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3

五年來,12歲以下兒童大減60萬人

中廣新聞/張雅惠 2010-04-02

老松國小的學生,從全盛時期的一萬一千多人,減到目前只有七百多人。老松國小並不是單一個案,「少子化」的趨勢下,五年來,全國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大幅減少六十萬人,減幅將近兩成;國小平均每班學生只有二十六點八人,也比五年前,減少將近三人。

主計處國情通報,到去年底為止,全國未滿十二歲,也就是國小和國小以下的兒童有兩百八十萬八千人,占總人口數的一成二;比五年前的三百四十一萬人,大幅減少六十萬人,減少幅度達到一成七,當時兒童占總人口數的一成五。小學生平均每班有二十六點八人,比五年前減少三人;平均每位老師教十六點一個小學生,比五年減減少二點二人。兒童的性別差異也愈來愈明顯,目前平均每一百位女童,相對應一百零九點二位男童,比五年前多出零點三位。

少子化的影響,也讓幼稚園、托兒所的學生人數比五年前減少兩成多;雙薪家庭愈來愈多,三萬四千名小學生到課後托育中心,則比五年前增加一成一。

目前的小學生將近一半、四成八都有視力不良的問題,比五年前,增加將近一成,不過,蛀牙的比例最近一次調查是九十五年,有三成八的兒童有蛀牙的問題,比八十九年的六成七,大幅降低將近一半。

※ 相關報導:

* 11000→778人 老松國小縮小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0,5247,50302510x112010040200102,00.html

「啥米!一萬多個學生只剩七百多?」近來觀光客大量湧進台北市歷史街區「剝皮寮」參觀,不少人拐個彎到北側的老松國小瞧瞧,才赫然驚覺這間曾是全世界學生數最多的小學,鼎盛時期有一萬一千人,如今僅剩七七八人,連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學生人數滑落幅度之大,令人詫異。

* 社區老 人口少 名校不沒落也難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0,5247,50302510x112010040200104,00.html



◆ 兒童的吶喊 不要虐待我!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2010.04.02

「爸爸像是紅色的噴火龍,我不敢接近他…」就讀小三的阿誠,爸爸的教養態度時而放任、時而嚴厲。他曾經在炎熱的中午,罰阿誠手舉木椅,赤腳站在太陽下罰站兩小時,未經他的允許,阿誠絕不准把椅子放下。

就讀小四的小方,曾多次因家暴或離家遊蕩被通報。他的親生父親曾用打火機燒燙她的手臂,母親也是經常拳腳相向,讓他的小小身軀總是滿布傷痕,現在他被安排在寄養家庭,臉上終於開始出現過去難得看到的笑容。

「我很怕爸爸喝酒,我只能躲在書桌下,不要被爸爸找到」。「我希望趕快長大,就不會被打…」小三的小宜,爸爸酗酒、媽媽吸毒入獄多年。小宜經常在父親酒醉被打,無力反抗的他,只能希望自己快快長大。

再過兩天就是兒童節,但家扶基金會今天公布統計,去年家扶服務的3177名兒虐個案,施虐者是親生父母的比率高達近85%,加上養父母和繼父母更高達近 88%。家庭對部分兒童來說,已經不再是安全的場所。

去年受虐兒少1萬3400人

家扶指出,不管是內政部兒童局或家扶基金會的保護個案,兒童少年受虐人數近年來持續成長,去年全國有1萬3400名兒童少年受虐,是94年的1.35倍。家扶去年保護服務的受虐兒童少年,也是五年前的1.29倍。

受虐的兒童以9到11歲最多,約占23%,其次為6到8歲,占約21%,顯示國小階段兒童受虐人數最多,合計約站45%。令人不捨的是,5歲以下的小小孩,占將近20%,也就是大約每五名受虐兒,就有一人是還沒有上小學的幼童。

青壯年父母 施虐比率過半

從「施虐者年齡」分布來看,以30到39歲最多,約占30%;其次是40到49歲,約占22%,顯示青壯年父母施虐的比率超過一半。

家扶基金會今天也提出五項「愛的功課」,呼籲家長要:因材施教、正向鼓勵、互動傾聽、情緒管理、適時求助,來對抗高標準型、極端權威型、拒絕貶抑型、暴怒咆哮型和毒酒成癮型等五種不當管教方式。



◆ 目睹家暴兒 也需要關懷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0.04.02

「我連做夢時,都會夢到被父親打,甚至在夢遊時,還曾走到窗邊,想要跳樓逃避」。這是一名目睹兒的親身經歷。兒童節前夕,婦女救援基金會提出警告,全台至少有7萬個孩子目睹家暴案,非常需要社會的關懷。

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陳月卿上午表示,台灣的家暴案層出不窮,有目睹家暴經驗的兒童會出現多項的心理負面反應,輕者會有一些身體或情緒問題,例如容易緊張、身體不適、恐懼、失眠、缺乏安全感。

為了推廣家暴防治觀念,讓社會大眾更瞭解家暴議題,婦女救援基金會上午也將製作完成、全國首創的「關懷目睹家暴兒少兒童版網站」(http://www.dv-children.org.tw/)正式上線。



◆ 拾荒變賣不成 貧童哭了、警員買了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楊梅報導】2010.04.02

楊梅警分局幼獅派出所警員范志彰、陳僖徽前天下午巡邏時,發現13歲陳姓男童拖著廢鐵桶和紙箱,邊走邊哭,警方上前詢問,得知男童利用放學時間拾荒貼補家計,陪同去資源回收場,才發現當天不營業,范志彰見男童難過落淚,自掏腰包1000元買下。

范志彰說,他與女警陳僖徽前天下午4時30分巡邏至楊梅鎮民族路5段,發現才小六的陳姓男童,拖著1只廢鐵桶和紙箱,「廢鐵太重了,他拖不動」,還邊走邊拭淚。

他和同事一問之下,得知男童是隔代教養家庭,平常生活常要靠鄰居救濟,男童才會自發性利用放學拾荒。

男童告訴警方說,父親幾年前過世,母親改嫁後將他託給祖父母,但祖父母生活已經很苦,平常靠鄰居捐助才能勉強生活。

范志彰、陳僖徽當場決定以警車幫忙載去資源回收場變賣,但抵達時才發現沒營業,男童難過地哭出來,范志彰當場掏出1000元,說要買下鐵桶和紙箱,並以警車載送男童返家。

陳姓男童的祖母原本看到員警很緊張,得知是警方好心幫忙,連忙道謝;幼獅派出所說,將會持續關心男童情況。



◆ 窮怕了 販嬰家族自認做善事

【記者廖珪如/綜合報導】2010-04-02 旺報

大陸湖北省警方之前破獲以喻立香為首的家族式販嬰集團,成員包括其前夫、情人、姐妹共23人,據了解,目前被解救的49名嬰兒因尚未比對出親生父母,暫時交由買家撫養。

據中國網報導,雲南山區貧困,有人賣兒牟利,販嬰集團以數千至2萬元(人民幣,下同)不等收購嬰兒,轉手賣給買嬰者,男嬰約可賣到4萬,女嬰約2萬,預估販嬰集團成員每人可分到千元不等。

主嫌幼時被拐賣

主嫌喻立香20多年前從雲南被拐賣至河北;嫁給前夫楊剛田,2004年她和前夫撿了名女嬰。養了4個月,有人說長得難看,不如賣了。夫妻倆因此以6000元價格賣掉小孩。喻立香說,從此她一發不可收拾的覺得,販嬰是門好生意。

武漢鐵路公安局副局長童光明表示,他曾問過喻立香,「你們在少女時代曾有悲慘經歷,一定能體會離別親人痛苦,一定痛恨拐賣你們的人口販子。為什麼你們忍心讓別人骨肉分離,而且是這麼小的孩子?」童光明說,喻立香回答:「窮,為了錢唄。」

有人專生小孩賣

喻立香供稱,雲南那邊有些父母養不活孩子,就託她給孩子找個好人家,不是偷來的、騙來的。

喻立香說,「有些人專門生小孩賣,也不講究個啥。你給她錢把孩子抱走,只認錢不認人。」這些父母「窮得油鹽都吃不上,房子都是破的。」

喻立香強調,「農村人都想兒女雙全,覺得這樣老了才有依靠。我根本不懂法律,不曉得這是販賣人口,還以為是幫別人忙,做好事。」

武漢鐵路公安刑偵處副處長崔志洪說,2005年,喻立香該團夥所販賣孩子的價格,一個女嬰大約六、七千元,男嬰在1.2萬到1.5萬左右。到了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一個男嬰可以賣到近4萬,女嬰則可以賣到2萬左右。

找不到孩子父母親

喻立香辯護律師韓星認為,該案不存在「拐」而只有「買賣」。韓星說,「孩子不是被暴力偷搶騙來的,而是通過買賣交易來的,喻立香等人主要是賺個差價。」

河北涉縣公安局副局長楊景平說起救回來的49名孩子,顯得有些尷尬。楊景平表示,每個孩子都抽血採集血樣,送到公安部建立的DNA數據庫比對,查找孩子的親生父母。但是「截至現在,還沒有一個孩子比對出親生父母。」

涉縣鐵路派出所所長王培強說,曾帶領警員赴雲南查找被解救兒童的父母,但失敗而歸。「這些孩子,目前基本都送回給買孩子的人家。」沒有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政府也無力撫養這麼多孩子,只好把孩子還給買家。王培強覺得,此案辦得有點「虎頭蛇尾」,沒有一個孩子被真正解救。



◆ 賣金魚給小孩 英國老婦遭重罰

法新社 2010/04/01

(法新社倫敦31日電) 英國一位祖母因為販賣金魚給一名小孩,遭判重罰並配戴電子追蹤器,而該案今天也引發了對過度強調動物保護法的批評。

66歲的寵物店女老闆希金斯(Joan Higgins),因為出售動物給16歲以下青少年,遭處1000英鎊(約1500美元或1120歐元)罰金,且夜晚不得外出。她47歲的兒子馬克(Mark)也被判社區服務。馬克指責這項判決是場鬧劇。

這對母子是在地方議會設計「釣魚圈套」,派遣一名14歲男童向他們買金魚後,遭到起訴。議會是在報導指稱,他們的寵物店曾經出售沙鼠給一名有學習障礙的青少年後,設計了「釣魚圈套」。

檢察官表示,老闆沒有詢問年齡,或者了解主人會如何照顧金魚,就直接把金魚賣給他。

「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引述馬克的話說:「我覺得這根本是場鬧劇,愚蠢的法律行為。」(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 印度展開人口普查 要發行全國身份證

中廣新聞/夏明珠 2010-04-02

印度展開為期一年的人口普查,準備替十五歲以上的國民進行拍照和指紋存檔,建立全國資料庫,首次發行全國身份證。

250萬印度人口普查人員,要走訪五千多個都會,63萬個城鎮,拜訪每一個家庭和無家可歸的遊民,展開號稱是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口普查作業。

除了人口之外,這次普查還要把住宅廁所、飲水、電力普及率、甚至於建築結構材料都納入調查,並且替普查對象建立指紋和照片檔案,了解網路、行動電話以及銀行帳戶使用狀況。

人口普查員的工作,多數是由地方官員或老師擔任,印度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全國性的身份證,有錢的印度人,用護照、駕駛執照或是信用卡,充當身分證明,連出生證明都沒有的廣大窮人,就得用電費繳費單、配給卡、投票卡或是官署的通知單,來表明身份,在辦事的時候,經常會被刁難,往往得花錢打通關節,這次普查和身分系統建立作業,估計要花費12億美元。

印度從1872年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就開始進行人口普查,現在是每十年做一次。

印度人口平均以每年百分之1.4的速度成長,現在已經逼近十二億,中國因為還實施嚴格的人口控制政策,人口成長速度還不到印度的一半,中國目前大約有13億人口。

※ 相關報導:

* 鋼穴/The_Caves_of_Steel -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Caves_of_Steel

美人口普查 登上超級杯廣告

每天陪伴逾1小時父子較麻吉
研究:童年時期的虐待與女性精神病的開始相關
綠豆湯怎麼煮最好吃 別讓測驗荼毒下一代
老師、媽媽不同調 品德教育聽誰的?
實驗:晚「一點」上學缺課率低成績好

愛心 因細膩而偉大
台灣人權地圖 Google一覽無遺
慢飛天使:奇兒,台灣愛你!
魚或許真的會痛且反應十分類似人類

24 則留言:

fsj 提到...

老師當推手 書中自有黃金屋

台灣立報/游婉琪 2010/04/01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書中自有黃金屋,該如何讓小孩養成閱讀習慣,需要學校老師和民間團體攜手同行。教育部評選國中小閱讀績優學校與團體,台北縣坪林國中教務主任曹美惠設計「閱讀旅行存摺簿」和「代幣券」,獲得磐石學校和閱讀推手兩項大獎。

位於台北縣茶鄉的坪林國中,全校只有 159人,教務主任曹美惠長期觀察發現,學生普遍國語文能力低落,更缺乏閱讀習慣。為了引導學生讀書,曹美惠抱持著「慢慢來最快」的理念,一步一步帶領學生走入黃金屋。

仔細觀看,閱讀存摺簿裡有一張張「郵票貼紙」,這是學校將書本封面縮小,設計而成的集點郵票,學生看過哪些書,可以蒐集該本書的郵票貼紙,透過影像和文字心得,紀錄自己的閱讀旅程。

閱讀代幣券 活化閱讀社區

每個月借閱量最多的學生,可以得到坪林國中「智慧銀行」所發行的50元代幣券。面額比照現金,可到學校付近的特約商店購買商品。曹美惠表示,原先設計是商家累積到一定數量後,再和學校兌換現金,但附近商家得知校方發放兌換券的用意,不但熱情響應,甚至有商家願意自行吸收成本,讓學生兌換商品。

校內社團「閱讀解說社」學生輪流扮演新聞主播,錄製10到15分鐘短片介紹書籍,午休時間在各班教師播放,從生活中帶動閱讀風氣。

曹美惠表示,有次學校拿到一筆添購新書的經費,當時落入舊思維,校方不假思索立刻請各科老師開書單,以為多買些「適合學生看的書」,就能激發學生閱讀。不料,這樣的作法對於尚未建立閱讀習慣的學生而言,完全無效。

去年開始,只要有機會添購書籍,學校改請學生自己開書單,滿足學生需求。曹美惠表示,當學生不再對書本感到生疏後,閱讀類型自然越來越廣。圖書館內也佈置了只限館內閱讀的漫畫區,滿足不同閱讀需求的學生。

行動圖書館 中輟生成說書人

走出校園,彰化縣愛鄰社會福利協會則以不同方式,設立會走的「行動圖書館」,串連彰化各社區與偏遠學校資源。

社工洪敦明表示,行動圖書館培訓在學校待不住的中輟生,讓這些校園裡的麻煩人物變成說故事的大哥哥、大姊姊。

每週二下午,「行動故事車」會載著這些中輟生,到偏鄉小學、社區大樹下、廟口等地,說故事給小朋友聽。藉由雙向互動,讓中輟生找回自信,也增進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洪敦明觀察,許多國中的中輟生因無法適應正規教育,培訓成為說故事志工時,必須逐步給予挑戰及鼓勵。洪敦明表示,多數小學學童喜歡親近青少年,中輟生們面對小朋友時,也能從一對一到一對多,最後成為學童們爭相撒嬌的偶像。

洪敦明坦承,行動圖書館計劃推動之初,面臨經費不足問題,但在中央大學學習與教育所教授柯華葳支持下,開始湧進書本和捐贈者。行動圖書館目前成立2年多,外縣市也有學校邀約。洪敦明表示,希望未來能接觸更多個案,彌補中輟學生正規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不足。



◆ 企業最在意新人穩定度即戰力

台灣立報/游婉琪 2010/04/01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企業招募新鮮人的意願越來越低,大學生準備好了沒?《Cheers》雜誌公佈年度企業最愛大學生排名,台、成、交、清、政蟬聯前5位置,大學畢業新鮮人卻因缺乏「穩定度」與「即戰力」,讓企業又愛又怕!

《Cheers》雜誌針對企業人資主管進行最愛大學生調查,整體排名台、成、交、清、政仍占前5名,私立大學則由老牌私校淡江、逢甲、中原等校拿下前3名,技職院校龍頭台科大仍穩居寶座。

《Cheers》雜誌總編輯盧智芳表示,近年企業願意等待新鮮人成長的時間縮短,傾向選擇僱用有職場經驗的員工。即使景氣回溫,平均需要5至6個月在職訓練的新鮮人,企業招募意願仍然偏低,顯示就業市場對社會新鮮人相當不利。

在學累積經驗

台達電人資長林瑞娟建議,企業普遍希望僱用有經驗人員,大學生如果在校期間能有社團參與或團隊領導經驗,利用暑期參與企業實習,畢業後即使一時無法找到正職工作,人力派遣、國防替代役、企業實習方案都是可以累積經驗的管道。

林瑞娟指出,派遣工作逐漸被大眾接受,甚至取代過去新進人員的試用期。林瑞娟表示,新進人員如果試用期間表現不佳,企業必須付遣散費,更會對員工造成心理打擊。從事派遣工作員工如果表現良好,企業一旦有職缺,便可將派遣員轉為正職。

求職選擇改變

反觀大學生嚮往企業,過去由高科技產業領先時代改變,傳統產業與服務業竄出。統一企業擠下去年榜首中華電信,二、三名分別為誠品及統一星巴克。新鮮人選擇企業的首要考量不再是薪資多寡,而是公司營運是否穩固。

教育部推動「大專畢業生職場實習方案」延長半年,讓多數新鮮人只能領到2萬2薪水。調查顯示,大學生認為自己平均起薪應該超過2萬7。對此,盧智芳建議,教育部後續在評估政策效應時,能多傾聽新世代的聲音。

台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執行長韓愛玫表示,台大學生約一半畢業後選擇升學或出國深造,學生只會在畢業前才開始關心,履歷表有沒有範本?念的科系畢業後可以做什麼?

韓愛玫表示,現代青年常被說「眼高手低」,從另一種角度解釋是:「設立遠大的目標,把手放低從基層職位做起。」林瑞娟建議新鮮人,要選對自己願意終身付出熱情的產業,設立明確的職涯目標,有紀律地逐步學習。

韓愛玫表示,新鮮人面臨的競爭強烈,應該從大一就開始準備,充分運用校內提供的師資、競賽、企業參訪等資源,加上越來越多國外企業跨海來台尋求人才,年輕人除了擁有專業能力外,也應具備態度積極的軟實力。



◆ 華仔爆藝人醜態 脫鞋要人伺候

記者陳慧貞/台北報導 2010.04.02 自由時報

天王「華仔」劉德華好脾氣出了名,但工作上也有發火,甚至氣到想整人的地步!工作場合中,若發現哪個演員不尊重人,他會看不起對方,甚至不給對方合作機會,直接「封殺」。

劉德華日前宣傳電影「未來警察」,接受訪問,提及曾在一工作場合,親眼目睹一名演員只因鞋子太緊,竟大剌剌翹腳到椅上,讓工作人員幫他脫鞋,囂張行徑連天王看了都傻眼,劉德華不願爆演員名字,卻感嘆:「他還那麼年輕耶!」

從此只要合作戲中有那名演員,劉德華都會向製作單位說:「是他的話不要用!」被天王列為拒絕往來戶。

fsj 提到...

