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3

研究發現麩質過敏症更加普遍

New study finds celiac disease 4 times more common than in 1950s
http://www.physorg.com/news165644636.html

July 1st, 2009

根據 Mayo Clinic(梅約診所)一項發表在本月 Gastroenterology 期刊中的一項研究表示,今日的(Celiac disease、Coeliac disease,乳糜瀉),是一種對飲食中麩質(gluten,穀蛋白黏膠質,下文用後者)的免疫系統反應(譯註:是一種自體免疫失調),比 50 年前更常見四倍以上。

這項研究也發現,那些並不知道他們有麩質過敏症的實驗對象,在後續 45 年內死亡的可能性,比那些無麩質過敏症實驗對象多出近四倍。

"在過去 50 年來,麩質過敏症已變得更加常見,而我們並不知道為什麼," Joseph Murray, M.D.,Mayo Clinic 腸胃病學家,他領導這項研究。"現在每百人中大約就會有一個人受到它的影響。我們也證明,未被診斷出來的、或「沈默的」麩質過敏症對存活也許有顯著的衝擊。增加中的盛行,再加上死亡率的衝擊,那指出麩質過敏症也許是種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在罹患麩質過敏症的病患中,有種來自小麥、大麥或裸麥(黑麥),稱為穀蛋白黏膠質的蛋白質,會觸發一種免疫系統攻擊,危害小腸中的絨毛(villi)。絨毛是如同手指般的凸出物,那增加小腸的表面積以利營養物吸收。麩質過敏症症狀可能包含腹瀉(diarrhea)、腹部不適(abdominal discomfort)、體重減輕、貧血(anemia)、無法解釋的不孕(unexplained infertility)、掉牙齒或甚至是早產或嚴重的骨質酥鬆症(severe osteoporosis)。

Mayo Clinic 研究團隊檢測在 1948 與 1954 年於 Wyoming 州 Warren Air Force Base (AFB) 收集的血液樣本,看看是否有抗體出現,那是罹患麩質過敏症的人們對麩質起反應時產生。他們將這些血液檢測結果與最近從 Minnesota 州 Olmsted 郡收集到的二組資料進行比較。一項在抽血時機上,使年齡與這些來自 1948 年檢測的相符,而另一項則是使他們的誕生年份相符。研究者發現,今日年輕人很可能罹患麩質過敏症的機會,是 1950 年代年輕人的 4.5 倍,而那些出生年紀(birth years)與 Warren AFB 參與者相符者,更有可能罹患麩質過敏症的機會為其四倍。

"麩質過敏症很不尋常,但不再罕見," Dr. Murray 說。"我們環境中有某樣東西已經改變了,使其更加平常。直到最近,發現麩質過敏症的標準方法是要等人們抱怨症狀以及找醫生檢查。這項研究指出,我們也許需要考慮在一般大眾中尋找麩質過敏症,那更像我們在進行膽固醇或血壓檢測。"

Dr. Murray 表示,這項研究發現強調了對麩質過敏症多加關注的需要,包括醫師與病人。"這問題的一部份是麩質過敏症的症狀不一,而且可能被誤判為其他更加常見的疾病,例如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他說。"某些研究已指出,每當某個人被診斷出具有麩質過敏症,可能就有 30 個人尚未被診斷出來。而且考慮到沈默麩質過敏症近乎四倍的死亡風險 -- 如我們在我們的研究中所證明的 -- 讓更多患者與保健專家考慮麩質過敏症的可能性很重要。"

更多資訊:
http://www.mayoclinic.org/celiac-disease/

※ 相關報導:

* Increased Prevalence and Mortality in Undiagnosed Celiac Disease
http://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09)00523-X/abstract

Alberto Rubio–Tapia, Robert A. Kyle, Edward L. Kaplan,
Dwight R. Johnson, William Page, Frederick Erdtmann,
Tricia L. Brantner, W. Ray Kim, Tara K. Phelps, Brian D. Lahr,
Alan R. Zinsmeister, L. Joseph Melton III, Joseph A. Murray
Gastroenterology, Volume 137, Issue 1, Pages 88-93 (July 2009)
doi: 10.1053/j.gastro.2009.03.059
研究:過敏帶來的苦難也許幫助預防某些癌症
洗髮精、潤髮乳中常見芳香成份屢次導致溼疹
NF-kappa-B 起伏攸關發炎性疾病治療
治療「克隆氏症」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臨床試驗以特殊優格對付胃潰瘍細菌
Omega 脂肪酸可改變免疫與基因表現
高碳食物為何對心血管不好?
藥品食品檢驗 明年大一統

12 則留言:

fsj 提到...

