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4

經濟霸權與經濟共同體

◆ 經濟/全球化的「中國方程式」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42290

經濟日報 社論 2015-06-03

─中國正在重繪全球地圖

中國大陸總理李克強訪南美,最引人關注的就是與巴西、秘魯共同簽署「兩洋鐵路」可行性基礎研究計畫。「兩洋鐵路」構想由中國領導人提出,連接巴西與秘魯,橫跨南美洲大陸,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全長5,000公里。巴西總統羅塞芙表示「巴方將邀請中國公司參加工程建設」。

這不是中國修建的第一條兩洋鐵路。更早一條是橫跨非洲、連結印度洋與大西洋的兩洋鐵路,現已通車營運。非洲兩洋鐵路分兩階段興建,第一段是上世紀70年代,中國為坦尚尼亞及贊比亞兩國修建的坦贊鐵路;新一段是由贊比亞到安哥拉,全長1,344公里,主要在安哥拉的本哥拉鐵路。本世紀初,安哥拉啟動本哥拉鐵路招標,參與競標者有美、俄等四國,均因報價高出中國公司三到五倍而落選。

理論上,應還有第三條「兩洋鐵路」,連絡的是太平洋與印度洋;但準確的說法,第三條應該是「三洋」鐵路,即是中國正在號召發動的「一帶一路」中的亞、歐、非高鐵網大計畫,連結的是太平洋、印度洋跟大西洋。

中國這三組:一、已建成;二、將開工;三、擘劃中的跨洋鐵路大建設,意謂著中國正在重繪全球地圖,展示了全球化的一種另類方式:「中國方程式」。

「全球化」古已有之,一部人類歷史其實就是一部全球化的演進史。但「全球化」真正變為一個概念,是上個世紀下半葉以來的事。這一波全球化源自於三個背景或驅動力:一、1944年布雷敦森林體制建構了一套國際組織,包括WTO(世貿)、IMF(國際貨幣基金)、WB(世銀),及一個以美元為核心的金本位固定匯率機制,並有利地推動了全球貿易與投資活動;二、中國大陸1979年啟動的市場經濟改革與開放,引領了全球約一半的計畫體制國家先後加入,與市場經濟接軌;三、1990年代橫空出世的互聯網革命,把天涯海角通過一網全面串聯。

這三個背景與驅動力,乍看性質迥異,難以類比,但究其本質,其全球化意義別無二致,即「去人為障礙」,這些障礙不外來自體制的殊異及政策的設置。不妨將這一類的全球化稱之為「全球化1.0」,世貿組織的杜哈回合談判、國與國之間的自貿協定,及美國主導推動的TPP、TTIP,中國主導推動的RCEP及FTAAP等均屬之。

有趣的是,中國除了參與推動「全球化1.0」,還另闢蹊徑,以另類方式打通排除另類的全球化障礙,即不是人為的障礙而是自然的、地理上的障礙。如以任督二脈為喻,則全球化的「1.0」與「2.0」打通的,分別是全球化的任脈與督脈。中國在非洲的兩洋鐵路、在拉丁美洲的兩洋鐵路,及覆蓋於亞、歐、非三大陸上的「一帶一路」三洋鐵路,都屬打通全球化「督脈」的「2.0」。

打通「督脈」的「全球化2.0」不只是鐵路,還可以是運河。中國去年底在尼加拉瓜動工開鑿的尼加拉瓜運河,與上世紀的巴拿馬運河一樣,都是聯通兩洋(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大運河。最近盛傳已簽署協議的泰國克拉運河,則是聯通太平洋與印度洋間的兩洋運河。稍早還有傳聞,由於蘇伊士運河面臨了太窄、太淺的困境,相關國家打算開鑿一條與原運河基本平行、卻更寬更深的新運河,以更方便地聯絡印度洋與大西洋(通過地中海),如傳聞屬實,很大機會亦跟中國有關。

如此一來,全球五大洲、三大洋,將可因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及三條兩洋鐵路、三條兩洋運河的興建與開鑿,獲得全面的暢通,自然及地理的障礙不再是阻礙,這即是在「全球化1.0」(打通任脈)之外的「全球化2.0」(打通督脈)。於是,同時打通任督二脈,就是全球化的「中國方程式」,新世紀的全球地圖亦將因全球化的「中國方程式」而重繪。

※ 相關報導:

* 分析:大陸產能過剩 加劇全球通縮
http://udn.com/news/story/4/943273

中國大陸長期透過產能擴張支撐經濟崛起後,現在面臨產能過剩。但過剩的產能也給世界各國帶來嚴重影響,導致相關行業降價與裁員,加劇全球通貨緊縮問題。

* QE奏效 歐元區擺脫通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3000067-260203

拜能源價格反彈與消費者需求增強之賜,周二出爐的歐元區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優於預期,而且是6個月來首度恢復上揚。抗通縮戰役告捷,也讓歐洲央行(ECB)對於達成近2%通膨目標更添信心。

歐盟統計局周二公布,歐元區5月CPI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3%,優於《華爾街日報》上周訪調26位經濟師所得的預估中值年升0.2%。歐元區CPI連4個月下降之後,終在4月回復持平,而5月資料顯示通膨,看來已確實擺脫通縮。

* MERS延燒 韓經濟重創
http://udn.com/news/story/8196/944565

南韓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疫情愈演愈烈,3日證實確診病例再增加五人,使總感染人數增加到30人。分析師警告,這波MERS疫情恐將使出口下滑、民間消費疲弱的南韓經濟雪上加霜。

南韓這波MERS疫情已衝擊觀光業。韓國觀光公社估計,截至1日已有約2,000名中國遊客和500名台灣遊客取消到南韓旅遊的行程,預料人數還會再增加。



◆ 楊應超:今年Computex有史來讓人最冷感
http://udn.com/news/story/6/942820

經濟日報 記者林韋伶╱即時報導 2015-06-03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熱度不再?包括巴克萊證券與野村證券在最新報告中都指出,今年Computex人氣較低且產品沒有帶來驚喜;巴克萊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楊應超更直指,上周在大陸登場的「Tech World」、「CES Asia」與Computex正面交鋒占了上風,科技產業焦點似乎正逐步轉移到中國。

昨(2)日於台北開幕的Computex向來是全球科技產業界的重頭戲,然而今年包括巴克萊與野村證券皆出具報告指出,參與Computex的人潮與攤位不如以往,而產品也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楊應超更直指今年的Computex是近年來最讓人冷感(unexciting)的一場,不僅沒有看到亮點產品與概念,且關於即將推出的Windows 10與英特爾最新一代處理器Skylake的資訊也少。與Computex比較起來,楊應超認為上周在大陸舉辦的聯想「Tech World」與亞洲消費電子展(2015 International CES Asia),吸引更多大咖光臨,包括微軟、英特爾與百度執行長。

而野村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陳鈞寧也在報告中指出,也許是因為PC產品面臨過度期,今年展覽中沒有看到太多新PC機款與廠商攤位,以PC產業來說,唯一的亮點是看到越來越多Chromebook機款,在規格上有提升且有些變型的設計。然而,整體而言,陳鈞寧認為除了產品規格更新以外,沒有看到太多創新的應用。

不過,屏除電腦展缺乏創新這點,兩家外資分別在台灣廠商中挑出後市有機會表現的個股,巴克萊證券看好包括上市股可成(2474)、台達電(2308)、大立光(3008)、和碩(4938)等;而野村證券則看好在消費PC市占率有機會提高的華碩(2357),以及在雲端業務可望有長線成長的廣達(2382)。

※ 相關報導:

* 談紅色供應鏈崛起 童子賢:光靠國家不會成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3000032-260202

面對各界對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的擔憂,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認為,以政策主導產業,其實每個國家都想,但他也笑稱「如果只是靠國家力量主導就能成功,那金正恩一定比你成功」。他認為,某單一國家政策的因素,並不能決定台灣產業的命運。

* M9力道不足 10月再推新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3000425-260102

宏達電(HTC)今年3月推出的年度旗艦機HTC One (M9),發表以來不受外資法人青睞,並下修今年整體出貨量,董事長王雪紅昨信心喊話表示,今年10月HTC將推出一明星級新機,明年旗艦機將更令市場刮目相看。

債務與戰爭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經濟/Restart or Reset─面對全球經濟成長期望降低的時代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4457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6-04

上周來台訪問的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對當前全球低成長、低通膨及低利率的「三低」現象相當樂觀,認為這只是「暫時性、景氣循環」現象,量化寬鬆(QE)貨幣政策終能「重新啟動(restart)」經濟成長。然而金融海嘯引發的全球經濟大衰退已結束六年,美國實施QE已近五年、日本兩年多,全球經濟不僅仍成長乏力,更瀰漫通貨緊縮陰霾。諸多結構性的負面因素,顯然正在為全球經濟體系的運作模式進行「重新設定(reset)」,全球經濟愈來愈可能進入成長期望降低的時代。

短期來看,美國第1季萎縮0.7%,預估全年僅成長1.8%;日本全年可能零成長,英國也明顯減緩;至於中國大陸,預估僅成長5.3%,遠低於7%的目標,甚至可能出現「硬著陸」,台灣、南韓等其他亞洲國家也都成長減緩。唯一亮點是歐元區,今年將成長1.8%。主要工業國家加上中國大陸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已由3.7%下修到3%。

柏南克認為,經濟成長減弱是「儲蓄遠超過投資」所致,並受到金融海嘯這項特殊因素影響。但以桑默斯為主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成長低落是「持續停滯(secular stagnation)」造成,亦即需求出現「慣性」不足,具有「持續性、結構性」的本質,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低利率也將為期更久。「持續」固然不是「永遠」,但可能是10到15年。

國際貨幣基金(IMF)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半年報,則提出全球「潛在產出成長率(POG)」下降的觀點,強調這將使投資長期疲軟,經濟成長難以持久。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原因都在於人口高齡化,及生產力成長減緩,工資無法明顯上升,導致貧富差距擴大。人口老化及貧富不均,都將壓抑消費及經濟成長。

實質工資不升反降相當普遍。美國目前平均實質工資仍比2009年初低1.2%,英國2009到2014年實質工資年年下降,德國目前實質工資也比2008年低2.4%。肇因包括資本所得(尤其是住宅)增加率一直高於勞動所得,資本財價格下降或功能提升使企業選擇把錢花在機器上,「全球化」也能使富裕國家的勞工需求減少,臨時及派遣性工作增加等。工資成長緩慢,加上勞工擔心工作缺乏保障,引發兩種怪現象。其一,「高收入、卻不算富有(年收入在10萬—25萬美元)」的「亨利族(HENRY)」,都在撙節支出;其二,國際油價重挫雖使各國汽油價格普遍下跌,但這筆「石油紅利」卻尚未被用於消費支出,寧願增加儲蓄或減少債務。

全球人口普遍高齡化,使勞動力萎縮,造成潛在產出下降。另一方面,老年人財富相對較多,但消費卻低。例如美國70到87歲的所謂「沈默世代」,擁有的淨資產在各年齡群中最高;遺憾的是高齡者的支出通常比中年人少,對消費支出及經濟成長發展都不利。基於以上的觀察,我們顯然正在見證一次全球經濟的基本性轉變,而不只是景氣循環性的滑坡。金融海嘯造成的衝擊,只不過是經濟嚴重脆弱且運作不良的先行指標;眼前的經濟問題,其實是在預示一個黯淡時代的起點。傳統的財金政策只有「微調」作用,並不能輕易扭轉此一趨勢,需要做更大的改革才能重振經濟活力。

那麼,究竟該如何因應呢?經濟學大師席勒及史賓塞都建議,既然民間投資不足,政府就應該趁利率低落時,以擴大「資產負債表」的方式增加公共建設支出;但絕不能只是東做一點、西做一點,而是要有靈感、有創意,幹一些具有革命性、能夠提升長期、永續性成長的大事。

全球經濟結構的「重新設定」,人口老化與貧富不均對經濟造成的壓力,台灣同樣也正逐步顯現;民眾與企業界應對此種新形勢有所體認,政府更須抱持宏偉願景來著手規劃。

※ 相關報導:

* 全球經濟成長 OECD下修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44575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大幅下修2015年和2016年的全球成長預測,部分原因是美國經濟「過渡性」的萎縮表現,以及企業和政府減少投資。

OECD在3日的報告中說:「全球成長預料將在2015年和2016年期間增強,但比起危機前的成長仍相對溫和。」

* 三利空來襲 全球債市重摔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44554

全球債市歷經數周平靜後再度重挫,公債殖利率竄升至今年最高,歐債投資人今年獲利悉數回吐,投資人擔心債市恐慌捲土重來。觸發賣壓的因素不僅是經濟改善、希臘問題可能有解,流動性不足也為跌勢推波助瀾。

* 陸外貿嚴峻 沿海大省自救
http://udn.com/news/story/7333/944505

今年1至4月,大陸進出口總值累計較去年同期衰退7.6%,新華社旗下的《經濟參考報》指出,面對嚴峻的外貿形勢,山東、浙江、江蘇、廣東等沿海外貿大省已展開自救行動,緊急部署穩外貿的各項措施。

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四個月,大陸出口僅小幅成長1.6%,進口則大幅衰退17.3%。且今年1至4月,就有三個月的出口是負增長,其中4月出口減少6.4%,為2009年以來同期最差表現。此外,被視作中國外貿晴雨表的廣交會也出現參加人數和成交額雙降的不利跡象。

* 日資報告 「台半導體Q3旺季恐成空」
http://udn.com/news/story/7240/945456

台股今日10點過後忽然跳水,台積電(2330)、聯電(2303)、聯發科(2454)等半導體指標性個股也聯袂下挫,導致大盤終場重挫207.89點。日系外資今日出具的最新報告,也看壞短期半導體後市,表示供應鏈復甦軌道不會是原本預期的V型曲線、而是復甦期拉長的U型曲線,第3季傳統半導體的旺季效應恐悄然無聲。....唯該日資也指出,也並非所有半導體業者都一面倒的悲觀,其中打上蘋果光的業者表現相優於非蘋陣營供應鏈。另外市占持續擴張的廠商,比方在4G晶片有所斬獲的聯發科,以及驅動IC龍頭聯詠(3034),營運態勢也較為樂觀。



◆ 研究:零售商特價 往往就是原價
http://udn.com/news/story/6812/943757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2日電 2015-06-04

消費者很難抗拒商品打折,而零售商也知道這一點。但是「特價」真的是打折後的特別價錢嗎?

非營利「服務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Services)的新研究認為不見得,指出一些知名商店的某些商品永遠在特價,所以所謂的「折扣價」其實就是原價。

該中心總編輯布瑞斯勒(Kevin Brasler)表示,當大部分的時間商店一直對某一商品提供特價時,其實是在誤導消費者。零售商西爾斯(Sears)和柯爾(Kohl`s)幾乎永遠都這麼做,梅西(Macy`s)百貨公司也經常如此。零售商製造打折的假象,來吸引顧客持續上門。

西爾斯和梅西挑戰該中心的研究與結論,他們告訴「國家廣播公司」(NBC)新聞,他們遵守所有法律和規定,努力向顧客提供好價錢。柯爾未回覆請求評論的留言。

研究員從去年6月起,在七家全國連鎖商店百思買(Best Buy)、好市多(Costco)、家得寶(Home Depot)、柯爾、梅西、西爾斯和目標(Target),追蹤六到十種高價商品的價格。

一些商店確實提供特價,也就是某些商品在有限時間內降價。不過布瑞斯勒稱,西爾斯、柯爾和梅西提供他所謂的「假」特價。例如在西爾斯,研究追蹤的九種商品中,有八種幾乎永遠或一直特價,其中兩項商品在研究的44周中,每周都特價。

柯爾則有八項商品在44周調查中,逾半時間在特價,其中四種幾乎永遠或一直在特價。梅西有一種商品老是特價,四種商品則是70%以上的時間都特價。

所以不要看到「特價」的標示就以為撿到便宜,只有在不同時間比較不同商店的價錢,才能確定這個「特價」是否真的划算。

fsj 提到...

羅比尼專欄/揪出流動性不足四大元兇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46909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 2015-06-0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先進經濟體金融市場出現一個矛盾現象。非傳統貨幣政策造成大量過剩流動性,但最近一連串市場震撼卻又顯示,總體經濟流動性已和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扯上關係。

多數先進經濟體的政策利率已接近零、甚至低於零,而貨幣基數(央行創造的貨幣,以現金和高流動性商業銀行準備金為形式)已增加兩、三倍,在美國更比危機前成長四倍。這壓低了短期和長期利率,降低債券市場波動性,並助漲許多資產(包括股票、不動產、固定收益私人和公共部門債券)。

但投資人仍有理由擔心。先是2010年5月的「閃電崩盤」,半小時內美國主要股價指數暴跌近10%。接著是2013年春季的「縮減恐慌」,當時聯準會暗示將結束每月購債,美國長期利率應聲飆高100個基點。然後在2014年10月,美國公債殖利率數分鐘內墜落近40個基點。最近一次市場恐慌發生在上個月,數日內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5個基點暴漲至近80個基點。

這些事件助長投資人恐慌,唯恐市場流動性不足,就連美國股市和美、德公債這類兼具深度與高流動性的市場也不例外。那麼,總體流動性和市場流動性不足並存的現象,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

首先,在股市,高頻交易員用演算法電腦程式追蹤市場趨勢,他們占股市交易量比重已提高。這引發從眾行為,特別是在盤初和尾盤高頻交易最活躍的時段。

第二,固定收益資產(如政府、公司債和新興市場債券)多在流動性較差的店頭市場交易。

第三,固定收益資產不僅流動性較小,數量也隨政府和企業大量發債而暴增,且如今大部分由開放式基金持有,這種基金允許投資人迅速撤資。

第四,危機前,銀行是固定收益工具的造市者,持有大量這類資產,因此提供流動性,有助緩和價格波動。但新監管法規透過要求提高資本的方式,懲罰了這類交易,銀行等金融機構減少造市活動,穩定市場功能隨之減弱。

簡言之,央行創造的總體流動性雖壓低債券殖利率與波動性,卻也導致投資人一窩蜂追逐相同標的(高頻交易使情況惡化)並加碼買進流動性小的債券基金,監管法規趨嚴則限縮了造市活動。

結果,當衝擊來襲,例如聯準會暗示零利率政策提早退場或油價飆漲,股、債價值重估既猛又急。又因眾人都買同樣的資產,卻都想快速抽身,反向從眾行為湧現。由於許多投資套牢在流動性小的基金,而緩和波動的傳統造市商又不見蹤影,賣家被迫賤賣求售。這種總體流動性與市場流動性不足的組合,不啻是定時炸彈。假以時日,央行製造流動性以抑制短期波動的時間愈長,所吹出的股票、債券等資產泡沫就愈大。

隨著更多投資者湧入價值高估、流動性日減的資產,如債券,長期崩潰風險與日俱增。

(作者Nouriel Roubini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 相關報導:

* 全球貨幣競貶 今夏掀新戰火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46997

全球促貶貨幣的競賽今年夏季將進入新階段,分析師正在關注美國聯準會(Fed)將採取什麼對策,來解決美元遠比其他主要貨幣強勢的問題。

....愛德華茲說:「隨著日圓帶領其他亞洲貨幣貶值,加上中國人民幣被迫加入競貶行列,西方世界肯定很快就會擔心陷入通縮。」經濟學家指出,若一國貨幣比其他國家的貨幣強勢,該國可能陷入通縮,因為民眾會偏好購買便宜進口品,不買本國生產的商品。經濟數據顯示,今年全球經濟體的消費者物價上漲速度大多很慢。

愛德華茲說:「美國和歐元區離通縮只有一線之隔,隨著中國被迫加入全球貨幣戰,日圓貶值可能將他們推入通縮。」

* 債市續跌 「完美風暴」將來襲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47000

歐元區通膨展望好轉,加上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淡化債市波動的影響,全球債市4日延續前市跌勢。....德國商銀策略師黎格說,通膨升溫、希臘債務問題、美國經濟復甦和ECB貨幣政策不受市場波動加劇影響,可能使債市陷「完美風暴」。

* 遲還IMF貸款 希臘拚生機?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47648

希臘延遲償付5日到期的一筆IMF貸款,準備將6月到期的四次付款合併在月底時一起支付,這是自1980年代以來,首次有國家延遲支付IMF的借款。

國際貨幣基金(IMF)發言人萊斯以電郵發布的聲明說:「希臘當局已通知IMF,他們打算把6月的四筆到期款項合併在6月30日時一次支付。根據執行理事會1970年代通過的決議,會員國可以要求將同一個月份到期的多筆本金付款合併支付。」

* 地方債置換 再下放5兆元
http://udn.com/news/story/7333/946844

知情人士表示,大陸已經下發第二批1兆元(約新台幣5兆元)地方債置換額度,額度與第一批一樣,並已下發到各個省份;地方債問題可望緩解,有機構認為,接下來可能有第三批下發,債務置換將迫使人行(大陸央行)持續貨幣寬鬆政策。