逢虎忌諱 今年總生育率恐跌破1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2010.04.04

「月曆效果」(Calendar Effect)發酵!由於中國人習俗中,對虎寶寶忌諱多,今年前兩月新生兒數較去年同期大減百分之九。人口學者初估,去年台灣的總生育率已是全球最低,平均每名育齡婦女僅生一人,今年內婦女總生育率恐怕「破一」。

經建會官員表示此一現象「不無可能」,該會將於八月公布國內最新人口推估,官員分析,去年景氣不好,結婚率創下百分之五點零七的歷年新低,今年適逢虎年,國內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很有可能會低到「破表」。

官員期待今年景氣逐步回升,明年總生育率能明顯回升。如果明年數字沒有好轉,台灣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的「死亡交叉」,最快有可能四年後出現,人口負成長更會在一百零六年發生。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文山分析,曾有人口學者研究發現,東方社會「月曆效果」造成「虎寶寶少、龍寶寶多」現象很明顯。民間習俗認為生肖屬虎者容易沖煞,不能當花童、探訪孕婦和嬰兒,下葬、撿骨也要迴避,最近兩個虎年的出生人數都低於一般水準。

楊文山說,現在也不能全以月曆現象解釋台灣狀況。台灣出生人數自二○○○年開始,就從卅萬五千人一路下探到去年的十九萬一千人,出生率僅為千分之八點二九,雙雙改寫歷史新低。

楊文山強調,全世界的婦女總生育率只剩下台灣與葡萄牙還在下降,其餘各國都在二○○六年後止跌回升。台灣今年前兩月出生人數不到兩萬八千人,我國今年全年數據「有機會」跌破一人,也就是有兩到三成的婦女終身不打算生子。

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委員、台灣人口學會前理事長孫得雄憂心地表示,如果這種趨勢沒有改變,台灣不需要有敵人,就會「自然滅亡」。孫得雄也提出自己的口號:「子女是國家的資產,生育是國民的義務」。



◆ 催生無良方 年輕人「寧要房子不要孩子」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0.04.04

國內新生兒人數前年掉到廿萬人以下,去年出生數又比前年少,婦產科醫師擔心,因為今年是虎年,出生數有可能再大幅減少。

日前周產期醫學會舉辦年會,有醫師在會中提到,上一個虎年,新生兒人數驟降五萬,今年說不定會掉到只有十六萬、十七萬人。

婦產科醫師指出,現在有些年輕人對於生孩子的觀念和以往很不同。台北馬偕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陳銘仁說:「有些孕婦照超音波,發現胎兒心臟有一點小問題,即使出生後可以治療,夫妻還是選擇墮胎。」

也有夫妻發現胎兒有唇顎裂(俗稱兔唇),就跟醫師說:「小孩不要了!」即使醫師解釋可藉由整形外科技術治療矯正,他們還是堅決要拿小孩,令醫師搖頭歎息。

台大醫院產科主任李建南說,政府應拿出具體措施,如現行產檢仍屬陽春,不少產檢項目都得自費,高齡孕婦要做的羊膜穿刺,一次八、九千元,政府卻只補助兩千元。

兒童保健協會名譽理事長呂鴻基,當了五十年小兒科醫師,在醫院看到的小朋友愈來愈少,政府鼓勵年輕人生子的政策根本不夠,「我們的年輕人才會寧可買房,不要生小孩。」

【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受少子化的衝擊,不僅台北市每年國小新生入學人口逐年下降,就連向來以婦產科與小兒科聞名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接生人數從七十年代每月接生上千人下滑至現在每月兩百多人,醫生忍不住大嘆「差很大」。



◆ 少子化效應 新生兒病床減、急診沒兒科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0.04.04

台灣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連帶使得兒科醫療照護開始萎縮,有的醫院被迫縮減新生兒病床,夜間急診也無兒科醫師值班,醫界呼籲政府應重視生育力下降所衍生的諸多問題。

今天是兒童節,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李宏昌昨天在一場研討會指出,台灣總生育率逐年下降,九十七年每對夫妻的生育數只有一點零七人,創全球最低紀錄,不僅醫學生畢業後選科不敢選婦產科,連兒科也變成冷門,去年全台兒科住院醫師應招收兩百四十人,卻只招到八十名,兒科醫療照護出現危機。

李宏昌舉例,有些醫院急診室,常找不到兒科醫師值班,北部某縣市也只有一家醫院有小兒科醫師看急診,不知情的家長往往抱著發燒小孩四處碰壁,心急如焚地轉到有兒科醫師當班的醫院。

由於許多夫妻不生小孩,過去接生率數一數二的某醫學中心,曾一度掉到一個月只接生三、四十新生兒。高雄某大醫院有四名新生兒科醫師,但住院小病人卻常只是個位數,形成「醫師總在等病人」的奇特現象。

李宏昌表示,以前大醫院兒科病床都至少有一百床,如今面臨少子化的衝擊,有的醫院縮減到只剩六床。

fsj 提到...

台灣兒童快樂嗎? 僅77分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2010.04.05

昨天在一場兒童節活動上,台上小朋友唱歌跳舞,台下爸媽拿著相機猛拍,還跟著寶貝手舞足蹈。但是兒福聯盟調查台灣孩子的快樂分數,最低的竟然是「家庭生活」,而且有不少孩子覺得把自己的煩惱告訴爸媽「很不容易」。

兒盟去年調查台灣孩子的快樂分數,平均七十七分,只算「中等快樂」,最不快樂的項目是「家庭生活」。兒盟董事長、台灣大學學務長馮燕表示,近年發現許多兒童問題都是由於「親子關係失調」:有的家長管太多,子女不敢說心事;有的爸媽管太少,讓孩子只能孤單長大。

兒盟去年調查也發現,孩子經常和父母一起吃晚餐的比率只有七成,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先進國家平均比率是七成九。台灣孩子跟父母的溝通也不是很順暢,只有半數的孩子覺得把煩惱告訴父親很容易,覺得對媽媽說很容易的也只有六成五,在四十一個先進國家中吊車尾。

爸媽吝於稱讚也可能是孩子家庭生活不快樂的原因。調查發現,孩子表現好時,只有四成多的家長會讚美,有兩成的孩子卻「經常」被大人打罵。

兒盟為了強調親子關係緊密連結的重要,特別在兒童節舉辦親子兩人三腳比賽,象徵「父母與小孩綁在一起」,並提倡「愛孩子三三三行動」:爸媽每天抱孩子卅秒、傾聽孩子心聲三分鐘、陪伴孩子卅分鐘。

歌手蕭敬騰昨天也化身「騰騰哥哥」與小朋友一起跳舞、玩兩人三腳。他認為現在爸媽跟孩子相處時間真的愈來愈少,想要增進親子關係,父母應該每天多和孩子聊聊天、說說話,多陪陪孩子。



◆ 課桌塗鴉校長報警 美女童遭銬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0.04.05

紐約市一名12歲女童因在學校的課桌上塗鴉而被警察銬上手銬帶走,家長認為太過分,已對紐約市當局採取法律行動,要求賠償 100萬美元(台幣3200萬元)。

女童艾蕾莎.龔薩雷茲(Alexa Gonzalez)的律師已提出訴狀,認為女童遭到過度嚴厲的對待,並在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

艾蕾莎是今年2月在學校的課桌上,用可擦式的綠色馬克筆寫上「我愛我的朋友艾比(Abby)和費斯(Faith)」。

老師發現後把她送到校長室,校長竟報警處理。

艾蕾莎的雙手被反銬在背後,淚如雨下,在老師和同學面前被警察帶走。她回憶說:「他們把我上手銬,我真不敢相信,我不要同學看到我被上手銬,認為我是壞人。」

她的母親說,她被銬在警察局內的柱子上長達兩個多小時。

紐約市教育局承認這項逮捕行動是一項錯誤,但已引起社會對學校採取「絕不寬貸政策」(zero tolerance policy)的討論。批評者說,學校和警方反應過度,對非暴力的犯規行為,像是在桌上或其他公物上塗鴉或對老師回嘴,也採取「絕不寬貸政策」。

艾蕾莎絕不是紐約的第一個案例。2007年,13歲的雀兒喜.佛瑞瑟在她的桌上寫了「Okay」,警察就用手銬把她帶走。當天她班上還有幾個同學被捕,罪名是把貼紙貼在牆上。

全美各地學校不時有報警處理的案例,去年11月,芝加哥一所中學的學生拿食物互砸,總共逮捕25名學生,最小的只有11歲。

洛杉磯警局和學校校警在2008年總共對遲到或曠課學生開出1萬2000 張罰單,這些罰單讓他們留下不良紀錄,並送到少年法庭處理,累犯最高罰250美元(台幣8000元)。



◆ 身障者想飛 寫信求民航局

【聯合報╱記者陳俍任/台北報導】2010.04.05

一封名為「轉動的幸福、一人一信給民航局長」的電子信,這兩天在網路被大量轉寄。以輪椅代步十二年的女子余秀芷,上周要訂澎湖機位再度碰壁,她再也忍不住,挺身號召全民一起為身障者發聲,同時向民航局溫情喊話,要求快想出辦法,讓身障者也能安全搭機,擁有「行的自由」。

她的呼籲在網路快速發酵,上百人發信給民航局。余秀芷說:「身障不是我們願意,每搭一次機,就被二度傷害一次!」

「連死刑犯都有人權,身障者卻連最基本的公共運輸權都沒有!」余秀芷指出,她為了工作得常搭機,每回訂機位就是痛苦的經驗。上周她預訂四月十九日飛往澎湖機位,又被拒絕,拒載理由是,地勤公司沒有提供小飛機專用的身障者升降梯,空服與地勤人員為了「安全考量」,也不願做身體接觸,不能抱或背身障者上機。

去年七月民航局曾召開協調會,並允諾添購登機輔具,讓身障者也能自由搭機。余秀芷說,大半年過去了卻仍無消息。

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副總幹事蔡抒帆指出,去年一月她要搭某國籍航空班機到琉球開會,業者卻以「不會走的人不能獨自搭機」拒載,但這種狀況在日本從未發生;諷刺的是,當時她就是要到琉球開對身障者「歧視禁止法」的國際會議。

航空業者指出,航空公司都很樂意協助身障者搭機,但螺旋漿等小型飛機無法停靠空橋,身障者須由服務人員抱或背上下機,過去曾有地勤人員背身障者,不慎跌倒反被控告。地勤業者在安全考量下,常常只願協助攙扶上機。此外,各種飛機的空服員配置人員有一定規定,對可搭載的身障者有人數限制。

民航局則回應說,這兩年已下令各機場採購中型升降梯,但只能因應身障者上大型飛機,像ATR等小飛機,離地只有一米多的高度,升降梯仍無法使用;民航局將全面檢討這個問題,希望建構對身障者更友善的搭機環境。

※ 相關報導:

* 身障心酸/訂位受盡委屈 上機一路憋尿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517438.shtml



◆ 在困境中期待明天的北京蟻族

中央社 2010.04.05

25歲的小孫大學畢業後與同學蝸居在北京近郊,不滿兩坪大的公寓房間,三個正值青春的女孩分攤房租也分享生命。小孫是去年以來被熱議的「蟻族」一員,生活雖然艱辛,卻在必須斤斤計算的生活中期待著明天。

去年底以來,名為「蟻族」的書引起各界對這個族群的注意。書中描述中國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學子,過關斬將取得大學文憑後,卻因就業不易,無法謀得良好差事,而聚居在大城市的邊緣。

來自山東威海的小孫是典型的蟻族成員。大學畢業了2、3年,但一直沒有找到理想工作,專攻英文的她目前在一家補習班工作,月薪人民幣1800元(約台幣 8300元)。

因為收入菲薄,小孫與兩個大學同學住在北京近郊五道口附近的一幢老公寓房間,大約兩坪的房間,擺了包括一張上下鋪在內的三張單人床。

扣掉房租與水電瓦斯等開銷,每個月小孫可支配的金錢只剩下1300元,必須小心地計算每一塊錢的花費,否則生活將無以為繼。

但與此間媒體披露的一些蟻族不同的是,長髮披肩、雙頰紅潤的小孫對未來非常樂觀。她正在準備一項資格考試,期待、也認為通過資格考、拿到證書後,可以找到比現在好的工作,生活也可以一步步改觀。

離北京市中心更遠的唐家嶺一帶聚集了許許多多的蟻族,唐家嶺也此而聞名。當地市容破敗、人口密集、房屋混雜、道路狹窄,在蟻族話題熱炒後,地方政府已經決定展開整體改造。

比小孫年紀稍長、住在唐家嶺、從事資訊業的小劉上班地點在市中心,每天搭地鐵上下班,繁忙的工作加上長時間的通勤,臉上透露著幾分疲憊。

小劉不肯透露賺多少錢,但表示每個月房租要人民幣600元。未來唐家嶺進行整體改造後,老舊房子都要拆掉,他計畫搬到工作地點附近,但如此一來房租要暴漲到2000元,他正在為此傷腦筋。

雖然被生活壓得有些透不過氣,但小劉也跟小孫一樣,選擇待在這個生活指數愈來愈高的城市,理由只有一個:「北京機會總是比老家多」。

在蟻族的話題熱炒前,多年來許多在北京漂留、年屆30的蟻族最後還是選擇回歸家鄉,雖然老家只是二、三級城市,與北京不能相比,但生活瞬間減壓,也可享受到蟻族在本地沒有的安寧與舒適。

蟻族的處境實際上反映出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對許多社會新鮮人來說,畢業真的就是代表失業。

官方估計,今年的中國各大學畢業生人將達630萬,若加上歷屆沒有順利找到工作的人數,今年約有700多萬大學畢業生等著就業,「宏觀層面就業形勢嚴峻」。

1990年代末期,中國實施教育改革,大學開始擴招,導致過去10年大學畢業生激增,2009年約有610萬大學生畢業,比上年多出近50萬。

但是在另一方面,由於觀念、人才與產業結構失調、城鄉的差距,導致大學生畢業後立即出現就業難題,就像小孫與小劉,情願在北京過著蟻族生活,也不願選擇離開這個讓他們又愛又恨的城市,掙扎在城市的邊緣期待著明天。

fsj 提到...

監院糾正「欠稅大戶逍遙 催繳率僅4%」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2010.04.08

前太電董事長孫道存欠稅卻仍過奢華生活,引發課「奢侈稅」之議。監察院昨天公布調查報告,發現政府對欠稅大戶催繳績效甚差,自九十年至九十八年十月,催繳比率僅百分之四點零六,決定糾正財政部及法務部。

監院調查報告指出,九十年至九十八年十月欠稅大戶一共欠了一百四十五億餘元的稅,只追繳到六億餘元,比率顯然過低;同期新增欠稅大戶有九十二人,竟然沒有人補繳。監察院認為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對欠稅大戶追稅的執行成效太差,明顯有違失。

不過,監委對行政執行署處理孫道存欠稅案頗表肯定,追回孫道存欠稅及利息二億九千二百七十六萬餘元,積極有效的追稅「應予肯定」。

監委認為財政部各區國稅局對蓄意逃漏稅的欠稅大戶,未依法行使租稅保全處分,讓部分欠稅大戶有輕易脫產機會,增加後續追稅的困難,也有違失。

監委也說,立法院已三讀通過行政執行法的「禁止奢華條款」,因行政院尚未訂定行政命令,所以納稅義務人仍可住豪宅、高消費,應盡速訂定行政命令實行此一條款。



◆ 1835億欠稅 恐怕追不回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蕭白雪/台北報導】2010.04.08

財政部賦稅署官員昨天表示,清理欠稅是重點工作,今年上半年國稅局將公布欠稅大戶名單,希望產生警惕效果。

財政部官員表示,近日將發函各地國稅局盡速公布欠稅大戶名單,到去年底止還在五年徵收期的總欠稅金額為三千一百卅八億元,占近五年課到稅收的百分之四點一四。

由於立法院在九十六年三月五日修法,有廿一萬多件、一千八百卅五億餘元的欠稅案件,若在五年內未能追討,就將一筆勾銷,國稅局會追查這些欠稅戶是否有新增財產可以繳稅,免得國庫損失。

針對監察院對行政執行署追討欠稅大戶積效不佳提出糾正案,法務部則表示,因為監委只要求提供「未結」案件,未要求提供已執行完畢的「結案」資料,才被誤解結案數為零。



◆ 一線城市貧富差 比台灣慘

【聯合報╱特派記者汪莉絹、胡明揚/北京—上海連線報導】2010.04.08

大陸一線城市消費越來越高,但人均所得呈現巨大懸殊,讓大城市的消費走向比台灣更嚴重的M型化。

美國著名諮詢公司「美世」(Mercer)調查,北京生活成本位居全球排名第九。生活成本高昂的北京,消費呈現兩極化,反映出北京貧窮與奢華的兩個世界。有人騎單車上班,或天天坐二塊人民幣的地鐵或四毛的公車,也有人家有好幾部賓士輪流開上街。

北京餐廳消費年年上漲,目前北京一般餐廳的消費,大約人均七十元人民幣(約近台幣三百元),而人均消費超過千元台幣的餐廳,比比皆是。北京的麥當勞除了早餐比台灣便宜外,基本超值套餐約為二十三塊人民幣(約台幣一百零八元),與台灣不相上下。

還有些人可以住一個月租金高達十萬元的豪宅;有人只能窩在一個月四百五十元的地下室。

至於上海,貧富差距懸殊,更是「一個上海,兩個世界」。路邊攤一份炒飯只需四、五元就可打發;但高檔餐廳一客套餐的收費竟可高達二千元。

若在上海市區住所謂的「冬暖夏涼」旅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一晚大約六十至八十元;但住進頂級的半島酒店特級豪華套房,一個晚上就要人民幣一萬三千五百元。

一位上海台商形容,談起貧富差距,如果說台北分為五級,那麼上海可以細分到十五級,最高與最低的都令台灣人難以想像。

在上海如果是農民工,在工地住的是工寮;如果是餐廳服務員,多半得住在擺滿上下鐵床、數十人群居的「群居房」,廁所是沒隔間的一排馬桶。用餐則是大家搶食放在鐵製臉盆裡的一道大鍋菜加白飯。



◆ 美近半家庭 去年免繳聯邦稅

【世界日報╱美聯社華盛頓7日電】2010.04.08

報稅讓千千萬萬的人又恨又怕,可是2009年約有47%美國家庭所得太低,或是享有足夠抵稅額、扣減額和扣除額,因此免繳聯邦所得稅。

大多數美國人仍需在本月15日期限截止前提出稅表,否則將根據欠稅額多少受到處罰。無論如何,最好還是依法報稅,因為這是把雇主預扣的所得稅拿回來的唯一辦法。

近年來中低所得家庭抵稅福利大幅提高,以致於2009年四口之家只要家裡的兩個孩子都不滿17歲,年所得高達5萬元都不必繳聯邦所得稅。

過去10年美國施行的各種減稅計畫對富裕階層也很大方,使它們成為歐巴馬總統和民主黨國會議員的攻擊目標。

中低所得家庭獲得的減稅利益則比較不受注意,歐巴馬去年簽署的振興經濟計畫還進一步擴大這些福利。

其結果導致將近半數美國人不必為裨益所有國人的國防、公共安全、基本設施和教育等各種計畫承擔分文。這種稅制也導致聯邦政府收到的所得稅,約有73%來自所得最高的10%美國人(2006年家庭平均年所得36萬6400元)。

所得最低的40%家庭因享有的各種抵稅福利超過應繳稅額,使他們不但不必向聯邦繳稅,政府還得回過頭來付錢給他們。

這些免繳聯邦所得稅的人,絕大多數仍需繳其他稅捐,包括用以維持社會安全制度和聯邦醫療保險的聯邦薪資稅,以及購買汽油、機票、菸酒的消費稅。許多人也必須向州和地方政府繳付銷售稅、所得稅和房地產稅。

華府研究機構「稅政中心」估計,2007年美國約有38%家庭免繳聯邦所得稅,2008年經濟衰退導致民眾所得降低,國會又大肆減稅以期刺激經濟復甦,導致這個比率躍增至49%。

※ 相關報導:

* 歐巴馬 擬取消富人減稅優惠
http://www.udn.com/2010/4/8/NEWS/WORLD/WOR6/5525280.shtml

歐巴馬總統和民主黨國會議員剛剛提高美國高收入者的所得稅,又準備拿有錢人開刀,計畫取消他們十年來得到的減稅優惠。



◆ 政府補貼薪資非天經地義

【聯合晚報╱社論】2010.04.08

大學畢業生月薪二萬二,少不少?這是一回事。如果這二萬二全部都是政府補貼,是納稅人付錢,讓原本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免於失業,則二萬二的薪水該不該嫌少?這應是另一回事吧。

別忘了一個關鍵因素: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補貼個人去企業實習,直接得利的是獲得人力資源的私人企業,及領到薪水的大學生。這種狀況下,政府補貼如果很高,那是慷全民之慨,花公帑圖利私人,能不被批評追究嗎?

這次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的所謂「失言」事件,相當程度上,王主委的表達、溝通方式是不理想,「還嫌少?」有點高高在上的感覺。但另方面,社會上過度的情緒反應也是又一次的「理盲又濫情」,沒能回歸到事情本身的道理去討論。電子媒體找來大學生追問「二萬二薪水少不少」,結果每個人都說少,都說不夠用。有點專業水準的應該這樣問:「如果你畢業找不到工作,政府出錢每月二萬二讓你去企業實習,你願不願意去?」這樣得出的答案應大不相同吧!一般民眾理性思考一下:自己納的稅拿去補貼大學生薪水,恐怕還不是每個人樂意出這筆錢呢。立委又有什麼好砲轟王如玄下台的?