妻患精子過敏症 洞房夜真掃興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09.11.06

麥克和茱莉是一對美國夫妻,他們在交往兩年後決定步入禮堂,交往期間若有「炒飯」,男方都會戴保險套,到了洞房花燭夜,他們決定不再使用保險套,不料茱莉一接觸到麥克的精子,體內馬上出現劇痛,經醫院檢查,原來茱莉竟對她先生的精子過敏。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茱莉說:「我們結婚之前都很小心地採用保護措施,到了結婚那一刻,我們就不再避孕了」。「不過到了要洞房時間,我覺得很不對勁,身體非常疼痛。體內就好像有人用針在刺我,我感覺到疼痛在體內燃燒。」

茱莉說道:「那種感覺很恐怖,身體也會起水泡,有時持續好幾周;如果疼痛程度由重到輕分1~10級,那種痛大概有10級」。

後來經過一連串檢查,終於發現原來茱莉罹患「精子血漿過敏症」。安德魯葛斯坦〈AndrewGold-stein〉醫師解釋,身體把精子當成外來蛋白質,就好像花生等過敏原一樣,過敏患者一旦吃進這些過敏原,神經末梢馬上發炎,導致全身發癢。茱莉的身體會攻擊麥克的精子,並阻止精子活化。目前這對夫妻已放棄生小孩計畫。

fsj 提到...

CNN:花生減敏治療獲重大成就

中央社 2010.02.22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今天報導,對某些有嚴重食物過敏的人來說,花生如同毒藥,有些甚至只要一點點花生碎片就可能引發致命反應。

但新研究顯示,免疫療法可能抑制這些致命反應。這種與減敏注射引用相同原理,只應用在食物的治療方法,是在嚴密監控環境下,連續數月給病人服用少量但逐漸增加的花生。

這項由英國「劍橋大學醫院」(Cambridge University Hospital)進行的研究,本月19日在「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年會中提出報告。

劍橋大學醫院研究員克拉克(Andrew Clark)醫生說,研究小組下月將以已完成的研究為範本,但增加控制組,開始對104名兒童進行隨機抽樣但嚴格控制的實驗。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食品添加物安全管制辦公室」(Office of Food Additive Safety)官員盧西歐里(Stefano Luccioli)說,美國每年約有3萬人因嚴重食物過敏送醫急診。根據「梅約醫院」(Mayo Clinic)統計,4%的成人與6%到8%3歲以下兒童有食物過敏問題。

克拉克說,在已完成的研究中,23名對花生過敏的兒童每日食用1公克的花生,並在每兩週後審慎增加花生的食用量,一直到他們能夠每天吃約5顆花生。

克拉克說,他們每天吃這樣份量的花生至少6週,除了少數口腔刺痛或腹痛外,大多數都適應良好。

克拉克說,研究結果顯示,23人中的21人,也就是91%的兒童每天能安全食用至少5顆花生,沒有任何過敏反應。另外兩名兒童之一每天能吃2顆花生,另一則退出實驗。半年之後,有19人一次能吃12顆花生;一年後,有15人一次能吃32顆花生。他們並表示已經不必因擔心過敏而仔細閱讀食品標示了。

並未參與研究的紐約「西奈山醫學中心」(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小兒科助理教授諾瓦克魏格辛(Anna Nowak-Wegrzyn)說,「這個研究很令人振奮。這些人原本對一點點(花生)就有過敏甚至致命反應,研究竟然讓他們能夠容忍如此大量的花生。」

她接受CNN訪問時表示,「即使不能根治,但我相信未來3到5年內我們就可以給病人提出治療方法。」

專家表示,延後兒童食用常見過敏源食物如牛奶、大豆等並無好處,過去的觀察研究顯示,早期的避免甚至可能增加罹患過敏症的機率。

專家提醒說,類似研究是在專業人士密切觀察下進行,旁邊有緊急醫療隨時待命,並不適合在家中進行。

fsj 提到...

