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31

甘冒風險者因處理多巴胺能力減少而受驅使(更正)

Risk takers, drug abusers driven by decreased ability to process dopamine
http://www.physorg.com/news149838584.html

December 30th, 2008

對甘冒風險者與較易衝動者而言,新年願望通常包括更小心、更節省與減少不安全的行為,例如藥物使用。但來自 Vanderbilt 的新研究發現,這些個體 -- 被心理學家歸類為尋奇者(novelty seekers,,獵奇者) -- 因為他們腦部處理多巴胺(dopamine)的方式,故在新年新希望的實現上,會面臨艱難挑戰。這項研究揭櫫,尋奇者的某種特定類型多巴胺受體比較少,那也許會導致他們猶如沒有明天似地尋找新奇與刺激的體驗 -- 例如鋪張的花費、冒險與跑趴。

這項研究發表在 2008 12/31 的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中。

多巴胺這種神經傳導素由腦中一群經過挑選的細胞所產生。這些製造多巴胺的細胞有一種稱之為「自體受體(autoreceptors)」的受體,當這些受體受刺激時能協助限制多巴胺的釋出。

"我們發現「多巴胺自體受體的密度」和「一個人對新奇體驗的關注及渴望」呈現負相關," David Zald 說,心理學助教授與這項研究的領導作者。"當這些細胞忙碌時,這些人所擁有的多巴胺自體受體愈少,愈不能調控多少多巴胺被釋出。因此,那些通常會誘使多巴胺釋出的新奇事物以及其他具潛在報償的體驗,將使這些人產生更多的多巴胺釋出。"

關於我們如何體驗來自各種自然來源的報償,那包括食物與性以及來如古柯鹼與安非他命這樣的藥物,我們早已知道多巴胺扮演一種重要的角色。先前研究證明,每個人在多巴胺受體的數量與多巴胺的生成總量上均有所不同,而這些差異在成癮中也許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Zald 與其同僚則開始探索多巴胺受體與尋奇者人格特徵之間的關聯。

"尋奇者的人格特徵對藥物濫用與其他不安全行為的發展而言是種主要風險因子," Zald 等人寫道。

"我們的研究指出,高度尋求新奇的個人,其腦部較不易調控多巴胺,這或許導致這些人特別容易受到新奇與報償性情況的影響,那通常會誘使多巴胺釋出," Zald 說。

先前針對囓齒目動物的研究證明,其中某些動物對新奇環境的反應有所不同。愈喜歡探索新奇環境的動物,若有機會,也愈有可能是古柯鹼的自我給予者(self-administer)。在那些易受到新奇經歷影響的囓齒類動物中,多巴胺神經元以更高的速率發射,而那些動物的多巴胺神經元也有較弱的自我受體控制。Zald 等人懷疑在人類之中也能看見相同關聯。

研究者利用 PET 觀察 34 位健康人類的多巴胺受體密度。這些人也做過評量尋奇人格特徵的問卷。這份問卷測量「一個人的對於新奇的偏好與反應、決策速度、毫無節制花錢的意願」,以及「一個人自發且不受規則與規章拘束的程度」這些東西。分數愈高者,愈有可能是一位尋奇者。

研究者發現,那些尋奇量表分數較高者與較低者相較,其多巴胺自體受體的可用性不高。

※ 相關報導:

* Midbrain Dopamine Receptor Availability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Novelty-Seeking Traits in Humans
http://www.jneurosci.org/cgi/content/abstract/28/53/14372
David H. Zald, Ronald L. Cowan, Patrizia Riccardi,
Ronald M. Baldwin, M. Sib Ansari, Rui Li, Evan S. Shelby,
Clarence E. Smith, Maureen McHugo, and Robert M. Kessler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December 31, 2008,
28(53):14372-14378;
doi: 10.1523/JNEUROSCI.2423-08.2008
改變壓力使腦部從「渴望」變「畏懼」
一夜無眠會增加人腦中的多巴胺
研究證實躁鬱青少年吸菸與物質濫用的風險增加
評論:過動症兒童應少碰食物添加劑
科學家:糖會使大鼠上癮
精神分裂 與基因複製錯誤有關
年過 40 腦部遲緩,使身體開始衰退
麻醉藥使腦部產生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變化
逐漸消失的嗅覺也許是帕金森氏症開始的訊號
神經突觸的接收與傳送端均具高度適應性
PSD-95、NO 與多重軸突
大麻對於嗎啡癮的驚人效果

大腦健康操 賺你的健康護照
世界癌症日 讓孩童遠離肥胖

14 則留言:

fsj 提到...