此事的核心在於「政府補貼薪資」的必要性及金額合理度。別忘了,這個補助方案是為了因應金融風暴衝擊,許多企業緊縮成本,造成就業困難,所以由政府出錢,讓企業提供年輕人工作機會。換句話說,此方案不是要鼓勵企業將原有的人事成本轉嫁給政府,而是在不景氣時希望減緩失業的衝擊。而政府方案要協助的對象,是在一般市場條件下競爭力不夠、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給他們薪資補貼。

這樣去解釋,二萬二的補貼該嫌少嗎?如果沒有這筆補貼所創造出的就業機會,很多企業根本不願意出二萬二薪水去聘雇這些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而政府補貼薪水是天經地義嗎?這兩天競相表達嚴厲、刻薄指責的立委和青年代表,能想出其他更合理、也被納稅人認為正當的解決方案嗎?這事需要公平、理性地討論一下。

fsj 提到...

少子化夢魘 問題在結構

【聯合報╱顧燕翎/台灣銀領協會理事長(新竹市)】2010.04.09

「少子化」似乎成了台灣社會最新的夢魘,各級政府的鼓勵生育政策:免費產檢、減少生產的醫療支出、陪產假、育嬰假、安胎假以及發放生育津貼、育嬰津貼、保母津貼仍未見成效,近日再加碼,一方面考慮加發幼兒津貼,另方面提高單身及無子女者健保費,強迫「做功德」。

其實百餘年來台灣人口成長的腳步始終沒停下來,至今台灣的人口密度已高達每平方公里六百四十人,僅次於孟加拉,居全球第二,遠高於南韓、印度和日本。

少子化的論述不是來自人口數目太少,而是結構不對,戰後大量出生的嬰兒潮年過半百,新生兒遞補不及,加上平均壽命延長,使得人口結構從金字塔型變成了葫蘆型。年輕人口相對減少,滋生了養兒不足防老的憂慮,卻又因為排外心態,不考慮接受移民,於是政府無視於台灣的自然條件和財政赤字,用盡方法獎勵生育,包括百萬元求口號,同時懲罰無後者。

然而人口並不直接等同於勞動力,我國十五歲以上人口近一千九百萬,就業人數僅一千零卅七萬,非就業人口中除了六十三萬多失業人口之外,還有想工作隨時可工作、卻未積極找工作的十七萬多人,以及百萬以上藏身於研究所、大學、補習班的潛在失業人口和提早退休人士。我國的勞動參與率多年來持續下降,特別是廿至廿四歲的青年,因求學而延後就業,以及五十五至五十九歲資深者提前退休,勞參率都不到百分之五十,遠低於其他先進國家。

令人心驚的是,年輕世代(廿至廿四歲)的勞參率更低於年長世代(五十五至五十九歲)。若工作是個人生計的主要資源,沒有工作就成為依賴人口,以當下國人的平均壽命已近八十,則大多數人一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歲月都是依賴人口。

政府鼓勵生育是為了儲備未來的勞動力和納稅人,但若任憑現在活生生的勞動人口,投閒置散或者拚命加班,為找不到工作或無法保有工作而失去安全感,誰敢生育新生命?什麼樣的人會為了津貼而生?誰又能許這些新生命以希望?

人口不只是數字、統計曲線,要解決當下的人口問題,政府應通盤衡量環境、社會、教育、經濟政策,重新思考和規畫就業、生活、學習、發展模式,甚至家庭、照顧型態,讓已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感覺到安全、尊嚴和希望。若缺乏政策整合和創新的行動力,只著眼於統計數字,非但不能解決眼前的問題,還會製造未來的禍患。



◆ 領失業給付 碩士遠多於小學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2010.04.09

據高雄市政府主計處統計,高雄市去年的失業率是5.9%,較前年上升1.6個百分點,失業率排名全國第三,市政府調查無工作者尋職期間經濟來源有三成八是靠親友供應,謀職遭遇的困難以年齡限制及技術不合最多。

高雄市政府主計處長呂麗美昨天在高雄市議會報告去年度的業務時指出,去年失業率比前年高出1.6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到國際金融海嘯影響。

呂麗美說,去年下半年雖然經濟漸回穩,但是受應屆畢業生與暑期工讀生大量投入勞動市場尋職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下半年失業率仍較上半年增加。

為了解高雄市失業問題,高雄市政府在去年7月辦理「高雄市就業關懷調查」,調查是以民國97年7月1日到98年3月底間,到高雄市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登記求職的高雄市籍市民為調查對象,共抽樣1500人。

經專家分析後,發現求職者的特性,以男性(51%)、20到49歲、高職及大專學歷較多,呈年輕化、高學歷現象,曾參加政府職業訓練者不到一成,僅三成四持有專業證照。

請領失業給付勞工呈高學歷現象,到去年6月底止,曾領過失業給付的學歷碩士以上有53.3%,專科以上有55%,大學有49%,小學請領失業給付僅有 17.6%。

無工作者最近一次工作狀況,行業以製造業最多,受僱者非自願離職的主要原因以「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最多占46.7%,其次是「工作場所整頓人事被資遣」33.2%。

無工作者在尋職期間開支有75.4%是屬於日常生活開銷,15.2%要負擔房屋貸款及房租。

尋職期間經濟來源,38.3%是靠親友供應,26.4%是個人資產及積蓄,有24.6%是靠失業給付。

尋職期間遭遇到的困難,最多的是年齡限制(54.3%),其次是技術不合(50.8%)、工作性質不合(44.7%)。



◆ 法扶基金會:多數卡債族僅32%有能力還款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即時報導】2010.04.09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施行將滿二週年,法律扶助基金會公布,兩年來共計接到逾5 萬名債務人請求債務諮詢,其中到法院聲請更生清算的債務人,有將近二成被法官要求與銀行二次協商。

更令人擔心的是,法扶基金會接到的3.5萬名案例中,與銀行達成協商的債務人,僅有32%表達有還款能力,另有超過二成已無法按時還款。

法律扶助基金在債清條例施行以來,在全省設立100多個卡債諮詢中心,提供民眾債務諮詢,並協助聲請更生、清算及協商等法律程序。截至今年3月底為止,已有超過5萬人向法律扶助基金會預約卡債諮詢,當中有3.5萬人是接受卡債諮詢。3.5萬人中的1.3萬人准予扶助申請更生、清算等法律程序,另有1.4萬獲得債務諮詢服務,其餘則為條件不符,不在扶助範圍。

法扶基金會表示,2009年初開始,接收到的案件量開始下滑,到今年初,總體案件量已減少三分之二。為了解其中原因,委請遠見雜誌民調中心針對基金會預約民眾進行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與銀行協商成功的債務人中,僅有32%的債務人有能力還款,而46.6%債務人表示勉強能夠還款,另有21.3%則表示已無法按時還款。

法扶基金會表示,從結果不難看出銀行的債務協商仍不合理,讓許多卡債族還不起。這些協商不成功的卡債族向法院聲請更生和清算過程中,又面臨許多問題,例如近二成卡債族被要求和銀行二次協商,而獲得更生方案認可者及清算免責的案件比率也極低,即使獲得更生認可,還款金額也往往超過負荷,未來只能勉強償還。

基金會強調,一旦對更生及清算失去信心,卡債族只能無奈接受銀行壓榨式的協商。



◆ 調查:僅2成2上班族有房

中央社 2010-04-09

高昂的房價讓無殼蝸牛運動醞釀再起,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新統計,僅2 成2上班族名下有房子,其中以營建不動產業購屋比例最高,民生服務業購屋比例最低。

根據這項調查發現,僅22.1%上班族名下有房,以「自住」為主要用途,約佔82.18%,其他用途為「投資出租」及「給其他家人、親友住」。

以行業別分析,「營建不動產」持有房產比例較其它行業高,其次為「工商業服務」及「資訊科技」業;購屋率最低的產業是「民生服務」。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分析,「營建不動產」從業人員,對於房地產交易價格、不動產分佈區塊周邊生活機能等訊息瞭解較佳,相關從業人員見到有潛力的標的物必定優先搶購;「民生服務」業則因平均薪資最低,且工作流動率高,因此購屋率最低。

1111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進行「房市?!房事?宅經濟」調查,自3月26日至4月8日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有效回收份數為1097份,在信心水準95%下,誤差值為正負2.95個百分點。

※ 相關報導:

* 有房上班族 8成7揹房貸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4957x132010040900884,00.html

fsj 提到...

僱用補助也可能傷害勞工

【經濟日報╱社論】2010.04.11

去年政府為了降低失業率,提出了「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企業依此方案僱用的人員由政府負擔每人每月22,000 元薪資,一般人稱之為22K方案。不過,政府這項美意卻受到很多大學生批評,認為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反而被拉低了。針對這種批評,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反擊說,要是沒有這個方案,這些人一毛都沒有,所以這些大學生不該嫌22,000元太少。這種回應的問題之一是缺乏尊重,好像政府在施捨;但更嚴重的是它暴露政府或官員對政策效果的無知,因為22K方案確可能不公平地拉低一些人的薪資。

如果勞動市場是資訊充分的自由競爭市場,而且每個勞工的品質都相同,則政府訂的22,000元補貼並不會拉低市場的薪資。多了這項補貼後,企業僱用員工的成本會低於市場的薪資,所以在同樣的市場薪資下,企業願意僱用的人數比沒有補貼時多,也就是對勞工的需求會增加。於是,若勞工的供給不變,不僅總僱用量會增加,市場工資也會上漲。在這種假設下,王主委的主張是對的;若沒有這補貼方案,工資會更低,有些人更會因沒工作而一毛錢也拿不到;但即使是這種情況,拿掉22K方案也只有一部分用22K方案僱用的人會失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王主委所說的「一毛也沒有」。

此外,每個人的生產力不一定相同,上述推論也就不能一體適用。假設張三的生產力頗高,每個月能幫老板多賺45,000元,則在沒有政策介入的情況下,老板最高願意用45,000元的月薪僱用他。但有了22K方案之後,老板僱用那些願接受22,000元薪資的員工等於是沒有成本,因為薪資是由政府支付的。這些員工即使生產力不如張三,但幾個人加起來就可以比張三做更多事,而老板卻不必花一毛錢薪資。所以,除非張三願意接受22,000元的月薪,讓老板不必自己花錢就僱用他,否則老板就會想多僱用幾個生產力較差的人來代替張三。由此可見,22K方案確可能使一些生產力較高者的薪資被拉低到22,000元,或者使這些人沒工作而一毛錢也拿不到。

工資會被拉低的情況也不只這種。例如老板們若聯合起來形成專買力量而不相互競價,工資即可能被壓低,但這種勾結不易形成。22K方案卻可能讓很多業者都想只付22,000的月薪,大家出價的一致性形成了無意中的勾結,並壓低了工資;這種情況,更可能使就業量也下降,不像前述勞工生產力不同的情況可有減少失業的好處,所以22K方案對勞工的傷害就更大。

由這些例子看來,22K方案確可能將工資拉低到22,000元,甚至使一部分人失去工作。王主委在政策擬定前沒想到這些情況,情有可原;但在外界批評後,不只沒有想到,還指責起批評的人,實在該自我檢討。王主委所犯的錯也顯示,政府決策時應有更仔細的研究,而且該先有更多公開的討論,才不會像這樣,因疏忽或用錯學術分析方法,以致只見其利未見其弊。

近日政府決定把22K方案的補助降為每人每月10,000元,所以企業利用這方案時,自己也要負擔部分成本,而且也不再有一個是政府公定的22,000元薪資,因此前述傷害部分勞工的現象應可以減輕。不過,由於補貼是按人數計算,僱用兩個低生產力勞工而得到20,000元補貼,仍可能比僱用一個高生產力勞工而只得10,000元補貼划算,因此低生產力勞工排擠高生產力勞工的情況仍可能存在。同樣的道理,產創條例草案飽受批評的僱用補助也有相同的副作用,所以也該檢討或刪除。

fsj 提到...

養不起!連生四遲緩兒 要送外國人

【聯合報╱記者劉明岩、簡慧珍/彰化縣報導】2010.04.15

「我是真的養不起!」彰化縣蔡姓男子與有精神疾病的妻子,五年來,接連生下四名遲緩兒,最近向縣府申請全部出養到國外,他說「我也不捨得骨肉分離,但窮到養不起,送給外國人養,也許對孩子比較好。」

「把你送人,好不好?」蔡姓男子忍了許久,昨天才開口問孩子,五歲的老大猛搖頭說;「不要」,老二先是點頭再搖頭,似懂非懂。他的妻子堅持:「我要工作,沒辦法帶孩子,還是全部送人好了」。

五十歲蔡姓男子在自有廟宇當廟祝,六年前,和小他廿歲妻子結婚,連生四名發展遲緩兒後,引起社會處重視,尋求慈濟捐助,去年為她結紮。蔡家老二已四歲了,還不會講話,兩歲老么仍不會走路,社會處安排早期療育老師洪四珍,每周定期前往療育。

洪四珍說,四個孩子學習及語文狀況都很差,如不能送到國外,也應送專業托育單位,與同儕相處才會進步,或許國外人士,但孩子最好是在父母身邊,政府應幫忙。

蔡姓男子的妻子是身心障礙者,一年多來,猛跑就業服務站,沒人願意雇用,只得回娘家做手工。蔡姓男子要帶孩子,只能幫人送瓦斯、打零工,一個月收入一萬多元,四個孩子中,有三名獲兒少補助每人每月一千四百元,另有慈濟每月支助六千元,仍入不敷出。

縣府基於維護兒童最大福利,同意受理蔡姓男子申請出養外國,已找台北縣一家專業機構媒合。



◆ 社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本報訊】2010-04-16 工商時報

詩聖杜甫在其「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中有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描述的是唐朝當時貧富差距懸殊現象。觀諸現今台灣社會,媒體報導許多高級餐廳食客盈門,非事前訂位還一座難求;然而年初寒流來襲時卻有遊民凍斃,果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日昨媒體也報導一個貧窮媽媽,電話費無力支付被停話,又因與鄰居不熟不敢借電話,抱著急症幼子走三公里路至台中榮總求醫,到達時孩子已經氣絕身亡,雖與杜甫詩中「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死因有所差異,但都因赤貧所致,令人不勝欷吁!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所得差距懸殊現象,不只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除非將逐漸消失的中產階級重新恢復壯大,否則兩極化的現象將使台灣置於岌岌可危的基礎上,這在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務中已被確認,毋庸多加贅述,國人不僅應該重視,還要儘速有所行動。我們不敢冀求一夕之間就把多年來的沉痾徹底革除,而是希望「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一步一腳印去做,包括政府、企業及個人,各方面都能盡其在我。

在政府部門方面,政府支出的「濟弱扶傾」,最能發揮經濟學的「乘數效果」,因為窮人的邊際消費傾向最大。以2008年的消費券發放為例,發放給窮人,立即會全數被消費;發放給富人,很可能只使用其中一部份,其餘被當成收藏品,或以消費券作為現金消費的代替品。此外,窮人所消費的都是生活必需品,大都為本地產品,產業關連效果較高,對提振經濟及促進就業的貢獻較為顯著。富人消費結構中,舶來品比重較高,對提振本地的生產和就業效果較低。因此,賑濟社會弱勢貧困族群,不單是社會救助行為,同時兼具提振內需、促進國內生產和就業的多重作用。

另外,政府支出也應當有更合宜的規劃。例如,每年的跨年晚會,施放煙火不但是燒錢浪費,更與「節能減碳」的政策背道而馳。每年元宵節的燈會,各個地方政府幾乎無不鋪張舉辦,宛如散財童子。但其中有些地方政府是「打腫臉充胖子」,有錢放煙火、點花燈,事後卻為其財政狀況哭窮,這種要面子不要裡子的做法,殊不可取。

雖然我們提倡積極「濟貧」,但並不表示我們強烈主張以「劫富」方式維持社會公平。然而,我們也知道,在社會金字塔頂端的高淨值者(High Net Worths, HNWs)並非是社會上繳稅比例最高的族群。其中有部分人士以各種合法的避稅工具,使其稅負與所得不成比例。也有部分人士擁有天價的財富(股票、不動產、古董、珠寶等),卻因不急於變現,所以也無需承擔較高的所得稅負。因此整個經濟社會的稅負,即由薪資所得者承擔相對上偏高的比重。面對如此現實,政府應就所得稅制進行大刀闊斧修改,並對財產增課財產稅。這些措施,於HNWs只是九牛一毛,但對政府稅收的改善及社會公平的提升,卻能產生極大的功能。?

至於企業界,更應發揮其社會責任,以從事公益活動取代華而不實的行銷支出。同時,「員工為企業之資產」不該只是一個口號,而應確實落實。目前國內已有少數企業,正朝這個方向進行:例如報載某企業集團,舉凡員工入股、員工分紅、員工參與重要決策等,都已行之有年,且效果卓著。一個能普遍把員工當成企業資產、給予員工合理報酬與適度尊重的社會,才能使中產階級得以壯大。沒有堅實壯大的中產階級,社會上貧富差距會日益擴大;社會的貧富差距越大,資本家與勞工間的對立就越嚴重。員工沒有向心力,企業就別奢談競爭力。因此,企業領袖們不要盡在1.5代健保或二代健保的雇主負擔、產業創新條例上租稅高低等方面,錙銖必較,而應多為社會公益及員工權益盡點心力。

至於升斗小民的一般社會大眾,也可以效法今年富比世亞太傑出善心人士陳樹菊女士。雖然自身經濟環境不佳,但省吃儉用,積小錢成大錢,先後捐款給佛光學院與母校仁愛國小各100萬元,年前又把畢生積蓄450萬元捐給母校,作為興建圖書館經費,自己卻孓然一身。另外報載還有一位殷老先生,自己孩子讀書需要助學貸款,但念及還有更窮的人,因而每年捐款給家扶中心,卻又不願領取收據。這些行善不欲人知的實例,讓台灣社會充滿人性的光輝。

總而言之,「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所得差距懸殊現象,雖然已經形成,但全體國人應該正面以對,採取行動。特別是政府部門,應該分別由財政收支、所得稅制、財產稅制等方面著眼,重新檢討,採取有效改善對策。朝野兩黨更不能滿腦子選票考量,一再通過違背公平正義、擴大貧富差距的法律。再加上企業部門及一般社會大眾自動配合,如此多管齊下、各盡其責,終能使中產階級重新壯大,重建安和樂利的社會,也才能提升台灣的競爭力。

fsj 提到...

