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2

初患阿茲海默 難辨花生醬味

◆ 初患阿茲海默 難辨花生醬味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18239.shtml

【中央社╱波特蘭10日專電】2013.10.11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仍找不到能在阿茲海默症發病前,提早發現病症的診斷方式。佛羅里達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使用簡單、價格便宜的花生醬,或許有助於儘早發現這種疾病。

根據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統計,患有阿茲海默症或其他失智症的美國民眾,總計約有520萬人,這個數字估計到了2050年,將會增加到1380萬人。

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麥克奈特嗅覺與味覺腦部研究中心(McKnight Brain Institute Center for Smell and Taste)研究團隊透過實驗發現,如果把大約1匙份量的花生醬近距離靠近鼻子,阿茲海默症初期患者對於嗅出花生醬的味道,會有困難。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神經科學期刊」(Journal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準備好大約1匙份量的花生醬放入小杯,要求90多名研究對象閉起眼睛與嘴巴,由遠而近每次調整1公分,看看研究對象左右兩側鼻孔在花生醬距離多近時才能聞出味道。

統計結果發現,18名屬於阿茲海默症初期的患者,透過左側鼻孔辨認花生醬味道都比右側鼻孔困難,平均大約需要拉近10公分才能聞出味道。

研究小組成員之一的史丹普斯(Jennifer Stamps)發表聲明表示,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已經可以透過花生醬嗅覺測驗,證實哪些研究對象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接下來我們計畫把研究範圍擴大到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身上,看看能否透過同樣的測試方法,能否預測哪些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後來會出現阿茲海默症。」

※ 相關報導:

* UF researchers find that ‘peanut butter’ test can help diagnose Alzheimer’s disease
http://news.ufl.edu/2013/10/08/alzheimers-test/



◆ 實驗突破 治阿茲海默症露曙光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17827.shtml

【中央社╱巴黎10日綜合外電報導】2013.10.11

科學家今天表示,他們已研發1種藥物,有助於預防老鼠罹患普利昂病(prion disease),可能也對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和其他有類似機轉的腦部疾病有效。

這種藥物目前仍在非常初期的實驗階段,它能阻止腦部防禦機制中斷,以免助長神經退化性疾病。

許多嚴重而悲慘的腦部疾病,都是從腦部增長異常、萎縮的蛋白質開始。

此時大腦會啟動1種稱作「非折疊蛋白反應」(UPR)的防禦機制,來因應這般情況。

這種機制會命令組織停止製造新的蛋白質,讓情況不致惡化。

然而增生的畸形蛋白質,卻阻止這種機制關閉。

於是腦部不再製造異常蛋白質,卻也停止製造腦細胞存活所需的正常蛋白質,神經元開始死亡,且不再生成,導致病情惡化。



◆ 生物製劑注射筆 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新趨勢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31009000827.html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3-10-09 中國時報

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17年的資深病友王小姐,病情原本以生物製劑控制良好,因此依規定減少劑量,不料產後病情惡化,健保卻只能給付停藥前減量劑量,療效打折。醫師表示,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應把產後婦女列為特殊情況,以免產後惡化導致關節變形。

收治上述病患的國泰醫院風濕科主任陳?宏說明,生物製劑屬於標靶治療,是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趨勢,近期更進一步推出新型注射筆形式。相較傳統針筒裝注射劑,新型注射筆明顯提升病患自我施打意願,協助病患持續治療。一般與調節免疫功能的MTX口服藥一起使用,但懷孕婦女須停用上述兩種藥物。

然而上述患者在懷孕後期症狀快速惡化,關節痛到承受不了,勉強撐到懷孕37周提前剖腹生產,希望趕緊回復治療改善疼痛,卻因健保規定只能給付減量後的生物製劑劑量,而MTX口服藥服用後約2個月才能見效,一邊還未生效,另一邊劑量又不足,讓她關節腫痛苦不堪言,有時連想抱抱寶貝都力不從心。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指出,台灣約有10萬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好發族群為30至50歲女性,一旦發病就須長期治療。雖懷孕使體內荷爾蒙改變影響,7成患者在懷孕期間症狀減輕,但6至9成患者在產後第1年復發風險明顯增高,病情可能惡化。

據現行的健保給付規定,生物製劑控制穩定2年後可減量,若中間有惡化可再申請回原本劑量;陳?宏指出,少數生物製劑已減劑量的孕婦,產後在MTX口服藥還沒生效之際,減量劑量無法有效改善症狀,產後患者只能選擇忍耐或走自費一途。

陳?宏建議,健保給付應把孕婦列為特殊對象,根據不同病況採取治療策略,讓產後患者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秘書長張玲瑗表示,為響應健康樂活精神,協會將在北中南舉辦6場「樂活煮藝體驗營」,邀請營養師及專業主廚教病友現場動手煮出健康料理,希望病友踴躍參加,兼顧治療與生活,享受健康樂活人生。



◆ 陸客醫美行程頻脫團 8醫院禁代辦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17588.shtml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3.10.11

政府去年開放醫療院所代辦陸客來台健檢醫美簽證,但由於脫團事件頻傳,衛生福利部最近首度對八家醫院祭出停止受理處分;不過,受罰的醫院則喊冤,表示根本無法過濾陸客身分及在台行蹤。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指出,為推廣台灣國際醫療實力,並方便大陸人士入台接受健檢及醫美療程,衛福部前年與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協調,開放醫療院所代辦簽證,審核後有卅九家醫院符合資格。

不過,從去年初開放這項業務後,卻傳出有陸客脫團、滯留台灣未歸,甚至有大陸乞丐透過醫美團入台,或有人涉嫌偷拐搶騙等影響治安行為,引起立委及國安單位高度關切。

王宗曦指出,最近衛福部與相關部會組成跨部會小組,訪查各代辦院所和旅行社合作健檢醫美行程,了解其中收費服務項目,及有無陸客行蹤異常通報機制。

經評核發現,包括振興、台安、中山、馬偕、敏盛、壢新、彰濱秀傳和阮綜合醫院等八家「管理出現缺失」,衛福部決定暫停其代辦資格;但被取消代辦資格的醫院,仍可向衛福部申覆。

據了解,振興被移民署點名「陸客逃脫最多的醫院」。但振興醫院健管科主任劉銀冰表示,該院雖人數最多,但陸客脫團不應怪罪醫院,畢竟陸客來台健檢,到醫院只有半天,剩下的觀光行程,院方不可能派人跟著,且醫院無法一一審核陸客背景,「陸客要逃跑,難道旅行社不必負最大的責任?」

彰濱秀傳醫院副院長陳鴻文也說,陸客來台接受健檢或做醫美後,遊覽車就載走了,醫院不會管他們後續行程,「根本無法補救,卻要醫院背黑鍋。」

但王宗曦強調,醫院應做好源頭管理,包括慎選旅行社,並建立陸客脫逃控管控機制,及雙方對入台陸客管理的分工。



◆ 2「高」1「B」飲食原則 素食者術後也能補元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11/today-health1.htm

文/鄭欣宜 2013.10.11 自由

潘小姐因宗教關係,平常飲食習慣為蛋奶素,日前因子宮內膜癌開刀,引發貧血、營養不良的「低白蛋白血症」。傳統觀念認為,開刀後一定要吃鱸魚湯、牛肉才能恢復體力,但病患希望能維持目前的飲食習慣,又能兼顧營養改善貧血,以對抗接下來的放射線治療。

◎究竟素食者手術後要如何攝取足夠營養素,又能有好氣色呢?

●高蛋白質好體力:

術後除了均衡飲食、足夠熱量之外,更重要的是選擇高生物價蛋白質,以彌補手術中流失的蛋白質。

素食者的蛋白質來源最主要是豆製品、麵製品及加工品,建議選擇營養價值較佳的黃豆製品,像是豆腐、豆干、豆包、豆漿、干絲等當作蛋白質來源。

若是油炸過的豆製品,如油豆腐、油炸豆包等可用熱水汆燙過後再食用,以減少油脂的攝取及過多油脂,易造成早飽現象。如食用蛋奶素者建議可從奶類、蛋類來攝取蛋白質。

●高鐵食物好氣色:

茹素者除了須攝取足夠蛋白質之外,建議可食用一些高鐵質的食物,像五穀飯、紅豆、紅鳳菜、紫菜、海帶類、黑芝麻、葡萄乾等植物性食材,但植物性來源的鐵質食物較動物性食物吸收率差,茹素者須攝取大量含鐵食物,才能吸收轉換成足夠的鐵,所以建議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促進鐵質的吸收利用。

●B群食物好活力:

B群參與體內的代謝及神經傳導素的合成,其中茹素者最常缺乏的營養素為維生素B12,因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像是肉類、肝臟類。

建議茹素者三餐中可一餐選用全穀根莖類(燕麥、胚芽米、五穀米)來取代白米,以增加B12的攝取量,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在治療期間可選用蛋奶素,避免全素;若有必要時,可補充綜合維他命,以補充飲食中缺乏的營養素。

(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

※ 相關報導:

運動紓壓 提升工作競爭力
16歲的生活決定43歲的健康

為何衣櫥裡總是少一件衣服
讓癌細胞自殺 新藥5年內問世

BigBrain 計畫繪製出完整的3D 人腦圖譜
類胰島素分子在學習與記憶中扮演關鍵角色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台大醫師健檢 14人罹癌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施靜茹/台北報導】2013.10.12

台大醫院今年陸續替四十五歲以上主治醫師做健康檢查,赫然發現十四名醫師罹患肺癌或乳癌,其中甚至不乏副院長與教授級醫師;所幸早期發現,這些醫師都已切除腫瘤並回到工作崗位上。

包括黃世傑、李伯皇

據了解,包括台大醫院副院長黃世傑,及高雄義大醫院執行長、台大醫學院外科榮譽教授李伯皇等人,都在這波罹癌名單之中。

對於傳出罹癌,李伯皇昨天說:「沒事、沒事,身體很健康!」黃世傑不願意評論,但他說,檢查出來罹癌的醫師都已接受治療,現在大家都很健康。

12人肺癌 2人乳癌

台大醫院今年陸續針對三百名院內四十五歲以上主治醫師與一級主管,做二五六切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結果竟發現十二名醫師罹患肺癌,兩名醫師罹患乳癌,罹癌率高達百分之四。所幸多名醫師都是一A期別的肺癌,腫瘤大小在兩公分以下,只需手術切除,無需做化學治療。

數名醫師放心臟支架

另外,這次也有幾名台大醫師經檢查後,發現罹患冠狀動脈硬化,院方也已為他們做了心導管術置放心臟支架,預防「又有台大醫師倒下來」。

由於這是台大醫院首次將電腦斷層納入健檢項目,院方高度重視這項數據,但並沒有成立專案小組計畫,院方只表示,必須針對長期數據來看才有意義。

據了解,台大醫院本來是希望針對冠狀動脈鈣化進行檢查,結果卻意外發現醫師罹患肺癌與乳癌,而且不乏外科重症醫師。由於醫院禁菸,且醫師也沒有抽菸習慣,為什麼有這麼多醫師罹患肺癌?就連醫師也不解。

有醫師推測,可能是因為重症外科壓力大,且長期處在開刀的密閉空間,有些科需為病人進行電燒手術並穿上鉛衣等治療,可能讓醫師長期暴露在空氣不佳或輻射環境之下。

但也有醫師認為,電腦斷層掃描本就能篩檢出早期癌症,才會讓「數據這麼恐怖」。醫師表示,如以對全體民眾做電腦斷層篩檢,可能也會得出類似數據。

這項消息傳開後,不少院內年輕醫師仍擔心自己就是下一個罹癌病患;甚至也有不到四十五歲的醫師說:「最近已經動了自費做電腦斷層檢查的念頭。」

※ 相關報導:

* 名醫累了嗎?台大醫45歲以上 爆4%罹癌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19534.shtml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每十萬人約有兩百九十六人罹癌,肺癌發生率約每十萬人有卅三人,但蔡俊明說,現在可能達十萬分之四十,男女比為二比一。國健署統計,乳癌則是每十萬人有六十三人。這次台大醫院健檢,四十五歲以上癌症發生率卻高達百分之四。

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李三剛表示,低劑量電腦斷層適合篩檢肺癌,X光看不到的一公分以下腫瘤,都能容易檢查出來;但他也坦承,這種檢驗方法偽陽性可能有四到五成。

嘉義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說,一天一包菸抽廿年,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可篩出二到三個,但一般民眾三百個篩出一個,建議有肺癌家族史的高危險族群,才需做此項篩檢。

* 醫院關心醫師健康 病患之福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19537.shtml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炯年、小兒外科主任許文明,陸續因為心肌梗塞病倒,終於讓台大醫院以更精密的儀器,對院內醫師進行健康檢查。作為國內龍頭醫院,台大的作法,有助提醒更多醫院重視醫師的健康。

* 薪少危險高 許多陸醫想轉行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4/112013101200395.html

大陸醫師難為!在台灣或在西方,醫師都意味著體面、高薪;但大陸醫師卻工資不高、工作辛苦,還可能被病患打罵,許多醫師急盼轉行。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許多中國父母更希望子女成為銀行家而非醫師,甚至醫師也不願子女繼承衣缽。2011年中國醫師協會的1項調查顯示,78%的受訪醫師不希望孩子穿上白袍。



◆ 回家太難…安寧病房 占床率逾九成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0.12

許多大醫院的安寧病房一床難求,醫師透露,因為雙薪小家庭眾多,擔心長輩回家沒人照顧,即使末期症狀得到控制,還是想住院,形成「長輩想回家、子女想留院」的矛盾。健保署統計,末期患者於安寧病房平均住院14天,但有患者一住三個月、六個月,這類「出院困難」的患者,可能排擠其他需要安寧療護的人。

國人對臨終患者安寧療護的接受度慢慢提高,健保署目前規定癌末、漸凍人,以及失智症、嚴重中風等非癌末的八大疾病,當疾病進展到末期,可以接受安寧療護,減輕疼痛、心理壓力。

不過,目前全台約500多床安寧病床,台北榮總、最早引進安寧療護的台北馬偕醫院等大醫院,占床率都逾九成。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黃勝堅說,國人就醫普遍有「大廟」的迷思,以至於醫學中心的安寧病床一床難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任林文元說,安寧療護若病況穩定會請患者出院,但現在不少年輕人是雙薪家庭,擔心長輩出院以後沒有人照顧,請看護花費又高,想盡辦法不想讓長輩回家。

有些家屬擔心病患回家後病情有變化,甚至「開出條件」,除非長輩恢復到「可以走路」,否則不出院。院方則想盡辦法跟家屬溝通,勸家屬有需要再辦住院。林文元指出,曾遇過住了三個月、六個月的長輩,將安寧病房當成療養院長住,嚴重排擠到其他需安寧療護的長輩。

住安寧病房,健保床不用錢,即使是二人房,以北部安寧病房,一天也只要800到2000元左右。台北榮總安寧療護科主任黃信彰說,安寧病床配置人力高,護理人員就是一對一,還有志工等團隊協助。他說,就雙薪小家庭而言,照顧末期病患壓力沉重,因此即使長輩想回家,卻常見子女盡量想延後出院時間。

健保署醫管組專門委員李純馥說,101年有1萬多人住過安寧病房,逾九成都是癌末患者。隨著罹癌人數、老年人口增加,需要安寧療護的患者人數將會越來越多。安寧病床不易入住,可改為安寧共照方式,請安寧團隊前來協助。

※ 相關報導:

* 中風急性後期照護計畫 健保明年試辦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12/today-health2.htm

為了讓中風病患獲得更好的醫療照顧,健保署明年1月推出「中風急性後期照護試辦計畫」,病患在醫學中心治療後,經醫師評估後,可轉到合作的區域或地區醫院,再由這些醫院對病患進行密集的復健治療約6到12週,協助病患的行動及語言能力恢復到一定程度後再出院,不僅可減輕家屬負擔,也可降低病患再住院率及醫療資源支出。



◆ 睡前盯藍光 隔天就累趴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3-10-11 中國時報

30歲鋼琴老師林小姐,睡前習慣性用平板電腦玩Candy Crush,雖時間不到半鐘頭,且每天睡眠時間一樣長,但她發現看螢幕看到眼睛痠澀的晚上,隔天精神總是特別差,疲累又影響教學情緒,讓她更容易對小朋友發飆。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說明,人在看東西時,進入的光線讓負責眼睛水晶體收縮的睫狀肌不斷做工,產生眼睛痠澀疲勞感;而光線被視網膜接受後,視神經如同電線一樣,將電流傳達到大腦,若睡前看過度精采、鮮豔的影像,視神經必須不斷做充電、放電工作,無法休息,就會降低睡眠品質,同時造成隔天精神不佳。

他指出,尤其在背景光偏暗的環境觀看小螢幕,瞳孔必須放大,睫狀肌做工更兇,眼睛更容易疲勞;因此看電視好過平板電腦,平板電腦好過滑手機。

避免隔天累趴最好的方式,仍是睡前遠離螢幕。呂大文強調,螢幕影像無論色彩鮮豔或黑白,仍有亮度變化,而平面雜誌或書籍是靜態影像,對視神經刺激相對小,建議睡前1個小時內遠離各式螢幕,改為靜態閱讀。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指出,3C產品正當其道,近年因為過度使用螢幕造成失眠的患者愈來愈多。

他解釋,晚上10至11點是褪黑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但這時光線刺激會抑制分泌,造成失眠;尤其3C產品螢幕顏色鮮豔、強調藍光,恰巧眼睛對藍光的敏感度特別高,盯螢幕的影響更加嚴重。

加上褪黑激素分泌高峰期通常是睡意最旺盛時期,若利用這段時間看螢幕,過了時間點後精神回復,加倍增加失眠機會,若長期習慣被往後推的生理時鐘,低頭族就成了夜貓一族。



◆ 鼠尿病肆虐 菲鎮400人感染

【中央社╱馬尼拉11日專電】2013.10.11

菲律賓北部1座於上月發生水災的小鎮,爆發細螺旋體病疫情(在菲國俗稱鼠尿病),迄今已有逾400人受到感染,其中9人不治。

疫情發生在蘇比克灣旁的奧隆加坡市(Olongapo),9月下旬在西南季風與天兔颱風的交互作用之下,呂宋島多處降下豪雨,奧隆加坡發生近年來最嚴重的水災,低窪地區水深達6英尺,宣布進入災難狀態。

菲律賓紅十字會會長高登(Richard Gordon)今天表示,奧隆加坡感染細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者有9人死亡,226人住院觀察,其餘病患經治療已返家休養。

衛生部官員將細螺旋體病疫情歸咎於排水系統衛生不佳,並稱病患多因水災期間涉水或長期浸泡污水而染病。

細螺旋體病細菌主要是透過動物尿液污染清水及土壤,進而傳染人類,早期有高熱、全身酸痛、軟弱無力、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表淺淋巴結腫大等鉤體毒血症狀,中期可伴有肺出血等,菲國坊間俗稱「鼠尿病」。

高登預估病患人數還會繼續增加,因為細螺旋體病的潛伏期為10天左右,部分受感染病患可能尚未發病。

由於求診人數過多,奧隆加坡1家醫院已被迫在醫院大樓外搭設帳篷,以安置病情較輕的病患。

細螺旋體病嚴重的話可導致腎臟衰竭,紅十字會已和菲律賓衛生部協調,安排更多公立醫院為有需要的病患做腹膜透析治療。

fsj 提到...

離島人命不值錢?

【聯合晚報╱記者鍾延威/特稿】2013.10.13

離島重病患者申請直升機後送就醫,要經過當地醫師評估、與台北醫師視訊診斷,關卡重重;本島救難直升機卻出動頻繁,登山客扭傷腳或迷路,直升機立即出動吊掛救人。離島民眾的命果真比較不值錢?

根據內政部年報「空中勤務總隊執行務統計」,2010年出動飛行架次為6408次,2011年4796次,2012年4645次。其中今年山難救助為112飛行架次;平均3天出動一次,這算不算頻繁?與離島相較,算不算浮濫?

以今天救援的南投能高山登山客來說,從台南派直升機前往,單程約需一個多小時,與飛往離島救人成本差不多。即使不考慮成本問題,重病患者與腳傷登山客何者緊急?政府對離島訂出關卡重重的限制,對本島救援卻未設防,是否歧視離島重症患者,這樣的後送機制還不應該檢討嗎?

其實,離島後送機制限制的不只是離島居民的就醫權益,包括綠島、蘭嶼、金門、澎湖等離島,近幾年觀光人口大增,大小意外也難免,小傷可由各離島醫院、衛生所處理,重傷若還要等待重重關卡評估、診斷,患者能有幾條命可以等?這樣的就醫環境,能不讓觀光者卻步?

