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hysorg.com/news121970915.html
February 11, 2008
根據一篇發表在 2/11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的報告表示,在老年初期期間的健康生活方式 -- 包括體重管理、規律運動以及不抽菸 -- 或許與男性活到 90 歲,並同時具備良好健康與身體機能的可能性大有關連。
就同樣議題的第二篇文章發現,儘管某些個人能藉由避免罹患慢性病而活到 100 歲以上,但其他百歲人瑞也能以這樣的狀態繼續活了許多年,而沒有殘疾發生。根據此文章中的背景資訊,雙胞胎研究發現,人類壽命的變動大約有 1/4 得歸咎於遺傳。剩下約 75% 則屬於可修改的風險因子。
波士頓 Brigham & Women's Hospital 的 Laurel B. Yates, M.D., M.P.H.,及其同僚研究一群有 2357 人的男性,這些人參與 Physician's Health Study。在研究開始時(1981 - 1984 年),男性(平均 72 歲)提供了關於人口統計學與健康變化的資訊,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與膽固醇水準,還有他們多常運動。在第一年提供二次資料,之後每年提供一次,直到 2006 年,他們完成一份問卷,詢問關於習慣、健康狀態或進行日常工作能力的改變。
總共有 970 位男性(41%)活到 90 歲以上。數種可修改的生物學與行為學的因子,與存活到這種特殊年紀有所關連。"吸菸、糖尿病、肥胖與高血壓,顯著減少 90 歲壽命的可能性,而規律且有活力的(vigorous)運動,實質上能改善它," 作者們寫道。"此外,年紀超過 90 歲以上的男人,相較於那些較早死亡的男性,也有更好的身體機能、精神健康(well-being)以及在後半生自我意識到(self-perceived)會健康。"
與短命有關的有害因子 -- 抽煙、肥胖與久坐的生活方式 -- 與老年初期貧乏的機能狀態也有顯著的關連。
研究者估計,一位 70 歲的男性,他沒有吸菸,血壓、體重也正常,沒有糖尿病,而且每週運動 2 - 4 次,有 54% 的機率可活到 90 歲。然而,如果擁有前述有害因子,活到 90 歲的機率會降為下面的百分比:
-- 久坐的生活方式:44%
-- 高血壓:36%
-- 肥胖:26%
-- 吸菸:22%
-- 三種因子:例如久坐、肥胖與糖尿病:14%
-- 五種因子:4%
"雖然某些中年死亡風險在老年初期的衝擊頗有爭議,但我們的研究指出,有許多(因子)依然很重要,至少是在男性當中," 研究者如此下結論。"因此,我們的結果建議,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風險管理應當持續到老年早期,以減少死亡率及殘疾。"
在第二篇研究中,波士頓大學醫學院與波士頓醫學中心的 Dellara F. Terry, M.D., M.P.H. 及其同事,研究年齡在 97 歲以上的 523 女性與 216 位男性。這些人瑞透過郵遞或電話完成關於其健康史與(身體)機能能力的問卷。參與者基於性別,以及他們發展出典型與老化相關之疾病的年紀,分成不同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癡呆、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骨質酥鬆症、帕金森氏症與中風。那些在 85 歲以上發展出這些狀態者,被歸類為延緩者(delayers),而那些在較輕年紀時發展了它們的人,則被稱為倖存者(survivors)。
在參與者中,32% 是倖存者,68% 是延緩者 -- "因此,發病不能夠將這些特長壽命壓縮至盡頭," 作者們寫道。"然而,這些在 85 歲之前發展出心 臟病與/或高血壓的人瑞,仍能存活到 100,證明了具有與延遲到 85 歲後才發病者相似水準的機能(「獨立自主」的個案男性以及在女性中「需要最小幫助」的個案)。 "
雖然只有少數男性與女性存活到極老的年紀,不過在此研究中的男性人瑞顯然較相對應之女性,有更好的精神與身體機能。"對此的一種解釋或許是,男性並定有出色的健康與/或機能上的獨立自主,以達到這種極端年紀," 作者們寫道。"另一方面,女性或許在身體與社交上善於與慢性病以及經常失能的健康狀態一同生活。"
就百歲人瑞發病時機而論的結果,"或許能闡明在其中人們可以存活到極老年紀的不同的方式," 作者們下結論道。"在面臨與臨床上顯著的老化-- 以及與死亡--相關之發病率(morbidities)時,能決定很容易延緩或脫離失能之機制,值得更進一步探究。"
※ 看完這篇,該起來動一動了...