經濟觀察報報導,截至2013年6月底,審計署審計的地方債務中,2015年需要償還的債務為1.86兆元(約新台幣9.4兆元)。這樣兩次置換額度已經超過2015年需要償還的債務總額。全部地方債總金額約16兆元。

* CPI連5跌 通縮嗎?「還好」
http://udn.com/news/story/7238/947750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受到油料、電費價格較上年同月下跌影響,CPI年增率-0.73%,為連續第五個月下跌,17項重要民生物資則出現兩年半來首次下跌,國內物價溫和穩定。5月外食費年增率為2.02%,是近15個月來最小漲幅。



◆ 學者︰敵我不分 台灣經濟最大危機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86697

自由 2015-06-05

〔記者陳梅英、王孟倫/台北報導〕亞太發展基金會昨舉行「台灣經濟的轉型與自主發展論壇」,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警告,台灣已步上「脫美入中」歧途,加上「敵我不分」,依賴敵對國家(中國)來發展台灣經濟,是最大危機所在;前經濟部長、管理評論發行人黃營杉也說,台灣因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遭中國阻礙,經貿過度依賴中國,已深陷中國「口袋戰略」困境。

王塗發指出,台灣在一九八○年代採出口擴張策略,當時對美出口依存度曾超過四十%,甚至接近五十%,締造台灣經濟奇蹟;但一九九○年代開放對中國投資後,對美出口依存度逐漸降到十%,對中國反達四十%,台灣步上「脫美入中」歧途。

中國運用台灣技術人才 打擊台灣

他分析,台灣會走到這困境,主要是社會上存在五大迷思,包括自由化、全球化、政經分離、敵我不分及降低成本;最嚴重是敵我不分,與一天到晚要把你吃掉的國家談兩岸搭橋、垂直分工及合作賺全世界的錢,結果中國用台灣經驗、技術、人才與資金反過來打擊台灣。王塗發強調,台灣要經濟轉型、自主,首要之務就是破除這五大迷思。

黃營杉也指出,台灣在國際經貿關係方面已陷入中國「口袋戰略」困局,因為台灣簽署FTA遭中國阻礙,而中國又開大門、吸引台商,就是要讓台灣失去經濟自主性。

他直言,「小國經濟依賴大國,這種依存關係,終究是大國享其福,小國受其苦!」黃營杉示警,中國國務院公布「中國製造二○二五」規劃,要提高自有技術能力、在地化生產,目標在二○二五年成為製造業強國,中國逐漸取消對外商優惠,扶植中國在地企業,台商將面臨逐漸被淘汰的威脅。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相關報導:

* 中國科技富豪︰半導體股已陷嚴重泡沫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86711

彭博報導,透過併購半導體公司而致富的中國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中國半導體業在估值飆升後,已陷入「嚴重泡沫」狀態。

....過去一年中國股市大漲,漲幅居世界之冠,市值增加6.4兆美元,中國上市晶片業者的股價也暴漲近2倍。約80%的中國半導體業者上年度的獲利不到5000萬美元,近半業者的本益比超過100倍。

趙偉國表示:「我們認為值得收購的公司不太多,多數晶片製造商幾乎沒在賺錢。」

fsj 提到...

大陸移民 義大利偷匯1580億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49565

聯合晚報 美聯社佛羅倫斯5日電 2015-06-06

義大利經濟衰退,但中國城欣欣向榮,中國移民大買咖啡店、不動產,財力卻未反映在繳稅紀錄,那他們賺的錢到哪裡去了?

義國金融警察調查四年發現,他們利用匯款服務將販賣仿冒品、賣淫、剝削勞工和逃稅的45億歐元(約台幣1580億元)以上所得,從義大利偷匯到中國。

近半款項經過中國最大國營銀行之一中國銀行,後者經手匯款獲得逾75.8萬美元佣金。但是,尋求西方協助追捕在逃貪官的北京,卻不與義大利調查單位合作。

這些錢一旦離開義大利,就消失在中國的「法律防火牆」之後。

檢方稱,負責匯寄45億歐元到中國的匯款中心Money2Money,是由移民到義國的一個華人家庭擁有,這些錢可能來自歐洲各國,特別是有大批華人移民的法國和西班牙。

在拆成小額以免引起注意的150多萬筆匯款中,有很多是為了逃避在義國納稅。數十個小企業主,包括利用低薪非法移民員工的許多成衣廠老闆,匯了數十萬美元,雖然申報的收入只有幾萬美元或更少。

美聯社追查到一些失蹤款項,是匯到溫州市政府控制的投資集團擁有的進出口公司「溫州市糧油食品對外貿易公司」。該公司一再被控出口仿冒品到國外,包括美國。運動用品公司Converse去年在紐約對溫州市糧油食品提出訴訟,指控該公司出口八千多雙仿冒球鞋等產品到美國。

※ 相關報導:

* 大陸房市 步入「慢牛市」
http://udn.com/news/story/7333/949101

一份最新的房市研究報告顯示,2015至2016年度去庫存壓力最大的城市是呼和浩特,壓力最小的是廈門。專家認為,今年下半年大陸房市將逐漸步入「慢牛市」。

* 貨幣戰升溫 外銀喊放空台幣
http://udn.com/news/story/7239/949150

外商銀行建議做空新台幣的呼聲漸強,台灣讓本國幣貶值之役贏得一批新盟友,北亞貨幣戰可能隨之升溫。

....為捍衛出口競爭力,台灣中央銀行上周加緊干預匯市、抑升幣值。台灣央行常在匯市收盤前摜壓匯價,但5月28日罕見地在匯市午休前一刻出手。干預力道增強,已使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從5月22日盤中高點30.394回貶2.2%,貶到31.062。

上季在彭博評比新台幣走勢預測準確度排名第一的澳盛外匯分析師吳昆(音譯)說:「新台幣與其他亞洲貨幣的走勢似乎分歧太大。隨台股熱潮消退,我們預期新台幣將開始走軟,跟貶其他亞幣。」



◆ 旺報觀點-陸科研躍進 台自我感覺良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6000991-260303

旺報 2015年06月06日 陳曼儂

兩岸產業競合是近來的熱門議題,但台灣過去以技術優勢、國際接軌等兩岸領先的身分進行合作,但大陸市場並非台灣一家獨享,在歐美等先進技術和生產線加持下,大陸的科研能力跨代躍進,也讓台灣產業飽受競爭壓力,特別是從資通訊到醫藥等新興產業,台灣競爭力流失,也讓兩岸產合找不到利基點,邊緣化危機已鋪天蓋地而來。

以醫藥合作來說,台灣業者認為自己有好的萃取技術,在製藥上小有優勢,但大陸更多的是以大量研究人員投入的小型藥廠,在單一技術領域上非常專精,藥品這種特殊產業,都是十幾年的默默耕耘,等產品問世後,再追就來不及了。

而大型科研設備,大陸官方投資不手軟。以新竹的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來說,設備雖還不輸人,但大陸有北京、合肥、上海三地同時進行,還有大陸上百座高級科研機構與學術單位,各種研究像是萬箭齊發,台灣千萬不能陶醉於當前的科技領先,否則光是兩岸競爭,就已是溫水煮青蛙、大難臨頭還不自覺。



◆ 房地合一稅明年上路 房市5大趨勢來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6000024-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6月06日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台灣半世紀以來最大的不動產稅制改革房地合一稅,將在2016年元旦正式上路,此舉也宣告,長達13年的房市大多頭時代終結。不過,下半年壓抑許久的遞延性買盤可望回流;另贈與節稅潮、搶短獲利了結換手潮、投機客解套潮等五大趨勢,將讓房市出現洗牌。

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魏嘉銘、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高力國際董事李日寶分析,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實施後,今後房市將出現五大趨勢。

首先,房市13年大多頭宣告終結。王應傑表示,過去賺到暴利的投資客,財政部統統課不到稅,但此時,最後一隻老鼠接到最後一棒後,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明年上路,代表低稅時代終結,短線投機客將絕跡。取而代之的是高稅時代來臨。

其次,下半年遞延性買盤可望回流,自住客重返主流地位。何世昌表示,不少代銷公司希望房市長痛不如短痛,在房地合一稅底定後,已備妥銀彈打廣告,針對自住客提出促銷方案,希望催出遞延、觀望一年多的買盤。市場預期,享有較低稅基的新成屋,可望比明年後完工交屋、必須適用新稅制的預售屋受歡迎。

魏嘉銘也預期,接下來有意獲利了結的換手潮也將出現,尤其是搶短獲利的預售屋買家,因為若2016年才交屋、脫手,得適用45%高稅率,否則持有2~6年再脫手也得繳20%~35%稅率;尤其座落在北市較高路段率的高級住宅,交屋後還要面臨高額房屋稅,所以不排除2015年底前會有一波解約、轉手潮,提前套現出場。也因此,房價資訊會比較混亂。

據瞭解,由香港境外公司持有的台北市慶城街、敦化北路附近的某豪宅,原本開價9.3億元求售,但在昨天實價課稅立法通過前,讓價到5.3億元、轉手給另一家外商公司。這個案例表面上看來似乎是賣方急著賠售,實際上與前次取得成本相比還是享有不動產增值利益;但房價資訊將會因不同角度,而有不同解讀。

此外,建商大老闆最近也紛紛議論,年底或明年即將完工的預售屋,已有承購戶依預售當初的承購價格「平盤」轉手的求售潮,一來想避開交屋後的高額房屋稅,二來想避開明年實施的房地合一稅,也因此,會造成市場價格比過去混亂。

第四,年底前贈與、節稅潮一定會出籠。李日寶表示,2014年贈與移轉棟數創下5.5萬棟的歷史新高,未來若是房地合一上路,由於舊制可享有依房屋評定價值辦理贈與,因此預期年底前將有一波贈與節稅潮。

另外一個趨勢是,業者直指房地合一稅上路後,最「爽」的應該是想搶短獲利的投資客,房地合一稅反而是獲得「大赦」的解套管道,因為明年賣反而稅更輕。

王應傑分析,例如現在進場買1棟1,800萬的房子,明年5月以2,000萬元賣出,若依現行奢侈稅,要繳15%、約300萬元的奢侈稅;但依新制房地合一稅只依增值獲利的200萬元、課45%的稅,也就是85.5萬,因此反而是搶短投機客的一大利多,簡直是投機客的「大赦」條款。

fsj 提到...

美抑金磚5國 聯手台歐耍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7000675-260309

旺報 2015年06月07日 記者晏明強/台北報導

為抑制以中國為首的金磚5國,在世界經濟版圖中日益擴大的影響力,美國也私下結合歐盟、墨西哥、奧地利等盟國成立專門組織意圖對抗,根據《維基解密》近日公開的17份機密文件顯示,早在2013年美國就與相關國家,悄悄啟動有關《服務貿易協定》(TISA)的談判,而且這些談判都是背著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及南非等金磚國家祕密進行的。《維基解密》指出,美國顯然希望將金磚5國排除在全球經濟協議之外。

這次由《維基解密》洩露的機密文件,除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外,就以《服務貿易協定》的資訊最多。目前正與美國進行談判的國家包括歐盟和以色列等23國,台灣赫然在列。一旦相關談判完成生效,金磚5國才剛起步的服務貿易發展及出口,也勢將遭到限制,難以與美歐等國競爭。

5國反制 設開發銀行

對於美國的動作,以中國為首的金磚5國顯然也進行了反制,2014年7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第6次峰會,5國領導人同意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基金」兩項新的金融機制。其中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將募集1000億美元,總部將設於上海,銀行主席由5國輪流擔任,「應急儲備基金」籌募金額也是1000億美元,可向陷入經濟危機的開發中國家,提供穩定經濟情勢的援助。

國際輿論認為,這是二戰以來首次由新興國家發起建立的大型國際金融機構,在政治上將可展現金磚國家的實力,也表明不必再依賴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所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提供援助。

另外在美國全力推動的TPP上,涉及電信和農產品貿易的部分,至今仍然高度保密,但這次《維基解密》也將相關文件披露。對此《維基解密》的創辦人亞桑傑表示,「沒有什麼機密,也不需要什麼道歉,讓我們一勞永逸地開闢通向TPP的道路」。

透過全球性協議施壓

《維基解密》指出,原本這些機密文件,只有相關國家的談判代表和跨國公司代表才能接觸到,而被披露的文件也顯示,美國正試圖藉助歐洲夥伴向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國家施壓,並透過全球性的協議,將日益崛起的金磚國家排除在外,抗衡這些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 相關報導:

* 赤字惡化、債務累積 芬蘭頂級信用評等不保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51020

就在芬蘭不斷努力,試圖擺脫2012年持續至今的經濟衰退之際,穆迪信評機構卻調降芬蘭的頂級信用評等。



◆ 波特與柏南克的驚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7000208-260209

工商時報 2015年06月07日 于國欽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此話有所得重分配的思想,指為政者應該要讓富人的餘裕,移轉到窮人的身上。

■實質所得係名目所得除以物價指數(CPI),由於物價長期走高,經此一除,實質所得會低於名目所得,例如102年名目所得42萬元,回到89年僅36.7萬元,若回到82年更僅31.7萬元。

去年十月競爭力大師波特來台,聽聞台灣民眾薪資停滯,直呼百思不解,無巧不巧,日前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訪台被詢及台灣實質薪資倒退一事,也表示很驚訝。

波特認為台灣世界競爭力排名第18,但所得排名僅第60名,何以競爭力未帶動成薪資成長,這是讓他百思不解的地方。而柏南克認為台灣經濟成長率比人口成長率來得高,實質薪資多少都該有些成長才是,何以實質薪資會退到十五年前的水準,這讓他感到非常驚訝。

所得分配出現嚴重問題

全世界大概沒有一個國家經濟持續成長,而薪資卻處於倒退狀態,會出現這個情況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所得分配出了嚴重的問題,以致多數民眾難以分享成長的果實。

我們觀察國民所得統計可以發現,每年創造出來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二十年前有51.2%分配到受僱者身上,但二十年後的今天這個比率已降至44.6%,而分配到富人的比率卻逐年升高,這個數據大概就可以解釋何以多數民眾所得會倒退的原因。

何以所得分配會出現這個奇怪的現象?原因也很簡單,我們只要看賦稅負擔率二十年來的變化即可明白,我們的賦稅負擔率在民國82年時還高達18.3%,隨後在政府減稅下,一路下滑,如今已降至12.0%,享受到最多減稅好處的自然是富人,如此富者愈富,所得分配日趨不均,就一點也不令人訝異了。

若要再往下問,何以企業有盈餘而薪資不成長,會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例如有人說這是全球化的結果、還有人說這是因為近年新增數十萬就業機會都落在薪資較低的行業上,也有人說這是要素價格均等化的結果(兩岸所得會漸趨一致)等等,但老實講,這都不是根本原因,世界上和大陸經貿往來密切的國家,有哪個國家的薪資會被均等化到這個地步?大概只有台灣。

台灣薪資倒退的根本原因在於政府稅制、企業文化及僱主的心態,這些因素交互影響,行之久矣,於是就慢慢被合理化,最後才會出現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率驟降至44.6%,薪資倒退的現象。

過去一年多數報導都關注台灣實質薪資倒退一事,好像我們名目薪資還有成長的樣子,事實上,十多年來我們連名目所得都是倒退的。我們查考歷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的資料會發現,二十年來台灣所得收入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在82~89年期間是成長的,由37.6萬元升至42.7萬元,但隨後即停滯不前,到102年仍僅42.0萬元,這是名目所得而非實質所得,若以物價指數平減為實質所得,那麼其倒退的情況就更嚴重了。

高學歷者所得 持續下滑

我們再進一步觀察研究所學歷、大學學歷者這二十年來的所得變化,也會發現所得在89年達到高峰後,即每況愈下,研究所學歷者自85.1萬元降至102年的83.5萬元,大學學歷者更由67.1萬元劇降至48.5萬元。

波特與柏南克的驚訝,說明所得倒退是一個不合理的現象,若執政者不發自真誠正視這個問題,台灣社會未來的變化,還會讓人更驚訝。

※ 相關報導:

* 揮別超時工作文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7000198-260209

....超時工作、放棄有薪假,以及下班後與同事喝酒,已是日本職場文化慣例。外界將日本出生率低和人口加速萎縮等社會問題,歸咎於超長工時,讓年輕人沒有時間組成家庭,同時造成員工壓力過大,甚至是過勞死。

....嚴苛的職場文化或許造就日本經濟強權,安倍的新政策也凸顯日本經濟泡沬破滅後,員工對公司忠誠不貳的信念逐漸動搖,特別是年輕一輩的員工,不再將終身雇用制視為人生保障。

....在安倍致力改革勞動市場的同時,日本企業亦相繼走出傳統,努力營造和全球企業相仿的工作環境。伊藤忠商事(Itochu)打算將上下班時間皆提前,好吸引自我意識較高的職場新鮮人加入,印表機製造商理光(Ricoh)明定員工晚上8點以後不得加班。

* 美國年輕人購屋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7000188-260209

....儘管美國房市緩步復甦,但由於房價漲得過快,加上釋出的房屋有限,導致許多美國首購族被迫打消今年買房的夢想。

這些年輕首購族,本來就已背負沉重學貸,加上儲蓄銳減讓他們申請房貸的能力受限。除非他們的收入開始大幅增加,否則這些年輕人將被迫延後他們的購屋夢想,這也勢必對美國房市復甦與經濟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 Google行動支付 賺不到交易費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50580

經濟日報 編譯劉品佳/綜合外電 2015-06-07

Google才剛推出行動支付服務,卻因信用卡業者更新服務,賺不到任何交易手續費,銀行業者未來也可能要求蘋果(Apple)減收甚至取消手續費。

Google5月底公開行動支付服務Android Pay,要和蘋果的Apple Pay相抗衡。但威士(Visa)和萬事達卡(MasterCard)在Google宣布新服務當天,也推出新的憑證化(tokenization)服務,推動卡片安全標準化且免費使用,等於讓Google嚐不到蘋果已吃到的交易費甜頭。

蘋果去年推出Apple Pay時,數百家金融業者惟恐失去競爭優勢,紛紛搶著合作。知情人士透露,大型銀行和其他發卡銀行同意讓蘋果在每筆信用卡交易中,抽取消費金額0.15%的交易費;轉帳卡(debit card)每筆收0.005美元。

但在發卡組織威士和萬事達卡把憑證標準化並免費使用後 ,知情人士指出,Google的行動支付將無法向發卡銀行收取交易費。憑證化服務以一組不重複序號代替持卡人資料,來驗證客戶的身分,商家不會取得實際卡片的資料,降低循此管道線上遭竊的可能性。

知情人士透露,Google原已和數家大型銀行談判,希望能達成和蘋果一樣的協議,新規定上路對Google不啻為一項打擊。但長遠來看,新規定帶來的衝擊也許沒有眼前看來的嚴重。不用收費,反而會有更多發卡銀行願意加入Android Pay。萬事達卡主管麥克羅林(Ed McLaughlin)表示,標準化措施有助於行動支付產業成長。

新規定也可能影響蘋果原與銀行取得的協議。發卡銀行寄望這項措施能讓蘋果降低抽取的交易費,一些銀行高層對於分享手續費感到不滿,可能以Google的零交易費的作法說服蘋果修改現行協議。蘋果則拒絕評論新措施將帶來的影響。

fsj 提到...