改善離島就醫環境的方法很多,增加醫療資源、醫師、設備,甚至常駐直升機都可考慮。當然,是否後送,仍要回歸醫師的專業判斷。畢竟人命關天,有備無「憾」,相對於本島直升機救援的幾近浮濫,離島人有權要求平等的保障。

※ 相關報導:

* 中風難後送 扭傷卻有直升機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21449.shtml

南投仁愛鄉昨天一名登山隊隊員腳傷待援,空軍搜救總隊今天一早從台南派遣直升機抵達能高山附近的台灣池營地,於上午9點左右將傷患吊掛送醫。相對於腳傷登山客及時獲直升機吊掛送醫,綠島陳姓老翁上個月底中風,卻因未達直升機後送標準,延誤後送時間,於轉送花蓮慈濟途中死亡,突顯現行離島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後送機制極待改進等問題,令離島居民不免有「人命不值錢」的感受。



◆ 擺脫宅習慣 保持活力動起來

【許莉】2013-10-13 旺報

學會運動,找回活力!你「宅」嗎?「宅」並不能代表你很潮,反而暴露出你的缺陷:每天只有簡單的輕鬆的體力活動,這樣可不行,再不運動身體可要出問題了!「生命在於運動」,作為一個生命體,這不是一句空話。

研究證實,如果您每周坐著的時間達到23小時以上(相當於工作日每天坐4小時以上),您患心臟病的比率會比每周坐11小時的人高出64%。

身體缺氧易疲乏

我們每天的生活狀態平靜、安逸,你可能沒有什麼感覺,殊不知你原本年輕的身體由於長期不運動,血液流動變慢,富含營養物質、氧氣的新鮮血液不能順暢地運送到全身各個部位,身體便總是處在一種缺氧狀態,變得容易疲乏、頭昏。

血液流動速度隨著身體平息的狀態隨之下降,還會導致代謝的廢物不能及時地排出體外,身體所有的組織都「生活」在一個「骯髒」的環境中,慢慢地被腐蝕著……做個會動的天使別看你身材輕盈、苗條,看似不錯,摸摸你四肢和腰上的肉,是不是軟軟的手感不錯?這就表明你的皮膚下面充滿了脂肪。

慢跑簡單易執行

我們都知道肌肉摸起來是緊實有力量的,這也代表著你健康的一部分。

手無縛雞之力,你充其量也就是個「健康的胖子」!要改變你非健康疲乏的軀體,就得從運動開始!慢跑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健身運動,現在已經風靡了全世界,被人們譽為「有氧代謝運動之王」。

將180減去你的年齡後所得數值,即每分鐘心率,也就是適合你的慢跑強度。慢跑的運動量以每天跑20至30分鐘為宜,長期堅持才能效果明顯。另外,快走、爬山、騎車、游泳等有氧運動,對促進血液循環都有非常好的幫助。

(作者為公共營養師)

※ 相關報導:

* 癲癇兒運動 避免雙腳離地的運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221330.shtml

不少人對癲癇兒運動不放心,醫師表示,癲癇兒只要避開特定項目,有些小患者甚至是游泳健將、棒球校隊。但醫師也提醒,萬一旁人遇到癲癇發作,絕不可以往患者嘴裡塞東西,除非發作時間持續達5至10分鐘才要送醫,不然不需提供任何急救措施。



◆ 別小看腹瀉 恐隱藏癌症訊息

文/鄧正梁 2013.10.13 自由

腹瀉在日常生活中時會發生,對一般人而言,實在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有些腹瀉確是有特別原因的,如不注意可能會延誤治療時機。

大腸癌產生後,腫瘤會漸漸變大,最後幾乎把整個大腸的管腔都堵住。一開始是嚴重便秘,上不出來,久了腸子痙攣會來一次暴瀉,硬是把大便膿血整個排乾淨,但不久後又便秘,如此交替發生,一定要趕快就醫,很可能就是有腫瘤堵住了大腸。

胃癌雖然發生在胃部,但同樣會造成腹瀉,並有噁心、胃灼熱感、食慾不振等症狀,嚴重的會有消化道出血、解黑便,以及貧血、體重減輕等情形。

胃癌通常以腹瀉症狀呈現,較不會出現便秘,由於胃部腫瘤的出血,造成解血便黑便的由來,血便也會刺激腸子蠕動,讓腹瀉更加重。

便秘、腹瀉輪番交替 應就醫檢查

早期胃癌較不易發現,因為腹痛和腹瀉這些胃癌初期的症狀,和一般吃壞食物的胃腸不舒服疾病症狀相似,以至於許多人會以吃胃藥來緩解症狀,忽略了檢查。

非轉移性的原發性肝癌,在確診前3個月就會有腹瀉症狀,而且還頗為明顯的,因為肝癌常伴隨肝硬化,門靜脈壓增加,導致腸壁水腫,又膽鹽會分泌不足,消化不良;肝腫瘤也會分泌一些胃泌素、血管活性肽、前列腺素F2等物質,刺激肥大細胞分泌組織胺,讓腸液分泌增多而產生腹瀉。

致腹瀉性胰島細胞瘤就是所謂的VIP瘤,是一種胰臟腫瘤,分泌血管活性腸泌素,會引起水樣腹瀉、低鉀血症和無胃酸症,這種腫瘤會轉移與局部侵襲,最終須切除腫瘤,腹瀉才會痊癒。

若已經查了很久,都找不出腹瀉的原因,常是慢性腹瀉。中醫認為是「脾腎兩虛」,用四神丸(肉豆蔻、補骨脂、五味子、吳茱萸)脾腎雙補之類的藥物才會好;若是一般腹瀉,只需補脾就好了,常用白朮、茯苓、芡實等。

(作者為桃園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 相關報導:

* 纖維像刷子 水分夠 刷洗腸道才乾淨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0908

....攝取纖維也別忘記攝取足夠的水分,張麗娟表示,蔬果當中有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前者吃進肚子裡會吸取大量水分,後者則是增加糞便的體積,如果水喝得不夠,纖維就會在腸道裡停滯,反而造成便秘。許多愛減肥的人,可能都有食用高纖產品,卻因水喝得不夠,而有便秘困擾的經驗。

* TOP 16 高纖食物排行榜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0894

目前美國人纖維攝取量是史上最少,攝取量達醫學界建議標準的美國人不到3%。該攝取多少纖維才夠呢?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建議,50歲以下男性每天應攝取38克纖維,女性攝取25克;50歲以上的人吃得較少, 因此需要的纖維也較少,男性每天30克,女性21克。

具體地說,一名年輕男性每天應攝取相當於15片全麥麵包的纖維量。以下是高纖食物推薦名單....



◆ 少女月經變年經 不就醫將來不孕風險增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0.14

月經變年經!國內「幸福九號」門診(青少女親善門診)發現,年輕女孩月經紊亂的病例越來越多,主因為肥胖、課業壓力沈重,以致月經遲遲不來。就有小女生高一才來初經,第二次月經竟然拖至高三,月經居然成了雙年經。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林靜儀指出,在「幸福九號」門診發現,月經遲遲不來的青少女個案逐年增加。門診中有許多家長帶著女兒來就診,擔心女兒日後不孕,但小女生卻毫不在乎,認為沒月經,不用買衛生棉,既省錢又少了很多麻煩。

醫:與壓力、肥胖有關

為何月經會變季經,甚至年經?林靜儀分析,這與課業壓力太大、體型過於肥胖有關,其中又以肥胖問題最為嚴重,除了導致月經不來,未來不孕、糖尿病、子宮內膜病變的風險都相對提高。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閔照表示,曾經收治過一名體型稍胖的年輕小女生,初經比一般女生還要晚,遲至高一才來,但第二次月經則是等到高三才到,中間足足隔了兩年之久。

該名個案自幼就是小胖妹,體型圓潤,同班其他女生早在小五小六就來初經,而她初經足足晚了三、四年,第二次月經居然等到高三才到。母親奇怪,女兒為何沒經血,也不用衛生棉,才強押著她至診間。

服荷爾蒙藥物 回歸正常

檢查發現,該名個案罹患多囊性卵巢囊腫,導致男性荷爾蒙升高,除了較胖之外,還出現臉油、痘痘多,甚至長鬍子等外在特徵。由於男性荷爾蒙偏高,無法產出卵子,當然月經就變年經、雙年經。經服用女性荷爾蒙藥物,才讓月經正常。

黃閔照提醒,如果家中小女生有這方面困擾,家長應陪同就醫,透過超音波檢查確定是否罹患多囊性卵巢、子宮內膜異位。抽血檢驗則可觀察荷爾蒙系統是否正常。

為了關懷青少年健康,國民健康署在全國設置了39個「幸福九號」門診,林靜儀指出,每次大考、期中考前夕,月經遲來、不來的個案就明顯增加,只要透過調經藥物,就可讓月經正常。

林靜儀強調,肥胖、常熬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加上久坐不動,都將增加多囊性卵巢風險,應提高警覺。如初經後,三個月都沒來月經,就應該到醫院求診。

fsj 提到...

工作中隨時動動 勝過高強度運動

【元氣周報/記者陳世欽/輯譯】2013/10/13

邱吉爾、海明威、達文西都知道它的好處;矽谷以至北歐地區的時髦辦公室也知道:「站著工作好處多。」不只是站著,許多最時髦辦公室都備有跑步機辦公桌,以鼓勵人們工作邊散步。聽起來像一時流行,卻有科學根據。

在富裕世界,人們普遍懶散。經常開車、看電視的人每天必須多走19公里,活動量才能跟上仍然過著有如古代漁獵生活的少數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仿效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有害身體健康,嚴重者甚至可能致命。

這種論點可能不令人意外。多年來,各國主管當局一再呼籲人們多運動。真正令人吃驚的是,即使運動量符合官方認可的程度,長時間不活動還是有害健康。根據最新研究,你最好持續從事低強度的活動。它們甚至可以低到你不把它們視為活動。即使只是站起來也算,因為如此可以刺激肌肉。

根據「刺胳針」醫學期刊1953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巴士車掌因為工作時站立,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只有靜坐司機的一半。不過澳洲墨爾本「貝克IDI心臟與糖尿病研究所」研究員鄧斯丹表示,隨著運動與高強度活動對健康的好處於1970年代開始明朗化,人們對散步、站立等低強度活動的興趣相對逐漸消失。

然而過去幾年,人們再度對低強度活動發生興趣。英國萊特斯大學的艾瑪‧魏莫特收集並深入研究將近80萬人的相關資料後表示,日常活動量最少者,罹患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分別是最活躍者的2倍與2.5倍,死於心臟病發則是後者的2倍。最重要的是,這似乎與健身房的高強度運動量無關。

研究顯示,靜坐從事特定活動,包括看電視、玩遊戲、閱讀,可能導致卡路里攝取量增加,卻無法提高卡路里的消耗量。此外,靜止不動或少動的看電視或閱讀會改變新陳代謝作用,進而影響健康。

根據鄧斯丹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如果每靜坐20分鐘就起身走動2分鐘,差別就會很明顯。在安排志願者享用含糖的一餐之後,他發現,如果其中一些人每靜坐20分鐘就起來走動2分鐘,體內葡萄糖的濃度平均比未站起來走動者低將近30%。



◆ 新調查!8成青壯年竟出現「微老」症狀

【聯合晚報╱記者葉卉軒╱即時報導】2013.10.14

拜科技發展之賜,現代人多半看不出實際年紀,但身體狀況可是騙不了人的!根據香港御藥堂一項針對30~50歲的青壯年所進行的最新調查發現,8成5的青壯年自認自己看起來符合或較實際年齡年輕,但同時也有8成坦白承認,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經開始出現「微老」。

什麼是「微老」症狀?意指那些外表尚未老化,但身體狀況卻開始一一出現退化、衰老的青壯年族群。 此外,調查還顯示,體力差是所有青壯年最想擺脫的健康困擾。而隨著年紀增大,不易入睡的情況也越常發生,再加上台灣天氣多變及空氣品質不良,亦有不少人深受鼻子過敏或咳嗽問題困擾。



◆ 早睡早起 心情更愉悅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2013/10/14

早起鳥兒有蟲吃,這句諺語每一個人都知道,但是做到的人不多,八個小時辛苦工作,又有可能要超時加班,回到家後好不容易有點自己的時間,看看電視加上上網,常常就壓縮到睡眠時間,睡不飽變成常態,工作時效率變差,心情受到影響,其實早睡早起,不但工作效率更好,心情也會感覺更快樂。

熟睡期才是真正休息

規律就寢早睡早起,才能達到真正休息,睡眠時大致能區分為二個時期,先會進入淺眠期,這時身體沒有真正放鬆,大腦還保持警戒,必須到熟睡期(又稱快速動眼期),大腦釋放出許多荷爾蒙,身體得到真正的休息,根據研究顯示,不論是晚睡、喝酒、或有憂鬱症,都比較不容易達到熟睡期,不容易真正休息。

晚睡比較容易憂鬱

疲憊的身體不但影響工作效率,更會影響心情,德國的科學家利用腦部掃瞄,分別檢查規律早睡早起的民眾,與常常晚睡失眠的人,結果發現睡眠時間不固定的受測者,大腦容易引起憂鬱症的區域,明顯比較糟糕,換句話說能夠有規律的睡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低,心情比較快樂,失眠者反而落入惡性循環中。

夜生活容易打亂規律睡眠

現在社會中,夜生活非常流行,不論是夜店、KTV、電影院,都是需多人認為可以找到快樂的地方,卻因此睡眠顛倒時間非常不固定,短暫的快樂,其實是個不划算的交易,能夠有規律的睡眠時間,讓身體充分獲得休息,工作效率能夠提升,放假時有適當的戶外活動,進入好的循環中,不論身心才能真正獲得快樂。

國內專家意見

耕莘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憂鬱症其中一個病徵,就是睡眠障礙,一個生理原因跟血清素降低有關,心理因素也會讓人越來越難睡,生活的壓力讓睡眠時,不斷想東想西,不論睡眠品質或時間,都達不到應有的標準,白天精神不好,人際關係與工作效率都會受到影響,造成晚上無法成眠的惡性循環。

楊聰財強調,人活在地球上,就要把握黃金睡眠時間,晚上十一點至早上六點,這七個小時能讓身體達到最好的睡眠效果,若工作因素無法配合,至少要能規律在同一時間睡覺起床,大腦的下視丘才能準確發出睡眠訊號,白天的睡眠時間絕對不要超過一個小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幫助血清素分泌量增加。



◆ 仁心無國界 台灣義診團 海外遍地開花

【林宜慧/台北報導】2013-10-14 中國時報

「非洲中西部國民,有些人一輩子第一次見到醫生,就是我們義診團的台灣醫師。」投身海外醫療22年的台灣健康服務協會執行長陳志福,永遠忘不了一拐一拐走2公里路來求醫的60多歲老人,攤開30年前被刮傷,反覆發炎見骨的腿的畫面。

陳志福說,當他幫老人包紮好,心想「明天怎麼辦?」於是他將原本的短期義診推動為駐點衛生站,延伸成對當地人員的訓練,催生台灣海外醫療資源整合。

行醫無國界,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指出,台灣目前共有37家醫療院所,長期幫助24個友邦國家。

台灣的海外醫療可追溯自1962年援助利比亞軍醫,後因退出聯合國暫停。陳志福說,他1991年跟著三總團隊到非洲,一待就是13年,2004年回台,目睹南亞海嘯,台灣30多個海外援助團隊到當地,卻各自單打獨鬥,沒有一個團隊真正進入災區。

因此,陳志福決定接受國合會委託進行衛生醫療援外計畫,協助整合原本各自為政的海外醫療資源,2006年成立「國際衛生醫療合作策略聯盟」,也架起37家醫療院所與邦交國的橋梁。

※ 相關報導:

* 受林杰樑啟發 美女要當偏鄉醫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3101400134.html

「一定要忍住淚水、拿出勇氣,這條路才能走得久。」參與海外醫療的32歲美女小兒科醫師蔣伊純,從大五至今,隨著教會義診團走過世界前10窮國家馬拉威、泰國東北及肯亞,而這位海外醫療「嬌」點之所以走出世界,則是受到已故毒物科專家林杰樑的感動。

「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這是蔣伊純在大三加入林杰樑醫師的綠十字醫療服務隊時,對「林老師」最深刻的印象。她說,當時跟著服務隊在雲林的小漁村中幫居民看診,同學們幫一位病人看了很久都檢查不出問題,轉給林老師,結果他觀察到病人有「杵狀指」,認為心肺功能有問題,建議趕緊照X光。

蔣伊純表示,林杰樑醫師如此細心、謙虛、真正關心病人的態度,促使她有了從台灣偏鄉走向世界偏遠地區的想法。

fsj 提到...

幼童3C不離手 當心出現類自閉症…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2013/10/14

普及化的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已成為很多父母「搞定小孩」的教養工具,小孩吵鬧,就給他們滑手機,馬上乖乖。但越來越多資料顯示,孩子太早接觸3C產品,不僅影響視力、與人有溝通障礙,甚至會出現「類自閉症」的症狀。

輕薄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問世後,「3C兒童」比過往的電視兒童,更讓專家學者憂慮,靖娟文教基金會、漢聲廣播電台昨天舉辦「滑世代幸福教養座談會」,呼籲父母不要再「餵食」孩子3C產品,否則恐怕成「3C亡國」。

不管在餐廳吃飯、坐捷運或外出踏青,大家常會看到類似情景:父母拿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架在餐桌上,原本吵鬧的孩子,馬上被播放的動畫或遊戲吸引,變得服服貼貼,父母也暫時獲救,鬆了一口氣。靖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卻提醒父母,這樣可能養出只會滑手機、對身旁所有事都沒興趣的「3C小孩」,恐影響正常發展。

林月琴說,只要拿走手機或平板電腦,3C小孩馬上「崩潰」大哭、尖叫不停;有不少孩子還在牙牙學語,正是學習發展期,卻不愛聽人說話、也對玩具沒興趣,只喜歡「滑手機」。

她指出,越來越多父母發現小孩有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控制情緒的問題,帶去職能治療,診斷出「類自閉症」的現象,追蹤才發現這些孩子都太小就接觸3C產品。

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表示,過早接觸3C產品,會影響孩子腦部發育,臨床發現過動、注意力不足、自閉症的孩子都增加了,且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也越來越差。

許多保母向他抱怨,現在的孩子講不聽、沒耐性,越來越難帶,他懷疑可能和過早接觸3C產品有關。

親子專家楊俐容則呼籲新手爸媽,不要把3C產品當保母,多與孩子說話,接近大自然,讓孩子健康成長。



◆ 嬰兒吃抗生素、解熱劑 日後過敏風險大增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2013.10.14 自由

小寶寶感冒發燒,爸媽總希望能儘速用藥解除孩子的痛苦,不過最新出爐的本土研究發現,未足歲寶寶吃了抗生素或退燒藥,日後出現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的風險大增,醫師呼籲爸媽,千萬別自行購買這類成藥給小寶寶吃。

今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與成大醫院研究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1998年出生的26萬3620名嬰兒和2003年出生的9910名嬰兒,於出生一年內服用抗生素或解熱劑的情形,並長期追蹤到6歲,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國際流行病學期刊」。

結果發現,一歲內吃過抗生素的寶寶,未來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是沒吃過的1.61倍,氣喘為1.38倍,過敏性鼻炎是1.41倍。一歲內吃過含acetaminophen成分解熱劑(例如普拿疼)的寶寶,異位性皮膚炎風險增為2.02倍,氣喘是1.66倍,過敏性鼻炎也有1.7倍。

追蹤寶寶2歲到6歲過敏疾病發生率,結果一歲前兩種藥都沒吃過的寶寶,這3種疾病發生率都穩居最低,發生率次低是只吃過抗生素者,服用過解熱劑或兩種都吃過的寶寶,過敏發生率最高。

對此研究結果,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江伯倫並不意外,他分析,需要服藥的孩子可能是感染了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披衣菌,這4類感染本身就會增加過敏機率,感染越多次,過敏機率越高。

一歲前的幼兒免疫力本來就較弱,需經過刺激,慢慢誘發產生。但服用抗生素可能殺光腸道益生菌,解熱劑也會抑制發燒、發炎等正常免疫反應,這些都會減少免疫力發展機會,不利未來對抗過敏原。

江伯倫強調,抗生素不應過度使用,而解熱劑還是有其必要性,因為5歲以下孩子高燒超過39度,有引發熱痙攣的危險。建議當小寶寶生病時,爸媽還是帶去看醫生最保險,千萬別自行購買成藥。



