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5

國人乳癌年輕化 比歐美少10歲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8.01.25

乳癌有年輕化趨勢,醫界發現,台灣婦女患乳癌的平均年齡比歐美少十歲,而且每十一位患者就有一人小於卅五歲,建議衛生署將乳房超音波檢查試辦計畫的年齡降低至卅五歲。

乳癌已連續四年名列女性第一好發癌症,每年有六千名新增病例,由於國人飲食西化,加上晚婚、高齡生子,整個生活型態改變,導致乳癌病例每年以百分之七到八的速度,持續增加中。

目前,國內乳癌發生率是每十萬人有四十二至四十三人,雖然低於美國每十萬人一百零二人、英國每十萬人九十二人,但已從乳癌低發生率國家,躍升為中發生率國家,而且年輕女性的發生率高於歐美國家,更值得注意。

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張金堅指出,美國婦女乳癌發生率最高的年齡是五十到六十歲,台灣卻是四十到五十歲,台灣四十歲以下乳癌患者佔百分之十六點六,比起美國的百分之八,高出兩倍,小於卅五歲以下年輕乳癌患者比率,台灣是百分之九,是美國的四點五倍。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文宏說:「乳癌是全世界的疾病。」但年輕患者想不到自己會罹癌,容易疏忽,以致發現時,腫瘤已經很大,臨床也發現,年輕型乳癌患者癌細胞惡性度較高、預後較差。

為什麼台灣的乳癌患者較年輕?張金堅表示,目前尚無明確研究,但亞洲人罹患乳癌年輕化比率普遍較高,推測人種應是重要因素,而年輕人荷爾蒙接受體比年長者較低,可能是年輕型乳癌預後較差的原因。

張金堅建議,國家應在財政、人力允許情況下,可考慮將目前進行四十歲到五十歲乳房超音波檢查,下降到卅五歲,而高危險群者應提早於廿五歲至卅歲就開始篩檢,高危險群包括家族中有兩人以上罹患乳癌,或是兩人罹患癌症,其中一人為乳癌,未婚、未哺乳、或是卅歲以後生產第一胎者。



◆ 年輕型乳癌患者佔9% 抗癌懷孕左右為難

中央社 2008-01-24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四日電)醫界發現,台灣婦女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比歐美早十歲,而且每十一個就有一人小於三十五歲,加上婦女晚生育的趨勢,以致於愈來愈多婦女在抗癌路上又要考慮懷孕,使得治療計畫充滿了彈性與變數。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張金堅今天指出,台灣小於四十歲以下的乳癌患者比例為百分之十六點六,美國是百分之八,小於三十五歲的年輕型乳癌病患比例,台灣為百分之九,是美國的四點五倍,乳癌早就不是中老年婦女的疾病。

張金堅說,年輕型乳癌患者的特徵是由於年輕而容易疏忽乳房健康,以致於發現時腫瘤通常都很大;而且,癌細胞惡性度較高,在相同的癌症分期下,年輕型乳癌的預後較差,再發率高於平均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推測可能與乳房保留手術有關。

由於乳癌手術後,病患面臨女性性徵殘缺、害怕影響伴侶親密關係、怕療程影響生育、擔心復發及幼小子女養育問題,根據乳癌防治基金會對二百七十位乳癌患者的調查發現,年輕型乳癌患者有四成有憂鬱傾向,普通的則是為三成。

今天在「乳房照護診治全書」新書發表會上,四位年輕型乳癌患者現身說法,其中兩位在四十歲以下,二十九歲已婚的徐小姐在哺乳時乳頭搔癢長濕疹,看過婦產科、皮膚科都沒有起色,以為是哺乳常見的問題,拖了快兩年,直到乳房檢查才發現惡性腫瘤。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文宏指出,有些乳癌病患在開刀後、化療、荷爾蒙治療期間,意外懷孕,沒人能保證藥物不會引起畸胎,不得不忍痛放棄胎兒,或是荷爾蒙治療未做滿五年,即中途停藥想要懷孕。

郭文宏說,年輕型乳癌面臨懷孕生產,生過孩子者還可以放棄再生,沒生育者就要根據乳癌細胞的病理檢查結果、癌細胞轉移到淋巴結的顆數,決定是否加重化療放棄荷爾蒙療法,或是另請婦產科醫師執刀取下卵巢組織待治療結束再計劃懷孕;至於使用標靶物治療中對懷孕的影響,目前尚未有研究報告。

乳癌基金會提醒所有的婦女,一旦發現乳房有異狀,不需要害怕檢查,更不需要對治療卻步,正因為乳癌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很多元,病友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因此,最好還是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 相關報導:

