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3

中國海洋專家:渤海早成死海

王銘義/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03

素有「天然魚倉」和「海洋公園」美稱的渤海已失去美麗的容顏,海域汙染程度位居四大海域之首。中國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高之國說「渤海早就成了死海。」海洋專家估計,必須花費兩百年,才能使渤海重生。

曾在全國人大會議呼籲加快渤海環境保護立法進程的高之國在接受《南方都市報》訪問時說,環渤海正在成為三大經濟圈之一,生態環境承受空前壓力,近海汙染嚴重,漁業資源趨於枯竭,赤潮、溢油等海洋環境災害頻發。

高之國指出,渤海灣是中國汙染最嚴重的海域,估計每年傾倒五十七億噸有毒廢棄物與二十億噸固體廢物,注入渤海的五十三條河流有四十三條屬於嚴重汙染。

三大經濟圈之一 付出代價慘重

根據官方統計,環渤海水域的重金屬含量超出正常水平大約兩千倍。排汙口附近方圓幾浬內,已經沒有魚類生存。國家海洋局稍早發布的「中國海洋環境質量通報」顯示,排汙口超標排放現象有增無減。

天津北塘漁業協會主任張文明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說,渤海目前沒有一種魚類、貝類、螃蟹能夠形成規模群帶,汙染造成的危害是滅絕性的。由於渤海汙染日趨嚴重,渤海的海洋物種逐年遞減,已減少三十種以上。

山東無棣縣埕口鎮村委會副主任侯寶友說,十年前,位於入海口的漳衛新河的水可飲用。現在,鴨鵝碰上河水就死了。在海裡打魚,撈上來魚就是死的。收網時沉得拉不動,不是魚多得讓漁網沉重,而是黑壓壓的油汙和雜物掛滿漁網,白色的網線一下就變成黑色。

漳衛新河的汙染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主要是「跨越幾省的特殊性」。江蘇省連雲港市漁民單海兵就說,「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四個省的汙水,大部分流經這裡入海。以前,一條船能收入四、五萬元人民幣,現在只有幾千元,魚蝦是一點都打不到,只能搞些蝦皮。」

江蘇鹽城濱海縣季姓村民則說,「有一年徵兵,這裡的年輕人全部是肝大,沒有一個合格的。五年內,當地村民得全部走人。不走,連人也快活不成了。」

※ 相關報導(請注意各報導的意見):

群 - 現在進行式?

變調的海洋 - Altered Oceans
亞洲東部地底發現超大 "海洋"

世衛報告:兒童接觸污染物對成長影響大
從世銀中國汙染報告到北京讓步
山東超級汙染鎮… 最適宜人居
罕見!中國少女全身內臟長反 心臟錯位
科學家無法解釋的藻類爆發
三峽大壩隱憂浮現 代誌大條
地球40%物種瀕臨滅絕 貝加爾湖開工廠
化石記錄支持全球暖化將會造成物種大滅絕

大陸環保新政將上路 台商臉綠
中國黑心商品的世界體系

2 則留言:

fsj 提到...

救渤海 擬開鑿「中國蘇伊士運河」

徐尚禮/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23

為挽救渤海嚴重水體汙染問題,山東省專家提出開鑿萊州灣至膠州灣一百三十公里人工運河計畫,這一被稱為「中國蘇伊士運河」的膠萊運河,興建資金要一千億元人民幣。

山東省官員和學者二十二日在濟南進行大規模宣傳,積極爭取各方支持。這一計畫在二○○四年就由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詩成提出,目前仍有正反兩種意見,反對者是基於環保理由。

開鑿膠萊運河主要目的是因為渤海水體交換能力低落。目前渤海每年接納的汙水量達四十億噸,各類汙染物高達一百四十萬噸,受汙染面積達六十%。

專家說,渤海萊州灣的生態災害尤其嚴重,灣內局部海域已呈現「荒漠化」。至於膠州灣也是生態環境惡化,其生物多樣性已大幅減少,潮間帶底棲生物只有六十年代的六分之一,僅僅二十多種。兩灣的水體生態環境整治刻不容緩。