◆ 英5週大嬰捐腎 救活22歲女

【中央社╱倫敦13日綜合外電報導】2013.10.14

英國1名因腎臟衰竭垂死的22歲女性成功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然而捐贈者是來自1名5週大的嬰兒,這也是英國史上最年幼的器官捐贈者,凸顯英國的捐贈器官短缺問題嚴重。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今天報導,這名寶寶因感染造成心臟衰竭死亡,醫師為22歲的考塞(Samira Kauser)移植這名寶寶的腎臟。

考塞來自西約克郡(West Yorkshire)哈利法克斯(Halifax),擔任醫療助理。

考塞告訴「星期泰晤士報」(Sunday Times):「言語無法表達我對小寶寶父母的感謝,我如今可以好好活下去。」

考塞說:「他們失去的遠超我能想像,他們唯一的慰藉是有人能繼續延續他們的生命。我收到1份大禮。」

移植手術歷時7小時,在里茲(Leeds)聖詹姆士大學附設醫院(St James's university hospital)進行,主刀醫師是阿邁德(Niaz Ahmed)。

阿邁德告訴「星期泰晤士報」,醫師過去不太會移植這麼年幼者的器官,但由於捐贈器官短缺嚴重,醫師也已準備採用。

儘管醫師要向嬰幼兒父母協商捐贈問題不易啟齒,但由於英國器官捐贈者嚴重不足,醫師不得不將小於2個月大的寶寶納入捐贈者之列。



◆ 吃檳榔40年 改嚼蒟蒻慢慢戒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2013.10.14

台中市一名52歲的田姓女子,吃檳榔長達40年,最近因陸續聽到老家親友罹患口腔癌,自己也覺得每天吃檳榔吃到滿嘴紅,實在不雅觀,在朋友介紹下加入童綜合醫院的「戒檳班」,用嚼食蒟蒻來代替檳榔,慢慢改掉戒檳榔的習慣,現在一天只吃2粒,「希望年底前,能完全不吃。」

家在台東的田女說,父母、祖父母、鄰居統統都愛吃檳榔,耳濡目染下,從12歲就開始吃檳榔,越吃越多,最多時一天吃上50粒。

童綜合醫院指出,戒檳班中有團體課程、諮商輔導,參與學員都更清楚嚼食檳榔對人體的危害,也破除檳榔可解渴、禦寒的觀念,並讓學員以嚼食蒟篛來代替檳榔,根除吃檳榔惡習。

童綜合醫院家醫科醫師劉曼莉表示,檳榔中的檳榔鹼與檳榔素,都有致癌性,市售檳榔又添加石灰、荖花、荖藤等,這些也都有致癌化學物質,在口腔咀嚼時,容易造成表皮細胞增生與變異,發生口腔癌。

劉曼莉指出,許多想戒檳榔的民眾,誤信坊間「戒檳榔,牙齒會壞掉」的傳言,但其實有檳榔癮的人牙齦易退縮、導致牙周病,卻都因檳榔吃太多讓口腔麻痺,感覺不到痛,直到戒掉檳榔才感受到牙痛問題。

劉醫師提醒,100個口腔癌病人中,有88人都有吃檳榔習慣,又吃檳榔又吸菸的人,罹患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的機率更高,當口腔出現潰瘍且傷口長達2星期都未痊癒、舌頭無法正常活動或無味覺、口腔或頸部出現腫塊等各種異常症狀時,都應盡速就醫。



◆ 先進醫療儀器別再汙名化了

【聯合報╱陳煥武/林口長庚急重症影像科助理教授(台北市)】2013.10.14

最近新聞大篇幅的提到台大醫院和台北榮總使用二五六切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找出多位名醫罹患早期肺癌。然而,每當談到健保浪費以及醫療武器競賽時,電腦斷層卻又是被拿來檢討的過街老鼠。

自從二千年開始,儀器設計的突破,使得CT的擷取影像更快,重組影像更精細。過去心臟冠狀動脈和腦部血管的檢查,病人必須冒著生命危險和承受痛苦去接受侵入性檢查(血管攝影),現在只要舒服的躺在CT檯上,不用幾分鐘就可以輕易地檢查出血管的病變。而且,輻射劑量可以大幅的降低,低劑量肺部掃描甚至只要五到十張傳統X光片的劑量,偵測肺部結節卻可以直逼零點一公分,這樣的準確度是一般X光片無法比較的。

國外的醫學中心早就揚棄了許多傳統的X光片檢查,直接建議病患做CT,例如傳統的泌尿道攝影和外傷病患照射顱骨X光。傳統X光片偵測病灶的準確度差,多照幾張對於發現問題並無幫助,甚至延誤治療的時間。

先進醫療儀器,使用得當,可以使我們國人更加健康,請不要再汙名化為軍備競賽。

※ 該檢討的是不必要的檢查。

fsj 提到...

少吃油炸、加工品 可預防皮膚老化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3/10/15

皮膚老化除了因年紀關係,也常因為不良飲食習慣加重皮膚老化速度,出現水份流失快,肌膚鬆垮等現象,應配合改善不良少吃過多油炸、加工品,補充抗老化食物、蔬果等,預防皮膚老化。

皮膚老化表現

皮膚的自然老化引起表皮、真皮厚度變薄,表皮細胞漸呈扁平,角質層含水量逐漸下降,到老年人僅是正常的四分之三,因此造成皮膚乾燥。當真皮細胞也漸呈扁平,真皮纖維母細胞合成膠原纖維能力下降,膠原含量逐漸下降,同時真皮內彈力纖維變性、失去彈性。都是皮膚老化引起皺紋、鬆弛及下垂的主要原因。整體而言,皮膚老化表現可見皮膚變薄、彈性降低,皮下組織萎縮,深層的肌肉及其他軟組織結構鬆弛下垂等。

幫助皮膚抗老化飲食

含維生素C、E,茄紅素、葉黃素等的食物,都有助皮膚抗老化。像是番茄、青花菜、胡蘿蔔,其中維生素C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具有促進膠原生成、消除黑色素沉澱作用,且是水溶性,容易代謝排出。番茄內含有豐富茄紅素,具備抗氧化功效。而維生素E能預防心血管問題,也能減少皮膚皺紋。還有,葉黃素可提供眼部及皮膚的營養支撐,普遍存在於綠色蔬菜中,如菠菜、小麥與蛋黃中。

專家看法

皮膚科醫師郭玉鈴表示,對抗老化除了從保養品著手,更簡單的方式就是從日常生活的飲食做調整,幫助達到皮膚比實際年齡年輕的訴求。天然食物裡的營養成份,可保護及修護皮膚組織,延緩老化發生,生活中儘量減少食用高熱量、高糖分,易產生自由基的食物,如咖啡、蛋糕,薯條可樂等精緻飲食,而太油膩食物,尤其油炸和加工過的食物,都不利於肌膚抗老化。

注意事項

飲食少吃過多加工品,遠離高油支、油炸類食物,以免增加皮膚負擔。生活作息正常,少抽煙喝酒,外出注意適當擦防曬品,撐傘防曬,都有助於皮膚抗老化。



◆ 哈佛研究:果汁喝多 糖尿病恐上身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2013/10/15

英國泰晤士報引用一項大型研究結果,吃水果可降低糖尿病風險,喝果汁則可能反而使風險提高,建議以水果代替果汁,水果中又以藍莓、葡萄與蘋果預防糖尿病的效果最好。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有益健康的營養成分在製作果汁過程中流失,而人體吸收液體所含糖分速度也較快。

哈佛大學為首的研究團隊,檢視針對18萬7千名美國護士所做的三項大型研究的結果,獲前述結論。研究人員每4年詢問這些護士的飲食習慣,結果發現,其中6.5%罹患糖尿病;如果每周食用3份藍莓,罹病機率平均減少26%,經常食用葡萄與葡萄乾可減少12%,蘋果與梨子可減少7%。

研究顯示,飲用果汁可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罹患率提高8%。如果每周把三份果汁改成水果,罹患率可減少7%。以藍莓取代果汁,罹患率可降33%,以葡萄與葡萄乾取代果汁,可降19%。

另外,以蘋果與梨子、香蕉、葡萄柚取代果汁,罹病率分別可減少14%、13%與12%。研究人員在「英國醫學期刊」發表報告指出:「加量食用特定水果,尤其是藍莓、葡萄與蘋果,可大幅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機率。如果增加果汁消耗量,罹病風險相對提高。」



◆ 放射治療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3.10.15

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常讓癌症病患苦不堪言,根據美國研究人員的新發現,十字花科蔬菜成分的防護功效或許可在放射治療過程保護正常細胞、減輕病患不適。

十字花科蔬菜種類繁多,包括高麗菜、花椰菜 (綠色和白色皆是)、芥藍菜、大白菜、白蘿蔔、大頭菜、芥末。

研究人員每天讓實驗鼠暴露在致命劑量的伽瑪射線,有些老鼠十分鐘後注射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的DIM成分。照射實驗持續進行兩星期;30天後,未注射DIM的老鼠全部死亡,但注射DIM的老鼠超過半數仍存活。

醫學界已經知道十字花科蔬菜能防癌,新研究顯示,它們或許也能幫助接受放射治療的病患。

美國華府的喬治城大學隆巴迪全面癌症中心的羅森博士表示,新實驗的結果令人震驚。他並指出,研究人員發現,不論在暴露於輻射24小時後或提前24小時提供DIM,都有防護效果。

接受放射治療的癌症病患常有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數量減少副作用,但注射DIM的老鼠減少程度較小。

含DIM成分 可防輻射

羅森表示,研究結果顯示,DIM或許不但可保護放射治療病患的正常組織,也能保護受到輻射汙染的民眾。日本2011年3月11日關東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核電廠災變,全球再度關切核電安全;如果未來核電廠出問題,可以仰賴DIM的功效。

羅森指出,DIM可以刺激身體分泌一系列酵素,修補因輻射受損的DNA。不過,只有健康組織才能享受DIM的防護好處,放射治療仍能毀滅癌症組織。



◆ 捐款大戶醫院牆上留名 住院病房升等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0.15

捐10萬元,就可在醫院牆壁上留下名字。原本出現在寺廟的募款刻字景象,現在居然也出現在醫院!為了籌募捐款,新北雙和醫院把捐款10萬元以上的捐贈者名字,刻在醫院大廳牆壁上;如果捐50萬元、100萬元,還可享有住院病房升等、自費項目打九折等優惠。

在健保總額支付的影響下,為求永續經營,醫院除了衝門診量,擴大自費項目外,對外籌募捐款也成為重要管道之一,於是有醫院把捐款額度和就醫尊貴結合。

享尊貴健檢、醫藥費打折

慈濟醫療體系就有「慈誠」會員,每年捐款給慈濟基金會超過一定額度成為「慈誠」委員,至慈濟醫療體系醫院就醫,除有專人引領、陪同就醫,自費項目還可打九折。

北部一家大型醫院募款手法更是推陳出新,院方參考坊間廟宇捐款作法,只要捐款金額超過10萬元,名字就會被刻在醫院大廳走廊牆壁上,就像寺廟捐款大德的芳名錄。

此外,捐款越多,就醫優惠也越多,捐款50萬元、100萬元,等同成為醫院VIP,就醫可說無往不利,除了醫療自費項目享九折優惠,每年還有兩次尊貴健檢,連續五年。如果不幸生病到醫院看病,還會有專人陪同就醫。若需要住院,還有病房升等,可從四人健保床升等至雙人病房,甚至有機會住進單人病房。

這項捐款就醫方案推出後,不少富商、上市上櫃負責人相當心動,因為花錢捐款,就像是買了一張有形、實際的醫療保險,除了享受更貼心的就醫服務,申報所得稅時還可抵免,相當划算。

官方:不違法但感覺不好

對此,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李偉強指出,醫院提供優惠措施刺激募款績效,並未違法,但感覺並不適合,因為會給人醫療階級化的印象,形同捐錢拿醫療救命金卡一般。至於醫療費用打折,也涉嫌醫療廣告化,建議醫療院所使用其他名詞代替,一旦有人檢舉,轄區衛生單位就可展開稽查。

※ 相關報導:

* 跟你談半小時 VIP門診2000元跑不掉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25405.shtml

除了知名的台大景福門診,現在也出現醫院對捐款「大戶」的優惠,看病、住院享有VIP等級的服務。

對此,衛福部醫事司表示,醫院提供優惠措施刺激募款績效,並未違法,但醫院也應考慮一般病人的感受。

愈來愈多人選擇多花一點錢,當醫院的VIP。只要多花點錢,看各式自費門診,醫師不會只看兩、三分鐘就打發你,連領藥也有人代勞,坐在沙發上等候,一切就有專人服務。

fsj 提到...

浙江新增人染H7N9病例 入秋後首例

【聯合報╱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2013.10.16

浙江省衛生廳昨天通報,浙江省新增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這也是入秋後,浙江省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陸委會昨晚已將大陸浙江省列入黃色旅遊警示區域。

中新社報導,患者是劉姓男子,卅五歲,某公司職工,現居紹興縣。十月八日在紹興縣某鄉鎮衛生院首診,現在紹興某醫院治療,病情危重。

這是浙江省自四月底來,又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長江三角洲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春季,H7N9禽流感的高發地區。

陸委會昨晚也將大陸浙江省列入黃色旅遊警示區域。提醒國人特別注意旅遊安全及考量是否前往該地區,如有必要前往該等地區,應加強自我健康照護。

※ 相關報導:

* 疫情發燒 登革熱首例死亡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26583.shtml

衛福部疾制署公布,上周國內登革熱共新增13例本土病例,其中1例死亡,為今年登革熱死亡首例。由於屏東縣本土登革熱病例數持續增加,分布範圍擴增為18個里,疾管署呼籲,民眾務必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且定期巡查。

* 幼兒發燒 勿擦酒精降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227999.shtml

入秋時節溫差大,幼兒抵抗力較差,一不小心就發燒,聖康診所小兒科醫師黃立心提醒,當幼兒發燒時,家長最好不要在幼兒身體擦拭酒精退燒,因為酒精揮發速度快,容易造成周邊血管急遽收縮,反而容易讓體溫更高。



◆ 坐救護車免錢? ABC學生吃驚

【聯合報╱記者李世宸/桃園報導】2013.10.16

龜山鄉一位大學生膝蓋疑似骨折送醫,在救護車上詢問消防員:「這應該要付車錢吧?」原來這名大學生在美國出生,美國洛杉磯規定:「只要叫救護車,就要付費。」

日前一位20歲藍姓大學生在校園打籃球,與對手碰撞倒地,膝蓋疑似骨折導致腫脹,痛苦不堪引起眾人圍觀,學校緊急打119。

勤務由坪頂消防分隊負責,患者經簡易固定,上救護車送至林口長庚就醫,途中藍姓大學生叫苦連天,分隊長彭國銘安慰:「這是小傷,很快就會康復。」藍生突問:「Should I be charged for this?」(意即:我搭救護車應該要付費吧)彭國銘連忙回答:「您是緊急傷患,不收錢的。」

原來藍姓大學生從小在美國洛杉磯長大,近年回台灣讀書,據他表示,在洛杉磯不管大小事,只要叫救護車就必須收費,「即使沒有出消防勤務,只要消防員在現場待命,還是會收取費用。」

根據美國洛杉磯縣公共衛生部門的統計資料,自2011年起,只要叫救護車,就要付費897.75美元;使用高級急救服務,類似台灣之加護型救護車或設備更完善齊全的救護車,要價1232.5美元。

消防局說:「在洛杉磯,這些都為基本費用,尚未涵括救護人員現場待命費用(每15分鐘計費一次)、專業救護人員照護、使用急救耗材及載送患者後送至醫院之里程數,全部費用皆另外再計算,到達醫院後所接受之醫療照護又是一筆開銷,「難怪藍姓大學生要問清楚了。」

桃園縣並沒有像洛杉磯一樣的收費標準,但桃園縣消防局已於9月開始,對濫用119救護資源者,如「經常性酒醉路倒、至醫院回診、無故申請緊急救護服務等明顯濫用119救護車者,」一律收費新台幣1400元。



◆ 天轉冷 雨不停 憂鬱症易惡化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3-10-15 中國時報

天轉涼,秋意濃,雖台灣四季分野不明顯,但據精神科門診觀察,原本有憂鬱症病史的患者,每當夏秋交換,尤其雨幾天下幾天停,最容易讓情緒惡化。醫師提醒,多走出戶外曬曬太陽,能降低氣候影響的情緒波動。

振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嚴烽彰表示,去年入秋之後,一位40多歲固定以藥物控制憂鬱症的中年婦女,原本病情穩定,但每當天氣變天,情緒就開始暴躁、易怒,心情易低落,究其原因正是陰雨綿綿讓他少出門、沒曬到陽光所致。

嚴烽彰說,天氣變陰暗、下雨、太陽提早下山,這類天氣變化容易影響憂鬱症患者情緒,往年在秋天變冷、日照縮短之際,憂鬱症患者情緒會明顯波動。雖然前幾周因颱風雨下不停,但天氣不至於變冷,他認為今年秋季憂鬱現象「還沒到」。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副執行長張家銘則表示,台灣季節性憂鬱不明顯,秋季因憂鬱症狀門診的人數、自殺死亡率都沒有特別增加,反而5、6月自殺死亡人數最多,無法以氣候轉換因素一言以蔽之。

在高緯度國家,季節性憂鬱明顯偏高,主因除了氣候改變,日照時間長短是關鍵。張家銘舉例,如北歐等高緯度地區,長達半年都是黑夜、光照時間少,因此延伸出光照療法等解憂方式;而台灣的日照時間多,較不會有像高緯度國家曬不到太陽,但連續多天下雨,尤其梅雨季節前後,憂鬱症患者情緒起伏也容易變大。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 建立人體生物資料庫 解疾病之謎 北醫與中研院合作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3-10-16 中國時報

中央研究院設立「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將在10年內收集30萬筆國人人體生物資料,盼解開疾病之謎,找出適合華人的治療方法;昨台北醫學大學和中研院簽約,成為北台灣第一個召募疾病個案及具生物資料庫資訊系統的合作醫院。

中研院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執行長沈志陽說,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建立後,能針對本土常見疾病,特別是慢性病,進行大規模世代研究,盼找出國人常見疾病的致病原因和機轉,進一步研發出有效的治療或預防策略,甚至發展成個人化醫療。

沈志陽指出,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目前預計收案30萬筆人體生物資料,分為20萬名30至70歲的健康組與特定疾病組。

健康組將進行生活型態問卷調查,採取血液、尿液檢體並進行骨密度、膽固醇等生化檢驗,逐步建立資料,從去年10月開始,已收案1萬3千多人,未來提供國內學者、專家申請使用

除健康民眾外,還將收集包括肺癌、胃癌、乳癌、腦部腫瘤、心血管疾病、肝炎、腎臟病、腦外傷、阿茲海默症、糖尿病、腦中風等10萬名特定疾病患者的生物資料。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指出,過去台灣常承襲西方發展出來的藥物做為治療標準,但有了台灣生物資料庫,將能更了解國人的健康標準,進一步分析出什麼才是對國人最適當、有效的治療。

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表示,台灣人體資料庫雖起步稍晚,但研究成果相信未來對生物基礎研究、臨床轉議醫學合作等領域都能有相當的幫助,更能對華人常見或特有疾病,從診斷、治療到預後有更好的預測。

沈志陽強調,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每一筆資料都將依姓名、身分證字號、血液樣本等分組儲存,由不同單位以鎖密金鑰進行管理,個人資料不可能輕易地被全數串起,若參與者事後反悔,也可隨時退出,資料、檢體將全數銷毀。

fsj 提到...

兒科轉診網絡 醫師「24小時」看護病童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3.10.17

新竹市9年前規劃的「小兒科專科轉診網絡」系統,由五家中、大型醫院與12家診所醫師合作,孩子們全天都不怕找不到兒科醫師,明年還將推廣到桃竹苗四縣市,彌補兒科醫師不足缺口。

新竹市衛生局長洪士奇說,小兒科專科轉診網絡系統重點在晚上十二點以後「專科醫師駐診」模式,每天都有一家醫院兒科醫師輪值駐診,並接受各家轉介的兒科案例。

他說,以往試辦礙於人力而停辦,6月重新整合,醫院支持,民眾滿意度提升到八成以上,「希望新竹的孩子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都有兒科醫師服務」,就算要轉診,透過網絡,也能讓孩子得到最好的安排。

新竹市雖號稱科技城,不過,全市小兒科醫師不過73人。馬偕新竹醫院院長李宏昌說,竹市是全國新生兒比例最高的地方,儘管馬偕是國內兒科醫師最完備的醫療體系,但實施輪流駐診前,受限人力,分院兒科醫師幾乎叫苦連天,甚至不太願意調新竹。

馬偕新竹小兒科主任李松澤說,根據兒童福利聯盟兩年前公布的各縣市「兒童/醫師比」,新竹縣、市大約是一名醫師對三千名兒童,僅優於台東縣和嘉義市,「各醫院分攤夜診壓力,讓大家都舒緩了壓力」。

洪士奇說,這套轉診系統對新竹市兒科醫師貧瘠地區而言是創舉。新竹市還將增設一家婦幼醫院,就在馬偕醫院旁。

李宏昌說,醫學系學生追逐當醫美師時刻,增設婦幼醫院更具重要意義,馬偕也準備了!