戒毒癮 女性中途之家成立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9.01.24

要幫助吸毒、藥癮者戒癮,其實需要長期的諮商輔導、情感支持,以及穩定的工作與生活,關懷愛滋病人及藥癮者的台灣預防醫學會希望工作坊,看到最弱勢、女性更生人的需求,成立台灣第一個非宗教、結合深度心理治療的女更生人戒癮中途之家。

更生人戒癮中途之家主任游舒雲表示,根據輔導監所女藥癮者的經驗,發現不少是遭遺棄、家暴或性侵等,選擇吸毒來逃避生命中的苦痛。為此,希望工作坊提供一個非宗教,並結合深度心理治療、輔導課程的中途之家,也設置緊急安置體系,讓更生人不用被迫從事性交易、或依賴不健康的情感關係。

在籌備1年多之後,位於桃園的中途之家今年1月成立,將於2月開始收容女性戒癮更生人,其中運用許多非語言的心理治療課程,包括舞蹈治療、繪畫治療、家族系統排列、生物能、催眠、能量治療、身體排毒,及靜心活動等,特別適合教育程度不高、不愛聽人說教的藥癮更生人。

游舒雲表示,目前中途之家還需要更多的補助,希望工作坊也發起募款計畫。盼大眾能慷慨解囊,或捐消費券,伸出援手。希望工作坊連絡電話(02)82625170,網址 http://www.aids.org.tw/

fsj 提到...

成人躁鬱症治不好有可能是過動症

◆ 醫師研究:成人躁鬱症治不好有可能是過動症

中央社 2009-02-12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2日電)丟三落四、超車酒駕、情緒化的年輕人,有可能罹患過動症,三軍總醫院今天公布千人研究,證實此項推論,提醒憂鬱、躁鬱症療效欠佳者,考慮是否患過動症。

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針對1000個平均22歲的社區男性,進行心理測驗,發現其中5%可能是注意力欠缺過動症(俗稱過動症),先前他對3000名大專役男的調查,也有類似結果;再與美國國家社區調查獲得的4%數值比對,結果相當類似。

葉啟斌說,小孩的過動症比例約9%,其中1/3會延續到成年人,有的人症狀輕微,根本未曾矯治就長大了;傷腦筋的是,不少成人在精神科就醫好多年,病情一直沒有起色,其實是忽略了憂鬱症或躁鬱症表面下的過動問題。

成年人的過動症狀有哪些?葉啟斌說,患者常常做事3分鐘熱度,或丟三落四而瞎忙一場;人格特質傾向自我中心、講話直衝,有物質成癮、酒後駕車、超速的危險行為,因而成就感低落、人際關係不好,產生憂鬱、焦慮、躁鬱症狀,有的只好賴在家中,無法出門上學或上班。

根據三總調查,疑似過動症的社區年輕男子,4成合併憂鬱症,3成有抽菸、嗑藥、酒駕、飆車等危險行為,4%曾自殺;這些人當兵後,往往成為經常出問題的天兵,或是難以管教的麻煩人物。

21歲的小威即是典型病例,他曾被診斷為躁鬱症,因割腕自殘而被送到三總急診,他抱怨別人都不了解他,朋友對他敬而遠之,他也受夠父親的嚴厲管教。到了三總後,重新檢視自己混亂瞎忙的生活,以及自己衝動情緒化的個性,才發現自己從小就是過動兒。

葉啟斌說,有過動症狀的年輕人,生活環境最好避免不必要、與工作沒有關係的事物,例如無意義上網等,更要利用筆記本、PDA等記下生活所需,培養按計畫行事的習慣,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生活熱誠,以及旁人的包容與理解,以避免衍生不可收拾的後果。

fsj 提到...