追求CP值!千禧世代引領新消費風潮
http://udn.com/news/story/7270/952254

聯合報 記者江佩君、吳雨潔/台北報導 2015-06-08

千禧世代的消費力逐漸成為市場主力,他們的喜好將造成市場大洗牌。百貨業者指出,消費者的生活形態正在改變,全民運動風氣盛行、追求休閒育樂與美食享樂主義,造就運動休閒、餐飲、複合型專賣店穩定有二位數成長,成為業界都在積極搶攻的領域。

消費喜好正在轉移,據高盛集團報告,千禧世代消費者偏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品牌。過去位居百貨主力業種的精品、美妝、服飾等業種,今年表現疲弱,高價商品買氣出不來,取而代之的是生活風格、個性化消費成主流。運動、餐飲、複合型業態成為崛起新勢力,百貨也因應時代做出改變,改裝調整以此為重點。

看好新世代重視健康的消費趨勢,運動品牌結合社群媒體,走進消費者的生活。例如adidas曾打造女子運動社團「adigirls美力訓練營」,提供Dance、Yoga、Boxing等多種免費課程,並透過社群網站,吸引更多人參與。New Balance引進「Girls Night Out」活動,提倡運動不只為健康,更挑戰自我。Nike日前舉辦N+TC Tour TPE,也舉辦路跑活動等。

今年上半年,超乎百貨業者預期的冷清,舉凡高單價的精品、珠寶、家用家電業績皆負成長。新光三越販促部協理周寶文指出,國內外旅遊正夯,加上日元、歐元大幅走貶,尤其國人赴日旅遊人數已連續數月創下新高,消費者也許覺得花三萬元去日本旅遊,當中得到的樂趣與精神滿足,比買一個精品包值得。

此外,龐大的中產階級是百貨消費力的主力支撐,但整體環境受到經濟成長率下修、民眾對未來不確定感增加影響,都對消費行為產生了顧慮,導致消費型態轉移,以名品服飾來說,上班族一路從奢侈品轉移至輕奢,現在過渡到追求CP值的平價時尚。

市場需求也使國際各平價時尚品牌,陸續在台灣開店。今年初開在微風松高的H&M,開幕當天吸引千人排隊,首日創下千萬業績。台北101去年開幕的韓國品牌TEENIE WEENIE及WHO.A.U,也為該樓層帶進年輕客層、業績成長。美國平價時尚品牌Forever 21將於本周在Att 4 fun開幕,韓國SPAO及MIXXO,也將在七月於微風忠孝二館插旗等,都可見消費趨勢的轉移。

※ 相關報導:

* 陸電商生鮮新戰場 四強爭霸
http://udn.com/news/story/7333/954363

大陸電商競爭再起,這次戰場是生鮮產品,以網路流量來看,京東、亞馬遜中國、阿里、1號店這四家電商平台,已成為四強爭霸的格局。

住在廣州白雲區的台幹陳巧陵,已很習慣透過網路,訂購一周所需的蔬果,「我們那個小區只有便利商店沒有菜市場,加上我下班時間已經很晚,所以都是透過網路訂菜。」

根據大陸「2014-2015年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3年大陸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人民幣130億元,年增221%;2014年為260億元(約新台幣1,300億元),年增長100%;以這樣的倍數增長來看,未來五年將達到千億級別的市場規模。

* 台灣生鮮市場重食安 產地直送
http://udn.com/news/story/7333/954354

相較大陸生鮮電商大部分以水果為主,台灣的生鮮電商則是從食品安全或是為農業發聲為出發點,品類除了蔬果,也有水產、肉類,產品呈現多元化。

台灣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流通物流組組長林原慶分析,台灣的生鮮電商產品如此多元化,關鍵點就在於台灣的冷鏈物流和儲存保鮮技術相當成熟。

林原慶舉例,台灣許多生鮮電商的產品,是從原產地直接運送,不需要倉儲理貨中心作為後盾。過程是消費者從網路下單,再由網路平台業者統籌訂購數量,把訂單傳真給農漁民,再由農漁民透過宅急便或宅配通的方式直接出貨。



◆ 陳冲專欄-羅賓漢的迷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9000109-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6月09日 總統府資政、東吳法商講座教授 陳冲

媒體報導施明德宣布參選2016,矢言要做羅賓漢總統。施不愧闖蕩政治圈多年,擅用簡單語言,表達複雜的理念。

羅賓漢雖是傳說中的人物,但與台灣的廖添丁、美國的Jesse James相同,都是劫富濟貧的代表,也多少滿足了想分享富人資財而又憚於自取的微妙心理,從而在世界各地造就不少實際或虛構英雄式的outlaw(在此可暫譯為俠盜)。

在現代政府制度中,請有能力負擔者多協助財務能力較弱者,稱為財政移轉收支,之所以被一些人簡化為劫富濟貧,因為劫富濟貧在語意中,已暗示富之不義、貧之可憫,易於取得多數人的認同;而且這種簡易式的財富重分配,在貧富不均言論充斥的時代,也最受歡迎,對選票爭取也較有利。因為The best-off are small in number(有錢人是少數),所以在討論某些議題時,例如:房屋稅或房地合一稅,主事者常說明只有少數的2%受影響云云,也是在爭取一種另類的部落認同感。

二十世紀初一位重要的經濟學家Arthur Pigou(庇固)曾為羅賓漢行事風格提出經濟學理基礎:「相對富有者」移轉資源予「相對貧窮者」可促進經濟發展。因為錢留在富人手中只會儲蓄(或投資),但到窮人手中會馬上消費,從而促使經濟成長,至於富人雖然因此多繳稅費,但會自行調整,尚不致於就此減少消費。

庇固在其1920年「福利經濟學」一書所提出的理論,植根於所謂貨幣邊際效用,1百元對富人言並不起眼,但對窮人言,邊際效用極大,所以「移轉」(Transfer),只是犧牲相對微弱的「富人」欲望,卻滿足相對強烈的「窮人」欲望,故能增加滿足(欲望)的總量,提升經濟成長。

庇固的說法,經許多學者以大規模的調查與數據予以驗證,有的支持,也有不同的發現。但在不同的研究中,學者也察覺貧富的區分或界定不是易事。

尤其Kaplan及Weider追蹤5000戶美國家庭在1999年至2011年,對突然增加收入(windfall)的行為模式時,發現富有者(或應說流動資產較多者)只消費其中13%;至於那些「勉強糊口者」(hand-to-mouth)家庭,則平均消費25%,但令人驚訝的是所謂富有卻現金不足的家庭─擁有非流動資產(例如:房屋、年金帳戶、養老保單),但欠缺現金流量─反應最為強烈,消費超過3成。

這項發現,也印證在英國由Cloyne及Surico的調查,對稅捐增減最敏感者,為擁有較多但非流動資產(large but illiquid assets)者,簡單言之,就是有財產但缺現金的人。對這些表面富人課稅移轉給其他人,反而會造成消費的衰退,不利經濟發展。

立法院甫於上周通過房地合一稅的修正案,買賣房地經合理估算,如確有資本利得,而所得者也確有現金流入,對其課徵所得稅,自屬合理,修正案中也呼應本人建議依房地持有期間長短,賦予不同稅率,理當予以支持。

不過5月開徵的新房屋稅(尤其在台北市),不僅不符國際人權公約(居住人權)、違反母法(房屋稅條例扣除地價的原則),而且忽略近百年來的研究結果,對坐擁非流動資產而cash inflow未必充分者課徵(輕重不論),將會影響消費乃至經濟發展。這也是本人一再建議修改房屋稅條例,對僅有一戶的自住住宅或老人自住宅予以降稅或免稅的原因。

最後對那些只在意選票的人,美國耶魯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年逾65歲的美國人對財富重分配的支持度降低,即便是當年年輕時曾大力鼓吹重分配的人亦同。我的意思倒不是要取悅或避免激怒某些年齡層的人,而是一切應回歸學理法理,不要只會選舉算計。

※ 相關報導:

* 我5月出口減3.8% 本月不妙
http://udn.com/news/story/7238/954298

5月出口一如預期仍陷疲弱,單月出口256.3億美元,年減3.8%。財政部指出,若非統計工作天數增加,出口衰退幅度將擴大為7.7%,出口情勢未見改善。

財政部說,下半年的出口能否有起色,取決於國際油價與全球景氣的走勢,依照主計總處預估,第4季旺季來臨時,出口年增率可望由負轉正。不過,在此之前,包括6月在內,恐怕仍以衰退機率較高,第2季出口負成長已成定局。

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出口衰退關鍵是油價下跌,進口原油價格低,國內出口產品的價格就會跟著變低,出口「值」也會偏低,不過,出口的「量」其實並沒有減少。

* 陸連三降 GDP增幅將跌破7%
http://udn.com/news/story/7333/954301

大陸海關總署昨(8)日公布大陸5月進出口數據,其中進口量大幅萎縮,貿易順差擴大,出口也是負成長,反映海外需求仍然偏弱,而大陸內需市場也遲遲不見改善。大陸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跌破7%的機率大幅增加。

* 名家觀點/日圓醞釀的貨幣戰爭
http://udn.com/news/story/7239/952180

....觀察日圓長期出現加速重貶原因有二,首先,主要受到美國聯準會今年內升息預期,國際美元展現全面強勢的氣魄,美日兩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差距,啟動日圓加速貶值的號角;另外,備受質疑的安倍經濟學並未產生正面效用,日本近日重新陷入通縮壓力之中,進一步推升再量化寬鬆的預期下,日圓的貶值壓力更顯明確。

日圓貶勢劇烈,亞洲各國央行莫不繃緊神經,深怕引發亞洲貨幣競貶效應的金融市場風險升高。在國際間日圓是亞洲最重要的國際流通貨幣之一,日圓一打噴嚏就觸動各國貨幣的敏感神經。然而此次日圓貶勢雖讓亞洲各國密切關注,並未牽動亞洲貨幣貶值的實質連鎖效應....

fsj 提到...

政局不穩 土耳其面臨「完美風暴」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56828

聯合報 編譯湯淑君/報導 2015-06-10

土耳其在國會大選後政局不穩,貨幣里拉跌到空前最低點,外債沉重的經濟備受威脅,很可能成為這波逐漸形成的新興市場風暴中第一個倒下的骨牌。

土耳其總統厄多岡所屬的正義發展黨(AKP)在七日的國會選舉中挫敗,痛失十年來享有的過半數地位,政局陷入混沌。土耳其里拉匯價應聲重挫百分之五,自二○○八年以來已貶值百分之六十。

土耳其企業至今仍背負過往大肆舉債留下的巨額強勢貨幣債務,處境堪虞。

資本經濟學公司席林說:「『完美風暴』逐漸形成。

在新興市場,即使總體經濟基本面差,只要政治情勢穩定,還是能躲過一劫;但若政治情勢惡劣,就不再能混過關了。」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顯示,土耳其的外債淨額已達到四千三百億美元。單是土國銀行未來一年就必須展延逾九百五十億美元外債,但隨著美國聯準會即將升息,全球金融體系面臨一波緊縮,此刻土國銀行要為現有債務再融資的壓力甚大。

一位避險基金專家說:「這對土耳其是嚴峻時刻,恐怕信貸緊縮將至。」他指出,土耳其多年來經常帳逆差龐大,如今似正失控,靠貨幣貶值不能脫困,反而會使美元債務更難償清。

高盛指出,土耳其今年的外部資金需求毛額已升高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廿六,是新興市場中第二糟,僅次於馬來西亞,可能引發資金外逃。目前土國央行的外匯存底水位僅三百五十億美元,只能支應兩個月的進口;外債對外匯存底比率達十二倍,比外債也偏高的巴西、印尼和南非還高出一倍。

土國央行設法藉干預匯市穩定匯率,但分析師認為這是徒勞無功,除非大幅提高利率,但升息又怕引發經濟衰退。

※ 相關報導:

* 債務問題倒數 希臘鬆口願改革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56835

希臘債務問題進入最後攤牌時刻,總理齊普拉斯十日將與德、法領導人會面討論,德國總理梅克爾警告希臘已沒多少時間;希臘政府表示,希望十日的會面能與國際債權人達成協議,並稱願意妥協。

* 希臘點名西、義…命運共同體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56806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9日警告,如果希臘與債權機構未能達成紓困協議,使希臘免於倒債,西班牙或義大利也可能慘遭相同的命運,這將是歐元區「終結的開始」。這是他首次直接點名西班牙及義大利,企圖把這些困難國家也拖下水。

* 印尼違約風險飆 股市嚇跌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56803

隨著印尼盾貶值和通膨加速升高資金外流風險,印尼主權債券的違約保險成本飆升至五個月來高點,印尼股市大跌。

在5月25日到6月8日的兩周內,印尼公債的5年期信用違約交換(CDS)飆升19個基點至180,升幅和馬來西亞並列亞洲國家最大;公債殖利率也已升到15個月來高點。



◆ 陸廠竄起 台廠面臨人財兩失
http://udn.com/news/story/7240/956723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2015-06-10

宏達電、宏碁兩大台灣消費性電子品牌昨(9)日股價雙雙破底,凸顯台灣品牌廠面對國際市場競爭經營不易的難題。

尤其近年中國電子業快速崛起,在國際市場攻城略地,資本市場相對吸金,對人才也有磁吸效果,使得台灣品牌廠面臨「人財兩失」窘境,自然不易受市場資金青睞。

以個人電腦產業來說,聯想先是有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為基礎,逐日壯大後,併購了IBM個人電腦部門,之後更買下摩托羅拉手機部門,在「大者恆大」的市場中,取得優勢。

擠進全球前十大的好處,是吸引市場資金投入,尤其中國近年股市本益比動輒數十倍,中國品牌廠股價扶搖直上,更容易在市場募資,讓手中的「銀彈」更充裕,進行併購,持續擴張勢力。

相較之下,台股「水淺無大魚」,市場資金動能不濟,宏達電、宏碁股價同步破底,不僅讓股東蒙受損失,更重要的是業者想要爭取資本市場資金、補充「銀彈」的空間也更小,更難與其他國際品牌對抗。

除了吸金度大降,科技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宏達電現在股價跌到7字頭,未來展望不明,不要說吸引新的人才,連現有的人才都可能面臨流失。

尤其中國許多新創公司,不管是智慧手機或物聯網,都需要有手機開發經驗的研發人才,宏達電的研發團隊就是最現成的人才庫,一旦人才大量流失,將是台灣品牌廠的最痛。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張忠謀看「紅潮」 喊台廠免驚
http://udn.com/news/story/7240/956770

....張忠謀舉兩岸過去十年半導體發展做比較。他說,過去十年,中國半導體產業和台灣的距離,「不但沒減少還拉大」,顯見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進步速度遠比大陸快。他強調,台積電是和世界競爭,堅持技術要跑的比別人快,所以這幾年市占率年年提升。

金屬機殼龍頭可成董事長洪水樹認為,金屬機殼產業競爭雖然激烈,但經營門檻高,台廠仍具優勢,不怕陸企競爭,不過,中國大陸企業的確得到政府的支持大於台資企業,政府要想辦法。

洪水樹表示,資訊產業面對來自全球對手的競爭,大陸近幾年成長快,陸續打入供應鏈,大陸企業得到政府的支持大於台資企業,加上大陸股市近年在資金簇擁下飆漲、本益比達70多倍,遠高於台股,讓台灣企業陷入更不利的狀態。

* 中國公布 去年平均工資近25萬 網民酸︰和馬雲平均 年薪破億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88111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二○一四年全國平均工資為人民幣四萬九九六九元(以下幣值同,約新台幣廿四.九萬元),引發中國網民議論紛紛,有網民酸「若我跟馬雲平均就上億了」、「數據中的腐敗」;甚至有公務員貼文嘆,「全年收入僅三萬(約新台幣十五萬元),我是拖了全中國的『後腿』」。

....還有中國網民酸說,「把我和馬雲的錢平均一下,我工資就破億了」;一名科級偵查員更貼文嘆「我讓國家丟臉了!月工資僅二千五百元,全年收入三萬元,拖了全民的後腿,相比在同一單位的警察,他們沒有付科工資,更更拖了後腿;而相比同一縣工作其他單位的公務員,他們沒有警銜津貼,更更更拖了後腿」。



◆ 行動支付共用平台 最快年底上路
http://udn.com/news/story/9/960104

聯合報 記者楊筱筠╱即時報導 2015-06-10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10日宣布,邀集國內35家金融機構等公司開會後,決定啟動「HCE及Tokenization行動支付共用平台」建置計畫,最快今年底上路。

平台建置完成後,國內個別金融機構與行動支付生態成員間的溝通將更緊密,可助相關產業拓展行動商務。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表示,近期邀集國內結算機構及35家金融機構,召開「HCE、Tokenization行動支付」法規、業務及技術等工作小組聯席會議,決議啟動「HCE及Tokenization行動支付共用平台」建置計畫,預計於今年底前完成首階段系統開發及相關法規研議,配合銀行業務申辦進度辦理系統上線。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表示,所謂Tokenization是由雲端平台編發虛擬卡號(Token),並將Token及其金鑰儲存於手機內建晶片,交易時透過手機模擬成信用卡,發卡銀行進行交易授權時須驗證Token之正確性與有效性,並還原回實際卡號。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表示,這項平台建置計畫是運用現有PSP TSM平台架構,擴建「HCE及 Tokenization行動支付」服務,優點包括大幅減輕銀行系統介接成本,也可以依照客戶需要規劃提供不同類型的行動支付產品。

此外,相關交易機制比照現行信用卡服務,各金融支付體系成員間的角色與權益均不改變,銀行參與服務將更簡便快速,可加速國內「行動支付」服務推展,提升整體競爭力。

國內有許多金融機構參加行動支付,其中與台灣行動支付合作的18家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受理民眾申辦行動支付服務,包括合作金庫、一銀、華南、上海商銀、國泰世華、台新銀、大眾銀等等。

行動支付是行動商務發展的主要關鍵因素之一,商機可期,近期VISA、MasterCard等國際卡組織積極推展HCE等雲端行動服務。

fsj 提到...

零利率猛藥 專家批副作用大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62023

經濟日報 編譯林文彬/路透倫敦10日電 2015-06-11

一群具影響力的銀行家、監管機關和經濟學家不約而同表示,零利率政策已失去效果,他們對資產泡沫化和財富不均感到憂心。

隨著美國和英國即將升息,市場普遍認為,央行貸款利率接近零、印鈔票和收購債券的非傳統政策,如今弊大於利。即使支持這類政策的人也認為,這些藥已差不多完全發揮藥效,現在只是在製造麻煩。

一名英國銀行業高階主管說:「維持利率在低水準這麼久是錯的,因為這助長自滿,且導致社會不平等。推出量化寬鬆(QE)是對的,但零利率讓我覺得不舒服。」

這番話呼應許多央行和監管界人士的看法,他們擔心以達成通膨目標為使命的央行太機械化,只因為油價下跌引發通縮恐慌,就延長超低利率的政策。

市場對QE推升金融資產價格也感到不安。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固定收益投資長博爾斯(Andrew Balls)說:「如果要穩定市場且對嚴重的總體風險感到憂心,QE效果很好,但如果要微調經濟成長和通膨,證據顯示QE是效果很糟的工具。」

許多人擔心寬鬆貨幣政策推升股票、債券和不動產價格,已導致財富不均的現象惡化。諾貝爾獎得主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表示,QE使菁英階級的財富增加,因為他們通常比中產階級持有更多股票和房地產。中產階級的儲蓄主要投入與退休金有關的固定收益和債券,這些資產的報酬和收益已被QE剝奪殆盡。

※ QE 的盡頭就是戰爭。

* 社論-今年金融市場動盪更甚於預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1000027-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6月11日 主筆室

歐洲央行於今年1月宣布將自3月起每月購買600億歐元的債券,一直持續至2016年9月底,購買的資產總規模預估達1.14兆歐元,以對抗通貨緊縮,刺激歐洲經濟動能轉強。這項措施被稱為歐洲版QE(貨幣量化寬鬆),在宣布執行前,日本央行已於去年10月底宣示再擴大日本版QE。由於美國結束QE後,歐洲和日本緊接著加碼QE,同時國際油價則出現大幅下跌,當時專家就預測今年的國際金融市場震盪將是常態。如今過了5個月,市場人士發現,股匯市不僅波動頻繁,波動幅度也超乎預期,全球經濟成長則未如預期。

我們從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可以發現今年以來金融市場的波動情形....