◆ 手術被加錢 子宮還被醫生弄破

【世界日報╱廣州17日電】2013.10.17

廣東東莞一家醫院,竟然在人流手術過程中不斷加錢,因為小情侶臨時拿不出手術費,讓女生在手術台上躺了三小時不斷滴血,直到男友願意支付4400元作為最終費用,手術才得以繼續。事後女生去其他醫院檢查,發現根本沒有第一家醫院說的症狀,子宮還被第一家醫院的醫生弄破。

3分鐘 460漲到7700元

廣州日報報導,18歲的吳昭群和21歲的男友張蕾,14日從貴州遠到東莞清溪鎮的銀山門診部做人流手術。原先說好460元,但上了手術台三分鐘,卻漲到7700元。

張蕾表示:「醫生說我女友又是宮頸糜爛,又是宮頸息肉,還有宮頸囊腫,如果要做人流手術,必須要把前面的三個手術先做了。」但他們實在沒錢,決定只做宮頸息肉和人流手術。手術剛進行不到五分鐘,張蕾被叫進去。醫生說,若做微創手術只要7700元,但張蕾實在沒錢,只好握著女友的手叫她忍一下。不到兩分鐘,醫生又叫張蕾進去,還是談錢。張蕾看女友躺在手術台上近三小時還在滴血,只好同意付4400元。

荷包破了 子宮也破了

據報導,張蕾說,之後他陪女友去清溪醫院做檢查,「醫生說我女友根本沒有宮頸息肉、宮頸糜爛、宮頸囊腫,子宮還被弄破了」。銀山門診部負責人陳先生認為,只是醫患溝通有問題。



◆ 低溫是百病之源 身體太冰冷容易生病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1299

【內容摘自《120種冰箱常備「最健康的食物」》,作者永山久夫/監修,譯者周若珍,采實文化出版】2013/10/17

驚!體溫低於35℃的身體,就是「養出癌細胞」的環境!

體溫低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變差,連排泄功能也會隨之降低。根據醫學研究,體溫下降1℃,免疫力就會降低30%,基礎代謝率也會減少12%。體溫若降至35℃,就會變成最容易增生癌細胞的危險環境。

運動紓解壓力有提高體溫的效果,但最簡便的方法,還是多吃能讓身體變暖的食物。積極攝取「發熱食物」,便能提高基礎代謝率,免疫力也會因此上升。還能更進一步提升自律神經的狀態,打造出不易生病的強健身體。


攝取「陰陽食物」,讓身體隨時保持溫暖

東方自古以來就有「陰陽論」的說法,宇宙萬物都有陰陽之分,食物也不例外。陰性的食物會使身體冷卻,陽性的食物則有溫熱身體的效果。此外,還有一種陰陽平衡,不屬於兩者的「中性」食物。(編註:同中醫將食物分為「寒性、涼性、平性、溫性、熱性」的概念,在此僅簡單將食物屬性區分為三類。)

食物的顏色、產地、軟硬、味道以及部位(根或葉),都是區分陰陽屬性的依據。


用烹調方式,「逆轉」陰性食物

葉菜類蔬菜雖然多屬陰性,吃了之後會冷卻身體,但因營養價值高,所以大家都想積極攝取。其實,只要透過不同的「烹調方式」,就能輕鬆將陰性食物轉變成陽性食物。

‧加熱:利用蒸、燙、炒等方式加熱,就能把食物轉變成陽性。
‧抹鹽:鹽能排出食物水分,使身體溫熱。
‧發酵加工:例如牛奶雖屬陰性,但讓牛奶發酵後製成的起司則能變為陽性。
‧和陽性食物一起吃:食用陰性的豆腐時,可以搭配陽性的生薑、蔥等香辛蔬菜一起吃,減弱「陰」的力量,讓料理傾向「陽」性。


常見方便好用的「陽性調味料」

鹽、味噌、醬油都屬於陽性調味料。尤其是透過加熱、發酵製成的醬油和味噌,更是有強大的溫熱效果。白糖雖屬陰性調味料,但黑糖等有顏色的糖,則屬陽性。

此外,陰性的醋和陽性的鹽、醬油搭配一起煮料理就能減弱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陰陽「調味料」

陽性:鹽、味噌、醬油、黑糖
陰性:醋、白糖、美乃滋、奶油

fsj 提到...

發燒42度被3次轉院 病童像人球互踢

【聯合報╱記者游文寶/桃園報導】2013.10.18

桃園民代昨天抨擊,小孩發燒42度甚至心臟絞痛,深夜急診被當成人球踢來踢去,被點名醫院喊冤,兒童急症一定會先行處置。衛生局昨天已緊急派員到全縣責任醫院查核,要求不得拒收兒科病患,否則開罰。

「桃園小孩自求多福吧!」,縣議員陳治文昨天在縣議會衛生局工作報告質詢時,為孩童夜間急診權益請命,有很多婦女向她投訴孩子晚上發高燒急診,卻因無小兒科醫生,被迫轉診3次,才獲得診療,她認為,這是醫療體系的大漏洞。

「我的小孩晚上發高燒,結果連續到桃園市聖保祿、敏盛及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都因沒有兒科急診,最後被迫到林口長庚醫院」,一名媽媽向縣議員萬美玲投訴,小孩從凌晨3點30分折騰到清晨天亮,到林口長庚以後才退燒。

萬美玲認為,「為什麼醫院無小兒科醫生,讓小孩半夜成為人球,被踢來踢去」建議小兒急診可以分科處理,讓孩童及時看診,不致發生憾事。

劉茂群則以親身經歷證明,半夜孫女發燒急診,醫院門口卻張貼凌晨不看小兒科,後來敏盛才收留看診,她認為「小孩子生病不能被當人球,家長受盡折磨,情何以堪」。

「小孩深夜難免問題多」黃婉如說,小孩如果晚上發燒嘔吐,「急診就是沒有小兒科」,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表示,他們的小兒科醫師人力的確不足,從零時到清晨7時,如果病情不嚴重,無立即生命危險,才會請家長帶小孩到鄰近的敏盛、長庚看診,但如果是發燒等急症,一定會先行處置。

敏盛醫院則說,這是一個誤會,因為敏盛是全縣24小時設有兒科急診的醫院。聖保祿醫院指出,醫院雖無兒科醫師看診,危急個案,不論年齡層及時間,急診當班醫生,均會作緊急處置,必要時協助轉診。

衛生局表示,目前桃園縣24小時兒科急診服務醫院包括林口長庚醫院、敏盛綜合醫院及國軍桃園總醫院。昨天已派員前往11家急救責任醫院實地稽查,如有違反規定事實,將依法處以6萬元至30萬元罰鍰,保障孩童就醫權益。



◆ 常用抗黴菌藥 恐傷肝腎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0.18

台灣氣候濕熱,許多人都有股癬、灰指甲、香港腳等黴菌感染問題,為講究療效,許多皮膚醫師習慣開立口服抗黴菌藥物ketoconazole,健保統計,國內每年約20萬人使用此藥,不過,皮膚科醫學會提醒,長期使用這類藥物恐傷及肝、腎臟功能,應謹慎小心。

最近美國FDA警告,口服抗黴菌藥物ketoconazole不可作為治療黴菌感染的第一線藥物,因為這類藥物可能引起罕見而嚴重的肝臟傷害與腎上腺問題,且與其他藥物發生交互作用。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戴雪詠指出,國內皮膚科醫師經常使用ketoconazole口服藥物,健保統計顯示,每年約有20萬人服用此藥來治療黴菌感染。

為了確保用藥安全,食藥署日前即針對各醫療院所以及皮膚科、家醫科、內科等三大醫學會發布「風險溝通表」,提醒醫師應謹慎使用ketoconazole藥物。另外,請藥廠儘速完成「藥品安全評估」報告。

※ 相關報導:

* 乾癬併發心血管疾病 常人3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18/today-health3.htm

51歲的許小姐12年前車禍服藥,誘發乾癬,臉頰、頭皮和全身都長滿紅色斑,不僅皮膚癢、皮屑像雪花般掉落,同時皮膚裂開、流血,且併發關節發炎
,手腳關節腫痛,無法彎曲工作,塗藥和口服免疫抑制劑都無法改善,只能靠紫外線光照療法減緩症狀。

....免疫風濕科主任陳怡行表示,乾癬患者除了可能併發關節炎,也可能合併虹膜炎與發炎性腸炎,罹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是正常人的2到3倍,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也高出50%。若中重度乾癬患者不控制病情,心肌梗塞的風險較一般人高3倍,平均少活4年。

* 國產照癌儀 紅螢光揪皮膚癌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32327.shtml

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合作,共同研發可攜式「上皮組織取像儀」,只要透過儀器發出的螢光一照,就能在最短時間內診斷受測者是否罹患皮膚癌,並精準定出癌病變位置,幫助患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高醫大附設中和醫院皮膚科教授張中興表示,人體身上突然冒出的黑痣、白斑、癤子、疹子或癬,都可能是皮膚嚴重病變的前兆。國研院與高醫大耗時三年研發,目前「上皮組織取像儀」已有皮膚癌臨床診斷成功案例。



◆ 停經保骨本 不能只靠維生素D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2013.10.18 自由

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10月14日刊登了紐西蘭學者所做最新研究顯示,單靠補充維生素D,不能預防骨質疏鬆;國內醫師表示,維生素D的功能不是造骨,而是保鈣,建議停經後婦女鈣和維生素D都要補充,才能預防骨本大流失。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研究人員從3930篇相關文獻中精選出23篇實證等級最高的隨機臨床試驗,囊括4082位受試者,當中92%是女性,平均年齡59歲。研究者統整前述研究中,補充維生素D對於5個部位的骨密度影響,維生素D補充劑只對增進「股骨頸」的骨密度有些微助益,對腰椎、髖關節、股骨轉子、前臂、全身骨密度都沒有幫助。

骨質疏鬆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表示,本來就不能只補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的功能是保鈣。建議要從小開始存骨本,尤其是懷孕期間,孕婦體內的雌激素豐沛,對鈣質的吸收良好,這時補鈣對母子都有好處;停經婦女因缺乏雌激素,導致噬骨細胞活性大於造骨細胞,骨質因而流失,這個時期才來補鈣和維生素D,骨本沒有繼續流失就不錯了。

骨密度在30到35歲時達到高峰,之後每年流失0.5%到1%,唯有趁年輕時保骨,才是根本的預防之道。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楊榮森指出,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停經婦女,每天應補充800到1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1000到1200毫克的鈣。

陳芳萍建議,停經婦女除了定期測量骨密度,如果經醫師評估有骨折風險,最好就要開始服藥治療,讓鈣質利用率好。

fsj 提到...

睡覺助腦排毒 減緩失智症惡化

【聯合晚報╱編譯蔡致仁/綜合報導】2013.10.18

阿茲海默症有解?美國研究顯示,老鼠腦部利用睡眠時進行排毒工作,如果腦部排毒工作做得不徹底,導致部份有毒的蛋白質殘留,可能造成腦部疾病。科學家相信人腦也是如此運作。專家評論,睡眠對阿茲海默症或失智症病人更為重要,「能減緩病症惡化」。

這項研究由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執行,17日刊登於《科學》期刊。研究表示,人類睡眠時,腦部進入不同工作狀態,清除清醒時腦活動產生的廢棄物與有害物質。排毒必須在睡眠時做,若在清醒時做將阻礙思考功能,這就是人類得睡覺的原因。

史丹福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櫛田博士評論指出,對患阿茲海默症或失智症的病人來說,「睡眠更重要,能減緩病症惡化」。

人類如果睡眠不足將影響日常行為,精神無法集中,不論學習或決策都會產生障礙,反應速度也變慢。但儘管經過長年研究,科學家對人類必須睡覺的原因仍各執一詞。

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再次提到長期存在的觀點:「當我們睡覺時,腦部進行排毒工作」,並提出新證據。該團隊之前發現老鼠腦部有清理細胞廢棄物的機制。而團隊在新研究中,將澱粉樣蛋白注入老鼠腦部並加以追蹤。澱粉樣蛋白會在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大腦中堆積。

研究者發現,老鼠睡眠時腦部清除澱粉樣蛋白的速度,比清醒時快。此外,腦細胞在睡眠時會縮小,增加細胞之間的空間,讓廢棄物更容易運送通過。

研究負責人內德嘉德博士說,雖然團隊研究的是老鼠的腦,但狗與狒狒的腦也有排毒機制,所以能合理推測人類腦部也有同樣機制。內德嘉德說,下一步是查明人腦的排毒機制。

※ 相關報導:

* 睡不飽 病上身 大腦排毒 全靠睡眠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3101900073.html

....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站報導,科學家去年發現腦部擁有自己的排水管網路:「腦部類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能將腦內的廢物排出。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根據這項發現,對小鼠的大腦進行觀察。

研究人員的觀察顯示,小鼠睡覺時,其腦部類淋巴系統要比牠們醒著的時候活躍10倍,而維持腦神經細胞存活的神經膠質細胞,在睡覺時會縮小,從而增加神經細胞之間的空間,神經細胞間的縫隙變大後,可讓更多液體(腦脊液和腦組織間液)流進流出,將毒物清洗掉。

* 靠窗族天天曬 33歲患白內障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33718.shtml

台中卅三歲陳姓工程師半年前開始感覺畏光、視力模糊,檢查後發現右眼罹患了「混濁型白內障」;醫師說,卅歲罹患白內障「早了些」,懷疑辦公室座位右側靠窗又日照強,長時間受紫外線照射影響導致。



◆ 更年期婦女 心臟病死亡率 增5歲多1倍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3-10-19 中國時報

去年女性心臟病死亡人數高達6869人,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2年死因統計顯示,更年期女性停經後,心臟病死亡率每增5歲衝高1倍,並與男性死亡率快速接近。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陳姿伶表示,高居女性第二大死因的心臟病,2012年死亡人數達6869人,雖相較於男性的1萬252人低,但依統計數據,55至59歲每10萬人口死亡率占22.9,60至64歲上升為47.3,65至69歲更達95.4,以每5年翻1倍速度增加。

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國健署呼籲,更年期女性必須重視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三高、肥胖問題。陳姿伶指出,依照國健署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追蹤調查研究」,50歲前,女性三高發生率低於同齡男性,但50歲後,三高發生率不僅大於男性,腰圍超標比率也突破男性高達5成,過重及肥胖比率亦超過一半。

台安醫院策略長暨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則指出,保護心血管作用的賀爾蒙在停經後降低,同時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機會。

※ 相關報導:

* 太極變食譜 找回黑頭髮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233836.shtml

吃對食物,就可以讓白髮變黑髮,讓人變年輕?這個神奇的「回春」奇蹟,真的發生在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教授王進崑身上。他靠著自己設計研發的「太極健康飲食與美味食譜」,讓白髮變黑、活力再現。

王進崑最近把他自創的「太極健康飲食與美味食譜」,寫成《這樣吃,我的白髮變黑髮、年輕15歲》一書,由大是文化出版,希望讓更多人和他一樣,靠正確飲食就能找回年輕外表和健康活力。

....王進崑和中醫太太夫妻聯手,研發出適合臺灣人體質的25道太極食譜,包括地瓜枸杞糙米粥、燕麥全穀飯、堅果全麥營養三明治、彩椒海鮮義大利麵、香炒松阪肉、野菇味噌湯等。只要選用當令食材照著做,就像把營養學博士直接帶回家。

五行纖蔬海味湯

材料(4人份):山藥50克、大黃瓜50克、南瓜50克、番茄1顆、玉米1/2條、乾燥海帶芽1大匙、芹菜末1大匙

調味料:鹽及橄欖油適量

作法:

1.所有食材洗淨;山藥及大黃瓜去皮切塊;南瓜去籽去皮,切塊;番茄、玉米切塊備用。

2.起油鍋,放入番茄略炒後,加八碗水以大火煮滾。再加入山藥、大黃瓜、南瓜、玉米煮熟。

3.最後加入海帶芽煮開,起鍋前加鹽調味、灑上芹菜末即可。



◆ 急診暴力應變 門諾演習來真的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花蓮報導】2013.10.19

飆車族酒後騎車自摔受傷,就醫時還大鬧急診室,警方緊急到場制伏!花蓮縣門諾醫院昨天進行「急診暴力緊急醫療應變演習」,醫院大廳鬧哄哄,引起民眾注意,得知是演習,都說「太逼真了!」

由於國內傳出不少急診室暴力事件,讓醫護人員飽受衝擊、傷害和財物損失,衛生福利部指定門諾醫院於昨天下午舉辦演練,參演人員扮成酒後受傷就醫卻滋事的飆車族,在急診室大吵大鬧,最後被員警制伏。衛福部簡任技正劉明勳、台東衛生局局長盧道揚、羅東博愛醫院高級顧問胡勝川及各醫療院所院長、員警觀摩。

雖然只是演練,但表演人員暴怒、驚愕的神情很逼真,讓參觀演練的醫護人員印象深刻。

衛福部簡任技正劉明勳表示,衛福部已訂定「急診暴力事件作業辦法」,期盼透過演練讓醫護人員遭遇暴力威脅時能有依循模式,衛福部很重視醫院的安全,對任何暴力都予以嚴厲譴責,醫院是照顧病患的重要機構,病患在醫院都應獲得安全保障,希望透過演練,也讓醫院有安全感。

門諾醫院院長吳鏘亮說,急診暴力越演越烈,嚴重影響醫護人員與民眾就醫的安全,甚至還聽過民眾以電擊棒攻擊醫護人員;門諾醫院在急診室有24小時駐衛警,希望透過演練,加強應變能力。

fsj 提到...

