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2

董培新妙筆畫金庸小說 別讓書縮水了

◆《金庸茶館》金庸看董培新畫金庸小說

【金庸】中國時報 E8/浮世繪 2008/03/09

金庸當年在寫《書劍恩仇錄》時,就想請董培新畫插圖,董培新也想畫金庸小說,無奈沒機會合作。

幾十年過去,董培新終於要出版以金庸小說為主題的畫集!

且看金庸怎麼說。

一九五○年代,當我正在《新晚報》撰寫《書劍恩仇錄》時,董培新先生在羅斌先生所辦的《新報》與《藍皮書》上為武俠小說畫插畫。他很欣賞我的小說,我也很欣賞他的繪畫,當時我們都想,如果他能為我的小說繪插畫,應當是相得益彰,大家都會歡喜,我們的讀者也都會歡喜。

可惜,這件事沒有能成為事實。

羅斌先生很喜歡我的小說,他覺得我的小說很有內容和趣味,可以吸引大量讀者。那時他在辦一份很好的報紙:《新報》,我也在辦一份很好的報紙:《明報》。這兩份報紙都是新起的小型報,都賣一毛錢,在香港這小小的市場上自然發生了競爭。那時《明報》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不能成為政治上獨立的知識份子所熱愛的自由報紙。由於競爭的關係,羅斌先生不同意董培新給金庸的小說繪插畫。

當時給金庸小說繪插畫的,主要是姜雲行先生和王司馬先生。姜雲行先生筆名「雲君」,他的畫風細膩而生動,表現武俠小說中的動作和打鬥很見功力。王司馬先生的畫風富於人情味,很能表現人物的情感,讀者們往往為他的繪畫所吸引,凝視畫中的人物,神馳高山大漠,投入人物的歡樂和哀傷。

王司馬先生在風華正茂、得到萬眾歡迎的時候以癌症去世。雲君先生也移民美洲,不再以他生動的繪畫和我們相見。香港回歸中國,《明報》與《新報》都換了主人。董培新先生提起畫筆,繪出了不少金庸小說中的場面。那些場面是他在心裡醞釀了很久很久時日的。有的他已想了幾十年,有的他反反覆覆的修改,改了布局,改了人物的面容。

長期在心裡醞釀的藝術作品,一出來果然不同凡響。

蕭(峰)來到聚賢莊外,一場大戰還沒有展開,但劍拔弩張的氣勢已充滿了畫面的每一個角落;韋小寶在揚州妓院裡和眾女大被同眠,畫面上沒有猥褻和色情,讀者看到了滑稽、風趣,和人物的玩鬧,那正是小說所要表達的情調。畫面和小說配合得非常合拍,每個觀賞者從心底和臉上,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內地有許多畫家曾嘗試為金庸小說畫插畫,有的畫家功力很深、構圖很美,但他們都沒有董培新先生的創作成功。只因為缺乏了在心中醞釀數十年的藝術培養。這數十年的醞釀、修正,使得藝術成熟了。這是自然的培養,天然的陶冶。這本冊子裡的每一幅畫,都是董培新 先生在讀了金庸小說之後,在心中思考數十年、或者十幾年的成果。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社最新出版《金庸說部情節──董培新畫集》一書。「董培新繪金庸」畫展,將於3月15日(六)至3月23日(日),9:00AM~5:00PM,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逸仙畫廊展出。)



◆ 董培新妙筆 畫金庸小說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08.03.15

聖潔的香香公主在湖邊沐浴,讓陳家洛以為看到水神天仙;韋小寶低哼「十八摸」,與眾老婆同床共被;喬峰在聚賢莊大戰前端酒敬群雄...... 這些金庸筆下的經典情節,在香港知名插畫家董培新的丹青筆墨下,躍然紙上。董培新最近帶著70多幅取材自金庸小說的畫作,來台展出。

華人世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金庸小說,儼然成了一派「金學」,也曾改編成不少的電視、電影、線上遊戲等,最近畫家董培新則是嘗試以畫面說故事,目前已經畫出90張左右。

董培新曾在廣州、澳門、香港、溫哥華舉辦過「金庸小說畫展」,今天起則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逸仙畫廊舉辦畫展,同時畫集也由國內的遠流出版社集結成冊出版。

