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6

遠端遙控細胞?具有「吸引力」的人機界面!

An 'attractive' man-machine interface
http://www.physorg.com/news119078920.html

January 09, 2008

Boston 兒童醫院的研究者開發了一種新的「奈米生物技術」,可力用磁性來控制細胞等級的事件。他們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 的線上版文章中描述此一技術,該技術將導致可微調的、而且是非侵入性的疾病治療方法產生。

兒童醫院血管生物學(Vascular Biology)計畫的 Don Ingber, MD, PhD, 與 Robert Mannix, PhD,與 Mara Prentiss, PhD,哈佛大學物理學家,共同設計出一種方法讓微小的珠子(beads) -- 直徑 30 奈米 -- 與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結合。當暴露在此場下,這些珠子會變成磁鐵,受到磁力吸引而聚在一起。這樣會將細胞的受體拖曳成一大群,模仿當藥物或其他分子將它們結合在一起時所發生的事。接著,這一群會使受體活化,觸發一連串影響不同細胞機能的生化訊號。

這項技術能導致以非侵入式的方式來控制藥物釋出或生理學過程,例如心臟節律與肌肉收縮,Ingber,該研究的資深研究者。更重要的是,這是頭一遭利用磁力來駕馭特定的細胞訊號系統,而這通常都是透過荷爾蒙或其他自然的分子來利用。

"這項技術允許我們透過磁力,而非化學或荷爾蒙,來控制活細胞的行為," Ingber 說。"這或許在未來能為機器或電腦提供一種新的界面,開啟控制藥物遞送的全新方法,或是製造出以活細胞當零件的偵測器。我們已能駕馭生物控制系統,但我們更能隨心所欲地控制它,利用磁力。"

在一場涉及肥胖細胞(mast cells,一種在免疫系統中的細胞)的示範中,Ingber 與 Mannix 證明這些小珠,當與細胞受體結合並暴露在磁場下時,能刺激鈣離子湧入細胞中。(鈣離子湧入,Calcium influx,是神經細胞用來初始神經傳導的一種基礎訊號,心臟與肌肉細胞則用來刺激收縮,而其他細胞則是分泌。)若單只有磁場而沒有小珠子,則沒有效果。

珠子 30 奈米的大小(裡面有 5 奈米的粒子)提供理想的結晶幾何使它們變成「超順磁性(superparamagnetic)」-- 能夠一再地磁化、去磁化,Mannix 提到,他與兒童醫院的 Sanjay Kumar, MD, PhD 共享第一作者。(Kumar 現在是 UCSB 生物工程的教員)。想像一下,若一奈米是一公尺,一顆草莓將相當於一顆地球。

這些珠子藉由事先塗佈抗原,使得它們能附著在肥胖細胞的受體上;這些抗原會與包覆受體的抗體結合,與免疫系統中抗體與抗原的結合十分類似。"我們的目標是要讓每顆珠子只塗佈一個抗原,所以每個珠子只會跟一個受體結合," Mannix 說。

如一篇伴隨而來的 News & Views 文章所提,"將交互作用縮小至單一受體,證明了在個別蛋白等級上的空前控制。"

電刺激已用於影響神經細胞的活性,但對於天生對電刺激沒反應的細胞無效,研究者提到。這種「奈米磁」控制系統的優勢在於,它能運用在廣泛的細胞種類上,並提供一種近乎即時的開、關切換,不像荷爾蒙或化學物質需要花數分鐘或數小時來起作用,而且還會逗留在體內。而且磁力的可攜性高,而且節能,讓它們能用於軍方與其他行動急救站。

Ingber 想像一種節律器,那涉及將奈米粒子注射到心臟中,接著就可用磁力來控制。"你能讓這些細胞對穿過皮膚的磁力產生反應,而不用進行外科移植或放置導線," 他如此推測。

"你也能為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中裝置節律器,或是能夠產生荷爾蒙或胰島素的節律器," Ingber 補充道。"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你可將產生胰島素的細胞置入皮下,然後注射奈米粒子到這些細胞中。接著,當你飽餐一頓,需要更多胰島素時,你只需利用磁鐵讓細胞產生更多。所以你不用一直購買藥物或並注射它。"

這種磁性系統亦能作為外部儀器與電腦控制的界面,那能接受來自於身體或周遭環境的資訊,並且在需要時啟動磁鐵,Ingber 補充道。

例如,糖尿病患者能擁有一種皮吸收(transdermal)葡萄糖感應器,那控制磁鐵,那接著自行控制胰島素的生產。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中,生病的嬰兒能擁有自己的心跳與呼吸速率監控,而且他們的細胞可對磁刺激產生回應,無須糾纏的電線與探測器。或著,在戰場上,當毒素或傳染性藥劑被偵測到時,磁鐵能用來觸發解毒劑的生產。

不過這些例子都只是理論性的。"應用很難去定義,因為我們開啟了一種先前不曾存在過的新控制領域," Ingber 說。

※ 不過遇上電磁波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 :p

* Nanomagnetic actuation of receptor-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http://www.nature.com/nnano/journal/v3/n1/abs/nnano.2007.418.html
Robert J. Mannix, Sanjay Kumar, Flavia Cassiola,
Martin Montoya-Zavala, Efraim Feinstein, Mara Prentiss &
Donald E. Ingber
Nature Nanotechnology 3, 36 - 40 (2008)
Published online: 23 December 2007
doi:10.1038/nnano.2007.418
* Biotechnology: Remote control of living cells
http://www.nature.com/nnano/journal/v3/n1/abs/nnano.2007.431.html
Christopher S. Chen
Nature Nanotechnology 3, 13 - 14 (2008)
Published online: 23 December 2007
doi:10.1038/nnano.2007.431
來自於虛無的開斯米力
合成細菌基因 人造生物大突破
奈米碳管進入細胞後... 第一張影像
電磁波罹癌風險新證據 學者:建立預警機制

注入活細胞 動物屍「心」動
能瞬間將 DNA、細胞、分子分離的新技術
新技術能大幅降低 DNA 定序成本
科學家以「光束」挑選細胞
奈米伏特計能測量細胞內部電場
科學家利用電場旋轉電子的自旋
研究者以最新自旋電子學成就領先群雄

天然磁石的新特性
金屬泡沫擁有優良「記憶」
探索新超導體:無聲子的超導性
典範失效?超導體與磁力間的新奇互動

更進一步了解微生物的祕密語言
新型奈米粒子疫苗更便宜、有效
新分子能改善癌症疫苗與治療其他疾病
新方法讓設計、製造新穎藥物成為可能
血腦屏障:腦疾治療中一個被誤解的關鍵
殺死「癌幹細胞」 治癌新藥希望

電漿子能以空前解析度觀察活細胞的化學反應
奈米影片:捕捉 RNA 分子的三維移動畫面
3D 虛擬實境加速奈米機器人研發
史丹佛科學家將 2D 影像變成 3D 模型
以 3D 奈米圖樣「光塑」清晰的微粒子
科學家製造「完美的」奈米線

群 - 現在進行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