牙周病非老年病 國中生也上身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3.10.20

只有中老年人才會罹患牙周病?這是典型的錯誤印象!日前就有一名國中生年紀就牙齦腫脹,再不治療就可能罹患年輕型牙周病。

這名國中生每天熬夜打電玩,甚至曾連續五天沒刷牙,結果牙齦紅腫發炎,已有牙周病前兆。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傅立志推測,這名學生可能因體質因素,再加上潔牙工作沒做好,才導致年紀輕輕,就有早期牙周病症狀。

傅立志表示,牙周病雖與體質、免疫力有關,但潔牙確可減少發生機率;但國內民眾潔牙習慣普遍不佳,有人甚至到了周末假日,連牙都懶得刷。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與先進各國相較,台灣人患牙周病盛行率偏高。過半數成人有牙周囊袋,即牙齒與牙齦接縫處形成一道零點四公分以上的「水溝」,是牙刷刷毛刷不到,造成細菌堆積牙齦發炎。

傅立志表示,國內九成民眾有不同程度的牙齦發炎,以及牙周病,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並不局限於中老年人。

根據統計,牙周病患者,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一倍多到兩倍多;六十五歲以上因牙周病侵犯致牙齒少於廿顆者,死於心血管及呼吸疾病風險,是牙齒超過廿顆者的兩倍。

傅立志解釋指出,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發炎,會增加體內有害酵素,提高血清中某些發炎蛋白因子濃度,進而導致血管粥狀硬化,造成腦中風。

三軍總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黃仁勇表示,牙周病除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胎兒早產、慢性阻塞性肺炎有關;最近研究也發現,牙周病患者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機會比一般人高。

傅立志建議,刷牙如有牙齦紅腫流血、齒縫間距變大、嚴重口臭,都可能是牙周病前兆;最好吃完東西就刷牙,否則至少也應早晚各刷一次牙。

※ 相關報導:

* 飯後飲酒、喝咖啡 影響鈣質儲存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1938

....根據統計,骨質疏鬆症全台盛行率約3.4%,但65歲以上男性盛行率約12%,女性則超過20%;國內每年約有近400名女性發生髖關節骨折,足足是男性的兩倍。

江鴻生以活儲帳戶來形容鈣質在人體中的平衡機制。造骨細胞好比存款,把鈣質存入骨骼中;蝕骨細胞好比提款,把鈣質從骨骼中提領出來,供人體其他器官使用。

儘管人體中99%的鈣質都存在骨骼中,但由於血液凝固,肌肉收縮、心臟跳動都需要鈣,因此蝕骨細胞無時無刻都在提領骨骼中的鈣質;一旦鈣質攝取不足,或造骨細胞沒時間「存款」,骨骼中鈣質就會不斷流失。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蝕骨細胞就像土匪強盜,不斷從「骨骼銀行」中提領鈣質;然而江鴻生表示,這種提領是維繫生命所必須,心臟跳動永遠比骨骼還重要,因為人體運作的最高原則永遠是「我要活下去」。

在活下去的最高指導原則下,蝕骨細胞永遠比造骨細胞活潑。人類終其一生,蝕骨細胞活性始終如一,但造骨細胞的活性卻隨著年齡遞減,因此「骨骼銀行」隨時都有赤字危機。

避免赤字的最佳方法就是開源節流。江鴻生表示,要讓造骨細胞把鈣質存入骨骼中,均衡且穩定的鈣質供應是必要的;他說,多攝取乳製品、多運動、多日曬是提高造骨細胞儲存鈣質的方法。

至於節流部分,咖啡因與酒精具有利尿作用,造骨細胞還來不及把鈣質存入骨骼,鈣質就隨著尿液排出。「就像是帶著鈔票去存款,但半路卻被盜領一空一樣。」江鴻生提醒,吃飽飯後避免攝取含咖啡因飲料,讓造骨細胞多一點時間存款。

* 超低溫或高溫殺菌 鮮乳營養差不多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0/today-health3.htm

....專家表示,不同的殺菌方式對於牛奶中的主要營養成分(例如鈣、蛋白質等)影響不大;差別除了風味之外,主要是少量乳清蛋白(如乳鐵蛋白等機能性成分)可能因受熱而變性(性質改變),以致失去功能。

....雖然說,牛奶加熱超過80℃以上時,其中不耐熱的乳清蛋白,例如乳鐵蛋白等因為「變性」,「功能性」遭到破壞,但組成仍是胺基酸等,營養並未流失,牛奶中的乳鐵蛋白含量並不高。

近年乳鐵蛋白超夯,與先前有研究顯示,乳鐵蛋白可能有預防腸病毒感染功能有關!參與研究的林口長庚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邱政洵指出,當時是體外細胞研究且使用的乳鐵蛋白濃度高;至於人體飲用含乳鐵蛋白的鮮乳後,是否仍有預防功能?目前正在臨床試驗。試驗結果出爐前,仍需以公共衛生為考量。



◆ 光的筆記-打破錯誤迷思 溫暖陪伴帕斯堤

【張翠芬/特稿】2013-10-20 中國時報

台灣有2萬6千個愛滋感染者,自雞尾酒療法問世後,愛滋早已不是絕症,只是慢性病的一種。儘管愛滋治療與防治宣導多年,多數民眾依舊聞愛滋色變,甚至存在許多迷思。

根據一項針對1,077名民眾進行的「愛滋治療認知大調查」顯示,民眾普遍存在「六大迷思」,包括:愛滋病毒感染等於愛滋病;愛滋是絕症無法治療;愛滋治療每天至少要吞10顆藥;抗愛滋藥物都會產生副作用;只有男男性行為或藥癮族群才有感染風險;愛滋要終生服藥,發病再開始服藥即可。

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理念推廣組組長楊家琪感慨地說,有些媽媽得知孩子感染,獨自保守祕密,得了憂鬱症,來到協會就大哭;女性無辜被老公感染,卻被夫家排斥,就醫時還被醫生認為是「賺吃查某」(妓女)飽受歧視;協會也接過異性戀男性的諮詢電話,因為摸了性工作者胸部或讓對方打手槍,擔心被傳染。顯見,異性戀者性知識貧乏及對愛滋缺乏戒心,更令人憂心。

「台灣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阿福以感染者身分擔任志工,同時也邀請不敢出面求助的感染者,透過網路、電話和協會聯繫。露德協會近年開始展開網路線上服務,每周二晚上9點,有現場網路廣播,聽眾可以即時在網路發問;另外,周三晚上9點有線上聊天室,由工作人員值班答覆。有需要也可去電台北02-2371-1406、台中04-2229-5550諮詢。

協會還協助帕斯堤聯盟成立了帕斯堤論壇,大家希望打破「愛滋」這個刻板名詞,用「positive」帕斯堤,代表陽性感染者,也多一層積極正向的意義。



◆ 遼寧本溪 打造中國藥都

【記者吳瑞達/遼寧本溪報導】2013-10-20 工商時報

遼寧本溪市擁有豐富中藥材資源,該市副市長楊軍生表示,本溪將充分運用資源優勢,全力發展生物製藥及疫苗、高級仿製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食品及保健品、醫藥相關配套等,將本溪建造成「中國藥都」。

楊軍生指出,本溪的「中國藥都」規劃,自2008年啟動以來,目前已成為大陸國內同類型園區中唯一同時擁有國家高新區、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大平台、國家創新藥物養成基地、國家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與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5個國家級品牌的醫藥產業集聚區。

「中國藥都」位於本溪高新區,地處瀋陽經濟區核心地帶,距省會瀋陽30公里,距本溪市19公里。轄區面積176平方公里,建設用地8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生物製藥及疫苗、高級仿製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食品與保健品、醫藥相關配套和生命健康產業。

目前,中國藥都累計引進生物醫藥產業項目96家,其中,有華潤集團、天津天士力集團等11家中國國內醫藥百大企業、上市公司,已有53家企業投產營運;2012年藥業及相關配套產業,落實銷售收入208億元人民幣(下同)。

在近10萬平方公尺的中國藥都創新園區及創業園區,已有39家海內外研在發機構投入營運,引進海外研發團隊11家,擁有在研發的專案245個,獲得國內外專利139項。

楊軍生表示,為全面落實中國藥都的建設,該市更引進醫藥相關大學校6所;同時,本溪累計投入資金70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水、電、氣、熱、交通、商業、餐飲等一大批城市功能建設。

他說,未來幾年,本溪將以建設中國藥都為目標,在城市規模上儘快與瀋陽落實一體化,經濟規模上儘快達成1,000億元的產值,企業規模上盡快培育一批逾10億元、逾50億元,乃至逾100億元的企業,不斷開創藥都建設的新局面。

fsj 提到...

美國研究-夜貓子比早鳥 容易得憂鬱症

劉屏/華盛頓報導 2013-10-21 中國時報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晚睡晚起的人所損失的,不只是沒吃到好吃的,也可能損害生活品質。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比起早睡早起的人,夜貓子患憂鬱症的機率比較高。

一般而言,10%的人屬於早起鳥;20%屬於夜貓子;其餘70%介乎其中。過去的研究已經顯示,平均而論,夜貓子的睡眠品質較差,白天容易疲勞,比較會想抽菸、喝酒。有的專家認為,這種現象其實和時差(jet lag)類似。

《華盛頓郵報》報導說,最近德國的研究人員選定了16位早鳥、23位夜貓子、20位介乎其中者,了解他們的習性,並掃瞄他們的腦部,發現夜貓子的腦部組織中,一種與神經系統有關的白色物質比較少,這種物質的作用是加速傳遞訊號,而憂鬱症的成因之一就是這種傳遞速度不足。

會什麼缺乏這種白色物質?以及缺乏這種物質可能導致的其他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不久前,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拿倉鼠實驗,發現如果長時間處在微弱光線照射下,入夜也不關燈,倉鼠的腦部會發生變化,變得與憂鬱症患者類似。專家表示,50年來,憂鬱症患者不斷增加,原因之一可能是夜間暴露在光線下的人數不斷增加。

當時的研究使用的光線強度,相當於夜暗中的螢光幕。因此專家認為,人類如果夜晚長期盯著電腦、手機,也可能出現類似問題。不過專家指出,一旦回歸正常作息,情況可望改善。

美國也曾研究發現,午夜之後才就寢的青少年,比晚上10時以前就寢者,罹患憂鬱症的機率高出24%;而睡眠經常少於5小時者,又比睡足8小時者高出71%。



◆ 簡單步驟123 外食健康吃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3.10.21

掌心大小=1份主菜份量

三餐老是在外,當老外如何能夠吃得健康?北市衛生局針對廣大外食族,推出「簡單步驟123」,建議民眾用自己掌心大小、大約一個碗來測量,外食時選擇一份主菜、兩種蔬菜、1至1.5碗飯,即使天天外食,也能吃得很健康。

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許怡平表示,大家都知道「天天5蔬果」,但付諸實踐的人卻不多,且很少人會知道「一份」食物究竟是多少。經過和營養師精算發現,手掌的大小非常適合用來測量食物份量。

針對幾乎三餐外食的外食族,衛生局建議健康打菜,用手掌測量主菜份量,主菜通常是一份高蛋白質食物,可選雞肉、魚肉或豬肉;再用一個正常大小的碗,選2種蔬菜,其中至少一份是深綠色蔬菜,再搭配其他紅、黃、紫、白色等不同顏色蔬菜。

一天2份水果 預防大腸癌

至於澱粉類主食,可依身高吃1至1.5碗飯,建議以糙米飯或五穀飯為主,身高160公分以下每餐1碗、165到175公分可吃1.3碗、180公分以上可吃1.5碗飯。許怡平也提醒,外食族一天要吃兩份水果,一份約拳頭大小,可預防大腸癌。

※ 相關報導:

* 止痛、感冒藥 也可能拉高血壓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1946

....有高血壓的病人,常擔心吃止痛藥會讓血壓升高,苦惱該怎麼辦,杜宗明說,止痛藥種類眾多,其中治療關節痛、痛風、術後醫師開的較強效止痛藥——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物(NSAID)會讓血壓上升,應特別注意。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胡帷勛則表示,部分消炎止痛藥會讓鈉離子滯留,導致血壓升高,但可選擇服用替代藥物,「看診時記得告知醫師,盡量選擇不影響血壓的藥物,如果不可避免則應諮詢心臟科醫師,調整高血壓藥的用量。」

除止痛藥,方柏仁補充,治療流鼻水的感冒藥,因含有讓血管收縮的配方,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類固醇藥物也有導致血壓上升的成分,都需特別注意。



◆ 三餐護眼操 眼睛水汪汪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0.21

「重度」低頭族,常起床後眼睛一睜開就開始滑手機,視力也越來越糟。台北市中醫師公會推出「穴位護眼操」,建議在眼睛四周、耳垂點、手上合谷穴等九個穴位按摩,每天早午晚三次、每次只花五分鐘,就可以護眼、醒腦,讓眼睛更明亮。

經常盯著手機、電腦螢幕目不轉睛,忘了讓眼睛適度休息,不僅眼睛容易酸,也會頭昏腦脹,近視度數更跟著增加。部分學童也因為過早接觸3C產品,加上不良的用眼習慣,提前近視。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社會服務委員會為了預防近視,最近推出「穴位護眼操」。主委陳天定表示,依中醫經絡學說,透過九個有效穴位的按摩,可以放鬆眼睛睫狀肌,緩解眼睛周圍肌肉的疲勞,進而預防近視。

這九個穴位是眼睛四周的睛明、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四白、太陽,以及耳朵的耳垂點、手掌虎口的合谷穴等,每個穴位以適中力道各按壓七次,就可護眼、醒腦、消除疲勞。

他建議想護眼、紓解眼睛不適的民眾及學童,每天可分早午晚三次,每次花五分鐘進行護眼操。即使是已經近視者,也有助於緩解近視惡化。



◆ 北榮兒科醫師拍片 搞笑招新血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0.22

兒科醫師只會看感冒?兒科的工作很「小兒科」?醫院內、外、婦產、兒科和急診五大科別嚴重缺人,台北榮總最近為了招募小兒科住院醫師,自行拍攝創意影片,一群兒科住院醫師當起臨時演員,搞笑演出,希望吸引醫學系學弟妹加入兒科。

參與製片、編劇的第三年住院醫師朱子宏說,榮總去年小兒科預計招募5名住院醫師,最後招到4人,但報到前後走了3人,只剩下1人留下來。由於小兒科第二年、第三年住院醫師得到醫院加護病房、急診輪班,新血人力吃緊,讓大家都有危機感,於是今年11月招考前,住院醫師賣力的協助招收新血。

住院醫師 值班空檔拍片

近年來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皆空,擔心醫療糾紛多、健保給付「不吃香」,讓兒科也被部分醫學生視為苦差事。為了呈現小兒科真實的樣貌,台北榮總兒科住院醫師經過討論,利用值班空檔拍攝製作,「大家眼中的北榮小兒科」,上周在榮總兒科招生說明會上首映。

在片中,兒科醫師除了可能是小孩眼中,老要人張大嘴巴的「怪叔叔」,片中也出現孩子經常發燒,父母、爺爺、奶奶、舅舅、姑姑輪番上陣提問,擔心孩子腦子「燒壞」,把醫師問得頭大的情節,令人會心一笑。

漏網鏡頭 嬰兒竟比中指

影片中還精心挑選不少兒科漏網鏡頭,像是小嬰兒無意間伸出「中指」,模樣令人發噱。還有小寶寶「剉屎」時,兒科醫師偶爾也要替小寶寶「把屎把尿」。

影片也打出「正妹帥哥」牌,請出榮總最正、最帥的住院醫師為號召,但也強調兒科學長姐絕非外貌協會,會對後進熱心教學,絕對有教無類。

在搞笑之外,影片也呈現兒科醫師專業的一面。若是遇上危急個案,分工合作搶救患者是小兒科的使命。朱子宏說,照顧小病人,讓孩子恢復健康,是小兒科醫師無可言喻的成就感。

fsj 提到...

狂牛症帶原者 可能是所知的兩倍

【聯合晚報╱陳澄和】2013.10.22

一項英國研究報告指出,人體狂牛症感染源的帶原者可能是過去以為的兩倍多。但科學家對於究竟有多少人體內潛伏著狂牛病 (庫查氏症,或簡稱CJD)的病源,仍然毫無所知。

根據對逾3.2萬個盲腸病患的檢驗報告,有16個樣本對庫查式症變型(vCJD) 患者身上發現的異常普里昂蛋白質 (prion protein)呈陽性反應;狂牛病是因為汙染肉品感染而產生的一種退化性腦疾。前述的盲腸病患,是2000到2012年間在英國逾40家醫院接受手術,檢驗盲腸樣品的目的,是要評估vCJD在人口間的普及情況。

到目前為止,英國只發現177個vCJD病例,其他國家另外約50個病例。但因為目前並無簡易的血液檢驗方法可偵測普里昂蛋白質,究竟有多少人在沒有徵狀下成為致命病毒的帶原者,科學家仍然無從得知。

科學家假定有一群人身上可能潛伏著狂牛症病源,因為這種病需要很多年,有時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會產生初期的病徵。而要正確評估感染源透過輸血與醫療器材擴散的風險,必須建立充足的檢測基礎,男女的樣本可能都需要多於5萬人以上。

英格蘭公共衛生局的紀爾和他的同事在「英國醫療學報」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這項發現對血液與外科器材作業的管理,都有重大的意義。」

該報告發現,男、女性或年輕與老年人之間對普里昂蛋白質呈陽性反應的機率大致相同,和地區與國籍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 相關報導:

* 銀髮族茹素 掌握4原則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2029

1.維生素B12應攝取足夠的量
2.到戶外曬太陽有助預防骨質疏鬆症
3.少量多餐及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4.少吃加工類或油炸類食物



◆ 每天熬夜打電腦 22歲男脂肪肝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3.10.22

22歲男子大學畢業在家等當兵,每天除吃喝就是窩在電腦前,熬夜玩線上遊戲,體檢報告肝脂數竟超標4倍,服役後順利減重10公斤,加上生活規律,肝指數也恢復正常。

台南市立醫院肝膽科醫師王俊雄表示,現代人飲食西化,脂肪肝原就有年輕化的趨勢,加上年輕人愛熬夜掛在電腦上,更可能讓肝長期發炎,增加未來肝硬化、肝癌風險。

22歲男子去年9月到市醫就醫,指兵役體檢報告肝指數異常,詢問醫師「可不可以不必當兵?」,醫師發現其肝指數是正常值的4倍,顯示肝臟發炎,再進一步超音波檢查,發現年紀輕輕,已有脂肪肝。

男子身高175公分、體重85公分,他對醫師表示,在家等當兵,每天除吃、睡,就是玩線上遊戲,經常日夜顛倒,整夜不眠,白天累了再睡短短幾小時,而最愛吃的就是炸雞與可樂,雖然肝指數高,但並沒有不適症狀。

他平常不菸不酒,沒高血壓、糖尿病,也沒有染上B型或C型肝炎,醫師認為其肝炎應是長期飲食不均衡,加上缺乏運動,又熬夜上線,才會「爆肝」。

※ 相關報導:

* 單車一騎數小時 中年大叔攝護腺炎遽增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2/today-health1.htm

中年男子長時間騎腳踏車,引起非細菌性攝護腺炎!阮綜合醫院發現許多民眾連續幾小時騎單車運動,容易導致會陰部疼痛或痠麻,解尿時也會疼痛,患者以青中壯年男性居多。....蔡秉儒強調,美國醫學雜誌也有發表類似研究,證實長時間騎單車會導致排尿疼痛甚至於性功能障礙。因此,建議單車族,選擇單車時,高手把型優於低手把型,寬而軟的坐墊優於窄小又硬的坐墊,每騎乘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若感到會陰部壓迫後會疼痛或痠麻,建議可泡溫水使其舒緩。



◆ 秋宜早睡早起 簡單晨運減血栓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2013.10.22 台灣新生報

深秋溫差大,應注意身體保養防病。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秋季的起居應隨陽氣的收斂,應注意防「秋燥」。秋天適當早起,或進行簡單的晨練,有助減少血栓的形成。飲食避免吃過多辛辣刺激物,早晚溫差大應注意保暖。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秋季是一年中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的時節。天氣乾燥,晝熱夜涼,人體尤其易患病,應注意身體保養。起居應隨陽氣的收斂,重新調整作息時間。中醫古籍提到,「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可讓肺氣得以舒展。有研究認為,秋天適早起進行晨練,不僅有利於減少血栓的形成,對預防腦血栓形成和缺血性腦病的發生有一定意義,還能改善腦功能。可能與秋季空氣中帶電陰離子豐富有關。

陳醫師表示,「乾燥」是秋天氣候的一個基本特點。這時如果人體抵抗力下降·或過食辛辣刺激食物,或失汗,缺血,損傷了人體陰液。都可能引起燥邪侵犯,導致燥病發生。中醫認為「燥勝則乾」,因此燥邪為病易傷陰液,出現各種燥象,如皮膚粗糙、口唇乾燥等症狀;口乾舌燥、乾咳無痰、排便乾結等反映人體內陰糙、陰血枯澀的內燥症狀。

日常生活注意保持室內溫度,適當補充水分,避免劇烈運動造成的大汗淋漓,以防津液耗散;更要防止勞累過度,以免陰氣外泄。溫差大時應注意適當禦寒保暖。



◆ 醫美整形推銷 擬納消保法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施靜茹/台北報導】2013.10.22

年輕女子腹部抽脂後,肚皮有如老阿嬤,也有人整形失敗,成了「阿凡達」臉。除了以醫療法與醫師法約束醫美的醫事人員外,衛生福利部擬再以消費者保護法加強管理醫美診所的非醫事人員,讓消費者多一個求償管道。

醫美診所糾紛層出不窮,衛福部昨天舉辦美容醫學相關管理政策座談會。

衛福部醫事司長李偉強說,醫美診所販售保養品等行為幾乎無法可管,未來如納入消保法規範,消費者可以有更高的求償額度,業者也需負擔更高的產品責任,不能天花亂墜。

消費者保護基金會董事黃鈺生說,醫美行為用消保法約束是國際趨勢;台灣消保法第廿二條規範,企業經營者應確保廣告內容真實,一樣適用醫美,消費者一旦遇到醫美糾紛,才有求償請求權。

不過,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施肇榮說,醫美就像壯陽藥,自有市場需求,政府應比照菸害防制法,嚴格限制醫美診所廣告,才不會誘導消費者做不必要的醫美項目。

衛福部次長林奏延指出,不少醫美診所幕後都有「藏鏡人」金主,掛名醫師當負責人,吊銷A醫師執照,仍用B醫師執照繼續經營。

fsj 提到...