最大幅畫作長達12呎

這次展出的70多幅畫作中,其中最大幅的兩幅畫作長達12呎,分別取自「書劍恩仇錄」一書中的「乾隆皇西湖選妓」和「天龍八部」的「聚賢莊血戰前夕」。

乾隆西湖選妓是乾隆遭遇紅花會前的一幕,董培新把湖面上畫舫張燈結彩、歌舞昇平的盛大場面畫出,卻隱隱透露出暗潮洶湧的危機感。

而聚賢莊血戰前夕,則是喬峰為營救阿朱,跟群雄乾杯絕交。畫中除了當中昂然而立的喬峰,還畫出了約百位出場的人物。為了怕漏了眾多好漢,董培新還先在一張白紙上把人物位置全部寫下來。

兩幅畫花了六個月

董培新說,這兩幅畫足足各花了三個月,把接近整幅牆面的大張宣紙釘在牆上,先用小毛筆勾好線條畫好墨稿再上色。畫上半部時,得站在凳子上,畫下半部時又得坐在地上畫。因為水墨畫筆墨飽滿,常常會有墨汁往下滴的困擾,因此只好把整張紙上下顛倒著畫,有時顏色乾透了覺得不夠,又重新加上去,因此同一張畫顛顛倒倒、翻來覆去好幾次才完工。

「我的記憶力不好,但是有些金庸小說的情節就是深刻在腦裡」,因此董培新將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一一畫下,還特別再翻出金庸小說一一「溫習」。

他最喜歡的一張畫是神鵰俠侶的「絕情幽谷」,楊過身處絕情谷遭到情花刺傷,卻想到小龍女手上傷口劇痛。董培新說,金庸藉著這段情節,就把天下人過不了情關、難以絕情戒愛的大道理,全給描寫出來。

另外,身受重傷的令狐沖以破劍式在破廟中,刺瞎15名高手,那時的令狐沖沒有功力、雜念,卻能表現上乘武學。董培新說,自己喜歡射箭,連中紅心的時候,必須心無旁騖,不能分心、害怕,「真的心裡什麼念頭也沒有」,為了作畫、重新看金庸小說,也讓他體會到了跟年輕時讀的不同樂趣。



◆ 董培新的畫 金庸愛金迷也愛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08.03.15

將金庸小說筆下的義薄雲天、兒女情長等橋段,以國畫呈現的董培新,曾畫過不少武俠小說的插畫,而他用水墨淋漓說故事,也獲得金庸本人收藏,以及不少金迷的喜愛。

董培新是香港著名人物畫家,16歲開始為香港各大報章雜誌繪畫插圖、漫畫、電影公司宣傳海報等,同時也是早期的電影美術指導,發表作品達30萬張。包括作家古龍、倪匡、諸葛青雲、臥龍生、玄小佛、亦舒等人的港版作品,都是由董培新配圖及設計封面。

跟香港五、六○年代新派武俠小說有極大淵源的董培新,也為金庸小說的鬥智、謀略、俠義等情節深深著迷。董培新說,自己15歲剛從廣州到香港時,寄住在一層擠了三十多人的樓裡,那時從有線廣播的木盒子,他第一次「聽」到金庸小說。

每天中午,大家都屏息靜氣地等待播音員的說書,從木盒子裡叮叮噹噹的敲擊聲、呼喝喘息聲,在空氣中繪聲繪影地描畫出一個個武俠小說的畫面。當時第一個聽的故事是「書劍恩仇錄」。不過,一小時的廣播實在不過癮,他終於按耐不下,跑到街上向租書店租來一套「書劍恩仇錄」,從此與金庸武俠小說結下不解之緣。

因為董培新之前在香港任職的「新報」,跟連載金庸小說的「明報」是直接競爭的對手,雙方及底下的出版社又都以武俠小說為賣點,因此與金庸失之交臂。

三年前,鑽研國畫的董培新,得到金庸的同意,終於將金庸的情節畫成大型的國畫。這些畫也獲得不少金迷的青睞,如「韋小寶與七女共被圖」、「聚賢莊血戰前夕」、「乾隆皇西湖選妓」等,這次還是從收藏者處借出來展覽。