過敏兒好動比率 高2.79倍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0.02.26

過敏兒可能變成過動兒!中研院與台大醫院研究發現,具有過敏體質的兒童出現過動症比率,比一般兒童高出2.79倍。醫師提醒,只要治療好鼻過敏症狀,就可減輕過動兒躁動不安的情況。

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楊曜旭表示,過敏與過動確實有關聯,台大與中研院長期追蹤鼻過敏兒童的行為,結果證實,過敏兒比較容易成為過動兒。

過敏性鼻炎 國內小朋友最常見

令人擔心的是,過敏性鼻炎已成為國內小朋友最常見的過敏病症。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台灣地區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高達20至30%,且都會地區更為嚴重,大台北地區鼻過敏兒童比率就高達六成,且逐年上升。

過敏兒人數攀升,這也反映在門診上。台大醫院小兒免疫風溼科門診觀察,三分之一幼兒鼻過敏患者年齡都在二至六歲,大都有眨眼、皺鼻子、摸臉等習慣動作。

楊曜旭指出,過敏性鼻炎是由某些過敏原引起鼻腔黏膜慢性發炎,除了接觸到過敏原之外,遺傳以及經常食用油炸高熱量食物,都可能造成或加重過敏性鼻炎。

類固醇鼻噴劑 治療最有效

在治療上,目前多以含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的藥物為主。不過,多數類固醇鼻噴劑的適用年齡都在四歲以上,許多家長擔心藥物副作用,而不願意讓小孩使用類固醇鼻噴劑,或是尋求偏方,導致孩子過敏症狀無法緩解,學習受到影響,甚至一輩子飽受過敏的困擾。

對此,楊曜旭分析,要改善急性期鼻過敏症狀,類固醇鼻噴劑還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快速地緩解鼻腔發炎。家長可以選擇類固醇成分較低、適用於兩歲以上的新型鼻噴劑。

避免食用冰飲、油炸食物

楊曜旭也提醒,家中有過敏兒的父母,最好不要飼養狗、貓、鳥類等寵物,因為動物皮屑及排泄或分泌物容易引起過敏,另要避免讓孩子食用冰冷飲料及高熱量、油炸食物。



◆ 元宵燈籠 半數不合格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2010.02.26

家中有兒童的家長們要注意,市售的元宵節手提燈籠商品,根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市場購樣檢測結果,檢驗不合格比率竟然高達 50%,對提燈籠的兒童具有潛在危險。

為配合元宵節即將來臨,標檢局關心兒童使用手提燈籠之安全及維護兒童健康,已於近日赴各地販售處購買兒童用「手提燈籠」共48件,檢驗結果計有24件品質項目不符合規定,不符合率50%,不符合項目包括9件「鄰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含量」及1件「重金屬鉛含量」超過限量標準;7件「危害尖端」及12件「小物件」項目不符合規定。

檢驗結果不符合規定者,有9件不符合「鄰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限量標準。標檢局說,鄰苯二甲酸酯為環境荷爾蒙的一種,屬干擾生物體內分泌的化學物質,會使男性雌性化,以及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機率。

檢驗結果不符合規定者,有1件不符合「重金屬含量」限量標準。標檢局說,若誤食重金屬「鉛」恐造成兒童神經系統受損或急性中毒,對兒童身體造成相當的危害性。

另外在物理試驗方面,有7件產生危害尖端不符合規定,易割傷孩童皮膚或刺傷眼睛,同時也有12件經物理性試驗後產生小物件,倘不慎誤食,可能發生窒息的危險。

fsj 提到...

預防與治療/過敏原百百種 寫日記揪出來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42484

【元氣周報/記者胡宗鳳/報導】2010/04/06

案例1:有個18歲的高中女生最近兩個月來,只要一喝冷飲,喉嚨就感到不舒服;手摸到冰的東西,就會紅腫,讓她很不舒服。後來就醫才發現,原來她對「冰」會過敏。

案例2:另名30歲男性,日前突然發現只要穿衣服的地方都會起大片的膨疹,露在衣服外的四肢反而沒事;由於蕁麻疹大多發生在四肢,因此讓醫師覺得很奇怪,後來才發現原來這名患者對洗衣精某種成分過敏,所以露出衣服外的地方都不會過敏。

防治首要 找出、避開過敏原

台中仁愛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霍安平說,過敏的原因千奇百怪,包括體質、環境、壓力、工作類別、飲食與清潔用品等,而防治之道就是找出過敏原,並應設法避開過敏原。

他說,典型的食物過敏,是身體免疫系統對某些食物產生一種過敏的抗體,稱做「免疫球蛋白E」,不論對蝦過敏或對花生過敏的人,血液中都會有「免疫球蛋白 E」,當不小心吃到過敏的食物時,這些「免疫球蛋白E」會和食物中的過敏原蛋白結合在一起,接著啟動一連串的免疫反應。

慢性發炎 變成嚴重疾病

他說,過敏也代表身體正在「發炎」。如果處理不好,發炎狀態從急性變成慢性,身體就會長期出現濕疹或氣喘等「慢性發炎」疾病。如果繼續惡化,就可能演變成自體免疫疾病,例如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等,最後甚至走向死亡。

每三人中 就有一人過敏

根據統計,台灣每3人之中,就有1人有過敏現象。一般常見的過敏症狀包括: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結膜炎、中耳炎、氣喘。至於腸胃道的過敏(食物過敏),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便秘。這些症狀有可能在吃下該食物的當下立刻發生,也有可能延遲了2-3天之久才發生。

霍安平說,目前對過敏並沒有根本解決的方法,加上環境汙染、吃錯食物、壓力過大等原因,以致過敏的人愈來愈多,嚴重威脅著國人的健康,值得重視。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fsj 提到...