吃消夜馬上睡 當心胃食道逆流

【聯合報╱記者謝進盛/台南報導】2013.10.23

國人飲食習慣日益西化加上職場忙碌飲食不正常,新樓醫院麻豆分院發現,胃食道逆流盛行率近5年來由6%增加至12%,醫師建議無暇定時用餐的上班族,要養成少量多餐,避免吃完消夜立刻就寢。

胃食道逆流成為職場「文明病」,新樓台南麻豆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池珮綺表示,從臨床來看,胃食道逆流年輕化趨勢明顯,胃食道逆流是指胃酸、消化酵素逆流到食道,若持續反覆發生,嚴重者會引起食道、咽喉及呼吸道不適或導致併發症,如食道炎、食道潰瘍,症狀包括胸悶、心口灼熱、喉嚨痛、慢性咳嗽、氣喘或反覆性鼻竇炎等。

池珮綺說,根據2008年臨床報告,台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約6%,今年已成長到12%,增加1倍,許多患者才30多歲,多因忙碌三餐不定時、長期累積造成。應改變生活習慣,除減少暴飲暴食,建議以「少量多餐」來因應職場忙碌兼照顧自己的胃,碳酸飲料或咖啡、茶飲品都要減少,更要持續運動減重保持健康。

※ 相關報導:

* 自我檢測/「鮪魚肚」正確測量三步驟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2307

....依據國民健康局的建議,成人腰圍測量及判讀之方法如下:

1. 除去腰部覆蓋衣物,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
2. 以皮尺繞過腰部,調整高度使能通過左右兩側腸骨上緣至肋骨下緣之中間點(如圖),同時注意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並緊貼而不擠壓皮膚。
3. 維持正常呼吸,於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

提醒您,若腰圍:男≧90公分、女≧80公分時,表示「腹部肥胖(Central obesity)」。



◆ 歐洲研究-晚上睡不好 心臟衰竭風險高

陳文和/綜合報導 2013-10-23 中國時報

挪威科技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每晚都很難入睡且睡眠品質不好的人,心臟衰竭的風險是沒有睡眠問題者的3倍。

研究人員追蹤5萬多名20至89歲成人的資料長達11年,研究展開時,這些人都沒有心臟方面的問題。在這段期間,研究團隊持續詢問參與者會不會難以入睡、是否容易醒來,經過一夜睡眠後有沒有獲得充分休息。

時常輾轉難眠的人,心肌通常太過衰弱或太過僵硬,以致無法以適當的壓力把血液打到全身各處。有這類身體狀況者,呼吸困難的程度和疲乏感都可能惡化。隨著心臟愈來愈衰弱,病人會更加難以一夜好眠。

專家也指出,只要是睡眠品質未達標準、醒來後未能完全恢復精神的人,心臟衰竭的風險都會比較高。而且在考慮研究對象抽菸或肥胖等易致失眠與心臟問題的因素後,仍可證實睡不好與心臟衰竭之間存有關聯。

但研究人員認為,仍有必要做更深入研究,以了解是否缺乏睡眠直接導致心臟衰竭,還是兩者間有更複雜的關聯。

研究報告執筆人婁桑博士表示,缺乏睡眠會促使身體產生一些有害的生理反應,例如失眠會使身體釋出「壓力荷爾蒙」,以致對心臟造成負面的影響。

婁桑博士說,如果睡眠品質差的確造成心臟衰竭,那麼心臟衰竭很可能是可治療的狀況,「評量睡眠問題即足以提供更多資訊來防範心臟衰竭。」 相關報告發表於《歐洲心臟學期刊》。

※ 相關報導:

* 想睡好 開盞紅色小燈試試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2304

有研究發現,如果想要擁有良好睡眠品質,可以在臥室點盞紅色小燈泡,但如果開燈睡覺、長時間暴露於人工照明環境,很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增加肥胖、糖尿病、憂鬱症等風險,還可能增加癌症發生機率。



◆ 屏市首例 57歲男染登革出血熱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2013.10.23

屏東縣的登革熱疫情再升溫,疾病管制署昨天公布屏東市出現登革出血熱病首例,縣府已緊急開會決議27日發起屏市15里的「一日清」活動,動員縣府員工及社區家戶大掃除,避免疫情擴大。

疾病管制署指出,這名病患是住在屏東市橋北里的57歲男性,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史,14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關節痛、背痛及骨頭痛等症狀,就醫確診登革熱,17日出現急性腹痛且解黑便,確診登革出血熱,目前個案住院治療中,情況穩定。

衛生局表示,一般登革出血熱因交叉感染引起,這名病患並沒有該現象,但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史,很可能因體弱等因素引發。

縣府昨天特別召集衛生局及市區相關里長開會,27日當天將針對病媒蚊指數高或疫區的鄰里發起「一日清」活動;衛生局表示,未來還會進行好幾波防疫措施,包括集10個積水容器,換禮物等活動,鼓勵民眾清除孳生源。

至昨天為止,屏東縣本土登革熱病例已達165例,屏東市81例、春日鄉36例、潮州鎮28例、新園鄉11例、新埤鄉4例、內埔鄉、竹田鄉、里港鄉、萬巒鄉及麟洛鄉各1例。



◆ 不鏽鋼鍋不能乾燒 釋毒素「鉻」傷智力

陳嘉民、李雅楹 2013-10-22 中時電子報

大火快炒,香噴噴的豆干炒肉絲,用不鏽鋼鍋炒菜炒肉是很多婆婆媽媽在家一定會用的煮菜鍋之一,但是你知道如果炒菜時這麼做恐怕會釋放毒素。

很多人都會先熱鍋一下讓鍋子乾燒幾秒,再倒入油炒菜,但其實這樣的方式是錯誤的,因為不鏽鋼鍋的成分分別為鐵、鎳、鉻、鉬,鎳、鉻因為有防銹成分,但加熱過頭可會破壞不鏽鋼本身結構,慢慢熔出毒素「鉻」,在不自覺中因為乾燒再大炒料理,毒素一旦吃肚子裡,嚴重可能導致智力變差。

化學老師也提醒千萬不要用不鏽鋼壺燉藥,像是何首烏、綠豆、山楂、甘草,這些中藥成分裡含有生物繭、柔酸等酸性物值,會和不鏽鋼壺的鎳、鉻等金屬起化學反應。

不繡鋼鍋怕強酸強鹼,麻辣湯、酸辣、檸檬汁、酸梅汁加熱會有催化反應 ,也不建議用,不繡鋼鍋烹煮,要用不鏽鋼鍋煮菜,建議民眾除了開火前先倒入油預熱,避免乾燒釋出毒素,酸性物質也盡量避免用不鏽鋼鍋煮,才能吃得安心。



◆ 佳麗寶白斑受害者 逾1.5萬人

自由 2013.10.23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化妝品大廠「佳麗寶」,今年7月爆發美白保養品造成使用者皮膚出現白斑症狀,迄今3個多月來受害者累計已達1萬5000多人,台灣也有54人通報受害。

佳麗寶公司在2008年獨家研發出名為「白樺精萃」的美白成分,主要是從白樺木樹皮中抽取出一種名為「4-HPB」天然物質製成,據稱這項物質可逐步抑制黑色素形成過程,讓黑色素無法生成。

但今年5月初,日本皮膚科醫生向佳麗寶反映,有多名使用該公司美白產品的患者,手部或頸部皮膚發炎並出現白斑。佳麗寶主動調查後,7月初宣布回收該公司及2家子公司生產的8款系列共54種美白保養品,並開放消費者退貨。

佳麗寶22日宣布,截至10月13日,共確認1萬5192名受害者,其中956人為「嚴重」症狀 ,亦即臉部和手有大範圍白斑;「次嚴重」則是至少出現3處白斑,或膚色不均達5公分者,有4244人;輕度症狀者則有6746人。其他3000多人幾乎已完全復原。

佳麗寶表示,日本以外地區共有70多人申訴類似症狀,其中54件為台灣消費者提出,其餘消費者則位於香港、南韓和泰國等地。佳麗寶表示,事件爆發迄今3個多月,申訴案件雖持續增加,但增加速度已逐漸趨緩。

fsj 提到...

骨骼健康-青少年瘋3C 脊柱側彎倍增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3-10-24 中國時報

脊柱側彎是青少年常見問題,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理事長簡文仁表示,門診觀察,近10年脊柱側彎就診的青少年人數比10年前增約1倍,除了家長愈來愈重視孩子健康,推測孩子沉迷3C產品,姿勢不良情形大增的影響。

簡文仁說,據門診經驗,有脊柱側彎的青少年占10%以上,尤以都會區高中女生比例最高,曾統計北一女高一新生的體檢結果,發現高達30%有脊柱側彎。

他說明,脊柱側彎高中生比國小、國中生多,都會區較鄉下地區嚴重,男女比約6:4,多數病例是不明原因的原發性脊柱側彎,少數是因小兒麻痺留下的後遺症;推測都會區孩子較少室外活動,整天待在家讀書、玩3C產品,增加坐姿不良機會。

台大復健科教授暨台大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賴金鑫指出,脊柱側彎的孩子通常出現肩膀一高一低、穿衣服時背部嚴重鼓起等症狀,才被家長發現。

一般來說,女孩10至15歲、男孩12至18歲發育最快的青春期,因為骨頭長得快,最容易惡化並被發現,18歲後趨於穩定,這段時期若常姿勢不良才會漸漸惡化,但邁入老年階段,肌肉萎縮、骨質疏鬆又常彎腰駝背,惡化速度加快。

賴金鑫指出,輕度(側彎角度5~10度)患者,在發育年齡須每年檢查1次,配合做伸展操;超過25度以上的中重度患者,就必須天天穿背架直到18歲;側彎40度以上的重度患者,呼吸、循環、消化系統都可能被影響,必須尋求骨科開刀治療。

他強調,發育期是矯正脊柱的黃金時機,若等到生長軟骨閉合才開始矯正,事半功倍。女孩在國小五、六年級,男孩國一開始,家長就可以最簡易的方法,將孩子衣服拉高,背部面對檢查者,慢慢往前彎腰,檢查其脊柱是否單側特別鼓起。



◆ 想減體脂肪?飯後三十分鐘決定一切

【內容摘自《逆齡族活力的祕密》,作者康健雜誌記者群 合著,天下雜誌文化出版】2012/10/31

大家都知道減肥的重要性,只不過一想到減肥馬上想到節食和運動——每天和卡路里斤斤計較,每週三次有氧運動。但是應酬的酒不能不喝,食慾也不是那麼容易降低;每星期三次的運動,只要心生放棄,馬上就復胖。

減肥失敗的三大理由就是,好像沒什麼效果、要大大改變生活習慣、造成心理壓力及身體變差。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有氧運動。如果實在做不到,最低限度就是不讓飯後的血糖濃度升高。不想長出比現在多的脂肪,首先要做的就是飯後動一動。

因為小腸開始吸收是在吃完飯後三十分鐘左右開始,而血糖濃度上升約是小腸開始吸收後的三十分鐘。也就是說,減肥並不一定能減掉體脂肪,而減掉體脂肪的關鍵是在飯後三十分鐘開始。

美國庫勃有氧研究所的研究發現,在平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活動身體的人,和連續六個月、一週五天、每天進行二十 — 六十分鐘游泳或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的人相比,減少體重及體脂肪的程度幾乎相同。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的研究也發現,日常生活的熱量消耗比想像還多。日本福岡縣小野村醫院小野村健太郎醫師表示,「早餐和午餐之後通常會去搭車通勤或開始工作,多多少少會活動身體。問題就在晚餐,晚餐後很多人會坐著看電視或躺下睡覺,」所以小野村醫生針對這個現象,提出以下改變生活型態的建議:

‧選遠一點的餐廳:午餐如果必須外食,不要老是選公司隔壁的餐廳,走個十五分鐘,找一家好吃一點的餐廳,吃完後也可以再喝杯茶,走回辦公室。

‧整理庭院或陽台:如果有庭院,在飯後整理庭院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沒有庭院,也可以創造一個花園陽台,趁整理之便,行減少脂肪之實。

‧打掃房間:要稍微活動身體,打掃的程度剛好,如果是雙薪家庭,也可以把吃飯後打掃當成習慣。

‧洗久一點的澡:吃完晚飯稍微休息三十分鐘,就可以好好洗一個澡,再加上清洗浴室,效果更佳。

‧夫妻互相按摩:晚餐後三十分鐘夫妻互相按摩,被按摩的一方很舒服,按摩的人也是很好的運動。

※ 相關報導:

* 家有胖孫 也容易有胖奶奶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50031.shtml

孩子胖,奶奶的腰圍也容易橫向發展?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對兒童肥胖情形較高的國小學生抽樣調查,發現65%的奶奶腰圍超標,平均腰圍是89.8公分,遠高於衛生署建議的成年女性健康腰圍80公分以下。

* 中風算命盤 測10年後中風率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250002.shtml

....振興醫院中風中心主任、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秘書長尹居浩說,最近國內引進了美國的Framingham risk score,根據美國一項大規模的世代研究結果,發現中風機率會隨著年紀增加、收縮壓數值高等情況,風險就會增高,可用來計算目前健康民眾的中風機率,可說是「科學中風算命」。



◆ 心臟專家:飽和脂肪有益心血管

【中央社╱台北23日電】2013.10.24

英國心臟病學家在知名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說,對心臟來說,奶油、起司甚至是紅肉,未如一般認知般糟糕,該是打破飽和脂肪迷思的時候了。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倫敦克洛伊頓大學(Croydon University)附設醫院介入性心臟病學專家馬洛特拉(Aseem Malhotra)也主張,醫師濫開降血脂藥物史他汀類藥物(Statin),因為英國政府追求降低膽固醇,試圖藉此減少心臟疾病,但對每天服用史他汀類藥物的數百萬人來說,副作用多過益處。

馬洛特拉在英國醫學期刊寫道,許多速食食物、烘培產品與人造奶油中的反式脂肪的確是個問題。但牛奶、起司與肉品中的飽和脂肪,是另外一回事。

他說,堅持將飽和脂肪排除在飲食外,反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風險。他認為:「最近的前瞻性世代研究,沒有支持攝取飽和脂肪與心血管風險之間的顯著關聯。」他說:「不過,飽和脂肪被發現有保護作用。」

他又說,這取決於提供飽和脂肪的食物類別。乳製品含有維他命D、鈣與磷。缺乏維他命D與心臟疾病增加有關聯,鈣與磷則可能有降低血壓作用。食用加工肉品被認為與心臟疾病和糖尿病罹患率增加有關,但紅肉與此無關。

馬洛特拉說,民眾盲目擁抱低脂產品,認為這些產品有益健康或可協助減肥,其實很多產品都充滿糖。

他告訴衛報:「上週,我看到一名40多歲的女患者心臟病發作。」馬洛特拉說:「她在過去6個月內體重增加約20公斤,因為她每天都喝5份低脂飲品。」

根據馬洛特拉的計算,每450ml的調味牛奶,含有約15茶匙的糖,這表示她每天吃進75茶匙的糖。

馬洛特拉告訴患者,對他們來說,奶油與起司(不是加工起司)比低脂抹醬好。他說,有心血管風險的民眾,與其服用史他汀類藥物,不如採取地中海式飲食,即富含橄欖油、水果、蔬菜、魚類與堅果的飲食。

他指出,最近的研究顯示,在心臟病發後採取地中海式飲食,預防再度發病的效果,是史他汀類藥物的3倍。

fsj 提到...

浙江再添H7N9病例 入秋第2例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2013.10.24

秋冬來臨,流感蠢蠢欲動。疾病管制署昨天確認中國大陸浙江省本月又再新增一例H7N9流感確診病例,旅遊疫情維持第二級的「警示」等級,呼籲國人到當地旅遊,避免去活禽市場。

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十月十五日浙江省確認今年四月以來首例H7N9確診病例,昨天又新增一例,個案為六十七歲男性,務農,居住在嘉興市,十月十六日發病,正在醫院積極治療中。

十月中發生的第一例H7N9確診病例,疾管署隨即調高浙江省旅遊疫情建議為第二級「警示(Alert)」。莊人祥說,其餘各省市(不含港澳)仍維持第一級「注意(Watch)」,密集監控中。

莊人祥再次提醒,前往中國大陸,應避免接觸禽鳥類,尤其不要撿拾禽鳥屍體;食用雞、鴨、鵝(含蛋類)時,需注意完全熟食;並應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以避免感染。

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應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返國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訴醫師旅遊史。

【特派記者吳父鄉/上海報導】浙江省昨天通報今秋第二例H7N9禽流感病例,長三角台商表示,已密切觀察病例發展,但目前未引發恐慌。嘉興台商協會會長劉榮達表示,會適時向台商宣導衛教。

劉榮達說,嘉興的居住環境相較不錯,面對H7N9不必恐慌;他也會與台商相互提醒,注意平常衛生習慣。上海台商協會會長葉惠德表示,會照往例宣導台商避免接觸禽鳥。

葉惠德說,季節交替之際,隨候鳥遷徙,禽流感已成常態。他認為,疫情防治效果已一年比一年好,台協也會加強疫情教育宣導;若疫情升溫,相信政府也會有積極應對政策。

今年初,H7N9禽流感疫情肆虐長三角地區,造成極大恐慌,也間接影響禽類銷售。據稱,台灣登陸頗受歡迎的雞排店、鹽酥雞店都受到很大波及。

針對禽流感對餐飲業的影響,受訪台資餐飲業者只稱「密切觀察」,但低調不願多談。



◆ 健康皮膚菌種多 別再拚命殺菌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2013.10.24 自由

現代人愛乾淨,動不動就喜歡使用殺菌清潔產品來洗臉、洗澡。不過,研究發現,正常健康皮膚上的「共生細菌」種類,比「病態皮膚」上的細菌多得多;即使是同一人,皮膚發炎處的細菌種類也會比較少。若能提供皮膚適當潤膚保護,讓皮脂膜正常、提供「共生菌群」正常生長環境,可能更有利維持皮膚健康。

在這項研究當中,法國研究人員分別在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的正常處與發炎處採樣,結果發現,健康皮膚與發炎皮膚上採得的細菌分布明顯不同。

「問題皮膚」上不僅共生菌的種類比較少,反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溶血葡萄球菌等都遠比正常皮膚上來得多。

完成菌群分析後,研究人員接著讓患者每天使用2次潤膚品,持續3個月後,患部濕疹嚴重分數計分平均降低38%,逾1/3改善幅度超過75%;原本異常增加的3大類葡萄球菌也明顯減少,菌群分布狀況變得與鄰近處正常皮膚類似。

讓皮脂膜正常 有利維持皮膚健康

但究竟是因為潤膚品提供油脂,讓原本缺損的皮膚屏障正常化、改變菌群分布?還是潤膚品中的硒以及其他益生菌、益生質,影響菌群分布?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不過,研究人員認為,藉由此一研究可知,皮膚上的菌群分布情況或可用來判斷皮膚健康與否,甚至藉以及早偵測皮膚的微小變化,提早預防皮膚出現發炎反應。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早年醫界已經觀察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上的細菌有單一化以及葡萄球菌增生的狀況。一般認為可能是因為皮膚發炎、障蔽功能缺損,滲出的組織液成了培養基,導致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增生。加上細菌會互相搶地盤,當葡萄球菌大量增生,就抑制其他多重細菌生長。

過去有患者因此使用含有殺菌成分的清潔用品,結果雖然消除了部分葡萄球菌,但卻因為過度刺激,症狀更嚴重。

要扭轉這種狀態,應該是讓皮膚趕快恢復健康,除了使用抗生素藥膏、局部的免疫調節劑藥膏等治療,若患者皮膚炎較輕微時,使用不會引起過敏、刺激的潤膚產品確實也有效。但如果「發炎比乾燥嚴重時,光用潤膚產品是不夠的!」

※ 相關報導:

* 嬰兒皮膚長斑 當心神經系統病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4/today-health3.htm

3個多月大的嬰兒若下背部出現大片淡藍色的斑,斑上面還有些細微的毛髮、脊椎處也稍微凹陷,家長原以為是「床母做記號」(即胎記),診所醫師認為不對勁,將小嬰兒轉往成大醫院檢查,確定是先天發育異常的神經系統病變「脊髓神經系統腫瘤合併真皮竇」,需儘快開刀,以免惡化。



◆ 世衛:全球3分之1結核病患失聯

【中央社╱布魯塞爾23日專電】2013.10.24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結核病治療有成,但約300萬名患者未與醫護系統聯繫,另外還有「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問題。

世衛發布「2013年全球結核病報告」指出,結核病治療拯救超過2200萬人性命;去年全球結核病患者數量降到860萬人,死亡人數也降到130萬人。

但報告指出,防治結核病還有一些重要挑戰。例如,約300萬名結核病患者未與健康照護系統聯繫,也就是幾乎每3名結核病患者就有1人「失聯」,另外還有「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TB)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的核心都在於結核病計畫資源不足,難以主動去找出、並照護未納入國家醫療系統的病患。

世衛全球結核病計畫主任拉維格里奧尼(Mario Raviglione)說,估計這300萬人中,有75%分布在12個國家,這些人未接受治療,也不知道是否受到照護。

世衛推測,光是2012年,就有45萬人因多重抗藥性結核病而發病;中國大陸、印度及俄羅斯的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最為嚴重。

去年,約1萬6000名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患者未接受治療,且許多國家因缺乏服務能力及人力短缺,治療率不高。

拉維格里奧尼說,診斷能力加強了,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治療卻跟不上,病患確診後,藥物供應及人力卻不足以治療他們,處理抗藥性結核病是當前要務。

另1項挑戰與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有關。雖然過去10年,擴大了針對同時有HIV帶原、又是結核病患者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ntiretroviral drugs)治療範圍,但去年獲得治療的患者仍不到6成。



◆ 醫護缺患者少 彰化17鄉沒夜間急診

自由 2013.10.24 自由

〔記者蔡文正/彰化報導〕面對人手、器材不足及容易衍生糾紛等因素,伸港鄉忠孝醫院今年十月起退出彰化縣急救責任醫院行列,讓全縣廿六個鄉鎮市僅剩九個鄉鎮市設有夜間急診醫院,其中醫療資源原本就貧乏的線西鄉,更是感受深刻,該鄉黃姓民眾心酸表示,難道他們就沒有夜間生病就醫的權力嗎?