母強迫燒炭尋短 女童求救無援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545510.shtml

【聯合報╱記者黃寅、紀文禮、江良誠/連線報導】2010.04.19

「這是令人痛心的社會悲劇!」南投縣曹姓國小六年級女童,月初向學校求援「媽媽寫了遺書,還買木炭回家,我很害怕」;學校學務主任試圖留置,仍被母親強行帶走,前晚她被發現和母親穿著紅衣、手綁紅線相繫燒炭身亡。

曹姓女童還留了兩封遺書、一張謝卡,其中一封遺書是給同班的「GIRL」們,寫道:「你們看到這張(卡片),我已經走了」;謝卡是寫給老師,「老師:Thank you teach me,雖我走了,但me還是很Thank you,小小曹上」。精心選購的卡片上,還印著「真的非常感謝您」。

「前晚獲知曹姓女童母女噩耗,我腦海就一直浮現當天中午,孩子牽著媽媽,害怕媽媽生氣不斷哭泣的面孔」;「我緊握孩子母親雙手,懇求她讓孩子留下,卻遭拒絕」,陳姓學務主任滿心遺憾說出「自己的無奈」。

曹姓女童本月一日晚上就向學校透露,母親準備清明節燒炭自殺,次日中午母親到校強行把她帶走,校方緊急通報南投縣府社會處,力圖留下女童,但女童在員警、社工趕到前,被心意已決的母親帶走。

南投社工轉請台中縣社會處處理,因清明連續假,社工和警方六、七、九日前往訪查,無人回應離去,未即發現母女尋短,直到前天,鄰居看到曹家門前貼了社工曾造訪未遇的字條,又十多日未見母女出入感覺有異報案,警方趕往,母女倆已生蛆並流出屍水。

曹姓女童是母親與另有妻室的父親婚外情所生,母親不滿女兒一直未獲蘇姓生父認領,萌生死意。女童生父在台中市開牛排館,與妻結婚多年未育子女。

女童母親留有寫給哥哥、女兒、女兒老師三封遺書,還有一封給蘇妻的「咒文」,看得出她心中的怨恨。在給女兒的遺書說「媽媽不要妳活下來,像媽媽苟且偷生過日子」,遺書的日期是四月三日,檢警不排除她在帶回女兒的第二天,就偕女燒炭自殺。



◆ 學務主任:我差一點能留下她

【聯合報╱記者紀文禮/專訪】2010.04.19

「我真的好受傷,難過自責都已無濟於事」,陳姓學務主任感傷地說:「我真的差一點就有機會,把她(曹姓女童)留下來。」

十三歲的曹姓女童,今年初寒假過後,才轉到南投一所私立中小學就讀。在老師眼中,小六的她清秀漂亮,且很快就和同學相處愉快,成績也不錯。

陳姓女主任說,當女童清楚說出「媽媽要在四日帶我一起燒炭自殺」後,她就決定清明節連假要把女童留在身邊,但二日下午,因女童未如常搭交通車返家,女童母親得知學校要留下她女兒後,怒氣沖沖趕到學校。

「我向曹母說明,她女兒月考表現好,想要獎勵,才要帶她女兒回家度假。」陳姓主任說,曹母暴怒責罵她和學校不該擅作主張,「我只好說出女童已透露媽媽打算自殺的事,當時女童在旁不停哭泣」。

「沒想到女童媽媽一下子冷靜下來,語氣轉為平和安慰女兒,遺書燒炭都是『開玩笑的』,女童原本害怕不敢看媽媽一眼,後來回答願意跟媽媽回家。」

陳姓主任說,她和曹母交談近一個小時,可是曹母心意堅決,「因為縣府社工和警察都沒出現,我雖然百般不願意,也只能看著她們母女離開。」

她表示,之前女童曾透露,除了母親外,只知道家中還有阿嬤卻從來沒見過面,更奇怪的是曹母所留的聯絡住址是台中市,太平市的住址還是曹姓女童在求助時寫給學校的。

當晚八時許,陳姓主任和曹母通電話,也是最後一通電話。對方說正在台中市一中街吃東西,並說三日會去新竹廟宇當志工,「隔天到六日,我每天都打電話給曹母,但無論手機或家裡電話都沒人接聽了」。

「如果那天狠著心將女童留下來,她說不定能逃過一劫!」陳主任低聲說。



◆ 彭懷真:社工疏失太嚴重了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江良誠/連線報導】2010.04.19

「社工單位疏失太嚴重了!這是無法彌補的錯誤!」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聽聞曹姓女童遭遇,難以置信地表示,「這簡直是官僚殺人」,高風險家庭個案訪視,社工人員應該全年無休,沒有找到當事人,更應追查下去,不能怠惰。

彭懷真指出,本案雖經校方通報,但女童清明節後沒有返校上學,已經違反強迫入學條例,「老師警覺性也很低,既然知道學童生命之危,怎麼會連女童未到學校上課,還不繼續和警方、社工聯繫,而拖至前天才發現母女身亡?」

他表示,曹姓女童的狀況已屬高風險家庭,符合「一一三婦幼保護專線」廿十四小時受保護的對象;社工人員造訪沒遇到當事人,竟貼張公告了事,警覺性太低,專業度不足。

彭懷真說,近年國際間提倡各種兒童權益,主因兒童的監護權在父母手中,父母稍有偏差,可能就會危及脆弱的小生命;曹姓女童已經求救,老師、社工人員「救援態度太不積極」,「疏失太嚴重!」

「跨縣市聯繫不足,也有疏失!」彭懷真分析,若從南投社工單位通報到台中縣社會處,不是「通報之後就沒自己的事」,對社工人員來說,對高風險個案應有的態度是「不分你我、全年無休」,南投縣社工單位也應該追蹤台中縣處理進度。

彭懷真說,這個悲劇事件,顯示出國內對高風險家庭、個案的通報警覺性不足,才有如此漏洞百出的疏失;沒有追蹤後續,就是虎頭蛇尾交差式的通報。

※ 三個丙都不夠賠。



◆ 可恨父母殺親兒

【聯合晚報╱社論】2010.04.19

又是一件可悲、可恨的父母殺人悲劇!曹姓女子帶著女兒燒炭自殺,事前已有跡象,曹小妹還向學校老師求救。但校方、社工師以及警方,雖然都行禮如儀地通報、訪視,結果依然只能眼睜睜看著曹小妹被媽媽帶上黃泉路。這已經不只是父母殺人,而且是官僚體制也一起殺人了!

每一個體都有自己的生命權,他人無權代為決定,這是很基本的道理。可是這幾年接二連三的父母帶子女自殺的悲劇,顯示出父母把子女當成自己「財產」,這種觀念在台灣還是根深柢固。更可怕的是,很多悲劇中,父母的一方因為感情路不順遂,所以帶著兒女一起自殺,作為對另一方的報復。曹小妹妹的媽媽強迫女兒同死,一方面視子女為自己的財產,生了她就可以令她死;另一方面,又認為孩子也是其生父蘇姓男子的,帶曹小妹自殺也就是殺死了「蘇家的親人」,以作為報復。就是這種父權思想之下最愚昧、最落伍的觀念複合體,奪走曹小妹妹的生命。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誰說的?天下自私的父母,愚昧的父母,多的是!就是傳統這種「天下無不是父母」之說,縱容了監護權的濫用,縱容各種虐童事件的發生。過去,我們花了很多力氣實施生命教育,要青少年珍惜生命。可是,台灣社會對父母實施了什麼生命教育?反而任令傷害兒童事件一再發生。

無能保護幼兒,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恥辱。就在最近的社會新聞裡,我們看見角頭大哥活活虐死女兒,親手埋屍,鄰居曾通報家暴事件,可惡的是,社工體系卻反應遲鈍。我們也看見,貧母抱著病危的嬰兒步行幾公里求醫,孩子營養不良加以延誤就醫,可悲可憫至極,卻掩蓋不了、挽救不了孩子枉死的事實。父母護佑子女力有未逮,甚至親手剝奪子女生命,這種例子層出不窮,證明台灣還缺乏集體保護幼兒人權的基本架構。

為人父母者需要接受生命教育。阻止高風險家庭走上悲劇,自然是第一要務。成年人的父母若自作孽不可活,社會體系至少應保護小孩有活命的機會!

※ 老年人也一樣。

fsj 提到...

參加保母培訓 政府有補助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0.04.22

政府正推動長期照護系統,為了鼓勵國人從事照顧服務員及保母,勞委會職訓局訂定相關補助辦法,凡是中高齡勞工、失業勞工、獨力負擔家計、外籍配偶及大陸配偶等弱勢勞工,只要參加照顧服務員及保母訓練,並取得結業證書者,最高可補助8千元;若屬一般在職勞工,照顧服務員可補助5 千元,保母可補助6千元。

國內長期照護人力長久不足,配合發展長期照護系統,政府將「照顧服務產業」納入六大新興產業,希望透過相關人才培訓,補足所需人力,其中勞委會職訓局負責人力培訓,決定對參加「照顧服務員」及「保母」訓練者,祭出補助誘因,因而訂定「辦理照顧服務職類職業訓練補助要點」。

職訓局表示,根據該項要點,若是屬於就服法的「特定對象」,如長期失業、中高齡、身心障礙者、獨力負擔家計者、家暴受害人等,或是要點中規定的失業勞工、獲准居留的外籍配偶、大陸配偶,以及犯罪被害人、受災戶、無戶籍國民等人,都可獲得所有參訓費用補助,最高補助金額8千元。

此次補助對象也將一般在職勞工納入,但是補助金額則較弱勢勞工少,若是參加「照顧服務員」,每人補助5千元;若是參加「保母」訓練者,則每人補助6千元。由於現行職訓局針對在職勞工在職進修訂有「3年補助5萬元」的補助方案,因此若在職勞工接受此案補助,補助金額將計入上述方案計算。

職訓局強調,參訓機構包括大專院校及依法設立的醫療機構、護理機構及財團法人社福機構等。參訓者必須先自付訓練費用,獲得結業證書後,再據以向職訓局申請補助訓練費用。

另外,此項方案以鼓勵失業者及中高齡、婦女為主,因此職訓局要求辦理訓練單位招收訓練對象,每班在職勞工比率不得超過10%。



◆ 浙江窯工上班 孩子拴起來 每天10小時

中央社 2010.04.22

中國大陸浙江省海寧市丁橋鎮金楊村的磚瓦廠,最近被發現工人上班竟把2、3歲的孩子用繩子栓起來,活動半徑僅有1公尺,時間每天長達10小時。

大陸媒體「嘉興第9區」報導,金楊村這家磚瓦廠的工人大部分來自四川、重慶、雲南等地,一家老小在工廠裡吃住,為了不耽誤上班,又為了孩子的安全,於是用一根繫在腰間的繩子,把2、3歲的幼童拴在工廠的鐵門或窗台邊,至於還不會走路的孩子,就栓在手推車裡。

報導說,每天凌晨3時半左右,天色還是一片漆黑,磚瓦廠宿舍的燈就陸續亮了起來,工人們開始一天的工作。到早上6時半之前,是他們工作最安心的時段,因為小孩子都還在沉睡。工作到大約6時半,工人回家準備早飯,2、3歲的孩子也就起床了。

7時以後,一個個孩子就被栓在大鐵門及窗台旁,孩子或是靜靜站著,或是在地上打滾,但是不管怎麼樣,活動範圍也就只有1公尺左右,他們沒有玩伴、沒有自由,一張草蓆、一個瓶子就是他們一天的全部。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孩子可以自由活動,吃完飯再被繩索拴住,一直呆到晚上6時父母下班才能解脫。

一位來自四川的工人說,最多的時候有20多個孩子被拴著,「很壯觀」。



◆ 失能老人 接送擴大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台北報導】2010.04.22

住在台北市萬華區、領有低收入戶補助的王奶奶,每月領有低收入戶補助,多年前發生車禍後,造成重度失能,須仰賴復康巴士至醫院回診與復健,因復康巴士供不應求,加上經濟考量,往往捨不得搭乘計程車而影響復健的進度;台北市社會局為方便失能老人就醫看診,並紓解復康巴士一車難求的困境,繼去年推出重度失能老人交通接送服務,今年更擴大至中度失能老人。

台北市社會局自去年9月起開辦失能老人交通接送服務,由台灣租車公司及世豪小客車租賃公司承辦,共計30輛車加入服務車隊;至今年3月底服務量已達 3817人次。社會局表示,凡設籍並實際居住台北市、年滿50歲以上,經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為中度、重度失能者,皆可使用服務,且有車資補助,減輕民眾經濟負擔,可謂一舉兩得。

社會局表示,中、重度失能老人接送服務並由社會局補助交通費每人每月最多8趟,依市府核定的計程車日間費率二分之一收費,單趟補助上限為95元;車資未達 95元,則低收入戶免費、中低收入自付一成、一般戶則自付三成車資;逾95元的部分由民眾自行負擔。

社會局指出,失能老人交通接送服務上路後,老人就醫復健選擇的交通工具更多元,也紓解復康巴士一車難求窘境,有需要的民眾可洽詢市民熱線1999轉9。

fsj 提到...

社工的「內憂外患」

【聯合晚報╱社論】2010.04.23

曹小妹事件之後,社工界成了眾矢之的,還來不及看見具體的檢討改進,又延伸出兩則相關新聞,突顯當今社工人員的處境。一是有感「彭老師言重了」,反而造成批評此事的彭懷真辭去系主任。二是先前被認為也有社工疏失的角頭殺女埋屍案,檢警調查發現,過程中疑有民代向社工施壓,以致未能全力搶救女童。真相尚未全面釐清,但社會工作的「內憂外患」已可見一斑。

社工不好做,從制度面而言,人力和財力嚴重缺乏,強制執法的公權力支援也不夠,都是眾所周知的結構困境。很多第一線的社工人員,每天都嘆心有餘而力不足,當事情做不好而受指責時,備感委屈。更不用說,如果部分社工力不足、連「心」也不足的情況下,確實功能不彰。今日聯合報民意論壇有一老師讀者投書,說明自己當年處理學生個案,親眼目睹社工做法形同將受虐童重新送入虎口,因而感嘆「專業不足以保孩子命」。社工這個行業,從制度結構到工作人員的專業倫理都需要補強,已無庸置疑,且是當務之急。

而台灣社會中,社工另有獨特的「內憂外患」。彭懷真辭系主任事件的癓結,不僅在於彭老師是否有足夠的同理心,而是學院派理論和本土實務環境的巨大落差。曾有社工領域的大學教授棄教職,投身公益團體,「走下神壇」親身工作之後,坦言以前只會教書開會寫文章,空談政策、法條、理論,等自己真正進到第一線去接觸「人」,才體會到諸多障礙。

尤其是和家庭相關的案件,台灣雖有家暴法,但文化中殘存「法不入家門」的舊思維,多少父母視孩子為私有財產,帶回家痛打,甚至一起自殺,都以「孩子是我生的」而自認有權。社會習慣和法律有如此落差,法律的條文和執行又有落差,甚至如角頭殺女案中冒出來民代施壓的「外力」,則社工人員的力有未逮可想而知!

擦乾眼淚和嚥下委屈都還不夠,社工界面對內憂外患,需要更多的內部檢討和外在支援,才能「彈藥充足」地繼續面對挑戰。



◆ 工時長又低薪 8成社工是約聘

台灣醒報/林怡秀 2010/04/23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報導】社工流動率高,且高達八成都是約聘人員!社團法人台灣防暴聯盟表示,保護性社會工作是助人的專業,但社工薪資低、工時長,常留不住人才,而資歷尚淺的新鮮人面對複雜危險的兒暴事件,難免有所疏漏。聯盟呼籲,唯有改善工作環境及提昇工作條件,才能讓社工專業久任。

曹小妹與母共赴黃泉的憾事引發社會關注,社工頓時成為眾矢之的,也點出社工人力嚴重不足的現況。台灣防暴聯盟理事長周清玉感嘆,社會長期對社工的不重視,讓社工薪資遲遲無法提昇,加上工時長,尤其負責兒童保護的社工,必須承擔沈重壓力,「人才當然留不住。」

內政部兒童局也表示,負責兒童保護的社工確實吃力不討好,「24小時待命,碰到緊急事件要和警方合作,還要扛施暴家長的壓力。」加上薪水也沒特別多,兒童局坦言得「一直補人」,流動率高得嚇人。

「現在的社工,有八成都是約聘。」周清玉說,這些社工工作年資大多在4年以下,但保護性社會工作需要高度的敏銳度及警覺性,這都得仰賴多年經驗才得以累積,稍一不慎,就有可能發生無法挽回的憾事。目前社工的人力結構,顯然出現了問題。

周清玉認為,唯有改善社工工作環境及工作條件,才能根本解決問題;聯盟副理事長張錦麗則表示,中央不斷補給人力,但縣市首長的態度才是真正關鍵,呼籲地方政府除關注經濟發展外,對與人身安全密切相關的社工單位,也該提供足夠資源,以免憾事再度上演。



◆ 養愈多賺愈多? 日拒韓男申領554泰童津貼

中央社 2010.04.24

一名住在日本兵庫縣尼崎市的韓國籍男子在泰國領養了554名孩子,他根據日本的兒童津貼制度,到該市申請1年約台幣2870 萬元的津貼,當場讓市政府人員傻眼。

尼崎市政府指出,這名男子22日到該市政府窗口洽詢表示,他與泰國人的妻子之間在泰國的修道院等機構領養了554名孩子,想申請兒童津貼。

他同時提示了記載著每名孩童名字、出生年月日、出生地等的泰文文件並附日文譯文。男子表示,自己定期到泰國探望這群養子並與他們生活。

日本的孩童津貼制度,包括養子都可以獲得津貼,但該市請示厚生勞動省之後,獲得的回覆是「不符合領取兒童津貼的主旨,不予以支付」。

日本媒體指出,日本的兒童津貼制度並無明確的標準,兒童津貼發放的對象包括在海外有孩子的旅日外籍人士。支付的條件是,與該孩童1年至少見上2次面、每4 個月寄送1次生活費等,但無規定孩童人數限制,也不論是否為親生子女。

這個問題,除了在國會有議員對官員提出質詢,有網友在網路留言,有人問厚勞省官員,這豈不成了「養樂多」,如果在一夫多妻制的國家擁有幾十名孩童或領養許多孩童,不就可領很多?

為此,厚勞省特別作成一問一答式的回答釐清問題。厚勞省舉例說,如果在母國領養50名孤兒及孩子的外國人,是無法領取的。但這樣的回答還是很曖昧,並無一套明確的標準。

對於該韓籍男子要申請554名兒童津貼,厚勞省認為,無法判斷該男子是否與554名孩童一起生活,社會一般觀念上也無法受到認同。



◆ 長照保有譜 月入5萬交170~300元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0.04.24

台灣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行政院已將長期照護列為未來重大政策目標,衛生署已草擬長期照護福利法,署長楊志良已向行政院院長吳敦義簡報。根據規畫,以每月五萬所得的民眾為例計算,每月約需繳長照保費170到300元之間,而負責居家照護的家人,每小時可請領85元補助津貼。

跟著健保走 但未列優先法案

不過,礙於二代健保的實施日期未定,長照保險費基又是跟著健保走,因此,行政院尚未將長照福利法列為優先審議草案的名單中。

長照福利法攸關國內40多萬名臥床、行動不便民眾的照護,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處長鄧素文指出,此法主要是管理及評鑑養護機構的服務品質,並估計國內照顧服務員的需求人力約2萬多人。也規定負責居家照護的家人應先接受一定訓練,始能請領補助津貼,以鐘點計酬,每小時約85元。

楊志良指出,長期照護福利法包括長照福利政策的財源依據、養護機構品質評鑑,及照護員的人力評估,等於是長照的基礎,如果能夠儘速通過行政院院會審查,並交付立法院,完成審議,對於國內需要長期照護的40多萬患者及家庭來說,將是一大福音。

費率約為二代健保的1/5~1/9

除了長照福利法之外,政府規畫長期照護的另一重要法案是長照保險法。參與長照保險財務制度規劃的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研究所教授鄭文輝表示,依據初步規畫,未來長照保險費用僅約健保費的五分之一至九分之一,如果二代健保費率為3%,月所得5萬元的民眾每月健保費1500元。換算後,每月長照保費約在170至 300元之間。

fsj 提到...