* 世銀:新興國家 繫好安全帶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72530

世界銀行10日警告,隨著美國即將緊縮貨幣政策以及美元持續增強,全球的新興經濟體應該慎防動盪局面。

世銀經濟學家並敦促美國聯準會將升息的時機延緩到明年,好讓成長遲緩的世界經濟有更大的喘息空間。

此外,世銀也將2015年的世界經濟成長預估值從1月時預測的3.0%下修到2.8%。



◆ 經濟/真誠務實推進兩岸關係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6202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6-11

第三屆兩岸事務首長「夏張會」日前在金門落幕,會後雙方達成包括陸客中轉、金門供水、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等六項共識,不過,關於各界關切的台灣參與亞投行,以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議題,卻沒有具體進展。

從表面上看,大陸高層基調已定,台灣實現加入亞投行的願望似乎已無懸念,只可惜大陸的「歡迎」,後續並沒有具體行動。「夏張會」上也沒有太多討論,會後大陸除了重申「歡迎台灣加入」之外,只表示同意將此列入未來協商議題。

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攸關台灣生存與發展,主流民意殷切期盼能及早實現。大陸當局以「共同研究」回應,原已被質疑傷害了台灣作為WTO締約成員的基本權利,而拖延迄今又無實質進展,更坐實了大陸敷衍台灣民意、毫無誠意的指控。台灣在國際潮流中被邊緣化的危機加劇,累積的民怨一觸即發,近期質疑馬政府兩岸政策的聲音增大,其來有自。

其實,去年初之所以會爆發反服貿學運,與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不順遂密切相關。因為大家擔心,ECFA後續協議完成並陸續付諸實施,而台灣對其他主要經貿夥伴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卻因大陸的阻撓而沒有進展,勢必造成台灣對大陸經濟過度依賴。平心而論,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主流民意,並不反對兩岸發展更緊密的經貿關係,反對的是台灣被大陸政治綁架,不能正常對外洽簽FTA,只能毫無選擇地走兩岸經濟整合這條路。台灣如果可以同時與他國簽署FTA,馬政府開出的「簽ECFA有利於簽FTA」、「由大陸走向全世界」的支票可以兌現,則台灣的民怨減少,支持兩岸經濟整合的力道勢必增強。

其實,台灣真正的民意,並不在乎大陸對台「讓利」多少,在乎的是台灣經濟的永續發展機會,大陸要落實「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爭取「三中一青」對兩岸交流政策的支持,必須更理解台灣人民的需求,改變過去泛政治化的政策思維模式,上焉者不再阻撓台灣對外洽簽FTA,下焉者積極落實「共同研究」。

受到服貿卡關影響,近一年多兩岸互動關係進入盤整期,新的政策措施幾乎掛零。今年「朱習會」、「夏張會」先後舉行,從承先啟後的歷史意義來看,會議順利召開固然值得肯定,但在「政策」牛肉方面多流於口惠,誠屬美中不足。

有識之士憂心忡忡,由於台灣政局進入後馬時期,隨著總統大選日期逐漸逼近,兩岸議題複雜化且更加敏感,尤其目前選情又對在野的民進黨有利,大陸對台政策除了一再強調「九二共識」的基本立場,較具體的實際作為可能都將延至大選結束後才會明朗。

從兩岸貨貿、互設辦事機構等議題之協商進展緩慢;亞投行議題,大陸只同意列入未來協商項目;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共同研究」一再拖延等表現,或可看出端倪。

對大陸而言,面臨台灣政黨可能再輪替的不確定性,增加政治考量的權重或可理解。不過,衡諸現實,過多的政治算計將破壞兩岸政治互信,更挫傷台灣人民的感情,加深對兩岸經濟融合的疑慮,將得不償失;反之,若能多一點真誠與務實,積極支持台灣可以尊嚴、平等的條件參與亞投行,同時不妨礙甚至協助台灣及早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必將有利於增強台灣民眾對於推動兩岸經貿合作的信心和支持。

深化兩岸經貿關係必須長期經營,尤其需要廣大的民意支持。馬政府執政7年,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成就得來不易,大陸應利用馬政府任期最後一年,檢討過去,策勵未來,不論台灣是否可能再次政黨輪替,持續推動有利於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政策,期待下半年召開的「夏張會」,兩岸政策有新亮點。

fsj 提到...

後QE時代的危機漸成形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74054

聯合報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2015-06-12

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來台,行程匆匆。國內財經界對這位曾經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學者,並沒給予很熱情反應。主要的原因,是他所主導的QE政策雖然成功的拯救美國經濟,但是至今功過如何,仍不明朗。

這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QE所增加的貨幣供給如何退場,以及退場後的衝擊還讓人猜疑;二是其他國家仿效QE所採取的類似政策,效果並不顯著。

在一九三○年代大蕭條之後,凱因斯開創了總體經濟學的新思維,加強了政府貨幣政策,對於市場經濟的影響,雖然讓國家總體經濟的問題與景氣循環,可以透過政策得到緩解,不過也引起了刺激景氣的政策所引起代價的顧慮,其中之一就是國際間的資金流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如果各國都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而又不見明顯成效,那麼過多的資金在各國之間流竄,反而會成為更大的問題。

昨天,南韓與紐西蘭都宣布調降利息。在此之前,日本、歐洲央行與中國大陸都已經進行了擴大貨幣供給的政策。QE之後的這些模仿跟進政策的效果如何,已經愈來愈受到懷疑。

其實,依據理論,政府政策若要產生顯著影響,必須達到產生「驚人」的程度。QE之後的各種增加貨幣供給方式,都愈來愈無法驚人,顯露效果遞減的疲態。

即使在凱因斯的時代,貨幣與資金的國際影響,就是相當嚴重的問題。不過,當時遭遇的通貨緊縮問題,因為金本位制度的限制,所以解決之道朝向政府積極增加貨幣供給。如今,寬鬆的貨幣供給已經成為常態,各國的利率水準都降得很低,卻還發生通貨緊縮,看來問題的根源不在貨幣與資金的缺乏,而是投資機會或報酬率太低。

投資的機會缺乏或報酬率太低,還要區分實質投資與金融投資,當實值投資不樂觀時,貨幣供給所注入的資金,很容易流向金融投資,而形成資產泡沫。前一段時間,各國股市輪番上漲,更加吸引資金在這些市場之間流動,然而金融投資泡沫,因為沒有足夠的實質生產支撐,終會有破裂的時候,那就會產生更嚴重的經濟問題。

如今美國的QE還未退場,何時升息還未確定,各國的貨幣供給已經大量加碼,而股市的上漲力道也已經減緩,看來經濟危機漸漸成形,再想用政府政策刺激景氣會愈來愈難,偏偏此時我們的許多經濟指標都不很樂觀,問題一旦發生將很棘手。出口方面,台幣匯率在競爭對手的貨幣貶值壓力之下是個問題,不過更重要的關鍵還是整體的出口競爭力。

台灣能夠參與蘋果供應鏈的廠商,仍然表現不錯,另外一些具有創新技術的企業也仍然看好,會受到威脅的還是競爭力不夠,怕被他國搶走訂單的企業。

這時候,政策的思考應該放到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根本問題上。

※ 相關報導:

* OECD:全球GDP增幅 連二降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74119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公布,今年第1季全球經濟成長連續第二季減速,顯示金融危機後的景氣復甦仍舊疲弱不穩。

* 聖嬰搗蛋 亞洲寬鬆政策恐亂了套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74124

經濟學家警告,聖嬰現象重現,惡劣的天氣來襲,可能打亂亞洲央行藉貨幣寬鬆措施提振經濟的計畫,限縮進一步降息的空間。

美銀美林經濟師蔡學敏(Chua Hak Bin)發表報告指出,亞洲各國央行面臨聖嬰現象帶來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各國經濟成長「可能遭遇嚴重的天氣衝擊」。

聖嬰現象是太平洋海水異常增溫造成,導致多處氣溫升高並出現乾旱,可能推升食物價格,通膨率隨之竄升。蔡學敏說:「這可能限縮寬鬆貨幣政策和調降利率的空間。」

* 觀察站/「中氣不足」 逼韓紐出手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74145

南韓和紐西蘭11日不約而同降息,都是為減緩全球需求不振的影響,尤其是它們的最大出口市場中國,但這兩國的經濟其實也面臨其他挑戰。....日圓貶值對南韓出口商的衝擊特別大,因為他們的汽車和電子產品在國際市場與日本業者競爭,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疫情也衝擊南韓內需。人口老化和生育率低等結構性因素,也導致南韓內需脆弱。

* 讀者大聲說-史上最大泡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2000060-260202

當大陸經濟成長速度跌到1990年以來最低水準的時候,大陸股市卻在過去一年裡市值暴增6.5兆美元,膨脹速度之快,在全球股市歷史上無人能及。

6.5兆美元的概念是什麼?它足以買下8家蘋果公司,若用百元鈔排成一直線,足足可繞地球250圈,也難怪有人說陸股是個完美的泡沫,但是結局恐怕是個災難。

* 浙江不良貸款遽增 大陸最嚴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2001035-260303

據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稱,浙江省壞帳風險仍居高不下。由於不良貸款快速增加,中國銀行浙江分行今年淨利潤大幅下滑,目前只完成全年獲利計畫的10%。

* 渣打銀:5年後 亞洲貨幣將改革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73590

....渣打銀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在亞洲普遍受到歡迎,但長遠而言,由於中資企業在處理外匯風險時有一定優勢,大量資金流入大陸境內,現時嚴格管控的外匯市場狀況會被打亂,在此前提下,到2020年時,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可能會出現貨幣改革壓力。



◆ 世銀警告 新興國繫好安全帶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74117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2015-06-12

世界銀行11日指出,開發中國家經濟的「結構性減緩」可能延續數年,而且正把全球成長引擎的角色逐漸讓給美國等較成熟國家。世銀還警告,隨著美國邁向升息與美元走強,新興經濟體應「繫好安全帶」。

世銀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金融危機七年後,高所得國家逐漸恢復做為全球成長動力的角色。相形下,除印度與少數幾國外,中國等開發中國家必然面臨成長減緩時期。

報告主筆柯斯表示:「(新興國家)處於結構性減緩中。他們逐漸面臨艱困的成長展望。」他指出,這些國家面臨從商品跌價到相互貿易關係停滯等廣泛因素衝擊。

在缺乏重要政策改革開放市場、改善企業環境與提升生產力的情況下,許多新興國家正逼近產能極限,需投入上兆美元來打通經濟成長的任督二脈,包括修繕道路、鐵路、港口與其他基礎建設。

這些新興國家在過去十年仰賴國外銷售來驅動成長。但這些以出口為主的開發中國家正難以因應全球需求疲軟的問題。

新興國家還將面臨美國升息的不利因素,原因是他們十年來依靠大舉借貸支撐擴張。

然而隨著聯準會準備升息,借貸成本預料將上升。此外,美元強升也會讓以美元貸款的開發中國家政府與企業負擔更沉重。投資人已逐漸質疑新興國家在成長減緩之際,是否有能力因應膨脹的債務。

柯斯說:「我們建議各國,尤其是新興國家,要繫好安全帶。」

※ 相關報導:

* 房地合一搞懂沒?進「懶人包」看仔細
http://news.housefun.com.tw/topic/53668189

fsj 提到...

美股過熱 逼近泡沫邊緣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1012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5-06-13

美股目前處於歷史高位,一路喊多的「股神」巴菲特也表示買不到便宜股票,依據他本人所提出「巴菲特指標」(Buffett indicator),目前美股過熱的程度已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創下2000年第三季以來新高。

根據聯準會(Fed)最新公布的Z.1報告所更新的數據,第一季美股巴菲特指標已來到127.1%,是50年來第二高,僅次於2000年初科技股泡沫153.6%的最高紀錄,比2007年房市泡沫的頂峰高出15%。

巴菲特曾建議,衡量股市泡沫化程度的重要指標,是看「一國股市市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這也被稱為「巴菲特指標」,美股過去10年巴菲特指標平均值約115%。

彭博資訊指出,巴菲特指標,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創設的經周期因素調整後市盈率(CAPE)指標更具前瞻性。巴菲特當年也是靠這個指標,躲過科技股泡沫與金融危機。

目前美股估值已來到「嚴重高估」的警戒區。根據GuruFocus.com網站所提出的標準,巴菲特指標若低於50%,代表嚴重低估,在50-75%之間為略為低估,75-90%之間為價值合理,90-115%之間為略微高估,高於115%則是嚴重高估。

今年4月,巴菲特接受CNN專訪時也表示,美股「可能有點位於高水平,但尚未進入泡沫領域」,但是「我也找不到便宜股票可買」,他會有意買進的股票「非常少」。但他對當前股市保持樂觀,並指美國經濟已步入正軌,發展穩定持續復甦。

雖然巴菲特指標顯示美股逼近泡沫化,但去年10月美股大跌時,巴菲特還公開表態,他利用美股大跌時,逢低買進一些股票,當時IBM與可口可樂兩檔股票重挫,兩天內巴菲特損失近20億美元。

※ 相關報導:

* 全球公債跌幅 逼近30年最大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0564

全球公債價格正邁向近30年來最大單季跌幅,分析師指出,若債市持續遭遇沉重賣壓,可能導致美國聯準會(Fed)延後升息。Fed也正關注美國公債市場的變化,以了解對美國經濟的衝擊。....AMP資本投資人公司投資策略主管奧利佛說:「我們正面臨債券熊市。通縮恐慌持續蔓延,Fed離升息愈來愈近,這些都導致公債殖利率上升。」

* 希臘危機倒數 歐美股大跌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0588

希臘債務談判11日不歡而散,國際貨幣基金(IMF)與希臘談判代表相繼退場。德國總理梅克爾12日雖呼籲繼續談判,但知情人士說,德國已不再排除希臘倒債的可能性並預做準備,歐盟官員也在為最壞結果做打算。....債務談判歷經四個月空轉後,歐盟也不再說些好聽的外交辭令。歐盟主席圖斯克要求齊普拉斯別再玩手段,須決定是否接受金援條件。圖斯克放棄中立立場,顯示債權機構正準備對希臘發出最後通牒。

* 觀天下/歐元區的加薩走廊?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0665

希臘與國際貨幣基金(IMF)雙邊代表在布魯塞爾的債務談判,十一日在IMF代表閃電離席並打道回府後,希臘代表也返回雅典,等於是不歡而散。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更警告希臘,耍花招的時間即將結束。

希臘與債權人的歧異始終巨大。愛爾蘭經濟學家麥克威廉斯語出驚人,表示債權人正把希臘變成歐元區的加薩走廊。他的理由是,希臘政府手頭現金有限,而且即將用完。如果不能獲得撥款的新承諾,非倒債不可,那麼希臘政府寧可對債權人倒債,也不會辜負國內民眾。

....其實,希臘新政府捍衛的不是弱勢,而是高收入和公務員等既得利益者。沒有人要求希臘取消年金與社福津貼,但公務員五十五歲就能退休領年金的制度非改不可。....希臘一旦破產,牽涉金額高達六千億歐元。受衝擊者不僅限於歐元區,而是全球金融市場。骨牌效應會比次貸風暴更猛烈,各國央行量化寬鬆政策的效果將大打折扣,美國絕對不會樂見。

* 亞洲冒泡沫風險 刺激經濟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0537

近年來許多研究指出各國央行政策與吹出資產價格泡沫息息相關,但從亞洲最近的發展來看,將會有更多亞洲央行寬鬆貨幣,暗示這些央行寧可冒著泡沫風險,也要刺激經濟。

在紐西蘭與南韓宣布降息之後、中國與澳洲可能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決策官員正冒著助長泡沫的風險。紐西蘭央行無視於奧克蘭掀起房地產熱潮,11日宣布降息,南韓央行隨後跟進,但此舉可能推高家庭負債水準。澳洲央行總裁日前表示可能再度降息,儘管雪梨的房價不斷狂飆。

中國也不遑多讓,決策者啟動刺激模式,已帶動股市近一年來市值攀升6.5兆美元。

這些現象顯示,雖然決策者知道超額流動性可能對特定資產造成風險,面對成長惡化與就業市場疲軟等窘境,央行幾乎無計可施。但要是價格崩盤,央行將被迫收拾殘局。

* 大額存單來了 拚利率市場化
http://udn.com/news/story/7333/990616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公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九家銀行,將於15日(下周一)起發行首批大額存單,綜觀各家銀行公布的利率,一年期產品以人行基準利率(2.25%)上浮40%為主流。

所謂大額存單是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針對非金融機構投資人發行的記帳式大額存款憑證,屬一般性存款;這次各家銀行發行的首批大額存單,期限以一年為主,個人大額存單認購起點金額為人民幣30萬元,機構投資人認購的起點金額為人民幣1,000萬元。



◆ 按摩師人才荒 洗腳妹如春筍冒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3000936-260301

旺報 2015年06月13日 記者陳怡君/專題報導

興盛的足浴產業,帶動千萬個就業機會,也讓中國各行各業中,多了「洗腳妹」這個龐大的從業群體。暴增的行業需求,讓專業腳底按摩師供不應求,從事短期培訓技師的「足浴學校」、「足療教育機構」,也跟著足浴行業順勢發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1999年,腳底按摩(足浴)正式成為大陸官方認可的職業,還同時制定相應的《足部按摩師國家職業標準》。大陸足浴店裡,幾乎清一色都是女性按摩師,足浴店內可見來自五湖四海的「洗腳妹」。

據統計,全中國洗腳妹有超過1200萬人。伴隨足浴行業繁榮發展,洗腳妹收入相對不錯。以到一、二線城市打工且有經驗的洗腳妹而言,每月至少能拿四、五千元人民幣甚至更高報酬,加上包吃包住,實際所得更多。

但足浴行業也隱藏不少祕辛。一般而言,按摩師薪水是「業績抽成制」,沒客人就沒生意,按摩一個客人也只分不到一半的酬勞,七三分法在行業也時有所聞。至於工時,一天起碼12小時。

培訓足浴人才是一大問題,業界對於「菜鳥」通常不感興趣,這也是為何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且多未持相關職業資格證。加上洗腳妹幾乎都往大城市跑,三線以下城市更是陷「技師荒」。

在足浴業蓬勃發展同時,也帶動「足浴學校」的商機,不少洗腳妹即是在這類教育機構經歷1到3個月不等的短期培訓。有的則透過業者從非正規管道、機構,進行更短時間的「自主教育」就上崗工作。河南安陽某足浴學校,標榜學程正統,學員多來自農村,1個半月內要學習按摩理論,和禮儀、體能、指力等訓練。(旺報)



◆ 暴走富二代 陸擬樹規改形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3000900-260309

旺報 2015年06月13日 記者張國威╱綜合報導

中共中央統戰部近日刊文指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言,「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進」,而「富二代」、「創一代」(創業第一代)會影響社會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信心。港媒則解讀稱,這代表大陸將為富二代樹立行為規範,以改變外界的負面印象。

中共中央統戰部宣傳辦官方微信「統戰新語」近日刊出〈關注年輕一代, 到底有什麼深意?〉一文稱,習近平於5月20日在中共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表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做到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文章指出,習近平所謂的年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即「富二代」、「創一代」。

只知炫富不知創富

「富二代」、「創一代」已逐漸成為大陸社會亂象的隱憂。文章稱,有些年輕的有錢人只知道自己有錢,卻不知道錢從何來;只知道怎麼炫富,不知道如何創富;如果以上這些發展成為家族式企業的通病,連累整個民營企業家群體被打上差評,甚至影響社會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信心,就不是經濟問題那麼簡單了。

而大陸政府也必須對「富二代」、「創一代」的問題未雨綢繆,因為這一類年輕人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文章指出,大陸民營企業85%以上是家族企業,未來5至10年,約75%的家族企業將面臨交接班問題;與此同時,全大陸每年自主創業的應屆畢業生有十多萬人,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的也有2至3萬人。

王思聰發言挨批

香港《南華早報》11日就此分析,中共中央統戰部要為大陸富二代和年輕企業家樹立行為規範,因為大陸年輕富二代通常和負面印象聯繫在一起,如嬌生慣養、傲慢自大、任性等,引發的爭議經常成為頭條新聞;如今年2月,大陸富商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曾說,「找女朋友的唯一標準就是胸大」,引發外界廣泛批評,就是一例。(旺報)

fsj 提到...

希臘脫歐? 可能性增加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2182

經濟日報 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2015-06-14

消息人士透露,歐元區高層官員已首次正式討論希臘倒債和脫離歐元區的可能性,顯示有意對雅典當局加強施壓。但齊普拉斯政府送出的最新協議提案顯示,希臘仍不甩國際壓力,在部分改革細項堅不讓步。華爾街日報報導,歐元區官員11日在斯洛伐克餐敘,為18日登場的財長會做準備,席間曾討論到希臘危機的三個情況。

首先是希臘與國際債權人達成協議,並在6月底紓困方案到期前,落實所有必要經濟改革,但這個情況機率很低。

第二種情況較有可能,技術性展延紓困方案直到今年底或明年初,讓雅典當局有較多時間執行改革。雖然希臘政府對此表示贊同,但將被迫在特定改革措施上讓步。最後的情況又稱B計畫,即沒有達成任何協議,這將使希臘政府極有可能倒債。

不過,這些討論很短暫,很可能只是為了施壓希臘擬定可靠的改革計畫。官員透露,希臘政府13日派出部會首長和技術專家組成的代表團前往布魯塞爾,會見國際債權人代表,討論希臘政府提出的最新計畫。

但希臘媒體取得的外流政策文件顯示,雅典當局提出的最新提案仍固執己見,只要求進行債務重整,拒絕國際債權人要求的削減退休金與落實勞動市場改革。

德國總理梅克爾與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爾12日表示,歐元區財長會18日登場前,會繼續和希臘協商。外界普遍認為這場財長會將是決定希臘命運的最後期限。

※ 相關報導:

* 希臘擴大出口規模 才能解套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2183

....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愛爾蘭陷入債務危機時,都背負龐大的經常帳逆差。這類逆差通常能透過貨幣貶值矯正,但歐元區成員國無法這麼做,於是只能壓低本國產品價格及勞工薪資,這個痛苦的過程被稱為「內部貶值」。

內部貶值確實拉抬西班牙、葡萄牙和愛爾蘭的出口,但希臘出口成長幅度則不明顯,因希臘出口和希臘勞工及企業的貢獻連結很弱。研究指出,希臘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精煉石油產品,服務業出口則以航運為主,兩者對希臘經濟的貢獻都不大;希臘要從國外進口原油,航運公司員工大多是外國人。



◆ 星期透視/當大浪來襲 如何避免翻船?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92229

聯合報 葉銀華/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2015-06-14

上周世界銀行下調二○一五年全球經濟成長目標至二.八%,而紐西蘭、南韓又降息,勢必引發亞洲貨幣競貶的賽局。由於台灣經濟倚賴出口,因此當全球經濟成長下滑、貨幣競貶,當然會影響到台灣的經濟發展。

五月份主計總處將今年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從二月預估的三.七八%大幅下修至三.二八%,主因是出口及內需成長全面減速,而前三年我國經濟成長亦不佳。全球景氣下滑,台灣出口立刻受到衝擊,今年前四個月累計的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大減六.二%,而五月出口衰退三.八%,這是連續第四個月走跌。因此,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不排除還有下修的可能。

出口不振又碰到投資不力!台灣民間企業的投資成長緩慢,其成長率可能不及折舊的部分,實質而言,投資能量是下降的,而且許多集團企業之投資重心轉向海外。再者,這幾年台灣吸引外資投資的金額很低,遠低於南韓、新加坡與香港。並且,國營事業近年也因財務體質惡化,出現投資持續下滑現象,今年國營事業投資預算比去年衰退一成。而政府從二○一○年開始,其投資皆為負成長。

更令人擔憂的是,大陸經濟成長減緩已經變成常態,台商又依賴大陸市場,勢必影響台灣出口的動能。另外,大陸積極發展進口替代產業,紅色電子供應鏈快速崛起,已侵蝕台灣業者的競爭力。

台灣淪入苦情式的發展結構,其主因是政府經濟發展的執行力太弱,企業追求馬上獲利,但在競爭力根基的奠定不足,因而呈現代工式生產,以及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速食式架構。許多專家提出台灣應該儘速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然而如果競爭力未提升,台灣加入自由貿易協定之利弊互抵後,剩下多少也是未定之天。

未來全球經濟面臨高度的不確定性與美國升息的挑戰,有如面對大浪來襲,台灣這條船如何避免翻船?