* Exceptional Longevity in Men: Modifiab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and Function to Age 90 Years
http://archinte.ama-assn.org/cgi/content/abstract/168/3/284
Laurel B. Yates, MD, MPH; Luc Djousse, MD, MPH, DSc;* Disentangling the Roles of Disability and Morbidity in Survival to Exceptional Old Age
Tobias Kurth, MD, ScD; Julie E. Buring, ScD;
J. Michael Gaziano, MD, MPH
Arch Intern Med. 2008;168(3):284-290. Vol.
http://archinte.ama-assn.org/cgi/content/abstract/168/3/277
Dellara F. Terry, MD, MPH; Paola Sebastiani, PhD;* 4 個健康好習慣讓你多活 14 年
Stacy L. Andersen, BS; Thomas T. Perls, MD, MPH
Arch Intern Med. 2008;168(3):277-283.
* 每日運動可大幅減少男性死亡率
* 教你如何計算想減去的體重
* 研究:數千種基因影響體重 快速減肥不太可能
* 發炎:大肚楠與心臟病之間的遺失環節?
* 研究:空氣汙染中的超細微粒子會引起心臟病
* 研究:低脂比低醣飲食更可能減少心臟病風險
* 新版食物金字塔到法國橄欖油
* 研究:花椰菜或能幫助提升老化的免疫系統
* 研究:孕婦採地中海飲食可避免幼兒氣喘
* 研究者調查老年人的決策退化
* 停止「nogo」受體 促進突觸連接
* 從晚睡到家庭衝突增多
* 青少年慢性失眠增加個人問題達 2-5 倍
* 對侵略行為的反應會相互影響青少年
* 美醫界呼籲腎臟買賣合法化
* 墨西哥研究:砷污染水源可能導致糖尿病
11 則留言:
中風3分鐘 腦就受損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2008.02.16
神經科學家表示,中風後三分鐘內腦部就會受損,傳統認知的中風後三小時內送醫都能治療,已經打上問號。他們強調,對於中風而言,預防才是上策。
在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家墨菲主持下完成的這份研究論文,發表在二月號「神經科學」期刊,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李平與劉敦仁兩位華人。墨菲說:「很多人認為萬一中風,只要在三小時內就醫就沒事。有些人是這樣沒錯,但是有些結構性的變化很快就發生,所以最佳策略是控制危險因素並改變生活形態。」
資助研究的加拿大心臟與中風基金會統計,大約百分之八十的中風屬缺血性中風,即凝塊阻塞腦部血流。這類中風的病人如能在三小時內抵達醫院,大多數是以使凝塊破裂的藥物(血栓溶解劑)治療。但墨菲說這類使凝塊破裂的藥物不是每個人都有效。
研究人員在老鼠實驗中阻塞動物腦部血流引起中風,同時利用高科技影像技術雙光子刺激顯微鏡檢查法,製造顯示這種影響的影像。研究顯示快速恢復實驗老鼠的血流,可以扭轉大多數神經細胞所受到的損害,但約有百分之六神經細胞連接無法復常。
墨菲表示,中風後腦部尚未受損的三分鐘內,人們甚至來不及打電話求救,「我們無法在三分鐘內給予治療」。但是他說此一發現或可幫助手術中可能引發缺血性中風的人,因這三分鐘的窗口顯示預防措施的迫切性。
※ 相關報導:
* Brain Damage Occurs Within Minutes from the Onset of a Stroke, Study Reveals
http://www.physorg.com/news122224649.html
和微軟別苗頭 Google跨足健康領域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8.02.22
Google經過兩年醞釀,21日終於推出其線上個人健康紀錄服務,和去年10月先推出類似服務的微軟別苗頭。