你的過敏知識,對嗎?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0.04.14

一項針對近2000名民眾所做的過敏認知程度調查發現,竟有高達三分之一受訪者的過敏知識不及格,難怪台灣過敏人數10年內迅速增加升20倍。不久前大陸沙塵暴狂襲,以及來氣溫上下劇烈震盪時,醫院過敏門診及急診病患激增5成,幾乎到了人人自危地步。

參與這項調查的國內知名新生兒科醫師周怡宏表示,這項調查分過敏知識、飲食及環境三大部分,共計18題是非題,難易互見,平均錯誤率在3、4成之間,並不理想。有些題目的錯誤率甚至高達8成左右,令人擔心。

周怡宏表示,從不低的錯誤率看來,國人對過敏的正確認知仍明顯不足。就拿養寵物這項來說,一般人都認為家中飼養寵物會讓過敏狀況加重,但美國近期研究顯示,長期接觸寵物,反而能增加對過敏原的耐受性,只要記得維持寵物及環境清潔即可。

另在使用空氣濾淨器這項,周怡宏強調空氣濾淨器只能過濾「空氣中」的灰塵及塵蟎死屍皮屑,但對活生生、以家具為家的塵蟎則是束手無策。他建議,不妨另搭配定期使用除濕器,以收較好的效果。

至於國人向來熱衷的藥補及食補,他則認為至今實證醫學的數據不足,仍無法斷定是否可改善過敏症狀,亂吃補品可能會加重、拖延病情,反而不好。

以下是幾題較具代表性、錯誤率由低至高的題目:

1、小時候沒有過敏問題,長大後也不會發生!╳(錯誤率6.6%)

2、夏天瞬間進出冷氣房,有可能誘發過敏情況。○(錯誤率15.6%)

3、過敏不能吃冰。╳(錯誤率28.5%)

4、過敏只會因父母遺傳而來。╳(錯誤率34.5%)

5、過敏兒不能養寵物。╳(錯誤率40.55%)

6、使用空氣濾淨器,可殺死塵蟎!╳(錯誤率41%)

7、過敏的人可以從事各種運動。○(錯誤率41.25%)

8、過敏吃補品也不會改善。○(錯誤率44%)

9、只要定期清洗並日曬棉被、枕頭及床單等寢具,就可以完全杜絕塵蟎。╳(錯誤率47.15%)

10、過敏可以根治。╳(錯誤率48.55%)

11、只要吃到某種食物會出現過敏症狀,就是食物過敏。╳(錯誤率79.2%)

fsj 提到...

小一新生 2成氣喘病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2010.04.27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98年針對全市小一學童的調查,學童氣喘罹病率高達20.74%,創歷年新高。進一步抽血檢驗發現,塵蟎是台灣誘發氣喘過敏的主要過敏原,醫師呼籲有氣喘兒的家長,應注意居家環境清潔,降低孩子氣喘發作的機率。

台北市衛生局98年對全市2萬2千多名國小一年級學童進行氣喘問卷調查,發現有4千7百多人是氣喘高危險群,罹病率比97年的20.34%更高。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理事長徐世達說,學童氣喘盛行率有逐年升高趨勢,甚至有才2、3個月大的嬰幼兒就氣喘發作,由於嬰幼兒肺部發育不成熟,一旦氣喘發作很容易引發呼吸衰竭。此外,若嬰幼兒出現咳嗽有痰、呼吸急促等症狀,還會被誤判為肺炎或支氣管炎合併呼吸衰竭。

嬰幼兒若氣喘反覆發作,可能會造成兒童慢性肺疾病及氣道變形,甚至還有病例因為數度缺氧,導致腦萎縮,造成兒童腦性麻痺。最新的研究也發現,體重過重,也是氣喘發作的高危險因子之一。

台北市衛生局與台灣氣喘衛教學會將於5月2日上午9點至下午3點,在信義新天地香堤大道舉辦「2010年世界氣喘日嘉年華會」,活動中特別策劃「過敏小學堂氣喘全攻略」活動,邀請國小1至6年級學生針對氣喘的症狀、用藥及預防進行闖關遊戲,並示範「氣喘兒減重健康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 以前沒有檢測所以比較少?還是因為環境惡化所以人數增加?

fsj 提到...