瘋網路電玩 像毒癮難戒

【聯合晚報╱韋麗文】 2009.02.15

電玩成癮是種病!根據研究發現,電玩成癮者僅是看到電玩圖片,腦部就會開始興奮、活化,興奮的程度,不亞於毒癮者看到毒品、癮君子看到菸,顯示電玩成癮不僅僅是一種嗜好、消遣,已然是一種行為上的成癮疾病。

進入寒假,又進入網路遊戲的大旺季,電視不斷播送各種網路遊戲的新廣告。 動漫展擠滿人潮,買遊戲、買周邊商品的狠勁,絲毫感受不到不景氣的寒冷。

對於網路成癮到底是不是一種疾病,其實醫界尚無定論。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新研究,發現電玩成癮者,會對電玩出現成癮渴求,該研究成果也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神經研究期刊」。

研究人員找來20名男性,多是大學生,其中10人是電玩成癮者,他們平均每周要花30個小時以上時間玩網路遊戲,幾乎每晚7點就開始摩拳擦掌準備上線,玩到夜裡12點才會下線。

高醫精神科主治醫師柯志鴻說,讓這些成癮的玩家,躺在功能性磁振照影的大機器中,邊看照片、邊做腦部檢查。只提供給他們看遊戲的照片,竟也能讓他們腦部出現渴求電玩的反應。

成癮者看到電玩圖片時,腦部有六個區域開始興奮、活化。包括負責統整情緒、決策功能的右側眼眶額皮質、雙側前腦扣帶迴、內側額葉皮質區。記錄強烈情緒感受的右側阿肯柏氏核、右側尾狀核。負責決策與計畫的右側前額葉皮質。非網路電玩成癮者,看到這些電玩圖片,腦部則沒有出現興奮反應。

柯志鴻說,這些六個部位的活化反應,就跟毒癮者看到毒品、菸癮者看到菸、酒癮者看到酒,反應如出一轍。根據這項生理學數據,說明失控的網路遊戲行為確實是一種行為成癮,而不僅僅是一種興趣。

成癮病患的特色,就是離開成癮物質後,會出現戒斷反應。所以毒癮者、酒癮者、菸癮者不接觸成癮物質,會出現哈欠連天、流鼻水、疲倦想睡、頭痛等痛苦萬分的症狀。電玩成癮者雖不會有生理戒斷反應,但通常會出現無聊、坐立不安、易生氣、暴躁、心情不好的心理反應。

為避免孩子過度沉迷網路電玩世界,柯志鴻說,現在父母過度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出門活動,關在家裡的結果,只好上網沉迷電動,應該鼓勵孩子從小出門活動,看職棒、看職籃、打球、郊遊、游泳、衝浪、參加社團活動,多元的休閒活動,以轉移的方式取代禁斷,較容易脫離網路電玩世界。



◆ 網路CEO 現實失敗者

【聯合晚報╱韋麗文】 2009.02.15

網路遊戲不是一無事處,根據研究發現,電玩玩家的認知能力優於一般人,簡單來說,就是比較聰明。但因沉溺網路世界,缺乏真實人生體驗,讓他們的挫折忍受力低。過於沉溺網路可能變成網路成功者,現實人生失敗者。

顏先生是「魔獸世界」的玩家。他說,電玩不只是「打怪」這樣單純的遊戲,網路電玩已成一個小型社會,爽約、不合作、能力差的人,在網路社會也會遭排擠。

為了破解俗稱關卡的「副本」,玩家在網路上號召同伴,設定應徵標準,符合資格的獵人、法師、戰士、牧師等角色呼應,首領必須挑人、安排好他所需的人力,被應徵上的25人約好時間上線,一起打怪、破關。

這次任務中,擔任首領的獵人,指派戰士負責防禦,牧師負責補血、法師負責攻擊。在戰略圖上,25人如何走位,誰負責牽制,誰負責突圍,都由首領一手策劃。

這群沒有見過面的小組成員,數小時內,聽從指令,合作無間,極力想要打敗魔王。若是血戰不下,首領還會指示大家,擇日再來。

對於屢屢爽約、不聽從指揮、能力太差的玩家,很快就會傳出壞名聲,下次組團時,壞分子就不會再被選入團隊。

高醫精神科主治醫師柯志鴻指出,研究發現,網路遊戲可以訓練玩家的領導統馭能力,在網路上,玩家學習了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經歷的領導經驗,玩家解決問題的能力、記憶力、反應力被訓練有素,因此電玩玩家的認知能力不亞於一般人,甚至比一般人更優秀。