研究者描繪染色體功能的新管控者

什麼是色盲?
人眼中第二套感光系統掌控生理時鐘
科學家發現大樺斑蝶遷徙的分子基礎
研究:睡眠多寡會升高糖尿病風險
睡眠品質決定腦袋要將「記憶」存在何處
從晚睡到家庭衝突增多

活到 100 歲比想像中容易
4 個健康好習慣讓你多活 14 年
每日運動可大幅減少男性死亡率
研究:空氣汙染中的超細微粒子會引起心臟病

亞洲女性輕微超重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西式飲食未生育者 乳癌高危險群
世癌基金會:肥胖是致癌罪魁禍首
研究:孕婦採地中海飲食可避免幼兒氣喘
美兩研究 喝低脫脂奶 罹攝護腺癌率提高
男人為何容易罹患肝癌?基因的性別戰爭?

新發現成為治療白血病的大突破
「奈米炸彈」以超音速衝擊波對付癌症
電磁波罹癌風險新證據 學者:建立預警機制
台灣研究團隊發現癌症印記 預測肺癌復發率
錸188治肝癌 動物實驗8成存活
雷射光或能憑著呼一口氣偵測疾病

亞洲第一 台大製造救人寶寶

2 則留言:

fsj 提到...

研究報告:女性夜晚少接觸光 乳癌機率少

中央社 2008-02-21

(中央社記者楊一峰特拉維夫二十一日專電)以色列海法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晚上暴露在光線下是僅次於基因讓人罹患乳癌的原因。因此,女性在晚上少接觸光線有助於減少罹患乳癌的機率。

這份研究報告是由海法大學的環境生物學教授海姆、波特諾夫和博士研究生克魯格共同提出。

根據報告,若婦女無法搬到晚上燈光較暗的地區居住,至少可以減少晚間使用電腦,減少看電視或是拒絕輪班的工作,或是在晚上睡覺時關上百葉窗,減少暴露在光線下。

研究報告引用美國太空總署的衛星影像資料,配合以色列乳癌中心的報告,並調查一百位罹患乳癌的女性與一百位健康女性的生活習慣,以了解她們在晚間暴露在光線下的情況。

調查發現:在一般夜間環境下的社區女性,要比在較暗社區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要高出百分之三十七;在晚間照明亮度較高的地區女性,則比一般夜間環境下的女性,罹患乳癌機率要多出百分之二十七。

不同的研究顯示:瞎眼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比率偏低;而必需輪值夜班的女性工作者,罹患癌症的比例則較高。

fsj 提到...

SATB1超級基因 引發乳癌細胞轉移幕後黑手

法新社╱張仲琬 2008-03-13

(法新社巴黎十二日電)今天公佈的研究報告指出,遺傳學者已經發現導致乳癌轉移至其他器官的超級基因。

英國雜誌「自然」公佈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美國研究人員將這種能改變癌細胞內至少一千個其它基因性質的SATB1基因稱為「超級調整基因」。研究指出,SATB1基因在過度活躍時,會引發癌細胞增生,而一旦基因的活躍度遭到抵消,細胞就會停止分裂轉移。

美國加州柏克萊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厚井-重松輝美表示:「SATB1將是發展癌症治療的重要目標」。她表示,這項研究發現不但能為研發診斷乳癌轉移的工具鋪路,對預防或治療乳癌的藥物也有所貢獻。

到目前為止,癌細胞是否一定會侵入鄰近組織、經由血液系統在體內循環並形成第二顆腫瘤,尚且不得而知。

厚井-重松輝美表示,不過,SATB1蛋白質基因就是協助理解這個過程的里程碑,因為內含SATB1基因的腫瘤,「必定轉移」。

癌細胞的轉移,是造成罹患實質固態瘤病患死亡無法阻擋的原因。發現乳癌細胞轉移的婦女,超過十年的存活率只有不到一成,而五年以上存活率,僅二成五多一點。

STAB1催化其它基因的一般性功能,特別是與在免疫系統內發揮重要功能的T細胞的相關性,目前已眾所周知。這都要歸功於厚井-重松輝美在一九九零年代所進行的研究。

研究人員也在乳房腫瘤中發現STAB1基因。厚井-重松輝美表示,這項嶄新研究,是學界首度證實「STAB1基因是乳癌細胞形成轉移的必要與充分條件」。

※ 相關報導:

* A protein that triggers aggressive breast cancer
http://www.physorg.com/news124550049.html

* SATB1 reprogrammes gene expression to promote breast tumour growth and metastasis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2/n7184/abs/nature06781.html
Hye-Jung Han, Jose Russo, Yoshinori Kohwi &
Terumi Kohwi-Shigematsu
Nature 452, 187-193 (13 March 2008)
doi:10.1038/nature0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