Google選中俄亥俄州有87年歷史的「克利夫蘭診所」合作,由克利夫蘭診所徵求一萬位病人將個人醫療健康紀錄存入「Google健康」(Google Health)網站。
Google Health的宗旨是使病人能使用網路有效、保密地和藥局、健康照護機構分享他們個人的健康資訊。
Google主管健康業務的副總裁馬莉莎‧麥爾表示:「我們認為病人應該能夠方便地接觸和管理他們自己的健康醫療資訊。」
Google認為跨足健康紀錄管理領域是合理的進展,因為已經有無數人透過Google搜尋有關受傷、疾病和治療的資訊。
克利夫蘭診所執行長戈斯戈洛夫表示,醫療資訊與日俱增,醫師、病人和醫療照護業之間應該有更便利的合作管道。
戈斯戈洛夫說,透過Google Health,病人可以安安全全把他們吃什麼處方藥、有什麼過敏症、有什麼疾病等資訊,和提供醫療照護者彼此流通。
病人如果改看別的醫師,或改變醫療保險公司,有了線上個人健康紀錄,也方便調閱,供新醫師或保險公司了解個人的過去和當前健康情況。
Google Health必須有用戶的個人通關密碼才能打開使用。在Google之前,微軟已在去年10月推出「健康保險箱」(HealthVault) ,也要個人密碼才能開啟使用。
有些事情,生意眼所見略同,另外一個人也看中線上個人健康服務的錢景,是「美國線上」 (AOL)共同創辦人凱斯,他正在贊助「革命健康公司」 (Revolution Health)推出一套類似的計畫。
日本好笑發明 測「起笑」指數
自由時報 2008-02-23 編譯鄭曉蘭/特譯
號稱「笑容產業」大國的日本又有「好笑」新發明!關西大學社會學部教授木村洋二近日發表耗時1年研發成功,全球第 一台的「好笑指數檢測機」,能以實際數值表現出好笑程度。木村教授還準備與日本喜劇娛樂業龍頭「吉本興業」合作,將「好笑程度檢測器」廣泛運用於各領域。
檢測機可測出「好笑指數」
現年60歲的木村教授構思長達20年,投入約600萬日圓(約台幣175萬元)所研發的「好笑程度檢測機」,是利用「人發自內心笑時,橫膈膜才會震動」的原理,檢測好笑程度。檢測時,首先在受測者橫膈膜和腹部等貼上數個感應器,從皮膚表面偵測橫膈膜振動所產生的微弱肌肉反應電位,再利用木村教授獨家研發的軟體進行解析判讀後,加以數值化。
好笑指數單位aH 取自「啊哈」
此外,木村教授還發明全新的好笑指數單位aH(取笑聲「啊哈」的英文字母組合而成)。他解釋說「例如讓人大爆笑1秒的好笑程度約為5aH,若持續4秒就是20aH」。
「好笑程度檢測機」目前已經申請專利,今年內將進一步改良縮小體積,並希望能盡快實用上市。據朝日新聞報導,檢測機不但能將好笑程度數值化,還能輕而易舉地判別出「真笑」、「假笑」或「討好的笑」,日後可能運用於笑話比賽的評審工作、喜劇優劣的判別或「笑」對於醫療的實際效果評估。木村教授說:「(實用)這方面的工作可能必須麻煩『吉本興業』一起幫忙。我想這機器應該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影響『笑容世界』。」
迷信硬體 醫療界大謬誤
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中國時報 2008.02.26
雲門遭遇火災的不幸之後,馬謝陣營都競相承諾要提高文化預算。台灣錢已不再淹腳目,政府財政赤字還不斷地在增長,如何把納稅錢用在刀口上來促進社會的進步就顯得極為重要。同樣的,企業家的社會捐款也應該追求最大的公益效益。
可是,很遺憾的,前一陣子三位台灣的大企業家竟然接連宣布要投資於質子及重離子治療儀器來造福台灣的癌症病人。然而,台灣癌症死亡率年年在上升,而治癒率仍落後先進國家的原因並不是缺乏質子或重離子治療儀器。因為放射線治療只是癌症治療的一環,而質子或重離子治療儀器,都只不過是治標的放射治療儀器的一種而已。並且到目前為止須用到質子或重離子治療的癌症病人寥寥無幾。
所謂癌症醫療涵蓋癌症的預防、早期正確的診斷及精準的治療。要提升癌症的存活率必須靠上述多方面工作的相輔相成,而不是單靠一個儀器所能達成的。
台灣癌症醫療最大的問題在於醫療人員的專業素養與紀律的不足以及人力的短缺。癌症防治工作要做成功,一方面要在民眾教育下功夫,以降低癌症的發生率,同時也要加強台灣醫界早期診斷與正確治療的能力。然而,在台灣三分鐘門診草率作業的醫療形態下,病人是否能被早期診斷,進而得到完善的治療,就要看每個病人的運氣了!