向德國取經/重視社團 呵護弱勢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559750.shtml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專題報導】2010.04.26

提到德國,音樂家有貝多芬、文學家有哥德、科學家有愛因斯坦、哲學家則有尼采、賽車手有舒馬克、軍事家有隆美爾,連現任教宗本篤十六世都是德國人,德國在各行各業都有名垂青史的大人物,難怪常自詡為世界優秀人種。

一般人心目中最頂級的房車賓士和BMW,也是德國製造。駐德大使魏武煉,以其駐德經驗,推薦德國最值得台灣學習的5件事:重社團與群體、重計畫與實踐、重環保愛地球、重社福與弱勢、重人文及職業教育。

1.社團 世界之冠

曾有德國人開玩笑說,德國沒有社團,國家就會分崩離析,這句話顯示社團組織在德國社會的重要性。2008年德國登記有案的社團數,高達55萬4000個,以人口密度而言,社團數量居世界之冠。

德國社團歷史非常悠久,1794年普魯士法院即承認人民組團結社的權利,1871年德國法律明訂社團規範。社團在德國是民主象徵,參與社團就是為社會盡一己之力。

「我國過去社團不太發達,人民較關心自己周遭的事物」,魏武煉認為,台灣民主化後,社團與社區活動紛紛發展,人民開始關心彼此,也了解到團結力量大的道理。國內社團若能仿效德國模式,除增加國人向心力,也可增加國際參與。

2.處事 一絲不茍

嚴謹與一絲不茍,是德國人給人的第一印象。曾有台商想代理德國產品碰壁,理由是德國要求台商先提出銷售計畫,評估哪些點會賣多少貨;但台商卻認為還沒賣怎知會賣多少,觀念大不相同,因此台商拿不到代理權。

德國人照計畫辦事,生活細節也如此。洗衣服一定翻洗滌標籤,按指示調整水溫;標示「手洗」的衣服絕不可能扔進洗衣機,即使選擇「手洗模式」也不行。德國每家必有烘衣機和熨斗,以因應標籤上的「烘」與「燙」。

德國法令多如牛毛,大約有2100個法律及3140個法規,大事小事統統由法來決定。連養寵物這種怡情養性的事,德國也列出詳細法規,養狗要繳稅,還要送到狗學校接受教育,這樣才可以品行良好、有條不紊的跟在主人身邊。

3.環保 全球典範

德國重環保堪稱世界典範,內閣早就成立環保部,以環保為宗旨的綠黨一度成為執政黨。風力與太陽能發電技術執世界牛耳,各國在推動再生能源相關法案時,多以德國為依歸。

德國很多房子都是環保屋。除一般電力外,很多房子還會另設太陽能發電系統,或用火爐燒柴加熱。德國人喜歡木造屋勝於鋼筋水泥房,只因為環保,也對身體較健康。

環保意識深植人心,垃圾分類做得非常徹底。家用垃圾分類,建築垃圾也分類,回收物也有固定的回收點。80%以上的垃圾因為妥善分類,而被重新利用,垃圾分類在德國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

4.弱勢 深獲保障

德國的社會福利相當好,勞工的地位與保障讓全球勞工羨慕。每周有固定工時,雇主不能無故延長;每年有1個月以上的發薪假,雇主不能扣著不准休。因為法律明訂勞資關係,雙方不太會有衝突情況,彼此互相尊重。不景氣時勞工回家休假,雇主不會裁員;為了共體時艱,工會甚至會發起減薪。

德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國家,相當保障弱勢族群。勞資關係上較重勞工,房屋租賃上較保障房客,養兒育女的職業男女,不但可休14個月的生育假和1年的育嬰假,薪水還可領原薪的三分之二。

德國社會福利從小開始照顧。育兒金按孩子的人頭數給,生得越多領得越多,0歲到5歲是第一級,6歲至11歲是第二級,12歲至17歲是第三級,級數越高領得越多。18歲後如果繼續受教育,育兒金還可以領到25歲。

5.教育 公立免費

德國將教育視為國家責任,公立系統從幼稚園到博士班都不用收費。從小德國就在教育中培養國人的理性與實踐,高中畢業就要學寫畢業論文,論述必須列出參考依據,還要加上等量的個人看法。

德國也在教育中培養人文素養和職業訓練。小學時安排課外活動,參觀博物館美術館或兒童劇表演;中學5類必修,包括家政與音樂。

德國的職業教育相當發達,全國大學不過60幾所,職業學校卻有300多個。社會重勞工,德國學生並不認為職校是較低等選擇,目前德國有170多萬學生在職校就讀。

職業學校會與企業合作,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念書時就開始實習,畢業後可立即就業,不但降低年輕人的失業率,也幫助企業培養可造之才。

fsj 提到...

成年非預期孕事 資源在哪?

【林秀怡】2010-04-29 中國時報

前天高雄市社會局網站上披露一起令人心酸的新聞。一位已婚婦女因為非預期懷孕,和先生商量後礙於現實經濟壓力,痛苦的決定不要把孩子生下來;但是去醫院後,發現已經超過優生保健法規定可以墮胎的期限,只好將孩子生下,卻又不敢告訴先生。甫生產完的她抱著孩子在公園流浪,將女兒交給了解其痛苦的「善心陌生人」,讓其代為照顧孩子,爭取跟先生溝通的時間。最後,「善心陌生人」不見蹤影,只好請求警方協尋。

像此類的新聞事件,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在媒體上;無論是去年的五十一刀殺嬰事件,或是今日的尋子事件,往往總叫人不勝唏噓。或許有人會責怪這些母親狠心或不負責任,才會有下手殺或是將兒童託付給陌生人的事件發生;但是,在這一連串事件中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這些女性會選擇用這些非常管道來解決困境,國家對於此類因非預期懷孕困境的女性提供過哪些協助?

非預期懷孕,意味著並非在準備好的情況下懷孕;過去社會福利的焦點都放在未成年未婚懷孕上,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所謂的「未婚」,就是所謂的「未成年」。在這兩種觀點下,非預期懷孕被窄化為未婚及未成年者的社會問題,對於已成年者的非預期懷孕者視而不見。

事實上,法律上成年或已婚身分,未必代表女性對非預期懷孕就具有獨自處理及尋求資源的能力;以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辦理「性好有妳」性教育及非預期懷孕諮詢專線的經驗來說,非預期懷孕成年女性所遇到的問題並不比未成年者少,且求助者中亦不乏已婚的非預期懷孕女性。非預期懷孕未必都以人工中止懷孕或出養作為唯一解決管道,留養或寄養也是女性可能的選擇之一。

但是,非預期懷孕往往被簡單化約為個人問題。對未婚者而言,整個社會對於非婚生子女的歧視與汙名,讓這些女性的處境難上加難;對已婚者而言,婚姻也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魔法藥;經濟、托育、生涯規畫及後續撫養孩子的考量,留養或寄養成為她們不能也不敢選擇的方式。在過去的社會新聞中,也常看見非預期懷孕者在缺乏資源協助下,而使自己及兒童陷入被虐待等困境的悲慘案例。

非預期懷孕所牽涉層面及問題非常廣泛,可能涉及法律、醫療、經濟、就業、托育、親職教育、家庭及親密關係等各面向,並非僅是個人生與不生的意願選擇。假使鼓勵生育是國家人口政策的重要指標,將撫養兒童視為國家而非個人的重要責任;那麼,對於已成年非預期懷孕女性來說,國家的關注及協助顯然十分不足,甚至是被選擇性忽略的一群。

也因此,我們呼籲政府部門必須看見非預期女性的需求,不應將她們排除在外;同時也呼籲面臨此問題的女性,無論妳是已婚/未婚,都要勇於求救。(作者為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總幹事)



◆ 苗栗催生 每胎補助3.4萬

中央社 2010-04-29

苗栗縣今年5月份起大幅提升生育津貼,由生1胎補助新台幣3000元,調升到每胎生出後4年內補助3萬4000元,出生第1年補助1萬元,第2年到第4年間,每年補助8000元。

苗栗縣長劉政鴻今天表示,去年底到各局處拜年時發現懷孕女員工不到5人,經向民政處調查,苗栗縣每年新生兒已由平均5000人以上水準,最近2年下降至4300多人,生育率大幅降低,決定著手規劃修正「苗栗縣生育津貼辦法」。

劉政鴻指出,過去苗栗縣生育津貼以設籍苗栗縣夫妻,每生1胎補助3000元;經修法後,新辦法規定每胎生出後4年內共補助3萬4000 元,新生兒出生的第1年補助1 萬元,第2年到第4年間,每年補助8000元。

劉政鴻表示,補助到幼兒4歲,是因4歲以上即可銜接幼兒教育券福利制度。苗栗縣國中小學童享有免費營養午餐、教科書及課後照顧,希望以完善的學幼童養育福利,減輕家長養兒育女的經濟負擔。

苗栗縣勞動及社會資源處表示,根據生育津貼新制,申請補助的條件是,夫妻必須雙方均設籍苗栗縣,且其中1人持續居住達1年以上;預估實施新制,今年度的生育津貼將較往年增加3000多萬元經費。

fsj 提到...

冷眼集/「派遣化」的集體焦慮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特稿】2010.05.01

國際勞動節一年過一年,勞工的勞動條件卻節節下降,「勞動尊嚴」的口號,遙遠而刺耳。面對資方全面解構勞動環境,非典型勞動力已有凌駕正職勞工之勢,今日勞團上街主訴求為「反派遣」,但是遊行主力反而是抱著鐵飯碗的國營事業勞工,甚至是銀行白領工會,可見「派遣」引發的是勞工對勞動條件的不利想像,進而觸動集體焦慮。

不敢談法令保障,任由資方剝削勞動條件,正是非典型勞工的寫照,其中尤以近來激增的派遣工,勞資爭議逐漸檯面化。派遣法令至少談了10年之久,勞委會到現在才認真面對立法規範問題,但是相較日、韓都是專法規範派遣勞動,勞委會只在勞基法增訂專章,而草案版本不但對派遣行業採寬鬆的「負面表列」,也未將派遣業者納入管理,凸顯的還是官方「管不了就不要管」的怕事心態。

日本25年前就訂有派遣專法,但現在日本已經因為勞動派遣化,面臨兩大嚴重衝擊,其一是派遣的不穩定就業,其二則是遊民結構出現「質變」,遊民不再是沒有工作意願的中高齡勞工,而是有工作意願,卻因為從事派遣而失業的年輕勞工。此種結構性改變,迫使民間團體出面督促政府在日本東京成立「派遣村」,解決派遣工淪為遊民的問題。

派遣後遺症 日本早看見了

看看日本,想想台灣。25年來,日本政府看到企業濫用派遣人力的嚴重後遺症,派遣法令由寬轉鬆,才要起步的台灣,不但未掌握日本派遣法令變遷,更對日本大量派遣後的社會現象毫無所知,單憑想像悶著頭立法,難怪勞團沒信心,更擔心立法反讓派遣就地合法、更為泛濫。

派遣勞工因為工作不固定,既被排除在工作所在地的工會,更不可能成立工會集結,但是今年卻成為五一遊行的主軸,就是因為人人擔心自己不是下一個「非典型勞動力」。「派遣化」的集體危機意識,不容官方小覷。

※ 相關報導:

* 派遣風難擋 勞工游牧時代來臨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0,5247,130503x132010050100821,00.html

* 專業能力強 派遣也可拿高薪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ltime/0,5255,110105x112010050100824,00.html



◆ 五一遊行 政院研擬派遣相關法令

中央社 2010.05.01

近萬名勞工今天上街訴求「禁派遣」,行政院發言人江啟臣說,政府重視勞工權益,已責成勞委會與相關部門研究勞工所提訴求,且研擬勞動派遣相關法令。

「勞工反貧窮五一大遊行」下午登場,近萬名勞工走上街頭,主要訴求反貧窮、禁派遣,要求政府帶頭禁用派遣工,並以2年時間全面禁用。

江啟臣表示,政府尊重勞工朋友意見,也重視勞工權益,針對勞工朋友提出的訴求與建議,行政院已責成勞委會與相關部門研究;若有改進空間,政府會努力達成。對於勞工朋友提出的問題,各部會也會正面、務實回應。

他說,增進勞資和諧、強化工會機能、保障勞工權益、創造勞工福利,是政府勞工政策基本原則,勞工團體有意見,歡迎隨時向政府反映、溝通。

遊行的勞工團體提出「堅持工會自主,爭取勞工團結權」、「民主監督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勞工權益納入談判」及「受僱者均享年金權利,勞保虧損政府撥補」等訴求。

江啟臣指出,行政院正研擬勞動派遣相關法令,並廣泛諮詢各界意見及參考鄰國相關立法。

他說,工會法的修正朝「勞工團結權保護」、「工會會務自主化」、「工會運作民主化」原則修正,最大目的是為健全工會組織與發展;政府簽訂ECFA會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為原則;有關勞保問題,經建會已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研議中。

※ 相關報導:

* 馬總統:失業率全力降到5%以下
http://www.udn.com/2010/4/30/NEWS/NATIONAL/NAT1/5569607.shtml

* 北縣捍衛勞退 罰到雇主改善為止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0,5248,11050608x112010050100384,00.html



◆ 非典型就業 衝擊日本社會

中央社 2010.05.01

日劇「派遣女王」劇情,反映出日本社會勞動派遣制度的興起。日本於1985年制定「派遣勞動法」,派遣雖制度化,但也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引發日本對派遣制度的檢討。

根據日本官方統計,1997年至2007年10年間,派遣的「非典型」僱傭增加了580萬人,「典型」的正式僱傭人數減少了371萬人。非典型僱傭勞工佔全部勞動人口的1/3強。

派遣制度的盛行,對於老一代日本職場來說,猶如一場大革命。老一輩的日本勞工,對於企業的忠誠度相當高,終其一生可能都在同一家公司。然而,因應產業結構的轉型,終身僱用制已逐漸被派遣取代。

「派遣女王」日劇當中,篠原涼子飾演的派遣員角色,就是每在1家公司做滿3個月之後離職,休息充電後,再另覓新工作。

日本在1985年制定勞動派遣法,最先採取正面表列,規定只有哪些行業可僱用派遣員;1999年修法改採負面表面,規定哪些行業不能使用派遣。2004年放寬製造業可使用派遣後,日本因此開始出現大量的派遣勞工。

2008年秋天受到美國金融風暴影響,日本汽車業受到強大衝擊,派遣勞工被大量裁員,淪為街友。東京日比谷公園搭起一個個帳篷,群聚成為「派遣村」。

曾到日本考察派遣制度的台灣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謝創智說,日本遊民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這些遊民多半是失業的派遣勞工,且派遣勞工失業後引發自殺、強盜、偷竊、殺人等社會問題日益嚴重。

日本的失業問題,後來被日本媒體認為是間接導致日本自民黨政權下台的因素之一。2009年日本國會大選,日本人民選擇了在競選時承諾要改善派遣問題的民主黨,鳩山內閣一上台也馬上提出要大幅翻修派遣法。

專研勞資關係的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認為,日本政府制定勞動派遣法規,一方面保障勞工,另一方面也賦予企業彈性運用人力資源。

不過,成之約說,歐洲國家有強而有力的工會作為後盾,但當日本企業大量運用派遣時,日本並無強大工會力量足以制衡。

台灣未來若也大量走向派遣之路,成之約認為,政府屆時應該採取負面表列方式,立法明確規範並保障勞工權益。



◆ 勞團反對派遣業 憂心貧窮世襲

中央社 2010-05-01

「將勞工當成商品低價搶標、一頭牛剝多次皮、失業派遣勞工成為新遊民。」勞工團體控訴派遣亂象,並以日本為例,呼籲政府禁止勞動派遣制度,否則台灣恐現貧窮世襲化等問題。

台灣青年95聯盟執委胡孟宇舉了一個鮮活的例子,某金融機構1名派遣勞工因未幫主管開門,遭以穿牛仔褲上班為由,1通電話就要她不用上班為例表示,「派遣勞工不論怎麼努力工作,若稍有不慎,1通電話就斷了生路,這就是派遣勞工的悲歌。」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謝創智說,台灣派遣亂象多,可歸納為「派遣人力當成商品轉售、人力低價搶標、假派遣真剝削、雇主責任不明確等。」

謝創智指出,以公部門為例,派遣勞力是依據政府採購法規範,1年1標採最低標。換言之,對派遣勞工而言,1年屆滿,明年不見得可留在原工作單位,因為明年可能換成別人得標。

就薪資而言,他說,派遣勞工若今年月薪2萬元,明年搶標後的結果,可能只剩下1萬9000元;勞工條件方面,正常僱用的勞工1年有7天年假,但派遣勞工沒有年假,且年資無法累計,「升遷無望、退休無靠」。

謝創智表示,派遣勞工到要派公司工作,但不見得熟悉要派公司的制度、設備、流程等,且無職前訓練,從職災統計上也發現派遣勞工的職業災害的比例比正職勞工高。

他說,因雇主責任不明確,一旦發生職業災害,派遣勞工求助無門,派遣公司與要派公司雙方互踢皮球,受害最深的是這些勞工。

謝創智引用去年勞委會對民間派遣業進行專案勞動檢查表示,在抽查88家派遣業者中,違規55家,比率達63%。違規的情節包括未依照勞工保險法幫派遣勞工投保,或者以多報少,不實申報保費等。

但由於派遣勞工在勞動市場中相對弱勢,謝創智說,面對業者不公平的勞動對待,派遣勞工不敢向雇主申訴;一旦申訴,明天可能就沒工作。

為了憂心派遣行業讓勞工貧窮問題惡化,今天五一勞動節,勞工團體就以「禁止勞動派遣、反對勞務外包,拒絕勞動彈性化」為訴求,要阻擋派遣風潮。

fsj 提到...

24小時待命 社工心酸誰人知

【甘嘉雯/桃園報導】2010-05-04 中國時報

社工人員每天廿四小時待命,即使家裡有幼小嬰兒要照顧、半夜睡到一半也要立刻出門,其中的心酸與辛苦,只有自己往肚裡吞。李卿芳是桃園縣社會處成人家暴組的社工,長達十二年的經驗累積,沒有將她嚇跑,反而讓她覺得這是一份很有挑戰性的工作,「一開始是熱忱,結婚後深刻覺得難以兼顧家庭」,其實這也是眾多社工的心聲。

李卿芳初入行時,曾接到一個未成年少女援交案,案主未滿十八歲卻以身體賺錢,原因是她的父母離婚爭監護權,接著母親再嫁,她又不能融入新家庭,導致少女乾脆到援交賺錢而遭警方逮捕。「送她去中途學校時,少女因失去自由大哭,我也一起哭」,她說該案對自己衝擊很大,現實社會如此殘酷,讓她很震驚。

接觸家暴案例 震驚社會殘酷

更有安置在庇護場所的少女想「落跑」,竟異想天開把消防水管當成繩索要攀附下去,「碰!少女墜樓!」李卿芳說,她趕往現場時想到,會不會看到不想看到的畫面,還好少女僅受輕傷。

半夜的陪伴偵訊更是頻繁,深夜出勤、隔天還得上班,讓許多社工的眼部像貓熊,日復一日,「若休假,待訪的case又怎麼辦?」

全心奉獻工作 難以兼顧家庭

「回到家,竟看到婆婆背著女兒在大廳來回哄她睡!」李卿芳說,天都已經快亮了,自己不僅身心疲憊也覺得對不起家人,可以說全家都奉獻給社工這份工作,「長輩可能在家幫忙帶小孩,先生擔心你的安危,會開車載你出去又不能一同進去,只好在外面等。」

社會處兒少科長蔡逸如的經歷更是多,「砸安全帽還好,屋頂可能會有什麼東西丟下來,完全無法預測,我就被丟過石頭!」社工的人身安全只能靠自己。

fsj 提到...

逾6成媽咪 不願再多生一胎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0.05.06

台灣的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少子化問題嚴重,政府卯足全力「催生」,但效果似乎有限。一份最新出爐的調查發現,幼兒媽媽普遍面臨「精神」和「現實」的壓力,每五個幼兒媽媽就有一人覺得不快樂;更因養兒育女太辛苦,超過六成的幼兒媽媽不考慮再多生一胎。

母親節前夕,兒福聯盟公布「台灣地區幼兒媽媽育兒現況調查報告」指出,近半數的媽媽是自己照顧孩子,三成左右的媽媽選擇給家人照顧,一成左右的媽媽將孩子交給保母照顧。

但不論選擇何種照顧方式,幼兒媽媽都有龐大壓力。一半以上的媽媽經常要半夜起床、近三成的媽媽平均每天睡不到六小時。逾半數的幼兒媽媽因為臨時有事找不到助手,需要「臨時托育服務」。

幼兒媽媽面臨包括「花費多」、「管道少」與「臨托缺」等三大育兒難題。調查顯示,兩成六的幼兒媽媽每月支付的子女托育費用,大約占家庭總收入三成以上,高達六成以上的媽媽更坦言,負擔目前的托育費用很辛苦。

值得一提的是,各縣市為了提高生育率,紛紛祭出生育補貼,但兒盟的調查發現,計畫再生一個孩子的幼兒媽媽不到四成。進一步分析發現,已有一個孩子的媽媽中,逾五成想再多生一胎;但已有兩個孩子的媽媽,計畫再生一胎者不到一成。

兒福聯盟指出,政府鼓勵生育,除了提供津貼外,還要提供多樣化的托育服務,讓家長有多種選擇。另外,針對臨時托育問題,政府也可以建立社區型托育服務,像是由村里活動中心或國小釋出閒置空間,讓家長能就近送托、臨托。



◆ 觀念平台-禁止派遣並不矛盾

【鄭雅文】2010-05-06 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五月三日呂紹煒先生〈禁止派遣很矛盾〉一文,指出勞工團體要求政府禁用派遣勞動的矛盾。筆者有不同的看法。

其一,有關穀賤傷農、穀貴傷民的說法,將農民與消費者簡化地對立起來,在帕特爾的《糧食戰爭》一書中即清楚指出,世界糧食體系就像一只沙漏,上下兩端分別是為數眾多的生產者(農民)與消費者,溝通兩者的是大型食品企業與貿易商。細細的沙漏瓶頸,正是糧食產銷體系的權力所在,支配了產地的收購價格與市場上的銷售價格;而在規模經濟的趨勢下,自由市場只會加速沙漏瓶頸的窄化。對於生產物品或服務的勞工與消費者而言,也正是處在沙漏兩端。呂先生的二元對立論點忽略了掌控食物價格的產銷體系,也忽略了掌控勞動薪資的權力結構機制。

其二,所謂「派遣」,乃是由要派公司、派遣公司、工作者形成三角關係,工作者先與派遣公司簽訂勞雇契約,再由派遣公司派至企業(或政府單位)任職;派遣公司則與要派公司簽訂商業契約並收取服務費。企業(或政府單位)使用派遣人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人力成本,並規避勞動法令規範的雇主責任。

在政府機構,派遣工作者的處境與一般約聘制工作者大不相同,後者雖不是公務人員,但仍由政府聘人單位負擔勞健保、職災保費、保障職場安全健康等雇主責任,留任者也可累積年資。而派遣工作者則與政府聘人單位全無勞雇關係,一旦發生職災或其他勞動爭議,一律與政府無關。此外,更可能因政府委託的派遣公司年年更換,而必須年年當新人。呂先生認為「政府單位若不使用派遣勞動,代表納稅人要多養非常多薪資較高、福利較好、工作又受保障的公務員」,此推論相當誤導。

其三,呂先生認為政府因為官僚特性,薪資高福利好的正職員工效率與生產力一定不會太好,納稅人將當冤大頭,因此「我們該要求政府禁止僱用派遣人力嗎?」此論點相當缺乏說服力。一個缺乏就業保障、缺乏勞動權益保障、屬於政府聘雇機構化外之民的工作者,如何能對此份工作保有歸屬感與認同感?政府行政效率的提昇的確是重要議題,但政府人力素質問題的改善,應從人才晉用、考核、汰換,以及行政管理等機制著眼。使用派遣勞動除了降低政府人事成本之外,看不出如何改善既有的人事制度問題?如何提昇政府行政效率?