忠孝退出 急救責任醫院剩12家

彰化縣急救責任醫院(即有全天候診療的醫院)原有廿五家,受醫護人手短缺及夜間急診人數下降等因素,急救責任醫院數逐年下降,伸港鄉忠孝醫院也因急診人數平均每晚不到二人,從今年十月一日起宣布退出急救責任醫院行列,讓全縣原本有十三家急救責任醫院,降至目前僅剩十二家。

這十二家全天候看診醫院,也僅分佈在九個鄉鎮市,分別是彰化市彰基、秀傳;二林鎮二基;鹿港鎮鹿基、彰濱秀傳;埔心鄉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員林鎮伍倫、員生;溪湖鎮道安;田中鎮仁和;北斗鎮卓醫院;和美鎮道周。

線西鄉黃姓民眾指出,伸港鄉忠孝醫院退出夜間急診行列後,線西鄉民眾如果夜間要看診,只得前往和美鎮道周醫院、鹿港鎮鹿基、彰濱秀傳,或渡過大肚溪前往台中市沙鹿區或梧棲區的童綜合醫院,車程至少都要十五分鐘以上,夜間生病要看病,根本是緩不濟急。

忠孝醫院人員說,退出夜間急診,也令該院有些不捨,但迫於現實環境,退出是不得不的決定,該院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再投入急救責任醫院行列。

消防救護單位人員指出,急救責任醫院的減少,除了增加救護車路程及汽油消耗外,更嚴重的是因路程延長,無形中增加救護人員危險性,目前只能提醒救護人員,救護過程要注意自身及病患的安全。

彰化縣衛生局表示,急救責任醫院的設置,全靠各醫院自行決定,衛生局無權強迫,幸好全縣現有責任醫院都能讓病患在三十分鐘內抵達醫院,不會錯失急救黃金時間,為了避免發生醫療延誤情況,該局會透過醫師公會等單位宣導,希望各在地醫師能夠適時伸出援手,解決民眾急診問題。

fsj 提到...

高醫大研究:愛滋患者罹癌率 高5至200倍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3.10.25

高雄醫學大學傳染病與癌症中心12年追蹤研究發現,愛滋病患者罹患癌症機率較一般人高出5倍到200多倍,包括大腸癌、肝癌都在列。這是亞洲第一個愛滋病與癌症相關研究,已獲國外醫學期刊Journal of AIDS採用,高醫大副校長陳宜民提醒愛滋患者除定期回診治療外,也應定期篩檢罹患率高的癌症。

剛在59周年校慶揭牌的高醫大傳染病與癌症中心,由研究愛滋病多年的學者陳宜民籌備成立。他表示,愛滋病毒會造成患者免疫系統崩潰,發展成其他癌症的機率也相對提高。該中心分析健保資料庫1998年至2009年間,共1萬5269人HIV感染者資料,並另抽樣200萬人為對照組,發現HIV患者罹患29種癌症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其中,與愛滋病相關的惡性腫瘤,包括卡波希式腫瘤,HIV感染者罹患率是一般人的298.04倍;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為26.12倍;女性感染者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則是13.95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癌症部分,HIV感染者罹患肛門癌機率高達19.1倍,非黑色素皮膚癌也有14.92倍;至於國人常見的大腸癌,HIV感染者罹患率更是一般人的7.53倍,肝癌為5.5倍,胃癌則是4.93倍。

陳宜民指出,該研究花費3年時間追蹤分析,希望醫師在愛滋病患者的臨床照顧上,也能注意到高危險癌症的預防,提醒患者定期篩檢。



◆ 乾癬男練氣功 惡化到全身脫皮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3.10.25

42歲的侯先生飽受乾癬所苦,特地去大陸學習氣功,病情愈練愈惡化,不但引發全身性紅皮症,身上遍布乾癬症狀,全身脫皮,多處關節嚴重變形。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說,國內乾癬盛行率約千分之2.35,男性是女性的1.6倍,目前病因不明,可能與先天體質有關,但感染或外傷、荷爾蒙、藥物、天氣變化、日曬、情緒波動、壓力等,都可能刺激乾癬,導致皮膚過度增生,造成脫皮發炎。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表示,近來氣溫下降,門診乾癬患者較夏季增加二、三成。除了缺乏日照外,部分患者誤以為乾癬是免疫力低下,進補過頭導致病情惡化,事實上,乾癬病患主要是免疫失調所致。

黃毓惠醫師說,乾癬不該只當作皮膚病,它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的慢性發炎疾病,可能出現關節炎等其他共病風險,患者應妥善治療,以免身體持續發炎。她曾收治一名廚師,除了乾癬症狀,合併乾癬性關節炎,因未妥善治療,關節逐漸變形、腫痛,最後無法拿刀、手持鍋鏟,嚴重影響生計。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醫師說,乾癬不會傳染,卻會慢性反覆發作;部分民眾對乾癬存在誤解與迷思,使得這群患者常遭受異樣眼光,影響社交、就學、就業。

蔡呈芳提醒,乾癬如同高血壓慢性病,透過良好控制可大幅改善生活品質。皮膚科醫學會也推出「乾癬卓越門診」,由專業醫師根據病情,給予藥物、照光療法與生物製劑等治療建議,讓患者能快速控制乾癬病情。



◆ 服藥過量 當心抗膽鹼症候群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5/today-health1.htm

文/郭彥麟 2013.10.25 自由

一對焦急的父母帶著唸小學六年級的孩子進入診間,孩子的雙眼失魂地游移。他說見過我這個陌生人,並且把診間當成了餐廳,指著地磚上看不見的地毯,抬頭又盯著窗外的黑暗,說那裏有一隻白色的怪獸。

父母害怕孩子中了邪,又擔心是精神疾病發作。看著孩子困在即將封閉的注意力裡,被幻覺包圍,我知道這孩子的大腦正在遭受「譫妄(Delirium)」的肆虐。

「譫妄」是指因生理疾病或藥物造成的急性大腦功能障礙,除了無法辨識外在環境的訊息外,也常出現幻覺。

父母說,孩子前一天去參加畢業旅行,擔心暈車,便在耳後貼了長效型防暈車貼片。沒想到,到了傍晚,孩子開始注意力渙散,甚至在隔天產生了嚴重視幻覺。

因孩子身體沒有特別的疾病,也沒有服用其他藥物,罪魁禍首恐怕就是貼在耳後的防暈車貼片了。

父母表示,貼片是朋友到韓國旅行買回來的禮物,說明都是韓文,不清楚含有什麼成分。其實並不建議在12歲以下的孩童使用防暈車貼片。因為所含的成分幾乎都是東莨菪鹼(scopolamine),具有抗膽鹼作用,正是最常見引發譫妄的原因。若孩童真的需要使用防暈藥物,建議尋求小兒專科醫師協助,依據孩童的年齡、體重,給予適當劑量的口服藥物。

劑量過重可能中毒 老少更要謹慎

許多常見的藥物(如暈車藥、腸胃藥、抗組織胺、散瞳劑等),都具有抗膽鹼作用。因此,一旦劑量過重,便可能導致中毒,產生所謂的抗膽鹼症候群。

抗膽鹼作用會壓抑副交感神經,產生全身性的症狀。國外用俏皮的方式描述這些症狀,但事實上,這些症狀都是嚴肅的警訊,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抗膽鹼症候群的症狀

●像野兔一樣熱(hot as a hare):體溫過熱。

●像甜菜一樣紅(red as a beet):周邊血管擴張,出現潮紅。

●像骨頭一樣乾(dry as a bone):抑制汗腺分泌,皮膚乾燥。

●像蝙蝠一樣盲(blind as a bat):瞳孔擴張,無法調節,造成視力模糊。

●像帽商一樣瘋狂(mad as a hatter):中樞神經障礙,失眠、焦躁、恍惚、胡言亂語、幻覺。

●其他常見的症狀包含: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腸阻塞、排尿困難等。

將男童貼在耳後的防暈貼片撕下,並給予適當的鎮靜藥物後,孩子逐漸恢復了意識,幻覺也消失無蹤。

藥物來源或標示不明時,請勿貿然使用;處方用藥也務必遵照醫囑,謹慎服用,尤其是在對劑量敏感的小孩或老人身上。

(作者為台南市心寬診所精神科醫師)



◆ 醫糾法初審通過…發生醫療糾紛 先專業調解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3.10.25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天審查「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通過當醫病雙方遇有醫療糾紛時,應先行調解的條文;除非當事人明確表明不願調解,否則在檢察官偵察或法院審判的刑事案件涉及醫療糾紛爭議時,都應函請或移付調解會先行調解。

兼任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的立委蘇清泉表示,他行醫卅多年,被告好幾次,幾乎每件纏訟七年以上,因此他要代表醫界促請早日通過「醫糾處理法」。立委趙天麟也說,希望該法能一改目前的「醫病雙輸」,創造「醫病雙贏」。

立委田秋堇表示,過去某些民間團體誤以為「醫糾處理法是要強制調解」,事實上,它只是提供醫病雙方除了法律訴訟以外的第二條路,如果醫病雙方有一方明示不同意調解,還是可提出訴訟。

調解會可邀請醫學、法律或其他專業人士列席陳述意見。

fsj 提到...

豬油做菜 容易傷「心」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整理】2013.10.26

問:最近看到100%橄欖油不純、或以棉籽油混充麻油的新聞,讓我不知道該買什麼品牌的食用油才安心。有鄰居說,還是回歸古早味的豬油,味道香又比較安心。但我跟先生最近健檢都發現血脂有點偏高,請問改用豬油做菜真的好嗎?(55歲,陳太太,花蓮縣)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協同主任暨營養師蔡玲貞答:

現代人吃肉多,已可以從紅肉攝取到足夠的飽和脂肪酸。再加上日常飲食熱量攝取多、動得少,即使在最近的食用油風暴下,也不鼓勵多使用動物油脂,因為植物油可以提供一些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需脂肪酸。

任何油品都有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只是比例不同,例如橄欖油等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豬油、椰子油等則是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飽和脂肪酸是造成血膽固醇增高的因子,會讓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因為壞的膽固醇在代謝過程中,容易滯留附著在血管壁,導致動脈血管壁逐漸產生斑塊硬化,使得動脈血管管徑變小,漸漸形成凝血塊或血栓。當血栓或血塊過大,就會阻塞血流,嚴重時會導致心肌梗塞、中風等冠狀動脈和腦血管疾病。

建議烹飪用油還是選擇植物油比較好,尤其是血脂已經偏高者,更應該避免吃油炸物,或是使用豬油炒菜。

但如果因為烹調需要油炸,豬油的飽和脂肪酸比例比棕櫚油、椰子油低,因此選擇豬油會比棕櫚油、椰子油好。

「聯合門診」專欄幫您諮詢醫師解答各種疾病疑難,欲問診者請寫下姓名、居住地、病症、年齡和職業,用電子郵件寄到: uen.money@udngroup.com 電子信箱。



◆ 糖尿病傷足 逾萬人截肢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0.25

糖尿病友腳上的小傷口很容易引發「失足」遺憾。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表示,根據研究,國內糖尿病友的截肢盛行率約0.7%,估計150萬名病患中至少有萬人曾被迫截肢。相較於健康民眾,男性糖尿病患截肢的風險是一般男性的9.2倍,女性的風險更高達11.6倍。

60歲病患剪趾甲受傷…腳沒了 

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主任林時逸表示,他曾碰過有兩個印象深刻的病人,一名是60歲的病患,由80歲的老母親幫他剪腳趾甲,結果不慎受傷只得截肢。

另一名是在工地工作的患者,因為工作時需要穿雨鞋,但他沒注意雨鞋裡有小石頭導致受傷,後來導致腳趾發黑、潰爛,最後也惡化為截肢的命運。

腳麻走不動、壓腳無感 病變前兆

林時逸說,電視廣告裡常播的阿公遇火災腳麻走不動,或是阿媽的腳被孫女的腳踏車壓過卻沒感覺,這些都是糖尿病患常見的周邊血管神經病變。若輕忽足部的小傷口,常失控變成大傷口、甚至好不了。

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表示,糖尿病患一生中,約有25%的機會發生足部潰瘍,一旦沒有妥善處理,容易導致截肢。根據最新資料、2011年台灣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品管調查研究顯示,國內糖尿病人的足部潰瘍、截肢盛行率分別為1.3%及0.7%,以全國有150萬名糖尿病人數換算,全國有多達近兩萬人曾發生足部潰瘍、一萬人曾截肢。

台灣本土的大規模研究也顯示,相較於非糖尿病的對照組,男性糖尿病病人截肢的風險是一般男性的9.2倍,女性糖尿病人截肢的風險則是一般女性的11.6倍。

邱淑媞說,即使只是截掉一小截腳趾,但對患者的心理衝擊卻很大,甚至覺得自己變成殘障者而足不出戶,她提醒糖尿病患對足部保養,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

※ 相關報導:

* 血糖偏高 視網膜病變機率也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253284.shtml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表示,不只糖尿病患有視網膜病變風險,血糖偏高也會造成視網膜受損。正常人空腹8小時的血糖值應低於100mg/dl;若介於110mg/dl至126mg/dl,屬於血糖偏高、但未罹患糖尿病者,視網膜病變機率為5%;空腹8小時血糖值高於126mg/dl以上,此為糖尿病患者,其併發視網膜病變的機率增高至15%。



◆ 預防皺紋抗老化 睡得好比睡姿重要

文/張學倫 2013.10.26 自由

門診中,常有病患問我關於睡姿和皺紋的關係。「醫師,是不是我長期右側睡,導致我右邊的法令紋和皺紋比較深一些?」「醫師,我需要每天換邊睡,以免長期睡同一邊導致皮膚下垂和皺紋產生嗎?」更有一位病患因為習慣臉朝外側睡,為了避免皺紋,要求老公每週和她換邊睡,但因為不習慣位置的關係,導致睡眠失調,嚴重影響到生活。

雖然理論上,固定睡一側會導致臉頰或下巴的某些位置長期壓迫形成凹陷,導致紋路的產生和加深,但我認為睡覺的習慣一旦改變,會影響到睡眠的質跟量,對夜間正在進行修護的皮膚影響更大,反而會加速老化的程度。

根據我對病患的臨床觀察,法令紋的凹陷程度和睡覺的習慣也不見得有關係。因此我通常會建議病患,如果可以的話,就躺著睡或偶爾換邊睡,但如果真的睡不習慣的話,那也不用太在意側睡對皺紋的影響,畢竟睡得好,絕對是預防皺紋最重要的事。

在最新一期的美國皮膚外科醫學雜誌,刊登了一篇由美國學者對於睡姿和臉部皺紋和下垂的關係的研究,剛好也證實了我們的觀察是正確的。

該研究蒐集了41名右側睡和23名左側睡的民眾,然後找一位獨立的分析者觀察這些民眾的照片,分析這幾位民眾哪邊臉的皺紋和下垂較為嚴重,然後和他們的睡覺習慣作比對。

分析的結果發現睡姿和皺紋並不相關,也就是說右側睡不會讓右邊的皺紋和下垂更為嚴重!

比較有趣的發現是,這些參加研究的民眾不論是睡哪一邊,左側臉的皺紋和下垂程度明顯比右側臉嚴重,推論應該是該地區屬於郊區,故大部分民眾皆以自行開車為交通工具。由於駕駛坐在左側的關係,所以左側臉曬太陽的機率較高,故皮膚老化程度較為嚴重。

由此可知,想要減緩皺紋和老化,睡姿不是重點,反而白天勤擦防曬品,避免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對臉部皺紋和下垂的影響更大!

想要預防老化,記得加強防曬、保持質量均衡的睡眠!

(作者為台北及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 常用麻醉止痛藥 美擬嚴管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法新社華府二十五日電】2013.10.26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廿四日建議加強管控最常用的麻醉性止痛藥,以遏止藥物濫用。

這將會使美國對於含「二氫可待因酮」(hydrocodone)、廣遭濫用的鴉片類止痛藥的管制措施,變得與「奧斯康定」(OxyContin)等強力止痛藥一樣嚴格,患者都需持有醫師新開的處方。

FDA藥物評估與研究中心主任伍考克說,FDA打算在十二月初之前向衛生與福利部提出正式建議,將含有二氫可待因酮的止痛藥從現有的「第三級」藥物提高到「第二級」。

美國政府將管制藥品分成五個等級。第二級藥物使人成癮與遭濫用的可能性最高,包括嗎啡、治療癌症時作為局部麻醉劑的古柯鹼,與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藥品Adderall及利他能(ritalin)。

FDA表示,「濫用及誤用鴉片類止痛藥日益令人憂心,美國部分地區這類藥物的使用已達氾濫程度」。二○一一年,美國醫師為四千七百萬名病患開立含二氫可待因酮藥物處方達一億三千一百萬次。

fsj 提到...

打玻尿酸、自體脂肪移植 可能失明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2013/10/27

微整型近年來颳起全球旋風,很多熟女都希望整成美魔女,加上電視媒體推波助瀾,一般消費者只知道愛美,卻不知其中潛藏很大危機;醫師指出,全球已有數十例因施打玻尿酸或自體脂肪移植而導致失明案例。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學術研討會昨天起一連兩天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行,今年以顏面回春術和眼皮回春術為主題,邀國內外重量級專家分享經驗,並把手術過程透過影像傳到會場討論。

這場研討會邀請到美國史丹佛大學助理教授Zimmerman主刀示範內視鏡拉皮手術,義大利烏丹大學教授Pizzsamiglio負責操作講解錐形線拉皮手術,及韓國大邱天主教大學教授Park,主講全方位眼部整形術,共有200名專業人員參加。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賴春生說,這次年會比較特別的是把國外專家手術現場「搬到」會場,還有開放讓民眾進場聆聽,了解最新的醫學美容資訊。

國內整形外科醫師張智豪指出,全球已有數十位確定病例,因施打玻尿酸或自體脂肪移植,而導致單眼或雙眼失明,然而這樣的風險卻極少有微整形醫師明確告知消費者,一旦發生時也往往得不到專業的評估,及妥善的治療。

另衛生福利部宣布矽膠義乳擴大開放使用範圍,賴春生認為新型的義乳品質及觸感都比較好,比舊型的矽膠及鹽水袋來說都好。



◆ 減重求快 恐加速老化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3/10/25

當下定決心要減肥的時候,多數人總是想減越多、時間越快越好,但為了求快而過度運動,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而短時間、大幅縮減熱量攝取,則會讓人暴躁易怒、記憶力變差,還可能加速身體老化。

美國皮膚科醫師大衛‧斑克分析,細胞分裂、修復需要一些特定營養素,如果一個人突然急遽減少脂肪、碳水化合物或熱量攝取,就會影響細胞健康。此時皮膚就會變得比較差。舉例來說,皮膚需要一些必需脂肪酸,但身體並不會自己製造這些脂肪酸,因此飲食脂肪攝取量過低便會造成皮膚乾燥、掉髮、指甲容易碎裂等問題。

脂肪也是維持大腦細胞壁功能重要關鍵,不同型態脂肪對大腦有不同的用處。像魚裡面的油脂就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記憶力與情緒穩定,如果飲食中的總脂肪量不到建議量百分之二十五,大腦功能就會開始衰退,且情緒會變得特別焦慮、沮喪,壓力也會增大。

有的人為了減肥就開始拼命運動,原本可能只跑步兩公里左右,突然瘋狂多跑好幾公里,這種運動方式很容易造成足部慢性疼痛。若不斷重複同一種類型運動,很可能傷害到膝蓋、關節,國外醫師建議,使用矯正鞋墊可幫助減輕膝蓋負擔,並預防足弓受到傷害。要避免發生這些運動傷害,最好能交叉進行不同種類運動,運動時也不宜過度逞強,以免肌肉、組織受到傷害。