胃食道逆流 少女喘到快窒息

中央社 2010/05/04

彰化縣1名13歲少女罹患氣喘,使用氣喘抗發炎藥物,症狀一直未改善,醫師檢查後發現,少女胃酸逆流回食道以及咽喉處,刺激支氣管收縮,造成敏感反應,誘發氣喘。

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過敏科主任蔡易晉說,這名少女因嚴重的喘嗚及咳嗽,四處求診,甚至住院,雖然不斷增加氣喘抗發炎藥物的劑量,但症狀沒有明顯改善。

少女的母親說,女兒有過敏性體質,空氣中只要有灰塵或天氣轉涼,就會氣喘;一發作就咳到快窒息,每次打抗過敏針或服藥,藥效過就會發作,一咳就是3、4天。

蔡易晉表示,院方以檢測氣道發炎指標的儀器幫少女檢查,發現少女吐氣的一氣化氮濃度接近正常值,代表氣喘造成的呼吸發炎現象已在控制中;不過,少女卻出現陣發性喘鳴,尤其是躺在床上要睡覺時,咳嗽和氣喘特別嚴重。

他說,院方幫少女做胃鏡檢查,確認有嚴重的胃食道逆流合併食道潰瘍,少女只要一躺平,胃酸就會逆流回食道及咽喉處,導致支氣管收縮並增加敏感反應,造成發炎、夜咳,氣喘情形嚴重。

醫師為少女進行內視鏡手術治療,改善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後,長期困擾少女的氣喘症狀逐漸改善。

蔡易晉表示,如果有氣喘合併慢性咳嗽症狀,卻沒有明顯過敏體質,或有嚴重型氣喘卻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就有可能是因為胃食道逆流所引起,應到專科尋求治療。

fsj 提到...

研究:玩泥巴 讓孩子更聰明
http://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4473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0.06.15

小孩最喜愛的是玩泥巴遊戲,不過許多家長卻擔心土壤太髒或含有細菌,因此大多不鼓勵孩子玩泥土,但根據美國一份最新研究顯示,泥土所含細菌有助緩和情緒低落,同時能幫助孩子更加聰明。

紐約塞奇學院研究人員馬休絲表示,土壤中含有「牝牛分枝桿菌」 (Mycobacterium vaccae)容易被人體吸入,經過實驗的老鼠證明,吃進含有該菌的食物,老鼠腦部的血清素會增加,焦慮感則降低,走出迷宮的速度提升2倍以上,因此研究人員推論牝牛分枝桿菌可以在哺乳動物上,發揮提升學習能力,緩和情緒低落的功能。

另一名研究人員詹克斯對「牝牛分枝桿菌」的評價更為直接,直稱它為「天然百憂解」,雖然目前尚未有直接證據證明牝牛分枝桿菌可以提升人類學習能力,不過她們一致認為家長讓孩童多接觸大自然戶外是有益處。

馬休絲也建議學校可以增加學童接觸戶外環境的機會,讓學童多在戶外接觸土壤,讓細菌發揮對人體應有的功能,家庭中若有空間者,則可以讓小孩從小接觸花園,增添家庭樂趣,也讓孩子從小有機會在家接觸大自然。

該份研究報告同時發表在最新的美國微生物學會大會上。



◆ 連日多雨 黴菌過敏原生長快 易發病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0.06.15

各地連日大雨濕度高,如黴菌等過敏原的生長較快速,過敏發作機率較高。中醫師楊正成日前在北市中醫師公會一場健康講座中指出,除了少接觸過敏原,食物養生也能輔助改善,例如排便稀軟,脾虛夾濕的兒童不妨食用扁豆淮山粥。

中醫師楊正成在講座中表示,可取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加米煮成粥,通常小兒患者最適合;如果是肺、脾氣虛,則可取黃耆60克、白朮20克、防風20 克,放入雞腹中,將雞燉熟,食雞喝湯,有益氣固表的作用。

醫師表示,黃耆、白朮與防風也能與蓮子、豬肉等燉湯,每周食用1次。也可以白鰱魚與20克黃耆搭配,其中白鰱魚性甘溫,益氣補虛,溫中暖胃,合用能發揮扶正固本的效益。

若是臉色蒼白、說話有氣無力肺虛則醫師建議多吃百合、杏仁,白木耳等。脾腎虛寒,則可食用羊肉湯,以羊肉500克、大棗10個去核,生薑3片,加水煮熟即可食用。

四肢較冷、精神疲憊者,中醫認為屬腎虛較多,日常建議可補充核桃、熟地,羊肉等。對於過敏患者,傳統中醫食療上多建議可食用薏仁、紅豆、扁豆來健脾燥濕;腎虛者取黑豆、木耳等,具健脾補腎的效益。