在職場安全健康領域上,國際已有不少研究指出,缺乏保障的工作、缺乏民主參與、受僱者權力不對等的職場環境,乃是導致工作者職場疲勞問題的重要成因。近年來政府將彈性工作視為解決結構性失業的方案,政府部門也在節約人事支出的考量下,大量聘用彈性員工。筆者認為,政府鼓勵勞動派遣,將「人力派遣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甚至帶頭使用大量派遣勞工,乃是製造不穩定就業的重要推力,伴隨而來將是工作者勞動條件與職場安全健康問題的普遍惡化。

(作者為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 我們的時代 世博煙火下的悲傷

【張鐵志】2010-05-06 中國時報

當上海世博開幕式的璀璨煙火在黃浦江河畔照耀夜空時,同一時間,在江蘇泰興,也有萬人帶著激動的情緒在街上。他們不是在歡慶世博,而是手上舉著牌子:「寶寶,回家」,並高喊:我們要真相。

因為前一天,四月二十九日,歹徒衝進泰興的一個幼稚園砍殺幼兒,導致卅一人受傷。死了多少人?至今沒人知道,因為政府遲遲不公布。事件發生當天甚至不讓家長見重傷的兒童,所以民眾才會上街抗議,要求知道他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這是中國一個月內第五起校園重大傷害事件(同一天在山東,也爆發有人在校園用鐵鎚攻擊學生然後自焚),這個泰興事件更是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幼稚園傷害案件,但是中國媒體卻不准報導。因為,這正是上海世博盛大開幕、舉國歡騰之時,怎麼能讓這樣一個染血的悲劇來破壞美好的氣氛呢?

中國最知名的青年作家、剛獲選《時代雜誌》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的韓寒,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孩子們,你們掃了爺爺們的興〉。

在文中他說,「就在這裡,一個人衝進幼兒園砍了卅二個小孩是不能上社會新聞的,卅二個加起來才超過一百歲的孩子,你們被砍了,連個報紙都不給你上,因為在幾百公里以外,召開了一個盛會,那裡光煙花就放了上億,同時在你們的家鄉泰州,要召開國際旅遊節,經貿洽談會和華僑城開業典禮,正三喜臨門。」

韓寒沒說的是,世博會的世博軸甚至打出了「胡哥好」三個字。但網友們說,真正該致敬的是另一個胡哥:進去泰興幼稚園與歹徒搏鬥的正好是一位姓胡的送牛奶工人。

這幾年在中國,社會暴力的現象日益嚴重,不論是集體抗爭的暴力,或者這種反社會人格的出現。這些並不是單一的現象,而是被這個嚴重扭曲的體制所造成的惡果。許多人充滿冤苦,卻在既有威權體制的黑暗迷宮中找不到出口,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制度性管道。例如二○○八年,青年楊佳衝進上海警察局殺了六個警察,要求體制對他的冤屈「給一個說法」,雖然被判處死刑,卻得到許多人高度同情。因為他們知道他是體制的受害者。泰興事件的犯案者是失業者,而當天在山東鎚擊幼兒的犯案者則是被拆遷戶。

尤其一旦人們要透過上訪或其他方式去表達權利受到傷害的不滿或冤苦,政府會用盡各種方法去打壓他們,例如動用大型武力去鎮壓受拒絕拆遷的民眾,或是如本月大陸知名雜誌《南都週刊》所深度報導的:把上訪者抓進精神病院六年半。也因此,泰興事件發生後,有民眾在學校前掛上一個布條:「冤有頭,債有主,前面右轉縣政府」。

從二○○八年的奧運到今年上海世博,這些社會矛盾尤其被加深:為了建造一個嶄新的城市,為了證明「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要先把那些城市中不明亮的角落一一拆遷,來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定義,和地產商的龐大利益。而所有被迫拆遷戶一旦用憲法賦予他們的權利去上訪,所面對的是被毆打、被虐待、送勞教、送精神病院,然後和推土機下的廢墟瓦礫一起消失於公眾視野的地平線之外。(最近紐約時報特約記者出版一本新書《上海骷髏地》,紀錄了這些上訪者的悲哀)。

世博一方面加深了矛盾,另方面為了不要掃「爺爺們」的興,更封鎖一切負面的新聞,例如之前玉樹的震災。關於泰興幼稚園傷人事件,新浪等大陸門戶網站就收到相關部門指令,一律採用新華社通稿,且「考慮世博會開幕,該新聞暫不上首頁」。

韓寒這篇不合時宜的文章當然也逃不過網路管制。他這篇發表在博客(部落格)文章很快就被管理者刪除了。然而,叛逆的他隨後又貼上一句話:爺爺,你們請盡興。

fsj 提到...

安胎假延長1年 開證明不設防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0.05.07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今天宣布,「勞工請假規則」修正案已經在昨天公告生效,「安胎假」及罹癌門診治療都計入「住院病假」,請假時間由一年30天增加為兩年內1年。對於雇主團體希望限定開立安胎假證明應限區域醫院,勞委會決定不限區域等級醫院及診所,也不限科別醫師,即不一定要婦產科醫生,則引發「道德風險」疑慮。

勞委會強調,不限科別決定是經邀請衛生署及專科醫學會及學者專家研議後的決定,考慮的是醫療資源分配及產檢方便性。而且現行勞工請病假,也不限特定科別醫生才能開立證明,如果只對安胎假限定婦產科專業醫生,會有「差別待遇」爭議,另偏遠地區也可能沒有婦產科醫生。

至於如果有人就近找熟悉的家醫科或擔任醫生的親友開立安胎假診斷?勞委會表示,雇主如有疑義,可以要求證明文件。若實施後有問題,也可考慮再進一步規定。

勞委會修正勞工請假規則第4條,其中增訂「經醫師診斷,罹患癌症 (含原位癌)採門診方式治療,或懷孕期間需安胎休養者,其治療或休養期間,併入住院傷病假計算」。也就是說,一旦婦女懷孕期間需要休養,過去因為屬於未住院病假,一年只有30天,一旦併入住院病假,等於最長可以請一年。

王如玄強調,安胎假只是視同病假處理,這段間沒薪水,因此對企業主不會增加負擔,而且懷孕婦女也不是一請就是一年,是要安胎休養者才要。



◆ 冷眼集/專業放空 政策利空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特稿】2010.05.07

「安胎假」正式上路,原本「安胎假」只是單純為懷孕女性安胎休養權利法制化,無損勞雇雙方利益,但是勞委會對於其中最關鍵的安胎假診斷證明不做任何把關,卻可能引來雇主更大的「道德風險」疑慮,進而造成勞雇猜忌對立,美意大打折扣。

「安胎假」爭議,原本只是個「假議題」。從實務上來看,懷孕婦女若真有流產之虞,有臥床需要,大概沒有雇主敢反對懷孕婦女請假休養,即使臥床時間超過一般未住院病假規定30天,雇主也不致強迫要求上班,雙方可能以留職停薪等彈性方式處理,因此真的會因勞工請假安胎而解僱勞工的案例,應該不多。

換句話說,安胎假雖最多一年,但並非所有懷孕婦女都可請,且雇主不用給薪,一切與現狀並無不同,雇主既不必多付薪水,勞工也佔不到便宜,新增規定只在防範連勞工有流產之虞,都不願給假的惡雇主。簡單說,「安胎假」只是新增名目,並非新增福利。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安胎休養屬於「確有需要」,而由誰認定,就成為防範道德風險的關鍵條件,偏偏勞委會將此專業認定門檻全部放空,徒增企業雇主不必要的疑慮。

由於醫療資源城鄉差距極大,勞委會考慮偏遠地區勞工無法到公立或區域級以上醫院開立診斷,不限定醫院等級,的確較公平,但是認定科別也全不設限,就可能成為最大的法律漏洞,如果任何人就可以就近找附近不限科別的診所,開立流產之虞的診斷書,除了難以防範一般勞工濫請安胎假外,連住院病假都一律給薪的公務員可能是最大的獲利者。

「安胎假」不只要勞工安心,也要企業的配合,若因配套措施不周延,致勞雇再生波瀾,好政策也難有美名。



◆ 單親媽 戴老花眼鏡遭資遣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台北報導】2010.05.07

「老」是一種罪嗎?一名在台北市某飯店擔任櫃台工作近四年的蘇姓單親媽媽,因視力出現老花因而必須戴眼鏡,卻被主管以飯店員工手冊規定「男性可以戴眼鏡,而女性要戴隱形眼鏡」的理由資遣!

蘇姓單親媽媽上午在北市議員王孝維等人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蘇姓單親媽媽情緒激動地說,她曾在去年5月17日的就業博覽會上當面向馬英九總統陳情,馬總統還交代當時的前台北市勞工局長蘇盈貴要替她主持公道,但到現在她還是只能四處打零工,賺取微薄薪水,來養活兩名才上國中的孩子。

飯店掛電話無回應

該飯店的方姓董事長上午在接獲媒體查證電話時,頻頻否認有員工因戴老花眼鏡而被資遣,後又以「在忙」為由,掛斷電話。

台北市勞工局第二科科長吳海燕表示,去年7月接獲蘇姓單親媽媽的申訴後,已就當事人所提有關飯店員工手冊規定涉及年齡、性別歧視等情事,對飯店進行「行政指導」,要求修正;吳海燕再三強調,北市勞工局重視勞工權益的立場堅定,勞工局將再就蘇姓單親媽媽申訴案,再次送請兩性工作平等和就業歧視委員會重新審議。

現年46歲蘇姓單親媽媽是於94年底應徵到台北市南京西路一家新開幕的飯店,擔任櫃台小姐工作,底薪3萬元,但在98年6月,飯店主管以飯店員工手冊規定「男性可以戴眼鏡、女性要戴隱形眼鏡」為由,將她資遣。

被威脅 「戴眼鏡就要離職」

蘇媽媽說,她為了符合公司規定,跑了很多家眼鏡行,最後花了四千多元配了一付老花的隱形眼鏡,但因老花隱形眼鏡不能久戴,所以偶而上班時偷戴老花眼鏡時,還被經理威脅:「再戴就要離職!」

市議員李文英指出,蘇姓單親媽媽遭到資遣後向勞工局申訴,勞工局卻片面聽取飯店資遣理由,指蘇姓單親媽媽「值班時常發生帳款錯誤」、「櫃台接待員外語能力明顯不足」,而做出「就業歧視不成立」決議。

議員指出,蘇媽媽經向勞委會提出訴願後,勞委會三月底已經做出決議,認為飯店該項規定「顯有性別或容貌歧視之疑」,而台北市勞工局「未盡行政機關調查義務」,發文要求查明後重新處分。議員王孝維等人並痛批台北市府勞工局怠忽職守,完全以資方心態處理勞資爭議,淪為打壓基層勞工的共犯。

fsj 提到...

女人不嫁 未婚生子多3倍

【曾薏蘋/台北報導】2010-05-09 中國時報

今天是母親節,依內政部統計,三十年間,「非婚生子」從每年一.四五%成長到近年最高曾有四.三九%,多了三倍,顯示像高鐵前董事長殷琪「不要婚姻只要孩子」的未婚媽媽愈來愈多。婦女新知基金會副祕書長簡至潔表示,政府老是在喊「少子化」,不如把福利給真正想生的人。

簡至潔表示,這是個趨勢,政府應該正視這個問題,鼓勵生育、成家等相關補助,不能再限縮「已婚」為前提。

日前內政部次長簡太郎指出,台灣要提高生育率,有必要接受「未婚生子」的觀念,不料引起輿論譁然,內政部只好趕緊出來滅火。

催生 婦團籲補助不應局限已婚

簡至潔認為,政府一直在談少子化,鼓勵生育,但給予的社會福利,都只限於「已婚者」,如《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各縣府提供的生育補助;生育津貼等利多,都看不到未婚媽媽這一塊,非常不公平,其中《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很多夫妻還根本沒有生小孩。

不婚 現代婦女經濟、生活獨立

簡至潔強調,隨著觀念開放,女性不僅經濟、生活獨立,很多人有生育的需求,卻沒有結婚的需求,政府老是在喊「少子化」,祭出如「一百萬徵求生子口號」等一堆利多,喊了一堆口號要大家生孩子,卻效果不彰,不如把福利給真正想生的人。

※ 相關報導:

* 婚姻蹉跎 晚點再當媽
http://udn.com/NEWS/LIFE/LIF1/5587108.shtml

內政部定義的「適婚年齡」是22歲至30歲,不過,1家擁有不少竹科客戶的婚友聯誼社袁姓客服經理表示,對現代男女而言,所謂適婚年齡已經向上提升,女性 35歲、男性40歲才叫晚婚,至於30歲前結婚則被不少人認為是早婚。



◆ 高齡高壓做人難 求醫圓夢

中央社 2010.05.09

《母親節談少子化-做人篇》(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9日電)少子化議題發燒,有人不想生,有人卻想生生不出來。國泰醫院新竹分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林正凱說,台灣每6、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他呼籲把握黃金治療期,當媽媽不是夢。

隨著晚婚、工作壓力以及環境污染等因素,不孕問題日趨嚴重。林正凱說,10年前約每10對夫妻有1對不孕,如今則是6、7對有1對。許多人以為「不孕症」就是不能生育,林正凱強調那是錯誤觀念。臨床認為,夫妻自然同房超過1年不能懷孕者,才算「不孕」,但這絕對不代表「不能生育」。

根據林正凱的案例統計,不孕夫妻中,真正有問題的比率還不到一半,在這一半當中,最後大約只有6成進入療程,其餘4成因為怕被貼上「不孕」標籤而放棄;就算真正有問題的不孕夫妻,還是有超過9成的機會,可成功懷孕。

林正凱感慨,職場壓力、家庭壓力及小孩的教養問題,壓縮現代婦女想生孩子的意願。現代人普遍晚婚,剛結婚時薪水有限,總想衝刺到一定階段再生小孩,不過,等有了經濟基礎,又面臨高齡問題,「剛開始是擔心養不起、不想生,但養的起時卻又生不出來」。

生理上,20至30歲是婦女最佳生育年齡,31歲以後逐漸走下坡。他說,「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和生育醫學是背道而馳」。

台灣生育率創新低,每個婦女平均只生1個孩子,衛生署計畫向內政部提案,擬補助人工生殖的費用,鼓勵想生卻生不出孩子的夫妻,也為低迷生育率注入活水。林正凱對此樂觀其成,他說,臨床上有些患者因為輸卵管問題需要做試管嬰兒,卻因為經濟壓力只願做人工受孕,不僅走了許多冤枉路,也錯過黃金治療期。

林正凱回憶,1名30多歲的患者在各家醫院做了超過10次人工受孕,肚皮滿是針孔,夫妻一起接受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先生的精蟲問題,必須做試管嬰兒,這名婦人在門診聽到這個消息,不禁放聲大哭,畢竟「過去的苦全都白挨了」後來改做試管嬰兒,順利懷孕。

不孕求診路途漫長,有些人的問題很快獲得解決,也有些人面臨身心煎熬。林正凱說,曾有1名女性患者求診時,皮膚蒼白、眼眶發黑、表情憂鬱,求子的壓力讓她幾乎和現實脫節,好不容易做了試管懷孕,卻在20週左右保不住孩子;林正凱回憶當時他在德國出差,接到這名患者的越洋電話,女子哭得泣不成聲,讓他相當感慨。

過了一段時間,這名女子在家人陪同下再次求診,情況比以前更慘,必須一邊吃藥控制精神問題,一邊做試管嬰兒;所幸最後成功懷孕,再次見到,已是容光煥發。

相較其他縣市,新竹市生育率較高,但林正凱說,竹科人面對的不孕壓力也相對較高。根據他的臨床經驗,除了晚婚、職場壓力大,穿戴無塵衣的高溫環境、放射線、化學氣體及藥物等帶來的職業傷害,也造成竹科男精液品質的下降。竹科不孕症夫妻的男性因素,似乎比一般不孕症夫妻占了更大比率。

經濟壓力讓許多人不想生,但薪資相對穩定的竹科人卻是沒時間生。林正凱說,去年底和今年初發生金融風暴,全台墮胎人數增加,但根據他的門診統計,不孕求診人數卻提高,不少竹科患者趁著無薪假接受治療,和前年人工受孕約300例、試管240例相比,去年人工受孕約400例、試管300例,成長幅度約3成。

多年行醫經驗,林正凱說,幾乎每天都有人在他的門診掉淚,有的是高興的哭、難過的哭,也有因為療程撐不下去而哭。他感嘆,每個人求子命運大不同,有些人很容易懷孕,也有人辛苦求子;有人積極面對,有人選擇逃避,更有許多人是因為不清楚而做錯了選擇,以至於離生子之路更加遙遠。

面對少子化,有些人不想生,卻有人在求子路上跌跌撞撞。林正凱說,不孕夫妻真正有問題的比率還不到一半,即使真有不孕問題,透過治療,超過9成可懷孕。他呼籲積極面對,把握黃金治療期,當媽媽不是夢。

fsj 提到...

綠卡換綠裝 身分認定精準

【世界日報╱編譯孫梁綜合11日電】2010.05.12

外國出生的美國永久居民持有的綠卡終於名副其實,將正式換為綠色。國內安全部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11日宣布,將為綠卡持有者發放重新設計、增加了安全防偽功能的新綠卡。

儘管人人都把外國出生的居民持有的身分證稱為綠卡,但綠卡多年來實際上並非綠色,而是粉、淺褐、藍、白等顏色。新綠卡重新成為便於移民官員識別的綠色,表明持卡人在美國的合法身分,可合法地居留和工作。

新綠卡採用了最新高科技,加入了生物辨偽技術,如全息圖像、雷射刻印的指紋和高解析率的微型圖像,幾乎無法偽造。新綠卡加入的持卡人個人資訊,使綠卡一旦丟失時很難被塗改。採用的無線頻率辨識(RFID)晶片技術,可使海關與邊境保護局(BCP)官員在檢查綠卡時,與數據庫的持卡人資料迅速對比。此外,綠卡印有USCIS地址,可把遺失綠卡迅速寄回USCIS。

USCIS發表聲明表示:「新綠卡的好處是,安全的光學晶片儲存的生物訊息,能迅速可靠地確認持卡人的身分。新綠卡將在持卡人申請更換和遺失補發時發放。」新綠卡增加的主要安全防偽功能,是USCIS為取締移民證件詐欺而進行的最新努力。

USCIS局長梅奧卡斯(Alejandro Mayorkas)說:「綠卡的重新設計是本局的重大成就。新綠卡採用的新安全技術,有助移民體系的完善。」



◆ 老板娘強迫印尼女工吃豬肉 醜聞傳世界

【中廣新聞/劉芳】2010-05-12

台灣的老板娘強迫信回教的印尼籍女性外勞食用豬肉事件,已經傳遍全世界。而這種漠視宗教、虐待外勞的做法,大大傷害了台灣的形象。

台灣一家知名品牌體育服裝代理商的老板娘張雯琳,強迫三位印尼籍的女性外勞吃豬肉,而且規定一餐不吃豬肉要扣新台幣五百元。這三位信奉回教的女外勞被迫每天從早上七點工作到晚上十二點,沒有任何休假,無法去清真寺。

在不堪虐待情況下,三位外勞用印尼文寫信向台北縣勞工局求救。板橋地檢署依「強制罪」起訴張雯琳並求刑八個月。目前,這三位外勞由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協助安置。

這起事件經由國際通訊社的報導和網路的刊載,遠至澳洲、南非、北愛爾蘭等地的媒體紛紛轉載或自行撰發新聞,最富盛名的英國廣播公司還把這則報導放在中文網的首頁。

在各國的相關報導中,有一則特別提到,美國國務院的人權報告中,曾經指責台灣不時傳出虐待外勞事件。

fsj 提到...