人工運河計畫利用膠萊河舊河道,從萊州灣至膠州灣開通一條寬二百多公尺,深十多公尺橫跨山東半島的人工運河。

王詩成是人工運河方案的提出者,他認為,運河除了以人造環流解決半封閉海灣水體交換問題外。運河將成為渤海、黃海的海上直線通道,將成為中國的「蘇伊士運河」。

山東雖熱心推動人工運河計畫,但迄今尚未進行過可行性研究。雖然中共國務院已通過《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但膠萊運河只能以「水體交換率評估」名義列入總體規畫。

目前有九名中國院士上書國務院希望早日建成這一運河。但反對者指出,投資千億開鑿一條區域性的「小運河」是否值得,畢竟膠萊運河和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無法相提並論。

在環評方面,運河開通後,如果防滲措施不當或防滲措施遭受破壞,都將導致運河兩岸發生海水入侵災害。



◆ 中國擬開鑿運河連通渤海及黃海

中央社 2007-11-22

(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電)為解決渤海污染問題,中國計畫從渤海的萊州灣至黃海的膠州灣開通一條人工運河,可雙向並行四艘船隻,總投資約人民幣一千億元。

上海「第一財經日報」引述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詩成表示,開通「膠萊人工海河」有兩個備選方案:一是兩灣直線開通,形成長一百一十多公里的人工海河;二是利用發源於青島的膠萊河,將其拓寬拓深,形成曲線距離約一百三十公里的人工海河。

王詩成說,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對此項目非常關注,銀行高層表示,人工海河初估一千億元項目投資可全部作為中國國家重點專項投資,而項目預研和可行性研究的一億元可作為風險資金投入,同時香港六大財團也計畫搶灘投資。

王詩成認為,開鑿膠萊人工海河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渤海和黃海之間的水體交換,解決渤海污染問題。

他說,渤海的環境污染到了臨界點,即便是達標排放,因渤海是半封閉海灣,水體交換太差,全部交換一次也要三十年。位於黃海的膠州灣也因半封閉的灣體形狀以及陸源排污嚴重,同樣存在生態退化、生物減少等問題。

目前開鑿膠萊人工海河的構想出現支持和反對兩種聲音。反對人士認為,投資千億開鑿一條區域性「小運河」是否值得,而且開鑿人工運河可能形成環境危害。

學者提出,海河開通後,如果防滲措施不當或防滲措施遭受破壞,將導致海河兩岸發生海水入侵災害。

原山東省長韓寓群曾表示,人工海河建設最令人擔心的是土地鹽鹼化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文聖常說,如實現海水交換後,萊州灣的污染是否會帶到膠州灣,還需進一步研究。

fsj 提到...

藍藻噩夢 太湖恐重演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8.04.16

去年五月,大陸多處湖泊遭遇藍藻襲擊,今年恐將捲土重來,江蘇無錫太湖已提前面臨危機。

「重慶晨報」報導,以往藍藻出現的時間多在七、八月,但去年五月底,太湖就發現大規模的藍藻。今年更糟,四月初,藍藻大隊就提前出現。目前,太湖的西部和南部已經發現大面積的藍藻。

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長林澤新表示,由於水中的氮磷濃度高、氣溫因素以及水流流動緩慢,讓太湖的藍藻大規模繁殖。

他說,太湖的汙染治理工作可能持續五年,甚至更久。目前,太湖的水質氧化程度約為「中度」,水質已富含藻類生長條件。

林澤新指出,為了確保下游無錫民眾的供水安全,有關當局已做好水源保護,防止汙水和藍藻流入取水口;其次,也開闢第二水源地,並加強水質監測。

知名旅遊景點昆明「滇池」,近年也因藍藻汙染嚴重,讓湖水變得如「綠油漆」一般,散發陣陣腥臭味。滇池是雲南九大高原明珠中,汙染最嚴重的一個。1993年至今,整頓滇池的資金,已超過50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