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7

豆莢奈米線 光學電腦新材料

【李宗祐/台北報導】2008-07-17 中國時報

光學電腦被科學家視為下世代新型電腦,清大材料工程學系教授周立人的研究團隊,利用氧化鎵和奈米金粒子,成功研發出光積體電路新型材料,將綠光照射產生的電流,轉換成0與1數位訊號,極有潛力發展成為下世代光學電腦的基本建構單元(運算元件)。

這項研發成果立即引起國際廣泛矚目,六月份的《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期刊(《自然》的系列期刊)以專題報導這項研究成果,即將在十月出刊的《奈米通訊》(Nano Letters)也以之為封面故事,是我國研究論文首度入選《奈米通訊》封面報導。

氧化鎵奈米金粒子 光能轉換電流

清大研究團隊最重要的貢獻是,找出各種製程參數,使豆莢狀金-氧化鎵奈米線現在就可進入工業化大量生產,作為光積體電路新型材料,被視為對光學電腦有革命性影響。

研究團隊在國科會支持下,以矽為基板、奈米金粒子當「酵母菌」,培養氧化鎵、再經過氮化,希望能夠長出氮化鎵,研發LED(發光二極體)奈米線。但是卻意外發現,有極少數(小於一%)的氧化鎵長成豆莢狀,甚至有金奈米粒子進入豆莢形成「豆仁」。

周立人進一步指出,氧化鎵是極佳的絕緣體,被絕緣體包覆的奈米金粒子吸收光後,會把光能量轉換為電流。

研究團隊發現,金粒子自動跑進豆莢狀氧化鎵後,應可發展成為光學電腦光積體電路新型材料,便積極投入豆莢狀金-氧化鎵奈米線研發。

建構運算元件 革命性登國際期刊

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成功利用溫度調控豆莢內金奈米粒子豆仁的大小及和豆仁之間的距離,製作出適合各種波長光源作為啟動開關的豆莢狀金-氧化鎵奈米線。

這種複合物照光就會產生電流、不照光電流就消失,形同轉換成電腦運算的0與1數位訊號,可應用在光纖通訊和光學訊號傳輸等,是發展成為光學電腦的基本建構單元。

而有趣的是,周立人和其研究夥伴台大光電研究所教授林恭如之前向國科會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申請研究補助,沒想到卻被駁回,還好國科會工程科技發展處給予專題研究補助,才完成這項國際矚目的研究成果。

※ 相關報導:

* Nanophotonic Switch: Gold-in-Ga2O3 Peapod Nanowires
http://dx.doi.org/10.1021/nl0731567
Chin-Hua Hsieh, Li-Jen Chou, Gong-Ru Lin, Yoshio Bando, and
Dimitri Golberg
ASAP Nano Lett., ASAP Article,
doi: 10.1021/nl0731567
IBM 公開「綠光學」網路技術原型
奈米光子交換裝置:在晶片上路由光線
最佳化電腦速度的新技術
「激子電路」消除運算與通訊間的速度困境
雷射與塑膠珠:在奈米尺度下駕馭光的力量
量子態 一舉數得

光子甲蟲:大自然替未來光學電腦打造鑽石般晶體
室溫下的兆赫(THz)雷射源
奈米碳管作為一單光子源
MIT 為太陽能開啟一扇「窗」
電路有記憶 華裔學者40年前預測成真
微小電容器造就龐大記憶

搞亂週期表的超級原子
使電子在高溫超導體中結合的束縛
科學家獲得有磁性的金、銀、銅原子
微小的粒子解決大問題:從 HIV 到奈米鐵
UV 加 DNA:奈米線製造更容易、更快速
真正奈米等級的單晶 Fullerite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