國科會:新台灣之子成績不差 人際關係卻差

【李宗祐/台北報導】2010-05-13 中國時報

「我第一次接觸那個泰國人,本以為他的成績會很糟糕。結果考第三名,好的不得了!」班上有新台灣之子的國小老師接受國科會研究團隊訪談時,對泰籍配偶的小孩成績表現優異大感驚訝。

台大社會工作系教授陳毓文指出,許多國中小學教師都有類似感受,新台灣之子學業成績不差,有些還很出色。

但這項針對東南亞外籍配偶的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十到十五歲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調查研究也發現,新台灣之子平常在校或課後跟同學相處的人際關係,明顯較差;同學間也常以「泰勞」或「菲庸」用語取笑他們。

陳毓文指出,有些同學常開玩笑說,「老師,你要說印尼話,他才聽得懂!」更對外配之子覺得自己人際關係不好,造成心靈傷害。面對同學的取笑,有些會假裝生氣或傻笑面對;有些則罵回去;有但會找老師主持公道,反應因人而異。

然而,新台灣之子的學業表現沒有一般想像的差,許多國中小學老師都說,跟父母都是台灣籍的學生比較起來,他們不會比較差,有些更好,而且相當出色。

一名老師描述,「這個學生蠻特別的,讓我刮目相看,他的成績都在班上第一名,而且非常優秀,超越第二名非常大段。」這項調查也顛覆外界對新台灣之子的刻板印象。




◆ 外勞被逼吃豬肉 我國際形象重創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2010.05.13

代理知名品牌體育服裝的信華行負責人張雯琳,被控強逼三名印尼穆斯林外勞吃豬肉,甚至要脅扣薪,上月被檢方起訴。此新聞被全球眾多國際媒體報導,有網友表示,台灣這樣進步的國家竟發生這種事,不可思議。

此案引起印尼政府重視,呼籲台灣政府重視印尼在台工作者的權益。印尼雅加達郵報報導,印尼外交部發言人裴札斯亞十一日說:「印尼譴責此種行為,這違反伊斯蘭教的價值。」他指出,該部已和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聯絡,了解此案來龍去脈後,再決定採取何種行動。裴札斯亞表示:「此案需要台灣方面嚴加留意。」

印尼組織「國家安置及保護海外工作者」主席希達亞也譴責台灣雇主逼穆斯林外勞吃豬肉案,痛斥這是「犯罪行為」。

美聯社和法新社十日皆自台北發出外電,標題都是「台灣雇主逼迫穆斯林員工吃豬肉」,形容三名受脅迫的外勞「煩躁且恐懼」。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英國每日郵報、印度雅虎、菲律賓ABS—CBN電視台、印尼雅加達郵報、新加坡海峽時報及印度時報等各國主要媒體均報導這則新聞。

此外,上網以Google搜尋「Taiwan」、「muslim」加上「pork」的關鍵字組合,便可找到十多萬筆相關報導、討論或轉載網頁,且搜尋結果前幾頁幾乎全是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

穆斯林網友對這則新聞的反應還算平靜,或許是因為雇主已被起訴。有網友爆料,在台的一位伊斯蘭智者提供的報告中指出,台灣雇主經常逼穆斯林外勞吃豬肉,這三名受害女員工只是冰山一角。也有網友表示不可置信,台灣相當進步,竟發生這種事。

也有讀者以為這種宗教歧視的事在西方國家才有,未料在台灣也會發生。

印尼民眾多半信奉伊斯蘭教,根據教義,豬會吃自己的排泄物,被視為不潔,因此穆斯林嚴禁食用豬肉。

台灣雇主無視外勞宗教信仰,引起全球媒體重視並報導。此外,東亞運台灣籍裁判鄭大為事件,一苗栗火鍋店揚言「不歡迎韓國客人」,也引起亞洲跆拳道聯盟重視,表示「不允許跆拳道有種族歧視情況」。雇主辯稱吃豬肉才有力氣工作,火鍋店的出發點是支持台灣選手,但外國讀者認為這就是宗教及族裔歧視。

※ 相關報導:

* 怕被扣薪 印傭閉眼吞豬肉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594573.shtml

* 台灣人討好金髮碧眼 一見外勞變臉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594578.shtml

※ 在刻板印象的產生上媒體也要負部份責任。



◆ 85年女童性侵命案 空軍枉殺江國慶?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王光慈/台北報導】2010.05.13

民國八十五年空軍作戰司令部發生震驚社會的女童遭性侵命案,涉嫌士兵江國慶遭軍方速審速決後槍決。監察院調查發現,軍方偵辦此案涉違法偵查訊問、非法取供,且漠視另一關係人許姓男子的不利證據,昨天糾正國防部。

監察院調查時,查到空軍作戰部前司令陳肇敏「違法指示」,將全案交給非偵辦編制的反情報隊負責,對江違法禁閉、卅七小時超疲勞訊問,非法取供,取得江的自白書,遭江指控違法刑求。但此案已超過公務員懲戒法十年免議期間,監察院無法彈劾,也未約詢陳肇敏。

此案歷七年調查,跨過兩屆監委調查,光調查報告就寫了兩百六十多頁,查案人員以「罄竹難書」形容。查案監委馬以工、沈美真、楊美鈴要求國防部檢討違失,嚴懲失職人員,追回當初因案獲得的獎敘。

這起女童遭性侵命案發生在八十五年九月十二日空軍作戰司令部營站內,軍方獲密告再加上測謊,鎖定在營站出入常使用「案發廁所現場」的士兵江國慶。隔年五月四日,一名許姓士兵性侵女童,並在初供中聲稱犯下司令部營站的這案,且詳細交代現場過程,軍方未理會相關疑慮,仍迅速在八月十三日槍決江國慶。

馬以工昨天說明全案時,第一句話就是:「什麼是公平正義?」她說,反情報隊除對江國慶非法取供,連所謂的唯一證據「衛生紙」,都因垃圾桶三天沒清,讓證物遭汙染,犯案時間也出現矛盾,喪失證據力。

楊美鈴指出,監院調卷發現,本案女童右大腿所採的陰毛囊證物,原審未詳查,具有證據新規性,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符合再審條件。

查案人員表示,此案將移送最高軍事檢察署提非常上訴或再審。許姓關係人目前因案在軍監服刑,十一月將出獄,監察院要求法務部轉最高檢察總長與警政署「續行偵辦」。

國防部對監院的糾正表示尊重,並將審慎檢討。官員強調,很多做法都是早年的事,現在絕對不可能發生刑求。

※ 相關報導:

* 狗官害死江國慶! 老爸奔走十數年靠鎮定劑靜心
http://www.nownews.com/2010/05/13/91-2602658.htm

監察院12日召開記者會,針對14年前一起在台北空軍作戰司令部女童姦殺案,已經執法的兇手江國慶可能遭到刑求而坦承犯案,其實兇手另有其人。

* 反情報隊強燈照眼、刑求逼供 帥化民:他有啥權力?
http://www.nownews.com/2010/05/13/11490-2602709.htm

不過監察院卻在12日對國防部提出糾正,認定國防部當時違法指派不具司法警察身份的反情報隊以非法手段取供,自白內容和客觀證據充滿矛盾,又漠視另一凶嫌可靠自白。



◆ 中國再爆殺童案 病灶在社會體制

中央社 2010.05.13

中國再度發生校園慘案,引起全國震驚。專家說,社會不公、貧富差距擴大及人權等因素是根本原因,必須對症下藥。

從今年3月開始,1名曾經當過醫生的精神不穩定的男子在福建省的1所學校殺害8名兒童。昨天陜西1家幼稚園也發生同樣悲劇,至少9人死亡。

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社會一度以暴力犯罪率低而自豪。而這些流血事件導致很多人害怕、氣憤和困惑。

中國教育部上個月成立1個緊急小組,並加強中小學校和大學校園的安全防範,但是這些襲擊事件依然在不斷發生。

據報導,許多學者認為貧富差距不斷加大,及尋求司法正義的民眾不斷受挫,是出現襲擊事件的原因。中國的司法系統以腐敗和不公正而臭名昭彰。

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胡星斗認為,這些暴力事件是一些人出於絕望而尋求報復的行動。他說,這些襲擊是被稱為「社會報復」的新現象。

胡星斗說,「我認為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反映中國的弱勢群體和底層民眾,他們的申冤權、上訪等權力沒有得到保障。第二方面,反映一些底層人物報復社會的心態。他們報復社會卻是選擇更弱者來報復。這表明這些人的殘忍和懦弱。」

胡星斗說,這些襲擊者知道他們觸動不了那些凌駕於他們之上的強權,所以他們針對社會中最弱勢的成員報復。

他說,這些襲擊是模仿式的事件,並且隨著貧富差距的逐漸增大,可能還會增多。

報導說,包括胡星斗在內的專家認為,政府如果想要制止暴力事件,就應該著手解決貧富不均問題,並改善人權。

胡星斗說,另一方面,更主要的還是要改善民權,要縮小貧富差距,要解決人民怨恨的根源,就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要改善基層政府與民眾的關係,改善官民關係,要讓人民的氣有地方出。

fsj 提到...

2成台灣人 每天與家人聚不到半小時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0.05.14

515國際家庭日前夕,教育部今天公布「家人互動調查」報告,顯示現代家庭關係存在「疏離危機」,七成六民眾不曾或很少與家人擁抱,每五人就有一人每天和家人相聚不到半小時,其中又以高中生和家人的關係最疏離。

教育部3月間委託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系主任周麗端、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副教授唐先梅共同進行這項調查,調查樣本數5506人。周麗端表示,調查反映出台灣家庭面臨的現況:離婚率上揚,嚴重危及家庭;家長過分重視學業成就,忽視品德培養;更有許多父母拚經濟,把孩子送到安親班,孩子回家只有洗澡睡覺。

調查的數據也勾勒出現代家庭關係面貌。50%的受訪者,很少跟家人分享或傾聽家人的心情,62%不懂得感謝與讚美家人 ,77%極少抱抱家人,36%每天和家人見面卻不會互相問候關心。

交叉分析發現,男性和家人互動關係比女性疏離。男性不跟家人分享心情的比率高達六成,更有近七成男性不會開口說謝謝或稱讚家人,逾八成男性幾乎不曾或很少擁抱家人。

分析不同年齡層的受訪者與家人互動情形,近三成(28%)的高中生每天和家人聚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是家中最忙碌的一份子;其次是國中生,占二成三。高中生也最不懂得感謝家人,占七成四;國中生也好不到哪裡去,七成不懂感恩家人,不懂得感謝家人的小學生也占五成七。

最不跟家人分享心情的人,則是國中孩子,占六成二。相較之下,小學生最愛跟爸媽說話,占八成二。

調查顯示,高中生、國中生和老年人,是最少和家人擁抱的三大族群,近九成高中生不曾和家人每天擁抱,和家人關係最為疏離。

※ 相關報導:

* 聽聽他、抱抱他…別把孩子往外推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597535.shtml



◆ 怕生虎子? 前4月出生嬰兒銳減近5千人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2010.05.14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昨天指出,我國民眾結婚對數八十九年達到十八萬一千多對的顛峰後,就呈下滑趨勢,至九十八年降至十一萬七千多對,十年少了近七萬對,婚育結構起很大變化,晚婚、不婚、遲育已間接影響生育數量及生育品質。

簡太郎也說,去年「孤鸞年」,今年又是虎年,今年的結婚對數與總生育率都令人擔憂,今年一至四月的出生人數,明顯的比去年同期少四千九百一十人,他呼籲民眾排除迷信結婚生子。

簡太郎說,九十八年的粗出生率已降至百分之八點二九,粗死亡率為百分之六點二二,如果育齡婦女「再不生孩子」,以目前的驟降速度,預估一百零六年總人口數就變零成長,一百零七年負成長。

內政部指出,國內出生數近年呈逐年減少趨勢,由六十五年的四十二萬五千一百二十五人,至九十八年驟降為十九萬一千三百一十人;總生育率由六十五年的三點零九,降為九十八年一點零三,與德國並列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簡太郎說,自民國六十五年至九十九年,逢三個虎年,分別是七十五年、八十七年及九十九年,呈現少結婚的現象。

簡太郎表示,結婚對數的減少,一定會影響到生育率,讓少子化問題雪上加霜。

至於遲婚問題,簡太郎說,從六十五年新郎平均初婚年齡為二十七點九歲,至九十八年提高到三十三點九歲;新娘平均初婚年齡則由二十三點八歲提高為三十點三歲,國人日趨晚婚已呈現。

有關少子化問題,監察院昨天也邀教育部長吳清基說明,教育部對目前一百七十多所大學,有很多大學的科系找不到學生,提出預警、轉型與退場機制。



◆ 撤掉500萬性侵國賠案 傅崐萁跑給家屬追

NOWnews.com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2010/05/12

兩年前,花蓮一所國小的田姓教師前後連續性侵4位女學生事件,原本前縣長謝深山核定給予受害家屬總共500多萬元的國賠金,但新任縣長傅崐萁上台後卻撤掉這筆賠償,原因是不符程序,今天(12日)受害家屬到議會向縣長陳情,傅崐情卻跑給家屬追,對於國賠問題仍不願鬆口,只說會依法行政。

500萬國賠到底要不要賠?縣長傅崐萁只說了一句依法行政就掉頭走人,還在議會現場跑給家屬追,「走開啦!我看他怎麼說。」原本面對鏡頭侃侃而談,現在卻是如此狼狽。

「縣長,你再講一句,就是在她們身上灑鹽,你知道嗎?」議員劉曉玫講得慷慨激昂,原來兩年前花蓮一所國小的田姓體育教師前後性侵4名女學生,學校知情後卻隱匿不報,事後證明學校違法失職,去年由前縣長謝深山核定國家賠償500多萬元,算是還給受害家屬一個公道。

不過,這筆追加預算卻在傅崐萁上任後第九天喊卡。受害家屬表示,「賠償這個問題是一個責任,不是一個施捨。」

原本裁定賠償最後賠償期限4月30日,但花蓮縣政府卻沒支付,女兒被性侵已經在家屬身上畫了一道傷,如今傅崐萁的「依法行政」這句話,對家屬來說再次造成傷害。(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蕭可正、陳宜宜)



◆ 連續12年 日本自殺人數破3萬

【聯合報╱國際中心/報導】2010.05.14

日本警察廳13日公布,去年日本自殺人數為3萬2845人,是連續第12 年超過3萬人。自殺者以50多和60多歲者最多,但20多和30多歲年輕人自殺率也增至歷來最高,自殺原因以憂鬱症等健康問題和經濟問題最多。

日本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達每10萬人有24.4人,在八大工業國中僅次於俄國的30.1%。

警察廳指出,去年日本自殺人數比前年增加596人,增幅1.8%,人數是1978年開始這項調查統計以來的第5高,其中近72%是男性。

以年齡區分,30至39歲的自殺率為每10萬人有26.2人,20至29歲是每10萬人有24.1人,都超越前年的最高紀錄。

健康出問題而自殺的有1萬5867人,其中6949人因為憂鬱症輕生,人數占最多。排第二的自殺動機是經濟出問題,有8377人,約占自殺總人數4成,反映出就業、家計問題嚴重。

失業自殺的有1071人,比前年增加65.3%。就業失敗的有354人,比前年增加39.9%。生活困苦而尋短的有1731人,比前年增加34.3%。

fsj 提到...

勞保「薪」酸… 中高齡失業寧打零工

憂一次請領給付縮水 不願低薪加保

自由時報 21010.05.16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金融海嘯造成失業人口大增,不少工作十五年以上的資深勞工,也難敵景氣而遭到資遣。這批資深勞工失業後,不容易找到與原職薪資相當的工作機會。部分人為了避免年資滿二十五年即可一次請領的勞保老年給付金額縮水,寧可放棄再當白領上班族,而以打零工、開計程車討生活。

今年四十五歲的小李,一年多前遭到工作十九年的公司資遣。在公司任職課長的他沒想到會丟了工作。且領完了六個月的失業給付,又報名上職訓班、領了三個月的津貼,工作還是沒著落。好不容易遇到肯用的公司,薪水也只願意給到兩萬多。小李無奈表示,薪水低影響的不只現在的收入,原本幾年後就可領的勞保給付縮水超過六十萬。所以寧可勞保繼續掛在原公司,暫先開計程車為生。

勞務士協會理事長張凱翔解釋,依據勞工保險條例第九條之一的規定,勞工參加勞保年資滿十五年,若遭到資遣,因為是屬於非自願離職,可掛在原公司繼續參加勞保,一直保到符合請領老年給付為止。

這其中有些人雖然可以找到工作,但由於薪水通常不高,甚至只有基本工資,考慮勞保老年給付一次領取的計算基準是以退保近三年的平均投保薪資計算,一旦新公司以低薪幫他們投保後,可以領的老年給付馬上大打折扣,所以很多勞工都寧願新公司不要幫他加保。

張凱翔說,繼續掛在原公司加保,勞工要自負八成保費;在一般公司加保,勞工只要付兩成,若非為了以較高的薪資領老年給付,誰會願意在原公司掛保?

根據勞保局最新一期的年報統計資料,像小李這類「被裁減資遣而自願繼續加保」的勞保人口,到九十八年底止,總共有三萬九千九百六十二人。比去年增加將近一萬人,相較於過去每年新增幅度不過兩千人上下,去年增加的幅度幾乎是往年的五倍以上。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表示,這兩年真的有不少中高齡勞工打電話來問,雖然苦口婆心勸他們等年滿六十歲再領勞保年金月退金比較划算,但很多人回應說:「都已經借錢在繳房貸了,就算不划算,也要設法先把勞保老年給付領出來。」



◆ 連3季 貧窮線下逾十萬戶

【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2010-05-16 工商時報

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今年首季落在貧窮線以下的家庭戶數連續3季超過10 萬戶,創下歷年同季最高,顯示在全職工作減少,所得分配擴大下,國內「工作貧窮」的問題日趨嚴重。

內政部甫完成今年首季的低收入家庭統計,根據這份數據,落到貧窮線以下的家庭有10.3萬戶,戶內的家庭人口高達25.2萬人,兩者皆創下歷年同期最高。

內政部官員表示,落到貧窮線以下的家庭愈來愈多,和景氣的變化關係不大,但和近年就業型態的改變密切相關,因此即使今年景氣已復甦,但是落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還是比去年第一季金融海嘯最嚴重時增加了1萬戶家庭。

依內政部統計,台灣這十年來落在貧窮線以下的家庭由6.6萬戶激增至今年首季10.3萬戶,至於這些家庭戶內人數,更由15.6萬人增至 25.2萬人,增加了十萬人之多。

內政部官員表示,如今許多人雖有工作,但收入非常低,愈來愈多人從事於部分工時、臨時僱用這類「非典型工作」,這也是造成貧窮人口愈來愈多的原因。

依主計處近兩年來的調查,非典型受僱者的薪水不到全職者的一半,他們雖有工作,但收入極低,正是處於工作貧窮(working poor)的一群人。

主計處官員也表示,「非典型就業」型態卻實導致工作貧窮的現象,也使得國內所得差距日益擴大,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內政部官員表示,落到貧窮線以下的家庭想要回到貧窮線以上,有些難度,通常得靠他們下一代出社會工作後才有機會獲得改善,因此協助他們子女受好的教育,是改善貧窮最有效的方法。

fsj 提到...