台灣癌症存活率不易提高的根本原因,也同時是台灣醫療界最大的謬誤是,醫療界重硬體的投資而漠視人才的培育。台灣醫院普遍的特色是昂貴新穎儀器的預算多,卻不在乎專業人力的質與量,更不在乎醫療成效。所以,不論在那個領域,如何把錢用在刀口上,才是當今台灣社會最需要思考的課題。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已經晾在博物館內了。
見樹不見林的公衛研究
劉介修 中國時報 2008.03.01
報刊國家衛生研究院「健保十年」的評估報告,指出東部人比台北人平均壽命少了將近十歲,健保不但沒有大幅提升民眾的壽命,同時也沒有縮小區域間的健康差異。該研究的結論指出問題在「預防保健」以及「生活型態是否健康」。
該研究刊於《美國內科醫學會雜誌》,相信這個「台灣經驗」提供了因為「全民健保」興辦與否爭論不休的美國大選更為有力的「說辭」。然而危險的是,這套「說辭」事實上只把事情說了一半。關於生活在不同區域人們的健康差異,從「生活型態」來解釋,事實上無法掌握健康不平等的本質和根源。
當健保普及全民,醫療資源與可近性的問題獲得了相當的解決之後,為何東部人和台北人的健康差異還是如此巨大?
我們通常認為不同區域和階層人們的健康差異,來自於其不均衡的醫療資源,因此只要改善了醫療資源的可近性,人們的健康便能獲得改善,區域間的健康差異也會縮小。這種迷思讓我們拚命地擴充醫療資源,花蓮的人均醫療資源事實上已經大幅超越西部的縣市。
不斷擴張的醫療體系,不但無法許諾人們更好的健康,而擴張之後的競爭、利潤取向的醫療,更可能成為人們健康問題的根源。其實,美國正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美國是世界上花了最多錢在醫療上頭的國家,他們有著世界上最高超先進醫療技術和儀器,然而美國人的健康卻始終無法和他的敵人,被說成貧窮落後的古巴相比。
台灣「健保十年」的評估研究,一方面回應了「醫療」的虛妄傳說,另一方面卻給出了一個表面的解答。人們的健康不平等絕對不是憑著醫療資源分析,或者指責民眾的「不良生活習慣」就能得到答案。英國一項針對公務員的大型社會流行病學世代研究即指出,不同職級公務員的健康,正如他們的職級差異一樣,呈現了一個階梯式的等級:越高職級者越健康,越低職級者越容易生病,也越早死亡。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健康差距無法被我們一般所假定的「不良生活形態」來解釋,如吸煙、飲食和運動等。
社會才是讓人們生病的根源,也是許諾健康的解藥。「不良的生活形態」事實上根源於每個區域和階層人們的社會條件:不良的勞動條件所帶來的階級健康差異,以及不適切的區域和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區域健康差距,既無法透過醫療資源的不斷擴充來補救,或者透過不斷的「衛生教育」而預防。東部始終攀高的事故傷害死亡率,背後說著的正是危險的工作、交通與居住環境帶來的健康風險。
健康不平等的研究讓我們重新「看見」那些被遺忘的人們,以及藏在疾病和死亡背後的不平等社會結構。這個重新看見的過程,不能只停留在每人可以分配到多少醫師,幾張病床而已;更不只是譴責個別的受害者「不良的生活形態」就宣告完成。天底下沒有一種醫療體系可以彌平逐漸加劇的社會不平等帶給人們的健康威脅;而各種個別式的「預防保健」以及譴責受害者「不良的生活形態」,更是見樹不見林,將人的「生活形態」從其社會處境中抽離開來。
人們的疾患是病態的社會關係的產物。唯有更為公平、正義的社會關係才能允諾人們更好的健康。而醫療體系的品質和配置、以及人們的「生活形態」,正是這個社會關係的反映。不斷地強調個人的「預防保健」將成為政府卸責,人們無視社會不正義的脫罪之辭。