想像自己的身體就好像一台電腦,當許多程式同時在跑,大腦會依據重要性選擇運作優先順序,大腦會優先維持、穩定心臟功能,然後才會顧到免疫系統,如果營養、熱量攝取不足,免疫系統就受到波及,免疫力便會下降。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研究發現,一旦攝取過少熱量,新陳代謝也會變慢,身體會燃燒更少熱量,導致減重功效大打折扣。

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莉棋表示,有的人過度節食,不吃米飯,只吃高蛋白食物,這種做法不但會增加腎功能負擔,還可能造成酮酸中毒。若一天吃不到一千卡熱量,長時間下來,會影響到荷爾蒙分泌,女性月經就會變少,甚至沒來,卵巢功能、腎上腺素分泌都會出現異常,由此可知,適量熱量攝取對身體真的非常重要。黃莉棋醫師建議,減重速度不宜過快,建議一星期減重幅度最好控制在零點五到一公斤一星期減重三公斤以上就可能危害身體健康。

※ 相關報導:

* 《吃對了,你也能瘦》 對抗老化胖 每天不妨多喝1杯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7/today-health1.htm

....根據最新發表在《肥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上的一篇研究顯示,在熟齡族群中,只要每天多喝一杯水,估計4年平均可減少0.13公斤。

這項研究共分析了3個追蹤期間都超過15年的大型研究,研究對象為逾12萬名40-64歲的男女。結果顯示,多喝白開水,對於長時期維持體重確實有幫助。去除年齡、運動、看電視、飲食、睡眠等其他可能影響體重的因子後,長期下來,喝水習慣仍會影響體重。

....該如何適量喝水?李婉萍建議,依據體重,每公斤體重1天35西西水。也就是說,一個50公斤的成年人,大約一天要喝1750西西的水。建議應該是白開水,如果真的很想喝其他飲料,那麼也至少要有一半來自於純白開水,另一半可以選擇其他無糖咖啡、無糖綠茶、無糖花果茶、中藥茶等。



◆ 棉籽油 易導致不孕、心血管疾病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2013/10/25

台灣食安問題一爆再爆,從塑化劑、毒澱粉、到假油事件,都一再重創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不但影響國內民眾身體健康,也傷害台灣國際形象,油品安全事件中,棉籽油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精鍊過的棉籽油,是可以食用的油品,但精煉過程不良可能造成身體多項傷害,如發胖、心血管疾病、甚至導致男性不孕。

低成本高熱量

棉籽油的價格非常低廉,許多外國食品加工廠或小吃攤都會選擇使用,降低購買食用油的成本,但相關實驗證實,用可能造成輕微發炎,此外,每克棉籽油的熱量高達九大卡,依據媒體所描述,許多外國油炸食品,都是棉籽油製成,如果長期食用,身上的贅肉將會越來越多,逐漸影響心血管健康。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相關實驗分析,棉籽油的飽和脂肪酸相當高,不飽和脂肪酸很低,除了容易發胖外,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也會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風現,最嚴重可能導致中風與心臟病,美國心臟病協會建議,每天總攝取的二千大卡熱量中,飽和脂肪酸最好不要超過一百四十大卡,一茶匙的油大約有四十卡。

種植棉花需要大量農藥

農民栽種棉花時,會噴灑大量農藥抵抗蟲害,不過最終傷害還是會回到人類,因為棉花不是食用的植物,所以標準比較寬鬆,不過用棉籽榨油,很容易把農藥融入油品中,許多研究中都發現,棉花田常使用的農藥,很可能讓罹患乳腺癌的機率增加,許多環境保護人員,現在都在致力推動有機棉田,希望降低農藥傷害。

棉酚嚴重傷害生殖能力

棉花不論葉子、莖、花、種子都含有棉酚,這是一種天然毒素,但多項實驗都已經證明,男性誤食這項物質,會造成精子死亡,睪丸也會因此縮小,會導致男性不孕,就算立即不吃,也不會恢復性功能,不過精鍊過的棉籽油,可以去除棉酚,應該能免除傷害身體的疑慮,許多國家都當作食用油使用。

國內專家意見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媒體對棉籽油可能過份疑慮,其實精鍊過後,就能把傷害人體的棉酚去除,是還不錯的油脂來源,不過若食品廠沒有處理好,就可能造成食安問題,棉酚是害人體的重要關鍵,曾經被中國、非洲、巴西等國當作不孕症藥物,而後發現造成不可回復的傷害。

棉酚會造成精蟲活力下降與睪丸萎縮,也有可能讓女性月經混亂,在1998年被世界衛生組織禁用,不得存在於任何食品與藥品中,並且極少的含量,就會造成身體傷害,一個六十公斤的成人,只要誤食六毫克,生殖系統就會造成傷害。



◆ 六妙方 降低老年人體味

【聯合晚報╱李樹人】2013.10.27

代謝差、慢性病 老來多一味

少喝水、不愛洗澡,如果又有慢性疾病,常使得許多老年人體味變重,變得不受歡迎。高雄榮總家庭醫學部高齡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任周明岳建議,老人家一定要多喝水、每天洗澡,並且塗抹乳液減少皮膚乾燥,避免身體產生異味。

周明岳指出,步入老年後新陳代謝速度變慢,加上皮膚菌種改變,常會使得體味變重。門診確實有不少老年人為此前來看診,因為家人再也受不了這股味道。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指出,西方人體味較重,常必須噴香水、古龍水來遮掩味道。不過,有些東方人到了老年後,體味也會變重,身體出現難聞味道,應該設法改善,以免影響人際關係。

邱品齊說,造成老年人體味的原因很多,包括皮膚表面細菌種類改變、角質代謝變慢、大汗腺分泌變慢等,有時常吃某一種食物,也會導致身體散發出特定的異味。另外,乾癬、糖尿病人、腎臟疾病患者,身上也常會有一股濃郁的異味。

邱品齊分析,老年人體味重,背後原因相當複雜,想要降低異味,首先一定要每天洗澡。

坊間有所謂「洗澡傷元氣」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固定清潔才能加速皮膚表層代謝,減少不好的異味產生。

另一個降低「老人味」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周明岳指出,許多老人家怕一喝水,就得常跑廁所,因此變得不太喝水。但體內水分不夠,新陳代謝就會更差,體味就會更重。老年人體味問題中,尿失禁占了很大一部份,身體總有一股臭臭的尿味。事實上,只要透過運動、藥物及手術,就可以有效改善尿失禁。

周明岳提醒,如果發現老人家身上常有尿味,家人應主動協助就醫。如果發現原本愛乾淨的長輩突然不愛洗澡,則可能有失智傾向,最好帶長輩到醫院接受詳細檢查。

※ 相關報導:

* 老年人的「羶味」 像是放久的韭菜味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255538.shtml

這種老年人的「羶味」,味道有點像是韭菜放久了,有一點酸掉,還混合著大蒜味。如果在通風的地方,味道還在可忍受範圍,但當天氣一冷、關上窗戶,味道就顯得嗆鼻。

fsj 提到...

國際藥聞-一動也不動坐6小時少活5年

劉屏 2013-10-27 中國時報

長期追蹤的研究發現,常常起身動動,有助延年益壽。相反的,每天坐著看6小時電視,一生可能短少5年壽命。而且女性久坐對健康的危害比男性嚴重。

美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美國和澳洲的科學家合作研究「久坐不動與未老先衰」的關聯,獲致上述結論,並建議大家「多花點時間移動雙腳」。

這項研究的起源很特別,是一些專家發現,一些人並不特別節制飲食,也不從事較激烈的運動,可是依然不會發胖。研究發現,這種人不去健身房,但也不會動輒窩在沙發裡幾小時;這種人不時就從沙發上起身,走動走動,因此保持健康。

研究結果指出,有些人很勤快的運動,但一旦運動完畢,就坐在沙發裡或辦公桌前,幾小時也不動一下,這樣的人未必健康。就好像喜好運動卻一天吸20支香菸,身體會健康嗎?

這項報告也引述說,美國癌症協會曾耗時14年,以12萬3千位中年人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每天坐著不動6小時以上者,比每天坐著不動3小時以下者,男性的死亡率高了17%,女性的死亡率高了34%。

新的研究發現,25歲的以上的人,每坐著不動看1小時電視,代價可能是22分鐘生命。這意味著如果每天坐看電視6小時,結果可能是生命短少5年。

問題不是出在電視。換句話時,一動不動的坐著看書幾小時,同樣會短壽。

從事這項研究的專家指出,從進化的觀點看,人類是要動的。我們的上一代人,沒有什麼健身房讓他們運動,他們是憑藉活動以維持健康。

過去曾有項研究,身體健康、經常運動的人如果臥床3個月,新陳代謝的情況就與肥胖或第2型糖尿病患者相似。這是因為如果缺乏活動,體內可燃燒脂肪的耐力型(endurance-type)肌肉會轉變為快縮型(fast-twitch)纖維,後者主要倚賴葡萄糖,新陳代謝於是發生變化。活動不足的肌肉也會使細胞的線粒體減少,影響燃燒脂肪的功能,使血脂變濃,不利於心臟。

另一項危害與胰島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有關,也就是類似糖尿病的情況。美國航太總署指出,太空人進入沒有重力的環境,只要3天就出現這種現象,原因就是活動量太少。



◆ 低頭族長期姿勢不良 APP教你糾正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2013.10.28 自由

3C族打電腦、滑手機、平板,長期低頭又彎腰駝背,容易椎間盤突出和肌肉發炎,台中榮總和僑光科大合作設計APP程式「好姿勢.好健康」教導正確坐姿、站姿,針對身體各個痠痛位置成因說明和教導保健運動治療和預防,配合影片真人示範,成為3C族個人保健師,隨時隨地保持好姿勢、做運動。

台中榮總復健科技術組副組長吳定中說,3C低頭族常見錯誤的坐姿,會造成頸椎、腰椎受傷,甚至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全身痠痛麻,不是得開刀就是要長期就醫復健,也常有肩膀、手肘、手腕和手指拉傷發炎等問題。

編寫APP「好姿勢.好健康」的僑光科大觀光與餐旅學院院長任文瑗就是3C的受害者,高中開始寫程式,打電腦一打就是10小時,一直到30歲時,椎間盤突出差點要開刀,長期復健,後來學習正確姿勢和勤做運動才好轉。

APP「好姿勢.好健康」結合台中榮總骨科、復健科提供醫療衛教知識,由僑光科大開發程式,從3C族常見的身體傷害和原因,教導正確坐、站、走和睡姿,針對不同肩、頸、腰、臀、腕、小腿等痠痛部位提供預防和治療運動,有分解動作說明又能連結影片跟著做。

此程式就像家庭保健師,使用者進入程式後會有問答題,針對痠痛位置和程度作量表評估,如果是中重度患者就建議直接就醫,輕度患者則可點選畫面身體痠痛部位進入,學習各項復健運動,程式也有記錄病史功能,提供就診參考,開啟程式也有貼心小叮嚀,使用3C每半小時提醒要起身休息。

吳定中建議,3C低頭族常見頸部痠痛,可做APP中的頸椎後仰運動,腰部做腰椎後仰運動,手腕做雙掌雙腕伸展法,重複15到20下,可伸展筋骨和鍛鍊肌肉,他說這些運動每次只要5到10分鐘,每天隨時有空就做,最好達到10次。

APP「好姿勢.好健康」目前開放android試用,可上http://www.healthmgt.twmail.cc/apk/APK0828.apk下載,10月底可上google play商店下載。



◆ 胰臟癌復發風險國衛院找到基因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0.28

胰臟癌在治療上很棘手,不僅不容易發現,即使患者能動手術,五年內因腫瘤復發死亡的比率高達80%。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團隊發現可預估胰臟癌復發風險的一組基因,準確率高達95%。若能找出易復發的病人,可以積極進行化學或放射治療,替病人多爭取一些時間。

有些胰臟癌患者手術後存活三年、有的卻僅能再活兩個月,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以及電影「第六感生死戀」男主角派屈克‧史威茲等,都因胰臟癌病逝。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蔡坤志說,胰臟位於身體的深部,不容易有症狀,但附近都是重要的器官,癌細胞很容易轉移。因此僅有少數的病患能被早期診斷,但即使能夠手術,五年內,超過80%的病人會死於腫瘤復發,目前並無有效的方法預測病人的復發情形。

蔡坤志也說,這項研究還需要大規模臨床實驗,才能實際應用,未來對於復發率高的患者,可以建議參加新藥試驗、或是積極進行化學或放射治療,延緩病情惡化。



◆ 油畫家早死… 油彩易使神經病變

【林宜慧/台北報導】2013-10-28 中國時報

假油事件讓民眾聞油色變,其實非食用的油漆、油彩,更早已被多國研究證實是引起神經病變的元凶;「油畫家早死,水墨畫家活得久」是國內畫家們口語相傳的玩笑話,但也顯示長期吸入油彩對油畫家的健康危害。

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台灣已故野獸派畫家廖繼春,都是神經性中毒的患者。廖繼春友人表示,他到晚年甚至手抖到連畫筆都握不住,一輩子熱愛的油彩成為畫家不能承受之輕。

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說,油漆、油彩、陶瓷上的釉等塗料,都可能含有鉛、汞、銅、鎘、錳、砷等化學物質。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歐美研究指出,塗料色素中含有的化學物質,尤其鉛、鎘,可能引起中樞或末梢神經病變,長期過量吸入這些重金屬物質,或用接觸顏料的手拿食物吃,經呼吸道或腸胃道吸收,久而久之,健康自然受波及。

顏宗海說,神經病變初期會出現頭痛、頭昏、注意力不集中等輕微症狀,嚴重會四肢無力、發抖,甚至意識不清。

fsj 提到...

兒童午睡 記憶力UP

【聯合晚報╱黃玉芳】2013.10.29

兒童午休片刻,不僅可以提振下午的精神,一項由美國麻州阿姆赫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進行的研究更發現,若能規律午睡,對孩童的學習記憶力有長遠正面影響。

不少臨床研究都發現,長期缺乏睡眠的人,會有記憶力衰退、健忘的症狀。美國麻州的阿姆赫斯特大學,讓40位學齡前兒童進行記憶力測驗,要學童記住紙牌翻開後對應的圖案並配對。在第一次測試後,研究人員讓兒童們午睡77分鐘,再進行另一次測驗。

一周後,研究讓相同的40名兒童再度進行測驗,但這次不讓兒童午睡。研究結果發現,午睡過的兒童,記憶準確率約為75%,而缺乏午睡的兒童,在記憶力測驗的表現則下降10%,研究認為平均1小時的午睡,能有效增進腦力,若能規律午睡,對學習的記憶力有長遠影響。

此外,英國倫敦大學也曾針對1萬1000名兒童,分別在3歲、5歲、7歲時,評估學習能力及成績表現,結果發現,睡眠時間不規律的兒童,學習能力也會連帶受影響。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嬰幼兒生長過程,充足的睡眠有助於大腦發育,嬰兒階段需要的睡眠時數長,幼兒3歲前,每天下午、傍晚都需要小睡。

到了4至5歲,雖然調整成晚上為主要入睡時段,但下午還是需要小憩一段時間,對兒童下午活動的「續航力」、學習效率都有幫助。但他也表示,午休時間不要過長,以免睡太飽,打亂晚上的睡眠作息。

※ 相關報導:

* 二不三要 保護靈魂之窗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2931

....護理師張素華表示,「二不三要」為基本的視力保健法,不但簡單易行,而且人人都能做得到,對眼睛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所謂「二不三要」是指不要忽略讓眼睛有休息保健的時間、不要忘記定期至眼科檢查眼睛、要保持良好的讀書環境、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攝取均衡的營養食物。



◆ 鈉太多!青少年每日攝取逾2倍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3.10.29

衛福部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內各年齡層鈉攝取量,均遠超過成人每天鈉建議攝取量2400毫克上限,尤其國中及高中男生,更超出建議量的兩倍以上。衛福部表示,年輕人最愛吃的燒烤,加工食材加上沾醬,一餐下肚鈉含量就破表,光吃一根香腸、三片甜不辣不沾醬,鈉含量就高達1378毫克,已是每天建議量的一半。

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蔡一賢表示,加工食品中常添加較多的鹽分,建議民眾吃燒烤時,應盡量以天然食材為主,並減少使用沾醬,避免吃過鹹導致高血壓。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建議不超2400 毫克,但國人鈉攝取量有男多於女、少多於老的趨勢。根據國健署調查,國高中男性每日鈉攝取量高達4899毫克、4962毫克,是建議量兩倍;青壯年男性 (19到30歲)也有4494毫克,國高中、青壯年女性也鈉攝取也偏高,分別為4039毫克、3879毫克、4036毫克,都遠超過建議量。

國健署整理市面上常用來燒烤的食材,發現光吃一根香腸、三片甜不辣,鈉含量就高達1378毫克,如果沾醬就更高。邱淑媞說,目前每12名年輕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但他們多數對自己罹患高血壓渾然不知。

她今天提出「減鈉三不曲」教民眾吃得更健康,「一不」盡量不吃;「二不」燒烤食物盡量不選加工食材;「三不」不要搭配過多醬料。堅守三不少鹽少鈉,就可避免高血壓等疾病上身。

蔡一賢也教導民眾自製健康烤肉醬,例如把奇異果、鳳梨洗乾淨去皮,與蜂蜜、醬油、冷開水放入果汁機打勻,就是天然好吃的果香烤肉沾醬,100公克鈉含量只有1.5毫克。



◆ 黃達夫/改革健保 衛福部活在上世紀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3058

【聯合報╱黃達夫】2013/10/29

醫改會最近針對全台22縣巿,隨機抽樣電話訪談約1千名老人的家屬,發現老人家常同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骨質疏鬆症,又常跨院、跨科看診,「每次領回家的藥,多到幾乎可以開藥局」,所以,國內有六成八老人重複用藥。

這其實就是政府所標榜,高達七、八成民眾滿意度的健保所引起的嚴重併發症。只是沒有人去統計到底有多少人因為就醫的方便,反而受到傷害,甚至導致死亡。

醫療業新策略 提昇價值

自從全民健保開辦,17年來,醫界與健保署一直陷於爭錢的泥淖中,最近總額協商又告破局。但是,衛福部卻忙著推動觀光醫療而怠惰了改革健保的本業。

令人失望之餘,樂見策略大師麥可波特與湯姆斯李醫師在10月的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波特為醫療業開處方」。

該文說:「該是醫療業推出新策略的時候了!新策略的核心,是為病人追求最大價值,也就是以最低成本達到最佳的成果。醫療體系既有的做法是以醫師所做的事情去驅動供給,今後應該改為根據病人的需求,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系統。」

「我們必須從注重看病的次數、住院、療程、檢驗等醫療服務量的計算,轉而把焦點放在如何去達到最佳的醫療成果。我們必須把現今每家醫院都提供所有的服務,改變為把特定病症集中到適當的醫療機構處理,以提供高價值的醫療照護。這樣的轉變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套完整的終極策略,我們稱之為『價值任務(value agenda)』,那需要重新建立新的醫療組織、新的衡量價值的方法,以及新的費用給付方式」。

鼓勵社區醫院 認養老人

如前述,在人口急速老化的台灣社會,由社區醫院去認養社區老人,以論人計酬的給付方式,鼓勵社區醫院負責將該區的老人照護好。他們可以發揮創意,自己決定雇用什麼樣的專業人員,用什麼樣的方法,去達成其任務。

例如運用個案管理的方式給予每位老人個別化的整合照護、衛教及輔導,甚至當有緊急狀況發生時,由負責的醫師到病人家裏訪視,就可避免老人家跑急診處的辛勞。而且,因為有固定的人提供持續性的照護,不但病人安心,很多問題可及早發現、及早處理,就可減少住院的頻率。如此一來,除了整體醫療品質提升,醫療費用也會跟著下降。

特定療程 以包裹式定價

至於比較專精的醫療問題,如心臟手術、骨科手術、背痛的處理、癌症醫療等,則由執行團隊整合照護的專科醫院處理。這些特定療程就以包裹式定價給付。不論是論人計酬或是包裹式給付,對於用心照顧病人、治療成果優良的醫院,就應以較高的給付給予肯定。

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在今年2月也出了一份報告「兆元美金的戰利品(The Trillion Dollar Prize)」,副標是「以醫療成果為基礎的給付方式來解決美國醫療支出的危機」。

報告中開宗明義地說:「在美國社會已經達到共識,只有根本地把論件計酬改成以醫療成果為基礎的給付方式,才能促使21世紀的醫療提供者以創新的方法去降低醫療成本,讓醫療體系得以永續經營。如果能改變給付方式,預期在未來十年將為美國省下1兆美元的醫療支出。挑戰在於如何成功地達成這個改革。」

反觀台灣,衛福部似乎還活在上個世紀,因循苟且,一下子要開放更多醫學中心,下一時刻又要設立兒童醫院,壓根兒不在乎外面世界的變化。

(本文作者黃達夫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