呼吸道過敏常發作的患者,楊正成醫師建議,少吃刺激性的辣椒、芥末等;但虛寒體質者可適度食用薑、蒜、韭菜,香菜等溫性食物,刺激性食物易刺激呼吸道黏膜,而經加工處理,添加色素的食物也建議盡量避開。從中醫角度看,過敏患者對生冷的東西也都要節制,不過,少食寒涼不代表腥燥的食物就可以多吃,否則仍容易感到刺激,像是辣椒或是油炸的食物,過敏患者同樣不宜攝取太多。

呼吸道敏感的人體質偏虛寒為多,在吃的方面的確應避免太過寒涼的食物,但也不宜大魚大肉或攝取太多高熱量食材。太多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薑等食品容易興奮神經,避免過量食用。

在常引發過敏的食物方面,醫師指出,如海鮮、巧克力、竹筍、蛋類、豆類等食物及胡椒、乾辣椒粉等調味料可能引發過敏的症狀;但並非所有過敏患者皆不能碰這類的食物,情況因人而異。

除了過敏原檢測,醫師建議較簡便的方式就是自行做好飲食日記,從最簡單的食物開始,逐漸增加食物和佐料的種類,然後記錄下來,哪些食物可能會引起過敏症狀。

咳嗽痰多也是不少過敏患者的困擾,楊正成表示,補充山藥、蓮子,白朮及四神湯等均助改善;偏虛的患者可取山藥、薏仁、蓮子各15克人參5克、黃耆30克,加米150克煮粥食用。

醫師指出,對於過敏問題體質,中醫認為平均而言實熱者少;虛寒者多。對於肺脾氣虛患者常用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為主方,隨病情調整;肺氣虛寒則常用玉屏風散、蒼耳子散等方;如果感染風寒,或所謂風寒襲肺時,中醫常以桂枝湯為主方;如果偏腎陽虛則考慮金匱腎氣丸為主方。

對於容易伴隨感冒,體質虛寒者,中醫常用的玉屏風散有防風、黃耆、白朮,能益氣健脾,固表止汗,適用於治療表虛自汗,體虛、惡風,易於感冒者。

醫師指出,臨床較少見體質屬肺氣熱者,主要採疏氣通竅等治療方法為主,常用辛夷清肺湯加減為治療方。

fsj 提到...

藥廠:全效過敏疫苗即將問世

中央社 2010.06.23

瑞士研究者在一項研討會中指出,一種能防止稻草熱、氣喘與濕疹的全效疫苗,即將在未來數年內問世。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網站今天報導,英國有約1000萬體質過敏者,而瑞士研究者則宣稱一劑疫苗就可大幅減輕他們的痛苦。

他們在倫敦一場過敏研討會中表示,這種能對抗氣喘、濕疹、稻草熱,甚至花生過敏的「全效」(onesize fits all)疫苗可能在未來4到5年內上市。

專家表示,這個初步定名為CYT003-Qbg10的針劑目前正在進行人體實驗,如果一切順利,可望成為疫苗界的聖杯,將能有效對抗各種各樣過敏疾病。

一項由蘇黎世(Zurich)「賽托斯生物科技公司」(Cytos Biotechnology)進行的實驗証實,一次疫苗療程幾乎與以類固醇治療氣喘有相同的效果。

針劑的核心成份是一種類似肺結核菌的合成去氧核糖核酸(DNA),它能使人體誤以為受到這種危險細菌的攻擊,並立即展開多重的免疫反應。

總共有63名氣喘病患參與這項為期2到3個月的實驗,其中部分接受這種針劑,其他則施以安慰劑,結果發現,針劑減少氣喘發作頻率近1/3。

在另一次實驗中,連續一個半月每週注射一次針劑後,流鼻水與淚水汪汪的症狀減輕了近39%,而生活品質則提高42%。

賽托斯執行長倫納(Wolfgang Renner)說,大規模人體實驗將於明年展開,並在未來數年內上市。

fsj 提到...