首先,我們還是要呼籲政府執行力的展現!政府在過去不斷地提出愛台十二建設、六大新興產業、尋求隱形冠軍、經濟示範區、工業4.0的口號,但是結果?每次換一個行政院長,提出一套新的政策,然而成效未見前,又因行政院長的更換,又有一套目標,而在細部資料不斷的重組下,我們卻看不到前景。人民需要的不是行政院的計畫,而是有感的經濟發展果實。

相關的案例還不止上述!以桃園航空城為例,特別條例過了、規畫有了,但在未有成果前卻淪為炒地皮;現在桃園市也政黨輪替了,卻不知航空城的未來。另外,政府努力衝刺大陸、外國觀光客來台,但是桃園機場只剩一條跑道,另一條在維修,第三條跑道不知在哪?造成起飛、降落延遲,徒增旅客的時間、成本、困擾。

其次,電子產業在面臨紅色供應鏈的威脅,以及打不進大陸內需市場時,反映出產業必須升級,而要因應升級的龐大投資與研究發展支出,企業間的整併是必要的條件,政府可以修正企業併購法,促使公司間的合併。而台灣的企業與國際廠商可以有互補合作,如同華亞科將產能與美光合作,讓華亞科從巨幅虧損變成獲利。

最後,財政部因應投資意願低落,規畫將藉稅收、釋股、土地活化、舉債四管道端出財源,積極建議行政院編列明年度預算時採取「擴張型財政政策」。我們希望政府能夠謹慎提出負責任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著重於拉動投資、消費、出口的基礎建設,而非再造蚊子館,並且落實執行。



◆ 經濟/房產稅改革 成功後的下一步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9211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6-14

房地合一稅制在立法院審議,朝野立委除了增加「防錯殺」條款之外,對行政院版本幾乎照單全收,一周之內就三讀通過,應係財政部採取「抓大放小」原則,讓大多數的自住者不受影響,而投資客也只課輕稅(除非短進短出),還有日出條款緩衝;更重要的原因是明年總統和立委大選迫在眉睫,朝野政黨都不敢公然反對此一有助於居住正義的稅制改革。

反過來說,房地合一稅制能迅速通過,也代表離公平合理的稅制目標仍有相當距離,這也是財政部為了能夠順利通過必須付出的代價。首先就是日出條款縱放了過去炒房造成房價飆漲的投資客,因為這些投資客只要是在民國103年1月2日前取得的房產,或是現在取得房產只要兩年內不出售,無論獲取多高的利潤都不受新稅影響。明年起取得房產者雖然適用新稅制,但只要持有兩年後移轉最高只課20%;自住者定義又相當寬鬆(個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持有三戶以內都是自住),每持有六年即可享受40萬的免稅額優惠。相對於其他類別的所得,綜合課稅最高可適用45%稅率,房產交易利得的稅負實在偏低太多,反而凸顯所得稅制獨厚房產交易的不公平現象。此外,農地也未納入課稅範圍,並未回應炒作農地的問題,這些都是未來需要定期檢討改進之處。

儘管如此,值得肯定的是,房地合一稅未來對房產獲利者課徵到一些稅收,對於財政收入不無小補,而稅收又用於住宅政策和長期照護制度,對於改善所得分配或許也有一些貢獻。

就對房市的影響而言,租稅的「不確定」因素已經消除,但是各界仍然有許多一知半解的情況,為免有人誤判而做了錯誤的選擇,財政部有必要儘速訂定相關施行細則,加強對外界說明。

其次,明年起的投資需求因為將來要繳納比現在更多的所得稅而受到一些抑制,可避免重蹈資源過度集中於房產業的覆轍,但輕稅仍不足以讓投資需求完全消失,且投資客只要在今年底前取得超過兩年才出售,仍然適用輕稅的舊制,可想而知,口袋深的投資客反而可能趕在年底前進場「囤房囤地」。因此,要寄望今年底前房價快速落底,可能不切實際,但長期而言,投資需求比重必然下降,房價已無飆漲的可能。

至於自住需求者,只要持有超過六年,就不受房地合一稅的影響,也沒有租稅規劃的空間和必要,因此實無必要急著在年底前跟隨投資客進場搶購;反而要認清房地合一稅制只能讓房價慢慢向下修正的事實,更要量力而為,在房產價格已經降至所得一定倍數範圍內才是適當的購買時機,一則可以讓房價更快修正,更可以避免淪為房奴。

更何況,台灣房市的現況是自住率已經高達八成,就存量而言屬於嚴重的供過於求,保守估計閒置房屋至少200萬戶,加上長期還有少子化和出生率下降的問題,以及所得成長緩慢;而且利率已經降至歷史新低水準,遲早也會因為美國調高利率而跟進,若地方政府未來也調高持有稅(房屋稅、地價稅)的稅基,則長期的持有成本必然提高,長期的投資需求必然萎縮,房價長期必然看跌。

此外,非境內居住之個人或總機構在境外的營利事業,持有一年以內移轉即須課徵45%,超過一年也要課徵35%,相當程度防堵了外資炒作房產的空間,也可以避免類似香港、溫哥華、倫敦等因為外資炒作造成的房價飆漲問題。

總之,房地合一稅制定案,不只讓稅制更加健全,也引導未來的房市回到基本面,消除短進短出的現象,跨出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仍須地方政府進一步調高非自住房產的持有稅稅基或稅率,才能消除囤房囤地的問題,則房價自然合理修正,終使居住正義早日實現。

fsj 提到...

希臘退出歐元區 倒數計時?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4320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5-06-15

希臘違約/退出歐元區要開始倒數計時了?歐盟執委會14日表示,國際債權人周末與希臘談判希臘的紓困僵局,連談兩天依舊無解,雙方立場懸殊,必須在兩周內談攏,否則希臘無救。

一位歐盟執委會官員表示,「談判無果,因為希臘當局提出來換取紓困金的辦法」不夠完整,而且和國際債權人的要求「差距太大」。

希臘的債主包括其他歐元國、歐洲央行(ECB)和國際貨幣基金(IMF)。債主給希臘的2400億歐元紓困金到6月30日期滿,最後一筆有72億歐元,他們要希臘交出大幅改革的方案來交換這最後一筆款項。

19個歐元國的財政部長下一次會議排在18日,公認是決定希臘能不能和債主達成協議的日期。談不攏的陰影揮之不去,上周五已造成雅典股市失血5.9%作收。

僵局難解的最戲劇性徵兆,是上周四的布魯塞爾談判,IMF代表突然離席,說希臘不可理喻。

德國經濟部長賈布利爾說,希臘堅持其不徹底的經改立場,形同勒索債主讓步,德國絕對不會讓希臘得逞。

他在德國公視ARD表示,歐洲對希臘的耐心快用完了:「希臘政府裡的遊戲理論大師認為,歐洲太害怕希臘離開歐元,我們為了留住希臘,會同意一切。其實不然。」

希臘官員說,IMF等債主要求希臘對退休金和薪資進一步開鍘,以便節省18億歐元,這些錢攸關百姓和勞工生活,希臘打死也不會砍。IMF還要求希臘政府提高電價和加值稅,以便增加18億歐元歲入,這些都是無理要求。

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夏表示,希臘養老金制度肥腫,血盆大口吃掉希臘經濟的16%,為什麼不處理?

希臘目前債比山高,相當於全國GDP的180%,或希臘年度經濟產出的幾乎兩倍。

希臘月底必須償還IMF一筆16億歐元的債,7月和8月要還ECB的債,總共67億歐元。

錢從何來?希臘官員早就放話了:「我們還不起。」

※ 相關報導:

* 希臘脫歐代價=雷曼風暴經損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3750

希臘與債權機構周末進行最後關頭的談判,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爾試圖在周一市場開盤前「喬出」一項協議。希臘財長瓦魯費奇斯並警告,希臘脫歐的代價將高達1兆歐元,與「雷曼風暴」相當。

隨著談判期限日漸逼近,各界對達成協議愈感悲觀。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蓋博瑞發出最明確的警告說,希臘最終可能離開歐元區。他說:「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陰影已愈來愈察覺得到。希臘的賽局理論家正在賭他們國家的前途,也在賭歐洲的未來。」

* 全球央行追買 黃金身價看漲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3770

為使外匯存底組合更加多元化,全球央行今年來紛紛增持黃金。世界黃金協會(WGC)指出,今年第1季全球央行擁有的黃金準備共增加約120公噸,增加數量遠超過央行正常購買的數量。



◆ 經濟/突破悶局 尋求經濟發展新模式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9374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6-15

馬政府執政七年多,拚經濟成效和人民期待落差極大,尤其第二任後,台灣經濟問題叢生,並處於2%至3%左右的貧血式經濟成長;更須警惕的是,整個台灣瀰漫失敗主義的氛圍,低經濟成長已有惡化為中長期趨勢的跡象。何以致此?除可歸因國際大環境不佳、政府施政不力、朝野內耗等因素之外,我們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是缺少一個可以引領台灣經濟轉骨的新發展模式,所以,在2016大選啟動之前,本報特別推出「台灣經濟脫困轉骨大戰略」系列社論,期能拋磚引玉,和社會各界、有意角逐大位的領導人,共同探討此一重要政策課題,俾為台灣經濟打開一條出路。

要尋求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首須了解並認清當前問題的癥結所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第一,經濟成長過於依賴出口。台灣從1960年代開始即奉行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策略;進入1990年代後,更創造出「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成長模式。馬政府仍延續「出口至上」的思維,在近年遭逢國際景氣不佳及全球出口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台灣出口持續低迷不振,嚴重衝擊整體經濟表現。

第二,國內投資嚴重不足。重外輕內的發展策略,導致國內投資嚴重不足,近年企業大型投資都靠出口主力資通訊(ICT)產業支撐,投資國內建設的意願嚴重不足,再加上政府財政困難,公共投資每下愈況,以致國內投資經常出現負成長現象,超額儲蓄率更創下歷史新高。經濟長期發展須賴持續不斷的投資及資本累積,國內投資長期不足,已成為經濟最大隱憂。

第三,產業轉型遲緩。近年台灣產業全球競爭力已大不如前,出口主力ICT及石化更是危機重重,政府一味暢談「開放」和「創新」,推動ECFA及後續服貿、貨貿等協議,亦強調要為業者打開大陸市場,但在缺乏完整配套及產業升級策略下,始終無法擺脫以製造及代工出口為主的產業型態,面對近年大陸業者急起直追、紅色供應鏈快速崛起,眾多產業已陷於危機倒數計時,曾經風光一時的手機大廠宏達電目前慘況,反映的正是台灣產業的集體危機。

第四,分配正義問題。台灣長期存在城鄉、南北發展失衡現象,而偏重出口、「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代工出口成長模式,更讓經濟成長和就業、薪資脫節,實質薪資倒退回15年前水準,在四小龍中,台灣失業率最高,薪資最低;又面對近年物價漲、房價飆,所得分配差距不斷擴大,社會訴求分配正義的聲音響徹雲霄,尤其是來自經濟負擔沈重、又看不見未來的眾多年輕人。

第五,因應未來社會變化的能力嚴重不足。台灣已邁入「高齡化、少子女化」社會,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加上菁英人口外移嚴重,從而引發種種經濟問題及長期隱憂。馬政府宣稱人口及人才外流問題是國安問題,但始終拿不出有效對策;攸關老人生活照顧的退休年金制度改革,迄今仍束之高閣;長期照護制度雖通過立法,卻是缺人又缺錢;這些問題若不及早面對處理,台灣很可能陷入財政、經濟及社會的三重危機。

台灣經濟發展不能停留在提供廉價水、電、土地,給予租稅優惠,增加廉價外勞等傳統促進出口的手段上,也不能只是空談「開放」和「創新」。

因此,未來必須徹底改變思維,集合眾力,提出一套經濟發展新模式,既能同步緩解上述各種經濟問題,又能凝聚改變與進步的動力,為台灣經濟打開全新的出路。

民進黨2016年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表示,重返執政最優先的任務,是推動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理念的新經濟發展模式,這是很好的競選訴求,國民黨才完成初選民調,未來候選人底定,也應該有新思維、大戰略。我們希望大家能夠共同參與,集思廣義,為再造台灣經濟作出積極的貢獻。

fsj 提到...

希債危機...5種可能結局
http://udn.com/news/story/7510/995857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2015-06-16

希臘政府與國際債權人14日的紓困談判破裂,使希臘倒債、甚至脫離歐元區的可能性為之大增,雙方仍可能達成協議,但機會正快速消逝,以下是未來幾天或幾個月可能出現的結局。

●雙方達成協議

若左派勢力領導的希臘政府完全同意國際債權人的要求,市場將喜出望外,紓困計畫的72億歐元尾款將足夠希臘償付即將到期的國際貨幣基金(IMF)與歐洲央行(ECB)債務,和發放公務員薪資。

●展延紓困計畫

目前比較可能的是債權人同意再度展延紓困計畫,給希臘將更多時間談判,並由ECB繼續挹注希臘銀行業流動性。展延時間可能達九個月。

●減免債務

歐元區2012年為促使希臘推動改革,曾提及減免希臘部份債務的可能性,不管哪個政黨掌權。然而,在目前雙方談判觸礁的情況下,國際債權人近日重提此構想的可能性極低。債權人已經把希臘的債務到期日延長到超過30年,並調降貸款利率。

●倒債

希臘可能無法償還6月30日到期的IMF款項,這已經不再是禁忌話題,歐元區官員上周開會也提到希臘倒債的可能性。若希臘違約,將引發市場恐慌,希臘可能實施資本管制,銀行發生擠兌並倒閉。

●希臘脫歐

歐盟在烏克蘭問題上面臨俄羅斯威脅,英國也正討論脫離歐盟,希臘若在此時脫歐後果將不堪設想,不僅傷害歐元區,也傷害歐盟,其傳染效應可能鼓勵市場投機客攻擊歐元區其他國家。

※ 相關報導:

* 債務談判破局…希臘恐脫歐 歐盟作準備
http://udn.com/news/story/7510/995954

希臘債務談判在十四日破裂後,希臘總理十五日上午召集緊急會議,希臘財長稱歐盟已到最後該作決定時刻;不過,越來越多國際債權人對希臘已失去耐心,歐盟已有執委喊話要作好希臘脫離歐元準備。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下午到歐洲議會備詢也被問到希臘脫歐問題。

* 歐洲外勞 去年匯3兆回國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6529

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最新報告顯示,歐洲的外勞去年總共匯回他們祖國1094億美元(台幣3兆3914億元),相當於支撐全球1500萬人的生活。

報告說,歐洲外勞匯回國的金額,有三分之二匯回開發中國家,大多在亞洲與非洲,其中又以奈及利亞、中國、摩洛哥最多。

* 亞洲經濟飆速城 印度最多
http://udn.com/news/story/6811/995860

....亞洲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十個城市中,印度預料將包辦六座。麥肯錫公司(McKinsey)去年的報告預測,印度城市人口將從2011年的3.77億人增至2025年的5.38億人,占總人口的比率從31%上升至38%。印度的都市化與服務業、製造業持續擴大,可望讓新德里的生活水準在2025年前趕上俄羅斯城市。



◆ 陸人愛網購 害慘國際巨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6000137-260203

工商時報 2015年06月16日 記者賀靜萍/綜合報導

在中國市場業務穩定成長近30年後,跨國日用品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 PL)去年營收一落千丈。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這應是受到數億中國消費者轉向網購帶來的衝擊。

去年10月,聯合利華發出盈警,指出第3財季在中國的營收料將下降20%。第4財季,聯合利華宣佈營收再降20%。華爾街見聞報導稱,聯合利華的理由是中國經濟放緩,消費者開始看緊錢包,不過華爾街日報則稱,應是受到中國大陸網購市場穩定成長的影響較大。

據尼爾森(Nielsen)對30,000名中國消費者的調查顯示,近一半的中國消費者從網上購買日用雜貨,而全球網購日用雜貨的消費者比例僅為4分之1。尼爾森稱,去年42%的護膚品銷售,是源自於網購。

此外,艾瑞諮詢也綜合了企業財報與專家訪談核算出,2014年中國大陸網購市場規模總和超過2.8兆人民幣(下同),成長為48.7%,仍維持在較高的成長水準,預計今年會接近4兆元,明年突破5兆。

中國國家統計局201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資料也顯示,2014年,網路購物交易額大致相當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7%,年度線上滲透率首次突破10%。

事實上,聯合利華並非唯一高估傳統實體店的西方企業。瑞士食品巨頭雀巢(Nestle SA)也表示,完全無法掌握在中國零售的變化速度和範圍。高露潔棕欖和擁有妮維雅品牌的德國Beiersdorf AG也紛紛表示有高庫存的問題。

消費者大批撤離實體店的行動,對世界各地的零售商構成衝擊,全球電子商務巨頭去年銷售額突破1.3兆美元。而在中國,這股線上購物浪潮顯得更強有力,原因之一是智慧手機在中國的普及率相當高。

報導稱,目前有4.61億中國消費者(占人口3分之1)在網上購物,2007年時,這數字為4,600萬,當時電子商務正蓄勢待發。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去年成長49%,此前3年的增幅分別為59%、51%和70%。(工商時報)

※ 相關報導:

* 社論-開罰阿里巴巴 台灣路愈走愈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6000571-260109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6日 主筆室

....上述有二點值得台灣省思,其一,惹惱了阿里巴巴,對台灣只有壞處。目前阿里巴巴沒有來台,就已經幫台灣賣了很多商品,如果來台設公司,應會給台灣有更多機會。

其二,除了製造業,台灣應要更重視服務業的進出口。從數據來看,2014年國內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為64%,就業人數占58.9%,但在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來看,製造業的貢獻仍高於服務業,指出台灣服務業受限於內需成長不足的事實,也指出服務業附加價值低落的現象,台灣經濟要好,正確的服務業進出口政策是關鍵。



◆ 房地合一效應/房市變動 自住客如何因應
http://udn.com/news/story/7339/995899

聯合報 張金鶚/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台北市)2015-06-16

房地合一稅通過後,各界對房市景氣變化有不同解讀。大家關心當前房市不景氣是否僅短暫現象?還是長期趨勢的開始,進入真正的大循環?換言之,是否大多頭過去了,大空頭將來臨?