(作者為台灣大學衛生政策研究所研究生、台灣青年公民論壇理事)
優質的醫療 勝於事後賠償
李伯璋 中國時報 2008.03.08
《中國時報》日前報導「生育風險補償基金」,婦產醫界樂見無過失補償,醫改會則依然表示醫師責任仍須要追究。醫療糾紛是棘手而難解的習題,醫學有其限制,風險在所難免,倘將一切醫療糾紛或不可避免之損害皆歸咎醫事人員,亦有欠公允。
基本上,醫療工作者的任何治療決定,必須秉著自我良心,追求病人最大利益、我們期望醫師和病人共同努力去面對疾病、重拾健康。然而、目前醫病關係已由昔日信賴關係,逐漸轉變成為非人格的商業事務關係,隨之而來的醫療糾紛亦相形增加。理論上,醫療與法律都是在追求人類健康、快樂、自由,維持人性尊嚴與社會公平正義。然而醫療行為與法律保障病人健康權的糾葛在醫療訴訟中又呈現不同的思考邏輯。
前立委沈富雄醫師曾指出美國醫學會整理統計,公元二○○○年,全美因醫療糾紛而支付的賠償總額為三十九億美元,其中紐約州為六億三千萬美元,賓州為三億五千萬美元。由於醫療糾紛的民事賠償金額節節升高,醫療糾紛的保險費也逐年劇增;據該醫學會統計,一九九六年時,醫療疏失的平均保險費已達一萬四一○○元。一九九九年時,美國醫療疏失賠償金額的中位數為八十萬美元;百分之七十的醫療訴訟中,告訴人未獲得任何賠償,但被告所需的訴訟費用平均也近七萬美元。為了應付高額的醫療糾紛賠償,美國各州要求醫事人員必須投保醫療疏失險,或者成立賠償基金,或者訂定非經濟損失的最高賠償金額。醫事人員為了降低保費,減少被告的機率,也紛紛採取防禦措施;如產科醫師及婦科醫師放棄接生嬰兒。這些現實的數據都值得國人理性面對。
探討醫療損害賠償,首先須認識的是每一個病人最想要的應該不是事後的損害賠償責任,而是醫師的優質治療。要設計一個能夠讓醫生能夠放心的去治療病人的制度。放心不是指醫生可以恣意,而是說醫生能夠放心、只要在治療過程中沒有過失,就不用擔心法律賠償責任。在追求公平正義的法治社會過程中,商業行為的人際互動與醫療行為的醫病關係應該是要求大家都要溝通,依法論理。因為,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病人,整個社會包括法官對醫療紛爭的病人也有同理心,同情病人受到醫療傷害。對醫事人員要求天價的民事賠償,要求刑事追究,一命賠一命的公平正義?事實上,整個社會對醫療過程的認知無法被教育理性面對生命的生與死,以情緒化處理,永遠無法以金錢來提昇人性的愛。
事實上國內各種具風險性的醫療行為,即使由國家採無過失責任補償,對於受害者補償的金錢,未必能彌補病人或家屬心中之痛。本文建議:一、台灣醫界應該揚棄受害人情結,建立以病患安全為中心的醫療糾紛體系。醫界與其將精力耗費在醫療糾紛訴訟上,應該來主導關於醫療倫理以及醫療錯誤的研究,這不僅是醫師的職責所在,也會是敦促法界與社會公平合理面對醫療行為。二、制定優良的社會保險傳統,訓練專業的醫事保險人才,維持高水準之醫療的品質及病患權利。三、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及合理化的醫療糾紛鑑定制度,使病人獲得合理的照護,如不幸發生醫療事故,亦能得到合理的賠償;在醫師方面,能保障其執業之安全,維護其合法之權益。四、善盡醫療告知說明義務與注意的義務減少醫療糾紛發生─人類由於各種生理現象之不同,所以醫學上的治療才會有不可掌握的變化。醫師在醫療過程中,應善盡醫療告知說明義務與注意的義務,並且態度和藹可親,可以減少醫療糾紛之發生。
筆著相信無瑕疪的醫療結果才是真正防止醫療糾紛的不二法門。過度醫療與醫療不足都不是無瑕疪的醫療,只有不斷地反省所學、繼續學習並且與病人及其家屬溝通順暢才能達成改善醫療品質的目的,同時也能達到民事損害賠償制度的重要目的──預防損害的再發生。