德國專家:過度保護孩子 未必是好事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0.08.29

生育率節節下滑,每個孩子都是寶,但小兒過敏專家警告家長:「不要把孩子保護得太好!」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第一型T細胞免疫反應往往不夠強烈,容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疾病,一輩子受苦。

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江伯倫解釋,媽媽懷孕時,母體內的第二型T細胞免反疫反應會上揚,這也正是新生兒抵抗力較差的原因。隨著小寶寶逐漸長大,環境中的細菌、黴菌等病原菌刺激增加,第一型T細胞免反疫反應慢慢浮現,孩子的抵抗力才越來越強。

但現在孩子生得少,家長幾乎都對孩子百般呵護,減少了環境病原菌、過敏原刺激的機會,以致孩子動不動就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疾病。江伯倫表示,目前國小學生的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6.8%,新生兒雖無相關統計數據,但他相信應高達10%左右。

「第18屆吳火獅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天舉行,應邀專題演講的德國慕尼黑大學小兒科教授艾瑞卡馮莫修絲 (Erika von Mutius)也認為,讓孩子適度接觸過敏原,其實是有利。例如小孩接觸家中寵物,甚至適度接觸微生物、床墊裡細菌或黴菌產生的內毒素,會降低他們的過敏反應,反而比較好。

但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部長黃璟隆認為,「適度」的定義不易界定,因為小孩子接觸的過敏原太少,不易誘發第一型T 細胞免反疫反應,但若接觸過敏原過多,又容易罹患嚴重的過敏疾病。因此家長要小心拿捏,謹慎因應。

江伯倫提醒家長留意兩件事,一是小孩1歲前,小心飲食;二是1歲後,要避免抓傷。他倫解釋,因小孩的口服耐受性不如成人,若吃下太多外來蛋白,容易誘發過敏反應,進而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疾病;一旦抓傷皮膚,空氣中的塵蟎、皮膚表面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即容易入侵,引發更難纏的過敏疾病。

江伯倫也建議媽媽最好為孩子哺餵母乳;如果母乳無法正常哺乳,則改以低過敏的奶粉替代,減少誘發免疫反應,避免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疾病。



◆ 寶寶感冒不是壞事 有助訓練免疫系統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0.08.29

孩子感冒了,怎麼辦?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江伯倫建議家長,不必太緊張。一般的感冒將有助於訓練孩子的免疫系統,免於過敏疾病的威脅,也減少未來罹患腫瘤的機率。

江伯倫是國內小兒過敏免疫醫學專家,發現不少家長一發現孩子感冒,就讓孩子請假不上課,反而錯失免疫系統接受磨練的寶貴機會。但他說,一般感冒沒什麼殺傷力,頂多發燒、咳嗽或流鼻涕,過一陣子就好了。托兒所、幼稚園的感冒病毒常和家裡的不一樣,孩子在托兒所或幼稚園罹患感冒,正可趁機訓練體內的免疫系統,「操操兵!」增加第一型T細胞免疫反應,預防罹患過敏疾病,也算是一件好事。

新光醫院小兒科主任穆淑琪認為,孩子面對越多類似感冒的衝擊,對環境的耐受度越高,將來罹患過敏疾病的機率也越少。她強調,這些衝擊難免會碰到,早碰到總比晚碰到好;如果感冒後孩子的活動力仍好,胃口也不差,又沒有將病毒傳染給他人的疑慮,不妨就讓他們繼續上學去。

fsj 提到...

養狗減少兒童過敏 養貓正相反

中央社 2010.10.02

研究人員發現,養狗似乎有享受「免疫治療」的好處,可減少其他過敏反應達4倍;但罹患過敏症的兒童會因屋內有貓而致過敏反應大幅惡化。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科學家並不確知此一差別的原因何在,但這倒是重新挑起了養貓和養狗人家之間的論戰。

最新的相關研究報告刊登在「兒科醫學雜誌」(Journal of Paediatrics)上,探討飼養寵物與感染濕疹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發現,對狗過敏的兒童若是養狗,可能會減少罹患濕疹的機率;然而養貓則會使對貓過敏的兒童感染濕疹的機率上升。

由艾普斯坦(Tolly Epstein)博士率領的小組,對參加「辛辛那提兒童過敏與空氣汙染研究」(Cincinnati Childhood Allergy & Air Pollution Study)的636名兒童蒐集資料。這是1項長期研究,探討的是環境中的粒子對兒童呼吸健康和罹患過敏症有何影響。