房市看多的一方,認為房地合一稅通過,利空出盡,尤其下半年稅法尚未實施的空窗期,將鼓動投資或自住者進場購屋,帶動短期買氣。房價長期只漲不跌,購屋還是最佳投資致富選擇。

房市看空的一方,認為房地合一稅通過雖解除不確定性因素,但下半年仍有選舉的政治不確定性因素。此外,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利率的提升及房貸成數的緊縮。更大不確定的是,房市歷經了十二年的長期多頭,已逐漸顯現景氣反轉,進入空頭循環,量縮後價將明顯下跌。

回顧過去房市景氣波動,從民國六二—六三年、六八—六九年、七六—七八年、九二年—迄今四次,景氣期間分別是二年、二年、三年、十二年;而不景氣期間則是五年、七年、十四年。過去房價上漲幅度越高,也反映出不景氣時間越長。因此,受到過去這波長期大多頭影響,接下來的不景氣時間將不會太短。從過去經驗來看,未來房市不景氣少則五—七年,多則超過十年。

如今台北市透過豪宅稅、囤房稅、新建房屋標準單價,以及路段率等大幅提高少數有錢人的房屋持有成本,再加上房地合一稅的交易成本,產生了房市景氣反轉的臨門一腳,形成房市多頭結束,空頭景氣循環的來臨。

最近許多房市不景氣新聞陸續浮現,包括:成交量一年來已經明顯萎縮、許多豪宅案例出現價格大幅下跌、投資客賠售逃命潮、預售屋退屋解約潮、建商財務危機、法拍屋大量增加等。這些都凸顯房市不景氣各種跡象已出現,房市的完美風暴隱然成形,值得重視。

或許有業者或投資客自認口袋夠深,應可渡過難關。更何況從過去經驗來看,房價長期看漲,值得一賭。然而這波不景氣可能比預期的長,而且因為房地產的交易與持有成本結構性的改變同時提高,房地產從投資商品為主轉為居住使用的消費品為主,這是過去沒有的現象,如此房價是否仍然長期看漲,值得再斟酌。如果不想一賭,則是越早脫手,降價求售、獲利了結,是為上策。

至於購屋自住客又該如何因應?目前房市不確定性因素仍多,而且房價才剛開始微幅下滑,現在進場似在幫投資客解套,自己變成墊底的白老鼠。更何況房地合一稅不影響自住客,應可多觀望等待各種不確定性因素較明朗後,再作購屋決策。不論如何,購屋決策涉及大筆財務支出,務必自己多作功課,審慎自我判斷負責。

最後希望政府決策能夠體認,面對未來的房市不景氣,必然有所陣痛,既得利益者的反彈也可預期,各種紓困方案或輔導措施將被提出。政府必須堅守立場,藉此淘汰過多及不良的業者,健全巿場機制,並建立合理的法規制度,以避免日後市場及政府的再度失靈,如此房市的健全及房價的合理,才可能逐步落實。

fsj 提到...

社論-希臘退出歐元區的真正危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7000046-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6月17日 主筆室

經歷了五個月毫無進展的談判,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陰影已經籠罩在歐洲的天空,一場未曾經歷過的風暴,即將降臨。從財務上來看,已經準備好量化寬鬆機制的歐洲,在金融體系上似乎可以承受希臘退出的衝擊,但是歐洲面臨的挑戰不只在財政金融層面,更將承受人道、地緣政治、社會安定以及歷史層面的全面衝擊,一旦跨出希臘退出歐元區的紅線,歐洲將永遠不再是原本的歐洲了。

希臘總理奇普拉斯五月底透過法國媒體《世界報》(Le Monde),對歐盟發動了劇烈的攻擊。奇普拉斯用強烈的語言,抨擊歐盟對希臘的要求是「荒謬的」,堅稱如果希臘同意歐盟債權人-也就是國際貨幣基金會、歐洲央行與歐盟執委會的財政緊縮條件,最終將會導致歐盟的崩解、摧毀歐洲的民主體制。

奇普拉斯與他的希臘政府,在倒債的最後關頭仍然採取如此強硬的立場,不但沒有成功嚇退歐盟債權人,反而在歐洲引發更強烈的仇視希臘情緒。從北歐的波羅地海到南歐的地中海、從英國到匈牙利,歐洲的媒體都以博弈理論的懦夫賽局(Chicken Game)來預測,以及訕笑希臘打死不退的死硬談判策略。連台灣的中央銀行官員也用同樣的理論,對媒體表達類似的分析。

雖然離六月十八日的歐盟部長會議、或者再延到六月底的償債大限已經剩下不到兩周,但是各國輿論似乎都還在冀望懦夫賽局的最終時刻,會出現希臘或是歐盟的重大讓步。另外,歐洲的政治領袖與金融主管們,似乎都存著希臘退出不會造成大波動的想法,如同本報多次報導,希臘的GDP只占歐洲的2%,債務已經都在歐盟與IMF手中,防火牆已經築好,希臘退出將會是獨立事件。

而且,從道德的層面來看,不論是愛爾蘭首府都柏林、或是挪威奧斯陸的工人,辛苦工作,得到的福利與退休條件遠遠不如希臘,當然沒有義務犧牲自己來滿足希臘懶惰勞工與肥貓公務人員的退休要求。希臘勞工與公務員的退休與福利,至少應該跟歐盟其他國家相當,或者更緊縮。

如果未來幾天退出談判的IMF就此不回頭,硬頸的奇普拉斯也不讓步,那麼我們將會看到,希臘銀行擠兌,政府發布資本管制,已經沒有歐元可用的希臘政府,只好發行借條或者所謂的新鈔票,隨後就面臨通貨膨脹,出現二次大戰之後從未在歐洲出現的動亂。

希臘的社會將會陷入混亂,原本居高不下的自殺率再創新高,原本已經沒有足夠藥品的醫院將無藥可用,人道組織出動,用過去拯救非洲難民的模式來救援希臘,而短命的奇普拉斯政權將被迫重組,政治、社會、經濟體系同步陷入紊亂,引來全球媒體的關注,進而對歐洲的政壇帶來難以評估的衝擊。

國際金融市場已經反應希臘退出的災難,德國股市從四月的12,390高點一路下挫,到6月15日已經跌到11,000點,五十個交易日跌掉10%,幾乎已經把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宣布QE之後的漲幅跌光。希臘股市則早就跌回2012年歐債危機時的低點,光是六月五日希臘政府再度拖延償債的當日,希臘銀行就出現五億歐元的資本外逃,銀行股價更出現無反彈重挫。

面臨社會與金融情勢的雙重混亂,奇普拉斯唯二可以求救的就是北方的俄羅斯,或是遠在東方的中國。俄羅斯與中國雖然一定會在混亂中試圖奪取一定的利益,但是實際上不可能扛起高達2,400億歐元的希臘債務。俄羅斯自身的金融困境讓普丁自顧不暇,正在全力拉抬股市的大陸,也只能提供希臘一筆緊急救援的小錢。俄羅斯與中國會藉機換取政治與軍事上的好處,普丁當然不會客氣,北約與俄羅斯的政治軍事對立,將會升高。

當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的現在,我們終於了解,歐洲央行已經築起的防火牆,效果僅止於金融領域,但是金融體系只是希臘危機的一個層面,挑戰卻會來自社會安全、人道救援,乃至地緣政治與軍事對峙等各種面向。剩下的兩個禮拜,並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各方做好準備,德國總理梅克爾不斷強調「團結的歐洲」,既是說給奇普拉斯與希臘人民聽,也是提醒所有歐元國家的領袖與人民,必須強化心理建設,團結面對難以估計的全面衝擊。

歐洲的動盪可能會延緩美國聯準會調高利率的時機,但是歐洲動盪本身卻會造成全球金融市場的下行壓力,同時也對已經疲弱的世界貿易造成新一波的打擊。更令人憂心的是,最近在亞洲流竄的正是歐洲央行QE後溢流出來的熱錢,這些熱錢的去留,可能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新興市場,造成新的威脅。我們緊密觀察希臘倒債危機的最新發展,更要設法減緩國際金融動盪對台灣的影響,特別是熱錢流動的衝擊,更是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工商時報)

※ 相關報導:

* 日本 貶值戰術失靈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00745

日本5月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僅增加2.4%,增幅遠低於4月8%,也低於市場預估的3%;出口量更是2月來首次下滑,減少3.8%。與4月相比,出口額也減少2.7%。出口減緩,顯示日圓貶值並未激勵出口動能,且將拖累日本第2季的經濟成長。

*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 下修至3.35%
http://udn.com/news/story/7238/997744

出口不振,經濟成長動能不如預期影響,台灣綜合研究院昨天下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上次預測值3.43%略微下調至3.35%。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表示,台灣景氣面臨衰退,出口金額下滑,進口減幅還大於出口減幅,顯示接單情況不好。

台綜院指出,全球經濟復甦力道疲弱,各國對於貨幣政策寬鬆基調也出現分歧,整體來看,經濟呈現緩慢而不均衡復甦;國際經濟情勢力道疲弱,連帶影響台灣外需,出口市場受帶環境影響,需求變為疲弱,造成出口表現不振。

* 越、印、菲 家事外勞 要求加薪1成
http://udn.com/news/story/7238/999051

越南、印尼、菲律賓近日聯合向我方表示,要求自下月起調高在台灣工作的家事外勞起薪,由現制的15840元拉高至17500元;勞動部長陳雄文說,「會正面看待」,勞動部已啟動家事外勞薪資調整檢討機制,年底前會公布結論。



◆ 經濟/紅色供應鏈下的突圍關鍵
http://udn.com/news/story/7338/99835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6-17

近年來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似乎陷入困局,品牌之路走得顛簸坎坷,代工領域也在互相廝殺中毛利不斷被壓縮,加上所面對的產品市場逐漸成熟,未來發展不容樂觀。更令人憂心的是,中國大陸政府傾全國之力透過相關政策及資金的挹注推動品牌國際化、扶持零組件產業及擴大內需以支援其本土廠商的發展,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已對原本在全球高科技產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台灣業者,帶來莫大的威脅及挑戰。

雖然業界普遍認為大陸廠商目前掌握的僅是高科技產業中的低階產品領域,但也不得不承認紅色供應鏈已逐步侵蝕Taiwan Inside的地盤,台灣產業在思考未來發展時,除了持續擴大研發及設備支出,以研發能量與製程技術領先創造不同世代的競爭優勢之外,更應思考如何運用新科技、新工具、新應用、新服務來驅動並建構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價值鏈,才有機會在未來的紅海征戰中突圍。

根據研究,未來10年最具破壞性的創新技術應用包括大數據、智慧化、移動應用、雲端運算,以及物聯網等領域,簡稱大智移雲。以大智移雲為基礎的創新,不僅將重新定義產品及服務的功能、重組產業上中下游之關係,更重要的是其將促成產業典範的轉移,以及生態價值網路體系的重構。

據統計,2020年其所帶來的商機將可達現今網路產值的30倍,經濟附加總值達1.9兆美元,全球將有超過500億台連網裝置或組件,包含各類行動與平板裝置,以及各種電器、燈光,甚至機器人等。

大智移雲潛在商機雖然龐大,但其市場結構與特質與過去台灣廠商所習慣面對的單一產品市場迥然不同。首先是,市場區隔破碎化嚴重。國際大廠自組聯盟,各擁標準,供應商之解決方案互不相容,廠商想進入必須對多元區隔有更多的瞭解與掌握,才能找到適合的市場切入點。其次,各類創新應用強調軟硬體整合能力,但由於各垂直領域的專業度高,難以跨領域應用,如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無法複製到智慧製造,因此規模經濟較難以發揮。

最後,相關技術仍持續不斷的在進展,如高整合、低成本、低耗能的先進感測技術與相關智慧分析的軟硬體仍在發展中,距產業商用化尚有距離,難以大規模的擴散應用。

因此,未來台灣廠商應思考著重於垂直市場,以應用情境出發,結合擅長的硬體設備,如移動終端、物聯網設備,整合雲端與大數據應用,以創造新的產品與服務模式。舉例而言,未來零售業將朝O2O線上線下整合發展,並強化顧客店內體驗經驗,廠商可針對零售業需求,發展結合顧客分析服務、店內物聯網感測設備、智慧移動App等產品與服務,提供零售業完整的軟體加硬體、流程加資訊分析的解決方案。

又如,製造業廠商可以透過運用資通訊硬體、軟體與系統整合技術來實現智慧工廠的目標,使製造工廠生產行為具有物聯網、大數據資料分析、人工智慧、虛實整合且具人機協同作業等特色,以能在正確的時間,選擇適當且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原訂工作項目內容,並可妥善處理製造過程之突發狀況,讓企業的接單可以從過往的「少樣多量」延伸到「多樣少量」的大量客製化生產,甚至到可以處理「變樣變量」的生產模式,來提升組織的整體競爭力。

過去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的成功,主要是靠量的擴充,亦即透過規模經濟來擴大市占率,未來是否能轉變為以質的提升來促成產業的升級轉型,亦即藉由試煉在地的大智移雲創新應用,走向全球智慧化服務,應是台灣產業能否突破紅色供應鏈威脅,改變我國整體經濟面貌的關鍵。

fsj 提到...

聯準會宣布利率不動 美股小紅(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01500

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會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會後發表的聲明說,美國經濟溫和成長,足以承受年底前升息。

17位決策官員僅有兩位希望等到明年再升息,而升息預期速度點狀圖顯示,聯準會今年底前可能升息兩次。

聯準會上調美國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的評估,指出自4月會議以來,勞動力市場資源利用率不足的情況有所減弱。此外,消費者支出也溫和增長,房地產市場出現復甦。不過,投資和出口依然疲軟。

隨著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以及能源和進口商品價格下滑等暫時性因素消退,通膨將會走高。聯準會重申,當勞動市場進一步改善,對通膨回升到2%有合理的信心時,將會開始升息。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美元強勢 年底可追平歐元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00749

無論聯準會17日會議結論如何,專家普遍認為美元將恢復強勢,並預測今年底歐元兌美元匯率的中位數是1.05美元;其中兩位預測最精準的專家,更預測年底時會達到1比1平價。

至於美元匯率指數,專家普遍預測今年底時會回升到100點,興業銀行並預測2016年第一季將達104點。

* 希臘央行首次警告:談不攏 可能退出歐盟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00762

希臘和國際債權人無法達成協議,歐盟官員直言,十八日的歐元區財長會議討論希臘問題的時間會很短,並形容債權人與希臘間的差距太大;希臘央行則首次警告,如果再無協議,希臘可能走上違約、退出歐元區,甚至離開歐盟的「痛苦過程」。

* 亞洲出口減弱 下半年不妙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00740

亞洲大部分國家出口成長力道減弱,加上國內消費及投資疲軟,經濟專家普遍預測今年下半年亞洲經濟不大可能強勁成長。

亞洲地區的流動性雖仍充裕,利率成本也偏低,但消費與投資依然疲軟。出口方面,不僅各國第1季的出口數字未出現翻升訊號,且第2季經濟成長也續受出口不振拖累。

* 世貿15年保護期屆 大陸反受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8000970-260301

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即將在7月滿15年,「微信朋友圈」流傳「WTO對中國的15年保護期即將結束」,引來大陸經濟將城門洞開,遭遇巨大挑戰的傳聞,不過,熟悉WTO學者專家指出,大陸早在2010年就履行絕大多數產品的關稅調降義務,涉及15年期限的降稅產品,少之又少,倒是視大陸為「非市場經濟地位」歧視條款,隨著大陸入世後15年終止,對大陸產業有正面的影響。



◆ 實價登錄 7月起免費下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8000476-260114

中國時報 2015年06月18日 周思宇/台北報導

力求不動產交易透明化,內政部昨宣布,7月起全面開放實價登錄歷史資料,提供無限期、不限流量免費下載使用;新規上路後,民眾每筆下載費至少可節省2000元。

下載每筆省2000元

另外,為充分提供不動產交易資訊,內政部同時宣布,10月起「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須記載該建物是否曾有非自然死亡情形,如凶殺、自殺、一氧化碳中毒等,同時規定不得記載房價有上漲空間。

內政部每半個月更新一次不動產實價登錄資訊,目前可免費下載當期資料,但若下載過期歷史資料,必須按流量大小,收取下載費用2000元至6000元不等。內政部地政司長王靚琇表示,7月份起不會再將歷史資料下架,更提供民眾免費下載。

提供單包歷史資料

王靚琇指出,實價登錄歷史資料多用於房仲估價或學術等用途,未來內政部也會以3個月為期,整理成單包資料,方便民眾運用。

不動產實價登錄2012年實施迄今,累計可查詢成交案件總計109萬7000餘筆資料,查詢人次一共5217多萬次,2013年7月開始也配合行政院資料開放(open data)政策,開放民眾下載當期資料,已有23萬8000餘筆下載。

王靚琇表示,內政部去年6月已推動多元管道繳納地政規費的服務,到地政機關申請不動產測量、登記或地籍謄本等資料,繳納規費不用再帶大筆現金,可以晶片金融卡、信用卡、電子錢包等多元方式繳納。

而針對不動產說明書需記載凶宅等事項,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施明賜指出,若建物旁有殯儀館、高壓電或曾是凶宅都會影響交易結果,「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是房仲業者提供買賣雙方了解不動產現況的依據,但目前應記載事項過於簡單,內政部日前遭監察院糾正,才修正應記載事項。

針對揭露凶宅資訊,地政司長王靚琇表示,希望房仲善盡管理責任,主動向鄰里長、左鄰右舍探詢,或詳細查核報章雜誌,揭露相關資訊,才能保障消費者購屋權益。

建物瑕疵也應記載

內政部修正「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除須記載建物是否為凶宅,也應揭露該建物是否屬於工業區,或不得作住宅使用的商業區等。另在建物瑕疵部分,則增列梁柱是否有顯見的間隙裂痕、鋼筋有無裸露。

至於不得記載的事項,則新增不得記載房價有上漲空間或預測房價上漲的情形。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中國時報)

fsj 提到...

經濟/打破舊思維 抓住新成長動能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00602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6-21

台灣從1960年代開始,經濟成長動能主軸便奠基於出口(海外市場需求),至1986年新台幣升值,內需動能轉強,服務業快速成長,甚至產生泡沫化現象,再至1998年國內本土性金融風暴發生後,台灣內需經濟一蹶不振,只能依賴國際出口需求支撐,約15年來的出口成長及經濟成長的相關係數竟高達98%以上。

金融海嘯後全球不景氣,出口不振,台灣又長期忽略內需下,終於使得近年來經濟成長動能產生嚴重弱化現象。其中,民間消費成長總是無法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柱,主要原因是實質薪資凍漲、儲蓄率增加,以及受房價高漲的排擠。

另外,在國內投資部分,若以實質價格計算,目前國內投資金額甚至低於2008年前,並且大部分投資在非生產性的房地產上,許多電子業大亨轉做房產開發,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舊產業及發展模式早已微利化,而新的產業投資機會不知在哪裡;公共投資也在政府財政困難,再加上社福預算的排擠下,許多時候甚至連預算都編不出來,這不僅是預算問題,也包括該投入什麼基礎建設,政策也不明確。

再者,在國際趨勢及社會需求下,雖然產生許多新形態的產業發展模式及機會,但也因為法規的落伍,使得發展受限及陷入瓶頸。就在這樣產業轉型不順、投資機會不清、公共政策不明,以及法規落伍的環境下,台灣經濟產生了實質成長動能不足、低薪就業,以及分配弱化的惡性循環現象。不過,從此次本報系列的論述來看,我們也看到台灣新的成長動能機會正興起,而這樣的機會,可以創造更多優質工作,倘若決策正確,更能因此奠基下一個15年的經濟成長動能。

首先在產業前景上,我們看到了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以及3D列印創造產業新模式機會的來臨,而在物聯開放式的架構,正是台灣產業轉型及創新機會;還不只如此,隨著金融、交易等服務跨入網路,跨出國界,在網路世界的新機會正不斷孕育而生;還有共享經濟新形態發展模式,也使得生活資源的使用更便利更效率,但這些機會在舊思維法規的管制下,企業、金融及消費者要嘛不知如何參與,要嘛只能偷偷摸摸沿著法規邊緣前進。

在本系列也提及,未來15年,台灣有許多公共及基本建設等著建構,包括都市及工業區更新、新能源、環保設備等新投資,一旦政策明確,必將產生新的投資動能。另外,台灣未來還有更多的在地需求必須面對及供給,例如,照護產業、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公共服務需求,也將對社會企業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

在新產業發展機會、新形態生產及交易模式,以及新的生活及在地需求下,勞動市場能否由量增而產生質升效應,除了致力提升生產力外,也須有更多的政策配套。目前我國稅制結構基本上是輕企業、資本及消費稅,而重薪資稅,結果產生人才逆流、逆差、外籍高階人才不來現象,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不僅扭曲了工作及非工作所得的稅後分配效果,也因此抑制工作誘因、成長動機與高階就業機會,使得低薪工作或工作貧窮化反成為普遍現象,而政府又得編列更多預算以救濟工作者入不敷出的缺口。扭曲的稅制,使經濟產生成長動能與財政雙不利現象,因此,我們認為經濟發展新模式,最大的意涵便是經濟成長成果真正落實在第一次所得分配(工作分配)上。

由以上的探討可以發現,新經濟成長動能,原來就在我們眼前,就在我們身邊。明年我們就會選出新一屆的政府與國會,但我們更期待,法規能夠大鬆綁,能有更明確未來15年公共及資源的規劃,以及稅制能夠大翻修,否則,明明存在著新機會、新需求,但卻只能坐看機會流失,永遠成不了台灣成長新動能。