但是,人不能永遠活在網路世界中,這些在網路中形同CEO的領袖,在現實生活中的挫折忍受力,卻低於一般人。柯志鴻說,唯有現實的挫折才能讓人成長,人生不能永遠虛擬,過於沉溺電玩可能成為網路世界中的CEO,現實世界的失敗者。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感冒藥?毒品? 大量服用當心上癮

◆ 兩百元感冒藥 煉成毒賣五千

【聯合報╱記者廖炳棋/台北報導】 2009.02.22

刑事警察局昨天指出,目前所有市售非處方箋感冒藥,都可提煉出製造安非他命的原料鹽酸麻黃素;煉毒處所常隱藏民宅內,提醒民眾及藥局提高警覺。

刑事局說,這類製造安毒工廠常隱藏在人口聚集的社區或公寓大樓內,由於歹徒化學知識不足及器材不夠完備,製毒時產生的毒氣常會外洩,會造成人體腫脹、皮膚病變,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皮膚癌或氣管穿孔,威脅民眾生命安全。

警方說,一顆感冒藥可提煉六十毫克鹽酸麻黃素,一公克鹽酸麻黃素需廿顆感冒藥;從鹽酸麻黃素煉製安毒沒有太多成本,廿顆藥約需兩百元,但一公克安非他命約要價五千元,利潤很大。

警方提醒,若發現住家附近瀰漫毒氣等異味,應儘速報警處理。另外民眾、垃圾處理人員或藥房人員發現有人棄置或購買大量感冒藥,極可能就是歹徒在煉製毒品,應向警方報案。

※ 現在早有人拿感冒藥當藥嗑,藥局在出售這些成藥時需特別小心。



◆ 專家警告日常感冒藥大量服用也會上癮成毒

中央社 2004.01.29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二十九日專電)青少年自街頭藥鋪購買普通感冒成藥後,一次服用十餘粒,可以產生和服用迷幻藥等毒品相同的飄然感覺,容易上癮,但服用過量也會導致生命危險,最近土耳其已發生多起以感冒藥作為毒品使用的案例。

土耳其實施嚴格藥品管制制度,要購買藥品需要醫生開具處方,但仍有少數藥品,例如阿司匹靈等治療感冒或止痛藥劑,不在此限,任何人都可以在街頭藥鋪購買,而且由於普遍,價格便宜,即使學童也負擔得起,更使得吸毒的青少年趨之若鶩。

據土耳其醫藥工會主席杜瑪契今天接受記者訪談表示,以土耳其市面上最普遍的防治感冒藥「A-ferin」為例,由於其中含有「磷酸甲基嗎啡(或稱磷酸可待因:codeine phosphate)」,如果一天服用十到十五粒,就會產生和服用迷幻藥一樣的效果,而且會上癮。

安卡拉一位要求匿名的街頭藥鋪主人 M.O. 也證實說:「藥商送來這種藥來時說是普通感冒藥,但不久就有人經常來買,而且一次購買數量很多,後來我才瞭解,他們把這種藥當作毒品,一次服用至少十粒後,可以產生和毒品一樣的感覺。」

據杜瑪契表示,土耳其居民人口一千二百萬人的第一大城伊斯坦堡就有四千五百家藥鋪,另有數千家出售感冒藥的店家,而市政當局僅有十八名主管藥劑事務人員,根本無法有效管制藥品出售情況,唯一能夠改善之道就是增加查核人手。

fsj 提到...

一通電話 遠離毒害 專線啟動

【聯合晚報╱記者唐孝民、陶煥昌、林修全/台北報導】 2009.02.26

一通電話、一張網頁,將為戒毒者點起一盞明燈。法務部「戒毒成功專線」電話0800-770-885(請請你、幫幫我)及求助網頁http://refraim.moj.gov.tw上午時正式宣告設置及啟動,幫助國人遠離毒品危害。

行政院長劉兆玄上午在出席法務部舉行的「戒毒成功專線發表記者會」時,向染有毒癮者信心喊話,給自己一個重拾人生的機會,勇敢尋求戒除毒癮協助,只要主動接受戒除毒癮治療,不論是一級或是二級毒品吸食者,都會獲得緩起訴。