世界競爭力名次大躍進 台灣排第八

【聯合報╱編譯陳家齊/報導】2010.05.18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報告」出爐,台灣總體競爭力名次大幅躍進,從去年的第廿三名躍升至第八名,創歷年最佳,也是受評五十八個國家中進步最大者。

今年台灣名次躍進十五名,主要是在企業競爭力以及政府效能大幅提升。企業競爭力從去年的第廿二挺進到第三,政府效能從第十八進步到第六,都是歷來最佳。其中,企業效能評分達七十七點六三分,僅比冠亞軍的新加坡和香港少兩分。

最新的競爭力報告也明顯看出亞洲經濟體的優異表現,新加坡首次超越美國,勇奪第一,香港排名第二,美國則從第一下降至第三。不過,這三國的總分都在一百到九十九分之間,相距甚微。

報告中特別指出,澳洲、台灣與馬來西亞都是受惠於亞洲經濟需求強勁的經濟體,並且在增進經濟發展的政府效能上表現優異。台灣的政府效能進步十二名,馬來西亞前進十名至第九名,澳洲進步四名至第四名。

報告中表示,本年度的排名調查出現大幅變動,反映過去一年來全球經濟增長、國際匯率以及金融資產的巨變。各國競爭力顯示的是應對巨變時「損害控制」的韌性,更甚於提升競爭效率的能耐。

排名第十八的中國是去年全球經濟成長最快的經濟體,總體競爭力也居「金磚四國」之冠,其次依序為印度(第卅一)、巴西(第卅八)與俄羅斯(第五十一)。

隨著希臘債信危機衝擊全球金融市場,本年度的報告也首次深入探討各國負債問題,估計各國降低政府負債至「可持續範圍」所需的時間。

其中,日本負債最嚴重,必須到二○八四年才有可能把負債水準降低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六十以下。義大利需要減債至二○六○年,狀況第二糟。

但是日本與義大利的負債多由國內持有,違約風險較低。相對地,對外負債比重高的葡萄牙與希臘都要到二○三○之後才能減債至GDP的百分之六十以下,風險最高。



◆ 總統府:洛桑評比佳 施政成果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2010.05.18

馬總統將就任兩周年,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指出,行政院研考會已整理完成馬總統就任兩週年的重要施政成果。共分成十三項,涵蓋租稅金融政策、產業農業觀光政策、勞動政策、環境政策、婦女政策、社福與健康政策、教育與文化政策、民主與人權政策、廉能政策、兩岸政策、政府體制。

黨政人士認為,過去兩年,馬總統施政表現遭逢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受到很大的限制,也因此遭到許多「結果論的批評」,但路遙知馬力,行政團隊經過兩年埋頭耕耘、任謗任勞任怨,堅持正確的政策方向,之前IMF評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6.5%,通貨膨脹是1.5%,都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用實際的經濟預測肯定台灣的施政方向。現在洛桑的競爭力評估出爐,台灣更大幅進步十五名,首次擠進全球前十名,可說在520就職兩周年前夕,還給馬總統兩年施政一個公道的評價。

羅智強表示,馬總統昨日已知悉洛桑評比結果,馬英九認為這是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也代表政府過去兩年的施政方向是正確的。他說,在政府效能的部分,台灣從第18名進步到第6名,是台灣被評鑑以來最佳的成績,馬英九認為這是對政府表現的肯定,政府會和全民一起攜手,為開創台灣新高峰繼續努力。



◆ 台灣智庫民調 5成8不滿馬總統表現

【聯合晚報╱記者邱珮瑜/台北報導】2010.05.18

台灣智庫上午公布「馬總統執政兩周年民意調查」,台灣智庫執行長鄭麗君指出,民調數據5成民眾認為兩年來生活變差,7成民眾認為貧富差距嚴重,有5成8民眾不滿意馬總統兩年以來的施政表現,另有6成民眾認為,政府應暫緩6月簽訂ECFA 。

台灣智庫委託精湛民意調查公司在5月15、16日,針對全國20歲以上民眾進行電話調查,完成樣本數1080份,依年齡、性別、戶籍進行多變項反覆加權,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正負3%。

鄭麗君表示,50.7%民眾認為兩年來的生活變壞,72.7%民眾認為社會貧富差距與前兩年相比更嚴重,58.6%民眾認為馬總統施政偏向財團,有 58.6%民眾不滿意馬總統兩年來的施政表現。

至於未來展望,有7成民眾認為未來貧富差距將更嚴重,64.4%民眾不相信馬英九將開創黃金十年,56.4%民眾擔心ECFA簽訂後,台灣失業狀況加劇,有6成民眾同意以公投決定簽訂ECFA與否。



◆ 日本失業1年以上人口破百萬 5年來新高

中央社 2010.05.18

日本總務省今天發表今年第一季(1月至3月)勞動力調查統計指出,完全失業人口達332萬,其中,失業1年以上的失業者 114萬人,5年來首次突破100萬人大關。

統計指出,完全失業者332萬人之中,失業3個月以上的有232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9萬人,失業逾1年的有114萬人,增加23萬人。

失業1年以上的人口創下第3高的紀錄,也是2005年的第一季之後,5年來首次突破100萬人大關,增加的幅度創下2002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最高紀錄。

總務省官員指出,找不到工作而長期在就業市場徘徊的失業者很多,今後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



◆ 校園性侵 師長社工竟是狼

【聯合報╱記者楊濡嘉、徐如宜/高雄報導】2010.05.18

高雄市議員康裕成、李文良昨天在市政總質詢時指出,教育局去年統計的校園性侵案中,有一案的加害人是民間機構社工,有4案的加害人是師長,令人驚訝;教育局、社會局對此案頗保留,強調涉案社工已離職,全案進入司法程序,涉案師長已全遭解聘。

高雄市長陳菊認為,如有社工侵犯輔導的對象,社會局要出面關切,也必須要求社工再教育、自律,此類事件絕不容許再發生。

社會局長蘇麗瓊指出,此事件屬單一事件,絕大多數社工都兢兢業業致力於助人工作;這件事是因為社會局的個案管理社工人員查訪個案時,機警地發現有學生與已經離職多年的一名社工間曾有不當的身體接觸,進而報請司法調查。

社會局社工進一步了解,那名涉性侵案的民間機構聘用的社工,過去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為人和善且深受學生喜愛,被發現疑似涉嫌性侵學生,確實讓人難以置信。

教育局的校安通報,98年性侵案共117件,加害人與被害人屬「同學」關係的有65件,「父親」5件,「親屬」12件,「師長」4件,「校屬人員」2件,「網友」3件,「社工」1件,「歹徒」15件。

「社工」涉案,令在場議員吃驚,康裕成認為如果平常輔導弱勢的社工卻成加害人,受輔導的兒少豈不是成為待宰的羔羊?

對於涉性侵案的「師長」,98年比97年增加3例。教育局長蔡清華說,這4起性侵案分別發生在國中與高中,涉及性侵害學生的4名師長,4案的學校校評會作成解聘決議,4名師長都已被學校解聘。但4人都提出申覆中。

fsj 提到...

富士康10連跳/脆弱世代管理難題 怎麼辦?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5.21

不久前,三名四川農民工相約集體自殺,而富士康半年內更發生員工「十連跳」事件,新生代農民工頻頻自殺,也凸顯中國企業面臨的管理難題。

新華網引述臺州市中心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醫師楊伯泉的話說,家庭溝通不暢、人際交往匱乏、理想和現實的差異、想走捷徑等因素,是籠罩自殺者的心頭陰影。他們因為在現實中看不到未來,而又沒有及時地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以致最終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消極的歸宿。

富士康內部員工也曾表示,每天10個小時面臨流水生產線,重複同一單調的工作,加上八個人擠一間宿舍,無論公司對個人的冷漠,或是員工之間的交流,都非常脆弱。在這樣的壓抑環境下,心智、情感、經驗尚未長成的年輕人,自然會有孤苦、無助、無奈的困境。

楊伯泉認為,80、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打工者,普遍存在性格脆弱、意志力不強、認識狹隘、經不起生活的磨難等特點,脆弱的人格成為他們走向絕路的主要推手。不可否認,新生代農民工的精神困惑已經成為當前中國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嚴峻問題之一。

農民工相約自殺和富士康的「十連跳」也許只是個案,但無疑也是中國新生代農民工的生存縮影。大批人口向城市遷移,卻沒有相應的社會管理機制配套,戶籍制度、城鄉二元結構等障礙,仍把外來打工者們遠遠地擋在城市的入口外。

此外,家人的過高期望和簡單、粗暴的教育,以及沒有向上發展的成長空間,都在民工內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人格扭曲。

※ 農民工的戶籍問題詳見維基百科的「農夫」條目:農民既是一種出生、個人身份,也是一種社會等級,屬於社會底層的群體,農民不能像絕大多數城市居民,沒有社會保障。

* 終結犧牲尊嚴的經濟發展 九名社會學者關於富士康員工九連跳的聯名公開信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0,5245,50503715x112010052100458,00.html

...如果說,以廉價勞動力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是改革初期中國在資本匱乏等歷史條件制約下的一種策略性選擇的話,走到今天,這種發展戰略已經暴露出種種弊端。勞動所得的低下導致了國內消費需求的長期不振,削弱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內在動力。



◆ 我見我思-跳樓之謎

【吳典蓉】2010-05-21 中國時報

富士康深圳龍華廠「連九跳」,讓總公司台灣鴻海集團傷透腦筋,甚至打算請出山西五台山高僧舉辦超渡法會。確實,即使到現代,這樣的傳染性自殺仍是一個謎,這些年輕人為何寧願跳樓,而不是跳槽?

連續自殺並不是一個新現象,一七七四年,《少年維特的煩惱》問世後,歐洲竟出現一股自殺熱潮,逼得米蘭、哥本哈根只好將該書列為禁書。哥德形容,這是「真實人生模仿小說,將詩轉化為現實」。

但是,一直到兩百年後,模仿性自殺才再度受到重視,社會學者菲力普斯(David Phillips)一九七四年研究發現,自殺新聞如果登在報紙頭版,接下來一個月自殺案件會增加,例如,瑪麗蓮夢露自殺後的一個月,美國自殺率增加百分之十二,菲力普斯的結論是,自殺有一定的傳染性、模仿性,他更直接指出,自殺報導會導致自殺率的增加。

社會學者如此有信心的提出因果關係,但是,就每一個選擇自殺的個人來說,他們究竟為何做出這樣激烈的選擇,社會學的解釋聽起來可能和佛教高僧的祈福法會一樣玄。菲力普斯回歸到社會學大師涂爾幹,他認為,面臨劇烈變遷、處於脫序處境的人,最可能以自殺來解決問題,成為模仿性自殺的受害者。

法國電信可能就面臨這樣的問題,從二○○八年到今年四月,該公司已有三十人自殺,自殺者大概都是因應公司轉型被調職到客服中心的,這些原來可能是工程師或經理階層的人,現在要面對的處境是,不論是吃飯、上洗手間或是抽空抽一根菸,都有人在旁計數。一位五十一歲自殺者留下遺書說,完全是因為工作環境,讓他作了這個決定。

那些在深圳龍華廠自殺的年輕員工,面臨的又是怎樣的生命處境?《南方周末報》派實習記者臥底龍華廠二十八天,描繪出這樣一個圖像:這個容納四十多萬人的巨型工廠,並非是人們想像中的血汗工廠,與同類相較,這裡的設備齊全而優越,待遇標準而規範──但是,在每平方公里聚居了約十五萬人的狹小空間裡,人和人卻似碎片一樣存在著──在這樣的孤立中,他們每天上班、下班、睡覺,上班、下班、睡覺──連在宿舍也找不到朋友。

《南方周末報》形容這篇報導,「這實非一個工廠的內幕,這是一代工人的命運。」即使遠在台灣的人聽來,都心有戚戚焉,因為,作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一環,中國龐大的勞工後備軍,是招致敵意的;對許多已開發國家,甚至台灣而言,他們是搶走工作機會的人,但是,經過九連跳的悲劇,大家才知道他們原來是這樣活著。看來,要了解跳樓之謎,也要從他們的生存經驗著手。



◆ 組裝iPad僅獲11美元 中國代工業被壓榨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上海21日電】2010.05.21

自從蘋果iPad上月首發以來,銷售情況一路走高,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美國權威市場調查機構說,蘋果付給「中國組裝」費僅為每台11.2美元,和最低售價499美元的iPad相比,相當低廉。

據報導,資深家電觀察家劉步塵表示,「真正賺錢公司有兩種,一種是提供品牌的公司,另一種是技術的擁有者,蘋果是品牌和技術的擁有者。」劉步塵表示,「代工廠處於整個產業的最底層,時間一長由於對於這些大公司的依賴,最終難以轉型升級。」他表示,「富士康這類代工模式企業今後發展的道路非常有限,目前的處境也非常尷尬,因為這樣的模式不可能帶來高的利潤,高的利潤必須要從原材料或是人力成本上想辦法。」

fsj 提到...

全日無休的工廠 42萬個機器人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綜合報導】2010.05.22

「十七至二十五歲未婚男女」、「初中以上學歷」、「標準薪資加上加班費,月收入兩千一百至兩千三百元」…。這是富士康在徵才網路上開出的待遇。月薪兩千三(折合台幣約一萬一千元)不算太低,但要領到這筆錢,必須付出每天上班十一小時,每周只休一天的代價,難怪有富士康員工在網路上寫道:自己活在「上班、下班、睡覺」的循環裡。

富士康在全中國二十個城市投資設廠,總雇用員工約八十萬人,特別是最近頻頻發生跳樓意外的龍華廠及觀瀾廠,總共約有四十二萬名員工。

新進基層員工的底薪,其實只有一千兩百元(折合台幣約五千八百元)。其他的,則要靠加班費和年終獎金,統算起來再除十二,才能得到兩千三的月平均薪資。

「每個月開始,他給你簽一個加班同意契約書。你簽名,這個月你每次都得來加班:你要不簽,這個月一小時加班都沒有。」富士康前員工馬麗群接受大陸中央電視台記者採訪時說,如果都不加班,只領這分底薪,再扣除醫療、社會保險保費,實領只八百多元。

做為世界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廠房二十四小時開工,員工分兩班輪班,交接時間是早上八點和晚上八點,扣除一小時吃飯,正好是八小時正班加三小時加班。

「我記得第一次上夜班,三、四點去吃飯,感覺晚上的胃不想消化,但不吃的話,那一頓就沒有了。…在食堂裡,大家吃得特別快,因為他們想擠出更多時間去休息。」這是大陸媒體「南方周末」記者劉志毅,在富士康「臥底」廿八天後的第一手感受。

「基層員工每天就像機器一樣做來做去,可以說被訓練成一台機器。」馬麗群一語道破了富士康工廠的管理文化。

但人畢竟不是機器,「現在表現的是,一個企業與一個階級的矛盾」,大陸三星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沈偉,這樣總結一連串的跳樓事件。



◆ 陸媒:「10連跳」凸顯中國體制性傷害

中央社 2010.05.23

富士康員工「10連跳」引發中國朝野關注。大陸媒體評論指出,這些意外集中呈現當前中國常見的體制性傷害,除呼籲企業勿把員工當印鈔機,也要求官方、民間及企業各盡其責,共同解決問題。

「大河網」今天評論說,眼看「10連跳」悲劇升級上演,「但是這些慘案之後的隱忍與無奈,我們又能與何人言說。我們不禁想質詢,這樣慘烈的『跳跳』相接何時休?」

報導指出,富士康作為一家台資企業,按照自己的邏輯構建了一個商業帝國。「在這裡,產品線上的高效、精確、按部就班、一絲不苟,甚至對質量的苛刻要求構成了富士康獨特的商業基因,這使富士康在競爭中顯得無比強大。」

報導接著說,「同樣在這裡,人力資源管理上的粗放、冷漠,缺乏以人為本使富士康一度背負血汗工廠的罵名,而近期頻出的員工跳樓事件更使富士康數年演繹的傳奇大為遜色」。

報導又說,「當員工跳樓成為一種讓人心痛的常態,這還是一個肩負社會責任的企業嗎? 還是一個企業所能為的事情嗎? 作為一個強調企業社會責任、回饋社會、關愛員工的行業領袖,富士康理應還給勞動者一份有尊嚴工資,為勞動者過上正常、有尊嚴的生活創造基礎的物質條件,讓農民工成為真正的『企業公民』」。

報導進一步分析,「我們其實可以看到富士康問題,遠非只是富士康的一個個案問題,它只是集中呈現了當下中國常見的一種體制性傷害,所以它帶給我們的反思,不應該止於富士康。任何企業都不能把員工當成一部『印鈔機』,大把大把地出產著鈔票,而視員工為印鈔機上的一個個螺絲釘。這樣的螺絲釘,即使有足額的社保和勞保,也還是一個零件而已」。

報導同時反思說,「社會財富增加速度之快,使我們沒有來得及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分享和消化機制。創造財富的勞動者已經承受不了昨天的勞作方式。企業生產方式和勞動環境能否讓員工有生存的尊嚴、薪資水平及收入分配的合理性等,都是亟待解決並具有重大政治和社會意義的問題」。

報導最後呼籲,希望有關政府職能部門、社會組織及企業各負其責,深入研究員工跳樓背後的深層原因並加以解決,讓這類事件不要再次發生。

※ 昨天九位學者的公開信已指出重點了。

* 抗壓力高 國人少為工作尋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22/today-e3.htm



◆ 白天粗工 晚上家奴 3越勞被當女奴操 2年無休

【鄧木卿/台中報導】2010-05-22 中國時報

台灣人權倒退紀錄又添一筆。三名女越勞在台中市一家醬菜工廠做粗工,晚上變成雇主的家奴,被鎖在不到五坪的房間,不准外出,大小便全在屋內塑膠桶解決,比監獄還不如。兩年多來,有人完全沒休假,有人只休一天,三餐更只有白飯淋湯汁。

昨天在台中市專勤隊吃便當時,三人淚流滿面地說,這是兩年多來吃過最豐盛的一餐。

北部日前發生雇主強迫回教徒外勞吃豬肉的案件,引發國際人權團體關注,台中市昨天也爆發外勞人權受壓迫的案例。不過,這次不但是雇主禁止外勞吃肉,只能吃白飯配湯,還限制活動,過著奴隸般生活,同樣震驚社會。

餐餐白飯配湯 吃到便當淚流滿面

台中市專勤隊表示,廿日會同台中市政府勞工處人員,前往東區一家醬菜工廠查看,發現三名面黃肌瘦的女越勞正在煮早餐。原本以為案情單純,不料,要求外勞拿出護照卻拿不出時,才揭發這件長達兩年多的外勞剝削黑幕。

專勤隊指出,劉姓雇主為方便使喚,將三名越南女外勞取名大花(卅六歲)、阿花(廿八歲)和阿玄(廿八歲),三人分別在前年和去年陸續來台工作,一到雇主家,護照和居留證就被扣留。

阿花表示,兩年多來過著非人生活的虐待,她們曾向仲介公司反映過,但仲介推說,薪水是雇主出的,當然聽雇主的。後來從嫁來台灣的妹妹口中,才知道要打一九五五外勞求助專線,因為受不了,每天從上午五點半起床工作,直到晚上六點半,工廠下班後,晚上又成了雇主的奴隸,兩天前才偷偷打求助專線電話。

五坪擠三人 吃喝拉撒睡全在裡面

阿花還說,雇主不准她們有手機,她們擔心放在房裡會被發現,就偷藏在內褲或是胸罩裡。

三名女越勞指出,她們要煮三餐給員工吃,自己不准吃,白天工作完,晚上要幫雇主放洗澡水,洗、燙衣服,放睡覺蚊帳,照顧雇主孫子,有時還要按摩,擦房子油漆,種菜、養雞,雇主過的是女王生活,三人卻像奴隸般被使喚。

三人加班費 合計有一百萬元沒拿

大花說,三人擠在不到五坪大的房間,吃喝拉撒睡,全在裡面,晚上九點過後,房門就被反鎖,別想逃走,想要大小便,就用屋內的塑膠袋裝或是尿在塑膠桶內。

專勤隊粗估,三人兩年多來,沒有休假,每天都超時工作十三個小時以上,如果照算加班費,三人合計有一百萬元的加班費沒拿。專勤隊認為,案情不排除擴大發展,將繼續傳喚相關人員到案說明,全案朝違反人口販運防制法、強制罪、勞動基準法、就業服務法等方向偵辦。

※ 相關報導:

* 女雇主代誌大條 避重就輕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5430x112010052200134,00.html

* 九年緣將盡 一世情感人 輪椅博士靠菲籍看護:他是我兄弟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5430x112010052200139,00.html

台灣雇主和外勞不歡而散的案例時有所聞,政大教授、輪椅博士蕭宇超,九年來,則是與菲律賓籍男看護丹尼羅,建立麻吉般的兄弟感情。蕭宇超常到世界各地開會,丹尼羅就變成他的雙腳,也是生活上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