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2

巴克球的誕生

Buckyball birth observed by Sandia nanotech researcher
http://www.physorg.com/news114879032.html

November 21, 2007

幾乎科學社群當中的每一人都耳聞過巴克球(buckyball)不過在 Sandia 的 Jianyu Huang 之前,沒有人看過它如何誕生。

Buckyballs -- 更加正式的稱呼是 buckminsterfullerene C-60 -- 一種由碳連接而成的奈米結構,因為它與測地線拱頂(geodesic dome)這樣的圓頂巨型結構的相似而得名,而喜愛該結構強度的愛好者是環保專家 Buckminster Fuller。

除了其碳-碳鍵結所產生的強度之外 -- "這是自然界中最強的化學鍵," Huang 說,他看起來似乎對此奈米材料的特性仍感敬畏 -- 這種結構形成一種相對來說較不透水籠子,可想而知能安全地運輸氫分子以做為燃料,或傳送微劑量藥物直達人體內的目標。

在它們廣泛被使用成為可能之前,buckyballs 必須要能大量取得。為了辦到這件事,對於它們的形成有更好的了解是關鍵。

"我們現在是第一個,在現場(in situ),直接以實驗證明這個假說 -- 對於科學社群相當具有意義 -- 即這些結構是由碳薄片經熱「收縮(shrink-wrapping)」而形成," Huang 說。

就是這樣,加熱將只有單層碳原子的薄片彎曲成奈米碗狀物,然後增添更多碳原子到碗的邊緣,直到形成巨大的的富勒烯(fullerene) -- C60 分子較大、較不穩定的版本。

持續加熱這些富勒烯 --「收縮」是較受喜愛的術語 -- 直到它變成較穩定的 C60 分子,也就是巴克球:碳原子在該形狀下最小的穩定排列。

再更進一步加熱,buckyball 會消失,這提供更多證據證明 buckyball 階段已經達到。

Buckyball 的共同發現者(1985)及諾貝爾桂冠(1996)Richard Smalley,提出假說表示 buckyballs 是以種方式形成的,不過他在 2005 年過世時,尚未有實驗確認,或其他方法被提出。

一篇詳述這項研究的論文,發表在 10/26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

Huang 的發現是個意料之外。他事實上是在奈米碳管的耐久性中尋找瑕疵。透過 STM(掃描穿隧顯微鏡)原子大小的尖端傳送電流 -- 而 STM 本身則在一具 T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當中 -- 他將一個直徑 10 奈米的、多重障壁的(multiwalled)奈米碳管加熱至攝氏 2000 度,那時他看見巨大富勒烯的外部殼層從(如削蘋果般蜷曲的)奈米碳管內部的「果皮」中形成。此過程高解析度的 2D 影像由一部附加在顯微鏡上的 CCD 相機所拍攝,顯示富勒烯的直徑縮小,與時間呈線性比例,直到結構變成 C60 的大小,碳原子在形成足球形時,最小的排列方式。

然後 buckyballs 消失了。

模擬在 Huang 要求下,由 Boris Yakobson 在 Rice 大學的團隊創造,他是這篇 Physical Review 論文的共同作者,證實加熱能透過減少碳二聚物(carbon dimers,一對碳)縮小富勒烯,直到它們達到最基本的 buckeyball 形狀。更進一步移除「碳對」後,這個結構會崩毀。

Buckyballs 由六角形的與五角形的碳原子安排所形成,那縫合(stitched)或焊接(welded)在一起,就外型上來說,很像一顆足球。然而,它們的曲率(curvature),是單單由五角形所形成,在 buckyball 中有 12 個。離去的原子留下同樣數量的五角形,直到富勒烯收縮到其最小的穩定形狀,低於此,buckyball 崩潰。

"我慣於研究金屬," Huang 說,他自遙遠的中國農村長大,現在則在 Sandia 的整合奈米科技中心(CINT)使用最複雜的儀器。"不過碳奈米材料現在我覺得更有趣。"

CINT 是 Sandia 與 Los Alamos 國家實驗室的聯合單位,由美國能源步的科學辦公室支持。

Buckyball 的這項發現,最初是由 Huang 在 Boston 學院相似的設備中完成,然後在 CINT 詮釋。

"TEM 內部的 STM 探針在奈米科技中是相當強力的工具," Huang 說。"STM 探針如同上帝的手指:它可抓取極端為小的物件,可小至單一一條原子鏈,讓我能做奈米機、奈米材料甚至是奈米碳管與奈米導線的熱研究。"

影片:Fullerene Sublimation(富勒烯昇華) --
http://www.sandia.gov/videos2007/2007-6514P-FullereneSublimation.mpg

※ 相關報導:

* Real Time Microscopy,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Giant Fullerene Evaporation
http://link.aps.org/abstract/PRL/v99/e175503
J. Y. Huang, Feng Ding, Kun Jiao, and Boris I. Yakobson
Phys. Rev. Lett. 99, 175503 (2007)
doi:10.1103/PhysRevLett.99.175503

奈米碳管進入細胞後... 第一張影像

科學家製造出不太可能出現的 Buckyegg
科學家發現石墨薄片像撞球桌
便宜、簡單的太陽能板製程
Nanopod?世界第一台全功能奈米碳管收音機!
以 3D 奈米圖樣「光塑」清晰的微粒子
塑形未來 -- 從睡眠到變形機翼

烏拉姆猜想的量子類比可引導分子、反應
理論物理學家:聚合物可在真空中研究
電漿子能以空前解析度觀察活細胞的化學反應
膠體中粒子混合的新洞見
哈佛教授提出「非粒子」物理理論
法國科學家計算平均首度通過時間
衝浪老兄的萬有理論讓物理學家驚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