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hysorg.com/news122897584.html
February 22, 2008
現在有可能見到一段電子的影片了。這段影片顯示一個從原子被拉出來的電子,如何騎乘在一道光波上。這是電子頭一遭被拍成一段影片,而且最新結果呈現在最新一期的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
之前,要拍攝電子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它們極端高速,會產生模糊的影像。為了要捕捉這些迅速的事件,需要極端短暫的閃光,不過這樣的閃光先前無法取得。
為了要從強烈雷射產生短暫脈衝所開發的技術稱為原秒脈衝(attosecond pulses,http://www.nsc.gov.tw/sd/unitran1.htm,1x10^-18秒),利用這種新技術,瑞典 Lund 大學工學院的科學家首度操控它捕捉到電子的影片。
相關影片詳見:avi(http://www.atto.fysik.lth.se/video/emovie.avi)或 mov(http://www.atto.fysik.lth.se/video/emovie.mov)。
"一個電子繞行原子的原子核一圈約花 150 原秒。1 原秒是 10 的負 18 次方秒,或著,換另一種方式來解釋,如果 1 原秒等於 1 秒,那麼原來的 1 秒將等於宇宙的年紀," Johan Mauritsson 說,工學院的原子物理教授。他是此研究背後的七位研究者之一,此研究由他與 Anne L' Huillier 教授指導。
在另一種雷射的協助下,這些科學家能更成功地引導電子的運動,故他們能夠捕捉到一次在電子與原子之間的相撞鏡頭。
"我們長久以來就向研究社群保證,我們將能夠使用原秒脈衝來拍攝電子的移動。現在我們已經成功了,例如,我們能夠研究電子與其他各種不同物體相撞時,它們的如何作用。這些影像能當成我們理論的一種證實," Johan Mauritsson 解釋。
這些科學家也希望發現更多關於,當其他原子之中的電子離開它時,會發生什麼事,例如,其他電子如何以及何時會落入被創造出來的能隙中。
"我們所做的是純粹的基礎研究。如果這裡有任何未來的應用會產生,它們將會被視為一種獎勵," Johan Mauritsson 說。
影片的長度與光的單一一次振盪相符,不過速度已降的很慢,所以我們能夠看見它。這段被拍攝起來的連續鏡頭顯示電子的能量分佈,因此並非平常所意識到的影片。
先前,科學家已利用間接方式研究電子的移動,例如測量它們的光譜。利用這些方法只能夠測量電子運動的結果,不過現在我們有機會能夠監測整個事件。
能創造出原秒脈衝已經有一、二年了,不過直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人能夠操控它們來拍攝電子的運動,因為飛秒脈衝本身太微弱以致於無法獲得清晰的照片。
"在過程中,藉由精確地在同一瞬間拍攝數張照片,就有可能創造出更強烈,但仍然銳利的影像。一個先決條件是,此過程必須在同一方法下重複,就此例而論,是電子在閃光中的移動。我們以所謂的頻閃儀(stroboscope)開始。一部頻閃儀能夠讓我們「凍住」一個週期性的運動,就好像捕捉蜂鳥拍動其翅膀一樣。當翅膀在同樣位置時,例如在頂端,你拍了數張照片,儘管有迅速的運動,而照片將變得清晰," Johan Mauritsson 闡明道。
更多資訊: http://www.atto.fysik.lth.se/
※ 相關報導:
* Coherent Electron Scattering Captured by an Attosecond Quantum Stroboscope
http://link.aps.org/abstract/PRL/v100/e073003
J. Mauritsson, P. Johnsson, E. Mansten, M. Swoboda,* Michigan laser beam believed to set record for intensity
T. Ruchon, A. L'Huillier, and K. J. Schafer
Phys. Rev. Lett. 100, 073003 (2008)
doi:10.1103/PhysRevLett.100.073003
http://www.physorg.com/news122298608.html
* Ultra-high intensity- 300-TW laser at 0.1 Hz repetition rate
http://www.opticsinfobase.org/abstract.cfm?URI=oe-16-3-2109
V. Yanovsky, V. Chvykov, G. Kalinchenko, P. Rousseau, T.* 穿隧電子算數學
Planchon, T. Matsuoka, A. Maksimchuk, J. Nees, G. Cheriaux,
G. Mourou, and K. Krushelnick
Optics Express, Vol. 16, Issue 3, pp. 2109-2114
* 科學家扭轉對「中子」電性的看法
* 微笑吧!質子,你上鏡頭了!
* 全世界最小的雙狹縫實驗
* 單一粒子的非定域性在無異議下被論證
* 科學家解決玻璃水之謎
* 氦-8 研究賦予核能理論、中子星洞見
* 研究者先後示範量子遠距傳輸與量子記憶
* 歐洲提議新型地下粒子偵測器
* 科學家在單一分子的感知上有所突破
* 研究者利用飛秒雷射創造出彩色金屬
* 實驗室晶片模仿腦部的化學作用
* 雷射光或能憑著呼一口氣偵測疾病
* 利用百萬張相片還原場景
* 什麼是色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