※ 相關報導:

* 歐洲救希臘 下周開緊急峰會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04611

歐元區財長18日開會仍無法化解希臘和債權人之間的歧異,歐元區領袖決定下周一(22日)召開緊急高峰會,為避免希臘倒債、甚至脫歐做最後努力。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19日表示樂觀其成,看好這次緊急高峰會終將達成協議。他發布新聞稿說:「周一的峰會是邁向協議的正面進展,所有押注危機和恐怖情況的人將終於失策。」

* 波多黎各 可能宣布破產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02836

波多黎各總督賈西亞(Alejandro Garcia Padilla)17日證實,當局正研擬一項提案,打算請求美國國會允許負債累累的當地政府宣布破產。

賈西亞公開承認有這個提案,正值這個美國加勒比海地區的境外領土在陷入長達十年的經濟困境之際、也為高達720億美元的負債頭痛不已。

* 小三通好塞?廈門部分恢復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002978

台灣業者近來頻抱怨小三通貨品卡關、查驗等問題,我官員日前赴廈門與大陸主管部門溝通,大多已獲具體回應。目前陸方已恢復部分小三通口岸運作,且將對符合陸方包裝、分類要求等貨物,調降查驗比例。

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昨天表示,以廈門為例,廈門關區十六個監控點目前有九個已正常運作,兩個整頓中,其他點在完成整改後將陸續開放。

* 百年來首見 女性肖像將登美鈔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9000084-260203

美國將打破美鈔圖案上由白人男性政治人物為主宰的傳統,在新紙鈔上改以女性肖像作為主角人物,創美國百年來首見紀錄。

....美國財長李烏(Jacob Lew)表示,新10美元紙鈔的女性肖像,將會對外徵詢意見,並在今年稍後做出定奪。他還補充財政部之所以選擇在2020年發布新紙鈔,是為了紀念賦予女性參政權的美國憲法第19條修正案通過100周年。目前呼聲最高的是19世紀倡導廢除黑奴主義的民權人士塔布曼(Harriet Tubman)。



◆ 經濟/擺脫低薪循環 引進優質人才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00461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6-20

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的關鍵議題中,由人才所組成的「腦實力」對於提升經濟發展及生活品質的重要性持續攀升,不過腦實力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人才供給卻有限制,意味著爭取人才的競爭壓力往往是跨國甚至來自全球。台灣目前在這場賽局中已然落後,需要政策及思維的反轉來扭轉劣勢;其中最有關聯的重點,在於擺脫薪資低迷的困局。

依據OECD等國際組織前二年的統計,當時累計在海外工作的台灣人就超過43萬,而且61%屬於高級技術人力,是全球最高的比率(相對而言,日本及美國約48%、韓國43%,德國則僅有30%)。反觀過去十年外國專業人士來台工作者,雖然擁有大學以上學歷者比率也很高(超過七成),但累計人數僅約33萬。這種流出多、流入少的人力赤字加上其他相關限制,使得台灣在國際評比中被認定為屬於人才短缺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面對這種情形,有志之士不斷呼籲政府要拿出對策,近來國發會等機關確實也透過如「留才攬才」、「創業家簽證」及外籍學生留台便利化等方案,想要減緩人才外流並增加流入,也有檢討如稅制、國籍取得等制度以增加外國人才來台誘因。這些想法作法都正確,但卻沒有解決「薪資」這個人才跨國流動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考慮是否離鄉背井去外國工作時,家人親情、工作發展、環境安全、醫療保險及當地稅制等必要條件的比重可能因人而異,但薪資高低卻往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當海外工作的薪資水平顯著高於國內類似機會時,這種「令人無法拒絕的承諾」會使得其他因素都變得次要。眾所周知,台灣早已在薪資誘因上面對這種來自其他國家及對岸的高度擠壓,其結果導致國內人才持續流出,也讓國際人才琵琶別抱。

薪資成長需要很多條件配合。雇主的分配正義固然重要,但有二個方向的思維反轉,也有助於新發展模式的建立。第一是對低薪比率特別集中的服務業而言,必須加速擺脫內需、價格競爭的格局,增加訂價權更高的設計、文創、醫療等高階服務業領域的比重,才有辦法創造更大的薪資成長空間以吸引人才。要達到這個境界,台灣本身的市場規模恐難以支持,必須讓服務業跟台灣的製造業一樣以亞太甚至世界為市場。但鼓勵業者把資金、就業機會帶走的國際化做法並非上選;如何透過數位機會、網路經濟、觀光會議及製造業服務化等方式把消費者、資金與技術「帶進來」台灣,達到既引才又創造就業的效果,可能更顯重要。

第二是薪資的成長性也須重視,而且這個問題不只影響腦實力,即便如涉及國民生活品質的長期照護人力,也一樣有衝擊。例如跟我國一樣面對嚴峻的高齡化社會問題的日本,近年來不但積極引入高階外人,更開放菲律賓、印尼等受過照護士訓練的半技術人力進入,先以英文應考取得臨時執業資格,後在日本照護機構工作期間更提供日語課程,滿三年後尚可以日語報考長照士國家考試。在這種超國民待遇下,去年印、菲二國共有178人報考,78人及格取得正式執照,薪水自然也改按國考及格者計算。國內長照體制中,早也因長期受缺工所困而使用大量外籍勞工,但不管其是否有本國的專業資格,一律只能拿外勞薪水。長期來看,這種待遇及薪資的差異代表台灣只能吸引到有體力無專業的外勞,而有技術者當然要去日本一搏。

經濟發展需要人才,而在人才競爭這個持久型的世界大戰中,薪資才是關鍵。我們要恩威並重地改變老闆對於薪水的節流思維,更要創造薪資成長空間的環境,才能探索出台灣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fsj 提到...

債權人出手 寬限希臘6個月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08108

聯合晚報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2015-06-22

希臘的國際債權人決定將紓困延長6個月,同時為希臘提供180億歐元的救急資金,以免希臘倒債或甚至退出歐元區。

債權人同時提出希臘債務救濟的構想。不過官員強調,突破的先決條件是,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必須正面回應。

齊普拉斯21日對債權人提出新的改革方案,顯示有意在最後關頭讓步,以突破將希臘逼到破產邊緣的僵局,在歐元區高峰會登場前,使解決債務危機重現曙光。法國總統歐蘭德證實,希臘已提出新方案。

國際債權人要求希臘必須進一步削減支出及增稅,目前還不清楚雅典當局的新方案作多大讓步,但至少帶來一線希望,希臘仍可能在現金用罄前的最後關頭達成協議。國際債權人還在等候齊普拉斯及其所屬執政黨激進左派聯盟正式提出經過修改的財政目標、退休年金削減與加稅方案,以換取6個月的寬限期。希臘必須於本月底前,償還積欠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一筆16億歐元貸款。

時間緊迫下,避免希臘倒債的唯一方法是,歐洲央行提高希臘獲准銷售的短期債務上限。歐洲央行21日討論延長對希臘各銀行提供協助的事宜,以免它們23日無法營業。

齊普拉斯還提出債權人對希臘提供債務救濟的要求。布魯塞爾的消息人士透露,有關方面可能予以考慮。消息人士又說,債權人未來可能承諾重整希臘的債務,但必定附加條件,而且不會是紓困案的一環。

歐元區各國22日舉行的高峰會可能決定希臘是否會退出歐元區。希臘國務部長巴帕斯稍早聲稱,希臘不再需要來自IMF的援助。

fsj 提到...

希臘債務歧見 本周可望搞定(節錄)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10365

聯合晚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23日電 2015-06-23

歐元國家領導人22日晚間針對希臘債務問題舉行高峰會後,雙方雖仍有部分歧見,但在希臘願意重拾撙節政策條件下,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表示有信心本周能達成協議。歐元區財長會議周三將再度召開,趕在周四歐盟高峰會提出最後決定方案內容。

在承諾退休金制度改革、並提高部分稅率後,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深夜離開會場前向媒體表示,希臘提出的新改革方案幾乎已被債權人接受,如今球在歐盟各國領導人手上。

不過,希臘政府提出的新方案,已違背齊普拉斯選前對選民的承諾,雅典22日晚間抗議人群仍聚集在國會周遭,並有焚燒歐盟旗幟等不滿行為,還有左翼聯盟國會議員直言,新方案恐怕無法在希臘國會過關。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亞洲出口弱 救經濟「換新梗」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09677

許多亞洲國家過去只需奉行擴大出口這個簡單的經濟策略,就能創造強勁的經濟成長,但如今這招已行不通。亞洲國家正在苦思如何調整經濟模式,一邊等待全球貿易復甦。

* 14省市穩增長 掀投資熱潮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009658

在大陸國務院穩增長政策的催促下,各地方政府正掀起新一輪的投資高潮。據統計,自5月以來,包括江蘇、河南、河北、吉林、安徽、雲南、湖北、江西、山東、廣西、內蒙古、廣東、陝西、四川等14個省市已相繼頒布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

* 兩岸金融三會 最快Q3辦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009643

兩岸金融三會最快第3季在台北舉行,大陸證監會、銀監會及保監會主席將分別率團來台,國內金融業者期盼對岸能帶來人民幣1,000億元RQFII(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等金融大禮,增添商機。

* 金融投資FinTech 8月鬆綁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009639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率團赴英返國後,昨(22)日會商決定,提前放寬金融業轉投資金融科技(FinTech)相關產業限制,8月底前訂妥規範就可上路,將採列舉式明訂適用對象,如大數據分析等,持股可達100%,以因應金融科技發展趨勢。



◆ 經濟/治出口要務本 別搞虛假KPI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00964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06-23

台灣景氣燈號在4月轉為藍燈,出口連續五個月下滑,情況嚴峻令人憂慮。經濟部迅速提出「出口轉型新戰略」,以整廠輸出、尋找生產新聚落和發展電子商務「三支箭」要讓產業轉骨並挽救出口。行政院也認為台灣過去的成長模式已面臨新挑戰,必須調整產業策略。

今年國際景氣不佳,不僅我國受到衝擊,所有以出口為成長動能的國家都遇到嚴厲挑戰。和我國競爭的其他三小龍中,韓國1到4月的出口和去年相比減少4.3%、香港減少1.9%、新加坡減少12.6%;我國1到5月減少5.7%,數據雖然難看,但在四小龍中尚未墊底,稍可安慰。

然而,依亞銀統計,2000年到2013年期間東亞15個經濟體(中、港、韓、蒙、台灣、十個東協國家)的出口成長率,台灣以101%居倒數第二,也在四小龍中殿後,落後香港的127%、新加坡的197%,更大幅落後韓國的225%。我國出口成績在東亞完全落後已是既定事實,政府若無務本的解決之道,只想尋覓短期見效,又不須花錢的方案,就誠如孟子所言「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只會讓痼疾加重,而短期則險象環生,達不到效果。

依過去政府部會提出解決問題的模式,通常方向都很正確,但具體計畫經常設定各種KPI,即「關鍵績效指標」,以追蹤落實。這種設定清晰目標,而後戮力以赴的概念正確;然而,問題就出在官僚體系已變得相當保守,不願調整工作內容或承擔失敗風險,遂定出各種絕對可以達成的指標,並在工作檢討時,都能一一達標。但真正深入檢視,原來設定這些指標所要達成的上層目標,卻大部分都無法達成。因此,當前各部會局處的KPI達成率都接近100%,但國家問題卻一直存在,例如產業轉型不成功、出口不夠分散、對外投資集中大陸、人才流失嚴重、外人投資有限、國內投資不足、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不順等。這種重視表面功夫的行政慣例,行政院迄今看來不準備解決這個陳年痼疾,反正政務官任期不定,只要表面上的短期績效,管他國家的長期發展。

在這種決策模式下,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看到,經濟部會提出從「出口轉型新戰略」三支箭推演出來的KPI:要在下半年輔導n個「整廠輸出」案例、要輔導廠商前進n個新海外生產聚落、要輔導n家電子商務企業。到年底,我們大概就看到三個計畫的KPI完全達標,相關局處績效良好。至於n個整廠輸出案對出口帶動了多大影響、對企業產生了多大示範效果,大部分沒有人會追蹤下去;即使有數據佐證,反正到最後都是「存參」,沒人會去檢驗真正的效果。

讓我們看看幾個新加坡定出的今年KPI:女性平均壽命85歲以上;患者在綜合醫院候診少於100分鐘的比率97%、小一入學後最後中學未畢業比率0.6%、貨櫃吞吐量成長率3%、兩地直飛航線157~163條、洛桑管理學院世界競爭力報告大學教育排名前五名。再看看幾個我們的KPI:12家企業或公會參加座談會、補助n個縣行政中心增建工程、內部培訓課程如外語班30班…、輔導青年農民穩定從農100人…。看到這些完全沒有企圖心、經常是年年一樣的目標,只見「投入」不知「產出」為何的目標,就知道目前我國的公務員打混到何種程度,而上級督導單位也不聞不問。

如果經濟部定出的KPI是類似:上市公司10%有整廠輸出案例、n個新海外生產聚落帶動100億美元新出口、30%的企業使用電子商務行銷…,也許未來的出口還有希望;否則,也許先讓各部會學習如何設定KPI,並列入考績才是正辦。

fsj 提到...

近二年最慘 5月外銷訂單大衰退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011982

經濟日報 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2015-06-24

經濟部統計處昨(23)日發布5月外銷訂單僅357.9億美元,年減5.9%,是近22個月以來(扣除春節因素)最大衰退幅度,表現相當慘澹,並出乎經濟部意料之外。統計處長林麗貞坦言,逾半數衰退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的訂單減少。

林麗貞表示,5、6月多為接單淡季,加上去年基期已高,6月接單金額將與5月大致相同,預期外銷訂單將連三個月衰退。

統計顯示,5月外銷訂單較去年同期減少22.2億美元,其中接自大陸及香港訂單較去年同期減少11.8億美元,占整體外銷訂單減少的影響因素過半。

林麗貞分析,大陸及香港訂單驟減主因有二,首先是全球經濟復甦力道緩慢,衝擊大陸外銷,今年1至5月,大陸出口年增率僅0.7%,同期進口衰退近二成,以致對中間財進口需求大幅減少,影響台灣出口。

其二是大陸全力扶持供應鏈在地化,重要零組件自給率提高,對台灣需求減少。

今年初,經濟部原樂觀預估台灣全年外銷訂單接單狀況,頂多面板業受紅色供應鏈崛起的威脅較大,但「紅潮」來得又快又猛,頗有「突襲」之勢,不僅面板倒了,愈來愈多產業受到波及,現在連電子產品都淪陷了。

其中,接自大陸及香港的電子產品,已連續四個月衰退。林麗貞說,大陸去年祭出人民幣千億元扶持本土積體電路產業後,除了晶圓代工因有製程優勢,短期難以超越,其他包括IC設計、封測、DRAM等,對台灣威脅已經顯現。

台大財金系特聘教授管中閔分析,大陸已發下豪語,要建立全套的IC產業鏈,必然會威脅台灣;他預期,未來三至五年,連晶圓代工都將面臨肉搏戰。

林麗貞不諱言說,「5、6月看起來接單確實是比較不好」。5月外銷訂單以貨品類別來看,除了資訊通信產品勉強維持些微正成長,其餘貨品全數失守,包括精密儀器、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化學品,皆呈現「二位數」衰退。

※ 相關報導:

* 台商遇四面埋伏 全線大撤退
http://udn.com/news/story/7334/1011948

台商,曾經在大陸打造輝煌的經營王國。但世界經濟情勢丕變,大陸挑戰日增,台商上演大撤退或大遷移。本報製作系列,探討台商消失危機及絕地逢生的新路徑。

....中華徵信所調查,從2013年起,台商從大陸撤資開始慢慢發酵,2013、2014年已持續兩年中大型企業登陸投資是零獲利或虧損占比達60%以上,加上小微企業,換言之,有近八成的台商實際是處於虧損狀態,虧損迫使台商消失。

....上千人的台商大廠大都面臨社保補繳問題而苦不堪言....工安及環保規定趨嚴也衝擊台商的經營....大陸新「環境保護法」今年上路是讓台商消失的重要因素....

* 大廠也落難 台商「連根式」出逃
http://udn.com/news/story/7334/1011951

紅遍大陸鄉鎮,每三個人,就有兩人用過的「丁家宜」洗面乳,是台商莊文陽一手催生的大陸平價日用品品牌。

經營15年後品牌老化,莊文陽痛下決定轉賣,不到三年就宣告收攤。「丁家宜」潮起潮落,正反映百萬台商登陸投資逾20年的現狀,大陸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台商無法轉型升級,正在消失中。

* 陸薪資年年漲 還是找不到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34/1011955

廣東省今年2月宣布,從5月1日起東莞等二類城市的最低工資從每月人民幣1,310元提高到1,510元,增幅達15%,但年年調漲薪資的大陸,依舊缺工不斷,台商表示,缺工已成為常態,「大陸年輕人可是很會挑工作。」

一家經營餐館的台商表示,招工是一年比一年難,而且現在應聘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餐廳做服務員,不僅一日三餐不固定,而且還很耗費體力,現在大部分年輕人吃不了苦,做的人就越來越少,這些找工作的人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也實在猜不透。

* 改革方案 希臘國內反彈
http://udn.com/news/story/7510/1012071

希臘政府送出改革新方案,承諾增稅並改革退休制度,預估未來兩年可為政府入帳八十億歐元,有機會與國際債權人取得協議,但這項提議在希臘國內引發大反彈,左翼聯盟多位議員都表達不會支持新方案,覺得被新政府背叛的大批民眾再度走上雅典街頭抗議。

* 48小時...希臘債務須達協議
http://udn.com/news/story/7510/1011944

歐元區高峰會議22日決定,希臘須在48小時內(到24日止)與債權機構達成協議,使雙方能在25、26日召開的歐盟峰會上簽字。歐盟領導階層對談判相當樂觀,希臘股、債市持續大漲,德、法股市也上漲逾1%。



◆ 社論-台灣該如何跨越雲端趨勢的戰略折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4000019-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06月24日 主筆室

曾為台灣在國際間打出品牌之路的宏達電,最近面臨經營與市場信心的雙重危機,手握其股票的投資人和持有該公司手機產品的民眾都大感納悶,眾人一同相捧的台灣之光,何以急轉之下成為燙手山芋?然而,若從前英特爾總裁葛洛夫(A. Grove)著名的「戰略折點」(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概念來看,宏達電現今的困境,應屬必然的結果。

所謂的戰略折點,通常發生在市場接連出現異化情境,進而將產業發展架構和經營方式推向新舊轉變的階段,並陸續衍生出不可逆的10倍速翻轉(10X Change)。若企業未能及時意識到戰略折點發生,成長軌跡就會由高峰逐漸滑向低谷,並失去產業影響力。即使企業經營狀況仍可能隨著景氣好壞而起伏,但過去榮景已難再續,遇上景氣低迷時,經營難度更會加大。尤其是這個折點起初只如微浪般悄悄降臨,若沒有細心觀察,企業很可能會在戰略折點已擴大成海嘯之勢,甚或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方才猛然察覺。此時,企業想要轉型求生,雖不至於完全無望,卻是件奢侈且苛求的事情。

一如台灣曾引以為傲的個人電腦廠商,在市值衝至上兆新台幣的巔峰之際,未曾意識到無線網路普及率高,已具備戰略折點的態勢,仍舊墨守生產效率與降低成本的舊有生產型態,不知應趁企業市值處於高檔時,將企業資源用以改變經營型態。等到行動裝置手持化潮流蔚然成形,企業經營型態轉為困窘,投資人資金撤離,企業市值下降逾半後,轉型之路就愈顯艱難。同樣的,手持行動裝置廠商雖曾在個人電腦廠商忽略的戰略折點上竄升,如今也迎來屬於自己的關鍵時刻─「雲端」(cloud)趨勢的快速興起。

近年來許多人將雲端化視為台灣電子業發展的助力,雖也無誤,但卻忽略它也為產業帶來兩大威脅。其一是雲端企業營運模式的核心在於伺服器、存儲裝置、應用程式及運算的虛擬化,因而創造了龐大的伺服器、資料中心等建置需求。但台灣電子業的強項在於個人用電子產品,而非這些商用伺服器與資料中心。而且,在此趨勢下,未來只要連上網路,過往依賴個人電腦運算及存儲等各項工作,大部份都可以直接在雲端執行,導致消費者對個人電子產品硬體規格的需求相應降低。也難怪自2012年起,全球個人電腦的出貨量就逐年衰退,即便有新的作業系統問世,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仍下修2015年個人電腦的出貨量年增率,從2014年3月預測時的-0.8%,大幅降至-6.2%。

其二是雲端趨勢雖讓智慧型手機的發貨量,從2010年的逾3億支暴增至2014年的13億多支,但各種應用網路化卻讓硬體製造商愈難做出產品的差異性,導致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降低,廠商亦陷入價格競爭一途。近年來品牌手機廠商市占率逐漸被平價智慧型手機侵蝕的結果,不僅讓專精於製造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台灣品牌廠商受害,生產零組件為主的協力廠商毛利率也遭到嚴重擠壓。

雲端趨勢帶來的威脅可能遠大於商機,已是台灣經濟及身為出口最大支柱的電子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但令人擔心的是,目前台灣應對此一戰略折點所需的資金與人才皆有不足之虞。若想度過這個戰略折點,首先必須要有「新」的腦袋,而創新是昂貴的。它不只要有遠見與執行力兼具的企業主,更需要願意一起追夢的股東夥伴。就像上個世紀後半期,眾多願意冒險的創業家與股民們一起支持創新,讓活絡的資本市場、新創企業與當時的經濟奇蹟相輔相成。但如今台灣新創的能量大為降低,投資人也只投資在已成功的經營型態上,不再願意承擔風險,致使資本市場的成交量越來越低、新創企業越來越少,經濟自然會陷入困局。

再者,透過雲端整合生產流程及為硬體產品創造附加價值,或許是電子業在雲端趨勢下的生存之道,而台灣卻恰恰缺乏雲端運算相關人才。經濟部工業局最新的重點產業人才需求調查報告顯示,智慧手持裝置所需要的機構設計、電路設計、軟體測試、韌體與驅動程式設計、工業設計等人才中,招募難易程度不是適中就是容易,但對雲端運算所需要的雲端技術研發主管、雲端系統架構工程師、雲端軟體架構工程師、雲端服務專案經理、雲端服務專業支援等專業人才,招募都相當困難。

近年來,台灣雖已確知雲端趨勢將形成電子業的新戰略折點,但各項政府行動方案及產業因應策略,卻未見具體成效。關鍵就在於應對之策仍停留在能不能做,而非該怎麼做或應怎麼做,也沒認知該儘速從人才供給的不足和資本市場缺乏活力著手。因此,對政府而言,現階段的當務之急不是幫產業找一個出路,而是集中火力解決雲端等新創企業所缺乏的人流與金流問題。只要打通這個關鍵的任督二脈,轉型自然就會水到渠成。(工商時報)

fsj 提到...