劉兆玄指出,根據統計,目前國內吸食毒品者約有23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其中又多是青壯年,嚴重侵蝕國家勞動力,包括相關政策,以及戒治體系都有檢討空間。

劉揆表示,基於治療優先法治的觀念,只要主動尋求戒除毒癮協助,政府不但提供必要的戒除毒癮醫療協助,同時對主動求治者,給予緩起訴處分,鼓勵染有毒癮者,勇敢跨出重拾人生的一步。

法務部將在3月1日正式啟動「戒毒成功專線」,有心戒毒者只要撥打0800-770-885(請請你幫幫我)專線,就會有專人接聽,提供全天候24小時不打烊的整合性服務,縮短戒毒摸索期。

法務部長王清峰希望,戒成專線及求助網頁,讓毒癮者、家屬及一般民眾諮詢及求助,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想撥就撥、想e就e。

戒成專線服務內容包括電話諮詢、心理輔導、危機處理、家屬支持、轉介就業、職業訓練、轉介社會救助、轉介戒癮治療、轉介中途之家和轉介愛滋病篩檢及治療等,希藉多元服務,幫助戒毒者成功戒除毒癮,復歸社會。

上午由劉兆玄率領法務部長王清峰、內政部長廖了以、教育部長鄭瑞城、衛生署長葉金川、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等部會首長,共同啟動「戒毒成功專線」,同時揭示「戒毒成功專線」的CIS。

除了中央各部會通力合作外,全台25縣市亦響應「戒毒成功計畫」,只要撥打專線電話,就可聯繫到當地的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獲得在地最適切的協助。

fsj 提到...

這款宅經濟 感冒藥無臭煉安毒

【顏玉龍/台北報導】 2009-03-16 中國時報

感冒藥製安毒成為另類「宅經濟」!調查局今年一、二月查獲七座同類型安毒工廠,證實市售的感冒藥錠,已正式取代傳統麻黃素,成為安毒的最大原料,而製毒工廠也從以前隱藏山區工寮,全面轉進社區大樓流竄,對民眾的居家安全及社會治安都帶來更大的威脅!

調查局指出,毒販經由美國及墨西哥當地販毒集團的傳授,學會了「紅磷蒸餾法」,成功地將原本救人的感冒藥,轉化成害人的安非他命。以一顆內含「假麻黃素」的二百五十毫克感冒藥錠為例,透過紅磷蒸餾法,可製成十五毫克的安非他命。若按藥廠批發價計算,四萬元的感冒藥,約可製造出市價高達一百七十九萬元的安毒!

提煉假黃麻素 好學好賣好賺

調查局憂心地表示,去年全年查獲的安毒工廠,有十座,而今年根據線報,全台尚未查獲的住宅型安毒工廠,至少還有四十處!製毒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激增,主要原因在於用感冒藥提煉安非他命,不僅原料取得容易,製造過程也更簡單。

以前安非他命的原料麻黃素,必需靠走私取得,提煉時間需要一星期,過程中還會發出惡臭,所以製毒工廠必需設在人跡稀少的山區,製毒限制比較多。

技術來自網路 住宅變身毒窟

大陸積極掃蕩安非他命,並規定藥廠在生產麻黃素中「加蠟」,導致溶解度變差、後製提煉成安毒的困難度增高,加上嚴查走私,讓台灣毒梟的原料來源逐漸斷絕。

但「道高一尺,魔高三丈」,台灣毒販從國外資訊得知,一般市售感冒藥中含有的化學「假麻黃素」成分,與麻黃素功效一樣,於是經由美國及墨西哥當地販毒集團的傳授,學會了「紅磷蒸餾法」,成功地將原本救人的感冒藥,轉化成害人的安非他命。

現在的安毒工廠,原料可直接向國內合法感冒藥商進貨,免去走私的風險和成本,提煉過程不僅惡臭味降低,時間也縮短為二至三天,毒販更可大膽地將工廠移往市區。

國內首座紅磷法製毒工廠是九十六年一月在基隆查獲,製毒者還是名高中化學老師,但到今年一、二月的查獲案例中,製毒者卻多數非具有化學專業背景,且多人供述是從網路學會紅磷法技術,證明安毒工廠的「門檻」已大幅降低。

