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7

手機

Cell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7708
http://en.wikipedia.org/wiki/Cell_(novel)

作者:Stephen King(史蒂芬‧金)
譯者:宋瑛堂
出版:皇冠
日期:2007.05.28
ISBN:9789573323273

簡介

十月一日,世間萬物一切如常,住在緬因州的漫畫家柯雷來到波士頓,漫步走在波尤斯敦街上,腳步輕盈,甚至幾乎是又蹦又跳,因為他才剛簽下了出版合約,總算有機會以畫漫畫養家,而不必再勉強靠教畫糊口。興奮之餘,他買了一件昂貴的小禮物想送給長年陪他吃苦的妻子,也想好了該買什麼禮物送給兒子強尼,順便再犒賞自己一下吧!柯雷只覺得前景一片光明美好。

無奈好景不長,剎那之間天下大亂,四處盡是混亂與血腥,人性褪盡表相,僅剩下最原始的本能... 柯雷僥倖逃過一劫,與少數劫後餘生者相遇後,發現人類文明已陷入了最漆黑的暗夜。但柯雷一心只想回到緬因州老家探視妻兒的安危,於是他夥同幾位難民一起北上。沿途中他們不斷看見彷彿密碼的塗鴉:『卡什瓦克=無話』,這究竟是一絲希望的曙光,還是潛藏著更駭人的兇機?...

現代人彷彿片刻都離不開手機,根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共有超過25億支手機,台灣也有超過2200萬支手機,沒有手機者寥寥無幾。但史蒂芬金以扣人心弦、緊張刺激的情節傳達了他對現代科技的反思,更傳達得震懾人心!


感想

這本小說快看完了,到目前為止書中的內容真教人寒毛直豎。

史蒂芬‧金在一開頭就表明要對「活人生吃/Dawn of the Dead」系列電影的編導 George A. Romero 以及「我是傳奇/I Am Legend」的作者 Richard Matheson 致敬,所以書中內容可以說是這些作品的延伸。一如知名作家黃願所說:「一把刀貫穿心臟拔出時湧現的鮮血有多少?就像是這本書帶給讀者的震撼力,從字裡行間迸裂激射出的詭譎刺激,有如濺在臉龐的點點血花,令人不敢直視,卻又清楚嗅到濃厚血腥味道... 」這部作品所帶來的震撼,絕不亞於前面二部作品。

有人說看過前述作品後,會覺得這部小說其實內容頗為雷同,不過我覺得大師的筆法就是不一樣。首先,他並沒有特別強調「手機人」的「殭尸」元素,反而比較著重於主角們心智逐漸轉變的細膩描寫,他們內心的掙扎才是引人入勝的地方。其次,這部小說中,手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媒介、象徵與符號,史蒂芬‧金以他的手法對「科技」與「文明」之間的關係進行省思。 cell = hell 的鋪寫,讓人不禁想起,當一切科技都毫無作用時、當「反常的」比「正常的」人類還要多、當「真實」與「虛擬」不分軒輊時,人類這個族群該怎麼活下去?文明該如何續存?在這裡「科技」可以換成其他東西,例如:空氣、土地、水、食物等。最後,史蒂芬‧金的驚悚調味料依然放了不少,讓人震撼的場景常突然冒出來,雖然有些場面非場噁心,不過還不至於讓人跑到廁所狂吐,只是覺得讓人很驚悚,所以小說前頭才會提到美國人是被史蒂芬‧金嚇大的... :D

如果你看過「活人生吃」系列或是最近上映的「我是傳奇」,建議你再看看這本小說,兩相比對之下,更可以看出每個人的風格異同。如果沒看過前述電影,那更應該接受本書的「洗禮」,看完之後再接著看他的經典之作「戰慄遊戲(Misery)」,更可以體會有些東西是搬不上電影的。

※ 相關報導:

戰慄遊戲(Misery) 全譯本
全球手機數量達人口總數百分之五十
宇宙是個「虛擬實境」?

1 則留言:

fsj 提到...