(作者為成大醫學院外科教授)
日醫院互踢人球 有病患被拒49次
黃菁菁/東京十一日電 中國時報 2008.03.12
日本近年來頻傳被醫院踢來踢去的人球事件,引起政府和社會的重視。總務省消防廳首次調查救護隊運送急救病患被醫療機構拒收的案例,結果發現○七年遭醫院拒收三次以上的案例達二萬四千多件,拒收急病病患又以都會地區最為嚴重。
去年十二月大阪府發生急病患者連續被幾家醫院拒收而不治死亡的事件,總務省日前透過全日本的消防機構調查去年一年醫院拒收病患的情形。從卅六萬八千多人的調查案例中,不滿十五歲的兒童約占全體的卅六%,重患者占將近四%,孕婦被拒收者也逐年增加。
有二萬四千多個病患被拒絕達三次以上,有一千零七十四個病患被拒絕達十次以上,被拒次數最高的案例更高達四十九次。
消防廳指出,有15656個病患的案例,從聯絡醫院到開始運送病患的時間超過卅分鐘,有1721個病患等了一個小時以上才有醫院肯收,有153人等二個小時才找到醫院,最長的等候四個小時又十三分鐘才等到有醫院可以送。
東京消防廳曾於三月接獲通報去迎救一名七十多歲呼吸困難的老婆婆,結果打電話聯絡了四十九家醫院,到第五十家時才被接受,救護車出動到決定醫院共花了四個小時以上。
醫院拒絕病患的理由最多的是,醫師和醫療器材不足難以對應,其次是病床不足以及醫師正在手術、看診無法分身,此外就是以非醫院專業範圍而推辭。兒童被拒的最多理由就是「非專長」,而孕婦和重症病患被拒最多的理由則是「醫師和器材不足、處置困難」。
醫師公會還指出,醫院拒絕孕婦的理由還有,擔心因孕婦沒有產檢病歷或發生意外感染症而讓醫師無辜吃官司。
以地區來看,總務省消防廳分析指出,都會區可能因為醫院多,反而使各醫院輕易拒收病患,此外,有的醫院會指名建議將病患送去其他醫院就診,這可能關係到各醫院間的競爭。
※ 醫院門口要貼:非健康的有錢人與狗勿入
客觀醫療評鑑資料在哪
劉競明/北縣林口(主治醫師)中國時報 2008.03.14
二代健保擬採家戶所得計費概念,是基於使用者付費及高所得者高付費的措施,對家戶收入低的弱勢族群可減輕其負擔。然而社會上還是有不同聲音出現:為什麼「藥價黑洞」依舊?醫療品質亦未見顯著改善?為何老百姓還要增加健保的負擔呢?筆者就覺得這就是政府準備與宣導不周延的結果。
全民健保本身屬於社會保險性質,但是「使用者付費」概念讓「藥價部分負擔制」或醫學中心及急診部門的加重收費等,均為健保必須採取的基本手段。現在大部分民眾就醫可近性不成問題。其實,台灣健保堪稱為世界典範,不過醫療品質及醫療基礎建設仍然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加上醫療照護需求與疾病治療成果的不確定性,醫療資訊的不對稱,一般社會大眾對醫療資訊亦是一知半解;醫院當局似不願提供真實的財務報表及經營績效數據等供民眾檢視。
就國內醫療體系現況,健保局、衛生署及醫策會應提供客觀的醫院及醫師評鑑資料、報表或指出有哪些特色醫療等等,這些都可做為民眾選擇醫院或專科醫師的憑藉,而非只是道聽途說的口碑而已!此醫療品質與資訊整合設計的資料庫在歐美國家都已經相當成熟,民眾上網即可找到其需要的看病資訊科別、選擇醫院及醫師等;這些似乎比醫院經營的財務報表更適合民眾的需要。
保溫箱摔落害死女嬰?榮總:非直接死因
中央社 2008/03/14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四日電)吳姓男子今天公布一捲錄影料,指控台北榮民總醫院摔落保溫箱連同箱內的早產兒,涉嫌業務過失致死,台北榮總承認有保溫箱傾斜墜落事實,但否認墜落導致早產兒腦出血,並表示全案已進入訴訟程序,尊重司法調查。