就連金庸和太太參觀畫展,也忍不住收藏了楊過與小龍女修練玉女心經的畫作,董培新也另贈一幅香香公主沐浴畫作給金庸夫婦。

十五部金庸小說中,董培新最喜歡「書劍恩仇錄」、「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尤其「鹿鼎記」裡有許多人性的刻畫,韋小寶則是他最喜愛的人物角色。董培新也說,金庸小說的每部小說,都藏有挖掘不完的寶藏,他也希望作品除了英雄氣概,也能表現出小說人物的性格,重寫意也重寫實。



◆ 別讓書籍縮水了

王乾任 中國時報 2008.03.22

近來,各行各業承受物價上漲壓力,營運備感艱辛。紙張近一年來,漲幅高達三成以上,弄得仰賴紙張的出版業,也面臨成本上漲的壓力。的確,紙張上漲,會影響出版業毛利,然而,日前卻有媒體報導指稱,出版業者面對紙價不斷攀升,不敢漲書價(但卻有錢大送贈品?)只好縮頁數的報導,筆者對此感到不以為然。

一般讀者,恐怕不了解紙張在一本書裡所佔的成本比重(以首刷兩千本計,單色印刷約在定價十至十五%)。然而,專業出版業先進們,難道不知道紙張佔的成本比重嗎?今天紙張價格若不是翻漲上一倍,對大部分的書來說,都不致於衝擊定價。

更何況,台灣的書籍價格,早在畸形的產業通路結構影響下,虛胖了不少。近年來,下游通路不斷追逐折扣戰,新書非得七九折才能賣。書籍做七九折優惠折扣時,出版方得折讓八至十%不等給下游通路。新書周期之後,更有甚至六六折的低價/折扣促銷。然折扣如吸鴉片,癮頭只會越來越重,出版社是作繭自縛。還有主打書非得送贈品等等壞習慣,早已弄得不少書籍再計算成本與定價已先,就已經先把上市後的折扣計與贈品製作成本計入,導致書價先於紙價上漲了一到兩成之多。

若不是因扭曲的通路結構造成圖書定價先行原物料上漲而虛胖,又怎麼會擔心因原物料上漲而無法調價來反映成本?

其次,當前出版市場贈品滿天飛,羊毛出在羊身上,贈品平均成本,也早就超過紙張漲幅成本。賣書得送贈品這件事是否夠畸形,我不評論。然而,我只知道,出版人不能又要送贈品,又要抱怨紙價上漲而書價不能漲。畢竟,贈品不是一定要送,而送贈品書才能賣,會否是另一種書得打折才賣得動的迷思的延續?

此外,出版人其實有不少悄悄調漲書價的方式。例如放寬字行距,減少滿版字數,增加書籍厚度;雙色或彩色印刷,提高書籍設計品質,讓讀者感覺物超所值等等。亦或者書價不動,但減少頁數、字數等等。就我對台灣圖書市場的觀察,讀者在乎的是書好不好,自己喜不喜歡,而不只是書價。例如坊間某些定價六七百的高檔設計類書籍,就相當熱銷,完全不受所謂書價上漲影響。

再者,每一本書的成本計算結構都不相同。市場主推書起印量動則兩萬,一般書起印兩千,在兩萬與兩千之間,紙張所佔的書籍成本結構完全不同,要說紙價上漲的影響有多嚴重,絕對嚴重不過市場的惡性削價競爭。

與其對社會抱怨指張原物料上漲而書價不能漲之苦(但卻一方面大送贈品,促銷新書),不如下定決心解決畸形通路折扣戰,這才是出版界一勞永逸之道。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 菜有菜蟲,米有米蟲,連書也有書蟲?

* 金庸說部情節 -- 董培新畫集
http://www.ylib.com/hotsale/jin_picture/index.asp

水墨變相展 構築台灣老中青水墨畫家容顏
樹德科大 「梭織水墨」表文化創意
淡大教授研發「e筆書法」重現王羲之蘭亭序

文化翻譯 讓創意產品起飛
旅行台灣年啟動 讓文化消費轉換為生產力
傳統工藝結合新銳設計 時尚工藝有創意
Giclée數位典藏新趨勢
Readius 手機電子書今夏上市

歐美獨立書店 紛吹熄燈號
美 2007 專輯銷售:實體驟降、數位緩慢成長
糧荒 一顆黃豆恐整垮世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