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4

新分子能改善癌症疫苗與治療其他疾病

Team finds molecule that could improve cancer vaccines and therapy for other diseases
http://www.physorg.com/news114957144.html

St. Jude 兒童研究醫院的研究者已經發現了新的訊號分子(signaling molecule),那能避免爆走殺人狂(running amok)的免疫反應以及傷害身體。這項發現能致使新癌症療法的出現:利用疫苗;對抗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如第一類型糖尿病;以及發炎性疾病(inflammatory diseases),如發炎性腸道疾病(IBD)與氣喘。

St. Jude 團隊發現,特化的免疫淋巴球稱為調節性 T 細胞(regulatory T cells)會釋出一種蛋白質複合體,由 Ebi3 與 Il12a 這二種蛋白質構成。這種蛋白質複合物的作用如同活化之侵略性免疫細胞,稱為受動器 T 淋巴球(effector T lymphocytes)的煞車。對於此發現的報告出現在 11/22 當期 Nature 期刊上。

這個新識別出來的蛋白質複合體是一大群訊號分子,稱為細胞素(cytokines)其中一種。細胞使用細胞素來彼此通訊。而這種屬於免疫系統的細胞素稱為介白素(interleukins,白血球介素),St. Jude 團隊將它命名為介白素-35(interleukin-35,IL-35)。大部分的細胞素會藉由驅使免疫攻擊或引發發炎來刺激免疫系統細胞。然而,IL-35 是少數幾種能禁止免疫系統活動力的訊號分子之一。

"IL-35 的發現很重要,因為調節性 T 細胞是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的關鍵目標," Dario Vignali 哲學博士,St. Jude 免疫科共事成員,同時也是本論文資深作者。免疫療法是傳染、癌症或其他疾病的療法,藉由操縱免疫系統來加強或限制其活性。儘管由調節性 T 細胞調解之免疫療法對病患來說大有可為;負責細胞抑制免疫系統活性能力的分子大部分已知,不過仍有一個問題延緩該領域的進展。

St. Jude 團隊證實,能製造 IL-35(Ebi3 與 II12a)的基因,在調節性 T 細胞中活化但受動器 T 細胞當中則否,而且對於調節性 T 細胞的機能至關緊要。事實上,缺乏 Ebi3 與 II12a 基因之調節性 T 細胞,失去許多抑制受動器 T 細胞的能力。此外,這些調節性 T 細胞無法治癒某種發炎性疾病的老鼠模型,該疾病類似於人類的 IBD。

當研究者增加調節性 T 細胞到具有受動器 T 細胞的培養皿中時,調節性 T 細胞戲劇性地增加 Ebi3 與 II12a 基因之解碼形態的生產(指 mRNA)。這暗示受動器 T 細胞能夠將這些基因解碼,並製造 IL-35,研究者如此報告。

"確認 IL-35 是種關鍵細胞素,由調節性 T 細胞所釋出,讓我們對於這些細胞如何避免免疫反應失去控制並造成傷害,有更深入的了解," Vignali 說。"調節性 T 細胞被視為是發展有效抗癌疫苗的主要障礙,而且能防止某些慢性傳染病的非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諸如 C 型肝炎與肺結核。當調節性 T 細胞的最大抑制機能倚賴 IL-35 時,阻斷其活性或能減少調節性 T 細胞機能及降低它們封鎖抗腫瘤免疫反應的能力。如此,能夠封鎖 IL-35 活性的療法,或許能使抗癌疫苗更有效率。" 疫苗藉由刺激免疫系統去辨識與攻擊特定目標,例如病菌或癌細胞。

"自體免疫疾病與發炎性疾病,是因為控制我們免疫系統的正規程序崩潰所致," Vignali 說。"能增加 IL-35 或提升 IL-35 活性的新穎療法,也許能對這些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機會。"

"確認 IL-35 格外讓人興奮,是因為迄今為止只知,細胞素是由調節性 T 細胞專門製造而且能直接抑制受動器 T 細胞的活性," Lauren Collison ,博學博士,Vignali 實驗室的博士後職員,他對此計畫有卓越貢獻。"這暗示,控制患者體內 IL-35 的水準,也許有天能讓臨床醫師依照病患需求,『調整(dial)』免疫反應是上或是下。" Collison 是本論文第一作者。

※ 相關報導:

* The inhibitory cytokine IL-35 contributes to regulatory T-cell function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0/n7169/abs/nature06306.html
Lauren W. Collison, Creg J. Workman, Timothy T. Kuo,
Kelli Boyd, Yao Wang, Kate M. Vignali, Richard Cross,
David Sehy, Richard S. Blumberg & Dario A. A. Vignali
Nature 450, 566-569 (22 November 2007)
doi:10.1038/nature06306
盲腸存在人身上的意義?
新數學模型預測:未來的微生物會更致命
奈米碳管進入細胞後... 第一張影像

新型奈米粒子疫苗更便宜、有效
研究:強力分子馬達加速病毒組裝
流感疫苗接種率低 醫界憂併發症
新藥結合能緩解母親、嬰兒 HIV 感染困境
新方法能避免蛋白質瘢塊扯上阿茲海默症
新療法?科學家能破壞霍亂的通訊方式
癌症新療法:利用致癌基因殺死腫瘤細胞

女性需要不同的心臟治療方法
微調雷射可消滅血液傳染病,如 AIDS
基因工程參賽者創造模組化的 DNA 開發套件
研究:磁脈衝可治療憂鬱症
皮膚細胞 可轉化成幹細胞
生物時鐘控制染色體纏繞的直接證據
2025 年 12 大技術創新領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