台北榮總指出,吳姓男子的早產女兒只有六百多公克,到院時無自主呼吸,極低體重早產兒本來就有腦出血的高風險,所以吳姓男子指控保溫箱墜落使得早產兒腦出血死亡,應非事實。
台北榮總今天下午並請一位神經科醫師出面,解釋保溫箱墜地時醫護人員有用手托住女嬰,但是事故當天的醫療員並未到場,院方表示,因為家屬已提起訴訟,將要由檢察官來調查真相。
吳姓男子日前是在立法委員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表示自己的早產女兒從振興醫院轉院到達台北榮總時,保溫箱隨著摺疊擔架二次墜落,九天後女嬰不治死亡。
※ 不過榮總的應對態度頗讓人心寒。
國人肥胖盛行率17% 年耗216億醫療費
自由時報 2008-04-09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根據新出爐的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台灣男、女肥胖盛行率明顯上升,都是十七%,男性過重比率約三十%,女性則約二十%。學者估計,每年因肥胖與過重所耗損的醫療支出,至少已達兩百一十六億台幣。
衛生署委託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潘文涵進行最新一次「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以二○○五年九月至二○○六年六月的成人資料推算,證實台灣人的肥胖問題日益嚴重。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傅祖壇與潘文涵等人,進一步針對相關醫療支出加以精算後發現,台灣的肥胖與過重引發的代謝慢性病醫療支出,在二○○二年全民健康照護總支出五千六百億中佔了二點九%,約一百六十二億,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肥胖回顧」期刊(Obesity Reviews)。
全民健康照護總支出逐年成長,二○○六年已經高達七千兩百二十六億。傅祖壇認為,若以二點九%的比率保守計算,肥胖與過重醫療支出至少已達兩百一十六億。
傅祖壇指出,如果進一步納入因病就醫、住院所損失的時間與生產力,實際引發的經濟損失更為驚人。台灣的二點九%雖低於美國的六%到十%,但已超越加拿大的二點四%與澳洲的二%。
肥胖病危險度比西方人還高
他表示,台灣肥胖盛行率雖比西方國家低,但所引發的醫療費用卻相去不遠,反映出肥胖衍生疾病嚴重度更高,潘文涵過去研究發現,處於相同的體位,台灣人的危險度比西方人高,體位控制必須更嚴格。
中研院這項精算研究,是以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與阻塞性心衰竭六種肥胖相關的新陳代謝疾病進行估算,其中又以高血壓引發的醫療費用最高,接近一百億。
台大家醫科教授黃國晉在「肥胖回顧」中撰文指出,台灣人肥胖比例不斷增加,肇因於高脂飲食、少運動的靜態生活型態與嚼檳榔。
有學者推測,檳榔內含生物鹼,可能會刺激食慾。也有學者推測,可能是嚼的動作導致口水分泌量增加,加速腸胃道蠕動所致。
◆ 腹部肥胖,暗藏危機!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319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08-04-09
如果您擁有腹部肥胖、高血壓、血糖偏高、高三酸甘油脂及高密度膽固醇過低等症狀中的三項,要小心,您可能已經罹患了「新陳代謝症候群」而不自知!
