增13倍
TVBS 2011/06/26
大陸香港及上海,爆發猩紅熱病情,先前香港有2名幼童,因被傳染猩紅熱而死亡,現在上海爆發有700多名感染猩紅熱病例,加上廣東地區483例,就有1千多個猩紅熱感染患者,比去年同期增加13倍。
醫院內,醫生撩起小朋友的衣服,仔細檢查前胸及背部,有沒有出現紅色疹子,因為廣東和上海爆發將近1千多人感染猩紅熱,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倍之多。
醫生:「它會出現密集的小紅點,很小很小,如果用手指壓一下會變成白色,手一鬆開就會出現一片潮紅。」
小朋友背上一片潮紅,還疑似發高燒,小心,這就是感染猩紅熱的前兆,猩紅熱大多發生在3到10歲的幼童,包括飛沫傳染,或者是小皮膚上有傷口或是膿包,猩紅熱的金黃色葡萄球病菌,就有可能侵入人體,除了上海之外,香港更是嚴重,已經有幼童死亡病例。
香港衛生局局長:「如果小孩發生發燒、喉嚨痛,要盡快看醫生,不要回學校上課,不要接觸其他小孩,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洗手。」
可怕的猩紅熱,會造成幼童發病死亡,現在上海以及香港,出現猩紅熱流行疫情,勤洗手,就能減少被感染的風險。
◆ 海地30多萬人染霍亂 5千多人死亡
【中廣新聞】2011-06-26
海地霍亂疫情蔓延,至少34萬人受感染,接近5400人死亡。衛生部門說,首都太子港有600多名患者喪生。
海地去年初發生規模7大地震,導致20多萬人罹難,再在10月開始爆發霍亂疫情。
鄰國多米尼加表示,當地霍亂疫情日趨嚴重,死亡人數增至50人,近2千人確診感染。首都聖多明各和兩個省份進入「最高戒備狀態」。
◆ 「搶救急診室」 臉書串聯醫改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1.06.26
台灣一群急診室醫護人員在臉書成立「搶救急診室」,已有近三千五百名網友加入,力促衛生署推動醫療改革,馬英九總統和衛生署長邱文達都加入社團,這個現象最近被寫成論文,登上英國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台北醫學大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等人,觀察臉書「搶救急診室」的發展,論文「急診醫師透過臉書引領台灣醫療改革」發表在「刺胳針」,和英國、澳洲論文並列,成為該期討論主題,而台灣這個臉書也是全球第一個網路醫務管理社群。
李友專觀察,在成立該臉書前,醫療人員跟行政部門溝通須經繁複行文往來、會議效率低,基層聲音常因此被漠視,有臉書集結後,「一個議題就有一千五百多人關心與回應,任何會議都不可能有這麼多人同時加入!」
※ 相關報導︰
* 十年挨兩次打 醫護急診遭暴力要提告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421069.shtml
兩度被毆的林憶直,覺得急診暴力不該再被縱容,所以連同被打的兩名護士一起提告,希望透過實際判決,讓法律來規範急診室安全。
* 急診室防暴設門禁 陪病人數也設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421072.shtml
衛生署醫事處副處長王宗曦表示,上月已邀醫界、警政署研商,要求醫院八月底前完成急診室門禁管制、裝警民連線電話、配置廿四小時保全;十一月底前,落實分區看診,隔開診療區與候診區空間,急診室設立獨立出入口,並納入醫院評鑑與醫療機構設置標準。
◆ 陸客就醫 住院不出院 出院繳不出錢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6.26
陸客自由行即將成真,但國內醫師卻憂心沒有投保足額旅遊醫療險的陸客,可能變成醫院負擔。未來為了催繳欠費,公立醫院甚至必須寄出存證信函,向陸客跨海求償,才能依規定打消呆帳。
台中童綜合醫院急診主任盧立華指出,最近就連續護送兩名來自大陸安徽的老年人回家鄉。其中一位住巢湖的老先生參加來台旅行團,突然中風住院快一個月,因為沒有健保醫療費用相當驚人。但他的家屬無法來台灣處理,最後只好由台灣旅行社花錢安排老先生搭機回鄉。
另一名患者的醫療費用更高,住院兩個月醫療費用高達60萬元,遠遠超過旅行平安險的住院醫療額度,患者也無力負擔。最後只好由旅行社負責埋單,還跟醫院討價還價。付清醫療費用後,光是讓患者搭機回鄉又得多花30萬元。
諸如此類的個案越來越多,今年4月27日發生的阿里山小火車翻車意外,就有多名大陸旅客受傷。由於大陸當地認為,公立醫院比私人醫院還好,不少陸客堅持在署立醫院救治。
署立嘉義醫院公關蔡智明指出,意外迄今兩個月,還有兩名傷者住在該院。即使醫師認為兩名傷者都可以出院,只需接受復健治療,但因傷者的一名親友仍住在嘉義基督教醫院加護病房性命垂危;住在署立嘉義醫院的傷者為了處理後續事宜,仍須留在台灣,無處可住的他就住在醫院,間接造成浪費醫療資源。
盧立華指出,高雄某醫學中心就遇過陸客住院長達兩個月。患者短時間出不了院,家屬又無法來台照護,相關賠償遲遲談不攏,醫院竟成了陸客等待賠償的暫住場所。
陸客長期占床已讓院方頭痛,繳不出醫療費用,更讓醫院傷腦筋。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師就表示,如果陸客發生車禍意外,全身性骨折治療費用可能超過50萬元,但醫院怕收不到錢,屆時到底收不收?
