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hysorg.com/news123416096.html
February 28, 2008
一個由 UPV/EHU 大學(位於法國 Basque 地區)物理與化學團隊所領導的國際團隊,在 Jose Javier Saiz Garitaonandia 教授的指導之下,透過一種受控制的化學程序,使金、銀、銅的原子 -- 這些在本質上是無磁性的(不受磁鐵吸引) -- 變成具有磁性。這篇文章發表在二月號的 Nanoletters 上。
根據這項研究(其中的研究者來自於 UPV/EHU 以及澳洲、日本)表示,磁性顯然將這種材料的尺寸縮小到奈米規模,並以事先選定的有機分子圍繞它。
這些奈米粒子的磁性是永久的(如同鐵一般),即便在環境溫度下亦然,這相當重要。這種令人吃驚的表現,不只有金辦到(已被當成一種實驗上的可能提出),在此研究中,還有大小為 2 nm 的銀與銅奈米粒子(這些原子在本質上無磁性),也被證實在環境溫度下具有磁性。
此研究的貢獻,部份歸功於哲學博士 Eider Goikolea Nunez 女士以及Jose Javier Saiz Garitaonandia 教授還有 Maite Insausti Pena 女士的領導,不只有獲得這些驚人磁性的奈米粒子。
事實上,利用基於粒子加速器與核子技術之實驗性系統(都位於日本與澳洲)的複雜技術,首次清楚地證明磁性確實存在於金、銀、銅原子中,而這些金屬,在其他任何條件下,本質上都是無磁性的。
這項發現不只超越了將無磁性元素轉變成有磁性這項事實。這些出現在較小尺寸下的特性,未曾在古典磁性元素中見過。事實上,它們可被視為至今所得到的最小磁鐵。
此外,這樣的特性不只是在低溫下才會發生,它也能在高於周遭環境的溫度下,顯然沒有任何衰退,保有(磁性)。
這項研究對迄今都被認可的、與磁性相關的物理機制提出了新的問題,並開啟了尚未被發掘之有趣應用的大門,其中某些與利用磁性奈米粒子來診斷/治療疾病相關。同樣地,這篇文章註定成為磁性基礎問題研究,無法折返的一點(point of no return)。
※ 這篇文章的「法國味」頗重 XD
* Chemically Induced Permanent Magnetism in Au, Ag, and Cu Nanoparticles: Localization of the Magnetism by Element Selective Techniques
http://pubs.acs.org/cgi-bin/abstract.cgi/nalefd/2008/8/i02/abs/nl073129g.html
Jose S. Garitaonandia, Maite Insausti, Eider Goikolea,* 天然磁石的新特性
Motohiro Suzuki, John D. Cashion, Naomi Kawamura,
Hitoshi Ohsawa, Izaskun Gil de Muro, Kiyonori Suzuki,
Fernando Plazaola, and Teofilo Rojo
Nano Lett., 8 (2), 661 -667, 2008.
doi: 10.1021/nl073129g
S1530-6984(07)03129-3
* 研究:磁性在壓力下喪失
* 典範失效?超導體與磁力間的新奇互動
* 探索新超導體:無聲子的超導性
* 彼此疏遠的二原子在壓力下結合,或能形成超導體
* 氦-8 研究賦予核能理論、中子星洞見
* THEMIS 觀察極光磁暴、磁弓衝擊波爆發
* 光的黑暗面 -- 碎形的光渦流
* 由熱生電:柏克來在矽奈米線上的熱電突破
* 巧妙剪變:調校奈米複合材料的導電率
* Indoline 染料使太陽能電池效率破記錄
* 金屬泡沫擁有優良「記憶」
* 愈小愈強 -- 現在科學家知道為何如此
* 遠端遙控細胞?具有「吸引力」的人機界面!
* 攻擊磁碟加密必殺技:「冷」開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