手機 日本年輕人的第二生命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法新社東京十三日電】 2008.01.14

日本年輕人逐漸形成一種以手機為中心的21世紀生活風格,沒有手機就終日惶惶,已到了著魔的地步。同時,網路惡霸與不懂得如何面對面溝通的情形,也有惡化之勢。

據日本官方上個月發布的統計,日本小學生約有三分之一使用手機,高中生則有高達96%使用手機。他們用手機讀書、聽音樂、聊天和上網。平均高中女生一天花124分鐘上網,男生花92分鐘。

儘管處處可上網的環境帶來許多好處,方便學習和溝通。但專家也表示,網路惡霸以及青少年不善於面對面溝通的情形也有惡化之勢。

私人機構國家網路顧問委員會(NWCC)主持人安川說:「小孩子說,手機是他們僅次於生命最重要的東西。」「不論吃飯還是看電視,他們隨時都在動大拇指。」

20歲的千葉說:「沒有手機我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辦,要是忘記帶手機出門,我常常裝病早退。」

東京日本大學社會學教授中川說,小孩對手機的熱切已到了著魔的程度。

他說:「沒有手機他們就沒有安全感,就好像業務人員沒有帶名片一樣。」

隨著手機成為生活中心,手機也演變成一種武器。透過手機簡訊,小孩很容易想也不想地互相謾罵。

安川說,她一個朋友,15歲的女生,常收到惡意的簡訊,內容是一些「去死吧」、「你是討厭鬼」以及「你渾身發臭」等咒罵。

中川說:「做這事的女生承認,看到朋友臉上不安的表情令她愉快。」「世界已變得非常恐怖,父母不知道手機螢幕背後有一個恐怖的世界。」

日本最大無線通訊商NTT DoCoMo公司12月推出一系列專為小孩設計的手機,為幫助學習,內裝軟體具閱讀圖畫書和學校課表等功能,可見得兒童手機市場潛力很大。

川村學園女子大學教育學教授齊藤說,一份調查1,600名中學生的研究發現,六成學生攜帶手機,其中接近一半每天發出超過20封簡訊。

研究還發現,大部分中學生很少用手機講話,似乎代表小孩希望可以與人溝通帶來的安全感,但不想跟「真人」互動。

他說:「隨著手機等裝置介入人與人之間,溝通能力注定下降。」



◆ 手機小說 「按」出新文學

【經濟日報╱陳家齊】 2008.01.14

以手機閱讀的超輕小說在日本大行其道,不但攻占實體書的暢銷排行榜,還轉拍成電視劇、電影。這種手機小說已是日本年輕人盛行的流行文化。

而這些輕小說不但用手機來讀,也是用拇指在手機上一字字按出來。

筆名momo的沖山桂浦(音譯)自稱從未寫作,也從沒喜歡過讀小說,但她寫的第一部手機小說「K」卻大受歡迎,不但贏得一家電視公司舉辦的文學獎首獎,更獲得出書的合約。這本235頁、8.4萬字的小說,全是沖山在她的Sharp手機上鍵入,她通常在小孩入睡後開始「寫」作。

沖山桂浦的小說以手機簡訊傳送到Gocco.jp網站,讀者也以手機下載觀看,寫作與閱讀可完全只靠手機,不需電腦。

這種手機小說2000年就已開始出現。「魔法島嶼」網站(ip.tosp.co.jp)當時提供用手機上傳的個人網誌服務,但許多用戶希望能有出版創作的管道,該站便設計一套「手機出版」工具,供使用者可在手機上「出版」小說、詩或小故事。

日本中央大學文學與社會學教授松田美佐說:「比起電腦,日本年輕人更常用手機上網。手機占據掉他們每天的餘暇時間。」而手機小說完全符合這項潮流。日本東販出版集團的2007年暢銷書排行榜中,小說類前十名內,手機小說包辦前三名,占據五個位置。

手機小說的敘述與對白相當簡短,常夾雜許多表情符號,幾乎全以第一人稱。儘管如此,暢銷手機小說一賣就是數十萬本,一般小說常僅能賣數千本。

一位筆名叫Yoshi的補習班老師,2002年自費出版了他的手機小說「Deep Love」,這個講述援交少女的故事暢銷250萬本,不但拍成日劇與電影,還改編成漫畫。

手機小說的現象也符合新世代「人人都是作者」的創作觀。一個手機小說的廣告詞是:「發掘你的小說家潛能!」在魔法島嶼網站,手機小說的數量與用戶比例為一比六。

批評者認為,手機小說缺乏深度與廣度,幾乎只寫陳腔濫調的愛情故事,然而這對通常是年輕女性的擁護者不成問題。一位女學生在網路向批評手機小說的人喝叱:「不然你來寫個感動我的故事啊!」(取材自時代雜誌)

※ 相關報導:

* Cellphone obsession leads Japanese children into a 'scary world'
http://www.physorg.com/news11929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