在高額獲利引誘下,不少失業者鋌而走險,以家庭代工模式投身製毒行列,而住宅區被安毒工廠入侵,隨著交易衍生的毒品及暴力犯罪,也勢必成為周遭居民最大的夢魘。



◆ 藥品未把關 台灣成毒品原料出品大國

【顏玉龍/台北報導】2009-03-16 中國時報

衛生署雖然雖對進口麻黃素或假麻黃素有嚴格規定,但製成感冒藥後卻人人都買得到,此一管制的漏洞,讓台灣生產的感冒藥,成為國內外販毒集團的「最愛」,還因出口數量高得異常,引發國際刑警組織嚴重關切。

據了解,美國緝毒局(DEA)近來常在美墨邊界,查獲由台灣生產、內含高劑量假麻黃素的感冒藥錠,藥錠的來源均是台灣藥廠接獲太平洋某島國訂單交貨後,再由該國將貨原封不動地轉運至墨西哥,最後全流入黑市,透過紅磷法製成安非他命。

DEA更發現,被當成中間轉運站的該島國,一年向台灣進口感冒藥錠的總數量,竟多達該國總人口數十倍!也因此讓台灣成為感冒藥的出口大國。

台灣感冒藥商荷包滿滿,卻讓查緝安毒的美、墨兩國十分「感冒」,多次透過管道希望台灣政府重視,不要賺了外匯,卻賠了形象。

製造安非他命的麻黃素,屬於中樞神經的抑制劑,原本就常被運用在治療鼻炎的藥物中,世界各國都有藥廠生產感冒藥,但許多先進國家均嚴格規定藥物取得過程,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更規定,感冒藥的添加劑不得含有麻黃素或假麻黃素,以避免被毒犯製成甲基安非他命。

而國內衛生署雖也對進口麻黃素或假麻黃素訂定嚴格規定,但因現行藥事法並未規範感冒藥中不能添加上述成份,而感冒藥又不屬管制藥物,一旦製成藥錠,廠商合法出售,政府無力追蹤。

台灣製毒集團自美、墨等國引進紅磷製毒法後,經不斷自我提升技術,現在已能從感冒藥中提煉出濃度更純的假麻黃素,而且大幅降低製毒成本,政府若再不修法,恐難脫國際間「變相協助販毒集團」的質疑!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網路成癮易怒?助青少年求醫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市報導】2009.07.29

暑假還未過一半,「網路成癮症候群」的青少年就多了。醫師說,這些患者除注意力不集中外,一旦離開電腦情緒即變的焦躁不安,易與人起衝突等,嚴重者還會因血壓飆高,出現疑似靜脈栓塞、腦中風情形。

就讀高二的小志,原性情溫和、人緣好,於寒假過後卻成績大退,變得易怒,牢騷很多,也愈來愈沒有自信。經父母向老師打聽結果,才知孩子在校上課也經常打瞌睡、注意力無法集中,焦躁不安,常和同學起衝突,小志常常在半夜起床,開冰箱、拿食物吃,讓她不禁擔憂是否功課壓力造成孩子得了憂鬱症?

署立台中醫院心智科主任劉俊顯表示,經會談後發現小志早就在沉迷於電玩及網路,就像吸食毒品般,幾乎每天都要長時間坐在電腦面前,否則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暑假未及半,「網路成癮」案例遽升,以國中、高中學生為多,有些甚至出現疑似長期上網而導致靜脈栓塞、腦中風等疾病。


他說,性格自我封閉、社交能力及自律能力較差、或有注意力缺損症者,會過於投入另一個虛擬的世界時,甚至將原本屬於虛擬世界的角色性格帶至真實世界中,較易成癮。有些學者則將網路成癮診療為「衝動控制疾患」的一群,和強迫症、病態性賭博、購物狂及縱火狂同一類型。

劉俊顯說,若有上述狀況,經自我修正還是無法調整過來時,便要就醫尋求諮詢,必要時還要配合藥物控制上網的衝動。

fsj 提到...