隨著陸客來台旅遊人數愈來愈多,蔡智明無奈地說,未來陸客醫療費用可能成為許多醫院呆帳。私立醫院彈性大還可以打折,但公立醫院一板一眼,為了打消呆帳可能還得寄出存證信函到對岸,跨海催繳醫療費用。蔡智明強調,陸客來台不管是團進團出,還是自由行,都應保足旅遊醫療險,以備不時之需。
◆ 兩岸醫衛協議 今起生效
記者謝璦竹/綜合報導 2011-06-26 工商時報
海基會昨(25)日宣布,去年底與大陸海協會簽署的「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已完成生效通知,將於今日起正式生效。未來中國大陸進口中藥材管控將更確實,疫苗與醫藥品研發也會因適用共同標準而縮短上市時間,對醫藥與生技產業為利多。
去年12月,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進行第6次「江陳會」時,簽署了「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內容分傳染病防治、醫藥品安全管理及研發、中醫藥研究與交流及中藥材安全管理,以及緊急救治等4大領域、30項條文。
雙方規定,簽署後雙方應各自完成相關程序,然後以書面通知對方,並自雙方都收到對方的通知後次日起生效。協議生效後,雙方在衛生部門通報窗口、中藥材源頭檢驗、台廠醫療器材登陸等方面都有了依據。4領域設立的工作組將在3個月內召開會議,商討資訊交換和通報項目、內容、格式、頻率與聯繫窗口等事宜。
以中藥材為例,以後自大陸進口的中藥材在輸出前,都必須通過我方提供的檢驗標準,附上大陸質檢總局的檢驗證明,這比目前僅規定必須標明藥名與來源更有保障,也是第1關的源頭管理。
此外,海關還將進行抽檢,目前將優先針對以進口量計的前10大中藥材予以檢驗,未來1至2年內擴及現在衛生署已訂定檢驗標準的89項中藥材及18種藥食兩用中藥材;長程目標則是希望將大陸進口量最多的前200項中藥材均納入審查。
而在醫藥品安全管理與研發領域,未來兩岸臨床試驗認定將採同一套標準,可減少重複人體試驗的成本,加速新藥上市;傳染病防治方面,雙方將建立定期交換檢疫與防疫書面資訊機制,確立疫情通報的正式管道,未來也將針對疫苗開發相互交流合作。
在緊急救治方面,民眾赴大陸旅遊若發生重大事故,將先送到雙方協定的大陸醫院,若須護送回台,工作小組將推動國內醫院與航空公司結合,組成醫療救護團隊,提供民眾選擇名單,避免由少數業者把持,價格估計可減少一半。
◆ 廣東毒品 向農村蔓延
中央社 2011.06.26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中國大陸各省市儘管積極宣傳遠離毒品,但濫用安非他命等毒品比例卻上升,在廣東且向農村蔓延。
香港文匯報引據中國大陸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藥物濫用監測報告」指出,近年來大陸海洛英濫用比例有所下降,但冰毒 (安非他命)、氯胺酮(K他命)等合成毒品的濫用比例卻持續增加,情況令人擔憂。
報導指出,廣東的娛樂場所吸毒問題就很嚴重,合成毒品日趨氾濫,毒品走私入境也十分猖獗,是該省禁毒部門面臨的3大嚴峻問題。
更嚴重的是,由於合成毒品製造、販賣成本低,在青少年中最流行,已出現向農村蔓延趨勢。
目前,除了珠江三角洲,廣東東部和西部等相對落後地區的城鄉,由製販毒品犯罪以及由毒品引發的各類治安案件屢屢發生,已引起禁毒部門和當地政府高度重視。
廣東省部分法院近一兩年的統計顯示,農村地區的治安案件近5成與毒品有關,部分地方查處的青少年罪案中,因吸毒誘發的更高達80%。
此外,今年1至5月,廣東海關緝私部門查獲各類毒品走私案件161件,較2010年同期上升95%。
廣東省禁毒辦公室的數據則顯示,目前廣東共有26萬吸毒者,不過實際人數可能遠超過此。
常見慢性病根本解決方案是論人計酬計畫成功的要素,請看文章http://prolaxon.blogspot.com/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