參加這項研究的兒童都有罹患過敏症的高可能性,因為他們的父母有過敏問題。



◆ 小孩跳床 懸浮微粒飆增28倍!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0.10.03

你家小朋友喜歡在床上跳來跳去嗎?高雄醫學大學研究發現,跳床是造成幼兒氣喘過敏的主因之一,在床上跳一分鐘,臥室內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瞬間增加28倍,甚至有參與實驗的臥室,濃度在一分鐘內飆高307倍。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今天舉辦年會,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陳培詩在會中發表「孩童跳床影響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研究報告。他提醒,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對呼吸道健康有顯著影響。幼童在床上亂跳,會讓床鋪上的灰塵飄散至空氣中,讓懸浮微粒濃度增加,提高幼兒過敏氣喘的風險。

研究人員至高雄市20名氣喘過敏兒家庭實地測試,透過儀器測量臥室內的懸浮微粒背景值,靜置五分鐘後,再以市售的藤條用力拍打床面模擬小孩跳床,時間持續一分鐘,再重新測試懸浮微粒濃度;最後拿被單鋪床,再測一次懸浮微粒濃度。

結果顯示,不管是顆粒直徑多小的懸浮微粒,跳床之後濃度都迅速增加,20間臥室的懸浮微粒濃度增加28倍。鋪床對空氣品質影響較小,平均增加2.5倍。

但其中有某一間家庭臥室,懸浮微粒濃度在跳床前後相差達307.3倍,鋪床後濃度與背景值差別也有12.4倍。陳培詩指出,有些家庭的床單、被套沒有定期清洗更換,或一年只換一兩次,被套、床單積滿了灰塵、塵蟎等過敏原,這應該是造成跳床前後相差307倍的主因。

研究人員分析床墊材質與懸浮微粒濃度的關聯性,發現彈簧床墊上多放一片竹席,跳床後的懸浮微粒濃度明顯降低,有助於改善臥室內的空氣品質。陳培詩提醒,家長應該定期清洗更換寢具,禁止幼兒出現類似跳床的行為。

fsj 提到...

寶貝過敏初期 5成媽媽沒發現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5.04

家有過敏兒,讓媽媽很煩惱,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七成的媽媽擔心孩子的過敏問題,甚至會影響生下一胎的意願。但對於孩子常見過敏初期症狀,如皮膚癢、打噴嚏等,有55%的母親卻沒有特別理會。

一項針對529名母親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逾七成媽媽們認為,孩子的過敏問題令她們困擾,擔心過敏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小孩學習,日常生活也需要更花心思照顧,還有七成的媽媽會擔心下一胎生出過敏兒。

一名王媽媽說,剛滿1歲的兒子出生後經常哭鬧,很不好帶,7個月後天天在身體亂抓,原以為小寶貝只是天生皮膚乾燥,但擦了乳液想降低搔癢感,卻不見起色。另一名陳小姐也說,年滿3歲的女兒每天揉眼睛,本來不以為意,沒想到女兒後來眼睛竟腫得像金魚,眼白處更長水泡,看起來非常嚇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調查卻發現,對於孩子常見過敏初期症狀,如皮膚癢、打噴嚏等情況,有55%的母親沒有特別理會。

由於父母中有1人過敏,小孩有二分之一的機率會遺傳;父母2人過敏,遺傳機率更提高到四分之三,林應然說,雖然無法改變過敏體質會遺傳的事實,但如果孩子頻繁出現過敏初期症狀,如抓癢、揉眼、打噴嚏、鼻塞等症狀,應及早就醫。



◆ 花粉過敏 溫鹽水洗鼻腔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1/05/04

如果是花粉、外來灰塵等造成過敏,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建議,患者可以使用溫溫的鹽水清洗鼻腔,一方面洗去過敏原,一方面也可以快速減輕鼻塞症狀。

患者可以以四分之一茶匙的鹽巴配上兩杯溫開水,水量約473毫升,然後使用鼻沖洗器,以鹽水沖洗鼻腔,這種方法快速、便宜,且可以有效紓緩鼻塞不適。

國泰醫院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曹正婷表示,在台灣,對花粉過敏的患者少之又少,主要是因為氣候關係。像美國氣候比較乾燥,花粉較容易飄浮,所以常造成過敏困擾,而台灣因氣候較潮濕,花粉比較飄不起來,所以不太會造成過敏困擾。

曹正婷醫師表示,治療花粉過敏患者,以抗組織胺藥物為主。另外,在梅雨季前後,塵蟎也會變得比較多,台灣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患者,主要過敏原還是以塵蟎、天氣冷熱變化為主。

曹正婷醫師提醒,小孩若要接受過敏原測試,最好等四歲以上再做,因為過敏測試主要是在測量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E,四歲以下小孩免疫系統正在發育,免疫球蛋白E數量還在增長當中,可能也還沒有接觸過過敏原,此時測量免疫球蛋白E,無法測出是否有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