過動兒 多遺傳自父母

遺傳率高達78%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2009.09.25 自由時報

不是只有兒童才會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成人也會。醫師提醒,過動症的遺傳率為78%,因此若家有過動兒,或許家長應評估自己是否有過動症狀,並且就醫,如果家長與孩子能同時治療,效果才顯著。

6成患者 症狀會持續到成年

過去認為,ADHD是兒童才有的病症,到了成年就會自然好轉,但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葉啟斌表示,研究顯示,有6成兒童的症狀會持續到成年,而成人過動盛行率為4.4%,但許多卻未被診斷出來。

葉啟斌表示,成人ADHD會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衝動控制不佳、面對問題時沒耐心、提前放棄;如果沒有治療,生活功能受到影響,包括社經地位較低落、工作及學業表現不好,出現酗酒、藥物濫用行為。也因為很衝動,離婚比率也較高。

合併憂鬱症狀 易被誤診

由於罹患ADHD的人會忘東忘西、做事丟三落四、常被罵,長期挫折感,因此也合併許多憂鬱症狀,就醫時,常被誤診。葉啟斌說,約有3成的成人ADHD合併躁鬱症、2成合併憂鬱症。給予藥物及行為治療,就會好轉。

值得一提的是,臨床上發現,同卵雙胞胎中,若有一個有過動症狀,另一個也有,葉啟斌表示,來自遺傳比率達到7成8,如果父母過動,孩子也會遺傳,因此治療時,家長最好一併治療,否則孩子治療後,回到家庭環境中,一樣會受父母影響,而讓效果打折。

葉啟斌說,他在門診中,如果有過動兒,通常會一併評估父母的情況,就有國小學童是過動兒,常坐不住,追蹤後發現,他的姊姊也經常粗枝大葉、不專心、分神,連母親都經常情緒失控、沒有耐心。3人一併治療,媽媽、姊姊已停藥,該名學童則還在治療中。

匿名 提到...

你的翻譯都很不像中文耶,比原文還難懂。

fsj 提到...

謝謝您的指教,這篇是在腦殘時段翻譯的,沒有經過潤飾,所以語法顛三倒四... 剛剛修改了一下翻譯內容,應該比較順一點了 ^^。

匿名 提到...

為了讓你知道我不是在整你

研究者發現,尋求新奇量表分數愈高者,相較於那些分數較低的實驗對象,有減少的多巴胺自體受體可利用性。

研究者發現,獵奇指數高的人多巴胺受體相對不敏感,需要更多刺激才會有一樣的效果。

我會建議你稍微思考一下中文要怎麼講,不要逐字逐句翻譯...你做翻譯很認真,我不認為是腦殘,但我覺得你對於翻譯的認知太過粗糙。結果很翻譯了很有深度的東西但卻比原文還難理解,很可惜。

fsj 提到...

我記得那天翻譯這篇文章時,頭腦真的處於打結狀態... 而且在呵欠連連中翻完它 XD

我並沒有說您在整我,事實上我很高興您能提出翻譯上的謬誤,這樣我才有改進空間 :) 不過我並非全職專業譯者,以後會盡量避免這種自己看了都覺得丟人現眼的譯法...^^

您提到的原文是這樣: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ose that scored higher on the novelty-seeking scale had decreased dopamine autoreceptor availability compared to the subjects that scored lower.

今天改譯一下:

研究者發現,那些尋奇(大陸多譯獵奇^^)指數較高者與較低者相較,其多巴胺自體受體的可用性不高。

我知道意譯原文會比較好讀,不過有些不熟悉的領域,我會盡量以貼近原文的直譯方式來翻譯(類似以前時代雜誌中文版那樣),而不做太多的「詮釋」,除了讓讀者能直接對照原文外,也避免產生誤導。

匿名 提到...

稍微瞭解翻譯的人都知道,逐字翻譯是最差的翻譯。要逐字翻譯的話不如用眼博士就好了。

你選擇這樣的話,我也沒什麼好說的。

fsj 提到...

看過下面這幾篇,我大概明白您的意思了:

* 免於改稿的自由
http://stsweb.ym.edu.tw/transws/index.php?pageSet=essayArticle&includePath=viewcom53

*《高級迷信》的翻譯之檢討
http://stsweb.ym.edu.tw/transws/index.php?pageSet=criticsArticle&includePath=higher_superstition

* 王道還評《德性起源》,原刊於《明日報》公元2000年10月28日
http://stsweb.ym.edu.tw/transws/index.php?pageSet=criticsArticle&includePath=the_origins_of_virtue

謝謝您指教,如果時間足夠的話,我也不願直譯,您願意幫忙翻譯其他尚未翻譯出來的四千多篇報導嗎 ^^?