歐巴馬邁大步!美參院通過TPA案
http://udn.com/news/story/6813/1015149

聯合晚報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5-06-25

美國參議院24日輕鬆通過貿易促進授權(TPA)法案,歐巴馬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以鞏固美國和亞洲經濟關係的雄圖,也得以邁進一大步。

參院24日以60票對38票通過的TPA法案,可望擴大歐巴馬談判TPP和其他貿易協定的權限,國會未來只能通過或否決協定,不能增刪協定的內容。

TPA法案曾引發國會兩黨六周來的激烈交鋒,共和黨強烈支持該案,反而是歐巴馬自己的民主黨極力反對。在24日的表決中,有15名民主黨議員加入共和黨議員的支持行列,共和黨方面也有5席跑票。參院通過之後,法案將送交白宮,由歐巴馬總統簽署成法律。

此外,一項救濟受進口影響勞工的貿易調整援助法案,也在TPA過關一小時後通過,預料25日也會在眾院過關。

TPA過關將有助12國的TPP達陣,TPP最終若能完成,很可能是歐巴馬任內最值得稱道的政績,成為幾十年來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影響足以和中國在世界貿易舞台的崛起,以及開放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貿易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NAFTA)相提並論。

美國並且希望藉TPP的形成,進一步為美國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催生。

不過,TPP還有幾個棘手的關卡需要克服,包括下一代醫藥的專賣期,以及國營事業的地位問題等。

許多TPP會員國,例如日本和加拿大,都希望美國先通過TPA後,才端出他們的最後提案。談判人士說,一旦其他國家確定美國國會不會再對協議內容增刪、挑剔,TPP在幾星期內就能談出結果。

美國參院曾在5月底通過TPA案,但眾院投票時,掛鉤的貿易調整援助議案未過關,導致整體議案未通過。兩院後來同意兩案脫鉤處理,重新單獨表決,眾院18日通過TPA。

※ 相關報導:

* 澳洲挺亞投行 成第6大股東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14345

澳洲政府24日表示,未來五年將為中國領導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亞投行),投入9.3億澳幣(7.18億美元)資金,成為亞投行第六大股東。

* 10兆元大戰略 歐邀陸投資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014396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預計六月廿八日至七月二日訪問比利時與法國,除和比、法兩國領導人會面外,並將出席歐中高峰會,至於李克強願不願意成為第一位在歐盟舉行聯合記者會的大陸領導人,歐盟官員表示,仍在等待中方回應。

歐盟指出,歐中峰會討論的議題包括雙邊經濟關係、全球面臨的挑戰及區域安全問題。其中,雙邊領導人們希望能進一步協商歐中全面投資協議。

此外,歐盟希望討論有關歐洲戰略投資基金與中共目前力推的「一帶一路」合作可能性。歐洲戰略投資基金是容克任內被視為最重要的政策計畫,總計三千一百五十億歐元(逾台幣十兆)的投資計畫,歐盟官員不諱言,希望中國大陸也能有所貢獻,至於具體金額,仍待進一步討論。



◆ 比京隨筆/希臘拚觀光 賺債主的錢還債
http://udn.com/news/story/7510/1014433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 2015-06-25

希臘債務危機歹戲拖棚,雖然高潮迭起,但也讓不少人厭倦,反而是趁便宜到希臘渡假,成為促銷希臘最佳藥方,希臘政府提出對餐飲服務業加稅,歐盟官員開玩笑說,這等於讓德、法觀光客幫希臘還債。

希臘新政府自年初上台後,與國際債權人間就希臘債務的協商,彼此放盡狠話,希臘是否脫離歐元區不斷成為媒體討論焦點。

僅管失業率居高不下,希臘的銀行每天被存戶提領數億歐元現金,但希臘觀光業在這波風暴受到的影響似乎有限,英、法等國媒體在討論希臘危機之餘,都提到此時正是到希臘旅遊的良機。

數據顯示,希臘物價較去年下跌一成三,雅典可說是物價最低的歐洲國家首都,在雅典上餐廳花費幾乎不到巴黎的一半,光這點就吸引不少遊客,更別說希臘許多小島的美麗風光與溫暖氣候,早就是渡假天堂。

即使不滿希臘「賴帳」態度,德國人近來到希臘旅遊的人數卻不減反增。德國遊客說,出發前朋友擔心德國人在希臘會受到歧視或攻擊,結果在餐廳、旅館都獲得當地人友善對待。

觀光收入幾乎占希臘經濟產值的一半,當希臘政府提出的新改革方案中準備將餐飲服務業的稅率從百分之十三提高到廿三時,歐盟官員不只肯定,還開玩笑說:這樣等於是讓德、法等外國觀光客為希臘償還債務。

希臘餐飲協會的人卻擔心,大幅加稅恐怕會讓更多餐廳倒閉,造成更多人失業。

那一方預言最後會成真,就待時間證明了!

※ 相關報導:

* IMF拒收希臘財改案 爆口水戰
http://udn.com/news/story/7510/1014430

希臘債務談判再傳變數,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廿四日上午指責國際貨幣基金(IMF)拒絕接受希臘提出的部分措施,根本不想達成協議。由於雙方歧見仍不小,廿四日傍晚召開的歐元區財長會議能否達成協議出現變數。

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在周一的歐元區領導人高峰會後表示,有信心本周就希臘問題完成協議,但在關鍵四十八小時裡,希臘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執政聯盟的議員表示反對,德國要求希臘國會要先通過改革方案,其他各國國會才可能討論是否發放最後一筆七十二億歐元紓困金。

* 希債談判罩烏雲 恐又陷僵局
http://udn.com/news/story/7510/1014324

....三巨頭官員表示,希臘在23日又補送一份「優先行動」清單,即一些特定措施送交立法程序及付諸實施的時間表,內容比原計畫中的承諾有所退縮。

IMF總經理拉加德指出,希臘的計畫過度偏重增稅,而非減少支出。

IMF拒絕接受希臘對富人課徵新稅的作法,並堅持除必需品以外,大部份產品及服務的加值稅率普遍從11%提高到23%。

* 新興國Q1外匯存底 大失血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014321

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統計,今年第1季新興市場各國央行持有外匯存底總額共減少2,200億美元,降到7.5兆美元,是2009年第1季來最大的單季減幅,使部分國家因應美國升息等潛在震撼的能力下降,其中尤以土耳其、南非、馬來西亞及印尼最為脆弱。

數據顯示,存底總額雖減少,但仍維持在高檔,也比過去更能對抗外來的震撼。存底總額相當於所有國家11個月的進口總額,遠超過一般標準的六個月,而且主要是一些存底雄厚的國家出現下降現象。



◆ ATM提領外幣 跨行也能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5000150-260205

工商時報 2015年06月25日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出國換外幣更方便了,暑期出國旺季已至,中央銀行趕在暑假前宣布,25日起民眾將可持新台幣金融卡在外幣提款機(ATM)跨行提領外幣現鈔,首波共有7家銀行、70多部ATM上線,提領手續費為5元,至於可提領的主要外幣包括美元、人民幣、日圓、港幣等,將視各銀行提供的幣別為準。

央行官員表示,現行新台幣ATM已全面提供金融卡跨行提領新台幣現鈔,但外幣ATM僅受理自行的金融卡可提領外幣現鈔,為提高存款戶使用外幣ATM提領外幣現鈔的便利性,在去年12月規劃指定銀行受理金融卡以新台幣帳戶扣款跨行提領外幣現鈔。

央行官員說明,相關機構完成資訊系統調整作業及測試後,跨行ATM提領外幣今天上線,凡是經央行許可辦理外幣ATM業務的指定銀行,在函報後即可開辦;目前第一波函報的銀行有兆豐、台銀、土銀、合庫銀、華銀、台企銀、玉山銀行等7家,合計約有70多部外幣ATM,應可在近兩日陸續上線交易。

統計央行許可設置外幣ATM銀行共有12家,除上述7家,還有一銀、彰銀、永豐、 凱基銀行等,加總全部12家銀行外幣ATM共約200多部;有關跨行提領手續費,比照新台幣跨行提領為手續費新台幣5元,但銀行端則需負擔9.5元跨行費用。

目前各銀行外幣ATM提供的外幣現鈔不盡相同,基本上是使用率較高的如美元、人民幣、日圓、港幣等;至於換匯的匯率也會視各銀行的外幣現鈔買賣不同。(工商時報)

fsj 提到...

麥當勞改加盟 台經院樂觀
http://udn.com/news/story/8307/1015083

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15-06-25

麥當勞昨天表示將改以授權發展商的模式經營台灣市場,台經院表示,這對台灣是轉機不是危機,有助提升服務業價值鏈分工,建議經濟部出面協助麥當勞找到合作對象,接手者也不一定要是大家熟知的食品或餐飲業者。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麥當勞最早來台灣就是品牌授權,中途改為總店直營,再轉成品牌授權,這次改變與其說是撤資,不如說是麥當勞轉換品牌經營策略。

孫明德說,直營改加盟是全球連鎖服務業的趨勢,麥當勞只是順應這項趨勢,對台灣而言,如果有業者願意承接,可以引進他的經營策略,讓麥當勞總部和台灣業者執行價值鏈分工。

孫明德表示,經濟部不妨出面協助麥當勞物色台灣合作對象,不一定要是檯面上大家熟悉的食品餐飲業,任何行業對引進麥當勞的服務業經營模式有興趣,都值得繳這個學費。

※ 相關報導:

* 速食巨震 台灣麥當勞將易主
http://udn.com/news/story/8307/1014459

陪伴台灣民眾超過卅一年的速食龍頭麥當勞經營權將易主,台灣麥當勞昨證實將改變經營模式,強調不會退出台灣市場,而由美國總公司直營改為授權發展商模式,已開始尋找新的經營者,預估交易至少二百億元。未來麥當勞商品可能更在地化,對消費者影響不大,但由誰接手仍未明朗。

麥當勞於一九八四年來台灣,是第一個來台成立連鎖型餐飲業者,為美國麥當勞在台灣投資成立百分百持股子公司。經濟部指出,台灣麥當勞總店數四百十四家,其中直營三百四十五家、加盟六十九家,在台投資新台幣廿七億五千六百萬元,為國內速食業龍頭。

* 台灣麥當勞緣起1978年 孫氏兄弟1983年引進
http://udn.com/news/story/8307/1014412

麥當勞曾是第一家進入台灣的美式速食連鎖,卅年前,台灣寬達食品創辦人孫大強、孫大偉兄弟創造了台灣麥當勞奇蹟,卻因房地產投資不當,將經營權拱手讓給美國麥當勞,孫大偉退出台灣麥當勞後,還轉進中國大陸、引進星巴克。

* 金色拱門崩壞 麥當勞叔叔老了?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92383

麥當勞擬將台灣子公司撤出,引發台灣速食業市場震撼。其實,這是麥當勞因應全球營收五年來首度衰退困境的作法之一,不只台灣經營權轉手,前陣子才一口氣關閉全球七百家績效不佳門市;這也是麥當勞CEO伊斯特布魯克三月上任以來,進行組織重整、成本削減等措施的一環,希望能創造更大現金流回饋美國股東。

健康有機食品當道,高熱量的速食產品首當其衝,加上奇普雷、Shake Shack等新興速食餐廳崛起,身為速食業龍頭的麥當勞也試圖轉型因應,但推出新菜單卻不順利,除因經濟規模過於龐大難以改變,更因此拉長出餐時間,惹惱消費者,業績雪上加霜。

* 4關鍵壓垮麥當勞 3門檻決定誰接手
http://udn.com/news/story/8307/1014411

麥當勞總部決定轉變商業模式,不再直營台灣市場,尋找合適合作對象,究其根本,食安風暴、營運成本高漲、外部競爭激烈、餐飲價格僵固等四個問題,逼得麥當勞總部不得不出走台灣。

....台灣麥當勞想嫁,但台灣企業敢接下麥當勞,恐怕還得面臨麥當勞嚴格規範、鉅額授權金、東西方經營理念磨合等三個門檻。



◆ 由總公司授權品牌 經營更有彈性
http://udn.com/news/story/8307/1014420

聯合報 記者顏甫珉、林上祚、李至和/台北報導 2015-06-25

台灣麥當勞宣布將全台超過八成的直營模式,改成全球其他國家採用的授權發展商。

麥當勞在台灣將改為「授權發展商」模式,代表麥當勞把在台灣管理營運權利、直營店鋪經營權等出售,改由總公司「授權」品牌、商品與形象給接手經營的企業,改由新任經營者接手麥當勞未來營運,如同日本7-11將品牌授權給台灣統一集團發展的模式相同。

商發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所長王建彬表示,連鎖品牌在各國採直營或授權的發展策略因地制宜,以美國星巴克為例,該公司在台灣與統一超共組合資公司加品牌代理授權方式經營;在大陸不同地區,將品牌授權給台灣、香港與大陸授權商,經營上更有彈性。

專家:有助穩定經營

【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台北報導】商發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所長王建彬昨(24)日說,國際連鎖品牌因市場環境調整而改變經營策略,時有所聞,麥當勞將台灣直營改為授權經營模式之舉,並不代表對台灣市場悲觀,若找到適合優質的合作夥伴,反而有助長期穩定經營。

王建彬認為,應該持正面態度看待國際連鎖品牌以調整策略取代直接退出市場,這顯示麥當勞對持續經營台灣市場仍有高度意願。

王建彬舉例,美國星巴克各國都有不同的經營模式,如在台灣與統一集團旗下的統一超以共組合資公司、品牌代理授權方式經營。

在大陸不同地區,將品牌授權給台灣、香港與大陸授權商,經營上更有彈性。

※ 相關報導:

* 租金+權利金 加盟主擔子很重
http://udn.com/news/story/8307/1014446

麥當勞在最新營運策略中希望透過加盟店的協助以擺脫長期業績下滑,但財務吃緊加劇,加上租金與權利金的負擔沉重,讓加盟業者備感挫折。

....目前麥當勞在美國的1萬多家餐廳中,有90%是加盟店;全球3萬6,000多家餐廳裡則有81%是加盟店。然而,這樣的互利模式卻存在著先天的緊張關係。麥當勞對於加盟店嚴密掌控,包括薯條油炸時間甚至向媒體發表的談話內容。

麥當勞相當倚賴權利金以及向加盟店收取的租金(加盟者擁有事業與設備,但並未擁有建物及土地)。過去五年來,麥當勞向全球加盟店收取的租金成長了26%,去年已達61億美元,超過其274億總營收的五分之一。

fsj 提到...

希債應變 歐元區擬B計畫
http://udn.com/news/story/7510/1020625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2015-06-28

希臘宣布交付公投表決撙節條件,歐元區財長也無意繼續協商,轉而研商替代措施,可能先行實施資本管制,歐洲央行(ECB)因此陷入兩難處境。在希臘舉行公投前,ECB將扮演希臘能否免於資本管制的關鍵角色。

歐盟官員透露,歐元區18國財長27日開會,將討論所謂的「B 計畫」,第一步可能實施資本管制,避免希臘銀行爆發擠兌潮。

歐元區財長輪番質問希臘財長瓦魯費奇斯,希臘貿然宣布公投後,還有什麼方案可提。輪值主席荷蘭財長戴松布倫說:「很遺憾希臘有此決定,形同關閉繼續協商的大門。」希臘7月5日舉行公投前,ECB將扮演希臘能否免於資本管制的關鍵角色,這也是ECB連月來極力避免陷入的處境。

ECB訂28日開會討論如何應變,也面臨兩難抉擇,若非繼續對希臘銀行維持充裕資金,就是迫使希臘銀行關門大吉、激怒希臘政府和人民。不論選擇為何,ECB沒有多少觀望的時間。

雅典的ATM已湧現排隊領錢的人潮,顯示多數民眾對政府公投的決定感到意外。希臘逾7,000台ATM已有500台提領一空。歐元區一位官員表示,塞普勒斯2013年即是如此,最後不得限制提領現金並轉帳至海外。

塞普勒斯當年實施資本管制,作為歐元區和國際貨幣基金(IMF)100億歐元紓困的條件。但希臘財政處境更加險峻,30 日是歐元區目前金援的最後期限,希臘同日還得償還IMF 15.58億歐元的貸款,在希臘財政前景更加不明的情況下,可能終將走向脫離歐元區之路。

※ 相關報導:

* 178:120票 希臘國會通過公投案
http://udn.com/news/story/7510/1021134

希臘政府宣布將就國際債權人提出的方案舉辦公投後,歐元區財長會議27日拒絕對希臘現有紓困計畫延期的要求,希臘6月30日後將面臨破產、倒債危機,歐元的未來同樣遭到挑戰。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27日凌晨宣布,將於7月5日就國際債權人提出的新紓困方案舉辦公投。27日下午起在希臘國會的辯論中,有議員認為不該舉行公投、要求齊普拉斯下台,最後表決結果以178票同意、120票反對通過公投案。

最新民調顯示,約四分之三民意希望留在歐元區,過半數民意願意接受國際債權人提出的方案。

* 希臘1/3ATM錢被領光光 議員投完票也去領錢
http://udn.com/news/story/7510/1021133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對三巨頭撕破臉,27日大早對國內丟下是否接受紓困的「公投炸彈」,嚇壞民眾,他們擔心當局即將實施金融管制,擔心種種金融不確定,開始全天在銀行的ATM前排隊領錢,全國ATM超過三分之一被領光。

* 北京瞭望/從穩增長走向保增長...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022189

....「穩增長」政策,近年來雖然有「上限下限」論、「合理空間」論等多重解說,但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跨屆政策,因為大提「穩增長」是2012年的前總理溫家寶,當時的用意是以「穩增長」來「保交班」。而習李領導層接班之後,連續三年都在講「穩增長」。

為什麼敢說中國央行之「雙降」,意味著「穩增長」轉向實質的「保增長」了呢?一是因為2015年上半年,當局在不斷加碼「穩增長」。以最近三個月論,4月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曾在七日之內三提「穩增長」,5月號稱平均兩天出台一項「穩增長」政策措施;但「5月不紅」轉為期待「6月不綠」,即5月經濟沒有穩住,人們盼望6月經濟能夠不再掉下去。

* 大陸工業利潤 連兩月上揚
http://udn.com/news/story/7333/1022188

大陸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較去年下降0.8%,但降幅已經比1~4月減少0.5個百分點。且單月工業利潤已連續兩個月成長,顯示工業企業經營情況有好轉跡象。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28)日公布,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人民幣5,207.1億元(約新台幣2.6兆元),年增0.6%。值得注意的是,5月工業企業利潤的增速較4月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下降兩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