●「腹部肥胖」:對國人來說,男生腰腹圍超過90公分(35.4吋)、女生超過80公分(31.5吋),則算是過胖了!但這樣的標準還是有一些問題,如不同身高的人是否標準應該不一樣呢?不過,目前並沒有將身高列入腰腹圍的考量。無論如何,這樣的一個標準的訂定,主要還是在提醒民眾要注意體重的控制非常重要,而且排在新陳代謝五項症候群之首。
※「高血壓」:目前高血壓的標準是世界通用的。只要收縮壓超過130「或是」舒張壓超過85出現,就算是有高血壓。然而有很多學者專家做的研究都說明了並不是只要血壓低過130/90以下就沒有問題,尤其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因此若真的有高血壓,千萬不要諱疾忌醫,不肯吃藥。否則日後血壓將血管壁壓到硬化時,再開始治療,就來不及了。
●「血糖偏高」:新陳代謝科建議的血糖標準,其實是蠻嚴苛的!尤其近一、兩年來更降到了100 。我們要瞭解到血糖高到126以上才有糖尿病,所以100以上,126以下,可以把它想成「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在這個範圍的人,就已經進入警戒線了!而糖尿病所造成的傷害,也是一般人所耳熟能詳的,主要還是在血管方面的問題。自然也是要多加注意。
●「三酸甘油脂偏高」:三酸甘油脂比較像是一個指標:三酸甘油脂高的人,容易有另外的一些相關的異常,造成心血管疾病或是糖尿病的發生。當然,若三酸甘油脂高到數千時,會引起胰臟炎,這又是另外一個併發症了!跟我們目前討論的新陳代謝症候群比較沒有關係。
●「高密度膽固醇過低」:膽固醇在體內有分高密度及低密度兩種。所謂的高密度膽固醇,其實就是周邊堵塞心血管且正要回到肝臟去被清理掉的膽固醇,因此可以把它想成血管清道夫!男性在這方面比較吃虧,高密度膽固醇這種好的東西比較少,因此若低於40以下,才算不健康。因為女性的高密度膽固醇較高,因此標準也較高,要低於50以下,才算是不好!
新店耕莘醫院內分泌科醫師 裴馰表示以上所談的五項危險因子,只要有了三項,就可以算是「新陳代謝症候群」了,不過,其中最重要的還是體重。因為體型肥胖,尤其是「中廣」型的人,往往會伴隨有其他幾項的危險因子,因此控制體重非常的重要。這五項危險因子是互相相關的,因此當其中一項出現時,往往其他的危險因子會隨之而來。再加上就算只有一種危險因子,也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常態性久坐、超時工作 當心過勞症上身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255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08-11-11
根據臺北市96年死因統計,心臟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別佔中年族群(45-64歲)十大死因的2、3名。
缺乏規律運動、肥胖、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糖尿病、有抽菸習慣、有家族早發性冠狀動脈心臟病史,以及爭強好勝的人格特質,都與心臟病的發生息息相關。而大客車駕駛因工作時需久坐,若缺乏規律運動,容易成為心臟及腦血管疾病之高危險群。
疲勞原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只要適當的休息,短時間內就可以恢復。但是,愈來愈多的疲勞致死或意外案例,讓人不得不正視過勞的問題。臺北市衛生局96年針對臺北市職場員工進行身心健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三成的調查對象每週工時超過48小時,遠高於法定工時標準及全國工時常模;在自覺工作壓力方面,有32.8%的工作者「常常」或「一向」感到工作壓力很大,此比率顯著高於2004年全國受雇者(19%)。
所謂的「過勞症」在醫學上的正式用語是「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指的是工作壓力與職業因素所引起的腦血管以及心臟疾病的急性發作。其判定必須考量工作的規則與職業的特異性,是否有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之事實,如不規律的工作、工作時間過早、輪班、夜班或在工作現場猝發的急性疾病... 等。常見過勞之工作行業為:駕駛、勞動時間長、長期站立或姿勢不良、輪班制... 等等。
預防過勞首要條件是認識過勞,過勞症初期為工作壓力影響情緒的症狀,患者常有「感覺憂鬱、心情低落」,「難以入睡、易醒或早醒」,「做什麼都沒有興趣,一直快樂不起來」,「很想換工作,但又沒辦法離開」等情緒症狀。若此時沒有適當休息,緊接著身體出現不適的現象,包括:頭痛、噁心、暈眩、肢體麻痺無力等腦血管疾病之症狀,或胸悶、胸痛、冒冷汗、臉色蒼白、呼吸急促等心血管疾病之急性症狀就會發生。
衛生局提醒您,疲勞為身體防禦機能中的警告訊號,即勞動生活中達到上限之前的一種安全警覺措施,因此不必太擔心疲勞的發生,重要的是要避免過度勞累,同時採取積極性的恢復疲勞措施。有關過勞症防治手冊之相關資訊,歡迎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 http://www.health. gov.tw/)或上職場健康促進互動網( http://www.healthcity.net.tw/workhealth/ )查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